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中医理论基础知识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一)功利主义在政策制定中的实践
功利主义,是“功利”的意义在理论上的系统化,功利主义认为人是理性人,总是趋利避害的,对事物的评判标准则是结果最优,追求最大多数人的利益最大化。基于这一思想,边沁等“激进主义者”作为功利主义的代表者开始向当时英国的各项法律法规发起挑战,他们开始重新评估政府的各项公共政策。从此以后,政府在制定、执行、评价公共政策时,多以功利主义的基本思想为指导,功利主义成为主流。
在某种程度上,功利主义是对个人自由的一种侵略和冒犯,它要保证全体成员的利益最大化,即利益总额最大化,就难免会出现损害小众群体利益的情况。功利主义主张为实现最大利益而允许对一小部分人的利益进行侵犯,这是它最大的弱点,因而遭到了一批学者的批判。但是,在政府运行和制定政策的实际过程中,功利主义又是特别适用的,它认为对公共政策的评价只能建立在行为的实际后果之上,以政策实施所带来的效果能否最大限度地为利益相关者带来实质的利益为主要标准,并且它认为,追求最大多数人的利益最大化原则应该是公共政策应该遵循的价值取向。
以功利主义作为公共政策的主要价值基点,在一定程度上适应和反映了一定时期中国的国情,中国经历了漫长的寻求民族独立和国家统一之路,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停滞不前,尤其是建国初期,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吃饭问题,大力发展国家经济,不断满足人民的物质文化需求。在资源有限的条件限制下,运用有限的资源尽可能多的满足大多数人的需求是政府需要做的,因此把“蛋糕做大”是重中之重。“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先富带动后富,走共同富裕的道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这些方向性的元政策正是在此基础上提出的,以期促进中国经济的发展,促进社会财富的增加和积累,而在实践过程中确实取得了巨大的成绩。
(二)对功利主义价值导向的公共政策的反思
功利主义是以效用为价值标准的,它在一定程度上漠视了弱小群体权利,功利主义导向的公共政策追求大多数人的利益最大化,抛弃了正义、公平,缺乏对弱势群体的关注,忽视社会分配,这与政府必须为全社会谋福祉的宗旨是相违背的。如果一些政策法规制定不完善、不配套,就会出现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另外,这种过于集体主义倾向的价值观会造成贫富悬殊大,忽视弱势地区、弱势群体的利益,由于机会不平等带来的区域发展不均衡、收入差距过大等问题日益成为影响社会均衡发展的重要问题。
二、罗尔斯的正义论在公共政策中的价值导向
(一)以正义论为价值导向的公共政策
自从功利主义被提出以来,它在公共政策制定中一直占据重要的地位,是影响公共政策制定的重要价值基础,但基于功利主义思想制定的公共政策存在两种弊端:一是,它允许少数小众群体的利益和权利遭受侵犯,以期维护社会大众群体的利益和权利;二是,它允许一种经济利益分配上的严重差别,导致贫富差距。这两种弊端让以功利主义为价值基点的的公共政策制定陷入困境,从而促使学者们开始寻找新的价值基点。20世纪,罗尔斯的正义论迎合了人们期望达到一种公平状态的心理。
罗尔斯在《正义论》中假设了一个理想的社会状态,即所有的社会基本价值都被平等地分配,包括自由、机会、收入、自尊的基础。他认为仅存在一种不平等分配的状态,即价值的不平等分配可以符合所有人的利益。在此基础上,罗尔斯提出两点正义原则:权利平等和差别原则、机会平等。罗尔斯的正义论是对个人权利和自由的一种申诉,他认为诸如自由、平等等个人基本权利不能因为大多数人的利益被忽视、侵犯,他更加关注最小利益群体(弱势群体)的权利和利益。他批评功利主义只是关心整个社会财富的增加,却一点都不关心这些财富如何分配,对于功利主义只要能达到财富总额最大化,即使财富以一种10:0的状态进行分配的自私自利价值观,罗尔斯的正义理论不能接受。他坚定地认为公民的平等权、自由权是崇高而不可侵犯的,公民的个人权利应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政府在权衡各方利益的过程中应优先考虑个人权利,在罗尔斯看来,这才是一种正义,基于个人自由的正义。
(二)对以正义论为价值导向的公共政策的反思
金属热处理作为制造业中非常重要的工艺之一,往往是金属加工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工艺环节。由于热处理一般不改变工件的形状和整体的化学组成,只是通过改变工件内部的显微组织结构等来改善工件的内在质量,因此它具有其他工艺无法比拟的优势。据不完全统计,在汽车、拖拉机、机床等制造中,需要热处理的金属零件多达70~80%,而在模具和滚动轴承中,金属热处理基本上达到了100%。因此它越发受到了人们的关注,在石油化工、航空航天、汽车制造业等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一、真空热处理
真空热处理是指在低于一个大气压的环境中进行的热处理工艺,它是真空技术与热处理技术相结合的一种新型的热处理技术。它可以实现其他常规热处理工艺过程所涉及到的过程,但是其热效果的质量得到大幅度的提高,被视为一种具有潜在巨大应用价值的金属热处理工艺。
1.真空热处理原理及特点
真空热处理中所谓真空度一般是在10-1~10-2Pa,在真空介质中将工件加热到所需要的温度,然后在不同介质中以不同冷却速度进行冷却的一种热处理方法。对于真空度的选择,并不是越高越好,而是要根据金属工件以及热处理整个体系来综合考虑,真空炉的示意图。对于大部分低合金结构钢、合金工具钢等的淬火加热,真空度一般选用1.33~13.3Pa;而高合金钢的高温回火,真空度则一般选用1.33×10-2Pa;对于高速钢等的淬火加热,我们需要考虑元素的蒸发效应和工件之间的相互作用,一般选用的真空度为6.67×105Pa的高纯氮。
2.真空热处理的应用
真空热处理可以实现无氧化、无脱碳、无渗碳等效果,另外还可以去掉金属工件表面的磷屑,能够达到表面光亮净化的效果,因此近年来其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从真空退火的应用延伸到真空渗碳等应用方面。
2.1 真空化学热处理(真空渗碳)
随着热处理工艺的不断发展,真空化学热处理的应用也越来越受到重视,真空化学热处理方法能有效的提高金属工件的各项综合性能。在真空化学热处理方法中以真空渗碳工艺较为经典,它是在真空淬火和高温渗碳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热处理工艺。它具有渗碳时间短、作业条件好等优点,有着极为广泛的应用前景。
二、形变热处理
形变热处理工艺,作为一种新型的热处理工艺方式,是在形变强化和热处理强化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人们在生产研究过程中发现,当金属工件在同时受到形变和相变时,奥氏体晶粒发生细化,位错密度提高,晶界发生畸变,能够达到单一形变或者单一相变所不能达到的综合强韧化的效果。
1.形变热处理的原理及特点
形变热处理是将压力加工与普通热处理操作结合,从而使金属工件产生塑性变形的形变强化和热处理的相变强化的一种新型的复合热处理工艺。形变热处理后金属工件之所以能够获得良好的强韧性是由其显微组织和亚结构组织共同决定的。强韧化机理大多可以归结为显微组织细化、位错密度和亚结构的变化、碳化物的弥散强化作用等。因此多年来,形变热处理已经在冶金和机械制造业等工业中得到广泛应用,形变热处理的类别及应用。
2.形变热处理的应用
2.1相变前形变的形变热处理
高温形变淬火工艺是先将钢加热到奥氏体(A)稳定区进行形变,随后采取淬火以获得马氏体组织。高温形变淬火后再于适当的温度回火,可以获得很高的强韧性,其强度一般可以提高15~35%,塑性可以提高35~50%,而冲击韧性则可以大幅度的增长,其抗脆断能力也较高。
2.2相变中形变的形变热处理
相变中形变热处理中较经典的方式主要有等温形变处理和马氏体相变中进行形变的形变热处理。下面以马氏体相变中的形变热处理为例来阐述其应用。
2.2.1让金属工件在奥氏体下进行形变,使奥氏体加工硬化,诱发其部分转变为奥氏体,加上形变时马氏体加工硬化的作用,将使钢获得显著的强化效果。
