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社会经济中的主导性因素大全11篇

时间:2023-09-22 09:20:40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社会经济中的主导性因素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社会经济中的主导性因素

篇(1)

艺术设计的理念离不开经济发展的方向,艺术设计创作的灵感来源于生活,人类的活动促进了经济的发展速度,所以艺术设计和经济发展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艺术设计的方向离不开社会经济的发展,艺术设计是服务于社会服务于人民的,因此,艺术设计对社会经济有着一定的影响。要想做好环境艺术设计,首先要了解当地的经济发展现状,经济发展的方向带给艺术设计产生灵感。

一、环境艺术设计的特点

1.环境艺术设计理念。“环境艺术设计”,简言之就是通过艺术设计的方式来改变人们居住的城市环境的艺术。其主要特征是社会实用性强、艺术感染能力强以及对人们居住环境的影响力大。环境艺术设计是一种艺术设计,更是一种生活方式的集中优化。伴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精神文明的不断发展,现代人对精神层面的需求越来越多。因此,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艺术性提出了要求,要求居住环境不仅要具备实用性,同时还应该具备艺术观赏性和科学性。只有具备以上两点,才能满足社会经济大环境下人们对生活的态度。

2.环境艺术设计的目标。环境艺术设计在传统社会发展中是不存在的,随着室内环境设计的发展,人们开始对室外环境也开始有了新的需求,最后扩展到人们居住的整个城市的环境设计,城市环境的好坏直接关系着人民生活的幸福指标,因此,现代环境艺术的目标就是做好城市化建设。主要包括城市规划、公共场所艺术设计、城市公园规划设计以及城市建筑整体规划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1)做到自然与人文协调发展。环境艺术基本的设计理念就是根据现有自然环境进行初步设计,对城市现有的自然环境进行人为改造,让自然环境具备人们的艺术观赏价值,所以,环境设计理念的基础就是做到自然与环境的协调发展。(2)艺术性与无害性共存。要求在开展环境艺术设计的同时,要坚持崇尚自然,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所以,环境艺术设计过程一定要突出无害性,要求艺术设计不能以破坏自然环境为代价,这样才能在欣赏艺术的同时,让人类居住的环境不受破坏,真正地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3)实用性与审美性有机结合。环境艺术设计的灵感来源于室内设计的理念,所以环境设计不仅要体现审美价值,同时还要保证实用价值,环境艺术设计的基本理念应该是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和方便人们的物质生活。只有具备实用性才会被人们所认可,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同时具备审美价值,丰富了人们的精神世界,带给人们美的享受,真正的做到了实用性和审美性的有机结合。(4)多样性与系统性的有机结合。环境艺术设计不是一个简单的室内布局设计,其体现在人们生活环境的方方面面,在环境设计中一定要体现出多样性的设计布局,让人们的生活环境变得多姿多彩,这样有利于人们才能对城市环境做一个系统性的认识和评价。

二、地区经济发展与环境艺术设计的联系

1.体现了环境艺术设计学科的自然性。环境艺术设计者的设计思维需要与本地区的自然环境相联系,不能禁锢自己的思想,不仅要广泛地学习国内外优秀城市的经验,来拓展自己的创作灵感;在城市建设过程中还要突出本地区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特色,将设计理念融入到城市建筑、绿化、雕塑中去。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突出本地区的地方特色,有助于构建一个自然与艺术并存的城市环境。突出地方特色的城市有很多,体现出了艺术与自然有机结合。例如内蒙古高原的蒙古包、福建土楼建筑、陕北窑洞建筑等,这些形态各异的地方建筑,给人一种精神文化的艺术享受,在带给人们便利的同时,让人们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2.经济因素主导环境艺术设计活动的发展过程。社会经济的发展得益于人类智慧的结晶,同时社会经济的发展必然促进人类对精神世界的追求。经济的发展方向主导着环境艺术设计的发展过程,因为其发展必须得到经济发展的支撑。人类用自己的智慧和经济发展创造的财富为社会环境的建设出谋划策,这就是现代社会物质文明建设的基本理念。经济因素主导着环境艺术设计活动的全过程。环境设计师在设计时要考虑到社会环境中的各种因素,首先把涉及到的因素列出来,加以分类和整理,最后形成自己的设计方案。其中,需要考虑设计对象的市场价值、人文需求和对城市经济建设的影响力等等,这些方面的因素都离不开经济因素的影响。经济因素影响着设计方案的构建和实施的各个环节,因为设计的实施需要各种行业的参与,每一个步骤的实施都需要经济基础的支持,只有具备一定的经济基础,才能让完美的设计方案得以实施,这就是“艺术和技术的结合”。环境艺术设计的特点就体现在经济发展现状之上,在社会经济发展的今天,我们需要环境艺术设计与经济建设互利共生的理论体系,科学有效地做到经济主导环境艺术设计的步伐和方向。

3.改变了环境艺术设计学科的历史性。环境艺术设计者的设计理念是自己的设计能得到人民的普遍认可,在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上留下辉煌的成就。纵观历史发展的步伐,地区经济发展的方向与本地区传统文化紧密相关。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地区环境设计就要呈现出地域文化的特点,只有将本地区的传统文化体现在城市建设当中,才能突出城市特色,让人们对传统文化进行永久传承。传统的文化影响了本地区人们的行为习惯和思维模式,环境艺术设计就需要融入到传统文化中去。简言之就是,按照人们的喜好和习惯,设计出符合人们审美观的建筑和环境,例如中国传统建筑与西方精细建筑的有机结合。这属于东西方两种文化理念的碰撞,在现代文明的推进下各个民族、各个国家人民都各自将自己的历史文化进行永久的传承。

4.改变了环境艺术设计学科的创新性。艺术设计者在设计初期,需要考虑多种外在因素,对本地区居民的性格爱好和审美观都有一定的研究,人们对美的理解要融入到环境艺术设计中去,这样的设计方案才能被人们所认可。伴随着工业技术的不断发展,许多新兴技术的诞生,也让环境艺术设计实现多元化的发展方向。在近两年的环境艺术设计比赛中,都会看到一些新型的设计理念和设计元素,这就得益于设计者的不断探索和新技术的导入,新的技术可以让以前无法实施的方案有效实施,让环境艺术设计更加科学化和全面化,体现出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和独特性。

三、环境艺术设计对于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力

1.环境艺术设计带动经济发展。社会经济的发展影响着社会生产力的改变,同时也影响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然而,科学技术的发展的目的就是能更好地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服务于人民。现代环境艺术设计过程中,一方面,需要了解本地区人民的审美观和价值观,只有了解的人们的喜好,环境艺术设计才具有实用性和艺术性;另一方面,环境艺术设计也需要高新技术作为支撑,利用一些新型技术可以为环境艺术设计提供便利,可以使用多样化的设计手段来实现环境艺术设计的目标,同时也能得到人们的认可,推动本地区城市化建设步伐。根据现代社会的发展现状,环境艺术设计理念要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观,人们需要从审美的角度去感受环境设计出来的产品,这些产品既要体现实用性价值,同时还要兼顾艺术审美价值,这就对环境艺术设计者的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环境艺术设计工作者需要从思维方式、建筑材质、科学技术等方面来策划设计方案,设计实施的过程需要社会经济的有力支撑,只有良好的经济基础环境艺术设计方案才能有效实施。从某个角度来说,环境艺术设计带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2.环境艺术设计的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有力支撑。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也有助于环境艺术设计的实施。人的审美观念是环境艺术设计的方向,使用性是环境艺术设计的基础。人类的各种需求,都需要在环境艺术设计中最大可能地体现出来。环境设计的方向是针对人们的需求,对社会环境进行合理的改造来用于服务于社会,其主要目的是针对人。环境艺术设计不仅能带给人们精神上的满足,同样也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条件,通过对环境的不断改造,让人们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所以,环境艺术设计的目标是按照人们对未来生活的向往,满足人们的物质生活,同时也丰富了人们的精神世界。在注重个性发展的时代,只有不断地创新和探索,才能对社会环境进行不断的优化和改造,让人们从中获得享受,从而促进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四、结语

总而言之,科技的发展加快了城市化建设的步伐,环境艺术设计在城市化建设过程中不可或缺。城市的形象是对本地区人文历史文化的最好诠释,为了更好地传承地域性的特色文化,环境艺术设计理念需要结合本地区的地域文化,将传统文化融入到城市化建设中去,带给人们精神上的享受,对地区经济发展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地区经济的发展让环境艺术设计方案得以有效实施,有助于城市化建设目标早日实现。

参考文献:

[1]金班逸,王晨松,张一峰.科技与人文的融合———探究环境艺术设计的现代化[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20):195-197.

[2]张子晖.浅谈人性化设计在室内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现代装饰:理论版,2016,(11):154-156.

[3]孟晓军.论人文主义在室内环境艺术设计的体现[J].戏剧之家,2016,(24):215-217.

篇(2)

一、导入新课

问题导入:什么是农业?你知道酒泉街上卖的桔子、芒果是哪儿来的吗?酒泉为什么不种桔子、芒果?(学生讨论回答)

人类利用土地的自然生产力,栽培植物或饲养动物以获得所需要的产品,这就是农业。像酒泉因为气候比较干燥,且早晚温差大,所以不适合栽培桔子、芒果。

可见,在一定的区域内,从事什么样的农业生产活动,与当地的气候等自然条件关系非常密切。当然,这并不是说,自然条件完全决定农业生产的类型,像长江三角洲地区,在改革开放以前,粮食种植面积很大,但改革开放后,随着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人口越来越多,市场对蔬菜、花卉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这样粮食种植面积小了,蔬菜、花卉种植面积大了。可见,一个区域农业生产类型不仅受气候等自然因素的影响,还受市场等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那么,自然和社会经济因素一般都有哪些?这些因素又是如何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呢?这正是本节课要讨论的问题。

二、学习新课

1.提问:观察、对比课本中的两幅图,思考两地农业生产活动有什么不同?为什么?(提示:从两地地理位置、自然和社会经济因素的差异考虑)

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区位的含义是什么?(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区位包含两层含义:一方面指绝对区位(即不同农业生产所选定的特定的地理位置);另一方面指相对区位(即农业与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联系),也就是农业的区位因素。

2.提问: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农业的区位选择其实质是什么?(学生讨论)

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有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自然因素有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社会经济因素有市场、劳动力、科技、政策等。农业的区位选择其实就是因地制宜地选择农业的生产类型。

3.活动(小组合作探究)

(1)结合水稻生长需要的热量和水分条件,分析为什么水稻生产主要在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和温带季风气候区,而不包括地中海气候?

(结合水稻的习性,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均夏季高温多雨,且雨热同期,非常有利于水稻的生长,而地中海气候,夏季高温干燥,雨热不同期,对耗水作物水稻的生长非常不利,由此可见,气候对农业区位选择影响很大。)

(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亚热带沿海地区一些耕地经历了“水稻田―甘蔗地―鱼塘―花卉棚”的农业景观变迁,你知道为什么吗?

