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初中物理教育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1 活跃的课堂气氛
作为教师应该首先明白,我们面对的教授对象是初中生,这一阶段的学生存在着很强的探知欲,对各种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初中物理对于他们来说是一门全新的课程,因此学生对这门课程还比较好奇,有较强的学习热情和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作为教师我们就应该把握好这一点,创造一个活跃的课堂气氛,帮助学生将这种对物理学习的热情保持下去。比如,课堂上可以为学生演示一些基本的物理小实验,然后让学生进行讨论,鼓励他们大胆发言讲出自己对小实验中物理现象的见解。通过这种学习,让学生参与到其中,加强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这种民主的教学方式,将有利于课堂气氛的活跃。活跃的课堂气氛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基于兴趣的学习往往可以获得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由此可见,一个活跃的课堂气氛,对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效果好坏有着极大的影响。
2 多样的教学方式
现代教育多是多媒体教学与课堂内容相结合的模式。因而,对于初中物理这门课程的教育,作为教师我们也要顺应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将初中物理课程与多媒体教学结合起来,形成教学方式的多样化,加强物理教学的形象性、直观性。另外,物理学习的科学性比较强,目前不少学校配备了物理实验教室,对此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起来,让学生从课堂中走出去。学生初到一个全新的学习环境中学习往往会比较兴奋,思维也比较活跃,通过在物理实验室中的学习,学生的学习热情明显提高,教学效果也大大提升。并且这种学生边实验老师边讲解的模式学习,可以提高学生对课堂内容的吸收和知识理解。
3 有趣的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学生对知识的把握和理解。有趣的教学内容要求教师要做好课前的备课,想办法将讲授的内容简洁便于理解而又不缺乏有趣性。这就要求物理教师不能只是通过自己对知识的理解进行备课,还要求同一组的物理教师经常进行课堂教学内容的探讨,交流彼此的教学经验,跟上现代社会物理课程的发展和物理知识的进步,对物理教学课堂内容不断创新。对于增加物理课堂教学内容的有趣性,我有以下几点建议:
3.1 精心"设疑"。
教师要精心设计疑问,巧妙提出疑问,先让学生感到"山重水复疑无路",激励诱导学生,尔后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寻找"柳暗花明又一村"。在教学实践中,能否成功运用"设疑法"进行教学,关键在于教师设疑的艺术,所设的问题要富有启发性,符合学生实际,这正是激发学生积极主动思考、讨论的基础。例如,为什么人触电会有生命危险,而鸟落在高压线上却安然无恙?为什么苗田灌水能防霜冻?类似这样的问题一提出,就会深深吸引学生探索。但是,"设疑"一定要注意教学的目的性和学生的接受性、兴趣,应力求创设一种使学生产生疑问、渴望解答的情境,以保证学生获得正确的科学知识。
3.2 "正反"对比。
学生尽管掌握了一定的物理基础知识,对概念也有一定的理解,但由于受种种思维障碍的影响,再加上没有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在解题过程中常会出现错误,对于他们在知识上暴露出的缺陷,可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然后分析其错误的原因,并做出正确的解答。这样通过正反对比的思考和分析,可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
3.3 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学生现有的知识范围内,着意提出一些要求有创造性或独特见解解答的问题,就好像摘桃子需要跳一跳才能摘到那样。这跳一跳引起的思考和探究,可使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
3.4 鼓励学生提问题。
让学生向教师质疑,让课堂充满问题,倡导"没有错误的问题,只有不完善的答案",以此激发学生的批判性、发散性思维。我主张教师不再是课堂教学的主宰,而是学生创新学习的设计师和引路人,学生疑难问题的解答人;教师也不再是课堂教学的唯一权威,而是课堂讨论的平等参与者,启发学生质疑问难的积极倡导者。
3.5 运用"一题多解"和"多题一解"的方法,克服题海战术,培养探索精神。
通过一题多解帮助学生加深对各种解法的认识,提高学生灵活运用物理知识的能力。对学生好的解法应及时给予表扬推广,鼓励把知识学活,从而培养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3.6 发挥实验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兴趣。
凡是课本上规定的实验我都认真做好,同时还增加一些趣味性的实验。例如,将一只鸡蛋放火装满水的烧杯中,蛋沉底,用竹棒搅动杯中水,蛋上浮,学生惊奇。此时,我告诉学生空心的竹棒里装有细盐,盐溶于水,溶液密度变大,鸡蛋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而上浮,使学生掌握了物体的沉浮条件。此外,我还将故事法、游戏法、辩论法、演示法、竞赛法等激发兴趣的做法引入课堂,以趣激学,始终使学生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对提高物理教学质量作用很大。
4 科学的课后作业
课后作业将直接反映出学生对一节物理课的学习和把握情况,因而课后作业必须要有科学性。物理作业的要求不在量的多少而在于质的好坏。因此作为初中物理教师必须科学的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通过课后作业巩固所学到的物理知识,加强对课堂知识的印象。加强作业的备课研究,精选物理课后作业题, 提高课后作业的有效性。精选物理课后作业题目,就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进度,从课本和练习册中,把作业题选精出来,或教师根据需要有针对性地自行设计物理作业题,使学生通过做这些作业题得到所期望的发展和检测,而且避免随意性,练得恰到好处,完成习题的时间严格控制在18分钟以内。物理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学生掌握知识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这就决定了物理作业不能过滥,更不能简单地以熟求巧,而必须精选,这是减负的重要手段。
