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博弈的构成要素大全11篇

时间:2023-10-17 10:46:04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博弈的构成要素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博弈的构成要素

篇(1)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网上交易中企业信誉构成与作用关系研究

收录日期:2017年1月11日

引言

互联网应用不仅让信息获取和信息变得更为便捷,而且已经渗入到人们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现代移动通信行业的快速发展,使得通过手机等移动终端进行购物成为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选择。2016年“天猫双十一”创下1,027亿元的记录,其中移动无线成交额占比例高达82%。网上购物相比于传统实体店购物有着低价、高效等优势,但由于网上交易不能进行面对面交流,双方信息不对称情况,容易出现交易一方(通常是卖方)为了自身利益,做出损害另一方利益的行为。为了降低交易风险,消费者通常需要依赖企业的信誉来做出购买决策。

目前,国内外学者缺乏从企业信誉构成的角度来探究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作用,本文依据消费者感知的企业信誉信息来源,将企业信誉分为个人信誉、集体信誉和默认信誉三种构成要素,以探究不同构成要素的作用机制,并结合企业经营生命周期,考察三种构成要素的相互作用关系。

一、文献回顾

目前,国内外绝大多数研究都是关于企业个人信誉,只有少笛芯刻峒凹体信誉的概念。针对个人信誉,国外学者研究较多的一类是对信誉的作用结果研究,认为信誉的作用效果主要体现为成交率和成交价格;另一类是对于信誉的计算模型构建,其中普遍认同较为有效的是一种可以避免企业操作的自适应信誉机制模型。国内关于信誉的研究起步较晚,目前的研究重点放在信誉作用条件、信誉作用效果及其影响因素上。企业信誉的作用条件在于:首先,强调法律保障。企业个人信誉的作用必须以法律机制为基础保障,尤其是法律的执行;其次,双方交易必须是重复的。若交易是单次的,双方达到的纳什均衡必然是(不信任,欺骗),只有在重复博弈条件下,企业才会选择为了未来长期利益而保持诚信;最后,有效的奖惩措施(守信激励,失信惩罚)。有效的奖罚措施是企业积极建立信誉的保障。企业信誉的作用与国外研究成果类似,体现在溢价成交和消费者购买可能性的增加上面。

可以发现,国内外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信誉的作用结果之上,忽视了信誉的构成。网上企业的信誉到底是如何构成的?各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又如何?企业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来提高自身信誉?为了探究以上问题,本文将从信誉的构成出发,讨论不同信誉构成要素之间的作用机制;并结合企业实际的经营生命周期,研究不同信誉构成要素在不同时期所发挥的作用。

二、企业信誉的构成

企业信誉是一个多维度的变量,与信任有着很大的相关性。根据消费者感知到的企业信誉信息的来源不同,本文将企业信誉构成分为个人信誉、集体信誉和基础信誉三种。企业个人信誉指的是消费者通过直接与企业进行交易过程中所产生的对企业的反馈评价和看法。企业与消费者进行交易过后,就会得到消费者的评价,随着消费者数量的增加,企业便收到了众多的评价,通过一定的信誉机制模型,便可以把这些评价整合起来,形成企业的信誉状态。目前,各大交易网站(如淘宝,ebay)都已经构建了一套自己的信任评价系统,消费者评价通过信任评分的方式给出,并且可以配以文字和图片说明。网站建立的信誉机制将企业积累的信任评价转换成“信誉得分”(通常为好评率、商品评分、同行比较得分等),这就代表了企业在网站过去交易中积累的个人信誉。

集体信誉指的是消费者对于企业加入一定的集体社区组织(如商城联盟、微盟等企业联盟)而产生的对企业的评价和看法。集体信誉之所以会产生,是因为其以集体的形式向消费者承诺,集体内部的企业成员不会有任何欺诈行为,一旦集体内部发生不诚信行为,消费者便可以对整个集体实施惩罚。企业作为集体的一分子,便得到了消费者对于集体的信誉转移,从而转换成对企业相应的评价与看法。

网上企业默认信誉是一个新的概念,至今还未有文献对其作出明确定义。实际上,当一个大众熟知的品牌企业初次进入某网站时,虽然其未积累任何的个人信誉或者集体信誉,但是消费者对企业已经有一定程度上的认识和看法,这也形成了一种信誉。本文借鉴Regret模型中系统信誉的思想,将默认信誉定义为企业尚未在网站上建立任何个人信誉和集体信誉时,消费者基于企业网站之外的信息所产生的对于企业的评价。

三、企业信誉构成要素的动态作用机制

(一)三种构成要素的作用机制。不同信誉构成要素的作用机制是有区别的。

1、企业个人信誉是通过信誉机制产生的“信誉得分”作用的。“信誉得分”作为企业的个人信誉信息被消费者看到,这便成为消费者作出购买决策判断的依据之一。因为在对企业和产品认识不够的情况下,消费者具有一定的从众心理,前人的经验与评价将成为十分有价值的参考因素,特别是具体和可信度高的评价。当企业的个人“信誉得分”相对较高时,消费者会认为是因为企业在过去一段交易时间内诚信经营所得,所以对企业产生信任。这种信任降低了消费者网上购物的感知风险,有助于购买倾向的形成;反之亦然。有研究证明,比起较好的个人信誉,企业较差的个人信誉信息对于消费者来说,有着更大的参考价值。并且,企业的个人信誉不仅影响消费者在购买之前购买决定的做出,还会影响购后的消费者满意形成。

2、企业集体信誉主要是通过消费者对集体的信任评价转移发生作用。集体通过提高可置信承诺(比如更严格的准入条件、更高的专用投资、更为严厉的惩罚措施等等)向消费者承诺成员企业将会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从而减少交易过程中的风险和不确定性。集体发展更注重长期性,集体信誉的作用具有持续性。当集体信誉高时,消费者对其产生信任,通过信任的转移作用,也刺激集体中的每个成员维护个人信誉,从而让集体信誉一直维持在一个高的水平。

3、企业默认信誉通过“默认信誉度”作用。虽然企业尚未形成个人信誉和集体信誉,但其必然处在社会的某些群体之中,并扮演相应的角色。在这些群体之中,都有其所扮演角色的“默认信誉度”信息存在。由于消费者没有企业的个人信誉和集体信誉信息可以借鉴,所以只能通过搜集企业在网站之外的信息而对企业的“默认信誉度”产生了解,基于此做出信任决策。如果消费者认为“默认信誉度”代表了企I好的默认信誉,那么消费者就有理由相信,企业在进入某网站之后,将继续诚信经营以保持良好的信誉,从而对企业产生信任,增大消费者购买几率;反之,对于“臭名昭著”的企业,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不高。

(二)不同经营时期下信誉构成要素间的作用关系。三种信誉构成要素的作用机制有所不同,笔者认为,三种要素之间也并非完全独立。在企业经营的不同时期,三种要素发挥的作用也有所不同。在企业初入某网站的时候,由于还未发生任何交易,所以对于消费者来说,企业的默认信誉信息成为价值最大的参考信息。消费者通过网站以外的各种途径搜集企业的信誉资源,以对企业的默认信誉产生一定的认识,高的默认信誉促进消费者购买,促进企业个人信誉的形成。拥有较高默认信誉的企业为了维持自身的高信誉,也倾向加入拥有高信誉的集体,从而促进企业集体信誉的形成。

在企业成长期间,企业开始积累起一些个人信誉,并且个人信誉的提高有助于集体信誉的增加。不过由于进入网站时间不长,个人信誉积累程度有限;相反,通过所在权威可信的集体组织所获得的集体信誉却比较成熟,可以赢得消费者的足够信任,以弥补企业个人信誉的不足。在这一时期,集体信誉对于个人信誉的弥补作用大于个人信誉对于集体信誉的增强作用。

在企业成熟期,企业逐渐壮大,走向成熟。此时企业已经积累了庞大的个人信誉信息,消费者可以直接参考企业的“信誉得分”做出购买决策。足够高的个人信誉可以较大程度上增强集体信誉。由于企业已经发展壮大,在交易活动中,消费者的话语权相对减小。消费者通过选择加入集体社区的企业进行交易可以使其获得保障。因为一旦企业发生不诚信行为,消费者可以通过集体来约束企业的行为。这一时期,个人信誉对于集体信誉的增强作用大于集体信誉对于个人信誉的约束作用。

在衰落期,企业与顾客的交易次数减少,企业信誉不能较好地发挥作用,导致企业的个人信誉和集体信誉会逐渐降低。同时,企业在网站整个生命周期所积累下来的个人信誉和集体信誉将会促进企业下一生命周期中默认信誉的形成。这象征着企业又一生命周期的开始。

四、结语

与以往的文献不同,本文着重考察了网上企业的信誉构成和动态作用。本文将企业信誉分为个人信誉、集体信誉和默认信誉三个方面,并结合三种不同信誉构成在企业发展时期所产生的不同作用进行研究,实践性较强。但本文提出的信誉构成要素动态作用模型具体结果如何还需要通过数据来衡量,所以运用设计问卷调查、情景实验等形式进行检验是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主要参考文献:

[1]Tirole J.A theory of collective reputations(with applications to the persistence of corruption and to firm quality)[J].The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1996.63.1.

[2]胜,李维安.集体声誉、可置信承诺与契约执行――以网上拍卖中的卖家商盟为例[J].经济研究,2009.6.

[3]Melnik M I,Alm J.Does a seller’s ecommerce reputation matter? Evidence from eBay auctions[J].The journal of industrial economics,2002.50.3.

