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大全11篇

时间:2023-09-24 10:42:05

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

篇(1)

国家教育部在教高〔2006〕16号文件中指出:“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在我国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千百万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文件进一步明确地把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规定为“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千百万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2010年8月,国家颁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纲要深刻指出,教育要“努力培养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其中也简明扼要地指出了中职、高职、本科等不同层次教育的培养目标。

那么,怎样才能全面落实国家有关文件和纲要精神,实现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呢?笔者认为,首先要准确把握“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科学定位。

本文拟通过对高职与本科、高职与中职不同培养目标的比较分析,来了解国家对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科学定位,从而为准确理解“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涵义创造一个认识上的前提。

一、高职教育培养目标与本科教育培养目标的比较

国家把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明确规定其培养目标是“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的专门人才”。这种规范,应该是与高等教育(主要指本科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在比较中做出来的。

那么国家对高等教育中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如何规定的呢?我国高等教育法第五条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本科教育应当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本学科、本专业必需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掌握本专业必要的基本技能、方法和相关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强调:“(要)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着力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

由此可见,高职教育与高教中的本科教育其联系都是高等教育,都要求学生具有高素质,受到高等教育所给予的高教文化的熏陶。其区别,一是在于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掌握上,本科要求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和课程设置的系统性,高职只要求够用;二是在工作能力和业务能力上,本科要求学生具备专业能力和学术研究能力,高职要求学生具备专门的技术和技能;本科还承担着向研究院所输送研究性人才,从而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任务,而高职则以就业为导向,以引导和培养学生直接就业为目标。

二、高职教育培养目标与中职教育培养目标的比较

国家教育部2000年3月发布了《关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意见》,其中指出:“中等职业教育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转变教育思想,树立以全面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的新观念,培养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纲要则指出,要“努力培养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

《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2010—2012年)中指出:“要加快培养数以亿计的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必要文化知识、熟练职业技能等综合职业能力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更大的智力支持、技能支撑和人才贡献。”与高职比较,其要求的相同点在于:它们都是职业教育,都是为一线培养人才,都应具有高素质。

而其区别,第一在于一个属于中等教育,一个属于高等教育,表现在文化教育方面,其基础知识,中职教育只要求达到或接近中学(高中)阶段水平即可,高职则应达到大学(实为原大专阶段)水平。第二,中职培养劳动者和初级技能人才,属人人都应接受的教育,承担着为国家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的历史使命;而高职培养的是专门人才和高技能型人才,目前只能做到部分人接受教育,它为国家承担的是培养数以千万计的专门技能人才的工作任务。

问题在于,目前全国许多地市级的高职院校多属由几所中专(技工)学校联合组建而成。

据笔者了解,这些院校在近年的教学质量评估工作中,常常被专家发现并严肃指出的就是:“你们的课堂不像大学,有中专的痕迹。你们从中职(专)升到高职,你们认为高职其高应体现在哪里?其高应高到何处?”本人认为,高职较之于中职,其高首先表现在高职为高等教育,属大学教育,生源为高中毕业生,由此出发我们的课堂特别是文化基础课教学延用过去中等学校上课的那一套不生动、不精彩,不能吸引学生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仍然局限在照本宣科,没有旁征博引,缺乏广度,没有剖析挖掘,缺乏深度。其高还表现在高职培养的是高级专门人才和高技能人才,这就要求高职院校更要重视实验室建设和实训实习基地建设,使其具备培养技能人才的条件,达到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目标要求,并保证人才培养方案中有一半教学课时投放在实践教学上。 转贴于

三、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准确理解与教学程度的正确把握

高职的“高”高到何处才是合适的呢?它比中职高,却不能高到本科,这里主要是指其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在教学量上的一个规定,有一个大家比较认可的表述,叫“够用”。那么,什么叫“够用”?这个“够用”是否指所有课程?我认为,这个“够用”并非指所有课程。为什么呢?

因为,在高职各专业课程设置体系中,一般分为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选修课(新的课程改革以来有了许多新的概念和提法,与前面的模块相对应有“基本素质模块”、“专业素质模块”、“专业技能模块”、“素质拓展模块”等。其中公共课应该以“会用”为标度,专业基础课应该以“够用”为节度,专业技能课应该以“实用”为量度,选修课应该以“有用”为适度。

本人把公共课拿“会用”来表述,其用意就在于公共课中,特别是其中的思政课和大学语文等课程的教学目的是讲究理实结合、知行统一,能不能或者会不会把所学知识和理论运用于指导自己的实际行动和学习生活至关重要,它是指导人一生的东西,所谓“高职给技能,高教给文化”中的“给文化”,应该主要是指课程体系中的这部分课程。这部分课程在许多高职院校大概占到总课时的20%左右,即每个教学日均课时为一节课,这应该是最低的基本的不能再减少的课时了,否则将难以保证学生获得必要的人文教养。“因为‘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是一个综合概念,一方面强调高技能,一方面强调高素质,前者主要靠专业技能教育来达成,后者主要靠人文素质教育来实现,只有两者完美结合,才能实现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人文素质教育可使学生拥有良好的修养和同情心,对个人、家庭、国家、天下有一种责任感,对人类的命运有一种担当。”①所以一定要高度重视。对于专业基础课,本人用了“够用”来表述,是因为这部分课程,我们所选用的教材相当一些仍然讲究学科知识的完整性、系统性,致使教科书内容过多,要完成教学任务,教学占时量较大,跟国家对高职教育在新时期发展的要求不相符合,所以必须对内容进行压缩与精减,应该围绕专业和技能需要,达到“够用”作为规则要求即可。之所以对专业技能课用“实用”为量度,是因为技能课的重点在操作,在动手能力的训练,在努力实现教学做一体化上,所以必须突出一个“实”字。减少其课内课,加强其实践教学环节十分必要,这才符合高职教育的要求,体现出职业教育的特点。现在讲课程改革,讲加大实践教学课时安排,有人误以为只要对那些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课减少其课时就行了,其实减少课时的主要对象包括专业基础课中那些过深过繁的学科知识内容,特别是专业课中课内的理论课教学。要把节省出来的课时投放到实践教学中来,这样才能保证达到国家对实践教学课总课时不低于所有课程的50%的要求。

对于选修课,即所谓拓展课,笔者认为把素质拓展与技能拓展相结合方为最好。因为只有选择那些既适合对学生综合素质能进行有效补偿,又能够对学生职位甚或岗位群核心职业能力成长确有促进作用,从而达到能使不同学生的不同特长爱好得到有差异的发展,这不但能更好地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对大学生所号召的“把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紧密结合起来”②的殷切期望,而且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学生今后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千万不可为了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中模块要求齐全其形式上的需要而设置选修课,也不可因为自己院校有什么样的师资而开设所谓的选修课,应该严格以对学生“有用”为原则。

正如纲要强调的那样,我们的教育要“努力培养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而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恰恰就居于本科、高职、中职这三级层级分明的培养目标的中间环节上,它不仅满足了社会对高技能专门人才的需要,并对国家整个教育体系发挥着上下关联的作用。对下的中职教育,它起着引领和示范的作用,并为优秀中职生继续深造提供直接通道;而对上的本科教育却发挥着奠基和提供人才培养直接经验的作用。所以大力搞好高等职业教育,分析认识从而准确把握并实现高职教育培养目标,将对国家整个教育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产生重要影响。

篇(2)

[作者简介]崔发周(1963- ),男,河北曲阳人,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高职教育研究所所长,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改革。(河北 唐山 063020)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1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动力与运行:高职教育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研究”的阶段性阶段成果。(项目编号:11YJA880094,主持人:田秀萍)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02-0005-03

人才培养目标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以下简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核心问题,也是高职教育改革的焦点问题。但是,由于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中最为复杂又最为薄弱的一种类型,时至今日仍然存在人才培养目标内涵不清、定位不准、描述笼统、评价乏力等问题。准确认识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内涵,构建一套科学有效的人才培养目标体系,既是完善高等教育学科理论体系的需要,也是高职教育科学发展的现实要求。

一、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结构

人才培养目标的结构是根据系统科学思想和构成要素,对其内涵进行的详细分类规定。有的学者将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体系分解为“国家层面的总目标(即国家关于高职的教育方针)、学校层面的分层和分类来确立的人才培养目标、专业层面的基层目标(包括专业层面下的人才培养规格的细化目标和课程层面的具体目标)”,并认为“总目标的实现依赖于所属分目标、基层目标及细化目标作用的发挥,下属目标作为总目标下的延伸,对总目标进行分解和有机组合,各目标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体系”①。这种分类在理论上是符合逻辑的,对于培养目标的细化也具有一定实践意义,但从总体上看仍然过粗,不能较好地解决实际存在的观念和操作问题。下面根据实际需要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作以下划分:

(一)专业学习目标结构

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理论最早将学习目标区分为认知领域、动作技能领域和情感领域,这对于分析高职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②。尽管不同专业培养目标有着很大的不同,但可以通过分析以下三个领域的具体学习目标来了解其组成结构。

1.职业态度目标。职业态度决定职业知识和职业技能能否充分发挥,是用人单位评价培养质量的首要指标。高职学生的价值观是在高职教育过程中逐步养成的,因此,培养符合企业发展和学生发展需要的职业态度是高职院校重要的培养目标之一。不同专业对于学生职业态度的培养有着不同要求,但有一些要求是所有职业人员应该共同具备的,如协同创新、爱岗敬业、节能环保、注重质量、用户至上、安全第一等。

2.职业知识目标。高职教育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需要具备较强的从事一线工作的实践能力。但是,随着我国发展方式的转变和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增强,一线工作者需要具备越来越多的技术知识,而对操作技能的要求逐渐降低。因此,对高职学生应该提出明确的、合理的知识学习目标,不能因为强调实践能力就忽视技术理论的学习,更不能因此取消必要的技术基础课程。由于近年来我国高职院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适当强化理论学习不会倒退到过去那种理论与实践脱离的“空对空”培养模式,反而会深化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的结合。

3.职业技能目标。职业技能是形成职业能力的基础,是体现高职教育特色的重要元素。由于企业发展方式及生产组织方式的转变,许多职业岗位的技能要求正在发生重大变化。譬如,数控机床操作人员的核心技能已由传统的操作技能转变为程序修改和机床维修;电气维修人员要求能够进行单片机和PLC电路的故障排除等,这些技能要求都是传统的普通技术工人无法达到的。

(二)阶段目标结构

现代高职教育是一种开放型教育,培养目标应充分考虑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而不应局限于毕业时的就业需要。对于以就业为导向,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保证学生毕业后能够实现一次性就业,而应该是以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为导向,满足学生毕业后职业岗位转换的需要。在职业生涯发展的不同阶段,目标显然是不同的,高职教育应该为各个阶段目标的实现奠定基础。

1.毕业初期目标。高职院校毕业生实现首次就业是终生职业发展的基础,决定着中长期职业发展目标的实现。作为一种培养一线应用型人才的教育类型,高职毕业生需要具备完成相应技术领域设备操作与维护、产品初步检验、一般故障检修、基本工艺编制等方面的能力,胜任工艺员、质检员、安全员、领班以及高端设备操作工、维修工等岗位的工作。目前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培养目标,主要是这一阶段的目标。

