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印刷技术知识大全11篇

时间:2023-09-27 09:19:37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印刷技术知识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印刷技术知识

篇(1)

版式设计最基本的要求是方便读者的阅读,让它能与文字内容相协调,使读者对内容的理解有帮助,使读者阅读时感到舒服、愉悦。充分利用纸张与油墨等材料的特性,与设计思想的完美结合。如何做到这种完美结合,被评为最美的书的设计者小马/橙子说:一个好的设计师不仅是一个好的创意人,同时也应该是一个埋头干活的工人,一个有责任的监制。作为监制在设计之初就要了解印刷技术和纸张材料的特性与局限性,还要考虑印制成品是否达到设计方案的目的,因此设计与印刷、纸张材料就有了密不可分的联系。

印刷技术对版式设计的影响

1.印刷套准率对版式设计的影响

在多色印刷中,套准率是影响印刷品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在印刷过程中影响套准率的因素很多,所以在版式设计时应该避免以下问题:

①细小的文字避免多色套印。如果细小文字采用多色套印,各色套印稍有误差,文字就会模糊不清,影响阅读。

②避免使用细小的反白字,尤其是多色反白。在印刷滚筒的压力下,油墨扩张会使印迹变粗,从而造成印刷品中的反白字变得更细,造成缺笔断画,难以辨认。多色反白字也会出现套准问题。

③避免使用细小文字叠印在深色背景上。在计算机显示屏上细小文字在深色背景里一般也能看得很清楚,但到了印刷品上,由于油墨的减色作用,细小文字变得很不醒目,给阅读带来困难。正文中的细小文字,尽量不要叠印复杂底纹。

④细小文字避免选择笔画过细的字体,如:仿宋体、细圆体、细等线体等,字体笔画本身就细,如果字号又小,印刷时容易出现缺笔断画的现象,导致字迹不全。

⑤细小文字避免使用金墨、银墨印刷。金墨、银墨的颗粒比一般油墨颗粒粗,用于印刷细小文字时,易导致文字字迹模糊不清。

⑥深色文字或图形印在浅色底色上时,尽可能使用叠印的方式在底色上印文字和图形,避免使用在底色版上挖空套印文字。由于套印误差难以避免,采用在底色版上挖空套印的方法会使文字或图形的周边产生露白的现象。尤其是双色印刷的图书,使用双色机印刷或单色机两次印刷,印刷套准率较四色印刷机差,更要避免此种设计方案。

⑦由于印刷套准率的因素,彩色字,尽量采用两色叠压,避免四色叠压、多色底纹,尽量减少三色叠压。

在设计彩色印刷的书稿时,黑色文字尤其是图片里添加的黑色说明文字只设定成单黑即可,如果使用四色叠压的黑色文字,会由于套准因素影响印刷质量。

2.印刷压力的影响

在印刷滚筒的压力下,油墨扩张会使印迹变粗,因此避免设计使用字体较粗字号又小的文字。否则笔画多的文字会造成糊字,影响读者阅读和图书印刷质量。

3.装订对设计的影响

在设计跨页图案时,考虑到折页误差的因素最好设计在同一印张里的同一版面上,折页时就不会被错开,否则跨页图案很难对齐。因此在实际设计中尽量减少使用跨版图片的设计。

避免出血“爬移”和书眉、页码装饰线或图案出血设计,由于拼版折页的误差,成书后从外观上看,切口处色块或线条会出现上下参差不齐的现象,影响美观。

4.避免使用三色叠压灰色,在三色平网网点相近时出现容易出现龟纹

5.印刷设备的影响

在单色和双色图书中避免设计大面积深色底纹,由于单色印刷机和双色印刷机的设备相比四色印刷机性能较差,大面积深色底纹因为压力、纸张等问题造成墨色不匀。

6.烫印工艺对设计的影响

烫印就是借助一定的压力和温度,将金属箔或颜料箔印到印刷品或其他材料表面上的整饰加工技术。在图书设计中常在封面设计时应用,因此在设计时避免下列问题:

①避免设计大面积烫印工艺,大面积烫印会造成金箔不能均匀覆盖,或形成小气泡,造成质量问题。

②选择烫印工艺时,要考虑纸张所能承受的压力。

③全息烫印首选表面光滑、质地细腻的涂布材料,否则会影响烫印质量。

④避免在金属墨上直接烫印,因为金属墨颗粒粗,不利于金箔附着,易出现金箔脱落现象。

⑤设计图文时,文字最好不使用笔画够细或过粗的字体,字号不小于8磅,线条最好在1.5磅以上,否则易出现缺笔断画或糊字的现象。

7.数字印刷的版式设计

针对传统印刷而言,如果是数字印刷产品,就不存在多色套准等问题,设计的禁忌就要少很多。但深色底纹印文字还是不要使用,会出现与传统印刷同样的问题。

数字印刷目前对于“专色”的印刷还是存在缺陷。排版文件中设置的颜色自动转换成专色会造成印色不准,如果直接用四色印刷成专色效果,成本会大幅增加。

设计与纸张材料

纸质图书版式设计时要考虑承印物――纸张的因素,目前我们常用的纸张种类有:胶版纸、轻型胶版纸、纯质纸、轻涂纸质和铜版纸,铜版纸分有光铜和无光铜。

1.纸张对印刷加网线数的影响

不同种类的纸表面平整度不同,表面平整度由低到高的顺序为(承载油墨压印的能力):轻型胶版纸胶版纸纯质纸轻涂纸铜版纸。因此在设计时使用底色要充分考虑纸张因素的影响,合理使用底色网纹的百分比。比较而言,铜版纸的表面平整度高,能够再现较细的网点,因此加网线数较高;轻型胶版纸表面平整度较铜版纸粗,太小的网点会因纸张的凹凸不平印不全,或者完全落在粗糙表面凹下去的地方,因此应该使用较大的网点印刷。

图像的加网线数应根据印刷品的类别、视觉距离和印刷用纸的种类等因素进行确定。电影海报、宣传画等视觉距离较远,加网线数可适当降低,一般为100~133线;书刊类读物视觉距离较近,书刊印刷各类纸张加网线数如下:

2.纸张因素对电子图片分辨率的要求

电子图片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最终印品的质量,影响电子图片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分辨率。分辨率是数字影像在单位长度中所含的点数或象素数目。分辨率太低图像粗糙,图像边缘出现锯齿状,放大后模糊不清,图像有明显的马赛克现象。分辨率过高,图像不仅占用的空间过大,而且影响图像的处理速度。那么分辨率多少合适呢?

