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公司整体经营情况分析大全11篇

时间:2023-09-15 10:18:09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公司整体经营情况分析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公司整体经营情况分析

篇(1)

一、我国企业集团在财务管理中处理集权与分权关系方面存在的问题

(1)我国的集团性企业在运用集权与分权组合管理方面经验尚浅,仍保留着以往高度集权式的管理观念,很多集团企业过于注重集权的作用,尤其表现在财务管理方面,使得经营发展中错过良机,管理效率反而不高。

(2)财务审批流程中,责、权、利三方界限模糊。我国的集团企业多为国有制企业,受国有资产流失的困扰,集团决策层顾及风险,对于财务实行统一管理,执行尺度过窄。

二、平衡集权财务管理与分权财务管理时应留意的难点

1、正确协调财务管理的集权与分权

财务管理的集权与分权处理,是无法回避的问题,集团性企业向多元化、规模化发展,必然会面临分层管理还是分业管理的选择。无论分层还是分业的管理模式,本质上是集权与分权管理的选择。作为业务部分,考虑企业发展,应赋予一定的财务权限,使之在市场机遇到来之际能够把握商机。然而,就集团决策者而言,集权与分权的选择并不简单。从集团的宏观发展来看,财务资源在决策者的直接监管下便于统一调控,资源配置趋于合理,更有利于集团决策者监管下级公司的腐败行为。

2、职责权限明晰,优化管理体制

(1)必要权限集中管理,确保集团的整体利益

A、融资筹资权限集中管理。资金筹集作为资金流动的起点,运用内部筹资的方式,风险最小、资本最低,母公司对其统一管理,各子公司则进行有偿借贷,母公司可追踪、审查子公司的现金流动情况。

B、投资权限集中管理。对外进行投资应遵循:安全原则、风险分散原则、效益原则、合理原则及整体原则。母公司与子公司在对外投资前,须由专业人员会同财务人员进行立项审查、可行性分析、论证分析,才能做出最终决策。

C、预算的集中管理。母公司对子公司采取集权管理,即母公司对子公司的经营预算享有指导监管职责,并最终进行裁决。母公司就集团企业的整体发展战略,制定某一时间节点内的总体经营性指标,分为长期规划与年度计划,并逐一分解指标至子公司。子公司根据母公司下达的经营计划指标,再结合自身情况,制定本公司的年度经营预算。经审批后,再将这一预算目标分解至下属子公司,以此作为子公司的经营目标。母公司根据预算、子公司完成进度调整预算,确保目标的顺利完成。

(2)适当分权管理,提高管理灵活度

A、子公司直接负责人,管理公司内外经营事务,根据年计划组织管理实施生产与销售,并考虑行业所处的市场环境,关注同行业竞争对手情况及战略举措,按指定时间向上级部门汇报经营进度。

B、人事管理分权。子公司直接负责人对其下属有独立任免权,可独立聘任或辞退下属,母公司不进行干涉,但其财务部门负责人由母公司委派。

C、在遵循财务制度时,开支费用的审批权限予以分权。子公司经营过程中产生的费用,在不违反财务制度的前提下,由其财务负责人直接审批企业用于经营管理的相关费用。

在财务集权化管理中,明确了母公司所面临的影响因素与前提条件后,依据财务管理的不同内容,就母公司与子公司的集权与分权程度展开论述。

一、集权管理的形式

1、现金的集权管理。资金是企业生存的命脉,现金是资金进行流转的起点,也是终点,其他资产仅为资金流转形式上的转化。现金是财务管理的核心,集中集团公司分散的现金,可降低资金风险,保障重点项目开发的资金需求,这是集团公司面临的核心财务管理问题。

①管理银行账户。集团公司下属子公司往往在银行中私开账户,截留现金,而母公司则应严控子公司这一行为。子公司须经由母公司批准后再开设银行账户,所开账户则上交母公司,由集团财务部门统一实行管理。

②预测现金需求。为将被管理现金变为主动管理现金,杜绝现金的短期管理行为,集团进行整体的宏观预测,考虑母公司及各子公司的经营规模、融资规模及融资渠道进行预测摸底。财务部门应及时掌握各个时期应收、应付的现金情况,提前预知。对下属子公司现金实行统一的集中管理模式,为现金使用预警提供先决条件。

③资金筹资管理。母公司作为核心掌握现金动态,应考虑集团整体的资金储备结构及需求,选择适宜的渠道及方式进行筹资。在资金分配问题上,母公司应结合集团整体的综合偿债能力,杜绝盲目融资,提升筹资的风险。子公司不得私自对外筹集资金,须听从集团的统一部署,由母公司的财务部门专事此项业务。在集团内部实行资金的有偿借贷,即各个子公司向集团借款需支付借贷利息,可提高集团资金的利用率。

2、经营预算。母公司实施财务集权管理中,对子公司制定的各项经营预算进行最终裁决。母公司就集团企业的整体发展战略,制定某一时间节点内的总体经营性指标,分为长期规划与年度计划,并逐一分解指标至子公司。子公司根据母公司下达的经营计划指标,再结合自身情况,制定本公司的年度经营预算,并申报母公司审批。母公司配有相应的预算实施监管委员会,进行集团整体预算的平衡核查,编制集团预算,并负责分解下达,各子公司以此作为经营指标。在预算实施中,上级母公司按照实际进度,及时调整预算偏差,确保预算的最终完成。

二、集权与分权的适度调合

1、投资项目。投资的方向与规模取决于整体战略部署,投资方面的资金管理以集权管理为宜。母公司统一管理下属各子公司的资金运作,投资项目可采取适度分权的方式,即子公司可在一定额度内自行制定投资项目,应控制在集团整体投资资金的小部分比例。母公司拥有完善的监督审批体系,对子公司投资项目负有立项、控制、审批、检查与监督等职能,跟踪投资资金进行管理,避免投资后不管理的现象发生,对子公司的投资行为予以规范。

2、分配利润。母公司是集团的经营主体,在利润分配中亦处于集团的核心地位。母公司与子公司形成控股关系,则实际利润分配采取股份分红的方式。子公司获取的额外利润,母公司有权部分截留,作为集团的后备资金,以保障集团发展和职工收益的持续增长。

篇(2)

下到上的预算管理是在预算制定时,通过分公司汇报的情况和编制来进行制定,总公司只进行认可和批示。这种预算编制方式能够有效的调动分公司的工作积极性,在这种积极的作用下可以适当降低总公司工作难度,但经过实践证明这种预算编制方法不利于公司整体管理和运营,容易造成管理散乱、各自为政、问题隐瞒不上报等现象。上下结合预算编制方式,相比前两种编制方式更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这种方式先由总部提出经营目标,然后进行细化,最后分配到分公司经营目标,分公司以总公司分配的目标,进行预算制定,并通过实际经营情况及时汇报反馈,总公司针对其反馈回来的信息进行分析、修正、调整目标,最终完成预算制定。全面预算管理通过以上三种方式,分别对运营预算、财务预算、总体决策预算进行管理。保障预算的合理化科学化,使各项预算之间能够形成统一的整体。

二、全面预算管理应用对航空公司重要性

通过以上分析研究,不难看出全面预算管理对去企业预算管理起着很大的作用,将全面预算管理应用到航空公司预算编制中意义重大。不仅仅是航空公司在日常经营管理的科学依据,更保障了航空公司经营活动的经济性的实现,并且有效的降低了航空公司的运营成本。下面分几点来对全面预算管理对航空公司的重要性进行研究。

首先,通过实践证明,全面预算管理的实施,能够推动航空公司各项经营活动的顺利展开,在进行全面预算管理的编制中,使得相关领导对航空公司总体情况有了清晰的了解和认识,这样保障了航空公司整体发展方向能够针对市场需求和市场变化及时做出调整,确保了整个航空公司自身运营能力与整体企业价值紧密联系,保障了航空公司运营目标的实现,使企业自身实力得到了发挥。另一方面,通过全面预算管理航空公司对下属部门能力和情况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并加强了相互之间的沟通,确保了航空公司整体运营的流畅。

其次,对于企业来说,利润是企业生存的关键,通过全面预算管理,保障了航空公司的资金合理分配,成本得到了控制和降低,提升了运营利润,推进了航空公司发展。并且企业资金资源分配的过程中,易引发财务风险,全面预算管理方式是一种经过分析综合考虑的分配模式,这种平衡的方式,降低了财务风险。