(改革开放以后,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市场需求不断发生变化,农民会根据经济效益的高低调整农业生产类型。可见,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因素不仅是自然因素,还有社会经济因素。)

讨论结束后,小组交流讨论结果。

教师小结: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因素有自然因素,也有社会因素,自然因素主要有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社会经济因素主要有市场、技术、政策、交通条件等。在这些因素中,对农业生产影响最大的因素称为主导因素,而不能满足农业生产所需的因素称为限制性因素。

三、练习

1.南疆的长绒棉驰名中外,简述该地生产长绒棉的区位条件。

2.阅读教材第44页案例1,填空:

地中海地区的冬季降水( ),但温度( ),对农业生产( ),为了弥补雨热不同期的不足,可以( )对水的因素进行季节调节。

3.讨论:案例1说明了什么问题?(农业的区位因素不是一成不变的,某个区位因素的变化会引起其他区位因素的变化。尤其是社会经济、文化和科技的发展,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很大,进而对农业区位的选择影响也很大。)

4.以你的家乡为例,说明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以及一个因素的变化会引起其他因素的变化。

四、教师小结

篇(3)

【关键词】

统计学; 社会经济; 关系

1 统计学在社会经济中的作用

统计学在社会经济研究中的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为收集经济数据提供必要的方法

现代经济学的研究必须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建立经济数量模型,开展定量分析。因此首先有必要收集必要的经济数据。经济统计学给出了各种经济统计指标的科学定义和计算口径,给出了具体收集各种指标的方法和途径。离开了统计学的支撑,就不可能得到充分的能够真实反映客观世界的经济数据。

1.2 为总结和提炼客观经济现象的数量变动规律提供方法

社会经济的个别现象受多种复杂因素的影响,其中包括了相当多的偶然因素,只有通过统计的大量观察法,才能从偶然中发现必然,总结出现象变动的数量特征。微观经济学中著名的恩格尔曲线(Engel’s curve)与宏观经济学中的菲利普斯曲线(Phillips curve) ,就是通过统计观察发现数量特征的典型事例。

1.3 为检验经济学理论的真实性和完善程度提供方法论基础

任何经济理论都只是相对真理,只能在特定的历史阶段较好地解释某些经济现实。因此需要人们利用经济数据去检验这些理论是否能够与实际情况相符。这种分析被称为实证分析。实证分析所获得的新知识常常为实质性学科的研究开辟新的领域,例如消费函数。

2 社会经济统计研究成果的评价标准

美国著名统计学家Tukey1962年发表了题为“数据分析的未来”的长篇文章,论及对数理统计研究的评价标准。对分析数据工作有无直接作用。是否发明了新的统计方法或者将一些统计方法组合应用于新的领域。对分析数据工作有无间接作用。虽然未发明新的统计方法,但就学科的理论框架进行了有益的探讨,为学科的发展、揭示新的方向或思路,或开辟新的研究分支和领域。如费歇在1921年发表的题为《理论统计学的数学基础》和1925年发表的题为《点估计理论》的文章,虽则并末提出新的统计方法,但其中所提出的概念和理论框架,主导了以后许多年的数理统计学的研究思路影响延续至今。成果的数学水平。解决或推进有统计学背景的数学问题方面有独到和创新之处。

对于社会经济统计研究来说,衡量社会经济统计研究成果也可以有类似的三个标准:

第一,经济学标准。通过对经济数据的分析,发现了新的经济规律,或者是很好地论证和说明了某种经济现象发展的趋势和数量变动规律。

第二,对经济数据分析工作的直接作用。提出了新的经济指标及其核算方法、发明了新的分析方法或者是将产生于其他领域的方法成功地应用于经济社会领域,或者是巧妙地结合运用已有的方法等等。

第三,对经济数据分析工作的间接作用。虽然未提出新的方法,但就学科的理论框架进行有益的探讨,为学科的发展、揭示新的方向或思路,或开辟新的研究分支和领域。关于大统计学科的讨论等等,经济统计领域大国民核算体系的提出等等也属于类似的工作。

长期以来,我国的数理统计学界,采用发展纯数学的方法去发展统计学,特别是在成果评价方面,重理论轻实用。这种“政策导向”使许多数理统计学者对实用问题不感兴趣。研究内容流于空疏,无补于实际。

我国的经济统计学界没有很好地将现代统计方法应用于社会经济领域,去得到一些非统计专业的经济学者难以得到的很有参考价值的定量分析结论。因此,难于获得社会的支持。使学科发展的“良性循环”无法形成。相当一部分经济统计学论文的统计特色不够鲜明,不会江统计学深入运用到社会经济领域。与经济学其他学科的研究没有明显的区别。个别论文甚至只有文字的论述或数学公式的推导,而很少统计方法与统计数据的应用。

3 统计学在社会经济领域中的正确运用

3.1 坚持统计学的正确方向

对社会经济进行研究时,需要应用通用的统计方法,但更重要的是要密切结合有关经济理论,建立和完善以有关经济现象为对象的特定的统计方法。因此,搞经济统计时不能盲目照搬照抄西方经济理论,而应该从我国国情出发,要密切结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将研究适合经济领域特有的统计方法作为研究的重点,同时积极参与重大社会经济问题的研究,发挥经济统计学的作用。

3.2 经济研究最重要的是经济思想而不是数学公式

不能以数学水平的高低来衡量经济学家的水平,也不能以运用数学的多少和它的难易程度来作为评判经济学论文质量高低的标准。我们在对社会经济进行深入研究时,不能将简单问题复杂化,不注意问题的实质和方法的适用条件,片面追求复杂的方法和复杂的模型。我们应该找的最佳的方法和手段来解决复杂问题。

3.3 重视社会经济思想的运用

在肯定数学在经济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的同时,需要指出:经济学不是数学。在经济研究中,经济思想是最重要的,数学和计量方法只是体现和执行经济想法的工具。经济学的主要领域是靠经济学知识而不是数学取胜。

【参考文献】

[1]陈希孺:数理统计学及其与社会经济统计学的关系[J].中国统计,2001年第7期。

篇(4)

一、衡水地区区域经济发展现状

衡水地处冀东南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近年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经济结构的调整,衡水地区充分开发内部资源和整介利用外部条件,地区经济增长迅速,2007年的地区GDP为536.09亿元,GDP指数103.6,2012年的GDP为1011.5亿元,GDP指数110.4。各项经济指标均保持一定增速。其中,从产业增加值和增速可知各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第二产业贡献率最大约为60%,第三产业贡献率约为30%,第一产业贡献率约为10%。

根据衡水经济增长数据可知,衡水地区经济增长主要依赖于第二产业的发展,第三产业在经济增长中的比重过低。2010年,在GDP增速为13.6%的情况下,三次产业占GDP的比重分别为19.6%、50.8%、29.6%。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远远低于OECD国家的平均水平,甚至比中低收入国家印度低很多。根据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可知,第二产业是推动经济增长的主导产业。而第二产业的快速增长依托于劳动密集型产业模式,这种产业模式在经济起飞阶段能获得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但是存在规模报酬递减效应,因此,从经济的长期发展来讲,是不可持续的。

为保证衡水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充分发挥其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历史文化优势,应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等第三产业,构建以第三产业为发展动力的经济增长机制。

二、衡水地区发展第三产业的优势条件

1.区位优势有助于发展物流业。

衡水地处环渤海、环京津开放地带和京九经济增长带上,既是沿海开放区的腹地,又是内陆对外开放的前沿,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衡水北依首都北京和重要商埠天津,南接邢台、邯郸钢铁煤炭基地,西临省会石家庄,东靠山东德州、济南。在周围400公里区域内,分布着北京、天津两大直辖市,石家庄、济南、太原、郑州四个省会城市以及几十个大中城市,是一个发展工业加工、辐射内销和出口外销的最佳区域。

2.旅游资源有助于发展旅游业。

衡水地区最大的旅游资源是衡水湖生态旅游资源。衡水湖属于内陆淡水湖泊,由草甸、沼泽、滩涂、水域、林地等多种生境组成天然湿地生态系统,景观独特,在2003年经国务院批准成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衡水湖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十分丰富,自然景观包括水域景观、芦苇荡景观、观鸟景观、河滩湿地景观、荷花景观等;人文景观包括冀州古城、竹林寺遗址等。随着衡水湖国际马拉松等国际性赛事的举办,衡水市旅游形象和知名度不断提升、旅游产品体系不断升级、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综合作用,极大带动了衡水市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的增长。

3.历史文化优势有助于发展文化产业。

衡水地区历史文明悠久,文化资源丰富,既有候店毛笔、宫廷金鱼和内画鼻烟壶等传统文化产业,又有衡水老白干的酒文化产业,更有武强年画、乐器制造等新兴特色产业。文化产业使衡水的文化魅力提升,同时增强了衡水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促进了衡水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

三、衡水地区经济增长动力机制构建

区域经济发展是社会、经济、政治、文化诸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是区域内外各种力量相互交织的产物。我国研究学者总结出农业主导型、工业主导型和服务业主导型三种区域经济发展模式。针对衡水地区经济发展现状,结合第三产业的发展优势,衡水地区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可以概括为社会经济、第三产业和依托第三产业的其它产业三个子系统,而社会经济系统又可分为劳动力、资源、GDP、投资四个子系统,并以此构筑了动力机制模型(图1)。

由模型可知这三个子系统的因果关系如下:

1.社会经济与第三产业:(1) 第三产业子系统对社会经济子系统有GDP的直接贡献;(2) 社会经济子系统的投资结构影响第三产业子系统的资金投入。

2.第三产业与依托第三产业的其它产业:(1) 依托第三产业的其它产业子系统促进第三产业子系统生产能力的增加;(2) 第三产业子系统的服务供给能力满足依托第三产业的其它产业发展的服务需求。

篇(5)

中图分类号:F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169(2012)03010406

一、导 言

19世纪中后期以来,许多学者认识到,社会经济的动态过程呈现出了与生物演化(进化)相似的特征\[1\](P65)\[2\](P115-116)\[3\](P3),他们因此也称社会经济的动态过程为社会经济演化,还提出了构建社会经济演化理论的任务\[4\](P373-397)\[5\](P18-19),并提出了累积因果循环说\[4\](P373-397)、创新推动的非均衡演进说\[6\](P73-74)、遗传结构主义的制度变迁说\[7\](P15,99)\[8\](P7-8)\[9\](P46)、演化理性的自发秩序说\[10\](P211-221)\[11\](P44-63)、基于关联反馈的路径依赖说\[12\](P331-337)\[13\](P116-131)等社会经济演化学说,但直至当前,规范化的、具有理论说服力和解释力的社会经济演化理论尚未构建出来\[14\](P8)。

演化广泛地存在于物理现象、化学现象、生命现象、经济与社会现象之中,但科学研究至今仍未构建出一般演化理论,为诸领域中的演化分析提供理论指导。生物演化研究由于可获得大量的古生物化石作实证,加之分子生物学的发展揭示了生物遗传的微观实现机制,因此,率先构建起了相对系统与完善的学科层级的演化理论——综合了达尔文进化论和孟德尔遗传学说的新达尔文主义,这一理论也成为了相关演化研究借鉴与比较的对象。社会经济学者如哈耶克、诺斯、纳尔逊和温特等,生物学者如赫胥黎、梅达沃、多布然斯基等,以及哲学家如波普尔等,均对生物演化与社会经济演化作了比较研究,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在总体上得出了社会经济演化与生物演化间存在广泛而深刻的机制差异的结论。例如,赫胥黎认为文化演化是一个和生物演化极为不同的过程,有自己的规律、机制和模式,不能单纯从生物学基础上加以解释\[15\](转引自\[18\](P23))。波普尔也认为“文化演化通过另一些方式继续着遗传演化的过程”\[16\](P48)。哈耶克、诺斯、纳尔逊和温特则明确地断言,经济演化是拉马克主义的\[17\](P15)\[18\](P24-25)、意向性支配着经济演化\[9\](前言)、经济演化难于贴切类比生物演化中基因突变和性别重组机制\[9\](P61)。的确,社会经济演化是由有意识的人参与的,而长久以来我们总试图把“人”置于一种宇宙殊的地位上,这当然会潜在地指引学者们刻意地找寻社会经济演化与生物演化的差异,以及将一些细节层面的差异放大到机制层面。但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西蒙指出,人类认知的发展已使我们认识到,人,包括人类的意识,并不是游离于自然规律之外的特殊事物①。这启示我们,生物演化与由有意识的人参与的社会经济演化的同一性应是相当广泛的②。而且,在认知逻辑上,生物演化与社会经济演化作为在现象特征上呈现出了广泛同一性的两种子类演化现象,应能在本质上作同一性的理解。虽然以上两点尚不足以推断出社会经济演化与生物演化在本质上是同一的,但审视那些将社会经济演化与生物演化严格区隔开来的诸观点还是必要的。特别是,那些将社会经济演化与生物演化严格区隔开来的观点多由一些著名学者提出、宣扬及反复强调,它们已为社会经济演化研究设定了。但如果这些观点存有差误,就会成为社会经济演化研究发展的沉重理论包袱,阻碍我们对社会经济演化机制的深入理解。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5月第12卷第3期 雷国雄:社会经济演化研究中三大共识的再审视 二、社会经济演化是拉马克主义式的吗?

