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戒烟的心理辅导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二、研究方法
1.做好学生心理调查,及时跟踪变化。要及时跟踪掌握学生的思想动向,针对不同学生的具体特点,灵活地、及时地调整心理辅导的内容和方法,满足不同学生的心理需求,促进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
2.培养体育骨干、小组长,建立和谐互动的师生关系。充分发挥小组长及体育骨干的助手作用,从思想上去重视学生,从行动上去研究学生,使师生关系处在关爱、平等的和谐氛围之中,学生才能直言面对教师,开展互帮互学,大胆地投入到学习之中,去体验、去完成教学任务,达到共同进步。
3.挖掘教材,做好完美衔接。面对教材,应正确把握新课程标准精神,充分利用和挖掘教材资源,体现新教材意图,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情境,在“不露痕迹”中进行教学,从而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以达到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学生在参加体育锻炼时,伴随着强烈的情绪体验和明显的意志努力,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吃苦耐劳、坚持不懈、克服困难的思想作风,培养团结友爱、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培养机动灵活、沉着果断、谦虚谨慎的意志品质,使学生保持积极健康向上的心理状态。
4.创建良好氛围,达到润物细无声。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积极形成师生互动交流、团结合作、互助互爱、乐观向上的良好氛围,在润物细无声的环境中使教育教学落到实处,营造师生迫不及待上课、依依不舍下课的氛围,感到趣味无穷、兴趣盎然,以丰富有趣的课堂和各种文娱活动吸引学生,让学生拥有健康的身心。
5.注意运用时机及因人而异。因为学生的心理世界具有内隐性,作为教学组织者要善于以知识结构为链条,联系实际创造一种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师生互动、各抒己见、无拘无束的自由气氛,针对不同的问题以诚相悦、以理服人,实现以人育人、以心育心、共同进步。
6.学生团体心理辅导的评价。在一个班级和小组学习中,与来自不同背景与价值观的同学相处,同学彼此间的回馈犹如一面镜子,通过个人、小组、老师客观公正的评价引导学生关注过程和中介性评价的同时,更应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评定,这样可以让同学更加了解别人眼中的自己,客观评价他人和自己,喜人之喜,忧人之忧,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不断丰富自身素养。
7.与各学科教师的联动效应。现代教育是一种集体协调性很强的职业劳动,它需要各学科教师的协同工作。同时,学生的发展也是一个不可分割的连续过程,这也要求不同年级、不同学科的教师要互相配合,齐心协力地教育学生。每个教师不仅要教好自己的学科,更要主动关心和积极配合其他教师的教育教学,从而形成教育的合力,增强教育的效果。在教学中渗透团体心理辅导,是一项复杂的长期的希望工程,需要各学科教师共同承担、协同合作,发挥各学科的优势。
8.团体心理辅导在课后也应有延续。学生的心理始终处于一个不断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一次团体活动不一定就能达到目标和效果,要注意跟踪和反馈,及时调整和充实活动内涵,赋予新内容、新形式,注意个人与小组的变化,指导他们有的放矢开展后续活动,以强化课堂效果,使团体辅导达到预期效果,有效促进学生身心俱健。
三、结果与分析
针对学期初、学期中、学期末及考试前后,要配合学校心育室工作,开展对学生的心理问卷调查,建立心理档案,及时了解跟踪学生的动态心理变化,对带有共性的心理问题在课堂上进行集体辅导,有效地帮助学生改善和提高心理素质,无形中也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及形成师生健康的心理适应能力。
我院2011年3月至2012年7月76例新生儿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儿,男40例,女36例,年龄4 d~1岁。进行观察,同时确保呼吸道的通畅,强化抗感染治疗,口腔、皮肤、脐部护理,并观察其疗效。
2 护理
