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乡村治理的发展历程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纵观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三大城市群发展历程,以县域空间为单元,可以明显看到县域经济优劣是衡量城市群发育程度的绝佳视角。区域可持续发展应基于发达县域经济单元基础上逐次演替过程,长三角集中众多全国百强县便是最好例证。长三角发展后劲强于珠三角、京津冀,中心城市极化作用及竞争力优于北、广、深,正基于其有强大的县域经济基本细胞单元组成强健的体魄、丰厚的沃土提供充沛的营养。正如细胞质与细胞核的内在机理惊人相似,相比珠三角、长三角,尤其是长三角的强劲发展势头,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合理的区域空间功能体系;京津冀长期以来的相对劣势,则可以归咎于畸形功能体系造成县域机会缺失、停滞甚至衰退,最终使得区域整体后劲不足。以此推想,理论上区域空间尺度内核心与基质之间是否存在类似黄金分割的最佳比例?长三角、珠三角的发展历程,实质是省―市―县三级空间单元相互博弈演替的过程,尤其省、市对于县域空间争夺,也进一步印证区域是具有生命力的有机体,具备鲜明的生命体征及生命周期,不同阶段需要相应的空间治理手段。
河南省近几十年的县域经济空间演进也有力支撑了该理论假说,百强县集中区域也正是中心城市实力最强劲、经济最具活力区域;反之亦然。因此,空间政策应分类引导,核心圈层内强调中心极化,做大做强中心城区;圈层应强化扩权强县、省直管,削减中心城区规模指标及对县域空间资源的低效掠夺。当前核心任务在于释放县域活力,对于核心圈层如何实现中心极化、都市区一体化,撤县改区是必然;外部圈层,尤其三山一滩、黄淮四市尚处于发展初级阶段,在于强县扩权、省直管,而非拔苗助长,切忌政策一刀切。
二、县域空间尺度
以县域空间尺度审视河南县域经济发展,能够清晰看出一条主线,所谓不同县域经济模式,实则若干特色镇域产业集群与城区产业集聚有机耦合,与其说县域经济,不如说特色镇域经济更贴切;未来县域发展核心在于三大抓手:县城产业集聚与特色镇域产业集群培育、县城与特色镇域空间格局构建、村庄人口流动畅通机制保障。在此过程中需正确处理几大关系:农业产业化与工业化关系、发展主导产业与产业多元化关系、引进外资与利用民间资金关系、向政府要钱与向市场要钱关系、营造良好环境与提升县域形象关系。
县域发展大多基于资源、区位、产业、企业或村民自发发展、集聚、转型、提升而来,规划只是在发展达到一定程度之后适当加以规范化,尚未出现由于规划而从无到有产生的新型县域经济形态和空间实体。不同模式间最大区别在于发展理念不同,这是学习和总结不同模式的核心。必须认识到任何模式都并非完美,不能简单机械套用。任何县域都不是单一经济模式,而是多模式的综合,关键在于因地制宜,选取主导发展模式,同时借鉴其他模式的合理理念与方式,融入地方实际发展过程之中,最终实现各县域的特色化发展。
当前关于县域经济与城镇化发展成功模式的总结不胜枚举,当多数眼光专注于成功县市的聚光灯下时,更需要对曾经的明星县市的衰落进行反思,逆向思维尤其稀缺,成功经验固然重要,县域衰退的例子更具警醒意义,县域发展中也需要吴晓波“大败局”式研究。
三、乡村空间尺度
中图分类号:S73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我国乡村建设事业改革开放以来的光辉历程
我们尝试进行阶段性划分,来更准确地描述和反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乡村建设走过的历程。依据农村改革内容的标志性变化,可将我国乡村建设的发展历程,大体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1978年至1984年;第二阶段,1985年至1991年;第三阶段,1992年至1998年;第四阶段,1999年至今
第一阶段;1978年至1984年,我国乡村建设以农民自主改善住房条件,政府加强相应的规划管理和技术指导为主要特征。
第二阶段;1985年至1991年,我国乡村建设逐渐加大投入、农民自主投工投劳,加快道路、电力等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阶段。
第三阶段;1992年至1998年,我国乡村建设进入农房建设与农民最直接、最必须的基本生活设施建设同步加速推进阶段,国家财政加大了对农村道路、供电、安全饮水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
第四阶段;1999年至今,我国乡村建设进入全面推进村庄人居环境治理的新阶段。扭转农村生活污染加剧、生态环境恶化态势,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成为乡村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二、乡村经济建设发展
1 优化乡村经济建设的环境资源
优化乡村经济环境主要包括这样几个方面,一是要塑造注重通过精神文明推动经济建设、崇尚文明富裕的社会风气;二是要建立良好的经济发展保障环境,包括相关立法、救济等措施;三是要建立健全乡村经济建设的激励机制;四是塑造乡村崇尚建设投资与教育再投资的风气,特别是对于当地的部分人文资源,应当推行计划发展,而不应该纳入市场机制。特别是对于人力资源培训开发,应当根据市场及社会发展的需要强行纳入计划体制,培养初级产品,锻造中高级成品,然后再让其进入市场自由配置。
2 突出乡村经济建设的本土化优势发展策略
乡村经济建设普遍存在结构重复 对周边地方的模仿跟风问题等,只有少量地方具有自己的发展特色。这些导致的结果,一是缺乏竞争力,难以促进农业内部分工和现有技术深化发展;二是过多地供应导致产能过剩、市场供求失衡。这两者进一步增加了农业发展的机会成本,延缓了农村社会的发展步伐。今后农村发展必须突出发展优势策略,总体上,必须调整现有资金与人力配置,区分并合理
处置农村社会维持体系与发展体系间关系,鉴别现状,实现维持、救助与促进“三结合”。
首先,要突出人才专长优势,为当地发展自造人力资本。
其次,要开设乡村发明创新奖,建立当地农业技术生发激励机制。
再次,要考察市场、周边地域和当地条件,发展特色产业。
第四,以县为单位,设立农业发展强化基金,在“以工扶农”的同时,立足于 “以农养农”。
最后,逐步建立县域或者跨县农业技术与市场交易发展协会,渐进实现农业自我良性发展。
三、城乡统筹发展的村镇体系格局调整
中国城乡统筹发展的村镇体系格局调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政府主导,理念创新,系统推进,反哺农村;编制科学的统筹城乡发展规划,变“城市规划”为“城乡规划”,乡村规划纳入到整体规划体系,城乡一盘棋,规划全覆盖;尊重民意,不伤害农民,生产要素流动根据自愿原则,但村镇体系格局调整的不确定性增加;通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突出重点,通过公共政策引导确保实施。具体操作上统筹城乡发展的一体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在城乡一体化规划(强调城市与农村的交融发展)确立的城乡发展空间载体上,实现城乡产业一体化(通过业态创新与均衡发展理念推动产业互促、协调发展,促进现代产业体系的快速提升)、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基础设施统一规划、一体推进,实现水、电、气、垃圾处理与通讯通信的配置)、城乡市场体制一体化(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以“还权赋能”为核心,设立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构建服务城乡的社会体系,推动城市公共优势资源向农村覆盖)、城乡管理体制一体化(实行城乡统筹“大部制”,对城乡户籍实行一元化管理,吸引社会基金,为城乡统筹提供支撑),促进城乡可持续发展。
四、村镇体系规划的基本办法
(一)规划的基本思想——全面视角
在城乡统筹视角下,从以往单纯注重农村居民点的规划转变为县(市)域、镇(乡)域、村域与镇、乡、村居民点规划的结合,即“面”加“点”的体系,在县域层面统筹进行居民点的布局和调整。在建设小康社会的视角下,关注村镇人居环境的提升,逐步实现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设施城乡一体化和均等化,通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引导村庄格局的调整。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视角下,村镇格局的调整需要循序渐进,在居民自愿的前提下有序推进,强调乡村居民的生产和生活复合性的特点,尊重农业生产规律。在维护生态文明的视角下,在村镇规划建设中注重生态环境保护、乡野景观保护和历史遗产保护,延续地方特色、民族特色和乡土文化传统。
