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发展循环经济的措施大全11篇

时间:2023-10-12 10:29:47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发展循环经济的措施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发展循环经济的措施

篇(1)

中图分类号:F40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09)10-0012-01

电力工业是能源生产和转换行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和资源密集型产业。无论电源和电网。在建设和生产运营中都需要占用或消费包括土地、水、各种原材料等资源及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各类能源。根据能源转换种类的不同,还会不同程度地产生污染物和废物。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电力工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我国电力资源结构和空间分布还存在一系列问题,这不仅影响电力工业自身的发展,而且给环境保护带来很大压力。资源限制及环境压力是制约电力工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电力工业是实现电力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1 优化电力结构,合理利用资源

1.1 “以大代小”,向高参数、大容量发电机组发展

限期关停高耗低效、污染严重的小机组。建设高参数、大容量、高效率、节水环保型燃煤电站项目,调整火电结构。促进超临界循环流化床发电技术、超临界燃煤发电技术等高效洁净的燃煤发电技术大规模商业化。据有关资料介绍,以600MW机组为例,亚临界机组煤耗为295g/kW・h,超临界机组煤耗为286g/kW・h,超超临界机组煤耗为275g/kw・h,如果机组容量进一步增大,煤耗还要降低。

1.2 发展高效清洁煤燃烧技术

近十多年来,高效率燃气轮机技术得到广泛应用,IGCC、CFBC和PFBC等洁净煤发电技术已相继建成示范电厂并开始商业运营。分散型电、热、冷三联供装置和大幅度提高电力用户终端效率的各种新技术、新装置也相继出现,自动化程度、可靠性和经济性能好的输变电技术将成为发展的主流。目前,我国燃煤发电量占总机组的80%,发电量中的水电等可再生能源比重较低,今后要优先发展水电,鼓励发展风电等可再生能源发电。

2 加强综合利用,提高资源效率

2.1 提高电厂用水效率

电厂含煤废水、净水站自用水、生活污水、化学酸碱废水及循环水处理后再生废水等处理后要排入复用水池。主厂房内的二次用水采用闭式循环供水系统,只需补充少量盐水;主厂房外工业用水因水质未受污染,应全部回收至循环水系统。推广干除灰系统和干贮灰场,减少除灰用水。火电厂应有完整的水务管理制度。建立水量和水质平衡图,并建设完整的水回收系统。

中、小型电厂可将凝汽式机组和抽凝机组改为低真空运行循环水供热系统,将凝汽器作为一级加热器,利用排汽的凝结热加热循环水,用循环水代替热网水供暖,从而利用了循环水的排汽凝结热。

2.2 电厂粉煤灰利用

目前粉煤灰排放大多是湿排,据估算。我国排灰用水多达10亿t/a,粉煤灰排放量每年超过1.6亿t。历年累积堆放总量已超过10亿t。随着干式输灰及灰渣分选技术的发展,电厂灰渣综合利用的范围也越来越广。2003年以来,粉煤灰综合利用率为60%,利用量约1.2亿t。

2.3 脱硫副产品利用

目前,电厂烟气脱硫普遍采用的是石灰石一石膏湿法脱硫技术,石膏作为脱硫副产品能否有效利用,是燃煤电厂脱硫的重要问题之一。从国外综合利用的实践看,脱硫石膏可用于水泥和土壤改良等领域。现在也有人提出用石膏制取硫酸的工艺,或将石膏加入回转炉内,再添加其他成分生产水泥熟料。

除了石灰石一石膏脱硫工艺外,要进一步研究在氯碱工业基地附近采用氯碱一硫酸钠法或在氨工业基地附近采用氨一硫酸氨法的可行性和合理性,使脱硫副产品能回收利用,增加运行收益,减少资源浪费。例如采用氨法脱硫工艺,把烟气中的二氧化硫污染物生产硫酸氨产品,用于化肥生产,变废为宝。在选择海水脱硫工艺时,要考虑排出的浓盐水能否作为盐化工的进料,以减少盐田面积。

2.4 固体废弃物及城市垃圾等综合利用

将劣质燃料如煤矸石、石油焦、城市垃圾等用于发电是综合利用能源,减少环境污染的重要方式。我国大中城市垃圾热值约3300~6200kJ/kg,燃烧1t城市垃圾可发电300~400kW・h。现我国城市垃圾清运量每年约1.14亿t,如有30%用于发电,其发电量也很可观。对于垃圾焚烧发电。要控制烟气中二恶英的排放,废水、废气的污染和燃烧产物的二次污染等。

3 加强污染物的控制和生态环境保护

3.1 烟气脱硫

国家要求进一步推动火电厂烟气脱硫工程建设,要求全火电厂脱硫机组在2005年底要达到3000万kW以上,二氧化硫排放量控制在2300万t。要努力完善火电厂烟气脱硫技术标准体系和主流工艺设计、制造、安装、调试、运行、检修、后评估等技术标准、规范;主流烟气脱硫设备的本地化率要达到95%以上,烟气脱硫设备的可用率达到95%以上。要不断优化脱硫系统设计,如脱硫烟囱的设计、烟塔合一的设计等。

3.2 烟气脱硝

国家对烟气中氨氧化物排放已制定了相应的政策法规,要求大型发电机组建设要预留脱硝位置,规划在“十一五”期间完成脱硝技术的引进和示范工程建设。不同的脱硝技术其装置空间是大不相同的,要科学地、合理地预留位置,目前就应该对以后的脱硝技术进行定位。脱硝技术的选择要从安全因素、国产化的难易程度、国家以后的环保政策、工程的可行性和工程造价等多方面进行考虑。

3.3 烟气除尘

目前发电机组多采用电除尘器。为了达到除尘标准,采取了增加电场数和增加收尘面积的办法,但这些措施增加了投资费用和用地。要加快对电除尘器的设计改进,如采用低温ESP、移动电极式ESP或其他措施,以提高除尘效率,布袋除尘器(BF)有极高的除尘效率,适用于高比电阻的烟气,要扩大应用范围。

篇(2)

发达国家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之一,是随着循环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建立和不断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体系。

在循环经济立法方面,德国走在世界的前列。1972年德国制定了第一部《废弃物处理法》。但当时仅强调废弃物排放后的末端处理。1986年的修正案将其改称为《废弃物限制及废弃物处理法》。从“怎样处理废弃物”发展到“怎样避免废弃物的产生”。在此基础上,1991年颁布了《包装条例》,规定了包装物再循环利用的目标。1992年通过了《限制废车条例》,规定汽车制造商有义务回收废旧汽车。1996年又制定了《循环经济与废弃物管理法》,把废弃物处理提高到循环经济的高度,并建立了系统配套的法律体系。

自1991年起,日本先后制定了一系列关于循环经济的法律,包括:《资源有效利用促进法》、《废弃物处理法》、《特种家用电器循环法》、《可循环性食品资源循环法》、《绿色采购法》、《建筑材料循环法》、《容器和包装物的分类收集与循环法》等。2000年12月又出台了《建立循环型社会基本法》,作为推动循环型社会发展的基本框架。目前,日本已经成为循环经济立法体系较为完善的国家。

1976年美国通过了《资源保护回收法》,1990年制定了《污染预防法》,但目前还没有制定出一部全国性的循环经济法规。20世纪80年代中期,俄勒冈、新泽西、罗德岛等州先后制定了促进资源再生循环法规。现在,美国已经有半数以上的州制定了有关循环经济的法规。

制定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

与法律相比,政策具有相对灵活性和时效性强的特点,因此,在循环经济发展实践中,许多国家还制定了一些相关政策,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1、生产资源节约政策。(1)征收新材料税。目的是为了使生产厂家减少对原材料的使用。美国许多州对超过循环经济立法规定新材料使用标准的企业,通过征收新材料税的方法限制其对新原材料的使用。(2)征收填埋和焚烧税。美国对公司和企业征收垃圾填埋和焚烧税,从而限制和减少了企业对原材料的投入和使用,达到了生产废物和垃圾的减量化和再生利用的目的。(3)征收生态税。目前德国已经开始征收生态税,除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外,其他能源都要收取生态税,间接产品也不例外。(4)减免税收。法国通过实行减免税收政策,鼓励企业采用节能型设备和使用利用太阳能和电能清洁汽车。

