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高等教育专业建设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9-9166(2010)014(C)-0202-01
一、当前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形势特点
时间进入二十一世纪,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已进入了一个新的非常重要的历史阶段,出现了一些新的矛盾和特点。所以,我们既应进一步优化和完善高等教育的发展模式,而且还应结合整个国家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和教育本身的规律。就目前来看,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形势有以下特点。
1、市场导向。它有三层含义,一是在办学方向上,以人才市场的需求为导向,根据社会需求来培养和造就人才。二是在办学内容上,以市场经济的总要求来设立专业门类和课程内容。三是在办学效果评价上,市场中的用人单位有一定的发言权。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已初步形成一个能够基本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办学体制。我们的国际金融专业正是由于市场需求应运而生的。
2、遵循规律。对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规律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把握,进而能够比较主动地规划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使人们认识到,中国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必须遵循“规模、质量、结构、效益”协调发展的规律。
3、招生扩大。经过大规模扩招以后,各高校已进入了一个比较稳定和更加有序的发展阶段,这对于高等教育协调发展是非常有利的。高等教育已从英才消费变为大众消费。根据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中国高校自1999年开始到2003年,经历了一个以迅速扩大规模为主要特征的发展阶段。一直到2004年,招生规模基本平稳下来,基本保持了与GDP同步增长的速度。国际金融专业也属高校经济类专业之一,其学生规模也是呈逐渐增大趋势。
二、促使高校国际金融专业改革和发展的因素
国际金融是指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由于各国之间经济、政治、文化等联系而产生的货币资金的周转和运动,它起源于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学是一门新兴的经济学学科,它研究的是国际资本总体运动的规律。2001年12月11日,我国成功加入WTO,融于世界经济大循环。面对这一新的情况,其理论研究也出现了一些相应的问题。国际金融也是如此,因此要对其专业建设进行一些改革和发展,分析起来原因有四点:
1、经济全球化需要一大批国际经贸人才(包括金融),因此高校应增加对国际金融专业投入的力度,使其培养出来的人才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
2、入世对国际金融的影响。如高等教育产业化。
3、学生自费上学。他们普遍有一种回报心理,认为他们交了学费,教师就应该为其提供教育服务。
4、现代大学生的思想。有一种思想是羡慕“商”字头专业,即是与商业、经济、管理有关的专业。还有一种思想是羡慕“国”字头专业,即是与国际、涉外有关的专业。而我们的国际金融专业既涉商又涉国,同时满足这两种热门思想,所以是热上加热。因此有些学校的国际金融专业一度成为最好的专业,即录取分数最高的专业。如1987年,安徽省高考状元彭功惠,选择的就是武汉大学的国际金融专业。
三、怎样对国际金融专业进行改革和发展
1、高校德育改革。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伦理道德,重点是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因为国际金融工作要经常与外国人打交道,这就要求学生在以后的工作中维护祖国尊严,维护国家利益,反对各种有损国家利益和尊严的语言和行为。
2、高校课程改革。课程是指被列入教学计划的各门学科,以及其地位和开设顺序。改革的内容是删除一些内容陈旧的知识和学科,增加一些培养动手能力的应用学科。大类上分公共课和专业课,专业课又可分为专业必修和专业选修。与国际金融相关的课程有政治经济学、货币银行学、世界经济学、外汇学、国际贸易、国际结算、国际信贷、国际投资、国际企业管理、国际经济法、世界经济地理、外汇银行会计、专业数学、专业外语等。如其中的会计、地理,有些已发生了变化,需要掌握和形成新的知识和学科。
3、高校教学改革。高等教育改革的核心是教学改革。(1)对国际金融专业的学生要加强外语教育,提高他们的外语水平;(2)增加一些先进的教学设施和教材;(3)加强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的培养,如:Window、Word、PowerPoint、Excel、Internet应用等;(4)现代远程教育中获取信息;(5)实习基地――银行。中国银行是我国外汇外贸专业银行,其国际金融业务实力最强,内容最全,历史最长。其他的是工行农行建行的国际业务部。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一些地方银行的产生和发展。如:徽商银行、浙商银行、铜都农村合作银行、合肥城市银行等。它们的出现,一是活跃市场,繁荣了金融,使企业在需要金融服务时,有多家银行可供选择,对企业有利。二是这些小银行在业务上与大银行齐头并进,既有竞争,更有合作。如银行间的联行业务。使得这些银行中的工作人员同工同感,相互交流,这样对银行也有利。
审计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随着我国会计准则和审计准则的不断改革及经济活动的日渐复杂化,审计难度也在日益加大,对审计人员的知识结构和职业判断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据统计,我国有526所普通高校开设了会计学专业,而开设审计学专业的高校只有48所。因此会计专业人才的培养在很大程度上也承担了为社会输出审计人才的功能。研究高等教育会计专业审计学课程建设对审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普通高校会计专业审计学课程建设现状
(一)审计课程设置种类有限
我国多数高校会计专业审计学相关课程设置相对有限,且以《审计学》《管理咨询》《资产评估》这三门课为主,也有部分高校在上述三门课以外,设有电算审计、审计案例等课程,只有很少院校开设了财务审计、效益审计、政府和非盈利组织审计课程(刘世林,2006)。
(二)审计课程内容偏重社会审计
我国高校会计类专业主干课程设置呈两类:一类是会计课程,这类课程约占主干课程的70%~90%;另一类是会计课程以外的课程,这类课程占的分量很小且不同院校设置也不一样。从有关审计课程设置来看,其主流仍然是为培养社会审计人才而设置的课程;从有关专业主干课程设置来看,其课程的主要内容是以会计知识和技能占主导地位。这种课程设置模式,不能满足培养政府审计、内部审计不同主体审计人才和不同行业审计人才的需求,在审计人才个体知识和技能的培养上,也无法满足培养既掌握财务审计知识和技能,又掌握绩效、环境、信息、工程、技术等领域审计知识和技能的需求。
(三)审计课程建设理论研究现状
教育界普遍认为,审计学课程建设应侧重于优化课程结构,提高课程建设质量和水平(刘世林,2006;时现,2006;曾晓红等,2009)。具体课程设置应突出职业化、国际化、信息化特征。首先,在人才的培养中应注重学历教育和职业化教育的结合,注重实践教学环节,提倡案例教学,设置课程实习,建立专业实训基地,培养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其次,课程的设置上应开设国际比较类的课程和一定比例的双语教学课程,培养学生专业语言的掌握能力。再次,现行审计以计算机为重要手段,不仅审计对象由纸质转化为磁介质,而且审计人员要利用计算机辅助审计以提高审计的效率(阚京华,2008)。为此,在课程设置中应注重培养审计专业人才的信息处理能力。
普遍认为审计学课程体系应该涵盖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专业核心课和选修课四部分内容(时现,2006)。但关于审计学课程体系四个部分的层次性,以及各部分具体课程之间的关系和高校自身资源的相互影响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与完善。
二、高等教育会计专业审计学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设计缺乏主线,无法建立系统的审计知识体系
审计课程设计缺乏一条主线,课程之间缺乏内在的逻辑联系,难以形成系统的审计基本理论与技术方法,现有课程设置体系使审计课的教学难有施展的空间。
审计课程体系一般包括理论审计学、应用审计学、审计技术学、审计史等。但目前我国多数高校会计学专业一般只开设与民间审计关系密切的《审计学》《管理咨询》《资产评估》等课程。由于缺乏系统和整体的学科体系知识支撑,导致审计课程教学不仅内容枯燥,而且不成体系。现行常规课程设置难以培养学生整体的职业判断能力、职业应变能力,以及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二)不成熟的课程比例高
相对于传统的会计专业的课程来说,审计课程中不成熟的课程所占比例较高。目前在审计学课程中“审计学”“审计实务与案例”等课程的教材及知识模块和教辅资料相对较为成熟,但是像“管理审计”、“信息系统审计”以及审计相关交叉学科等课程的教材及知识模块则还不够成熟,相应的教辅资料亟待完善,从而影响审计课程的教学效果。
(三)课程内容界定与划分缺乏合理的标准,造成课程之间内容重复
现行的审计相关课程中,《审计学原理》和《财务报表审计》《审计学》《审计实务与案例》等课程在内容上如何前后衔接以及在内容上各讲到什么程度目前还未进行过系统的研究。《内部审计》和《管理审计》两门课程分别应讲述哪些内容,课程的知识体系包括哪些,也缺乏合适的界定标准,且在内容上存在交叉重复现象。
(四)缺乏科学的审计职业道德及审计实验课程体系
当前的审计职业道德教育主要体现在审计学课程中关于注册会计师执业规范体系中职业道德的简单介绍上,课时的分配也相对较少,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同时,我国多数高校会计专业的课程体系均包含了含有实验教学内容的会计模拟实验教学、会计沙盘模拟等课程,为会计专业人才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涉及审计的实验课程则相对较少。
这些课程的缺乏另一个主要原因在于相关教材的缺乏,这也决定了要加强职业道德、职业操守、审计实验等相关课程的教材建设。
三、审计学层级化课程建设体系设计
课程是按教育学规律对学科知识的传播、改造和拓展,课程是连接学科与专业的中介,学科的人才培养功能最终是以课程为依托实现的。对审计学层级化课程建设的研究,是以人才的培养目标为标准,通过合理设计各层次的审计课程,并协调各课程间的逻辑关系以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笔者认为高等教育会计专业审计学课程体系应区分为专业理论基础课、专业主干课、交叉学科以及审计实验课四个层级。通过反映不同层级审计理论及应用课程的开设,学生逐步实现对审计理论及基本技能的掌握、专业综合应用能力的系统训练、综合应用与分析能力的提升、创新开拓意识的形成与锻炼等,以不断提高素质教育。
(一)专业理论基础课――培养学生基本审计意识
基础性课程一般包括通用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通用基础课主要指数学、哲学、政治经济学等课程。专业基础课是指同专业知识、技能直接联系的基础课程,它包括专业理论基础课和专业技术基础课。本着“厚基础、宽口径”的课程设置原则,审计理论基础课除了常规设置的如统计学、财政学、金融学、管理学等学科基础内容要丰富外,还要包括审计学原理、内部控制及审计职业道德、审计技术与方法、风险管理等课程。
