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城市发展规律知与行大全11篇

时间:2023-09-24 10:42:03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城市发展规律知与行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城市发展规律知与行

篇(1)

一、特色幼儿园产生的背景

1.随着市场经济体制下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不断进步,社会多样化的需要开始呼唤多样化的人才。多样化的人才需要多样化的基础教育阵地,一样的模式,一样的脸孔,一样的教育,一样的标准,已远远不能适应时展对幼儿教育的新要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要改变这种状况,就要构建与我们伟大时代相适应的有个性、有目标、有创新的特色幼儿园,来推动幼儿园的全面发展。

2.随着改革的需要,幼儿园纷纷面临改制的严峻问题,因此如何挖掘自身潜力,营造特色优势,来立足于社会,不被社会所淘汰,就成为近年来幼教工作者们一直在思考的问题。相应的,各种特色的幼儿园也踏着时代的脉搏应运而生了。

什么是办园特色?特色幼儿园到底办的怎样?各种特色在幼儿园办园过程中是不是得到体现还是仅仅成为幼儿园吸引生员的一件法宝呢?在实施过程中,有没有违背幼儿教育规律、发展规律的行为出现呢?造成怎样的后果呢?

二、特色幼儿园现状分析

以我市为例:共有幼儿园58所,其中公办幼儿园(城市加农村)10所,其他部门办(酒钢四零四)2所,私立幼儿园34所。幼儿在园人数5137人,其中公办园3234人,私立园1903人。全市幼儿入园数2603人,其中私立幼儿园入园幼儿1249人,占在园人数的71%,全市幼儿总入园人数的48%;公办幼儿园入园幼儿1354人,占公办园在园人数的38%,全市幼儿园总入园人数的52%。这个数字很清楚的看到,私立幼儿园虽然规模小,硬件软件都相对公办园较差,但是生源满满。这是为什么呢?

最主要的原因有两个:1.幼儿园公办和企办幼儿园相对收费较高,有些家长望而却步。 2.私立幼儿园开设各种特色教学,双语、珠心算、拼音、识字教学为主,深受家长轻睐!

多年的教育实践和思索,我认为特色办园存在误区,背后隐藏着许多的问题。

1.特色幼儿园其实对“特色”的认识模糊不清,“特色教育”扭曲变异。

私立园以知识教育为特色, “小学化”教育倾向极为严重,有的从小班起就开始教幼儿写字,学拼音……特色,实际就是迎合家长,把知识灌输作为幼儿园的主要教育活动,违背了幼儿身心发展规律。……严重违背了《幼儿园工作规程》和《幼儿园教育纲要》精神。

2.特色幼儿园的“特色”造成幼儿心理负担:超负荷的知识灌输给孩子们的大脑加压,给家长们也带来了压力,孩子学不好就认为“我家孩子笨,太贪玩”,单一的教学内容,呆板的教学模式,过度的结果要求,导致家长的教育方法也简单粗暴,给孩子造成的不仅仅是身体上的伤害,更大的是产生心理障碍:孩子们出现害怕面对困难、兴趣易转移、注意力不集中不愿与人交流,孤僻、脾气暴躁、马虎等等不良的个性心理表现。

3.“特色课程”的设置,对家庭教育指导陷入误区:越来越多的家长把学前期也就是幼儿园教育当作是小学教育的预科班,知识的储备期。(经向个别退园幼儿家长了解,他们对转入企办、私立幼儿园的原因直言不讳:他们双语学的快,还有珠心算,每天教拼音计算,孩子上小学会很轻松)

现如今“特色办园”走向误区,严重制约了幼儿园发展,尤其是孩子的可持续全面发展。幼儿园教育的最终目标就是要促进幼儿能力和个性的全面发展。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心理素质、社会交际能力才是造就儿童心理可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法宝。幼儿园不是人才培养的终点,在这里,需要的不是培养出音乐家、画家、歌唱家、科学家、探险家,而是使他们从小形成“XX家”要具备的心理品质和学习习惯,激发其好奇心、认知兴趣和求知欲望。

中国科学院心理学研究员王极盛连续5年对入学高考状元进行心理测试和智力测试后发现绝大多数状元的智力水平为中等。心理素质却非常好。通常他们遇到困难总能尝试着选择不同的方法去解决。中央电视台《绝对挑战》栏目,招聘方不光是看学历,而是更加注重综合能力的测试,如亲和力、组织能力、探究能力、决策能力等等。

三、特色办园的条件和途径

社会需要复合型的人才,如何发挥幼儿潜能,开启孩子的智慧。我认为特色办园应该坚持做好以下几点:

(一)从幼儿园的客观基础出发,把握社会的需求,尊重幼儿个体成长的需求,准确定位特色目标

恰当的办园目标是幼儿园发展的蓝图,是幼儿园建设的指南,也是衡量幼儿园是否具有潜力的准绳。幼儿园的个性首先体现在办学目标上,有了目标,就有了方向,也有了追求的动力。

篇(2)

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即使是自主创业,在城市创业也比在农村创业成本低见效快。以中国人均不足一亩地的耕地资源和农业收益,根本不足以承载几千万农民工返回土地。在很多农村,种粮等农业已然成为农民的副业。自主创业方面,交通物流体系、金融信用体系、信息体系、劳动力市场、文化娱乐等等,农村都要比城市落后得多,一些地方的县政及乡村基层社会治理混乱,农民工创业需要支付的法律与行政成本也远高于城市。即使没有像大半个南中国雪灾大半个北中国大旱这样的天灾,在农村创业也远比在城市创业成本高见效慢。众所周知,投资农副渔业周期长,农村人口少,资金周转慢,因此要求一定的规模才有效益;而城市则因为人流量大,资金周转快,倒更适合小本经营。因此,在城市创业的经济门槛、技术门槛和信息门槛等反而比在农村创业要低得多!

