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初中生卫生健康教育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1 资料来源与方法
收集朝阳市2009年以来全市报告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资料,分析应急健康教育的形式、内容和方法以及效果评估,探讨防控对策。-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2009年共发生传染病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4起,为甲型H1N1流感疫情2起,手足口2起起,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54起,中毒78人,死亡3人。学校水痘暴发疫情3起;2010年共发生汞中毒事件、食物中毒事件和三起甲型H1N1流感病例输传和学校暴发事件等5起卫生应急事件,以及洪涝灾害1起,都及时进行了现场处理,并对应急事件处理情况进行了评估。
2.2 应用原则: 预防为主:采取帮助公众和重点易感人群树立科学观念,指导公众采取有关预防和保护行为,提高个预防保护能力。快速反应:当灾情、疫情出现时,宣传时间平均1-2天。针对性强:根据不同对象、不同问题、不同情况开展针对性强的宣传活动。科学实用:根据当地、当时的条件坚持科学实用的指导。
2.3 应用策略 根据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严重程度和疫情变化情况,分级实施应急健康教育控制措施,以达到最佳预防控制效果。
2.3.1 事件发生期 以最快的方式提示公众,制作宣传材料,及时分发给群众,有针对性地宣传普及救护常识,传染病预防、饮食、饮水卫生知识和消毒、杀虫方法。
2.3.2 事件持续期 针对出现的灾情、疫情,将有关卫生防病知识反复向群众宣传。同时要继续配合新闻媒体,加大宣传力度和频度,倡导科学的说法和行为。
2.3.3 事件恢复期 重点是普及卫生知识,宣传预防疾病的长期性,针对可能暴发流行和反复的传染病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倡导健康行为,树立健康信念,提高群众抗灾防病的意识和能力。-
2.4 应用形式
2.4.1 配合新闻媒体在广播、电视和报纸上进行宣传 、电视流动字幕醒目提示,公益广告,健康节目频道播出预防专题,疾控中心领导以及健康教育专家做客直播间等方式;报纸刊登各类应急健康教育文章、广播稿。其中最早播出时间5小时,为利民热线健康咨询,最迟3天,为不明原因肺炎报刊知识。
2.4.2 利用网络开展各类相关知识的宣传 在中国朝阳网 、朝阳市疾控中心网刊登应急健康教育文章。
2.4.3 制作宣传折页、传单、海报、等各类宣传品 宣传折页6种,数量28000份。送达时间平均3天。
2.4.4 利用机关企事业单位、社区的宣传栏、村卫生办橱窗、板报等阵地进行宣传。
2.4.5 开通热线咨询电话为群众提供咨询服务,并对电话咨询内容登记分析。
2.4.6 培训 举办各类培训班35个,培训人次2450人。其中领导干部、占20%,医务人员占45.7%,教师占25.4%,其它相关人员占0.89%。
2.5 应用内容 内容包括预防传染病核心信息、中毒处理以及预防治疗、日常健康科普知识。
2.6 应用评估
2.6.1 实施评估 对宣传材料的发放工作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有针对性地对计划以及干预方法、策略等进行修订调整。
2.6.2 效果评估 对不同人群进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治知识、态度、心理及行为进行评估。甲型流感知晓率90.2%,手足口病知晓率85.5%,洪涝灾害知晓率75.2%,水痘知晓率52.5%,一氧化碳中毒等中毒核心知识知晓率91.2%。-
3 讨论与分析
3.1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特别是不明原因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往往会引起社会恐慌,后果往往比事件本身更可怕。如何向公众传达正确的信息,不让公众被谣言误导,让公众了解事件本质以及如何应对的方法,这就是授人以渔。应急健康教育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中往往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2 应急健康教育的核心是快速性和权威性。核心信息必须科学严谨,简单扼要,浅显易改,便于掌握。以大众传播为主,包括广播、电视、报纸、网络。平面材料以传单为宜,成本低,便捷,覆盖面广。
目前,我国初中生的心理健康如何?近年来,很多学者对此进行了大量的抽样调查,其结果表明,当代初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有关调查表明:“初中有4.5%的人有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20.5%的人有较明显的心理健康问题。初中生的主要心理健康问题表现在躯体化、强迫症状、忧郁、焦虑和敌对五个方面,教育方式、人际关系、性意识、、学业压力和社会支持是影响初中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初中生心理健康问题主要症状表现为:缺乏耐力、容易被人误解、思想不集中、缺乏自信、缺乏观察力、过于担心将来的事、容易动怒、父母期望值过高等。”又如,有人用《SCL-90自评量表》进行的心理测试发现:“在心理健康方面存在问题的学生的比率在10%以上的项目,初二有强迫、人际敏感、抑郁、敌对、恐怖、偏执等6项,初一除上述6项外还有“焦虑”一项。初一、初二年级学生躯体化、强迫、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症状等9个项存在问题的学生比率平均在11.11%。”据新华社最近报道:“近年来,我国中小学生心理疾患发病率呈直线上升趋势。目前35%的初中生具有心理异常表现,其中5.3%的初中生存在抑郁症、恐怖症、强迫症等心理疾病。”国内近年的众多调查发现:“存在明显心理问题的学生,小学占10%,初中占15%,高中占20%。”
以我校为例:在近五年的教学和管理工作中,我发现:
焦虑状态处于较高水平。即初初中生情绪中,最受影响的是焦虑状态。产生焦虑状态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初初中生学习任务过重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尤其是初三学生,面对升学的压力和家长的高期望,必然产生高强度的焦虑感。其他还有人际关系、独生子女的特殊生活环境等也是给他们带来焦虑的重要原因。
抑郁、孤独、敌对、恐惧状况分析。初初中生抑郁状态低于焦虑状态,高于孤独、敌对、恐惧状态,孤独状态最低。这一现象表明,现在学生无论在家庭还是在学校,孤独无助的情况较少,这方面情绪受到的影响最小。另外,在恐惧状态中,初三男生的恐惧状态是最低的。这说明初三男生由于年龄的优势,体格上的突变,性成熟化,自我安全感加强,所以恐惧感最低。
初中二年级是初中阶段的特殊年龄阶段。从本次调查的结果来看,焦虑、抑郁、敌对、恐惧这四个等级,初二年级都处于最高水平。从数字分析的结果来看,各项指标中初二年级都与初一年级有明显差异,而与初三年级差别并不明显。这说明,初二年级学生在生理、心理等方面及在特殊情绪方面有明显的表现,他们不仅处于学习分化阶段,且焦虑、抑郁、敌对、恐惧感高。初二年级是初中阶段的一个转折点,是一个关键的年龄阶段,应受到特别关注。
初中生心理特点性别差异明显。在焦虑、抑郁、敌对、孤独、恐怖情绪中,女生明显低于男生。这一调查符合男女性格特点。女生善于诉说,善于表露,所以在情绪上容易得到渲泄,在五个项中,除恐惧外,都低于男生。男生由于不善于表露,情绪往往得不到渲泄,这就使男生更感到焦虑、抑郁、敌对、孤独。工作中,我们应该注意到男女性别在心理上的差异。
在掌握了学生的心理特点与心理需求之后,在工作中,我们就能够对症下药,心理健康教育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提高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对策
初中生的心理问题,一部分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步消失,但另一部分则要通过接受专门的教育、训练,掌握心理调整方法才能较快而有效地克服,单靠传统的教育方法是难以奏效的。世界卫生组织心理卫生处指出:“学校是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最适宜的场所,学校可以教给学生一些解决问题的技巧,并通过特殊问题的干预和咨询,转变学生的行为。”
笔者认为,当前,维护和提高初中生心理素质,重点要抓好以下工作:
1.把心理健康教育和课程教育结合起来。中学的许多课程都包含着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教师应积极深入的挖掘,对初中生实施自觉地、有意识地影响,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比如,历史课中英雄任务的坚强意志和英雄事迹、语文课文中人物心理的描写和任务形象的分析等都会对学生的心理产生积极的影响。
