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现在的茶文化大全11篇

时间:2023-09-18 09:51:26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现在的茶文化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现在的茶文化

篇(1)

中图分类号:TS971;TU24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7)23-0276-01

一、中国茶文化的定义及元素

茶文化的定义是以茶为载体,并通过这个载体来传播各种文化,是茶与文化的有机融合。中国茶文化是中国传统元素的重要组成部分,茶文化的源远流长赋予了茶文化的时代性和历史性,同时社会赋予了茶文化的国际性使茶文化不分国界我、信仰、种族宗教等观念,使全世界的爱茶之人共同品赏。而当今的中国茶文化元素是将在造体现。像紫砂壶、字画、盆栽这些都是茶馆必备的装饰品,除此之外,如小桥流水诗意般的木桥,充满禅意的家具和莲花在加上陶皿中所摆放的佛手瓜柑橘等全部构成了一种清雅的氛围。

二、中国茶文化对现代社会的作用

现代社会依靠高科技和信息,创造更多地社会财富,物质财富将越来越多,生活也将更加富裕。社会发展的经验表明,现代化不是唯一目标,现代化社会需要与之相适应的精神文明,需要发掘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资源。

茶文化所具有的的历史性,时代性的文化因素及合理因素,在现代社会中已经和正在发挥其自身的积极作用,茶文化是高雅文化,也是大众文化。茶文化覆盖全民,影响到整个社会。

茶文化对现代社会的作用主要有五个方面:(1)茶文化以德为中心,重视人的群体价值,倡导无私奉献,反对见利忘义和唯利是图,注重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提倡对人尊敬,重视修生养德,有利于人的心态平衡,解决现代人的精神困惑,提高人的文化素质;(2)茶文化是应付人生挑战的益友。在激烈的社会竞争,市场竞争下,紧张的工作、应酬、复杂的人际关系,以及各类依附在人们身上的压力不轻。参与茶文化,可以使精神和身心放松一番,以应付人生的挑战;(3)茶文化有利于文明建设。经济上去了,但文化不能落后,社会风气不能污浊,道德不能沦丧和丑恶。改革开放后茶文化的传播表明,茶文化是有改变社会不正当消费活动、创建精神文明、促进社会进步的作用;(4)茶文化对提高人们生活质量,丰富文化生活的作用明显。茶文化具有知识性、趣味性和康乐性,品尝名茶、茶具、茶点,观看茶俗茶艺,都给人一种美的享受;(5)茶文化促进开放,推进国际文化交流。国际茶文化的频繁交流,使茶文化跨越国界,广交天下成为人类文明的共同精神财富。

三、中国茶文化如何更好地体现于当代茶馆

茶馆的盛行必然会推进茶馆空间设计的兴起。茶馆设计中的重点在于如何将古今融为一体,也就是我们说的古色古香而又不失时代感。众所周知,“雅”是中国文人墨客所追求的一种境界;而“品茗”也是这种精神境界的一种表现方式。如何突出茶馆的“雅”,也就成了当代设计师所面临的问题。茶馆是一个综合功能的复合空间,它的设计由几个部分组成:空间布局、基本材质、光影形态、装饰景观,这五个部分的相辅相成形成了一個完整的茶馆设计整体。

1.空间布局。从空间上来说,茶馆的基本环境由:接待区、收银区、工作区、休闲区、卫生间几个部分组成,并且运用设计的手段或借助造景的形式让茶馆空间有序布局和工作流畅协调。常常采用家具、绿化小品和形象塑造等对办公空间进行灵活隔断。

2.基本材质。茶馆空间地面、墙面和顶面等各个界面的色彩和材质尽量使用古朴的材料如木材、青砖、混凝土、玻璃等等,偶尔可以选用不锈钢和镜面材料以增加现代感。同时可以确定茶馆内所需家具的材质和类型。茶馆内的家具一般确定为古典中式或者新中式风格。

3.光影形态。色彩的出现和空间的氛围离不开室内灯光。现代室内光环境的设计中,灯光的功能性不只起到照明的作用,而且还具有界定空间、改变室内空间氛围的功能。同时光还表现一定的装饰内容、空间格调和文化内涵,逐渐趋向于实用性及文化性的有机结合,已成现代装饰环境的重要元素。

4.装饰景观。茶馆需要强调景观的配合。传统中式园林中的借景、透景、对称等形式美法则都可以运用到其中来。茶馆中可以充分采用各类材质的陈设品和家具,如:原木、藤编、竹器、棉麻等天然材料再配置室内绿化,较容易形成亲切自然的室内环境气氛,而显得古色古香,让消费者充分地感受到人工痕迹和自然材质的结合。家具的造型、款式、色彩和材质与室内环境的实用性和艺术性密切相关。

四、结语

茶馆作为中国传统的休闲场所,不应该随着室内设计的变化,盲目追求潮流理论、时尚风格,甚至丧失了它原本的功能性与舒适性,让中国最传统的地域文化日渐式微。

参考文献: 

[1]黄仲先.中国古代茶文化研究[M].长沙:湖南科学出版社,2010. 

篇(2)

茶在中国有着极为悠久的历史,早已经成了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之物,正所谓“盖人家每日不可阙者,柴米油盐酱醋茶”。然而,相对于俗谚里排名其前的“柴、米、油、盐、酱、醋”,“茶”在与人们的生活紧密联系的同时,已经生发出了其他深层次的意义与内涵,不再仅仅是单纯的日常用品之一了。下面我们就从《红楼梦》这部文学名著所提及的相关茶事入手,具体来看一下“茶”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礼”与“俗”两个方面所扮演的角色。

一、茶之为礼

首先,我们先来看一下“茶”对于“礼”的表达。“茶”在礼的方面的表现主要有两点,即表示“敬”与用以“赠”。

(一)有关于敬

既然茶最广为人知也最为普遍的作用是作为人类生活的必需品,在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那么,就如同中国人见面往往相互问候一句“吃了吗?”一样,有客登门,主人往往首先是“奉茶”——在这里客人渴或不渴已经不重要,关键在于“奉茶”本身已经表明了主人对来客的招待,表明了主人的礼数。而与客人的会面又往往是以“端茶”的形式结束,因此我们可以这么说,茶在这里已经成了代表“礼”的文化符号,而“奉茶迎客”与“端茶送客”则体现了茶的实用价值与礼俗象征形式的完美统一。

《红楼梦》中可以表现奉茶作为待客之礼的例子是很多的。如第一回《甄士隐梦幻识通灵 贾雨村风尘怀闺秀》中有这样一段描写:

……士隐笑道:“今夜中秋,俗谓‘团圆之节’,想尊兄旅寄僧房,不无寂寥之感,故特具小酌,邀兄到敝斋一饮,不知可纳芹意否?”雨村听了,并不推辞,便笑道:“既蒙谬爱,何敢拂此盛情。”说着,便同士隐复过这边书院中来。

须臾茶毕,早已设下杯盘,那美酒佳肴自不必说。

从这里我们看到,甄士隐在中秋佳节邀请贾雨村,是以饮酒赏月之风流雅事为目的的。但二人至甄家并没有直接入席,而是先“茶”,等“毕”方入席,“茶”之作为待客之礼,由此可见一斑。

《红楼梦》第十七回至十八回《大观园试才题对额 荣国府归省庆元宵》中,元春归省的有关描写是“茶已三献,贾妃降座,乐止。”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元春虽然是贾家的女儿,但她“才选凤藻宫”、“被加封为贤德妃”之后,在等级制度极度森严的封建社会,她的社会身份就大大提高了,已经涂上了皇家的色彩,在这里,贾家并不是在迎接一个出嫁了的女儿,而是在欢迎一位皇室人员的“大驾光临”。由此我们可以看到,“茶”之作为表示敬意的一种方式,甚至可以进入神圣的庙堂之中,表示对皇室的虔诚与敬意。

的确,“茶”还可以作为臣僚进贡于君王的贡品,因此,有“贡五侯宅,奉帝王家”之说。关于进贡,据现有资料来看,茶叶作为贡品起源于周代,“周武王伐纣,实得巴蜀之师,……既克殷,以其宗姬封于巴……”“其地土植五谷,牲具六畜,桑、蚕、麻、纻、鱼、盐、铜、铁、丹、漆、茶、蜜……皆纳贡之。”由此可见茶之作为贡品的悠久历史。

(二)有关于赠

将茶叶作为礼品送给亲朋好友,在中国古代也是极为平常之事。如清代阮葵生在《茶余客话》中就记载曰:“珍币之下,必衬以茶。更以瓶茶分赠亲人。”白居易在其诗《萧员外寄蜀新茶》中即有“蜀茶寄到但惊新,渭水煎来始觉珍”的句子,这些都表明了茶可以作为礼物送人。

《红楼梦》中也有不少关于这个方面的描述:

香菱嘻嘻的笑道:“我来寻我们的姑娘的,找她总找不着。你们紫鹃也找你呢,说琏二奶奶送了什么茶叶来给你的。走罢,回家去坐着。”一边说着,一边拉着黛玉的手回潇湘馆来了。果然凤姐儿送了两小瓶上用的新茶来。

二、茶之为俗

茶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不仅仅在“礼”上,还表现在“俗”上。下面我们就从“婚”与“祭”两个方面来看一下“茶”与“俗”的联系。

(一)有关于婚

《红楼梦》中的一个情节是凤姐送茶、黛玉道谢,之后紧接着写到宝玉说自己尝了所送之茶后认为不好,黛玉说吃着却好。

宝玉道:“你果然爱吃,把我这个也拿了去吃罢。”凤姐笑道:“你要爱吃,我那里还有呢。”林黛玉道:“果真的,我就打发丫头取去了。”凤姐道:“不用取去,我打发人送来就是了。我明儿还有一件事求你,一同打发人送来。”

林黛玉听了笑道:“你们听听,这是吃了他们家一点子茶叶,就来使唤人了。”凤姐笑道:“倒求你,你倒说这些闲话,吃茶吃水的。你既吃了我们家的茶,怎么还不给我们家作媳妇?”众人听了一齐都笑起来。林黛玉红了脸,一声儿不言语,便回过头去了。

是什么让一向伶牙俐齿、有着一张“叫人恨又不是,喜欢又不是”的巧嘴、“说出一句话来,比刀子还尖”的林黛玉哑口无言了呢?在这里就涉及到了“茶之为俗”的一方面,即自宋以来,即有用茶作定婚礼的风俗,那么,为什么要将“茶”与“婚”联系在一起呢?这是因为,“茶不移本,植必生子。古人结婚,必以茶为礼,取其不移植子之意也。今人犹名其礼为下茶。”故男女双方约为婚姻时,“既已插钗,则伐柯人通好,议定礼,往嫁报定。若丰富之家以珠翠首饰、金器、绢金裙及缎匹茶饼加以双羊牵送……”在这里,男方给女方下聘,即是以茶为礼,称为“茶礼”,定婚也因之被称为“吃茶”、“纳茶”等。

(二)有关于祭

茶之于习俗,不唯有“婚”,亦有“祭”,即茶还可以作为祭祀之清供。这种“以茶为祭”之礼俗,在《红楼梦》中亦多有记载。如:

这四十个人也分作两班,单在灵前上香添油,挂幔守灵,供饭供茶,随起举哀,……

这日乃五七正五日上……凤姐缓缓走入会芳园中登仙阁灵前,一见了棺材,那眼泪恰似断线之珠,滚将下来。院中许多小厮垂手伺候烧纸。凤姐吩咐得一声:“供茶烧纸。”

当下和尚工课已完,奠过晚茶,……

关于以茶为祭,齐武帝萧赜在其永明十一年(493)所颁的遗诏上写道:“我灵上慎勿以牲为祭,唯设饼、茶饮、干饭、酒脯而已。”齐文帝也曾下诏规定太庙四时祭品的具体种类:“永明九年(491)年,诏太庙四时祭,宣皇帝荐面饼鸭臛,孝皇后荐笋鸭卵脯酱炙白肉,高皇帝荐肉脍菹羹,昭皇后荐茗山炙鱼。皆生平所嗜也。”在唐人传奇小说《博异志·郑洁》中也曾经写到妻子死后以茶酒祭奠之事。

(三)有关于节

关于茶的习俗,除了上述两方面,《红楼梦》中还涉及到了“吃年茶”。如在第十九回《情切切良宵花解语 意绵绵静日玉生香》中写道:“偏这日一早,袭人的母亲又亲来回过贾母,接袭人家去吃年茶……”“至于跟宝玉的小厮们……因此偷空也有去会赌的,也有往亲友家去吃年茶的,……”在这里,“吃年茶”是指过年期间亲戚好友间的相互宴请,这种习俗一直到今天还有。

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茶”之于礼俗的重要作用。当然,茶的文化内涵远不止此,《红楼梦》中所涉及到的有关茶文化的描写,也同样不止于此。但这就不在这篇文章的范围之内了。

[参考文献]

[1]吴自牧.梦梁录[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0.

[2]曹雪芹,高鹗.红楼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

篇(3)

三和企业创建于1995年,是一家以传统工艺和现代科技相结合,集种植、科研、生产、加工、销售,文化推广于一体的综合性集团化企业。公司始终秉承品质先行,文化经营的理念,走在推广中国茶文化的最前线。

三和茶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始终把茶文化注入茶叶企业内核。建设在三和集团总部建筑大楼内占据两层共5000平方米面积的三和创意茶文化博物馆,其集茶史、茶书、茶分类、茶器、茶席、世界百种茶、传统书画等于一体,令人叹为观止,在延续中华茶文化传统精髓的基础上,极大丰富了人们对于一般茶文化展览的认知。目前主体构造为三和九景,分为文三景、物三景、艺三景。其中:文三景又分为茶之史、茶之博、茶之雅,物三景又分为百茶园、千壶坊、万里船,艺三景又分为茶世绘、茶工坊、僧帽石。并在博物馆二楼建有三和茶业发展历程、三和茶园基地模型、三和名茶样板店等。

三和创意茶文化艺术博物馆自2008年下半年开馆以来,就吸引了众多茶人、游客慕名而来,也得到了各级领导的认可与称赞,人们在这里可以浏览到茶的启源和发展史,观看从中国到世界各地数百种茶叶样本、琳琅满目的古老制茶实物收藏,在茶香当中领略浩瀚的中国茶文化。此外,博物馆还承办了多次书画展览,2008年11月19日,第七届世界安溪乡亲联谊会隆重开幕之际,海峡(三和)茶书画展同时开幕,130多幅来自全国的名家作品齐聚三和创意茶文化博物馆,令观展者大饱眼福。2009年9月28日,“福建省第四届现代刻字艺术作品展”在三和创意茶文化博物馆隆重举办。2011年11月12日,三和茶博馆再次迎来了一次极为罕见的以茶为主题的“闽台百首咏茶诗书画”,其文化承载效应逐步体现。通过不断的深化与升华,尤其是在铁观音文化内涵的挖掘和弘扬等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均取得了不错的经济、社会效益。

对于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安溪铁观音制作工艺,三和茶业的传承作用不可小觑。这样茶制作严谨,技艺精巧,须经过晒青、凉青、摇青、炒青、揉捻、初烘、包揉、复烘、复包揉、文火烘干等复杂而繁冗工序,更重要的是制茶工艺大师的丰富经验与制作技能方可成就一泡经典好茶。三和茶业有“千禧茶王”的率领,拥有几十年制茶经验的老茶师制茶队伍,保留并传承着安溪铁观音世代传统制作工艺的历史瑰宝,并将其通过经营网络、产品、品牌对外推广和传播,让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和熟知安溪铁观音,并喜欢上这一历史名茶,也使得安溪铁观音传统技艺得到承脉与流传。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人们的种种生活压力需要得到释放,躁动的心也需要适时的宁静,而品茶可以净化心灵,释放杂念,三和茶业遍布全国乃至海外的门店不仅为人们提供了一个休闲、歇步的好去处,以俭清和静的中国茶礼精神影响和倡导人们不要忘记停下欣赏人生的另一部分,享受生活的另一面。如此“人与人之和气,人与社会之和美,人与自然之和谐”才会得以实现,三和茶业的不断发展壮大,持续经营使得中国茶与茶文化更大范围、更长时间影响到更多的人们。

Q:对于企业的发展,三和茶叶近几年都做了哪些工作呢?

A:公司自创办以来,在提高管理水平和产品质量方面投入了大量的精力物力,先后通过了多个国际认证体系。近两年来,公司更是充分学习借鉴法国葡萄酒庄园生产经营模式,导入可追溯制度,探索建立“生产有记录、信息可查询、流向可跟踪、责任可追究、产品可召回”的茶叶质量可追溯体系,以提升和保证茶叶质量。通过建立茶园管理制度,逐笔记录茶园农事,合理配备督查队,指导茶农按清单施肥用药,给茶叶产品建档案,实现产品可追溯,确保每包茶叶可以追溯到具体茶园,责任可以追溯到具体茶农,出现问题可以追溯到具体环节。

Q:三和茶业如何开拓海外市场?