最后,全面预算管理可以提升航空公司综合管理水平,提升公司整体竞争力,日常经营和运营过程都得到了强化。另一方面全面预算管理实现了预算控制,预算合理化,根据情况编制,可以在发现问题时,及时做出修正,避免了航空公司在日常经营管理活动中出现大的偏差,控制了企业资源浪费现象。确保了航空公司有效规避盲目经营行为。可以说完善的全面预算管理制度,是未来航空公司发展的基石。

篇(3)

一、对规模和效益的全面认识

2013年初,中华财险为捍卫行业第二集团领军者的地位,确定了保费规模大幅高速增长为主并保持较高承保利润的经营方针;但随着市场非理性竞争加剧,行业整体承保利润步入下行空间,综合成本率不断攀升,中华财险在保费规模同比大幅增长情况下,已经显现出综合赔付率大幅上升、承保利润大幅下降的情况。从客观上讲,保费规模同比大幅增加后,势必带来未到期责任准备金计提增加等不利因素,最终造成公司承保盈利能力下降的现实。那么,要保证利润就必须压缩规模或扩长规模就必须牺牲利润看似一个不能两者兼顾的问题,就真的没办法应对了吗?我们先来分析一下人保财险、太平洋财险、中华财险最近4年的关键性经营数据:

人保财险和太平洋财险最近几年保费增速基本保持在10%以上,净利润率也呈现稳中有升的趋势。承保利润和投资收益对公司整体净利润的贡献度趋于一致,基本达到1:1比例,例如,人保财险2012年承保利润76亿元,投资收益75亿元;太平洋财险2012年承保利润24亿元,投资收益23亿元;中华财险2013年3季度末时承保利润8亿元,投资收益10亿元。

通过以上的关键性经营数据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的结论:

① 承保利润随着行业整体盈利空间的缩小和市场竞争加剧的影响正逐步减小。

② 投资收益随着保费规模的扩大和现金流的充实在资金得到有效运用的情况下逐步增大。

③ 财险公司的利润结构逐步发生变化,对大型金融保险集团来讲,通过不断增加存量资金运作,资金运作经验、效率不断提升,投资收益的比例在整个公司的利润结构中将维持在一个较高水平,甚至出现通过投资收益盈利弥补承保利润亏损的反哺式经营,最终通过承保利润和投资收益的双轮驱动模式实现净利润的稳定增长。

二、对利润和贡献的全面认识

目前,中华财险的经营考核指标,是利润越大,得分越高,贡献越大,经营越好。这样真的客观么?以2013年前3季度中华财险四川分公司和系统内同等规模另一省级分公司(以下简称B分公司)为例进行对比分析,相关数据如下:

备注:该表中的承保利润率分母用的是原保费收入。

四川1-9月实现承保利润0.49亿元,较B分公司0.58亿元少0.09亿元,承保利润率3.15%,较B分公司少1.95个百分点;

四川1-9月实现净利润0.33亿元,较B分公司0.67亿元少0.34亿元,净利润率2.16%,较B分公司少3.74个百分点。

在中华财险目前考核评价体系下,四川当期经营管理情况较B分公司差很多。

但有一个指标掩盖了问题,四川当期百元保费净现金流达到12.46,较B分公司1.38高出11.08,较全国平均7.76高出4.70。元,加上承保利润0.49亿元,实际四川对总公司净利润贡献度为1.53亿元(承保利润0.49亿元+摊回投资收益1.04亿元),较B分公司同口径贡献度0.66亿元(承保利润0.58亿元+摊回投资收益0.08亿元)整整高出0.87亿元。因此,片面说四川当期经营管理情况较B分公司差是有失公允的。

三、实现差异化经营,破解“规模效益”两全难题

1.转变经营策略,形成差异化的经营策略

在经营策略的制定上,逐步形成“向大城市要现金流,向中小城市要承保利润”核心差异化经营理念。目前,直辖市、省会城市、沿海经济发达城市普遍存在财险市场恶性竞争加剧。在市场环境下,中华财险很难独善其身,只能顺势而为,在大城市和经济发达城市承保利润很低的情况下,要鼓励其在保证经营现金流为正的条件下做大规模,做大市场,通过经营现金净流量的不断流入,第一时间向总公司归集资金,通过总公司资产管理部门的资金运作来实现投资收益最大化。而在中小城市和经济欠发达城市,由于市场竞争主体相对较少,竞争激烈程度相对较小,只能向这些地方要承保利润,最终在全国范围内达到承保利润和投资收益并驾齐驱的双轮驱动模式,改变现在只注重承保利润而忽视投资收益对公司净利润贡献的格局。

2.转变经营计划编制思路,形成差异化的经营计划

在经营计划的编制上,要紧紧围绕公司经营策略展开,可按直辖市、省会城市、沿海经济发达城市、中型城市、小型城市(从人口规模、经济总量等可量化指标)分梯度分等级编制差异化的经营计划,主要体现“向大城市要现金流,向中小城市要承保利润”的经营思路。同时,根据各地经济情况制定不同险种的保费规模、承保利润等指标,在承保利润计划编制上,一定要考虑险种结构这一重要因素,切勿简单粗放的搞一刀切似的方案,要充分考虑地区差异化因素。

3.转变经营考核思路,形成差异化的经营考核

篇(4)

根据国家相关规定,为了综合反映集团整体的经营状况及经营成果,要求企业集团必须编制合并财务报表。

一,何谓合并财务报表

合并财务报表又称合并会计报表。它是以母公司和子公司组成的企业集团为一个会计主体,以母公司和子公司单独编制的个别财务报表为基础,由母公司编制的综合反映企业集团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现金流量的财务报表。它是通过抵销内部交易或事项对个别财务报表的影响后编制而成的。所谓合并是将子公司报表纳入母公司报表。母公司所控制的所有子公司都必须纳入合并范围。母公司控制是指一个企业能够决定其他企业的财务和经营政策,并能据此从其他企业的经营活动中获取利益的权力。这里所说的控制充分体现会计核算上“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是指母公司对子公司拥有的实际控制权。合并财务报表不仅能够对外提供反映由母子公司组成的企业集团整体经营情况,而且,合并财务报表还有利于避免一些企业集团利用内部控股关系,人为粉饰财务报表的情况。

二、出版集团的合并财务报表

现行会计信息主要是借助资产负债表、损益表与现金流量表及其附注向使用者传递的。会计信息以企业的经济资源及其相应的要求为中心,从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动和未来发展等多角度反映企业的价值。而相关的财务比率有助于了解公司经营状况的好坏和财务地位的强弱。它可以反映一些问题:公司的流动性如何;管理层运用公司资产是否获得了足够的资产收益,公司是如何筹资获得现有资产的;所有者(公司股东)在公司的投资是否获得了足够的收益。

根据近两年统计数据,通过一家出版集团的合并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和汇总资产负债表、损益表,计算出几个关键性的财务指标相比较分析(见表1):

1.杠杆比率

此指标可以说明公司的资本结构。从数据上看,集团的汇总财务报表中负债总额占权益的l 23.50%,集团的合并财务报表中负债总额占权益的86.24%;可以看出汇总财务报表下的负债权益比率都比合并财务报表下的该项指标略高。合并报表后,集团整体的负债水平下降,对于债权人来说,根据合并财务报表得出的数据更让人放心。集团汇总财务报表中的资产负债比率55.26%,集团的合并财务报表中资产负债比率46.31%。一般公司的资产负债率应控制在50%左右,从公司债权人的立场来讲,公司的资产负债率越低越好,这样,公司的偿债能力有保证,从比较表中的数据来看,合并财务报表反映的比率比汇总财务报表中比率低并在50%以下,表明企业的偿债能力较强,债权人的利益可以得到充分保障。

2.流动性比率

流动性比率主要说明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表中显示,合并财务报表的流动比率为237.49%,远远高于汇总财务报表中的流动比率185.11%。流动比率反映的是,流动资产越多,短期债务越少,所以流动比率越大,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越强。从数据中来看,合并财务报表和汇总财务报表相比,速动比率及现金比率都有提高,尽管在两种报表下,该项指标都能反映出该集团整体偿债能力很强,但还是有一定差异的。在合并财务报表情况下反映出来的数据中,更能看到集团的短期偿债能力更好,同时也说明了集团短期运营几乎没有财务风险。