总之,初中物理教育对学生今后的物理学习影响重大,作为教师必须发挥在物理学习中的引导作用,让学生成为物理学习的主体。通过初中物理教学实践,对物理课堂教学的基本要素进行深入的探讨,创新和改革,使初中物理课堂教学顺应素质教育全面发展的要求。
【参考文献】
[1]郝桂友.做好初中物理教育教学中的几个环节[J].宿州学院学报,2012,(05)
[2]朱昌华.初中物理教育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J].科技资讯,2012,(02)
素质教育主要包括智能素质、品德素质、身体素质,以及专业美感素质等,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而创造力又包含了许多非智力因素,如个性和独立性等。一个智商很高的人,可能是性格很脆弱、依赖性很强的人。但一个创造力很强的人,必须有独到的见解,在各种困难面前百折不挠,具有敏锐的观察力、清晰的判断力、丰富的想象力、超强的记忆力等。素质教育是一种品质教育,这就要求在人的遗传素质基础之上,进一步提高人的综合素养,从而达到提高专业品质、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之目的。本文主要论述在物理学科中如何提高教学效率,实施物理素质教育。
一、在物理学科中应注意情感品质的培养
人们对未知事物的冲动与好奇,是科学发现和探究的开端,正是这种好奇心引导着人类打开了一扇扇科学的大门,而学生则天生具有这种情感和品质。所有学习和研究过程中的快乐和喜悦都是建立在自己的辛勤劳动和思维过程的基础上的,这种自身情感体验是学习和研究过程中的重要情感之一。人们在科学探究活动中,还可以造就自己的客观、公正、科学、无私的情感,因为任何学习和科学研究都要求人具有实事求是和严谨的治学态度。因此,学习和研究物理这门学科的过程,本身蕴含着各种积极的情感,这也正是进一步培养情感品质的过程。
物理学科要求学生具有较高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生活经验的积累等,这就使得一些学生在物理学习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产生畏难心理。对于这种情况,如果老师不加以及时的正确引导,就会使学生长期处在一种恐惧、胆怯和过度焦虑之中,这无疑会导致学生丧失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甚至完全失去信心。
科学地培养学生的情感,可以使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从根本上改变他们的学习态度。也就是说,我们在物理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其目的并不单纯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物理成绩,而是利用物理学科特点和属性,以物理课堂教学为载体,努力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使他们逐步形成人格健康、价值观正确的有用之才。
二、物理教学应以提高学生抽象思维能力为主
根据心理学的观点,能力是完成某种活动的个性心理特征,智力是在人们经常地、稳定地表现出来的认知特点,即:认知能力。智力的核心是思维能力,而思维的核心形态则是抽象逻辑思维(包括辩证逻辑思维和形式逻辑思维)。就思维结构的发展阶段来看,抽象逻辑思维是思维发展的后期阶段,这个阶段又可分为初步逻辑思维、经验型逻辑思维和理论型逻辑思维(包括辩证思维)。显然,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特别是抽象逻辑思维能力)是开发学生智力的关键。
在初中阶段的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特别是理论型逻辑思维能力,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必要的。首先,无论是升学还是就业,高中生都需要进一步深入学习,开拓思维领域,非常需要抽象逻辑思维。同时,高中物理更加严密,具有公理化逻辑体系,对于高中生抽象逻辑思维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其次,初中生的心理年龄特征已从初中时的抽象逻辑思维由经验型向理论型水平的转化,并逐步完成。这就意味着他们思维逐步趋向成熟,可塑性逐步变小。因此,在初中初期阶段,教师应对这个问题有个清醒地认识,不失时机地培养和提高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能力,促使其顺利地完成从经验型向理论型水平的转化。
三、注意观察生活中的物理现象,从现象中感知物理意义
物理学科是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许多物理规律和定律都是从现实生活中注意观察发现的。比如,伽利略观察吊灯的摆动发现了单摆的等时性,牛顿对苹果落地的思索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通过列举生活中的事例,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实际生活中的物理现象,是一种很好的激励和引导学习方法。比如,油罐车后面为什么要拖一条铁链尾巴呢?在干燥的季节里,在黑暗中我们把化纤衣服脱下来,通常会看到火星闪烁,这究竟是什么现象?通过教师引导和启发,学生往往会在生活中发现各种各样的物理现象。
四、创造成功机会,增强学生自信心
教育学和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普遍都有一种自我实现、获取承认、取得成功的需要和渴望。成功时,会兴趣倍增,情绪高昂,干劲十足;失败时(特别是多次努力失败时),就会产生畏难情绪,兴趣全无,死气沉沉。实际上,有些学生感到物理难学并不都是因为他们的智力问题,相比而言,非智力因素占相当大的比重。因此,尽量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促学方法。
