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公共卫生人才培养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1-0142-03
人才培养一直以来是教育界和全社会关注的焦点,教育为立国之本。目前中国的中小学教育还多采用“填鸭式”或“应试式”的教学方式。进入大学以后,应用什么样的教学方式才能更好地培养高品质的创新人才呢?一直是大学教育所面临的问题。
大学教育中还存在诸多弊端,影响了大学生素质的培养和能力的提高,学术界在围绕大学教育的研究不计其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教”与“学”脱节:教学方式陈旧,没有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缺乏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②“学”和“用”脱节:重视理论学习,忽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学不能致用;③“共性”和“个性”脱节:重视共性发展,忽视个性化培养,重视专业学科教育,忽视人文教育,导致知识面狭窄;④“老师”和“学生”脱节:老师不熟悉学生,学生不了解老师,老师与学生之间缺乏交流;⑤“学问”和“道德”的脱节:只做学问,而不教学生做人、做事的道理,忽视学生“德”的培养;⑥“教学”和“科研”脱节:选拔高校人才科研为主,来自科研上的压力,导致教师重科研,轻教学;⑦“本土化”和“国际化”脱节:关门办学,不了解国际需求,大学教育和国际接轨是大学教育改革的关键问题之一。
在全球化背景下,公共卫生人才培养方面除了面临高教教育的普遍问题,还有其特殊性。非典事件以后,公共卫生体系和社会应急能力等为人们所关注,对我们公共卫生人才的培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在公共卫生人才培养上存在的问题有如下几个方面:①公共卫生人才知识结构不合理,知识面狭窄;②缺乏国际化视野;③缺乏管理和应急能力。针对目前公共卫生专业高等教育存在的弊端,武汉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在教学改革的道路上摸索前行,在培养模式,教学方法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新举措。
一、培养模式
在人才培养上,我院培养理念始终是优秀人才“德”为先,目标是培养一批“国际化”、“复合型”、“实践型”具有专业素质的公共卫生事业的合格人才。
1.独具特色的“综和平台”,避免“学术孤岛”。针对公共卫生人才知识结构不合理,知识面狭窄的问题,武汉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以学生的综合能力与素质培养为目标,注重多学科知识融合、强调个性化培养。针对“培养”和“个性”脱节的弊病,面对不同个性的学生,因材施教,并以此作为教学改革的一个总体指导。充分利用武汉大学的文理学科综合平台,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学生对不同知识的兴趣,适当调整必修课的学时,加强选修课的管理,根据个人兴趣与就业意向,比较系统的选修人文科学、社会科学、数学与自然科学、中华文明与外国文化、跨学科领域等5大领域的通识课程,以改善学生知识结构和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极大限度地发挥个人的潜能,培养能力和信心。通过不同学科学生之间的沟通互动,激发他们对问题的不同的理解和新的思路。
在课程设计方面,以预防医学教学计划为例:近年来,在培养方案上,医学基础和临床课程压缩,加大了选修课的学分,课程体系发生了改变。毕业生应该取得的总学分为176学分,在2006年,选修课学分要求R20学分,而在2013年,选修课学分要求达R63学分。2013年教学计划较2006年明显增加了选修课程的学分(表1)。
通过合理调节必修和选修课程,改变学生的知识结构,使学生可以看到问题的不同侧面,从而对知识产生新的洞察。这种独具特色的“综和平台”,使学生的个性、兴趣,自主、潜能得以充分发展,拓宽了学生的思路,对于培养跨学科、创新型人才,实现知识、能力和素质的结合具有重要的作用。
此外,武汉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顺应时代要求,利用武汉大学这个综合平台,在国内首创全球健康专业。全球健康问题是跨学科、跨文化的复杂问题,需要多学科参与,多学科思维融合和多视角研究。全球健康中心的成立打破学科壁垒,避免学术孤岛,促进学科交叉融合,拓宽了学生视野。
2.实行“全程双导师制”和“烛光导航师”模式,优秀人才“德”为先。“全程双导师制”是武汉大学的一种人才培养的特色模式。从新生入学起就给学生同时配备校内指导老师和校外实习指导老师。校内导师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介绍学习方法,讲授专业知识,拓展知识层面,解析知识难点;校外导师则侧重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提高实际操作能力,提升发展空间,增加实践认知能力和适应未来工作的能力。双导师制作为一种人才培养的新模式,不仅弥补传统模式中理论与实践脱节的弊端,增强学生实践机会,开阔学术视野,提供学生更多的实习和就业机会,而且实现了“产、学、研”的有机结合,这种教育模式教会学生三种能力: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沟通能力,使得学生在国内和国际公共卫生的实践中能更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才能。
武汉大学近年来采用“烛光导航师”的模式,主要针对“老师”和“学生”脱节的弊病,从本科生入学报到开始,老师们从学习、思想、情感,生活,就业等多方面进行辅导,建立教师关爱学生的机制。武汉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积极实施烛光领航计划,学院教师积极担任烛光导航师。“烛光导航师”模式,拉近师生距离,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起到心灵引路的作用。针对“学问”和“道德”的脱节的弊病,始终把把“德”的培养放在首位,不仅强调职业道德,也强调社会公德。
3.“一请二送三联合”模式,拓宽国际视野;“综合实习实践基地”模式,增强实践能力。针对“本土化”和“国际化”脱节的弊病,公共卫生学院采用“一请二送三联合”的模式,即:第一,请进来讲学。第二,送出去学习。第三,接受海外学者和学生来学院访问学习并开展联合培养。主要形式包括:学生交流学习、教师互访讲学、联合培养人才、课题合作研究等,学院实施办学国际化以来,确立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多渠道地拓宽了国际交流与合作,使得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内容不断丰富,层次不断提升。先后与美国夏威夷大学、杜克大学、田纳西大学,马来亚大学等国外高校公共卫生学院(中心)签订合作协议,实施了双方学生交换计划和联合培养计划;并开展各类合作项目和研究项目,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近年来,聘请外籍教师,专家、学者来校进行短期讲学或开设讲座,并通过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和实行双语教学,实现了异域文化体验的课堂化,这是也是对大学教学方法的一种改革。该模式扩大学生国际视野,是武汉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创新型人才的重要特色。
在拓宽国际视野的同时,公共卫生学院也强调立足国内,针对公共卫生学生缺乏管理、应急、实践等方面的能力,公共卫生学院在国内建立综合实习实践基地。如武汉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与深圳市坪山新区政府合作共建公共卫生实践基地,探讨共建公共卫生实践基地的运行模式。坪山新区的综合实践基地建成以后,不仅为培养公共卫生人才提供了科研、实习、实践的基地,更为当地卫生事业的可持续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综合实习实践基地的建立是高校与地方政府卫生合作的典范,是武汉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培养复合型,应用型,实践型的公共卫生人才的另一特色。
二、教学方法
针对大学教育目前存在“教”与“学”脱节;“教师”与“学生”脱节;“学问”和“道德”的脱节等弊端,在教学方法上也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
1.强调个性化的教学方式。新形势下,面临诸多国内、国际重大公共卫生新议题,传统公共卫生人才教学方式暴露出不少的局限性,包括:人才缺乏个性化,诸多能力不足,用人单位普遍反映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强、面对现场复杂的情景一筹莫展等情况。在此背景下,学院在教学中尊重多样化的人才和学习方式,强调个性化的教学方式。第一,指导个性化选课,开展个性化培养。在校内、校外导师的帮助下,制定学业计划和职业计划,具体包括选择个性化“通识课程”、制定个性化社会实践计划、参与导师课程或在导师指导下申报大学生创新课题,以及指导毕业论文、推荐工作单位。第二,丰富第二课堂,弥补教学计划不足。鼓励学生根据学业计划和职业计划,积极参加相关报告和讲座,并由班主任和辅导员纳入第二课堂考核。同时,针对公共卫生热点、前沿,邀请海内外知名专家,社会专业人士来学院做学术交流或报告,让学生们感受大师的精彩,弥补第一课堂不足。
2.采用灵活的教学方式。学生在学习中不是一个旁观者的角色,作为老师关键的是引导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老师在讲课过程中,鼓励学生随时提问。以国外教授在讲授中美医疗保健制度的差异比较时为例,他不是用课件简单地把两者的差异列出来,而是让学生根据自己以往的经历、知识和想象,列出目前医疗保健制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可能解决的办法。这样授课方式,使学生记忆更深刻,也锻炼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此外,国外的大学教育通常没有像我们这样的全国统编教材,老师上完课后,往往留有大量的参考文献。为了鼓励学生主动学习,课后也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参考文献,要求学生到互联网找寻与课程相关的文献。它不仅有利于学生的主动学习,而且也有利于让学生了解学术的最新动态。
3.提倡合作学习。在学习中,孤立的学习方式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与他人合作,往往使得学习效益明显增加。分享自己的想法和应对他人的反应,拓宽对问题思维,也加深对问题的理解。随着社会的发展,要求学生在具备必要的自身能力之外,还应该具备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团队精神的培养,实际上也是一种道德素养的提升。团队精神的培养作为学院的一个培养理念,深入每个教学环节中,利用集体协作来完成教学内容,在教学中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根据专业课程的特点,分别选择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教学方法,取得了一定效果。案例教学法通过大量个案分析,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融会贯通,提高分析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三、师资队伍建设
高校教师是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主导力量,因此,提升高校教师素质显得尤为关键。武汉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深刻理解到如果没有好的师资队伍,无论是人才培养,还是知识创新,都会无从谈起,所以学院在师资队伍建设上下大功夫。
1.引进人才,不断夯实内力。学院要发展,就要重视人才的引进。学院近年来引进一批优秀青年教师,目前全部的教师拥有博士学位。学院针对性引进了一批管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生物学和数学等学科背景的专职骨干教师,优化教师队伍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和学缘结构,培育了一批多学科融合的师资团队。即使如此,学院仍把师资的培养放在首位,使用与培养相结合,老教授起传帮带的作用,同时鼓励年轻老师外出交流和学习。
2.国际视野,教书育人德为先。我院鼓励教师“走出去”,包括进修学习、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开展科研合作等;同时“请进来”,包括接受国外访问学者进修、共同授课、共同编写教材、共同撰写项目申报书,建立稳固的联合“课程组”和“课题组”。例如,我院“人口与健康”、“行为与健康”、“环境与健康”3个研究室由国际专家担任室主任。聘请国外知名专家为武汉大学珞珈特聘教授,每年来学院工作3个月,共同开展教学科研活动,指导硕士生和博士生。通过“请进来”与“走出去”,我院教师100%具有海外(境外)学习或工作经历,目前正在实施青年教师第二轮“海外研修”计划,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此外,因为教师为学生楷模,所以学院也一直强调职业道德建设与学科建设同等重要,树立“师德兴则教育兴,教育兴则民族兴”的观念。
3.开门办学,聘请校外导师。公共卫生学院在人才培养上一贯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不仅注重校内老师的培养,同时积极开展与国内外公共卫生学界的专家合作,开门办学。学院聘请校外导师,均属公共卫生领域的权威专家,具有较高理论水平和实践经验,利用校外导师的所长为我院培养合格人才。
四、结语
在全球化背景下,武汉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以国际化办学、开拓全球健康学新领域等作为自己人才培养的特色进行探索和实践。在国际化视野公共卫生人才培养方面,已探索出一条成功的道路,学院教学、科研实力得到快速发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学生国际化视野得到拓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锻炼,创新思维及科研能力得到提高,学院本科生升学率、毕业率连年保持在93%以上,位居全校前列,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得到用人单位高度认可。我们相信只要采用开放纳新的态度大力推行高校教育改革,才能为我国的公共卫生事业培养出“国际化”、“复合型”、“实践型”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王玲.论我国大学教学改革应突破的六个瓶颈[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1(4).