2、消费领域管理政策。(1)垃圾处理预交制。美国的一些州和欧洲一些国家对饮料瓶的处理采取了这一政策。美国统计局的一项调查研究表明,这一政策的实行使废弃物在重量上减少了10%~20%,在体积上减少了40%~60%。预交金一部分用于废弃物的回收处理,另一部分用于回收新技术的研究开发。(2)按垃圾数量收费。目前美国的200多个城市实行这一政策。(3)废旧物资商品化收费。目前,日本规定的废旧家电的再商品化费用为:每台电冰箱平均4600日元,每台室内空调器3500日元,每台洗衣机2400日元。(4)收取污水治理费。德国居民用水中含有污水治理费,市民用水每立方米为7.5马克,其中2.5马克归饮水公司,5马克归废水处理公司。同时,市、镇政府必须向州政府交纳污水治理费。

3、废旧物资再生利用政策。美国的亚利桑那州从1999年开始对废旧物资的再生利用实行税收优惠政策。对购买回收再生资源及污染防治型设备的企业可减税(销售税)10%。日本对废塑料制品类再生处理设备在使用年限内,除了普遍退税外,还按价格的14%进行特别退税。对废纸脱墨处理装置、铝再生制造设备、空瓶洗净装置等,除实行特别退税外,还可退还3年的固定资产税。同时,日本还实行资源回收奖励政策,目的是鼓励市民回收有利物资的积极性。

注重发挥社会中介服务组织的作用

在循环经济发展中,世界一些国家还特别注重发挥社会中介服务组织的促进作用,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1、日本的废旧物品回收情报服务机构。为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日本大阪有关部门专门建立了废旧物品回收情报服务机构。该机构出版的《大阪资源信息循环月刊》,定期各类废旧物品方面的信息。同时,该机构还定期组织废旧物品调剂交易会,通过及时沟通信息、调剂商品余缺,推动垃圾减量运动的发展和消费的节约。

2、加拿大的社区服务组织。如,蒙特利尔市政府定期与社区组织签订环境维护与废弃物回收合同。由该组织动员社区群众和志愿者担任区域内环境监督检查工作,协助政府贯彻落实相关政策,推进循环经济的发展。

3、英国环保团体在推进循环经济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英国环保团体是环保领域的非政府组织,该组织有资金、人才和专业技能,对国家制定的环境法的实施过程进行监测,对政府和企业的环境行为进行监督。积极帮助当地政府以更加严肃的态度把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贯穿到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项目中去,并监督企业以更加积极自觉的态度保护环境。

增强公众循环经济的意识和参与的积极性

一些国家在推进循环经济中,还非常重视采取各种措施增强公众的环境意识和参与的积极性,从而使循环经济能够在稳定的社会环境和公众支持下发展。

1、通过舆论传媒和教育方式增强公众循环经济的意识。日本大阪市经常结合城市美化宣传活动,发动市民开展公共垃圾收集活动,普及垃圾处理和再生利用的知识,增强广大市民的循环经济意识。英国的环保团体通过各种方式普及环保知识,促进环境信息的交流,倡导有益的消费方式。

2、鼓励公众参与环境管理。鼓励公众参与环境管理是当今国际社会政策导向的一个主题。在很多国家,公众参与环境管理的范围、程序、形式和法律已经日臻完善。在英国,鼓励公众参与环境管理主要通过两种方式。一是法律赋予公众环境权(包括环境知情权、参与环境事物决策权和环境诉讼参与权),通过法律方式,使公众能够行使对政府、企业和个人环境行为的监督;二是公众参与环境评价,英国环境影响评估项目中规定必须向“适当的机构”提交环境影响报告,该报告必须征询公众团体的意见,并给予公众表达他们观点的机会。在美国1969年制定的《国家环境政策法》中,也赋予了公众参与环境评价的权利。

积极构建不同层次的生产组织体系

积极探索和构建不同层次的循环经济生产组织体系,是世界各国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经验之一。从各国的实践看主要包括三个层次和三种典型模式。

1、单个企业的循环经济――杜邦化学公司模式。在单个企业内部进行物料循环,实行清洁生产是循环经济在微观层次的实现方式。20世纪80年代末,美国杜邦公司创造性地把3R原则发展成为与化学工业结合的“3R制造法”,通过放弃使用某些循环有害型化学物质,减少某些化学物质的使用量以及发明回收本公司产品的新工作等,达到少排放甚至零排放的环境保护目标。1994年杜邦公司已经使生产造成的塑料废弃减少了25%,空气污染物排放量减少了70%。

2、面向产业生态链的循环经济――卡伦堡生态工业园区模式。在具有产业生态链的相关产业部门间进行物料循环,是循环经济在中观层次和范围上的实现方式。丹麦卡伦保生态工业园区兴建于1982年,目前已经是世界工业生态系统运行最为典型的代表。该园区合作方包括石膏灰泥板厂、发电厂、炼油厂、市政府水与能源供应部、胰岛素及工业酶等厂家,合作项目包括水资源的再循环利用、能源转换、废弃产品的再循环利用等。到目前为止,已有数十个生态工业园项目在美国、加拿大、荷兰和奥地利规划实施。经过不断发展,这些园区都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3、基于社会生产层面上的循环经济――德国双元回收系统模式。在整个社会范围内形成“自然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和综合利用”是循环经济在宏观层次和范围上的实现方式。它不仅包括生产环节,还包括流通、交换、消费环节以及资源回收与再生产利用环节。德国DSD双元回收系统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DSD是一个专门组织对包装废弃物进行回收利用的非政府组织。由产品生产厂家、包装物生产厂家、商业企业以及垃圾回收部门联合组成。它接受企业的委托,组织回收者对废弃物进行分类,然后送往相应的资源再利用厂家。DSD回收系统的建立,对德国循环经济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建立循环生产技术体系为循环经济提供技术支撑

从技术层面上看,循环生产技术是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没有循环生产技术的支持,就不可能建立起循环经济体系。从根本上讲,循环生产技术就是可以把各种废弃物质都运用于再生产过程的技术。世界发达国家循环经济的发展,也有赖于循环生产技术体系的建立和支撑。

调整生产结构,加快循环经济发展

国际经验表明,调整产业结构,减少资源消耗,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也是世界一些国家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措施之一。

经济结构调整的主要做法是,减少、关闭或转移资源消耗高、综合利用率低的产业部门,重点发展资源消耗低和综合利用率高的资金和技术密集型产业。

建立资源环境核算体系,使循环经济有序发展

篇(3)

[中图分类号]F0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283(2012)04-0066-03

一、引言

发展循环经济和推进节能减排是国家的重大战略决策。循环经济是指在生产、流通和消费等过程中进行的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活动的总称,也是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活动的总称。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新的发展模式,是由“资源—产品—再生资源”所构成的,是物质反循环流动的经济发展模式。其基本特征是低开采、高利用和低排放,基本原则是“3R”原则(即减量化Reduce、再使用Reuse、再循环Recycle),实现物尽其用,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发展循环经济是调整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突破口,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人与自然、经济与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升区域发展水平和综合竞争力的必然选择。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非常符合地勘单位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在能源需求快速增长和能源供给缓慢释放的矛盾中,地勘单位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地勘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培育地勘经济新经济增长点的有效途径。

二、发展循环经济是谋求地勘经济新增长点的重要举措

目前,我国资源利用效率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然很低,突出表现在资源

产出率低、资源利用率低、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低、再生资源回收和循环利用率低等方面。我国的GDP增长和矿产资源消耗量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明显不协调,资源利用效率与世界先进水平仍存在较大差距。数据表明,资源利用水平低会严重加大企业生产成本,已经成为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和竞争力的重要障碍。因此,如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增强企业国际竞争力,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矿产资源是人类生产生活资料的重要来源,是现代化建设的物质基础

以来,我国在煤田地质勘探领域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丞待解决的问题。如今,我国正处在矿产资源需求强劲期,如何解决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建设之间日益突出的矛盾,是保障矿产资源的有效利用和长期供应所面临的首要问题。矿产资源总量是有限的,而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少,所以必须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从根本上节约和保护资源,实现各种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逐步缓解我国能源短缺问题,谋求地勘经济新的增长点。

(二)矿产资源开发是现代工业链条的源头

在“资源开发—生产加工—利用消费—回收再加工—再利用消费—废弃物回收—无害化处理—排放”这个循环过程中,每一个过程都存在资源利用量和资源利用率的问题。合理利用资源必须发展循环经济并治理全过程,如以往对煤炭开采时产生的其他矿产品作为废料丢弃,造成了巨大浪费,制约了地勘经济的增长。因此,科学合理利用矿产资源,对地勘经济的发展也十分重要。

