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工业经济技术大全11篇

时间:2023-09-26 09:13:32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工业经济技术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工业经济技术

篇(1)

二、推动企业技术创新工作的紧迫性。近年来,世界各国把支持企业技术创新作为国家科技创新的一个重要部分,使之成为提升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战略。特别是一些发达国家普遍改变了过去长期采取的对技术创新不干预政策,把争夺科技制高点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重点,采取各种措施来鼓励和支持技术创新活动。一是通过立法推动企业技术创新。无论是技术领先型国家还是技术追赶型国家,政府通过立法以保证促进技术创新各项政策、措施的有效实施。如美国的《小企业技术创新法》和《加强小企业研究与发展法》,韩国的《产业技术研究组合育成法》和《中小企业创立支持法案》,日本的《企业经营革新支援法》及《中小企业创造活动促进法》等。二是制定强有力的政策体系支持技术创新。这种政策支持分为直接资助或间接资助两类。直接资助有对高科技中小企业的股权投资、提供政府贷款、政府资金直接资助产学研合作及技术转移计划等。如韩国政府对技术开发的资金支援,主要有政策资金、技术开发基金等形式。这些政策对推动企业技术进步都产生了非常积极的作用。三是大企业大集团通过技术创新,巩固自己在市场上的战略地位。在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以大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为标志的国际竞争更加激烈,许多跨国公司通过加大创新投入,开发核心技术,巩固在全球竞争中的优势地位。

从国内看,许多省份尤其是经济相对发达省份,也把企业技术创新工作作为抢占新的经济制高点的重大战略举措,全力加以实施。四川、上海、江苏、福建等省、市都已颁布了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的条例,以立法形式对企业技术创新工作进行统一规划,明确指导思想、战略目标,规范政府、企业、社会中介等各方面的行为和责任等。上海市提出,到2010年,R&D费用占GDP比重达到发达国家或地区平均水平,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超过40%;江苏省也提出到2010年高新技术产值达到10000亿元的战略目标,省级财政每年新增1亿元,支持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活动。

近几年来,我省积极建设技术创新体系,鼓励企业自主创新,引导产学研联合,使以企业技术中心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得到了较快发展。1990年,我省工业企业的研究与发展经费(R&D)投入为0.52亿元,2003年为59.1亿元,增幅达113.62%,绝对值增加50倍左右。规模企业已经成为我省技术创新的主导力量。至2004年末,我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科技人员为14.26万人,占全省科技人员20.93万人的68.1%。企业技术中心837家,其中国家技术中心13家,省级技术中心265家,市级技术中心559家,初步形成了以企业为主体的三级企业技术创新网络,为技术创新体系奠定了良好的组织基础。

与此同时,应该清醒地看到,在国际国内普遍追求技术创新的大环境下,我省存在企业整体创新需求不旺、创新能力较弱、创新成果产业化率不高等问题。我们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与我省的经济地位还不相适应;与转变增长方式,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经济综合竞争力的要求还有差距。对此,我们必须以强烈的危机感和紧迫感,以创新的工作思路和方法,集中力量,大力推动我省技术创新工作再上新台阶。

三、积极推进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如何引导并推动企业加快技术创新,积极构建技术创新体系和机制,是推动企业技术进步,促进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之举。具体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要加快研究制定《浙江省企业技术创新条例》。技术创新问题涉及人才、资金、政策、企业投入等多个方面,迫切需要建立一个综合性法规,以综合的、集成的、系统的方法,规定和保障各方的权利和义务,使我省的企业技术创新工作有一个基本的保障。

二是要加强政府的行政合力和引导力度。创新投入作为一种战略投资,与国家利益和现代化目标有着十分密切的关联。我省企业以中小企业为主,为此,政府部门应进一步转变方法,引导企业加大对技术创新的投入,重点在技术中心建设、创新能力提高、产学研联合以及创新服务、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下功夫,帮助广大企业形成自发的技术创新热情和能力。

三是加快推进企业技术中心建设。重点企业的领头作用和辐射作用强,应加快提高重点企业创新能力,强化对这些企业技术中心工作的指导和支持,重点扶持一批优势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引导企业技术中心瞄准国际同行业先进水平,制定企业技术引导发展战略,高起点推进企业技术创新,努力掌握一批关键核心技术。

四是建立区域特色经济技术创新服务平台,提供共性技术研发和技术服务。根据各地优势特色产业群和产业链形成的状况,组织龙头骨干企业及有关协会等机构组建创新服务平台,从技术研发、产品开发、管理咨询、技术培训和质量检测等方面,就地为广大中小企业提供技术创新服务,并通过有偿服务及政府扶持的方法解决活动经费。

篇(2)

自20世纪30年代起,大型农业机械的出现导致农业耕作大规模机械化;化学工业的飞速发展为农业提供了大量的化学肥料、农药、饲料添加剂等化学产品;农业新技术尤其是杂交技术使农业劳动生产力大大提高,农畜产品大幅度增加。工业的突飞猛进以及工业化所带来的令人兴奋的经济效益,使农业技术不断地走向工业化的道路,“本来是主要的人类传统的职业的农业,从欧洲较富足的国家开始,正在迅速变为一种越来越带科学特征的工业”[1],农业技术工业化似乎成为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然而在以工业化的模式谋划农业发展的同时,出现了种种意想不到的困境。

一、农业技术工业化的内涵及特点

工业化是指以现代工业部门的发展为核心,用以机器体系为特征的先进物质技术基础取代以手工劳动为特征的落后的物质技术基础,以社会化大生产的生产方式取代个体生产的方式,从而使社会劳动生产率和社会生产能力不断提高,非农产业部门逐渐取代农业部门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的国民经济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的过程。本文更多地把工业化理解为为了追求经济目的,发生在农业生产技术中的工具、方式、观念、结构等方面的变革,从而引起的农业本身及其与人、社会、环境关系的改变。

工业化社会具有标准化、专业化、同步化、集中化、集权化的特点[2],工业化一方面大力发展工业,使工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一方面将大工业的思想和理念融入社会的方方面面,在快速发展工业的同时,对农业和服务业的生产模式实行脱胎换骨的改造,使农业和服务业的劳动生产率得到迅速提高。

以工业化模式谋划农业的发展,其中心内容是农业技术工业化,即工业化技术在农业中的运用、工业产业模式在农业产业中的应用、工业经营方式在农业中的应用等等。从实质上看,农业技术工业化主要包括以下内涵:

第一,农业技术工业化主要体现在一些与工业相关的技术发展上,从传统技术中的手工工具、畜力过渡到使用自动化的、功率庞大的大机器,完成了农业机械化,实行联合作业和自动控制,劳动生产率、土地利用率不断提高。

第二,工业化是一个工业发展和农业改革的过程,工业化过程中的农业技术在“生态上以逐渐简化的种群来取代相当复杂的生物群落系统,在技术上以化石能(主要是石油能)驱动的理化技术系统取代人、畜力驱动的手工工具与传统农艺,在经济上或是以附属于工业资本的日趋商品化的市场经济的农业取代附属于传统农业社会的自然经济”[3]。机械、能源、科学技术的密集投放,资本的有机构成提高,使农业由粗放到集约,农业不再是劳力集约,而成为资本、技术、知识集约的产业。因此,农业技术工业化是一个极为复杂、庞大的变革过程。

第三,在认识上从以经验为主的认识模式转化为建立在实验科学之上的农业科学理论。认识、预测、改造自然的能力增强了,农业发展越来越依靠科学技术的进步。

第四,工业化的高效率、最大化导致了对农产品的大量需求,促进了农业的大规模化,不可避免地造成了化肥、农药、利用矿物能源的机械的大量投入,依赖石化能和化学产品,造成了特定农业生物的专业化、单作化、连片化和多头(羽)化。

第五,工业化的农业技术是以追求经济效益为主要目的的,因此追求农业外部投入与农业产出比的最大化,导致化学肥料的大量使用,使原来以有机循环为主的有机农业变为依靠无机投放的无机农业,动力系统、土地的营养平衡、病虫害防治都靠无机的方法来维持。

由此看来,农业技术工业化表现在动力强大、突破了客观自然的限制、扩大了农业生产的规模、人与自然的关系由依赖变为征服,工业化农业技术的知识体系运用科学的方法对不同来源、不同层次、不同结构、不同内容的知识进行综合和集成,实施再建构,使单一知识、零散知识、经验型知识结成统一整体进而形成新的知识体系,是复杂的知识整合体系。

二、农业技术工业化的困境

工业化带来的巨大的效益已经使工业技术至上主义根深蒂固。人们相信工业是先进部门,农业是落后部门,农业迟早要工业化,农业技术迟早要工业技术化。于是天然肥料被化肥取代、木材被钢铁和塑料取代,人们恨不能用工业合成物来代替食品。然而工业技术理论体系忽视了生物有机体的有机联系,无法完全代替生物理论。农业技术工业化过分单纯地接受了工业技术理论,大量使用农业机械、大量使用农药和化肥,过多地采取了这些生物成长自然过程以外的技术措施,使农业生产力的提高面临着停滞或者倒退的危险。工业化不仅仅在技术本身,而且在制度、政策、人的观念等方面不顾农业的特殊性,产生了严重的发展困境。

1、工业技术理论体系的缺陷

工业技术理论从根本上拒绝生物性和整体性[4],表现为:

第一,工业技术的原理及模式是建立在物理学、化学基础之上的,忽视了生态学这一基础。农业技术与生物有机体打交道,农业生物本身、土壤、自然环境等是具有生命的活的有机系统,应当保持动态平衡状态才能健康。

第二.工业技术的建造机理是通过分裂、分化、分解、分割的方式将复杂的自然事物变为单纯物,然后又将这些单纯物重组为符合人的需要的复合物。这种技术方式只利用了自然规律的某一方面,而忽视了其他方面;违反了自然过程的流动性、循环性、分散性、网络性,割裂了技术活动与自然生命的统一,干扰了自然过程的多种节律,破坏了生物圈整体的有机联系。一些新技术虽然在提高农业产量方面具有令人满意的效果,但它们也要求应用能耗更大的耕作方法,其中包括大量使用高成本的化肥和农药[5]。

第三,工业技术的组织原则是线性的和非循环的。传统物质生产的目标是单个过程的最优化以及更快更好地取得经济效益,而线性的、非循环的工艺是最简单、最节约的,因而在生产工艺上形成“原料一产品一废料”的运行模式。

第四,工业技术以狭隘的价值观作为指导思想,建立在这样一种信念之上:对于自然的认识意味着对自然加以统治。

2、农业技术工业化政策的偏差

工业化的现代农业政策支持并刺激了工业化农业技术的应用,如化肥、农药、排水系统、过度开垦和销毁森林、减少轮作和休耕、不可再生能源的使用,造成了严重的生物多样性减少、水资源污染、家畜和人的健康受到威胁、加速了野生动物栖息地和农业景观破坏[6]。工业化农业技术还造成了人与自然联系的中断,“农业重新与自然(而不是人工)生长因素相互联系。要求技术重新本地化。……因此,农业的可持续性将再次要求‘技艺的本地化’;也就是说,重新发明和评价‘农耕的技艺’”[7]。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自然状况、不同的劳动技巧、不同的劳动过程和不同的农业产品,工业化农业技术政策鼓励割裂农业的这些地域特征,形成了一种地域知识的新形式,这种形式在不同的情况中不仅关注普遍规则的应用、生产过程和人工制品,也必然伴随着在应用过程中出现的特殊问题的解决方法的具体回应。

3、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的工业化经济理论和消费理论的偏差

工业化经济对能源和资源的过分依赖表现为它是资本密集型而不是劳动密集型。资本代表工作的潜力,是从过去对自然资源的利用中获取的。一旦这些资源减少,资本本身就成为一种极为稀缺的资源,经济中存在着一种用资本代替劳动的强烈趋势。资本和劳动都可生产出财富,但是资本密集型的经济同时也是资源和能源密集型的经济。当然,资本并不都是罪恶,它同时具有伟大的文明作用,但是它所产生的通货膨胀影响到经济的许多方面。工业化农业生产是靠能源密集型机器和灌溉系统来进行的,并且使用大剂量的从石油中提炼出的杀虫剂和化肥。这些方法不仅破坏了土壤的有机平衡,并在我们的食物中产生出有毒的化学物质。然后食品工业又把农产品变成过度加工、过度包装、过度作广告的食品,然后再长途运输到全国各地的大型超级市场去出售,所有这一切都要过多地消耗能源,因此引起燃料价格飞涨。动物养殖也是同样的情况,它受着石油化学工业的大力推动,因为生产单位动物蛋白比生产单位植物蛋白所需要的化石燃料能源要高出十倍以上。“现代农业也是一种工业,它的生存直接或间接地依赖于能源、技术、有熟练技能的劳动者、原材料及其它许多因素。因此,正如核战争所造成的气候异常会使农业遭受破坏一样,经济生产活动的紊乱也同样会使农业生产蒙受损失。农业生产手段越精细,其遭毁坏的危险就越大”[8]。美国生产的大部分粮食都不是供人消费而是喂养了供人吃的家禽,结果导致大多数美国人的饮食结构不平衡,进而导致肥胖和不健康,从而又引起了保健费用的上涨。

