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高一地理教学设计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本节教材主要由两部分内容组成:一是人口迁移的概念与分类;二是引起人口迁移的原因。人口迁移在本章和整个必修地理教学内容中都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它是人口增长知识点的延伸,人口增长影响了人口的时空分布,而人口迁移改变了这种时空分布导致人口在空间分布上的合理性,同时也促使多种文化的交流。另一方面人口迁移是城市化进程的重要标志,又是产业活动的重要区位条件。所以这节内容在整个地理必修教材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高中新课程地理主要就是围绕“人地关系”即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这一主线展开的。而人类活动的直接表现之一就是人口的发展和变化,像产业活动、产业转移和环境问题等都与人口的迁移和流动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人口问题是人类当前面临诸多问题的核心问题。本节内容就是通过联系具体的人口迁移案例让学生了解中国乃至世界的人口迁移和流动情况,从而引导学生分析、探究人口迁移与环境的关系,帮助学生在科学的认识了人口、资源、环境与社会相互协调发展的基础上,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
2.学生学情分析
高一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自主分析能力,喜欢探究生活中的地理事物或现象,而人口迁移就发生在学生周围的生活环境中。因此本节内容以温州为案例展开教学,贴近了学生的生活,容易调动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便于教学活动的开展。
但是由于学生的社会阅历有限,对现象、事物的认识多停留在感性的认识上,缺乏理性的深层次的认识,像人口迁移概念的理解上很多学生存在偏差,对于人口迁移原因的理解上也较为片面。另外高一学生普遍比较缺乏区域地理知识,所以对人口迁移的具体空间流动情况大多不太熟悉。因此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发挥其主动性,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发现问题,让学生充分体验学习的过程并内化地理学习的方法。
二、教学过程:
三、课后反思:
问题一: 假期旅游若从海南到哈尔滨,沿途看到的自然景观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不同?
问题二:假期旅游若从北京到乌鲁木齐,沿途自然景观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不同?
问题三:假期旅游若去爬高山,从山脚到山顶感觉自然景观一样吗?为什么不同?
2.教学课题
鲁教版高中地理第一册第三单元第一节《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3.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目标:
(1)了解地理环境差异性的分异规律。
(2)提高读图和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地理空间思维能力。
(3)运用地理环境差异性的原理,分析人类生活和生产中的现象。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尝试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对“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进行分析,并可以图文转换;阅读“喜马拉雅山的垂直地域分异图”,获取 “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2)学会与他人合作,并学会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3)运用适当的方法和手段,表达、交流、反思自己地理学习和探究的体会和见解。
4.课文分析
教学重点:
(1)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的含义和体现。
(2)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及产生的原因。
教学难点:
(1)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及产生的原因。
(2)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与农业生产地域差异的关系。
5.教学方法
(1)教师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紧密联系本课内容,创设情境,提供案例,引导学生学习。
(2)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分组讨论,进行问题探究式学习,体现其自主性。学习过程中师生共同运用归纳法、演绎法、比较法,等。
6.教学过程
学生:观看视频,并根据课前预习课文内容回答教师提问:什么叫自然带?如何形成?世界上主要有哪些自然带?
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课前教学背景中的3个预设问题。
学生:小组讨论形成成果,推荐代表并尝试回答。
教师:对上述回答进行点拨评价,然后用多媒体展示非洲自然带分布图,引导学生分析地理环境从赤道到两极的水平地域分异规律的形成基础、自然带排列规律以及典型地区。
学生:小组讨论后填表:
教师:点拨所填表格,接着用多媒体展示“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引导学生分析中纬度地区自然带排列,思考从沿海到内陆的水平地域分异规律的形成基础、自然带排列规律、典型地区。
学生:对比思考后尝试填表并回答
教师:点拨所填表格。
(联系实际)百度视频搜索:西北绿色。
学生:观看视频并思考西北地区植被应以什么为主?为什么?
教师:点拨总并结。
学生:观看视频:非洲自然,思考植被有何变化?为什么?
教师:点拨并总结,然后通过多媒体展示“喜马拉雅山的垂直地域分异图”,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
(1)南坡从山麓到山顶有哪些自然带?
(2)分析说明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形成基础、自然带排列规律、典型地区。
学生:小组讨论形成结论并填表、回答
在社会经济持续发展,文化创意、装饰设计等人才需求急剧增长,而专业教育相对滞后的形势下,培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设计创新能力的学生是高职设计教学培养适应产业发展需求的高端技能型人才的主要内容。CDIO是当前教育界正在推广的人才培养模式,并已在工程教育领域取得了初步成功,其所倡导的教育理念与高职设计人才培养具有较大程度的一致性。因此,将CDIO理念引入到高职设计专业教学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艺术专业的教师在CDIO理念的指导下,大胆地进行了设计专业教学改革的探索。
一、CDIO应用于高职设计专业教学的可行性
CDIO分别对应“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施”(Implement)、“运行”(Operate)4个英文单词。其中,“构思”是指顾客需求分析、发展理念、技术程序和商业计划制订等;“设计”是指项目计划、图纸设计及实施方案设计等;“实施”特指将设计方案转变成为产品的过程;“运行”则主要是通过投入实施的产品对前期程序进行评估。它是“做中学”和“基于项目教育和学习”(Projectbasededucationandlearning)的集中概况。在有限的专业教育时间里,任何教育都不可能将今后工作中所需的专业知识完全传授给学生,而让学生在基于项目的反复学习训练去“做中学”,更有利于学生各种能力的形成。CDIO模式作为成功的工程教育模式已被实践所证实,能否将CDIO模式应用于高职设计教育?我国高职教育不同的教学模式都有一个共同点,即工学结合模式,这无疑为高职教育借鉴CDIO提供了切入点。
