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青年叛逆心理咨询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青少年期是人从年幼儿童向成熟个体的过渡时期,逆反是青少年在心理发展过程中的普遍现象。这种问题出现的时期,在青少年人生发展过程中是具有过渡意义的非常时期。叛逆期阶段能否成功的完成过渡影响着他们以后的成长发展。青春期对青少年来说是人生中发展的转折时期,他们中的大部分会对外部环境非常敏感,容易受到周围的影响。因此,必须从家庭、学校、社会入手找出原因,家庭教育联合学校教育以及社会关注积极帮助青少年渡过这一时期。
一、青少年叛逆的概述
“叛逆心理是少年期儿童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特征,它表现为对一切外在强加的力量和父母的控制予以排斥的意识和行为倾向”。青少年进入青春期以后,身体迅速发展逐渐成熟,心理的发展追不上身体的发展步伐,导致他们心理出现不平衡感。这些身体上的矛盾感和不平衡感让青少年觉得到不适应,促使他们开始关注自身的发展和变化。
二、青少年叛逆的原因分析
(一)主观自身因素
艾里克森认为人格发展贯穿于人从出生到死亡的全过程,个体从出生后就会不断与社会环境进行互动,在这其中既有自我成长的需要,而环境又会不断满足他们的需要,但是又必须受到社会的要求与限制,这是一个持续发展的存在。
青少年在人格发展方面,显示出三个明显的变化,第一是伴随着生理的发展产生了 “成人感”,迫切希望摆脱家长的控制,实现独立自主。第二是 “自我中心”,把人际关系和社会性关注作为焦点,觉得自己的关注就能代表他人的关注,把自己当作大家关注的中心,;第三是对成人的教育在某些方面表现出对抗。
“艾里克森把整个心理发展过程分为八个阶段:
1.婴儿期(0~1岁):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冲突;
2.儿童期(1~3岁):自主与害羞和怀疑的冲突;
3.学龄初期(3~6岁):主动对内疚的冲突;
4.学龄期(6~11岁):勤奋对自卑的冲突;
5.青春期(11~20岁):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的冲突;
6.成年早期(20~24岁):亲密对孤独的冲突;
7.成年期(25~65岁):生育对自我专注的冲突;
8.成熟期(65岁以上):自我调整与绝望期的冲突”。
青少年时期处于青春期(11~20岁),正处于“过渡”期,聚焦于自主意识的增强、向控制方要求独立自。处在青春期的孩子产生了“成人感”,不想别人把他们当做孩子,幻想自己是成人的角色,也就是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的冲突。
(二)社会环境因素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大众传播事业的发展也风生水起,青少年心理的发展受外部环境的影响越来越明显,新媒体在一定程度上给青少年提供了获得信息的新途径,但同时也带来了很多的不利影响。许多不良商家只为了一味地迎合大众的需求而对传播内容缺少监控放任自流,使青少年被动地接触到了一些化中有害的、低俗的内容;另外,由于“大众传播还强调新奇性,介绍一些国内外的时尚新奇现象,如朋克、嬉皮士和具有反判精神的摇滚文化等,也影响着我国青少年的反文化心态和反文化意识的形成”。
(三)家庭环境因素
1.家长思想不能与时俱进,仍然存在封建思想
许多家长在家庭教育中不能摆正自己的位置,在对孩子的教育方式上缺乏民主意识,实行家长专制的教育方法从而忽略了孩子内心的想法,依然存在“棍棒底下出孝子”“不打不成才”等想法,觉得孩子还小必须要绝对服从自己,许多孩子无权发表自己的看法。因此,许多青少年觉得自己在家庭中没有存在感,导致青少年叛逆。
2.家长的教育方式不正确
家长在培养教育子女的时候,往往会产生两种错误的心理:一是认为子女必须听从管教,父母在孩子面前具有绝对权威;二是家长会把孩子当成自我理想实现的副本,把自己没有完成的愿望强行加在子女身上。因此,父母不管子女的内心想法,一味地把他们的理想和生活经验强行灌输给孩子,让子女按他们铺好的道路去生活,因此而产生矛盾导致青少年叛逆行为的发生。
3.家长与子女的交流缺乏
由于很多家长忙于事业,对子女疏于管理,很少进行心理思想方面的交流,只是为了约束限制子女的行为而制定一些严格的规定。因此,作为一个青春期的孩子很少与父母交流,缺乏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庭教育环境,很容易让青少年心理空虚而产生叛逆心理和叛逆行为。
(四)学校环境因素
1.教师的教育方式存在不足
在当今的教育形式下,很多教师一味追求教育成绩,在教育形式上没有创新,教育内容味同嚼蜡,不能因材施教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使学生对教育产生厌恶甚至是心理上的逆反。一些教师不能做到一视同仁,不能客观评价学生的性格、能力、成绩等,过于注重分数,教育学生不能做到循循善诱,使学生产生“破罐子破摔”的想法,造成青少年叛逆行为的产生。
2.教在教育过程中不能够做到尊重学生
很多老师在教育过程中不懂得尊重学生,当他们学习生活出现问题时只是一味地批评而没有耐心引导和教育,更没有去了解他们内心的真实想法,不顾及学生的心理感受与体验,而是过分的注重师道尊严,始终居高临下的批评教育伤害的青少年的自尊心,导致他们对学校和老师产生逆反心理。
青春期是每个孩子的必经阶段,逆反心理对青春期孩子身心健康和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有着负面的影响。它会“导致青少年出现对人对事多疑、偏执、冷漠、不合群等病态性格,使之精神萎靡、学习被动、意志衰退、信念动摇、理想泯灭等。叛逆心理的进一步发展,还可能向病态心理或犯罪心理转化”。因此,必须重视青少年的叛逆问题。
参考文献:
[1]吴维维.青年本质的表现形式[J].青年与社会,2014,(09).
[2]雷秀雅.心理咨询与治疗[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90后学生处于社会改革开放、价值观念多元交织、中西方文化碰撞、网络技术迅猛发展的转型时代,加上正处在青春发育期这个特殊阶段, 他们个性鲜明张扬,自主独立而又带有叛逆,消费追求非主流的时尚,生活方式去大众化;他们自我中心意识较强,自我评价乐观,自尊心特别强;他们人际交往广泛,关注朋友而忽略父母,代沟矛盾冲突加剧;他们崇尚实践,具有务实精神,有着特立独行的价值观。他们被定义为改革开放成果的享用者,信息时代的优先体验者,教育体制改革的保护对象。至于张狂肤浅,不思进取,性格怪异,颓丧抑郁者也不乏其人。
事实上,90后学生作为一代人,和其他时代的人们有着共同和相通之处。他们的优点和缺点,都是时代赋予人的变化,只是这种变化相对之前是巨大的,让人感到不安和担忧。90后技校生在知识积累、人生阅历的方面相对丰富,他们变得不再迷信权威,不屑于形式和口号,并能释然地对待许多事情。他们接触新思想观念的意识更强,勇于发出自己认为是正确的声音,这恰恰是社会进步的表现。90后技校生确实有明显的个性不足与心理缺陷,但这更应该从家长和社会方面找原因,是家长和社会给了90后这样一个成长环境,要反思和接受教育的首先应该是学校和家长。目前基础教育在人生、思想、精神、文化等方面比较薄弱,许多学生没有建立起正确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教育的缺失,导致了一些90后技校生在进入技校后出现不会为人处世、说话不得体,甚至不懂得尊重他人等现象。不少家长只注意对孩子物质的供给而忽略了他们的精神需求、情感需求,过分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忽视了与成绩相关的非智力因素的培养,缺乏精神关怀与心灵沟通。
二、如何引导90后走上健康心理发展之路
1.正确理解90后技校生的心理特点,找到共性
任何一个年代的青年都有自己的特点,而这些特点的形成都是社会、家庭、学校和个人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我们应该抱着平常的心态去对待他们凸显出来的个性特征,并适当的利用这些特点对他们采取适合他们个性的教育方法。首先要总结他们身上存在的共同的个性特点,并从他们的角度去理解他们的行为方式,进而与他们进行心灵沟通,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开展心理健康工作。
2.开展以人为本的适应性教育
对90后技校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学校要从“以人为本”的新理念、新认识出发,着眼于技校生的思想实际,关心、理解、信任他们,满足他们的需求。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类具有五个层次的需要:生理、安全、爱、尊重和自我实现,而每当一种需要得到满足,另一种需要便会取而代之。90后技校生最需要的是爱、尊重和自我实现这三个层次,这与“以人为本”的精神是吻合的。同时要对90后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进行正确的教育。因此要注重适应性教育,包括生活适应、学习适应及如何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合理利用课余时间等等。
3.引导学生开展自我教育和独立人格教育
许多90后技校生在个性上都很独立,我们应抓住这一特点开展独立人格教育。资深教育学家曾建议:90后技校生在走向社会、迈向成功之前,尤其需要具备独立的人格、独立的灵魂。学校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组织和学生会的作用,引导90后技校生形成独立思考和终生学习的意识。在信息化时代,终生学习将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和社会的普遍行为,例如自学利用资源、操作、表达和交际等能力。只有具备这些能力才能建立起独立的人格,才能全面健康的发展。
4.改变心理咨询中的被动局面,主动关怀学生
关键词:职业院校;学生;心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0)10-0054-01
一、 职业院校学生心理问题现状分析
(一)社会偏见导致厌学和叛逆。大学生都是经过寒窗苦读,努力学习,他们也都曾经拥有梦想,有梦想的大学殿堂,幻想过大学生活。然而,由于成绩不好等现实原因使他们最终进入职业院校就读。虽然职业院校现在越来越受到国家政府和教育部分的重视,并且在职业院校也能得到专业的系统的学识和锻炼,但是职业院校是一个特殊敏感的教育院校,一方面社会和家长的认同感都不强,社会上一直都存在一种偏见,只有普通全日制高等院校才是正规的学校,读本科才有前途,而职业院校都是鱼目混珠、“不入流”的学校;另一方面,青年学生进入职业院校,与他们曾经的理想、幻想过的大学错过,产生了心理的强烈落差。于是,这些学生在外界和自身因素的压力下产生了消极的心理,长期的自我压抑使得他们学习不认真,生活目标不明确,逃课、迟到、考试作弊现象屡屡发生,对学校没有归属感,产生厌学叛逆的心态。
(二)成长环境产生矛盾和自卑。一个人的成长背景很大程度上会影响一个人的人格塑造。职业院校是一个以学生为主的“群体社会”,学生来自四面八方,不同的地域文化、饮食文化、生活方式等等都可能会造成同学之间相处的矛盾。青年学生正处在思想活跃时期,个性鲜明,同班、同宿舍都是不同地方的人,经常会因为生活习惯造成矛盾甚至冲突,各执己见,互不谦让。于是导致班级宿舍的气氛紧张,相处不融洽,个别学生甚至会产生严重的心理问题,对同学产生敌对的心理,进一步加深的问题的存在。
此外,家庭背景,贫富差距在一定程度也会加深矛盾的存在,震惊全国的“马加爵事件”应该令社会进行反思。由于家庭背景的不同,学生的生活水平也会不同,从而在无形中会形成学生生活内容的不同。尤其是家境贫寒的学生,很容易出现自卑的消极的心理问题。一来贫困的学生因为家境因素,在校生活比家境的好的同学比较低,心里自觉低人一等,也存在别的同学的瞧不起;二来贫困的学生渴望通过努力学习改变生活状态,能光宗耀祖,肩负父母家庭的希望,在这种自卑和压力下,这些学生心理都会形成反差,严重的还会导致类似“马加爵”悲剧的发生。
