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一个地区农业生产与该地区的自然条件密切相关,其中土地资源和气候是影响农业生产的重要因素。不同农业部门需要不同类型的土地资源,土地资源的类型、数量、质量,对农业生产都会产生不同的影响;而气候条件中的温度决定了作物种类的分布、复种指数和产量的高低,在年降水小于250 mm的地区,除有灌溉水源以外,一般很难发展种植业。
不同区域农业的布局各不相同,其布局是否合理,对农业发展会产生巨大影响。如某些地区,由于布局和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影响(如轮荒、大水漫灌),往往会产生水土流失、土地盐渍化等影响农业发展的问题。
因此,“课标”要求在分析该区域农业生产条件、布局特点和问题基础上,了解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
二、目标导航
知识与技能:了解美国农业生产条件、农业生产特点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美国本土地形、气候的判读,培养学生读图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多种途径和手段收集关于美国农业发展方面的地理信息,学会对地理信息进行整理、分析,并运用于地理学习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地理审美情趣;增强对资源环境的保护意识,增强关心和爱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强化可持续发展观的形成。
三、重难疑点
1.“美国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重点解析
这部分内容教材给出了“美国本土地形”、“美国本土气候类型”两幅图,旨在通过读图初步掌握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发展地理思维能力,初步掌握探究地理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技能。文中的“阅读”和“思考”材料,是课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思考”主要是引导学生对课文文字图像进一步探究,注重了开放性和拓展性,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条件。美国农业生产条件及其对农业影响的分析见表1。
教师可根据需要适当补充美国农业发展条件相关资料,结合教材中的“活动“引导学生自主分析美国发展农业有利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
2.“美国的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难点剖析
这部分内容教材用较长的篇幅以“阅读”和“活动”的形式呈现,旨在培养学生分析地理问题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1)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的形成。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能充分利用优越的农业自然条件,并借助社会经济条件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率,使农业生产取得最大效益。具体如图1所示。
(2)美国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美国农业生产专门化程度很高,形成著名的生产带,如小麦带、玉米带、棉花带、乳畜带等。具体分析见表2。
根据该部分内容教材的呈现特点,建议通过学生阅读、教师引导学生分组合作交流完成“活动”内容的方式进行教学。
3.“美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疑点探析
了解美国20世纪30年代的沙尘暴。该内容主要起过渡作用,为寻求可持续发展之路埋下伏笔,主要的疑点是教材出现了可持续发展措施所涉及的很多新概念,要求学生合作探究,查阅资料及教师给予指导和帮助,在理解概念的基础上分析其有利影响。
具体措施:生态农业、有机农业、节水农业、精确农业、“处方”农业。政策法规:限耕、休耕、免耕、轮作、补贴、保护政策。通过具体活动和阅读案例加深理解,最后再通过活动的练习,巩固农业发展的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措施。
四、活动建议
本节教材共安排了5个阅读、5个活动和7组图。阅读材料补充、拓展、延伸现有教材知识;活动侧重于课堂知识运用于实际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引导、学习、巩固教材知识;插图作为地理学科的特殊语言,直观、形象地补充、完善教材知识。
1.阅读材料运用
阅读一:美国农业发展的交通运输条件。这则材料属于例举“社会经济因素对农业发展的影响”。便利的交通能促进美国农业生产方式的变化,为追求更好的经济效益形成了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的生产方式。现代化、多样化的便利交通促进农产品的地区间流通与出口。
阅读二:美国的农业带。配图2-19“美国乳畜带、小麦带、玉米带、棉花带分布示意”。这部分内容虽然属于阅读内容但应作为正文处理,因为它是美国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的具体体现,图文结合可更好地理解专业化生产,也给我国农业生产一定的启示。
阅读三:沙尘暴威胁美国农业。结合插图2-20展示农业发展的问题以及带来的思考,体现了历史上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土地资源引发严重后果的典型案例,可以自然过渡到寻求农业可持续发展这一主题,紧扣主题和本节课核心内容。
阅读四:美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政策。属于教材的补充内容,有利于学生了解美国的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政策,使教材内容更丰满。
阅读五:保护性耕作。配插图2-22“苜蓿的根部具有固氮作用”、图2-23“美国农场工人收割苜蓿”。图文结合地分析了具体的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做法:保护性耕作,如何保护的呢?又以苜蓿为例谈了轮作。
2.活动教学建议
活动一:文字叙述了美国的纬度位置、热量带、地形和理想的农业生产条件,并配2-17“美国本土地形”和2-18“美国本土气候类型图”。通过活动使学生学会依据材料分析相关问题,并理解自然因素对农业发展的影响,为后面的地区专门化生产做好铺垫。建议通过两幅图来具体落实农业生产的气候和地形条件,学习区域地理知识的同时理解自然条件对农业的影响。
活动二:以加利福尼亚州农业生产方式的变化为案例,说明一个地区的农业结构会随着城市化的发展、经济效益、市场需求等因素而不断变化。这体现了影响农业生产的社会经济因素是不断变化的。
活动三:活动所涉三个问题层层递进,读图指出分布范围、分析农业的自然条件、探究可持续发展方向。分别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四:图2-21“农药污染积累示意”很好地展现了农药污染物的迁移过程和积累过程,文字材料叙述了农业生产的变化,解释了“处方”农业,通过对比分析滥用农药化肥的农业与“处方”农业的差异,体现了如何更好地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活动五:结合阅读开展的活动属于知识拓展和应用,需亲自查阅相关资料理解新知识,意在对主动学习、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拓展到农业生产带来的启示,并进行农业发展的问题与措施对应关系的训练,为可持续发展提供具体措施的借鉴。
3.图像图表利用
中图分类号 F326.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19-0314-03
2014年中央1号文件再一次将焦点聚集到了“三农”问题上,文件中多次强调农业产业可持续发展。“推进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要立足国情农情,顺应时代要求,坚持传统精耕细作与现代物质技术装备相辅相成,实现高产高效与资源生态永续利用协调兼顾。要以解决好地怎么种为导向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以解决好地少水缺的资源环境约束为导向深入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努力走出一条生产技术先进、经营规模适度、市场竞争力强、生态环境可持续的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
山区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农民收入不高、生活水平偏低,发展现代农业面临资金、技术、劳动力素质、自然条件等多重制约。在这种情况下,山区发展现代农业应创新思路,结合自身特点,走山区独有的精品农业之路。
国内外有大批的学者和研究人员对农业产业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但针对山区农业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和综合测评,特别是对特色农产品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还处于空白状态。该文将通过理论分析法、对比研究法、调查论证法、实证分析对影响山区农业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进行论证阐述,并利用灰色系统对龙山百合产量进行了科学预测,为战略决策提供参考依据,以促进山区农业可持续发展。
1 龙山县农业经济发展概况
龙山县地处武陵山脉腹地,位于湖南省西北部湖南张家界和湘西吉首、湖北恩施、重庆黔江4个市州区的几何中心,总面积3 131 km2,总人口58万人,区位独特、山川秀丽、资源丰富,素有“万宝山”美誉。龙山百合种植历史悠久,据县志记载,清乾隆年间就开始对野生百合进行试种。1966年前,是野生百合资源利用期。1966―1997年为人工栽培发展期,从江苏宜兴引进卷丹百合品种逐步种植。1998年到现在为产业开发期,龙山百合产业开始崛起。
近年来,龙山县按照上级的战略部署,调结构、转方式、壮产业、惠民生,发展速度和质量明显提升,特别是特色农业产业得到快速发展。该县紧紧围绕提高龙山百合产业化经营水平这个主旋律,从夯实产业发展基础和突出产业发展重点入手,扎实工作,开拓进取,打开了可喜的工作局面。2009年“龙山百合鲜果”“龙山百合干片”证明商标被国家工商行政总局商标局双双核准注册,成为龙山第1件,湘西州第3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010年,龙山百合列入上海世博会名录,同年,“龙山百合鲜果”“龙山百合干片”双双获得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定并颁发绿色食品A级证书。2011年成功申报创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百合)标准化生产基地县和湖南省农业标准化(百合)示范区项目。2013年1月,《龙山百合》《龙山百合生产技术规程》 2部省级地方标准由湖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颁布实施,填补了我国同类产品地方标准的空白,同年9月,湘品入沪大联展新闻暨签约仪式在上海举行,龙山百合是湘西州唯一一件列入大联展的农产品,县人民政府与上海市江桥批发市场经营管理有限公司签订龙山百合产地与市场对接合作协议。2013年9月,湖南省农业标准化(百合)示范区建设通过省级验收,同年10月,全国绿色食品原料(百合)标准化生产基地县建设项目通过中国绿色食品管理办公室和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验收。
2012年,全县百合种植面积4 433.33 hm2,总产值突破10亿元,种植面积和产值均居全国第一。2013年,全县百合种植面积达5 126.67 hm2,逾20个乡镇4.2万余农户种植百合,其中万亩乡镇4个、千亩专业村41个、百亩大户50户。2014年收获鲜百合9万t以上,预计总产值9.9亿元。全县有百合加工企业(作坊)20余家,年加工鲜百合2.5万t以上,百合销售经纪人400余人,主要往上海、广东、福建、北京等地销售百合。现在,百合产业已成为该县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朝阳产业、支柱产业。
由于自身环境的限制,交通的阻隔等多种因素,龙山百合的产业化生产存在诸多制约因素。如种性退化,50余年的栽培历史,一直采用鳞茎种植(无性繁殖)方式,导致百合品种种性严重退化,表现为抗病力下降、产量低、品质差。加工滞后,随着产量的增加,该县百合商品量约5万t,其中:鲜销约2万t,百合干约1万t(消耗鲜百合3万t),基本上为原材料销售,没有精深加工产品。种植上无序扩张,造成土地轮换混乱;销售市场无序竞争,销售渠道单一。投入不足,虽有上级部门的支持,但仅靠国家项目的有限资金支撑一个产业发展显现出力不从心。
2 国内外灰色系统模型对我国粮食生产的预测
国内外的有关研究中,不少学者构建了很多有价值的理论假说和预测模型,这些理论模型主要体现在对我国粮食生产的预测与测度。李秋芳[1]在2010年对河南省粮食生产系统进行了深入的分析,采用了灰色系统模型预测了河南省2010年、2015年和2020年的粮食产量。陈志英等[2]将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应用到黑龙江省粮食生产影响因素分析中,范建刚[3]则将灰色系统分析应用到我国粮食生产主要影响因素的分析中,提出了改善我国粮食生产结构的基本途径。巫锡柱等[4]将灰色关联动态分析应用到福建粮食生产影响因素分析和产量预测中,得出了8个影响因子与粮食总产量显著关联。周介铭等[5]对四川粮食生产因素进行了灰色分析与粮食产量预测。灰色系统在国际学术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与发展。英国、美国、德国、日本,我国台湾、香港地区及联合国等国际组织有许多知名学者从事灰色系统的研究和应用。Tamura Y等[6]运用灰色动态模型对负荷预测进行研究。Yeh YL等[7]对GM(1,1)模型中数据特征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Yamaguchi D等[8]对灰色粗糙近似模型的区间数据处理进行了研究。Thananchai L[9]对室内舒适温度的空调系统进行灰色预测研究。Anderson K等[10]对灰色非线性混合整数规划模型的最优规划进行了研究。Yiyo K等[11]研究灰色关联分析在求解多目标决策问题中的作用。Sallehuddin R等[12]进行了混合灰色人工神经网络和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预测的时间序列数据的研究。纵观国内外将灰色系统应用于粮食产量、品种性状选择、矿产品制约因素分析等很多的预测及指标综合评价中,然而,对特色农产品研究的甚少,基本处于空白状态。
3 灰色系统与实证研究
3.1 灰色系统的建立与预测
根据《龙山统计年鉴》(2003―2012年)的统计资料,选取2003―2012年龙山百合产量数据(表1),取原始序列x0= [x0(1),x0(2),…,x0(10)]=(47 040,46 536,44 250,44 382,50 325, 55 087,47 776, 50 350,48 407,63 253)。
(1)求级比λ(k)及可行性判断。计算如下:
λ(k)= (k≥2)
=(0.989 285 714,0.950 879 964,1.002 979 651, 1.133 905 637,1.094 624 938,0.867 290 831,1.053 866 497, 0.961 415 094,1.306 682 367)
由可行区间e ,e =(0.606 5,1.648 7)可知,级比λ(k)均落入可行区间内。
