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长期卧床病人护理措施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latex gloves filled with water to prevent compression sore in small joint. methods latex gloves were filled with 1/2-2/3 volume of water or gas,and were place under ankle joint. results there was no compression sore in ankle joint of 49 patients treated with latex gloves filled with water. conclusions it is a simple effectively safe method of latex gloves filled with water to prevent compression sore in small joint.
【key words】latex gloves filled with water prevention compression sore in small joint clinical application
压疮是长期卧床病人易发生的常见并发症之一。[1]压疮是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组织营养缺乏所致的组织破溃和坏死。临床护理工作中我们发现常规预防压疮的护理措施,很难完全避免如:昏迷、水肿、截瘫和骨牵引类病人的踝关节和跟骨处压疮。针对以上病人我们采用了自制水垫加以防护,预防了踝关节和跟骨处压疮的发生,取得了非常满意的效果。现将我院icu2006年4月-2008年5月和骨科2008年7月—2010年12的105例长期卧床的危重病人和骨牵引病人,应用自制一次性水垫预防压疮的临床效果总结如下。
1 一般资料
105例病例中,49例icu病人属长期卧床的昏迷、水肿等危重病人(难免压疮[1]norton评分均在≤14分以上);56例骨科病例中,骨牵引病人51例,截瘫病人5例。其中男性67例,女性43例,年龄最大为92岁,最小17岁,平均年龄51.62.岁。应用一次性水垫最短1天,最长55天,平均使用18.5天。
2 方法
当新收入的icu危重病人和骨科需骨牵引类病人时,先检查局部皮肤有无破溃,并保持皮肤的清洁、干燥,将病人的肢体保持功能位。再将一次性医用乳胶手套加清洁水[2](或充气)1/2-2/3满后拉长手套颈部反折成圈打上自身小结,然后倒立,加压检查有无渗漏(漏水、漏气),再置于病人受压踝关节和跟骨处。[3]在使用自制一次性水垫过程中,要经常巡视、观察水垫有无漏水、放置位置是否正确以及病人局部皮肤血液循环等情况,以确保使用的有效性。
3 结果
105例病例中,有49例为icu长期卧床的昏迷、水肿危重病人和56例骨科的截瘫、骨牵引病人。虽然他们病种、年龄不同,但均属肢体不能活动或活动受限病人。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我们正确使用了自制的一次性水垫,105例病例无一例压疮发生,有效预防了踝关节和跟骨处压疮。
4 讨论
压疮是全身局部因素综合作用所引起的皮肤组织变性、坏死的病理过程。压疮若一旦发生,就可增加病人痛苦、加重病情、延长住院时间和增加病人的经济负担,严重者可因感染而导致败血症,甚至危及病人生命。
预防压疮是临床护理人员长期的工作和责任。只要大家增强责任心,提高认识,了解其诱因,掌握发生规律,积极有效的应用预防措施,制定监督机制,就可预防或减少乃至杜绝压疮的发生。
1)增强预防意识:护理人员要了解分析压疮形成的诱因,落实预防措施。尤其是长期卧床的危重昏迷、水肿、截瘫的病人,除加强全身营养支持,针对性治疗外;还需要向患者家属宣传强、调预防的重要性及压疮的危害性,以便配合我们护理人员认真做好基础护理,保持床单元整洁、干燥、无屑,定时翻身与被动活动,避免局部长期受压而发生压疮。
2)加强责任心:护理人员要认真执行护理操作规范,预防措施,做到班班交接。尤其在,危重病人多,工作繁忙时更应坚持工作程序到位。管理者应督促、指导、加强落实工作。
3)正确掌握使用方法:乳胶手套柔软,自然成形。紧贴皮肤(五指略有固定作用)的特点,使其随病人自动或被动活动而波动,达到局部舒适、均衡受压的目的,避免了某一局部长时间受压而发生压疮。护理人员要正确掌握一次性水垫的制作和的使用方法。随时检查放置位置是否正确、有无漏水等情况(若遇漏水及时更换),以保证使用的有效性。一个水垫仅供一个病人使用,用后及时丢弃。在icu49例长期卧床昏迷、水肿危重病人使用有效后,我又引入骨科截瘫、骨牵引56例病人使用,均取得非常满意效果。105例病例无一例踝关节和跟骨处压疮发生。
5 结论
以上临床实践证明自制一次性水垫预防压疮的临床使用方法简单、方便快捷、病人舒适、安全无伤害、持久有效,一次性使用又避免病人间交叉感染的机会。
参 考 资 料
1.1 临床资料
临床资料选取范围:选择2012年6月~2014年5月在我院神经内科卧床患者3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8例。对照组中,男患者10人,女患者8人,患者的年龄在50岁~8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2.62±11.87)岁;试验组中,男患者9人,女患者9人,患者的年龄在49岁~8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3.14±12.02)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既往病史、临床表现等方面均无明显性差异,具有一定的可比性(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对于卧床的患者,勤翻身,每天勤擦洗,皮肤发红的组织,空隙处垫软海绵垫,保持皮肤清洁和干燥,给予患者足够热量[2]。试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预防护理。具体护理方法为:(1)对患者情况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采取护理措施预防压疮发生。(2)对患者悲观和紧张情绪进行疏导,防止不良情绪引起身体平衡失调,内环境紊乱,发生压疮。(3)加强家属和患者对疾病的认识,掌握预防压疮的基本措施,护士在工作中做到“六勤”,避免局部皮肤长时间受压。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比较两组神经内科卧床病人护理后压疮发生情况。