(二)村庄调整的路径——分类指导
1 新村开发 (新建)
新村开发是根据规划布局,进行迁村并点、移民建村,集中建设、统一安置的建设行为。新建型村庄是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确需规划建设的村庄,如移民建村、迁村并点及其他有利于村民生产、生活和经济发展而新建的村庄。新建型村庄首先选址安全,规划侧重于自然环境相和谐,用地布局合理,功能分区明确,设施配套完善,环境清新优美,充分体现浓郁乡风民情和时代特征。
2 村庄综合整治 (整治)
综合整治型是以对经济基础、人口规模一般的村,以整治为主,在规划指导下,通过拆除违法建房和危房、改造旧房,治理“脏、乱、差”为主要内容的环境整治,同步建设污水管网、垃圾收集设施和公共厕所,对农村畜禽养殖污染进行整治,保持环境整洁,改善村容村貌。
3 危旧农居改造 (填充)
危旧农居改造是对经济基础较好的村,在规划指导下,采取整理、改造旧村的方式,充分利用旧宅基地,拆旧建新,鼓励联合建设组团式新村,让有条件的农民向中心村转移。改造型村庄建设应妥善处理新旧村的建设关系,积极推进旧村的改造和整治,合理延续原有村庄的空间格局,有序扩建新村。
4 保护性修缮 (保护)
针对各级历史文化名村以及其他拥有值得保护利用的自然或文化资源的村落,如有优秀历史文化遗存、独特村庄布局或浓郁地域民俗风情的村庄,加以保护性修缮和开发利用。
五、结语
通过我国乡村的发展历程和特征,可以看到,在改革开放的引领和推动下,我国广大农村出现了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推进、公共服务设施日臻完善和人居环境持续向好的良好局面。这些成就的取得,一靠经济发展,二靠政策推进,三靠充分发挥多方面力量的积极作用。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国还将保持经济持续发展、财政收入较快增长、城市化和工业化稳步推进的态势,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全面小康社会的推动下,可以预见我国乡村建设仍将向纵深拓展、延伸。
参考文献:
[1] 郐艳丽,浅议城乡统筹背景下乡村发展格局的调整
[2] 刘李峰,乡村建设三十年:历程与启示
[3] 曲悦亮,浅析乡村经济建设的发展策略
作者简介
第一作者姓名:刘小靖 ,性别:男 ,出生年月:1989、02、
【关键词】:海绵城市;水生态基础设施;生态优先;雨水利用
1、海绵城市的提出背景
城市化的不断加深则带来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其中水生态危机尤为突出。城市面临的水生态问题远不止洪涝灾害,还有水资源短缺和水安全问题与之并存。反观我国传统城市建设模式,在应对内涝洪灾和水安全问题的能力却存在明显不足。
因此,在我国水生态环境恶化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时代背景下,海绵城市作为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有效途径,被专业领域学者提出和推广,并成为国家和地方政府解决城市雨洪综合管理的指导方针和战略目标。
2、海绵城市概念及意义
我国《指南》中对海绵城市的概念进行明确定义: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该简单概念背后隐含的深层内涵,可以具体分解为:一是,海绵城市面对洪涝或者干旱时能灵活应对和适应各种水环境危机的韧力,体现了弹性城市应对自然灾害的思想;二是,海绵城市要求基本保持开发前后的水文特征不变;三是,海绵城市要求保护水生态环境,将雨水作为资源合理储存起来,以解城市不时缺水之需。现代化城市建设过程当中,海绵城市的应用有利于解决水资源短缺、内涝频繁发生、水生态恶化等突出问题,为建设海绵城市提供重要保障[1-2]。
3、海绵城市发展历程
3.1国外研究发展历程
通过国外文献研究发现,海绵城市的概念最早被澳大利亚研究学者用来隐喻城市对周边乡村人口的吸附效应。近年来,多有学者运用该概念来形象比喻城市吐纳雨水的能力。Ignacio F. Bunster-Ossa用海绵城市来形容城市像海绵一样处理雨洪自然事件问题的弹性能力,并以三个案例说明了从规划到设计不同尺度的具体雨洪管理设计方法,包含雨洪滞留和过滤等景观手法的应用。2015年 1 月,美国《晨报》(Morning Edition)也展_了建设海绵城市的讨论 。国际上关于“海绵城市”的相关理念与政策很多,尽管这些理念的名称不同,但所采取的工程措施基本涵盖:透水铺砖、雨水花园、绿色屋顶、植草沟等雨水渗透、滞留设施,以及生物滞留池、湿地等雨水贮存设施。
3.2国内研究发展历程
通过研究国内文献研究发现,国内关于海绵城市概念最早可追溯到2003年,北京大学俞孔坚和李迪华教授共同出版的《城市景观之路:与市长交流》一书中最早将“海绵”的概念比喻自然湿地、河流等对城市旱涝灾害的调蓄能力。
在我国海绵城市概念发展的整个过程中,出现了多种概念名称叫法,主要有绿色海绵、海绵体城市、生态海绵城市等,这些概念在改变传统雨水排放模式、提高城市自然蓄水排水的能力、运用生态途径解决城市水环境问题等方面展开了不同程度的探讨研究,与海绵城市有着异曲同工的紧密联系,最终在国家政策层面确定了海绵城市概念的统一和完善[1-2]。
4、海绵城市构建途径与措施
主要分为水生态系统功能主体保护与修复和源头管理与控制技术(区域低影响开发)。其中,水生态系统功能主体保护与修复主要包括:识别水资源保护生态斑块、保护水系网络及生态系统、修复已破坏的水生态斑块及网络、源头管理与控制技术(区域低影响开发)等。根据城市降雨过程,区域低影响开发技术主要分为截留技术、促渗技术和调蓄技术3种。其中,截留技术是通过材料或者结构,将降雨过程中雨水形成径流的速度减缓,通过增加雨水汇集的面积来达到延缓径流目的的技术,如绿色屋顶及植物群落冠层截留等 [1-2]。
5、研究进展现状概述(共识与争议)
5.1三点共识
海绵城市理论产生至今,学术界达成了以下三点共识:
(1)海绵城市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2)内涝和水体黑臭等一系列问题虽然最终表现在水体上,但是其产生原因涉及人类活动特别是城市建设的方方面面,不能“就水论水”。解决问题必须在统一规划的引领下完成,不是单一部门。(3)国外经验是值得借鉴和总结的,但同时要注意的是,国内外城市规模、密度、居住习惯和发展水平不同导致的差异值得重点关注。
5.2七点争议
2014年10月,《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的颁布,使海绵城市圈形成了“灰色”“绿色”“灰-绿结合”三派鼎立的局面。争议焦点大致总结为以下七点:(1)城市海绵概念可行性(2)绿地用来调节径流的可行性(3)绿地承担滞洪作用的可行性(4)城市保存雨水和充实地下水的方式(5)海绵城市解决水质污染问题的可行性。(6)建设海绵城市是否更省钱。(7)海绵概念是否可发展。
积极利用绿色海绵体保护和储留雨水是一项积极善意的发展,但前提条件是城市拥有充足的绿地,雨水没有被污染。城市海绵体对治理洪涝能起多大作用,需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地分析。我们不能把海绵城市当做是解决城市洪涝问题必须且唯一的灵丹妙药,应该打破僵化的思维方式,站在更高的层面、更大的时空尺度上来观察雨洪管理的问题
结束语
雨水不是负担,而是宝贵的资源。在城市景观设计中,将水资源、土地资源等生态平衡纳入设计理念中,建立海绵城市是我国城市建设发展的必然趋势,而我国当前所面临的资源
问题和环境问题日益严峻,进一步表明我国建设海绵城市的必要性,因此,只有更好的将海绵城市设计与城市景观设计结合起来,才能有效解决城市地表水存储问题,减少城市生态环境恶化现象,进而促进我国现代化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按照的观点,文明是指人类社会生活的进步状态,是一个社会物质财富、政治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在此意义上,乡土文明是指在农村建设过程中所呈现的一种进步和开化的状态,它是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的综合体。构建新农村的乡土文明,需要雄厚的物质基础、可靠的政治保障,也必然需要有力的精神支撑和良好的主体条件。因此,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乡土文明主要体现为:
以农业发展为基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首先要求不断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不断增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实力和竞争力,为农村社会全面进步和农民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发展农村生产力,根本在于发展农业,应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发展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着力推进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建立“资源――产品――消费――再生资源”的循环农业新模式,构建和谐农业,提高农业的综合效益,切实增强“三农”自身的活力。
以乡土精神为核心。新农村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它直接关系到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与发展,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早日实现。乡土精神作为新农村文化的核心,凝聚着村落集体的认同,对农民的社会心理起到重要的调节和支配作用,能将乡村不同阶层不同人群凝聚起来,在尊重差异中扩大社会认同,在包容多样中形成思想共识,塑造强大的精神力量,从而增强农民的自豪感、重树农民的文化信仰,营造和谐的人文环境。
以民主治理为依托。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政府运用现代治理理念和方法解决农村问题,改善农村公共治理结构,维护农民权益,实现乡村善治的过程,其一切工作都要充分尊重农民的意见和选择,以农民利益为重,充分发挥农民的积极性,让广大农民更多地参与社会经济事务、分享改革发展成果,从而使新农村建设拥有更广泛的社会基础和民意基础,为农村全面发展提供动力。
以农民发展为目的。农村的发展,说到底是农民的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我们必须促进农民发展,将中国农村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按照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大力发展农村教育,提高农民素质和能力;加强农村社区文化建设,培育农民的公民意识和现代精神,推动农民从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实现农民素质知识化、现代化,为自身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中国现代乡土文明的冲突困境
由于我国正处于社会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现代乡土文明,面临着许多不确定因素和冲突,其主要表现为:
和谐农业与效率农业的冲突。农业作为一个生态经济系统,是生态过程与经济过程的统一,可持续与否决定着新农村建设的成败。因此,发展现代农业既要考虑经济目标,又要考虑生态目标,追求经济与生态的和谐发展,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和谐开发利用,以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但由于传统效率观念的影响,在发展现代农业过程中,盲目追求农业的高效,采取不合理的资源利用方式,不适当的耕作方法和不科学的农业技术,对环境、资源实行掠夺性经营,严重破坏了农业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影响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乡村文化“内生”与“外引”的冲突。所谓“内生”就是自我创新,自我发展,而“外引”则指从外引进或输入。乡村文化建设应是“内生”与“外引”的有机结合。但长期以来,在乡村文化建设过程中,政府偏重“外引”,通过外来文化的输入来教育村民,抵制和消除异质文化的影响,而忽视了乡村文化创造的主体地位和文化消费的自主选择权,忽视对传统文化的挖掘和创新,这种“只输入,不培育”的供给模式,导致外来优秀文化未能很好地与优秀的乡村传统文化相结合,难以满足村民的文化需求,使乡村文化难以发展、壮大。
乡村治理的成本与效益的冲突。制度是人及其规律性和重复性的互动模式,它使投入转化为产出,是否可持续,关键取决于作为参与者个人的在特定制度激励范围内所作的理性选择。在乡村治理格局中,由于参与治理的能力与实力的差异,数量较多的参与者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缺乏有效渠道来表达自身的利益诉求,其参与的意愿往往为少数宗族势力或某些强势群体所操纵,形成操作权威。同时,由于国家权力过多地介入乡村治理,导致“自治”变为“他治”,使参与者投入未能获得相应的回报。基于成本与效益的考量,理性参与者参与积极性不高,严重影响了乡村治理的有效实施。
农民发展主体性与依附性的冲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发挥农民的主体性和能动作用,因此必须解决农民自身的发展问题,通过尊重、保障和发展农民权益,尊重农民意愿,激发农民的发展潜力和创造性,促进中国农村的可持续发展。但长久以来,中国竭力推行集体主义和奉献精神,要求个体人格发展服从社会需要,导致个体意识独立性不强,而且由于农民身份与权利结构的不对等,社会对农民的认知存在一定的排斥和偏见,使得农民内化其身份认知,产生了严重的依附性,使之发展的原动力难以在农民和农村中孕育出来,成为他们走向现代化的阻碍。
中国现代乡土文明构建的途径
在当前构建和谐社会的背景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城乡的共同发展,关键在于处理好现代乡土文明建设中所遇到的冲突与困境,实现传统与现代、农村与城市两种文明的对接、融合,塑造现代、和谐的乡土文明,以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健康、稳定发展。
以和谐为指导,构建农业发展新模式。持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我国新农村建设的重大需求和任务。农业作为第一的产业,是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的统一,其可持续发展直接影响到新农村建设的成败与否。发展可持续农业需要我们树立和谐发展的生态观,转变农业传统增长方式,大力发展和谐农业,提高农业、资源、环境的再生能力,以效益提升为根本,通过技术进步与创新,调整和优化农业内部结构,构建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的农业生产体系,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立足本土,塑造现代乡土精神。“精神不仅传递着社会微观与宏观层面纵向间的关联感,而且还传达着社会各部门机构横向间的互动感。这种互动感不仅显露出不同文化有不同的社会布局,同时也揭示出同一种文化在其发展历程中有不同的社会布局。要是缺乏精神的协调作用,文化就会面临简化的危险。”因此,建设新时期的乡村文化,塑造现代乡土精神,必须走“内生”与“外引”相统一的路径,立足本土,深入挖掘本土的文化资源,进行整合、提炼和利用;同时着眼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进行文化创新,将传统与现实、本土与外来相结合,培育现代、和谐的乡土精神。
但在我国一些地区,这种本应是自然而然的过程,因为有了地方政府“催生婆”式的过度介入,而每每发生跑偏变调现象:当一些村子里外出打工人员增多,有的农户开始常年不回时,政府便开始想方设法并村,从而攫取宝贵的建设用地资源。这甚至成为不少地方村庄消亡的主动力。
无论在发达的沿海,还是落后的西部,“催生婆”的巨大身影都笼罩着脆弱的村庄。半月谈记者曾目睹几千村民组成护村队,公安、城管、基层干部组成的拆迁队一露头,瓦片、砖头、粪叉便如雨点一般落下;曾看到种田无地、就业无岗、社保无分的失地农民,融不了城、回不了家的落魄身影;曾见过所谓新型农村社区里楼上养猪、天然气灶旁烧柴火做饭的荒唐场景。
社会学家说过,“直接靠农业来谋生的人是粘着在土地上的……无论出于什么原因,中国乡土社区的单位是村落,从三家村起可以到几千户的大村”。此言讲传统,其情切切。
农村问题专家陈锡文则判断:“在和平时期,像我国一些地方这样村庄急剧消灭的现象,古今中外,史无前例。在客观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如此迅速地消灭村庄,会引发很多社会问题。”此言讲现状,其言谔谔。
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是法律赋予农民的财产权利,任何人都不能侵犯”。以如此明确坚决的态度、前所未有的力度保护农民的土地权益,体现了中央政府的决心。