(三)性格原因感到孤独和冷漠。冷漠孤独不合群最重要的因素是性格造成。孤独是构成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孤独所带来的消极影响是巨大的,而且是一连串的效应,沮丧、失落、抑郁、烦躁等等。而这些问题的出现往往导致学生心理的不健康发展,生活学习没有动力。研究人员将孤独定义为:当个人感觉到缺乏令人满意的人际关系,自己对交往的渴望和实际的交往水平产生差距时而引起的一种主观心理感受或体验,常伴有寂寞、孤立、无助、郁闷等不良情绪反应和难耐的精神落空感。孤独冷漠的心理形成时,他们会显得不合群,处处离群,不配合学校、班级等集体工作,会在网络上寻找寄托养成网瘾,也有可能后续产生严重的极端的行为,如自杀倾向、自杀行为、玩弄感情、攻击、酗酒甚至杀人等不良和犯罪行为。
(四)社会转型造成负担和压力。时代的发展迅速多元,目前社会正处在一个转型时期,经济体制的变革,社会文化思想的更新,信息化、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的发展进程,让社会的竞争日益激烈。众所皆知,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才是社会需要的,才能在竞争中立足。职业院校自身教学水平、管理制度相对低于本科院校,使学生对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和能力水平产生怀疑。再加上,多元化的社会格局的形成,给学生的思想上心灵上受到强烈的冲击,很多学生得不到实践的机会,能力得不到考验和锻炼,对社会感到不适应,对未来前途感到迷茫,心理形成沉重的负担和压力,从而使学生追求理想的动力受到打击,失去信心。
二、职业院校学生心理问题解决对策
(一)开设心理教育课程和咨询中心。心理教育课程的开设可以有效地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的宣传,帮助学生分析自己存在的心理问题,并使他们通过合理有效的途径得到缓解。此外,学校还应该开设相关的心理咨询中心,为有心理问题的学生提供无偿的心理咨询服务,还要注意学生隐私的保护,尊重学生,帮助他们走出心理的误区。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丰富多才的校园活动可以促进学生的素质发展,学校应该重视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建立完善的活动机制,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增强他们的自信心,锻炼他们的各项能力,营造良好的互动氛围,进而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集体的荣誉感,减少他们内心的孤立感,从而让他们保持一颗积极乐观的心。
我国的技工教育,在全球化新形势下,必须审时度势、放眼未来,以技能人才培养、人力资本、全球化、国际标准等新理念引领新一轮改革和发展。对技术工人的要求主要是动手能力,而对技能人才的要求则是“一专多能”,“多能”是指复合技能,例如表达技能、沟通技能、写作技能、运算技能等。因此,积极主动、科学全面地推进技工教育是每一位职业教育工作者的责任,更是教育界人士的神圣使命。心理健康教育是全面开展技工学校教育的基础。
一、问题的提出.
技工学校学生正处于青年时期,处于人生成长的重要阶段,处于心理健康发展的关键时期。然而,面对现代社会竞争的加剧,教育的局限,家庭教育的弱化,不少技工学校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各种心理困扰和障碍,影响其健康发展。1987年7月通过有关部门鉴定的“大中学生心理卫生问题和对策研究”的课题显示,在被调查的2961名学生中,有16.7%的学生存在着较严重的心理卫生问题,并随年龄增长而大幅度上升,其中初中生为13.76%。厦门市教育科学研究所的胡胜利通过对500名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发现,有49.6%的高中生存在着各种程度的不良心理反应,有10.8%的高中生存在着各种明显的心理健康问题。陈沛霖、陈立华用自制的问卷在武汉市抽取了1500多名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武汉市中学生虽有50%的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良好,30%的学生属基本正常范围,但也有10~15%的学生低于正常水平,特别是还有3-6%的学生存在比较严重的心理困扰。从以上结论中我们可以看出,技工学校学生很多是需要帮助的,而除了教师给予帮助外,学校还可以开设心理健康课程,举办心理健康讲座,组织各种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等。作为技工教育工作者,我们如何根据学生的心理状况有效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呢?这是我们现阶段教育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本文就此问题进行分析阐述。
二、产生心理障碍的原因
1.生理方面。技工学校学生正处于第二个生长高峰期,第二性特征开始出现,开始注意到自身,“自我”意识随之出现和发展。现实交往受挫、生理上的某些不足、对自我智力估计过低及对性格与气质的自我评价过低等原因引起的消极的自我暗示,往往使其产生自卑的心态。
2.心理方面。叛逆心理是人们彼此之间维护自尊而对对方的要求采取相反态度和言行的一种心理状态。在教学中,我们常常发现部分学生“上课不听课”、“不受教”,总喜欢与老师“顶嘴”、“说话”、“睡觉”。这种于常理背道而驰,以反常的心态来显示自己“高明”的行为,.往往是叛逆心理如正面宣传做不认同和不信任的反向思考;对先进人物无端怀疑,甚至根本否定;对社会不良现象大喝其彩;对遵章守纪消极抵制等。这种消极叛逆心理导致学生对人对事多疑、偏执、冷漠和不合群的病态性格,使之信念动摇、理想泯灭、意志衰退、学习被动、生活萎靡。技工学校的生源主要是初中毕业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年龄一般在16周岁左右,缺乏生活经历和实践锻炼,加上从小学到初中接受的是基础教育,进人中技后转为职业教育,知识结构、学习内容、学习方式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无疑是一个严峻的考验。另外,技工学校更重视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重视专业技能训练与考核,学生感到心理负担很重。调查发现,部分学生认为专业课太难,自己基础差,对完成中技学业感到焦虑,特别是一年级学生对学校规定参加职业技能等级考核非常惧怕。这种焦虑紧张的心理,使技工学校学生背上了沉重的思想包袱。
3.社会方面。伴随着我国新旧体制的更替和改革开放的深化.市场竞争的激烈,社会上出现了许许多多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不良的社会风气,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正常的社会化,阻碍了学生心理健康发展。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实,技工学校学生多表现出惶恐不安,对未来生活信心不足,缺乏心理的适应能力。当今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技工学校学生面临巨大的生存挑战,从人校到毕业前,都有一种潜在的危机感,因为社会上激烈的职业竞争,使技工学校学生产生了较大的心理压力。同时因为技工学校与初中相比在课程设置上有很大差别,专业课多,专业性较强,所以许多技工学校学生难以适应这一转变,感到压力很大。
三、提高技校生心理素质的对策
1.抓好入学教育。首先,针对技工学校学生普遍存在的自卑失落的心理,要加强人学教育,使学生明白:学校是外部条件、是外因,自己的努力拼搏是主导、是内因。学校与成才不是因果关系,自己的努力奋斗是成功的关键。既然没有考上理想的高中,成了一名技工学校学生,就应该正视现实,自卑失落、自暴自弃是于事无补的。只要学生正确地评价自己,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习效果就一定会有显著的提高。再次,老师要转变教育观念。过去相当长一段时期里,人们认为个人的智力高,将来就可能成功成材。心理学界曾对3000名高智商的儿童追踪研究30年,发现并不如是,故而当今世界学校教育目的不再是把学生成当储存知识的容器,而是认识到教育是塑造人的创造,是要让每个学生任何方面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展,而心理素质恰又是其它所有素质得以构建的基本素质。
2.开展各种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的独立意识和进取精神。要开设健康教育课或讲座,利用广播、电视、录像、黑板报等宣传工具,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及知识要求,让学生从多角度、多场合接受心理健康教育,引导他们正确认识其身心发展特点,掌握解决心理问题的方法和技巧,转变不良行为,从而具有良好的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另外,还要开展心理咨询,重视心理咨询教师的培养。列宁说:“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最终取决于教师素质的水平。”针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有计划地在各级各类师范院校中培养高素质的专业教师,为学校心理健康教师提供师资保证。另外,学校还要设立心理咨询室、心理咨询热线电话、心理咨询信箱,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使个别学生的心理疾病得到及时有效治疗,不断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实践证明,热线信箱十分有利于与技工学校学生进行交谈,这种方式对一些尚不善于进行面对面谈话的学生十分方便,而有些话又是碍于颜面的,所以信箱可避免害羞,而且技工学校学生又可以把自己的思考在信中组织得更为严密,从而使老师更有针对性地解决其心理健康问题。可以说,心理咨询是解决技校学生心理问题的特定形式,是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心理健康教育和学校教育、教学是相互依存的、相互促进的、互为制约的,是学校整体教学工作中的一部分。因而教师要转变观念,变职业教育为能力培养教育,改变以往只看成绩合格不看能力的测验评价方法,在教学中多给学生爱和尊重,多表扬、多鼓励、少批评,创造和谐的教学环境,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只有这样,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内驱力才能激发。
3.开展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学校在抓理论教学的同时,还要大力开展实践活动,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以消除学生“混日子”的消极心理,努力将学生培养成为实用型的有较强动手能力的技术人才。并要创造条件让学生参加国家有关职能部门组织的“考级”、“考证”活动及各种操作技能大赛;组织适当的适应择业方面需要的实用技能训练,如仪表、谈吐、风度和文字表达等实用技能培训等。