审计学原理旨在学生掌握审计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为学习后续课程打下扎实基础;内部控制旨在培养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有关内部控制理论独立设计企业内部控制系统,制定内部控制评价方案,以提高学生应用内部控制的理论和方法评价、分析和解决企业经济活动所出现的各种控制缺失问题的能力;审计职业道德课程旨在灌输职业道德理念,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职业情操和遵纪守法的道德品质;审计技术与方法是为培养和检查学生的审计方法知识和其应用能力而设置的一门专业课程;风险管理则主要培养学生的风险管理理念,以提高其实际运用风险管理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专业主干课――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审计专业理论
专业主干课程是培养专门人才的根本保障。这一层次的课程主要包括:内部审计、政府审计、民间审计、内部控制审计、审计实务与案例、信息系统审计、经济责任审计、审计软件应用等课程。
这一层次中,内部审计、政府审计与民间审计是根据审计主体的不同分别介绍的审计理论与方法体系。内部控制审计是根据现行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的要求应运而生的一门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民间审计业务中的除年报审计外的另一鉴证业务的相关理论。鉴于审计课程实践性的特点,审计实务与案例课程的开设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实现审计理论与实务的契合。信息系统审计、审计软件应用则是根据企业信息系统的不断发展完善,计算机应用的不断普及,而开设的有针对性的课程。
(三)交叉学科课程――拓展学生审计理论知识面
交叉学科相关课程主要包括:建设项目审计、资产评估、金融审计、管理咨询、税务、审计伦理、审计法规等课程。
建设项目审计主要介绍建设项目审计理论和实务,使学生系统的掌握建设项目审计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实务知识;金融审计是以国家审计法规和金融审计法规为依据,系统阐述金融审计的相关理论及工作程序和方法;税务旨在培养税务基本理论及各类税务实务操作,使学生掌握税务基本规范;资产评估则通过系统研究企业在资产评估中的特殊问题,使学生掌握资产评估的基本原理、方法;管理咨询课程则通过介绍管理咨询的程序,开展管理咨询需要具备的基础知识、基本的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掌握对企业的管理问题开展咨询、诊断的方法和程序。审计相关交叉学科课程的开设体现了专业课程设置“宽口径”的原则,通过引入交叉学科相关课程不但扩充了学生的知识面,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满足了社会对不同领域审计能力人才的需求。
(四)审计实验课――增强对学生审计应用能力的培养
审计实验课程是审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该课程的开设有助于学生实现从审计理论到审计实践的跨越,增强审计教学的直观性、趣味性和可操作性,并且利于学生掌握基本的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的应用,从而适应审计电算化发展的需要。审计实验课程设置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按照实验的自动化程度分为手工模拟实验和审计电算化实验;另一种则是根据审计实验目的、功能的不同分别设计为验证型、综合型和创新型实验。目前关于这两种审计实验课程设置方式都有相关的研究设计成果,而且审计实验课程的重要性也得到理论及实务界的广泛认可。
四、高等教育会计专业审计学课程设置的现实选择
会计专业高等教育的主要职能是培养会计人才,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担负培养审计人才的功能。由于受到专业、学校规模、师资等因素的限制,在审计学课程设置的实际应用环节,笔者所设计的层级化的审计学课程体系在应用方面会受到一定的限制,从而不利于审计理论体系的全方位培养。鉴于此,笔者认为高校在实现审计人才培养方面,就课程设置来讲,本着课程设置“厚基础、宽口径”的原则,应力求保证第一层次“审计理论基础课”的全面开设。第二层次专业主干课和第三层次交叉学科课程部分则可根据各高校自身的资源、学科优势、专业特色等有所选择的围绕审计的某一主线进行专业必修课的审计核心课程设置以强化办学特点。同时其他课程的开设根据自身资源有所选择的采取选修课的课程设置。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不仅需要深厚的理论基础,更需要运用所学理论发现问题、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审计课程的实践性强的特点也决定了审计理论应用能力的培养有赖于科学完善的审计实验课程体系。因此第四层次审计实验课的开设显得尤为重要,这也得到了理论及实务界的广泛认同。审计实验课程的开设目前还处于不断摸索阶段,其中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在于相关审计实验课程教材建设方面的薄弱。
【参考文献】
[1] 刘世林.论我国审计人才需求和高校审计人才培养模式[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6(5).
[2] 曾晓红,刘海燕.对审计学学科建设、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关系的思考[J].南京审计学院学报,2009(1).
[3] 赵素宁.审计学课程建设重点环节的处理[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8(8).
[作者简介]盛希希(1972- ),女,河南光山人,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艺术系,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当代艺术。(广东广州510507)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3年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科研项目“文化创意产业视角下的城市发展――以深圳华侨城创意园为例”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xyyb1321)
[中图分类号]G6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4)15-0127-02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各国之间的技术竞争已转为设计与人才的竞争。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过程中,课程具有核心地位,是整个教学活动的关键。课程建设的优劣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和学习者的身心发展水平。长期以来,我国从专业美术院校的类型到专业课程的设置基本上是几十年一贯制,很多院校的课程开设并不完善和科学。以艺术设计专业为例,多数院校只注重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往往忽视艺术理论课程,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重视不足,这一点从高校的重技轻道上可以得到验证。鉴于这种状况,笔者认为,认真研究和合理开设艺术理论课,注重培养学生的理论修养,对提升学生理论知识和专业设计素质十分重要。
一、艺术设计专业理论课程现状分析
设计教育课程体系的建构,已经成为高校的热门话题,其课程改革已成为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即使不少美术院系也意识到艺术设计专业课程设置必须着眼于学生的专业发展,但由于对艺术设计专业教育理论研究的严重缺失,在建构课程体系时,只得延续以前课程设置的老方法。多数艺术设计专业理论课大都设置相似,主要是在公共课程里讲授,并没有对当代艺术设计发生的原因做出全面的哲学思考,同时将现代自然科学的新发现和应用视为与艺术无关。理论支持十分缺乏,是制约当代艺术设计教育发展的原因,也是我们这样一个设计大国难以出现设计大师的重要原因。艺术设计专业理论课程一直得不到重视,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
(一)重技轻道
长期以来,我们的教学方法一直都是注重学生技术的培养,急功近利,以纯粹的短期实用主义为导向,提倡短、平、快的原则。追求“强技艺”,学生的专业能力也是用这种标准来衡量。因为技能最“实用”,模仿最容易,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对艺术本身及相关理论缺乏深度思考,没有站在历史和世界的角度思考设计的本质。因对深层次理论问题的思考严重缺乏,在课程安排上对理论课的重视程度更显得不足。以至于现在还有人认为,理论课可有可无,看不见摸不着,是纸上谈兵,开设理论课是浪费时间。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兴趣也不高,从而严重地影响了老师的教学积极性和艺术设计理论课程的建设。
(二)教学目的不明晰
在制订教学计划的过程中,从事设计和从事理论的教师强调的重点不一样。理论教师强调理论素养极端重要,设计教师强调专业能力极端重要。不少艺术设计教师,其自身理论专业知识不全面。学生长期接受各种技法训练,艺术理论水平的训练非常欠缺,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的理论水平和论文质量是可想而知的。现在很多学院和老师一心只为了培养“大师”,有的过于关注各种设计大赛和获奖名次,为了设计而设计、得奖而设计。因此,要做好理论与技术相结合,关键要明确我们培养学生的最终目的。
二、艺术设计专业理论课开设的必要性
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我们提供了许多新的设计与创作手段。除了专业理论课程,当代哲学、现象学、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多个方面与艺术的交叉,为我们提供了新的认知角度,从而促使我们去思考新的认知概念,进而指导我们的艺术设计与创作。因此,重视理论课的开设与教学,能够使我们保持清晰的专业思路。
(一)理论课程指导实践
理论指导实践的进行,实践促进理论的发展。设计教育是培养设计技能,传授设计理想,进而推动社会进步的活动。艺术理论的学习可以提高艺术素养,提升设计理念,扩大知识面。对学生今后走向社会和工作岗位后传达设计思想,与人顺畅沟通,发展专业潜能,超越自己的知识范围而有所创新,都是十分必要的。如果学生人文素质修养不高、艺术理论课的认知上显得十分薄弱、艺术理论知识及设计理念探索缺乏、没有宽广的知识背景和审美作依托、知识面狭窄,这样设计与创作出来的作品,其表现出的思想就会显得苍白无力,没有内涵。所以,一个合格的设计师在掌握“技”的基础上,要强化“道”的修养,否则设计就成了无源之水。
(二)理论促进实践