2.心理健康教育与班主任工作结合起来。班主任在青少年的成长过程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班主任应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班主任应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重视关心学生健康心理,尝试用心理辅导的方法来做学生的思想工作。工作中注意在班级内营造一个优良的有利于健康成长的心理氛围。
把心理健康教育和第二课堂结合起来。据调查:“有41.0%的初中生认为健康教育的最佳形式是广播;37.2%的初中生认为是黑板报。21.8%的初中生建议开设健康教育课。”因此,学校要采用开设健康教育课或讲座,利用广播、电视、录像、黑板报等宣传工具,针对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及知识要求,让初中生从多角度、多场合接受心理健康教育。引导他们正确认识身心发展特点,掌握解决心理问题的方法和技巧,转变不良行为,从而使其具有良好的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对健康有了更高的追求。农村初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特殊时期,心理健康与知识教育同等重要,因此在农村初中生物教学中,应当采取合理的措施渗透健康教育,促进农村初中学生的全面健康成长。
1 农村初中生物教学中健康教育现状
现在对教育的目标已经改变,学习知识固然重要,但是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在教学过程中也非常重要,一个好的学生不仅仅是在学习成绩上优秀,还要从心理上表现出积极向上的心态。但是在偏远贫困的农村,基本的教学都是一种困难,对于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更是一种奢望,生物的教学更是注重课本上知识点的疏导,对于学生健康教育的渗透基本是可望而不可即的状态,从而导致农村学生对健康卫生知识一无所知,并且初中生正处于一个敏感的时期,因为的他们身体开始二次发育,进人青春期,初中生物教学中会对青春期过程中人的身体变化进行教学,但是教师却忽略了他所教导的对象正是一群面临青春期的学生,只是单纯的对知识点的讲解,并没有着重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总之,在农村初中生物教学中,对农村学生健康教育的渗透还是不够完善、不够彻底。
2 农村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健康教育的方式
2.1 把握渗透时机,促进健康教育
在农村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将生物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紧密联系,选取适当的生物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生物知识,并强化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为了将健康教育渗透于农村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应当准确把握教育时机,促进健康教育的顺利开展。
比如在讲解“人体的呼吸”相关知识时,教师应当提出问题“人类的什么行为会对呼吸道产生伤害?”学生在此时陷入深度思考中,有的学生会说吸烟会给人体呼吸道造成严重上盖,也有的说,吸毒会伤害人体呼吸道。在学生讨论结束后,教师对本次生物课堂知识进行总结,并把握好健康教育的时机,告知学生环境污染、吸烟、吸毒等都会伤害人体呼吸道,尤其是吸烟和细度,会严重损伤人的心肺功能和身体器官,让农村初中学生认识到吸烟和吸毒的危害性,适时开展健康教育,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2.2 在生物活动中融入健康教育
为改善农村初中生物教学质量,并有效的渗透健康教育,教师应当结合生物教学实际情况,组织开展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在潜移默化中开展健康教育,强化学生对健康的认知,进一步提高农村初中生物教学质量。
比如在《健康地生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结合有关合理膳食的相关知识以及食物的营养成分进行讲解,告知学生合理膳食的重要性,进而组织生物探索活动,结合学生的学习能力布置合理的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结合教材中食物营养成分表,自行制定合理的食谱。为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将学生所制定食谱的价格控制在一定范围内,让农村初中学生到其家庭附近的市场调查食物价格,并进行准确记录,确保自己所制定的食谱价格满足相关要求,尽管这一活动的难度较大,但在实际调查以及实践操作的过程中,有助于促使学生了解社会,强化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充分认识到合理膳食的重要性,促进农村初中生物教学目标的实现。
2.3 结合农村初中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适度的健康教育
农村初中学生受到家庭条件、生活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其与城市初中生相比,心灵更加敏感,个体身心发展比较特殊,因此教师在生物教学过程中,应当结合农村初中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健康教育,转变以往填鸭式教育方式,缓解学生的厌烦情绪,在准确把握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基础上,选取适当的方式开展健康教育,易于学生理解和接收,并深化学生对健康的认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促进农村初中学生的健康成长。
比如在《了解自己,增进健康》相关知识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随机在生物教学课堂上展开调查,了解农村初中学生的基本健康情况,简单分析并评价学生的生活习惯,或让同学之间互相分析和评价,促使学生认知到良好的生活习惯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在准确把握自己身体情况的基础上,积极制定出适合自己的生活习惯,以改善自己的健康状况。在农村初中生物教学中,结合农村初中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有助于深化农村学生对健康的认知,促进生物教学目标的实现,并改善健康教育的效果,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可谓是一举多得。
2.4 利用生物知识与健康教育的联系,使之相结合
生物学研究的是生物体的科学,以医学、卫生与健康为基础进行科学性的研究。在进行生物教学时,教师应该将生物知识与健康教育相结合,通过对问题的预设,让学生发现健康教育与生物知识之间的联系,不仅能够让学生加深对生物知识的了解,还能有效的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
例如,在对学生讲解生物生殖时,发现有一部分学生对这部分的知识偷偷翻阅过,对于处于青春期的初中学生,对他们自身的一个变化也是很关注的,生物生殖知识点主要是对人体的一个发育过程以及生产过程的阐述,笔者联系青春时期,学生会出现的一些身体变化,如女生月经,男生遗精,开始变声等学生所遇到的变化进行生物知识的讲解,同时也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告诉他们,这个时期这些变化都代表着他们向大人更进一步,而且随着生理的变化,他们的性意识也开始萌动,性心理上也产生“好奇感”和“神秘感”,只要正视这些就可以避免学生面对这些的时候采取不健康的方式来满足好奇心,也可以消除学生的恐惧,改变了农村初中学生对性知识的一无所知。
结束语
在农村初中生物教学中,选取合理方式渗透健康教育,在强化农村初中学生生物知识储备的同时,结合农村初中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其进行心理和精神上的辅导,促进农村初中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农村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对农村初中生物教师的专业素质以及教学能力都有着严格的要求,生物教师应当具有良好的分析判断能力,并掌握一定的健康教育技能,塑造优良的生物教学课堂氛围,从而实现生物教学与健康教育的有机融合,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社会不断地进步,越来越多的人将在满足自身生理需求的同时,开始关注个人心理健康问题。对于学生家长来说,特别是初中生家长来说,他们在关注自身的同时,也在关注自己孩子身上的变化。很多家长对于孩子的变化没有做好准备,很多家长都觉得孩子怎么越来越不听父母的话了,诸如此类的困惑,教育界在进行思考。这一时期的心理健康教育也逐渐被大家关注到。
