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常见的心理学效应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1学院必须给予足够重视
市场营销专业所在学院要与有合作意向的工商企业密切联系,以学院名义积极主动与当地所在工商企业沟通和联系,表达出学院对于工商企业与市场营销专业联合合作的重视度,赢得企业的信任。很多企业在接纳学生进入企业进行社会实践学习的过程中,如果程序不正规或者重视程度不够,会给学生带来一定的风险。如,实习过程中没有兑现所承诺的基本生活补贴,学生实习过程中基本生活无法得到保障,放弃实习;在实习过程中没有为学生购买人身意外保险,如果学生在实习单位出现工伤,得不到及时的赔偿;实习期间没有提供与专业相匹配的工作岗位,损害学生实习的积极性。所以,在社会实践活动进行最初,应由学院出面,与企业签订相应的实习协议,对有关于学生在实习单位的基本生活保障、实习时间、工作岗位设置、实习结束后需要提交的报告内容等相关内容进行约定。
2完善市场营销专业教学计划
所在学院应完善市场营销专业教学计划,加大实践教学环节力度,对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的社会实践实习安排充裕的时间,并给予一定的学分支持。依据一般工商企业要求的平均时间来看,学生进入企业进行实习至实习结束,合理的时间应为至少三个月,生产型企业时间则要求更长。只有足够的实习时间,学生才能在对企业有较为深入的了解,基本掌握产品的特征和销售环节的具体情况。所以,学院在进行教学安排时,要给学生留出充裕的时间。如学生为企业开展的市场调查、管理咨询、营销策划、促销活动等合理化方案能够被企业采纳,凭企业出具的证明和合理化建议书,学院应给予一定的实践学分,激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
3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
除了学院与工商企业的密切配合之外,教师与学生也需要密切配合,保证学生圆满完成实习任务。以我校经验,每年与学院联合的工商企业种类都有所不同,既有服务业也有制造业,而且企业的规模,实力都不相同。在分配学生进入企业实习的时候,如对学生没有严格要求,就会有部分学生因为实习单位条件稍差就牢骚满腹,甚至退出实习。所以,教师在分配实习单位的过程中,一定要综合多方面的因素,以免损害学生的积极性。在分配时,更要制定严格的实习制度,要求学生严格按照分配的实习计划认真完成实习任务,遵守单位的规章制度,不得擅自离开实习单位,否则不予学分,以此来约束学生的行为,保证企业对实习学生工作安排顺利完成。在实习过程中,教师要密切关注学生在企业的实习生活和工作情况,与学生以及所在的实习单位主管领导积极进行沟通,帮助学生把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习实践活动中去,引导他们用营销专业的角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4强化社会实践实习效果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18-0261-02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快速发展,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已经由规模扩张和外延发展转向以内涵发展提高质量为重点的转变,高等教育的办学理念、专业结构、人才培养模式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需要。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成长依靠教育。大学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组成部分,不仅是知识的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更是培育创新人才的摇篮。高校应主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更新教育观念,积极推进创新教育,努力探索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模式和途径,为我国创新人才的培养做出应有的贡献。
一、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构建
由于市场营销专业本身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特征,因此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高校,应该充分考虑学科特性和企业对该人才的实际需要,注重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在专业课教学中、在课堂教学方法中、在毕业论文中体现创新能力的培养,培养更多的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级专业人才,为经济发展服务。
在大学生就业压力日渐严峻的形势下,面对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脱节、理论与实践脱节,营销专业的学生就业受到冲击的情况下,我校确立了“应用性、职业型、开放式”人才培养目标,为了保证人才培养体系的有效运行,结合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性和开拓性的特点,构建了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岗位群的需要为依据、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建立起“一个中心、两种方式、三项结合、四方面提高”的创新能力培养体系。即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发展潜力为中心;采用模拟训练与实际运作两种方式;把专业课课堂教学与创新能力培养结合起来、课堂教学方法与创新能力培养结合起来、毕业论文与创新能力培养结合起来;全面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技能和创新精神[1]。
从2006年开始,我校不断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修订,加大专业课实践教学环节的比重,以本专业的现代广告学、市场学、市场营销策划、商务谈判、消费者行为学、公共关系、市场调查与预测7门专业课为例,实践学时占其相应总学时28.3%。强化专业课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使学生学用结合,掌握市场营销人才必备的市场营销广告设计、市场调查报告撰写、市场营销策划书设计等基本技能。
二、专业课课堂教学中融入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
在专业课的教学中融入创新能力培养的内容,就是以培养高素质创新型经济管理人才为宗旨,以课堂教育为落脚点,将创新教育贯穿于各个教学环节中,使专业课课堂教学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强化课堂教学知识的掌握和运用,使学生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获得创新能力培养和锻炼[2]。
在课程教学中强化技能培养和训练,改革考试方式。在《市场营销学》、《商务谈判》、《营销策划》、《市场调查与预测》、《广告学》、《消费者行为学》的课程中加强实训。对学生营销技能(市场营销技能、市场调查技能、商务谈判技能、广告创意技能、营销策划技能)进行培养和训练,采取“走出去”和“引进来”的方式进行技能实训。考试方式的改革:在《市场学》、《市场调查与预测》、《市场营销策划》等课程中进行。期末考试学生按教师要求拟定相应的市场营销计划书、市场调查与预测报告、市场营销策划书等作为课程的考试内容。使理论和实践、知识和能力密切结合,从而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能力、实战能力和创新意识。不仅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也吸引了学生参与课堂的教学活动,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在课堂教学方法中体现创新能力培养
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要突破“以教师为中心、教材为中心、课堂为中心”的局面。强调改进教学方法,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诸如发现法、案例教学法、暗示教学法、PBL教学法、热点问题探讨法等先进的教学方式,鼓励教师创造多样化、个性化的教学方法,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了解科学的方法论,提高探索和发展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是一种师生互动式的教学模式。案例教学的基本方法是在课堂上重现或者虚构一个个案例,通过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就所提供的案例展开的分析与辩论来寻求解决方案。在寻找解决方案的过程中,学生需要深入案例中,熟悉案例的背景资料,充当相应的角色,正确制定解决方案。由于提供给学生的案例都是由真实记录组成,学生深入案例就如同进入了现实情景。这样案例教学就为学生提供了把所学知识与理论应用于实践的机会,有效地缓解了理论与实践相分离的矛盾。我们选用于教学的案例,大多都具有高度的仿真性,都是针对市场营销活动过程中实际问题的真实描述。对于学生来说,每参加一次“案例”讨论,就相当于亲自参加了一次现代企业对市场营销活动的高层决策。为了在案例讨论中让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我们将学生分成团队小组进行案例分析讨论,然后由团队小组推荐两名或几名学生作中心发言,在限定的时间内将团队小组讨论的结果向全班汇报。在汇报过程中,各团队小组采取了灵活多样的形式,有的团队小组以“召开董事会”的方式;有的团队小组以“今日说法”的方式;有的团队小组以“商家名谈”的方式进行汇报,形式新颖、别致,激发了学生积极参与的热情和丰富的想象力,有利于其融会所学知识,加深理解。特别是在讨论与争辩的过程中,有助于提高学生思维的敏捷性,激发他们的创新能力。
2.PBL教学法
PBL教学方法是Problem-Based Learning的简称,译为基于问题学习法,它强调把学习设置到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通过让学习者合作解决真实性问题,来学习隐含于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例如在讲到市场细分这个理论时,让学生自己总结市场细分对于经营性企业的意义,在现实中举出一个具体的行业来进行市场细分,这样既避免了教师讲解的枯燥,又锻炼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在寻求答案的过程中,不仅能获得新知识,更重要的是接受了创新意识、创新思维方法等的全面锻炼,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3]。
3.热点问题探讨法
使用热点问题探讨法时,教师要针对某一部分的理论内容,找出一个跟它相关的热点问题,然后让学生思考、探讨并展开争论。如用某知名家具造假事件讲解公关危机如何化解、企业参与职场类节目对企业的宣传有何利弊等。在争论中学会形成多种不同的看法,各执一端,各抒己见,教师在这个讨论的过程中进行引导。通过教师进行点评,澄清模糊认识,启发学生进一步思考,让学生明白,并非所有的问题都有标准的答案,着重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和思考能力、分析问题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四、在毕业论文中体现创新能力培养