1.4疗效评定标准
可疑的深部组织损伤:局部组织完整性被破坏,受损区域有疼痛感等;压疮Ⅰ度:压疮初期,局部组织血液循环障碍,皮肤颜色改变,出现局部性红斑;压疮Ⅱ度:局部静脉淤血,真表皮层损伤或坏死,出现粉红色的伤口创面,有完整的水疱;压疮Ⅲ度:疼痛感加重,水疱扩大破溃,全层组织缺失,有腐肉存在;压疮Ⅳ度:感染逐渐扩散,甚至深达骨面,常常有伤口潜行和隧道[3] ;不明确期:全层组织缺损伤口变色,伤口面有焦痂,看不清伤口底部。总发生率=(可疑的深部组织损伤+Ⅰ+Ⅱ+Ⅲ+Ⅳ+不明确期)/N*100%,(N=27)。
1.5统计学处理
统计分析时采用spss17.0软件分析,用x±s表示计量资料,用c2检验计数资料,用t检验比较组间,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后的临床疗效
对照组常规护理后共发生压疮12例,压疮总发生率为66.67%;试验组预防护理后共发生压疮7例,压疮总发生率为38.89%,两组有显著的差异(p<0.05),统计学上有意义。具体见表1
3讨论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2-7408-02
压疮学名褥疮。是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得不到及时缓解,遭成受压部位组织缺血缺氧,循环障碍,出现皮肤破溃或组织坏死。是长期卧床病人严重的并发症和致死原因。目前压疮的原因可以归结为四种,即压力、剪力、摩擦力以及潮湿,另外非压力性因素如感觉消失、严重营养不良、组织灌注不足、年龄体质,心理因素也是形成压疮的原因。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在社区服务站服务范围,并在社区建立了住户档案,要求家庭病床护理指导的患者42例,其中,由于脑血管意外遗留后遗症患者19例,由于外伤导致截瘫病人11例,骨股头骨折6例,腰椎骨折5例,脑瘤术后形成植物人1例。最大年龄88岁,最小年龄65岁。平均年龄76±0.5岁。男29例,女13例。
1.2 方法 所有病人责任护士均有护师以上资质护师担任,建立家庭病床指导方案。定期进行护理干预讲座。①建立护理干预小组。选择家属代表参与,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征得家属同意,耐心听取病人或家属的主诉,以及他们要求到达的护理质量和高度。建立疾病档案,注意原发病的治疗和护理工作,压疮只是在原发性疾病的并发症,早期预防会取得很好的效果。②认知干预:从医学、人体力学、解剖学、心理学的角度全面向患者和家属讲解压疮知识,以及预防压疮的临床意义、目的、方法、预后、以及对原发疾病的影响。③行为干预:根据危险性标准评分法评出高危病人、一般病人;完全不能自理病人和半自理病人;认知清楚和认知模糊病人;自觉配合病人和不合作病人;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护理干预方案,要求清醒并且合作的病人参与进来和责任护士一起共同担当护理任务。高危病人加强皮肤护理和营养护理。颈椎骨折需要牵引的病人,头下放海绵垫,颈下放液垫。胸腰椎骨折在骨折处放软枕,截瘫病人严格2小时翻身一次,可购买骨科专用床,教会病人抓住吊环抬起臀部,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侧卧病人保持与床铺成45°角。对于瘦削病人,骨骼隆突出垫气圈或海绵垫,加强营养,不能进食者,鼻饲或者静脉外营养。④家庭干预:组织家庭成员护理干预学习班,讲解预防褥疮的重要性和方法。让患者在家人的陪伴下,进行主动或者被动的翻身动作,进行骨骼隆突出特殊保护,看到皮肤局部发红时,要积极采取预防措施,局部按摩,促进血液循环。减少压疮的发生。
2 结 果
参与调查和护理干预的42例病人,1例出现皮肤发红外,经过及时处理后好转,其余41例经过护理干预指导后,没有出现压疮的发生,护理干预效果显著。
3 讨 论
3.1 压疮形成的内外因素 内因:长期卧床病人神经系统失去了皮肤敏感性,对冷热刺激反应不灵敏,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感觉系统减退或消失。血管运动功能丧失或减弱,血管表现出在收缩时苍白缺血,舒张时血液瘀积,血液缓慢,皮肤呈现紫红。外因:局部组织长期受压,没有得到及时的缓解,周围组织出现红、肿、热、疼,如果此时不能解除压迫,局部皮肤由瘀血红润期到炎润期,及至到溃疡期。如瘫痪病人、偏瘫病人、骨折病人等。摩擦力和剪力也是形成褥疮的原因,由于长期卧床,神经系统紊乱引起的调节紊乱,皮肤组织营养不良,抵抗力减弱,轻微的摩擦也可能产生阻力,皮肤与床单之间形成摩擦阻力,导致褥疮的发生。
3.2 压疮的预防 预防褥疮要做到五勤,勤翻身、勤按摩、勤整理、勤更换、勤擦洗。勤翻身、勤按摩是预防褥疮最经济最简单的方法。根据患者的病情可以酌情1-2小时翻身一次,建立床头翻身卡,记录翻身时间和次数。按摩骨隆突出,如果皮肤出现红肿、禁止按摩,避免因用力不当造成新的损伤。勤整理是指床铺的整理,要保持床单无褶皱,无碴硝,床单潮湿时要及时更换,避免潮湿的刺激。勤擦洗,要帮助患者洗澡,保持皮肤清洁卫生,床铺干燥整洁。避免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增加营养,增加身体抵抗力。
3.3 压疮的护理 一旦发现有褥疮发生的可能,及时采取护理措施,局部用50%乙醇按摩,在骨骼隆突处垫气圈,或改用气垫床,及时解除局部组织的受压。增加翻身次数,整理床单元,避免潮湿和渣滓污染皮肤。对已经出现破溃的伤口,要给予保护,局部涂抹凡士林,用庆大霉素或者金霉素软膏涂抹,疮面有感染时可以用生理盐水冲洗后涂黄连纱布条覆盖。疮面溃烂化脓者用双氧水冲洗,同时用凡士林纱布覆盖。近几年治疗压疮的药物和方法越来越多,如果条件合适的可以用远红外线照射治疗、氧疗等。
3.4 健康教育 建立一个由病人、护士、家属陪护共同参与的护理小组。认识压疮的形成原因、危害、预防措施等知识,根据患者的病情,制定护理干预方案,指导病人进行力所能及的活动,肢体摆放在功能位,早期开始功能被动锻炼,活动遵循“从小到大、先轻后重、先下后上、由近及远、循序渐进”的原则。不能自理者需进行被动锻炼。指导陪护要经常和病人沟通,避免负面情绪的产生。强调床铺整洁的重要性,讲解护理技巧、翻身技巧、以及减压垫的使用和作用。健康教育要适当强化,经常提醒,取得家属的配合,有效预防褥疮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罗芳.长期卧床患者压疮的预防与护理[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1,8(中):139-140.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13)12-0197-01
