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儿童文学语言的特点大全11篇

时间:2023-09-13 09:20:48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儿童文学语言的特点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儿童文学语言的特点

篇(1)

中图分类号:I206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03-0145-02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传统语言学认为语言是一种交际工具或是一种思维工具,而现代语言学将语言由传统的从属论上升到本体论的角度,认为语言是思想本体,构成了人的行为本身。[1]深入探究语言的变革与现代文学形式发展的具体影响,对于丰富语言学的内涵,帮助我们理解语言变革与文学形式发展的内在联系具有重要意义。

一、中国现代的语言变革

中国现代的语言变革,概括起来就是“白话代文言”。之初,以“明白”和“精确”为指向的白话文运动蓬勃兴起。白话文倡导者主张语言摆脱以往形式的束缚,在精确表达思维的同时能够更加直白,为大多数人所能听懂。

相比于文言文,白话文具有口语化和精确性的特点。一方面,它不像文言文那样晦涩难懂,从而有助于文化和科学的普及和推广;另一方面,它不像文言文那样含糊不清,从而有助于提升严谨的科学思维。因此,白话文强调了文学语言的实用功能,强化了文学语言的叙述、说理、艺术再现等功能。但是这种语言转换也会不可避免地带来消极的后果,那就是传统语言所具有的多义性、象征性、层次性和声韵特性等语言功能均有所弱化,从而造成艺术表现力的缺失。而不同的文学题材或着眼自由的思想表达、或着眼严格的韵律规范,或强调丰富的说理性、或强调精简扼要的艺术表现力,对语言的诉求大不相同。因此,语言变革对各种文学题材的积极与消极作用也各不相同,从而造成了对现代文学形式发展的深远影响。

二、语言变革对中国现代文学形式发展的不同影响

(一)对小说的影响

白话文相比于文言文在叙述方面具有更高的清晰度,因此在“五四”之后的新文学的发展中,白话文替代文言文的语言变革促进了小说的繁荣,从客观上将小说的创作从边缘推向了中心。

小说是文学体裁中最贴近日常生活的、最具通俗性的文体。而白话文由于具有大众化、通俗化、口语化的特点,与小说文体的要求达到了高度的一致。在内容上,由于小说是一种叙事的文学,主要语言特征是叙述,对文学语言有着明晰、传神、生动、精确的要求,而白话文作为一种更贴近现代人日常生活中白话的文学语言,相比于文言文来说更能做到“言文合一”。语言变革增强了小说这类现代文学形式的叙事清晰度,促进形成了其叙事形象传神、描述逼真的内在品格。

(二)对散文的影响

白话文相比于文言文在形式上更加自由,在内容上更长于说理。因此,白话文促进了杂文文体发展的一枝独秀。杂文通过描绘具体事实或客观现象,达到陈述观点、发表议论的目的。杂文以“议论”为主要特征,要求有清楚的条理性、分明的层次性、严密的逻辑性,注重的是思维的理性化。而白话文相比于文言文来说,一方面通俗易懂,长于说理,另一方面语意精确,长于界定。因此,语言变革促进了杂文文体形式的长足发展。

之后,新文学者便开始思考如何通过对文学语言的加工,来达到散文文体审美的独特性,并由此创作出可与传统散文相媲美的“美文”。与议论为主的杂文不同,“美文”主张抒情言志。由于白话文这种语言方式过于直白,在美文这种艺术性散文的创作方面有较大的不便。为此,新文学者进行了“用美术以锻炼”白话的努力。“用美术以锻炼”白话,是指借鉴传统文学中的文言文语言方式和外来翻译的语言方式,从而形成一种更具表现力的白话文。通过“用美术以锻炼”白话,增强了散文的艺术性,成就了“美文”这一新的文学形式。

(三)对话剧的影响

白话文相比于文言文在表情达意方面更善于铺陈和直叙,更加利于话剧人物的直抒胸臆。因此,催生了以话剧为主要形态的中国现代戏剧。

文言作为一种诗性语言,具有含混、凝练的特点,注重表现而不注重交流,适宜叙述而不适宜对话,利于增加文本的抒情性而不利于其动作性。因此,以文言文为主要文学语言的中国传统戏剧大部分为歌剧,与诗词、曲具有相似的特点。而现代话剧以对话为主体,强调对白的作用,因此,白话文取代文言文,话剧取代歌剧,就成就了现代文学形式的一次转型。

五四时期,白话文学语言的倡导,使得喜剧语言在语言环境和资源等方面产生了巨大的变革,促进了写实戏剧语言方式的确立;由于白话文在表情达意方面的直白性,促使了写意抒情性话剧语言方式的产生;又由于白话文善于状物,对人物的语音、腔调都能达到精确细致的陈述,催生了戏剧性话剧语言方式的出现。因此白话文使得中国现代话剧的内容和形式得到了极大的丰富,促进了现代话剧文体形式的多样化。

语言变革创造了白话语言的语言环境,促进了中国现代话剧文体形式的诞生、发展和成熟。

(四)对儿童文学的影响

五四语言变革中,白话文学语言的广泛使用,为儿童文学的文体形式的诞生和发展提供了必备的条件。

时期,人们逐渐发现了儿童世界的“独特性”,对儿童发展的考量也逐渐增加到“美育”“人性的启蒙”“现代化”等诸多方面。人们对于儿童文学和儿童读物也越来越重视。然而,“儿童文学”这种文学体裁能在中国立足与否,取决于有没有与之相适应的文学语言条件。在五四之前,中国人教导儿童用的都是一些经书典籍,而并没有以儿童的口吻口语为角度的儿童读物。这可以归结为人们平常所说的语言(白话)与文字存在不一致。儿童文学最基本的要求是“小儿说话”,这就要求儿童文学所采用的语言应该具有“口语化”的特点。因此,白话代文言,是中国现代儿童文学诞生的标识。

(五)对诗歌的影响

相比于对其他文学形式的影响,白话文与诗歌的审美要求不相适应,因此制约了新诗的发展,甚至使得新诗形式美的建设陷入困境。

诗体的“新旧之争”本该是文学语言的产物,但在五四时期,白话文倡导者否定“旧诗”在一部分程度上是代表着一种诗学立场。他们认为旧诗比较难做,而且不能自由地表述自己的思想,难以创新。也认为,应该打破传统诗学所立下的规则,发展更为自由的诗体。然而,诗歌作为一种文学体裁,是有自身的特点和规则的。如果强行打破这种规则,超出了诗歌的边缘,有可能会产生一些新的文学样式(新诗),但由此丢弃的可能就是这种文学体裁所独有的韵味和审美价值。

诗歌所特有的本体诉求为含蓄性、情绪性、暗示性和感受性,而五四语言变革所倡导的科学性和精确性的白话文则与之相去甚远。并且,白话文精确性的表达在很大程度上会使文言才能勾勒出的“诗美”荡然无存。卞之琳在将新诗与旧诗做对比时就说,古典诗歌以精炼、少用连接词、意境丰满为特点,“重暗示而忌说明,言有尽而意无穷”。[2]这是诗歌作为一种文学体裁所具有的特点。然而,白话文作出的新诗却“枝蔓而懒散,冗长而无意”。因此,白话可以精确的传达思想,可以“有理趣”地分析、论证问题,但却不能写出像文言文那样蕴藉深刻的句子。

梅光迪认为,文章体裁不同,小说、词和曲固用白话,诗、文则不可。[3]在传统的文学体系中,诗歌的文体有着严格的规范,都以语言的“声韵特性”“喻意象征性”“去口语化”等为前提。因此,对于诗文来说,“实用性”“精确性”“口语化”的语言变革与诗歌的文体规范要求不相适应,严重影响了诗歌文体独特审美价值的实现。

三、小结

中国现代语言变革对文学形式发展的影响过程,其实就是“白话代文言”对文学形式演进的作用过程。从语言变革的角度探讨至建国这段时期文学形式的变化,不仅可以准确评价语言变革在中国现代文学形式发展过程中的得与失,还能使我们更加清醒的理解中国现代文学之于传统文学的审美转型,加深我们对语言变迁与中国现代文学形式发展关系的重新认识,对于我们当今文学形式的发展具有启示意义。

参考文献:

篇(2)

文学语言是儿童文学艺术的外在显现,儿童阅读文学作品首先要接触的就是文学语言。所以,一个在语言方面缺乏个性和创造性的作家很难说他(她)在文学创新方面形成了大的突破。然而在儿童文学创作中,一些作家没有考虑儿童阅读的特性,将成人意识和成人语言强加于儿童文学世界。为了达到说教儿童的目的,将一些成人的思考化作文学叙事语言,对现实中的一些概念化的说教做出阐释。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叙述语言的成人化,一是描写语言的成人化。

首先,叙述语言的成人化是造成新时期儿童文学传播和接受障碍的重要因素之一。儿童思维习惯于形象化的语言,对于逻辑严密、抽象话语有着阅读上的隔膜。这与儿童的心理特征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为从传播学角度看,人类对语言符号的解读是建立在共同的生活经验基础上的,即便是对同一符号,不同经历和体验的人对符号会有着理解上的差异,对尚处于成长阶段的儿童来说,更是如此。叙述语言的成人化归根结底是“成人本位”儿童观在叙述语言上的体现,什么样的儿童观必然表现为采用何种语言来对待读者。

例如,在“童话大王”郑渊洁的一些作品中,作家将一些属于成人的思考拿到童话叙事中:“皮皮鲁全家笑干了眼泪,他们终于知道了什么叫‘学问’,终于懂得了‘权威’的内涵,还明白了同样的话没身份的人说是胡说,有身份的人说就是学说。”“铁饭碗的真正含义不是在一个地方吃一辈子饭,而是一辈子到哪都有饭吃。”这些话语充满哲理和幽默色彩,许多成人读者看了会会心一笑甚至津津乐道,但是大部分儿童读者看上去会感到十分茫然。“学问”、“权威”对于很多尚未成年的儿童来讲,或者是不理解这些词的含义,或者对这些词保持着一种崇敬,但作家对其进行了毫无保留的讽刺和批评。对于涉世未深的儿童来说,受接受能力的限制,对作品中不时显现的类似一些语言恐怕还不足以全面正确地予以理解。

