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数字经济的生产要素大全11篇

时间:2023-09-19 18:22:27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数字经济的生产要素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数字经济的生产要素

篇(1)

0 引言。

随着信息经济和网络经济的发展,国际贸易飞速发展,同时面临新的挑战,原来的理论很难对信息经济的许多问题做出完善的解释。

当大家都感到网络使全球变成了“地球村”的时候,却发现地球村的居民并没有走向“共同富裕”,信息经济仿佛把距离拉近了,但是却把地球村的“村民”贫富差距拉大了;欧洲的债务危机使得欧盟有分裂的危险,穷国和富国的差距也在拉大。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不能适应现在的信息经济的发展,很难去解释国际贸易中与信息产品或者知识经济相关的现象,需要对其理论进行改进或者提出新的理论。

1 国际贸易理论的研究发展。

1.1 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说。亚当·斯密绝对优势理论认为,国际贸易产生于各国之间生产商品的劳动生产率的绝对差别。一国应该专业化生产和出口那些本国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进口那些外国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所谓绝对优势是指,如果一国相对另一国在某种商品的生产上有更高的效率,则称该国在这一产品上有绝对优势。

斯密主张实行自由贸易政策,反对国家对外贸的干预,认为自由贸易能有效地促进生产的发展和产量的提高。

1.2 相对优势说对绝对优势说的取代及其发展。李嘉图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是世界各国产品比较优势的存在,各国应该根据自己的比较优势进行专业化生产并参与国际贸易,贸易双方均将在国际贸易中获得贸易利益。任何国家都可以凭借自己的相对优势即按照“两优取最优,两劣取次劣”的原则从事生产和交换。

1.3 赫克歇尔-俄林的资源禀赋理论被称为新古典贸易理论,其理论模型即 h- o 模型。要素禀赋理论认为双方均凭借自己的相对优势从事生产和交换,即各国应该生产出口那些密集使用本国相对充裕要素的产品,而进口那些密集使用本国相对稀缺要素的产品。

在赫克歇尔和俄林看来,现实生产中投入的生产要素不只是一种———劳动力,而是多种。根据生产要素禀赋理论,在各国生产同一种产品的技术水平相同的情况下,这种生产要素的价格差别则取决于各国各种生产要素的相对丰裕程度,即相对禀赋差异,故称为要素禀赋说。由此产生的价格差异导致了国际贸易和国际分工。

2 信息经济或者知识经中环境下的国际贸易。

2.1 物质、能量和信息产业的发展。我们都在喊“信息经济时代”

或者“知识经济时代”到了,但是我们中的很多人并没有对此有很深入的理解和研究,人类的三大生产要素是:物质、能量和信息,人类文明也经历了:以物质材料为主要生产要素的第一代文明;以能量能源为主要生产要素的第二代文明;正在经历的以信息知识为主要生产要素的第三代文明。美国的第一、二、三产业,三次产业结构演变过程是“:一二三”“,二一三”“,二三一”“,三二一”,经济发展的实践证明,“三二一”的三次产业结构符合后工业化阶段经济的发展需要的。第三产业的主体是信息产业和以知识为主的服务业,信息和知识是其核心。

2.2 信息产品的边际成本。信息产品尤其是数字产品不同于物质产品和能量产品,可复制性和非排他性,使其具有边际成本为零的特点,从而也导致其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于物质产品和能量产品不同。

作为国际贸易的基础理论,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国家之间通过分工可以提高双方国家的福利,也就是国际间的分工对双方都是有好处的。然而在信息经济下,国际分工可能只对生产信息产品或者知识产品的国家带来好处,对生产物质产品和能量产品的国家之能带来负效益。

比如美国微软的 windows 操作系统,满足美国国内的需求,但是它出口到其他国家,基本不需要改动,只是将语言本地化即可,而世界其他国家的正版用户必须和其他物质产品一样为之付费。而对于美国而言,美国人并没有为此付出更多的劳动(相对于软件开发成本,语言本地化成本可以忽略),然而其他国家如果生产物质或者能量产品,则必须付出与之相对应的额外劳动。

3 信息产品对国际贸易和国际贸易理论的影响。

3.1 信息产品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分析。假设只有 a,b 两个国家进行贸易,a 国只能生产物质产品和能量产品,b 国能生产物质产品、能量产品和信息产品,a 国出口量等于 b 国进口量,a 国进口量等于 a 国出口量。a 国出国产品的总价值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出口产品的总成本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但是成本为错误!未找到引有源。=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 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0)如果 a 国的信息产品进口量 >=a 国物质产品和能量产品的出口量,则 b 国不需要付出任何成本就可以得到 a 国出国产品的总价值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如果 a 国的信息产品进口量 <a 国物质产品和能量产品的出口量,则 b 国付出的成本为: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生产信息产品的国家可以从国际贸易中得到不平等的好处,在极端情况下,可以无偿的从别的国家获取物质和能量产品。

3.2 信息产品对国际贸易理论的影响。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无论是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还是李嘉图的相对优势理论都不适用信息产品的国际贸易。这些理论是建立在国际分工基础上的,而国际分工在信息经济之前主要以物质能量产品为主,所以这些理论是适用的,之所以这些理论不适用是因为信息产品的特性与物质能量产品不同,信息产品的边际成本为零,而物质能量的边际成本不为零,因此在使用国际分工理论时,需要区分是信息产品还是物质能量产品。在信息产品这个大类中,进行小类国际分工,以前的理论才能使用;同理,在物质能量产品中,进行进行小类国际分工,以前的理论也使用。而不能将所有产品不做区别的进行国际分工。

4 对我国产业发展的建议。

通过上面的理论分析,我们能清楚地看到只生产物质能量产品,或者以物质能量产品为主的产业结构,会使一个国家成为别的国家的免费劳动力,所以应该尽快调整我国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知识经济,大力发展信息产业,尤其是软件产业和文化产业。

参考文献:

[1]thomas a.pugel(美) 托马斯·a·普格尔著。国际贸易,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篇(2)

数字经济释义

数字经济就是以使用数字化的知识和信息作为关键生产要素、以现代信息网络作为重要载体、以信息技术的有效使用作为效率提升和经济结构优化的重要推动力的经济系统。在这个系统中,数字技术被广泛使用并由此带来了整个经济环境和经济活动的根本变化。所以,数字经济的本质在于信息化。

数字经济在中国

据《中国统计年鉴2016》的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数字经济的规模达到18.6万亿元,仅次于美国,居全球第二位。对于中国来说,数字经济既是中国经济提质增效的新变量,也是中国经济转型增长的新蓝海。电子商务交易额超过18万亿元、网民7.1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1.7%、数字经济占GDP的10.5%……这些激发人们想象力的数字,反映着中国数字经济带来的效应。“双11”购物节再创全球在线交易新纪录、无处不在的二维码、形形的O2O等无不显示出,数字经济对中国的影响不仅体现在宏观的经济规模上,更是渗透到了人们生产和生活的方方面面,一场以数字化为形式、以技术进步为手段、以经济转型升级为目标的变革正在悄然发生。

经济发展的数字化转型成为重点

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技术群体性突破是构建现代技术产业体系、引领经济数字化转型的动力源泉,先进的信息生产力将推动我国经济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优化、结构更合理的数字经济阶段演进。

按照我国信息化发展战略要求,到2020年,重点行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取得明显进展,以新产品、新产业、新业态为代表的数字经济供给体系基本形成。到2025年,数字经济进一步发展壮大,数字经济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信息消费总额达到12万亿元,电子商务交易规模达到67万亿元;制造业整体素质大幅提升,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迈上新台阶。到本世纪中叶,数字红利得到充分释放,经济发展方式顺利完成数字化转型,数字经济成为主要的经济形态。

数字经济面临的挑战

篇(3)

一、信息经济的内涵

“信息经济”的概念可以追溯到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经济学家马克卢普和波拉特对于知识生产的有关研究。马克卢普1962年在《美国知识的生产和分配》中建立了一套关于信息产业的核算体系,奠定了研究“信息经济”概念的基础。1977年,波拉特在其博士论文中提出按照农业、工业、服务业、信息业分类的四次产业划分方法,获得广泛认可。20世纪8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保尔・霍肯在《未来的经济》中明确提出信息经济概念,并描述信息经济是一种以新技术、新知识和新技能贯穿于整个社会活动的新型经济形式,其根本特征是经济运行过程中信息成分大于物质成分占主导地位,以及信息要素对经济的贡献。