4.营造积极的课堂心理气氛,是提高技校生心理素质的先导。课堂心理气氛指班集体在课堂上的情感活动状态,是课堂教学过程能否顺利进行所依赖的群体情绪状态。积极、主动、活泼的课堂心理气氛能使技工学校学生大脑皮层处于兴奋状态,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更好地接受新知识,并在新知识的基础上联想、综合、分析、推理,进行创造性学习。积极和谐的课堂心理气氛的形成,要靠教师的精心组织和主动创造,因为教师是积极的课堂心理气氛的创造者和维护者。一方面教师应以自己的积极情感感染学生,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另一方面,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应始终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这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
5.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是提高技校生心理素质的保证。非智力因素在学生成长发展过程中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在教学中,教师通过“创设问题的情境”或趣味教学,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开辟第二课堂,丰富学生的知识,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兴趣,陶冶学生的情操;通过展现实物、标本、模型,组织学生讨论、练习、参观等,教师将抽象的内容具体化,将枯燥的材料生动化,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点燃他们求知的欲望,使教学气氛活跃起来;通过“表现教学”、“成功教学”等,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产生满足、快乐、自豪等积极的情绪和自我激励、自我要求心理,从而增强自信心,使学习步入良性循环的“魔力圈”。
6.加强就业指导,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服务精神。就业困难是学生产生悲观心理的主要原因。要消除学生的这种悲观消极心理,就必须有计划地开展就业指导和咨询工作,努力拓宽学生的就业渠道。教育学生要认清形势,科学择业,切不可好高鹜远,要使自已的择业原则符合社会的需要,努力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完善结合,使学生懂得:要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当前最重要的是培养白己的综合素质,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给自己正确定位,努力达到人才市场对毕业生综合素质的要求。
随着我国的高等教育正向大众化方向迈进,适龄青年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贫困大学生的数量都有所增加。据教育部统计,目前我国高校贫困生总数已高达300多万人,各高校贫困生的平均比例高达25%。贫困大学生是高校的弱势群体,虽然国家及学校通过助学贷款、贫困补助、勤工助学、国家奖学金、省级奖学金及其他形式奖学金等给予他们经济上的帮助,但是到目前为止,其在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经济上的重负,往往使贫困生在心理上也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在大学校园里因经济贫困而导致“心理贫困”的“双困生”大有人在,表现出自卑、焦虑、敏感、孤僻等心理问题,严重影响着他们的正常学习和生活。因此,准确把握贫困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及构建一套切实有效的心理扶助方法对于帮助贫困大学生塑造健全的人格,搞好高校德育工作,建设和谐社会意义重大。
一、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的主要表现形式
1.自卑。自卑心理是个体由于自我认知偏差等原因所形成的自我轻视和自我否定的情绪体验。由于贫困大学生与普通大学生在经济背景、社会地位和生活阅历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反差,容易使贫困大学生,特别是在刚刚进入高校时就产生心理不适应,导致极其严重的自卑心理。
2.焦虑。焦虑是人们在工作生活中对于可能产生心理冲突或引起挫折的事件或情景进行反应时的一种消极的情绪体验。贫困大学生由于家庭较为困难,物质生活较为贫乏,在实际的现实生活上存在许多烦恼和困惑,这些不良情绪的不断集聚和膨胀,促使他们心理上产生焦虑。他们有的为生活费用、学习费用而焦虑;有的为同学对自己的误解或歧视而焦虑;有的为家庭生活和大学生活中的种种不适应而焦虑。长时间的焦虑会形成抑郁性格,如不能得到及时和有效的疏导,久而久之便会发展为抑郁症,严重影响身心健康。
3.人际交往困难。人际交往是个体社会化的重要途径,也是个体成长的重要方式,通过人际交往,学生可以认识社会,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和适应社会的能力。然而我国的贫困大学生在人际交往方面的问题较为严重,他们往往自卑,觉得和他人有差距,就不主动甚至不愿意和其他同学交往;他们往往性格孤僻、独来独往,渴望与人沟通又害怕触痛自己脆弱和敏感的心灵。社会心理学研究表明,同辈的交往对个体的成长起着主导的作用,而同辈交往的缺失,不利于他们成长成才。
二、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1.家庭环境。贫困学生多来自农村、城镇父母下岗职工的家庭,其父母文化层次较低。父母对子女的关爱主要体现在衣食住行等基本供给上,无法满足子女精神上、心理上不同年龄时期的不同需求,因此使某些贫困学生很难保持良好的心态,在不平衡的心态的作用下,往往导致其认为自己拖累父母或父母耽误自己两种极端认识的出现。
2.社会环境。社会对大学生特别是贫困学生的要求和期望自强不息、勤奋好学、自立自强等积极意愿占据了主导地位。但同时社会自身存在的消极因素也给贫困学生造成了严重困扰,如消费主义、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交织地冲击着积极的主流意识与价值观,加之社会上的一些腐败现象的蔓延,也使贫困学生的心灵受到进一步摧残和侵蚀,造成贫困生对社会期望他们的积极意愿的怀疑和误解,使他们产生了叛逆情绪,顾虑多疑,甚至出现了道德的滑坡,如恶意欠贷、考试舞弊等。
3.校园环境。学生在读书期间主要生活在校园里,每天都与其他非贫困特别是家庭富裕的同学接触,而贫困生由于特殊的生活背景,他们的生活方式、言谈举止容易在其他家庭富裕的大学生眼中变得“另类”与“粗俗”,这使得原本平等和睦的同学关系变得有距离和层次之分。贫困学生对炫耀性消费和日常生活消费的区别认识模糊,不能争取把握心态,以致产生自卑心理,不愿与人接触,主动缩小人际交往圈,逐渐形成心理健康问题的恶性循环。
三、高校对贫困生心理问题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
1.建立健全贫困学生的资助体系。高校应从支持和保护贫困学生的角度,设立更多的面向贫困生的奖学金项目或贫困生资助专项资金,在贫困学生范围之内进行考核评定,且适当提高奖学金金额;完善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社会保险机构参与、社会资助、校内资助相配套的多元化贫困生资助体系,使贫困学生从根本上消除单纯因经济原因导致的无心理焦虑;加大对贫困学生勤工助学活动的指导和支持,为贫困学生提供更多的勤工助学岗位与自助机会。
2.切实完善心理咨询机构建设。为了达到更好的心理咨询与治疗效果,学校应加大力度完善心理咨询机构的建设,把单一的谈话疗法拓展为多样的心理咨询方式,与此同时,学校应加大心理健康宣传和教育力度,引导新生在短时间内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定期开展对专兼职心理辅导教师和学生心理委员的专业培训,使他们逐渐掌握专业的理论知识和咨询技能,以利于各学院及时发现有心理困惑的学生。
3.辅导员要首先做好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应从新生抓起,刚步入大学校门的每一个新生都面对着一个全新的世界,无论是生活环境、人际环境、学习内容及方式,还是个人角色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此时学校应组织开展座谈会、经验交流会等活动,让新生对大学期间可能遇到的困难有所了解,从而做好克服困难的充分思想准备。同时,学校应通过科普宣传,增进新生对心理健康知识的了解,提高他们对心理问题的识别能力和主动求助的愿望。另外,可组织开展一些有益的集体活动,让新生在活动中增加了解、增进友谊,获得良好的社会人际支持。
4.加强校园的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心理环境。良好的校园文化会潜移默化地优化学生的心理品质,如:团结互助的精神、集体荣誉感、积极的群体凝聚力、和谐的人际关系等。这些良好的校园文化对促进贫困生的心理健康十分有益,可以缓解贫困生的心理压力,提高其适应环境的能力,使其能够更好地融入学校的大集体,保持一个乐观开朗的心态,对未来充满希望和向往,成为朝气蓬勃的新青年。
参考文献:
[1]王磊磊.高校贫困生的“心理问题”及“解决措施”[J].科教文汇,2008,(01).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学生的生理已经很成熟。但是有一个健康的人格不仅是在生理上的,更应该有健康的心理。心理健康可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的心理品质是中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将来走向社会和不断向更高层次发展的重要条件。要充分认识到,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和谐发展是以健康的心理品质作为基础的,一个人的心理健康状态直接影响和制约着全面发展的实现。
二、心理健康是中学生取得学习成功的坚实基础。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虽然逐渐在普及,但是考一个好的大学还是许多中学生和学生家长所梦寐以求的。面对社会家长和老师的压力,近年来出现了一件又一件中学生的轻生事件,这都体现了学生的心理健康有多么的重要。因而,当代中学生要注意保持心理健康,培养自立、自强、自律的良好心理素质,敢于面对困难、挫折与挑战,追求更加完美的人格,为自己学业的成功奠定坚实的心理基础。
三、心理健康有利于中学生培养健康的个性心理。
个性心理特征,是指人们在心理上和行为上经常、稳定地表现出来的各种特征,通常表现为气质和性格两个主要方面。气质主要是指情绪反映的特征,性格除了气质所包含的特征外,还包括意志反映的特征。当代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应该普遍表现为思想活跃、善于独立思考、参与意识较强、朝气蓬勃的精神状态、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和想法等等,这些有利于中学生的健康成长。但是有一部分学生却是畏头畏尾,做事感觉顾此失彼,这都是学生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造成的。良好的心理健康能帮助学生摆脱那些不良的习惯。
