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宏观经济风险分析大全11篇

时间:2023-10-17 09:25:26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宏观经济风险分析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篇(1)

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席卷全球。2008年第三季度后,我国实体经济开始遭受金融危机的冲击。宏观调控由治理因流动性过剩导致的通货膨胀向“保增长,放衰变”转变。从目前国家经济情况看,宏观政策的调整基本能够适应国内外形势变化的要求。经济运行开始步入正轨,主要表现为:投资持续上升,消费稳定增长,内需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在逐步增强;工业增速稳速上升;金融行业运行正常,社会信心基本恢复。但危机并未结束,虽然经济形势好转较快,但我国的主要出口贸易伙伴美国和欧盟复苏非常吃力,导致我国出口贸易在短期内还难以迅速恢复。受出口下降,产能过剩,就业困难和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势力抬头等压力,世界经济走势依然不是很明朗。

就在国内出现复苏迹象的同时,通货膨胀的声音悄然在民间传开。国内成品油价迎来再次调整。自2010年4月14日零时起,国内汽、柴油价格每吨均提高320元;当前1年期和2年期品种的收益率分别为1.4941%和1.8746%。同样两年的资金运作期限,如果直接投资2年期品种,按照单利计算,投资人获得的利息为本金的3.7492%(1.8746%×2);如果分两次投资1年期品种,第一年的利息率为1.4941%,要达到同样3.7492%的回报,第二年投资1年期国债的收益率需要达到2.2551%,这比目前的1年期国债收益率高出了0.0076个百分点,也就是76个基点。这意味着,市场预期,1年期利率在1年后将上行76个基点。这从一个侧面也反映了市场对通胀预期的升温。

在国内经济复苏的背景下,持续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无疑会增加未来通货膨胀的风险,国家有必要对宏观政策进行微调,以保证我国经济正常稳定的复苏。

一、通货膨胀简要介绍

通货膨胀是一种货币现象,经济学上把它定义为一般价格水平普遍的和显著的上涨。一般指:在纸币流通条件下,因货币供给大于货币实际需求,也即现实购买力大于产出供给,导致货币贬值,而引起的一段时间内物价持续而普遍地上涨现象。其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 (供远小于求)[1]。

通货膨胀通常用通货膨胀率来衡量,公式为:

其中:πt为现期的通货膨胀率。Pt为现期物价水平,Pt-1为基期物价水平。

二、通货膨胀的依据

1、出口下滑和产能过剩制约经济增长,引发通货膨胀。

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的主要贸易伙伴美国和欧盟内需出现停滞或者不同程度的下滑,对我国外贸出口产生强烈的紧缩效应。在进出口贸易对我国GDP贡献率已达70%的条件下,我国GDP增长率由11.5%(07年第二季度)下降到8.9%(09年第三季度),已连续7个季度持续下降。

在出口严重下滑和内需无法迅速提高的条件限制下,原有的被高投资和高出口掩盖下的产能过剩已加速显现。一些企业生产能力不能被充分利用、利润下降,国内出口贸易开始受到影响。由于我国是一个年轻的市场经济国家,一些经济体制和结构不够健全,居民收入增长幅度较低,国内需求跟不上经济发展要求,导致出口受阻的产品无法在国内消化,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及人民的生活和就业带来极大的困难。但长期来看如果不进行经济结构调整,会加剧产能过剩和有效需求不足的的矛盾,最终制约我国经济的发展速度和质量。

2、流动性过剩易引起通货膨胀

“流动性过剩”的概念在2004年由国有商业银行首先提出,此概念提出后一直被不断地引用。现在学术界普遍接受的定义是指实际的货币存量对预计的均衡货币存量的正向偏离,也就是指经济中存在过多的货币投放量,这些多余的资金需要寻找投资出路,于是就有了经济过热现象和通货膨胀危险[2]。在宏观经济上,流动性过剩表现为货币增长率超过GDP增长率。

广义货币量与GDP的比率,常作为衡量流动性过剩最常用的标准。截止到2008年底,我国的RM2与GDP的比值为160%,不仅远高于发达国家美国的57%和俄罗斯的21%,更远远高于同为发展中国家印度的19%。由此可见,我国的流动性过剩已经非常严重。货币流通速度和广义货币增长速度共同决定了通货膨胀率。但从我国价格水平、货币供应量和经济增长之间的长期关系来看,三者具有极强的相关性。以RM2代表广义货币供应增长量,CPI代表物价水平,NGDP代表名义GDP,RGDP代表实际GDP。

资料来源:中国人民银行、中经网1997年~2009年相关月度及季度统计数据

1998年到2002年,RM2处于下降阶段,国内出现通货紧缩,RGDP在8%左右;从2003年开始RM2开始大幅上升,连续7个月增幅超过20%,并于2003年8月到达极大值,它的上升带动了CPI的上升,GDP的增长率也在升高;从2006年6月到2008年12月,RM2与CPI保持一致,GDP的增长率在10%左右。由此可见,RM2与CPI、NGDP、RGDP存在很强的相关性。

为确保经济增长目标,央行通过宽松的货币政策不断向市场注入流动性,广义货币供给量M2同比增幅不断提高,从09年1月的18.7%上升到9月的29.3%,增幅连续6个月超过25%。

2009年前三季度,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为39.0万亿元,比年初增加8.7万亿元,同比多增5.2万亿元;各项人民币存款余额58.4万亿元,比年初增加11.7万亿元,同比多增5.2万亿元。银行为中央政府1.18万亿投资还要提供配套贷款,货币供应量的增加,加大了流动的压力。长期的流动性过剩和货币供给短期内大量增加使得通货膨胀有了货币基础。

同时,由于我国持续的国际收支双顺差,外汇储备一直在增加,截至09 年上半年,国家外汇储备余额为 21,316 亿美元,同比增长 17.84%,是世界第一储备大国。大量外汇储备一方面增加了货币供给的压力,另一方面加大了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两年多来,人民币对美元已经升值 18%,并且有升值幅度加大的趋势。由于人民币的升值,国际上套利的热钱大量流入,更进一步加大了我国的货币供给压力,使我国流动性过剩问题雪上加霜。

过于巨额的流动性在短期内注入市场,如不能迅速被生产领域消化,可能造成短期内货币供给过剩引发通货膨胀;即使新注入的流动性全部进入生产领域,也会引起总需求快速扩张,导致通货膨胀。

三、通货膨胀的可能性

但综合多角度分析,笔者认为近期马上发生通货膨胀的可能性并不是很大。其主要原因是货币的流动性(M2/GDP)在不断上升表明国内经济景气度还不高。因此,货币的流通速度在下降,短期内货币扩张对经济增长和物价水平的推动作用减弱,所以短期出现通货膨胀的可能性不大。但随着经济景气度上升,货币流通速度加快,是通货膨胀的发生风险大大增加。

尽管CPI和PPI双双回升,但是并不会马上就带来通胀,只是会为明后年出现通胀埋下伏笔。现在价格同比还是下降的,环比在上升说明经济在复苏是好现象。也可以说,双收窄,说明市场价格在逐步回升,通缩压力在明显减小。

很多学者认为,大宗商品期货价格的大幅度上升成为推动生产资料价格上涨的最主要动力,也是未来中国物价上升的最主要动力。而对于过剩的中国金融资本而言,参与大宗商品的投机不成主流。因为全球大宗商品的主要市场部在中国,中国金融资本还没有能力主宰全球大宗商品市场,而国内期货市场的资金规模大约只有1000亿元左右。所以,不会导致国内出现通货膨胀。

但在低通货膨胀率的可能下,警惕资产泡沫是必须的。过剩的资本无法被实体经济吸收,必然向大宗商品及资本市场流动。尽管是否有资金进入股市还有争论,但股价在2009年近一倍的涨幅和最近创业板市场的火爆登场等表现无不向世人昭示中国股市的“不差钱”。房地产方面,总所周知房地产中有大量的银行资金,如果出现房价的大幅下跌,将直接表现为银行坏账迅速增加,会威胁我国的金融安全,美国的次贷危机就已经给我们提供了前车之鉴。

四、宏观政策的经济调整

在外需即出口持续减少的情况下,经济增长目标唯有依靠增加消费和投资来实现。但在通货膨胀的风险逐渐放大的情况下,应对宏观政策组合进行适度调整。应将宏观经济调整的目标和重点放在能有效抑制产能过剩、充分扩大国内有效需求、切实增加居民收入以及有效带动消费增长、充分化解通货膨胀的风险等内容上。

一般而言,当经济处于紧缩状态时,积极的财政政策配合产业政策调整对经济复苏所发挥的作用要高于货币政策。但是,财政政策无法改变现有经济结构,不利于长远的发展。所以,有效的货币政策显得尤为重要。在经济景气程度提高、货币流通速度加快时,应在保持积极财政政策和产业政策的同时,将货币政策转向中性或者适度紧缩状态,以避免国内货币发行过量而引发的通货膨胀,同时防止经济增长出现下滑[3]。

1、调整产业结构,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从需求角度看,中国经济长期依靠出口和投资拉动,作为最终需求的消费动力不足。这种发展方式缺乏稳定性,国际市场上一旦有风吹草动,中国经济会立刻出现波动。应当进一步扩大居民消费需求,使得经济增长依靠消费、投资和出口协调拉动。

从生产角度看,中国经济过于依赖第二产业特别是工业支撑增长。第三产业在中国经济中的比重,近年来徘徊在40%左右,而美国的水平是80%。经济发展主要依靠工业,必然加重资源环境压力,是不可持续的,应当向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调带动转变。

从投入方式看,中国经济过于依赖靠物资消耗推动经济增长,自主创新能力偏弱。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大环境下,特别是国内资源和环境承载能力有限的情况下,这种方式难以为继。应当使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和管理创新。

2、积极调整投资方向,抑制产能过剩,扩大内需

在现有条件下,固定资产投资每增加1万亿,GDP就能增长3.3%。所以,合理增加投资是实现经济增长的关键。投资对短期目标的实现确实有支撑作用,但是长期却会进一步增加产能过剩与内需不足的矛盾。因此,在确保投资规模不减的前提下需要积极调整投资方向将投资集中于能长期有效带动国内消费显著增加的行业。

切实增加居民收入,带动内需有效增长。长期以来,我国消费支出对GDP的贡献度一直很低。主要原因在于居民整体收入水平偏低,贫富差距较大,贫困人口过多。加上中国人思想和传统观念的束缚,使消费一直不占主导地位。因此,为有效提高国内居民的消费能力和消费水平,进一步扩大内需以提高居民消费能力之外,还应继续加大社会保障的力度和覆盖范围,以便充分降低居民谨慎性动机,减少货币需求,刺激国内消费。

3、优化信贷结构,调整信贷方向上

货币政策结合财政政策才会发挥宏观政策的潜力。优化信贷结构,调整信贷方向,防止产能过剩加剧和通货膨胀的抬头。截止2009年5月,信贷迅速扩张,规模已达5.18万亿元。虽然,信贷规模高速扩张在短期内能刺激国内经济实现较快增长,但是存在着扩大资产泡沫、影响银行体系稳定、引致通货膨胀、推高产能过剩等多方面隐患。目前,信贷高速增长主要与中央和地方政府项目建设有关。除对拉动GDP有短期效果外,对切实提高居民购买力,扩大社会消费的作用十分有限。而经济结构与分配体制不合理,经济活动的社会效益长期不能改善是有效需求不足的主要原因。因此,加强对信贷规模和方向的控制,对私人投资部门的信贷进行引导,在信贷放卖弄进行必要的监管是非常必要的。

五、总结

通货膨胀作为经济增长必然的伴随品会一直存在,过高的通货膨胀是经济增长过快和货币供应过于宽松的产物。短期内,我国经济处于短周期的调整恢复期,难以再次出现1992年、2007年的超高增长,因而出现高通货膨胀的可能性较小;而长期看,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难免会出现通货膨胀的苗头,但只要政府控制得当,措施及时,通货膨胀完全可以得到控制,经济仍将重新恢复平稳增长的趋势。

参考文献

篇(2)

中图分类号:F0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76X(2010)07-0018-08

中国经济自改革开放以来持续30多年快速增长,但经济增长方式过于粗放的现状却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转变,这一问题在全球金融海啸的冲击下更加明显。中国之所以会受到金融海啸的不利冲击且影响程度逐步加深,除了较高的外贸依存度之外,一个重要原因是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最终目标是由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过渡到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尽管学术界和政府部门早已意识到并提出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但在当前的地方政府官员晋升考核机制下,转变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导致转变步伐十分缓慢,为了加快转变的进程,必须将潜在的风险控制在社会可承受范围之内。在现行的风险控制系统存在局限性的情况下,政府应该建立一套能够有效地控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过程中潜在风险的风险控制系统。只有如此,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过程中的风险才能降至最低,转变进程才能升至最快。

一、控制风险: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步伐的客观要求

根据对中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过程中的宏观经济风险分析,以及对1995年明确提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以来宏观经济运行情况的回顾,有如下基本判断:只要中国的经济增长率不低于8%,城镇登记失业率不高于5%,衡量通胀率的CPI指数不高于5%,对外贸易经常项目中的逆差控制在2%以内并且能够实现动态平衡,宏观经济就不会出现大的波动;如果经济增长率不低于9%,失业率不高于4.5%,通胀率不高于4%,贸易逆差控制在1.5%以内并能实现动态平衡,宏观经济仍然可以运行良好。因此,如果将上述指标看做是中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几个重要风险约束条件,由宏观经济运行能够达到上述目标来确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政策选择、政策组合和政策力度,显然它们将是中国经济社会可以承受的比较宽松的界限,在这些约束条件下,中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进程还可以再快一些。然而,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进程为何如此缓慢?本文认为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地方政府官员落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相关政策的激励不足。第二,政府与企业难以准确了解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