2.2.2诱发马氏体的室温形变,也就是利用相变诱发塑性现象使钢件在使用中不断发生马氏体转变,从而兼有高强度与超塑性。
2.3相变后形变的形变热处理
相变后形变热处理主要是针对奥氏体转变产物进行形变强化的工艺。在工业上常见的主要是珠光体冷形变、珠光体的温加工、回火马氏体的形变时效等。一般形变后的金属工件都需要再次进行回火以消除应力。一般来讲,回火马氏体的形变时效是获得高强度材料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常规热处理过程中,通过形变来提升材料的强度总会导致材料的塑性、韧性的降低。另外,当形变量越小塑性自动就相应的降低较少,因此我们通常采用的是小量形变。形变热处理的缺点主要体现在:
2.3.1由于存在压力而引起的形变,因此和普通热处理工艺相比,形变热处理需要压力装置,比单一的热处理增加了资金成本投入,容器设备等也需要满足压力的要求。
2.3.2形变热处理工艺由于存在形变强化的过程,由塑性形变引起的缺陷等会比常规热处理增加,这些都有可能对材料的性能产生未知的影响。
三、结束语
金属材料作为国家经济发展和基础建设的重要支柱行业,在机械制造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正确运用热处理,了解其作用和特点是非常重要的。热处理的新工艺会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而不断涌现,给制备高端、精密仪器带来了希望。希望我国热处理企业、科研工作者以后继续探索新型的热处理新工艺,为振兴中国的热处理事业而奋斗。
参考文献
[1]刘静,金属热处理工艺及发展现状研究,华章,2011,Vol.22,No.340.
[2]巨东英,日本金属热处理未来发展路线概述, 第十次全国热处理大会论文集 2011.9.
众所周知,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可以找到许多方便上肢残疾人群使用的产品用具,这其中就包括脚用鼠标。但是目前在市场上并没有一款得到了推广的脚用鼠标,究其原因,在于这毕竟是小众产品,不适合批量生产,导致制作成本偏高,即使制作出了成品也难以得到推广。本课题研究的装置主要面向上肢残疾人群,着眼于制造一种方便而经济的辅助装置来实现普通鼠标的脚用,相信这会给上肢残疾人群使用电脑带来方便。
二.装置的结构设计与实施方式
2.1 装置的结构
该脚用鼠标装置主体部分由两部分组成,下部是一个可以将普通鼠标固定于其中的盒体,盒体中主要还有一个可与鼠标滚轮直接接触的滚轮,该滚轮的滚动可带动鼠标滚轮的滚动。盒体上部有一带有四个点击触杆的踏板由一个球铰和若干复位弹簧固定在盒体上,踏板可以以球铰为支点向任意方向自由转动一定角度。当使用者用脚控制踏板左右转动一定角度的时候,左右触杆可直接点击鼠标左右键,当踏板前后转动的时候,前后触杆可点触式带动盒体内的滚轮滚动从而实现鼠标滚轮滚动。盒体与踏板的材料采用硬质塑料或者钢材,滚轮采用与鼠标内部滚轮类似的橡胶材料制成。该装置的三维设计模型如图1及图2:
2.2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
将鼠标置于盒中刚好滚轮相接触的地方,用固定螺钉顶住鼠标两侧加以固定,下方是是一个开孔,使鼠标底部直接与地下的鼠标垫接触,当整个装置由脚带动时可以使鼠标得到控制。踏板由球铰和支撑弹簧固定在盒体上,踏板的左右转动可以带动左右触杆向下点击鼠标左右键,其前后转动可以带动滚轮触杆向下点触滚轮,从而带动鼠标滚轮转动。当人脚踏上踏板并用绑带固定时,就可以用脚来操作鼠标了。
2.3装置的结构分析
2.3.1鼠标的滚轴方式
滚轴也称为滚轮,是鼠标必配的功能键,其作用是实现各种扩展功能以及附加功能。在该脚用鼠标中它实现的功能如下:(1)实现翻页功能在浏览网页时,使用者利用踏板的前后转动可以带动滚轮触杆向下点触滚轮,从而带动鼠标滚轮转动,网页即可上下翻动,免去了移动鼠标和点击滚动条之苦,非常直观易用,因而滚轮鼠标又有Internet鼠标之美誉。而且,在包括Microsoft Office在内等众多编辑窗口和浏览窗口中进行编辑和浏览时,滚轮键也可以方便地取代滚动条实现上下翻动功能,特别是对大文档的浏览编辑。
(2)快速取得最佳视图除上述翻动功能外,滚轮鼠标的另一个显著功能就是使用者在用脚按下Ctrl键时,利用踏板的前后转动可以带动滚轮触杆向下点触滚轮,从而带动鼠标滚轮转动,滚动滚轮可以方便地对许多窗口的显示内容进行自由的缩放,从而得到最佳的视图。配合鼠标驱动程序,鼠标滚轴还能实现更多的功能。
2.3.2 鼠标的定位技术
定位技术是指鼠标定位的方式,和鼠标的工作方式密切相关,使用者利用踏板的左右转动可以带动左右触杆向下点击鼠标左右键,从而实现定位。
2.3.3 鼠标的移动
使用者将脚套在图中所示的吊带上面,以地面为基准,可以实现鼠标整体的移动,从而来改变鼠标指针在屏幕上的位置。
装置各部分材料的初选
3.1 外壳体材料的选择
经过搜集网上资料和权衡以后,秉承着经济耐用的原则,我们对装置各部分组件进行了材料的初步选择
对于装置的外壳体,我们选择了ABS工程塑料,即PC+ABS(工程塑料合金),在化学工业的中文名字叫塑料合金。之所以我们选择了这种材料,主要是因为优良的综合性能,有极好的冲击强度、尺寸稳定性好。这对于需要有稳定尺寸的外壳是十分良好的材料。除此之外,这种材料既具有PC树脂的优良耐热耐候性、尺寸稳定性和耐冲击性能,又具有ABS树脂优良的加工流动性。它的成本较低,所以价格便宜。
3.2 踏板和接触杆以及滚珠材料的选择
对于踏板和接触杆部分,我们选择了聚丙烯,它无毒、无味,密度小,强度、刚度、硬度耐热性均优于低压聚乙烯,适于制作一般机械零件,耐腐蚀零件和绝缘零件。而踏板和接触杆正是需要有强刚度强度的低密度材料,聚丙烯符合这个条件。
对于脚垫鼠标中的滚珠部分,我们选用了pc塑料外包橡胶,一方面可以减轻重量,另一方面又有弹性。
四.结论
经过本文的探究,我们已经论证的该脚用鼠标装置的优越性与可行性,并初步确定了装置的实施方案、尺寸以及各部件的材料。我们相信该装置完整设计制造出来一定会有不错的前景,这也是我们下一阶段的工作目标。
我院是一所国家级三级甲等中医医院,开放床位530张,拥有临床科室19个,护理人员386名,她们几乎都是西医护理专业毕业生,中医、中西医结合护理专业毕业生寥寥无几,缺乏系统的中医基础理论和实践操作技能的学习。因此我院特别重视对其进行中医理论和操作技能的培训,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人们健康水平的不断提高,为了发挥中医护理的优势,体现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护的特点,培养贴近临床、贴近患者的合格的中医护理人员,我院于2007年以后对临床护理人员进行有计划、分阶段、分层次的规范化培训,培训后护理人员从事中医、中西医结合临床护理工作的能力(基础理论和技能考试成绩、护理文件书写、护患沟通能力、辨证施护能力)显著提高。现将培训方法介绍如下:
1 培训方法
根据不同年资护士实施有计划、分阶段、有针对性的中医知识和技能培训。
1.1参加工作五年内护士
处于这一阶段的护士全部来自西医院校,从未进行过中医理论知识的学习,中医理论很抽象,不同于西医知识,所以宜采用多种形式相结合的培训方式,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对于这一阶段的护士更注重中医基础理论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培训。
1.1.1发放护士手册,内容包括中西医知识和其它护士必须掌握的内容(包括中医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护理紧急风险预案、护理工作流程、法律法规等)人手一本,以自学为主。
1.1.2采取学习班集中授课,完成中医理论、中医药知识入院三年内培训时间≥100学时学习。学习班别邀请科主任、老中医、主治医师结合临床病例和实际工作,讲授中医辨证知识,便于理解和掌握。
1.1.3专题知识讲座,讲授中医、中西医结合新进展,每季度1-2次。
1.1.4成立中医护理技术示范小组,举办中医护理技术操作培训班,每季度1期。培训班主要采取集中示教、分散练习、统一考试的形式,将拔火罐、艾条灸、刮痧、耳穴压籽等操作技术进行现场演示,讲解相关注意事项,并通过现场提问互动讲解难点,强化记忆。