既然心理健康对一个学生有如此大的影响,那又该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呢?这就要求学校和广大的教育工作者开展心理咨询活动,教育和引导学生不断地加强心理品质修养和锻炼,为成才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一,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树立学生远大的理想。
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首先应该正确认识自我,认识到自己的 长处和不足,从而扬长避短,不断完善自己。其次应该提高面对挫折的承受能力,对挫折有正确的认识,在挫折面前不惊慌失措,采取理智的应对方法,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挫折承受能力的高低与个人的思想境界,对挫折的主观判断、挫折体验等有关。学生有自己远大的理想,就能够更好地去面对眼前的困难和挫折。
第二,培养学生良好的亲情观和感恩之心。
当代中国,独生子女很多,家长对自己的孩子过多地呵护和包容,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负面影响很大,让很多学生认为家长对自己所做的一切都理所应当,家长对自己的建议都置若罔闻。中学生更处于叛逆时期,有很多学生对家长的批评非常反感,甚至对家长横加指责,让家长无所适从。在现实生活中,就有很多的家长对孩子毫无办法,甚至害怕自己的孩子,孩子杀害自己父母的事件也是屡见不鲜。这归根结底是学生没有养成一颗感恩之心,没有一颗感恩家长的心。所以学生养成正确的亲情观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巨大作用。
转贴于
第三,培养中学生克服依赖心理,增强独立性。
中学生已经渐渐形成独立的人格,所以要培养学生独立的能力。任何一个人的一生都不可能一直依靠自己的父母,所以在各个方面都养成学生的独立能力能帮助学生更加健康地成长。正如俗话所说的那样:“温室里的花朵早凋谢。”因此,中学生必须注重心理健康,尽快克服依赖性,增强独立性,积极主动适应学习生活,度过充实而有意义的生活。
第四,加强学生自我心理调节的能力。
自我调节心理健康的核心内容包括调整认识结构、情绪状态,锻炼意志品质,改善适应能力等。中学这个阶段是人生的多事之秋,这是因为中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这个时期人的心理发展的某些方面落后于生理机能的成长速度,因而在其发展过程中难免会发生许多尴尬、困惑、烦恼和苦闷。这种情况也会在早晚要进入社会的青年学生中引发这样或那样的心理矛盾和心理冲突,例如父母下岗、家庭生活发生变故、学习成绩不佳。这些心理问题日积月累,就有可能成为心理障碍而影响学习和生活。要学会自我调节,保持同现实紧密的接触,不被现实抛弃。
第五,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业余活动,发展社会交往。
丰富多彩的业余活动不仅丰富了学生的生活,而且为学生的健康发展提供了课堂以外的活动机会。学生应培养多种兴趣,发展业余爱好,通过参加各种课余活动,发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发挥潜能,振奋精神,缓解紧张,维护身心健康。通过社会交往才能实现思想交流和信息资料共享,发展社会交往可以不断地丰富和激活人们的内心世界,有利于心理保健。
第六,遇到困难自己难以解决时求助心理老师或心理咨询机构,获得心理咨询知识。
关键词:心理健康;现状;完善
“我有抑郁症,所以就去死一死,没什么重要的原因,大家不必在意我的离开,拜拜啦。”2012年3月18日上午10点54分,一条来自网友“走饭”的微博消息引起众多网友的关注。3月19日凌晨1点32分,江宁公安在线微博证实,该微博博主一名在读大四女生已经自缢身亡。“走饭”的离开引起了网络的巨大轰动,网友们在对年轻生命倍感惋惜的同时,也对被称为“世界第一杀手”的抑郁症给予了更多的关注。
抑郁症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以情绪低落为主要症状的一组心境障碍或情感性障碍。它是一种“全身心性”疾病,也就是说,抑郁症患者的躯体、情绪、思想和行为均会受到影响。主要症状表现为无趣、无望、无助、无价值感、精神疲惫,常有自杀观念,甚至自杀行为。据调查,在中国导致自杀的8个危险因素中,抑郁症是“罪魁祸首”。近几年,我国的自杀率明显呈上升趋势,其中70%左右的自杀死亡者和40%的自杀未遂者在自杀前都患有严重的精神疾病。但遗憾的是,每年在全国综合性医院急诊室抢救的200万自杀未遂者中,接受心理评估或治疗的比例不到1%。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社会竞争不断加剧,生活、工作节奏不断加快,而人际关系却越来越复杂,由此累积的各种压力使人们不堪负重,进而产生各种心理困扰和心理问题。这些心理问题常常渗透到我们的生活工作中,影响着个人、家庭甚至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因此,重视心理健康、提高心理素质、预防心理疾病有必要成为全社会关注的课题。
然而,遗憾的是,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心理疾病的认识并未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心理健康常常遭到忽视。许多心理疾病患者认识不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和心理疾病的危害性,他们也意识不到心理疾病和身体上的疾病是一样的,只要积极寻求治疗是可以得到有效帮助的。因此,大多数心理疾病患者及其家属在面对心理疾病时不够重视或羞于精神问题而没有寻求治疗,致使种种悲剧的发生。
其实,心理问题是普遍存在的,和感冒一样,每个人不同阶段或多或少地都存在“心病”。比如,儿童阶段可能存在的心理问题,包括注意力不集中、多动、自闭等;青少年阶段可能会出现叛逆、厌学逃学、网瘾、社交恐惧等心理问题;到成年阶段可能遭遇工作生活压力、焦虑、抑郁、亲子关系以及婚姻问题等。以上所述都属于心理问题,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心病”。个人的心理问题不仅影响到个人的情绪和身体,而且还会影响家庭和工作。一个人一旦心理上出现了问题,势必影响到个人的情绪,进而影响人际关系,包括夫妻关系、亲子关系以及同事关系,这直接造成家庭的不和谐,工作的不顺利。因此,注重心理健康的调查研究及宣传,提高人们对心理健康的重视和对心理问题的认识是十分必要的。
提高公众的心理素质是心理健康的前提和保障。在工作生活中,我们应该注重培养良好的心态:乐观、宽容、感恩、自信;注意磨炼个人的意志,增强心理耐受力;学会做情绪的主人,学会认识和处理不良情绪;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有可以讲心里话的亲密朋友,同时培养与人沟通和交流的技巧;培养个人的兴趣爱好,积极参加各种文体活动,丰富个人生活内容,充实自己的内心世界等等,这些都对提高心理素质是十分有效的。
另外,一旦出现了心理问题,大多数人不会积极寻求治疗,一方面是对心理问题本身的认识不够,意识不到它的危害性,另一方面,虽然意识到了问题的存在及其危害性,但面对痛苦不知所措,不知道该如何得到有效治疗。大多数人一提到心理问题,都会认为它就是我们所说的精神病,其实不然。心理学按照一定的诊断标准将心理划分为心理正常和心理异常两部分,这里的心理异常类似于咱们常说的精神病,比如说抑郁症、精神分裂症等,而心理正常又被划分为心理健康和心理不健康,此处的心理不健康主要是指一般的心理问题,比如说婚姻问题、考试焦虑等一般问题,它并不属于精神病。由此,对心理问题的误解也是阻碍患者及其家属寻求积极治疗的重要原因。
心理问题的治疗主要包括两种方法:心理治疗和生理治疗。心理治疗主要是指心理咨询,生理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电痉挛治疗。根据心理问题的性质(下转第11页)(上接第6页)和严重程度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一般的,精神疾病是精神卫生院的治疗对象,它的治疗方式主要是药物治疗,当然,随着医学和心理学的发展,心理咨询在精神疾病的干预和治疗过程中起到的作用也越来越大。一般心理问题主要是心理咨询师的帮助对象,它主要以心理咨询为主,一般无需药物治疗。总的来说,心理问题的治疗既需要对患者的知、情、意进行干预的心理咨询,也需要恰当地与生理治疗相结合。
在提高公众心理健康意识的同时,社会各界也应相应地建立起完善的心理干预网络。但就目前我国的情况来看,我国关于心理健康方面的工作还存在着许多不足。首先,对于心理健康的宣传不够充分,相对于身体健康而言,人们对心理健康不够重视,另外,对心理治疗的认识仅局限在心理咨询层面上;比如,相对于对文化知识的强调,教育体系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仍严重不足。据调查,目前全国各高等院校都开设了心理健康课程,并设立了心理咨询室,但大多数学习压力相对大、问题层出不穷的初高中学校还没有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系统,特别是偏远的县级以下初高中,既没有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也没有完善的心理辅导体系,这是教育体系的一大缺失,也是隐患。其次,在各种心理问题层出不穷的今天,我国的心理干预网络却还不够完善,心理治疗机构不够规范,心理咨询人员不足且专业能力不强,对各种心理问题的诊断率和治愈率都很低;比如,全国各地只有大中城市具备心理咨询机构,而这些机构中相对完善的并不多。在考证热的今天,大多数心理咨询人员也只是考取了二级、三级证的社会人员,有些只经过短暂的培训,甚至并未经过系统培训,这对心理患者是不负责任的。另外,目前,小城市及小县城很少设有心理咨询机构,这给公众寻求心理帮助造成了很大困难,也是对心理健康不够重视的表现。最后,我国的医疗体制存在一定缺陷,即使患者有寻求帮助的愿望,也可能由于费用等困难难以得到充分的治疗。目前,我国已将重性精神病纳入重大疾病医疗保障试点范围,提高农村重性精神病人医疗保障水平,并逐步扩大了试点范围,但一般心理问题并未得到相应的支持。比如,心理咨询一般按时间收费,但很多经济能力相对低的患者的承受不起心理咨询费用,或者只承担得起一两次的费用,这大大阻碍了心理咨询的效果。
据此,社会各界应积极做出调整,努力构建一个完善的心理健康干预系统。首先,相关部门应积极开展心理健康宣传普及工作,让公众重新认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了解心理知识。以保障心理问题患者及其家属都具备自助的能力。其次,调整心理治疗机构,完善医保制度,培养素质高、专业能力强的心理咨询人员,保证心理患者的需求得到最大程度的满足。再次,扩大心理学的覆盖面,将心理学应用到各社区、各组织单位,特别是教育体系中去。制定相应的心理健康计划,定期进行心理健康测评、心理知识宣传、心理沟通等,设立相对完善的心理咨询机构,配备专业的心理辅导人员,做好心理问题预防、诊断和干预工作。
总之,做好心理健康宣传工作,提高社会各界的心理健康意识,建立完善的心理健康预防、诊断和干预网络,维护公众的心理健康是整个社会必须关注的课题。从个体到组织、从社区到政府、从教育部门到医疗部门都需要做好维护心理健康的工作,以真正建设幸福、和谐的社会。
参考文献:
[1]姚本先.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现状、问题和展望.课程・教材・教法,2003年第2期.
