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微观经济学核心思想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Keywords:microeconomics;theoreticalapplication;accountingfield
中图分类号:F0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8)01-0187-02
0引言
微观经济学最早发源于西方,二十世纪初才渐渐传入我国。微观经济学理论的中心问题就是价格问题,并且主要研究个体或者个人的经济行为。微观经济学对所有权状况以及资源配置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并且在学术研究的深入下,微观经济学理论逐渐被广泛应用于实际的经济问题当中,例如:会计、金融、人力资源等。当前,着重讨论微观经济学理论在会计学领域中的应用。
1微观经济学理论研究
微观经济学又称小经济学,即所谓的个体经济学,是现代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的分支,主要是研究以个体或者个人为单位的经济行为。在此基础上,还深入研究了现代经济社会中的市场机制和资源配置,并且提出了微观经济学理论对市场失灵的看法和纠正,积极关心社会中的个人和个体的经济过程。总的来说,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中心思想就是使资源能够得到充分的利用。其中,微观经济学的内容非常广泛,主要包括了均衡价格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者行为理论、成本理论、市场均衡理论、分配理论、一般均衡理论、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等。
微观经济学理论的研究方向主要是市场中个体的经济行为,其中包括单个家庭、单个厂商和单个市场的经济行为以及相应的经济变量。总的来说,微观经济学的本质问题就是对于资源如何配置的问题,并且能够解释如何利用有限的资源,进行合理科学的优化配置,来尽可能的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和消费的欲望,从而提高人们在生产方面的作用。在微观经济学中,不论是消费者理论还是生产者理论都是根据资源优化配置联系在一起的,而市场理论也充分的证明了政府无形的手的有效性,同时也讨论了市场失灵与政府的关系。在微观经济学主体中,主要包括了消费者理论、生产者理论、福利经济学、市场失灵等模块,这样分析就可以大体得出微观经济学的脉络。微观经济学从资源稀缺的方面考虑,认为所有个体和单位的经济行为准则都应该在充分利用有限资源的基础上,并且使有限资源能够得到合理的优化配置,从而获得最大的效益。当然,要想获得最大的效益也必须考虑个人和单位所需要的条件。在商品和劳务市场上,消费者及其家庭都要根据各种商品不同的价格来进行选择自己适合及偏爱哪一种产品,在自己有限的收入的条件下,能够有能力购买该商品,并且获得一定的收益或者说能够满足自己一定的需求和欲望。消费者及其家庭对商品的选择过程和结果都会影响商品的价格,而市场价格又处于一个波动的范围,因此,市场价格的变动又会对商品的生产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各种商品及其劳务都是由厂商决定的,因此厂商是商品的供给者,厂商的目的就是在于利用最小的投资和成本生产出最大的产品量,从而获得最大的收益,促进厂商的发展。一般来说,厂商的决策又会影响到生产要素,即生产要素在市场上的价格变动,从而间接的影响到家庭及个人的收入。不管是家庭和个人还是厂商都是根据市场的变化来执行最终的决策,也是这种决策在市场上通过供求关系表现出来,通过价格变动进行有效的协调。因此,微观经济学的最终任务就是研究市场机制和作用,均衡市场价格,考察市场机制是怎么通过个体和单位来进行资源最优配置并且取得一定的效益。微观经济学也是市场机制的经济学,以价格变动为中心,称为价格理论。除此之外,微观经济学还考察了市场机制失灵,政府是如何发挥其作用进行有效干预。例如:在经济学历史上,马歇尔计划,马歇尔的均衡价格理论和凯恩斯主义都充分的说明了政府的干预对市场机制的影响和作用。
2微观经济学理论在会计学领域中的应用分析
2.1产权和市场失灵在会计学领域中的应用
根据上文所述,在微观经济学的原理中,市场理论在理想的假设条件下对市场资源进行最优化配置,以便达到最大程度的收益。但是,在现实情况下,那些理想的假设条件往往是不存在的,所以市场机制也不能够正常运行,也不能达到有效的资源配置,实现最大收益,同时也导致了生产资源配置的市场失灵。一般来说,最严重的市场失灵源于有限的资源不能配置和资源的产权不够明确,产权理论的相关专业研究人员表明市场机制正常作用的基本条件就是明确产权,使产权能够明确并且可以转让。产权是有效利用、交换、保存、管理资源对资源进行投资的先决条件。产权理论表明,私有企业的常人有权享有剩余的利润,并且利用激励机制去不断提高企业的效益。没有产权的社会是一个效率低下、资源得不到优化配置的社会。当然,能够保证经济高效发展的产权具有明确性、专有性、可转让性、可操作性。
合理利用产权原理,能够清晰分析出企业中会计造假的一定原因。从企业的产权关系来看,我国国有资产处于一种特殊的状态下,整个企业没有明确的投资主体,也没有实现权利、义务和责任的统一,更沒有使资产、人、事之间进行合理规划的管理。由于产权关系界限的模糊,绿色会计理念应运而生,所谓的绿色会计就是将会计要素记录到会计报表中。绿色会计可以根据自然资源的特殊性,利用机会成本、边际成本等理论,采用成本和效益的分析法来进行会计表达。绿色会计的重点在于会计报表的记录上,只有进行严格的绿色会计披露,才能有效的对企业的资本支出和收入进行记录,并且综合分析。
会计市场的交易行为是一种特殊的商品交易,即会计信息的交易。会计市场出现市场失灵的现象主要有三个原因,包括:会计信息的公共性;会计信息的外在性;会计信息的不充分性。其中,会计信息的公共性,就是指会计信息在一定范围内属于公共物品,可以供所与人使用的东西。会计信息的公共性在证券市场上表现的尤为突出。另外,会计信息的外在性,也叫做外部经济的影响性,是指一个经济行为对其他的经济行为造成的影响。最后,会计信息的不充分性是指市场机制提供的信息,对交易事项能够有所帮助的信息要素。由于会计信息的特点和属性以及市场本身所具有的不完善机制,就要求政府必须进入会计市场并且充分发挥其作用,弥补市场的不足,保证经济的稳定发展。
2.2委托在会计学领域中的应用
在会计学领域中,委托关系是从事某种活动而产生的一种契约关系。在经济生活中,主体是人们,因此,在互相依存的经济整体中,需要某一个决策者做出相应的决策并且彼此产生影响。而在经济生活中最典型的就是委托关系。委托关系在会计学领域中的应用主要分为两个部分:第一,是与财务会计相关的委托关系;第二,是与管理会计相关的委托关系。在管理会计中,通过各个单位、成员和委托关系来充分发挥会计的作用。委托在会计理论中的作用主要有两方面,第一是表明了会计学在激励机制中的重要性以及对会计信息方面的能动作用,激励问题在委托中处于核心地位,包括了对人的激励,也包括了对委托人的激励。只有在委托人和人之间进行合理的激励,才能在最大程度上提高双方的经营成果,达到最大收益,实现双方的共同目标;第二是在会计的相关制度中强调的风险分担的重要性,委托具有分享原则,也就是委托人与人之间必须共同承担风险和收益。但是,风险一般具有不确定性,所以很难被人们所预测或者控制,一般都是在人们完全没有预测的情况下发生。所以,当委托人把经营风险交给人时,要积极调动人的热情,不能对人实施压力作用,使人心理发生变化。正确的做法就是使风险和收益之间达成科学合理的平衡。另外,委托关系在管理会计中的具体应用有责任预算的编制、内部转移价格的确定、间接费用的分配、责任中心的业绩考评。总的来说,委托就是将左右着的资产根据其意愿和相关的条件委托给人经营,实质也展示了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的事实。
3结束语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稳定发展,对经济的学术研究力度也在不断地加深,不管经济是衰败还是繁荣都属于一种经济现象,并且反映了一定社会的经济程度和经济发展状况。学术领域间存在着相互交融的现象,对于不同的经济情况和现象有着不同程度的融合和相互作用,在新形势下,微观经济学理论在会计学领域中更是相互作用、互相影响,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并且得到了广泛的运用。
作者:周一然
参考文献:
[1]陈淑华.会计信息的经济学分析[J].财会通讯,2010(06).
[2]王铁林.论会计信息质量研究与信息经济学理论的借鉴与融合[J].财会研究,2010(05).
[中图分类号] R271.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7)05(a)-0100-05
Clinical observation of nourishing kidney and heart, dispersing stagnated liver qi method cooperated with abdominal four points embedding therapy in the treatment of perimenopausal syndrome and its influence on the levels of sex hormone
LIU Jimei1 WU Yanshu2
1.Department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Yulin Second Hospital, Shaanxi Province, Yulin 719000, China; 2.Department of Pharmacy, Yulin Second Hospital, Shaanxi Province, Yulin 719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nourishing kidney and heart, dispersing stagnated liver qi method cooperated with abdominal four points embedding therapy in the treatment of perimenopausal syndrome and its influence on the levels of sex hormone. Methods One hundred and fifty patients with perimenopausal syndrome treated in Yulin Second Hospital from June 2015 to June 2016 were divided into treatment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by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with 75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given nourishing kidney and heart, dispersing stagnated liver qi method combined with abdominal four points embedding therapy,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Kuntai Capsules + Xiaoyao Pills, 4 weeks was as a course, both groups were treated for one course. The modified Kupperman scores (KI) and the levels of serum 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 (FSH), estradiol (E2), lutropin (LH) of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and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the two groups after treatment for 1, 2, 3 course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KI scores of the two groups after treatment were all lower than those before treatment,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the levels of FSH, LH of the two groups after treatment were lower than those before treatment, the levels of E2 were higher than those before treatment,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after treatment for 1, 2, 3 courses, the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s of treatment group were better than those of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Conclusion Nourishing kidney and heart, dispersing stagnated liver qi method combined with abdominal four points embedding therapy in the treatment of perimenopausal syndrome has satisfied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s, the security is high, the side effects are less, which may be related to decreasing the levels of serum FSH, LH and increasing the levels of E2.
