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经营管理成效大全11篇

时间:2023-09-24 10:42:01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经营管理成效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经营管理成效

篇(1)

引言:随着我国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二十一世纪知识经济,管理时代的来临。面对新的形势,新的挑战,国内园林施工企业都必将面对一个难题:工程项目将如何管理才能在新经济的微利时代,立于不败之地。这将要求项目管理必须以市场部署及前期策划为准绳,合同为依据,管理为主线,加强工程质量,工程进度,工程成本三大目标的控制,加强协调好甲乙双方等的公共关系。管理就是计划、组织、协调、控制,它具有一次性管理的特性。一项工程最终管理能否成功,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即能在利已的同时,也更好地利国,利人,取得一种动态的平衡,达到一种双赢的局面。

一、 市场部署及前期策划

省委七届三次全会提出全省城镇面貌“每年一大步、三年大变样”以来的三年多时间,成为全省城建史上规模最大、投资最多、力度最强的时期。在2010年12月29日闭幕的全省城镇面貌三年大变样工作总结表彰暨城镇建设三年上水平工作动员部署大会上,省委书记张云川将过去的三年称作“打基础”,他号召全省上下把眼光投向下一个“上水平”的三年。各企业在全面规划自我战略及市场布局的同时,应动态了解周边政府规划及各项目特点,根据拟建项目的规模、方案、地点、资源等诸多方面情况,并结合自身状况择优参与感兴趣的项目比选。

对通过资格预审或获得招标文件的项目,企业应组织投标报价班子,班子中应包括企业决策层人员、造价人员、计量人员、施工人员、采购人员等。为保证工程量清单报价的合理性,应对投标人须知、合同条款、技术规范、图纸和工程量清单等重点内容进行分析,深刻而正确地理解招标文件和业主的意图;同时详细了解拟建项目的现场情况,对人工、材料、机械等生产要素详细询价,科学合理确定投标报价。

项目中标后组织相关部门及时对合同条款进行正确评审,确保合同条款的严密和完善,并负责合同的依法订立和履行过程中的管理。合同的签订,意味着施工单位将按照合同要求,组织人力、物力、财力进行项目实施,并承担施工风险,各企业须进行合同分析并相关部门进行合同交底,并将合同、招投标文件下发至项目部,项目部进行合同跟踪和控制。

二、加强项目管理

项目管理人才是一个复合型人才,要质量,进度,成本三者兼顾,按合同办事,同时各项目在实施前,各中标单位应科学组建项目管理组织结构,认真制定各岗位任务及职责。懂法规,专技术,会管理,善经营,这样才能在项目管理时不断调整策略,有效地控制好质量,进度,成本三者关系,从而亦有效地促使甲方按合同办事,有效地促进甲方准时付款。

1、施工项目成本控制

工程项目在施工过程中,影响成本的因素很多,从投标报价开始,直到工程项目施工合同终止的全过程中,都要进行成本控制,因此,项目经理部须有一位既懂技术又懂经济的成本工程师担任施工项目成本控制者,他既要参与投标报价和签订合同,又参与施工方案、施工计划以及材料、设备供应等多方面工作的讨论。

从技术措施来看,项目经理部应对施工准备、施工过程和竣工验收三个阶段中的有关技术方面的方案,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的采用,提高质量、缩短工期和降低成本的措施,都要进行研究比较,多方面来控制成本。从经济措施来看,必须对以施工预算为基础的计划成本不断地与项目的预算成本,实际成本进行比较分析,严格审核各项费用的支出,减少开支,相应地建立成本责任制,落实到人,奖罚兑现与经济利益挂钩。从组织措施来看,为了保证施工项目成本计划的贯彻执行,必须建立和健全项目成本管理机械,明确项目成本责任制,把控成本的责任分解,落实到项目管理班子全体成员,使工程项目形成一个群管成网、责任成线、责任分明、分工合理的项目成本管理机制。

2、施工项目的质量管理

在工程开工前根据业主要求、工程的实际情况和企业的规划确定工程项目的质量目标。建立正常的工程技术程序,把技术管理工作的重点集中放到提高工程质量,缩短建设工期和提高经济效益的具体技术工作业务上。在认真组织和施工图会审和技术交底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对关键部位和影响工程全局的技术工作的复核。按优化的施工组织设计和方案进行施工准备工作。做好图纸会审和技术交底及技术培训工作。严格按施工工艺(或施工程序)施工。根据对影响工程质量的关键特点,关键部位及重要影响因素设质量管理点的原则,设置专人负责。

3、进度控制的组织及管理措施

组织是目标能否实现的决定性因素,为实现项目的进度目标,应充分重视健全项目管理的组织体系。在项目组织结构中应有专门的工作部门和符合进度控制岗位资格的专人负责进度控制工作。进度控制的主要工作环节包括进度目标的分析和论证、编制进度计划、定期跟踪进度计划的执行情况、采取纠偏措施以及调整进度计划。这些工作任务和相应的管理职能应在项目管理组织设计的任务分工表和管理职能分工表中标示并落实。

施工进度控制的管理措施涉及管理的思想、管理的方法、管理的手段、承发包模式、合同管理和风险管理等。用工程网络计划的方法编制进度计划必须很严谨地分析和考虑工作之间的逻辑关系,通过工程网络的计算可发现关键工作和关键路线,也可知道非关键工作可使用的时差,工程网络计划的方法有利于实现进度控制的科学化。为实现进度目标,不但应进行进度控制,还应注意分析影响工程进度的风险,并在分析的基础上采取风险管理措施,以减少进度失控的风险量。

三、有效设计变更和工程签证

工程施工过程中往往会发生设计变更、进度加快、标准提高、施工条件、材料价格等变化,从而影响工期和造价。一些施工企业在经过残酷压价,低价中标后,正是利用设计变更、工程签证这些环节,增强填写签证单的有效性,使签证成果得到合理的固定,并通过变更设计增加项目或提高价格等手段,来保证其利润。

项目管理还有很重要的一环:项目索赔。因索赔是项目管理的经济效益增收最佳途径之一。掌握好双赢索赔,才能更好生存、竞争、求发展。对于现在项目管理者来说,对于任何业主都存在索赔,所有的项目都可以索赔。索赔应在投标时就开始准备,合同谈判时要为将来索赔“埋下优笔“;施工过程中要对变更部分作完整的签证,结算时才能维护好自己权益。索赔的原则就是首先我们要防甲方反索赔,然后再图自己向甲方索赔。

施工过程中填写签证单时,施工单位总要使所签内容尽量明确,能确定价格最好。这样竣工结算时,建设单位审减的空间就大大减少,施工单位的签证成果就能得到有效固定。施工企业按有利于计价、方便结算的原则填写涉及费用的签证,签证方式要尽量围绕计价依据的计算规则办理。

施工单位除按合同规定、设计要求进行正常工程施工外,利用招标时所发现的招标文件、设计图纸中的缺陷以及投标技巧,通过设计变更达到增加利润的目的。设计变更,特别是有利于施工单位的设计变更,是当前施工企业创利的重要手段。

四、及时办理竣工验收及结算

根据合同要求,在规定的工程实施阶段,迅速完成收尾工程,及时准备竣工验收资料,避免竣工进程拖延,加强预验收组织,及时发现遗留问题,事先予以返修、补修保证项目顺利投产使用。另外,及时验收减少完工项目的日常养护及成品保护费用,并有效推进结算日程,为企业早日回收项目余款做铺垫。

根据合同条款,在规定的时间内施工企业依据竣工图、现场签证、设计变更、招投标文件、施工合同、市场行情等依据迅速编制竣工结算书,并加强结算书的审核环节。在结算审计过程中,配合审计部门的现场核量工作,有效沟通,求得项目利益。