2.发展性目标。随着工作经历的不断增长,职业人员从事的活动将会从较低的技术难度逐步过渡到较高的技术难度,其工作岗位也将随之发生改变。按照系统科学思想,高职院校在设计人才培养方案时,需要明确毕业生在关键阶段应达到的目标。如果仅将毕业时选择的工作岗位作为目标,就会出现短期行为,可能会对高职毕业生的职业发展造成不可弥补的缺陷。譬如,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就是一个长期的积累过程,如果在校期间没有受到良好的熏陶,就有可能终生无法从事具有创造性的工作。根据德国职业教育学家劳耐尔的职业能力发展阶段理论,职业者可分为新手、有能力的初学者、成手、熟练人员和专家几个层次。③明确了发展性目标,对要求课程内容的选择就不仅仅满足职业岗位的需要,还要满足学习者未来职业发展的需要。发展性目标也可以体现在三个方面:在认知目标方面,不仅要求增加必要的通识性课程,还需要增加一些元认知课程,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在技能目标方面,要求学生掌握多个岗位、多个企业所需要的技能,而不是完全按照某个企业的“订单”进行培养;在情感目标方面,更加强调学生的服务意识、合作意识和创新意识,以适应不同工作环境的需要。

3.终身性目标。由于技术进步速度加快和社会的转型,现代职业人很难保证终生从事一种职业,更难保证终生在一个企业工作。因此,高职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跨职业通用能力,以适应职业发展和终生学习的需要。按照终生职业发展来设计培养目标,以下几种能力显得特别重要:一是创造性的工作能力,在没有参照模式的条件下,依靠综合分析能力逐步发现解决问题的办法;二是快速学习能力,在工作环境发生改变时,能够将原有的知识和经验迅速迁移到新的情境中;三是团队合作能力,能够根据总体方案要求,高质量地按时完成预定任务,并与相关人员实现有效沟通;四是组织管理能力,能够按照效率最高的原则,制订工作计划,配置相关资源,协调工作过程,评价工作结果;五是环境保护能力,明确自身的社会责任,在利用职业技术完成工作任务的同时,避免对社会造成危害,增强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为后代创造良好的生存空间。

(三)层次目标结构

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课程目标和教学目标的高度概括与逻辑凝练,课程目标和教学目标是人才培养目标的微观表现和具体落实。只有将人才培养目标逐层划分,形成一个树状结构,才能认清培养目标的全貌。因此,认清培养目标的层次结构及其联系,是保证培养目标合理性的重要方面。

1.职业目标。高职教育是以职业活动为导向的教育类型,其人才培养目标实际上也就是职业工作目标。高职教育通过提供实用性课程,培养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所需要的高级技术员以及高技术岗位的技术工人。由于我国正处于工业化的中后期,而且信息化发展迅速,实际的职业需求与发达国家有一定差异。从一般情况来看,我国目前的高职教育针对的职业层次主要有高级技术员、农艺师、护理师、营销师、基层管理人员以及高技术岗位的操作工等。明确职业目标定位,是确定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内容的前提和基础。由于我国现代高职教育历史较短和职业体系不健全等原因,高职院校普遍存在职业目标过高或过低的现象,有的以培养工程师、设计师为目标,也有的以培养一般技术工人、普通宾馆服务员为目标,导致了一定程度的混乱。譬如,初中毕业起点的中职学校和高中毕业起点的高职学校都在培养汽车修理工,二者都定位在“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明显出现了培养目标的偏差。

2.课程目标。课程目标描述一门课程所达到的知识与能力要求,是设计学生职业发展方向与水平的基本单元。基于终身教育的思想,高职教育的课程目标具体划分为通识课程目标、职业基础课程目标和职业技术(专业)课程目标。通识课程目标主要是终身职业发展所需要的科学基础知识和社会知识与能力要求,反映跨职业的通用能力要求;职业基础课程目标反映相关职业(专业)的专门知识和基本能力要求,是职业活动必备的知识能力;职业技术(专业)课程目标是根据本职业领域先进技术水平所设定的能力要求,是适应职业岗位需要和实现职业发展的基础。过分强调通识课程目标和职业基础课程目标,容易混淆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与高等工程教育的区别,不利于彰显类型特色;过分强调职业技术(专业)课程目标,则可能导致短期行为,有利于实现就业目标而不利于终身职业发展。特别是在我国终身教育体系还不完备的条件下,忽视技术理论的学习不利于我国现代产业体系构建和发展方式转变。

3.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单位教学时间内所达到的知识能力要求,是课程目标的具体化,即课程实施的阶段性、单元性目标。职业目标和课程目标是课程开发者制定的,而教学目标是教师制定的。教学目标的合理性与实现程度,是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基础。鉴于教学目标的基础性和复杂性,教师应充分发挥教学智慧,既不能迷失目标,又不能整齐划一。在普通课堂的理论课教学目标较为容易控制,但在技能教室、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进行的实践课教学目标的制定和监控都有待深入研究。

(四)区域目标结构

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与区域经济发展目标有着密切联系。由于我国东西部经济发展很不平衡,在高职教育培养目标上有着较大差别。东部地区即将进入工业化后期,技术水平的提高和劳动力成本的加大促使企业减少一线操作人员,利用自动化设备提高效率和质量,对技术人才的数量和质量要求较高;而大部分西部地区刚刚进入工业化中期,劳动密集型产业较多,对技能人才的需求量较大。区分不同区域的高职教育培养目标,有利于形成我国高职教育合理的目标结构,促进高职教育的整体健康发展。

1.发达地区目标。发达地区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应该与“国际教育标准分类”衔接,培养以高级技术员为代表的技术应用型人才。为适应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需要,发达地区高职教育在人才培养目标上需要实现三个方面的转变:一是在服务面向上由以第二产业为主逐步转为以第三产业为主,培养现代服务业急需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二是在培养规格上加大高新技术的比重,适应自动化技术、信息技术应用范围迅速扩大的需要,譬如,加强工业机器人和物联网维修人才的培养;三是构建开放型的培养目标,使高职院校毕业生可以升入高一层次的院校继续深造。适度高移培养目标,适应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是发达地区培养目标调整的基本特征。

2.欠发达地区目标。欠发达地区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确定需要考虑两个因素:一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二是区域高职教育发展的现有水平和发展可能。高职教育需要具有适度的超前性,为经济建设提前储备必需的合格人才。但是,在人才数量和规格上过于超前,不仅会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而且也很难实现。东西部之间高职教育的差距是现实存在的,在短期内很难让西部多数高职院校达到发达地区的水平。特别是少数民族聚集地区,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差别,人口老龄化程度低于东部地区,淘汰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要求相对较低,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将会在较长时期内存在。

(五)家庭目标结构

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产物,参加高职教育学习的学生多数来自乡镇,家庭经济状况相对较差,对学习目标有着特定的要求。从家庭的角度认清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结构,有利于更好地实现社会服务职能,促进城乡社会协调发展。

1.生存目标。从家庭角度讲,高职院校学生参加学习的首要目标是从事收入较高、职业较为稳定的工作,以改善家庭经济状况。特别是对于“老、少、边、穷”地区和城市失业家庭而言,高职学生的学费是一项较大的经济负担,通过学习获得满意职业是一个基本目标。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高职教育应该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优化专业设置,确定合理的招生规模,提高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一些较为艰苦而又人才紧缺的行业,如石油、地质、建筑、冶金等,对来自农村家庭的学生具有较大吸引力。

2.发展目标。高职教育对于促进学生及其家庭发展的作用是多方面的:一是实现学生本人从农村到城镇的转移,真正融入城市生活之中;二是通过组建新的家庭,使下一代子女成为城市人口,并接受良好的城市教育;三是实现学生父母的城镇养老,享受较好的医疗保健和文化服务。此外,作为城镇非农产业的从业者,高职毕业生可以为农村家庭成员和同乡提供比较可靠的经济信息,促进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因此,高职院校应该从农村籍学生的发展需要出发,加强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为融入城镇生活做必要的准备。

3.文化目标。高职教育属于高等教育的范畴,对提升学生的文化水平有显著作用。高职学生不仅要接受先进工业文化的熏陶,还要接受知识经济文化和民主社会文化的教育,成为遵守社会规范、承担社会责任的新一代公民。高职院校应从社会发展的高度,重视学生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的培养,不能因高职教育社会认可度较低而妄自菲薄,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二、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体系的构建

(一)树立“以人为本”的高职教育理念

实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合理化,需要树立“以人为本”的高职教育理念,为学生的终身职业发展负责,将经济发展需要与学生的个人成长需要融为一体。片面强调经济发展或者某个企业、某个学生发展的需要,都必然会导致人才培养目标结构上的缺陷。“订单培养”等培养模式可以有效地增强高职教育对经济发展的适应性,但在满足企业需求的同时,高职院校应注意分析学生利益的长远性和全面性,不能将就业作为唯一目标;强化通识教育和关键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的终身职业发展,可以扩大就业选择范围,但若不能充分考虑近期就业市场的要求,就很难实现由“自然人”向“职业人”“社会人”的跨越,职业发展也就失去了基础。在高职教育改革中,姓“高”姓“职”争论的实质是人才培养目标结构的合理性问题,突出表现在如何处理近期就业与长远发展、“订单培养”与全面发展等方面的关系。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关注学生的终身职业发展更加有利于社会和谐和高职教育的社会价值的提升。

(二)人才培养方案的改进

人才培养目标既是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决定人才培养方案合理性的关键要素。在近几年的高职教育改革中,重心在课程模式和教育内容的选择上,但对培养目标没有给予充分的关注,事实上不少高职院校是以“典型工作任务”倒推培养目标,这种做法不能不让人对培养方案乃至高职教育活动的科学性产生怀疑。一个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必须建立在合理培养目标的基础上。为了体现培养目标对人才培养方案的统领性、概括性和基础性,有必要作出以下三方面的改进:第一,对人才培养目标的描述,既要有概括性的综述,又要有详细的具体说明,包括职业生涯不同阶段的目标、代表性家庭的需求目标以及区域需求目标,使人才培养方案对教师更加具有指导性和实用性,而不仅仅是作为教学管理者的一种工具;第二,在描述主要课程内容时,应该首先清晰而全面地描述课程目标,或者仅仅进行课程目标的描述,具体的课程内容在课程标准中描述,防止出现课程内容脱离目标或是先于目标的现象;第三,对人才培养方案实施的建议应从培养目标的实现出发,具体说明应该具备的教学条件和保障措施,不能仅有教材教法的说明。人才培养方案的完善是一个动态的、长期的过程,当人才培养目标发生变化以后,就需要相应调整人才培养方案。

(三)管理机制的改革

高职院校的所有管理部门和管理制度都是为人才培养服务的,在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和实现中都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但是,受习惯思维的影响,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主要在教学管理部门的指导下进行,这是造成人才培养目标结构不完整、制定程序不科学、实施效果不理想的基本原因。由于缺少学生管理等部门的有效参与,许多高职院校开发的课程“见物不见人”,学生被当成了没有生命的工具,明显带有行为主义的色彩。更为严重的是,一些高职院校将已经出现偏差的人才培养方案作为改革成果和各项工作的参照,缺乏应有的矫正机制,在人员配置机制、评价机制和奖惩机制上使错误的理念和行为得到强化。适应我国高职教育科学发展的需要,高职院校应尽快建立和完善以教授为主体的学术委员会,对人才培养方案等学术性文件按程序进行严格审议,并充分听取学生管理等部门的意见,从机制上保证人才培养方案和人才培养目标的科学性。

[注释]

①周念云.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体系研究[DB\OL].http:///KCMS/detail/detail.aspx?QueryID=3&CurRec=1&recid=&filename=2007047159.

