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高中生课外阅读调查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对象:
卷数:
时间
一·阅读关注程度
题号
问题
选项
人数
比例
1
你喜欢课外阅读吗
a喜欢
b不喜欢
2
你的课外阅读通常占了多少时间
a较多
b较少
c没有
3
你认为课外阅读
a有意义
b浪费时间
c消磨时光
d影响学习
4
你读一本书大约用多久
a 1~2周
b 1个月左右
c更多
5
是否觉得情节不好就会将读了部分的数丢下
a经常
b偶尔
c几乎没有
d从未
6
每周的课外阅读时间
a 12小时左右
b 8小时左右
c 4小时左右
d 更少
7
为什么喜欢上阅读
a被逼的
b就是喜欢,没原因
c消磨时间
d觉得对自己有益
8
选择书籍的原因
a个人爱好
b情节吸引
c写作手法
d书的厚薄
9
家长支持你阅读课外书吗
a非常支持
b不支持
c不闻不问
10
你认为课外阅读对你学习有何影响
a积极影响
b消极影响
c无影响
结论:
二·阅读倾向
题号
问题
选项
人数
比例
1
你一般喜欢阅读哪类课外书
a武侠.言情.网络等小说
b名着瞎说
c散文.格言类
d推理.科幻类
e报刊类
f漫画类
2
喜欢国内作品还是国外作品
a国内
b国外
c都喜欢
3
获取读物阅读的途径
a书店购买
b同学.朋友.老师等
c学校.图书馆
d网络
4
觉得哪方面的书能更好地调动同学的积极阅读性
a文学类
b习题参考类
c生活常识.美容健身类
d娱乐.科普类
e时事.旅游类
结论
三·随便谈谈
题号
问题
回答
1
谈谈自己喜欢的作者即其作品
一、调查缘由
众所周知,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成为主导这个世纪的主要力量。阅读是获取信息、形成知识的重要手段之一,而课外阅读又是阅读的主要形式和重要途径。通过课外阅读,学生们吸收了人类世代积累下来的学术资源,拓宽了视野、发展了智力、丰富了阅历,培养了主动获取信息的意识和能力。另外,阅读又是一种对话,尤其是阅读经典,就是与大师进行心灵的对话。在阅读经典的过程中,学生们通过大师的作品来了解社会、了解人生、反思自己、反思人生,从而获得一种对人生、自我的理性思考,这同时也是情操陶冶、灵魂净化的过程。为了对廊坊市的高中生课外阅读情况进行摸底了解,我们对其进行了抽样调查。
二、调查方法
从廊坊市高中生中随机选取1079人作为被试,高一358人,高二375人,高三346人,其中男生438人,女生641人,被试学生涵盖廊坊市农村中学、城市一般中学、城市重点中学。
调查问卷采用自编的“高中生课外阅读调查问卷”,问卷由封闭式结构性问题及开放式的非结构式问题组成。封闭式结构性问题包括:学生课外阅读时间、阅读方式、阅读态度、阅读内容、读物来源、是否阅读电子书等方面。开放式的非结构式问题包括:你认为课外阅读存在哪些主要困难、推荐一本你最想推荐的书等。
三、调查结果
根据spss17.0 for window对调查数据进行了处理,具体如下:
1.封闭式结构性问题
表1 每天平均课外阅读时间
从表1我们可以看出,廊坊市高中生每天课外阅读的时间是很不足的,35%的学生每天几乎没有阅读时间,39%的学生只有半个小时,每天阅读一个小时或超过一个小时的相加只占25%,相比而言,早在2000年,天津市此数据就达到了40.3%[1]。
表2 课外阅读是否重要
从表2我们可以看出,廊坊市高中生90%的认为课外阅读是重要的,这一数据与其他地区的调查数据比较接近[2],这表明高中生是非常渴望和看重阅读的。
表3 课外阅读方式
从表3我们可以看出,学生课外阅读的方式还是比较传统和简单的。摘抄、反复读、走马观花共占75%,这样的阅读方式对于消遣性阅读,比如《读者》等杂志是适合的,但是对于阅读经典名著则不太适合。
表4 哪种情况下阅读
从表4可以看出,老师推荐或要求的占10%,家长推荐或要求的仅占1%,同学推荐或媒体广告宣传的占21%,自己主动找的占61%,这表明老师和学生对学生课外阅读影响很小,尤其是家长,而学生自己找占61%,表明了学生在阅读方面的主体性较强。
表5 最感兴趣的阅读内容
从表5可以看出,在阅读内容方面,言情武侠和中外经典名著类已经不再是学生感兴趣的主体,科技新闻时事等也只占17%,而其他占40%,这表明学生的阅读兴趣发生了转移,有了新的阅读倾向。
表6 课外读物来源
从表6可以看出,学生课外读物来自家庭和学校的比例非常少,只占7%,而自己买的占32%,从网上下载的电子书占25%,这表明学校、家庭在为学生提供课外读物方面几乎无所作为。
表7 是否阅读电子书
从表7我们可以发现,学生阅读电子书的比例并不大,经常阅读电子书的只有15%的学生,而从不阅读的电子书竟占17%,偶尔阅读的占55%,这表明电子书阅读并未构成阅读的主流。
2.开放式的非结构式问题
2. 调查结果 本次调查一共设计了八个方面的问题,涉及高三学生的课外阅读、写作现状及课堂写作指导、语法知识的掌握等诸多方面,以问卷的形式,对高三文理班级(两文两理)进行调查,共收到问卷100份。调查结果显示:
(1)高三学生的课外阅读时间极为有限。
(2)课外阅读娱乐化、功利化,快餐式阅读受青睐。
(3)中学作文指导效果并不明显。
(4)高三学生语法基础普遍较薄弱。
3. 病因分析
3.1 快餐式阅读、“浅阅读”等功利性阅读带来的负面影响。浅阅读与深度阅读最大的区别是,浅阅读不需要思考文本背后的深层含义,带有明显的娱乐性与功利性。“浅阅读”受学生青睐,最大的问题在于会导致中小学生语言能力的弱化,缺少对于文字的关注。缺少深度的阅读,势必影响对语言的运用,影响高中生准确利用语言文字来表达情感的能力。
3.2 满分作文的误导,使高中生作文语言华丽化、文言化。功利性思想,使学生急需找到一种“又快又好”的“终南捷径”来达到得高分的目的,而满分作文恰好为之提供了可仿效的对象。这些满分作文文采飞扬,形式新颖,使高中生误以为只要拥有了华丽的语言即可唬住阅卷老师,赢得高分甚至满分,于是排比铺陈接踵而来,动辄引经据典,不仅追求语言的奢华化,更追求语言文言化。殊不知,注重语言华丽的结果是忽视了语言的本色,结果只能造成真情的缺失。
3.3 轻视中学语法知识的讲授,可能会影响作文语言的规范表达。语法,是语言组织和运用中要依据的规定和准则,对高中生写作语言的规范运用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4. 对策
4.1 正确定位高中作文教学目标在我们的中学作文指导中,存在好高骛远的现象。作文指导目标定位过高,伤害的恰恰是处于中下层学生的写作愉悦感和自我成就感,对学生整体作文水平的提高极为不利。为此,高中作文教学的目标设定要有一个正确的、切合学生实际的定位,即作文教学指导要面向大多数语言水平处于中等的学生,指导处于这一层面学生的作文语言运用能力达到准确、贴切、规范的要求,再在规范表达的基础上积极鼓励学生追求高品位的语言表达,追求语言的个性化。
