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初中历史大概念教学大全11篇

时间:2023-09-26 10:39:37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初中历史大概念教学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初中历史大概念教学

篇(1)

一、初中生历史素养的概念及构成

历史素养就是学生通过对于历史知识的积累,根据三观和综合能力得出的一个判断。并且在这个判断过程中,学生会形成一种关于探讨历史的本质能力。所谓历史能力,实际上分为表述、分析和辩证三种能力。学生只有掌握了这三种能力,历史素养才会有较大的提升。它有利于学生更好的对历史进行学习研究,为历史研究界的发展埋下深深的伏笔。初中生历史素养的构成一方面是历史知识素养,掌握充足的历史知识是培养学生历史素养的基础,一个实践方式必须要用历史知识作为保障。另一方面是历史意识素养,意识是不经意间形成的。比如新课标下初中历史要求学生学习相关历史,而初中生每周大概会有三到四节历史课。经过教师对历史的讲解,学生有了初步的历史知识素养。在新时代里,出现了许多以为题材的电视剧,通过观看历史影片等方式,耳濡目染下,学生的历史意识素养会逐渐的得到升华。

二、初中生历史素养培养策略探讨

(一)培养初中生多元化的目标导向初中历史课程具有丰富的特性,多样化的观点等待学生一一探讨,这便是它的主要特点。初中教师如果只是单纯的利用教材对历史知识进行讲解,效率是十分低下的。唯有把历史教材作为辅助基础,丰富教学内容,才能真正实现教学目的。其中最重要的是考虑到学生的学习状况与能力去设置多样化的目标,更加有层次的让学生从多方面了解历史。想要高效率的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就应当使用多元化教学,适当采用图片、视频教学等与时俱进的方法让学生对历史有进一步的深刻了解。

(二)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新课标下要求教师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所以,教师要通过课堂提问、课后习题等多种方式去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对问题思考的过程即为锻炼历史思维能力的过程。如果学生需要获取答案就必将对问题进行彻底的分析。从问题的历史背景,历史外部因素等多个方面来探讨分析出最终答案。这种方式让学生能够更好的融入教师的课堂教学,进一步的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1]。要想高效率的提高学生历史思维能力,首先就是要教师对课本教材有足够的了解,打好初中生应该掌握的学习框架,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主体地位。在课堂上要把学生当作课堂的主体,围绕学生进行授课,给他们更多的时间去讨论思考。

(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初中生的思维在这个时候尤为活跃,但可能因认知能力存在局限性而产生错误的思想。所以教师必须对学生的历史素养进行正确的指导。例如,新课标下需要学生掌握这个历史案例。学生在学习完这篇课文后,很有可能对日本产生极大的仇恨意识。如果遇上教师不正确的引导,那么学生将会否定所有关于日本的东西,形成极端的思想。这对于学生价值观、人生观都会产生负面影响。显而易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明确的指导学生正确辩证的看待历史,告诉学生历史是不能忘记的,但日本也有许多突出的成绩值得我们去学习借鉴,不能因为过去而否认日本杰出的地方。通过教师的引导最终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观,提升学生的判断能力进而提高他们的思想境界。

三、培养学生历史素养的意义

篇(2)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2)06-0139-01

一、知识与能力

在历史教学活动中,我们主要是传授历史知识,培养历史科学技能。只有掌握了相当数量的历史知识,才能合理有序地进行历史教学活动历史;只有学习掌握了历史知识,才能准确运用历史知识,形成历史科学能力;只有学习掌握了历史知识,才能从前人的历史经验中得到启示并结合具体实际,形成现阶段适用的历史技能。历史科学是社会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研究人类历史发展过程及其规律的科学,为我们研究历史提供了宝贵经验。在初中历史教学阶段,学生要掌握历史科学的基本知识,包括各个历史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基本历史概念和历史规律等,要能够把历史联系起来,形成历史关系网,能进行横向和纵向的对比,把历史融入到其它学科之中,形成运用历史的能力。

此外,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历史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对历史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刻,对历史问题也有了更加新颖的解释。历史教学要注意与时俱进、实时更新,要跟随着时代的进步而发展。只有这样,才能给学生最新的、最正确的、最科学的历史知识,学生只有掌握了符合历史发展潮流的历史知识,才能形成符合时代要求的历史技能,从而更好地发挥历史的教育功能。

二、创设丰富的情境氛围,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

新课程改革别强调了教学情境的创设,特定的教学情境能让学生产生亲身体验的感觉,有利于学生从问题本身出发思考问题。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运用一定的情景教学,把学生引入到课文内容中,让学生在情感上产生共鸣,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同时,活跃的课堂氛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运用文本插图教学,增强学生的形象记忆效果 在新课程改革后,各个学校所使用的初中历史教材中新添入了许多插图,这些插图画面清晰、栩栩如生,不仅使原本沉重的历史变得新鲜有趣,满足学生审美的需要,还能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的记忆,学生可以通过插图联想到课本内容,培养学生的形象记忆能力。新课程的历史教材中的插图,教师可以选择性的对学生加以详细解释,丰富学生的历史知识,扩大学生知识层面,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热情,使得学生轻松地掌握了知识,这种教学方法也得到了较为普遍的推广。 例如,在“”的课堂教学中,康有为的“公车上书”很准确地反映出变法的艰难。笔者认为,教师可以详细地向学生讲解《公车上书图》,让学生对历史过程有一个详细的了解,既使学生感受到康有为作为进步人士力图通过变法实现国富民强的决心和气魄,又可以让学生知道在当时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寻求变法的艰难和险阻。学生通过图文并茂的学习,深切感悟历史。

四、利用学习疑问,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学生一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针对学生的问题,教师不能告诉学生答案即可,或者直接敷衍而过。教师可以把这些问题善加利用,从学生的学习认知规律出发,依据学生已有的历史知识水平,紧紧围绕学生提问的中心,深入到课本教材中,引导学生主动探讨,分析历史情况,使学生在主动学习研究的基础上独立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质疑、创新的学习品质。

例如,笔者在讲述“印刷术的发明和毕的活字印刷”时,为了让学生对印刷术有一个全面的认识,更进一步了解我国的印刷术对人类文明的发展和促进世界文化的交流所做出的贡献,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笔者设计了以下一些问题:(1)我国古代有许许多多的发明创造,其中最最重要的四大发明是什么??(2)在那个历史时期,是谁发明了印刷术?(3)在印刷术发明以前,人们是通过什么途径传递信息的?(4)在印刷术发明以后,是谁发明了活字印刷书,它有什么优点?学生在回答了上述问题之后,对课本内容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教师通过一系列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学生不仅掌握了课本知识,还培养了他们探究问题的能力。

总之,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生知识与能力的培养,通过创设丰富的情境氛围,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精心设计、巧妙安排每一堂课,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求知欲望,增强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真正学习掌握历史知识,培养历史技能,真正实现学史明志,知史做人的目的。

参考文献:

篇(3)

七年级是历史课的初始阶段,对学生的兴趣培养、历史感的渗透至关重要。有人进行过关于初中学生对历史课兴趣的问卷调查,统计表明:喜欢历史课的学生占41%,不置可否的占35%,明确表示不喜欢的占24%。统计资料表明学生对历史课是有兴趣的。那么兴趣从哪里来?