分辨率=图像的加网网线数×缩放倍率×2

3.纸张吸收性的影响

由于纸张的吸收性,当油墨在压力作用下转移到纸张表面时,油墨在被纸张吸收时向四周扩散,产生网点扩大,使整个图像的色调变得比实际更暗一些。由于不同种类的纸张吸收性不同,因此产生网点扩大的效果也不同。纸张吸收性越强,网点扩大值越大,根据不同类型纸张的特性,我们常用的纸张中轻型胶版纸吸收性最大,铜版纸最小。由纸张性能因素所造成的网点扩大通常呈指数规律,设计师在设计底色时应该充分考虑网点扩大因素,设定合理的底色网点百分比。黑字下垫底网建议使用8%~20%的网点。胶版纸尽量减少大面积多色实地底纹的设计,最好不超过三色,因为胶版纸表面没有涂布会出现拔毛、掉粉现象导致墨色不匀。

4.纸张白度

纸张白度是纸张理化指标中的一项,白度不同,呈现出的彩色效果就不同。高白度的纸更能体现真实的亮丽的彩色效果,适合印刷彩色画册。以阅读文字为主时适合选用85°左右白度的纸。

5.纸张光泽度

纸张光泽度和纸张平整度成正比关系,不同种类纸张光泽度从低到高的顺序与纸张平整度一致,光泽度好的纸张更适合印刷彩色图书,使色彩更亮丽。光泽度低的纸张更适合印刷以阅读文字为主的图书,降低眼睛疲劳度。

6.正文纸张松厚度

纸张松厚度直接影响图书成品的厚度,相同克重,不同品牌、不同批次的纸张,松厚度不同。当封面书脊有“卡色位”图文时,在设计书脊时应充分考虑正文纸张的松厚度、纸张批次、纸张类型、纸张克重等因素,避免生产的成品质量不合格。重印时纸张发生变化,书脊厚度可能发生变化,可能需要修改书脊厚度。因此尽可能避免设计书脊“卡色位”。

7.纸张幅面尺寸与出血版面的设计

篇(2)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6)11C-0089-01

毕业综合实践是高职高专数字印刷技术专业教学过程中最后的一种总结性实践教学环节,通过系统的毕业实习,能够使高职高专数字印刷技术专业的学生全面掌握各种教学理论知识。

一、 毕业综合实践创新改革中需归纳其与专业核心课程的共同点

首先,高职高专毕业生综合实践的选题范围是结合学生的专业核心课程确定的,由于核心专业课程是高职高专数字印刷技术专业毕业生课程教学实践中具有重要性的课程体系,这种核心的课程体系是该专业学生展开毕业综合实践创新的重要理论基础。

其次,毕业综合实践对高职高专数字印刷技术专业核心特色理论课程体系建设起到了一种良好的补充作用,所以二者具有互补关系。在实践教学改革创新过程中,教学工作应该以学生毕业综合实践为目标,紧紧围绕社会岗位实际发展需求,为学生传授丰富的知识技能理论。所以,在教学实践环节,教师应该重视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为学生分配任务,让学生根据教师安排的选题进行设计。在毕业综合实践过程中,更应该突出数字印刷技术专业的课程特点和学生的专业技能优势。

二、毕业综合实践创新改革中需将其与专业核心课程的优势有机结合

首先,通过将专业核心课程与毕业生综合实践的优势进行有机结合,可以缩短高职高专数字印刷技术专业毕业生综合实践的时间。比如,学生专业核心课程的考试作品,经教师指导、学生多次进行修改,添加一些全新的元素,然后将教学成果转化为学生毕业综合实践中的展出作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自己的工作室引入社会实践项目,让学生通过工学交替模式提高实践创新能力。因此,通过二者之间的优势结合,使毕业综合实践成为学生考试作品的延续,也可以在后续的实践研究阶段更好地完善该项目,通过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从而不断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其次,高职高专数字印刷技术专业是需要不断进行实训的课程。因此,可以进行校企合作办学,从而建立校中厂和印刷设计工作室。本文以书籍装帧这一门核心课程为例,当毕业生综合实践的选题为设计并制作一本书籍时,实际上在课程理论的实践研究过程中,学生需要将专业核心课程 Coreldraw 基础、书籍装帧设计、数字印后加工实训这三大核心理论基础相结合。因此,在实践过程中,学生的选题一定要突出专业特点,以便在毕业综合实践创新过程中,能够对自己的专业作品进行修改以及完善。而对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阶段未完成的教学作品或者设计不完整的毕业作品,学生都可以通过毕业综合实践这一环节,在校中厂以及印刷设计工作室,对作品进行不断深化以及拓展。

除此之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结合我国高职高专数字印刷技术专业毕业生的综合实践特点以及专业教学理论知识,制定科学的教学成果评价标准体系,从而结合学生的综合反馈积极调整教学方案,以便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做到目标明确、评分透明化和专业化。如下表为教学成果综合评价标准:

毕业综合实践的评分标准细则(书籍装帧选题)

评分

项目 具体评分标准细则 分值

1 让学生选定毕业综合实践设计题目的范围,然后为学生下达毕业综合实践任务书,评估学生最终设计的毕业作品是否与初始选定题目的实际内容一致。 10分

2 学生在毕业综合实践中是否能够与自己的指导老师进行积极交流和沟通。 15分

3 考察学生毕业综合实践作品是否具有专业性以及完整性,设计作品的主要内容包括设计、装订与展示三个模块。 10分

4 评估学生毕业综合实践作品是否能够全面体现书的主体内容和思想内涵。 10分

5 评估学生毕业综合实践作品中的字体设计、颜色运用、构图等是否合理和得当。 20分

6 评估高职高专数字印刷技术专业学生毕业综合实践作品工艺部分是否具有创新点。 10分

7 评估学生毕业综合实践作品的设计延续性是否存在,以书籍装帧作品为例,学生在毕业综合实践中除了出书,是否设计了与书籍相关的书签、海报与其他的创意笔等。 10分

8 评估学生在毕业综合实践环节是否经过布展,全面展示自己书籍装帧的作品。 5分

9 评估学生是否已经提交了电子稿的毕业综合实践作品设计说明。 5分

10 评估学生是否已经提交毕业综合实践课程评定,包括自我评定和对课程、教学的评定。 5分

三、结束语

篇(3)

 

近年来,我国印刷工业以年增长率高于10%的速度发展,约占我国国民生产总值(GDP)2%。印刷业总的发展趋势是:数字化、网络化、多样化、快捷化。政府已经确立了印刷业今后的发展目标:第一步是力争在2010年把中国建设成为全球重要的印刷生产基地之一,第二步是到2020年,实现从印刷大国到印刷强国的转变,加入世界先进印刷国家的行列。

数码印刷作为一项科技含量颇重的新技术,其在中国刚刚结束了其概念普及推广期。因此,数码印刷技术的专业人才基本上处于空白。“十一五”时期,国家把发展职业教育摆在突出的位置教育教学论文,明确指出职业教育“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实现从计划培养向市场驱动的转变、从政府直接管理向宏观引导的转变、从传统的以升学为导向向以就业为导向的转变。现代制造业的迅速发展,需要大批素质优良的高技能人才。但是,国内目前的高职教育仍然不能满足需要。特别是在湖北中部个东部地区,新型工业化加速发展,现代制造业所需要的人才成为紧缺人才。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制定了“十一五”期间印刷技术人才培养的具体目标:“三个一百,两个一千”,人才目标全部指向了高技能人才。