2012年3月至5月,笔者用近两个月的时间,从50多万人口的县级市,选出五所不同高中校作为样本校(整个建瓯市只有五所普通高中校)进行调查了解,建瓯一中(省一级达标校),建瓯二中(省二级达标校),建瓯三中(省三级达标校),建瓯七中(农村高中校),建瓯市芝华中学(私立中学),每个学校三个年段(高一、高二、高三),每个年段随机抽取两个教学班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共发出1500份问卷,收回有效问卷1400多份。通过对有效问卷的统计分析,笔者发现如下三个问题:
一、学生课外读整本名著的比率低
问卷中有一项是:请填写中国经典文学名著阅读情况表,如表所示(表一):
从表中可知,所列经典名著学生全书阅读的比率不足10%,《红楼梦》、《三国演义》因高考有要求,阅读比率才分别达到24.87%和30,29%,《雷雨》、《呐喊》因教材有节选相关的内容,学生阅读的比率也才分别达到8.63和8.74%。至于《平凡的世界》、《烈火金刚》、《青春之歌》、《女神》、《病隙碎笔》等作品,全书阅读过的比率不到2%,这样的状况从一个侧面充分说明了现在的学生“读整本书”尤其是读整本名著的比率低,课外阅读经典文学名著状况堪忧。
二、学生课外阅读低品位、低龄化
问卷中有一项是如果你有喜欢阅读的书,请按顺序写出你最喜欢的三本(部)书(只要是你所喜欢的,不管是什么书),笔者作这项问卷调查的目的是在不划出(或可以说是不提醒)学生要阅读经典文学名著的基础上,看学生平时最喜欢阅读的是什么书。通过统计分析,85%以上的学生课外至少阅读了三本(部)书以上,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50万字的要求基本上会达到,但从统计中,笔者发现,学生课外阅读的书(阅读内容)比较杂,最喜欢的三本书中,60%以上低品位、低龄化:《穷爸爸、富爸爸》、《校园狂少》、《梦里落花知多少》、《蜡笔小新》、《校园风流邪神》、《亿万老婆买一送一》、《请在秋天叫醒我》、《很纯很暧昧》、《喜羊羊与灰太狼》、《淘气包马小跳》等,至于经典文学名著、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如比较接近高中生的《平凡的世界》,在1460份有效问卷中只有42人阅读过全书,有769位学生不知道有这本书;红色经典如《烈火金刚》在1482份有效问卷中,阅读过全书的人只有15人;《青春之歌》在1462份有效问卷中,阅读过全书的人24人;史铁生先生的《我与地坛》,高中教材中有,学生对史铁生先生应该是不会陌生的,史铁生先生的《病隙碎笔》,用生动而通俗甚至是优美的语言追寻和探索了关于我们人生的已知和未知的道理:人生、命运、爱情、金钱、道义、信仰,健康的心态、成功的途径和价值、孩子的教育、家庭的纽带等问题,这些问题,与每个人息息相关,作品深刻凝重富有思想深度、人生哲理,作为高中生应当阅读这些作品,思考这些问题,但是调查的结果让笔者深感失望,在1478份有效问卷中,只有24人阅读过全书,有1112位学生甚至于不知道有这本书。通过统计分析,笔者发现学生课外阅读的面比较广,阅读的量也有,但阅读的质((阅读内容)值得关注。中学生课业繁重,时间有限,多读一本没有价值的书,就等于失去了读一本有价值的书的阅读时间。
三、学生课外阅读偏重于小说
笔者在设计问卷调查内容时,有意识地列举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附录2、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中提到的诗歌、散文、戏剧等作品,希望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诗歌、散文、戏剧的关注度,如表所示(表二):
从表一、表二中我们知道学生对诗歌、散文、戏剧等作品的关注度非常低。《女神》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一部具有突出成就和巨大影响的新诗集,但从问卷调查中我们看到1449份有效问卷中,完整阅读过此书的只有25人,比率1.73%;莎士比亚,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文学的集大成者,莎士比亚的戏剧对各国戏剧发展产生了巨大、深远的影响,并已成为世界文化发展、交流的重要纽带和灵感源泉,面对这样的经典,在1478份有效问卷中,只有47人完整阅读过此书,比率3.18%;《歌德谈话录》是歌德朋友爱克曼整理的有关歌德言论的书,记录了德国近代最伟大的文学家之一歌德的重要思想和文艺理论观点,是世界文学的杰出成果,高中生阅读此书,可以接触到外国优秀文学传统,培养尊重多元文化的态度,拓宽文化视野,提高文艺理论修养,《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在“选修课程举例十”中还专门提到,可调查的结果是:在1453份有效问卷中,只有20人阅读过全书,72人阅读过部分内容,有832人,近5726%的学生不知道有此书。
教育部颁行的新课标计划中提出,在高中的英语教学中,要使学生拥有运用英语获取信息并对其进行处理的能力,这是高中生进行英语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而阅读是学生获取信息最有效的方式。因此,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是高中英语教学中重中之重的任务。高水平的英语阅读能力都是通过后期大量的英语阅读的培养训练出来的,仅仅依靠课堂的课本知识的阅读是完全不够的,因此,我们可以说,高中生进行英语课外读物阅读是促进高中生应以阅读能力水平提高的重要途径之一。高中生有必要有计划地进行英语课外读物的阅读。
2. 高中生进行英语课外读物阅读时采取的策略
2.1 慎重选择课外读物阅读材料
高中生相对于其他年级的学生来说,作业更多,学习任务更重,时间比较紧张。因此在选择要阅读的课外读物材料时一定要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英语水平适合自己的。在进行课外阅读的初期,为了提高自己对于课外阅读的兴趣,在选择时可以以自己的阅读兴趣为主。选择一些真实、简短、新颖而不失趣味性的杂志或者报刊上的文章。比如英语周报等,比较适合高中学生的课外英语阅读。以我调查的一所高中为例,学生使用的是双语报。每期报纸除了单元测试题之外,还有其他各种阅读材料,寓教于乐。比如,心灵驿站、细节阅读、有趣的新闻以及特酷区等等。学生如果能够对每一期报纸认认真真地看完所有内容,就会有助于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形成,这种阅读兴趣的培养可以使他们的自信心以及面对英语内心所需要的成就感得到满足。随着阅读能力的渐渐提高,可以进行部分缩写或者简写的英文故事的阅读尝试。这种英文故事难度要低于原著,同时又具有一定的词汇量,除此之外,通过对这些故事的阅读可以使学生对其他的文化进行了解,采用出声的方式还可以增强学生的英语语感,对于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2.2 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一个过程