究其原因可以发现,因学业繁重紧张故学生把历史课当作电视娱乐节目来缓释情绪,这是其一。紧张刺激的历史故事通过教师引人入胜的讲述,激发了学生的新鲜感,使他们产生了一时的冲动,这是其二。由此可以知道,当前初中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层次还相对较低,大部分停留在刺激性的历史情节中,即直接兴趣这一层次。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直接兴趣是不稳定的,常会因一些因素而减退,比如知识简单、概念重复、难记难背等,再加上其他学科的学习压力,一旦学生感到乏味,直接兴趣就会衰减、消失。

二、初中学生短期兴趣的改善和引导

初中学生的短期兴趣看起来是好事,但实则对长期的历史学习是非常不利的。那么该如何改善这种情况呢?

要优化课堂教学内容,创设积极的学习环境,构建先进而科学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愿意积极探索。例如在“战国时期社会变革”一课,文本通过“铁农具、牛耕的使用及推广”与“商鞅变法”两个史实,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进步,借古看今,深刻认识改革开放的战略意义。由于七年级学生刚刚接触历史课,所以他们无论是知识层次还是理解能力都相当薄弱。如何将意义渗透到文本中,使学生体会课文的抽象概念,学会创新和分析能力,这是我在教学中要努力突破的。

首先我针对“铁农具、牛耕的使用及推广”这一部分内容,将其分为“铁农具”和“牛耕”两个部分来讨论。对于初中学生来说,铁农具的历史是什么样是个新鲜的话题。学生想知道的问题不用课本提示,他们自己也会主动来问:铁农具是什么时候开始在中国境内制造的?什么时候开始在中国境内使用的?有哪些证据可以证明?后来铁器在哪些地方推广?分布在哪里?因此,我先出示多媒体课件,通过古代和现代的铁农具对比,让学生产生好奇心,借此展开讨论,之后再让他们进行课本检索。由此学生就学会了历史学习的三步骤:一是自己问,二是自己答,三是让课本来答。通过对古代铁器的认识和了解,学生建立了兴趣层次,由“我想知道”进入到“我能知道”的层次,逐渐有了探索的热情。

接下来进入第二个环节“牛耕的使用推广”。学生可以根据之前的学法,继续进行自问设疑:牛耕发明以前,人们是怎样耕田的?牛耕大概在什么时候出现的?铁农具和牛耕的出现有什么样的关系?学生通过自读自悟,很快得到想要的答案。由此我再进行综合问题讨论: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有何重大意义?学生在讨论中思路逐步清晰,有了归纳之后我再进行补充。这样学生就获得了深刻的理解,一步步从自我探索到教师点拨,最终获得丰富的体验。

三、初中学生历史解读能力的发展

篇(4)

近年来,我们可以发现在历史高考试题中对历史地图的考查所占比重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如在2006年、2007年高考试卷中地图只出现在选择题中,但到2010年高考时历史地图不仅出现在问答题中而且分值占到了15分。特别是当今我国高考改革的方向是政史地综合,强调学科知识的渗透,历史知识经常会牵扯到地图。下面是我对历史地图教学的一些看法。

一、历史地图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定的事件不只是由一定的历史人物进行的,而且是在一定的时间和一定的地点发生的。梁启超曾是:“读史不明地理则空间概念不确定,譬诸筑屋而拨其基地”。在我们的中学课本中就有不少历史地图。它们提供了直观确切的地域空间图像,表现了文字难以达到的效果,与课文配合,相辅相成,是历史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

现在高考全国文综试卷包含了政治、历史和地理三门课的试题。有的题目跨越了三门学科的界限。历史地图知识的学习和考查综合了历史和地理学科的相关知识,有助于学生借助相关学科的知识和能力深化对历史学科知识的理解和把握,构建完整的知识结构,进而培养综合学科能力,形成综合的学科素养。对学生综合学科素养的培养是高校选拔人才的需要,也是素质教育目标在高考中的体现。

历史事实总是通过一定的时间、地域、人物的活动发生和发展起来的。由于文字不能直接反映直观的复杂的形象,所以必须把叙述的史实落实到图面上来,转化成一幅历史地图,才能使人清楚明白,一目了然。例如,在中国近代史上介绍运动兴起的过程“洪秀全指挥太平军东奔西突”,在,“太平军连战连捷,夺取了武汉三镇”,到1853年太平军定都南京。可以说这个过程反映了太平军在兴起的主要线索。但是要进一步问永安具体在哪里,太平军沿途经过哪些省,进攻过哪些省会,却仍然是模糊不清的。若要用文字来更具体地叙述是相当困难繁琐的。所以课文给我们补充了一幅《运动形势示意图》,这样就清清楚楚,十分明确了。把它跟课文配合使用,就显示出了地图的优越性,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历史地图比较全面的反映了形势,能给予学生以宏观的,整体的认识,为今后学习有关知识打下初步的的基础。课文叙述历史事件,往往文字简练,重点突出,不可能面面俱到。而编绘历史地图却可以比较全面地反映当时的整个面貌。例如张骞出使西域,课文仅提到西域的大概位置和张骞出使必须经过匈奴控制的地区。但是《张骞出使西域》这幅地图,却绘制了具体路线,并标注了所经过的重要国家和地区,这些内容都超越了教材的叙述,填补了文字叙述的不足,加深了学生的认识。2002年文科综合试题40题,向考生提出古代葱岭相当于现在我国哪个城市附近的什么高原和什么山?其实就考查了这幅地图。

二、历史地图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首先,利用历史地图培养学生的空间概念。如果在历史教学中忽视空间概念,就会影响到对历史问题的理解,同时,离开地图死记硬背都城、地域、江河山岳的名称,最后容易出现“乱搬家”的现象。在近几年高考试题中对此的考查也有体现。例如前几年一道高考题中给出了一幅标有四个城市位置的东南沿海地图,然后让你指出元朝最大的对外贸易港口是处于图中哪个位置。可能学生对元朝最大对外贸易港口――泉州已烂熟于胸,但是如果平时没有注意地图,那么解这道题却只能瞎猫逮老鼠。

可见平时教学中注意结合地图再现一些地理位置和地理环境是非常重要的。在讲授战国七雄这部分内容时,我们可以结合“七雄”在地图上的位置编制出这样一句口诀,“东南西北到中央――齐楚秦燕赵魏韩”。这样在战国七雄的分布形势就深深地印入了学生脑海。

其次,利用地图来掌握环境变迁的历史。人类社会是不断发展的,自然界也是不断发展的,一切事物都是发展的。这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地理环境,自然要素以及历史的名称都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发生着变法和演变。在中学历史课本别是古代史中有许多城市的名称就是在不断变化的。如北京在不同时期就有不同的称呼,战国时称蓟,秦朝时称渔阳,唐时称范阳,北宋时称幽州,金时称中都,元时称大都。又如黄河在历史上有过多次改道,《隋朝大运河》图上黄河还是北流入渤海,可是《元朝运河》图上的黄河就改为抢淮河道入黄海了。以上内容教材的文字表述并没有面面俱到,但历史地图却有很好的体现。所以要注意培养学生从地图中观察这种差异的习惯。也只有这样学到的历史知识才是巩固的和全面的。

三、利用历史地图把握历史发展。

课本里穿插的历史地图直观的反映了教材叙述的历史事实发生的现象,那么结合几幅不同时期的地图往往能反映历史发展的清晰轨迹。因为地理与历史发展地存在内在联系的,如果不揭示它们间的内在联系,那只能给学生们一些零散的历史知识,无助于提高他们所学历史知识的质量,也无助于他们智力的开发。一年全国高考历史卷中有个问答题就是给出了三幅德国不同时期的地图,让考生结合德国及国际关系说明各图形成的原因。题目强调时空观念,突出了对历史地理的考查。这就提醒我们教师在平时教学过程中要加强训练学生观察地图,并把地图变化与历史发展相联系的历史思维能力。因为历史发展是有规律的,而我们要做的就是从地图这类表象中把它归纳和总结出来。