3.效率比率

效率比率可以判断企业对其投资的流动资产和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表中合并财务报表存货周转率是166.67%,与汇总财务报表存货周转率204.90%相比,合并财务报表比汇总财务报表的存货运营效率降低了,这里存货周转率越高,存货的占用水平越低,流动性越强,存货转换为现金或应收账款的速度就越快。从资产周转率和存货周转率来看,合并财务报表后集团整体的资产利用效率远低于汇总财务报表。再看,合并财务报表的应收账款周转率是1454.61%与汇总财务报表的应收账款周转率1378.71%相比,合并财务报表的应收账款周转率提高了,如果应收账款周转率越高,说明其应收账款收回越快,反之,说明营运资金过多呆滞在应收账款上,影响企业正常资金周转及偿债的能力。

4.赢利能力

赢利能力是各方面关心的核心,也是企业成败的关键,只有长期赢利,企业才能真正做到持续经营。因此,无论是投资者还是债权人,都对反映企业赢利能力的比率非常重视。衡量企业获利能力的3个指标分别为:净利润率、资产收益率和普通股股东权益收益率。数据显示,汇总财务报表的净利润率、资产收益率和普通股股东权益收益率分别是7.07%、3.59%和7.26%;而合并财务报表的净利润率、资产收益率、普通股股东权益收益率分别是9.49%、4.02%和6.50%;合并报表后净利润率、资产收益率有所提高,而普通股股东权益收益率反而降低。结合前面的分析不难看出,出现这种现象,主要是因为公司资产利用效率偏低及权益过高影响的结果。

除以上指标外,再根据集团公司资产总额和营业总收入做进一步分析。因为资产总额和销售额是判断企业规模的重要依据,世界500强的排名主要是据此两项数据产生。根据集团公司的数据来看,在汇总财务报表中,集团资产总额为339.3亿元,营业总收入为160.2亿元;合并财务报表中,集团资产总额为277.7亿元,营业总收入为105.8亿元。对比显现,合并后集团整体实际规模比汇总情况下的规模要小。由此可见,合并财务报表是以母公司和子公司组成的企业集团为一个会计主体,以母公司和子公司单独编制的个别财务报表为基础,由母公司编制的综合反映企业集团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现金流量的财务报表。它是通过抵销内部交易或事项对个别财务报表的影响后编制而成的,反映了自身的真实经济规模。

三、分析结论

1.合并财务报表是客观评价集团整体实力的基础

汇总财务报表是将报表的各项目简单加总得出,并无抵销内部交易。对于一个关联方交易频繁发生且交易额非常大的集团来说,这种评断标准显然是不客观的。集团管理层必须要了解本集团的整体经营状况和经营成果,以此为基础评价集团实力,从而认识到集团作为一个整体在市场上的竞争地位,为将来的战略发展提供必要的参考条件。

2.信息使用者有了解集团整体经营状况的需要

出版业的改革打破了原有状态,出版资本要走出去,其他资本也会参与进来,出版集团与其他企业的合作机会越来越多,投资人或合作方需要以合并财务报表为依据了解集团整体经营情况。另外,股东、债权人及财政、审计、税务部门等都需要了解集团合并信息,维护国家或自身的经济利益。

篇(5)

一、前言

旅游业是市场前景非常好的新兴产业,随着社会的发展,旅游业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势头最强及规模最大的产业之一。旅游业对城市经济的拉动性,社会就业的带动力以及对文化与环境的促进作用日益显现。但是,我国现有的旅游企业无论在规模方面,还是在竞争力方面,都无法跻身于世界前列,这就对我国旅游企业更好、更快地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二、研究内容及方法

当前世界的三大产业是旅游业和汽车行业以及石油行业,国内的旅游业是指为国内消费者提供旅游服务的一系列相关行业,它包括游客的旅行方式、食宿提供以及各种旅游服务。

然而,因为旅游业的特殊性以及旅游企业数量的快速增长,导致当前我国旅游企业存在当前的竞争主要以价格竞争为主等的很多问题。所以旅游企业都在积极地寻找可持续发展道路。在全球经济日益一体化的过程中,不少旅游行业选择集团化上市之路以谋求更好的发展。但是,我国旅游业的现状是无论在规模方面,还是在竞争力方面,都无法跻身于世界前列,因此这就需要对我国旅游企业提出更好、更快发展的要求。因此,利用旅游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分析和评价我国旅游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并且分析影响它的经营业绩的因素,对提高旅游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中在已有成果的基础之上,以采用实证分析的方法为主对其财务数据进行研究。其研究分析方法有:

(1)财务分析。依据财务数据,对我国旅游上市公司的现状进行经营绩效及相关分析。

(2)对比分析。对旅游上市公司进行纵向时间上的经营绩效及其经营状况对比,和横向上对不同的旅游企业类型上的分析。

(3)回归分析。主要利用SPSS软件对上市公司的经营绩效进行评价和分析。本文主要以实证分析的方法,采用回归分析法,分析我国旅游企业的经营绩效。

首先我们应当了解我国的旅游上市公司仍然存在的一些问题有;发展水平滞后,上市公司数量少,整体效益滑坡,面临的制约因素多。其次确定指标然后对我国旅游上市公司进行经营绩效的实证研究。由于企业的各利益相关者中,关注着不同的评价目标。股东更关心的是企业的盈利情况和企业的成长能力,而企业的经营者则主要关心的是企业的运转情况和利润指标的完成情况,债权人更关心的是企业的偿债能力。所以结合一些参考资料在对我国旅游上市公司的经营绩效进行评价时应从企业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发展能力四个方面评价,文中选取了8个指标来反应我国旅游上市公司的综合经营绩效。

本文采用旅游上市公司年报公开的财务数据然后对其进行经营绩效的统计分析和回归分析,为了保证数据的代表性、结果的相对准确性和客观性,剔除了旅游上市公司中上市时间晚于2009年的上市公司。考虑到本文所研究的内容主要为以A股上市公司为例的旅游上市公司经营绩效研究,故剔除了上市标识为AB或B股的旅游上市公司所以本文最终确定了17家旅游上市公司作为本文研究的样本。

在模型的构建过程中首先使用SPSS对财务数据进行整体分析,总结出我国旅游上市公司经营绩效的总体发展现状和趋势,通过对2009-2013年我国旅游上市公司样本数据平均值的统计分析。接下来利用EXCEL软件对2009-2013年我国三类旅游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分别进行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发展能力的平均值统计排名分析。最后为了更好地对不同类型旅游上市公司的经营绩效进行客观的分析,采用回归分析法,利用SPSS软件进行因子分析;①选择原始变量。②用SPSS19.0软件进行因子分析,找出了四个综合变量,记这四个因子分别为F1、F2、F3、F4,而且这四个因子彼此之间互不相关。

从统计分析结果可以得知:资产报酬率(X1),净资产收益率(X2)平均值分别为5.85%和8.83%,说明这段时期我国旅游上市公司整体资产盈利能力不高并且标准差较小说明我国各旅游上市公司的总资产和净资产获利的能力偏弱。流动比率(X3)基本上保证了企业的正常经营,说明企业短期偿债能力还是可以应付的,资产负债率(X4)为44.00%,说明企业有着很强的还债能力。总资产周转率(X5)平均值为0.53,低于企业设置的标准值,该指标反映了我国旅游上市公司平均销售能力一般,如果标准差较大,说明我国旅游上市公司销售能力差别较大。应收账款周转率(X6)平均值为96,大大高于企业设置的标准值,这个值越高,说明营运资金收回越快。我国旅游上市公司2009-2013年间的净利润增长率(X7)和总资产增长率(X8)平均值为5.33%和11.36%,说明了我国旅游上市公司稳步发展的趋势,但在这两项指标中,净利润增长率(X7)标准差值较大,说明我国旅游上市公司存在发展不平衡的经济现象。分析得到在偿债能力方面,酒店类旅游上市公司以强大的资金实力,使得偿债能力排名靠前,景点类旅游上市公司的偿债能力维持平稳水平,抵抗风险能力比较好;综合类旅游上市公司由于业务的繁多,体现出了较弱的偿债能力。在运营能力上,景区类自身具有有较多的供应商贷款,整体运营情况较好,排名靠前。