相对绩效考核机制导致地方政府官员落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相关政策的激励不足。20世纪80年代初,地方官员升迁标准由过去以政治表现为主变为以经济绩效为主,为充分调动地方政府积极性,中央政府将经济增长速度作为地方官员晋升绩效考核的最重要可量化指标。在政治集权和政绩考核机制下,地方官员为了政绩有竞争GDP增长率的激励,形成一种基于上级政府评价的“晋升锦标赛”。现行的相对绩效考核机制显然为地方政府提供了一种“重视经济增长数量,轻视经济增长质量”的激励,因此,地方官员对于将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为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的积极性并不高。此外,一个地区的失业不仅关系到本地区的经济增长从而关系到政绩,而且较低的失业率本身就直接反映了政绩,较低的失业率还有助于本地区的社会稳定,而社会稳定也是地方政府官员所追求的目标。地方政府除承担本地区行政事业经费、文教卫生支出和其它支出之外,还有一项极为重要的经济建设支出,其中前两项支出具有刚性,政府必须解决,而最后一项又直接与本地区经济发展和个人政绩相联系,对政府官员非常重要,因此,地方政府通常格外重视本地区的财政收入。然而,关注经济增长、失业、财政收入的地方政府却不太重视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这是因为:尽管地方政府官员知道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长期来看是有利的,但它需要的时间太长,一届地方官员大概任期4年,在如此短的时期内要实现晋升目标,必须进行能带来短期明显政绩效果(较高的经济增长率、就业率和财政收入)的经济活动,保持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恰好能够更容易实现这一点。既然维持原有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基本上可以维持原有的高经济增长率、低失业率、高财政收入,而在任的短期内“动大手术”则可能带来非常大的风险,那么地方政府自然没有激励去积极落实中央政府的那些充满不确定性的促进增长方式转变的政策。

缺乏风险分析导致政府与企业难以准确了解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过程中的风险。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过程中的风险根源在企业。中国企业粗放程度高,若维持粗放型生产方式,虽然技术水平、管理水平和净利润都不高,但至少可以发放工资、计提设备折旧;若粗放型企业迅速转向集约型生产方式,短期内,工人会失业,机器设备会遭到淘汰,甚至企业可能直接关闭。面临来源于企业的微观风险,地方政府担心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给本地区带来一系列问题:经济增长率降低、失业率上升、财政收入下降和地区竞争力减弱以及地方官员政绩在现有绩效考核制度下受到不利影响。面临企业的微观风险演变为地区的宏观经济风险,中央政府担心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给整个国家的宏观经济带来一系列问题:经济增长率降低、失业率上升、财政收入下降和国际竞争力减弱,从而不利于中央政府的政治稳定性。中央与地方政府的担心导致它们在制定和落实试图推动转变步伐的政策时都会试探着进行,企业的担心导致它没有执行政策的积极性,并且这些试探性的政策往往会由于中央、地方政府与企业的多重委托关系而“寸步难行”,即“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中国式委托机制降低了政策的有效性。政府与企业的谨慎策略恰说明它们对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过程中潜在风险的形式和大小不够了解。如果能对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过程中的风险进行溯源、识别、评估和排序,政府就会更明确地知道促进转变政策应有的力度,而不再是无关痛痒的“试探”。

基于以上的理解,为了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步伐,可能的途径有两个:第一,改变绩效考核机制;第二,有效控制转变过程中的风险。改变绩效考核机制是很多国内学者提出过的政策处方,但其难以在短期内实现,涉及到经济领域之外的政治情况,超出本文研究范围。基于此,在现行的绩效考核体制下,有效控制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过程中的风险就成为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步伐的客观要求。为了有效控制风险,须率先对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过程中不同地区(尤其是各地区中高污染、高耗能、资源型企业密集的城市)、不同行业(特别是电力、钢铁、有色金属、建材、石油加工和化工行业)、不同产业(主要是第二产业)分别进行风险溯源;找到风险源头之后,采取定性方法对潜

在的各种风险加以识别;然后,采用定量方法对各种风险的大小进行评估;最终,生成一个蕴含大量信息的风险排序。只有通过这样的风险分析,才能够让中央政府给出更为确切的转变步伐临界值,才可能构建合理的风险控制系统来有效控制风险,最终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进程。那么,中国现行的风险控制系统具有什么特征?

二、黑匣子:现行的风险控制系统及其局限性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在中央政府一系列政策工具作用下的一个有目的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中央政府实际上把宏观经济运行系统看做是一个黑匣子(如图1所示)。政府在匣子的一端输入政策变量,在另一端得到运行结果。虽然从政府向黑匣子输入政策变量到得到宏观经济运行结果之间存在不确定性,政府无法判断运行的实际结果,但政府其实有一个预期的宏观经济运行目标值,也就是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的理想经济增长方式。政府根据输入的政策变量组合(包括政策变量的选择及各变量的取值)与运行结果的变化值,来决定下一次的政策变量组合,即根据反馈结果来调节政策变量,这样就形成一个动态反馈的调节系统。

现行的宏观经济风险控制系统,实际上是反过来进行的:当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政策组合所影响的宏观经济目标超出了政府的期望值,政府就可以改变政策种类、政策组合和政策力度,以使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宏观经济风险限制在社会可承受的范围内。因此,政府在实施促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政策时,必然是首先选择一些易于实行的政策,使之影响包括了关键产业和问题突出的地区的整个国民经济黑匣子,然后观察宏观经济运行结果;当这些政策有效,而宏观经济的运行状况又在可接受的范围内,政府将在下一个时期加大原有政策的力度或者推出新的政策,再来观察这些政策对于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效果以及宏观经济的运行状况:如果宏观经济运行状况仍在可接受的范围内,则进一步加大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政策力度;如果用由宏观经济目标衡量的宏观经济运行状况超出了可承受的范围,则减轻政策力度,以稳定宏观经济的运行,使宏观经济目标保持在可接受的范围之内。因此,对于中央政府来说,虽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过程中会产生宏观经济风险,但由于这种风险实际上是直接由政府促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政策引起的,而这些政策工具又由中央政府完全控制,因而政府可以通过选择政策的组合和力度来控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过程中的宏观经济风险。因此,这是一种根据输出值的反馈来调节输入值的风险控制机制。

虽然现实中的宏观经济目标并不是单一的,而是一个目标体系,但由于:(1)这些目标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例如失业率与经济增长率、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在某种程度上存在着奥肯定律和菲利普斯曲线所反映的关系。(2)政府会根据一定时期宏观经济中急需处理的主要问题而在这些目标之间有所侧重,因此,尽管宏观经济运行具有多目标的特征,政府仍然能够依据目标之间的联系和宏观经济的主要矛盾而进行政策选择。从中国的经验看,经济增长率目标通常不会低于8%,这是因为改革开放以来GDP增长率为9.45%(按可比价格计算,下同),1992年以来GDP增长率为10.15%;进入2000年以来GDP增长率为10.21%,失业率不能超过5%,通货膨胀率不宜超过4%,国际收支很难容忍总体上的逆差,更不可能容忍较长时期的逆差,如果由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而导致出口大幅减少而进口迅速增加从而形成贸易逆差,则政府也会放缓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力度和进程。因此,在多个宏观经济目标(即目标体系)的条件下,政府仍有相当大的空间进行政策选择;即使因为多重目标下的政策选择空间不大,政府也可以通过目标之间的权衡取舍来选择政策。此外,对于两个不属于宏观经济目标但又会影响宏观经济目标实现的重要方面――财政收支状况和金融市场风险,政府也同样有一个心理预期值,当财政收支状况严重恶化、金融市场风险快速提高,超过了政府认为的社会承受值时,以社会稳定为更高目标的中央政府就必然会放缓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进程。其风险控制系统与上述完全相同。

黑匣子式的宏观经济风险控制系统存在的问题是:(1)政策制定有一个时滞,即从政策制定到最终影响各经济变量,进而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和投资活动,达到改变经济增长方式的目标所经历的时间,即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相关政策在传导过程中所需要的时间。这一时滞包括内部时滞和外部时滞。内部时滞是指中央政府认识时滞(搜集信息)和行动时滞(制定并执行政策),而外部时滞是指企业微观决策的时滞和改变生产经营活动的时滞。如果政府根据政策实施后的效果来决定下一时期的政策,本身就会造成宏观经济风险。(2)可能导致转换经济增长方式有关政策的“时间不一致性”,即中央政府在t时按最优化原则制定一项t+n时执行的政策,但这项政策在t+n时已非最优选择,从而影响政策的可信性,使此后中央政府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其它政策难以推行。(3)由于政府在制定政策之前缺乏必要的风险分析,制定的政策很难兼顾到不同地区和不同产业的差异,而我国无论是地区差距还是产业差距都很大,因此,一项缺乏风险分析的宏观经济政策往往带来难以解决的问题。例如,2006年中央政府提出的节能减排目标就没有实现;在提高了最低工资标准,特别是实行新的劳动合同法之后,相当一部分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外资企业纷纷逃离中国,国内不少劳动密集型的企业减少用工,辞退工人。这些情况都说明,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过程中,运用黑匣子式的宏观经济风险控制系统可能会产生许多意料不到的风险。

三、中央与地方协调:基于风险分析的风险控制系统

由于黑匣子式的宏观经济风险控制系统存在一系列问题,因此,本文设计了一种新的基于风险分析的宏观经济风险控制系统。对此,需要强调两点:第一,建立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过程中新的宏观经济风险控制系统是必要的。没有一个基于风险溯源、识别、评估和排序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政策体系,在实践中必然会因为时滞而产生预料不到的结果,加大执行政策的风险,引起时间不一致性问题,进而使政府在制定和执行相关政策时或因犹豫不决而坐失良机,或因急躁冒进而酿成恶果。第二,建立一个新的宏观经济风险控制系统是可能的。只要在现有的宏观经济风险控制系统中加入决策前的风险分析,决策执行过程中的重点行业和重点地区控制,就能避免现有宏观经济风险控制系统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基于风险分析的宏观经济风险控制系统包括两个相互协调的有机组成部分:一个是中央政府基于风险分析的宏观经济风险控制系统;一个是地方政府基于风险分析的地区宏观经济风险控制系统。

(一)中央政府基于风险分析的宏观经济风险控制系统

中央政府基于风险分析的宏观经济风险控制系统如图2所示。这一模式最大的好处是,由于首先进行风险溯源、识别、评估和排序,在此基础上才选择政策组合、政策力度以及政策出台的时机,这实际是在事前控制了风险,从而可以避免由于政策的时滞,而延误控制风险的最佳时机,避免出现政

策的结果开始在现实中显现出来的时候,宏观经济风险可能已处于不可控的状态。具体而言,其特点主要表现为:

1 重视政策选择前的宏观经济风险分析。中央政府在选择有关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政策种类、政策组合和政策力度时,首先,必须对受政策影响的主要产业以及作为产业空间存在形式的地区,进行认真的风险溯源、识别、评估和排序。其次,将政策所产生的风险与这些产业和地区可以承受的风险水平进行比较,然后调整拟选择的政策。再次,根据调整后的拟选择的政策种类、政策组合和政策力度,对主要产业和主要地区的宏观经济风险进行分析。最后,形成经过严格风险分析的政策种类、政策组合和政策力度,运用经过认真风险分析后的政策,来影响国民经济中的各个产业和各个地区。

2 政策措施的控制和调节更为精准。该模式打开了宏观经济的黑匣子,了解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过程中各产业部门之间的关系,特别是主要产业部门之间以及主要产业部门与其它产业部门的关系;了解了不同地区之间的关系,以及同一地区内部不同区域之间的关系;了解了由于产业存在于地区而地区依赖着产业所导致的地区与产业之间的相互作用。由于了解黑匣子的内部构造和联系机制,政府就能够使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可以根据经济中主要部门和主要地区的实际情况来分别制定,从而进行精准的控制和调节,避免了“一人得病,大家吃药”的情况。在打开黑匣子后,政府可以分析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政策对短期宏观经济波动和长期经济增长的影响,对国民经济中主要行业中失业率的影响从而得出对各地区和整个国民经济中失业率的影响;分析由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而对某些重要产品(例如能源和原材料等)价格的影响,从而对价格水平所可能产生的影响;分析由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而对进出口贸易、直接投资和国际金融资本的流动产生的影响;除了分析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对宏观经济目标可能产生的不确定性之外,还要分析由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而对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所产生的影响;甚至还要分析由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而对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司所产生的影响,即金融市场风险。

3 具有多级反馈功能。该模式打开了宏观经济的黑匣子,对经济中的产业风险和地区风险分别进行溯源、识别、评估和排序,综合两种风险的交互影响,与可承受的风险进行对比,然后修正自己的政策组合和实施力度,再次对政策的风险进行分析,直到风险在可承受范围内。通过一种风险的细化和可能影响的模拟,建立一种宏观风险的反馈式评估系统。

如果说中央政府缺乏一个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过程中的有效宏观经济风险控制系统,那么地方政府就可以说基本上没有一个完整的地区宏观经济风险控制系统。也正是由于缺乏这样一个地区性的宏观经济风险控制系统,地方政府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有着更多的担心,因而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总体上采取了比较谨慎和消极的态度,只是迫于节能减排目标而选择某些政策。为保证中央政府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政策能够在地区得到落实,除了中央政府在决策时需要考虑各地区的风险承受能力之外,地方政府也要建立一个比较完善的地区宏观经济风险控制系统。

(二)地方政府基于风险分析的地区宏观经济风险控制系统

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过程中,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的职能有所不同。中央政府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主要推动者,而地方政府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则是被动的接受者;中央政府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一系列政策的制定者,地方政府只是政策的执行者。由于中央政府可以根据宏观运行的风险程度来适时调节政策组合及力度,所以对于中央政府来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过程中的宏观经济风险具有很大的可控性,但对于被动执行中央政策的地方政府来说,政府政策和宏观经济状况是地方政府的外部环境,地方政府很难改变其外部环境,而是要在相当大的程度上调整自己行为,以适应外部环境变化。

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不同之处是,地方政府并不用过分担心经济的波动(除非这种波动严重影响到经济中的就业),也不会过分担心价格水平,因为在地区间市场壁垒已经消除的今天,地方政府除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掌控自来水和城市交通的定价之外,他们的经济行为已经很难影响当地的价格水平。一般情况下,地方政府也不用担心对外经济状况,除非本地区是明显的面对国际市场的外向型经济;也不会太在意由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而产生的金融市场风险,但地方政府一般都会非常在意财政收入状况。

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过程中,中央政府可以在某种程度上选择整个国家的政策,地方政府只能被动地接受和执行这些政策,所以中央政府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自我控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过程中的宏观经济风险,而对于地方来说,宏观经济政策及其所影响的市场都属于外部环境,地方政府无法改变外部环境,只能在追求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目标的过程中去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基于此,地方政府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过程中需要一个更有效的地区宏观经济风险控制系统。中央政府基于风险分析的宏观经济风险控制系统与地方政府基于风险分析的地区宏观经济风险控制系统的最大区别在于:首先,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宏观经济目标不同。其次,由中央政府运用宏观经济政策而有意识调控的宏观经济,对地方政府来说属于外部环境。地方政府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过程中的地区宏观经济风险控制系统如图3所示。