1.1.5利用院内计算机局域网将中医理论知识(中医基本知识、中医护理常规等)和中医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和操作示范课件,发送到临床各护理单元,供大家阅读训练。
1.2参加工作五年以上的护士
处于这一阶段的护士经过前期培训,具备一定的中医理论基础和实践操作经验,对她们更注重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进行病情观察和中医健康教育的培训,运用中医理论做好临床宣教沟通工作。
1.2.1根据中医专科疾病护理特点,各科室制定专科中医护理常规,内容包括疾病证候分类与治疗原则,一般护理,辨证施护,健康教育等,每天坚持利用晨会时间学习,提高其病情观察能力。
1.2.2举办中医健康教育大课堂,将中医饮食指导、情志护理、起居调护、养生康复等基本知识传授给病人,做好自我调护和出院后护理。护士在讲课过程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 转贴于
1.2.3对特殊病例实施中西医结合护理查房,利用掌握的中医知识,制定最佳护理方案,进行中西医结合护理,不足之处由护士长补充,通过参加此类查房,不断提高她们的实际工作能力。
1.2.4选拔综合素质好、专业技术过硬的护师以上人员担任实习带教老师,督促其不断加强自身的中西医操作技能,在带教学生过程中提高自身水平。
1.2.5选送护士参加省、市各类学术会议及学习班,通过外出学习提高中医知识水平,每名参加者回院后必须完成一次讲座,提出1-2项合理化建议,在临床工作中有新的起色。
1.3高年资护理人员的培养
高年资护理人员除继续强化前两个阶段的培训内容外,重点加强对中医急、危、重症及疑难病例抢救护理的培训,既要不间断的对其进行培训,又要充分发挥高年资护理人员的作用。
1.3.1自学并写学习笔记,护理部根据各科特点推荐必读的中医书籍,定期抽查学习笔记。
1.3.2举办高年资护理人员中医培训班,针对临床各科出现的急、危、重症病人病情观察和急救护理进行情景模拟培训,通过反复实践提高处理技能。
1.3.3选出理论基础扎实、操作技能娴熟的高年资护士协助护士长做临床科室总带教老师,负责实习生、见习生、本科护士的中西医培训和考核工作,通过授课、操作培训和考试考核提高自身素质,培训低年资护士。
1.3.4鼓励外出学习提高中医护理水平。
2 考核
各层次护理人员培训后每月接受护理单元、科室、护理部的逐级考核,按照计划参加院内各项考试,高年资护士定期参加护理部考试。
3 结果
护理人员应具备中医素质
中医院的护理人员大多毕业于西医院校或护校,对中医理论基础知识和中药知识缺乏了解,中医护理技能操作生疏,因此就要培养护理人员对中医文化的兴趣与认同,通过中医护理知识的讲座,融会贯通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及辨证施护的中医护理理念,引导护理人员学习中药知识、煎药技巧、服药护理,定期进行护理病案讨论,加强辨证施护的能力,逐步提高自身的中医素养。
护理人员应创建中医护理氛围
中医护理应着重体现患者的护理要求:顺四时、调阴阳,避时邪、养行神。生活起居有常,情志护理要求调和情志,平静心情,饮食护理则以清淡有节,不偏食嗜食,护理记录中正确合理的使用中医护理用语,规范性的使用中医护理技能操作,创造一个良好的中医护理氛围。
护理人员应遵循中医护理原则
整体观念和辨证是中医护理的基本特点,人体与自然的辨证是中医护理的前提和依据,辨证施护是中医护理疾病的手段和方法。中医护理则以辨证施护为指导,根据不同症候,遵循并应用扶正祛邪,标本缓急、同病异护、异病同护、因时因人因地制宜及治未病的护理原则,对不同患者进行相应的适宜的中医护理,以求达到最好的护理效果,尽早解除患者的病痛。
护理工作中应凸显中医护理特色
将辨证施护正确应用在整体护理过程中,通过望、闻、问、切,收集患者的症状、体征、病史,以中医护理学的演绎思维方法,比较、演绎,以表知里、由果析因,凸显中医特色。结合临床,从整体观出发,用中医理论进行详细的辨证分析,判断疾病的病因、病位、病性、正邪盛衰情况及各个病变的关系,然后提出准确的护理诊断,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使疾病得以早日痊愈。
目前,我国的职业教育已经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国家高度重视职业教育的发展。由于职业院校教学的理念是以职业标准要求为培养目标,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为核心,多给学生动手机会,让学生在动手中了解并掌握专业课学习的要求。而理实一体化教学就是为了顺应目前的职业教育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就是将课堂教学搬到了实训室,将专业理论知识融入了技能训练中,利用直观性和启发式的教学方式,加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岗位适应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理实一体化教学让师生双方边教、边学、边做,丰富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把企业请进课堂,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专业课的教学质量。
一、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的条件
1.理实一体化的实训室
因为实训室是讲授专业理论课知识的课堂,也是操作技能训练的场所。会计专业与其他专业相比有其特殊性,为了使学生掌握扎实的会计专业技能,就必须构建融教学、实验、实训、考核等为一体的理实一体教室,用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现场演示教学等教学手段,还要求每位学生配备好红笔、黑笔、回形针、剪刀、记账凭证、各种格式的账页、报表等记账用具,让教学方法直观、灵活,让教学形式生动活泼,使学生更快地掌握专业知识。目前学院已经建立多媒体网络电教室、手工账实训室、会计电算化实训室、证券投资实训室1个、模拟银行1个、模拟工商窗口和模拟税务窗口各1个和ERP(企业资源计划)实训室。
2.校外理实一体化实训基地
会计课程中有些业务知识仅仅依靠模拟实训是不够的,还需要利用校外的实训基地来开拓思路。例如,与会计软件企业联系,让学生参观企业,了解会计电算化软件在企业中的具体运用;将会计事务所的专家请进课堂,使学生了解账务处理程序在企业中的运用;参观证券交易所,了解证券交易的实战情况;通过在校外实训基地的学习,学生会对会计专业的一些工作环境和工作内容有真切的感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提高会计专业的学习效果。
二、会计基础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中的运用
1.课前准备
(1)首先聘请工作经验丰富的企业会计实践专家,为学生介绍会计专业的就业前景、会计人员需要具备的能力素质及个人职业生涯发展的经历等,并演示会计实务的操作过程和方法,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增强学习动力,同时为学生将来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奠定基础。
(2)ERP实训室模拟企业管理系统,让学生了解企业的结构、资金的来源、原材料的购置、生产线的设置、销售的形式等,例如,ERP中企业的资金来源包括投资者投入资金和债权人投入资金,引发会计基础中最基本的会计等式,通常称为第一会计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由于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共同构成了企业资
产的来源,即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之和等于权益,根据分析可知,在任一时点企业的全部资产必定等于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之和。并引申出会计等式也是复式记账法、试算平衡和编制资产负债表的理论基础,在会计核算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通过理实一体化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学习中的工作环境,更加明确学习目标。