在毕业论文的选题上,我们在符合专业培养目标要求的前提下,密切结合企业营销活动实际,注意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毕业论文的选题以实战型为主,力求“新”、“实”结合。“新”是指选题反映专业领域发展水平的前沿动态和专业面临的焦点问题,如我国企业的事件营销研究、电视娱乐节目中的植入广告研究等都是比较新的题目;“实”是指选题的内容和深度应符合专业培养目标中规定的专业理论水平,如佰草集品牌营销策略研究、哈尔滨乳品市场销售渠道研究等题目的选择就具有一定的实用性。题目过大过深,受知识结构和毕业论文时间的限制难以按期完成;题目太小,又不能达到培养目标对能力培养和锻炼的要求,只有选择适度,才能够最大限度地开拓学生的科研潜能和创新思维。
在确定毕业论文题目的基础上,教师在毕业论文指导中,通过论文调研环节,培养学生独立工作能力、沟通能力、开拓能力;通过撰写论文大纲,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系统思考的能力;通过搜集资料、分析并对其进行整理的环节,培养学生对资料挖掘、数据处理、提炼的能力;通过撰写论文环节,培养和锻炼学生的理论思维以及将所学知识综合运用、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通过毕业论文答辩环节,培养学生逻辑思维、文字和语言的综合表述能力,以及应变能力。教师在学生毕业论文的整个过程中要进行全过程的指导,对学生毕业论文的每个阶段确定明确的任务和目标,随时掌握学生的毕业论文工作进展情况。在指导过程中,教师既要认真指导和严格要求学生,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从方向上去指导,从总体上去把握,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对于学生合理的设计或具有前瞻性的思考,要给予肯定和鼓励,提高他们的创新思维和综合技能,同时渗透式地培养学生的事业心、责任感和严谨求实的科学作风。从而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在写作毕业论文过程中得到系统训练和全面提高。
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随着新时期的发展会被赋予新的内涵。大学生创新应该是国家创新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教学和实践性教学环节中,强化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将有助于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化,使高等教育适应国家经济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要。
参考文献:
关键词 校长 工作压力 社会支持 应对方式 心理健康
分类号B849
1 问题提出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的持续改革与发展,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和工作压力问题日益受到关注。中小学校长作为学校的核心人物和特殊的教师群体,不仅承担着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同时还担负着学校管理工作,面临着较高的社会期望和职业压力。因此,中小学校长的心理健康和工作压力问题便凸显出来。已有研究结果表明,中小学校长具有较强烈的工作压力感,且工作压力是影响校长心理健康的重要原因。同时也有研究认为,虽然中学校长的工作压力大,但自身心理素质相对较好,因而中学校长的身心健康状况良好,其身心健康状况平均高于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这种结果与中小学校长自身良好的人格特征有一定关系,大多数中小学校长情绪平稳、乐群热情、性格外向、态度温和、自我克制能力较强。但除人格因素之外,国内有关中小学校长工作压力与心理健康关系内在心理机制的探讨比较少见,缺乏系统的实证研究。
社会支持是个体从社会中所获得的来自他人的各种支持。大量研究结果表明,社会支持对心理健康具有积极的作用,个体所获得的社会支持越多,心理障碍的症状就越少,社会支持在中小学教师职业压力和心理健康之间起调节作用。应对方式是个体对现实环境变化有意识、有目的和灵活的调节行为。应对方式对个体心理健康也具有影响作用,有研究表明,与普通教师相比,校长的应付方式最为成熟,负性生活事件的受影响程度反而低于普通教师。
综观已有研究成果,我们发现,虽然有研究者关注社会支持与应对方式对学校教师群体心理健康的影响,但目前尚未见到有研究将多个变量同时引入中小学校长工作压力与心理健康的研究中,系统考察多变量之间的结构关系。本研究拟通过结构方程模型探讨中小学校长工作压力、社会支持、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模型,分析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在工作压力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心理机制,为探索降低中小学校长工作压力和提升心理健康水平的途径提供依据。
2 研究方法
2.1 被试
以贵州省某地区中小学校长培训班的培训学员为研究对象,利用培训学员上课时间,采取整群取样的方式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180份,回收有效问卷160份。其中男性校长156人,女性校长4人;正校长86人,副校长74人;专科学历122人,本科学历36人,2人数据缺失;小学校长110人,初中校长42人,完中(初中和高中)校长7人,1人数据缺失;乡镇和农村学校校长152人,城市学校校长8人;35岁以下校长96人,36~45岁校长54人,46岁以上校长10人。
2.2 研究工具
2.2.1 中小学校长工作压力问卷(Principal Job Pres—SUFe Questionnaire)
共9个项目,分别反映校长的总体压力及考试升学、工作负荷、社会监督、人际关系、主管领导、问题学生、生涯发展和社会地位等多方面的工作压力。采用5级计分(没有压力、有点压力、中等压力、较大压力和压力很大,分别记1~5分),分数越高表明压力越大。本研究中问卷内部一致性为0.87。
2.2.2 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ocial SuppoR Rating Scale,SSRS)[9]
共10个项目,包括主观支持(4个)、客观支持(3个)和支持利用度(3个)等3个维度,分别反映被试主观感受到的支持、实际得到的支持和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以总分反映被试社会支持的总体状况。本研究中问卷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62。
2.2.3 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implified Coping Style Ques—tionnaire,SCSQ)
共20个项目,分为积极应对(12个)和消极应对(8个)2个维度。每个项目按照不采取、偶尔采取、有时采取和经常采取进行4级评定。本研究中积极应对维度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72,消极应对维度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71。
总体工作压力、考试升学压力、工作负荷压力、人际关系压力和生涯发展压力与心理健康水平均具有显著负相关(p
2.2.4 自测健康评定量表(Self—Rated Health Measure—ment Scale,SRHMS)
该量表包括正向情绪(5个)和心理症状与负性情绪(7个)2个子量表,共12个项目。其中正向情绪正向评分,心理症状与负性情绪反向评分,每个项目从0到10共11级计分。分数越高表明心理健康水平越好。本研究中问卷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80。
2.3 统计方法
数据运用SPSS 11.5软件进行录入,进行相关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运用Amos 6.0对结构方程模型进行检验。
3 结果
3.1 研究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和相关分析
中小学校长总体工作压力平均分为3.14±0.96(理论范围0~5分),在考试升学、工作负荷、社会监督、人际关系、主管领导、问题学生、生涯发展和社会地位等方面,考试升学的压力最大,平均分为3.03±1.00,人际关系的压力最小,平均分为1.99±0.89,排在压力前3位的分别是考试升学、问题学生和工作负荷压力。结果显示中小学校长工作压力处于中等水平。中小学校长心理健康平均分为84.28±14.28(理论范围0~120分),从结果来看,中小学校长的心理健康水平处于中等偏上水平。
极应对与心理健康水平均具有显著正相关(p
3.2 不同组别的中小学校长心理健康水平分析
为进一步了解中小学校长工作压力状况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本研究分别将被试按总体工作压力、社会支持各维度和应对方式各维度分数由低到高排序,分别取两端27%的被试作为低分组和高分组,对两组被试的心理健康分数进行差异检验。结果发现,在总体工作压力、主观支持和积极应对3个因子上,高分组和低分组被试的心理健康水平差异显著(p0.05)。
3.3 工作压力、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和心理健康关系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在相关研究文献和各变量之间相关分析的基础上,本研究对中小学校长工作压力、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和心理健康的关系做出以下假设:工作压力直接影响个体心理健康水平;主观支持与积极应对通过
4 讨论
近些年来,中小学校长成为心理和教育研究的热点问题,但不足之处是普遍注重定性研究,缺乏定量分析。本研究以西部中小学校长为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方法和结构方程模型,对中小学校长工作压力、社会中介作用影响工作压力和心理健康的关系;主观支持通过积极应对方式对心理健康有间接影响。根据上述模型假设,本研究首先建立工作压力、主观支持、积极应对和心理健康的饱和模型;其次,使用Amos6.0软件对模型进行估计,把饱和模型中路径系数不显著的路径删除(从总体压力到积极应对的路径),得到如图l所示的结构模型,即主观支持与积极应对在工作压力和心理健康关系中起中介作用。该模型的拟合指标比较理想。
以上研究模型假设基本得到证实。进一步路径分析,将同一条路径中的系数相乘之后(如工作压力一主观支持一心理健康的路径系数为一0.16×0.18),再将不同路径的系数相加(如工作压力对心理健康有三条不同的路径),分别得到总体工作压力、主观支持和积极应对对心理健康影响的标准化路径系数为一0.275、0.212.0.152。