4、工业化大型化、高效化观念的偏差

工业化更多地强调大型化,机械化系统的最伟大之处是通过规模化获得的。更大的力量意味着更大的输出,输出越大越好,但这并不符合生物系统的有机特点,因为在生态系统中规模服从于功能[9]。机械化和大型化不一定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制胜法宝,而且由于工业化的特点,“对自然界的统治的规模。在工业中比在农业中大很多,直到今天,农业不但不能控制气候。还不得不受气候的控制”[10]。工业化农业技术所产生的效益,也并非是最合算、最合理的,“自从普遍采用昂贵的机器以来,人被强行消耗的力量远远超出人的平均力量”[11]。

转贴于

三、农业技术工业化困境的解径

1、纠正技术理性的偏差

技术理性是指围绕着技术实践所形成的有目的的、合理的行为方式,在这种方式下,形成了一整套的基本文化价值观念,如人类征服自然、自然的定量化、有效性思维、社会组织生活的理性化、人类物质需求的先决性[12]。

正是由于技术理性,我们才会有今天的文明和历史的进步,也正是由于技术理性的如此成就,才被社会广泛接受,成为统治社会的权威,进一步形成了技术至上的思想。技术理性主义以对自然的支配为前提的思维方式,造成了对自然的破坏。技术理性无力解决人的个体性、自由意志、道德情感、本能欲求等非理性问题,而这种非理性世界是内在于个体的,它构成了人的生命活动的真正价值。理性主义的极度发展,必然造成非理性世界的严重危机,使人类迷失自我,丧失了内在的灵性。技术虽然延伸了人类某些方面的能力,同人的某些方面的生理机能相适应,但人的很多生理机能却遭到了可怕的压抑。在技术理性的思维方式中,每一种事物都是可替代的、可化约的、可按照人的意愿随意改变的,人自己也成了市场上一个可计量的市场价值物,成了整个社会机器中一个可以随意更换的部件。技术理性追求效率,在这种思维方式盛行的情况下,人们所注重的将是效率与计划性,而不是人的需要或价值。人类从蒙昧中解放出来,却又被理性自身的创造物——机器、商品和官僚制所奴役。

对于技术理性,“不应该成为霸权主义理性,陷入绝对的理性主义和工具主义”[13],也不应成为禁锢人类发展、离析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力量,而要将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相统一,指导农业技术向合社会目的的方向发展。

2、健全相关社会制度

首先,加快技术发展和技术预测。要清醒地认识技术可能带来的问题,在技术设计时消除或减少技术给人类带来的不利,选择合社会目的的农业技术。为了消除化学化农法或工业化农法,摆脱现代农业的困境,削弱现代农业技术的异化,就要选择生态化的、绿色化的、适用的技术,摆脱对工业技术的崇拜而不回避技术的发展。人类具有主观能动性,可以认识问题。解决问题,而绝不能回避问题。西方先进工业国家都在积极寻找所谓“替代农业”,如生态农业、生物农业、持续农业、有机农业、自然农业等等,我国也在积极尝试以生态农业技术和绿色农业技术为基础的高新农业技术园区的试验。其共同信念是,在农业生产中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反对与自然相对抗;农业生态体系为一个有机整体;重视土壤的培肥;重视病虫害的生物防治;合理利用农业资源;保持持久的农业生产力。

其次,以科学发展观作为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要克服异化带来的弊端,除了寻找现代农业技术自身存在的问题,避免现代技术对生物有机体及其生活环境的过度伤害之外,更关键是超越传统自然观,破除工业技术万能的幻想,在人与自然之间寻找协调和均衡的机制,利用人类的知识、智慧和意志去自觉地实现一种“均衡”的发展,实施农业技术的可持续发展。现代农业技术创新应该尽量遵循自然流动、循环的规律,减少对农业生物体生长方式的改变,减少化学物质等人造物的投入,尽量保持农业生物品种的多样性。只有这样,才能逐步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形成和谐的、均衡的天人合一的世界。因为人类的知识不断丰富,技术不断进步,人类对技术的预测也越来越明确,解决危机的可能性不断增加。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发展观发生了根本性的演变,发展观将会更加全面,更加科学化。另外,在新的发展观指导下,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断协调,必将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关系。现代农业技术达到这种“均衡”,异化的削弱甚至消解完全可能的。

第三,完善新技术研发的技术评价和社会公众评价机制。技术评价是对技术进行可行性研究,要做市场分析,投资——效益分析,评价可能采用的技术,还要分析其使用后对环境可能带来的污染等,通过研究分析决定是否选用该项技术或技术体系。农业技术的评价是测定农业技术的功能属性,对研究、发展、引进和推广的农业技术进行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分析和可行性论证,从而为农业生产管理者进行农业技术选择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社会公众评价是将农业技术的新发明向社会公众进行告知,以征得社会公众的认可,确保社会公众的知情权的行使,减少社会公众对新技术的恐慌和排斥。对于新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尤其是新技术的使用。必须通过较为完善的技术评价和社会公众评价。前面分析过农业技术的功能,农业产品是与社会每一个成员的切身利益、健康密切相关的,新技术的社会后果不仅要通过专业研究评价机构的评价,还要通过社会公众的评价和认可;不仅要通过经济效益评价,还要通过社会、生态、人文伦理的评价;不仅要进行短期的评价还要进行中长期评价;不仅要进行积极效益的评价还要进行负效应和风险性评价。通过技术和社会公众的评价,尽可能地减少技术的负效应,降低技术的风险性,保证技术的推广和发展。

第四,加强技术研发和管理的立法。新技术研发给农业生产带来巨大的变化,一方面为新的农业时代开创了无限的可能与机会,另一方面也夹带着无限的未知与危险。新技术可能使未来社会的知识财富和物质财富更加集中,拥有高技术、接受新科技的族群与信息匮乏者、未接受新科技的族群之间的差距拉得更大,知识产权、商业秘密权、个人隐私权等权利体系更易受到破坏,人们的落伍感、代沟感、贫乏感、差距感会加强,挑战频繁而至,新问题将层出不穷。现有的法律、法规将不足以应付新时代的需要,起码是瞬时的混乱局面将难以避免。新技术的应用和研发要通过法律法规进行约束、引导和规范,防止滥用、误用技术。如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法、农药使用规范、生物制品使用法规、转基因农产品标签法等。

3、“适度技术”的应用

从技术主体的角度来看,农业技术异化的重要原因是对技术的过度使用带来的技术负效应,如前面谈到的化肥技术负效应。选择适度技术避免了单纯追求高、大、快。如合理密植是增加农作物产量的重要的技术措施,但是在密植技术中,种植密度越大,作物的茎杆越细,越易倒伏。密植与倒伏是密植技术中的一对矛盾。解决这个矛盾要靠培养矮株品种抗倒伏,而植株过矮又会导致作物产量下降。这些问题的解决要依靠适度技术的应用,既要考虑合理密植,又要考虑到合理的植株高度。

适度技术的应用首先要遵循自然规律,在保证农作物和畜禽原有自然生物性状稳定的基础上,按照人类的需要进行适当的改变。如巨型猪、巨型蔬菜和含有肉味的蔬菜等就改变了生物体原有的生物性状,不仅带来一定的风险性,而且对公众心理造成压力。其次要遵循综合性原则,适度技术不是单项技术的使用,而是整个技术体系的应用,农业技术体系既包括种养技术,又包括机械技术、生物技术、化学技术和管理技术等,适度技术也要在各个单项技术之间寻求一种综合的、相互融合协调的合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技术形态。

[参考文献]

[1][英]贝尔纳著,伍况普等译.历史上的科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1959.p480.

[2][美]阿尔文·托夫勒著,朱志炎等译.第三次浪潮[M].北京:三联书店.1983.p152.

[3]邓宏海.新的农业革命——从工业化到生物化[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6.

[4]曾欢.浅析生态技术[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版),1998(专辑):p183.

[5][美]詹姆斯·博特金等.回答未来的挑战——罗马俱乐部的研究报告[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p15.

[6]Joy Ogaji.Ssutainable Agriculture in the UK[J].Envi-ronment,Development and Sustainability,2005(7):p253-270.

[7]Van der Ploeg.The reconstruction of locality:technolo-gy and labour in modem agriculture[A].T.Marsden.UnevenDevelopment and the Rural Labour Process[C].London:DavidFulton Publisher,1992.p37.

[8][美]约翰·托夫勒.第四次浪潮[M].北京:华龄出版社,1996.p277.

[9]Peter.Drucker.Post-Capitalist Society [M].New York:HarperBusiness,a Division of Harper Collins Publishing,1994.

[1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p191.

篇(3)

自20世纪30年代起,大型农业机械的出现导致农业耕作大规模机械化;化学工业的飞速发展为农业提供了大量的化学肥料、农药、饲料添加剂等化学产品;农业新技术尤其是杂交技术使农业劳动生产力大大提高,农畜产品大幅度增加。工业的突飞猛进以及工业化所带来的令人兴奋的经济效益,使农业技术不断地走向工业化的道路,“本来是主要的人类传统的职业的农业,从欧洲较富足的国家开始,正在迅速变为一种越来越带科学特征的工业”[1],农业技术工业化似乎成为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然而在以工业化的模式谋划农业发展的同时,出现了种种意想不到的困境。

一、农业技术工业化的内涵及特点

工业化是指以现代工业部门的发展为核心,用以机器体系为特征的先进物质技术基础取代以手工劳动为特征的落后的物质技术基础,以社会化大生产的生产方式取代个体生产的方式,从而使社会劳动生产率和社会生产能力不断提高,非农产业部门逐渐取代农业部门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的国民经济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的过程。本文更多地把工业化理解为为了追求经济目的,发生在农业生产技术中的工具、方式、观念、结构等方面的变革,从而引起的农业本身及其与人、社会、环境关系的改变。

工业化社会具有标准化、专业化、同步化、集中化、集权化的特点[2],工业化一方面大力发展工业,使工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一方面将大工业的思想和理念融入社会的方方面面,在快速发展工业的同时,对农业和服务业的生产模式实行脱胎换骨的改造,使农业和服务业的劳动生产率得到迅速提高。

以工业化模式谋划农业的发展,其中心内容是农业技术工业化,即工业化技术在农业中的运用、工业产业模式在农业产业中的应用、工业经营方式在农业中的应用等等。从实质上看,农业技术工业化主要包括以下内涵:

第一,农业技术工业化主要体现在一些与工业相关的技术发展上,从传统技术中的手工工具、畜力过渡到使用自动化的、功率庞大的大机器,完成了农业机械化,实行联合作业和自动控制,劳动生产率、土地利用率不断提高。

第二,工业化是一个工业发展和农业改革的过程,工业化过程中的农业技术在“生态上以逐渐简化的种群来取代相当复杂的生物群落系统,在技术上以化石能(主要是石油能)驱动的理化技术系统取代人、畜力驱动的手工工具与传统农艺,在经济上或是以附属于工业资本的日趋商品化的市场经济的农业取代附属于传统农业社会的自然经济”[3]。机械、能源、科学技术的密集投放,资本的有机构成提高,使农业由粗放到集约,农业不再是劳力集约,而成为资本、技术、知识集约的产业。因此,农业技术工业化是一个极为复杂、庞大的变革过程。

第三,在认识上从以经验为主的认识模式转化为建立在实验科学之上的农业科学理论。认识、预测、改造自然的能力增强了,农业发展越来越依靠科学技术的进步。

第四,工业化的高效率、最大化导致了对农产品的大量需求,促进了农业的大规模化,不可避免地造成了化肥、农药、利用矿物能源的机械的大量投入,依赖石化能和化学产品,造成了特定农业生物的专业化、单作化、连片化和多头(羽)化。