首先,培养机制上具有一致性。CDIO倡导的“做中学”和“项目教学”与高职高专所倡导的校企合作办学具有相同的理念。CDIO“做中学”的本质是将专业知识与技能结合,以项目实施的全过程为依托,将构思、设计、实施、运行完整体现。高职设计类专业教育特点是实践性强、课程项目化突出、学科交叉性强、涉及知识面广等,要求学生在掌握手绘效果图表现、电脑效果图表现、装饰材料与施工工艺等多种技术知识基础上,学会综合应用这些知识与技能,设计并制作出一套完整的项目。而整个学习过程需要学生具备设计理论、生产实践和人际交往技能等方面的综合能力,与CDIO工程教育理念要求非常吻合。高职设计专业也正在提倡和试点项目式教学,校企合作就是要建立一个能够实践“做中学”理念的完整的项目实训环境。
其次,培养目标上具有很大的重合度。CDIO是一种以培养职业工程师为目标的教育模式。而高职设计教育所培养的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适合产业发展的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两者对实践操作和技术创新能力的要求具有一致性。原创性不足问题是我国设计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因此,培养具有独特创意能力和熟练操作能力的高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就成为高职设计专业最重要的教学目标。引入CDIO对学生技能的提升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重大意义。
再次,随着高职设计教育办学水平的提高,尤其是特色专业办学向更高层次的方向迈进,本科层次能力含量的增加,使得高职设计教育应用CDIO成为可能。以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建设为例,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必然要转向提高学生的设计与创意能力上来,即高职教育中增加了本科能力培养的比重。
二、CDIO在高职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改革中的应用
第一,基于CDIO构建设计项目工作流程。依据行业重点工作任务,分析设计周期中所需的专业核心能力,再结合CDIO模式,将设计项目工作流程划分为四个阶段,方便学生在各个阶段有参照性地学习,以室内设计专业为例(表1)。
第二,践行“做中学”理念,实施“四分段工学交替、三层次实训递进”的教学组织方案。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专业在教学分工上,由校内专职教师负责文化素质课、专业基础课和理论课,由企业兼职教师负责专业技能实训课。在教学组织安排上,首先,通过每学年“工学工学”教学安排,形成“四分段的工学交替”模式;其次,通过大学一、二年级的三个生产性实训月——“居住空间设计实训”“公共空间设计实训”“古建筑空间设计实训”,实现“三层次实训实习递进”;最后,通过大学三年级的岗前培训、顶岗实习、毕业设计、毕业实习的强化训练,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图1)。
第三,探索以“校中企、企中校”为依托的“项目化教学”。CDIO工程教育模式是让学生依据项目周期进行学习与实践,这与艺术设计教育中的项目化教学完全符合。因此,高职设计专业教学应以项目流程为顺序安排教学内容,以项目为强化技能与专业知识学习的动力,实施“项目化教学”。设计项目时要与企业共同研讨协商,最好是选择来自企业中的真实项目;组织项目时要按照工作过程进行排列,从简单到复杂;在项目的操作过程中要依照“构思、设计、实现、运作”四个环节实施,熟悉项目的整个生产流程。为落实“项目化教学”理念,营造浓郁职业氛围、真实项目场景,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专业联合深圳市艺术设计行业协会、建筑装饰行业协会,引企入校、择企筑巢,将相关企业的生产和管理部门引入校内,共同对项目实训基地的教学过程和质量实施管理。学院给企业提供办公和生产场所,将校内的实训室作为企业的前店后场,学校实训室的实习设备和公司的生产设备完全相一致,依照公司的生产流程和技术要求进行训练。目前,艺术设计专业已建成了融教学、培训、鉴定、生产性实训和产品研发一体化,以“中南星设计工作室”“骄阳设计工作室”“文业设计工作室”为代表的“校中企”。同时,由学院与相关企业共同出资,在深圳市文业装饰设计工程有限公司、深圳市中南星文化传播机构等建立有固定场所、专门面向学生服务的校外实训基地,以满足学生生产性实训、顶岗实习以及毕业实习的需要,目前,校外实训基地已培训学生546人(次),接收毕业生73人。
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艺术设计专业引入学生项目团队合作教学模式,一个团队通常由4—8名学生组成,每个团队由学生自由组合,民主推选团队队长,明确责任分工。在完成项目构思、方案设计后让团队学生代表就团队的设计方案进行说明汇报,让所有学生参与评价打分,对于评价合格的团队继续完成后续项目,对于评价不合格的团队,则要求重新构思项目。项目流程结束后,学生还要进行总结评估,并与大家分享获得的经验及心得体会,从而进一步拓展设计视野,提高与巩固学生团队的沟通协调与合作能力。通过项目总结,锻炼学生写项目报告的文字表述能力,增强学生的系统思考能力。
第四,科学设置课程,配合“以赛促学”。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自主学习能力,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设计专业按照CDIO集成化原理依循“先低级(基础)、再中级(核心)、后高级(拓展)”设置课程,将面向高职学生的各种竞赛项目依循“先技能型、再设计型、后原创型”进行分类。同时,按照不同年级学生的教学进度和专业技能掌握的水准,跟竞赛项目进行匹配,使不同年级的学生都有机会参加室内设计艺术作品大赛、广告设计等技能竞赛,有效贯彻了“以赛促学”,培养了他们走上未来工作岗位的自信心(图2)。
“以赛促学”和教学的有效结合,明显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效果。从2007年至2011年,本专业共获得了国家级竞赛奖8项、省级18项、市级10项。
三、引入CDIO的几点体会
首先,CDIO实施过程中要把握好设计项目任务的难易程度。每一个设计项目任务必须要有一定的挑战性。如果项目过于简单学生能单独完成,就不会和团队其他成员进行商讨和沟通,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但如果项目过难,就会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其结果可能导致学生无法完成项目或只扮演了操作者和执行者的角色,达不到教学目的。其次,“双师型”教师的培养问题。按照CDIO模式的培养要求,教师应是设计师典范,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参与企业的项目实践,具备最新专业技术能力。但将教师派往企业参与项目面临很多难题,没有政策支持无法推行。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专业在“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方面做了有益的尝试,具体做法是引入企业项目,由企业派出生产一线的专业骨干进行技术指导,实现师生同训。另外,建立校内专职教师与企业兼职教师结对制度,实现优势互补。再次,要制定基本的专业标准。CDIO的实施,需要先行院校和研究机构对专业建设提供基本的标准,以便可以参照执行,起到一定的示范和引导作用。
1.基础知识不够扎实。
许多学生在进入高一地理学习之后,感觉到自己的地理基础知识不够,无法实现初高中之间地理学习的顺利衔接。出现这一情况的根源在初中阶段,由于中考应试教育的影响,许多学校对于地理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在初一初二阶段,只是将地理学科当作“副科”来处理,教学质量和教学时间都得不到保障,一到期中或是期末检测复习时期,地理教学时间通常会被语数外等学科所占用。即使在初三的地理教学中,许多教师也是针对考试大纲要求,对学生进行“恶补”,教学内容具有明显的应试性质,速记速忘,或是压根就理解不够全面。在这样的“夹生饭”教学下,学生进入高中阶段以后,地理学习困难是不可避免的事情。
2.学习方法不够科学。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许多教师遵循“重记忆轻理解”的教学模式,教学过于强调机械记忆,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学习地理更多地采取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采取这样的方式,虽然能够暂时将地理知识记住,但是由于缺乏深刻的理解作为基础,掌握程度其实是比较薄弱的。进入高中阶段地理学习以后,教学内容对理解性要求越来越高,而学生如果还是采取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显然是不适应高一地理教学要求的。