把自己紧紧包裹
小时候,在父母的同事眼里,我是个奇怪的孩子。我没有在父母怀里撒过娇,甚至没有喊过一句“爸爸”、“妈妈”……
因为那时,外公外婆才是我最亲的人。
我出生两个多月后,父母就回安徽省淮南市继续工作了,把我留给了宿州的外公外婆照顾。我的童年衣食无忧,可内心却不快乐。每当看到别的小朋友在父母身边嬉戏撒娇,我心里总是有种又酸又疼的奇怪感觉。于是,我排斥朋友,不愿与人交往。
父母每隔几个月会来宿州看我,可我总是想方设法躲开他们。父母一次次带着遗憾离开外婆家,终于到我小学毕业,父亲担心再这样下去我会越来越疏远他们,于是把我接到淮南读中学。
来到陌生的城市陌生的环境,我无所适从。一年多的时间里,我没有和父母说过一句话,经常偷偷地打电话给外公外婆,电话里我泣不成声。母亲觉得愧对我,经常对我说:“爸爸妈妈会给你全部的爱,在物质上精神上都尽量满足你!”虽然我听了很感动,可在心里却在恨恨地说:“说这些太迟了,太迟了……”
就这样,我像一只吐丝的蚕,一层一层地把自己包裹起来,越来越紧,越来越窒息。我眼前童年的天空是灰色的,我把自己锁在内心窄小的空间里,品尝着本不该属于我这个年纪的痛楚。
(沈海心清晰地向记者讲述着自己的童年生活,可见那时的经历对她的思想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外公外婆的爱替代不了父爱母爱对孩子幼小心灵的影响,沈海心的父母在忙碌于工作的同时恰恰疏忽了这一点。童年是一个人的性格、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因为缺爱,自卑心理让沈海心拒绝与人交流,本能地抑制住自己天真好玩的本性,对任何活动都提不起兴趣。这些都是自闭症和抑郁症的基本表现。这样的心理为她今后的生活埋下了隐患。
沈海心上学时没有接受过相关的心理辅导和心理教育,父母也没有意识到孩子成长期会有心理方面的疾患。如果能尽早采取疏通心理障碍的相关方式,如进行相关心理咨询等,沈海心应该会尽早走出心理阴影。)
慢慢地我的胆子大了,
叛逆了
17岁那年,我参加高考落榜了。
高考的失败给我重重一击,家人为我张罗着去考技校。我沮丧地接受着家人的安排,心想:“这么多年我都白活了,我的未来就由你们来安排吧。”在技校刚学了6个月,我就不想再学下去了。于是,父亲托人安排我去了他所在工厂的灯房,负责灯具的发放。
灯房里,来来往往的年轻人很多,我渐渐认识了一些玩伴。他们中有很多是无业青年,19岁的我那时经常跟他们一起骑着自行车到处溜达,到舞厅跳舞。这些朋友经常打架,每次我都躲得远远的。父母劝我不要和他们混在一起,可是,他们越说我越是玩得疯。我开始变得叛逆。
这些朋友里,有一个21岁的钢厂的男孩陈刚开始猛烈地追求我,我拒绝了他。霸道的陈刚不罢休,一直纠缠着我。并恶狠狠地恐吓我,如果我不答应他,他就要把我父亲的腿打断,然后占有我,再四处传播。
我害怕了,经过一番痛苦的思想挣扎,我向父母提出要和陈刚订婚。父母在了解了陈刚的品行后,反对这门亲事。我没有告诉他们陈刚的威胁,我幼稚地认为自己的事要由自己扛着。
父母苦劝无效,只好答应了。于是,在我20岁的那年10月,我和陈刚订婚了。可是,没过几天我就后悔了,我试探着向陈刚提出退婚,陈刚一听脸色就变了,怎么都不答应。
就这样过去了几个月。一天,陈刚喊我去他家为他过生日,我独自去了。谁知道,陈刚竟在自己家里粗暴地了我……
那天以后,我觉得自己不再纯洁了。回家后,我没敢告诉父母发生了什么事。我取出自己存下的三千多元钱,给父母留了一张字条:“不要来找我,一个多月后我就回来。”
(19岁左右的年龄正是少女的青春期,朋友的影响至关重要。交友不慎的故事在沈海心的身上上演。因为自闭,沈海心童年时期就缺少鉴别朋友的能力,在叛逆的年龄里,认识了一批肆无忌惮的同龄人,继而引“祸”上身――被陈刚纠缠,糊涂地订婚乃至被。
在身心受到侵犯后,沈海心没有通过法律手段保护自己、惩治坏人,甚至没有对自己的亲人说,而是选择了独自离开。这种逃避的方式不能摆脱现实,只能是欺骗自己。)
选择逃避,
我觉得自己变坏了
我离开家,来到了附近的一个小城,在那里以60几元的月租租了一间房子。我想通过这种近乎“与世隔绝”的方式来调整好心态,可却感到越来越孤独。一个多月后,我回家了。
陈刚一听说我回来了就来找我。我拒绝见他,心里恨透了他。
那段时间,我经常一个人跑到舞厅、咖啡屋去放纵自己,认为寻找刺激是治疗心痛的最好手段。在舞厅,我认识了一些不良青年。他们中有赌博的有吸毒的,还有街霸。我和他们一起玩一起喝酒,甚至他们去打架我也跟着过去看。
这样放纵的日子过了一个多月,我渐渐厌倦了。这时,母亲的同事给我介绍了一个叫秦辉的男孩认识。
秦辉是一家工厂的电工,是个性格外向的男孩。我们相识后,他开始主动接近我。刚开始,我刻意地回避他。秦辉在知道我曾订婚的事后,并不介意,反而对我说:“在我眼里,你是个单纯的女孩。”我很感动。渐渐地,我对秦辉有了好感,但失身的痛苦让我无法自拔,我觉得自己配不上他,更不确定这是不是就是真的爱情。
我和秦辉交往的消息不知不觉传到了陈刚耳里。一个周六,秦辉来我家看我。不久,陈刚气冲冲地赶来了。看到陈刚,我的脑子就炸了。两个男孩由争吵到大打出手,我发疯般地冲上去拉他们。这时,寄住在我家的6岁的小表妹听到动静从房间里跑了出来,我怕他们伤到表妹,情急之下,对着表妹踢了一脚,表妹摔倒了……
好不容易拉开秦辉和陈刚,两人离开了,我这才发现表妹倒在地上没有动静了……
5天后我进了看守所,那时我已知道表妹不在人世了。三个多月后,法院提审我的那天,听着爸爸妈妈在法庭外痛哭失声,我有种撕心裂肺的痛,我在心里一遍遍地喊着“爸爸、妈妈……”法院判决结果下来了,无期徒刑。那时,我已心灰意冷,一心只想着死,我要求上诉,要求法院判我死刑。审判长驳回了我的上诉。
1994年8月3日,我走进了安徽省女子监狱……
(写到这里,沈海心曾经在高墙外的故事结束了,记者的内心很沉重。因为缺乏及时的心理疏导,从小就自闭的沈海心极度孤僻,在处理工作、感情等问题时一再失败,由一名受害人转变成了害人者。
入狱后的沈海心在一年多的时间里情绪低落,脾气暴躁,后来在监狱干警的教育指导下,终于走出了心理阴影,积极配合管教工作,已获得了三次减刑的机会。
大学新生从高中进入大学,面临着很大的转变,包括生活环境、学习方式及人际交往等。这一特殊的时期,新生适应性问题不仅是一件应激性事件也是大学生人生中的发展性问题,处理不好可能引发适应不良甚至一些心理问题。其次,新生的适应情况直接影响到整个大学的学习和生活,所以新生适应性教育引起了高校教育者的重视,成为高校教育工作中的重点项目。在新生适应性教育中引入朋辈辅导,建立长期、有效的制度性朋辈辅导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朋辈辅导员就成了新生适应性教育中的一支生力军。
一、朋辈辅导和朋辈辅导员的由来
美国高校积极应用朋辈辅导。朋辈意为“朋友”和“同辈”之意,广义上的朋辈辅导是人际沟通中的常见现象,当人们遇到什么难题了,很容易向他的朋友们、同辈们寻求情感慰藉、指导意见等支持。而真正意义上的朋辈辅导最初来源于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高校受启发于美国精神卫生领域的非专业心理咨询运动,开始着力于培训学生,让学生进行同辈间的帮助和支持。美国心理学者马歇尔夫将朋辈心理辅导定义为“非专业心理工作者经过选拔、培训和监督向寻求帮助的年龄相当的受助者,提供具有心理咨询功能的人际帮助的过程”。
在实践操作中,国内高校不约而同的利用优秀的学生资源开展日常工作和思政工作,这些在一定范围内的也属于朋辈辅导工作,并且从侧面说明朋辈辅导的确是一项效率高、效果好的学生教育方式。但是国内朋辈辅导还处于摸索阶段,各个高校的学生资源使用情况良莠不齐,有待进一步加强理论研究和实践的检验。
