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经济形势不景气大全11篇

时间:2023-10-08 10:13:25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经济形势不景气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经济形势不景气

篇(1)

企业转型有二种,一种是迫于市场环境的压力,如做外贸的企业,在面临着诸多不利因素,产品利润越来越低,生存压力越来越大的情况下,而做出的战略调整。一种是为进一步提升品牌的竞争力,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或进行多品类的营销策略:或进行品牌的升级,由低端向高端转变。对于企业转型做内销的思路,神力的营销总监姚亮有不同的看法,他认为外销型企业转内销,目前行业有些想法还是单一,许多人这样认为外销型企业转内销,就一定要自创品牌。实际上问题,不是这样的一种思考方式,企业转内销,并不一定要自创品牌。在不了解国内市场的情况下,转型的企业可以先一些品牌,在某一些区域进行营销,或者与原来在国内操作品牌的公司进行合作。这种方式是试水式的,在了解国内市场或具备操作市场的条件之后再自创品牌,这不失为一种可取之道。

外贸企业提升实力,来寻找机遇

企业转型不仅限于外销转做内销,也有一些企业,在提升自己的实力,去应对国外合作方更高的要求,以寻求一种长远的合作关系,稳定企业的发展线。

这于这种现象,缘分鸟的营销总监汤殷认为原来做国内市场还在回头做外贸,整个义乌都是这样的情况,现在的企业做外销,也在进行产业升级,原来是单纯加工,所以,受市场环境干扰比较严重,早期的是一种简单的加工,追求的是一种简单的加工利润。现在平台越来越高,国外大公司,包括世界五百强的企业来华寻求合作方,是要求看对方的实力,也就是义乌在这几年陆续在被验厂,这是前奏。这些国外企业验厂看的是企业真正的生产实力,还有一些人文环境,包括劳动保障等。这是一种转变,说明国外企业在寻找一个能长期合作的伙伴,对于国内企业,是一种难得的机会。这在前面几年,企业是不愿接受的,他们追求的是一种简单的合作模式,那就是一手钱一手货。受环境的影响,许多企业的思想也改变了,为了与国外企业长期的合作,在推动企业发展。这样把整个产业,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这同时给新的企业一种启示,如果在合作过程中企业达标,让对方满意的企业,就有强大的发展空间了。通过一年一年的验厂,提升企业的实力,相应地也会提升自己的品牌,这对于企业来说也是受益的。在前期,可能在验厂过程中带来阵痛,只要你达到要求,在外面的口碑形成效益,一个单产生效益,不当是经济效益,还有社会效益,或者说企业长期发展的效益,这对于企业的长远发展战略具有深远意义。

外贸企业转型,要吃透国内市场

广东某外贸型企业从去年开始转型做国内市场,请了一大帮人马来操作,但对于国内市场不了解,所以,最终以失败告终。负责该项目的营销总监事后总结失败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老板的思路问题]外贸型企业转型做内销,主要是老板的思路转不过来,其实,做国际市场与做国内市场是不同的两个概念,运作模式也不同,做外贸纯粹是下订单,在生产上一下单就是几个柜的量。这时,老板的思路还停留在做外贸的层面上,所以,做内销时也一下单就是几千套,这样的一个误区,老板的思路在前几年还是转变不过来。

[产品开发]新品牌要进入国内市场,是需要时间的,但企业老板还会把做外贸的产品思路带过来。那就是去市场上买版,看到好的版,就买过来稍微改一下,马上推出,总体来说,内衣企业做外贸的都是低端产品,中高档的没有,基本是流通货,产品是属于原始的那种,这样,企业买版,自身的设计跟不上,没有形成自己的产品风格,也缺乏竞争力。

[企业管理]企业做外贸时管理基本上属于粗放式的,很简单。在数据统计、质量管理上都比较宽松。像我们的企业,做欧美的订单比较少,基本是做中东的单。这样一来,在产品管理上,生产管理体系,存在问题,还是按以前那种管理模式,内销不一样,订单比较是少,是多,管理模式不适应,经常要换,管理人员还是按原来的去做,差不多就行,内销要求严,问题反映快,随时接收市场的信息,去改计划,做外贸就不同了,基本上是一个订单下来之后,出货后有问题才反应过来。半年之后,才会发现问题,内销反应快,企业的思路一下调整不过来。

[市场运作]内销前期是有铺垫需要巨大的投入,这种投放可能是二三年,去做市场基础,把网络建立起来,才会有成效。但企业的老板不会这样想,因为内销在前期是无法计算投入跟产出。而老板有时会以做外贸的模式来算,给市场操作带来压力。做内销是有库存,做外贸基本是没有库存,下多少订单你生产多少,是零库存,而做国内市场就不一样。产品发到市场,好不好买,马上能反映出来,而做国内市场,就绝对会有库存,老板可能总希望是零库存的操作。回款这块,做外销,货款这块可以说是比较稳的,只要客户一下单,就会有订金。而做国内市场,经销商欠款是比较常见的,有些大商可能会欠一二百万。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的政策会压得很死,基本要求是现款现货,给企业的营销人员很大的压力。刚开始做内销,产品没有优势,公司管理还在适应当中,老板的思路还在调整中,在这种情况下,只有把市场做好,一点一点来做市场,而老板可能会不这样想,他有一种比拼的思路,拿自己的企业与别人比,弱势品牌与强势品牌比,这样造成市场定位错位,包括产品的价位,营销策略等都与实际情况发生了断层。造成不适应,外贸转内销要成功,是需要时间的,企业的许多因素都要调整,包括人员的调整、产品的调整、市场的调整等。所以说,外贸转内销,看谁能坚持到最后,最后才会胜利。

内销品牌转型,提升产品附加值

内销型企业转型,更多的是进行品牌形象的提升,去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去年无缝板块欧耶品牌是动作是最大的,从品牌战略提升到品牌重新定位,到请行业知名营销人士,组建新的营销团队,于上海设立公司,建造新厂房,到新产品开发重新规划。说明这家企业试图通过企业转型,来提升产品的附加值。

欧耶品牌总经理金国军说内衣行业,现阶段无缝产业大家的渠道相同,竞争十分激烈,所以,欧耶要开辟自己独有的渠道,通过精细化运作,与其他渠道拉开距离,以求自己开辟的渠道别人无法复制。为此,公司重新打造团队,重新对产品设计进行定位。在产品开发上加强与华歌尔的战略合作伙伴,产品功能

板在日本设计,功能性较强的产品在意大利公司生产。在上海成立自己公司,研发中心与营销中心设在那边,组成精干的研发与营销团队。并且重新定位目标消费群,通过前期的市场调查,找准精确的消费群体,以后公司的产品专为这一群体设计,去满足她们的需求,相对来说,重新定位后公司产品价格会有所提升,但会强化产品的款式与品质,提升品牌的形象,让消费者感到物有所值。2008年产品结构上要进行调整,强化功能型产品。2009年公司推出四季产品,去面对普通消费者。

内销品牌转型,延长产品线

内销型企业转型,是扩充品牌的产品线,以丰富的产品系列,去满足专卖店的物品陈列,增强终端店的赢利能力,在这一方面朵彩就是一个例子。中针会朵彩强势推出家居服,据该公司营运总监蒋宪彬介绍,朵彩进军家居服行业,主要是考虑专卖店的货品问题,一年四季都有东西卖。他们朵彩产品秋冬这块赚钱是没有问题,但春夏期间就出现空档,无法满足店铺所需,为此公司扩充产品线进军家居服。至于为什么要选择家居服,蒋宪彬认为家居服发展空间大,是一个朝阳性品类产业,所以,选择家居服符合公司发展的战略规划。对于企业扩军进入家居服。汕头某品牌的营销总监认为这种模式是没有问题,关键要看市场的形势。做保暖产品的企业,加入常规内衣、美体内衣都没问题。关键是看条件是否成熟。家居服是一个新兴的市场,但不是谁进就进,要看公司自身的实力与定位。现在的家居服市场,几个大牌企业经过十几年的市场沉淀,地位已经稳固,分析家居服发展的这十几年,一线家居家阵容没有扩军,没有扩军原因的是什么?要搞清这个问题,这十几年有多少二线家居服想做成一线家居服没有成功,是不是他们没有实力?是不是没有家居服操作的经验?是不是基础不行?都不是,那原因是什么?是一线家居服品牌经过这些的发展,无论是在产品线、营销策略、渠道建设形成一系列完善的管理,一线家居服这个阵容是相对稳的。所以,要想突围,除非你有新的概念出来,还要看你经营条件、市场条件等,硬件与软件相结合,才能形成强势的冲击力,而做这些工作需要时间。另外,市场上消费者对于家居服还是处于一种陌生阶段,大家都处于一种盘整期。因此,此时企业进入,是有很大风险。在目前的情况下,像康妮雅、美标、达尔丽、秋鹿、新世家族等品牌牢牢占据着市场的份额,企业要进入,还是需要慎重操作。

内销品牌转型,渠道模式创新

渠道模式的创新,是企业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在目前的情况下,内衣行业除了文胸可以专卖的形式经营之外,其他的如保暖、无缝等品类的产品,只能以组合店的形式出现。因为这些产品有季节性,无法以一个品牌的品类去支撑一个专卖店。为打破这一局面,有些企业在尝试,正如欲起大牌崛起的猫人一样,去扩张品类,打造时尚生活馆。

猫人张总说,猫人将投资数亿元,打造一个集时尚贴身服饰、时尚运动服、时尚牛仔,甚至香水、首饰等多品类服饰于一体的一站式时尚生活馆。消费者在购物时,小到袜子,大到成衣,凡是消费者所需要的时尚服饰甚至饰品、香水,都可以在一个店里买到。这是猫人一站式时尚生活馆的设想,张总解释了时尚生活馆这个“创意”隐藏的深意:一为渠道扁平化,二为输出标准化的管理。到目前,猫人旗下已拥有“Millow secret”、“Millow sport”、“zoka”、“Millow Jeans”和“猫人”五个品牌,涉及时尚内衣、时尚运动装、时尚贴身服饰、时尚女装等多个品类涉足的领域也由最初的单一内衣走向家居服、瑜珈运动服、泳装甚至外衣等多元化领域。这些品类,能够支撑生活馆的发展,也能满足消费者的多层次需求。相比于其他内衣店,时尚生活馆的一站式购物,能给消费者带来购物环境与衣着的享受。在其他店,消费者可能爱慕的文胸、达尔丽的家居服、CD香水等,产品风格无法统一。而在猫人时尚生活馆,产品风格能得以延续,从而更好地服务于消费者。

篇(2)