[2]杨玲.关于当代大学教育改革的理性思考[J].都市家教,2012,(8):54.
[3]季秀琴.深化大学教学改革培养创新型人才――基于文献的分析[J].理工高教研究,2008,27(4).
[4]崔榕.关于大学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高教高职研究,2010,(1).
[5]钟勇为,王亚欣.大学教学改革研究的基本问题到底是什么[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9,22(3).
【关键词】 公共卫生;应急;人才培养;效果分析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1)10-1621-0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严重影响人群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公共卫生事业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我国现阶段国情而言,处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第一线的基层应急处置人才能力的提高,对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1],因此,很有必要尽快建立一支高素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人才队伍。2010年通过实施《宾阳县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人才培养》项目,努力探索和实践我国基层应急型公共卫生人才的培养模式。
1 宾阳县疾控人力资源现状、特点与知识需求
1.1 人力资源现状:2007年12月,因疾病控制与卫生监督两项体制改革,宾阳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原来的卫生防疫站基础上组建而成, 至2010年,中心核定编制为80人,在编职工81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76人,占职工总数的93.83%;工勤人员5人,占职工总数的6.17%。年龄结构为:55岁以上2人,占2.47%;45-54岁14人,占17.28%;35-44岁52人,占64.20%;30-34岁13人,占16.05%,无29岁以下人员。专业技术人才平均年龄为41岁。学历结构为:本科学历10人(全部为医疗卫生专业),占人员总数的12.35%;大专学历47人,占58.02%,中专学历的18人,占22.22%,高中及以下学历6人,占7.41%。职称结构为:高级职称4人,占人员总数4.94%;中级职称32人,占39.51%;初级职称30人,占37.04%;其它无职称的人员15人,占18.52%。
1.2 基层在职人员的特点:2010年宾阳县中心在职人员有四大特点,一是年龄偏大,专业技术人才平均年龄达41岁;二是高学历人员所占比例较少,多为中专或专科学历,甚至无正规学历;三是因受自身专业基础知识和单位条件限制,没有条件接受继续医学教育跟踪现代医学科技的发展,知识与技能难以得到充实和更新;四是专业技术知识面窄,实践操作技能低,无法适应新的疾病控制工作职能,无法满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需要,应急人才综合素质亟待提高[2]。
1.3 在职职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知识的需求:经对全中心在职人员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在培训的形式上,85.53%(65/76)的职工希望参加上级部门举办的短期培训班或到兄弟单位参观学习;47.37%(36/76)希望到上级部门跟班学习,其中实验室人员8人(占实验室人员总数的80%);94.74%(72/76)希望聘请专家到本单位上课;在培训的内容上,71.05%(54/76)的职工希望系统培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与报告要求、监测资料的分析与利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与资料的分析、实验室采样检测,防控措施效果评价,调查报告的撰写、信息的交流与沟通技术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相关知识与技能。
2 基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人才培养的实践和做法
2.1 派出业务骨干参加上级部门举办的培训,接受当前突发公共卫生应急处置知识新要求、新方法。
考虑到该类的培训配给县级参加人员的名额的有限性、培训知识的前瞻性、培训内容的独立性,主要选派中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业务骨干参加,共派出18名25人次参加该类培训。要求培训回单位来后,1周内于科室内对科员进行培训,2周内于举办全员培训,使全体职工能够及时掌握当前全国、全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新的要求、新方法,使参与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人员应急处置理念、技术得到更新。
2.2 派出实验室人员到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跟班学习,提高实验室检测能力。
充分分析本中心所用的实验室仪器设备与上级业务指导部门的相近性,依托南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培训师资力量,选派5名(占50%)实验室业务技术骨干分期分批到南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跟班学习15天,分别学习先进仪器设备的维护与校对、病原微生物的检测、常见毒物的检测、实验室采样试剂的配制等知识。要求学成回单位后,于本科室内进行带班培训,其他实验室技术人员全面掌握所学内容。
2.3 利用本单位的师资,开展中心内部全员培训,扎实基础知识。
认真分析中心的人力资源,充分利用现有的师资力量,充分发挥各学科带头人的作用,组织开展各学科基础知识的培训,内容包括艾滋病、结核病、免疫规划等疾病预防控制知识,以全面提高全体职工专业知识水平;其次组织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法律规范、技术规范知识的培训,使全体职工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事件相关信息的报告范围、内容、时限等基本知识有所了解或进一步的熟练掌握。
2.4 聘请上级专家到本单位授课
2.4.1 开展专题培训 分别聘请区、市两级各1名专家到中心授课,所聘请的两名专家不仅有丰富现场应急处置实践经验,而且均熟悉全市、全区、宾阳县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特点以及宾阳县应急处置工作开展的成效与存在的问题。专家通过典型的案例,亲身的经历,全面讲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流程各环节的知识点,关键点,并用图片形象反映当时事件的场景及处置情况,使所有的学员如临现场,参与其中。同时通过听取专家对本县应急处置事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基本掌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与报告、监测资料的分析与利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测与预警、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现场卫生学调查,实验室采样检测,调查资料收集、分析,现场防控措施的落实等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流程。
2.4.2 开展应急处置模拟演练 以人禽流感应急处置为背景开展应急处置模拟演练,演练流程包括事件接报、应急前工作的准备、应急方案预案的制定、现场处置、实验室采样检测、资料的分析以及组织协调能力等。演练方案的编写首先由中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主要管理者起稿,交由中心专家成员讨论核定,然后根据聘请的专家审核后提出的建议,进一步对方案进行修改,并作预演后确定。演练严格按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规范处置要求开展,演练完毕由聘请的专家进行点评。通过方案的制订、修改,预演、正式演练、点评等一系列的环节,进一步加深应急处置人员全面的领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与报告、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现场卫生学调查,实验室采样检测,调查资料收集、分析,现场防控措施的落实,调查报告的撰写等应急处置技能与技巧。
3 培训效果
3.1 使中心所有职工基本掌握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要求。考核结果表明:培训前该类知识答题正确率为59.21%(45/76),培训后答题正确率达89.47%(68/76),培训后答题正确率较培训前提高了51.11%,明显高于培训前。
3.2 制订或完善了本辖区内重点、常见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预案30种,类别包括水污染应急预案、核事故应急预案、食物中毒(食源性疾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不明原因肺炎、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流感、伤寒副伤寒、细菌性痢疾、麻疹、甲型H1N1流感、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手足口病、其它感染性腹泻、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水痘等,预案体系完整率达90%以上,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提供了技术保障。
3.3 传染病疫情的监测、分析能力得到提高。首次开展对本县重点防控的传染病,如:艾滋病、手足口病、甲型H1N1流感、季节性流感、流行性腮腺炎进行趋势分析或专题分析,并及时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报告,为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提供防控决策依据。
3.4 实验室检测人员病原微生物检验检测能力明显提高。在2010年从业人员健康体检标本中检出沙门氏菌4株,在食品安全风险样品检测中检出沙门氏菌4株、金黄色葡萄球菌2株、副溶血性弧菌2株、阪崎肠杆菌1株,这是近10年来在该项工作的开展中首次检出致病微生物。
3.5 应急处置人员对事件应急处置调查报告书写的意识及水平得到提高。能及时从不同角度提出处置报告,如流调人员的调查报告,检验人员的检测报告,消毒人员的疫点终未消毒情况报告、疫情报告人员的疫情分析报告等。
3.6 应急处置人员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敏感性得到加强,及时处置事件相关信息意识加强,事件规范处置指数得到提高。2010年共接到或监测到突发公共卫生相关事件90起,经及时规范处理,仅11起达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标准,事件发生数较2009年(39起)下降71.80%,无特大、重大、较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事件规范处置指数较2009年提高23.61%。
4建议
应急处置人才队伍的建设是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基础,多层次、广适应性、全方位性的应急人才队伍培养显得越来越重要,培养和造就有中国科特色应急处置人才是有效应对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治本之策[3]。因此应建议各级政府、业务部门的领导要高度重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人才培养工作,完善应急培训体系,加大人才培训专项经费的投入,采取派出学习,参加国家级专家举办的培训、专题研讨,到兄弟单位进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经验交流,聘请专家授课或到现场指导等灵活多样的有目的、有针对性、系统全面的培训模式;同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人员要加强自身工作能力的提高,采取自学方式,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及技术水平,有效的服务于群众。
参考文献
在总结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具体做法的基础上,分析了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所取得的成效以及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经验启示,为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专业教学改革提供借鉴。
关键词:
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实践;启示
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专业是培养具有广博的知识、能在医药卫生领域有效从事各类管理工作人员的专业[1]。由于医药卫生领域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灵活性,所以卫生事业管理需要具有较强的知识应用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的创新型应用人才。我国正处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关键时期,对公共卫生事业管理方面的应用型人才需求更为突出。但是,由于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在我国还是一个年轻的学科,大多数高校中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仍旧沿用传统教学模式,以讲授为主,注重知识的传播,忽略实践和知识应用能力的提升。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且获得的知识与实际脱节,学生知识应用能力不足,无法有效从事卫生事业管理的具体工作,导致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与卫生事业管理发展的严重不适应。因此,推进公共卫生事业管理教学改革,建立卫生事业管理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从而培养大量适应卫生事业发展需要的卫生管理应用型人才,已经成为高校面临的一个十分重要的任务。我校从2009年开始,探索建立了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取得了良好效果,一些经验值得借鉴和推广。
