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生活中常见的经济学现象大全11篇

时间:2023-10-19 10:32:13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生活中常见的经济学现象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生活中常见的经济学现象

篇(1)

刚刚过去的两年,堪称中国的经济年。从2007年的基金火爆、全民炒股,到2008年的金融危机,国人在这场过山车式的经济形势的变化中,第一次惊觉经济和自己以及自己的日常生活如此接近。面对目前严峻的经济形式,在校学子们同样承受着巨大的压力。由于他们自身眼界和经验的局限,中职生很难正确地认识目前的社会形势并作出正确的判断和处理。中职生的德育教育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对于社会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能从正确的角度来对待。但是在过去的教育中实践中,长期存在理论和实际脱离的现实,尽管现实中种种问题的答案,都能在德育书本中找到答案,然而脱离实际的教学在德育教育中就表现为学生容易产生厌学情绪。因此,如何通过德育教育做到增加中职学生社会生存技能,提高他们明辨是非的能力一直是中职德育教育的目标所在,也是中职德育教师们孜孜探求的目标。

以笔者在教学过程中的切身观察发现,在过去的两年中,在全球经济经受考验的同时,深锁在象牙塔中的学生对于种种经济现象也产生了极大的兴趣。笔者认为,应该抓住时机,从这些兴趣入手,摆脱过去德育教育中普遍存在的空洞的布道式说教,深入细致地引导学生分析探讨发生在周围的事件,从实际出发,使德育教育体现出实用性。

有的同学常常喜欢把追求金钱作为自己的人生重要目标之一,甚至有人将之作为人生的终极目标。笔者认为,可以在《经济与政治基础知识》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揭开金钱的真面目,认识财富的本质,从而提升个人的社会生存能力。

一、认识钱的本质

钱,从经济的角度来说,叫做货币。在原始社会后期,剩余价值的产生使得交换成为了可能,于是有了物物交换。在这个时期,许多东西都充当过钱,例如,贝壳、丝帛等。所以,我们中文里面以“贝”为部首的字都含有金钱的意思,金钱也常称作“钱帛”。随着生产的发展,商品交换逐渐变成经常的行为,交换数量日益增多,范围也日益扩大。于是,直接的物物交换中常会出现商品转让的困难,就必然要求有一个一般等价物作为交换的媒介。最初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是不固定的,它只在狭小的范围内暂时地交替地由这种或那种商品承担,当一般等价物逐渐固定在特定种类的商品上时,它就定型化为货币。 因此,货币的本质就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简单一点理解,货币就是一个介质,为了方便交换和计算价值,人们普遍采用用以衡量交换是否值得的一个媒介。

在很长一个历史时期,货币都体现为金属形式。马克思说:“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这是由金银的自然属性决定的,金银具有体积小,价值大,易于分割,不易磨损,便于保存和携带等优点,金属货币流通占据人类社会相当长的时间。然而作为媒介物的铸币,在流通中会发生磨损,成为不足值的铸币。但这种不足值的铸币在一定限度内仍然可以像足值铸币一样充当流通手段,出现了“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从而使铸币有了可用其他材料制成符号或象征来代替的可能性。当这个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材料和国家政权结合在一起的时候,就成了我们现实中常见的货币――纸币,也就是钱。伴随着纸币的产生,一种新的社会经济现象也随之而来,这就是通货膨胀。

二、货币、财富与通货膨胀的关系

货币的本质是商品交换的媒介,纸币更加只是代替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价值符号。明白金钱的本质之后我们发现,人们所真正想追求的,并不是金钱本身,而是金钱可以购买到的种种物品,这可以用个更加准确的词,叫做财富。

马克思将财富理解为社会财富,并将社会财富归结为劳动产品。他认为财富具有使用价值,来源于劳动,劳动创造价值与使用价值。

哪些东西可以创造出价值和使用价值?说到底只有两个因素,人口和资源。这是一切财富产生的根本。财富不会凭空产生,需要人类通过劳动改造生产资料而创造出来的。只有蕴含人类劳动的才是财富,而且必须如此才能产生财富。财富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根本,纸币只不过是代表财富多寡的一个符号。单位货币代表的财富越多就越值钱,反之则越不值钱。

纸币产生之后,发行多少数量合适一直是一个无法准确界定的事情。根据经济学原理,他认为纸币是货币金属的代表,是建立在基础之上的一种价值符号,间接发挥货币的职能。理论上纸币的发行量应以流通中需要的金属货币量为限度,如果纸币的发行量超过了流通中需要的金属货币量,纸币就会贬值,产生通货膨胀。而在实际上,自从纸币产生之后,通货膨胀就成为了一个社会中常见的经济现象。通货膨胀的最直接后果是你手中的钱不再那么值钱,同样数量的钱只能买到更少的东西。纸币时代,通货膨胀是不可避免的。

三、通货膨胀下个人如何避险

2008年开始的金融危机波及全球,中国亦不可避免地卷入其中。为了应对目前的危机,各国都在注入流动性。国家统计局的最新数据显示,2009年11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6%(上年同月为上涨�2.4%�),同比由上月的下降转为上涨。环比上涨0.3%。这是CPI自今年来连续9个月的负增长之后,首次转正。这也意味着国内存在通货膨胀预期。

认识了金钱与财富的真面目之后,启发学生思考:在这样的背景下,作为个人如果避免可能到来的通货膨胀给自己造成损失呢?手中掌握的货币,会在通胀之下变得不值钱,要达到避险的目的就要从财富的本质―人口和资源入手。

人口本身也是一种资源。在任何国家,土地、矿产资源、能源资源等都是国有的,因为涉及到国家安全,不可能由某个人掌握,那么作为国家中的普通一员,所能掌握的资源就是自己本身的人力资本。而知识、技术都是充足自身资本的有力武器。因此,我们要尽可能地掌握财富,实际上,真正的钥匙就掌握在人自己手里,学生坐在教室当中学习,就是在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提高劳动者创造财富的能力。随着这个能力的提高,人要获得金钱也就相应地变得越来越简单。

笔者认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回答现实生活中困扰学生的问题,从实际和理论两个方面可以凸显学习的重要性,明确学了是父母对自己的期望以外,还是自己今后安身立命,开创人生的关键所在。从学生感兴趣的金钱入手,抽丝剥茧地层层分析,帮助学生理清思路,认识自己想要追求的真正目标,能为他们正确树立金钱观和人生价值观指明方向,也能达到德育教育的实用性。

参考文献:

篇(2)

[中图分类号] G6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7)03-0055-01

在多年的高中政治教学生涯中,笔者发现高中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这本教材最难教,也最难学,成为教师和学生心目中一块难啃的硬骨头。而在每年的高考试卷中,经济生活所占的比重很大,因此学好经济生活显得很关键。笔者根据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些体会,总结了学好经济生活要注意的问题,现概括如下。

一、区分经济学中的各种概念

经济生活中有很多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经常会混淆,在考试过程中容易出错。比如商品、货币和一般等价物,使用价值和价值,价值和价格,货币的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职能,个别劳动生产率和社会劳动生产率,替代品和互补品,从众消费心理和攀比消费心理,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股票和债券,按劳分配和按劳动要素分配,初次分配和再分配,宏观调控的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市场调节的自发性和盲目性,“引进来”和“走出去”等。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把这些概念进行对比,找出它们的不同点和相同点,再结合具体的题例加以讲解,以使学生掌握和理解这些知识。

二、弄清经济生活中的各种关系

经济生活中各种概念的关系错综复杂,有的是正相关,有的是负相关,有的是无关,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往往会迷失方向,在考试的过程中会错误百出。现将经济生活中常见的各种关系总结如下。

1.价格由价值决定,受供求关系的影响。价格不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更不是由使用价值决定的,质量好的商品价格不一定高,物美也可以价廉。

2.单位商品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与个别劳动生产率、个别劳动时间无关。

3.商品价值总量与个别劳动生产率成正比,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无关。

4.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的需求量影响比较小,对高档耐用品的需求量影响比较大。

5.一种商品价格上涨,对其替代品的需求量会增加,对其互补品的需求量会减少。反之,一种商品价格下跌,对其替代品的需求量会减少,对其互补品的需求量会增加。

6.一般说来,一种商品的价格上涨,人们对它的需求量会减少。反之,会增加。(价格影响需求,价格与需求成反比。)

一般说来,一种商品价格上涨,有利可图,企业会扩大生产,增加供给。反之,会减少供给。(价格影响供给,价格与供给成正比。)

一般说来,某种商品的需求量增加,供不应求,价格会上涨。(需求影响价格,需求与价格成正比。)