更为重要的是,这会让儿童心理和审美特性受到来自成人世界的挑战。语言背后隐藏的主要还是文化的支撑,世界上任何一种语言归根结底都是文化的产物,从语词内涵到书写形式都受制于其所在的文化。好的儿童文学语言对于滋润儿童的心灵健康成长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可以为儿童世界建造起一座纯洁可爱的童话城堡,并且能让儿童用自己能理解的语词去打开这个城堡,去探索这个城堡里的秘密。成人化的语言则会阻挠儿童进入这一世界,甚至让这个童话世界在岁月的流逝中日渐萎缩。

其次,描写语言的成人化是造成新时期儿童文学传播和接受障碍的另一重要因素。注重对事物做精细的刻画,儿童则更注重那些话语简洁、幽默的故事对话。即便是需要对事物进行描绘,也是文本对故事叙述的简单需求,因为儿童文学向来重视叙事而不言道。但是在一些作家的笔下,为了将事物书写到极致,不惜采用大量语词对建筑、风景进行细致入微的刻画,如同西方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中那种对真实的渴求。显然这种语言书写是违背儿童文学阅读规律的,遭到读者的抵制就成为必然。

特别是近年来,由于大众消费文化、商业化对儿童文学的侵蚀,文学书写中出现了凶杀、背叛、暴力、腐败、性、搞笑等成人世界的情节描述。它们如同打开的“潘多拉的盒子”,开始在儿童文学创作中肆意泛滥。这种趋势不单单对儿童文学阅读产生了不良影响,而且对儿童群体的健康成长和儿童文化的建构形成了威胁。

在蒋方舟的《正在发育》中有这样的描写:“我看到丢了一床的衣服,比电视上那些乱丢的衣服镜头还要乱。我猜想到妈妈昨天肯定是用兰花指叼着衣服,模仿白鹭展翅欲飞的样子,把衣服不屑一顾地一件一件地丢。”“我想到我家电扇的护栏‘疏可跑马’,我对电扇始终有个神圣的心愿,就是把我的手指头伸进去,被它绞。我早就想到了指头被绞的感觉。鲜血飞溅,很壮观,很英雄。一下子把不干净的血全部流光。体内只留下干净的东西,整个人是透明的,很纯洁。没有血没有肉,也没有骨头,只是一个美丽的均匀的形体。我脑子里一瞬间想到了血肉模糊,但我克制住自己不去想它,因为那很恶心,污染了我整个干净的画面。”

以上两段分别是蒋方舟对成长期一些镜头和体验的书写。文中还有诸如婚外恋、泡妞、小、更年期、帅妹帅哥等语汇,让整部作品充溢着青春期的张扬。作者在对生长发育期的儿童的书写是细腻而大胆的,也展示了成长期儿童的真实感受和思考。但是,作为一部书写儿童和主要给儿童看的书,里面充斥了太多的成人语汇和成人观念。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思考:这样的作品是否适合在儿童世界中传播?传播出去会发生怎样的效果?

儿童文学有着自己的话语世界,这个世界充满着诗意的阳光雨露。它是清新自然的,散发着自由快乐的芬芳。一旦这个世界失去了自己的独特性,成为的附庸,确如当下很多出版发行行业所进行的商业化炒作,让浮躁的拔苗助长的风气蔓延开来,最终遭到伤害的依然是儿童文学传播的健康发展。

语言陈旧、缺乏创新同样会导致传播障碍

文学艺术之所以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其原因之一就是文学承载体――文学话语是不断处于创新发展中的。儿童文学也有着自身不断创新的生命力,因而得到广大儿童读者的喜爱。儿童出于天性,对周围事物充满了探索的欲望,喜欢接触各种各样的新鲜事物,喜欢做追根究底的询问。所以,在人类历史上,那些充满幻想的探险故事、神话传说颇得儿童的喜爱,像凡尔纳的《海底两万里》、《地心历险记》等。文本中那些充满着鲜活气息的语言源自作家新颖独特的构思,承载了作家丰富的思想感情。而新时期以来,我国儿童文学创作中出现的话语陈旧、缺乏新意等问题,与作家创作思想僵化有着内在的关联。话语创新能力的匮乏,实际上就是作家文学观陈旧和自我创新能力不足的体现。

例如,书写抗战英雄题材的作品在建国后十七年的儿童文学创作中一直处于主流地位,诞生了一大批为儿童所喜欢所崇敬的小英雄形象,如雨来、王二小等。这些文本是在当时主流政治意识形态背景下诞生的,因此,虽然这些小英雄的故事至今读来还令人动容,令人崇敬,但毕竟深深打上了那个时代的色彩。这种时代特色的主要体现就是文本中存在着那个时代的革命话语和说教书写。如果今天的儿童文学叙事依然采用过去的话语,就很可能不为当下的儿童所接纳,也就很难实现儿童文学传播效果的达成。所以,身处当下的儿童文学作家就采用了新的话语方式来书写新的英雄故事。作家薛涛的《满山打鬼子》采用儿童视角和儿童思维,从儿童自己对战争的理解出发,来展示战争中儿童的成长经历和捍卫国家、捍卫个人尊严的画卷。因此,作家在处理儿童对日本鬼子仇恨的细节时,是从一个儿童的视角来表达的:

打那以后,车站除了火车的噪声,票房里还时不时传出滴滴的蝈蝈叫。日本兵们都说,那是蝈蝈在唱歌。满山在站台对面听见了,听出那只蝈蝈在找伙伴,根本不是唱歌。它待在那里,太寂寞了。

滴,滴,滴。蝈蝈饿了。

滴滴,滴滴。蝈蝈想念它的伙伴了。

火车站站长河野抢了满山漂亮的蝈蝈笼子和蝈蝈,所以满山对日本人的仇恨就是从对侵略者这种抢掠的认识开始的。虽然这里没有什么大的道理,但就是从这些细小的事情上,能充分传达出一个善良的孩子最为真挚的情感。

形象性是汉语言的最大特点。与欧美语言相比,无论是字形的象形性还是表述的简短、含蓄、有韵味,还有音乐的节奏美,都是汉语言自身所具有的浓厚的艺术性的集中体现。在儿童文学作品中,作家能否带着一颗童心去创造出带有个性的语言,创造出一个全新的世界,是能否赢得读者的重要因素。

曹文轩的《草房子》之所以成为当下儿童文学中的畅销书、长销书,与其用鲜活的语言来展示桑桑这样纯真美好的童心不无关系。在写蒋一轮老师与白雀姑娘谈恋爱受挫一节中,作者写道:“蒋一轮的课讲得无精打采,蒋一轮的篮球打得无精打采……蒋一轮的整个日子都无精打采。”“蒋一轮变得特别能睡觉,一睡就要永远睡过去似的。蒋一轮天一黑就上床睡觉。蒋一轮上课总是迟到。蒋一轮的眼泡因过度睡眠而虚肿,嗓子因过度睡眠而嘶哑。”语词简单明了,句法采用重复修辞,以儿童的眼光和心理将班主任老师失恋后的情态巧妙地展示出来。这是符合桑桑的孩子心理的,成人世界中的很多事情桑桑感到很神秘,感到不可思议。

通过以上分析不难发现,新时期儿童文学的语言创新确实发生了较大变革。这种变革体现了儿童本位文学观在新时期儿童文学发展中的推动作用。但是,新时期儿童文学的话语更新也存在着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缺乏话语创新的自我意识直接导致了儿童文学话语陈旧而缺乏生命力。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儿童文学尤为如此。处于身心成长阶段的儿童对外部世界充满了好奇,希望通过各种自己已经掌握的手段来获得所期待的信息,例如听故事、看电视、读书看报等。在当前的大众传媒语境中,电视、网络等新兴媒介一方面为儿童提供丰富的信息,另一方面以娱乐性强的特点深深吸引着儿童,令其得到全面的感官享受。面对这一发展态势,儿童文学必须重视语言的创新,努力做到以儿童适合和喜欢的语言帮助儿童打开文学之门,并最终实现儿童文学的有效传播。

参考文献:

①文言:《文学传播学引论》,辽宁人民出版社,2006年12月版

②吴其南:《守望明天:当代少儿文学作家作品研究》,宁夏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③王泉根:《现代中国儿童文学主潮》,重庆出版社,2000年版

④朱自强:《中国儿童文学与现代化进程》,2000年版

篇(3)

儿童文学即是以儿童作为主要阅读对象的作品类型 [1]。在儿童文学的创编活动中,其主要对已有的儿童文学知识进行调动,与语言等相关信息进行结合作用,将儿童的语言由口语化转变成书面语言,结合个人创造力、想象力进行创作活动。在儿童文学创编过程中,教师须利用创新形式的教育手段拓展儿童思维,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以及想象力。

一、通过具体形象的文学语言,阐述儿童文学创编意图

在儿童文学创编过程中,本身具有一定的指向性,这一指向性即是教师进行创作意图的所在,怎样将该意图向儿童进行传达,则是教师须掌握的重点教学技巧 [2]。在阐述儿童文学过程中,存在多种传达途径,最为便捷、直接的便是语言传达的形式。儿童正处于人生的具体形象思维阶段,而语言的构成要件主要是抽象符号,对于枯燥的语言符号儿童常常缺乏坚持的耐心,理解起来较为困难。因此,在创编活动中,教师须利用生活气息较浓的、具有启发性的言语,加强儿童对创编目的的理解,让儿童文学能在已有教材之上充分发挥想象力。

例如,在进行《会变的云》、《阳光》、《云》等创编活动过程中,当儿童对于诗歌、散文人物出现无法创编的情况时,教师可以灵活设置“小树孩子以及大树妈妈”的形式,通过谈话活动对儿童进行引导,构建生活的情境,启发儿童一边用语言表达一边做出动作。教师在明确创编意图的同时,通过儿童能够理解以及接受的形象符号表示出来。在“大、小树”的诗歌创编中,儿童文学中的诗歌充满变化,十分具有想象力。

形象的语言能够加深儿童对于诗歌内容的理解 [3]。在教学《摇篮》的过程中,教师可将花园、天空等喻为摇篮,在教学《快乐的小屋》中,将纺织娘、蜘蛛等进行拟人,将星星喻为宝宝等。在丰富语言中,极易引起儿童兴趣的语言为名词、动词等,因此教师可将语言改编为名词、动词为主的简便句子,并通过叠声词、象声词等创编出形象、生动的语言,帮助加深儿童创编意图,发挥儿童想象能力。