(2)GM(1,1)的建模过程。原始序列累加生成AGO序列为:x1= [x1(1),x1(2),…,x1(10)]=(47 040,93 576,137 826,182 208, 232 533,287 620, 335 397,385 747,434 154,497 407)
B=-1/2[x(1)(1)+x(1)(2)]1-1/2[x(1)(2)+x(1)(3)]1L-1/2[x(1)(9)+x(1)(10)]1
=[-703 081;-115 701.075 1;-160 017.151;-207 370.651; -260 076.651;-311 508.375 1;-360 571.61;-409 950.225 1; -465 780.31]
Yn=[x(0)(2),x(0)(3),…,x(0)(10)]T=[64 536,44 250,44 382, 50 325,55 087,47 776,50 350, 48 407,63 253]T
根据公式 =(a,b)T=(BTB)-1BTYn=-0.030 242 122.763及MATLAB数理统计分析软件可得发展灰数a=-0.030 2,|a|≤0.3,内生控制变量b=42 122.763,由模型适用条件当|a|
(3)求出原始序列的预测值。结合公式 (0)(k+1)= (1)(k+1)- (1)(k)得到原始序列的预测值:
(0)=(47 040,44 206,45 560,46 956,48 395,49 878,51 406, 52 981,54 604,56 277,58 002,59 779)
从表2和图1可以看出,虽然都能满足预测检验的要求,但预测精准度与原始数据吻合度不是很高,因此本文采用移动平均数法对原始数据进行优化处理,采用逐期移动,分别计算时序平均数,并将计算结果排列成一个新的动态数列的方法。这种逐项移动而得到的新数列,消除了原始数列中偶然因素的影响,从而较明显地呈现出原始数据所固有的变化趋势。在运用移动平均数法修匀数列时,确定移动平均的项数非常重要,因为项数的多少直接影响到数列的修匀程度,项数越多,修匀作用越大,反之越小。当个别数列资料是季节资料时,应该考虑季节的影响因素,从而确定移动平均的项数。
本研究选取移动平均项数为2,将表2中的动态数列进行移动平均优化,得到优化处理后的数据(46 788,44 316, 47 354,52 706,51 431,49 063,49 379,55 830,63 253)作为原始数列。同理,用前述方法计算得到a=-0.038 26,内生控制变量b=42 356.66,由模型适用条件当|a|≤0.3时,所建GM(1,1)灰色模型可适用于中长期预测。同时根据建模方法可得时间响应函数为:(1)(k+1)=x(0)(1)-e-ak+=1 153 862.228 9e0.038 26k=110 704.228 9。结合公式(0)(k+1)=(1)(k+1)-(1)(k)得到原始序列的预测值(0)=(46 788,45 002, 46 758,48 582,50 477,52 446,54 492,56 617,58 826,61 120, 63 505)。得出趋势数据,依表3作图2,由图2可以发现,优化后的数据曲线比原始曲线平滑,而其总趋势仍与原始曲线一致,而趋势曲线的平滑度与预测准确率高度相关。
(4)残差检验。由表3可知,龙山百合生产预测模型相对误差基本在10%以内,都未超过20%,平均相对误差V为6.79,拟合精度P0=1-V=93.21>80%,因此误差比较小,变动平稳,根据残差检验标准可知,该模型则通过残差检验。
(5)关联度检验。经计算可知,min min(0)(k)-x(0)(k)=0,max max=(0)(k)-x(0)(k)=109.80,取分辨率ρ=0.6,由此原始序列的每一项值与所对应的预测序列值的关联系数η(k)=(1.000 0,0.461 4,0.493 4,0.909 5,0.375 0,0.402 8,0.740 2, 0.568 1,0.759 4),可得关联度r=η(k)=0.634 4>0.6,可以通过关联度检验。
(6)后验差检验。原始数据的标准差S1=5 714.87,绝对误差的标准差S2=1 634.45,其均方差比值C=S2/S1=0.286
3.2 预测结果分析
通过在小样本预测中具有独特优势的灰色系统对龙山百合的产量进行了预测,从预测的结果可知,预测效果好,误差小,在允许的精度范围内。从预测产量数据可以为发展壮大龙山百合提供辅助的参数指导意义,为走机械化操作、错季节播种、精细化加工等精深农产品道路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保障山区农业可持续健康发展。本研究结合灰色系统GM(1,1)模型所需实际样本数据少,对于短期的产量能够很好的做出预测,因此在文章的后面部分,以2003―2012年龙山百合产量为初始数据,对2013年、2014年龙山百合产量进行了预测,从预测的结果来看,预测精度很高,相对误差为6.79%,拟合效果非常好,能很好地对龙山百合生产进行预测判断。但预测过程中系统外在影响因素经常会发生突然波动,进而会造成模型内部参数突变,导致预测精度降低。因此,该文利用数据滑动平均处理的修正方法对模型进行修正,使预测模型能更准确地反映龙山百合产量的变化规律。
4 政策建议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经济需健康可持续发展,要求农业必须可持续发展,作为山区农业产业能否可持续发展当然也一并提上日程,是同步实现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与必然趋势。一是发挥山区特色与优势。发挥山区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优势,独具特色的品质优势,品牌优势,产加销一体的机制优势,强大营销网络的市场优势,将山区独有的纯天然的资源禀赋发挥到极致。二是科学规划与管理山区农业。科学规划与建设基地,实施标准化生产促进品质的提升,通过精深加工来增加农业产业效益,开展深度推介增强环保无公害品牌效应,稳扎稳打拓市场。三是提升农产品的品质与品味。提升品位,坚持创立和打造品牌。提升品质,实施标准化种植和产品加工。提升价值,进行产品精深加工。
综上,应正视自然、经济、社会大环境,对山区农业产业发展的各种因素扬长避短,正确处理发展与可持续的关系,从而实现山区农业产业可持续发展,提高山区农业生产综合能力,为实现我国农业产业可持续发展添砖加瓦。
5 参考文献
[1] 李秋芳.河南省粮食产量的灰色预测[D].郑州:河南农业大学,2010.
[2] 陈志英,马天祥,刘凤玲,等.黑龙江省粮食生产影响因素的灰色关联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4(6):1849-1851.
[3] 范建刚.我国粮食生产主要影响因素的灰色系统分析[J].陕西科技大学学报,2004(4):145-148.
[4] 巫锡柱,晏路明.粮食生产灰色关联动态分析和预测[J].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2005(4):6,9-13.
[5] 周介铭,彭文甫.影响四川省粮食生产因素的灰色分析与粮食产量预测[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350-353.
[6] TAMURA Y,ZHANG D P,UMEDA N,et al.Load forecasting using grey dynamic model[J].The Journal of Grey Systems,1992,4(4):49-58.
[7] YEH Y L,CHEN T C,LIN C N.Effects of data characteristics for GM(1,1)modeling [J].Joural of GreySystem,2001,13(3):121-130.
[8] YAMAGUCHI D,LI G D,NAGAI M.A grey-based rough approximation model for interval data processing [J].Information Sciences,2007,177(21):4727-4744.
[9] THANANCHAI L.Grey prediction on indoor comfort temperature for HVAC Systems[J].Expert Systemswith Applications,2008,34(4):2284-2289.
中图分类号 F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13-0315-04
Abstract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is one of the most parts of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also the base of the development of mankind society and economic. To better understand and evaluate the state of agricultur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Jiangsu Province,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was build which contained 31 indicators selected from four aspects including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agricultural economic,social sustainability of rural and the agricultural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according to the features of Jiangsu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Then,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and factor analysis were used to analyze and evaluate the level of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in Jiangsu Province from 2000 to 2012 and the regional differences among 48 counties based on the relevant statistical datas.For further evaluation,the way of cluster analysis was also used to classify the results of the factor analysis.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patial differences of the present level of agricultur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Jiangsu Province among those counties were obvious and the level of agricultur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ounties in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appeared gradually reduced from north to south. In general,there were three classes according the classified results:the first class represented those dominant counties on agricultur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located in the north of Jiangsu Province while internal system grew unbalanced;the second class represented the typical central coastal counties and central counties along the river,which leaded to medium level of agricultur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the third class standed for inferior area 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in typical southern counties.Finally,some development strategies and suggestions were put forward aimed at different regions through analyzing the restricted factors which affected the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agricultur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Key words agricultur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indicator system;principal component;factor analysis;cluster analysis;regional difference;Jiangsu Province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重中之重,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更是关系到人类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研究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必然要落实到一个特定空间――区域发展系统。目前,针对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研究案例较多,研究方法、模型和指标体系比较丰富。通过查阅和整理相关文献[1-8],归纳总结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从研究区域来看,主要趋向于围绕大区域做横向时间序列上的评价研究,或按照行政单元划分进行纵向空间序列上的分析,但大区域范围内的可持续发展研究往往限于市级,而细化到县级尺度的分析较为少见;二是在研究方法上,倾向于使用主成分分析法、因子分析法、模糊综合法等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分析过程不依赖于决策者的偏好和主观判断,评价结果比较客观科学;三是在指标体系的构建上,众多学者的研究探索使得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越来越趋于成熟和完善,文献表明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的指标体系设计常围绕着经济、社会、资源、生态环境、生产、科技以及政策支撑等因素来综合考虑,结合一定的指标筛选方法来选取和确定指标,指标体系的构建兼顾区域性和全面性,其中以定量指标居多,量化程度较高,避免了由于定性和描述性指标多而导致的评价结果缺乏严密性等问题。另外相关文献中也提到了一些在构建指标体系时需要注意的问题:比如过度追求指标体系的全面性,导致的重点不突出、评估结果失真;对指标理解的不同导致的同一指标体系评价同一目标,评价结构相差较大;将农业可持续发展与农村可持续发展相混淆,模糊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缺乏现实意义等。