便秘是骨科卧床病人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据统计,骨科卧床病人便秘者发生率在90.5%[1]。临床表现为大便干结难解,排便间隔时间延长,排便困难还可诱发肛裂、痔疮及心肌梗塞等疾病发生,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和疾病愈合。我科对骨科102例长期卧床病人采取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及应用药物等护理措施预防便秘,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102例,男58例,女44例,年龄20~86岁,其中骨盆骨折2例,颈椎骨折3例,腰椎骨折26例,股骨骨折41例,胫腓骨骨折30例。 便秘出现时间多在伤后3~12天。
2 便秘的原因
2.1心理因素:骨折病人多属意外伤害,活动受限及对预后的担心使病人产生紧张、焦虑、恐惧等心理变化,上述心理变化及骨折疼痛都有可能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出现胃肠蠕动减弱而致便秘。
2.2活动量减少:因骨折长期卧床病人活动量减少或卧床未进行功能锻炼,致使胃肠蠕动减慢,导致便秘。
2.3脊髓损伤:脊椎骨折、骨盆骨折病人,骨折如累及神经,可导致胃肠功能失调,排便无力。
2.4饮食因素:为了使骨折病人早日康复,按照一般人的饮食观念过多给予如排骨、鸡蛋、鸡肉、乳制品等高脂、高蛋白、低纤维等饮食,致使大便干燥。
2.5环境及卧位的改变:对于骨折后卧床病人而言,面对排便方式及生活环境的改变,可致使病人情绪紧张,不适应床上排便,造成排便困难。
2.6药物因素:临床上应用的某些药物常有引起胃肠道不良反应的副作用,如环丙沙星、氟奎诺酮类药物等,可导致病人胃肠功能紊乱,引起便秘。
2.7社会因素:害怕麻烦别人,刻意减少饮食,抑制便意,病人有尽量减少床上排便的心理。再者害怕暴露隐私。
3 护理措施
3.1心理护理:①向病人解释发生便秘的原因,护士应在进行各项操作中耐心、细致,以缓解骨折对病人所产生的巨大心理压力。② 及时给予疼痛评估及处理,减轻病人疼痛。
3.2饮食指导: 在保证病人营养的情况下①多食用理气助消化的饮食,如萝卜粥、山楂类可刺激肠蠕动。②多食用高维生素、高钠、高铁、易消化、富含胶原纤维、促进肠蠕动、有利于排便的食物,如新鲜蔬菜、豆制品、米粥等。③多食润肠通便之品,如香蕉、苹果、蜂蜜、香油等。②鼓励病人多饮水,每天早晨空腹喝一杯蜂蜜水或淡盐水,保证水的摄入量,无心肺疾患者成人每日至少应饮水1500-2000ML。④禁食油腻、辛辣刺激性、不易消化的食物,如辣椒、动物脂肪、油炸食品、烟酒等。
3.3提供适宜的环境:①保证病室的安静、卫生,减少病室人员的流动,向病室其他病人做好说服解释工作,确保他们的理解。②提供隐蔽性,病人排便时要求探视者及异性陪护尽量暂时回避,有条件者可应用屏风或拉帘遮避。③告知病人骨折通常需要较长时间的卧床时间,以消除病人的饶幸心理。④病人排便时,打开窗户使空气流通,在允许的情况下使用空气清新剂。
3.4促进排便:①热敷腹部:在排除内出血的情况下可热敷腹部,促进肠蠕动,预防便秘。②锻炼:指导病人加强功能锻炼和做提肛收腹运动等,促进肠蠕动,防止发生便秘。③腹部按摩:顺结肠蠕动方向做腹部按摩,有助于增加肠动力,方法是用双手重叠在腹部,由结肠、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作环行顺时针方向按摩,注意力度应深达肠壁,每日早晚各100次。④对功能性便秘的病人要详细解释排便的生理机制,让其采取“自我暗示法”,以达到顺畅排便的目的[2]。⑤穴位按摩:行足三里、合谷、内外关等穴位按摩,每日两次, 每次5~10min,以促进胃肠蠕动⑥耳穴埋豆:取穴大肠、直肠、皮质下,每日按压3-5次,每次揉按1~2分钟[3]。⑦通便剂和矿物油可作为辅助方法:对于上述措施效果不明显或连续3天未排便的病人,可应用药物治疗。如每日大黄茶1袋或中草药番泻叶3-6克泡水代茶饮用或麻仁软胶囊、果导片口服。对于有便意而无力排便者可应用开塞露2~5支注入直肠,并嘱患者抬高臀位, 让病人保留15~30min后排便。如患者超过 3天无大便者,应及时给予软皂水灌肠。
在护理骨科卧床病人时,广大护理工作者应切实做好便秘的预防及护理,帮助病人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保持大便通畅,增进病人食欲,能有效促进骨折愈合,缩短病人卧床时间,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压疮是指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不能适时供给皮肤和皮下组织所需营养,以致局部组织失去正常机能而形成溃烂和组织坏死。压疮好发于身体受压或缺乏脂肪组织保护、无肌肉包裹或肌层较薄的骨隆突处, 如骶尾部、足跟、枕部等处。骨科病人因牵引固定或手术或疾病自身原因需要长期卧床,成为压疮易发生的高危人群。我科2008年 5月~2009年 5月共收治卧床病人 50例, 经过采取积极的综合护理措施, 无 1例病人发生压疮。
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人 50例,男 36例,女14例。年龄 35~79岁。其中颈椎骨折合并高位截瘫 2例,腰椎骨折 9例,骨盆骨折 15例,股骨颈骨折 24例。病人入院时皮肤完好,住院期间均未因长期卧床护理不当而发生压疮。
2 评估压疮形成的危险因素
2.1力学因素 压疮形成的主要因素为压力、摩擦力、剪切力,而垂直压力作用于皮肤是导致压疮发生的重要因素[1]。正常毛细血管内压 2~4 kPa,当外部施加的压强超过4 kPa时,就会影响局部组织的微循环[2]。有研究表明[3],当骶尾部受压8~9.33kPa,肩部受压4~6 kPa,坐骨粗隆受压11.3~15 kPa,皮肤持续受压 2 h即可发生压疮。摩擦力、剪切力可促进或加重压疮形成。
2.2 皮肤潮湿 长期卧床老年病人,大小便失禁及出汗引起的潮湿刺激,导致皮肤浸渍松软, 易产生压疮。
2.3血液循环障碍及全身、局部营养不良 长期卧床致各脏器功能包括心脏功能减退、心输出量减少、末梢循环差,皮肤受压后易发生皮下组织缺血、缺氧,致局部组织营养不良。营养不良对机体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可使皮下脂肪减少,蛋白质分解代谢加强,免疫功能降低。蛋白质、维生素、热量的摄入不足,将致使皮肤抵抗力及抗压能力降低,易导致压疮的发生。
2.4 心理因素 长期卧床病人经受疾病折磨,常有悲观情绪,表现为精神萎靡,不配合治疗和护理,这也是易发生压疮的危险因素之一。