支持、应对方式和心理健康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中小学校长总体工作压力处于中等水平,心理健康水平处于中等偏上水平,这与廖传景等人研究结论比较一致。这种结果一方面可能与中小学校长自身心理素质较好有着密切的关系。中小学校长在学校环境中经历多年的个人奋斗,培养了良好的性格特征,大多数中小学校长性格外向、乐群热情、情绪平稳;同时善于利用来自于社会、家庭和同事的社会支持,建立广泛的社会支持系统,用于调整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压力,间接地提升了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另一方面,研究结果也可能与被试取样有一定关系。贵州省地处我国西部地区,教育和经济发展总体上落后于中东部地区,在升学考试、生涯发展和工作负荷等方面的竞争和压力低于发达地区。因此,中小学校长总体工作压力相对不高。
在工作压力的具体方面,本研究考察了中小学校长在考试升学、工作负荷、社会监督、人际关系、主管领导、问题学生、生涯发展和社会地位等8个方面的压力情况,结果显示,考试升学的压力最大,其次是问题学生和工作负荷,而人际关系的压力相对最小。这种结果一方面反映出当前社会对学校的过高期望和上级部门对升学目标的考核给中小学校长造成了不小的压力,升学率是影响学校发展的重要指标,教育管理部门考核升学率,学生家长重视升学率,升学率决定学校的发展,这些问题在当前教育中并未改变。与此同时,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问题学生的转化问题,长时间的超负荷工作,如开行政会、处理常规工作(巡查校园、整理文件、接待上级检查、接待家长、教师谈话和整理文件等)、处理突发事件,均让校长感觉“疲惫不堪”。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在我国西部地区中小学校人际关系的氛围比较和谐,校园工作的人际环境相对较好。从工作压力的得分情况来看,与地处中东部地区的湖北省中小学校长的工作压力水平相比,地处西部地区的贵州省中小学校长工作压力水平普遍较低。这一结果反映出不同地域的中小学校长的工作压力存在一定差异。
本研究发现,中小学校长工作压力、社会支持总分、主观支持和积极应对方式与其心理健康水平的相关显著。也就是说个体工作压力越大,其心理健康水平越低;而社会支持水平越高,个体更多采用积极的方式应对困难与挫折,其心理健康水平就越高,尤其是个体主观感受到的社会支持对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更加积极。关于社会支持的作用,多数研究者认为感受到的主观支持比客观支持更有意义,因为虽然感受到的支持并不是客观现实,但是“被感知到的现实却是心理的现实,而正是心理的现实作为实际的(中介)的变量影响人的行为和发展”。本研究结果证实了这一观点。
有研究表明,社会支持、压力和身心健康之间的内在关系比较复杂。其中,缓冲效应模型认为,良好的社会支持可以调节和缓冲压力事件对个体的消极影响;中介效应模型认为,社会支持是介于压力和心理健康之间的媒介;主效应模型认为,社会支持独立于压力之外对个体的心理健康产生影响,具有普遍的增益作用;动态效应模型则统合了主效应模型和缓冲效应模型。依据温忠麟等人的观点,我们同时检验了主观支持在工作压力和心理健康之间的调节作用和中介作用。通过对主观支持调节效应的分层回归分析,结果发现,主观支持的调节效应不显著(R2的变化只有0.006,第二层回归分析主观支持×工作压力乘积项中B=0.084,p=0.284)。因此,主观支持对工作压力和心理健康的调节效应不显著。
依据文献分析和变量问相关分析结果,我们建立了工作压力、主观支持、积极应对和心理健康的关系模型。通过对主观支持中介效应进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结果表明,4个变量间的5条路径系数均达到显著性水平(p
参考文献
1 汪颖,湖北省中小学校长工作压力与工作满意度的关系研究,硕士论文,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0.
2 马雪玉,王景芝,中小学校长工作压力与心理健康关系.中国公共卫生,2010,26(5):581—582.
3 汪小琴,任春亮,中学校长心理健康状况与人格特征的调查研究,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6,15(6):564.
4 廖传景,中学校长身心健康及其影响与保护性因素,心理科学,2009,32(9):1508—1510.
5 张福建,中小学校长人格特征的比较研究,山东教育科研,2001,(10):37—39.
6 闻吾森,王义强,赵国秋,等,社会支持、心理控制感和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0,24(4):258—260.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5-0-02
一、专业描述
本文所指的市场营销专业特指中等职业技术类学校的市场营销专业,所面对的教学对象主要为16至18岁年龄段的学生。
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为超市、连锁店、各类专卖店、便利店等商贸零售企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具有良好职业道德、较强专业素质的市场营销专业技能型人才。
专业能力:1.商品推销能力;2.顾客沟通能力;3.客户管理能力;4.卖场布置与商品陈列能力;5.手绘POP能力;6.市场调查与分析能力;7.商务文案写作能力;8.商品采购与商贸谈判能力;9.营销策划能力;10.销售管理能力;11.销售团队建设能力;12.企业内部组织协调与企业管理能力;13.营销案例分析能力与营销手段组合应用能力。
就业方向:1超市、连锁专卖店店员;2超市、连锁店管理人员、店长等;3商贸企业业务员、业务经理;4市场调查公司业务员、业务经理;5销售公司业务员、业务经理。
二、专业核心课程设置
专业核心课程的设置应该围绕专业培养能力来进行,根据如前所述的十二项营销专业能力相对应设置的专业课程包括以下十门等:
店铺业务、营销基础、营销实训室实训、销售实务、客户管理、商务文案写作、企业管理、营销策划、市场调查、商务谈判合同实操等。
各专业课程对应教学主要内容及能力培养目标如表1:
(一)各专业能力之间的关系
首先可以把这些专业能力分为为直观动手能力类别和系统思考类别。前者包括:1.商品推销能力;2.顾客沟通能力;3.客户管理能力;4.卖场布置与商品陈列能力;5.手绘POP能力;6.市场调查与分析能力;7.商务文案写作能力;8.商品采购与商贸谈判能力。后者包括9.营销策划能力;10.销售管理能力;11.销售团队建设能力;12.企业内部组织协调与企业管理能力;13.营销案例分析能力与营销手段组合应用能力。
也可以根据能力培养的难易程度分为容易、较难、很难三个层次。
容易的有:1.商品推销能力;2.顾客沟通能力;3.客户管理能力;4.卖场布置与商品陈列能力;5.手绘POP能力。较难的有:6.市场调查与分析能力;7.商务文案写作能力;8.商品采购与商贸谈判能力;9.营销策划能力。很难的有;10.销售管理能力;11.销售团队建设能力;12.企业内部组织协调与企业管理能力;13.营销案例分析能力与营销手段组合应用能力。
(二)各专业课程之间的关系
各专业课程分别有侧重的专业能力培养目标,见表1;课程学习先后的安排就根据能力培养的难易程度来安排,安排顺序可见表1。在第一学期学习《店铺业务》和《营销基础》,第二学期学习《销售实务》《客户管理》《商务文案写作》, 第三学期学习《企业管理》《营销策划》《市场调查》《商务谈判合同实操》,第四学期学习《营销战略》《员工管理》《网店创业》《沟通与团队管理》。
科任老师在课程教学中可能会遇到讲授知识点的重复,这时候老师应该注意能力培养的侧重点。如《销售实务》和《客户管理》这两门课,讲授的时候都必然会触及到顾客沟通,讲授《销售实务》 时应侧重培训学生顾客异议的处理技巧,而讲授《客户管理》时应主要培训学生对于顾客需求的了解、顾客心理活动变化的把握等。
在专业教学过程中每门课程都有自己专业能力培养目标的侧重,但是我们又不能完全把课程之间分裂开来,要把营销能力的培养当作一个整体来看待。尤其是在教学方法上我们主张运用任务引领式的,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必然需要应用到好几个能力和好多方面的知识。比如在《营销策划》的课程教学中,给学生布置某超市举办6周年店庆促销活动的任务后。学生要完成此任务,首先要进行市场调研、然后拟出促销方案、进行促销活动预算、最后总结促销效果。这一过程中学生必然运用到营销手段的组合、市场调查的能力、团队的分工协作、促销文案的撰写等等。科任老师应能先预见到这些问题,提醒学生并预备好相应的营销案例或者材料,帮助学生完成这一教学任务,对学生在这一学习活动中所掌握的知识和表现出的技能进行及时的评价和成绩的认定。
三、专业课程教学如何实现相应专业能力培养目标
根据表1我们可清晰看到各专业课程与专业能力培养目标之间相对应的关系,但是困难之处在于科任老师如何才能在课程教学中实现相应的专业能力培养目标。经过我校多年市场营销专业建设的摸索,我们总结出以下经验:
第一,学校要运用专项实训建设经费为学生建立一个专业的营销实训平台,形式可以是实训超市、实训专卖店、实训便利店等,也可以是校企合作的形式。如我校建立的营销实训室,它是在营销专业老师指导安排下,营销专业学生具体实操进行运营的实体超市。既要实现营销专业学生的专业学习的展开,同时也要求实现整体的经济效益。在为学校师生提供日常商品销售服务的同时,学生也通过系列营销工作和营销活动培养出相关的营销专业能力。营销实训室下设销售部、采购部、仓管部、策划部、市场部、人力资源部、财务部、网络部等八个营销职能部门,每个部门设置相应的工作岗位,每个工作岗位制定出相关的工作职责和技能标准,进入营销实训室的学生在不同的工作岗位进行流水作业,在每个工作岗位的学习工作考核合格后再轮换其它岗位,专业老师对学生在各个岗位的工作学习结合相关的专业课程给出成绩的评定和学分的换算。最后汇总成学生的专业学习成绩。这个环节的关键点在于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模块化,然后对接营销实训室各工作岗位的实习工作经历。比如《店铺业务》课程中的商品陈列内容,科任老师在讲授完商品陈列的专业知识后,布置学生到营销超市的理货工作岗位上做2天的商品陈列工作,学生在实习工作中来完成老师布置学习任务,老师再根据他的工作成绩和表现进行成绩评价和学分认定。这样就实现了专业教学内容和实习工作的结合。我们要求各科任老师都要把自己专业课程的教学与营销实训工作实现有效的结合。
专业课程的教学模块与营销实训超市对应的工作岗位和职能见表2:
第二,要十分重视教材的选用与教学材料库的准备。学校组织营销专业老师针对每一门专业课程都要精选教材,最好是组织老师联系学校自身的实际情况编制教材。我校在2007-2009年组织编写了市场营销系列教材,并已经交付中国财经出版社出版,今后将进一步完善营销专业教材体系。
除了精选教材外,整个营销团队的老师还要负责搜集整理营销专业学习的材料(如案例、学生课业、各种表格、策划书、总结等等)。材料的来源主要有3个方面。首先主要是来源于社会上商贸企业实际上应用的营销资料,这方面资料的搜集存在一定的困难。但通过校企合作和企业公开的资料可搜集到一大部分。其次是历年学生所做的课业,科任老师选出其中的优秀作品和典型案例充实到教学材料库中。
第三,要做好营销各项专业能力标准的制定与学分的考核工作。学校在制定营销各项专业能力的标准时,先要深入到商贸企业尤其是超市连锁专卖企业进行调研,充分了解到企业实际运作过程中各个具体的营销岗位对工作能力的要求。根据这些了解到的信息结合实际教学情况制定出适合学生的能力标准。我校先后深入到东莞大新商贸公司、东莞嘉荣百货公司、沃尔玛好又多连锁超市等企业进行考察。
现试行的能力标准见表3:
四、结语
市场营销专业是讲求应用性与实战性的专业,但目前在国内多数院校开办的市场营销专业都偏重于理论教学,这与该专业的培养目标不符,更与市场营销专业的能力培养目标不符,造成营销专业毕业的学生实际工作能力跟社会上的商贸企业的需求严重脱节。中等职业教育出来的营销专业学生实操技能较差,应用能力不强,直接导致就业的严峻形势,市场营销专业日渐萎缩。然而,社会对市场营销专业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却日益扩大。巨大的社会需求与人才培养方式不适应之间的矛盾显现出中职市场营销专业教学改革的必要性与紧迫性。中职市场营销专业的教学改革必须朝着体现职业岗位性与实践应用能力相融合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肖剑锋.团队与个人管理实务[M].北京:中国财经出版社,2010.