目前国内开设数字印刷专业的高职院校只有3所,且其他院校大都以传统印刷技术为主,很少涉及到数字快印技术。在数字印刷人才的培养上,大都以基本理论和仿真训练为主,缺乏真实的职业环境培养和真实的操作锻炼,毕业后不能真正适应社会及行业的认可。 而 “双元制”的教学模式正好弥补了教学与实践脱节的现象。“双元制”,是指学生既在企业里接受职业技能和与之相关的专业知识培训,又在职业学校接受职业专业理论和普通文化知识教育。学校和企业分别是“双元制”职业教育中的“一元”中国学术期刊网。“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下职业院校主要负责学生的专业理论教育,企业负责学生的实践与技能操作。

一、高职数字印刷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1)围绕校内基地,建设以“双元制教学、‘2+1’订单式”的教学模式为特征的人才培养方式。

该模式即第一、二学年学生在校学习教育教学论文,学习内容的基础课和专业理论基础课为主,基础课由学校负责,专业理论基础课由企业负责,第三学年学生在企业学习专业技能,并安排顶岗实习。学习方式为:理论+实训+实习+顶岗。使师生在实训基地中接受企业化管理,在真实职业环境中学习实践,培养学生职业能力。

(2)重构“项目式、情境式”课程体系。

围绕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依据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开发的理论,以国家精品课程标准为依据,召开实践专家座谈会,分析典型工作任务,确定岗位能力、素质要求,结合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标准,校企合作,制定学习领域和教学内容,构建“项目式、情境式”课程体系。如下图1。

 

情境1

实践项目与流程

检查

教学目标与项目

篇(4)

 

“双元制”,是指学生既在企业里接受职业技能和与之相关的专业知识培训,又在职业学校接受职业专业理论和普通文化知识教育。学校和企业分别是“双元制”职业教育中的“一元”。“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下职业院校主要负责学生的专业理论教育,企业负责学生的实践与技能操作。

一、高职数字印刷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1)围绕校内基地,建设以“双元制教学、‘2+1’订单式”的教学模式为特征的人才培养方式。

该模式即第一、二学年学生在校学习,学习内容的基础课和专业理论基础课为主,基础课由学校负责教育教学论文,专业理论基础课由企业负责,第三学年学生在企业学习专业技能,并安排顶岗实习。学习方式为:理论+实训+实习+顶岗。使师生在实训基地中接受企业化管理,在真实职业环境中学习实践,培养学生职业能力。

(2)重构“项目式、情境式”课程体系

围绕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依据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开发的理论,以国家精品课程标准为依据,召开实践专家座谈会,分析典型工作任务,确定岗位能力、素质要求,结合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标准,校企合作,制定学习领域和教学内容,构建“项目式、情境式”课程体系。如下图1。

图1

(3)建设一支“双师结构”的教学团队

外引内培相结合教育教学论文,优化师资结构,提升师资队伍素质。通过全员培训,提高教学团队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教学设计和实施能力。通过进修和行业引进能把握专业、行业发展方向的专业带头人;通过到企业培训,培养一批专业骨干教师;与企业合作,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熟练掌握最新技术的行业一线技术人员来校教学,形成一支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

(4)完善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

按照“五个共建”的办学模式,即共建专业、共建教学计划、共建课程体系、共建师资队伍、共建实习实训基地。校企共建,使校内实训基地具有教学、生产、科研、培训、技能鉴定等多项功能。

二、高职数字印刷专业人才能力结构分析

《2006年大学生求职与就业状况的调查报告》显示,企业对大学生基本能力要求依次为:环境适应能力占65.9%,人际交往能力占56.8%,自我表达能力占4.5%,专业能力占47.7%,外语能力占47.7%。这说明现在企业对于大学生的素质要求越来越全面和细致了,人才的需求向符合化发展教育教学论文,这对我们人才培养的方案提出更高的要求。

按照数字印刷专业目标,分析典型工作任务,确定学习领域,并依照职业岗位(群)能力要求,以技术应用能力和基本素质培养为主线,建立专业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素质结构如图2。

图2 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素质结构

三、高职数字印刷专业理论教学体系建设

(1)课程体系的解构与重构

结合高职高专教育的特点,围绕以“项目化教学”的人才培养方案,打破传统的按学科体系编排的教材作例,在分析典型工作任务的基础上,确定核心学习领域,按工作任务展开,以情境为导向组织教学。主要专业课程体系见表1。

(2)精品课程建设

完善院级精品课程《企业形象设计》资源库;按工作过程导向,把《企业形象设计》建设成省级精品课程。把《数字印后工艺与实训》建设成院级精品课程。

(3)教材建设

吸收企业技术骨干参与教材建设,编印三本教材:《企业形象设计》(高职高专实训教材)、《数字印前工艺与实训》(工作任务导向教材)、《数字印后工艺与实训》(工作任务导向教材)。

表1 核心课程体系

 

项目

工作任务

职业能力

专业课程体系

项目一:

广告设计

广告的设计

1.熟悉广告的分类及创意思维

2.掌握广告设计创意方法

数字印刷印前处理技术

 

 

数字印刷产品的加工与机器的操作

 

 

数字印刷印后加工技术

广告的制作

1.熟悉广告设计创意的草图表现技法

2.掌握广告设计创意的电脑制作技法

印前文件的整理

1.熟悉计算机基本操作

2.电脑软件的操作

数码印刷与互联网的应用

1.熟悉互联网网上资料的接收

2.掌握互联网网上资料的处理方法

 

 

项目二: 包装设计

 

 

包装的设计

1.掌握外包装设计基础知识

2.掌握包装设计创意的电脑设计

包装的制作

1.熟悉各种包装纸张类型和特殊材料的运用

2.掌握包装制作的基本结构图

数码印刷机操作

1.熟悉产品性能教育教学论文,掌握工艺流程2.能独自操作印刷机

印刷设备操作与维护

1.印刷设备维护各种技术2.掌握印刷设备各种操作

项目三:VI策划与企业形象设计

VI策划

1.熟悉VI策划的工作流程2.掌握VI策划的文案写作

企业形象的设计

1.熟悉整个设计流程2.掌握企业形象的设计电脑制作

印前拼版

1.掌握数码印刷的印前拼版技术

项目四:书籍装帧设计

 

 

书籍装帧的设计

1.熟悉书籍装帧的设计整体设计流程

2.掌握其电脑设计的操作

书籍装帧的制作

篇(5)