二、利用平等和平的语言构建儿童文学阅读活动的氛围

教育心理学专家罗杰斯观点认为,心理自由安全是加强创造的前提 [4]。儿童的生理机制不成熟、年龄小,因此儿童在环境方面具有强烈敏感性,对教师有情感上的依恋,教师的行为语言等十分容易对儿童情绪产生影响,进而对创编行为产生影响。在日常创编活动中,教师须持有亲切和蔼的态度,利用幽默、平等以及亲切语言,营造愉快轻松的创编活动氛围,让儿童能够进行流畅自由的表达。在利用和蔼亲切的语言时,教师须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教师须从心理对儿童进行认可,作为完整的个体,儿童具有追求平等以及尊重权利,甚至由于其具有的年龄较小特征获得更多的关注;

第二,教师必须做好个人定位,教师不是儿童的指挥者,而是引导者、帮助者、协作者,在坚持以上二点时自然会产生亲切的语言以及创编态度。例如,可以运用探究式、讨论式的语言组织活动,让儿童与教师间保持自由平等的交流关系,让儿童的行为和语言得到自由发挥,进而激发出不一样的创造火花。

例如,在进行《山》的创编活动中,教师帮助儿童理解“银篮”、“金篮”以及“花篮”等词汇的形象内涵,教师可设计2个外形为篮子的春夏秋冬四季的图片,指导儿童进行观察,结合图片和儿童共同探讨以下问题:“为何春天山坡会变成银篮”、“为何冬天山坡会变成花篮”、“为何秋天山坡会变成果篮”、“为何夏天山坡会变成金篮”?“果”、“花”、“银”、“金”等语言描述的是什么内容?在具体操作中,有的儿童会说:“指的是水果、花儿、金子等”,有的幼儿可以说出具体的事物名称,如:苹果、香蕉、、樱花等,甚至会说出其他千奇百怪的答案。通过师生交流,教师可总结出,这些词语传达了丰富的内涵:冬天是银装素裹的时节;秋天是果实累累的时节;夏天是阳光灿烂的时节;春天是花儿盛开的时节。

教师在创编活动中不能用已有想象对儿童进行约束,在听取儿童不同意见之时,不能立即反驳,须用平等交流口吻帮助儿童找到理想答案,如此学生便能够提出与教师不通的看法,长此以往,儿童的想象力将充满个性色彩,具有独创性以及灵活变通性。

三、利用充满童趣的启发式语言,激发儿童文学的创编动机

1.给予儿童足够的发挥空间

儿童具有与生俱来的创造动机,必须给予儿童创造充分的发挥空间 [5]。在儿童文学的创编活动之中,教师语言必须充满探索性、启发性,在进行示范讲解的过程中,教师须在知识传授过程中持开放态度。

例如,在《美丽的秋天》的散文模仿创编活动之中,教师须从作品的难易程度出发,利用玩偶、实物等工具,利用拟人化的手段以及播放课件等形式对文学作品进行朗读或现场模拟,在启发式发提问的基础上帮助儿童理解作品的语言表现形式,帮助儿童对作品的主要内容进行整体感知,让儿童能够产生置身叶子描述的秋天的场景之中,进一步激发儿童的创编积极性。教师可以提这样的问题:“美丽的秋天又叫金秋,因此秋天的颜色是什么?”“杨柳叶说秋风将其送至大草原,它能见到什么?……”“枫叶说,秋天十分美丽,美在秋天的哪些方面呢?”在这样的启发式教学基础上能够有效激发儿童参与创编活动的积极性。

总之,教师须及时对儿童进行引导及鼓励。在创编活动中对儿童的情绪进行观察,找出能够激发儿童创编兴趣的落脚点。

2.将儿童的无意识活动转变为创作活动,激发其创编积极性

儿童作为天生创造者,其创造性体现在他们语言的字里行间之中,教师须及时进行鼓励和提醒。例如,某个儿童在进行《阳光》创编活动时,将太阳归为红色,其与诗歌的情理逻辑不相符合,这也许是独特的创编行为,也可能是无意识的个,教师须凭借本身的智慧,将其演绎为儿童的创作活动,及时提醒儿童进行创编:“看,xx小朋友的太阳是红色的,真是很有想象力啊,这个太阳肯定有一个特别故事,请他来给我们讲讲吧”。

又例如,在进行《会变的圆》的创编活动中,教师须利用简洁、明了的语言与儿童的情感贴近,教师可以先发问:“我是一个圆,同学们喜不喜欢呀”,并将“圆”贴在头上扮演角色,带动儿童进入情景当中。这样的角色扮演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能够产生无声情感的传递,从而使得儿童从内心接受老师、爱上老师,对教学知识产生兴趣,并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在指导儿童进行《会变的圆》的学习时,儿童也会产生无尽创意,并充满童趣,如有的幼儿会说:“西瓜个头大;饼干圆又圆”等等。以上充分说明教师必须利用启发式、充满童趣的语言艺术,塑造教师亲和力,加强师生互动,从而激发幼儿的创编积极性。

四、利用鼓励式、激励式语言,提升儿童文学的创编自信

1.给予儿童信心,提供行为创造支持力量

部分教育学家认为学生会朝着教师期望以及鼓励的方向进行发展,鼓励式的文字或者语言能够有效激绪,促使个人进行行动,尤其是充满创造性的语言则必须加强鼓励,创造即是将以往没有的东西制造或者产生出来,因此在儿童文学创编过程中须对儿童进行及时肯定,给予充分的信心,让儿童在创编活动中产生协同感,产生行为创造的支持力量。

2.因人而异,有针对性地培养儿童创造力

虽然每个儿童的天资存在不同的差异,但是每个学生本身都具有进行文学创造的意愿,并且具备创造的才能 [6]。胆小的学生害怕面创编活动,教师必须对其进行鼓励。例如给出类似于“老师知道你也能够说出自己想的儿歌”等鼓励性质语言,帮助学生消除心中的压力。一旦出现儿童在创编过程中与其他学生类似的或者相等的结果,此时教师就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搜寻不同儿童个体创编结果的差异性和闪光点,并及时进行鼓励:“真了不起,你的哪句话与其他人不同,十分具有创新性”。鼓励式、激励式语言会让儿童对自身具备的创编才能进行正面肯定,产生创办积极性,在活动中尽全力完成创编实践任务,最终引导学生成为钟爱创造、长于创造的个体 [7]。

3.接纳与众不同的想象力

在应用鼓励式创编语言过程中,须注意部分儿童乐于创造、钟爱创造,能够发挥出与众不同的想象力,但是部分教师往往无法有效接纳学生的想象力,甚至会给予排斥态度,一旦遇见这样情况,教师必须给予鼓励语言:“××小朋友,你真棒,你真是说得太好了!”这样的语言会加强儿童对创编活动的反应,也会对儿童的语言表达产生积极的影响。在具体的创编活动中,教师须对消极的成分保持客观接纳态度,帮助儿童提升理解能力,帮助儿童掌握哪些是合理的,哪些又是不合理的,在轻松自由的氛围下,向儿童讲解创编活动能够接受的范围标准 [8]。另外,还要注意的是儿童文学的创编活动具有尝试性和探索性特征,所以这一过程也存在失败因素,因此教师须对儿童给予全方位鼓励:“你能行的,下次创编活动你会完成得更好,失败也是学习机会”等,教师必须具有包容态度,抓住机会让儿童能够获得创编条件,积累创编经验。

参考文献:

[1]张玉梅.儿童读物语言偏离现象分析[J].新闻爱好者,2012,(2): 65―66.

[2]李声权.列夫托尔斯泰论儿童文学的语言[J].文化译丛,2002,(4): 11―13.

[3]田华.童文学语言的选词特点[J].中学语文,2007,(2):31―33.

[4]黄颖.中国现代儿童文学语言美学特征的建立[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11,(4):42―46.

[5]王金禾.论儿童游戏与儿童文学的游戏精神[J].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06):56-57.

篇(4)

一、引言

文学是一种语言艺术,它用语言塑造形象,以此反映社会生活,表达创造者思想感情和客观世界。文学作品之所以能通过文字在受众心理产生视觉和听觉效果,主要与人类具有的共同生活经验有密切关系。谢天振先生说过儿童文学作品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如需将文学作品语言生动而形象地传达给读者,译者需对读者所处的特定的语言环境内的历史文化积淀、生活经验有一定熟悉和积累。[1]所以当一种语言环境中产生的文学作品被翻译成另一种语言时,为了使读者产生与原作一样的艺术效果,译者须进行调整,把源语信息用译语独特的结构表达。

二、文学与文学翻译

文学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相对于其他有形客观可见的艺术形式,文学完全依赖语言在接受者脑海中勾勒图像并产生艺术美感。文学语言是具有审美价值的艺术语言,文学翻译所围绕的核心是对作品美学价值的艺术传达。张今对文学翻译的看法是好的文学翻译是译者用读者熟悉的语言把原著文学意境传达出来,让原著中的启发感动原汁原味地传达给读者。[2]在翻译文学作品时,译者要传达原作基本信息、审美信息,展示作品艺术魅力,使读者得到审美愉悦。

三、儿童文学翻译

儿童文学作为文学的一个分支,有文学的一般特征,又有自身显著特点。陈子典对儿童文学的定义:“切合儿童年龄特点,适合儿童阅读欣赏,有利于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各种形式的文学作品。”[3]儿童文学在内容、形式和创作方法上与一般文学有许多不同处,核心在于适合儿童年龄特点的“儿童性”追求上。[4]儿童文学的读者是儿童,在翻译时译者应时刻铭记儿童文学这一特殊点。袁毅提出“儿童文学翻译必须关注儿童读者,以儿童的视野为出发点,考虑到他们相对于成人读者在文学接受能力方面的特殊性。”[5]所以,在对儿童文学翻译时,译者应站在儿童立场,考虑儿童读者与成人读者所不同的理解水平、知识能力、人生阅历、审美需求等方面特点,在保持原作风格的基础上,用儿童所熟知喜爱能产生共鸣的语言,译出蕴含思想美、情感美、语言美的译本,使儿童读者在阅读中得到美的愉悦和美的陶冶。