[2]樊福生.店铺经营实务[M].北京:中国财经出版社,2010.
[3]钟淑云.销售业务[M].北京:中国财经出版社,2007.
[4]邬金涛.客户关系管理[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
一、高度激发学生学习心理学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心理教学尤其要抓住这个要点。恰当的普通心理学实验可以高度激发学生的心理学学习兴趣。而且,利用心理学实验展示,学生可获得理论过程与结果,吸引学生对实验与理论的关注,使学生大大提高心理学学习的兴趣。心理学的许多实验装置都引起学生的强烈兴趣,如:由侧抑制导致的马赫带效应、深度知觉的实体镜、做注意分配的双手协调器、人工概念形成的叶克斯选择器等。
表1演示马赫带现象的纸盘以马赫带效应为例,马赫带效应:是在一电动混色轮上,用一个圆盘、内是一正六角形制成,正六角形内是白色的,外围是黑色的,混色轮高速旋转形成的。如图所示:在旋转状态下,黑白相间的A点会形成非常暗的一条带,B点会形成非常亮的一条带,这两条带子既是所谓的“马赫带”,由侧抑制导致。课上老师如何讲解关于马赫带的问题,学生都难以理解,到实验室一做这个实验,学生清楚地看到了马赫带效应的现象。由此,学生掌握了马赫带效应的理论,并连带对其他心理学理论有更深的体会,心理教学效率大大提升,学生的心理学学习兴趣显著提高。
二、提供适当感性知识满足学生好奇心
在心理教学中,许多知识点虽然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有非常密切的关联,但因学生本身并未深刻了解心理学知识,对复杂的情况也无法用心理学解释。此时,若心理学老师能够适当结合心理学实验,以实验为核心呈现现象本来面貌,学生将会获得更加深刻的感性知识,并大大提高心理学学习兴趣。以短时记忆为例。
在心理教学过程中,笔者首先给出一系列电话号码,然后让全班学生体验信息一次呈现后保持一分钟以内的记忆。因为短时记忆记录的信息通常是 0.5-18秒,远远低于1分钟。而人的短时记忆广度平均值为7±2个。通过实验研究发现,如果笔者给出的是一组无意义的音节,一旦超过7±2范围,学生的记忆就会发生失误。但如果给出的一组相互关联且有意义的音节,则学生的记忆广度明显增加。这也符合短时记忆强调的意识性。即人们在记忆材料时会将信息转化成视觉编码进行记忆的。实验后,学生获得短时记忆的感性知识,学习兴趣显著提高,大大提升了心理教学效率。
三、全面提升学生实验与观察能力
在心理教学过程中向学生展示普通心理学实验,可将枯燥乏味的心理学理论转化的生动、直观且有趣的实践。在心理学实验中,学生注意力会更集中,对老师的讲解与分析会更认真倾听,从而大力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加之在普通心理学实验过程中,老师详细介绍了每一个实验步骤与注意事项,学生会对实验顺序有更深刻的记忆。由此,学生的实验能力大大提升。为更好地验证这一点,笔者曾在心理教学课堂实行了图形与句子类型、句子理解速度的关系实验。
在实验过程中,笔者率先强调正确肯定句子(TA)与图形研究,发现图形匹配速度最快达到了1秒左右;而后,再进行正确否定句子TN)与图形研究;其次,错误肯定句子(FA)与图形匹配速度研究;最后,错误否定句子(FN)与图形匹配速度研究。实验步骤结束,得出结论:TN=FA+FN-TA。这一系列心理学实验步骤严格,注意事项多,笔者一一解说,并在实验过程中偶尔提出相关疑问让学生思考,促使学生的观察能力与实验能力显著提高。且通过这项实验,观摩性的心理学实验可让学生对实验结果体验更深刻,因而同行老师可多采用这种方法进行心理教学。
四、强化学生的操作能力与创新能力
普通心理学实验与物理实验、生物实验等不同,其实验材料更多来源于人本身而非可触摸的实验材料。因此,普通心理学实验的取材更方便,直观性更强,被试者体验更深刻,得出的实验结论也更符合理论。学生本身也可动手操作部分普通心理学实验,学生的操作能力与创新能力都能获得大力提升。例如在学习 STROOP效应时,念字和命名是非常常见的认知过程,学生相互之间可直接进行实验。
本文系咸阳师范学院专项科研计划项目“高等师范院校音乐学专业钢琴教学法探究”(项目号:11XSYK121)阶段性成果。
问题的提出
教学改革旨在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注意吸收、借鉴学科前沿的有益方法,无疑有助于改革目标的实现。当前,国内对钢琴教育越来越重视。然而在高校钢琴专业教学中,仍注重“弹奏技术”和“音乐表现”的传统教学方法。在音乐心理学视域中,这种忽略音乐与心理的内在关系的教学模式易导致学生兴趣下降,产生叛逆心理;也使教师事倍功半,教学质量不高。可以说高校钢琴教学改革迫在眉睫。钢琴弹奏者的心理活动贯穿弹奏始终,对弹奏效果起着重要作用。笔者从引入音乐心理学相关原理和方法的教学实践中注意到,近年来音乐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对解决上述问题具有重要作用。
音乐心理学对钢琴教学的启示
音乐心理学是“研究音乐与人的行为、心理过程的互动关系及其规律的科学”。近代以来西方在音乐心理学研究中取得的成果值得钢琴教学借鉴。19世纪,赫尔姆霍茨、冯特、施图姆夫等通过实验探索音乐信息学,极大促进了音乐心理学发展。20世纪以来,西方音乐心理学形成了几个重要流派:构造主义、行为主义、格式塔完形主义、精神分析心理学、皮亚杰发展心理学派、认知心理学派等。近年来,我国音乐心理学也取得了较大进步,周海宏(1993)、罗小平(2001、2004、2005)、杨和平(2006)、刘沛(2006)、赵冬梅(2006)等作了一系列探讨。其中,周海宏通过典型活动的分析初步确立了钢琴演奏心理操作系统的认知模型,提出了“钢琴演奏心理操作技能”的概念,将心理学的科学方法与钢琴演奏及教学实践经验相结合进行理论研究,并提出训练方法[1]。音乐心理学的相关研究对钢琴教学的明显促进作用主要有:音乐能力与心理状态的关系。包括对音乐各种要素及其整合的感知、记忆、理解以及对音乐作品的审美水平在内的“音乐能力”,在教学中常被用来判定学生的演奏技巧和审美水平。演出状态与心理状态的关系。演奏者临场最担心的“紧张”心理状态可从心理学中获得解决。弹奏各环节与心理状态的关系。钢琴弹奏是视觉、听觉、触觉、记忆、想象、理解等多方面因素共同协作的过程,对其规律的研究有助于演奏时更准确有效地表达。下文以视觉注意和音乐记忆为切入点探讨音乐心理学对钢琴教学的具体助益作用。
基于音乐心理学的高校钢琴教学改革建议
1.教学中的心理学问题
钢琴弹奏是一系列心理活动有机结合的过程。学习者的识谱能力、听觉能力、背谱能力、记忆能力、眼耳手脚的协调能力、对作品的理解能力、舞台表演的情绪调节能力无不与其心理状态密切相关。一直以来,教师多将重点放在手指技巧突破等具体演奏技巧方面,未充分重视弹奏者的心理状态。
2.教学中的视觉注意
视奏能力是钢琴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从心理学角度可将其描述为:谱面信息被学习者的感觉系统(眼睛)接收,并被转换成为神经能量后在感觉存储机制中短暂存储,然后在中枢神经系统中进行加工和编码(可能进入记忆系统),接着引起行为反应(弹奏),弹出的乐音进入听觉系统,给予弹奏者反馈,这部分信息又将进行另一番加工。Treisman 和Julesz假定:在视觉注意中有两个不同的过程在发挥作用。在第一个阶段,存在一个初级的前注意加工,该过程对视野进行扫描,迅速地检测客体的主要特征,如大小、颜色、方向和运动等……。此后,位于大脑皮层不同区域的特定的特征地图对客体的不同属性进行编码。[2]学生在练习时,谱面上的旋律走向、节奏特点、和声构成、曲式结构等所有信息同时被编码,生成该作品的“特征地图”,这些图谱被整合成为映像,接着“焦点注意”从这些映像中抽取一部分信息进行细节分析。可见,最后真正被分析的只是最初学习者视野中所有信息中的一小部分。显然,如何有效提高谱面信息的提取量至关重要。将谱面信息按照类别、先后次序按部就班练习是初学者常用的练习方法,对有一定基础的学生,这样过于耗时,亦不利视奏能力的发展。根据视觉注意的特点,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视奏能力。