篇(3)

人才培养目标与人才培养规格(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合理结构)是体现本质特征的两个不同的重要方面,[1]人才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的总原则与总方向,是对教育的质的规定,是开展教育教学的基本依据, [2](P161)人才培养规格是人才培养目标的质量具体化。因此,准确把握高职人才培养目标,才能正确设计好高职院校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只有正确把握了人才培养目标,才能有利于高等职业教育正确定位,做到健康和谐发展。

一、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的一般认识

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正确定位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问题,首先必须明确人才的培养目标。

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阐述。总体上看,培养目标是基本一致的,而其内涵在不断丰富,日益明确。

从20世纪80年代的职业大学到以后的“三教统筹”(即普教、职教、成教协调发展)办高职,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表述大同小异,即培养生产、服务、建设、管理第一线工作的“应用性人才”或“实用性人才”、“专门人才”等。比较典型的表述有:

1991年国务院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中指出:“积极推进现有职业大学的改革,努力办好一批培养技艺性强的高级操作人员的高等职业学校。”

1995年8月,原国家教委在北京召开了全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讨会,明确提出了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即“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属于高中阶段教育基础上进行的一类专业教育,是职业技术教育体系中的高层次,培养目标是在生产服务第一线工作的高层次实用人才。这类人才的主要作用是将已成熟的技术和管理规范变成现实的生产和服务,在生产第一线从事管理和运作工作。这类人才一般称之为高级职业技术人才。”

1999年6月党中央、国务院召开了“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发布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培养一大批具有必要的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和农村急需的专门人才。……”这个文件首次明确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属性定位问题,而对高职人才的定位,突出了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

2002年8月24日《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提出“培养一大批生产、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劳动者和实用人才。”

2003年底党中央召开的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提出了“高技能”人才的概念,把培养技能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纳入全党人才工作的范畴,把培养技能人才作为实施人才强国的重要内容。教育部《2003—2007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强调要“大力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周济部长在2004年6月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首次对中等职业学校和高等职业院校提出了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指出,“中等职业学校的任务是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的劳动者,高等职业学校的任务是培养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人才”,“必须明确高职培养的人才就是应用型白领、高级蓝领,或者叫‘银领’人才,是高技能专门人才”。[3]

从以上我国各个历史时期对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表述上来看,虽然表述不同,但核心思想是一致的,并呈现出发展性的特点。这是因为,教育的培养目标客观上体现了它的社会功能与性质。[4] (P18)

对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不同表述进行归纳,可以看出,虽然表述不同,但有以下几点共同要素:

(1)高职培养的人才类型是实用型、应用性,与普通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是有差异的;(2)人才层次是高级专门人才,比中等职业学校培养的人才的素质要高(如比技术员高一层次的高级技术员),即现在提出的所谓高技能人才:[2](P137)(3)工作内涵是将成熟的技术和管理规范转变为现实的生产和服务;(4)工作场合和岗位是基层第一线。

二、技术型人才、技能型人才、高技能型人才的概念辨析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的提法经常用不同的概念来表述,那么,怎样来理解不同的人才类型就显得非常重要。

人才类型通常按“二分法”分类,即:学术型与应用型人才。在应用型人才中,又可分为工程型、技术型和技能型三种类型。据此,社会人才又可分为四种类型,即“四分法”:学术型人才、工程型人才、技术型人才、技能型人才。不同类型的人才要由不同类型的教育来造就。一般来说,学术型与工程型人才在我国由普通高等教育来培养,技术型与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任务一般通过职业教育来完成。

技术型人才主要是在生产第一线或工作现场从事为社会谋取直接利益的工作,把工程型人才或决策者的设计、规划、决策变换成物质形态或对社会产生具体作用。实际上属于工艺型、执行型、中间型人才。技术型人才又大致可分为三类,即生产类,如工厂技术员、工艺工程师、农艺师、建筑施工员、植保技术员等;管理类,如车间主任、工段长、设备科长、护士长、行政机关中的中高级职员;职业类,如会计、护士、医士、导游等。技术型人才也要有一定的理论基础,但更强调在实践中的应用,与工程型人才相比,技术型人才具有以下特征:①相关的专业知识面要求更宽广些;②综合应用各种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应更强些,特别应具备解决现场突发性问题的应变能力,还应具有一定的操作技能;⑧有处理好人际关系的能力,协调组织好所在工作群体的能力;④在人才成长过程中更强调工作实践的作用。

技能型人才,要求在生产第一线或工作现场从事为社会谋取直接利益的工作,主要掌握熟练的操作技能以及必要的专业知识。这类人才与技术型人才的区别在于其主要依赖操作技能进行工作,即技术型人才需要较多的技术理论和智力技能,而技能型人才在动作技能上更熟练和更有经验。各种技艺型操作型的技术工人属于这类人才,所以,又称之为技艺型、操作型人才。当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有些设备的自动化与综合化程度较高,一些高技术设备的操作者,虽有操作任务,但不能简单地归入技能型人才,这就要分析其智力含量的多与寡,才能决定其是技术型或技能型人才。[5](P32)

这里,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出,技术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不仅有分工的区别,还有层次的区别。同时,我们也应看到,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智能含量在许多工作中都占有一定的比例,因此,这两类人才重叠交叉之处也有很多。

教育部《2003-2007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及2005年的《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提出了“高技能人才”的概念后,学术界对高技能人才的概念存有较大的争议。有人认为高技能人才即“能工巧匠”,指那些既有一定理论水平又有丰富实践经验,在现场生产工艺、机电维修、模具制造等现代加工设备还无法解决和保证的领域中,能做到手到病除的优秀技术工人。还有人认为高技能人才不成立,等等。[6]李宗尧先生的观点比较有代表性,他认为,高技能人才是指经过专门培养和训练,掌握了当代高水平的应用技术、技能和理论知识,并具有创造性和独立解决关键性问题能力的高素质劳动者。[7](P21)因此,高技能人才属于技能型人才类型。

那么怎样理解高技能人才与其他人才类型的关系呢?李宗尧先生认为:高级技能人才是实际操作型人才,工程技术人才是经过专门高等学校培养,具有专业理论知识特长,专司专业技术和管理的人才。高级技能人才的工作是工程技术人才工作的后继工序,因而高级技能人才与工程技术人才之间的联系非常紧高职院校人才的根本方向,也是高素质人才所基本具备的知识和素质要求。这一点不能省略。

“适应社会经济建设各类生产第一线”,这条要求主要反映高职院校的学生的就业方向。这里的生产第一线,包括了专业技术岗位、经营管理岗位、经营业务岗位和高级技术岗位,生产第一线的人才。“复合性”是很重要的特点,“各类生产第一线”基本包含了对高职人才的“复合型”的要求。

“外向型”主要是针对现阶段高等职业技术院校过分注重专才的教育,培养的人才缺乏国际意识、国际视野的基本素养所提出来的。现在,我国已经加入 WTO,对外开放的步伐也越来越快,而我国高职院校的学生的培养没有注重国际竞争、交往等国际意识的培养。所培养的人才在创业能力、国际交往、外向型等方面明显不够。加入WTO,原有的制度性障碍不复存在,外企大量出现在我国,我国的企业也会走出国门参与世界经济的竞争。因此,无论国内、还是国外的企业,都急需寻找能与企业相互合作、代理的伙伴,在管理水平以及产品的技术含量和质量上不断提高,以适应一些国际惯例,这样,对外向型的高职人才的需求量将大为上升。为此,丰富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完善人才培养规格就显得极为重要。

“技术技能型高等专门人才”,体现了以技术型人才为主体目标,又包含了高技能型人才,且体现了高等教育的属性。这是因为,高等职业教育具体的培养目标比较多样,几乎覆盖社会各行各业。在人才培养目标中完全只提“技术型人才”,从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上看,并没有什么不妥,但没有体现出人才类型的“重叠性”与偏向性。现在,我国理工类普通高校毕业生中有相当大的部分要到基层第一线从事技术性较强大应用工作,为此,普通本科院校也在深化教学改革,努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技术型人才”与“技能型人才”之间也有重叠交叉部分,而高等职业教育院校的毕业生要从事技术性工作,首先必须有较高的技能。如果只把高等职业教育院校的培养目标定位在培养“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在现在高职院校发展存在诸多困难的情况下,容易将人们的视线引向“技术”而抛弃“技能”。

综上所述,我国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多年来处在不断变化之中,这是在发展中的正常现象,但是,高职教育发展到今天,我们已经对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本质属性有了深刻认识,如果用一个简单的“高技能”人才来概括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笔者认为也不是全面的。因此,我们有必要对现阶段我国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进行深刻地分析,有一个准确的认识。只有这样,我国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才能健康和谐地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明伦.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人才培养规格定位窥思[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2(4):12-16.

[2]吕鑫祥.高等职业教育技术教育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

[3]周济.统一思想狠抓落实全力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J].中国高等教育,2004,(6):3-9.

[4]罗辉、梁赵清等.高等职业人才培养的研究与探索[M].北京:红旗出版社,1999.

篇(4)

摘要:“高素质、高技能”是现代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其内涵是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职业素质与岗位能力为核心,发展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文章提出人才培养目标应与市场需求相适应,与职业标准相符合,与相关行业相一致。以现代企业管理对职业化人才的需求,行业职业标准变化和发展趋势,学生自身条件、潜力发展的优势为依据,确定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