2.课程实施
(1)会计基础专业教学设置:要求学生了解会计基础课程设置,第一章会计概述;第二章会计要素和会计科目;第三章复式记账;第四章会计凭证;第五章会计账簿;第六章账务处理程序;第七章财产清查;第八章会计报表;第九章会计档案;第十章主要经济业务。会计职能中最基本的职能是会计核算,会计核算具体方法包括: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登记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编制会计报表。从账务处理程序上来看是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登记账簿―会计报表。
(2)在手工账实训室中下面通过一实例详解各章之间的相互关系和账务处理程序。
例:A公司从B公司购入一批材料,贷款100 000元,增值税17 000元,对方代垫运杂费1 000元。材料已运到并验收入库(该企业材料按实际成本计价核算),款项尚未支付。
通过第一章会计概述的学习了解到会计核算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通过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等环节,反映特定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向有关各方提供会计信息。在此实例中,
①确认:原始凭证是由B公司提供商品并开具的增值税专用
发票和代垫运杂费专用票据,而A公司并未付出货币资金,形成负债的增加;
②计量:记录经济业务的金额确定,包括货款成本101 000(货款100 000+运杂费1 000)、增值税税费(17 000)及负债总额(118 000)的确定;
③记录和报告:在会计中如何进行账务处理。
A.根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进行填制记账凭证。
借:原材料 101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17 000
贷:应付账款――B公司 118 000
通过上述会计分录的形式对这笔经济业务所作的反映,使学
生了解会计分录中的借贷是在第三章复式记账中指出借贷记账法是指以“借”“贷”为记账符号的一种复式记账法。借贷只是纯粹的记账符号,成为会计上的专业术语,用来标明记账的方向。还有在实际编制记账凭证中提示学生注意第四章会计凭证中记账凭证上除反映会计分录的三个要素,即借贷方向、会计科目、金额外,还需填列日期、摘要、编号等相关内容。
B.通过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设置和登记会计账簿。在第五章会计账簿中了解会计账簿的基本内容有封面、扉页、账页。启用会计账簿时,账簿封面上写明单位名称和账簿名称,并在账簿扉页上附启用表。登记会计账簿时,应当将会计凭证日期、编号、业务内容摘要、金额和其他有关资料逐项并平行记入账内。登记完毕后,要在记账凭证上签名或者盖章。
C.根据会计账簿记录定期编制会计报表,在第八章会计报表中了解财务报表至少应当包括:①资产负债表;②利润表;③现金流量表;④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变动表,要求学生了解编制会计报表的目标是向投资者、债权人、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和社会公众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会计报表使用者作出经济
决策。
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这是基本的账务处理程序。通过让学生观察真实的凭证、账簿、报表,培养学生的感性认识。
3.课程总结
在理实一体化课程教学完成之后要进行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不仅要注重学生学习知识的结果,更要注重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活动过程。通过理实一体化教学,加强学生对会计基本理论的理解,对会计基本方法的运用和对会计基本技能的训练,将会计专业知识和会计实务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之能够真正掌握,针对各种业务进行准确而独立的账务处理,从而为学生今后从事会计工作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陈冰.理实一体化教学在数控专业中的实践与应用.职教论坛,2007(06).
孟河医派发祥于明末清初江苏省武进县孟河镇,主要代表名医为费伯雄、马培之、巢崇山、丁甘仁四大医家,以其高深的学术造诣,丰富的临床经验,灵活的诊疗方法,显著的治疗效果闻名于世,在我国近代中医药发展史上产生了较大影响,其学术思想为当今中医理论的开拓创新[1]。孟河医派传承脉络清晰,门人弟子众多,学术弘扬,薪火相传。现就相关文献资料的分析研究及医案中的一些医理精华,结合对孟河医派名家及传人的采访调研,就孟河医派的传承特色进行探讨。
1孟河医派的起源和发展
孟河医家最早见于文字是在费氏第五代医家费国作(1730-1800)的相关记述。"孟河医派"的首次提出是丁仲英在1927年其父的《喉痧症治概要》跋中提到"吾乡多医家,利济之功,亘大江南北,世称孟河医派",至嘉庆年间(1796-1821)孟河才逐步形成地方性医学学派[2]。
孟河医学繁荣于清道光、咸丰、同治年间(1821-1875)。孟河名医云集,业务兴盛,经验成熟,学术思想完善。据历史资料记载,"小小孟河镇,江船如织,求医者络绎不绝"、"摇橹之声连绵数十里"等,费氏、马氏在孟河医界继续占主导地位,费伯雄和马培之是其中的杰出医家。
2孟河医派的传承形式
孟河医派在传承形式上采取多种多样的方式,初期以师承教育为主,其后多采用师承与学校教育相结合的复合形式,另外临证实习班、函授教育、专题讲座、短期讲习班等也是其中主要的传承方式。
师承教育是指师徒传授,一般经过发蒙、侍诊、试诊、行医、再学习五个阶段。发蒙是学习中医基础知识,侍诊是了解中医如何治病,理论与临床初步结合的阶段,试诊指导临床实践的阶段,当老师授医已毕,弟子学有所成时,可独立行医。另外孟河医派还注重对医家的再培养和再学习的过程。在当代社会教育的不断提高,孟河医派走进了高等学府进行传承,通过和一些大专院校想结合,使其取得了迅猛的发展。最早是由夏应堂、谢观等筹资办学,于1916年筹办"上海中医专门学校",成为我国第一所由政府批准的民办中医高等教育学校。孟河医派传承形式多样,根据学生需求的不同,分别有临证实习班、短期讲习班以及专题讲座等方式[3]。
3孟河医派的传承特点
孟河医派作为近现代中医较有影响的一大地域性流派,在发展之初有着浓厚的地域特征,随着孟河名医的大量外迁,孟河的中心地位逐渐下降,非孟河籍传人的数量与影响力不断增加,孟河医派的地域特征也开始淡化。孟河医派的地域性淡化促进了孟河医派与吴中医派等众多医学流派之间的交流,丰富了自身的学术思想,扩大了孟河医派的影响。
孟河医派主张广开门户,收徒没有家族限制,只要自愿拜师者,都会一视同仁,传授医术。但择徒并没有降低标准,品德、悟性、勤奋三个方面是择徒的主要标准。
孟河医派在传承别强调了经典内容对后学者的重要意义,要求弟子熟练背诵经典著作。在当时的传承模式下,醇正的医学理论易于后学者系统掌握中医理论体系,并为之打下厚实的理论基础,在当今,立足经典教学,对培养学生的中医临床思维与掌握中医专业知识有着重要意义[4]。
4孟河医派的振兴
早在20年前常州市武进区卫生局和孟河医派弟子共同搜集编撰了《孟河四家医集》,并进行全面的整理和研究。2005年7月"常州地区孟河医派再传弟子座谈会"在文笔山庄举行,会议共同呼吁设立"孟河医派故居陈列室"[5]。2005年10月《孟河四家医集》再版编辑委员会工作会议召开。《孟河四家医集》再版是弘扬孟河医派的有效途径,意义深远为孟河医派精髓的传承和弘扬作出新贡献。
参考文献:
[1]张琪,曹震,周奇峰.孟河医派传承特色探析[J].江苏中医药,2010,42(12):1-4.