本文的主要创新之处:第一,针对江苏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实证分析相对较少,深入探索其农业可持续发展状况具有一定的现实需求性;第二,在现有的研究成果基础之上,围绕生产、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等方面构建江苏省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其中资源与环境子系统中秸秆综合利用率(C30)和规模化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率(C31)是能够体现区域特点的重要指标,这在已有的研究中较为少见;第三,通过将研究区域细化到县级单元来研究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空间分布情况,在研究尺度的精细程度上较已有的研究有一定的提升。
1 研究方法
1.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应遵循一定的原则。首先,应遵循科学性原则。其次,应强调层次性原则,农业可持续发展系统是一个多层次的结构系统,因此评价体系设置应该体现层次性。再次,应遵循可比性和可操作性原则,为了使数据能进行横向和纵向比较,必须统一好各指标的统计口径。最后,指标体系在设计上还应具有区域性,以使得评价结果更为精确。
在构建指标体系过程中,本文采用了频度统计法和理论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首先运用频度统计法将历年文献中的指标选取统计出来并加以分析,然后结合江苏省农业具体情况,在符合江苏省农业基本情况的前提下再进行分析研究,采用理论分析法对先前的指标进行筛选和重新选取,以确定更加合理的评价指标。江苏省作为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发达省份,其不断增长的人口、农业资源的日益短缺、生态环境的污染和恶化以及省内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均对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形成了巨大压力。基于这些情况,结合上述指导方法和原则最终从农业生产、农业经济、农村社会以及农业资源与环境4个层面选取了31项指标来构建江苏省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表1)。
1.2 数据来源及标准化处理
文中主要获取了江苏省2000―2012年的全省指标数据和2012年江苏省48个县市的各项指标数据。主要来源于《江苏省统计年鉴》[9]《江苏省农村统计年鉴》[10]以及江苏省水利、林业、环保和农委等相关部门提供的其他资料。由于评价指标数据的量纲不同,指标之间可比性差,因此在计算之前先要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消除量纲的影响。目前数据标准化方法较多,本文中采用了较为常见的Z-score法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标准化后的指标是均值为0,方差为1的标准指标。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Xij=■(正向指标),Xij=■(逆向指标)(1)
其中,■=■■Xij是第j个指标的样本均值,σj=■(Xij-■)2是第j个指标的样本标准差。
1.3 评价方法模型
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是一个包含多个层次和多项指标的复杂评价体系。针对多指标的复杂评价体系,目前常用的是综合评价方法。常见的综合评价方法有主成分分析法、因子分析、聚类分析等多元统计分析方法以及层次分析法、灰色系统评价法、模糊数学评价法等系统分析法。这些方法各有其应用特点和适用范围。考虑到所构建的江苏省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中以定量指标居多,并且指标数据大多来源于统计数据,因此本文主要采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中的主成分分析法和因子分析法作为基本评价方法,并结合聚类分析方法对因子分析的结果进行进一步的分类,以便于评价分析。
2 江苏省农业可持续发展实证分析
2.1 2000―2012年江苏省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评价
根据述主成分分析和因子分析方法原理,运用SPSS 17.0软件,从标准化后的数据出发,计算得到2000―2012年江苏省农业可持续发展及其4个子系统的发展水平得分(表2)。
由于主成分分析法和因子分析法均是以江苏省农业发展的多年指标数据为整体,通过分析指标在整体中的权重,求出各年可持续发展综合得分,这个得分是各年度在整个评价体系中的相对水平,而不是绝对水平。因此,得到的综合评价值既有正值也有负值。当其为正值时表明该年度发展水平高于评价范围内的平均发展水平;当其为 0 时表明等于评价范围内的平均发展水平;当其为负值时表明该年度发展水平低于评价范围内平均水平。系统持续发展水平越高,评价指数越大。
2.1.1 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综合评价。从整体上来看,2000―2012这13年中,江苏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综合发展水平比较稳定地逐年提高,综合评价指数从2000年的-3.335 4上升到2012年的4.838 1,综合发展水平提升较大,转折点(由负变正)出现在2007年;从年度间的波动幅度来看,除了2003年综合发展水平出现小幅度下降外,其余年份均是以不同幅度在提升,其中2008―2010年期间农业可持续发展综合水平提升幅度较大。
2.1.2 子系统可持续发展分析。农业4个子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水平大体上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最终也体现在农业系统可持续发展综合水平的增长趋势上。4个子系统在2000―2012年间,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均有了不同程度的提升。从发展速度上来看,4个子系统的发展速度依次为:农业经济子系统>农村社会子系统>农业生产子系统>农业资源与环境子系统,呈现出重经济发展、轻环境保护的态势。
从表中数据来看,各个子系统间稳定性不一,农业生产子系统和农业资源与环境子系统波动相对较大,农村社会子系统与农业经济子系统发展较为平稳。农业生产子系统发展水平在2003年出现一定程度的下降,主要是因为2003年全省农业自然灾害受灾面积较大,导致粮食作物单产、人均粮食产量、种植业产值比重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等指标值的降低,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农村社会子系统的稳定性。
2.2 江苏省各县市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区域差异性分析
从标准化后的指标数据出发,运用主成分和因子分析法对各县市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分析,最终得到2012年江苏省各县市4个子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数(表3)。
2.3 聚类分析过程
为了进一步明晰江苏省各县市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在区域空间上的分布特征,将48个县市的4个农业可持续发展子系统得分作为新的变量进行层次聚类分析(图2),并将各县市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分区,分为高水平区、较高水平区、中等水平区、较低水平区、低水平区5个层次(表3)。
根据表3和图3可以看出江苏省48个县市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存在明显差异。江苏省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优势主要集中在苏北地区县市,如响水县、射阳县,阜宁县、东台市、大丰市、泗洪县、洪泽县、盱眙县、金湖县等,其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要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而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的劣势区主要集中在苏南地区,如江阴市、常熟市、张家港市、昆山市、太仓市、江阴市、宜兴市等,其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要低于全省平均水平;苏中地区县市间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差异较大,一部分是以宝应县、如东县、海岸线、高邮市、兴化市等为典型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较高的县市,另一部分县市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较低,主要为仪征市、靖江市、泰兴市、海门市、姜堰市等。
从各县市所处的区域位置来看,苏南、苏中和苏北三大区域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差异也较为明显。总体上来说,三大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高低表现为苏北地区>苏中地区>苏南地区,其中苏北地区县市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要远高于苏南地区。
3 结论与讨论
通过分析可以得出,虽然农业可持续发发展水平逐年提升,总体发展水平比较高,但各县市之间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存在明显差异,子系统间的发展均衡性也存在较大差异。江苏省社会经济发展较快,其农业发展应结合自身的特点,在保障地区粮食安全的基础上,结合农业生产资源的区
域分布及制约因素,选择合理的农业可持续发展定位与目标。
(1)第1层次和第2层次包括灌云县、洪泽县、响水县、滨海县、射阳县等在内的22个县市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相对较高,属于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优势县市,主要集中在北部地区。表现在其农业自然资源条件十分优越,人均耕地资源在全省范围内最为丰富,农作物种植面积广,区域内有丰富的滩涂资源,加之该区域农业劳动力资源比较丰富,农业气候条件较为优越,因此该区域是江苏省最适宜发展种植农业的地区。但从可持续发展的长远角度来看,子系统之间明显发展不均衡,农村社会和农业资源与环境子系统发展水平偏低,主要是由于农村人口众多,农民文化素质水平偏低,农业技术人才缺乏,不利于增加农民收入,城乡居民收入差异较大;在生态环境方面,农业化学用品的过高投入在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给生态环境带来污染,其中灌云、洪泽、射阳等县市的化肥投入使用量为全省最高,同时由于环境保护意识淡薄等因素导致农作物秸秆和规模化养殖废弃物的综合利用率较低。以上因素制约该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
(2)第3层次包括高淳县等11个县市,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在各县市之间处于中游,子系统发展较为均衡。以海安县、如东县、海门市为典型的中部沿海县市和以宝应县、高邮市、泰兴市等位典型的中部沿江县市,其农业自然资源条件也较为有利,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便利的交通条件带来经济的良好发展,这为农业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一方面充分利用有利的资源和区位优势,应着力推进该地区农业产业化经营,通过规模化生产提高农产品商品化,打造地区农产品特色品牌来发挥比较优势,凸显区域特色:如扬州(宝应)、泰州(兴化)2个市的莲藕产业,涉及扬州(江都)、南通(如皋)的花卉苗木产业等,须改变现有的条块分割、产加销脱节的管理体制,打破区域界限、行业界限,使农工商走向一体化,走向联合。同时,在优质稻米产业带、特色蔬菜产业带、沿江花卉苗木产业带、里下河地区水禽产业带等方面发展“亮点”与特色,提升该地区优势农产品的产业化水平,保障该区域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另一方面,由于农业人口较多,农村劳动力有一定的剩余,因此在城镇化进程中,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将有利于农民增收和三大产业结构优化,实现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3)第4层次和第5层次包括溧阳等在内的15个县市,其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较低,成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劣势区,并且子系统之间发展也不平衡,农村社会子系统和农业生态环境子系统发展水平明显高于农业经济子系统和农业资源子系统。以江阴市、常熟市、张家港市、昆山市、太仓市等为典型的苏南地区县市,其农业自然资源相对贫乏,人口密度大,人均耕地资源少,政府对农业的财政投入力度也要落后于其他地区县市,农业经济在整个经济产业结构中比重较小。由于该区域经济发展水平高、速度快、城市化发展强劲、常住人口不断增加、流动人口数量巨大、农业可持续性较差,已经不适宜发展大规模的种植农业。因此,在现有的资源条件下,一方面,要调整和优化农业经济结构,合理配置资源,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提高农业经济发展质量;另一方面,通过政策指引和合理规划着重发展循环农业、生态农业、休闲观光农业等新型农业发展模式,这将有利于提升这些县市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
4 参考文献
[1] 郭善民.河南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力的建立及应用[J].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03,37(2):165-168.
[2] 许信旺.安徽省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与对策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05(2):58-61.
[3] 刘喜广.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研究:以浙江省为例[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7(1):26-29.
[4] 张丽,刘越.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农业可持续发展实证分析:以河南省为例[J].经济问题探索,2007(4):31-36.
[5] 黄益强,张稳成.基于AHP法的广东省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J].现代农业科技,2012(19):308-310.
[6] 王国成,魏正兴.基于时间序列数据的甘肃农业可持续发展状况实证分析[J].甘肃农业,2012(13):24-25.
[7] 余倩瑜,刘寒.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广东省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J].经济研究导刊,2014(16):31-32.