篇(3)

要想破解合法性危机,“减负”工作必须坚持主导逻辑,需要逐步构建起改革推进的合法性逻辑。但审视合法性逻辑时,我们发现“减的到底是什么?为何必须减负?”等重要问题因缺乏深入而客观的分析而依然模棱两可,而这种模棱两可又给了家长、教师等无限遐想,并进而引发许多与“减负”初衷相背离的观点。

所以,破解危机需要厘清根本性问题。“减负”减的到底是什么?“减负”不是单纯的数学加减法,其本身具有教育、心理、文化三重含义。从教育意义上讲,“减负”不是单纯的在校学习量的减少,不是学生学习需求的遏制,更不是学校推卸教育责任,将学生的学习需求转移到校外辅导班。“减负”减的是对学生发展而言过重的课业负担,减的是不合理的课业负担,减的是枯燥乏味反复训练,减的是过量的作业负担、频繁的考试负担;从心理意义上讲,减的是因超纲学习和超前抢跑而给学生带来的愈来愈重的心理负担,因竞争带给教师、家长的恐慌情绪和焦虑心理;从文化意义上讲,减的是功利性意图对教育环境的压制,减的是竞争意识对教育氛围的戕害,减的是毕其功于一役思维在基础教育领域的蔓延。

为何必须要推进“减负”?笔者认为,还有两个关键动因,这两个动因与“减负”工作的一明一暗两条主线密切关联。

明线呈现在“减负”的整体制度安排和教育发展规划的布局中,是在国家宏观框架下,学校教育一种应对发展的“制度变迁”,是学校教育制度按照国家要求,即“减负”的主逻辑,进行的边际调整,比如通过“减负”纠正和扭转被片面的应试教育束缚的教育目的等。这种边际调整既是根据国家要求、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学校教育对新时期教育形象的重新塑造,也是学校教育通过国家政策对偏离教育和人的发展规律行为的纠偏。

篇(4)

一、生态城市不等于原生态城市

现在一提生态建设,人们就认为必须是原生态的,任何人为的动作和行为都是错误的。实际上,原生态未必是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生态,因为在自然社会发展的长河中,整体生态也在时刻发生着变化,为了使自己能够存在,原生态也必须不断调节自身。但这种调节是自发被动进行的。众所周知,生态作为一个系统,构成该系统的每一部分都有自身的运行轨道和规律,正是由于彼此间的相容才使整个生态系统处于稳定状态中,但这种稳定只是相对的存在,因为“地球表面和一切生活条件的渐次改变,直接导致有机体的渐次改变和他们对变化着的环境的适应,导致物种的变异性。”当这些物体通过转变而使自己与他物之间形成相容时,新一轮的相对稳定才展现出来。但生态城市建设主要是人类根据城市发展的规律,运用本身的智慧,使原生态能够加快自身与整体社会的耦合。人作为自然界中最具有主观能动性的生物,其主观判断能力是其他生物不可比拟的,所以,一旦人类发现生态呈现出不稳定状态,其就会采取各种能动性措施来修复这种不稳定。虽然修复的效果有时并不令人满意。但毕竟人类有这种意识,比生态的自我修复有时会更能显示出其意义。

城市是一个地区经济文化的中心所在,人口密集,且随着人类的需要,城市的规模也在不断地扩大,因此。我们谈生态城市建设,也就是在城市的这种扩大过程中,要注重生态的因素,以为人类以后的生活带来便利而不是烦恼,而要想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便利,城市的建设就要遵循生态要求。所以,在人的行为和生态要求之间,产生的就是生态城市,也就是说,这种城市既在一定程度上遵循了生态的要求,同时又包含了人类自己的创造,使之更加符合人的需要与生态内在规律。况且,真正的原生态城市是不存在的,只要是城市,就有人的活动,原生态就会发生变化,真正意义上的原生态也就无从谈起。所以说,世界上真正意义的原生态只存在于人没有到达的地方。正如恩格斯所说,“地球的外观、地球上的气候、植物、动物以及人类自身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所有这些都源自人类的活动,而在同一时期,德国的那些没有人类涉足的自然界所发生的变化却是小得可怜。”而至于城市则根本不可能存在原生态,因此,从这一角度而言,生态城市建设根本不可能存在原生态。

二、生态城市建设不是简单的循环经济建设

循环经济是我们提倡的经济模式,且循环经济建设是生态城市建设中的重要组成因子,但生态城市建设不单单是循环经济建设,而是包括了社会、民生等多层次领域的内容。

一个城市的发展,并不仅仅完全是随着狭义上的经济发展而发展的,社会的进步已向我们昭显出越来越多的城市发展模式,只要一个城市的建设符合生态自身的规律。且人类能够较为舒服地生活于其中,那就应该认为是城市中生态和谐的一大表现。我们知道,循环经济指的是一种经济运行模式,其理念主要是指“用反馈的方法,对有限的资源循环使用,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污染带来的损害。”由该理念可以看出,其是基于生产污染、能源浪费对生态破坏所提出的一种经济理念。只是从环境的污染、能源的浪费角度来思考的。但生态城市作为一个系统,并不仅仅只包括经济要素,还有诸多人文要素和文化要素,循环经济模式建设固然是一个极为重要的领域。但并不能囊括生态城市建设要求的全部,只能算是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一般说来,社会生态、经济生态、人文生态和自然生态共同组成了生态城市系统。这一系统是依据许多非常不同的原则而被建构起来的。循环经济只属于为实现经济生态所采用的一种模式,属于人类经济行为方式的一种,只有经济的生态化而缺乏其他系统的生态化,生态城市的建设根本无从可言,而且没有其他系统的配合,循环经济也很难顺畅推进。虽然人们说循环经济是运用生态学原理来指导人类的社会经济活动,但其核心只是经济模式的转变,如强调所谓“废物”的再利用,降低对资源的过度依赖,减少环境污染和破坏等。经济是人们生活水平和质量的依赖,主要由生产、流通和消费三大领域组成。所以,在经济活动过程中,人们能够操作的是诸如“推行清洁生产工艺,进行产品的生态设计、实施产品的绿色生产,建立完善产品的再生体系”,“倡导绿色消费,建立绿色市场准入机制,加强消费品回收网络的建立,严禁高能耗、重污染的消费品进入消费市场”等等。但在此之外的生态问题却不是仅仅靠循环经济就能解决的,所以,单纯地把生态城市建设视为发展循环经济是不符合生态城市本身建设规律的,

三、生态城市建设不仅仅是环境保护

生态是运动的,“生态演变是自然与人为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环境作为人类生活的依赖,其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人类生活质量的高低,进而制约着城市活力的显现。生态城市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环境优异,宜于人类居住,但单纯的环境保护并不是生态城市建设的全部。