①密切观察生命体征与病情变化,观察有无循环、神经、消化等系统受累的临床表现。②凡有低氧血症,有呼吸困难、喘憋、口唇发绀、面色灰白等情况立即给氧。婴幼儿可用面罩或头罩给氧,流量3~5 L/min,鼻导管给氧1~2 L/min。出现呼吸衰竭者可使用人工呼吸机辅助呼吸。③经常更换,半卧位或抱患儿,以减少肺部瘀血,防止肺不张。及时清理患儿口鼻分泌物,经常协助患儿翻身拍背,鼓励患儿咳嗽,以促使呼吸道的分泌物借助重力和震动易于排出。给予超声雾化吸入,以稀释痰液,利于咳出,必要时予以吸痰。遵医嘱应用祛痰药及解痉药。④给予易消化、营养丰富的流质、半流质饮食,少量多餐,避免过饱影响呼吸,防止呛咳引起窒息。重症不能进食者,给予鼻饲或静脉营养。⑤监测体温变化,高热者给予药物或物理降温。防止高热惊厥的发生。⑥保持病室环境舒适,空气流通,温湿度适宜,尽量使患儿安静,以减少氧的消耗。患儿应卧床休息,减少不必要的检查和治疗,尽量避免患儿挣扎哭闹而增加心肺负担,必要时遵医嘱使用镇静药。病室保持安静,温度宜在18℃~20℃之间,相对湿度以55%为宜。病室应保持空气新鲜,充分通风,2次/d,每次30 min以上,但应避免对流风。病室隔日空气消毒1次。⑦饮食护理 ①饮食应给予易消化、高热量、富含维生素的流质或半流质。有气促发绀的婴幼儿,在喂食或服药时应抱起,可软一些,奶孔以滴奶成串珠状为宜,不宜过大。喂哺应有耐心、细心,以免吸入气管发生窒息[3]。②鼓励患儿多饮水,有利于尿液排出毒素,并避免呼吸道黏膜干燥有利于痰液排出。
3 结果
本组76例患儿经过积极治疗、精心护理,有72例痊愈,4例因发生DIC而死亡。
4 讨论
肺炎患儿没有合并症,称轻症肺炎;肺炎患儿除呼吸系统症状外,累及其他系统而出现合并症,称重症肺炎。重症肺炎常见的合并症有心力衰竭,呼吸衰竭,中毒性脑病,中毒性肠麻痹,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以及DIC等[2]。
4.1 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表现 重症除全身中毒症状及呼吸系统的症状加重外,尚出现循环、神经、消化等系统的功能障碍,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①循环系统常见心肌炎、心力衰竭。前者主要表现为面色苍白、心动过速、心音低钝、心律不齐及心电图ST段下移、T波平坦或倒置;后者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加重,呼吸加快(>60次/min),烦躁不安,面色苍白或发绀,心率增快(>180/min),心音低钝,奔马律,肝脏迅速增大等。重症革兰阴性杆菌肺炎还可发生微循环衰竭,出现面色灰白、四肢发凉、脉搏细弱等。②神经系统常表现为精神萎靡、烦躁不安或嗜睡;脑水肿时,出现意识障碍、惊厥、前囟膨隆,可有脑膜刺激征,呼吸不规则,瞳孔对光反射迟钝或消失。③消化系统表现为胃纳差、吐泻、腹胀等,发生中毒性肠麻痹时,可表现为严重的腹胀,使膈肌抬高,加重呼吸困难。有消化道出血时,可吐咖啡渣样物,大便潜血试验阳性或柏油样便。
4.2 护理措施 ①患儿出现烦躁不安、面色苍白、气喘加剧、心率加速(160~180次/min)、肝脏在短时间内急剧增大等心力衰竭的表现时,立即报告医生,给予氧气吸入并减慢输液速度,遵医嘱给予强心、利尿药物。②患儿出现烦躁或嗜睡、惊厥、昏迷、呼吸不规则等颅内压增高征象,立即报告医生,保持呼吸道通畅,给氧,遵医嘱给予镇静、减轻脑水肿及降低颅内压等处理。③患儿腹胀明显伴低钠血症时,及时补钠;若有中毒性肠麻痹,予以禁食、胃肠减压和肛管排气[1]。④患儿病情突然加重,出现剧烈咳嗽、烦躁不安、呼吸困难、胸痛、面色青紫、患侧呼吸运动受限等,提示可能并发脓胸或脓气胸,及时报告医生,并配合进行胸穿或胸腔闭式引流。患儿呼吸困难,烦躁或嗜睡,三凹征明显,呼吸浅快,口唇发绀(有时呈樱桃红色),偶有呼吸暂停。严重者呼吸由浅快转为浅慢,节律紊乱,呼吸音减低,出现下颌呼吸和呼吸暂停,四肢末端发绀、发凉,昏睡甚至惊厥,可出现脑水肿及颅内压增高表现:球结膜水肿、视盘水肿,瞳孔及肌张力改变。本组76例患儿经过积极治疗、精心护理,有72例痊愈,4例因发生DIC而死亡。对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护理进行疗效观察,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引言
严重急性心力衰竭在临床疾病中出现率较高,患者血流动力学状况会变得复杂。肺动脉漂浮导管属于一种四腔型漂浮导管,可直接测得肺动脉压、中心静、心排血量等指标[1]。我院对36例严重急性心力衰竭患者采用了漂浮导管监测血流动力学,并对其进行了精心的护理,现作如下报告。
1.基本资料与方法
1.1患者资料