篇(2)

关联性原则

关联性原理也是系统论的重要原理,系统之间以及组成系统各子系统之间具有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性质,各元素的关联和协调是保证总系统最优状态的基本条件。城市是由多个层次、众多子系统组成的复杂系统,体现为各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作用。其构成元素具有多样化的特点,就城市的建筑学属性而言,形式和功能要素包括:建筑、自然地形地貌、交通设施、开敞空间等诸多构成要素,就城市的社会属性而言,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等各要素,各构成元素间相互是有关联的。关联性原则体现在城市建设上主要表现为内在的联系秩序,从城市出发的建筑设计应考虑对设计地块有影响的城市功能、景观、文化的内在联系,如交通条件、历史文脉、功能配套等。例如:某市区商业区某综合建筑设计,综合考虑城市步行功能和建筑本身的商业功能的内在功能关联,建筑设计运用内街,内广场,阶台广场等多种建筑空间的设计手法,完善了城市步行系统功能,城市空间更好的得到使用。丰富了城市空间形态,提升了城市空间品质,也为建筑自然引入了人气,增加了竖线便捷度,大大的提升了建筑的商业价值。这是很好的从关联考虑城市和建筑关系的例子。

统一性原则

篇(3)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使人们的消费结构正朝着改善质量的方向发展,其在"行"方面的重要表现是不再满足有交通工具就行,而是要求高运输质量。舒适、便捷、高效、安全和低成本的交通运输对任何国家的经济都是必不可少的。

一、交通运输质量概述

严谨的说对于运输质量的定义是:"反映产品或服务满足明确或隐含需要能力的特征和特性的总和"。这一定义由两个层次构成。第一层讲的是产品或服务必须满足明确或隐含的需要;第二个层次是讲在第一层次成立的前提下,质量由产品或服务的特征和特性的总和来表示。

(一)交通运输的计划质量

计划质量是决策者们通过运输生产调查,根据顾客的需求而提出的质量规划。计划质量的目标是尽量满足顾客需求。因为交通运输作为服务性行业,它的生产不改变运输对象的属性或形态,只是改变对象的空间位置,并且其生产过程和消费过程同时进行,它的产品不能作为独立的实体存在于生产过程之外,即不能调拨、预制,又不能存储,基础设施不能移动。所以运输生产过程中的一次性博弈现象表明运输计划的好坏是决定运输供给的关键,计划与市场需求越一致,它的质量评价就越高。

(二)交通运输的生产质量

生产质量是指运输企业在实施计划质量的过程中实际形成的质量,目标应是计划质量。由于企业提出的质量目标只是一个计划要达到的水平,而顾客最关心的却是这一质量目标实现的如何即生产质量,生产质量所关心的是如何遵照计划质量实施生产以达到计划质量的要求。

(三)运输产品质量

指的是运输产品所包含的体现社会和经济效益的服务特征的总和。它可以用指标直接进行综合评价。

二、指标评价体系及其方法

(一)评价运输质量的指标体系

交通运输质量是指旅客运输和货物运输满足现在或潜在要求(或需求)的特征和特性的总和。运输产品的质量特征主要包括:

(1)安全性。安全性是运输质量的首要特性,主要包括旅客和运输劳动者人身安全及运输工具运行安全。评价安全性的主要指标有:各种运输方式的特大安全责任事故,安全事故率,死亡率,责任事故损失率,货损率,货差率,货物赔偿率等。

(2)及时性。及时性是运输质量的时间特性,指按旅客和货主需要及时提供运输服务,并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缩短运输时间。评价及时性的指标有:各种运输方式的平均旅行速度、正点率、正班率、正运率、准班率、运输期限合格率,送达期限超限率等。

(3)方便性。方便性是运输质量的基础特性,指运输服务所用的设施和设备的建立、布局和线路的安排以旅客和货主的需要为出发点,运输线路四通八达。评价方便性的主要指标有:各种运输方式的运网密度、运行班次密集性、直达运输比重和客货联运量等。

(4)舒适性。舒适性是运输质量的服务特性,对旅客运输来说就是指要强调旅客在旅途中身心健康,尽量做到不因车、船、机生活条件和环境的不佳而造成不适或损害健康。评价舒适性的主要指标有:旅客乘坐各种运输方式的人均旅乘面积、旅客满意率、优质服务率等。

(5)经济性。经济性是运输质量的经济特性,即以社会效益为基本准则,为用户提供经济的运输服务。它包含两层意思:其一,对用户来说满足所需运输需求的费用要合理、合算;其二,对运输企业来说既能为用户提供经济合算的运输服务,又能从中获得利润,使企业得以生存和发展。

(二)指标评价体系方法

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计算运输质量构成要素中每一个构成部分的得分值。

(1)修正逆指标。在评价指标体系中,有些指标数值越大,表示其质量水平越高,我们称之为正指标;有些指标数值越大,表明其质量水平越低,我们称之为逆指标。修正逆指标就是将逆指标的数值乘以-1,使其数值的变化与正指标的方向一致。

(2)指标数据处理。为使属性不同,量纲不一的多种指标过渡到可以汇总的标准化数据,对调整后的指标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

(3)计算标准化后的每两个指标间的相关系数,得到相关系数矩阵R:

R= (n-1)-1z(R为pp阶方阵)

(4)计算相关系数矩阵R的特征根及相应的特征向量。由方程| E-R|=0得到的P个特征根,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依次为 1≥ 2≥… p≥0。由方程( E-R)x=0得到对应于P个特征根的特征向量为T=(t1,t2,…,tp)T,其中ti为对应于特征根 i的单位特征向量tj=(t1i,t2i, …tpi)

(5)计算主成分得分。为了保证z的原有数据所包含的信息量被新的主成分所提取,考虑提取主成分的原则规定为累计贡献率达90%。设Yi为提取的第i个主成分得分。

(6)计算各构成要素的综合得分值。以每个主成分的信息贡献率为权数,对提取的各个主成分的得分进行加权求和,即得到各构成要素的综合得分值。根据各个构成要素对运输质量作用的大小确定各自的权数,对各构成要素的得分值进行加权求和,即得各种运输方式运输质量的最终综合得分值,进而完成运输质量的评价。

三、结语

公路运输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所包括的内容是不同的, 道路运输企业和行业管理部门在评价运输质量时, 应该根据当地的实际发展状况对指标体系进行不断的补充和完善。同时, 评价的结果应该向公众公开, 接受监督。这样, 道路运输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才能为企业发展和行业管理更好地服务。

同时对我国的运输质量分析和评价,对于我国运输质量的所有评价指标收集较难,故在安全性取1995~1998年公路每万辆汽车死亡人数;及时性取1996年高速公路占公路网比重为评价指标; 方便性取1996年公路网密度等为评价指标。通过以上方法及其分析,对于安全性和舒适性而言,我国的交通事故死亡率还很高,人均旅乘面积还很低;从经济性来看,交通工具的燃油单耗很大;在方便性和及时性方面,我国的运网规模还很小,交通工具旅行速度还较低。因此,我国交通运输质量与世界水平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只有急起直追,全面提高运输质量,才能不断满足我国人民对运输数量增长和质量提高的需求

参考文献:

[1]许庆斌,荣朝,等.运输经济学导论[M].中国铁道出版社,1995.

[2]任民,张翠云,高志华.铁路、公路和民航运输质量比较评价及铁路应采取的措施[J].铁道运输与经济,2001,(5).

[3]邱东.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的系统分析[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1.

篇(4)

1水利建设项目管理的基本特点

1)从整体性上看系统构成要素的复杂性与密切相关性,给系统化组织管理带来的艰难性。水利建设项目系统主要为业主管理子系统、承包商子系统、监理子系统、监督子系统、政府管理子系统等组成,但这些子系统是由不同组织单位组成,即使是一个子系统还可能是由几个单位构成的,人员组成复杂,变动大,由此给项目系统化管理带来的困难表现为:系统统一指挥管理的困难,系统计划与实施管理的困难,系统人、财、物管理的困难等。

2)存在环境的固定性决定了水利建设项目管理的社会性。水利建设项目投资相对巨大,建设完毕以后搬不走,将长期发挥作用,这就决定了他的社会胜(即主要是考虑其社会效益),亦即投人使用后所在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效益。具体讲,必须考虑其社会性的特点是:项目必须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重点考虑;项目实施过程中给当地经济、社会和环境带来影响;质量管理成为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的核心内容。WWW.133229.Com

3)建设项目系统化管理过程的一次性与科学规律性。建设项目系统化管理具有一次性的特点,不可能有完全重复的2个项目,但任何建设项目的管理,都有其科学规律性,具体表现在构成要素相同,程序与过程相同,系统化管理方法相同等。

4)从目标特点上看存在目标的不一致性与一致性的矛盾。水利建设项目的总体目标并不能代表各子系统、各单位的目标一致性,具体来说,对于建设项目的业主追求的总体目标是:投资最小、工期最短、质量最佳、早日建成投人使用以后的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等最大化;对于承包商追求的目标是:从事该项工作可给本企业带来的利润,对于建设项目本身的效益并不关心。因此,从各个参加单位来看,追求的目标具有不一致性。但由于各个承包商能够保证其目标实现的前提是建设项目的完成,即按照业主的要求在保证总体目标实现的前提下才能实现具体企业的分目标,因此又具有追求目标的一致性。水利建设项目管理的过程本身就是目标一致性与不一致性矛盾的统一,这就需要从业主、从对策的角度出发,通过动态博弈,来建立以业主为主体的管理激励与约束机制。

5)水利建设项目的多承包商特点。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投资巨大,工程项目管理一般采用分段管理的方式,即将工程项目分为若干段,如某一大坝、输水洞、溢洪道、厂房、机电、金属结构等工程项目。按照该方式分别进行招投标选择,就形成了一个业主单位与多个承包商之间的分段工程项目管理。各个分段工程的完成,形成了整体项目的完成。