第五,工业化的农业技术是以追求经济效益为主要目的的,因此追求农业外部投入与农业产出比的最大化,导致化学肥料的大量使用,使原来以有机循环为主的有机农业变为依靠无机投放的无机农业,动力系统、土地的营养平衡、病虫害防治都靠无机的方法来维持。

由此看来,农业技术工业化表现在动力强大、突破了客观自然的限制、扩大了农业生产的规模、人与自然的关系由依赖变为征服,工业化农业技术的知识体系运用科学的方法对不同来源、不同层次、不同结构、不同内容的知识进行综合和集成,实施再建构,使单一知识、零散知识、经验型知识结成统一整体进而形成新的知识体系,是复杂的知识整合体系。

二、农业技术工业化的困境

工业化带来的巨大的效益已经使工业技术至上主义根深蒂固。人们相信工业是先进部门,农业是落后部门,农业迟早要工业化,农业技术迟早要工业技术化。于是天然肥料被化肥取代、木材被钢铁和塑料取代,人们恨不能用工业合成物来代替食品。然而工业技术理论体系忽视了生物有机体的有机联系,无法完全代替生物理论。农业技术工业化过分单纯地接受了工业技术理论,大量使用农业机械、大量使用农药和化肥,过多地采取了这些生物成长自然过程以外的技术措施,使农业生产力的提高面临着停滞或者倒退的危险。工业化不仅仅在技术本身,而且在制度、政策、人的观念等方面不顾农业的特殊性,产生了严重的发展困境。

1、工业技术理论体系的缺陷

工业技术理论从根本上拒绝生物性和整体性[4],表现为:

第一,工业技术的原理及模式是建立在物理学、化学基础之上的,忽视了生态学这一基础。农业技术与生物有机体打交道,农业生物本身、土壤、自然环境等是具有生命的活的有机系统,应当保持动态平衡状态才能健康。

第二.工业技术的建造机理是通过分裂、分化、分解、分割的方式将复杂的自然事物变为单纯物,然后又将这些单纯物重组为符合人的需要的复合物。这种技术方式只利用了自然规律的某一方面,而忽视了其他方面;违反了自然过程的流动性、循环性、分散性、网络性,割裂了技术活动与自然生命的统一,干扰了自然过程的多种节律,破坏了生物圈整体的有机联系。一些新技术虽然在提高农业产量方面具有令人满意的效果,但它们也要求应用能耗更大的耕作方法,其中包括大量使用高成本的化肥和农药[5]。

第三,工业技术的组织原则是线性的和非循环的。传统物质生产的目标是单个过程的最优化以及更快更好地取得经济效益,而线性的、非循环的工艺是最简单、最节约的,因而在生产工艺上形成“原料一产品一废料”的运行模式。

第四,工业技术以狭隘的价值观作为指导思想,建立在这样一种信念之上:对于自然的认识意味着对自然加以统治。

2、农业技术工业化政策的偏差

工业化的现代农业政策支持并刺激了工业化农业技术的应用,如化肥、农药、排水系统、过度开垦和销毁森林、减少轮作和休耕、不可再生能源的使用,造成了严重的生物多样性减少、水资源污染、家畜和人的健康受到威胁、加速了野生动物栖息地和农业景观破坏[6]。工业化农业技术还造成了人与自然联系的中断,“农业重新与自然(而不是人工)生长因素相互联系。要求技术重新本地化。……因此,农业的可持续性将再次要求‘技艺的本地化’;也就是说,重新发明和评价‘农耕的技艺’”[7]。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自然状况、不同的劳动技巧、不同的劳动过程和不同的农业产品,工业化农业技术政策鼓励割裂农业的这些地域特征,形成了一种地域知识的新形式,这种形式在不同的情况中不仅关注普遍规则的应用、生产过程和人工制品,也必然伴随着在应用过程中出现的特殊问题的解决方法的具体回应。

3、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的工业化经济理论和消费理论的偏差

工业化经济对能源和资源的过分依赖表现为它是资本密集型而不是劳动密集型。资本代表工作的潜力,是从过去对自然资源的利用中获取的。一旦这些资源减少,资本本身就成为一种极为稀缺的资源,经济中存在着一种用资本代替劳动的强烈趋势。资本和劳动都可生产出财富,但是资本密集型的经济同时也是资源和能源密集型的经济。当然,资本并不都是罪恶,它同时具有伟大的文明作用,但是它所产生的通货膨胀影响到经济的许多方面。工业化农业生产是靠能源密集型机器和灌溉系统来进行的,并且使用大剂量的从石油中提炼出的杀虫剂和化肥。这些方法不仅破坏了土壤的有机平衡,并在我们的食物中产生出有毒的化学物质。然后食品工业又把农产品变成过度加工、过度包装、过度作广告的食品,然后再长途运输到全国各地的大型超级市场去出售,所有这一切都要过多地消耗能源,因此引起燃料价格飞涨。动物养殖也是同样的情况,它受着石油化学工业的大力推动,因为生产单位动物蛋白比生产单位植物蛋白所需要的化石燃料能源要高出十倍以上。“现代农业也是一种工业,它的生存直接或间接地依赖于能源、技术、有熟练技能的劳动者、原材料及其它许多因素。因此,正如核战争所造成的气候异常会使农业遭受破坏一样,经济生产活动的紊乱也同样会使农业生产蒙受损失。农业生产手段越精细,其遭毁坏的危险就越大”[8]。美国生产的大部分粮食都不是供人消费而是喂养了供人吃的家禽,结果导致大多数美国人的饮食结构不平衡,进而导致肥胖和不健康,从而又引起了保健费用的上涨。

4、工业化大型化、高效化观念的偏差

工业化更多地强调大型化,机械化系统的最伟大之处是通过规模化获得的。更大的力量意味着更大的输出,输出越大越好,但这并不符合生物系统的有机特点,因为在生态系统中规模服从于功能[9]。机械化和大型化不一定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制胜法宝,而且由于工业化的特点,“对自然界的统治的规模。在工业中比在农业中大很多,直到今天,农业不但不能控制气候。还不得不受气候的控制”[10]。工业化农业技术所产生的效益,也并非是最合算、最合理的,“自从普遍采用昂贵的机器以来,人被强行消耗的力量远远超出人的平均力量”[11]。

三、农业技术工业化困境的解径

1、纠正技术理性的偏差

技术理性是指围绕着技术实践所形成的有目的的、合理的行为方式,在这种方式下,形成了一整套的基本文化价值观念,如人类征服自然、自然的定量化、有效性思维、社会组织生活的理性化、人类物质需求的先决性[12]。

正是由于技术理性,我们才会有今天的文明和历史的进步,也正是由于技术理性的如此成就,才被社会广泛接受,成为统治社会的权威,进一步形成了技术至上的思想。技术理性主义以对自然的支配为前提的思维方式,造成了对自然的破坏。技术理性无力解决人的个体性、自由意志、道德情感、本能欲求等非理性问题,而这种非理性世界是内在于个体的,它构成了人的生命活动的真正价值。理性主义的极度发展,必然造成非理性世界的严重危机,使人类迷失自我,丧失了内在的灵性。技术虽然延伸了人类某些方面的能力,同人的某些方面的生理机能相适应,但人的很多生理机能却遭到了可怕的压抑。在技术理性的思维方式中,每一种事物都是可替代的、可化约的、可按照人的意愿随意改变的,人自己也成了市场上一个可计量的市场价值物,成了整个社会机器中一个可以随意更换的部件。技术理性追求效率,在这种思维方式盛行的情况下,人们所注重的将是效率与计划性,而不是人的需要或价值。人类从蒙昧中解放出来,却又被理性自身的创造物——机器、商品和官僚制所奴役。

对于技术理性,“不应该成为霸权主义理性,陷入绝对的理性主义和工具主义”[13],也不应成为禁锢人类发展、离析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力量,而要将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相统一,指导农业技术向合社会目的的方向发展。

2、健全相关社会制度

首先,加快技术发展和技术预测。要清醒地认识技术可能带来的问题,在技术设计时消除或减少技术给人类带来的不利,选择合社会目的的农业技术。为了消除化学化农法或工业化农法,摆脱现代农业的困境,削弱现代农业技术的异化,就要选择生态化的、绿色化的、适用的技术,摆脱对工业技术的崇拜而不回避技术的发展。人类具有主观能动性,可以认识问题。解决问题,而绝不能回避问题。西方先进工业国家都在积极寻找所谓“替代农业”,如生态农业、生物农业、持续农业、有机农业、自然农业等等,我国也在积极尝试以生态农业技术和绿色农业技术为基础的高新农业技术园区的试验。其共同信念是,在农业生产中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反对与自然相对抗;农业生态体系为一个有机整体;重视土壤的培肥;重视病虫害的生物防治;合理利用农业资源;保持持久的农业生产力。

其次,以科学发展观作为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要克服异化带来的弊端,除了寻找现代农业技术自身存在的问题,避免现代技术对生物有机体及其生活环境的过度伤害之外,更关键是超越传统自然观,破除工业技术万能的幻想,在人与自然之间寻找协调和均衡的机制,利用人类的知识、智慧和意志去自觉地实现一种“均衡”的发展,实施农业技术的可持续发展。现代农业技术创新应该尽量遵循自然流动、循环的规律,减少对农业生物体生长方式的改变,减少化学物质等人造物的投入,尽量保持农业生物品种的多样性。只有这样,才能逐步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形成和谐的、均衡的天人合一的世界。因为人类的知识不断丰富,技术不断进步,人类对技术的预测也越来越明确,解决危机的可能性不断增加。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发展观发生了根本性的演变,发展观将会更加全面,更加科学化。另外,在新的发展观指导下,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断协调,必将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关系。现代农业技术达到这种“均衡”,异化的削弱甚至消解完全可能的。

第三,完善新技术研发的技术评价和社会公众评价机制。技术评价是对技术进行可行性研究,要做市场分析,投资——效益分析,评价可能采用的技术,还要分析其使用后对环境可能带来的污染等,通过研究分析决定是否选用该项技术或技术体系。农业技术的评价是测定农业技术的功能属性,对研究、发展、引进和推广的农业技术进行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分析和可行性论证,从而为农业生产管理者进行农业技术选择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社会公众评价是将农业技术的新发明向社会公众进行告知,以征得社会公众的认可,确保社会公众的知情权的行使,减少社会公众对新技术的恐慌和排斥。对于新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尤其是新技术的使用。必须通过较为完善的技术评价和社会公众评价。前面分析过农业技术的功能,农业产品是与社会每一个成员的切身利益、健康密切相关的,新技术的社会后果不仅要通过专业研究评价机构的评价,还要通过社会公众的评价和认可;不仅要通过经济效益评价,还要通过社会、生态、人文伦理的评价;不仅要进行短期的评价还要进行中长期评价;不仅要进行积极效益的评价还要进行负效应和风险性评价。通过技术和社会公众的评价,尽可能地减少技术的负效应,降低技术的风险性,保证技术的推广和发展。

第四,加强技术研发和管理的立法。新技术研发给农业生产带来巨大的变化,一方面为新的农业时代开创了无限的可能与机会,另一方面也夹带着无限的未知与危险。新技术可能使未来社会的知识财富和物质财富更加集中,拥有高技术、接受新科技的族群与信息匮乏者、未接受新科技的族群之间的差距拉得更大,知识产权、商业秘密权、个人隐私权等权利体系更易受到破坏,人们的落伍感、代沟感、贫乏感、差距感会加强,挑战频繁而至,新问题将层出不穷。现有的法律、法规将不足以应付新时代的需要,起码是瞬时的混乱局面将难以避免。新技术的应用和研发要通过法律法规进行约束、引导和规范,防止滥用、误用技术。如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法、农药使用规范、生物制品使用法规、转基因农产品标签法等。

3、“适度技术”的应用

从技术主体的角度来看,农业技术异化的重要原因是对技术的过度使用带来的技术负效应,如前面谈到的化肥技术负效应。选择适度技术避免了单纯追求高、大、快。如合理密植是增加农作物产量的重要的技术措施,但是在密植技术中,种植密度越大,作物的茎杆越细,越易倒伏。密植与倒伏是密植技术中的一对矛盾。解决这个矛盾要靠培养矮株品种抗倒伏,而植株过矮又会导致作物产量下降。这些问题的解决要依靠适度技术的应用,既要考虑合理密植,又要考虑到合理的植株高度。

适度技术的应用首先要遵循自然规律,在保证农作物和畜禽原有自然生物性状稳定的基础上,按照人类的需要进行适当的改变。如巨型猪、巨型蔬菜和含有肉味的蔬菜等就改变了生物体原有的生物性状,不仅带来一定的风险性,而且对公众心理造成压力。其次要遵循综合性原则,适度技术不是单项技术的使用,而是整个技术体系的应用,农业技术体系既包括种养技术,又包括机械技术、生物技术、化学技术和管理技术等,适度技术也要在各个单项技术之间寻求一种综合的、相互融合协调的合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技术形态。

[参考文献]

[1][英]贝尔纳著,伍况普等译.历史上的科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1959.p480.