在物理教学中,可以结合学生实际和教材内容,把教学内容设置成梯度和不同层次,开展内分层次教学,以适应学生不同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使他们都能在原有水平上取得学习上的成功,获得心理上的满足。例如.在设置课堂提问时,可根据问题的内容选择不同程度的学生进行回答。在布置作业时,可根据不同班级、不同学习程度的学生布置不同层次的作业,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所收获,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五、物理素质教育中应注意的问题
在对学生进行物理素质教育中,其目标并不是侧重于促进和储存知识,而是侧重于向学生提供有助于创造力培养、开发、形成的教育和指导,进一步发掘和发展学生的创造力。从教育目标来看,学校教育不能只限于给学生一种专业的训练,而是要培养具有较高文化品格和文化素质的全面发展的人。目前,我国大部分学校毕业生实行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这对学生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是一个全面的考验。从当前学校教育来看,由于应试教育根深蒂固且遗留问题众多,就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来说,物理教育教学中应注意和妥善处理好以下两个问题:
(一)“基础知识”和“创造力”的关系
基础知识是人们从事生产和社会活动最基本的知识,是进行科学创造的基础。因此,要想开发、挖掘和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就必须加强基础知识教学,使学生牢固地掌握
基础知识,只有掌握“熟”才能运用“活”。俗话说“熟能生巧”,就是这个道理。同时,由于物理这门学科本身是一门运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和方法分析研究物质运动性质和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所以要学好物理,还必须懂得一些唯物辩证法,学会运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和方法去观察、认识物理现象,去分析物理过程,进而归纳和掌握物理变化规律。只有这样,我们对物理知识和现象的理解就会变得更透彻、更深刻,应用起来也会更加得心应手。
当然,基础知识并不等于创造力,并不是知识越多、越丰富,其创造力就越高。实际上,只有牢固地掌握基础知识,运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和方法去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才可能具有较高的创造力。
物理作为初中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传授科学知识的途径,也是培养学生文学素质的重要学科,初中物理教育的人文教育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将人文学科知识传播给学生,二是通过教学教育活动为学生展现人文精神。人文教育既能传播人类的文化成果,也能培养学生的人己关系、物我关系等,对于提高学生认知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并且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活泼好动、想象力强、个性鲜明,极其容易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理论知识的学习不是初中生学习的全部,教师在开展物理教育工作时,需要顺应时代的变化,以学生终身发展为教学中心,在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要挖掘物理教材中的人文价值,将人文教育渗入初中物理教育中,才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二、初中物理教育中人文教育的渗透途径
1.挖掘物理教材中的人文价值
物理教学是渗透人文教育最有效的途径,与以往的教材相比,现今初中物理教材中加入了人文教育这一方面的知识,将人文文化与科学文化进行结合,放在初中物理教材中,不仅能够改变物理枯燥乏味的形象,使学生提高学习物理的兴趣,也能使学生受到科学和人文两种文化的熏陶,逐渐培养自身的人文素养。因此,教师在初中物理教育中,需要为学生讲述物理与日常生活、交通、通讯、生产、能源等的关系,让学生从物理教育中理解人与自然、与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性,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随着素质教育与新课程标准的不断实施,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集体主义精神、创新精神等德育素养才是新课程标准的终极目标。为此,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就初中物理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问题,作如下的探讨。
一、加强德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我国中学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一代新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奠定良好的基础。中学物理课,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对于完成这一根本任务有重要的作用。根据中学物理教学大纲的要求,中学物理的教学,一方面要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物理学的基础知识,了解这些知识的应用,培养学生的能力和智力;另一方面要根据物理学科的特点,结合教材中大量的思想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物理学的理论是经过人们广泛实践和物理学家们大量研究工作总结出来的。在物理学的发展史上,充满着唯心论和唯物论,形而上学和辩证法、落后和先进的尖锐斗争。许多规律和概念的确立,经过了长期激烈的斗争过程。大家熟知的:“日心说”和“地心说”的斗争,就经历了几百年,许多优秀的科学家,例如布鲁诺、哥白尼、伽俐略等都为此受到了残酷的迫害。在物理教学中向学生讲解概念和规律的物理意义时,揭示概念和规律的建立过程,就包含着深刻的教育因素。
