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生态农业的前景大全11篇

时间:2023-09-26 09:13:31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生态农业的前景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生态农业的前景

篇(1)

近年来,我国城镇化、信息化、工业化的迅速发展导致温室气体增加、生态环境恶化,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随着以上社会环境的变化而产生生态危机等发展障碍。面对新形势,我国现代农业最根本措施是利用发展方式与技术将农业提质增效、可持续发展进行实现,并将农业发展层次与实力进行提升。因此,改变我国农业的发展方式,才有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都市生态农业发展是一种新型的经济发展模式,该模式能够促进我国农业的现代化发展,而都市生态农业的重要形式之一为林下经济。

1都市生态农业发展

就目前我国经济发展趋势而言,由于现在都市经济的增长方式为挤压式,因此未来环境的治理与修复成本均会不断地升高。有许多实践证明,都市农业的发展方向只能是发展都市生态农业。发展都市生态农业能够加快我国各地都市的生态农业的发展速度,并能够同时获得生态、社会以及经济等多重效益,还能为生态农业与现代都市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

2林下经济的含义与作用

2.1什么是林下经济我国的林下经济兴起于21世纪初,目前,林下经济已经成为我国都市生态农业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林下经济能够将林业生态资源与林下空间进行充分地利用,并对农林牧产品的综合开发、观光旅游、养殖、林下种植等进行大力地发展,从而取得良好的社会、经济与生态等综合效益。在都市生态农业发展过程中,都市生态区与近郊区能够将林业产业生态的优势进行充分地发挥,并加速林下经济开发的发展。近年来,林下经济不断地得到国内外专家的重视,在国外,都市生态农业发展相对较早的国家如德国,该国高度重视都市农业的生态发展,并以“森林城市”作为发展目标;国内如天津、上海以及北京等大城市也加入了发展都市生态农业的行列中,如今,北京已将林下经济作为能够使农民增收、促进首都生态发展的重要经济发展模式。

2.2林下经济的作用

林下经济能够将经济、社会以及生态等多重效益进行同步实现。近几年,国务院出台了将林下经济发展进行加快的相关意见,以便能够更好地加快林下经济的发展速度,并使其多重效益得到充分地发挥。林下经济不仅能够使经济、社会以及生态等多重效益得到发挥,而且还能够使农业生态环境得到有效地保护,并使农民的收入得到增加。

3林下经济的发展模式的选择与对策

3.1发展模式的选择

由于都市林下经济具有特殊的社会功能与发展空间等客观环境因素,因此,在选择林下经济的发展模式时,应对以上特殊的客观因素进行充分地考虑。林下经济的发展模式必须符合以下几个条件:第一,对城市需求必须进行服从,发展模式必须服务于都市的现代化发展,并将都市林业的空间地位进行突显;同时将服务业、工业、林业、农业等多个产业进行联动,将林下经济的都市服务功能进行最大限度地开拓。第二,由于林下经济能够将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与相关服务、技术的领先发展等进行维持,并具有修复保护环境、防止城市污染等功能,因此,在选择发展模式时,应将城市旅游休息市场的优势进行充分地发挥,并将林下旅游、休闲体验等林下经济项目进行重点地发展。

3.2对策

第一,加大投资力度。能够将我国现代农业的生态化发展得到实现的重要决策是加大对农业的资金投入。由于林业经济是产出与投入均相对较高的产业之一,若缺乏足够的资金投入,相应的效益与规模则难以产生。因此应加大对林下经济的投资力度,并对农民发展林下经济进行鼓励与支持,同时将生产水平进行提高,并对农民保护林业的生态环境以及积极发展林下经济的态度进行充分地调动,从而使林下经济的产业集群得以形成。第二,因地制宜,注重个性化培育。发展林下经济应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才能使林下经济的特色发展得以实现。第三,建设林下经济技术体系。林下经济发展的关键在于如何将技进行突破,只有将技术进行创新,才能使林木与其他生物的综合效益得到充分发挥,并使林下经济高产出的现象得到维持。

篇(2)

近几年,产业结构调整以及种植结构调整,是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工作中的热门话题。事实证明,生态观光农业在现代科技的影响下,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发挥着巨大作用,同时也产生了巨大的效益,为我国社会稳定及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随着人们对生活品|的提升,对产品的要求也随之提高,注重健康和养生,吃粗粮、杂粮、农家乐,购买绿色蔬菜及生活用品俨然成为一种时尚。于是,发展生态农业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所倡导。随着人们的收入增加、闲暇时间增多、生活节奏加快以及竞争日益激烈,都渴望多样化的旅游,尤其希望能在典型的农村环境中放松自己。就这样,生态观光农业应运而生。

一、生态观光农业的定义

生态农业是以生态学理论为指导,运用系统工程的方法,以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与保护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前提而组织进行的农业生产,是一种遵循生态经济学原理和生态规律发展的农业生产模式。

观光农业是一种以农业和农村为载体的新型生态旅游业,是以农业自然资源为基础,以农业文化和农村生活文化为核心,通过规划、设计、施工后,吸引游客前来观赏、品尝、购物、体验、休闲、度假的新型农业与旅游业相结合的生产经营形态。

近年来,伴随全球农业的产业化发展,生态观光农业不仅具有生产,还具有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人们提供观光、休闲、度假的生活。

二、生态观光农业的类型

观光农业的形式和类型很多,得到大众认可的主要有:①观光农园,在城市近郊或风景区附近开辟特色果园、菜园、花圃等,让游客入内摘果、拔菜、赏花,来享受田园乐趣;②农业公园,即按照公园的经营思路,把农业生产场所、农产品消费场所和休闲旅游场所结合为一体;③教育农园,这是兼顾农业生产与科普教育功能的农业经营形态,例如法国的教育农场、日本的学童农园、台湾的自然生态教室等;④森林公园,是以大面积人工林或天然林为主体而建设的公园;⑤民俗观光村,到民俗村体验农村生活,可以感受农村气息。

三、生态观光农业的发展对策

1.要解决好土地流转及处理好农户之间的利益分配问题。近年来的农村政策允许并提倡土地流转,鼓励农民用土地以入股的形式参与产业化经营,为发展生态农业创造了条件。

2.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建设高标准农田,做到水、电、路、沟渠、林配套,加强耕地质量建设,强化农机装备,实现农业机械化。加强农产品质量检验监测、农业废弃物处理、农业信息化等设施建设。

3.要强化科技创新与应用。建设新品种、新技术,健全农业公共服务机构,加强农业技术推广人员配备和服务设施速设,全面提升农业公共服务能力,大力提升农业科技的专业化、社会化服务水平。

4.要构建生态观光农业产业体系。围绕农产品资源优势,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提高农业附加值。

5.要培育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6.要加强组织领导。要成立生态观光农业示范区建设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制定示范区考评认定及管理办法、规划评审、指导督查等工作。

7.要强化政策扶持。各级政府要加大对农业的投入,要以示范区建设为平台,积极拓宽投融资渠道,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形成多元化的投资机制,并不断提升示范区发展水平。