[Key words] Perimenopausal syndrome; Nourishing kidney and heart, dispersing stagnated liver qi method; Abdominal four points embedding therapy;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Sex hormone
围绝经期综合征(perimenopausal syndrome,PMS)是指妇女在绝经前后由于雌激素水平下降而引发的以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代谢障碍为主的临床症候群,表现为潮热、汗出、情绪激动、月经紊乱、心慌、胸闷、气短、失眠等[1-2]。本病的发病率占绝经期妇女的50%~80%,且逐年呈上升趋势,发病年龄呈年轻化趋势,病程持续时间较长[3]。如不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后期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给社会及家庭带来巨大的经济压力。现代医学研究发现[4-5],PMS女性的雌激素水平、雌激素受体及单胺类神经递质的活性和含量都有较为明显的变化。西药治疗虽在短暂时间内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但从长远来看,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较多。因此,越来越多的患者开始寻求副作用少的中医和埋线治疗。本研究根据腹部经络学原理穴位埋线并配合经方辨证滋肾养心疏肝法,观察PMS的临床疗效,并研究发病的生物学机制,探讨雌激素水平变化在PMS中的诊断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陕西省榆林市第二医院妇产科2015年6月~2016年6月因PMS就诊的患者150例,年龄40~58岁,平均(48.67±8.29)岁;病程0.8~2年,平均(1.23±0.87)年;绝经前83例,绝经后67例。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妇产科学》[6]中关于PMS的诊断标准:①年龄40~60岁;②出现月经紊乱≥3个月或停经;③临床表现为潮热、烦躁、盗汗、失眠、关节疼痛等症状;④激素检查血清雌二醇(E2)降低,促卵泡激素(FSH)、促黄体素(LH)升高。中医诊断标准参照1997年《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7]中肝肾阴虚、心肾不交的证候标准。纳入标准:①符合中西医诊断标准;②年龄40~58岁;③改良的Kupperman评分(KI)≥10分者[8];④近1个月内未采取任何药物治疗;⑤本研究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家属自愿参加试验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合并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及肝肾系统疾病;②原因不明的阴道不规则出血,且未治愈者;③原有精神、神经类疾病无法配合者;④因各种原因无法判断或临床资料不全者。遵循随机对照原则,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75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治疗组给予滋肾养心疏肝法配合腹四穴埋线治疗,对照组给予坤泰胶囊+逍遥丸,4周为1个疗程,两组均治疗1个疗程。
1.2.1 治疗组 ①滋肾养心疏肝法处方:柴胡20 g、黄芩15 g、半夏15 g、龙骨30 g(先煎)、牡蛎30 g(先煎)、板15 g、女贞子15 g、五味子15 g、远志15 g、白蒺藜15 g、当归15 g、白芍15 g、甘草6 g,用法:水煎,每日1剂,分服3次,4周为1个疗程。②腹四穴埋线治疗,主穴:中脘、天枢、气海、中极;配穴:汗多加大椎、三阴交;失眠加内关;疲乏腰困加足三里;关节酸痛加筋缩。选用器具:穴位埋线针是由扬州市华宏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的9号一次性无菌埋线针,产品标准为ZX09;蛋白线选用扬州市智象医疗用品有限公司生产的7号无菌医用蛋白线;埋线包选用由广东宏瑞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的一次性换药包,产品标准为A59422010734。具体操作:穴位埋线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嘱患者先仰卧,暴露腹部,术者用押手揣摩埋线穴位,然后标记并定位,戴无菌手套及口罩,打开备用埋线包,将已准备好的蛋白线(各穴位埋线的长度取决于肌肉的厚薄)用生理盐水浸泡约1 min后用无菌镊装入一次性9号无菌埋线针,透皮进针速度要快,待患者出现酸、麻、胀、痛等针感时,轻而缓慢地推针芯,将蛋白线埋入穴位内,然后快速退针,用无菌棉签按压针孔数秒,每10天治疗1次,连续治疗3次。治疗后前2 d嘱患者禁洗澡,忌食辛辣刺激之品,避风寒,畅情志。
1.2.2 对照组 ①坤泰胶囊(贵阳新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0.5 g/粒,产品批号:140408),每次4粒,每日3次,4周为1个疗程。②逍遥丸[百善唐威(沧州)药业有限公司生产,6 g/粒,产品批号:327622],每次3粒,每日3次,4周为1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①采用KI评分法[8]判定患者临床症状的严重程度,包括潮热汗出、烦躁、失眠、耳鸣、感觉异常、骨关节痛、头晕、抑郁、乏力、心悸等临床症状,给予系数1~4不等;每种症状的严重程度分为无、轻、中、重,其程度因子也以数字表示,即无症状为0分;症状很轻,偶尔出现为1分;症状中等程度,时轻时重为2分;症状持续出现,主观感受较重为3分。每项症状的系数与程度因子乘积之和即为KI值[8],并用KI值判定疗效,KI值越高表明症状越严重,总分最高可达51分。KI比=治疗后KI/治疗前KI×100%。显效:KI比50%。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1、2、3个疗程的疗效。②空腹取前臂静脉血,分离血清,4 h内送检。外周血中E2、FSH、LH的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试剂盒(南京森贝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批号20146301)检测。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比较采用秩和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KI评分比较
两组治疗后KI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且治疗组治疗后K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2.2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FSH、E2、LH水平变化比较
两组治疗后FSH、LH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E2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且治疗组治疗后FSH、LH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E2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3。
2.3 两组治疗后1、2、3个疗程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后1、2、3个疗程,治疗组的临床疗效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4。
3 讨论
现代医学认为PMS发生的机制主要有激素说、免疫说、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说、自由基说等[9-10]。实验研究发现[11-12],雌激素τ谥心曷殉睬谐大鼠具有抗抑郁的作用,雌激素水平的下降、孕酮调节功能丧失及雌激素受体数量减少很容易造成PMS妇女中枢和周围的单胺类、鸦片类神经递质浓度发生改变,最终导致植物性自主神经系统和精神症状发生紊乱引发各种临床症状。相关病理研究显示[13-16],卵泡对垂体分泌的LH、FSH敏感性下降,引发E2分泌减少,从而使雌激素对垂体的负反馈作用减弱,导致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失调,进而引发机体内微环境改变,产生神经功能紊乱的临床症候群,血清检查以FSH、LH水平增高和E2水平下降为主,这同时也是卵巢功能减退的一项重要标志。
PMS归属于祖国医学“绝经前后诸证”“百合病”“脏躁”等范畴,绝经属于女子正常的生理功能现象,《黄帝内经》云“女子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这与肾-天癸-冲任-胞宫生殖轴日渐衰老密切相关。从病因病机特点来说,主要以肾虚为本,而“女子以肝为先天,以血为本”,历经孕胎产等累及伤及肝血;田珍等[15]认为冲任二脉失调是PMS各种症候出现的重要原因,冲任二脉是渗灌气血、濡养胞宫的重要经脉,任脉为“阴脉之海”,有“主胞胎”的作用;冲脉为“十二经之海”“五脏六腑之海”“血海”,有溢蓄全身气血的作用,由此可说冲任是妇人的“生养之本”,从现代医学角度来看[17-20],中医理论中肾-天癸-胞宫与现代医学中的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具有相关性,主要表现在任脉的上级是丘脑下部-脑下垂体系统,丘脑下部-脑下垂体系是五脏六腑的中枢,也是经络系统的中心。
滋肾养心疏肝法是笔者基于祖国医学对PMS病因病机充分认识的基础上,在临床治疗中发现的重要理论,该方中柴胡、黄芩、半夏、龙骨、牡蛎为柴胡龙骨牡蛎汤加减,具有调达少阳枢机、潜镇安神的功用;龟板为血肉有形之品,具有滋阴、潜阳、补肾、健骨之功;女贞子补益肝肾;五味子、远志交通心肾;白蒺藜平肝解郁,养心安神;当归养血补血;白芍柔肝止痛。全方共奏滋肾养心疏肝安神之功。药理学研究发现[21-23],滋肾养心疏药物具有调节内分泌功能紊乱、调节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和交感-肾上腺髓质及交感肾上腺皮质系统功能的失调、调节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系统的作用。
穴位埋线集针刺效应、放血效应、埋针效应等于一体,具有针和刀的双重作用,是目前临床中一种较为成熟的外治方法,其疗效确切,治疗间隔长,患者依从性高,能顺应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发展[24-26]。腹四穴是基于腹部经络学理论所选的中脘、天枢、气海、中极四穴,中脘为胃之募穴,是任脉、小肠经、三焦经及阳明胃经的交会穴,是六腑元气汇聚所在,具有补气化血、疏肝理气之功效;天枢为大肠经募穴,理气通瘀作用较强;气海为任脉之穴,刺激气海穴具有消炎镇痛、提高免疫力之功效;中极为膀胱募穴,任脉与三阴经交会穴,调节肾与膀胱的脏腑功能;四穴共奏疏肝、理气、培补元神之功。笔者认为埋线治疗PMS的主要机制在于:①调节女性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和交感肾上腺皮质两大系统,调节内分泌的紊乱;②蛋白线在穴位的吸收过程能够产生持续、柔和的刺激,调节神经体液,对PMS卵巢功能的衰退起到调节,这主要与机体“肾藏精,主生殖”相关。
本研究中,两组治疗后KI评分均降低,说明两组治疗均有效果,但治疗组更低;围绝经期最大的变化是内源性雌激素功能减退,导致FSH、LH敏感性下降,引发E2分泌减少,减弱或解除了雌激素对垂体的负反馈调节,使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失调,引发机体内微环境改变,在治疗中通过滋肾养心疏肝法配合穴位埋线,调节机体阴阳失衡,降低FSH、LH水平,提高E2水平,同时也说明FSH、LH水平变化与临床症状呈正相关;E2水平变化与临床症状呈负相关;在临床疗效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腹四穴埋线治疗能调节脏腑气血功能,刺激相应经络,调节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平衡,从而从根本上防治PMS引发的一系列并发症。配合中医药具有全方位、多层次和多环节的治疗特点,符合针药结合治疗理念,起到较好的靶向治疗作用,且该结合治疗方案符合现代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和社会发展的健康需要,患者依从性高,疗效满意,同时也为本治疗方案提供了循证医学依据。
[参考文献]
[1] 杨春英,刘炼,葛红霞,等.穴位埋线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临床对照研究[J].中国针灸,2014,34(10):961-964.
[2] Li Y,Xia Y,Liu S,et al. Clinical study on electroacupuncture for perimenopause syndrome [J]. Journal of Acupuncture and Tuina Science,2011,9(5):278-282.
[3] Liu DH. Combined acupuncture-moxibustion and psychotherapy for perimenopause syndrome [J]. Journal of Acupuncture and Tuina Science,2011,9(5):283-286.
[4] 曹琛,刘巧莲,陈惠林,等.滋肾平肝结合情志疗法治疗失眠为主症的围绝经期综合征临床观察[J].新中医,2011, 43(3):85-87.
[5] 陈淑娇,李灿东,廖凌虹,等.柴胡疏肝散对围绝经期综合征肝郁证大鼠海马雌激素受体和神经递质的影响[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3,28(5):1232-1236.
[6] 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7] .中医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
[8] Pirimoglu ZM,Ozyapi AG,Kars B,et al. Comparing the effects of intrauterine progestin system and oral progestin on 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 and Kupperman index in hormone replacement therapy [J]. J Obstet Gynaecol Res,2011,37(10):1376-1381.
[9] Seow KM,Lin YH,Hsieh BC,et al. Characteristics of Progesterone Changes in Women with Subtle Progesterone Rise in Recombinant 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 and Gonadotropin Releasing Hormone Antagonist Cycle [J]. Gynecol Obstet Invest,2010,70(1):64-68.
[10] 鸿宇,罗晓.左归丸合逍遥丸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2,18(12):295-297.