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全球范围内拉开了讨论“信息经济”概念及理论体系的序幕。目前,比较成熟的研究观点认为信息经济可以从微观和宏观角度理解。从宏观经济角度看,主要研究信息作为生产要素在经济系统中的运作规律。这种观点同知识经济相通,属于同一个范畴;而从微观经济角度看,信息经济所涉及到的重点研究内容是分析信息产业和信息产品的特征、以及信息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力度。这种观点强调信息经济是信息产业部门经济。由于信息技术对经济社会的微观领域产生重要影响,因而相当多的专家学者更倾向认为信息经济一定程度上主要是指信息产业经济。

二、网络经济的内涵

“网络经济”概念的提出同上个世纪90年代全球范围内因特网的兴起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网络经济又被称为因特网经济,是指基于因特网进行资源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为主的新形式的经济活动。在网络经济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及电子商务的蓬勃兴起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一方面,伴随国际互联网的发展,大量新兴行业不断涌现,资源配置得以进一步优化,构成网络经济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另一方面,电子商务带来虚拟网络交易模式,传统交易活动演变成通过国际互联网进行的网络交易活动,构成网络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与知识经济、信息经济和数字经济相比,网络经济这一术语的区别在于它突出了因特网,并将基于国际互联网进行的电子商务看视作网络经济的核心内容。

三、知识经济的内涵

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科技进步,全球知识生产、流通速度不断提高,分配范围不断扩大,社会经济面貌焕然一新。在此背景之下,相当多的学者也开始关注知识与经济社会之间的联系,知识经济的概念逐渐形成。例如,美国丹尼尔・贝尔和日本屋太一等学者分别从“后工业社会”、“知识价值社会”的角度论述了知识在社会经济中的作用。这些论述虽然还没有提出知识经济的基本概念,但却已经涉及到了知识经济的基本内容。

1996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在年度报告《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中认为,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直接依赖于知识和信息的生产、传播和应用。从生产要素的角度看,知识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高于土地、劳动力、资本等,因而“知识经济”是一种知识为基础要素和增长驱动器的经济模式。特别是随着现代信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知识和信息的传播和应用达到了空前的规模,知识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更加明显,已成为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实现经济增长的引擎。正如美国学者美唐・泰普斯科特(Don Tapscott)所言:信息科技强化了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换言之,知识经济最重要的特征是知识的创造以及其对经济发展的贡献比重大幅度地增加了。

四、比较及总结

通过上述各概念分析,知识经济、信息经济、网络经济和数字经济之间的确存在差异。知识经济强调知识作为要素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信息经济强调信息技术相关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网络经济强调因特网进行资源分配、生产、交换和消费为主的经济活动;数字经济则突出表现在整个经济领域的数字化。但正是存在差异,才产生必然联系性。虽然知识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早已提出,但是“知识经济”概念的提出并受到重视却是最近几十年的事情。知识经济的产生是人类发展过程中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的结果,并最终孕育了信息技术和因特网的诞生。同时,信息技术和因特网的广泛应用更加促进人类知识的积累,并加速人类向数字时代的过渡。知识经济、信息(产业)经济、网络(因特网)经济这些概念在同一个时代提出并不是相互矛盾或重复,而是从不同方面描述当前正处于变化中的世界。“知识经济――信息(产业)经济、网络(因特网)经济――数字经济”之间的关系是“基础内容――催化中介――结果形式”。知识的不断积累是当今世界变化的基础;信息产业、网络经济的蓬勃发展是当代社会发生根本变化的催化剂;数字经济是发展的必然结果和表现形式。因而这几个概念相辅相成,一脉相传。

图1 数字经济等相关概念的区别与联系

参考文献

[1]乌家培,肖静华.信息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吴季松.知识经济学[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7.

[3]乌家培.信息社会与网络经济[M].长春:长春出版社,2002.

[4]纪玉山.网络经济学引论[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8.

篇(4)

经济学中的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分析

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是经济活动中的基本规律。其内容是: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连续等量地把某一种可变的生产要素增加到其它一种(或几种)数量不变的生产要素上去的过程中,当这种可变生产要素投入量小于某一特定值时,增加该要素所带来的边际收益是递增的;随着这一要素投入的继续增加,并超过这一特定值时,增加该要素的投入所带来的边际收益将逐渐递减。

这一规律有以下一些特点:

它反映的是短期生产函数的特点。生产者由于在短期来不及调整全部生产要素,在短期有一种或几种要素不变。递减的根本原因是受到不变要素的约束。这里的要素之间由于不可完全替代,导致一种要素连续投入时收益下降。

边际收益递减原理不是完全递减,是从递增再到递减的一个过程。反映了资源组合的一个过程,当这一要素投入增加到这一特定值时,这时至少是这一资源与其它固定资源的最有效组合点。从而单个生产者在短期内有一个生产均衡点。相同产品众多生产者之间的市场份额是可预测的。生产者之间的市场和资源竞争在短期内比较稳定。

主要适用于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时代的生产特点,传统的经济学从资源的稀缺性、资源的非共享性出发而得出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并认为物质资源依赖型经济普遍服从这个规律,在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时代尤其突出。

知识依赖型经济边际收益递增及原因分析

1986年,经济学家罗默在《政治经济学》杂志上发表《收益递增和长期增长》一文,提出了“边干边学”模式,并指出由于技术进步实质上是内生于经济增长过程,使边际效益递增,从而在此基础上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增长。这个模型被称为“阿罗-罗默”模型。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越来越多的学者在研究美国“新经济”现象时都提出了边际收益递增的现象普遍存在于知识依赖型经济中。

边际收益递增是指:在知识依赖型经济中,随着知识与技术要素投入的增加,产出越多,生产者的收益呈递增趋势明显。这一规律以知识经济为背景,在知识依赖型经济中生产要素简化成知识性投入和其它物质性投入。

知识经济中边际递增产生的原因:

生产要素的改变

知识依赖型经济的核心生产要素是知识与技术的投入。而其它物质性要素已成为次要要素,物质性固定投入所占的比例很低。例如芯片生产的基本原料是硅和电力,只占总成本的1%——2%。那么这些要素已不再构成约束,这时连续增加知识和技术要素,产出不会因为其它要素不变而受到约束,从而产出递增。

知识资源的积累性

传统的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均是物质资源依赖型经济,物质资源具有明显的排它性特征:其使用价值在某一时刻只能被一个使用者所占有和使用。同时物质资源是稀缺的,使用时必须消耗它,随着其使用量的增加,成本越来越高。最终导致生产者收益的递减。知识性资源具有共享性,同一知识可以被多个人同时占有和使用。并且在使用过程中不会消耗它,只是利用它,在使用过程中还会产生新的知识。信息资源和知识资源在使用时还是一种积累和开发的过程,在重复使用过程中成本递减。从而会带来递增的收益。

知识依赖型经济中的学习效应

知识依赖型经济的主要投入要素是知识和技术,而技术的进步又依赖于知识和经验的积累:随着积累产出的增加,生产的边际成本降低。生产者往往由于开发一种产品而积累经验,这种经验可以用于生产或开发相关或相似的新产品。在原有的要素投入基础上,增加研发的投入,使收益递增。

知识依赖型经济的产品自身的特性决定了边际收益递增

首先,这些产品有一重要特点就是产品的使用价呈递增性质。这种特性被称之为外部性。这种外部性导致同类产品的市场扩大,从而使领先生产者所获得的收益递增。其次,产品深度的顾客适应性。知识产品通常在使用时,用户需要大量的前期培训才能掌握它的使用技巧,一旦用户选择了某种产品并在培训上花了大量的投入时,由于这种适应性,用户不会轻易地更换产品。未来的消费者受现在消费者的影响,强化了领先生产者的市场优势,边际收益递增。再次就是注意力与锁定现象在高科技产品中的大量存在。消费者的注意力是有限的,那么消费者在选择产品时与他的最先注意有关,一般消费者都会注意到同类产品的顶尖竞争者上,因而领先生产者所具有的竞争优势吸引了消费者的注意力,形成强的正反馈效应,这种效应为领先生产者赢得进一步的优势,吸引了消费者的注意力的生产者也就在一定的程度上锁定了顾客,从而使收益递增。

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并不是完全递减,而边际收益递增现象在知识依赖型生产中的出现也不排斥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只是不同类型的生产这两者所产生的主导作用不同而已,收益的递增不是无限的递增,它将会受到市场的有限性的约束,同样也会出现递减,只是递减出现的时间推迟。