A:企业以推广中国的茶文化为己任,凭借自身在行业内的领先地位和雄厚实力,投入巨资推行国际化战略,不仅积极参与各种海外展会,还规划在欧洲和北美洲开设专营店,推广中国茶文化。

2010年的美国世界茶业博览会上,三和安溪铁观音的独特魅力与韵味,得到了世界同行朋友的一致好评,三和铁观音的优秀品质也吸引了很多海外客商到展位上磋商合作事宜。此次美国之行,是三和茶业开拓美国、加拿大市场所走的重要一步棋。

2011年,由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主办的第九届中欧论坛在法国隆重举行。作为本届中欧论坛唯一指定的“茶文化”交流大使,三和茶业参加了此次为期两天的中欧论坛,向全欧洲人民展示中国的茶文化,以及三和安溪铁观音的独特魅力。

篇(4)

随着英语教学研究与实践的发展,大家对从注重语言、语法和词汇的教学转变为以强调培养学生使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的培养,学习外语的目的是通过掌握此种语言进行交际。语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语言不仅仅是一套符号系统,人们的语言表现形式更要受语言赖以存在的社会/社团(community)的习俗、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价值观念、思维方式、、民族心理和性格等的制约和影响。因此要想正确运用一种语言就必须了解这种语言体现的内在文化,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掌握这门语言。不同民族由于其所处的地理位置、历史背景、、政治制度的差异形成了具有各自特点的文化,形成了“文化差异”。对于中国学生来说,学习英语除了具备语音、语法、词汇等基本知识知识外,还要了解西方国家风土人情和文化知识背景,不仅有助于增加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习兴趣,而且更有助于学生理解英语语言的内涵,达到交流和沟通的目的。所以在英语教学中教师一定要重视文化差异对学生在英语学习上的影响。

文化差异对语言的影响表现通常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不同的价值观念引起的差异

不同民族对某些相同的事物具有不同的价值观念,如:a willing horse老黄牛;talk horse吹牛;eat like a horse食量大如牛等,为什么英文用“horse”表示,而中文却翻译成“牛”呢?这是因为由于英国早年用马来耕地,而中国用牛耕地较为普遍,但这两种动物都是“勤恳”、“任劳任怨”的代名词。如果不了解文化差异很容易理解错误。又如:在许多西方人眼里狗是一种十分可爱的动物,象征着忠诚、可靠,代表友谊和伙伴。如:a luck dog指的是一个幸运的人;Every dog has his day(凡人皆有得意日);Love me,love my dog .(爱屋及乌)。然而狗在汉语中是一种卑微的动物。汉语中与狗有关的习语大都含有贬意:“狐朋狗党”、“狗急跳墙”、“狼心狗肺”、“狗腿子”等,尽管近些年狗作为宠物受到越来越多的人们的喜爱,使狗的“地位”在人们的心中有所提高,但狗的贬义形象却深深地留在汉语言文化中。所以如果不了解中西方价值观念的在文化上产生差异,那么这种价值观念一旦反映在语言的使用上,就会产生不必要的误解。

二、不同的宗教引起的差异

宗教对人们的生活习惯影响重大。不同的民族因不同的宗教也导致了他们独特的笃信、崇尚和忌讳心态。佛教是中国的主要宗教,传入中国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人们相信有“佛主”在掌控人类,因此,与此有关的习语很多,如“借花献佛”、“闲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跑的了和尚跑不了庙”等与佛教有关的习语。在西方国家,特别是在英美等讲英语的国家里,人们多信仰基督教,他们的心目中只有上帝(God),表示祝福说“God bless you”.表示惊讶时,用“Oh,my God”表示,相关的习语还有“God help those who helps themselves”(上帝帮助自助的人),“Go to hell”(下地狱)这样的句子,等等。这些习语都生动地反映了上帝在西方人心目中的地位。

三、不同的文化传统产生的差异

在西方国家,除了在某些特殊场合外,大家彼此都可以直呼其名,他们相互之间在称呼上不像中国人那样“长幼有序,地位有别”,对长者上级,应使用尊称,不能随意呼名道姓;对小辈下级则带有亲切关怀的感情,一般也不直呼全名。这与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对赞扬一类的话,外国人往往用一句“谢谢”接受赞扬,中国人往往这样回答“哪里,哪里,差远了。”或者“还可以”,让外国人觉得我们中国人没有自信。

四、不同的生活习俗形成的差异

在中国,人们在路上碰到熟悉的人总习惯上问上几句:“上哪去?”“吃饭了吗?”等客套话。其实只是出于礼貌,与对方打个招呼,并非真正想知道对方想去什么地方,或者是否吃了饭。如果将以上两句翻译为英语,“Where are you going?”“Have you had your meal?”这样提问,无异于干涉他人的自由,是很不礼貌的行为。“Have you had your meal?”在某种场合上可能会让人觉得说话人准备邀请他吃饭;如果问他们“Where are you going?”他们会有“自己可能去一个不应该去的地方”的感觉。

五、不同的地理环境引起的差异

英国是一个岛国,四面环海;而中国处在亚洲大陆,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土地。比喻花钱浪费,英语是spend money like water,而汉语是“挥金如土”;“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英语是“Go to the sea,if you would fish well.”在汉语的文化中,“东风”即是“春天的风”,而英国地处西半球,北温带,海洋性气候,报告春天消息的却是西风,英国著名诗人雪莱的《西风颂》正是对春的歌颂。

以上所述中西方文化差异的表现形式,仅仅是有代表性中的几种。事实上文化差异的范围是非常广泛的,内容也很丰富的。它对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影响。英国语言学家莱昂斯认为,语言与文化具有历史的联系,离开语言天然依存的文化背景,难以充分理解语言本身。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对从事外语教学的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教师要主动适应这种要求,不断提高文化素质,这样才能在具体教学中得心应手地进行文化教学,增进对中国和其他国家文化的体悟与认识,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篇(5)

一、前言

翻译的过程就是将两种不同的语言活动的言语产物进行转换的过程。由于语言产生和发展的文化背景不尽相同,因此在翻译过程中就要尽量克服由于文化差异造成的翻译困境,这也就对译者的文化素养有了较高的要求。在翻译过程中,如果译者对于所翻译语言的文化了解不深入就无法真正的了解这门语言,会造成原文与译文的割裂。为了避免这种现象,我们必须要认识到文化的重要性,通过了解不同语言背后的社会现实和文化内涵,在此基础上跨越文化的鸿沟,准确的表达出原作的含义。在中英文的翻译过程中,由于中西方文化在地理、历史、社会风俗、、思维方式等方面都有较大差异,因此对于中西方文化的深入了解也就成为一名合格的翻译人员的基本要求。本文结合翻译中的实例,对中西方文化差异在翻译中的体现进行分析和探讨,以此为翻译过程中“信达雅”基本原则的实现提供一些参考。

二、中西方文化差异在翻译中的体现

从整体来说,中西方文化差异非常大,在很多方面都有非常明显的表现。具体来说,在翻译过程中,中西方的文化差异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的体现:

(一)中西方地理差异在翻译中的体现

中西方在地里环境方面有较大差异,这种地理差异导致语言上地理文化的差异。具体来说,我国处于北半球,是季风气候明显的国家,受海洋和陆地气压的影响,在我国春天的季风从东面或东南面来,而秋天的季风则是从西面或西南面来。因此,在我国文化中经常用东风比喻春天、温暖,而用西方比喻寒冷、秋季、萧飒。如李白的《落日忆山中》中“东风随春归,发我枝上花”是将东风与春天、温暖联系在一起。而刘禹锡《酬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西风一夜催人老,凋尽朱颜白尽头”则很好地体现了西风在中国文化中的意境。但是,西方由于处于南半球,气候与我国不同,在西方国家,西风带来春天,而东风则带来寒冷。因此在翻译中若是简单的将古诗中的“东风”、“西风”进行直译就会为西方人带来困扰,因此在翻译过程中要非常注意这一点。如上文中的诗句,如果直接将东风翻译为“east wind”则无法体现出原文的含义,不如将其译为“spring breeze”或“vernal wind”较好。而且,由于我国是大陆性气候,而西方国家是海洋性气候,因此在对山、水等词语的地理文化含义方面有较大不同。举例来说,在中文中挥金如土一词经常在英文中被翻译为“spend money like water”,这其中“water”与“土”这两词的应用就反应出地理文化差异在语言翻译中的不同。

(二)中西方历史文化差异在翻译中的体现

在中西方历史文化差异方面,中国拥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在经过长时间的封建统治后形成了独有的儒家文化和家天下思想。而且我国古代饱经战乱和朝代更迭,对于民族和历史有独特的身后认同感。而西方历史文化与我国历史文化产生背景并不相同,封建政权在西方统治时间和统治程度都远不及我国,因此,这种历史文化的差异也在翻译中有所体现。在我国“千金一笑”、“烽火连天”、黔驴技穷”语都有其独特的历史背景,如果简单翻译的话很难让西方人理解其中的含义,而西方一些短语如“Greek gift”若直接翻译成“希腊人的礼物”恐怕很多中国人都无法理解,但是若联系这个短语的历史背景,即希腊人利用特洛伊木马攻破了敌人的城池,则能够帮助理解这个短语。在历史背景差异下,很多中国历史成语或短语是无法直接翻译出来的,很多词语都是通过拼音和英文相结合进行翻译,这就需要对这些词语进行专门的解释以方便英文读者理解。

