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小学德育体系汇总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关键词 :综合性学习;资源整合;模式;实践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4)15-0063-01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新课程语文教学改革的一大亮点,近年来,笔者在积极参与学校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教改活动中,尝试“以能力为核心,实践是桥梁”的教改实践,取得了一定成效,现谈谈实践与体会。
一、引发兴趣,开发资源
引发兴趣就是在组织学生积极参与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过程中,活动主题选取要适合儿童的心理需要,并尊重他们所选择的适当的活动方式,使他们对活动能保持浓厚的兴趣,从而实现教学情境生活化。同时,学生又是语文综合性学习资源的直接开发者,语文无处不在,目前,语文综合性学习虽然没有固定的教材,但当地的校园、自然、社会、人文等就是学生取之不尽的课程资源。例如,具有地方特色的自然环境——七峰山、石壁寨、西普陀等景点;文物古迹——孔庙、文昌阁、等圣地;风俗民情——打焦、扛菩萨、庙会、吃新饭等民间习俗;节日文化——闹年宵、做粽子、赛龙舟、打船灯,等等,都独具魅力,各具神韵。此外,图书、报刊、影视等也是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宝库。只要教师引导学生关注生活、走进自然、融入社会,尽可能地开发出各种教育资源,就能不断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分析目标,科学整合
新课标提出:综合性学习目标可分为三个学段,涉及的活动领域有学生生活、自然和社会。学习形式多种多样,各学段侧重不同,涉及的活动领域逐渐扩大,学习内容也逐步提高。教学时,教师要依据学段目标,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实际来确定活动范围、学习内容及活动形式。例如,低段学生年龄小,侧重提倡观察性学习,尽量引导他们去观察蜗牛、蚯蚓、树叶等事物,去玩“过家家”、“捏泥人”、“抓小鸡”等有趣的游戏,来丰富他们的现实生活;从中段开始则侧重社会实践性学习,提出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获取资料,并尝试写简单的研究报告等。
综合性学习带有较强的综合性功能,从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目标要求来看,它包含了学习内容、学习方式、表达手段等方式的综合,势必涉及到语文与其他学科的交叉,涉及到语文与相关学科表达手段的并用。因此,从学生参与综合性学习的方法来看,课堂上应落实“四个结合”,即落实“语文知识与能力的整合;课内外相结合,文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相结合,语文课程与其他学科相沟通”的教学理念。这些方法在实践中灵活运用,实质上就是语文资源科学整合的重要体现。如以“赞美春天”为主题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可举办“春之声”诗文朗读会,也可举办“春之画”手抄报展览等丰富多彩的活动。
三、确定主题,探索模式
在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课堂教学中到底该“教什么”,又该如何“教”?它既没明确的教学目标,又没有固定的教学程序,比一般的课堂教学更具开放性和灵活性。那么,应该如何确定学习主题并构建活动模式呢?围绕学校实验课题,笔者坚持以“文本选材、校园生活、乡土文化”为基本题材,来确定每次的活动主题,下面从一般教学程序谈谈两点教学模式:
1.课内渗透式。课内渗透就是教师在课堂上要培养学生形成有意识地引用语文知识与能力来解决问题、表达体验的良好习惯,并将语文知识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例如,教完第七册《巨人的花园》这篇童话后,编者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安排了一次读童话、讲童话、编童话、演童话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活动前,笔者先让学生各自搜集自己喜欢的中外童话认真读一读;再在同学之间互相推荐,交换阅读。课堂上则指点学生自由组合、商量如何汇报。最后,让学生用口语交际、习作、办童话小报、演童话剧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见闻与感受。
2.课外吸收式。课外吸收就是打破课堂局限,坚持课内外结合,鼓励他们主动阅读课外读物,关注报刊、电视、网络上的热点话题,开展各种与语文知识有关的演讲比赛、讲故事比赛、诗歌会等,举办优秀习作、手抄小报、读书笔记展览,或自编自演课本剧等课外综合性学习实践活动,使之从中吸取语言和思想情感的营养。例如,教完第七册《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课后,笔者根据编者的设计意图,指导学生通过课外“阅读、访问、写信”等多种渠道,了解“你或我或他”的成长故事,并选用“讲故事、写文章、编短剧、办手抄报”等方式来展示自己在这次综合性学习中的收获。
四、拓宽渠道,指导实践
引导学生走出课堂,以校园、自然、社会为大课堂,让学生在实践中加深体验,是培养和发展其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之一。因此,笔者主要从下面三个方面来拓宽渠道,指导学生主动参与社会实践:
1.积累生活经验。生活是认识的源泉,小学生只有积累丰富的生活经验,才能将知识与经验服务于能力的培养,服务于学习方法的获取和良好习惯的养成。例如,在学校生活中,笔者注意组织学生开展各种比赛活动和读书活动;在校外指导学生调查走访、查找资料等各种实践活动,通过多渠道引导学生积累生活经验,以便使他们大量、全面地认识客观事物的本质。例如,在日常教学中,笔者注重指导学生写好摘抄式(又叫表格式)的读书笔记,从而增大了学生的信息库存量,使之积累了丰富的生活经验。
2.组织参观游览。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开展参观、游览、访问、调查等社会实践,不仅能让学生获取最直接的感性认识,从中学会观察、描述的方法,还能通过亲身经历获得愉快的享受,激起其积极向上的热情,达到活动育人的目的。例如,在寒假期间可组织学生开展“话春节”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让学生主动采访、调查了解相关的“春节来历”、“写春联”、“贴福字”、“吃年夜饭”、“闹春”等趣事,让学生在获得大量信息的基础上,用图文等不同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采访、调查所得,从而培养他们热爱家乡的感情。
汾西县第一小学先后栽种了各种树木107株,修建草坪500余平方米,绿化面积占到了学校总面积的20%;同时,还购置了3500盆花,摆放于教学楼之前;并在全校学生中开展了“我与盆花共成长”活动,所有学生每人在校养一盆花并摆放在本班教室内外窗台。校园草木错落有致,三季有花,四季常青。此外,学校的教学楼和众多树木上,全部安装了彩带、彩灯,每至夜晚,华灯竞放,霓虹闪烁,勾勒着校园整体外观,给人一种安静祥和的感觉,使得校园的夜晚别具一番风采。
坚持升旗制度,树立集体意识
坚持升国旗制度 每周一或重大节日,本校都会举行隆重的升国旗仪式,并进行国旗下讲话。学校每学期都要围绕爱国主义教育制订“国旗下讲话”的主题,各班学生轮流进行国旗下的讲话。这一活动,有利于培养学校师生的爱国主义情操,激发学校师生的爱国热情。
升班旗活动 升班旗的考核办法主要依托是“学校一日常规考核”。具体操作办法为:学校对班级常规工作提出具体要求,具体项目包括学生到校、佩戴胸卡、佩系红领巾、班级卫生、路队、普通话等10多项内容。学校值周领导每天对全校所有班级的上述常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并逐班逐项登记,实行日检查、周小结、月汇总。依托汇总情况,评选出每月每年级的“优胜班”,举行“升班旗”仪式;升班旗时,全班同学行队礼,全校同学行注目礼。这一活动,有利于加强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和团队精神,有利于激发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集体责任感。