二、书籍设计教学模式探讨

1、书籍设计课程的系统化研究

(1)明确书籍设计课程的性质书籍设计在平面设计专业教学中是属于前置性系统课程,有一定的独立性。首先,书籍设计作为平面设计专业的前置性位置,具有基础课的性质。相比其它设计课(如广告设计、包装设计、CI设计等),书籍设计大量涉及设计编排、印刷的技术与工艺等方面的内容,也适度触及图形表达(其流行词为图形语言)方面的内容。从训练的角度说,书籍设计课具有总结那些强调动手和技术的基本能力的作用,可以综合地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对技术的掌握程度。其次,书籍设计作为一门系统课程,涉及到书籍设计概论、书籍装帧、字体与编排、印刷工艺和书籍成型技术与工艺等多个教学项目。我们将以理论为统领,强调实训、实验和实习等实践性教学在书籍设计课程中的重要性。其三,书籍设计作为一门系统性的课程,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和综合性。业内人士常常将书籍设计与广告设计、包装设计、CI设计等并列,也是许多院校对此课程的基本认识。然而,这样的认识忽略了这一课程具有的较强衔接专业基础的功能。(2)书籍设计课程在整体教学时段的位置安排在平面设计专业中,书籍设计课程的教学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相比标志设计等课程来说,书籍设计课程作为专业基础课的总结性课程具有涉及面广,综合性强的特点,能够较全面地检验学生在专业基础阶段的成绩。同时由于这一课程大量涉及版面以及印刷工艺、材料的综合使用等,为广告设计、包装设计等课程提供技术能力的支持。因此,在课程时段上需要有合理科学的安排。(3)书籍设计课程内容系统的梳理与构建鉴于此课程的性质与位置的特殊性,我们对此课程系统需要进行梳理和结构性调整,并针对由此暴露出来的课程内容重建以及教学方式改变与改进等问题,展开教学研究和教学实验。这一课程具有复合性、实用性的特征。具体而言,这一课程是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以理论为基础,实践为主体的复合性课程。

2、书籍设计知识的系统性、连贯性、具体性教学

应用型设计人才培养的特征,是在知识传授方面既强调知识的连贯性,更突出和强化知识的具体性。按照人们对应用型设计人才的一般理解,理论的传授是以够用为宜。事实上,够用只是程度的要求,而非系统的要求。强调连贯性就是强调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而具体性就是讲授的知识都是实实在在的,能够结合实际使用的,或对实际运用有直接帮助的,而非玄乎空洞的理论。

3、工艺与技术的实用性、操作性教学

这一课程涉及的工艺和技术的范围广,且形式多样。如图形设计、印刷技术、绘画艺术、摄影艺术、造纸技术、书籍制作的技术与工艺等。但是概括起来可以归纳为两大类:印刷技术与工艺(含计算机图形技术)、书籍成型技术与工艺。这些技术与工艺都有相当程度的理论与实践的技术系统。因此,加强技术知识的实用性和工艺的实际操作能力将是该课程非常重要并具特色的一环。

篇(6)

一、市场调查及社会背景

谈到印刷术不得不提到文字,它是印刷术的载体。汉字是世界上唯一―种使用了数千年,而且至今仍在使用的表意文字,它是中华文明最大的一个符号系统,同时也是中国人思维智慧的根基。《活艺》多媒体作品存在有其自身的市场背景和存在意义。随着时间的流逝,当代青少年对于中国古代科技知识极度缺失,需要使用青少年更容易接受的方式传达知识;新科技急速发展的今天,新媒体技术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发展起来,多媒体展示方式从多媒体课件,到多媒体互动展厅、多媒体博物馆等,再到现如今在移动设备终端领域的占领等更多方式,无―不体现出多媒体展示方式市场一片良好前景。特别是移动终端的流行,例如手机、平板电脑等终端为知识传播提供载体,Android系统和ios系统为知识提供平台,多媒体作品的未来市场是不容忽视的;近年来,中国经济迅速的增长保证了大众生活水平的提高,青少年有足够的经济能力来支撑移动终端软件的下载;当代青少年也是数字产品消费的最大市场之一,恰到好处的适应了数字媒体产品的消费;各个博物馆也是不容忽视的市场,随着各地数字博物馆的建立,对于多媒体作品的需要更加迫切。

多媒体作品的最大优点在于其交互性和娱乐性,受众可以轻松的借助移动终端就可以学到印刷知识。通过自由点击go来g0去,根据自己的喜好学习知识,有更大的自由空间。古代印刷科技在当代已经没有实用价值,所以古代印刷到底是什么样的形式,我们已经不能在现实当中把握和体验,多媒体作品《活艺》恰恰有虚拟现实的优势,借助三维和二维的表现形式再现古代的印刷场景,直观地将古代印刷技术知识传递给受众。受众甚至可以观看相关的动画、视频以及通过小游戏来增加深刻的记忆,形成学习高效率与娱乐性并存,自由交互与逻辑思维相互交织的学习模式。

二、传统的活字印刷术工艺

中国古代的书籍文字主要是通过雕版印刷的方式传播的。以块雕版的制成主要经过选版、誊写和雕版这三步完成。而活字印刷术诞生于北宋时期,活字印刷术尤其是活字字模做工材料基本上为木质,虽然相对于先前的雕版印刷术而言无论在印刷成本还是印刷效率上都有所提高,但鉴于材料的局限性,书籍的大规模生产与传播仍然很难实现。在毕升活字印刷思想的基础上更具开创性的发展是由15世纪德国的一位名为古登堡的工匠完成的。他发明了金属活字印刷术,进而开启了文化的大众传播时代。

三、相比传统媒介的优势

寻访中国印刷博物馆开启了古代印刷文化的宝藏,在博物馆内了解到很多古人留下来的奇珍异宝,对古代印刷技术的演变历程有了一定的梳理。展区以翔实的图文展版和一排排铜、木仿泥活字;一幅幅中国年画,静静地躺在玻璃展柜中,诉说着中国古代印刷术的辉煌成就展示了我国古代印刷术的历史成就,抒写着古代印刷文明的优美长卷。但是观看过程中,看到的仅仅是一些琳琅满目的现实模型,无法从中了解到先人是如何制作活字并印刷文字的,多媒体作品的虚拟现实完全再现古代印刷场景,使观众一目了然。如果将此多媒体作品放在印刷博物馆中可以大大缩短观众的游览时间,短时间内就可以了解到印刷的相关内容。再结合博物馆中的现实模型和印刷工作道具,观众根据所学亲身体验制作活字并印刷文字,大大提高了观众的学习效率。相对于仅仅几个模型摆在博物馆而言,在博物馆放置多媒体作品《活艺》的效果是不言而喻的。

相比较传统的视频传播文化的方式而言,多媒体交互性强、引导性强,融入了人的情感和兴趣,比单一的视频更多的灵活味性。作为多媒体展示的一个重要部分,移动终端上的多媒体交互设计迅速博得了用户群体的喜爱。随着移动终端技术的成熟,信息传播的多媒体化,随时随地方便快捷地带给你不单单是视觉的和听觉的享受,而且是对你综合感官的立体“按摩”。上班族们主要通过电视获得知识,学生大都怀抱书本苦心“修行”。这俩种形式都是单方向的获取知识,受众没有自由选择想看哪方面的知识。电视播放到那里我们就看到哪里,播放过去的内容再想回看不被允许。书本的枯燥更不言而喻,无论是知识如何系统,学生不爱学习也仅仅是―堆废纸。多媒体作品《活艺》在传达印刷知识时便将这些问题迎刃而解。作品的交互自由完全解决了电视不能反复观看的问题。其娱乐性解决了书本的枯燥无味,我们不仅对知识传播负责,也要对我们的受众负责。