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它的许多规律都是从多次实验中总结出来的,物理学和生产建设有着密切的联系,物理学的知识在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在物理教材中有许多反映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的内容。这些内容对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思想和优良的道德品质,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学习的主体是学生。学生掌握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养成了刻苦钻研的优良品质,有了为祖国振兴而努力学习的动力,对学好用好物理知识,增长能力,发展智力,都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因此,在教学中重视和加强德育是十分必要的。
二、加强初中物理德育教学的策略
1、在物理课堂上学生德育与智育同时发展
传统初中物理教学方法中,物理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占据主要地位。学生一直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笔者认为这很不利于学生的长久发展。新的《初中物理教学标准》规定了新的三维目标:即技能与知识,方法与过程,价值观与情感态度。总的来说德育教育借助相应的材料与措施,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正确的科学态度以及完美的道德品质。这三个方面不仅是初中物理教学的必然要求,也是学生自身发展的需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一边发挥物理知识教学的主阵地作用,一边总结教学中的德育实例以及经验。以经验启发学生的思维方式,以实例让学生亲身体验其中的乐趣,从而使他们积极主动地配合老师将德育教育进行到底。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智育因素,同时也使他们的德育素养得到升华,从而为学生的人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对德育渗透的教学内容进行总体规划和构思。
很多初中物理教师在进行德育时,经常带有较大的随意性和盲目性,缺乏总体的规划和构思,这使得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德育状况处于分散、混乱的状况,难以取得良好的效果。事实上,教师应当将德育渗透与初中物理课程教学看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在每学期开始教学前,应结合该学期的具体物理学科教学内容和初中学生的实际年龄和思想状况,在明确物理知识和能力培养目标的同时,应对该学期的德育教学目标、方法、手段、内容都要进行详细计划,从而保证物理教学中的德育渗透能够有步骤、分层次的有序进行。
3、多种渠道,密切配合
课堂教学是进行德育的主渠道,物理竞赛、课外实验、参观访问等,也是进行德育的很好阵地。精心组织这些活动,就能做到知识教育和德育双丰收。
一、明确课程《新课标》,有意识的渗透
对学生的品德教育不单是政治课的事,也不仅仅是语文教学的事,更不单是班主任的工作,在初中物理教材中有许多文本不是单一的给学生方法论的教育教学,而是要给予学生以某种高尚情操和正确人生观的启迪,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加强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渗透,对于这种教育的渗透,我认为要注意以下的几个方面。
1、 先驱者的事迹教育。
我国在物理学方面可以说是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对世界做出了的杰出贡献,在这当中不乏这样的先驱者,他们可谓是国人的“脊梁”。向学生宣传这些,一方面了解我国现代科学技术的伟大成就和科技工作者奋发图强的事迹,另一方面可以增强他们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加深学生祖国的崇高感情;把我国某些科技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如实地向学生宣传,这样也可以激发他们树立为中华做贡献的雄心壮志。
2、 品德教育要向学生进行科学态度教育。
介绍一些定律和原理的发现过程,从中去感知科学家们的科学精神,从而让学生养成严谨求知、求真务实的态度以及不畏艰辛、勇于创新的品质。
教学功的单位——焦耳时,可以让学生明确焦耳在极困难条件下用好几十年的时间,进行了几百次的实验,最终成功地证明了他的能量守恒定律,还有在教学电这一章节时,可以向学生讲述法拉第经历10多年研究,最终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以物理学科的一些名家、伟人、学者的事迹,教育学生自我解剖、深入反省,净化心灵,优化品质。
3、辩证唯物地看待世界。
如果教师在处理教材中,能让科学内容与思想内容有机结合起来,运用辩证观点去分析、阐述物理现象和规律,把物理教学上升为观点和思想方法的教学,就不仅能使学生正确而深刻地理解物理知识,而且对他们形成科学世界观、,掌握方法论都有积极影响。
二、因材施教,情境渗透
青少年想问题总是比较简单,品性单纯,而且也善于憧憬,但对一些不良的影响缺少抵制力,如果教师只是轻描淡写地说那么一句学习某某人的精神,或者在宣讲知识之后,生硬地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灌输,那是毫无效益的。正如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掌握知识,懂得自然科学原则和社会学规律,能够很好地回答问题及获得很好的分析——所有这一切还不等于德育教育。”因此,我们在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同时,要做好从教材加以渗透。如在介绍我国系列运载火箭以技术成熟、可靠性高、使用方便、价格低廉等特征已步入世界航空发射技术的先进行列。中国的航航空航天技术蒸蒸日上,爱国的情操是成功的思想前提,实践证明感情的陶冶往往比较的自由灵活,更善于有情境性的。情感通融,学生的思想境界就能得以提升。
三、提升教育教学,做到灵活渗透
大家都知道品德教育的方法多种多样的,在教材处理中,要灵活生动地加强德育渗透。
以下为求学网为您编辑的:“初中物理教学怎样渗透德育教育分析”,敬请关注!!