[11] Woods NF,Smith-DiJulio K,Percival DB,et al. Depressed mood during the menopausal transition and early postmenopause:observations from the Seattle Midlife Women's Health Study [J]. Menopause,2008,15(2):223-232.
[12] 沈建英,李生强,杨小婷,等.柴胡疏肝散对围绝经期综合征肝郁大鼠卵巢雌激素受体基因表达的影响[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17(7):929-933.
[13] 梁文娜,李灿东,甘慧娟,等.围绝经期综合征肝郁病理与雌性激素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1, 26(9):1961-1963.
[14] 唐芯,吴昆仑,都乐亦,等.滋阴补肾方对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雌激素及雌激素受体的影响[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30(2):27-30.
[15] 田珍,秦尔奇,鲁凌云,等.冲任二脉与围绝经期综合征关系探析[J].辽宁中医杂志,2015,42(10):1890-1892.
[16] 魏瑞仙,巴艳东,吕虎军,等.艾灸背俞穴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疗效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6,13(27):45-48.
[17] 张琴,庄宗恒,陈藤,等.莉芙敏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安全性和疗效研究[J].成都医学院学报,2015,10(2):229-232.
[18] 陈青微,陈慧.逍遥散联合黛力新中西医结合治疗围绝经期抑郁症的临床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5,53(2):141-143.
[19] 李艳,赵进东,张莉,等.名老中医徐经世从肝论治围绝经期综合征经验探析[J].辽宁中医杂志,2015,42(2):258-260.
[20] 马遥陈燕霞.中西医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策略的探讨[J].中国中药杂志,2015,40(20):3899-3906.
[21] 柳威,樊官伟.围绝经期女性内分泌变化及中医药干预研究进展[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5,30(12):4390-4392.
[22] 覃炜,潘秀婷,李杰兰,等.激素替代疗法对围绝经期综合征妇女血E2、FSH水平的影响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5,12(16):59-62.
[23] 宁鑫鑫.戊酸雌二醇片联合黄体酮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临床疗效[J].中国现代医生,2015,53(25):74-76.
[24] 赵慧明.围绝经期前后妇女性激素变化与血浆脂蛋白水平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6,14(8):44-46.
我校是一所培养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一线应用型人才的新建本科院校,而我国的高考升学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新建本科院校的生源质量不会太高,大多数学生的基础知识比较薄弱,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兴趣不高,更倾向于实践和动手操作,更迫切的需要证明自己,展示自己。概括来说,与高水平本科学生相比,我校学生具有以下三个学习特点:第一,部分学生或对学校知名度不满或对未来就业前景缺乏信心或因严进宽出毕业考核形式的无忧,致使学习态度消极,学习目的的功利性较强。第二,部分学生不适应以自主钻研为主的专业课学习形式。传统教育存在将教学的主客体对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占主体地位,学生是被动的受教育者.师生相互之间交流少,学生普遍反映学习难。具体表现为无法及时适应大学以自学为主的素质教育模式,在学习专业基础课阶段就出现“听不懂,学不会”的状况,进入专业课程学习阶段后更是缺乏信心,厌学情绪进一步加剧。第三,学生之间的学习能力,理解能力以及整合信息的能力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使得部分学生不善于在学习中摸索适合自身的良好的学习方式。3.2教师分析
由于建校历史较短,我校教师队伍整体呈现人才数量不足,人员质量不高,教学经验不足,教学方法比较单一,教学改革研究所投入的时间与精力不够的特点,致使教学效果不甚理想。4以学生为中心的《微观经济学》翻转课堂实施方案
目前,互联网信息资源共享的条件可以提供大量免费且高质量的在线教学资源,而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存在自身的缺陷,不利于教育质量的提高。因此,对课程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成为我们关注的课题,考虑到成本问题及资源共享的便利性,下面介绍《微观经济学》课程翻转课堂改革的具体步骤为:4.1学习者特征分析4.1.1 学生的认知水平
授课对象是大学一年级学生,本课程开设在大学一年级第二学期。学生通过高中阶段《政治经济学》的部分知识以及高等数学函数、微积分知识,已具备学习专业基础课的条件,学习兴趣较为浓厚。4.1.2学生已掌握的知识水平
本节内容学习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市场机制形成、作用的相关知识,有关市场失灵的产生的几种原因。4.1.3 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为该门课程的学习奠定了基础。4.1.4 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
学生在学期初就组建了学习小组,初步培养了一定的合作交流意识,这些意识对翻转课堂的开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4.2课前任务设计4.2.1教师准备在线视频、讨论平台,组建学习小组
(1)根据学生的学情特点以及教材选用情况,选择了中国大学MOOC网武汉大学文建东老师讲授的《微观经济学》课程在线资源,包括教学视频、知识点、PPT等。另外在视频播放过程中涉及一些练习题,促使学生产生疑问,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2)提供线上学习平台,学生可以通过注册蓝墨云班课平台进行线上学习和问题反馈。(3)组建学习小组,每小组6 8人,以方便小组内成员互相交流学习为原则。4.2.2 学生自主线上学习
学生在课前自主完成对线上资源的学习:(l)观看视频、PPT筹数字资料,安排时间自主学习和研究,解决视频和作业题中的问题。(2)针对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在学习平台上进行反馈。(3)小组成员互相交流学习。(4)课前学习评价。通过蓝墨云课程平台中的测试题进行考核评价,了解学生课前学习的效果。4.3课堂活动设计
课堂活动设计的目标是最大化的提高教学效果,以促进知识的掌握。课堂活动需要完成以下工作:
(l)确定课堂活动目标为高阶思维目标,即促进学生掌握和运用课程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训练学生的知识迁移和创新能力。
(2)设计课堂活动内容。一是课前小组学习汇报;二是教师按照课前问题进行知识梳理;三是教师根据课程内容设计出与实际联系紧密的应用问题,学习小组分别进行探究性分析;四是对小组讨论情况进行总结评价;五是课堂内容总结。
(3)课堂活动任务或者策略。本部分主要是通过小组活动的方法促进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提高其参与教学过程的积极性。一是学习小组进行角色分工,设有组长、记录员、督察员。组长负责总结大家发言,提炼中心思想;记录员负责记录发言,把握时间;督察员负责小组纪律,保障人人参与;小组成员进行深入讨论,分别阐述自己的分析内容和观点,最后形成小组的分析结果相观点,上台分享;二是教师针对学生汇报中未提到的知识进行提问,了解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尤其是存在疑虑的知识点,对学生共性存在的问题进行答疑讲解;三是在案例分析过程中充分利用小组讨论,采用“意见圈法”、“交叉组法”、“轮答法”等讨论形式,以及开展小组间辩论,使学生实现对所学知识的消化、内化与升华。
(4)对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评价。可以采取学生自我评价、小组成员评价以及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4.4教师课后教学反思
教师对学习者课前学习、课堂表现以及课后测试的考核测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通过评测翻转课堂模式的教学效果,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教学反思,在后续实践中不断改进和优化教学方案,进一步提升后续教学的效果。4.5基于学习者为中心的《微观经济学》课程翻转课堂教学设计
二、文献分析
杨小凯的《经济学》将传统的新古典微观经济学,贸易理论,产业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包括交易成本经济学、产权经济学、企业理论和委托理论等),宏观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国际经济学等相互分离的经济学分支整合进一个统一的以专业化分工演化为核心的分析框架之中。《经济学》从论述主流经济学四层次分析框架出发,在比较新古典经济学与新兴古典经济学分析框架的基础上,以个人的专业化选择和社会的分工组织结构选择的统一框架来解释各种经济现象,而20世纪所形成的各经济学分支都能在其统一框架中重新找到更为诱人的解释。从《经济学》出发,可以对任何经济理论模型的优劣有清醒的认识和评价。王海明的《新伦理学》整合了传统上相互分离的元伦理学、规范伦理学和美德伦理学,并将政治哲学的核心思想整合进道德哲学,建立起一个逻辑上自洽的统一的伦理学体系,使元伦理学、规范伦理学和美德伦理学之间的关系非常清楚地体现在统一框架之中,原来这三门各自为政的分支学科被置于合理的位置。《新伦理学》从价值推导公理出发,论述了道德终极标准,正义理论和人道主义思想,能够为一个人从事社会问题的思考提供基础的理论框架,并能从它出发对其它伦理学和政治哲学思想进行清晰的认识和评价。《经济学》和《新伦理学》在理论体系构建上,都是从一定的前提假设出发建立起一定的公理化体系,然后在这个体系上进行推演并得出整个理论体系。两书作者都特别强调概念的清楚定义和逻辑推理的运用,既适合于对经济学和伦理学专业知识的学习和训练,也适合于对读者进行明辩思维和逻辑推理的训练,这在今天的中国特别具有实用价值。《经济学》和《新伦理学》能够提供一个对于一切经济与社会问题进行认识和评价的基准坐标,从而对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有一个非常清晰的认识和评价,并能避免很多无谓的争论。
中图分类号:F41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90(2010)05-0035-04
一、引言