2013年北京历史高考卷选择题第13题给出了一幅中国地图,用数字标出了几个古代城市,然后让考生把这几个城市与中国古代西汉、北魏、两宋和明朝五个朝代的都城对应起来。此题考查了考生的读图能力和历史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其中北魏曾经从平城迁迁都洛阳。北宋灭亡到南宋建立,都城也有从开封到杭州的变化。所以也涉及到历史的发展变迁。

历史地图对学生来说是学习历史知识一个重要信息来源,而对于教师来说,历史地图的教学是教学过程中一个不可缺乏的环节。学好它,用好它往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篇(5)

一、提高历史学科的课程实用价值,让学生“乐”学

目前高中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层次还较低,大部分停留在刺激性的历史情节中,也就是停留在直接兴趣这一层次上。我们知道,直接兴趣是不稳定的,常会因各种因素而减退,比如知识简单易懂、概念重复讲述、结论不易理解、内容难记难背等,一旦学生感到乏味或感到困难时,直接兴趣就会衰减、消失。因此,历史教学要提高学科的实用价值。

首先,我们至少应向学生展示历史学科在学校这个小社会里的作用。比如可以改革历史考试方法,用写作历史小论文的形式,调动学生运用历史思想、寻找历史依据的积极性,也可以增加课堂教学内容,联系当今世界所发生的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运用历史分析的方法,指导学生对世界形势发展加以认识,还可以在校内多办一些历史学科的课外活动,如展示学生的历史小文章、搞一些历史性的纪念活动等。总之,校园要强化历史学科的气氛。久而久之,学生也会受到感染,让他们觉得至少在学校里学好历史课还是有用武之地的,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就会逐渐增加。

其次,增强学生在学习中的成功心理,使学生“喜”学。高中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与初中比较,普遍感到困难,出现“怕”的情绪。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心理,采取有效的方法增强学生的成功心理,这对稳定学习兴趣有极大作用。我们可以结合教学由浅入深的特征。在教学过程中,对每一层次的内容作出达标的要求,对学生每达到一个层次,进行及时的评价和鼓励,让学生觉得自己是一个成功者,有信心进入下一个层次的学习。总之,教师要对学生的每一点成绩和进步多加以肯定和鼓励,使他们对自己的学习抱有信心,最终保持历史学习的稳定兴趣。

最后,要重视对历史理论的学习,其目的在于帮助学生“会”学。在基本历史理论的教学中有一点要注意,那就是要控制好“度”。高中学生毕竟认知水平有限,如果要求过高,理解不了,对学习历史就会怀有畏难情绪,就会“厌”“怕”。因此,教师要深入细致地分析学生的认知水平,因材施教,根据学生接受能力的限度,不能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更不能使他们不堪重负而丧失学习信心、兴趣。

二、提升高中历史的课程实用价值,激发学习兴趣

从目前的调查情况来看,我们发现大部分高中生对历史的兴趣,还停留在比较低级的层次上,即直接兴趣。直接兴趣非常不稳定,常常会因为各种因素降低、减退。当知识简单易懂时,学生会产生较大的情趣和自信。但是当遇到知识点难懂难记时,学生容易感到乏味、枯燥,甚至觉得困难,自信心丧失,直接兴趣自然会随着消失。因此,要提升历史课程的实用价值。首先,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高中历史学科在我们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如可以改革历史考试方法,采用小研讨的方式,让学生充分调动所学历史知识和依据,提高积极性;可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增加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时事热点,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的历史知识,对当今形势有一个大概的分析,从而认识更加深刻;也可以在班级做一些历史小竞赛的活动,根据高中生好赢、爱面子的心理特点,让学生参与到竞赛中,通过比赛的方式刺激学生主动去学习。其次,要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在成功中感受到学习的喜悦。高中历史与初中历史相比而言,内容增加了,难度也增加了,许多学生比较害怕学习历史,觉得自己学不会。那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要由浅入深,由简到难,逐步引入,对学生要及时表扬,增加学生的成功心理,稳定兴趣。再次,要重视历史理论的学习,这样才能学以致用。教师要根据高中生的认知水平,适当的贯穿理论知识,让学生不仅学会,还要会学,掌握了方法,学生遇见难题时成功的机率就会大大增加。

三、进行研究型学习,培养创新能力

历史创新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很好地掌握历史知识,还要让学生学会如何掌握历史知识。因此,在历史教学中要加强学法指导。

1.指导学生自学的方法

要指导学生有效地开展自学,除了要求学生明确自学的重要性外,更重要的是进行学法指导。一是通读全课,搞好预习。先通读了解教材的内容,再分子目读,明确各知识点的关系,最后抓住重点、难点,反复阅读;二是读思结合,开动脑筋,启发思维。三是善于质疑,就是在自学中要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因此,不但要求学生把书读懂,还要多问几个“为什么”,多来几个“想一想”,为课堂学习打好基础。

2.指导学生研究历史的方法

研究历史的方法包括:第一,让学生归纳历史事件的学习步骤:概括历史事件的时间、人物、地点和过程特征,表述这些步骤的具体内容。第二,让学生归纳历史现象的学习步骤:概括特征,分析历史现象出现的原因、影响,表述这些步骤的具体内容。第三,让学生归纳关于历史人物的学习步骤:明确人物的事迹,从中能学到什么,对现实学习生活有什么作用。第四,让学生归纳多个历史事件或现象的学习步骤:回忆这些历史事件的具体内容,概括其特点和发展规律。

篇(6)

高中历史课堂中微课的使用,就展现了微课与传统教学结合的优势和优越性。虽然微课是新兴起的教学手段,但微课在教学中的应用已经显示出了自身的魅力和特点,不但满足了老师教学的需求,更受到了学生的喜爱,越来越成为老师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辅助教学手段。那么微课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该如何加以科学合理的应用的呢?本文给出了应用的策略研究。

一、微课的内涵应用分析

1.传授学习方法

微课作为新的高中历史的课堂教学手段,微课主要的应用特点是怎样的呢?根据应用的实践和对微课的了解和认识我们可知,在我们应用微课前,一定要先理解和掌握微课的概念和本质。每节微课就是对一个知识点的讲解,而对知识点的讲解不是微课的价值所在,微课的真正价值在于使学生通过对知识的学习掌握知识的学习方法和理解老师的授课方法,以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历史学科的学习方法。学生掌握了学习方法和老师的授课方法,就会在以后的学习中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高中的学生已经具备了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如果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不但学习历史可以提高效率,就是学习其他学科也会把这种能力迁移过去,并能掌握解题的技巧和解题的思路,从而自然而然地提高各科的学习成绩。

2.分享与传授经验

高中的历史老师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形成了各自的教学优势和特色,归纳和总结出了宝贵和有效的教学经验。而高中历史老师的教学经验的谈论与交流,是提高老师自身教学水平和促进历史教学高效的有效和必要的途径。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的发达,使得高中历史的教学手段、高中老师的教学交流平台越来越多,在这样的背景下微课产生了。老师可把自己的教学经验录制成微课上传到公共微课平台,随着各个老师录制的微课增多和上传到微课平台上的微课的增加,更多的老师可以看到具有不同教学特色的微课,经过不断的学习和教学实践,从而提高高中老师的教学效率,特别是能够很快提高新历史老师的教学质量。