倘若单单将土地、村庄看成生产要素,为了提高其产出率,村庄拆并是当然的事。但是应该清醒地看到,土地在农村是社会治理和乡村文明的载体,绝不能简单地仅视之为生产要素。因此,当城镇化的巨大车轮碾过村庄之前,管理者一定要学会敬畏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学会传承乡村文明,学会尊重农民的土地财产权。
在村庄消亡的过程中,有三个群体值得关注:“半城市化的人”、“被上楼的农民”和“留在村里的人”。
去年我国城镇化率首超50%,是一个重大的历史进步。但是,其中有大约10%~12%的人是“半城市化的人”,也就是有1亿多农民工,只是常年工作居住在城市,并没有享有城市户籍和公共福利。
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和日益昂贵的城市生活成本,一旦年老或下岗,村庄仍然是他们退守的港湾,土地仍然是他们最后的保障。即便推进户籍制度改革,也应该使农民在持有土地财产的基础上进城,而非许多地方流行的“土地换社保,宅基地换城市住房”。
“被上楼的农民”大都居住在楼房林立的新型农村社区里,但是,这种生活方式的转变并没有以生产方式的转变为坚实基础。如果没有生产方式的转变,盲目转变生活方式则难以持久。
“被上楼”以前,农民在院落的房前屋后,种点菜,养些鸡和猪,日常生计便有了着落;“上楼”后,什么都要买,还要交水电费、物业管理费,生活成本大大提高,但职业没有变,收入没有增,看似光鲜的新生活实在不靠谱。
中图分类号:F7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22-0172-02
合作经济在中国的历史也由来已久,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颁布实施,新兴的合作经济与合作金融在中国广大农村地区迅速发展起来。以辽宁省为例,农民专业合作社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是农民自主联合、民主管理,并为全体社员谋利益的新兴经济组织。目前全省农民专业合作社有1万多个,加入的农户成员达到51.6万户,占全省农户总数的9.7%;带动非成员农户118.6万户。由此而来的合作社内部互助融资的问题则十分突出,原有的农村信用合作社改制正在进行中,民间非正规的合作金融形式多种多样,这一切都让我们更加关注合作金融的发展问题,印度的合作金融发展历程与路径可以给我们一些启示。
一、印度合作金融概况
印度的合作金融业历史也比较悠久,并且其近些年在金融市场的份额也呈现出上升趋势,到2008年,合作银行已占存款市场8%的份额。印度的合作金融体系由初级信用社、中心合作银行、联邦合作银行和土地开发银行组成。初级信用社是乡村级的合作信贷组织,规模较小,按规定十个人以上即可以组织信用合作社,但必须向政府注册登记。中心合作银行是一定区域内初级信用社的联合机构,主要职能是向初级信用社发放贷款,适当平衡辖内信用社的基金,在初级信用社和邦合作银行之间起桥梁作用,同时也发挥一般银行的支付作用,联邦合作银行是信用合作组织的最高级机关,也是提供中、短期贷款的合作金融机构。
印度农村信用合作运动是国家发起的,国有合作制是印度合作运动的最独特特征,到目前为止,政府对于农业合作社的股金资本仍占有7.5%。这种特征成为国家持续控制合作社的方式,官办化,政治化,使合作社丧失了活力,民主自治特征。印度合作银行的资金来源主要是储蓄、印度国家农业乡村发展银行(NABARD)的低息贷款。印度合作金融体系组织机构健全,显著特点是由政府发起组建,政府把合作社看成官方机构的一部分,干涉过多,农民多将信用社视为取得政府援助的一种工具:初级信用社除发放贷款外,还兼营生产、加工和销售等业务。
二、印度合作金融体系的发展路径
合作金融体系指一个经济体内的所有合作性金融机构及其相互关系,通常包括信用合作社,合作银行,各种类型的互融资机构等。内生式自然演进路径最能体现合作性金融机构的自愿、互助、互利本质,也是合作金融体系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的一种直接体现。相对于内生性发展路径,外生性制度发展具有政府强制性变迁的特征。如日本和法国的农业合作金融体系,在其形成的初期,就具有了浓厚的官办、官扶色彩,一定程度上履行了部分的政策性金融的职能,也更有效、更为直接地表现为政府的意图。所谓混合式发展路径是指合作金融体系在发展中既有内生的动力,又有政府的引导与扶持,两种路径相互交错、共生共存。这种路径可能是合作金融发展历程中,最初内生自然演进,之后政策扶持引导,再脱离政府独立发展,或者是整个合作金融体系中,某种类型的机构内生式发展,而另外类型的机构则在政府的支持和引导下外生发展,或者进行强制性变迁。
混合式发展路径的优势是合作金融内生不足或有先天缺陷的情况下,政府会适时介入,有利于合作金融健康发展。但缺欠是,有些国家干预过度,则向外生性强制变迁靠拢,影响了合作金融自身优势的发挥。总体来看,印度政府和管理层更注重农业合作社的发展,因此合作运动以农业合作社的发展和增长为主,尤其是农村信用合作社表现出典型的外生性特征,而城市信用合作行业则明显地具有内生性特征。
1.城市信用合作体系的发展路径呈现内生式特征
印度第一个互助援助协会Anyonya Sahakari Mandali于1889年在Vithal Laxman的指导下成立的,也称为Bhausaheb Kavthekar,城市信用合作协会是在社团基础上组建的。1904年,合作信用社团法(Cooperative Credit Societies Act)给予了信用合作运动真正的推动和激励,当年10月第一家城市信用合作社团注册成立。在早期信用合作协会中,Bombay Urban Co-operative Credit Society最为知名,它成立于1906年。在1913―1914年的银行危机中,有57家银行倒闭,存款大量从股份制银行向城市信用合作社转移,大量存款从非合作机构转入合作机构,两者的安全性是明显不同的,对后者的偏好部分是因为其地方性和公众性,主要的原因还是与政府大力推进合作社运动相关。
当前,印度共有2 090家城市信用合作社,占银行业总数的10%,是银行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政府对UCB也提供支助与外部监管,但其最初的形成与日后的发展还是以尊重内生性需求为主,与RCB的发展存在着明显的不同之处。
2.农村信用合作体系的发展路径呈现外生性特征
印度于1947年独立后,政府仍然继续支持合作运动。1982 年,印度的国家农业和农村开发银行正式成立,这一银行的主要职能是为信用合作机构、地区农村银行以及从事农村信贷工作的商业银行提供再融资服务。
印度的农村合作银行类似于中国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具体分为两种,一种是只为社员提供中短期贷款服务的农村合作银行,另一种是专门提供长期贷款服务的土地开发合作银行。截至目前,印度全国共有农村合作银行109 924家,其中农村合作银行109 177家,土地开发合作银行747家,其中合作银行在农村金融业中所占地位逐步提升。印度的合作金融宏观结构为三层结构,第一层结构是农村信用合作社是乡村一级的信用合作组织,是印度信用合作体系的基础;第二层结构是中心合作银行,是区域性的农村信用合作社的联合机构;第三层结构是邦合作银行是印度各邦信用合作的最高机构,其成员是中心合作银行。
印度政府为了鼓励农村合作金融发展,以出资者的身份参与信用社。信用社的资金来源主要由社员股金、储蓄基金、储蓄存款、政府或其他部门的贷款组成。在印度农村合作金融体系中还有一种民间自生的机构――农村金融互助组,它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的合作性组织形式。由于互助组能够动员那些不希望储蓄的穷人储蓄,并且能够使集中起来的资金在小组成员间有效地流动,所有互助组成功地为其成员提供了金融服务。为了支持互助组的发展,印度农业和农村发展银行于1992年实施了银行与互助组联系工程。印度农业和农村发展银行还向参与这项工程的银行提供百分之百的年利率为6.5%的再贷款,并且组织银行和非政府组织进行交流和对话,以宣传这项工程和确保银行官员参与这项工程。
互助组与银行联系的方式主要有四种:最简单和最直接的方式是银行直接与互助组联系,对互助组向其成员的贷款提供信贷资助。另一种方式与第一种方式稍有不同,是银行直接支持互助组,但由互助组促进组织向互助组提供培训和指导,并监督互助组的执行情况。第三种方式是由非政府组织和互助组促进组织充当银行与互助组的中介组织,银行与互助组的联系是间接的,非政府组织与银行签订合同,承担向银行还款的责任。第四种方式是银行根据互助组和非政府组织的推荐,直接贷款给互助组成员。
但是由于外生型制度下成员缺乏参与管理的积极性,缺乏专业的公司治理,政府的政治性干预,使得大多数合作社经营不善,效率低下。农业信用合作机构在数量扩张上是令人满意的,但存在着结构性缺陷和经营性不足。表现为信用循环较差,资源利用不善,借贷无效,恢复困难。UCB(城市合作银行)与其他类型的银行相比,机构总数连续递增,已经达到1 800多家,但存贷款增速却是逐年递减的,而且在印度的金融市中所占份额比较低,自1990―1991年度的 3.3% 稳步增长到1999―2000年度的6.6% ,在此之后又回落到2005―2006年度的 4.8%。