生物演化学说中有拉马克主义③(Lamarckism)和达尔文主义(Darwinism)两大理论传统。拉马克主义认为生物具有很大的可塑性,环境发生变化时生物就会发生相应的变异,以适应新的环境条件,并且获得的性状能够通过生殖细胞直接传递给后代。达尔文主义则认为生物会发生自然的变异,在生存竞争中,有利的变异将较多地保存下来,有害的变异则被淘汰。从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前期,生物演化学说一直围绕生物演化到底是拉马克主义式的还是达尔文主义式的展开争论。直到奥古斯特?魏斯曼明确地证明了拉马克主义的“获得性遗传”不可能成立,以及结合达尔文主义与孟德尔遗传学说,并以分子生物学为基础的新达尔文主义提出后,相关的争论才趋于平息④。达尔文主义胜利的结果之一就是强化了对生物特性之先天与后天的区分:能够经由生物性机制遗传的生物特性是先天的,反之则是后天的。这随即就导出了一条判定拉马克主义的延伸标准:凡是探讨那些在达尔文主义看来的后天性生物特性的遗传问题的学说,就是拉马克主义的。

哈耶克在这一判定标准上作出了社会经济演化是拉马克主义式的判断。他说:“生物进化论现在已排除了后天获得特征的遗传,但是所有的文化发展都是建立在这种遗传上,即那些以指导个人之间相互关系的规则为表现形式的特征,它们并不是个人固有的,而是在学习中掌握的。按现在的生物学讨论所采用的说法,文化进化是在模拟拉马克主义。”\[18\](P48)纳尔逊和温特宣称他们是毫无羞愧的拉马克主义者时也说,他们所构建的经济演化理论“考虑了获得特性的‘遗传’”\[17\](P15)。

但哈耶克等人并未意识到,将生物演化研究中的拉马克主义延伸判定标准沿用到非生物演化研究领域已在逻辑上犯了忽略前提的错误,这一错误在完整的命题表述形式下即可呈现出来:社会经济演化中传递的均是在达尔文主义生物演化学说看来的后天性事物。具体地说,在我们研究社会经济演化如制度的演化时,我们并不能断然地说制度对制度的演化而言是后天的,因为在逻辑上,在我们所构建的制度演化学说中,应该另有一个先天与后天的区分,而不是援引其他理论中的区分。

并且,更有可能的是,先天与后天的区分对社会经济演化而言,是不完全的。在社会经济演化中,文化、习俗与制度接受不断变化着的社会经济环境的选择,进而经由学习与模仿在社会中向后传递,是社会经济演化中的先天性事象;而隐默性知识却不能通过学习与模仿在社会中传递,是后天性事象。除此之外,还存在着那些基于人的生物性的知识,即固化在基因中的知识,它们在生物演化理论看来是先天的,但在社会经济演化惯常的数百年乃至数千年的视域上可以认为既没有新元素加入进来,也没有元素被淘汰出局,是给定的。比照生物演化学说中作出先天与后天区分的思维,应称为先先天(Antenature)的。

哈耶克认为,一切演化,无论是文化的还是生物的,都是对不可预见的事情、无法预知的环境变化不断适应的过程\[18\](P24)。按照这一理念,我们应能构建起人的知识演化模型,其中的人以其生物性知识、社会性知识和个人知识不断地适应着不可预见的事情、无法预知的环境变化。的确,在高效地适应自然环境,如温度、湿度、气压、光照、营养供给等方面,人类还主导性地依靠着那些固化在基因中的知识。例如,我国地区的居民有一种调节体内红细胞数量的基因,因此适应于该地区稀薄的空气。现代人类也常用技术手段来应对这些问题,如安装供氧设备、使用空调、药物等,但这些手段的效率根本不能与那些生物性机制的效率相比拟。而在机敏地适应社会经济环境方面,人类则主导性地依靠着手口相传的文化、习俗与制度⑤。在这样的人的知识演化模型中将只有区间:经由人的生物性传承的知识区间、经由人的社会性传承的知识区间和仅在个体内部传承的知识区间,而无需作出先天与后天的区分。当然,在逻辑上我们并不能在该人类知识演化模型基础上断言,由于经由人的生物性传承的知识区间是达尔文主义演化的,同一模型中经由人的社会性传承的知识区间也应是达尔文主义演化的,但我们可断言,研究者并不能根据社会经济演化所分析的是在生物演化理论看来的后天性事物,就确定无疑地宣称社会经济演化是拉马克主义式的。

三、意向性支配着社会经济演化吗?

彭罗斯指出,协商行为和计算行为是人的行动在经济领域的特征,意向性是不能在经济理论中排除掉的\[19\](P804-819)。这一无可辩驳的观点当然潜在地支配了学者们对于社会经济演化的研究。赫什莱佛提出,人能有意识地进行优化——或者我们常常认为人是这样的——而对除了少数高等生物的其他生物,选择与战略仅仅是隐喻的,这是要构建的经济演化理论与社会生物学的一个明显差异\[20\](P1-52)。阿尔奇安构建了一个依赖于机遇而不是最大化理性的经济变迁模型,但他却在同一模型中自相矛盾地提出,人类的适应——模仿与试错搜索——是有意识地进行的\[10\](P211-221)。诺斯认为,经济演化中的选择机制不同于生物演化论中的优胜劣汰,是由人们对最终结果的信念支配的,参与者的意向性是人类演化变迁的关键\[9\](前言)。纳尔逊和温特则提出,经济变迁中存在两种选择:一是对企业的选择,是达尔文意义上的被动选择;二是适应性学习,是一种反映企业意图的选择,是意向性的主动选择\[17\](P14-15)。社会经济动态自然是由具有意向性的人类活动推动的,模拟这一动态过程的社会经济演化理论当然不能排除人的意向性,但这并不足以使我们如诺斯那样断言,“参与者的意向性是人类演化变迁的关键”。

在理论上,动态过程可以分为数种类别,演化只是其中的一种。社会经济处于动态过程之中,我们识别出这一动态过程具有显著的演化特征,并将其称为社会经济演化,但我们并不能断言,这一动态过程是纯粹的演化过程。社会经济动态中也存在着大量非演化的变化,它应是一种由非演化与演化杂合成的复杂现象。同样,人类的行为也是杂合性的,兼有理与非理。因此,我们在逻辑上就不能断言,由具有意向性的人类活动推动的社会经济动态中的演化过程是由意向性支配的,因为存在着如下的逻辑可能:人类的意向推动形成社会经济的非演化性动态变化,而人的非意向推动形成社会经济的演化。

事实上,意向并不能将一般生物与人区别开来。生物也有意向:蜜蜂会循着花香采蜜,雏鸟会喳喳鸣叫争取食物,狗会摇尾巴招惹人的喜爱。但生物却不能意向性地影响生物的演化,它们根本没有这一方面的意向。人类好像有一种强烈的按照自己的意向左右社会经济演化的冲动,并且人类也总是在意向性地规划与设计着未来的社会经济模式。但问题的关键并不在于是否存在这种意向,而在于这种意向是否能够达成。门格尔指出,社会现象的起源与自然有机体的起源具有类似性,大量的社会制度对于整体的某种令人惊异的明显的功用,并不是刻意追求此一目的的那种意图的产物,也不是社会成员协定或实证立法的结果,而是自然的结果\[2\](P116)。哈耶克也明确指出,演化着的社会经济秩序,如文化、制度等,是一种自发秩序,是福格森所谓的“人类行为的结果但却不是人为设计的结果”\[21\](P458-468)。人类根本不能按意向性来设计社会的文化、制度,那样的意向性都是“致命的自负”\[18\](P73)。

社会经济演化研究虽然尚未阐明演化的机制内涵,但不少学者已认识到,演化是不确定性变化下的一种适应性过程\[9\](P17)\[10\](P211-221)\[18\](P24),这在逻辑上也是明确的:不论社会经济是由理性的行为者还是由非理性的行为者的行为构成的,如果其运行在确定性之下,就必然会陷入静止状态(包括熊彼特在《经济增长理论》中描述的“循环流转”状态),而不会呈现出演化的那种持续缓慢的变化特征。意向性对作为不确定性变化下的适应性过程的演化显然不可能有意义,因为“不知道的也是不能计划的”\[18\](P96)。可见,社会经济中的演化事象并不是人们可以按他们的意向塑造的。

在纳尔逊和温特、诺斯等学者看来,人类意向性地支配着社会经济演化还表现在,当人们对当前的制度、技术、惯例的绩效不再感到满意时,就会在压力下创造出新的制度、技术与惯例\[8\](P14-15)\[17\](P157-176)。林毅夫甚至认为,激励着意向性创新(在实验室中作的系统性的试错搜索)的制度的缺失是中国在元明以来落后于世界(即李约瑟之谜)的主要原因\[22\](P244-291)。这种主动性的机制在生物演化中显然是不存在的,因为生物演化中的基因突变(即创新)基本上以固定的频率发生着。即使社会经济中存有这种主动性机制,它也不能将社会经济演化与生物演化区别开来,因为在事实与逻辑上,我们并不能基于人类具有这种推动社会经济演化向前的冲动就断言其支配着社会经济演化。首先,好奇心是人类的天性之一,门格尔称之为闲散的好奇心,韦伯称之为资本主义精神,熊彼特称之为企业家精神。事实上,大多数人总是在可能的情况下进行着创新尝试,只不过那些仅产生了较小的绩效提升的创新尝试以及那些数量更多的失败了的创新尝试往往未引起人们的注意并把它们记录下来而已。也就是说,创新可能是社会经济演化中常态性的人类行为,学者们称道的意向性推动的创新只是选择性观察与记忆的结果,是幻象。其次,社会经济演化中的诸多创新,特别是一些具有重大意义的创新往往是偶然间得到的,并非意向性创新尝试的结果。例如,伦琴发现X射线,弗莱明发现青霉素,洛伦兹发现混沌现象等,获得的均是他们意向性研究目的之外的成果。其三,人类意向性创新特别是一些在事后看来的重大创新受到创新能力的约束,这种约束与生物演化受到基因突变发生频率的约束相同。例如,福特一直想找到提高汽车装配工作效率的方法,但长久以来都想不出好的方案,只是由于偶然参观邮购公司的传送带,灵感突现才创新出了汽车生产流水线。凯库勒构思苯的结构、门捷耶夫探寻元素周期律、汉密尔顿构思四元数的运算法则等都经历了反复的猜想与验证,并且按照他们自己的说法,都受到了灵感的“扶助”。创新依赖于灵感的本质是创新依赖于时间,这在文化、艺术领域的创新中更为明显。人类社会产生新宗教形式、新道德规范、新流派艺术作品的频率是非常低的,并且可以大致认为是以固定的频率“生产”出来的,激励对此往往无效。这样看来,在由创新活动推动的社会经济演化中,即使人类具有强烈的实现创新突破的意向性,这种意向性也不是社会经济演化的决定因素。自然地,我们也不能根据人类具有强烈的实现创新突破的意向性就断言社会经济的演化是由意向性支配的。

四、社会经济演化与生物演化的

传承机制不同吗? 在代际传承形式上,生物演化与社会经济演化表现出了诸多差异。例如,生物以有性繁殖(包括细菌繁殖中的基因片断交换)的形式延续,DNA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机制作用,社会经济则以学习与模仿的形式延续,并且不存在类似于DNA的有形事物;生物演化仅通过生理上的双亲传递信息,社会经济演化特别是其中的文化演化则往往通过无数个“祖先”向后传递信息,并因此使得文化演化较之生物演化进展得更快\[9\](P61)\[18\](P24)。不少学者因此认为,社会经济演化与生物演化在传承机制上是不同的。那么,这些传承形式上的差异是否足以支撑我们作出社会经济演化在传承机制上异于生物演化的论断?