8.要加大宣传示范力度。要不断探索和总结经验、做法,树立典型生态观光农业示范区,扩大宣传,提升整体水平。

四、生态观光农业优势

1.效益优势。生态农业旅游是在原有的农业基础上,实现农业生产与旅游相结合的投资类型,投资少、风险小,生态与经济双赢。

2.产品优势。传统的观光性景区,回头客少,很多人造景观在开张时游客爆满,之后随着时间流逝游客逐渐减少,投资高,但没有对应的高收益。而生态农业旅游的最大特点就是浓郁的自然风情和清幽的绿色环境,一年四季都对游客有着吸引力,游客在不同的季节都会故地重游,从而延长了旅游产品的生命周期。

3.环境优势。生态农业旅游利用郊区特有的农业和自然环境优势,为游客提供一个有着浓郁田园风情的休闲环境,让游客在与都市生活环境截然不同的郊区中,住小木屋,吃农家饭,做庄园活,享生态业乐趣,寻求一种回归自然的享受,使得身心愉悦。

五、开发生态观光农业应注意的问题

1.保障观光与农业生态环境相协调。生态农业旅游在于构建一种符合自然生态的农业景观,是充满生机,原汁原味的田园风光,是本地民俗文化的再现,而不是有意的创造。在开发过程中,应注意不破坏农业生态环境。在旅游旺季,应控制旅客数量,避免超过旅游景区的环境承载力,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2.加强交流,合理开发。生态农业旅游开发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并借鉴其他地区的成功案例,不能急功近利,盲目开发,要结合当地资源优势,形成有自己特色的、高质量旅游项目。

3.提高旅游接待设施的卫生标准。旅游者既希望能获得新奇的感受,又不过分背离自己习惯的生活环境。参加生态农业旅游的大部分游客都来自城市,他们希望获得一些新奇的感受,但又不能太异于自己的生活环境,卫生条件一般是他们最为关注的问题。但农村的卫生标准与城市卫生标准相差很大,这就使得开发者和经营者要注意旅游环境,特别是接待设施的标准,要努力使其达到都市旅游者可以接受的水平,而住宿地建筑则应突出风光民俗特色,与周围设施保持一致,尽量避免城市化,否则会让游客失去体验乡村野趣的感觉。

4.建立完善的生态环境监测系统。监测系统主要包括旅游区大气指标、水污染指标、噪声指标、废弃物指标以及农、林、草病虫害指标等,这要与各部门密切合作,通过定期监测与预报,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使生态农业旅游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在可持续发展基本原则下,生态观光主导型农业成为了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一条必经之路。将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相结合,生态农观光主导型农业成为了我国农业经济和旅游行业的重要发展方向,也成为了学术界的研究的热点。

篇(3)

中图分类号:S1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3)-06-0272-1

1 土壤生物的生态作用

土壤中的生物是多种多样的,其中土壤微生物(包括细菌、放线菌、真菌、藻类和原生动物等)是土壤中重要的分解者,在土壤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土壤形成的初级阶段,利用光能的地衣等生物参与了岩石的风化,使其成为具有生命的初体,而后,也是在微生物的参与下,形成腐殖质使土壤性质发生了变化。

土壤动物是最重要的消费者和分解者。在土壤中存在的动物种类有上千种,很多是节肢动物。非节肢土壤动物主要有线虫和蚯蚓。线虫是土壤中比较丰富的动物,主要生活在土粒周围的水膜中或植物根内。当土壤干燥或其他环境恶化时,它就形成包囊,当环境适宜后又重新活动。

2 森林的生态作用

森林是生物圈内数量最大的初级生产者,在陆地生态系统中具有强大的生态效应,对农业生态系统也具有久远、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其主要生态作用是: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故有“绿色水库”之称;调节气候,增加雨量。大片森林有强大的蒸腾作用,有人作过长期的观察,发现有林地区一般比无林地区降水量要多,森林上空空气的相对温度比无林区上空间。高温季节林区气温较低,寒冷季节则较高;防风固沙,保护农田。森林的枝叶可以挡风,根系可以固沙,因此,森林可以防止农田被风蚀沙压和防止或减轻庄稼倒伏;净化空气,防治污染;降低噪音,美化大地;提供燃料,增加肥源,有助于发展畜牧业和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农村中能源缺乏和生态平衡失调问题。森林的直接经济和社会效益是巨大的,而其间接的生态经济效益也令人吃惊。

3 淡水生物的生态作用

浮游生物(包括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的主要生态作用是:浮游植物能吸收水中各种矿质养分,保持水土一定的洁净程度,增加水体的溶氧量,对水持理化特性的变化起主导作用,同时形成水域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力。

4 草原、草山生物的生态效应

草原、草山上的主要生物,是各种天然牧草和人工牧草,以及多种放牧的草食牲畜。此外,还有多种其他动物、植物和土壤微生物,其中与畜牧业关系最密切的,是多种啮齿类野生动物;草原蝗虫、粘虫等害虫,分解牲畜粪便的甲虫和分散生长的树木。

5 农田生物的生态效应

对土壤肥力的影响。农田生物是土壤有机质和养分的主要来源,又是土壤肥力的主要调节者。养地的主要措施也是在复种中安排养地作物,实行水旱轮或分区轮作以及大量施用有机肥。农作物的秸秆、加工后的各种籽饼,经用作饲料、沼气原料和食用菌培养料后还田,是很好的有机肥料。多种豆科绿肥以及红萍等也是很好的有机肥料。这些产自农田的有机肥料归还给农田,可以显著提高农田土壤肥力。连年种植耗地作物,会导致地力衰退。

对水土保持的影响。山区的梯田、梯土,在种植农作物后,有良好的水土保持效益。梯田对山地地表径流起重要的蓄纳和缓冲作用,可以有效地减轻暴雨季节的山洪冲刷。旱作梯土也有一定的蓄水能力,陡坡种植特别是顺坡耕作。则会导致严重的水土流失。

对农田小气候的影响。作物及其种植方式对农田小气候有很大影响。保持合理密度,可显著改善农田小气候。水稻和旱作物垄作,有利于改善作物群体内特别是根际小气候环境。

对净化环境的作用。农田土壤微生物净化能力较强,目前对农田环境的主要污染源是城镇污水和农药化肥。污水经预处理(沉淀和过滤)后,用于灌溉农田,其中很毒物都可被土壤吸收并被微生物分解。

6 生物因素作用的一般特征

生态系统中生物和环境之间存在生物与生物的相互关系,这种关系既表现在种内个体之间,也存在于不同的种间。环境中生物因素之间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不同生物种之间捕食者与被捕食者之间的关系,其本质是营养的联系。

篇(4)

在广大的乡村,大部分的土地都用来栽植作物,人们在生产棉、麻、粮、豆的同时,构筑了一片绚丽的田园风光,宛如一幅充满“诗情画意” 的山水画卷。

植被是植物一种规律性组合,是区域内植物群落类型的概称。农业植被一般指的是水稻、小麦、玉米、甘蔗、棉花等作物和苹果、香蕉、荔枝等果木,以及桉树、香樟、杉等树种。不同的类型的农作物通过自身生长的特性、造型和组群关系表现出一种特殊的农业美。