四、作品的界面设计

通过在整理分析金属活字印刷术的发展历程及相关资料后,就开始投入多媒体作品的制作了。在多媒体作品《活艺》电片头我们想体现出文字的演变形成的多彩变化过程。同时采用展开古卷页内各个文字的偏旁部首逐步的从书页上脱落并飞舞漂浮到空中,给人活力动感充满惊奇的感觉,带领观者视觉上和听觉上有震撼的感觉,随之画面中并拼贴出“活艺”的主题字,引出与印刷文字工艺主题相关的信息界面,简洁清楚明了淡然的灰白色让你有进―步想去探究的兴趣,并逐渐的进入初始界面。如图1、2

在初始界面中屏幕下方出现上下左右键,用户在点击的同时也可以选择键盘进行查看和选择,这一交互行为,在美观统一画面的同时,增加用户使用和操作的灵活性和方便性。如图3、4

《活艺》主要讲述铜字印刷中铜活字的发明和使用方法,是线性结构,一级一级的进行查看,主要分为三大板块,铸造-排版-印刷。在介绍铜活字之前,也大概的介绍了在其之前的泥活字,木活字,锡活字,画面到了铜活字,如图5,点击下健按钮,进入铜活字的详细介绍。进入铸造版面如图6,画面中部通过一个循环的流动卷轴展示了铸造的步骤,分为两大方面,篆刻工艺和铸造工艺。每点击图片进行放大与缩小的查看如图7,查看图片的同时,并配有相应的音频解说,这样的交互简洁轻松灵活易懂。

如图8进入排版界面,排版界面主要分为,贮字,排字,固版。贮字页面如图8,通过点击右边的小字找到相应的柜子贮字,配有相应的解说,让用户通过简单的操作了解过程。进入排字页面,如图9在书上闪烁文字,吸引用户点击,点击后配有音频讲解,如图10排字进行过程展示。进入固版页面,固版主要分为木楔法,垫板法,穿线法,顶木法。进入下级界面,印刷版面,如图12。印刷版面分为刷印技术,装订技术。

点击刷印技术,分为视频展示和模拟体验。如图13配有视频讲解。图14,配有相应的模拟体验。通过提示来进一步了解印刷的过程。更加形象的让用户了解古代印刷的―种模式。返回到印刷版面,进入装订的页面。如图15,介绍八种不同的装订法。用户通过左右翻页进行查看了解。最后是退出版面,如图16,用以印刷,刻章的表现手法,与整个界面的重灰色底图形成呼直,展现出古代印刷文化的古老和古朴气息特色。

篇(7)

基金项目:本文为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高职印刷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研究与实践”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13258

一、高职印刷包装专业教师队伍现状

高职院校印刷包装类专业人才培养定位是:为印刷包装行业培养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同时能承担企业行业人员的继续教育培训和职业培训认证。这就务必要求承担人才培养重任的教师必须具备深厚的理论知识基础,扎实的实践操作技能。但就目前开来,高职院校印刷包装类师资力量,主要由以下3类教师组成:

(一)印刷包装类相关专业应届毕业生

为充实印刷包装类专业师资教学力量,各高职院校都引进了一批印刷包装类专业及相关专业毕业的本科生、研究生。他们的优点是学历高,拥有系统的专业知识,特别是在最新的印刷包装技术方面优势明显。缺点是从学校到学校,缺乏企业的实践经验,更缺乏教学经验的积累。而高职印刷包装类教育强调的是培养动手能力强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在教学中应更注重教学内容的实践性,因此,刚出校门的本科生、研究生需经过一段时间的再企业实践锻炼和学习,才能更好地胜任教学工作。

(二)聘请或引进有企业工作经验的印刷相关专业技术人员

从企业外聘或直接引进有一线工作经验的印刷包装类相关人员扩大教师队伍,也是近年来高职院校充实“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法宝,这类人才的优点是长期在企业工作,熟悉本行业、本地区一线人才需求情况,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操作技能,能结合自身工作实践和科研成果给学生讲授本专业实用性知识和操作技能。但他们的缺点是学历低、对新的前沿科学技术知识接受慢,在授课过程中,不注重对学生理论知识及学生再学习能力的培养。

(三)计算机类教师或艺术设计类教师转型

由于印刷包装类很多课程都直接与计算机或者艺术设计类有很大的联系,因此,很多的计算机类教师或艺术设计类教师开始转型去做包装。他们的优点是能综合其学科专业知识系统地、深入地讲授专业内容,同时能将印刷包装行业综合叉体现出来,缺点是缺乏印刷专业整体知识结构积累,不能将计算机或艺术设计与印刷行业应用很好地接轨,缺乏行业敏锐度。

二、印刷包装类专业教师队伍建设的途径

(一)指定专业带头人,制定师资队伍建设3年规划

根据印刷包装类专业人才培养的综合分析和预测,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结合市场需求和专业今后的发展方向,由教师推荐和自荐、教研室指定专业带头人,在教研室的指导和督促下,由专业负责人牵头,制定本专业的师资队伍建设3年规划:在一届学生的教学周期内,统一讨论制定本专业长期发展战略规划;根据每个教师的专业特点、技术特长、知识结构、学历结构和年龄结构确定发展和研究方向;根据每个专业教师教学科研工作的实际情况分期组织培养,培养方式有课程进修、学历提高、短期培训、校企合作、挂职锻炼等。同时要求每个专业教师拟定各自的3年发展规划,重点提高自己的综合教学能力、科学研究能力、综合实践能力及综合管理能力。

(二)鼓励教师积极参与课程建设与实训室建设

高职院校应出台相应的政策,激励印刷包装类专业教师积极参与课程建设,每个专业教师根据自己的专业基础和业务特长,在一个教学周期内,着重进行2一3门专业课程的教学研究,并对该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体系、课程设计等有完整的认识,同时精通印前、印刷、印后专业实践技能其中的l项或2项,做到在整个印刷包装类专业教学中“专而精”,而不是“大而全”,以此促进专业教师理论知识体系结构的完善;同时高职院校应加大力度进行实训室建设,鼓励教师参与实训室建设,实行承包责任制,从实训室建设方案投标到最终实训室安装调配测试,实行包干到个人,管理到个人,以此促进专业教师实践动手能力的增强。

(三)核心课程理论实践课教师同时授课,双方互相学习促进

印刷包装类专业核心课程的理论课和实践课,可分开由不同的教师授课,其中理论课,可由学历较高、理论研究能力较强的本科生、研究生承担,而实践课的教学过程,则由有企业工作经历的技术人员主导。在理论课的传授过程中,实践课教师必须全程参与,一来方便对学生的课堂知识内容有所了解,好安排实践课内容,二来促进自身理论知识水平的提高;而在实践课进行过程中,理论课教师也应充当“学生”,跟着老师一起练,一起学,达到实践能力的增强。

(四)深入印刷包装类企业挂职,提高教师职业技能

对于印刷包装类专业教师而言,要培养出适应社会、市场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除了自身有系统的理论知识外,扎实的专业技能是必不可少的,而提高专业技能的最有效的途径就是深入到印刷包装行业和企业中。鼓励教师从学校走进企业、从理论深入到实践,真正实现教学目标的实质性改变。教师定期到印刷包装企业的生产和管理一线,通过实践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在教师个人能力向“双师型”转化的同时,还能把专业教学与现代企业生产管理、工艺流程紧密地联系起来,将现代生产技术融入到课堂教学中,使课堂教学内容更加丰富、更加贴近实际。另一方面,也加强了校企合作,为“教学实训基地”的建设搭建了良好的平台,实现了人才和市场的对接。