2水利建设项目管理博弈浅析

水利建设项目管理主要涉及到两方面的局中参与人:即业主与承包商。其中建设项目业主是管理的主体,是在行动中优先进行决策的,其目标是在保证质量标准的前提下,以最小的投资、最短的工期(与计划的投资额、工期误差最少)完成建设项目的实现;其决策行动为表现在合同、监理等基础上的管理激励与约束机制,但当其决策时,并不知承包商的具体决策;其具体行动受到国家政策法规、水利建设项目的具体客观规律、建设项目的具体特点(含地理位置与项目技术等)的限制;其获取的信息与承包商相比是不完全信息的动态博弈方式。承包商是管理的对象与客体,是在行动中处于从属的后决策,表现为根据业主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制定的决策,做出企业决策,即合理安排人力、物力与财力投人到工程项目中去,其目的是获取企业的最大利润;其行动受到业主通过合同的限制、企业具体人才物资源的约束等;其获取的信息与业主相比是完全信息的动态博弈方式。

从一个具体水利建设项目来看,一般为一个项目业主,一个或多个承包商,这是一种不完全信息的动态合作博弈。利益分配是以招投标确定的合作者、计划工期与质量技术要求、资金计划为基础,从而建立合同管理基础上的动态博弈的管理激励与约束机制。

3水利建设项目管理激励与约束机制的建立

.1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激励与约束机制的内容

3.1.1激励的内容

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激励的主要内容为目标激励和榜样激励。榜样激励运用传统的思想工作,评选与树立典型,科学适度的宣传,使承包商受到激励,这一方式目前广泛采用;目标激励是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计划与激励机制,使承包商努力达成与业主的计划目标一致,在完成或提前完成的前提下,予以经济上的补偿,其为激励的主要内容。实现系统的整体项目管理可控性。目标激励需要制定科学的标准,太高或太低将为激励行动产生偏差甚至是负面影响,从而导致系统整体项目管理的失控。

3.1.2约束的内容

建设项目管理约束的主要内容为压力约束、纠偏约束、协调约束。协调约束是通过沟通与协商,正确运用说服、批评、教育等手段,使承包商遵守水利建设项目管理的统一纪律、规范与系统规则,更加明确本类约束设置的目的、意义,提高约束的功能;纠偏约束为承包商一旦工作内容和进度与业主要求的内容与进度产生偏差,将受到经济上的惩罚。承包商为了实现本企业利润最大化的目标,将调整企业的投人,使偏差缩小到最小的程度,从而按照系统整体目标方向运行,其与系统激励相互统一构成了系统的可控性。

3.2建设项目管理激励与约束的形式

3.2.1激励的形式

建设项目管理的形式主要为合同激励、理想激励与报酬激励。其中合同为一切激励与约束的基本形式,一切激励与约束需要通过合同的形式固定下来;理想激励不体现在合同形式上的,可以通过开会表扬等方式来完成理想激励,但今应通过建立水利建设项目市场的企业信用、企业参与水利设项目的后评价等方式建立企业的档案,为承包商的资质评定和今后参与其他水利建设项目提供依据,实现理想激励的目标;报酬邀励全晦丰募体现在台同的内容上,给承包商完成相应工程量的报酬,结合约束予以经济上的奖罚。

3.2.2约束的形式

建设项目管理约束的形式为规范约束、处罚约束与风险约束。通过规范化的合同制定、监理制度与实施方式等使经济处罚与风险约束发挥作用。合同的规范与项目具体管理的规范是实现约束的依据。

3.3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激励与约束机制的主要目标

篇(5)

二、人力资源管理动态能力的构成要素

1.环境识别能力。依赖于组织的人力资源,从技术与科学知识、文化、社会、喜好和习惯等角度分析动态环境的当前特点和未来演进趋势,确保组织在动态竞争环境中与应该扮演的角色高度相关。在动态的环境下,人力资源作为组织的主体,势必对环境的认识具有高度、敏锐的洞察力才能适应不确定的环境因素。2.组织学习能力。组织在进行组织学习时,显性的和外部的知识被转换为非正式的特定组织知识,转变成具有针对性的意会知识,推动着组织动态能力的进化;另一方面,组织学习通过把关联的和正式的知识以解决某一问题最佳实践的方式固定下来,以程序惯例的形式在组织进行延续和推广。3.变革创新能力。变革创新能力包括两种,一种是突破性创新,即原始创新,是一种根本的创新;另一种是集成性创新,即在总结以往工作的前提下,运用已有的经验、技术、能力等所进行的创新。4.杠杆资源能力。由于环境、资源和能力是在不断变化的,组织只有通过运用其拥有的资源,不断的与外部环境进行博弈,评估,分析组织持续发展的资源能力缺口,然后在经营活动中通过人力资源的数量柔性、功能柔性,有形资产的不断获取、创造、无形资产的不断增值,杠杆性使用有限的资源,从而为获取下一个动态的竞争优势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5.知识管理能力。知识经济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组织任何创新行为都离不开知识的运用,拥有丰富的知识是组织具有强竞争力的基础,知识管理成为组织尤其是高技术,高科技含量组织的重要活动,因此在这里把知识管理能力作为衡量人力资源管理动态能力的主要手段。6.组织柔性能力。柔性是一个多维度的概念。柔性是组织的一组属性特征的综合体现,它体现的是组织应对环境不确定性的“潜在能力”。柔性是能力的一种现象,在不确定和不稳定的环境下,它用于区分优秀的执行者和拙劣的执行者,能够体现出管理者能力的高低。

篇(6)

渠道,英文译为Channel,本意是水流的通道。在商业领域中,车企渠道引申为将其车型产品、服务、资讯及技术等经营要素传递给目标人群,从而实现战略意图的通道总称。车企渠道的界定内涵其实要扩大到整个经营范畴,和价值链及经营要素流转的节点紧密结合起来才有意义。这与常所说的营销渠道(Marketing channel)有着本质区别,并不是单纯指经销商、零售商、商及附属模式。

笔者认为,一个车企健康渠道的标准,至少要包含“渠堤”牢固、渠道通畅、持续“蓄水”、“水源”动力强劲、渠道维护得力、“分流口”利益均沾且能及时缴纳“水费”等。其中,“分流口”

用“水”确保了“庄家”的茁壮成长,其实整个渠道体系是由采购渠道、营销渠道、传播渠道等多个支渠道构成并运行的。因此,车企渠道是一个复杂、多要素构成的生态系统工程,需夯实各要素、理顺彼此关联、精耕细作,才能进一步有效运行推动战略意图的实现。如何夯实、理顺、精耕?需要从加强顶层设计开始。

车企在复杂形势下处于多方博弈态势,渠道顶层设计需要与时俱进,客观上要求厂商做到创新,克服传统渠道惯性力量,冲破传统经营理念障碍,突破利益固化藩篱。第一,审视渠道体系,优化采购、营销、传播、内控等分支渠道及要素的再平衡;第二,树立渠道投资意识,谋求短期收益和长期发展的均衡,消除“渠道近视”;第三,构筑渠道建设发展经济带,强化带间、带内经营主体间的利益融合;第四,改变渠道修补、管控为渠道疏通、打造渠道核心要素的增长联动机制;第五,统筹兼顾实体渠道和电商模式,充分应用信息化、IT及互联网技术。

单一渠道管控或管理是无法确保渠道体系健康的,需要在强化顶层设计的基础上,在操作层面积极落实,即精心系统地经营与有效管控。

篇(7)

    一、企业柔性战略观的提出

    随着企业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不少学者开始关注环境、战略与组织之间的关系问题。学者阿尔里奇(1979)、钱得勒(1962)、安得鲁斯(1972)和查尔德(1972)等人认为,环境是真实的,组织与环境是相互分离的,所有构成战略态势的环境要素都独立于观察者。战略制定者必须通过扫描客观存在的环境以发现机会和威胁,并找到与这一环境事实相匹配的最佳战略方案,理性的分析过程是寻求特定环境态势下最佳战略方案的关键。为了应对动态变化的外部环境,企业需要谋求战略变革和创新,原先用于制造业的柔性思想逐渐被应用到了企业管理中。柔性(Flexibility)是指能够对变革或新情况做出反应或适应的质量。安索夫首先(Ansoff,1965)将柔性思想用于企业战略管理,提出了柔性战略观点,认为企业柔性包括内部柔性和外部柔性。其中内部柔性(internal flexibility)是指组织快速适应环境要求的能力;外部柔性(external flexibility)则是指组织能动地影响环境的能力,它通过保护性(防御性)策略或开拓性(进取性)策略来减少组织的脆弱性。刘益、李垣等(2005)认为,柔性战略不仅仅是一种适应性战略,它更强调创造或利用变化。或者说,它是一种破坏旧的竞争优势并通过变化创造新的竞争优势的战略。阿克和马什卡雷尼亚什(Aaker&Mascarenhas,1984)提出了实现柔性战略的方法(如多元化、投资于未经充分利用的资产以及减少专用性承诺等)。桑切斯(Sanchez,1995)则结合资源理论和能力理论,认为柔性战略的成功实施依赖于两方面,即企业可用资源的固有柔性(如备选资源的使用范围、资源的转换成本与转换时间)以及企业运用现有资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综合各位学者的观点,笔者认为,柔性战略观是指企业在面对不断变化的竞争环境时,为了实现战略目标,通过运用、整合或创造内外部资源,对环境变化做出的能动性反应。理解柔性战略观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柔性战略关注环境的变化强调利用变化形成新的竞争优势,而不是仅仅适应环境变化。

    (二)柔性战略强调的柔性是建立在稳定性基础上的韦克(Weick,1982)指出,绝对的柔性使组织不可能保持一致性和持续性的感觉,容易导致决策混乱。范汉姆(Van Ham等,1987)强调,对于保持一致性和组织的控制能力而言,稳定性是柔性的必要组成部分。因此,笔者在强调运用柔性战略的同时,并不是要否定传统战略的刚性和计划性,它是刚性基础上的发展。