生物有性的代际遗传机制是如下展开的。在一般生物体的正常细胞中,有两套由DNA记载着的遗传密码,一套来自父本,另一套来自母本。例如,人类的一套遗传密码由23条染色体(DNA长链)组成,因此每个正常的人体细胞中有2套共46条染色体,或者说23对染色体,其中一半来自父亲,另一半来自母亲。代际遗传的第一步从生殖细胞的减数分裂开始,每个生殖细胞减数分裂后生成两个细胞,称为配子,其过程包括两个组合。一是两条分别来自父本和母本的相同序号的染色体相互靠近,在一定的点位链接,再分开为两条染色体。在这一链接与分开的过程中,将发生基因片段的交换,如图1中三个连续的放大框所示,由abcde基因片段组成的一条父本

图1 生物有性遗传机制示意

资料来源:作者根据相关生物学表述绘制。

染色体与同序号的由a′b′c′d′e′组成的母本染色体经过链接与分开过程形成了两条新染色体ab′cd′e和a′bc′de′(也可能在某些链接点不发生交换,形成如ab′c′d′e和a′bcde′的新染色体)。二是基因片段组合形成的各染色体按序号分别进入一个配子细胞,即将各同序号的两体染色体分别送入两个配子细胞,组配成两套遗传密码,如图1中“过程二”箭头指向的变化所示。经过这两个组合过程后,两个配子中各含有一套遗传密码,并且这两套遗传密码与分裂前的生殖细胞中的两套分别来自父本与母本的遗传密码均不相同。当其中的一个配子经由受精过程与来自另一减数分裂形成的配子融合为一个正常细胞并发育成新生物体后,新生物体表现出来的特征将既不同于其祖父(母),也不同于其外祖父(母),而是一个全新的个体。提及生物遗传物质DNA,研究者就会联想到其可纵向拆开的双链结构,并因此萌生出将与DNA相关的机制均归之于这一奇特结构的想法。但值得强调的是,在生物代际遗传的核心过程中,DNA的双链在纵向上并不拆开,而只是在横向上断开后再接上,这种在横向上可断开再接上的性质提供的对遗传信息的组合创新机制才是生物代际遗传机制的本质,这一点早在18世纪初即已被法国遗传学家莫佩蒂乌猜想到,并在DNA被发现的近100年前由孟德尔通过严谨的实验数据分析提出。可纵向拆开的DNA双链可实现对其自身的精确复制(其间可能发生差错,即突变),也在生物代际传承中发挥着通过复制形成多个后代的重要作用,但这一机制并不是生物代际传承机制的核心。

社会经济演化通过学习与模仿传承的本质也是组合创新。哈耶克指出,学习在本质上是组合性的,它使得不同天赋的个体通过吸收不同的传统形成了社会经济的无限多样性,而如果学习是对同伴的完全复制,社会经济中广泛存在着的学习将减少其多样性而不是如现实中的那样保持或增加着多样性\[18\](P146)。阿尔奇安指出,模仿均是非完全的,模仿者所模仿的只是某些看起来有助成功的独特因素,是对他者与己者因素的组合\[10\](P211-221)。例如,日本明治维新时期学习与模仿欧美,就不是一种完全的搬抄,而是结合日本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因素组合创新出了特色性的“神政的、家长式立宪主义”,既延续了日本传统上的封建性因素,又引入了反映民主政治要求的立宪主义因素。

当然,学习与模仿并不是如有性繁殖那样两两封闭的,个体在构思一种新方法时往往汲取着众多他者的新奇因素,但这可能只是我们仅注意到了那些成功组合的构成而忽略了各具体组合过程产生的误解。应该承认,人的关注能力是相当有限的,他们在每一时点上往往只能关注一个人,甚至只能关注到一个人行为的某一个方面(类似于DNA上的基因的单元),他们在如此关注时,就在将其关注到的他者行为的新奇元素与己者的元素相组合,这个过程显然是一种两两封闭的组合,甚至只是一种简单到只变更一个单元的两两封闭组合。而且,人类还具有理性,他们能在信念知识的支撑下基本正确地判断出诸多(但不可能是全部的)新组合方案的绩效水平,这样,不少绩效水平较低的方案不经由显性的执行过程就被排除了,而那些被我们注意到了的组合方案,则主要是理性不能确知其绩效水平因而需通过显性的尝试来确定的方案,以及那些通过显性与隐性试错选择出的绩效水平相对最高并因此被反复执行着的方案。这些方案从构成元素来看有多个“祖先”,但若追溯其形成过程,仍是多轮两两组合的结果。

而且,即使每一轮次的学习与模仿均发生在多名个体之间,也不足以使我们将其与两两封闭的有性繁殖式组合区隔开来。两两组合的组配成本当然低于多个体间的组配成本,但当个体之间差异较小时,两个体间的组合将只能生成大量相同的个体,而多个体间的组合却能保证组合出的新个体基本上是不同的。例如,如果DNA链仅由三个基因组成(或只有三个基因位上的基因不同),两个体间的组合则最多只能生成8种新的个体类型,这样,当繁殖倍率大于8时(现实中的繁殖倍率往往是一个相当大的数),两两封闭的组合模式就会产生出大量的重复个体,也就是说,其不能高效率地实现生产数量较多的差异性个体的机制功能。而在此情境下,多个体间的组合却由于具有更大的组合空间,可保证新繁殖出的个体基本上是不同的,其支付较高的组配成本因而是值得的。在这一意义上,生物演化中的两性传承模式与社会经济演化中开放的学习与模仿模式,就只是在不同情境下为有效率地达成产生出数量众多的差异性个体的机制功能而选择的不同形式而已,它们在机制层面上是相同的。

五、结论与启示

按照许多学者的观点,社会经济演化研究已走过理论丛林阶段,系统总结有关社会经济演化研究的学派理论、基本观点、一般认识等,构建包容多方面社会经济演化现象的统一性理论,突破性地完成马歇尔与凡勃伦提出的理论研究任务的时机已经成熟\[23\](P1-6)。在这一理论发展背景下,我们有必要对那些有关社会经济演化本质与机制的诸观点作深入的再审视,去伪存真,破除教条,为实现社会经济演化理论研究的突破奠定基础。

诚如本文研究揭示出的那样,社会经济演化研究领域中的三大“共识”所依存的推断逻辑均存在着差误或漏洞,并不是确然成立的,其中,“社会经济演化是拉马克主义式的”论断的推演逻辑犯了忽略前提的错误,“意向性支配着社会经济演化”论断的推演中存在未予考虑到的逻辑分支,“社会经济演化以不同于生物演化的遗传机制传承”则属认识狭窄,将细节层面的差异扩大到了机制层面。两百余年的社会经济演化研究产出了丰富的理论成果,也累积起了诸多的教条,只有以严密的逻辑分析为工具,不畏权威,敢于批判,才能揭示并破解这些教条,勘正社会经济演化研究的方向,推动社会经济演化理论的发展与成熟。

参考文献:

[1] Spencer,H.Social Statics\[M\].New York:Augustus M.Kelley,1969 .

\[2\] \[奥\]卡尔?门格尔.经济学方法论探索\[M\].姚中秋,译.北京:新星出版社,2007 .

\[3\] Spencer,H.The Principles of Sociology\[M\].New York:D.Appleton,1897 .

\[4\] Veblen,T.B.Why is economics not an evolutionary science?\[J\].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898,(12).

\[5\] \[英\]A?马歇尔.经济学原理\[M\].朱志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 .

\[6\] \[美\]约瑟夫?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对于利润、资本、信贷、利息和经济周期的考察\[M\].何畏,易家详,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

\[7\] Ayres,C.E.Theory of Economic Process:A Study in the Fundamental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8 .

\[8\] \[美\]道格拉斯?诺斯.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M\].刘守英,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4.

\[9\] \[美\]道格拉斯?诺斯.理解经济变迁过程\[M\].钟正生,邢华,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10\]Alchian,A.Uncertainty,evolution and economic theory\[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50,(6).

\[11\]\[英\]F?A?哈耶克.自由\[M\].杨玉生,冯兴元,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12\]David,P.A.Clio and the economics of QWERTY \[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85,(2).

\[13\]Arthur,peting technologies,inereasing returns,and lockin by historical events\[J\].Economic Journal,1989,99.

\[14\]宋胜洲.基于知识的演化经济学:对基于理性的主流经济学的挑战\[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

\[15\]Huxley,J.S.,T.H.Huxley.Touchstone for Ethics,1893-1943\[M\].New York:Harper,1947.

\[16\]Popper,K.R.,J.C.Eccels.The self and its brain:An argument for interactionism\[M\].London:Routledge and Kegan Paul,1977.

\[17\]\[美\]理查德?R?纳尔逊,悉尼?G?温特.经济变迁的演化理论\[M\].胡世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18\]\[英\]F?A?哈耶克.致命的自负——社会主义的谬误\[M\].冯克利,胡晋华,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19\]Penrose,E.T.Biological analogies in the theory of the firm\[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52,42.

\[20\]Hirshleifer,J.Economics from a biological viewpoint\[J\].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1977,(1).

\[21\]\[英\]F?A?哈耶克.哈耶克文选\[M\].冯克利,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

\[22\]林毅夫.李约瑟之谜:工业革命为什么没有发源于中国\[A\].林毅夫.论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C\].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三联出版社,1993.

\[23\]贾根良.演化经济学译丛总序\[A\].\[美\]霍奇逊.贾根良,等,译.制度与演化经济学现代文选:关键性概念\[C\].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注释:

① 西蒙在《管理决策新科学》一书中指出,“关于人的独一无二性的定义,一直是人的宇宙和伦理系统的核心。有了哥白尼和伽利略,人,他不再是处于由太阳和星星围绕着的宇宙的中心位置的人。有了达尔文,人,他不再是由上帝创造并特殊赋予灵魂与理智的人。有了弗洛伊德,人,他不再是其行为——潜在地——受理性精神支配的人。当我们开始生产能进行思维和学习的机器时,人即不再是唯一能对环境进行复杂地和有理智地操纵控制的人了。”

② 罗斯比就指出,拒绝生物学类比是愚蠢的,因为人类本身就是生物系统,见Selection Processes in Economics(2001)。

③ 霍奇逊和柯纳森近来也撰文指出,将社会经济演化视为拉马克主义式的是误导性的,见Dismantling Lamarckism:Why Descriptions of Socioeconomic Evolution as Lamarckian Are Misleading(2006)。但他们论证的逻辑并不简洁,且未揭示出这一观点所依存的逻辑中最关键的错误。

④ 但即使这样,拉马克主义并未完全败北。寇普就提出,生殖细胞具有对生长力过去工作效应的记录,就像和记忆相类似的情况,因此,某一器官如果在一新环境中变得更加有用,那么它的生长在每个世代中将会被促进,从而能更好地适应环境,见Edward Drinker Cope and the Changing Structure of Evolutionary Theory(1977)。但在笔者看来,即使这一机制存在,其在生物演化中可能仅是次要的,而且这种记忆性机制也应是经由自然选择留存下来的。