国家“十二五”重点建设的十四大煤炭基地之一的淮北矿业是以煤炭采选、煤化工、盐化工和综合利用发电为主的特大型企业集团,是华东地区最大的冶炼精煤生产基地。地处华东腹地,拥抱长三角,主要销售区域和目标客户均位于全国经济最发达的华东地区,市场占有率高、运距短、物流成本低、管内客户多。经过多年来的路矿合作,与上海路局之间建立了牢固的、互惠互助的战略合作关系。立足于这些优势,从企业的长远利益出发,大力实施精煤战略是有效应对市场波动和日益加剧的市场竞争,获取最佳效益的重要支撑、核心优势。但随着欧债危机的不断蔓延及国内宏观调控的持续收紧,经济增速趋缓,高耗能产品的过快增长进一步受到限制,建设发展循环经济和节约型经济社会逐步深入,社会各方面节能意识和效果日益明显。

因此,无论是动力煤市场还是精煤市场都不容乐观。出现了需求萎缩、市场黯淡、价格回落、库存剧增的低迷行情,煤炭市场“拐点”的初步显现,导致了多家客户提出减发、缓发、停发以及降价要求,精煤销售去向出现了严重不畅。面临当前严峻的经营形势应采取何种有效措施积极应对危机的挑战?要时刻树立过“紧日子”、“安全就是效益”的思想,强化成本管理,深挖内潜,推行新举措,开源节流,使节支降耗意识深入人心,共同抵御市场寒流。

一、坚定信心,扎实做好形势任务宣贯工作,稳定职工思想

为扭转生产经营被动局面,淮北矿业出台了《关于应对严峻经营形势管理的若干规定》,对生产经营各项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并对严格考核问责做出了明确规定。重点在矿区深入开展政策宣讲和形势任务宣传教育,在矿区上下形成攻坚克难、狠抓落实的浓厚氛围。既讲宏观经济政策,也讲当前任务;既把面临的实际困难向职工交底,也把自身的有利因素向职工分析清楚;既要把压力传递给职工,更要把决心和信心传递给职工,使广大干部职工真正在思想上紧张起来,在行动上扎实起来。讲形势、顾大局,按照淮北矿业统一部署,上下联动,更加周密地做好应对各种困难与挑战的准备,确保企业平稳安全度过经营严峻期。

二、广泛采集信息,准确研判市场,科学应对市场变化

信息时代如不能掌握充分、全面的信息,就难以看到事物变化的端倪和走势。广泛采集信息,畅通信息渠道,提高市场预见性和快速反应能力,及时采取灵活多样的营销策略是关键。要积极建立与完善信息传递与机制,及时把市场信息动态传递到各生产矿、厂和经营管理部门,实现外部市场信息的内部共享。加强与行业协会、信息咨询机构、相关煤炭企业、重要港口以及下游客户之间的信息沟通与交流,积极构建纵横交错、内外共融、宏微观结合的信息采集监控网络,扩大信息采集面,提高信息及时性和准确度。定期不断完善市场综合分析、市场突发事件应急分析等制度,建立市场快速反应机制和应对各种变化的分级应急预案,并要分解到月、周、日,细化到矿、点、客户。积极主动跑市场,变坐商为行商,与客户交流沟通,准确掌握客户生产、需求、资金、库存、采购结构状态,把握时机,适时实施营销策略,争取客户,挤占市场。

三、抓安全、控成本,扭转生产经营被动局面

安全就是效益,安全也是规避危机的重要手段。越是在经济困难的时期,越不能放松安全,时刻绷紧安全弦。

首先,抓好安全管理,全面推行领导干部下井带班及值班管理工作法、风险预控管理法等制度。把安全决策、措施制定、贯彻执行、隐患排查量化细化到每一人、每一事,精细安全管理流程,筑牢安全管理防线。

其次,抓好职工安全教育培训及安全行为规范。分层级、分工种开展教育培训,着力提高职工安全意识、现场操作能力和事故防范能力,保证安全知识人人过关。持续推行“手指口述”安全确认,引导职工熟练掌握操作要领,强化现场落实,切实做到“手指口述”内化于心,外化于形。

篇(3)

中图分类号: F293.3 文献标识码: A

一、前言

近年来,由于城市房地产开发行业的不断壮大,城市房地产开发经营的外部性及其治理途径的问题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虽然我国在此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需要改进,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新时期,加强房地产开发经营的外部性及其治理途径的研究,对我国城市房地产行业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二、“外部性”的理论渊源

在经济学文献中,外部性有着许多不尽相同的表述,也可称之为外部影响、外在性或邻近效应,指的是私人收益与社会收益、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不一致的现象。最早由阿尔弗雷德•马歇尔提出的“无形的手”的瑕疵的观点,被看作是外部性理论的渊源,而此后众多学者对这个问题进行的研究使之有了更多不同的解释。较为简明清晰的解释是庇古在福利经济学中提出的观点,他认为:“某甲在为某乙提供一些服务的过程中(这种服务是有报酬的),附带的也给其他人(不是同类服务的生产者)提供服务或带来损害,这种服务得不到受益方支付的报酬,也不能使受害方的利益得到补偿。”庇古把这种现象归结为社会净产品与私人净产品之间的差异,这种差异可能是正的,也可能是负的,因此外部性又可区分为“外部不经济”(一项经济活动在提供私人净产品的同时也提供了社会净产品,如果在提供社会净产品的同时要求社会或第三者承担额外的成本或代价,那么,这项经济活动就给社会或第三者带来了消极的外部影响,称之为外部不经济)与“外部经济”。

三、房地产外部性分类及其影响

1、房地产外部性分类

以外部影响的性质和作用分,房地产外部性可分为房地产正外部性和房地产负外部性。房地产正外部性是指房地产经济活动给其他人无偿带来了好处,也称外部经济。与此相反,凡是因房地产经济活动受损而又无补偿的外部影响被称为房地产负外部性,也称外部不经济。

按经济活动主体划分,房地产外部性分为房地产开发的外部性和房地产消费的外部性。无论是房地产的开发还是房地产的消费,均存在正效应与负效应。

2、房地产外部性的影响

房地产开发的正外部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城市化及经济的有益促进。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进程和客观规律,而房地产项目的开发建设是城市化进程中的重要微观组成部分。二是对其他房地产开发商或其他生产者的有利影响。房地产开发项目往往会完成附近的基础设施建设,这为其他房地产商在相邻区域开发各类物业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条件。三是给消费者带来了投资价值。城市房地产的良性发展会提升城市房地产价值,给投资者带来财富效应。

四、房地产开发经营中外部性的产生原因

1、地理区位上的邻近

房地产项目在推广中大力宣传周边基础设施的完备与景观的优美,这就是因为该项目与周边相关设施如学校、购物广场、城市绿地等毗邻,使得这个房地产项目可以不付出额外代价便可享受相关便利,从而在区位上占有优势,而购物广场也因为毗邻该房地产项目,可以吸纳到更多的购物人群与客流量,从而有更大的发展潜力。

2、产权不明晰

外部性的产生在很大程度上也受制于产权的不明晰,即对经济资源缺少明确的产权保护。例如,如果政府可以就房地产项目因周边公共绿地的存在而获得更好的空气质量而收取费用,那么,该房地产项目要承担一定的经济成本方能得到绿地给它带来的好处,而其它远离绿地的房地产项目未得到空气质量更佳的好处也不需支付费用,从而毗邻绿地的项目便不能从政府建造绿地中得到比其它远离绿地的项目更多的好处。在这种情况下,外部经济就会消除,反之,外部性就会产生。上面所述,就是因为对公共绿地这种经济资源缺乏明确的产权归属而产生了外部性。

3、市场交易成本过高

交易成本过高会使得市场交易难以进行,或者使得物品产权无法进行有效的交易。一个房地产项目由于选址不当,影响了临近楼房的采光及通风,被影响楼房里的居民,理论上可以去向房地产项目开发商请求补偿。

4、品牌价值的偏好

通过外部力量的作用改变消费者与生产者的偏好也会产生外部性。其实,从经济学角度而言,好的房地产开发公司的品牌对于购房者偏好的诱导是一种外部影响现象。比如,万科公司作为房地产业界的知名企业,开发出的楼盘项目消费者认可率高,往往出现万科开发的楼盘项目要排队争购的局面,万科在房地产市场竞争中有着显著的品牌优势。

5、地产不可移动性造成的自然垄断

房地产产品是一种特殊的产品,因为土地是不可移动的,建筑在其上的建筑物也就不可移动,房地产项目在物理特征上具有固定性,它要占据一定的位置和空间,在同一位置不可能共存。另外,还附带着采光、通风和地基稳固等衍生权利。因此,房地产商品不像其它普通商品一样可以在市场上互补有无,达到整体市场的均衡,形成了事实上的稀缺性。

五、城市房地产开发经营中外部性的治理途径

1、灵活运用价格协调机制转化外部性

在某种程度上,外部性可以通过价格机制加以协调转化。这就使得注重让房地产项目产品创造更多外部经济的开发商获得鼓励,存在外部经济的房地产项目得到经济补偿,而让不注重社会效益的开发商出局,外部不经济的项目难以在市场立足。另外,如果无需交易成本或成本很低,那么双方当事人在市场上的谈判有助于减少外部性的影响。

2、通过综合改造促使外部性的内部化

外部性是相对于一定的范围内而言的,小范围内的外部性在范围扩大后就变成了“内部”的了,如相互竞争的企业的合并,这就是“外部性的内部化”。在城市旧区中,位于旧区中的地块或楼盘,由于房地产价格不仅取决于自身的状况,也取决于监近物业及房地产状况,自然很少有开发商愿意去开发或重新翻修。因此旧区的存在对旧区内部的地块造成了外部的不经济,即使旧区内部的项目质量上乘,但考虑到景观效应、社会地位的需求,一些潜在顾客也会放弃购买,开发商显而也会顾及这一点,而放弃开发。而综合成片开发,使得旧城区老化这个外部性问题内部化了,就解决了这个问题。

3、实行征税或补贴强制性纠正外部性

税收和补贴是政府强制性纠正外部性的一种重要经济手段。对于外部经济的房地产项目,政府给予补贴,,这样就使得更多的房地产开发商愿意投入资金到这种房地产项目的开发中去。对房地产开发过程中的外部不经济,如对占地面积多、环境好的别墅征收较高的固定资产调节税或临时税,这样就会抑制别墅的修建对自然环境的破坏,矫正房地产商品供给结构中高档房过多的不良状况。