1 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现状
结合我国初中教育的特点,且根据已有研究我们得出,我国初中心理健康教育具有以下特点:
1.1 初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存在城乡差异。对于现有的初中心理健康教育,可以用参差不齐来形容。在部分有条件的学校,有经过专业培训过的专职心理老师,通过他们开设心理健康课这样的方式来实现的这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然而对于大部分学校,特别是二级城市以下的众多学校来说,具有兼职心理健康老师的学校可谓是凤毛麟,特别是农村初中,绝大多数学校没有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课程。
1.2 心理健康教育课安排较为随意且内容不系统。在已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初级中学,利用班会课或者德育课时间进行安全等方面的教育,且并无固定的心理健康课时间。关于初中生的适应问题、性教育、学习方法、自我接纳、人际交往等方面的课程内容涉及得较少。而初中阶段,学生由于学习内容、生理心理发育、学习生活环境等因素发生较大的变化,会出现或多或少的不适,需即使进行指导和疏通。而现有课程安排并未过多考虑到本因素。
1.3 家庭因素对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对于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除了学校而外,家庭发挥着及其重要的角色。家庭是学生除了学校而外另外一个长时间生活学习的场所,因此,家庭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在我们的实际情景当中,更多家长因为工作、自身等诸多主客观原因,对于学生教育的关心更多体现在对学习成绩的关注。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的关注度远不及对学习成绩的关注,由于初中学生处于青春期,而与此同时父母步入中年期,这个时期的成人要面对来自事业、生理、心理的特殊时期,因此极易产生冲突。而这个时期的冲突的处理又将影响亲子关系的发展,进而影响到学生在中学阶段的学习、生活等方方面面。
2 初中心理健康教育原则
初中心理健康教育是以提高和发展初中生心理健康水平,增强初中生综合素质为目标,以期促进其全面发展。简言之,初中心理健康教育以预防为主,治疗为辅,促进初中生发展为最终目的。根据对已有的研究分析,我们得出初中心理健康教育遵循如下原则:
2.1 普及性原则。现有的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由于种种限制,普及性不强。而初中生在成长过程中由于身心发展以及学校、社会、家庭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需要更多的心理关怀。我们对于问题学生需要重点关注,但与此同时不能忽视对其他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防范于未然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功能。因此,在初中生中普及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为学校学生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保证。
2.2 发展性原则。由于初中生所处于的成长阶段,对于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我们必须采取发展的眼光。初中是学生成长迅速的阶段,这种成长不仅限于身体上的成长,也包括心理方面的成长。因此,对待学生成长过程中所出现的叛逆等行为不能简单地以好与坏来定性,以免造成对学生的伤害。
2.3 包容性原则。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应当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帮助其健康成长。对于有问题行为的学生,比如行为退缩、学习障碍等方面的学生,要多一份耐心。教师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对学生的理解与包容,会促进学生对教师的信任,有助于学生敞开心扉,也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做到润物细无声。
3 初中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根据上述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我们的教育方式可以以课程、专题讲座、个体辅导、团体辅导、科普小册子等形式进行。
3.1 心理健康课程的开设。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由专门老师的教授,结合生理卫生知识讲授情绪情感、学习策略、人际关系、性心理健康等方面内容。以便学生深入地了解自己心理状况,正确地处理学习、生活中所出现的各种心理困扰。由于课程的开设,可以使得绝大部分学生可以接受到心理健康教育。
3.2 专题讲座。学校应定期举行心理健康方面的讲座,讲座的内容主要涉及情绪、学习、人际、性心理等。让学生更多的选择余地,让其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讲座。让学生在较强动机的驱使下,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3.3 开展个体心理咨询。学校需要开设专门的心理咨询室,让出现心理困扰的学生能在学校里面找到一个安全可靠的地方去解决相应的问题。个体心理咨询需要有专门老师负责,该老师需具备一定的心理咨询经验,对于普通的心理问题与心理疾病有一定的界别能力。此外,建立相应的心理档案也是非常必要的工作。
3.4 开展团体心理辅导。团体辅导工作是当今学校心理健康工作的一个重点,对于集中解决部分学生中存在的心理问题,有时间、受众、效果等方面的优势。同时,团辅中的各种活动可以使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到自我探索与思考中来,到达积极参与积极成长的目的。团体辅导工作可以是专题团体辅导,也可以是团体咨询,同时在我们的学科教育中也可以融入团体辅导的理念。
3.5 科普小册子的编制。学校可以编制一些心理健康小册子发放给学生,里面应包括情绪调节、人际交往、学习方法等方面的内容,便于学生及时自我调节。也是心理问题预防的一个较为有效的措施。
参考文献
1 吴增强等.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1 心理健康有赖于健全人格的培养
一个人格健全的人,应对社会生活环境具有良好的适应能力,能有效的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能恰当地进行社会交往,合理地处理与周围人的关系,能胜任所担任的工作,从而有效地从事社会活动和劳动。 初中生应有辨别是非的能力,对于受人欢迎的品行如正直、礼貌、诚实、守信、孝敬、宽容、节约、进取、合作、敬业、慷慨、坦率、责任感、独立性、平等待人等,要学习并力行!对于不端正甚至邪恶的品行要自觉杜绝。对生活要有良好积极乐观的心态,微笑着对待生活,相信自己一定能行!相信自己潜力无穷!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拿起表扬的武器多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对学生和蔼真挚、尊重信任学生,不说讽刺挖苦学生的话,不做伤害学生自尊心的事,特别是不疏远有心理困惑和行为问题的学生,积极创造爱生的氛围。也可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提供学生心理咨询服务,让学生有渲泻的空间,还可引导家长协调教育,共同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使学生能正确看待处理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事,用良好的心态面对生活。
2 关注孩子的“心理闭琐”
进入青春期的初中生,渐渐将自己的内心封闭起来,他们的心理生活丰富了,但表露于外的东西却少了,这样就容易产生“心理闭琐”。初中生“心理闭琐”常表现为喜欢上带锁的日记,不愿与家长进行交流等,但他们的内心又渴望“开放自己”,由于感到孤独和寂寞,他们以不断的寻找朋友、迷恋偶像明星或上网找朋友聊天作为寄托。他们反而最不爱向亲人说心理话。这种情况持续下去,就会对孩子的成长产生诸多不利的影响。为此,家长不要夸大这种心理特征的消极影响,这样会给孩子们增加压力,要尊重他们的隐私权,给孩子创造自己的空间,提供相对宽松的环境气氛,采取温和与冷静的态度,帮助他们分析问题并提出建议,只有这样,才能从他们心理上解除阴影。
3 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定位初探?