对已竣工结算工程发生的成本应进行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管理费等的分类整理,从中总结成本目标与实际成本进行分析,总结成本控制的成功与失败的经验教训,为以后成本管理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

五、结语

发展的足迹闪烁着思想的睿智,睿智的思想引领着发展的脚步。“项目化管理,制度化推进”,使各市经济社会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使科学发展迈出了新的步伐,使各园林企业借社会发展为契机,求得自身利益最大化,继续打造生态宜居环境,引领城市建设,求繁荣、谋舒适,打造三年上水平的制高点。

参考文献:

(1) 刘树坤,水利建设中的景观和水文化(J).水利水电技术.2009.34(1):30-36

(2) 城市生态水系规划建设暨城市河道综合治理长效管理创新研讨会.2010.01深圳

篇(2)

前言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老百姓对用电的可靠性和电能营销服务水平要求更高了,电企业就需要提供优质的电能服务工作,才能适应新形势下市场开发、优质服务等需要。包括电力企业中日常用户的业务扩充,客户的各种用电变更和各种业务中收取、退补费用,以及在各阶段用户申请的处理和工作的定量考核和统计等方面的工作。那么电力营销业扩流程管理将会成为供电企业不断深化改革方向,快速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核心,并且成为供电网络中的关键工序和关键路线。电力企业的整体效益要依赖用电营销来实现, 就需要建立全新的过程型组织结构,包括的交易机构、操作机构、执行机构,用系统化、科学化和整合化的电能营销经营服务方式达到减少无用的流程,从很大程度上来提高管理水平与工作效率,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更好的缩短流程时滞,达到提高流程运转效率的目的,和规范管理程序的目标。使电力营销服务业务流程更能够向管理精细化与合理化逐步转型,从而实现以智能电网为基础与技术平台,达到有效提高电力客户服务效率的最终目标。

一、电力体制改革措施

在经济不断的市场化后,当前电力体制的矛盾日益最突出,一方面是电网企业把握着独家买卖电的特权,另一方面所有电价都是由我国政府管制,使得电力市场中两发电企业(生产者)与电力用户(消费者)这两个主体被制度性“隔离”了,使得交易成为计划经济化。市场机制在此就成为一个无法展开的形式,一方面是发电市场的供给、成本变动和价格信号不能及时很好的传导到在用户那里,另一方面用户的需求信息也不能直接反馈给发电企业,使得上网电价与销售电价达不到及时调整的目的。因此社会各方面对电力体制改革问题要求颇多,强烈要求,国家对电网垄断经销电量的打破和对计划电量和政府定价的改变,以及对输配的分开、调度形成的独立,真正实现电力市场竞争和电价市场化的结果。一是对于我国各省、区域电网公司内部的相对独立电力交易机构,可以分离出来,由政府部门直接领导和授权,各个省的交易机构可以对自己本身负责本省内的电力交易,对于各区域交易机构,可以要求负责跨省的电力交易,在其交易中,要求的职责包括负责电力市场规则制定和竞争报价、合约执行、电费结算等工作。二是电网监管与业绩考核模式方面。政府做到对电网服务和成本、价格等方面的严格监管,并且严格核定独立的输配电价,才能够真正作为电网收取过网费的依据与标准效力。在业绩考核方面把收取过网费或者是核定准许收入模式。来作为电力企业的考核模式。

二、实施营销业扩流程重组建设管理

电力改造工作是一个复杂多变的综合性工作,在计量改造中为了提高电力营销管理质效,可以加强宣传,发广告,播收音机等宣传工作,使得广大用户支持和理解,来达到对使户表改造工作顺利进行。在电力改造中可以将数项工作或者是业务进行组合,并且合并为一起的工作进行。如场勘察和施工单位施工结合起来,以及将资质合格的施工单位向客户一次推荐至少两个施工单位,大家一起共同参与现场勘察,由客户自主委托施工,并且由施工单位报竣工验收,把复杂的问题整合为一个问题处理了;同时还可以把客户签订供用电合同和电费协议,客户交费和安排计量组装表等工作与工程施工同步安排,也就是在工程竣工时电表已安装到位,合同协议与客户交费已相继完成,仅剩下工程验收和投运供电,在最后的环节,就需要推行验收会签制,假设当场验收合格,那么就可以直接安排投运接电。另外对于改进方面的工作客户提供可靠的信誉和经济担保,并且委托供电企业来进行全权负责工程施工与投运,而对于其他手续,才后来补办也可以。采取组合和改进工作后客户可多方式提出用电申请,包括直接递交申请表和电话申请、网上申请、异地申请、委托申请等方面的业务。营业厅负责全权办理客户全部业务,包括现场确定方案和施工及竣工验收等方面的业务。营业厅组织人员进行装表接电包括工作结束和资料移交归档业务。

三、提高员工营销队伍,强化优质服务管理

电力企业作为一项技术密集型产业,科技含量高,需要不断的提高提高员工营销的技能,如学习以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与现代管理技术和研究营销管理信息系统,不断树立客户满意的营销管理理念。电力企业作为供应商和客户之间完全是商品供需的经济关系。与提供服务和被服务的关系,需要妥善处理供电企业的经营风险。一方面需要培养一支高素质的队伍,能够灵活的选用功能齐全和技术先进的设施进入调度系统,可以更好的掌控远程数据采集和控制,完成电量远控和负荷随时监控、预测,全面提高营销管理水平效率。同时对于存在的一些破坏偷盗电力设施问题;人身触电和电器设备烧毁造成的巨额赔偿问题;窃电存在的电量损失风险;欠电费带来的死帐和坏帐损失风险。都需要一批有营销能力的队伍来处理,并且能够通过法律手段来规范各自的行为。

强化优质服务管理,服务永远是市场经济环境下的真谛,优质的服务,能够使得企业的效率事半功倍,蒸蒸日上。电力企业做好服务管理工作需要从每天的琐碎的事情中去积累,如笑脸相迎,严格做到按照城乡居民一户一表报装收费标准收取费用,对于存在的抢修故障管理,应该做到及时快捷,建立故障抢修机制,才能真正提高故障抢修效率,提供服务水平。

参考文献:

[1]王广惠.《电力销售与用电管理》.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08.

篇(3)

中图分类号:F4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7)03-0316-01

引言

电力企业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为我国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提供电力产品的重要基础,随着市场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电力企业也要不断改革,才能适应新时期的发展趋势。在当前形势下,人民对电力企业的服务质量、供电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而且由于人们对电力产品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电力企业必须要对传统的管理方式进行创新,才能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在市场经济环境中获得更多的用户。在新时期电力企业要为用户提供方便、快捷、高效的服务,并且营造一种轻松的消费氛围,实现电力营销业扩流程的精细化管理,是电力企业实现服务转型的重要途径,最终能够促进电力企业的转型发展。

一、电力营销业扩流程实现精细化管理的作用

1.业扩的概念

业扩的全称是供电业务扩展,指的是电力企业不断拓展与电力用户相关的各种业务的过程,例如在电力企业发展过程中为了给用户提供更完善的电力服务,提供更稳定安全的电力产品,要新建一个电厂,在新建厂的过程中有许多流程需要办理,例如申请用电、安装配电设备、安装线路、签署用电合同等,业扩又叫做业扩报装和业务扩充报装,是各种新增用电以及变更用电业务的总称。