1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为了培养适合我国卫生事业发展需要的卫生管理应用型人才,我校积极推进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专业教学改革,创新课程体系和培养模式,探索构建了以创新为导向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1.1优化和完善卫生事业管理课程体系
课程建设是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是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基础。只有构建完善的、符合应用型人才特点的课程体系,才能培养出合格的应用型人才。我校在充分调研国内医药院校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含公共事业管理(医药卫生方向)专业]课程设置状况的基础上,分析了现有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不足,并通过构建相应的数学模型科学分析卫生管理方面的能力需求状况,据此构建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该课程体系在以往基础平台课+专业平台课+通识平台课课程体系的基础上,结合卫生事业管理知识面广、实践性强、行业准入要求高等特点,增加了人文课程模块、专业创新课程模块、专业实践应用课程模块和认证课程模块,使得课程体系更完善,更符合培养适合专业发展的创新型适用人才。同时新课程体系改变了原有的大课设置模式,实施多课程、小课时的课程设置构架,有利于在拓展学生知识面的基础上提高学生自学能力。
1.2积极推进教学方法改革,建立完善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
良好的教学方法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基本途径。有效的教学方法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把握度,还可以提高学生对卫生事业管理具体工作有效感知,同时还能塑造和锻炼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我校在完善课程体系建设后,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全面深化教学改革,将有利于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方法全面融入各类课程教学中。具体做法是根据课程特点,选择恰当的教学改革方法,并将教学改革与课程绑定,持续实施。如:公共事业管理实行讨论式教学、医院管理实施参与式教学、管理学原理实行案例教学、医药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实施模拟教学法、药事管理实行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BL)教学法等。通过将这些现代教学方法全面融入专业主干课程和专业方向课程中,从而全面持续培养和塑造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应用知识能力,增强了学生对社会的适应性和学生的专业素养。
1.3强化实训及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知识应用能力
实训和实践教学是提升学生应用知识能力的重要抓手,也是培养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的有效方式。我校十分重视实训、实践教学,一方面建成了专门的实训室,配设了7套课程实训软件,课后通过实训强化专业知识的应用;另一方面通过鼓励和支持学生参与社会实践丰富知识体系和人生阅历,从而提高其应变能力和适应能力。
1.4将科研融入教学,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创新是发展的动力,知识的应用不是简单地将所掌握的知识作为使用对象,而是要将获得的知识作为工具来指导实践,是创造性地开发、利用知识。科学研究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有效运用知识来分析和解决新问题的重要措施。为了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我校积极将科学研究纳入学生教学内容中,一方面,通过导师让学生参与到教师的科学研究活动中;另一方面,将学生科研作为素质拓展的一个必须环节,列出专项经费用于学生科研立项,并鼓励学生参与各类科学研究和学术研讨,同时学校还支持学生申请相关课题研究。通过一系列措施提高学生参与科学研究的广度和深度,扩大学生科研覆盖领域,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1.5改革考核评价方式,引导学生注重知识应用
考核评价是教学的最后环节,主要是检验学习效果,但是考核评价方式对学生学习以及获取知识的方式具有引导作用。注重能力的考核方式往往会引导学生在能力提升方面下更多的工夫,注重实践的考核将促使学生强化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我校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专业改变了注重知识考核的传统考试模式,将创新能力考核、实践动手能力考核和知识应用能力考核有机结合起来,全面考查学生知识获取和知识应用能力。同时,还将课堂参与、平时科研、实践、实训等也纳入到考核中,并恰当地提高其成绩比例,有效地引导学生在平常的学习中也注重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升。
2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效果
通过几年的探索,我校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日趋成熟,整体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从考试成绩方面来分析,实施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后,2011—2015届毕业生平均成绩绩点呈现出明显上升趋势,其中2011届毕业生平均成绩绩点比2010届毕业生提高了16.3个百分点,2015届毕业生比2010届毕业生提高了19.17个百分点(数据来源于甘肃中医药大学教务系统学生成绩统计)。从学生学习效果来分析,每年的跟踪调查均显示,学生对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具有极大的认可度。其中,2015年调查结果显示:94.30%的学生认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能大幅度提高自身能力,93.23%的学生认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能大幅度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91.41%的学生认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比传统教学模式更有效,82.67%学生认为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获得了更为丰富的知识,92.51%的学生认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塑造和提高了创新思维,89.46%的学生认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了压力机制和动力机制,有利于推进学生自主学习。从就业状况来分析,实施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后,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学生就业率从2010年的73.64%增加到2015年的93.36%,其中研究生升学率从2010年的6.32%增长到2015年的17.96%,并且考入“211”和“985”大学的研究生比例大幅提高,2015年83.15%考研学生考入“985”或“211”高校。这充分证明实施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具有良好的教学效果(数据来源于2015年课题组调查)。
3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经验总结及启示
顺应时展,培养应用型人才是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方向。培养应用型人才必须打破传统知识灌输式的教学体系,建立现代的以创新为指导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我校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为高等教育改革提供了有效的启示。
3.1合理的课程体系是实施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前提
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本质还是一种传播知识和能力的过程,其始终是以课程体系为基础和前提,因为所有教学都是根据课程设置而进行教学安排的,所以有效实施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的知识应用能力,必须首先要设计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这种课程体系必须体现实践性、知识复合性,同时还要有利于综合能力提升和课程教学实施,我校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也是从课程体系建设开设实施的,良好的课程体系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指明了方向。
3.2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应用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
应用型人才培养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需要运用多种方法、多种途径进行持续培养和塑造。不同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起到不同的作用,如案例分析法侧重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景模拟有利于培养和塑造学生创新能力和应变能力,实训和现场实践则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亲验式教学法可以帮助学生提高知识的应用能力,PBL教学法则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等[2]。应用型人才培养是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必须是多种现代教学方法的综合应用。同时要将这些教学方法贯穿于本科教学全过程,实现能力和知识的持续提升,这样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应用能力,最终实现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目标。
3.3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必须注重提高学生理论知识水平
知识是能力提高的基础,也是创新的前提。学生如果没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做支撑,其综合能力也无法得到有效提升,创新性也就得不到明显体现[3]。因此,培养应用型人才也必须十分重视基础知识的传播,全面提高学生知识面和文化素养。在很多教学改革中,单纯认为应用型人才就是掌握某种技能操作或某项技术的技术人员,因此只是注重学生的操作动手能力的培养,而忽略了提高学生理论知识水平,使得学生虽然掌握了某种技术或工作程序,但是由于缺乏理论功底,综合能力得不到提升,创新不足,学生最终成为一个简单的执行者或者机械的技术操作者,知识应用能力和适应能力都不强,更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必须强化基础知识教育,在课程设置上也要充分考虑基础课程的比例,从而让学生全面掌握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拓展知识面,然后才能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这样才能培养出真正意义上的应用型人才。
3.4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是以创新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是以塑造和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目标,而不是简单赋予学生某一种技术、技能[4]。所以,应用型人才不能简单地通过实践、实训或者技能知识传播来让学生掌握某种工作技术即可,而应该通过创造性思维的塑造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推动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创造性地解决工作、学习中面临的问题,从而更好地适应专业的发展、适应社会的发展,而不至于出现职业生涯短期性和专业领域的狭窄性。基于此,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必须是以创新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必须要注意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提高创新能力。
3.5实施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必须完善培养体系
应用型教学模式不仅要完善课程体系、实施多元的教学方法,同时还需要对教学过程、教学具体实施等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要对不同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等进行合理的安排和优化,对教学程序、教学环节、任务分配、考核和评价方式等进行协调,促使各课程、各环节、各模块能相互支持,形成有机统一体和全面的实施体系,这样才能保证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各种教学活动全面开展,防止出现随意性,降低教学效果。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还要注重发挥学生在培养体系中的主体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其参与性。
参考文献:
[1]钱怡.高等院校卫生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与就业环境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1):7-8.
[2]罗中华.亲验式教学法在我校医院管理课程教学中的实践[J].甘肃中医学院学报,2014,31(2):105-107.