我认为朋辈辅导主要是利用同辈包括优秀同年级和高年级的学生在生活、学习、心理等学校生活方面给予同学以指导和帮助。本文所要讨论的新生适应性教育中的朋辈辅导则是指在高年级学生中招募一批学习成绩优秀、政治素质高、社会工作经验丰富、有责任心和奉献精神的朋辈辅导员面向大学新生有针对性地开展点面结合的朋辈辅导工作。
二、朋辈辅导员在新生适应性教育中的现实意义
1.新生适应期是大学中的重要时期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新生对大学极大的期盼和憧憬,使得大学的开端尤为重要,大学的开端不仅影响到一年级的整个学习和生活,甚至会影响整个大学生活的规划。社会心理学中的首因效应表明首次认知客体在脑中留下的印象可能会影响到对该客体以后的认知。而大学生社会经验和阅历相对匮乏,首应效应的影响就显得更加重要。虽然学生个体存在差异,但是普遍而言,我国大学前的教育普遍强调知识学习、应试教育而忽视能力培养、素质教育,这使得大学生的抗压力、抗逆力有待提升。大一适应期同学遭遇环境的大转变,很好地应对这一应激源是每个大学生必须经历的考验。
新生因适应不良会产生无序感。无序感主要来源于大学学习,不同于高中学习有着相近的、被给予的计划安排,大学学习实行选课制、学分制,学习的科目需要自己统筹安排,由于学习课程的差异,同班同学、同宿舍同学上课时间、科目不一样,同学们不能掌控自己的生活节奏而顿生无序感,并觉得挫败。此外,除了学习之外新生还会有一些社团生活、班级活动等集体活动,常常打乱学生的生活节奏,缺乏时间管理观念和能力的新生也会由此产生无序感。
新生适应不良而产生自卑感。能顺利考取本科的学生,一般在高中时代的学习乃至社会工作方面都会有一定的优势,并具有相应的优越感,但是同样优秀的他们都汇聚到一起,就显得不那么优秀了,所以很容易产生自卑感。
新生适应不良而产生消沉感。大学生带着憧憬、理想和抱负来到大学,期望自己在学习、社会工作上展示能力、凸显风采,对自己的能力估计不足,可能遭遇失败和挫折,这时候就会心灰意冷,对什么都不感兴趣,对什么都不积极,给自己的大学生活蒙上灰色的阴影,不利于大学生活整理规划和推进。
新生适应不良会产生孤僻感。高中的主要活动集中于学校,但是到了大学,青年学生慢慢成为立体的人,更加社会化的人,开始广泛结交朋友,涉及人际交往,有些同学不擅长人际交往,并在大一期间开始暴露,表现为不合群、孤僻,也可能伴有自卑心理等其他问题。
2.朋辈辅导所具备的独特作用
朋辈辅导简单地讲就是同辈人辅导同辈人,辅导内容涉及生活、学习、心理等大学的方方面面。朋辈辅导在学生指导上有着天然的优势。首先,大学生处于人生发展、知识增长、能力提升的关键时期,心理上的发展性问题是自我同一性形成和建立亲密关系,这个时期也是大学生的心理断乳期,主观上他们希望与同龄人建立连接、建立关系;客观上,他们远离父母,在时间上和空间上更容易与同辈人交流。由于高中学习生活的压抑,心理上的叛逆无处释放,大学生在不同程度上将其青春期顺延至大学期间,对父母有一定的叛逆心理,于是兴趣转向与同辈的交往、交流和学习。
朋辈辅导是发扬标杆文化、发挥榜样作用的有效途径。大学生读书求学的目的之一是知识增长、能力提升、自我成长以期望获得自我实现的高峰体验。在新生适应期间,能与广大优秀的朋辈辅导员接触、交谈,有助于激发大学生的成就动机。
朋辈辅导是专业思政教育的有益补充,传统新生适应性教育一直是专业辅导员独挑大梁,在新生适应期间,极大耗竭辅导员的时间和精力,并且即使现在的师生人数配比已优化良多,但是辅导员也无法时时、处处与大学生直接接触,直接帮助解决细节问题,而且从教育的主客体关系来看,新生还没有脱离被动受教的窠臼,对于老师有着天然的畏惧和保守。而朋辈辅导员这支生力军,他们既是教育客体,又是教育的主体力量,更加容易得到学生的信任和亲近,有助于学校思政教育内容的有效传递和消化,并能达到知行合一,师生共同育人也有助于高校教育体系全方位、多层次给予新生适应性指导。
朋辈辅导是培养、锻炼学生的教育平台。朋辈辅导有利于朋辈辅导员的自我激励、自我成长。在新生来校后的期间,朋辈辅导员有大量的事务性、解释性和指导类工作要完成。在给予新生支持和帮助的过程中,有助于增强朋辈辅导员的责任心、自我效能感;朋辈辅导工作要耗费优秀学生的时间和精力,有助于培养朋辈的时间管理能力、协调安排能力。在工作中朋辈需要主动了解学校教育理念、校园文化方向乃至国家教育方针政策,这有助于激发朋辈辅导员爱校荣校的知遇感,激发爱国热情,并在此过程中协助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和校园氛围,并影响到广大新生。
三、建立有效朋辈辅导工作体系
建立有效的朋辈辅导工作体系有助于高效率发挥朋辈的辅导作用,有助于大学生成才,有助于新生平稳度过适应期,有助于提高思政教育的力度。
首先,朋辈辅导工作需要思想和制度上的双重保障。思想上,高校的学生工作部门要重视朋辈辅导工作,给予相关政策支持,比如,在全校层面宣传和招募朋辈辅导员,给予朋辈辅导员校内外“合法”地位。理论提升是实践前行的强大推动力,思政教育研究部门需要加大朋辈辅导员的研究力度。
优秀的学生是一项宝贵的教育资源,高校需要从学生教育的整体情况出发,从全局出发,对于朋辈资源进行可持续开发、系统和效率的开发,包括在朋辈辅导中对朋辈学习、培训的机会,对朋辈辅导员设立荣誉和奖励。
在制度层面,从上层和基层两方面着手搜集、制定朋辈辅导的标准化规章,即结合从上而下的制度“变通”过程和从下而上的制度“通变”过程达到朋辈辅导员的优化配置和朋辈辅导工作体系的有效建立。从上而下的制度“变通”需要依据既有的理论指导和理论研究,从下而上的制度“通变”则更加注重朋辈辅导的具体实践操作中筛查出的经验和方法。
在具体实践中,设立朋辈辅导员专属的组织管理机构,这有助于朋辈辅导的统一标准化操作,有助于朋辈辅导的质量监督、成果评估。该组织管理机构统管所有为新生做指导的朋辈辅导员,给予朋辈辅导工作指导性意见,审核经费、组织招募、培训、监督和考核朋辈辅导员。
四、朋辈辅导在新生适应期的具体实施
朋辈辅导在工作内容上分为给予新生情感宣泄和支持、示范性内容指导。在心理咨询中总是先解决情绪、情感,再直接面对问题解决,朋辈给予新生情感上的支持有助于大学生健康心理状态的恢复和形成,并且如果大学生的情绪上的问题得以疏导,所遇到的实际问题也更加容易解决,主要方式有给予倾诉的机会、给予安慰、理解和支持的言语和动作回馈。示范性内容指导主要是给予新生直接的意见指导和积极的行为示范,以期望新生在观察学习中建立良。
朋辈辅导在工作形式上分为新生有针对性个别指导和整体层面指导。个别指导主要是给予新生和朋辈辅导充分的接触、交流机会,包括新生主动询问朋辈,朋辈给予言语指导、网络方式指导。高年级学生根据朋辈计划主动深入新生宿舍做生活适应、学习引导等工作并作相关工作记录,以便于进一步跟踪调查。
新生整体层面指导包括组织开展老生经验谈、学习经验宣讲会等在新生整体层面开展活动。结合班杜拉的学习理论,强调观察学习的重要作用,重视榜样的作用,将大量优秀学生展示给新生,激励学生向好的方向发展,将大量优秀学生事迹通过“身教”的方式展现给新生以期望产生巨大的鞭策力量。
与此同时,为了让朋辈辅导作用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实际操作中,不能离开专业的指导和监督。一方面朋辈辅导员要在制度的约束下做好工作计划和工作进度安排,同时,专业辅导员配合朋辈辅导员的组织管理部门对朋辈的工作指导方针提出改进意见,对朋辈的具体工作进行审查和指导,促进朋辈辅导工作的顺利开展和朋辈辅导员的不断进步。
参考文献:
[1]石芳华.美国学校朋辈心理咨询述评.上海教育研究,2007.8:52-55.