3 压疮的预防及护理
3.1 重视管理 护士充分认识压疮对病人身心的影响,是预防压疮的基础。应用循证护理可提高护士的判断能力、观察力、理解力、科研能力及工作技能[4]。坚持预防为主,病人入院后即进行评估,对高危人群进行重点防压疮护理,既可提高护理质量,又可使医疗护理资源得以合理使用。将因病情需要严格限制翻身的病人作为难免压疮的重点监测对象, 有重点的制定皮肤护理计划,并作为护理病历一部分[5],实行三级监控,在病人或家属积极参与下,由责任护士、病区护士长、护理部三级执行和监督,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也可减少护理纠纷的发生。
3.2 压疮的预防 主要在于消除发生压疮的危险因素,注意局部护理和病人全身情况相结合的综合预防。避免局部受压是有效预防压疮的关键,对病情允许能自行翻身的病人,鼓励和协助病人经常更换卧位,根据病情和皮肤受压情况应至少每 2 h协助病人翻身 1次;对不能自行移动的病人,将病人置于倾斜 30°并用枕头支撑的,使病人始终避开自身骨隆突部位的压力,病人平卧时床头抬高不超过 30°[6]。在搬动时注意身体各部位的位置,避免拖、拉、扯、拽病人。长久坐姿的病人一般每 15min做 1次重量转移或抬臀减压的动作。对于自己不能独立完成者,则需要护理人员每 1 h帮助进行重量转移或抬臀减压动作。
3.3 建立压疮监控记录 在床头建立翻身表,表中记录翻身时间、等,翻身时间要严格按时间表进行,不得随意更改,翻身前后要对压疮好发部位的皮肤认真检查并记录结果。对可能发生压疮病人,要及时应用气垫床,每班查看 1次皮肤,并严格交接班,交接时由交班者搬动病人,接班者查看皮肤情况。对解除压力 30~40 min皮肤持续发红的病人,可用盐酸山莨菪碱稀释溶液涂抹受压处皮肤,并置气圈垫、海绵垫或软垫于受压部位,避免皮肤继续受压。用垫枕置于病人枕部、肩胛部或骶尾部等皮肤受压处,减轻局部压力,预防压疮的形成。本组病人有 4例皮肤发红, 积极采取上述措施后, 2 d内皮肤均恢复正常。
3.4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定期清洁病人皮肤,水温勿过热,勿过分摩擦皮肤,使用温和的清洁剂,可用痱子粉吸潮并减少摩擦。大小便后要及时清洗会和肛周皮肤;如伤口有渗出液和汗液,要及时更换敷料和揩干,保持皮肤干爽。保持床铺平整、干燥、无皱褶,如有潮湿或污染及时更换。保持卧床病人衣物清洁、柔软、平整、干燥,皮肤完整、清洁、干燥。
3.5 加强营养 营养不良也是压疮形成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 可使机体抵抗力降低和皮肤抗压、抗磨擦能力均下降。根据病情给病人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纤维素、易消化的清淡饮食,必要时按医嘱静脉给予白蛋白或输新鲜血,以改善全身营养, 可降低压疮发生率, 一旦发生,也可促进压疮早日愈合。
3.6 心理支持 良好的服务态度和耐心的解释工作,是病人及家属愿意接受和配合护理的前提,多与病人沟通,让病人及家属了解压疮发生的原因、 预防的方法以及压疮的风险,才能主动配合医务人员,达到预防或减少压疮发生的目的,同时减少护理纠纷的发生。
4 小结
长期卧床的病人有无压疮的发生,全体护理人员重视是基础,掌握病人发生压疮的危险因素,在临床实施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并能保证护理措施的落实是关键,做好病人住院期间各个环节的护理,可有效防止压疮的发生,从而减轻病人的痛苦,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 王 泠.压疮的管理[J].中国护理管理, 2006 , 6 (1):62 -64 .
[2] 申罗英,叶 芳.褥疮的防治及护理体会[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5,14(13):1782-1783.
[3] 林丽娥.褥疮护理的进展[J].华夏医学,1998,11(4): 517.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3.417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1524-02
骨科疾病常使病人躯体活动受限,卧床时间较长,易发生便秘、尿路感染、泌尿系结石、肺部感染、压疮、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合并症,甚至有致残的可能。骨科长期卧床患者并发症的早期预防是其能否顺利恢复的关键。因此有效的护理对于病人尤其重要,现介绍几点护理技巧,可有效预防止骨科长期卧床患者合并症的发生,以保证患者早日康复。
1 便秘的护理
便秘是骨科卧床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发生率一般在50%-70%。便秘的产生对病人原发疾病的恢复造成不利的影响。经过临床观察发现,骨科病人发生便秘的原因有:创伤疾病的初始原因或手术,长期卧床肠蠕动减弱,营养缺乏、饮食结构不合理,精神因素等。因此,我院骨科对可能发生便秘的病人采取了一系列护理措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1.1 加强健康教育,指导患者建立排便习惯 对于长期卧床的病人应采取早预见性护理。病人手术后,注意观察其有无腹胀,肠鸣音是否正常。对肠蠕动减弱的病人要暂禁饮食。护理人员要把预防便秘的问题作为骨科长期卧床患者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向病人讲解便秘的原因,预防便秘的重要性,训练患者床上排便的方法,以解除患者的思想顾虑。
1.2 对病人进行饮食指导 为患者制定合理的饮食、饮水计划,每日饮水量应在1500-2000ml。在保证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的基础上,增加适量的水果和蔬菜。冬天可将水果放入温开水中浸泡半小时后再食用。对有便秘倾向的病人,可口服适量的蜂蜜或每天早晨喝一杯淡盐开水。嘱咐患者少吃产气的食物及易消化的食物,必要时使用开塞露,可缓解腹胀和便秘等。
1.3 指导患者促进排便方法,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 长期卧床的病人,排便不习惯,因为食物发酵产气,及吞入的气体,使肠道膨胀。护理人员可教导患者在床上练习腹部肌肉的紧张力,或屏气以增加腹压,轻后部,以协助排便。护理人员还要指导患者学会进行腹部按摩或热敷。①按摩:每日按摩腹部23次,每次20回左右,以脐为中心,顺时针方向环绕按摩,以促进肠蠕动,帮助消化,防止便秘的发生。②热敷:用热水袋热敷腹部,热水的温度以60℃左右为宜,不能太高,以免烫伤,每天2次。鼓励患者多饮水,不要忽视便意,要定时排便。