学生要合理制定课外阅读表,这个计划的时间范围要涵盖整个学期。比如每天安排几十分钟或者一小时,通过一个学期的阅读实践对知识进行积累。对生词要进行正确处理。在进行英语课外阅读时,很可能会碰到自己不熟悉或者不认识的单词,这时最好的处理方式就是直接跳过,阅读下面的内容。只需要大概地去理解其中的意思对故事内容进行整体把握,课外阅读不同于课文精读。只需要模糊掌握意思即可。阅读水平区得到扩展。指随着学生阅读量增加,学生阅读水平所能接受的程度也会越来越高。这就是学生的阅读水平区得到了扩展。
2.3 教师要对学生提供积极有效的引导
在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过程中,教师要下意识引导学生记读书笔记让学生进行文章总结,将阅读时遇到的精彩的句子、段落进行摘抄,进行朗读背诵,培养学生语感。教师还要注意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对不同的文章采取不同的阅读策略。要对学生阅读进行科学指导,使学生改掉阅读过程中的一些不良习惯。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在阅读过程中注意阅读检查和反馈,课外阅读要在计划的指导下进行,避免一些自制力差的学生荒废时间。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学生可将自己的阅读资料相互交换,可以开展小组讨论或者进行比赛等等,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3. 英语课外读物对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的影响
其一,使学生的知识面得到扩展。学生的课外阅读设计的内容多种多样,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等,增强学生文化意识。
其二,利于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好习惯对人的影响是一生的,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其三,大大提高学生的英语词汇量。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会遇到大量的新词。通过对新单词的查阅记录等使学生的词汇量得到提高,满足新课标对英语的要求。
其四,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得到激发。通过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阅读资料可以提高学生对于英语阅读的兴趣,同时阅读资料相对于课本的故事性有趣性也是学生兴趣得到激发的原因。
其五,利于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和提高。通过大量的英文作品的阅读,使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和英语阅读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高。同时辅之以教师的引导,会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4. 总结
一、存在的问题
从调查情况来看,家长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生改变了对课外阅读的态度。学生在课外阅读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
1.课外阅读的数量不够。新课标中明确指出,高中生的课外阅读量应不少于150万字,也就是说学生每天需要阅读1500字左右,一周达到一万字左右。以人教版《荷塘月色》为例,那么学生一周以内应该阅读五篇类似长度的文章。家长对学生的阅读量也有一定的影响。很多家长日常的阅读几乎处于停滞状态,平日的工作虽然不能忽视,但是闲暇的时间可以多陪陪孩子进行课外阅读。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除了受代代相传的家庭教育外,家长自身的受教育程度也很关键。而家长的受教育程度与知识的运用和积累密不可分,阅读正是这其中最为关键的关系纽带。由此看来,家庭教育还有待改善,家长有必要对自身的阅读量进行反省和思考。
2.缺少充足的阅读时间。阅读时间不充裕是影响高中生阅读的又一个因素。高中生面临高考的压力,每天用于阅读的时间基本都不足一个小时。比如,在访谈时被问及“影响自身阅读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时,学生的回答是“因为要升学,不能全把时间花在阅读上”。按照新课标的要求,这对于高中生来说是远远不够的。但是这也说明一个事实就是:学生要承担学习压力、升学压力,没有充足时间及环境进行阅读,而家长出于工作繁忙等原因,也忽视了自身阅读或督促孩子阅读。
3.缺乏浓厚的阅读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学生而言,只有对课外阅读产生极大的兴趣,才能更好地阅读。而不同的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兴趣不同,侧重点也各不相同。笔者发现,很多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还没有被完全激发出来,他们还没有找到自己最感兴趣的读物,也就无法产生阅读的冲动。换言之,很多高中生对课外阅读的态度是“无所谓”,他们没有对课外阅读产生发自内心的阅读欲望,阅读也是受到某些客观因素的影响,阅读的书籍也都会选择跟学习无关的,这样就会导致阅读的深度和广度不够,不利于学生阅读理解题解题技巧的提高。
4.缺少科学的阅读方法。“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手脑并用才能收到良好的阅读效果,阅读效率也就越高,阅读习惯也就随之养成。没有明确的读物和阅读计划,随意地进行阅读是很多高中生的主要阅读方式,这种方式很容易导致由于对课外读物的不理解而放弃阅读。目前,从很多高中生的阅读方式来看,大部分学生只是为了读书而阅读,往往是囫囵吞枣、不求甚解。