一般说来,某种商品的供给量增加,供过于求,价格会下跌。(供给影响价格,供给与价格成反比。)

7.人民币升值,不利于出口,不利于吸引外资;有利于进口,有利于出国留学、旅游,有利于对外投资。反之,人民币贬值不利于进口,出国留学、旅游,对外投资;有利于出口,吸引外资。

8.人民币升值,国内商品价格下降;人民币贬值,国内商品价格上涨。

三、构建经济生活的知识体系

首先,要求学生一定要熟悉教材的目录,熟记单元标题、课题乃至框题,学会根据目录回忆教材的内容。这是因为在近几年的高考及各种模拟考试中,很多试题直接用单元标题、课题、框题作为考试范围,有很多学生因为不熟悉教材目录,而出现漏答、错答,甚至答非所问的现象。

篇(3)

三维教学目标是有机联系的,而情感是首要因素,是激发学生内在学习动机、促进学生思维和认知发展的原动力所在。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情感,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性作用,为学生的学习服务好,搭好脚手架,这就是教师目标意识的转变。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在政治课堂上,我们应该尊重学生的想法和情感,用赏识的眼光去看待学生的每一个观点,去发现其中科学、合理的因素,鼓励学生之间进行交流和方法交换。

例如,在和学生一起学习《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时,对于“适度消费”“理性消费”等观点,笔者放手让学生自己讨论,让学生将在生活中的消费意识暴露出来,从而产生矛盾,引发困惑,并由此入手进行分析。最后学生观点趋于一致,消费要“量入为出”,要“避免盲从”,确保消费的可持续性。

学生智、能、情的发展必须要靠学生自身的努力而获得,教师无法代替。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表明,每个学生均是独立的、处于发展中的个体,知识、能力和情感均存在着个体差异,对教师引导的需求是不一样的。因此我们在教学中首先应该将所教班级的学生按照原有的认知和情感水平进行分层,然后再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确保每个学生在政治课上都能获得最大的发展。

二、师、生、书多边互动有效交流

“教材只是个例子!”“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和思维认知水平,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出发,科学地用好教材,通过教师、学生、教材多边互动,给学生搭好脚手架,促使学生在分析教材和学习教材的内容过程中,实现智、能、情三维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

1.钻研教材内容,克服预设盲目化

我们在教学前应从课程标准出发对教材进行深度研究,思考在形形的经济生活中,与高中生最贴近的是“消费”,而这恰是对新教材进行布局的一个思路。在经济生活的教材中,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教学内容从“消费”活动中常见的“商品”“货币”“价格”等入手,学生不知不觉被带入了经济生活与经济学理论的世界,且行且思,逐渐地揭开经济学的神秘面纱。通过对这些经济现象的分析和思考,接近其经济学本质,自主发现经济学基本道理:我们所消费的商品是通过劳动创造出来的,劳动创造价值。这种认知形成后,教材又以此为基础,将学生的目光转向“消费”的源头――“生产”上来,“生产决定消费”,很自然地进入了经济生活第二单元《生产、劳动与经营》,接着第三单元、第四单元。整本教材从学生最为熟悉的经济生活现象――消费出发,由近及远,层层推进,一步步引导学生认识我国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整个教学也具有很强的逻辑性。

2.把握教学的层次感,提高学习的有序性

第一层次,把握全书的总体思路。如经济生活:为什么生产(第一单元)―谁来生产(第二单元)―为谁生产(第三单元)―怎样生产(第四单元)。

第二层次,把握每一单元的思路。以经济生活第一单元为例,第一单元的总思路是“为什么生产”,人类为什么要努力生产?教科书的思路:货币―价格―消费―解决“为谁生产”问题。

篇(4)

什么是英文的“institution”?沿着哲学家刘易斯(David Lewis)对“惯例”的定义,作者肖特在书中对它给出了自己的博弈论定义。如果不熟悉博弈论语言,理解这个定义并不容易。但这里可以说,肖特大致是在中文“制度”含义上来使用英文的“institution”一词的。当然,要讲清楚现代中文中的“制度”是指什么,也决非易事。一些事,一些词,可能越讲越糊涂,讲越多越令人难以理解、越容易让人误解。因此,在经济学的话语中,一个轻省的策略似乎是,对一些术语,只用,既不解释,也不界定。这会省去很多麻烦。肖特显然没怕这个麻烦。但是,没怕麻烦,麻烦就有了。尽管使用了博弈论的语言,肖特界定清楚“制度”了吗?读者自会判断。

肖特的这本《社会制度的经济理论》最精彩的地方,显然不是在于他对制度的把握和界定,而是在于关于他对制度是如何产生的这一问题的博弈论解释。

在该书一开始,肖特就辨识出了经济学说史上对制度产生机制认识上的两种路径:一是亚当•斯密――门格尔的演化生成论传统,一是康芒斯的“制度是集体行动控制个体行动”的制度设计论传统。在其后的分析中,我们又会解读出,前一种传统在哈耶克的“自发社会秩序理论”以及诺齐克的“最小国家理论”中得以集大成;而后一种传统则在当代新古典主义经济学家们如赫维茨(Leonid Hurwicz)的激励经济学的机制设计理论,布坎南(James Buchanan)的以“同意的计算”为核心的理论,甚至像舒贝克(Martin Shubik)这样的博弈论大师的数理制度理论中隐含地承传下来了,这里更不用说1994年诺贝尔经济学纪念奖得主之一道格拉斯•诺思(Douglass North)的制度建构设计论了。

对人类生活世界的制度实存这一复杂的社会现象的探究路径做了这样的区分之后,肖特教授在这部著作一再坦言,在制度的生成机制和变迁路径中,他是一个哈耶克式的演化论者,而他的这部《社会制度的经济理论》,从整体上来说,正是对斯密-门格尔-哈耶克-诺齐克这种制度演化生成论的逻辑展开。肖特的基本观点是:市场运行中的种种制度,是“通过人类行动而不是人类的设计而有机孳生地出现的,因而是个人行为的结果,而不是人类集体行为的结果。”

在书中,肖特教授也对在市场运行中的作用做了非常深刻的理论分析。在这本书中,博弈论制度经济学家用一个生活中常见的一个“交通博弈”的例子,把制度在市场运行中的作用清楚、简捷地展示出来。肖特是这样来说明问题的:

假如甲、乙两个人相向驾车到了一个十字路口,甲要左转,而乙则保持直行,他们将如何做?是甲让乙先直行呢?还是乙让甲先左转呢?

在回答这个如此简单的问题上,按照新古典主义主流学派的分析理论,一个显见的答案是,应该建立一个市场,以出卖使用路口的权利。新古典主流经济学家们还会认为,这个权利应该在拍卖中被出售。道理很简单:由于这里问题出现的惟一原因是市场失灵,因而要达到帕累托最优配置,新古典经济学家就会想像有一个站在路口中间的拍卖者,这位拍卖者快速地从两个司机那里接受出价,然后将优先使用路口的权利卖给出价较高者。然而,在现实中,这是一种非常难以出现的情形。即使这是可能的,而且拍卖的过程也是极端有效率的,但这种机制也显然是既麻烦,又成本甚高。然而,如果按照经济学的制度分析理论,这个问题就比较简单了。因为,你可以想像存在一条交通规则――这里且不管这一交通规则是计划者颁布的,还是驾车者经由自发形成的驾车惯例而出现的,并且强迫每个人都在被允许上街开车之前就学习并掌握了它。一旦有一条经验性的或制定出来的交通规则――如“拐弯必须让直行”――的存在,那么在路口要左转弯的甲就必须等待迎面开来的乙先通过后再左转,这里也不必再产生任何协调成本了。

篇(5)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16-000-01

引言

随机过程理论是概率论的延伸,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从上世纪三十年代起,对于随机过程理论的研究不断发展和丰富.特别是近十几年,随机过程理论及其应用得到了迅速发展.随机过程理论被广泛地应用到金融学、经济学、管理科学、物理学、自动控制、电子信息工程以及通信科学等领域。

随机过程大致分为七部分内容,依次为随机过程的基本概念、Poisson 过程、离散时间Markov链、随机分析、Brown运动、更新过程以及连续时间Markov链.大部分随机过程书籍需要学生事先掌握测度理论和高等概率论.这限制了那些非数学专业学生对随机过程的掌握程度,而且大部分学生在学习随机过程之前,并没有掌握这两门课程的相关知识.这里作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参考其他教师的教学改革研究成果[1-3],探讨了线性代数课程教学改革的有效方法。