⑤ 不少学者认为,诸多生物性特征使得人类可以更好地进行社会交往,如低平的颧骨、暗红的嘴唇等,但这并不意味着仅仅依靠这些生物性特征,人类就能高效地应对复杂万变的人类社会。

篇(6)

本文得到两个课题的资助:(1)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十一五”规划课题:“经济发展与高等教育学科结构关系的模型构建及实证研究”(项目编号:O8020116);(2)唐山师范学院院内科研基金项目:“中国大学生满意度测评模型及应用研究――基于客户满意理论的分析”(项目编号:06C02)

中图分类号:G52文献标识码:A

高等教育学科结构主要是指一所高校乃至一个区域所有高校内各种具体的学科专业所构成的比例关系和方式,包括不同科类高校和学科、专业数量、布点以及相互之间联系等。高等教育有三大职能: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学科结构是承载它们的一个平台,反映了科学技术发展和知识进步所形成的学科划分,关系到国民经济和上层建筑各部门智力资源结构,同时高等教育的学科结构是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状况最直接的反映和体现。“十五”期间,我国明确高等教育发展的重点之一是调整学科结构。而学科结构调整的主要动力,既来自高等教育的内部,也来自高等教育的外部,特别是社会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的迫切需要。对于地方高等教育而言,其学科专业调整应在遵循高等教育办学规律的基础上,基于自身的办学定位,服务面向地方社会区域经济。明确学科结构调整思路和建设目标,并通过对调整后的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和课程建设,使培养的人才能够适应经济社会的需要,这是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和就业率的根本举措之一,也是摆在高等教育管理者面前的一项十分重要而迫切的任务。在今天,伴随各地区高校自主招生、学科调整、专业设置面向地区经济发展的条件下,科学地协调经济与教育发展关系,优化高等教育学科结构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高等教育学科结构与经济发展协调评价指标体系功能及构建原则

1、高等教育学科结构与经济发展协调评价指标体系功能。衡量高等教育学科结构、经济发展程度的指标多,关系复杂,特性差异大。高等教育学科结构与经济发展协调评价指标体系需要具备以下几个功能:

(1)描述功能。即能够较深刻、客观地动态反映高等教育、经济各领域、各环节、各因素的现状。通过这些指标既可表征高等教育、经济子系统内部各因素的对比关系,又可反映高等教育学科结构和经济发展两者关系;既有横截面指标,又有反映动态变化的动态指标;既有高等教育学科结构与经济发展综合性指标,又有经济分项指标;既有学科结构、经济各自系统内部协调水平的指标,又有两者之间协调水平作为整体的功能状态。

(2)一定的解释功能。这种协调发展指标体系不仅能测量出两者协调的程度,而且还应提供可以帮助判断原因的指标。

(3)评价、预测功能。反映指标体系对我们认识已知和前瞻未知具有双重作用。前者反映在通过经济、教育子系统各自内部指标评价系统是否优化,以历史指标评价现在和将来发展的基础;通过反映经济、教育外部联系的中介性指标刻画两者在发展过程中外部关系是否协调。后者反映在可以利用历史、现状指标在近一阶段内动态变化特点轮廓性地预见未来高等教育、经济各自发展趋势及协调趋势,从而为制定对策提供依据。

(4)预警功能。这是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最主要的功能。体现在通过本国、本区域及国际上高等教育学科结构与经济协调发展的规律研究,找出影响协调发展的主要因素以及相应的数量关系,制定符合实际的指标阈值,作为教育经济严重失调的数量界限及时对决策层发出预警。

2、高等教育学科结构与经济发展协调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有效的评价一个地区高等教育学科结构与经济发展协调程度,关键在于选择恰当而全面的指标。在具体选取评价指标时,仅采用一个单项指标或某几个指标必然具有一定的片面性和主观性;而采取的统计指标过多,又会在具体评价时存在操作上的困难。为此,我们在选择高等教育学科结构与经济发展协调程度评价指标时要遵循一定的原则。

(1)针对性原则。高等教育学科结构与经济发展协调评价指标体系必须针对社会经济及高等教育学科结构的特点,兼顾两者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保证选出指标体系的可行性及代表性。

(2)科学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就是要求高等教育学科结构与经济发展协调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必须遵循高等教育学科结构调整的基本理论和自身特点,指标的定义、分类、范围、数据收集、计算方法、权重确定等都要真实、规范、有科学的依据,同时要注意所选指标的稳定性和相关性,要使指标体系成为一个有机的统一体。

(3)导向性原则。高等教育学科结构与经济发展协调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是为了评价两者的协调程度,继而找出两者间存在的问题,寻求可操作的对策。因此,指标体系的建立应在全面性的基础上,尽可能选择具有足够代表性的综合指标和专业指标,以便比较准确、简洁地表述经济发展和高等教育学科结构协调的状况,引导人们找出今后努力的方向。

(4)可行性原则。虽然从理论的角度,可以设计出一个较为理想的指标体系,但在实践中,要考虑到数据采集的难易程度,应尽可能采用量化的指标,以便于操作,避免人为因素影响评价的结果。

(5)可比性原则。为了做到同一地区在时间维度上以及不同地区在空间维度上指标的可比性,高等教育学科结构和经济发展协调评价指标应使用国际上普遍通用的概念、名称和计算方法,并在时间上保持指标的相对稳定性,以保证历史资料的可比性。时间维度上的纵向动态可比反映所评价地区在经济发展和学科结构协调上的变化趋势和速度;空间维度上的横向静态可比反映所评价不同地区经济与高等教育学科结构协调性差距。

(6)简明性原则。高等教育学科结构和经济发展协调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若面面俱到则可以设计出成百个指标,具体评价时操作起来十分困难。因此,指标的选择应尽量做到用较少的指标反映目标中关键问题,且数据易于收集、针对性高、操作性强。

二、高等教育学科结构与经济发展协调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本文主要是结合高等教育学科结构和经济发展的具体特点,将两者的协调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新兴专业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新兴专业是指应社会及市场的迅猛发展而设置的,具有良好就业前景,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需要的专业。新兴专业与经济发展的协调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学科结构与经济发展的协调程度;二是主导产业相关专业与经济发展的协调。主导产业是指在经济发展的一定阶段上,本身成长性很高、并具有很高的创新率,能迅速引入技术创新,对一定阶段的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升级转换具有重大的关键性导向作用和推动作用,对经济增长具有很强的带动性和扩散性的产业。高等教育需要优先为主导产业输送发展所需的人力资源,通过对主导产业相关学科专业与经济发展协调的考察,也能反映学科结构与经济发展的协调程度。

遵循上述原则,本文设计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表1)

1、新兴专业比率。新兴专业比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高等教育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程度。计算公式为:

新兴专业比率=×100%

2、新兴专业在校生比率。该指标反映的是区域高等教育新兴专业培养学生数量在全部在校学生中的比重。该比率上升意味着高等教育及时调整学科结构,适应社会需求。计算公式为:

新兴专业在校生比率=×100%

3、新兴专业在校生增长率。高校为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会不断地提高新兴专业招生数量,该指标反映的是区域高等教育新兴专业培养学生数量增长情况。该比率是速度指标,上升意味着高等教育能更快地适应社会需求。计算公式为:

新兴专业在校生增长率=

×100%

4、新兴专业经费比率。该指标反映高等教育用于新兴专业的经费占总经费的比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高等教育对新兴专业的重视程度,也就反映了高等教育学科结构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变化的能力。计算公式为:

新兴专业经费比率=×100%

5、新兴专业经费增长率。该指标反映新增专业经费增长的情况。该指标值愈大,高等教育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变化愈及时。计算公式为:

新兴专业经费增长率=

×100%

6、区域主导产业人才供给率。该指标反映区域主导产业在发展过程中人力资源得到保障的程度。计算公式为:

区域主导产业人才供给率=×100%

7、主导产业相关专业高职称教师比率。该指标反映主导产业相关专业教师中,副教授和教授的比率。能够在一定程度反映师资配置的合理程度。计算公式为:

主导产业相关专业教授率=×100%

(作者单位:唐山师范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篇(7)

二、社会经济环境对会计理论和方法的影响

1、社会经济环境对会计计量属性的影响

现阶段我国会计中的主要计量属性有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公允价值以及现值等。从我国的会计实践中来看,最初的会计计量属性是历史成本。其主要反映的是会计要素的过去价值,主要特点是数据容易取得并具有真实性,早在1992年,我国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该准则中指出,企业应该采用历史成本作为会计要素的主要计量属性,之所以做出这样的规定,主要是由当时的社会经济背景以及会计目标所决定。之后,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我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完善,现阶段我国的股权分置改革已基本完成,企业的融资手段也越来越多元化,企业的融资手段不再局限在借款,而扩展到了股票、债券以及基金等各种金融产品领域。对于这些金融产品来说,其交易市场已经形成,但是由于影响其价格的因素很多,所以价格波动较大。同时,由于企业的投资主体越来越多元化,信息使用者也不断复杂化,他们对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也在逐渐提高。如何选择会计计量数量,准备真实的反应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显得尤为重要。基于此,在2006年我国出台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中引入了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公允价值等计量属性。将非历史成本引入计量属性的范畴,主要是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有些经济业务在采用非历史成本计量的情况下能够比采用历史成本计量提供更准确和相关的信息,以便决策使用者进行有效决策。尤其是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我国逐渐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方法,这也代表着我国会计准则逐渐的在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相趋同。但是,相比国外,我国的资本市场还不够完善,立足与我国现实的经济环境,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在进行会计要素计量时,主要应该采用历史成本,只有在保证其他计量方法的适用条件成熟的提前下,才可采用其他计量方法。

2、社会经济环境对会计程序和方法的影响

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不仅影响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对会计信息的需求,而且会影响会计提供信息的能力,即随着科技水平的发展以及国家相应政策的调整,对会计信息进行加工的程序和方法也会随之做出相应的改变。在经济发展比较缓慢以及相应的管理水平不高的时期,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比较简单,相应涉及到的业务也就比较简单,这个时期采用简单的会计处理方法就能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然而,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机器设备逐渐开始代替了手工业,企业也逐渐开始进行大规模生产,尤其是企业固定资产,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那么为了能够正确计算企业经营状况,企业就需要采取方法合理分摊固定资产的成本,因此,固定资产的会计处理方法便应运而生。同时,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就以固定资产为例,其折旧方法也在不断发生变化。起初,社会经济不发达,固定资产的折旧主要采用直线法,但是随着社会经济水平以及科技技术进步速度的加快,那些受科技技术水平影响较大的生产设备等固定资产,其价值贬值速度也随着科技技术的进步不断在加大,为了能够更加真实地反映企业固定资产的价值,企业的折旧方法发生了改变,引入了诸如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等加速折旧的方法。我们发现,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给会计方法带了重大影响。电子会计数据处理代替了传统的手工记账,这一方面使得企业财务数据更容易被更改,另一方面先进的计算机软件能够有效保护财务数据,提高会计信息的可信度,充分发挥电算化技术的职能作用。这也是社会经济环境变化给会计处理程序和方法带来的重大变化。