一、农业植被的形式美

农作物通过它多样的种类、丰富的产品、健壮的植株和多姿的色彩等实在形态,引发人们的审美情趣、愉悦人们的审美心理、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构成一种特殊的景观形态。

1. 人与自然的和谐。自然美就是事物按其本性存在的自由之美,“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代表了美的最高理想。农作物的自然生态秩序是自然选择法则的内在规律。植物类型及分布与自然地貌、气候、土壤、径流、海拔有密不可分的联系,这是植物在进化中适应环境形成的自然属性。因此,农业植物具有与大自然和谐统一、互相融合的特性,它孕育于大自然之中,并从大自然之中凸现出农业生态美,构成一幅自然之美。例如:云南罗平金鸡峰丛油菜花海(图1-1)。

2. 形态多样性。农业植物种类繁多,种植结构复杂,景观具有多样性特征。农作物之所以呈现不同姿态,与植物本身的分枝习性及年龄有关。同时,农业景观还是一个由若干景观元素构成的整体,从作物的茎、枝、叶、花、果到田地的方圆、沟渠的尺寸、地埂的曲直、道路的分布、设施的安排、建筑的布局等的穿插交错,形成“点”、“线”、“面”格局组合,富于节奏和韵律感,或高耸入云,或低平如毯、或波涛起伏,或整齐划一。

3. 地域性。由于不同地域存在不同的自然条件和不同农事习俗与传统,从而导致农业景观呈现出较强的地域特色。例如南方的热带花果、荷塘水乡;北方棉海麦浪、林海雪原。植物种群在长期的生长进化过程中已经对周围环境有了高度的适应性,是一个地方的自然选择的过程。因此,乡土植物对当地来说是最适宜生长的。

4. 季相变化。农业生产活动总是根据市场、季节来进行的,因此,农作物的经营模式使田间覆盖随季节规律性更替,从而呈现出不同的色彩和形象。生态艺术家约翰松曾说过:任何事物都永远处于变动之中……。她认为随着季节的变化,天气变化、阳光变化都会影响到我们眼中的景致。

二、农业植被的内在美学特征

农业生产作为人类的一种生存方式,往往意蕴着它特有的历史和文化内涵,人们透过眼前或耳边具有审美价值的感性形象,或者通过农作实践,从而获得审美享受和情感升华。

1. 土地伦理观的体现。从农业种植模式可以看出土地被尊重的痕迹。人们根据不同类型的土地条件选择不同的耕作方式,种植不同的农作物,例如:水田种植水稻,莲藕;旱地种植小麦、大豆;坡地宜种玉米、高粱等。土地是生产和提供不同类型农产品的基础,是人们的衣食之源。只有作为产出性的土地才会使人们产生深厚的感情,荒漠化、贫瘠的田亩生长不出健壮的农作物,也不会予人以美感(图2-1)。

2. 蕴含的自然生态性。农业不仅仅带给我们农产品,它同时还具有生态和美学意义。在中国古代,农业风光的美主要是农业的自然生态美,农作物按其本性自然生长。有诗曰:“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盂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植物的生长、发育、老化,被认为是一种规律性的,这就是“道”的哲学思想。认为人的行为会破坏宇宙的平衡,一切都应该是自然而然的。工业社会以来,农业地位下降,人与自然的天然联系被不断削弱。机器生产、土地开发、径流改变、化肥与农药施用,造成的生态失衡,带来了种种恶劣影响。

3. 对农业景观的审美是一种经验感知。农业审美产品虽然不是以一种实物形态存在,但同样具有物质性。欣赏农业景观需要感观参与,一边欣赏农业美景,一边体会浓郁的乡村气息,还可以参与感兴趣的农事活动,在人与环境相互作用中,达到调节身心、享受乡村美景的目的,得到一种精神的满足。与艺术欣赏不同,农业环境不仅作为被欣赏的对象,还是人们工作和生活的场所。在动态参与中,人与自然、情感与理性进行着畅快的交流,或驻足观看,或亲身体验,倾向审美的感悟与闲适。

4. 精神文化价值的升华。农业植物的个体一般都具有繁殖和遗传特征,自然生息,永续利用。因而,农业种植在满足植物的自然属性之外,所体现的社会文化信息使植物在景观构成中担任着文化符号的角色,它传递着种植者寄寓的某种思想和愿望。人们通过对农作物的形态、色彩、味道、季相特征等感性形象的认识,经过概括、提炼、抽象,成为造型语言,产生名人轶事、文学艺术、神话传说、。在许多的文学作品及民族习俗中都留下了赋予植物人格化的印迹。

三、结语

生态美实际上就是形式美与内容美的内在统一与有机结合。农作物作为乡土景观元素,与地域环境密切相关,并蕴含一定的文化意义和地方精神。认识到农业景观独特的审美价值,对于营造“以人为本”的环境景观系统,挖掘和提炼具有地方特色的乡土风情、民俗、文化,并恰到好处地进行再创性设计,具有现实而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卡菲.凯丽(加).陈国雄译. 艺术与生存:帕特丽夏.约翰松的环境工程[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4. .

篇(5)

当前,我国农业已经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随着温饱问题的基本解决,社会对农产品的需求日益转向多样化、优质化。但随着形势的变化,人口增长与生态环境恶化的矛盾日益尖锐,突发性生态环境问题接踵而至。特别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农产品面临着国际市场的严峻挑战。这样,就要求我们致力于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保留发展后劲,以促进我们这样一个农业大国的不断完善、进步。

一、发展生态农业的意义

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农业找到一条根本途径生态农业吸取我国传统农业的精华和国外农业发展的经验教训,从我国国情出发遵照生态学的原理和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方法进行农业生产,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水平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发展战略的转移和加速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有利于农业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减少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发展生态农业,可以避免对自然资源掠夺式经营和滥用,对农业的可更新资源注意增殖,对不更新资源注意保护和利用,使自然资源能得到持续的利用,促进生态良性循环,为农业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的综合效益,促进农业长期稳定地发展生态农业能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土地利用率、土地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从而大大提高经济效益。生态农业能充分合理地利用、保护和增殖自然资源,加速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有显著的生态效益。它又能为社会创造数量多、质量好的多种多样的农产品,满足人们对农产品不断增长的需求。因此生态农业的发展,必将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的全面发展。

二、生态农业在促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生态农业是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生态农业是遏制生态环境恶化和资源退化的有效途径。这就要求必须从根本上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建立以资源高效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为基础的可持续农业生产体系。生态农业建设是优化农业农村经济结构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手段。生态农业适应市场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合理组织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活动,调整农业产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并结合地区优势和产业特点,确定农业发展主导产业,培育龙头企业,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措施。同时,通过生物链加环和产业链延长,形成了以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的良性转化增值的“农户+公司”的模式和以无公害农产品生产为主的龙头企业,建立了以市场为导向,以加工业为龙头,产加销贸一体化的格局。可见生态农业不仅保护生态环境,而且促进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持续高效发展,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有效途径之一。