随着工业化的发展,环境恶化是不争的事实,这种环境恶化突出表现在人类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的协调关系遭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特别是现代社会中经济发展周期的出现。其一方面刺激了那些先前已被禁止的对环境具有危害性技术的复活,另一方面又刺激了更新的现代技术的出现,从而使得城市中的环境更加恶化,且呈现出了新的形式,如高科技污染、高危害性污染等。“都市发展的历史证明,都市一方面是人类作用于环境最深刻最集中的区域,另一方面也是人类社会中环境污染最严重的区域,”环境作为一个综合系统,有多个小系统组成,任何一个和人类生存相关的物质条件都有环境的因素,如大气环境、水环境、光环境、土壤环境、交通环境等等,这些都属于生态城市建设中不可或缺

的东西,有的还属于不可再生、人类不可创造且必须依赖的,也就是说,自然生态环境是整个城市生态发展的基础,生态城市建设的主要出发点就是要把“人类的社会、经济活动控制在自然生态的承载能力之内”,以实现对环境的有效保护和利用,由此,环境保护也就成为了生态城市建设中的第一要务。

但除了必须保护环境外,生态城市建设还有更多的人文内涵要求。就拿环境来说。还需要进行环境设计、环境改造,而这些都是人们根据城市发展的规划要求有目的进行的,都超越了单纯的环境的意义,当然,人在其中的这种劳动也就归属于人文的内涵。除环境之外,还有诸如城市规划、人工景观和城市管理、精神文明建设等多方面内容,所谓“建筑布局合理。严格控制建筑密度,大力提高建筑物的传统个性和文化艺术品位,城市配套设施和基础设施充足而且先进,城市管理纳入法治轨道”等。因此,从这一层面来说,生态城市建设并不仅仅是简单的环境保护。

四、生态城市建设没有固定模式

生态城市建设是城市发展的一种趋势,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但建设生态城市并没有固定的模式可循,必须在符合生态城市的指标要素内,按照本地区的情况来确定建设的内涵。

篇(5)

在创意经济呼声高涨的今天,动漫因其对青少年的强大影响力和衍生产品运作带来的高附加值而备受关注。国家相继出台了多项政策推动产业发展,兴建多个国家动漫游戏产业振兴基地,搭建大规模的动画播映平台,各种博览会、高峰论坛、COSPLAY大奖赛、嘉年华在各地层出不穷。

但是,与这种“热火朝天”相对的,却是全国多个动漫主题商城经营惨淡,面临着关门或转向的处境。据东莞日报报道,2010年3月,虎门首个动漫商城“同方・动漫地带”被迫歇业,40多个商户卷铺盖走人。笔者近期到湖南长沙动漫SKY主题商城做实地调查,结果显示,地处黄兴路步行街黄金地段的动漫SKY运行状况也不容乐观。动漫SKY的130个店面中只有约三分之一在经营动漫衍生产品,其他店面则要么经营其他生活类产品,要么歇业。就专门经营动漫衍生产品门店来看,商户流动性较大,部分门店盈利状况不佳。

众所周知,衍生产品销售是动漫产业利润来源的主要渠道。作为衍生产品销售终端之一的动漫主题商城,其经营状况不佳,无疑对动漫产业链的良性循环提出了挑战。到底是什么迷局使得部分动漫主题商城困顿难行呢?

迷局一、现在动漫很火,动漫产业是政府支持的朝阳产业,动漫主题商城只要建起来,就不愁没人气,肯定赚钱。

在国家政策引导下,很多省市都把动漫产业发展列为工作重点,从税收优惠、播出平台、技术平台、教育培训等各方面给予政策倾斜,大有“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趋势。有些动漫主题商城就是在这种风气的鼓吹下,没有经过充分市场调查与论证的前提下盲目上马的。其实,动漫产业有着自身的发展规律,动漫产业消费能量真正释放需要多方面的条件,例如更多原创优秀动漫作品的出现,动漫播出平台机制的优化,产业盈利模式的明晰与创新等等。当前中国动漫产业发展还处于启动期,整体来讲,消费市场的培养必须要有充足的时间,有些城市由于历史和经济文化发展的原因,短期内很难形成较成熟的市场,如果勉强开发动漫主题商城,即使能享受部分优惠政策,其市场运作的结果必然与预期相距甚远。

迷局二:直接照搬一般购物商场的模式,动漫主题商城就是卖动漫商品的商城。

这种狭窄单一的业态定位对动漫主题商城的经营是极其危险的。一个动漫主题商城,如果只是像卖衣服、鞋子一样,卖一些动漫手办、玩具和配饰等,必然会因为没有稳定而具增长性的客源难以长远发展。动漫产业的消费有其特殊性:

第一,它是一种以物质为载体的精神性消费,顾客通常因为喜爱某部作品而购买与之相关的衍生产品。

第二,它的直接顾客(主要指青少年)往往还不具备赚钱能力,要从父母手中拿钱购买,消费行为被父母把关。

篇(6)

当前我国正处于重大的社会转型期,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多样性、选择性日趋增强,体制、利益的调整以及各种思想的碰撞带来矛盾和冲突,社会主体之间的关系变得日益复杂。越是在思想多元的背景下,文化整合凝聚、规范认同的作用就愈加凸显:越是在物质满足的语境中,构建符合当代国人生存状态和精神需求的文化就更加迫切。

说到文化,不少人认为会唱两首歌,背两首诗,说几段排比句,就很有文化,这只是浅尝辄止。即便是身怀绝技的歌唱家、书画家,如果言行粗俗,道德低下,也只能是有体无魂,人们照样说你没文化。文化强弱不是以具体的文化样式而论,而是全方位深度的表现。那种“假古董吃香、真文物遭殃”的怪相,那些哗众取宠、过度包装的作品,是异化了的文化。

文化的根本功能是提升人的精神境界,为社会生活提供意义系统和价值系统,使人不仅在物质生活上。而且在知识、道德、审美各个方面得到全面发展。“以文化人”方能致远。同样的话题你讲的巧,同质的工作你做的精,同行的关系你处的好,大家就会从内心里敬佩你……实际上,这种由文化所彰显的“软实力”,与中国传统思想中的“王道”一脉相承,具有一种安近来远的力量。

篇(7)