本组36例患者中,男性25例,女性11例;年龄范围28~85岁,平均年龄62.2±2.1岁;20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8例风湿性心脏病,6例高血压性心脏病,2例甲亢性心脏病。排除严重肺、肝疾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急性肺水肿或休克。所有患者均积极治疗原发病,并给予吸氧及快速利尿剂、血管扩张剂、镇静剂等药物治疗,但效果不佳。
1.2漂浮导管的应用
经皮颈内行静脉穿刺,于床旁插入漂浮导管,分别进入右房、右室及肺动脉。然后,对患者的心率、中心静脉压、血压、心排血量及肺毛细血管楔压,计算出心脏指数。
1.3护理干预
1.3.1术前准备
术前,护理人员应做与患者及家属进行良好沟通,与其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使其积极配合治疗;让患者去枕平卧,肩部可稍微垫高,并使穿刺部位充分暴露在外。同时,准备好各种手术器械、设备及药品,包括漂浮导管、压力传感器、加压输液袋、换能器、三通开关、深静脉置管包等[2]。
1.3.2手术中的配合
穿刺前,查看各管腔通畅与否,气囊有无漏气,然后用肝素盐水将导管充满。保持对患者病情的密切观察,包括意识、心率、心律、血压等,询问患者有无疼痛感,留意监护仪各波形变化情况。及时完成零点调节。对漂浮导管在插入过程中各压力波形与各部位的压力值进行详细的记录。协助医生完成心排血量的测定。
1.3.3术后护理
⑴穿刺点的护理
注意保持穿刺点的清洁,可将3M透明敷贴贴于穿刺点起到保护作用;注意检查穿刺点周围皮肤的血液循环,留意是否出现红肿或渗出现象。
⑵对病情的观察
护理人员应认真完成各项指标的测定工作,并根据测定的结果给予相应的血管活性药物与正性肌力药物,比如硝普钠、多巴胺、呋塞米、硝酸甘油等[3]。对患者的心率、心律、血压、脉搏等生命体征进行密切观察,留意有无心律失常,并认真做好详细的记录;仔细观察压力示波的变化情况,查看导管位置有无移动或通畅与否;检查术侧肢体是否出现肿胀现象,皮肤及温度是否出现异常,避免深部静脉血栓形成。
⑶导管的护理
注意保护好导管外的透明保护膜,确保导管始终处于无菌状态;避免外露的漂浮导管散落于床上;使用无菌巾保护导管,并做到每天更换1次无菌巾;定期使用肝素对导管进行冲洗,预防血块形成。
⑷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
①导管通过右室流出道或是肺动脉瓣时,极易出现心律失常[4]。为预防该并发症,最好是在穿此前让患者戴上除颤仪,并准备好相应的抢救药品,以备不时之需;②插入导管的过程中,如果右室出现压力波形,应注意查看监护仪上的波形变化,并检查管道是否打结或扭曲;③肺梗死与肺出血,肺动脉楔压的测量应保持合适的频率,不可过于频繁,一般间隔时间应>1小时;充气后气囊在肺动脉内停留的时间应保持在15秒内;测量结束后即可放气;④气囊破裂,术后要保证气囊气量的适度,充气时不可过快;如果充气时或是排气时出现腔内流出血液、阻力丧失等情况,应警惕气囊破裂,并立即拔出气囊并更换;⑤预防感染,护理过程中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注意保持创面清洁,并及时将一次性用物更换掉;⑥血栓形成,测压前或是每h用脉冲方式对管道进行一次冲洗,若管道仍堵塞,不可用肝素推注,避免栓子脱落导致栓塞。
2.结果
本组36例患者,30例监测治疗后病情好转或趋于稳定,两肺音全部消退或部分消退;6例病情恶化自动出院;导管留置时间为1~12d;未出现致命性并发症病例。
3.结论
在危重症的诊治中,血流动力学的监测具有重要意义[5]。严重急性心力衰竭病人的血流动力学通常会存在严重障碍。在本次研究中,我院采用漂浮导管对365例患者的血流动力学进行测定,在此基础上计算出了心脏指数,然后给予相应的治疗,并在各个过程中进行了有效的综合护理干预,包括术前的各项准备、术中的良好配合及术后的穿刺点护理、管道护理等,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从结果中可看出,本组36例患者共30例病情好转且趋于稳定,仅6例病情未得到改善。所有患者均未出现致命性的并发症,说明安全性较高。
由上述可知,对严重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应用漂浮导管技术检测血流动力学状况,并在全过程中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治疗效果,且安全性高。
【参考文献】
[1]郭丽,纪红,严之红,李镝.漂浮导管技术在急性心衰患者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1,13(06):46-47.
[2]周慧敏.32例急性心力衰竭病人的抢救和护理[J].全科护理.2011,9(05):1276-1278.