通过以上分析结果,得出了几点提升我国旅游上市公司经营绩效的建议。加大旅游营销力度,树立良好的企业品牌观念,加强景区与政府之间的关系,因而可以发挥政府的辅助作用。因此旅游公司才可以拥有宽松的市场环境,才可能把这种氛围传递给游客,进而使其实现旅游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结论

(1)综合类。综合利弊,综合类旅游上市公司一方面通过多元化经营,可以有效降低投资的风险,符合投资组合理论;但另一方面又有可能由于公司资源过度分散,无法将资源集中投入到利润最高的业务上来,从而无法实现公司收益的最大化。

篇(6)

摘 要:经济的发展带动企业的发展,在企业的发展中母公司与子公司在利益上有很多冲突。本文通过对母子公司之间的冲突原因进行分析,探究出解决利益冲突的有效措施,希望能使广大的企业集团更好的发挥整体优势,促进母子公司共同发展。

关键词 :企业集团;母公司;子公司;利益冲突;协调措施

中图分类号:F27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5)05-0026-01

收稿日期:2015-02-04

作者简介:李海霞(1977-),女,山东济南人,本科,中级会计师、财务主管。研究方向:集团公司企业财务管理。

众多的企业法人构成了企业集团这个大的联合体,产权是法人与法人之间的基本关系纽带,以此形成多种层次的组织,这种组织以多国化经营组织和多样化经营组织为主。企业集团的母公司在经营管理工作上任务量很重,除了对本公司的经营活动进行管理外,还要监督和控制子公司的经营行为。子公司是以独立的法人实体形式存在的,它需要考虑的是自身的经营状况。母子公司由于各方面的因素经常产生利益上的冲突,给整个企业集团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因此分析产生冲突的原因以及探究协调冲突的方法成为企业经营的重要工作。

一、企业集团母与子公司存在利益冲突的原因

1.母子公司追求的利益目标存在差异

企业集团母公司一般都会从宏观角度看问题,所追求的利益都是整个集团的整体利益,所以在分配集团的利益时,要考虑到整个集团的经营状况,使资源得到最佳的合理配置,要素达到最优组合,使集团的整体实力得到提升。尤其是重组的企业和兼并的企业,集团子公司的利益目标是根据集团整体利益的最大化和子公司利益最大化之间产生的差异而设定的。子公司看重的是自身的直接利益,对母公司的利益缺乏重视,有的子公司为了满足自身利益,会做出有损母公司利益的行为,比如:提高不必要的成本,虚假报告盈利情况等等。

2.财务管理权出现冲突

企业的集权与分权是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问题。如果采用集权的管理模式,那么母公司将具备整个集团的经营控制权和经营决策权,子公司只需要对母公司的决策加以执行,没有自主经营权,遇到经营问题,也没有灵活改变经营策略的权利,久而久之,降低了子公司的积极性,给集团的整体利益带来损失。如果采取分权的管理模式,每个子公司都具备财务管理权,集团的内部会出现严重的“诸侯割据”问题,每个公司都本着自己公司的利益考虑,难以实现集团的财务规模效应。因此怎样制定更加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把握集分权的度,各企业集团应对其加以思考。

3.子公司缺乏相应的整体指导

子公司缺乏系统的整体指导,与集团整体不能够很好地融合,导致集团内部的整体优势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子公司与子公司之间的很多关系不明确,缺乏整体利益的观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母公司对子公司缺乏激励措施,约束条件过多,抑制了子公司的创造性与灵活性,降低了子公司的工作的积极性。

第二,母公司没有发挥好所具备的的决策权作用,致使子公司自主制定的决策与集团的整体发展目标偏离。

二、解决利益冲突的有效措施

1.结成利润共同体

母公司与子公司之间要通过人事、资产、行政、财务这四条纽带结成利益共同体。人事纽带指的是母公司与子公司人事管理制度要进行统一。可以定期以及不定期的进行员工培训,以此来增强子公司与母公司的联系,使企业集团内部成员更好的团结、协作,使每一个子公司都能意识到应以集团整体利益为重。资产纽带指的是母公司要通过一定的资本投入对所管辖的子公司实行法定权力,并且实行相应的总经理负责制。充分了解子公司对资金的静态占用以及动态使用情况,并进行必要的调控,统一对资金进行调控,使资金的综合使用效率得到最大的提高。行政纽带是基于集团内部成员之间的上下级行政关系来联合,级别高的企业指挥和管理级别低的企业。财务纽带指的是母公司要对集团的现行的财务管理制度进行不断的完善和修订,对子公司的执行情况进行有力的监督。

2.构建集权与分权相结合的财务体制

依据企业集团的总体战略目标.母公司应具备重大的决策权以及基本制度的制定权,除此之外要赋予子公司自主经营权.将集权与分权制度相结合。对于母公司来说,为了满足企业集团的长远发展需要,子公司产生的利润要按照一定的比例留给母公司,同时还要保证子公司在盈利之后能有适当的利益积累,用于日后自身的发展需要。只有这样才能使企业集团发展的更加壮大。

3.对子公司的运行机制加以完善,增强整体意识

母公司是一个企业集团的主要管理者,要理顺企业的产权关系,可以采取直接控股或者间接控股的方式对子公司实施控制权,为了更好的对子公司的经营行为进行管理,母公司要建立完善的组织结构。企业要突出各个阶层的财务权限以及财务责任,其中包括:投资决策、筹资决策、收益分配决策等等。通过这些措施来实现企业管理的程序化和制度化。对于企业的母公司来说,要维护集团整体以及每个子公司的合法权益;对于集团的子公司,要行使好自己具备的法人财产权以及生产的经营权,还要承担集团成员的义务,自觉的服从集团制定的整体规划,接受母公司对自己的合理监管,是集团的运行机制得到完善,实现企业集团整体利益的最大化。

三、结语

总而言之,财务管理对于企业集团来说是一项系统工程,协调母子公司之间的利益冲突是企业集团管理工作中的主要内容。只有有效地解决母子公司的利益冲突,才能使企业按照整体的规划有条不紊的发展,才能使企业的利益达到最大化。

篇(7)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财务总监委派制是分离所有权与经营权的一种公司治理结构的制度。起初是为了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向国有控股企业指派财务总监来对其财务工作进行监督和管理,来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和增值。但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变革和发展,逐渐产生了集团公司,它是以母子公司为基本组织结构的,在这种结构形式中,财务总监委派制就是母公司直接委派财务总监到子公司来行使控制管理的职能。

一、集团公司实施财务总监委派制的必要性分析

现代集团公司制度的核心内容是要确保产权清晰和两权分离,而所有者主体虚置和经营者行为失控是两权关系中的主要问题。在集团公司的财务问题上,表现在子公司的经营者为谋取私利而,在公司的决策和管理中独断专横,导致公司的经营效率低下,浪费资源的情况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集团公司的整体利益。尽管一些集团公司也做了相应的产权变革,但很多都以失败而告终,通过总结这些经验教训可以发现,管理模式的选择不是导致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其根本还是在于缺乏严格有效的财务管理体系。

作为组成结构和法人主体较为复杂的集团公司来讲,利益问题是其最本质和最核心的问题。这一问题可以引发更多的内外部矛盾,其中最为明显的就是子公司为了谋求其局部利益的最大化而使集团整体利益受到损害,这是由于子公司的利益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着独立性,并不能时刻与集团整体利益保持一致,同时这种矛盾会随着分权程度的提高而不断扩大。在集团公司的分权管理体制下,要实现资源配置的整合和集团利益的一体化,将子公司的逆向选择予以消除,使其按照集团整体政策来贯彻实施,实现集团整体发展战略目标,就要实行财务总监委派制的管理制度,它通过控制子公司的财务行为,能够有效控制集团资金的运动,起到健全集团财务管理体系、优化集团运行机制的作用。因此在集团公司的管理体制下,实施财务总监委派制是非常必要的。