从现代视觉艺术发展来看,艺术门类之间的界限愈来愈模糊,艺术与科学技术的交叉关系已越来越密切。越来越多的设计师认识到设计知识传统框架封闭状态的局限性,正在把眼光从狭窄的知识层面移向更广阔的空间,并在理论与实践中进行着各种探索活动。艺术作为人文科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并非指艺术的实践和具体活动,而是艺术科学,也就是原理性的理论。实际上,理论和交叉性学科对实践的展开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因为有的技法性理论既是实用的理论,又是具体的方法。艺术设计不仅仅与人的吃、穿、住、行越来越密切,从理性思维的角度看,更重要的是其不纯粹性。雕刻艺术与家具设计属于高等教育指导性专业,开设相关理论课对培养学生的设计观念和设计思路十分重要。学生通过对材料理论课的学习,能够认识植物的麦秸、藤条,认识各种玻璃纸、报纸、墙纸,掌握金属材料、木质材质的属性、特征及功能。学生在熟练这些材料的属性后,再去实习劳动技能。这时学生会更加仔细地理解木、金属、玻璃、石材、织物等的特性,去尝试设计各种材质的家具。因此,到具体实施时,可以从易后难,先设计使用一种材料的产品,然后设计综合各种材料的产品,这会有助于发展学生的结构思维,学生也会更加关注材料结构属性的客观性和知识的系统性。这对发展学生发明创新能力的提升、思维的准确性和明晰性的增强、对材料质感和结构的敏感等,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对于雕刻艺术与家具设计专业的学生来说,通过对透视和空间知觉规律的掌握,对画法几何原理、设计史及人机工程等课程的学习,在未来家具设计中十分有益。1925年,马克・布鲁尔设计了一批钢管家具,通过钢管、帆布、玻璃、木材、皮革、编织品等材料,设计出造型优美、结构简单合理的产品,并很快地在欧洲流行起来。1928年,他又设计出了著名的“S型钢管椅”,时至今天仍很有市场。马克・布鲁尔在家具设计领域中的成功不仅在于对生产方式的考虑,更在于其对新材料的性能及理论的掌握。因此,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中理论课及交叉学科的教授,对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设计观念、创新意识,并在其作品中所包含人文精神,都显得十分必要。
三、艺术设计理论课程建设的途径
(一)因材施教
由于专业理论课程都是基础课程的主线,而且不同专业方向的偏重也有所不同,因此,在理论课程的讲授上也应该存在差别。对于术科专业的学生而言,理论课程提供的是中西艺术史的发展脉络,风格与技法的演变是教学重点。对于艺术史专业的学生而言,理论教育应引导学生思考,提供艺术发展的动因。如视觉艺术类的专业偏重当代和现代的艺术史教学;设计与应用艺术类的专业则偏重应用艺术中当代设计史的讲授;艺术与习俗史主要以当代艺术史作为重点内容,建筑史专业以当代建筑史部分作为重点。总之,理论课程需要因材施教。
(二)改进教学方法
对于艺术设计类学生来说,培养和强化学生的技能,是艺术教育设计专业中最为关键的因素之一。因为它对于强化学生未来专业的敏锐观察力与感受力十分重要,能够训练学生眼、脑、手密切配合、协调一致,避免纸上空谈或“眼高手低”,是一种最为有效的途径。不过,“强技能”对于培养未来的设计师固然十分必要,但作为终极目的则不可取。这种结果,最终会使我们的艺术设计教育滑向制造“缺文化”“少创意”之匠人的歧途。因此,需要改进传统的教学方法,提高对学生理论能力的培养(如对文学、哲学 、社会学、艺术史、图像学、符号学、自然科学等诸多门类的研究和学习以及了解)和对思辨能力的培养。
(三)借鉴西方经验
真正艺术市场化的国家,优秀大师并不谋取专职教师的职位,教师与大师并不挂钩。在西方艺术类院校,艺术创作也是从社会上请知名大师上课,即“邀请教授”,学院固定教授还是以教学为主。道理很简单:会教学的老师设计未必得心应手,设计得心应手又有成就的大师未必能教好学。西方的教育理念长期以来一直比较关注理论课与交叉学科的培养。他们艺术院校本科课程设置的内容包罗万象,课程综合性很强,涉猎范围非常广泛。不仅有各种相关的艺术设计史课程,也有艺术心理学、社会经济与文化,还有许多艺术评论与艺术流派的研讨会等。这样学生的作品才会介入到各个领域,同时也加强了对各门学科的深刻认识。学生的思维很自然地推向周边的生活,很容易触发他们的兴趣。它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活跃他们的思维,培养他们极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以及对问题敏锐的观察力。这样的教学能使学生拥有分析和判断能力,具有批判精神和独立思考的精神。
对基础课程的教授,我们可以借鉴西方。在艺术设计基础课程对真实三维空间的训练中,我们可以从想象的三维空间开始训练,接着上升到对立体空间、生活空间、社会空间、文学空间、哲学空间等不同的理解。由于基础教育和知识结构的不同,因此中西方对艺术的认知范围也不同。在教学中,应加强美术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强化学生运用美术史方法论对作品进行探讨的能力,引导学生思考历史事件在教育中的重要性。同时,现象学、时空结构等也是分析美术作品的因素,运用文化与历史的关联去认识艺术作品。比如在讲授当代与现代艺术史时,以古代艺术史作为背景。讲授当代珠宝应用的历史时,老师可以介绍大量的珠宝设计灵感来自古代某个时期的绘画作品。通过这样的途径,艺术史就成为本国文化与艺术不断创新的灵感源泉,真正实现理论指导实践。
我们对艺术史课程的重视程度存在着很大不足,需要加深对艺术史的了解。我们的学生不仅要向前看,还要再回头看,这样才能开阔视野。设计师的知识结构不仅制约着他们的思维机制、心理形态、审美意识,而且制约着他们具体构思的实际活动。因此,借鉴西方已有的成熟经验,对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理论课程体系,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一、高等自学考试专业建设发展历程
我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建立以来,专业建设工作发展历程归纳起来大概有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初期阶段,20世纪80年代初至90年代中),专科和本科在考试计划的区分只是在普通高等教育教学计划的基础上“去枝留干”的人为划分。全日制高等院校同类专业设置的主要课程必考,辅的、扩大知识面的课程选考,必不可少的实习、实验、社会调查、毕业设计和论文必须进行考核。无论专科还是基础科段(相当于专科)考试水平都是“总体上与一般的全日制高等院校四年制相同专业毕业生相一致”。这时期自学考试注重的只是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学习和考核,实质上是普通教育的衍生物。应该说,在这种新的考试制度建立之初,这是完全必要的,也是适应当时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实际情况的。当然,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和高等教育的发展,这种模式也逐渐显露其先天不足的缺陷,专、本科的专业基本要求区分不明确,同类专业的培养目标特色不明显。
第二阶段(转型阶段,90年代中至21世纪初),自学考试经过十几年的实践以及对社会需求的调查与研究,逐步认识到与普通全日制高等教育的区别。从1996年开始,教育部、全国考委在对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开考专业进行全面审核、论证的基础上,制定、颁布了《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专业目录》和《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专业基本规范》,对全国开考专业进行了调整过渡。培养学科型人才的教育观念逐渐被淡化,开始强调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在课程设置方面,专科要求应用性的内容多一些,本科要求知识性、理论性的内容多一些。虽然仍以普通高校的专业设置为参照标准,但更加注重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更加注重自考生的学习特点,受到了社会更广泛的认可和广大考生的欢迎。
第三阶段(改革阶段,2002年至今),为了迎接其他高等教育形式蓬勃发展的挑战和冲击,适应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变化,自学考试一方面调整对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定位于主要培养社会需求量最大的应用型人才或高素质劳动者,而不是研究型人才和学术精英;另一方面,在人才培养模式与专业建设
方面不断进行改革创新,采取了双证书培养、订单式培养、衔接式培养、自学考试面向农村和基层、开设新兴专业等多项措施。
据统计,目前全国参加自学考试的人数累计达到4 870多万人,在籍考生2 833万人,有845万人获得专科以上毕业证书。全国共开考专业720个,其中专科专业约占40%;本科、独立本科段专业约占60%,涵盖理、工、农、医、政法、语言、经济、教育、管理等普通高校开设的所有学科。
二、我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在专业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及现状分析
二十多年来,自学考试专业建设与管理工作不断改革、创新、完善和发展,积累了很多有益的经验,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特别是通过1996年以来的专业调整工作,为建设有特色的自学考试专业和课程体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专业建设与管理工作尚存在一些不足,主要是对专业建设全面、科学的发展规划不够,不能完全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宏观调控能力较弱,现行的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不能完全适应自学考试事业发展的需要,仍需进一步完善和提高。
(一)对自学考试和专业建设认识上存在不足
随着新世纪的到来,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大大加快。其他教育形式的大规模发展对自学考试产生了很大的冲击。近几年来,自学考试报考规模有所萎缩,一些地方和部门对自学考试在构建我国继续教育、终身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清,信心发生动摇,指导思想混乱,发展思路不清,工作措施不力。体现在专业建设工作中,就是对专业建设在自学考试中的基础地位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往往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部分高校没有真正认识自学考试作为我国独特的高等教育制度的重要意义,因而对学校的自学考试工作没有给予正确的定位,特别是对作为主考学校的责任和义务没有采取正确的态度,往往单从经济观点着眼,仅仅看成是创收的途径。因此在专业建设方面,往往不能正确处理发展事业与保证质量的关系,违背科学的专业培养定位和质量标准。所有这些,导致专业建设工作停滞不前或盲目发展,而使自学考试逐步失去应有的优势。
(二)专业设置方面存在问题
1.专业设置不符合科学规律,不能充分体现社会需求
专业的划分须符合各个学科发展的规律性,因此各个专业的教育教学亦须遵循其各自的规律性,这是专业设置的科学性要求。只有符合科学规律的设置才是合理的,也才是真正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从目前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开考专业来看,文、法、财、经管类专业较多,理、工、农、医类专业相对较少;另一方面,报读文、法、财、经管类专业的考生占大多数,而一些理、工、农、医专业报考规模明显偏小。表面看起来,似乎开考专业设置与报读需求是相适的,实不尽然。深入的调查分析表明,这种冷热不均现象至少反映两方面的问题,即开考专业设置及考生报考专业双方的功利趋向和盲目性。实际上,这两方面都难以真正体现和满足社会需求。
应该看到,大多数参加自学考试的考生并不具备很强的自学能力和充裕的学习时间,因此在选择报考专业时往往舍难求易,选择相对容易通过的专业。对于为了求职或希望改变现状,迫切需要在短期内拿到文凭的考生,更是如此。此外,现行干部体制下,往往限期取得文凭,或与升迁挂钩,客观上助长了混文凭的倾向。可见,多人报考的专业并非一定真正是社会需求大的。
另一方面,一些主考学校出于功利目的,开考前没有从社会真正需要出发,对发展前景及生源状况进行深入调查研究,“专家论证”流于形式。专业设置的盲目性导致开考后的冷热不均,有的专业生源不足,难以为继;有的报考一窝蜂,毕业生过滥,两者都影响自学考试的正常发展。