有关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研究和讨论已经是国内高等教育的基本话题;作为地方性院校如何借助区域特色提升教学质量,更好地服务地方社会也成为关注的焦点之一;与地方政府的合作办学,已成为当今高校发展的主要出路之一。这些对于发展高等教育事业,提高高等教育的专业针对性,实现高等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和资源共享具有积极意义。
近年来,政治与管理学院与咸阳市秦都区民政局、咸阳市渭阳西路街道办事处等地方政府围绕公共事业管理人才的合作培养,建立了一系列教学合作平台,开展了大量实践和研究活动,取得了较理想的人才培养效果。
一、校地合作有助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教学
1998年,为了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公共事业服务体系对管理人才的需求,教育部设立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该专业以培养具备现代管理理论、技术与方法等方面的知识以及应用这些知识的能力,能在公共事业单位、行政管理部门从事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为专业目标,因而该专业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综合性特点。
如何培养学生的实践工作能力,如何构建适合新环境的公共事业管理人才培养模式,一直是我国相关高校在教育教学研究中重点关注的内容之一。云南大学是最早经教育部批准开办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学校,他们在专业研究中明确提出“建设校外稳定实习基地,加强与公共部门和相关企业的联系”。这已经成为目前高等教育的新趋势。
通过与地方政府合作,可以让学生在校期间就进入未来工作环境,了解第一手的社会资料,积累工作实践,体会专业价值,强化专业精神。更重要的是,通过校外实习实践活动,学生可以跟机构的工作人员学习到更多的实践工作经验,而这恰恰是该专业必须的却在校内教学中无法学到的东西。
有序组织学生为社区民众提供适当的服务,学生在社区服务实践中不仅可以使知识,技能水平得到检验、提高,还能使专业认知、职业道德、工作态度以及人际交往能力等得到全方位优化,使之成长为社会急需、民众欢迎的适用人才。
另外,大学生经常参加基层社区服务活动,他们会在社区服务中发现比较难以解决的现实问题,就会自觉不自觉的把这种疑问带到课堂上,在教师进行知识点讲授时,他们就会集中精力认真听讲,从而达到教与学良性互动的效果。
二、校地合作有助于提升学校服务地方的能力和水平
由于我国的社会管理体制尚不完善,公共服务体系还不健全,很多社会组织体系尚未形成,社会管理、运作、服务人才队伍尚不充足,特别是专业化水平不高,这一切恰恰为公共管理专业在与地方合作中创造了巨大的发展空间。
通过校地合作人才培养活动的开展,在解决高校教育教学困境的同时,学校师生可以参与到地方社会建设中,真切地感受到地方社会管理体制、公共服务体系、管理服务队伍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可以帮助政府加快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而且在为社区民众提供教育服务的过程中,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地方强化社会建设的人才需求,了解到社区政府、广大民众对社会公共服务的需求等,有助于学校在以后的教学中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培养更加符合社会需求的专业人才。
相对于政府工作部门而言,高校一般拥有更强大的专业人才队伍、更完备的教学场所和更多的教育资源,地方政府可以借助学校的这些资源提高人员培训工作水平,更能够吸引更多的学校教师参与有关地方的经济发展战略政策研究与论证,进而提升政府的决策水平。
另外,通过长期的合作,可以促使学校与地方政府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有利于高校其它业务活动的开展,更好地实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建设的功能。
三、开展校地合作培养的实践与探索
1、借助专业实习,组织学生开展社区教育与服务。
借助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知识优势,以公共事业管理、公关关系、社区管理、社区服务等课程为依托,开展专业性社会管理与服务。通过与合作社区协商沟通,定期在社区中举行各种参观、主题教育与社会服务活动,让学生策划组织、参与整个活动流程。这样既为学校相关课程提供了难得的见习机会,增强了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解决了社区在文化教育方面资源的不足。
2、依托专业特色,实行社区“顶岗实习”制度。
在不影响学生正常理论学习的前提下,加大实践教学力度,安排学生进入社区进行“顶岗实习”。
一方面学校建立有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保障“顶岗实习”的教学效果。另一方面,由社区工作人员全程专业指导“顶岗”学生的实习,对学生每阶段的工作进行评价考核与指导。学生则高度重视“顶岗实习”在专业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带着任务参加实习工作,积极配合学校、社区的工作安排。
3、通过志愿者活动,弥补政府和社会对弱势群体关怀的不足,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社会发展的不平衡,个人自身的境遇和个体健康状况等各方面的差异,不可避免的衍生出一些弱势群体,他们迫切需要来自社会的帮助和关爱。但是,来自政府或者社会层面的关爱往往是比较宏观而简单的,相对于现实微观的需求来讲远远不够。而高校青年志愿者参与社区服务的行为往往是多方面的、直接的、灵活而长期的,感情上更深入,更细腻,这比起政府宏观方面的关怀就更能显示出它的优势。
为此,咸阳师范学院利用与地方政府和NGO机构的合作关系,派遣在校大学生以志愿者身份参与社区活动,既弥补政府和社会对弱势群体关怀的不足,又提高了大学生的专业综合素质。
近年来,咸阳师范学院学生参与了“社区居家养老”、“社区建设文明建设”、慈善机构义务演出、义务拍卖会等多种类型的志愿者活动,取得了较好的实践效果,先后被各类媒体大量报道,部分学生还被地方政府授予“优秀社区志愿者”称号。
4、开展社区干部培训活动,提升社区现有工作人员素质与能力。
近年来,咸阳师范学院依托专业优势,与咸阳市民政局合作开办了多次社区干部培训活动,为地方政府培养、培训基层工作人员500人次以上;开展了各类型经验交流会和座谈会多次,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四、高校与地方政府合作办学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高校与地方政府合作是培养优秀专业人才的根本途径,在理念、内容、模式上高校组织与地方政府之间如果能达到有效合作,优势互补,就能促进高校和地方政府的共同发展,实现双赢。如何建设实践教学基地,使学校和地方政府通过合作达到共赢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1、需求互补,合理定位是校地合作可持续发展的前提
高校的发展需要区域环境的支撑,地方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与地方高等院校的发展是互为前提的。区域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客观上也需要高等教育的配合与服务,高校与地方政府合作进行人才培养,合作的结合点就是尽最大限度为地方社会与经济发展服务。
作为一所与地方政府合作办学的高等学校,与地方政府则是一种互相依托的关系,地方政府的支持对高校的办学定位、办学特色、学科专业设置等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同时,地方政府具有管理、规划、政策、财政等优势,借助这些优势,地方政府可以为高校发展提供更好的平台和保障。
参与合作办学的学校必须主动适应社会,找准合作办学的结合点,以自身可以提供的,地方机构需要的专业或学科为突破点,采取优势互补、需求互补的原则,以服务社会的理念,根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结合自身专业特色,合理确定办学层次、人才培养目标以及社会服务定位。
2、保证教学质量是人才合作培养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培养高质量人才是每一个学校的历史使命,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对于开展校地合作办学的高校,其培养的人才是否符合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质量要求,能否为地方社会认可则是所有教学活动的关键。
学校应严把教学质量关,以学生能力培养为主线,以教学质量为前提开展各项合作。积极开展校外实践教学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研究,与社会各行业之间建立紧密的对接与合作关系,与地方政府及其基层部门构建合理可行的合作平台,形成长效合作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7(b)-0231-02
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一直是困扰高校发展的头等大事,尤其是作为地方高校,科研能力薄弱,往往以教学为主体,促进就业就是地方高校的重中之重。生物工程专业虽然是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应用学科,但是因各种原因,使生物工程专业近年来成为就业“红牌警告”专业,面对当前的就业环境,我校借“十二五”生物工程专业综合改革的契机,针对专业特点,探寻就业难、就业率低的原因,“以就业为导向”,从人才培养上多方面发展促进就业,使生物工程专业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国家级特色专业,使红牌专业没有成为我校就业的后腿,为我校成为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50强高校增彩。
1 生物工程专业就业难的原因
生物工程专业是由微生物学、化学、生物化学、化学工程和计算机科学等相互交叉发展而成的一门复合性学科,被视为21世纪三大前沿学科之一,是培养掌握生物工程专业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实验技能、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能够在生物工程及相关领域,从事生产、管理、教学、新技术研究及新产品开发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然而,生物工程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一直不高,使生物工程专业近年来成为就业“红牌警告”专业,主要原因有:
1.1 国内生物工程应用型产业发展不够
国外,生物工程取得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它已是当今世界发展最快的专业之一。全球生物工程的发展对各国的经济发展带来重大的影响,尤其是欧美一些发达国家。在国内,生物产业有了大幅的发展,生物行业也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发酵行业,已涉足到医药、食品、饲料、农药、保健品、食品添加剂、燃料、环境及空间生命支撑系统等各个领域。但是,生物工程技术的开发应用还不够普遍,工业化大规模生产的生物产业企业较少,和世界发达国家还有较大差距,生物工程应用型产业还有待发展。产业规模小、新型生物工程应用领域还未发展起来影响了该专业的就业。
1.2 生物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参差不齐
生物工程是1998年教育部本科专业调整时正式设立的,由原来的部分生物化工、微生物制药、部分生物化学工程、发酵工程等专业转化而来。当时,全国乃至全世界都掀起了生物学的热潮,21世纪也被誉为生物学的世纪,而生物工程因为沾了生物的边,也被炒得很火,大量学校开办该专业,相对于未完全发展起来的产业,毕业生已经饱和,而新型产生的生物工程应用领域,对生物工程专业人才要求较高,一般需要继续深造学习,要求更高的学历。加之,生物工程专业口径很宽,所要求的科目多而不精,各个层次高校开办该专业情况千差万别,专业方向也各有不同,专业课设置不是很成熟,生物科学专业课和工科知识学习均深度有限,各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参差不齐,毕业工作前景不是十分明朗。
2 解决生物工程就业难的对策
针对生物工程专业就业难的现状和产生的原因,我校“以就业为导向”,从各个方面努力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促进就业。
2.1 不断调整人才培养方案适用就业需求
生物产业在不断的发展,比如,以前,传统产品啤酒、酱油、味精等发酵产品的生产一直处于主导地位,到目前逐渐涉足到医药、食品、饲料、农药、保健品、食品添加剂、燃料、环境及空间生命支撑系统等各个领域,并且在就业方面生物发酵方面的岗位越来越少,而新兴产生的生物工程领域需求的就业岗位在逐渐增加。为了适用这样的就业变化,以前我校生物工程专业的方向主要以发酵工程为主,逐渐转变为生物制药和发酵工程为主。相应的增加了《实用药物学基础》《生物制药工艺学》《抗生素工艺学》等配套课程。对于企业需求工程应用型强的人才,我校增加了工科知识学习的课时量和深度,加强了实验、实践和实习教学质量,培养企业更认可的应用型人才。
2.2 改善教学质量、提高综合素质,提高毕业生质量
基金项目: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建设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4.23.0080
生物工程专业作为一个应用性极强的工程技术学科,是将生命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产业化的关键,是一门通过改造和设计生物的结构与功能,能更经济、更有效、大规模地为人类提供所需各种产品的技术学科,是生物技术成果走向工业化的关键,它已经渗透到农业、食品和医药等多个领域。生物产业领域的迅猛发展也引起了生物行业对应用型人才的大量需求,也对该行业人员的业务素质、工程技术能力以及实践经验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要求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和教学过程中要把培养高级专门应用型人才当作重中之重。
沈阳农业大学生物工程专业成立于1999年,近年来发展比较迅速。校生物工程专业从成立之初,就以为社会及行业输送专业技术型人才为目标。新形势下,结合本地相关行业特色、突出专业特点,建立多层次、全方位的人才培养模式和与之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培养具有现代知识体系和较好的素质、扎实的行业训练与追求卓越时代精神的复合应用型人才,为地方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起到了示范和带动作用。
1培养目标与要求
结合当前注重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三者融合发展、培养学生可持续的全面发展的要求,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综合改革中,积极借鉴“CDIO”的教学理念,进行全方位的构思与设计,培养专业技能和职业道德均过硬的生物工程创新性应用型人才。
2重构并完善课程体系
按照“基础服务专业、专业服务行业”的学科逻辑思路设置课程,创新基于“CDIO”理念的综合应用能力培养、符合行业需求的课程体系,合理安排理论课程体系、实验课程体系和实践课程体系,并逐渐转为重创新,重能力培养,重实践性,增加灵活性的课程体系构建。
在大学本科总共四年的教学过程中,理论和实验课程的学习占据大学本科前三年的教学过程,大三阶段学生可选择不同方向的专业选修课,并和专业教师挂钩,进入专业教师的研究室,参与到教师的科研项目当中,锻炼动手能力的同时增加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适时开出相关实验训练课程,确定与其专业各方面综合能力相关的实验。通过实验课程,可以进一步巩固专业课程的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为今后在人才竞争中打下良好的基础。而对于实践教学环节则是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机会接触一线工厂和生产实际,目前到相应工厂实习具有一定的困难,实践教学效果较差。针对这种情况提出通过安排专任教师定期参与企业生产实践、技术服务等活动,协同广大学生一并走进生产车间,既锻炼了教师和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实践教学能力,又为企业提供了理论技术支持。通过这样多层次、多元化的实践教学体系,为拓宽学生专业素质训练途径、培养专业热情、夯实专业技能提供坚实基础。
3调整专业教学内容
课程教学内容的科学设计与合理编排,在专业人才培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审视过去的教学方案时,发现诸多问题:一是内容面窄,对专业基础的重视程度较差;二是内容重复,很多课程之间存在重复教学的情况;三是内容更新慢,跟不上学科发展的步伐;四是专业课程知识分割过细,各门课程过分强调各自的系统性、完整性,缺乏整体考虑。针对这些问题,将在改革过程中采取相应的措施。如增加基础性课程和实践性教学内容,拓宽知识面;内容上有重复的课程则并在一门课中进行主要介绍,使内容起点高、适应性强;常年开设讲座,由教师介绍学科进展和自己所从事的研究概况,弥补教科书出版跟不上学科发展步伐的不足;请企业家到班级上课,进行案例教学等方式。
4教学团队建设
根据专业发展对教师的要求,采取企业生产挂职锻炼、学术交流、国内外访问进修、社会引进与聘请等措施,努力建成一支技术水平高、实践技能强、责任心强、师德高尚为专业群共享的教师队伍。
参考文献
[1] 孙利芹.生物工程专业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和教学改革探索[J]. 广东化工,2013,40(19):164-165.