与UCB同样,RCB(农村合作银行)的市场份额也呈递状态,这与印度的宏观经济、金融环境有关,20世纪90年代以后,商业性金融有了较大发展,政府推动银行与合作社经济之间的合作,也使得RCB的业务量增长有所放缓。最近,印度农业和农村发展银行对Karnataka ,Andha Pradesh和TamilNadu三个邦实施联系工程的情况进行了调查,发现与银行有联系的互助组经营效益和效率都有所提高。
三、对中国的启示
中国城市中的弱势群体和广大农村地区存在的金融供求失衡问题不容忽视。而合作金融本身具有的不同于商业性金融的非盈利特性与这一供求缺口的特质具有极高的吻合度。作为一种内生性的制度安排,在合作金融的发展进程中,政府的支持及引导应当适度。就中国农村金融体系的现状而言,制度失灵与市场失灵共同存在,需要政府的引导与规制,而促进合作金融机构的健康发展是当前一条切实可行的措施。因此,农村信用合作社的改革进程中,必须体现这一原则。
二、旅游产品策略
1..美丽杭锦旗――田园风光旅游产品
(1)产品策划:产品品牌,中国杭锦旗――田园风光无限好;产品内涵,乡村自然生态、观光农业、田园风光等;宣传口号,杭锦旗――幸福家园。
(2)市场开拓:目标市场,省内及周边地区大众性市场;目标群体,修学旅游市场、注重体验和参与以及渴望体验新鲜淳朴乡村生活的青年旅游市场、婚庆蜜月旅游市场、寻根怀旧、回归自然的中老年旅游市场。
(3)开发思路:注重乡村田园风光意境的保护和营造,将各类农作物生产情景同乡村的幽美生态环境相结合,体现“回归家园、回归自然”的乡村旅游内涵。重视乡村农事活动和农牧业文化的开发,可利用湖泊、蔬菜园、果园、牧场等开展各种参与性农事活动,开发如种菜、瓜果采摘、垂钓休闲、放牧等旅游项目;参与制作奶食品的过程等,增加乡村旅游活动的体验性和参与性。如可以选择几家规模较大的牧户,整合成一座具有规模的大型展示厅,展示整套民间作奶食品工具,演示工艺流程,让游客了解其步骤,也可以让游客在牧户指导下参与体验。
2.休闲杭锦旗――度假旅游产品
(1)产品策划:产品品牌,休闲杭锦旗;产品内涵,乡村休闲度假游;宣传口号:魅力杭锦、休闲之乡。
(2)市场开拓:目标市场,呼包鄂客源市场、京津唐客源市场;目标群体,中高收入的中青年阶层以及中高收入的家庭休闲度假旅游市场和中老年康体养生旅游市场。
(3)开发思路:整治景区内的旅游环境,改善道路两旁的环境卫生状况,规范居民的生活垃圾处理,统一设计景区解说牌、垃圾桶等,材质可用木质,颜色与环境协调;治理河道、湖泊里的生活垃圾和污染,使建筑风格与其周围的自然环境和文化环境相协调,修整和拆除影响视觉效果的设施等。在配套设施建设上,如客房、餐饮、停车场、娱乐设施、活动安排等方面都应有针对性地进行人性化设计,如开发特色餐饮、家庭野外休闲、老年康体养生等系列产品,内部交通特色化。针对游客需要,开辟综合性的度假村,融健身、休闲、观光等各类活动于一体,采用分时度假、乡村会所等形式,为旅游者提供休闲度假服务。近期开拓周边市场的同时,还应积极拓展远程客源市场的游客,综合考虑游客消费水平、个性需求的特点,在软硬件设施上应追求品位较高、规格较高、服务一流的目标,为客人营造良好的乡村休闲氛围。
3.欢乐杭锦旗――节庆旅游产品
(1)产品策划:产品品牌,欢乐杭锦旗――节庆之旅;产品内涵,乡村艺术节庆、历史节庆和民俗节庆、宗教庆典旅游;宣传口号:欢乐节庆――风情杭锦旗、多彩文化――绚丽杭锦旗。
(2)市场开拓:目标市场,呼包鄂客源市场、京津唐客源市场;长江三角洲客源市场;珠江三角洲客源市场;目标群体,中高收入的中青年阶层以及中高收入的家庭休闲度假旅游市场和中老年康体养生旅游市场。
(3)开发思路:充分挖掘乡村独特的民俗风情、民间演艺和节庆文化。做好民俗风情和节庆活动的产品组合和内涵提升,形成以节庆为核心的民俗风情系列产品。开发主题不同的产品形式:可建立民俗风情园,如开展民俗歌舞表演来展示民俗文化;根据游客量规模可定期或不定期举办节庆活动来营造节日欢快的氛围和展示浓郁的地方传统文化。设计游客参与环节,让游客参与乡村特定民俗节庆。可针对婚庆市场,开发乡村蜜月度假旅游。应积极策划乡村节庆旅游系列的节庆活动,近期借助库布齐国际沙漠论坛的契机,加大宣传促销力度来提高知名度。
4.主题乡村旅游产品
(1)兵团乡村。产品策划:产品品牌―兵团乡村;产品内涵―兵团文化;宣传口号,追忆・回味――那段兵团岁月;兵团乡村――知心人家。
市场开拓:目标市场,呼包鄂客源市场、京津唐客源市场、长江三角洲客源市场、珠江三角洲客源市场;目标群体,有兵团建设经历的旅游者及其子女和亲属;或对知青文化感兴趣的旅游者。
开发思路:建好兵团纪念馆,反映知青当年生产、生活的场景,展示知青生产、生活用具及其他与知青有关的文物等,展示主要内容: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历史背景;到此落户的知青基本情况和历史贡献;有关在知青中涌现出来的先进、模范、英雄人物及知青出身的典型人物。建设知青文化园,园内建知青雕塑、知青纪念墙、知青纪念碑等,主要以弘扬老一代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精神为宗旨。复原典型的知青住宅,收集知青当年的生活用具、衣服等,突出“兵团乡村――知心人家”的主题,让老知青们重温当年的情怀,让游客和知青亲属们了解和体会知青往昔的生活。收藏反映知青的电影、电视及小说等各类文学作品和当年知青中广泛流行的手抄本,特别是反映上海知青在此生活的著作《知青部落》。建立影视演播厅,根据需要进行演播,还可刻制光盘对外出售,建立小型图书馆对外借阅及出售。策划知青文化艺术节,通过一系列歌曲和舞蹈节目的演出,如曲艺、相声、小品、诗歌、朗诵等,让知青文化得到全方位的展示和交流;举办知青联谊会等活动,给老知青提供一个追思回味的空间。
(2)水上乡村。产品策划:产品品牌―水上乡村;产品内涵―黄河乡村旅游;宣传口号,水上乡村之旅,快乐河套人家。
市场开拓:目标市场,呼包鄂客源市场、京津唐客源市场、长江三角洲客源市场、珠江三角洲客源市场;目标群体,休闲度假、商务会议等旅游者。
开发思路:整治黄河水域环境,治理少量白色垃圾。增加游船和快艇,策划水上项目和娱乐。加强沿黄河乡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道路系统,建设解说系统,增加相应的商务设施和休闲设施,开发较高层次的休闲度假和会展旅游产品。
(3)新农村参观访问旅游产品
产品策划:产品品牌―中国新农村;产品内涵―新农村建设的典型、示范;宣传口号――新农村、新杭锦。
市场开拓:目标市场,全国、省内和周边地区客源市场;目标群体,省内外城镇建设的参观访问旅游者和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兴趣的旅游者。
开发思路:选择一个新农村基地,建设农村风貌展示馆,展示国内外农村的生产、生活和变化,以大量的图片为支撑,国内外典型的农村发展为重点,反映国内外农村的发展历程。完善新农村内的接待设施,满足游客现代化的需要,卫生条件状况应参照规定的国家标准执行;在接待设施内部装饰上要体现地方文化特色和农村生活气息。修建休闲广场,可以开展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民俗演艺等,也可满足居民的游憩需要。完善新农村的配套设施,包括娱乐中心、健身中心、文化中心等。做好村庄内部的亮化工程,在灯具的选择上要体现古典、复古韵味的款式,不宜过于现代。该产品具有一定的时代性,应抓住机遇,加大宣传,在近期内吸引大量客源。
三、发展战略途径
1.政府引导,市场运作
杭锦旗内现有乡村旅游产业基础较为薄弱,且发展阶段各异,相关政府部门的旅游投入能力有限,建议政府部门组建乡村旅游发展协调机构,制造良好的投资舆论,营造优越的乡村旅游投资环境,密切与相关投资企业合作,为企业提供便利条件,同时积极鼓励和扶持广大乡村居民参与乡村旅游的开发过程中,以此推动本旗乡村旅游的发展。因此实施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企业经营的现代旅游发展战略,这是本旗乡村旅游业发展的最佳选择。
2.优势互补,联动发展
杭锦旗区位优势明显,这就要求在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始终要把目光放在“河滨沙海草原”这一大的环境中,施行“捆绑发展”“联动发展”,要求杭锦旗各乡镇在乡村旅游项目开发上应从大区域来考虑,树立区域一体化思路,加强联合,共同发展,努力避免投资浪费和恶性竞争,以促进整体经济效益的提高。
3.强化形象,塑造品牌
为了提高杭锦旗乡村旅游的市场影响力,增强杭锦旗乡村旅游项目的吸引力,针对杭锦旗的乡村旅游产品特色,要着重完善乡村旅游产品体系,并在强化产品体系的基础上,加强乡村旅游的营销力度,更新营销手段,加大形象驱动的力度,强化整个杭锦旗乡村旅游产品的主打品牌效应,并进行个性塑造,积极提升乡村旅游地形象,尤其要在强化乡村旅游的体验性、文化性、生态性、参与性、休闲性、度假性的前提下,深刻挖掘杭锦旗乡村旅游的地域文化内涵,以鲜明的形象对游客产生强大的吸引力,实施强品牌发展战略。
4.永续利用,持续发展