四、儿童文学翻译

美学价值的艺术再现文学的根本是审美,文学翻译的主要功能和特征为审美价值的展现。这一原则适用于儿童文学翻译。为了再现儿童文学语言的审美属性,译者应把握好对原作中文学形象、文学意象和原作艺术情意的传达。

1.动态的文学形象的艺术展示

文学作品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作者对艺术形象的塑造能力。为了表现美和创造美,文学作家必须塑造文学形象。作者将自己所感所想所悟融入对形象的塑造中,这时的文学形象便变得鲜活生动起来,仿佛有了生命有了脉搏的跳动,并能以一种直观的立体的多维的角度呈现在读者面前。儿童是感性的,其感知思维需要借助具体实物而发生。“充满画面感情景化的语言能以一种可触可摸的质感引导孩子去感同所受。”[6]所以对文学形象的塑造在儿童文学作品中便显得格外重要。在翻译儿童文学作品时,译者可多采用色彩鲜明、动态突出、形式多变的用词组合,力求给儿童读者描绘出栩栩如生的文学形象,使文本生动和有趣,在不知不觉中吸引儿童读者,使他们在阅读中得到美的享受。

2.营造引人入胜的艺术意象

米盖尔这位有名的法国美学家曾说过:“审美形式只有引起想象力和理解力的自由活动才是美的。”[9]意象则是能引起想象力和理解力的自由活动的审美形式。因为意象是作用于人的头脑的,文学意象是产生于阅读过程中的,读者通过阅读,经过联系和想象,在脑海里筑构其一个浓郁的扣人心弦的文学世界。方卫平在《儿童文学接受之维》中提出,“寻找一个有趣的、自由的文学幻想世界,仍然是推动儿童进入文学阅读位置的最基本的心理动力。”[10]从这不难看出儿童文学作品中有趣而又充满幻想的意象的创设,是决定儿童读者阅读程度高与否的重要因素。

3.艺术情意的传达

文学创造起源于创造主体的情意冲动。作者通过塑造形象来抒感,表达自己的态度和价值取向。情感抒发使艺术创造成为可能并以一种意味深远的错综复杂的形式贯穿全文。文学作品的字里行间无不隐藏、透露着作者的情意性。在儿童文学翻译中,译者要时时不忘传情,让读者能感受到作者强烈的艺术情感,能深层次地感受到文学作品蕴涵之美,移植作者的情感价值可通过措辞、语言的修饰、句法结构和语境等多途径实现。

五、结束语

以儿童为特征为基准而创造的作品才有可能实现儿童文学的艺术真实,儿童文学所蕴含的艺术美才有机会有可能被儿童读者所了解和接受。这一规则对译者来说尤为重要,在进行儿童文学的翻译时,译者应先吃透原文,调动译入语中最适宜的手段,时刻考虑到儿童的存在,译出儿童读者所喜爱的能接受理解的译文,把作品中生动有趣的事件、鲜活饱满的人物形象、充满个性的文字语言充分向儿童读者展示,真正为儿童创造出一个如鱼得水般身心愉悦的语言世界。

参考文献:

[1]谢天振.译介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131.

[2]张今.文学翻译原理[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87:14.

[3]陈子典.新编儿童文学教程[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43.

[4]教材编写委员会.儿童文学[M].北京:开明出版社,1998:185.

[5]袁毅.浅论儿童文学的翻译[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6,(4):73-76.

[6]庞灵芝.任溶溶儿童诗的情景化语言[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2003,(3):45-48.

[8]E..怀特•夏洛的网[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

篇(5)

儿童文学以儿童的世界或儿童眼中的成人世界为主要背景,作品中的儿童化语言存在不同于成人语言的创造。比如儿童自造的新词、不合语法规范的语言等。可见,原作中有创造,译本中也应该有创造。广义的接受者包括译者和读者,不同文化背景的接受者有着不同的期待视野,决定了读者对作品内容和形式的取舍标准,以及阅读中的选择与重点(朱献珑,2003)。译文越接近儿童读者的期待视野,就越能吸引更多的读者,其价值也就能最大化。

1)新词的创造:《夏》的原文中出现了一些儿童创造的新词,比如从springpig(春猪)一词产生了springchicken(春鸡),这种直译不是死译、硬译,而是创造性地发明了一个汉语新词,增加了文本的趣味性,体现了儿童的创造精神。再如sedentary一词,任译为“(蜘蛛)坐网、(猪)坐窝”。原文中使用一个词sedentary,只实现了意义的迁移,而任译文中的“坐网”和“坐窝”,不仅实现了意义上的迁移,还从形式上的改变体现了语言的创造性。儿童语言的变通式模仿是从事物的特点和共性出发,任意地将相关的语言组合,拼凑成新的语言。通过这种方式创造的新词是符合儿童的语言创造方式的,也是符合儿童读者的语言期待和认知期待的,也就能被儿童接受和认可。儿童读者主动地参与接受就决定了译作的价值。

2)不规范语言的创造:儿童语言的不规范性在儿童文学作品中处处可见。其不规范性主要有以下特征:语法错误、语音不标准、逻辑混乱等。比如原文中的dirty-littledirty-littledirty-little,原作者用语音的重复表现说话者口吃的特点,任译为“脏兮兮小兮兮”,语法中“脏兮兮”搭配正确,而“小”却很少与“兮兮”搭配,这种搭配不合理的语言正是儿童的语言。儿化口语词也是儿童不规范语言的一种表现方式,比如chew和eat译成“嚼嚼烂”、“吃吃光”就是译者选择的儿化口语词。语言符号系统的差异会导致不规范语言的可译性限制。而译者应在“忠实”的框架内,最大限度的发挥译者的主体性。创造汉语的音近义异词、不合理搭配词和儿化口语词是译者在形式和读者反应“忠实”于原文的框架内的主体性发挥。不规范语言则能通过语言的活力彰显译文的活力、儿童语言的活力与儿童的创造精神。

3)幽默语言的创造:与成人相比,儿童的思维特征是思维的跳跃性与不合逻辑,体现在语言上就是语言的逻辑不清,意思表达不明确。例如原文中小猪威尔伯与小羊羔争论自己是nothing还是something,英语中nothing与something意义相反,但语音上部分重复。小猪反复使用两个词,努力地为自己辩解,原作者利用单词语音的重复造成意义的混乱,以增强文章的趣味性。任译作“零”和“有东西”,意思和逻辑关系很清楚,而台湾儿童译者黄可凡则译作“不是个东西”与“是个东西”,意义和音节的重复与原文更加契合,看似呆板不顺的译文却产生了与原文“以不顺求趣味”的表达效果。1979年康馨的译文中译为“无物”与“有物”,显得有些成人化,儿童不易理解。这说明成人与儿童的语言差别是客观存在的,译者这位戴着镣铐跳舞的舞者有时也很难模仿儿童的舞蹈。再如therottenegg任译为“老坏蛋”,译者通过双关词表达了更加丰富的意义。儿童的思维和想象特点就是译者创造时的一副镣铐。变通式模仿、近音异义词或不合理搭配的语词、谐音、双关、死译等都是译者戴着这幅镣选择的有效的语言创造策略。

2音韵的创造策略

儿童文学语言的特点之一是音乐性。儿童语言发展相关研究发现儿童的“语言结构敏感性”包括对语词排列的敏感和对语言的声音、节奏、重复和语调节拍的敏感,所以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无不具有语言的音乐性和韵律感(朱自贤,2003:96)。所以,儿童文学翻译除了意义层面的转换外,必然要保留字音、语调、节奏和押韵等音乐性特征。不同语言符号系统的差异决定了儿童文学翻译中音韵的翻译是译者主动参与的创造性活动。

1)音节重复的重叠词:重叠词是汉语区别于英语的一类词,但两者的共同之处是通过音节的重复来创造音韵之美。汉语的重叠词有AABB、ABAB、ABB三种形式,英语中则有单词部分音节的重复。因此,当两个孩子游泳、玩耍、用水你泼我我泼你时,威尔伯就呆在河边的烂泥里自得其乐,烂泥暖和、湿嗒嗒的,黏黏糊糊,舒服极了。天天这样,白天快快活活,夜里安安静静。原文中的四个形容词warm和moist,sticky和oozy,在音韵上warm中的尾音/m/与moist中的辅音/m/重复,sticky和oozy的尾音/i/重复,读起来有节奏感,朗朗上口。任译文中的“暖和”、“湿嗒嗒的”、“黏黏糊糊”是通过叠词的形式实现音节的反复。第二段中的everyday,everynight,every一词重复,happy与peaceful中音节/pi/和/pi:/重复,译文中的“天天”、“快快活活”,“安安静静”也是用叠词体现节奏与音韵的。音韵和节奏能给予儿童审美愉悦,激发他们的情绪,儿童首先接受声音层面的刺激,再转移到对语言内容的兴趣,这种接受信息的顺序与成人是相反的(郁炳隆,唐再兴,1990:105)。音节的重复与节奏的一致不仅能创造音韵之美,还能体现文学语言的诗意和意境之美。译文增加了译本对儿童的朗读功用,有利于声音对语言意义的内化。

2)韵脚的创造:儿童文学中不仅经常出现儿歌和童谣,儿童文学语言本身也具有音乐性特征。所以音乐意境的重构必然成为儿童文学翻译中译者的创造内容之一。儿童文学翻译中韵脚的重构应该符合儿歌和童谣的韵脚创作方式。比如儿歌多为句句押韵或隔句押韵,连锁调是中途换韵,随韵粘合,字头歌则常用一字韵。

3)口语化拟声词:拟声词通过对声音的描摹能烘托气氛,增强美感,实现语言的审美功能。译者选用拟声词时要“随物而异声,随声而抓词”(张培基,1979:22)。口语化的拟声词对声音的生动模仿不仅能刺激儿童的听觉,还能再现原文的音韵之美。比如原文描述小猪大口吃东西时用了swishing和swooshing两个词,译文为“稀里哗啦”和“呼噜哗啦”。这两个拟声词不仅在意义层面上形象地表现出了小猪贪吃形象,还在声音层面上通过“哗啦”一词的重复与原文swishingandswooshing前后音节的重复契合,实现了音韵和节奏的统一。儿童文学翻译中选取语音形式与实物相似程度更大的口语化拟声词更能有效地使他们将声音与意义产生直接联系。再如任译本中还有“唧唧喳”的鸟叫声、“哒哒哒”的马车声、“叽嘎叽嘎”的老鼠磨牙声等词都是译者刺激儿童感官而增加的拟声词。声音使与其对应的形象更加鲜活,声音也创造了译本的音韵之美。