    (三)柔性资源与能力是实现柔性战略的根本保证随着外部环境的改变,企业必须有能力发现新资源并整合、配置它所拥有的各种资源以使资源发挥出更大的价值。

    (四)柔性战略依赖于企业的柔性系统企业柔性系统包括柔性的管理思想、柔性的组织和管理控制以及柔性的生产系统等,以确保战略目标的实现。

    二、柔性战略观下企业财务战略思想的转变——从刚性财务转向柔性财务

    财务战略是企业战略管理思想在财务管理领域的延伸和发展。传统财务战略是建立在刚性战略思想的基础上的,认为企业在理财活动中必须严格遵循法律、法规和制度,以保持企业理财系统的有序性和稳定性(邓明然,2005)。然而,外部环境的变化不仅使企业战略观发生了变化,也对传统的、相对静态单一的刚性财务战略思想提出了挑战:一方面,外部环境中持续发生的、不可预测的变化要求公司财务战略能作出快速的根本性调整;另一方面,企业财务战略具有长期性、稳定性特征,需要较长的动态反应时间,而且存在着很大的因果模糊性。为解决财务战略的长期稳定性与环境变化的持续不可预测性之间的矛盾,需要实现由传统的静态思维方式向动态思维方式的转化,从传统的以计划预算为主的刚性财务向刚性基础上的柔性财务转化。许多财务学者对此进行了研究,如,王化成(1992)提出了在财务管理中必须遵循弹性原则,进行了如何保持合理弹性的研究。邓明然(2005)将柔性战略观点运用到企业财务管理中,认为以适应性为主要特征的柔性同以稳定性为主要特征的刚性同时存在于企业理财系统中,理财系统的柔性是保持理财系统动态稳定性的条件。赵华等(赵华等,2006;余海宗、何浩,2003)借助企业柔性战略思维来解决财务战略问题,正式提出了柔性财务战略观。

    上述研究都从不同侧面运用了柔性思想去研究财务,解决了柔性财务战略的一些基本理论问题,但却未能很好地确定财务战略的研究范围并建立相应的研究体系。与传统财务战略体系一样,柔性财务战略体系也包括理财环境分析、财务战略制定和战略目标分解、财务战略实施与控制、战略实施绩效评估四个方面,但其战略思想已经有了很大的转变。具体表现在:

    (一)对待环境的态度转变传统财务管理强调环境的重要性,主要是从环境的适应性角度强调根据变化调整战略;而柔性背景下的财务战略更关注战略的能动性,强调根据不同的环境设计财务战略,运用企业资源和能力持续性的适应并利用环境。

    (二)柔性财务战略强调战略的灵活性在传统财务战略中,战略计划是实现战略的重要环节,战略的制定和实施主要通过不同层次的计划来实现;而柔性战略下的财务战略要根据内外部环境的变化,通过实行弹性预算,推行滚动计划法和实行分权式管理等手段,随时整合资源和提升能力,通过动态的博弈来实现战略。

    (三)柔性战略观更注重价值链创新和价值管理,强调企业在整合利用企业内外部资源和能力的基础上,在更大范围内实现企业的价值增值。

    三、柔性财务战略的构成要素及其整合

    (一)柔性财务战略及其构成要素

    柔性战略观不仅改变了企业的财务战略思想,也要求对财务战略的构成要素进行调整或变革。刘益、李垣(2005)认为,为适应动态变化的环境需要,企业战略的范围必须包括竞争的各类因素,柔性战略应该包括组织柔性、资源柔性、能力柔性、生产柔性和文化柔性等五个方面。作为战略思想的具体财务体现,财务战略应保持与企业战略的动态一致性。笔者根据上述柔性战略内涵的界定标准,认为柔性财务战略的构成要素包括财务组织柔性、财务能力柔性、财务资源柔性以及财务活动柔性四个方面:

    1.财务组织柔性财务组织柔性包括组织结构柔性和组织管理柔性。在柔性财务战略中,财务组织机制不仅要满足企业战略目标的要求,还要适应环境变化,以促使企业员工不断提高素质,增强企业的财务运作能力。因此,组织结构决不可能静止不变,有效的财务组织柔性来源于组织内部的要求、组织结构的弹性、组织成员对变化的适应性与组织外部的竞争状况、组织价值观和经营理念、组织氛围和群体和谐等方面。组织管理柔性是指财务组织对财务人员的管理及部门间沟通以适应变化或超前行动的管理制度、程序及方式方法所具有的灵活性。财务战略柔性的程度及其有效性集中体现在组织结构转换的高效益、高效率及组织创造性的提高上。

    2.财务资源柔性财务资源柔性是指企业原有财务资源的转化能力,某种财务资源的用途越宽泛,且其转化成另一种资源的难度较小、时间较短时,该财务资源的柔性就越大。如,企业内部保持较低比例的固定资产特别是专用性资产投资,通过提高企业资产的变化能力和周转速度从而提高财务资源的柔性水平。再比如,在集群内部,通过企业与集群企业的合作关系,使用转包或接受订单等方式,借助集群的生产能力虚拟出企业的生产能力,通过资源柔性提高企业的收益水平。因此,财务资源柔性是财务战略成功实施的物质基础。

    3.财务能力柔性财务能力柔性是指在变化环境下企业整合旧资源、发现新资源并有效组织财务资源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邓明然(2005)认为,柔性财务能力从低级到高级划分为:缓冲能力、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缓冲能力是企业理财系统具有的吸收或减少环境变化对系统影响的能力;适应能力是企业理财系统具有的随环境变化而快速适应变化的能力;创新能力是企业理财系统具有的积极影响企业内外部环境的能力。作为财务资源的人是保证财务能力柔性的主体,财务能力柔性则体现了企业财务战略实施中的控制能力,是财务战略成功实施的管理能力保证。

    4.财务活动柔性财务活动柔性是柔性财务战略得以实施并获取成功的依托,因为企业的财务战略柔性都是柔性组织运用柔性资源和能力,通过财务活动表现出来的。财务活动柔性一般包括柔性筹资系统、柔性投资系统和柔性的营运资金管理系统以及柔性分配系统。企业只有能筹集到企业发展所需要的资金,并合理地投放配置和使用资金以获取最高的投资回报,才能实现价值最大化目标。

    在柔性财务战略的四大组成部分中,财务组织柔性、资源柔性和能力柔性是基础,财务活动柔性是整合前三种柔性基础上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柔性财务战略实际上是企业柔性战略在财务管理中的延伸,它以企业战略和财务环境分析为起点,通过财务活动的组织,利用并整合企业的财务资源、财务能力和财务组织应对环境变化,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与企业战略相比,柔性财务战略更多体现的是对外部环境变化的适应和利用,而不是改变或制造环境。

篇(8)

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经济环境带给企业的深刻变化是:复杂、动态与不确定性。我国企业不仅受到经济体制转轨与经济结构转型的双重约束,还受到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知识经济浪潮的冲击,这些都使企业所面临的环境不确定性更为凸显,同时也导致了价值转移与范式转变,由此带来了产业升级、战略变革与创新等问题。战略作为协调企业与环境之间关系的有机系统,在企业环境发生变化时必然会提出转换或变革要求,以保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而财务战略是企业战略在财务管理领域的延伸,是实现企业战略的资金支撑和关键后盾。因此,如何根据变化了的环境调整财务战略,保持其与企业战略的动态一致,是企业财务管理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一、企业柔性战略观的提出

随着企业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不少学者开始关注环境、战略与组织之间的关系问题。学者阿尔里奇(1979)、钱得勒(1962)、安得鲁斯(1972)和查尔德(1972)等人认为,环境是真实的,组织与环境是相互分离的,所有构成战略态势的环境要素都独立于观察者。战略制定者必须通过扫描客观存在的环境以发现机会和威胁,并找到与这一环境事实相匹配的最佳战略方案,理性的分析过程是寻求特定环境态势下最佳战略方案的关键。为了应对动态变化的外部环境,企业需要谋求战略变革和创新,原先用于制造业的柔性思想逐渐被应用到了企业管理中。柔性(Flexibility)是指能够对变革或新情况做出反应或适应的质量。安索夫首先(Ansoff,1965)将柔性思想用于企业战略管理,提出了柔性战略观点,认为企业柔性包括内部柔性和外部柔性。其中内部柔性(internalflexibility)是指组织快速适应环境要求的能力;外部柔性(externalflexibility)则是指组织能动地影响环境的能力,它通过保护性(防御性)策略或开拓性(进取性)策略来减少组织的脆弱性。刘益、李垣等(2005)认为,柔性战略不仅仅是一种适应性战略,它更强调创造或利用变化。或者说,它是一种破坏旧的竞争优势并通过变化创造新的竞争优势的战略。阿克和马什卡雷尼亚什(Aaker&Mascarenhas,1984)提出了实现柔性战略的方法(如多元化、投资于未经充分利用的资产以及减少专用性承诺等)。桑切斯(Sanchez,1995)则结合资源理论和能力理论,认为柔性战略的成功实施依赖于两方面,即企业可用资源的固有柔性(如备选资源的使用范围、资源的转换成本与转换时间)以及企业运用现有资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综合各位学者的观点,笔者认为,柔性战略观是指企业在面对不断变化的竞争环境时,为了实现战略目标,通过运用、整合或创造内外部资源,对环境变化做出的能动性反应。理解柔性战略观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柔性战略关注环境的变化强调利用变化形成新的竞争优势,而不是仅仅适应环境变化。

(二)柔性战略强调的柔性是建立在稳定性基础上的韦克(Weick,1982)指出,绝对的柔性使组织不可能保持一致性和持续性的感觉,容易导致决策混乱。范汉姆(VanHam等,1987)强调,对于保持一致性和组织的控制能力而言,稳定性是柔性的必要组成部分。因此,笔者在强调运用柔性战略的同时,并不是要否定传统战略的刚性和计划性,它是刚性基础上的发展。