二、原因分析
1.学校因素。在语文课堂之外,学校很少给学生布置课外阅读作业。可见,学校方面对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态度是消极的。教师很少主动去了解学生的喜好,也很少根据学生的兴趣布置课外作业。学校每周仅安排两节阅读课,可见学校对阅读课的重视程度不够。除此之外,在阅读课堂上,教师的阅读教学也存在一定的问题,相当一部分教师不对学生进行任何有关课外阅读的相关指导,这对缺乏鉴赏能力的学生来说更不利。
2.家庭因素。一般来说,家庭因素比学校因素对学生的成长更为重要。家庭对学生阅读的态度,与学生进行阅读交流的多少,都会影响学生对课外阅读的习惯和兴趣。学生在接触阅读时,家庭就应该为其提供大量的学习资源,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总之,要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阅读渠道,才能对学生的阅读习惯产生直接影响。当然,这与家庭父母本身受教育程度及家庭收入状况存在一定的关系。
3.个人因素。高中生要具有广泛的阅读兴趣,努力扩大自己的阅读视野,学会正确、自主地选择阅读材料,读好书,会读书,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高自身文化品位。阅读动机对于课外阅读十分重要,没有动机和兴趣就不会有阅读行为,否则即使有时间和精力也会选择娱乐性较强的消遣性文字去阅读。加之学生缺乏一定的鉴赏水平和审美能力,往往不能选择优美经典的文字提升自己,缺乏科学的阅读方法,需要学校、家长的指导。
2.课外阅读是课堂学习的有益延伸和补充。仅仅阅读课文,阅读量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必须把课内学到的知识,运用于课外,并通过大量的课外阅读,才能更好地理解、积累更多的字、词、句、段、篇章等语文知识,和其他多方面的知识,从而提高理解能力和鉴赏能力。
3.课外阅读是打开潜能的金钥匙。一位教育家说:“能力并不是自然而然形成的,也不是教师所能教会的,而是学生在运用知识、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引自《课程改革与教学革新》第86页,唐晓杰著,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较强的阅读能力,是我们终身学习的基本能力,是今后走向社会从事工作的基本功,是创新型、开拓型人才的必备素质。
据调查统计,高中生当前课外阅读状况并不尽如人意,根据引起阅读对象的特点,可以将高中生的课外阅读概括为以下几种形式:
1.功利式阅读。为了提高应试能力,使语文考试取得高分,71%以上的中学生经常阅读的是文摘类读物。
大多数学生的课外阅读所采取的是追求“短平快”这种急功近利的方式。他们在阅读中普遍不想长途跋涉,也不想探幽揽奇,因为那样需要更多时间和精力。因此,他们喜欢阅读随笔、杂感,看精短的哲理散文,而这些文章,可以摘抄或者模仿,可以在写作实践当中获得立竿见影的成效。但这种阅读方式,唯一的目的就是期望有助于考场作文得高分。
2.返童式阅读。许多中学生喜欢阅读卡通、漫画,观看动画片,喜欢读童话、科幻作品等,表现出明显的儿童心理。
喜欢阅读这类作品的高中生,多是出自对现实生活的不满;他们不堪过重的课业负担,不满单调的学习生活,回避社会压力,淡化社会责任感。他们渴望回到童年那种自由快乐、无忧无虑的生活中。他们在阅读过程中,可以暂时满足孩童心理。
3.补偿式阅读。一些学生喜欢阅读情感类、武侠类、惊险类、恐怖类作品。这些作品中所反映的生活,多是他们所没有经历过并且想尝试但又无法尝试的生活。
阅读这些文本,可以让他们通过经历一种间接的人生体验,实现幻想式的满足,其实是想从不同的文本中寻求精神补偿。
4.消遣式阅读。70%以上的学生喜欢快餐式、大众式、娱乐式、网络式文化。
高中生之所以喜欢这类文本,其主要目的是为了满足自己的享受心理。休闲、娱乐是引起他们阅读兴趣的主要原因。其中,有的学生是为了调节紧张的情绪,也有的则是追求一种自我的人生享乐,通过阅读,来打发无聊的时光。
5.朋友式阅读。许多学生非常喜欢阅读同龄人的作品,这种朋友式的阅读,反映出高中生实质上是在追求一种“朋友情感”。
这些作品容易让他们理解、接受,使他们产生情感共鸣。由于他们不仅对社会、对人生的认识体验与少年作家们相似,而且这些作品所反映的生活,十分贴近高中生,他们在阅读中不知不觉间将自己的生活、自己的情感投射到作品的屏幕上,而自己则变成了观众,从而实现与自己心灵的对话,获得了一种朋友间的沟通、认同、关怀和宣泄。
高中生课外阅读的这几种类别,既有其积极的一面,可以张扬个性、凸显自我;也有消极的因素,明显存在着社会责任感、民族使命感的缺乏、积极人生观的弱化等缺点。
对于高中生的课外阅读,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来树立积极的人生价值、精神境界、道德境界、社会境界等方面的阅读价值观。
近年来,阅读课程作为越来越受到重视的一门课程已经纳入了我们高中生的必修课程,利用并花费更多的时间用于阅读已经变成了我们语文学习的一项重点。并且,观察高考试卷不难发现,不管是语文还是英语,阅读理解题型都是非常重要并且占分比值很大的题型之一,阅读已经成为了我们参与高考必须越过的一座高山。那么究竟该如何提高我们高中生的阅读能力呢?本文将就高中生角度,重点放眼于语文阅读,就阅读的重要性、高中生阅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提高高中生阅读能力展开论述。
一、阅读的重要性
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杜普也曾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古人还有“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的诗句,俄国作家车尔尼雪夫斯基也曾经说过“科学书籍让人免于愚昧,而文艺作品则使人摆脱粗鄙”。可见,阅读在帮助人们获取知识、积累知识、摆脱愚昧、培养能力、陶冶情操、塑造品格、获得发展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于我们学生而言,阅读是我们理解课文和题目内容的最大助力,是我们培养自己语感的最直接的途径,还是我们培养并提高写作能力的必要手段,良好的阅读能力更是我们学好其他科目的基础。阅读能力的提高,对于高中生更好的适应高考,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至关重要。