(三)中西方社会风俗差异在翻译中的体现

由于历史文化不同、社会环境不同,中西方文化在社会风俗方面也由很大差异。举例来说,我国古代对于宗亲伦理的要求非常严格,这在我国语言上也有很深地体现,而西方对于宗亲的区分较我国相比则比较简单。如“aunt”一词在西方可以代指姑姑、姨母、舅母、婶娘、伯母等多种中国宗亲伦理关系,而相对应的“uncle”一词也可以代指我国叔叔、伯父、姨夫、姑父等不同的关系。因此在这种词语的翻译中,译者要充分了解上下文的内容,才能准确地将这些词语与我国的宗亲关系相对应进行翻译。而我国的“吃”文化也与西方有较大不同,如“吃瘪”、“吃亏”、“吃醋”、“吃鸭蛋”等等,这些词语在翻译时要考虑词语背后的含义,通常都是将词语背后所要表达的意思进行翻译,如“吃醋”就可以翻译成“be jealous”(嫉妒),这样翻译能够保持原有词语的基本含义,达到翻译的目的。

(四)中西方差异在翻译中的体现

中西方两种不同的也决定了两种语言在表达方式上的巨大差异。我国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了儒释道相结合的独特,而英美等国人则以基督教为主要,因此宗教文化不同造成的语言差异也是翻译中需要重视的问题。如中文作品中经常出现的“阿弥陀佛”则可以翻译为“god bless you”或“god bless my soul”等形式。在我国“龙”是一种民族图腾,受到人们的尊敬和喜爱,而西方则认为“龙”是邪恶的化身,代表奸邪和恐怖,因此在对“龙”进行翻译时就需要注意中西方这种不同理解下带来的语言差异。这些都是在翻译中的体现。

(五)中西方思维方式差异在翻译中的体现

从整体上来说,中国人的思维是偏概况、使用和综合的,经常从整体和集体进行考虑,而西方人的思维方式则比较偏向个体或独立,这种思维方式的不同反应在语言中就形成了词语使用的不同。如汉语中常赋予一个词多种含义和用法,如“说”,可以组成“说话”、“说三道四”、“说清”、“说情”等不同词语,而这些词语中“说”的含义都是在用话表达意思这个基本含义上发展而来的,而在英文中“说”可以分为“speak”、“tell”、“say”等多个词语,每一个词语都有不同的使用情景,这中语言表达就较为准确。此外,中西方思维方式不同还体现在对名字、地址等翻译上面。

三、结语

对于译者来说,理想的翻译是“信达雅”。通过对不同语言进行深入了解,在保留原文的含义和形式的基础上,结合不同语言不同的文化背景对原作进行分析能够帮助译者更好地进行本土化翻译。而译作的本土化即便于人们更好地理解原作,也便于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理解和交流。译者也只有在深入了解不同的文化背景前提下,结合本文化实际,才能翻译出优秀的作品,实现语言交流的目的。(作者单位:陕西省建筑材料工业学校)

参考文献:

篇(6)

(一)东西方文化的特性

东方文化的代表国度当属我们拥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中国。中国文化讲究中庸之道,淳朴温厚,淡雅无为。以朴素之衣藏精深奥义与其中,外谦内敛。注重事物的综合性和全局性,处理问题更是纵观全局,再思而行,讲究谋而后定。

西方文化以理性为基础,讲究简洁直白,评价问题更是定量而非定性而评,推崇实验数据是真理是至高无上。加之地域的影响,西方文化中更多的表现出冒险主义和个人英雄主义,在西方文化上表现出文化的个性和跳跃性。

(二)文化传统与设计的关系

文化融于设计,设计体现文化,设计的真正价值在于它所体现的文化,任何设计都是与其当时的文化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随着社会的全面发展进步,尤其是传统文化应如何与现在的设计继续更好的交融贯通,如何把握好二者之间的关系,也显然已成为我们关注的问题。

设计是人为的创造,制作出自然界原本不存在的事物,或者模仿自然界的事物加以改变创造出更加人性化的符合人类生活习惯的产品。文化影响着设计,影响着设计师的创作思维。文化通过设计师之手将自身的特征与个性表现在设计师的作品上。深受内敛含蓄的文化影响的设计师,他创作的作品便会表现出沉稳朴素之感;受到简明开放的文化影响的设计师所设计出的作品,会表现出清新脱俗之感,处处体现出设计师的简明快捷的生活习惯和处事方式。

文化影响着设计,而设计又左右着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在一个既定的文化背景下,所被创作出的产品会明显的带有这个文化传统的特性。当设计出的产品能够淋漓尽致的表现这一文化的特性时或者未能完全表现文化的特性时,传统文化的进一步发展的步骤和方向就会有所差异。也就是说产品对文化特性的表现程度,将会左右传统文化的进一步发展,或者是发展步伐的快慢,或者是发展的方向。

(三)东西方文化传统的差异在设计中的表现

在广告创作方面,东方广告常用情感打动说服消费用户,以促进产品销售,例如劲酒的电视广告词“没有身体,哪有感情”。整个电视广告中出现朋友、同事,还有家人,温情贯穿整段广告,在结尾处的一句“没有身体,哪有感情”,将整个广告的情感推向顶峰,与之前面的那句“我是宁伤身体,不伤感情”交相呼应。整段广告都充满了温馨的气氛,处处动人心扉,感人至深。而西方文化影响下的欧洲国家设计出的广告则表现出幽默、冒险、开放的情感,画面以视觉冲击力震撼消费者。例如西方有一则汽车广告,一个男子开车拉着满车的香蕉来到一处深山密林中,在他停下车去小便的时候,有一个巨大的金刚猩猩把他的车和一车香蕉全都拿走。金刚非但没有对香蕉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反而注意力都放在司机的汽车上,把汽车当成玩具车一样,拿它撞击山峰,最后更是把汽车踹进地底。这时金刚妈妈把汽车随手丢回司机身边,然而汽车完好无损。广告最后紧接着出现汽车的标志。整段广告并没有冗长的广告词叙述汽车的性能,但是以风趣幽默的动画把汽车的性能极大的夸张的表现给观众。

篇(7)

习语是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一个民族文化的多样性。所有语言的习语能够最佳诠释其语言的特点,与此同时,习语的翻译又是最有难度的,因此在翻译中应该注意这种文化的差异性,以利于我们对不同背景下习语的理解及认识。

一、直译法

在英汉翻译中,这种方法更多用于习语在修辞、语法、言语以及语意上相同的情况下。其要表达的意思易于被读者推出来。例如:

1. Hitler was armed to the teeth when he launched the Second World War, but in a few years, he was completely defeated. 希特勒在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是武装到牙齿的,可是不过几年,就彻底失败了。

习语 “armed to the teeth”形象生动, 二战结束之后这个习语就用直译法翻译成了“武装到牙齿”,如果翻译成全副武装,语气色彩就会差一些了。

2. But I hated Sakamoto, and I had a feeling he would surely lead us both to our ancestors. 但是我恨坂本,并预感到他肯定会领着咱们去见祖先。

如果我们把“lead us both to our ancestors”直接翻译成“...他肯定会领着咱们去死”,虽然也把原文的意思表达出来了,但是却少了原文的幽默诙谐意味,读来让人兴趣索然。

二、意译法

所谓意译法就是没经过再现原文句子成分及修辞而表达原文的意思及意旨的方法,它仅仅适用于不能或都没有必要用直译法,并且在汉语中也找不到恰当的同意习语。例如:

1. Do not cross the bridge till you get to it.不必担心太早。

如果直接译成“到了桥边才过桥”就有些模糊。因此应该采用意译法。

2. Do you see any green in my eye? 你以为我是好欺骗的吗?

如果逐字翻译为“你从我的眼睛里看到绿颜色了吗?”这样理解起来就有难度,大家会不知所云。

有些时候意译法确实能够更好地表达原文内涵,但同时原文化及修辞的丢失也是不可避免的,因此意译法一般很少用。例如:我们不能把“a chilly day in spring”译为“早春二月,乍寒还暖”,同样不能把“each had been married to another”译为“使君有妇,罗敷有夫”,而是分别译为“初春一个寒冷的日子”及“有夫之妇,有妇之夫”。

三、增加法

1.意译注释。这些方法主要是用来翻译一些人名和地名。例如:American was too strong to be opposed head-on; to do that was to tilt at the windmills那时,美国太强太大难以与其正面抗衡,那样做无异于堂吉诃德挥长茅,驱羸驴,向风车冲击。堂?吉诃德是世界文学里的一个著名人物,因此这个句子就不难理解了,并且整体上显得生动,准确。

2.增加解释词。为了避免过多的注释而造成冗长,在翻译过程中往往在合适的地方加一些词语,以使语言完整。但是这些添加不是任意的,而是符合一定的规则的,例如:The staff member folded like an accordion.这个工作人员就像合拢起来的手风琴似的—不吭声了。再如:The weasel goes to pay his respects to the hen–not with the best of intention黄鼠狼给鸡拜年

3.翻译转移。根据意思流畅的需要,原词汇可以由具有相同内涵的不同词所代替,在汉语和英语中它们一些相对稳定的生动表达应该在翻译中被保留,但是由于文化的不同我们必须用译文的具有相应意思的形象比喻去代替原文,例如: (1)Every man has a fool in his sleeve.人人都有糊涂的时候。

(2)When Greek meets Greek, and then comes the tug of war.两雄相争,其斗必烈。

总之,文化语境的存在给习语翻译确实带来一定难度,处理不当会给不同语言文化之间的交流带来不便。译者不仅要认识到英汉两种语言的特点和规律,还要把握语言所蕴含的深层文化内涵。译者在处理习语翻译时,应根据语境灵活地采用具体翻译策略,使得译入语读者明白原语习语在语域中的内涵,获得与原语读者相同或相似的感受,从而真实传达原语信息,达到翻译文化转换的目的,实现最大限度的等值。

参考文献:

[1]陈福康. 中国译学理论史稿[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2]冯庆华. 实用翻译教程[M]. 上海:上海外语出版社,1989

[3]郭建中. 文化与翻译[C].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9.