2.电力营销业扩流程精细化管理的作用

在新时期,电力企业不断转型发展的过程中必须要对电力营销业扩流程进行精细化管理,电力企业对电力营销业扩流程进行精细化管理,其实质是与电力企业所在地区的经济水平进行结合的基础上,建立更加完善的供电客户服务中心,为客户提供更加高效的电力服务的过程。通过对电力营销业扩流程的精细化管理,彻底改变了电力营销业扩流程的机构设置、人力资源分配设置、岗位设置等情况,可以提高电力营销水平。具体说来,电力营销业扩流程精细化管理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促进电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通过电力营销业扩流程的精细化管理,可以实现对电力企业内部员工的优化配置,提高电力企业员工的安全意识、管理意识,并且能够改变他们的工作态度,从而使得电力企业员工以更加饱满的工作热情,为用户提供相应的电力服务,提高用户对电力企业的满意度,从而促进电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第二,提高电力企业的市场竞争力。随着我国电力市场的不断发展,电力行业体制不断深化改革,对于电力企业而言,实现精细化管理,其实是对电力营销业扩流程中的各个要素进行控制的过程,有助于电力企业对各种资源进行充分利用,从而提高电力企业的竞争实力。

第三,提高电力企业的执行力。电力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对各种问题的解决能力以及执行各种指令的效率,直接影响了电力企业的发展水平,在当前的是时代背景下,电力企业必须要提高各种工作的执行力,对企业的运作方式进行规范,对企业的管理目标进行明确,对力营销业扩流程进行精细化管理,才能让用户获得最及时的帮助,获得最便捷的服务,不仅吸引了更多客户,还促进了电力行业的快速发展。

二、传统的电力营销业扩流程分析

在传统的电力企业管理过程中,对电力营销业扩流程的管理不够高效及时,一般是对电力商品的特点进行分析,在电力营销业扩流程开展过程中,注重检查、审批、审核等工作,导致电力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都出现浪费,而且还不能达到客户的要求。例如某企业在进行电力营销业扩流程改造之前,其流程是首先让电力客户填写相关的申请表,然后让电力企业客服中心的工作人员按照具体的流程对各项业务进行办理,然后再将办理的业务提交给上级部门检查,等到检查合格之后电力企业再与客户签订用电合同、办理相关手续,然后企业要安排技术人员到指定地点安装计量组装表,并且进行通电,将用户的资料计入系统中,便于进行后续管理。从这种电力营销业扩流程模式分析来看,用户从申请到最终用上电力产品,所经历的时间较长,而且要经过的环节较多,在电力营销业扩流程开展过程中要经过多种多样的业务类型,而且业务太过细化,甚至有的业务出现重复,导致资源浪费。例如从业务扩展工作人员在业务办理过程中必须要进行现场勘查,但是在施工的时候电力企业还要再进行勘察,导致资源浪费,电力企业成本增加。而且在电力营销业扩流程管理过程中,各个工作环节之间的衔接性不高,各个环节之间分化比较严重,使得电力营销业扩流程的执行时间较长,执行力度不高。

三、电力营销业扩流程精细化管理策略探讨

1.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

信息化是未来发展的趋势,尤其是在信息技术不断应用的过程中,对人们的生产、生活、经济的发展等都带来了影响。信息化技术在电力企业的管理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传统的人工管理方式效率低,出错率较高,在电力营销业扩流程管理过程中,为了提高管理效率,也必须要加强对各种信息技术的应用。例如某电力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注重信息化建设,在已经建立的客户服务中心的基础上,还加强对用电营销信息管理系统的研发,将其作为电力营销业扩流程精细化管理的发力点,对电力营销业扩流程进行拓展。在用电营销信息管理系统建设过程中,对多种电力营销业务进行整合,例如电力用户的用电检查、电价电费、用电计量等各个方面的营销业务,都可以通过电力营销信息系统实现自动化管理,人们也可以通过这个系统提出自己的需求,电力企业有相关服务人员对用户的问题进行解答,给用户提供及时的服务和帮助。运用电力营销信息管理系统,可以促使电力企业的电力营销业扩流程精细化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2.实现电力营销业扩流程组合

在电力营销业扩流程管理过程中,为了提高管理效率,则应该要对电力营销业扩流程中的一些业务进行整合,使得一些业务可以同时执行,有效地缩短业务执行的时间,提高电力营销业扩流程管理效率。例如在电力营销业扩流程管理过程中,业扩流程工作人员和施工单位可以同时到现场进行勘察,两个部门都可以对勘察数据进行共享,从而减少分别勘察带来的时间和成本浪费;再比如将资质达到要求的施工单位组合在一起,对他们进行集中管理,可以减少由于对各个单位分别管理带来的问题;再比如可以安排电力客户委托施工,施工单位则可以对电表安装、电线接入工作进行验收,从而简化电力营销业扩流程,使得各个电力营销业务可以及时完成。

3.制定业务主办制度

在电力营销业扩流程管理过程中可以制定业务主办制度,对负责各种业务的主办人员的职权进行提升,并且可以建立绿色通道,对于一些紧急用户可以通过绿色通道办理业务,提高电力企业的服务速度以及服务质量。例如可以以315 kVA为分界点,315 kVA以下的用电方案的制定以及中间检查等工作,都可以由业扩主办人员独立完成,其他部门只需要参与到勘察和竣工验收即可,但是对于315kVA以上的用电方案,则必须要进行综合管理,业扩部门和生产部门要同时参与到管理过程中,对自己的职责进行确定,提高电力营销水平。

结语

综上所述,电力营销业务扩展流程是电力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是一个完整性、系统性工程。在电力企业的发展过程中要加强对电力营销业扩流程的精细化管理,提高电力企业的服务质量和服务速度。

参考文献

篇(4)

0引言

精细化管理就是落实管理责任,将管理责任具体化、明细化。随着电力市场的不断发展,电力监管力度也在不断加强。因此对于电力营销业扩流程精细化管理就要求每一个管理者都要到位、尽职。面对新的市场经济运营条件,电力企业的电力营销业扩流程应该如何从传统的供电业务模式向新模式转型,就需要电力营销业管理层第一次就把工作做到位。工作要日清日结。电力营销业扩流程精细化管理就是在立足于供电行业自身特色,每天都要对当天的情况进行检查,深挖电能营销扩流程精细化管理的潜力,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及时处理。如何合理共享电能营销服务资源,以及如何加强电力服务监管、提高客户服务水平已成为关系供电企业高效、稳定运营发展的重要课题。

1实现电力营销业扩流程的精细化管理的条件

1.1充沛的资源条件

面临着国际用电发展速度减慢、电网建设快速推进以及电力营销扩流程要求不断提高等方面的压力,企业机制问题、控制无力、缺乏示范、奖惩无力、跟踪指导不足、考核不严不实、培训不足、检查不细不严等问题严重造成电力营销企业经营利润不理想的问题。虽然目前我国电力营销企业的经济有了明显的改善,但是电力营销业扩流程的精细化管理依然在探索的道路上进行。因此,要提高电力企业的经济收益,就必须从加强电力企业营销业扩流程精细化管理的角度出发,通过借助先进的技术对电能营销市场进行分析,综合了解电力营销工作面临的经营状况、国家相关政策法规、电能需求市场等供电精细化营销管理中客户的需求等问题。

1.2科学、合理的信息管理系统

现在很多电力营销业扩流程中,由于管理者布置的电力工作任务不明细,很多信息管理系统缺乏标准化、缺乏流程化、缺乏量化、缺乏细化、决策、计划不务实、规范制度缺乏操作性。尽管受传统的供电理念束缚,供电企业能够协调地运行,但是远远不能满足客户的需求。因此,必须要有科学、合理的信息管理机制,用系统化、科学化、整合化的电能营销经营扩流程,使电力营销业扩流程精细化管理不断完善。