关键词:高素质;高技能;现代高职;培养目标 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中,人才培养尚存在系统性偏差,集中表现为人才培养效果与市场需求间有距离。导致这一偏差的最直接原因是培养目标的问题。研究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对于正确理解和认识现代高职教育理念,提高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效率,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解决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难、企业用人难的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高素质、高技能”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内涵 教育部2000 年2 号文件《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中提出“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重点突出“高等技术应用”;2005 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以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宗旨,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专门人才”,笔者认为前者由中职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承担,后者无疑由高等职业教育完成,重点突出“技术与能力”。2006 年教育部16 号文件《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又提出“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千百万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重点突出“高素质与技能”。显然,从政策层面上看,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已经清晰可见,其目标内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 以就业为导向。以就业为导向的现代高职教育理念已经被普遍接受,而且日益渗透到高职教育教学实践的方方面面。实际上,早在1917 年,著名教育家黄炎培先生就提出职业教育的目标有三:“为个人谋生之准备,一也;为个人服务社会之准备,二也;为世界、国家增进生产力之准备,三也。”1934 年经中华职业教育社修订:“职业教育目的:一为谋个性之发展;二为个人谋生之准备;三为个人服务社会之准备;四为国家及世界增进生产力之准备。”基于上述认识,黄炎培把职业教育的终极目标确定为“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黄炎培先生对职业教育目的的论述,既注重了低层次的“谋生”,又注重高层次的“乐业”,实现了“谋生”与“乐业”的统一,这不但在当时的社会政治和经济背景下有着深远的意义,而且在高职教育高度发达的今天仍然有着现实的意义。当然,高等职业教育是服务于社会和经济发展的产物。当劳动者素质成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竞争力提高的瓶颈时,传统高等教育那种重学术、轻技术,重理论、轻应用,重知识、轻能力的培养模式,日益显露出它的弊端。随着新材料和新技术的不断涌现,社会经济关系和活动的多元化,市场对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不断凸显,社会不但需要传统意义上的学术型、工程型人才,同样需要技术型、技能型人才,所以将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作为高职院校办学目标定位,是高职教育对现代经济生活的一种对接与呼应。 2. 职业素质与岗位能力。目前,我国的高职教育对培养职业素质与岗位能力缺乏全面的理解,重专业技术能力培养,轻职业素质培养的情况比较突出。一方面,由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历史较短,又面临着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的艰巨任务,因而自觉不自觉地出现了重专业技能、轻职业素质,重岗位实用、轻人的长远发展的状况,似乎高职教育就是中职教育简单的高移,导致高职学生后劲不足的现象。另一方面,思想认识上的不足是产生上述问题更深层次的原因。首先,职业教育从它的诞生之日起就带上了平民化的烙印,更多地赋予了工具教育和实用教育的职能,看不到高等教育大众化后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作用。受此观念的影响,至今各高职院校对自己所肩负的育人使命还缺乏深刻的认识,对如何以全面的职业能力为目标来培养学生缺乏有效的研究。其次,在加强技能训练的同时,没有深刻认识到职业素质的养成对职业能力形成的巨大作用和深远意义。再次,受市场经济带来的实用主义思想的影响,使得这一问题更为突出。“高素质技能型”培养目标的内涵主要体现在职业素质与岗位能力中,是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核心所在。从语言学、心理学、教育学的角度分析,“素质除与生俱来的一系列解剖生理特点外,还应当包括其后天习得的一系列品质”。然而,对于高职生而言,从事职业的素质与岗位能力又包括哪些要素呢?从职业教育理论分析,一般认为它是由从业人员履行某类职业岗位职责所需的职业知识、职业技能、职业道德和心理品质等要素组成的。笔者认为作为高职学生应具有的职业素质主要包括职业道德和身心品质。职业道德是指人们在职业活动中所反映出来的思想道德品质的修养、状况和水平;身心品质是指从业人员在工作过程中所需的健康体魄和良好心理品质,如爱岗敬业、谦虚好学、吃苦耐劳、诚信品质等。虽然职业道德和身心品质是个体在社会职业活动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但学校教育对劳动者职业基本素质的形成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岗位能力主要就是从业人员履行岗位职责时所需的专业技能和实践技术,主要包括职业意识和职业技能。职业意识是指职业所要求的工作意识,包括团体意识、沟通意识等。职业技能是指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所需的从业能力,包括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运用方法能力水平等。职业素质与岗位能力是从业人员生存和发展所必须具备的核心能力。 3. 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高素质、高技能”培养目标的更高层次要求是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实际上,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办学目标中,包含了创新创业的要求,表现在学生对新事物和真知灼见的强烈追求欲望及科学精神、想象能力的结合而形成的勇于开拓的精神,它需要比较扎实的知识经验积累、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实践能力,还需要一定的心理品质。创新创业能力对大学生全面发展成才,应对当前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显得尤为重要。在高职教育中培养和鼓励学生具有创新创业的意识和能力,是培养目标的重要方面。 二、“高素质、高技能”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选择原则 1. 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相适应原则。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实行双向选择,要解决人才培养效果与市场需求间存在距离的问题,高职院校在确定专业设置和专业培养目标时,就必须密切关注人才市场的变化,根据区域及行业的实际情况,选择人才培养的目标市场。人才培养目标不仅是教育部门和学校的事,而且要广泛征求行业、企事业单位等用人单位的意见,同时还要充分听取学生及其家长的意见,对人才培养目标的价值取向进行综合、权衡。 2. 人才培养与职业标准相符合原则。高等职业教育培养职业化人才,在选择培养目标和制定培养规格时必须依据职业标准。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选择要与职业标准相匹配,这有利于培养适销对路的人才,更有利于现代企业职业化人才的培养进程。高职院校在教育实践中提倡产学合作,学校与行业企业紧密联系,实行“双证制”(毕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等,体现了培养目标与职业标准相符合的原则。 3. 人才培养与相关行业相一致原则。现代职业教育理论认为,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如果只是针对比较狭隘的工作岗位,使学习者为某一职业做准备,是远远不够的。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职业种类变更速度加快,工作内容和工作性质也发生了变化,这对从业者的职业知识、技能、态度提出了更加宽泛的要求,他们必须具备比较宽泛的职业知识、技能和态度,才能完成职业工作任务。所以,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要针对相关行业或职业岗位群,使从业人员有较大弹性的、可广泛迁移的职业能力,使之适应不断变化的职业要求。 三、“高素质、高技能”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确定依据 1. 现代企业管理对职业化人才需求。从企业管理理论分析,目标就是想要达到的一种状态并伴随着计划和行动。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也是如此。现代企业管理对职业化人才需求往往包含三层含义,一是要求从业人员有较高的职业素养,二是要求从业人员掌握相当程度的专业技能,三是职业化应有本行业的职业标准。企业职业化人才的来源主要是内部培养和外部招聘。从外部情况看,高等职业教育培养职业化人才是市场选择的结果,也就是说高职教育培养人才的目标必须符合职业化人才的内涵要求。职业化人才一般分为管理类、专业类、技术类,管理类包括高层管理者和生产一线管理者;专业类包括会计、统计、营销、法律、公关、秘书等;技术类包括工程设计、开发、维修、安装、技术工种的操作等,这些人才需要专门的知识和技能,大部分职业岗位都应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市场的主要对象。 2. 行业职业标准变化和发展趋势。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传统的行业职业已不能满足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需要,各种新兴行业职业应运而生,知识的创新和技能的应用越来越多地体现在管理、服务、咨询等领域。我国改革开放,加入WTO,贸易自由化、经济全球化等促进了行业职业的发展。一是制造业的发展,如家电、玩具、服装、汽车等行业已初具规模,其技术创新的力度不断加大,技术含量不断增加,更需要技术型人才;二是服务业的发展,如旅游、物业管理、家政服务等行业的蓬勃发展,这些行业将需要越来越多的高素质专用型的从业人员;三是新兴行业悄然兴起,如电脑软件开发服务、心理情感咨询、宠物医生等不断涌现,这些岗位也需要有一定专业知识又会操作的从业人员,高职教育要在深入分析行业职业发展基础上,把握好发展趋势,从而有意识开发和选择人才培养的目标市场。 3. 学生自身条件、潜力发展的优势。从管理学家们“摸高试验”的理论证明,目标对于激发人的潜力有很大作用。就我国目前高校招生制度而言,高职院校的生源虽然没有出类拔萃的理论知识基础,但是技术能力及动手操作具有相当的潜力。职业技术教育人才层次的区分主要不在所掌握理论程度的高低,而是所掌握职业技术能力的强弱,学生在学习职业技术教育所提供的专业技术课程中,逐步养成职业技术能力①。因此,在制定人才培养目标中,更要注重学生的技能潜力发展,知识、技能、态度的发展目标要切合学生的实际。 四、“高素质、高技能”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市场定位 1. 市场需求变化的影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现代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首先要根据市场的需求及变化的情况,找准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市场定位,要通过对人才需求情况的调查、人才供需情况统计分析,特别是通过对每年举行的各种类型的人才洽谈会交流会上的人才供需情况、录用情况、专业相关程度等进行比较详细的统计分析,了解劳动力的就业去向、新职业的形成及工作机会等情况,预测未来经济社会发展对劳动力(人才)的需求并进行就业形势的评估。其次也要考虑社会因素,如国家政策、人口、文化、竞争及个体等多方面的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如到外地就业,就要考虑能否融入就业地文化,做到入乡随俗等方面的因素。 2. 产业结构的变化趋势。根据产业结构的发展和变化趋势,来确定现代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方向。实际上,产业结构的变化必将引起职业的变更和发展,这种变更和发展不仅是数量上的变化,更是质的变化。我国一、二、三产业的比例由1978 年的28.1∶48.2∶23.7 变化为1999 年的17.7∶49.3∶33.0,②经过“十五”规划,三产要达到45%。③按照“十五”规划要求,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加速度要适当快于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应提高到36%。④由此可见,我国第二产业仍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和产业支柱,制造业的产品占了我国社会总产品的51.7%。⑤产业结构的升级变化,凸显了现代产业技术、管理的要求及现实劳动力知识技能结构的差距。传统产业的改造,高新技术的转化,科技创新等第二产业的现实需求,都要以劳动力(人才)知识技能结构转换为先决条件。目前我国的实际情况是缺乏一支具有了解现代科技知识并受过专门训练的科技生产和技术操作人员队伍,产业结构升级换代受到人力资源影响而举步维艰。同时,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人们就业的客观需求,必将促进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因此,第二、三产业是现代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市场的定位方向所在。 3. 人才分类情况与高职教育定位。在我国,人才分类情况大致分为研究型、工程型、技术型和技能型等类型,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类型,培养面向产生、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通常所理解的是培养后两类人才。另外,高职教育培养的技能目标与人才分类有关,同时要考虑培养人才对应的层次。他们之间的关系,见下图。目前我国高职教育培养的人才定位在专科层次上,人才类型定位在技能型与技术型,技能目标是较强的操作能力和一定的技术能力,是由中国的国情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阶段性所决定的。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社会职业知识含量的提高,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在产生、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更高学历层次的人才应该是发展趋势,高职教育延伸到本科层次甚至研究生层次,培养人才的类型也延伸到工程型甚至应用研究型是可以期望的。实际上,我国现在已有的临床医学博士实际上就是一线高学历应用型人才。 4. 岗位的技术含量。岗位的技术含量决定了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层次。职业教育目前只有中等职业教育(高中层次)和高等职业教育(专科层次)。《意见》明确了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个类型,高等职业教育要培养一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要求高职学生提高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说明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高等职业教育还会出现更高层次的职业教育,如本科层次甚至研究生层次是可能的。研究认为,人力资源的能力一般分为三个层次:体能(生理心理健康程度)、技能(掌握基本技能和生产流程的熟练程度)、智能(设计开发和创新的程度),其中体能是岗位的基本要求,而技能和智能体现了岗位的技术含量,三者对社会财富的贡献程度的比例为1∶10∶100,我国的人力资源系数为7,而发达国家为25~40,⑥可见我国一线劳动者(技术工人)整体素质不高已是不争的事实。从制造业按技术划分,以宁波市为例,2003 年以资源为基础的占26%,低技术30%,中技术36%,高技术8%;2007 年以资源为基础的占21.96%,低技术30.15%,中技术38.46%,高技术9.43%,⑦宁波的制造业仍以低附加值、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导,制造业结构低度化比较显著。从我国技术工人的层次结构看,目前我国七千多万技术工人中,高级工的比例仍然不高,大部分是初级工和中级工,在劳动力市场上,高级工总是供不应求,实际上这种状况也大大影响了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及产品质量的提高。如果要满足产业转型升级需要,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必须大幅度提高高级工的比例,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一大批创新人才,除了企业加大培训力度以外,主要任务将落到高等职业教育肩上,高等职业教育任重道远。 注释: ①严雪怡.高等职业教育采用普通高等专科学制不是最佳选择[J].职教论坛,2007(17):4. ②顾建平.中国经济的结构变动与就业增长[J].中国软科学,2001(12):28. ③④⑤程方平.中国教育问题报告[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459,134,129. ⑥叶忠海.中国人力资源培训开发的战略思考[J].中国人才,2003(4):41. ⑦谢永康,林崇建,王启富,等.宁波发展蓝皮书2010[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0:258.