县域经济是一种以县为区划单位的区域经济,是国民经济腾飞的基石。可持续发展是社会、经济、人口、环境和资源相互协调,兼顾当代人和子孙后代利益的发展道路。可持续发展理论被广泛的运用于区域经济发展中,是指导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又一个重要理论。目前,国内外众多学者对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评价的研究,主要存在以下不足:一是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的选取大而化之,不能因时而异,因地而异,因人而异,不同区域的评价指标应有所区别;二是 一些指标分类标准的界定较为模糊,指标以及它们之间的类别较多,没有考虑统计实践的可操作性和现实数据支持的可行性;三是许多评价方法受人的主观因素影响较多,比如理论分析法、Delphi法、层次分析法等。为了克服在可持续发展评价中出现的上述不足,本文采用较少的指标来反映尽可能全面的内容,并充分挖掘已获得数据信息,排除人的主观因素影响,客观地对苏北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进行评价研究。
一、评价模型的建立
1.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的选取及模糊性的界定
中国学者(胡涛 1994)提出辨识区域可持续发展系统的基本准则是递增性、协调性和稳定性。结合苏北实际情况,根据各县可持续发展与否及可持续发展水平的高低,将区域系统分为强持续发展系统、中持续发展系统、弱持续发展系统与不可持续发展系统4种类型。
(1)递增性指标
用区域发展速度(a)来衡量递增性,通常用GDP增长率来反映这一指标。据研究,我国GDP年均增长速度以7%~10%为宜(陈锡康 1994),a取值过低固然不行,但过高也不合适,根据苏北各县情况,这里取9%,用Γ型隶属度函数(贺仲雄 1983)来进行模拟,表达式为
可以看出,a=9时,μa=1,强持续发展系统;当a≤0时,μa=0;当a趋于无穷大时,μa趋于0,这都属于不可持续发展系统。可见a不是越大越好,关键是要适度。
(2)协调性指标
协调性是指可持续发展系统各组分(经济、资源、人口、环境等)是协调发展的。根据苏北各县实际情况及数据的可获得性,我们选用以下4种协调度指标。
①粮食生产与人口增长的协调度(b),b=粮食年增长率b1/人口年增长率b2,b与区域持续发展系统的关系是当b1<b2时,区域系统不能持续发展;只有当b1≥b2时,区域系统才能持续发展;而且b值愈大,愈有利于区域持续发展。据此,b的隶属度函数可以采用以下线形模式:
②工业与农业的协调度(c),c=工业产值的年增长率(c1)/农业产值的年增长率(c2),据研究(韩湘玲等 1994),人均GDP在300美元~1000美元的发展中国家,工农业发展速度比以不超过3∶1较为协调,据此,可采用对称梯形模式来构造工农业协调度的隶属函数
由(3)式可以看出,当c值为200~300时,μc=1,为强持续发展;当c值超出以上范围,μc与c为线性关系;当c值小于200时,μc随c值的增大而增大;当c值大于300时,μc随c值的增大而减小。
③第三产业与第一、二产业的协调度(d),d=第三产业产值的年增长率(d1)/第一、二产业产值之和的年增长率(d2),从苏北地区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只有当d>1时,才能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和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与b指标类似,可以构造d的隶属函数
④经济发展与资源利用的协调度(e),e=GDP增长率(e1)/生产过程物质消耗增长率(e2),e与区域持续发展的关系是当e1>e2时,说明经济发展速度是建立在高消耗、低收益的的基础上,区域系统将不能持续发展;当e1>e2时,表明物质消耗少,效益高,区域系统持续发展,且e愈大,愈有利于区域持续发展。据此,e的隶属函数可表示为
(3)稳定性指标
区域经济发展的稳定度(f),f=GDP增长率与GDP增长率在一定时间内的平均值的年绝对差值(f1)/区域平均值(f2),构造f的隶属函数(贺仲雄1983)由(6)式可以看出,f值越小,稳定度越大,区域越能持续发展。
2.指标权重的确定
为了使指标权重尽可能地排除主观因素的干扰,符合客观实际,我们从数据的本身来挖掘信息,权重的确定采用熵值法,权重确定的具体步骤如下:
(2)对决策矩阵进行标准化,得到标准化矩阵X*,并计算第j项指标下第i个方案指标的比重,得:
(3)计算第j个指标的熵值ej,其中,
3.模糊综合评价方法
(1)选择因素集(X)X={x1,x2,…,x6};
(2)设定评价集(Y)Y={y1,y2,y3,y4};
(3)确定各因素的权重(WX),记为WX=(w1,w2,…,w6);
(4)给出单因素评价矩阵(R);
(5)模糊综合评价(B)B=WoR,采用模糊集的最大最小运算法计算B,取隶属函数最大的等级作为评判的结果。
二、实证分析
1.这里因素集采用X={x1,x2,…,x6}={a,b,c,d,e,f };评价集采用 ={强持续发展,中持续发展,弱持续发展,不可持续发展};选择2003年~2004年苏北地区24个县(县级市)的统计数据作为样本进行计算,根据上述所建模型计算出因素集(X)中各因素的权重WX=(0.1236,0.06,0.0564,0.0776,0.606,0.0764)。
2.求单因素评价矩阵。为了提高辨识效果,用辨识指标a、b、c、d、e、f的频率(rij)表示,采用1994年~2004年共11年资料计算rij,各辨识指标按隶属函数分为强持续发展、中持续发展、弱持续发展、不可持续发展4组进行频率统计。采用河南大学秦耀辰教授对区域可持续发展系统的研究结果作为辨识指标的分级数据,如表1所示:
3.进行模糊综合评价。如盐城市响水县的评价
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B中最大元素为0.606,与它对应的是不可持续发展系统。
对结果作如下处理,令B’=(B1’,B2’,B3’,B4’)=(B1×90,B2×80,B3×70,B4×60),则B和B’会有不同甚至相反,采用折中处理。通过计算得出运算结果如表2所示:
三、 结果分析
由表2可知,苏北地区有10个县属于不可持续发展系统,占县域总数的41.6%,接近一半,有6个县属于强持续发展系统,占县域总数的25%,分别有4个县属于中持续发展系统和弱持续发展系统,各占16.7%。这就说明,许多地区的经济发展没有实现可持续发展,有一部分地区只是弱持续发展,这与我们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不相吻合的。对于不可持续发展的地区,挖掘其深层次的原因,找出主导障碍因素。
所谓障碍因素是指在单因素矩阵第四列(不可持续发展列)频率在该行为最大的因素。以响水县为例,根据评价结果,主导障碍因素有粮食生产与人口增长不协调,第三产业与第一、二产业发展不协调,经济发展与资源利用不协调。说明该县粮食产量增长太慢或是人口增长太快,产业结构不合理,同时经济发展过度的依赖资源的消耗和环境的破坏。推进城市化战略,增强城市集聚效应。为此,当地政府要严格控制人口增长,积极发展高效农业,延伸农产品的产业价值链,以实现农业产业化,这是实现工业化、城市化的必由之路。同时要矢志不俞地推进城市化进程,城市化是生产要素向城市的集聚过程,生产要素的集聚能形成规模经济,从而节约大量的土地、水、交通、通信等资源,能极大地推动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最后,当地政府在进行招商引资、项目推进、城市建设和工业突破的同时一定要树立科学的发展理念,本着资源节约和资金集约的原则,优化各种社会资源的配置,尽可能的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
参考文献:
[1]凌耀初:中国县域经济发展战略[M].学林出版社,2005.1 47-48
[2]李利锋郑度:区域可持续发展发展评价进展与展望[J]. 地理科学进展,2002.21(3):237-248
[3]孙瑛刘呈庆:可持续发展管理导论[M].科学出版社,2003:56-58
[4]龙如银:中国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M].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5:189-202
[5]马锐:模糊数学模型在投资决策分析中的研究[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04(01)
一、 引言
长三角区域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发展区域,尤其以上海、浙江和江苏三地为重点发展,当今改革开放时期的长三角区域已经成为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中坚力量。然而,在长三角区域的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背后,存在着不少制约因素,其中至关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产业生态化程度对长三角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影响。陆根尧、盛龙和唐辰华(2012)认为产业生态强调生态和谐与经济高效的结合,以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来实现经济增长,并最终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可持续发展。近30年来,长三角区域经济的迅速发展给社会、资源环境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从而影响了长三角区域的产业生态化程度,这些影响反过来又会对经济发展乃至长三角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一定的制约作用。因此,本文通过产业生态中的资源承载力视角,选取长三角区域的上海、浙江和江苏三省统计数据,对长三角区域可持续发展进行评价,并且分析研究影响因素,最后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二、 因素分析和模型构建
产业生态化理论思想起源最早见于Ayres的“产业代谢”理论,以及后来Frosch的“产业生态系统”理论。国内外众多学者都对产业生态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通过不同视角对产业生态进行了概括和定义。Allenby(1994)认为产业生态化是一个封闭、循环的生态系统,这个系统以自我生产和消费、资源循环利用、减少环境破坏以及废弃物多层次利用为目标。Seppalaa(2005)总结了区域产业生态化的特点,认为区域产业生态化是在区域范围内对区域内人类经济活动、社会(城镇变化)和资源承载力的研究,探析了社会发展变迁、经济增长发展和土地利用效率三者之间的内在机理和空间耦合关系。这样来看,区域可持续发展必须依托自然系统、经济系统和社会系统,区域内所有产业发展、产业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都要受约束于区域系统环境。这种内在约束机制和可持续发展会形成一种系统稳态,而影响稳态水平的因素会影响到这一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状况。综合来看,影响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因素有以下三个方面:自然环境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因素以及人口与社会因素。
资源承载力就是包含了自然、经济和社会三种因素在内的,可以具体量化产业生态化水平和程度的指标。利用资源承载力可以预测一个区域能否可持续发展,也就是反应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潜在能力。区域资源承载力公式为Q=f(x,y,z),其中Q为资源承载力,也就是区域资源对人口消费压力的承载能力,x为自然环境因素,y为经济发展水平因素,z为人口与社会因素。匡耀求和孙大中(1998)认为资源承载力与区域资源数量、资源配置关系和资源利用效率成正相关关系,与消费水平成反相关关系,且随着资源种类数量的增加而加大。因此,资源承载力公式为Q=。
1. 自然环境因素。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与生活的基本要素。一个区域内的社会活动其生产资料都来源于自然生态,并且生活在该区域内的人类也必须依赖环境。优良的自然生态资源是一个地区可以快速发展的绿色通道,同时社会系统和经济系统通过产业发展引起两者冲突并最终导致自然环境恶化和自然资源大规模破坏和不可再生,反过来使得人类生存空间的拥挤和生产环境的恶化(娄美珍和俞国方,2009)。设t年区域自然资源承载力QN(t)=,Y(t)为t年区域农业总产值,CA(t)为t年区域农业人口平均消费值。
2. 经济发展水平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对于区域可持续发展影响很大。在经济系统内部,不同的区域增长路径可以导致可持续发展的差异,因为经济增长方式是由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也是社会发展阶段选择的结果。Odum(1996)根据资源-效率比率将经济发展分为粗放型发展和集约型发展,选择不同的经济发展方式对自然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消耗有很大的差异。从这个层面上来看,经济发展水平是决定未来可持续发展到何种程度的重要影响因素。设t年区域经济资源承载力QE(t),M(t)为t年区域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CE(t)为t年区域非农业人口平均消费值。
3. 人口与社会因素。人口指数增长对粮食、燃料的需求导致了大规模的粗放农业开发,这是引起开荒耕种、植被破坏的重要原因之一,并导致了生态环境的退化,包括土壤能力、土壤盐土壤性状、土壤熟化程度等的变化,使区域第一生产力下降。并且,人口数量过速增长的另一个副作用是人均教育经费和其他人均消费资料的降低,并直接影响到人口素质的提高,使先进的生产方式难以推广,经济开发方式只能以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式粗放开发方式为主。因此,人口与社会因素是一种较强的潜在影响因素,它是通过影响人的行为从而影响社会对待自然生态环境的态度和社会本身对自然资源环境的反馈(施晓清,2010)。设t年区域社会资源承载力QS(t),W(t)为t年区域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C(t)为t年区域人均消费值。
4. 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等级。一个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方式主要由自然资源驱动型到经济资源驱动型转变,是区域社会发展水平和可持续不断提高的表现。因此,评价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由两部分衡量,一个是区域可持续发展指数,另一个是区域社会发展水平指数。
区域可持续发展指数为G(t)=,其中P(t)为t年区域年末人口总量,具体指数分级见表1。
区域社会发展水平指数为H(t)=?啄N+2?啄E+4?啄S,其中?啄N,?啄E,?啄S分别为自然资源、经济资源和社会资源对区域发展的贡献率,具体指数分级见表2。
最后结合区域可持续发展指数和区域社会发展水平指数,综合得到评价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资源承载力指数Z(t)=,利用区域统计数据计算结果,进行等级划分,具体分级见表3。
三、 实证分析
1. 长三角区域资源承载力实证结果。本文选取《上海市统计年鉴》、《浙江省统计年鉴》和《江苏省统计年鉴》2007年~2009年三年数据,通过区域资源承载力公式计算得到结果如表4、表5和表6。
根据上述结果表明,长三角区域经济资源承载力基本大于社会资源承载力,这表明长三角区域的经济发展带动了社会发展。但是长三角区域的经济资源承载力和社会资源承载力都已经超过了自然资源承载力。根据Odum(1996)结论判断,表明长三角区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将会受到自然资源带来的一定程度的限制,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也将受到自然资源承载力不足的影响,尤其以上海市最为严重。上海市的经济资源承载力和社会资源承载力均超过了其自然资源承载力。浙江省和江苏省情况类似,经济资源承载力也超过了自然资源承载力,但是其社会资源承载力还是处于低于自然资源承载力水平的,相对于上海市而言,可持续发展能力稍好。
2. 长三角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结果。对长三角区域可持续发展指数和区域社会发展水平指数分别进行计算,得到结果见表7和表8。
根据可持续发展指数分级标准,结果表明上海市可持续发展指数G(t)范围是1
根据社会发展水平指数分级标准,结果表明上海市、浙江省和江苏省社会发展水平指数Z(t)均位于H(t)=2~2.85范围,处于经济资源驱动阶段。其中,上海市社会发展水平指数H(t)比较接近2.85临界值,这意味着上海市已经开始步入经济资源驱动到社会资源驱动阶段的发展趋势。
综合区域可持续发展指数和区域社会发展水平指数,得到评价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资源承载力指数Z(t),结果见表9。
通过对比可以发现,上海市资源承载力指数Z(t)位于1.5
五、 结论
随着长三角区域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区域内自然资源承载力却逐渐下降,自然生态环境和系统资源都承受着制造业、运输业等带来的多种压力,因此这也不断考验着整个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产业生态强调的理念其最终落实点必须是可持续发展,也就是说在推行产业生态化和保护生态环境的过程中,并不能排除经济发展的可行性。应当按照自然、经济、社会三者有效结合方式发展,在保证正常产业活动运行良好的基础上,获得比传统产业更多的经济利益或者社会利益,而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只是产业生态化过程中伴随的一种结果,这样就把改善环境质量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很好的结合起来了,为整个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实现提供了一条切实可行的途径。
参考文献:
1. Allenby.B.R.Industrial Ecology Gets Down to Earth.IEEE Circuits and Devices Magazine, 1994,(10).
2. Odum,H.T.Environmental Accounting:Emergy and Decision Making.John Wiley & Sons,1996.
3. Seppalaa.J.How Can the Eco -efficiency of a Region be Measured and Monitored.Journal of Industrial Ecology,2005,9(4).
4. 娄美珍,俞国方.产业生态系统理论及其应用研究.当代财经,2009,(1).
一、气候资源与农业可持续发展
气候资源是气候要素中可以被人类利用的那一部分自然物质和能量,包括光能资源、热量资源、降水资源、风能资源和大气成分资源等,是地球上生命现象赖以生存的基本环境和条件。在农村,农业生产是依赖自然气候资源进行的生产活动。随着几次工业革命和科技革命的到来,以及人口的增加和对粮食需求的增加,人们逐渐开始依靠使用新的技术和方法来提高粮食的产量,化肥和农药及农业技术等随之进入农业,农业生产也开始使用农业机械代替手工劳动。由于化肥、农药等化学物质的使用以及他们在农田中的残留、农业机械的使用等等,带来了土壤侵蚀、土壤养分丧失、地表水和地下水污染、农药毒性等一系列的生态问题。
二、于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气候资源开发和利用
1.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各种类型的农业资源
土地的问题是农业的根本问题,如今耕地、粮食、人口问题已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在保护耕地资源方面,耕地法规政策和实施措施是重中之重,要严格执行非农业用地审批制度,严禁以任何理由乱占耕地。为保证耕地动态平衡要实行谁占地谁造地,占多少造多少的原则。各级土地管理部门在每年出台非农业用地面积计划的同时要出台等额、超额造地计划。同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工业和生活用水将的急剧增加,我国农业用水呈现负增长的不良局面,实施合理的水资源保护法规也势在必行。例如在农村的水产养殖业上,今后要严格控制围网养殖规模,并着力控制畜禽养殖污染,根据区域环境容量确定畜禽养殖规模;对块状养殖地区则要积极引导以村为单位实行集中养殖,并对粪尿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同时还应当努力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引导和鼓励农民全面实施平衡施肥技术,积极引进生物肥等新型高效肥料品种,并通过基地的建立提供专业化供肥和施肥技术服务体系。
2.设计各具特色的可持续发展农业生态系统
今后,我国应当在兼顾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基础上,结合各地气候、水利、农田、山地等自然资源的实际情况,着力搞好农业区域性开发规划,建立各具特点的切合当地实际情况的农业生态经济系统。例如在重庆地区,可以按照光、热和水资源随海拔高程变化规律以及不同高程带内作物布局不同等情况将重庆地区划分为如下四个层次,最大程度地合理利用农业气候资源:第一层区域能满足双季稻种植的要求,同时对发展甘蔗、柑桔生产非常有利;第二层很适宜多种经果林木的发展。该层区域是重庆地区扩甘蔗种植的可能区域和柑桔适宜栽培的集中区,同时也是优质大叶茶和桑树的种植区。第三层是大叶茶和中小叶茶、半耐寒性和耐寒性蔬菜的混合栽种区。此外,第四层区域生产上宜以发展林业为主,兼发展畜牧业和多种经营,部分区域是优质中小叶茶的生产地。
3.利用科学技术加强传统农业的创新型利用
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追求的目标是高效益、无污染、再循环利用,而要实现这个目标就必须更多地利用现代高新技术,今后在农村经济发展上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首先,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加强新技术、新材料的开发及应用,优先发展先进、适用的关键技术,如绿色耕种技术、节水灌溉技术、配方施肥技术等。其次,要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技术。在能源方面,日本特别注重风能、太阳能、地热资源等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我国也应大力发展农业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技术,利用可再生能源,如水能、风能、太阳能、生物能等,既能实现节能,又有利于保护农业气候环境。最后,在农村经济中需要完善农业科技推广应用体系,推广农田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严格控制高毒、高残留农药的使用,大力推广使用生物农药。
三、总结
气候资源是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条件。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不断推进,我国农业资源供需矛盾日趋尖锐。可以说,气候资源的约束已经成为影响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乃至整个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如何做好气候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和利用,实现我国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摆在农业资源工作者面前一项严峻的课题。
作者单位:诸暨市气象局
1. 我国农业发展模式的调整
1.1 调整的原因
(1)我国农业化组织程度较低,没有或者很少存在很强的开拓市场、组织生产及综合服务功能的龙头企业;
(2)关于农业的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在管理上有一定的盲目性和自发性;
(3)我国的产业结构划分不够明确,因而会出现对现实中出现的问题不能“对症下药”的情况,会导致“错诊”、“乱诊”;
(4)受传统农业的发展的模式的影响,在技术上的投入还远远不及国外。
1.2 调整我国农业发展模式的对策
1.2.1加速培育和完善农业市场体系,建立组织化程度较高的农业龙头企业。
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加深,我国由原来的计划经济逐渐转变成为市场经济,一个产业运营的好坏,主要是由市场所调节和控制的。所以努力加速培育和完善农业市场体系是农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手段。。在建立起市场体系的同时,还要确立农业领域的“带头老大”,那就是农业龙头企业。龙头企业就如同该行业的一个航标,任何小的方面的发展,都必须由该龙头企业的引导和支持。
1.2.2建立数字化平台,促进农业信息化发展。
“知讯者生存”,信息对于现代社会是很重要的,较早地知道信息就能掌握整个市场的规律,因而也就能立足于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在信息化高度发展的今天,社会的各个因素都需要朝着信息化方向发展,农业也不例外。及时地提供农业信息,可以准确地掌握市场变化的规律,这样就能弄清供求关系,适时地、合理地发展农业,以使农业朝着市场需要的方向发展,即使其完全以市场为导向。
1.2.3充分发挥区域优势,发展具有本地特色的农业。
我国幅员辽阔,疆域面积大就会在不同的区域形成不同的农业体系。如在我国的北方,天气较干燥、冬天温度很低,根据这一区域特点,这些区域就适合种植小麦,而在南方,则适合种植水稻。这个例子充分地说明了区域的不同会产生不同的农作物,因而农业的结构体系也不尽相同。只有充分发挥区域优势,才会产生具有本地特色的农业。
2.坚持走可持续的农业发展道路
2.1我国坚持走可持续的农业发展道路的必要性
所谓可持续发展,就是一种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要,而又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不造成影响的发展。。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也必须走这样一条发展道路。。可以这样说,可持续农业是在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针对农业发展所产生的弊端而提出的一种新的发展模式。通过重视可更新资源的利用,更多地依赖生物措施减少化学资源的投入,在发展的同时,保护资源、改善环境和提高食物质量,以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走一条可持续的发展道路,可以使农业的发展不会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可以对农业资源的最大化、最优化利用,可以真正地达到“农业的生态性、市场性”。
2.2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2.2.1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
我国大部分地区生态遭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这些都是人类盲目地追求经济利益而造成的,如过度放牧和乱砍滥伐。对于那些生态脆弱的区域,一旦遭到破坏,恢复起来那就相当地困难了,所以必须避免以追求经济利益而不考虑生态破坏的行为,这就要求人们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弄懂经济与生态之间的关系以及破坏生态对农业发展影响的严重性。
2.2.2加强科学技术研究与应用,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
加强科学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把提高土地生产率、劳动生产率、资金收益率作为主要目标,强化农牧业生产的科技贡献率。坚持普及技术与引进和研究技术相结合,传统农业技术与现代农业技术相结合,促进区域农业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化。建立有利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新型产业链,即农业的商品化、专业化、社会化和现代化,重新建立农业基础结构和科技结构。要根据农业科技工作长期性、地域性、综合性和以社会效益为主的特点,制定农业科研机构增强持续发展能力的政策;吸收科技人才,促进合理流动的政策;提高科研效率,多出成果、快出人才的政策,以促进农业科技事业的发展,确保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2.2.3加强环境保护,减少农业生产的污染
环境,作为以人为中心的外部世界,对我们的生产生活影响重大,保护环境已成为全人类共同的任务。在农业生产中可能会产生对环境的污染,如农药、化肥等的使用,致使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污染。那么,我们就要利用技术,不断地探究减少农业生产的方式及途径。如在肥料的使用上,我们可以选择使用有机肥。有一点特别值得注意的就是,我们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千万不要有“先污染,后治理“的思想,而是首先要考虑将污染降低到最小。
3.结语
通过以上论述,得出我国需要走一条“调整农业发展模式,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农业发展道路。只有这样,我国才可以加快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才可以使我国的农业朝着科学、稳健、和谐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吕书敏.传播科技为农民 服务百姓将奉献[J].新农村建设,2000(51).
[2]黄万纶,李文潮.中国少数民族经济教程[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8:260.
[3]王冬生.中国西部民族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探讨[J].农业现代研究,2003,(11).