图3显示,该系统能根据外部环境和中央政策的变化来及时考虑政策种类、政策组合以及政策力度,并通过主要产业分析而及时评估出政策风险,进而调整政策使之保持在可承受的风险水平之内。具体而言,地方政府在中央政策已成为既定的外部环境情况下,当在选择有关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政策种类、政策组合和政策力度时,首先,必须对受政策影响的本地区的主要产业进行认真的风险溯源、识别、评估和排序。其次,将政策所产生的风险与本地区这些产业可以承受的风险水平进行比较,然后调整拟选择的政策。再次,根据调整后的拟选择的政策种类、政策组合和政策力度,对本地区的宏观经济风险进行分析。最后,形成经过严格风险分析的政策种类、政策组合和政策力度;运用经过认真风险分析后的政策,来影响本地区国民经济中的各个产业。

此外,应该加强中央与地方风险控制系统的有机协调。一般认为,中央政府的宏观经济风险控制系统应该包括地方政府的地区宏观经济风险控制系统,将后者看做是前者的一个子系统。在传统的计划经济条件下这种观点是对的,但在市场经济和分权体制下这种观点就有了问题:一是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的目标并不完全相同;二是它们之间存在利益不一致性;三是地方政府掌握着中央政府所不知道的许多信息。基于这三个原因,不能简单地把地方政府的地区宏观经济风险控制系统看做是中央政府宏观经济风险控制系统的子系统,而应该看到地方政府的地区宏观经济风险控制系统具有某种独立性,因此,中央政府应该加强与地方政府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过程中的宏观经济风险控制系统的协调,努力使地方政府的地区宏观经济风险控制系统为中央政府的宏观经济风险控制系统服务,甚至努力建立一种风险分担机制。否则,就会出现地方政府不积极推动本地区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的情况,

或者是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过程中的风险转嫁给中央政府。

四、控风险与促转变的政策思路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发现,面对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进程缓慢的现状,现阶段中国要通过有效控制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过程中的风险,最终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根本性转变,如下政策建议显得尤为重要。

(一)注意对重点产业和重点地区的风险控制

经过多年探索,政府已经逐渐明确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目标是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方法是建设节约型社会,重点是节能减排和发展循环经济,特别是节能减排。根据这样一个政策思路,可以找到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过程中风险控制的重点。

首先,宏观经济风险控制的产业主要是第二产业。虽然第一和第三产业都存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问题,但第二产业中的问题最大,因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点在第二产业。而第二产业内部的关联度高,由节能减排等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主要政策引起的不确定性极大,因而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过程中需要格外注意的产业风险源就是第二产业。而在第二产业中,又须要重点控制电力、钢铁、有色金属、建材、石油加工和化工六大行业,因为这六大行业的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硫排放占全国总量的70%,无论是目前正在实施的节能减排,还是不久必然推出的能源及其他资源价格改革,首当其冲受到严重影响的就是这六大行业。它们都是国民经济中的基础产业,担负着为国民经济中的其他产业部门、特别为制造业提供基本条件,因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带来的产业风险会通过六个产业扩散到整个制造业,进而扩散到国民经济中的其他产业部门。控制好六大行业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过程中的风险,就在相当大程度上控制了宏观经济中的产业风险。

其次,宏观经济风险控制的地区主要是高能耗、高污染、资源型产业密集的地区。虽然中国各大经济区都存在“两高一资”产业密集的地带,但总的来看还是中部地区这类产业偏多,因此,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过程中需要注意作为中国能源和原材料基地的中部地区所面临的风险。如果不是从大的经济区域或省级行政区,而是从城市层面看,不少城市就属于典型的高能耗、高污染、资源型和低效益的城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对这些城市带来的影响非常大,如果政府继续加大节能减排的力度,这些城市中的许多企业就面临关闭的可能,进而为城市的财政收入和就业带来极大的压力,这些城市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过程中的高风险地区,因而需要高度重视。

(二)全面防范各类宏观经济风险,但重点是防范通货膨胀和失业风险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必然影响经济增长率,但长期以来经济增长率很高,即使采取比较严厉的政策,经济增长率在世界上仍然是最高的经济增长率之一,因此,降低经济增长率本身并不会产生过大的宏观经济风险,至多是由于经济增长率降低而带来的其他风险,例如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的收入减少,特别是“两高一资”密集地区的地方财政收入减少。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必然降低出口产品中能源和资源密集型产业的比重,但同时也会减缓能源和资源密集型产品的进口,总体上看,它对进出口平衡所产生的影响也不大。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所带来的宏观经济影响最大的是它有可能加速通货膨胀。这主要是因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最根本的手段是提高能源和资源的价格,而能源和资源处于投入产业链条的上端,能源和资源价格的提高必然导致下游一系列企业生产成本的上升,从而加速成本推动型的通货膨胀。如果不提高能源和资源的价格,则会使财政补贴的负担不断加大,如果不提高能源和资源的价格,而继续运用节能减排的行政手段,最终也能够达到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目标,但资源配置效果不如放开能源和资源的价格更有效率。此外,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还必然会导致整个经济中失业率的上升,特别是某些地区和某些行业中失业率较大幅度的上升。如果进一步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步伐,通货膨胀和失业的风险将显著加大,这是政府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

篇(3)

目前,由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正在迅速蔓延,全球金融秩序被打乱,世界经济出现衰退,我国经济也受到了较大冲击。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我国金融体系还处于成长过程中,国际资本流动、利率市场化和汇率市场化都会给我国经济和金融安全带来巨大影响。由此,宏观金融风险管理则成为国家关注的重大问题。关于这个问题,我们的回答是:使用宏观金融工程理论和方法来解决金融安全问题,同时指导金融资源分配,促进经济增长。

宏观金融工程是我们率先提出的概念。在国外,金融工程发端于微观,主要研究金融资产定价。Black和Scholes在1973年提出了期权定价理论,Merton在公司金融背景下讨论了期权定价的适用性问题。Leland和Rubinstein提出了动态套期保值策略,是较早讨论“金融工程”概念的学者。Finnerty在1988年首次对金融工程进行定义,认为金融工程包括创新型金融工具与手段的设计、开发与实施,以及对金融问题给予创造性的解决。在后续研究中,学术界开始考虑运用微观金融工程的方法来解决宏观金融问题。2007年,我们系统地阐述了宏观金融工程的概念,构建了一个成形的理论框架,并将这种框架运用到国内外宏观金融的系统分析中。宏观金融工程是指通过金融工具与手段的创新设计与重新组合、金融结构的调整和金融制度的变革来解决宏观金融问题。我们研究宏观金融工程的目的,是要告诉世人金融工程不仅可以应用于微观,而且可以应用于宏观。我们将金融工程理解为一般金融工程,包括微观金融工程和宏观金融工程两个方面。

关于宏观金融工程的相关理论和应用问题,我们进行了近5年的研究。首先,在查阅国内外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探讨了宏观金融工程的概念和基本框架。然后,运用资产负债表的方法,研究和编制国家资产负债表。将国家从整体上看作一个企业,将各个行业和区域看作子公司。从结构和整体上编制出公共部门、金融部门、企业部门和家户部门资产负债表。该表的编制,使宏观金融研究具备了微观分析基础。接下来,我们运用期权定价理论和或有权益的分析方法研究和编制宏观或有权益资产负债表。该表的编制,使宏观资产负债表从历史数据变成了反映当前市场变化的数据,使宏观金融的静态分析变成了动态分析。运用宏观资产负债表和宏观或有权益资产负债表的相关数据和指标,我们构建了宏观金融风险的指标体系,并在宏观压力测试和蒙特卡罗模拟的基础上,确定宏观金融风险的安全区域。或有权益资产负债表的构建,使我们能够较为客观、科学地测度出宏观资产的风险值(VaR),为我们构建宏观经济资本体系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我们不仅构建了该体系,而且还构建了包含宏观风险指标的宏观经济考核体系,从而为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与落实奠定了一个更为科学客观的基础。

我们关于宏观金融工程的研究得到了“教育部2007年度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后期资助重大项目(07JHQ0003)”的支持,目前已经完成了包括宏观金融工程基本理论、国别风险分析、区域风险分析和产业风险分析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应《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之约,我们选取了部分宏观金融工程研究的成果出版。《金融部门系统性风险监管的若干思考》运用宏观金融工程思想对宏观审慎监管进行理论分析,认为监管部门作为公共部门对系统性风险的监管,主要是控制金融部门通过隐性担保向公共部门传递的风险。《美国住房抵押贷款企业风险问题研究》、《中国西部宏观金融风险研究》、《金融危机冲击下的中国通信设备制造业金融风险研究》和《基于或有权益资产负债表的中国上市商业银行风险分析》等4篇论文,将宏观金融工程理论分别应用到国别、区域、产业和企业4个层面的风险分析中。在研究方法上,综合运用了资产负债表方法、期权定价方法、蒙特卡罗模拟、情景分析和压力测试等现代金融分析技术,将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结合起来,构建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宏观金融风险定量分析和控制体系。

篇(4)

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飞速发展,我国市场经济正在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增长速度放缓对经济下行造成了一定的压力,市场风险、货币政策与经济走势均处于不确定状态。而作为现代金融体系的主题,商业银行在不确定宏观经济环境下,将面临更多的市场风险。一方面,银行的信贷水平难以保持在较高的水准,贷款质量难以得到较高的评价,尤其是中长期贷款的基础设施类项目中,信贷资金的安全问题备受考验;另一方面,政府的监管政策、货币政策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动态等等,都对银行的信贷业务带来极大的影响。在此背景下,商业银行亟需加强对信贷风险的防范,要避免在不确定性的宏观经济环境下受到诸多的影响。

一、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资产风险管理现状

根据稳定运营原则与审核会计原则,商业银行会对风险资产的质量进行全方位的鉴定,并产生贷款的分类,作为衡量资产真实性与坏账准备金的前提条件。当前,我国银行信贷体系中,贷款风险的分类由资金监管者进行管理,采取科学化的方式判断贷款的风险级别,并对贷款的质量给予客观的评价。在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进程中,针对不良贷款的分类情况,共经历了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1994—1997年,在商业化改革时期,商业银行采取四级分想的内控效果。类似信用造假、员工监守自盗、内外部勾结转移资金等情况时有发生,不利于预防金融风险,无法满足银监会监管的根本要求。通过观察发现,我国商业银行的信贷内部控制情况,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缺乏良好的内控环境,形式主义盛行,缺乏权力的有效监督与管理,评价与激励机制有待完善;针对信贷风险的评估,在信贷风险管理的组织结构、内部评级方法、信贷风险评估技术以及信贷业务内部控制等方面都需要有所改善;信息沟通的缺乏,信息化的程度不足,严重信息披露失真等问题有待改善;监督机制还有待改善,各级内审部门的监督职能有待提升。

二、不确定宏观经济中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分析

(一)不确定性的风险

所谓不确定性,从经济学的角度而言,代表着不可度量的风险。而“风险”一词在信息经济学中,可以等同于“不确定性”概念。在金融领域,风险就是获得经济活动资金的同时,基于不确定性的情况,同时可能需要面对的经济损失。简单来说,在金融与经济领域,“风险”就是不确定性。客观存在的“风险”,往往也存在着普遍的规律性,根据理性的判断与决策,人们可以有效地规避风险,降低不确定性。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与科技的不断革新,市场经济社会生活也在发生明显的变化,尤其是在信息化的发展进程中,信息不对称的情况对人们的生活与工作存在着明显的影响。以银行信贷业务为例,银行得到企业信息后,需要对照审核信息标准与流程发放贷款,而对于信贷的风险性,银行可以透过专业的人才采取专业的手段,做出预见性的评估。但基于信息的不对称性,则很可能引发贷款的道德风险与逆向选择问题,造成市场秩序的紊乱,引发金融风险。无论是从宏观经济角度,还是从微观经济角度,银行信贷风险的根源,就是市场的不确定性以及信息的不对称性。

(二)银行危机与信贷风险

对于商业银行而言,信贷业务的利润十分丰厚,但信贷风险也随之而来,成为了我国商业银行的主要风险类别。时下,我国商业银行正在面临着三重发展危机,即国际金融市场的影响、国内经济体制改革的附加风险以及市场经济的自身运营风险。面对严峻的国际市场挑战,商业银行需要及时构建自身的风险防御力,结合自身发展特色,有针对性地借鉴国外成功经验,根据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特色,构建科学化的信贷风险管理体系。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中,我国银行业的不良贷款率不断攀升。在市场化的经济发展路径中,我国金融业正在不断与国际接轨,宏观经济的不确定性愈加明显。面对一系列的外部风险及内部风险,商业银行能否强化信贷风险的管理与防范,将直接关系到社会金融资本的利用率及社会资源的配置效率。

(三)不确定宏观经济与金融风险传导机制

作为兼具企业与银行特质的中介机构,商业银行的发展受到多种要素的影响,不管是微观经济要素还是宏观政策要素,都会对商业银行的信贷业务产生影响与冲击。在改革开放的市场化发展路径中,我国宏观经济环境一直在不断改变,包括经济增速不稳定、通货膨胀及国际金融影响等不确定性问题,也一直在影响着商业银行的发展。金融的不稳定性,决定了市场发展的更多种可能。基于不确定宏观经济背景,过度负债与通货紧缩成为了金融风险的传导要素。市场经济的一路上升,不仅仅取决于内在要素,同时也需要外部条件的引导。目前,全球范围内,金本位制度依旧发挥着主要作用,而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动态,一旦某一个国家出现经济萧条,就会造成金融风险的传导。2008年的美国次贷危机就是典型的案例,这场危机引起了全球性的“金融海啸”。

(四)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形成机理分析

在发展中国家,社会体制对于信贷风险有着十分明显的影响作用,特别是对于产业升级转型的我国商业银行而言,其信贷风险与社会体制有着更紧密的关联。剖析我国金融市场的信贷风险,主要源自于银行内外两个层面。从内部情况而言,银行自身的体制不健全、产权主体地位缺失等情况,以及执行力不足与人力资源状况不佳等问题,都是引发信贷风险的潜在影响因素;从外部情况来说,我国宏观经济的变量波动,特别是房地产行业的巨大波动,直接影响到商业银行的信贷资产质量与数量,很可能瞬间引发信贷风险。与此同时,有待完善的金融法律法规,也是导致信贷风险出现的根本原因。