篇(5)

[作者简介]周芳(1980- ),女,江苏昆山人,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电子商务。(江苏 苏州 215104)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2年度全国商科教育科研“十二五”规划课题“基于可持续性发展的中高职培养目标衔接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课题编号:SKKT-12153)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33-0029-02

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经济的转型升级需要职业教育培养大量适应现代产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这是国家赋予职业教育的新使命。但是,目前的职业教育却是教育事业中的薄弱环节,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虽属同一职教系统但分属不同的管理部门,两者之间存在体制上的断层。从层次上来说,中职教育属于中专教育,高职教育则被定位为高等教育,从而出现中高职教育无法很好衔接的情况。这种由于系统本身导致的体制断层,对职业教育体系的系统性、整体性造成了很大影响,阻碍了职业教育的全面发展。

一、中高职衔接的人才培养目标体系概述

职业教育的学科专业设置、课程开发、教材选用、教学标准体系设计都基于一定的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因而准确定位中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发展职业教育的前提与基础。我国的中高职教育存在各自为政的现象,职业教育没能实现系统、有效的衔接。中等职业教育在教学中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实用技术,但对与技术相关的理论基础知识学习有所忽略,造成中职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无法适应高职教育培养高技能人才的目标。人才培养目标体系的割裂,使得中高职教育无法实现很好的衔接。

(一)衔接模式的脱节

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衔接会直接影响职业教育的衔接模式。作为全世界职业教育典范的德国,以培养学生的从业能力和关键能力为主要目标,分别在高中、高中后职业教育阶段实行有效分流和衔接,旨在满足不同学生的就业或升学需求。相比之下,我国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体系缺乏衔接性,造成了中高职教育在学制上的脱节。目前我国的中高职衔接模式主要有对口招生、五年一贯制、分段式(3+2/3+3/4+2)衔接模式等,但这些模式或涉及考试制度,或出现生源素质、结构差异等问题,从而导致中高职无法有序衔接。

(二)专业设置的衔接

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直接影响中高职教育的专业设置。在国外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体系中,由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系统性,中等职业教育的专业一般出现在高职教育中。我国的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发展不同步,中职教育的大发展始于20世纪80年代,共有信息技术、医药卫生、农林、资源环境、社会公共事务等13类270个专业;高职教育的大发展始于20世纪90年末,而且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专业的数量远远少于中职教育,这就导致不少高职院校没有与中职院校对应或相近的专业,这对于更好地进行职业教育衔接有较大阻碍。

(三)课程设置、教材选用的脱节

各层次的人才培养目标在职业教育中通过相应课程得以实现,但是由于中高职教育各自为政,其课程往往独立开展,双方缺乏沟通。很多中职院校与高职院校中设置的课程往往具有较大的自主性,中高职中同一专业或类似专业往往会设置相同的课程,不同地区的同类型专业可能设置的课程、选用的教材不一致。另外,专业理论课存在重复现象,专业技能课在中、高职倒挂,中职教育运用高职教育的压缩版本,高职教育以中职技能培训教材或普通高等教育教材为蓝本,缺少职业教育特色,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衔接。

二、中高职衔接的培养目标体系准确定位的影响因素分析

由于培养目标的准确定位对中高职的衔接模式、专业和课程的设置、教材的选用及教育教学方法的更好运用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要实行中高职教育的良好衔接,就必须从源头着手,找出其影响因素,从而进行更准确的定位。

(一)政策的导向作用

政策具有导向作用,随着近年来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针对职业教育的协调发展也相继出台了系列政策。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积极探索职业教育系统的人才培养制度,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强调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的协调发展,并努力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要建立协调的职业教育体系,首先必须明确中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加大投入力度。在协调发展中高职教育时,要保障足够的经费,健全职业教育经费的投入机制,开拓渠道筹措资金,比如调动社会力量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增加社会资金投入中高职教育的比重等。国家、社会对职业教育的重视,能更好更快地促进中职教育和高职教育的衔接。

(二)行业、企业的需求

职业教育的宗旨是为区域经济、行业、企业发展提供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因此,职业教育必须紧紧围绕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以服务行业企业为目标,以就业为导向,创新中职教育和高职教育的体制和机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采用工学交替、顶岗实习等校企合作形式,使得中高职教育培养与企业所需人才实现无缝对接。

在全面了解区域经济发展整体规划的基础上,深入解析本区域所需的不同层次和类型的人才,进而有针对性地确定区域内中职教育、高职教育的人才规格,在此基础上制订各个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将这些人才所需的职业知识、职业能力、职业素养等加以细化,进而提出中职教育和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细分专业内涵,实现教学条件等方面的衔接。

(三)学生自我发展的需求

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学生自我的发展,在职业教育中,要考虑职业学校学生的全面发展。中职、高职教育的发展目标、专业设置、课程及教材的选用不仅要响应政策部门的号召,符合行业、企业的真实需求,还要考虑中高职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在制定中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体系时,要考虑学生的成长与发展,而目前已制定的人才培养目标很少涉及中高职学生的和谐发展方面。

制定中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培养目标体系,必须以人性发展需求为前提,尊重学生本身的发展规律,使得职业教育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够和谐统一。

三、借鉴国外职业教育的成功经验,构建中高职衔接的培养目标体系

根据人才类型结构理论,将社会人才分为学术型、工程型、技术型、技能型四类,而职业教育侧重培养工程型、技术型及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人才类型结构理论从宏观上区分了技能型、技术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构建中高职衔接的人才培养目标体系,必须以社会和企业需求以及学生的和谐发展为核心,从制定培养目标的依据、制定培养目标的程序以及培养目标的有效性等方面展开。

(一)制定培养目标体系的依据

国家职业标准是制定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依据与指针。很多发达国家的职业标准已趋于标准化、规范化,这与其参与制定标准的主体是紧密相关的。以美国为例,美国成立了“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局”作为组织保障,其标准由美国的劳动部主导,由国家职业信息中心连同相关的研究机构,比如顶尖的研究机构、人力资源机构、北罗来纳州立大学、相关技术机构、专业管理和劳动力开发咨询公司等,由这些政府部门、非营利性机构等提供政策支持、理论支持及技术支持,在此基础上提出的职业教育培养目标体系更加系统、精准。然而,我国职业标准主要由官方管理机构,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起,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统计局等50多个部委,而作为对职业需求了解最清楚的企业、科研机构、咨询管理公司却几乎没有机会参与,因而,现有的职业标准无法客观、科学地显示各类职业情况,很难为实践中的中高职培养目标的准确定位提供依据,甚至还会出现偏差。

为了更好地制定适合中高职衔接的职业标准,进而提出精确的中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可以借鉴国外职业教育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制定职业标准由政府、区域企业、相关科研机构、技术机构、专业管理咨询机构等多元主体来共同研讨、解析,从而更客观地了解职业教育发展趋势,为更好地制定职业标准奠定基础,也为精准地提出中高职衔接的人才培养目标体系提供科学的依据。

(二)制定中高职人才培养目标体系的具体程序

制定完善的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目标体系,需要在国家政策的指导下,以职业标准为前提,根据职业标准项下具体的职业内容,对不同职业所需从业人员需掌握的专业知识、能力、素养方面提出规范的要求。以美国为例,美国在制定其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过程中,以工作者、工作岗位这两条主线为基点,一方面,充分了解工作者本身的特质、工作者需具备的素质、工作者的工作经验;另一方面,通过职业信息、劳动力特质、职业需求三个方面了解工作岗位。然而,我国现有对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的制定却过于简单,且较为笼统。究其原因在于制定目标前缺乏深入的调研和理论指导,对行业、企业的现状、发展趋势估计不足,制定过程中由于缺乏行业、企业部门的参与和制定主体的分离,导致制定的目标出现割裂、脱节。

在制定中高职衔接的培养目标体系时,可以学习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第一,对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进行精准的定位。中职教育属于高中阶段的教育,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主,在整个职业教育体系中起基础作用;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部分,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重点,在整个职业教育体系中起提升作用。第二,完善的中高职人才培养目标体系必须适应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可以借助第三方调研公司对现有的职教工作岗位情况开展前期的调研和预测,在充分考虑行业和企业的当前和未来需求后,由中职教育、高职教育部门、企业、管理咨询机构、技术机构等在充分考虑学生成长、岗位发展衔接性的基础上共同制定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衔接的人才培养目标体系。第三,在促进人的和谐发展的终极目标指导下,充分考虑中高职学生在不同发展阶段中所需掌握的专业知识、能力和素养,制定前后一贯、有效衔接的中高职衔接的人才培养目标体系,促进学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中高职教育的有效衔接必须从培养目标体系的准确定位出发,从政策导向、行业企业需求及人的可持续发展等角度探索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方向,通过对培养目标的准确定位和制订科学合理的培养方案来构建可持续发展的中高职衔接培养目标体系,从而更好地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人才。

篇(6)

[4]徐朔. 论关键能力和行动导向教学――概念发展、理论基础与教学原则[J]. 职业技术教育,2006(28):11-14.

[5]刘新阳,裴新宁. 教育变革期的政策机遇与挑战――欧盟“核心素养”的实施与评价[J]. 全球教育展望,2014(4):75-85.

[6]褚宏启. 核心素养的概念与本质[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1):1-3.

[7]蔡清田.“核心素养”:新课改的目标来源[N]. 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10-10(B01).

[8]张元. 职业院校学生职业能力的获得及其培养[J]. 高等教育研究,2008(7):68-71.

[9]蒋乃平. 职业素养训练是职业院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特点[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1):78-83.

[10]成涛. 职业教育培养目标新探[J].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6):89-96.

[11]许亚琼. 职业素养概念界定与特征分析[J]. 职教论坛,2010(25):15-18.

[12]黄济,王策三. 现代教育论[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222.

[13]刘宇文. 论社会本位思潮对教育的影响[J]. 高等教育研究,2005(9):40-45.

[14]扈中平. 教育目的中个人本位论与社会本位论的对立与历史统一[J].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87-94.

[15]卢洁莹. 德国职业教育价值观的演进与启示[J]. 职业技术教育,2010(13):88-93.

[16]唐林伟. 试论职业教育的价值体系[J]. 教育与职业,2008(11):12-13.

[17]陈斌. 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目标与培养目标的比较[J]. 职业技术教育,2007(29):5-7.

篇(7)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3)28-0016-04

近几年教育部的相关文件中,有关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提法比较频繁地改变,主要经历了从由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向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体系的转变。这同时也引发了高职院校以教育部文件为准,不断调整培养目标的行为。但高职院校动态地调整人才培养目标,更多的是院校内部教学管理部门的行为。就高职院校中的各专业而言,对于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到底是“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还是“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技术技能型人才”,很少有人认真思考。这些不断改变的提法为什么要改变?真正内涵是什么?本文通过对高职培养目标动态调整过程的分析,剖析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内涵,以期为高职教育发展提供指导。

一、我国高职培养目标的演变历程

对于高职培养目标的演变历程,不同学者有不同的划分方法。在对高职相关文件进行仔细梳理以后,以高职教育的定位变化为线索,划分出我国高职培养目标的三个演变历程。在这一演变历程中,也反映出我国对高职的定位逐渐清晰。

(一)高职培养目标的探索期(2003年以前)——高级技术人才

早在《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国发[1991]55号)中就提出,要积极推进职业大学的改革,努力办好高等职业学校,培养“技艺性强的高级操作人员”。在此,对人才的操作性加以强调。

1995年8月,国家教委召开全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讨会。会议明确提出,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在生产服务第一线工作的“高层次实用人才”,或称“高级职业技术人才”。侧重于强调在生产一线工作,以人才的“高层级”、“高级”等词语来反映高职教育的高等性。

作为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顶层设计的文件,《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教高[2000]2号)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发挥重要指导作用。该文件提出,高职高专教育要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此目标要求高职教育要立足于相关专业领域,并强调了人才的技术应用能力。

在《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002]16号)中,明确强调要扩大高职教育规模,指出职业教育要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实用人才”。就高职教育而言,应加强技术工人尤其是“高级技术工人和技师”的培养培训。

这一时期,高职教育刚从本科教育中独立出来。作为新的教育类型,高职教育处于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夹缝中。在摸索中,高职院校的规模逐渐发展起来,但当时还更多依赖于本科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自身特色不明显。由此,很长一段时间内,高职教育以培养技术型人才为目标,以此目标来引导高职教育定位于应用型教育,而非大学本科的学术型教育。这一时期高职院校的名称逐步统一规范为“××职业技术学院”,强调高职教育作为技术教育的特性,主要应培养技术型人才;同时,把技能型人才作为中职的培养目标,以此来作为区别。

(二)高职培养目标的确定期(2004~2010年)——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这一时期,也是高职教育的大发展时期,随着高职教育规模的扩张,高职教育的内涵建设也日益被重视。国家采取一系列措施引导高职教育的内涵发展,开展一系列质量工程项目,比如,骨干院校建设项目、央财实训基地建设项目,等等。各省市发展较好的高职院校,通过项目的开展进行了更多的教育教学改革探索,提升了人才培养质量。