2006年2月中国财政部了《企业会计准则》,其中,新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27号――石油天然气开采》,简称CAS27。CAS27中对石油天然气勘探活动的资产计量问题作出如下规定:钻井勘探支出在完井后,确定该井发现了探明经济可采储量的,应当将钻探该井的支出结转为井及相关设施成本。确定该井未发现探明经济可采储量的,应当将钻探该井的支出扣除净残值后计入当期损益。确定部分井段发现了探明经济可采储量的,应当将发现探明经济可采储量的有效井段的钻井勘探支出结转为井及相关设施成本,无效井段钻井勘探累计支出转入当期损益。
从CAS27中就油气勘探支出的规定可知,油气勘探支出主要问题在于相关支出在何种条件下资本化或者费用化的问题。所谓资本化,就是将一定的支出记录形成企业账面的资产,那么是否应该资本化,以及多少金额的支出资本化的问题,其核心也就是讨论哪些支出是符合资产定义的问题。
1985年,FASB在第6号概念公告给出了一个为不少国家仿效的资产定义:“资产是特定主体由于已发生的交易和事项的结果而取得或能控制的可能的未来经济利益”。中国现行准则在基本准则中采用了与FASB基本相似的定义,“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两个定义的核心都是强调资产反映未来的经济利益,该定义的核心思想来源于微观经济学(葛家澍,2006)。然而,在涉及到运用该定义来确认哪些支出可以形成资产的问题时,在现行准则中,却一直是会计理论上争议比较多的问题,尤其是对于油气勘探支出和研究开发支出等问题(葛家澍,2008)。
二、油气勘探风险特点及相应资产计价方法
石油天然气行业的油气勘探活动具有高风险、风险和收益之间相关性较低的特点。一方面,高风险表现为高度的勘探风险,即企业为了获得重要资产(矿物储量)所进行的投资可能未发现商业可采储量。高风险是采掘行业的特点,并且油气勘探中,这一特点尤为突出。另一方面,风险与收益之间相关性较低。当一项固定资产建造完成以后,在其它条件一定的情况下,比如该项固定资产所生产的产品质量、市场环境、竞争对手的情况等,其产生的未来现金流量是大致稳定的,所以其风险与收益之间的相关性较高。然而,在石油天然气行业,类似于无形资产的研究开发活动,有时少量的投资可能发现储量价值高于投资数倍的矿藏;反之,大量的投资可能发现少量甚至没有发现矿藏,其风险与收益的相关性较低。
上述特点决定了油气勘探会计计量有别于其它类型的企业,因此也产生了油气勘探等高风险投资支出活动不同于一般行业的资产计价方法,一般的风险相对较低的行业,尽管其进行购置资产等支出也存在着未来完全不能收回的可能性,比如一个普通的商业企业购置的营业场所,虽然也可能在经营一段时间甚至很短的时间后,经营情况不理想,购置的资产完全不能够实现未来的经济利益,但这并不妨碍一般的企业在购置房屋建筑物等固定资产后按照资产的定义确认为账面资产,因为资产的定义所强调的不是一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而是预期很可能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由于油气勘探高风险性所带来的支出与未来收益的不确定性和不相关性,在国际会计实务中,出于对石油天然气生产活动尤其是投产前勘探、开发过程中风险性的认识不同,从而产生了不同的历史成本会计计价模式,成果法和全部成本法是最典型的两大模式。这两种油气勘探资产计价方法是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所认可的两种方法。
(一)成果法(Sucessful Effort)
成果法是指以油田为成本归集和计算为中心,只资本化与发现探明储量相关的成本费用的一种方法。对于与发现的探明储量直接相关的成本费用,都作为当期费用处理。
(二)全部成本法(Full Costing)
全部成本法的出现晚于成果法,它的核心思想是对全部勘探中发生的成本费用都加以资本化的一种方法,不论这些成本费用的发生是否导致了探明石油天然气储量的发现。
从CAS27的规定我们可以看出,准则对于从资产概念出发的资本化的界限问题,认为只有能够成功发现经济可采储量的活动的支出才是符合资产定义的,相反,没有发现经济可采储量的不成功勘探支出,不符合资产定义,不能够带来未来经济利益,也就不能进入资本化的范围。
CAS27关于勘探支出的资本化的规定,基本上源于前述的成果法的思路,也就是说中国油气勘探支出资本化是选取了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所认可的两种方法之一的成果法,而完全放弃了完全成本法。虽然在准则的制定中并没有说明选取成果法的理由,但反对油气勘探支出的处理采用完全成本法的观点认为,把不直接用于成功勘探的支出资本化并不符合资产是未来经济利益的流入的定义(黄灿标,2005;于永生,2006)。
三、完全竞争市场假设下的油气勘探活动
按照微观经济学中经典的厂商理论和市场理论,可以作出以下假设:存在一个石油天然气供需市场,供应方是进行油气勘探开发活动并销售的石油公司,需求方是大量的消费者。所有石油公司面临的地质等外部条件,地质勘探技术等自身条件都是相同或无差异的,基于上述条件,石油公司为找到经济可采储量所进行的勘探活动所面临的风险水平也是相同的。在此基础上,再假设市场上所有公司持续经营下去,经营周期足够长,所有企业的在足够长的周期内所发生的勘探活动总支出为A,没有公司破产,基于上述假设,一个存在大量买者和卖者的市场,实质是一个完全竞争市场,买卖双方都只能是价格的接受者,没有定价的权利。
由于面临同样的风险水平,可知所有公司都面临同样的勘探成功的概率K,在足够长的周期内,基于概率统计的大数定律思想,虽然个别企业短期可能不会出现失败,但从长期来看,所有进行油气勘探活动的公司都将出现金额为A×(1-K)的失败支出,这些支出可能是在某个矿区内没有发现任何储量,或者是没有发现经济可采的储量。成功的勘探支出金额则是A×K,这些支出都对应于产生了经济可采储量的勘探活动,从长期来看,所有的企业作为供给者可以从市场上得到的经济利益流入,这些经济利益流入将形成我们所讨论的企业会计账面上符合资本化条件形成资产的勘探支出。
按照CAS27所采取的成果法的逻辑,只有成功的勘探支出A×K才能够带来未来经济利益。在图1所示的完全竞争市场厂商长期均衡图中,LMC代表油气企业的长期边际成本曲线,LAC代表长期平均成本曲线,成果法以及CAS27的思想都认为失败的勘探支出不能带来未来经济利益流入,也就是说消费者只愿意为成功的勘探支出以及开采和生产成本支付价格P0,因为企业有一部分由于高风险特性所带来的失败的勘探支出不能带来未来经济利益。从而,CAS27所确定的只有成功勘探活动才可以资本化的界限实际上导致完全竞争市场上无限个消费者的水平需求曲线位于石油企业长期平均成本曲线下方。
基于上述从完全竞争市场出发的逻辑,图1还不是完全竞争市场中的均衡状态,由于所有的石油天然气企业从长期来看都面临同样的失败勘探支出的金额,由于先前假设了消费者不会补偿失败的勘探支出,不会形成企业的经济利益流入。然而,如果消费者不给出更高的价格,油气企业将不能承受长期的亏损,也就是图1中阴影部分的面积。
由于这是完全竞争市场,没有另外一个企业能提供更低成本的产品,不管哪家企业进行勘探活动从长期来看都会承受这个A×(1-K)的勘探失败支出。如果消费者不给出更高的价格,所有的企业都将退出这个石油天然气的勘探和销售市场,事实上这种情况不会发生,因为完全竞争市场中的无限个消费者之间会由于相互的竞争把出价由P0提高到P1,也就是图2所示的情况,最终的均衡状态将出现在长期边际成本曲线和长期平均成本曲线与消费者需求曲线相交的点上,也就是LAC=LMC=P1的时候。由P0到P1的过程就证明了正常的失败勘探支出得到未来经济利益补偿的事实。上述讨论说明,前面图1中所假设的并非市场上消费者真正愿意给出的价格。
所以,基于上述图形的描述说明,资本化的界限并非在于投资的成功与否,而在于是否存在未来经济利益的流入。从完全竞争市场角度出发,如果所有企业都可能面临着一种失败或者不成功的支出,这种支出必然可以由于竞争性的定价关系从市场上在未来期间得到补偿,而并非如直观想象的那样,一个企业的失败就必然导致未来没有经济利益,事实上,如果从概率上说所有企业都以同样的风险水平出现这种失败,那么这种失败就是“正常的失败“,是一种可以从未来经营定价中得到补偿的失败。事实上,这种关于资本化界限的确定标准不在于投资的“成功与失败”,而在于投资的“正常与非正常的失败”的概念,在会计原则的其他领域也有运用,比如对于存货在运输和仓储过程中所发生的正常性的损失,发生损失的存货显然不可能再带来未来的经济利益流入,然而由于这种损失是“正常的”,从概率角度理解,也就是任何一个同类型的企业在进行同样的运输和仓储的时候,都可能发生损失,那么这种看似并不能带来未来经济利益流入的损失,就可以被资本化、在账面形成资产,因为根据完全竞争市场的基本原理,即使是在这种对于生产者最苛刻的市场条件下,生产者只能接受价格而不能影响价格,企业也可以从市场上得到“正常的失败支出”所带来的回报,也就是未来经济利益流入。
如果说在完全竞争市场这种对于消费者和企业双方都是最为严格的市场条件下,“正常的失败支出”可以得到补偿的话,那么可以继续放开市场条件,在垄断竞争和垄断或者寡头等不同的市场条件下,由于需求曲线将成为一条斜线,企业将具有影响价格的能力。
四、结论及对于其他高风险支出活动的启示
上述内容只讨论了石油天然气勘探支出资本化的问题,资本化的基本判断条件并非“成功”与否,这个“成功”的概念,在CAS27中被理解为支出需要发现可采储量才能资本化。
前述讨论的结果,还可以运用到类似的在支出活动中同样面临着较高风险的其他活动,比如无形资产的研究与开发问题。事实上,研究者常常将研究开发活动和油气勘探活动作为类比来进行研究(Bryant,2003;葛家澍,2008)。
在《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中,将面临高风险的无形资产研究开发分为了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只有开发阶段的支出可以在使用或者销售具有技术上可行性的前提下资本化。失败的研究支出,或者成功但不具有技术上可行性的开发支出,都不符合资本化的条件。该规定和CAS27中的规定都忽略了资本化定义来源于未来经济利益而并非来源于“成功”或者“可行”这一简单概念,都与最简单的存货正常损失可以资本化的理念是相互矛盾的。从简单的完全竞争市场模型可以知道,不成功的支出,同样可以带来未来经济利益流入。
综上所述,目前对于石油天然气勘探和研究开发等高风险活动支出资本化的问题,还存在资产概念认识上尚待明确的地方。笔者主要从微观经济学基本理论和资产的定义角度来讨论这一问题。当然,用确定存货的损失是否正常的方法来确定石油天然气勘探支出或者研究开发活动支出中“正常的失败支出”,也许并不那么容易,而且,存货的正常损失往往金额不会特别大,但是对于高风险的油气勘探以及高新技术企业所大量进行的研究开发活动,如何在高风险中确定一个合理的比例,而且是对于不同行业根据其风险特点确定不同的比例,是一个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2]葛家澍.财务会计理论研究[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6.234-243.
[3]葛家澍,杨宇.研究与开发支出的会计处理探讨[J].财务与会计,2008,(2):15-16.
[4]黄灿标.石油天然气行业会计核算――成果法与完全成本法[J].会计之友,2005,(9):27-28.
[5]于永生.成果法与完全成本法孰是孰非――兼评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27号――石油天然气开采》[J].财经论丛,2006,(5):75-80.
[6]周晓丽.论企业的无形资产管理[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7,(2).
[7]Harry I.Wolk, Michael G.Tearney.1997.Accounting Theory.South Western College Publishing,4th Edition:477-499.
[8]Lisa?Bryant.2003.Relative Value Relevance of the Successful Effortsand Full Cost Accounting Methods in the Oil and Gas Industry.Review of Accounting Studies, 8(March).5~28.