高中历史老师可以把高中教材中的知识点录制成微课,录制好后可以上传到学校的微课平台。学生学习历史的时候,就可以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且有针对性的微课内容进行学习。对于自己的薄弱历史知识可以反复的多看几遍,以提高自己的认识和理解。在没有微课辅助的传统的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在学习历史的时候,遇到不明白的问题,就的在课堂上问老师,如果老师不在,这个问题就不能顺利的解决,久而久之不理解的问题会越来越多,这样的结果就会降低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就会降低学生学习的效果。但是有了微课,学生就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学习,不但没有了空间的限制,时间的限制也没有了,只要学生有需要就会得到满足。

二、微课的应用策略探索

微课是新型的教学手段,在中学的教学中应用的时间还不长,但却能得到快速地发展,并受到老师和学生的欢迎与喜爱,说明微课是非常适合应用于中学教学的。经过微课的录制和实践应用,我们可以发现微课不但能够提高学生们学习历史的兴趣,提高高中历史课堂的教学质量,更能促进历史课堂教学形式的变革和发展。其应用的策略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微课与教材内容结合

高中历史老师在应用微课教学时,要注意根据课堂教学的需要和学生学习中的薄弱环节录制微课,微课录制的内容仅仅和教材相符合,学生看到微课的内容就能熟悉教材中的知识点,而不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兴趣,而录制一些与教材不相关的内容。例如在学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时候,历史老师可去互联网上收集一些与一战相关的素材,根据教材的内容录制成微课,学生看过微课后就能大概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相关知识。如果能把教材中提到的战争场面再现,就能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从更深层次上理解一战,理解战争的本质。

2.利用微课构设教学情景

微课是被教师提前录制的微视频课堂教学,无论是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环节、还是在课堂的教学中,历史老师都可以根据教学的进度和课堂的需要录制成微课。例如在课堂导入环节,为了让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有大概的了解,可事先根据教学内容录制成微课,而微课的内容可构设出一定的教学情景,学生通过观看微课的内容就能了解课堂将要讲授什么,从而从心理上做好上课的准备。

3.强化微课的方法教学

传统教学中历史的学习紧靠死记硬背,学生对此确实不感兴趣。因此在应用微课的过程中,应该突出微课的优势和特点,多利用微课讲解历史学科的学习方法和解题方法。学生只有掌握了历史学科的学习方法,才能提高学习历史的效率,也才能以不变应万变。例如,可把历史材料解析题的解题方法制作成微课,然后让学生认真观看,学生掌握了这个解题方法后,经过解题实践,就能很快地提高这类题的得分率。

总之,微课是新兴起的课堂教学方式,为了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历史老师应把微课应用到高中历史的课堂教学中来,通过微课的教学辅助作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微课的应用要做到科学合理,要以学生的方便使用和有效使用为前提,要充分体现出学生在历史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他们感受到历史学科的魅力和价值所在,并能体会到学习成功的乐趣。这样的微课应用必将提高高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和学生的历史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篇(7)

在初中历史与社会新课标的教学建议中,第一条就明确提出了要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激发学习兴趣和热情。这虽是老生常谈,却历久而弥新。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兴趣是一个人倾向于认识、研究获得某种知识的心理特征,是可以推动人们求知的一种内在力量。学生对某一学科有兴趣,就会持续地专心致志地钻研它,从而提高学习效果。从对学习的促进来说,兴趣可以成为学习的原因;从由于学习产生新的兴趣和提高原有兴趣来看,兴趣又是在学习活动中产生的,可以作为学习的结果。所以,学习兴趣既是学习的原因,又是学习的结果。热情的源泉,当然是越崇高越好,象那样为国家强大而拼搏当然最好。但是,我还是觉得应该尊重每个人的价值取向,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寻找属于自己的奋斗的热情。并不一定需要整齐划一的为了国家强大民族振兴而奋斗,这样要求少部分觉悟高的人可以,要求所有人都这样就不太现实。而且,伟大的成就不一定非需要多么高尚的激情不可,关键是要有热情,这种激情是真诚的不是虚假的,是旺盛的而不是虚弱的,这就行了。反观现状,却是大多学生对历史与社会这门课不予重视,导致了兴趣和热情不足,分析原因,有中考中这门课所占分数低,平时宣传都是语数英科四门是主课,有的家长甚至不知道还有这门课要中考,或者有的学生认为这门课学习没用,有的老师上课还用传统的“填鸭式”教育,枯燥、乏味等等不一而足。但是从素质教育角度出发,学校开设每一门课都有其意义,让学生认识其意义,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迫在眉睫。

一、 为什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1.兴趣和热情是最好的老师

学生只有对这门学科有了兴趣和热情,才能真正学好这门课。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就是说一个人一旦对某事物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去求知、去探索、去实践,并在求知、探索、实践中产生愉快的情绪和体验,所以古今中外的教育家无不重视兴趣在智力开发中的作用。进入初中后,学生在身体和心理等方面都已经具备了接受初中教育的条件。随着知识、经验、技能的不断丰富,他们已不同程度地产生了世界观与人生观,这时如果利用历史与社会这门课的丰富内容,好好进行引导,将会有助于树立正确的方向,产生持久的热情,推动学习的向前迈进。而传统的“满堂灌”教学方法是严重影响学生学习兴趣和热情的,甚至可能产生抵触的不良情绪,应尽量加以避免。

2.兴趣和热情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学生是教学过程中最为活跃的因素,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有效的初中历史与社会课课堂教学,必须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的个性,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就具有了探求知识的巨大热情,学生有了学习兴趣,才想学并爱学。在现代教育理念中,课堂不再是以教师为主体、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地方,而是师生互相交流的平台。教师的任务是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课堂的组织者和知识的主导者;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学习的主体和积极参与者。有了主观能动性,一可以使学生学的不累。打个比方,就像在长跑,领跑的会越跑越轻松,而跟跑的会越跑越累,主动快乐的学就像领跑者,心态就不一样了。二可以使学习更持久。学习也会有倦怠的时候,这是正常现象,如何尽可能的减少倦怠,就像长跑中推迟极点的到来,当投入兴趣和热情时,会使自己注意力更集中,精力更旺盛,相应的持久性也就更长。

3.使课外拓展成为可能

好的课不光在课堂上表现优异,而且能在课外有所延伸和拓展,这是老师期望的,也就是教学不局限于课堂,当在课外学生都愿意时刻关注这门课的知识,自己能主动挖掘,举一反三,不断充实,那就真正达到了教学的目的。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在每一单元之后都安排了一个综合探究的内容,这其实就是很好的课外拓展环节,需要学生在兴趣与热情的推动下,积极参与,调查研究,才能使综合探究课上的有声有色,起到实在的意义。

当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热情的好处还有很多,那要如何激发呢?