生态农业建设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是当前和今后生态农业建设长期追求的目标。发展生态农业,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就是不以破坏农业可再生资源、降低环境质量为代价换取农业的发展,把保护环境和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与满足人类需要相结合,达到生态合理和持续发展之目的。把传统农业技术的精华和现代农业技术按照生态优化的规律加以集成,建立起具有生态合理、经济高效的现代化持续农业发展模式,使农业经济的增长与农业生态环境的改善结合起来,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这是生态农业长期追求的目标。

生态农业建设的总体思路、区域布局和关键措施针对农业发展新阶段的要求,生态农业建设要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从我国国情出发,寓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于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之中,有效遏止农业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实现资源培育和高效利用,逐步达到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建立适合新时期生态农业发展的创新机制。发展生态农业,必须增加资金投入、强化技术支持,必须完善有关的法规制度和有效发展机制,使资金和技术投入真正发挥作用。建立生态农业技术保障体系。为进一步适应生态农业发展的需求,必须要加强生态农业技术标准和关键技术的攻关研究,包括生态农业评价指标、管理认证方法、环境友好技术、不同要素的时空优化组合技术、适宜物种的挑选与改良技术等各个方面,逐步建立和完善生态农业的生产资料、生产基地标准、生产技术标准体系和产品标准体系,为生态农业建设和科学管理提供全方位技术支撑。

总之,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无论是农业生态学家的观点,还是农业经济学家、农业地理学家的观点,其从不同视角所提出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概括起来看主要试图集中研究解决困扰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三个最基本问题,即食物安全、农业现代化及农村发展问题,它们构成了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的核心。

然而,目前研究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仍主要侧重于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研究,还未真正将其转向农业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农村社会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研究,从而也反映出当前中国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仍然是“重经济,轻生态”“、重视农村经济发展,忽视农民生活质量提高等社会发展”,这应引起政府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参考文献:

[1]张克俊.可持续农业探讨[J].经济问题,1995,(11):18-19

篇(6)

1 京山生态循环农业的主要特点

京山生态农业30多年发展历程,从农业生态环境保护角度来看,是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过程。京山生态农业1.0实现了农业资源利用模式化、高效化,京山生态农业2.0突出了农业投入无害化、减量化,京山生态农业3.0在于注重推行农业废弃物利用资源化、生产过程清洁化。

1.1 生态循环农业模式推陈出新、丰富多彩

生态循环农业不仅是农业经济发展的新理念,在实践上更是发展模式。京山县将“整体、协调、循环、再生” 的生态学原理贯穿于农业生产全过程中,因地制宜推广了混林农业模式、混农林业模式、农田立体间套高效模式、水田动植物共生互惠模式、塘基食物链模式、时间-食物链模式、庭院生态农业模式和贸工农综合经营模式等8大类20余种新模式,随着绿色发展生态农业新模式的推广应用,农林牧渔结合、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已成为京山县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作为武汉城市圈观察员,京山县瞄准建成大武汉“后花园”的目标,全力放大特色生态种养农业功能,积极挖掘精深加工、生态休闲、旅游观光、文化传承等农业功能,丰富生态农业内涵,全县已建成一二三产业整合发展基地10多个,面积2000万m2。

1.2 生态循环农业技术路线清晰明了、整县推进

京山县制定了《创建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县建设实施方案》,通过3a时间(2016―2018年)努力,加快构建起“园区(基地)小循环、村级中循环、县域大循环”的生态循环农业体系新格局,实现“一控两减三基本”的目标。

1.2.1 构建产业布局的空间体系

根据京山县资源禀赋、环境承载能力和产业特点,优化调整种养业空间布局和产业结构。严格执行生态养殖业发展和畜禽禁限养区规划,科学确定畜禽、水产养殖种类、规模和总量,全面落实畜禽养殖就地和异地生态消纳,鼓励农户、种养大户发展农牧结合家庭农场。

1.2.2 构建农业清洁生产的应用体系

坚持源头预防、过程控制,抓好化肥、农药等农业投入品的使用;集成推广一批新型农业技术和新型农作制度。进一步深化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进病虫害绿色防控、大力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鼓励和支持农业生产经营者申请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认证,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制度。

1.2.3 构建农业废弃物的循环体系

着眼循环体系构筑,深度开发利用农业废弃物,培育农业生态产业。实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小循环;农业园区内农牧对接、产业融合、资源循环,村级中循环;县域范围内统筹布局农业产业、有机肥加工、农业废弃物收集处理,整体构建生态循环农业产业体系,实现县域大循环。

1.2.4 构建农业污染的整治体系

坚持政策引导与执法监管同步,督促主体责任落实。根据“五水共治”总要求,严格控制畜禽和水产养殖总量,逐场逐户制定排泄物和污水治理方案,按照统一收集、集中处理原则,建立健全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中心的长效运行机制。

1.2.5 构建农业生态文化的融合体系

坚持把“中国龙谷”文化宣传展示与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着力形成相互促进的互动机制。充分挖掘“屈家岭文化”、“苏家垄文化”等历史农耕文化中的生态元素和生态思想,将传承与发展有机统一,努力使古老的生态循环农业模式焕发出新的活力。

1.3 生态循环农业体制机制建立健全、常态运行

30多年来,京山县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把发展生态循环农业作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具体行动和建设京山生态文明的重要内容:县、镇、村3级成立了领导小组和办公机构,并形成上下联动推进机制;建立示范带动引领机制。以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为主体,率先打造示范样板,示范引领全县生态循环农业建设;深化农科教、产学研结合机制。实现产学研服务生态循环农业基地全覆盖,强化新型职业农民技术培训,促进农业高新技术的推广和产业化;创新金融投入撬动机制。切实解决农业经营主体贷款难、担保难问题,为推进生态循环农业建设提供资金保障;健全政府支持保护机制。自2011年以来,京山县累计投入资金100亿元推进生态建设,确保财政用于生态文明建设支出增长高于经济增长幅度。

1.3.1 采取多措并举抓农业节水

农艺节水。大力推广深松整地、覆盖保墒、增施有机肥等措施;设施节水。在种植业和畜牧业中推广雨水回用、节水灌溉和自动饮水、高压冲洗、污水处理回用等设施节水措施;品种节水。深入开展水改旱生产示范基地建设;管理节水。切实强化农业节水宣传和技术培训,提升农业生产主体节水意识,实现农业生产管理全程节水。

1.3.2 减肥减药上实行源头监管和技术推广

推进化肥减量。2016年,京山县推广测土配方施肥面积达到5.4万hm2,推广应用配方肥和商品有机肥达到1.5万t,化肥单位面积平均使用量(纯量)降到17.5kg/667m2。推进农药减量。结合农产品质量安全放心示范县创建,以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区和“三品一标”生产基地为重点,扎实推进农药减量控害示范区建设。