4)回环句:回环的修辞手法在英汉两种语言中都存在,其结构匀称整齐,具有回环往复的音乐美。比如任译本中的splashedwaterateachother(你泼我我泼你)、lookedateachother(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等。回环句语音的重复和结构的复沓具有整合结构的功能,产生语音回环往复的效果,让译者以听觉的美感贴近了儿童,通过方块字的变化组合造就了译文的音韵之美,为儿童读者提供了音乐性的审美体验。译本中音韵的创造必然要从语词的音节和节奏出发,所以音节重复,节奏感强的重叠词、语序整合后的押韵词、音义结合的拟声词和音节节奏对称的回环句等都是创造音韵之美的重要方法。

3风格与功能的再创造

篇(6)

    上述论文和论着运用的研究视角主要可以分为类:第一类是对翻译家的儿童文学翻译研究;第二类是对特定时期的儿童文学翻译的研究;第三类是对儿童文学翻译原则、策略、技巧的研究;第四类是结合文学、哲学、美学的理论而进行的儿童文学翻译研究;第五类是儿童文学译本的个案研究或比较研究;第六类是从外国儿童文学翻译对中国的儿童文学的影响角度进行的研究;第七类是从译者、读者的角度进行的儿童文学翻译的研究;第八类是从文化的角度对儿童文学翻译进行的研究。详细情况如下表所示:

    二、儿童文学翻译研究新视角

篇(7)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31-001

儿童文学是属于现代文学概念。之所以有儿童文学,就是因为人们“发现”儿童与成人是不一样的人,不一样到需要有自己独特的文体,于是便有了专为儿童创作的文学。

儿童文学是为儿童立法、立言的文学。

第八次课改以来,儿童文学作为十分重要的语文教育资源,被广泛地引入小学语文课堂。撇开儿童课外大量的儿童文学阅读不说,以人教版教材为例,文学性内容约占全部小学语文教材的85%以上,而其中绝大部分是儿童文学作品。也就是说,儿童文学构成了小学语文教材的主体。

根据对儿童文学与小学语文教育的长期关注和实践,笔者认为现行儿童文学在语文教育中主要具有四种价值。

一是教育价值。儿童文学进入语文课程主要是促进阅读、发展语言、带动写作。优秀的儿童文学以丰富而美好的主题、生动的人物形象、有趣的故事吸引着儿童。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儿童文学语言大都是在字词、语音、情感等方面和孩子产生共振,吸引孩子。当然,儿童文学作品中也有成人语言,但都是儿童文学作家转换成“儿童频道”后的语言。这些语言大多自然、朴实、生动、有趣,便于孩子理解和积累。儿童通过儿童文学习得故事、语言,然后反映在他们的写作中。语文教材,往往在学习完一类课文后安排练习写作。如,人教版(下文所举的例子均为人教版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学完童话寓言就在单元习作中安排练写童话故事;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学习了描写乡村景色与生活的儿童散文后,安排乡村题材的习作。

二是社会价值。儿童的成长是一个由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变的过程。在儿童性格形成阶段,语文教育负有给予孩子良好的社会启蒙的职责。语文教材中的儿童故事、童话、小说、散文、戏剧都为儿童读者提供了不少美德方面的形象典范。这些美德包括爱与尊重、诚实守信、善良友爱、尊敬师长、宽厚礼让、俭朴节约、开拓创新等。当然,依据儿童年龄和心理特点,教材以激发和培养儿童爱的情感为主。如,《鞋》《棉鞋里的阳光》《小抄写员》等表现的是家人之间的爱;《纸船和风筝》《小鸟和牵牛花》《窗前的气球》等体现的是朋友之间的爱;《两只鸟蛋》《浅水洼里的小鱼》《父亲和鸟》等体现的是人与动物之间的爱等。

三是文学本位价值。文学是一种蕴藉在话语中的审美意识形态、 审美价值,形象性、情感性和无功利性是它的核心价值。周作人先生认为“文学是无意思之有意思”,立足用形象、情感反映生活、体验生活,超越现实,达到愿望世界的心灵愉悦和满足。相对于其他几种价值观,现行小学语文教学中文学本位价值的课文较少(这和我们教育中对儿童缺少信任有关),但也不乏一些篇目。如,一年级下册的童话《春雨的色彩》在短小的篇幅中展现春天的美丽景色,蕴含了对大自然的赞美;二年级下册的儿童散文《浪花》,营造纯真、欢快的氛围;儿童散文《找春天》描写孩子们寻找春天、营造生机勃勃、热情洋溢、欢快活泼的氛围等。

四是儿童本位价值。儿童文学以儿童为中心、契合儿童的年龄、思维特征和社会化特征,充分考虑与儿童经验和想象世界的联系。儿童本位的儿童文学主题往往是美好、光明、温暖的,以歌颂儿童、赞美儿童,捍卫童年精神为己任。课文多以描述儿童熟悉的动物、植物形象和富于神性色彩的人物形象为主,而且这些形象以扁平化、类型化为主,便于儿童识记和辨认。语言以轻快活泼、生动有趣为特点,同时大量运用叠音词、同韵词、拟声词等,使相同词句、段落在文中反复出现,以引起儿童在阅读时的亲近感。

综上所述,儿童文学在语文教材中实际上是一种统整性存在。它不但表现了儿童的心理和情感世界,同时也表现了成人的心理和情感世界;不但体现了文学教育,而且也规定了实用教育、社会教育的内容。这是由儿童文学的艺术特质所决定的。要将儿童文学教成儿童文学,我们必须做到统整。

一、统整教育目标的求实性和求美性

实用语言教育追求的是应需、应试的实用主义价值观,要学习字法、词法、句法、章法,掌握语文基本知识,训练读写听说基本技能。这就意味着学生所学的内容是为其在现实生活与工作的需要而准备的,其所接触的内容应该以满足日常需要为标准,主要目标是教给学生学习现实、求实的语文知识。

篇(8)

文章结构清晰,引言部分介绍写作目的、意义和价值,并提出文章的结构框架;第二部分文献综述介绍语料库与文学研究的背景及不足,提出本文使用的研究方法和语料库;第三部分是数据收集、数据分类、数据分析及提供图表说明,通过图表称述分析过程和观点;最后结语部分对文章进行总结。

1.系统介绍

语料库应用广泛,实用性强,在文学研究方面的应用已取得成效,而文学教学的开放性,使它可以面向语料库语言学开放。语料库语言学可以为语言文学的教学提供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和工具,使人们可以对文学作品进行更详实、深入和具体的描述。基于语料库的语言文学教学不仅仅可以从个别的现象中归纳出答案,还更加重视从众多的现象和现象之间的联系中归纳答案。此外,理论的真实性和概括性可以通过实证研究得以验证。文学理论也不例外。

由于文学语料库可以容纳几百万、几千万、甚至上亿词的文学作品语料,人们可以从中得到充分的例证、验证或说明某些文学理论(王一川2004)。

基于语料库的外国文学作品分析成果显着,如赵琼《〈夜莺与玫瑰〉的语料库检索分析》(2007);王雁的《〈傲慢与偏见〉的语料库检索分析》;孙彩媛、邱天河的《语料库辅助文体分析〈爱丽丝漫游记〉》;陈莹莹的《基于语料库分析〈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2007);在《名与实悖论----〈真诚最重要〉的语料库检索分析》(2007)一文中,作者将语料库方法运用在辅助文学批评中。借助索引软件对该剧进行数据提取和分析。通过对比分析得到主题词(keywords)表和词图(plot),可以直观地了解该剧人物、剧情的信息以及作者独特的用词特点,为该剧的主题研究和语言风格分析提供了量化依据(吴琦,李文中2007)。

然而,由于目前的大型语料库大多是通用语料库,而文学语言比较容易获得,一直受到语料库语言学家的冷落,文学语言语料库一直没有问世。王一川(2004)、随桂岚(2004)等研究者对建立文学语言语料库有所研究,对建库目的、建库规模和建库意义有过分析和讨论。法国作家圣埃克苏佩里(AntoinedeSaint-Exupéry)的名作《小王子》是儿童文学作品的经典之作。自出版以来,在全世界范围内,不仅受到儿童的欢迎,在成人中也是广受青睐。圣埃克苏佩里写《小王子》时,自己为小说画了插图。插画拙扑稚气,梦境迷幻。法语版《小王子》1943年在美国出版。评论界和读者对这本书感到意外。几十年后《小王子》在全世界成为大人、小孩、东方人、西方人都爱读的作品。本文提供的是其英文版本,便于英语专业学生分析和讨论。但就这样一部倍受推崇的作品,对其进行文本研究的却凤毛麟角。本文旨在以语料库为辅助工具分析儿童文学作品《小王子(英文版)》的文本主旨,讨论其文本特征,深刻体验作者以忧伤的笔触抒写其“精神至上”,分析这一文学教学应用上的全新方法和视角。

2.研究方法及步骤本

部分将包含文本数据的收集、分类及笔者的分析,附带图表和说明。

本文通过使用AntConc3.2.1(Windows)2007软件中的Concordance、ConcordancePlot、FileView、Clusters、Collocates、WordList、KeywordList工具进行检索。在进行定量统计的基础上进行定性的分析,以期欣赏小说的文体特征。数据也就是文本《小王子(英文版)》来源于网络。

首先,我们利用AntConc3.2.1(Windows)2007对文中的关键词进行了搜索,发现文中使用频率较高的词如下:通过AntConc软件,我们可以发现小说共有91312词,表1出现的是出现频率较高的词。

不难发现,列表中指示代词出现得比较多,如“that”、“who”、“which”,这点可以说明小说的语言中有很多从句,而且句子结构也远比口语中句子结构要复杂。这是正式英语书面语的特征。文中出现的高频名词不部分表示人名或动植物名,代词也多是人称代词。