[2][美]阿尔文·托夫勒著,朱志炎等译.第三次浪潮[M].北京:三联书店.1983.p152.

[3]邓宏海.新的农业革命——从工业化到生物化[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6.

[4]曾欢.浅析生态技术[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版),1998(专辑):p183.

[5][美]詹姆斯·博特金等.回答未来的挑战——罗马俱乐部的研究报告[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p15.

[6]JoyOgaji.SsutainableAgricultureintheUK[J].Envi-ronment,DevelopmentandSustainability,2005(7):p253-270.

[7]VanderPloeg.Thereconstructionoflocality:technolo-gyandlabourinmodemagriculture[A].T.Marsden.UnevenDevelopmentandtheRuralLabourProcess[C].London:DavidFultonPublisher,1992.p37.

[8][美]约翰·托夫勒.第四次浪潮[M].北京:华龄出版社,1996.p277.

[9]Peter.Drucker.Post-CapitalistSociety[M].NewYork:HarperBusiness,aDivisionofHarperCollinsPublishing,1994.

[1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p191.

篇(4)

本期特别报道《北京工业经济曙光初露》、《让技术创新成为北京工业发展的不竭动力》、《“爱国者” 做好中国创造》,三篇文章分别从不同的切入点向您揭示北京工业发展的丰富内涵。

今年前三个季度,北京工业系统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各项政策措施,工业发展速度实现了由负转正,并保持了稳步增长。

■ 发展态势全面回暖

生产继续向好,利润实现增长

1―3季度,北京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1727.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5.7%,增幅同比提高0.9个百分点,比上半年提高6.9个百分点。从分季度数据看,三季度实现增加值650.5亿元,增长18.6%,增幅分别比一季度和二季度提高22个和18.1个百分点。其中,9月份实现增加值226.5亿元,增长23.7%(见图1)。

1―8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195.8%,比上年同期降低13.9个百分点。实现利润388.1亿元,增长2.3% (1―5月同比下降16.7%),结束了自2008年11月份以来工业利润增速同比下降的局面。

生产全面回升,速度逐步加快

国有、股份制、“三资”企业实现增长。1―3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国有企业实现增加值257.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8.1%,增幅比上半年提高1.1个百分点;“三资”企业实现增加值584.7亿元,增长2.7%(上半年同比下降7.3%);股份制企业实现增加值862.3亿元,增长7.3%,增幅提高6.8个百分点。9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各经济类型企业继续保持全面增长态势。其中,国有企业、“三资企业”、股份制企业分别实现增加值31.1亿元、80.3亿元和112.2亿元,分别增长1.1%,28.6%和28.1%。

轻重工业同步增长。1―3季度,规模以上轻工业实现增加值345.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7%,增幅比上半年提高4.6个百分点;重工业实现增加值1382.1亿元,增长5.9%(上半年同比下降1.4%)。

大中型企业增速加快,小型企业增速转正。1―3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大型企业实现增加值762.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7.9%,增幅比上半年提高6.9个百分点;中型企业实现增加值550.5亿元,增长6.5%,增幅比上半年提高5.1个百分点。大、中型企业增幅分别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平均水平2.2个百分点和0.8个百分点,共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5.6个百分点。小型企业实现增加值415.1亿元,增长0.6 %(上半年同比下降10.2%)。

重点区域实现全面增长。1―3季度,城市发展新区和城市功能拓展区分别实现增加值703.1亿元和479.3亿元,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5.5%和3.2%,增幅分别比上半年提高8个和7.2个百分点。首都功能核心区实现增加值144.4亿元,增长6.3%,增幅下降1.6个百分点;生态涵养发展区实现增加值130.7亿元,增长8.6%,增幅提高17.5个百分点。

企业资金运转、就业情况良好

从业人员保持稳定。1―8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从业人员120.8万人,比1―5月增加0.2万人,比上年同期下降3.7%。

资金周转加快。1―8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流动资产周转率1.6次,比1―5月加快0.1次。三季度,根据全市638家大中型工业企业“工业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及趋势判断专项调查”结果,认为流动资金情况基本正常和资金充裕的企业占71.2%,分别比二季度和一季度提高4.7个百分点和7个百分点。

■ 两大因素力促工业回升

今年前三个季度,全市工业在政策驱动、市场回暖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脱离低谷,稳步回升。1―3季度,在全市37个工业行业大类中,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的行业有18个,比上半年增加7个行业。其中,速度由负转正的行业有7个,增幅比上半年提高的行业有9个。

政策推动交通、医药行业快速增长

2009年来,北京市委、市政府相继推出了家电和汽车以旧换新、小排量汽车优惠补贴政策,以及新医改方案的正式实施等政策,促进了汽车制造、医药制造业行业快速发展。1―3季度,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实现增加值200.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2.4%,增幅比上半年提高15.4个百分点。各月实现增加值已连续7个月保持在23亿元以上,成为自2004年以来的最好水平。1―3季度,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生产汽车92.1万辆,增长48.8%,增幅同比提高31.5个百分点。其中,轿车38.8万辆,增长80.1%,轿车产量占全市汽车产量的比重为42.1%,比2008年提高5.1个百分点;生产载货汽车45.9万辆,增长34.1%。1―3季度,医药制造业实现增加值88.1亿元,增长17.2%,增幅比上半年提高0.7个百分点。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和医药制造业带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2.8个百分点。

市场需求逐步回暖

8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探底回升,环比上涨0.5%;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环比上涨0.8%,已连续五个月上涨,需求出现回暖迹象。

房市回暖带动建材、家用电器行业生产。1―8月,全市销售商品房1442.9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3倍。1―3季度,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分别实现增加值43.3亿元和75.8亿元,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5.4%和13.4%,增幅分别比上半年提高23.2个和8.3个百分点。其中,与房地产相关的水泥、石灰和石膏的制造和家用电力器具制造分别增长20%和46.5%。

装备制造业出现回升迹象。1―3季度,通用设备制造业实现增加值63.9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3.2%,降幅比上半年缩小8.4个百分点;专用设备制造业实现增加值66.2亿元,增长1.7%(上半年同比下降2%)。1―3季度,金属切削机床、起重机、内燃叉车生产降幅比上半年分别缩小9.8个、12个和11.8个百分点,采矿专用设备生产增幅比上半年提高18.9个百分点。

电子行业降幅缩小。1―3季度,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实现增加值201.7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11.8%,降幅比上半年缩小9.8个百分点。9月份,该行业实现内销91亿元,占同行业销售产值的比重达47%,比6月份提高2.2个百分点。

■ 回升基础尚待巩固

今年前三季度,全市工业回升向好的态势已经形成,但企业内在发展动力仍显不足,回升基础有待巩固。后期要把保增长与扩内需、调结构、促转型更好结合,提高工业回升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激发企业内在动力和活力。

后续发展面临挑战

外需全面复苏尚需时日。当前从市场需求看,国内市场在一系列政策刺激下有所恢复,但全球经济仍显低迷,出口疲软仍是制约全市工业回升的重要因素。1―3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销售产值7620.7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3%。产销率99.3%,同比提高0.7个百分点。其中,实现国内销售产值6551.5亿元,增长1%(上半年为下降6.4%);实现出货值1069.2亿元,下降21.6%,降幅比上半年缩小4.8个百分点。出货值占销售产值的比重由上年的17.9%下降为14%。

政策驱动效应将减弱。为应对金融危机,国家和各地方政府出台一揽子振兴计划,对经济复苏起到积极的作用,政策实施效果显著。1―3季度,全市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和医药制造业对全市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8.7%,有效带动工业经济回升。但随着宏观经济的逐步恢复,市场调节作用将逐渐增强,而政策驱动效应将减弱。

高端产业发展缓慢,缺乏新增长点。大力发展高端产业是首都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近年来,全市高端制造业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逐年下降。2009年1―3季度,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实现增加值367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2.6%,现代制造业实现增加值657亿元,增长4.4%,分别慢于规模以上工业平均增速8.3个和1.3个百分点。高技术产业和现代制造业分别占全市比重为21.2%和38%,分别比2008年下降2.6个和0.6个百分点。汽车、医药等支柱行业在政策刺激下实现了快速增长,但后续发展仍存在不确定因素;高耗能行业调整步伐加快,但新的增长点尚未形成。

技术创新意愿不强,新产品生产下降。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实现较快增长,但基础建设项目偏多,技术改造项目明显不足。1―8月,全市工业大项目215个,其中涉及技改项目仅9个。1―3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实现新产品产值1915.3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16.9%,降幅大于工业总产值13.3个百分点。新产品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24.9%,比2008年降低4.9个百分点。

培育工业可持续发展

加快结构调整,培育新增长点。工业生产企稳回升势头已经形成,在后续发展中加快结构调整是巩固回升势头、实现增长方式转变的必要途径。相关部门要根据首都经济特点,推进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格局,建立新生业态的管理机制、培育新的工业经济增长点。

篇(5)

我们在分析、研究产品开发、产品推广、产品质量、产业结构乃至经济发展的时候,实际上也是在评判工业设计。

因为工业设计是现代工业文明的灵魂,是现代科技与艺术的统一,也是科技与经济、文化的统一。

21世纪初,工业设计在德国兴起,促进了德国经济的大发展;工业设计也创造了美国现代工业发展的神话,使美国能够在半个多世纪内雄居世界经济“大哥大”的宝座……

工业设计前景之设计竞争力是工业发展的重要竞争力

21世纪的市场竞争,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同时也是工业设计的竞争。

什么是工业设计? 1980年,巴黎国际学术年会权威的论述是,赁借训练、技术知识、经济及视觉感受,而赋予材料、结构、构造、形状、色彩、表面加工以及装饰全新的品质和风格。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高度发展的科学技术与代表新世纪潮流的工业设计相结合,将为人类书写美好的篇章。

由于工业设计是由工业设计师、结构工程师、价值分析师、模型工程师等专家集团组成的共同劳动,其本身就形成了一种特殊竞争力。专家们基于他们对技术、产品、市场、消费者、购买力、价格水平、生活习惯等的科学把握,开发、设计出了一大批具有竞争力的产品。如瑞士的机械手表,微软的软件……

日本千叶大学著名学者宫畸清教授在介绍日本经济发展的过程时,谈到日本产业振兴和经济增长有三要诀:一是艰苦奋斗的民族精神;二是领先一步的工业设计;三是不断完善的经济政策。这三者相辅相成,其中,工业设计对日本经济的起飞发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亚洲金融危机之后,日本人痛定思痛,面对21世纪,又一次将“设计竞争力”作为日本经济振兴的法宝。他们用全新的设计思维,在策划、在设计“太阳经济”、智能建筑、地下城市、空间城市、模糊汽车等等。

工业设计是核心竞争力,是因为它可以科学地配置资源,投资少,见效快。据测算,工业品外观每投入一美元,可带来1500美元的收益。日本日立公司的数据则更具说服力,该公司每增加1000亿日元的销售收入,工业设计所占的作用占51%,而设备改造的作用只占12%,显而易见,工业设计的主旨同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一脉相通的。在21世纪,工业设计将成为企业生存的关健和核心。商家将切实感受到,如果没有卓越的产品设计,任何先进技术精良装备与严格的管理都无法创造出精美的商品。

工业设计前景之“组织设计”是全新的革命

现代工业设计应该包括组织设计。

现代企业制度是20世纪组织设计最重要的成果。但是,企业制度的革命是永恒的。企业组织设计也没有终点。

随着信息化、自动化、全球化的出现,人们设计了“全球工厂”、“元纸贸易”、“战略联盟”、“电视直销”、“网络营销”等各种生产和营销组织形式d

我们需要设计“全球工厂”。在社会分工日趋细化的时代,“大而全”、“小而全”的企业已经难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竟争的优势,商战的严峻现实需要众多的各具优势的企业联合起来,互相支持、互相补充,形成“全球工厂”。

耐克(NIKE)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旅游鞋供应商和制造商,公司将主要精力放在产品的设计和销售上,产品的生产制造主要在新兴国家和地区进行。耐克甚至连样鞋也不生产。这就是“全球工厂”的初级阶段。

我们需要设计“战略联盟”。康柏电脑公司为迅速进入自己并不熟悉的个人电脑市场,获得竞争优势,一开始就与十几家著名的软硬件公司,如微软、迪吉多等结成技术战略联盟,“借他人力量发展自己”。康柏电脑的大部分零件也采用外包的形式来组织供应,公司本身仅仅掌握快速的研究开发能力及行销网络。由于实行轻巧的高弹性组织,配合低价策略,康柏很快占领了个人电脑市场,成为全球个人电脑的著名品牌。

工业设计前景之设计创意是企业人的基本素质

科学的工业设计,其灵魂是设计创意。

设计创意是21世纪企业入的基本素质。

我们所知道的有关设计创意的经典事例太多了。索尼的盛田昭夫苦于女儿的收录机的声音太大的烦躁,促发了“随身听”的构想:美国硅谷两个青年电脑“发烧友”基于“让每个消费者桌上都有一台电脑”

的理想,领导了被认为是“20世纪最伟大的技术革命”的PC电脑潮流;海湾战争后赋闲的摩托罗拉工程师为了“让普通人在移动中通讯”,轻松地将军工技术转化为民用,引发了“大哥大”的流行;“令妇孺都能操作摄象机”的目标,使索尼创造了“掌中宝”;“在拍摄中即时观看影象”的设想,激发了夏普“彩色液晶显示屏手提摄象机”的独创......