争创标兵班,增强荣誉感
为了进一步优化班级工作,学校开展了争创“四个标兵班”活动。“四个标兵班”分别是卫生标兵班、路队标兵班、文明标兵班、普通话标兵班。同时,学校还制订了“四个标兵班”的标准要求和考评办法,对获得标兵班称号的班级进行表彰奖励,标兵班学生佩带相应的胸卡。
开展主题班会,细化养成教育
主题班会是学校养成教育的重要途径。为组织好每周一次的主题班会,学校主要从“四定”入手:一是定主题。开学初,由学校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能力,确定本学期班会主题计划,如“安全在我心,Y貌伴我行”“学会感恩,孝敬父母”等,各班依据学校计划,立足学生年龄特征,精心组织,积极开展班会活动,对学生实施主题教育。二是定时间。每周一下午第一节课为全校各班主题班会时间,其目的主要是体现班会的严肃性,也便于学校考核检查。三是定责任。各班的主题班会由各班主任组织召开。四是定考核。学校对各班的班会组织情况进行检查考核,并将考核结果纳入对班级工作的评估指标体系。在“四定”原则的指导下,各班都能认真、主动、创造性地开展主题班会活动。
确定教育基地,开展养成教育
通过考察,汾西一小先后确定汾西县革命烈士陵园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汾西县公安局为国防教育基地,汾西县凤凰生态公园、汾西县森林公园等为劳动教育基地。学校定期请公园工作人员对学生进行栽种养护花草等劳动技术教育,请当地司法部门同志举办法制教育讲座,请退伍军人进行革命传统教育,每年清明节组织学生去烈士陵园扫墓等。通过定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和德育基地的实地教育,让学生们多角度、深层面、全身心地走近社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也使学校德育工作得到了必要的补充和延伸。
优化课程资源,开发校本课程
(一)建立组织机构,成立领导小组,责任分工到人
为了迎接各级各类督导评估检查,学校首先专门建立了迎检组织机构,即成立由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组成的组织机构,领导小组组长由校长担任,组员由其他校级成员担任;工作小组组长由校级兼职督学担任,成员由中层主任及各相关负责教师担任。其次,召开工作布置会,按照各类检查指标体系从A级~C级指标分工负责,一般是领导小组成员承担A级指标、工作小组成员承担B级指标、其他教师及相关人员承担C级指标。最后,按照所承担的指标体系进行学习,并对照学校工作逐一准备迎检材料。
(二)建立自评机制,检验工作成效
建立“解读体系、分口自检、分口自评、阶段反馈、形成报告”五段式自评机制,我校的自评工作严格按照自评机制的步骤进行分口自评。
解读指标体系。首先各位校级主管领导要组织各自对口的成员认真学习省里督导评估指标体系和指标说明,然后要求具体工作人员要对照指标体系认真解读,明确指标说明所代表的含义,以便于明确工作目标,内化以指导实际工作。
分口自检自查。对照指标说明分别自检材料,先进行自检自评,查缺补漏,以检验平时工作中的成效,我校在迎检时有一个硬性的规定:软件材料必须达标,如果在自检中发现自己缺材料,说明在常规工作中还存在漏洞,职责落实不到位,需要加强。
上交分口自检报告。在规定时间内各口都及时上交了每人所负责的二级指标的自检报告和材料目录,报告中要打分,对于扣分的项目要说明扣分原因。
召开阶段反馈会。在上级检查之前校内要先进行自检1~2遍,自检的依据一个是上级下发的评估细则,再一个就是他们各个口提供的材料目录,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同时相互借鉴经验,弥补自己的不足,进一步明确下一步工作的目标,保证迎检工作高质量的完成。
汇总并形成学校的自检报告。作为兼职督学的副校长,要汇总各分项的自检报告,形成学校的自检报告。
(三)按照指标体系整理资料,分类归档
我校无论是领导或其他工作人员,平时在工作中应特别注意文字材料形成、图片材料的积累,每一项工作完成后,都要按照规范的程序留下相关的记载,以便日后工作中有据可查。例如:我校在2009年参加省三A学校评选的工作中,从2007年下半年到2009年上半年学校的材料很多,需要按照指标体系的要求重新理顺,对照指标体系要求按照C级指标分类装盒,有交叉部分也不能照抄照搬,要结合自己工作的特点重新整理,体现自己的特色。文件分类归档后还要按照指标体系的顺序排序,在文件封皮的右上角统一分类编号。
二、强化举措,分解责任,扎实促进督导自评工作有效落实
学校以督导评估作为促进学校制度建设的突破口,经过几年的努力学校各项工作基本走向制度化、规范化管理的轨道。进入“十二五”学校又将督导评估作为“撬动”学校发展的支点,将“以责育责,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合格公民”作为核心的办学理念,力争通过“科研引领、课程开发、活动延伸、队伍建设”等诸多方面将学校建成责任教育的特色学校。
(一)通过自评实现安全工作无事故
确立“提高认识、明确责任、教育为主、预防为重”16字安全工作方针,在常规管理中,注重安全目标的落实与评估,如在每年的期初,校长与副校长签订安全责任书、副校长与中层主任签订责任书、中层主任与班主任及各个安全责任人签订目标责任书。在明确责任之后重在抓落实,如在安全教育中我们将责任分配到人,每次由学校组织的安全教育活动中要求班主任及配班教师均到岗,然后学校通过主任包保年段及楼层的形式加以检评。再如:每周一的安全疏散演习,全校每一名教师具有责任岗。学校按岗抽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并将安全责任目标作为年终评先选优的一票否决目标。
(二)通过自评促进教育科研工作制度化建设
把学校的发展思路定位为:以科研为指导,以课题为载体,把问题提升为课题,让学校和每一位教师都在研究的状态下工作,提升学校的创新与发展。确定了从制度建设入手,提升学校教育科研管理。确定了制定管理制度的“四个原则”和“两个途径”,即人本性原则、校本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以及教育科研校本管理和借鉴各级教育科研主管部门的相关规章制度的两个途径。经过几年来的深入探索和总结,本着规范与防范相结合的思想,我们分别从常规管理制度、组织机构制度、队伍建设制度、课题研究制度、检查奖励制度、校刊管理制度等六方面相继制定了26项教育科研管理制度,并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科研管理制度体系框架,使我校的教育科研工作做到了有章可循,科学规范。我校建立了三级管理网络机构:校教科研领导小组――科研室――教育科研课题组。即成立教育科研决策机构――校教科研领导小组,优化教育科研管理机构――建立科研室,制定教育科研组织制度――管理人员的岗位职责。组织机构不是摆设,而是要发挥其巨大的作用。
档案资料是教育科研过程的原始记录,是我们进行整理、归纳、概括抽象教育经验、教育规律的凭借,也是进行理论思考的重要源泉。
几年来,我们的档案管理得益于专门制定的《教育科研档案管理制度》,此制度涵盖了对档案搜集、记录、打印、装订、归档等内容的具体规定,通过硬件与软件建设,文本与电子管理两个方面,逐渐实现了科研档案管理的系统化、规范化、科学化。
首先,硬件规范是前提。我们建立了学校科研工作专柜、科研课题专盒、研究教师专袋,设立专门的档案资料管理负责人。每学期期中、期末都对教育科研档案资料管理情况进行以课题为单位的评比。
其次,软件规范是核心。我们将档案划分为学校教科研工作档案和实验课题档案,制定了《教育科研工作档案资料管理体例》和《实验课题研究档案资料管理体例》。把学校科研工作档案管理设定为A类,项目按A1――A12的序号排列,针对组织机构、规划总结、队伍建设、培训活动、信息搜集、工作检查、成果统计、课题管理等常规工作进行设置;实验课题研究档案为B类,按照B1――B10十个大项排列,对开题资料、实验过程性资料、结题资料进行分项管理。尤其是课题实验过程性资料的管理,更是细化了项目,包括课题培训制、课题研讨制、课题阶段成果管理等小项,分设专盒存放资料。
(三)德育工作实效来源于准确的定位与评估