教育部《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指出,技能型人才是推动技术创新和实现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力量,高职教育要大量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教高[2004]1号)中指出,高职教育要坚持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中指出,实施国家技能型人才培养培训工程,高职教育要加快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专门人才”。《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中指出,高等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高技能人才的使命,要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很多研究者在文章中提及,高职教育要培养高技能人才。从国家关于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相关文件中可知,高技能人才是特指技能劳动者中取得高级技工、技师和高级技师职业资格的人员。对以上三类人才,需要有相应的工作经验基础才能取得,高职不能直接培养,但可为其做准备。由此,高职毕业生只是具备了发展潜力的高技能人才雏形,高职教育并不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全过程,而只是其中的一个阶段,是培养具有发展潜力的高技能人才的过程[1]。由此,从文件的梳理中发现,高职教育培养目标中提出的高技能人才,并非特指“高级技工、技师和高级技师”三类人才,此概念中的“高”,主要体现在高素质、高质量上。在16号文件中,对技能人才加上“高素质”的修饰语。自此,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都是用“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提法。

(三)高职培养目标的升华期(2011年至今)——从“高端技能型人才”到“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2011年是高职教育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当年出台一系列有利于高职教育发展的文件,开展一系列质量工程项目让高职院校从中获益。上一阶段,各类质量工程项目还主要集中在各级示范性高职院校;现阶段,各级质量工程项目的覆盖面逐渐拓宽,尤其是教育部、财政部实施的“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能力”项目,支持了一批紧贴产业发展需求的专业进行重点建设,全国独立设置的公办高职院校均有2个专业获得了中央财政的资助。同时,这也是国家对高职新改革思路出台的阶段。这一时期,高职教育的定位不再简单是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其已经成为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方面,将在体系中发挥引领作用。

1.“高端技能型人才”(2011年)

《关于委托各专业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制(修)定“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基本要求”的通知》(教职成司函[2011]158号)中指出,应围绕“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来设置课程体系。第一次提出“高端”。在《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教职成[2011]9号)中,对中职和高职的定位予以明确:中职教育重点培养技能型人才,发挥基础性作用;高职教育重点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发挥引领作用。《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1]12号)中指出,高等职业教育具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双重属性,以培养“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为主要任务。

2011年,高端技能型人才是高职教育界的热门词汇,学术界对此众说纷纭。有学者指出应对高端提出具体的量化指标,并认为高端技能人才是高技能人才,反之则不一定成立[2]。从当时教育部职成司高职高专处处长范唯的一段话,可见此词出现的初衷。“和技能型人才相比……高端除了标明培养人才的技术技能高超以外,这些人应该处于行业地位的高端,不但地位高,而且收入应该更高。”[3] 这反映了国家对高职教育的一种期待,期待高职教育的质量和品牌能够在现代职教体系中真正发挥出引领作用。而就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实际,作为普遍性的培养目标还是较难实现的。由此,这个概念出现一年的时间以后开始逐渐淡化,逐渐向“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转变。

2.“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2012年至今)

2012年,教育部首次明确提出高职教育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比如,在《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中明确提出,高等职业教育重点培养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技术创新需要的发展型、复合型和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

在技能人才体系中,技术技能型人才也是其中的一种类型。如果未仔细分析教育部的文件,仅从字面上来理解,则会造成一些曲解。

二、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剖析

从2012年开始,在教育部的各类文件、通知中,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高职培养目标开始进入大众视野。对于这一概念,不同学者有不同的解读,有的认为,这是对技术型人才的回归;也有人认为,这是对以前由单一强调技能型人才变为对二者的同时强调。

(一)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发展历程追溯

许多学者认为,技术技能型人才是对于高职培养目标的新提法。2004年,《教育部等七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04]12号)中,首次提及了技能人才培养的三个层次。加快培养企业急需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复合技能型人才”以及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需要的“知识技能型人才”。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初具雏形。

在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中办发[2006]15号)中,再次明确了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指出要加快培养“技术技能型、复合技能型和知识技能型高技能人才”,逐步形成高、中、初级技能劳动者比例结构基本合理的格局。由此可见,在当时,技术技能型人才是高技能人才体系中最初级的一种。而且包含其他各类高级技能型人才,比如,技术技能型、复合技能型和知识技能型高技能人才。

2012年,教育部印发《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教发[2012]9号),这份文件对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表述。其中,明确提出要加强职业教育内部的有机衔接。中等职业教育重点培养一线技术技能人才;高等职业教育重点培养发展型、复合型和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完善高等职业教育层次,建立高级技术技能人才和专家级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制度。

教育部在《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总体情况介绍中指出,高等职业教育应为产业发展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高等职业教育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教学[2013]3号)提出,要着力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和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立交桥”,提高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水平。

由此可见,关于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提法从由技能人才培养体系转向了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体系。这也是建立现代职教体系以后的一个变化,要求系统培养技术技能人才,而技术技能人才有初级、中级和高级等不同层次。不同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既是中高职相互区别又是其相互衔接的核心指标。就技术技能人才的系统培养而言,中职教育是主要以培养中级技术技能人才为主,兼顾初级技术技能人才,注重人才的实际操作能力。高职教育主要培养高级技术技能人才,现在通常称为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二)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含义

从语言的角度,对此概念有两种分析:其一,将“技能人才”作为主体,“技术”是修饰语,即(技术)技能人才,强调技术的技能型人才。其二,将“人才”作为主体,“技术”和“技能”作为并列的修饰语,即(技术、技能)人才,技术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并重。

在不同时期,对这一概念的理解又不同。2004年,提出技能人才培养体系中的三种人才:技术技能型人才、复合技能型人才、知识技能型人才。这一时期,应采取第一种理解,“技术”是“技能型人才”的修饰语。同理,“复合”、“知识”都是对技能型人才的修饰语。由此,在技能型人才培养体系中,要求培养技术型的技能人才、复合型的技能人才和知识型的技能人才。这三种人才之间是逐级递进的关系,是技能人才培养目标的逐级提升。

2012年以后,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经历了从由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向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体系的转变。技术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同属应用型人才概念下的两个并列概念。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是技术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并重。

综上,高职教育主要培养高级技术技能人才,现在通常称为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根据教育的层次,可对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进行细分,从专科、本科和研究生层次入手。其一,专科层次的高职教育主要培养发展型、复合型和创新型的技术技能人才(这三个概念之间是逐级递进的关系),偏重技术的应用和革新能力;其二,本科层次的高职教育主要培养高级技术技能人才,偏重技术革新能力;其三,研究生层次的高职教育,主要培养专家级技术技能人才,偏重技术的研发和革新能力。同时,“技术”这个词在高职的培养目标中,不单是强调对技术的应用能力,更多强调的是技术革新能力,为产业升级提供人才支撑。对技术革新能力的强调,也是高职区别于中职培养目标的一个重要方面。目前还主要以专科层次的高职教育为主,本科和研究生层次的高职教育还在探索中。这将是现代职教体系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基于终身学习的职业教育的未来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王联翔,韩德静.对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几点思考[J].职教论坛,2013(14):10-12.

[2]买琳燕.高职“具国际竞争力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初论[J].职业技术教育,2012(25):14-18.

[3]范唯.发掘高职学校不可替代的生命力和竞争力[N].中国青年报,2012-02-13.

Analysis on the Technical and Skilled Talents Training Objectives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FU Yun

篇(8)

一、什么是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

(一)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概念

所谓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就是各级各类形式职业教育对学生的发展方向、内容和应达到的规格所提出的要求。概言之,就是职业教育的培育目标。从定义划分它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培养方向,也就是学生在未来社会中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二是培养规格,即学生的素质和各方面的能力应达到的相应资质和水平。对于前者,因其是由社会的最终目标所决定的,所以没有太大的改变。更值得关注的是培养规格方面,因为培育规格的内容直接决定了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专业设置、教学体系等各个环节,决定着我们需要培养一个拥有怎样素质的人,而这恰恰也是职业教育的首要目标。

(二)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内容

人才规格是培养教学方针详细、客观的组织。我国职业教育规格方面的目标,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表述。如早期职业教育家黄炎培先生认为:职业教育的目标,一是用于和个性之发展;二是准备个人谋生之准备; 三是为个人服务社会之准备;四是为国家及世界促进生产力之准备。20世纪80年代,随着职业教育的重新规复,国家提倡培养生产、服务、建设、管理第一线工作的“应用性人才”或“实用性人才”、“专门人才”。 2002年国务院在《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提出:“要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文化基础教育、职业能力教育和身心健康教育,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专业技能、钻研精神、务实精神、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培养一大批生产、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劳动者和实用人才”。

具体说来,职业教育人才规格的目标包括知识、能力、素质等三大要素。

知识要点:包括文化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对知识的一部分,有人提出,对职业教育的理论原则和目前的知识就够了。我认为这个提法是不够完善的。先不说这个提法是否合理,但它提到的“足够”这个词容易产生歧义。在实践中,不同层次的老师的理解会产生严重的误解和偏差。 “足够”是很难把握其程度,很难以量化评估的词语。所以我不主张这一原则。职业教育,实现全面和可持续的人类发展,我们不能忽视人们专业理论和学习文化的基础知识。

能力因素:包含详细的职业岗位能力、专业基本能力、适用于全部职业的一般性职业能力也就是关键能力。其主要功能一般包括自我保健和自我约束,学习和发展,交流的能力和协作的能力,收集能力和处理信息,管理和完成任务,耐寒和抗挫折能力的能力,以及应急反应能力,批判性和创造性的能力。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否发展成一个“工具”人,而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劳动者。不仅要有生存的能力,还要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关注人发展和适应社会不断发展的需要。

素质因素:包括道德和文化素质,敬业精神和心理素质等方面。我们的文化是使学生不仅要掌握学习知识和提高能力,而且还可以提升自我修养的精神。

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应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使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并具有具备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一线劳动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他们应该热爱社会主义祖国,能够将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连接起来;具备基本的科学文化修养、继续学习的能力和创新精神;具有优秀的职业道德,掌握必要的文化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比较熟练的职业技术,具有较强的工作能力和必要的创业能力;具备健康的身体和心理;具有基本的欣赏美和创造美的本领。

(三)制定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依据

(1)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与教育目的,体现的是国家的意志,是用以国家强制力作保证的法律、政策的形式颁布施行的。因此在实际教育工作中对具体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制定,必须首先依据党和国家关于教育事业的大政方针。

(2)社会经济发展和趋势

产业结构的调整、职业变换周期的缩短、劳动组织形式的变化、经济全球化的影响、经济形态的拓展等。不能否认职业教育所要培养的人最终是要为社会经济建设服务的,所以它必然要反映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完全关注经济发展需求而轻忽人的发展需要,只可使我们培养出的人才满足社会短促的要求,却无法应答其深远的进一步的发展需要。因此,这种观点似乎增强了社会经济的职业教育的现状,从长远来看,但最终会影响职业教育培养质量,职业教育弱化的社会地位。

(3)职业教育本身特点

职业教育具有职业性、应用性、开放性等特点,这也是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基本依据。所谓职业性便是职业教育要始终围绕学生的职业技能、职业道德、职业认识和职业转换能力培养,展开教育教学工作。应用性便是强化受教育者操作动手能力的培养,加强受教育者行使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熟练的使用生产资料的能力。开放性便是及时把社会经济发展中出现的各类新技术、新成果和对人才培养新要求等讯息反映到教育教学中来,同时把学校的科研成果、人才信息传送出去,推广出去,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应该体现特色和职业教育的核心竞争力,那就是它是不可替代的。