一、结合金融案例、提高学生兴趣

随机过程往往和金融数学联系密切,教师应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尽可能多地讲授一些应用,使学生体会到该课程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应用,从而提高学生学习随机过程的兴趣与动力,进而提升课堂教学效果.随机过程方面的金融实例很多,例如著名的经济学家Black和Scholes采用如下几何Brown运动描述了股票的价格[1]

其中,S(O)是股票在初始时刻的价格,m是股票价格的期望收益率,s是股票价格的风险波动率.Scholes和后来的Merton就是因为研究了上述股票模型下的欧式期权定价问题,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发展至今,Black-Scholes模型下的期权定价理论已经十分完备,期权定价在抵押贷款、按揭买房以及金融理财产品等领域有着诸多应用.对这些内容的讲述,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锻炼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二、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加深学生对抽象理论的理解

随机过程以测度理论和高等概率论为先修课程,在讲授时不可避免的涉及复杂的理论及其推导过程.如果教师上课时一味地讲授这些理论,学生肯定没有办法去思考这些抽象的理论,只能被动地接受这些理论.从而学生就会在这种不间断的灌输中感到疲惫,逐渐产生厌学情绪,进而出现了逃课现象。

随机过程中很多复杂理论都可以在生活中找到合理的解释,例如随机过程中常见的Poisson过程.下面先给出Poisson过程的定义[1]:

计数过程{N(t),t30}称为强度为l(l〉0)的Poisson过程,如果

(1)N(0)=0;

(2)过程具有独立增量性;

(3)在任一长度为t的时间区间内,事件发生的次数服从均值为lt的Poisson分布,即对一切s≥0,t≥0有

其中n为非负整数。

若仅仅在理论上讲述Poisson过程的定义,学生未必能完全接受,也未必完全理解其中的含义.如果能从生活中的实例出发则容易的多.我们知道某个十字路口每天通过的车辆数,常常服从Poisson分布,假设Xi表示第i天十字路口每天通过的车辆数:

天数 1 2 …… n ……

车辆数 X1 X2 …… Xn ……

表1 十字路口每天通过的车辆数

首先,考虑到两个完全陌生的人出行与否是独立的,从而随机变量序列{Xn,n30}是相互独立的.其次,该路口每天通过的车辆数,主要取决于其地理位置,临近几天通过的车辆数应当是‘大致相当’的,其差异可以理解成偶然因素引起的,故亦可假设随机变量序列{Xn,n30}是同分布的。

假设{N(n),n30}表示前N天通过的车辆数,容易验证{N(n),n30}满足Poisson过程定义的所有条件.由此可见,通过实例更容易了解Poisson过程定义的精髓.而且学生不会被动的接受这些理论,反而会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结束语

本文结合教学实际,从教师的知识水平、学生的学习、教学工具的使用等方面对《应用随机过程》的教学提出一些措施和意见。

参考文献:

[1]张波,商豪.应用随机过程(第三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

篇(6)

高等数学的主要内容是微积分,微分学则是微积分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导数又是微分学中的基本概念之一,所以学习导数的概念并熟练掌握导数的应用尤为重要。导数的应用范围颇为广泛,比如在物理学中的应用,在工程技术上的应用,在经济学中的应用等等,今天我们就导数在经济中的应用略做讨论。

一、导数的概念

从数量关系而言,导数反映函数的自变量在变化时,相应的函数值变化的快慢程度——变化率(瞬时变化率)。从数学表达式而言,研究的是函数的增量与自变量的增量比的极限问题。

函数y=f(x)在某一点x0的导数表达式如下:

若函数y=f(x)在某区间内每一点都可导,则称y=f(x)在该区间内可导,记f′(x)为y=f(x)在该区间内的可导函数(简称导数),表达式如下:

二、经济中常用的函数

导数在经济领域中的应用,主要是研究在这一领域中出现的一些函数关系,因此必须了解一些经济分析中常见的函数。

(一)价格函数

一般说来,价格是销售量的函数。生活中随处可见,买的东西越多,消费者砍价的幅度就可以大些。例如:某批发站批发1000只杯子给零售商,批发定价是20元,若批发商每次多批发200只杯子,相应的批发价格就降低1元,现在批发站杯子的存货只有2000只,最小的销量是1000只,求价格函数。

(二)需求函数

作为市场上的一种商品,其需求量受到很多因素影响,如商品的市场价格、消费者的喜好等.为了便于讨论,我们先不考虑其他因素,假设商品的需求量仅受市场价格的影响。即

Q=f(p)

其Q中表示商品需求量,p表示商品市场价格。

例如:某厂家从促进消费的需求考虑,对某空调的价格从3000元/台降到2500元/台,相应的需求量从3000台增到5000台,求需求函数。

(三)成本函数

成本包括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两类.固定成本是指厂房、设备等固定资产的折旧、管理者的固定工资等,记为C0。变动成本是指原材料的费用、工人的工资等,记为C1。这两类成本的总和称为总成本,记为C,即

C=C0+C1

假设固定成本不变(C0为常数),变动成本是产量q的函数(C1=C1(q)),则成本函数为C=C(q)=C0+C1(q)。

(四)收益函数

在商业活动中,一定时期内的收益,就是指商品售出后的收入,记为R.销售某商品的总收入取决于该商品的销售量和价格。因此,收入函数为

R=pq

其中q表示销售量,p表示价格。

(五)利润函数

利润是指收入扣除成本后的剩余部分,记为L.

L=R-C

其中R表示收入,C表示成本。

总收入减去变动成本称为毛利润,再减去固定成本称为纯利润。

三、导数在经济分析中的应用举例

导数是函数关于自变量的变化率,在经济学中,也存在变化率的问题,因此我们可以把微观经济学中的很多问题归结到数学中来,用我们所学的导数知识加以研究并解决。

在此我们就经济学中的边际和边际分析问题加以稍作讨论。

边际概念表示当x的改变量x趋于0时y的相应改变量y与x的比值的变化,即当x在某一给定值附近有微小变化时y的瞬时变化。

若设某经济指标y与影响指标值的因素x之间成立函数关系式y=f(x),则称导数f′(x)为f(x)的边际函数,记作My。随着y,x含义不同,边际函数的含义也不一样。

设生产某产品q单位时所需要的总成本函数为C=C(q),则称MC=C′(q)为边际成本。边际成本的经济含义是:当产量为q时,再生产一个单位产品所增加的总成本为C′(q)。

类似可定义其它概念,如边际收入,边际产量,边际利润,边际销量等等。

经济活动的目的,除了考虑社会效益,对于一个具体的公司,决策者更多的是考虑经营的成果,如何降低成本,提高利润等问题。

例1某种产品的总成本C(万元)与产量q(万件)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即总成本函数)为

C=C(q)=100+4q-0.2q2+0.01q3

求生产水平为q=10(万件)时的平均成本和边际成本,并从降低成本角度看,继续提高产量是否合适?

解当q=10时的总成本为

C(10)=100+4×10-0.2×102+0.01×103=130(万元)

所以平均成本(单位成本)为C(10)÷10=130÷10=13(元/件)

边际成本MC=C′(q)=4-0.4q+0.03q2

MC│q=10=4-0.4×10+0.03×102=3(元/件)

因此在生产水平为10万件时,每增加一个产品总成本增加3元,远低于当前的单位成本,从降低成本角度看,应该继续提高产量。

例2某公司总利润L(万元)与日产量q(吨)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即利润函数)为L=L(q)=2q-0.005q2-150

试求每天生产150吨,200吨,350吨时的边际利润,并说明经济含义。

解边际利润ML=L′(q)=2-0.01q

ML│q=150=2-0.01×150=0.5;

ML│q=200=2-0.01×200=0;

ML│q=350=2-0.01×350=-1.5

从上面的结果表明,当日产量在150吨时,每天增加1吨产量可增加总利润0.5万元;当日产量在200吨时,再增加产量,总利润已经不会增加;而当日产量在350吨时,每天产量再增加1吨反而使总利润减少1.5万元,由此可见,该公司应该把日产量定在200吨,此时的总利润最大为:L(25)=2×200-0.005×2002-150=50(万元)

从上例可以发现,公司获利最大的时候,边际利润为零。

例3某公司生产某产品的成本函数和收入函数依次为,C(q)=3000+200q+(1/5)q2,R(q)=350q+(1/20)q2,其中q为产品的月产量,每月的产品均能全部销完,求利润最大的月产量应为多少?