中图分类号:FC913.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35-0001-02
一、加入发展视角是当代社会政策发展趋势
社会政策是指一系列影响公共福利的制度和准则,其涵盖了就业、住房、医疗、教育、养老以及扶贫济困等一系列社会福利领域,用以协调社会利益关系,减少市场经济下公民的社会风险,实现基本的民生保障。
社会政策最初起源于西方,一直被作为推进社会自我保护的工具。以往的各种社会政策模式体现了用不同的发展思路解决社会福利问题的不同立场,但都有其片面性和局限性,相互之间甚至互有抵触。所以安东尼·哈尔和詹姆斯·梅志里认为,只有建立“整体性社会政策”,将国家主义、企业化思路以及平民主义范式加以融合,使社会政策成为一个多纬度的概念,这样才能以多种多样的方式来应对多种多样的社会需求[1]。社会政策的历史发展进程也验证了这一点。
从社会政策目标和手段的历史变迁来看,西方社会政策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
第一阶段是工业革命以后。在这一阶段,随着工业化深度和广度不断拓展,劳资矛盾和对立逐渐加剧,资本力量开始侵入和影响劳工的日常生活。为了抑制资本力量的快速扩张,维护劳工基本权益,政府开始在劳工失业、疾病、工伤和老年保险等方面实施国家立法保障,明确了国家负有保障公民福利权利和提供基本福利产品的责任,从而拉开了社会政策干预社会问题的序幕。
第二阶段是福利国家制度时期。20世纪三四十年代以后,面对劳工的物质福利改善相对滞后于经济增长、社会收入差距逐渐扩大及公共服务供不应求等矛盾,政府开始运用国家资源全面接管社会福利领域,实施全面的社会保障和全民福利,使社会福利的覆盖面从局部劳动者向全体社会成员扩展,并提出了“从摇篮到坟墓”的福利国家发展蓝图,政府成为国民收入再分配的主体。至20世纪五六十年代,欧州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建立了福利国家制度,到70年代中期,西欧和北欧国家平均社会福利支出已经占国民生产总值的25%。
第三阶段是经济全球化时期。20世纪70年代以后,面对战后最严重的经济危机,各种失业、贫困、生态恶化及经济社会不平等问题不断加剧,西方“高增长、高福利、高税收”的福利国家制度面临严峻挑战。人们开始认识到,解决社会福利问题既不能完全依靠以政府为主导的模式,也不能单纯依靠市场力量。为了协调和平衡社会公平与增长效率的关系,政府开始联合各种社会力量,改变传统的以国家干预为主的社会福利再分配模式,把“发展”元素注入到社会政策之中,将社会投资纳入到社会福利的发展机制之中,积极推动融入经济的社会生产与分配,并由此催生了影响许多西方发达国家社会福利实践的发展型社会政策理论。
发展型社会政策解决社会福利问题的思路可以说是对传统社会政策的重大变革,一是其面向全民而不仅仅是部分弱势群体,二是其“从以消费和维持为导向的服务转向提高能力、投资于民、扩大经济参与和促进经济发展的干预”[1],如同英国社会司法委员会主张的那样,不但要在人们不能照顾自己的时候提供帮助,还要帮助人们实现自我改善、提高自我帮助的能力[2],从而为从根源上解决社会福利问题提供了另一种新的视角。
二、社会福利资源再分配新机制的意义
尽管发展型社会政策来自于西方发达国家对经济全球化及本国社会福利发展困境的一种应对策略,但这种加入了发展视角的新的社会政策模式对中国现阶段的社会政策选择依然有较大的借鉴意义和应用价值。
其一,从社会整体发展角度来看,发展型社会政策有利于协调社会公平与经济效率的关系。在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里,由于过分追求经济增长和市场效率,政府在社会发展方面的投入明显下降,市场和个人的社会福利责任被不适当地放大,社会公平问题被严重忽视,导致现阶段社会公众要求政府加大社会投入的呼声不绝于耳。尽管政府毫无疑问必须承担社会福利的最大责任,但我们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把所有改善社会福利的希望都寄托在资源有限的政府身上。更不能重蹈西方福利国家的覆辙,盲目追求福利主义,使社会福利政策失去其应有的弹性,因为以透支未来为代价的高投入、高补贴不具有可持续性,那样只能使社会陷入困境。而要在公平和效率之间找到平衡,就要通过建立激励型的社会福利制度,用积极的方式去解决。发展型社会政策正是强调要把社会政策目标与经济发展联系起来,通过主动提升社会成员的经济和社会能力,使他们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消除导致生活贫困的因素,同时也促进了经济发展。这如同把分蛋糕与做蛋糕统一到一起,从而较好地协调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也避免了传统社会政策牺牲效率去满足公平的局限性。