21世纪的设计创意是在“世界产品大交流”的冲撞中产生的。目前世界市场各类商品的总量是150万种,中国市场才40多万种。由此可见,我国产品种类的市场空间还很大。企业应当大力激发设计师,多多创意,多多开发,积极投身于风起云涌的全球工业设计浪潮当中。

21世纪也是设计教育大发展时期。创意是需要教育的。创意也需要教育来普及。目前,各国都在加大设计学院的建设力度,如美国有35所工业设计的专门学院,日本与德国各有20所,韩国有15所,这些设计院校把目光都放在21世纪。未来世界级的服装设计师、汽车设计师、建筑设计大师......将从这里诞生。

工业设计前景之“虚拟设计”是高科技设计的旗帜

21世纪的设计,应该是“虚拟设计”。

“虚拟设计”(Virtual Reality 简称VR)技术的概念,最早是由美国科学家拉厄尔于80年代初提出的,现在它已被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如“虚拟生产”、“虚拟贸易”、“虚拟市场”、“虚拟网络”等等。而虚拟设计则是通过“虚拟现实”的手段,追求产品的设计完美和合理化。

虚拟设计通过“三维空间电脑图象”达到:1)真实。借助电脑和其它技术,逼真地模拟人在自然环境中的各种活动,把握人对产品的真实需要;2)交互。实现人与所设计对象的操作与交流,以不断改进设计模型;3)构想。强调三维图形的立体显示,使设计对象与人、环境更具现实感和客观性。

美国福特汽车公司科隆研究中心设计部经理罗勃认为,采用虚拟设计技术,可使整个设计流程时间减少2/3。

21世纪,虚拟设计将在建筑设计、装备设计、产品设计、服装设计中发挥神奇的效用。

工业设计前景之“绿色设计”是新世纪的设计主题

绿色设计,是维护人类地球绿色环境的设计。绿色设计的目的是系统有序地探索人类产业发展与社会文明的关系,有效地避免高科技工业化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冲突。

绿色设计要求必须从生态伦理学出发,掌握如下原则:

——在新产品中尽可能节约物质资源。

——实行语义学革命。随着产品日趋多样化,能赋予产品“生命与意义”的产品语义学,正在取代传统的产品“机能与外型”的关系。要突出自然、环境的命题。

——设计创新。在造型、功能、色彩、选材等方面,努力向高、精、尖攀登。同时,要兼顾民族性和层次性

谈到工业设计专业,可以先看看在上海"中国工业设计周"了解的两组数据,其一是我国近20年来培养的工业设计专业毕业生仅3万人左右,只相当于韩国目前该专业在校生的数量;其二是我国高校工业设计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形势不好,很多工业设计专业毕业生都不得不改行。每年约有30%至40%的人流向包装和商标设计等行当,有40%至50%的人改行去搞装潢、广告,也有部分毕业生到网站进行网页设计,真正去做工业设计的人很少。

为什么如此少量的毕业生就业要改行呢?难道真是市场饱和,还是市场不需要工业设计人才吗?

篇(6)

包括建立机械工程数据库;开发动态分析和动强度设计技术;cad应用技术和局部集成的接口技术、网络技术及建库技术;并行工程技术、动态仿真技术、快速原型设计技术、工业设计技术、反求工程设计技术。

2、机械产品可靠性技术

重点开发可靠性工程管理技术、产品和系统可靠性设计技术、失效分析技术、可靠性实验评定、运行监测、故障诊断等技术。

3、热加工清洁生产技术

包括熔炼自动化、利用炉废气预热和除尘等铸造清洁生产技术;高效燃气无氧化加热、温锻塑性成形等锻造清洁生产技术;切割及焊接清洁生产技术;可控气氛多用炉、连续炉和真空热处理炉等热处理清洁生产技术;电镀、涂装等表面处理清洁技术。

4、精密成形技术

重点开发以实模精密成形、刚型、准刚型精密成形、高紧实度造型(芯)等精密铸造技术;精密模锻、辊锻、热轧、热挤压多向分模锻造、热镦锻等精密热塑性成形技术;冷温挤、冷挤、冷轧、超塑性等温成形、冷精整及复合成形等机械构件精密焊接与切割技术。

5、表面功能覆层技术

包括少无污染、高效、高性能的表面功能覆层技术与装备;重大工程装备表面功能覆层制备技术;高能束表面覆层制备及应用技术;新型复合表面处理技术;表面功能材料及涂层技术。

6、数控技术

重点开发开放式体系结构的新一代数控系统;车削中心、加工中心、数控磨床、数控锻压机床、电加工机床、数控重型机床等六类主机配套的数控系统。

7、工业过程自动化技术

研究开发工业过程自动化的管理控制集成技术;工业通讯网络和现场总线协议的开放式自动化系统。

8、工业机器人系统技术

开发点焊、弧焊、装配、搬运、喷漆五大类工业机器人的机械结构、传动机制、伺服驱动、传感控制及系统成套的设计和制造及工程应用技术。

9、机械制造柔性自动化基础技术

研究开发适合我国国情的柔性自动化技术、信息管理技术及自动化单元和部分集成控制技术,开发车间级自动化系统和fmc·p-fms、fms三个层次典型柔性加工设备。

10、面向中小企业的综合自动化技术

开发面向中小企业的综合自动化单元技术和系统;以gt原理为主线的车间级、单元级自动化成套技术;管理信息系统;产品设计与制造自动化系统;单元技术间的集成技术;质量控制技术。

11、传感器技术

研究开发力敏、磁敏、热敏、光敏、气敏、湿敏等类传感器、工程传感测量系统及基础共性技术。

12、自动测试技术

开发vxi总线、gpib总线、rs485串行总线三类自动测试系统,vxi总线结构的电机、发动机、工业泵、印刷板产品自动测试系统;gpib总线结构的环保自动测试系统;rs485串行总线结构的气象自动观测系统;大气污染、水质污染分析仪器和智能数字采集系统。

13、电力电子技术

研究开发新型高频、大中功率变频装置和电源、谐波抑制和无功补偿技术、新型igbt器件生产技术,以及为重点工程配套的电力电子器件、电力半导体应用装置。

14、精密、超精密加工技术

以高效超精密加工车床、cnc型超精密复合加工机床、超精密平面和外圆磨床为重点,开发超精加工技术及应用工程,带动开发出一批精密、超精密的基础功能元器件,如超精密主轴轴系、超精密的伺服进给系统、超精密的测量系统和误差自动补偿系统等。

15、高能束加工技术

开发光加工应用技术、千瓦级二维激光切割技术;激光加工机配套设备及元件;多维激光加工机及机器人;激光焊接工艺;大型复杂零件激光表面处理工艺和汽车发动机缸体激光热处理生产线。

16、高性能机械工程材料生产及应用技术

开发轴承、密封件、模具等机械基础件用新材料及应用技术;电力设备、石化设备等重大装备的自动化仪表材料和专用功能材料及应用技术;汽车工业用精细陶瓷、专用功能材料、工程塑料、新型复合材料及应用技术。

17、系统管理技术

重点研究开发精密生产技术、虚拟制造技术、企业级信息管理系统技术和设计、制造、质量、销售等方面的有限集成技术;资源管理信息库;并行工程技术、信息交换和接口通讯技术。

18、重大工程成套装备制造技术

重点开发国民经济重大工程成套装备的总体设计、大型构件加工、系统优化、参数匹配、在线监控、故障诊断、综合管理及系统可靠性等关键技术。

19、环境保护工程装备相关技术

重点研究开发烟气脱硫脱硝和除尘、工业废水和城市污水处理等成套设备和技术;电子辐射照氨法处理工艺;厌氧生物法处理模块化技术;柴油机电控燃油喷射技术。

20、节能节材技术

研究开发风机、泵、电焊机等量大面广产品的应用变频调速技术;发电设备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技术、超临界技术、循环流化床和加压流化床技术、抽水蓄能技术;余热余压利用技术;高效、节能和智能化的能源管理和控制技术。

二、产业化技术

1、典型数控机床计算机辅助工业造型设计技术

造型设计效果模糊综合评价系统、小型机与工作站计算机辅助造型系统、工作站及超级微机辅助工业造型设计系统软件。已在10多个企业应用,效果显著,在机床行业有重要推广价值。

2、加工中心加工系统动态稳定性分析和计算软件

适用于机床整体静动态特性预测和结构的软件包,包括八个功能程序段及相应的接口程序。已用于6个单位,效益良好,适宜在机床行业推广。

3、树脂砂铸造成套技术

包括连续式和间歇式混砂机系列及树脂砂再生设备。对提高铸件质量、降低产品成本、提高国际竞争力有重要意义。适用于质量要求高、批量大的铸铁件生产。

4、钢水净化技术

适合国情的钢水精炼及保证铸钢件内部纯净度的全套装备及工艺。已用于十几家企业,适用于核、火、水电及石油化工设备中的各种铸钢件生产。

5、典型精密锻造件生产线成套技术

根据企业提供的典型件和生产纲领,提供生产线交钥匙工程及单项技术、装备或软件。对节材、节约工时、节约投资、提高锻件精度有重要意义。已在4家企业使用。

6、先进模具选材、设计、制造成套技术

包括高性能模具材料及应用技术、模具的现代设计加工技术和模具的配套技术。已在4家企业使用。适用于汽车、摩托车、轻工、仪表等行业所需的各种模具制造。

7、热壁加氢反应器内壁、大型水轮机转轮及宽带极高速堆焊技术

包括热壁加氢反应器内壁、大型水轮机转轮的拼焊及耐气蚀堆焊和宽带极高速堆焊技术。在焊材及工艺方面有节约外汇的效果,已在3家企业示范,适用于加氢反应器、尿素合成塔、电钻锅炉等设备的内表面堆焊。

8、激光焊接及切割加工装备成套技术

包括激光器、激光焊接及切割成套技术。对提高焊接强度和质量有重要意义,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适用于刀具、工具等各种材质的薄板焊接。

9、氮基气氛保护加热淬火与微机控制系统

包括cnc系列变压吸附制氮机组、tc-89系列微机控制系统、保护加热淬火工艺技术。有节约投资、提高质量的功效。适用于多种碳钢、低合金钢的热处理,轴承、齿轮等零部件淬火、渗碳生产等。

10、可控气氛真空热处理成套技术

包括密封箱式多用炉生

产线和连续可控热处理生产线、真空热处理设备和工艺成套技术。经5个厂试点效益显著。用于汽车齿轮、轴承和标准件、高合金钢、不锈钢、低合金结构钢、轴承钢的渗碳及淬火等工艺处理。

11、先进刀具、工具系统

用于车床和数控镗床、铣床和加工中心。经企业试用,对提高工效、节汇创汇有重要价值。适用于机械加工企业。

12、自泳涂料涂装生产线成套技术

自泳涂料是由活性高分子乳液、活性添加剂及颜料组成的新型水性涂料,与现用的电泳涂装工艺相比,具有工艺简单、稳定、节能、节材和省投资、涂层性能好等优点。可提供工艺设备设计、制造及调试交钥匙工程。用于汽车车身及家电部件的底漆涂装。