(三)柔性资源与能力是实现柔性战略的根本保证随着外部环境的改变,企业必须有能力发现新资源并整合、配置它所拥有的各种资源以使资源发挥出更大的价值。

(四)柔性战略依赖于企业的柔性系统企业柔性系统包括柔性的管理思想、柔性的组织和管理控制以及柔性的生产系统等,以确保战略目标的实现。

二、柔性战略观下企业财务战略思想的转变——从刚性财务转向柔性财务

财务战略是企业战略管理思想在财务管理领域的延伸和发展。传统财务战略是建立在刚性战略思想的基础上的,认为企业在理财活动中必须严格遵循法律、法规和制度,以保持企业理财系统的有序性和稳定性(邓明然,2005)。然而,外部环境的变化不仅使企业战略观发生了变化,也对传统的、相对静态单一的刚性财务战略思想提出了挑战:一方面,外部环境中持续发生的、不可预测的变化要求公司财务战略能作出快速的根本性调整;另一方面,企业财务战略具有长期性、稳定性特征,需要较长的动态反应时间,而且存在着很大的因果模糊性。为解决财务战略的长期稳定性与环境变化的持续不可预测性之间的矛盾,需要实现由传统的静态思维方式向动态思维方式的转化,从传统的以计划预算为主的刚性财务向刚性基础上的柔性财务转化。许多财务学者对此进行了研究,如,王化成(1992)提出了在财务管理中必须遵循弹性原则,进行了如何保持合理弹性的研究。邓明然(2005)将柔性战略观点运用到企业财务管理中,认为以适应性为主要特征的柔性同以稳定性为主要特征的刚性同时存在于企业理财系统中,理财系统的柔性是保持理财系统动态稳定性的条件。赵华等(赵华等,2006;余海宗、何浩,2003)借助企业柔性战略思维来解决财务战略问题,正式提出了柔性财务战略观。

上述研究都从不同侧面运用了柔性思想去研究财务,解决了柔性财务战略的一些基本理论问题,但却未能很好地确定财务战略的研究范围并建立相应的研究体系。与传统财务战略体系一样,柔性财务战略体系也包括理财环境分析、财务战略制定和战略目标分解、财务战略实施与控制、战略实施绩效评估四个方面,但其战略思想已经有了很大的转变。具体表现在:

(一)对待环境的态度转变传统财务管理强调环境的重要性,主要是从环境的适应性角度强调根据变化调整战略;而柔性背景下的财务战略更关注战略的能动性,强调根据不同的环境设计财务战略,运用企业资源和能力持续性的适应并利用环境。

(二)柔性财务战略强调战略的灵活性在传统财务战略中,战略计划是实现战略的重要环节,战略的制定和实施主要通过不同层次的计划来实现;而柔性战略下的财务战略要根据内外部环境的变化,通过实行弹性预算,推行滚动计划法和实行分权式管理等手段,随时整合资源和提升能力,通过动态的博弈来实现战略。

(三)柔性战略观更注重价值链创新和价值管理,强调企业在整合利用企业内外部资源和能力的基础上,在更大范围内实现企业的价值增值。

三、柔性财务战略的构成要素及其整合

(一)柔性财务战略及其构成要素

柔性战略观不仅改变了企业的财务战略思想,也要求对财务战略的构成要素进行调整或变革。刘益、李垣(2005)认为,为适应动态变化的环境需要,企业战略的范围必须包括竞争的各类因素,柔性战略应该包括组织柔性、资源柔性、能力柔性、生产柔性和文化柔性等五个方面。作为战略思想的具体财务体现,财务战略应保持与企业战略的动态一致性。笔者根据上述柔性战略内涵的界定标准,认为柔性财务战略的构成要素包括财务组织柔性、财务能力柔性、财务资源柔性以及财务活动柔性四个方面:

1.财务组织柔性财务组织柔性包括组织结构柔性和组织管理柔性。在柔性财务战略中,财务组织机制不仅要满足企业战略目标的要求,还要适应环境变化,以促使企业员工不断提高素质,增强企业的财务运作能力。因此,组织结构决不可能静止不变,有效的财务组织柔性来源于组织内部的要求、组织结构的弹性、组织成员对变化的适应性与组织外部的竞争状况、组织价值观和经营理念、组织氛围和群体和谐等方面。组织管理柔性是指财务组织对财务人员的管理及部门间沟通以适应变化或超前行动的管理制度、程序及方式方法所具有的灵活性。财务战略柔性的程度及其有效性集中体现在组织结构转换的高效益、高效率及组织创造性的提高上。

2.财务资源柔性财务资源柔性是指企业原有财务资源的转化能力,某种财务资源的用途越宽泛,且其转化成另一种资源的难度较小、时间较短时,该财务资源的柔性就越大。如,企业内部保持较低比例的固定资产特别是专用性资产投资,通过提高企业资产的变化能力和周转速度从而提高财务资源的柔性水平。再比如,在集群内部,通过企业与集群企业的合作关系,使用转包或接受订单等方式,借助集群的生产能力虚拟出企业的生产能力,通过资源柔性提高企业的收益水平。因此,财务资源柔性是财务战略成功实施的物质基础。

3.财务能力柔性财务能力柔性是指在变化环境下企业整合旧资源、发现新资源并有效组织财务资源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邓明然(2005)认为,柔性财务能力从低级到高级划分为:缓冲能力、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缓冲能力是企业理财系统具有的吸收或减少环境变化对系统影响的能力;适应能力是企业理财系统具有的随环境变化而快速适应变化的能力;创新能力是企业理财系统具有的积极影响企业内外部环境的能力。作为财务资源的人是保证财务能力柔性的主体,财务能力柔性则体现了企业财务战略实施中的控制能力,是财务战略成功实施的管理能力保证。

4.财务活动柔性财务活动柔性是柔性财务战略得以实施并获取成功的依托,因为企业的财务战略柔性都是柔性组织运用柔性资源和能力,通过财务活动表现出来的。财务活动柔性一般包括柔性筹资系统、柔性投资系统和柔性的营运资金管理系统以及柔性分配系统。企业只有能筹集到企业发展所需要的资金,并合理地投放配置和使用资金以获取最高的投资回报,才能实现价值最大化目标。

在柔性财务战略的四大组成部分中,财务组织柔性、资源柔性和能力柔性是基础,财务活动柔性是整合前三种柔性基础上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柔性财务战略实际上是企业柔性战略在财务管理中的延伸,它以企业战略和财务环境分析为起点,通过财务活动的组织,利用并整合企业的财务资源、财务能力和财务组织应对环境变化,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与企业战略相比,柔性财务战略更多体现的是对外部环境变化的适应和利用,而不是改变或制造环境。

(二)柔性财务战略各要素间的整合

成功的财务战略需要依赖协调过程才能使战略意图得到实现。企业应该创造出一种和谐的环境,只有当所希望的新战略相匹配的资源、能力、组织、活动等得到改变并达到彼此协调时,柔性财务战略的实施才有保证,财务活动才能顺利开展。柔性财务战略的实施过程实际上是企业选择利用每一个要素,并将其组合起来建立一个不断强化的柔性系统的过程(刘益、李垣等,2005)。在一个相对多变而复杂的非均衡环境中,柔性财务战略各构成要素及其关系具体如下(见下图):

从图中可以看出,环境、战略与企业财务组织、财务资源、财务能力之间是一个相互协调配合的体系。柔性财务战略的制定和实施应根据环境的变化,在分析各要素特征的基础上对各要素进行有效整合,形成一个动态变化的有机系统。

1.柔性财务战略的实施,总是要求企业对财务资源和能力根据环境变化与目标的要求做出相应的整合和变动。一方面,要求企业财务资源的配置从根据计划分配资源转变为注重资源本身的多用途和适应性,如,企业内部保持较低比例的固定资产特别是专用性资产投资,通过提高企业资产的变化能力和周转速度来提高财务资源的柔性水平;另一方面,要求财务能力从原来单一的规范化、秩序化的计划性管理转变为灵活、快速的集成化管理,实现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的多元化。在财务战略的形成过程中,除了要考虑财务资源或财务能力的单纯影响外,还要注意它们之间的互动影响,并按照新战略及其实施要求对二者进行重新整合,拓展财务战略的形成和战略目标实现的可行路径,为战略措施提供更广阔的可行区域和更合理的选择标准。

2.柔性财务战略的实施是在高度复杂化并不断变化的非均衡环境之中进行的,人作为组织中最重要的资源,对战略实施的有效性非常重要。因此,企业柔性财务系统中的财务机构设置以及人员素质(包括价值观和创新意识)与配备对财务系统管理和控制的有效性显得格外突出和重要。

篇(9)

一、博弈与博弈论

博弈论开始于《博弈论和经济行为》(冯・诺依曼、摩根斯坦,1944),是研究决策主体的行为发生之间相互作用时候的决策以及这种决策的均衡问题。

博弈的构成要素有:博弈方、策略及策略空间、博弈均衡、均衡结果、信息集。博弈方指参与博弈的决策主体,本文指企业。策略及策略空间,即博弈方在有关信息情况下的行动规则,本文指企业采取的策略组合带来的不同经济效益。博弈均衡是指所有博弈方的最优策略的组合,本文指均衡指企业之间最优策略组合。均衡结果是指所有博弈方的设一可能的行动组合,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信息集指的是博弈方有关的博弈知识,本文中不仅包括企业特征和行动如产量、收益,还包括政府对企业行为的规定,惩罚、鼓励措施等。