二、高中生语文阅读过程中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1.高中生普遍缺乏阅读兴趣
高中生普遍缺乏阅读的主动性,阅读的过程多是消极的、被动的,并且多是在老师的监督下开展的。通过问卷调查发现,我们高中生在阅读上所花的时间之少,阅读量之小,以及阅读兴趣之低,甚至比不上小学生和初中生,实在令人感叹。总结起来,妨碍中学生课外阅读的因素大致有三:其一是教师本身不具有阅读习惯或对阅读不够重视,难以通过自身示范影响学生;其二是学生中喜欢阅读的少之又少,班级缺乏阅读的标兵和榜样;[1]三是学校以及家长等认为对高中生来讲阅读并不重要,看到高三生阅读课外书总是视为“洪水猛兽”,“劈头盖脸”的责骂为看“闲书”,使阅读兴趣的延伸缺少必要的外在支持环境。
2.高中生接触的阅读材料非常单一
我们高中生因为面对升学压力,平时阅读的范围多为课本或配套的阅读资料,有很多学生更是除了几本语文教材外,课外阅读活动基本为零。在高考活动的影响下,高中生更多地把目光锁定在有限的教科书和繁杂的题海中,很少进行额外的阅读,导致我们高中生视野不开阔,知识面狭窄,整体文化素养下降。眼下,高中生离报纸、杂志、经典国内外名著越来越远,加之单一的生活轨迹,在这种现状下,想提高阅读能力,学好语文是非常难的。
3.高中生多缺乏适合自己的阅读技巧
阅读是种复杂的思维过程,它是阅读者对材料进行筛选,进行加工的过程,在阅读中如果缺乏系统性指导,就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虽然经过了小学、初中近十年的训练,但由于对阅读的不重视和缺乏训练,大部门高中生在进行阅读时还是采用一?N没有区分的、散漫的、无序的方法,对不同题材的文章多采用统一的阅读方法,并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阅读技巧。
三、如何切实提高高中生的阅读能力
1.多方面投入,帮助高中生培养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怎么让学生积极自主的去遨游书海、采珠拾贝呢?作为一个高中生,首先我认为与我们接触最多、时间最长的老师是至关重要的,如果语文老师语言幽默风趣且生动,优美词句脱口而出,将对我们学生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其二可以找寻我们身边那些酷爱读书的同学,利用班会或课余时间开展一些阅读分享活动,不仅能够使爱读书者有成就感,而且对其他同学的知识面拓展也有助益,更重要的是会产生迁移,激发同学们的阅读积极性;再者我认为学校和家长应协力帮我们高中生营造一个和谐的读书氛围,在新课改的推动下,使学生加大课外阅读真正名正而言顺。
2.积极拓宽高中生阅读面
吕叔湘先生在总结语文教学的得失时,曾感慨地说:“少数语文水平较好的学生,你要问他们的经验,异口同声地说是得益于课外读书。”[2]阅读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语文成绩,除此之外,更是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的重要途径。针对现阶段我们高中生阅读面过于窄的现状,我认为学校应当有计划的指导学生在课外阅读一定数量的课外读物,帮助选择一部分内容健康的、适合高中生阅读水平的、涉及面广的、题材类型多样化的、语言地道规范的[3]课外阅读物供学生选择,并设置反馈机制,帮助高中生真正增加阅读量和阅读面。
3.帮助高中生找到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与技巧
高中生写作能力是语文学习的重要能力。议论文文体的写作难度对高中生而言是最大的。因为议论文的写作无论在内容和思想上都对学生的写作能力有更高的要求。虽然国内对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教师的作文教学情况的研究比较多,但对学生议论文写作的研究还非常少,迄今还没有人专门研究深圳市高中生议论文写作存在问题,本研究采用调查法对此进行探讨,现报告如下。
1 研究对象
选取深圳市三所公办高中(分别为重点、普通、职高选取)学生为调查对象,发出问卷420份,回收有效的问卷400份,有效回收率98.5%。
2 研究工具
自编调查问卷,共设计23个调查题目。在自编调查问卷以前对学生进行访谈,了解他们议论文写作的情况,在此基础上,拟定调查问卷。调查问卷包括三部分:(1)学生的背景资料,包括学生个人信息和所在学校的基本信息;(2)学生对议论文的兴趣和认识;(3)学生的议论文的写作看法和写作情况;(4)学生对教师评改议论文的情况的评价。
3 统计工具
使用SPSS16.0软件对调查所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4 结果与分析
(1)深圳市高中生对议论文写作的兴趣
从本调查发现,深圳市高中生喜欢议论文的为22.5,而喜欢小说的占23,记叙文的占28.5,散文的占26。高中生对议论文写作“没有特别好感”为40.7,对议论文“没有感觉,感到头痛”的占11.5,“能够表达观点,很有意”仅占46.5,其他的占1.3。上述结果体现出五成多的学生对议论文的写作的麻木茫然甚至是痛恨的态度,这些学生比较排斥议论文写作,这是一个不容乐观的现象。
(2)深圳市高中生课外阅读的情况
深圳市高中生对杂文随笔评论的喜好占53.8%,另外喜欢消遣小说的占40.5%,网络快餐文学的占5.8%,数据显示出近六成高中学生有阅读经典文学或者有思想有深度的文章的渴望,近三成学生钟情于以情节娱乐取胜的文学,极少部分学生钟爱快餐文学。
(3)深圳市高中生课外活动的情况
课外活动是学生学议论文的另外一种方式,课外活动可以提高学生学习议论文的兴趣、展示自我才气、开阔眼界,是丰富学生生活经验和提高其思辨能力的重要渠道。通过表2的数据可知,深圳市高中生的语文课外活动更倾向于剧本表演和辩论赛,读书汇报会周期长,娱乐性质低,所以更多的学生热爱剧本表演和辩论赛。
(4)深圳市高中生对议论文的写作看法的情况
我们从两方面对高中生对议论文的写作看法进行了调查:
一是深圳市高中生对写作难度的调查。本调查发现,深圳市高中生对议论文的写作普遍感到困难。他们认为材料型作文写作很有难度的占30.3,难度一般的占58.5,很容易的占7.5%,“无此经历”的占3.8%。认为命题作文写作很有难度的占15.7,难度一般的占67.8,很容易的占15,“无此经历”的占1.5%。认为话题作文写作很有难度的占17.5,难度一般的占68.5,很容易的占12.5%,“无此经历”的占1.5%。造成上述结果的原因主要是一般的材料作文主体对象不止一个,材料的情感倾向的不确定性,出题者的出题意图的不好把握,这些都造成了学生对材料作文的畏难心理。