二、 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这个问题有很多老师都谈了自己的看法,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三点感触最深的:

1.亲其师信其道

说的简单点,就是要让学生喜欢历史与社会这门课,对它有兴趣和热情,那就让他先喜欢这门课的老师。对老师喜欢了,自然愿意上课认真听讲,投入自己的热情,久而久之,兴趣也就慢慢培养出来了。说到让学生喜爱,老师们各有自己的一套,有的幽默风趣,有的老师长的就赏心悦目,自然受到学生的欢迎。但我觉得这并不能适用于所有老师,各人都有差别,但共通的却可以相互借鉴。本人以为以下几点,每位老师都可以实施:

⑴认真准备,上好第一堂课。第一堂课很关键,学生会有对你的一个大致印象,先入为主一旦形成了就比较难改变。所以本人第一堂课并不急着上新课内容,而讲一下对历史与社会这门课的理解,上课要求,作业要求,联系学生的实际,谈谈学习历史与社会这门课的现实生活意义等等。如果能运用斟酌过的语言,连贯有序又不失风趣,那就效果更好。第一堂课成功下来,学生对老师有了大致认识,也对历史与社会这门课有了大概了解。

⑵第一堂课有了好的开端,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注意日常的言行。其实学生对老师的评论很多,但据本人所知,他们对老师的一点特别看重,那就是公正。这个老师平时对待各个学生的态度,是否公正公平。课堂提问也好,还是课后谈话也好,是否对上进生和颜悦色,而对后进生就显得不耐烦,语言严厉。这些他们都会一一记在心里,如果你有所偏颇,有失公允,那要让他们喜欢你就困难了,哪怕上进生也可能对你表面恭敬,背后嗤之以鼻。当老师的要理解,他们现在是脱离不开学生这个群体的,群体的观点必然会影响他们,要不然他们就有可能被孤立。

⑶最后一点,就是老师不要太过看重分数,至少不要在学生面前表现出太过看重分数。对学生要求是尽力就好,多加鼓励。因为有的学生鼓励了就有可能进步,而有的学生可能已经是属于自我放弃了,那你大声呵斥,影响自己的心情,也没有任何改变。还不如多鼓励,至少给了他们个好印象,有的学生可能读书不行,但到社会上却混的有声有色,这样的例子,对教了几届的老师都可能遇到过,想明白了这些,还有什么不能原谅的呢?有的老师认为不骂骂他们,敲打敲打他们是不负责任,事实上学生是在完成人生的某个角色,而更看重他们分数的是老师你自己。不要说一切都是为了学生,当大家都能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可能有些变化也会悄悄的发生。记得曾经教过一位学生,对所有功课都消极对待,学习习惯和态度很差。有一次,在历史与社会课上,讲解作业,检查订正情况,查到他的本子,只完成了二题。“还不错嘛,做了二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做到三题啊?”说实话,当时是带着讽刺说的,但他可能没听出我的话外之音。下课后向他班主任告状,了解到了他的一些情况,他的父母早就离异了,他从小跟着奶奶过,奶奶对他管的较少,行为习惯向来很差。没想到的是到了下次交作业,他居然真给我做了三题。虽然作业还是没完成,但我却当着全班的面真心表扬了他,理由是肯定他比以前有了进步,这使他很意外。此后,常常找机会让他回答些问题,不失时机的表扬一下,,在历史与社会课上,明显感觉他有了变化,作业也有了很大改观,在其他课没有多大起色的情况下,这门课却又了很大的进步,最终在中考中考到了合格,虽然不是优异成绩,但已让我相当满足了。自他以后,我又用多鼓励的方法试了多位学生,发现都有或多或少的变化。由此可见,是学生认同了你这位老师,进而认同你这门课。学生之间的差异是真实存在的,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像我理想中的那样人人都考到90分以上。既然这是一个客观事实,作为教师,应该客观地对待这种差异,而不是用同一把尺子去评价学生,更不能进行横向比较,而是应该看到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起点,每位学生只要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有了进步,就应该给予肯定,承认他们是优秀的,从而帮助他们一点点树立学好的信心。

2.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多变而不稳定的,要想稳定并巩固学生的兴趣,教学必须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

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课堂类型、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课堂情绪而采用的符合学生认识水平的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问答、讨论、图示、演示自学辅导、角色扮演、练习,以及参观、访问、调查等方法。只有创造出多种适宜的教学方法,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才能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在教学中,除了要充分运用多种地图、图表、历史年表,文物模型等传统教学手段,增强教学的直观性,更要适应现代教育发展需要,根据本地实际情况,积极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网络资源等开发教学课件和资源库,创造性的开展教学。

心理学研究表明:刺激物持续作用于某一感官,就使感官对这一刺激产生顺应,引起感受性降低,从而产生厌倦的心理,学习兴趣降低。为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方法和手段要灵活,新颖多样,生动有趣,内容丰富,有启发性和趣味性,才能帮助学生掌握知识,提高运用知识的能力,才是培养学习兴趣和热情的有效途径。

如:初一历史与社会课中有个等高线地形图是重难点知识,学生掌握有困难,为了突破难点,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先在课堂上运用多媒体课件和模型演示了等高线地形图的绘制过程,和学生一起讨论了陡坡、缓坡、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等概念,又用flas让学生自己操作等高面的切割,等高线的绘制,多角度旋转山体,观察地形,结合立体图理解等高线地形图。但还是有学生不能掌握,于是又布置课后利用周末,四人一组(里面至少要有一位学生已经掌握)运用沙堆、透明塑料片等工具自己绘制等高线地形图。先用沙堆好所需山体,然后二人持塑料片进行等高面切割,,一人用木棒固定二边位置,保证塑料片的上下平行,最后一位在塑料片上绘制等高线,通过亲自操作,加深了印象,增进理解,学生的兴趣和热情被很好的调动,最终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自己的才能,树立自信心,并且很好的展示出来。从而使他们在基本素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充分显示自己的个性。在课堂内外探究活动中老师要将学习和评价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学生是生动活泼、具有自主发展意识的个体,教师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发展欲望。在讨论交流中,我注意引导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并鼓励学生对同学们提出的各种观点进行相互评议,相互补充,学会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参与评价。在师生交往中,尤其在课堂教学中,要消除老师在学生心目中的绝对权威地位。我经常告诉学生,他们可能在某些方面懂得的比我还多,并且书本上的也不是绝对正确,鼓励他们质疑。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我从不忽视,尤其是一些有价值的问题。鼓励同学们课后查找资料,下节课就进行交流。在交流中,活跃了学习气氛,增强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活的课堂教学和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创设了轻松欢快的学习氛围,它有效地把学生带入所学的环境中,激活了学生思维,激起了学生学习热情,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得到了发挥,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会了学习,学会了探索,从而收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3.要让学生有成功的体验

初一下半学期的历史与社会课(因为有点类似政治,中考也不做考试要求),我就全权交给课代表负责,安排同学二到三人一组自己上课,我在教室后面听了大半学期的课,只在每节课最后留几分钟点评一下,通过作业进行监控,学生在此期间能力得以锻炼,表现一次比一次好,很多同学在一次次成功的体验中,日渐自信,对历史与社会这门课兴趣和热情与日俱增,期末考试该课综合评定排全年级第二,学生笑称要让我这老师失业了。有的时候大胆让学生实验,自我小结和纠正,这种体验是必须的,体验是人的生存方式,是一个人对愿望和要求的感受。成功的体验将会促发一个人永远向上。适当的成功或失败都可以增强后续学习的动机,但成功体验对动机的激发作用大于失败的体验。尤其是对中差生来说,进一步的失败会导致学习动机的下降,而一次或多次的成功则会成为学习动机的"激活剂"。任何人都渴望成功,成功又将会给人注入新的活力。

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把学习上取得成功的欢乐带给儿童,在儿童心里激起自豪和自尊,这是教育的第一信条。”应该这样认为,获得成功是每一个学生的权利,帮助学生成功是每一位教师的义务,而要使所有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成功,就在于教师的创造。要使学生成功,必须要信任他,相信他能成功。学生个性差异,因材施教,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进步,让学生人人有机会。学生学习上的成功,能够满足学生成长中自我提高的需要,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获得成就感,产生强烈的、新的内驱力,给新知识学习带来兴趣和热情。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尝试探索,体验成功,承认会获得成功,从而体验到不同层次的满足感和成就感,增强学生学习历史与社会课的兴趣与热情。

以上内容仅代表个人的观点,希望各位老师能就此话题发表自己的看法,相互交流,取长补短。

参考文献:

[1] 2011版《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

[2]施良方.学习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篇(8)

所谓前置性学习,就是在正式课堂教学之前所进行的目标明确的自主性预习,是生本教育理念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前置性学习是学习的第一个过程,也是最重要的过程,是必要的组成部分。先学后教,先做后学是由学生认知规律决定的,也是符合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的。

皮亚杰理论体系中的一个核心概念是图式。在皮亚杰看来,图式可以说是认知结构的起点和核心,或者说是人类认识事物的基础。因此,图式的形成和变化是认知发展的实质。皮亚杰认为,认知发展是受三个基本过程影响的:同化、顺化和平衡。在认知发展理论中,同化是指个体对刺激输入的过滤或改变的过程。也就是说,个体在感受到刺激时,把它们纳入头脑中原有的图式之内,使其成为自身的一部分,就像消化系统将营养物吸收一样。顺化是指有机体调节自己内部结构以适应特定刺激情境的过程。顺化是与同化伴随而行的。当个体遇到不能用原有图式来同化新的刺激时,便要对原有图式加以修改或重建,以适应环境,这就是顺化的过程。平衡是指个体通过自我调节机制使认知发展从一个平衡状态向另一种较高平衡状态过滤的过程。就一般而言,个体每当遇到新的刺激,总是试图用原有图式去同化,若获得成功,便得到暂时的平衡。如果用原有图式无法同化环境刺激,个体便会作出顺化,即调节原有图式或重建新图式,直至达到认识上的新的平衡。同化与顺化之间的平衡过程,也就是认识上的适应,也就是人类智慧的实质所在。平衡状态不是绝对静止的,一种较低水平的平衡状态,通过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就会过渡到一种较高水平的平衡状态。平衡的这种连续不断的发展,就是整个认知发展的过程。

课堂教学重心前置,使学生的问题、疑难、矛盾得以提前暴露、展现,自己能解决的及时解决,不能解决的提交课堂解决,也就是“先学后教”,这是对传统课堂“先教后学”的一个历史性改革与突破。前置性学习采用先做后学、先学后教的上课模式,就是根据认知发展理论,激发学生学习的潜能,有效利用头脑中已掌握的知识资源,经过消化吸收,即同化;或者调整旧有知识结构,以构建新知识模式,即顺化,从而更好地掌握新知识,连续不断地达到更高水平的平衡状态。学生可以通过“先学”,进行有效同化和顺化,甚至达成一定程度的平衡。依据学生“先学”效果,教师课堂教学可以更有目的性和针对性,更加突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能动性,对最大限度提高课堂效率和学生学习能力无疑是有效的。新课程的目标之一就是对学生实施“主体性发展教育”,就是要通过各种渠道和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体潜能,使之真正成为活动、学习的主体,进而成为社会生活与社会实践的主体。而教学重心前置简单的理解就是先学而后教,无疑就是让学生的主体性得到最大的发挥,并将主体性从课堂延伸到课外。

前置性学习是一堂课的开端,是学生自己摸索、理解的自学过程,也是上好一堂课的重要环节。前置性学习充分到位,课堂上学生就能更好地把握重难点,进而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因此,养成前置性学习习惯是学生有效学习的重要保障。结合我校高中《历史》课的教学模式,前置性学习的关键在于学习前置,问题前置,以问题为中心,让学生从课前的自我同化和顺化,到课堂上让问题在课堂中得到充分讨论,相互同化和顺化,最终达成知识的重新建构,使得问题圆满得到解决,达到平衡状态,并对学生前置性学习效果进行及时跟进评价,从而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自主能动性,最终达成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结合教学实践,要做好前置性学习,真正确立学生学习主体性,充分发挥前置性学习的有效性,在课堂设计中一般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就以高一历史必修一专题一第四课《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为例,来进行尝试。

一、前置性学习的问题设置,要在真实掌握学情基础上展开

真实掌握学情,精准设置问题,是学生能否在前置性学习中,顺利进行同化的前提,也是学生能否进行顺化的关键,也决定了前置性学习所能到达到的平衡高度。

高一学生对中国古代专制皇权、内阁、军机处等的知识一般只有在观看影视作品时留下的大概印象,对专制皇权的起源、发展等等具体知识比较陌生、如内阁制初中历史基本没有涉及。初中知识不系统,没有通史的基础铺垫,学生对有关内容的理解、认识有一定困难;特别是一些女学生平时对这方面内容关注少,兴趣一般。在日常生活(通过各种媒体)和初中学习中,学生对明太祖和清朝、康熙、乾隆、大学士、军机大臣等有一定的耳闻和认识,而且高一学生具有一定的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初步的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高一学生对中国古代史知识虽比较陌生,但是通过本专题前面三堂课的学习,已经大致了解和掌握了中国古代(明以前)政治制度的演进过程。

在掌握这些学情后,问题设置就可以有针对性进行。并结合10年上半年热播的电视剧《万历首辅张居正》和学生对乾隆、和的认识来设计问题:(1)同学们知道张居正担任过内阁首辅一职,那么了不了解内阁是一个什么机构,首辅是一个什么官职?(2)同学们都听说过和这个名字,在和担任过的官职中,有一个叫做军机大臣,请问军机大臣是一个什么官职?(3)内阁首辅和军机大臣与我们前面了解的丞相一职是否相同,它们的职权分别是什么?通过这些问题的设置,同学们可以将这些问题纳入到头脑中原有的图式中进行思考,并与原有对这些知识的片段认识相整合,使头脑中的历史人物完整化、鲜明化、生活化,形成历史人物和官职及职权的完整图式。

二、前置性学习的问题设置,要在结合课堂重难点基础上,简明扼要,指向性明确

繁杂的前置性学习往往会重复以前课前预期的老路,一项内容两块招牌,弄得学生晕头转向,反而增加学生课业负担,实效性不大,进而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致。所以前置性学习的问题设置一定要简明,指向性明确。学什么,老师应有明确的要求。可以在结合本课重难点基础上有针对性提问,有效落实重点和突破难点。

本课重点叙述和阐释了三方面问题。第一个方面,讲君主专制统治空前强化。第二个方面,讲清朝成功解决了边疆民族问题,维护和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第三个方面,课文简要分析了明清空前强化君主专制制度的恶劣影响,介绍了面对近代化浪潮中国晚清统治者被动进行的改革。由于第二方面列为学生课外阅读内容,所以本课重点为明朝的内阁;清朝的军机处;君主专制制度强化的影响等三个知识点。难点在于如何让学生理解明清时期中枢权力机构的变化如何体现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

基于这些重难点,结合学生已有知识图式,可以设问:(4)内阁除了首辅以外,还有哪些官员?(5)明朝为什么会出现内阁这么一个机构?它的职权是什么?(6)军机大臣在什么机构办公?他们的工作方式是什么?(7)内阁和军机处是怎么顺应君主专制制度不断加强的需要的?

三、前置性学习的问题设置,要在有利于落实三维教学目标和充分考虑学生基础差异性基础上,体现弹性和层次性

在实际教学中,由于落实三维教学目标的需要,以及学生学业基础存在差异性,前置性学习一定要富有弹性,具体到问题设置就需要有层次。

本课的三维教学目标可以分解如下:(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密折等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培养学生分析史料、概括史料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大量的史料和图片,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的同时,通过对具体史料的分析,使学生在分析、比较、概括中去探究问题,思考问题,从而让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能够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懂得论从史出的历史学基本原则。(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讲解、分析明清专制制度强化形成的原因和内容及影响,让学生认识到一种制度的演进过程,对祖国古代的政治制度不因其弊而全盘否定,不因其利而盲目推崇。应该抱以客观的评价,做出合理的判断。

在前几个问题的基础上,结合三维教学目标和学生差异,再设置:(8)内阁和军机处的出现,对加强皇权有什么益处?(9)为了防止内阁的专权,对皇权形成威胁,明皇帝采取了什么措施?(10)清皇帝通过军机处加强中央集权,为了加强对地方行政的控制,采用了什么措施?(11)内阁和军机处的出现,对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有何意义?带来怎样的后果?