这一特点更加突出了《小王子(英文版)》中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突出儿童文学作品的一大特点:儿童文学作品重“儿童本位”,以儿童为主人公,以其活动生活为故事情节的中心,具有现实性(杨柳2006)。儿童文学作品往往是由花、草、树、兽这些现实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建构而成,象文中的sheep、star、flower、fox都是自然之物,它们都能说话,因为如果它们不能说话,儿童是不会对它们产生兴趣的,这就是儿童文学作品的现实性。我们还可以从这张表中获得一些信息。比如“I”、“you”和“me”排名都比较靠前,分别排2、9和18。这些代词在小说中频繁出现,必然跟小说内容息息相关。我们可以推断,故事是以第一人称攥写的,作者以亲切的口吻,娓娓道来,使童话故事性更强。再看第8位和第12位的“little”和“prince”,联系小说的题目便可推断出littleprince必定是主要角色。我们还可以大胆推断小说中必然多以叙述性话语为主。第一人称的I和me出现的比较多,而别的代词又不多,小说中必定叙述多,对话少。语料库软件AntConc3.2.1可以印证这个事实。在AntConc3.2.1中搜索“I”就会列出“I”出现的所有上下文。“I”一般都出现在叙述中,如第一个“I”出现在“Iasktheindulgenceofthechildrenwhomayreadthisbookfordedicatingittoagrown-up”中,而紧接着第二句就又出现了“I”,“Ihaveaseriousreason:heisthebestfriendIhaveintheworld。”如果我们利用软件中的“concordanceplot”功能,我们还可以得到每一章中“I”出现的位置和数量。我们从中也可以知道哪一章叙述比较多,同时这一章中,哪一块叙述比较集中。第26章拥有最多的“I”,达到387个,软件绘出的“concordanceplot”如下:如果点击其中的一条竖线,我们就可以跳转到那个“I”出现的位置,会看到它的上下文。

在竖线密集的地方点击其中一条,跳转到那个位置,我们发现,那是第一人称在描述自己的活动和思想及和小王子之间发生的事情,而且“I”、“littleprince”都出现在词频表前120个当中,笔者可以推断第一人称“我”和小王子是这篇童话的主角。

3.基于语料库的检索结果与讨论

要理解一部童话小说的精髓,必须掌握其行文的脉络和贯穿始终的情节。这种对情节发展的把握可以通过对原着的通读来完成。本文要使用的方法是通过使用wordlist和concordanceplot功能对该文本的情节进行全局把握和直观而具体的剖析。通过对全篇小说keyword的总结,可以得出小说的主要角色是第一作者“我”(I)和小王子(littleprince)的结论。两位主人公的名字在文中出现的频率最大,分别是753和210次,“I”的ClusterToken数为1396而“littleprince”的ClusterToken数为416;作者花了大量笔墨用于描写两者从相识到相知的情感经历。频次紧随其后的fox、sheep、grown-up基本上就是童话要描写的全部角色。作者要讲述的就是这些人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通过语料库检索软件中的Concord功能,我们可以穷举出所有人物出现时的上下文,就如同制作一幅幅的人物特色。通过这种方法,可以搜罗有关所分析的人物的所有描摹,对于研究人物性格,作者对人物的写作手法,都有不可或缺的重要性(王雁2007)。接下来,笔者将结合语料库Concordance软件统计出的分析结果,就童话主要人物“littleprince”“rose”和“fox”进行语料库分析。

首先,对主要人物小王子的分析,Concordance统计出了全篇童话共210处。通过分析,无论是从丰富的话语资源,还是朴实的叙述中,都可以体会到小王子神秘和忧郁及他淡淡的忧伤和纯真的心灵。第二章小王子突然出现在我面前,其中“Mylittleprince,wheredoyoucomefrom?Whatisthis''''whereIliveofwhichyouspeak?Wheredoyouwanttotakeyoursheep?”该句是“I”对小王子的一连串疑惑,对他单纯而忧郁的气质产生了好奇,增添了小王子的神秘气息。随着故事推进,小王子倾诉了他对花的爱,“Flowersaresoinconsistent!ButIwastooyoungtoknowhowtoloveher…”,“在不懂爱的时候,我就爱上了它”。在第20章有一段“hesaidtohimself,ifsheshouldseethat…shewouldcoughmostdreadfullyandshewouldpretendthatshewasdyingtoavoidbeinglaughedat.AndIshouldbeobligedtopretendthatIwasnursingherbacktolife--forifIdidnotdothattohumblemyselfalsoshewouldreallyallowherselftodie…”。小王子发现他的花并不是独一无二,怕他的花伤心绝望,于是忧郁起来竟然伤心得哭泣,深深体会出他对花的爱。小王子遇到了国王、虚荣的人、酒鬼、实业家、点灯人、地理学家等一系列人,最后遇到狐狸。第10章中,“Thegrown-upsareverystrange,thelittleprincesaidtohimselfashecontinuedonhisjourney.”小王子遇到威严的国王,因为觉得大人们很奇怪而放弃国王授予的官职,继续漫游。第11章中,“Ah!Ah!Iamabouttoreceiveavisitfromanadmirer!”。小王子遇到爱慕虚荣的人,只爱被仰慕,除了赞美什么都听不见。

他觉得他们爱慕虚荣的行为很奇怪。第12章中,“Whatareyoudoingthere?hesaidtothetipplerwhomhefoundsettleddowninsilencebeforeacollectionofemptybottlesandalsoacollectionoffullbottles.Iamdrinkingrepliedthetipplerwithalugubriousair.Whyareyoudrinking?demandedthelittleprince.SothatImayforget.repliedthetippler.Forgetwhat?Inquiredthelittleprincewhoalreadywassorryforhim.ForgetthatIamashamed.Ashamedofwhat?insistedthelittleprincewhowantedtohelphim.Ashamedofdrinking!”酒鬼和小王子的对话让我们读到了人生的矛盾,自暴自弃只为想忘记自己的自暴自弃。第13章小王子遇到了商人,“Eh?Areyoustillthere?Five-hundred-and-onemillion--Ican''''tstop…Ihavesomuchtodo!Iamconcernedwithmattersofconsequence.Idon''''tamusemyselfwithbalderdash.Twoandfivemakeseven…”商人只为帐面数字忙个半死,想不断占有,却对占有物非常无助。第14章小王子遇见了点灯人,“”Ordersareorders“这句话被点灯人反复背诵,他遵守规律,却不知为谁忙,为何忙。但比起那些自私的人,小王子更愿意跟他做朋友,无奈星球过小,他无奈离去。芸芸众生,在他眼里终是奇怪的人,他不能理解便继续前行。

篇(9)

文学教育历来是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基础教育中,由于学习者的接受特点,儿童文学在文学教育中占据着特殊位置,尤其是对于小学阶段的学习者而言显得尤为重要。在目前新一轮的语文课程改革中,儿童文学的重要性已引起了教育界的充分重视,在课程设计、教师培训I课程资源开发等方面都出现了一些令人鼓舞的现象。比如,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在编写新版小学语文教材时,将儿童文学理论家王泉根教授的《儿童文学与中小学语文教材选文工作研究》作为整个教材编写工作的理论支持,同时在教材中选人多篇中外儿童文学的名家名篇。又比如,北京师范大学、浙江师范大学的儿童文学专业“多渠道、多层次地开展相关的教师培训课程,为教师编写儿童文学教材,向小学教师普及儿童文学理论知识,介绍儿童文学的内容、特点、功能、作用,介绍中外儿童文学的发展历史、代表作家作品等,组织教师在实践中摸索儿童文学的教学方法,指导教师组织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活动,以全面提高小学教师的儿童文学修养”。此外,依据教育部2001年月7日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阶段目标中对小学一至二年级的阅读目标提出了lO项要求,其中第6项明确指出学生的阅读文类为“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由此可见,儿童文学的重要文体之一的童话、寓言已经受到小学语文教育的重视与关注。根据有关学者的统计数据显示,目前人教版、北师大版、江苏版与河北教育版的四种小学语文教材中,童话文体在整个语文教材篇目中所占的比例明显提升,比如,人教版的一年级下册中,“童话文体的篇数由年版的7篇增加到2001年实验版的14篇,上升了个百分点,占到课文总数的4l%。儿童文学作为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在小学语文教育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一、文学在学生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文学是最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它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它是人类价值观的体现。学生通过阅读文学作品可以丰富自己的人生体验、了解人类的历史与文化、弥补自身经验的不足。文学对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具有德育、美育、智育等功能。具体地说:文学作品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具体化,优秀的文学作品具有高度的精神感召力,可以净化人的心灵,促进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和信任;文学作品是人类审美意识、审美理想和审美体验的集中体现,它可以传达给处在成长期的学生,并且经由学生自身的情感和经验内化为他们自己的审美体验;文学是人类的精神创造,文学的欣赏需要调动学生的形象思维,需要丰富的联想力和想象力,它可以促进学生的智力发育。

由于文学教育可以促进学生德育、美育、智育多方面的发展,因此它应该受到教育工作者的重视。我们常常提到,2l世纪呼唤新的人才观,那么,新型人才的素养应该包括一定的文学素养,从人的全面发展的角度来看,文学素养也应该是一个健全的人的基本素养。文学历来是语文教育的重要内容。人类早已认识到文学教育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在世界范围内,许多世纪以来文学课就是学校课程的一部分。以往,学生主要通过阅读经典文学作品学习识字,或者学习外语——例如拉丁语,或者获得宗教知识,或者学习阅读方法。直到世纪,文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文学教育才走上关注文学自身的道路。学生通过阅读文学作品主要是为了体验、感悟和学会评价。

西方的母语教育一直有重视文学教育的传统,虽然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人们日益感到应加强母语教学的实际应用色彩,但文学教育仍然受到普遍的重视。一种共同的看法是在母语教学中把语言教育与文学教育加以区分,这和张志公先生提出的从初中开始在语文课之外增设文学课的看法是一致的。例如在美国,由全美英语教师委员会制定、对美国中小学的英语教学具有指导意义的《英语教学纲要》(1982)指出:“英语研究包括语言知识本身,包括作为交际手段的英语应用的发展,以及对文学作品所表现的语言艺术的欣赏。”这份纲要把语言应用与文学欣赏区分开来,要求通过文学教育,使学生认识到文学是人类经历的一面镜子,把文学当作与他人联系的方式,从与文学相联的复杂事物中获得洞察力。德国的母语教学分为德语课和文学课,法国也十分重视文学作品和文学史的教学。至于前苏联,十年制的中小学语文教学一直采用两套教材,即俄语和文学。文学教材又分为《祖国语言》(一至三年级用)、《祖国文学》(四至七年级用)和《俄苏文学》八至十年级用)。