13、车间物流自动化、立体库及关键技术

车间物流自动化立体库的系统设计、成套设备、控制软件。适用于机械汽车大中型企业的物流管理,经多厂试用有节省占地和投资、工作效率高等优点。

14、可编程序控制系统成套工程技术

包括系统设计、成套设备和编程控制及监视软件,适用于机械、汽车制造业的控制系统,经多厂试用有节约投资、缩短维修时间之优点,经济效益显著。

15、普及型和经济型机床数控成套系统

包括以工业pc机为基础的总线模块化、开放型体系结构和以步进电机驱动的经济型数控系统,适用于机床配套及现役机床改造。经多家工厂试用效果明显。

16、超声波涡流在线自动探伤设备

将超声波探伤和涡流探伤技术相结合,组成成套机组,可同时检测内部和外表缺陷及几何尺寸,可用于机械零部件、管棒及锅炉制造厂检测,试用效果好。

17、企业计算机辅助管理系统capms

篇(7)

南京工业技术学校是经江苏省人民政府人社厅批准设立的统招全日制职业技术学校。在校生多时达5000余人,学校承担中高级技能型人才培养任务。学校前身最早创办于1958年,学校位于有“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美誉的六朝古都南京。学校占地百余亩,校舍六万余平方米,紧邻钟灵毓秀的南京钟山风景区和名校云集的南京仙林大学城。

学校教学及生活设施齐全,有400米塑胶田径运动场,城铁、民航实训模拟舱,标准篮球场,计算机实训中心,数控机床,PLC实训中心,电子商务实验室,健身中心,舞蹈形体房,阅览室,图书馆,电子电工实验室,建筑工程实训室,汽车维修实训室,学生浴室,多功能报告厅,大小餐厅等各类教学实训实习设施。

学校开设城铁类、民航服务类、家政服务、建筑类、机械数控类、电子电工类、汽车类、经济管理类等10多个专业。学校师资力量雄厚,其中本科以上的专兼职教师百余名。

(来源:文章屋网 )

篇(8)

前言

因轻工业推动了与其相关设计专业的发展。面对这种情况,中国各大高校也纷纷设立这些专业。据中国艺术网2011年的粗略统计:国内设立艺术设计专业的高校已经达1400多所。这些高校中含有中央美院、中国美院等艺术类院校,以及上海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等师范类高校。其余则海涵了清华大学、东南大学、同济大学等以理工类专业为主导的综合重点高校,并且占有近50%的比例。[1]这种形势也导致艺术设计这门学科面对着更多样的发展和选择,而如何有效地融入工业环境中让艺术设计转化为更直接的生产力,也是要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

一、工业环境下产生的问题

(一)专业的学科特性被弱化:艺术设计专业有自身的独特性,首先这个专业的教学过程是教与练同步进行的。教师需要将设计要领、设计依据等内容结合设计实例进行讲解,学生需要通过研究设计案例、推敲设计内容来进一步领悟其中的道理。其次,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形式是较为灵活的。艺术设计的教学模式不仅局限于教室和图书馆,事实上最前沿的设计思想和设计成品更多的在商品、展览品中出现,参观和采风可以帮助学生更有效、更直观的认识设计发展和设计要领。再次,设计教学应该是一种惯性认识的加强,很多高校安排它的教学进度同其它专业一样每周仅几学时,一直缓慢授课到期末。其实艺术设计专业更需要学生在一段时间内迅速认识到设计的关键性问题和设计的要领,并把他投入到设计作业中去,较漫长的教学进度不利于学生对设计要领形成整体性认识。

(二)课程结构模式化:艺术设计课程可分为基础课、实践课、专业课几个方面,基础课大多倾向于手绘练习和一些基本艺术理论,通常在大一时全部完成。此外,基础课多是不分专业、方向的统一化授课。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基础课和设计课被清晰地划为两个阶段两者关联性很差,使学生在懵懂阶段就进入设计学习,导致大量的教学内容没有被吸收,也错过理论实践的最佳时期。

此外实践、实习环节薄弱。设计能力需要在真实操作中历练,可由一定成员形成设计室,日常设计活动在设计室内完成,学习者可以在设计室进行交流,集思广益;也可以将设计资料存放在设计室便于查找。教师可以随时到设计室进行设计指导而不拘泥于授课教室的限制,同时可以有效带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把更多的时间投入到学习中。因此实践课的形式应结合理论教学和设计作业在专业教室内完成。

(三)忽略艺术性:目前中国高校除了纯粹的美术类院校外,大多在教育教学上有环境导向性,譬如文科类的高校会强调其文科特性,而理工类的高校也会把主导学科的特征强势的加到其他学科的发展模式下。但艺术设计是不同于纯粹的人文类或工业类,这种偏执的观点很多情况下会影响这个学科的正常发展。艺术设计专业不是简单的制造和完成,它需要和艺术审美、艺术修养、文化脉络、人性关怀相结合,这部分内容时常会因大一统的管理模式而忽略甚至无人关心。这确实是一个人为性的遗憾。

二、工业背景的优势

最前沿的技术可以有效的被设计师掌握,在美好的构想遇到操作或实现难题时由技术人员的帮助,这些都是形成优秀设计作品的重要因素。以同济大学为例,良好的建筑设计、规划设计基础大大促进了该校景观设计的大幅度发展,已建成的优秀资源平台也同样给室内外装饰设计提供了养料,使该校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有了名列前某的佳绩。以东北林业大学为例,基于树木育种和木材性能、加工的研究,东北林业大学的家具设计专业也有着较强的综合竞争力。可见技术能行之有效的协助设计的表达,减少设计思路和实际操作之间的差异,使学生能有效、直接、明确自己的设计内容应该是什么,并尽快投入使用。此外,这类大学多为有一定实力的综合类大学,学科全、分类细有助于不同设计方向的多学科交叉,有助于从技术领域拓展学生的实践能力。

此外,而理工科类高校有着严明的管理机制、明确的惩罚规则,这些在某种程度上督促了学生的学习,降低了学生的懒惰、懒散。这种管理制度也随之附着在教师的授课中,使教师的授课有极大的规则性、严密性,这种严密的管理有助于形成一个严肃的学习风气。

三、顺应优势弥补不足

(一)发挥技术优势:如前所述,技术优势是工科高校的独特之处。结合技术的发展,扩充艺术设计学生的从业技能,是有效提高学生竞争力的手段。在高校可以倡导开放式的授听模式,让艺术设计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设计方向,适时地旁听相关的技术类课程,譬如工业产品设计的学生可以选择机械制造相关的课程进行学习,环境艺术设计的学生可以选择建筑、城市规划相关课程深入学习,而包装、广告类的学生可以适当的了解排版印刷的实际操作和技术要求等等。在这方面很多综合类工科院校都有相应的学院承担这部分课程,以开放课堂的形式让艺术设计的学生进行学习可以有效地拓展他们的实践认识,从实践中拓展设计思路、开放眼界,结合多学科交叉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

(二)开展多方位交流:多方位的交流主要目的在于补充工科类高校缺失的艺术和人文气息。目前可以采取的手段有增加相关讲座、鼓励学生参与各项比赛、聘请艺术类高校教师为客座教授莅临指导、积极促进中外设计类高校的交换生工作。讲座的设置可以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之外额外获取知识、拓展思路,形式上也比较轻松,是一种有效的提升学生文化修养的方法。大型的比赛可使设计者接触到不同从业人,同台竞技可以使他们在其中感受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风格、制作,快速认识到自身的差异和不足。交换式的学习和交流在线在设计领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用这种方法可以快速领略国际流行的设计风向,掌握最新的设计技艺,形成多文化、多内涵的思路碰撞。

(三)调整授课方式:设计专业有着综合性强、品评标准多样化、制作时间长、流行趋势多变的特点。因此需要较为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减少局限性,形成开放的学习氛围。可以定期组织学生参加展览、展会,从中汲取最新信息,因展会时间多不固定,学校可增设机动性学时,使教师可以根据展会信息及时带领学生参观。在授课方面不仅仅局限于课堂授课,可以由班级划分小组,由教师带领各小组进行多样化的考察,包括实地考察、现状调查、使用回馈、问卷调查、历史沿革和预期发展调查等。通过调查学生可以从实际需要和市场发展等角度揣摩设计品所需要具备的品质和现实情况,扬长避短、补充不足、提高设计水平。

四、结语

篇(9)

根据自身的资源禀赋和产业特征,包头市在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中,主动放弃高消耗、高排放、高污染、粗加工的发展道路,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和生产力区域化分工布局的客观经济规律,及时调整产业结构,主动实施产业转型,在延伸产业链条上下功夫,在调整产业结构上做文章,着力培育和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钢铁、铝业、装备制造、电力、稀土、煤化工六大产业基地。2010年,实施5000万元以上工业重点项目296个,累计完成投资856.9亿元,同比增长21%,创历史最好水平。重点实施的73个工业重点技术改造项目完成投资263亿元,占全部工业重点项目投资完成额的31%。其中,重点实施了以包钢1000万吨配套工程为代表的140万吨宽厚板、矿浆输送工程、9号10号焦炉及配套干熄焦、50万吨高速线材等项目;总规模45万千瓦的山东鲁能集团、龙源(包头)风力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宏腾能源公司、金风科技有限公司风电项目,以及博奇垃圾发电、汇能煤矸石发电等共17个电力产业项目,项目总投资309亿元;在土右旗、九原区实施建设的泛海集团煤制甲醇、神华集团煤制烯烃、煤炭循环经济综合开发、恒诺集团煤炭洗焦碱等共9个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转化项目,项目总投资227亿元。

二、加强行业管理,推进产业结构调整

近年来,包头市充分发挥政府宏观调控职能,制定《淘汰落后产能工作实施方案》,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坚决限制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和工艺,清理整顿不符合产业政策、资源消耗大、污染严重的企业,进一步优化了经济结构。

一是大力延伸产业链条。包头市依托基础产业优势,积极发展低能耗、高附加值的资源深加工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非资源产业,延伸产业链条,加大资源加工转化力度,切实改变以能源原材料为主的工业结构。目前,已形成“煤- 电- 电解铝- 合金铝- 铝合金制品”、“煤- 电- 钢铁及其深加工产品”、“煤- 电- 稀土功能材料- 稀土应用产品”等产业链,以煤- 电为支撑,钢铁、铝、稀土等链条末端的深加工产品所占比重越来越大,产品附加值大幅度提高。包铝集团电解铝就地加工转化率达到80%,包钢集团“板管轨线”四大精品已占全部钢材总量的70%以上。铝业产业园区、不锈钢产业园区引进延伸加工企业,初步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既实现了地区资源的深度加工转化,又促进了全市工业能耗的有效下降;二是淘汰落后产能。“十一五”期间,全市计划淘汰落后产能为:生铁410万吨、钢160万吨、铁合金0.6万吨、电石3万吨。2010年,关闭淘汰37户100立方米及以下小炼铁企业,压缩落后产能104万吨。采取“上大压小”措施,关停包头一电厂5台共12.4万小机组,全市累计关停小火电机组37.3万千瓦。通过严格市场准入和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和工艺,城市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三、积极推进工业节能降耗,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

近年来,包头市围绕“两个重点”和“四个方面”,即重点耗能行业和耗能企业,积极推进结构、管理、技术节能和资源综合利用,确保完成工业节能目标。

一是推进管理节能。研究制定了《包头市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考核办法》,建立能耗指标公告制度,修订和完善主要耗能行业节能设计规范。将年耗能5000吨标准煤以上和钢铁、有色、电力等高耗能行业作为监控重点,与72户年耗能1万吨标煤以上重点能耗企业签订节能目标责任状,加强节能执法检查和重点耗能设备节能监测工作,督促重点耗能企业加强节能管理,提高基础管理水平。积极推广先进节能技术。近年来,先后举办多期节能先进技术培训班,促使多家企业与相关技术单位签订技术改造协议。2010年,组织实施了22个重点节能技改项目,包钢干熄焦、北重节能技术技改等13个项目建成投产。