3.学习能力不够自主。
新课程理念要求高中地理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将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许多教师在高一地理教学中贯彻了这一理念,结果发现学生不太适应,许多学生还是习惯于教师灌输式地给予,对于需要自己动脑筋获得问题答案的教学方式不够适应。这种现象说明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强,这些本应该在初中地理教学之中得到充分锻炼的学习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并没有得到重视,相当比例的初中地理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出发点还是围绕着应试教育的指挥棒,只要学生将考点内容掌握透彻就行了,至于能力发展情况,则不是自己最为关心的问题。正是由于初中地理教学中存在着这样的观点,一些学生在学到地理知识的同时,学习能力发展出现了不平衡现象。
二、突破教学困境的途径
对于学生在高一地理学习中出现的这些现象,一味地抱怨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只有立足教材与学生实际,潜心研究教学方法,才能够有效破解这些教学困境,提升地理教学成效。我在高一地理教学中,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开展努力,突破教学面临的困境。
1.回顾温习相关知识,实现前后有效链接。
对于学生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存在的“欠账”,高一地理教师应当以适当的形式进行“回头看”,帮助学生查漏补缺,促使学生实现初高中之间的知识链接,顺利进入高中阶段学习。我主要采取了三种方式帮助学生回顾薄弱知识。一是开展集中补习。我把现行高一地理教材中与初中地理教学内容关联比较紧密的内容筛选出来,采取问卷调查或是书面测试的方式,全面了解学生对于这一部分内容的掌握程度,选取其中的薄弱环节进行集中重讲,提高学生的掌握程度。二是进行随堂补习。采取这一方式一般占用课堂教学时间,我在新授内容教学中,涉及哪些内容的,在新课教学之中就对这些已学知识进行简要回顾,帮助学生加深认识,将对初中地理知识的复习回顾放在日常教学之中穿行。三是进行自主补习。采取这种方式,就是在教学中,将所需要用到初中地理教学内容之中的一些知识点罗列出来,安排学生利用课后时间进行回头温习,分步分阶段进行自主复习,有效链接初高中地理教学内容。
2.开展学习方法指导,提高地理学习效率。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16)11-0073-4
1 导 语
利用手机,你随时可以和千里之外的亲友通话。你的声音怎么会瞬间就送到千里之外呢?怎么送出去的?我们为什么能够看到电视、听到收音机?……这些问题都和两种特殊的物质――电场、磁场有关。初中我们已初步学习了磁场,那么,电场是什么样的物质呢?它有什么特点,我们如何研究它的性质?这就是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2 设计预习作业题
2.1 复习“库仑定律”,填空
(1)真空中两个静止 电荷之间的作用力,与它们的 的乘积成 (填“正”或“反”)比,与它们的 的二次方成 (填“正”或“反”)比,作用力的方向在它们的 上。
这个规律叫库仑定律。电荷间的这种作用力叫做 力或 力。库仑定律的表达式是
,式子中的k是 系数,叫做 常量。
两个电荷量为1 C的点电荷在真空中相距1 m时,相互作用力为 N,差不多相当于 万吨的物体所受的重力。
(2)当带电体间的距离比它们自身的大小
(填“大”或“小”)得多时,以至带电体的形状、大小及电荷的分布状况对它们之间的作用力的影响可以忽略时,这样的带电体就可以看作带电的 ,叫做 电荷。
2.2 自学“电场强度”,完成练习
请认真阅读课本P10“电场强度”的第1段至第5段,做好重点的标记,认真思考,每段至少提一个问题(至少阅读三遍,第一遍要快,第二、第三遍要慢),并完成下面练习:
(1)你每段提出的问题是什么,你是怎么理解的?
(2)最先提出电场观点的人是 ,他的观点是 ,近代物理学的理论和 证实了他的观点是正确的。近代物理学理论如何发展了他的观点?
(3)电磁场和由分子原子组成的实物有什么异同?
(4) 电荷产生的电场叫静电场。
(5)请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什么是电场?电荷间的相互作用是如何发生的?
(6)电场,看不见,摸不着,要研究电场,你认为我们该从何入手?
(7)认真回忆上节图1.2-1的实验(如图1)。在这个实验中,悬挂起来的带电小球受到带电金属球O的静电力,在不同位置,小球所受的静电力大小和方向是 的;在同一位置,小球电荷量不同,所受的静电力也 。你能用电场观点说明这些实验现象吗?(不能?没关系!请继续往下认真阅读课本)
2.3 做好标记,完成练习
请认真阅读课本 “3 电场强度”的第六段至第八段,做好重点的标记,认真思考;每段至少提一个问题(至少阅读三遍,第一遍要快,第二、第三遍要慢),并完成下面练习:
(1)在上节图1.2-1(见图1)的实验中,悬挂着的带电小球受到 的静电力,这说明
周围存在电场;在不同位置,小球所受的静电力不同,这说明这些不同的位置,电场的强弱是 (填 “相同”或 “不同”)的,即电场的强弱与位置 (填 “有关”或 “无关”):离带电金属球O近的,小球所受的静电力大,我们就说这里的电场 (填 “强”或 “弱”);离带电金属球O远的,小球所受的静电力小,我们就说这里的电场 (填 “强”或 “弱”)。
(2)以上节图1.2-1的实验为例,说明什么是场源电荷?什么是试探电荷?试探电荷要满足哪两个条件?
(3)研究电场的性质,为什么要从静电力入手?
2.4 完成部分习题,阅读“电场强度”
请先完成(1)至(3)题,然后请认真阅读课本 “3 电场强度”的第9段至第12段,再完成下面(4)至(6)题:
(1)既然电场中的电荷所受的静电力是这个
给予的,我们研究电场的性质,就可以从 入手。上节图1.2-1的实验表明:同样的试探电荷,在电场中不同位置所受的静电力是不同的;而电荷量不同的试探电荷,在电场中同一点所受的静电力也是不同的。这说明试探电荷在电场中所受的静电力,不仅和电场的性质有关,还和试探电荷的 有关。显然,不能直接用静电力来描述电场。那么,如何用静电力来描述电场的性质呢?为此,我们还要深入思考,继续探究:
如果试探电荷q1在电场中A点受到静电场F1,另一个同样的电荷在A点受到静电力一定也是F1(注意,这两个同样电荷在A点所受电场力大小一定相等,方向一定相同)。所以,它们一同放在A 点,它们总的电荷量是 ,所受静电力的合力也应该是 。以此类推,三个这样的电荷一同放在A 点,电荷量是 ,所受的合力也应该是 。即试探电荷的电荷量分别增大为原来的2倍、3倍……n倍,它在电场中某点所受静电力的合力也应该分别增大为原来的 倍、 倍…… 倍。所以,试探电荷在电场中某点受到的电场力,与该电荷的电荷量的比值应该有: = = = 。由此,我们进一步推测,试探电荷在电场中某点受到的力F,和试探电荷的电荷量q的比值 应该是不变的,它和试探电荷q应该无关。(你能不看学案,先说说为什么不能直接用静电力来描述电场,再独自把刚才的推测重新进行一遍吗?试试看!)
(2)我们的推测正确吗?你能以点电荷的电场为例,用库仑定律证明这个猜测吗?试试看!如果思考十分钟还不能下手,请跳过本题,完成下面练习。
(3)如图2(真空中)点M和点P的距离为r,点电荷Q放在点P,试探电荷q放在点M,则点M处在 (填“电荷Q”或“电荷q”)的电场中,电荷 (填“Q”或“q”)叫做场源电荷。由库仑定律得:试探电荷q所受的力F = ;当试探电荷q的电荷量分别为1 C、2 C、3 C、……n C时,它所受的力F分别为 、 、
……。即试探电荷的电荷量分别增大为原来的2倍、3倍……n倍,它在电场中某点所受的静电力确实也分别增大为原来的2倍、3倍……n倍, 而 的值始终等于k (请写出 = k 的推导过程)。
由此可知:在点电荷激发的电场中,试探电荷q受到的力F,和试探电荷的电荷量q的比值确实不变,它和试探电荷q无关(即无论试探电荷q取什么值,比值 都不变);实验表明,在其他电场中,上述结论同样成立。用E表示这个比值(试探电荷q受到的力F和试探电荷的电荷量q的比值),则有E= ,它在数值上和 库仑的电荷在A点所受静电力一定相同;你能证明你的这个结论吗?试试看。(提示:在E= 中,当q为多少时,E和F在数值上一定相同)
(请先认真阅读课本 “电场强度”的第9段至第12段,再完成下面练习)
(4)为什么不能直接用试探电荷所受的静电力来表示电场的强弱,却能用E= 表示呢?