关键词:城市交通;政策协同;创新驱动

Key words: traffic;policy coordination;innovation driven

中图分类号:F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22-0049-02

1 我国城市交通节能减排政策的现状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任何事物都是在矛盾双方相互依赖的过程中不断发展,城市交通亦然。21世纪是城市化浪潮汹涌的时代,但与此同时,生态污染、交通堵塞等问题日益显现,城市交通如何做到既快速发展,又节能减排,就亟需寻找矛盾的平衡点,实现城市交通更快、更稳地发展[1]。

我国城市交通的特点:

1.1 交通拥堵严重

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增多,城市病拥堵日趋严重。根据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清华大学等权威机构披露的《2016年度中国主要城市交通分析报告》,2016年,我国济南、哈尔滨、北京为全国最为拥堵的三座城市,其高峰拥堵延时指数分别为2.173,2.116,2.061,平均r速仅为19.853,21.477,23.144km/h。以江苏南京为例,在2014年第一季度,南京的拥堵延时指数为2.29,平均延迟时间、平均速度分别为21.74分钟、24.18km/h。同年二季度,南京已退出前10名,至第三季度,南京在39个参与排名的城市中已退至第21位,拥堵情况大为改善。在2016年,南京的拥堵排名进一步下降,已降至第27位,全天平均拥堵延时指数为1.771。

1.2 环境污染加重

交通环境污染物主要为汽车尾气、颗粒物、声污染等。根据环境保护部的《2016年中国机动车环境管理年报》,我国已连续七年成为世界机动车产销第一大国,2015年,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到2.79亿辆。随着机动车保有量快速增加,我国部分大城市空气污染呈现复合污染格局,如监控的北京、上海等9座城市的移动排放源对PM2.5的贡献范围为15%-52.1%。2015年,全国机动车排放污染物如图1所示,其中NOx排放高达76.37%。而汽车排放的污染物在机动车排放污染物的比例均超过八成。

1.3 交通事故增多

随着我国进入汽车化社会进程的加快,道路交通事故频发。图2 显示2007-2012年我国道路交通事故以及死亡人数,2012年发生道路交通事故204196起,共计有59997人死亡,平均每天死亡59997人,预计随着我国进入汽车社会,城市规模的增加,在今后相当长时间内,交通事故发生次数和死亡人数将进一步上升。

2 我国城市交通节能减排政策

“十三五”时期,我国社会、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交通运输也将进入新的发展时期,依据国务院的《“十三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的通知》, 交通运输是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产业,是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国家重大战略实施,支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客观要素。交通运输,节能先行。作为国家节能减排和应对气候变化的重点领域之一,交通运输要真正成为发展的先行官,必须大力发展绿色交通,这是全面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加快建设生态文明的客观要求,是交通运输业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推动行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必然选择,也是建设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必然途径。

“节能减排”源自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2007年,国务院《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再次将“节能”、“环保”的重要性提到了崭新高度,城市交通节能减排的思想应运而生。2011年,交通运输部印发“十二五”公路养护管理发展纲要,明确十二五期间研究推广符合资源节约、节能减排的绿色养护技术,如沥青路面再生和温拌、水泥路面就地利用、废旧轮胎橡胶利用等循环利用技术。同年10月,交通运输部印发“道路运输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的通知”,提出今后需强化节能减排制度,加强节能减排政策引导,加快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推广节能管理经验来大力发展绿色道路运输,实现城市交通运输行业节能减排。2012年,国务院“关于城市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指导意见”,明确发展公共交通,建设综合交通枢纽,优化换乘中心,提升公交分担的总目标。2016年,国家发改委《关于切实做好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启动重点工作的通知》专项支持碳排放权交易相关工作。

3 政策建议

为了能够实现最大程度的城市交通节能减排,同时又能够合理地调整交通结构,提高城市交通的运行效率,减少拥堵和环境污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解决:

3.1 坚持生态本位

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城市道路交通不仅是一个功能性的空间载体,更是一种安全、舒适、宜行的环境,同时,城市交通发展必须充分考虑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承载力,尊尚自然发展规律,使得交通发展被生态环境承载所制约。毋庸置疑,交通发展肯定会向周遭环境排放一定量污染物,但不能突破环境容量,必须与环境承载力相平衡,减少索取,节约资源[2]。

3.2 推进公交优先

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是当今世界的共识,通过加大城市公共交通运力,加强城市轨道交通、有轨电车建设,同时通过“城市交通政策与城市交通战略、公共政策体系的衔接”,引导广大居民理性选择公交出行,提高公共交通服务质量,增强公共交通分担率,从而保障政策的前瞻性[3]。

3.3 深化科技创新

2017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也是推进交通运输改革发展的重要一年。根据政府工作报告,交通运输在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方面继续承担先行官作用。如何加快综合交通,提升智慧交通,打造绿色交通,构建平安交通,实现面向世界和面向未来的交通运输,政策驱动、科技创新是主攻方向,这就需要加强重大关键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大力推进“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在交通运输领域的应用,促进智慧交通与绿色交通的深度融合;加强绿色交通科研基础能力建设,健全技术创新和服务体系,全面提升科研水平;组织实施绿色交通科技专项行动,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和企业的主体作用,建立绿色交通科技投入稳定增长机制。

参考文献:

篇(8)

中图分类号:F83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1770(2010)03-021-03

2009年7月,我国在上海和广东的部分城市正式启动了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工作。这是我国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重要举措,也是在货币发展规律的作用下,我国人民币的支付结算功能从国内向国际的自然演进。由于跨境贸易发生在境内外的两个经济主体之间,因此人民币用于跨境贸易结算意味着用人民币来结清两者之间因贸易而形成的跨境债权债务,其结果有二:一是人民币通过贸易结算渠道被境外主体持有;二是人民币的服务对象将延展到境外主体。正是这两个结果提升了我国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可行性、必要性和紧迫性。具体论证如下:

一、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将导致人民币的境外持有,但人民币在清算规律的作用下依然存放在我国银行体系内,这为我国建设基于本土的国际金融中心创造了天然条件