初中物理教学怎样渗透德育教育分析
以上就是我们为您准备的“初中物理教学怎样渗透德育教育分析”,更多内容请点击求学网论文频道。
【中图分类号】 G63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4)02-054-01
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说“教会学生思考,这对学生来说是最有价值的本钱”。正是基于这种理念,新教材的改编更加凸显了这一点,结合新教材、新理念,教师工作的着重点要由“要学生学”向让“学生要学”转移,由传授知识向培养能力转移,教师的角色也要转移,要变成学生获得知识和能力的指导者、合作者、组织者、参与者、促进者和服务者。
“生本教育”及新课程标准要求课堂教学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强调在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中实施自主探究合作式学习。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尽可能多开展有效的小组合作式探究学习活动,初中物理新编教材中对需要探究的问题只给出了实验方法而没有实验结论,需要学生去亲身经历探究过程,更加重视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很多章节都设置了交流和讨论。因此,科学组建高效的学习小组是关键。努力打造高效课堂是核心。
一、如何组建高效学习小组
高效学习小组的组建要注意三个原则。一是均衡性原则,男女生搭配要均衡;男同学一般胆子大、动手操作能力强;女同学一般细心、耐心。不同基础的学生搭配要均衡,这样便于全面开展交流、讨论和小组的公平竞争。二是互补性原则,就是让不同思维方式、不同情趣特长的学生在一组,以便于他们互帮互学。三是自愿性原则,要征求学生的意见,千万不要将学生强行编组,要努力营造和谐愉悦的学习环境。
二、如何打造高效课堂
1.激发学习兴趣
孔子说“知之不如好之,学之不如乐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堂一开始就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自然科学,尽量选取生活中常用物品作器材,自制教具做一些演示实验、小杂技、小魔术,展示出一些新奇的、精彩的超出学生想象的现象,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想去模仿且有条件去模仿,将学生带入课堂,引入知识的海洋。
2.确立自学目标、指导自学
及时为学生确立学习目标是“航标灯”。学生有了学习的激情和渴盼,但学什么、怎么学需要教师指导,教师要根据教材及课标要求、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抓住学生思维活动的特点,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背景材料,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让学生明确学习范围、内容、问题、时间、方法和手段等。要对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设置问题时要把物理语言通俗化、较难问题细小化,既突出重点又分散难点,并且要告知检测方法。在学生自主探究时,教师要走下讲台、巡回指导,要融入到学生当中去,有时甚至要把自己当成一名学生,是学生的合作者。同时,要留心观察,广泛答凝,要让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努力营造和谐、民主、愉快的高效课堂,让学生亲身体验知识的发现,问题的思考和规律的探寻,实现真正的“生本”。
3.组织展示、交流与质凝和点拨
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得出了一些实验结论,他们带着自己通过观察、推理而归纳出的结论进行组内交流,讨论。教师可以以一名学生的身份参与其中,要允许有不同的见解,教师应做一名鼓励者和启发者,要学会肯定学生的成绩,树立他们的自信心,强化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小组达成共识后,让学生走上讲台,展示他们的实验成果、探究规律,进行小组间的交流,相互找出对方有哪些值得自己学习的优点获有待改进的不足。注意,学生能解决的问题要坚决让学生自己解决,教师只能是帮助学生找出那些真正需
要点拨的知识点,对于学生在交流中未解决的问题,展示交流中出现的易错点、易混点、易漏点加以强调、更正、补充。最后,通过讨论和教师的点拨,引导他们用规范的物理语言归纳出科学的物理规律,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最终形成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生本教育是以学生为宗旨的教育模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初中物理教学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进行演示实验和学生自主探究实验,使学生对物理事实获得明确的认识,这种认识是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必要基础。初中物理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最佳时期,物理课中开展生本教育,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加深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理解,又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诱发创新欲望,还能使学生体会到成就感,从而激发学生的心灵深处那种强烈的探索欲望,从而提高教育水平。
一、用物理实验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在初中物理中,实验现象往往是形成兴趣的思维基础,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形成持久稳定的学习兴趣,具体表现为:学习情绪高,学习意志顽强,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如纸锅绕水、瓶吞鸡蛋、气球提杯、细线割冰、能浮在水面的硬币等,还能用所学物理知识解释现象。使学生一开始就感受到大自然的物理现象是生动的、有趣的。例如在做升华和凝华演示实验时,在烧瓶中放入结晶的萘和松枝,在给烧瓶加热时,萘被升华,变成了气体,停止加热后,萘又被凝华,此时烧瓶中松枝上布满了白色结晶的萘,便出现了美丽的自然奇观雾凇。通过该实验使学生间接体验了大自然中的景观是多么的绚丽多姿,同时使学生领悟到了自然界中千姿百态的自然现象往往与物理知识有关,使学生真正理解了升华和凝华的物理意义。要想知道其中的奥妙得认真地学好物理知识,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同时学生感到物理学科有趣实用,在进行密度测量实验时,提前让学生了解密度的应用,不仅可以计算质量,而且还可以计算体积,还能鉴别金银手饰,从而掌握鉴别物质的方法。