(5)在上节图1.2-1的实验中,把同一电荷放在电场中的不同位置,它所受的静电力方向一般是不同的。这说明,电场不但有强弱,还有方向。那么,我们还能用E= 表示电场的方向吗?为什么?它的方向如何规定?
(6)由上述(1)至(5)题可知:电场强度是用来表示电场的 和 的物理量,它的定义式是 ,单位是 ;它是矢量,电场中某点的电场强度的方向和 电荷在该点的受力方向相同,和 电荷在该点的受力方向相反;电场中某点的电场强度的大小,在数值上和 库仑的电荷在该点所受静电力一定相同。在静电场中,电场强度不随时间的改变而改变。电场中某点的场强仅仅由 决定,与是否放入电荷或放入电荷的电荷量 。(填“有关”或“无关”)
3 设计课堂学案(课前科代表发回预习作业。教师根据预习作业的完成情况,对以下设计进行适当调整)
3.1 引导学生学习“电场”部分
(1)用大屏幕展示“预习作业题”2.1,先指名回答,再由同学或老师进行点评。
(2)用大屏幕展示“预习作业题”2.2的(1)至(4)。学生先看问题,再快速阅读课本“电场强度”的1至5段,然后一起回答。
(3)用自己的语言说说什么是电场,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如何发生?(先四人一组互相交流,教师再指名回答,然后由同学或老师进行点评,或进行讨论)。
3.2 “电场强度”的教学
(1)教师提问:电场,看不见,摸不着,我们该如何研究电场呢?用大屏幕展示“预习作业题”2.2的问题(7),学生先看问题,再阅读课本“电场强度”的相关内容,然后一起回答。
(2)教师提问:既然电场中的电荷所受的静电力是这个电场给予的,我们研究电场的性质,就可以从静电力入手。那么,我们能直接用静电力来描述电场的性质吗? 为什么?用大屏幕展示“预习作业题”2.3(先四人一组互相交流,教师再指名回答,然后由同学或老师进行点评,或进行讨论)。
(3)学生自由提问,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直接回答还是组织讨论。
(4)例题教学(先独立解答,再四人一组互相讨论;教师同时指名几个同学上台板演,然后由同学或老师进行点评,或进行讨论):
例题:真空中有一个电荷量为-Q的点电荷,在一个与之距离为r的M点放一个电荷量为q的试探电荷(如图3)。
①求M点的电场强度,并在图上标出它的方向;
②如果试探电荷的电荷量为-3q,M点的电场强度如何改变?
③如果移走所放的试探电荷,M点的电场强
度又如何改变?
3.3 课堂练习学案(用大屏幕展示。先独立思考,再四人一组互相讨论;教师指名回答,老师进行点评,或引导讨论。如果时间较紧,可部分或全部改为课后作业)
(1)下面关于电场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只要有电荷存在,其周围就存在电场
B.只有电荷发生相互作用时才产生电场
C.A电荷受到B电荷的作用,是B电荷的电场对A电荷的作用
(2)电场强度的定义式为E=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F是试探电荷所受到的电场力,q是产生电场的电荷的电量
B.该定义式只适用于点电荷产生的电场
C.电场强度的方向与电场力F的方向相同
D.由该定义式可知,电场中某点电荷所受的电场力大小,与该点电场强度的大小成正比
(3)下列关于电场强度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电场中某点的电场强度,等于单位电荷受到的电场力
B.电场中某点的电场强度,与该点试探电荷所受的电场力成正比
C.电场中某点的电场强度的方向,就是试探电荷在该点所受电场力的方向
D.电场中某点的电场强度,与该点有无试探电荷无关
(4)把电荷量为Q的电荷,放到电场中的某固定点M,所受到的电场力为F。已知M点的电场强度为E,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在M点换上-Q,M点电场强度方向发生变化
B.若在M点换上电量为3Q的电荷,M点的场强将变为3E
C.若在M点移去电荷Q,M点的场强变为零
D.M点场强的大小、方向与q的大小、正负、有无均无关
3.4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讨论,进行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电场是存在于 周围的一种特殊的物质,我们知道电荷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 发生的。我们利用电场的这一明显特征,通过试探电荷在电场中所受静电力特点,来探究描述电场
和 的物理量――电场强度。电场强度定义式是 ,它是矢量,既有 ,又有 。在静电场中,它不随时间改变。电场中某点的场强仅仅由 决定,与是否放入电荷,放入电荷的电荷量 关。
3.5 布置作业
(1)E= 和E=k 有何关系,它们的适用范围有何不同?请从物理意义、定义式、单位、大小、方向及自己要注意的问题,写出关于电场强度的小结。
(2)认真完成课后的“问题与练习”1~3题。
电场的概念及其特性的描述一直是教学的难点。本设计把它和学生熟悉的电视等联系起来,使学生感受到电场不仅确实存在,而且和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从而产生了亲切感,并产生了学习电场的欲望和兴趣。然后,又针对重点和难点,精心设计预习学案,引导学生预习课文,既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又为顺利完成课堂学习任务奠定良好基础。
探究描述电场强弱的物理量是本节课的重难点内容之一,课堂上要让学生充分思考,相互交流,教师适时进行引导。对于电场内容的学习及随堂练习,尽可能由学生自主完成,老师稍加指导即可。
【摘要】本文浅析以水电厂实训基地的建设与使用,培养“双师型”教师并构建“双师型”教学团队,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有效提升;依托“三阶三维”实训基地,进一步推进“案例引路、理论跟进”,“任务驱动、行动导向”等现代职业教学模式的实施,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有效提升,最终实现为企业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目标。
关键词 实训基地;建设;三阶三维;能力
近年来,高等职业教育迅猛发展,形势喜人,面对企业对高职毕业生的高要求,暴露出高职学生的实践能力不强,实践技能不系统,教师实践能力不强,技能不熟练,教学能力不高,不能适应现代职业教育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实际需求等问题。因此,学生教师职业能力同步提高的研究显得十分重要。本文通过实训基地建设,对学生能力、教师能力统筹考虑,实现学生和教师的技能与综合能力的“三阶”提升,复杂技能、技术思维、职业素养“三维”发展;强化教师实践操作、教学能力和教科研能力;实现学生教师职业能力的同步提升。本文以某水电厂运维实训基地建设实例,进一步浅析“通过基地建设,促进学生教师职业能力双提升。本文为具有大型设备、复杂系统、在线运行和高安全风险行业的职业教育与培训机构提供借鉴或参考,有力地支持企业、行业建设以及地方经济发展。
1探索“三阶三维”实训基地建设模式
为提高实训基地的使用效率和实训教学质量,满足职业教育和企业培训的双重要求,按照从单一到综合,从仿真到全真的理念,探索“三阶三维”实训基地的建设模式。
“三阶”是将学生的实训过程按认知学习规律,技能形成规律要求,分为三个阶段,即首先在“专项”实训中心训练“专项技能”,学习设备的作用、结构、原理、性能等知识;然后在“仿真”实训中心训练“综合技能”,学习系统的作用、组成、相互影响等知识;最后在“全真”实训中心进行“综合能力”实训,实现“三阶段”的能力提升,完成从生手到熟手的职业成长。