在现代信用货币体系下,任何国家的信用货币在国际结(清)算上存在着三个铁的规律:规律一是所有货币的结算都在其发行国完成最终清算且以中央银行的清算为终极清算;规律二是所有货币都存放在银行体系内,除了民间收藏的现钞;规律三是所有结算和清算都是通过银行账户间的借贷记动作完成的,也即货币的国际结(清)算以银行间跨境结(清)算为形式开展。在这三大铁律的作用下,所有货币都存放在其发行国的银行体系内,即所有美元都存放在美国的银行体系内,所有欧元都存放在欧元区的银行体系内。只不过这种存放是直接还是间接而已。人民币用于跨境贸易结算后,虽然通过经济主体间的跨境支付,人民币的所有权随着货物的所有权发生对向转移,但由于银行间跨境结(清)算的作用,所有被支付的人民币最终都以境外银行在我国境内银行开立的人民币同业往来账户存款的方式存放在境内银行体系内。也就是,境内主体对外支付人民币贸易货款是一个“银行凭企业付款通知扣减(借记)该企业存款账户,并同时将相同款项增加(贷记)到某一境外银行在我国银行开立的人民币同业往来账户上并向对方发出已贷记通知,该境外银行又将相同款项增加(贷记)到与我国发生贸易的境外主体的银行存款账户并发出已贷记通知”的一系列行为过程;同样的,境内主体对外收取人民币贸易货款的过程也是一系列反方向的借贷记外加电信报文通知的过程。这个过程与境内贸易通过银行账户支付结算无差异,只不过是银行发送借贷记通知的对象在境外而已。认识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这是跨境贸易本币结算与外币结算截然不同的地方。采用外币结算时,由于国家信用货币需要依托银行间结(清)算的规律的作用,我国的银行需要在该外币的发行国银行开立该外币的同业往来账户。以美元为例,我国银行需要在美国的银行(包括我国银行在美国的分行等营业性机构)开立美元清算账户才能向境内经济主体提供跨境贸易的美元结算服务,且为了提高清算效率,我国的银行需要选择那些已经加入美国的美元清算体系即已在美联储开立了美元清算账户的银行来开立此类跨境美元清算账户,因为规律一决定了,只有直接在美联储开户才能加入当地的货币一级清算,才能提高资金的清算效率。由此可见,以人民币结算跨境贸易时,我国的银行是境外银行提供人民币跨境清算服务的主要承载体,以外币结算跨境贸易时,该外币发行国的银行是我国银行提供外币跨境清算服务的主要承载体。就货币资金的存放地而言,人民币结算跨境贸易时,我国银行体系是跨境贸易结算后全球持有的人民币的存放地,外币结算跨境贸易时,我国持有的外币都存放在该外币的发行国银行体系内。

结论:随着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境外主体将通过贸易渠道获得人民币。由于这些人民币本身就存放在我国的银行体系内,为境外主体提供贸易结算便利以及资金管理便利理所当然地成为我国金融业的职责,正如美国的各类金融机构向我国提供的各类美元金融服务一样,而这也正契合了我国本土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方向;通过本土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来实现人民币资金的境内外有效配置可以达到我国在国际金融资源配置中掌握主导权的目的。

二、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将导致人民币的货币职能和服务对象向境外延展

选择何种货币用于结算双方因贸易产生的债权债务取决于以下几个直接因素和间接因素。直接因素与货币的支付结算功能有关:一是货币的服务职能,即货币能否为贸易双方带来便捷高效的清算服务以及规避汇率风险的便利,以至于贸易双方都感觉到方便安全;二是贸易品的市场属性,即贸易品是否具有较高的替代性或稀缺性,以至于贸易的一方具有绝对的成交决定权和货币选择权。间接因素与货币的资产功能有关,即对于贸易双方而言,支付者能否以合理的成本获取该货币用于支付,收取者能否从收到的货币中获取合理的收益。

据上分析,人民币用于跨境贸易结算意味着我国境内主体和境外主体在商务谈判中要在众多的国际备选货币中选择人民币作为结算货币。以人民币结算国际贸易对于我国主体而言有百利而无一害,因为本币结算后我国企业不再需要考虑外币结算所带来的汇率风险问题,也不再需要承担本外币间的兑换费用,在企业的经济核算上成本收益将与国内贸易一样直观;然而对于境外主体而言则是一幅完全不同的景象。境外主体需要在美元等主流国际货币与人民币间进行比较,选择对其有利的货币来结算与我国间的贸易。这意味着人民币需要通过参与国际货币竞争来成为贸易结算货币,也就是我国启动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的政策要真正惠及我国的企业和对外经济需要经历一个境外主体的比较选择过程。如果在比较选择过程中,人民币相对于其它货币而言无优势或劣于其它货币,则这项政策将无法实现其初衷。从对当前国际货币的比较来看,对境外主体而言,选择人民币作为贸易结算货币有以下优劣势。优势方面主要有:人民币是一个稳定货币,汇率风险预期比较明确;人民币是一个处于升值通道的货币,通过贸易结算后获取人民币有利于资产保值增值,等等。劣势方面主要有:人民币缺乏一个有效的风险管理市场,管理成本较高;人民币尚是一个有管制的货币,进出不便利;人民币资产市场对外开放度低等等。两相权衡,对境外主体而言,是否选择或同意选择人民币作为贸易结算货币取决于其对人民币的风险管理能力,如其已持有人民币资产(在境内有投资等情况),则可以借人民币结算贸易来综合管理其境内的人民币资产。这也解释了当前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大多发生在境内外的关联企业之间的原因。对于其它企业而言,如其在贸易中具有谈判决定权(涉及贸易品的市场属性),则大多会拒用人民币作为贸易结算货币,因为人民币在上述货币服务上劣于美元等主流国际货币。

三、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提升了我国建设本土国际金融中心的迫切性

前述分析显示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催生了对人民币服务境外主体的各类金融需求,且由于这些被境外持有的人民币本就存放在我国的银行体系内,因此需求的直接作用对象就是我国的金融体系。在货币清算规律的作用下,我国的金融体系有着天然的优势直接掌握境外主体的需求,但由于国内金融体系尤其是金融市场建设的缓慢导致金融产品的开发和市场的开放度较低,境内金融机构的对外服务能力受到很大限制,致使我国的金融服务贸易一直处于逆差。

