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中西方艺术文化差异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如果从中西方的文化起源开始追溯,通过宏观而理性的比较会看到,中西方在各种文化现象、形态和成果上也存在着明显的不同,中国一直是以大的群体文化作为依托,强调人在社会上的人际交往关系,也就是中庸之道所主张的“他律性人格”,对待重大事情都不做出明确选择,在与他人的交往中既明哲保身也不对他人造成伤害;而西方人则注重自我的内心感受,对新鲜的事物都会充满好奇,是典型的行动派。
一、文化与人格的辩证关系
1.中西主体内涵不同。一直以来,自我都是人格主体的主要部分,而对自我的阐述也存在区分,即:内在自我、人际自我、社会自我。中国长期以来都受到儒家文化的影响,甚至到现在还有许多伦理道德观依旧被人们保留和接受。中国人在集体社会中都会将人际自我放在首位,在对自我人格塑造时,注重考虑别人对自己的设计,看重共性多于对个性的发展。因此,价值观中的“仁”要远远大于“私”。而西方社会则恰恰与之相反,内在自我是每个人人格的核心部分,尊重个人的个性发展,很少受到外界因素干扰,内在的自我成为支配人际自我和社会自我的关键因素。2.形成性格特征的动力不同。“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中西方之所以会存在性格特征上的差异,就在于其文化起源的发展动力上的区别。也就土地和海洋文化的区别。中国是在陆地上发展壮大起来,一切文化都深深植根在大地之中。在传统的社会中,中国人民就存在着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因为肥沃的土地为人民满足了人们一切的需求,农业尤为发达。但正是由于这种农业经济的制约,在天灾往往无能为力,只能任其发展。这也就是中国人身上所普遍存在“宿命思想”和巨大的坚韧性的来源。如果说,中国是“大地宠儿”,那么,西方国家则是海洋“骄子”。在海洋中求得生存,就必须要与海洋进行“搏斗”,要具备强健的体魄、敢于冒险探索的精神和强大的意志力。于是,在西方人的多次探索之中,证明了地球是园的,并不是中国人口中的“方”的。3.人格差异的外化。人格对于每个人的外在行为都存在驱动性,它决定了着人所追求的事物,也影响着人的价值体系的建立。以“仁义”为主导的和谐中庸社会价值观,在中国已经存在数千年了,所以中国人对事情的判断并不全在于对事实陈述,情理道德也对人存在着影响,处处充满“人情味”是中国人在遇事处理上最明显的一个特征。法律就是中国人格最明显的外化,在利用法律处理事情时,证据不一定能决定案件的走向,人心的价值判断才是最重要的依据。而西方则是“冷血”的,西方人关注事实,注重真理。其行为准则不受他人影响,充分表达自己的期望,具有一定的独立性。但这样以“内在自我”为中心的价值观也存在很大的弊端,西方许多的校园流血案件的起因正是因为犯罪者标新立异,好走极端的人格。此外,在发明创造中也能充分体现中西方人的差异。中国人注重发明创造在生活中的使用价值,如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等,表现出中国人保守的人格特征;而西方的发明创造在于追求独特,这样的行为则说明了西方人对个性上的追求。
二、文化融合下的中西方人格整合
1.正确看待中西方文化的共性和差异性。随着世界对孔子文化的推崇,中国的儒家文化在世界各地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西方许多国家和地区的价值观念也或多或少地发生了改变。这样的一种文化整合现象,让一些学者开始意识到中西方文化差异性的整合在世界文化中的重要作用。正因为存在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性,所以才能在全球化的背景之下进行有效的整合,取长补短,从而更好地对中西方人格的差异进行整合。人格本土化的提出主要是鉴于西方人格研究理论的术语中,存在与中国人民的观念的明显的不相容的结论。所以人格研究本土化要求中国对人格的研究要基于中国的实际,针对中国人所特有的心理和行为进行探究。也就是说在人类所具有的人格共性中,根据中国的传统、历史等因素发现中国人自身人格中所具有的个性,并以中国人的习惯对这些人格进行分析解释。对中西方人格的整合,是基于对中西方文化整合的基础之上的,是对“土地”和“海洋”人格中的优点的整合,为健康健全的人格树立更好的标准模板。由此可以看出,中西方人格上的差异是蕴含在中西方两种不同的文化体系中的。但也正因为这样差异性的存在,才形成了两者文化和精神上的互补。中国文化强调整体性,所以中国人格注重“人际自我”,西方文化强调个人价值观,所以西方人格注重“内心自我”;中国人求实用,西方人重创新……两者之间都存在着优缺点,所以对中西方文化差异性的整合就显得十分的有意义,不仅会对世界文化的交流融合有促进功用,还有利于加快对中西方人格上的整合。
参考文献:
东西方不同的文化背景造就了东西方人截然不同的思维方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师美术教育适应时代需要,发生了一些变化,但大部分高师院校的美术教学在课程设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法等方面仍因循守旧,学生依然在进行写实的技术训练,很少去关注、思考什么是艺术。本该鲜活、生动的美术教育,有渐趋僵化之势。
一、俄罗斯高师美术教育现状
1.1教学大纲是高师美术教学的“宪法”,教学中出现偏差,马上就由教学大纲来纠正,学生学习也有矩可循,老老实实按教学大纲学就是了,可叹的是这种大纲几十年不变。
1.学校注重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美术系设有工业造型、陶艺、雕塑、木工等实习车间,从图纸设计到制作完成都一丝不苟,从中可以看出俄罗斯学生严谨、扎实的学风,
2.美术学院的目标是培养艺术家,而师范院校美术系是为了培养中小学美术教师,培养美的传播者,所以除了对学生的绘画技能有一定的要求外,非常注重对学生艺术修养的培养。
二、我国高师美术教育现状
1.在课程设置上,高师院校的美术课程主要是绘画课和计算机设计课,基本没有手工制作课,所以学生动手能力普遍较差,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2.美术概论、中外美术史等美术理论课程普遍开设,但时间过短,一般每门课程只开一个学期,学生浅尝辄止,仅仅记住一些艺术家和作品的名字,对艺术品的美学内涵和文化脉络缺乏明确了解和整体把握,不能深刻领会作品所传达的艺术精神,所以面对艺术作品常常感到茫然。
3.教学实习是师范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前几年实行分散实习,流于形式,形同放羊,实习失去了意义。近年有关部门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重新安排集中实习,但由于师范院校与所在地教育主管部门和中小学沟通不畅,实习学校很少,实习学生过多,很多实习生没有机会上课,这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差别最大的表现是在绘画主题的选择方面
1.俄罗斯学生的作品多表现传统的和现实的题材,非常注重绘画作品的文学性表现,主要来自于宗教、历史、文学作品和现实生活、风景等方面。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政治和意识形态的巨变给俄罗斯人带来了极大的痛楚,因此,在绘画题材方面俄罗斯人都会有意无意地抹去前苏联的印记.极力避免此类题材的表现 (除当代性艺术有刻意地表现以外)。宗教的复兴和对近代俄罗斯伟大的民族崛起历史的缅怀,使刚走出困境的俄罗斯人找到了精神慰藉和对民族复兴的美好展望。