1.3.3 处置农药废弃包装物方面实行统一回收后环保销毁

京山县制定农药废弃包装物回收和集中处置试行办法,探索建立农药废弃包装物“集中回收、环保处置”的回收处置体系。

1.3.4 监管利用

农作物秸秆以用促禁方面加强资金、政策扶持和强化监管,实行“五化”利用。

1.3.5 死畜禽处理

无害化处理病死畜禽方面实行保险联动和集中处理。

1.3.6 “零排放”和“全消纳”治理畜禽粪污

按照《2015―2020年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实施意见》,京山县制定了畜禽污染治理行动计划,通过“三级循环”工程,创建湖北省畜牧业绿色发展亮点。

2 对京山生态循环农业的“环保”思考

30多年来,京山县高举生态农业大旗,咬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秉承“立于生态,兴于经济,成于家园”理念,连续12a保持“全省县域经济工作先进单位”,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实现双赢。在实践中诠释了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就是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生产力。

2.1 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是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的核心内容

生态循环农业是以生态规律为基础,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益?榛?本特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农业发展模式。生态循环农业是我国农业可待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是中国未来的农业发展模式。京山生态循环农业实践活动就是围绕保护农业生态环境而展开,突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过程。京山县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发展模式,激活了全县100多家大米加工企业和10万农民,依靠稻田清洁生产,绿色食品桥米标准化种植面积稳定在3.33万hm2以上。而后,1粒稻谷开始如下循环:收购――加工成精米出售――以糙米为原料加工成米汁、桥米酒――以碎米为原料加工生产饴糖、米蛋白――用米糠、麸皮生产米糠油。以大米加工废弃物秸秆、稻壳为发电燃料,产出的电并入国家电网,再供给各个大米加工企业生产所需。“榨干吸尽”的桥米产业链已网罗国宝桥米、惠峰酒业、凯迪电力等县内数十家企业,产业集群的销售收入达到360亿元。

2.2 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是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的有效途径和根本出路

篇(7)

1、发展生态农业的重要性及意义

1.1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现代农业的一条根本途径

生态农业要本着国情为出发点,遵照生态学原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与方法实行农业生产,无疑会使农业生产水平及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大幅度地提高,并加速农业发展战略转移,使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进程进一步加快。

1.2生态农业的发展关乎人类健康及绿色食品的保障

由于我国农业生产活动中大量使用化肥及农药,破坏了自然界原有的生态平衡。发展生态农业则可充分发挥动物、植物及微生物与人类的相互作用,采用物种或品种轮换的种植方法,并利用天敌防治害虫,从而减少化肥与农药使用量,生产出绿色无污染产品,因此生态农业可以保护自然资源,促进生态良性循环,为农业经济发展创造较好的生态环境。

1.3生态农业的发展使农业生产的综合效益得以提升

发展生态农业,可大大提升经济效益。由于生态农业,不但可对自然资源合理利用与保护及增值作用,还能加速物质循环及能量转化,有显著的生态效益,与此同时,还能为社会创造品种多样化的质优农产品,可以确保人们对农产品日渐增长的扩大需求。因此,生态农业的发展,可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应大力提倡。

2、生态农业在促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2.1生态农业是遏制生态环境恶化的有效途径

当前我国农业生态环境恶化与资源短缺问题日趋严重,许多地区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并成为制约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若不及时进行有效改善,在不久的将来,巨大的生态危机就不可避免。基于此,要从根本上转变以往的农业生产方式,合理使用生态资源,同时建立起以生态环境保护为基础的新型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生产体系。在生态农业的发展过程中,要不断与市场的基本需求相适应,调整农业产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结合本地区的产业特点,对现代的相关经济和产业进行调整,以突出农业生产的地区优势。

2.2生态农业建设是未来我国农业生产所追求的目标

在未来的农业生产和发展过程中,要把对农业资源的利用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实际需求相结合,合理发展与运用生态环境。与此同时,还要把传统与现代农业技术中的优势相结合,并不断完善,建立起优势更加显著的现代化农业发展新模式,坚持可持续发展观念,使未来进行农业生产的同时,更加注重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真正实现经济、生态与社会发展效益的协调统一。

2.3生态农业建设可使环境得到较大改善

生态农业,是通过对自然、社会及经济复合生态系统结构的改造与调整,并采取有效措施,使自然资源与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副产品及废弃物得以多层次与多途径的合理利用,大大降低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减少污染的发生。基于此,生态农业在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增加经济效益的同时,使生态环境质量得到了较大改善。

3、促进与发展生态农业的相关措施

3.1加强技术推广和人才培养

我国的生态农业发展目前仍处在初级阶段,要想使人们转变传统观念,进一步了解并接纳生态农业,需要通过多种渠道进行宣传,同时强化对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进行生态农业的推广,切实使生态农业的理念深入人心,只有这样,才能促进生态农业的推广与发展。

3.2建立生态农业保障体系

发展生态农业,需要建立完善的保障体系,如服务、技术及资金保障体系,使生态农业体系具备专业技术人员的智力支撑以及农技服务网络的信息支撑,更加有利于培训与引导农民按照农业技术规程,进行生态农业建设。要落实上级的各项惠农政策,并及时制定出台相应的扶持优惠措施,切实促进农业增效与农民增收。

3.3从严把控人口数量,降低带给土地的沉重压力

众所周知,我国人均占有土地非常有限,在当前生产力状况下,土地的数量很难供养众多的人口。人口如果增加太多,就会超出土地的实际承载状况,必然导致土地的掠夺式开垦,这必定会极大地制约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土地的持久运用。所以,坚定不移地合理把控人口数量、追求人口质量要坚持下去,这是达到土地持久运用的关键举措。

3.4逐步促进土地整理垦殖,科学开发后续土地资源

具体措施有:抓紧整理农村的居民地区,要遵循农村宅基地的划分准则,积极进行科学规划,分步骤地推进监管空心村及合并村庄工作,将多余的宅地还给农田,使耕地面积得以拓展。及时整理农田,比如说整理农田里的多余小路、河沟、防护林,减少坟墓用地等。积极调整地块,借助于小块凑成大块的模式,将某些零散的土地并合为比较大块的土地,从而方便规模管理。对废置的土地加以开荒,尽可能让它得到充分利用。在维持生态平衡的基础上,加大对土地资源的科学开发力度。

3.5改善土地运用构成,使土地资源达到最优配置

我国出现水土流失的原因主要是土地资源没有进行理性搭配,农耕地到处开垦。在农、林、牧业中,林牧业非常微弱,比例相当不合理。所以,对产业构成进行调整,助推优质产品的发展,达到产业化运营是目的,是国内延伸产业链、保持生态平衡、加大百姓收入的不二之选,也是达到区域生态及经济效益双丰收的重要法宝。依照我国的自然社会经济现状,在对农业结构进行调整时,整体思路要推动农、林(草)、牧全方位发展;在行业构建方面,要凸显饲、农、经三元构成;在实质举措上,要做到草灌优先;在挑选关键技术的时候,要特别重视开发利用高新技术。

4、结语

综上所述,围绕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可持续发展问题,重生态和经济为基础,并深刻发展生态农业经济的必要性的认识,对解决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问题,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和能源结构的优化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从农业经济效益发展的角度砜矗在发挥重要作用的生态农业和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篇(8)