[2] 董新红,王秀丽,李海云.以就业为导向的生物工程特色专业建设初探[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2013,29(4):47-49.
[3]张雅利,孔宇,亓树燕,莫晓燕. 生物工程综合实验课程的构建与实施[J].教育教学论坛,2014,13:202-204.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3)08-0013-02
2013年4月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了全国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评估报告。报告通过对“师资队伍与资源”、“科学研究水平”、“人才培养质量”、“学科声誉”等一级指标及一级指标下的主要二级指标和重要数据项的分析,采用“分段分析”、“均衡性分析”、“分类分析”和“发展态势分析”等方法对全国各参评单位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整体水平以及主要一级指标进行了评估和定位。具体内容可在教育部学位中心网站()查询。尽管该报告评估指向是研究生教育,但无疑对如何提升高校本学科本科生教育亦有很强的借鉴作用。因此,本文结合内蒙古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发展,分析讨论了内蒙古大学本学科的现状及其现存差距,进而提出了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的提升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的整体水平的建议。
一、内蒙古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简介
内蒙古大学于2008年11月成立环境与资源学院。环境与资源学院是内蒙古大学重点扶持建设的新型学院,是内蒙古大学与环境保护厅共建学院。内蒙古大学1994年招收第一届环境科学专业本科生,1998年(第七批)获批为环境科学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999年起由生命科学学院、化学化工学院和环境保护局联合招收环境科学专业硕士研究生。2005年获环境工程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2010年环境科学本科专业被评为自治区级品牌专业,同年新增环境工程本科专业。2011年获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学院自成立以来,本着“保护环境,善用资源”的理念,逐步形成环境与资源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为一体的学科群。学院现已形成环境地球化学、环境微生物学和环境规划与管理3个稳定的研究团队,2个研究团队入选内蒙古大学科技创新团队。目前在环境地球化学、环境微生物学、环境生物技术、环境生态学、环境规划与管理、湿地环境修复和环境污染防治工程等诸多领域开展科研工作,在自治区具有一定的优势和明显的区域特色。
学院现有专业技术人员32人。教师中有教授4人、兼职教授1人、副教授8人,有博士生导师4人,硕士生导师7人,校外兼职硕士生导师11名;专任教师中有博士(后)29人,2人在读博士,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90%。学院的专任教师中绝大多数来自于国内外重点高校或高水平研究院所,形成一支学缘和知识结构合理,以中青年为主的、具有国际学术视野的、能从事前沿性科学研究和承担重大重点项目的师资队伍。
二、内蒙古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现状
根据该报告对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参评单位群体的整体水平分布和内蒙古大学在参评单位中的相对位置,结合其按评估指标体系,逐级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及部分主要数据项的水平状态的分析,在82所参评高校中,内蒙古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整体水平和学科声誉目前处于全国中下水平,而科学研究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方面则与其他高校存在较大差距,尚属下游,亟待提高。具体指标及排名如表1所示。
三、提升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科水平的意见与建议
不论该报告评估体系是否合理、客观,但总体来说,学院今后需要在师资队伍建设、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等方面有所加强和亟待提高。
(一) 以高层次人才引进为重点,构筑人才高地
紧密结合自治区和学校人才工程计划,依托重大科研项目,重点引进和培养科技领军人才、学科带头人和中青年学术骨干;通过学科交叉和重大科研项目的协同攻关,培养创新团队;结合产、学、研,培养开发应用型人才;建设一支结构合理、学风优良、富有创新精神和国际竞争力的科技研发和管理队伍,开创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新局面。同时,建设1个省部级教学团队,建设1个省部级科研创新团队,师资队伍总数达到40人至45人,博士比例达到90%以上。另外,着力建设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
力争获得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新增地质资源和地质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使研究生教育涵盖到污染控制、废物资源化和能源化、水资源管理、地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等研究方向。
表1学科整体水平及各一、二级指标位次统计表
■
(二) 以高水平为切入点,强化科学研究
相比科研项目和科研经费而言,本学科科研产出明显不足,中、英文论文数量偏少,缺乏具有代表性和标志性研究成果。依托科研项目,鼓励、督促和支持科研人员及时将研究成果发表。结合创新团队建设,力争在发表具有代表性高水平学术论文上有所斩获。
坚持产学研结合,加快成果转化。通过联合、共建、融合等方式,加强与企业和科研机构的多种形式合作,广泛开展人员交流,合作研发,通过合办科技创新机构、人员培训机构等途径,形成产学研结合的有效机制,积极建立与企业、科研机构之间有效的联系渠道,积极参与以企业为核心,高校和科研机构共同参与的技术创新体系,不断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的步伐。力争在工业废水和农业废弃物的资源转化方面有所突破,实现产业化示范工程;在湿地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可再生资源特别是工农业固体废物、城乡固体废物资源化与产业化方面实现重点突破,积极争取科技成果获省部级奖项和申请及授权发明专利。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6C-
0181-02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技术工人供不应求的现象突出,尤其是每年春节后,这一情况更为突出。但2012年暑期广西机械高级技工学校教师到区内外多家企业走访调研后发现,即使企业给出了较高的薪资,还是难以招到合适的人才。经调查了解得知,原因是现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产生了新的变化,从原来的单纯讲究高超技艺,转变到了现在的除专业能力外,更提出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要求,要求员工具备责任心、诚信,能够适应工作中的各种突况,具备自我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创新能力、与人沟通与合作的精神等,即对员工的职业素养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而当前技工院校的大多数学生的职业素养还未能符合要求。
作为现代企业一线技术人才培养的基地,技工院校的教育教学必须紧跟时代的步伐,紧跟企业的要求,而职业教育定位于职业素养教育已成为职教界人士共同努力的目标。那么,应如何培养技工院校学生的职业素养?对此,本文拟以广西机械高级技工学校为例作一探讨。
一、职业素养的内涵
职业素养是指职业内在的规范和要求,是在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包含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行为、职业作风和职业意识等方面。
职业道德就是同人们的职业活动紧密联系的符合职业特点所要求的道德准则、道德情操与道德品质的总和,它既是对本职人员在职业活动中行为的要求,又是职业对社会所负的道德责任与义务。
职业技能,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可以定义为:按照国家规定的职业标准,通过政府授权的考核鉴定机构,对劳动者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进行客观公正、科学规范的评价与认证的活动。职业技能即指学生将来就业所需的技术和能力。
职业行为,是指人们对职业劳动的认识、评价、情感和态度等心理过程的行为反映,是职业目的达成的基础。从形成意义上说,它是由人与职业环境、职业要求的相互关系决定的。职业行为包括职业创新行为、职业竞争行为、职业协作行为和职业奉献行为等方面。
职业作风是指从业者在其职业实践和职业生活中所表现的一贯态度。它是敬业精神的外在表现。敬业精神的强弱决定着职业作风的优劣,而职业作风的优劣又直接影响着企业的信誉、形象和效益。
职业意识是指作为职业人所具有的意识,具体表现为:工作积极认真,有责任感,具有基本的职业道德。
二、“工学结合、能力本位”人才培养模式概述
一直以来,职业教育课程设置多偏向技能训练,忽视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近年来的相关调查显示,许多学生即使具备合格的岗位技术也因为职业作风不过关、职业意识淡薄、缺乏基本的职业道德等原因被企业拒之门外,因此,在校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已迫在眉睫。
广西机械高级技工学校根据自身实际,提出“工学结合、能力本位”的人才培养模式,以提高学生职业素养。该模式根据职业能力的形成过程,将职业能力形成分为三个阶段,并将职业素养教育和就业指导贯穿始终。
工学结合是学生职业能力形成的关键教学环节,主要通过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使学生能够尽快将所学专业知识和能力与生产实际相结合,实现在学期间与企业、岗位零距离接触,使学生快速树立起职业理想,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练就过硬的职业技能,从根本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能力本位是指从职业岗位的要求出发,确定能力目标。通过校企合作,在校企双方共同研究与论证的基础上,按照岗位群的需要,层层分解,确定从事行业所应具备的能力,明确培养目标,设计教学内容、方法和过程,注重技能型人才革新能力、操作能力、指导能力、学习能力、执行力、协作能力和责任心七项核心能力要素的培养,形成“敬业尽责,精细操作,好学合作,革新进取”技能型人才。以技能考核为主要评价方式,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将考核方式向多样化转变,使学生逐步适应职业岗位,最终形成良好的职业情感。
三、构建“工学结合、能力本位”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学生职业素养
下面以广西机械高级技工学校的重点支持专业――电气运行与控制专业即电工专业为例,阐述如何通过构建“工学结合、能力本位”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
从图1可以看到,“工学结合、能力本位”人才培养模式融入三年教学中,分为职业认知、职业认同以及职业熟练三个阶段。
第一学年:职业认知阶段。本阶段主要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与电工专业基本操作技能。通过“校企合作、工学交替”的方式,首先确定人才培养目标,然后将目标融入专业基础技能模块教学中。在学习公共文化基础知识、电工专业基础知识、电工专业基本技能的同时,将职业生涯规划纳入教学范畴,让学生在刚入学时就明白自己所学专业的培养目标,了解专业的发展方向,逐步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增强对未来职业的兴趣,在培养其掌握基本职业技能,达到电工专业初级工技能水平的同时,让其具备基本职业意识,为将来到企业就业打下良好根基。
第二学年:职业认同阶段。本阶段主要培养学生岗位专项技能和职业素质。这一学年主要加强学生的电工专项技能实训,以校企合作为平台,以电工专业技能模块为载体,进行电工专项能力训练,使学生具备该专业专项技能,强化其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让学生参与学校工厂综合服务生产性实训基地的生产服务活动,培养其岗位能力和基本职业能力,通过技能鉴定,取得电工中级工职业资格证书,为电工高级工考证做好准备。同时,在这一学年中,进行企业文化进校园特色项目的建设,从先进企业的文化理念中吸取有价值的元素,实现学校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对接,使学生在学校就有机会了解、熟悉并认同企业文化,养成良好的职业作风,提高职业素养。
第三学年:职业熟练阶段。本学年主要培养学生的独立工作及岗位拓展综合能力。为了让学生尽快适应工作岗位,第五学期首先让其在学校实训基地进行相应电工岗位的操作综合技能训练,并将岗前教育融入岗位综合技能培训过程,第六学期按照“深度融合、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校企合作原则,通过“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方式,安排学生到相关企业顶岗实习,培养他们的独立工作能力,解决企业生产实际问题。在本学年中,还根据本专业国家职业标准(高级工)对学生进行强化训练,强化其岗位能力和基本职业能力,为其将来取得电工专业高级工职业资格证书做准备,并为其成功转型为职业人打下良好基础,很好地实现了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对接。
总之,只有抓住学校“以就业为导向,突出技能,为企业服务”的办学理念,将职业素养教育渗透于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才能全面地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作风、职业行为等方面的职业素养,提高学生的职业生存能力。
【参考文献】
[1]戴士弘.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杜莉萍.职业素养训练系列教材――模拟员工训练[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10