1.4 心理指导,调节患者情绪 便秘与紧张、焦虑、失眠等心理因素有关。因此,护理人员要向疏导患者的情绪,向患者讲解便秘的原因,预防便秘的重要性,让病人放松思想,消除顾虑,积极配合。
2 预防尿路感染
长期卧床的患者由于缺乏运动,使骨骼处于脱钙状态,大量的钙由骨骼中游离出来,通过血液从肾脏排泄进入尿液,使尿中的钙含量迅速增加,如同时有尿路感染、尿潴留等因素存在,很快就会在尿路内形成结晶结石,其中尤其以膀胱结石最为常见;加之不注意会的清洁卫生,不及时排出尿液,饮水较少,可继发尿路感染。为了预防尿路感染的发生,护理人员要告诉患者每天要用干净水清洗,勤换洗内裤,保持病人尿道外口的清洁;多饮水,有尿意就要及时排出,不要憋尿,以冲洗尿道,排除细菌及毒素,防止尿路结石的发生。
3 预防褥疮的发生
褥疮是骨科长期卧床患者常见护理并发症之一,一旦发生会给患者带来很大的身体负担和经济压力,如久治不愈甚至会威胁患者的生命。为了预防褥疮的发生,要经常对患者进行翻身,并进行记录,对于易压部位要及时进行检查,尽可能使用气垫床,以避免褥疮的发生。对于已经发生褥疮的病人,认真检查病变深度和范围,明确诊断和分度,根据不同的分度,采用不同的治疗措施;标记褥疮范围,严格观察病变发展。另外,还要加强患者营养,增强机体抵抗力,以减轻褥疮对患者的影响。
4 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护理
深静脉血栓形成是指血液在深静脉腔内异常凝结,阻塞静脉管腔,导致静脉回流障碍,引起远端静脉高压、肢体肿胀、疼痛及浅静脉扩张等临床症状,多见于下肢,可造成不同程度的慢性深静脉功能不全,严重时可致残。因此,早期预防和系统、有效的护理至关重要,可有效地降低下肢骨折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
4.1 预防 全面综合评估病人,做好健康教育和指导工作。调动病人积极性,参与力所能及的自理活动,以尽可能运动全身各肌肉、关节,防止肌肉萎缩、关节僵硬,促进全身血液循环,防止各种并发症发生。对于已患有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患者,应根据病情进行对症处理,并手术疗法进行溶栓的病人,应严格遵医嘱给予用药。
4.2 护理 护士应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同情心,给患者以鼓励和安慰,主动讲解深静脉血栓护理发生的过程和治疗效果,解除病人的心理负担,从而更好的配合治疗和护理。鼓励病人多饮水,进低盐、低脂清淡饮食,以降低血液粘滞度,嘱病人戒烟酒,以免酒精、尼古丁刺激血管引起静脉收缩,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硬化病人应积极治疗原发病。
5 预防肺部感染
病人骨折后,卧床时间长及手术后病人怕患处疼痛而不能有效地咳嗽、排痰,使痰液坠积在肺部等,易并发肺部感染。护理人员应注意患者保暖,保持室内温度适宜,空气流通。注意患者口腔卫生,进行深呼吸训练,以增加肺通气量。有痰液及时咳出,以保持呼吸道通畅。咳嗽时由下向上、由外向内拍背;尽可能采取半卧位或坐位,因为仰卧位不易咳出;如痰液黏稠不易咳出,可进行呼吸道湿化,如雾化吸入,或将热水到入一个杯子中,将口对着杯子,吸入热蒸汽,也可达到湿化痰液的作用。
总之,对骨科长期卧床治疗的患者采取预防性护理方式,能够减少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强化治疗疗效,有利于患者的康复,值得临床重视。
参考文献
1 基本护理
1.1日常护理
晨间护理可促进病人血液循环和保持口腔卫生,使病人感到清洁舒适,有利于预防并发症,能通过观察疾病的进展情况,为诊断、治疗和制定护理计划提供依据,内容包括:口腔、脸、手足、皮肤、床位的清洁以及头发梳理和按摩受压处。
晚间护理: 可使病人舒适、清洁、促进睡眠,在晚饭后为病人做1次晚间护理。除重复晨间护理外,给病人擦背和臀部,用热水泡脚,女病人冲洗会阴等。整理床铺,注意保暖。 协助病人进餐: 先排尿,洗净双手,用棉被或大枕头托住病人腰部,双手放在床的餐桌上,协助病人进餐。餐后洗手并整理用物,对不能取坐位进餐者,可采用侧卧位进食方法。
1.2预防功能伤害的摆放
下肢瘫痪者极易形成足下垂,足部应给予支持,如使用足板托、枕头等物,使足与腿成直角,保持背屈位,预防跟腱挛缩。冬季保暖时,应注意棉被对足部的压迫,可用支架支撑被子,避免压迫足背,指导帮助病人锻炼踝关节,避免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等。
膝关节畸形预防 膝关节下放垫子,可防止膝肿胀和关节过度伸展,时间不可过长,每日数次去垫平卧。防止关节屈曲挛缩。
肩、髋部关节的预防。(1)平卧:肩关节下方放垫子,以防止肩关节脱位;腿、臀外侧放毛巾卷,防止髋关节外展、外旋。防止床垫太软,臀部凹陷,使臀部长期处于屈曲位而发生屈髋畸形。(2)健侧卧:患侧上肢内收于胸肘下方置垫子;患侧下肢屈曲,腿下放置垫子;背后放置枕头,防止躯干痉挛。(3)患侧卧:患侧上肢伸展位,健侧上肢屈曲于胸,患侧下肢屈曲,足下放置垫子。运动锻炼可防止关节僵直,肌肉萎缩,废用性变,这是保证康复期到来时关节活动的重要条件,可根据病情设定关节运动计划。
被动运动:病人不能进行主动运动时,可进行床上被动操锻炼。活动顺序由大关节至小关节,运动幅度从小到大。各关节各方向运动3~5遍,每日1~2次,速度要缓慢,手法轻柔,循序渐进。主动运动: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对不限制活动部位都要保持活动,进行锻炼,可鼓励病人做床上操,手关节用力握拳和充分伸展手指;足关节、踝用力背屈,足趾伸展活动,并经常保持手的精细动作的训练,如书写、用筷子进餐等动作。
2 个别护理
2.1加强口腔护理防止呼吸道感染
卧床病人体弱,免疫减退,抵抗力降低,呼吸道和肺部的预防功能减退,易发生吸入性和坠积性肺炎,口腔是病原微生物侵入机体的途径,口咽部细菌的吸入是产生细菌性肺炎的重要途径,因此,卧床病人在就餐后一定要漱口,必要时社区护士要亲自或指导家属做口腔护理,如遇限制饮水的病人,可利用全日饮水总量控制,分多次少量饮水,达到口腔清洁、预防呼吸道感染的目的
2.2皮肤护理防止褥疮
对于瘫痪或床上运动困难的病人,要有定时翻身和具体的翻身计划,白天每2小时翻1次,夜间不超过3小时翻身1次。计划可写在纸上挂在墙上,执行者记录,以保证计划的实施。夜间翻身可根据家属或照顾者睡眠习惯安排翻身时间。翻身前应先拍背,嘱其咳嗽后行翻身,每次翻身前均应检查受压的骨突部位,以便及时了解皮肤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对于受压的骨突部位,做局部按摩或使用气垫等措施以预防褥疮。对于在床上能活动的病人,视病情和耐受情况制定和指导自行翻身的护理计划,计划要切合实际,训练要循序渐进。