1~6问和9~10问是达成课本知识目标,7~8问和10~11问是达成能力、方法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这样布置既有统一,又有开放,并使得问题之间有层层递进关系,使学生不断对新知识进行同化和顺化,主动消化吸收,最终为己所用,达到平衡状态。

四、前置性学习的问题答复要适时指导,即时评价

前置性学习是一种自主学习能力,要让学生逐渐掌握其中要领,先易后难,所以教师在指导策略上可以采用先扶后放,循序渐进的原则。让学生有章可循,有的放矢。对知识目标的达成,可以结合教材内容,正确引导解答方法。通过举一反三,学生很容易掌握。对于能力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可以通过增加相关史料,课堂分合作小组讨论等等,让学生学会还原历史背景思考问题,用历史语言评论案例。并在前置性学习任务布置中,有老师的指导,有合作小组的帮助,有独立探索,有互助合作,学生的前置性学习能力会水涨船高。

《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实验)》的评价建议中提到:学生的学习评价是历史教学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反馈、调控教学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功能。学习评价必须以《课程标准》为依据,遵循既注重结果,也注重过程的基本原则,灵活运用各种科学有效的评价手段,对学生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做出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评价。

即时评价是教学过程中依据一定的评价标准对教学现象做出的实时评估,通过调整、控制受评者的后继行为取得最佳教学效果,是一种有效促进教学目标实现的教学手段。

在实际教学中,维持学生对前置性学习的长久兴趣,激发学生课堂谈论中的踊跃程度,并激励学生课外拓展相关知识,对学生的课堂表现及时跟进积极评价就显得尤为重要,甚至成为能否继续前置性学习的成败关键。由于科目本身特点,课堂表现成为对学生前置性学习效果评价的主要依据。

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师能够巧妙地运用口头语言和态势语言的艺术,对学生前置性学习的问题答复即时评价,一方面,可以通过肯定性评价,激起学生更大的参与热情,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满足学生的成就感;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否定性评价,引导学生学会自我反思,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实现走我完善和发展。两方面结合,使学生能够真正理解前置性学习的现实意义。

当然,即时评价不仅是教师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进行跟进评价,而且还包括调动学生,使学生进行互评与自评等各种评价活动。目的都是能够对学生在课前的付出做出积极评价,通过即时评价来营造课堂氛围,引导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并引导学生在完成前置性学习任务过程中,思考所学的知识和现实生活有什么联系,引导学生学会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提升他们自主学习能力,从最开始被动完成教师布置的前置性学习任务到能够主动进行前置性学习任务的布置和完成,从而使得前置性学习的持续进行提供学生主体的动力和保障。

通过以上三个问题的有效解决,每堂课的课堂设计就能有目的进行。学生通过课前的充分研究,能让课内的学习更具深入,课内的交流更具宽泛,并能运用课本来解决实际社会案例,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进行前置性学习,就是要让每个孩子有准备地进入课堂进行学习,也就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参考文献:

[1]黄济,王策三.现代教育论.人教社,1996.

[2]郭思乐.教育走向生本.人教社,2001.

篇(9)

中图分类号:G6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0)09-0119-02

随着现代化教育信息技术空间的日益拓展,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已成为21世纪教育的主流。原教育部部长陈至立指出:“要深刻认识现代化教育技术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及其应用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充分认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是现代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对教育的要求,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要求。”运用现代化的教育手段是教育现代化的体现,特别是计算机多媒体教学手段走进初中思想品德课堂,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本文就多媒体技术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谈谈自己的看法。

运用多媒体辅助思想品德教学的优势

多媒体技术运用于思想品德教学,给思想品德课堂带来新的生机和活力。它能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提高课堂效率,其优势是传统的教学手段所不能比拟的。

激发学生兴趣

卢梭曾说过:“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教的东西。”孔子也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的确,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兴奋剂,学生获取知识的强大内驱力。激发兴趣可得事半功倍之效,是提高学生学习质量的关键。因此,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课堂教学特别是思想品德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多媒体辅助教学的重要特点是集声、光、形、色为一体,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效果,并能满足学生心理的不同要求。它可以把多种形式的感性材料以形象生动的画面、言简意赅的解说以及恰如其分的音乐展示在学生面前,使学习内容图文并茂,从而充分调动起学生全面参与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对课堂上所学内容引起极大的兴趣和充分注意,是他们又不爱学转为爱学。例如讲《自己的事自己干》一课时,我把教材第三课引言中两只小狮子的故事制成动画播放,根据故事设计了两个问题:设想一下,跑出去的小狮子命运怎么样呢?两只小狮子都是刚出生就被猎人带回家精心喂养,但是,两只小狮子的命运为什么不同呢?这样,在最短的时间内抓住了学生的兴奋点,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探索欲望。

加深学生理解,化解教学难点

从思品课的特点来看,基本概念、原理和观点较多,内容抽象、枯燥、理论性强。如果教师只是简单的照本宣科,将会出现“教师头头是道,学生一头雾水”的现象,学生对所学知识很难理解和接受。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现有的认识水平和教材要求,设计出符合学生实际的多媒体课件,把学生平时感到枯燥的知识、不易理解的问题、社会热点焦点问题等通过生动的视频、感人的音乐、丰富多变的色彩画面的切换,直观的展示出来,使学习内容由间接变直接、由抽象变具体、由枯燥变有趣、由深奥变浅显。这样有助于学生的理解,便于记忆,从而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如在讲可持续发展的含义时,我制作了两个动画:其一是不加限制的放牧导致牧场出现超载、退化、疾病、瘟疫最终变成沙漠;其二是大家合作,有意识的控制各自的牲畜头数,牧场始终郁郁葱葱充满活力。通过展示这两个动画,学生就容易理解了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并初步懂得了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提高课堂效果

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和感受:看一本书,就算我们连续看几遍,可能也未必能将其具体情节、细节说得清楚明白。但如果把这本书拍成电影或电视剧,就是看一两遍,也能将其大概的情况和细节的大部分记得清清楚楚。这说明人体生理器官与人们学习和接受知识有着密切的联系。特瑞克勒提供了这样一个研究结论:我们的学习10%通过味觉,1.5%通过触觉,3.5%通过嗅觉,11%通过听觉,这一排序与人们在实践中的经验是相一致的。视觉与听觉在学习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而如果把两者结合起来的视听觉多媒体则可以使人在学习中获得更多的知识。力量能够外,对记忆的研究表明,单用听觉,三小时左右能保持所获得的60%,三天后则下降为15%;单用视觉三小时后为70%,三天后为40%;弱视听觉并用三小时后为90%,三天后为75%。这说明视觉听觉多媒体可有更长的记忆保持率和最佳学习率。而多媒体计算机通过展示图像、声音等信息可以强化岁学生多种感官的刺激,视觉等,使大脑皮层同时产生多个兴奋区,对所学内容很快由感觉记忆进入到深层记忆,从而达到吸引和巩固知识的目的。