毋庸讳言,有些地方部门审批往往“走过场”,这无疑加重了专业设置的盲目性。部分省份自学考试对课程划分不同考试类别(国家统考、省统考和校考等),且不同类专业之间出现带有人为性质的不平衡。校考课程往往容易通过,这些差异很容易在各主考学校、助学机构及考生之间产生误导,造成选择的偏向。
2.多数专业考试计划结构不合理,重理论、轻应用技能培养
自学考试专业建设体系方面尚未完善,部分课程结构不够合理,质量标准过于模糊,不能很好地体现主考学校特色及地区差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本应以培养“高等应用型专门人才”为目标,但原有的多数专业重知识理论型,轻应用技能培养,或应用技能性课程设置缺乏针对性。
造成以上现象的原因主要有:其一,主考学校由于认识上的偏差,单纯从尽快取得经济效益出发,在申报时往往只考虑成本低、容易开设的如文史类专业,即使申报了如理工类专业,也不愿投入建设,尽量少开技能课程;其二,应用技能型课程对仪器设备、场地等硬件要求较高,实施成本较高,或主考学校实验室资源紧缺,难以挤用,往往因陋就简,甚至敷衍了事;其三,专业考试计划调整或新专业申报手续过于繁杂,且周期过长,主考学校往往因而放弃调整考试计划或专业的打算。
(三)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不完善,效能有待提高
现行的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不能完全适应自学考试事业发展的需要。主要表现为管理制度不够健全,规章不够完善,一些管理工作程序烦琐,反应迟缓,不能充分体现自学考试开放、灵活的特点;对开考专业实施的指导、检查、评估不够,缺乏有力、有效的管理;个别地方开考专业的随意性较大,缺乏科学的规划;管理机构和队伍不够稳定,政策水平和业务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就专业开考而言,强调国家标准的统一性当然有其不可否定的合理性,尤其在自考制度建立之初,专业开考由全国自考委统一审批、统一命题并全国统考,采用全国材和考试大纲等,这些无疑对于确立自学考试制度的权威性,打造质量品牌,赢得社会信誉度是必不可少的。然而过犹不及,随着形势的发展,自学考试的过分强调全国统一,过于同质化而忽视地区差异和特色,反而不利于发挥地方及主考学校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同时,新专业开考须层层审批,程序烦琐,时间冗长,令人望而却步,显然不利于各省根据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和知识更新的需要及时开考新专业,不利于自学考试最大限度地发挥制度优势和灵活性。
此外,按照国家的规定:“全国自考委负责制定开考专业的规划和专业考试标准及其有关规定,负责各地开考专业的审批与备案工作。”由于全国自考委专业委员会委员和专家组成员多为兼职,且不可能对所有地区都非常了解,因此在审批新开考专业时往往难以对地区差异和行业特色等因素考虑周到。同时,和全国已经开考720个专业相比,现有的管理与指导力量显然不够,对许多专业的业务指导也鞭长莫及、效率低下。
三、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专业建设改革发展的思路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教育制度的一项重要创新,是世界上规模最大、最能体现终身教育理念和促进学习型社会建设的教育模式。在新的形势下,自学考试面临的内外部条件给予它不断改革创新的动力。一方面要在大教育观的引导下,逐步走与其他高等教育模式尤其是成人高等教育(含网络教育)融合的道路;另一方面仍需要保持和突出自学考试本身的特色与优势。作为自学考试改革的切入点和发展的主线,专业建设也需要进行改革创新。
(一)提高认识,牢固树立专业建设是自学考试灵魂和核心的观念
高等学校普通教育的专业建设是学校教学与科研工作的龙头与基础,学科专业建设的状况从根本上反映和体现了学校的办学水平、办学特色、学术地位和核心竞争力。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是一种社会化的、以考促学的高等教育形式,按照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不同的人文地域特性、不同的市场需求导向设置自学考试的开考专业,用专业建设协调高等学校、社会力量、企事业部门等多方面的教育资源,带动专业课程设置、教材和考试大纲的编写或修订,打造自学考试的办学优势与特色,提高自学考试专业化、规范化的管理水平和紧贴市场需求培养人才的适应能力。因此,专业建设在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的地位与作用是至关重要的,是自学考试改革的切入点,也是发展的主线,它直接影响到自学考试人才培养的质量和可持续发展,直接代表着自学考试在高等教育中的合理定位与社会责任。正如全国考办前主任赵亮宏同志曾指出的,专业建设是自学考试的基本建设,是“灵魂”和“核心”。
(二)优化学科与专业设置,明确培养目标,凸显自考特色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系统的一个分支,相对于学科发展遵循“科学技术发展”的客观规律而言,专业的设置和发展要适应“社会需求”,要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进行人才培养的,即市场需要什么就培养什么。在专业建设上要基于社会对各类专门人才的需求,科学、合理地设置专业体系和课程结构,充分发挥自学考试开放性与灵活性的特点,更好地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合格人才。具体来说,应遵循以下四个原则。
1.专业水平上的要求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所培养和选育的人才必须达到高等教育同等学力层次的基本要求,这是毋庸置疑的,专业水平上的要求主要体现在对专业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对一般的自考专业来说:在专业理论上不要求全面和厚实,而以“基本够用为度”,强调或突出培养该专业的基本技能和动手能力。由此,在自学考试专业的课程设置上对于一些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在理论知识学习要求上应以“基本够用”的标准来重新审视,砍掉一些求全求厚和与指导应用不密切的理论,大力增加以培养该专业的基本技能和动手能力的实践课程。但对某些学科、专业或课程,如法律、医疗、财税、工程标准等,在专业理论上的要求应该与同层次的普通教育基本保持一致。
2.专业设置要主动与社会需要相适应
自学考试要发挥灵活性与开放性优势,在专业设置要主动适应社会需要。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对人才需求的差别也很大。自学考试在开设新专业时,应充分考虑当地经济的特点和发展趋势,适时增设一些新专业,调整或停止旧专业,力求培养的人才“学有所用,适销对路”。同时,专业设置要有一定的前瞻性。随着科学技术、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社会对人才数量、种类及质量的需求也在迅速提高,而教育又有其内在的发展规律,人才培养需要一定的周期。因此必须以发展的眼光审视社会需要,适时地进行专业建设的调整和完善。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并非适应社会需要的专业都适合自学考试。一般来说,学术性、理论性太强,或实践要求太高和技术性太专的专业均不适合自学考试。具体而言,至少在成人函授教育中禁止异地开设的专业,也不宜在自学考试中开设,这应该是不言而喻的。
3.专业体系结构要科学合理,比例协调
要搭建科学、合理的专业结构体系。鉴于自学考试自身的特点与实践经验,文、史、财经、理、工、农、医等专业种类要根据社会需求协调发展,专业方向不宜设置过窄、过细,宜在大学科背景下以选修方式体现专业特色,同时强调应用性技能培养,这样方可保持同类专业知识的有效衔接,拓宽考生的知识结构,提高就业能力。此外,还要积极推动本科层次的发展,开考适合与各类职业教育相沟通的专本科专业,开展非学历证书考试以及自学考试面向农村的工作。
4.专业考试计划(课程体系)要符合自考特点
专业考试计划包括专业考试课程(包括必考、选考、加考)的结构、学分的分布、考试的形式(笔试或实践考核)和某些特别的考试说明或要求,是学生必备知识与技能的体现和人才规格的反映。在基本理论要求方面,本科段以“最基础理论”为度,专科段以“基本够用”为度;内容上贯彻“循序渐进”的原则,专业必考课程控制在七到八门之间;突出理论联系实际,强调应用,进一步加强职业技能课程和实践考核课程的比重;增设个别选考课程,体现主考学校专业特色和地区差别。
此外,注意到全国统考虽然更为严格、权威,但难于顾及地区差异和行业特色等因素,而且从教育大众化的角度看,还应考虑参考人群的职业、文化、民族等背景差异进行调整,这样才能真正充分发挥自学考试的功能和优势。为此,开设课程应按适当比例进行配置,以期能够合理控制自学考试的难度,既保证自学考试的权威和信度,又不失“因地制宜”和“以人为本”的灵活性。一种通常认为比较适度的方案是,除政治类公共课外,保持1/3为全国统考课程,1/3为省统考课程,1/3为实践考核课程和选考课程。
(三)加强宏观管理,改革管理体制,建立健全工作机制
加强专业建设和管理工作的基础建设,逐步建立并形成有特色的自学考试专业体系和课程体系;加强宏观调控,建立健全科学、合理、规范、高效的管理体制,形成有利于自学考试事业发展的、内容全面、配套可行的政策法规体系,构建职责明确、操作规范、高效率的管理工作机制。同时积极做好考试大纲、教材建设、命题和考试管理等相关配套工作:
1.探索自学考试专业审批制度和审批程序的改革和调整。全国考办主任戴家干同志曾指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专业设置灵活,适应社会需要的能力强,贡献率高。这反映了自学考试具有强大的再生能力,而这种再生能力是创新能力的基础。”目前,一些省市已进行了专科审批权的调整,但在大多数省市还没实施。如果步子加快点,把专科审批权下放到各省市,给予专业开考和调整的自,使得各省市自考委能根据当地经济建设及行业对人才培养的需要,及时开考新专业,调整或停止旧专业,更好地为当地经济发展和人才培养服务。但是,要有一些配套措施同时出台,以确保质量;同时,还要充分发挥主考学校的作用,依靠主考学校的专业力量推动自学考试专业建设的改革创新。
2.认真审核已开考专业各门课程的考试大纲,编辑成册正式出版公布,以示郑重。要制定课程考试大纲基本规范;明确课程考试的知识点或知识体系,与教材内容紧密呼应,有试题样卷;结合成人自学特点,减少识记层次内容,增加理解层次内容;减少不适合个人自学的、理论层次过高的内容;强化学习和实践能力培养,适当增加侧重实际应用的内容,提高实践环节的教学要求。
3.加强教材建设,及时更新一批全国统编教材。鼓励主考学校或信誉良好的助学机构编写适合自学及实践课程教材;鼓励走各类教育模式融通之路,可以使用新编的成人教育(含网络教育)系列教材,有条件的可先选择部分专业试行传统教材与电子媒体相结合的方式;必要时也可以暂时指定使用部分普高系列的同课程教材,但要加以使用限制和说明,使之与课程考试大纲一致。对教材编写质量进行评估,评选和奖励适合自考的优秀教材。
4.建立科学规范的命题制度,改革考试内容与方法,建设教育考试国家题库,开展多样化的考试与评价方式,形成多元化的评价制度;应加强命题管理工作,切实保证“教考分离”;严格按课程考试大纲命题,命题难度适中,提高测试效度;完善审题制度,严格把好命题质量关和保密关;建立群众举报系统。
5.加强考风考纪建设,这是维持自学考试质量生命线最重要的环节,也是自学考试声誉的标杆。各省、市(区)、县考试机构一定要坚持严抓考风考纪,严格按标准设置考场,充分发挥电子监控系统的作用;省考办应对各市级各考场管理加强督导和检查,并定期对考场管理质量进行评估,及时整改,重在建设。
总之,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要坚持“积极发展,开拓创新,规范管理,确保质量”的方针,牢固树立质量是生命线,发展是主旋律的观念,强化核心竞争力建设,解放思想,不断推动专业建设上一个新的台阶,实现科学发展。
参考文献:
[1]赵亮宏.在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专业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R].浙江,2005.10.
[2]戴家干.创新,“十一五”高教自考肩负使命[N].中国教育报,2006-4-5(9).