中图分类号:S21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2)-04-0018-2

1 低碳经济与低碳农业

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碳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

低碳农业是指以减缓温室气体排放为目标,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做好病虫害防治、发展农村可再生能源等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方式的转变,实现高效率、低能耗、低排放、高碳汇的农业,它是低碳经济的主要产业形态之一,主要包括生态农业、循环农业、绿色、有机农业等形式。

2 东川区低碳农业发展现状

多年来,在省、市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全区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东川的生态农业得到迅速的发展和推广,逐渐形成了“农——林——牧——渔”,“猪——沼——果(鱼)”等示范模式,并在发展绿色食品,有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新能源利用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为低碳农业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1 农产品质量进一步提升

无公害、绿色食品推广取得成效,至2011年年底,完成无公害蔬菜种植面积3.52万亩,认证了18600亩无公害蔬菜基地、5000亩绿色食品基地;一个无公害农产品及两个绿色产品通过认证;2011年全区抽查蔬菜样品1200个,合格率100%;水产品样品3个,合格率100%;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总体水平不断提高。

2.2 农业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

至2011年年底,全区户用沼气池保有量共计20655户(池型主要是6立方米的“曲流布料”A型池,每口沼气池年平均产气量为438立方米以上),养殖小区沼气工程3处,总容积达12万立方米,年可处理畜禽粪便12万吨,年产沼气904万立方米,年减少薪炭柴消耗4.13万吨,相当于替代0.65万吨标煤,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0.4万吨;2011年推广农村太阳能热水器200套,相当于节约标煤64.8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612吨;2010年,全区农作物秸秆生产量35.18万吨,利用量(包括燃烧、饲料、堆肥等)5.28万吨;沼气新能源的开发使山绿了起来、水土流失减缓,还改变了农村传统的烧柴方式,使农民的生产生活环境得到改善。

2.3 农业生产方式进一步转变

从经营体制机制上看,农业产业化、组织化、集约化进程明显加快。全区已培育具有一定规模和带动能力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1家,其中:省级1家、市级20家;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快速发展,截止2011年底,全区共成立合作社111个,成员843人,为带动本区域发挥自然优势,做强做大农业发挥了积极作用;土地流转稳步推进,农村土地流转面积8514亩,占耕地面积的5%。

2.4 农业技术推广进一步加强

通过各种方式举办培训班208期13124人次,完成高产创建10.222万亩,抗旱节水节肥推广8.16万亩,马铃薯良繁基地建设2500亩;重点实施测土配方施肥工程,2011年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核心示范推广技术3万亩,辐射带动全区测土配方施肥18万亩;农作物有害生物防控工作全面推进,2011年农作物主要病虫草鼠害发生面积138.2万亩次,防治面积187.65万亩次,挽回损失48855吨。由于减少了化肥农药的使用量,有效控制了农业面源污染,并且减少了温室气体排放,保护了生态环境.

2.5 开展生态村建设的成功典型

在阿旺镇双龙村、乌龙镇坝塘村、铜都镇野牛村等地进行三改三建相配套(改厕、改厩、改灶、建水池、建青贮氨化池、建经济林和生态林),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最终实现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八个一”模式生态户,通过生态村(户)的建设,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农民生活质量明显改善,对新农村建设起到了促进作用。

3 发展低碳农业对东川区生态环境保护的影响

农业用地释放出大量的温室气体,超过全球人为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30%,相当于150亿吨的二氧化碳。因此,发展低碳农业已是刻不容缓,如果能很好地发展低碳农业,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那么这一领域几乎能够达到碳中和状态,还会带来生物多样性以及其他生态环境方面的益处,从而为东川区生态环境保护做出一定的贡献。

3.1 发展低碳农业可减少有害投入品,有效控制农业面源污染

农业部门开展的测土配方施肥和平衡施肥,可有效减少化肥、农药施用量;而使用农家肥替代化肥,用生物农药、生物治虫替代化学农药,用可降解农膜替代不可降解农膜,可降低农产品的残毒,能有效控制面源污染和土壤退化,可从根本上解决农业生产过程中大量消耗的化石燃料,大量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对东川区的可持续发展十分有利。

3.2 发展低碳农业可充分利用立体种养的循环模式,推行无公害化生产

立体种养的生态养殖模式可初步形成牧沼果、牧沼菜、牧沼粮及牧沼渔等种养循环模式格局,既净化了环境,又获取清洁能源,还增加了农民收益;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推行了农牧业的无害化生产。

3.3 发展低碳农业可推广节水模式,提高有限水资源利用率

针对东川旱季较长的特点,在旱地作物上推广节水节肥技术,较大限度地提高有限水资源的利用率。

3.4 发展低碳农业,可推进绿色农业“三品”基地模式

“三品”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这三种农产品深受消费者欢迎。发展绿色农业对东川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引领农民增收,防止面源污染,保护生态环境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

3.5 发展低碳农业,可推进清洁能源模式

实现可再生能源的循环利用,主要是利用农村丰富的可再生能耗资源发展清洁能源,目前主要有:沼气及沼液沼渣利用、太阳能利用、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等形式,通过开展综合利用,实现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既减少了化石燃料(煤)的使用量,又减少了二氧化碳(硫)的排放量,不仅变废物为宝物,还取得可观的经济收益,从而达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高度和谐统一。

4 发展低碳农业加强东川区生态环境保护的对策

4.1 坚持实施“开发建设与生态保护并重”的原则

建议加强环保立法、运用法律手段,强化对资源开发的监督管理,加强对东川区生态环境的监控,建立促进资源整合、强化污染综合防治宏观统筹机制,减少对东川区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

4.2 开展好绿色屏障建设,加强林、草业生态体系

坚持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原则,积极建设沿江、沿路生态保护带。加强植树造林、积极实施造林绿化工程,加快建设核桃、甜杏等经济林。在生态比较脆弱、水土流失比较严重的区域和森林公园等地区实行封山育林,禁伐天然阔叶林。重点开展天然草地改良、人工种草、草田轮作等建设,保护好生态环境。

4.3 加强农田基本建设促进农业综合开发

本着灌溉一片,开发一片,发展一片,先易后难,层层推进的原则,农田基本建设应重点放在水利灌溉设施的建设和提高水利化程度上。海拔高的坡地要重点建设蓄水池、水塘、水库、引水渠和微型水窖等水利设施以蓄积和充分利用天然降水;离江河近的平缓谷地可以采用滴灌方式;同时大力推广节水农业技术,提高科技含量。

4.4 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绿色农业、有机循环农业

建议一要大力推行配方施肥,提高肥料利用率,利用粪肥、堆肥、秸秆等有机肥替代化肥,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土壤生产力。利用生物防治法防治病虫害,减少农药、特别是高残留农药的使用量,建立绿色、有机生态循环农业生产的标准化体系和基地,为人们提供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二是充分利用农副业剩余物。包括用作饲料、肥料、菌类基料、工业原料等,还可以热解气化成可燃气体,充作燃料;三是推广太阳能和沼气技术。这既能解决农村的能源供应又可以减少农作物和蔬菜生长中农药化肥的使用量。