解L(q)=R(q)-C(q)

=350q+(1/20)q2-3000-200q-(1/5)q2

=150q+(3/20)q2-3000(q>0)

L′(q)=150-(3/10)q

令L′(q)=0,得q=500

列表考查

由表格可以看出在(0,+∞)内只有一个极大值点,且L(q)是一个二次函数,根据生活中的实际规律可得,它就是最大值点。

所以,当月产量为500生产单位时,利润最大。

从上例我们可以证明,利润最大的必要条件是边际收入等于边际成本。

即由L′(q)=0,且L(q)-C(q)

得L′(q)=R′(q)-C′(q)=0,即R′(q)=C′(q),

MR=MC

例4某企业生产过程中需使用某种原材料。到外地采购一次这种原材料,要开销采购人员的工资、旅差费、手续费、运输费、检验费等,但每次采购的总的采购费用基本相同。原材料被采购回来后,除了被使用外,存放在仓库里,要开销保管费用,保管费用通常是采购批量、采购价格、保管费率三者乘积的一半,试求总费用最小的采购批量。

解设每年使用原材料的总量为Q,每次采购的批量为q,每次采购费用为k,则年采购次数为(Q/q),每年的采购费用为(Q/q)×k。

又设该原材料的价格为p,保管费率是i,则库存费用为(1/2)·q·p·i,因此总费用为

C(q)=(Q/q)·k+(1/2)·q·p·i

求导得C′(q)=-(Q/q)·k+(1/2)p·i,令C′(q)=0,得。

这是所求的唯一值,根据生活的实际情况定有最小值,这唯一的点就是最小值点,所以当每次采购批量为时,总费用最小。

上例的结果,是理想化的瞬时送货的最佳库存模型,这个模型被广泛地应用于生产实际。

下面我们看实际的例子。

例5某企业生产使用某原材料100吨/年,每次采购的费用是1000元,每吨原材料的年库存费(材料价格与保管费率之积)为500元,如果材料消耗是均匀的,问应分几批采购,使总费用最小?

解设每次采购原材料q吨,则总费用为

C(q)=(100/q)·1000+(1/2)·q·500

C′(q)=-(100000/q2)+(1/2)500

篇(7)

其实,不仅在经济学领域,在生活的各个领域都存在这种“合成谬误”现象。作为学校的教育者与管理者,我们得静下心来思考梳理我们的教育中存在哪些“合成谬误”,针对存在的“合成谬误”又该怎样避免与改变呢?接下来谈谈教育中常见的几类“合成谬误”,以求唤起大家的警醒。

一、师生时间侵占上的谬误

充足的学习时间是学生学习成绩提高的基本条件之一,为了本校学生能竞争过周边其他学校的学生,某些学校就开始在延长学生学习时间上花心思。某一学校早上7点40分上课,要求学生7点到校进行早读,晚上17点放学后加两节自习课到晚上19点再回家。这一学校经过延长学生在校学习时间,成绩较别家学校提高很快。别家学校看到这种情况,自然也会要求学生早到晚走,而且会规定早到校的时间更早,晚上回家的时间更晚。当早上到校时间已经提前到早6点和晚上放学时间已经延迟到晚22点,早晚时间实在没法再延长了,有的学校又开始挤占学生中午时间,吃过中饭后增加一节午自习,并让老师进班辅导;更有甚者,开始侵占周末与假期时间。当家家学校都这样操作以后,想通过延长时间来实现成绩优势就不易了,倒弄得师生身心俱疲。充足的学习时间仅仅是学生成绩提高的条件之一,但当师生休息不好、心情不佳、光靠打疲劳战,就会造成学习效率的下降,倒不如大家都能把时间解放出来,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下快乐学习。

二、学生综合素质课程剥夺上的谬误

音乐、美术、体育、社会实践这些课程,教育主管部门对学校每周安排几节课都有明确的要求。当有一家学校因为考虑到这些科目高考不考,就将这些课程减少而让学生集中精力学习高考要考的科目,这样这家学校在竞争中会有优势。但当其他家学校发现这种情况后,也都将这些课程减少甚至干脆直接就不开设这些课程。于是,各家的竞争优势就没有了。本来通过这些综合素质课程的开设,可以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素养,同时调节学生的学习节奏,使学生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状态,但当各学校都这样操作后学习就只能在沉默压抑下进行了。

三、学生作业量课外辅导量加重上的谬误

适当的作业和习题训练对学生深化理解所学内容及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是必不可少的。为了打开思路,更全面地了解各种题型,多订些资料有助于学生更好的参考与取舍,对学生成绩的提高是有帮助的。但当所有的学生都想通过订购大量课外资料进行训练来提高自己的竞争优势,问题就来了。为了多得到些别人不知道的信息,总想在资料数上超过别人,最后造成贪多嚼不烂,弄得学生自信心下降。个别学生通过参加辅导班、请家教提高了成绩,较其他同学有了竞争优势,但当所有学生都参加辅导班,都请家教,竞争优势又没有了,既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又加重了学生家庭的经济负担。

四、学生考试能力训练失控上的谬误

经过一阶段的学习,组织一场考试检测是很有必要的。经过阶段性考试检测,可以让学生了解到自己这一阶段的学习状况,找到自己学习中的不足与漏洞,以便及时调整和今后更好的学习;同时经过考试检测也可提高学生的应试技巧。 但是有的学校想到“以考促教,以考促学”进行“月考”即每月考一次,别的学校见人家“月考”,自己也进行“月考”,除月考外又发明了“周考”即一周考一次。更有甚者,有的学校每天中午进行“午测”美其名曰“日考”。在这样高密度的考试状况下,学生对考试的感觉早已麻木迟钝,考试检测应有的功用消失了,相反倒耽误了学生正常的学习时间,就好比养猪,不好好喂养却成天抱猪上秤称。

篇(8)

中图分类号:G25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309(2011)02-92-02

一、占座行为的规范性诠释及评价

目前。在高校的学习和生活中。占座是一种业已形成的习惯。这种习惯是否是一种“好习惯”却值得商榷。由于每位同学都可以平等地使用图书馆的座位,大家的地位(或者说机会)是平等的。所以,笔者下文借助于民法的基本理论来分析“占座”行为。

在经济学原理上,根据萨缪尔森在1954年发表的《公共支出的纯理论》一文中给出的公共产品的定义,纯粹的公共产品是指每个人对这种产品的消费,都不会导致其他人对该产品消费的减少。图书馆的座位并非纯粹的公共产品,因为每个同学对座位的使用都会导致其他同学对该产品消费的减少。经济学家提出了“非排他性”(Non-exclusiveness)与“非竞争性”(Non-rival ness)两个概念,并用这两个概念来界定公共产品和公共资源。图书馆的座位对于每位同学来说。都具有非排他性。但也具有竞争性,因此,它是一种公共资源。对于公共资源,经济学上常常使用“公平竞争规则”来进行分析。

在法学理论上,“座位(即桌、椅)”属于学校的公共财产。同学只享有使用权。而使用权的行使具体表现为同学(主体)坐在椅子上做事情。虽然座位本身属于学校,是“有主物”,但对于座位的使用权是无主的,因此对于使用权的享有。可以借鉴民法上的“先占”理论来进行分析,在《罗马法》中,占有是一种受到法律保护的事实上对物的支配和管领状态。占有是在事实上对物的管领、控制。具体而言。民法上承认先占有两个条件:一是事实上的占有:二是占有的意思表示。“占座”行为是缺乏事实上的占有要件的。因为事实上的占有,必须是要求权利主体占有。在国际法上,也同样存在这样的规则。比如:在一个无主的岛上。仅仅插上一国国旗,而没有进行有效的行政管理,则不认为该国构成领土的先占。所以。笔者以为“占座”是使用者并不使用座位。而排除他人使用的行为。本质上是对“座位使用权”的滥用。占座者以极少的成本完成了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完全排除他人的使用权。就是对他人利益的侵害。

二、占座行为“效用最大化”的变异

按照经济学原理。做任何事我们都将付出成本。在一个公平的竞争机制下,座位永远只应属于愿意为其付出心血的同学。具体到“占座”行为。从法理上讲,每个同学都有平等的占有座位的机会,然而权利的实现要付出代价。占座的同学为了占到位置。需要付出很多成本。而且由于竞争激烈。成本越来越高。其中,较高的是时间成本(占座一族必须比他人早起)和体力成本(图书馆开门瞬间众人蜂拥而入。要从中脱颖而出找到好位置。有时还可能会付出“血本”)。本来给予愿意付出成本的同学以一定的收益是符合实质公平的。然而,正是因为占座的成本如此之高。不少同学又发现了“优化之道”,即几位同学结成“互助同盟”,每人轮流负责为大家占座。这样,大家付出的成本大大减少,即只有原来的N分之一。而效果却是一样的。这种行为在法理上无疑是一种“无理取闹”。本来用物品就无法彰显自身的使用权,那又有什么样的理由能够支持为他人占座的合理性呢?这正是法理上的“举轻以明重”的现实例证。