4、加强产权界定弥补外部性

按照新制度经济学的观点,产权不明是产生外部性的根源,因此界定产权是弥补外部性的最重要途径,这一工作在我国现阶段得到重视。应加快房地产法制建设,从立法上为各项房地产权利做出明确规定,并严格保护、执行。另外,政府应组织、协调各部门编制好城市规划并严格执行,明确规定房地产开发利用者的行动空间,从而间接地决定产权的归属问题,并进而减少或消除房地产开发经营利用中的外部不经济。

5、采取政策管制规范开发商的行为

房地产外部性现象的产生与房地产开发商有很大的关系,政府应制定一定的政策和法规来规范开发商的行为。目前政府采取的主要管制措施有土地供应计划调控、金融杠杆的调节等。另外在公司的注册、开发项目的准入、建设项目的资金融通、土地的使用限制等微观层面上也有着多种管制。此外,政府对房地产企业应实施严格的准入制度,将那些专业水平差、道德品行低、社会责任感不强、信誉度和顾客满意度低的企业或开发商拒之门外

六、房地产开发经营的外部性治理建议

除了控制好以上因素外,城市房地产开发经营外部性的治理还要考虑到环境因素。环境是未来经济发展的又一大支撑。一方面,环境是资源的载体,维护环境就是为持续发展提供了持续利用资源的可能;另一方面,环境又是人们共同的居所,发展生产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其中环境质量是现代衡量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生产、生活质量的关键性指标。因此,我们在加快城市经济发展、进行城市房地产开发和再开发的同时,必须注意保护治理好我们的环境,坚持走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七、结束语

通过对城市房地产开发经营的外部性及其治理途径的问题分析,进一步明确了外部性的有效治理途径在城市房地产开发工程中的重要性。因此在城市房地产开发工程的后续发展中,要加强外部性治理途径技术的提高,确保城市房地产开发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篇(4)

中图分类号:F4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07-0174-02

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节能减排工作越来越受到重视,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站项目,因其综合能源利用效率高(大于70%)也逐渐为世人所关注,且各地方对天然气用于分布式发电多有政策补贴和鼓励。本文将对某商业综合体的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站项目,在两种方案配置下进行经济性分析。

一、项目概况

华东某商业综合体园区能源站规划设计,拟分期建设。一期计划在建设数据中心一期(3 000个机架)及4万平方办公建筑;预留远期规划。根据初步测算,本工程规划一期设计整个园区最大小时冷负荷总和为22 800kW,最大小时热负荷总和为2 800KW。预计年需冷量617 414.5 GJ;热量29 030.4 GJ;用电量1.27×108kwh。

二、方案的选定

采用冷热电三联供的分布式供能方案,含全供电方案和发电自用两个方案,其中,包含数据中心的供电方案为全供电方案。

三、分布式全供电方案

主机配置方案:

能源站主机配置为:4×4MW燃气内燃机+2×2.8MW热水锅炉(1用1备)+4台烟气补燃型溴化锂制冷机组+2台电制冷机(办公地块用)+1台蓄能罐。

4台内燃机发的电用于供应数据中心用电及能源站内部设备的用电,不足部分由市电补充,两路市电作为备用。

数据中心制冷系统选用4台烟气热水补燃型溴化锂机组作为余热利用设备,常年由溴化锂机组提供基本冷负荷。同时,数据中心设置4台备用电制冷离心式冷水机组。

同期建设的办公地块冷源为2台700RT离心式冷水机组及1个2 000m3蓄冷罐。夏季冷水机组开启,单独供冷。

四、分布式自用电方案

主机配置方案:

本方案能源站主机配置为:2×2MW燃气内燃机+2台烟气热水补燃型溴化锂机组+6台电制冷机+1台蓄能罐。

2台内燃机发的电用于能源站内部设备的用电,余电用于供应数据中心,不足部分由市电补充,两路市电作为备用。

数据中心由4台离心式冷水机组全年制冷,同时设置2台备用电制冷离心式冷水机组。

选用2台烟气热水补燃型溴化锂机组余热利用设备作为办公地块用,溴化锂机组夏季制冷、冬季制热。办公地块同时设置2台200RT离心式冷水机组及1个2 000m3蓄冷罐,夏季冷水机组按需开启。

五、经济指标比较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对比(见下表)。

结论

篇(5)

在当今的知识经济时代,所谓企业创新实质已衍生为企业的知识创新。企业知识创新通常表现为企业文化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等不同形态,它们在现代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均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而且它们又是相互依赖,协同发展的综合体。

一、文化创新是企业创新的源泉

企业文化创新作为企业创新的源泉,它主要通过观念创新和行为规范创新来体现。

1.观念创新。价值观念是企业文化的根本特征,知识经济时代的文化创新应是以企业家精神为核心的,执着追求开拓、变革、高效和卓越的文化,确立知识是创造价值的主要的、直接的因素的创新观念。一个很明显的例子是,在各国的高科技园区,数以百计的创新企业拥聚在一起,程序设计师及企业家们时时刻刻密切注意着他们的电脑屏幕,他们创造的新产品、新技术则以惊人的速度源源不断运往市场。他们的利润很大,收入不薄,靠的是什么?没有高大的厂房,没有庞大的设备,靠的就是头脑,就是知识,就是观念,就是企业家的精神,在这里,知识直接转化为价值,观念转化为效益。

2.行为规范创新。行为规范是文化的基本特征,文化创新在行为规范方面表现为社会和企业、企业家和员工、组织和个人对创新活动的重视、理解、陶醉、参与和支持上。开拓精神、企业精神、冒险精神、团队精神等几乎都是创新的同义词,也正是文化创新的行为特征。亨利・福特为了让每个美国人都买得起汽车而提出大规模生产的思想,并发明了现代流水线,由此开创了当代世界的一种新型生产方式;比尔・盖茨为了不放弃个人电脑发展的机会,能够专心致志办好微软公司而毅然中断在哈佛大学的学业,由此诞生了今天对整个信息技术发展都具有影响的微软公司……这样的创新精神在欧美企业发展史上比比皆是,行为规范的创新为企业的创新和发展提供了支持。

二、技术创新是企业创新的主要形态

所谓技术创新,是指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包括实现了技术上新的产品和工艺以及技术上重大改进的产品和工艺。产品创新,即在技术变化基础上的产品商业化。它既可以是全新技术,是全新产品商业化,也可以是现有技术发现对现有产品的改进。工艺创新(过程创新),是指商品生产技术上的重大变革,包括新工艺、新设备及新的经营管理和组织方法的创新。产品创新是目标,工艺创新是手段。

技术创新在知识经济时代占有更为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一方面,技术创新是高智力密集的活动,因此对高智力人才需求量较大。这不仅表现为高智力人才的数量较多,而且表现为技术创新过程中各个环节人才的合理配置。另一方面,技术创新发生于整个经济活动中,既受经济发展状况与趋势的直接影响,又反过来对经济产生重大的作用。一些重大的技术创新由于其所带来的创造性和高收益成果会导致生产力的超常规发展,甚至导致企业组织和经济管理体制乃至世界经济格局的重大变化。即使是一些中小型的技术创新,也会在渐进的过程中影响经济的发展趋势。信息技术产业的崛起便是最好的说明,因此,技术创新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中都具有重大意义。

三、制度创新是企业创新的保证

企业制度创新就是实现企业制度的变革,通过调整和优化企业所有者、经营者和劳动者三者的关系,使各个方面的权利和利益得到充分的体现;并通过不断调整企业的组织结构和修正完善企业内部的各项规章制度,使企业内部各种要素合理配置,并发挥最大限度的效能。

制度创新是企业整体创新的前提,同时也是实现一个企业不断创新的保障。突出表现在:

1.制度创新是搞好企业各种管理的基础。企业制度从广义上讲就是管理的制度化,管理本身便是强制性与艺术性的统一。为了使管理不断创新,必须首先从体制、制度上为其开道。如果所有制结构不合理,产权不明晰,权、责、利不匹配,分配制度不合理或者组织治理结构不明确,管理混乱,则一切创新的成果将付之东流。

2.制度创新是技术创新、市场创新的基础。技术创新和市场创新作为技术与经济联结,为促进经济发展而进行的新技术应用与商业化活动,更离不开制度的约束。无论是技术创新还是市场创新,如果不和制度创新相结合并协调运作,那么其结果不是有名无实就是事倍功半,因此,只有将创新体现于企业制度中,更好地发挥投资者、经营者、生产者甚至消费者创新的积极性才能使技术创新与市场创新活动落到实处。

3.发挥人才积极性的关键在于制度创新。在知识经济时代,智力资源作为经济发展中的第一战略资源,其作用比任何时代更为突出。发挥智力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归根结底要通过制度创新,制度创新是一个动态概念,需要通过在改革中创新,在创新中再改革,不断调整企业的组织结构、权责结构、运行规则、管理规章等制度要素,不断完善人才激励机制,使企业制度满足企业内部一系列创新的要求以及迎接知识经济时代外部环境多变性的要求。

四、管理创新是企业创新的关键

管理创新是贯穿于整个企业管理过程中的创新活动,其它任何形式的创新,需要经过企业管理职能逐步实施,需要经过管理的各个层次具体执行。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管理创新在企业创新中处于综合统筹、指导协调的地位,是企业创新的关键。

管理创新的核心价值观体系在于:

(1)以人为本。任何创新活动的实现都是由人这个载体进行的,人力资源作为知识经济时代首要资源,只有树立以人为本的价值观,管理创新才有可能激发真正的活力。

(2)合作创新。由于知识经济时代产业演化空间(即知识关联的变化)和快速的知识更新,一个企业的创新能力实在有限。确立合作创新的价值观,就是要求通过企业内部的合作以及寻求与潜在具有知识并联企业的合作,增强企业知识创新的能力。

篇(6)

中图分类号:F1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892(2010)12―0011-08

圈地运动是英国经济发展史上引人注目的重大事件。关于这场运动,广为流传和认同的观点是由马克思提出的,并经后世许多经济学家和历史学家们不断强调和修饰。这种观点认为,圈地运动是一个剥夺农民土地、践踏农民合法权利的过程,是农村中的统治阶级使用暴力掠夺和欺诈性的方法剥夺农民土地、驱逐农民离开农村的过程。圈地运动“为资本主义农业夺得了地盘,使土地和资本合并,为城市工业造成了不受法律保护的无产阶级的必要供给”,“对农村居民断断续续的、一再重复的剥夺和驱逐,不断地为城市工业提供大批完全处于行会关系之外的无产者”,“暴力和欺诈是圈地运动的特色”。这一观点虽然揭示了圈地运动的某些方面,但是远远不是事实的全部,也不是其主要方面。事实上,长期以来,圈地运动的消极后果经常被过度夸大了,而其积极作用往往不为人们所重视。本文试图通过对圈地运动史实的考察,揭示圈地运动的本来面貌,并从经济学的视角解释圈地运动兴起的原因及其在英国农业发展和工业化进程中所起的作用。