[2]刘遵憨,曹凡华,陶慧娟.孟河医派学术思想探析[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2005,29(3):9-10.
前言
现如今,随着教育教学制度的改革,各科教师在教学时要能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法。同时,教师也需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了解学生的内在差异,进而做到因材施教。
一、关于初中英语教学存在的为问题分析
虽然新课标明确提出要全面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但是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部分教师的教学观念仍然没有得到转变,为了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取得良好的升学率,教师在教学时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不断的向学生灌输大量的理论性的英语知识,对于学生而言,这种教学方法不仅单一,而且教师与学生之间也缺乏互动交流,久而久之,导致学生对英语教学内容失去学生的兴趣。其次,由于传统的教学方法会使教学内容枯燥乏味,进而使得教师很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十分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更为突出的问题是,教师所设计的教学目标,完全没有达到因材施教的要求,现如今,大部分教师都会根据教案进行教学,而且没有考虑到教案是否能起到良好的教学作用,这样的教学不仅会无法激发学生的思维创造能力,也会影响课堂教学氛围,致使课堂氛围沉闷,学生的缺乏活力。通过分析初中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初中英语教学需要深思熟虑,对英语教学方案加强探索,要能站在新课改的理论基础上,探索初中英语教学之间的差异。
二、根据多元智能理论视域下初中英语教学差异教学提出的策略
学生作为课堂教学中的主体,教师在教学时需要做到尊重学生,给学生的充足的发言时间,让学生真正的参与到课堂中。目前,教育学心理学已得到大家的广泛关注。尤其是教育学中加德纳的《智力的结构》促使人们发现智能具有多元化。也就是说,人们的潜能是无限的,只要找对方法必然会培养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但是不可否认,人在成长的过程中,受后天因素影较多,由于生活环境、基因、教育文化程度不同,使得人与人之间存在巨大的差异,学生与学生之间也是如此。这就充分的表明,教师在教师过程中需要根据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性,设计教学方案,规划教学程序,要能尊重学生的差异,在交流合作中发现学生的潜能,进而充分的培养,只有教师做到循序渐进,因材施教,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让学生发挥自身的优势。
1.根据学生之间的差异性,明确教学目标。英语教学时,如果教师没有根据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性而展开教学,那么学生只能在学习时,培养言语能力,却无法充分的发展其他能力。因此,基于此问题,教师需要根据不同类型的学生明确教学目标。比如:在牛津版七年级上册《Unit4 Food》的教学时,为了有针对性的展开智能化的教学,教师要采用新颖独特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让学生都可以积极主动的与教师进行沟通,只有学生积极踊跃的回答问题,学生才能得到实质性的锻炼。所以,教师所确定的教学目标则应是:(1)分组探讨总结,让学生掌握本节课的词汇;(2)用于描绘本节课的主要内容,但是要能具有趣味性;(3)画一幅关于本节课的图画;(4)选择一首关于Food 的歌曲。对于学生而言,这种教学目标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主动的探索知识,从而掌握更多的英语教学内容。
2.教学方法的创新。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教师在教学是不仅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同时,该需要借助先进科学技术,创新教学方法,为学生创建一个良好家的学习氛围。从而激发学生的思想情感,让学生主动融入到教学中。例如:在教学八年级上册《Unit1 Friends》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关于朋友之间友情的小视频,用动画的方法来感染学生,让学生深刻的掌握关于朋友的词汇和相关的语法句式,这对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水平具有较大的影响。
3.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征展开合理的教学评价。每一个学生都是成长的中的人,初中生虽然形成独立的思想,但是其身心发展并没有完全的成熟,仍需要教师的指导和引领,才能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因此,在对学生展开教学评价时,教师要避免过于评价学生的缺点,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加以评价,多鼓励学生,才能帮助学生提升自信心,教师切勿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对于学生感兴趣的事情,教师要加以支持。尤其对于性格内向的学生,教师则需要加强沟通,进入学生内心世界,才能发现学生的之间的差异性,从而正确的评价学生。举个简单的例子:在学习九年级上册《Unit2 Colour》的过程中,为了更合理的评价学生,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本节课所学生的知识展开表演,可以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也可以让学生根据所学习的知识边小故事,这时教师则要表扬学生,让学生发挥自身的优势形成良好的自信心。
总而言之,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必须意识到培养学生的思维创造能力的重要性。所以,教师要能提升自身专业素养和文化水平,创新教学方法,站在多元智能角度的角度上,展开合理的教学,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5-0202-02
传统医学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疾病的诊断与防治,以及摄生康复的一门传统医学科学,它有独具特色的理论体系。传统医学理论体系是由传统医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以及按照传统医学逻辑演绎程序从基本原理推导出来的科学结论,是以中国古代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即气一元论和阴阳五行学说为哲学基础,以整体观念为指导思想,以脏腑经络的生理和病理为核心,以辨证论治为诊疗特点的独特的医学理论体系。
近年来,中医药的发展十分迅速,科技的发展使得人们对古老中医的研究更为深入。但与此同时,批判中医、诽谤中医的行为也屡见不鲜。当代大学生群体知识结构相对全面,将是未来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独立学院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产物,而独立学院学生与普通高校学生相比有其自身诸多特点,是一个较为特殊的群体。为了解独立学院大学生传统医学理论体系认知影响因素,做好传统医学的继承、发扬和创新工作。探讨一下大学生传统医学理论体系认知影响因素。