其二,从社会个体发展角度来看,发展型社会政策有利于激发福利对象的生产活力和劳动积极性。在传统的以国家干预为主的社会政策中,社会福利提供方式往往是直接的物品、金钱和服务的给予,因此容易造成社会救助对象消极、被动的工作和生活态度,导致他们习惯于接受政府的照顾和别人的帮助,产生福利依赖症。而在通过社会投资实现的激励型社会政策中,社会福利提供方式则是间接的发展机会、发展条件和发展能力的帮助,因此,可以促进社会救助对象养成积极主动的工作和生活态度,因为他们只有通过努力工作和学习,才能获得充分的社会福利保障。因此,发展型社会政策通过改变提供福利服务和解决公平问题的方式,在社会福利服务提供过程中注重把权利与义务、权利与责任相结合,将社会福利的被动受助者转变为经济活动的主动参与者,有效释放人的潜能和责任感,从而激发福利对象的活力和积极性,使得原本只是作为财富消耗的社会福利具有了财富创造的积极内涵。
其三,从社会长远发展角度来看,发展型社会政策有利于社会福利资源可持续增长。传统的以政府干预为主的社会福利再分配制度是在不同收入主体之间进行现金或实物的社会转移分配,因此,从发展角度看,这种再分配方式并不能有效增加社会财富,反而在某些条件下会增强人们的依赖心理,以致影响效率,而一个没有效率支撑的制度是不可能持续发展的。从这个意义上说,传统的以政府干预为主的社会政策是一种相对消极的社会福利政策。而以社会投资为核心的发展型社会政策则是通过提升人们的经济和社会能力来解决社会福利问题,对经济发展有直接促进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它是一种激励型的社会福利手段,是满足社会福利需求的积极方式和途径,不仅可以“避免社会福利抽干经济成果”[1],而且从社会福利资源的使用效率和产生功效来看,在提升人们的发展能力上所花费的社会福利支出并不表现为社会财富的消耗,而是财富的循环再生,从而有利于社会福利资源的可持续增长。
三、社会政策创新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
(一)加强政府社会政策能力建设是根本
现阶段,政府依然是推动社会政策发展和创新的主角,不仅具有调动庞大社会福利资源的能力,还具有开展社会政策行动所需要的丰富组织资源,这些都是目前其他社会组织无法取代的,因此,在社会政策创新中,政府自身的社会政策能力建设举足轻重。政府社会政策能力建设内容包括了社会政策发展意识、社会政策制定能力和社会政策实施能力等方面。在社会政策发展意识方面,必须能够高瞻远瞩地站在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高度,观察和处理社会发展领域中的复杂问题,同时,具备基本的社会发展责任感,认识到为社会提供基本的公共产品和社会服务、维护社会成员的合法权益和权利、维系社会公正和稳定,是政府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在社会政策制定能力方面,必须能够按照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公共福利需求的方向,科学制定各项社会福利制度、规则及发展规划,引导好社会福利事业发展方向。在社会政策实施能力方面,必须能够善于动员各种经济、政治和社会资源,完善各种社会政策运行体制和机制,制定相关实施政策和有效约束机制,培育和监管各类社会福利组织等。
(二)理顺政府与社会关系是关键
戒烟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很多人反复戒烟,反复失败。建议对烟草依赖程度比较轻的患者,可以通过逐渐减量和延迟吸第一支烟的时间来缓慢戒烟。首先是要尽可能地推迟每天起床后吸第一支烟的时间。不少吸烟者都存在吸完一支烟后不能克制,接着吸第二支、第三支……以至于烟越抽越多的现象。因此,想戒烟的患者要逐步减少每天的吸烟量,必须从推迟每天吸第一支烟的时间做起。同时,这也是在锻炼自己克制烟草引诱的意志,为下一步的完全戒烟做好准备。
对烟草依赖程度比较高的患者,需要在药物辅助下才能戒烟。现有三种类型的药物可以帮助戒烟,第一种是盐酸安非他酮,第二种是尼古丁替代治疗,第三种是酒石酸伐尼克兰。此外,对于在医院戒烟的部分轻度吸烟者,要明确自己戒烟的决定,给戒烟列一个计划表,并逐渐减少每日吸烟的数量。
推荐指数:
推荐理由:萝卜里含有类似乙酰胆碱(尼古丁在人体内形成的一种兴奋性物质)作用的物质,如果能适当多摄入些,烟民“想吸烟”的欲望可有所降低。另外,萝卜还具有消食化滞、清热化痰、下气宽中、解毒等功效,可缓解戒烟过程中所出现的不适症状。
海带
推荐指数:
推荐理由:科研人员发现,多吃些碱性食物可以使吸烟的欲望逐步减低。而海带享有“碱性食物之冠”的美称,每周吃3~4次海带对正在戒烟的人是有帮助的。
水
推荐指数:
推荐理由:长期抽烟者在刚开始戒烟的时候会出现戒断症状。在这个过程中多喝水,可以调节人体新陈代谢,也可以帮助排出香烟中的毒素。如果烟瘾发作时喝一大杯水,可有助抑制烟瘾。
银耳
推荐指数:
推荐理由:银耳有补脾开胃、益气清肠、滋阴润肺之功效,可辅助治疗戒烟时出现的干咳无痰情况。
梨
推荐指数:
推荐理由:梨香甜、,有清热解毒、润肺生津、止咳化痰等功效,可有效缓解戒烟过程中所出现的咳嗽、咽喉干燥等不适症状。若与荸荠、蜂蜜、甘蔗榨汁同服,效果更佳。
枣
推荐指数:
推荐理由:香烟中的尼古丁进入人体后会对血管组织内壁造成破坏。而维生素C则能有效缓解这些状况。枣子是维生素C含量很高的水果(鲜枣中维生素C的含量尤其高),戒烟过程中将枣子当零食吃,既可解馋、补充维生素和水分,又可缓解戒烟时身体的不适。
豆腐干、花生等零食
推荐指数:
推荐理由:人体内的血清素有助于镇定情绪、解除焦虑。戒烟时,烟民中的血清素下降,会产生焦虑、烦躁的情绪,从而想以吸烟来解除。如果这时摄入用于合成血清素的物质的食物(如茶叶蛋、豆腐干、花生、燕麦等零食),可提高血清素的含量,从而稳定戒烟者焦躁的情绪。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2-0231-02
前言:目前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使得我国的老龄化程度也呈逐渐家具的状态,进而使得发生老年高血压的人群也在逐渐递增,对人们的生命构成严重的威胁。基于此,我国将老年高血压列为了近年来的医学研究重点,以便寻找出更好治疗该疾病的措施,促进患者生存和生活质量的提升。下面本文将分析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对老年高血压疾病治疗的促进作用,现报道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2、老年高血压的诊断标准 是以国际高血压协会和世界卫生组织颁发的高血压指南为主要依据,主要包括了以下几点:一是患者的年龄必须在60岁以上;二是患者的认知、理解以及意识较清醒;三是诊断与相关的标准相符;四是患者知情同意。
3、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的是常规护理的方法,而观察组则是在此基础上,加入了以下内容:
(1)系统评估 如患者的心理、生命体征、文化、身体、精神、意识、皮肤、体型以及营养等情况,并了解患者是否患有视网膜、腹部、心脏、肾脏等合并症。
(2)对患者实施降压护理 采用平稳、缓慢降压的护理模式,使其舒张压在90mmHg以上,收缩压在140mmHg以上,或者是将平均动脉压在原来的基础上降低20%~25%左右。
(3)服药干预 加强用药指导和监督,避免误服或错服现象的发生,保证用药的准确性和安全性,同时进行用药常识的指导,将用药副作用有效降低。
(4)戒烟戒酒 由于烟酒都是导致患者血压升高的因素,因此,为了提升治疗的有效率,应尽可能地劝解患者戒烟戒酒。
(5)合理的饮食管理 对于高血压患者,必须以三高四低作为饮食的标准,即高蛋白、高钾和高维生素;低热量、低胆固醇、低糖和低盐。并加强家属的教育,并与医护人员积极地配合,促进患者的康复。
(6)正确的测压 将测压时患者的活动、饮食、左右手、以及温度等影响血压的因素传授于家属,使血压的测量方法以及结果均准确无误,并且做到定时的规律性测量,为临床的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性依据。
(7)活动指导 如保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避免剧烈运动。
(8)心理辅导 给予患者鼓励和安抚,使他们戒骄戒躁,提升治疗的信心,同时摆正心态,同时对他们的心理走向进行详细了解,并进行及时的疏通,进而达到有效控制血压的目的。
(9)教育宣传 在患者出院时进行各方面的指导,同时做定期的复查。
4、统计学处理
二、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的各项情况, 观察组的想象效果要明显的优于对照组,治疗效果更为显著,并且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注:P< 0.05)
结论:通过以上调查显示我们得出,在治疗老年高血压的过程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于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依从性以及满意度等均效果显著,因此,在后期的治疗过程中,应将该护理方法大力推广应用,提升患者的生命和生存质量,促进临床治疗的安全、合理和有效性的提升,改观目前临床治疗老年高血压的现状。
参考文献:
针对冠心病引起的胸痛,心内科的专科治疗十分必要,可根据情况行冠脉造影检查明确冠状动脉病变情况,根据造影结果决定手术或保守治疗,无论是手术还是保守治疗,坚持规律服用相关药物至关重要,家中可自备“硝酸甘油”或“救心丸”等急救药物,以备急用。
同时,改善生活方式同等重要,戒烟戒酒,平时多注意休息,保证睡眠,避免过度劳累,避免情绪激动,饮食上,宜清淡,低盐低脂饮食。运动方面,以自己能够耐受为度,可缓慢增加运动量。
假性心绞痛
对于假性心绞痛,首先应明确诊断,再根据不同疾病采取不同治疗。对于心脏神经官能症的患者,以心理辅导治疗为主,必要时可辅助镇静、抗焦虑、抗抑郁等治疗手段。同时,可适当给予对症药物,以消除胸痛诱因。
冠心病的预防:ABCDE
对于任何疾病来说,都是以预防为主,治疗为辅,下面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冠心病的二级预防。冠心病的二级预防总结起来即ABCDE:
A.长期服用阿司匹林(Aspirin)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
阿司匹林具有抗血小板凝集作用,可减少冠脉内血栓形成;ACEI类药物可改善心脏功能,促进心室重构,对于高血压、心功能不全的治疗亦有效。