一、圈地运动的本来面貌

在英国,圈地早在11世纪就有发生,但被称之为“圈地运动”的主要是指从15世纪末到19世纪中叶这一段时期。其中,从15世纪末至18世纪初为早期圈地运动,从18世纪到19世纪中叶为晚期圈地运动。圈地一般包括三种不同的活动(约翰・克拉潘,1980),一是圈围广大敞田,二是圈围正规的公地,三是侵占森林地、沼泽地以及其他荒地。

早期的圈地运动伴有把耕地转化为牧地的现象,这一现象遭到了许多同时代人和后来的许多同情乡村劳动者的作家的强烈谴责。他们认为这一现象导致农村人口衰减和大量村舍被拆毁。托马斯・莫尔用“羊吃人”来描述圈地运动的恶果,他写道“你们的羊,一向是那么驯服、那么容易喂饱,据说现在变得很贪婪,很凶蛮,以至于吃人,并把你们的田地,家园和城市蹂躏成废墟”。但是,我们不能无条件地相信这些人对圈地的批评,这种认为圈地造成人口减少和耕地荒废成为英国农村中普遍现象的观点,是没有充分证据的。事实上,早期的圈地运动不但范围有限,而且规模很小。早期圈地运动主要集中在英国中部平原地区,据统计,1455年至1607年,英格兰被圈占的土地大约有50万英亩,不到全国土地总面积的3%。年敕命委员会的调查表明,1485年至1517年,在调查的任何地区中,农民被驱逐的情况都为数极少,在诺福克所调查的一大片地区中,只有76所房屋和一个小村庄曾被拆毁,此外再也没有了。

在早期的圈地运动中,除了圈占大片土地作牧场外,还有一种形式的圈地是为了更有效地耕作而对小块土地的圈占。在后一种圈地运动的进程中,农民扮演了重要角色,特别是自耕农表现得尤为积极。早期圈地运动中,有大量的土地是农民出于,更好地耕作而进行的,通过这种对小块土地的圈占,农民拥有的土地规模平均起来有显著增长。在14世纪,有四分之一的农民拥有多达30英亩的土地,到17世纪,拥有40英亩以上土地的农民则占有更大的比例。伊曼纽尔・沃勒斯坦(1998)的研究表明,在那个渴求土地的年代,没有人对土地的渴求比自耕农更贪婪。自耕农是擅自圈占少量土地的最活跃分子,他们热衷于圈占少量的、但价值很高的荒地和沼泽地。在16至17世纪,经过这种对小块土地的圈占,自耕农所拥有的耕地面积一般在30英亩至200英亩之间(约翰・克拉潘,1980)。自耕农作为土地的蚕食者,由于其圈地主要是为了耕作而不是用于牧羊业,他们没有毁坏任何农家房屋,却增加了食物的供给量,因此他们没有受到反对圈地运动的作家的批评。

早期圈地运动确实存在使用暴力驱逐农民的现象,但并非像反对圈地的作家们所说的那样普遍。实际上,这一时期的许多圈地活动是在一种平静的气氛下采用协商方式和平进行的。英国学者比尔斯福德把早期的圈地运动称为“协议圈地”时期。这一时期采用协议圈地并不只是一种局部的、个别的现象,而是在英国各地广泛存在。例如,1589年在约克郡布雷德福荒原进行的圈地时,所有的佃户都聚集在荒原上,他们一致同意达成了一项圈地协议。1608年利瑟姆庄园的32个居民同庄园领主达成协议,领主同意让他的佃户拥有与持有地同等面积的公有荒地,并另外再加100英亩,使租户接受圈地。在威斯特摩兰郡,从1640年至1750年共进行了55次协议圈地,到1750年,该郡85%的土地都是以协议圈地的形式完成圈占的。又如,在伊丽莎白王朝(1558-1603年)末期,剑桥大学国王学院在获得诺福克一个庄园的佃户们同意后,以领主的身份圈进了一些公地,每个佃户也得到了一份他应得的公地。131287

在整个圈地运动的进程中,一个显著的变化是耕地面积不断扩大。地主和农民都纷纷向荒地进军,大量的荒地被开垦出来,农业用地显著增加。在16世纪,英国大部分地区都存在被灌木丛和杂草覆盖的广阔的荒地以及大片的长满芦苇的沼泽地,在英国的最北部150英里内全部是一片荒芜,看不到一块耕地。到16世纪末,英国仍有相当数量的土地没有得到开发或使用率极低。据统计,1700年英格兰和威尔士未开发或使用率甚低的土地仍占全部土地的四分之一。然而,到18世纪后半期,有300多万英亩曾经的荒地和沼泽地被圈占用作耕地,农业用地大大扩张了。到1830年,在英国曾经被称作荒地的土地已不复存在了。

圈地运动受到众多责难的一个原因是,圈地造成大量的农民背井离乡流向城市,成为英国工业革命所需劳动力的主要来源。然而,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圈地运动并未造成农村人口绝对数字的减少,反而增加了对农业劳动力的需求。圈地运动最严重的地区实际上居民人口增加幅度最大,从1750年至1830年,英国农业县居民人数翻了一番(戴维・兰迪斯,2002)。圈地并没有减少劳动机会而迫使农民离开土地,圈地本身就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据统计,1750年英国农业就业人口大约为135万人,1801年为170万人,到1851年达到210万人。英国学者布朗在1794年谈圈地对人口的影响时说:“那些从圈地使人口减少的概念出发,力陈圈地失策的人们,必定是根据很表面的理由处理这件事的……由于在圈围的土地上取得丰产收益,增加的资本得到它的利润,因而需要更多的人手”。[12162-63工业革命后备劳动力的产生主要不是剥夺农民和圈地运动的结果(费尔南・布罗代尔,1993),的自然增长才是工业革命劳动力的主要来源(悉尼・波拉德,2004)。㈣据统计,在1750年至1851年,

英国非农业工人人口增长了560万人,农业劳动力流出数为110万人,只有大约1/5的非农业的追加劳动力直接来源于农业劳动力转移。

始于18世纪晚期的圈地运动是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法律框架内,以议会通过圈地法令进行圈地的。议会圈地经历了私法圈地和一般圈地法圈地两个阶段。1151144-1z~私法圈地总体上是公正细致的,但在立法程序和实施过程中往往符合大地主的意愿而损害部分农民的利益。从19世纪初开始,议会圈地改为通过一般圈地法案进行圈地,议会颁布了程序更为公正、实施更为科学的全国通用的圈地条例,同时还赋予了那些自认为在圈地中遭受损害的人可以向郡法庭上诉的权利。一般圈地法为圈地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法律支持和保障,使这一时期的圈地运动能在一种平和的气氛下从容而不断地开展。晚期圈地运动的规模很大,据特纳(Turner,1980)估计,从1760年开始,议会通过了5000多个圈地法案,圈占的土地占英格兰土地总面积的20.9%。与前期圈地运动不同,晚期圈地运动主要是为了取消敞田及使用率极低的公地,变共耕的公地为大块相连的农场,以采用新的比较科学的耕作制度进行规模化经营。在这一时期,一百英亩以下的农场显著减少,而三百英亩以上的农场则显著增加,1740年至1788年,农场数目减少了四万个以上。圈地运动为英国农业飞跃发展和工业化奠定了基础,一个新的时代即将来临。

二、圈地运动兴起的原因

圈地运动引起了英国农村土地制度和社会结构的深刻变革,这一运动的兴起是一系列经济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因素:(1)相对要素价格的变化,提供了改变土地所有权的激励;(2)敞田制存在着现实和潜在的不适应性,因而有进行制度改进的必要性和机会;(3)英国农村社会中积累起来的企业家精神为这一运动的产生提供了必要的供给。

相对要素价格的变化是制度变迁的主要来源(North and Thomas,1973),相对价格的变化使拥有谈判优势的个人或利益集团预期能改善自己的状况,他们便投入资源去重构更高层面的规则(诺思,2008)。[181115-119早期的圈地运动是由羊毛需求的刺激所诱导的。16世纪,英国国内外市场对呢绒品需求的不断增加刺激了毛纺业的迅猛发展,羊毛价格持续攀升。从16世纪20年代到17世纪20年代,一个世纪中英国羊毛的平均价格上涨了319%,生产谷物不如生产羊毛有利可图,许多地主和自耕农纷纷圈地养羊。17世纪20年代以后,羊毛相对价格没能继续上升,因而将耕地转化为牧地的刺激下降了。进入17世纪后,人口持续增长成为英国一个重要的经济现象。17世纪英国人口增长了25%(North and Thomas,1973),到了18世纪人口进一步暴涨。据费尔南・布罗代尔(1993)的估计,英国人口在1700年为583.5万,1730年略高于600万,1760,年达666.5万,1790年为821.6万,到1820年为1200万,1850年接近1800万。克拉潘(1980)的估计与布罗代尔略有不同,他认为1700年英国人口应在500万至550万之间,1750年约为650万,1821年为1200万。但总的情况是,从1750年至1820年英国人口增加了一倍。人口暴涨导致新增劳动的边际收益递减,土地价值相对于劳动工资上升了,农产品需求日益增加,农产品价格持续上涨。据统计,从18世纪中期至19世纪初,小麦价格平均上涨70%以上,大麦价格从1780-1794年至1795-1814年上涨了45%-48%,其他粮食价格也有类似变化。肉类的价格从1750年至1840年,平均上涨了约76%,奶制品的价格在1780年至1849年平均上涨达80%以上。农产品价格上涨提高了土地的相对价值,促使地主和农民把公地围圈起来,用为耕作种植,以获取更高的利润。

敞田制的低效率和不适应性为圈地运动兴起提供了另一来源。在敞田制下,田地混杂不堪,星罗密布,每个农人必须按照共同的惯例就何时犁地、栽种和收获以及种植何种作物进行协作耕耘,大多数田地都耕种得很坏,“耕地虽有休耕年,但被同类的庄稼无变化的轮种所耗竭了;几乎任其自流的牧场则长满了灌木和金雀花”。1730年以后,经农业理论家和实践者所倡导和实验的作物轮种、选育优良家畜品种、更好地排水和施肥以及更为集约地耕作等农业改良方法在英国广为传播,这一切大大刺激了地主和农民对农业投资的积极性,采用新的改良方法进行耕作成为当时的一种潮流。然而,这些新的方法必须在宽敞不受限制的土地上才能进行。人们越来越意识到这种个人分散占有土地的散在式农业已经成为了提高作物产量和改进喂养家畜的绊脚石。政府也注意到了敞田制的低效率及其不适应性,并加大了立法圈地的力度。1797年颁布的《土地法令》中写道“开阔的和公有的土地和公有草地分布得如此零散和混杂,以致不能方便地和有效地加以利用;再者,这些土地和草地以及所述的公有地、沼泽地、荒地、未开垦地,以及公有的森林、田地和场地,采取围圈就能获得很大的改良”。敞田制下的散在式农业由于阻碍了农业技术改良,使农业增产面临极大困难,在人口增长和物价上涨所反映的与日俱增的农产品需求压力下,散在式农业逐渐向圈地式农业转化,圈地运动蓬勃开展起来。