德育工作的效果需要漫长的工作过程才能显现,需要科学的定位,更需要准确的评价机制。我校德育工作的思路是“主渠道渗透、多渠道强化、全方位落实”即通过课堂教学主渠道渗透德育目标;通过团队及社会实践活动强化德育目标;通过学校、社会家庭全方位落实德育目标。如,在教学中我们要求教师挖掘德育素材适时进行教育,在平时的教学管理中,一是在检查教案中对教师进行评价;二是在课堂教学中对教师进行评价。德育工作的对象是学生,我们经过多年实践研究,目前已经形成以转变学生评价方式为手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新课改中要求转变对学生单一的评价为多元评价方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2006年学校把《对学生评价形式的研究》作为小课题开始研究。第一阶段制作班级评比台,由任课教师为学生颁发红卡。(此阶段为班级评)。第二阶段将评比卡划分等级为四等一星级为红卡,二星级为绿卡,三星级为“校园之星”徽章,四星级为“形象大使”徽章。学生有突出表现,奖励一张红卡,当学生积累10张红卡时,可换同类绿卡1张,8张绿卡可换得1枚“校园之星”徽章。“形象大使”徽章是特色章中的四星级章,学生需要获得2枚“校园之星”徽章,换得1枚“形象大使”徽章,并由校领导颁发荣誉证书。
一、“拾荒”助学模式应运而生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发[2010]12号)精神,完善国家资助政策体系,切实解决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就学问题。近年来,福建省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按照“加大财政投入、经费合理分担、政策导向明确、多元混合资助、各方责任清晰”的基本原则,建立以政府为主导,国家助学金为主体,学校减免学费等为补充,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同时,鼓励社会捐资助学,从制度上解决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就学问题。
随着国家助学金体系的扩大以及社会重教兴学风气的浓厚,助学项目日益增多。但因对助学内涵理解不到位,助学行为的育人功能不足。学校助学行动不应只有经济功能,更重要的是要有教育功能。所以,我校坚持十几年“拾荒”助学。其意义有四点:
1.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切入点。根据人的道德发展规律,德育要达到三个层次的目标,包括:(1)认知层次,即认识和了解自身所获得的恩惠和方便,并在内心产生认可;(2)情感层次,即在认知基础上,衍生出一种愉悦和幸福的情感,从而转化为一种自觉意识和责任感;(3)实践层次,就是将意识转化为具体行为,并形成习惯。“拾荒”助学,人人可为,举手之劳献爱心,细微之处促使全校学生知行统一。
2.“拾荒”助学的受助人也是献爱心人,他们从积极劳动成果中受益,从而树立自立自强的信心,促进他们在“他助―自助―助他”中转化。
3.调动全校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将劳动最光荣、绿色环保、感恩博爱等道德意识转化为全校学生的内在需要,内化为道德认知,形成良好的文化迁移扩散效应。
4.从输血型向造血型助学模式拓展。原有的“输血型”助学模式需要加强资金的不断投入,“拾荒”行动,挖掘了学校现有资源,从外援式依赖到自救自助模式的补充。
二、“拾荒”助学模式推新篇
南安华侨中学始终紧扣时展脉搏,围绕学校工作重心,充分表达学生的利益诉求,探索出具有侨色的“拾荒”助学模式及升华助学内涵,从帮助学生经济济困到促进其成长成才,构建全方位全过程的特色助学帮困育人体系。
1.“有责”,同心同德同行共“筑梦”。2003年起,学校充分发挥学生自主管理体系取得的成效,大胆创新将助学工作主阵地建设在学生当中,依托学生会希望工程部,全校学生参与开展助学活动。希望工程部扎实推进“学校指导、学生主导、全员参与、自我管理”的工作机制,主要负责带领、宣传、组织全校各个班级回收废纸、矿泉水瓶、易拉罐等物品,及时做好汇总登记工作,组织爱心义卖活动,妥善管理资金收入,以用于学校的爱心助学活动,帮助更多的困难学子。
2.“有爱”,同心同德同行共“追梦”。记得开展工作的初期,并不是非常顺利,希望工程部部门成员上上下下都经历过身心的煎熬。不少学生对这项工作都非常不解,投来异样的目光,一些初中生更是直呼这个部门是“捡破烂”的,不配合工作。部门成员都勇敢地面对这些困难,耐心地为他们讲解这项工作的重要意义,让他们明白“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道理,以身作则,用实际行动感染他们,利用课余时间深入到教室、走廊、楼梯、草坪、操场等,现场进行回收,坚持做到“不放弃任何一个角落,不放弃任何一段时间。”通过广泛宣传与发动,越来越多的学生抛弃了偏见,也投身到为同学服务的行列中来,爱心队伍不断壮大。现如今,新一届希望工程部的学生干部共有六十余人次,全校3000多名学生都是这项爱心助学活动的成员,将回收物品作为每日的必修课,班级之间争先恐后,校园环境更加整洁。
各班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在校园内回收废纸、矿泉水瓶、易拉罐等物品,累积到一定量时,以班级为单位,汇总在回收袋里,缴交学生会希望工程部。希望工程部安排专职人员值班,工作包含登记各班级缴交的数量,对物品进行分类整理,把塑料瓶的瓶盖一个一个拧下来,瓶盖可以分开卖,一斤一块钱;接着称重量,压缩瓶子、罐子,捆扎废纸等。定期评选周“回收工作先进班级”,表彰周“回收工作突出贡献个人”。利用星期一升旗仪式集会上给予表彰,并作为每周文明班级评选的重要指标之一。回收达到一定数量时,部门会联系专门回收站进行义卖,与回收站工作人员砍价格,打心理战,为的是多累积一分收获,多帮助一名同学。所筹资金由爱心助学机构进行专项管理,用于学校的爱心助学活动。
3.“有为”,同心同德同行共“圆梦”。2007年12月,南安华侨中学正式启动实施“12.22”爱心助学工程,把每年的12月份第二个星期的星期二定为“爱心助学”日。当天学校举行专门的捐款仪式,将一学年来的师生爱心捐款、“拾荒”义卖资金统一汇总,张榜公示。事先对全校困难学生情况进行摸底调查,每学期选择60名品学兼优但经济困难的学生,将所筹的爱心善款分发到困难学生手中。每学期分发1次,每人次500元。其中的助学资金很大一部分是回收废品所得,此外还有广大师生、校董、校友、侨亲的捐资,至今已幕捐助学款五十多万元,帮助四百多位学生圆梦,渡过生活难关,顺利完成学业,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4.“有源”,同心同德同行共“展梦”。为了更好地总结推广“拾荒”助学工作体系,在助学实践中有效渗透德育,实现感恩互助精神的薪火相传,发挥爱心助学循环效应。学校德育课题领导小组,总结提炼包括拾荒助学在内的学生自主管理工作,编制撰写了《青春的起点》校本课程,作为高一、初一入学必修课。在当前全社会上下深入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热潮中,我校“拾荒助学”模式就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友善观的有效实践。帮扶互助的友善风气流转和传递的是温情与爱心,能消除隔阂、融冰化雪,使人如沐春风。通过榜样的教育、示范、引领,团结带领更多的善心人士加入到爱心助学队伍中,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途上同心同德、共同奋进。
三、“拾荒”助学模式见成效
南安华侨中学“拾荒“助学模式经过多年的实践与探索,成效显著,取了助困与育人的双丰收,校园文化建设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1.助学济困,寒门学子圆梦。学校每学年都会有60余名品学兼优但经济困难的学生通过“拾荒”助学特殊通道获得资助,也唤起贫困生自我意识之觉醒,使之觉察和重塑个体尊严且关切自我价值之实现,激发贫困生的创造性潜能,发挥其助学自助的主观能动性,从解决贫困生困难转向帮助其自我发展,培养在逆境中成长的良好品质。迄今为止,在资助的几百位学生中有72.8%的学生考上重点大学,其余的也均就读于本科院校,在现有的工作岗位上颇有建树。
2.特色助学显活力,学校德育创品牌。南安华侨中学爱心“拾荒”助学工程是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有效载体,是培养栋梁之才的希望工程,已成为学校德育发展的长效工作,获得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可和广泛赞誉,也有更多的侨亲、校董、校友、社会贤达加入到这支爱心助学队伍中。因表现突出,2013年学生会希望工程部获评泉州市中小学“百佳学生社团”,《中国德育报》《福建日报》《泉州晚报》《海峡都市报》、泉州电视台、南安电视台等多家媒体对华侨中学“拾荒”助学模式进行了大篇幅的采访报道,多家网站转载“拾荒”助学模式,有效助推校园文化建设,打造侨中品牌工程。