增加课堂容量,拓展学生知识面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愈来愈高。它不仅要求一个人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有广泛的涉猎其他学科知识,以适应不断发展的信息社会的要求。这就要求老师不能局限于书本,而应该以教材为依托,密切联系实际,旁征博引。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但是,教师要在悠闲地时间没给学生传授丰富而广泛的知识,靠传统的教学方法,速度慢,范围窄,限制了信息的扩充。如果运用多媒体课件来辅助教学就轻松自由了。它集报刊、杂志上的文字、图片、录像的内容、自己制作的动画等内容于一体,对各种有效信息进行更多更新的知识信息。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浓缩教材精华,在现典型的历史场景,使学生在几分钟内就能跨越几千年历史时空,纵横跋涉于广袤的多学科领域。这样大的容量如果不借助多媒体技术来辅助教学而仅凭一支粉笔一本书是难于完成的,而且教学效果不能同日而语的。

增强时代气息,提高可信度

思想品德课的一个很大特点,就是具有新鲜的时代感。正所谓“年年新教材,人人新教师”。因此,在教学中选择的材料应该是最近的最新的,而不是三、四年前更不是五、六年以前的。而教材由于受出版社因素的制约,它提供的各种数字和材料在今天瞬息万变的数字时代显得陈旧、落后,更难于及时反映社会的变化,这不仅是教学不能与时代同步,还可能因教材与现实不符而是学生对教材知识疑惑不解,降低思想品德教育的可信度。多媒体灵活及时的运用各种信息,具有信息新、快、全等特点。将这种特点融入思品教学,使思品教学与国内外形势及当前社会热点有机整合,丰富教学内容,把握时代脉搏,提高可信度。例如在讲授“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时,尽管我们以往提供的许多材料和数字千真万确,论证的也相当有利,但学生总有三分怀疑,而通过多媒体技术,切入一些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后我国各方面所发生的变化,比如图标、数据、视频片段,用事实说话,学生的怀疑就大大减少了,思品课教学的可信度就提高了,时代感那也就增强了。因此,只要教师平时做个有心人,关注《新闻联播》、《新闻调查》《今日说法》等重点栏目,及时收集有关信息,并加以处理,就可通过多媒体技术增强思品课的时代感和可信度。

发挥主体作用,培养创新意识

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创新精神的培养为重点,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但是,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一般采用了‘讲解---接受’的模式,教师讲“条条”,学生学“条条”,考试考“条条”,缺乏平等的学习气氛窒息了课堂活力,使学生完全丧失了主动、个体和独立思考,在很大程度上压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而多媒体技术介入课堂,打破了原有的教学模式,教师不必像以前那样唱独角戏,可以讲叫授课内容和学生协调、融洽的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让学生回归学习的主体地位,促使他们主动学习。例如在讲“我国的资源和环境问题”时,我将我国北方的沙漠化、北京地区的沙尘暴、长江流域1998年的特大洪水、甘肃宁曲的泥石流灾害等新闻中录下来的活生生的镜头展现在学生的面前,时学生对生态环境破坏造成的灾害感到吃惊,另一方面对环境问题展开了思考和讨论:造成灾害的原因是什么?如何避免环境的恶化?人类怎样保护自己的家园?这种设计活跃了课堂气氛,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他们围绕问题多方位、所角度思考、讨论,提出自己的独特见解,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自主意识得到发展。

运用多媒体技术存在的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带来了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其中许多的特点在实践中以显示了强大的优势。但是凡是没有绝对。任何一种教学段“尺有所长,寸有所短”。由于一些思品教师在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中存在一些误区,导致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优势不能充分发挥,甚至产生一些负面的影响。主要表现如下:

过分追求大容量,课件演示快,不利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多媒体技术具有教学过程紧凑、课堂容量大、信息量多等优点,一些老师对此津津乐道,过分追求大容量、高密度,甚至一节课包含过去两节、三节课的容量。由于教学容量成倍增加,为完成教学任务,课件如同放电影,学生来不及观察思考就一晃而过,更谈不上深层次的探索,课堂教学有原来的“人灌”变为更高效的“机灌”,这反而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过于花哨的课件,以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影响知识的摄入

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产生丰富的视听效果,刺激学生的感官,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但有些课件过于花哨,画面色彩斑斓,按钮奇形怪状,并且使用大量的动画和音响。稍有心理常识的人知道,学生的注意力会随外界的强烈刺激而发生转移。课件过于花哨,学生的注意力就会转移到观赏性很强的画面上,对教学的注意力大大减弱,冲淡了学生对重难点的关注,并最终影响教学的实践效果。

不考虑教学实际,盲目使用,效率低下

《基础教育改革纲要》明确指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作用”,“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但是,并非所有的教学内容都有必要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有的教师不从实际出发,不注重实际,一味盲目使用,结果导致学生丧失新鲜感,感觉单调,视觉疲劳,精神高度集中,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教师的工作繁琐,如果为了一节课花费很大的精力,其他课肯定大打折扣,这对学校、学生都不是好事。还有的老师没有把多媒体与教学内容充分整合,认真分析哪些内容用什么方式表现为好,偏离了教学大纲,教学重点、难点难于体现,轻重难辨,缺少一个“拎起来一条线,撒下去铺满地”教学宗旨,教学目标无法实现。

教师为课件所左右,不能发挥主导作用

素质教育要求教师居于主导地位,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但利用多媒体后,有的教师错误的认为多媒体可以代替教师做一切,教师只是作为一个操作者,让计算机从头唱到尾,任凭计算机牵者学生走,对教学内容不佳任何分析、讲解、引导,不对课堂学习进行很好的组织。还有的教师将预想设计好的或网上下载的课件输入电脑,然后严格的按照程序将教学内容一点不漏的逐一展现,不加选择,布置灵活变通,上课成了执行程序,教师成为现代多媒体课件的放映员,失去了教师在课堂的主导地位和自己的教学风格。

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思品教学的几点建议

现代教育技术正在为现代教育改革和发展发挥强大的作用,将成为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为更好的开发和应用多媒体技术,根据自己的体会提出几点建议:

多媒体技术应用于教学,应严格的按照既定的课堂教学目标去设计,要服从服务于教学目标这个大局,当用则用,不当用则不用,决不可本末倒置,主次不分,单纯的使用多媒体使用多媒体。应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实际和教学风格,恰当选择多媒体运用数量、时机等。只有那些教学重点、难点关键点或是理论强、用口述和板书难以表达的内容,材质的运用多媒体技术的辅助教学。

课件的设计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具有实用性和艺术性,如图像简洁大方,色彩搭配和教学内容一致,布局合理等。

克服只要是多媒体教学就一定比传统教学手段效果好的片面想法。在教学过程中,应将传统教学手段的优点与现代教学手段有机渗透,多种教学手段综合运用。

遵循学生为主题的原则,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可以设计一些人机对话型的讨论题、思考题,通过师生对话、学生讨论多媒体展示等方法,来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不能心中中有多媒体,简单的运用多媒体对学生进行”狂轰滥炸”。

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坚持以人为主,以机为辅,人机写作的原理。教师要时刻对课堂进行宏观调控,同时应该根据教材的实际内容,充分利用多媒体强的的交互功能,高屋建瓴的创设一些情景引导学生自学、思考和分析,使教师能按自己的需要组织教学,展示自己的教学风格,而不是受课件的限制和左右,成为多媒体的奴隶,失去教师在课堂中主体地位。

总之,多媒体技术与的整合势不可挡,我们中有迎难而上,不断探索、研究,注重实效,优化整合,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更好的发挥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优势,使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以上是本人的一些不成熟的看法,不当之处,请多指教。

参考文献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2]郭春芳.初中历史多媒体教学的五区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