“三维”是指实训基地功能具有三个维度,一是以掌握一定复杂程度高技能为主要内容的“技能维”,学生能完成复杂技能的操作,二是以培养技术思维为着力点的“技术维”,学生能完成设备故障的分析处理,三是以最求良好职业素养为至高境界的“素质维”,使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敬业精神。
2提升学生教师职业能力
2.1探索学生“三阶”能力提升的教学模式
依托“三阶三维”实训基地,不断深化教学改革,进一步推进“案例引路、理论跟进”,“任务驱动、行动导向”等现代职业教育的教学模式,形成“三阶”能力训练模式,第一阶:学生在“专项”实训中心,利用真实设备训练基本技能,为学生基本技能打下良好基础;第二阶:学生在“仿真”实训中心,采用仿真设备或仿真课件,完成企业的工作任务,使学生了解生产设备,了解生产流程,安全规程规定,学生职业能力可达到初级水平;第三阶:学生“全真”实训中心,采用全真设备,全真任务,全真管理模式,教学任务与生产任务一致,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一致,教学管理与生产管理一致,使学生熟悉企业,熟悉生产任务,熟悉生产过程,在企业教师的监护下,全面参与企业的生产过程,完成生产任务,服从生产管理,学生职业能力可达到中级甚至高级水平,综合素质全面提高。
2.2探索“双师型”教师培养的有效途径
通过“三阶三维”实习基地建设与使用,一是可以使教师获得大量的新知识和新信息,及时了解和掌握本学科最新发展动向和国内外发展趋势,更好地了解所教课程在电力生产中的作用,丰富讲课内容。二是给教师提供了全程、深入参与项目建设的机会,经过实训基地模式探索,建设方案编制,设备配置选型,安装调试等工作,提高教师实践操作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积累实践经验,使教学的针对性、应用性和实践性大大增强;并且提升教师的自主研发能力和指导学生解决项目实际技术难题的能力。三是通过实训基地的使用,教师深度融入生产过程,可获得教学案例,熟悉生产任务,为教师推进“案例引路、理论跟进”,“任务驱动、行动导向”等现代职业教学模式提供源头活水。建设成为一支高素质的适应现代职业教育要求的“双师型”教师,为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的重要保证。
2.3探索“案例引路、理论跟进”,“任务驱动、知识跟进”等教学模式
“三阶三维”实习基地的建设,为“理实一体”’教学扫平了障碍,课程的持续改进有了物的支持,在此基础上编写模块化教材,对于理论多,实践少的课程,采用小型案例引入,随后导入相关理论知识,对于实践多,理论少的课程,则采用工作任务引入,随后导入相关知识。实现“教、学、做”一体的教学。
2.4探索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阶三维”实习基地的建设所涉及的内容让学生全方位、深入参与,教学工作在实际任务中完成,实施项目教学。为了保证项目的顺利开展,不影响项目进程,关于教学模块以外部分在学生的组织上以自愿为主,有选择的吸收学生项目成员,走精英路线。
3案例分析
按照“设备先进、功能齐全、经济合理、服务行业”的原则,充分利用校企一家的资源优势,建设水电站运行与维护实训基地。依托实训基地,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形成“三阶三维”实训基地能力训练模式,第一阶段:学生在1、2、3学期,采用真实设备,在各实训室训练电工、钳工等基础技能,为学生运行、检修技能打下良好基础;第二阶段:学生在3、4、5学期,采用仿真设备或仿真课件,完成电厂机组的部分巡视任务、部分操作任务,使学生熟悉设备,了解生产流程,安全规程规定,学生运行技能可达到职业工种初级工水平;第三阶段:学生在5、6学期,依托“校中厂”——电厂,采用全真设备,全真任务,全真管理模式,教学任务与生产任务一致,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一致,教学管理与生产管理一致,使学生熟悉电厂,熟悉生产任务,熟悉生产过程,在电厂师傅的监护下,以副值班员的身份,全面参与电厂的生产过程,完成生产任务,服从生产管理,学生运行技能可达到职业工种中级工甚至高级工水平,综合素质全面提高。
通过水电运维实训基地建设与使用,首先可以使教师获得大量的新知识和新信息,及时了解和掌握本学科最新发展动向和国内外发展趋势,更好地了解所教课程在生产中的作用,丰富讲课内容。其次给教师提供了全程、深入参与项目建设的机会,经过实训基地模式探索,建设方案编制,设备配置选型,安装调试等工作,提高教师实践操作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积累实践经验,使教学的针对性、应用性和实践性大大增强;并且提升教师的自主研发能力和指导学生解决项目实际技术难题的能力。最后通过实训基地的使用,教师深度融入生产过程,可获得教学案例,熟悉生产任务,为教师推进“案例引路、理论跟进”,“任务驱动、行动导向”等现代职业教学模式提供源头活水。从而真正建设一支高素质的适应现代职业教育要求的“双师型”教师,为提高学生职业能力提供重要保证。
总之,“三阶三维”实训基地建设模式,“双师型”教师和教学团队建设,教学培训模式、方法与手段创新研究等途径,探索在校企一体办学模式下、职业教育如何为岗位培训提供智力支持,提高教师学生职业能力,为高职学院的发展,最终实现为企业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龚在礼.“三阶段、三维度”实训基地的建设与研究[J].职教通讯,2012(27).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2-0066
目前现代教育技术的普及,特别是移动数码产品和无线网络的普及,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模式――“微课”越来越成为师生欢迎的教学手段。高中地理知识容量大,方法结构灵活多样,对学生的能力要求很强,传统的课堂已经不再适应目前的高中地理教学的发展,而微课的出现正好和高中地理教学相适应,作为高中地理教师,我们尝试并制作了一系列微课,并运用在教学实践中,以下就微课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介绍一下过程和方法。
高中地理微课教学的第一步是系统研究微课的概念,了解什么是微课,我们首先要对微课的概念进行学习和研究,从资料中可以了解到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利用5-10分钟时间,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的全过程。随着教育技术现代化手段的普及和先进教学理念的学习,国内教师也逐渐开始尝试进行“微课程”。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是课堂教学视频(课例片段),同时还包含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辅教学资源,它们以一定的组织关系和呈现方式共同营造了一个半结构化、主题式的资源单元应用小环境。掌握微课和传统课堂的区别,传统教学课堂内容充实、详细,学习者能学习到完整的知识体系,其主张以教师教授为主,知识覆盖面比较广,但课堂缺乏灵活性,重点不易突出,对于个别接受能力差的学生,势必会出现部分学生无法理解当堂课的知识。而微课是把教学中某个知识点以视频的形式呈现给学生。一个微课只讲一个知识点,可以是某个重点、难点、疑点。一道题目或者一个原理,学生借助电脑、手机、Ipad等设备下载后,可以随时拿出来学习。相比于传统教学有制作简单、容易上手、传播范围广、接受程度高、传播成本低、互动参与性强的特点。