英国农村中积累起来的企业家精神是从供给方面推动圈地这一重大社会变革的重要源泉。英国农村很早就成为国内市场的一部分,市场经济和商业精神支配着整个英国农村社会,农业同工商业有着相互渗透、密切往来的亲缘关系。结果是,英国农业表现出旺盛的企业家精神,具有强大的赚钱和创新的动力。农村中的大地主和农场主是圈地运动的主角,他们是对农村中根植于土地制度框架内的激励作出反应的企业家。速水佑次郎和弗农・拉坦(2000)的诱导性制度变迁理论认为,制度变革除了需求方面之外,还有供给方面,文化禀赋对制度创新的供给具有很强的影响,它能降低制度变革的成本。速水佑次郎和拉坦的制度变迁供给模型比较适用于对圈地运动的分析。英国农村中的大地主和农场主都是以真正的企业家身份而出现的,大地主主要经营非农产业,他们往往把土地租给农场主经营,自己兼任工厂主或矿产主;农场主则把农业视之为企业,他们精确地计算其成本和利润,并按照市场需求和资本主义方式经营农业,把农场变成生产农产品的工厂。农业中的企业家精神减少了动员圈地的阻滞成本,促使土地制度的供给曲线从散在式农业向右移至圈地式农业,小农家庭式农场逐渐被以雇佣劳动为基础的大规模经营式农场所取代。

三、圈地运动的历史作用

圈地运动为英国农业现代化和工业化、城市化作出了重要贡献,它是推动英国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化的催化剂和加速器,是历史的进步。圈地运动为英国农业革命扫清了道路,促进了农业飞跃发展,由圈地运动引起的农业进步推动了工业革命和城市化。

(一)圈地运动导致了英国农业革命

圈地运动为农业组织革新和农业技术改良创造了条件,伴随着敞田的围圈、小块土地的合并以及

大农场的建立,从18世纪初开始,一场令人欣喜的“农业革命”在英国悄然兴起,这一革命彻底改变了英国农业和农村的面貌。

1.农业组织方式革命。圈地运动引起的土地制度变革,促进了土地的流转和集中。伴随着敞田的围圈和公地的瓜分,土地日益向大地产集中,小地产因其经济效益低和适应能力差,纷纷被大地产所吞并,小地产日渐没落。摆在小地产所有者面前的只有两条路,不是购进地产得以生存下去,就是出卖土地以谋求别的出路。在18世纪下半期,英国农场的数目大大减少了,1740年至1788年有四万个以上的小农场被大农场所兼并。土地集中的例子不胜枚举,多塞特郡的某一村庄,在1780年还有30个左右的小农场,到1795年这个村庄被掌握在两个大农场主手里;在哈福德郡的某一教区里,三个地主把24个小农场兼并在自己手里。小农场合并为大农场的过程,引起了农业组织方式的革命,大农场在经营性质和劳动力使用方面都发生了深刻变化,英国农业走上了以规模经营为基础,以市场供求为导向,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以企业组织方式优化配置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管理等各种生产要素进行农业生产的资本主义农场化经营道路。

2.农业技术革命。圈地运动废除了敞田制,为技术改良铺平了道路。从18世纪初开始,一场农业技术革命在英国农村广泛开展起来。马代替了牛作牵引的动力,使用马耕地的生产率比牛提高了25%-50%;土地不再休耕,人们普遍用轮耕法种植大麦、小麦、芜菁、三叶草等作物,芜菁和三叶草都能反肥入土,还能用作家畜的冬季饲料,牲畜粪便则用于施肥,必要时还在土地中加放泥灰土以提高土壤肥力;牛羊的选种使它们的重量增加了一倍以上;传统农具得到改进并引进了新农具,犁的样式和结构得到改进并增加了铁的使用,长柄镰刀代替了短把镰刀,播种机代替了散播。这些革新都有助于提高农业生产率。

圈地运动引起的农业革命使农业产量出现了史无前例的增长,农业劳动生产率大为提高。18世纪,英国的农业实际产出增长了大约43%,1870年英国农业的粮食产量比1700年高出300%,而在土地上劳作的农民的数量只增长了14%。琼斯(Jones,1981)的研究表明,1700年英国一英亩地能养活0.18人,一个农业生产者可养活1.7人。到1800年,一英亩地能养活0.26人,一个从事农业的人可养活2.5人。一个世纪中,劳动生产率提高了47%。这一时期,土地生产率也出现了空前的提高。据统计,从13世纪至16世纪中叶,英国小麦单位面积产量一直在平均每英亩6蒲式耳的水平上徘徊,进入16世纪中叶以后,小麦单位面积产量开始直线上升,到17世纪中叶达到12蒲式耳,一个世纪中小麦的单位面积产量翻了一番。㈣到17世纪末,小麦每英亩产量平均已达到18蒲式耳,18世纪末达到24蒲式耳,19世纪中叶达到27蒲式耳,从17世纪末至19世纪中叶,英国小麦单位面积产量又提高了50%。马克思虽然强烈地批评了圈地运动,但他也肯定了圈地运动的积极作用,他在论述农业革命对工业的反作用时说,“虽然种地的人减少了,但土地提供的产品和过去一样多,或者比过去更多,因为伴随土地所有权关系革命而来的,是耕作方法的改进,协作的扩大,生产资料的积聚等等”。

(二)圈地运动推动了工业化和城市化

1.圈地运动引起的农业革命为工业化提供了必要的粮食供给。农业革命促进了农业生产率前所未有的提高,农业生产的巨大进步为工业化进程中迅速增长的城市人口提供了充足的食物。1750至1820年间英国人口增加了一倍,而粮食产量也增加了近一倍,跃进的农业走在工业化的前面,为工业的扩张创造了条件。

2.圈地运动引起的农业革命为工业化创造出了必要的劳动力供给。虽然圈地运动本身没有导致农业人口绝对的减少,但是18世纪中叶以后,在由圈地运动导致的农业革命的作用下,英国的劳动力就业结构开始发生重大变化,新增的劳动力中越来越多的人流向工业。1750年以后,英国农业就业人口占总就业人口的比例急剧下降了。工业革命前英国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75%,1801年下降为35%,1851年下降到只有16%。18世纪中期后,农业人口开始大规模地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工业转移,这一不可逆转的社会变革为英国现代经济增长创造了活动的舞台。伴随工业革命而来的是城市化的飞速发展,英格兰和威尔士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在1751年为22.7%,1851年上升到54%,1901年进一步上升到78%。1750年后,英国人口重心开始向城市移动,这一时期涌现出许多大的工业城市。1901年,英国人口在十万人以上的城市总共有29个,其中有3个是五十万以上人口,14个是二十万以上人口。曼彻斯特是大工业城市兴起的典型,1727年它的人口不超过1万人,1790年有5万人,1801年扩展到9.5万人,到1901年迅速增长到54.4万人。

3.圈地运动引起的农业革命为工业化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农业进步使英国农村对工业品的需求不断增长,跃进的农业不但成功地养活了城市居民,而且还为扩张中的工业提供了广阔的销售市场。纱、麻布、粗毛织品这些原来由农民家庭生产加工以供自己消费的生活资料,现在成了工业的产品,农村地区正是这些东西的天然销售场地。圈地运动引起的农业革命使农业成为炼铁工业的最佳主顾,农具的改进和新农具的引进以及大量使用马匹和为马打铁掌,这些使农业对铁的需求量相当大。据估计,农业革命期间,农业用铁占铁的总需求的30%-50%,1780年有人估计英国每年在生产农具方面消耗的铁多达二、三十万吨(费尔南-布罗代尔,1993)。伴随圈地运动而来的农业发展导致对工业品需求的增长,为工业革命的兴起提供了重要的刺激。

圈地运动使英国农业先于工业实现了健康发展,跃进的农业提高了农业生产率,使农业生产率大于维持生存所需的最低口粮标准,生产相同数量的粮食只需投入更少的劳动力,农业产生了足够的剩余,这为工业部门的扩张创造了条件。正是由于圈地运动,英国才成功避免了李嘉图陷阱。

四、结论和启示

本文通过对圈地运动史实的重新考察和分析表明,圈地运动并非完全像马克思所说的那样,是用残酷无情的野蛮手段,通过对农民进行残暴的掠夺和驱逐而完成的。早期圈地运动范围有限,规模较小,并且许多是以协议圈地的方式进行的,对农民的影响程度较小;晚期圈地运动主要是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为了取消旧土地制度残余而进行的土地集中。整个圈地运动并未突然地、迅猛地驱逐农民离开农村,农业人口真正的大规模转移发生在19世纪下半叶及圈地运动结束以后。

圈地运动是一系列经济因素变化的结果,它为英国农业革命扫清了道路,促进了农业的飞跃发展。由圈地运动而引起的农业进步使农业能够产生出充足的剩余以支持工业扩张,而充足的农业剩余正是工业化成功进行的最基本前提。因此,可以说没有圈地运动英国农业革命就不可能那么容易实现,工业化也不可能那么顺利地完成。总之,圈地运动不是英国遭受的诅咒,而是使它得到了拯救,如果没有圈地运动,英国也许就不能那么容易轻松地避开李嘉图陷阱。圈地运动是英国农业现代化、

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历史的进步。

圈地运动对怎样看待我国现阶段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的土地流转及补偿以及与农民的土地矛盾等问题具有重要的启示。

第一,一国在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中必然会付出代价。圈地运动在促进英国农业现代化、推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伴随圈地运动而出现的农民失地、失业现象是英国社会转型这一历史大潮中的小浪,不能因为圈地运动造成了部分农民的失地、失业,就全面否定圈地运动的历史作用。我国在推进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中也必然要付出代价。现阶段在农地非农化过程中出现的征地纠纷和与农民的土地矛盾等问题是我国工业化、城市化飞速发展的副产品,这些问题的存在说明农业和农民在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的过程中付出了代价,需要进一步的解决。但是不能因为存在这些问题就停止工业化、城市化的步伐。