(五)寻求高职对口示范院校师资建设帮助

近年来,国家通过建立高职示范校,拨专项资金支持其建设,使高职教育得到了蓬勃发展,其中高职示范校都有一项任务,就是体现示范的作用,要实现对口支援。对于师资力量教薄弱的普通高职院校而言,在人才培养模式、师资建设、课程建设等方面还完全处于摸索阶段,因此,可以寻求示范校的对口支援,直接将专职教师送入对口示范校进行学习,通过学习,可使专业教师本身的理论教学水平综合得到提高,同时可以在高职人才培养模式、专业建设和工学结合课程开发等方面进行借鉴,再结合本地区对印刷人才的需求现状进行改革,最终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人才教育模式。

面对印刷包装高等教育的蓬勃发展,以及社会对印刷包装类专业人才要求的日益提高,高职院校必须把本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当做一项长期、艰巨而紧迫的任务来抓。我们需要坚持不懈地努力,积极勇敢地探索,尽快把印刷包装类专业教师素质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使我们的教育教学能真正地全面适应社会对印刷包装类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 印刷;印刷质量;质量管理

Key words: printing;printing quality;quality control

中图分类号:F25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21-0160-02

人均寿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人均印刷用纸消耗量是衡量国家发达程度的三大要素,21世纪的印刷业是最具发展潜力的产业,已发展成资本密集型的实用高新技术产业,与新科学新技术结合紧密,它紧随世界信息技术、光机电一体化尖端技术的进步而发展,是国家的支柱产业之一。

就印刷企业个体而言,先进的设备使生产高度自动化和国际化,先进的技术使众多跨行业合作成为现实,科技含量之高、生产规模之大,但如何才能尽快赶上国内外同行中的先进企业,如何尽快提高印刷品质量并在竞争中获胜,就成为西北地区印刷企业所面临的重大战略性问题。

印刷品质量由印刷品接近原稿的程度、印张与样品的接近程度、同批印刷品的合格率和同批印刷品之间的一致程度决定。

而在现代印刷业生产管理中,越来越注重过程质量的控制,这个“质量”并不单指印刷品的质量,更强调印刷服务的质量,即广义的“全面质量”。

印刷业是以来料加工为主的生产企业,其质量受客观因素制约较多,首要问题是选择合格的供应商。

在最经济的基础上,选择具有一定生产规模的厂家,供应稳定可靠的原材料,兼顾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从供货源头上进行有效控制,以保障印刷质量的稳定。

其次要避免盲目进货带来的质量隐患,切实把好印刷质量源头关。

针对具体印刷任务,选择合适的油墨、版材、印刷用纸,加强印刷中的质量跟踪,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再者是要制定严密的工艺流程,根据印件特点合理选择印刷设备机型,认真校对菲林与印版,把好拼组版工艺关,科学安排印刷色序,防止质量问题的发生。

不管是原材料选购、印刷工序制定,还是设备操作执行,都离不了印刷企业员工,所以对他们进行系统培训至关重要,不但要提高员工的基本素质,还要提高印刷操作能力和工艺技术水平,这才是获得高质量印刷品的关键。

求得快速发展的关键,是为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和提高,建立健全印刷质量监控体系,完善质量管理与控制体系。印刷企业通过制定标准的文件化质量管理体系,明确规定“做什么、谁来做、在哪做、为什么做、怎么做”,使企业管理由“人治”向“法治”转变。以全员质量教育培训为手段,切实提高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增强员工的质量意识,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

合理配置资源,明确员工职责,“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管,工作有依据、结果有考核”,从而提高效率,减少成本浪费,实现效益最大化。

企业通过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提倡标准化生产,严格按规范进行,把质量管理与企业文化建设有机结合,将“质量”概念深深植入人心,让员工自觉遵守规则,视自己的未来与企业的明天为一体,以保证印刷质量的稳定和优势为全体员工的工作准则。

每个印刷企业都会制定严格、明确的质量方针、标准等管理条款,并作为日常工作的准则落实到质检部门,并授予质量管理一票否决权。

作为一名优秀的质检员应该遵守以下规则:

(1)避免管理制度形同虚设。

印刷企业常面临这样的情况:生产任务突然增多、急件来了、加班赶工期,尤其是印制大批量的书刊产品时,质量监控经常会被人为地放松;在产品质量与经济效益发生矛盾冲突时,往往会优先考虑眼前效益;在企业领导的某种暗示或干涉下继续印刷或出厂,无视质检部门的存在。久而久之,质检员便学会对各级领导察言观色,质量标准慢慢也变成双重或多重的人为标准,对企业的发展有百害无一益。

(2)不可用错误的保姆型质量管理模式。

在中小印刷企业中,员工们的素质普遍不如规范的大企业,各项规章制度也有所欠缺,因此员工们容易形成一种误解,认为印刷质量的好坏靠技术人员、检查人员、质检员去监管,与我们基层人员无关,只要委派专门的质检员死盯各个工序和机台班组,遇到质量问题便可解决,就能印出优质的印刷品来。

印刷是一个系统工程,印前、印刷、印后加工的主要工序加起来起码有30多道,忙起来要三班倒连轴转,若采用专人盯梢方式,要配多少个质检员?这是不现实的做法。而这种错误的保姆式管理还会滋长机台人员的依赖性、懒惰性、不求上进、不动脑筋、不积累常见印刷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甚至成为推卸责任时堂而皇之的借口。

一旦沉浸在这样的氛围中,企业就只能坐吃山空,万一哪天质检员有事不能及时到场处理问题,就得工序停工、企业停产,岂不可悲。

所以一定要让全员意识到:印刷质量是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生产出来的,而不是靠质检员逐项逐个把关监控得来的。

(3)质检员的工作并非是到处走走逛逛。

许多基层操作人员及一般的管理人员片面地认为质检员的工作很轻松,是个闲职。质检员的日常工作就是瞪大眼睛,手拿测量工具,在各个生产部门这走走、那逛逛,晃晃悠悠过日子。

的确,质检员的工作是靠眼睛,但这眼睛里却蕴含了许多质检岗位必备的智慧和技能。

首先,要有较高的专业知识、技术素养,才能胜任日常各种印制品的质量检验、签样;

其次,熟悉印刷工艺流程、行业法规,了解各工序操作程序,明晰常见质量事故的主要原因并能提出纠正、整改措施;

再者,处理突发质量事故冷静、果断,敢于负责并承担责任,判定质量事故时不拖泥带水,能令人信服;

最后也是重要的一个方面,要善于搞好人的关系,与操作人员、管理人员打交道,在工作上既要讲原则,又要注意方式方法,使别人感到质检员是来帮忙解决问题的,是雪中送炭,而不是整日找茬的黑脸判官。