二是对深圳市高中生认为要写好议论文应该具有的学习方法的调查。本研究发现,有近六成的高中生认为,要写好议论文必须“主动进行课外相关素材论据的积累和模仿练笔”;有50.75的高中生认为,必须“得到专业科学的议论文写作方法技巧、策略的主题训练”;另有43%的学生认为,要写好议论文必须“经常进行课堂内议论文阅读与写作相结合的指导训练”;“在写作前,适量进行与论题相关的辩论式思维活动训练”,上述调查结果反映出学生期待教师能够加强读写训练的愿望。
上述调查结果反映出深圳市高中生急切需要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和加强对他们的思维训练,根据本研究发现的问题,我们提出以下教育对策:
1.改进教师的教学,加强对高中生议论文写作兴趣的培养
本研究发现,深圳市高中生对议论文写作的兴趣不高。因此,教师要着手培养学生议论文写作兴趣。
首先,教师要选好议论文的写作题目,刺激学生的写作欲望。教师对议论文写作题目的选题要遵循以下的特点:一是要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所选议论文的话题是在学生的认知特点和知识范畴之内,才能使学生有想表达想创作的愿望;二是所选议论文写作题目要符合高中生的心理特点,高中生心智比较成熟,有个性化的见解和思考,期待以成人的眼光去剖析问题解决问题,所以教师需要选择有个性化有思辨色彩的题目。
其次,教师要提高议论文讲评课的针对性、时效性。提高教师议论文讲评课的针对性、时效性要做到:
(1)讲评课少批评多鼓励,设身处地为学生提供更好的解决方案,以消除畏难情绪;
(2)教学目标有的放矢,教学重难点突出,争取让学生能有收获;
(3)选择有思想和有内涵的范文来点评,让高中生在阅读优秀范文中揣摩好作文的妙处,以获得心灵的洗礼和智慧的熏陶;
(4)要让作文有时效性必须缩短作文的批改时间。教师单枪匹马来完成这项工作是很困难的,因此能让高中生参与进来并高效地完成任务,要做到:①布置评改任务提供评改方法。②小组讨论巡回指导。③小组合作,互动评改。评改工作结束后,教师的讲评课要针对凸显出的问题,对症下药。
2.扩大高中生的阅读面,丰富学生的知识
本研究发现,深圳市高中生的阅读面比较狭窄,这必然会影响到他们的议论文写作水平。扩大学生的阅读面,教师需从两个方面入手:
(1)是立足课本。学生首先接触的是课本素材。语文教材及语文读本的文章都是精挑细选出来的,要鼓励学生提取精华创建自己的素材库,《史记》中各种立体生动的人物形象,诸子百家中的亘古不衰的智慧哲理,现当代作家中充满理性智慧的文字等都可以成为我们笔下充满生命活力的素材。,三鼓励的导师的知识)本中生议论文写作兴趣的培养。
(2)扩大学生的课外阅读,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课外阅读是学生课内阅读的补充和继续,不仅能夯实课本知识,深化课本内容,对开阔眼界和写出个性化的议论文是很有益处的。因此要做到以下几点:
①为学生营造一个大的课外阅读的环境。让学生到图书馆去, 到阅览室去,将课内读书与课外读书结合起来。②帮助学生读有价值的书。教师可定期开出一些阅读书目推荐给学生。如拥有广泛读者群的《读者》、《青年文摘》、《思维与智慧》等。③指导学生选择科学的阅读方法。教师应该教会学生如下的阅读方法:a.略读:快速阅读,不求细枝末节,锻炼议论文写作中的重要思维――归纳;b.精读:把握微观细节,关注值得推敲研究的的局部内容;c.总结概括人物生平事迹,每天阅读一两个历史人物( 如孔子、孟子、庄子、屈原、刘备等) 的生平事迹, 并且对他们的生平事迹进行提炼概括,然后再从不同的角度来比较辨别,分析人物的独具特色的一面。 ④指导学生做笔记。教师要指导学生整理一些优秀的文章,摘抄其中的有内涵的句子和提取事例精华。⑤要求学生背熟名句,提升文章的文化品味。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3.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
本研究发现,高中生对语文课外活动持积极的欢迎态度,尤其短期性的集体性的活动(如剧本表演和辩论赛)更受高中生追捧。诸如开展辩论赛,通过选取值得论辩的社会焦点问题,做好论辩前期准备工作,做好论辩指导工作,安排好论辩双方论题。
4.向学生传授议论文写作的策略
本研究发现,深圳市高中生认为不同的高考题对议论文的写作有影响,其议论文的写作思维水平不高,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做到:
(1)加大对学生审题的训练。教师要从高考考查的范围中来加强对学生的审题训练,加强审题专题训练,要帮助高中生学会审题,明确审题步骤和把握审题的关键要素。如果是材料作文那么要做到:要抓住材料的关键词句;整体把握材料的情感倾向,明确出题者的出题意图;透过表面现象,挖掘本质根源。如果是命题作文,教师要帮助高中生分析题目的语言结构,明确题目要求的重点。一般来说,命题作文的题目的特点一般有三类:以判断句为题的命题作文的题目直接点出了中心论点,对这样的题目应该着重分析它的谓语部分,因为这部分往往是题目要求的重点。以词组为题的命题作文如果题目若以联合词组为题,就要搞清两者之间的关系和地位;若以偏正词组构成,重点关注定语。以紧缩复句为题,就要明确句子内部的关系。
(2)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议论文写作中的思维能力包括形象思维、辩证思维、逻辑思维能力。
①是要加强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比如写“人生的境界”为话题,写超脱的人生境界,借助于思维的相似性而展开联想的翅膀,可以想到庄子、许由巢父、竹林七贤等人的境界,这是相似联想,也是一种横向思维;对比联想,两类事物的对比可以是同向对比也可是反向对比,比如,美人与花越比越美,东施效颦只能是美人越美丑人越丑了;另外还有因果联想,由果推因等,这里就不举例了。
②是要加强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议论文写作中,逻辑思维能力主要体现在学生分析和综合,筛选与概括、求同与求异、推因与论果的能力等。拥有这些能力,文章才能尽显深度和精辟。
2006年12月,我校申报了汕尾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运用控制论对高中课外文学作品阅读鉴赏指导与调控的研究》,2007~3月,获汕尾市教育科研办公室立项。三年多来,按照课题计划与方案,我们作了大量的具体工作。现已进入结题阶段。兹将研究的情况报告如下。
一、实验的背景
1.“大语文教学观”的要求