第二,一国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有不同的模式,成功的模式能以较小的成本实现工业化和城市化。圈地运动是在市场驱动力和政府顺势推动力的共同作用下进行的土地制度变革。早期圈地运动许多是由私人之间的自愿交易完成的,晚期圈地运动是以议会立法的方式进行的,在整个圈地运动过程中,政府并不直接参与土地交易,这大大减小了农民与政府的冲突。我国现阶段在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的农地征用主要是由政府独家垄断土地征用权,以行政命令代替市场交易来实现土地的转让,农民在农地非农化进程中没有土地转让权,由此造成了征地权力滥用、征地补偿不合理、侵害农民的土地权益等问题。圈地运动对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征地制度的进一步改革具有重要启示,我国下一步征地制度改革的方向应该是赋予农民完整的土地转让权,进一步发育土地市场,让市场价格机制来合理配置土地资源。

第三,一国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离不开农业的健康发展,农业的飞跃发展是一国成功完成工业化、城市化的基本前提之一。圈地运动引起的农业进步为英国工业化铺平了道路。我国在推进工业化、城市化的过程中必须重视农业的发展,以牺牲和剥夺农业的方式来实现工业化和城市化是不能成功的。

参考文献:   [1]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2]阿・莱・莫尔顿,人民的英国史[M],中译本,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76,   [3]约翰‘克拉潘,简明不列颠经济史:从最早时期到1750年[M],中译本,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0,   [4]托马斯・莫尔,乌托邦[M],中译本,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5]卡洛・奇波拉,欧洲经济史:十六和十七世纪[M],中译本,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

[6]约瑟夫・库利舍尔,欧洲近代经济史[M],中译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

[7]伊曼纽尔。沃勒斯坦,现代世界体系(第1卷):16世纪的资本主义农业与欧洲世界经济体的起源[J],中译本,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8]沈汉,英国土地制度史[J],上海:学林出版社,2005.

[9]考特,简明英国经济史:1750年至1939年[M],中译本,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

[10]戴维・兰迪斯,1750-1914年间西欧的技术变迁与工业发展[A],戴倒桥欧洲经济史(第六卷)[C],中译本,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11]彼得・马赛厄斯,波斯坦,剑桥欧洲经济史(第七卷)[M],中译本,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篇(7)

(一)自由市场经济―以美国为代表

美国是当今世界最典型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国家。这种自由市场经济体制,比较强调市场竞争,经济决策权分散在众多的企业手中。其主要表现在:一是企业都是完全独立的经济实体,生产和经营自主化。整个社会的生产和经营活动,主要依靠私人的市场活动。消费者完全通过市场向任何生产和经营者购买所需的商品。社会以此来达到生产和消费的平衡。二是强调市场的协调机制作用。市场价格由价值规律决定;生产者都要通过市场竞争寻求生存和发展;市场竞争对调整生产布局、企业结构以及满足市场需要起着主要作用。

美国经济政府干预的力度很小是这一市场经济的特征。但美国不是通过国家计划,而是采用财政、货币、税收、价格等手段来实现宏观调控。主要手段有:第一,通过总统的经济报告和咨文来引导国民经济的重点发展方向。第二,通过财政和信贷政策来控制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第三,通过国家直接投资来保证国民经济的急需行业和部门的优先发展。第四,通过政府补贴或法律手段来控制生产规模、价格水平,以保持供需平衡。第五,对银行实行集中管理。

(二)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以日本为代表

日本的“政府主导型”模式,是一种以自由市场制度为基础,政府对经济活动强化宏观调控为主导的混合经济体制的模式。政府为确保这种模式的正常运行,明确规定三个原则:其一,私有财产制度神圣不可侵犯的原则。法律规定个人通过“劳动”挣得的财产,或继承的遗产归个人所有,他人不得侵犯。如果有人企图侵犯,只要当事人,国家即进行干预。其二,契约自由的原则。法律规定订约自由,但合同生效后必须信守合同,彻底执行。当一方未经他方同意而破坏合同时,受害者,国家即出面干预。其三,企业自我负责原则。企业在生产和经营活动中的后果,由企业承担,与他人或国家无关。如果对他人或社会带来危害时,国家将根据受害人的申诉出面干预。

这种市场模式的基本点是:一是私人企业是市场行为的主体,按市场需求对资源配置进行决策。二是市场实行“公平竞争”的原则,而公平竞争的主要手段是技术革新。公认“技术革新的优秀者为竞争的真正胜利者”,把技术革新视为推动自由市场发展的原动力。它的基本做法可归结为三个方面:

第一,政府的宏观调控手段自成体系,已建立起较为完备的管理制度。它的主要内容包括经济计划(中长期计划)、年度经济预测和年度财政预算、经济政策和经济立法四个方面。这四个方面是一个层次分明、规划周密的有机整体。

第二,政府经济管理机构健全、精简,官员精干练达,管理水平和办事效率较高。日本政府机构的设置都直接或间接地同经济工作发生联系。管理经济的11个省、厅分工明确、职责分明。各机构之间既互派官员加强联系,又彼此监督、互相牵制。

第三,经济立法成为政府管理经济的重要保证。据统计,日本现行法规约有11000多个,其中数量最多和影响最深的是经济法规。

(三)社会市场经济―以德国为代表

德国认为它实行的是宏观控制的社会市场经济,既反对经济上的自由放任,也反对把经济统紧管死,要将个人的自由创造和社会进步的原则结合起来。

德国十分强调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其主要方法是:第一,通过中期计划和年度计划,指导国民经济的发展方向,并制定相应的经济政策来影响、引导企业沿着计划指导的方向进行生产和经营活动。第二,国家投资兴建整个国民经济所必需而私人资本无力或不愿经营的基础设施,如交通运输、公用事业、教科文部门等。仅在这方面建立的国有企业约有5000多个,固定资产占全国股份资本的1/4。国家用于教育、科研事业的经费约占全部财政支出的16%,占国民生产总值的6%。第三,建立中央银行,稳定货币和物价。根据《德意志联邦银行法》,中央银行对政府具有相对独立性,其主要任务是调节货币流通量,同通货膨胀作斗争。

二、启示

通过比较,我们可以发现,市场经济不同运行模式下的美国、日本、德国,其政府管理社会经济生活的思路主要是:首先,国家的任务主要是为整个社会经济生活的正常运转创造框架条件,而不是自己直接从事经济生产活动;其次,针对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和自发的市场竞争所必然带来的三大弊病(经济的周期性波动、经济结构的不协调以及社会的极大不公),以及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种种矛盾冲突,力争加以缓和。据此,它们提出了三个层次的社会经济政策目标,第一层次是社会政策目标,即所谓个人自由和社会和谐,这一目标可以称之为最高目标。第二层次是经济政策的一级目标,包括经济自由、社会保障和社会公正;第三层次是经济政策的二级目标,这里指通货币值稳定、充分就业、经济适度增长、国际收支平衡和公平分配等。从以上内容,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启示:

(一)政府作用的范围和方式不同,其市场经济的模式也不同

美国政府虽然对经济也有宏观调控和少的干预,但公共职能的领域比较窄,作用范围比较小,所以其经济模式属于较纯的市场经济,也就是自由市场经济。而德国、日本等国的市场经济中政府作用的力度就比较大,因此它们的经济模式是社会市场经济和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

(二)不同的市场经济模式也必然导致政府治理经济的手段和方式不同

美国的市场经济比较成熟,市场发育相对完善,属于自由市场经济,几乎一切公域事务都靠市场调节,所以,政府主要采用财政、货币、税收、价格等手段来实现宏观调控。而日本属于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政府对社会资源的配置方向和配置方式具有更大的权力,对经济的干预比其他发达国家更为明显。德国既然是社会市场经济,就需要政府采取一定措施来缓解市场经济所造成的收入与权力分配的不均,维护资本主义社会的稳定。

篇(8)

■总的看,未来几年的经济转型,将释放出新的动力,不仅对我国的中长期增长有着决定性作用,而且对全球经济增长和推进世界经济治理格局调整也将产生重要影响。

■要解决结构性矛盾,不仅需要结构调整,更需要结构性改革;不仅需要需求侧结构性改革,更需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新阶段的转型改革,涉及面广,触及到深层次的利益关系和发展理念问题,是一场深刻的变革。对此,要有清醒的认识和充分的估计。

进入发展新阶段,无论是一个地区,还是一个企业,主要不是赢在起点,而是赢在转折点。未来几年,以结构性改革实现经济转型的突破,对企业、地区、国家来说,都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当前,各方高度关注经济增长前景。要预测一个13亿多人大国的经济增长前景,离不开对经济转型趋势的客观判断。今天,我国经济转型与结构性改革已站在新的历史起点:经济转型的时代性趋势明显、阶段性特点突出;经济转型蕴藏着巨大的市场空间和增长潜力;经济转型的内外环境、约束条件、动力机制等发生明显变化;经济转型面临着突出的结构性矛盾与问题。这就需要用新的眼光、新的分析框架和方法来分析预测我国未来的经济增长前景;需要以结构性改革破题经济转型的结构性矛盾。

经济转型具有历史性新趋势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也是一个转型大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正处在重要的历史转型时期,有如下几大趋势:

产业结构正由工业主导向服务业主导转型。预计到2020年,我国服务业占比有可能由2015年的50.5%提高到58%―60%,基本形成以服务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

城镇化结构正由规模城镇化向人口城镇化转型。预计到2020年,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有可能由2015年的56.1%提高到60%左右,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有望由2015年的39.9%提高到50%左右,基本形成人口城镇化的新格局。

消费结构正由物质型消费为主向服务型消费为主转型。预计到2020年,我国消费规模有可能由目前的32万亿元扩大到50万亿元以上,服务型消费比重稳步提升,消费贡献率基本稳定在65%左右,形成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新格局。

开放结构正由货物贸易为主向以服务贸易为重点转型。预计到2020年,我国服务贸易占外贸总额的比重有望由2015年的15.4%提高到20%以上,初步形成以服务贸易为重点的对外开放新格局。

经济转型呈现阶段性新特点

当前,经济转型的阶段性特点比较突出。增长、转型、改革高度融合;经济转型升级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市场空间。与此同时,经济转型也面临着多方面的严峻挑战,具体表现为如下几个方面:

增长与转型高度融合,增长直接依赖于转型。当下,人们对经济增长比较担心,把“稳增长”看得比较重。从实际情况看,“稳增长”固然十分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打破增长的掣肘因素,通过经济转型有效释放巨大的增长潜力。就是说,主要不是在现有的旧结构下寻找“稳增长”的药方,而是在经济转型新趋势、新结构下挖掘“新增长”的源泉。