[2]谢燕兰.高校朋辈辅导员在新生适应性教育中的实践与探索.教育与职业,2011,(11):70-71.
一、厌学涵义的确定
厌学现象涉及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各个学段,对厌学涵义的界定也不统一,比较典型的相关概念是“厌学”和“厌学者”。
“厌学是一种典型的心理疲倦反应,由于持续努力和精神紧张或长时间从事单调的工作引起的不适和厌倦状态。表现为不良心理,表征为消极的定势、低自我概念、低自我效能感、低成就动机。厌学属于学习行为障碍中的一种”。[1]
“厌学者”是“具有厌学心理的学生,是指那些对学习认识存在偏差、情感上消极、行为上远离学习活动的学生”,[2]多被界定为“对学校学习和生活失去兴趣,产生厌倦或持冷漠态度学习的“差生”。也有“学科性厌学”,即学习者只对某特定的学科学习产生厌烦情绪反应的现象。[3]
总的来说,厌学主要是由于不良心理与行为障碍纠结在一起呈现出的复杂现象。既有偶然刺激导致消极情绪反射形成的,又有长期负面情绪对行为造成的持续性影响。
二、对厌学现象的归因
(一)哲学视角的归因
根据哲学基本观点,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内外因相互作用的结果,厌学现象也是学生自身因素(内因)与学校、家庭、社会三方合力(外因)作用的产物。
1.外因反映学校、家庭、社会三种力量对学生厌学行为发生的外部影响。
(1)学校方面的原因凸显在高等教育层面,现有教学体制的桎梏与课程设置的无序性,教师职业素养缺失、职业倦怠与师资培训模式单一化等多年窠臼的问题是引发学生厌学的宏观原因。(2)社会因素方面,“新读书无用论”抬头与“就业难的心理预期”叠加,进一步加重了厌学思想在社会中的蔓延。(3)家庭教育中,家长有效监督的缺位与高期望值并存的矛盾,加之“过度保护”、“偏重智育”等问题理念的泛滥,更加重了家庭内部矛盾,使得青少年的厌学情绪无法通过正性的心理防御机制进行调适,反而转化为行为障碍。[4]
2.内因则折射出由于学生心理因素,特别是自我认知偏差导致行为失调的内部原因。
导致厌学生的心理问题行为的原因比较复杂,但主要有以下两方面:(1)感觉统合失调、人际交往障碍、心理调适能力差导致学生对专业兴趣缺失、盲目模仿;(2)归因不当、自我评价消极,缺乏有效的学习方法、学习周期较长导致学习倦怠,进而引发厌学。[5]
(二)社会文化视角下的厌学成因的辨析
1.社会正性文化的缺失对厌学现象的影响。
(1)中国传统文化价值取向的压力。儒家思想数千年“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惯性思维演变为现今教师对学生的严厉要求,部分学生无法合理内化这一超越其承受力的过度压力,结合青春期的叛逆心理,导致其“消极反抗与抵制”。
(2)文化堕距(culture lag)影响下学校先进校园文化的缺失。1923年,美国社会学家奥格本(W.F.Obeng)提出“文化堕距”概念,主要指物质文化和非物质的适应性文化在变迁速度上所发生的时差。一般而言,物质技术的变化发生在非物质的适应性文化之前。但非物质的适应性文化的变化先于物质文化的变化的情况也经常发生。表现在我国的许多学校重“虚拟的、包装性和宣传性的校园文化”,轻真实、生活化的校园文化,在多元价值观冲击下,使得缺乏校园“适应文化”指导下的中小学生感到无奈、彷徨。
(3)合理性家庭文化的缺失。由于部分社会价值取向的负面影响,“功利性价值取向”、“教育万能价值观”等不合理的家庭文化致使学生心灵畸形发展。
(4)大众文化消极作用的侵蚀。处于一个大众反叛时代,具有强大反叛意识的社会群体,无视大众文化具有“批量化、模式化、伪个性、反艺术、庸俗性、无深度、消极性”等不良特征,“沉溺于感官刺激、丧失个性与鉴赏力、放弃批判立场”。在这种全社会整体催眠下的中小学生,不仅在社会生活中身体力行地强化了此种叛逆行为,而且将这种“浮躁”内隐于心灵,外显于学习生活,呈现出严重的厌学症状。[6]
2.大学精神缺失对厌学现象的影响。
刘瑞贤(2008)结合F.海德(F.Heider)的归因理论和弗鲍尔生对德国大学迅速崛起的系统总结,提出在当下“娱乐至死”的时代,导致大学生厌学的深层的诱因是大学精神的失落。[7]
对于大学的功能,我们可以通过著名学者高平叔(2001)的系统论述进行简要了解。传统意义的大学具备三种功能:教学功能、科研功能和社会服务功能。现代意义的大学还具备另外一种功能――批判功能,即“为社会培养创造性人才,提供具有实际意义与价值的学术研究成果,对社会发展的不良状态进行有效诊断与防治”。
高平叔针对当今大学精神沦丧对厌学的影响进行了进一步论述:(1)自由精神的失落。导致高校形成学术行政化、学术团体的行政化合力,并对大学教师形成了双重挤压,使之无法真正进行学术争鸣和创新发展。(2)独立精神的失落。对缺失人格独立、学术威望低下的教师,大学生很难寻觅到那种“知识分子的归属感”,后果必然是学生对教师的不认同,厌学超越“应然”而走向“必然”。(3)批判精神的失落。缺失“批判意识和批判思维”,徜徉在学习海洋中的学子们“体验不到探求新知、发现问题的快乐,只能是被动地接受”,为此,高平叔认为,解决问题的办法是“问题意识的养成”。[8]
对此,刘振天(2003)也持相同观点,“传统大学那种扮演绝对真理、社会公正和道德良心守护神的角色已经改变,大学日益远离神圣、崇高和独立,日益放弃社会批判”。这种大学精神的失落不仅对学术造成很大影响,而且对大学生厌学有不可估量的影响。[9]
(三)教学论视角的归因
1.新课程理念在教学模式、教育评价等教学实践技术层面推进的不均衡性是厌学现象产生的“推手”。
虽然自1999年来,新课程改革在我国逐步推行,我国教育界对片面追求升学率和应试教育的误区已有很大纠正,并在课堂实践教学中应用了大量新颖的教学模式、灵活的教学方法,但由于地缘经济、文化等诸多差异,我国部分地区在实践教学环节中,仍然存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教学目标没有真正落实,教学策略缺乏灵活性与针对性,多元化评价缺位的问题。
2.学科性厌学现象突出。
比较典型的是,高校“两课”中的厌学现象,实际是学生的价值观与课程预期价值观的冲突在课堂教学现场的表层性体现。
(四)学习的生物性机能层面的归因
张晓明(2008)通过对90例厌学中学生和30名无厌学症状中学生进行对脑功能状态和脑电α波竞争频的分布及熵值的对照测量检查发现,厌学者有以下几个特点:(1)脑电α波主频与次频之差缩小,且各脑区主频不一致或主次频交互现象较多;(2)熵值较大,脑电α波的能量分布分散;(3)心理能力不足,波优势频不明显,有序度低,熵值增大,大脑工作状态已处于饱和,接受信息的能力处于低水平程度。[10]
三、“厌学者”的表现
(一)厌学者的一般性表现
1.厌学者的直接表现。
显著的负面情绪(如自卑、焦虑、冷漠、逆反、嫉妒、悲观),伴随较低的成就动机、积极价值观与元认知策略的缺失,导致各种不良行为的发生。
相关测量评价工具也有佐证。王冠军(2005)采用MMPI量表测出厌学生存在明显的神经质特质:“学生组Hs、D、Hy、Pt量表分升高,两点编码模式大多为13/31。在10个临床量表中,男、女性相比较,女性Hs、D、Hy、量表原始分均高于男性,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11]
2.厌学现象的社会性表现。
微观方面,厌学导致大学生考试作弊现象日趋严重,学习成绩整体水平下降,逃课状况严重。宏观层面,甚至会影响某些学科的持续发展,全社会教育投资效益低下,影响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顺利实现。
(二)不同厌学群体的差异性表现
分类标准的差异性导致了厌学分类模式的多元化,但大致可分为两种类型。从厌学归因上可分为:动力型、学习障碍型、身心型、人际关系型、外因型。从厌学程度可分为:轻度厌学、中度厌学、重度厌学。[12]
四、应对“厌学”的策略
(一)应用心理咨询技术的干预模式
1.意象对话。
李拯(2008)提出利用意象对话技术,结合耶克斯―多德森定律进行干预。该定律的基本规律是学习效率和动机水平之间呈倒U型关系,当学习动机过强时反而会影响学习效率,而当动机中等的时候学习效率会最高。继而通过意象对话同来访者的潜意识对话,引导学生发现学习的兴趣和乐趣。[13]
2.森田疗法之作业疗法。
穆慧等人(2007)选择作业疗法,并用症状自评量(SCL―90)和自尊量表(SES)对厌学生进行了前后测,结果均显示差异明显。[14]
3.基于认知改变策略的心理咨询干预方法的综合运用。
傅安球(2002)通过编制课堂、课后、考试三个维度的中学生厌学五点量表、厌学问卷前测、编制学习效率问卷、心理咨询干预、厌学问卷后测、学习效率后测、数据分析处理等7项实验程序,提出心理咨询干预对改善学生不良认知的积极意义。[15]
4.情感组织者技术。
针对“潜意识条件性的厌学行为”的厌学生的干预策略,蔡丽(2006)建议采用“情感组织者技术”,即“运用一个事件、目标等知识经验让学生先获得一种非常积极的情绪情感,然后借助这种情感的同化迁移作用,甚至达到对学习自信和喜欢的程度,以便建立后来的积极心理结构”。操作方法:当积极情绪被调动起来处于主导地位后,来访者因为头脑中的积极知识得到优势兴奋并运行而形成一种积极的思维活动过程,这种积极的思维活动过程在意识或者潜意识状态下,都会使当事人再看以往的一切事情都与原来有本质的变化,进而更加促使其形成运用积极知识思维的习惯性思维方式或行为方式,从而使其整个临床干预过程变得特别容易进行。[16]
(二)利用课堂教学进行群体性干预
因为单一咨询干预手段的存在一定局限,不能完全消除学生的厌学心理,所以,在对厌学行为进行干预中,单一模式的运用逐渐转为多种心理咨询技术与有学科特色的课堂教学渗透相结合,进行群体性厌学的矫正、提升厌学者正性情绪的干预模式。在课堂教学方面,要关注以下两点。
1.重视创新型、多面手教师的培养。
剑桥大学前校长亚历克・布罗尼斯曾幽默地说:“瞧,喝下午茶,我们就喝出了60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教师应结合自身专业成长,从满足教学内容与社会需求的一致性、教学评价方式多维性、拉动互动性师生关系,适时反思多种教学行为等方面,思考教学的本质问题。注重教师之间、师生之间的课后交流,使之成为思想交流和灵感交汇的桥梁。
2.结合新课程改革倡导学生主体地位,创新教育理念教育,运用分层教学法,灵活运用行为主义强化原理实施鼓励性评价。
顺应社会的市场需求和学生的心智发展,设计合理的课程结构,不仅重视学校正式组织的影响力,而且结合青少年同伴作用,利用学生非正式组织成员的特点,增加学生的就业机会和上升空间,利用系列配套的心理健康教育机构与课程,优化教法,等等,引导学生向社会支持系统寻求帮助,反观与调整自身心理,合理计划,正确看待分数。
通过对我国国内厌学研究现象理论与实践情况的梳理,发现现有研究存在着层次多,涉及学制范围广,但理论研究缺乏,真正有效应对厌学问题的文章较少,广而不精,国内学者对厌学研究仍停留在较低的层面等特点,这也体现出进一步深化研究厌学现象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陈利.学生厌学的心理分析及克服办法[J].教育科学,1995,(2).