三、我国地勘业发展循环经济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我国地勘业在循环经济发展方面已具有了一定的基础,比如在新能源开发和利用方面均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同时,在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进程中也存在着很多困难和阻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矿产资源综合勘查和开发利用缺乏市场机制,矿业权市场发育不成熟

商业性勘查、开发投资市场机制尚未形成,地勘单位和矿业企业参与探矿权、采矿权市场投标观念淡薄,竞争意识不强。存在探矿权单位圈占地盘,采矿权单位不珍惜资源的现象,使矿产资源浪费严重,国家财产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随着后备资源不足的问题逐渐凸显,矛盾更加突出。

(二)技术结构不合理

有些地勘单位对能源的开发利用方式粗放,产业链短粗,重开采、轻加工,矿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不高,致使多数矿山企业仍处在开采原矿、销售原矿状态,经济效益低下;大多数矿产企业的采选方法、技术、工艺和设备落后,开采回采率、选矿回收率和资源综合回收利用程度很低,损失浪费现象严重。原煤等矿产品因受国内外市场变化影响较大造成供需总量失衡。

(三)法规政策不健全,支持保障能力较弱

我国的循环经济发展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虽然已经颁布实施了《循环经济促进法》,但一些法律法规还不健全。有些法规条款仍存在着与现实脱节的问题,从而使工作中缺乏法规政策的支持保障。

(四)科研力量薄弱,缺乏专门人才

例如,黑龙江省是典型的能源输出城市,煤炭和原油为主要输出能源产品,天然气等其他能源消费比例偏低,煤层气、地热水等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开发利用的水平比较低,科研力量薄弱,新能源开发和利用技术水平低。

地勘单位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需要成熟的“变废为宝”技术、清洁生产技术和生态工业链接技术作为支撑,目前相关科研人才还比较缺乏,有些领域尚属空白,一些清洁能源的利用技术和资源综合利用技术装备仍较落后。

(五)对发展循环经济重要性认识不足

目前,许多地勘单位对于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紧迫感和责任感。甚至存在误区,一些人认为发展循环经济就是加强污染治理,但这种方式并不能从根本上优化生产方式,是治标不治本之举,制约了循环经济发展。同时,一些地勘单位的发展思路仍停留在重数量、轻质量阶段,致使地勘工作滞后。

四、加快发展地勘业循环经济的对策措施

(一)提高认识,牢固树立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

地勘部门必须认识到循环经济是一种新型、现代化的经济模式,发展循环经济需要根本改变重开发、轻节约,片面追求GDP增长,重速度、轻效益,重外延扩张、轻内涵的传统经济发展模式。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和再生产品的反馈式或闭环流动的新经济增长方式,使经济发展空间更大。因此,地勘企业在发展中要不断提高对循环经济重要性的认识,将可持续发展作为经营理念,摒弃传统的发展模式,将循环经济发展理念贯穿于企业工作始终。

强化发展循环经济意识,把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变成企业的自觉行为。循环经济在地勘领域具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在能源开采和利用过程中,要不断提高勘查水平,实现能源综合开发和利用效益最大化,使循环经济的发展走上良性轨道。

(二)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

1.建立健全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支撑体系

要以国家法律为指导,以国家政策为依据,以规范、引导、鼓励和支持循环经济发展为主要内容,加快研究制定地方性法规和政策,逐步建立起有利于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法规体系;加大对循环经济发展的促进和扶持力度,进一步明确政府、企业和个人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中的责任和义务;充分发挥税收、金融和财政等经济政策对循环经济的引导和推动作用,继续完善资源综合利用的税收优惠政策,加大对循环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仅仅靠现有的环境保护法规所提供的手段与方法显然已不能满足现实和可持续发展需要。所以,应尽快完善相关和切实可行的法规体系,使循环经济发展快速走向依法良性轨道。

2.完善现有的资源价格体系

发达国家大多采用一系列经济政策来刺激循环经济的发展,并要求相关企业产权制度明晰,使用权和所有权分开,市场有序,资源配额合理;对资源进行全成本定价,充分利用价格、金融和税收等手段,使循环经济健康有序发展。国外的这些成熟做法值得我们借鉴。资源价格体系的建立不可能通过市场自发调节获得,需要政府对资源价值进行评估,核算出各种资源的生态费用再以税收的形式计入某种产品或某项服务的市场价格,从而利用分配机制驱动地勘业实现循环经济。企业是经济的细胞,也是主要的污染源,循环经济应从企业抓起。从本质上来说,循环经济的基本原则与企业的效益原则是一致的,如减量化原则要求用较少的原料和能源投入来达到既定的生产目的或消费目的,在经济活动的源头就注意节约和减少污染。

(三)提高矿产勘查水平,延长地勘产业链条

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在地勘领域前景广阔,根据我国“富煤、缺油、少气”的现状,立足于可靠的煤炭资源,在地勘企业内部形成产业循环链。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要注重提高资源综合开发和利用水平,尽量做到不浪费、重环保,充分开发各种矿产资源,变废为宝,把一些在资源开发过程中产生的废弃有害的附加产品进行循环利用,并且做到全程控制污染以保护环境。如在勘查过程中使用的各种有毒有害的放射源,要科学利用、妥善保管;淘汰有毒废料时要最大限度地去除废物的毒性;推广应用清洁环保材料,尽量减少对大气和环境的污染;推广清洁生产,在对废料回收处理时做好分类,尽量实现资源的再利用水平,建立绿色生态产业链条。

积极发展洁净煤技术,把传统煤炭转化为洁净的液体燃料,发展洁净煤技术的目的在于“减少污染和提高效率”,同时开发利用煤层气、地热水,加速产业化进程。要不断提高勘查水平,因为许多矿产是共(伴)生的,比如硅藻土、膨润土、宝石和沸石等矿产。在整合煤炭资源综合勘查水平进程中,要本着清洁、高效和充分利用的原则,开展煤矸石、煤泥、煤层气、矿井排放水以及与煤伴生的综合开发与利用。同时使矿产资源使用效率最大化,不断开发新项目,如对油页岩的开采和利用,以弥补全球石油供应不足的问题。这些都是解决我国能源问题最现实、最可靠和最有效的途径。因此,建立生态产业链,使资源利用最大化、环境污染最小化,改善勘查和利用矿产资源的技术水平,使有限的矿产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

(四)建立示范园区,加快地勘业循环经济发展进程

地勘业循环经济的发展空间和潜力很大,通过地质矿产开发利用生态工业园区的建设,可以解决资金短缺和资源再生瓶颈问题。在循环经济典型示范园区内,采用废物交换利用、洁净生产等手段,变害为利,变废为宝,最终达到能量多级利用,各种物质之间相互依存,形成“企业链”。企业布局和交易成本是形成“企业链”的基础,经济利益是企业间的纽带,各企业之间要强制执行典型示范园区内的法规制度,互动发展,共同发展,实现双赢,最终达到能源利用最大化、废物排放最小化的目的,获得丰厚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

在以煤田地质地勘业务为主的工业园区中,要加大新能源研究和勘查力度,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回收率,通过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加大对与煤共伴生产品的研究和开采力度,提高矿产利用效率。一是鼓励瓦斯抽采,加大对煤层气的开发和利用力度,变害为利,这样不仅可以避免煤矿事故频发的灾害,还可以减少甲烷向大气排放造成的污染,减少全球变暖、环境恶化,而且可以补充和接替常规天然气的能源矿种,以采取非常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二是建立煤化工产业基地。形成“煤—气—化”联产企业链,发展以煤为原料的新型化工和精细化工产业,优先发展以甲醇为代表的煤化工产业。甲醇用途广泛,污染轻,市场前景好,效益好,是目前煤化工业的成熟项目;三是实现“煤—焦—化”联产,以“焦”为辅,以“化”为主,延长产业链,提高矿产品附加值,整合矿区资源,抑小扶大,配套发展以煤为依托,煤、电、冶、化、焦等一体化的工业链。

循环经济是人类与环境关系长期演变发展的产物,地勘业只有建立绿色生态产业链条,实现能量多级利用,才能有效规避能源枯竭风险,最终实现地勘经济健康、快速和可持续发展,不断提高地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曹代功.煤炭工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及支持体系[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7.