近几年来,由于农业生态环境退化、加之农业投入不足,和农业基础配套设施体系滞后,而使得农业的基础地位受到冲击,制约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近些年借鉴了国外的相关经验以促进我国农业的发展。他们在农业经营的过程中,通过对生产力和更新能力的实践活动,利用开发培育发挥农业资源的对经济发展的需要, 从健康、完整的生态农业出发,向多项效益发展的经营策略。对可持续发展战略进行研究,确立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探索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依据、战略阶段和战略对策,对于加速经济建设步伐,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平原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之路,促进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步入良性循环发展轨道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通过多样性、良好的环境等诸多方面,实现经济发展和生存环境的改善,把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渗透到农业资源的每一个领域。
一、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认识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一种新的发展模式,是基本经营制度的改变,是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可持续发展理论则是一种崭新的发展观及思维方式。农业是可持续发展必须遵循生态平衡准则,因为农业是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物质基础。农业建设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和相应的发展对策,以发展为前提,逐步解决人口、资源、环境等重大问题,因地制宜,扬长避短,转变经营方式,调整农业结构,实现农业的经济、社会、生态三大效益的同步提高。生产要发展。要不断发展农业经济效益,不断提高对农业资源与环境的保护,实现资源的环境良性循环。农业经济增长方式是可持续的发展,要从根本上建立可持续的农业发展环境,营建良好的社会经济系统。
二、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林业发展在不断增加投人的基础上,科学技术在林业可持续发展中起决定性的作用。不断提高林业的科技含量,缩小林业科技发展水平和林业科技工作的差距,加速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适应林业大力发展林特产品加工等方面的需求,加速林业的可持续发展,主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提高认识。加强管理。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和社会服务体系。从可持续的角度高度认识农业发展问题。加强领导,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法律,鼓励农民从事农业生产。建立以效益为目科技创新体系,改变以环境和自然资源为代价的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不断探寻新的适合农业模式和政策,制定相应的农业资源有偿使用机制。 以促进农业生现代信息科技更新,推动农业经营实现现代化。依靠科技发展林业。包括经济的发展和对资源与环境的再发展能力的保护。
(二)完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推动农业科技进步,不断提高农村各种产品的科技含量,重视科技服务体系的建立,推动农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提高科技含量是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大量节约各种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要进行科技开发加强农业科研基础研究力争,建立林业科技创新体制,利用先进的信息科技手段,创办经济实体,农村经济发展的“难点”问题组织部门跨地区的联合攻关。要实施科技兴农战略,加快推动农业经营和管理的精确化,推动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坚持科研成果指导农业的发展。
(三)现代林业管理知识的运用。农业经济管理和对农业经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洪、涝、渍灾的治理是农业发展中必须首先解决的问题,加强干堤建设,实行“退田还湖”、“退垸还湖”,扩充湖泊蓄水能力和调洪能力,加强农田蓄水排渍工程建设,提高抗涝排渍能力。重视农作物病的防治工作,建立健全植保组织,形成监测防治网络,对有害生物进行综合防治,以防为主。对农贸产品市场价格做出正确预测,强软科学研究,提商软科学的地位,创建管理政策的方案,实现科技成果的推广。
(四)确定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目标。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目标就是大力发展养殖业。首席要减弱农业自然资源破坏规模的影响,使长期存在的农业自然而资源与环境破坏速度逐步缓慢,使人口总量同农业资产与环境的矛盾得到缓解。其次是在农业持续发展阶段。避免破坏农业自然资源与环境的因素出现。选择合适地域,重点突破,梯次推进,重点发展具有本地特色、竞争力强的名牌产品。使农业经济的增长基本依赖于农业科技进步,最后是调整种植业内部结构,明确农业经济可持续性的主体,实行生态补偿;保障农业生产者的经济可持续性。
(五)挖掘人力资源的潜力,实施人才战略
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掌握了先进技术及具备创新能力的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农业产业化是农业经营制度的重大变迁,
可以推动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实现农业可持续的重要战略之一。培养具有可持续发展观念,创造性的解决可持续发展中的新问题的大批优秀人才,通过产权市场竞争的过程,创建生产、流通、服务等商品经济活动的市场专门经营者群体。按商品经济的原则去优化组合生产要素,适应市场经济的创新管理知识和能力。获取企业资产的实际支配权。促进农业经济效益的可持续发展。
1.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区域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其基本思想包括鼓励经济发展、保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谋求社会全面进步。衡量一个区域是否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梳理出一个衡量指标,才能有助于发现区域发展过程中的不足,制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和具体措施。高中阶段衡量区域是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指标分为:生态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社会可持续发展(表2)。
2.区域环境问题的分析
区域环境问题的形成与其特定的自然地理背景和特殊的人类活动密切相关,对其分析应在把握区域特征的基础上,围绕该区域突出问题,从问题的形成机制切入,寻求治理与发展措施,构建如图1所示的分析方法。
例如,我国黄土高原、南方低山丘陵及西南喀斯特地形区等地的水土流失分析可建立如图2所示的分析思维。
又如,对近年来的社会热点――PM2.5等大气污染问题的分析,从区域自然地理背景和人类活动入手分析其形成原理(图3),再从成因入手,即可找出解决此类问题的治理对策:加快调整能源结构,开发新能源,降低化石能源比重;健全环境监管体制,加大政府管理力度;控制燃煤污染,改进燃煤技术;发展公共交通,加强交通废气治理;合理规划工业布局、城市功能分区;植树造林,加强绿化。
3.流域的治理与开发
某流域的利用和开发,与其本身的自然环境有关,搞清其流域内的自然环境特征,是避免盲目开发、引发环境问题的首要条件,其分析模式如图4所示。
以淮河流域为例(图5),其水系水文特征需从支流数量、水系分布形态、流速、河道弯曲度、河床等角度去把握;气候围绕淮河地处南北方过渡地带的特征,理解北方降水变率大、暴雨集中和南方暴雨历时长、强度大的特点在淮河流域的结合;地形突出上游和下游地势落差的对比性。人类活动主要从农业、工业、生活角度出发分析淮河流域的水环境,如围湖造田、过度垦殖、占用河道、排放污染物等行为加剧淮河流域洪涝隐患和水体污染。把握淮河流域总体区域环境特征有助于更加清晰地确定防洪、发电、供水、航运、养殖为流域开发的主体方向。对人类活动特征的整体把握有利于进一步明确治理重点,同时需强调产业活动在不同流域位置应作出不同的调整,如中上游优先发展电力、合理安排农林牧业、发展旅游业,重视生态保护;中下游优先发展低污染企业、生态农业,加强航运建设。此外,水利设施(水库、防洪堤坝)的建设、设置专门管理机构实现跨省协调管理也是淮河流域治理的重点。
通过对淮河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基本思路的梳理,可更加清晰地了解其它流域治理与开发的方向和路径。
4.区域资源的开发
对区域湿地资源、矿产资源的开发分析,应把区域优势资源作为切入口,明确原有开发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做到在开发中关注治理,实现环境和资源的保护。如对区域湿地资源开发与保护可形成图6所示的分析方法。
世界上有不少因矿产资源开发而迅速成长的区域,但其对某一资源开发利用的合理程度会影响区域可持续发展状况。如德国鲁尔区曾因“煤”而兴,也曾因“煤”而衰。通过了解德国鲁尔区资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内容,有助于整理区域资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案例研究的基本思路,探究区域资源开发与区域工业发展的关系,认识资源型区域发展中的限制性因素,科学地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图7)。
5.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个地区农业和农作物类型发展,与该地区农业生产的条件密切相关。不同区域不同的农业布局,对农业发展也会产生巨大的影响。某些地区不合理的农业布局、农业生产方式(如轮荒、大水漫灌)将产生诸如水土流失、土地盐渍化等影响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问题,因此,只有深入分析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布局特点和问题,才能探寻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法和途径,其分析模式如图8所示。
以美国为例,其农业从早期的不科学开发导致土地退化、农业生产力下降等一系列问题,到现在的生态与农业良性循环,是一部农业发展的参考史,对各国农业发展都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首先从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的优势组合及各要素的时空组合差异,为美国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提供了自然背景,市场、交通、科技、政策等为各专业化地带的形成提供了社会经济条件,上述因素促成美国农业地域专门化,形成一系列诸如小麦带、玉米带、乳畜带等农业专业生产区。早期农业开发过程中出现的水土流失、土地沙化、沙尘暴等问题,指明了美国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突破口,由此推出的推广农业新技术、发展生态(精确、有机)农业、限耕休耕、补贴政策等措施,促进美国农业可持续发展。通过了解美国农业的发展史,有助于整合区域自然优势和农业重点发展方向,认识农业发展限制性因素和目前开发过程中的主要问题,探索区域农业开发和生态保护两者之间协调发展的有效对策。
6.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
一个地区的城市化水平受多种因素影响,但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最为密切。城市化进程中最显著的特点是城市人口的增加和用地规模的扩大,而城市人口数量的增加,主要是为满足城市第二、三产业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实现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并向非农产业转型。因此,城市化过程与工业化、第三产业的发展紧密相联。但工业化和城市化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一系列环境问题,因此,要结合当地实际,借鉴其它地区的成功经验,促进经济、社会、环境的和谐发展。其分析模式如图9所示。
在我国不同区域,工业化发展优势的差异巨大,如珠三角的外资优势、苏南的大城市经济外扩优势、温州的个体私营优势,依靠不同优势快速发展的工业化,都将有效带动城市化的发展。工业化带动城市化发展的常见模式可归纳为两类:第一类是工业化带动乡镇企业发展,促使乡村工业化、乡村变城镇,城镇数量猛增,城市人口比重提高;第二类是城市内部工业发展迅速,导致城市用地规模和人口规模扩大,城市人口比重提高。无论哪种模式,在发展过程中均产生了一系列社会环境问题,如资源消耗、环境污染、地价上涨、交通拥堵等,此时产业转移、升级带来的产业和人口的再分配,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方法。对珠三角、苏南、温州等经济发达地区而言,需要发展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和第三产业,吸引资金和人才,减轻资源、交通、环境的压力,才能实现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可持续发展;对于中西部地区而言,在承接外来产业时,应注重发挥自身劳动力、资源优势,但需关注资源、环境的承载力,避免先破坏后治理的局面,同时地方政府需具备预测产业发展前景、超前规划城市和产业布局的意识,从而促进中西部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可持续发展。
三、图像突破
1.区域分布图的正确判读
区域分布图是地理信息最重要的载体,无论是自然地理要素,还是人文地理要素,都可用区域图来呈现。近年来,全国各地的高考试卷中大多借助区域图设计地理问题,所占分值比重大,如2014年高考山东卷第36题塞内加尔河流域及河口三角洲边缘的沙洲示意图(图10)。熟练掌握区域图的判读方法,快速、全面、准确地从区域图中获取地理信息,并正确解读所获取的地理信息,是必须掌握的重要地理技能。对于区域图的判读、分析,需从以下角度把握。
第一,建立空间整体定位意识。清楚空间整体定位的要素有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也包括某项重要的地理事物,如地形、河流、湖泊、交通线、国界线、城市等。在教学过程中应经常性地、有意识地去思考空间整体定位的方式。只有具备空间整体定位的意识和能力,才能真正认识区域。