特征搜索。视觉具有积极搜索目标能力,这里搜索指“扫描环境的特定特点。”[3]孤立看待乐谱中的每个音符,它们是散落的、随意的,将其前后联系起来,或能发现音符排列的某种规律(例如和弦转位、半音阶)。当然,特征搜索的前提是相应的知识储备。如搜索出“和弦转位”这个音符排列特征的前提是了解“和弦转位”的含义。由此弹奏前一定要研究曲谱,这个过程有助于学生深入了解乐曲的特点,提高学习效率。
选择性注意与分配性注意。教学中,经常有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教师不断重复一些重、难点后,学生仍不得要领,这可从心理学有关“注意”的研究中找到解决途径。心理学认为注意是简单的“一种表现为专心的心理活动”[4]。常见的注意有两种:选择性注意和分配性注意。前者指听者可以在丰富的声音输出中,捕捉到自己所选择的声源,如在几个人同时谈话的环境中“揪”出想要听的那个人的谈话;后者指在不断改变注意的焦点基础上,同时注意几个声源。
有关“注意”的心理分析及教学设计。钢琴弹奏是眼、耳、手、脚等身体部位相互协调配合的复杂过程。乐谱的每个段落有音准、节奏、力度、音色、情感等各个方面要求。若要学生在同一时间注意到所有方面的要求,对学生尤其初学者,常会顾此失彼。一个可行的办法是先让学生执行简单任务,如单手弹奏,且只要求音符和节奏的准确性,这样能够减轻心理资源的负担,使学生自如且较高质量地完成任务。在此过程中要求学生忽略其他因素,集中注意力在所要求的任务上。当这个任务能够被轻松完成,相当于完成了将这个任务“自动化”的过程,之后进行复杂任务时,之前的简单任务消耗的注意资源变少,因而使复杂任务的完成变得较为容易。
3.教学中的音乐记忆
音乐记忆。认知心理学认为,记忆是指我们存储、提取过去的经验,并将这些信息用于当前情景,其中包括三个常见的记忆加工过程:编码、存储和提取。这种记忆行为包括在不具备物理声音的刺激下,大脑给予音乐音响的聆听和理解以及对记忆对象即音符回忆的外在表现。不同的音乐行为(作曲、表演等)侧重于不同的记忆行为。舞台演奏中突然的记忆中断,是困扰学生的一个常见问题,这不能简单地解释为没有背熟曲谱或者心理素质不好。研究表明,不同个体的记忆能力存在差异;不同的声音刺激对个体的注意力影响不同;不同个体对记忆任务注意的保持时间不同。对表演者来说,“储存的检索任务与内部产生的刺激之间就构成了一种抗衡,结果是,在表演压力下,这种不随意的自主神经系统通常表现为无法正常合作的状态。”[5]音乐记忆的过程如下图:
音乐记忆的心理分析及教学设计
编码形式。信息进行短时存储时,对信息的语音、语义及视觉编码最为重要,而对钢琴学习者而言,“长时存储”对“背谱”至为重要。研究表明:大部分存储在长时记忆里的信息主要都是语义编码――即用词义编码[6]。Miller(1956)认为:“欲增强信息加工的能力,有必要使用某种技术,将信息的碎片组织为较为熟悉的单元或组块。”[7]弹奏是眼、耳、脑、手相互配合、共同完成工作的过程,对谱面信息的视觉记忆、乐音的听觉记忆、键盘的手指记忆,以及对全曲结构的深刻理解等结合起来的记忆更为牢固。可见,充分理解分析谱面信息,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充分调动、相互促进,是提高背谱能力的有效方式。
记忆转移。刚存入脑的信息会衰减和扰,需及时将相应信息从短时记忆转移至长时记忆中。完成这一转化最为有效的方式是理解,与已有知识之间建立联系或联想,重复练习或多次条件反射。教师可从创作背景、手法、技术要点等方面指导学生全面理解作品,避免死记硬背乐谱。
记忆“间隔效应”。为使记忆的音乐信息保持激活状态,需要定时练习。研究表明,将记忆内容分配在不同时间进行分散练习,信息记忆量更大,记忆时间更长,心理学称为“间隔效应”,其产生的原因可能是不同的学习时间段内使用了不同的编码策略,从而使记忆得到加强。由此,钢琴学习中时间分配非常重要,教师可利用这一点对学生进行不定时复查,以巩固学生的信息记忆。
有关遗忘。心理学上著名的干扰理论认为互为竞争的信息导致了遗忘,而“系列位置曲线”推论认为,在对一系列信息进行记忆后,最后记忆的一部分信息记得最清楚(近因效应),其次是开始的部分(首因效应),中间部分的信息回忆最差。据此,钢琴教学设计应注意:课程重点难点安排在一节课的开始和结尾处更有利于学生的理解记忆;每次教授知识点不宜过多,并在知识点当中穿插及时的复习时间;将难点内容与较容易的内容交替讲授;合理分配学生的练习时间。
结 语
在钢琴教学中引入音乐心理学的相关原理和方法,对解决传统教学方法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教学效果是十分明显的。因此,引入音乐心理学不失为高校钢琴教学改革的一剂良药。
参考文献:
[1]周海宏:《对部分钢琴演奏心理操作技能的研究》,《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3年第1期。
[2]罗伯特・L・索尔所、M・金伯利・麦克林、奥托・H・麦克林:《知心理学》(第七版),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痛不欲生……自古以来,人们面对各种“痛”时,解决的方法就是从“感觉”上止痛,如我国古代名医华佗的“麻沸散”就有此功效。
20世纪30年代起,人们开始逐渐对疼痛有了新的认识,现代意义上的疼痛研究也自此开始。在现代医学里,所谓的疼痛是一种复杂的生理心理活动,是包括感觉、情绪和认知等多方面因素的综合现象,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症状之一。
大半个世纪过去了,人们对疼痛的认识和大部分研究仍然只停留于解决疼痛的“感觉”问题,而用于治疗疼痛的最有效的药物仍然是吗啡和阿司匹林,其他专用的镇痛药也都是基于这两种药而研发出来的。
然而临床治疗证明,从感觉的角度来止痛,只是治标不治本,其效果并不理想。如,多次注射吗啡止痛后,人体会产生抗吗啡的物质,而使得此类药物止痛效力降低。
在近些年的临床实践里,医生们惊讶地发现,一些抗抑郁、抗惊厥的药物具有止痛的功效,能够缓解严重的疼痛,尤其是连吗啡都止不住的疼痛。这一点引起了许多研究者的注意,并开始逐渐关注与疼痛有关的神经系统的高级功能――情绪和认知。
2005年底,受“百人计划”邀请,罗非被调往中科院心理所工作。2006年初,他组建了新的研究团队,决定将疼痛的研究延伸到新领域,并立足于神经系统展开两条研究路线,除“感觉”外疼痛的另两个维度――“情绪”和“认知”。
首度进入这两个全新的研究领域,这个团队吃了不少苦头,很多功夫用来寻找适合的实验模型,寻找合适的突破口……最终,2006年在国家自然基金委资助下,研究工作找到了突破口,团队在“脑对痛觉信息的动态加工过程”的研究上取得了重要进展,并延伸出了几个新的研究方向。如发现导致焦虑、恐惧的痛觉预期活动对痛感有显著影响,证实了安慰剂效应有止痛的作用等,继而在日后作情绪、认知对疼痛的调节研究中,选取了经常与疼痛并发的抑郁情绪及颇具代表性的安慰剂效应作为新的
起点。
这个团队在对疼痛的情绪和认知调节这一研究领域里,埋头苦干5年多时间,先后推进了多个方面的研究工作。国际上,他们首次建立了小鼠安慰剂镇痛模型,首次揭示了丘脑皮层网络对短促伤害性刺激编码活动的动态时空特性……他们正在逐渐向着这一学科领域的纵深探索。
痛并抑郁着
现在人们常喜欢说“痛并快乐着”,但在临床医学里,事实并非如此,疼痛与抑郁这两类常见的疾病时常并发。疼痛,尤其是慢性疼痛,时常伴随抑郁症状的存在,而抑郁症患者也会伴有腰背痛、关节痛等多种躯体症状。有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疼痛患者抑郁的发病率显著高于健康人群。
究竟抑郁与疼痛之间是如何相互作用并存的?