道路交通安全连着各行各业,连着千家万户。20年来,县公安交通警察大队以“保畅通、保安全、防事故、少死伤”为目标,从单一的强制管理型向综合服务型转变,提高管理水平,加强安全管理能力。一是发挥职能,加强驾驶员管理。认真组织好驾驶员的培训、考试,切实抓好违章驾驶员的“回炉”,进行交通法规的再学习,职业道德的再教育,操作技能的再培训,心理能力的再养成,提高他们的文明交通安全意识。二是主动服务,加强车辆管理。结合我县山多地广、交通不便的实际,将机动车辆、摩托车的挂牌、保险、年检、过户及“黑车”、报废车的管理延伸到乡村,到乡村为群众办理车辆落户、检审手续,大大节约了农民群众往返县城的时间和食宿费用,受到农民群众的欢迎。三是加强路行管理。改变以往突击式、间歇性的管理为24小时不间断地管理,在各主要路段路口进行巡查,查处重点交通违法行为,预防和遏制交通事故,保护和减少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损失。同时,加大路面巡逻力度,勤上路,勤检查,勤询问,边治理边发现问题边建章立制,建立了一套路面安全管理的长效机制。
二、突出重点,完善客运交通安全联系户制度
摘要:全域旅游是指在一定区域内,以旅游业为优势产业,通过对区域内经济社会资源尤其是旅游资源、相关产业、生态环境、公共服务、体制机制、政策法规、文明素质等进行全方位、系统化的优化提升,实现区域资源有机整合、产业融合发展、社会共建共享,以旅游业带动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一种新的区域协调发展理念和模式。
关键词:全域旅游 全方位 立体化
过去说到旅游发展,主要就是景点发展。搞好旅游就是搞好景区景点内的事,在这种旅游发展观下,目的地城市(乡村)被分割成了一个“二元世界”――旅游者世界和居民世界,发展旅游主要是建景点、景区、饭店和宾馆,这种发展方式实际上是一种“景点旅游”模式。费农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认为:产品要经历形成、成长、成熟、衰退的过程,形成一个生命周期,这个周期会因不同国家的技术水平存在差异。从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着眼,我国旅游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在探索中不断前进。但传统的以抓点方式为特征的景点旅游模式,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现代大旅游发展的需要,在景点旅游的模式下,封闭的景点景区建设、经营与社会是割裂的、孤立的,有的甚至是冲突的,造成景点内外“两重天”;另一方面,政府部门做旅游规划和开发,也没有考虑到当地居民的需求。在景点旅游模式下,水利建设只是考虑防洪、排涝、抗旱,基本上不会顾及旅游用途与需求。全域旅游是顺应市场需求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新模式,是旅游业发展历程中的一个全新阶段,标志着我国旅游业已逐渐走向成熟。现实要求我们必须从现在的景点旅游模式转变为全域旅游模式,把一个区域整体作为功能完整的旅游目的地来建设,实现景点内外一体化,做到人人是旅游形象,处处是旅游环境。
发展全域旅游要建立“城市就是景区、乡村就是景区”的一元空间。城市(乡村)的基础设施、服务配套、标识标牌、民居建筑、园林绿化都要采用景区的标准,同样,景点内和景点周边的治理也要采用城市的标准,设立旅游警察、旅游法庭、旅游工商共治模式。因此,全域不仅是地理上的全地域概念,还是全领域、全民的概念,一个地方发展旅游不仅仅是服务旅游者,服务旅游经济,也是通过全方位地改善基础设施、服务配套等来服务本地居民,通过旅游产业链来拉动地方经济,真正实现对当地居民与外来游客的无差异化;发展全域旅游要变门票经济为产业经济。门票经济是景点旅游时代的标志,其发展结果就是景点门票的价格愈涨愈高,地方对门票的依赖愈来愈大。在全域旅游时代,景点门票低门槛应是未来的发展趋势,使收入从对门票的路径依赖转变为更多的二次消费和更多的食住行游购娱等地方综合消费,可以更大限度地发挥旅游业的综合经济拉动作用,通过“旅游+”使得门票经济变成产业经济;发展全域旅游要把“迁民”变“安民”。在景点旅游时代,很多地方在进行旅游开发时总想把景点变成“理想国”,动辄圈地为景,然后进行景区封闭,把景区内的原住民悉数迁出,或人为造成文化村镇空心化,景区内外两重天,加剧了旅游者世界和居民世界的隔离,使得地方老百姓尤其是原住民没有在旅游发展中获得相应的福利溢出,一方面极大地降低了旅游业的富民效应和扶贫效应,同时也造成了许多社会问题。在全域旅游时代,景区内外的边界变得模糊,福利外来游客和福利当地居民显得同等重要,我们既要保护当地的自然生态,也要保护当地的人文生态,景区、社区融合发展的社区旅游将是全域旅游时代的主流形式;全域旅游要求规划先行。景点旅游时代的地方旅游总体规划是部门规划,是专项规划,是城市(乡村)规划的辅助规划,全域旅游时代的地方旅游总体规划则应该成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行规划,在旅游规划的框架内制定城市(乡村)规划和其他专项规划。全域旅游总体规划除了应该包含上述3个主要内容之外,还应包括市政道路与基础设施的景观化、景点内外标识标牌的统一化、配套服务设施的标准化(比如厕所)、旅游线路与居民休闲路径的对接化等。
从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还应做到以下几点:一要在全域优化配置经济社会发展资源,充分发挥旅游业带动作用。比如,水利建设不仅要满足防洪排涝、灌溉功能,还要有审美游憩价值和休闲度假功能;交通建设和管理不仅要满足运输和安全要求,还应建设风景道,规划建设厕所等公共服务设施,提供完善的自驾车旅游服务;农业发展除了满足农业生产需要,还应满足采摘、休闲等需求;二要全域按景区标准统筹规划建设。实现景点景区内外一体化,以游客体验为中心,以提高游客满意度为目标,按照全域景区化的建设和服务标准,推进多规合一,从整体上优化环境、美化景观、优化旅游服务。三是要时刻保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全域旅游发展并不意味着大拆大建,不是遍地开花,更不是涸泽而渔。全域旅游发展依然要遵循可持续发展理念,全域旅游更多的体现在各部门协同,发挥“旅游+”的协同作用,更好地提升地域的景观价值和整体福利,而不是旅游资源的遍地挖掘。因此,全域旅游时代应更加坚守生态环保理念,控制性有序开发;四要紧紧围绕地方核心自然与文化特色,并在全域范围内不断凸显、强化、放大自身特色。旅游资源的重要特性之一便是不可移动性,这也是地方旅游特色的依托,全域旅游发展必须o紧围绕这一不可移动的核心旅游资源进行展开,在基础设施景观化、配套服务设施标准化、标识标牌统一化、民居建筑美化等可移动资源建设上防止简单模仿,坚守不可移动的核心特色。
一、乡村旅游的发展历程
乡村旅游起源于19世纪中期的欧洲,被普遍认为是一种阻止农业衰退和增加农村收入的有效手段而在全世界各地迅速推广。1863年,托马斯库克组织了到瑞士乡村的第一个包价旅游团。1865年,意大利“农业与旅游全国协会”的成立标志着现代乡村旅游的诞生。20世纪60年代以来乡村旅游快速发展,在欧美国家己经成熟发展为规模巨大的产业。进入20世纪90年代,在世界旅游组织和其他国际组织的大力推动下,乡村旅游作为生态旅游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开始向发展中国家推广。目前,乡村旅游己成为现代世界旅游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显示出良好的发展前景。
我国的现代乡村旅游起步较晚,20世纪50年代开始萌芽,20世纪80年代末期才逐渐兴盛起来。伴随着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置身激烈竞争旋涡中的人的精神不堪重负,人们的呼吸急促、心跳加快,甚至崩溃。在这样的情况下,远离城市、远离污染、远离竞争、回归自然、寻找休闲的生活方式便成为人们生活的急切需求,愈来愈多的城里人到乡村去寻找属于自己的“世外桃源”。1998年,我国国家旅游局推出“吃农家饭、住农家院、做农家活、看农家景”,全国各地掀起了一股乡村旅游的热浪。21世纪初,国家旅游局又推出各主题年活动,乡村旅游也得到了大力发展,出现了一大批具有鲜明乡土特色和时代特点的乡村旅游地与乡村旅游区。正是因为乡村旅游对于繁荣乡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就业等方面具有积极的意义,所以乡村旅游的发展已经引起了国内外旅游界和学术界的高度关注。2006年中国乡村旅游的主题口号是“新农村、新旅游、新体验、新风尚”,2007年的口号是和谐城乡游,这些都大大地推进了乡村游,己经渐渐成为旅游业的新亮点。
二、我国乡村旅游市场营销现状
1.产品开发项目单一、城市化、粗放型经营