3.乌鸟反哺思恩情,引凤归兰风声起。在校受资助的学子十分懂得感恩,也自觉投身到这个“爱心行列”中来,积极参加学校开展的各项公益活动,在学校、班级、师生中自觉形成氛围,并带动更多的人参加回收工作,用实际行动反馈他人的帮助,帮助更多的人圆梦。我们更欣喜地看到此项特色助学模式犹如一潭活水,为学校建设和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有大批受资助的对象在事业成功之时,不忘回馈母校,慷慨解囊,办学兴教,亲手传递着爱心接力棒,或成立奖教基金,或捐资助力校安工程建设,为学校的发展添砖加瓦。我校2003届高中毕业生许鹏国先生,少年英俊事业有成,设立鹏国专项基金,每年资助20名高考优秀生,每人3000元,该资助项目已颁发第3年。三年来,校友捐款2300多万元,完成校安工程新建校房11900平方米,设立1000万奖教助学基金。
2、加强主题班会活动的开展,及时发现和纠正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出现的新问题,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
3、狠抓“两个习惯养成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和学习习惯。现把本学期德育工作回顾如下:
一、具体做法;
(一)、加强德育队伍建设,提高德育工作质量。
发挥德育领导小组的核心作用。加强了德育工作领导,完善德育工作管理机制,由校长负总责,德育处具体抓,实行校长室—德育处—班主任三级常规管理的制度,形成了各部门密切配合,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共同承担的纵向连接的德育工作体系。德育领导小组成员增强了“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的意识,并能以身作则,努力工作,带领全员积极探索学校德育工作的新途径。加强了德育队伍建设,特别是班主任队伍建设。每学期坚持开好“四种会”即每周一次主题班会;每月一次班主任会议;每学期1-2次班主任经验交流会;每学期1次家长会。通过开展主题班会观摩活动,让班主任在实践中互学互进,共同提高。完善班主任评比方案,加强班级精细化管理,促进班主任工作管理的规范化。做好班主任评优争先工作,进一步提高班主任工作的积极性。
(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优化育人环境。
1、思想汇报专题我们以教室文化、寝室文化建设为重点,全面提升校园文化的内涵,积极营造健康向上的育人氛围。
2、精心布置宣传阵地。加强对班级文化阵地的指导管理,力求主题突出,图文并茂,充分发挥宣传教育功能。
3、规范教室布置。各班教室的布置体现了各班的特点,营造了生动活泼、洁净素雅、健康文明、催人奋进的良好育人氛围。
4、大力推进“书香校园”进程,以优美的环境氛围,高雅的校园文化,给人以奋进向上的力量,学校发挥环境育人的作用,创设一个“时时受教育,处处受感染”的文化环境。我校有健全的教育阵地,如:宣传栏、黑板报、校园公示栏等。学校长期坚持不懈地开展升旗仪式活动,每天中午广播站定时播音,已形成我校的特色。这些活动都充分体现了学生参与的全体性、教育目的的素质性、教育形式的多样性,使学生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中,陶冶情操,健全人格,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发展。
5、本学期我校组织全体学生全面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通过《三字经》、《弟子规》及神话故事、寓言故事等活动,培养了学生持之以恒,百折不挠的意志和毅力;培养了读书兴趣和习惯,积累语言,提高表达能力;开发学生的智力潜能,提高注意力;使同学们变的举止文雅,远离低俗,升华自己。
(三)、加强主题班会活动的实施,范文写作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1、我校主题班会在每周一下午统一时间、统一主题、统一要求,确保主题班会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过校内交流和校外取经等多种方式,不断加强主题班会活动的培训和交流力度,使主题班会课真正成为培养学生道德品质的渠道。
2、爱国主义教育。继续抓好每周一的升旗仪式和国旗下讲话,激发学生爱国热情,树立正确的国家意识,培养爱国主义意识。
3、安全法制教育。加强安全知识的宣讲教育。抓好学生校内、校外的安全工作,层层签定安全责任书,规范制度,落实好各种措施。此项工作运行良好,本期以来未发生任何安全事故。
4、文明礼貌教育。我校继续加强了学生常规教育,特别是文明礼貌教育,以班级教育、自我教育为主,少先队和值日教师为阵地,督促并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四)、加强“两个习惯”养成教育,全面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1、我们在“五规范、三培养”督察的基础上,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台了《范里小学学生违纪细则》和《学生违纪处理办法》来加强对班级、范文TOP100学生的管理,通过值日领导、值日组长、值日教师每天三个时间段的巡查,发现问题及时做好记录,并通报学校公示栏。一周一汇总,一周一评比。以次来加强班主任对本班学生的管理。逐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规范,从而培养学生健康、向上、乐观的性格,努力打造书香校园、阳光校园、和谐校园。
2、丰富德育活动促进养成教育。认真学习贯彻《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范里小学学生违纪细则》,坚持每天课间操下后的十分钟的养成教育。同时深入开展了文明礼仪教育、法制教育、安全教育等来规范自己的行为。
5、学校以《班级精细化管理》方案为抓手,细化目标,落实责任。依据《班级精细化管理》用创新的精神制定学校各项管理细则,积极构建长效机制。同时,强化督导检查,切实把《精细化管理》的各项规定和考核标准落实到实处。
(五)、切实发挥学校、家校、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功能。
1、办好家长学校,增进家校联系。我们坚持定期召开家长会,通过听讲座、随堂听课等形式,丰富家长学校活动,家长参与率达70%以上。同时,坚持通过校信通联系、家访、经常性地与家长沟通,充分利用有效的教育资源,推进家校联系,提高了管理水平。
2、我校非常重视家庭教育工作,成立了家长委员会和家长学校,定期开展活动,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步调一致。通过家长学校向家长介绍学生基本情况、学校发展规划及对学生的要求和对家长的希望。希望家长和学校密切配合,用正确的方法教育好孩子。提高家庭教育效果,转变家长中存在的不正确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
二、存在的问题;
1、全员育人方面,教师重视程度有待提高。
2、家长对学生教育理念有待更新,社会、家庭、学校三结合工作仍需加强。
3、需更加注重学生的习惯养成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健康的发展。
三、今后工作设想;
1、进一步加强师班主任队伍建设,突出全员育人观念,充分发挥全体教师的育人作用,真正做到服务育人。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编码 A
文章编号 2095-1183(2016)04-0011-03
积分制最早应用于企业管理、政府户籍管理等领域,旨在通过积分高低进行精神或物质激励,以实现管理者的价值或意图。积分制因其显著的检验与促进作用而受到教育界的关注,成为行为习惯教育的常用方法。由于对积分制评价内涵的认识各异,各个中小学的做法也有很大的差别,效果也各有不同。因此,准确把握和认识积分制评价,认真分析实践中的困惑并找出对策,成了习惯养成教育绕不开的一道难题。
一、何谓积分制