二、注重实验探究,将探究的主体设为学生
物理知识的得出是以探究实验总结归纳而得的。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往往将实验自己演示给学生,或者是将实验完全交给学生,这样都不是真正的让学生获取知识。怎样做才能让学生做到在自己的轨道上进行探究,启发式地提问则是关键。这一过程,教师应处于主导地位,精心备课,设计好合理的教学程序,引导学生去探索知识,学生应处在探索知识的主体地位上,教师应让学生动眼、动手、动脑、动口积极主动、生动活泼地学习。比如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活动中,学生根据生活经验提出猜想:左右相反、像与物的大小相等、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在学生提出猜想后,教师只引导学生进行互动,讨论实验方案。并让学生利用提供的器材实际动手试一试。提醒学生留意实验中遇到的困难,并尝试寻找解决方案。在学生动手实验一段时间后,设置问题:你们现在感到最大的困难是什么?根据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学生普遍感到最大困难就是不能确定镜后像的位置。这时可让学生提出解决的办法。
三、一堂课的目的要明确,但课的内容要有悬念
无目的教学是万万不可取的,因为时间有限。而如果事先就告诉学生今天我们学哪些哪些,这也就降低了课堂的趣味性和精彩度。因为我认为调动后进生的积极性是有效课堂的关键。所以可以在适当的地方设疑,或者让学生发现反常现象,强烈的悬念感就像一部推理小说,能让学生的思维跟着教师一起走。比如,在“气体流动与压强关系”时,教师可利用漏斗向下吹乒乓球的实验,让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猜想,然后观察实验,并且找学生实验,得出与学生已有的“前学科概念”相反的结论,引起学生的好奇心,进而激发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有效的提高课堂效率。
四、改进习题课教学
物理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科目,这就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书本上的原理公式,更要“会学会用”、“活学活用”。
1. 习题课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比如在解答有一定难度的综合问题时,教师可以采用降低梯度,分设疑点的方法,突出解题思路,把学生引上正确轨道。在教学中遇到过这样一道题“用一动滑轮把重为100N的物体提到9m高的楼台上,所用的力是60N,那么动滑轮的机械效率是多少?”由于刚接触机械效率的内容,大部分学生没有思路。我便提醒学生分为3步解题:求总功;求有用功;求机械效率,并引导学生重温在动滑轮使用过程中,物体上升高度和手拉绳子上升移动距离的关系。由于分层降低梯度,学生在教师搭桥和引路下,顺利实现认识的飞跃。
2. 习题选择很关键。
在掌握物理定律和公式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思维和解题能力是习题课的核心任务。要达到这个目的,教师对习题的选择是关键。结合笔者的教学经验,习题可以适当的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而且要一题多变诱导学生思路。比如,在“液体压强”这节课上,为了使学生更好的理解h表示的是“该点到自由水面的距离”,可以将U形管倾斜,提出问题“此时该点的压强是否改变?”引发学生进一步思考。
生本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流程是一个有机整体,是对课堂教学生态系统中各生命实体的有效整合,有利于学生个体,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小组与小组以及知识生命的多元、多向的互动和不同层次的提升。实践证明其教学效果是显著的,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它是深受老师和学生欢迎的教学模式,必将带来一场全新的教育变革!
时代在不断前进,教育在不断发展。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学的“灌输式”课堂教学模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利用“班班通”进行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利用“班班通”教学平台的直观性,创设愉悦的学习氛围,导入新课,吸引学生。通过动听的音乐,优美的画面,展示物理学知识,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激活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例如,在八年级学生刚刚接触物理的时候,利用“班班通”教学平台,给学生播放一些物理教学视频,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二、用“班班通”教学平台,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
作为新时代的教师,要不断提高技能,探索先进的教育手段,提高物理教学质量。
物理概念、定理非常抽象,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利用课件可以有效地突破教学难点。例如《大气压强》教学,如果教师只是简单地告诉学生,大气压强的数值是多少,是怎样测量的,学生听起来一知半解,也觉得枯燥无味,而利用“班班通”教学平台,就可以把抽象的知识直观、清楚的显示出来,把学生带入特定的教学情境中,让学生容易理解教学内容。
三、借助“班班通”教学平台,开展模拟演示实验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而“班班通”,为演示实验的开展构建了一个平台,部分实验可以用课件、视频一步步展示,“复现”实验场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物理实验教学中,部分演示实验,学生看不清演示过程和结果,加之教师讲解示范起来非常困难,所以实验效果不好。如在讲解安培表、伏特表、万用表的原理、使用方法时,教师利用实物投影仪进行放大,学生能够看清具体的操作过程,这样学生就容易理解掌握。