2.中俄学生作品所表现出来的差别还表现在绘画的风格和表现技巧方面
中国学生的作品多为追求真实的写实风格或风格化的流行样式。与俄罗斯学生相比,由于中国现代美术缺少了对绘画本体关注与研究的现代主义阶段环节,因此,对于现代主义在绘画的风格造型、结构、空间、色彩等方面研究成果的运用中国学生显得要陌生得多。
四、在作画情绪方面中俄学生有不同的反应
中国学生作画时很注重把握情绪,在感觉良好时会从局部到局部依次走下去。即使构图出现问题也不会理睬,但是一旦情绪变化或中断就会影响作画的热情和作品的质量,作品的整体效果与情绪表达的完美结合通常是很难达到的。中国学生在整体与情绪表现的选择中往往倾向于后者,因此在作画过程中不大喜欢因为调整整体效果而破坏细节的一气呵成,也不会有像罗丹那样为了不影响整体效果而砍去巴尔扎克雕像手臂的那种魄力。这种习惯是与中国的写意传统分不开的意在笔先而所有的气韵、形象、笔墨、布局都在情绪的宣泄中逐一展现,忌讳情绪的中断,其中突出的是“自然”二字。相比之下,俄罗斯学生则要理性得多 从构图、打形、铺色调、深入、调整到结束按部就班。
东、西文化的差异带来了不同的感知方式,我们从中俄两国学生作品体现出来的巨大差异的分析中可以看到这一点。对比中可以让我们从更深层面清楚地看到自己的短处和优势,扬长补短对于当代中国的艺术教育何去何从将是十分有益的。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G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1)33-0112-01
一、引言
称谓语是语言中的一个普遍现象。每一种语言因其文化背景不同而具有特定的称谓方式。尽管语言学家和学者对称谓现象作了很多研究,但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对中英文称谓方式差异的认识并不够清晰。这种认识的模糊性常常会引起跨文化交际中的误解和不快。Samovar(1998)认为,有效的交际是建立在相互理解和文化差异的认识上的。因此,对中英文称谓语的了解将有助于跨文化交际的进行。中英文称谓语的差异体现在各个方面,其中又以亲属称谓语最为明显。
二、称谓语的定义
很多学者认为,称谓语的定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赵元任(2006)把称谓语分为称语和呼语。称语指人们直接用来称谓他人的词语;而呼语指人们提到某人时所用的词语。然而,田慧刚(1994)认为,从广义上来说,所有指代人、动物和物品的词语都是称谓语;从狭义上来说,称谓语指用来指称人的词语。本文仅从呼语角度对狭义的称谓语进行阐述。因此,本文中称谓语指直接用来称呼他人的词语。
三、中英亲属称谓语对比
汉英亲属称谓语都分为亲属称谓语和社会称谓语两类;并且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它们的数量都是庞大的。但是,就称谓语的丰富性和复杂性来说,英语是远远赶不上汉语的。
(一)汉语中的亲属称谓语
家庭就是中国人生活的核心。封建礼数和教义教会中国人将亲属间的权利和义务牢记于心。封建家庭中,长幼有序,内外有别。汉语中纷繁复杂的亲属称谓语不仅是辨别亲属之间关系的一种方式,更是封建社会中等级观念的体现。
通常说来汉语亲属称谓语有以下三个特征:第一,区分姻亲和血亲,里外有别。在汉语中,爷爷奶奶和外公外婆是不一样的称谓语,但是在英语中只有一个“grandparents”。第二,汉语中的亲属称谓语年龄区分明显。在中国家庭中,每个人对家庭都有他应尽的责任。年长者承担照顾年幼者的责任,年幼者要遵从年长者的意愿。中文中“哥哥”、“弟弟”区分明显,但英文中只有一个“brother”。第三,中文的亲属称谓语比英语要复杂得多。
(二)英语当中的亲属称谓语
和汉语相比,英语中的亲属称谓语在数量上要少得多。我们在中文中往往可以找到多个对等的英文称谓语表达法。另外,一些英语亲属称谓语在表明两人之间的关系上并不是很明确。例如单词“cousin”。当Lucy告诉她的同班同学她有两个“cousins”的时候,她的同班同学并不能够清楚地知道他们是男是女,比Lucy年长还是年幼。
在西方国家,最典型的家庭模式是核心家庭,即只由父母和孩子组成的家庭。西方的儿童从小就学会了依靠自己。因此,在他们长大之后独立自由的思想观念便深深地印入了脑海。在一定程度上,亲情对他们来说并不是那么重要。
四、中西方亲属称谓语差异的文化根源
(一)不同的
在中国,并没有一个宗教像西方的基督教那样盛行。因此,有人认为中国没有宗教。但事实上儒教影响着中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没有圣经,但四书五经严格规定了我们该做什么又不该做什么。儒家思想塑造了中国人的思想、性格和情感。儒家思想认为社会应该是一个等级分明的社会。每一个人都属于特定的等级,人们应该在自己等级允许的范围内生活,安分守己。但在西方,基督教奉行的是“人生来平等”的原则。平等在西方社会生活中随处可见。
(二)不同的价值观
在中国,集体主义是我们奉行的价值观。集体的利益高于一切。人们关注的是怎样维护社会的和谐。很多人认为,亲情是最稳固的关系。因此,亲属称谓语被大大泛化来称呼没有亲情关系的人。人们认为这样会使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因为这样似乎让所有人都处于一个大的集体当中。
(三)不同的礼貌原则
当前在经济全球化发展过程中,社会和文化生活领域之间的交流也不断增强。电影在当前各国文化交流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电影作为一门综合艺术,其不仅能够传播信息和抒感,而且能够更好的反映丰富多彩的生活,从而使观众获得艺术上的享受。在当前文化交流过程中,电影翻译起到了重要的文化传递作用。目前我国电影翻译总体质量还不如人意,特别是对于引进的外国优秀影响,在具体翻译过程中还要针对中西方文化的不同,综合语言规律、文化背景及心理审美等多种因素进行考虑,确保翻译质量的全面提升。
一、电影翻译时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1.电影中的审美价值及特征。电影翻译作为电影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与审美具有密切的联系,这也使翻译工作包含一定的审美价值。但由于中西方文化方面存在一定差异性,这也使受众在审美方面也存在差异。中国传统文化认为美感与生活相联系,而西方国家则认为审美在生活之上,与社会生活具有明确的界限。因此在电影翻译工作中,需要把握好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核心所在。电影作为生活的再现,这也使电影名称中也包含着较多的民族文化元素,在具体翻译工作中,需要遵循审美原则和文化原则,尽可能对原有国家的文化信息进行还原,并利用最为贴切的形式将其传递给受众。电影翻译工作作为一种新的文化艺术形式,其以独特的审美理念使更多优秀的电影跨出国界,为全世界观念带来视听上的盛宴,并更好的推动了全球电影艺术的快速发展。