二、财务总监委派制在集团财务管理体制中的意义分析

1.加强了对下属公司的财务监督

集团公司通过实施财务总监委派制,对子公司的实际经营活动从时间和数量上进行监督,同时,也对其财务收支情况进行了监督和管理。财务总监监督涉及的领域较为广泛,包括有子公司的授资行为、筹资行为、日常经营收支情况以及对收入的分配和使用等,基本涵盖了子公司经营活动的所有方面,这样集团的母公司就能及时准确的获取子公司的全部财务信息。同时,实施财务总监委派制还有利于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当前在集团公司中,一些子公司的虚假会计报表都是在子公司经营管理人的授意下产生的,从这一点上来看,会计监督不力并不是虚假报表屡禁不止的原因,而起根本原因在于公司经营者监督的弱化。依靠会计本身的监督并不能从根本上治理会计信息的失真,而要想取得标本兼治的效果,必须要实施会计信息系统以外的力量才可以达到。通过实施财务总监委派制,子公司的一些财务开支和资金的调拨等都必须建成原始的单据,经财务总监的审查、核实、批准后方可执行,它是财务人员与子公司经营者之间的一道坚固屏障,在很大程度上防止了子公司会计信息的失真,保证了财务信息的真实、可靠、完整、全面。这样看来,在集团公司中实施财务总监委派制,加强了对下属子公司的财务监督。

2.强化了集团的整体利益

集团公司实施财务总监委派制实质上代表了集团公司所有者的利益。它将传统总会计师和内部审计中的财务管理与监督职能集中起来并相互融合,又将总会计师在集团子公司中地位和权责上的不足之处加以弥补,更使得公司内部审计监督的滞后性缺陷得以很大程度的改善。在这种制度下,财务总监对下属子公司的财务行为进行控制和约束,使其以集团公司整体的利益和发展为目标来进行经营决策和财务收支活动,遏制了集团公司资产的流失,实现了集团经营效益的最大化,最大限度的强化了集团的整体利益。

3.强化了集团中子公司的约束机制和管理机制

一方面财务总监委派制强化了子公司的内部约束机制。虽然财务总监是由集团中母公司即所有者委派的,但其履行的是对集团子公司内部经营活动及经济决策行为的监督与管理,与子公司的内部约束制度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在子公司内部约束机制的运行中有利于它的强化。另一方面,集团公司在实施财务总监委派制的财务管理体系下,财务总监在集团子公司中还有着一定的财务管理职能,要与集团子公司的经营者共同行使公司财务管理上的组织、协调、控制和管理等职能,具体表现在被委派财务总监的子公司的资本投入、资金的筹集渠道和数量、资产和利润的调拨分配、财务目标的计划与执行、考核与评价等公司财务活动中的许多财务工作,通过财务总监的监督和管理,无形中强化了集团子公司的管理机制。

三、总结

在集团公司的财务管理体制中实施财务总监委派制是我国财务管理制度的创新。在当前市场经济环境下,这种监督管理制度符合我国现阶段集团公司财务管理和发展的要求。通过委派财务总监来控制、约束和管理集团中各个子公司和部门的经济行为,能够避免在财务管理工作中、欺上瞒下等违法乱纪行为的发生,对集体资产的保全和内部体制的完善与强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李士玲.财务总监委派模式与实施的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 2001:85

【2】裴凤庆.浅析企业集团实施财务总监委派制[J].陕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03):39

篇(8)

管理层收购(Management Buy-outs, MBO)由英国经济学家麦克・莱特(Mike Wright)于1980年首次发现并予以界定,是指目标公司的管理者或管理层利用自有资金、借贷等资本购买本公司股份,从而改变本公司所有权结构、控制权结构和资产结构,进而达到重组本公司并希望获得预期收益的一种收购方式。实践证明,国外的管理层收购在激励内部人积极性、降低成本、改善企业经营状况以及推动公司成长与经营效率的提高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因而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近年来,管理层收购已经成为中国资本市场的热点,已有50多家上市公司实施了MBO,但是由于我国推行MBO先天不足,先有实践、后有理论、先做游戏、后定规则,既涉及意识形态又卷入重大利益分配冲突,存在不少问题。特别是2004年下半年开始的“郎顾之争”,使管理层收购成了我国产权制度改革的焦点问题。

笔者认为,中国MBO的问题的关键在于MBO引起企业组织形式的变革符不符合现代企业制度的演变方向和规律。也就是说,必须考虑MBO引起的企业组织制度变革的相关后果,并根据这些后果来判断MBO在中国是否广泛适用的问题。本文拟从实施MBO对中国上市公司业绩有无影响、影响是否显著等方面对MBO行为进行一些有益的探索。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对MBO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MBO的理论依据、MBO实施后的绩效实证分析、MBO的生命周期及影响其持久性因素的分析等。

在理论研究上,对于管理层收购之所以流行,Harber Singh(1990)认为是由于价值创造、管理机会主义和税收利益;Mike Wright(2001)等人认为是企业家精神。在实证研究上,国外对管理层收购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收购前企业的财务特性,收购后企业的治理机制、战略变革、绩效与生命周期及持久性等方面。此外,MBO的生命周期及持久性也是国外学者研究兴趣之一。

(二)国内研究现状

在理论研究领域,许多国内学者在国外已有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现实国情对MBO进行了进一步的阐述和分析,但多限于对MBO的一般性介绍(朱小斌,2001;王志勇,2002;金雪军、杨晓兰,2002;贺小刚,2002),或者是对MBO在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和中小企业中的积极意义评析,强调激励强化、成本降低等正面影响(贺慈浩、张小蒂,2000;廖成林、宋福林,2001;陈江波,2002)。

国内学者主要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和对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的描述性统计以及比较分析的方式进行实证研究,得出各自不同的结论。如朱书红的《美的集团管理层收购案例》(2001)等。他们的实证方法一般都是通过对实施MBO的上市公司这一两年的纵向财务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普遍得到的结论是实施MBO的上市公司业绩并没有得到显著改善。

二、MBO对公司业绩影响的研究设计

(一)研究样本及数据来源

根据历年上市公司公告并参考东方高圣公司的《上市公司并购报告》系列,笔者最终选取了1996―2004年期间实施MBO的41家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并采集样本公司在MBO前后各3年共7年的财务数据。

本文实证所需的样本公司数据来源于CSMAR财务数据库、中国证监会、新浪财经等网站。

(二)分析思路

本文将采用会计指标分析法对样本数据进行实证研究。为弱化非正常因素及偶然因素甚至人为因素对财务数据的干扰,笔者选取样本公司MBO前后7年的12项财务数据按时间序列作分析,从而揭示企业的发展趋势。

(三)会计指标分析法的指标选取及步骤

本文采用了财务比率的多期会计分析比较法,就是对连续几个会计年度的会计报表数据进行研究,查明项目变化情况并分析变化原因及其对企业未来的影响。

1.财务指标的选取。

本文将从赢利能力、经营能力、成长能力以及偿债能力四个方面来研究公司业绩,基于这四种能力,笔者选取了12个财务指标来综合评价公司的经营业绩。

(1)赢利能力分析,本文主要选取净资产收益率、每股收益和每股净资产3个指标反映上市公司的赢利能力。

(2)经营能力分析,本文主要选取总资产周转率、主营成本比率和应收账款周转率3个指标来反映上市公司的经营能力。

(3)成长能力分析,本文主要选取总资产增长率、股东权益增长率和净利润增长率3个指标来反映上市公司成长能力。

(4)偿债能力分析,偿债能力分析是指企业偿还到期债务的能力。本文选取了资产负债率、负债权益比和速动比率来考察上市公司的偿债能力。

2.财务比率的比较分析。

笔者首先对整体财务比率进行了描述性统计,然后为便于考察样本MBO前后变化,主要考察样本公司的各类财务比率均值,分析变化趋势,将样本公司财务指标MBO前3年的均值与后3年的均值进行配对T检验,验证分析结果。

3.T检验步骤。

(1)赢利能力分析:首先分析财务比率,然后对T=[-1,1] 即MBO前3年指标均值与后3年指标均值进行配对T检验,验证分析结果。

(2)经营能力分析:首先分析财务比率,然后对T=[-1,1] 即MBO前3年指标均值与后3年指标均值进行配对T检验,验证分析结果。

(3)成长能力分析:首先分析财务比率,然后对T=[-1,1] 即MBO前3年指标均值与后3年指标均值进行配对T检验,验证分析结果。

(4)偿债能力分析:首先分析财务比率,然后对T=[-1,1] 即MBO前3年指标均值与后3年指标均值进行配对T检验,验证分析结果。

三、MBO对公司业绩影响的实证研究

首先分析41家样本上市公司在MBO当年及前后各3年的整体绩效表现情况,通过对研究样本数据的整理和计算,其整体绩效如表1所示。

从表1可以看出,基于财务指标的MBO上市公司的绩效在不同指标的衡量下情况是不一样的。总的来看,MBO前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平均每股收益、平均每股净资产、平均总资产周转率、平均总资产增长率、平均股东权益增长率、平均净利润增长率和平均速动比率均大于MBO后的平均值,而主营成本比率、应收账款周转率、资产负债率、负债权益比则有上升的趋势。下面笔者将结合配对样本T检验,按类型分析MBO上市公司的绩效情况。