收益递增引起的竞争分析

知识依赖型经济存在边际收益递增现象,所以竞争上较传统的物质依赖型生产有了新特点,从竞争的范围来看,物质资源的竞争地位下降,人力资源、顾客竞争和产品的技术标准是其竞争的主要内容。竞争的目标表现在技术开发的领先性,前期顾客和知识资源抢占。

技术标准的竞争

收益递增具有放大作用,这种正的反馈机制在市场的作用下,产品的技术标准和产品的技术兼容性成为产品市场竞争的核心因素,各国政府和企业把技术标准作为竞争手段,实行相应的产业战略和专利法规来促进技术开发的领先性。含新技术标准的新产品开发在技术标准的竞争中是一种先发制人的战略手段。

客户与服务的竞争

“忠诚顾客战略”是激烈的客户竞争中的营销战略:企业为激励顾客重复购买或是为了拉动顾客需求,对顾客采取购买达到一定数额给与折扣或附加服务。同时对顾客资源进行管理,根据积累购买数提供额外服务。忠诚顾客战略实际上实行的是竞争对策是通过额外服务与优惠待遇增加顾客的转移成本,从而锁定顾客。另外潜在顾客的竞争也相当激烈。

篇(5)

1.通信技术对经济发展的直接作用。首先,信息资源变成经济活动中重要的生产要素。数字化、信息化时代,信息资源成为经济、社会发展重要的战略资源,信息资源的需要广布于社会各个经济部门和领域,信息以自身或者与其他商品结合构成新的商品。信息资源的合理利用可促进原生产要素结构的重新调整提高传统资源的使用效率,这符合信息社会低消耗、高产出的价值取向,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有效促进经济的发展。其次,现代通信技术催生出新的产业形态――信息产业。信息产业代表了未来产业发展方向,即:未来蓬勃发展的产业必须具备智力密集、低消耗、高增值、低污染等特点。信息产业促进了国民经济产业结构的优化。并且而且在经济发展中占据相当大的比重,如:2011年我国信息产业预定的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10%。最后,现代通信技术可以促进生产活动的提高。通信技术通过改善投资环境、提高多生产要素的有效率和提高劳动力质量达到促进生产的目的。

2.通信技术对经济发展的间接作用。其一,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的发展。通信技术除催生信息产业外,还可以通过自身优势提升及改造传统的第一、二产业并优化第三产业的服务水平,为相关产业的发展注入新的发展机遇和内涵与活力。其二,优化空间组织的结构间接促进经济发展。优化后空间组织是实现经济的发展目标在组织结构上的保证。通信技术导致空间组织的结构变化以正方向为主,可直接或间接地促进国民经济良性的发展。

二、通信技术对经济发展的促进

1.电子信息产业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建立在现代通信技术基础上的电子信息产业派生出庞大的产业链,包括:电子制造业、软件业和通信产业。2010年,我国规模以上电子信息产业销售收入规模7.8万亿元,同比增长29.5%,其中软件产业收入1.3万亿元,增长31_3%。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工业增加值增长16.9%,比上年加快11.6个百分点,高出工业平均水平1.2个百分点;实现销售产值63395亿元,同比增长25.5%。对国民经济贡献日趋突出,全球产业地位更加稳固。2010年,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利润、投资增速分别高于工业平均水平1.2、4.3、21.7个百分点,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地位日趋突出。2010年,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从业人员880万人,比上年新增102万人,占全国城镇新增就业人口的1/10。电子信息产业正以先导产业和经济的重要组成带动我国经济全面、健康地发展。

2.通信产业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通信产业通过提供电信、宽带和移动服务获得发展的动力,在通信产业的发展和布局中直接间接地促进经济的发展,通信产业从业人员庞大,这也为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提供了保障。20lO年,全国电信主营业务收入累计完成8 988亿元,同比增长6.4%,增值电信业务收入2175亿元。同比增长15.7%,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上升到24.2%。总地来看虽然通信产业发展不及电子信息产业的速度,但在我国GDP中所占比重大也是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力量。

3.通信产业提高经济发展的速度。在2010年国务院经济工作会议上,再次把信息产业发展作为调整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契机。正通过一系列强有力举措,真正将信息产业打造成为战略性的支撑产业。

三、通信技术和经济发展的对策

篇(6)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6-0-01

我国的区域经济随着经济的发展不断壮大,区域经济的规划是目前工作中的重点。将区域经济规划做好,能够有效地进行资源配置优化,实现区域经济合理的发展。

一、区域经济规划解析

区域经济规划主要是指在特定的区域范围内,对未来的经济建设进行总体的部署。区域经济规划是国民经济、区域经济的发展战略和社会发展的部分体现,是结合了科技、经济和环境的整体形式。科学的区域经济规划首先要对区域调研,然后进行确定区域规划发展思路,然后指导进行区域经济规划的科学分析、制定、评估和落实,区域经济规划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

二、区域经济规划的内容

区域经济规划的范围十分庞大,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一般规划的内容包括生产要素、自然资源已经对经济的分析等。

(一)区域经济的发展方向。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不一致,在区域经济的发展方向和规划设置上有着较大的不同。总结起来,主要有两种具有代表性的看法。一种就是传统的发展观念,把经济的发展认为是经济的增长,所以将区域经济的发展方向定位于经济增长;另外一种看法是比较科学的发展观念,这种观念认为社会和人才是发展的主体,经济增长只是社会进步的一种手段,更多的人认可第二种观念。区域经济规划有三个目标。就是生态环境的改善、社会进步以及经济增长。这些目标互相促进又彼此联系,互相扶助又彼此制约。比如很多的经济增长目标需要对生态环境产生影响,但是经济增长又能够建设生态环境,所以在经济增长中要注意生态环境,避免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二)科学选择主导产业。区域的主导产业要进行科学的选择,因为这对区域经济有着巨大的影响。所以在区域经济规划中,选择主导产业是核心环节。在对主导产业进行选择时,要考虑能够成为区域产业的中心,能够带动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同时主导产业还应该在区域分工中有明显的优势,能够强化区际间分工合作。区域内的主导产业要具有区域特色,能够在市场贸易中,发挥区域优势,取得较高利益。总体来说就是区域产业的产品应该是由良好的市场前景,有足够大的市场需求,未来能够占有经济市场,有较高的积极效益,对区域的增长有强大的作用。

(三)合理配置产业结构。在主导产业确定以后,要对整体的产业结构进行优化配置。区域的产业结构是组合了不同的产业,设计的产业较广,那么就需要对产业进行分类以及合理配置。所以在对区域经济进行规划时,要注意几个问题。首先是要详细分析区域内的产业结构问题、特点和现状,然后通过经济因素、环境因素、社会因素和政府政策等对影响区域产业配置的因素进行全面分析,接着对产业间的联系进行优化组合,将主导产业与其他产业进行协调,下面就是按照要求指标,将生产要素同产业之间进行资源配置,提高产业效益,最后要注意优势产业的配置,增强产业结构在未来变化中的适应性。

三、区域经济规划遵循的原则

为了保证区域经济健康持续的发展,要对区域经济科学合理的规划,同时必须遵守相适应的原则。

(一)以劳动分工进行区域经济规划。社会劳动分工有地域性,不同的地域分工决定着不同的区域经济发展方向,体现了区域经济发展的本质特征。劳动地域分工是区际间客观存在的优势,各个区域间的劳动区域分工形成了产业结构。区域经济规划的主要内容就是区域间的优势比较、产业结构的配置以及主导产业选择。所以区域经济规划能够发展区域分工,形成专业化部门与综合性结合的产业机构体系,使区域间能够互相配合,彼此协调的有效分工,共同促进区域的经济发展。

(二)以区域特点进行区域经济规划。在区域经济规划中,要充分分析区域的特点,根据区域的特点进行区域经济的规划和决策,否则就会影响区域的整体发展,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对区域进行分析要从两个方面,第一是对区域内市场、人文、生产要素以及生态环境进行科学的分析,第二是对区域内的外部环境进行分析。通过对区域特点的分析才能够制定出现实合理科学的区域经济规划。

四、多目标最优化问题在区域经济规划中的应用

一般来说,多目标最优化模型就是针对一个需要决策的问题,有着多种决策的选择,并且所有的选择都能达到目标,不分主次,这样就会产生一个数学函数模型,不同的函数变量,就会相应的产生不同的目标函数。在区域经济规划中,为了处理区域间的关系,加强共同协调发展,就必须根据科学的方法,将抽象的问题具体化,从而使区域经济规划决策更加科学。