2.翻译工作的表达差异性。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存在较多的方面,如人们表达和思维方式上也存在较大的差异。我国更重视句子之间的意合,并依靠词语的顺序来表现内容。但西方国家的人们则对句子的形合更为重视,语句结构更为严谨,具有较强的逻辑性。中西方人们在思维形式上存在一定的分歧,中国人更习惯综合考虑问题,对语句的暗示、归纳和含蓄更为重视。西方人则不同,其更注重分析,语句更重逻辑性。对于中西方语句结构来讲,基本都是主谓宾结构,但由于在思维方式上存在的差异性,因此也导致基本句子结构形式上存在一定的差异。英文语句结构更为紧凑,能够明确的表达出词语之间的关系,在句子中更多的会应用到衔接词语。汉语句子相对简单,句子较为松散。在电影翻译过程中,由于电影中的台词相对简单,为了能够更好的表现出故事情节的紧迫感,不仅要做到词句节奏对称,而且还要能够让观众理解,要符合电影表现内容的同时,还要与汉语或是英语的特征相符合。
3.电影翻译中不同文化的差异性。语言承载着一个国家地区的民族文化,因此不同语言其具备不同的文化内涵和背景,这也使处于不同地区的人们对其他地区的语言很难理解。因此对于具有地区文化的语言信息,在电影翻译过程中需要做到正确翻译。需要根据不同国家民族的不同文化习惯来准确对语言的使用方式的进行表达,从而使观众能够更好的理解电影中蕴涵的文化元素。在具体翻译过程中,对于涉及到区域地理文化方面的内容,在翻译时要进行适当的补充,这样观众在观看电影过程中也能够更方便的对电影内容进行理解。
二、电影翻译工作者需要遵循原则
1.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强化双方优势互补。任何一种文化都具有自身的独特性,对于电影翻译工作者来讲,需要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这样在电影翻译过程中,能够将文化背景背景更好的在电影翻译过程中进行渗透,有效的避免了将文化背景孤立于语言之外,使其成为观众对电影进行深刻理解的辅助手段。在电影翻译工作中,无论是翻译还是文化背景都是服务于观赏这一共同目的,将二者有效的结合起来,才能更好的发挥出语言对思想和情感的表达,全面提高观众跨文化欣赏电影的能力。
2.增进文化交流,提高翻译水平。任何一种文化都具有其精华部分,同时也存在糟粕。因此在电影翻译过程中,电影翻译工作者需要注意中西文化的互补性,做到兼取并蓄,实现双方文化的相互借鉴和相互交融。随着国际间电影文化交流的不断扩大,人类各种文化差距的逐渐缩小,电影作为文化的重要载体也同样对异域文化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注重不同文化差异性的特征,不仅能将新鲜元素注入本国文化之中,也能促进本国文化的对外传播,实现跨文化交流的目的,加速“文化全球化”的进程。在增进文化交流的同时,电影翻译工作者除了培养自身的语言基本能力外,还要学习双方的文化,因为一定的文化语境赋予了该语言特定的意义。加强对语言文化差异的学习,提高翻译水平是缩小电影文化差距的必由之路。
三、结束语
不同国家存在社会文化方面的差异,这也使电影翻译会受到不同文化的制约影响,使其印上社会文化的烙印,更好的将中西方文化差异凸显出来。当前我国电影事业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一些西方国家优秀的影片不断被引入我国,这也进一步增强了中西方文化差异之间的碰撞。作为电影翻译工作者,需要在具体翻译工作中更好的实现对中西方文化的融合,了解其差异,形成优势互补,全面提高电影翻译的水平,增进中西方国家之间文化的交流。
语言是文化的基石,文化通过语言的各种形式被传承、记载、表达出来。语言与文化是密不可分的。没有语言,文化就失去了载体;没有文化,语言就成了无源之水。要想真正学会一种语言,就必须懂得该语言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知识。如果只懂语言而不懂文化,就好像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语言与文化的这种密切关系要求我们在英语教学中必须重视文化教学。
一、文化差异与中学英语教学之间的关系
语言和文化是不可分割的,不同的文化有着种种深刻而广泛的差异。中西方文化差异所带来的英语学习的障碍是多方面的,并且渗透到新教材和英语学习的其他领域。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介绍,能够使学生对文化的内涵有着更加深刻的理解,这不但可以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提高英语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也是正确理解、把握和运用英语的关键所在。
二、中西方文化差异对英语学习的影响
(一)中西方文化差异对英语听力理解的影响
听力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我们了解信息和获取知识的重要渠道;是我们日常交际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或通过媒体或通过面对面的方式进行交流。与母语一样,听力也能使我们扩展知识和信息,愉悦身心和陶冶情操。而由于中西方在文化方面的诸多差异,使其成为影响学生英语听力理解的一个重要因素。听力材料的文化色彩越浓,理解起来难度越大。很多学生由于不了解西方文化背景知识,尤其是不了解中西方文化之间存在的巨大差异,在听力过程中,虽能听到每个词句,但对整个听力信息的理解仍然有困难。如下列一段对话:A: Can you speak German? B: Oh, no. It’s all Greek to me. “It’s Greek to me”出自莎士比亚。据说他只懂一点拉丁文,而对希腊文全然不懂。在口语中,用来表示“我全然不懂;我全然不知”。由于不了解这个文化背景知识,在听的过程中仅从字面上去理解是会有困难的。
因此,学习英语必须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学习他们的风俗习惯、价值信仰。在听力教学过程中,教师也有必要介绍相关文化背景知识,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注重语言形式的同时关注文化知识,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提高文化素养,以更好地促进中西方文化的交流。
(二)中西方文化差异对英语口语的影响
口语能正确表达一个人的思想、 情感 ,这种表达能够促进交流 ,帮助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够体现一个人的形象、学识、气质和修养,得体的口语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但由于中西方国家的历史、风土人情、传统习俗、文学艺术和价值观念的不同 ,两种文化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相应地在语言的表达内容和表示形式上有着跨文化的差异。这些差异表现在各个方面 ,如打招呼、 委婉语、感谢与赞美等。因此英语教学既是一门包括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语言教学,同时也是一种文化的接触与传播。所以 ,我们平时的英语口语教学中应注意跨文化因素 ,即通过课文学习使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的同时,让学生了解所学内容的文化内涵 ,了解英语国家的政治、经济、史地、文学及当代社会概况 ,体会中西方价值观念。
(三)中西方文化差异对阅读理解的影响