1.3完整的电能营销风险预控体系

实现电力营销业扩流程精细化管理的一个重要的条件就是要求管理者要有高尚的个人品德、合作动机、合作责任、合作技能、合作意识、敬业程度、服从、纪律性、责任心、忠诚度、廉洁度、诚实度。通过不断完善其电能营销风险预控体系,不断提高自身电力营销综合实力,进一步优化电能供电质量、提高营销服务水平以及进行供电市场行为预测等角度,从营销管理的角度入手,通过高质量、优质服务等优势变革应对未来激烈的电能营销精细化管理市场挑战。

2实现电力营销业扩流程精细化管理的意义

实现电力营销业扩流程精细化管理,能够加强精细化营销管理的关键岗位、关键流程、关键作业等环节,能够有效提高供电企业的营销水平,从而能够进一步降低营销风险。电力营销业扩流程的精细化管理能够提高电力企业的经济收益以及市场社会效益,进一步优化国家电能供电质量,为电力市场营销业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通过精细化的电力营销业扩流程管理,使到电力营销业管理实现大转变,埋下了新的发展、管理定局。电力营销业扩流程精细化管理是一种对战略和目标分解细化和落实的过程,是让电力企业的战略规划能有效贯彻到每个环节并发挥作用的过程,同时也是提升企业整体执行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精细化管理的实现目的就是要向科学管理要效益、要能力。要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必然要求电力企业有强大的执行能力和高超的运作水平,所有这些都依赖于精细化管理的强大支撑。

3实现电力营销业扩流程的精细化管理的对策

3.1树立电力企业形象,开拓扩流程市场

随着新能源的不断开发和应用, 传统营销服务质量监督基本都是通过明查暗访、定期核查等手段进行静态定性分析的。供电企业要在能源市场上捍卫自己的一席之地,首先要树立以形象开拓市场的观念,提升企业形象。引导广大电力职工进一步转变观念,通过采用先进的科技手段,提高终端客户用电效率,与客户建立并保持共同发展的新型供用电关系。树立服务意识、市场意识、竞争意识,逐步完善各项便民措施,努力饯行“优质、方便、规范、真诚”的服务方针。通过对营销服务的精细化整改后,监管人员通过营销业务窗口就能动态掌握营销人员的服务水平,提高电力系统设备利用率,落实电力节能减排等,做到节约用电、合理用电、经济用电,取得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并对业务流程、操作时间、服务质量进行定量分析判断,利用视频监视和用户满意度评价系统实现对营销窗口服务质量水平监督的常态化管理。

同时,为了开拓扩流程的市场,加强电力需求侧管理,提高市场预测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必须要抓住重点建设项目,实现新的用电增长点,实施可替代能源竞争,加大对电能安全、洁净、便利、经济等优势的宣传。对于电网的规划、建设、运行、维护、故障抢修等工作要落实到家,从而优化电网运行方式,转移用电负荷,提高电能使用效率,是电力工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3.2加强电网建设,采取优先价格手段

充分利用市政建设、电网建设和业扩工程等契机,发挥价格的杠杆调节作用,加快电网建设步伐,通过精细化营销服务监控系统,根据电力客户所需的服务项目进行动态剖析,不断优化营销服务业务流程,做好配电网络和设备治理的整体规划。充分实行分时电价移峰填谷,鼓励督促大工业用户利用分时电价的优惠政策发展生产。建立围绕电力客户接触点感知内容的最高满意度规范流程,以业扩工作为营业工作的龙头,保证电价分类准确、电量收费正确无误,做好各专业之间基础资料的衔接工作,严格执行电价政策。

3.3加强员工管理,完善信息管理系统

篇(5)

某分公司在与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紧密联系下,建立一个电力分公司客户服务中心,这种新的运营模式的出现,就必须对公司原来的经营模式和人员管理进行改革,新岗位的增加和业务的变化,体现传统的电力营销流程手续复杂繁多,这种情况下必须读电力营销业扩流程进行优化和改造,避免重复的工作和流程,提高电力营销的工作质量。

2信息技术在营销管理中的广泛应用

为流程改造和优化提供了物质保障在客户服务中心的建设时,某分公司应用了一种有效电力营销系统,这种系统在能在营销部门中广泛应用,是因为它包括了业扩报装、用电检查、电费查询、客户代表和用电计量等全面的营销业务,它使电力营销业扩流程工作起来更方便,保障每个环节的工作都能有快速的完成。

3依托技术创新,实施营销业扩流程重组

在传统的用电流程中,营销业扩流程顺序是检查、审批和审核,这里有恨过不必要的流程使客户感到用电流程繁琐,也浪费了企业的人力和财力,让客户对电力营销服务不满意。传统业扩流程见表1。为了提高电力营销流程,改变客户的看法,为营销业扩流程制定新的流程。从表1可以看出传统业扩流程有12个环节,环节繁多,内容复杂,电力营销业务过于复杂,并且有很多重复的地方,比如业扩人员重复做了勘查工作。而且每个环节的工作都过分细化,人员分配过于分散,所以电力营销流程时间长。在业扩人员的工作中,从受理到审查再到审批的过程中,没有添加任何的附加值,这种工作流程浪费了太多人力、物理和财力,而且在长时间的工作流程中容易出现推诿的现象,这样就更加影响电力营销的效率。

4实施营销业扩流程重组的方法

要改变传统的营销方法,提高电力营销的工作效率,可以实施并行作业,将不必要的工作和重复的工作进行组合执行。这样把原来的四个环节合并成一个,与客户同时签订供用电合同和缴费协议,缴费、安排计量和竣工验收环节都已经结束,最后的接火送电环节可以进行当场安装接电,检查施工质量。实施业务主办权。将一切业务的决定全力交给负责业务的主办人,避免推诿此现象的出现,提高电力营销流程的工作效率。开通“绿色通道”,进行快速服务。这种服务主要为有特殊要求的客户和投运时间紧张的时候而设定,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供电工作中的问题,这种业务方式既为客户节省了时间,也为他们提高了可靠的担保和信誉。上述三种方法,为电力业扩流程提供了简单、方便的工作环节,把原有的12个环节简化为4个环节,从10天左右稍微缩减几个工作日左右就能完成,下面是新的流程见表二。从表2看出,业扩流程经过改造后,大大的缩短了工作时间,具体实施工作并行,需要合理利用电力营销管理系统的优势来减少多余的环节,从客户申请供电后,业扩人员就把客户申请信息录入电力管理系统中,通过网络信息的共享,为随后的供电方案和合同的签署做好了准备,使合同在网络上进行实时签署,减少客户的申请用电时间,依靠网络的成熟技术,对每一个环节进行严格的控制和监督,提供高质量的工作流程,通过对网络、数据的控制和共享来提高电力营销业扩流程的管理效果。

5管理效益和社会效益

通过对业扩流程实行精细化的管理方式,在缩短业扩流程环节的同时也推动了精细化的管理体制,节省了人力、物力和财力,为电力企业创造了经济利益,也提高了工作效率,在电力营销业扩流程中开辟出一条新的道路,有效的推动的企业的发展,让全部员工重视质量管理,在工作的时候端正态度和积极实践,让员工在工作中能够开拓思维,不断的创新和探索,完善工作中的问题,尽量满足客户的需求。在企业管理的指导下,员工尽职尽责,为企业创造更大的利益。

篇(6)