三、不确定宏观经济环境下防范信贷风险的策略

(一)注重宏观经济不确定下的信贷风险分析

通过对近些年商业银行的贷款业务的观察发现,在我国市场经济处于发展期,人们对于市场前景普遍看好,且商业银行对于信贷项目也有着足够信心的情况下,商业银行通过采取扩大信贷规模与放宽政策等方式,让企业获得了更多的贷款。然而,在显著的顺周期性背景下,这种信贷标准的降低,最终会导致通货膨胀情况的发生,而政府为了避免通货膨胀,保持经济稳定增长,便会采取宏观经济政策,通过增加利率的方式降低企业的投资需求,无形中加大了银行的信贷风险。与此同时,在不确定宏观经济背景下,国内的金融市场与全球经济周期也保持在较强的同步区域,这意味着各个国家的经济波动,均会影响到国内的经济与金融发展态势。伴随着我国近些年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加深,我国市场经济的对外依存度也越来越高。基于开放经济环境,商业银行不仅要注重国内的政策变化所产生的信贷风险,同时更要提前预判国际经济的不确定动态作用。

(二)完善我国银行业信贷内部控制制度

第一,建立多项银行内部控制制度,做好信贷风险管理工作。例如,建立以分级审批为核心的信贷授权授信制度,建立权责分明的信贷岗位责任制度,建立独立运作且相互制衡的内部管理和控制机制,建立信贷风险的电子化控制制度。通过不断完善内控制度,强化信贷风险的管理,通过明确责权利的各项要素,并迎合时代的发展,采取电子化的技术制衡内部管理的各个部门,有效避免“人为风险”与“道德风险”,均有益于对信贷风险的控制。第二,在完善制度的同时,更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控制措施。例如,营造良好内部控制环境,健全法人结构,营造信贷控制环境;强化内部控制力度,推动制度建设,建立科学合理的授权制度和岗位责任制;完善信贷风险评估体系,全面强化风险管理部门的定位,强化信贷风险的评估技术实力。第三,良好的执行离不开良好的监督。商业银行需要通过构建独立的内部审核监督体系,理顺稽核体制,避免监守自盗的风险的发生,做到“防患于未然”。

(三)提高宏观经济不确定条件下的行业信贷配置效率

对于商业银行的信贷资产配置而言,我国不确定宏观经济的影响十分明显,所以通过提高行业信贷配置效率,强化配置决策,将有利于规避信贷风险。首先,要从行业角度出发,对于贷款企业的发展现状及前景,商业银行要有全面性的了解,要洞悉行业发展趋势,通过对行业的全面性考核,辨别行业风险与企业基本风险。要结合实际情况,把握宏观经济周期的规律性,通过合理配置信贷资源,降低行业风险。其次,要根据国内外的宏观经济态势,正确做出风险预警,在借助现代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下,深入分析企业的有限信息,深入分析信贷风险,选择成长型优、发展潜力大的行业或企业,作为优质信贷资源配置首选,通过优化配比降低风险性。需要特别注意的是,风险存在着波动性与联动性特征,商业银行在行业观察与企业观察过程中,要全面考量上下游企业的具体表现以及关联度较高的行业所存在的风险情况,避免风险的蔓延与传导,在宏观经济不确定条件下,更有针对性地提升行业信贷配置效率。

作者:李洁 单位: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陈坤,张丹丹.新常态下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影响因素分析[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5,(8):68-70+46.

[2]邓奇.金融创新背景下商业银行同业业务发展与风险防范研究[J].华北金融,2014,(5):32-36.

[3]冯芙蓉,崔娜.汇率不完全传导、宏观经济波动与货币政策关系探讨[J].商业经济研究,2015,(29):66-69.

[4]梁诗杰.商业银行个人住房贷款业务的风险防范研究[D].厦门:厦门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5]梁洪波,刘远亮.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与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关系实证研究[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2,(3):81-84.

篇(5)

中图分类号:F407.9文献标识码:A

Preface: construction project economic evaluat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project preparatory work for the strengthening of macroeconomic regulation and control of fixed asset investment, improve the scientific level of investment decisions, guide and promote the rational allocation of various resources, optimize investment structure, reduce and avoid investment risks, the full investment returns to play, an important role. As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economic evaluation has an important impact on investment decisions, so do the economic evaluation of the project is essential, then how do the economic evaluation of projects it? This paper concerns the macro-environmental situation, do the preparatory work to determine the economic evaluation methods, selecting the right economic evaluation parameters of economic evaluation results in five areas evaluated on how well the economy elaborate.

Keywords: construction project; economic evaluation

1关注宏观环境形势

经济评价作为一门系统的科学,它的内容并非仅限于几个简单的经济评价参数之间的关系。如果经济评价人员只是局限于处理经济评价表格之间的关系,是很难做好项目的经济评价的,因为经济评价不是一门孤立的学科。《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的规范统一了建设项目的经济评价方法,但经济评价参数却是时常变化的,因为国际形势、国家政策、企业的发展规划等宏观形势的变化会对经济评价参数产生影响,而经济评价参数的选取将直接影响建设项目经济评价结果。同时宏观经济形势的潜在变化将给项目带来风险,而目前的经济评价普遍表现出对宏观环境形势估计不足,经济评价结果过于乐观,所以要想做好项目的经济评价,不仅应具备经济评价的基础理论知识,更应该时刻关注、分析宏观形势的变化。

2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不同类型的建设项目的经济评价是有区别的,故在进行具体建设项目的经济评价前,首先应做好经济评价的前期准备工作。经济评价的前期准备工作主要包括建设项目类型、建设单位基本情况、项目背景、资源市场、建设规模、运营计划等。许多经济评价人员都是等到项目投资确定后才介入到项目中进行经济评价工作,此时留给经济评价人员的时间已经十分有限了,只够完成经济评价表格的编制,得出基本的经济评价指标的数值,要想更深层次的分析经济评价结果是不可能的,因为经济评价结果的分析需要建立在对项目基本情况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如市场预测是否过于乐观,项目的建设规模是否合理等。因此要想给决策者的决策急方案的取舍提供更好的经济评价依据,经济评价人员需要在项目开始实施时,就搜集项目资料,熟悉项目情况,为经济评价工作做好充分准备。

3确定经济评价方法

在做经济评价前首先需要明确经济评价方法,如果经济评价方法没有确定准确,那做出来的经济评价结果肯定是错误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应根据项目性质等具体情况加以确定。新建项目常用的经济评价方法有成本加成法、正算法,改扩建采用的经济评价方法为有无对比法,危及安全生产、环境保护、职业卫生、社会公益等非经济效益为目标的项目采用费用效果分析方法。经济评价方法为经济评价工作确立了正确的方向,如果因为经济评价时间紧而着急编制经济评价表格,却没有花时间研究选取正确的经济评价方法,最后影响经济评价结果的准确性,未免就得不偿失了。

4选准经济评价参数

类型的建设项目的经济评价参数是不同的,如油气开发项目、炼化销售项目、管道项目,各类项目的基准收益率、经济评价计算期、成本参数、收入参数等都是有区别的。经济评价参数尤其是成本参数、收入参数选取的正确与否将直接影响经济评价结果的可靠性,所以选准经济评价参数对于经济评价工作至关重要。而要想选准经济评价参数,首先要对待评价项目的类型十分熟悉,例如油气开发项目和炼化销售项目在运营期发生的成本是不同的,如果不熟悉待评价项目特点,就能难选准经济评价参数的种类和取值;其次关注经济环境变化,例如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将影响项目的基础收益率,如当经济环境不容乐观时,投资者会相对谨慎,必要会对基准收益率提出更高的要求;最后关注国家政策的变化,例如国家是否为了支持某些产业的发展,而给予财政补贴,对给与的财政补贴征收营业税应先征后减,以及“营改增”后,即对原来征收营业税的项目改征增值税,这就要求在编制经济评价表格时,要将于营业税有关的各张表格按照征收增值税进行处理。

5分析经济评价结果

篇(6)

关键词:

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发展;问题

宏观经济分析涉及经济发展的各个方面,在世界各个国家应用广泛,同时对我国社会主义体制的完善同样具有重要作用。宏观经济分析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而每个阶段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不同程度的作用。

1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发展相关问题研究

1.1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发展历程数学统计学是宏观经济分析的基础理论。在我国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研究者将国民经济的分析作为对象,关注国民经济的实际统计指标。在这一前提下对比我国的经济发展现状与经济发展趋势。第二阶段:我国整体经济趋于完善,统计学理论更加完善,经济行业分类清晰,从而使统计学理论能够更好的作用于经济发展实践。第三阶段:注重宏观经济统计与微观经济统计之间的关联性,使二者相融合,信息技术的发展为这一阶段目标的实现提供了技术支持。即使是现阶段,很多人依然对经济统计存在错误的认识,统计理论作用于金融等行业,但依然存在应用行业空缺,需要你进一步完善和推及。

1.2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特点分析随着经济统计的发展,宏观统计逐渐得到认可。与其它统计方法不同,与一般的统计分析进行比较,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具有总体性别,具有实证性和数量性的特征。当然,宏观经济还具有一些独有的特征。首先:统计对象更系统。在统计过程中,以我国的国民经济整体发展为对象,研究影响国民经济的各个要素,分析其独立性与相互影响关系。国民经济作为一个独立的系统,统计方法的系统性使分析更加合理。利用这种统计分析方式,可以实现你对经济的全面分析,使资源得到最优化利用,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对策。其次:国民经济统计具有层次性特点。在宏观经济统计方法下,将相关资料作为依据,并有效采用统计的分析方式来评价国民经济的运行机制。在这一统计模式下,统计分析按照一定的层次现代整体经济形势进行分析,在从经济的发展影响因素入手来进行逐层分析,基于经济发展影响因素来制定合理的策略。国民经济影响因素众多,宏观经济的这一特点使得经济分析更具合理性,是未来经济分析的必然方式之一。

2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对我国统计发展的影响

2.1宏观经济统计在我国经济分析中的产生在世界其他国家,宏观经济具有一定的作用,而我国处于社会主义这一特殊的经济体制中,宏观经济的发展源于计量经济学的提出。宏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宏观经济统计为其发展提供了保障,使我国形成了特有的经济体制,通过分析了解经济市场风险,并且致力于降低风险。但是,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在我国经济中的运用并无好的借鉴,需要经济分析者通过经验和不断的分析探索来完成目标。宏观经济发展过程中,必然存在一定的问题。而统计学与宏观经济的切合点是分析者考虑的问题,所以在其发展的过程中一定会出现诸多问题或者一些统计无法出现预期的分析效果。当然,宏观经济必然具有一定的系统性与层次性,只有通过专业的分析方式才能确保风险分析的合理性,使经济发展更加顺畅。

2.2宏观经济统计在我国经济中的应用从整体经济形势发展来看,我国经济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经济容易受到国际形势、经济错误判断以及金融危机等特殊因素的影响。在这一情况下,经济学者必须对经济进行正确的判断,才能促进经济的稳定发展。政府在经济统计分析过程中要善于运用正确的方法。实践证明,宏观经济统计方法能够对经济方向做出正确的预测,及时发现经济发展潜在风险。另外,宏观经济统计方法在我国经济中的运用还体现为它帮助银行等金融系统屏蔽了信用额度不高的企业,以降低金融系统的风险,确保金融系统的稳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在经济危机形式下,金融系统的杠杆作用将体现在经济稳定中。因此,政府要善于利用宏观经济统计这一方法,掌握多样化的经济信息,以通过正确的分析来确保经济的稳定。

3结语

在我国,宏观经济统计分析方法主要应用于对经济形势的整体分析。统计发展具有一定的历史,在经济发展中其作用一样不可忽视。宏观经济统计分析方式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来说,其主要作用还体现为明确金融风险,减少资源浪费和促进经济稳定。作为国民经济分析的主要工具,还帮助政府弥补了经济发展中的缺陷。当然,鉴于宏观经济统计的基础薄弱,还要求相关人员对其理论进行完善,致力于通过更加合理的理论对实践进行指导,采用全方位的分析方式来获得经济发展的现状,确保国民经济的发展策略合理。

参考文献:

[1]赵彦云.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发展的基本问题[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3(5).

篇(7)

中图分类号:F83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10)09-0055-04DOI:10.3969/j.issn.1003-9031.2010.09.12

2008年末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国际上公认的一个重要教训就是监管机构在强化微观审慎监管要求的同时,忽略了宏观审慎监管的建设。危机后,如何防范、应对和处置系统性风险成为各国加强金融监管面临的主要研究课题,也是宏观审慎监管所强调的内容。

一、问题的提出

所谓宏观审慎监管,从金融体系整体而非单一机构角度实施的监管,并力图通过对风险相关性的分析、系统重要性机构的监管来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风险。而银行业宏观审慎监管是指以制度和措施防控银行业系统性风险,即如何识别和度量银行业系统性风险,如何防止风险在不同市场和机构之间传递,如何实现各类宏观审慎监管当局之间的协调与信息共享。再从宏观审慎监管的目的来看,其旨在防范系统性风险。中国人民银行作为国家宏观经济调控部门,负有金融稳定之责,其加强宏观审慎监管属法理之中,但“三会”作为微观监管部门,也要提加强宏观审慎监管。一个更关键的问题在于目前“一行三会”的架构之间的宏观审慎监管是否能做到互通信息。从银行业监管角度来看,加强宏观审慎监管是否会偏废促进银行业的合法、稳健运行,维护公众对银行业的信心的监管目标,以及加强银行业宏观审慎监管是否会与中国人民银行及其他监管机构发生职责重叠,如果加强银行业宏观审慎监管着实必要,那么它是对付金融危机的应时之需,还是长期之策,银行业宏观审慎监管的工具又是什么,以及它监管的重点有哪些?本文将围绕以上问题展开研究。

二、银行业宏观审慎监管的必要性与特征分析

由于我国金融业在综合经营不深、对国际金融市场参与不深的情况下,银行业损失较小。虽然避过了金融危机,但并非说明我国的银行业监管能力超强。受国际金融危机启发,当前,我国银行业监管实行宏微观审慎监管相结合有其必要性,但同时在监管实践中也面临着重重障碍。