篇(4)

中图分类号:F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06-0289-02

0 引言

经济发展模式是影响社会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过去传统的资源型经济发展模式,造成了资源的大量消耗和生态环境的破坏,导致了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的严峻挑战,也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国面对人口众多、资源短缺的国情,要确保经济的高速持续发展,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如果不加快调整结构、转变增长方式,就会出现资源难以支撑、环境难以容纳、社会难以承受、发展难以为继的窘迫局面。

1 传统发展模式使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内部失衡

传统经济发展是粗放型的增长方式。过去,我们曾经或正在以经济增长论发展,或将发展等同于经济增长的发展观,将实现人的全面需求作为发展的最大动力。这种对人类及人类社会片面关注的结果必然造成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内部失衡。

生态系统的失衡,使生态环境自有的生命支持功能与生态服务功能降低,导致生态资源将可能成为一种新的稀缺资源,甚致造成环境灾难。传统发展模式随着人口的膨胀和自然资源的大量消耗,在造成自然环境不可逆转性破坏的同时,也削弱了生态支持能力和服务功能,使生态濒临崩溃的状态。虽然环境影响的滞后性使我们目前无法准确测定人类距离全球生态极限还有多远,但我们却清楚地看到全球气候变暖、水土流失、环境污染、土地沙化、臭氧层空洞等人为因素造成的环境灾难,伴随着人类跨入了21世纪,成为新世纪的难解之结,而且其影响远远超出地或的界线。

经济系统的失衡,使经济发展的持续能力降低,也阻碍了经济发展,甚至引起恶性竟争。其实发展即包括经济发展,也包括社会发展,还有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我们在谋求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不但要注重实现经济与文化、政治和环境的相互协调,而且要关注社会发展的人文性和价值性,谋求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从而实现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的全面繁荣。

2 循环经济的基本模式

发达国家在长期的实践中,逐步摸索形成了发展循环经济的四种基本模式,使循环经济在企业、区域和社会三个层面扎实有效地开展。

一是企业内部的循环经济模式。基本特征是:通过推行清洁生产、资源和能源的综合利用,组织企业内部工艺之间的物料循环、延长生产链条,减少生产过程中物料和能源的使用量、尽量减少废弃物和有毒物质的排放,最大限度地利用可再生资源,同时提高产品的耐用性等。

二是区域生态工业园区模式。基本特征是:按照工业生态学的原理,通过企业间的物质集成、能量集成和信息集成,形成产业间的代谢和共生耦合关系,使一家工厂的废气、废水、废渣、废热成为另一家工厂的原料和能源,建立工业生态园区。

三是社会层面废弃物的回收再利用体系。基本特征是:建立废旧物资的回收和再利用体系,实现消费过程中和消费过程后物质和能源的循环。

四是社会循环经济体系。基本特征是:把整个社会作为循环经济的整体,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实现自然资源消耗最小化、环境负担最小化,把全社会建成循环型经济社会。

篇(5)

循环经济是一种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其核心是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目标,构筑“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闭路循环,有效利用资源和减少废弃物排放,实现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

工业是循环经济实施的主体之一,其重要性体现在三个方面:工业生产作为将资源转化为产品的主要途径,是“减量化”的关键环节;工业是再制造和再生资源加工利用的主要承担者;工业是循环经济所需的先进技术和设备的供应者。

一、发展循环经济的动因

1.追求经济效益,是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基本原动力。从发展循环经济比较成功的企业看,基本上都能够通过循环利用本企业的副产品或废弃物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2.环境保护政策的实施,是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主导推动力。环境保护政策日益严格,迫使一批企业不得不考虑减少污染排放,以便减少污染排放费用支出,以降低成本压力。

3.资源的短缺和市场相对价格变化,迫使企业为了确保利润,开始寻求从废弃物中提取有用物质和循环利用资源,替代原始资源进行生产,以规避企业的环境风险。

4.规模经济是实现资源消耗的减量化、实现成本最小化、实现循环利用资源的社会化的前提,是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基础。

5.发展循环经济的可能性和经济效益好坏,往往取决于技术体系和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技术创新为企业循环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6.政府对企业循环利用资源给予一定的财政或税收优惠和直接或间接的补贴,对全面发展循环经济具有直接的促进作用。

二、发展循环经济的模式选择

路径一: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路径二:从推行清洁生产入手,打造新型循环经济型企业。路径三:推动企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创新。路径四:将循环经济理念引入企业设计、管理、生产的全过程,以资源循环利用为主线,延伸产业链。路径五:建立循环经济发展的咨询服务体系。

三、发展循环经济的支撑要件

(一)制度支撑

1.计划和布局制度

工业企业循环经济发展计划应以国家环境保护计划为基础,包括企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方针、分期目标、考核目标、计划性对策和重大项目等事项。针对地质的环境资源情况和外来资源的可得实际,对产业结构体系的功能进行重新定位,调整产业结构和企业空间布局,明确企业循环经济的目标、任务以及要采取的政策措施,保证循环经济战略的顺利实施。

2.循环程序和示范制度

不合理的再用或再生利用程序往往导致不同的经济、环境后果,为了保证循环经济循序渐进地发展,应重视循环程序的制定,通过建立重要技术、工艺、设备和区域的示范制度来带动面上循环经济的发展。

3.市场准入制度

企业循环经济离不开市场的推进,但市场的推进必须符合市场规则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市场准入条件,主要表现为:投资是否符合一定的数额标准,技术和设备是否符合国家的规定,环境影响评价结果是否合格等。通过提高资源消耗大、污染严重产品的市场准入门槛,限制和淘汰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落后工艺、技术、产品和设备。凡新建和改、扩建工业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必须包括合理用能、用水方案。

4.信息化建设制度

坚持以信息化带动生态工业化,逐步建立综合信息系统、安全生产调度监控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人力资源信息网、资金管理信息网、产品销售信息网、物资管理信息网等,提高企业循环经济的水平。

(二)管理支撑

1.建立循环经济统计体系和信息平台

这是对循环经济进行有效管理的基础。目前我国尚未建立起基本的物质流量表,对于企业和地区进行循环经济管理缺乏基本的数据信息。针对目前缺失的物料和能量利用的数据,建立相应的综合性的数据统计和信息系统,在企业建立基本物质流量表,企业之间实现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的关联和交换,逐步形成生态型企业网络。

2.建立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

企业需要逐步把资源和环境代价计入成本,真实反映、科学评价企业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通过设置经济运行指标、资源消耗指标、循环再用指标、废弃排放指标、建设保障指标和发展潜力指标,指导工业企业循环经济建设,使抽象的循环经济具体化。

3.建立循环经济发展指标考核体系

把发展循环经济的指标和措施具体化、定量化,纳入干部、职工的业绩考核体系,从而将有关监督、考核、奖惩制度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为企业发展循环经济提供应有的动力。

(三)技术支撑

循环经济的减量化、再利用和再循环,哪一个环节都离不开技术的支撑。循环经济的技术思路,是通过对经济系统进行物流和能流分析,运用生命周期理论进行评估,旨在大幅度降低生产和消费过程的资源、能源消耗及污染物产生和排放。在生产过程中应用先进技术,可以提高资源利用的深度、广度和精度,从而降低资源消耗的强度。因此企业要强化循环经济领域有关技术研发工作,把重点放在降低生产过程的资源、能源消耗,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废弃物再利用的资源化,生产过程无废少废,绿色产品的清洁生产等科技项目方面,尽可能实现对资源最大限度地利用并将环境污染物的排放消除在生产过程之中。

(四)文化支撑

企业发展循环经济,不只意味着体制和机制的转变,也不只是工艺、技术、设备等硬件的建设问题,同时需要企业文化的有力支撑和配合。企业文化是现代企业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灵魂。现代企业文化的构建必须以企业的社会责任为基础,把企业社会责任作为企业文化整合和再造的重要内容。企业的社会责任解决的一个主要问题是资本与公众的矛盾和企业与消费者的矛盾。要搞清洁生产、减少污染、保护环境,就要减少利润。生产优质产品,不欺骗顾客,也存在着与消费者争利的问题。这都关系到企业的精神和文化。企业要把循环经济的理念融入到企业文化建设当中,充分发挥企业文化的促进作用,大力营造有利于资源节约、发展循环经济的文化氛围。

篇(6)

关键词: 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企业

Key words: circular economy;sustainable development;enterprise

中图分类号:F2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2)09-0115-01

0引言

根据目前世界资源存储量和环境承载能力来看,人类社会已经难以承受传统经济发展带来压力,而循环经济是一种先进的、新型的经济形态,它是对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的传统经济增长模式从根本上的一种变革,它把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与社会效益结合起来,要求企业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还要兼顾到生态的承载能力,企业不仅要关注当前经济的发展,而且要保证子孙后代的生存与发展。所以我国企业发展循环经济势在必行。