许多英语学习者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在英语阅读过程中即使掌握了足够多的词汇、相当多的语法知识和阅读技巧,对所阅读的材料仍然难以理解。这种理解上的障碍大多源于跨文化因素。一个语言学习者,如果对使用该语言的民族的文化不够了解,那么在阅读该语言文章的过程中就会遇到很大的障碍。学生的文化知识越丰富,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也就越强,只有这样才能在阅读理解中真正地领悟作者的意图。
(四)中西方文化差异对学生写作的影响
中西方在语言应用方面的文化差异对英语学习者的英语写作具有很大的影响。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是文化的具体表现。随着英语综合运用水平的提高,由非语言因素,即文化差异所导致的语篇结构、语言风格、篇章主题等问题则突显出来,成为影响英语写作能力提高的潜在因素。因此,在英语写作的教学过程中,要使学生写出地道的英语,就应从文化的角度培养学生掌握汉英在词法、句法、语篇结构等方面的差异,增加西方文化知识教学内容,将文化教学融入语言教学,提高学生文化意识,增加写作实践,从而有效地提高其英语写作能力。
总之,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和文化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语言不能离开文化而存在。每一种语言都反映了使用该语言国家所特有的文化现象,只有对中西方文化背景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学生才能把握英语的语言本质和思想内涵,才能更准确地运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英语教学也不能只是单纯的“语言教学”,还应融入“文化教学”,把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有机地结合地起来,帮助学生较好地了解英美国家的历史、传统、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等,掌握汉语和英语之间的文化差异。这样不但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缩短学习周期,提高学习效率,而且能够培养学生的英语文化意识,消除文化障碍,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使英语教学真正成为“在学中用,在用中学”,以交流为目的的教学。
【参考文献】
中国传统文化
中华民族历史源远流长,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它是以儒家思想为主加上诸子百家各学派的文化,具有海纳百川的特点。如果用一个字总结中国的传统文化可用一个“和”字代表,这个“和”表示“中和”,它是感觉与理性的互补、中庸和平、中和婉约的象征。这种文化强调“以和为贵”、“天人合一”,体现东方人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譬如中医,讲求的是整体调理。同样,我们在交往过程中讲求情理,即人情和事理,是一种综合的把握:意会性则有此处无声胜有声的意境。
西方传统文化
与中国文化不同,西方文化是以基督教文化为主,由此引申为西方的哲学思想,强调的是分析,侧重个体思维,形成了与中国侧重整体思维的差异。如果也用
个字总结西方文化则是英文单词“only”,即“唯一”,它强调单一,体现了求异思维、个体性和直观性。求异思维表现在西方人喜欢标新立异,追求个性;个体性则表现在西方人重视局部的分析,他们在人际交往处事时往往过于强调自我感觉。而直观性也就是表现显而易见、通过理性分析而得出的结果。
中西文化差异导致设计教育差异
通过对中西两种文化的大致阐述,我们可以推导出东方和西方在文化背景方面的明显差异导致了其设计教育的差别;中国教育注重综合,讲究内在,对已知的知识不断累积,故有“温故而知新”,又善于多方位思考,还有“学而知新”的创新理论;而西方教育基于人文思想而展开,从小培养人的实践和分析能力,鼓励思想自由,其而产生设计的创意与思维的自由有着一脉相承的关联。
当然,它们之间也有各自的不足。中国教育缺乏创造力和条理性,系统性不强,不够精确,学生往往好高骛远,眼高手低,这种习惯间接影响了学生在做设计时的效率;而西方教育注重分析,但缺乏综合思考能力的培养。
文化是在特定地区内长期共同生活的人们,逐渐形成的一种规范化社会体系。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世界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也各不相同。也正是这一系列文化特性的不同,深刻影响着我们对不同国家的文学作品的欣赏、理解以及翻译。英美文学作品翻译同样如此,只有对中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进行深入了解,才能将英美文学作品中的真正内涵与意蕴翻译出来。所以,本文从文化差异视角对英美文学作品翻译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文学价值与现实意义。
一、文学翻译与文化差异现象
当前我国的文学翻译工作仍处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文学作品的翻译质量仍有较大的提高空间。文学作品翻译所涵盖的内容范围非常广泛,大至社会、经济与政治,小到人们的衣食住行等,这种现象都能充分表现出文学翻译的特殊性。文学作品作为一种世界性、受众广的艺术形式,属于一门强综合性的艺术门类。文学集多种艺术创作手法于一体的特性,使其能够传播知识、抒发感情、反映人们的日常生活,还能够促进观者的思想进步与心灵放松。近年来,我国吸收的英美文学作品数量相当大,诸如《百年孤独》、《简爱》、《了不起的盖茨比》等,文学作品翻译大潮在我国悄然掀起。[1]同时,我国在引进英美文学经典名著时,也广泛引进了其经典的歌曲与影视等作品,这对促进我国翻译事业的全面化发展具有不容忽视的意义。从本质上讲,文学作品翻译属于一门语言艺术形式,这是因为语言作为构成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传承文化的主要手段之一。而在英美文学作品翻译过程中,要想呈现出作品的原味,就必须掌握文化之间的运行模式与发展规则,充分尊重文化之间的差异性。
二、影响英美文学作品翻译的文化差异因素
(1)地域因素
不同地域的文化特征也各不相同。英国位于欧洲大陆,美国位于美洲大陆,中国则位于亚洲大陆,不但所处的经纬度不同,而且所连接的海洋也有所不同,这就必然导致彼此对特定意向的认识与理解不尽相同。[2]
(2)因素
英美国家的主要以《圣经》为主,且这些国家人们的日常生活所遵循的原则与标准,也都是《圣经》中的思想内容,而我国的则以佛教为主。这种方面的差异性必然会对英美文学产生一定的影响,因而深入了解中西方的文化对提高英美文学作品翻译质量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3)风俗习惯因素
风俗习惯是一个长期的形成过程,主要表现在对服饰、颜色、禁忌、饮食等方面的理解不同。例如,龙在中国被视为神物,是权威与力量的象征,更是华夏民族的精神象征;但西方国家却将龙视为与正义相对抗的邪恶力量。从中可以看出,只有对中西方风俗习惯有全面的了解,才能准确地表达出英美文学作品的原意。
三、文化差异背景下英美文学作品的翻译策略
(1)注重习语翻译