中国有着悠久的文学传统,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等都是我们宝贵的文学遗产。中国传统语文教育也是十分重视文学教育的,能够吟诗作赋一直是显示一个人有文化的重要标准,不过,传统的文学教育是和历史、经学教育等揉和在一起的。本世纪以来的文学教育则是作为语文教育的一部分存在的,我国的语文教材中也选用了大量的文学作品。

1956年,我国曾经学习苏联母语教学的模式。把语文课分为语言和文学两科,并为此编写了两套教材——语言教材和文学教材。现在语文界一种普遍的看法是:1956年的分科是失败的。但是究竟失败在哪里,有没有合理的成分,却很少被研究。其实,即使那次分科教学不成功,也不能因此而否定文学教育在基础教育中应有的位置。目前在基础教育阶段应当重新认识文学教育的地位、功能,应当重视基础教育阶段的文学教育。

二、从学习者的接受特点出发,儿童文学在基础教育阶段的文学教育中担当着极其重要的角色。

不论是从文学在人的发展中所产生的重要作用这一角度出发,还是从中外母语教学的历史演变来观察,文学教育都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那么在基础教育中,考虑到学习者的心理发展、审美趣味等特点,儿童文学应该成为文学教育的主要载体。

什么是儿童?1989年11月联合国大会通过的《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界定:“儿童是指18岁以下的任何人。”什么是儿童文学?儿童文学是指专为18岁以下未成年人精神生命健康成长服务并适合他们审美接受心理与阅读经验的文学。众所周知,中小学语文教学的教学对象正是18岁以下的学生,因而在很大程度上,儿童文学与语文教学可以说是“一体两面”之事。儿童文学理应成为语文教学尤其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主体教学资源。

儿童文学作为语文教学主体资源所具备的特别优势,来自儿童文学自身的性质与特征:第一,儿童文学是以儿童为本位的文学。儿童文学是指“在文学艺术领域,举凡专为吸引、提升少年儿童鉴赏文学的需要而创作的且具有适应儿童本体审美意识之艺术精神的文学。”儿童文学独立于之外,从本质上是因为它将儿童当作首要的读者对象,对儿童文学的儿童中心、儿童本位立场,儿童文学作家们都有明确的认同并反映于他们的创作中。特别是现在的儿童文学作家经过长期的探索已经认识到,为儿童写作并不是把成人的思想、信条强加给儿童,儿童文学必须要让儿童读者能够理解和领会,儿童文学的内容和结构都应该符合并激发儿童的兴趣,儿童文学作家必须了解儿童读者的年龄特征、身心发展特征、思维特征与社会化特征。在具有文学才能的同时还需持有与儿童共鸣的思想和心绪。

作为儿童本位的文学,所有体裁的儿童文学作品,都会尽可能贴近儿童的生活和心理,反映儿童的现实生活和想象世界,表达儿童的情感和愿望,具有儿童乐于体验、能够接受的审美情趣,尤其对于学龄初期的儿童,儿童文学具有天然的亲和力和吸引力,是其它品种读物不可替代、无法比拟的。

第二,儿童文学是具有教育性的文学。

虽然儿童文学已不再被视为教化儿童的工具和手段,现在的儿童文学也摆脱了过去教育和想象矛盾冲突的处境,教育性还是隐含在儿童文学的内容和形式之中,当然,人类社会,包括儿童文学世界,对教育的理解业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认为教育的目的应该是:最充分地发展儿童的个性、天赋、智能和体能;培养对人权和基本自由以及《联合国》所载各种原则的尊重;培养儿童对其父母、自身的文化背景、语言和价值观、居住国的民族价值观、原籍国以及不同于本国的其它文明的尊重;培养儿童本着各国人民、族裔、民族和宗教群体以及原为土着居民之间的谅解、和平、宽容、男女平等和友好的精神,在自由社会里过有责任感的生活;培养对自然环境的尊重。

事实上,早在公约签订之前,世界儿童文学已经多样化地呈现了上述理念。与19世纪的儿童文学相比,20世纪的儿童文学明显更具有社会的、文化的责任感,注重沟通儿童与现实、历史、未来的联系,注重向儿童表达人与人相互问的平等、友爱、宽容、理解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注重培养和增进儿童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以全面促进儿童精神和个性的成长。儿童文学之所以和先进教育思想同步,因为它是人类提供给后代的精神产品,传达着社会的理想,也凝聚着人类最进步的文化和文明,即使儿童文学不再承担宣传成人的思想、向儿童进行直接的道德教育的任务而转向想象和娱乐,但其陶冶性情、培育心智的作用,它对儿童审美的熏陶和浸染,对儿童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潜移默化的正面影响,也是非常突出的。

小学的语文资源,需要直接呈现给成长期的儿童,对思想性、教育性有着很高的要求,在这一点上,儿童文学已经具有明显的优势。与此同时,由于儿童文学向儿童传达的多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美德、共同理想,不会受到意识形态的专制影响,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背景的儿童文学在传播、交流方面享有更为广泛的自由,儿童文学这一资源也因此更为丰富,应用上更为便利,可以很大程度上满足语文教学的需要。

第三,儿童文学是特别重视语言艺术的文学。

儿童文学对于小学语文的资源优势还突出表现在语言方面。儿童文学和一样,都是语言的艺术。在文学中,语言是第一要素,它和各种事实、生活现象一起,构成文学的材料,文学中鲜活的人物形象、生动的故事情节,作者深刻的思想和感情、艺术风格和个性,都必须通过语言呈现和表达。由于儿童文学是以儿童为主要读者对象的文学,因而对语言美有着更高的要求。

俄罗斯着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晚年专门为乡村儿童写作,这位语言大师吃惊地发现,他需要花在语言上的功夫比创作作品时更多。为了让故事字字句句都做到“精彩、简洁、淳朴,最主要的是明确”,他转而向民间文学学习语言,努力让自己的故事语言“明确、清晰、美丽和温和”。实际上,儿童文学的语言必须把简明、规范和鲜明、生动结合起来,同时还要符合儿童的审美趣味,这样才能吸引儿童,让他们感悟到语言的艺术魅力、感悟到文学语言的艺术美。从世界范围看,各个国家的儿童文学作品,都显示了其本民族语言特有的个性,具有较高的艺术品质,成为儿童学习语言最理想的范本。

儿童文学在儿童成长的各个年龄段,都直接参与儿童的语言学习。学龄前期,儿歌、童话、故事,由教师或家长以口头讲述方式提供给儿童;学龄初期、中期,儿童则自主阅读童话、小说,在口语、书面语言两个领域,儿童文学对儿童语言学习的影响都非常深刻。

小学语文作为为儿童开设的基础教育课程,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特别强调语言学习中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针对我们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即使小学阶段,语文的学习也开始注重语感和整体把握能力的培养,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学生需要直接接触大量的语言材料,通过具体的语言学习活动,掌握本民族语言运用的能力。在语感、整体把握,在人文与工具的统一方面,文学作品尤其是儿童文学作品较之一般的语言材料,优势相当明显,也更形象、更生动,能够激发学生学习语言的热情和主动性。大量的调查证实,小学阶段语文素养较高的学生,都有从小阅读儿童文学的经验。要将小学评议建设成开放而有活力的课程,推动小学学生进行自主、探究的评议学习,全面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应该重视开发和选用儿童文学资源,以促进课程目标的最终实现。

第四,儿童文学是传递人类价值的文学。各国的儿童文学当然也是具有意识形态性,“有着自己明确的美学原则”,但同时也反映一些共同的国际主题,如亲近自然、保护环境、热爱和平、国际理解、种族和解,儿童们阅读安徒生的美丽童话,并不只是度过愉快的时光,他们也从中自觉到做人的准则,以及作为人改变必须承担的重担责任。“希腊儿童文学作家洛蒂.皮特罗维茨在1986年日本IBBY发言中也强调,儿童文学是一座桥梁,是沟通儿童与现实、儿童与历史、儿童与未来、儿童与成年人、儿童与儿童之间的精神桥梁,在这个“桥梁”的概念中,包含了理解、抚慰、拯救、引导等不同的功能。在社会道德的价值上,儿童文学中传达的也多是人类共通的基本美德,如诚信、勇敢、合作、宽容等。

结语日本社会活动家池田大作曾谈到,童话往往成为构建人性的重要方式,如果幼年时期受过相同童话的熏陶,那么在人格最根本的部分,仍保持着共同的成分。《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语文课程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儿童文学在人文性上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儿童文学在陶冶性情、增进美感,对儿童情感、态度恶劣、价值观产潜移默化的影响方面具有十分明显的优势,从而在语文教育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

参考文献:

篇(10)