3、社会经济环境对会计对象的影响

所谓会计对象,主要指的是会计所要反应和监督的内容。社会经济的变化使企业的会计核算内容发生了很大变化。在计划经济时期,企业之间的经济活动特别简单,企业涉及到的业务主要是上级下达命令给下属部门,下属部门按照高管决策开展企业购销活动,并按照预先制定的计划价格进行记账,因此,在这个阶段会计的主要特点是程序化和简单化。随着社会经济体制改革,企业间的经济业务逐渐呈现多元化,比如:从企业投资主体角度来看,投资主体不断丰富,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从企业的经营结构来看,企业参股联营现象开始普遍起来,同时,股票、债券等金融产品交易也开始盛行,诸如融资租赁等新型交易也开始产生,企业的结算方式也不再是简单的现金交易,票据、信用证交易等交易手段迅速发展起来,这些新的经济业务的出现必然会使扩展企业会计信息的需求,增加会计核算的广度和深度,使会计核算内容发生较大变化。由此可以看出,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会带来新的经济关系和经济现象,而面临新的经济现象和经济关系,人们就对会计信息的需求发生变化,比如近几年来,公司税务、企业破产、物价变动等收到了人们的高度重视,这就要求会计必须把与之相关的内容纳入核算范围内,并需要对其计量方法、处理程序等作出相应的规定。因此,为了适应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我国会计准则中的核算内容也在不断变化。如:2006年修订的《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2006年的《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等都是为了使用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而做出的调整。

三、适应新的经济环境,企业应该作出的调整

1、加强会计理论和方法研究

由于社会经济环境变化会对会计理论和方法产生重大影响,因此,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经济环境,就应该加强对会计理论和方法的研究。不断突破现有的会计理论,转变现有会计理论的研究定位。可以不断将管理学、行为学等相关学科中的理论引入会计理论的研究中,因为现代经济社会中,很多研究开始从心理学以及行为学的角度来分析利益相关者的行为,如果将其引入会计学研究中,不仅能够丰富会计的内涵,而且还能够更好地解释一些会计实务。同时,在现阶段我国资本市场还不够成熟的条件下,如果将实证研究方法很好的引入会计中,比如采用案例研究或者现场研究,都能很好地弥补现有会计理论研究方法的不足。从社会经济环境的发展趋势来看,未来经济发展中,智力资本显得尤为重要,而企业如果仅按照实际成本来核算人力资源会计,就不能准确的反映智力资本的实际价值,基于此,应该加强对环境会计以及社会责任会计的研究,不断完善我国的会计理论与方法,使其跟上时代步伐。跟上国际会计变化的发展,认真研读国际会计准则,用国际化标准来规定我国的会计行为,减少我国会计准则中的多元化处理方法,以避免主观原因造成的信息不准确。

2、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素质和道德素质

会计人员是执行和运用会计理论和方法的主体,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现有的很多会计人员已不再能适应经济环境变化的需求。因此,这就需要不断提高会计人员的专业素养和道德素质。以前,经济环境比较简单,对会计人员评价的词语有老实、听话等,现在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这些词语已不再适合评价现有会计人员,取而代之的是创新,主要是因为现阶段会计的主要职能不再是记账,而是管理和监督,因此,为了提高企业经营决策的有效性,就必须不断提高会计人员的专业素养,提升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降低其出错的可能性,提高企业工作的稳定性。

3、改变会计计算的计量模式

篇(8)

第一步:从大量的文本分析中筛选出有关政府形象的关键词,根据词频先后排列,这些词作 为政府形象测试的统一标准被放入接下来的各个测量环节;

第二步:将这些排列好的关键词放入政府形象调查问卷,测量普通市民、政府官员对这些关 键词的认知与看法。

第三步:将所获得的三类关键词:文本分析的关键词排序、政府官员认知的关键词排序、普 通市民认同的关键词排序三者放在一起对比分析。

关键词标准系统将文本研究与将政府的行为调查与文本分析结合在一起,成为对比文本与政 府形象的统一平台。平台建立以后,再将社会经济发展、传者、文本、受众放入这个框架内,浦 东政府形象传播的整个过程便一目了然。

从研究的结果来看,浦东新区政府形象生成与传播的过程是:一方面,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 带动政府形象的不断变化,政府形象的层次与水平由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决定;另一方面,受众对 政府形象的期望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不断变化,政府形象必须依据受众的期望而不断变化。各 种传播渠道既是传播政府形象的系统也是受众表达期望的系统,它们构成了政府形象生存发展的 同一舆论场。

下面就具体分析浦东新区政府形象形成与演变的过程,然后由一般到抽象揭示出政府形象传 播动力学模型。

1.在文本分析的框架下政府形象研究的三个要素。

要素一:浦东的社会经济发展变化。笔者认为媒体是浦东开发开放的见证者,媒体作为服务于政府中心工作的信息传播载体,对社会经济发展变化是非常敏感的,媒体上反映的重点议题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或者说,媒体的报道反映了社会经济发展的进程。对于浦东新区社 会经济发展来说,媒体报道的重心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变化,即基础开发、城市建设;基础开发与 功能开发并举;经济与社会和谐全面发展。这三个阶段的变化恰好反映了浦东新区社会经济发展 的状况。社会经济的点滴进步都被媒体发现并捕捉到。可以说,从媒体报道内容来量化分析浦东 十几年来的发展是非常恰当,将社会发展与传者心目中的政府形象以及受众心目中的政府形象完 全地结合在一起分析需要一套通用的连接系统,而能够在社会经济发展与传者、受众三者之间建 立共同平台的只有文本,更具体的说事关键词的排序。

要素二:作为传者的浦东新区政府。作为传者的浦东新区政府对政府形象的定位也经历了三 个阶段的变化,第一阶段,浦东新区的媒体报道项目驱动,主要以浦东开发开放、特别是重大投 资项目为特殊载体,阐述浦东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吸引力与辐射力;第二阶段,媒体的报道以主 题驱动为主,包括生态浦东、创新浦东等主题宣传内容,这些宣传内容主要反映了当时浦东新区 从招商引资向功能开发的转移;第三阶段,媒体的报道以经济与社会和谐发展为重心,更多地考 虑协调对外开放与国民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要素三:作为受众的浦东新区居民。浦东居民十五年来也经历了三个大的变化,对政府形象 的期待发生了三次转移。第一阶段多为创业型人口迁入,他们受到浦东经济发展的鼓舞不断进入 浦东投资兴业;第二阶段多为追求生活的人口迁入,在浦东社会经济发展转型以后,以国际化、 资本化为背景的人口迁入不断增加;第三阶段,浦东新区精英人才聚焦地,随着金融、产业等方 面的升级,浦东新区的人口结构层次再上一个台阶。不同时期的人口对政府的期待不同,浦东经 历了三次人口结构的大变革,对政府形象的要求也在不断地提高。

2.从媒体报道看浦东社会经济发展的轨迹与政府形象的变化。

经过对近40万字的资料进行详细分析与梳理和对1000多位浦东新区居民的抽样调查,数据内 部的关系揭示出社会经济发展力量推动政府形象转变的过程。

纵观十五年来浦东新区媒体报道,恰好描绘了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路线图,从以项目为主的招商引资,到国际化、现代化的金融服务业,再到自主创新的领路人、和谐社会建设的主导者。

(1)从表中可以看到,1993年的浦东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处于起步阶段,“开放”、“开 发”是浦东发展的首要任务,政府形象通过促进经济的开发与开放展现出来,新区政府形象主要 在于向世界宣传浦东这片投资的热土,这一年的关键词为“投资”、“产业”、“招商引资”、“优势”、“优惠”等吸引投资的内容。

(2)1999年是转折点,浦东经济社会发展处在转型阶段,政府形象从投资宣传者迅速向法 治、民主、服务政府转变。“立法”、“法律”等开始被重视,政府形象的核心要素不断增加, 政府形象逐渐丰满。

(3)2000年至2002年的媒体报道关键词越来越丰满,社会经济发展进入全面、协调、快 速、良好的快车道,政府形象为了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目标也以和谐、现代、服务、创新、法 治、民主、科学的理念为主导方向。这两年,媒体报道关键词的出现总量从原来的最少146个、 最多544个上升到最少1060个、最多1202个,媒体的重点更关心浦东社会经济的综合协调发展。

“国际”、“金融”、“服务”、“产业”、“现代”等关键词的出现次数大幅增加恰好反映了 浦东新区发展国际化金融区、科技创新区和以服务为本的理念。“创新”、“高科技”、“信息 化”、“微电子”等关键词表明,浦东从技术创新的“跟随者”转变为产业、技术创新的“领导 者”,政府形象的核心要素也将“创新”、“高科技”等理念吸收进来。

(4)2005年,浦东新区的政府形象可从下表看出,“创新”、“科技”等关键词处于不断 上升的阶段,这一年是浦东迈向社会和谐发展的关键一年。浦东新区政府形象基本已经定型。

通过对十五年纵向文本分析,浦东新区社会经济发展走过了从引资向和谐发展的过程,社 会经济的重心从吸引投资逐渐转向建立创新、服务、现代、法治、民主、和谐的社会经济发展结 构,伴随着浦东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浦东政府形象转化的路线图也走过了从单一的引资型政府 迈向现代化、民主、法治、创新、和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型政府的历程,在这十五 年里,在社会经济发展的促进下,浦东新区政府形象一步步丰满起来,对应浦东新区社会发展要 求,政府形象构成的核心元素也在逐步扩大,浦东新区政府形象除了由开放、开发、发展等基本 元素构成之外,也不断多层次上不断扩展。

3.在文本分析框架下,传者与受众认同的政府形象对比分析。

通过文本分析可以看出,浦东十五年的社会经济发展是浦东政府形象建设的根本动力,那么政府形象在十五年来的发展轨迹又是如何在传者与受众中传递的呢?通过下表可以看出。

为了有效地解决时间序列与认知行为的衔接问题,本研究将浦东新区十五年来代表每一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核心元素列出,然后,让传者与受众对其进行评价与判断。我们选择代表第一时 期的开放、发展;选择代表第二时期的现代、民主、创新、法治、服务等理念,再加上为社会所 普遍关注的廉洁、亲民、责任等理念,构成了十五年经济社会发展重心与政府形象之间的共同平 台。

(1)整体上看,作为传者的政府将政府形象定位为高效、开放、法治、廉洁、创新、服 务、责任、充满活力。

经过十五年的发展,浦东新区政府形象的定位已经完成了从单一化到多元化的转变过程。作 为受众的普通居民对浦东新区的政府形象的感知是现代化、文明、创新、法治、服务、高效、亲 民、勤政廉洁。可见,浦东新区政府十几年发展积累下来的政府形象元素被受众广泛认可。

(2)从关键词顺序上看,开放、创新、法治、服务四项在传者与受众之间位置都在2至6 位,也就是说在2到6位这个区间,政府形象在传者和受众之间达成共识,其他方面传者和受众之 间还存在比较大的误差。

传者与受众在开放、创新、法治、服务上的共同性其实反映了政府形象发展得到了传者与受 众的共同认可。结合前面讲到的社会经济发展的三次转变、政府发展定位的三次转变、以及受众 定位的三次转变,可以看到,社会经济发展决定了政府形象的变革。

二、政府形象传播总模型:一种传播动力学的视角

本文的实证研究表明,浦东新区政府形象的构建、生成与传播始终处在一个特定的动态舆论 场中,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变化。不仅政府形象的传播是动态的,政府形象的构成要素也始终 在变化着。因此,笔者试图基于浦东新区政府形象传播的实证研究结果,提炼出具有普遍意义的 政府形象传播总模型,以期对快速发展中的中国其他地区的政府建设提供参考。

政府形象总模型可以概括为一个模型、两个过程。一个模型指的是政府形象传播的总模型, 即政府形象传播的S型曲线;两个过程指的是政府形象在动力源驱动下的运动过程。模型是政府 形象传播的总的静态结构,而两个过程则是各个要素之间的互动状态。下面就两个方面展开论述。