(一)赢利能力分析

利用Excel软件整理相关数据,得到有关赢利能力指标年度间的轨迹变化如下页图1所示。

由图1可以看到在MBO前后7年中,净资产收益率虽然在MBO当年有一定的增长,但总的趋势是不断下降的且下降幅度较快,而每股净资产和每股收益也有下降的趋势,但变化幅度非常有限,特别是每股收益几乎没有什么起伏,相对比较稳定。可见,从MBO前后的情况来看,MBO后这些企业的整体赢利能力并没有得到增强,相反其赢利能力还有下降的迹象。

下页表2给出了MBO前后上市公司赢利能力各指标的配对样本t检验情况。由表2可知,MBO前后净资产收益率与每股收益的变动均在1%的水平下显著,每股净资产指标则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进一步验证了上市公司MBO事件非但没有为企业带来经营收益,反而令赢利能力显著下降。

(二)经营能力分析

利用Excel软件整理相关数据,得到有关经营能力指标年度间的轨迹变化如图2所示。

由图2的变化曲线可以看到在MBO前后7年中,主营成本率呈上升趋势,表明企业的控制成本能力并没有增强,而应收账款周转率呈上升趋势,这是唯一有所改善的财务指标,这说明了企业加强了应收账款的管理工作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同时,这也可能反映了公司对现金流的需求增强。总资产周转率在MBO后发生了明显的下滑,而MBO前相对稳定,可见MBO后企业总资产的管理效率反而下降了。

表3给出了MBO前后上市公司经营能力各指标的配对样本t检验情况。由表可知,MBO前后主营成本比率与总资产周转率的变动均在5%的水平下显著,而唯一有所改善的应收帐款周转率指标则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进一步验证了上市公司在实施MBO后经营能力的下降。

(三)成长能力分析

经过整理,同样可以得到相应的变化轨迹图,如图3所示。

从图3可以明显看出,在MBO前后7年中,总资产增长率、股东权益增长率和净利润增长率具有同样的变化趋势,即从整体上来看是逐渐下降的。具体来看,总资产增长率的下降趋势比较平缓,而股东权益增长率的下降速度过快,尤其是MBO后第一年,几乎比上年下降了2/3,对这一现象的可能解释是:管理层可能通过各种手段故意压低净资产以降低收购成本,因为按照我国惯例和相关法规的要求,收购价格的确定通常以净资产为基础。净利润增长率的发展趋势有所反复但无法阻止其下降的趋势,说明公司MBO后经营能力并未得到改善,甚至有所下降。

表4给出了MBO前后上市公司成长能力各指标的配对样本t检验情况。由表4可知,MBO前后股东权益增长率、净利润增长率和总资产增长率的变动分别在1%、10%和5%的水平下显著。由此可见,上市公司MBO实施前后成长能力指标集体下降的趋势得到了统计检验的验证,而净利润增长率的反复态势说明MBO后上市公司的经营还处于磨合期,但总的说来公司成长能力下降。

(四)偿债能力分析

同样,通过附表整理,可得到偿债能力指标变化趋势图,如图4所示。

由图4可知,在MBO前后7年中,资产负债率和负债权益比具有相同的变化趋势,即从整体上看是逐渐上升的。这说明从整体上看,企业的负债随着时间的推移是逐渐增加的,企业的债务利息负担也随之逐渐加重,经营风险逐步加大。这在单位资产负债率和净资产收益率没有发生太大变化的情况下可能的解释只能是:在MBO后进行了大比例分红。而反映短期偿债的速动比率则逐年呈下降的趋势,说明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下降,这也是企业经营风险增大的信号。

表5给出了MBO前后上市公司偿债能力各指标的配对样本t检验情况。由表可知,MBO前后负债权益比和速动比率变动均在1%的水平下显著,而资产负债率的变化较为平稳未通过统计检验。由上可知,上市公司MBO的经营风险增大了,特别是短期偿债能力显著降低。

四、研究结论

本文采用会计指标分析法对1996―2004年间中国上市公司的管理层收购是否改善了目标公司的经营绩效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大致如下:

通过对样本公司赢利能力、经营能力、成长能力和偿债能力4方面的财务指标进行分析,笔者发现,在MBO后,上市公司的赢利能力、经营能力、成长能力与偿债能力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值得肯定的是,MBO后企业的12个财务指标中,应收帐款管理得到了明显的改善,现金流较好。这同时也说明MBO后由于大比例现金分红导致了管理层对现金的迫切需求。

绩效实证的结果没有为我国上市公司MBO提供正面支持。通过对样本公司赢利能力、经营能力、成长能力和偿债能力4方面财务指标进行分析,笔者发现,在MBO后,上市公司的赢利能力、经营能力、成长能力与偿债能力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因此我国的MBO还未从根本上改善我国上市公司的整体绩效和经营成长质量。

【主要参考文献】

[1] 朱小斌.民营化浪潮中的MBO[J]. 投资研究,2001,(11).

[2] 王志勇.中国企业走近MBO[J]. 商业研究,2002,(12).

[3] 贺小刚.管理层收购:国外现状、研究及其在中国的发展[J]. 改革, 2002,(4) .

[4] 贺慈浩, 张小蒂.MBO:我国中小企业体制改革的一种可借鉴的模式[J].商业研究,2000,(10).

[5] 陈江波.MBO一种有效的长期激励机制[J]. 财经理论与实践,2002,(2).

[6] 易宪容.交易行为与合约选择[M]. 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

[7] 廖成林, 宋福林. 国有中小企业管理者收购探讨[J].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2001,(3).

[8] 陈晓,陈小悦,刘钊. A股赢余报告的有用性研究―来自上海、深圳股市的实证证据[J]. 经济研究,1999,(6).

[9] 金雪军, 杨晓兰. 转型国家的管理者收购――以俄罗斯及东欧国家为例[J].外国经济与管理, 2002,(6).

篇(9)

二、研究内容及方法

当前世界的三大产业是旅游业和汽车行业以及石油行业,国内的旅游业是指为国内消费者提供旅游服务的一系列相关行业,它包括游客的旅行方式、食宿提供以及各种旅游服务。然而,因为旅游业的特殊性以及旅游企业数量的快速增长,导致当前我国旅游企业存在当前的竞争主要以价格竞争为主等的很多问题。所以旅游企业都在积极地寻找可持续发展道路。在全球经济日益一体化的过程中,不少旅游行业选择集团化上市之路以谋求更好的发展。但是,我国旅游业的现状是无论在规模方面,还是在竞争力方面,都无法跻身于世界前列,因此这就需要对我国旅游企业提出更好、更快发展的要求。因此,利用旅游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分析和评价我国旅游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并且分析影响它的经营业绩的因素,对提高旅游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中在已有成果的基础之上,以采用实证分析的方法为主对其财务数据进行研究。其研究分析方法有:

(1)财务分析。依据财务数据,对我国旅游上市公司的现状进行经营绩效及相关分析。

(2)对比分析。对旅游上市公司进行纵向时间上的经营绩效及其经营状况对比,和横向上对不同的旅游企业类型上的分析。

(3)回归分析。主要利用SPSS软件对上市公司的经营绩效进行评价和分析。本文主要以实证分析的方法,采用回归分析法,分析我国旅游企业的经营绩效。首先我们应当了解我国的旅游上市公司仍然存在的一些问题有;发展水平滞后,上市公司数量少,整体效益滑坡,面临的制约因素多。其次确定指标然后对我国旅游上市公司进行经营绩效的实证研究。由于企业的各利益相关者中,关注着不同的评价目标。股东更关心的是企业的盈利情况和企业的成长能力,而企业的经营者则主要关心的是企业的运转情况和利润指标的完成情况,债权人更关心的是企业的偿债能力。所以结合一些参考资料在对我国旅游上市公司的经营绩效进行评价时应从企业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发展能力四个方面评价,文中选取了8个指标来反应我国旅游上市公司的综合经营绩效。本文采用旅游上市公司年报公开的财务数据然后对其进行经营绩效的统计分析和回归分析,为了保证数据的代表性、结果的相对准确性和客观性,剔除了旅游上市公司中上市时间晚于2009年的上市公司。考虑到本文所研究的内容主要为以A股上市公司为例的旅游上市公司经营绩效研究,故剔除了上市标识为AB或B股的旅游上市公司所以本文最终确定了17家旅游上市公司作为本文研究的样本。在模型的构建过程中首先使用SPSS对财务数据进行整体分析,总结出我国旅游上市公司经营绩效的总体发展现状和趋势,通过对2009-2013年我国旅游上市公司样本数据平均值的统计分析。接下来利用EXCEL软件对2009-2013年我国三类旅游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分别进行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发展能力的平均值统计排名分析。最后为了更好地对不同类型旅游上市公司的经营绩效进行客观的分析,采用回归分析法,利用SPSS软件进行因子分析;①选择原始变量。②用SPSS19.0软件进行因子分析,找出了四个综合变量,记这四个因子分别为F1、F2、F3、F4,而且这四个因子彼此之间互不相关。从统计分析结果可以得知:资产报酬率(X1),净资产收益率(X2)平均值分别为5.85%和8.83%,说明这段时期我国旅游上市公司整体资产盈利能力不高并且标准差较小说明我国各旅游上市公司的总资产和净资产获利的能力偏弱。流动比率(X3)基本上保证了企业的正常经营,说明企业短期偿债能力还是可以应付的,资产负债率(X4)为44.00%,说明企业有着很强的还债能力。总资产周转率(X5)平均值为0.53,低于企业设置的标准值,该指标反映了我国旅游上市公司平均销售能力一般,如果标准差较大,说明我国旅游上市公司销售能力差别较大。应收账款周转率(X6)平均值为96,大大高于企业设置的标准值,这个值越高,说明营运资金收回越快。我国旅游上市公司2009-2013年间的净利润增长率(X7)和总资产增长率(X8)平均值为5.33%和11.36%,说明了我国旅游上市公司稳步发展的趋势,但在这两项指标中,净利润增长率(X7)标准差值较大,说明我国旅游上市公司存在发展不平衡的经济现象。分析得到在偿债能力方面,酒店类旅游上市公司以强大的资金实力,使得偿债能力排名靠前,景点类旅游上市公司的偿债能力维持平稳水平,抵抗风险能力比较好;综合类旅游上市公司由于业务的繁多,体现出了较弱的偿债能力。在运营能力上,景区类自身具有有较多的供应商贷款,整体运营情况较好,排名靠前。通过以上分析结果,得出了几点提升我国旅游上市公司经营绩效的建议。加大旅游营销力度,树立良好的企业品牌观念,加强景区与政府之间的关系,因而可以发挥政府的辅助作用。因此旅游公司才可以拥有宽松的市场环境,才可能把这种氛围传递给游客,进而使其实现旅游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结论

(1)综合类。综合利弊,综合类旅游上市公司一方面通过多元化经营,可以有效降低投资的风险,符合投资组合理论;但另一方面又有可能由于公司资源过度分散,无法将资源集中投入到利润最高的业务上来,从而无法实现公司收益的最大化。

篇(10)

1、基本情况

集团公司于1999年3月由*地、市、县九家国有医药商业企业资产重组后组建成立,注册资本资金1000万元,是一家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国有中型医药商业企业,下设子公司1个、分公司5个、门店72个,延伸到浉河、平桥两区的各乡镇,隶属于市国资委。

截止2008年10月底,集团公司现有干部职工总人数1046人,其中在岗人员720人(含集团公司行政管理人员22人),离退休人员269人,停薪留职57人。固定资产原值2394万元,占地107.1亩,其中房屋53栋。房屋面积33659.6平方米,其中办公面积8153.2平方米。门面房面积6705.3平方米。仓库35栋,面积13801.10平方米。集团公司总资产原值为8841万元,总负债为8811万元,净资产30万元,资产负债率达99.66%。

2、经营范围

集团公司是全市最大的国有医药批发公司。主要经营中成药、化学药制剂、抗生素、生化药品、生物制品、诊断药品、中药材、中药饮片、医疗器械、玻璃仪器、化学试剂、冷冻设备、毒麻药品、卫生材料、化学原料药销售(国家规定专营项目除外)共十五类8000多个品种,近万个品规。

3、经营方式和效益

目前主要是采取集团公司、各子公司、分公司对门店等进行承包经营的形式,年收承包费一百多万元。年上缴税金一百多万元。

4、年需支出经费

集团公司机关每年需支出职工工资、上缴两险金及办公经费约200万元。

二、集团公司的优势

1、GSP认证资格优势:2003年12月,集团公司顺利通过GSP认证,成为*市首家通过GSP认证的中型医药批发企业。目前,集团公司基础设施完善,软件体系健全,拥有完备的药品经营资格。

尤为突出的是,集团公司为*市独家精麻药品定点经营单位。精麻药品是特种经营,效益可观。

2、区位优势:*市现有人口780万,辖8县二区,位于河南省南部,东连安徽省,南邻湖北省,西北分别与本省南阳市、驻马店市接壤。京广、京九铁路和国道106、107线及京港澳高速公路纵贯南北,宁西铁路、沪陕高速和国道312线横穿东西。大别山、桐柏山绵亘其南,淮河蜿蜒其北。特殊的地理位置,使*成为郑州、武汉、合肥三大城市之间最具有区域中心城市发展潜力的地区。

3、经营组织结构及经营网络优势:集团公司地处市中心,经营幅射半径大,在市区各主要街道及浉河区、平桥区35个乡镇和管理区均设有经营网点。通过九年的经营和建设已成为覆盖*市8个县2个区医药公司、市县级人民医院、个体医疗诊所及周边地市医药公司的龙头企业。营销网络遍及河南、湖北、安徽、内蒙古及全国500多个厂家,100多个医疗单位,400多个医疗社区个体医疗诊所,已形成区域性经营规模化和集约化的发展优势。

4、资源优势:*是全国中药材主要产区之一。地处大别山区,淮河流域,属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气候区,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壤肥沃,中药材资源丰富,产藏量大,品种达1649个。其中,常用中药材300余种。在全国356个重点药材品种中,*就占237种。如半夏、猫爪草、桔梗、茯苓、苍术、二花、槐米、半枝莲等传统地道药材,誉满全球,畅销国内外,从而为药农致富奔小康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5、基础设施优势:集团公司成立9年来,先后投资700余万元对企业硬件设施进行改造。其中投资500余万元建造了一座3800平方米的现代化大型药品综合仓库。按照GSP认证要求设计有冷藏库、阴凉库、常温库,库内购置了100余万元的温湿度调控设备、货运电梯、货架、底垫和其它先进的配套设备。同时集团公司开设了内部局域网络,对财务、业务、储运、质管全部实行网络一体化管理。目前,公司的基础设施步入全省一流水平。

三、集团公司面临的困难及存在的突出问题

由于历史原因和老国有企业固有的弊端,集团公司目前面临诸多困难,存在一些突出问题:

一是人员多、债务包袱重(银行贷款本息合计5955万元),拖欠职工养老保险金、医疗保险金和集资款金额大、时间长。

二是缺乏流动资金,靠职工个人融资勉强维持经营,资金周转困难。

三是经营体制机制不活,缺乏适应当前市场竞争形势的高级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

四是内部管理粗放,执行力不够,存在以包代管现象,集团公司的许多工作安排难以落实。

五是历史遗留问题多,债务缠身,官司不断,影响经营。

六是经营环境不宽松。各种检查项目多、频繁,干扰了正常经营。

七是职工收入低,物价上涨快,职工生活困难。

八是职工思想观念陈旧,自我创新意识不强,等、靠、要依赖思想较重。

九是闲置资产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四、集团公司改革发展的思路

经多次座谈讨论和研究,公司领导班子在综合中层干部和职工意见的基础上,形成以下改革发展的整体思路:

(一)集团公司改革发展的整体思路

集团公司作为一家国有医药商业独资公司,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除了内部管理机制不活之外,主要是缺乏资金,不能有效整合各子公司、分公司的各项优势资源,造成内部之间存在不良竞争,从而影响利润提升和市场的进一步开拓,使企业的发展举步维艰。因此,该公司的改革发展应着力于引进战略合作伙伴或投资者对企业进行重组或整体改制,进而盘活资产,发挥优势,推动企业发展壮大。