4.5 实施农村生态环境综合治理

建议除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鼓励使用有机肥和农家肥,推广生物防治技术,减少农药施用量等大田防污措施外,农村环境治理的重点是畜禽水产养殖中粪便与污水的治理。要合理布局畜禽水产禁养区和集中养殖区,加大畜禽养殖场改造和大中型沼气工程建设,加强污水和粪便无害化处理;加强水产养殖污染治理,推广生态健康养殖;此外,还应大力推广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加强农膜、地膜回收利用,推广使用可降解材料。

4.6 实施区域产业循环模式

支持有条件的大中型规模化养殖场建设大中型沼气池,大力推广“猪(牛)——沼——果(粮、鱼、菜)”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模式,重点开发特种水产、特色果业、无公害蔬菜等一批具地方特色的绿色、无公害、有机农产品,实现区域农产品无公害化生产。

参考文献

[1] 王昀.低碳农业经济略论[J].中国农业信息,2008,8:12-15.

[2] 农业部科技教育司资环处.低碳农业-应对气候变化农业行动,2010-2-26.

[3] 周宏春.中国低碳经济的发展重心.中国传动网.

篇(9)

一、生态农业旅游概念

生态农业旅游是指充分利用农业资源,以利用内涵为主题而开发出的主要包括农村独特的田园风光、农事劳作及农村特有的风土人情等内容,具有极大参与性的一种旅游活动。

生态农业旅游有着狭义和广义上的两层内涵。其中仅用来满足游客观光需求的农业行为属于狭义上的;而广义上的生态农业旅游涵盖了休闲农业、观光农业、农业自然景观以及农村人文文化资源的范畴,通过以旅游为载体的内涵式规划、设计与构建,把农业建设、高效管理、农艺展示、农产品加工与销售、科学布局,让广大消费者充分领略现代生态农业旅游及生态农业文化的独特情趣与魅力。

二、我国生态农业旅游现状

目前,我国生态农业旅游发展主要有三大特点:一是生态农业旅游以观光、休闲为主要功能的,包括观赏、美食、购物、亲身务农体验、乡土文化交流等;二是生态农业旅游与传统旅游业相结合,开发传统旅游景点周边的生态农业区域,使其成为景点的一部分;三是观光性农业分布多数集中在东部经济发达省份地区以及特色农业地区。

一方面,生态农业旅游的发展在遇到新机遇的同时,由于开发者和消费者是通过外在干扰的手段进行开发和经营,因此,一旦生态旅游管理不当或者干扰程度超出农业系统本身所能承载的阈值,则会对生态农业系统本身带来不利影响。另一方面,农业问题一直以来都是我国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在其自身快速发展过程中也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为此,文章从适应生态农业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出发,总结当前中国生态农业旅游存在的问题,以及分析发展生态农业旅游的前景。

1.开发者对生态农业旅游认识模糊

目前,我国许多开发者对生态农业旅游的概念相当模糊,有的乡村旅游开发者和政府对生态农业旅游的内涵认识不够,他们仅仅从效益观入手,盲目花大本钱改造硬件设施,大规模改造自然农业系统设施和环境,过于粉饰农村房屋,添置娱乐设施等。这不仅会破坏自然生态系统,使原有的乡土气息消失殆尽,更会让广大追求原生主义的消费者失望,本质上扭曲了乡村生态农业旅游的内涵。而有的地方仅仅把生态旅游作为独特的亮点参与市场竞争,而不考虑对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这种模式只是为了让广大消费者走进大自然,领略大自然,本质上却让乡土文化与生态环境貌合神离,忽略了生态农业旅游的深层次含义,效果得不偿失。

2.特色不明显,产品过于单一

生态农业旅游有着其本质上的独特性,其“农趣”“农味”、乡土气息就使得它区别于其他旅游产业。但目前我国生态农业旅游多集中在开发休闲农业和观光农业等旅游产品上,如观光果园、森林公园、垂钓中心等,许多地方都是“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住农家屋”,产品雷同,过于单一,品位不高,并没有形成特色系列旅游产品,导致游客滞留时间短,消费水平低,有的甚至落入了“春季看花,秋季摘果”的套数。由于地方特色不明显,未形成产业化发展系统,开发的种类、广度、深度都不够,因此,带来的经济效益也不明显。

3.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

近年来,我国生态农业旅游在迅速发展的同时,政府政策却制定不到位,没有相关的政策法规出台,或缺乏执行力;同时,缺少相关的质量评价标准、卫生许可、从业资格认证等制度法规出台来起指导和规范作用,导致生态农业旅游开发项目上的盲目性发展和低水平发展,生态环境得不到切实保护。而生态农业旅游的微观管理方面,由于大多数开发者都是私营民间资本,因此在行业竞争、标准划定、科学布局、有效管理等出现混乱局面,这严重影响到我国生态农业旅游的健康持续发展。

4.负面影响日益严重

在乡村生态农业旅游快速发展的环境下,原本闭塞的乡村迎来了络绎不绝的游客。乡村原有的清新、自然及带着泥土气息的空气质量伴随着正在涌入的游客以及交通工具排放的尾气而日益下降。游客随意丢弃废弃物,自身经营者造成的生活垃圾,开发商抛弃的建筑垃圾在旅游区的河面、路边、田间随处可见,严重破坏了农村旅游地的环境卫生,影响了当地农民的正常生活环境。缺乏合理规划建设、娱乐场所、游客随意破坏旅游地植被和采摘农产品,都是破坏生态农业旅游环境的罪魁祸首。在乡村生态农业旅游逐渐发展起来的同时,其负面影响也日渐严重,主要表现在:乡土文化可能被游客带来的文化所同化;传统文化可能会被裸地商品化、舞台化;乡村朴实的民风和生活秩序也会遭受破坏,这些都将会阻碍生态农业发展的进程。

三、我国生态农业旅游前景分析

我国是农业大国,发展生态农业旅游可以缓解多方面的压力,对提高农业生产能力、促进农民增收、协调城乡经济健康循环发展起着重要作用。虽然我国生态农业旅游起步晚、底子薄,但近年来,中央“一号”文件持续引导“三农”问题,且我国农业资源丰富,发展生态农业旅游前景广阔。

1.有效解决“三农”问题

长期以来,“三农”问题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也是薄弱环节。解决“三农”问题是我国的立国之本,是党执政兴国的首要任务。传统粗放型道路显然已不再适应现代“三农”问题的发展,而是要有效利用资源,加强农业发展的可持续性。生态农业旅游以其与自然贴近、低耗能、低污染的特点,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型旅游产业。从大多数成功经验看来,生态旅游和农业资源的结合,效果显著,由于生态农业旅游一般位于城市近郊且交通便利的地方,该类区域在发展中引导消费者由城市到郊区,同时消费也会倾向这些地区,使农民收入发生结构性变化,非农业产值就会上升,生态农业旅游带来的副业和农产品也会一起协同发展。