根据大语文教学观。语文学习的外延等同于生活的外延,而课外阅读正是语文学习的过渡,是联系课堂内外的纽带和桥梁,因而它是语文学习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2.新课程标准理念的体现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对高中生的阅读能力提出了相应要求:“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像力和审美力。通过阅读和鉴赏,深化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陶冶性情,追求高尚情趣,提高道德修养。”
3.高中语文课外阅读的现状不容乐观
在语文学习中,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课外阅读门庭冷落,再加上多元化时代里影、视、歌的繁荣,文本阅读面临多方面挑战。现在的高中学生普遍存在课外书籍阅读量少、缺乏老师和家长的指导、随意性很大等问题。
基于以上诸多原因,我们认为。高中阶段必须加大学生课外阅读量,尤其是古今中外名著阅读,使广大高中生广吸收,厚积累。语文素质得到全面提高,真正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
二、实验步骤及成果
(一)实验步骤
1.调查分析学生课外文学作品阅读现状阅读能力是高中语文教学中应培养的重要能力之一。学生对阅读能力的认知程度直接影响阅读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因此学生对阅读能力的认知程度是我们这次调查首先关注的问题。课题组于2007~4月对全校的200名学生进行了一次有关课外文学作品阅读的问卷调查。通过调查发现,当前高中生课外文学作品的阅读现状并不理想。表现为:阅读时间少,阅读量小;阅读内容档次不高;没有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向学生推荐阅读书目,分清主次
(1)教学大纲推荐(高中部分)书目(20种)。《论语通译》《三国演义》《红楼梦》《呐喊》《女神》《子夜》《家》《雷雨》《围城》《哈姆莱特》《堂吉诃德》《歌德谈话录》《巴黎圣母院》《欧也妮?葛朗台》《复活》《普希金诗选》《泰戈尔诗选》《老人与海》《谈美书简》《匹克威克外传》。
(2)配合教材介绍书目。学习节选介绍全文。如学习《林冲风雪山神庙》介绍《水浒传》,学习《宝玉挨打》介绍《红楼梦》。
(3)补充介绍现当代中外名篇。钱钟书小说《围城》,余光中散文《听听那冷雨》、诗歌《乡愁》,舒婷的诗歌《致橡树》,余秋雨的散文《文化苦旅》、《千年一叹》,王小波的《一只特立独行的猪》等。
另外,我们还结合时尚向学生介绍课外读物,增强学生对流行文化的“免疫力”,体会文本阅读的妙处。由电影《花季雨季》介绍小说《花季雨季》,由韩寒现象介绍《三重门》,由《人间四月天》推荐徐志摩的诗集。
3.指导学生明确阅读量和阅读时间
如果课外阅读的量过大,成为学生的负担,就不利于中学生的健康成长:阅读量不足,则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因而我们以语文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课外阅读量为依据,“高中一年内自读五部以上的文学名著及其他读物,总量不少于150万字”,高中三年累计的话可达450万字。我们如果每天阅读15分钟,那么每月可以阅读半本书,一年可以阅读5本书,中学六年可以阅读30本书,这样才能符合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使得课外阅读的任务落到实处。
4.为学生举办文学讲座,指导学生组织“课外文学作品阅读鉴赏”研究性学习活动
为了提高我校学生课外文学作品阅读鉴赏能力和文学作品创作能力,课题组郑旺吉、黄泽镍、蔡赞生等老师分别为学生举办了《人教版“课外文学名著导读”解读》《散文鉴赏的理论与方法》《中学生与文学创作》等文学讲座。均取得了预期的效果。同时,指导学生组织“课外文学作品阅读鉴赏”研究性学习活动,极大地提高了广大学生阅读课外文学作品的兴趣与自觉性,提高了学生课外文学作品阅读鉴赏能力和文学作品创作能力。
5.组织学习控制论原理,具体运用加强阅读指导
控制论原本是关于生物系统和机器系统的控制和通讯的科学,我们用来研究高中生课外文学作品阅读鉴赏调控与指导上,使研究过程更富有科学性。我们在研究过程中,把研究目标通过具体的研究内容体现出来,按照运筹学的观点,对事物运动的程序安排有科学的线性规划,在课外文学作品阅读鉴赏指导上取得了良好效果。
(二)主要成果
1.通过开展课题研究理论探究与实际操作,课题组成员基本掌握了运用控制论对高中课外文学作品阅读鉴赏进行有效的指导与调控的方法,将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逐步加以推广。课题组成员撰写了相关的研究论文(课例)。参加汕尾市教育教学论文(课例)评选,获得良好成绩,其中三篇发表在语文核心期刊上。如郑旺吉老师撰写的《引导学生走进美丽的文学花园》荣获汕尾市2007年度教育教学论文评选一等奖,2009年3月发表于《中学语文》;《浅谈散文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获2009年度二等奖,2010年1月发表于《中国校园文学(教研版)》;《巧妙化用古诗名句,增强作文文化底蕴》2009年12月发表于《中国校园文学(教研版)》。蔡赞生老师撰写的《语文课中教9币的动情与传情》获2008年度一等奖,《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品质的培养》获2009年度三等奖。沈心燕老师撰写的《体验“四美”――鉴赏古典诗歌》获2009年度一等奖,邓瑶旋老师撰写的《古典诗词教学中的美育初探》获2009年度二等奖,林少豪老师撰写的《现代诗鉴赏教学三步读》获2009年度三等奖,黄小萍老师撰写的《谈如何培养并提高学生课外阅读能力》获2009年度三等奖,林学辉老师撰写的《古典诗词研究性阅读教学案例》获2009年度一等奖。郑旺吉老师的文学鉴赏课《古典诗歌鉴赏解题技巧》、《寒风吹彻》分别于2008年12月和2009年11月在陆丰市高中语文学科教研会上举行公开课,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白居易《花非花》诗意探究”于2010年4月荣获广东省普通高中新课程语文选修课观摩课二等奖。
2.通过阅读相关研究书报和上网搜索等各种途径,搜集整理了各种文学体裁阅读鉴赏理论与方法指导、课外文学名著导读、课件和课外文学名著电子书籍、“电视文学”“百家讲坛”等课外文学作品阅读鉴赏视频材料,充实了高中课外文学作品阅读鉴赏指导教学资源。