On the Expenditures Capitalization Issue of Oil and Gas Exploration and Other High-risk Industry
Liu Peidong
中图分类号:F1文献标识码:A
区位理论是区域经济理论起源的基石,是区域经济学的核心基础理论之一,根据其研究内容的差别,西方区位理论可以分为传统区位理论和现代区位理论。
一、传统区位理论
传统区位理论主要是运用新古典经济学的抽象方法,分析影响微观区位或厂址选择的各种因素,其研究对象一般均是以所求成本最小或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处于完全竞争市场机制下的抽象的、理想化的单个小厂商及其聚集体――城市。它的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古典区位理论和近代区位理论。
(一)古典区位理论。古典区位理论主要是指杜能的农业区位论和韦伯的工业区位论。杜能是西方区位理论的先驱者,他在1826年出版的《孤立国同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关系》是第一部关于区位理论的古典名著。他提出了实践经验较强的区域经济理论――孤立国理论,即资源配置的地理空间效应。他认为,城市周围土地的利用类型及农业集约化程度都是随其与城市距离的远近而呈带状变化的由内向外的一系列同心圆,这些同心圆被称为“杜能圈”,每个圈都有自己的主要产品和自己的耕作制度。杜能研究农业圈层现象的理论意义在于:他引入了运输成本作为农业区位选择的重要因子,从而形成了农业区位论,为区位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9世纪中后期,德国完成了产业革命,尤其是第一次科技革命的发生,促进了钢铁、化工等新兴工业部门的发展,工业区位问题显得突出起来。德国经济学家韦伯对工业区位进行了系统研究。他第一个完整地提出了工业区位理论,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被公认为工业区位理论的奠基者。韦伯首先引入了“区位因素”这个前人未曾用过的概念,他是第一个对工业区位理论进行系统分析的经济学家,并完成了一般区位理论的构造,使古典区位论,特别是工业区位论达到了一个顶峰。
(二)近代区位理论。19世纪末20世纪初,垄断逐渐代替自由竞争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占据统治地位,由此引起资本主义社会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发生了一系列的根本性变化,区位论的研究逐渐从以成本为重心偏向市场。区位理论即由古典区位理论演变为近代区位理论。
德国经济学家克里斯泰勒于1933年在其博士论文《德国南部中心地原理》中提出了中心地理论。从区位选择的角度,阐述了城市和其他级别的中心地等级系统的空间结构理论。中心地理论的核心思想是:城市是中心地腹地的服务中心,根据所提供服务的不同档次,各城市之间形成一种有规则的等级均匀分布关系。
中心地理论提出后,许多学者在不同地区对其进行了检验。有学者在澳大利亚南部、美国华盛顿等地区进行的研究表明,中心地体系并不符合克氏模型。因此,许多学者开始放松中心地理论中严格的理论假设,探索不同消费水平、消费者行为和不均匀运输表面等条件下的中心地变化。20世纪五十年代后,中心地理论得到了大量的补充和修正,进而取得了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廖什的市场区位理论集中见于他在1940年出版的《经济的空间分布》一书。从经济区位的观点来看,他的区位理论是以最大利润原则代替韦伯的最低费用原则为特点,标志着区位论研究从古典区位论发展为近代区位论。廖什第一个把需求作为空间变量,引入成本和需求两个空间变数。同时,廖什也发现最佳区位问题不能只考虑单个厂商,还要考虑到厂商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这样,问题的复杂化使区位系统的平衡不能再用图解的方式来表达,而只能以一个实际上可能不易求解的方程式系统来表达。总之,市场网络的分异和排列由多个因素影响并取决于利润最大化的经济原则。由这种市场网络按经济原则排列所形成经济分布空间的等级序列,廖什称之为“经济景观”。
二、传统区位理论向现代区位理论的过渡
传统区位理论主要指二战以前对单一企业或工厂和城市区位的研究,这无疑都属于微观经济学范畴,存在很大的历史局限性。它以微观经济学完全竞争下的厂商理论为基础;它的分析方法是局部均衡的和静态的;它只注重运输费用或劳动力费用等经济因素,忽略了制度、技术创新以及经济政策等的作用。
从20世纪二十年代起,在资本主义高度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几乎同时陷入了结构性危机。到三十年代,地区性的经济危机演变成了全球性的经济危机,地区间的两极分化加剧。为了缓和地区性结构矛盾,各国都开始注重区域经济发展问题,对区位理论的研究进入了一个。
帕兰德对工厂区位和市场区域进行了研究,他是第一位论及市场地区范围问题的经济学家。美国学者胡佛从历史的角度叙述了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区位结构,他还以函数的形式来表达区位布局问题;艾萨德在《区位和空间经济》一书中阐述了区位理论的一般原则;亚罗索提出地租区位论,认为地租决定着城市产业布局,得出城市的同心圆理论。
纵观区位理论的演化,可以看出,区位理论是通过不断放宽假设条件,同时将各个理论与其他学科和现实问题相联系、融合而发展的过程。
三、现代区位论和区域经济学的产生
二战后的十几年,人类的生产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社会生产力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特别是五十年代以来,工业化和城市化浪潮冲击了几乎所有的国家,极大地改变了旧的社会经济结构和生活环境,但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重大区域经济问题。为了科学地回答和解决这些重大问题,区位论学者、区域经济学者和人文地理学者进行了广泛地合作,促进了区位理论的进一步发展。这一时期的研究从单个厂商的区位决策发展到地区总体经济结构及其模型的研究;从抽象的纯理论模型的推导变为力求接近区域实际的、可应用的区域模型;所研究的产业部门的扩展;对人及其行为进行了考虑等。经过20多年的研究和发展,逐步形成了有别于传统区位理论的空间区位理论和方法,即现代区位理论。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09-0247-02
中国加入WTO十余年来,货物进出口总额由2001年的42 183.6亿人民币,增加到2011年的236 402亿人民币,基本实现了翻两番。① 这意味着,中国已迅速融入了国际经济环境,国际经济学课程的开设成为认识国际经济运行准则的一个重要内容。开设于广大经济、管理类专业本科阶段的国际经济学课程,正是一门致力于介绍国际贸易基本原理、贸易壁垒、国际货币理论以及国际金融的经济学专业课程。然而,国际经济学课程学习又是建立在宏微观经济学的基础上,需要学生综合运用经济理论去理解、分析、解释实践中的国际经济问题。它既离不开对现实的深刻观察,又离不开使学生感到乏味的数理模型推导。因此,通过促进学生课堂参与,以提高其学习兴趣和知识理解能力,有助于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和学生自身素质的提高。
一、国际经济学教学中的问题
传统国际经济学的教学,以任课教师的讲授为主。在这种模式下,教师侧重于主要知识点的讲解,而忽略了学生的课堂参与,由此可能导致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难以启发和引导学生系统和深刻思考现实问题。即使教师自身的知识功底非常深厚,也很难通过适当的方式将知识或者理念传递给学生,最终将学习变成不注重思考和死记硬背的过程。其后果必然是学生缺乏较为深入的国际经济问题洞察力,缺乏运用知识解释现实世界的能力。
事实上,国际经济学的学习绝非简单地死记硬背,它强调的是一种思维方式或技巧,通过这种引导寻找问题的答案。曾有文献对国际经济学的教学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和因子分析,研究发现,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滞后是一项急需解决的问题[1]。因此,仅依靠老师讲授的传统教学模式显得不合时宜,需要根据课程知识特点进行创新。
二、参与式教学法的内涵
参与式教学法,就是以学习者为中心,充分应用灵活多样、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鼓励学习者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加强教学者与学习者之间、以及学习者与学习者之间的相互交流和信息反馈,使学习者能在参与过程中积极地领会和真正掌握所学知识,并学习如何将这种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2]。
参与式教学法的核心思想是“授人与渔”,其优点在于:(1)有助于可以发挥学生的潜能和创新精神。学生要想顺利完成课堂论题的陈述和讨论,就必须在课下进行相应的资料检索和整理,这实质上是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一环。(2)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传统的学习方式都是以自我为中心,偏重自身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而参与式教学需要学生形成团队进行学习和探讨,是对学生团队协作能力的一种培养。(3)有助于课程内容的理解和转化。如果仅仅依靠教师授课,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可能会浮于表面;而参与式教学则通过学生的身体力行来加深理解,同时也鼓励学生用所学知识思考现实中的问题,提高其实践和转化能力。
三、参与式教学实施建议
参与式教学并非简单地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而是要从教学内容、参与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成果等多个维度统筹安排,从而达到培养学生思维和创新能力的目的。
1.教学内容的合理设计。国际经济学教材的内容和体系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并导致不同的教学效果。对本科生而言,其知识体系正处于构建阶段,教学内容设计应致力于帮助学生建立起基础知识架构。因此,国际经济学教学内容应体现出精细化的特点。笔者在教学中也对此进行了有益的探索。考虑到国际经济学中许多概念和图形的理解难度较大,笔者对部分不常涉及的内容进行适当精简,使学生不用过多去关注过于复杂的公式推导。而对于一些重要的知识点,则更注重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这主要是通过案例分析来加以实现。通过案例教学,使学生站在客观的、局外人的角度或当事人的立场,来讨论国际经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分析现实的基础上找出相应的国际经济学的一般原则和原理[3]。
2.参与方法多样化。封闭性教学主要体现为国际经济学理论的孤立性和教学内容的封闭性,教学手段上也不能体现教学中应有的交互性[4]。课堂参与的方式是多样的,小组讨论、角色扮演、辩论或陈述均是参与式教学的有效形式,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恰当地运用上述方式。例如,笔者在教学中发现,学生对比较优势理论的适用性兴趣浓厚,于是果断减缓新课进度,以比较优势理论为题,组织学生展开小组讨论。在讲授最优税率时,采用角色扮演方式来模拟最优税率的形成过程。上述实践都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与简单讲授相比,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
3.教学手段丰富化。现代教学中多媒体与网络资源已得到广泛应用,因此应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以及参与式教学的具体设计,增加教学资源,如,视听、CAI 课件、网络课程等内容。不仅如此,还可以积极应用网络教学平台,实现师生在难点解疑、作业辅导、学术资源共享等方面的互动。这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还提高了参与式教学的灵活度。
4.考核方式的改进。传统以笔试为主的考核方式,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所以,应在课程考核中提高参与式教学所占比重,以激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在这方面,就需要对学生平时的课堂互动情况做好记录,并基于真实、合理、公平的原则,对小组讨论、角色扮演、辩论或陈述等分解课堂参与情况进行量化考核,以此作为期末课程评分的重要依据。
参考文献:
[1] 崔艳娟,徐晓飞.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国际经济学教学改革调查研究[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0,(7):75-76.