[3]本期话题:用工荒逼出“脑体倒挂”折射了什么?[J].职业技术教育,2012(6)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重大改革项目,目的是培养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生物制药产业作为21世纪最具希望和发展潜力的新兴高技术产业,不仅对国民经济的发展产生巨大的拉动作用,并且为人类的疾病防治带来更多、更安全、更有效,甚至难以替代的手段。这种迅猛的发展对生物药物的设计、生产和管理的高级专门技术人才有着迫切的社会需求。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制约着我国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高等教育担负着培养专门人才和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使命。培养大批受过良好工程教育并具有坚实基本工程素养和卓越创新能力的未来工程师是国家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目标的必然要求。
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制定生物制药“卓越工程师”的培养目标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目标的重点在于改革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高校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机制,提升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也就是说“卓越培养计划”要培养的是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需要并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较高的综合素质、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的高级应用型人才。我们在国家通用标准的指导下,按照行业专业标准的基本要求,结合中国药科大学的特色、办学理念和生物制药专业应用型卓越工程师的培养目标,制定了生物制药专业“卓越工程师”的培养目标:培养面向基层、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系统掌握生物制药的理论和技能,具有扎实的化学、生命科学、医药学基础,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的高级应用型人才,能在医药企业第一线从事生物药物的设计制造、技术开发、应用研究和生产管理等方面工作的“现场工程师”。其核心就是工程实践加科研创新。我校按照“卓越工程师”的要求,按照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对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和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整体设计人才培养方案,科学制定培养“卓越工程师”的学校标准、企业标准和教学计划,深入研究理论与实践课程教学大纲,强化校企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建立相应的配套政策和建立质量保障体系,积极探索培养高层次生物制药专业卓越工程师人才。作为首批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和生物制药工程师计划依托专业,生物制药专业始终坚持把“面向生物医药产业,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作为建设高层次应用型专业的指导理念。大胆尝试校企互动合作,企业全程参与人才培养各环节,体现“本科-研究生”教育对接、“大学-生物医药企业”产教协同的专业建设特色,实现学校、企业、学生三赢,引领国内生物制药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在人才培养模式上,突出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并且不断围绕行业对人才的需求进行教学探索和改革,积极将企业反馈意见用于提升教学质量。在国内率先制定并实施以“工程实践和科研创新”能力为核心,校企“共享师资、共建课程”为特色的“生物制药工程师”培养计划。
二、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大学课程体系是指大学根据本校制定的人才培养目标而设计和构建的由既各自独立又相互关联的一组课程所构成的有机整体,是大学人才培养的主要载体,是大学教育理念付诸实践和人才培养目标得以实现的桥梁。生物制药专业本科阶段学生主要采取“3+1”应用型工程师培养模式,实行校企联合培养,即3年时间在校内进行理论课学习和实践环节训练,培养学生的基本理论、工程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累计1年时间在企业“真刀真枪”学习和实践,完成基于岗位的项目课程、工程实践以及毕业设计,培养学生的工程素质、职业素养和实践创新能力。两个阶段的学习分别制定相应的校内培养方案和企业培养方案。对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进行了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课程设置方面,强化了“工程”的概念,增加和工程领域、生产领域密切相关的课程,同时,聘请有经验的生产企业人员进行针对性的授课。第二,早期科研训练:学生从进入卓越工程师班开始,就配备指导教师,每位导师指导4―5名学生。学生平常要参加导师所主持的开放课题、创新课题或其他研究性课题。由导师根据学生的表现评定成绩,给予相应的学分。第5―6学期让学生轮流到生物化学、微生物制药、生物制药、生物信息、分子生物学等学科实验室,在指定导师的指导下,为每个学生制定个性化的早期科研训练计划,让学生尽早参与部分教师承担的国家和省部级创新项目及企业合作项目的研究,使学生了解到不同学科的实验技术、科研方法,开阔学科视野,拓宽思维空间,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第三,充分利用我校自有的大型实训基地,培养和强化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依托中国药科大学实训大楼的GMP生物制药车间进行综合实训,包括微生物育种实训、代谢控制发酵实训、分离和纯化实训、生化分析检测实训和制剂实训等。根据实训项目计划书,进行为期一个月的校内实践。实训期间,学生按照岗位SOP进行菌种培养、发酵、提取、分离纯化、制剂等岗位的操作,了解生物制药车间内设备的结构、工作原理及工艺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通过校内的实训,可以大大缩短学生从学校到生产企业之间的适应期,有利于学生在实习阶段直接参与企业的生产过程。学生在实训结束后,提交一份实习报告,结合实训期间的表现进行综合考核,通过考核后,获得相应学分。第四,充分利用我校已有的校企联合办学的基础和优势,让学生去企业中学,在企业中做,在生产实践第一线上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基本技能、工程综合能力,以及表达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在企业学习阶段,由企业提供实训场所,安排有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指导学生,通过学生现场的实践与学习,结合药物生产全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如生物药品生产、质量检测、GMP实施、生产车间及生产工序的设计、施工、检测、监理、运营、维护、管理等),使学生了解和学习医药企业的先进技术。
三、改革教学方法和考核方法
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其他教学环节的实现方式不仅要保证学生有效地掌握教学内容,确保学生的能力得到培养、训练、形成和提高,而且是保证每门课程或教学环节的目标得以实现的重要手段。
因此,根据教学内容选择最合适的教学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工程类课程的一大特点就是实践性比较强,如采用传统的“灌输式”课堂授课,既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而且学习起来也枯燥难懂。因此需要教师采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如基于问题的探究式学习、基于案例的讨论式学习和基于项目的参与式学习等研究性学习方法。目前,针对生物制药卓越工程师班的多门课程都在进行课程改革,以生物制药设备课程改革为例,由于该课程实践性强、学习难度大,教师设计了以探究式教学为导向并联合采用案例教学法进行授课的模式。首先以探究式教学为导向,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探究式学习应体现科学探究的特征、方法和过程,但又区别于科学家的首创性的探究,对于学生探究学习的课堂教学设计,不能脱离“学习”而盲目追求探究的形式,探究式学习的目的是掌握探究的步骤,领悟探究的方法,自主地建构知识,因此需要教师给予必要的指导,对在课堂中进行的探究式学习,必须进行精心设计;其次,联合采用案例教学法进行授课,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收集各种工程项目和科研课题的具有代表性的案例,不仅可以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还可以使学生认为自己所学的知识十分有用,大大增强了学习的兴趣。也就是说,一方面始终采用以探究式教学为导向,教师始终要在启发诱导下进行教学,以现有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为学生营造出自由表达、充分质疑、深入讨论的良好环境,让学生通过个人、团队等各种解难释疑将所学知识用于实际问题解决;另一方面配合案例教学法,运用一些最新科研成果、工程项目或企业实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例激趣,以例说理,以例导行”,这一教学方法的改革将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有利于更好地理论联系实际,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
另外,改革考核方式和评价标准也是势在必行。我们正在探索使教师和学生均成为评价主体,因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需要了解自身的进步,也需要知晓自身的不足,因此,学生也应该成为评价的主体,完成自我评价,并参与对同学的评价。这就意味着要改变教师是唯一评价者的惯例,做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在评价形式上,我们也在探索多元化评价形式,如习题作业、问题讨论、阶段报告、随堂测验、个人展示、项目训练、设计方案等,随着我校网络教学平台的建立与完善,我们可以采用网上答卷、论文答辩、研究报告、项目设计、创新竞赛等多样化的考核方式,多角度、全方位地测量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水平,促进人才培养。
四、完善教学管理制度
为了保证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我们将对特色班的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进行监控与评价。建立新的教学质量评估体系,制定并实施以加强素质教育和提高创新能力为核心的教学质量评估体系,积极进行考试方式的改革,改变只重知识不重能力的考试评估方法,建立新的学生评价体系,引导学生重视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同时我们还将建立毕业生质量跟踪评价机制,跟踪学生在企业的发展和成长,保持和毕业学生的联系,学生毕业后根据发展需要可以到学校继续学习深造,学校为学生构建终身教育体系。
五、培育实践和创新能力师资
聘请优秀、成功企业家和创业者进校成为导师,为学生讲授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领域最新科研成果、先进技术及产业化经验,优化师资结构。通过学、研、产多方交流,使教师了解到本专业最新的发展动态和未来发展方向,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可以大大改变课堂教学与生产实际相脱节的弊端,有助于构建创新型医药学专业教师队伍,拓宽医药院校的师资来源,造就一支专兼结合的高水平“双师型”教师队伍。
首先,与全国多家药企广泛合作,建设国家级、校级、院级等不同层次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中国药科大学建校于1936年,是中国最早建立的以药学研究为主的专业性高等院校,是一所历史悠久、特色鲜明、学风优良、在药学界享有盛誉的教育部直属、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与国内外多家医药企事业单位有着良好的合作关系,在进行科研项目合作的同时,商谈实训基地建设的可能性,争取每年发展2―3家医药企业作为我们的校外实训基地。另外,有大量的中国药科大学校友正活跃于全国各医药企业的管理岗位,他们对母校怀着深深的热爱和感激之情,希望能为母校的建设尽自己的绵薄之力。我们可加强与这部分校友的联系,争取他们的支持与帮助,建设更多、更优质的校外实训基地。
其次,与企业合作开设课程,编写教材。通过与江苏先声药业有限公司、石药集团等多方的协作和探讨,制定并实施以“工程实践和科研创新”能力为核心,以校企“共享师资、共建课程”为特色的“生物制药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确定了适合企业需求的课程教学内容,并由企业技术人员负责课程的讲授,真正实现了“将教室搬到了企业的生产车间”。
最后,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加强对具有发展潜质的中青年优秀人才的培养力度,通过重点培养和支持,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一批中青年骨干,进一步优化教师队伍的结构,提升教学水平。针对生物制药发展特点,实施中青年教师海外进修计划项目,选拔优秀的中青年教师,派往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学习交流,使本专业教师切实增强与国外学者的充分交流,掌握前沿科学理论和相关技术,拓宽国际视野,培养国际化人才;实施中青年教师企业进修计划项目,选拔优秀的中青年教师,派往生物医药大型企业带教交流,使本专业教师切实企业现状和需求,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等多个领域开展产学研的合作,在合作中取得共赢。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不但在层次上逐渐提高,而且对创新能力、应用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正在发展生物医药产业,推进产业升级,因此需要一大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我们力求培养生物制药专业大学生创新素质,实现产、学、研更紧密、更有效的结合,实现在实践中育人,这将有利于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培养人才的创造性,取得良好的育人效益。
参考文献:
[1]林健.面向“卓越工程师”培养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5):1-9.