1我国企业发展循环经济存在的问题

1.1 企业对发展循环经济缺乏正确的认识在世界可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企业循环经济的发展对企业的长远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一些企业对循环经济和推行循环经济的紧迫性和重要性认识不足,只是注重当前的经济增长,对企业的循环经济发展缺乏认识,而且许多企业只是单纯的把企业清洁生产或者是废弃物二次利用等部分措施视为企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措施,或者是把循环经济等同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这就势必造成企业的任务不明确,不能很好的针对具体的问题,发展企业的循环经济。

1.2 技术支撑体系不能满足企业循环经济发展要求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关键,更是企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手段,所以,企业要发展循环经济就必须建立一个良好的技术支撑体系。循环经济的发展要求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必须减少废弃物的排放,并针对废弃物进行再利用、再循环,但综合我国企业目前实际情况而言,企业生态技术能力远远达不到发展循环经济要求,我国企业科研体制严重的制约了生态技术的发展和运用,在企业循环经济的核心技术方面,我国企业自主研发能力较差,面对发达国家的技术封锁,一些较为核心的技术,都是依靠购买外国知识产权来完成,为此付出高额代价。因此我国企业循环经济技术支撑体系较国外有很大差距,并且难以满足企业循环经济的发展要求。

1.3 企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不合理企业发展循环经济就要求企业合理利用和处理本企业副产品及废弃物,尽量减少生产过程中废弃物的排放和不必要的浪费。虽然循环经济的发展在一定的程度上可以减少企业的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但是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我国资源税较低,自然资源的价格也较为低廉,而且由于缺乏严格监管,企业所承担的排污费用完全低于其污染损害的补偿费用和污染治理的费用,这就导致了循环经济生产方式动力不足,所以一些企业就图眼前利益,继续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的模式发展企业经济。

1.4 企业内部缺乏环境管理体系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企业的管理者在企业发展过程中把企业获得的经济效益当成企业发展的首要目标,所以企业一切的经济活动都围绕这企业利润为出发点,并且根据企业自身经济发展的实际状况,制定各种以直接促进企业经济发展的管理手段和管理模式,但企业管理者在注重经济发展的同时往往忽略了建立企业环境管理体系,或者只是简单的制定了相关的环境管理体系,并没有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而且制定的管理体系没有真正的得到执行和落实。

2我国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对策

2.1 提高企业发展循环经济重要性的认识企业把发展循环经济提升到一个战略高度,需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第一,企业要把可持续发展作为指导思想,在发展企业经济的过程中,充分考虑环境和资源的承载度,努力实现速度和效益、质量、结构相统一,并使经济的发展和资源、人口、环境相互协调;第二,企业要秉持循环经济发展的经营理念,把传统资源消耗型的经济发展模式,转变成为科学合理的生态型经济发展模式。

2.2 加强技术研发工作和技术创新工作企业发展循环经济,就必须加强企业内循环经济领域的技术创新工作和技术研发工作,所以,企业要把技术创新和技术研发的工作重点放在降低企业生产过程的能源和资源的消耗,减少废弃物的产生和排放,对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进行合理处理和再利用,尽可能地对资源进行最大限度利用并将对产出的污染物消除其生产过程中。所以企业要不断加大在循环经济领域内的科技投入,建设一支具有高水平的科研攻关队伍。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提高污染治理技术;第二,采取清洁生产技术;第三,提高废弃物利用技术。

2.3 制定企业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战略循环经济是经济发展、环境保护与资源合理利用一体化的战略,具有整体性、系统性和长远性的特点。企业可以把循环经济的理念合理的编制在企业中长期发展规划中,树立企业合作共赢的理念,强化生产过程中资源综合利用,加强供应链的设计与管理,逐步建立科学合理的循环经济发展战略,使得企业整体的发展符合当今可持续发展的大趋势。

2.4 构建企业环境管理体系构建企业环境管理体系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着手:第一,企业发展循环经济就必须在经济发展、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之间寻求一个最佳的平衡点,树立三者协调发展的意识,并根据企业的自身情况建立和健全企业资源管理制度和建立岗位责任制度,加强企业资源消耗管理、全面质量管理和生产成本管理,完善企业内部计量与核算制度,对企业资源进行科学管理,合理利用;第二,企业必须严格按照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开发、生产和经营的符合认证标准的绿色,并根据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制定更为合理的企业内部产品认证标准。

篇(7)

随着我国现代化经济的不断高速发展,化工企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但伴随着经济增长的却是化工企业给环境带来的大量污染。化工企业污染物的不断排放,不仅恶化了我国环境的质量,从一定程度上也遏制了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增长。由于环境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着人们的生存质量,该如何有效促进环境和经济的协调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现阶段的核心问题,因而,想要实现我国绿色经济发展的理念,就必须高度认识到我国化工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性。我国化工企业发展循环经济不仅可以建设美丽中国,更对国家强盛、民族复兴,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以及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化工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现状

我国化工企业发展较早,但与此同时,我国也为化工企业的发展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资源低效利用和环境破坏被污染等一系列的问题层出不穷,其中尤其以我国化工企业的排污方面的问题最为严峻。我国的化工行业每年消耗的煤、电、天然气、成品油等各种能源,以及所排放的废气、废水、废渣,其中主要包括二氧化硫以及各种固体废弃物等都居全部工业的首位,因而,我国的化工企业如何发展循环经济,对工业废弃物进行回收和再生利用,已经成为了提高企业自身的经济效益和改善我国环境的重要目标。但由于目前我国化工企业所造成的污染存在着不同的来源和问题,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是非常复杂的,因此不能一概而论,必须针对我国化工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和研究,根据不同污染物所产生的不同影响进行循环经济的差异化改革,设计最适合我国化工企业循环经济发展的策略和方法[1]。

二、化工企业发展循环经济存在的问题

(一)对化工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视程度不足

新时期,我国许多化工企业为了追逐单纯的经济效益,从而忽视了循环经济的重要性,只是把企业的循环经济作为一个虚无的摆设。我国目前化工企业中诸多领导对循环经济工作重视不足,极其容易导致企业经济下滑和我国环境进一步恶化等一系列的问题发生;同时,这更是对社会不负责的一种表现,对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视不到位会严重阻碍我国化工企业未来的科学发展。

(二)化工企业缺乏循环经济发展方面的专业人才

我国的化工企业目前在循环经济发展方面的综合高素质人才非常匮乏,这往往会使得我国大部分的化工企业中的工作人员因缺少良好的综合素质能力而不能全面和正确认识循环经济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更不要提对化工企业的经济发展和环境改善的工作进行改革和完善。因此,我国的化工企业只有不断吸收和引进循环经济方面的高素质专业人才,才能够促进化工企业循环经济工作更加圆满和顺利的完成。

(三)化工企业的循环经济理念落后

我国大部分的化工企业因长期受传统经营理念的影响,目前在循环经济方面的理念仍旧非常落后,不能够与时俱进,更无法根据我国目前市场的发展和环境的需求制订出全新合理的企业循环经济方案和方法,而是依旧沿用旧的企业循环经济方案,就会使得化工企业的工作效率下降和环境污染的更加严重。如果化工企业传统的循环经济发展策略无法得到及时创新,不仅会影响我国环境的改善,降低化工企业的生产力,更会严重影响化工企业的稳步科学发展,甚至可能会导致化工企业的停滞不前。

三、化工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对策

(一)加强基础理论研究和学习,推进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

目前我国化工企业在发展循环经济的过程中,往往过多重视循环经济的技术与应用的各种做法,却很难认识到化工企业中发展循环经济理论学习的重要性,这就常导致化工企业的工作人员在发展循环经济的过程中出现积极性不高等问题。而且许多化工企业的工作人员不能明确循环经济对于化工企业的发展和环境改善的重要性。因而,在化工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过程中,当务之急是加强化工企业员工关于循环经济发展的基础理论的研究和学习,推进发展循环经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和不断丰富,充分发挥理论指导实际的作用,这样,在化工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过程中才能充分调动化工企业工作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化工企业在发展循环经济的工作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2]。