Paul A.Volcker(2001)指出,高质量的财务报告依赖于会计准则、会计与审计实践以及立法和管制,而后两部分可以归纳为会计准则的实施问题。可见,高质量会计标准即会计准则是生成高质量财务报告的基础,实施有力的会计准则执行机制是生成高质量财务报告的保证。美国次贷危机(Sub-prime mortgage crisis)的爆发,再次引发了人们对制定高质量会计准则的关注。
一、会计准则制定研究述评
(一)会计准则制定基础(导向)会计准则制定基础也被称作会计准则制定导向,其涉及了在会计准则范围内的会计政策的选择空间。在国外倾向性的观点是原则基础的会计准则优于规则基础的会计准则。Mason,Gibbins(1991)认为,原则基础的会计准则从总体上优于规则基础,更有利于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如果会计准则是规则导向的,那些期望在会计准则上获取自我利益的组织,就有了可以进行“对策”的目标与方式(Lys、Vincent,1995)。Engle(1999)阐述了管理者利用会计准则形式规避经济交易实质的行为。安然事件后,国外对会计准则的原则基础和规则基础的研究可谓数不胜数。Nelson等(2002)通过问卷调查研究得出结论,从业者包括公司会计师、注册会计师更偏爱具体的会计标准。Dye(2002)的研究进一步证实了Nelson的观点。Nelson(2003)通过对上市公司管理层及审计师的问卷调查得出结论,会计准则越具体,管理层越可能通过交易进行利润操纵oWebster,Thomton(2004)以加拿大资本市场为例,发现原则基础的会计准则及其所赋予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空间有助于提高财务报告盈利质量。我国会计学者对会计准则制定基础的讨论主要是在安然事件之后。葛家澍(2002)对会计准则制定基础作了一个概括性描述,他认为制定一项高质量会计准则,其指导思想是规则基础还是原则基础,是一个有争议而必须通过反复实践才能回答的问题。关于“原则基础或规则基础哪个更优”的讨论研究文献有很多。如平来禄、刘峰、雷科罗(2003)从自利经济人假定出发,推断出:如果准则是规则导向的,这表明那些期望在运用会计准则中牟取私利的人就有了可借鉴的方式;如果采纳原则导向不给定具体的政策界限,当存在利益冲突时,最终只能诉求道德操守,这显然有违经济学自利经济人的基本前提,其长期有效性程度也值得关注。同时吸取原则和规则的优点,以目标为导向制定我国会计准则(路德明、邱昱芳,2003裘宗舜、李栗,2004;林钟高、韩立军,2005;张美霞,2005),他们认为,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提出的“目标导向”为最优的制定模式还有待于实践的检验,但同时吸取原则和规则的优点,以目标为核心制定与我国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准则这种思路是可取的。从会计监管的视角,洪剑峭、娄贺统(2004)提出,会计准则的制定基础与会计监管的有效程度相关,准则基础的变迁应该与具体的会计监管环境相适应。基于政治学视角,张力、陈许高(2007)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制定导向的内生性、会计准则的形成机理及财务舞弊行为的责任认定等角度探讨了我国当前会计准则制定导向的选择,认为规则导向的会计准则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都有存在的合理性。但是这些研究多是从理论层面进行规范分析,没有取得严格的实证证据作为支撑。魏明海(2005)从理论推演和数据实证两方面得出结论,我国会计准则制定要选择基于原则基础的规则基础。
(二)会计准则制定主体Carey(1969)反对将上市公司会计规则的制定权赋予联邦贸易委员会这个政府管制机构。以GeorgeMay为首的,与纽约证券交易所合作的专门委员会(A special eomnnttee On co-operat ionwith stock exchanges)1932年向股票上市委员会提交了一封信,该信建议纽约证券交易所应要求上市公司遵循基本原则,这些原则应当由包括公司管理人员、律师、会计师等的专家委员会经过研究后确定(Zeff,1972)。Nolan(1972)认为,众多的规则必须由像FASB这样的机构来制定。Most(1986)提出,会计准则应该由一个研究型组织制定,一个合适的研究型组织应该包括学术界的优秀人才,并得到职业界和产业界的资助。我国关于会汁准则制定主体的大部分研究结果并不支持完全由政府及相关机构制定会计准则。按照“无知之幕”的要求:准则制定者应该是毫无自身利益要求的无利益关系人(薛云奎,1999)。陈冬华、陈信元(2003)在对世纪星源案例的研究中发现,会计会计准则的制定不仅仅是技术问题,而且是关乎利益协调的政治问题,利益相关者应参与会计准则制定。纂好东、杨志强(2003),吴联生(2004)的实证调查数据结果显示被调查者大都赞成利益相关者参与会计准则的制定。基于博弈分析,林钟高、韩立军(2005),高筠燕、卢锐(2005)指出,政府在准则制定权的博弈中处于强势地位,会计准则制定权合约配置应以政府为主导、民间机构为辅助的结合方式。王建新(2001;2005),张嘉兴、张俊民(2006),宋英慧、高铭(2007),李宁(2007),李桂荣(2007),林钟高、徐虹(2007)也分别从会计准则制定权的博弈视角、游说视角、创造性会计视角、熵理论视角进行了研究,结果也表明利益相关者应该更广泛地参与会计准则制定。但是粱爽(2005)运用产权经济学等理论,分析了有效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应具备权威性、效益性和公正性的特征,得出了我国会计准则制定机构(财政部会计司)是一种有效的会计准则制定机构的结论。刘浩、孙铮(2005)从新制度经济学的企业所有权理论出发,对会计准则制定权的归属提出经济解释,为了遏制经理的的“特定控制权收益”,政府拥有了会计准则的制定权,而经理仅拥有了在会计准则框架内做出会计判断的权利。
(三)会计准则制定程序杨有红(1999)认为,将经济后果博弈机制引入会计准则制定过程并建立高度标准化的会计准则制定程序。由于我国会计准则的制定机构的博弈机制缺乏独立性(王建新,2001),在这种博弈机制下,准则的博弈程序流于形式,征求意见往往难以得到重视,即使得到重视也难在准则中有体现。在借鉴FAsB和IASB的会计准则应循程序的基础上,2003年财政部颁发了我国会计准则的制定程序,从此,我国会计准则的制定程序分为立项阶段、起草阶段、公开征求意见阶段和阶段四个阶段。遵守公开的应循程序,对拟立项的准则公开讨论意见稿或举行听证会,并将有关的问题、原则和方法、相关理论等全部加以公开,在
制定过程中最大限度的让各利益集团参与并发表意见(裘宗舜、韩洪灵,2003)。基于演化经济学理论,林钟高、徐虹(2007)提出,建立会计准则征求意见稿反馈系统,让会计准则制定能够更多地听取各方面的意见。这些文献研究结果表明向利益相关者公开会计准则制定程序的程度仍然不足。在会计准则制定的研究过程中,学者们较多地采用了制度经济学理论对会计准则制定模式进行研究,代表性的理论有交易成本理论、契约理论、产权理论和公共选择理论。运用这些理论研究会计准则制定问题,有利于得出更清晰的结论,但这些理论属于新古典经济学的研究范式,新古典经济学是以经典物理学的力学方法为基本的分析方法,以简单的均衡决定论来分析复杂的经济问题。新古典经济学的企业黑箱理论将企业简化为一点,并在给定各种偏好、技术、制度等参数的情况下,静态地对经济过程进行分析。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恰恰是这些给定的参数,对企业及经济的发展会产生重要的影响,经济是不断向前发展的,新情况、新问题的涌现势必要求会计准则随之演化,因此,会计准则的制定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然而新古典经济学的以原子论和机械力学为隐喻的静态均衡分析方法并不能真实地表现会计准则制定基础、主体、程序等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也不能反映外界环境变化对会计准则制定的影响。所以,使用传统制度经济学方法很难对会计准则制定进行动态分析,于是也就难以制定出高质量的会计准则。演化经济学理论是针对动态过程的演化分析方法,以此为基础对会计准则制定进行研究将是一种崭新的思路。
二、演化经济学的起源和发展
(一)传统的演化经济学思想 在早期的经济理论中,演化思想就大量存在。马克斯把资本主义的生产组织视为一种动态的演化体系,这种演化的动力来自于他提出的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即生产力的发展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马歇尔(1948)曾指出,“经济过程是动态演化的,经济学家的麦加(Mecca)应当是经济生物学……。”凡渤伦在《有闲阶级论》中提到了社会经济系统的演化思想,1898年,在他著名的论文中“为什么经济学不是一门演化科学?’宣布了制度主义的“演化经济学”研究议程。另外,熊彼特在其《全至济发展理论》中提出了一个旨在解释经济变迁和社会进步的演化经济学框架。阿尔钦在《不确定性、生物进化与经济理论》一文中,以其特有的理论视角,对经济演化理论做了开创性的研究工作。哈耶克在《自由秩序原理》中提出了“社会秩序可以自发或自由演化”的制度演化学说。
(二)现代演化经济学的发展 1981年博尔丁出版了《演化经济学》,1982年纳尔逊和温特出版了《经济变迁的演化理论》标志着现代演化经济学的诞生。进入20世纪90年代,有关演化经济学研究的文献激增,1991年,《演化经济学》杂志正式诞生,同时,主流期刊也对有关演化经济学的文章充满兴趣。2011世纪90年代以来,演化经济学方法及其理论在技术创新研究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学者们针对学习、模仿等技术扩散过程,经验的渐进积累过程以及学习模式等问题构建了演化模型,并由此建立了从微观范畴到宏观领域的技术创新理论。此外,演化经济理论在社会规则和制度的起源与变化、经济演化过程中的路径依赖现象、技术的变化及其对人口和社会福利的影响、经济行为主体的行为动机及其理解等方面的研究,也在不同层次上展开了。同时,一些诸如自组织理论、演化博弈论、实验经济学、混沌理论和非线性动力学等分析工具也在演化经济模型中不断涌现,使得研究对象的发杂性与分析工具之间有了很好的一致性(陈劲、王焕祥,2008)。2000年波茨出版了《新的演化微观经济学――复杂性、能力和适应》,该书是演化经济--学领域内最早的一本个人专著,其建立了一个以“连接为基本分析范畴的演化微观经济学框架。这些研究的发展趋势表明,演化经济学理论已经成为分析和描述复杂经济现象和研究制度变革发展的重要理论。
paul a.volcker(2001)指出,高质量的财务报告依赖于会计准则、会计与审计实践以及立法和管制,而后两部分可以归纳为会计准则的实施问题。可见,高质量会计标准即会计准则是生成高质量财务报告的基础,实施有力的会计准则执行机制是生成高质量财务报告的保证。美国次贷危机(sub-prime mortgage crisis)的爆发,再次引发了人们对制定高质量会计准则的关注。
一、会计准则制定研究述评
(一)会计准则制定基础(导向)会计准则制定基础也被称作会计准则制定导向,其涉及了在会计准则范围内的会计政策的选择空间。在国外倾向性的观点是原则基础的会计准则优于规则基础的会计准则。mason,gibbins(1991)认为,原则基础的会计准则从总体上优于规则基础,更有利于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如果会计准则是规则导向的,那些期望在会计准则上获取自我利益的组织,就有了可以进行“对策”的目标与方式(lys、vincent,1995)。engle(1999)阐述了管理者利用会计准则形式规避经济交易实质的行为。安然事件后,国外对会计准则的原则基础和规则基础的研究可谓数不胜数。nelson等(2002)通过问卷调查研究得出结论,从业者包括公司会计师、注册会计师更偏爱具体的会计标准。dye(2002)的研究进一步证实了nelson的观点。nelson(2003)通过对上市公司管理层及审计师的问卷调查得出结论,会计准则越具体,管理层越可能通过交易进行利润操纵owebster,thomton(2004)以加拿大资本市场为例,发现原则基础的会计准则及其所赋予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空间有助于提高财务报告盈利质量。我国会计学者对会计准则制定基础的讨论主要是在安然事件之后。葛家澍(2002)对会计准则制定基础作了一个概括性描述,他认为制定一项高质量会计准则,其指导思想是规则基础还是原则基础,是一个有争议而必须通过反复实践才能回答的问题。关于“原则基础或规则基础哪个更优”的讨论研究文献有很多。如平来禄、刘峰、雷科罗(2003)从自利经济人假定出发,推断出:如果准则是规则导向的,这表明那些期望在运用会计准则中牟取私利的人就有了可借鉴的方式;如果采纳原则导向不给定具体的政策界限,当存在利益冲突时,最终只能诉求道德操守,这显然有违经济学自利经济人的基本前提,其长期有效性程度也值得关注。同时吸取原则和规则的优点,以目标为导向制定我国会计准则(路德明、邱昱芳,2003裘宗舜、李栗,2004;林钟高、韩立军,2005;张美霞,2005),他们认为,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提出的“目标导向”为最优的制定模式还有待于实践的检验,但同时吸取原则和规则的优点,以目标为核心制定与我国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准则这种思路是可取的。从会计监管的视角,洪剑峭、娄贺统(2004)提出,会计准则的制定基础与会计监管的有效程度相关,准则基础的变迁应该与具体的会计监管环境相适应。基于政治学视角,张力、陈许高(2007)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制定导向的内生性、会计准则的形成机理及财务舞弊行为的责任认定等角度探讨了我国当前会计准则制定导向的选择,认为规则导向的会计准则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都有存在的合理性。但是这些研究多是从理论层面进行规范分析,没有取得严格的实证证据作为支撑。魏明海(2005)从理论推演和数据实证两方面得出结论,我国会计准则制定要选择基于原则基础的规则基础。