篇(8)

著名翻译家王佐良先生在他的《翻译:思考与笔记》中曾经指出:“翻译不仅涉及语言问题,也涉及文化问题。译者不仅要了解外国的文化,还要深入了解自己民族的文化。”由此可见,文化因素在翻译中的重要作用。文化因素的差异导致人们对同一事物的不同理解和解释,有时甚至会引起误解。因此,文化差异是翻译中的障碍和难题。要在两种语言之间进行翻译,除了要通晓两种语言之外,更重要的是了解两种文化之间的差异。

从哲学的层面上讲,汉民族主张“天人合一”、“物我交融”、“和谐”、“悟性”,对事物不讲究分析,而重视个人的感受和心领神会。西方则不然。他们主张“人物分立”,更重视形式论证和逻辑推理。这种思维方式的不同最终导致了英汉语言形态的不同。英语句子的成分多借助于各种连词、介词等连接,句式复杂;而汉语组词造句,完全通过语义逻辑或者语序,间接地显示出来。例如:China was not, is not, and will never be a superpower.(中国过去不是,现在不是,将来也不会是超级大国。)

She was puzzled that little George didn't want to be get what other children at his age want to get toys and snack.(其他与小乔治同岁的孩子都想得到玩具和零食,可是小乔治却不想得到这些东西,她对此很是不解。)

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受到地理环境的影响,牛耕是主要的耕作方式,因此汉语中有很多词和“牛”有关。英国虽然是一个岛国,但古时主要以马为耕作工具。牛和马在两国生产中的重要作用在各自的语言表达上很清楚地表现出来。例如汉语中说“吹牛”,翻译成英语就成了“talk horse”,汉语中的“牛饮”,到了英语中就变成“drink like a horse”。由于我国西依高山、东临大海的地理环境,故素有“东风送暖”、“西风凛冽”之辞。如明代蓝茂的诗句“东风破早梅……春从天上来。”马致远在《天净沙》中写到“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与此相反,在英国,“east wind”是指从欧洲大陆北部袭来的寒冷的风,给英国人带来的是不愉快的感觉。英国西临大西洋,在春天,凉爽惬意,西风从海上徐徐吹来,带来万物复苏,恰似我国的东风使得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如英国桂冠诗人John Mansfield的"The West Wind”中有这样的描述:“It's a warm wind, the west wind, full of birds' cries ...And April's in the westwind.”(西风送暖,万鸟争鸣……春天就在西风中到来)从这一点上,可以看出在西方文化中,西风是和春天、生命紧紧联系在一起的,而不是东方文化中的东风。

西方人多信仰基督教,认为上帝创造了世界;而在中国人心目中,只有主宰一切的“老天爷”,上帝和老天爷的含义并不相同。另外,在英语中,dragon是一种长有翅膀、身上长鳞、有爪子的能够喷火没有地位的爬行动物,它常常跟邪恶联系在一起,在西方人心目中是凶恶而丑陋的象征。而“龙”对中国文化有着深远的影响,是民族文化的一部分。“龙”自古以来就是“神圣、高贵、吉样”的象征,是我们民族精神的象征。因此,在古代,皇帝被称为“真龙天子”,子孙被称作“龙子龙孙”,还有“龙袍”、“龙床”等词。我们中国的父母“望子成龙”,但是翻译成英语应说成to hope that one's son will become an excellent person,并没有出现dragon这个词。汉语中的亚洲四小龙到了英语中则译成“four Asian tigers”。

同一客观事物,在不同文化里有不同的文化象征,引起不同的联想。如在阿拉伯文化里,骆驼是大多数人的重要交通工具,骆驼是耐力的象征;英语中把bat看成是邪恶的象征,因为它外形古怪丑陋,居住在阴暗的角落,而且还有吸人血的vampire bat,提起来就令人恐俱。因此,英语中有as crazy as a bat, as blind as a bat等。然而,汉语中“蝙蝠”形象与英语中完全不同:“蝠”与“福”同音,蝙蝠被认为是幸福的象征。蝙蝠作为一个吉祥物,经常出现在民间的许多图上。红蝠的“红蝠”与“洪福”同音。因此更是象征着大吉大利。历史文化是特定历史发展进程和社会遗产的沉淀所形成的文化,各民族的历史发展不同,因而各自都有含有特定的人物和事件的语词来体现本民族鲜明的历史文化色彩。例如,英语中“to meet one’s Waterloo” (遭遇滑铁卢)是源于十九世纪拿破仑在比利时小城滑铁卢惨败一事,汉语中“败走麦城”是指古时三国的蜀国名将关羽被打败退兵麦城一事,两个语词分别来源于不同的历史事件,但喻义相同,都是指惨遭失败。因此这类语词的翻译需要了解各民族历史文化才能使译文更具文化个性。

同一颜色的词在东西方的文化中也有大的差异。如在英语社会中,白色被看作圣洁的颜色,用于婚礼仪式;红色象征危险,用于火等等场合。而在汉语里,白色是悲痛的色彩,用于丧葬仪式;红色象证幸福,用于喜庆场合。再如汉语中,黄表示“”等含义,故有黄色书刊(书刊)。而在英语中,“yellow”并没有“”的含义,表示“”意思时常用obscene, filthy, vulgar等词.

不同民族的神话传说与经典作品中产生了许许多多的习语与典故,反映了民族风味、社会世态,使各民族的语言充满了情趣与活力,具有独特的表现力。如英语中:“Think with the wise,but talk with the vulgar”(与智者同思,与俗子同询。)出自古希腊的格言“swan song”,是根据西方传说swan(天鹅)临死时发出美妙的歌声,用来比喻“诗人、音乐家等的最后的作品”。又如“sour grapes”(酸葡萄)出自《伊索寓言》,比喻“想要但要不到的东西”。汉语中有“万事俱备,只欠东风”、“逼上梁山”、“叶公好龙”等。这些说明在民族各自丰富的文化遗产中产生的语词包含着丰富的民族文化意味,构成了各民族语言表达方式的鲜明独特性是其他语言文化所不能替代的。

口语交际中文化差异更为明显。在中国,较为熟悉的人见面相互打招呼“吃了吗?”、“上哪儿去?”等诸如此类的话语,就如同英语中的“Hello "或“Hi”一样,很正常普通,没什么不妥之处,但若译成汉化式英语“Have you eaten your meal?”“where are you going?”就有可能引起误解:你要请我吃饭吗?你想了解我的私事?也很可能会对第二句给予反感的回答:It's none of your business.这种差异可能与中国人旧时所居高墙大院而外国人大都是单门独户所居而产生的不同文化习俗有关。又如,告别语如用上“Walk carefully(走好)或Walk slowly(慢走)”也会显得十分别扭,很可能使外国人感到迷惑不解,合适的说法应是“Take care. /Good bye. /So long. /See you later.”等等。对英国人来说,以谈论天气或就近就事论事打开话匣子较为妥当。如:“It's extremely cold today, isn't it?”,如在车站等车,可以说“Excuse me. Does this bus go to the railway station ?”等较为自然和妥当。此外,在口语交际中我们还应该注意到禁忌语的文化差异。西方人不愿意被问及关于年龄、婚否、收人、亲友关系、、政治立场以及病情等属于隐私之列的问题。除上述之外,口语交际的语用场合很多,比如:称呼语、感谢语、道歉语、祝贺语、恭维语、请求语、允许语、请客语、电话语…等等,在英语教材中随处可见,不一而足。

语言来源于生活,生活习俗与人情世故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语言的表达系统。例如,数词“8”在汉语中是现今最受人们喜爱的数字,因为其发音与“发”谐音,迎合人们发财致富的心理;而英语中“eight”则没有这种意义。在英文中数字5(five )和13(thirteen)也有不同的含义,星期五加13历来被认为是非常不吉利的日子,这是从神话、圣经故事、风俗习惯产生的一些不好的联想而来的。

由此可见,翻译既是对语言的翻译,更是对文化的理解。在翻译过程中应尊重各民族文化词语的特点与个性,保留语言存在和表现的形式,采取直译、意译、注释等多种方法,才能真正做到译文的准确、生动,且符合汉语表述习惯。

参考文献:

[1]王佐良.翻译:思考与笔[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

[2]傅雷.翻译经验点滴谈[A].翻译研究论文集[C].上海: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

[3]季绍斌.论习语翻译及其译语中的文化缺失现象[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科版), 2004 (3): 99-101.