为解开谜题,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持续资助下,这个团队从2008年起着手开展“焦虑、抑郁状态对丘脑皮层痛觉神经网络活动的调节作用”研究。此后的几年里,他们用了多个模型、多种不同的刺激方式,反复考察抑郁状态对自发疼痛与诱发疼痛行为的影响。
这些研究用充分的实验证据证明,抑郁对不同类型疼痛有不同的调节作用,通俗说来,是指患有抑郁的人或动物,面对外来刺激引起的疼痛时反应更迟钝;相反,他们更关注内在的刺激,也就是说,如果面对内心或是体内的痛苦,感受会更强烈。这也正解释了临床上抑郁与疼痛共病和抑郁患者实验性疼痛不重反轻这两个现象之间的矛盾。
究其原因,罗非说:“抑郁多半都是持续的痛苦折磨而产生的,而慢性疼痛本身就是持久性的痛苦状态,无论打针、吃药,也只是缓解病患当时的疼痛,而无法真正止住疼痛,因此慢性疼痛常常伴随抑郁。”
止痛的心灵妙药
2008年,意大利巴里大学玛莉娜•托马索博士所作的一项研究证明美丽的图画竟是缓解疼痛的心理“灵药”。托马索让12名参与实验的志愿者从300张给定的图片中挑选出20幅最美丽的和20幅最难看的,在志愿者观看图画同时对手部进行同等强度的激光脉冲刺激。结果显示,志愿者在观看漂亮的图画时,疼痛感最轻。
这便是罗非反复强调的“疼痛心理学”。他说,止痛时,依靠治疗伴随的抑郁症或是用安慰剂等效应来解决疼痛中包含的认知因素和情绪因素,其疼痛感自然就降低了。
国际上,很多国家的疼痛治疗中心都很重视综合疗法,特别是在疼痛治疗过程伴随有心理治疗。早在上世纪80年代,我国一些大专院校和医疗单位也先后开设了疼痛诊疗门诊与病房。但是,尽管目前国内大部分疼痛科的医生在看病过程中都会设法劝慰和开解病人,但却很少有正规的心理治疗师介入疼痛治疗
之中。
原因是,在我国解放后到“”期间,心理学研究一直很被忽视,迄今为止,心理学教育普及程度依然不够。“这些因素引发了一个严峻的问题。”罗非说,由于如今我国临床心理学队伍的数量不足,使得心理学工作者不足以应对我国人民的心理健康需求,而投身于辅助疼痛科医生治疗病患的心理学工作者更是寥寥无几。加之鲜有临床医生意识到疼痛心理学治疗的重要性,因此,我国各大医院的疼痛科室亟待将疼痛心理学治疗方式引入到治疗过程中。
药学心理学这一概念在近几年才出现在临床医学中,我们所述的药学心理学通俗一点的解释就是:在使用同样的一种药物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对患者进行不同心理诱导将会出现不同的药理效应。药学心理学是一门与医学、护理学、心理学以及药理学相结合的综合性的新兴学科。这门学科的目的是通过药学服务人员对患者进行良好的心理诱导,从而激发患者对疾病抵抗的潜在能力,从而达到最佳的药物治疗效果。
1.2药学心理学的功效
在药学心理学领域心理因素是医务人员需要研究的重中之重。因为药学心理学发生作用的基础就是病人,接着通过药师、医师以及护理人员等治疗人员的共同努力对患者进行心理诱导作用,从而使治疗效果达到最好,使药物发挥最佳的效果。通过一系列的实践可以证明,药学心理学的作用就是“安慰剂效应”。但是,因为不同的病人有不同的性格,所以同样的药物对不同的患者将会产生不同的疗效。通常情况下,乐观,开朗,积极向上的患者在使用药学心理学治疗之后产生的治疗比那些悲观,消极的病人在使用了药学心理学之后的效果要好。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医务人员要鼓励患者以热情、积极、乐观的心态正确面对疾病。使患者建立起打败疾病的信心,最终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相关药学心理学学者曾在其研究报道中指出药学保健过程中心理药效学的“安慰剂效应”是最为有效的表现。据相关的统计资料数据结果显示,在对精神疾病患者治疗的过程中,安慰剂对于患者的病情改善率通常可以达到30%~50%左右,曾有专家对237例慢性肝炎、溃疡病、精神衰弱以及高血压等患者进行了相关调查,据调查结果显示,由于进行药学心理学方面的心理因素治疗而使得病情好转的患者超过一半,对于高血压患者的病情改善情况甚至高达81%左右。
2药学心理学的应用
2.1为患者提供药物咨询
若是患者受到不良心理状态的影响,他就可能出现过激的不良情绪,消极的情绪可能会导致病情的进一步恶化,所以,在进行治疗过程中,医务工作者需要采取多种方式消除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不良情绪的因素,强化治疗效果,给患者提供最贴心、最人性化的心理咨询服务。这就对医务工作者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面对患者提出的问题与疑虑,临床医药护需要为患者提供耐心、详细且专业化的解答。鼓励患者积极配合治疗,使用心理学的知识消除患者的心理负担,尽可能减少心理因素对治疗效果产生的消极影响。利用心理学方面的专业知识对患者进行疏导与安慰,从而树立其战胜病魔的决心。
2.2药学服务中药学心理学的应用
近些年来,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已经逐步被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所取代,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药学心理学和药物心理学领域。药师工作者的工作意义在于,他能够从侧面反映整个医疗机构的整体水平,医疗工作的好坏能够对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产生直接的影响。对于临床医药者来说,需要从患者的角度出发,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时刻牢记自己的职责,切实从患者的角度出发,体会患者的痛苦与需求,不断学习新的心理学知识,为患者的身心健康提供保障。在关注药物疗效的同时,也不能懈怠对心理方面的治疗。在进行治疗过程中需要帮助患者缓解焦躁不安的情绪,将药物治疗程序尽可能简化。同时,在与患者的沟通过程中,营造轻松良好的治疗氛围,需要注意自身的语气与态度,缓解患者的紧张不安感。
2.3药物治疗中心理学的实践价值
对于部分有典型自觉症状的心因性疾病患者,其心理因素将会直接影响到生理性症状的发生,而药物心理学就是利用这种心理暗示的强大作用对患者的心理以及精神进行调节,使其逐步缓解自己的疾病,最终达到完全痊愈的目的。药学心理学治疗方法能够使患者的自觉症状得到改善,再通过心理暗示方法巩固治疗效果。为了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需要在常规治疗的前提上,尽可能避免心理因素以及不良精神状态对治疗效果的影响,协助患者以良好的心理状态进行治疗。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有指导性的干预,充分利用积极心理因素的影响进行治疗。
2.4药学心理学能够为门诊药房窗口提供辅助
一般情况下医院门诊的就医程序比较繁琐复杂,患者数量较多且流动性大,大多数患者在门诊部取药时,由于对药物的使用方法不熟悉从而需要向药师咨询,这就需要药师为患者提供耐心、专业、全方位的讲解,使患者熟悉药物的治疗方式、服用方法以及注意事项。对于不同的患者,应该采用不同的讲解方式,在回答患者提出的问题时,绝对不能表现出不耐烦的情绪。因为由于药师的某些不经意的语言和肢体动作都有可能使患者的心理负担加重,对其治疗产生不利影响。除此之外,药学心理学药师在临床治疗过程中,需要依据患者的实际需要出发,对于不同个性特质、不同社会地位、不同文化程度的患者,提供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从实际需要的角度入手,向其说明药物的禁忌症、服用方法、剂量、常见副作用、剂型等知识,从而获得最好的治疗效果。
中图分类号:G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15-0246-02
引言
语言是人类交流的工具,从小到大,人们一直在和语言打交道。人类从出生就开始学习语言,从母语到外语,学习的目的就是用来与他人交流,语境很稳定,目的很明确,所以我们很快就能掌握。那么中国学生在学习英语时也是快速容易吗?答案是否定的,中国学生用在学习外语的时间至少占了总学时的1/4,甚至有的达到了1/3,但结果却不理想,语境是一定的外因,但究其内因,中国式的教育方法和教育体制、教育目的都存在一定的弊端,人们对教育没有正确的认识,教育者对教育目的的偏离,对教育心理学知识的缺乏使得教育存在的问题更加严重,迫使学生越来越远离正确的学习道路,而学生错误的学习目的,学习方法,自主学习意识的缺乏使语言学习难上加难。因此,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大学英语教师,不仅要具备教育心理学、英语语言文学等方面的知识,还要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在教授学生的同时,也要有自主学习的意识,能有意识地扩大自己的知识面,给自己及时充电。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教育者更应该明白其中的道理。教育心理学是一名优秀的大学英语老师首先应该具备的知识,因为教育工作者作为大学生的心灵导师,应该具有亲和力、善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的能力,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对英语学习由厌烦转变为热爱。