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个类别和有机组成部分,具有明确的职业价值取向和职业特征,面向生产、建设、管理与服务第一线,培养既有宽广基础理论又有较强实践能力的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承担人才培养的基本单元是专业,专业建设好坏关系着所培养人才的质量,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根本所在。专业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影响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的因素很多,本文从就业市场角度进行思考。
一、专业与专业建设
专业有广义与特指之分,广义的专业指知识的专门化领域;特指的专业是一种实体,指培养人才的基本单位,它是根据学科分类和社会分工需要形成的。随着社会发展,知识不断增多,分工日渐细化,专业也要随之不断发展,传统不合时宜的专业要逐渐淘汰消失,相应的也要开发设置新专业以适应社会需要,那么就要进行专业建设。专业建设的内容很多,主要包括专业设置、专业师资队伍建设、专业课程体系及教材建设、实验实训基地建设以及专业评估。
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不是通常意义上的“学科专业”,而主要是“技术专业”,它强调职业岗位技术的针对性、适应性和应用性。其专业建设应依托社会经济发展,立足职业变化需要,具有市场性,同时高等职业教育又是高等教育,那么其专业建设要以育人为根本目的,促使人全面、可持续发展,具有公益性。
二、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状况
1 专业设置:功利性倾向严重
专业是联系学校和社会的纽带,高等职业教育专业面向一定行业和职业,具有较强针对性,体现了社会对高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同时专业设置受市场变化影响,更加可变和开放。很多职业院校专业设置缺乏规划,新专业设置紧跟市场动向,又往往缺乏调研和严格科学论证,缺乏明确定位,目标模糊,一定程度上带有随意性,比较粗放和盲目。只根据市场需求,忽视学生发展的长远需要,往往使得专业设置过细过窄,急功近利,不利于学生成长。
2 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整体水平不高
如果说教学质量和办学特色是一所学校生命力所在,那么一支优秀的教师团队就是生命力的保证。高等职业院校的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更要有过硬的专业技能和实践操作能力,要成为“双师型”教师。
多数高职院校由中专升格而来,专业教师学历层次不高,无论教学还是科研水平,都与国家对高职专业技能教育要求存在较大差距。多数教师既授课又担任辅导员,繁重的工作也使他们难以抽出时间,加强自身学历提升。目前新引进的教师较多来自普通高校,从学校到学校,缺乏实际专业经验,从工厂或企业单位聘用的兼职教师,虽有实际经验,但又缺乏教师的专业技能,教学效果不能令人很满意。此外高职院校教师培训机会有限,使得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技能难以得到有效提高。建设一支优秀的专业师资队伍是当务之急。
3 专业课程体系与教材建设:针对性不强
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包括基础课、专业课和实践课三部分,根据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与教学要随科技发展和经济进步。不断改革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课程体系中三部分的比重从小到大应依次为:基础课、专业课和实践课。根据了解的情况,高职院校实践课开课率并不高,多数高职院校没有建设校内外实训基地,没有给学生足够高质量动手实践的机会。
高职院校面向地方办学,课程设置及教材建设应紧密结合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具有本地特色。教材编写上应突出针对性和实用性,适应科技发展与生产实际需求。目前可选用的教材种类多样,但是多数教材仍重视理论,充满“学究”气息,而少了实用性。在教材选择上,要注意结合学校特色及当地经济发展趋势,最好能开发校本教材,更具针对性。
此外,要重视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加强实践环节,通过产学合作,共同培养人才。
4 专业评估:主体单一
专业建设要有一套健全的评估机制,以保障建设的质量和水平。评估不仅是一种有效的激励,也是一种约束,通过不断地评估、改进、再评估、逐渐完善,提高专业水平。现阶段专业评估主体一般是政府部门,评估内容包括专业建设的各个环节。通过评估,对建设成效差的专业给予警告或撤销,对发展有潜力的专业找出不足,促使其完善。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直接面向市场,但是单一的政府评估主体易造成评估标准不够多样化和不够客观,专业建设应采用多主体参与评估,比如学生、企业、学校本身,不同视角的评估能更好地促进专业建设。
三、就业市场对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的要求
经济学认为,需求决定供给。就业市场有什么样的人才需求,就需要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对于高等职业教育,这种联系更加紧密,就业市场的变动直接影响其专业建设。就业市场由一系列职业和岗位组成,所需人才标准也各异。由于市场发展的不均衡性和变动性,职业和岗位的要求也随之变化,需要就业者具有灵活的应变能力以及适应性,理论扎实同时具有很强的学习能力,这也给培养人才的专业提出了更多要求:如何建设好专业才能促进个人现在和今后更好地发展。
1 专业设置:立足于职业或岗位群
专业的生命力在于培养的人才是否适应市场、社会的需求,目前就业市场上职业和岗位结构变化对人才层次和类型要求更加多样,而变化的周期正在缩短,面对这种趋势,专业设置要有远见。前期需进行充分市场调研,预测职业变动倾向,专业设置不能只针对某一职业或岗位,应立足于职业或岗位群,以培养学生交叉、综合、整体化的知识结构以及自学能力为目标,设置复合型的专业。专业设置之前应能预测现在的专业潜在的市场是什么,明确现在的需求反映了哪些潜在的市场,以及未来会有什么样的市场和专业?更要充分考虑学生后续发展需要。
2 师资队伍建设:重视发展,优化结构
“双师型”即同时具备教师资格和专业技术岗位相关专业技术资格的教师,是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要使培养的学生对市场有很强的适应性,教师要先行一步。针对目前教师队伍现状,加强培训尤其是实践培训是必需的。其次,在师资建设上要考虑年龄构成、职称比例、学历层次等,确保教师队伍整体水平和资源效益的最优化。此外,加强非专任教师的管理,保持教师队伍的稳定性,也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3 课程与教材:企业参与,增强针对性
课程与教材设计开发应依据培养目标,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高级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其课程设置及教材开发就应结合就业市场上职业和岗位总体目标以及各项具体技能指标,课程内容要贴近工作实践,能反映学生将来工作实际。教材内容要不断更新,始终反映企业现实需要。对职业或岗位群
能力具体要求与发展要准确把握,整合理论与实践教学内容,按照针对性、适应性、实践性以及创新性来构建有机结合的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与教材体系。
学生在就业市场的核心竞争力取决于其知识结构,要形成一种核心能力,以及与之相关的中间带知识。这种知识结构的完善主要依赖于专业课程设置,课程内容的有效实施。此外,学校内外的实验、实训基地对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也至关重要。
4 专业评估:多主体共同参与
专业建设的好坏,在于此专业培养的学生满足市场需求的情况。对专业的评估要从各个角度、不同层面进行。比如从学生角度,学生是按专业进行培养的,专业是否适应学生需要,学生最有发言权;另外从企业角度,学校毕业的学生到职业岗位中是否学有所用,通过企业反映的实际状况检验学校的专业水平;学校也应建立专业评估委员会,进行自评;还有一个评估主体就是政府,主要从宏观方面协调各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各主体共同参与专业评估,能反映专业建设的不同侧面情况,对提高专业建设水平和质量益处匪浅。
总之,从就业市场来看,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建设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即面向职业群,满足特定领域的规定;同时具有多变性,体现在专业内容的更新及调整周期短,需要紧跟市场前沿,具有针对性和科学性;另外在具体建设过程中与企业是不可分离的,单靠学校一方力量来进行专业建设,容易缺乏个性,导致差异性不明显,不利于形成特色。
四、改进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的思路
1 设置复合型专业
专业设置要有战略眼光,立足于职业或岗位群,不仅考虑当前市场需要,也要关注市场潜在的发展。高职院校毕业生大都工作在生产、管理与服务的第一线,这些职业或岗位对学生综合素质及应变能力要求极高,对学校来说,应设置复合型专业。所谓复合型专业,即专业群,是由若干个专业技术基础相同或紧密相关,表现为具有共同的专业技术基础课程和基本技术能力(技能)要求,并能涵盖某一技术或服务的由若干个专业(方向)组成的一个集合。这样的专业设置既稳定,又有很大的灵活性,也便于资源共享,对学生来说,可以完善知识结构,利于核心竞争能力的培养,增加其职业选择能力。
2 发展科研型教师
高职教育的办学思路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千百万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培养方向是: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定位决定了高职专业建设既有普通高等教育的共性,更具有职业教育的技能性和应用性等特点。随着国家对高职教育的日益重视,各类高职院校快速扩张发展,高职院校只有抓好专业建设,突出职业院校本身的特色,才能拥有更大的竞争力,并在日渐激烈的院校竞争中脱颖而出。
一、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概述
专业建设是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核心内容,是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又是社会需求的反映,也是社会需求和学校教学工作的结合点,加强专业建设对高职教育改革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首先,专业建设是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切入点。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工作需要通过专业这一载体展开具体的实施。而学生也需要进行专业的学习才能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水平及技能。可以说,专业建设是解决高职院校中存在的培养及教育方面问题的重要途径,是高职教育实施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其次,专业建设的质量水平直接影响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水平。专业建设涉及到专业课程体系、人才培养模式、师资水平、实验实训条件等方面的内容,而这些内容均是关乎人才培养质量水平的重要因素。再次,专业建设集中体现了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与普通本科院校不同,高职院校侧重职业性、技术性而非学科性,因而需要突出自身的特色与优势,专业建设不但能有效巩固高职院校的现有成果,还能有效深化专业改革,增强职业院校的专业特色,为其办学特色增添亮点。
二、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存在的不足
近年来,我国高职院校通过大胆尝试,努力改革及调整,在专业建设方面取得令人欣慰的成绩,其职业教育的特点得以体现,高职教育的办学思路得以凸显,基本形成高职的学科体系,专业种类基本涵盖了现代化建设所需的职业种类,专业设置及其结构日趋合理,能较好地反映当前社会、市场、择业等方面的变化。然而,由于我国高职教育起步较晚,其专业建设总体上仍存在诸多不足,亟待提高。
(一)专业布局不够完善
一些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上追求门类齐全,向综合性院校过渡的趋势十分明显,专业结构失衡,优势专业与弱势专业发展不协调,导致专业适应社会需求能力较差;专业交叉重叠现象对专业建设的长期资源积累和品牌打造带来困难;专业设置上存在数量与质量、“长线”与“短线”之间的矛盾。
(二)师资队伍建设亟待加强
教师队伍学历层次整体偏低,学科带头人和名师数量少;教师队伍专业结构和年龄结构不尽完善;师资力量中“双师双能型”教师比例低,实践教学水平和现代化教学手段应用能力普遍亟待加强。
(三)高职专业育人模式尚待形成
人才培养方案仍沿用学科本位课程体系和课程形式;教学方面仍无法摆脱“本科压缩”和“中专延长”的影子,教学课程以传授理论知识为主,尚未真正落实能力本位的课程模式;课程设置过分强调课程的完整性、系统性,而忽略了学生应用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双证书”制度的实施缺乏针对性,与专业教学计划的要求结合不够紧密。