(一)建立数学模型。首先要对规划区域的自然资源、市场情况以及区域历史进行详细了解,然后对针对规划区域的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等进行规划区域的数据统计,比如规划区域的生产要素,市场供给以及人口数量等。第三是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科学的处理,对规划的决策进行分析,然后将具体问题简化。第四,根据对已经获得的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利用数学公式,初步建立模型。第五,将建立的数学模型与区域内的实际情况和对规划的决策进行比对分析,验证数字模型的准确性。

(二)最优化模型建立的原则。多目标最优化模型的建立需要几个原则,第一是要对规划区域的特点和优势能够充分发挥出来,这样有利于区域内生产要素,自然资源的利用,促进规划区域内的经济发展。第二是在区域经济规划过程中,要把实际情况作为基础,建立最适合规划区域的数学模型。因为不同的规划区域有不同的特点,需要考虑的因素也不同,素以要综合考虑全面因素,促使建成的数字模型能够与规划区域的实际情况一直。第三是能够保证各部门之间互相配合,经济发展不影响生态环境,真正做到可持续健康发展。

多目标最优化问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协调区域内的各种资源,对区域经济规划进行科学有效合理的配置以及优化,真正促进区域经济健康稳定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篇(7)

1 知识经济的基本特征

1.1 创新是知识经济的灵魂

知识经济中的知识主要指高新技术和基础科学研究成果。创新是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是企业提高竞争优势和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国内外的经验证明,谁拥有最先进的知识、最核心的技术,谁就能在激烈的全球经济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成功的企业在于能不断造新的知识,并能迅速将新知识经为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产品。

在知识经济时代,投资将主要流向高新技术开发;无形资产开发;新产品、新工艺研发;绿色生产和人性化售后服务等方面。同时企业将更加重视人才的培养、开发和教育,激励员工提高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1.2 知识是最重要的生产要素

传统农业经济把土地作为第一生产要素,传统工业经济注重资本、设备、材料等生产要素,把知识、技术当作影响生产的外部因素。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作为经济发展的基础和直接驱动力,成为生产的支柱和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在所有创新财富的生产要素中,知识是最基本、最重要的生产要素,起他生产要素都必须靠知识来更新,靠知识来装备。劳动力和金融资本只有在知识的基础上,才能更好的发挥其职能作用。通过知识对自然资源进行集约配置,对其它生产要素进行科学合理的优化组合,才能提高企业劳动生产率。

1.3 知识是利润分配的重要依据

在农业经济时代,主要实行按土地分配的制度。谁拥有土地多,谁就拥有更多财富。在工业经济时代,实行按资本分配的制度,资本家成为最富有的阶层。在知识经济时工与其说资本雇佣劳动,不如说劳动雇佣了资本,因为劳动的主本———人所拥有的知识才是生产的决定因素。因此,知识成为发展经济的首要资本。企业存在四类参与者:即生产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经营者决定如何生产;知识创造者决定生产方向;物质资本所有者提供资金。企业除付给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正常薪金外,还应将知识创造者创造的知识转化为资本,参与利润的分配,建立以知识为依据的分配制度。

1.4 信息技术是知识经济的重要平台

知识经济是微电子技术、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产物,管理的工具将主要以计算机信息技术为主。企业的组织结构不再向传统的按职能划分的金字塔型结构,将变为以扁平化为特征的信息网络系统。减少中层管理者、管理环节,降低管理成本。通过知识催生出的网络数字化信息技术平台,实现企业与供应商、客户网上交易、网上货币支付、网上宣传、推销、选购等功能,极大的提高了营运学率。

2 知识经济时代财务管理的创新要求

2.1 财务管理的观念创新

重视人才的开发、培养与提高是现代管理的发展趋势和知识经济的客观要求。企业的每一项财务活动均由人发起、操作和控制,其成败优势也主要取决于人的知识、智慧、操守、管理哲学以及人的努力程度。因此,在财务管理中贯彻“以人为本”的观念已成为必然。企业要加大人力资源投资,建立责权利相结合的财务管理机制,强化对人的激励和约束。这样才能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新性,提高员工对财务管理的参与意识,为培养企业文化和改善人际关系创新良好的环境,从而保证企业高效有序地开展财务活动。

2.2 财务管理的目标创新

知识经济的兴起与发展,使得知识资产在企业总资产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知识的不断增加、更新、扩散和应用,深刻影响着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活动的各个方面,使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向更高层次推进。原有追求企业自身利益和财富最大化的目标,将转向知识最大化的综合管理目标。其原因在于知识最大化目标可以减少非企业股东当事人对企业经营目标的抵触行为,防止企业不顾经营者、债权人及广大职工的利益去追求股东权益最大化,知识资源的共享性和可转换性的特点使知识最大化的目标能够兼顾企业内外各方面利益,达到企业目标与社会目标的和谐统一。知识最大化目标不排斥物质资本的作用,它的实现是有形物质资本和无形知识资本在最短时间内最佳组合运营的结果。

2.3 财务管理的内容创新

篇(8)

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给两岸新闻出版业界的交流合作带来了良好的机遇。2011年6月,新闻出版总署加大对两岸新闻出版交流合作的扶持力度,宣布开放台湾印刷业到大陆投资办厂,设立印前制作中心,在注册资本金方面采取与内地业者相同的最低标准。这些优惠措施为闽台印刷产业对接提供了良好的政策支持,为台湾印刷业者在福建投资、合资设立印刷企业创造了有利的政策条件。

一、福建出版印刷业发展态势及两岸出版交流分析

2009年9月国务院《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把印刷复制业确立为今后重点发展的九大文化产业之一。规划指出,印刷业要发展高新技术印刷、特色印刷;建成一批各具特色、技术先进的印刷产业示范基地。中央明确了印刷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必然会成为印刷业今后发展的强大动力。

印刷业是一个相当庞杂的体系。印刷产业涉及出版发行上下游产业,内部细分行业众多。未来10年,印刷业面临技术转型,以油墨为基础的印刷技术会把自己的一部分市场拱手让给数字印刷技术。到2020年,全球大约50%的印刷品要在数字印刷机上进行生产。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的数字印刷技术逐步取代以油墨为基础的传统印刷技术。

作为海峡西岸经济区主体的福建省印刷业的发展与福建省经济的发展水平基本上是同步的。在全省印刷企业中,工业总产值超过亿元的有9家,其中1家为出版物印刷企业,其余8家均为包装装潢印刷品印刷企业,全省有3家企业取得绿色印刷环境标志认证。由于福建省印刷业结构、布局不尽合理,印刷企业低水平重复建设和散滥现象比较严重。从布局上看,印刷企业相对比较分散,点多、线长、面广,不利于印刷市场健康发展。从企业规模上看,沿海地区(福州、厦门、泉州、漳州、莆田)等地印刷企业的规模比较大,而山区(南平、三明、龙岩、宁德)等地印刷企业的规模相对比较小。从业务结构上看,出版物印刷企业有70.9%集中在沿海地区,而全省出版物印刷企业179家中大约有40%以上的企业业务吃不饱;包装装潢印刷品印刷企业有93%集中在沿海地区,而山区的包装装潢印刷品印刷企业大约有30%以上的资质条件不符合规定要求;其他印刷品印刷企业有71.1%集中在沿海地区。目前虽然福建省印刷企业数量不少,但真正具有强大竞争能力的印刷企业不多。

福建印刷行业低水平重复建设严重,企业过散、过滥。福建省现有3000多家各类印刷企业,生产能力已严重超过了印刷市场的需求。一些印刷企业生产规模太小,低水平重复现象严重,特色不明显,没有形成专业化,高新技术在印刷业中的比重还很低,拥有计算机直接制版设备和数字印刷机的印刷企业只有极少数。全省现有的印刷生产能力严重超过了印刷市场的需求,学生减负、房地产不景气,造成定单减少,而整个行业的产能过剩必然导致大家因“吃不饱”在拼命压低价格以吸引客户。由于无序竞争,福建印刷市场工价偏低,在全国印刷市场处于“价格洼地”位置。

在两岸出版交流方面,目前大陆出版物入岛渠道零散,内部相互压价竞争趋势明显,导致成本高、风险大、经济效益低下,无法形成规模,供货品种和供货速度无法满足台湾市场的需要。据统计,2009年大陆出版物入岛的销售码洋约为1.5亿元人民币,仅占台湾出版物市场份额的1%,因此,为了深化两岸文化交流,十分有必要在福建沿海保税区设立书刊印刷企业,推动大陆出版物就近入台,扩大大陆出版物在台湾地区销量;同时也可以承接台湾地区书刊出版印务。