根据世界贸易组织的界定,金融作为服务贸易的一种,其服务的提供有四种方式:一是跨境提供;二是境外消费;三是商业存在;四是自然人流动。对我国而言,我国金融体系通过“跨境提供”方式向境外主体提供金融服务意味着我国金融服务的出口,即境外需要通过向我国金融主体购买服务来解决其人民币结算和资产管理上的需求,因为人民币是我国的本币,我国金融主体是人民币服务的主要经营者。根据“货币发展规律与其金融体系发展之间存在正向互动效应”的规则,正是这类需求构成我国的金融主体借本币用于跨境贸易结算之机得以发展壮大的动力来源。而“境外消费”人民币金融服务则意味着我国金融服务的进口或人民币金融服务于与我国无关的国际贸易(消费的供需双方均在境外时发生的交易),这将导致人民币金融服务市场的外移,削弱我国金融主体提供本币金融服务的机会。从美元国际化过程中的美元定价权外移1以及日元国际化过程中因日元离岸市场与在岸市场的隔离而导致日本国内金融市场空洞化2的教训可以看出,本币金融服务的“境外消费”对货币发行国的金融服务业来说是致命的,因为在货币定价基准市场选择(benchmark tipping)的作用下,存在本币境外金融市场的结果是本币定价权外移或受制于境外市场,央行的宏观调控或危机干预效能下降,需要借助与外国央行的联手才能部分地实现调控或干预效果;进一步地,由于境外没有任何管制,一旦本币在境外形成金融市场,其发展势头将远胜于境内市场,在本币的资源配置上所起的功能将超过境内金融市场。这时,境外本币金融市场不仅吸收了境外本应对境内金融服务的需求,还将导致境内金融服务需求的外移(在市场对资源的配置作用下,发展资源将流向更少管制效率更高的市场),造成境内金融体系的发展因缺乏需求支持而形成金融市场、金融产业的空洞化。

结论:中央把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定位与人民币的国际地位挂钩是具有战略远见的决定。人民币基于跨境贸易结算而起步的国际化进程中需要有一个能够实现国际资源配置的本土金融中心,这对人民币从贸易结算货币向储备资产货币发展过程中,确保国家利益不受损害,并牢牢掌握人民币的国际资源配置主导权非常关键,同时也有利于提升我国金融业在国际的地位,借此推动国际货币体系和国际金融体系改革。

注:

1 参见《从美元定价权外移对美联储危机干预的影响看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关键要点》一文。

篇(9)

(一)

贯彻落实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推动新闻出版业大发展大繁荣,既要重视做好出版工作,也要重视做好发行工作。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必须很好认识出版流通渠道问题,切实加强发行工作,提高出版物的有效供给。

当前,我国出版发行业正处于平稳健康发展的态势,发行业结构明显优化。从2010年全国出版物发行单位年检情况来看,截止到2010年底,全国共有各类出版发行单位112 452家,从业人员81.58万人。其中总发行单位94家,全国性出版物连锁经营单位22家,外商投资出版物分销企业59家,批发单位8 541家,零售单位10.34万家,区域性出版物连锁经营单位148家,网上书店157家,读者俱乐部92家。在社会关注的实体书店建设方面,一些实体书店在市场调节作用下退出了市场,但同时也有新的实体书店在不断地进入市场。根据统计,近五年来,出版物发行网点数量基本保持平稳发展,而且略有增加。截至2010年底,全国共有各类实体书店167 882家,比2005年增加了8 374家,2010年的实体书店数量是五年来最高的。社会普遍认为,书店数量在减少的主要原因是关闭的民营书店规模已形成品牌,如光合作用、第三极等,都是一些知名度比较高的店,社会的关注度很高。

年度核验数据显示,我国出版物发行市场规模有所扩大。2010年全行业销售总额2 741亿元,从总发行企业的销售总额来看,2010年约为750亿元,同比增长20.3%。区域连锁企业数量增加很快,去年比前年增加了148家,增幅达到38%;总发行单位94家,同比增加22%;读者俱乐部减少到92家,比2009年减少了35%。这些数据表明,出版物发行产业整体上正在以较快的速度发展,一些规模大、经营方式多变、营销手段灵活的企业占据了更多的市场份额。总发行企业数量的增加与实力的增强,证明了出版物市场需要这种集约化程度高的企业做领头羊,带动其他发行企业繁荣出版物市场、发展出版物市场。在新的企业源源不断地进入出版物市场的同时,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一些出版物发行单位在体制、机制、规模、资金、人员素质、管理水平等诸多方面存在问题,无法适应市场的发展需求,不得不选择退出市场。可以看出,发行行业正在进行着良性的结构调整,呈现出平稳健康的发展态势。

但是发行行业有没有问题呢?我认为,新形势下发行业的问题也比较突出。首先,电子商务的进入使发行业的竞争更加激烈。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四家最著名的电子商务企业累计出版物销售码洋约110亿元,销售额约66亿元。尽管传统销售仍然占据大部分,但是可以看出电子商务确实来势凶猛,这不能不引起足够的重视。

其次,集约化程度不够,封闭垄断的问题比较突出,距离建立全国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大市场还有很大距离。目前,经过转企改制,一批发行企业整合了区域内的资源,组建了一批具有相当实力和活力的发行集团,发展态势良好,但仍存在着区域壁垒的问题。我们在区域范围内整合了资源,以各省、区、市为单位对资源进行了整合,外面要竞争进来比较难。当然这种现象已经开始被逐渐打破。除已知的海南、贵州等一些边远省份实现了跨地区突破以外,去年12月,四川新华文轩以连锁商超的模式进入北京市场,目标是五年内达到1万家,在流通领域反响强烈;2012年1月,中国出版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江西新华发行集团联合组建新华流通出版发行有限公司,完全以资本为纽带,在没有改变产权关系的基础上成功实现了业务上的贯通,非常有意义。这些都是在打破地区封锁、建设竞争有序的全国大市场方面所作出的努力,这也是我们鼓励、支持的方向。

三是发行的潜力没有充分释放。回顾历史,我们看到,发行行业改革走到这一步是必然趋势。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们搞了“三放一联”,推行了“三多一少”,提倡发行行业发展多种经济成分、多种购销形式、多个流通渠道。这些改革成果现在仍然很有意义。比如“多个流通渠道”,我们以前只知道把书卖到书店里,卖到书城里,但是现在知道还有其他渠道,如电子商务、网络销售,这都是大家看到的新的流通渠道。为了降低发行成本,很多书还可以放到超市里去卖,门槛更低,进入的成本更低,而且前景比较广阔。有材料显示,去年美国的实体书在超市里销到了40%,日本也超过了20%,但我们国家还不超过5%。因此,我们的发行行业还大有潜力。现在30万个品种的销售额,相比20世纪90年代10万个品种的销售额并没有提高到理想的比例。所以今天找问题,出版、发行两头都得总结。就发行而言,我们必须看到,还有很大一部分发行的潜力没有释放出来。释放这部分潜力,正是我们发行行业应尽的责任。