从经济学角度来看,图书馆的占座现象是一种稀缺资源配置的现象,占座行为是自发性的恶性竞争行为。占座行为是行为主体对资源供应不足而产生的自发性的恶性竞争行为,占座现象自然演化的结果是恶性竞争。它的产生具有一定的必然性。这种现象导致了座位使用效率低下,公共资源供给无法公平高效地实现。原本稀缺的资源,由于部分闲置。显得更为稀缺。这正是所谓的“资源的短缺与资源的浪费并存”。

三、破除占座规则的可能性路径

(一)工作人员的尝试

对于占座行为的应对,不管是理论上的探讨,还是实践上的行动。多数高校的管理者还是做出了很大的努力。比如:有图书馆工作人员将自身的工作经验和组织行为学的理论结合起来。提出了几项措施。一是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和纪律教育;二是完善管理制度,教育、惩罚相结合;三是成立学馆会,让学生参与管理;四是增设自习室;五是晚间、休息日开放图书馆阅览室。另外。不少高校图书馆的管理方都出台了专门针对“占座”的管理制度。比如:《东南大学图书馆阅览座位空置时间确定规则》(简称《座位规则》)。具体方案为“当有人‘占座’时,他人可以向阅览室工作人员提出申请,预备使用该座位,同时填写《阅览座位空置时间确认表》。交由工作人员签字确认,申请人应利用该座位先行阅览,以避免出现重复申请空置座位的现象。当原使用者离开座位时间超过20分钟(含20分钟)时,申请者应主动出示《阅览座位空置时间确认表》,申请人使用该座位的权利自动生效。”

然而。这些措施存在着诸多问题,不是缺乏可操作性(如成立学馆会),就是制度实施成本太高(如《座位规则》)。经济学者指出,在资源稀缺情况下,占座或类似占座的非正规制度的形成和发展具有演化稳定的特征。这种安排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资源的利用率。却明显具有存在惰性(合理性)。要想减少这种效率损失。只有依靠建立更具权威、能切实实施和便于监督的新的制度形式,否则,监督者可能付出昂贵的监督成本而收效甚微。

(二)经济学者的创制

有经济学者分析认为“占座现象发生的根源是人的利己心与资源使用免费制耦合的结果”,因此“在目前不可能扩大座位供给的情况下,价格机制是解决占座现象的有效途径”。该学者当时设计了发座位使用券的初步方案。“考虑到公平。发座位使用券,规定使用时间。并允许使用券在同学之间相互转让。考虑到效率,对座位使用收费更加合理”。一年之后,该学者提出了较为成熟的理论设想。“兼顾效率与公平,折衷的办法在理论上似乎是上策:校方给每位同学规定一个使用座位的时间额度,对座位使用时间低于规定额度的同学。按不足部分付给货币,作为牺牲‘天赋’权利的补偿:对座位使用时间超过规定额度的同学,按超过部分计收货币,作为获得额外权利的代价。”

这些规定往往会陷入无效的境地而逐渐消亡。法律作为硬约束。虽然能够规治人们的行为,但它的运行成本毕竟是高昂的。对违规行为的界定、监督及惩罚是不能在无成本状态下完成的。试问:社会有必要为免费使用资源的制度安排配套安装一部高能耗的监督“机器”吗?在经济学研究中人被设定为一种“自利”的经济动物,用经济手段调节人类活动往往带来更高昂的社会成本。

(三)法律学者的评析

1.民法学进路的继续推进。可以看到,占座行为在民法中被评价为权利滥用,但此处的占座行为是将行使座位使用权过程的“暂时离开”排除在外的,故可以认为后者是合理的。因为客观上在学习过程中我们需要离开休息一下或去厕所,等等。但是。同样是书本放在空位上,我们如何判断是前者还是后者呢?在民法理论上。我们可以用“合理时间”、“合理方式”进行限定。但是。如何判断是否“合理”又成为结合具体情况分析的事实问题。首先,程序规则过于繁琐。从申请到填表再到占有位置到最后主张权利,步骤太多;其次,制度成本过高,图书馆可能会因此而需要聘请专门的工作人员。

2.法理学的价值考量。在上文的所有分析中。笔者一直坚持占座行为只是一种习惯,而不是习惯法。但是,对于座位使用权却表示认可,因为这种权利是应然意义上的。但是,我们不能忘记的是权利发展的一般路径,即从应然权利到法定权利再到实然权利。然后不断循环往复。占座这种“坏习惯”无疑是对座位使用权的一种“侵犯”。而同学是如何对待这种“侵犯”的呢?归结起来。主要有三种选择,这反映了同学们在权利意识上的三种不同觉醒程度。笔者以为“默默离开而继续寻找座位”是“逆来顺受型”:“暂时使用而于古座者到达时离开”是“畏首畏尾型”:“漠视规则而予以使用”则是“奋起反抗型”。

可以说,占座得以成为一种习惯。源于受害人对于侵害者的默默忍受。长此以往。占座行为在后来的发展中越来越获得“合理性”,以至于受害人对于“反抗者”竟然表示了排斥。这也许可以用社会学上的从众反应来解释。但是,从法律角度来说,这种境况是令人悲伤的。19世纪伟大的德国法学家耶林有言:“权利应当能提出相应的主张,没有主张的权利是不具有实效的。作为民众应当积极地赋予权利以生命,这是作为人的精神价值的一部分。”即所谓“为权利而斗争是对自身的义务”。任何“好习惯”来自于权利人对自己权利的尊重,维护自身权利的执着与倔强。纵观整个漫长的世界法律史,其实便是一部“好习惯”与“坏习惯”的漫长战争史,也是一部“天理人权”与“统治阶级意志”的激烈抗争史。

参考文献:

[1]魏振瀛,民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291

篇(9)

经济生活作为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作为教师应该处理好知识与生活的关系,真正将二者有机地联系起来,提高思想政治教学的实效性。

一、吃透教材,以实现内容生活化的延伸

教材是教学的主线和载体,但却不具有唯一性,我们只需要把握教材内容的主要方向,将教材主要观点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就可以,

至于实现的途径可以是多样化的。生活是一座巨大的资源宝库,我们要多关注现实生活,灵活地处理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实现教学内容的延伸与拓展,提高教学质量水平。例如,在学习“生活与消费”这一单元的时候,笔者就抓住生活中常见的价格、商品和货币等现象,把学生引向丰富的经济生活和多彩的经济学世界中,挖掘这些常见的经济现象背后隐藏的本质问题,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经济学的基本道理:商品是人类的劳动产品,了解商品就要先了解何为生产,这样一来就成功地实现了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的过渡,让学生将目光转向第二单元的“生产”,顺着这个思路,生产之后学生就会开始考虑财富分配的问题了,思路清晰,学习效率自然事半功倍。例如,在学习消费心理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回想一下自己的消费经历,想想自己消费时的心理活动,并尝试对自己的消费心理和他人的消费心理做出评价,谈谈自己的认识和看法。然后结合当今社会普遍存在的跟风从众这种不良的消费行为让学生自说自评,一方面可以增强学生对各种消费心理的正确

认识,另一方面可以促进学生主体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二、理论结合实际,提高学生对思想政治的认识

经济生活是与人们日常生活最密切相关的内容,这是一种宝贵的教学资源,我们要充分利用起来,更好地为教学服务。通过引导学生研究社区发展、环境问题与社会经济发展这些与日常生活

密切相关的问题,可以增强学生对社会经济生活的认识,这种效果是书本学习无法达到的。例如,在学习“经济生活”这一课的时候,我们可以开展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实践活动,创新学习方式,给学生带来全新的学习体验,这样无论是对课程学习还是学生实际生活都具有积极的意义和影响。在实践活动中,学生参与的热情高涨,积极性高,给学生提供了一个锻炼能力的平台,在发现问题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了学生分析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在交流互动、人际沟通的过程中也促进了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例如,在学习“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这一课的时候,笔者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课下去律师事务所或法院向法律专家咨询一些法律问题,比如,劳动者依法享有哪些权利?如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可以采取哪些措施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然后对咨询情况做一个总结,再在课堂上对自己的咨询情况进行阐述,并利用咨询的知识解答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疑惑,从而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让学生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做一名懂法守法的社会公民。