[2]中国启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EB/OL].http:///edu/edu-zcdt/news/2010/06-28/23
66051.shtml.2010.
[3]汪泓.更新人才培养观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的理论与实践创新[J].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教育研究,2010,(3):1-4.
[4]贺小贤,刘欢,丁勇,王丽红.基于“卓越工程师”培养的生物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ducation and Education Management,2013,(3):252-258.
[5]林健.面向卓越工程师培养的研究性学习[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6):5-15.
Talent Training Mode Explorations of Biopharmaceutical Excellence Engineers Based on the Core of Engineering Practice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Innovations
WU Min,LIU Yu
一、面向地方公共卫生的人才培养
(一)完善人才培养体系
地方公共卫生服务水平的提高和完善需要大量的公共卫生人才,大力发展我国地方公共卫生服务事业的关键也就是人才。为地方培养合格的、高质的公共卫生人才,是我国高等医学院校为地方公共卫生服务的最基本形式。医学院校的发展应该与地方公共卫生服务事业的需求发展相结合,不断努力提高公共卫生人才的教学质量。医学院校为地方培养公共卫生服务人才,首先就要不断完善自身的人才培养体系,保证为地方培养合格的公共卫生服务人才。医学院校在完善人才培养体系过程中要重视以下方面:
1. 加强医学生预防医学教育
预防医学教育是医学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方面,但是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方面。医学院校教学中,无论是专科医学还是全科医学,都必须要重视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预防医学教育。通过预防医学的教育,可以加强医学生对预防医学的认识态度,提高专业知识技能,并可以帮助学生在日后的临床行医过程中能够敏锐的感觉到存在的公共卫生问题,并及时的进行报告,第一时间的解决公共卫生问题。
2.公共卫生人才的层次培养
医学院校对公共卫生人才的培养应该根据不同的要求氛围不同的层次进行人才培养,其中应该以大专或本科学生为主培养基层社区的公共卫生服务人才;对公共卫生硕士应该培养成为更高层次的公共卫生领导者。通过对不同层次人才的的不同培养,可以更好的完善学生的知识体系,更好的为地方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提供必要的支持。
3. 强化对在职公共卫生人员的继续教育
公共卫生技术人才在毕业后还是要通过医学教育进行不断的培训、提高。医学院校应该强化对在职公共卫生人员的学历教育,要积极的为创造条件,为公共卫生的专业开设成人学历教育,并可以实行相对宽松、合适的弹性学分制,准许参加培训的公共卫生人员分阶段的完成全部学业,并鼓励在职的公共卫生人员参加到学历教育中,提高整个地方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中人员的学历层次和专业技术能力水平。
(二)拓宽人才培养途径
医学院校为地方提供公共卫生服务的主要方法就是要为地方培养适合的公共卫生人才,因此医学院校必须要根据实际的情况选择适合的培养途径,不断丰富和拓宽人才培养的途径,而这些人才培养途径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 教学方法改革
医学院校长期以来都是以传统的知识讲授为主要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在新时期内仍是需要提倡的,但同时为了追求更高的教学效率和完善的教学体系,就必须要继续的、充分的挖掘这种传统教学方式的内在优势,以培养学生更为扎实的医学基本知识。
2. 教学模式创新
医学院校的教学模式往往较为单一,因此医学院校为了更好的服务于地方共公告服务,就应该要根据本校的实际办学条件和办学特点,并结合人才培养的要求,选择设计适合本学校的教学模式。通过对教学模式的创新,培养多样化、多层次的公共卫生服务人才。医学院校可以通过弹性学分制的设立来吸引更多的在职公共卫生人员进入学校学习,不断完善全方位的教学模式。
3. 重视医德和职业素质教育
公共卫生服务作为一项特殊的工作,对其工作人员的培养和职业培训必须要在强化专业知识教育的同时,重视医德和职业素质教育。医学院校在进行专业知识和节能培训的过程中,还必须要辅以针对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教育,在学习过程中强化学生对我国公共卫生事业发展和人类健康保健事业发展贡献力量的使命感和紧迫感认识。
二、加强公共卫生研究
(一)增加地方科学研究比重
医学院校的主要任务除了对公共服务人才的教学培养、以及附属医院的医疗工作外,还肩负着进行科学研究的工作。在医学院校为地方公共卫生服务事业提供服务的过程中,应该在重视教育和医疗工作的同时,还应重视增加对地方科学研究的比重。医学院校通过增大面向地方的科学研究比重,可以更好的开展公共卫生的研究。医学院校除了要在教学阶段积极的争取国家的科研项目外,还应该加强与地方科学研究结构、省市重点科研企业之间的联系,充分的发挥医学院校在人才、技术、设备方面的优势,通过有计划、有组织的引导和鼓励学校教师在突发公共事件中的应急处理、疾病预防与控制、环境检测和食品安全防控、社区医疗保障、卫生管理等方面的研究,来不断的提高为地方公共卫生服务的能力。
(二)重视科研成果转化
医学院校在重视医学知识教学的同时,还要增加对地方科学研究的比重、增加科研课题研究,但在此基础上,医学院校还应该要积极的采取更加多样化的方式,促进科学研究成果的转化。科学研究的成果只有通过有效的技术开发,才能够真正的转化为可以应用与生活、生产的物化现实生产力,才能够对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起到促进的作用。医学院校在重视科学研究的同时,也必须要强化对科学研究成果进行转化的意识,不断的探索更加丰富的教学和企业合作的模式,通过与企业之间的科研合作,建立产业技术的战略联盟,加强学校科学研究实验与企业生产开发的衔接,为地方建设一批能共服务于地方建设、具有较高及鞥整理的可以成果转化基地和技术转移中心,全面的附近科学研究成果的转化。
三、全方位拓展社会服务功能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高等学校的社会服务职能也变得更加丰富。医学院校除了承担着教学工作的任务外,还应该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社会需求来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在做好基本社会服务的同时,可以开辟更多的服务渠道来为地方公共卫生服务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
(一)宣传文明卫生理念
现代大学负有创新文化、引领社会、宣传民众的使命。据调查统计,2003年我国公民基本科学文化素质达标率仅为1.98%,与发达国家情况相去甚远。中国人随地吐痰、乱扔垃圾等不良习惯已为世人侧目,公民卫生意识急待提高。早在上世纪40年代,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就提出了“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而且包括身体、精神和社会适应的完好状态”的现代健康观,被认为是现代社会医学和卫生革命的理论基础。
传承和普及医学和健康思想文化,普及现代健康观,加强卫生宣传教育,是提高中华民族科学文化素质的重要方面,也是医学院校社会服务的重要内容。医学院校可以根据地方实际的卫生情况,以及在日常行医过程中所发现的地方性的常见病和季节性的常见病等常见疾病进行宣传,向公众进行科学的解释,引导公众参与到卫生宣传中,保持对健康知识的学习热情,促进公众形成更加健康的生活方式。温州医学院一直高度关注这一工作,常年开展各种以卫生宣传和健康教育为主题的义诊活动,开设健康教育进社区活动,将卫生宣传教育作为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基本内容,组织出版了一系列面向公众的卫生宣传和健康教育普及报刊和读物,提出了让公众走近现代健康理念的口号。
(二)积极献计献策
医学院校的专家、教授通常在公共卫生领域内,对一些涉及到地方公共卫生服务的问题有着权威的、科学的、专业的发言权。而在地方的公共卫生服务工作中,积极的专业的意见对公共卫生服务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有着重要的作用。医学院校在服务于地方公共卫生工作中,要支持并鼓励其教师和专业的技术人员积极的参与到政策的制定中,通过自身专业领域内的咨询决策工作来推动地方公共卫生服务政策的科学制定。
(三)重视卫生防病工作
卫生防病工作通常是地方公共卫生工作的重点,而卫生防病工作的开展需要医学院校融入与地方,并要主动的与政府相配合,发挥自身优势,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和义务,以此来为地方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做出必要的支持。医学院校可以充分的发掘学校在人力、物理方面的各种资源,与地方群众的健康情况相联系,尽可能的满足地方群众在公共卫生方面的各种需求,满足群众对疾病预防、科学质量方面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傅华.如何培养合格的医学人才来夯实公共卫生这道墙[J].复旦教育论坛,2005,3(1):87-89.