在分析当代初中生存在的心理问题之后,就必须意识到加强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并在日常德育教育工作中狠抓心理健康教育,确定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在目标定位过程中,我们应充分结合当代初中生的时代特点和个性特征,目的明确和形式多样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着力提升学生心理机能和全面发挥学生的心理潜能,助推学生整体全面地发展。换言之,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就是促进学生在人格、情感以及认真等心理机能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从而促使学生在生活、学习和人际交往过程中将自身的潜能发挥到最大化,并在这一过程中始终秉着积极进取和乐观向上的健康心态,促进学生心理品质的提升,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是素质水平。由此可见,定位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核心就在于:心理潜能的挖掘和能力的发展,完美人格的塑造和较强的适应性,自我修养的提高以及保持良好的健康的心理水平。
4 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心理调节的方法
通过知识理论课,如心理卫生常识讲座,心理调节问题答疑等,帮助学生以积极的态度去对待自己的心理冲突;通过活动训炼课,帮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介绍自己、了解别人,培养交往能力,掌握转移情绪、宣泄痛苦、发泄愤怒等心理调节手段。在心理健康教育课中进行心理训练、心理指导,使每个学生都能达到智力正常,情绪健康、意志健全、行为协调、人际关系适应的心理健康标准,全面提高学生心理素质。
5 初中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结合
由于初中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无论是内容上还是教学目标等方面都具有显著的联系,并且有着各自的优缺点,单一的实行德育教育或心理健康教育都不能完全满足时展的需求,那么由此可见二者的有效结合是完全有必要的。
初中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结合是相互的,二者的教育理念应该相互融合,相互吸取对方有益的一面来运用。比如:通过心理学的原理更准确的分析每个学生的心理状况以此来判断德育工作的开展是否顺利,可以依托于教师在课上给同学进行心理测试的方式来完成。或者通过心理学中常用的辅导方法来辅助德育教学工作的开展,如:在课上进行角色扮演、开展模拟辩论赛等等方式。这样可以改变以往枯燥的德育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热情,使得德育工作的开展更为顺利的同时,也进一步为心理健康教育打下基础。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也可以将德育教学中体现的人生观、价值观来传授给初中生,促使初中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6 与家长和相关部门做好联合工作,随时关注学生的心理问题
初中生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不能仅仅依靠课堂,不能依靠老师,还要把家长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机构紧密地联系起来。当学生有问题时,家长要积极地与老师联系,共同找出一个对学生伤害最少,而且更容易让学生接受的方式去解决问题。初中生的重大心理问题一般有五个阶段,分别是呆滞期、侵袭期、冲突期、消化器、重建期。当发现学生有重大的心理问题时,学校心理工作处,老师,还有家长要紧密联合起来,在学生的不同阶段做好引导和疏导工作,积极帮助学生找回自信,回到正常的生活轨道上来。要让学生相信家长和老师,当学生心理有问题时应及时告诉家人和老师,当学生有心理问题时一定要采用恰当的方式去解决,要让学生心平气和的想自己的问题,然后有一个冷静地心理去看待问题。切忌用武力去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这种方式往往会适得其反。要随时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保证每个学生都有一个健康的心理去面对未来。
参考文献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3)
12—0022—01
一、 初中生存在的心理问题
初中阶段,是儿童向青年过渡的阶段,是人一生成长中多事的年龄阶段,心理学上有人叫它“危险期”、“困难期”、“心理断乳期”等。这个阶段的学生由于头脑简单易冲动,再加上学习生活压力大和社会经验缺乏,容易在各种矛盾冲突和困难挫折面前出现心理困扰和障碍。有调查表明:当今初中生身上不同程度地存在自卑、任性、孤僻、焦虑、厌学、叛逆、抑郁、偏执、自私等心理问题,因而对他们身上出现的不健康心理适时地进行疏导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二、 初中生心理问题的成因
1.个人因素。处于少年期的初中生由于生理发育的骤然变化,给他们的心理发育也带来巨大的影响。这时他们的自我意识得到发展,成熟感、成人感和独立性在增强,在生活上、思想上、学习上都越来越想摆脱家长、教师的束缚,以成人的身份面对周围的一切。但他们毕竟还小、社会经验欠缺,道德观念不完整,法制观念淡薄,在生活中经常遭遇各种困惑挫折,再加之心理耐挫力差,自我心理保健意识不强,很容易导致心理问题的产生。
2. 家庭因素。父母、长辈的不良行为,家庭关系不和,子女得不到父母的悉心调教和关怀,都会造成孩子心灵上的严重创伤,出现孤僻、偏执、叛逆、仇视等心理问题。
3. 学校因素。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教师如果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出现了讽刺挖苦、侮辱人格、变相体罚等粗暴的教育方法手段,这必然给学生带来超负荷的心理压力,使学生产生仇恨、叛逆、自卑心理。
4 .社会因素。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使学生们眼花缭乱,再加上他们辨别是非能力不强、自控能力差,很容易受外界诱惑,因而低级的、不良的社会风气、道德风尚、流行文化就会对初中生心理健康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
三、初中生心理问题的防治策略
1. 增强学生自我心理保健意识。自我心理调节和自我心理保健是预防心理疾病的最好方法。学校要利用安全课、思想品德课和生理卫生课开展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使它们成为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成为防范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防火墙。同时,也要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学校的日常教育教学相结合,将心理健康的思想内容渗透到教师每天具体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把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真正落到实处,对学生加强思想教育和法制观念、法律常识教育,提高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自觉抵制不良因素的影响,使他们顺利度过“危险期”。
2.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首先,父母要为孩子创设一个温馨和谐、民主的良好环境;其次,父母要顺应孩子生理变化的规律,逐步改进教育方法。要注重亲子教育,要与孩子平等相处,学会倾听孩子的心声,避免因两代人之间的思想代沟而造成孩子心理问题的产生。
教育部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应“全面渗透在学校教育的全过程中,在学科教学、各项教育活动、班主任工作中,都应注重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
美国的心理学家弗兰德森曾说过:心理健康与学习的成功是密切相关的。心理健康是有效学习的基础,而学习兴趣和学习的主动性则是心理健康的一种标志。生物学的教育目的,有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让学生了解人在一生之中,尤其是在青少年时期中随着身体各个器官的结构和生理的成熟和完善,人的心理活动也发生巨大的变化,从幼稚到成熟,学生会产生很多困惑。因此,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在身体和心理两方面协调而健康的发展,对于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并更好地为学习、生活、工作服务都有着积极的、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在生物教学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十分必要的。那么如何挖掘教材内容,寻找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呢?