2.利用丰富的资源

我国地域辽阔,地貌多姿,气候多样,物种繁多,各地区生态环境千差万别,丰富多彩,形成了景观各异的生态农业空间。从南到北,有热带雨林、江南水乡、中原大地和北国风光;从西到东有西部高原、中部盆地和东部海滩。我国农业文化源远流长,产生了十分丰富又具有民族特色的农业文明和文化,如传统的牛拉犁、水推磨、石舂米等,不论对外国人还是国内消费者都颇具吸引力。此外我国独特的民族风情、乡土文化、特色美食以及古老建筑等都以独特风格吸引着广大消费者。

3.优化农产品市场

生态农业旅游项目可以就地取材,建设成本低;另外,生态农业旅游项目建设周期短,能很快产生经济效益,其中就包括农业生产值和旅游收入,而两者的结合使得其本身优于传统农业。比如,产品在采摘、观赏、销售等旅游活动中就直接销售给消费者,此过程中就免除了运输、加工、上市等成本,同时其价格本身也会高于市场价股,为农民朋友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入。

生态农业旅游作为一项低成本生态农业和高消费旅游业相结合的新型产物,发展前景巨大,只要广大开发者和参与者能深刻挖掘其本身的独特内涵,分析需求,充分利用生态农业资源,根据自身区域特色开发建设,就能在旅游业中脱颖而出。

参考文献:

[1]熊丽辉.长沙生态农业旅游发展研究[D].长沙:湖南农业大学,2013.

篇(10)

法国是欧洲第一农业生产大国,其农业产值占欧盟农业总产值的22 %,农产品出口长期位居欧洲首位。近年来,随着环保理念越发深入人心,对生态农产品的市场需求快速增长,法国农业逐步走上了生态发展之路。然而,由于从传统农业向生态农业转变,技术上要求高,生产成本增加,承担的风险大,法国生态农业发展状况一度与其农业大国的地位不相称。

生态农业又称自然农业、有机农业,它吸收了传统农业的精华,以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为核心,不断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及功能,在洁净的土地上,用洁净的生产方式生产洁净的产品,形成生态和经济的良性循环,以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目前,法国生态作物种植面积约为100万hm2,从事生态农业的单位或农户达2.5万个,其规模虽还不算大,但发展前景被普遍看好。

消费者对安全食品的需求催生了生态农业的大发展。法国生态农业促进署的调查显示,82 %的法国消费者购买过并愿意继续购买生态食品,76 %的被调查者认为生态农业是解决环境问题和保障人类健康的有效途径。正因为如此,虽然近年来法国生态农产品每年以10 %的速度增长,但仍不能满足市场需要。

从发达国家设立农产品绿色贸易壁垒的现实来看,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势在必行。20世纪90年代以来,包括法国在内的一些发达国家用绿色壁垒限制农产品的进口。绿色壁垒也称生态壁垒,有关国家通过制定、颁布和实施严格的环保法规和苛刻的环保标准,使国外非生态农产品难以进入。生态农业能够有效地控制和提高农产品品质,并可应对国家间加设的绿色壁垒,所以法国更加重视生态农业的发展。欧盟共同农业政策有专门条款要求欧盟成员国发展生态农业。法国也于20世纪90年代制定实施了生态农业发展计划。

为进一步鼓励生态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法国政府于2008年再次颁布了“生态农业2012年规划”,旨在提高生态农业产量,同时将生态农业面积扩大3倍,力争达到占可耕地面积的6 %。这一规划提出的主要措施包括:第一,设立1 500万欧元的基金,用于支持生态农业结构调整,形成产品生产、收购、加工、销售的渠道;第二,对从非生态农业向生态农业转变的农户提供免税等优惠待遇;第三,加强对生产部门的技术支持和对相关人员的知识培训;第四,在制定农业法规时,充分考虑生态农业的特性和要求,从政策层面上放宽限制;第五,在生态农产品消费方面,政府加强引导,目标是到2012年,使生态农产品的消费比重超过20 %。

篇(11)

项目名称:万亩生态农业示范园建设项目

实施范围:农业示范场

实施单位:

项目负责人:

一、项目实施的必要性

   (一)生态农业示范园建设是加快我镇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本项目建设为广大农户生产品种优良的蔬菜和肉类产品,同时是优化生态坏境、带动增加农民收入的产业基地,也是优质蔬菜和生态畜牧业的示范园。对于推进我镇现代农业建设和加快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生态农业示范园建设是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的需要。农业竞争力的强弱,关键在于农产品质量的好坏;农产品质量的好坏,关键在于农业科技及标准化生产水平的高低。我镇农业示范园的建设,在基础设施、生产技术、经营管理等方面都体现了现代农业的水平。因此,本项目建设,对于提高农产品质量和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生态农业示范园建设是稳定我镇农产品市场、满足广大群众蔬菜、肉类消费的需要。近年来,随着我镇农民生活条件的改善,农产品消费不断增强,蔬菜、肉类需求和消费量不断增加,为解决生产与需求矛盾,必须加大投入,稳定农产品和生猪肉牛生产,保障蔬菜和肉类供应。因此,本项目建设正是顺应市场的需要。

二、项目实施的可行性

由于建设生态农业示范园有着多方面的综合作用和效益,技术操作简单、见效周期又短,且符合我镇实际,因此此项目建设切实可行。

(一)我镇具有建设生态农业示范园的有利条件。由于我镇气候温和、土壤肥沃,自然条件良好,十分适宜种植茶叶、蔬菜、药材等作物,建设生态农业示范园可大幅提高产量、节约生产投入。这些因素为我镇建设生态农业示范园提供了充分的前提条件,因此要抓住机遇,建设高标准优质蔬菜基地和养殖基地。

(二)蔬菜生产、生猪和肉牛养殖是我镇的优势产业,发展前景良好。大力发展蔬菜生产和养殖业是我镇具有资源优势、市场前景广阔、可长期发展的优势产业,对稳定我镇农产品供应、满足群众消费需求、增加农民收入、促进我镇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我镇具有高标准生态农业示范园建设的技术条件。我镇为该项目的建设实施聘有专门的技术负责人,并设有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配备有农业技术员,同时种植、种养技术操作简单,已基本形成了较完整的技术推广网络,为大力建设我镇生态农业示范园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条件。

三、项目内容及规模

一是建成5000亩高效生态茶园、3000亩木瓜园、1000亩软籽石榴园、200亩大棚蔬菜、20万袋袋料香菇、10000只山野鸡、3000头生猪养殖基地和1000头肉牛养殖基地;二是新建U型渠2000米、安装太阳能灯100盏。

四、项目总投资及资金筹措方案

    项目总投资1000万元,资金筹措方式:政府投资。

五、效益预测

(一)生态效益:此项目建设,不仅减少农业生产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同时减少了农产品的有害化学物质的残留量,有利于生产发展绿色食品,提高农产品的竞争力。可以改善农产品种养环境和人居生态环境,园区实行种养结合,不仅可以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增加农业效益,而且促进物质、生态的良性循环,有助于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