2.3针对大小便失禁病人的特殊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1959(2009)08-0181-02
循证护理又称实证护理,是护理人员慎重、准确和明智地将当前的科研结论、护理技能和临床经验与患者完美需求结合,提出问题,寻找实证,用实证制定护理计划,以对病人实施最佳的护理,它对促进护理研究的发展,提高护理服务的质量有着重要意义,它包含了3个要素:①可利用的最适宜的护理研究依据;②护理人员的个人技能和临床经验;③病人的实际情况、价值观和愿望。这3个要素必须有机地结合起来,树立以研究指导实践、以研究带动实践的观念,护理学科才能进步。同时,专业护理人员的经验积累也是护理实践不可缺少的财富。整体护理的中心理念就是要以病人为中心,从病人的实际情况出发,这同样也是循证护理的基本出发点,如果只注重统一化的所谓最佳行为。就会忽视个体化的护理。
压疮又名褥疮,是长期卧床病人容易发生的常见并发症之一,由于机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造成组织缺血缺氧,加之全身营养不良而致溃烂和坏死。形成的条件主要有压力、剪切力及摩擦力、局部潮湿等。压疮一旦发生,不仅给病人带来痛苦,加重病情,增加病人和家属负担,有的还会引起护理纠纷。因此,压疮的预防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至关重要,尤其在肿瘤科,由于病人病程长、长期卧床、营养不良、消瘦、低蛋白等易发生压疮。
我科为综合病房,每年收治的患者中有一大部分为卧床老年患者,为了探讨压疮的预防,减少患者住院日期和医疗费用,我们对2006年1月~2007年12月的202名卧床老年患者运用了循证护理法,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收集2004年1月~2005年12月我科收治的卧床老年患者118例,其中男65例,女53例,年龄65~81岁,平均年龄73岁,采用传统压疮护理方法,压疮发生了3例。收集2006年1月~2007年12月收治的卧床老年患者202例为循证护理组,其中男120例,女82例,年龄64~90岁,平均年龄77岁,除入院时带入压疮2例,未发生压疮。
1.2 具体措施:①评估易患压疮的因素。积极评估患者身体情况是预防压疮的关键,对患者发生压疮的危险性因素作定性、定量的综合分析,常用的为waterlow压疮危险因素评估表进行评分[1],分值越大,压疮发生的危险性越高。对分值较大的(11~20)分患者,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通过使用评分法,对高危患者采取措施后,压疮的发生率明显下降[2]。②心理护理:对于心理压力大或有心理障碍的患者,做好心理疏导,教育陪护人员用亲情和爱心关照老年患者,使患者以最佳的心理状态配合治疗和护理。③减轻局部压力:压力是压疮发生的重要原因,使用糜子床垫,既有利于分解压力,消除摩擦力,又有利于受压部位保持清洁干燥。有研究发现,如果70mmHg的压力持续2h,可能引起细胞不可逆的变化。对于易发压疮的高危患者,每2h翻身左或右斜30°,注意保证躯体稳定及垫空骨突部位,并尽量采用水平,以避免剪切力及摩擦力,应避免90°翻身,并应保持床铺于身体呈45°,背部垫软枕,使一部分重心落在软枕上;使用轮椅的患者,椅垫为充气及交替充气垫。使用足跟及肘部保护器,要增进和鼓励患者活动。④加强营养:营养不良是导致压疮的重要内因之一,改善营养状况,合理补充营养成分,动态监测营养情况,为控制压疮演变及创面愈合提供条件,老年患者胃肠消化功能减弱,食量减少,容易造成营养不良。因此要改善老年患者的饮食,给以营养丰富、易消化、多维生素饮食,不能口服者,可给以静脉补充,昏迷患者给以鼻饲,以达到营养预防压疮的目的。⑤局部按摩:对体质差或卧床不能活动的患者,在压疮易发部位和受压部位,采取无损伤性轻按摩,避免拿捏按摩[3];对皮肤压红处禁按摩,避免继续受压,可局部置冰袋冷敷,也可涂红花油或乙醇[4]。⑥对带入压疮,创面外敷金因肽及胰岛素,每日一次,并用红外线照射,金因肽可加速创面肉芽组织生成和上皮细胞增殖,从而缩短创面愈合时间,是压疮治疗中的新药物;胰岛素具有增进骨骼、肌肉对糖的利用,降低蛋白酶活性,促进糖元合成,使蛋白、脂肪合成增加;红外线照射有助于组织吸收渗液,改善局部供血。⑦在做好压疮护理的同时,做好基础护理,责任护士根据患者的原发病,压疮的部位、大小及营养情况制订出最佳护理计划,做到局部护理与全身护理相结合。⑧清除创面坏死组织,表面有脓性物时,用0.9%氯化钠冲洗,无感染则不用抗生素。⑨积极处置原发病,如:稳定脊柱骨折、控制糖尿病血糖等,为压疮护理创造条件。
2 讨论
2.1 提出护理问题:压疮的产生:压力、剪切力、摩擦力、潮湿是压疮发生的主要因素;糖尿病、营养不良是发生压疮的危险因素[5]。在护理卧床老年患者时,每隔一定时间就要减轻压力。另一原因为温度升高[6],皮肤温度每升高1°C能增加组织代谢和氧需的10%。当持续压力引起组织缺血时,任何温度的升高都将增加组织产生压疮的易发性。压疮是卧床老年患者护理中极为棘手的并发症,有资料统计:71%的压疮出现在70岁以上的老人,卧床老年患者一旦发生压疮,不但影响疾病康复,还会给身心带来很大痛苦。因此,为了更好的制订预防压疮的最佳方案,我们采取了循证护理法,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结合临床经验,提出护理问题。如:①卧床老年患者易发生压疮的因素;②卧床老年患者易发生压疮的部位;③如何减轻局部压力并降低局部温度;④怎样做好心理护理。
2.2 完善护理制度,制定并实施护理计划:根据临床提出的护理问题和有关实证,评审有关资料,学习成熟经验,结合患者个体情况,制订切实可行的护理计划,并组织认真实施。在预防压疮的护理中做到入院评估常规化、难免压疮患者报告制度化。实施护理计划过程中,不断评估病征,随时修改计划,使压疮的发生率明显减少,减少了患者痛苦,提高了护理质量。
3 体会
用循证护理指导临床实践,需要丰富的理论资源及实践验证,强调在临床实践的基础上,以护理问题为出发点,将科研结果、专业知识和临床经验与患者需求相结合,将理论优化综合应用于实践;同时注重护理评价和质量监测,并在实施过程中激发团队精神和协作气氛,同时它注重终末评价和质量保证,有效地提高了护理的整体水平和护理质量,节约了卫生资源。
参考文献
[1] Waterlow压疮危险因素评估表在老年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7.23.7.11
[2] 张长惠.采用评分法针对危险因素预防压疮.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1996.15(5).202