一、心理问题分析
师生之间是互动互助,互利互惠的关系,学生应该有正确的学习心理,教师也应该有端正的教学态度。但两者在知识的传递过程中,也或多或少地存在各种问题。
(一)大学生心理问题
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有很多。比如,学习心理问题、人际交往问题、情绪问题、择业就业心理问题等等。必须明确的是,诸多问题中学习心理问题成为家长、学校及教育者目前最为关注的焦点。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他们最关心的也是学业成绩问题。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是否真有这样的士兵呢?如果有,是什么干扰这种士兵的心理让他们不求上进呢?同样,不想学有大成的学生真的存在吗?力争上游是人类的本性,在充满竞争的社会时里,没有人想沦落到社会的底层。那么,英语教师如何应用教育心理学,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斗志,让学生勇于面对学习困难,提高学习效率,明确学习目标,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老师存在的心理问题
1.教师在向学生传授英语知识的同时,教师的人格特征与心理健康状况也会对学生产生一定的影响。如果授课教师只站在授予者和施恩者的角度高高在上,把学生当成无感情的木偶,在处理问题时不能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对学生进行不恰当的指责和惩罚,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就会引起大学生的心理障碍,产生厌学,自卑,逃避等心理问题。
2.有些教师在授课时,偏离了教学目的,忘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把很大的精力与时间投入到提高学生的四、六级通过率上来,学生语言综合应用能力的培育受到忽视和排挤,学生被动放弃了听说方面的训练,语言的基础功能已被忽略,不能交流,不能应用,自然渐渐失去学习的兴趣。
3.在授课方面出现问题时,教师容易把出现的问题归结于学生自身的因素,而不是教师方面的因素。俗语有云“一个巴掌拍不响”,如果学生课上反应不好,听课状态不佳,不能只归咎于学生不努力,不认真,教师应反思问题的根本原因。导致学生听课效果不理想,有多种原因可能是教师的问题较难,安排的活动过多,或所讲知识未能激起学生的兴趣,或时间太长,超过学生承受的极限等等,诸多方面教师都应加以分析,再利用教育心理学上的诸多效应改变自己,改变学生。
二、可应用的心理效应及启示
那么,教育者在传授英语知识时可以应用哪些心理效应呢?这些心理效应该怎样去理解,如何应用呢?下面介绍几种有效的心理效应并针对不同的心理效应从英语教学方面进行分析。
(一)“期望定律”又称为“皮格马利翁效应”
皮格马利翁是一位雕刻艺术家。他用象牙雕了一个美丽的肖像,比任何凡间的姑娘都要漂亮。雕刻家每天对着美丽的雕像看,竟渐渐地爱上了她。他真挚的感情感动了爱神,于是爱神让雕像变成真人,让皮格马利翁如愿以偿。
皮格马利翁效应在教育心理学上指:如果教师相信某个学生有过人的禀赋,并不断地给予正面的赞扬和鼓励,这个学生就能发挥出自己的自信与潜能,最终会有过人的表现和成就。教师在讲授知识的过程中,如果能够对学生给予积极、肯定的态度,在课上设置的问题由浅入深,让学生能够有兴趣回答问题,正确的答案会让学生增加自信心。相反,如果英语教师上课采取填鸭式教学,没有情境创设,没有提问,缺乏师生互动,会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下降,使得学生感觉大学英语枯燥无味。因此,教师在授课时,应多给予学生鼓励,激发他们求知的欲望。
(二)瓦拉赫效应
“瓦拉赫效应”是以著名的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奥托·瓦拉赫命名的,瓦拉赫曾一度被学校公认为最笨拙的学生之一,后来这个在文学艺术方面被公认的“不可造就之材”,在化学领域里十分成功。
瓦拉赫效应是指人的智能发展会呈现出不均衡性,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智能强点和弱点,能够找到智能强点中的最佳点,自身隐藏的潜力便能得到极致的发挥,进而取得惊人的成绩。心理学家Deci和Ryan的“自我决定理论”也认为,“当学生的好奇心、兴趣被激发时,就会产生内在动机。当教育环境提供了一个富有挑战性、刺激性和自主性的氛围时,学生的积极性就会像泉水一样源源不息”。教师应该去发掘每个学生自身的优点和缺点,扬长避短。从强势入手,因势利导。教师在安排活动及提问时,要了解学生的英语水平,把要提问的问题按难易程度划分,对差生提出简单的问题,安排较简单的任务。同时从差生感兴趣的话题入手,利用学习心理上的积极因素激发差生求知的欲望。对优秀的学生要提出较难的问题,安排较复杂的任务。从个体带动全局,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
(三)比伦定律
“比伦定律”是指:“若是你在一年中不曾有过失败的记载,你就未曾勇于尝试各种应该把握的机会。”任何人做任何事,都会面临失误,也都是在尝试错误的过程中不断进步,失败是成功之母,没有失败,也就失去了成功的机会。经历的错误越多,越会让你进步,就越能从错误中学到经验,失败是一种尝试,也给自己提供了一次机会。教师在英语课堂上应多鼓励学生进行发言,进行尝试。应向学生表明,每个人出现错误都是必然的,有了错误才能有进步,不能因为怕出错而不参与,怕丢脸而放弃锻炼的机会。有了错误并不可怕,不懂装懂才可怕。让学生明白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出现错误是必然的,每个人都会经历这些错误,在没有语境的逆境中,能不断失误,不断进步,就是证明自己实力的最好机会。
三、教师应避免的心理效应
(一)毛毛虫效应
“毛毛虫效应”是指,毛毛虫的最大收获是“跟随者”的习惯,即喜欢跟着原来的路线却因此而导致失败。实验证明,人们习惯性跟随或沿用前人的思路和方法做事,从而在固定的思考模式中解决问题,这容易麻痹人的创造性,不利于更好地解决问题。
教师需要提高意识,对前人授课中存在的问题和弊端加以避免。应用创新的思想,积极的态度,活跃的思路为英语教学注入新的活力。避免理头拉车式的教学方式,不要迷信于书本上的理论,对书本上的知识在了解的同时,也要多核实,多查找。也不要墨守成规,应该多关注新的思想,新的思路,新的方法。抬头看路是英语教师当前的事。同时,也要避免盲目崇拜。有的教师德高望重,经验丰富,有很多的“追随者”,在学习他们的同时,也要理解分析,对接收到的信息进行筛查,不能盲从。无论在工作还是生活,学习中,我们要克服惰性思想的存在,不要恐怕风险,应大胆进行创新,给自己确立教学目标。
(二)超限效应
刺激过多、过强和作用时间过久而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反抗的心理现象,称之为“超限效应”。无论从课堂设置到课后练习,从批评到赞扬,从仪表到言谈,教师都应该掌握好尺度,过犹不及的道理人人都懂,但如何把握,就需要教师认真领悟,把课堂活动安排得恰到好处,把文章讲解得恰到好处,对学生的评价恰到好处,让学生在每节英语课上都能意犹未尽。
结语
学生在不断地发展和进步,英语教师的教学工作也不能固守田园,停滞不前。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用教育心理学的知识掌控课堂并不是天方夜谭。英语教师在研究英语教学的同时对教育心理学进行研读,可以使教师了解学生在学习外语时的心理因素,避免学生对英语产生厌烦、恐惧等消极情绪,对学生积极的心理因素加以诱导,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只有这样,我们的英语教学工作才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将心理学原理与大学英语教学相结合可以开辟外语教学的新局面并为外语教学工作提供有效的心理依据。
参考文献:
[1]Deci, Edward L & Richard M, Ryan: Intrinsic Motivation and self determination in Human Behavior, New York: plenum, 1985.