积分制是用积分对人的能力和综合表现进行全方位量化考核的制度,目的是全方位调动人的积极性,[1]而所谓积分是指相关事件分值的累积,具体可以理解为加分或减分。因此,一种评价方法无论被冠以何种称谓,只要是通过分数的累积或类似形式来进行评价,就属于积分制的范畴。德育评价是评价者依据一定的评价标准,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系统地收集信息,对德育活动及其效果所进行的在事实基础上的价值判断的过程。[2]德育实践中的积分制,实质上是具有积分制特点的德育评价,因此我们可以将其理解为对学生道德行为作以价值判断的分值累积的评价制度。[3]事实上,德育实践中的积分制更像是一种道德教育手段,通过对相关行为的激励或警示,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与“写操行评语”和“评定操行等级”这两种传统的德育评价方法相比,积分制有以下特点:第一是直观。积分制以分数的方式呈现,把“无形的、枯燥的思想”变成了看得见的分数,使学生容易感受到。第二是客观。相对“操行等级”而言,每个积分都有行为或事实作为来源和根据,能较客观地反映出学生的道德行为状况,方便教师的管理。第三是及时。积分根据学生的行为变化而变化,能够及时反映学生的道德行为状况。不难看出,相对于其他德育评价方法,积分制评价在一定程度上更有利于学校的德育管理和学生道德行为的养成。
二、积分制评价在德育实践中的运用现状
尽管积分制具有传统德育评价方法所没有的优点,但实践中,各个学校在制定评价内容、选择评价形式、确立评价主体上却不尽相同,实施效果也有很大差异。
(一)评价内容的制定
评什么是德育评价理论的核心问题。《中小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修订)》《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修订)》,以及各学段的德育课程标准,都对学生的道德行为提出了具体要求,是各个学校制定评价内容的最重要依据。但学校如何根据实际情况,将国家的相关要求细化为一条条符合校情、学情的评价内容,考验着学校管理者的智慧。常常见到,相当多的学校照搬文件要求而成为积分制的评价内容。尽管这些内容系统性强,分类清晰,便于学校管理,却存在着评价内容机械抽象的弊端,其中甚至包含很多不适用于积分制评价的内容。比如“体贴父母长辈,主动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看似清晰明了,但怎样做才算是“体贴”?什么家务劳动算是“力所能及”?如果完成了“力不能及”的家务劳动,是否应该获得更高分值?诸如此类不具体或表述不清的评价内容,不利于学生对自我行为的认知。另外,有些学校意识到追求评价内容“高大全”的弊端,将积分制评价内容的制定权下放到班级。大致做法是:班主任收集全部学生的意见,由班干部根据民主意见制定评价内容和细则,经过一段时间试行后再修订并最终确定。[4]虽然这样产生的评价内容更符合学生实际,能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但是多数学生对相关文件中的德育要求缺乏全面认识和深刻的理解,如此制定的评价内容,由于不能体现相关文件的德育价值而极易误入肤浅甚至曲解的歧路。比如,在同一份积分制评价细则中出现的“随手关闭水龙头”和“离开教室关门关灯”。[5]其中,“关闭水龙头”和“关灯”所指向的品德都是勤俭节约,属于重复德育指标;而“关门”与“关灯”虽然同是离开教室时的连续行为,但“关门”与勤俭节约却毫无关系。
(二)评价形式的选择
积分制评价在学校德育实践中的具体形式,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量表评价,另一类是加减分评价。所谓量表评价,是指学校通过定期填写评价表的形式,对学生的道德行为进行评价。这是一种集中式评价,师生根据评价表的内容一项项评定分数,因此可以通过分数的变化来观察学生的道德行为表现。实质上,量表评价关注的是学生常态化的过程评价和德育主题活动时的过程评价。[6]有效的量表评价能较客观地反映学生的道德行为状况,有利于学校的德育管理。但在实践中,量表评价的频率却各不相同。有些学校每月评价一次,由于时间跨度太长,导致评价分值较为模糊和随意。有些学校则每周都评,过于频繁的评价加重了师生负担,极易使师生失去热情和积极性。另外一类是加减分评价,即师生根据学生的相关事件中的行为表现而实施的加减分评价。一个良好德育行为一旦被发现,就可以马上通过一定程序得到积分并予以公布,不但鼓励了行为者本身,还对其他人起到了示范作用。因此,有效的加减分评价能够通过对学生行为的及时奖惩,激励学生的道德行为养成。实践中,加减分评价形式很多,如“文明券”“行善积分制”“德育千分卡”“道德银行”等。
(三)评价主体的确立
德育评价的主体应该是多元的,不仅包括教师,而且包括学生、家长。在学校德育评价实践中,积分制主要有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或小组评价)、教师评价、家长评价等。实践中,采用量表评价的学校通常会构建一个以学生、教师、家长,甚至社区为评价主体的多元评价体系,将来自学校、家庭和社会的评价融为一体。然而,多数学校教师评价分值所占比重仍然偏高(占50%以上),并没有改变以教师评价为主的现实。如此,就难以调动学生及其他评价主体的积极性,无法激发学生自主养成道德行为习惯的内在需求和动机,最终使积分制评价失去意义。而对于采用加减分评价的学校而言,往往会以学生为评价主体,通过学生自主的层级管理来实施积分制评价,其过程大致如下:先由学生发现或申报在评价内容中的某个德育行为(或不良行为),然后由组长核实并登记,最后定期在班会上汇总并确认积分,教师在整个评价过程中只负责监督。[7]然而,学生有没有能力施行评价?教师应该如何引导和监督评价过程?这些成为摆在学校管理者面前的新问题。还有学校以事件相关人为评价主体,即相关事件的组织人、受益人或发现人。以事件相关人为评价主体的加减分评价,倾向于关注学生的优良德育行为,通过利益回馈来促进学生个人德育发展。如在“道德银行”运作过程中,学生的德育行为要首先获得组织人或受益人的认定才能以“道德币”的形式存入“银行”。[8]
三、对积分制道德评价的实践反思
学校在制定评价内容、选择评价形式和确立评价主体上的差异表明,积分制在学校德育中的实践仍处于摸索阶段,需要我们进行应有的反思。
(一)量与质的取舍
学校德育实践中,积分制关注的是学生的具体行为,是客观的量化评价。但量化评价在本质上只关注学生的行为而不关心学生的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的发展,不承担推动学生的道德认知发展的功能。[9]德育评价则是一种价值判断过程,本身有其内在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允许对一部分对象作出非客观性的价值分析判断,[10]意即可以是一种质性评价。德育实践中,“取量舍质”现象却大量存在,即只看到一个个被量化的行为积分,却看不到对学生行为的品德特征描述和价值判断。实质上,学校对量与质的取舍源于对积分制与德育评价关系的认知。显而易见,积分制只是一种方法和手段,而德育评价才是核心与本质。学校不应该以积分制这一特定手段作为取舍量与质的唯一标准,而应该围绕德育评价的实践需要,以人文的视角兼顾量与质,实现二者的有机融会。比如,在实践中,当某类积分到达一定程度时,教师可以主动介入,赋予该积分一个品德特征描述或价值判断,以鼓励学生的道德行为,并为他人作出示范;或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二)价值取向的融合
行为模式缘于行为者的价值取向,学校在积分制评价过程中制定怎样的评价内容,采用什么评价形式,以谁为评价主体,都是由学校的德育价值所决定的。总的来说,目前中小学校的积分制实践大致有两种德育价值取向。第一种价值取向是,将积分制德育价值建立在学校整体德育上。在此价值取向的观照下,学校会倾向于以整体观和系统观的视角来制定评价内容,构建多元主体评价体系,以量表评价为主要形式来强化学生的日常德育行为。第二种价值取向是,将积分制德育价值建立在学生个人的道德行为上。在此价值取向的观照下,学校倾向于以人本主义的视角来制定评价内容,以加减分为主要形式来实践积分制,通过 “行为―积分―奖惩”来强化学生个人的道德行为。事实上,以上两种德育价值取向并不矛盾,可以将积分制的德育价值建立在学校整体德育与学生个体道德行为的协同发展上,以系统观与人本主义协同的视角制定评价内容,构建多种形式协作互补的多元主体评价体系。比如,学校可以根据国家的相关规范性文件,对照学校的德育目标确定若干德育指标,各班级组织学生将其细化为具体的评价内容,再根据评价内容的可适用性,将其划分到量表评价和加减分评价当中,然后分别通过量表评价强化学生的日常德育行为规范,通过加减分评价激发并提升学生的优良德育行为,最终达到学校整体德育与学生个人道德行为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程绍珊,叶宁.变局下的营销模式升级[M].北京: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14:203.