[2]陈光磊,刘健,辛勇.学校心理辅导[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7:134.
[3]马金祥,王水玉.学生厌学的环境诱因及防治策略[J].教育探索,2005,(5).
[4]杨东平.大学生“厌学”现象的背后[J].教育与职业,2008,(22).
[5]茅育青.学习的倦怠之原因与对策研究[J].心理科学,2007,(3).
[6]郝明君.中小学生厌学现象的文化分析[J].中国教育学刊,2009,(6).
[7]刘瑞贤.大学生厌学现象的深层诱因[J].中国青年研究,2008,(8).
[8]高平叔.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220.
[9]刘振天.大学社会批判精神的源泉及当代境遇[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7).
[10]张晓明.大脑功能及α波优势频分析在厌学青少年的应用[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9).
[11]王冠军,景艳玲,石少波.57例厌学中学生MMPI测试分析[J].山东精神医学,2005,(3).
[12]钱平.对中职学生厌学行为的调查分析与对策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2).
[13]李拯.走出厌学的阴影――一例应用意象对话技术对职业高中生厌学的辅导[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8,(21).
一是思维凸现批判性。大学生处于青春期,思维的批判性较以前有了很大发展,主要表现在智力活动中分析和批判的程度得到提高。二是自我意识增强。自我意识是指一个人对自己以及自己和周围关系的认识。自我意识中的自我独立、自我评价、自我设计等是导致大学生逆反心理的重要诱因。三是情感情绪的不稳定。大学生在这一时期呈现出易动感情,情绪强烈的心里特征,其情绪的两极性表现得强烈。当他们受到外在客观条件的刺激,场境的感染、他人或群体的暗示时,就很容易转变对事物原有的看法,从一个极端转向另一个极端。
(二)家庭因素
一是现在的大学生大都生活在独生子女家庭,孩子自然就成了这个家庭中的核心成员,在家庭中受到过分的关心、爱护。学生不同程度存在以自我为中心、个性放纵、缺乏艰苦创业精神、心理脆弱等弱点。二是离异家庭的孩子,由于父母长期对孩子关心过少,使孩子得不到应有的关爱和照顾,当他们看见别的同学能得到父母的爱时,会使他们的内心产生严重的焦虑与矛盾。从而导致性格孤僻、内心封闭,最终产生自卑逆反心理。三是某些家长由于自身文化水平较低,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不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出发,总以自己的想法要求孩子,强迫孩子读不喜欢的大学或是专业,致使孩子产生厌学情绪和仇恨的逆反心理。四是在竞争压力越来越激烈的今天,不少家长承受着来自工作岗位上的各种压力,为了不让孩子再承受这一压力,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值也日渐增高,导致孩子心理负荷增加,以致产生烦躁、自私甚至厌世的逆反心理。
(三)社会环境因素
社会环境也是导致学生产生逆反心理不可忽略的一个方面。现代社会日新月异向前发展,大众媒体在满足人们对多样化的文化追求、满足人们娱乐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意想不到的负面影响。通过舆论的持久作用,使人向物的世界沉沦,大众传媒商业化和世俗化,使得各种传媒都不同程度地表现生活上的物欲横流、金钱膜拜,生活中的玩世不恭、躲避崇高,道德上的良心遮蔽,媒体上充斥着封建社会的帝王将相、才子佳人、暴力凶杀、虚伪欺骗,叛逆性人格受到推崇,教育者受到了丑化。由于大学生辨别能力不强,大众媒体中的错误导向导致了学生的思想混乱,为逆反心理的产生提供了舆论的支持。
(四)学校教育因素
首先,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育观念也是导致大学生出现逆反心理的原因之一。其次,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新鲜事物层出不穷,大学生对新鲜事物比较好奇,也比较容易被他们所接受,而教师思想显得相对比较保守,观念比较陈旧,从而出现师生在面对同一问题和现象时产生分歧,甚至引发师生之间的冲突、矛盾。此外,教师言行不一,做事不果断,对待学生不能一视同仁,工作能力低等一系列问题也会使学生对老师产生一种不信任感,甚至反感,从而引起逆反心理的产生。
二、怎样消除大学生逆反心理的应对策略
(一)提高大学生自身素质
首先,要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多层次、多渠道地弘扬主旋律教育,积极引导大学生的政治意识与现实社会发展相协调,树立坚定正确的政治信念,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其次,要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加强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心理咨询,及时为他们排解成长过程中的困惑与烦恼。同时,大学生需要向教育者寻求帮助,多与教育者沟通交流,尽快纠正错误,最大程度上减少损失和危害。
(二)改变不良家庭教养方式
大学生对独立性的要求很强烈,这是他们走向成熟的表现之一,家长应充分尊重他们的独立性,引导他们建立起正确的是非标准和价值评价体系,帮助他们早日完成社会化,成长为一名真正独立的社会成员。这样,不仅消除了他们原本因为对独立性的追求而带来的逆反心理!而且通过对他们独立性的尊重和满足达到了同样的教育目的,从而更好地帮助他们早日走向成熟。
(三)优化不良社会环境
第一,加强宣传工作,在全社会树立尊师重教的风气,引导全社会关心青少年的成长,自觉地为优化社会环境做出积极努力。第二,协调学校、家庭、社会之间的关系,使三方面的教育目标一致,教育行为一致,从而形成合力,提高教育实效。第三,加强文化市场建设,健全文化市场法规,加强文化市场的管理和整顿,严厉取缔和控制不利于大学生成长的书刊、音像和文化经营形式。
(四)提高教育者的素质
作为大学生最直接的管理者与引导者,教育者本身就是一个形象化、人格化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因此,我们必须要提高业务理论和职业道德修养。第一,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和渊博的学识;第二,要学习掌握心理学知识,不断提高心理分析能力;第三,还要讲究语言艺术,提高启发诱导能力。此外,要善于总结、勤于交流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积累经验,掌握足够技巧,以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工作质量。
总之,只要教育者能准确地抓住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及心理变化发展的规律,不断提高教育的科学性、针对性和有效性,就能预防和消除大学生的逆反心理,使之健康成长,成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栋梁之材。
参考文献:
[1]徐义武.成人大学生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及对策[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院学报,2006,(03).
[2]罗永忠.如何正确看待大学生的逆反心理[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03,(04).
[3]刘松.成人学生逆反心理的产生原因及应对[J].中国成人教育,2002,(04).
[4]苏佳斌,董治宇,陈高文,宋杨.逆反心理现象与对策[J].2001,(04).
[5]谭志茂.试析当代大学生逆反心理的成因及对策[J].咸宁师专学报,2000,(05).
[6]曹维荃.试论成人学生的心理特征及其教学对策[J].职大学报,1997,(03).
[7]方丽英.大学生逆反心理的疏导[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6,(07).
[8]田丰.青少年的逆反心理与对策[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0,(06).
[9]王昊大学生逆反心理分析与防治[J].鹭江职业大学学报,2004,(04).
[10]张燕.青少年逆反心理及其疏导[J].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04).
[11]潘成蓉,王艳.大学生逆反心理成因及其解决对策[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社会科学版).
[12]朱宏.大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的原因及对策[J].心理学探新,1991,(01).
[13]张潭.大学生逆反心理现象分析[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