(一)传统系统风险理论与现实金融危机比较

传统的系统风险认识理论认为系统风险的爆发主要由银行而非其他金融机构引发的,银行作为存贷方的中介,其资产结构具有存短贷长的特征。因此,它的倒闭能够引发系统风险,而其他金融机构因自有资金和客户资金相分离,不具有银行这样的地位和作用,它的倒闭不会引发系统风险。但此次金融危机实况表明,正是投资银行等券商的先行倒闭继而殃及银行,在金融危机爆发伊始,与投资银行、保险公司等其他金融机构相比,商业银行系统遭受的损失的确较小,但伴随着危机的发展和影响的深入,以花旗为代表的国际大型银行也遭受了极大的损失。因此,银行之外的金融机构也会引发系统风险。

(二)宏观经济平稳与银行业有效监管比较

良好的宏观经济环境有利于促进金融稳定与金融业的发展。为此,金融业的机体健康和安全稳健取决于其所置身的宏观经济环境。如果宏观经济环境不良,宏观经济政策缺失,那么金融审慎经营与审慎规制和监管免不了会受到宏观经济环境和政策的“绑架”而无法有效贯彻,最终贻害金融和实体经济自身。反之,银行业的稳健对金融稳定和宏观经济平衡起着重要作用。长期以来,我国金融市场一直是银行主导型市场,银行业资产占全部金融资产在90%以上,因此,我国金融风险主要来自银行系统。经济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银行体系的安全性,也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银行业的稳健运行。

作为稳健经济环境的关键组成部分,有效的银行监管与有效的宏观经济政策一起构成了金融稳定的关键因素。从2008年末至2010年一季度末,为确保中央提出的“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政策目标的完成,央行实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人民币各项贷款2009年新增9.59万亿元,2010年一季度新增2.6万亿元。巨额信贷背后,贷款集中度问题突出,不仅客户结构,而且期限也高度雷同。在这种情况下,单纯的针对个体的微观审慎监管已经不能完成对风险的全覆盖,宏观审慎监管提上日程,即更需关注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整体系统性风险。

(三)宏观审慎监管与微观审慎监管比较分析

宏观审慎的诞生填补了宏观经济政策(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和微观审慎监管之间的鸿沟。加强银行业宏观审慎监管,有助于降低银行业金融体系的顺周期性。作为一种新型的监管模式,其区别于微观审慎监管主要显现在不同的监管目标以及由此而采取的不同监管措施上。银行业宏观审慎监管的目标在于防范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维护金融体系的整体稳定,防止经济增长受影响;在监管内容上,银行业宏观审慎监管侧重在对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整体行为以及金融机构之间相互影响力的监管上,同时关注宏观经济的不稳定因素;从具体监管对象上看,银行业宏观审慎监管更关注银行和以银行为主的金融集团的行为,以及金融市场整体趋势及其与宏观经济的相互影响。而基于金融创新使得风险转移的形式多样化和金融一体化背景下使商业银行面临着无法规避的系统风险,仅仅通过微观层面的审慎监管还不够,尚需要宏观层面的审慎监管。

(四)宏微观审慎监管与现有体制比较

坚持宏微观审慎监管有机结合,有助于实现两者相互促进,增强彼此的监管效果。如对于银行的信用风险敞口监管,微观审慎监管措施会关注该银行信贷资产的集中度和相关放贷政策,而宏观审慎监管措施则会关注银行业整体的信贷规模及其与有关资产价格的关系,并据以判断银行体系是否正在积累信用风险。而现有体制之困在于:一是多头监管风险。在传统的分业经营模式之下,不同金融机构的业务范围被严格限定在特定的领域之内,金融监管采取机构监管的多头监管模式,单家监管机构容易犯下“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错误。其一,在金融创新的推动下,当形式上不同业务种类的金融机构所提供的金融服务在经济功能上有相互替代的可能时,机构监管模式就很容易受到金融机构的规避与操纵,无法对金融机构实施有效的监管。其二,可能使得不同监管部门对同一宏观经济政策态度不同,进而影响金融监管与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结果,不利于协调机制发挥实效[1]。其三,基于多头监管产生的三家金融监管当局之间的协调与信息共享、监管当局、中央银行和其他宏观审慎部门之间的协调与信息共享,仍然限于表面化和形式主义,缺乏实际效果。“三会”曾在央行和财政部缺席情况下召开过两次监管联席会议,并以备忘录的形式表示对金融机构综合经营应实行“主监管”制度。但这一制度实际未获央行认可,实际也未真正实行[2]。“三会”之间的联席会议在召开两次后也未能持续。二是政策体制风险。我国金融的系统性风险当前主要表现在快速膨胀的资产泡沫,包括高昂的房地产价格,其根源是政策风险。政府作为金融与非金融资产的主要持有者和金融市场的监管者,金融机构仍然是政府所有或受政府控制,监管部门可以直截了当地干预这些机构的内部事务,包括向其派遣管理人员。此外,一些超大规模的金融集团、数量众多的担保公司、典当行、小额贷款公司等机构也游离于审慎监管之外,存在一定的系统性风险隐患。

三、加强银行业宏观审慎监管的思路与对策

加强宏观审慎监管赋予了银行业监管部门新的职能,对银行业监管部门提出了更高要求。在这一问题上宏观审慎监管更多应体现为监管理念,而从政策实施操作上,加强宏观审慎监管应包括几方面:建立与宏观经济部门的合作关系;调整银行业监管机构内部职责;建立宏观审慎监管框架;完善系统性风险分析工具方法和培育宏观视野的监管人才。

(一)建立与宏观经济部门及其他监管机构间的良好合作关系

强调宏观审慎监管的政策理念认为,仅凭微观层面的努力难以实现金融体系稳定,监管当局有必要从经济活动、金融市场以及金融机构行为之间相互关联的角度,加强宏观经济管理部门、金融监管各部门之间的协调,这是当前强化宏观审慎监管的重要方式之一。从前述可知,金融危机扩散的原因之一是监管机构之间、监管部门与宏观经济管理部门之间信息不对称。因为分割式的监管体制和缺乏宏观协调外部关系容易导致重复监管、“监管真空”和政策相左。然而防范系统性风险,应对处理危机往往又超出了监管部门的能力范围。就单个的金融监管当局,主要的任务是维护具体的金融机构的稳健经营,其本质属于微观审慎的范畴。这些机构虽也涉及一部分宏观审慎职能,例如逆周期资本金监管制度,以及对金融机构同类组的某些监管政策等,但终究不会有整体图景。

银行业监管部门的持续监管也仅是金融安全网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最后贷款人、公共财政部门在处理应对危机中的功能是不可替代的。着眼于系统性风险的防范,必须从完善金融安全网的角度,建立与上述宏观经济部门的良好合作关系,以及加强监管部门沟通合作和明确问责制度,对防范系统性风险十分重要。具体而言,一方面银行业监管部门应与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部门建立良好的沟通与协调机制,统一各部门的判断和认识,降低部门判断的差异,避免可能导致实行的不同政策在目标上的冲突,如增进监管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与配合[3]。在同一金融市场环境条件下,货币政策、监管规则的基础是银行的稳健经营与银行业的稳定,决策的着力点在于“市场约束”下的资产价格。因此,需要共同加强对资产价格、金融风险的研判,增进信息沟通和共享,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最终实现整个金融体系稳定的目标。另一方面,不同监管部门在明确各自职责分工基础上的定期信息交流制度、经常联系机制及联席会议机制应继续贯彻和有效执行,并应进一步加强金融监管部门之间的合作与协调,力求发挥合力,使监管更加及时有效。

此外,银行业监管部门应具有适当的权力和工具以制约宏观经济政策制定者的行为,以保证协调能够发挥防范系统风险的实效,建议赋与银行业监管部门参与宏观经济政策决策的适当权限。

(二)调整银行业监管机构内部职责分工与结构

金融危机表明,无论是“双线多头”监管,还是“单一主体”监管,都不能防止金融危机的发生,阻止金融危机的传播,“最优的监管制度”并不存在。在我国现行的银行监管体制下,明确银行监管体系内部的审慎监管与业务监管职责分工。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层面应集中专注于宏观审慎监管,省级派出机构则应加强业务合规监管,实现宏观审慎监管与微观审慎监管的内部协同,分局及监管办事处专注于微观审慎监管,应通过调整职责分工以控制银行体系的整体风险水平,使之与监管资本最低要求相适应。同时,建立符合我国实际的银行监管论坛等机构,完善监管政策目标的传导机制,改善银行监管的微观基础。

(三)建立宏观审慎监管框架

建立宏观审慎监管体系并不意味着原有的微观监管框架,而是在传统的微观审慎监管仍然需要继续推行的前提下,宏观审慎性监管的推进应考虑到整个银行业金融系统的稳定性。由于银行业金融机构和金融体系具有内在的顺周期性,其重要表现是经济繁荣时期,银行增加贷款,促进经济进一步繁荣;经济衰退时期,银行收缩信贷,导致经济陷入更严重的衰退。因此,建立宏观审慎机制的目的就是要解决目前市场中的顺经济周期的机制,采取适当的逆周期政策、建立适当的逆周期机制,这也将成为未来宏观审慎监管框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应消除这种顺周期性以及引入逆周期性的资本缓冲制度框架。资本缓冲制度的设计理念在于通过要求金融机构在经济条件良好时增加资本,在经济条件恶化时减少资本,从而以一种逆周期的方式执行资本充足规则。笔者以为,消除顺周期性和巩固银行资本的建议正是沿着有助于维护金融稳定的正确方向前进。但从宏观经济的角度来看,必须避免因强化监管规则而损害经济的稳定性。正因为如此,确保监管规则的灵活性非常重要,如应参照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具体条件,灵活把握执行资本充足规则的程序和时机。

同时,监管体制安排的宏观审慎取向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扩充。对单家银行业金融机构的严格监管自然不能松动,但监管者还应投入更多资源用于对各类银行业金融机构之间关系以及机构与整个金融环境关系的研究上,包括研究银行的主营业务线是如何连接到更广泛的信贷媒介过程中、金融系统风险是在哪些领域逐渐聚集而高度集中的等问题。银行业监管机构应力争找到用有限的资源“反制”银行业系统风险积聚的办法,而在确定阶段性监管目标的时候必须现实一些[4]。根据竞争性市场原则,宏观审慎监管不应追求零失败目标,应允许无效的金融机构在竞争中退出市场。事实上,在一个动态变化的市场中,不可能期望通过监管完全消除所有的不稳定。

(四)选择宏观审慎监管策略、工具及重点

银行业是一个高负债、高杠杆、高风险的行业,对整个经济而言,银行及其提供的金融服务具有公共性质,有较强的外部性。因此,强化宏观审慎监管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方略,而不是当前危机期间的短期选择。宏观审慎监管应包括宏观审慎监管工具和宏观审慎监测,“工具”主要指监管者采取的行动,是一部分或全部微观审慎监管工具之和,如银监会新要求商业银行以备不时之需的及时调整商业发展计划、资本补充计划、利润分配和薪酬计划。实际上,宏观审慎监管的核心内容就是丰富和完善金融监管工具。“监测”主要侧重于市场分析,包括数据搜集和分析、预警系统及压力测试等,采用先进的系统性风险方法,这种分析要覆盖居民、企业、金融机构和政府的信贷及杠杆化情况。考虑到系统性风险中经常出现的多米诺骨牌效应,及时掌握体系内银行业金融机构之间相互的头寸比例,特别是大型金融机构和国际金融机构之间的头寸监管将成为一种宏观审慎监管的工具。加强宏观审慎监管,运用宏观审慎监管工具完善银行业风险预警机制,改进银行业风险监测和压力测试。

在当前形势下,加强宏观审慎监管的重点应在于防范金融跨市场、跨领域发展可能潜藏的系统性风险。即关注那些能够产生系统性风险的集团内部不受监管的实体和不经营业务的控股公司;关注金融体系的结构,包括金融市场本身的结构、融资结构、投资者结构、金融工具结构、市场参与各方的资产负债结构等的脆弱性;关注金融市场的系统性风险,有效防范跨市场风险的传递和蔓延,尤其是对于创新金融产品,如理财产品等,要按照“风险可控、成本可算、信息充分披露”要求强化管理,以及要把与地方政府有关的业务全部纳入监控范围内。要进一步加强对大型银行的并表监管,提高商业银行的并表管理能力。通过这些措施,实现宏观审慎监管与微观审慎监管的有效对接和有机配合,确保银行业稳健发展。

(五)培育具有宏观视野的监管人才

在现有的监管制度中引入宏观审慎监管政策将会带来一些挑战。实施全面系统性风险监管要求监管者更专业,具备丰富的金融市场与机构专业知识,具备对市场和机构足够的认知、精确的分析、处理大量信息的能力,并能对市场上不关联的信息进行收集与处理。为此,银行业监管者要树立宏观监管意识,不断提高宏观政策水平,同时还要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

综上所述,建立宏观审慎监管体制是大势所趋。我国需要顺应这种调整趋势,建立和完善系统性风险应对和防范体系。当然,建立和完善宏观审慎监管除了需要在上述方面进行充分论证准备,现阶段我国的宏观审慎监管还涉及宏观经济金融运行、政策和文化因素。我国既不能过度监管,也要避免监管不足;既不能盲目推进、徒增成本,也要避免放松和迟缓改革。银行业监管机构以某种形式参与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定是不可或缺的,也必将在宏观审慎监管中扮演重要角色。但这已成为一个不可回避的挑战。

参考文献:

[1]包勇恩,韩龙.论金融监管中的宏观审慎原则[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9(1):14.

[2]夏洪涛.强化中央银行宏观审慎监管权限的思考[J].武汉金融,2009(10):40.

[3]成家军.宏观审慎监管:概念、特点与政策框架[J].内蒙古金融研究,2009(7):12.

[4]努特・韦林克.金融监管安排:危机中的教训[J].中国金融,2009(5):19.