1.政府形象传播总模型的静态结构:政府形象传播的构成要素与传播的S型曲线。

(1)传播动力学模型构成的三个核心要素

a、动力源指的是经济与社会的发 展和进步。

从根本上讲,政府形象传播的动 力源是社会经济发展。动力源决定政府 形象的水平与程度。不同时期的动力源 产生不同水平的政府形象。作为新型政 府,浦东政府形象随着浦东新区社会经 济的快速发展而不断变化。从前面的数 据分析可以看出,政府形象的建立与发 展的第一推动力就是社会经济的发展变 化。对于受众来讲,社会经济发展不同 阶段的受众对政府形象有不同的期待, 当地受众对浦东新区政府形象有比较高 的期待。

b、政府形象是指在社会经济发展动力推动下的互动图景,由三个部分组成。

对于政府来讲,塑造政府形象是由整个政府的理念、行为、外在形象组成。对于受众来讲,受众接触到的政府形象也是由三个部分 组成,即政府的理念、行为、外在形象。受众心中的政府形象与政府着力塑造的政府形象应该是 吻合的,不过政府塑造的政府形象不是高于受众眼中的政府形象就是低于受众眼中的政府形象, 很少有完全吻合的情况发生,由此看来,只有相对的政府形象,没有绝对的政府形象。

c、同一的动态舆论场

是指政府形象传播的存在状态,或者说是政府形象传播的总过程。

动态舆论场是对政府形象传播的总体 概括,是动力源、传者、受众、政府形象 四个要素的整体互动过程,这个互动过程 包括大众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等, 这些渠道是政府与受众互动的基本平台, 需要指出的是渠道并不是政府形象同一动 态舆论场的核心要素,核心要素体现在这 个舆论场不断互动的内容,这些内容可以 是文本形式也可以是其它形式。

各种要素 的加强与减弱都会增 强或 者放大动态舆论场的范围与影响,所以, 对政府形象的了解除了微观层面的分析以 外,还要注意对宏观层面的动态舆论场的 深入探究,通过宏观上的判断进而发现政 府形象在动态舆论场中的现实状态。

(2)政府形象传播模型的基本表述。

政府形象传播是由多种变量组成的方程式,任何变量的增强和减弱都会带来政府形象传播的

变化。传播各要素共处同一动态的舆论场中。如上所述,政府形象模型的各个构成要素的互动构 成政府形象传播的动态舆论场,每一个要素的变动都会带来整个舆论场的变化。政府形象的调整 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其一是社会经济发展促进政府形象的调整;其二是受众随着社会发展要求政 府形象的调整,媒体在传者与受众之间是相互沟通的重要渠道。

二、政府形象传播总模型的两个运行过程:传者驱动与受众驱动

传者驱动与受众驱动是政府形象传播总模型运行的两个不同过程,是政府形象传播的两种形 态与内容,模型决定了两个过程中的各个要素之间的静态结构,而两个过程是政府形象传播中各 个要素之间关系的动态发展。两个过程指的是在动力源的作用下,政府形象作为信息流在政府与受众之间的运动过程。

如果说政府形象传播动力 模型是对政府形象传播的静态表 述,政府形象传播的两个过程则 是对政府形象静态结构中各个要 素的互动过程的表述。从上面数 据分析结果来看,政府形象模型 运动过程分为两个方向:一是由政府至受众,最后形成政府象。二是由受众到政府,促进或者修正政府形象。二者之分主要在于动力源偏向。

1.政府驱动。

(1)政府驱动的过程。动 力源偏向政府。由政府开始,经 过文本构建与渠道传播,最终到达受众,经过受众的选择与记忆,形成受众视野下的政府形象,这里的政府形象可能好于政 府所期望的政府形象也有可能低于政府所期望的政府形象,主要原因是在政府形象传播过程中受到文本、渠道、受众特质等因素 的干扰,到达受众的政府形象与政府先前设想的政府形象发生了这样或那样的差异。政府形象的 传递是以政府为主,在含有多种传播渠道与方式的统一动态舆论场中流动,尤其在我国,媒介体 制决定了政府驱动的政府形象传递一直处于强势地位,政府可以通过媒体完成对政府自身形象的 塑造,也可以通过组织传播然后进入人际传播完成政府形象的塑造。在中国,政府驱动的政府形 象传播一直占据政府形象传播的主流。

政府驱动的政府形象传播模型

(2)影响传者驱动的因素。动力偏向传者,须重点关注传者。作为政府形象传播的推动 者,传者受到一系列因素的影响。首先是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政府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千丝万缕, 政府制定政府形象战略须考虑社会大环境、经济发展水平、社会法治水平、受众对政府的要求等 许多方面的内容,这些内容制约着政府形象的设想与建构。其次是渠道的多样性。政府作为传者 传播自己的形象可以采用多种多样的文本形式,无论采用什么样的文本形式,有一点是必须坚持 的,就是言行合一,言行合一的政府形象才能取得最广大受众的支持。第三是政府形象的历史性。政府形象不是一成不变的,不同时期的政府对于形象有不同的设想与构建,同一时期、不同领域对政府形象也有不同的理解,因此,政府构建政府形象带有比较明显的历史性。最后,传播 资源的优越性。众所周知,我国大众媒体的传播权力由政府控制,大众媒体是,因此, 政府在进行形象传播中可以利用的传播手段与传播渠道是非常优越的,也可以说是有独占性,传 者在文本建构、渠道拓展等方面居于强势地位。

2.受众驱动。

(1)受众驱动的过程。动力源偏向受众。社会经济发展迅速,人们对政府的期待就会越来 越高,受众会通过各种渠道,如大众传播、组织传播、人际传播、信息反馈等渠道将这些信息传 达到政府,促成政府对现有的政府形象进行思考,进而不断促进或者修正现实中的政府形象。政府此时成为受众信息的接受者,受众在统一的动态舆论场中传达的是他们所期望的政府形象基 模,这个基模是受众在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对政府的必然要求,如前所述,浦东新区政府建设的 第三个阶段,浦东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大实现了多年前的目标,此时浦东新区的受众对于浦东新 区政府形象的要求也随之提高了,法治、创新等内容越来越为广大浦东新区的受众所重视。这种 信息交换过程,并不是依据某一个渠道或者某一种方式而是多个渠道、多种方式在时间与空间序 列中的互动,也就是所谓的同一动态舆论场。

篇(9)

 

对于我国农村金融制度的创新问题,国内理论界大致形成两大思路,一种是坚持政府主导,充分运用现有农村金融的组织体系、存量规模,对之进行必要整合与功能创新,使之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农村经济结构,充分发挥其在金融体系与农村经济体系当中双重主力作用;另一种观点是要注重发挥“非正规金融”在农村金融制度创新过程中的作用,由于非正规金融与农业、农村、农民具有天然的亲和力,其制度安排及其形式更为农户所乐意接受,这种金融活动更容易嵌入农村经济的各个层面与过程当中,从而形成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内生因素,随着时间的推移最后由农村金融活动的主体——农民来决定最终选择什么样的金融上层建筑。 

整体上看,持第一种观点的学者占据主流地位。从我国目前正在实施的农村金融改革过程来看,实际上也体现的是第一种观点的思路。通过前面的分析得知,我国的农村金融制度改革与创新选择第一种思路具有客观必然性,这不仅仅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整体布局的要求,也是充分发挥金融功能,促使小农经济走向开放,与社会化大生产相互交融的要求。诚然,非正规金融在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目前东南沿海一代的民间经济能够在全国率先走过资本原始积累的过程,昔日的非正规金融活动是做出了贡献的。然而,相对于存量巨大、覆盖面广泛的正规金融而言,非正规金融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因而,重视非正规金融在创新当中的作用不能等同于非正规金融取代正规金融的作用。 

因此,如何发挥政府主导之下农村金融创新的效率,实现改革的预期目标,就成为问题的一个关键。众所周知,目前我国农村金融的市场化程度很低,而且资本高度稀缺,若采取类似于城市经济当中“国有股减持”方式将政府对农村金融产权控制力度削弱或取消,放手由市场调节农村金融服务的供给与需求,其后果将是不堪设想的。因此,在政府主导框架之内,通过制度供给的方式激励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的创新将是一个必然的选择。特别值得指出的是,在建设新农村的过程当中,政府的一个重要历史使命就是要不断弱化千百年来我国农村经济当中业已形成的“超稳态”的小农经济结构而不是保留它或者固化它。这也是政府主导之下农村金融创新所要实现的目标之一。 

篇(10)

[中图分类号] F205 [HT5H][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4738(2012)05-0083-04

一、引言

我国在20世纪60年代编制了《全国土地利用现状区划》,这是我国第一个土地利用综合分区[1]。《全国土地利用现状区划》把全国分为了4个一级区,反映了全国土地利用最主要的地域差异,12个二级区反映了农林牧等部门不同的地域组合和生产水平的差别,54个三级区和 128个四级区 , 反映了作物组合或牧畜组合、种植方式或放牧方式,以及存在的关键问题等方面的差异性。20世纪 80年代初 ,中国科学院综考会在 《中国1∶100万土地资源图 》的编制过程中提出9大土地资源潜力区划思想[2]; 80年代后期,中科院地理所编制了1∶400万土地合理利用区划图[3];这是我们土地利用分区实施的开始,具有重要的意义。80年代以来,省市县级土地利用综合分区作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重要内容,随着土地利用规划编制也开始进行调研和编制。

二、基于茅箭区的实例研究

(一)十堰市茅箭区概况

茅箭区地处湖北省十堰市城区东部,位于武当山的西北麓,属秦岭、大巴山的东延余脉,处于北纬32°20′—32°40′,东经110°10′—110°30′;东与丹江口市毗邻,西与张湾区相连,南与房县接壤,北与郧县搭界;东西长31公里,南北宽30公里,是全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茅箭区建立于1984年,现辖1个乡,1个镇,1个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3个街道办事处,2个经济技术开发区,辖区国土面积536平方公里

十堰市茅箭区林业资源丰富,林地面积占87.62%。由于丰富的林地资源,十堰市在2007年湖北省土地利用综合分区被划分在鄂西北林业生态协调发展区[4]。笔者认为这种分区是以全省的角度宏观分区,充考虑了十堰市独特自然资源条件,但对于十堰市在全省的功能定位和社会经济条件考虑较少,忽视了其工业城市的定位。

(二)土地利用综合分区的原则 [5][6]

1.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原则

可持续利用是建立在社会、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相互协调和共同发展的基础上的一种发展,其宗旨是既能相对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能对后代人发展造成危害[7]。可持续发展战略作为国家重要发展战略,对土地利用也提出了可持续利用的要求,也就是土地利用综合分区必须要以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土地的可持续利用为前提,这样才能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相似性原则

茅箭区林地广布,山大谷狭,高差大,坡度大,切割深。其中河谷平地和山间盆地是本市农业生产特别是粮油生产的重要区域。自然条件的区域差异制约着土地利用的分区,所以,自然条件的相似性是决定土地利用综合分区的主导因素。

社会经济条件在一定程度上是土地利用结果的体现,并制约着土地利用的内容、方式和程度。人口、劳动力和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深刻地影响着土地利用的布局。所以社会经济条件也是决定土地分区的主要因素。

3.土地利用结构的类似性原则

土地利用结构是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综合影响下的产物,它既受土地属性的制约,又受社会经济条件的影响。从十堰市土地利用现状可以看出,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地势低平,人口密度较大,耕地在土地结构中的比重也大;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则恰好相反。因此,作为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集中反映的土地利用结构,也是进行土地利用分区的重要因素。同样,任何一种土地利用结构,都有它适应自然规律的一面和不适应自然规律的一面,存在着不同的问题,就应采取不同的治理方式。分区时,就应将问题类似的区域划分到同样的地块,以利于针对土地利用的主要矛盾和具普遍性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开发利用好土地。