(二)会计准则制定主体carey(1969)反对将上市公司会计规则的制定权赋予联邦贸易委员会这个政府管制机构。以georgemay为首的,与纽约证券交易所合作的专门委员会(a special eomnnttee on co-operat ionwith stock exchanges)1932年向股票上市委员会提交了一封信,该信建议纽约证券交易所应要求上市公司遵循基本原则,这些原则应当由包括公司管理人员、律师、会计师等的专家委员会经过研究后确定(zeff,1972)。nolan(1972)认为,众多的规则必须由像fasb这样的机构来制定。most(1986)提出,会计准则应该由一个研究型组织制定,一个合适的研究型组织应该包括学术界的优秀人才,并得到职业界和产业界的资助。我国关于会汁准则制定主体的大部分研究结果并不支持完全由政府及相关机构制定会计准则。按照“无知之幕”的要求:准则制定者应该是毫无自身利益要求的无利益关系人(薛云奎,1999)。陈冬华、陈信元(2003)在对世纪星源案例的研究中发现,会计会计准则的制定不仅仅是技术问题,而且是关乎利益协调的政治问题,利益相关者应参与会计准则制定。纂好东、杨志强(2003),吴联生(2004)的实证调查数据结果显示被调查者大都赞成利益相关者参与会计准则的制定。基于博弈分析,林钟高、韩立军(2005),高筠燕、卢锐(2005)指出,政府在准则制定权的博弈中处于强势地位,会计准则制定权合约配置应以政府为主导、民间机构为辅助的结合方式。王建新(2001;2005),张嘉兴、张俊民(2006),宋英慧、高铭(2007),李宁(2007),李桂荣(2007),林钟高、徐虹(2007)也分别从会计准则制定权的博弈视角、游说视角、创造性会计视角、熵理论视角进行了研究,结果也表明利益相关者应该更广泛地参与会计准则制定。但是粱爽(2005)运用产权经济学等理论,分析了有效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应具备权威性、效益性和公正性的特征,得出了我国会计准则制定机构(财政部会计司)是一种有效的会计准则制定机构的结论。刘浩、孙铮(2005)从新制度经济学的企业所有权理论出发,对会计准则制定权的归属提出经济解释,为了遏制经理的的“特定控制权收益”,政府拥有了会计准则的制定权,而经理仅拥有了在会计准则框架内做出会计判断的权利。
(三)会计准则制定程序杨有红(1999)认为,将经济后果博弈机制引入会计准则制定过程并建立高度标准化的会计准则制定程序。由于我国会计准则的制定机构的博弈机制缺乏独立性(王建新,2001),在这种博弈机制下,准则的博弈程序流于形式,征求意见往往难以得到重视,即使得到重视也难在准则中有体现。在借鉴fasb和iasb的会计准则应循程序的基础上,2003年财政部颁发了我国会计准则的制定程序,从此,我国会计准则的制定程序分为立项阶段、起草阶段、公开征求意见阶段和阶段四个阶段。遵守公开的应循程序,对拟立项的准则公开讨论意见稿或举行听证会,并将有关的问题、原则和方法、相关理论等全部加以公开,在
制定过程中最大限度的让各利益集团参与并发表意见(裘宗舜、韩洪灵,2003)。基于演化经济学理论,林钟高、徐虹(2007)提出,建立会计准则征求意见稿反馈系统,让会计准则制定能够更多地听取各方面的意见。这些文献研究结果表明向利益相关者公开会计准则制定程序的程度仍然不足。在会计准则制定的研究过程中,学者们较多地采用了制度经济学理论对会计准则制定模式进行研究,代表性的理论有交易成本理论、契约理论、产权理论和公共选择理论。运用这些理论研究会计准则制定问题,有利于得出更清晰的结论,但这些理论属于新古典经济学的研究范式,新古典经济学是以经典物理学的力学方法为基本的分析方法,以简单的均衡决定论来分析复杂的经济问题。新古典经济学的企业黑箱理论将企业简化为一点,并在给定各种偏好、技术、制度等参数的情况下,静态地对经济过程进行分析。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恰恰是这些给定的参数,对企业及经济的发展会产生重要的影响,经济是不断向前发展的,新情况、新问题的涌现势必要求会计准则随之演化,因此,会计准则的制定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然而新古典经济学的以原子论和机械力学为隐喻的静态均衡分析方法并不能真实地表现会计准则制定基础、主体、程序等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也不能反映外界环境变化对会计准则制定的影响。所以,使用传统制度经济学方法很难对会计准则制定进行动态分析,于是也就难以制定出高质量的会计准则。演化经济学理论是针对动态过程的演化分析方法,以此为基础对会计准则制定进行研究将是一种崭新的思路。
二、演化经济学的起源和发展
(一)传统的演化经济学思想 在早期的经济理论中,演化思想就大量存在。马克斯把资本主义的生产组织视为一种动态的演化体系,这种演化的动力来自于他提出的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即生产力的发展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马歇尔(1948)曾指出,“经济过程是动态演化的,经济学家的麦加(mecca)应当是经济生物学……。”凡渤伦在《有闲阶级论》中提到了社会经济系统的演化思想,1898年,在他著名的论文中“为什么经济学不是一门演化科学?’宣布了制度主义的“演化经济学”研究议程。另外,熊彼特在其《全至济发展理论》中提出了一个旨在解释经济变迁和社会进步的演化经济学框架。阿尔钦在《不确定性、生物进化与经济理论》一文中,以其特有的理论视角,对经济演化理论做了开创性的研究工作。哈耶克在《自由秩序原理》中提出了“社会秩序可以自发或自由演化”的制度演化学说。
(二)现代演化经济学的发展 1981年博尔丁出版了《演化经济学》,1982年纳尔逊和温特出版了《经济变迁的演化理论》标志着现代演化经济学的诞生。进入20世纪90年代,有关演化经济学研究的文献激增,1991年,《演化经济学》杂志正式诞生,同时,主流期刊也对有关演化经济学的文章充满兴趣。2011世纪90年代以来,演化经济学方法及其理论在技术创新研究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学者们针对学习、模仿等技术扩散过程,经验的渐进积累过程以及学习模式等问题构建了演化模型,并由此建立了从微观范畴到宏观领域的技术创新理论。此外,演化经济理论在社会规则和制度的起源与变化、经济演化过程中的路径依赖现象、技术的变化及其对人口和社会福利的影响、经济行为主体的行为动机及其理解等方面的研究,也在不同层次上展开了。同时,一些诸如自组织理论、演化博弈论、实验经济学、混沌理论和非线性动力学等分析工具也在演化经济模型中不断涌现,使得研究对象的发杂性与分析工具之间有了很好的一致性(陈劲、王焕祥,2008)。2000年波茨出版了《新的演化微观经济学——复杂性、能力和适应性行为》,该书是演化经济--学领域内最早的一本个人专著,其建立了一个以“连接为基本分析范畴的演化微观经济学框架。这些研究的发展趋势表明,演化经济学理论已经成为分析和描述复杂经济现象和研究制度变革发展的重要理论。
经济学十大原理之一:人们面临交替关系
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为了得到一件东西,通常不得不放弃另一件东西。作出决策要求我们在一个目标与另一个目标之间有所取舍。
学生面临如何分配学习时间的交替,父母在购物,旅游和储蓄间面临交替,社会面临效率与平等的交替。
--
效率:社会能从其稀缺资源中得到最多东西的特性。
平等:经济成果在社会成员中公平分配的特性。
经济学十大原理之二: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而放弃的东西
很多情况下,某种行动的成本并不像乍看时那么明显。
一种东西的机会成本是为了得到这种东西所放弃的东西。
考虑上大学的决策,成本不是住房和伙食,因为即使不上大学,也要租房和吃饭。最大的成本是时间,如果把上大学的时间用于工作,能赚到的工资就是上大学最大的单项成本。
因此,很多正值上大学年龄的职业运动员如果放弃运动而上大学,可能每年少赚几百万美元,因此他们上大学的成本比普通人高得多。这也是为什么许多职业运动员一定要退役后才去上大学的原因。
--
机会成本:为了得到某种东西所必须放弃的东西。
经济学十大原理之三:理性人考虑边际量
许多决策涉及到对现有行动计划进行微小的增量调整,经济学家把这些调整称为边际变动。
假设一架200个座位的飞机飞一次的成本是10万美元,每个座位的成本是500美元,有人会说:票价决不应低于500美元。但是当飞机即将起飞时仍有10个空座,在登机口等退票的乘客愿意支付300美元买一张票,应该卖给他吗?当然应该。如果飞机有空座,多增加一位乘客的成本微乎其微。虽然一位乘客飞行的平均成本是500美元,但是边际成本仅仅是这位额外的乘客将消费的一包花生米和一杯饮料而已。
只有一种行动的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一个理性决策者才会采取这项行动。
--
边际变动:对行动计划小的增量调整。
经济学十大原理之四:人们会对激励作出反应
贸易使每个人可以专门从事自己最擅长的活动。通过与他人交易,人们可以按较低的价格买到各种各样的物品与劳务。
经济中每个家庭都与其他所有家庭竞争,但是把你的家庭与所有其他家庭隔绝开来并不会过得更好,如果是这样的话,你的家庭就必须自己种粮食,做衣服,盖房子。
国家和家庭一样也能从相互交易中获益。
经济学十大原理之五:贸易能使每个人状况更好
贸易使每个人可以专门从事自己最擅长的活动。通过与他人交易,人们可以按较低的价格买到各种各样的物品与劳务。
经济中每个家庭都与其他所有家庭竞争,但是把你的家庭与所有其他家庭隔绝开来并不会过得更好,如果是这样的话,你的家庭就必须自己种粮食,做衣服,盖房子。
国家和家庭一样也能从相互交易中获益。
经济学十大原理之六: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一种好办法
在一个市场经济中,中央计划者的决策被千百万企业和家庭的决策所取代。这些企业和家庭在市场上相互交易,价格和个人利益引导着他们的决策,他们仿佛被一只看不见的手所指引,引起了合意的市场结果。
价格指引这些个别决策者在大多数情况下实现了整个社会福利最大化的结果。
市场经济:当许多企业和家庭在物品与劳务市场上相互交易时通过他们的分散决策配置资源的经济。
经济学十大原理之七:政府有时可以改善市场结果
政府干预经济的原因有两类:促进效率和促进平等。
经济学家用市场失灵这个词来指市场本身不能有效配置资源的情况。
市场失灵的一个可能原因是外部性。污染的例子:如果一家化工厂不承担排放烟尘的全部成本,它就会大量排放。
另一个可能原因是市场势力。假设镇里只有一口井,这口井的所有者对水的销售就有市场势力。
政府有时可以改善市场结果并不意味着它总能这样。
市场失灵:市场本身不能有效配置资源的情况。
外部性:一个人的行动对旁观者福利的影响。
市场势力:一个经济活动者对市场价格有显著影响的能力。
经济学十大原理之八:一国的生活水平取决于它生产物品与劳务的能力
用什么来解释各国和不同时期中生活水平的巨大差别呢?答案之简单出人意料之外。几乎所有生活水平的变动都可以归因于各国生产率的差别:一个工人一小时所生产的物品与劳务量的差别。同样,一国的生产率增长率决定了平均收入增长率。
生产率:一个工人一小时所生产的物品与劳务量。
经济学十大原理之九:当政府发行了过多货币时,物价上升
通货膨胀是经济中物价总水平的上升。
什么引起了通货膨胀?在大多数严重或持续的通货膨胀情况下,罪魁祸首结果总是相同的:货币量的增长。当一个政府创造了大量本国货币时,货币的价值下降了。
通货膨胀:经济中物价总水平的上升。
经济学十大原理之十:社会面临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交替关系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2)07-0163-02
Research and Practice of Teaching for Mathematical Economics
Wang-Danfeng
(Dongwu Business School, Soochow University, Jiangsu, Suzhou, 215021)
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of mathematical economic analysis is late in China, which is learning and imitating the international advanced level. With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overseas and the domestics on the economic environments and systems, whether the frontier mathematical economic models could be applied to China directly should be discussed. During the teaching of mathematical economics, we should enable students to establish the sense of framework-analysis using the problem-oriented approach. As the contents of the course are numerous, difficult, and complex, this paper explores some improvements of the teaching contents and teaching method.