三、利用多媒体实现教学与生活的完美结合

例如,在学习“消费及消费类型”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与学习内容相关的视频片段:一个中国老太和一个美国老太互相讨论自己的买房方式,反映了两国人民消费理念的差异。通过这样一个视频片段我们可以引出与消费相关的一系列问题,比如,两人的消费方式有什么差异?是什么因素影响了人们的消费水平?消费类型有哪些?于是课堂教学也能井然有序地进行。例如,在学习“价格变动”时,我们首先会想到猪肉价格变动对日常生活的影响,因此,笔者在课前给学生播放了一个《猪肉飞涨》的幽默视频,一方面可以活跃课堂氛围,缓解压力,另一方面可以借助这个视频导出一系列问题,比如,猪肉价格为什么会上涨?是什么决定了物价的升降?随着价格的升高,人们的需求会发生什么变化?由此可见,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实现教学内容的拓展,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降低知识的难度,提高教学效率。

总之,教师要积极研究适合知识与生活密切联系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篇(10)

(一)微观经济学实践教学能够让学生更透彻的理解理论知识。微观经济学与当前社会的经济现象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它是建立在西方经济学的基础上的,它里面提到的很多理论实际上与我国的当前的国情和经济发展情况等都有许多不同之处。这使得学生在理解的过程中会面临一些障碍。而实践教学,与传统的让学生硬着头皮去背理论不同,它强调在实践中引导学生对理论获得感性认知,在此基础上去重新认识抽象的理论。对学生来说,实践教学能够让抽象的问题形象化,能够让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学生通过实践中的观看和操作,能够更深刻的了解微观经济学的相关理论知识。他们可以透过一定的经济现象去理解和参悟知识,能够通过操作实践验证知识,这对于提高他们对理论知识的领悟力作用重大。

(二)微观经济学实践教学能够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微观经济学开设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掌握相关的经济理论和知识,但其最主要的目的还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利用这些理论知识去认识社会现象,去分析当前的经济问题。如果不注重实践教学,学生看似死记硬背记住了很多生涩的理论,但是却不具备利用这些理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纸上谈兵式的教学势必会削弱学生的实践能力,会影响学生专业能力的提升。而实践教学,能够让学生利用各种分析模型分析经济现象,例如可以让他们利用边际分析和各种动态模型完成对经济现象和经济问题的分析。学生将来必定是走向工作岗位的,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他们的职业前景是非常有益的,符合新时期社会和市场对应用型人才的要求。

二、微观经济学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微观经济学实践教学一直受困于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一)师资队伍因素。很多学校在微观经济学课程上配备的都是经济学相关专业毕业的教师,这些教师本身对微观经济学缺乏深入的了解,这使得他们专业素质不够硬,不能够驾轻就熟的完成微观经济学实践教学,在课堂上更多的选择照本宣科式的教学方式。教师自身素质不高影响了微观经济学实践教学的开展。此外,学校实践设施配备问题,微观经济学实践教学的开展需要先进的教学软件的辅助,需要实训场所,但是很多高校由于受办学资金、教学观念和场地条件的制约,没有为微观经济学实践教学的开展创造硬件条件。

(二)实践教学方法单一问题。选择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将会直接影响实践教学的效果。由于微观经济学涉及到诸多理论,部分教师在教学时习惯于沿袭其他教师的实践教学方法,不能够灵活运用各种实践方法,使得实践教学陷入和理论教学一样的困境。学生感受不到实践教学的氛围,在实践教学中不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实践教学形同虚设。

(三)实践教学模式僵化问题。随着社会对应用型人才需求的增加,微观经济学实践教学模式必须要进一步完善。但是当前微观经济学实践教学存在模式僵化问题,实践教学依赖于课内实践教学或者校内实训或者顶岗实习来实现,没有形成一个完善的实践教学模式,也就不能够保证实践教学的效果,不能够系统的对学生进行实践能力的培养。

三、微观经济学实践教学的有效策略

为了进一步提高经管类专业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必须要着力解决微观经济学这门基础课程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要构建一个完善的实践教学模式,通过多种多样的实践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微观经济学的热情,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一)立足课堂,多种实践教学方法并用。微观经济学课程所涉及到的内容较多、较复杂,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在课堂教学上。课堂是实践教学实施的最佳平台之一,在课堂上,教师要适当减少理论教学的比重,增加实践教学,真正实现理论和实践结合。适用于课堂上的实践教学方法也有很多种,以下介绍几种适用的具有较好成效的实践教学方法:

1、讨论教学法。讨论教学法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让学生针对经济学理论或者某一经济现象各抒己见。通过思想交锋式的讨论,能够让学生更深刻的了解微观经济学中的相关理论,能够让他们运用这些知识去分析和认识当前我国经济建设中的问题。讨论教学法符合学生在这门课程学习中渴望交流的学习特点,能够让整个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同时,可以锻炼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包括口头表达能力、协调能力等,进而能够培养学生对问题的分析能力,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2、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是建立在讨论教学法基础上的一种教学方法,微观经济学教材中的内容都是偏理论的,学生要理解这些抽象的知识难度较大,但如果能够让学生结合实际的经济活动去理解这些理论知识,将会容易许多。采用案例教学法主要是通过展示与补充实践资料或者实例来达到辅助理论教学的目的。具体可以采取以下几种形式应用案例教学法:

1)案例讨论教学法。这种讨论又可分为专题讨论和实际应用讨论两种。首先,专题案例讨论教学。所谓专题案例讨论式教学主要是在学生学习过微观经济学某一系统的知识之后,组织学习结合当前社会领域内的热点或者焦点问题进行学习和讨论。这种讨论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能够帮助学生解放思想。但是这种专题案例讨论教学对案例的要求是极高的,要求案例具有代表性和争论性,这样才具备专题讨论的价值。教师可以选取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作为案例,也可以选取我国颁布的某项经济政策作为案例,例如,在学习完微观经济学中关于收入分配的理论知识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就我国当前的分配制度进行讨论人,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分析我国现阶段在收入分配时应该坚持效率优先还是应该坚持公平优先。学生为了得到观点,必须要去寻找理论证明自己的观点,必要时还要查询资料,这种讨论能够避免学生讨论的表面化和形式化,当然。这种讨论对教师和学生的要求都较高,需要精心的组织和设计。其次,应用式的讨论教学方法。这种案例教学就是通过让学生对某一案例的分析,提高他们应用知识认识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例如在微观经济学中生产要素市场理论的教学时,教师可以结合当前学生普遍关注的大学生就业问题,让学生就劳动力要素进行讨论。通过这种应用式讨论,既能让学生正确认识当前的就业问题,又能够让学生充分理解生产要素理论。

2)穿插式案例讲解法。上文提到的讨论教学法,主要是在学生完成某个知识点的学习之后,让他们利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在案例教学法的应用时,海域一种教学方法就是在微观经济学知识讲解时穿插一些案例,通过案例来解释这些理论知识,从而让学生消化知识。例如在讲解需求弹性这一理论的时候,教师可以选用超市促销和特价活动的案例,让学生知道超市的促销和特价活动就是用需求弹性理论来刺激消费者的需求,达到吸引消费者购买的目的,这样学生就能够利用需求弹性理论来分析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经济现象,就能够更好的理解需求弹性知识。例如在讲解边际概念时,为了让学生知道每增加或减少一个单位的数量可能产生的效应,教师可以选取饥饿时吃包子的案例,当人们感到饥饿的时候,他们吃第一个包子会产生一种强烈的满足感,第二个包子会觉得非常香,等到他们吃第十个包子的时候,他们的满足感将会消失殆尽,甚至会产生呕吐反应。这说明了效应的递减作用。让他们通过案例中效应的变化,更深刻的理解边际理论知识。

(二)充分利用学校资源,采用项目教学。为了提高经管类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必须要组织他们进行各种实践活动,这种实践活动是需要学校的大力支持的。

1、利用校内实训室,模拟项目实践。学校可以成立校内实训室,可以开发配套的经管专业实践教学软件,让学生进入到模拟的项目情境中,让他们更清晰的理解经济学现象。例如为了让学生更深入的了解囚徒困境这一经典的经济学案例。教师可以利用校内实训室,将学生分成两组,让他们作为两个公司来竞争同一个国外项目。而教师可以挑选学生组成国外项目负责小组,两个公司要想争取到这个项目,就必须要和外国项目负责小组进行交流和沟通,他们在办事的时候有两个选择,一是不行贿采用正常的方法争取项目,另一种则是通过行贿来完成对项目小组人员的收买。通过贿赂或不贿赂的选择,让学生更清晰的理解囚徒困境。这种实践教学需要学校为学生提供操作项目的平台。