目前,我国乡村旅游的主体方式是观光旅游,丰富的农业旅游资源未得到充分的开发与利用,对其深度的挖掘不够,使活动形式过于单调,落入了“春季赏花、秋季摘果”程式化活动中。由于乡村旅游供给尚处于卖方市场阶段,导致乡村旅游开发者片面追求效益,不顾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和破坏,过分依赖非自然的技术手段,大兴土木使其城市化、人工化,从而失去了浓郁的乡土气息。忽视游客的满意度、旅游形象塑造和长远发展设计,缺乏创新设计和文化品位的乡村旅游产品,损害了游客的旅游感受和乡村旅游的形象,从而大大影响了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2.采用低价的产品渗透价格
我国的乡村旅游在知名度、资金实力方面相对于风景名胜区都处于弱势,目前,我国开发的乡村旅游多是处于城市近郊或者景区(点)附近,其客源以城市周末、节假日休闲度假游客为主,家庭出游的比例大,主要出游形式为散客旅游,需求弹性大,对价格敏感性较强,所以在价格方面以低价为主,采取慢速渗透策略。
3.营销意识不强,营销手段落后
我国乡村旅游目前的销售尚不成体系,农户的自我销售意识不强,我国不少地方现在仍存在着“先等当地旅游发展起来,再拿钱来宣传促销旅游”的落后观念,难以引起人们特别留意,更不用说形成一套属于自己的预定和销售系统了。由于没有形成有序的横向和纵向的网络体系,使开发乡村旅游的地区与当地或周边大城市的旅行社、附近的知名景区(点)联系不密切,没有形成整体营销。很多地方的乡村旅游经营者和从业人员以当地农民为主,文化水平较低,缺乏先进的营销知识,致使乡村旅游营销缺乏系统性,营销方式毫无新意。目前,我国乡村旅游的经营者多依靠传统方式招徕游客,采用最多的宣传促销手段是发传单或发名片。有少数经营者在互联网上设立了宣传网页,取得了一定的营销效果,但由于网页的知名度有限,再加上信息量少、功能简单等原因,还无法对乡村旅游形成强有力的支撑。这就使得乡村旅游的经营者和旅游者双双蒙受效率损失。
三、营销创新是实现乡村旅游发展的必然选择
1.激烈的市场竞争
随着激烈的市场竞争,旅游市场越来越细分化,旅行社经营进入微利时代。面对微利,使旅游促销更加专业,原来促销是单打独斗,各唱各的曲,各拉各的调。现在是集中促销,既节省成本,又容易出效果。从目前来看,进入到营销主导时代的我国乡村旅游业必须用科学、先进的旅游市场营销来武装自己,把现代先进的旅游市场营销理念引进中国乡村旅游事业。
2.绿色营销的市场需要
农村是受污染和被破坏较轻的地方,恰是人们向往“绿色”的最好去处。现在中央全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而乡村旅游正是这个精神的强大推动力。耕地广阔,提供纯天然无污染的绿色食品。环境优美,一些乡村处在山区里,远离现代的污染,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乡村开展绿色营销有着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生态优势、可持续发展优势。
3.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可持续发展是指一种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乡村旅游的发展要走新路,就是要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必须改变先污染后治理的被动局面,必须在加快发展中坚定地走生态经济、和谐发展之路。这就要求企业放弃传统的工业时代营销做法,实行“洁净化”生产,探索新的营销方式,即进行营销创新。
四、乡村旅游市场营销创新
1.乡村旅游市场营销观念创新
观念创新是乡村旅游市场营销的先导。 2l世纪的我国乡村旅游市场应追求与21世纪相适应的新营销观念:(1)乡村旅游营销的亲情观。亲情的乡村旅游营销观念强调把游客当“朋友”或“亲人”,通过“农家乐”的形式,吃农家饭,住农家,参加农活劳动建立一种新型的亲情关系。;(2)乡村旅游营销的知识观。乡村旅游应当集学习知识、考察、娱乐于一体,对游客起着拓宽视野和增长见识的作用,尤其对于青少年学生,知识的乡村旅游为游客提供了一种深入了解农村、农业和农民的途径。(3)乡村旅游营销的绿色观。绿色营销观念强调经营者在营销活动中要把市场需求与环境保护有机的结合起来,大力开发绿色产品,尽量减少乃至消除环境污染所造成的危害。要努力探索发展旅游与保护生态环境之间的内在规律,杜绝破坏性开发。
2.乡村旅游产品创新
全力打造富有特色的乡村旅游产品,是发展乡村旅游的第一要务。旅游资源的同质化,导致旅游产品的同类化现象普遍。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愈是乡土的愈是有个性,愈是本土的愈有特色。因此,对乡村旅游产品开发时,应更多地糅入地域的乡村民俗、怀旧的节事、农事农活、家乡菜等乡土化的素材。在实施产品策略时,必须采用新思路、新方法, 提升产品的质量。
3.体验营销
旅游业的本质是出售体验和旅游经历,乡村旅游者期待的是不仅能观光,而且能有乡村生活的经历。如“做一天茶农”、“当一天农民”。因此,乡村旅游产品在设计时要注重体验、度假、休闲等生活元素的摄入。实现乡村旅游的体验营销,应该从主题提炼、体验线索设计、场景设计、体验氛围营造、活动策划和体验过程等方面入手。其中,主题是体验的基础和灵魂,主题鲜明的旅游产品能充分调动消费者的感觉器官,使之留下难忘的经历,强化旅游体验;活动是主题的载体,没有好的活动项目的支撑,美好的体验只能成为泡影;在主题鲜明、活动丰富的基础上,对乡村旅游产品的场景、氛围等细节加以强化,才能让游客的美好体验成为现实。
4.口碑营销
乡村旅游口碑营销是指乡村旅游产品供给方或经营者运用各种有效手段,引发顾客对该乡村旅游产品的品质、服务及企业形象的谈论和交流,并激励顾客自发地向其周边人群介绍和推荐的旅游市场营销方式。 正所谓“金奖银奖不如客户的夸奖,金杯银杯不如客户的口碑”。(1)“员工和顾客是上帝”,“先有员工的满意,才有顾客的满意”。一线员工与游客接触的时间最多,也最了解游客的需求,他们的服务态度、服务知识和服务技能直接影响到游客的体验和感受。因此,要使员工向游客提供满意的服务,旅游企业就必须首先把员工当作自己的顾客,搞好内部营销,使员工掌握必要的服务知识和服务技能,为游客提供优质的服务。要对员工进行口碑传播培训,使之掌握口碑营销技巧;要注重收集口碑传播信息资料,整理成《口碑传播信息手册》,并不断更新,使员工有信息可传播,有标准可参照。 (2)创新“4C”道路。20世纪80年代,美国企业营销专家劳特朋(Lauterbore)针对4P理论存在的问题,提出营销的4c理论,4c即Consumer(消费者)、Cost(成本)、Convenience(便利)和Communication(沟通)。4C理论的关键在于真正重视消费者的行为反应。4C理论的提出,使市场营销从过去的“消费者请注意”的模式(4P)转变为“请注意消费者”的模式(4C)。当旅游者感知的产品或服务的质量超过其心理预期时,旅游者就会主动成为该产品和服务的正面口碑传播者。旅游者满意程度越高,其口碑传播的积极性越强。反之,当旅游者感受到的产品质量或服务品质远低于心理预期,则可能引发负面口碑。
5.网络营销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信息的网络化,旅游业与互联网的结合使乡村旅游网络营销成为了可能。互联网是一个规模巨大的信息和服务资源。可以说互联网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在全世界范围内的人们可以互通信息,交流思想,又可以获得各个方面的知识、经验和信息。目前有些地方的乡村旅游还是“羞羞答答的玫瑰静悄悄地开”,仅仅靠“回头客”及口碑传播,影响小,见效慢。所以应该利用互联网发展乡村旅游,也可以建设地方性的乡村旅游网站,真正实现资源共享。
参考文献
[1]李国振:旅游营销管理[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3
[2]刘志远 林云:旅游营销策略[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1
[3]高谋洲 李红岩:我国乡村旅游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商业研究,2006 (21)
[4]杨达源等:乡村旅游开发理论与实践[F].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of villages and small towns construction, representing China's rural economic development direction, and it requires a strong economic basis as the basis, and at the same time, it requires the perfect, reasonable bourg program for guidance. Therefore, prepare a good bourg program design scheme to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town is very important.