第二,关注图例与注记。图例与注记,不仅从表面上帮助区别地图上的地理事物以及了解它们的分布情况,而且对图例与注记的分析,是明确命题者命题意图、答题方向的重要指针。
第三,学会区域分析方法。首先,掌握区域地图的判读方法,通过抓典型图例和注记,前期定位;直观轮廓,初步定位;瞄准经纬度数值,准确定位。整合信息,归位验证的区域地图判读方法,对确立区域地理位置,解决区域问题较为有效。其次,正确判断预测区域特征。正确有效的区域分析途径(图11),应先从区域位置入手,判读区域气候,再联系区域地形对区域自然特征作总体评价,然后借助区域气候、地形、水文、资源等要素并结合系统地理中农业、工业、城市、交通等区位理论,对区域人文要素进行判断与预测。区域特征分析要特别关注对区域气候的分析,气候是区域特征中最活跃的要素,它对区域其它自然与人文要素都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也是历年高考试题中再现率最高的知识点之一。在区域气候分析中,一定要弄清楚影响区域气候有哪些因子以及它们与区域气候要素(气温、降水、光照等)之间的因果关系,对区域气候的成因、特征、差异等做出综合性解释(图12)。
2.区域景观图和景观示意图的正确判读
景观图是表示某种地理事物景观现象的图像或照片,它是地理图像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地理知识的重要载体,通过直观呈现景观,再从景观图中提取有效信息解答问题,是区域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常见考查内容之一。
景观示意图是将重要的自然、人文地理要素以具体符号的形式将区域信息具体化和形象化的图像,能有效展现区域内各要素的时空分布特征和内在联系性,所以景观示意图也是区域发展与环境保护试题中常见的图像之一。
地理景观图和景观示意图可分为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两部分。自然景观主要有地质地貌景观(海岸、黄土、冰川、风沙、喀斯特等地貌类型)、水文景观、生物景观等;人文景观有人种、城乡风貌、名胜古迹、古今建筑、工农业生产情景等。对地理景观图和景观示意图的判读,关键要把握以下三点:第一,结合材料和题干读图名,准确判读明确图中表示何种地理要素或要说明哪种地理现象即描述图名;第二,解读图中信息的地理意义,细心观察图中各地理要素的特征和相互关系;第三,根据设问,联系图中信息,提取与设问相关的部分,联系有关知识作答。
四、方法提炼
1.区域特征的分析方法
自然地理要素和人文地理要素共同组成区域总体特征,任何区域的可持续发展都基于自然地理要素的基础之上,一旦打破自然地理各要素之间的平衡,环境问题随之出现。人文地理要素的动态变化是可持续发展社会经济部分的具体表现,只有与自然地理要素之间保持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才能全面呈现。因此了解区域特征的具体内容,将有利于预测区域发展问题,并为更好地解决问题提供依据。
(1)自然地理特征分析。①气候特征:主要由气温特征和降水特征组成,气温特征主要表现为年均温或年温差,主要影响区域积温状况和生长期,决定农业熟制和主要农作物类型。降水特征主要表现为年降水总量和季节分配状况,主要影响区域径流补给类型。气候特征综合影响区域的水文特征、植被类型、土壤特性、地质作用(灾害),并影响人文地理中的农业生产、交通建设和城镇布局。②地形特征:主要从地形类型、地势高低、地表起伏等角度描述。③河流水系特征:流域面积、流程、流向、水系特征、河道特征(河谷宽窄、河床深浅、河道弯曲)、支流数量等。④河流水文特征:流量、水位季节变化和汛期、含沙量、冰期(或凌汛)、流速等。⑤湖泊特征:水量、水位或面积(季节、日)变化、水温(或结冰期)、能见度、盐度、补给方式、内流湖(外流湖)等。⑥生物特征:自然带类型、植被类型(森林、草地、荒漠)、生物多样性以及植被的特殊性状(如耐寒性、耐旱性、耐盐碱、喜光等)。⑦土壤特征:土壤属性(酸性、碱性)、土壤类型(红壤、黄壤、灰化土等)、肥力状况、土壤问题(盐碱化、沙漠化、水土流失等)。
(2)人文地理特征分析。农业生产、工业生产、城市建设、交通建设、能源资源开发、商贸旅游等是组地理的主要内容,以农业和工业为例,常见人文地理要素分析角度如表3和表4所示。
2.区域自然要素的动态变化分析
自然地理要素由气候、地形地貌、水文、土壤、植被五要素组成,每个要素都作为地理环境的一部分,与其它要素相互联系和作用。环境问题的产生由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共同导致,人为因素往往体现在人类对自然环境某一要素产生了负面影响,并由此引发其它要素甚至整体环境的改变,从而产生环境问题影响区域可持续发展。
自然因素动态变化是分析环境问题的重要角度,掌握其动态分析角度有助于发现区域环境问题,并为治理措施的制定指明方向,具体分析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1)气候。气温变幅大的地区风化作用强,风化壳厚;极端气温的高低影响风化和冻融作用的强度;降水强度大,增强对坡面的侵蚀作用;蒸发强度和降水季节特征影响地表径流和地下水的水位,影响水盐运动;风力强度影响风力侵蚀、风力搬运及沉积作用。
(2)地形地貌。地形类型、坡度影响地表径流速度和对坡面的侵蚀强度;高海拔或高纬度地区的坡向,影响冰雪的融化量,增加对土壤表层的侵蚀强度;土质疏松、岩石破碎利于风化、侵蚀;喀斯特地貌发育地区,地表植被状况差,地下水埋藏深,土壤层浅薄,地表水资源短缺。
(3)水文。河湖等地表径流影响区域的水资源状况、土壤层的含水量;影响河流相关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的形成和演化;影响入海口水环境;影响区域水循环和自然环境的净化能力。
(4)土壤。土质疏松易于流水、风力侵蚀,加重径流含沙量,与土地沙化、水土流失等关系密切。
(5)植被。地表植被覆盖状况将影响水土流失、风沙发生的频率和强度,影响区域水循环,对土地沙化、盐碱化、水土流失、石漠化的影响明显。
3.地理综合思维构建
本专题核心内容为:认识区域发展背景,梳理区域发展问题,评价区域生产活动,提出区域问题解决对策,预测区域发展前景。针对区域发展问题涉及的知识面广、分析问题的思维要求高等特点,在复习中需宏观把握知识系统,充分挖掘案例内部知识组成及各部分的联系,着眼全局并弄清主次、因果、并列等关系(图13)。一方面使基础更扎实牢固,使知识可摘取,可拼合,也可融合,为综合思维扫除知识障碍;另一方面建立概念图的过程,也是梳理和完善思维的逻辑链,感受“综合性”特征,弥补自身分析思路的欠缺之处,提升综合分析能力的途径。
五、经典研习
例题:(2014年北京文综)读图14和相关文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世纪50年代以来,针对海河流域频发的旱涝灾害,在流域西部、北部修建了大量水库,在东部新开了多条入海河道。
(1)结合流域气候和地形特点,分析修建水库和新开入海河道的自然原因。
(2)海河流域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足全国的1/7,针对流域水资源匮乏的现状,简述农业生产应采取的对策。
(3)指出河源地区旅游开发和景区建设给河流带来的环境问题,并列举一项应对措施。
对于每一个区域,都要从自然和人文两个方面分析其特征,这是分析区域地理的基本思路。首先要从区域的位置开始,按地形、气候、河流、农业、人口、资源等要素逐层分析,然后概括出区域特征。
地形、河流、气候、土壤、动植物、资源、农业、人口分布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一般来说,地形影响河流的流向和落差,而河流对地形的影响,则表现在流速大的地方,流水的侵蚀作用强烈;流速较慢的平原地区,流水的沉积作用显著。地形影响气候的气温和降水,海拔越高,气温越低,山地迎风坡降水丰沛,而背风坡则降水稀少。气候对地形的影响,主要是在高寒地带,气候寒冷,冰蚀地貌广布;在气候高温多雨地区,喀斯特地貌发育典型。河流受气候的影响较大,气候要素中的降水、气温直接影响河流的流量和冰期。气候与土壤、动植物之间的关系表现在:由于各个地区所处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互不相同,大气环流的形势不一样,所受到的地形、洋流的影响也不同,因此形成不同的气候类型。气候类型不同,降水特征不同,土壤类型不同,动植物分布不同。气候和地形又影响到人口的分布,在气候适宜、地形平坦的区域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反之,气候恶劣、地形复杂的区域人口稀少,工农业落后。
在分析任何一个区域时,都要总结出区域各个地理要素间的关系。例如:当判断出某区域为澳大利亚时,下面要做的就是对这个区域进行分析。根据分析区域地理的基本思路,我们首先从澳大利亚的位置开始分析。南回归线穿过澳大利亚大陆中部,四面临海的海陆位置,地形为三大地形区,东部大分水岭,中部大自流盆地,西部低缓高原。地形和位置对澳大利亚的气候产生了影响,由于南回归线穿过其中部,东部山脉对暖湿气流的阻挡,使澳大利亚形成了大面积的沙漠气候、干旱半干旱气候。周围临海的海陆位置,以及受到大陆东岸和西岸不同纬度气压带和风带的影响,再加上东部山地对气流的阻挡和抬升,形成了澳大利亚西南部和南部的地中海气候,东南部的温带海洋性气候,东部的亚热带湿润气候和东北部的热带雨林气候。东南部沿海的平原地形和湿润气候又对澳大利亚的人口分布产生了影响,使澳大利亚的人口集中分布在东南沿海。中部的大自流盆地地形及干旱半干旱气候为牧草生长提供了有利条件,对澳大利亚的畜牧业产生了很大影响,使澳大利亚成为世界上重要的羊肉和羊毛出口国。但是,由于东部大分水岭地形对暖湿气流的阻挡,在大分水岭的西侧背风坡缺少降水,这又成为发展农业的限制条件。只有认真分析区域各地理要素之间的关系后,才能对区域的知识灵活掌握,为进一步和其他区域对比总结奠定基础。
2.在区域地理教学中要贯彻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参与可持续发展,必须以地域为依托。区域地理研究的意义就是在具体的地域范围内,对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发展综合考虑,协调解决。区域地理的教育目的不能只是让学生记住一些地理名词和地理分布,了解区域地理现状,而是要让学生运用地理基础知识和原理,分析、解决区域地理问题。所以,区域地理教学内容能更深刻地揭示人地关系,为地理应用提供广阔的领域。为此,从区域条件、问题,区域发展方向、策略这一新的视角重建教学内容结构模式,培养学生以后参加地区持续发展工作所需要的基本方法和能力。普通高中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的编排是以人地关系为主线,教材中列举了关于资源、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各种事实,以及阐述了人口、资源、环境与社会发展、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这不仅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从区域持续发展观点来看,也有利于树立正确的人与地共同持续发展观念,有利于跨世纪公民可持续发展参与能力的培养。
“区域可持续发展”是高中区域地理学习的重要内容(人教版地理必修3)。在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有关内容,并列举了一系列关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案例。新课标提出,以一些区域为例,分析区域的环境发展、流域开发与治理、工农业发展及城市化进程等问题。
“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学习,需要从以下方面入手。一是人口、资源、环境、发展诸方面的协调,重点在于处理好环境与发展的关系;二是注重探究,明确探究的方向。在进行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在可持续发展内容的基础上,剖析一系列关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案例,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通过区域可持续发展不同课题学习和研究,让学生学会将地理基础理论应用到实践过程中,综合研究地理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在掌握相关知识的同时,掌握学习研究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借助案例中一些示范性的材料,从个别到一般,掌握带规律性的知识,也就是通过一个或一组实例的教学,学会学习相同或相似类型知识的基本方法。
3.强化地理学科思维能力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在区域地理教学时以能力立意,把握好多角度迁移和转化知识,让学生从具体的案例、习题中建立点、线、网的知识结构,总结规律,形成技能,并把这种技能迁移到相关的生产生活中去。同时,教师要通过多种方法强化思维和创新能力。
可持续发展的英文名是Sust由n滋)l。devel。即lellr,1988年在第六届世界水资源大会上就开始讨论这一问题,当时直译为可以承受的发展,大意是指环境可以承受的发展,即在发展中要以环境为控制的焦点。总起来说,可从以下几方面来认识:
(l)从发展的时间尺度考虑,可定义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2)从发展的空间尺度考虑,还应加上“特定区域的需要不危害和削弱其它区域满足其需求的能力”;
(3)从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考虑,要求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以人为本
具体地说,可持续发展意味着,不仅要将人为资源而且也要将足够数量的自然资源(土壤、水、植物和动物)传给下一代,以继续改善生活质量(1987年世界环发大会)。
因此,可持续发展是一个综合的和动态的概念,它是经济问题、社会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四者互相影响、互相协调的综合体,并且随着社会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不断地对这个综合体的组成部分进行变革、提高,圆满地按上述3个指导思想进行发展活动。
目前有许多行业提出了诸如可持续经济、可持续农业、可持续林业、环境的可持续性、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保护等。它们大都是可持续发展的一般性概念的应用。水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l)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的一个研究小组认为,强调水资源系统的可持续性旨在保持生态、环境和水文系统完整性的同时,有助于现在和未来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2)联合国可持续发展高级顾问委员会具体地选出了可持续发展3个非常重要的战略部门,即能源、运输与水。其实能源、运输都与水有关,所以水是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问题。
(3)水资源开发应提高为多种开发;它不仅是河流开发,还包括水的再循环和雨水收集、水权转移、水的脱盐淡化……等;还应把保护生态和生态系统的健康作为任何水开发方案必须考虑的程序。
(4)“现在不是继续去寻找水来满足将来的需要,而是应进行规划,在有限的资源范围内满足人类和生态系统现在和将来的需要。这是一个根本性的转变一水文改革。”
2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释义及管理目标
如何理解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尚是一个在不断探索的问题:
(l)可持续性,在时间上包括多长?是否只包括下一代或两代,即子孙后代,约SOa?