教材的处理与挖掘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的挖掘,灵活妥善地处理,善于把握教材内容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涉及点,教学方法中心理健康教育的突破点,学生学习过程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接触点。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指导他们的学习方法。
一、在生物教学中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人生观教育
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内涵,引导学生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和大自然中,通过亲身经历和真实感受,明白做人做事的道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不失时机地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产生“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的奇特效果,达到良好的教育目的。
如在活动“调查两栖动物――青蛙的现状”中,学生通过走访、实地调查,了解到近年我们周围的青蛙减少了很多,这与青蛙生活相适应的各种因素都有关,同时还了解到植被的减少,动物多样性的减少,生态平衡受到破坏对人们的实际生活造成的影响。通过活动,学生领悟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性,认识到了参加植树造林,保护每一片绿叶,是每一个公民的义务,提高了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二、在生物教学中要对学生进行性心理教育
初中生正处于生理、心理状况大发展的时期,能够正确认识生理现象和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对初中生来说至关重要。因此,初中生性心理卫生教育在学校卫生工作中就显得更加重要,已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和重视。早在1963年,总理就在青年学生万人大会上说过:“要好好对中学生进行性教育。”性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养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让其明白性既是自然的,也是社会的,使青少年在认识世界之前,首先认识自己,对自己的身心变化有所了解,才能为进一步学习和成长奠定基础。没有一个健康的身心基础,任何教育都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而且在以往的教育中,性教育一直未受到足够的重视,青少年从正规途径获得的性知识相对较少,所以引发了许多青少年的性困惑、性犯罪,以及婚前、性歧视、同性恋等不健康的社会问题。“人的生殖”和“青春期”的教学,是对学生进行性心理教育的很好时机。结合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介绍性器官的解剖生理结构与功能,以及有关生理变化和身体发育卫生常识,使他们对自己的生理现象有一个比较深入的了解,才不至于产生顾虑,陷入迷惑、恐惧、焦躁不安的不良情绪之中,从而避免了对他们身心健康的不良影响。同时,通过教师的讲解,也使学生们更加珍惜自己的生命,也珍惜别人的生命,珍惜父母之爱。对别人友爱,对世界关注,这本身就是道德品质发展的一种标志。
三、在生物教学中要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
21世纪的社会竞争日益激烈,优胜劣汰,这是残酷的现实。作为一名生物教师,如何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生活、学习中的挫折,如何面对人际交往的“碰钉子”或“碰壁”,如何对待人生道路的“坑坑洼洼”,是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一项主要内容。现代中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很多都具有争强好胜、个性十足,却经不起任何挫折和干扰的脆弱的“蛋壳心理”。因此,一旦遇到挫折或受到批评,往往会采取过激的行为:或攻击,或自责,或冷漠退让,或放弃追求,甚至出现轻生行为。因此,接受挫折教育,提高耐挫能力,对初中生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科学,初中生物新教材学生课堂实验共37个,充分利用好这些资源对学生进行教育是可行的。如在“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实验中,有的学生就会出现多次失败的现象。这时,我耐心与他交流,帮他找出失败的原因,同时渗透遇到困难要想方设法地解决,明白坚持就是胜利,不要随意放弃。
另外,利用教材上提到的一些科学家的事迹,加强学生的挫折教育。如介绍“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他为了寻找到合适的雄性不育稻株做实验,先后做了3000多个杂交组合,都没有成功。袁隆平在失败中找到了正确的方法,不再在稻田里寻找,而是在野外寻找,终于找到了雄性不育稻株。经过努力,使世界第一批雄性不育杂交水稻在中国诞生了,带来了粮食生产的一次“绿色革命”。还有国外的孟德尔、达尔文、沃森、克里克等,让学生体验在鲜花和掌声背后科学家们为之付出的艰苦劳动,没有坚韧不拔的毅力和不畏艰难的科学献身精神,是很难成功的。只有具有不怕艰难、百折不挠的意志,才有可能到达成功的彼岸。
通过生物课堂教育,我们的初中生真实地面对人生,勇敢地承受人生,大胆地挑战人生,引导中学生认识自我、尊重自我、珍爱自我,用生命的力量去承受暂时的挫折。在挫折中汲取力量,用挫折所转化而来的动力战胜挫折。
四、在生物教学中要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
中国知名的生命教育专家郑晓江教授指出:“生命教育的本质在于让人们处理好人生中‘生命与生活的紧张’,使人们深刻地意识到自我生命内涵的多面性、丰富性,从而能够正确地体会生命的可贵,确立生活的正确态度与目的,去追求人生的更大价值与意义,终将超越生命。”通过生命教育可以让中小学生知道生命是父母赐予孩子的最珍贵的礼物,能增强学生的情感意识和责任意识。现在的孩子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学校在社会环境的驱使下,一直以来形成了以孩子为中心的教育模式,一切为学生服务,狠抓教学质量,有时忽视了对学生心理方面的教育。通过对初中生进行生命教育,可以让初中生懂得感恩、学会感恩。对初中生进行生命教育,能够让初中生珍惜生命、懂得感恩、学会感恩、懂得生命承载的责任。只有让初中生无私奉献,团结一致,勇敢地承担生命的责任,乐观地生活,今后他们才会努力地工作,为国家的繁荣、社会的发展稳定贡献力量。
利用与生物学有关的活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我采取组织学生外出参观等相关的活动,以此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在世界地球日、植树节、世界环境日、世界艾滋病日等,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培育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关爱之心,消除其不良心理行为。
总之,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注重对教材的挖掘,总能找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切入点,也能够促进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为他们将来的发展打下一定的心理基础,这些都是我们教师应尽的职责。
参考文献:
1.向志家.课堂教学问题――诊断与解决初中生物.天津教育出版社.