对于电力企业而言,精细化管理主要是指企业管理的衍生理念。其中,“精”代表精确性,是基本的管理要求和必须实现的管理目标;“细”代表细节和细化,是具体的管理手段。从深层意义上讲,精细化管理指的是电力企业在精细管理模式下制订科学化的管理流程,实施合理化的管理办法,以减少日常管理中的浪费行为,从而提高管理质量。精细化管理的实施要求为:电力企业在日常经营管理中应将“精”作为目标,将“细”作为手段,加强实际工作的全面落实,从而提高管理效率,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2业扩流程中实施精细化管理的基本要点

2.1构建严密化的管理机制

在电力企业的发展中,构建严密化的管理机制是业扩流程精细化管理的第一目标。完善的管理机制不仅可为电力营销提供规范化的管理依据,还能提升企业运营的合理化程度。在具体的管理机制构建中,需要考虑当前电力企业营销的具体情况,全面掌握管理标准,明确考核规定,开展有效的电力营销监管工作,为业扩流程全面落实精细化管理提供有利条件。同时,为了确保管理具有针对性,还需要考虑具体的岗位标准,并对考核内容细化。

2.2实施信息化营销管理

随着科技水平的大幅提升,我国的信息化发展进程在不断推进,为电力营销的发展创造了更加便利的条件。因此,电力企业应紧随时展潮流,将信息化技术全面应用于营销业扩流程中,优化整个管理流程,建立电力营销服务平台,并通过科学的配置确保平台的稳定性和服务功能的有效发挥。对于电力营销服务平台而言,其既能共享信息,又能整合营销事务,完成自动化的电力营销操作和规范化的营销管理。此外,借助该平台用户可发表电力需求,提出营销意见;电力企业可根据当前营销的实际情况,结合用户的建议完善营销服务,使其更好地适应市场发展。

2.3强化绩效和标杆管理

在电力营销中,决定营销质量的关键因素是营销业绩。因此,电力企业必须实施规范化的绩效管理,通过精细化的管理手段优化当前的业扩流程,分解、量化企业战略营销目标,并将其落实到每个员工身上,从而提升员工的岗位意识。除绩效管理外,标杆管理也必不可少。因此,电力企业必须调查同行指标,做好本企业与同行之间的指标对比,细致分析每一项指标,及时解决发现的问题,从而保证管理质量。

3业扩流程中实施精细化管理的优化策略

3.1开拓业扩流程市场,提升服务水平

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相关机构对新能源的开发力度越来越大,电力企业也面临着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在严峻的发展形式下,电力企业要想获得长远发展,就必须建立良好的企业口碑,加大对业扩流程市场的开发力度,改进营销手段,以高科技提升供电效率,以优质的服务提高客户满意度。同时,电力企业还要具备强烈的竞争意识,强化企业供电服务,实时了解市场需求,及时改进供电措施,从而提供规范化、优质化的服务。此外,电力企业还要重视电力需求,强化营销管理,科学预测电力市场的发展前景,从而为开拓业扩流程市场提供便利条件。

3.2强化电网建设,调节价格

在新的发展形势下,电力企业要想获得有效发展,就必须加强电网建设,注重对电力价格的科学调节,并构建精细化监控系统,使其更好地服务于电力营销。在该系统中,可及时分析客户的动态需求,并以此为参考改进营销业务流程,实现配电网络的优化配置。对于供电价格的调整,可考虑应用分时电价的办法应对用电高峰和低谷,这样有利于缓解用电高峰,提升供电效率。此外,供电企业还要准确分类电价,按照电价政策的相关规定调节电价,从而确保收费的合理性。

3.3健全信息管理系统,加强员工管理

电力企业必须不断完善电力信息管理系统,及时改进工作流程、操作行为等题,并简化复杂的步骤,使其更好地服务于电力营销工作。在电力企业中,员工是第一发展要素,因此,必须加强对员工管理,对当前企业内部员工的工作流程进行全面分析,改进不足之处,简化工作内容,强调员工的工作职责,通过精细化营销业务制度规范员工的工作行为,以促进营销服务质量的有效提升。同时,电力企业还需要加强员工素质建设,考核一线员工,评价其岗位综合能力,并以此为依据制订员工发展目标和员工培训计划,从而提升员工素质。

篇(7)

策略性成本管理主要包括:

1、竞争策略之研究──从成本策略及差异化中加以选择,并针对成本计划,期望能对营业及组织上有所突破。

2、实施竞争者分析及标竿制度──藉此在成本基础上协助目标之设定,同时了解并掌握营业与组织等作业流程的差异性。

3、经由策略性成本管理,了解企业自身所处的位置,同时知晓同行业挑战者能力的强弱及企业欲进入的产业状况。

4、确定、了解并控制关键性成本动因,注重企业长期与短期绩效并重、竞争优势和发展良策并重。

5、在兼顾财务面和竞争面的情况下,依据企业策略规划,将成本管理目标化,并评估组织转型的可能性和企业发展策略随外部环境变化的适应性。

策略性成本管理的方法步骤

以往,绩效评估多以企业的财务绩效为主,但时至今日,我们深切了解企业欲长期高效发展,必须能准确推测客户有哪些要求和期望,企业能满足客户期望的成功率如何,交货期的准确率多高,市场竞争价格多少,品质或服务水准怎样等,上述事项均应经常性或定期评估,以增强我们的管理水平、提高警觉,及时发现问题,在客户抱怨甚至取消订单之前即能第一时间解决问题,这一点对我们这类以接单为本的企业尤为重要。

针对印制电路行业特点及企业自身情况,我们于2001年2月起开始采用策略性绩效评估方式,以求增强市场竞争力。首先,对公司的主要客户,如加拿大北方电讯、美国电报电话、德国西门子、瑞典爱立信等跨国公司咨询其有关产品交货期、品质、服务和可信赖性状况,以及其他约定事项的满意程度进行了解。经调查的信息反馈得知客户并非十分在意本公司引以自豪的卓越工业技术,反较关切成本、品质、服务、准时交货四个方面之绩效,但是客户对此四项绩效并不满意,因此我们特别成立了改进小组加以检讨,经反复比较和广泛讨论,确立把满足客户期望放在首位,视客户意见为最高的命令,企业的各项工作都要紧紧围绕这个中心主题而全面展开。其次,鼓励和支持中层管理人员依各职能领域找出影响其绩效的重要项目,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为配合策略目标将评估指标定为:准时送货、产品制作周期、产品成本,产品质量,生产能力,亦以客户关切点为中心,掌握客户通常关心的事项是:有订单时,能否满货期?品质是否达到水准?服务是否满意?成本多少,是否合理?与此同时,亦应考虑公司:是否有能力满足客户的期望?有无合理利润可获得?