翻译有助于促进各国文化之间的交流,推动不同地区之间的文化传播,因而在进行语言、文字的转换过程中,必须紧密结合文化的差异性与具体的语境进行翻译。与此同时,伴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英美文学中的习语、俚语等不断涌现,比如“Milky Way”,若将其直接翻译成“牛奶路”则非常突兀。英美文学中的很多习语与俚语都有其固定意思,是西方文化长期发展过程中积累下来的,只有根据当地人的用语习惯才能准确地表达出其含义。
(2)了解西方文化
对英美文学作品进行翻译,必然要了解英美国家的文化,而作为西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古希腊罗马神话与《圣经》文化,则必须予以充分了解。诸多西方文学作品创作者都视古希腊罗马神话为获取创作素材与创作灵感的重要来源,包括很多英语单词的词根也都来源于古希腊神话中众神的称谓。由此可见,了解古希腊神话是深入欣赏与理解英美文学作品的文化基础。同时,《圣经》作为西方民族的信仰根基,其本身就是题材极为丰富的一部文学作品,且从《圣经》中引用典故的英美文学作品更是不计其数。因此,只有熟知《圣经》文化,才能真正理解并准确翻译出具有宗教色彩的英美文学作品。
(3)重视文化特征
尽管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性是导致误读的重要原因,但只有在翻译中展现出文化的差异性,才能切实地反映出创作者所在国家与民族的文化特征,也才能让读者欣赏到不同的世界,进而设身处地的进行思考。
总而言之,英美文学作品翻译作为中西方文化交流的一个重要桥梁,在具体实践过程中不但要重视语言问题,更要理清中西文化之间的差异性。在翻译具体文章的过程中,有时要避免对文本进行简单的直接翻译,而要对中西文化进行全方位的了解与掌握,这样才能促使翻译出来的作品最大程度地接近原汁原味。所以,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学习与了解是翻译英美文学作品的基础,更是实现语言高效转换的前提。
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国际间的人际交往愈加频繁,要想全面、具体、真实、完整的了解国外文化,欣赏其影视文学作品不失为一个很好的渠道,因为影视文学作品的一个突出功能是向我们展示世界各民族的生活图景,由此,影视字幕翻译的存在便成为了中外跨文化交流的必然结果。我国每年引进国外影视作品的速度、数量都是非常惊人的。优秀的影视字幕翻译能够让观众在没有丝毫文化障碍的情况下,酣畅的欣赏到原作的风采、领略各民族的生活图景。针对影视翻译形式上的短暂性和同步性,内容上的通俗性和融合性,要想翻译出一部优秀的影视作品,必须要熟知国外文化,因为不熟悉国外文化,会对影视字幕翻译产生如下影响:
一、文化差异引起词汇歧义
如在英国电影《呼啸山庄》中的一段对白:
Isabella:It’s a brother’s duty,dear Edgar。to introduce his sister to some other type than fops and paleyoung poets。
Edgar:Oh,you want a dragon?
Isabella:Yes,I do With a fierymustache。
在这段对白中,dragon一词在中西方具有截然不同的意义,西方人认为dragon是邪恶的象征,是一种恐怖的动物,在英语词典中的释义为mythical monster like reptile;而在汉语言文化中,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权力、力量、吉祥的象征。所以在这段对话中,如果译者不熟悉西方文化,按中方文化将其译为“龙骑兵”,就完全改变了这段对白的真实含义。根据西方文化,试将该对白译为:
依莎贝拉:埃得加,这是当哥哥的义务,你总不能把自己的妹妹介绍给花花公子或弱不禁风的诗人吧。
埃得加:哦?难不成你想找一个粗鲁的人?
依莎贝拉:是,不仅如此,还要长着红棕色的胡子。
如在被青年观众多喜爱的美剧《吸血鬼日记》中的一句话:
But when life gives you lemons......
在这句话中,lemon的字面意思是柠檬,但在美国俚语中,lemon的意思是次品、令人讨厌的人的意思,若不了解这点,把lemon直译成柠檬,就会造成目标观众的不理解,试将该句翻译成:但是,如果命运真的如此......
二、文化差异引起语言差异
在影视翻译中,不难发现语言差异,如《吸血鬼日记》中:
I suggest you reconsider.我劝你三思而后行。
I make a deal, I keep a deal.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另外,语言差异尤其体现在对电影名的翻译中,如:
Speed译为《生死时速》,Pygmalion译为《窈窕淑女》,Waterloo Bridge译为《魂断蓝桥》,Gone with the Wind译为《乱世佳人》
从上述影片名的翻译中,不难看出,英文电影片名往往比较直白,而中文电影片名比较凝练,这是因为西方人比较重视个体差异,反映到语言上,强调个体性,重形合;而中国人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主张天人合一,这种思维方式反映到语言上,就表现出一种重视整体和意合,强调整体的和谐感、统一感,在语言表达上倾向于凝练的语句,如四字成语,所以在翻译电影时,用四字成语和中式俚语不仅符合中国人的思维习惯,更符合中国人的审美情趣。
三、中西方不同的民族历史文化背景知识
在电影《木乃伊归来》中的一句台词“He went out west,” 这句话看着很简单,如果不熟悉西方民族文化背景知识,很容易将其译为”他去了美国的大西部“,而在西方,went out west是指某人去世的委婉表达方法。
在《老友记》中瑞秋和众人谈及其逃婚原因时说了一句“How much Barry looks like Mr. Potato Head”. Mr. Potato Head是美国家喻户晓的卡通人物,其面孔与笑容滑稽可笑,而中方国家的人一般不了解Mr. Potato Head的样子,文化形象的空缺就阻塞了幽默效果的传递。由此可见,影片对白中可能会出现大量涉及西方的历史文化背景的内容,若不具备这方面的知识,在影视翻译中就无法正确、合理地翻译。
综上所述,中西方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对影视字幕的翻译存在着很大的影响,针对影视翻译这种特殊的翻译,要想译出一部优秀的影视作品,译者就必须从以下方面入手:
1.经常阅读一些有关中西方国家风土人情 、历史地理、政治与文化、文学艺术、宗教等方面的书刊资料,熟悉中西方文化差异,以便完整准确的理解原文语言之外的内容,清晰地判断出语言中的典故、双关语、俚语等,在翻译时,对这些内容进行对等切换,方便目标观众理解。
2.亲身到中西方国家去领略其风土人情,只有具备中西方国家的生活经历,才能更加深刻的了解中西方国家的语言特色和差异,以便翻译时,使译文语言更符合目标观众的日常习惯。
3.经常观看中西方影视作品,并对其做对比,了解中西方影视作品各自的特点,以及中西方人思维方式和审美的区别,针对这些特点进行翻译,使译文更容易被目标观众所接受和喜爱。
总之,只有不断掌握中西方国家的社会文化知识及其差异,才能在影视字幕翻译中尽量缩小文化差异对其的影响。或者说,对中西方文化知识和各个领域的知识掌握的越丰富,对中西方国家的风土人情越了解,对中西方语言特色越熟悉,对原作品的理解才会越深透。其译文表达才能更符合受众的审美,从而更吸引受众。
参考文献
[1] 胡磊. 影视字幕翻译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J]. 电影文学,2012(03).