The research on implementing macro prudential regulation of our banking

HUANGHan-xing

篇(8)

在计划体制下,银行的资金是按国家确定的计划分配的,单一银行体制下,银行一度成为财政部门的会计和出纳,此时是以单纯的资金计划管理为核心的,无需考虑收益;改革开放后,多家产权较为明晰、具有真正企业性质的股份制商业银行相继建立,国有独资银行也开始了商业化进程,对商业银行的探索使银行业更加注重吸收资金的成本和资金运用的收益性。追求股东权益最大化的企业目标促使银行在进行资金计划管理的同时也要注重财务计划的实施;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和金融市场风险的日益显现,银行业普遍推行与国际惯例接轨的资产负债比例管理,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核心就是风险管理。因此,商业银行对资金营运计划的分析从最早的单纯对信贷资金计划执行情况的分析,发展到以盈利为出发点对信贷资金计划和财务计划执行情况的分析,最终发展的方向是以盈利为出发点、以风险分析为核心的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综合分析,真正体现商业银行流动性、盈利性、安全性目标。

商业银行财务分析的发展方向是风险收益分析,这是与商业银行财务管理由收益管理向风险管理方向演变相适应的。现代商业银行财务管理作为资产负债比例管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是以风险收益管理为核心内容的风险管理,这是由于:

1.风险收益是财务管理的基本观念。商业银行的财务管理必须首先树立风险收益观念,以风险管理为核心内容。

2.是稳健经营的要求。银行是高负债的企业,本身财务风险很高,决定了银行业是高风险的行业。同时,银行是经营货币资金的特殊行业,经济发展中的风险会向银行集中,经济危机往往伴随着银行危机。在金融风险环境中,为确保稳健经营,商业银行的财务管理必须以风险管理为内涵。

3.是银行自身生存发展、开展集约化经营的要求。在前几年我国银行业快速扩展时期,各家银行普遍实行粗放式经营战略,传统银行发展思路是,以高投入为代价获取市场份额,在利率差较为稳定,未采取谨慎性会计原则的情况下,规模的扩张能体现出账面收益的增加;但同时由于我国银行业缺乏对风险的认识,忽略了风险管理,缺少对经营行为的风险约束,也积累下了无穷的风险,目前已严重抑制了健康发展。海南发展银行和多家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倒闭已经对中国的银行业敲响了警钟。因此,由粗放式经营向集约化经营首先就要开展风险管理。

4.是推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与国际管理接轨、参与国际竞争的要求。80年代以来,至东南亚金融危机发生之前,西方国家已有多家银行因忽视风险控制而倒闭,教训惨痛。巴塞尔协议已经把风险性原则上升到第一位。因而,推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就是要推行风险管理,提高银行运营对风险的承受能力。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开放,不仅银行业竞争加剧,风险也日益增加;同时,银行业的国际化促使我国银行要面临国际金融市场的风险环境。这些都迫切要求商业银行财务管理向风险管理转变。

商业银行财务管理向风险管理模式的转型,重要的一步就是财务分析的重点由收益分析向风险收益分析的转变。这是由于财务分析是站在财务管理的角度发现银行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提出解决问题方案的重要环节。其目的是对银行历史和现实经营状况和工作实绩作出全面衡量和评价,为制定经营方向和发展战略决策提供直接的依据,因而是财务管理发挥为经营决策服务的具体体现。商业银行财务管理向风险管理模式的转型首先要从财务分析开始。

商业银行股东权益最大化的目标直接表现为追求银行价值最优化,由于宏观经济波动和市场环境的变化,各种不同类型的风险使银行管理者必须在极其不确定的状况下实现银行价值最优化目标,因此,需要对收益和风险进行平衡分析和选择,这就是风险收益财务分析。

国内银行业在借鉴西方银行管理模式建立自己的资产负债比例管理指标体系时,都考虑了风险控制指标,但由于缺乏对银行风险的深刻认识,并没有因此实现真正的风险管理。开展风险管理,必须首先针对风险控制指标,实施风险分析,只有对银行目前面临的风险程度作出评价,才能采取相应的风险管理策略。可见,风险分析是认清风险、量化风险、反馈风险信息和实施风险控制的首要环节。财务分析作为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分析体系中的重要部分,也必然向风险分析转变。

二、商业银行面临的几类风险及与收益的关系:

银行风险是指一切与银行业务有关的不确定性及因此给银行带来损失的可能性。一般而言,商业银行可能面临四大类风险:

1.环境风险。商业银行所处的宏观经济环境、经济金融政策、法规所决定的风险。例如,我国银行法的出台和监管政策变化已经促使银行业相应的作出变革。央行的货币政策的调整也会影响到银行的经营策略。

2.管理风险。由于管理人员素质与能力因素决定的风险。近年来,银行业中违规经营、大案要案所引起的一系列风险在很大程度上阻碍我国商业银行的健康发展。

3.交付风险。由于银行提供金融服务所导致的风险。

例如,由于电子化手段滞后或金融创新所带来的风险。

4.金融风险。银行业面临的金融风险是指在资产负债管理中存在的风险。如,流动风险、信贷风险、利率风险和资本风险。

在银行的经营过程中,银行收益与所面临的某些风险存在相互交替的关系。一般来看,环境风险属于不可控制风险,与银行收益之间不存在交替关系,环境风险的增加并不能促使银行收益的上升,相反却构成银行收益增长的限制因素。而金融风险与银行收益存在正向相关关系。当金融风险增加时,银行收益也随之增长,并对收益实现和未来收益预期有一定影响。交付风险与银行收益之间也存在一定的替代关系。而为提高银行收益能力,管理风险应严格加以控制。

三、商业银行财务分析中风险分析内容

银行财务分析中的风险分析,侧重对风险收益的分析,即对风险和收益的交替关系进行分析,以获得在承担较低风险的情况下的较高的收益。对风险和收益交替关系的分析实际就是现代商业银行财务分析的特征,为与传统财务分析相区别、突出风险分析,我们暂且称现代商业银行财务分析为“风险财务分析”。在股东权益最大化的企业目标下,风险财务分析是股份制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风险管理的核心工作。风险财务分析为信贷资金计划分析提供收益导向,为信贷计划和资金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金融风险是银行在资产负债管理中面对的风险,是风险财务分析主要分析对象。不同阶段,风险财务分析侧重点不同,在经济发展平稳、利率管制严格的时期,人们可能会更关心信贷风险;而在利率频繁波动、利率市场化时期,人们会更多地关注利率风险;而流动风险、资本风险直接关系到银行的生存问题,一直为人们所关心。各种金融风险之间存在着一定相关度,这综合体现在银行资产负债结构上。为便于操作,建议在目前开展风险财务分析时可以从资产负债结构分析和利率分析入手:

1、资产负债结构风险分析。主要是通过分析资产负债结构(资产负债对应结构和自身结构)、资产质量,分析资产风险度和资本杠杆来分析流动风险、信贷风险、资本风险。

流动性对商业银行至关重要,是银行的生命线,银行的流动性也涉及到整个金融体系乃至整个经济体系对流动性的需求的保证。而流动性与盈利性是流动性风险管理首要解决的矛盾,银行持有高流动性资产,流动性风险会降低,但同时也降低了银行收益;反之,高资产收益而低流动性会使银行面临过大的流动性风险。风险财务分析首先应对资产负债结构进行风险分析,分析的内容是对流动性和收益性相互关系的分析,资产负债结构不仅是流动性也是收益性的决定因素,最佳资产负债结构应是在流动性和收益性求得最佳平衡的结构。

资产风险分析的一个侧重点是对资产质量的分析。资产质量的好坏是信贷风险的直接体现。信贷风险也称违约风险,是指借款人不能按约偿还贷款的可能性。因此,是商业银行的传统风险,至今仍是银行的主要风险。西方国家许多银行的倒闭从表面上看是因为流动性危机,但其实质是资产中存在巨额呆坏账所致。资产中的有问题贷款不仅会导致流动性危机,而且因占用信贷资产规模,在资产负债比例限制下,直接导致了资产收益能力的下降。

资产风险分析中另一个重要分析是对资产风险度的衡量。巴塞尔协议建立于银行资本规定及其与资产风险的联系。银行资本充足的标准是以银行资产风险为基础的,对银行资本风险的管理取决于风险资产确定。在全球经济频繁波动的今天,维持一定的资本充足率已成为各国银行界的首要关心的问题。与资本充足度紧密相关的是资本的杠杆作用,由于银行是高负债企业,有着比一般企业更高的资本杠杆度,因此,银行资本收益率高于一般企业。但杠杆作用对银行风险和收益交替效应的放大作用,决定了这种高杠杆度不是无节制的,过高杠杆度会引起高财务风险,同时降低了资本充足率,最终危及到安全性和收益性。适度的资本杠杆与银行价值最优化的平衡是风险分析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可见,财务分析中对资产负债结构风险分析与计划、信贷部门分析的侧重点不同。财务分析更侧重于寻求银行资产价值最优化即在收益最大化和风险最小化之间寻求平衡,从而能为资金计划管理提供风险盈利的可靠依据。

2.利率风险分析。利率风险是银行的基本风险之一,因而,西方银行业曾一度认为资产负债管理就是对利率风险的管理,当然,目前来看这种观念未免失之偏颇。而过去,我国银行业并不重视对利率风险的管理,原因是我国利率没有真正市场化,也较少应用利率政策,在严格利率管制下,存在稳定的高利差,只要扩张规模,即可获得可观的收益增长。但近年来经济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利率政策成为调节经济常用手段。而利率市场化成为金融市场化改革的内容。由于过去缺乏对利率风险的认识,在最近几次利率调整中,银行业普遍缺乏应变、调整能力。可见,利率风险分析是目前财务风险分析中的重点。

银行利率风险主要是由两大方面决定的:一是银行自身资产负债结构和数量;一是外部宏观经济形势与经济政策。因此,对利率风险的分析一方面要及时了解国家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另一方面是根据自身的资产负债结构情况分析利率波动下所产生的利率风险。

由于我国银行业资金运用渠道狭窄,资产结构简单、利润来源单一,利差收入占利润的绝对比重,利率风险的分析与控制就尤为重要了。

传统的利率风险分析是对利率敏感性资产和利率敏感性负债差额风险的分析(缺口分析),用于衡量银行利差收入对利率波动的敏感程度。这种分析首先要对资产负债的利率期限结构和对称性进行深入分析,这对目前银行业来讲是难以解决的问题。现行的会计账务体系和统计报表在设计的当初,并没有考虑这种需求。如果不能准确了解到资产负债利率期限匹配结构,就无法确定一段时期的差额风险,更谈不上对利率走势预测和利率敏感性资产负债差额的调整。因此,开展利率风险分析,首先要对目前的会计账务和统计体系进行改革,以客户管理代替账户管理,借助计算机数据库技术建立每个客户和每笔业务的会计、统计档案。利率风险分析还包括在利率波动情况下,因收息资产和付息负债利率变动幅度差异而引起的基差风险和客户对利率期限重新选择的选择权风险。

另外,开展外汇业务的银行除了面临前述几类风险还会面临汇率风险。这种风险来源于汇率的波动。汇率和相关国家的经济发展和政治稳定密切相关。央行的干预对汇率的波动也产生很大的影响,利率的变动也会影响汇率的变化。这取决于本国的货币政策和外汇监管制度。在金融全球一体化和银行业务国际化的潮流下,银行面临的汇率风险将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全面的风险财务分析还应对表外业务进行风险收益分析。

四、对风险财务分析的几点考虑:

1.与信贷资金计划分析的协调关系:

我国银行业的资产负债比例管理体系尚在探索之中,各家银行相应的组织结构也有所差异。在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分析体系中,风险财务分析应以风险收益为基本观念,参考信贷、资金管理计划分析结论,侧重于对风险与收益的交替关系的分析,反过来为信贷资金计划分析提供风险收益的依据。

2.必须借助计算机、网络手段:

在计算机网络时代,借助手工进行风险财务分析已经不大现实了,银行业务数据的繁杂性和系统性要求利用计算机、网络等先进手段。以利率风险分析为例,要准确了解银行的资产负债利率期限结构及变动规律,必须利用计算机详细记录每个客户和每笔业务,构建大型的数据库(甚至数据仓库),在此基础上利用分析工具进行数据的采集、索引、分析。对于一个大型银行,有众多的分支机构和上万的客户,业务记录随时间推移更是成倍增长,不借助计算机、网络技术和先进的算法而依靠手工来完成分析工作,恐怕连理论上的可能性都不存在。

3.分析方法要不断创新:

财务分析从收益分析向风险收益分析转变,对动态分析提出迫切需要。目前财务分析常用方法是财务比率分析,是与收益分析阶段相适应的静态分析法,不能满足对风险动态分析与预测要求,应向现金流量分析过渡。传统风险分析方法也基本是静态分析法,无法满足对风险预警的要求,也要向动态分析方法过渡。如对利率敏感性资产负债差额分析没有考虑到外部利率条件和内部资产负债结构连续变动,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因此,西方银行业提出持续期动态分析方法。

风险分析的另一发展方向是借助数量经济学的方法,建立数学模型,应用计算机开发先进算法,进行量化分析,对客户进行细分化,提高风险分析的针对性,实现从事后分析向事中控制、事前预测的前瞻性方法转变。

4.要不断地关注国外风险管理理论与实践的最新发展,并建立完善中国银行特色的风险管理分析体系:

国外银行界随着风险管理实践的广泛开展对风险管理的研究在不断的深化,风险管理理论在不断丰富。例如,1997年初巴塞尔委员会了《利率风险管理原则》(征求意见稿),提出了利率风险管理的基本原则,体现了国际银行界对利率风险管理研究的最新成果;1997年下半年又推出了《有效银行监管的核心原则》,从银行监管的角度对银行风险管理提出了更全面、更高的要求。这些研究成果对我国银行业的风险管理也具有现实指导借鉴意义。我国银行业应该大胆借鉴外国成熟的研究成果,加快风险管理和风险分析工作的进程并不断提高工作水平,在此基础上形成我国银行风险管理、分析体系。

篇(9)

一、财务风险的概念

财务风险是指企业财务结构失调、融资的不当使公司有减弱甚至丧失偿债能力的可能性而给企业带来损失的风险。财务风险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财务风险风险是指:财务风险可能产生的损失的不确定。企业现金支付风险和筹资风险均属于狭义财务风险定义。广义的财务风险是指财务风险可能产生损益的不确定。负债风险、资本结构风险、投资风险、财务决策风险、内部控制风险、对外担保风险等均属于广义财务风险定义。

(一)财务风险的成因

财务风险的成因是不是单方面的,既有宏观经济环境和政策因素影响,也有微观行业企业影响因素;既有体制的影响,也有人员因素的影响。概括其成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宏观环境和政策方针变化。宏观环境和国家方针政策的变化,普遍会导致企业在一定时期内产生盈亏。宏观的经济环境受各行业、各国政府、各区金融机构的影响,政府政策方针的制定和实施,我们无法参与,所以不能获知确切的信息,且每一方针政策的出台,企业总会带来一定程度的损失或获利,在这个大的环境里企业显得被动又无力。2008年曼雷兄弟受次贷危机的影响和自有资本过少,财务杠杆率太高最终申请破产。合俊集团的破产,经济危机的袭击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可见,企业受宏观经济和政府的调控影响是不确定的,这跟企业的地位和性质有很大的关系。