Keywords: bourg program; Design project; explore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形式多样化发展,农村经济发展迅猛,促使社会经济活动和农村人口越来越多的向中心村、集镇、小城镇集中,加速了村镇发展建设的步伐。村镇的发展成为我国城市化进程中最重要的促进力量。
2村镇规划的发展趋势
村镇规划走过了一个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从基本空白到逐步完善的历程。同时,我国村镇规划始终处在一个动态的变化之中,它随着发展背景的变化而不时调整。就上文的四个阶段而言,我们可以发现村镇规划发展的几个趋势。
1.1背景:从城乡分割走向城乡统筹
背景变化最明显的特征就是从城乡分割走向城乡统筹。这并不是否认原有的规划缺乏统筹思想,但是真正的城乡统筹发展需要强大的经济实力作为支撑,也即是有工业经济的成功积累。若是积累达不到一定的程度,城乡统筹也只是“纸上谈兵”。我国近年来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尤其是东部沿海地区已具备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乡村的经济和社会前提,这也为村镇规划向镇规划和乡村规划转变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1.2目标:从单一走向多元
从村镇规划的发展历程不难发现,其初衷主要是为了保护耕地和规范建设,其后涉及到经济发展、保护环境和历史文化遗产等目标。伴随着当前规划成为政府重要的公共政策之一,村镇规划的目标又扩展到资源调控、乡村建设、公共安全和公共利益等多个领域。它成为政府实现总体及阶段目标的有效调控工具之一,内容也在不断的充实、完善。
1.3视角:从个体走向区域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决定了村镇规划的视角必然是从关注个体村庄转向区域协调,从单个的镇区规划、村庄建设规划,到镇域居民点、空间等资源的统筹考虑。在我国的东部沿海地区,随着工业用地需求紧迫性的凸现,村镇合并力度加大也是使村镇规划从个体走向区域的一个有力体现。再者,近年来县市域统筹规划的运作让村、镇布局提升到与城市在一个层面共同协调的地位。
1.4范围:从全面铺开走向重点有序
村镇规划范围最初是局限在个体行政辖区之内,其在小范围之中追求“五脏俱全”的思想导致在每个乡镇规划中工业区、污水处理厂等功能的“遍地开花”,这不仅带来了土地等资源的浪费,还造成了乡镇之间的恶性竞争。随着村镇规划的日渐成熟,通过行政撤并、用地整合等措施,规划根据资源禀赋、发展条件等因素将用地、资金等有限资源更加有序地投入到乡镇发展中去。这也能在乡村工业从自发产生到无序蔓延,再到村庄原则上禁止设置工业用地,甚者先前的有些城镇也因撤并丧失了发展工业的机会的变迁中体现出来。
2村镇规划存在的问题
2.1 忽视小城镇建设
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支持小城镇发展的积极性很高,但是扶植的政策措施协调性不够,扶植的资金分散,没有形成推动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合力。缺乏有效的分类指导政策和措施,城镇的职能和目标定位不够明确,发展重点不突出。小城镇建设相互攀比、重复建设、产业同构的问题比较严重。小城镇建设的管理机制也不能适应各地实际发展和城镇化的要求。
2.2忽视村镇基础设施建设
有许多干部非常热衷于统一发放“农宅标准图册”,国家部委发,省里也发;大城市发,小城市也发。许多图册完全忽视了农民收入的差别化,完全忽视了不同地方的民居特色,也完全忽视了传统民居的节能特性。不论是陕西的窑洞、山西的半窑洞,还是徽派建筑,这些传统农居因充分利用了浅表地热能,冬暖夏凉,非常节能。而现代农居标准图册看上去很漂亮,但是并不节能节材。
2.3生态环境形势严峻
不少村镇依托过境公路搞“摊大饼”扩张,结果造成“十里长街、一字排开”的不良景观。各个村庄的人群构成、历史演变、文化发展的过程不同,文化底蕴也不同,从而形成了各自的传统习俗、人文风格和地方特色,这就村镇的地域性。但是部分村镇建设存在雷同,缺乏自身资源条件、自然景观、乡风民俗、历史文化背景和经济发展水平等个性特征,给人以‘制制像城镇,镇镇像农村”的感觉。另外,部分村镇的废气、噪声、水体污染问题严重,居住环境日趋恶化。究其原因,①—些地区为了能发展经济,不惜走上了“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不管是什么类型的工业都敢要,而自身又没有严格的三废处理相配套,结果地方经济是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在环境方面却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这种以牺牲生态利益换取眼前的利益和发展速度的做法在一些地区不在少数;②部分村民素质不高,喝上干净的自来水后,认为河流与自己没什么关系了,不注意保护身边的河流,甚至把河流当成了垃圾堆,什么东西都往里丢。
3村镇规划的设计方案
3.1合理布局
编制一套合理的村镇布局体系,是新农村村镇建设的框架性蓝本,合理确定框架内的布局结构,是村镇规划编制的先导。在这个布局体系中,要充分考虑自然条件、历史沿革、人口规模、经济基础、发展前景、生态安全等因素,合理确定小城镇和中心村的空间布局,并根据村庄分布状况和相互依存关系,预测合理的农村人口容量,通过改造镇中村、拆除空心村、撤并行政村、合并自然村,建立合理的镇、中心村、基层村布局体系,构建人口相对集中、土地集约利用、方便生产生活的村镇空间结构。
3.2注重生态环境保护,提高村镇环境质量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经济增长和村镇建设的基础和条件。长期以来。在村镇建设发展过程中,对生态环境问题重视不够,甚至是掠夺性开发利用资源,往往是以污染、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发展经济,大量存在土地、能源、水资源配置和利用不合理,导致当前我国部分村镇环境不断恶化。大力发展少污染、无公害的特色产业,把产业结构的调整放在重要位置上,坚决淘汰国家明令禁止的五小工业,从当地的客观条件出发,合理确定经济发展方向。培育无污染的合理支柱产业为重点,着力发展特色经济。此外,还要充分利用各自的风景名胜及人文景观。合理开发旅游等特色资源,注意国土流失,避免破坏性建设。
3.3搞好民居建筑设计,满足生产生活需要
农民的居住条件的改善,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标准。目前,农村居住环境一般风格单调、功能单一,往往缺乏正规的规划设计,条件较差。要在新农村建设中改变这一局面,农村民居必须注重规划设计、节约能源、加强科技含量。按高中低档为农民免费设计各种户型的住宅,满足不同类型农民的建房需要。在安排住宅类型时,要符合现代住宅理念,内部结构、大小高低、通风、采光、保暖等方面都要实用,同时要考虑农村住房的美观,使之具有现代气息,并体现田园风光。
3.4完善基础设施
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是新农村建设和发展的支撑条件,是提升人居环境质量的重要内涵。按照城镇化标准和统筹兼顾、统一规划、适度超前的要求,必须加快建设与新型乡镇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完善镇村道路和公交、供水、供气、供暖、电力、通讯以及污水、垃圾处理等设施。放宽对民间资本投资城镇基础设施、公用设施的限制,实现新型乡镇建设投资主体多元化、项目经营企业化、设施享用市场化。综合运用税收、补贴、参股、贴息、担保等手段,鼓励以公有民营、民办公助、股份制和农民自愿筹资等多种形式投资参与新型乡镇基础设施、公共设施及功能区的建设和运营。鼓励以股份制、合资、独资等形式成立专业公司,以政府特许经营方式承包市政维护、污染治理、环卫清扫、垃圾收集运输、绿化养护等任务。
总结
村镇的规划设计是一项多样化的系统工作,它涉及到方方面面。所以我们必须要采取科学创新手段来务实工作,改变传统观念,继续深化和完善其内容和方法,并加强村镇规划管理,使村镇规划设计确实对村镇建设起到指导作用。
参看文献
[1] 高文利.中国村镇现代化建设与县域经济发展[J].建设科技,20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