(2)可持续利用的对象并不是永久不变的,如何变?也很难确定。
(3)用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持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水利工作的总战略。这里“发展”是总目标,水利必须为“发展”服务,所以首先必须以“需”定“供”,不断反馈,作到供需平衡。
(4)可持续利用的供水范围,可以是全球性的整个的人类社会,也可以是一个流域或一个地区的。
(5)在《世界淡水资源综合评估》中Gleick(1996)对水的可持续利用作了大体的定义:“水利用需达到保持人类社会持久地发展至无限未来的能力,而不损害水循环的整体性,也不损害依赖水而生存的各种生态系统”。
(6)在上书中对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标准和目标也作了介绍,主要是:①人类基本用水要求。首要目标是满足人类基本需要的一个基本用水量:对于人类来说,饮用水不足是直接造成每年几百万人过早死亡的原因。以可以承受的价格提供支持人类代谢和保持人类健康的基本淡水量应该得到各国政府、国际组织、地方供水商和非政府组织有保障的承诺。③环境基本用水要求。第2项标准要求应保证满足自然生态系统基本需要的一个基本水量。必须做出有关保持或恢复生态系统应达到什么程度以及检测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的各种指标方面的社会决策。这些决策的实例包括保护未筑坝河流的各个河段、在某些河段建立最低流量要求标准、为环境从主要水工程重新分配水以及制订湿地保护标准。③水质标准。不同的用水对水质的要求不同。因此,必须为不同用途的用水制定水质标准,而且,对水质必须进行监测和维护以满足这些标准。这些水质标准是为了确保饮用水能够比较合理地免受危害人类健康污染物的影响。非人类用水无需进行保护达到饮水标准。例如,许多为工业、商业、浇灌或景观目的用水可使用较低标准的水,可大大节省费用。环境用水要求需要制定类似的水质标准。应尽力弄清这些差异并制定满足各种水质标准要求的力、法。④水资源再生性。淡水资源被认为是典型的可再生资源:可以用一种不影响同类资源长期利用的方式进行利用。然而,有些利用方式可以使可再生水资源不能再生,包括流域管理不当、地下水超采、地面下沉和含水层污染。使可再生水资源不能再生的任何行为都是在盗用后代的水资源,这违背了可持续利用最基本的要求。土地协调利用和水政策应明确地防止进行这些不可逆的活动。③其他如可持续利用目标还必须应用于水资源管理,特别是要保证在决策中民主地代表受影响各方的意见,保证公开公平地享有各种资源信息,并保证在分配这些资源时有各种选择方案。
3土耳其以水为基础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模式
3.1概况
土耳其东南部的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流域的安那拉利亚地区开发工程,简称Gz钾工程。G之钉)包括土耳其9个省和约ro%的全国人口及土地面积。土耳其国土面积约78万kmZ,其中%.9%在亚洲小亚细亚岛上,其中部称安那拉利亚高原,高原海拔8侧〕一1soom。夏季干热,冬季多雨。安那拉利亚地区约2万kmZ。土耳其年降水量679二,相应降水总量52砚刃亿耐,蒸发量约为“%,其余的1870亿耐形成地表径流,径流系数为0.36。目前用水:城市16亿耐,工业12亿耐,农业190亿‘,总用水量215亿m,O土耳其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开始规划上述两条河的开发方案,制定了GAP计划,以开垦和开发其东南部广大贫清的高原区。其开发的指导思想经历了3个历史阶段:①1970年定为水、土资源开发工程;②1980年改为多部门的、社会与经济的地区开发方案;③沙男〕年后改为可持续的人的发展工程。
3.2GAP是以水为基础的地区开发的新模式
GA--P是土耳其投资最大的开发地区。作为一个整体地区开发工程基于“可持续能力”的概念。投资包括城乡基础设施、农业、运输、工业、教育、健康、住房、旅游以及在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两条河上的大坝、电站和灌溉设施。这个巨大的开发对全国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人民生活等给予特别重视和优先考虑,特别对地区人民生活更为重视。G赶〕的基本目标是:改变国内区域间的不同经济情况一用提高区域的收人水平和生活标准;提高农业地区的生产能力和就业机会;增强大城市对人口的吸收能力。
水资源开发方案包括13项灌溉和发电工程,其中7项在幼发拉底河下游的各分流域,6项在底格里斯河的分流域。具有22个大坝、19个电厂,以及灌溉170万腼2土地的灌溉网。装机约750万kw,年发电量270亿kw·h。整体工程的目标和主要特点在GAP规划中均已提出,它决定了该区的潜力,识别开发过程中的“瓶颈”,拟定开发目标目的和战略。
3.3可持续发展与GAP的基本战略
可持续发展是“可以满足现在需要而不危及后代满足他们自己需要的能力”。根据这一广泛的定义,有许多问题必须考虑:社会、经济、文化、性别、教育、健康、自然规划、农业、环境、法律与机构等。这些问题的中心是人,既为目标,又为作用者,或两者兼有。所以人的发展是(;AP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核心。
为了确定CAP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范围与组成。采用了团体参予的方法,联合国UNDP与GAPRDP于I卯5年3月联合召集了大规模的开发程序的会议。
根据会议结果和CAP规划的目标与目的,依据“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目标,采取了以下开发程序:
(l)对可加速经济状况的最佳可完成水平增加投资;
(2)提高注意健康和教育服务,以便达到国家水平;
(3)建立新的就业机会;
(4)建立城市人民的生活质量和城市与社会的基础设施,以便建立比较健康的城市环境;
(5)为了最佳的灌溉发展完成农村基础设施;
(6)增进跨地区和地区内的道路和可影响性;
(7)满足现有的和新工业的基础设施;
(8)把保护水、土和大气以及联系在一起的生态系统作为优先考虑;
(9)加强集体参予决策和实践。
总之,GAP可持续能力的主要组成是:社会的可持续能力,自然的和空间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经济的能生存性和可持续农业与灌溉。水是可持续发展的推动力。
3.4工程实施的具体工作
(l)调节灌溉渠道的水量,并分配水一用节水灌溉方法;
(2)管理、运行和养护GAP灌溉系统;
(3)实验现代灌溉技术;
(4)城市废水再循环;
(5)灌溉回归水的再利用;
(6)确定(;AP地区的开发方案和基础设施工程;
(7)进行地区的环境研究;
(8)进行Tigti,流域的环境研究;
(9)农业与开发方案关系研究;
(10)农民培训与技能拓展;
(1l)农业商品市场调查和种植方式规划;
(12)非灌溉地区的就业与增加收人工程;
(13)巩固农业土地以提高效率;
(14)参加城市划分、分区与规划;
(15)参加建库后移民和可持续发展;
(l6)拟定Atatnik水库次分区开发方案;
(17)建立妇女的多目标村社中心;
(18)建立地区企业家支持和指导中心;
(19)在实验区建立生态城市和乡村的规划与开发;
(20)cA-P地理信息系统可行性研究和实验工程实施在上列20项内容中第4、5、7、8、19项是属于环境方面的
4以长江流域为例,探索如何“以水的可持续利用支持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4.1在水利建设上建立两个保障体系,完成4项主要任务
两个保障体系是环境保障体系和资源保障体系4项主要任务是:
(l)改变制约可持续发展的不利因素,如流域内洪涝旱灾、毁林开荒、水土流失和水污染严重等。必须有序地进行洪涝灾害、水土流失及水污染等的防治,研究环境可以承受的发展等问题,以提供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保障体系。
(2)研究流域水文循环规律及可再生水资源量与水质的分布情况,直接为可持续发展提供资源保障体系因此应首先研究流域的水资源情况,在此基础上根据供需分析,直接解决可持续发展的农业、城乡、工业及生态的供水问题,及开发可持续能源(水电)和水运等问题,以达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
(3)充分发挥流域水资源的优势和地区优势南方水多,北方水少,从长江调水到北方缺水地区和从长江治理开发上促进流域东、中、西部的协调发展是重要的战略措施
(4)克服重建轻管思想,加强水资源的宏观管理和流域管理,以流域可持续发展和水可持续利用思想为指导,将水的开发、利用、保护和管理作为一个整体管理是流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
4.2制定可持续发展战略原则
4.2.1综合体原则
可持续发展是一个综合的和动态的概念,它是经济问题、社会问题、环境与生态问题和资源问题四者互相影响、互相协调的综合体。社会是可持续发展的目的,经济是推动力,环境与生态是保障,资源则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4.2.2流域整体性原则
以流域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把流域作为一个生态系统,把社会发展对水土资源的需要,水土资源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及由此产生的生产(力)后效联系在一起,对流域进行整体的、系统的管理运用,以“可以持续的水资源利用”原则指导规划和开发。“可以持续的水资源利用”原则就是要使开发的工程从长期考虑不仅效益显著,而且不致引起不能接受的社会、环境和生态的破坏。
4.2.3按行业优先制定的原则
流域的可持续发展是流域内各主要行业可持续发展的总和长江流域实行工业可持续发展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点选择;而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则是其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流域可持续发展首先决定于该流域工、农业发展和城市环境保护、资源供应情况。由于工、农业和城市都是位于一定区域的,其发展和环境保护又必须变为当地政府乃至每个人的具体行动‘因而制定区域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战略一定要做好各个点与所在区域的协调。
4.2.4抓重点行业及组成的原则
例如能源是工、农业和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但如布局、构成和使用不合理,一方面会使原材料逐渐消耗而不能持续供应;另一方面又污染环境。所以对于能源供应应尽可能使用可再生能源。
4.3长江流域可持续发展战略框架
根据可持续发展以环境为保障,以系统工程为原理的原则,制定长江流域可持续发展战略框架,见图1。
图1长江流域可持续发展战略框架
由图l可见,制定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规划是一个反复、复杂的过程,有3一4个层次。从宏观研究它的战略程序,是从流域出发,以流域总体优化为目标;在流域进行宏观布局之后,即研究各个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及各个区域间的矛盾;最后研究和安排各个区域的工、农业发展和城市布局。进行了这一轮从大系统到具体组成单元的宏观安排之后,就要反方向逐一具体研究与环境、资源的关系,然后根据研究结果对原拟的发展规划进行反馈,以制定各个区域的工、农业及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规划,最后制定长江流域可持续发展总体战略。
5结语与体会
本文对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与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作了综合性的初步释义,通过参加国际水工程经验讨论会,选出其中走在前沿的土耳其G气】,地区的经验作为参考借鉴。认为:
(1)GAP效益显著,体现了区域可持续发展应考虑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