只有具备了这些能力,质检员在督促、检查一线人员的印制品质量时才能轻松应对,碰上疑难杂症也能及时与同事、领导沟通,妥善处理质量问题。

(4)质检工作要抓重点抓源头。

只有抓重点、抓源头才能对质量进行有效控制,这也是过程控制的要求。

质量监控主要从两个方面着手:

一是各工序的数据化、规范化;

二是工艺设计和工作流程的监控管理。

前者是实行操作规范,重点看数据、看报表,不能光听汇报,要眼见为实。

后者是根据各工序的数据,监控工作流程和各工序的操作要求是否有偏移,及时纠正与预防。

这就要求质检员经常有目的地到生产部门走走逛逛,善于总结经验教训,对常出问题的工序加大检查力度,做好故障分析与排除预案,减少质量事故的频频发生,及时将质量缺陷控制并消除在萌芽状态。

(5)质检员的修养——忍。

质检员是企业的普通一员,然而其岗位又较特殊。其工作职责决定了质检员在工作中肯定要管事、管人,为企业的发展、为自己的前途,质检员不可能个个都能处理好,人人都能安抚好,难免会得罪很多人。

所以企业要为质检员树立威信,首先要靠企业领导和各方面的呵护,还要靠质检员努力提高自身素养和工作业绩去创建,质检员的内在素质是树立威信的关键。

在出现质量问题时,有些领导可能不了解实情,会不分青红皂白地指责质检员不尽责,让质检部门背上替罪羊的包袱,在这个时候,忍是冷静之举,积极想方设法纠正并有防范措施才是质检员的威信所在。

常言道:客户就是上帝。印刷产品和服务质量的好坏最终要以客户的满意程度为标准,印刷接单与用户形成最直接的客户关系,接单与印前制作形成二级客户关系,印刷业客户不仅指消费者,还指下一道工序是上一道的客户,因此,要树立以客户为中心,为客户服务的思想。

印前制作与制版形成三级客户关系,制版与印刷形成四级客户关系,印刷与印后加工形成五级客户关系,印后加工将最终的印刷产品呈现给部门经理,由他代表企业与客户收验货,客户再将印刷品出售给消费者。

只有满足客户要求,能与客户获得双赢的企业,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只有员工懂得客户重要性,才会有意识的去满足客户需要,自觉自主地把好质量关,拥有开发新市场、寻求新机遇的条件,为员工进一步发展提供广阔的前景。

参考文献:

[1]李小东主编.胶印质量控制技术[M].印刷工业出版社,2006.3.

[2]刘世昌.印刷品质量检测与控制[M].印刷工业出版社,2004.2.

[3]刘克谦.印刷业发展对纸张性能的要求[J].西南造纸,2002(3).

[4]刘红莉,王晓芳,刘冲.纸张印刷特性介绍与分析[J],印刷质量与标准化,2008(5).

[5]黄传常,冯燕云.会计信息化及其对企业会计的影响分析[J].经济师,2007(09).

篇(9)

(2)注重社会效益。所有工作都需要注重效益,包装艺术设计教育也对社会效益非常重视,这也是时展的要求。包装艺术设计重视社会效益,是指怎样对包装设计高素质人才进行培养,设计出具有时代特点的高素质产品。需要在教育管理、人才以及市场方面产生效益,将人才市场作为重要方向,把社会需求作为重要目标,以创新的方法技术作为措施,找准改革重点,积极完善培养方法,建立培养复合型人才的理念。只有如此,最终才能培养出具备一定素质要求的复合型人才,才能促使包装艺术教育获得丰厚的社会效益。

(3)组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活动。包装艺术设计教育与实践之间的关系是互动的。包装艺术设计的主体是产品的包装,是一种对人类精神与物质需求积极满足的艺术综合创作。如此一来,包装艺术设计行业实践工作的中心便是为了达到商业目标而产生的具有艺术创造性的劳动,终极目的就是获得经济利润。包装艺术设计教育是将授业解惑作为基础,积极培养与市场要求相吻合的包装艺术设计高素质人才的艺术劳动,终极目的就是获得社会效益。经过培养的人才主要工作是包装艺术设计,假如能够获得良好的经济利益,那么就是成功的包装艺术设计,有效提高了社会效益,同时也就表示我们获得了成功的教育。联系实际情况分析,包装艺术教育的出发点必须是市场需求,联系设计服务要求对教学活动进行安排。第一,设置课程应当将艺术作为重要基础,只有拥有扎实的艺术基础,才能获得良好的风格创意。第二,设置课程需要利用创新技术。例如,电脑设计。学生获得市场的认可与学校重视电脑设计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诚然不能仅仅是学习电脑设计,进而忽视其他课程。还要设置一些音乐、文学等课程,这样不但可以很好地对学生情操进行培养,启发设计思维,也有利于创意设计。第三,要联系实践。积极参加一些实践活动不仅能够得到一定的物质奖励,更加关键的是可以获得书本上没有的重要知识。设计原本就是一门具有极强实践性的学科,例如设计需要紧密结合印刷技术,在设计过程中必须对印刷工艺进行考虑,思考设计作品是否能够利用目前的印刷工艺制作成成品。这些知识的积累必须利用实践活动。当然,应当合理安排实践时间,必须将学习作为主要内容,实践作为辅助内容,特别是年级较低的学生,不能较早进行设计服务,而是要巩固基础,丰富知识面,为更好的实施设计服务奠定扎实的专业基础。

(4)重视教学策略。包装艺术设计教育应当对学生的智力进行更加深入的开发,积极寻找有效的方法对学生的才智进行启迪,积极培养创造思维。只有开发了智力,才能够产生更多的设计构想。智力开发的重要方式就是利用生动的教学方式,重视教学策略,最大程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篇(10)

2包装艺术设计教育的发展建议

(1)与时展相符。通过以上分析可知,包装艺术设计必定与时展要求相符。如何才能促使包装艺术设计与时展要求相符呢?迫切需要在包装艺术设计方面的高素质人才。而这些人才的重要来源便是包装艺术设计教育。所以包装艺术设计教育与时代的发展必须同步。高科技的发展首先成为时展的重要体现。很明显,包装艺术设计学科在知识经济时代中逐渐提升了技术含量,普遍开始将电脑作为辅助设计。也就是说,在艺术与技术世界不断进行磨合的边缘位置出现了包装艺术设计学科。在包装艺术设计教育课程中逐渐出现了一些高含量的技术知识,一些创新的设计方法以及相关的艺术设计知识。时代每天都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着重凸显了两个字创新。包装艺术设计教育需要着重凸显创新特点,在培养包装艺术设计人才过程中构建一个创新模式。把创新理念贯穿于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设计教学手段中。通过这种方式才能培养出兼具创新理念与发明创造能力的包装设计艺术人才,才能在世界包装艺术设计中使中国具有巨大的竞争能力。

(2)注重社会效益。所有工作都需要注重效益,包装艺术设计教育也对社会效益非常重视,这也是时展的要求。包装艺术设计重视社会效益,是指怎样对包装设计高素质人才进行培养,设计出具有时代特点的高素质产品。需要在教育管理、人才以及市场方面产生效益,将人才市场作为重要方向,把社会需求作为重要目标,以创新的方法技术作为措施,找准改革重点,积极完善培养方法,建立培养复合型人才的理念。只有如此,最终才能培养出具备一定素质要求的复合型人才,才能促使包装艺术教育获得丰厚的社会效益。