一、客观因素
(一)基础知识贫乏对传统医学理论体系认知的影响
基础知识较弱,个体差异较大。从招生录取的情况来看,独立学院学生的录取分数线比普通高校第二批次录取的学生要低20~50分,因此,这些学生的基础知识普遍比较薄弱,所以,他们进校后在学习上往往显得比较吃力。与此同时,独立学院学生又参差不齐,个体差异较大。有不少学生进校后由于学习态度端正,刻苦努力,往往都能取得较好成绩。但是有相当比例的学生是得过且过,长期处于混时间、混文凭、然后混社会的“三混”状态。多数学生能够珍惜学习机会,少数学生并不怎么珍惜,学习被动。无法快速从中学时期手把手的教学模式转化成独立思考的学习模式[1]。大学的学习状态与中学有着明显的差别,学生对老师的依赖性明显降低,大部分学习时间主要由自己支配,缺乏学习的动力。对于传统医学来说,博闻强记内容多。中医理论体系的内容抽象,给初学者一种深奥难学的印象,更是很难引起学生学习的热情,传统医学是多门学科知识交互渗透的产物,多学科知识的引进,目前大学学生的知识结构,主要是建立在数、理、化等学科的基础之上,知识结构单薄,要想学习和真正认识传统医学理论体系就必须有扎实的基础知识以及丰富的知识结构。
(二)教育因素对传统医学理论体系的影响
1.教育的局限
对于传统的医学理论体系,我们的教育出现一定的局限性,非医院校的大学生基本不了解传统医学理论,医学院校的大学生自身并没有真正地做到认识传统医学理论,传统中医经典与中医古方古法不被重视和继承。进校后专注外语过级,古文基础训练不严格,导致许多学生基本上看不懂中医古籍著作,更谈不上熟读经典和灵活应用了。没有在中医理论基础及临床诊疗水平上下功夫,而是按照西医培养的思路重设备、重检验。学校要求硕士做到细胞水平、博士做到分子水平才能毕业。中医教育西化,可能动摇这些研究生的中医药职业观念[2]。一直以来,医学院校人文教育主要存在观念上的唯科学取向、内容上的唯知识取向、方法难输化和组织形式化等弊端[3],最终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这有助于传统中医理论体系的认知。
2.校园的氛围不够
人的行为往往受社会氛围的影响,与大学生最贴近的就是校园文化,它是育人和提升综合素质的重要载体。目前开展大学生校园文化的形式及途径单一,没有形成结合传统医学相关的学习氛围,没有体现独立学院大学生的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等特点,也没能很好地广泛调动在校生积极参与,激发学生对传统医学的兴趣。
二、主观因素
(一)思维方法对传统医学理论体系认知的影响
传统医学方法论在思维科学领域有着独特,而传统医学方法论的思维形式首先是具象思维的基础上再形成抽象思维。而具象思维是感官对于事物的具体感知,直接面对具体感知反应的思维活动。抽象思维是高度理性的,完全抽象化、概念化的思维形式。因此遵循辩证逻辑(如类比、反证、以表知里等)这些传统医学方法论思想方法的根源是具象思维基础上形成的抽象思维,是抽象思维和形式逻辑的产物。
传统医学理论体系是建立在中国传统文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上的,它深受古代哲学思想的渗透,两种思维方式之间存在着的较大差异,妨碍了学生对传统医学思想的接纳和理解,致使在认知传统医学理论体系时易产生概念难记忆、基本理论难理解、基本技能难应用的认识,甚至产生厌学情绪。如传统医学概念具有较大的灵活性、歧义性和不确定性。因此,传统医学概念很难进行严格确切的定义,只能借用比喻、形容和象征等方式来表达[4]。如滑脉被描述为“往来流利,应指圆滑,如珠走盘”。传统医学许多核心概念,如阴阳概念既可指高度抽象的“天地之道,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又可指具体的人的生理和病理,它在特定的关系中是确定的,但在整个理论体系中又是不确定的。又例如,自然界,树叶或树枝之所以会摆动,这是由于风吹动的缘故,风大猛烈更会将整棵树推倒。由此推之,人体出现不自主的振颤、摇动,甚或突然倒仆,半身不遂等亦是风引起。随着认识的加深,认为风有内外之分,自然界的气流动太快而为风,此风是外风,从外侵袭人体。而类比之,人体内的气动得太快亦会成风而使人得病,此谓内风。这是用比照类推法来探求病因的例子。
(二)传统文化对传统医学理论体系的认知影响
传统医学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特别是以中国儒家和道家为主的古代哲学的理论精华及思维方式解析天人合一整体观念,揭示人体生理病理以及诊疗规律,形成与西方医学完全不同的认知体系。要真正认知传统医学理论体系,就首先要学好中国传统文化。
1.传统文化对传统医学理论的深刻影响
传统医学是中国传统文化在医学领域的延展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也是指导具体科学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5]。正是由于传统医学大量运用哲学概念来阐发中医医理,从而使其更加富有文化特征。作为中医理论奠基之作的《内经》,就通篇体现了古代文化特色。
2.文化特征促进了传统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
众所周知,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是传统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以此为理论基础和论理方式的传统医学,便产生了以“天人相应”、“形神相即”等思想为代表的整体观念。辨证论治,也是“观物取象”和“取象比类”方法在传统医学中的具体体现。如《内经·痿论》关于“肺热者色白而毛败,心热者色赤而络脉溢,肝热者色苍而爪枯,脾热者色黄而肉蠕动,肾热者色黑而齿槁”的记载,就生动说明了“观物取象”和“取象比类”方法在辨证论治中的应用[6]。
总之,由于独立学院大学生的特点是复杂多样的,同时由于影响传统医学理论体系认知涉及的相关因素丰富而复杂,因此我们着重从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来探讨独立学院大学生传统医学理论体系认知因素的研究,针对于客观因素,根据学生兴趣广泛,个性差异大等特点,结合中国传统医学理论体系的特点,加大理论知识的学习,我们应该充分挖掘独立学院学生的潜能。针对于主观因素,国家应从大局出发,正确引导传统医学的发展方向,使之成为大学生群体中的主流医学,制定相应的政策,迅速提高中医文化的社会影响力,普及中国传统医学。学校通过加大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教学,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文化底蕴,着重培养思维方法。因此,通过对中国传统医学理论体系认知因素的研究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好传统医学的继承、发扬和创新有深刻且长远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房文娟,何如海.基于独立学院学生特点的教学管理研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9,18(2):92-93.
[2]陈永杰,贾谦.论重建中医药重大战略地位[EB/OL].,2005-12-14.
[3]蒋竞辉.浅析医学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路径[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0,32(5):25-26.
[4]张宗明.中医认识中的不确定性因素分析[J].医学与哲学.2000,21(11):45-46.