根据博弈过程划分,可分为静态博弈和动态博弈。前者指博弈中,参与人同时选择行动但并不知道前形式者采取了什么具体行动;后者指参与人的行动有先后顺序,且后行动者能够观察到先行动者所选择的行动。博弈还可分为完全信息博弈和不完全信息博弈。完全信息指的是一个参与者对所有参与人的特征、战略空间及支付函数有准确的知识;否则,就是不完全信息。本文采用完全信息静态博弈。

二、模型假设

假定某地区有n个企业,该地区的自然环境还未破坏。每个企业均有利用该地区资源的自由。为了方便分析,我们将n个企业简化为两个代表性的企业1和企业2。每年每个企业决定各自的产量。企业1产量为q1,企业1产量为q2,产品总数为Q=q1+q2,产品的价格决定函数为P(Q)=m-Q=m-q1-q2,单位产品的成本都为c,企业1的得益为U1 =q1×(P(Q))-q1×c,企业2的得益为U2 =q2×(P(Q))-q2×c,总体的得益函数为U=p(Q)×Q-c×Q。

三、模型求解及结论

我们首先探讨两个企业各自根据另外一企业的产量来决定自己最佳产量的情况。

企业1的效用为:max(U1)=q1×(m-q1-q2)-q1×c。企业1效用最大化的一阶条件为:aU1 /aq1=m-q1-c-2q2=0,可得q1=(m-c-q2)/2。两企业决策时地位是对等的,易得q2=(mq2-c-2q1)/2两式联立,得:q1 =(m-c-q2)/2,q2=(m-q2-c-2q1)/2。解得 q1 =(m-c)/3, q2=(m-c)/3。此时,U1=U2=(m-c)2/9。即在这种情况下两企业的产量和得益分别都是(m-c)/3、(m-c)2/9。从两企业构成的总体出发来决定各企业的产量时,总体得益函数为:max(U)=Q×P(Q)-c×Q-Q×(M-Q-c)。整体得益最大化的一阶条件为:aU/aQ=m-c-2Q=0,可得:Q=(m-c)/2。即当总产量为(m-c)/2,总得益最大,此时,U=(m-c)2/4。在这种情况下若两企业经过协商,均承诺各自产量(m-c)/4,则两企业的得益为(m-c)2/8。

若在企业1违背承诺而企业2遵守。此时对于违背承诺者企业1得益为:max(U1)=q1×[a-q1-(m-c)/4]-q1×c。得益最大化一阶条件为dU1/dq1=3(m-c)/4-2q1=O,可得,q1=3(m-c)/8,U1=9(m-c)2/64。此时,企业2相应为q2 =(m-c)/4,U=3(m-c)2/32。两企业位置互换,结果不变。

上述效用分布情况如图1示。

图1对企业1而言:在企业2选择遵守的情况下,自己选择遵守、违背的得益分别为(m-c)2/8、9(m-c)2/64,后者大于前者;在企业2选择违背的情况下,自己选择遵守、违背的效用分别为3(m-c)2/32、(m-c)2/9,选择后者得益较大。企业1从个人利益最大化的角度出发,无论对方做出何种选择,自己选择违背将能保证自己的得益最大化。企业2决策时也同样如此。两个企业分别从自己的得益最大化出发,都做出了违背的决策,此时(违背、违背)便构成了一个纳什均衡。这个组合是所有组合中效果最差的,两个企业纷纷增加产量,走入了破坏地区资源的怪圈,每个企业都从个人得益最大化出发,结果既没真正实现个人得益最大化,也没实现总体的最大得益。在这种情况下的效用对个人、对整个社会而言,都是低效率的。显然,这种结果是个人和社会都不愿意看到的。

四、模型改进

在上面模型中对每个企业而言违背是占优策略,企业无积极性去遵守承诺来打破(违背、违背)这一纳什均衡的,从而陷入一个低效率利用资源的怪圈。为了提高地区资源的利用率,我们加入另一影响因素,假设在该模型中还存在一个对当地资源有效利用负责的组织,如某一政府部门,它对于两个企业具有完全信息并且其决定具强制力。该机构从整体利益出发,规定企业产量(m-c)/4,如果有企业超出此范围,将对超出的企业生产的每单位产品给以p(m>p)的罚款,且对遵守规定的企业进行补贴,确保得益为(m-c)2/8。①若双方都遵守,双方得益无变化,都为(m-c)2/8。②若企业1违背,它的得益max(U1)=q1×[m-q1-(m-c)/4]-q1×(p+c)。此时效用最大化条件为dU1/dq1=3(m-c)/4-p-2q1=0,得q1=3(m-c)/8-b/2,U1=[3(m-c)/8-p/2]2 此时企业2的得益为U2=(m-c)/8。两企业位置互换,结果不变。③若双方都不遵守,效用函数为:max(U1)=q1×[m-q1-q2]-q1 ×(p+c)。

根据模型未改进时的求解情况,得q1=q2=(m-p-c)/3, U1=U2=(m-p-c)2/9。此时模型的得益分布情况如图2所示。

图2企业1在追求利益下遵守承诺应满足条件(m-c)2/8>[3(m-c)/8-p/2]2 ,解得p的范围是(3-23/2 )×(m-c)/4

五、结论

篇(10)

会计准则执行机制是确保会计准则能够按照制定者的要求,被会计准则使用者正确使用的一系列配套的制度安排,其实质是对会计准则执行的制度约束。而会计准则执行作为一项会计信息的生产和分配活动,其实质是生成会计信息的会计行为。因此,会计准则执行机制被认为是使得会计信息生成这一会计行为遵循会计准则的一系列的制度安排。由于会计行为目标是会计目标和会计行为主体动机两者互动均衡的结果,这意味着会计信息生成这一会计行为目标的实现受制于会计行为主体动机,而会计行为主体的动机会影响会计信息质量,进而对信息使用者的利益产生影响,最终会产生伦理效应。这是因为:按照计划行为理论(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TPB),人的行为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计划的结果,所有可能影响行为的因素都是经由行为意向来间接影响行为的表现。行为意向是行为动机的重要体现,它是行为主体的主观态度和周围环境综合作用的结果,会计准则执行机制在会计信息生成行为中主要承担周围环境的作用,会计行为主体的主观态度是其伦理考虑的结果,两者综合作用,形成了会计行为主体的行为意向。此外,由于主观态度和周围因素还可以相互转化,周围因素累积会转化为主观态度,而主观态度在传布后,也会积累成周围因素。因此,由于周围环境和主观态度的可转化效应,无论在周围因素还是在主观态度中,均存在着伦理因素的影响,会计准则执行机制中也存在着伦理理念。

综上所述,会计准则执行机制与伦理理念之间存在着如下逻辑关系:会计准则执行是生成会计信息的一个会计行为过程,这一会计行为目标的实现受制于会计行为主体的行为意向,而该行为意向是会计行为主体主观态度和会计准则执行机制这一主要周围环境综合作用的结果,由于主观态度和周围环境可以相互转化,伦理因素也作用于会计准则执行机制,会计准则执行机制和伦理理念通过会计行为这一媒介,二者进行了连接。二者之间的逻辑关系如图1所示:

二、会计准则执行机制构成要素

国内外学者对会计准则执行机制的构成要素有不同的见解。欧洲会计师联盟(1999)认为会计准则执行机制应包括清晰的会计准则、及时的解释和应用指南、法定审计、监管者的监督、有效的惩处。Hope(2000)认为应包括审计耗费、内部人交易法、司法效率、法律规则、股东保护。欧洲会计师联盟(2001)认为应包括:(1)自我执行:财务报告的准备;(2)财务报告的法定程序;(3)财务报告的批准;(4)机构的监督;(5)法院:诉讼与惩处;(6)公众与媒体反应。王开田(2001)认为应建立科学的会计规范实施机构、建立科学的会计管理体制、建立科学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建立严格的会计规范实施惩罚机制、建立执行会计规范的奖励机制。姜英兵(2004)认为应包括自我实施(信誉机制、公司治理、媒体监督)、强制实施(独立管制、司法诉讼)、制度支撑。庄智华(2005)认为应包括公司内部会计运作机制、内部公司治理机制、法定审计、法律的保证、法庭执法、机构监管系统、声誉和道德机制。刘慧凤(2007)认为应包括自动实施机制、威慑机制、监督机制、支持机制、激励机制。林钟高等(2007)认为应包括自我执行机制(包括信誉机制、公司内外部治理机制、媒体监督)、第三方私人执行机制、公共强制性执行机制。陈志斌等(2007)认为应包括检查监督机制、(经济、政治、法律的)奖惩机制、信誉机制。在上述观点中,有些属于准则制定层面的(比如清晰的会计准则、及时的解释和应用指南),本文不对其予以考虑;而有的实质上是同一种构成要素的不同表述(比如信誉机制、声誉机制等)或者是要素之间存在着内容重叠(比如激励机制、奖惩机制)。综合上述观点,本文将会计准则执行机制界定为四个构成要素:自动实施机制、检查监督机制、奖惩机制、支持机制,并从会计信息生成行为意向视角分别从伦理角度对这四个构成要素进行分析。

三、会计准则执行机制构成要素伦理思考

(一)自动实施机制的伦理思考 会计准则的自我实施主要包括会计准则对象、会计准则执行机构、内部会计运作机制和内部公司治理机制四个方面。现分别从这四个方面阐述对自我实施机制的伦理思考。