物理学研究的范围非常广泛,用普通的方法无法向学生展示,如果仅仅只是用挂图向学生讲解,学生也很难弄清楚实验过程。借助“班班通”教学平台就可以做到。如在讲《电路的连接》时,可以模拟真实的连接过程,开展虚拟的连接实验,让学生目睹各种连接方法,形象、逼真的虚拟实验,给学生创造了一个探究机会。学生在虚拟连接电路的过程中,如果出现连接错误,就会造成较大的危害,学生感到惊心动魄,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注意力和观察力,同时学生会把电路的连接方法牢牢地印在脑海里,从而使学生加深对实验现象、实验结论的理解。
四、利用“班班通”教学平台,提高复习效果
德国学者沃尔夫冈•克莱默将游戏定义为一种由道具和规则构建的,游戏者主动参与并且在整个过程中包含竞争,充满变化的娱乐活动[1]。将游戏运用到教育中,主要是借助游戏的娱乐性和趣味性,使学习者可以在轻松的氛围中获得知识[2]。在游戏设计开发环节加入各种先进的电子、媒体技术,可以使游戏在表现形式上更加多样化,用户体验更加真实。使用多种媒体技术对游戏进行开发设计,可以让学习变得轻松愉快,可以实现“寓教于乐”的教育目标[3]。如学生学习欧姆定律这一内容时,传统的教学方法中,大多数教师都是照本宣科地进行理论讲解,容易使教学变得枯燥乏味。而使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把枯燥乏味的知识融入到游戏中,让学生在放松的情况下掌握相关的知识,因此研究教育游戏具有重要意义。
一、国内外教育游戏的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
状国外学者对教育游戏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初代教育游戏是将教学和电视游戏相结合,学习者在电视上进行游戏的同时掌握知识技能。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教育游戏的载体也逐步从电视发展为计算机,教育游戏软件的种类也更加丰富多样。国外教育游戏在理论方面也有一套完整的设计开发模式。如KRISTIAN将已有教育理论与游戏设计整合提出了体验式游戏模型,强调在教育游戏设计中加入即时反馈,以及根据学习者的技能水平为其提供相应的挑战的内容[4]。
(二)国内研究现状
我国学者最开始是致力于挖掘游戏的教育价值,之后有学者提出了娱教技术,才正式确定了游戏的教育地位。通过娱教技术,可以使学校教育在时空上得到扩展,将学习者日常生活的一些有趣的体验融入到传统的学校教育中,为学习者提供系统的学习生活情境[5]。目前我国物理游戏大多是以零散的单机游戏为主,需要玩家拥有一定的物理常识和体验才能过关。如在某个光学游戏中,玩家需要灵活运用入射角等于反射角这一光学物理知识,才能完成游戏任务,这些游戏虽然没有系统的对某个知识点进行教学,但深受学习者的喜爱。这也表明教育游戏终将成为未来教学新的突破口,游戏与教育相结合会逐步成为一种发展趋势,因此制作出更多、更好的教育游戏已经是教育的一个潮流[6]。基于以上分析,在《超级电工》游戏的设计制作中,要充分结合课程标准,使用娱教技术的相关理论进行设计开发,在发挥游戏娱乐性的基础上,更要注意对学习效果的检测,不然就会本末倒置[7]。
二、《超级电工》教学游戏开发设想
(一)课程内容
本游戏的教学内容是初中物理中的欧姆定律,所以在设计游戏时,考虑了如何将欧姆定律体现在游戏过程中,使游戏设计既符合欧姆定律的相关原理,又能与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联系起来,使游戏既贴合课程标准,又具有趣味性。
(二)游戏内容
游戏设定为超级电工,任务是帮助主人修好电路点亮电灯。游戏给定电压值和电流值,选择适当的电阻连接,将电压减小到电灯的额定电压。电阻选择完成后拉下电闸,如果电压达到电灯额定值灯亮;如果电压小于额定值灯闪烁;如果电压大于额定值电灯爆炸。游戏过关可获得金币奖励,如果到游戏结束时间还没有选好电阻并拉下电闸主人会生气。
(三)游戏结构设计
游戏的结构初步设计为四个部分:主界面、游戏帮助、游戏关卡小提示。主界面:用一个简单的动画效果吸引学生眼球。介绍游戏规则,让学生了解游戏怎么玩,明白奖励制度。游戏关卡:设置游戏关卡主要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游戏方式快速学习、记忆电阻和欧姆定律的相关公式,学生完成关卡会得到相应的金币奖励。小提示:用于辅助学生完成游戏任务,在学生忘记相关公式时可以点击小提示查看公式表,但是在点击小提示时会扣除一定的金币,如果金币数量不够则无法开启小提示。具体的游戏界面如图1所示。教育游戏的实质是利用游戏来激发学习者的兴趣,达到特定的教育目标[8]。针对于教育游戏的特性,笔者认为在游戏设计中应该注意两个环节,首先游戏设计必须按照相关课程标准进行设计,不可脱离理论知识;其次需要将教学目标完美融合到游戏场景、任务要素中[9]。
三、应用价值
本研究把初中二年级物理中的欧姆定律作为研究内容进行分析,根据国家课程标准的理论指导和技术手段及开发平台将其设计并制作成教育教学游戏,可体现出以下应用价值。首先,可以增强学习者学习物理的主动性。教学内容以游戏的方式呈现,设置多种难度不同的关卡,学习者可以通过体验游戏的不同关卡,来理解欧姆定律的基本内容,学习串并联情况下电阻总值的计算方法,在一种轻松的游戏氛围下自主学习,并且能通过玩游戏的方式来掌握欧姆定律。通过游戏探究闭合电路中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并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其次,可以加强学习者学习效果。众所周知,人们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学习的主动性更强,学习效果会更明显。而把这些繁杂和抽象的物理电学方程式融入在游戏中,能使学生在体验游戏的过程中充分理解并掌握知识点,有效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效果。
四、结语
在物理学习中繁多的定律公式学习起来是非常枯燥乏味的,但是如果在游戏中加入了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设计制作出贴合科学教育目标的教育游戏,不仅能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还能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效果。另外教育游戏是结合学习者的特点设计的,有一定的奖惩措施,能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力及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探索能力。
作者:曾思遥 单位:云南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叶虹.校本教育游戏软件的设计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04.