[2]赵玉英,张典兵.德育原理[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270.
[3][6]陈丽萍.初中德育积分制评价方案的实践探索[J].现代基础教育研究,2012,7:24-31.
[4][7]司薇娓.“积分制管理德育”的实践探析[J].教学与管理,2015,(11):31.
[5]黄河清,李慧慧,徐海燕.多元评价促进小学生习惯养成的实践探索[J].基础教育,2011,8(5):105-110.
依托《上海市中小学生学业质量绿色指标》这一教育改革大背景,我们在“让每一个孩子健康、快乐、智慧地成长”办学目标的引领下,结合《学生成长手册》中校本化的实施空间,凝聚老师、学生、家长各方智慧,创编了一套具有校本特色的《智慧年轮评价手册》,期望不断完善评价体系,丰富评价内容,关注评价过程,从注重结果走向注重过程,从知识成绩走向习惯、兴趣、能力……培养“乐学、会学、学好”的智慧学生。
实施过程
酝酿――明确方向,提高认识水平。子曰:三思而后行。我们聘请专家,召开家委会、学生座谈会,开展问卷调查,汇总老师、学生、家长、专家多方的智慧,多次深入讨论“学生的健康成长需要怎样的评价”。专家们认为,不能仅仅关注评价结果,还应注重过程性的评价;家长们认为,孩子需要多多阅读,应该设立专门的针对阅读的评价;老师们认为,少先队的争章活动和日常开展的德育活动等,也应及时给予评价;学生们希望,学校的评价能够体现出自己的优点和特长……在深入酝酿的过程中,我们提高了认识,达成了共识,明确了目标。
我们组织了为这一评价手册命名的活动,其中,“智慧年轮”这个名称得到了大家的高度认可。我们把每一个刚入学的学生看成一颗颗有待成长的智慧种子,把他们的成长看成一棵棵小树茁壮成长的过程。树的年轮,一圈就代表一年,“智慧年轮”则用科学、全面的评价为孩子留下每一年的成长足迹,记录着孩子们健康、快乐成长的过程。而且,我们还有一门名为“智慧树”的校本课程,两者可以说是相生相应。
起步――群策群力,构建评价体系。定下“智慧年轮”这一名称之后,我们成立了评价手册创编工作项目组。领导小组负责协调、统领、规划创编工作的人力安排、时间统筹、经费保障等工作。以年级组为单位,根据小树的成长规律,全校老师被分成“智慧豆、智慧芽、智慧苗、智慧花、智慧果”五个项目组,根据德育要求、校本特点、学生成长规律,讨论评价手册的具体板块,细化各板块的指标要求。在领导小组的整合和梳理下,确定每个项目组的评价板块,突破重点,以点带面,循序渐进(见下表)。
明确了每个项目的评价板块后,接下来对性、适切性、条理性、可操作性出发,展开就是细化每个板块的评价指标与操作方案。热烈的讨论。例如,阅读章中“充满阅读家长、专家与项目组成员在一起,从关注针热情”这一评价要求,就是随着年级的递增而提高:一年级要求每天阅读15分钟,每月至少去阅览室借阅两次,每学期阅读量不少于3本;三年级则求每天阅读时间不少于30分钟,每月至少去阅览室借阅三次,每学期阅读量不少于5本;到了五年级就要求每天阅读时间不少于45分钟,每月至少去阅览室借阅四次,每学期阅读量不少于6本。在同一年级段,又有三星、四星、五星不同级别的指标要求,以满足不同层次孩子的发展需求。
实施――全员参与,启动评价项目。古人云:预则立,不预则废。实施评价手册需要得到学生的认可、家长的支持。于是,大队部、德育室、年级组联手营造着氛围,红领巾广播、校班会、升旗仪式、家长学校、家校互动网,广泛宣传实施《智慧年轮评价手册》的目的,使其深入人心。
在《智慧年轮评价手册》的实施过程中,我们注意落实“五个关注”,即关注每一天的变化,关注每一次的参与,关注每一次的亮相,关注每一次的进步,关注每一次的积累……具体到学生的阅读,“五个关注”分别为关注每一次的借书情况,关注每一次读书小报的制作,关注每一份阅读摘记卡的完成,关注每一次读书心得的撰写,关注每一次读书漂流活动的参与。
《智慧年轮评价手册》实施一个周期后,我们将针对评价手册的实施情况进行调查问卷,召开学生座谈,不断完善《智慧年轮评价手册》。
改革创新点和突破点
以生为本,丰富健康成长的内涵。《智慧年轮评价手册》的创编与实施,关注的是童年的丰富与精彩,指向的是让孩子们通过生动、完整、多元的学习经历,积累终身受用的知识和方法,为未来的发展作好全方位的准备,是学校办学理念的丰富与延伸,是学校校本课程的拓展与完善。
结合学校“智慧树”课程的开展,实施《智慧年轮评价手册》,产生系列“二师附小之星”,如阅读星、音乐星、运动星等。学生的健康成长有了“智慧年轮”的保驾护航,更添活力。
有效整合,增强教育教学的实效性。《智慧年轮评价手册》依托“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生活”的校训,整合少先队雏鹰争章、校本德育教材相关要求,结合各年段学生特点和学习习惯、学习态度的落脚点,每个年段又有不同的评价侧重点,让每个孩子体验进步,感受成长的快乐,增强了德育工作的有效性。
三位一体,展现评价体系的多元化。《智慧年轮评价手册》评价体系的多元在于评价者、评价形式、评价平台、评价策略的多元。
《智慧年轮评价手册》关注三位一体的评价合作,除各科老师,参与评价的还有学生、家长,倡导学生自我评价、同伴互评和教师评价三结合的形式。让学生的主体性、参与性充分得以体现,让家长成为学校管理的监督者、参与者、策划者,采用口头、书面、绘画、交流、小报等多样化评价平台,关注日常学习、各项活动的过程性评价、发展性评价,充分关注学生的发展差异,注重发掘学生的潜能,做好相关案例记录,使学生在成长中体验发展和收获的快乐。
全面、丰富的评价内容,科学、客观的评价体系,让每个孩子都能看到自己的长处与进步,这样的评价激发了孩子的热情,点燃了孩子的智慧。
点评
小学时期是道德教育的重点和关键时期。小学生是道德教育的重点人群,他们正处于逐步形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所受到的教育影响深刻。由于小学生思想还不成熟,社会阅历浅,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定型,道德判断力和是非辨别力相对较弱,他们的思想和行为很容易受到不良文化的影响、腐蚀和毒害。
进入新世纪,小学生的成长环境变得更为开放、复杂。因此,我们以战略的眼光,充分认识新时期加强小学生道德教育的重要性、艰巨性、长期性和紧迫性,按照以德治国的思想,把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抓紧、抓实、抓好。我们要大力促进小学生道德情感的培育,锤炼道德意志,确立道德信念,内化道德标准,塑造道德人格,提升道德境界,使他们成为具有君子人格的好公民。
二、开展君子人格教育活动的具体措施
1. 科学课程实施,课程整合减负提质
我们本着“规范富于创新,整合适度开发”的原则,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有机融入地方课程,适度开发校本课程。以整合课程资源,减轻师生负担,提高教学效率的宗旨。将君子人格教育课程分为四大类:学科课程、主题课程、拓展课程、班级创新课程。
2. 规范课程开设,保证课程高效质量
课程设计阶段。根据学生需要,教师确定开发课程,写成课程纲要(包括课程背景与目标、内容与要求、实施方案、评价方法、资源的主要来源)。经课程领导小组审核同意,确定列入开发的科目;然后经过多次修改完善,课程进入“准入”状态。
推介选课阶段。教师对学生进行课程介绍与选课指导,学生通过校本课程网络平台随时了解校本课程开设情况。从而自主选课。
教学实施阶段。通过巡视、听课等方式进行检查督导,并要求教师进行教学反思,及时调整教学内容。
评估提升阶段。 通过学生反馈作为鉴定课程质量的标准之一。所有课程由学生在网上进行评估,并通过汇总各种课程资料,获取教学质量信息, 评估课程质量, 并根据评估结果授予课程质量等级标志, 并在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教学形式等方面对每门课程进行改进。这四个阶段相对独立,又紧密联系。
3. 完善评价体系,有效实施课程评价
根据我校“孝、仁、礼”人格教育的活动目标及方案,我们关注活动过程,采取了分层评选、多方评定、点滴评价、成长记录、亲子对话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评价。为了让家长参与进来成为评价者,主要采取两种方式:一是下发量化细则,让家长给孩子逐项打分评价。二是亲子之间的信件对话。建立基于数据证据分析的科学评价体系。
4. 建设精品课程,促进课程持续发展
我们在不断完善四类课程的基础上,潜心规划融办学理念为一体的课程文化。经过论证、实践、修改、再实践、再修改,形成具有独特风格的、适合学校可持续发展的课程体系。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个性发展环境,课程与学科活动是关键,本研究坚持的方式是:有课必有专人、必有教材、必有课时、必有评价,并依此为原则规范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流程:
君子人格教育校本课程:每周一节国学课和人格教育活动课。国学课主要针对“孝仁礼”所蕴含的国学思想及其延伸出来的人格教育读本,让学生通过名人故事传记、名言警句来让学生明其义,熟成诵。国学课与人格教育活动课一个主内,一个主外,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组成一个协调的育整体去影响学生,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将“孝仁礼”人格教育落到实处。
学军实践课程:为期一周,五年级上学期必修主题研修课时。融合进责任教育、人格教育、生命教育、体育、国防教育等内容。
学农实践课程:为期一周,五年级下学期必修主题研修课时。融合进团队建设、农业知识、乡村情怀、劳动技术等内容,以亲身体验、问题解决、调研展示等方式安排课程。
“春秋游”拓展课程:改变传统春游、秋游单纯“玩耍”的方式,将“环境教育、佛山人文、南海精神、历史文化、传统文化”等国家、地方课程要求融合,与学校的“君子教育”校本课程结合,进行“春秋游”主题实践课程,以校内“研读”为起点,校外“调研”为过程,再回到校内“展示”为终点,实现课程目标。将春秋游的地点进行优化整合,固定每个年段根据“孝仁礼”的主题选择地点,以此开发为户外拓展课程。其中校内安排4课时,校外实践安排一天。
班级德育实践课程:在学校德育主题的引领下,由班级老师和家长组织,形成各有特色的实践活动特色。希望通过传播学的方式将学校的君子人格教育走出校园、走进家庭、走进社会,让家长亲历德育过程,每年9月份一二年级学生围绕“孝”开展的感恩月,十月份三、四年级围绕“仁”开展的仁爱月,十一月份五、六年级围绕“礼”开展的成长礼;以及三月份的“关爱节”;四月份的“孝亲节”;五月份的“礼仪节”;希望通过每个活动让全校家长、社会人员及全体师生共同参与,共同体验。
5. 辐射课程理念,引领区域能量传播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传媒社会的发展,学校品牌已经成为现实社会的客观存在。学校作为文化传播的重要渠道以及学校品牌的客观存在促使我校必须从以传播学的方法,让君子人格教育课程理念走出校园、走进家庭、走进社会,以构建和符合时代需求的中小学学校品牌。
二、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教育教学管理问题
(一)缺乏先进管理理念管理
理念是教育教学管理的重点,也是管理工作的指南针。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小学,许多教师没有转变教学观念,没有深入新课程教学理念的经验,在实际的教学工作没有与先进理念的结合,最主要的原因是教师和管理人员都受到传统思维的束缚,无法从传统的思想中跳跃出来。先进的理念认识不足,从而增加了管理改革的难点。
(二)师资力量无法满足教学实际需求
在小学教育的全面发展是当前的重点,要求教师要有多方面的、专业性强的教学能力、管理能力、沟通能力、协调能力,而现实是,小学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教学能力,专业的素质并不能完全满足当前小学教育实际需要和现状,实际中存在了懒惰、懈怠等不良思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小学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导致效率低下的小学教育教学管理。
(三)教学模式需要改进
尽管我国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小学教育有明显的改善,可是传统的应试教育还是对我国教育有非常明显的影响。老师在教学的流程中比较多的关心的还是学生的应试教育,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标准。
三、小学教育教学管理改进方法
(一)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加强小学教师队伍的建设使提升小学教育教学管理水平的基础,小学教师队伍的建设,主要是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个人素质及道德水平,合理的采用现代化教学方式提出个人的观点。学校应该为教师的建设提供机会,切实落实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加强教学队伍建设。
(二)转变教学管理理念
在新形势下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学校是为社会培养和输送人才的主要场所,要培养高素质人才就要对教学管理水平进行不断提升,更好的满足学生对学习的需求,同时要求教师要对传统教学方式及教学理念进行创新和完善,鼓励学生主动积极的融入到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地位,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在制定教学管理制度之前,与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掌握学生个性特点,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教学管理方案,对其实现有效管理。此外,教师还需要对教学评价体系进行完善,不能只把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标准,教师要全面的对学生进行教学评价,对学生在教学中的参与度加以重视。同时,教学评价不仅包括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还包括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自我评价,学生在自我评价汇总找出自身学习的缺陷,采用针对性的问题进行调整。教师可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不断提升。
(三)加强师生德育教育
在小学教育教学中要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教育,这是提升校园文化的基础。学校管理者要加强对师生的德育教育工作,可以聘请一些的与专家进校为学生和教师进行对于知识讲座,这样可以让师生之间面对面的进行交流,有助于解答师生之间经常遇到的问题。还可以合理使用学校的资源,利用学校广播站和宣传栏,向师生宣传一些德育方面的知识,争取提升师生对德育教育的认识,保持良好的精神面貌。小学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主要是为了实现教育人才为目的,将教学管理和德育进行结合,体现了教学的有效性。
(四)完善小学教育教学管理制度
系统具有很强的规范性,以促进小学教育管理创新,必须将小学教育教学管理关进制度的“笼子”,不仅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管理制度,同时也提高了系统的执行效果。这就要求在小学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对不能适应当前的“新课程”的管理制度进行清理,并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按照教育教学目标管理,制定新的教育管理制度,更与“新课程要求的教育教学工作的管理。除了完善的管理系统,最重要的是要提高这方面的“执行”制度,除了增加激励措施,最重要的是提高质量管理水平,加强师资队伍管理、教育和培训,使他们全面提升管理能力,并能在教学管理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促进小学教育管理进入一个更加良性的发展轨道。
(五)课堂要多元互动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8-0026-01
1.前言
素质教育学说提出:素质教育是以社会发展需要确定教育目标,以人的发展规律构建教育体系,通过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促进学生在人格、智力和身体几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教育教学的实践使我们注意到,学生的发展不单纯在认知的领域,更有人格上的发展,它们之间的协调非常重要。培养学生的"四自"能力,对于学生的协调能力、独立思考能力、自学能力、创新能力以及责任意识的养成,对于人本教育的实施,有着重要意义。
增城市新塘镇菊泉中学创办于1946年,是一所非常普通的公办学校。2008年启动了"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改革,短短几年的时间,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有了显著提高。借合作教育课堂改革的东风,学校大力开展 "四自"教育,提高学生素质,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2.实施养成教育,增强学生自信心