[3] 曹顺华,余小萍.老年人压疮的形成与防治措施的进展[J].上海护理,2005.5(4).52
[4] 李晓蓉.循证护理在骨科患者压疮预防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7.23.7.14
随着意外性骨折以及颈椎病和腰椎间盘突出等问题的逐年增加,有效的骨科护理意义重大。
预见性护理即超前护理,是在治疗前对患者病情进行全面了解和综合评价,将病人病情分为重症、急症和普通三种类型,对不同的病症采取不同的护理和治疗方案如先护理急症,然后重症,最后护理普通骨折,这样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对最需要护理的患者进行治疗。同时辅以心理护理,减轻病人住院不良情绪,缩短恢复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3]。
1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资料
选取来我院就诊的患者200例,其中男110例,女90例,年龄为17~77岁,平均年龄为43.5岁。其中,腰椎间盘突出56例,颈椎病50例,脊柱骨折34,四肢骨折28例,骨盆骨折32例。两组患者在遗传学上没有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经患者及家属同意,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100例。A组进行常规护理,B组在A组的基础上进行预见性护理。
1.2 方法
对照组:实行常规骨折护理。
实验组:实行预见性护理,具体护理内容如下:
1.2.1入院护理
患者入住医院后,护士接诊,根据病情制定适宜的护理性措施:①对患者病情表现进行评估,观察面色是否苍白、烦躁不安、出汗等休克现象,如果有需要进行氧气输送或建立静脉通路,较为严重者建立两条静脉通路;②记录患者病情及治疗措施,以便制定及时有效的治疗措施。
1.2.2术前护理
根据具体手术要求制定不同术前准备,如有些需术前禁食的告知患者禁食禁水,为手术做好准备。对于一些情绪不稳定、易焦虑的患者做相应的心理护理工作,耐心的与患者沟通,给患者讲解手术的安全性,并且向其介绍治疗康复以及治疗效果好的患者,树立病人战胜病魔的信心和勇气,有利于患者积极参与手术。
1.2.3患者安全隐患评估
对于一些自己不能照顾自己的病人如幼小的儿童和年龄大的老人给予特殊看护,在其病床上加床栏,以防止其坠床和跌倒,并取得患者家人的积极配合不能私自将其取下。在患者床头张贴一些警示性标志如防坠床、防跌倒等,给患者讲解一些跌倒、坠床的案例,发一些手册,提供坠床案例以及正确的卧床文字及图片的描述,加强其警惕性心里。鼓励患者不要长时间卧床,适当的下床活动,以免发生性低血压,下床勿过快、过猛。
1.2.4并发症护理
术后主要从皮肤护理、预防肺部并发症、预防泌尿系统感染、预防静脉血栓这几个方面进行。
皮肤护理:骨科病患者大多长期卧床,易造成压疮。①接诊护士在患者入院时应告知其正确的卧床、适宜的卧床时间,让患者做好一定的心里准备;②术后为患者记录翻身时间、卧床,并定期检查患者皮肤状况;③保持好室内环境,室内要整洁、通风透气,患者被褥要经常换洗、杀菌消毒;④如有需要,可使用悬浮床垫,减轻局部压迫,并适当为病人进行按摩;⑤给病人制定合理饮食结构,鼓励病人多锻炼、心态良好,树立战胜病魔的决心,早日康复[2]。
预防肺部并发症:对于有烟史的患者要让其禁烟,并指导患者做一些深呼吸、扩胸运动等有利于肺部健康的运动。室内保持良好的通风,定期进行室内消毒,减少病人引起肺部并发症的概率。
预防泌尿系统感染:患者由于长期卧床,排尿及排便环境有所改变,所以可能会导致术后排尿排便困难。为预防术后排泄困难,术前三天鼓励患者练习床上排尿,定时排便,以减少术后置导尿管的几率。鼓励患者多饮水,多吃水果、蔬菜、粗粮等富含纤维的食物,以促进消化,增强胃部蠕动,预防便秘的发生。
预防静脉血栓:骨折患者由于卧床时间较多,下床活动少,血流缓慢,这些都增加了静脉血栓发生的概率。 看护医师应适时为患者进行腿部肌肉按摩,术后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相应卧床[1]。
1.2.5术后及出院护理
术后护理:患者进行手术后,医师要检测其生命体征,如出现肢体麻木、水泡或者疼痛现象,应及时采取措施。患者回到床位,根据手术采取的麻醉方式选择实验的卧床。
出院护理:①根据患者情况,指导饮食结构及日常生活注意事项;② 规定的时间内进行电话指导;③鼓励患者家属参与到术后的康复中,护理人员与患者家属进行沟通,为病人营造良好的环境、制造合理的有利于病人康复的饮食方案;④及时通知患者进行复查[3]。
1.3评估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及住院时间。对预见性护理效果进行评价。
2结果
2.1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及满意度比较
对照组的平均住院时间为18.1天,预见组的平均住院时间为11.3天,两组患者的实验数据具有差异显著性(P
3讨论
3.1预见性护理护理有积极的效果
从以上数据可看出,预见性护理比常规护理能有效的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3.2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实施预见性护理
1.1 利用良好的首因效应使患者对医护人员产生信赖安全感,增加战胜疾病的信心。我们医护人员必须认真学习医学心理学的有关知识,在护理过程中能够很好地应用,配合以微笑服务,体贴的照顾、温暖的语言,让患者在和谐、信赖的心理状态下恢复;
1.2 对患者进行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知识的教育,让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同时制定长期的护理计划,使患者树立恢复健康的信心;2 优质基础护理策略
2.1 要注重患者的卫生保健,对其病室应定期进行彻底清理,患者的皮肤、足部、手部、口腔等每日都应进行整洁。
2.2 维持患者舒适、安静的修养环境,保证患者有充足的睡眠,以促进其康复。
2.3 应指导患者如何进行饮食,在用餐之前应先洗手,可应用枕头等物帮助托住患者的背部,用餐时应注意调节好姿势,也可使用侧卧位的进行饮食。
2.4 保证患者营养的摄取,要针对患者的不同病情,对其进行饮食指导,既保证有充分的营养,又要预防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类的疾病发生。