2、资本结构不合理。资本结构不合理是产生财务风险的最根本原因。企业内部资产结构的不完善大多是由于企业内部管理上的不合理,分工不明确造成的。例如资产和负债比例的失调,偿债能力减弱,可能面临被要求偿还风险,财务杠杆增大。应收账款和存货占总资产比重过大,占用了大量的资金,使得企业资金链趋于紧张,财务运作困难。本身的占用成本加之巧遇存货的毁损、灭失,导致费用和支出增加,这无疑又给企业带来一笔损失,同时产生了财务风险的可能。

3、财务管理不善和财务人员风险意识弱。企业的任何决策方针都与财务数据信息紧密相连,出现任何财务问题也必然是源于财务上存在着漏洞和薄弱环节。在财务决策过程中,外部的各种因素直接或间接你的影响决策的正确性,尤其信息完整度和准确性对决策的失效与否影响深重。

二、企业经营过程财务风险的控制分析

企业的经营过程中,我们除了要坚持财务风险控制的回避、分散、转移原则外,更需要针对性措施,不能对待问题采取一把抓的方式和态度,必需落实到具体的细节上去,具体控制措施如下:

(一)关注宏观环境个国家经济政策变动。宏观环境是难以准确预见的。只有提高企业财务管理的应变能力和对环境政策的关注度,才能在这个激烈的经济大环境里发展。所以需要企业去认真分析财务管理的宏观环境及其变化情况。我们国家为了打破行业垄断,实施电信行业市场化经营,重新组建公司,当时南方各公司网络基础、管理基础都比较薄弱。因此存在的经营风险、财务风险都比较大,但是政府的力量是很强大的,对企业的影响可好可坏。

(二)调整资本结构。企业的债务规模和结构不能过大或是过小,合理的资本结构能使企业风险最小而盈利最大。在保持资产流动性的前提下,控制合理的债务规模和结构。它必须与企业的偿债能力和企业所有者权益相适应。同时明确不同的行业所处的环境,所以对不同的行业所对应的负债规模也不一致。相对于盈利能力强的企业的负债率可以适当的提高,因其偿债能力较强。总之,企业在保证有现金流的前提下,可以提高适当的负债率。因此,资本结构在客观上存在最优组合,所以企业在筹资决策中,要不断优化资本结构使其趋于合理,直至达到企业综合资本成本最低的资本结构,增大利润的空间,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

(三)加强财务管理和提高财务人员风险意识。财务风险存在于企业经营活动的每个环节和流程当中,要降低财务风险可能带来的损失,需要企业对每个环节都能掌控,每个环节都有相应的有财务风险意识的管理人员。尤其是财务工作者,对财务风险应具备准确的职业判断力,发现和估算潜在的财务风险损失。为防范财务风险,企业必须分清财务内部关系,明确各部门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地位、作用、职责和权利,真正做到权责分明,各尽其责和责权利三者统一。要坚持谨慎原则,建立风险基金管理和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提高企业的短期还款能力。

(四)建立健全内控制度,加强审计监督。企业完善财务风险防范机制,首先要明确企业管理者和各部门员工相应应该承担的风险责任,促使企业管理者和职工进行科学的财务风险管理铺垫。其次是要明确企业管理者和员工相应的风险管理权限,权利与职责相结合。最后要给予企业风险管理者应有的利益。这对于不时承受各种压力下的管理者和员工来说,十分有必要的,它有利于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提高其防范企业财务风险的动力和能力。一个企业要合理的奖惩结合,充分调动和激发员工的激情和工作能力。面对财务风险的防范问题,我们必须要有一个完善的内控制度,设置一个独立的风险分析职位或机构,都是很有必要的,事前预防是控制风险这类不确定性事件的最好的手段。

(五)提高管理者的决策水平。一是设置有效的财务风险分析机构或职位,配备高风险意识的财务管理者,健全财务管理规章制度,强化财务管理的各项基础工作,使企业财务管理系统有效运行,以防范因财务管理系统不适应环境变化而产生的财务风险。二是建立全面完善的财务风险分析与预警系统,引进先进的设备和技术,充分学习掌握风险预警系统知识。我们应当根据企业的实际财务状况建立财务风险预警模型。三是开展专门的风险意识培训课程,加强企业管理层和员工对财务风险的共同认识和交流。

参考文献:

篇(10)

在现代经济体制下,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投资活动成为企业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投资风险对企业生存发展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企业要想取得投资收益,就要选取正确的投资方案来规避风险。只有对投资风险成因进行分析,才能有效地从根源上降低投资风险,为企业投资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从而提高收益。

一、投资风险的概述

(一)投资风险含义

投资风险是企业以现金、实物、无形资产或者以购买股票、债券等有价证券方式向其特定对象进行投资,由此遭受经济损失的可能性,或者说不能获得预期投资收益的可能性,是企业为获得不确定的预期效益而承担的风险。

(二)企业投资风险分类

从企业投资风险产生的环节,我们把企业投资风险细分为:

(1)宏观经济波动风险。与宏观经济形势的好坏有关,宏观经济形势好,会带动企业向高利润发展,宏观形势不好,带动企业利润降低。

(2)政策风险。政策对自己有利,利润会提高;政策对自己不利,利润会下降。甚至影响到企业的长期发展。

(3)企业内部管理风险。企业要明确自己在产业链中的地位;了解自己产品的种类及在市场中的需求状况;明确企业的形态,提升企业的竞争力;明确自身内部的价值链,优化价值链,使企业朝精益化发展;处理好内部领导与职工的分配关系,调动企业的积极性,如果上面几点做得不好,都会带来投资风险。

(4)市场风险。供给风险。原材料的提价、减价,影响企业的利润。盲目生产会出现供不应求的风险;需求风险。国外、国内需求市场的变化,产量同比上升与下降同市场的需求成正比;价格风险。同质量的产品价格与其他竞争者的价格偏差不大,风险较小;若比其他竞争者价格偏高很多。风险就增大了。

二、企业投资风险的预测方法分析

企业要进行投资风险管理,应该从识别和确定风险开始,建立完善的企业投资风险管理机制,将企业的经营管理融入风险机制这个要素,从而实现企业投资收益的最大化。这就要求掌握投资风险分析的预测方法。下面以2009年钢材企业为例进行投资风险预测方法分析:

(一)宏观经济环境风险分析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蔓延全世界,我国的经济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危害,其中,粗钢、钢材均呈负增长,导致出口也进一步萎缩。2008年9月份的数据显示,国内生铁、粗钢和钢材产量为2000年以来首次均呈负增长;我国钢材出口虽然同比增加,但环比下降;国内钢铁企业也在加紧限产,国内钢材出口的难度加大、利润空间变窄。

(二)供给风险分析

钢材的原材料如铁矿石、焦炭价格下跌。截至2008年底,河北迁安国产66%铁精粉、天津港63.5%的印度铁矿石、山西河津二级冶金焦的价格均较年内最高价格下跌。目前我国原矿生产的铁精粉成本价格远高于钢铁行业及其他用钢行业,铁矿石难以维持高盈利。而焦炭行业则陷入全行业亏损状态。

(三)需求风险分析

国家采取“出手要快、出拳要重、措施要准、工作要实”的十六字方针,加强民生工程、重点工程、特别是加快高铁、铁路干线、高速铁路网、城乡电网建设改造,以及灾后重建、经济房、核电站建设等,将积极有效地促进建筑钢材、型材、彩涂板等钢材的有效需求,有利于钢材价格的回稳,促进钢铁行业的健康发展。具体表现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也和钢材息息相关,建设住房要用到螺纹钢、公路的桥梁要用到桥梁用钢、电网建设要用到钢筋;加快建设铁路、公路和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带动钢铁行业中的线材、桥梁用钢及铁路建设中轨枕的型材等;加快地震灾区灾后重建等各项工作也可以带动钢铁行业发展;房产是钢材产业链的下游产业链,商品房的需求会带动建筑钢材的需求。

(四)价格风险分析

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钢材出口锐减。2008年8月建筑钢材的价格直线下降,同年11月,建筑钢材市场价格震荡调整,上海、杭州等华东地区价格有上涨态势,但很快又进入下跌的通道。北方市场在资源陆续补充后,价格一直在下调中。据统计,线材资源价格下降比较明显,而螺纹钢市场资源价格压力也比较大。

(五)企业竞争风险分析

国家2008年1月出台的国家出口退税政策,对我国钢材产品结构的调整起到长远的作用,利于我国从钢材大国向钢材强国发展。为了占据有利的竞争地位,获得高额利润,企业应该提高钢材的质量,从低端产品向高端产品发展。在此次钢材销售危机中,普通钢材产品降价幅度大于优质型钢材,大企业由于产品种类多、资金雄厚、技术先进等优势,其抗冲击能力明显强于中小型企业。如秦皇岛首钢板材有限公司起点高的企业,由于产品多为高端的板材,产品基本没有亏损;而宣钢集团由于设备、技术落后,其产品均跌破成本线。

以上钢厂从宏观经济环境风险、国家政策风险、产业链风险、供求和价格风险、企业竞争风险分析可知:2009年我国钢材市场投资机遇很好、风险不大,各个钢材生产厂家把握自己在钢材市场中所占的比例进行投资,会获得不小的利润。2008年底,钢材价格最低,属于低成本,低利润阶段,2009年钢材价格有望回升。钢材厂家应不断提高自己的技术含量,增加技术方面的投资和新项目的开发,以利于长久发展,占据有利的竞争地位。

三、企业投资风险的成因

(一)企业财务管理环境的复杂性

企业财务管理环境涉及范围很广,包括经济环境、法律环境、政策环境、社会文化环境、资源环境等因素,这些因素对企业财务管理产生重大的影响。例如,政策变化或调整的趋势很难把握,往往只有事后才能看到,在这种情况下,做企业如何认清形势就十分必要。我们认为就是看清政策,提高对政策的预见性。但是,不少企业喜欢钻政策的空子 “逆势而为”,就为企业危机的产生埋下了隐患。同时,管理体系的缺乏,导致很多企业危机的产生,就是因为没有建立科学的管理体系。一个企业要真正能够抵御风险,必须建立一个完整、科学的管理体系。

(二)企业财务管理可控范围的局限性

企业财务管理的过程所依据的信息是变化且不完整的,同时也会存在大量的主观意见。企业进行一系列地财务预测、计划、决策和控制,所依据的财务分析、会计报表、市场分析、经营分析等信息都不能说是完全反映事实,只能是尽可能接近真实情况,因此由于管理依据的不可靠,从而决定了财务风险的存在。企业在财务管理中常常会遇到采用不同财务分析方法得出的结论大相径庭的情况,这时决策人员就要判断哪个方法更科学,哪个方案更可行,大量的判断也决定了财务风险的存在。

(三)企业投资主体多元化策略不合理

我国不少企业试图通过多元化经营来减轻企业的经营风险,然而,现实中采用多元化经营策略却使一些行业的“单项冠军”企业发生了财务危机甚至濒临破产,究其原因,是企业的领导班子只是简单地移植或采用原有的经验,没有及时更换决策理念所致。企业没有在合理的时机进行多元化,不具备多元化的资金基础、团队基础、产业基础、技术基础,不具备了风险控制的手段;项目的规模效益不明显,形不成规模效益;企业的品牌、团队、销售渠道等多元化的软件基础不成熟,竞争成本居高不下,资源储备不足。

(四)企业领导风险意识薄弱

对照企业危机管理过程,可以看出企业所有危机的产生都直接或间接地归因于企业领导者的管理素质,因此,企业领导者的风险意识需要提高。在企业出现的各类直接原因中,有的是政策层面的原因,有的是团队缺乏的原因,有的是管理体系不具备的原因,有的是决策层面的原因,这些原因归根结底都可以归因于企业领导者的市场风险意识薄弱。

四、企业投资风险的防范与控制

投资具有其普遍的规律,但在不同的投资环境下,必然会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所以,在发展我国风险投资业的同时,应适当借鉴国际经验,并结合我国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合适的对策,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一)外部环境的实施对策

(1)加强风险投资管理人才的培养。风险投资是涉及诸多学科理论和知识且实践性较强的一项非常特殊的投资活动。目前我国十分缺乏既通晓企业经营管理又懂得专门科学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因此,必须采取各种措施进行补救,譬如设置相关跨学科、跨领域的培训课程对风险投资家进行整体培训,请国外的资深专家进行培训,加快国内风险投资人才的培养和选拔,同时引进国外相关优秀人才的大量。

(2)建立健全风险投资融资体制。完善投融资体制就是要拓宽融资渠道,使融资市场化,形成有效的风险投资运行机制,扩大风险投资的资金来源,降低风险。随着我国风险投资业逐步走向成熟,风险投资主要来源于民间资本、政府财政资金,此外,我国也应适当创造条件引入国外的风险投资基金,扩大我国风险投资资金的来源;引进保险公司、信托投资公司、养老基金和捐赠基金等在内的机构投资者的投资;增加个人投资基金,由于资本市场金融工具单一,储蓄转化为投资的渠道不畅,风险投资就是一条转化途径。

(3)建立和完善法律支持系统。我国的风险投资需要加强法制建设,因此,保证风险投资业健康发展的必要措施是严格规范风险投资的运营机制。当企业有可能面临法律责任的时候,最好的方式当然是积极与有关当事人协商解决。国家应尽快对风险投资机构的风险转移、创立、运营等方面的管理办法制定法律法规。

(二)企业内部的实施对策

(1)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增加管理者的风险意识。企业要以市场为主体,不断开发新产品,认真研究国家的产业政策。面对不断变化的市场经济,企业应配备高素质的管理人员,同时设置高效、合理的财务管理机制,以提高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水平;设立相应的激励机制,激发企业员工的积极性;企业除了加强财务风险的防范意识以外,还要加强生产经营管理,使企业的经营者和管理者充分认识到财务风险存在于企业财务管理的各个环节,培养风险为先、负责任、共赢、诚信为本、合法经营、资源整合等理念,避免企业因管理不善而造成的财务风险,增强企业管理者的风险意识。

(2)建立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加强财务危机管理。企业应建立动态、实时、全面的财务预警系统。财务预警系统是以企业信息化为基础,对企业在经营管理活动中潜在的风险进行实时监控的系统。它以企业的财务报表、经营计划及其他相关的财务资料为依据,贯穿于企业经营活动的全过程。利用金融、财会、市场营销、企业管理等理论,采用数学模型、比例分析等方法发现企业存在的风险,并向经营者示警。对财务管理实施全过程监控,以避免和减少风险损失。

(3)开拓投资渠道,转移企业投资风险。企业通过某种手段将全部或部分财务风险转移给他人承担,包括非保险转移和保险转移。非保险转移是指将某种特定的风险转移给专门机构或部门的行为。如将一些特定的业务交给拥有专门人员和设备、具有丰富经验技能的专业公司去完成。企业也可以采用联营投资方式进行对外投资,将投资风险部分转移给参与投资的其他企业,或者将企业闲置的资产,采用立即售出或出租的处理方式,把资产损失的风险转移给购买方或承租方的方法来进行转移。保险转移,即企业就某项风险向保险公司缴纳保险金。总之,企业采用转移风险的方式将风险全部或部分转移给他人承担,可以大大降低企业的投资风险。

(4)进行投资产品研发,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产品开发对于我国企业有特别重要的意义,长期以来企业运行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对于产品开发,无论是从认识上还是开发能力上都非常薄弱,影响了企业竞争力。而产品是企业竞争力的载体,产品开发对企业的生存是至关重要的。产品有其生命周期因不同产品不同市场而定,它与用户需求的变化速度有关,也与市场竞争的程度有关。现代社会的需求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科学技术呈加速发展,两者结合的必然结果使企业开发产品的速度加快,在市场上谁开发产品块,谁就掌握市场的主动权,就能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反之,则面临丧失市场的风险,限制企业的发展,这就需要企业通过开发另一种产品进入新的领域,寻求新的发展空间。

在企业的经营过程中,风险无处不在,为了保证企业经济活动的连续性、稳定性、高效性和安全性,企业必须正确选择投资方案,尽量规避风险,建立起完善、有效的企业投资风险管理机制,做好投资风险成因的分析,不断提高投资项目的决策水平,提高有效防范各种项目风险的管理能力,从根源上降低投资风险,为企业投资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提高投资效益,使企业在经济大潮中稳定,迅速的发展壮大。

参考文献:

[1]陈霞.企业投资风险成因的分析与控制对策[J].企业管理,2009.