1对象和方法
1.1抽样问卷调查
2005年6月,以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上海市和区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预防保健机构中专业技术人员1 019人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被调查者基本情况,对从事公共卫生工作的认识及态度,对人才建设的认知程度、满意度,对单位人才建设状况的评价和培训需求。课题组成员对回收的调查问卷逐项检查核实,凡填写完整率在95%以上者属有效问卷。共回收有效调查表1 008张,有效率为98.9%。
1.2专家访谈
选取市、区县卫生局、市、区县级专业防治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内从事疾病预防控制、预防保健或卫生管理专业人员和行政管理者以及医学院校从事公共卫生教育的25位专家作为对象,进行专题访谈和个别访谈。访谈内容:上海在公共卫生专业人才建设所开展的工作、取得的成效和经验,目前上海公共卫生人力资源现状和人才建设的需求、存在困难和突出问题,造成这些困难和问题的根源,解决问题的对策和方法。
1.3统计分析
用SPSS 13.0软件对调查资料建立数据文件,由两人分别独立录入全部数据,然后对2份数据文件进行交叉比对,数据检查无误后再进行统计分析。计算各分类项目的人数、构成比和均数以外,采用趋势χ2 检验对等级资料进行分析。
2结果
2.1公共卫生人员队伍存在的问题
2.1.1专家对公共卫生人才队伍主要问题的认识95.45%的专家认为,目前我市公共卫生人才队伍的主要问题为人员结构不合理,90.91%的专家认为是队伍人员知识面窄,86.36%的专家认为是学历层次低和工作技能不完善。
2.1.2目前紧缺的人才在谈到目前公共卫生队伍中最紧缺的人才时,100%专家认为是高层次学科带头人(85.71%)、项目管理人才、宏观管理型人才(57.14%)和社区公共卫生护士(57.14%)。
2.1.3专业技术人员对本单位人才结构的评价专业人员对本单位人才结构(主要是学历和职称构成)是否合理的看法不尽相同。认为合理或不合理的人数都在50%左右。学历越高、职称越高的专业技术人员认为有缺陷和不合理的比例越高,学历和职称越低认为合理或较合理的比例越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趋势=9.462 ,P=0.002;χ2趋势=10.385,P=0.001)
2.1.4专业技术人员对知识和技能培训的需求调查发现专业技术人员最希望补充的前3位知识是心理学、统计流行病学和卫生管理学,其他较重要的知识是临床医学及社会学和社会医学。专业技术人员最希望补充的前3位技能是应急处置实际工作操作能力、计算机应用和人际沟通技能。其他较重要的技能是公共管理、英语听说读写和科学研究能力。
2.2专家对公共卫生人才队伍存在问题产生原因的认识
专家普遍认为,比较重要的原因是(按照重要性排序):历史遗留问题没有解决(90.91%)、政府相关部门的政策支持力度不够(86.36%)、人才发展的舞台不够宽和待遇低(68.18%)。
2.3专家对人才建设困难的认识
专家认为,专业机构的主要困难依次为:专业机构的工作定位不明(73.33%)、资金保障不足(66.67%)、上海市的人才政策限制(60.00%)、单位中原有人员在大环境的影响下不思进取(53.33%)、上级行政部门或相关部门文件规定的限制、用人单位对人才引进的自不够。
3讨论
公共卫生人员队伍的建设与公共卫生机构的功能定位和工作特点相互适应,这是本次研究用于分析问题的基本依据。以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为例,疾病预防控制人员队伍需要完成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承担7项公共职能[1],其发挥的作用又应该与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特点相适应,即:① 疾病预防控制是公共卫生的重要组成部分,最终目标是促进公众健康,延长寿命;② 疾病预防控制的服务对象是全社会群体;③ 公共卫生的实质是公共事业管理,必须得到政府强有力的领导和相关法律法规的保障;④ 公共卫生的实施涉及社会的各方面,需要多部门参与和医防结合;⑤ 疾病预防控制事业的发展应有经受过良好教育和多学科背景的人员队伍作为支撑。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目前我市公共卫生人才队伍的主要问题为人员结构不合理、队伍人员知识面窄和工作技能不完善、城乡分布不均和数量不足。我们将结合相关研究结果对这些问题和产生的根源进行分析。
3.1队伍结构不合理
结构的不合理主要体现在类型和层次的不合理。目前在公共卫生系统最为紧缺的3类人才分别是专家型人才、综合管理型人才和全科型人才。从公共卫生体系内的专业发展来看,与整合之前防治机构的职能相比较,学科功能增加、工作方式更为复杂,这要求公共卫生人员团队既要能够开展常规业务又要能够开展应用性研究,并且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防病形势。从公共卫生的服务对象来看,处于生命不同阶段的人以及处在不同场所的人,对公共卫生的服务的需求是不相同,并且往往是综合性的,需要综合措施进行干预。所以,专家型人才要能够体现所在领域的学术水平,引领学科的发展;综合管理人才要能够对内进行综合管理、开展计划和评估,对外能够协调沟通、实施技术支持和宣传推广;全科型人才要能够综合实施公共卫生的适宜技术。这3种类型人才的缺乏已经成为公共卫生事业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
人才层次的不合理性,目前用来分层次的主要是职称、学历和年龄。对年龄构成较普遍看法是“中坚力量缺乏现象”,即36~45岁年龄段的专业人员最少,以及“人才老化”现象,即46~55岁年龄段的专业人员最多。人才学理论认为,中青年是人才创造或创新的最佳年龄区,是出成果的黄金时代。公共卫生预防医学队伍中最佳年龄期专业人员数量少学历低,必然造成创新潜能不足。学科的发展是要有积淀的,依靠老、中、青的共同努力,缺少了中坚力量,对老一代的工作经验和成果不能得到完整地传承,对新一代不能很好地言传身教,对事业的发展相当不利。
3.2公共卫生人员知识面窄和工作技能不完善
不论是专家还是专业人员都认为,目前的人员队伍存在的知识面窄和工作技能不完善的问题。专业人员认识到自身需要补充包括心理、社会、管理、临床、流行病与统计、沟通、外语在内的诸多知识和技能。一个具体的公共卫生工作岗位对人员要求是综合性的。比如一个综合管理岗位,不仅要求对公共卫生工作的工作规律、常规知识有全面的认识,还需要具备文字和口头沟通的技巧,掌握政策和管理知识和技能,有时还需要社会、心理学方面的技能;再如一个专家岗位,不仅要求掌握学科理论基础和开展科学研究,还要能够对具体的问题进行技术决策,需要能够判断具体措施操作的可行性和合理性,能够预见技术的发展和更新,由于服务的对象是人群,也需要掌握一定的沟通技巧、有较高的外语水平。个人能力决定着团队能力、团队能力决定着机构能力,个人能力不足是体系人才队伍问题的源头。
3.3公共卫生人员队伍存在城乡分布不均和数量不足问题
人员队伍城乡分布不均和数量不足,影响到公共卫生工作的覆盖面和个性化服务的开展,最终影响公平性和效率。关于公平性的影响,可以体现为市区和农村之间、市区社区之间、家庭与家庭之间所接受到的公共卫生服务的数量和质量的不同。关于效率的影响,对于1个专业人员服务2778人的现状,只能采取“广种薄收”的工作方式,可预见其效果和效益应不尽如人意。
3.4人员队伍现存问题的根源
3.4.1队伍建设滞后于机构职能的转变90.91%的专家认为,造成存在问题的原因是历史遗留问题没有解决。假定在机构改革以前的人员队伍与当时的机构功能是相互适应的,在机构和体系的职能转变之后,原来的队伍和人才培养的思路和方法,必然与现在和将来事业的发展不相适应。人才建设是体系建设当中的一个子系统,有其自身的特点,“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相对于硬件建设、机构的改革,人才建设是需要一个周期的,并且由于我国事业单位的人事制度的特点,不可能像国外的机构允许有更多的人才流动。因此,不可能在短时期内对人才的结构、层次有较大的调整。可以认为现在存在人才队伍中的问题,是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的一个后续问题。解决人员队伍的问题,既不能不考虑历史的影响,也不能完全归结于历史的影响,要立足于现实展望未来,尽力营造人才队伍建设的良好环境。
3.4.2尚未形成人员队伍建设的良好环境①专业机构定位不明确。人才队伍的建设与机构职能应该是相互适应。从公共卫生专业防治机构的性质来看,应是执行政府职能、保障社会公共卫生安全的专业机构,它提供的公共卫生服务属于典型的公共产品,其工作内容和工作量是不能完全由市场来调节的,应该由政府买单。73.33%的专家认为,定位问题是人才建设的首要困难。在定位不明确的情况下就不能弄清哪些服务应该由政府支付,数量又应该是多少。因此,就存在机构通过创收补充投入不足的现象,从一定程度上冲淡了政府职能的落实。对于创收职能剥离或开展收支两条线的单位,如果政府投入不足,其人才队伍建设将遇到更大的障碍。
②专业机构业务经费明显不足、专业人员待遇偏低。66.67%的专家认为,资金保障不足是人才建设所面临的困难。随着人们健康需求的日益增长,政府对公共卫生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任务越来越重;同时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工作的难度也越来越大,工作范围不断扩大,业务工作经费呈现较快的增长态势,因此需要更多的经费投入。而目前资金的保障不足,公共卫生事业得不到发展或发展缓慢,专业队伍得到锻炼和培训的机会少,事业发展没有吸引力。同时,待遇偏低使得公共卫生工作岗位在职业市场中缺少竞争力,高端人才不愿意进入。从国际经验看,人均年GDP超过5000美元后,人们对提高生活质量的需求增加,加大公共卫生投入是政府公共服务的主要职能,也是政府的责任。
③公共卫生体系没有符合自身工作特点的人才评定标准不利于各类人才的发展。目前的公共卫生职称系列针对预防医学各专业设定的,着重评定专家型的人才。对于综合管理型和全科型的人才的评价标准也是参照专家型人才的标准,缺少符合其特点的职称系列;公共卫生的社会性等特征,需要从事公共卫生工作专业人员应是多学科背景,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专业毕业人员,而目前的职称系列规定,这些人是不能参加公共卫生执业医师考试的,即不能参与公共卫生医师职称系列评审;这些规定均不符合公共卫生预防医学发展的需要,不利于吸引和留住各类人才。
④公共卫生人员教育和培训机制与职能转变不相适应。公共卫生人力资源的来源主要依靠医学教育提供。目前本市在高校培养的公共卫生专业学员主要为本科学历。大多数专家认为,现有的教学机制和模式与公共卫生实际需求有教大的差距,新入行的大学毕业生需要培养较长一段时间才能担当相应的职责。在医学院校的学历培养中,医学生过早分化,学生学习兴趣早期固化,对本专业以外与手段学习兴趣缺乏。在以培养本科学历的公共卫生预防医学课程设置中,大多数专家和专业人员认为,公共卫生预防医学专业技术人员所必须掌握的知识都在大学学历教育课程中得以完成,而实际上许多必须的技能,如应急处置、人际沟通等在课程中要么没有设置,要么为选修课且学时和学分很少。这种教育培养上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能力轻动手能力的机制和教学目标,导致了所培养学生在理论与实践上的脱节,毕业后很难立刻适应专业防治机构的工作需要[2]。
各级医院对新入行的临床医师有严格的临床住院医师培训规范,采用轮转培训、专科培训、确定导师制等方法,使住院医师经过培训后有条件成为合格的临床医师甚至专家[3]。与医院对临床医生的培训相比较,在公共卫生专业机构对专业人员并未建立规范化的岗位培训制度,缺少严格训练的氛围,将会拉大原有的差距。同时,大多数公共卫生预防医学专业人员缺少来自单位内外的竞争压力,缺乏继续学习的动力,这将不利于人才的建设和单位的发展。
4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