(二)

在建设出版强国的大背景下,发行行业的目标是要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大市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实现低成本扩张,高成本建不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大市场。成本和市场这两个问题关联性极强。我国现在物流成本是多少呢?根据商务部最新数据,我国物流平均成本是17.8%,发达国家平均只有8%到9%。根据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的调查,我国出版业物流成本是24%,所以在物流领域我们要做的文章还很多。“物流”概念进入我们国家只是21世纪初的事情,一些发达国家要比我们领先十几年。跟发达国家物流业的现代化程度相比,我们差距还很大,也就有了追求的目标。在发行行业的各种研讨会上,我们对物流问题的研讨还不深入和专业,对市场经济条件下物流的规律、功能和作用的认识还不够。

目前,我国发行物流配送中心建立得不少,已经接近50家。其中,总发行企业已建成37个物流中心,全国性连锁经营企业已建成7个物流中心,另外还有在建的。这样计算,平均一个省已经有1.5个物流中心。由于集约化程度不高,将会使很多物流配送中心的部分生产能力放空。所以说,建立配送中心固然很重要,但是,在什么地方建,由谁来建,建多大,这里面就大有学问。所以说建设物流中心,建设中盘,建设全国发行大市场,必须要有科学的态度,要有整体规划,有政府的宏观指导。

新闻出版总署提出了“十二五”期间要组建三到四家辐射全国的现行物流企业的目标,柳斌杰署长2012年的新闻出版工作会议报告也指出要加快推进建立南北两大物流集团。这是现代物流发展到目前状况下我们势在必行的战略决策,它符合文化发展需求,符合出版发行规律。我们必须按照流通发展规律办事,要有自觉打破体制障碍的远见卓识。不能完全依靠政府行为把大家捏合起来,企业之间怎样合作,必须靠市场来运作。政府的支持,产业政策的支持,不能代替企业的自觉的行为。目前总署承担的转企改制的任务很重,在完成非时政类报刊转企改制工作后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发行体制改革上来。在党委政府推动下,出版发行企业在以资本为纽带的基础上,总署鼓励支持有远见、有实力、具备条件的出版发行企业积极行动起来,打破地区封锁,积极开拓全国市场,在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出版物市场中取得新成就。

(三)

从建设出版强国、有效满足读者日益提高的文化产品需求角度来看,我们的发行工作还有很大拓展空间。现在,每年出版30多万种图书,好书很多。我们应该研究怎样才能把书卖得更多一点。卖书人讲卖书成本,购书人也讲购书成本。现在有些购书人认为购书成本高,其中有货币成本,也有时间和精力的成本。比如有一些搞专研究的读者,经常去三联韬奋书店或者西单图书大厦购书,对他们来说,不仅书的价格要适中,还需要购买方便。从这些角度观察,我们能理解现在一些实体书店倒闭的原因。这其中并不仅仅是因为店面租金贵,还有一些原因,比如交通、服务等因素。

篇(10)

Abstract: China has a vast territory, around the city of the natural conditions and social economic development level is differ in thousands of ways, creating green county may not apply a pattern. The plan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natural resources in Liaozhong County rich, both open source and cutting method through the integr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areas, the overall planning in space, determine the city green space construction index seek truth from facts, fully tap the potential of rational layout of the city green space, effectively implement the strategy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Key words: green space planning; planning objectives and planning the layout of the scale;

中图分类号: [F29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规划背景

辽中位于辽宁省的中部,是辽宁省省会沈阳市辖县,地处沈阳经济圈。

辽中县总体规划于1986年经沈阳市人民政府批准实施。在此期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规划得到了很好的贯彻实施,规划所确定的近、远期建设目标基本得到了实现,城镇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辽中县在辽宁省的地位和影响不断提高。为了适应形势的变化和解决原规划实施建设中出现的新问题,指导辽中县未来发展建设,促进经济腾飞,创造良好城市环境,辽中县委、县政府适时地提出了修编总体规划的任务,并委托沈阳市园林规划设计院承担辽中县绿地系统的规划。

规划概况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绿化建设的通知》(2001年)和国务院《城市绿化条例》(1992年)的有关规定,充分发挥辽中县城市绿地系统的生态环境效益、社会经济效益和景观文化功能,进一步提高城市园林绿地的建设水平,提供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建设与管理的法定依据,特编制本规划。

第二条 本规划是《辽中县城市总体规划》体系中有关城市绿地系统的专业规划,是对城市总体规划的深化和细化。本规划是指导辽中县城市绿化建设的指导性档,是为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和居住环境,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适应建设“国家园林城市”的需要,配合城市总体规划而编制的。

第三条 规划指导思想

1、体现可持续发展思想,合理布局,均衡发展,实现园林绿地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结合辽中县城的实际,适度超前,综合考虑规划的科学性、可行性和文化性。

2、体现协调发展的思想,充分利用发展城市生态环境空间的有利条件,优化组合内部空间的城市绿地布局,完善城市绿地系统体系。实现将自然引入城市使城市回归自然,营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空间。

3、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充分发挥绿地的各种功能,营造具有强烈现代化特色的园林县城风貌,符合现代创业和生活要求的人居环境。

4、根据辽中县特定的地理位置、环境条件,力求充分利用当地有利条件,调动一切积极因素,遵循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的发展规律,争取以较快的速度建成一个有特色的现代化园林县城。

5、保护和建设好城市赖以寄托的现有山林、水体、地形地貌等自然资源,尽可能的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充分发挥辽中县现有自然条件的优势,培育辽中县的县城特色。

6、 针对辽中地区绿化用地紧缺、人口密度较大、旧城区建筑拥挤等诸多特点,园林绿化建设应以合理布局、完善结构为目标,并在高标准、高水平、高速度的建设过程中,不断提高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美化城市面貌。

7、结合城市绿地系统的结构布局,合理布置全市的各类避灾绿地。

8、努力提高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可操作性,使之对于整个县城规划、园林建设和绿化管理工作具有较强的实践指导意义。