经济、社会、治理转型交织融合,经济转型牵动转型发展全局。首先,经济转型对社会转型和治理转型有重要促进作用,没有经济转型的突破,社会转型和治理转型就很难突破。其次,社会转型对经济转型的影响日益增大。某些社会问题,例如养老保险改革,已经直接掣肘经济转型。社会转型与社会建设不到位将制约经济转型,并且有可能增大经济风险。第三,治理转型成为经济、社会转型的重要保障。我国正处于加快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时期,治理转型不到位,政府与市场关系、政府与社会关系就难以有效理顺,经济转型与社会转型的阻力将明显加大。

经济转型与新一轮技术革命交织在一起,转型的技术影响明显增强。未来几年,以互联网为核心的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蓄势待发,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新技术将给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带来革命性变化。在科技革命新趋势下,我国经济转型与新一轮科技革命交织在一起,既需要在转型中解决现有的体制机制问题,也需要在转型中积极应对新技术带来的挑战。

经济转型与国际经济格局变化交织在一起,双向影响明显增强。一方面,未来几年全球经济很有可能仍将处于弱增长态势,世界经济格局还在寻找新的平衡之中,这给我国经济转型带来多重影响和冲击;另一方面,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国经济转型与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与经济格局的影响日益增大。这种双向影响相互交织,加大了经济转型的复杂性。

经济转型决定中长期增长前景

总的看,未来几年的经济转型将释放出新的动力,不仅对我国中长期增长有着决定性作用,而且对全球经济增长和推进世界经济治理格局调整也将产生重要影响。

经济转型将释放中长期增长的动力。例如,产业结构升级蕴藏巨大潜力。过去10年,服务业每增长1个百分点,可以带动经济增长0.43个百分点。如果服务业保持年均两位数的增长,将带动经济年均增长3.8―4.3个百分点,为中长期的中速增长奠定重要基础。

我国开放转型成为全球自由贸易的重要推动力。当前,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加大了世界经济的不确定性。面对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趋势,我国要加快实施“一带一路”战略,推进双边、多边自贸谈判进程,推进以服务贸易为重点的“二次开放”。由此,我国成为推进全球自由贸易的重要力量。

以结构性改革化解经济转型的结构性矛盾

当前经济转型既面临历史性机遇,也面临突出的结构性矛盾。结构性矛盾的核心表现在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不相适应,需求引导供给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面对结构性矛盾,再用传统的扩大投资规模的办法刺激经济,不仅投资边际效应和对增长的拉动效应将明显递减,而且会恶化经济矛盾和问题,甚至错过化解风险的最佳时期。要解决结构性矛盾,不仅需要结构调整,更需要结构性改革;不仅需要需求侧结构性改革,更需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体来说,是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以经济转型为目标着力实现结构性改革的重大突破。首先,推进服务业市场的全面开放,把服务业市场开放作为新阶段市场化改革的重点。其次,改善企业发展环境,激发企业家精神,依法保护企业家财产权和创新收益。第三,以深化土地制度改革为重点深化农村改革,把赋予农民长期而有保障的土地使用权落到实处。

二是推进以服务贸易为重点的“二次开放”。我国新阶段的开放战略是推进以服务贸易为重点的开放转型,即由以工业市场开放为重点的“一次开放”向以服务贸易为重点的“二次开放”转型。以“一带一路”为总抓手,扩大自由贸易网络,以服务贸易为重点的国内自贸区转型发展,以尽快建立中欧自贸区为重点,推进双边、多边自贸区建设,这既是经济转型升级的内在需求,也是扩大开放的重大选择。

经济转型是一场深刻的变革

经济转型是经济增长方式的深刻变革。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增长方式,在特定的历史阶段发挥了重大作用,但与新阶段的经济发展需求不相适应,在某些方面甚至形成了掣肘。经济转型实质上是对传统增长方式的一场深刻变革。

经济转型是行政体制的深刻变革。经济转型的最大困难,是体制掣肘和体制束缚。体制的变革,大都与利益结构调整、行政权力结构调整相关联。这是行政体制改革的重大课题。

篇(9)

二、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企业筹资现状

企业筹资是指企业通过一定的筹资渠道和筹资方式获取生产经营所需要的资金。筹资渠道分为内部渠道和外部渠道,筹资方式包括银行借款、发行股票、发行债券、商业信用、融资租赁、吸收直接投资等。一直以来,以银行业为主导的金融体系在企业筹资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间接融资成为大多数公司的主要资金来源,大小项目的建设资金主要依靠银行贷款,单一的渠道不仅使企业经营风险增大,造成中小企业贷款难,也给银行资金运转埋下风险隐患。经济新常态下,企业经营环境恶化,一些企业为解资金渴求,采取过度负债、过度融资来进行扩张,导致杠杆过大,财务成本过高,给企业带来沉重的压力。可见,优化筹资模式已是企业的必然选择。

三、金融市场多元化发展给企业带来的机遇

当前,金融市场的多元化发展为企业筹资提供了更多渠道与方式,网络金融正以一股燎原之势迅猛发展,此举无疑拓宽了公司筹资渠道。民间借贷规范化之后,将成为企业筹资的又一种选择。同时,金融市场的产品创新受到了企业的欢迎,金融市场与企业实现了双向互动的新发展。金融市场的多元化加速了资本市场发展,资本市场政策及时调整,国债融资市场日益健全,债券发行规模逐步扩大,产权交易也得到了快速发展。目前,我国已形成了主板、中小板、创业板、新三板、科创板等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企业面临众多的筹资选择,赢得了新的发展机遇。金融市场的多元化也推动了金融市场的发展,货币市场的重要地位被重新定位,同业拆借市场交易环境日益规范,同时加大了抵押担保拆借比重,促进了金融市场的深入发展,使得企业筹资能力大幅度提高。

四、新的经济形势下不同企业的筹资模式选择

1.不同规模企业的筹资模式选择

首先,大型企业经营规模较大、生产能力较强,一般需要大量资金,且资金需求期限都较长,所以选择筹资模式时应当更多地考虑股票、债券等长期筹资方式,亦或借助其良好的社会影响、知名度和信誉度,通过信用借贷、银行保理等进行资金的筹集。其次,中小型企业生产规模小、资金借贷量少且常用于短期投入,应当首选流动性较强的短期借贷,例如银行借款、租赁筹资等,应尽量避免门槛高、标准高的筹资渠道和筹资方式。另外,对于金融市场上一些专门针对中小企业的新金融产品,应当给予更多关注,以尽可能减少筹资成本,实现效率高、成本低的筹资目标。

2.不同发展阶段企业的筹资模式选择

企业可以选择权益性筹资或债务性筹资,前者筹集的资金归属于企业的资本,后者筹集的资金归属于企业的负债,两种资金的比重就是资本结构。对于发展不稳定的公司,即处于“生命周期”中的初创期或上升期的公司,负债还款压力将是这类公司面临的现实问题,故在此时应当更多倾向选择权益性筹资,即内部筹资或发行股票等,把还款转化为分红形式,以缓解负债带来的巨大资金偿还压力。对于发展较稳定的公司,其资本结构就可以偏向于负债化,诸如借款、发行债券等,以充分利用财务杠杆,实现其核心竞争力强、市场保有率高等愿景,以求在维护金融市场债权人利益的同时实现股东价值最大化。

3.不同风险承受力企业的筹资模式选择

篇(10)

目前设计院和电厂仍对暖风器高压疏水(至除氧器)和低压疏水(至凝汽器)看法不一,争论的主要焦点是:高压疏水方案理论上成熟、热量损失小;低压疏水方案系统简单、可靠性高,设备成本成倍降低、投入率成倍提高。

本文试图通过相关的理论计算和现场实际情况两方面进行利与弊的比较,寻找一个共同点,澄清在设计和应用上的思路,在电厂节能减排工作上寻找新的亮点。

1、 暖风器经济性的基本热力学模型

暖风器运行时对电厂经济性的影响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空气加热后使得排烟温度升高,降低锅炉效率,二是耗用了汽轮机抽汽,降低汽机效率。可以用相对于1kg燃料做功(内功)为基准进行分析和计算:

— 暖风器供汽的抽汽效率,%

— 管道效率,%

— 实际循环效率,%

— 全厂循环效率,%

2、采用不同抽汽参数对机组效率影响的计算例

暖风器供汽抽汽源也有一个高压与低压的问题,抽汽压力越高暖风器系统对机组效率影响越大。下表是对不同抽汽段在不同容量机组上对煤耗影响的实际计算的结果。

(单位:g/kwh)

从以上计算可以看出,采用不同段的抽汽对煤耗会有1-2克的影响,因此,对暖风器供汽汽源选择抽汽段的原则应当是在满足风温和可供抽汽前提下,尽量采用较低压力的抽汽段为供汽汽源,但应兼顾疏水系统正常工作在压力方面的需要。

3、 设定不同风温对锅炉效率影响的计算例

锅炉送风被暖风器升温后对机组效率会产生两方面的影响:

①由于排烟温度升高,使锅炉效率下降:

(5)

②由于进风温度升高,使锅炉效率提高:

(6)

两者综合后即为暖风器风温对机组效率实际产生的影响。

(7)

— 进入空预器的烟气温度,℃

— 暖风器投入前的锅炉排烟温度,℃

— 不投暖风器时空预器进风温度,℃

— 投暖风器时空预器进风温度,℃

— 排烟温度每变化1℃的热损失修正值

下表是对不同风温在不同容量机组煤耗的影响计算情况:

(单位:g/kwh)

从上表看出,采用不同风温对煤耗也有1-2克的影响。所以对暖风器二次风温设定值选择的原则是:在满足锅炉防腐及堵灰的前提下,尽量选择较低的风温。风温的控制应以锅炉的排烟温度为基准,而排烟温度的高低主要取决于烟气的露点温度。机组负荷变化等因素均会导致排烟温度变化,而手动操作麻烦且准确性较差,因此应建立以控制排烟温度为对象的自动调节系统。

4、 采取不同冷凝水回收方式对锅炉效率的影响

暖风器疏水的回收问题主要是回收到高压(除氧器)场合、还是低压(凝汽器)场合的问题。有人认为低压疏水会损失热量,因而不经济。其实这是一种误解。从理论上讲没有冷源就不会有热量损失,低压疏水虽将暖风器冷凝水导入凝汽器,正是为了避开冷源而将导入到热井,所以疏水导入凝汽器并没有热量损失的问题,低压疏水损失了一些功(即)。

① 高压疏水时:

暖风器疏水返回第j号加热器入口侧相对于1kg燃料可回收的功(kw):

(8)

② 低压疏水时:

暖风器疏水返回凝汽器相对于1kg燃料可回收的功(kw):