在实施策略性成本管理的过程中,一是对各级管理人员进行强化培训,以达形成共识,把市场机制、目标责任和成本考核引入企业内部,在全厂员工中树立“三个意识”教育,即忧患意识、成本意识和主人翁意识。二是确立客观现实的“成本目标体系”,规定纵横有序的“成本责任体系”和建立严格完善的“成本考核体系”。具体表现为全面把握以市场竞争价格为前提,以总成本为重点,以经济效益为中心,把目标体系分解为公司总目标、部门子目标、班组小目标及个人具体目标。突出“四性”,即指标的合理性、手段的全面性、管理的严密性、政策的激励性,大力贯彻“四”字方针,即“算细帐、查漏洞、找原因、订措施”,做到“三个结合”,即策略性成本管理与达标升级相结合,策略性成本管理与开展自主管理、合理化建议活动相结合,策略性成本管理与总结推广先进操作法、小改小革相结合,较好地体现了“基础管理扎实、目标分解明确、系统管理协调、考评体系科学”的原则。

策略性成本管理的经济技术效果评价

为了全面、客观、有效和准确地评价我们所采用的策略性成本管理法的实际收效,需要建立一套科学、合理和完善的,能从全方位、多角度反映企业经济技术效果的指标体系,唯有如此,才最有说服力,基于这一原则,我们力求从定性与定量、长期与眼前、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角度出发,进行科学评价。

反映我公司经营绩效的硬性指标是从定量、短期和经济效益方面加以衡量。从2002年至2003年,公司的产值、销售和出口创汇分别以年均65%、65%和46.5%的速度递增;盈利则以年均约1.5倍的速度猛增;人均产值、人均创利、人均创汇和每百元固定资产创利也实现高速增长,分别以年均36.44%、101.27%、21.8%和68.12%的幅度增长。特别是公司的高科技产品含量不断增大,即多层板的年均增幅高达1.6倍。与此同时,全员劳动生产率也不断提高,以平均每年10.6%的速度递增;成本利润率和销售利润率逐年上升,分别以年均6.7%、4.9%的速度增长;准时交货率和成品合格率有明显提高,分别以年均3.17%、1.89%的速度攀升;双面板单位生产成本、多层板单位生产成本持续下降,平均每年分别以32.83元/m2、23.6 3元/m2的幅度下降,仅节约成本一项3年累计高达134 1.41万元,平均每年为447.14万元。在2003年度印制行业协会的统计报表中,我公司双面板产量、实现利税为第一位,完成工业总产值、销售收入和出口创汇为第二位。全员劳动生产率、每百元固定资产创利,人均产值、人均创利、人均创汇等多项指标也是居全国领先水平。而从软性指标(定性、长期和社会效益)方面来评估,可知公司的信誉和知名度大有提高,与客户建立了长期、友好和稳定的合作关系,得到客户的信赖和青睐,赢得大批订单,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打下坚实之基础。由此表明,公司呈现出强劲的发展态势,收到令人可喜的成绩,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增强了我们推行管理现代化的信心。

篇(8)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18-000-02

任何游戏都具有能够让游戏运转的游戏规则,市场经济的运行也不例外,任何不按市场规则进行非常规操作的企业都将会被淘汰出局。诚信管理是企业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内在要求,具有良好的诚信,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决定企业的发展能力和发展空间。

一、什么是中小型企业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中指出:中小企业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的有利于满足社会需要,增加就业,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生产经营规模属于中小型的各种所有制和各种形式的企业。我国对中小企业的划分标准主要是根据企业的销售额、资产总值、和企业员工总数等指标来进行划分的。

二、诚信的内涵

一个企业继续良好经营的基础是诚信,在经营过程中以诚信为本,得到社会的认可,企业客户的认可,方可保证企业在事业前进的过程中能够向前发展。因此,诚信是企业健康发展的基石。

三、中小型企业诚信缺失现象分析

(一)拖欠资金或者偷漏税款

中小企业失去诚信的重要表现为:拖欠本企业与合作企业的业务款项,拖欠银行贷款等行为。在于合作企业中,不按照事先签订的合同约定的时间付清双方业务往来款项;不按时或者恶意拖欠银行,本金和利息,存在能拖就拖的心理,行为甚为恶劣。

还有一些企业为了追求高额利润,不惜任何代价进行偷税漏税行为,拒不履行企业的纳税义务,并且数额巨大,令人叹惊。有些企业为了自身获取更多的利益,混淆期间费用和生产成本的界限,是企业当期的利润减少,从而减少当期的税款。企业逃税、偷税的情况严重,直接造成了中小企业的信用等级普遍降低。

(二)制造假冒伪劣商品

制假售假不仅品种繁多、数量巨大、范围广泛、后果严重,而且呈蔓延发展趋势,令人触目惊心。据有关部门测算,每年我国的假冒伪劣商品的总产值高达2000―3000亿元,因假冒伪劣给国家和企业造成的税收和利润损失高达1000亿元人民币以上,相当于我国国民经济总产值的十分之一。其中,中小企业就占制造假冒伪劣商品的50%。

(三)合同违约和合同欺诈

跟据我国工商局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每年大约有40亿份经济合同的产生,涉及的相关金额总数达140万亿元左右。有专家估计,市场交易中的无效成本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至少为10%~20%左右。合同违约、合同欺诈现象以成为中国市场的一大顽疾,合同的严肃性也受到挑战。某些企业在合作伙伴或自己无力进行合同上的规定时,为了自身企业到利益,往往会不顾与其签订的合同,进行单方面或双方同时违约。

四、中小型企业诚信建设的措施

(一)健全中小企业诚信法律和监管体系

我国目前并没有专门的法律法规用来规范企业信用,致使许多信用活动变得无法可依,当务之急是按市场经济的要求建立和健全诚信方面的法律法规。其主要内容主要包括:企业信息状况的信息征集规定;信息和获取的规定;信用评估和信用服务机构权利义务的规定;失信行为的法律责任的规定等。

为了保证信用活动有法可依,政府首先要有完整健全的法律依据,在其建立过程中,政府部门起到主导与积极引导作用,建立有效的法律监督部门,规范加强法律监督力度,使得市场规范化发展。为了企业在市场中取得更高的经济利润与良好的发展前途,需要在健全的规则与诚信管理体系的监督指导下进行有效的企业经营行为,发挥制度与规划在诚信监督和管理体制中的重要作用。

(二)完善中小企业诚信管理信息平台

诚信管理体系是诚信秩序的制度保障,它包括个人与企业诚信管理体系、资信评估体系和社会诚信体系等内容。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管理体系的先进经验,可以实行个人诚信码制,使个人所以诚信资料集中于一个固定的编码上。由于我国60%以上企业相关信誉方面的信息是掌握在政府手中的,因此,如何充分利用这些相关信息,推动政府依法行政、高效行政、透明行政,加强和提高监管效率和科学性,也是企业建立完善的体系平台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充分利用工商、财政、银行、质检、司法部门等的现有资料和已有建立的系统,强制性出台数据收集政策,以较低的经济成本加快建立技术先进、可靠性强、权威性高、覆盖全面、相对完善的企业和个人公共数据信息库。同时,政府要制定相应的市场准入机制、失信约束和管理办法、数据信息的收集和使用办法等符合市场规律的诚信体系“游戏规则”。将我国信息化建设平台和诚信体系建设结合起来,通过电子政务和电子网络,建立覆盖全国的信息收集和查询网络系统,运用信息化手段加强诚信的监督和管理。

(三)严厉依法打击失信经营企业

依法严厉打击中小企业失信行为。加大失信源头的治理力度,强化市场诚信监督管理理论,深入开展重点产品、重点工程、重点行业、重点地区和重点市场诚信执法,严厉查办假冒伪劣商品大案要案,严厉打击危害人身健康、公共安全以及生命财产安全等失信违法行为,严厉打击利用高科技手段从事违法活动的行为。加强执法协作,建立健全处置重大失信违法突发案件快速反应机制和执法联动机制,加强行业性、区域性企业失信问题集中整治,保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建立健全诚信法律体系,对失信企业进行有奖举报制度,切实落实对举报人的奖励,保护举报人的合法权益。做好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有效衔接,加大失信违法行为的刑事司法打击力度。

企业失信的根本还在于失信行为所获利益和其失信成本的比较。因此,加大企业失信成本可以成为加强企业诚信的一种重要手段。如果一家企业失信,那么就没有一家消费者到这家企业去购买产品和服务,就会导致该企业的产品和服务没有销路,最终导致企业的资金无法运转,经济得不到改善,企业的成本就会增加。那么,该企业就不敢冒天下之大不为而失信。因此,要加大对诚信的管理,通过法律、法规对失信行为进行惩罚,是企业的实行成本增加,让企业失信变得得不偿失。