4.土地开发利用方向的共同性原则

土地利用分区,不仅要反映土地利用现状,还要反映土地开发利用的方向。因为土地利用现状,是由当时的社会经济条件、自然条件和人们认识自然、发挥生产力水平综合作用的结果。随着社会的进步,社会发展目标的调整,土地利用的方向也要不断地调整,在土地利用分区时,就必须根据土地利用的程度和利用潜力、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规划土地宏观调控和开发利用方向,从而将土地利用方向的一致性作为分区的原则之一。

5.行政村界线的完整性原则

土地利用是一种社会经济活动,其开发利用、经营管理,都是在一定的范围内实施的。保持村级界线在土地利用综合分区中的完整性,有利于政府利用分区成果合理进行村庄发展定位和统筹城乡经济发展。

6.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原则

定性与定量分析的方法作为土地管理学重要研究方法,从宏观和微观的层次为土地利用综合分区提供重要的分析工具,定性可以判别土地的主导利用方式,定量可以对同一利用方式土地分等定级。

(三)主导土地方式布局分析

1.耕地资源布局

茅箭区耕地目前主要分布在东北部的十堰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东城开发区和南部的大川镇和茅塔乡。由于所辖十堰经济技术开发区、东城开发区地处十堰市中心城区,作为十堰市工业区,主要发展汽车及其他相关工业产业,所以这两个开发区内的耕地逐步退出,耕地主要集中布局在大川镇和茅塔乡。赛武当自然保护区主要作为十堰市生态保护区,主导土地利用为生态林用地,所以可以保持少部分耕地,不作为耕地的主要布局分区。十堰市茅箭区耕地布局图见图1:

2.林地资源布局

十堰市茅箭区林业资源丰富,林地面积占在87.62%(布局图见图2),主要集中在中部和南部的

茅塔乡、大川镇、赛武当自然保护区。赛武当省级自然保护区是在国有赛武当林场、国有五条岭林场的基础上组建而成,生态林地遍布全区,是十堰市的“绿肺”。保护区地处北亚热带地理位置、气候条件优越,蕴藏着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有植物178科1316种。由于中低山生态林资源丰富,赛武当保护区主要作为为生态林保护区。茅塔乡和大川镇主要以低山丘陵地貌为主,山势较缓和,海拔600米以下,加之环境质量良好,生物多样性较丰富,是开展生态文化旅游和休闲产业开发的重要区域。

3.建设用地布局(布局图见图3)

茅箭区建设用地主要分布在北部的二堰街办、五堰街办、武当路街办、东城开发区、十堰市经济经济技术开发区。地形方面,北部区域属于低山丘陵,地势相对比较平坦,适宜于建设。水利资源方面,百二河、马家河、茅塔河贯穿其中,为工业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水利资源,把中心城区分为三部分。本区域处于十堰市中心城区,发展方向为茅箭区的工业区。

(四)对上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土地利用分区的评价

上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即《茅箭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2010年)》)在土地分区一章中把茅箭区划分为农业用地区、园地区、林业用地区、城镇建设用地区、村镇建设用地区、独立工矿区等6个分区,这种分区只是做了土地用途分区的划分,而没有提出具体土地利用综合分区,这对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不完备的。十堰市农业部门在80年代编制的《十堰市农业区划》中有关于十堰市茅箭区土地利用分区的研究,但是当时由于技术力量与地理信息技术的相对落后,而且论述较为粗略,显然不能满足目前土地资源管理的要求。所以在本轮规划修编中对十堰市茅箭区进行土地利用综合分区研究可为十堰市茅箭区的土地资源利用提供重要参考,具有重要的意义。

(五)十堰市茅箭区土地利用分区方案

根据对十堰市茅箭区耕地、林地、建设用地主导土地利用方式的研究,结合十堰市茅箭区国民经济规划、城市发展规划、农业区划成果,将十堰市茅箭区分为北部建设用地区、中部低山丘陵生态农业区、南部森林生态保护区三个土地利用综合分区(见图4):

1.北部建设用地区

区域范围:属市城区,涉及武当路沿线及以北区域(百二河下游、马家河流域,茅塔河流域下游),包括五堰街办、二堰街办、武当路街办的部分地区和东城经济开发区。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该地区是茅箭区的城区,地形相对平坦,起伏较小,交通便利,人口密集,是十堰市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

主导功能与拓展方向:进一步提高城市土地集约程度,本区除武当路街办门神沟保留工业企业外,现有工业企业逐步向东风工业园区集中。依托东风公司的国际合作和战略重组,做大做强汽车整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把东风工业园建成在全省乃至全国占有一定位置、具有一定影响的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地和专用车生产基地,完善火车站商贸经济圈、城市商贸消费服务网,以北京路为轴线,加强行政集中区、高校园区和精品文化区建设。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区交通网,为构建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的城镇中心和生态城镇提供良好的服务。

2.中部低山丘陵生态农业区

区域范围:属于低山丘陵,涉及百二河中上段、唐家河、浪溪河、黄家河流域,马家河流域,茅塔河流域中段,包括二堰街办的百二河村、武当路街办的马家河村、茅塔乡的王家村、廖家村、康家村、台子村、莫家沟村、大坪村以及大川镇的大川村、浪溪村、段家村、卡子村、唐家村,共13个村。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该处属低山丘陵,山势较缓和,海拔600米以下。环境质量良好,生态涵养,水土流失较轻,植被为天然次生林和人工林为主,生物多样性较丰富,是开展生态农业、生态文化旅游和休闲产业开发的重要区域。

主导功能与拓展方向:通过村庄环境整治、新农村建设等环境友好建设,加快规模养殖小区发展步伐,使畜牧业与旅游业有机结合起来,保护环境,增加农民收入;同时加强生态林、景观林建设,合理开发并优化配置水资源,把水利资源和旅游资源有效整合,达到资源高效利用;做好各景区主干路和几条沟的旅游路和沟域的护坡工程,保障游客和村民安全。

3.南部森林生态保护区

区域范围:该功能区地处赛武当自然保护区范围,是百二河流域,马家河流域,茅塔河流域上游,以中低山为主,峰岭海拔一般在1000米以上,最高海拔(普陀峰)1722米,该区由赛武当自然保护区的小川村、营子村、锅厂村、黄家村、阳坡村,茅塔乡的东沟村、坪子村、大沟村、岩屋村,共9个村组成。总面积约21203公顷,是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由于受特殊的地理位置(区位优势),独特的地质、地貌特征,过渡性气候和有效地保护,使保护区内自然环境良好,生态涵养,水土流失较轻,植被发育良好,海拔基带的植被保持了很明显的地带性特征,同时孕育了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

主导功能与拓展方向:坚持保护好过渡地带独特的森林生态系统的完整性、物种多样性,特别重视濒危物种及林间保护;严格管理区内森林和河流,保护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重要的库前水源涵养地;要以保护为主,与资源持续利用相结合,维护区域生态平衡为目的,充分考虑自然保护与经济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关系,合理利用区内的森林资源和土地资源,发展生态农业和生态文化旅游等。

三、结语

作为湖北省工业重镇,茅箭区上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由于编制仓促,未能对土地利用综合分区进行阐述,本轮土地利用规划中在GIS技术支持下,充分利用全国土地资源调查二调成果,以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为思想指导,综合考虑了十堰市茅箭区工业用地时空拓展的要求,对十堰市茅箭区土地进行科学分区,目的在于为土地的集约利用与可持续利用提供区域土地功能定位参考。

[参考文献]

[1] 郭焕成.中国农业经济区划[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9:1-10.

[2] 黄秉维.论中国综合自然区划草案[J].科学通报, 1959(18):594-602.

[3] 罗开富.中国自然地理分区草案[J].地理学报, 1954(4):379-394.

[4] 吴胜军,洪 松,任宪友,等.湖北省土地利用综合分区研究[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1):138-142.

[5] 王万茂,韩桐魁.土地利用规划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111-116.

篇(11)

质量宏观管理是伴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逐渐产生和不断完善的,包括质量、标准、计量等基础要素,其是与微观质量管理相对的。具体来说就是政府利用宏观调控的方式,如经济手段、法律手段、行政手段等,利用相关的质量管理政策和工具,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整体质量状况进行分析和评价。

一、质量宏观管理的意义和现状

重视质量发展是强国之道。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发展模式逐渐由“以量取胜”过渡到“以质为王”上。国家和政府将质量问题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提出了“又好又快”的发展宗旨,将“好”放在了“快”之前。同时,在国家大力进行供给侧改革的进程中,质量宏观管理体系是改革不断向前推进的必要保障,其是改革过程中对社会经济进行优胜略汰的必要工具。其目的便是通过宏观质量管理提高政府监管的效能,优化市场的竞争环境,保障社会监督机制的正常运行,以便最终提高社会经济的总体质量水平,促进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质量宏观管理的稳定性、局部性与产品质量的全局性、发展性之间的刚性矛盾愈加突出,这将质量宏观管理的滞后性缺陷进一步放大。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质量宏观管理因其自身固有的缺陷,带来了诸多新的问题和挑战。如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让宏观质量管理在质量进步中发挥作用,是需要认真研究的新课题。

二、质量宏观管理产生风险问题的原因

在质量宏观管理系统中,管理主体、管理客体和公共环境是其核心组成要素,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分为政策制定和政策执行两个主要阶段,而其风险也主要是这三要素在这两个阶段之中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过程中所产生的。其风险主要有技术性内生风险、信息缺失与滞后风险、倒逼风险和不协同风险等。究其原因无外乎是主体原因、客体原因和环境因素。

首先是主体原因。管理主体是保障质量宏观管理体系正常运行的基础,也是政策制定和政策执行两个阶段的主导者,因此主体原因往往成为质量宏观管理产生风险问题的主要因素。例如: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制度不完善,质量宏观管理的资源和人员投入有限,地方受技术和经济水平的制约等这些主体因素导致质量宏观管理风险问题加大。

其次是客体原因。质量宏观管理的客体存量大且处于不断的发展之中,这在客观上加大了主体管理的难度。同时,相关客体在面对政府的宏观质量管理上往往存在不协同,甚至进行虚假、违规运作的情况,这也加大了宏观质量管理的风险因素。

最后是环境因素。不同的环境变量及环境因素自身的变量都会对质量宏观管理系统产生一定的影响。例如:质量宏观管理部门制定了相关的政策,但是在政策执行阶段,其遇到了地方保护主义,这时候其政策执行环节便会大打折扣,增加质量宏观管理中的风险因子。

三、规避质量宏观管理风险因素的措施

政府是质量宏观管理的主导部分,因此,政府必然也应该在规避质量宏观管理风险中起到主导作用。

其一,政府应该转变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将工作重点从质量监管转移到防范质量风险上面来。具体来说就是,政府应该明确自己的职能范围,科学合理的使用经济、法律和行政三种手段进行质量宏观管理,将政策的政治性放在基础的地位之上,同时也要结合具体的发展阶段,对政策的经济性和技术性进行综合考量。

其二,国家应该切实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制度。完善的法律体系是政府充分利用法律、经济和行政手段进行宏观质量管理的保障,同时完善的法律体系能够对政府起到一定的监督作用,保障政府在政策制定和政策执行环节中不存在和虚假违规行为。

其三,政府应该加大对于质量宏观管理过程的资金、人员和技术投入。充实的物质保障是促进质量宏观管理体系不断完善的支撑,是减少其风险因素的有效方法。

如今,我国社会经济步入了发展的转型期,宏观质量管理对于保障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必须重视质量宏观管理过程中的风险因素,并且以政府为主导,动员全社会的多方面力量,对质量宏观管理风险形成立体式的防范体系。

参考文献:

[1] (美)菲利普・J.库珀(PhillipJ.Cooper)等著,王巧玲,李文钊译.二十一世纪的公共行政[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