B. 应用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Betablocker)和控制血压(Blood Pressure)
若无禁忌症的心梗后患者使用β阻滞剂,如美托洛尔,可明显降低心梗复发率、改善心功能和减少猝死的发生。血压控制在140/90mmHg以下,可减少冠心病的急性事件及高血压的并发症。
C.降低胆固醇(Cholesterol)和戒烟(Cigarettes)
胆固醇增高是引起冠心病的罪魁祸首,血清胆固醇增高应通过饮食控制和适当服用降脂药如他汀类药,他汀类药物还具有稳定斑块等非降脂作用,可大大降低心绞痛和心肌梗死的发生率。
D.控制饮食(Diet)和治疗糖尿病(Diabetes)
冠心病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没有管住嘴,吃出来的。每天进食过多富含胆固醇的食物如肥肉、动物内脏、蛋黄等,是促发冠心病的危险因素。
E教育(Education)和体育锻炼(Exercise)
二、加强沟通,打开学生的心灵之门
班主任做好德育管理工作的重要前提与条件就是了解学生、把握学生的心理因素与个性特征。因此,教师在开展德育管理工作过程中,应充分利用课余时间,融入学生群中,与学生交流沟通,经过一段时间的交流与沟通,班主任就能发现学生性格形成的因素,找出根源,并以此为基础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从而达到优化德育管理工作的成效。除外,班主任还可以通过面对面交流、QQ聊天、微博、微信、短信、电话交谈等形式,与学生开展“谈心”活动,使学生对自己摊开心扉,了解学生的心理障碍和最近遇到的难题,针对性地做好心理辅导工作,为学生指明前进方向,进而实现“老师与学生共进,德育与教育并存”的德育管理目的,让学生的心灵得到净化。
三、人性关爱,用爱心浇灌学生的心田
班级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转化后进学生。人难免会犯错误,中职学生由于心理发展尚不成熟和缺乏足够的自制能力,更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行为问题。因此,教师要用人性关爱,用爱心浇灌学生的心田,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强化后进生德育教育。以我们班的一个学生为例进行转化教育分析。李某某是我们班的一个同学,头脑聪明,不爱学习、过多的时候以自我为中心、特别爱面子、动不动出口成脏,有严重的不良习惯:抽烟、喝酒、讲哥们义气,吃不得半点亏,老师批评甚至都要与你顶嘴,很少看到他开心的笑容,平时来办公室最多为此,我想了一些小法子:让他写张说明书给我,做一次深刻的检讨。在抽烟坏习惯上,我给他制定了一个较详细的戒烟过程,规定他在两周之内将烟戒了。我给他买了一些口香糖,叫他在来烟瘾的时候拿出来嚼一嚼,抑制吸烟想法。在他戒烟期间,我每天都会抽出一定的时间和他谈话:了解他上课表现情况,作业完成情况,休息情况等等。借助谈话机会闻闻他身上是否有烟味,同时也让他明白,我时刻在关注他、关心他、爱护他。让他知道,我首先是他朋友,其次才是他老师、班主任。经过半个月的努力,他终于成功把烟瘾戒除了。
一学:学会一套自我管理和日常保健的方法。健康管理的第一步,就是每个人都应给自己建立一份健康档案,记录身体的点滴变化,做好自我管理。一个人对自己的身体状况了解得越多,越能更好地配合医生做好诊疗工作。无论现在身体状况如何,都应养成连续测量、记录身体指标的习惯。记录内容一方面是个人基本健康信息,如常联系的医生姓名和电话,过敏体质的人注明过敏原,是否有既往病史,是否有常服用药物;另一方面应定期更新、补充信息,如血压、血脂、血糖等各项指标的变化,体重、腰围变化,运动、饮食状况等。平时还应学习一些保健方法,从中医来讲,最基础的就是要“顺时养生”,在合适的时间做适合的事情,减少不良生活习惯等。学习保健养生知识一定要通过正规渠道,比如权威的报纸、杂志、书籍等,不能盲目听信广告宣传。
二改:改变不合理的饮食习惯和不良的生活方式。慢病高发很大程度上与不良的生活方式密切相关,比如酗酒、抽烟、吃油炸食品、熬夜、久坐、缺乏运动等,都会引发心脑血管异常、冠心病、高血压等系列慢病。相反,良好的生活方式不仅可以大大降低慢病风险,甚至还具有治疗的作用。
慢病防治是件综合性的事,除了医疗药物之外,平时养成健康规律的生活习惯,也有助于大大降低心脑血管疾病、冠心病等慢病发生的概率。生活方式涉及方方面面。首先,营养是身体的基础,要注意平时的饮食,三餐要规律,少在外面吃饭;戒烟限酒;要在医生和有关专家指导下选择适合你长期坚持的、适宜的运动。另外,要保持良好的睡眠和愉悦的心情。把生活习惯调整好之后,定期找医生做体检,这样综合起来可以使我们的健康安全系数更高。
三减:减少酒精摄入、锻炼不足、盐摄入过量。慢病是生活方式病,国内外的研究均证实,要在全社会推广“三个减少”。第一,减少酒精摄入。中国是饮酒大国,饮酒过量引起的相关疾病数量正在逐年走高。第二,减少体育锻炼不足现象。因缺乏运动导致的肥胖人群,正迈入糖尿病“后备军”的行列,并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第三,减少盐过量摄取。因钠盐食用过多引起的高血压患者仍在不断增长。另外,还要坚决戒烟。调查显示中国60%~70%的男性有吸烟史,这就要求建立更加严厉的控烟管理措施,让他们不再吸烟。