(四)积极引导和完善中小企业内部诚信管理

人力有效准备是战略实施的最重要关键。也就是说,企业想实施本企业的发展目标与战略思想,首先需要一个强大的企业员工队伍,这个队伍人员的素质,直接决定着企业战略实施的效果。企业通过费员工培训,宣传教育正确的诚信理念,使得企业各个层次员工都树立起正确的诚信观,建立起正确的工作作风与思想理念,为企业诚信经营起到良好的作用。一个企业的诚信度,直接关系行为的主导为企业员工素质,企业员工素质提高诚信度可靠,整个企业的诚信度就能得到保证,整个企业即可进行有效的诚信经营。通过企业对员工诚信素质的教育,让每个员工都感受道诚信的重要意义,并且要求中小企业的每一个员工都具有诚信经营的素质,他们才可能在这个企业生存下去,才可能在社会竞争中而不被淘汰。

因此,中小企业要充分实现诚信经营,就必须在企业内部实施诚信教育,丰富员工的诚信经营知识,提高其整体诚信经营水平。所以,现在中小企业必须积极引导和完善企业内部管理,把诚信管理作为企业发展的基本原则,才能使企业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现代社会中不断发展、不断进步,才能从众多中小企业中脱颖而出,为成为大型企业做好基础。

同时我们也要把握好时机和分寸,通过真确的方式处理加强舆论监督与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关系,密切注意正面宣传与批评报道的比例和比重,善于运用公开报道和内部反映两种形式,恰当地把握住舆论监督的时机和重点,充分发挥主流媒体在舆论监督中的重要位置和主导作用。争取在全社会形成一个诚信的社会环境和舆论氛围。

参考文献:

[1]宋茜.中国信用制度建设的现状和模式选择[J].华东经济管理, 2004,02.

[2]胡江艳.利益制衡与企业诚信缺失的治理[J].商场现代化,2006,03.

[3]蔡婷玉.企业诚信与和谐社会建设[J].消费导刊,2009,13.

[4]王静.我国中小型民营企业诚信建设研究[D].南昌航空大学,2014.

[5]姚景照.生产型民营企业组织诚信价值观:理论与实证研究[D].西南大学,2009.

[6]刘月秀.企业经营管理诚信伦理机制建设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4.

篇(9)

我认为顶尖营销团队的一个基本特质就是,在团队成员之中,你可以理解别人,别人也可以理解你。这样的团队最为理想。

生动化陈列,售点生动化、路线拜访、谈判技艺、经销商管理、渠道管理、区域市场启动、新产品上市推广、促销员培训及管理等等,我认为都可以归纳进技术层面,这些东西,是作为销售工作者最基本的东西,随着市场竞争环境的加剧或减弱、变化、改变而改变、适应的,这个东西容易学,但是是需要不断地进行自我训练,使之达到顶尖的水准,好象卖油翁一样,这样的技术,学很容易学会,但是要达到顶尖的水平,是相当之不容易的。

营销是一门艺术

在各种销售技术,各门各派的销售技术,可口可乐、宝洁、麦当劳、肯德基、玛氏、松下、惠普......其实,各门各派的武功者是大同小异,运用之炒,存乎一心。

比如,与客户谈判,我们学了各个大公司的经营实践,还学了哈佛的原版对事不对人的谈判技巧,真正用到实处的,可能就是请采购吃了几次饭,送了几个红包,或是把报价下调了几个百分点,那么多技巧有用吗?

生意来讲,人际关系非常重要,但这决不是可以学得到的,只在于平常的一点一滴的积累,与人不断的打交道而得到的宝贵经验,这决不是技巧可以得到的

艺术的形成,是在技术之上的,对于经销商管理而言,其实对于商业活动来讲,都是人与人相互交往的一个过程,与人打交道,都会有人性的一面,所以有的人说,任何行业都是娱乐业,都是要大家在宽松、愉悦的气氛之下,大家就容易接近,并发生关系了。这个不是要与客户争论清楚一个科学数据、是非曲直可以达到的。做销售,如果做到艺术的层面上去,是相当之不易的,而且,这个也容易取得较大的成功。

营销是一种哲学

篇(10)

关键词:油田企业;成本控制;目标管理;降本增效

深化经营管理,可为企业发展提供持久动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提供保障。企业必须牢固“树立一切生产经营活动均要以效益为中心的经营理念,一切工作都要坚持先算后干,”让有限的成本发挥更大的效能,创造更多的效益。经营管理实质是降低成本和扩大收入,而成本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是其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建立石油企业现代成本管理控制体系,需要摆脱传统管理模式的束缚,增强成本观念,贯彻全员成本管理;以生产为核心,强化目标成本管理??提高企业效益。正确处理二者的关系,既利于提高生产管理水平,又能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企业各级各部门必须眼睛向内、苦练内功,把精细管理作为基本功来抓,把成本管理分解落实到增产增效、优化增效、降本增效的具体工作部署和措施中去。加大群众性挖潜工作,以全员成本目标管理和系统节点精细管理为支撑,开展全员“精细管理、挖潜增效”活动,压减低效无效支出。

1 生产成本和成本管理关系

在企业发展过程中,成本控制与管理处于极其重要的地位,它是企业成功最重要的方面之一。有效控制成本是油田企业必须重视的问题,多年来油田企业不断探索降低成本的有效途径,如何降低石油企业的成本成为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近年来按照油田“比学赶帮超”和“精细管理年”的要求,成本管理水平得到持续提升。成本管理是成本会计和管理会计的范畴,是二者的有机结合,也是两者交叉的纵深发展。生产管理和成本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生产管理是企业运作的基础,成本管理则是企业效益的最终体现,二者互相联系,互相依存。油田企业受以往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重生产轻成本,导致成本管理滞后于生产管理,使得成本管理成为无源之水,效益大打折扣。因此,加强成本管理,控制生产成本,提高成本使用效益,成为油田企业的头等大事。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认识到成本管理需要完善的目标管理体系,更需要建立在精细生产管理和人员管理等诸多基础工作之上,才能从源头控制成本的消耗,挖掘生产、成本的潜力,最大限度的发挥现有人力、物力、财力资源,实现降低成本,增加经济效益的目的。现从以下方面,对强化目标管理,加强与生产管理的联系,谈一些粗浅的认识。

2加强生产计划,提高成本预算质量

一是全面规划年度任务,并以此为依据做好单位总体经济预算;二是从生产的运行状况和日常维护的角度出发,随着设备状况逐渐变差,日常维护工作量逐年增大,而这些问题的处理又分为短期效益与长期效益两种,短期效益是指突发性生产问题,在预算编制中要结合业务部门对生产的掌握,有针对性的作生产计划和成本预测;长期效益则主要针对措施、技术改造等,采取分阶段实施,分散成本投入的方法。三是从可控程度与基层生产实际出发,成本预算必须源于基层的生产,成本预算的效果也由基层具体实施中得以实现,为此我们应加强分层、分系统的预算责任,依据成本规模和可控程度,分横向业务部门、纵向基层单位分别预算,这样就能根据不同的管理范围,作不同的生产计划,确定资金预算。