[4]金惠康.跨文化交际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3.

[5]焦志明,支宁.习语翻译中的文化信息处理[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 2006, (2): 58-59.

[6]申小龙.语言与文化的现代思考[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0.

[7]杨建华.新理念英汉互译[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1.

[8]杨耀.从跨文化角度看习语翻译[J].聊城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3):90-92.

[9]周方珠.翻译多元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4.

[10]周红辉.英汉谚语跨文化翻译的失误及解决策略[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4,(4):94-9.

篇(9)

引言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与外国的交往越来越广泛。在任何形式的交往中,礼仪都是必不可少的,同时,礼仪是我国传统美德,是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与道德原则,具备一定的可操作性、差异型、规范性与传承性。对此,在与国外好友进行社交的过程中,既需要遵守自身的礼仪文化,又需要照顾对方的礼仪文化,如此才能够真正体现礼仪美德。

1.英汉常规语言文化差异

1.1介绍语差异

在中国,首次见面时,介绍普遍是以夸奖、表扬的语言开头[1]。但是,在国外,例如美国,领导如果这样介绍一位新教师,“My fellow teachers and all the students,I would like to introduce to you a beautiful new teacher,this teacher’s teaching ability is very strong,she come from China,I hope you can take care of her”,这位女教师必然会显得非常难堪。因为在国外,尤其是英美等国家,在初次见面的时候,不喜欢直接对其进行评论。许多国外友人认为,如果在你并不了解我的情况下就对我直接进行主观性的评价,尽管这是褒奖的话,受恭维的感受非常强,普遍会导致被介绍的人有种强加、唐突的感受,这样的介绍在我国却非常普遍。在这样的情况之下,介绍国外好友应当以对方的身份、学历或能够直接观看到的事物进行介绍,不得直接进行抽象或外貌的评论。对此,可以这样对其进行介绍:“My fellow teachers and all the students,I would like to introduce to you a new teacher,graduated from Beijing University,she is a professional English teacher in China.”

1.2称呼语差异

在一般的情况之下,英语文化中称呼的形式主要有两种,其中一种是直接叫对方名字,例如“Tom,My dear。等[2]。这种方式在英国较为少见,但是在美国非常突出,特别是在初次见面时。这样的方式不仅在年龄相等的人之间有,在年龄相差较大、在我国看来有辈分差异的人之间也能够称呼,在美国,直呼其名并没有不尊重的意义,这样的方式可以应用在教师与学生之间、父母与孩子之间,这样的方式不会让人感受到没有受到尊重,反而会让人感觉自己平易近人,对方愿意与自己待在一起。

1.3问候语差异

在中国,朋友或亲人之间见面,首先就爱说“吃饭没有?”,这是因为在中国,吃饭是非常重要的,中国人认为“民以食为天”,这一问候语也是出于关心对方[3]。在国外,这一问候并不适用。如果向外国人询问“What are you in the mood for?”,那么这位外国人首先会想,问我吃饭是什么意思,是想邀请我一起吃饭还是没钱想让我请客。在我国一句常规的问候,在外国人看来意义并不简单。除此之外,朋友之间在街上见面,我们就会习惯性地问一句“你去哪?”或“干什么去?”,被这样问之后也会下意识地模糊性回答“出去一下。”或“买东西。”这样的答非所问两者之间并不会介意,因为这只是朋友之间的常规问候而已。而在国外,在街上相遇,如果你问“What would you like to do?”或者“Where would you like to go?”,那么对方会认为你是在干涉他,想要“拷问”他。由此可见,我国常用的问候语并不能用于涉外礼仪当中,外国人非常强调自己的隐私,在问候时,尽可能地避免涉及对方隐私。

1.4隐私差异

对于隐私,相对于外国人,中国人并不那么注重,中国人会问对方是否结婚、收入、年龄、等。在国外,这些所有问题都是涉及隐私,都是侵犯隐私[4]。对此,与外国人谈话时,应尽可能地避免这些问题。同时,对于年龄的认知态度差异非常大。在中国,“老”这一字代表着自己年龄较高,应当受人尊重;在国外,“老”代表着自己年龄大、没有价值了,是社会的累赘。所以,在涉外交际时,尽可能不询问对方年龄,尤其是年龄较高、身体健壮的老年人。

1.5请客差异

饮食文化在国际之间的礼仪文化中差异非常大,我国人在这方面非常热情,但是如果不清楚对方的饮食文化,过于热情的行为就会产生负面效果[5]。例如,我们在请客吃饭时,无论菜是否多样,种类是否齐全,总会客气地说“今天没什么菜,将就吃。”或“照顾不周。”等客气话,而外国人在听到这样的客气话时,会产生两种想法,一种是“明明这么多菜,为什么骗我?”,另一种是“既然要请我吃饭,为什么不做好菜,真没诚意。”除此之外,中国人表示热情的夹菜行为,外国人也是非常无法接受的,外国人请客会说“Please help yourself.”表示热情。对于请客,英美等国家的请客吃饭在我国看来可能极为难以接受,这些国家的友人如果请你到餐馆吃饭,最终结账时并不是他付,而是各付各的账。

2.英汉非语言交际的文化差异

2.1对非语言交际的重视差异

交际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没有良好的交际能力,人与人之间就无法沟通。交际除了语言交际以外,非语言交际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在中国,人们并没有非常重视非语言行为,而在国外,重视程度非常高。在交际中,非语言交际主要有身体姿势、穿着、眼神、手势及表情等。例如,在我国,教师在课堂上一直都比较注重自身的威严形象,尊重自古以来的“尊师”,在课堂上普遍不会展现过于夸张的行为动作。而在国外,特别是美国,课堂上,教师非常习惯也比较重视自己的肢体语言,教师在课堂上常常利用肢体语言进行教学,尤其是在讲授动物的时候,教师一般会模仿动物的叫声、动作等,通过这样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引发与学生之间的共鸣。国外教师更加看重自己非语言的教学,也就是非语言交际,而在我国,教师则要求学生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教师在讲课时不得说话,想要发言必须举手等。再如,在礼物的接受方面,我国常常在接受礼物之后习惯性地将礼物放在一旁,待没人之后再打开,而西方则不一样,西方人认为放在一旁是一种轻视的行为,西方人习惯性当着送礼物人的面拆开礼物。对此,在接受西方人所送礼物时,应当当面直接拆开,而不是放在一旁。

2.2相互之间距离与空间习惯性差异

距离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人与人交往过程中说话的距离及个人空间。相对于我国,国外友人与人交流时习惯保持一定的距离,尤其是美国人,认为10英尺左右才是正好的交流距离,他们不习惯别人过于靠近,认为过于靠近是侵占空间的行为。同时,如果侵占对方空间不及时进行道歉,对方就会产生厌烦情绪。对于空间的保护,不仅是我国,整个亚洲人都没有考虑私人空间的习惯,许多人认为,距离越近就代表关系越亲密。对此,日本人在与人交流时,常常会刻意靠近对方,这也是日本人与美国人在交流过程中,常常发生美国人一直“退让”的原因。除此之外,我国人习惯性将左边的位置视为上座,而西方人则是习惯将右边位置视为上座,这也是在涉外礼仪当中应当注意的事项。

2.3身体姿态差异

身体姿态主要包含手势、脚的抖动、头部摇动等。在不同的社交礼仪文化当中,身体姿态的要求差异非常大,尤其是在跨国家的文化交际中,身体姿态的异常行为极容易导致参与者有难以忍受的感受。例如,“OK”这一手势是国际上都较为普遍的一种手势,这一手势在我国、美国等国家能够表示“可以、好”等意义,但是在其他不同地区的国家所代表的意义差异巨大,例如,在巴西、意大利等国家,这一手势代表藐视、不屑,在法国等国家刚好相反,这一手势则表示价值意义为“零”,在日本则是代表“钱”的意思。由此可见,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社交文化中,这一手势所代表的含义也有所不同。所以,在国际社交时,必须注重自己的身体姿态,不能乱用,否则会适得其反,让对方认为自己被侮辱、贬低等。