(二)加强化工企业专业高素质型人才的建设

我国的化工企业如果想要发展好循环经济,就必须先努力打造一批高素质、业务精的专业型高素质人才;想要推进我国化工企业循环经济不断提高,就需高度重视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主要可以通过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引进先进的设备、出台优惠条件鼓励专业技术人员参加各种形式的进修与学习等措施,保证技术人员能够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学习到最前沿的化工循环经济技术,通过学习和掌握发达国家先进的化工企业循环经济技术,从而大力推动我国化工企业循环经济发展。通过增加我国化工企业循环经济的应用水平,引进高素质、高能力的技术型人才,强化企业的化工技术的研究,为化工企业输送新鲜血液,从整体上提高化工企业的工作质量。并且要积极和国内外优秀的化工技术的同行进行交流,引进国外先进的化工技术理念,加大我国化工企业循环经济方面工作人员学习和培训的力度。同时,我国化工企业还应加强对技术人员各方面综合能力的培养,持续提高我国化工企业循环经济技术方面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技能,确保提高我国化工行业人员的技术水平,为我国化工企业循环经济的提高奠定夯实的基础[3]。

(三)政府对化工企业发展循环经济进行政策支持和经济补贴

由于过去我国对环境意识和环境观念落后,政府对化工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民众对化工企业的污染也缺乏深刻的认识。但是,为了我国环境的不断优化和改善,必须在一定的政策和规章制度的改革下,促进化工企业经济的快速增长与环境保护的相互协调;政府必须要求化工企业通过实施清洁生产、大力发展循环生产、采用先进的工艺和低能耗设备、建立生态化工工业园区等积极的环境策略,通过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大力促进环境改善,促进化工企业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我国政府主要是可以针对化工企业制定一系列循环经济发展和管理政策,例如,对于部分化工企业中出现超过单位产品能耗限额用能,情节严重的可责令其停业整顿或者关闭;通过对化工企业的循环经济发展实施一定的激励和惩罚措施,借助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经济手段激励化工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并且将当地化工企业的循环经济发展作为考核当地政府政绩的一项重要指标。这样,就可以在保障我国化工企业经济可持续发展上前提下,改变我国化工企业过去单纯以经济发展为主导的考核模式,通过建立绿色的GDP考核体系,积极推进化工企业不断进行创新节能型科技的钻研,努力改善传统污染生产技术的生产方式和方法,将环境保护和化工企业的循环经济发展全面有机统一结合起来,这将有力保障我国环境不断改善,并推动化工企业经济快速进步和发展。

(四)提升化工企业基层人员对循环经济的认识

随着我国现代化科学技术的不断提升,化工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手段已有了很大突破。但相较于欧美发达国家化工企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我国化工企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手段仍然比较落后。我国化工企业在发展循环经济方面的责任和标准还不够明确,企业的经济发展还没有真正实现有序管理。所以,为了化工企业循环经济的工作能够顺利的继续开展,不仅需要将先进的化工循环经济技术普及到基层化工企业的工作人员当中去,还需要建立一定的奖惩制度来强化化工企业的循环经济的发展,从人力资源管理、化工技术提升、污染物循环再生利用、污染物排放管理、化工循环经济提升等方面下手,努力提高我国化工企业循环经济的水平。利用各种措施培训基层化工企业的工作人员,逐步提高基层化工人员对于循环经济发展的态度和技术水平;也可以结合化工企业中循环工作人员的绩效进行考核工作,将化工企业中的循环经济技术与实际应用效果纳入其中。只有这样,才能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化工企业循环经济的发展。

结语

想要实现我国化工企业循环经济发展的目标,就需要针对我国东西部不同地区的具体实际情况,其中主要包括不同区域化工企业的成本结构和企业的规模、数量、品牌、污染源的差异化以及地方文化、风俗习惯等,多角度全方面制定不同化工企业在不同的环境和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通过政策上的激励、技术上的创新、化工技术人员专业和综合素质培养等多方面共同作用,才能在保障化工企业经济发展的前提下,更好保护我国的生态环境,从而真正实现我国化工企业循环经济的高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周宏春,刘燕华.循环经济学[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12:10-24.

篇(8)

    现阶段我国农村发展循环经济面临的主要制约因素

    农民短期利益思想严重由于过去长期贫困和落后,农民非常关心如何能够在短期内解决温饱问题,再加上祖祖辈辈形成的习惯,因此,农民从短期的经济利益出发,不愿意支持和接受在农村发展循环经济。农民往往是看农业生产活动是否能快速使他们增加收入和生活改善,如果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多注意环境效益和生态效益,在短期内经济效益比较低,农民就不会积极支持和参与。由于农民对在农村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意义缺乏正确的认识,不会主动积极地投入到循环经济的建设过程中去。那么,在农村发展循环经济就失去了有力而又广泛的社会基础。政策法规保障体系不够健全循环经济的思想和行为在农村的普及和实施需要政府建立健全政策法规保障体系。由于我国农村发展循环经济还处于起始阶段,存在着产生废弃物的单位与政府职能部门之间、农民与政府职能部门之间以及农民与农村循环型企业之间利益不一致性,这些都间接甚至直接地影响着在农村发展循环经济发展相关政策法规的制订。有些政策法规即使制订了,也不能够保证其有效实施。目前,我国在农村发展循环经济除了国家为扶持试点地区和单位发展循环经济所投入的大量人、财、物外,其他政府和相关部门对农村发展循环经济的生产者和经营者投入人、财、物的政策法规也没有完善的制订和落实。农民对发展循环经济缺乏正确的认识循环经济在我国农村还处于理论探索阶段,农村发展循环经济缺乏技术农村发展循环经济,不仅要有农民的广泛参与支持、政府政策法规的有力保障,还要有适用的先进的发展循环经济的技术。由于我国发展循环经济刚起步,从事研发循环经济的技术工艺的单位对有关废弃物信息的认识掌握不全面,这势必影响到发展循环经济技术的研究与攻关,所有这些必然影响到循环经济技术工艺的开发与创新,同时也不利于我国循环经济在农村有效、健康、快速的发展。

    农村发展循环经济的对策思考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农民认识,转变农民观念加大宣传力度,使广大农民充分认识到过去那种粗放式农业增长方式已经越来越受到资源环境制约,没有竞争力,要树立科学发展观,正确处理目前和长远的关系。地方政府部门特别是环保部门要利用好各种公告媒体和宣传手段,大力开展循环经济的宣传和教育,使广大农民树立起环保意识,在日常的生产生活中自觉地约束自己的不良行为。对于企业来说,通过对企业领导的宣传、教育和引导,使他们树立起发展循环经济的新观念,增强企业的自律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政府必须树立正确的科学的发展观和政绩观,通过发展循环经济来推动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在发挥环保部门倡导、先行和推动作用的前提下,在各级地方政府部门的领导下,各个部门都要积极参与。有了地方政府强而有力的领导,各部门协调一致的努力和广大农民的支持和行动,循环经济在农村发展才能健康、快速、有效地发展[5]。完善配套的激励约束机制,建立完善的政策保障体系《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正式实施将对循环经济的发展发挥巨大的促进和保障作用。因此,我们在推进循环经济在农村发展的过程中,要努力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按照党和国家的决策部署,依法建立健全激励机制,调动乡镇企业和广大农民走循环经济发展道路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地方政府要采取多种措施引导、支持农村循环经济的发展,充分发挥法规、行政、经济等杠杆的调节作用,通过各种渠道筹措发展循环经济的人、财、物。通过立法使地方政府和乡镇企业重视自身的资本和经验积累,每年留出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研发循环经济技术工艺。通过政府、企业、农民的共同努力,促使循环经济在农村的快速健康发展[6]。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要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对发展农村循环经济意义重大。便利的交通设施、快捷的通讯设施以及良好的水利、能源和市场交易设施,是农村发展循环经济的基础条件,也是新农村建设的必要条件。因此,要加大农村生产生活设施建设的力度,建设良好的道路和通讯网络、健全的水利和能源运输系统以及便利的市场交易设施等,尤其是要加快发展农村清洁能源技术与垃圾净化处理系统,增加农村沼气、太阳能建设的资金和技术投入力度。建立和完善有效的农村循环经济技术工艺培训推广网络,为农民提供优质、低廉、有效的学习发展循环经济的技术工艺服务。对农民进行文化科技技能培训,增强农民正确使用新技术的技能。在农民中逐步推广精准施肥和精细灌溉等农业生产方法,打造产业、产品循环链接,降低产业、产品的生产成本,提高农业生产要素投入的产出效率和经济效益,不断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提高产品市场的竞争力。为此,要举办不同层次的培训班,积极推广循环经济的沼气池建设和管理、沼气综合利用、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生态农业等知识技术。要进一步加强农村能源技术推广队伍建设,保障经费来源,完善科技服务体系。要继续开展好农村能源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沼气池施工建设要严格按照国家规定实行持证上岗,确保建池安全和建池质量。要切实强化对农民群众的科技培训,搞好各个环节的技术指导,加快技术推广步伐,提高发展农村循环经济的科学管理和生产。抓好农村循环经济发展示范推广工作在农村大力支持和推广沼气建设,并建设利用太阳能的新型温室,以改善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通过发展循环型农业基地吸引创办更多的农业龙头企业,进一步拓展发展农村循环经济的渠道,提高低毒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在农产品生产中的比重,细化节水、节地和农药化肥使用量指标,采用先进科学技术,建设节约型农业。