(3)组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活动。包装艺术设计教育与实践之间的关系是互动的。包装艺术设计的主体是产品的包装,是一种对人类精神与物质需求积极满足的艺术综合创作。如此一来,包装艺术设计行业实践工作的中心便是为了达到商业目标而产生的具有艺术创造性的劳动,终极目的就是获得经济利润。包装艺术设计教育是将授业解惑作为基础,积极培养与市场要求相吻合的包装艺术设计高素质人才的艺术劳动,终极目的就是获得社会效益。经过培养的人才主要工作是包装艺术设计,假如能够获得良好的经济利益,那么就是成功的包装艺术设计,有效提高了社会效益,同时也就表示我们获得了成功的教育。联系实际情况分析,包装艺术教育的出发点必须是市场需求,联系设计服务要求对教学活动进行安排。第一,设置课程应当将艺术作为重要基础,只有拥有扎实的艺术基础,才能获得良好的风格创意。第二,设置课程需要利用创新技术。例如,电脑设计。学生获得市场的认可与学校重视电脑设计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诚然不能仅仅是学习电脑设计,进而忽视其他课程。还要设置一些音乐、文学等课程,这样不但可以很好地对学生情操进行培养,启发设计思维,也有利于创意设计。第三,要联系实践。积极参加一些实践活动不仅能够得到一定的物质奖励,更加关键的是可以获得书本上没有的重要知识。设计原本就是一门具有极强实践性的学科,例如设计需要紧密结合印刷技术,在设计过程中必须对印刷工艺进行考虑,思考设计作品是否能够利用目前的印刷工艺制作成成品。这些知识的积累必须利用实践活动。当然,应当合理安排实践时间,必须将学习作为主要内容,实践作为辅助内容,特别是年级较低的学生,不能较早进行设计服务,而是要巩固基础,丰富知识面,为更好的实施设计服务奠定扎实的专业基础。

(4)重视教学策略。包装艺术设计教育应当对学生的智力进行更加深入的开发,积极寻找有效的方法对学生的才智进行启迪,积极培养创造思维。只有开发了智力,才能够产生更多的设计构想。智力开发的重要方式就是利用生动的教学方式,重视教学策略,最大程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篇(11)

只有努力提高产品质量,才能满足社会不断发展和市场竞争的要求,增强企业的生存能力。所以,不论在什么样的环境下,加强质量管理,理所当然成为企业管理的永恒主题。那么,怎样从根本上提高产品的质量呢?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加强质量源头控制,杜绝各种质量问题的发生

一、 必须建立健全企业管理制度,为强化质量管理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常言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企业既有劳动密集型生产特性,又有技术密集型工艺特性,管理显得尤为重要。这就需要用制度、用标准去组织、规范、指导和指挥生产。从开始生产到生产结束加工工序进行全过程的质量检查和控制,哪道工序出了质量问题,追究哪道工序当事者的经济责任,形成质量自检、自控的高度责任感和自觉性。另外,对质量创优者要给予一定的经济奖励,把质量与个人经济效益挂钩,这样从制度上恩威并施,使企业质量管理朝着良性循环的轨道运行。所以,对企业来说,建立质量签样制度、抽检制度、互检制度、各工序操作规程和奖惩制度,无疑是质量源头控制的较好管理措施。

二、加强对职工的技术培训,提高职工的技术素质。

对职工进行技术培训是提高产品质量的重要措施,通过对职工进行系统的技术培训,使职工提高印刷技术素质,提高操作技术和工艺技术水平,这是提高产品质量的重要保证。职工的技术培训,内容应该包括岗位应知应会,生产工艺技术和实践操作技术知识;生产安全、质量控制和产品标准等,通过培训使职工的生产技术水平得到较大的提高,为降低生产消耗,提高产品质量打下扎实的基础。职工的技术素质提高了,才能按质量标准和生产工艺规程进行有秩序的生产,才能有效地减少或避免各种质量问题的发生。

三、选择合格的供应商,控制好原材料的的采购环节。

原材料的采购控制就是要在最经济的基础上,使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都得到较好兼顾,这就要求企业必须选择具有一定生产规模的厂家,因为规模大的生产厂,其生产能力、工艺技术、产品质量和生产成本控制等方面相对做得比较好,产品质量也比较稳定,选择这样的供应商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生产成本。选择质量稳定可靠的供应商,必须通过对供应商的资质进行认真的评审,以保证原材料的供应质量的稳定。对供应商进行评审,也是企业管理先进性的表现之一。对供应商进行评审,主要是根据其原材料在本企业生产中的试用和实际使用效果,如材料使用的经济性、适应性和质量的稳定性等方面进行评估。对原材料质量常常出现波动,影响企业正常生产和质量的供应商,要考虑予以淘汰使用,这样从质量源头上进行有效的控制,以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

四、把好原材料质量控制关,防止质量问题的发生。

原材料是产品质量控制的基础环节,只有把好原材料质量关,产品质量才有可靠的保证。要科学合理使用和管理好产品原材料,防止质量问题的发生。

1.要根据产品特点,选择合适的材料进行生产,避免因为使用上的盲目性而引发产品质量问题的发生。

2.要加强对产品的质量控制,由于产品品牌不同其质量和使用效果也将明显差异。

3.要加强对产品的质量控制,科学合理掌握好库存时间和存放条件,一般情况来说。生产出来的产品时间过久,如超过二年则容易发生变色、变坏 故应根据生产实际情况合理保持库存量,并在使用中要掌握好先进先用的原则。

4.要加强对原材料的质量跟踪检验。检验部门在日常工作中,要对材料原材料的使用情况,进行全面的质量跟踪管理,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反馈处理,以避免盲目进货生产带来的质量隐患,切实把好生产质量源头关。

五、认真做好生产设备的维护和保养,确保实现优质高效的生产目的。

常言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设备作为生产的要素之一,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产品的质量,高精度的设备是高质量产品的基础,所以,平时要认真把好设备的保养关,做好设备的工作,对滚筒轴头、轴瓦、齿轮以及联动前规、侧规工作的要害部件,要保持良好的状态,以防止使用磨损而影响印刷质量,这是印刷质量控制的重要措施。此外,日常应注意检查设备的运行情况,发现问题可及时处理。

六、提供合格产品,是企业最基本的社会责任。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似乎有一种误解,那就是一提企业的社会责任就是捐款捐物、做公益。事实上,作为一个存在于社会中的企业,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社会责任就是首先要提供合格的产品。质量是企业的立身之本、利润之源。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要想站稳脚跟、赢得市场,最重要的还是过硬的质量。尤其是加入WTO后,我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其质量优劣,不仅关乎企业自身形象和发展,更关乎“中国制造”的声誉和国家形象,因此,注重产品质量,不仅是企业的基本责任,更是其不可推卸的重要的社会责任。

七、建立基于企业社会责任的企业文化,是企业有效践行社会责任的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