(4)个别发展需要

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培养人,职业教育自不能例外,因此个体的发展需要亦是制定培养目标的依据。个体发展,从深远的角度看满足可持续发展和全面发展的需求;从实用的角度来看首先满足个人就业和创业的需要。职业教育的机体功能是促进人的发展,也可以说是职业教育的终极目标。因为个体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和前提。因此,职业教育培养目标最重要的是要明确职业教育与人的发展之间的关系。人的发展不只是说满足生存发展的需要,这样就可以简单地从事一个或多个职业,也能满足精神层面的发展需求,比如学习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提升能力的需求。

二、我国当前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及问题

(一)我国当前职业教育的培育目标

(1)从层次上分

从层次上分,我国职业教育分为初级、中等、高等职业教育,其各层的培养目标为:①初级职业教育:是培养掌握初等基本的科学知识、还拥有一些综合性的专业能力,德、智、体均衡发展,帮助自己摆脱贫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初级工作者。②中等职业教育:2000年教育部制定的《关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意见》提出,中等职业教育要“树立以全面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的观念,培养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③高等职业教育:教育部[2000]2号文《关于加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提出:高等职业教育要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

(2)从类型和不同时期上划分:

各类职业教育的培训养目标都有其的特异性。不同的学校,不同的专业,在各自不同的职业教育培养目标规模是不相通的。

职业教育人才的培养目标,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讨论。总体而言,培养目标是基本一致的,但它的意义是不断丰富、日益明显。

(二)当前职业教育培养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各级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基本适应社会发展的趋势与要求,但在具体实施中尚存在的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

(1)定位不清。第一,中等和高等层次不清,惟有初、中级和高级人才之分,在培养规格即人的知识,能力,素质描述上各层次间的界定常常不是很清楚,如同都在一味地笼统的夸大基础,复合型人才。其次,水平定义模糊。中等职业教育是培养初中级专业职业教育技能人才,高等职业教育是培养高技能专业人才。对于这个初,中,高等级的清晰度不明确,到底拥有什么样知识和能力水平才可以归类于高等技能人才呢?最后,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的目标有一定的相似性但界定不明确,不能突出其性质和职业教育的特点。这可能在理科方面的学生无法体现,但在服务和管理行业中比较明显。许多专业人员除了发展方向不同以外,在其余的培育目标几乎大同小异。

(2)忽视了人的发展。最初体现在课程设置上,疏忽了人的个性发展需要。其次,体现在教学方法上,老师存在课堂灌输或者放任自学的情况。在教学评估中,学校只重视认证的职业资格等级,忽视了人的能力发展,无视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和终身学习培训需求的发展。在职业指导上,忽视了学生兴趣和需求,根据市场过分强调需要培养人才。现在职业教育中存在着职业培养目标约等于专业的培养目标,从而忽视了人的能力培养。许多中职和高职就正好是两个极端。一个是最重视技能,只要学生能掌握的技术,把学生当作一个工作工具去培养;而我们的职高忽视理论培训的技能和实践,过分强调理论知识,培养目标一并看齐于普通高等教育院校。

(3)理论和实践脱轨。如今,随着教育理念的提升,培养目标是不断丰富、日益清晰。事实上,我们的教育理念并不落后,我们一直在理论上强调职业教育的整体发展的指导思想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强调以能力为本位,重点培育人,专注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展望未来,但在现实中却很少能达到这个标准。还出现理论比不上本科生,研究生,二努力程度和实践能力又比不上普通工人的尴尬情况。这不免让我们感到,我们的培养目标,更多的时候只是一种装饰,而不是有价值的纲领。

(三)产生的原因

(1)外部因素

①教育体制的限制,违反了市场经济条件下职业教育资源的运行规律,造成了当前职业教育资源的相对死板。

②整个社会就业形势不容乐观。近年来,高等教育扩招严重,毕业生繁多,然而社会对一线劳动力的需要大幅度减少,就业局势异常严峻更加加重了问题的存在。

(2)内部因素

导致职业教育陷入困境,除以上外部因素以外,大多数高等职业学校自身办学思想不活,是其中更大的一个原因。如今社会环境已经发生了突飞猛进的变革,但高等职业教育办学的某些方面与我国社会、经济、教育发展的近况还存在着不少不相适应的地方。如办学模式单一,缺少职前职后的沟通;专业设置、教学内容与经济、技术的发展有所脱离;课程在相当程度上仍是终结性的,服务于学生第一次就业,使学生缺乏发展和顺应变化的能力;学校的运作机制有的也没有转到市场经济的机制上来等等。

三、关于当前职业教育培养目标问题的思考

(一)培养目标要面向学生发展

将来钻研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首先涉及到的是培养目标问题,培养目标是不是科学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的质量。高等职业教育要在培养学生直接成为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劳动者的同时,也要兼顾学生终身学习以及适应职业转变的需求,要使学生成为具有可教育、可培训性的劳动者,成为具有继续学习能力的劳动者。职业教育既要强调学生的职业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生产一线上手快、用得上、留得住;又要着眼于学生的职业生涯,培养他们的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科学调整专业结构,适应社会发展规律

职业教育应既要突出特色专业又要优化调整专业结构;既要确保专业设置科学,又要有肯定的超前发展思路。具体来说:

首先,要保持节制的专业规模和专业的相对稳定性,构成专业结构的综合优势。

其次,专业设置的指导思想要准确,专业区分要科学,名称要规范,内涵要显著,专业设置的操作过程要科学。

最后,通过调查和科学分析,弄清科技发展的意向和趋势,以人才市场需求为基础,抓住机遇,长远规划,创造条件增设新专业和改造相对退化的专业,以满足学生、专业、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需求。

(三)注重校企合作、产学结合,提高学生职业能力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途径。产学结合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特征,是对学生的理论知识,培养实际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素质的有效途径。由于职业教育毕业生走出校门的首选工作是企业一线的技术性劳动,因此教学过程中应大量依托现场作为学生学习技能训练的基地,为学生毕业后求职从业进行热身训练和能力强化。

(四)教学方式向现代教学方式转化

首先,教学方式要以人为本,重视发展学生的个性,重视学生实现个人成材、实现自我价值的愿望。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就是要减少刚性,增加柔性,使学生可以根据社会需要和个人兴趣、条件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和学习时间。

其次,必须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要通过积极地利用现代信息和传播技术,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现代化,要进一步完善学校的计算机网络,加速数字图书馆等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从而大力提高教育的现代化水平。

总之,职业教育培养目标是:首先,为了人的发展,这是出发点和最终目标。第二,为了一切人的发展,也是社会的发展。但它必须基于第一点,只有个人发展才能促进社会全面发展。但不是功利的为了利益追求社会只追求经济发展,却忽视了人的发展。职业教育不是培养工作工具的人,而是要培养个性发展的人才。唯一清楚的目的是有利于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曾.人的发展与职业教育的关系.职业教育研究,2005(3).

[2]陈拥贤.对科学确立现代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探讨.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 ,2003年(3).

[3]孙 琳.对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再认识.职教论坛,2008(6).

[4]李国栋.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定位研究.江苏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3).

篇(9)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4)02-0027-03

人才培养方案是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对人才的知识结构、培养环节、课程体系的设计、配置与构建,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要素之一。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的实施蓝图,是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的纲领性文件,是人才培养目标的实践化、具体化形式,是实现培养目标、培养规格的中心环节。在日常教学管理和运行过程中,人才培养方案是组织教学活动和安排教学任务的重要依据。

2004年前后,陕西省9个地市相继将原来市属的部分中等专业学校升格组建为高职院校。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地市高职院校已成为陕西省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一支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这些地市高职院校肩负着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一线需要的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使命,其人才培养先要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两个根本问题。由于这些院校升格时间较短,对于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课程体系等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要素缺乏深入的研究和实践。因此,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人才结构需要,科学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成为陕西省地市高职院校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必须深入思考、探索和实践的重要课题。

人才培养方案开发的基本原则

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实现教学目标与岗位要求相一致,教学内容与生产实际相一致,教学环境与生产现场相一致,教学组织与生产管理相一致,使人才培养方案更加体现培养目标的时代性、教学内容的前沿性、学习方式的自主性和教学过程的实践性,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遵循高等教育教学和技能型人才成长规律 高职教育具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双重属性。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既要遵循高等教育的一般规律,达到高等教育的基本规格要求,也要遵循技能型人才成长规律,突出应用性、实践性,达到现场解决实际问题的技术应用能力的要求。

坚持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 坚持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结合,把能力培养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理论教学以“必需、够用”为度,以讲清概念、强化应用为教学重点;实践教学以能力培养为重,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强化学生专业核心技能和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就业创业能力和职业岗位迁移能力。

坚持学生全面发展 坚持文化知识学习与思想品德修养的统一、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的统一、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既要关注学生专业技能训练,也要关注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更要关注学生继续学习、终身发展的需求,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 正确处理好社会需求与人才培养工作的关系。既要兼顾社会需求的多样性、多变性,动态适应,及时调整,也要保持人才培养工作的连续性、稳定性,稳中求变,推陈出新。

人才培养方案开发的机制与流程

开放性和职业性是职业教育两个重要特征。学校和企业之间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已成为职业教育发展的共识和有效途径。只有企业真正融入到人才培养过程中,才能真正体现人才培养过程的开放性、实践性和职业性。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过程中,各专业主动吸纳行业企业全程参与,探索形成了“学院主导、系部主体、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人才培养方案开发机制,形成了“更新理念市场调研(行业、企业、人才需求、职业岗位标准等)系部研讨方案设计专家论证(院系两级教指委、行业企业专家)方案修改再次论证完善方案方案定稿通过审核方案实施”的人才培养方案开发流程。

人才培养方案开发应关注的几个关键点

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 人才培养目标是指人才培养质的规定性,主要明确培养什么类型的人才。人才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模式的决定性要素,侧重于解决人才培养的方向问题,是高职教育质的规定性,这种规定性把高职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中职教育区别开来。《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指出:“高职高专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重点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发挥引领作用”。《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高等职业教育具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双重属性,以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为主要任务”。从上述国家政策文本规定的高职教育培养目标即政策目标来看,不同历史阶段,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是不同的,具有动态变化特征。时至今日,关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究竟是培养技能型人才、高技能型人才、高端技能型人才、技术性人才,还是技术技能型人才,在理论界仍然存在较大争议。不同教育类型具有不同的培养目标,其培养目标定位既要符合国家教育方针,也要体现各自教育类型的特点。笔者认为,高职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类型,其人才培养目标既要符合党的十提出的“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方针要求,也要符合高等职业教育具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双重属性的特点。从实践目标来说,陕西地市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应定位为:培养热爱祖国,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掌握本专业必备的基本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具备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的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专门人才。

调研分析主要职业岗位 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具有较强的职业针对性和定向性。因此,其人才培养规格与职业岗位密切相关。只有明确了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岗位,才能由此确定胜任职业岗位(群)所需要的知识、能力和素质标准。在人才培养方案开发过程中,各专业在对区域人才需求和毕业生跟踪调研的基础上,与行业企业专家合作,充分了解各专业面向岗位(群)的主要工作任务和任职资格要求,认真分析职业岗位(群)任职应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

科学设计人才培养规格 人才培养规格是指学校培养人才的质量标准,具体是指受教育者应达到的综合素质。人才培养规格主要解决人才培养的质量问题,实质上是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化。人才培养目标如果不能具体化为人才培养规格,就缺乏可操作性,无法落实到教学全过程。在不同的社会、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人才培养规格。现代人才学研究已经证明,人才应具备知识和能力。知识由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组成,基础知识指人人都必须掌握的知识,专业知识则因为专业的不同而不同。能力则包括创造能力、竞争能力、表达能力等,所有这些能力又都是以知识为基础而存在、发展和完善的。既然人才是由知识和能力这两大要素构成,那么怎样才能获得知识和能力呢?这就涉及人才培养规格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第六条规定:“实施职业教育必须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对受教育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传授职业知识,培养职业技能,进行职业指导,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陕西地市高职院校承担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专门人才的使命。这种类型的人才应加强职业道德、职业精神、专业核心技能、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应具备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结构如表1所示。