2、鼓励学生走出校外,做项目调研。微观经济学包含了诸多经济学理论,如供求理论、生产理论和成本理论等等。这些理论都围绕着一个核心,即经济活动。因此,要想让学生更好的学习这些理论,就必须要让学生置身于一定的经济活动中。因此,教师要定期组织学生进行经济活动项目调研。在校外项目调研中,要做好如下工作:

1)选择适合的项目。校外项目调研活动要求项目是现实的、真实的,因此,在选择项目时要选择附近的,这样可以便于学生到实地进行走访、考察和研究。另外,要选取可行的项目,例如有些企业是全封闭管理的,学生根本无法进入其中搞调研,对这类企业经济活动的项目调研必然很难实行。

2)明确项目设置。引导学生走出校门到企业做项目调研,就是为了让学生更清楚的了解微观经济学中的相关理论知识,因此,教师一定要在项目调研活动开始前,让学生明确调研任务,要设置好调研项目。可以将微观经济学中几大重要理论设立为分项目,让学生依次完成分项目的调研。如以某某企业微观经济学分析为总的项目,让学生进行如下子任务研究:一是对企业的供给与需求进行分析,在这个分析中,学生需要完成对该企业需求、供给、均衡价格和需求价格弹性等任务的调研和分析。二是对企业的消费者行为进行分析,在这个分析中,学生需要完成对企业消费者行为的初步调查,并给企业提建议,为其如何做到让消费者效用最大化提供宝贵意见。三是对企业的生产者行为进行分析,分析企业的生产投入要素,考察企业短期生产函数,考察企业生产的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通过这些项目设置,让学生在完成项目的同时,消化相关的微观经济学知识。

3)做好项目展示和评价。要将学生项目调研实践成果展示出来,让学生将自己的调研成果做成PPT或者调研报告,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同时,要建立针对学生实践的考核方法,要将实践部分的成绩纳入到微观经济学考核中,提高学生参与实践教学的积极性。

(三)校企联合,让实践教学现场化。经管类专业人才将来多数是要走上企业的经管岗位的,因此,经管类专业学生的实践教学必须要密切联系岗位实际,学校要充分利用校企合作的优势,开展微观经济学的实践教学。例如在实践教学环节,可以聘请企业的优秀经管人才到学校进行现场讲解,让他们结合工作实际谈一谈对微观经济学相关理论的理解,让他们说一说在实际的工作中哪些微观经济学理论是常用到的,哪些现象是能用微观经济学理论解释的。通过他们的现场解说,能够让学生感受到微观经济学的实用性,能够让他们重视实践教学。也可以利用企业发展中相关经济活动的完整案例,让学生去分析如何解决经济活动中的问题,并让学生了解企业经管人才这些经济活动中是如何去做,如何克服危机的。还可以让学生走到企业经管岗位上,让学生近距离的了解经管类岗位工作的要求,让他们树立岗位意识,在日常的实践活动中高标准的要求自己,提高自己的操作能力。

篇(11)

经济的不确定性和经济风险(包括宏观、行业和企业风险)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与宏观经济形势的相关并不是很大。然而,对宏观经济风险的管理却是宏观经济发展趋势的重要因素,管理越到位,发展前景就越好。在当前我国宏观经济面临的风险中,有两个是最值得关注和研究的,一是输入性风险,即全球金融危机对我们的影响,二是房地产风险。房地产风险这个命题的提出,不仅是依据当前楼市所处的困境,而且基于这样一个事实,即美国次贷危机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于其房地产市场的泡沫。本文并不分析金融危机和房地产,而是从此现象H{发,结合当前楼市中的观望现象,对行业(以房地产为例)经济风险从纯理论上予以简明阐述。

一、不确定性与风险

经济的不确定性是经济现象的重要特征,广泛存在于经济生活之中。对于2007年以来的人们来说,美国的次贷危机及其演成的全球金融危机,我国的楼市和股市下滑以及奶制品市场的变数,就是经济的不确定性。

经济学研究引入不确定性,是对于随着相对论、量子力学等现代科学理论的问世,不确定性自然观开始指导自然科学研究的呼应和借鉴。在不确定性经济理论的发展中,1921年出版的奈特的《风险、不确定性和利润》是一个重要标志。奈特区分了两种不确定性,一种是与概率事件相联系,能用随机变数的方差来表达;另一种则不然,它没有稳定概率,这意味着人们对一组可能的状态的收入分布是无知的。他把前者称为风险,把后者叫做真正的不确定性,并认为风险不可能产生利润,利润的真正来源在于不确定性,是对预期条件的偏离。凯恩斯接受了奈特的不确定性观点,尽管没有专门的关于不确定性的论着,但事实上正是他第一次确立了不确定性在经济学中的核心地位。凯恩斯反对频率概率的观点,发展了逻辑概率的理论,主张概率应体现不可能性与确定性的逻辑关系。他把不确定性、预期及不完全信息引入经济分析,改变了新古典经济学所设定的决策环境,使经济学更加贴近变化了的社会经济条件,从而实现了对西方经济学和资本主义经济制度都有重要影响的凯恩斯革命。

目前,不确定性还没有一个公认的精确的定义,这不仅由于不确定性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众多学科研究的共同课题,每个学科对不确定性的理解和诠释自然不同,而且仅从词义学的角度看,不确定性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多维概念。不过,这并不影响我们给不确定性下一个“不确定”的即一般的定义,即人们对事件的状态及其后果是无知或半无知的,显然,这是从哲学上的本体论和认识论相统一的意义上给出的不确定性。如果从概率论的角度来说,不确定性可视为随机事件的特征,而随机变数的取值范围可以是有界的(离散的随机变数),也可以是无穷多的(连续的随机变数)。从经济学的角度看,与离散随机变数相联系的不确定性一般可以度量,而与连续随机变数相联系的不确定性一般不可以度量。

不确定性是指决策者不能确切知道当前事态的未来发展的变量及状态。自然系统的不确定性可通过科学技术来降低,人工系统的不确定性可通过社会控制来降低。

经济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社会巨系统,不确定性更为突出。早期的经济学家们也不是没有注意到这点,但他们对此进行了“确定性”的处理,即理性假设、完全信息假设和数学描述,这种处理在逻辑上是成立的,但却牺牲了理论的现实性。“市场失灵”被揭示后,不仅新古典经济学的缺陷暴露出来,而且相应地,不确定性问题也逐渐凸显,因为市场失灵的原因之一就在于它不能很好地处理不确定性。凯恩斯宏观经济学实际上是戳穿了私人企业和市场在应对不确定性方面的神话,主张政府可以弥补市场的不足。而当政府也失灵了以后,新古典经济学的继承者们又借助信息成本、契约等概念,寻求不确定性条件下的均衡和最优化。看来,迄今为止经济学仍然在追求现实世界的不确定性与经济学理性力量之间的某种“满意均衡”。

经济的不确定性可分为主观的不确定性和客观的不确定性,前者是指由于人的理性不足和预期不准确产生的不确定性,后者则是事物的客观特征,不确定性是客观对主观的关系。经济的不确定性还可划分为横向(空间)不确定性和纵向(时间)不确定性。所谓横向不确定性,是指经济当事人(厂商、居民户甚至政府)对当前的竞争对手、市场供求状况以及经济政策的近期效果等只具有有限的信息,从而不能确信自己的决策的后果如何。所谓纵向不确定性,是指他们无法肯定这些变数在未来的状态,理论上说,也就是引入了时间因素的横向不确定性。事实上,一般所说的不确定性,就是指未来的不确定性,或者说主要指纵向的不确定性。

经济的不确定性与其说是经济过程的时间展开的神秘性,不如说是由人的理性不足或“无知”,特别是人搜寻、处理和运用信息的能力有限造成的。不确定性与信息不足有关,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信息不完全的产物。从厂商和居民户的角度说,无论是现在的还是未来的经济事态,本身是一个有着内在和外在联系的复杂系统,且不说系统的信息本来就有别于系统自身,即便信息基本保真,也被众多厂商和居民分别瓜分得“不成系统”,信息的联系性被人为割断,从而每个厂商和居民户获得的都只能是“残缺”的信息。从政府的角度看,由于它掌握和处理的信息比较全面(也即宏观方面),似乎能在一定程度上将信息“碎片”拼起来,部分复原信息。但由于以下两个原因,使得它也只能搜寻到有限信息:第一,它在一定程度上是经济的局外人,高高在上来雾里看花,获得的是“现在”经济信息的一般状态,在此状态下,抽象多于具体,信息本真被过滤掉不少。第二,至于对未来经济的预测,由于变数的偶然性以及取值的不确定性,也只能限于大数描述。