2.5 对患者使用过的物品定期进行清理,并应保障患者的各项安全,调整好患者床护栏的高度,以保护患者的安全。根据患者的日常习惯辅助其进行护理工作,患者的各项用品应整理好放置规定的位置,方便应用。3 护理策略
3.1 预防肺部感染 长期卧床或体质虚弱的病人,痰液不容易咳出,可引起肺部感染,在护理过程中,要保持室内空气新鲜,经常通风,还要注意保暖,防止感冒,应尽量保持呼吸道通畅,鼓励病人做深呼吸或拍背部以助分泌物咳出,痰液粘稠者可以行雾化吸入。
3.2 预防尿路感染 长期卧床的病人易并发尿储留或尿失禁,导致泌尿系感染。在护理过程中,排尿时按压下腹部帮助排尿及减少残余尿,可进行下腹部热敷法、按摩法等,必要时在无菌操作下进行导尿,从而减少尿路感染。
3.3 预防便秘 长期卧床的病人运动量减少,胃肠蠕动减慢容易发生便秘,用力排便容易造成脑血管疾病,所以应嘱患者多吃蔬菜、水果、多饮水,排便时按摩下腹部,或口服缓泻剂以防便秘的发生。
3.4 预防褥疮 褥疮是长期卧床病人的严重并发症,患者由于长期卧床经久不改变,使局部组织受压过久而造成血液循环障碍,皮肤营养不良而形成,局部护理可用15%红花酒精按摩受压处,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对于消瘦的患者局部可垫棉圈、气垫,有条件者可睡气热床。如患者不能进行活动,需绝对卧床,应对其进行定期翻身、按摩等护理措施,并对其的受压皮肤处进行观察,出现问题给予解决。
3.5 预防足下垂 可用外物进行托垫,以让其肢体保持一个舒服的,如在冬季应进行足部的保暖工作,并注意不可让其受到压迫,患者还应进行下肢的锻炼,可让患者自行或患者家属帮助其进行关节的锻炼,避免其关节出现僵直等并发症。
3.6 避免患者的膝关节出现畸形的并发症 在患者的膝关节之下放置一个舒适的垫子,以保护患者的膝关节。4 长期卧床患者护理策略
4.1 患者平卧时,在肩关节下方放垫子,以防止肩关节脱位;腿、臀外侧放毛巾卷,防止关节外展、外旋。
4.2 偏瘫病人健侧卧时:在患侧上肢内收于胸肘下放置垫子;患例下肢屈曲,腿下放置垫子;背后放置枕头,防止躯干痉挛。
4.3 偏瘫病人患侧卧时:患侧上肢伸展位,健侧上肢屈曲于胸,患侧下肢屈曲,足下放置垫子。
4.4 患者半坐位时:两臂离开躯干、上肢微屈,肘部下放置垫子,防止肩关节内收畸形。5 促进患者功能训练策略
为了防止患者关节僵直、肌肉萎缩、废用性变,运动是保证康复期到来时关节活动的重要条件。
5.1 被动运动方法适合病人不能进行主动运动时,进行床上被动操的锻练方法,通过对各关节(上肢:肩、肘、腕、指各关节;下肢:髓、膝、踝、趾各关节)、各方向的活动,活动顺序由大关节至小关节,运动幅度(屈、伸、旋)从小到大;各关节各方向运动3-5遍,每日l-2次;速度宜缓慢,手法宜轻柔,循序渐进同时配合按摩;
5.2 主动运动方法: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对不限制活动的部位都要保持主动活动,进行锻练。因活动可促进血液循环,是保持关节软骨面生理功能的基本因素,是预防关节面发生退行性变的有效方法。6 必须重视的几个要点
6.1 口腔护理的重要作用 患者因为需要长期卧床,其口腔中会有很多的细菌,故应做好各项护理工作,避免出现感染等并发症。
长期卧床的原因多种多样,如:脑血管病后遗症患者、外伤导致的高位截瘫等,如果护理不当,极易导致褥疮的发生,我院在对该类患者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同时,制定了详细的皮肤护理措施,预防了褥疮的发生,并使患者已有的褥疮得以愈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自2012年1月到2012年12月,我院连续收治了21例因不同原因导致的长期卧床病人,其中男15例,女6例,年龄27―81岁,平均住院天数28天,其中1例为脑外伤所致意识障碍伴瘫痪,该患者转入我院时骶尾部已出现褥疮,处于炎症侵润期;18例为脑血管意外,2例为急性心肌梗死,21例患者中7例同时伴大小便失禁。
1.2 方法 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出相应的护理措施,如勤翻身、多按摩避免局部长期受压,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加强营养控制感染等,预防褥疮发生;对已出现褥疮的患者,根据其不同分期制定出相应的护理措施。
1.3 结果 通过我们的精心护理,21例患者中无新的褥疮发生,其中,处于炎症侵润期的患者,创面逐步干燥结痂,14天后愈合。
2 护理措施
2.1 褥疮的预防 定时翻身,避免局部长期受压。2.1.1病人入院后,定时更换,使骨骼隆突部位轮流承受身体重量,一般2小时翻身一次,夜间不超过3小时,必要时1小时翻身一次。翻身时动作轻柔,避免拖、拉、推等动作,防止擦伤皮肤。对骨骼隆突处可垫气圈、棉垫等。
2.1.2局部涂抹凡士林,避免刺激:患者入院后首先用温清水擦洗患者的臀部、内外踝的褥疮好发部位,然后取凡士林涂抹在脊背、骶尾部、内外踝等骨骼隆突处。当患者更换或大小便后,先将皮肤擦洗干净,再将凡士林均匀涂抹在皮肤上,以缓解局部垂直压力,减轻皮肤擦伤,起到保护膜的作用。同时,及时更换床单被褥,保持床铺平整无皱褶,清洁干燥。
2.1.3 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晨晚间护理时,检查受压部位并给予按摩。按摩时护理人员手掌涂滑石粉,紧贴皮肤,压力由轻到重,再由重到轻,作环形按摩,以促进循环,改善局部营养状况。
2.2 褥疮的护理
2.2.1淤血红润期及护理:表现为受压部位红、肿、热、触痛。此时,及时去除致病因素,防止继续受压,局部热敷改善血液循环。
2.2.2 炎症侵润期及护理 表现为红肿部分向外侵润扩大、变硬,表皮有水泡形成。1例脑外伤患者转入我院时,骶尾部褥疮处于此期,我们让患者轮流左右侧卧位,避免仰卧位,每日2次按摩褥疮周围皮肤,同时,用无菌操作法抽出泡中液体,外敷溃疡粉加泡沫敷料,保持创面干燥。
2.2.3 浅度溃疡期及护理 表现为水泡破溃,局部感染,浅层组织坏死,溃疡形成。护理时,我们彻底清除创面,剪除坏死组织,先用3%双氧水冲洗创面,再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外敷溃疡粉,泡沫敷料,2―3天换药一次。
2.2.4 坏死溃疡期及护理 表现为i坏死组织侵入真皮下层和肌肉层,感染向周围深部组织扩展,可达骨骼,严重者甚至引起脓毒败血症。处理创面时彻底剪除坏死组织及异物,用刮勺刮拭创面,见到创面红润有血运为止,再取生理盐水50ml、庆大霉素8万单位反复冲洗创面,然后干纱布加压片刻,再用高湿度的多次生理盐水纱布包扎,连续2―3天清创换药,注意创面局部勿受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