优化重构课程结构体系 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的是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人才培养目标能否实现,关键在于合理的课程设置和完善的课程体系。职业教育是“能力本位”课程,是一种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动态课程结构。按照什么样的纵向关系及横向关系排列组合各类课程,必然成为优化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问题。按照精简、整合、重组的课程设计要求,立足于各门课程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作用和功能及其相互关系,优化重构课程结构体系。各专业按照职业岗位(群)分析确定的典型工作任务,按照“公共课适用、基础课够用、技能课实用、拓展课丰富”的要求,构建形成了“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任意选修课+专业选修课+集中实践教学环节”的课程体系。公共必修课主要包括思政课、高等数学、大学语文、大学英语、体育、计算机应用基础等课程,要求全院统一,旨在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专业必修课包括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技能课,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核心,以必需、够用、实用为度,根据职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和学生专业核心能力发展需要开设,其中专业基础课要求大类一致。公共选修课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要,主要开设市场营销、公共关系、社交礼仪、艺术欣赏、演讲与口才、应用文写作、办公自动化、养生与健康等8门公共选修课,拓展学生的综合素质;专业选修课由专业所在系部根据学生发展实际确定,拓宽学生的专业素养。

系统设计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性是职业教育有别于其他教育类型最鲜明的特点。职业教育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决定了其教学过程必须突出实践教学环节。为了增强实践教学效果,各专业按照职业技能主导的原则,围绕行业企业对学生实践能力的需要,增加实践教学时数,提高实践教学比重,丰富实践教学内容,系统设计实践教学项目,减少演示性、验证性实训项目,增加综合性、仿真性、生产性实训项目,使学生掌握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技能。为此,我们单独设置了集中实践教学环节,主要包括公共实践教学环节和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其中,公共实践教学环节主要包括入学教育、军事理论与训练、社会实践、安全教育、健康教育、心理教育、环境教育等项目,提高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专业实践教学环节主要包括课内实训、单项实训、综合实训、顶岗实习、毕业设计等项目,重点强化学生的专业核心技能。

参考文献:

[1]董毅.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J].高教探索,2010(3).

[2]管晓刚,程金涛,闫卫平,等.注重研究性,突出实践性,科学制定人才培养方案[J].中国大学教学,2007(4).

[3]王明伦.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人才培养规格定位的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教科版),2002,23(13).

篇(10)

随着我国对职业教育的愈加重视以及社会各界对职业院校管理的探索日臻深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正在迅速发展。然而现阶段仍存在着一些因素制约着高等教育人才的培养。因此,创新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迫在眉睫[1]。

一、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在高职教育中的作用

1.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高职教育方向的指引作用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教育最终目标的集中反映,体现了高职教育的意义和目的。正确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可使高职教育有计划地往正确的方向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充分提供了高职教育的奋斗目标与方向,给高职教育做了强有力的指引作用。

2.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构成了高职教育的有利架构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除了为高职教育提供了方向上的指引,它还构成了高职教育的有利架构。围绕着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高职教育方能建立起一整套教育实施方案,而这些方案都是为高职人才培养模式设立的。这些方案和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本身便是不可分割的,它们一起构成了高职教育的整体。

3.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构成是高职教育中的关键步骤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教育的核心部分,没有一整套人才培养模式的落实实施,高职教育便失去了其应有的意义。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是高职教育中的必备阶段,是实现高职教育目标的重要步骤,是高职教育的主体部分。

4.高职人才培养模式体现中国特色高职教育的独特性

中国的高职教育是从普通教育发展而来的,为缓解地区经济与人才紧缺矛盾,满足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愿望,使高等教育大众化。高职教育是中国教育体制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因此,高职人才培养模式要区别于普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体现出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独特性与针对性,以达到高职教育的目标,这也为进行中国特色的高职教育做强有力的推动。

二、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现状

1.培养目标定位不清晰

培养模式理念也就是以什么样的教育教学理念支撑人才培养模式,是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从教育哲学的意义上说,培养模式的理念就是要解决“以人为本、以人为美”,“天生我材必有用”的基本问题,达到在人才培养上的“公平、公正”。要回答并解决培养什么样的高职人才,如何培养高职人才,培养的高职人才如何等问题。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方向,是如何构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现在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培养目标描述,但大多数缺乏内涵实质。如果培养目标出现了问题,不但会影响教育教学的质量,还会丧失学校在社会中的影响力,造成社会资源和学生不可挽回的重大损失。

从人才类型的角度来说,人才类型一般可分为学术型、工程型、技术型和技能型四类。其中技术型和技能型人才由高等职业教育来培养,这也是在考虑培养目标时必须要清晰定位的。

2.培养模式僵化

据有关学者研究分析,我国目前比较流行的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模式有四种,主要是“五阶段模式”、“产学结合模式”、“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这些模式各有特点,在不同的学校得到了一定应用,并取得了相应的成果。

但是这些模式不应是一成不变的,需要根据社会经济的发展进行不断的修改、扩充、完善与提升,特别是每个学校都要依据自己的特色、依托的行业、所处的地理区域、主要生源等,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理性的思考。因此在人才培养模式的选择、改革与创新方面绝不能生搬硬套、随波逐流,要关注对自己的“适合性”。这种“适合性”包括了学校的定位、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学校的发展趋势等方面[3]。

3.人才培养模式内涵不明确

提起人才培养模式不能不谈其内涵,现在许多人对人才培养模式内涵并不清楚,同时存在认识上的误区。因此正确理解与拓展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是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改革、创新、发展的又一关键。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要能充分展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三、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途径

1.明确培养目标,培养实用型的技术人才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日趋完善,科技飞速发展,职业岗位频繁发生变化。这就要求高等职业教育需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实际,明确培养目标,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实用型人才。同时,高等职业培养的人才与普通高等教育以及中职教育的区别在于,技能型的人才应该随时展,不断更新自身的知识,具有较强的自我学习提升、自我创新发展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还要重视职业知识与职业技能的提高,从而具备较强的掌握新设备、新技术的能力。总之,人才培养目标的设置要突出高级性、职业性、技术性等特征。

2.深化教学模式改革,

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应该突出理论性与综合性,重视知识的系统性。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学形式单一,以理论知识的灌输为主,这已经无法满足新时期学生多元化的需求。因此,要积极创新教学方式,构建注重技能培养,具有教学针对性,发挥学生个性,充分利用社会资源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在教学实践中,要以学生为中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教学方法上,要坚持室内教学与拓展训练相结合;在教学手段上,要充分运用多媒体等;在教学评价上,要建立以提升能力为重点的平等的科学的评价体系。学生除了理论学习之外,还需要实践,增强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可以安排学生在两年的学校学习之后,最后一年到社会上参加实习。在创新人才模式之后,学校与企业之间制定切合实际的人才培养方案,运用于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从而提高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

结论

我国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改革,需要高职教育工作者继续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不断地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创新,以服务不断进步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实现高职教育持续、健康、长远、有效发展,从而开创出中国特色的高职教育的发展之路。

篇(11)

职业教育是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技能专门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职业教育主要有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建立中高职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高职衔接成为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探索并建立灵活多样的中高职衔接模式,对于拓宽中职毕业生继续学习通道,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目前中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中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不够明确,划分界限模糊

根据教育部教高【2006】16号文件,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根据教育部教职成【2009】2号文件,中职教育是培养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从以上中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分析,高职教育与中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上具有非常高的共性,关键词都是“高素质”“技能型”和“人才”,两者层次性不清晰,使得各自的培养目标不够明确,划分界限模糊,高职教育没能建立在中职教育基础上,实现所培养的专业人才层次的衔接。

2.中高职专业契合度差

中职的专业主要体现职业属性,根据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2010年修订)》分析得出,中职专业名称主要对应职业岗位。而高职院校由于办学时间短,大多数是由原来的中专学校演变而来的,其专业的划分仍沿用其历史方法,从某种程度上还具有很深的学科体系痕迹,根据《高职专业目录》分析,许多高职专业与本科专业相似,高职与普通本科专业具有较好的衔接对应关系,而与中职专业不管在专业划分的依据上,还是专业名称上都有很大的差异性,导致中高职教育难以真正衔接。

3.课程未能实现顺畅衔接

中高职衔接目前最大的问题就在于课程衔接不到位,中高职之间已经有了一定的通道,但还没有实现真正的衔接。中职与高职对相同或相近的专业没有制定统一的中高职课程体系、课程标准,没有编写中高职通用教材,导致相同的专业其课程在中高职阶段内容相同或相似。学生在中职阶段学过,高职阶段还是开设这些课程;在实训、实习方面,高职技能重复训练中职技能。不仅浪费学生学习时间,也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衔接的解决思路

与中职学校广泛交流,积极探索中高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目标、专业内涵、教学条件、课程与教材体系、教学与考试评价、学生技能水平评价的互通互认等,打通中、高职人才培养通道,达到中、高职教育顺利衔接,完善职业教育体系。

1.要实现中、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衔接

中、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人才类型的一致性是衔接的必要条件,高等职业教育以胜任一定的职业岗位(岗位群)要求为目标,达到高等职业技术人才应有的岗位技术素质的培养目标,决定了与之衔接的下一个层次教育,必须与此一致,完成这种目标的初步要求,才能使两个层次有效衔接起来。仅以学习年限和知识量作为层次阶段划分依据的,则不能真正实现中高职的衔接,中高职培养目标的现状迫切需要从系统的角度出发,对其重新定位。首先,要转变理念,重新整合中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价值取向,找准对接口;其次,从职业能力分析入手,确定能力培养区分度;再次,在此基础上,对职业教育培养目标进行一体化设计,分段确定中职和高职的培养目标,高等职业教育坚持以中等职业教育为基础的原则,根据中职学生的文化知识、专业技能基础,在原有基础上提高学生的专业理论与技术、实践技能水平,从而真正实现中、高等职业教育在培养目标上的衔接。

2.努力促进中高职专业衔接

中高职的衔接必须以专业衔接为基础、以培养目标及课程衔接为核心。根据目前经济社会对不同专业技能型人才需求的层次以及该专业技能型人才成长的规律,确定各专业适合于中职后就业或是中高职衔接培养。一旦确定某专业适合于中高职衔接培养,则共同制定该专业建设方案,确定中、高职各自的培养目标,统筹专业设置。

3.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衔接

以中职为基础、高职为主导,共同统筹安排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推进中高职课程衔接的首要任务是重构课程体系,推进各专业课程的标准化,按照职业能力要求进行课程重组,整体设计、统筹安排、分阶段实施,根据中高职培养目标的要求,界定好哪些内容由中职、哪些由高职完成,课程按纵向发展序列衔接,根据课程衔接的基础理论、课程发展的阶段性、专业知识的逻辑性、技能的形成先易后难顺序排列,中职课程内容的终点是高职课程内容的起点。中等职业学校重点培养技能型人才,发挥基础性作用,以公共课为主,主要讲授文化基础知识及专业基础知识;高职院校重点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发挥引领作用,以专业课为主,主要讲授专业理论及技术,以保证课程内容不重复、不交叉、不遗漏及课程内容前后的有效承接,充分发挥高职的教学资源和办学优势。

在职业技能训练方面,也要体现承接与延续的关系,中职阶段侧重职业基本技能训练以及基本操作规范、方法等的培养,高职阶段则注重综合职业能力的训练以及对复杂问题的解决能力,更多地体现高职教育的职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