掌握了二者的概念和区别后就可以进入到实践并进行研究。例如,我们在学习荒漠化的防治时,就先通过制作一个荒漠化的成因PPT,制作过程中强调将荒漠化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因素进行整合,利用成因作为整合点,将大量的荒漠化图片引入并进行精讲,精讲实践控制在8分钟左右,整个过程要求突出掌握的知识重点以及本节课要求完成的目标,精讲完成之后安排了互动探究题,最后是课堂当堂检测,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我们发现可以运用微课反复播放的特点来解决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差异的问题,有的学习能力强的看一遍,然后进行探究,还没有完全理解的可以反复观看直到掌握。除了人文地理之外,高中自然地理具有较多的空间事物转化、运动规律、原理等(地球运动、热力环流、三圈环流、水循环、洋流等知识点)为使学生能掌握、理解,在学习时需要一定的地理空间想象和地理事物情景。常规课堂上,虽然教师能注重让学生在情景中理解知识,但很难做到每个知识点都能配以情景,而微课以教学视频片段为主线来整合教学设计和相关教学资源,构成了一个主题鲜明、类型多样结构紧凑的地理资源包,营造真实完整的教学环境,有利于学生形象地了解地理现象,理解掌握概念和规律,例如我们制作了《冷暖锋天气的对比》微课,用时8分钟,本节课适用于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第三节的复习应用,制作过程中,我们找到冷暖锋天气对比的整合点,冷暖锋的特征对比,归纳出二者的不同点,并通过flas演示冷暖锋的过程,最后设计了两个相应的习题加以练习,课堂上通过反复播放视频,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可以通过自主学习来完成掌握知识的任务,效果非常明显,而教师也摆脱了在课堂上重复讲解的烦恼。
同时,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还发现要精选微课的内容,微课要在很短的时间内根据授课对象的不同,对某个专题内容中的重点难点进行相应的讲授,如必修一中的第一章第三节地球运动的一般特征中的“地球的自转”“地球的公转”“太阳直射点的运动”,以及高一地理必修一中的第二章大气运动中“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和大气活动中心”“季风环流”“长江的天气系统”等知识原理性较强、逻辑性强,学生难以理解,若把每个知识点通过微课呈现给学生,教学效果则会事半功倍,而有些章节如“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则没有必要全部以已微课的形式来展示。
(一)二学生的学习态度不端正,初中教学里地理是一门副科可上可不上,而且绝大部分学校都没认真上过,学生自然也就不学,而高一地理只安排了两节课。自然而然学生就不会花心思去读地理。不重视地理哪里能学好呢?
(二)基础太差,我们的教学是功利性的教学,考什么就学什么,不考就不教,中考里地理是作为考察学科不记录为中考成绩,那谁会好好教,谁又会好好学呢?高一的地理教学设计又是建立在初中基础上的。可以说他们一点地理常识几乎都不存在。
(三)高一地理教学学习的内容又是高中里最难的部分,自然地理——难度大,综合性强涉及学科多。教材枯燥 ,多为原理性的知识。难度大,要求高。对一个刚从初中进来的学生,要他们在短的时间里,把学习习惯由感性思维转为理性思维。由以前以记忆为主的转为高中以理解、运用为主的学习方式。确实很难,难怪学生在选择分科是感慨选理科物理要命,选文科地理却很难。不晓得怎么办。
二、解决学生不喜欢上地理课的建议和措施
问题找到了,怎么解决呢?我一般是分三步做,提高认识,端正态度;改变教法,激发兴趣;循序渐进。提高成绩。
(一)提高认识,端正态度。你想知道日月星辰是怎样运行的吗?为什么会有日升月落。为什么会有春夏秋冬?你想了解祖国的名山大川美丽风景吗?你想领略各国风情,文化特色吗?你还想知道现在正在发生世界大事的国家的情况吗这就是我们地理要讲述的内容。学好地理这些都不算什么。因为地理就是专门研究我们人类生存的环境及与我们人类之间关系的学科。
我还给学生说清,地理不是可学可不学的,高中不存在副课,地理是必修课,它对于我们的学业很重要尤其是打算选择读文科的学生,高考地理是一百分且是文综里最难也是最好的分的学科。鼓励他们 地理最难在高一以后会越学越容易。提高积极性。
(二)改变教法,激发兴趣。走出教室感受自然。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说的是不仅要在课堂学习,更应该到外面去感受实际。我们当然不能像古人一样游学。但我们可以利用周末,春游等机会去感受自然。如周末我常和同学们一起起去爬山。和他们谈论山势的高低变化,地形起伏,各部为的名称,山脊,山谷,鞍部等等。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在山顶坐看风起云涌,花开花谢,草木枯荣谈天气变化成因,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变化。在山巅远眺县城新貌,指点城市道路布局,城市规划,各功能区的合理性及不足之处。即让学生加深教材的理解,又加深我们师生之间的友谊。
利用多媒体教学,将课本里抽象的内容用图画的形式表达出来,使教学更有广阔的空间。我利用网络将正在发生的国内外大事小情,每周制作一期课外读物,把正在发生地的地理背景时化的由来。让学生立足国内,放眼世界。纵览国际时讯,把握时势变化。我让学生看过利比亚战争风云,伊朗危机和叙利亚冲突等等,把该国地理形势,位置特点作出评价。满足高中生强烈的求知欲又拓展他们的视野增强责任感。
还有建立多个兴趣小组。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如利用我校的仪器建立天文气象观测小组让一些学生观测星辰运行,记录天气变化,气温高低,风向及风力变化。环保志愿者对学校周边的环境进行考察。课外活动时组织学生对校内外进行清扫,亲身体会环保人人有责。利用我们留守孩子多的特点鼓励学生假期出去陪陪父母,看看世界,回来让他们谈谈自身对外面的理解。将实践和课本结合起来。
(三)循序渐进,提高成绩。毕竟高中是要成绩的教学过程,高中阶段练习涉及面广,知识要求高,难度大。所以不能光有兴趣还要有刻苦努力,在作业布置方面我尽可能考虑学生的特点和知识的掌握程度。联系分三个层次,包含基础题,主要来自课本,基本没变化。考查学生对教材熟悉程度。中档题,对基础题加以变化,考查学生对已学知识把握程度。高考题及创新题,考察学生理解能力运用知识的能力。且对不同层次题目,不同层次学生要求也不同。
三、结束语
总之,我希望通过我的一番努力会让学生对地理越来越感兴趣。我还给学生说清,地理不是可学可不学的,高中不存在副课,地理是必修课,它对于我们的学业很重要尤其是打算选择读文科的学生,高考地理是一百分且是文综里最难也是最好的分的学科。鼓励他们 地理最难在高一以后会越学越容易。提高积极性。
参考文献:
[1]钟吉.“L-O-V-E”教学法的构建与探索[J].新课程(综合版),2010年01期
[2]昌盛华.中学地理教学与课堂调控技巧[J].中小学电教(下半月),2010年01期
很多事情因缺陷而美丽、因缺陷而难忘。在教书第五年,作为年青教师的我有幸参加本县举行高中地理教学大比武,通过抽签,上课的内容是:高一地理必修I第一章《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复习课,不按常规出牌,太意外了,正因为如此,比赛结果可想而知。课后始终萦绕在心,如果可以再来,我会这样上课。
一、如果可以再来,目标要明确
我当时构想一种新型的地理复习课――核心问题突破法:即依据本节复习内容多和学生的认知水平,选定《昼夜长短变化》这一问题进行突破,学生的核心问题突破,其他各个知识点的复习就能迎刃而解。如昼夜长短变化“知多少”?