可采取以下两种形式进行改制重组:1、投资控股。引进资金雄厚,具有先进管理理念的企业,投大资控股(股本占51%以上),公司管理层、业务骨干以及职工自愿参股,按照《公司法》要求注册成立新的有限责任公司。2、整体改制。寻求战略合作伙伴或投资者,对集团公司实施全额并购,整体改制,按照《公司法》要求注册成立新的有限责任公司。

(二)集团公司内部管理机制先行改革、加快局部发展的思路

鉴于集团公司整体上人员、债务负担较重,各子公司、分公司情况不一,短期内整体上改制重组的困难较大,因此,可先对集团公司内部管理机制进行改革,强化管理,挖潜增效,同时创造条件让有优势的分公司先行改革、加快发展。具体可采取以下措施:

1、发挥集团公司优势,整合资源,强化管理,解决小、散现状,克服各分公司间的无序竞争,形成规模,使之做大、做强、做优。

2、盘活闲置资产,处置债务,解决经营中资金困难。

3、加强班子建设,增强团队意识、整体意识和大局观念,提高集团公司及各子公司、分公司领导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增强企业管理层推动科学发展的能力。

4、加强职工的教育培训力度,不断提高职工整体素质,引导职工转变从业观念,以适应市场形势发展的需要。

5、积极寻求战略投资者,对集团公司局部招商改革,分块盘活,做到改革一块、盘活一块、发展一块,以点带面,以局部发展带动整体改革。

为既要搞好改革发展、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又要注重稳定,我对集团公司的改革发展提出如下意见,以供再作讨论:

一是机遇意识要强。要有抢占先机、争取主动的发展观念。

二是信心要足。要增强改革改制的观念,浓厚改革改制的意识,营造改革改制的氛围。

三是目标要明。要把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把做优做强、不被金融海啸浪潮淹没、扩大经济规模、提高经济效益作为目标,把提高全体职工经济收入作为目的,积极探索符合发展目标的改革形式。

四是认识要清。要认清当前企业在困难中积极改革、竞相发展的大势,把推进企业战略重组合作作为应对当前困难、实现长远发展的有效途径,不能麻木不仁、无所作为。

五是工作要细。既要求质量,又要求速度,质量与速度同行;既要稳妥,又要尽责,稳妥与责任相连,确保改革积极稳妥推进。

六是分析要到位。要把国家的政策调整、市场的变化、各分公司的情况和职工情况等进行统筹分析,周全考虑,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拧成推进改革的合力。

七是思想要解放。思想这个总开关不打开就什么事也办不了,一定要把解放思想置于万事之先。要从大局出发,从整个企业的发展和广大职工的利益出发,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努力寻求最适合的改制形式。

篇(11)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10-00-01

随着现在的企业兼并和发展壮大,以及上市企业的竞争力逐步扩大,所以强化集团的财务报表合并是非常有必要的。财务报表是能够有效的体现公司经营状况,而且用这样的报表来指导以后集团企业的发展,所以应该看到集团财务报表合并的重要性。

一、企业集团财务报表合并的特点

企业集团财务报表的合并是母公司和子公司的财务报表都看作是独立的个体,平时的会计业务和财务报表是各个公司分别进行管理,但到定期的财务报表合并时是由母公司来统一制定规则对公司财务报表进行综合的统算和编制,而且用这样的财务报表来反应公司整体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效益[1]。对于连云港如意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财务报表合并就应该是将如意集团旗下的子公司账目由母公司统一来进行合并,在进行财务报表合并时往往具有以下的特点。

1.编制合并的财务报表具有单一性

在进行企业集团的财务报表合并时,最能体现的就是财务报表的单一性,与多个子公司企业具有的不同的财务报表相比,合并后的财务报表是集中体现了公司整体的利润与效益。在进行财务报表合并时,母公司是财务报表编制的主体,要将整体的子公司账目进行有逻辑的编制,这时候的财务报表就极大的隐去了子公司中各具特色的财务特点,呈现出的是公司整体的财务运行情况和经营效益。是一种比较单一的财务表现方式。

2.财务报表的合并具有波动性

企业集团的财务报表在进行合并时,往往还会根据不同的子公司特性在进行财务合并时的规则有所变化。现在企业集团在进行公司项目发展时,并不是单一的项目,连云港如意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旗下就是以自营和各类商品和技术的进出口业务,国内贸易为依托,形成了多样化的贸易物流服务行业。这样的多元化经营的方法有效规避了企业发展中的风险,但如果要对这样的企业进行财务报表合并,那么领域和性质不同的子公司就需要不同的财务核算制度,由于纳入合并范围内不同行业子公司的增减变化,使得合并财务报表变动幅度大,这也使得企业集团财务报表合并具有很大的波动性。

3.合并财务报表具有较强的逻辑关系性

在进行财务报表合并时,报表的依据来源是母公司和子公司的会计报表,在一般的情况下,公司财务报表在合并时除了依据将母公司的一些投资,债权等做出调整后,其它的就可以直接将子公司的会计项目进行相加或者相减就行[2]。这样的企业集团财务报表是可以找到一定的账目来源,是可以体现财务报表的正确性的,但在母公司进行项目的合并时,往往会有一定的账目抵消,这样的情况使得合并后的财务报表很难找到相关的依据,所以企业集团财务报表合并后最能体现的就是一定的逻辑性。

二、我国会计行业对于财务报表合并范围的规定

企业集团在进行财务报表合并时,需要根据一定的规则来进行。我国的会计行业在进行企业集团财务报表合并时一定要按照国家合并规则。我国规定母公司在进行财务报表合并时,一定要对合并范围进行一定的控制,凡是属于母公司直接控股的子公司账目一定要纳入母公司的财务合并中。同时,对于母公司间接控股超过半数的子公司,这样的公司也可以看作是由母公司控制的公司,这样公司的账目也应该是由母公司来做出公示。可以这样说,国家在会计行业的规定是让母公司合并全部的子公司会计报表,并且将这些报表形成有逻辑和正确的财务报表。

三、确定企业集团财务报表合并的范围方法

1.确定母公司在子公司的控股大小

现在的企业集团财务合并来源是由子公司的会计项目提供的,但母公司在控股时,除了一些直接参与控股的企业,更多的是多层股权参与控股。国家明确规定了对于母公司直接控股的企业会计报表必须要纳入合并范围。但对于这样母公司少数参股的子公司的会计报表进行合并时,却没有明确的规定。针对这样的情况,母公司可以采取利用乘法方式对所在子公司的参股比例进行合理的计算,当达到国家规定的控制范围时,再将这样的企业会计报表也加入公司财务报表的合并中[3]。

2.经营状况低下的子公司的债务合并方法

公司经营状况并不都是非常良好的,一些子公司在经营中,由于经营不善很容易出现资不抵债的状况,对于这样的子公司的会计报表合并,国家并没有做出明确的规定。在实际操作中,可按两种情况不同处理:如果这样的子公司处于破产清算阶段,可以不纳入整体报表合并范围;如果这样的子公司继续经营,应将其纳入合并范围,合并后的整体报告数据虽然会对公司对外经济实力造成一定的影响,但完整的反映了集团公司的整体运营情况,为投资者提供如实的公司财务报告。

3.对变动的子公司的合并的方法

现在的公司在企业合并方面是比较频繁的,所以一些子公司财务报表就有了很大的变化幅度,对于这些公司的财务报表会随着公司所有权的变动做出相应的变化,如果母公司在进行报表合并时将这样的子公司财务报表纳入其中,那么整体财务报表就会与实际情况产生冲突,所以对于这样的子公司财务合并,企业集团应该首先对变动子公司的产权所有做出细致的划分,将属于集团内部的产权纳入到公司的财务报表内,然后要对子公司会计报表做出细致的审查,如果发现有与集团财务报表冲突的账目一定做出明确分析,防止因为子公司变动而带来的财务报表漏洞。

四、结语

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集团的发展规模也是在不断的扩大中,虽然现在的集团财务报表合并范围虽然仍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但只有要对现有的问题做出合理分析,并提出积极的方法进行改进,那么企业集团的财务报表合并一定会沿着更加成熟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