二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大力组织实施循环经济示范项目,推进园区内部、企业之间、企业内部上下游产品的延伸加工与废弃物的循环利用。通过园区资源、能源、基础设施的集成和共享,拉长产业链条,提高资源利用率。铝业生态园区铝化成箔企业设计产能达6920万平方米,粉煤灰制品企业可消化掉东华热电产生的33万吨粉煤灰。积极落实国家和自治区有关优惠政策,进一步调动企业开展循环经济的积极性。目前,我市有35户企业被国家、自治区有关部门认定为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企业,享受优惠政策共减免税额5200多万元;16个涉及资源综合利用、节能环保、清洁生产项目得到近2.5亿元国债资金扶持。2005年以来,以粉煤灰、冶金渣为重点,积极组织开展工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先后组织实施了新创瑞图、包钢冶金渣公司、精正建材等28个重点项目,总投资12亿元,利用粉煤灰和冶金渣生产新型建材。2010年综合利用粉煤灰364万吨左右,综合利用率86.6%;冶金渣345万吨,综合利用率55.4%。

四、加快工业园区建设,促进产业的集中与集聚

结合包头市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工业结构调整及产业振兴规划,起草完成《关于鼓励工业企业向园区集中以及企业集群化发展方案》,着力推进园区基础设施、空间拓展、服务体系和重点项目四项建设,进一步优化园区发展环境,增强园区承载力。全市9个重点园区2010年完成基础设施投资27亿元,增加可利用土地近2万亩,园区发展空间进一步得到拓展,管理服务体系日益完善。围绕园区主导产业和产业链延伸、协作配套,全力推进工业园区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2010年实施225个投资5000万元以上工业重点项目,完成投资608亿元,同比增长41%。截至2010年末,全市9个重点园区入园企业达1122户,较年初增加121户,完成工业总产值1460亿元,同比增长30%。其中,稀土高新区、装备制造产业园区的产值增长率将超过35%,园区的平台作用进一步凸显。

五、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2010年,全市围绕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这一中心环节,充分发挥技术创新在推动工业企业加快发展,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方面的作用,采取有效措施,不断探索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企业主体相结合的技术创新发展之路。

一是加快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构建, 引导优势企业不断增强科技创新能力。 充分发挥大中型企业的龙头作用,鼓励素质好,技术力量强的企业不断加大科技活动经费支出,2010年17户重点科技创新企业科技活动经费支出额超过21亿元,使全市在研究开发及试验平台建设不断向设施完善、仪器先进、手段齐全、环境条件好的新技术新工艺研究试验硬件平台迈进。目前,全市17户重点科技创新企业集中了超过1万人的专职研发人才,通过不断完善创新科技人才激励机制,合理地开发了技术创新人才资源,培养出众多技术带头人。拥有国家企业技术中心5户,自治区级企业技术中心12户,国家级、自治区级企业技术中心企业户数居自治区首位。

二是组建区域性和行业技术创新平台,提升全市特别是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水平。包头装备制造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的建设就是充分发挥平台的专业创新设计、快速制造、咨询服务、人才培训、信息技术应用等功能,着力为中小企业的技术开发、人才培养提供服务的典范。目前,服务平台已提供3500平方米的实验场地,9家研发机构及信息机构入驻服务中心,相关业务正在有序展开。稀土科技服务平台则以包钢稀土股份公司技术中心为依托,不断加强企业外部、内部资源整合,大力加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建设,辐射带动中小企业,逐步发展成为以稀土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为宗旨,以稀土冶金、环境保护、新型稀土功能材料、稀土在传统产业中的应用为研究重点的服务平台。

三是实施一批技术创新项目,推动企业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围绕全市经济结构优化,产业升级,实施重点技术创新项目。钢铁产业以包钢为核心,围绕“板管型线”精品战略,积极推进产品升级换代,开发的“高速铁路用百米钢轨”实现技术领先,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D32、D36船用宽厚板研究与试制”等一系列新产品和工艺开发,增强了企业竞争力。装备制造业以一机集团、北重集团、北方奔驰、北方股份为核心,围绕重型汽车、风电设备、铁路产品、工程机械,北重集团的E-BZ132掘进机等系列化研制成功;北方奔驰的轻量化车架及轻量化悬架系统的开发;一机集团TY230C履带式推土机成功推向市场;北方股份NTE260电动轮自卸车等项目的研制,使矿用车的产品不断的延伸,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扩大了市场份额。稀土产业则以包钢稀土高科为中心,围绕进一步优化稀土冶金工艺、稀土深加工产品、稀土功能材料及高新技术材料的技术研究与开发,在包头稀土资源选矿新工艺研究、核磁共振影像系统技术研发取得成果。这些项目的实施大部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并形成多项专利技术,进一步提升了企业市场竞争力和占有率。

篇(10)

一、关于上半年工作的回顾

今年是市级工业五年规划的开局年,也是启动市级工业“393”工程的起步年。在面临不利形势的情况下,市级工业各企业积极应对,抢抓发展机遇,加大工作力度,市级工业经济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主要体现六个方面:

(一)经济运行态势平稳。一是四项指标稳步增长。上半年,市级工业经济四项指标增幅均保持在20%以上,其中销售收入增幅创历史同期最好水平,达到了38.7%,同比提高了9.3个百分点。销售收入方面,过10亿元的3户,分别是招金集团78亿元、玲珑集团46.7亿元、鲁鑫贵金属10.3亿元。另外,中矿金业、金宝电子、国大股份、供电公司4户企业超过了5亿元;利税方面,过亿元的4户,分别是招金集团4.75亿元、中矿金业3.62亿元、玲珑集团1.4亿元、国大股份1.1亿元。另外,金宝电子、鲁鑫贵金属、供电公司、康泰实业4户企业超过2000万元。二是进出口增长迅速。1-6月份,市级工业预计完成出口创汇3.75亿美元、进口2.1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33%和44%,分别占全市的85%和87%,继续在全市处于绝对领军地位。其中,出口创汇过千万美元的4户,分别是玲珑集团2.9亿美元,金宝电子2200万美元,针织厂1800万美元,鲁鑫贵金属1800万美元。三是支柱产业不断膨胀。黄金、轮胎及汽车零部件、电子三大支柱产业发展迅速,成为拉动市级工业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上半年,三大支柱产业完成销售收入151.3亿元,利税11.1亿元,分别占到了市级工业的94%和95%,拉动市级工业增长37.5个百分点和21.9个百分点。

(二)项目建设成效显著。今年以来,市级工业全力推进项目建设,取得了可喜成绩。在5月24日召开的全省企业技术改造工作会议中,我市是市范围内唯一被省政府授予“全省企业技术改造工作先进集体”的县市区。一是建设速度不断加快。上半年,市级工业实施技改项目35项,完成技改投入17.5亿元,分别占年度计划的94.6%和50%,顺利实现了时间、任务“双过半”。其中,金宝电子7000吨/年高精铜箔技术改造、鲁鑫贵金属无铅焊粉技术改造、招金矿业收购黄金探矿权、供电公司35kv埠南站增容改造、针织厂金悦商厦一期工程开发建设等7个项目已完工投产,进一步增强了市级工业的发展实力。二是投资规模不断扩张。今年,市级工业计划实施技改项目37个,完成投资35亿元,同比增长16%。重点在过亿元项目上寻求突破,1-6月份,共实施硫铁矿采选及多元素综合利用、提金尾渣综合利用、汽车驱动桥总成等过亿元项目14个,完成投资12.4亿元,占投资总额的70.9%。三是骨干支撑作用不断增强。上半年,我市列入市“3.50”工程的5户企业,招金集团、玲珑集团、中矿金业、金宝电子、鲁鑫贵金属共实施技改项目24个,占实施项目总数的68.6%,完成投资13亿元,占投资额的74.3%。其中,招金集团实施16个项目,完成投资10.3亿元,占市级工业的58.9%。

(三)创新力度明显加大。上半年,市级工业共投入研发资金1.6亿元,同比增长14.3%,实施技术创新项目22项,占年度计划的57.9%,其中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8项,国内先进水平的14项。在技术中心创建方面,玲珑集团、鲁鑫贵金属、中矿金业分别申报了国家级、省级、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在申报数量上位居市各县市区前列;在创新项目方面,招金矿业夏甸金矿“网上协同办公信息平台与可视化管理系统应用”等4个企业的4个项目已获得省计算机应用优秀成果奖。同时,招金矿业金翅岭金矿“原疃金矿床成矿地质条件及资源远景的研究”等8个项目申报了省技术创新优秀成果,玲珑集团“高性能轿车子午线轮胎”等6个新产品申报了省技术创新优秀新产品;在品牌建设方面,“玲珑”、“招金”两大品牌再次入选“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品牌价值也进一步提高,玲珑从去年的45.8亿元提升到55.13亿元,招金从23.7亿元提升到26.42亿元,分别位列上榜品牌135位和286位。同时,今年5月份,玲珑集团还被中国橡胶协会推荐为国家世界名牌培育目录,这标志着市级工业企业在创建世界名牌方面迈出了实质性步伐。

(四)融资渠道不断拓宽。一是招商引资硕果累累,今年以来,市级工业共实现实际外资3001万美元,约占全市的94%,成为全市招商引资工作的绝对中坚力量。其中,招金集团与上海复星成立的招金复科科技有限公司,实现实际外资2980万美元;针织厂与日本青岛贸易株式会社的针织品增资项目,实现实际外资11万美元;艾可迪贵金属深加工增资项目,实现实际外资10万美元。二是上市融资进展顺利,目前,金宝电子、招金励福正在全力做好上市前期的基础工作。其中金宝电子,上市相关材料已上报国家证监会,等待批复;招金励福已经顺利完成资产重组、股份制改造等工作,相关材料已上报省国资委审批;同时,双吉实业也在积极争取,目前美国审计师正在进行审计,争取纳斯达克挂牌上市。三是企业合作力度加大,重点推进了招金矿业与化工总厂的投资2亿元的硫铁矿采选及多元素综合利用项目。该项目已经于3月6日开工建设,目前已投资5435万元,完成总体工程量的30%。到8月份,项目主体工程能够建设完毕。

(五)节能减排工作有序开展。今年3月份,市节能办被省经贸委授予“2007年度全省节能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5月29日,省节能减排专项督查组对我市节能减排工作情况进行了专项督查,对我市节能减排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一是加快重点节能项目实施。全力推进15个市循环经济重点项目及10个续建项目的建设速度,上半年完成投资1.5亿元,占年计划的60%。二是强化重点耗能企业监管。对全市13户重点耗能企业产品单耗进行评估,同比下降有12种,其中玲珑集团、金宝电子等6户企业产品单耗同比下降达到了要求,超过了5.2%。三是加大节能减排宣传力度。上半年,认真开展了“市节能减排全民行动”和“节能周宣传活动”,对动员全市上下积极参与,全方位做好节能减排工作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

(六)企业稳定和安全工作严抓不懈。企业稳定方面,今年上半年,企业稳定压力非常大,责任非常重。今年年初,经贸局、工业行业办经过详细摸底梳理,排查出十大不稳定企业,排查出几十条不稳定因素,确立了“一手抓发展,一手抓稳定”的工作思路,全力实施“困难企业解困工程”,对金峰锁业、毕郭毛纺厂、七六一厂等困难企业,因企制宜,逐个研究、探讨解困措施,经过艰苦细致的工作,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成绩,有力地维护了市级工业系统稳定。目前,金峰锁业在玲珑集团的支持下,整体形势非常稳定;毕郭毛纺厂,从威海引进新的合作伙伴,企业已经恢复正常生产,正在逐渐摆脱困境;七六一厂,经过企业双方多次协调,已与潍坊龙海民爆签订了资产转让协议,为企业下步稳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化工总厂,经过与招金矿业之间的项目合作,从根本上解决了企业生存问题。总的来说,除了经贸局、工业行业办,我们这几个驻企工作组,其它很多部门也都参与了这项工作,给予了大力支持,做出了巨大贡献,应该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表扬。安全生产方面,市级工业认真开展了“安全生产百日督查专项活动”和“安全生产隐患治理年”活动,强化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狠抓安全生产监管。上半年,经贸局、安监局等部门组织了专项安全检查12次,查出安全隐患81起,下达整改通知书43份,有效防范和化解了不安全事故的发生。

回顾上半年,在面临重重困难的情况下,市级工业经济仍能取得这样的成绩,确实是来之不易。这是我们各职能部门大力支持,尤其是经济主管部门抢前争先促发展的结果,更是在座的各位企业家以及广大企业干部职工扎实苦干、负重奋进的结果,值得充分肯定。