一、传统的校园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及其局限
初中生心理健康是个体的各种心理状态保持正常或良好水平,自身内部(如自我意识、自我控制、自我体验等)及其自我与环境之间保持和谐一致的良好状态。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则是在遵循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和个性特点的前提下,以促进初中学生心理健全发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的,通过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展心理健康辅导、心理咨询和治疗等途径,使用各种技术手段来维护和增进心理健康的教育活动。传统的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以精神分析、行为主义、认知主义或人本主义理论为基础展开,所采用的典型技术就是心理操作,即通过心理调适来预防或矫治人的心理问题。
个体的发展是个体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传统的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过分依赖心理操作技术,忽视环境因素对心理健康的作用,导致在心理调适过程中难以排除环境因素带来的不利影响。因此,要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效率和质量,在使用传统心理教育方法和技术的同时,尽力控制环境因素势在必行。
二、生态系统理论简介
生态系统理论由美国心理学家布朗芬布伦纳于1993年提出。该理论认为个体发展受到自身与其周围环境等多种因素共同影响,进一步扩展了人们对环境的认识。把人们生活在其中的环境看成一个复杂的行为系统,并根据其对个体影响程度,由内向外依次分为微观系统、中间系统、宏观系统、外层系统和历时系统五个子系统。环境不是静止的力量,而是动态的、不断变化的,是一个“动力变化系统”。构成生态环境系统的各个子系统之间紧密联系、相互作用,共同影响着个体的发展。其中任何子系统的变化都会波及其他子系统,进而影响到个体的行为和发展。通过对环境影响的详细分析,能够找到影响个体发展的因素,进而为及时、有效的干预提供相关的信息。
三、生态系统理论视角下的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新举措
生态系统理论把个体生活其中并与其相互作用的环境分为五个子系统,扩展了人们对环境的认识,也为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营造良好的环境指明了方向。
1.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
学校是学生的第二个家庭,是其成长和发展的主要场所。学校的文化环境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影响甚大。因此,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加强校园文化环境建设,构建和谐校园文化,营造良好的微观环境尤为重要。
(1)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而且也关系到学生的心理健康。如果师生之间关系和谐,学生就可以心情愉悦地学习知识、享受生活之趣。如果师生之间关系紧张、矛盾重重,则会使学生注意力涣散、胡思乱想,既影响学生学习、破坏学生心情,也会给其带来一定的心理压力,造成心理不适。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要加强师生间的交流和沟通,增进师生间的理解和信任,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2)营造和谐的班级文化。如果说学校是学生的大家庭,那么班级就是学生的小家庭。班级文化对学生的心理有着更为直接的影响。所以,在日常教学中,要加强班级文化建设,打造一个同学之间团结互助、关心同学、共同奋进的互助集体。在这样的“小家庭”中生活,每个学生都心情舒畅、困有所助,能得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3)完善学校基础设施,美化校园环境。环境对人的情绪和行为影响甚大。生活于山清水秀、风景优美之地会油然而生心旷神怡、宠辱皆忘之感,从而使人情绪愉快、精神焕发。相反,身处污秽、嘈杂的环境之中会使人心绪不宁。因此,美化校园环境,营造优美、舒适的生活和学习环境对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大有裨益。校园环境的美化可以从完善基础设施、种植花草树木、修建人工花园和清洁校园卫生等方面展开。
2.加强教师与家长之间的沟通与合作
教育须建立在了解的基础上。要想深入地了解学生,除平时观察和交流沟通之外,与家长之间的沟通与合作也极其重要。而且家长和教师之间的联系作为学生成长中的系统环境,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有重要影响。因此,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教师有必要加强与家长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只有向家长全面了解学生的具体状况和发展潜能后才能对症下药、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与家长交流既可以了解影响学生发展的家庭因素,又可以一定程度上了解学生的个性特征,从而有针对性地实施教育,调节其心理困扰,预防其他心理困扰的发生。
3.全面落实新课改的要求
社会文化、习俗和法律等作为学生成长的最外层环境,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儿童的发展及其心理健康水平。素质教育已成为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选择,促进学生各种智能的全面发展也是智能多元理论和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这些都已成为一种社会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如果学校的培养目标与社会文化的要求一致,将会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如果学校的培养目标背离社会文化的要求,学生就会产生不适感和抵触心理,长此以往将会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带来消极影响。所以,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需要学校积极落实新课改的要求,保证学校各项举措与社会文化的总体要求具有同步性。
【中图分类号】 R 179 R 395.6 R 512.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9817(2008)12-1147-02
乙型肝炎(乙肝)是由乙肝病毒引起的以肝脏炎症和坏死病变为主的传染病,其严重程度居各类传染病之首,给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是我国主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1]。为了解梅州市梅江区中学生乙肝防治知识的知晓情况,为学校乙肝预防健康教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笔者于2007年9-10月进行了专项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在梅州市梅江区6所中学(高中和初中各3所)各个年级抽取1个班的全体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共发放调查问卷1 047份,收回有效问卷1 012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6.66%。其中初中生485人,高中生527人;男生531人,女生481人;农村学生472人,城镇学生540人。平均年龄15.7岁。
1.2 方法 参考有关文献[2-3],自行设计中学生乙肝知识调查问卷。调查时以班级为单位,采用无记名方式,要求被调查者独立填写,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填写完毕后当场统一收回。调查前,向学生讲明调查目的、意义及填写注意事项。
2 结果
2.1 乙肝基本知识了解情况 中学生对乙肝防治知识答对率较低,初中生与高中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城镇中学生在乙肝传播途径及预防方面答对率高于农村。见表1。
2.2 乙肝知识来源 中学生防治乙肝的健康知识主要来自电视广播(40.51%)、书刊杂志(16.01%)、健康教育(20.16%)、朋友同学之间交流(10.97%)和其他途径(12.35%)。
2.3 对乙肝病人态度 当被问及“如果你的朋友或亲戚患了乙肝,你会如何选择”时,678人(67.00%)表示会主动关心,142人(14.03%)表示尽量避开,另有192人(18.97%)选择了不清楚;当被问及“你觉得乙肝可怕吗”时,557人(55.04%)选择了肯定答案,455人(44.96%)认为不可怕;当被问及“是否愿意和乙肝病人一起工作学习”,536人(52.96%)表示愿意,210人(20.75%)表明不愿意,266人(26.28%)表示不清楚。
2.4 预防乙肝行为 中学生存在许多不利于预防乙肝的危险行为,初中生与高中生比较,部分危险行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2.5 预防乙肝知识需求 被调查中学生有890人(87.95%)认为自己需要学习包括乙肝在内的更多的传染病防治知识,32人(3.16%)表示不需要,90人(8.89%)觉得无所谓。
3 讨论
调查表明,中学生对乙肝预防保健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但认知水平较低,认知度差异较大,知识结构不全面。可喜的是,当前中学生学习态度积极,绝大多数(87.95%)有较强烈的知识需求。因此,加强中学生健康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中学生主要从视听方面获得乙肝防治知识,56.62%的中学生主要通过大众传媒(广播电视及书刊杂志)学习乙肝防治知识。可见大众传媒在乙肝防治知识宣传普及方面的作用无可替代,这与其拥有不受地理条件和时间制约、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等特点密切相关。相关部门应加大力度,进一步发挥大众传媒在宣传乙肝防治知识中的作用,特别是在农村和边远地区。通过学校健康教育获得乙肝知识的学生只有20.16%,反映了学校健康教育存在薄弱环节,学校应当加强这方面的工作,不能只注重学习成绩而忽视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初中生与高中生在预防乙肝行为方面存在差别,说明对乙肝传播途径的了解情况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中学生预防乙肝的态度及其个人行为。虽然高中生具有较强的防患意识,但调查表明,中学生预防乙肝的行为不全面。说明只有加强对中学生乙肝防治知识的普及,才能培养他们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及行为。
4 参考文献
[1] 赵建海,张永基,王丽,等.西宁市公共场所从业人员乙型肝炎预防相关知识 态度 行为的调查分析.中国计划免疫,2007,13(3):226-228.