(9)

式中: — 第r号加热器的焓升,kj/kg

— 第r号加热器的抽汽效率,%

从上述理论计算明确表示疏水到高压场合可以回收一部分功,疏水到低压场合不再有回收功存在。所以从以上理论出发,暖风器疏水回收一般选择为除氧器为目的地,为了将这些疏水打进除氧器,构建了疏水箱和疏水泵的设计方案。长期以来疏水箱水位检测故障和疏水泵严重汽蚀等问题相当普遍,据有关资料披露该系统投入率仅为50%。很多电厂冬季勉强投入暖风器时疏水很难回收,甚至还有停用暖风器的。因此现在不是计算回收多少“功”的问题,节能减排的形势要求我们必须杜绝直排现象。

5、 关于暖风器其它问题的说明

实际上低压疏水损失的“功”与高压疏水时疏水泵消耗的厂用电,其“功”与“能”基本上是相当的。

此外,有关文献认为有的暖风器特性曲线具有临界点,若暖风器在临界点以下运行时,反而会使机组的热经济性有所提高。

近年来国外一些知名锅炉厂家所配置的暖风器疏水系统已经大大简化了,采用“暖风器疏水器凝汽器”的设计方案。由于系统的简化、环节减少,故障率大大降低(仅为疏水器的MTBF),在国内一些进口机组上也可以找到。这种疏水系统的投入率高、故障率低,特别是采用自由浮球疏水器时,MTBF可以达到6万小时以上。

低压疏水(到凝汽器)的方案从上述计算中虽然减少了回收功,但是一次性投资大幅降低(5倍),设备投入率大幅提高(2倍),同时减少了设备维护、检修以及对厂用电的消耗,其利远大于其弊。现场人员将这两种疏水方案比喻为“锦上添花”和“雪里送炭”,特别是当前我国在严酷的节能、节水的现实面前,客观上需要更多简单易行、立竿见影的节能措施。很多电厂都是按照传统方案设计和建造的,投运后不久再通过技改立项将暖风器高压疏水系统改造为国外流行的低压疏水新型方案。

国内目前采用低压疏水的电厂有三种情况:

一部分是九十年代进口的锅炉(以美国GE为代表)采用低压疏水方案,另一部分是国产机组改造为低压疏水的电厂,还有一部分新(扩)建项目设计院直接设计为低压疏水的电厂,这些电厂的暖风器疏水系统运行情况普遍是良好的。

暖风器低压疏水系统去掉了笨重的疏水箱及昂贵的疏水泵及其连锁控制系统,疏水器成为唯一的关键部件,疏水器的性能决定了整个系统的性能。任何疏水器都有一个密封面,而自由浮球式疏水器具有无数个密封面(分布在浮球整个表面之上),因此其密封性能可保持到十数年,其使用寿命可达数十年(用于核级的为60年),是各种型式疏水器中性能最优越的。上述电厂绝大部分采用了自由浮球疏水器,从根本上保证了低压疏水系统的长期、稳定的工作,对厂内节能减排工作起到了明显的促进作用。

目前在低压疏水上有出现供汽调节阀前置还是后置的问题,实质上是对暖风器二次风温控制上是“调汽”还是“调水”的问题。前置为调汽,通过控制暖风器的供汽量达到调节二次风温的目的;后置是调水,通过控制暖风器中凝结水水位实现调节二次风温的目的。供汽调节阀的后置带来两个问题:第一,一般暖风器是不允许带水运行的,汽水共存在于暖风器中会引起水击撞管现象。第二,调节阀置于疏水器之后会使疏水器背压增高进入失效状态,即所谓疏水器“窘迫”。因此从理论和实践上尚需进一步探讨。

总之,回收疏水是全国各行各业的一项重要的节能降耗措施,完善现有的疏水回收系统,提高电厂经济效益,是电厂经济分析工作的重要任务。

参考资料:

1. 暖风器运行对机组效率影响的探讨

【华中电力】2001年第6期第14卷

翟培强

2. 电站锅炉暖风器疏水侧调节的优越性

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所

赵之军

3. 大坝二期暖风器疏水系统改造

孙兆勋,马耀锋

4. 锅炉热风再循环系统及暖风器的设置条件

【吉林电力】2001第3期东北电力设计院

曹勇,李佩举

5. 锅炉暖风器系统泄漏分析及解决措施

王 勇, 李日龙

6. 国电安顺电厂一期暖风器系统改造

李 雄

7. 哈三600MW机组锅炉暖风器及疏水系统的设计研究改造

苏盛波,罗洪新,高智树

8. 1号炉暖风器改进

【江苏电力】1998专刊

邢志浩

9. 暖风器运行参数对机组运行经济性的影响

【热力发电】2008第四期 王 浩

10.电站锅炉暖风器疏水系统优化改造

【中国电力】2004年10期 周立辉,胡胜利

11.探讨如何减少锅炉尾部低温腐蚀

华能南通电厂

周利庆

12.蒸汽疏水器损失量的计算

【化工技术经济】 2000年第3期

马余天

篇(11)

一、引言及相关研究

银行业是一个高风险行业,它以较高的杠杆比率运营着大量的资金。随着银行业的不断发展,不良贷款成为了困扰银行业发展的难题。由于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是滞后于经济周期的变量,马克思说:“经济周期是现代工业特有的生活过程” 。根据西方学者研究表明,经济扩张期,银行的不良贷款率较低;经济衰退期,不良贷款率较高。张淼(2002)认为,我国银行不良贷款率与国内生产总值发展速度成负相关关系,银行不良贷款率对经济发展速度是很敏感的。樊宇,孙坚(2004)认为,宏观经济不景气是不良贷款产生的深层次因素,从宏观角度分析不良贷款率应该是个非零的稳定值。

二、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与经济周期波动的关系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银行的信用扩张扩大了经济周期各个方面的变化。由于银行业资产大部分以贷款的形式存在,贷款时盈利资产中最重要的一类,NPL(不良贷款)无论是归咎于内部缺陷还是外部影响,都将给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带来一定的压力。

从2004年第二季度至2009年第三季度,NPL在保持平稳降低的过程中,不良贷款率水平急剧下降,而同时期的贷款总量急速扩张。在这段时期,不良贷款率的急剧下降。第一,在经济日趋繁荣时期,借款人的经营活动比较好,有足够的能力还贷。第二,银行在这一时期有足够的动力放大贷款量,因此不良贷款率就成比例下降,在新的贷款成为不良贷款前,会有一个时滞存在,借款人可以用贷的现金偿还一部分贷款。虽然传统经济理论认为在经济衰退期银行贷款量会降低,但从图中可以看出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前后,银行系统投放市场的贷款总量仍在不断增长,政府的政策工具在其中起了很大的作用。政府干涉可以通过实施激励项目,开发公共项目,启动经济引擎并刺激需求,鼓励银行以较低利率发放贷款,从而导致即使在危机期间仍然保持了较高的贷款余额。从2004年第二季度至2009年第三季度,不良贷款率水平整体向下的同时,在经济增长率水平较高的季度呈现急剧的下降速度,在经济增长放缓时不良贷款率下降速度也同时变缓。虽然由于总体信贷余额的大幅提高导致不良贷款率下降,但在经济扩张与经济紧缩的交替进行中,银行信贷资产的状况仍在不断变化。

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对经济周期的时滞分析

许多学者的研究都表明不良贷款率与经济周期之间有密切的联系,由于NPL(不良贷款)水平是滞后经济周期的内生变量,本文通过VAR模型用相关时间序列系统及随机扰动项对变量动态系统的冲击,计量经济周期的冲击对NPL的影响的时滞。

本文统计数据来着2004年第二季度至2009年第三季度国家统计局GDP增长率数据及中国银监会各季度不良贷款率数据,其中各个季度GDP增长率数据为同比增长数据(统计局官方表示各个季度GDP数据为累加数据,不能通过简单加减推算各个季度GDP水平),由于GDP增长水平本身包含了本身包含了经济主体对经济走势的预期,因此在模型中完全可以作为经济周期的显示因素。其中GGR表GDP增长率,NPL表不良贷款率。

模型 :

其中 是服从均值为0,方差分别为 的白噪声,且相互独立。

根据根据AIC和SC最小准则,选定VAR模型的滞后阶数为4阶,利用VAR(2)对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作实证分析,得出矩阵为:

方程的调整后拟合优度为0.95,可以用这个模型分析二者的动态变化。

不良贷款率不能通过国内生产总值来调节的,而国内生产总值却可以调节不良贷款率。这主要是由于不良贷款率本身作为经济发展的滞后变量,在新的贷款成为不良贷款前会有一定是时滞,并随着经济增长的走向而进一步显示出NPL的走势。

四、结论与建议

1.结论分析

经济波动的同时都伴随着信贷周期且领先于信贷周期,在经济走势上升阶段,生产性投资趋热,货币需求上升,银行系统为了提高信贷市场占有率水平,放松了对信贷资质的审查,同时经济繁荣所造成的股价房价的上升产生大量的泡沫,激发人们的投机动机,一旦市场利率高的一定程度,人们开始对泡沫产生警惕心理。一旦泡沫破裂,本来由于放松信贷标准获得的融资甚至是负净现值项目的融资出现资金链的断裂,不良贷款率上升,由于市场出现大量违约,银行系统为降低不良贷款出现惜贷,使许多有潜力的项目也得不到资金,加剧了不良贷款率的上升。

2.政策建议

(1)银行应该重视经济走势的研究。中央银行把反预期归一化作为货币政策的任务,降低预期效益对经济产生的冲击,对各项经济指标进行模拟分析,评估信贷周期与经济各个行业的弹性系数,对于不同时期不同的行业设置灵活可操作的信贷标准,在经济快速发展时期,对不良贷款率降幅要求高;反之亦然;(2)商业银行按照成本-收益的理念运行。在信贷实务过程中存在着逆向选择,资质较差的经济体偏向于承担更多的附加条件来融资,促成柠檬市场的产生。随着经济周期特别是衰退期的到来,隐藏的信贷风险集中爆发,给银行资产造成严重的威胁。商业银行不仅要看到贷款所带来的收益,更要权衡不良贷款对银行稳定性产生的威胁;(3)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优化信贷资产配置。在经济周期转化的过程中,对风险累积程度偏高的经济体实施果断的信贷约束,对违约信贷项目及时调整管理策略,提高商业银行抵御风险的能力。在经济繁荣时期,提高资本充足率以应对未来可能发生的经济衰退。在经济衰退时期,妥善处理不良资产,以期其在经济转暖时焕发活力。

参考文献:

[1]张 淼.银行不良贷款率与经济发展状况[J].上海统计,2002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