(1)会计准则对象的伦理思考。会计准则对象在执行准则的过程中有两种选择:接受或者拒绝。会计准则对象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会计准则既定目标的实现,其对会计准则的接受程度是影响会计准则有效执行的关键因素之一。不同的会计准则对象其是否认可会计准则的原因也是有所区别的,比如基于盈余管理、为了符合上市条件、实现经营的高外向度等原因,企业可能会认可会计政策选择空间比较大的会计准则,这样便于通过会计政策的选择达到特定的目的。即便是在均具有通过会计政策选择达到特定目的的动机下,不同的会计准则对象对会计准则的态度也有所差异。实证研究表明:有的会计准则对象倾向于选择规则导向型会计准则,认为在规则导向型会计准则下,更容易确定出满足管理层动机需要的、精确地临界会计数值(Kang和Lin,2011);有的会计准则对象倾向于选择原则导向型会计准则,认为该导向型下的会计准则由于不能提供一个完善的体系以限制管理层在会计准则执行中的原则判断,更易于进行会计政策选择(W・stemann和W・stemann,2010)。可以看出,会计准则对象的态度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且具有重要的经济后果性,需要内在的伦理约束规制会计准则对象的主观态度。会计准则对象主要是企业的管理层,其在会计准则的接受范围、接受程度方面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最终影响企业会计准则的执行效果。

因此,会计准则对象的伦理约束主要是针对管理层而言的。管理层对会计准则的认可程度是利己动机(谋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和利他动机(满足信息使用者决策需要等)博弈的结果,在这一博弈过程中,两者之间的平衡需要会计伦理的调节,管理层伦理水准的加强成为必需。管理层伦理水准的培育应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为管理层会计伦理主观态度的培养。管理层应具备会计伦理精神,遵守会计伦理制度,并能长期坚持会计伦理之路。第二层次为会计伦理态度向周围因素的转化。由于主观态度和周围因素具有共构性,管理层会计伦理主观态度在经过广泛传播后,可以转化为具有广泛影响的周因素,再反馈给会计伦理主观态度。而周围因素的存在具有持续性,可长期作用于会计伦理主观态度,这样的话,管理层伦理水准的高水平维持成为可能。

(2)会计准则执行机构的伦理思考。会计准则的执行必须依赖于一定的机构和人员,健全的会计组织机构和合理的会计人员配备能保证会计准则的有效实施。由于自觉伦理意识和伦理行为需要有较高的道德素养支撑,若欲通过制度安排保证会计准则的有效执行,则尽可能压缩违背伦理的行为空间是理性选择,通过会计组织机构的设置和会计人员的配备可以实现压缩违背伦理行为空间的目的。

其实现路径如下:首先,制约平台的搭建。为实现压缩违背伦理行为空间这一目标,应搭建可以起到制约压缩作用的平台。在进行会计机构设置和会计人员配备时,应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基于内部牵制原则,做到会计机构内部不相容职务分离。由于契约的不完备性,法律的有效性受到很大的限制,基于伦理层面的自我约束成为必要的补充,而伦理自我约束具有主动性和主观性,在尽可能限制违背伦理行为空间的情况下,伦理自我约束主体坚守伦理标准的主动性和主观性将大大增强。其次,依赖路径的选择。通过健全会计组织机构的设置和合理会计人员的配备,使得伦理自我约束主体进入坚守伦理标准这一路径,这一既定路径会在以后的发展中得到自强化,形成正向的路径依赖。最后,飞轮效应的实现。长期的积极的、正向的路径依赖,会形成良好的发展惯性,起到正反馈作用,通过惯性和冲力,产生飞轮效应,即不需要花费太多的额外付出,伦理坚守形成良好的循环。此外,在压缩违背伦理空间的同时,可对会计准则的直接执行者――会计人员予以必要的伦理培训,培养其正确的伦理思考方法,鼓励和引导伦理行为的产生。

(3)内部会计运作机制的伦理思考。内部会计运作机制是一个复杂适应系统(Complex Adaptive System),众多独立要素在各个方面进行着相互作用,内部会计运作主体需通过相互合作达到与内部会计运作机制的匹配。由于内部会计机制运作主体的相互合作是一个博弈的过程,重复性博弈、非完全理人的存在,均可能达成合作,但这一合作是非稳定的,很容易违约。因此,合作性伦理精神的存在则成为必需。合作性伦理精神是对内部会计机制运作主体合作行为进行引导的精神层面内核,通过协同行为的伦理约束实现会计准则的有效执行。

合作性伦理精神的培育路径如下:首先,优化组织伦理文化氛围的营造。伦理文化是伦理价值观的载体,具有协作性的特点,可以通过影响内部会计运作机制主体的心理和意识、调节各个主体的行为,增强管理者的伦理道德意识、全面提升组织成员的伦理道德素养,最终实现各个主体内部之间的基于伦理基础的相互协作。接着,具有可操作性的企业内部伦理行为准则的制定。伦理行为准则的约束性较强,使得内部会计机制主体的行为导向有伦理标准可依,并能够对其行为进行标准检验,在存在伦理违规的情况下,能够及时发现,并予以纠正,使得每一主体记住其自身过去的状态和反馈相关的信息,达到遵守伦理约束这一确定的目标定向,起到适定性的作用效果。最后,成立伦理道德约束机构。若伦理道德约束机构作为一个正式组织存在,它将具有明确的目标、任务、结构和相应的机构、职能和成员的权责关系以及成员活动的规范,通过意愿协作、共同目标和信息沟通进行组建、运行,具有效率逻辑。作为正式组织存在的伦理道德约束机构将比依靠情感逻辑约束的非正式组织更能保证内部伦理行为准则的执行。

(4)内部公司治理机制的伦理思考。公司内部会计运作机制的有效运行,依赖于内部公司治理机制的结构设计和功能配置。我国现代内部公司治理机制中隐含一些伦理困境:董事会独立性欠缺、监督机制效用未充分发挥、内部人控制等,均为违背伦理行为的发生提供了空间。董事会、监事会和管理层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和委托关系,在缺乏有效制度安排的情况下,人行为可能最终损害委托人的利益,产生伦理违背问题。而且,由于人们的有限理性、信息的不完全性以及交易事项的不确定性,使得明晰所有的特殊权力的成本过高,完全契约的拟定是不可能的,不完全契约则是必然和经常存在的,这意味着完全压缩违背伦理行为空间是不可能的。

鉴于此,伦理自我约束则应成为必要的补充。内部公司治理机制的伦理自我约束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企业目标的伦理化。若在企业目标的构建中融入伦理元素,内部公司治理机制主体作为企业目标的主要践行者,可在实现企业目标的同时,实现自身的伦理约束。比如,一个以“保证顾客满意”为经营目标的企业,由于其经营目标中融有伦理元素,在实现经营目标的同时,也实现对其自身的伦理约束。第二,伦理型管理者的培养。管理者作为企业的领导者,由于“羊群效应”的存在,其行为会被其他员工效仿,伦理型管理者的培养对整个企业良好伦理氛围的创造起到了积极作用。第三,交易成本的伦理代偿。所有者与管理层之间存在委托关系,该关系的存续需要依靠交易成本而维持。由于伦理道德可以影响人们的经济行为,进而对经济活动中的交易成本产生影响,伦理道德可以对交易成本起到代偿作用,即其可以降低交易成本,可通过伦理道德代偿交易成本实现内部公司治理机制主体的自我伦理约束。

(二)检查监督机制的伦理思考 检查监督机制的有效运行可以对会计准则执行效果进行控制,但由于会计准则职业判断空间的存在,检查监督主体和被检查监督主体会产生规则诱致性合谋;或者检查监督主体和被检查监督主体出于共同利益的考虑而进行会计造假,产生违规性合谋。无论哪一种合谋,均违背伦理行为,检查监督主体独立性中的“伦理关系”独立则可在一定程度上规避二者的合谋。所谓伦理关系独立是指检查监督主体在与被检查监督主体发生伦理冲突时,能保持伦理精神上的独立性。

伦理关系独立性的培养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独立伦理人格的培养。检查监督主体的人格以伦理道德为支撑点,以内心的道德命令(义务、责任感等),驱使其遵照一定的道德准则行事。第二,会计伦理等级评价制度的构建。相比于企业内部检查监督机构,外部会计伦理评级机构在伦理精神上具有较强的对立性,将会对企业形成一种外部压力,倒逼企业遵照伦理制度。按照信号传递理论,伦理评级机构的评级信息将会对信息使用者的决策产生重要影响,因此,企业为了提升其伦理级别,将会注重其自身的伦理建设。第三,信息不对称的规避。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人可能出现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信息披露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有效规避这些问题。在对会计伦理信息进行规范的基础上,通过对外披露,以便于因出于自身利益保障而具有较强伦理精神独立性的会计信息使用者进行外部监督。最后,会计伦理道德鉴证服务的开展。会计伦理道德鉴证服务会提升企业的审计鉴证成本,但由于伦理道德对成本具有代偿性,即可以通过企业伦理道德的提升谋求额外收益以补偿审计鉴证成本。而且,由于开展鉴证服务机构的相对独立性,其在与企业的伦理关系上保持较高的独立性,其鉴证结果更易得到信息使用者的认可。因此,通过开展伦理鉴证服务,保证会计伦理信息披露的披露质量和认可度,从而达到规范会计信息生成行为的目的。

(三)奖惩机制的伦理思考 奖惩机制是制度发挥效率的基础,对某一特定主体的行为导向起着重要作用。奖惩制度的安排应具有合理性与公平性,否则其非但不能通过奖惩保证会计准则的有效执行,反而会由于奖惩制度的不合理与不公平催生新的伦理问题,对会计准则执行者的伦理行为产生负面影响。按照激励理论中过程学派的观点,组织目标的实现是一个通过制定一定目标影响人们需要、激发人们行为的过程,这意味着组织目标的实现是一个对参与主体进行目标导向的过程。鉴于此,在进行奖惩机制构建时,首先应有一个合理的激励目标――实现基于伦理要求的会计准则执行,然后根据目标实施有效的目标行为,在确定目标行为的基础上,实施有效的目标导向行为。按照目标导向理论,目标导向行为和目标行为应交替运用,当一个目标实现后,应适时地提出新的更高的目标,以便进入一个新的目标导向过程,从而使动机强度维持在较高的水平上,使人保持一种积极的状态。这样,奖惩机制才能实现其预期的激励作用。因此,奖惩机制的激励效应应具备一定的层次性和递进性,通过层级目标的递进性实现,使得会计准则得以有效执行的动机强度得以高水平维持,实现对会计准则执行主体的内部行为引导,使其朝着预期伦理价值的方向运行。此外,奖惩机制的构建,使得伦理行为具有了成本收益的量度,积极伦理行为是否得以产生,主要取决于某一特定伦理行为的收益与成本的衡量,若收益大于成本时,伦理行为将朝着正面的方向前进,使得伦理价值得以充分体现。