作为初中生日常生活的重要内容,以科学的态度面对学习、考试是重要的心理教育内容之一。放眼当前的初中生学习态度、考试心理,我们不能不冷汗涔涔、热汗潸潸,如学习态度不端正、没有高远的人生理想、为老师学习、为父母考试的心理状态等,占据着班内大多学生的内心。反映在具体的学习与考试活动中,就是主动学习者较少,多以教师指到哪儿,学生就学到哪儿;热爱学习者较少,多数学生没有“以学为乐”的心理,满腹牢骚,以抱怨父母、师长、学校施与的学业压力为主;诚信参加考试者较少,多数学生在参加考试的过程中都会存在一丝的侥幸心理,做着形形的作弊准备,一旦环境适宜,他们就会毫不犹豫地采取“拿来主义”,甚至于很多学生都不以为耻,习以为常等,不一而足。作为未来世界的建设者与接班人,他们的学习态度与诚信行为令我们十分担心,如何在具体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强化学生科学面对学习、考试的心理态度,是我们初中德育教育工作的核心任务。
2.导向人生的理想教育。
初中阶段,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如果我们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者能够施与学生充分的影响,积极地引导,将会给他们未来的生活、事业产生不可估量的重大影响。但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功利主义、物质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思想的渗透与侵蚀,初中生不可避免地会受到他们的影响,产生极度的困惑、迷茫,不知该何去何从。与此相对应的,传统的理想教育依然还高高在上,存在着严重的教条化、抽象化、模式化的不良倾向,忽略了学生的生活实际与心理认知,所取得的教育效果十分有限。因此,新课程背景下的理想教育活动应该与时俱进,从关注学生的学习活动,关系学生未来的人文命运出发,提升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活动的针对性与实效性,发挥理想教育对初中生的激励、引导作用,让初中生以昂扬向上、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投入到具体的学习生活当中,为成长为一名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世纪英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开展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与方式
1.优化学校环境,引导初中生身心全面发展。
世界卫生组织专家委员会曾指出,学校环境对于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的确,作为初中生生活、学习的场所,长期封闭式的管理会形成他们自私、冷酷、内向、孤僻等不良心理特征,如果再任由其抽烟、喝酒、玩游戏机、早恋等不良现象恣意蔓延,将会给我们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带来巨大的灾难。所以,如何优化学校环境,引导初中生身心全面发展是我们教育教学工作者必须面对的一项课题。这方面,我们首先要保证班级适宜的学生容量。有研究表明,青春期的学生更容易烦躁不安、好斗,产生攻击性,给我们的教学工作带来安全隐患。其次,我们在保证校园环境干净、整齐、方便、舒适的同时,要最大限度地加强校园的绿化工作。因为植被影响着环境的湿度、温度,在降低噪音方面也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能够增加学生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排遣师生的不良情绪。最后,我们还应该加强学生文化气息的营造工作。在影壁上、长廊中,还有学校的宣传栏、文化阵地等地方,张贴初中生行为规范,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人文品行,促进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状态。另外,我们还要积极开辟“诸子文化长廊”、“好书推荐”、“流动图书角”等专门区域,进行潜移默化式的理想教育。
根据教育部门于2016年9月20日正式《关于进一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提出体育和语文、数学、外语三门基础学科将一起纳入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录取计分科目。可见本次改革充分肯定了“体育”在中学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那么,体育教育在中学阶段到底有着什么样的作用呢?笔者通过查阅和分析相关的研究资料,试图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其进行解答。
一、初中阶段学生的特点
(一)生理特点
初中阶段,从外观上可看出是学生身体出现较大变化的阶段,诚然这一时期是青少年生长发育的黄金阶段,在该阶段虽然学生的身体易疲劳,肌肉力量弱,身体机能水平一般,神经活动过程主要以兴奋过程为主,且都活泼好动,但学生在这一阶段的生长发育速度却是不断加快,骨骼弹性较好,心肺功能逐渐增强。
(二)心理特点
就心理活动方面而言,敏感、焦躁、多虑等是初中生的突出表现,这一时期的学生个人信念和世界观逐渐开始形成。同时,随着身体的快速生长发育,学生精力充沛,活泼好动,极度重视外在形象及考试成绩等一些能体现个人竞争力的因素,十分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此外,初中生正处于叛逆期,逆反心理严重。
二、体育教育在中学阶段的作用
青少年阶段是人生重要的转变时期,学生具有极强的可塑性,正因如此,这个阶段的教育具有特殊性及复杂性,教育目标的实现更需要从多方面努力。其中体育教育恰恰能对学生的生理及心理产生重要影响。再者,体育在中学阶段的最大功能是提高人的健康水平。何为健康?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这样定义:“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于是乎,在中学阶段,保证学生必要的体育锻炼及体育活动的时间、加强体育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一)体育教育促进体质健康及身体发育
1.我国中学生的体质现状
国民体质监测结果显示,我国青少年学生的体能素质整体呈下降趋势。2005年到1995年期间,青少年学生的肌力、耐力、柔韧性、肺活量等均呈下降趋势,其中速度素质、力量素质连续10年下降,耐力素质连续20年下降。2005年学生肥胖率检出比2000年增长近50%,城市男学生1/4为胖墩儿。学生的近视率2005年小学生为31%,初中生为58%,高中生为76%,大学生为83%。2010年城市男生肥胖检出率为13.33%,超过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10%的“安全临界点”,城市学生视力的不良检出率超过80%,且向低龄化方向发展[1]。
综上可见,反映学生视力、肥胖和超重的健康指标,其检出率均呈逐年飞速上升的趋势。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学生身体素质逐年下降已成为刻不容缓、亟待解决的时代任务。国家需要制定出相应的措施改变这一现状,毋庸置疑的是,从教育方向上制定的主要措施应当主要来自学校的体育教育工作。
2.体育教育促进学生体质健康
体育教育对青少年身体的各系统、机能、器官、形态都有良好的促进作用。首先,体育运动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还能锻炼他们的力量、耐力、柔韧、肺活量等各方面的身体素质。另外,初中阶段是运动能力的突增期,男学生在各种运动能力测试中表现自己的能力,各项身体素质的平均值都在提高,而女学生的身体素质一般提高到13岁或14岁为止,随后变化较小[2]。保证必要的体育教育,有利于学生缓解视力疲劳,一定程度上预防和减少学生近视。因为体育课程大多安排在室外,学生无须面对书本,眼睛可以得到适当的休息和调整。