二、闽台印刷业的互补性与对接原则

闽台一水之隔,语言相通,习俗相同,血缘相亲,地缘相近,且台胞百分之八十祖籍福建。闽台人民自古以来密切往来,共同创造了一脉相承,渊源深厚的闽台文化。种种民间文化艺术流传,盛行于闽台两地,备受两地民众共同喜爱,这为闽台文化交流奠定了独特的优势。

闽台两地印刷业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土地资源紧缺是制约台湾文化创意产业、印刷业发展的重要因素。相对台湾而言,福建土地资源丰富得多。福建目前工业用地地价与台湾相比,相差二三十倍,房租和基础设施建设的费用也比台湾低廉,这是台湾转移一般工业的一个重要条件。福建劳动力资源丰富,更由于祖国大陆中西部地区劳动力资源丰富,大批农业富余劳动力可以向福建沿海地区转移,源源不断地外来劳动力使福建有充足的劳动力供给。台湾印刷业人工费很高,平均每人每月收入约折合人民币9800元,台湾印刷工人工资水平约高出福建八至十倍。低廉的工资水平是福建接受台湾印刷产业转移具备的独特优势。台湾印刷业每色令工价平均在100~120元新台币,折合人民币25~30元;福建印刷业每色令工价平均为15元,比台湾工价低40%~50%。彩色制版,台湾方面8开、大16开一套四色板,工价一般1500元新台币,折合人民币375元;福建印刷业一套四色版平均工价为200元,比台湾工价低46.67%。落差显著的印刷工价是福建接受台湾印刷业转移的成本优势(参见表1)。

表1 闽台两地印刷工价对比

资料来源:台湾地区工价参见《王仿子出版文集续编》,154~158页。

台湾印刷业整体特点是技术好、效益高。台湾的印刷技术比较先进,拥有世界一流的印刷设备。台湾印刷业的设备技术水平、管理能力优于福建,数字印刷技术已经普及,业务管理效率很高,人均劳动生产率高于福建。台湾印刷业效率很高。台湾的红蓝印刷公司,员工130人,有8台海德堡四色印刷机(包括无水胶印),有骑马订和无线装订两条联动生产线,年营业额达4亿元新台币,人均307万元(约合人民币80万元)。此外其他印刷公司一般营业额都达到人均300万元新台币左右,人均创利达60万元(约合人民币15万元)。有这样的营业额和这样的高盈利,台湾印刷业当然有力量经常更新设备(更新期为5~8年)。新设备新技术进一步带来高效率、高质量,形成良性循环。在印刷工期上,一本周刊,包括排印装,一般3天可以出版;月刊,排印装时间是7~10天;一般图书,排印装时间是20天。印装周期特别短的是课本和教学参考书,采用轮转印刷和胶装联动线装订,定稿后3天可以出书。

三、闽台印刷业对接的经济效应分析

为了探究闽台印刷产业对接的经济效应,我们建立一个两经济体的贸易模型来分析。生产要素禀赋理论认为不同经济体拥有的生产要素相对来说是不同的,即生产要素禀赋不同。而正是由于要素充裕程度的不同,造成了生产要素价格的差异,即某要素充裕的经济体,该要素的相对价格会越低。在此基础上,经济学家赫克歇尔、俄林建立了两要素的经济模型。假设商品生产是两要素(土地,劳动)的投入组合,由于要素使用存在可转换性,即有多种要素投入组合。所以商品生产选择何种要素投入组合,即每单位产品中投入的两要素的比例取决于两要素的相对价格,即一种要素价格的提高会减少其在投入组合中所占的比例。这样,在两个经济体中,具有某生产要素禀赋的经济体,由于该生产要素的相对价格低,所以在商品生产中会更多地使用该要素,即在商品的投入组合中,该要素所占比例相对较高。

根据要素的边际生产率递减的规律以及最优生产要素组合理论,最优的生产要素组合是使两要素的边际生产率之比等于两要素的价格之比。假设L,T分别表示劳动与技术,MPL1,MPT1,w1,t1分别表示经济体1(指福建,以下同)的劳动的边际产量,技术的边际产量,工资和技术的价格,同理有MPL2,MPT2,w2,t2,表示经济体2(指台湾,以下同)的相关量。经济体1具有劳动禀赋,即劳动的相对价格低,经济体2则具有技术禀赋,即技术的相对价格低,用公式表示为:w1/t1

闽台两地生产要素禀赋差异对比显著,福建具有土地广阔、劳动力充足的优势,台湾则有技术先进、管理手段科学的优势。因此,闽台印刷产业的对接,可以提高台湾优势要素即技术的边际产出,从而提高边际收益,也就是说,台湾可以从中获得更多的要素价值收益。而福建的土地、劳动优势与台湾先进技术的结合,将提高福建印刷业的生产效率,提高印刷业的产出和产值。可以说,两者的对接是一个双赢的选择。

以下再以前述理论为基础,进一步考虑在闽台产业合作下,产品的互相交流对整个印刷产业的影响。实际上,产品的交流是间接的生产要素的流动,即虽然闽台两岸经济体之间劳动难以自由流动,但是闽台印刷产业产品的交流就是间接的福建劳动向台湾流动的过程。再以经济体1(福建)、经济体2(台湾)为例,如下图所示:

在没有产品交流之前,经济体1(福建)的劳动数量为O1L1,经济体2(台湾)的劳动数量为O2L1,其对应的边际产量分别是C、B两点对应的值,可以看出经济体1的劳动边际产量低于经济体2。当两经济体展开合作交流,经济体1的劳动向经济体2流入,直到两经济体劳动边际产量相等为止。边际产量曲线MPL1,MPL2下方的面积代表产出,经济体1产出由边际产量曲线MPL1下方L1对应的面积减少到L2,经济体2产出则增加了其边际产量曲线MPL2下方从L1到L2相应的面积。从图中可以看出,经济体2的收益大于经济体1的损失,其净值等于图中三角形部分的面积ABC。

由上述分析可见,闽台印刷产业产品的交流,能够提高双方的总产出水平。闽台印刷产业对接可以弥补福建印刷企业的不足,提升技术实力,扭转市场形象,扩大印刷企业业务量,扩大对台出版交流规模。闽台出版及印刷产业作为一个整体,不断加强交流合作,能够得到更加深刻、长远的发展。

四、两岸出版交流先行先试的可行性探索

两岸ECFA签订之后,两岸同胞往来之频繁、经济联系之密切、文化交流之活跃、共同利益之广泛前所未有,都为两岸出版交流先行先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国务院2011年出台的《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提出设立两岸教育合作试验园区,吸引台湾高校合作办学,进而设立两岸出版交流试验区。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平潭、厦门等地是两岸先试先行合作重点区域。福建省委正式作出了设立平潭综合实验区的决定,提出积极探索开展两岸区域合作,建立两岸更加紧密合作交流的区域平台,努力把平潭建设成为探索两岸合作新模式的示范区和海峡西岸经济区科学发展的先行区。

平潭建设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为两岸出版业在岛上设立闽台合作印刷企业提供了重要的战略机遇和良好的发展空间。平潭正在建设大学城,筹建海洋大学,同时吸引台湾高校和内地高校到岛上办学,大学城10多万大学生每年需要大量的教学用书,能提供比较大的教材印数,完全符合海峡西岸经济区出版产业的运作特点,将是岛上拟设印刷企业稳定的书刊印刷业务来源。印刷产业对接是两岸出版交流先行先试的起步,福建的出版业需要从上游内容产业抓起,做好高校教材产品线出版规划,突出中高等职业教育出版特色,借鉴台湾已有的职业教育出版成果。以平潭综合实验区海峡两岸大学城为平台,两岸教育业将进行深度合作,必将带动两岸教育出版业深度合作,两岸出版业在岚设立印刷企业就地进行书刊排印,保证供应各类教育用书,以点带面,由浅入深,带动版权合作、数字出版等上游出版内容产业发展,是两岸教育出版合作一项意义重大的项目。