(四)专业基本建设投入严重不足,缺乏保障
高职教育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对教学设备的仿真性和先进性要求很高,完善实验实训设施,建设校外实习基地资金来源不足、投入不够且缺乏机制保障,制约了高职教育目标的实现。
三、优化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的策略
(一)明确高职教育专业建设的发展思路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走可持续发展之路。高等职业教育必须尊重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在适度扩大办学规模的同时,坚持“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统一,始终把专业建设和提高质量作为发展重点。专业建设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遵循“发展需要驱动”规则,即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确定专业设置,从强调“我能做什么、能培养出什么样的人才”,转变为“需要我做什么、需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要根据产业、技术、社会岗位等需求对人才素质的要求确定和调整教学内容,突出强调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和创业能力、学习能力;要紧密结合地方经济和社会需求,走特色发展之路。坚持为行业服务的宗旨,将行业相关专业办成品牌专业,并对品牌专业进行实用技术研究、产品开发、成果孵化,使之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体现出行业特色。
(二)根据地方实际优化专业结构
不同区域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水平及规模与其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是息息相关的,因此高职教育专业建设需要立足于地方实际,切合当地社会实际及经济建设的需要。专业建设应着眼于长远,切忌“跟风”,根据学校的办学定位及总体规划,深入调查社会、行业、产业等,做好针对性的走访调研,加强论证,制定切实可行的人才培养方案。认真分析并找出自身专业建设的优劣态势,论证并预测所设专业的规模、结构,提高专业设置的针对性和科学性。建设一批具有较高新技术含量及新知识含量,且具有较广专业服务面的重点专业,大力发展应用型、技能型高新技术产业、现代物流产业、现代服务业等专业人才的培养。切实做到以市场化促进专业建设的标准化,以信息化带动专业建设的现代化,着力培养基础扎实、素质高、技能强的复合型、应用型高职人才,以更好地为地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变化的需要,结合学院实际和学生的就业志趣发展专业群,调整老专业、增设新专业、扶持潜力专业、整合相似专业,努力与市场接轨,不断升级并改造专业,拓展专业的发展方向及发展空间。根据国家的政策导向、时展的主题及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加大专业建设及调整的力度,全力建设特色专业,逐步实现高职院校专业结构的优化及专业内涵的整体提升。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高职院校师资队伍水平不但直接影响着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效果,而且也是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的重要人力资源保障。高职院校应采取有力的措施,打造一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骨干队伍。引进一批学历高、素质优的人才,充实专业教师队伍,提高来自生产、管理一线专家、学者、工程师等兼职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不断优化教师结构,合理配置教师资源,切实实现教师队伍的结构合理、专兼结合。为教师规划职业生涯方向与目标,同时强化教师培训机制,可通过分散培训与集中培训的穿插结合,不断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科研能力及实践能力。开展行之有效的教师职业能力评价机制,全面把握教师的职业能力现状,及时发现其存在的不足,并寻求提高其职业能力的举措。鼓励教师通过进修、培训、考证等各种途径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和职业能力,促进教师的自我提升。
(四)改革教学内容及方法,改善教学设施
根据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大力推进教学内容的改革,注重教学与实践的衔接结合。在培养学生职业道德、职业素质及职业能力的基础上,注重其实践能力的培养,以顺应现代社会对高技能实践人才的需要。高职院校可通过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来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学手段上应大胆综合运用演示法、参观法、讨论法、模拟法、实习实验法、案例法及现代化电教手段,让学生边学边用,以用促学,学以致用。积极探索工学交替、任务驱动和项目导向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得以在学中做、做中学,实现工学结合,提升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与素质。此外,不断改善教学设施,加大投入力度,加强课程开发、实验实训基地建设和图书资料的配备,建设一批具有较高现代技术含量、设施先进,具有真实或仿真职业氛围,具有产学研一体化系列功能的校内实训基地,并广泛联系各企业,不断开发并建立相对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给学生提供更多更好的实践学习及实习机会,促进高职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不断增强其专业知识,丰富其工作经验。
[参考文献]
[1]卢小萱.试论影响高职专业建设的三大因素[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7,(6).
[2]邝守敏,郭利平,薛萍.论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创新[J].辽宁教育研究,2008,(4).
注重深化教学改革,优化课程体系,加强教材建设,更新教学内容,积极开发适合高职教育特点的信息化教学资源。有满足特色专业建设教学需要,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专业带头人有较高的教学科研水平和社会知名度;有满足特色专业建设理论、实验和实训教学要求的教学设施、设备;有广泛的利用社会的教学资源与相关行业、企业联系、合作紧密;有完善的投入机制和稳定的经费渠道,经费投入能满足特色专业建设持续发展需要。
二、高等职业院校特色专业建设的目标
高等职业院校特色专业建设的目标应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提高学生知识能力素质为目标,突出高等职业教育职业性、针对性、实用性、开放性的特点,以特色专业、特色课程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为重点,加强产学结合、工学结合,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优化配置教学资源,培养创新性应用型人才。
在特色专业建设上,要确定学校专业的整体布局,确定优先发展哪些专业,重点发展哪些专业,哪些专业要建设成特色专业,建设特色专业的目的是什么,特色专业建设的战略方针、原则和总体目标。
三、高等职业院校特色专业建设的方向
高等职业院校特色专业建设的方向必须与社会背景、产业背景、职业岗位背景及其发展趋势密切相关。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呈现出的多样化、多层次化趋势,职业院校只有把握住市场需求特点和变化趋势,有针对性地培养人才,才能实现学校和社会的双赢局面。目前我国高等职业院校专业目录是由高等教育主管部门制定设置的,专业名称强调统一性而缺少灵活性,专业的培养目标较宽,难以反映出社会对人才在专业方向和素质能力方面的需求变化。我国民族众多、区域辽阔、资源分布不均衡、各地区经济特点明显,这就要求高等职业院校在具体专业建设过程中,对专业的培养方向、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灵活把握,根据社会需求、社会背景、产业背景、职业岗位背景的状况和变化确定自己的专业方向。
四、高等职业院校特色专业建设的定位
职业特色是高等职业院校特色专业建设的灵魂,职业特色的定位应对专业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教学资源充分调查,借鉴国内外高等职业院校特色专业建设的经验和方法进行。
高等职业院校特色专业建设的定位是在深入调查和分析教学资源在本专业建设中所具备的优势和所处的劣势,结合外界环境对特色专业建设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基础上进行的。在特色专业建设过程中,应尽可能充分发挥自己的办学优势,把握外部机会,避开不利因素。
高等职业院校特色专业建设的定位特色提炼结果。特色提炼不是盲目的,要根据人才市场需求现状和发展趋势,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教学资源和能力优势,特别是办学历史中已经积累的特色基础,有效利用外部环境中的有利因素和发展机遇,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才能提炼出来的。
五、高等职业院校特色专业建设的主要内容
中图分类号:TU7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社会不断的进步和发展,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已经步入了更新更快的发展阶段,其中的高等职业教育更是日趋成熟,今天的高等职业教育绝不是若干年前的专科层次教育,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横跨了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两大领域,如今高等职业教育已经成为了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作为高等职业教育的工作者来说,我们一直在努力寻求和定位自己的生存和发展空间,面对生源素质普遍不高的现实,如何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满足用人单位需求的人才,成为我们不断努力和前进的方向。高职教育专业设置涉及面广,联系实际紧密,适应市场需求。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迅速,截止到2011年全国已有1130所高职院校,其中85%-90%的院校开办了土建类专业,专业点达到3700多个,专业分布广,且具有点多、面广、规模大的特点,其中最多的是建筑工程技术和工程造价专业。但是学生的水平参差不齐,并且这样的现状已经影响到了全国的建筑水平,作为高职教育工作者来说我们必须认真思考,找到根本原因寻求更新更好的发展。
1、专业核心课程设置
根据几年来对工程造价专业的教育教学积累的经验,结合走访多家用人单位,包括建设单位、施工企业和造价咨询公司,总结出企业对学生专业能力的三方面要求 。首先是识图能力,包括识读建筑施工图、结构施工图及各类安装工程图纸。识图能力是工程造价专业学生必备的基本的能力,如果不能正确识读图纸就无法正确计算工程量。我们针对识图能力开设了建筑工程识图与房屋构造课程,且开设在大一整个学年,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师安排了大量的手工绘制图纸任务,对于工程造价人员来说在实际工作岗位中手工绘制图纸的可能性很小,而重要的是识读图纸,教师侧重讲建筑施工图,对结构施工图纸介绍的相对较少,授课过程中选用的图纸相对简单,结构形式、基础类型、平面形状、施工做法等无法满足实际的工作需要。其次是对施工工艺的掌握情况,熟悉施工工艺可以更加准确的确定每个分部分项工程的单价,更为合理确定综合单价奠定了基础。如果不了解施工工艺就很有可能出现不能合理套取清单、定额项的情况,单价的准确性会产生较大偏差,致使最终无法得到合理的工程造价。很多学校开设的相关课程都是建筑施工技术,而实际上我们应该更加强调施工的做法和工艺流程。除此之外,学生还应该适当了解常用施工机械的功能和规格等,从而更加准确的确定造价。最后就是软件应用能力,目前所有的单位都在使用相关的造价软件,主要包括算量软件和计价软件两个部分,用人单位十分看重学生使用软件的能力,因为这直接影响企业的工作效率。学生如果不能较好掌握软件的应用,在就业时是十分困难的。根据以上情况我们选择了目前市场上占有率较高的软件,这样可以为学生真正进入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但是,对于工程造价专业人员来说熟练掌握软件的前提是已经全面掌握建筑工程计量计价的相关课程。所以今后我们应该在强化软件应用能力培养的前提下,做好工程量清单、定额原理、工程造价计价程序等专业理论知识的教育教学工作。
2、培养目标的正确定位