[2]哥利斯.企业与风险投资[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篇(11)

一、证券市场风险的内涵

防范、化解风险是我国证券监管的长期任务。加入WTO后,我国资本市场的开放程度将会提高。外国资本虽不能直接购买A股,但可通过证券公司等间接进入资本市场。这一方面给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带来机遇,另一方面也使我国证券风险监管面临更严峻的挑战。防范、化解风险也就变得更加重要。要防范化解风险,管理者必须要有科学的行为依据,这就需要管理者首先认清什么是管理层需要关注的风险,风险反映在哪些方面,并应建立一套科学的潜在风险分析评估体系,以实施长期监测。本文从风险的定义、内涵入手,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试图提供构建风险分析的基本思路和框架。证券市场风险作为一种风险,其内涵首先是由风险的内涵所赋予的。风险的内涵在于它是在一定时间内,由风险因素、风险事故和风险结果递进联系而呈现的可能性。证券市场风险的内涵在于它是在一定时间内,以相应的风险因素为必要条件,以相应的风险事故为充分条件,有关经济主体承受相应的风险结果的可能性。(一)证券市场风险因素证券市场风险因素是证券市场风险事故(证券市场价格非理性巨幅波动)赖以发生的客观条件。无论何种风险,其风险结果都是直接由风险事故的发生所导致的,证券市场风险也不例外。然而任何风险事故都只有在一定的客观条件下通过一定的诱因才能发生。这种客观条件和诱因都是风险因素。证券市场是一个涉及筹资者(政府、企业、机构)、证券商、证券专业服务机构(律师事务所、会计事务所、资产评估事务所)、证券交易所、投资者(个体投资者、机构投资者)等代表不同利益主体的复杂系统。系统内各主体之间的关系十分复杂。筹资者通过证券商向投资者发行股票、债券,筹集资金,同时,也可在证券市场上通过实施配股方案,再次筹得资金。投资者可以在一级市场上从证券商手中买入股票、债券,也可直接进入二级市场买卖、炒作,以获取红利和差价。证券商是联接筹资者和投资人的桥梁和纽带,在一级市场的发行、申购和二级市场的、委托交易中,起着不可缺少的中介作用,同时券商作为机构投资者又可直接进入市场进行操作。因此筹资者、投资者、证券商是市场的主要参与者和操纵者,其利益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任一主体行为的不规范,都会引发风险事故。同时,证券市场系统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系统外部环境如国家政治、政策、经济形势等因素的变化,也会对系统产生影响,所以,证券市场风险的形成有来自系统内部的原因,也有来自系统外的原因,它是系统内部和系统外部诸多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我们将这些因素按照其对市场的影响范围具体划分为系统因素和非系统因素。由政治、经济、社会、心理等因素造成,对市场整体发生影响的风险因素,称为系统因素。具体包括市场行为风险因素、政策和制度风险因素、利率风险因素、汇率风险因素、通胀风险因素和政治风险因素等。非系统因素对市场整体影响不大,只影响某种或某类证券的价格。这种风险因素主要来自上市公司本身,具体包括公司财务风险因素、违约风险因素、流动风险因素和偶然事件风险因素等。(二)证券市场风险事故。证券市场风险因素是客观存在的,他们无时不刻不在影响和决定着市场的风险程度。如果这些因素正常地合理地发挥着调节证券价格的作用,那么市场将按照它必然的规律运行。问题是,在我国这样一个成长期很短,发育很不成熟的市场,随时都会有风险因素的非正常的、非合理的变异(如投资者对市场的心理预期,心理预期是一风险因素,理性的心理预期将会对市场正常地发挥作用,非理性预期则是心理预期这一风险因素的非正常非合理变异;又如,证券法规、制度是一风险因素,健全规范的法规制度可以起到抑制风险的作用,而不健全不规范的法规制度则是制度风险因素的非正常非合理的变异),一种非正常非合理变异了的风险因素在时间上的累积或者多种变异了的风险因素聚积,必将产生风险事故。证券市场的风险事故由变异风险因素引起,是导致风险结果的直接原因。在证券市场中,变异风险因素累积和聚积达到一定程度时,将引起证券市场价格非理性巨幅波动,即证券市场价格波动偏离其正常、合理范围或某种正常状态,这种非理性波动(或称价格波动偏离)必将导致证券资产虚假增值随后迅速贬值(向上偏离时)或大幅度贬值随后迅速增值(向下偏离时),从而对投资者、企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产生不利影响。可以看出,证券市场价格非理性波动(或价格波动偏离)是由风险因素引起的,并且是导致风险结果的原因,它是证券市场风险事故。(三)证券市场风险结果证券市场风险结果是由证券市场风险事故给证券市场主体带来的直接影响。根据前面的定义,由证券市场风险事故给证券市场带来的直接影响是:证券资产迅速贬值(股灾),各经济主体(投资者、筹资者、国家)蒙受损失。这里,损失不是指一般意义上的损失,不仅包括有形损失如投资者资产价值损失,而且包括无形损失如投资者信心丧失;企业融资面临困难;经济发展遭受重创。证券市场风险结果一旦造成,对经济的破坏性和对投资者的打击很大。从证券监管角度,它是需要防范的。

二、我国证券市场风险分析的基本框架构建

上述分析表明,风险因素是风险结果发生的必要条件,而风险事故则是风险结果发生的充分条件。这也就是说,风险结果的发生必然要受到风险因素的作用,但并不是所有的风险因素都会产生我们所指的风险,只有那些变异了的风险因素产生的风险事故才最终会导致风险的发生(风险结果)。比如利率变动,证券市场价格随之相应变化,可以看着这是证券市场价格对利率这一风险因素作出的正常反应,是利率杠杆作用下证券市场的必然运行规律,而不是宏观管理意义上需要加以控制的风险。只有当市场对利率的反应超过合理限度,利率这一风险因素才会通过市场交易人行为的变异产生风险事故———市场价格波动与经济波动不协调,最终导致市场风险发生(风险结果)。可以看出,风险事故是联接风险因素和风险结果的桥梁和媒介,它潜伏在市场中,风险事故一旦显露,说明市场存在着变异了的风险因素,危机的种子已经埋伏。因而,从控制防范化解风险的目的出发,对证券市场风险进行分析、监测,就是要分析、监测风险事故是否已经显露,市场是否有变异了的风险因素存在。通过改变风险因素变异的条件和性质,达到防范、化解风险目的。在证券市场中,变异了的风险因素单个作用或综合作用产生的风险事故是市场价格非理性波动,即价格波动偏离正常、合理价格或正常运行状态。价格波动偏离程度大,表明市场中非理性变异因素聚积的能量大,市场发生倒塌的可能性即市场潜在风险程度大。对于价格偏离,投资者的理解和证券监管者的理解是会有差异的,投资者关注的是实际价格(或收益)对预期价格(收益)的偏离,关心的是现实的偏离方向是否会带来资金损失(或机会成本);而证券监管者关心的是证券市场是否健康理性,市场价格是否在一个合理范围内波动,因此,他所关注的是证券价格波动是否偏离正常、合理价格或正常运行状态。正常、合理价格或正常的价格运行状态应具有下列特征:第一,证券价格充分反映有关信息。按照Fama的有效市场理论,如果价格充分反映有关信息,则市场是高效率的,当前定价是合理的。如果市场是低效的(证券市场低效的三个特征:价格变化的非随机性、对信息延迟或过度反应、公司业绩与其市场表现异向变动),则表明市场定价或定价机制是不合理的。从价格变化的非随机性特征来看,如果市场价格变化是非随机的,则市场是非有效市场,说明过去的价格变动和预期之外的价格震荡对价格的未来变化有强烈的影响,价格波动在很大程度上由过去价格震荡和过去误差所决定。那么,投资者(投机者)能够基于对过去价格变动的分析获取超额利润,从而这种不合理的定价机制使得投机成为一种可取的市场策略。从价格对信息延迟或过度反应特征来看,延迟反应说明新信息没有及时反映到当前价格中去,当前价格是不合理的;过度反应说明价格对信息的反应大大偏离了新信息所决定的正常价位,则当前价格可能高估或低估。从市场异向变动特征来看,市场回报(或价格)与公司业绩逆向变动,说明市场定价中非经济因素所起的作用远远大于经济因素所起的作用,市场定价有误。市场低效所造成的这种不合理的市场价格可以看作是对充分准确反映信息的合理价格的一种偏离,其市场低效程度越强(如同时具有三个特征),表明这种偏离程度越大,则市场潜在风险越大。第二,证券价格变化与整个国民经济的变化相协调。证券市场价格与宏观经济之间的“协调”是指证券市场价格波动与经济波动之间的一种变化规律,即证券市场价格波动会受到现实经济的制约并将伴随着经济的波动而波动的这样一种长期稳定的动态关系。证券市场价格波动的宏观经济决定理论告诉我们,如果经济变量(经济杠杆)对证券市场正常地发挥作用,如果市场交易者按照对宏观经济的理性预期做出行为决策,那么证券市场价格走势必然与宏观经济走势紧密相联,证券市场价格走势也将是正常的和理性的。这也就是说,如果证券价格走势和波动周期与经济景气变化相互协调,说明证券价格趋势和波动周期的形成有着经济背景的支持,从二者关系方面(当然这不是唯一的评价方面)可以认为证券市场是健康的和理性的;反之,如果二者的关系严重背离,可能预示市场潜伏着问题和危机(风险)。由于证券市场风险结果从本质上讲直接由风险事故:价格波动偏离正常合理价格引起,而这种偏离实际上表现为价格对其价值(或均衡价格)的偏离,对充分正确反映有关信息的合理价格的偏离,对宏观经济的背离。因此,对证券市场风险的分析可以通过价格偏离价值(或均衡价格)的测量和分析,市场效率的分析、价格变化与经济景气变化关系的分析,以从多角度多层次考察市场价格是否偏离以及偏离的程度(市场中非理性波动是否存在,是否有可能引发更大的波动)。其中,市场价格偏离价值(均衡价格)的分析,侧重从市场内在价值角度分析市场潜在风险,是认识市场潜在风险的起点,它可以通过构造价格偏离度、市盈率偏离度、市场VaR值等指标进行分析。市场效率的分析和价格变化与经济景气变化关系的分析是对市场潜在风险的进一步分析和认识。市场效率分析侧重从信息有效性角度通过分析检验证券市场的低效特征揭示市场潜在风险,可以采用游程检验、自相关系数检验等方法分析检验价格变化的随机性;采用超常收益(CAR)分析法对我国证券市场是否过度反映进行分析检验;应用聚类分析法对公司业绩与其市场表现异向变动进行分析。证券市场价格波动与经济波动关系分析将证券市场放在经济大背景下考察市场的潜在风险,可以应用相关分析、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虚拟变量回归、SWARCH模型等方面分别从趋势(牛市、熊市)和周期两个层次对二者关系进行分析,以从二者关系角度揭示市场潜在风险。上述三方面的分析构成潜在风险分析的基本内容。

三、结论

总之,我们认为证券市场中的风险因素可能正常地起作用,也可能非正常地起作用(风险因素变异)。证券市场价格波动并不一定就是监管意义上的风险,变异风险因素引起的市场价格非理性波动才是监管者需要加以关注的风险。非理性波动集中表现为价格波动偏离,偏离包含三个方面:市场价格对其价值(或均衡价格)的严重偏离;对其充分正确反映信息的合理价格的偏离;市场价格走势对宏观经济走势的长期严重背离。因此,通过对这三个大方面的测定与分析,可以认识市场潜在风险的程度。潜在风险程度的测定和分析可以为监管者正确选择干预时机提供依据,更重要的是为发现证券市场中的问题提供信号指引。

参考文献:

[1]管理编写组.风险管理.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4年

[2]刘亚著.国际金融风险论.中国金融出版社,1995年9月

[3]叶青.我国证券市场风险监测体系构建.金融与经济,1999(5)

[4]C.ArtharWilliams,Jr(1985),“RiskManagementandInsurance”,fifthedition.

[5]PhilippeJorionandSarkisJkhoury(1996),“FinancialRiskMangement—DomesticandInternationalDimension”,PrintedinUSA.

[6]Fong,g.(1997),“AMultidimensionalFrameworkforRiskAnalysis”,FinancialAnalystsJournal,July/August,1997,p51-57.

[7]CharlesW.Smithson(1998),ManagingFinancialRisk,McGraHill,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