回顾上半年走过的历程,可以用困苦艰辛、四面楚歌来形容!部分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确实是“百年不遇”的严酷,面临的不利因素是空前的,对企业的冲击是巨大的。对于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张伟市长稍后会进行全面细致地分析,我在这儿就不详细说了。正是在这种困难情况下,我们企业家以不同的个性、不同的方式,不同的手段,充分表现出顽强拼搏的精神和不屈不挠、永不言败的意志。从上半年表现以及效果来看,我把骨干企业分成四类:第一类,面临艰难困苦的局面,任你风吹雨打,仍然高奏凯歌。比较典型的有鲁鑫贵金属,尽管企业上半年也面临诸多不利因素,影响成本、影响利润也是在几千万元以上,但上半年各项指标增幅都在50%以上,而且创下了历史最高水平;招金集团上半年销售收入和利税增幅都达到了80%左右,这主要是得益于地面深加工行业比较好;金宝电子上半年销售收入增幅突破50%,其它指标也都发展得比较良好。今年,鲁鑫贵金属、金宝电子销售收入有望突破20亿元,再上一个新台阶。第二类,面对种种不利局面能够灵活应对,稳扎稳打,保持平稳向上的发展态势。中矿金业、国大股份、康泰实业、招金矿业、供电公司等企业都能够趋利避害,灵活把握经济发展不同的特点和规律,堤内损失堤外补,保持平稳向上的发展态势。中矿金业,在上半年产量同比下降,新上的项目没有投达产的情况下,利润仍然增长了30%,我想这是从挖潜上、管理上得到的效益;康泰实业今年新上汽车驱动桥总成、豪华高档智能按摩椅两个大项目,在上海的投资也搞得有声有色,目前市场开拓到美国和中东地区;招金、国大也都很好把握市场规律,克服了不利因素的影响,实现了良性发展。第三类,面临生存门槛的考验,能够奋力拼搏,积极应对,冲出一条血路,保持住自己的优势。玲珑集团、针织厂、锦绣家纺等企业是今年受宏观大环境影响最为严重的企业。这些企业有几个共同的特点,一是出口型企业、二是劳动密集型企业、三是资金密集型企业、四是高耗能企业,所有的不利因素都集中表现在这些企业身上,受到的冲击之大可想而知。玲珑集团仅人民币升值一项出口就影响3亿元,企业面临着百年不遇的六荒“资金荒、原料荒、电荒、用工荒、反倾销荒和价格荒”。在这种情况下,王希成董事长、王锋总经理带领玲珑人,以压不倒、打不垮的精神,调动一切有利因素,克服一切难以逾越的困难,打了几个漂亮仗。第一与美国著名的投资公司贝恩资本进行战略合作,不仅引进巨额资金,而且引进了市场和先进的管理理念。第二进一步加大研发力度,上半年在全钢、半钢、斜交胎、特种胎上新研发150多个新品种,而且投资2亿元开工建设了企业研发中心。第三在品牌建设上下大力气,实现了新的突破。在四川汶川大地震期间,企业捐款、捐物180万元,在灾区成立了玲珑轮胎救护队。同时,还冠名一些著名的国内外赛事、活动,有效提高了产品的品牌价值和影响力。通过几大措施,企业挺住了,跨过了困境。针织厂,在全国各地很多企业都纷纷倒闭的情况下,利用农村闲散劳动力多的优势,在农村建立成衣加工点,积极发展以商业、服务业等为主的第三产业,企业呈现多元化发展格局。前一阶段,全国、全省针织品纺织出口协会在针织厂开了会,针织厂在会上发了言,作出了表率。锦绣家纺,也曾一度摇摇欲坠,陷入恶性循环,生产多少赔多少,在这种情况下,石总没有气馁,没有放弃,积极带领班子成员,带领职工,从家里拿钱应对“资金荒”,目前虽不能说走出了困境,但度过了“鬼门关”,发展渐入佳境。第四类,面临严竣的形势,正在积极走出困境,寻求新的突破。双吉实业、化工总厂由于历史遗留问题很多,企业包袱沉重,同时受主客观因素影响,目前陷入了困境,但他们也在积极地寻求新的出路。双吉实业下一步运作上市,搞资产和土地的运作,对企业实行搬迁,新上项目,这些也都看到了希望;化工总厂通过和招金矿业合作也寻求到了突破口,看到了曙光和希望;中小企业中,酿酒厂、威达硅胶、金虹化工等企业发展得也都不错。

上半年已经过去了,刚才也把发展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当然,我们还要清醒地认识到上半年经济运行当中存在的不利的、不够理想的地方:一是经济指标增速放缓。四项主要经济指标中,除销售收入外,其他三项指标增幅均低于“五年两番”增幅(32%)的要求,有些指标低于去年同期水平;二是部分重点企业效益下滑,有4户重点企业上半年利润呈负增长,下拉市级工业利润达14.2个百分点,影响了整体经济运行质量;三是项目建设发展不平衡,有些企业项目比较多,规模比较大,速度比较快,效益比较好,而有的企业至今还是空白。以上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在下步的工作中予以解决。

二、关于下半年工作安排

下半年,市级工业经济工作总的要求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市委、市政府“黄金立市,工业强市”的战略部署,坚持“科学调节、有效监控、着眼后劲、平稳运行”的原则,正确对待当前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变压力为动力,变阻力为活力,积极探索新途径,努力实现新发展,全面完成年初规划的各项工作任务,确保“五年两番”首战告捷,推动市级工业实现科学和谐率先发展。

主要奋斗目标是:到年底,力争完成工业增加值78.4亿元,销售收入327.3亿元,实现利税29.05亿元,利润22.8亿元,分别增长25.3%、31.6%、31.5%和32.3%;完成技改投入35亿元,增长16%;实现出口创汇7.31亿美元,增长20.2%。

围绕上述目标的实现,下步要集中力量狠抓六个方面工作:

(一)狠抓生产监测与协调,推动市级工业持续快速发展。一是切实加强对工业经济运行的监测分析。经贸局、工业行业办等经济主管部门要熟悉、灵活掌握国家产业政策和宏观经济政策,加大对市级工业经济运行的监测分析,全面掌握企业生产经营现状,准确了解市场、政策变化情况,帮助企业把握市场、定位产品,规避不确定性风险,促进企业生产有序开展。二是切实加大综合协调力度。针对当前煤电油运供应紧张的突出问题,经贸、供电、交通、石油等部门要根据市级工业经济运行状况,进一步加大煤、电、油、运等生产要素的综合协调力度,满足企业生产需要。尤其是在电力调度上,要强化电力运行管理,制定好对市级工业企业的供电方案,优先保证重点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及产销两旺企业的生产用电。

(二)狠抓项目建设,着力培育市级工业发展后劲。一要加快在建项目推进速度。第三季度,市级工业要开展“项目建设季度会战”活动,全力加快玲珑集团轮胎试验厂、中矿金业矿山机械加工、国大的提金尾渣综合利用、招金矿业硫铁矿采选、针织厂生态园建设、招金矿业金翅岭金矿600吨/日资源综合利用等重点项目建设速度,年内确保项目开复工率达到92%以上,所有开复工项目均完成当年投资计划。二要切实搞好项目储备。要立足“三早”:早筹划,增加项目储备;早落实,及早做好项目审批、贷款计划、用地安排的工作衔接;早启动,对条件成熟的储备项目,做到不等、不靠、不拖,尽快开工建设,力争早日投产见效。另外,希望至今仍未在项目建设上实现突破的小部分企业,要开动脑筋,转变思路,力争在下半年或者明年新上一批成长性好、带动力强、市场前景广阔的项目,为企业发展注入新活力。三要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发改、财政、经贸、科技等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优势,积极帮助企业对上争取和落实政策,争取资金扶持。年内,经贸局确保争取技改、创新、节能等各类高层立项52项,其中国家级2项、省级40项,争取无偿政策性资金2000万元以上,在最大程度上帮助企业破除资金瓶颈制约。

(三)狠抓资本运作,为工业经济发展提供资金保障。在当前银根紧缩的情况下,招商引资和企业上市是破除资金瓶颈最有效、最快捷的途径,所以必须下大力气抓好,抓出成效。招商引资方面,下一步重点就是抓好推进在谈项目,一是玲珑集团与美国公司合资生产子午胎项目;二是康泰实业与韩国车西斯公司合资生产汽车驱动桥总成项目;三是鲁鑫贵金属增加焊粉生产线项目。各项目承担企业要加大工作力度,积极主动地与外方进行沟通联系,政府各个部门在职责范围内要尽力帮助企业解决困难,与企业一道共同努力,使项目早日谈成,早日建设,早日投产。企业上市方面,尽管当前股市呈下滑趋势,进入股市市场风险较大,但也是有利有弊,上市工作不能因此就放慢步伐,正在操作上市和计划准备上市的企业要把眼光放远,加快做好上市的前期准备工作,为下步择机上市奠定基础。

(四)狠抓节能减排,切实转变工业经济发展方式。今年,国务院对节能减排工作提出了新的更严格的要求,下一步,一要进一步落实节能减排责任制。进一步加强能源计量、能源审计等基础工作,加大对重点用能企业的监管力度和对重点行业、重点污染源的治理力度,努力降低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总量,确保年内万元GDP能耗降低5.2%、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削减5%、全面完成市下达的目标任务;进一步完善节能减排考核制度,实行问责制和“一票否决”制,年底严格按照考核办法兑现奖惩。二要进一步加快重点节能项目实施,对25个重点节能项目,采取定期调度与随时调度相结合的办法,督促企业按进度完成项目建设。年内,确保9个项目完工投产,年节约能源9.7万吨标煤,实现经济效益9900万元。三要进一步开展资源综合利用。年内,要有3户企业被认定为资源综合利用企业,使总户数达到9家。

篇(11)

本人年从浙江经济高等专科学校工商系劳动人事管理专业毕业后,分配到贵州铝厂第三电解铝厂人事科工作,从事养老、失业、医疗保险统计管理及劳动合同的签订等方面的工作,年被厂部聘任为助理经济师;年月调入贵铝工贸实业总公司人事科工作至今,除继续负责养老、失业、医疗保险统计工作外,还主要从事劳动工资方面的管理,并参与了公司××年劳动用工、人事、分配制度的改革方案试行工作。现将本人自参加工作以来所从事的专业技术工作总结如下:

一、养老、失业、医疗保险统计管理

本人参加工作后从事时间较长的专业技术工作,主要是养老、失业、医疗保险统计管理工作。年,贵铝职工养老保险进入行业统筹阶段,刚刚起步的职工养老保险工作千头万绪要从最基本的职工养老保险信息的采集、整理、建立台帐记录做起。在人事科领导的指导下,我认真负责地做好职工的养老保险信息采集、登记工作,填写核算《贵州铝厂职工养老保险缴费基数过录表》,做好各类养老保险数据统计工作,保证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在办理、核算养老保险金的支付过程中,我灵活运用自己在校学习掌握的《社会保障学》及有关计算机数据信息库知识,将职工养老保险缴费基数的核算修改为一项简便、合理的函数公式,使单位职工养老保险管理工作由单一、老化的手工操作真正转变成了计算机科学管理,大大缩小了工作量,缴费基数核算的准确性也得到了提高,受到单位领导和职工一致好评。在完成厂内职工养老保险的前期阶段性工作后,在随后而来的失业、医疗保险统计数据的统计过程中,我准确理解各类统计指标的解释内容,保证各种保险统计报表基础原始数据正确,对上述保险统计报表体系中,指标栏目涉及内容较多,指标分解要求也较为细致的,我认真正确归类处理统计报表各项指标的内容,按统计报表的填报要求,使发生数据变化的逻辑关系正确,对表中指标数据发生重大变化的,及时调整并作变更说明,及时统计汇总。在实际工作中,这样烦琐的统计工作要求我作为一名业务经办人员,要时常进行细致的业务工作效果分析,从定性和定量分析的角度,对整个业务工作效果进行评价,才能得出准确的定量报表数据,同时,必要的企业保险统计数据报表综合分析也是做好此项工作的重要手段之一,以养老保险为例,从参保单位、参保职工、缴费人数、缴费基数到养老保险费的征缴额度的确定,相互之间形成了一条紧密的工作链,在指标参数都确定的情况下,各项指标之间的对应关系都是十分明确的。通过对统计报表各项指标数据的综合分析,我进一步提高了上报统计报表数据的准确性。多年来,我所在人事部门的保险统计信息资料,填报及时可靠,数据准确无误,多次受到有关业务部门的高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