2.4表情差异

在我国,微笑代表礼貌,代表友好,是一种积极的行为,而在东南亚等国家,微笑是用于表示内心的难受、尴尬的。与此同时,浪漫之都法国,微笑是不能平白无故的,在俄罗斯,如果在公共场合微笑,则代表这会让人感到可疑。由此可见,在涉外礼仪当中,如果对方所习惯的文化差异中,微笑并不是正面的、积极性的行为。例如,中国人与外国人在同一餐桌吃饭时,如果外国人不小心打掉一个盘子,中国人习惯性地用微笑表达“没关系”,而外国人却不会理解,反而会认为他受到了嘲笑,会非常恼火。

眼神在不同文化差异当中使用目的也有所不同,在美国,眼神接触太少便表示两人之间关系较差,而在中国,会因为尊重、礼貌或服从等目的不会长时间注视对方,长时间注视普遍适用于表示惊讶、好奇等。在中美社交礼仪中,如果眼神注视时间过少或眼神一闪而过时,对方就会认为自己受到了藐视,认为中国人对自己有反感情绪、看不起自己等。中国人却极不习惯对方一直盯着自己。

结语

英语是当前常用的国际交流语言,在涉外交际时必须深刻了解英文的社交礼仪。在商务行为中,一般而言,对对方礼仪文化上的认同、了解及熟悉越深刻,就越有可能成功。对此,在认识并掌握国外文化、对方国家文化知识背景的同时,还需要深刻认识对方国家的礼仪文化,清楚对方利益交际当中的敏感点,如此才能够有效沟通,促使彼此之间达成合作与友好。

参考文献:

[1]杨莹.跨文化视角下的中西文化差异在商务礼仪中的体现[D].中南大学,2009.

[2]王驰.浅谈文化差异和文化空缺问题在英汉商标翻译中的体现[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旬刊,2012(2):55-56.

篇(10)

一、问题的提出

民俗文化是一种生活化的教育资源,与幼儿的现实生活有着很大的联系。为了了解目前民俗文化有无走进幼儿园,有无纳入幼儿园课程资源范畴,在幼儿园中的运用方式与程度以及对幼儿的教育价值是否有得到充分的开发和实现的情况,我们策划了此次调研活动。

二、研究方法

此次研究方法为文献法和调查问卷法。

在查阅大量文献后,用自己设计编写的调查问卷进行调查。问卷内容从幼儿园民俗文化资源运用方面入手,设计了有关民俗文化的价值、民俗文化的活动、民俗文化与园本课程的开发与融合等问题,较为全面地去了解嘉兴市民俗文化资源在幼儿园运用的现状,经由指导老师审核后确认发放。问卷分为纸质问卷和电子问卷。

其中,在研究对象样本选择上,电子问卷主要发放给网络上嘉兴地区幼儿园的教师进行填写,纸质问卷主要发放给随机发放附近一些幼儿园的教师,并询问一些关于民俗文化资源运用的一些看法。

本小组共发放纸质问卷80份,回收74份,回收率为92.5%,同时共收到了68份电子问卷,总数为142份。所有问卷经核实均真实有效,且数量达到一定要求,可作为数据进行参考。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我们调研小组将调研结果分为基本信息、运用现状和内在原因三个方面进行了一定的讨论与分析。

(一)基本信息

我们总共收到了142份调查问卷。其中就职于公办幼儿园的被调查者为95.1%,就职于民办幼儿园的被调查者只有4.9%,说明我们这次调查的数据针对公办幼儿园是较为科学的,但是对民办幼儿园的了解并不全面。在之后的调研活动中,我们要尽量避免这种不平衡的情况出现。

我们同样调查了就职幼儿园的性质和等级,被调查者就职的幼儿园以城镇幼儿园、一级幼儿园为主,但总体来讲,我们在调查中显示出的幼儿园结构较合理,有一定代表性。

另外,由表 2可知在教龄方面,被调查者为0~5年,5~10年,10~15年及以上的比例分别为43%:26%:31%,专科与本科的被调查者的比例约为4:3,任教班级小班、中班、大班的比例约为1:1:1,年龄结构分布合理,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在调查中我们的发现,超过90%的被调查者了解当地的民俗文化,但只有6%的被调查者非常熟悉当地的民俗文化。同时也有5%被调查者表示对当地的民俗文化基本上不太了解甚至一点也不熟悉。这表明大部分教师缺乏对当地民俗文化的了解。因此,在各地民俗文化的普及上,还需要更加深入和广泛。

(二)运用现状

由表 3可知,在认为开发利用民俗文化有哪些价值方面,增强儿童对本土文化的认同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是最高的因素,其中促进家园社区交流、培养儿童的个性品质等选项也有较高的选择率。而且几乎所有的被调查者都认为孩子会喜欢民俗文化相关活动,说明民俗文化资源在幼儿园中的运用是被大多数人认可的,有一定的应用基础及可行性。

由此可见,教师们对民俗文化有着较高的认可度,认为开发利用民俗文化有一定对社会和对幼儿发展的价值。但是从中也可发现,并非所有教师都能够准确认识到民俗文化的对幼儿的教育价值。

根据表 4我们可以看到,有77%的教师常在课程开展中渗透民俗文化,其中只有28.5%的被调查者会依据儿童的发展水平、经验和需要对民俗文化进行调整,其他被调查者表示对民俗的变动性不大。也有23%的被调查者表示很少在课程中渗透民俗文化的内容。

由表 5可见,有90%被调查者表示会去探究如何将当地民俗文化更科学地融入到园本课程中,但是大部分教师都只是偶尔进行探究,常或总是会的只占16%,不会的占10%。这数据表明大部分教师对运用民俗文化资源的方式方法还不够正确,缺乏对当地民俗文化融入课程资源开展教学的研究,开发意识较为淡薄,能力有所欠缺。

根据表 6可知,民间文学、民间游戏、民间综合艺术被应用地较多,而民间美术和民间音乐被应用地较少。说明教师在开展课程中,有意识地对民俗文化资源进行了选择,使之更符合教学实际。但是总体来说,民俗文化在幼儿园中的运用并不广泛,就目前情况来说,教师们在开展课程时,对民俗文化的重要性和特殊性还没有很深的把握,开发的积极性并不是很强,利用民俗文化开展教学活动的方式和内容上较为单一。

四、探讨

窥一斑而知全貌,据我们调查发现,目前嘉兴市民俗文化资源在幼儿园课程开发与利用的过程中受到了教师们的重视,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大部分教师了解当地的民俗文化,对民俗文化的重要性有一定的认识,且在园本课程中有一定运用。说明教师对民俗文化的重要性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部分教师在课程上也对嘉兴民俗文化资源多种不同形式加以实践运用,已经初步有了一些效果。

但同时我们也发现了民俗文化资源在幼儿园开发与利用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大部分教师在园本课程中渗透民俗文化时只是照搬原有的形式与内容,课程开发意识和创新意识较薄弱;部分教师对嘉兴市民俗文化资源、民俗文化资源的价值理解不透彻,不能很好的依据幼儿身心发展特点进行改编,可能会导致在教学活动的效果上并不尽如人意。另外,在民俗文化资源的利用频率较低,种类较为单一。

对于这些问题存在的原因,本小组成员进行了讨论和分析。

首先,教育主管部门在开发民俗文化的教育价值上虽有一定重视,但更倾向于与中小学课程的融合。由于对民俗文化与幼儿园课程开发之间的联系认识不够,在两者融合过程中,教育主管部门并未对幼儿园提出具体明确的要求。因此,民俗文化在园本课程中并没有发挥其独到的教育价值。

其次,教师对民俗文化资源的重要性了解不足,而且只会按照自己的教学内容进行选择,不会主动去学习尝试,对于一些较难融入课程的民俗文化资源没有进行探索分析,且缺乏园本课程开发的意识和能力。另外有一些教师的创新意识欠缺,没有很好的民俗文化资源运用方式,导致有些时候资源堆砌,没有有效的运用。

那么对于嘉兴市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如何才能得到更好的开发与利用,更好的融入幼儿园课程中去呢?