平潭等地两岸出版交流试验区拟设印刷企业在满足海峡两岸大学城教学用书需求的同时,可以用一部分产能直接承印台湾地区的华文书刊印刷业务,并利用海运便捷通道回流台湾地区发行。随着两岸交流逐渐密切,台湾同胞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逐步增强,大陆简体书刊在台湾地区的需求也逐年增强。台湾当局对大陆图书入岛限制较少,对报刊入岛限制也有所放松,为出版物入台提供了较好的机遇。印刷企业承接海峡两岸出版业的书刊印刷业务,可以在海关特殊监管区内直接生产印制,印刷品在关外通过便捷的海运方式直接运至台湾,贸易及运输成本较大陆其他地方都更为低廉。这将为大陆出版物入岛提供更加畅通的渠道,尽快扩大大陆图书入岛总量规模;同时,打开大陆书业面向台湾的市场,带动大陆出版产业链各环节对台合作交流。

福建拥有独特的对台区位优势,在福建沿海设立出口加工区、自由贸易区等海关特殊监管区,鼓励台商设立合资出版印刷企业,降低通关成本、运输成本,无疑是一项重大战略步骤。随着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推进,福建贸易环境将越来越改善,吸引台湾地区投资的区域也呈逐步扩展,闽台两岸出版交流对接的空间将越来越广阔,进一步提升两岸民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宿感,为和平统一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张志南,严正主编.《闽台产业对接研究报告》,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

篇(9)

目前我们所提到的网络经济,主要就是依靠对计算机互联网在社会经济中的广泛应用,降低知识信息的成本,将其成为核心生产要素的全球化的经济发展模式。从本质上来说,网络经济实际上就是一种以知识要素为主要的驱动要素,并将信息技术作为基础,依靠互联网来进行的一种全新的生产方式。

网络经济是全球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到一定阶段所必然会引发的变革,随着新时期的带来,随着网络技术在各个领域上的渗透,致使所有新兴的经济形态都被打上了极为鲜明的网络标记,并使网络成为了目前全球经济发展中的关键和基础。面对这种全新的发展形式,企业在网络经济发展模式下,只有不断的实现自身的改革,才能真正顺应网络经济的发展要求。

一、网络经济对企业管理所产生的影响

1. 企业营销模式的改变

在网络经济的发展模式下,所有的企业都可以建立起自己的网站,并且可以充分利用网站实现对产品的销售,这种销售方式不但成本较为低廉,同时在销售方式上也较为快捷。在企业传统的销售模式上,人员往往需要在营业场所进行推销或者是上门推销,这样无论在物力财力上都是一个很大的消耗,由此我们可以很容易看到网络营销所带来的优越性。

2. 提高生产方式上的灵活性

由于目前在企业的生产过程中,由于受到网络经济的影响,各个环节都越来越依赖于信息技术,这样的不但让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体现出更强的灵活性,同时可以在投入较少成本的情况下实现对多型号产品的生产,这点对于中小型企业发展是最有利的,可以更为有效的实现对多样化市场的定位。目前在网络时代,由于新的创新浪潮以及更多高科技服务和产品推出,以及市场竞争的愈加激烈,依靠灵活的生产方式,不断生产出更有创新性的产品投入市场,这对企业的自身发展以及竞争实力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企业的生产方式的变革上,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是不断的加强企业生产方式与信息技术之间的结合,这既是目前的全新生产方式的特点体现,同时也是市场竞争的客观要求。通过对计算机辅助制造和计算机辅助设计等系统的应用,实现企业生产效率上的大幅度提高,并且可以缩短产品的生命周期;其次是由于在网络经济时代,同类产品的生产厂家越来越多,而且出现了更多的替代品,因此大大的加强了顾客的选择性,同时对于产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传统生产上的大批量无差别生产已经远远不能满足顾客的需要,必须将生产方式从以往的大批量生产转为小批量生产,并且要提高产品的个性化。

3. 对组织结构上的冲击

网络经济所体现出来对组织结构上的最大冲击就是速度,具体而言,在传统的企业组织结构的表现形式上,都是采用了金字塔形状的阶梯型结构,将信息集中在金字塔的最高点, 同时在决策上也是一人做出,但是这种由最低端人员所做出的策略,往往没有参考基层信息。同时即便是想要参考基层信息,其信息在传递上也并不容易。但是在网络经济的发展模式下,信息的传递速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高层人员想要掌握基层信息是极为容易的,同时也便于信息的反馈和传递,这种信息传递上的传递速度对企业组织结构是个不小的冲击。

二、网络经济下企业管理的创新

1. 思维创新

在网络经济的发展模式下,很多企业不再追求耗时并且成本昂贵的企业内部设施,而是在实现对自身核心技术保留的前提下,将企业中的各种合作都紧密的纳入供应链,在节省企业投入的同时,加快企业的革新。在这个过程中,不但对于支付的银行信用以及服务部门和交易双方的商业信用在成熟度上有较高的要求,同时要求实现供应商、客户、金融机构和保险机构在电子网络交易过程中保持高度的兼容和整合,将网络市场转变为经济交易中利益的集合体,从而改变传统企业中参与者跟经营方式之间的关系。

2. 营销创新

营销创新是指营销策略、渠道、方法、广告促销策划等方面的创新。因特网的网络特点与成熟的信息技术的结合,使因特网成为有别于传统媒体的新型媒体。以声音、影像、图片、动画等多种媒体形式传递的信息通过因特网进行高速、大容量传送,具有快捷省时、利用方便、成本低廉等特点,从而造就了网络活动的多样性和飞速发展。目前,因特网已经成为许多企业的新的促销媒体和分销渠道。除了实物产品的运输,所有的营销活动都已经可以通过因特网实现。没有店铺、工厂,以网络作为营销活动空间的虚拟公司也已经出现。因特网为企业开展营销活动提供了新的工具和手段。

3. 组织与制度创新

以网络化为基础的电子商务将极大地改变传统的企业经营方式,摆脱常规的交易模式和市场局限。因特网可以使企业通过供应链管理(SCM)急剧降低成本,将客户关系管理(CRM)提高到超乎想象的新水平,进入企业原来因为地理条件而被排斥在外的市场,创造新的收人渠道,并最终重新界定它们所经营的业务的本质。必须形成一个健全的、合理的管理组织体系。运用信息化、网络化手段能够提高企业的组织效率,使减少管理层次和管理职能部门成为企业改革与调整组织结构的新时尚。

4. 产品创新

对于工业企业来说,是产品创新。对于金融服务而言,主要服务创新。手机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已从模拟机数字机可视数字机可以上网的手机。手机的更新演变生动地告诉我们产品的创新是多么迅速而高级。长期以来,固定资本存量和劳动力一直是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级主要的生产要素。在网络经济中,创新与知识将成为企业最主要的生产要素及获取利润的首要资源,企业之间的竞争最终都落到知识管理的层面上,企业管理的重点是知识(智能)的开发,是员工知识的交流、共享,是加快隐性知识显性化等具体内容。

参考文献:

篇(10)

按照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定义:知识经济即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是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核心的,建立在知识信息的生产、存储、使用和消费之上的经济。从我们所看到的不少资料表明:人们在强调知识经济这一概念时,主要是区别于物质、资本在生产中起主导作用的物质经济和资本经济而言的。与依靠物资和资本等这样一些生产要素投入的经济增长相区别,现代经济的增长则越来越依赖于其中的知识含量的增长。知识在现代社会价值的创造中其功效已远远高于人、财、物这些传统的生产要素,成为所有创造价值要素中最基本的要素。因此知识经济的提法可以说正是针对知识在现代社会价值创造中的基础性作用而言的。但不能由此就认为知识经济仅仅是区别于所谓的物质经济或资本经济。其一,人类经济时代的划分有自然经济、工业经济,但没有物质经济或资本经济的提法。其二,一个经济时代的划分重要的不是生产什么而是用什么生产,这里包含一个重大的区别,即一定社会的主导生产工具及由此形成的产业,这显然不是物质经济或资本经济所能反映的。而知识经济不但从知识在生产中的核心作用表明自身的存在,更重要的是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主导经济增长的知识性产业已经形成。对此美国经济学家罗默提出,要求在计算经济增长时,必须把知识列入生产要素函数中。因此oecd定义知识经济即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正是揭示了知识对现代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并准确地反映了知识经济的现实。所以,我们从经济时代的角度来认识知识经济,才能切实地反映社会财富创造形式的历史性变化和人类社会已进入一种崭新的生产方式这一伟大现实。我们认为知识经济是继自然经济、工业经济在人类财富创造形式上的崭新时代。我们称之为知识经济的,就必须使这种称谓有相应的经济学理论基础。这需要一个切入点,这个切入点显然不是目前报刊上所反映出的一些旨在映证知识经济的提法,而应是论证知识经济何以可能的理论基础,这才是问题的核心。