(四)支持机制的伦理思考 由于会计准则本身的自我不可执行性,其需要附加一种额外的执行机制(姜英兵、严婷,2012),即会计准则执行机制。在对会计准则执行进行制度安排时,支持制度的安排成为其他制度得以有效实施的必要补充。由于伦理环境的营造是对会计准则执行影响范围最大的管理行为,且会计准则执行的主体主要是管理层和会计人员,因此,伦理管理的重心应集中在人力资源管理,以通过人力资源的伦理管理实现良好伦理环境的营造。

在构建相关的以人力资源伦理管理为核心的支撑机制时,应基于伦理角度进行架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利益相关者的充分参与。利益相关者均在制度制定中具有话语权,这样可通过利益相关者之间的相互制约达到伦理的最佳均衡,避免制度因伦理失衡而导致其缺乏科学性和可行性。第二,制度的适时更新。若支持制度更新缓慢,会造成制度与现实脱节,导致伦理的失衡,应及时对制度进行更新,适时约束各利益方,保证会计准则的有效实施。第三,支持制度的全面性建设。构建全面系统的支持制度,最大限度的限制非伦理行为的空间,尽可能将会计行为均置于法律法规或职业道德准则之间的约束之下。第四,制度定位的战略性。由于支持机制作用的广泛性与长期性,支持制度应立足于战略层面进行设计。通过制定具有支持性的伦理战略制度,使其得以有效实施并予以评价,以保证对会计信息生成行为约束的有效性和长期性。

会计准则执行机制是保证会计准则有效实施的制度安排,在进行相关制度安排时,应将伦理思想融入其中,这样才能更有效的保证会计准则的有效实施,有效避免因伦理层面的原因而导致的会计准则不能得以有效实施。

[本文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会计政策选择策略系数:基于数据挖掘的计量改进和因素分析》(编号:71272241),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企业会计准则执行机制框架的构建研究》(编号:2014-zd-060)和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青年科研基金项目《品牌会计研究》(编号:2014011001)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姜英兵、严婷:《制度环境对会计准则执行的影响研究》,《会计研究》2012年第4期。

[2]李刚等:《原则导向、隐性知识与会计准则的有效执行》,《会计研究》2011年第6期。

[3]黄曦、周利刚:《会计政策选择的伦理研究》,《财务与金融》2010年第3期。

[4]陈志斌、何忠莲:《内部控制执行机制分析框架构建》,《会计研究》2007年第10期。

[5]李志斌:《会计准则执行的伦理机制》,《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7年第7期。

[6]冯淑萍:《关于中国会计标准的国际化问题》,《会计研究》2001年第5期。

[7]姜英兵:《会计准则执行框架构建》,《管理世界》2004年第11期。

[8]刘慧凤:《情境架构下的企业会计准则执行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9]林钟高、徐虹:《会计准则研究:性质、制定与执行》,经济管理出版社2007年版。

[10]Kothari S.P., 2000, The Role of Financial Reporting in Reducing Financial Risks in the Market” in Building an Infrastructure for Financial Stability.edited by E. S. Rosengren and J. S. Jordan. Federal Reserve Bank of Boston Conference Series No. 44, 2000,6.

[11]Hope,Ole-Kristian. Disclosure Practices, Enforcement of Accounting Standards, and Analysts' Forecast Accuracy: An International Study.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May 2003.

篇(11)

关键词:战略网络;演化博弈;进化稳定策略

Key words: strategic network;evolutionary game;evolutionarily stable strategy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11-0040-02

0引言

战略网络是指由社会的不同组织或个人为了共同的远景,通过一定的协议或契约联结在一起的、以彼此间相互信任和长期合作为基础而构成的、具有战略意义的、不断进化和优化的动态合作网络[1]。依据博弈理论,在战略网络内,虽然还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竞争,但以合作取代竞争成为成员之间关系的主流[2],且目前的主要成果都集中在对企业战略网络的研究上,如文[3]根据声誉在战略网络合作伙伴选择中的重要作用,运用了委托理论、重复博弈理论等相关理论,对战略网络中心企业的合作选择机制进行了研究;文[4]从合作博弈的角度研究了企业战略网络合作竞争机制;文[5] 从信任博弈双方的有限理性出发,建立企业战略网络节点间信任行为的进化博弈模型,分析了博弈双方的进化稳定策略。但是,以城市作为网络节点,对战略网络城市之间竞合博弈的研究则成果较少。

所以,为了丰富这一领域的成果,本文结合战略网络的思想、以城市为研究单元,从微观视角研究城市区域经济竞争合作机制,建立了战略网络城市之间竞合博弈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分析,得到了博弈的进化稳定策略。

1战略网络城市竞合博弈模型

1.1 模型假设假设1:城市1和城市2是战略网络中的两个节点,在此网络中城市1和城市2分别拥有资源K1和K2,只有对该两种资源进行整合后投入生产才能产生效益,即城市1和城市2建立合作关系,并设产值函数为Y。

假设2:城市1和城市2分别投入资源K1和K2,假设其产值函数为:

Y=UU

式中:U1是城市1投入资源K1的量,U2是城市2投入资源K2的量,α:资源K1产出的弹性系数;β:资源K2产出的弹性系数。

①α +β>1,称为递增报酬型,表明按现有技术用扩大生产规模来增加产出是有利的。

②α +β

③α +β=1, 称为不变报酬型,表明生产效率并不会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而提高,只有提高技术水平,才会提高经济效益。

另外,假设城市1和城市2的合作成本分别为C1和C2,g为惩罚值(当一方选择不合作而对方仍选择合作时,他支付给对方的罚值),且g>C1,g>C2,r为城市竞争力水平,s(r)为收益分配系数,它是关于竞争力r的函数。

1.2 构建支付函数矩阵考虑战略网络中的两个节点城市,其策略集合为{合作,不合作},博弈的得益矩阵如表1所示。

矩阵中各行的第一个得益为城市1的收益(分别为s(r)UU-C、g-C1、-g、0),第二个得益为城市2的收益(分别为s(r)UU-C、-g、g-C2、0)。

2模型分析

设城市1群体以x的概率选择策略“合作”,以1-x的概率选择策略“不合作”; 城市2群体以y的概率选择策略“合作”,以1-y的概率选择策略“不合作”。 根据博弈双方的得益矩阵以及模型假设,城市1选择“合作”和“不合作”策略的期望收益e1C和e1N及群体平均收益e1分别为:

e1C=y•(M1-C1)+(1-y)•(g-C1)=y(M1-g)+(g-C1)

e1N=y•(-g)+(1-y)•0=-yg

e1=x•e1C+(1-x)•e1N=xyM1+x(g-C1)-yg

其中,M1=s1(r1)M,M=UU。

城市2选择“合作”和“不合作”策略的期望收益e2C和e2N及群体平均收益e2分别为:

e2C=x•(M2-C2)+(1-x)•(g-C2)=x(M2-g)+(g-C2)

e2N=y•(-g)+(1-y)•0=-yg

e2=x•e1C+(1-x)•e1N=xyM1+x(g-C1)-yg

其中,M2=s2(r2)M,M=UU,。

分别把复制动态方程用于两个位置的博弈方,得到城市l和城市2的合作概率随时间的动态变化分别表示为:

==x(e-)=x(1-x)(yM+g-C)==y(e-)=y(1-y)(xM+g-C)

当博弈达到均衡状态时,博弈双方的策略选择不再随时间t变化,趋于稳定。即:=0=0

由此可知,系统在平面M={(x,y):0

对和分别关于x和y求偏导,得到雅可比矩阵J:

J=?坠?坠x?坠?坠y?坠?坠x?坠?坠y=(1-2x)(yM+g-C)x(1-x)My(1-y) M(1-2y)(xM+g-C)

矩阵J的行列式和迹分别为:

detJ=(1-2x)(1-2y)(yM+g-C)×(xM+g-C)-xy(1-x)(1-y)M1M2

trJ=(1-2x)(yM+g-C)+(1-2y)(xM+g-C)

根据雅可比矩阵稳定性分析,得(x,y)在各平衡点的局部稳定性如表2,其中ESS进化稳定点。

由模型假设可知,C1,C2>0,在实际问题中城市参与合作所分得的收益大于合作成本,即M1>C1,M2>C2,M1+g>C1,M2+g>C2所以有:

M1-C1+C2>0,M2-C2+C1>0,M1+g-C1>0,M2+g-C2>0。

xD=,即为城市2在合作中分得的收益与合作成本之比,在实际问题中,收益是大于合作成本的,所以有xD0。同理,有1-yD>0。所以-xDyD(1-xD)×(1-yD)M1M2

3结论

本文利用演化博弈中的二人非对称复制动态博弈模型,分析了处在一定战略网络中的城市之间的竞合博弈,得到了如下结论:

只要单个城市在合作中分得收益大于其合作成本,并且双方协议一个大于彼此合作成本的惩罚值,合作将会成为城市演化的一个必然趋势,这与当今在全世界范围内建设“都市圈”是相吻合的。

参考文献:

[1]李焕荣,林健.战略网络的结构、类型、构成要素和功能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4,(6):70-74.

[2]刘松先.基于合作博弈的企业战略联盟研究[J].统计与决策,2005,(7)(下):153-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