此外,体育运动能在一定的程度上改善学生身体发育不良和不协调的现象,让学生在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中更自信。中学阶段是人体快速生长发育的阶段,然而因为自身及家庭的不重视,许多孩子在这一阶段出现身体发育不良或不协调的现象。如果在这一时期强化体育教育,敦促学生加强体育锻炼,更好地刺激人体分泌生长激素,使身高在原本基因遗传的基础上,出现更进一步的增长空间,同时也使体重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最大限度地遏制肥胖及超重态势。另外,一定的体育锻炼能提高食欲,当学生摄入的营养物质足够充足时,身体自然发育良好。
(二)体育教育促进学生心理健康
学校体育教育是经过一系列的体育教学过程,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并学会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的重要教育形式。心理健康是体育与健康教育的学习内容,它要求学生要学会通过体育活动来调节自己的情绪状态,增强自信和自尊,形成坚强的意志品质[1]。
在通过对八个实验班(初中及高中)的中学生进行体育与健康的心理健康干预的实验性研究中,得出这样一组结论:干预教育前,学生总体心理健康状况良好,存在中度及以上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占学生总数的7.28%。但轻度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占总测试人数的59.04%。这表明了干预教育的必要性和应时性。干预教育后,实验组学生的心理健康无问题人数较干预前上升12.72%,有中度以上问题的学生下降0.74%。实验组学生在自尊、自信、情绪、意志品质、社会适应能力各项总分与前测相比,变化值分别为:6.76,14.60,-5.07,8.80,8.6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改善幅度显著。结合定性研究的结果,表明体育与健康教育在提高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方面是有效的[3]。
通过研究,体育与健康教育在中学生心理干预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充分关注体育与健康教育中合理教学方法的采用,能够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使其在学习焦虑、冲动倾向、对人焦虑、身体症状及孤独倾向等方面得到明显的改善。
(三)体育教育促进学生道德健康
体育有体育的道德需要遵守,例如:尊重教练、尊重前辈及对手、遵守比赛的规则、服从裁判的判决、体育比赛的原则是“公平,公正,公开”、爱护场地卫生及运动设备器具等等,诸如此类的体育道德其实就是各种各样用以约束人们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的体育规则。
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皆需要道德来维系,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人们共同生活及为人处世的准则与规范。体育道德与社会道德是相通的,学生在体育课程和体育活动当中,必须遵守体育的道德,通过不断的学习、活动及比赛,他们会不自觉地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并将这种习惯迁移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由此可见体育教育同样是学生道德健康的重要教育部分。
(四)体育教育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学生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问题的基础在于学生自身的特点,生理因素是前提基础,心理特点是核心关键,社会适应是表现形式。影响中学生社会适应的主要因素是学校、家庭和社会。
季浏于2003年9月出版的《体育与健康・课程与教学论》一书中提到体育课程的本质是“运动认知性课程、生活教育课程、综合性课程、情意性课程”。体育课程主要是为了学生健康、快乐、幸福地生活,学会感受生命力,体验情感和增强意志力服务的。体育知识内容丰富,其中包括体育、健康、生理卫生、娱乐等领域的理论与方法方面的内容,在进行运动认知过程中还涉及身体发展、人际关系、运动技能、技巧等实际活动方面的内容,具有鲜明的综合性[4]。体育教育因其自身极具鲜明综合性的特点在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上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在整个体育教学活动过程中,注重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竞争意识、创造能力、承受挫折的能力、树立自信心、正确认识自我的培养,使学生成为有能力适应社会的有用人才,已成为体育教育的重要内容。
(五)体育教育辅助学生的文化课学习
体育课程与其他课程相比显得比较特殊,因为体育课程是以身体活动和智力活动为基本手段,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教育过程。在整个体育教育过程中,学生除了可以发展身体基本素质及促进身体生长发育外,还可以通过体育课程释放学习压力、让自己保持充沛的精力、获得身心的愉悦。此外,体育教育还有助于锻炼学生的多项能力,如培养发散思维能力、提高创造能力、增强注意力、强化视力和大脑的记忆能力等。
上述体育课程所带来的种种好处对于文化科目的学习而言至关重要。体育课程虽然不能直接帮助学生提高文化成绩,但是它却是校园辅助学生文化学习的一大利器,这一利器可以让学生的校园学习生活保持欢乐的心情,还能让处于青春期的学生的浮躁情绪得到宣泄,有效解决在日常生活学习中所带来的紧张和压抑。
三、国内外学生课外运动时间对比
充足的运动时间和正确的运动方式是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要保证。多项调查表明,我国学生的体育活动时间严重不足。对我国中小学生每天课外运动时间的调查结果显示:初中二年级0.15小时。国际上中小学生每天课外运动时间的均值则为:初中2年级1.4小时[5]。日本学生体育锻炼时间多于中国,每天体育锻炼两小时的日本学生为21.3%,中国为6.3%。日本青少年研究所2000年对中国、美国、日本的初中生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加入课外体育活动小组的初中生仅为8.0%,而日本初中生为65.4%,美国初中生为62.8%[6]。从数据可以看出,我国中小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时间及加入课外体育活动小组的学生人数都远远落后于日本和美国,我国需要在这方面提高重视,在下一步的改革中继续完善。
中学阶段的体育教育是完善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教育组成部分,它要求体育教师根据现阶段学生的特点,在整个的体育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结合课程教学内容的有针对性的引导和帮助,在促使学生不断提高生理和心理素质的同时,掌握健康的生活和学习方式,并为终身体育打好基础,从而达到完善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马思远.我国中小学生体质下降及其社会成因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2.
[2]付道领.初中生体育锻炼行为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研究[D].西南大学,2012.
[3]甄志平.体育与健康教育对中学生心理健康干预的实验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