3 明晰成本单元,建立计划指标体系

一是明晰成本管理单元。成本管理单元是成本费用发生、归集和管理的基本单位,其划分和确定也是单元成本管理工作的核心内容。各单位要结合自身组织机构设置情况和生产流程特点,科学梳理本单位的成本管理单元,将生产单位的成本管理单元细化到最基本的工作对象,比如单项目、单班等。预算指标的分解落实是实现单元成本管理的基础,计划部门结合年度预算指标,在明确管理单元、明晰管理责任和控制指标的基础上,层层分解指标,最终将所有指标分解到最基本的成本单元上,建立起资金计划指标体系。指标体系要包括财务类指标和技术经济指标、价值量指标和实物量指标、绝对量指标和相对量指标。二是制定标准成本消耗定额体系。标准成本是评价实际成本、工作效率的一种预计成本,是衡量单元成本管理工作效果的体现。经营管理部门要根据近三年考核情况,结合定额资料,制定客观性、科学性、现实性、激励性、稳定性的标准成本消耗定额体系。

4 量化不同管理单元考核指标

对于不同层次的管理单元,都要建立相的考核指标,而且要尽量做到量化、明确、科学,经过努力最终可以实现,要每一个单元的详细工作目标落实到其所对应的岗位以及员工身上,真正做到人尽其职。首先,要进一步完善业绩考核的激励机制,按考核成绩决定奖金的多少。将生产任务与业绩奖金相挂钩,奖金也分为基本奖金与激励奖金两部分,他们各自占有一定的比例,以此鼓励员工更加努力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其次,将业绩的考核方式进一步细化,可以采取月度过程考核、季度累计考核以及年度综合考核三种具体方式,月度、季度考核主要以任务的完成情况为依据,年度综合考核则主要对油田企业的整体工作运行情况进行考核,对业绩合同的指标内容进行全面考核。

5 正确处理成本管理与生产管理的关系

篇(11)

一、总量指标

企业人工成本的总量水平就是通过人工成本的总量指标反映出来的。企业细化平均人工成本是依据根据职工人数多少来实现的,也就是企业要雇用一个员工所能支付的各项薪金报酬和福利待遇的平均水平,是一个企业对社会劳动力的吸引力和吸附程度。企业通过调整总量指标,实现对内调动职工的劳动积极性、对外吸引高素质的劳动者到企业来这一目的。但是在实际操作中,一些企业为了获得高质量的劳动力,加大了人工成本占总成本的比重,没有通过长远角度考虑和缜密的预算考核,就抛出了诱人的薪酬方案,常常面临难于兑现的难题。不予给付,企业面临道德和法律的双重裁判,予以给付,企业的经营压力加大,入不敷出。所以说,人工成本管理的第一步就是预算管理。以我公司为例,我们实行会计标准化管理,建立健全了全面预算管理机制,实行了会计科目负责制。由财务部门牵头,从宏观角度考虑了人工成本调整对公司宏观经济、监管、竞争、税务等环境假设条件下及主要市场策略及战略的影响;从微观角度根据人劳部门提供的人工成本各项目的年度目标建议值分析预算年度内人工成本的变化幅度和可控程度,从而得出管理人工成本的预算方案。但是在编制完成相应方案之后,往往会在在执行过程中发生预算外的情况,因此公司每季度都会根据省公司的预算批复编制滚动预算,及时调整预算数,缩小实际发生数和预算值的偏离度。

二、结构性指标

人工成本结构性指标是指在人工成本总额中各人工成本组成项目所占的比例,这其中包含获得成本、使用成本、保障成本和辞退成本。它是人工成本构成情况的反映,也是进行人工成本的合理性分析的依据。其中,工资是人工成本的结构性指标中的重要指标。如果说人工成本的总量指标是一个高屋建瓴的指标,则结构性指标是分层细化的指标。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各项成本所占比例是不同的。在企业的创建期,企业规模扩大,需要招募的员工增多,因此获得成本所占比例增大;成长期各岗位的员工配置完毕,已进行正常的生产经营,因此使用成本和保障成本的比例加大;在衰退期里,企业人动频繁,经营困难,濒临倒闭,此时辞退成本占据主要位置。目前,很多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忽视考虑企业发展阶段这一因素,一味压缩人工成本中的使用成本占总成本的比重,从而降低产品成本。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我们发现这种操作的结果并没有降低产品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原因在于,压缩人工成本的结果必然导致员工的积极性受到打击,造成人浮于事,消极怠工,企业劳动生产率降低,产品产量降低,总成本增加,企业不得不陷入裁员,降薪,又花费大量成本招募、培养新员工这样的恶性循环中,因此企业在对人工成本进行分析时,一定要多角度分析,将人工成本的结构性指标作为重要的考察目标,在对人工成本结构和比率分析的基础上,采取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以真正控制人工成本。

三、效益指标

人工成本的效益指标是一个企业内部同经济效益之间存在密切联系的指标体系,是企业进行人工成本管理的重要手段,是人工成本分析的核心指标。下面将从劳动分配率、人事费用率和人工成本占总成本的比重这三个指标加以分析。

1、劳动分配率,是指人工成本总量与增加值的比率。劳动分配率=人工成本/增加值。其中,增加值=人工成本(包括社会保险等工资附加)+固定资产折旧+营业税额+营业盈余。我们不妨引入微观经济学中的边际概念来解释这一比率。边际分析法是一种可变因素的数量变动会对其他可变因素的变动产生多大影响的方法。当企业的一位职工一定时期内为企业创造的效益大于企业在该时期内为其负担的边际人工成本,则企业控制人工成本是合算的,否则是不合算的,只有当两者画等号时,才是企业的人工成本控制达到最优,企业与职工达到双赢的状态。我们画图表示,假设固定资产折旧+营业税额+营业盈余=5,人工成本由1变化至5对曲线斜率的影响:

由此可见,人工成本变化小于5时,表明企业支付的人工成本无法弥补职工为企业创造的活劳动价值,而当人工成本大于5时,表明企业花费的人工成本大于职工所创造的价值,只有当人工成本变化趋近于5,斜率等于45°时,则是人工成本配置最优状态。

2、人事费用率,是指人工成本总量与销售收入的比率。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企业用于支付的人工成本在企业生产和销售的总价值中所占的比例。它同时也表示企业职工人均收入与劳动生产率的比例关系,生产与分配的关系,人工成本要素的投入产出关系。我们做一个简单的假设来看人工成本变动对人事费用率的影响:首先,我们剔除企业收入核算方法,税收政策,同时期社会通货膨胀水平产生的影响,假设某企业一定时期内总收入110万,总成本80万,人工成本50万,分两种情况考虑,在收入不变的情况下,人工成本增加10万和降低10万,如下表所示:基本情况第一种情况第二种情况人事费用率0.450.550.36在第一种情况下人事费用率上升幅度为10个百分点,而第二种情况下人事费用率的下降程度为9个百分点,由此可见,在收入不变时,人工成本的增加对人事费用率的影响程度要大于人工成本降低对其产生的影响。下面,我们将用同样的案例来分析第三个指标。

3、人工成本占总成本的比重,即人工成本总额占总成本的百分比。人工成本就是活劳动,是活劳动占总成本的比重。企业管理者可以根据企业自身情况和所处的经济周期来综合考虑系统衡量企业有机构成高低和确定人工费用定额。这时,我们假设在总收入不变时,总成本和人工成本同时增加10万和同时降低10万的情况对利润率的影响:基本情况第一种情况第二种情况人工成本占总成本比重0.6250.670.57同样,在第一种情况下人工成本占总成本比重上升幅度为4.5个百分点,而第二种情况下人工成本占总成本比重的下降程度为5.5个百分点,因此,这进一步印证了本文开头所述,人工成本是各项成本中最活跃,最具可控性的成本,控制人工成本,对增加企业利润,提高企业效益,增强企业的竞争力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