反思:把课上成高三专题课,涉及的面小,难度过大,把抽象问题复杂化,在大比武中出现冷场,自编自导自演,师生、生生之间缺少有效互动,课堂效益不高。如果可以再来,学习目标要明确。作为高一地理复习课,复习目标就应是按会考要求,会考条目是会考出题的依据。
重新设计:
1.以情境问题引出复习课题:如北京时间2010年5月1日9点整,上海世博园正式对外开放,届时美国纽约(西五区)时间是多少?此时全球与北京处在同一日期的范围(大于一半或小于一半)?到时本地(29°N)的昼夜长短状况及此后三个月昼夜长短变化规律?
2.展示本节会考要求,会考条目和要求为本节课复习指明方向,在教学设计时,要打破教材顺序,有的放矢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解决疑点。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的会考条目如下:
二、如果可以再来,课堂要实在
当时上课,我设计了四个活动:想说就说――想做就做――想畅就畅――总结陈词,结果是教学目标的达成度不高,就是我们常说的有“形”无“神”。
反思:大比武课,有很多是作秀课、表演课,无论是大比武还是平时上课,课堂教学要实实在在,只有“形”的课堂教学显得空洞,只有“神”的课堂教学显得缺乏活力,只有“形”、“神”具备的课堂教学才是教师应当追求的,因为它既有活力,又有成效。
重新设计:1读图――设计内容涵盖的知识点全。
(1) 弧线ABC为 线,B地昼夜更替的周期为 。
(2)此时,A、B、C、D的地方时分别为 、 、 、
。
此时全球与北京处在同一日期的范围(大于一半或小于一半)?
(3)若在C处有一条自西向东的河流,那么河流的哪一岸泥沙容易沉积 。
(4)该图所示的日期约为 ,此日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纬度为 ,一年中太阳直射点移动的纬度范围为
。
(5)此日,D、B、C三地的昼夜长短情况如何?当太阳直射点由D纬度向B纬度移动的过程中,D、B、C三地的昼夜长短如何变化?
(6)此时,B地的太阳高度角为 ,D地的太阳高度角为 ,D地此时刻的太阳高度角又称为 。比较这一天A、B、C、D四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大小?
(7)此日,D处于一年中的 季。
(8)B地属于五带中的 带。
2.建构知识(如右图)通过先练后学,自主构建知识模块。
三、如果可以再来,学生要动起来
评价一堂课成功与否的标准,关键是学生的“思维动不动”。那么如何让学生的思维动起来,让每个运转的大脑闪出智慧的火花呢?当时设计,“想畅就畅:以夏至日为例,说出昼夜长短空间分布规律”为了让生有话说我设计了几个问题(1)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昼夜长短空间分布规律;(2)发生极昼的范围;(3) 发生极昼的最低纬度与太阳直射点的关系;(4)晨昏线与经、纬线的关系;(5)这一天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及昼夜长短变化;(6)还发现哪些规律?
反思: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根据学生学情,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由浅入深,要有梯度,既能激活学优生的思维,又能给学困生带来一定的答题机会。必要时还要让生动手演示。美国教育家菲利普:“告诉我,我忘记;演示给我看,我记住;让我参与,我理解。”
重新设计:
1.用图――采用知识问题化、问题习题化的形式、用问题引导学生自学,同时构建知识框架,使生有话好说,可探究可讨论,使生有话好说。
2.说图――检验学生对本节课的复习程度,回归生活。
请两位学生上台来演示,向大家模拟今天之后全球昼夜长短的变化情况。
在这次大比武虽然留有遗憾,名次不理想,但自己参与过、经历过,感触深。正因为有缺憾的、有待完善的,这样的课才被称为真实的课,之后再不断充实、丰实,就像温哥华冬奥会的开幕式点火一样。我们生活中的课是可以再来,是不断完善的,正是在这样一个追求的过程中,教师自身的专业水平才能得到提高,才能够真正享受到教学作为一个创造过程的全部欢乐和智慧的体验!
【参考文献】
当前的地理课堂教学中有两个不太理想的倾向需要纠偏。一是教学目标的设计上重“形”轻“质”,课时目标设置随意性倾向较严重。笔者在教学调研中发现,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传统”仍是主流,备知识、教知识仍是教师教学设计关注的“重心”所在。在教材内容的处理上,按部就班的多,独特处理的少;知识落实考虑的较多,学生活动设计的较少,尤其是对学生活动过程的设计,在教学设计中鲜有所见。同时,对课时教学目标的设计不够重视,有的教学设计中无目标可寻,有的教学目标指向不明,有的教学目标还出现严重的“偏离”。二是教学方式的选择上重“教”轻“学”,学生活动与作业设计针对性不强。笔者在日常的听课和查阅学生作业的过程中发现:学生课堂活动的开展“形式化”较多,“思维型”较少,不少活动的实施存在“为活动而活动”的现象,学生思考时间和思考深度有所欠缺,造成学生因地理思维的缺失而不能独立地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另外,各校使用的学生作业大多以市场上的教辅用书为主,相对缺乏训练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改进对策:实践“三步曲”设计策略
所谓的地理教学设计,就是运用现代的教学理念和系统方法,对各种地理教学资源进行有机组织,对地理教学过程中相互联系的各个部分做出整体的安排,建立一个帮助学生分析、研究、解决地理问题的学习策略,并对教学预期结果做出估计的过程。简言之,所谓地理教学设计,也就是对“教什么”和“怎样教”进行规划,对“教得怎样”进行诊断。
笔者认为,地理教学设计应力求简洁而实用,重点把握好“教什么?怎么教?教得怎样?”三个核心问题。简化教学设计环节,明晰课时教学目标,可尝试运用以下的教学设计“三步曲”。
1.践行“为学习而设计教学”的教学理念,合理定位课时教学目标
“为学习而设计教学”是美国着名心理学家罗伯特·加涅提出的一个观点。教学是人们精心创设环境,通过与外部条件的作用方式,激发、支持和推动内部过程的有效发生和学习成果的达成。
课时教学目标是依据课程标准,围绕有关教材内容,针对学生实际拟定的、在一课时内预期达到的具体学习结果,应具备可操作性、可测性的特点。因此,教师在教学设计前需要思考以下问题:想要学生从这节课中学到什么知识?教学要达到什么样的标准?课程标准的教学要求是什么?同时,教师在设计时还要考虑到学生的年龄阶段、接受能力等问题。一旦教师明确了这些问题,就可以考虑列出课时教学目标。
虽然高中地理课程标准要求达成“三维”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但这三个方面是课程的总目标,是一个宏观的综合目标,在实施过程中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在具体的课时教学目标确认时,不能机械、教条地加以肢解。在具体操作上,可将教学目标分成两类:一是结果性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二是体验性目标(包括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其中,结果性目标应该是显性的、可测的,要充分体现对地理学科的核心概念、原理等内容的掌握。而体验性目标则是隐性的,反映的是学生的心理感受和体验,可渗透在具体的教学行为过程之中。如针对“大气运动”这一地理教学内容,笔者对其教学目标进行了以下的思考。