(一)增强教育主管部门的对民俗文化资源进幼儿园的重视

教育主管部门应增强对民俗文化资源在现代教育价值方面的认识,增加对于民俗文化资源融入幼儿园的重视,推动幼儿园开发与利用嘉兴市民俗文化。重视幼儿园园本课程中民俗文化运用情况,进行鼓励与扶持。同时,建议部门加大对民俗文化的宣传,促进社会形成重视民俗文化的氛围。

(二)促进民俗文化在幼儿园特色建设中的运用

幼儿园特色建设是教育改革的系统工程,幼儿园要办出特色,必须从整体着眼,从重点着手,选准“突破口”。幼儿园可以以“民俗文化”为突破口,充分开发与利用嘉兴市民俗文化资源,将其融入幼儿园课程中,对课程设置、教育形式等进行探讨和改革,推动民俗文化特色教育的开展。

(三)推动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

加强幼儿教师对嘉兴市民俗文化资源的了解,更准确深刻地明白民俗文化的精髓,以便在教学活动中灵活地运用。

将提高教师的科学与文化素质的、发挥积极性与创造性,视为发展的动力之源:教师要加强研究民俗文化资源在园本课程中运用的途径,不断尝试、运用和开发,特别是对比较薄弱的民间音乐和美术方面,克服畏难心理,不断产生新想法,使民俗文化资源能够更好融入课程。教师要提高园本课程开发的意识和能力,组建团队进行开发。

教们可以对民俗文化资源的运用进行交流改进,定期分享自己的想法与做法,一起探讨,研究民俗文化资源融入幼儿园课程更好的途径。幼儿园可组织教师们互相观摩学习,吸收借鉴优秀的教育教学的活动内容与方式。

参考文献:

[1]王春燕.浙江民间文化与幼儿园课程 浙江民间文化幼儿园课程资源开发的研究,2011.

篇(11)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0)08-0231-02

中日两国虽同样深受儒家文化影响,在人际交往中都会察言观色。然而由于思维方式及言行表达等方面差异,有时会造成误解与冲突。本文拟从日本人的语言表达习惯、行为习惯等方面的表现,与中国人的语言、行为习惯进行比较来分析中日两国在人际交往中体现的意识差异,通过发现差异、了解差异并理解差异,以期增进相互了解,减少摩擦,有效进行跨文化交流。

一、 语言表达上的差异

日本人称呼对方时,通常在对方名字后接上“さん”、“さま”、“君”等接尾词,有时还要在名词前加上“お”、“ご”这样的接头词表示敬意,如:“お客さん”、“ご主人”、“お父”等。在谈话中,总是使用“です、ます”的敬语语体,当涉及对方的事物或行为时,使用动词、助动词的敬语形式。例如:“お(ご)…です”、“お(ご)…なさる”、“お(ご)…くださる”、“お(ご)…なさる”等。通过这些敬语的使用,使自己与对方之间形成了“言クッション”(语言的缓冲地带),从而避免了由于自于自己语言不慎冒犯对方的可能。而在中国人的交往中,我们常常会看到互不相识的人不一会儿就开始热火朝天地聊起来的情景。

典型的日本式寒暄不涉及双方的领域,总是一些“いいお天ですね”(天气真好呀)、“今日も雨ですね(今天也要下雨呢)”等无关痛痒的话题。日本人之间相互忌讳询问或谈论对方的年龄、收入、家事等话题,一般避而不谈。中国人却不同。在中国式的寒暄中,人们更关心的是与自己有关联或与对方有关的事。在对外汉语教育的课本里,常常能看到“你家有几口人?”“你有几个兄弟姐妹?”“你父母是做什么的?”等句子。

另外,为了不给别人带来强迫感、不给别人造成心理负担,日本人非常注意尽量不明确地表达自己的主张。在表达拒绝时,日本人不直截了当地拒绝对方,而是会婉言拒绝。比如:

“田中さん、今度の日曜日ぜひうちにびにいらっしゃい。”(田中先生,这个星期天下午请您务必来我家玩。)

“それはいいですね。はずっと伺いたいですが、残念ながら、用事がありますので本当にもうしわけありません。これからにしましょう。”(那真是太好了,其实我早就想登门拜访,遗憾得很,因为有要事在身,实在是太抱歉了,下次吧。)

正如上面对话所示,受到对方邀请,即使自己不想接受,也要首先对对方好意表明感谢之情,然后婉言谢绝了对方邀请。这样,达到既不伤害双方感情又为今后的交往创造机会的效果。

在对话中,针对“XはAである”这样的发言,日本人不会使用“いや、XはAではない”等语言来反对对方,如果在对话中使用断定语气来反对对方,意味着反对对方立场。被反对的一方,也就在情感上受到了伤害。因此,日本人常常首先说:“そうですね、ごもっともです”(您说的对,)等来对对方言论进行肯定,然后再用“ただ、(のコンテクストでは)こういうことも考えられます……”(但,我认为也可以这么考虑……)等话语来转折语气,引出自己的不同看法或反论。或者是说一些言意未尽的话,如“おっしゃった通りかもしれませんが……”(也许正如您所说的,可是……)“おっしゃったことはよく分かりますし、成しないわけでもないんですが……”(您说得我全明白,我并不是不赞成,可……)等,尽量避免伤害对方,同时又能表达自己的立场。在不得已必须拒绝对方时,常常会说些“後で考えさせていただけませんか”(让我再考虑考虑)等来暗示对方。但与日本人相比,中国人大多数情况下会强调自我主张,坚持己见,明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二、 在行为习惯上所表现出的差异

日本是集团性的社会,强调忠于国家和集体。对内,日本人非常重视并努力保持集团内的人际关系的和谐。优先考虑集团利益,忌讳突出自我和个人主义,重视附和随众,害怕受到其他人的疏远和孤立。很多公司、团体以及学校中,都要求穿着统一制服。日本公司常常组织“社内旅行”,学校组织“修学旅行”,空手道等社团举行“合宿”,也为培养集体意识。在集团内,人际交往不仅限于工作,还涉及到其他各个方面,一个人在集团中就好像在一个大家庭一样,自己的生活也变为其中的一部分并受其影响。在中国,自己所处的集团与自己的私人生活很少融合在一起,是彼此分离的。

对外,日本人遵循“さわらぬ神に崇りな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原则,正如日本谚语所说的那样:“手を出して火する”“ 人の事より足下の豆を拾え”(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日本人不愿给别人带来麻烦,其实也是为了避免他人给自己带来麻烦。因此,对别人的好意必须感恩,绝不能欠人情。日本人在接受礼品时是要立刻还礼的。而中国人收到礼品时,如果立刻还礼被视为不尊重对方,有与对方疏远的嫌疑。中国人总是铭记于心间,寻找合适的时机回报对方。

得到他人帮助时或给他人造成麻烦时,日本人对他人表示感谢至少是两次以上。不论事情大小,时间长短,再次见面或致电时总是要提及,并反复表示感谢。中国,过分客气、过分拘礼反而让人觉得虚伪。在日本,“深い”(非常客气、拘礼)被视为良好的品格;不然,则被视为不懂礼数的人。

中国人总是用握手或拍拍肩膀来表示友好与亲近。但日本人之间身体接触的礼仪很少。日本人总是退后一步点头或鞠躬行礼。除了避免身体上的接触,日本人也避免视线上的交流。在谈话时,日本人的视线一般很少停留在对方眼睛上。据(下转233页)(上接231页)说,在听演讲时,日本人也不会一直看着演讲者的面部,并与其进行视线交流。在日本人看来,这样才是对别人的尊重,才不显得失礼。而在中国,演讲者常常与听众进行目光的交流,这样不仅显得真诚,而且能更好地传达演讲内容。

三、“间”与“和”意识的形成与日本的自然环境密切相关

日本是一个国土狭窄、四面环海,由3千多个海岛组成的岛国。在这样的地理环境中,日本社会形成了单一民族,单一语言的社会。因此日本人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都具有同一性。日本位于中纬度,雨量充足,适合水稻等农作物生长,在这种要依赖大自然和地理气候环境、水田为中心的农耕生活中,日本人不得不与朝夕相处的周围的人们和睦相处,与自然融合,从而形成了以和为贵的“和”意识。另一方面,在日本这样人口众多、国土狭小、地理位置相对独立的国家里,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时要充分考虑他人或所属组织的立场、心情及相互关系,强调相互间的依存和尊重,以此作为言行的基础。为了避免摩擦与冲突,日本人在人际交往中注重与他人保持一定的距离,在语言表达上也十分委婉。这也是“间”意识产生的根源。

综上所述,在语言上,日本人使用敬语表达对对方的敬意,并且委婉地表述自己的主张或意见,避免与对方产生摩擦。在行为上,努力不给别人造成麻烦。与别人相处时,首先考虑自己与对方的关系,从而划出一个自他区的领域,以互不侵犯彼此的领域、与对方保持适当的距离来调整语行。与日本人相比,中国人喜欢强调自我,常常直接并明确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观点。中国人为了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一般采取的是主动热情地向对方表示关心与关怀,对对方的事显出极大兴趣与关注,以求尽量尽快缩小彼此间的距离,从而打成一片,融为一体。

如果说,中国文化是原生性、创造性文化,那么,可以说,日本文化是继承性、吸收性文化。也许,这就是中日文化看上去有相似之处却有大不相同的原因之一。因此,在学习语言的同时,还要重视对相关背景文化的解读,这样,才能达到正确运用语言,更好地相互理解或传递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竹内靖雄.日本人の行文法[M].东京:东洋经济新报社,1996:34-37

[2] 王健宜.泛论日本语和日本文化中的“间”意识[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9,(1):20-24

[3] 刘莉.日本人的“间”意识[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5):117-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