在21世纪,经济全球化不只是局限在市场经济中,还渗透到人们的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作为一种世界性的艺术,电影在各国文化交流中的重要作用也日渐凸显出来。而随着西方电影的引进,尤其是美国电影的进入,让我国的电影翻译工作受到了人们广泛的关注。电影是将多种艺术手段融为一体,传播文化,抒发感情,展现出社会形形的文化生活,让观众在精神上得到享受。随着各国家地区人民文化交流的频繁,电影翻译起到的文化传递的作用是十分明显的。由于每部电影都承载着原国家的民族文化内涵,因此在电影翻译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文化差异的体现。所以我们要尽可能地保持原国家的语言与文化,要尽量翻译出原文的内涵,并且被我国观众更好地理解,而这些是我们翻译工作者所面临的一大挑战。
一、全球化背景下中西方文化的审视
随着全球一体化的趋势加强,许多研究学者都提出了“和而不同”的国家相处原则,也就是说不同地区的民族可以坚持着自己民族的特征与习惯,但是又不能相互独立存在。曾经以色列学者提出的社会多元化理论诠释了这种民族文化共存的局面,认为全球的文化能够相互交叉与部分重合,具有相互依存的关系。
由于我国是一个具有多民族的文明古国,传承着几千年的文化,在世界文化之林中占有重要的位置。但是在清朝末年,清政府推行闭关锁国政策,让中国的传统文化在被动的局面下与西方国家的文化频繁交流。清政府通过翻译来与西方国家进行文化交流,斯皮瓦克说过,“如今的后殖民评论家难以回避的两大难题:既要去摆脱了传统西方模式的影响,还需要达到非边缘化的目标,那么西方国家的惟一选择就是通过自身的语言与西方的解构策略来减少西方殖民主义国家的文化霸权。
不管是各民族之间的边缘文化抑或是中心文化,在如今的全球一体化的背景下,各民族都存在着互相交流与沟通的需求,这是发展民族文化的惟一途径。新时期许多西方国家将自己的文化侵入中国,这对我国传统民族文化进行了猛烈的撞击。而在中西方文化碰撞的局面下,翻译工作也成为两种文化交换的重要途径,例如汉语中出现的许多外来词汇,可口可乐(Coca cola)、猫(modem)、模特(model)等,涉及各种领域。
美国文化学家Gutt的翻译理论认为,翻译能够依靠“不同语言的相似性”,然而我们在翻译中的许多语言并没有太多的相似性,差异的地方偏多,所以研究学者认为,如果直接翻译来保存源语言中的全部语言特征的结果就是“保存源语言特征来让翻译者为读者引导原来交际者想表达的交流线索”。
二、电影翻译中的文化差异特征
随着电影艺术的发展,电影翻译工作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而翻译的主要任务就是能够忠实地去表达原来电影中的内容与内涵。而新时期中西方大规模的电影文化交流趋势也让我国的电影翻译工作面临了巨大的挑战,电影翻译是否恰当得体,能否让观众们容易理解电影内容显得十分重要。而中西方国家观众的不同审美观念直接影响了翻译工作的形式,电影的翻译工作不只是普通的文学翻译,而且是一种艺术的再创造过程。我们要针对观众来再现原电影的审美效果,并且符合接受国观众的审美理念与文化特征,进而获得最佳的审美效果,让观众流连忘返。
(一)电影中的审美价值及特征
人们的审美活动包括思维、情感等多种活动,而电影翻译作为电影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与审美也有着密切的联系。翻译工作就是审美活动,包含了一定的审美价值。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导致两地区的受众也存在着一定的审美差异。中国传统文化是以无为本,认为一切美感都是与生活相联系的,美学理念是从生活中提炼出来的,人们在生活中就能提炼出美感。而西方国家是以有为本的,认为审美是要在生活之上,与社会生活具有明确的界限,而这种审美理念是中西方文化存在差异的核心之处,我们应当去把握住这种精髓来研究电影翻译工作。
在我国20世纪80年代初期上映的英国电影Red Shoes被翻译成《红舞鞋》,这部电影主要讲述了英国的一个跳芭蕾的女孩难以对事业与爱情做出正确的选择,只得选择结束生命的悲剧。虽然我国翻译工作者翻译成《红舞鞋》,能够准确地翻译出电影名称,但是却难以看出深刻的寓意。到了80年代后期,人们将Red Shoes翻译成《红菱艳》,翻译者将英国女演员的红色的舞鞋比喻成为我国受众都知道的红菱,因为红菱虽然生活在污浊的泥塘中,但是却冰清玉洁,娇艳动人,尤其是红菱弯弯的角,就像是我国古代女性悲惨的三寸金莲,而这与电影主题不谋而合,可以说《红菱艳》比《红舞鞋》更加能够体现出这部电影的内涵与意境美。风靡一时的美国电影Home Alone被我国翻译者翻译成为《小鬼当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小鬼是大人对孩子的昵称,表现出大人们对聪明伶俐、智勇双全的小孩发自内心的喜爱,而电影中敢与歹徒斗智斗勇的小欧文正是符合小鬼的形象。“当家”指的是一个人能够领导全局,而电影中的小欧文一个人在空荡的房间中与两个歹徒斗智斗勇,就像是一个勇敢的大当家的形象。所以电影《小鬼当家》将名称与内容统一起来,并且蕴含了我国丰富的文化内涵。
电影艺术是生活的再现,因此电影名称也包含了许多民族文化元素,我们需要遵循审美原则与文化原则,在翻译工作中尽可能地还原原国家的文化信息,并且用最为贴切的形式来对受众传递。如今电影翻译工作作为新的文学艺术形式,用自身独特的审美理念让更多的优秀的电影跨出国家的界限,让全世界的观众享受了视觉的盛宴,推动了全球的电影艺术发展。
(二)翻译工作的表达差异性
中西方文化的差异还表现在人们的表达与思维方式方面,中国人注重句子之间的意合,靠词语的顺序来表现内容;而西方国家的人们注重句子的形合,语句的结构严谨,具有较强的逻辑性。曾经著名的翻译学家傅雷说过,“中国人与西方人的思维形式具有基本的分歧,中国人习惯综合考虑问题,重视语句的暗示、归纳与含蓄,而西方人注重分析,唯恐语句中缺少逻辑性”。虽然中西方的语句中都是基本的主谓宾结构,但是由于不同国家的思维差异性,所以在基本的句子结构形式上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我们可以看到英文语句的结构紧凑,词语之间的关系都会明确地表达出来,会使用较多的衔接词语。而汉语的句子多数简单明了,句子松散。动画电影《花木兰》词就具有这些特征:
1.Guard:Were under attack!Light the signal!有人偷袭,快点烽火。
2.Guard:Now all of China knows youre here.全中国马上传遍了警报。
电影中的台词十分简单,表现出故事情节的紧迫感,句子中“我们遭到了袭击,马上点信号!”被翻译成“有人偷袭,快点烽火。”翻译成这种四字的短语,并且加上了“快”字,突出了现在情况的紧急,并且让词句节奏对称,而且将信号翻译成烽火,让我国观众迅速理解。在句子2中,如果我们按照英文直译成“现在全中国都知道你来了”就显得力度欠缺,并且难以符合士兵坚毅勇敢的特点与形象,所以翻译成“全中国马上传遍了警报”就显示出果断的语气,并且符合电影表现的内容,还符合汉语的特征。
(三)电影翻译中不同文化的差异性
不同的语言都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与背景,承载了这个国家地区的民族文化,许多地区的语言都具有一定的文化信息,而不同地区的人们很难去理解其他地区的语言,所以我们正确翻译带有地区文化的语言信息就成为电影翻译工作的核心任务。由于不同国家民族具有不同的文化习惯,而这些不同的习惯都直接影响到语言的使用方式,中西方观众存在着文化方面的差异,所以我们翻译工作者要尽可能地帮助观众去理解电影中蕴涵的文化元素。英国电影《魂断蓝桥》在片头出现这样的配音:
Announcers Voice:At 11:15 this morning,the Prime Minister,speaking to the nation from Number Ten Downing Street,announced that Great Britain is at war with Germany.