二、观望的经济学分析:以2008年前后楼市为例

经济生活中的不确定性和风险一旦显现化,成为经济当事人行为的确定信号,那么,这种行为就会出现一个明显的特征,这就是观望。

2008年年初,随着万科楼价下调,一直飙升的中国楼市开始动荡,于是一场心理战就在开发商和购房人之间展开,致使楼市暗潮涌动,风云变幻。据央行2008年8月中下旬在全国50个大、中、小城市进行的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显示:第三季度城镇居民当期收入满意指数和未来收入信心指数下降,未来增收信心不足;未来3个月打算买房的居民人数占比为13.3%,分别比上季度和上年同期降1.8%和2.8%,创1999年调查开始以来的最低水平。2008年年初以来,各地商品房销售面积急剧下降,2008年1--2月,同比下降4.2%,1--7月,同比下降已经达到10.8%,与2007年同期上涨200%--30%的水平形成天壤之别。另一方面,在房地产供给方资金链紧张,新开工、施工面积增幅回落,需求方观望,成交量大幅下降的情况下,全国房价上涨幅度逐步放缓,由2008年1月份同比上涨11.3%,到8月份同比上涨5.3%,涨幅下降了6个百分点,同时,2008年8月份,环比首次出现下降,下降0.1%。

以下就是结合上述现象对楼市进行的一个简单的观望经济学分析。

转贴于

经济生活中,当某一时期价格变化趋势不明,或虽然变化趋势能够预期但发展缓慢时,当事人往往表现得犹豫不决,患得患失,宁愿等待一段时间再下决策,这种现象就叫做观望。

观望不是纯粹的等待,而是包含着预期里面。预期首先是一种心理活动,但不是感知和评判的心理活动,而更像是一种思维。其次,预期是一个时间概念,是指向未来的。最后,预期重在未来的不确定性,确定性的东西是不用预期的,它是人们“知道”的。简言之,预期就是时间+不确定性。

在复杂的经济现象的波面下。潜藏着人的复杂的心理之流。厂商和居民户基于预期的微观决策,直接影响着商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特别是,当众多的市场主体在某一经济事项(诸如消费、储蓄、投资等)上具有一致的预测时,此时的一致决策所形成的合力几如洪水出闸。然而,并非所有的一致预测和决策都是理性的,像抢购商品、挤兑现金、投资热等,一般会危及整个国民经济的良性运转。而如何判定某项“大数”决策是不是理性的,以及如何化解非理性的预测并引导其走向理性化,正是政府的任务。

观望分为需求者观望和供给者观望。需求者(居民户或消费者)观望的目的是效用最大化。价格平稳的时候,消费者的购买心理也比较平稳,既不会有意推迟购买,也不会去囤积,换句话说,他们不会观望,而是要及时满足消费欲望而不是积累欲望,他们本能地懂得利用货币的时间价值。当价格上涨时,他们一般倾向于减少消费以尽量保持货币的边际效用,但当他们预期价格会继续上涨时,就将增加购买甚至囤积。而当价格下降时,他们一般倾向于增加消费,但增加的幅度不会太大,因为他们期望价格会进一步下降。这时候,观望其实就已经出现了。

供给者(厂商)观望的目的是收益最大化。供给者的行为遵循供求规律,价格高供给多,价格低供给少,那么,何来供给者观望呢?供给者的观望通常发生在这样两种情况下,即他预期价格过一段时间会上涨,或在降价预期中期望不会降价。在前者,他是惜售心理,待价而沽;在后者,则是与需求者的博弈,看谁能抗过谁(“死抗”)。在前者,价格没变化但供给已经减少;在后者,价格似乎要下降但他还不甘心马上出货。总之,价格处于胶着状态,供给量基本不动;若降价已成定势,供给量就开始增加以避免更大损失。

观望的需求曲线向右上方倾斜,与正常的需求曲线恰恰相反,倒与正常的供给曲线同向。而供给曲线也因观望发生了变化,即几乎成为一条垂线(而不是像正常的供给曲线那样右上方倾斜)。原因是,由于此时的市场价格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供给者自己主导的,因而供给不再是价格的函数,而是供给者观望成本的函数,即依存于他们为观望所付出的代价。代价越高,实际供给就倾向于越大。

于是,观望下的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可以相交。在这种情况下,实际价格的变化取决于需求曲线的变动,即需求增大价格上涨,需求减少价格下降,暂时性均衡价格可以形成。观望的均衡模型如图l所示。 开发商和购房人的预期属于适应性预期。他们一方面观望,同时也对观望本身存有疑虑,不知这样做是否明智,于是,他们也在做着自己的各种各样的预期。如果他们预期价格和产量变化的趋势能发展成现实,他们将继续观望;如果难以确定预期,他们也将观望;只有当作出价格和产量将逆转的预期时,或部分观望者(开发商和购房人)“背叛”本阵营观望的心理协议时,他们才会停止观望。

三、对观望的干预

观望本是经济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但也给经济运行带来不少问题。消费者持币待购,将本来的现期消费推向未来,影响了经济周期的自然演进。交易量的减少,不仅使厂商资金周转困难,而且使相关产业的市场萎缩。

就厂商与消费者的关系而言,观望尽管可能有许多不同的结果,但往往会出现劣等均衡。以楼市为例,购房者和开发商博弈的支付矩阵如图2所示。

先看开发商的策略选择。降价意味着利润损失(15-10=5),且降价能否带来签约或带来多少签约,他对此并不乐观,何况率先降价对于他来说还存在一个“枪打出头鸟”的损失,于是在不考虑观望成本的条件下,他有一个占优策略即不降价。再看购房者,“不降就不买”是他的基本原则,而且有降价还期待再降价。假如房价逆市而上即不降反涨,购房者一般也还是观望,因为他认定这是开发商的阴谋。这样,购房者也有一个占优策略即不购买。博弈有一个占优策略均衡(不降价,不购买)。这样一个“双损”结局(0,0),对整个国民经济来说无疑是一种消极现象。

观望也给政府的宏观调控带来了不小的网难。当价格和产量出现某种变化的趋势,而公众(厂商和居民户)对这种趋势能否发展成现实又不好确认时,政府和公众的态度就会形成一种对立。政府立足于宏观的经济社会效益,认为应当采取措施来抑制这种趋势;而公众则从利益最大化出发,不轻易放弃自己的预期或期望,不服从政策的调动。例如,当前房地产价格具有下行的趋势,政府或担心房地产滑坡,或担心波及银行,总是倾向于减小价格下行的速率和幅度,同时也希望开发商能减价让利以促销。然而,开发商的“割肉”决策实在难下,而需求者总是希望价格继续下行,不赞同政府的主张,因而对于政府促进房屋销售的各种推动和刺激“不领情”,这就使得政府的政策大打折扣。

当观望发展到一定程度时,政府的适度干预就成为必要。对于观望现象,政府可以采取“三步走”的对策。

第一,在观望初期采取被动性经济政策,宜“无为而治”。

这是基于短期观望的设想。在这种观望中,供求法则还在发挥作用,但观望使得这种作用的形式发生了很大变化,即供求规律的内容与其作用形式看起来是矛盾的,此时的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和正常的曲线几乎完全相反。但是,观望是暂时的,供求法则则是永久的。在一过高价格或过低价格的水平上,需求法则和供给法则是相克(矛盾)的,于是引发供过于求或供不应求,而供过于求或供不应求又引发价格下降或上涨,如此反复下去,当商品的供给量与需求量相等、商品的供给价格与需求价格相等时,亦即商品的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相交时,就形成均衡价格。均衡价格就是消费者为购买一定商品量所愿意支付的价格与生产者为提供一定商品量所愿意接受的供给价格一致的价格。当前的楼市价格肯定高于均衡价格,通过开发商适当降价,促进交易活跃起来,直到市场出清,那时的房价才是均衡价格。

第二,在观望持续不止时,政府需要及时进行劝导和主持谈判。

如果观望在短期内不停止,而是继续发展,则从此时开始,观望就可能有一个新的因素与之伴随,这就是谈判,即厂商和消费者之间的谈判。这种谈判当然不是双方的代表坐下来谈判,而是双方作为两个阵营在市场上进行的心里谈判,或者说一种心理战。以楼市为例,开发商的筹码是购房者急于“有其屋”,而购房者的筹码则是开发商的存货管理困难及资金周转。当谈判陷入僵局时,政府就要出面主持谈判,或作为中间人组织谈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