[2]刘艳,闫慧洁.我国教育游戏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J].教学研究,2009(12):10-12.
[3]程君青,朱晓菊.教育游戏的国内外研究综述[J].现代教育技术,2007,17(9):72-75.
[4]KRISTIANK.Digitalgame-basedlearning:towardsanexperientialgamingmodel[J].InternetandHigherEducation,2005(8):13-24.
[5]祝智庭,邓鹏,孙莅文.娱教技术:教育技术的新领地[J].中国电化教育,2005(5):11-14.
[6]陶翠婷.基于体验学习的初中物理教育游戏设计研究[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12(54):152-153.
[7]李伟,赵蔚,马杰.基于Flash+XML的中学物理教育游戏的设计和开发[J].中国电化教育,2013(318):86-90.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2)22-034-1
一、培养创造素质,创设创造环境
良好的创造素质取决于学生个体良好的知识性、意志性、情感性,宏观世界是创造的动力因素。因为培养创造素质就是培养学生的身心素质,只有这样,创造力才能得到充分而深刻的发展。我们在物理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敢于向传统思维挑战,并使他们认真思考各种观点,虚心向人请教。
在创造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本身的创造性内容,对其设计要具有启发性、创造性,使学生在情境中处于主动积极的思考状态。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我们要鼓励学生敢于质疑问难,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鼓励学生求新立异,以充分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如在进行“电磁感应”的教学时,笔者就要求学生大胆想象,不要拘泥于书本答案,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去找产生感应电流到底需要哪些条件。学生就沉浸在思考问题的情境之中,既发展了情感,同时培养了学生的毅力和动手能力,为今后应用物理知识提出假设,创造理论,进行科技发明等物理学的创造性、探索性的科研工作打下基础。
二、“授之以渔”,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和创新思维能力
学生的生活经验是物理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课程的指引下,学生的生活经验“冲”进了课堂教学,物理学习不再只是简单的知识传递,而是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例如“什么情况下磁可以生电”,教师做演示实验时,要求学生要认真观察,我们不必对各个探究要素面面俱到,而是可以侧重在提出问题、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方面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让学生能把探究目的集中到“怎样运动才能产生电流”这一主题上,在有限的时间里完成科学探究任务,也让学生体会到严谨的态度和敏锐的观察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学生的学习是综合的活动,教师要教育学生拥有良好的心理态势,使学生的学习能力不断提升,学习品质不断优化,让学生在课堂的思考与实践中,认识进一步升华。比如对初中物理教材中“物体的浮沉条件”进行教学时,教师一开始就进行演示实验,将木块放在水中,则木块浮在上面,将铁钉放入水中,铁钉立刻沉入水底。可以先让学生讨论,待学生得出错误的结论“这是因为铁重,木块轻”,再进行另外的实验:将一个瘪的空牙膏管放入水中则见它沉入水底,接着将同样的瘪的空牙膏管整成鼓状,鼓的牙膏管浮在水面。这时,原来提出“铁重下沉,木块轻上浮”的学生开始不好意思了,急于思考和寻找问题的答案,这样使学生在“尝试错误”中取得进步,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学习物理的思维在碰撞中实现新的生长和发展,让学生的视野在思考中得到拓展,同时这也是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有效教学唯一的评价标准就是学生学到了什么。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我们要根据学生身心和认知规律,发挥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重要作用。物理内容出现的顺序与方式、每项内容所用的篇幅,都体现着一定的教育思想。随着学生学习的深入和探究能力的增强,学生创造活动的内容可以逐步增多。学生能从生动的实验中获得内心深处的认识,从而真正收获知识。学生物理学习能力上得到提升,就能丰富物理课堂学习的内容,拓宽了学生的学习的视角,也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课堂师生的互动、合作和交流、沟通。
三、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