翻译1:广播员声音:在今天上午十一点一刻,首相在唐宁街十号对全国群众发表了讲话,宣布了英国与德国正处于交战的状态。
翻译2:广播员声音:在今天上午十一点一刻,首相在英国首相府邸唐宁街十号对全国群众发表了讲话,宣布了英国与德国正处于交战的状态。
我们可以看出,第一个翻译能够翻译出原来电影画外音的表面意思,但是对于唐宁街十号并没有进行背景性的补充说明,许多中国观众不了解英国文化就会莫名其妙。而翻译者在第二个翻译中对唐宁街十号进行了地理文化的补充,让观众们了解到唐宁街十号指的是首相府邸,就能够更方便地理解电影内容。
三、结语
由于不同国家社会文化的差异,所以在电影翻译中必定会受到不同文化的制约,因此在电影翻译中会深深印上社会文化的烙印,凸显出中西方文化差异。而在这种激烈的文化碰撞中,记录了社会的变迁与传统文化的发展与传承。当前我国电影事业也在不断地发展,西方诸多优秀电影也不断引入我国,因此会带来更为激烈的文化差异的撞击。我们翻译工作者要融合两种不同的文化,立足于我国民族的独特思维方式,在理解外国电影中的文化后与我国传统文化相融合,才能够做好具有艺术性的电影翻译工作。.
[参考文献]
[1] 张颖,刘军艳.浅谈电影字幕翻译策略——以电影《卧虎藏龙》为例[J].电影文学,2010(20).
[2] 苏玉霞.分析《红楼梦》回目中两个译本的归化与异化[J].文教资料,2010(02).
[3] 王登文.改写·批判·重构——从“硬译”看转型期鲁迅对中国新文化建构的探索[J].作家,2010(06).
[4] 杨苗苗,赵玉闪.电影字幕中文化因素的翻译[J].中国电力教育,2008(19).
[5] 汪莹.试从“归化”和“异化”论《必须重视城市街道商店和单位名称的翻译》和《再谈城市街道商店和单位名称的翻译》的翻译[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10).
[6] 杨惠莹,刘蔚馨.从翻译的审美体验角度谈诗歌翻译中文化形象的转换——兼评李清照《声声慢》英译文[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6(12).
[7] 秦楠.浅析《京华烟云》中的异化翻译策略[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04).
[8] 许建平,张荣曦.跨文化翻译中的异化与归化问题[J].中国翻译,2002(05).
一.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内敛性与开放性
1.中西方内敛性与开放性的文化差异在语言表达方式上的体现
我们中国人要向对方表达意见时往往比较含蓄、内敛,而西方人则会直接地说出来。举个比较生动的例子吧,一邻居夜晚唱歌的声音很大打扰大家睡觉,他的中国邻居就会去敲门然后委婉地说:“我也不睡觉,来听你唱歌。”而他的外国邻居则会开门见山地说:“对不起,你的歌声太大打扰我们睡觉了,请你小声一点。”这样对比看来西方语言表达方式的直接和开放显而易见。
2.中西方内敛型与开放性的文化差异在园林建筑风格上的体现
中国在园林建筑风格上贵曲折,讲究“步换景移”,忌一览无余,如苏州园林就以盘环曲折闻名世界,中国人普遍喜欢那种“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境美。而西方建筑则多是拔地而起,直率张扬,注重表现自我,如高耸入云的哥特式建筑,典型代表是德国科隆大教堂。
3.中西方内敛型与开放性的文化差异在文学上的体现
中国文学在表达上也是重含蓄,忌直露,以淡为美。而西方则比较奔放,会很直接地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以感情激越为胜。这方面很突出的例子就是对待爱情题材的诗歌上。中国诗人描写爱情“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始终不把那种爱表达出来,而西方诗人会高喊“你是我的太阳,爱情之火烧得我浑身焦灼。”这种直言不讳是中国人很难接受的,产生差异的实质在于彼此的审美取向不同。也正因为如此,当我们把某些中国经典文学作品,尤其是诗歌,翻译成英语时往往会狼狈不堪。因为要把那些含蓄深藏的情感一一挖出来,数明白,不免显得有些奇怪和唐突。
二. 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形象概括性与实证严谨性
1.中西方形象概括性与实证严谨性的文化差异在语言结构上的体现
我们中国人说话一般都带有很强的随意性,比如我们见面打招呼时常说:“吃了吗?”还有如“你来了,我走”“看看吧”等简练的语言都反映出中国文化重视思想意念的心领神会,不强求语言形式,注重直观感受和形象概括。相对来说,西方的语言就较为严谨,例如这个英文句子“If you're stuck with someone and feeling tongue-tied,console yourself by remembering that the other person may be feeling as agonized as you.”,乍一看语言表达比较繁琐,要一层层分析才能明白意思,反映了西方文化在语言结构上具有很强的严谨性。
2. 中西方形象概括性与实证严谨性的文化差异在绘画上的体现
中国传统绘画贵泼墨写意,重在“写”,强调“以形写神”,善于表现精神,讲究意境、神韵,偏抽象;而西方传统油画则多注重形式上完整,重在“仿”,善于描摹、仿造事物,重形似、重再现、重理性,偏具象。例如中国画家齐白石的写意画《墨虾》和西方画家达芬奇的油画《蒙娜丽莎的微笑》,这两幅作品大家都很熟悉,通过对比不难发现二者这方面的风格差异。
3.中西方形象概括性与实证严谨性的文化差异在戏剧上的体现
中国在传统戏曲上提炼出了许多艺术化的“程式”,忌生活化的写实,例如我国国粹京剧的四项基本功“唱、念、坐、打”中就有很多虚拟化无实物的表演,具有很强的形象概括性。相对来说,西方戏剧表演多以主客体的对立为出发点,情节跌宕起伏,比如经典剧目《哈姆雷特》中就有多方面的矛盾冲突,分析性的逻辑结构很强,引人入胜,有着其理性严谨性的独特魅力。
三. 中西方崇尚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的文化差异
1.中西方崇尚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的文化差异在价值观念上的体现