“大气运动”主体教学目标确认
(1)掌握哪些知识?——热力环流原理、风的形成原理、气旋与反气旋、冷锋与暖锋、大气环流(三圈环流与季风环流)。
(2)学会什么技能(方法)?——空气水平运动的受力分析、大气运动示意图绘制、等压线图判读方法、地理比较方法等。
(3)形成什么观念?——地理问题探究需要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大气运动”具体行为目标确认
(1)对于给出的同一水平面上气温不同的两点,能画出它们之间的热力环流示意图,并且能指图说出高低压分布状况和气流的运动方向,至少能列举1个实例说明热力环流的形成及其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2)在理想水平等压线分布图中,能标出在三种情况下各个力的方向及风向。
(3)在水平等压线分布图上,能判定气旋、反气旋,标出任一点的风向;能列表比较两者的异同。
(4)能结合简易天气形势图,分析说明在冷、暖锋影响下的天气状况;能列表比较冷暖锋的异同。
(5)在三圈环流图上理解并识记三圈环流,七个气压带、六个风带的名称和特点;在季风形成图上,说出季风风向的变化,理解季风的成因与特点。
(6)搜集、整理有关台风、寒潮的图片、视频和文字资料,谈一谈对台风和寒潮的认识,进一步分组讨论抗灾防灾话题。
这是一种非三维划分的整体性教学目标设计。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实际是以学生学习为中心对课标内容做了细化和分解,形成了三维教学目标有机整合的教学目标,可操作性较强,也容易进行效果的检测。这种教学目标的设计,直接使用的是内容标准,没有套用三维目标的格式。其中的“知识与技能”目标比较清晰、可测,“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则渗透在具体的行为目标之中。
课时教学目标的合理定位还需体现出渐进性和层次性要求。课程标准是制定教学目标的根本依据,但标准是面向全国各个省、市、地区的所有学生,尺度也是全国统一的。课程标准是权威的,执行起来具有强制力,不允许人为地降低要求,是基本要求和底线。但是,课程标准是终结性要求,对达成标准的过程没有规定。为此,制定课时教学目标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如在高一年级的教学中应降低起点,适当降低难度要求,使学生进入的门槛低一些。新课教学时可适当降低目标和层次要求,待复习时再进一步提升。对于显性的“知识和技能”目标,可考虑在深度和难度上恰当处理;对于“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过程性和终极性目标,虽然在一节课时间内是难以实现的,但需要我们时刻记住,每节课都去践行,可以在不同的教学时段中出现“初步学会……”“尝试从学习……对策”“运用适当……成果”等层次性、渐进性的目标要求。
2.实践“为学生发展而教”的理念,增添活动的“思维含量”
地理教学活动的设计应强化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地理科学思维习惯,提升学生的地理能力。地理教学活动的设计应充分反映学习者的学习特性,建立卓有成效的目标和过程模式,不仅将学生参与教学过程作为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且注重学生参与过程的质量。然而,教师在处理设计与操作课堂教学活动时,似乎与这一要求相差甚远。一些教师在教学活动设计时,往往更多的是考虑自己怎么上这堂课,而很少考虑:如果我是学生,我会遇到什么问题?同样,这些教师在上课时,也主要是沿着自己的教学思路去“引导”学生,而忽视了学生自己去钻研、领悟和感受的过程。这样的教学,也不过是用教师思维代替了学生的思维。
教学活动设计(一):大气水平运动
讲述:同一水平面的气压存在差异时,必然会有一个力促使大气由高压流向低压,而这个力就是水平气压梯度力。
板书:1.风形成的直接原因——水平气压梯度力
如果没有其他力的影响,风向与气压梯度力的方向一致。(板图展示)
板书:2.风向:受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影响——风向垂直于等压线
思考:风一旦形成必会受到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在水平气压梯度力与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风向将如何呢?
实验演示:将一小球抛向旋转的圆盘中心,观察变化。
小结:由于受地球自转偏向力的影响,风向在北半球偏右,南半球偏左。所以在地转偏向力的加入下,风向不断发生偏转变化,直到影响风向的两个力的合力为零,风向不再偏转,而这时风向会如何呢?
板书:受水平气压梯度力与地转偏向力的影响——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转折:但这种风只存在于高空,因为在近地面,风向还会受到另一个力的影响,就是摩擦力的影响。在三个力的影响下,风向如何变化呢?
板书: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的影响——风向与等压线有一夹角
教学调查表明,进入高中后由于教学内容增多,难度增大,加之学生初中地理基础普遍较弱以及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的不适应等原因,相当一部分学生学习地理感觉吃力。而高二文理分科后,对地理的要求又有所提高,但由于高一地理基础没打好,所以不少文科生再次限入对地理的恐慌之中。如何做好这一阶段的衔接,我以为要做好以下工作:
第一、教师要熟悉初高中地理教学大纲以及地理高考大纲,然后根据大纲要求制定学科体系及切实可行的衔接方案,然后按照方案有计划的实施。教师最好能把教学要用的系统资料印发给学生,让学生提前预习,让学生找出需要精讲的内容,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第二、教学要遵循认知规律。任何学是从未知到已知,从知之较少到知之甚多的循序渐进过程。教师要研究初高中学生的生理特点、学习特点,要学习新课程理念,偿试和推行已经论证过的好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要加强学科内及学科间知识的渗透和衔接,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体系,通过建构模型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和技巧,增强探究类问题的思考,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综合分析能力。对于大部分学生感到困惑的问题要舍得花时间进行专题研究和突破,这样更容易提高学习效率。
第三、要做到初高中教学有效的衔接与有机的融合,教师不但要对高中《课程标准》和教材了如指掌,同时也要初中《课程标准》和教材熟稔,这样才能完整地把握学科体系,高屋建瓴,对整个学科知识体系做到成竹在胸。在教学前教师应对初、高中教材和课程标准进行对比分析,了解在初中哪些知识讲过,哪些知识是重点,哪些知识虽讲过但学生不易掌握,哪些知识还需在高中进一步加深和拓宽等,所有这些都要做到心中有数,必要时作适当的记录。然后,根据调查研究得到的学生情况和教材变化情况,做到“知己知彼”,结合高中教材的教学要求,确立高中教学目标。有些学生一时应接不暇,知识难以消化吸收。教学时应在已有的基础上结合生活实例进行教学设计,尽量地将知识系统化、简单化,对难掌握的要细化、具体化、形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