多年来我们一直在倡导职业教育绝不是单纯的学历教育,而是应该重视和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专业素养,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因此,我们必须对培养目标进行准确定位,深入用人单位切实掌握实际需要及标准来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就高等职业教育的工程造价专业来说,培养目标基本都是大力发展校企合作,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以达到“零距离”就业的培养目标。但是根据近几年的学生初次就业情况和用人单位反馈的情况来看,仅根据以上的思路和方法是无法实现“零距离”就业培养目标的。针对工程造价的工作内容来讲,建设项目的主要参与方对造价工作的基本任务都是根据工程量计算规则计算工程量(计量),然后根据项目套取消耗量,最终根据造价信息来确定工程造价(计价)。但是有些工程中的实际问题我们在课堂是无法给学生介绍全面的,比如业主的投资初衷和追求的意图是学生在学校学习阶段无法接触和感受到的,必须通过实际的工程去慢慢体会;再如个性化极强的高级酒店的内部装饰装修工程,有些特殊项目的造价确定是无法通过定额、造价信息和类似工程寻找到依据的,装饰材料的规格、品牌、价格相差甚远,有些装饰构件本身可能就是一件艺术品,其价格的确定是十分困难的,这些知识需要在实际工作中不断的去总结和积累。针对上述客观情况,我们必须对工程造价专业培养目标进行客观而科学的定位,在校期间学生掌握定额原理,熟悉工程量清单计价,理解定额计价与清单计价的区别与联系,可以参照建筑相关图集识读建筑图纸,正确把握工程量计算规则准确计算各分部分项及措施项目工程量,准确合理套取清单项和定额项,根据造价信息调整人工、材料、机械等市场价格,按照计价程序合理取费最终确定工程造价。
中图分类号:G64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5)06―0042―02
一、高等学校教师专业发展内涵
(一)教育教学能力
高等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培养适合国家和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因此,教育教学能力的发展是高等学校教师专业发展的首要内容。教育教学能力主要包括教育理念、教学技能和学科专业知识。教育理念是指教师在对教育工作本质理解基础上形成的关于教育的观念和理性信念,是教师根据学校的办学理念与人才培养目标,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遵循的高校学生成长的特殊规律及教育教学规律而指导自己教学工作的教育思想。教学技能主要包括教授学生科学文化知识能力、有效进行课堂教学沟通能力。学科专业知识是精湛的专业知识、学科前沿热点的有机统一。加强科学研究与教学相结合,在科学研究过程中将专业知识前沿介绍给学生,在高等教育过程中十分重要。
(二)科学研究能力
科学研究能力的发展是高等学校教师专业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高等学校教师的科学研究能力包括学术研究理念与精神、学科专业知识、学术研究能力。高校教师的科学研究能力是民主、创新、团结协作的学术研究精神,雄厚的理论功底、高深的学术造诣,丰富的实践经验及科研管理能力的有机结合。在知识经济时代,高等学校越来越成为国家战略体系的核心,科学研究能力成为当代大学提升竞争力和实现时代价值的关键。因此,增强科研素养成为当代大学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内容之一。
(三)社会服务能力
高等教育除了为社会发展提供科技支持以外,还衍生了为社会服务的职能。因此,高等教育必然要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高等学校教师应该具备运用自身掌握的专业知识及转化成果,通过讲座、咨询、推广应用等形式,直接为社会生产服务的能力。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深入了解社会对人才培养、科研成果转化的要求,根据社会需要调整专业学科设置,提高高等学校服务社会的能力。综上所述,高等学校教师专业发展就是教师在教育终极目标的导向下,通过主动学习、研究,不断提升专业水平能力的过程。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目标在于使教师成为知识基础宽厚、研究能力突出、能够培养合格高级人才、创新科学研究成果、具有国际视野的新型专家。
二、影响高等学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因素
(一)影响高等学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内部(自身)因素
1.高等学校教师的职业信念
高等学校教师职业信念是指教师在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有了一定认识的基础上,在教师劳动价值方面所产生的坚信不疑的态度。教师职业信念是教师从业的重要动机之一,特别是当教师对自己的劳动价值尚无明确认识前,职业信念就成为他赖以从事教育劳动的支柱和指南[1]。而一旦教师具备了科学坚定的职业信念,该信念就会帮助教师明确教育教学目的、坚定教育教学态度、强化教育教学的使命感,会对教师的教育工作产生深远的影响。反之,如果教师不能形成科学坚定的职业信念,工作过程中就会具有盲目性,难以全身心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难以发挥教师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较为坚定、科学的职业信念会激励教师坚持从事教育教学活动,还能够促使教师对教育过程、教师职业产生正确的理性认识,按照教育教学规律自觉地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要求。
2.高等学校教师的职业能力
现代高等教育对教师职业能力提出的要求是:教师不仅应具备较强的科研能力、扎实的理论功底 [2],同时还必须了解现场工作过程与技术、学生职业规划与发展的相关知识;不仅能够向学生传授专业知识,还要具备使学生将专业知识运用于工作实践的能力;不仅能够向学生传授书本知识,还要为学生职业发展进行合理的建议和指导。
3.高等学校教师的职业满意度
教师职业满意度是高校运行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3]。满意度是教师在亲身经历的基础上,对学校的办学条件、管理机制、福利待遇、人际关系等方面做出带有情感体验的自发反应。教师作为学校发展的核心支柱和主要承载者,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发挥得如何,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发展及精神风貌,而教师积极性的调动同时依赖于学校对教师的服务是否令他们感到满意。
(二)影响高等学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外部因素
1.高等学校教师职业发展模式
高校教师招聘往往以学历水平和科研成果作为量化指标,缺乏科学考评教师科研、教学、师德水平的综合评价标准。高校教师入职后即归属到院系、专业及教研室,有的成为专业学术团体的成员,但是并没有专门的教师专业发展机构对教师的未来发展进行规划引导。在教学和科研的双重压力下,教师通常疏于对自身职业生涯的规划和思考。目前,高等学校在教师职业发展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但随着高等学校招生数量不断增加、师资发展相对不足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使教师在职业发展过程中具有很大的盲目性。如何促进高等学校教师获得良好的职业发展路径,已经成为一个重要课题。
2.高等学校考核激励机制
目前,我国高等院校的排名主要考察学校的科研能力和成果,而教师自身的职称评聘也主要参考科研成果及能力,因此高等院校重视科研轻视教学的现象比较突出。有些院校对科研成果的奖励力度很大,但对教学成果则淡然处之。虽然在高等学校实行扩招和自主招生以后,教育部也在倡导高校教学水平评估和教学改革,开始重视教育教学,但要改变长期以来的不良影响还需假以时日。
三、教学团队建设对高等学校教师专业发展具有积极的推进作用
(一)有利于帮助教师形成良好的职业信念
教学团队带头人大多为本领域的专家、教学名师等,他们具有宽广的学术视野、深厚的学术造诣、精湛的教学技巧。而教学团队成员一般由不同职称学历梯队的教师组成,在教学团队中既可发挥中老年教师的传、帮、带的作用、又可让年轻教师的活力得以发挥。在教学团队在组建过程中形成具有感召力、凝聚力、向心力的共同愿景[4],可以帮助教师明确坚定自己的职业信念,为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活动提供行动支柱和行为指南。
(二)有利于帮助教师建立合作交流机制
教学团队通过定期的团队活动、备课等形式为教学团队成员之间提供交流平台。教师通过交流不仅可以分享材料和课程资源、减轻自己的工作负担,还可以取得心理支持,获得新想法。通过交流可以使教师不断超越和提升自己,促进教师可持续性发展。所以,教学团队的交流机制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平台。
(三)有利于建立考核激励机制
教学团队成员的学科专业、研究领域、教学内容一般都相对接近,而一般教学团队成员人数也相对较少,进行考核时指标容易量化,可以为教师的教学科研活动提供较好的参考指标体系,为教师开展教学科研活动提供指南。
[参考文献]
[1]王卫东.教师职业信念问题初探[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0(18).
[2]秦传江,徐益.论高职院校教师的职业能力培养[J].教育与职业,2009(14).
一、宁夏自治区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现状
1.宁夏自治区高等职业教育的院校情况
截至2009年6月,全区共有举办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点13个其中独立设置的高职高专院校8所,举办高等职业教育的本科院校4所,其他办学点1个。在13所举办高等职业教育的普通高等学校中,区属本科院校4所,区属高职院校8所,民办高职院校1所。从学科门类方面看,有工科院校1所,综合院校4所,财经院校2所,师范院校2所,医学院校1所,艺术院校O所,农林院校0所,体育院校0所,政法院校1所。按院校所在行政管理区域划分,银川市9所,石嘴山市2所,固原市、吴忠市各1所。详见表1。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产业化进程的加快以及教育布局结构的调整,宁夏自治区职业教育规模明显提高。全区现有各类职业院校46所,在校生127万人。2008年,该区完成高等职业教育学历招生和东西部联合招生、培训共5万人,增幅达3157%,连续6年完成教育部下达的高职招生任务。职业教育规模的扩大,为广大群众提供了更多接受教育和培训的机会,提高了广大劳动者的素质和职业技能。但是,自治区职业教育发展中却遭遇多重问题,急需改善。
2宁夏自治区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点在各院校的分布情况
全区开设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点数的普通高等学校分别是:宁夏师范学院(35个)、宁夏职业技术学院(32个)、银川科技职业学院(23个)、宁夏工商职业技术学院(22个)、宁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22个)、宁夏建设职业技术学院(20个)、宁夏理工学院(12个)、宁夏民族职业技术学院(11个J、宁夏医学院(7个)、宁夏司法警官职业学院(74-)、宁夏工业职业学院(5个)、宁夏大学新华学院(5个)、北方民族大学(4个)。这13所院校共开设专业点205个。
3宁夏自治区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匹配情况
教育专业结构的发展要与产业结构的调整相适应,教育区域结构的形成要为地区产业结构的发展服务。有什么样的产业结构,就应该有与之相对应的教育结构。2005-2007年宁夏自治区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匹配情况见表2。
从表中可以看出,这三年,尽管宁夏自治区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在数量上发展比较快,但专业设置的分布结构与产业结构的整体分布状况仍然存在着不协调的状况,二者之间还存在着错位。
4宁夏自治区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种类情况
宁夏自治区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种类及设置情况:目前宁夏自治区所设置的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覆盖了2008高等教育司重新核定的《中国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所列出的全部19个大类中16类,其中,覆盖率较高的专业大类分别是:财经、旅游、文化教育、公共事业;盖率较低的专业大类分别是:农业、水利、轻纺食品、环保气象与安全,总体来看,宁夏16治区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覆盖率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基本适应。
二、宁夏自治区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情况分析
1.具备的主要优势
(1)专业科类比较齐全、覆盖面广
在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08年核定的全部高等职业教育专业中,宁夏覆盖全部16个大类覆盖率为842%,财经、旅游、文化教育公共事业、生化与药品等4个专业大类覆盖率都在50%以上,这些专业都具有较强的职业性,较好地适应了宁夏经济和社会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为区域经济建设提供了有效的人力资源保障。
(2)专业点分布比较集中,6所学校设有20个以上的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点