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有谦虚的美好品质,做人做事都比较低调,凡事多以集体利益为重,“孔融让梨”这个家喻户晓的道德故事就很好地反映了中国人这种集体主义精神。另外,中国古人为了表示自谦,经常会用“在下”“草民”“敝人”等表示尊重对方的词语自称,中国的姓氏排列一般也都是家族整体姓在前,个人的名在后。还有我们在汉语中提到地方时也总是先大后小,例如我在介绍自己时往往就会说“我是山东省临沂市临沭县临沭镇人”。
相比较而言,西方的个人主义观念突显出来,例如西方人在书面语中自我称呼时都习惯用一个大写的“I”,似乎显得有些张扬。而且西方其他方面的价值观念也几乎与我们相反,比如他们的姓氏总是个人名在前,家族整体姓在后。不仅如此,提到地方时也总是先小后大。西方这种崇尚个人主义的文化是西方人自信与个性的表现,但是从某种程度上说,中国比西方更团结,集体观念更强,毕竟“众人拾柴火焰高”嘛。但我们也应看到西方人更注重表现自我这一特点所突显的优势,他们注重个人的力量和价值,极富钻研和探索精神。很多科学领域也涌现出了非常多的伟人,如爱因斯坦、牛顿、霍金等伟大的科学家,在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中起到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2.中西方崇尚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的文化差异在医学上的体现
中国人善于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规律和实质,往往强调整体而忽视个体的作用。古代我们先人发明的中医就将人的身体看作一个整体,当人身体的某一部位产生不适时一般都是通过把脉、看气息、喝中药、针灸等方法观察病因并内调外理,通过人体各个机制的协调运作改善患病部位的症状,从而达到药到病除的效果。中医比较注重修养调节,自然恢复,治疗方法比较温和。
西方医学上则习惯把人身体的各个部位看作不同的个体,常常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哪个部位患病了就重点针对这一部位进行诊治,而且动不动就喜欢动刀子做手术。虽然最终一般也能达到治病的目的,但总会让人感觉有些惧怕和不适,治疗方法比较极端。不过现在都讲究中西医结合疗效好,中西方不断相互借鉴对方医学上的优势技术,融合趋势不断加深,如今的治疗方法也不像以前区别那么大了。
3.中西方崇尚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的文化差异在宇宙观上的体现
总的来说中西方文化差异基本存在以下几点。
一、文化差异
具体而言在精神上,主要就是中西方思维方式不同。中方的文化思想说到底,关键在于一句孔子的“谦、恭、信、敏、慧”,而西方的文化,正好相反,在于一个“争”字,在处理人事方面以己为先。有人认为,西方文化以结构細节分析居优;东方文化以结构整体综合见长。
文字上,中国由整体象形文字发展而来的会意文字,具有书画同源的特点,句法中主谓关系,修饰关系成分之间的性、数关系和时态,一般不作严格要求,强调以意会来把握。西方由个体字母组成的拼音文字,其句法对主谓关系、修饰关系成分之间的性、数、格和时态,则往往有较严格一致的要求。
语言上,中国在文章章法和文字描写方式上习惯于文章必须有头有尾,层次分明,起承转合,不可颠倒;来龙去脉必须交代清楚,注重整体的完整性;人物描写也以“沉鱼落雁之容,羞花闭月之貌”的整体刻画为特色,注重外在行为的描述。西方的文学作品则可由任意一个中间局部开头,整体时空感不强,倒叙、跳跃、意识流、片段,这些更是其作品之特长;人物描写则以从头到脚,直到睫毛颤动等細节刻画为基本特色,注重不可见的独白和内在心理描写。
二、教育差异
所谓教育的差异,就是两种民族之间不同的文化氛围的差异。两种不同的种族必然产生两种不同的教育体制。无论是从政策层面的实施到体制制度的建设在西方发达国家都几近完备。在孩子们都接受高级的、良好的教育的大背景下,这也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就是有一些学生养成了不良的骄奢习惯。西方文化的教育主旨是培养孩子的自我能力和素质,在教育环境非常良好的情况下,西方孩子的这点缺点也显得不足一提。
相比而言中国文化的背景太深,政府经济负担能力过重,使我们的素质教育发展在目前来看还是不尽如人意。我们的素质教育虽然有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是仍然无法脱离应试教育的阴影。在这种大教育背景下,我们的素质教育忽视了对孩子自我能力的培养以及提高。我们的学生在国际竞赛上的水平很高,但是在生活能力方面却则远不及西方学生。笔者认为,这只是两种文化及社会制度的产物,两种不同的国情,两种不同的教育制度,产生了不同的教育结果,这并不能只从表面来说孰好孰坏,他们各有各发展的优势和瓶颈,我们应该做到“”,使中西方教育在各自不同的土地上都得到良好的发展,摒弃自我的不足,互相吸取对自我有利的方面。
三、宗教信仰上的差异
中西文化的差异还集中体现在宗教信仰上,有些学者认识:中国并没有宗教。显然,这种说法过于草率,但也反映了一定的事实。中国的文化是一种包含性的文化,只要符合中国文化的道德要求并有利于本土文化发展的,一律吸收。当然,宗教也是如此,因此中国长期以来是一个多宗教的国家,而且又有大部分的非教徒。而西方文化强调本体的神圣性和优越性,在宗教上采取的态度和做法与中国大相径庭,例如,多次的、长久的宗教仇杀、宗教裁判所的建立及兴盛等,所谓的“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也由此可以体现得出。相对于中国对外来宗教和文化的吸收和融合,西方更热衷于对外扩张和传播。
这种在宗教上的差异,其形成的原因也与形成时的社会背景有着密切的联。熟悉历史的都知道,佛教、道教的传入和产生是在东汉时期,当时的中国,封建专制已经形成,统治者急需一种能够安抚人心,利于安定的宗教以束缚人们思想,进而维护其统治。而泛基督教系则形成于西罗马帝国最混乱的时候,奴隶制的社会制度正在崩溃,斗争和对抗是当时社会的主题。
四、艺术上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