二、知识经济对经济学基础理论的冲击

知识经济对经济理论的冲击首先是基础理论。知识经济的出现使经济学的基础理论必然要合理解释和反映这种社会经济生活的新本质,从而在更新的经济学基础理论的基石上构建指导人类新的经济实践的经济学。事实证明,经济学的一些研究领域已经初步自觉或不自觉地反映着这种新经济的冲击。尤其突出的是贝克尔的人力资本论、发展经济学、市场营销学及一些管理性经济学科,这不断地加大着部门经济学科和经济学基础理论的分离。我们已经看到了知识经济的现实,但我们用以解决问题的理论并非建立在这种现实基础之上。这便是旧理论无所作为的必然。纵观人类社会全部的经济活动无外乎这样两个内容,其一是社会财富的创造问题,其二是社会财富的分配问题。这里我们的研究主要是针对第一个问题,形成这一问题的核心内容是一定社会的财富是什么?如何实现这种财富的增长?对这两个问题的认识集中地形成了该社会的经济学基础理论即价值理论以及增长理论。我们从经济学角度考察一定社会所追求的新的社会财富是什么,如何创造出来,不能不看到,新的社会财富的创造总是受制于当时社会的生产方式。从古代社会的钱物积累表现出的社会财富,及与之相应的注重农牧和战争掠夺的财富增长形式,到威廉·配第实质性地揭示出农业经济条件下的社会财富创造中“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这里的劳动成果是直接地表现为社会所认可的社会财富。随着自由资本主义萌芽的到来,重商主义坚定地认为商业贸易创造价值、增进社会财富。事实上商业贸易只是转移现实的社会财富,并不能在根本上创造新的社会财富。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第一次真正深入到人类经济的核心,揭示了生产创造价值这一人类社会财富增长的实质。在资本主义进入典型机器大工业化生产条件下,马克思完善和发展了劳动价值学说(尤其是提出了揭示资本主义财富增殖的剩余价值学说)。这些理论集中说明的是在一定经济时代里新的社会财富的形成是和一定的生产方式相联系的。自然经济时代,创造新社会财富(价值)的主要是人的劳动力,劳动也主要是人的体力劳动;工业经济时期创造新社会财富(价值)的主要是先进的机械力,尤其是工业经济的成熟期,以机器为主的机械力劳动成为社会财富基本的创造形式。新增加的社会财富完全是表现为满足人们各种各样生活需要的商品,商品价值的大小及其得到社会认可的多少都直接地决定于生产它们所使用的技术的先进性。这使工业经济时代的劳动价值论典型地表现为价值的技术决定论。当人类进入后工业化社会的知识经济时代,反映工业经济时代社会财富创造的劳动价值理论在新的生产方式中表现出明显的局限性。

首先,在现代化的企业生产中,人们认识到外在于劳动过程的知识性的管理也成为创造商品价值的一个重要因素,经济学界也提出了管理是创造价值的第四个要素。而管理正是随着人们对企业自身性质认识不断深化所形成的知识和信息,管理人员正是运用这些知识和信息,服务于生产过程而现实地增加产品的价值。美国德尔福集团甚至提出企业知识管理,认为这是现代企业成功的关键。指出“虽然知识管理的首要目标不是技术,但是公司将发现,它们在知识经济中如果离开了知识管理,就不可能具有竞争力。”(《参考消息》1998年4月26日)

其次,在市场自由竞争中企业所投入非生产性领域的大量广告费、赞助费及各类社会投入,都不是用于直接生产领域,按劳动价值理论是不会创造价值的。现在恐怕没有企业界的朋友会否认这方面投入的丰厚回报,在这些非生产性领域的投入极大地提高了处于自由竞争市场中企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这些知识和信息是如此深刻地影响着消费者的选择,对商品无论在价值大小以及实现多少上都起着关键的作用。

第三,现在主要让我们来看使工业经济时代跃升到知识经济时代的先导产业———信息产业。美国人不无自豪地指出信息产业已成为美国经济最大的新的经济增长源,约占近年美国经济增长的40%。如果你对这个数字还缺乏敏感的认识,那么你对这组数字肯定会感兴趣:一个发展才十几年但已拥有资产2000亿美元的微软电脑公司和已经发展一百多年才拥有400亿美元资产的通用汽车公司,后者曾是美国工业经济时代的象征之一。微软所要做的工作,并不是给你直接可以消费的面包、汽车或实实在在的钢铁。它提供给社会的只有处理信息的计算机和载满了能满足你对知识管理需要的各种软件,这里几乎没有办法用劳动价值理论来分析,最高级的知识在这里直接转化为最大的价值,过时的知识在这里也一文不值。同样的编程人员、同样的工作强度,但可能所创造的价值相差悬殊。这里价值形成的唯一基础是以其知识含量的高低来比较的。其他如生物技术、空间技术、光电子产业等等高新产业中,知识是与他们所能创造价值的大小、所能实现价值的多少直接地联系在一起的。也许仅仅因为一个连字符的遗漏而使数十亿美元化为乌有,也许仅仅因为一个新的配方而价值倍增。在这里已完全失去了工业经济时代社会财富的生产和实现形式,知识经济时代的社会财富已直接地与人类最宝贵的知识挂钩,这不但突破着旧的社会财富观,而且直接使人类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创造新的社会财富。

综上所述,知识正自在地存在于当今源源不断被创造出来的新的社会财富中,深刻地改变着经济学的基本范畴的内涵及基本理论。正如我们分析的,一定经济时代新创造的社会财富,总是最深刻地反映着一定经济时代的社会生产的实质,并通过这个实质使一定时代的社会生产方式向更高级转化。因此,我们可以说一切都是财富,一切都不是财富,对新增社会财富的考察必须和一定的生产方式相结合。如果说工业经济时代商品的价值主要指一定技术条件下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价值的大小体现出在劳动时间多少上的竞争,那么知识时代的商品价值则主要是指在无差别人类劳动中所蕴含的知识和信息,价值的大小体现在劳动中对知识和信息的竞争。我们创造的新财富是未知的,但我们通过当前的劳动却现实地改变着已经形成的社会财富的再分配。在这个循环上升的怪圈里,由于人们在现实消费需求中所消耗的社会财富总是有限的,因此大量的社会财富是以空的数字指标表明社会生产的创造能力,由于形成新的社会财富增长的途径是唯一的,因此对一定生产方式下新形成价值的那种核心要素的竞争便是社会经济增长的实质。而这种核心要素的分割、占有和积累,也就是对新增的社会财富的分割、占有和积累。从这个意义上看,oecd定义的最后一句,不无道理。因此,在知识经济时代,与工业时代相适应建立起来的经济学劳动价值理论亟待发展。只有解决了这个问题,我们才能说明知识经济是存在的,使知识经济有合理的理论基础,把我们看到的现实和我们用于解决现实问题的理论有机地统一起来。

三、知识经济对社会财富创造形式的改变必然意味着传统经济学的增长理论、货币理论、周期理论及其他一些理论都必须重构

知识经济正以其在现实中的迅猛发展向我们展示出现代经济一种新的生产方式和增长形式,使传统经济学理论所揭示的内涵式增长、外延式增长、规模经济增长、投入产出等增长理论都表现出严重不足。

首先,知识在现代经济中的基础性作用已彻底改变了传统人、财、物要素配置所带来的增长。

其次,知识作为驱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它投入和参与生产的形式完全不同于传统要素,并形成新兴的主导产业。

再次,同传统工业经济的规模相比较,依赖知识创造效益的增长正表现出同一产业的分散组合和不同行业间的技术融合,很难从规模化的投入和产出上进行分析。

篇(11)

按照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定义:知识经济即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是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核心的,建立在知识信息的生产、存储、使用和消费之上的经济。从我们所看到的不少资料表明:人们在强调知识经济这一概念时,主要是区别于物质、资本在生产中起主导作用的物质经济和资本经济而言的。与依靠物资和资本等这样一些生产要素投入的经济增长相区别,现代经济的增长则越来越依赖于其中的知识含量的增长。知识在现代社会价值的创造中其功效已远远高于人、财、物这些传统的生产要素,成为所有创造价值要素中最基本的要素。因此知识经济的提法可以说正是针对知识在现代社会价值创造中的基础性作用而言的。但不能由此就认为知识经济仅仅是区别于所谓的物质经济或资本经济。其一,人类经济时代的划分有自然经济、工业经济,但没有物质经济或资本经济的提法。其二,一个经济时代的划分重要的不是生产什么而是用什么生产,这里包含一个重大的区别,即一定社会的主导生产工具及由此形成的产业,这显然不是物质经济或资本经济所能反映的。而知识经济不但从知识在生产中的核心作用表明自身的存在,更重要的是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主导经济增长的知识性产业已经形成。对此美国经济学家罗默提出,要求在计算经济增长时,必须把知识列入生产要素函数中。因此OECD定义知识经济即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正是揭示了知识对现代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并准确地反映了知识经济的现实。所以,我们从经济时代的角度来认识知识经济,才能切实地反映社会财富创造形式的历史性变化和人类社会已进入一种崭新的生产方式这一伟大现实。我们认为知识经济是继自然经济、工业经济在人类财富创造形式上的崭新时代。我们称之为知识经济的,就必须使这种称谓有相应的经济学理论基础。这需要一个切入点,这个切入点显然不是目前报刊上所反映出的一些旨在映证知识经济的提法,而应是论证知识经济何以可能的理论基础,这才是问题的核心。