Keywords: mathematical economics; teaching methods; practice
一、 引言
日前,世界范围内对经济学的数理分析之风渐盛。对于经济学研究及教学呈现的数理化趋势,国内外都展开了争辩。赞同者甚至是身体力行的实践者们认为,数学已成为现代经济学研究中最重要的工具。在分析经济问题时采用数理方法可以得到在纯语言的定性分析中难以直观得出的结果,它使得分析的逻辑更加严谨,表述更加准确精炼,且能将已有的经典经济理论拓展延伸。而批评者们则认为,经济学最重要的是注重理论思想的研究和传播。数理模型过度建设和使用无益于理论的创新,也无法准确反映现实复杂且不稳定的经济活动。数理经济学的本质是探讨如何用数学语言准确、精练描述经济学问题,并推敲通过数理分析而导出的数学关系式所表达的经济学含义及揭示的经济规律。在不脱离经济思想本质的情形下,科学地应用数理工具,进行经济理论的理解、应用和延伸,将有助于经济学科的长足发展。
数理经济学是一门方法论,它不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就分析对象而言,它可以是微观或宏观经济理论,也可以是劳动经济、产业经济、公共财政等经济学分支学科。因此,数理经济学囊括了经济学各个方面内容,也涉及到了非常多的相关数学理论和模型,内容极其庞杂。这给教学工作带来了难度。国内关于数理经济学这门课程也一直没有形成统一的通用教材,除了国内学者们编写的少数教材之外,比较有影响力的是华裔经济学者蒋中一编写的《数理经济学的基本方法》《动态最优化基础》。有些高校直接采用了北美经济学研究生的相关通用教材进行授课。教学内容上以学习和参照国外的教学内容为主。
针对数理经济学覆盖内容众多、理论过于抽象、模型研究方法复杂等特点,笔者认为在进行数理经济学教学时,首先让学生了解相关经济学理论的精髓和核心思想,秉承从基本分析框架出发的思路,使学生掌握解决经济学优化问题的基本方法和原理,培养学生利用基本方法分析具体实际经济问题的能力,从而更好地把握数理经济学的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数理经济学课程的教学内容
经济学是研究如何配置稀缺资源以实现某个个体或群体最优的学科。因此,数理经济学的教学主要以如何实现最优化为主线,从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一直沿伸到动态分析。在教学内容上应注重解决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运用经济学基本框架进行分析
经济社会中,微观个体与宏观总体都面临着在有限资源及环境机制下实现自身最优的问题。尽管由于参与方的行为表现、经济环境及制度安排不同,产生了不同的经济理论和经济流派,但是对经济学现象进行研究分析的框架是具有普遍适用性的。一个规范经济理论的分析框架主要包括了界定经济环境、设定行为假设、给出制度安排、选择均衡结果及进行评估比较等五个方面。(田国强,2005)任何数理经济模型的分析都是建立在这个基本分析框架的基础之上。在学习时,首先明确模型的这五个方面特征,将有助于人们迅速理解这些看似复杂的数理模型所描述的经济学涵义。
(二)学会设定切合实际经济环境的数学语言
通常经济学理论分析都包括三个部分:提出问题,确定研究目标;进行论证分析;得出论断,给出政策建议。因此,在进行数理经济分析时研究语言就需要经历“经济学语言——数学语言——经济学语言”阶段的转换。分析问题是在明确了研究目标之后,要学会把现实中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参与方的行为特征及制度安排用恰当的数学语言准确、精炼地表述出来。不同的经济环境、游戏规则以及参与人的是否理性都是影响经济结果的重要方面。学会用数学语言准确描述经济背景及环境,是做好整个模型分析的基础。
(三)掌握基本的分析工具
在进行数理经济分析学习时,结合听课学生的专业背景,在理解本专业学科基本的经济思想脉络情况下,有侧重地介绍一些基本的数理分析工具。比如说博弈论、动态优化理论、一般均衡理论等。数理分析工具介绍是本门课程教学的重点。教学时应首先使学生牢固地掌握基础模型(basic model)的解决思路和研究方法;然后联系现实环境,向学生明确指出基础模型依赖的假设条件及在实际中的适用情况。如果基础模型的某些假设与实际环境相违背时,模型又可以在哪些方面做延伸和改进。教师在重点讲授基本的分析工具之后,可以鼓励学生自己寻找感兴趣的点,查阅相关文献,对问题继续深入研究。
三、数理经济学课程的教学方法
数理经济学的内容非常丰富,且数理模型的证明与推导,看起来抽象难懂,容易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因此,为了更好地讲授数理经济学,针对学生的具体经济学科专业以及相应的知识准备,应使学生在掌握本专业基本研究方法的同时,增强自身的应用能力。具体来说,应该做好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以问题为导向,而非以分析工具为导向
经济学是以问题为导向的学科,最终反映的是现实的经济运行。做经济分析时,一切应先从问题出发,将数理方法与经济学的“问题意识”结合起来,才能推动实际经济问题的解决甚至是经济理论的纵深发展。脱离经济问题本身,过度沉迷于数理模型的推导无益于对经济问题的深入理解。无论是对于以后走向社会工作的应用型学生,还是对于日后投身于经济学研究的研究性学生,他们都将面临着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在目前我国经济转轨的特殊时期,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这就要求我们研究和解决经济学问题时必须首先以问题为导向,从现实的经济问题出发,寻找或创新数理分析工具去解决实际的经济问题。
(二)实施启发式教学
教学时以学生为主体,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说,微观经济学标准的消费者或生产者理论模型中,经济人都假定处于完全竞争市场中,因此,每个人都把价格视为参数给定,个人的选择不受他人的影响,且每个人效用或收益只依赖于自身的选择,而不依赖于他人的选择。初学者往往会对此不解,认为无论是假设条件还是得出的分析结果都不切合实际,无法理解学习经济学的用处。这时须启发学生,研究一个问题,应该先从最简单的情形出发,然后再逐步深入,考虑更复杂更一般的情形。在上面的模型中放宽假设,假如市场环境不再是完全竞争,而参杂了垄断成份,甚至是完全垄断,那么我们通过模型推导能得出怎样的结论?假如个人的选择会受到他人的影响,模型的结论又如何?同样,对其他诸如博弈论,委托——,一般均衡理论等数理模型的学习时,也应秉承从简单到复杂的原则,先打好基础,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根据现实经济环境在基础模型上做修正分析。
(三)科研课题、实际案例与课堂互动相结合
即时的科研课题或者实际案例都是对当下经济热点问题的反映。教师在上课时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进行有针对性地穿插,形成补充。这样能使学生对所学数理模型在现实经济中发挥的作用有直观的感触。在此基础之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相关的资料或文献,让学生在课堂上发表自己的观点,形成互动式的讨论。因而能有效地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模型的理解。
(四)注重课后的练习
仅仅依靠课堂时间就想掌握一门课程的全部知识是不现实的,尤其是对于有复杂数学公式推导的数理经济学课程来说。因此,为了使学生懂得运用所学的知识,课后练习是必要的。根据课程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课后练习主要以两种方式进行:代表性基础模型的推导证明训练;结合专业基础模型的课程论文写作训练。两种练习均要注意度的把握,以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分析能力为主。
四、结语
与国际主流经济学的发展水平相比,目前我国数理经济学的发展还处于相对落后地位,研究分析方法也多以学习和模仿为主。由于国外的经济环境、机制设计以及参与者的行为心理均与国内存在差异,国外前沿经济理论模型对中国经济的直接适用性也值得商榷。因此,对于国内数理经济学的课程教学来说,这是挑战,也是机遇。
由于数理经济学课程存在内容多、难度大,抽象复杂等特点,本文在课程教学内容和方法上提出了几点体会。我们相信通过坚持不懈的实践和探索,不断总结和反思,数理经济教学在理论研究和实践中,会取得更大的进展和突破。
参考文献:
[1] 田国强.现代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框架与研究方法[J].经济研究,2005(2):113-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