1 缺失值的概念及产生因素
缺失值指的是某项研究的某个项目或多个项目上的数据出现遗失的情况。在心理学研究中,出现缺失值是十分常见的现象,有些研究人员并没有对这个问题予以重视,往往将其忽略并简单处理了事,然而这个不受重视的问题有时会对研究结果产生致命的影响。在某些心理学研究中,由于研究经费或是社会伦理性等原因,可能研究收集的数据较少,这就导致每个数据对研究人员来说都弥足珍贵,并且由于样本量较小,一个数据的变化可能就会影响整个研究的结果。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出现了缺失值,不当的处理方式将会带来严重的结果,千里大堤溃于蚁穴。
缺失值对心理学研究可能会产生如此之大的危害,那么缺失值又是如何产生的呢?
1.1 被试因素
一个心理学的研究,被试自身的态度对研究结果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例如,在某些心理学研究中由于涉及一些比较敏感的信息,被试在完成这样的研究时可能基于对自我的保护,并不会认真的完成调查或干脆不予配合,这就导致了缺失值的出现。其次,由于社会赞许等现象的存在,被试也会不按真实的情况如实完成研究,有时在问卷调查中因没有符合自己要求的答案而弃选,从而造成缺失值的出现。最后,也有可能是被试在作答时确实是因为对题目的遗漏而导致没有作答。
1.2 研究本身因素
由于心理学属于社会学科,在其进行的研究中,并不是每个研究的设计都完美无缺,特别是有些不是很严谨的问卷调查研究,问卷本身设计的不恰当,就已经对研究的结果的可信性埋下了隐患。例如:问卷题目设计的不严谨,使被试在进行作答时感觉到疑惑,从而没有作答。其次,问卷内容过多,题目过长,这都会使被试产生疲倦感,促使他们应付了事或者直接跳跃式作答。最后,对于实验研究来说,实验仪器的故障也是导致缺失值的因素之一。
1.3 主试因素
在心理学研究中,主试起到的是一个引导的作用,虽然不是被研究者,但是其本身所具有的属性,也会对研究结果产生影响。一个严格的心理学研究必须要包括对主试的培训过程,即让主试熟悉研究目的,研究注意事项等等,然而有些研究因为经费、时间等原因并没有重视这一步骤,从而导致主试缺乏一些基本的问题应对技巧,不能够在研究过程中发现问题,或是在被试出现问题时没有及时纠正。其次,在数据录入时,由于主试的粗心,导致在录入时出现错录、漏录等现象。最后,主试对于数据分析软件的操作不当也会导致数据的丢失。以上这些因素都可能会产生缺失值从而对研究产生负面影响。
2 常见的缺失值处理方法
倘若在研究中已经无可避免的出现了数据的缺失,则必须采用一些办法来填补这些缺失值,减小其对研究结果的影响。常见的处理方法有以下几种。
2.1 个案剔除法(Listwise Deletion)
该方法是最常见也最简单的缺失值处理方法,在很多统计软件(例如:SPSS)中该方法作为默认的处理方法。该方法的处理思路是,如果在研究的某一变量上存在数据缺失,则将该被试的所有数据从统计分析中删除。当缺失值的数量占数据总数量的比例没有超过20%时,使用这种方法可以很好地解决数据缺失的问题。然而在某些研究中,研究所取得的数据量很小,如果出现缺失值,使用剔除法进行处理,由于该方法的特点,势必会再次减少样本的容量,这样就会严重影响数据的客观性与准确性。同时,当数据是非随机分布时,使用这种方法会导致数据发生偏离,使最终的数据分析产生错误的结论。其次,由于被试某一变量存在缺失值而剔除该被试所有的数据,这会造成资源的大量浪费,很可能丢失了隐藏在其中的重要信息。
2.2 均值替换法(Mean Imputation)
与个案剔除法不同的是,均值替换法不需要删除被试的数据,这样就保留了与缺失变量无关的其他变量的信息,最大程度上的保证了数据的真实性与完整性。在心理学研究中,我们将变量的属性分为数值型与非数值型,对于不同类型的变量缺失值,使用不同的替换方法。当缺失值为数值型,就根据该变量其他所有对象的取值平均值来填充该缺失值;但缺失值属于非数值型则根据统计学中的众数原理,用该变量在其他所有对象的取值次数最多的值来填补这个缺失值。均值替换法虽然简单,但是使用这种方法可能会产生有偏估计,并且使用该方法的前提假设是缺失值的产生是完全随机的。
2.3 热卡填充法(Hotdecking)
对于存在缺失值的变量,热卡填充法首先在数据中找到一个与它最相似的对象,然后用这个对象的值进行填充。不同的问题选择的标准也会不同。一般最常用的是相关矩阵,即确定缺失值所在的变量A与变量B最相关,然后将所有个案的B的取值从小到大排序,变量A的值就可以用排在此位置的变量B的值代替。
2.4 回归替换法(Regression Imputation)
回归替换法利用回归方程的特点,所限选择若干个预测缺失值的自变量,然后建立回归方程来估计该缺失值,利用缺失数据的条件期望值对缺失值进行替换。这种方法利用了数据库中尽可能多的信息。这种方法也存在其自身的缺陷,首先,由于该方法的理论基础是回归方程,那么研究人员在使用该方法前必须要确定缺失值所在的变量与其他变量存在线性关系。其次,基于回归方程的估计虽然是无偏估计,但却容易忽略随机误差的影响,低估标准差和其他未知性质的测量值,这个问题会随着缺失值的增多而变得更加严重。
2.5 多重替代法(Multiple Imputation)
Rubin等人于1987年建立起该方法,该方法的特点在于不是使用单一的数值来替换缺失值,而是试图建立一个随机的样本来估计缺失值。首先,用一系列可能的值来替换每一个缺失值,以反映被替换的缺失值的不确定性。然后,用标准的统计分析过程对多次替换后产生的若干个数据集进行分析。最后,把来自各个数据集的统计结果进行综合,得到总体参数的估计值。通过这种方法,研究人员不仅可以对缺失值进行填充,还可以在不删除任何数据的情况下,对数据的未知性质进行判断。在缺失较少时(10%~20%),采用多重替代法准确度、精确度高于其他方法,且只需较低的填充次数即可达到较好的效果,填充后的分布接近完整数据集分布,并能很好地反映完整数据集的准确度,其处理结果与“实际情况”较接近。
2.6 期望最大化法(Expectation Maxim ization)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2)
12—0037—01
多年以来,如何优化历史教学,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提高历史教学质量,一直是一线历史教师探讨和研究的问题。而从教育心理学角度来看,历史教学过程其实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如果教师能够掌握一些心理学理论,并自觉应用这些理论来指导教学实践,必然会使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笔者结合一些基础的心理学理论,谈一谈几种心理效应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一、应用“自己人效应”
“亲其师,信其道。”若想让学生主动参与历史教学,教师应积极应用“自己人效应”,即要让学生内心真正获得“安全感”和“认同感”,使其觉得教师是“自己人”,大家在为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奋斗。为此,教师要放下“架子”, 走到学生中间去,了解学生,关心学生,努力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愉悦、轻松、民主的教学氛围。在与学生交流时多用鼓励性的语言,同时还要适度增强课堂教学语言的幽默性,为学生提供发表独特见解的机会,用自身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与学生打成一片,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这样,不仅体现了“人本主义”教育观,而且可使学生从内心深处感受到教师是“自己人”,从而有利于解决教学中学生“学”的问题。
二、应用“首因效应”——巧妙进行导入
第一印象所产生的作用被称之为首因效应。其主要是指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社会知觉对象给知觉者留下的第一印象所产生的影响和作用。俗话说: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在历史教学中要应用“首因效应”,教师应把重点放在导入上。导入是教学留给学生的“第一印象”,教师若能巧妙进行导入,则可以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促使其积极思维,主动探究。要想上好一堂历史课,教师必须在导入上下工夫。现行的高中历史教材每章节前都有导言,教师应合理应用。
三、应用“情绪效应”——授课时面带微笑
相传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总是笑脸迎人,从不摆架子,因而受到了大众的爱戴与尊敬,其被时人称之为“含笑的哲学家”。微笑虽然是一种最常见的面部表情,但其却是人际交往的法宝。微笑所引发的“情绪效应”在课堂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历史教师如果在授课时能够面带微笑,则可以有效地拉近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并缓解学生的紧张心理,且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及和谐教学氛围的营造。
四、应用“超限效应”——适度“留白”
人在接受外界信息刺激时,有一个心理容量,一旦信息刺激超出心理容量,人就会产生排斥现象,甚至出现厌烦、逆反心理。这就是心理学上所说的超限效应。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如果一味地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把学生当做接受知识的容器,长此以往,学生则会对历史学习丧失兴趣,进而产生厌学情绪。为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历史教师应适度“留白”,即在导入、板书、提问、重难点讲解等环节中为学生提供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亲身去体验,主动去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这样才能有效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其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
五、应用“成败效应”——根据学生个体差异设置不同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