3.实现了运用控制论对高中课外文学作品阅读鉴赏进行有效的指导与调控,课题组教师积极指导学生开展“课外文学作品阅读鉴赏研究性学习”,取得了一定成果:研究性学习小组学生撰写了《郭敬明小说对高中生的影响研究报告》、《绝美之下的短暂》、《解读曹孟德》、《读书就是生活》、《纪念海子――向死而生》、《乞丐也有出头的一天》、《课文中的爱情》等读书笔记,参加各级各类作文竞赛,获得良好名次,并发表在各类报刊上。
4.实验班学生基本上实现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对高中生的阅读能力提出的要求。学生在考场作文和课外练笔中创作了数量可观、质量上乘的文学作品,其中有不少作品荣获市级、省级和国家级比赛一、二、三等奖,部分作品发表在各类报刊上。
三、反思与展望
当然,在取得一些成果的同时,实验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也同时引起了我们的思考。
1.由于应试教育的负面影响,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学生,或多或少心存顾虑,在课外文学作品阅读活动方面时间、精力、财力的投入不够,缺乏真正的自觉和热情。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27—0204—02
1972年4月23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向全世界发出“走向阅读社会”的倡议,号召社会成员人人读书,让读书成为一种良好的日常生活习惯。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4月23日为“世界读书日”。到2012年4月23日为止,人类社会已经度过了第17个“世界读书日”。
作为知识和文化的载体,书籍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和人类进步的阶梯。它能够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实现跨时代、跨地域乃至跨民族的知识与文化的传播、交流及融合。读书是人们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重要手段,是人类吸取精神能量的重要途径。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信息时代的来临,书籍形式的改变和多样化也使我们的阅读方式、阅读场合、阅读习惯、阅读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传统的纸本书籍阅读到网络阅读、手机阅读、电子书阅读等阅读方式的变化,相应地也出现了“轻阅读”、“浅阅读”、“泛阅读”等新的“阅读”方式,这些阅读方式的出现,大大延伸或拓展了阅读的时空范围,即人们几乎可以在任何时间和场合都能通过阅读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但与此同时,这些新的阅读方式、阅读场合、阅读习惯、阅读观念的出现,也带来了阅读“平面化”、“浅表化”以至“快餐化”、“娱乐化”的弊端。
一、高中生阅读现状
基于对当代阅读问题的思考,笔者随机对武汉市某中学高二理科班学生进行了40份阅读问卷调查。学生每天课外阅读纸本书籍时间不足1小时的占85%以上,每学期读书1~3本的占65%,0本的占10%左右。而每天用手机上网的高达95%,上网时间平均为1.5小时,上网的目的主要包括QQ聊天、作业查询和手机阅读(其中手机阅读约占5%)。这些简单的统计数据表明,传统的纸本书籍阅读已经变得不那么重要了,而通过现代电子产品承载的各种知识和信息,则在高中生的阅读活动中占有非常大的比重,而且,他们的阅读习惯和观念也在事实上发生着变化,已经很难用传统的阅读观来评价。
(一)阅读兴趣的改变——时尚休闲取代文学名著
通过调查发现,现在吸引高中生的主要知识和文化信息是卡通漫画、武打言情小说、网络电脑游戏高手、“搞笑”作品或记述当代影视歌星、媒体主持、体坛明星之类的“时尚”杂志,甚至包括新生代的“另类文学作品”,郭敬明、韩寒成为他们的案头首选,而优秀的文学名著则很少涉及。
(二)阅读方式的改变——网上阅读取代纸本阅读
通过调查发现,98%的学生配备有手机,并且是可以上网的智能手机,这使他们无需到图书馆就可以随时随地查阅所需信息。手机便利快捷的携带方式,明显优于厚重的书本,存储量的巨大也非一本纸本书籍可比。
(三)阅读空间的改变——随时随地取代固定场所
图书馆曾经是人们理想的读书场所和读书人心中的圣地,这里有别处无法取代的读书氛围。但是现在我们无需到图书馆就可以“借到”我们所需要的“书籍”,获取所需要的信息。而且,传统图书馆和书店以外的“农家书屋”、“文化大篷车”和交通站点的自动售书亭等设施的建设,也为全民阅读社会的形成创造了更大的阅读空间和更便利的阅读方式。
(四)阅读层次的改变——快速的浅阅读取代深阅读
高中生由于时间和条件的限制,包括课业的繁重和高考的压力等客观情势的制约,不可能有那么多的时间对一本专著进行深层次的阅读。尽管教育主管部门为此也颇费苦心地制定了高中生必读的文学名著,并在高考语文试题中进行考查测试,但对那几本名著认真读完的人只在少数,大多数的人只是走马观花,不求甚解,顶多只是对其中的大概情节略知一二而已。
浅阅读是在信息爆炸的冲击下,人们对信息阅读出现的一种应激反应方法,是历史发展的潮流,是现代生活方式的产物。“浅阅读”在当今时代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因为它能迅速获取信息资源,并且迅速拓宽知识面。特别是网络阅读这种方式,它基本上就是一种快速的“浅阅读”。但从长远来看,或者从未来的发展来看,它是代替不了深阅读、精阅读和研究性阅读的,它只能说是一种快速猎取信息的手段,甚或只是一种激发阅读兴趣,或者在阅读中达到娱乐和休闲目的的手段[1]。
二、对高中生的阅读指导
调查显示,虽然高中生喜爱课外阅读,但高中生的课外阅读没有系统的计划,往往缺乏目的性。这与他们没有接受过正确的指导有关。绝大多数高中生对于阅读方法、阅读范围,都是盲目的。高中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阶段,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为何阅读、阅读什么和如何阅读的问题,不仅显示了他们的价值取向,而且也决定了我们社会的未来。对高中生进行正确的阅读指导,对于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和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对阅读范围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