我们始终认为:中小学教育即良好习惯养成教育+初步的智力培养。这既是中小学生德、智、体、美、劳得以全面发展的具体体现,也是对中小学生进行"两全"教育的具体措施和手段。养成教育包括正确行为的指导、良好习惯的训练、语言习惯、思维习惯的培养。菊泉中学从七年级就严抓养成教育,重视合作教育下的规范和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和思维习惯。从学生的"仪表仪容、见面问好、卫生习惯、课间秩序、课间操质量、午休自律"六方面行为习惯入手,抓好学生的养成教育;从"学会预习、学会交流、学会合作、学会倾讲"等小组合作学习课堂礼仪入手,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从"善于反思、质疑、理解和尊重他人"入手,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通过养成教育的实施,培养学生良好习惯,使学生感受因良好习惯的养成所带来的成就感,激发其内在动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夯实基础。
3.实施自主教育,提高学生自主管理能力
戴尔说:"教育的宗旨在于培养自主的学习者,也就是能够进行有意义的学习并养成终生爱好学习的学习者"。教育重在学习能力的培养,要"授人以渔",而非"授人以鱼"。
3.1 课堂上以生为本。"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教学模式,重点是关注学生如何学习, 基本的课堂操作流程是:自主学习――交流与合作――解难释疑――展示与分享。自主学习也叫做"先学",一般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它是合作、交流学习的基础。自主学习能力越强、参与度越高,则合作交流学习就越有效。自主学习的内容可以是自学新知识、发现问题、整理前置作业、熟悉交流资料、回顾过往知识等。交流与合作活动是"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教学模式的重要操作环节。交流与合作活动一般在小组内进行,包括分享自主学习的收获、表达自己的理解和观点、相互解疑、汇总资料等。一般情况下,如果每人一分钟,用四分钟就可以让全班每位同学都得到一个参与机会了。不管什么学科,不管什么课型,在"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教学模式中,自主学习是基础,合作、交流与展示是关键,真正还给学生时间和空间是保证。
3.2 管理上学生当家作主。任小艾说过:"真正高明的老师是教给学生终生学习的本领,让学生没有了你,学得就更好"。菊泉中学不断完善学生自主教育、自我管理体系,充分发挥"学生自主管理"在学生教育和管理中的作用,在健全和丰富各种社团组织的职能基础上,让更多学生参与到学校的各项管理及社团活动中,积极为学生自主教育搭建活动平台。在学生教育过程中,力求做到常规管理学生管,学生活动学生办。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体验、感悟、内化,提升了"四自"品质。学生中逐步形成了:我的组织我参与,我的社团我当家,我的会议我主持,我有见解我发言,我的课余我做主的学生自主教育行为文化。
4.实施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学生自立自强
菊泉中学完善学生评优体系,挖掘学生身上的优点和亮点。开展"自立、自强"大讨论,使学生明确什么是"自立、自强","自立、自强"的作用和意义,"自立、自强"的具体表现以及自己怎样做才能成为"自立、自强"的学子。开展"座右铭激励我成长"、"我的未来不是梦"、"我身边的榜样"、 "追寻伟人的足迹"等活动,学生通过制定自己的座右铭、确立自己的理想和目标,激发学生学习及发展的动力,激励学生不断奋进。
"自育育德",使学生在开放、多元的德育大平台上主体性地形成自己的社会公德,养成良好的个人道德品德。开放、多元的德育平台是对以往传统德育的有益补充,也有助于培养学生鲜明的个性,可以让学校、家庭、社会真正三位一体,体现出更为深刻的价值意义。
菊泉中学以"四自教育"的实践研究为统领,围绕 "以儒雅素养、培养现代文明新人"为教育目标,从课堂、德育、学校管理等方面入手,形成"四自教育"的行动策略和评价机制。为培养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创新"提供有力支持,彰显"为每个孩子的未来创造人生幸福,为每个教师的人生增值创造条件"的菊泉中学办学理念。
参考文献
从2010年起,我国出台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要求“建立中小学家长委员会”,到2012年年初,印发了《关于建立中小学幼儿园家长委员会的指导意见》,同年年底又下发的《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实施纲要》中也将学校建立家委会写入其中,当前家委会的建设已经上升到国家教育政策层面。
按照我国对家委会的界定,学校家委会要支持、参与和监督学校管理,并且要促进学校与家庭沟通、合作,要提升家长在学校教育中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力求通过家委会制度的建立,要家长明确自身在学生成长、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让家长支撑起家庭教育在“学校、社会、家庭”三结合教育体系中的基础地位,更有效的发挥家长在学生发展中的启智、育德、培养兴趣爱好的功能。
虽然作为家校合作的主要形式,家委会已经在许多学校建立并得到国家政策支持,但目前它在学校教育中的参与权并未有效实施,因为在不少学校,家委会还只是一种摆设。导致这个情况主要有这样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教师的教育是一项专业性的工作,在遇到教育孩子的专业问题时,家长更相信教师和学校的专业性,因而其在教育中的主体缺失;另一方面,无论是学校还是家长对家委会的“合法地位”还不明确,为了自己孩子的学习,很多家长也不会主动提出意见,而更多的是成为了学校政策的“传声筒”。
基于此,当前我国的家委会在德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并没有得到有效发挥,就如何发挥家委会在学校德育中的作用,笔者有以下认识。
二、家长委员会德育功能的开发利用
实践表明,家校携手是提高教育实效的重要手段。大量的研究也表明,家长教育、家长参与及家长与教师的关系对学生的学业等方面都具有显著的影响。家委会平台可以帮助学校向家长及时通报学校近期的重要工作和重要举措,家委会也可以利用自身职能,收集汇总家长的意见建议,通过畅通的渠道向学校反馈,促进学校和家庭的相互理解。
教育是予人良知、责任和诚信,但目前应试教育背景下的“掐尖教育”,让我们在“学业和品德”天平的选择上,更倾向于前者。值得庆幸的是,越来越多的人已经意识到,我们的教育是要培养有责任感、可担当的社会公民,而不是“温室里面的花朵”。学校中也已开始通过更多的教育实践活动,让学生去体验挫折、感受生活、了解社会。但学生的思想教育是一个连续的,非间断的,不是“学校的5天+家庭的2天”,虽然学校也试图通过布置社会实践作业、感恩作业等方式延续着学校品德教育,而且这些工作也得到了越来越多家庭的支持。但这样的操作方式,从现实的背景下看缺乏一个必要的外部支撑,很难制度化、系列化,很难保障每一项教育实践活动落到实处,很难让学生和家长在实践中的利益得到保障。
纵观台湾、香港等发达地区,它们真正实现了家委会“凝聚学校、家庭和社会合力”的作用。在实际工作中,港、台的家委会会组织家长在学校担任义工(如维护学生上下学治安、支援运动会等),辅助学校完成各项工作;会利用家长特长,辅助教师授课,举办各种培训活动(如考前补习班、电脑班等),以促进学生向全人发展,增进弱势学生多元潜能的发展;家委会也会倡导关心教育的会员、校友或社会人士捐赠款项和物品,以协助学校的软硬件建设和举办各种教育活动。港台的家委会亦可以联合社区,整合社区资源,开展社区活动,促进学校周边环境和网络媒体整治,以强化学校效能、教师教学、家庭教育和学生学习与发展。
由此可以看出,家委会即是桥梁纽带,又是一个可供发掘的社会资源平台。我们可以在教育领域积极引进社会工作人才,利用家委会中家长资源,创设学生体验社会的环境,发挥对教育有热情的家长的教育潜能,把品德教育实践活动延展到课外、延展到假期,利用家委会的力量,让活动的组织有序、让活动的效能可检验,真正的让学生品德教育走进深入,形成全员参与德育的良好氛围。
三、家长委员会在学校德育教育中的实践运用
在当前的教育改革过程中,坚持德育为先已成为我国教育发展的重要战略方向,逐步探索形成的“通过课程整合、社会实践、改进教学方式、完善综合评价,营造全员育人氛围的创新德育方式”也已经全面铺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