宁夏自治区有6所普通高等学校设置的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点数超过2O个。这6所学校共设有154个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点,占全省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点总数的78.6%,其中宁夏职业技术学院、宁夏大学新华学院、宁夏工业职业学院、银川科技职业技术学院的专业设置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专业设置具有明显的区域优势,并均具有相对较长的职业教育办学历史,总体办学实力较强,职业教育特色比较鲜明。
(3)区属院校院校较多、适应地方特色的院校较少
上述13所本科院校和高职院校中,除了北方民族大学直属民族事务委员会管理,宁夏大学由教育部和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共建以外,其他本科院校和高职院校均直属于宁夏自治区政府。值得注意的是:宁夏是广大的农牧业地区,对农业、林业、水利、畜牧等方面的应用型人才特别需要。并且需求量特别大。但截至2008年经教育部批准的高职高专院校中,只有宁夏职业技术学院一所高职院校培养以上几类实用型人才。同时西部职业院校没有体现出开发本地资源的特点,如石嘴山市是宁夏重要的工矿城市,但除了宁夏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有针对性地培养专业技术人才以外,其他高职院校开设的专业均没有体现地方特色。
2.存在的主要问题
(1)专业布局不合理专业发展不平衡
许多高等职业院校在专业设置上缺乏市场调研,专业设置上没能考虑市场对人才的需要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脱节。近几年虽然根据市场用人需求开发了一些新型专业,如数控技术应用、软件技术、动漫等专业,但大多都是一些原来优势专业的派生专业,缺乏开辟新的专业领域。
(2)校企合作、产学结合的长效、稳定、紧密机制没有真正形成
学校没有与企业的产学研还没有形成长效、稳定与紧密的合作机制,学校寻求到企业建立实习实训基地十分困难,企业等用人部门缺乏与学校合作的积极性,也没有真正参与到学校教育教学过程,往往只是迫于情面而被动地接受学生到企业实习,还没达到教育部提出的“保证在校生至少有半年时间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的要求。
(3)专业重复设置,缺乏长远规划
一些学校只重视专业的申报和审批工作,在专业申报时才根据要求,提出专业建设的思路和规划,而在专业审批后对专业建设考虑较少,不能主动研究专业建设发展的长远规划。而且.专业重复设置情况比较严重,由于缺乏统一的标准,同一专业在不同地区和学校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特别是由于学校之间软、硬件条件的差异,导致同一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差异较大。
(4)品牌特色专业较少品牌效应不明显
宁夏自治区的品牌特色专业数量较少,很多学校在专业设置上存在大而全、小而全,缺乏特色以及效益低下等问题。目前。虽然有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计划重点建设专业3个,计划5年投入亿元发展职业教育,建设25个区级特色专业,但这些专业的品牌效应并不明显还没有形成品牌的集团优势。
(5)师资队伍数量不足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
目前,宁夏自治区高职教育师资队伍在数量上和结构上都不能满足高职发展的需要,研究生学位教师仅占专任教师的21%,专业课教师数量不足,占专任教师的64%,双师比例仅为35%,与国家规定的80%比例还有较大差距,专业带头人数量严重不足,缺乏培养和引进专业带头人的合理机制,导致专业建设水平低,特色不明显,创新项目少。
三、优化宁夏自治区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的对策
1加强对专业建设的指导和管理,促进专业设置的科学化和规范化
教育主管部门要积极开展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的研究,帮助学校树立科学发展观。引导学校制定长远规划,优化专业结构,促进学校外延和内涵的共同发展。要严格执行专业设置的评审程序,吸收行业专家进入专业设置评审专家组,严格执行设置标准以申报学校招生情况和就业率为依据统筹专业审批。
要引入社会监督机制,建立一套新的专业建设评估指标体系,引导学校规范、科学、合理地设置专业、建设专业,建立学校专业淘汰机制,对于长期招生数量少,教学条件达不到基本要求,教学管理落后,教学内容陈旧,不能适应社会需求,毕业生就业困难等这样的一些专业,由教育主管部门根据情况予以暂停招生或撤消。
2.结合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优化专业结构,为宁夏经济建设服务
设置专业一定要以社会实际需求为依据,符合学校的总体规划和办学定位,要对相关的社会、产业、行业背景进行广泛深入的、有针对性的调查研究,对人才需求进行科学预测,准确把握市场对各类人才的需求情况,按照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实际要求,根据各学校的办学条件有针对性地建设一批专业服务面广、新知识和新技术含量高的重点专业,设置并发展培养高新技术产业中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专业,设置并发展以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技术需要的专业。根据西部大开发和宁夏社会经济跨越式发展的要求,积极发展现代物流产业重视现代服务业专业的设置,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际需要,重点发展培养适应新农村建设需要的专业,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人力支撑。
3推进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实践教学的改革,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能力
高等特殊教育专业院校的目的是培养合格的应用型高级人才,而实践教学是非常重要的教学环节,它能使学生在学校学习期间就接触本行业的新技术、新技能。因此,建设特殊教育校内、校外实训基地是实践教学的需要,也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需要。
一、高等特殊教育专业院校实践基地建设的重要性
实训基地建设是高等特殊教育专业院校健康快速发展的关键环节,作为高等特殊教育专业院校,肩负着培养面向社会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因此,建设高质量、高水平的校内、校外实训基地是人才培养的需求,也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需求。
高等特殊教育专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不同于传统的学科式教育,其重点在于培养适应社会和行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因此,教学重点是以实践性教学为主。所以,实训基地是教学过程中的也一个重要场所,它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从理论到实践的完整过程,最终实现学校与用人单位的无缝对接。
二、高等特殊教育专业院校实训基地的基本功能
1.专业实践教学的功能
实训基地的基本功能之一,是专业实践教学功能。教师应根据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开设相应的实践项目,实训基地则提供专业岗位的基本技能训练、模拟操作训练和综合技能训练的场地。
2.产学研训相结合的功能
实训基地的建设体现科研功能,能为教师提供良好的科研环境和科研基地。实训基地不仅有优良的科研场所、先进的仪器设备,同时还具备有利于科研工作开展的管理体制。
3.社会服务的功能
高等特殊教育专业院校具有较强的科研和人才优势,因此可以利用其资源优势为社会上特殊人群开展技术、培训、支持等方面的特殊服务,这对扩大学校在社会上的影响和学校的自身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4.“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培训功能
高等特殊教育专业院校的突出特色,是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技术创新能力、掌握最新的特殊教育专业实用技术,引导学生发现性学习、主动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老师不仅需要具备较高的理论知识,同时也需要具备更高水平的实践技能。因此,教师应首先在实切l基地不断地进行自我培训,实现其实践能力的转变和提高。
三、当前高等特殊教育专业院校实践基地建设存在的问题
1.长期以来,特殊教育由于底子薄弱,经费有限,观念没有更新,因此使得特殊教育专业实训基地建设一直成为整个教育系统建设中基地建设最薄弱的部分。
2.政策扶持力度不够,企业要想接收高等特殊教育学生参加实训『,必然会挤占企业的一定资源,同时要提供相应的生活、管理、安全保障等方面的配套条件。
3.企业参与的数目和层次不高,没有能形成普遍参与的浓厚气氛,也不能充分的融入高校人才培养中,加之适应企业参与的教育教学改革跟不上,从而使得校企合作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优势没有能凸显出来。
4.校企双方管理上的空白,使得学生参加实训后缺乏监管的力度和部门,管理上双方未能协调一致,导致管理上的真空地带。
四、高等特殊教育专业院校实训基地的建设思路
1.建设宗旨
实训是职业技能实际训练的简称,是相对于理论教学而存在的综合性教学方式。它主要包括课程设计、课程实验、教学实习、科研实践、社会实践、岗位实习与毕业设计(论文)等环节。实训基地是实训教学过程实施的实践训练场所,建设宗旨为:完成实训教学与职业素质训导,职业技能训练与鉴定的任务,并逐步发展为培养高等职业教育人才的实践教学、职业技能培训、科研和实验的重要基地。
2.建设内容
(1)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方面,由于校内实训基地属于学校,学校拥有(或大部分拥有)实训基地的经营、管理权限。因此,建设上要从以下几方面考虑:①满足基本理论的实践教学需要;②满足技能性实践教学需要;③满足综合性实训的教学需要;④满足学生技能发展和特长训练的要求;⑤满足双师型教师培养的需要;⑥满足科研、研发的需要;⑦满足社会服务的需要;⑧实训基地应具有自发展能力。
(2)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是校内实践教学的延伸,属于社会实体,学校与实训基地之间是合作关系,学校不拥有实训基地的经营、管理权(或部分拥有)。校外实训基地具有独立进行行业领域内的产品开发、生产、销售、服务等社会实体的运作行为,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原型和宿主。因此,校外实践基地的建设要从以下几方面考虑:①加强校校、校企合作,保证实训基地建设的先进性。②建立“协作型”或“合作制”校外实训基地以及建立“自主管理型”企业实训基地(如特殊儿童康复中心)。③开拓实训基地实训项目。开设面向社会性的服务性项目,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为社会、康复机构等开展技术服务。
(3)加强实训基地的实践教学、科研工作。根据学生学习阶段,将一些实践性教学内容直接融入到工作实际中去,与工作过程相结合。
(4)建设一支素质高、能力强的实践教学团队。可以安排教师定期到基地实践锻炼,在实践中不断的完善自我,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及科研能力。同时,有计划的安排教师去基层特殊学校系统的学习,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此外,还可以请企业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兼职教师共同承担实践教学任务,以达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目的。
(5)加强实训教材建设,根据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编写相应的实训I教材,也可以应用国内外优秀的实训教材作为实践教学的教材。
(6)规范实训基地的管理机制,建立健全实训基地的管理规章制度,提高管理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使实践教学能够有序地进行,不断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
五、高等特殊教育专业院校实训基地的建设意义
高等特殊教育实训基地的建设,是以培养特殊教育专业的学生具备高素质的技术应该型人才为目标,使基地成为特殊教育实践教学活动和专业培训的重要场所。因此,高等特殊教育要办出成效,要办出特色,必须加强实训基地的建设。高等特殊教育专业院校实训基地的建设对发展当今的特殊教育事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它可以使特殊教育专业院校更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需求;通过校校、校企的合作,能够确保基地建设的先进性;可以解决实验教师师资的培养建设与管理的问题;通过开拓实训基地实践项目,有针对性地进行社会。此外,还能开展实践教学和科研工作;完善实训大纲和实训手册的编写;通过实训基地的开放,使实践性教学内容与工作实际内容相结合。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