[5]肖明.哲学原理[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7:2-3.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02-0239-02
0 引言
《中医学>是西医院校五年制本科临床医学生必修课程之一,是与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平行的一级临床学科。在西医院校开设中医课程,是我国医学教育的一大特点,也是我国医疗卫生政策中西并重的具体体现。西医院校所学的《中医学》是将主要的中医理论知识、临床应用知识及技能压缩在一起而成,学由于课时有限,多将中医课安排在一个学期54个学时内完成。因此,教学中不可能面面俱到。在短短的几十个学时内,讲授从中医基本理论,培育中医诊断方式和辩证施治等如此广泛的内容,亦不太现实。因此,西医院校的中医教学中普遍存在以下问题:①由于西医院校培养目标与中医院校不同,中医学教学授课内容过多而学时有限,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难以理解掌握过多的内容。②理论与临床实践脱离,基本没有见习示教机会,造成基础理论与临床分裂。③系统学习过解剖、生理、病理、疾病等知识的西医学生,已经基本形成了西医诊疗逻辑思维过程,对中医学关于五脏六腑及生理、病理等相关概念极易混淆。④中医学教材中医词汇表达晦涩、抽象又不确定,基本理论深奥玄妙,对没有学习过古汉语的西医学生来说难度较大。⑤中医学多采用传统“灌输式”教学模式既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也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如何深化西医院校中医学课程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西医院校中医学的教学质量,探讨西医院校中医学的教学模式和内容改革的途径,是我们亟待探讨的重要课题。为搞好西医院校的中医教学,提出以下几方面建议和对策。
1 明确培养目的,根据培养目的拟定教学目标
把了解和弘扬中医传统文化作为重要教学内容之一,以提高医学生的人文素质;同时力求让学生从中医学中获取揭示生命奥秘的知识。因为了解和认识不同医学体系对人体生命现象的认识差异,能增强他们对人类复杂生命奥秘不断探索的兴趣。因此,中医学教学目标可考虑定位为:①弘扬中医文化内涵,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⑦深入了解和认识中医学理论知识及其独具的特色和实践优势,使学生具有一定的中医自学能力和深研能力;③准确理解、把握中医学的整体、形象、想象、辨证施治等科学的中医临床诊疗思维和研究方法,认识中医药的实用价值,从而使学生在学习中医学的过程中逐步认识中医,理解中医,宣传中医,运用中医。当然,这个目标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每位教师都必须在教学工作中不断学习广博知识,努力提高教学能力。
2 根据教学目标确定教材
目前我们五年制临床医学系选择的是面向21世纪系列课程教材中陆付耳、刘沛霖主编《基础中医学》作为通行教材,该教材分为基础理论、辩证论治、证治药方三部分。第一部分中医基础理论涵盖中医学的形成、发展及特点,阴阳学说、五行学说、脏腑学说、经络学说、以及中医的病因病机。第二部分辩证论治包涵四诊、中医辨证论治的总论和八纲辨证、病邪辨证、虚损辨证、脏腑辨证外感病辨证以及治疗原则和方法。还有中药、方剂和针灸的概述。第三部分证治药方讲述了表征、热证、寒证、风湿证等十五项证候的诊治方法。该教材条理清晰、深入浅出,注重中医思维逻辑和方法学培育,是优秀的中医学习教材。我校已应用八年,教学效果显著。
3 根据教材确定学习目标
由于学生对现代医学的教学模式及理论基础知识的学习在头脑中已经形成了~定的固有模式,而现在面对的是与现代医学截然不同的中国传统医学,必然会产生疑惑、甚至根本无法接受的思想。在这种情况下去进行中医教学,其教学效果肯定不理想。所以在讲课时,首先讲明中医学的特点,说明它与现代医学的相同点与不同点,用通俗易懂的方法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技巧,要求学生在学习中医基础知识时,尽快从现代医学的观念中解脱出来,在头脑中建立一种新的理论体系,不要拿现代医学的某些观念去生搬硬套祖国医学的理论。反之会直接影响对中医理论的理解和学习技能。
4 改革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部分授课教师单纯的为应付教学,完成工作任务,教学方法陈旧、单一,多选用灌输式教学,主观上认为中医对西医院校学生用处不大,对其重视不够;就学生而言,虽然一部分学生对中医学的兴趣逐渐增加,但大部分学生仍存在重视程度不够,缺乏认同感加之对中医理论深奥难以理解,也增加了学生的厌学情绪,导致中医学教学质量不高,效果不理想。
教育家认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兴趣才能学好。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认真备课,精心作好教学设计、安排授课计划和制作多媒体课件,积极改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重视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医学的影响,突出中医学的人文特色。中医学植根于我国优秀民族文化之中,深受我国古代唯物论和辩证法的影响,具有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双重性,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引入一些与中医学有关的中国传统哲学、中国医学史、中国古典文化及等相关的人文背景知识,使学生通过了解中医学的渊源,进一步加深对中医学理论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由于西医院校中医课的教学时数少,教学内容多,使得教学重点突出,提高授课和学习效率显得尤为重要。在讲课过程中十分强调重点内容,对重点内容详讲、细讲、反复讲,对次要内容,则以学生自学为主,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在有限的课时内的学习效率,而且提高了教师授课效率。教师要克服“灌输式”的教学方法,运用启发式、讨论式教学方法,还要精通本学科的专业知识,并具备相关的西医有关理论和生物学知识。中医理论多比较抽象,与学生在此之前所学习的西医基础知识联系较少,教师若采用启发式教学法通过启发引导来调动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教学效率就得以提高。
5 建立多种学习途径,满足对中医有浓厚兴趣学生的高端学习需要
中医学是一门古老的科学,学派林立、著作繁多,有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其理、法、方、药还未达到规范化、科学化、统一化。要使中医药永远立于世界科技之林,必须培育一大批高水平的中医药人才。因此,如何将对中医感兴趣的学生培养成优秀的后备中医人才,也是我们研究的课题之一。建议以选修课的形式开设中医名著典籍介绍;讲座的形式开展中医拓展新领域,如:养身、美容、保健、慢性病、亚健康、肿瘤的治疗等等。大幅度削减课时,提出自主学习、比较学习的方法,在中西医基础理论、诊疗思维过程、诊疗方法上进行比较学习的方法,从而形成和加深学习印象,提高学习效率。
现代医学对人才的需求呈多元化趋势,不仅需要高、精、尖的专才,更需要既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又通晓文、史、哲、理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中医学正是融文、史、哲、医于一体。在西医院校教授中医课程,正是给这些未来的人才指点入门的路。未来的生命科学和医学科学的发展会逐渐模糊中医和西医学的明确界限,会逐渐融合所有医学体系包括中医学在内的优势,摒弃各种医学体系固有的缺陷,形成一种更为科学和合理的为全人类的健康服务的医学体系。在此之前需要大批有识之士的共同努力。而为西医院校学生讲授中医学课程,无异于在今天交给他们一把打开未来生命之门的钥匙。因此西医院校的中医学教学也应该不断改革,使其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更为科学合理,更好地为培养适应社会和医学学科发展的人才服务。
参考文献:
[1]陆付耳,刘沛霖,基础中医学[M],科学出版社医学分社,2003,06
[2]寇胜玲,侯梅荣,试论西医院校的中医教学[J],河北中医药学报,2004,19(3):45-46
中图分类号 G718.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5)32-0043-03
中医高等职业教育肩负着传承中医文化和培养中医临床技师的双重任务。如何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培养具有一定实践技能的医师,成为目前中医高等职业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中医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定位