第四条 规划原则

1、生态原则

根据城市生态学基本理论,以生态效应为核心,完善绿地生态功能,将城区周围的自然环境引入城市内部。

2、共生性原则

共生的原则是社会多元发展的必然结果,通过人与自然、自然与城镇、旧城区与新城区、国际化与传统的延续等多方面的共生,实现人、动物、自然、城市的和谐发展。

3、可持续发展原则

城市发展的终极目标就是生态城市,城市在社会经济的发展中依循有机、整体、动态、循环、优化等思想,注重城市发展中协调共生的关系,注重城市发展的内在规律,制定规划策略,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4、文化性原则

规划应体现园林绿地的文化特征,提高园林绿地的文化品位。

5、超前性原则

要把辽中县建设成为国家级园林城镇,绿地规划建设方面必须具备超前的思想观念和科学的发展观。这种超前性除了表现在人与自然的共生、绿地效益的协调发展等方面之外,更多的表现在绿地对城镇发展、对市民生活趋向的良好引导。

6、系统性原则

进一步提高观念,掌握先进的规划理念,增强城市绿地系统的综合功能,从城市整体景观形象和现实条件出发,做到水平布局、垂直布局和立体布局相结合,将不同层次的绿化单元有机衔接,做到网络布局合理,点块布局均匀,生态环境优良,景观特色明显,城景关系协调,最大限度地提高城市绿化覆盖率,增强绿化观赏度。使城市绿地发展对外有宏观层面与区域范围内绿地组成系统,中观层面在城市范围内组成网络,微观层面在城市的局部地段形成居民休闲游憩的连贯的绿化空间。

7、多样性原则

特别强调多样性导致稳定性原理,丰富植物种类,恢复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发挥植物的多种功能,使生态环境系统能够持续稳定的发展。

8、地带性原则

充分体现并强化地域特点,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结合城市位置、气候等外部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现状特点,完善城市绿地系统。

9、分期规划实施原则

篇(11)

二、大数据的概念

所谓的大数据,也就是Big Data,指的是因数量过于庞大而无法使用传统的数据处置方法在一定的时间内对其进行高效分析、比对和整合的海量数据,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大数据并不单单指的是数据规模的庞杂,其也包含了对数据的分析和应用[1]。大数据技术的核心就是预测,即通过数学算法对特定的海量数据实施分析和研究,从而对某一事件的发展规律进行预判。大数据主要具备四大特征,简称为“4V”,Volume、Variety、Velocity和Value。

三、大数据环境下的社会公共安全治理模式

鉴于大数据技术具有极为深远的社会影响力,因而大数据环境下的社会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就是以大数据为核心,让其积极参与到社会公共安全治理之中。

(一)大数据收集

要想充分发挥大数据的积极作用,首要环节就是收集大数据,即相关人员应有目的性地去积累各种形式的数据信息,并从中找出事实根据,而整个大数据的主要来源。在这一过程中,即使并未对收集数据进行深入探究,只凭初步证据也可有效发挥大数据的效应。

现阶段,社会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已转变为预防式治理模式,即工作重点为提供主动性警务服务,在源头上预防犯罪。众所周知,公安工作是建立在大量情报信息基础上的,而信息收集工作则与数据之间存在密切关系,三者关系为数据转变为信息,信息再转变为情报。从狭义角度看,数据无非是以阿拉伯数字形式呈现的数值,其本质并不具备任何实质性涵义,如175,只有将数据放在一定的环境中,此时其才具备某种现实意义,如数起案件的犯罪嫌疑人的身高为175cm,而这就是信息,进一步讲,民警在调查过程中,从案发小区居委会负责人口中得知,近段时间入住了一名身高为175cm左右的男性,而且其作息时间基本与案件发生时间存在一致之处,此时的信息也就变成了情报,从而为公安机关提供了有力线索,即大数据环境下的社会公共安全治理模式的起始环节就是收集数据,再探究信息,最后产生情报。通过将数据有效转化为情报,以情报对未来的活动进行预测,以此来达到预防犯罪的预期警务治理目标。

(二)大数据发掘

所谓的大数据发掘,就是指通过深入分析和研究海量数据,发现数据背后的隐蔽性关系,并以此为依据发掘事物的发展规律,从而对未来的行为趋势做出预测。因此,预测行为的核心为情报,而情报则是明确各个影响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例如,反恐预警。现阶段,我国反恐斗争形势日益严峻,一旦发生恐怖事件,就会造成极为严重的社会动荡,由此引发的社会恐慌不可预估,而社会不良影响也会持续蔓延。相较于一般的犯罪活动,恐怖袭击中的犯罪分子往往怀有必死的决心,再加上反恐斗争必将耗费极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因此,反恐斗争必须提高对事先预防和事中应急处理的重视程度,特别是事先预防,即在恐怖事件发生前将其终止,但由于恐怖事件具有较强的隐蔽性,因而事先预防具有较高难度。而通过引入大数据发掘技术,即可从蛛丝马迹中找到恐怖分子的行为趋向。由于犯罪分子往往有着一定的犯罪目标,而其所有的行为都是为实现这一目标而进行的,无论是资金筹集,还是人员联络,各个环节的数据必会在数据空间中留下痕迹,而大数据发掘技术的核心就是找寻蛛丝马迹,以此来确认犯罪分子。总的来说,通过分析和比较海量数据,再加上监控信息,把握本地区的治安形势,其后向决策机关上交预测材料,以此来实现反恐预警。

(三)大数据参与

基于大数据的社会公共安全治理模式改变了传统的以公安机关为主的管理形式,重视主体多元化,也就是说一旦发生安全事件,就会立即形成以公安机关为核心,相关政府机构、企业、社会组织以及个人相互协作的治理网络。例如,美国波士顿爆炸案,在这一恐怖袭击事件爆发后,警方立即对现场数据进行了收集,第一,提取袭击现场监控摄像头所录制的视频数据,第二,收集附近居民在案发时拍摄的各类照片或影像数据,第三,社交媒体中的照片或影像数据,第四,建立了一个专门网站,以让广大民众上传案发现场的照片和视频数据[2]。基于以上海量?稻荩?调查人员依据时间顺序对其进行排列,以还原现场情景,并应用了图像处理技术锁定了犯罪嫌疑人。由此可见,通过吸引广大民众参与到公众安全治理中,可发掘更多细节,而更优的治理方案也将被启发。

(四)大数据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