篇(9)

现阶段我国农村发展循环经济面临的主要制约因素

农民短期利益思想严重由于过去长期贫困和落后,农民非常关心如何能够在短期内解决温饱问题,再加上祖祖辈辈形成的习惯,因此,农民从短期的经济利益出发,不愿意支持和接受在农村发展循环经济。农民往往是看农业生产活动是否能快速使他们增加收入和生活改善,如果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多注意环境效益和生态效益,在短期内经济效益比较低,农民就不会积极支持和参与。由于农民对在农村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意义缺乏正确的认识,不会主动积极地投入到循环经济的建设过程中去。那么,在农村发展循环经济就失去了有力而又广泛的社会基础。政策法规保障体系不够健全循环经济的思想和行为在农村的普及和实施需要政府建立健全政策法规保障体系。由于我国农村发展循环经济还处于起始阶段,存在着产生废弃物的单位与政府职能部门之间、农民与政府职能部门之间以及农民与农村循环型企业之间利益不一致性,这些都间接甚至直接地影响着在农村发展循环经济发展相关政策法规的制订。有些政策法规即使制订了,也不能够保证其有效实施。目前,我国在农村发展循环经济除了国家为扶持试点地区和单位发展循环经济所投入的大量人、财、物外,其他政府和相关部门对农村发展循环经济的生产者和经营者投入人、财、物的政策法规也没有完善的制订和落实。农民对发展循环经济缺乏正确的认识循环经济在我国农村还处于理论探索阶段,农村发展循环经济缺乏技术农村发展循环经济,不仅要有农民的广泛参与支持、政府政策法规的有力保障,还要有适用的先进的发展循环经济的技术。由于我国发展循环经济刚起步,从事研发循环经济的技术工艺的单位对有关废弃物信息的认识掌握不全面,这势必影响到发展循环经济技术的研究与攻关,所有这些必然影响到循环经济技术工艺的开发与创新,同时也不利于我国循环经济在农村有效、健康、快速的发展。

农村发展循环经济的对策思考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农民认识,转变农民观念加大宣传力度,使广大农民充分认识到过去那种粗放式农业增长方式已经越来越受到资源环境制约,没有竞争力,要树立科学发展观,正确处理目前和长远的关系。地方政府部门特别是环保部门要利用好各种公告媒体和宣传手段,大力开展循环经济的宣传和教育,使广大农民树立起环保意识,在日常的生产生活中自觉地约束自己的不良行为。对于企业来说,通过对企业领导的宣传、教育和引导,使他们树立起发展循环经济的新观念,增强企业的自律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政府必须树立正确的科学的发展观和政绩观,通过发展循环经济来推动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在发挥环保部门倡导、先行和推动作用的前提下,在各级地方政府部门的领导下,各个部门都要积极参与。有了地方政府强而有力的领导,各部门协调一致的努力和广大农民的支持和行动,循环经济在农村发展才能健康、快速、有效地发展[5]。完善配套的激励约束机制,建立完善的政策保障体系《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正式实施将对循环经济的发展发挥巨大的促进和保障作用。因此,我们在推进循环经济在农村发展的过程中,要努力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按照党和国家的决策部署,依法建立健全激励机制,调动乡镇企业和广大农民走循环经济发展道路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地方政府要采取多种措施引导、支持农村循环经济的发展,充分发挥法规、行政、经济等杠杆的调节作用,通过各种渠道筹措发展循环经济的人、财、物。通过立法使地方政府和乡镇企业重视自身的资本和经验积累,每年留出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研发循环经济技术工艺。通过政府、企业、农民的共同努力,促使循环经济在农村的快速健康发展[6]。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要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对发展农村循环经济意义重大。便利的交通设施、快捷的通讯设施以及良好的水利、能源和市场交易设施,是农村发展循环经济的基础条件,也是新农村建设的必要条件。因此,要加大农村生产生活设施建设的力度,建设良好的道路和通讯网络、健全的水利和能源运输系统以及便利的市场交易设施等,尤其是要加快发展农村清洁能源技术与垃圾净化处理系统,增加农村沼气、太阳能建设的资金和技术投入力度。建立和完善有效的农村循环经济技术工艺培训推广网络,为农民提供优质、低廉、有效的学习发展循环经济的技术工艺服务。对农民进行文化科技技能培训,增强农民正确使用新技术的技能。在农民中逐步推广精准施肥和精细灌溉等农业生产方法,打造产业、产品循环链接,降低产业、产品的生产成本,提高农业生产要素投入的产出效率和经济效益,不断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提高产品市场的竞争力。为此,要举办不同层次的培训班,积极推广循环经济的沼气池建设和管理、沼气综合利用、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生态农业等知识技术。要进一步加强农村能源技术推广队伍建设,保障经费来源,完善科技服务体系。要继续开展好农村能源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沼气池施工建设要严格按照国家规定实行持证上岗,确保建池安全和建池质量。要切实强化对农民群众的科技培训,搞好各个环节的技术指导,加快技术推广步伐,提高发展农村循环经济的科学管理和生产。抓好农村循环经济发展示范推广工作在农村大力支持和推广沼气建设,并建设利用太阳能的新型温室,以改善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通过发展循环型农业基地吸引创办更多的农业龙头企业,进一步拓展发展农村循环经济的渠道,提高低毒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在农产品生产中的比重,细化节水、节地和农药化肥使用量指标,采用先进科学技术,建设节约型农业。

作者:曹明贵 单位:河南信阳师范学院

篇(10)

一、循环经济的概念及发展循环经济的意义

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从资源流程和经济增长对资源、环境影响的角度考察,增长方式存在着两种模式:一种是传统增长模式,即“资源―产品―废弃物”的单向式直线过程,这意味着创造的财富越多,消耗的资源就越多,产生的废弃物也就越多,对资源环境的负面影响就越大;另一种是循环经济模式,即“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反馈式循环过程,可以更有效地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以尽可能小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成本,获得尽可能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从而使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相互和谐,促进资源永续利用。

发展循环经济是缓解资源约束矛盾的根本出路,是从根本上减轻环境污染的有效途径,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是应对新贸易保护主义的迫切需要,是以人为本、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本质要求。发展循环经济有利于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有利于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有利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有利于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的本质要求,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选择,也是关系中华民族长远发展的根本大计。我们要从战略的高度去认识,用全局的视野去把握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增强自觉性和责任感。

二、包钢发展循环经济的作法及今后的努力方向

发展循环经济,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优化资源利用方式为核心,以提高资源生产率和降低废弃物排放为目标,以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为动力,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动员各方面力量,积极加以推进。近年来,包钢坚定不移地走低资源消耗、低污染排放的新型工业化道路,通过节能降耗、发展循环经济,企业竞争力不断提升。在节能减排,循环经济方面取得了很大进步,在行业内首家实现了全干法除尘,率先建设全国示范生态园区和被列为全国首批循环经济试点企业之一。“十五”以来,包钢在节能环保等循环经济项目上累计投资约26亿元,项目全部达产达效后,每年可节约资金或创经济效益7亿元以上。近年来,公司吨钢综合能耗大幅降低,2006年降至779千克标煤;吨钢耗新水提前4年达到国家钢铁产业发展政策要求;2006年,包钢工业水重复利用率达到93.25%,达到国内钢铁行业平均先进水平;钢渣基本实现零排放,正在形成以冶金渣为主要原料的建筑材料产业链;污水处理全部达到排放标准;粉尘、煤气排放量稳步下降;《包钢生态工业园区建设规划》作为国内第一个钢铁生态工业园区规划通过了国家环保总局组织的专家评审,包钢被列为全国首批循环经济试点单位之一,正在按照循环经济理念进行全国示范生态工业园区的建设。但由于历史欠账较多,包钢在节能环保上压力依然较大。十二五时期包钢将继续重视对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努力营造安全、环境友好、健康的生存发展空间。为了最大程度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资源经济的良性循环,实现企业、社会、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今后发展循环经济的努力方向是:

1、转变观念

加快发展循环经济,必须摒弃传统的发展思维和发展模式,把发展观统一到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上来,在发展思路上彻底改变重开发、轻节约,重速度、轻效益,重外延发展、轻内涵发展,片面追求GDP增长、忽视资源和环境的倾向。

2、淘汰落后产能

按照《钢铁产业发展政策》要求,自治区及包钢加速淘汰落后钢铁产能。目前,包钢已经淘汰了2座80吨转炉(产能160万吨)、淘汰了4台90平方米烧结机、淘汰了厂区内的竖炉和带式焙烧球团生产设备、淘汰了落后的横列式轨梁轧机,改造为大型H型钢生产线等。“十二五”期间,自治区规划淘汰200万吨落后炼铁产能,淘汰90万吨炼钢产能;包钢规划淘汰2#高炉(容积1800立方米,产能126万吨)、4座4.3M焦炉等。上述落后装备淘汰后,包钢保留、经改造及新建的生产设备全部为大型化、现代化、高效化的生产设备,为包钢结构优化和产品升级打下了坚实的产业基础。

3、推进节能减排,实现可持续发展

包钢坚持减量化原则,努力提高资源利用率,保护战略性资源;对需要保护的矿岩品种,除在开采过程中实施分穿、分爆、分采、分运、分堆,进行有效的管理和保护外,还在铁矿石的选矿过程中,对选矿工艺进行改造,开展“双提一降”公关,有效提高了铁精矿的品位;对稀土、铌、钍等国家战略性资源进行了妥善保护。“十二五”期间,要加强稀土资源的循环、再生和利用,以最小的资源代价和最低的经济成本,完善稀土产业与保护环境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同时,要通过技术进步改进完善稀土产品生产工艺,加快稀土精矿焙烧、冶炼分离过程清洁生产工艺和新设备的研发、降低物料消耗,减少“三废”产出量。此外,加快升级置换环保设施,推行清洁生产,提高稀土冶炼氨氮废水治理技术和工艺装备水平,从根本上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4、强化管理

加强企业资源环境管理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基础。要建立健全资源节约管理制度,加强资源消耗定额管理、生产成本管理和全面质量管理,建立车间、班组岗位责任制,完善计量、统计核算制度,加强物料平衡。建立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完善各项考核制度,坚持节奖超罚,调动职工节约降耗、综合利用和实施清洁生产的积极性。加强环境管理体系建设。

5、加强宣传教育

要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培训活动,提高全社会特别是各级领导对发展循环经济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引导全社会树立正确的消费观,鼓励使用绿色产品,抵制过度包装等浪费资源行为,把节能、节水、节材、节粮、垃圾分类回收,减少一次性产品的使用逐步变成每个公民的自觉行为,逐步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

篇(11)

一、引言

伴随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高排放、高消耗、高投入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这种旧的发展模式已经使我国的能源紧缺问题愈加凸显,环境容量也在大大压缩,发展循环经济已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循环经济是遵循生态环境的发展规律,实现利用资源的高效率,并充分考虑到生态环境的容量持续发展经济模式,目的就是通过资源的循环利用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从而实现环境污染的零排放,以此为社会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来实现环境的和谐、健康、持续发展。煤炭工业主要的加工方式为煤炭采掘、洗煤选煤,这两种方式都是以生产为主,重视企业的利润而忽略环境保护。煤炭加工留下大量的煤矸石,这些煤矸石占有大量的土地,并释放有害气体,严重了污染了矿区的生活环境,影响了职工的身心健康。因此煤炭企业必须转变经济发展的模式,发展循环经济,这才是企业发展的长久之路。

二、煤炭企业发展循环经济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发展,能源的供需矛盾越来越明显,煤炭能源在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占有较高的比例,使之煤炭资源供应紧张,价格迅速上升,制约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同时,由于不合理的开发利用,使煤炭资源在开发过程中对资源过度开采造成巨大的浪费,给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的污染。因此,要想从源头上杜绝污染的生产,防止生态环境的恶化,必须发展循环经济,这也是煤炭企业必然走的长期有效的发展之路。鉴于此兖矿集团结合自身的实际,发展循环经济,充分发挥煤炭资源的比较优势,优化产业结构,努力探索出一条适合自身企业需要的科技含量高的、经济效益好的、资源消耗低的、环境污染少的发展模式,使人力资源的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那就是发展以煤炭、煤化工、煤电铝产业为支点的循环经济,但是在发展循环经济的过程中,并没有达到期望的效果,主要以下原因:

1.煤炭企业资金投入不足,政府支持力度不够。因为发展循环经济需要大量的资金,尤其是项目投入的前期。同时在前期发展中开拓市场需要的时间较长,回报的效益较少,资金回笼比较困难,而在煤炭企业中也没有足够的资金用于大幅度地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开发技术和关键技术的渠道并不是十分畅通,高学历的技术人员较少。尽管近几年来煤炭市场较好,经营状况有大幅度的提高,但是由于煤炭工业过去在扩大规模、改善职工生活条件和改善矿井环境等方面欠账较多,再加上一些新的项目、新的安全设备更新和加固防护设备等方面投入的资金较大。总体来说,循环经济的发展状况不是十分乐观。仅仅靠煤炭企业自己积累资金,缺少政府的支持来发展循环经济,很难使循环经济取得较大的成效。

2.资源综合利用率低。目前,因我国的不少煤炭企业受到传统产业的影响,使之资金的投入和开发新技术的力量不足,节约资金、保护环境和综合利用率等方面得不到广泛的重视,又因为煤炭产业是主导产业,煤炭企业加工生产中所需要的科技含量相对来说比较低,这也从一定程度中影响了煤炭企业对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设备的资金投入,引进国外先进设备的重视程度也较低。尽管煤炭企业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拉长了产品的产业链条,也创造了一些效益。但是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设备的生产功效却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并没有成为煤炭企业追求的强有力的、长期有效的经济发展的增长点。而且有不少的煤炭企业仅仅追求煤炭经济的效益和生产的产品的质量,而对环境保护不够重视,使之在环境治理方面投入的资金较少,支持的力量不够,现在的煤矿环境治理是沿袭“先污染、后治理”的模式,所以说煤炭企业并没有真正用发展循环经济的观点来解决煤炭企业发展的根本性的问题。

3.煤炭企业认识不足。目前,不少煤炭企业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结合企业自身实际积极推行发展循环经济的模式,在经济增长方面,由粗放式发展模式正在向集约式发展模式转变方面,也取得了不少的成效。但是由于煤炭企业主要侧重于发展经济效益,重视经济的发展速度,而对经济发展中的发展―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及其他们之间的矛盾却不够关心,不能真正认识发展循环经济对企业发展的促进作用,因此不能主动探索发展循环经济的模式。多数企业仅仅引入发展循环经济的理念,仅仅从文件上下达发展循环经济的号召,但这些仅仅停留在文字上,不能开展实质性的工作,也没有制定发展循环经济的相关措施。

三、解决对策

1.政府发挥引导支持作用。要想使我国的循环经济模式得到大的发展,政府应该通过优惠政策对煤炭企业给予一些扶持,比如:投资政策、减免税收、技术政策和产业结构政策等给予一定的帮助。具体来说就是政府加大投资力度,企业可以通过银行贷款获得发展循环经济的资金,其次帮助搞好基层基础设施建设,从而促使煤炭企业引入先进技术和先进的生产设备,并为煤炭企业提供相应得技术支持,在政策上给予奖励扶助,在税收和方面给予优惠等等,这样才能为煤炭企业发展循环经济提供一个宽松的政策环境,从而引导煤炭企业自愿、主动走循环经济发展之路。

2.在发展循环经济中煤炭企业应充分发挥主体攻坚作用

(1)积极创新企业文化,牢固树立循环经济发展理念。要想使循环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从而实现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煤炭企业领导干部应首先转变思维模式,改变工作作风,加强自身业务学习,从而形成创新型的企业文化,当然这更需要煤炭企业全体员工的积极参与和无私奉献。只有将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融入到企业文化中,才能为循环经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