高等职业教育其本身就是“高等”与“职业教育”两词的综合体,涵盖了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双重人才培养定位。因此,中医高等职业教育既不是普通高等中医药教育,也不是过去高等中医药专科教育,而是一种全新的中医药教育方式[1]。依据国际教育标准(ISCED)的分类方式,中医高等职业教育应该属于“职业准备”的教育范畴,其人才培养定位不是专科医师,也不是科研能手,而是能够从事中医药服务事业的专业人员。中医护理、中医保健、中医药服务管理等方面的社会需求量逐年剧增,这为中医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提供了大量的就业、从业岗位,也明确了中医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定位与行业要求,就是培养具有一定中医药理论基础和熟练医疗保健技能的合格毕业生,从而为中医高职教育课程设置、教材编写、实训设置等提供依据。
二、中医高职实训模块的设置
中医实训是以中医理论课程为指导,以中医实训基地为平台,以提高学生实践技能和综合医技能力为教学目的的教学环节。与普通高等中医药教育中实训课程不同的是,高职实训课程以实用、熟练、模拟为标准,力求学生通过实训在理解中医理论教学知识点的同时,能娴熟的进行医疗保健各类技能的正确操作,达到毕业就能从事相关工作的教学要求。根据课程设置,将实训分成中医文化及基础知识模块、中药识药鉴别与煎煮模块、中医护理及急救模块、中医针灸推拿实训模块、中医社区实习模块等五大模块,并实施实训单独考核评定的机制,确保实训课程的培养质量,避免以往学生重理论考试轻实训考核的弊端。
(一)中医文化及基础知识模块
中医的学习首先是中医文化的传承,中医高等职业教育不能忽视对学生中医文化底蕴的培养。中医文化及基础知识模块以中医传统文化概论、五运六气选读、古诗词赏析等文化积淀课程和中医基础理论、内经选读等中医理论课程为主线,以学校运气教学基地为平台,通过节气气候特点图片展、诗词创作大赛、运气推演罗盘制作等实践环节,使学生运用理论知识了解中医“天人相应”整体观在实际医疗过程中的应用。通过实践课让学生能够深刻理解运气作为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文化长河中,在生活中凝练的自然界气候变化对人体影响的规律性的总结,以及其对现实生活中人类健康维护的重要指导意义。
(二)中药识药鉴别与煎煮模块
随着国家对中药及中药保健食品的大力开发,很多药食同源的食材与中药,以其特有的四性五味对不同体质的人群的重要保健作用,已逐渐被大众所认识。让学生认药识药是运用药食调节人体的基础,同时针对目前医药市场中药质量参差不齐的现状,中药鉴别也尤为重要,而药物的正确煎煮方法也是影响药效发挥的关键环节。因此,在中药识药鉴别与煎煮模块,以中药学、中药鉴别学、方剂与中成药等课程为主线,以学校七星百草园教学基地、模拟药房、方剂实训室等为平台,从药物的生长环境、药物种属分类、采摘季节、入药部位到药物炮制处理、真假药物鉴别、不同药物煎煮方法等多个环节进行综合训练。经过一年的实训环节,学生在完成学业从事医疗服务工作后,能快速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工作中,满足了医疗服务机构及药企对中医高职学生工作能力的需求。
(三)中医护理及急救模块
对于中医高职学生而言,护理与急救是其专业技能中重要的一环,中医特色护理是中医服务岗位的技能要求,而中医急救则是医疗工作者所应具备的基本技能。在本模块,以中医模拟实训室为平台,将中医护理学、中医急救学等课程的知识点融入到实训的每个环节,从不同级别病人饮食、饮水、卫生及保健、心肺复苏等多方面进行训练,并针对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中风病、哮喘病等临床常见病病人护理进行实战考核,以加强学生对护理与急救知识要点的掌握。
(四)中医针灸推拿实训模块
中医针灸与推拿是最具中医特色的治疗和保健方法,尤其是对于高职类中医学生而言,特色的外治法是学生从 事医疗服务的主要手段。因此,该模块将中医按摩手法、艾灸方法、刮痧操作、微波理疗等医疗技能作为重要的实训点。以经络腧穴、推拿手法等课程为主线,以模拟病房为平台,采用模拟病人和互换体验式教学方法为主,学生间可以通过互换体验式方法练习手法,感受治疗效果,教师可以通过模拟病人的方式检验学生的掌握程度,有针对性地加强专项训练,达到实训教学的训练目的。
(五)中医社区实习模块
经过模拟医院的系统训练,学生全面掌握了规范的医疗服务技能,实战是检验和加深记忆的最佳方式。因此,学校与多个社区医疗服务机构建立实习基地,学生在社区服务中心的医疗实习可以通过实战,了解患者的需求,同时也进一步了解自身医疗技能有待提高的方面。实习结束后,教师可以将实习的典型录像在班级内展示,以微课的形式开展讨论和学习,并进一步肯定成绩、指出不足、完善实训效果。
三、模块管理及考评机制
(一)实训课程独立开设
目前大部分中医高职教学中,理论课时由原来的70%下调至50%,实训课由30%上调至50%,其中专业核心课程如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针灸学等理论课与实践课的比例达到1∶1[2]。以往的实训课程都是与理论课融合在一起的,每门课程均分为理论课与实训课,这样的教学优势是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实训的目的是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点的理解。而中医高等职业教育,不是要培养中医的理论研究人员和临床专科医师,要想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就要加大中医高职课程的改革,将中医实训课单独开设,形成一个由浅到深成系统的训练机制,在整体教学课时数不变的前提下加大实训课程的整合。目前长春中医药大学将中医高职教育中的实训课程独立,以模块的形式开展教学,其优势是将实训形成体系的教学,更能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同时实践教学不能与理论教学相脱节,一定要保证实践教学有理论知识点的支撑,学生能够熟练运用原理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培养学生“自主性”学习能力。
(二)形成性评价考核方式
形成性评价考核方式是适用于实训课程的一种评价方式,也是对实训每个操作点的针对性评价。在实训课程独立开设伊始,课程组将每学时教学任务中的重要操作点进行赋分和标准制定,同时在实训过程中,每名指导教师负责对10~15名学生的操作过程、学习态度、学习效果进行评价,每学期将每单元成绩综合后占本课程成绩的80%,加入期末实践操作考核成绩,占20%,总分作为学生一学期实训课程的最终分数。这种形成性评价的考核方式,让学生更注重日常实训环节的实训效果,提高了实训课的教学质量。
四、社会及用人单位综合评价
通过整合中医实训课程,采用形成性评价的考核体系,加强了对学生实训课程的管理,学生的医疗技能有了快速的提高。2015年6月,采用实训课程模块化培养的第一批学生进入工作岗位,学校跟踪式开展了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评价和意见反馈的调研工作,并与传统实训教学培养出来的学生进行了对比。用人单位中有区级的社区服务中心、健康保健及管理机构、私营及个体中医门诊等,基本满意度达92.3%,较2012年调研的基本满意度74.6%高出近20个百分点。首先,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在投入工作的状态方面给予了很高评价,一致反映毕业生掌握了很多常用的诊疗技能,能用按摩、刮痧等简单方法获得患者的信任与认同,能指导患者正确用药及保健。其次,用人单位反馈,本届毕业生工作中与患者的沟通能力大大提高,能运用医学知识为患者解答常见医疗问题。第三,学生在参加工作后有较强的自信心,较以往学生能更快的适应医疗服务工作。综上,学生通过实训课程的训练,有了熟练的技能和扎实的理论基础,就拥有了从业的信心,也能够从容的对待服务对象,同时全面的医疗技能也赢得了被服务人群的认同。
参 考 文 献
[1]余甘霖.中医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中医教育,2005(2):68-71.
[2]王录军,姬水英,牛菲,等.中医药职业院校实践教学体系改革与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研究[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13(4):128-130.
On the Practice of Establishment and Management of Chinese Medicine Practice Teaching Module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Wang Qin, Su X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