四降:降血脂、降血糖、降血压、降体重,即降低慢性病风险因素。降低慢病风险因素,需要医生和患者的共同努力,提倡医生几个“处方”一起开。首先是药物处方。医生有义务让患者了解保健品不能代替药物、不要停药、不要随便减量等基础知识。其次是运动处方。要告诉不同的患者,根据心功能的差异,应该从事什么类型、什么数量的运动,并细化到运动频率、运动时间等,像个体化开药一样,有剂量处方,患者可通过运动辅助治疗。再次是营养处方。营养处方同样需要个性化。有的患者过瘦,有的过胖,不同地区有不同的饮食习惯,医生必须因人而异,全面考虑上述问题。最后是心理处方。心理健康是降低慢病风险因素的重要环节,不少医生没有接受心理方面的常识性培训,在治疗时也往往忽略了患者的焦虑、恐惧等情绪。要根据患者的状态进行心理辅导,比如出现明显的兴趣减退和睡眠问题,就要高度怀疑有心理问题了。
[中图分类号] R52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3-240-01
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支杆菌引起的慢性肺部感染性疾病,近几年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如不加以控制,将极大地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健康教育是护理和督导肺结核患者的有效手段,我科从患者角度出发,充分发挥医护人员的积极作用,采取“以化疗为主,健康教育为辅,有针对性、有计划地开展健康知识的宣讲,增加患者对肺结核基本知识的了解,实现患者对医护人员诊治的积极配合和密切随访”,明显提高了肺结核治愈率和好转率,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1 健康教育
1.1 用药知识介绍包括 (1)用药原则:告知患者遵从医嘱的重要性,漏服、停服药物都会造成细菌耐药性,增加治疗的难度、延误病程,因此应坚持早期、规律、全程、适量、联合的治疗原则;(2)用药方法:让患者了解不同病期有不同的治疗方案,使用不同的治疗药物:(3)药物副作用:让患者了解所服用药物的副作用,以及减轻和消除副作用的方法。
1.2 对症处理指导 咯血是肺结核常见并发症,告知患者若咯血100 ml则立即到医院就诊,同时采取侧卧位、头低脚高,尽量保持呼吸道通畅,如有憋气或窒息感时应紧急呼叫医护人员。
1.3 指导患者入院后的检查 不同病程需做多个类别多次检查,事先向患者介绍这些检查的项目、检查的时间、采集方法、注意事项和指标含义等,如痰片检查、肝功检查等。
1.4 生活指导内容包括 (1)营养搭配均衡。肺结核是慢性消耗性疾病,建议患者食用高热量、高蛋白质和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不易食辛辣刺激性及海产品食物。(2)良好生活方式。活动期患者严格卧床休息;帮助患者戒烟、戒酒;咳嗽、打喷嚏时避开他人,用纸巾等捂住自己的嘴,不随地吐痰,用专用痰盂以避免交叉感染,根据天气情况勤加减衣物,避免感冒诱发症状加重,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3)严格消毒隔离。告知患者在传染期不得窜房、不得进入公共场所,餐具专用,定期消毒病房,开窗通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等。
1.5 心理辅导 针对焦虑、自卑、悲观等心理,医护人员耐心疏导,帮助患者正视疾病带来的经济、生活等方面的困难,正确协调各种关系,认识到长期的心理压力会影响免疫功能,良好的心理状态则是战胜疾病的开始,只要按照医嘱治疗,肺结核是完全能够治愈的疾病, 向病人讲解疾病康复与情绪关系,并介绍同种疾病恢复好的病例,让病人保持良好的情绪,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并请家属相伴抚慰,消除其紧张心理,了解病人心理动态,热情向病人及家属介绍相关疾病知识,给予心理安慰。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信心,促进康复。
1.6 伴有合并症的教育 除介绍上述情况外,还要说明合并症和肺结核治疗之间的关系,以及在生活方式、检查等方面的注意事项。
1.7 患者家属教育 向家属宣传肺结核的防治知识,要求他们鼓励、关怀患者,督促按时服药,按时复查,建立患者信心,规范卫生行为,配合医护人员工作。
1.8 出院前教育 休养环境要空气新鲜,室内温度适宜,定时开窗通风。生活规律、情绪稳定、避免劳累及情绪激动,戒烟戒酒,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饮食搭配,适度锻炼。定期复查,介绍复查时间及其方法等。出院后继续常规用药,及时沟通,教会病人了解药物的副作用及注意事项,注意保暖避免着凉保证充足的睡眠,使病人学会怎样自我护理。
2 体会
2.1 教育效果显著 在肺结核患者住院治疗过程,积极开展健康教育活动,收到了明显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