二、知识经济对经济学基础理论的冲击

知识经济对经济理论的冲击首先是基础理论。知识经济的出现使经济学的基础理论必然要合理解释和反映这种社会经济生活的新本质,从而在更新的经济学基础理论的基石上构建指导人类新的经济实践的经济学。事实证明,经济学的一些研究领域已经初步自觉或不自觉地反映着这种新经济的冲击。尤其突出的是贝克尔的人力资本论、发展经济学、市场营销学及一些管理性经济学科,这不断地加大着部门经济学科和经济学基础理论的分离。我们已经看到了知识经济的现实,但我们用以解决问题的理论并非建立在这种现实基础之上。这便是旧理论无所作为的必然。纵观人类社会全部的经济活动无外乎这样两个内容,其一是社会财富的创造问题,其二是社会财富的分配问题。这里我们的研究主要是针对第一个问题,形成这一问题的核心内容是一定社会的财富是什么?如何实现这种财富的增长?对这两个问题的认识集中地形成了该社会的经济学基础理论即价值理论以及增长理论。我们从经济学角度考察一定社会所追求的新的社会财富是什么,如何创造出来,不能不看到,新的社会财富的创造总是受制于当时社会的生产方式。从古代社会的钱物积累表现出的社会财富,及与之相应的注重农牧和战争掠夺的财富增长形式,到威廉·配第实质性地揭示出农业经济条件下的社会财富创造中“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这里的劳动成果是直接地表现为社会所认可的社会财富。随着自由资本主义萌芽的到来,重商主义坚定地认为商业贸易创造价值、增进社会财富。事实上商业贸易只是转移现实的社会财富,并不能在根本上创造新的社会财富。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第一次真正深入到人类经济的核心,揭示了生产创造价值这一人类社会财富增长的实质。在资本主义进入典型机器大工业化生产条件下,马克思完善和发展了劳动价值学说(尤其是提出了揭示资本主义财富增殖的剩余价值学说)。这些理论集中说明的是在一定经济时代里新的社会财富的形成是和一定的生产方式相联系的。自然经济时代,创造新社会财富(价值)的主要是人的劳动力,劳动也主要是人的体力劳动;工业经济时期创造新社会财富(价值)的主要是先进的机械力,尤其是工业经济的成熟期,以机器为主的机械力劳动成为社会财富基本的创造形式。新增加的社会财富完全是表现为满足人们各种各样生活需要的商品,商品价值的大小及其得到社会认可的多少都直接地决定于生产它们所使用的技术的先进性。这使工业经济时代的劳动价值论典型地表现为价值的技术决定论。当人类进入后工业化社会的知识经济时代,反映工业经济时代社会财富创造的劳动价值理论在新的生产方式中表现出明显的局限性。

首先,在现代化的企业生产中,人们认识到外在于劳动过程的知识性的管理也成为创造商品价值的一个重要因素,经济学界也提出了管理是创造价值的第四个要素。而管理正是随着人们对企业自身性质认识不断深化所形成的知识和信息,管理人员正是运用这些知识和信息,服务于生产过程而现实地增加产品的价值。美国德尔福集团甚至提出企业知识管理,认为这是现代企业成功的关键。指出“虽然知识管理的首要目标不是技术,但是公司将发现,它们在知识经济中如果离开了知识管理,就不可能具有竞争力。”(《参考消息》1998年4月26日)

其次,在市场自由竞争中企业所投入非生产性领域的大量广告费、赞助费及各类社会投入,都不是用于直接生产领域,按劳动价值理论是不会创造价值的。现在恐怕没有企业界的朋友会否认这方面投入的丰厚回报,在这些非生产性领域的投入极大地提高了处于自由竞争市场中企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这些知识和信息是如此深刻地影响着消费者的选择,对商品无论在价值大小以及实现多少上都起着关键的作用。

第三,现在主要让我们来看使工业经济时代跃升到知识经济时代的先导产业———信息产业。美国人不无自豪地指出信息产业已成为美国经济最大的新的经济增长源,约占近年美国经济增长的40%。如果你对这个数字还缺乏敏感的认识,那么你对这组数字肯定会感兴趣:一个发展才十几年但已拥有资产2000亿美元的微软电脑公司和已经发展一百多年才拥有400亿美元资产的通用汽车公司,后者曾是美国工业经济时代的象征之一。微软所要做的工作,并不是给你直接可以消费的面包、汽车或实实在在的钢铁。它提供给社会的只有处理信息的计算机和载满了能满足你对知识管理需要的各种软件,这里几乎没有办法用劳动价值理论来分析,最高级的知识在这里直接转化为最大的价值,过时的知识在这里也一文不值。同样的编程人员、同样的工作强度,但可能所创造的价值相差悬殊。这里价值形成的唯一基础是以其知识含量的高低来比较的。其他如生物技术、空间技术、光电子产业等等高新产业中,知识是与他们所能创造价值的大小、所能实现价值的多少直接地联系在一起的。也许仅仅因为一个连字符的遗漏而使数十亿美元化为乌有,也许仅仅因为一个新的配方而价值倍增。在这里已完全失去了工业经济时代社会财富的生产和实现形式,知识经济时代的社会财富已直接地与人类最宝贵的知识挂钩,这不但突破着旧的社会财富观,而且直接使人类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创造新的社会财富。

综上所述,知识正自在地存在于当今源源不断被创造出来的新的社会财富中,深刻地改变着经济学的基本范畴的内涵及基本理论。正如我们分析的,一定经济时代新创造的社会财富,总是最深刻地反映着一定经济时代的社会生产的实质,并通过这个实质使一定时代的社会生产方式向更高级转化。因此,我们可以说一切都是财富,一切都不是财富,对新增社会财富的考察必须和一定的生产方式相结合。如果说工业经济时代商品的价值主要指一定技术条件下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价值的大小体现出在劳动时间多少上的竞争,那么知识时代的商品价值则主要是指在无差别人类劳动中所蕴含的知识和信息,价值的大小体现在劳动中对知识和信息的竞争。我们创造的新财富是未知的,但我们通过当前的劳动却现实地改变着已经形成的社会财富的再分配。在这个循环上升的怪圈里,由于人们在现实消费需求中所消耗的社会财富总是有限的,因此大量的社会财富是以空的数字指标表明社会生产的创造能力,由于形成新的社会财富增长的途径是唯一的,因此对一定生产方式下新形成价值的那种核心要素的竞争便是社会经济增长的实质。而这种核心要素的分割、占有和积累,也就是对新增的社会财富的分割、占有和积累。从这个意义上看,OECD定义的最后一句,不无道理。因此,在知识经济时代,与工业时代相适应建立起来的经济学劳动价值理论亟待发展。只有解决了这个问题,我们才能说明知识经济是存在的,使知识经济有合理的理论基础,把我们看到的现实和我们用于解决现实问题的理论有机地统一起来。

三、知识经济对社会财富创造形式的改变必然意味着传统经济学的增长理论、货币理论、周期理论及其他一些理论都必须重构

知识经济正以其在现实中的迅猛发展向我们展示出现代经济一种新的生产方式和增长形式,使传统经济学理论所揭示的内涵式增长、外延式增长、规模经济增长、投入产出等增长理论都表现出严重不足。

首先,知识在现代经济中的基础性作用已彻底改变了传统人、财、物要素配置所带来的增长。

其次,知识作为驱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它投入和参与生产的形式完全不同于传统要素,并形成新兴的主导产业。

再次,同传统工业经济的规模相比较,依赖知识创造效益的增长正表现出同一产业的分散组合和不同行业间的技术融合,很难从规模化的投入和产出上进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