一、准确理解儿童文学课程的目标定位

目前,对儿童文学课程的定位主要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很多师范院校不在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开设儿童文学课程,或是仅将其作为选修课程来开设。二是长期以来,各师范院校学前、小学教育专业多把儿童文学课程定位为一门培养学生儿童文学素养和鉴赏、创编能力的课程。这两个问题暴露出现阶段高校儿童文学教师和教育管理者对儿童文学与幼儿、中小学教育之间关系不了解的状态以及漠视的态度。这种认为儿童文学与中学生无关,因而在以培养中学语文教师为主的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抛弃儿童文学课程的做法,实际是既不了解儿童文学、也不了解中学语文教学的表现。其实,儿童文学不仅仅是学前和小学阶段的重要课程资源,也是中学语文课程重要资源之一。众所周知,儿童文学按接受群体的心理和年龄特点可划分为三个阶段,即:幼儿文学、童年文学、少年文学,而少年文学主要的阅读对象就是初高中生。教育部颁布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总体目标中要求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的能力”[4]6,要求第四学段(7-9年级)学生“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4]15,同时,还特别提出了课外读物的建议:“童话,如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叶圣陶《稻草人》、张天翼《宝葫芦的秘密》等。寓言,如中国古今寓言、《伊索寓言》等”[4]41。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版)》中虽没有直接提及儿童文学,但从我们对四川地区高中学生的调查情况来看,儿童文学在他们的课外读物中仍占31%的比例,JK罗琳、JRR托尔金、杨红樱等著名儿童文学作家的作品仍是高中生喜爱的读物之一。这就要求以培养中学语文教师为主的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同样要着力提高学生儿童文学素养和儿童文学阅读指导能力,应该将儿童文学课程作为他们的专业主修课程来开设。而只将儿童文学课程定位于培养学生儿童文学素养和鉴赏、创编能力,虽然符合文学课程的规律,却忽视了师范生对儿童文学作品教学和活动指导能力培养的需求。对师范院校学生来说,学习儿童文学的主要动力来自于未来职业的需要,他们需要在未来的工作中组织幼儿、中小学生开展审美教育,需要具备儿童文学作品分析、评价、讲解以及组织、指导幼儿和中小学生开展文学活动的能力。师范院校的儿童文学课程也应该围绕这一核心任务来定位,所以儿童文学课程应该同时承担两方面的任务,既要培养儿童文学理论素养和综合素质,又要培养学生儿童文学教学和活动指导能力。据统计,在人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的选文(包括课文和练习)中,儿童文学作品总计384篇,占总数的65.1%;苏教版总计208篇,占比为73.3%[5]。沪教版初中语文教科书的选文中,儿童文学作品共计65篇,占总数的25%[6]。再加上前述中小学生课外读物的量,可以看出,儿童文学在中小学生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而学前教育阶段,幼儿语言课程和亲子读物几乎清一色都是幼儿文学作品。所以,对于开设儿童文学课程的三个专业的学生来说,学会将所学儿童文学理论应用于教学实践,不断提高儿童文学作品教学和活动指导能力,是他们在校期间必须完成的任务。因此,“师范院校儿童文学课程的目标定位应是:培养具有良好专业素质,有厚实儿童文学理论功底和研究精神,有广阔儿童文学视野,较强文学活动策划组织能力和课外阅读指导能力的适应于现代教育需要的创新型人才”[7]。

二、夯实儿童文学学科知识

系统的学科知识是教师从教的基础,教师只有全面掌握所教学科的知识体系,才能在课程教学做出成绩。如前所述,目前各师范院校儿童文学教师多为客串兼职或改行,他们中的大多数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儿童文学学科知识训练,对儿童文学理论儿童发展心理学等理论知识了解较少,在教学中,他们难免会根据已有的古代文学等学科的授课经验来解析作品、处理教材、指导学生,这样就缺乏针对性,很难达到儿童文学的教学目标。因此,改变对儿童文学课程的轻视态度,构建完善的儿童文学学科知识体系,就成了当前儿童文学师资队伍建设的当务之急。在这方面,我们可以借鉴浙江师范大学的经验,他们“建立了较为系统的儿童文学课程体系,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中期,就已形成了包括‘儿童文学概论’‘幼儿文学’‘中国儿童文学史’‘外国儿童文学史’‘儿童文学创作论’‘儿童心理学’等课程在内的儿童文学课程群”,后来“又陆续增设了‘青少年文学研究’‘童话美学’‘儿童文学艺术研究’‘儿童文学写作’‘儿童影视文学’‘童年史研究’‘儿童动漫制作与欣赏’‘儿童读物编辑理论与实践’等课程”[8]。这些课程,涵盖儿童文学理论、儿童文学史、儿童文学批评和儿童文学创作等领域,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儿童文学学科体系。特别对于刚刚转行的儿童文学教师来说,这个学科体系是他们在教学前必须掌握的,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儿童文学教师,就必须在这方面下功夫。

三、提高儿童文学理论研究水平

理论研究是提高师资水平的重要途径,是人才培养的学术支撑,也是推动儿童文学学科发展的重要手段。教师通过科研,可以把握儿童文学的发展方向与最新成果,适时更新知识结构,完善教材,充实教学内容,进行教学改革,从而不断推动学科的发展。让人惋惜的是,由于师范院校儿童文学从教者大部分是兼职或改行而来的,他们研究的重心大多放在本学科上,很少顾及儿童文学,即使有少量的应景之作,质量也不高。改革开放以来,虽有王泉根、方卫平、刘绪源、朱自强等少数儿童文学研究专家分别开拓出了全新的话语空间,引领了儿童文学的理论研究,但与研究的繁荣相比,儿童文学研究显得十分冷清,且后继乏人。以儿童文学翻译研究为例,据张群星统计,1981年至2010年间,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刊载的儿童文学翻译研究论文仅117篇,硕博论文仅80篇,且存在研究成果质量不高、研究广度和深度有待提高、缺乏科学系统的方法等问题[9]。因此,提高科研水平,促进儿童文学各领域科研的长足发展,是儿童文学学科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作为儿童文学课程的从教者,要从教学实践出发,以建设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儿童文学理论体系为根本任务,在了解国内外儿童文学研究前沿成果的基础上,系统掌握研究方法,努力提高科研水平,特别要加强对儿童文学创作思潮、儿童文学接受理论、儿童文学与中小学素质教育的关系等方面的研究,力争推出一批在国内外有影响力的科研成果。同时,还要将这些研究成果作为课程的重要资源,传授给学生,让他们在未来的岗位上也能得心应手地运用。如此一来,教学和科研二者就能很好地结合起来,形成良性互动,儿童文学的教学质量就有保障,儿童文学学科就会有长足的发展。

四、增强课程资源开发能力

篇(11)

二、符合小学教育需求的儿童文学课程目标

(一)学:提升专业的理论素养和任何一门专业学科一样,儿童文学首先是一门具有独立学术体系的文学门类,并不因为它的研究对象或读者对它的低幼而羸弱,恰恰相反,儿童文学的学科起点很高,理论研究长期处于先导地位,融合着儿童文学兼文学与教育的双重特性。学生在接触本门课程之前,所有关于儿童文学的了解几乎都是童年印象式的、片段式的,很有可能是似是而非的,要想经过本门课程的学习达到一个质的飞跃,对儿童文学有全面的认识和理解,光有遥远而粗浅的阅读体验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学习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建立与先进的儿童观、教育观相联系的新的儿童文学观”。教师要从儿童文学的基本问题出发,讲清楚几个最本质的问题。例如“儿童本位”的儿童观,儿童文学不同于的美学特质,儿童文学的三个层次,儿童文学的不同文体特点,以及儿童文学与语文教育的关系等。理论的讲授要佐以生动鲜明的故事来举例(要求教师的阅读量、理论联系作品的能力、讲故事的能力);理论的讲授不宜过深,学界尚无定论地探讨论证有可能引起学生的观念混淆,可留给他们有进一步研究的兴趣时再做分辨;理论部分安排不宜太过紧凑,可按专题讲授,穿插一些实践课程。

(二)读:大量作品的阅读鉴赏扎实的儿童文学基础首先要阅读大量的儿童文学作品,这是最直观的原始积累过程,也应对重要作家作品的了解而初步形成文学史印象。学生通过大量阅读中外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首先单纯体会情节带来的快乐或感动,继而深思故事背后的深意和真善美的主题,再进一步感受作者语言文字的魅力,从不同层次纵深体会儿童文学,必然带来与童年阅读完全不同的情感和审美体验,也将成为他们日后从事儿童文学(小学语文)教学科研、阅读推广或创作的最大资源库。据调查,目前大学生的童年文学阅读状况并不可观,尤其对20世纪以来中外丰富的儿童创作闻所未闻,这是他们童年的缺失,需要通过大学来补课。鉴于这样的现状,教师应提供具有经典性和代表性的阅读书目,应涵盖各种文体,跨越各年龄层次甚至民族。书目不宜过多。之后要检验阅读成果,分享阅读体验,可以通过课上交流、课下布置读后感、作品鉴赏等方式辅助实现。作品鉴赏是一个人文学功底和文学综合能力的体现,如文学感悟能力、文本细读能力等,刚开始不宜要求过高,毕竟小学教育专业不同于中文专业的训练,建议从读后感写起,写出真情实感、对细节、主题或人物的分析有自我见解即是值得赞赏和鼓励的。

(三)讲:教学设计与模拟课堂

“讲课”能力包括两部分:儿童文学课堂授课和课外阅读指导课。我们的小学语文教材正在逐步实现“儿童文学化”,这是一个可喜的发展趋势,现行多个版本的小学语文教材中有80%的内容选自儿童文学作品,可见儿童文学教学是未来语文学科发展的重中之重,如果小学语文教师没有接受过相关专业的学习训练,则难以胜任,或者说还停留在传统的模式化教学方式止步不前。因此,大学里的儿童文学课程不能缺少这关键的环节。教师可以分年级分文体选取一些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儿童文学篇目,布置全班同学写教学设计,点评优缺点逐步完善教学设计,然后选拔两名同学进行“同课异构”的模拟课堂教学,再次对比研磨,直到让每个同学都能掌握儿童文学不同文体的授课方法。在提倡全民阅读、尤其注重儿童阅读的今天,我们的毕业生担任小学语文教师后,势必还要担任学校书香校园建设等工作,因而务必学会怎么上“课外阅读指导课”,学会根据学生年龄推荐书单(分级阅读),学会设置课前、课中、课后问题,学会引导小学生的思维,让他们体验阅读乐趣,而不是将作为整体的阅读切割成零散的碎片。教师可选取几部经典中外儿童文学作品在班级中进行实验,教学方法则有别于儿童文学课堂授课。

(四)写:儿童文学创编与研究

儿童文学创编与研究是儿童文学课程最容易忽视和省略的环节,因为难度较大、费时较长、对文学的天赋、素养、理论基础要求较高,现行的大部分儿童文学教材都没有“创编和研究”,大多数教师的实际教学也未实行,大家认为“创编”是作家的事,“研究”是研究生和学者的事,总之不是未来小学教师的事。这样的想法是片面的,从语文教学上来说,创编不止包括创作,还包括对优秀作品的仿写、改写、续写等形式,有助于培养小学生的想象力、逻辑思维和语言文字能力;从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需求上来说,小学语文教师通过儿童文学创编能更准确地把握不同文体特点,形成不同文体的教学特色,创编能激发他们对孩子的关注和观察,更有利于教师组织指导儿童文学创作大赛、讲故事比赛、朗诵比赛、儿童文学社团、编排儿童剧等多项校园或班级文化活动;从长远来讲,世界各国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曾是小学教师的例子不胜枚举,小学教师最熟悉儿童的成长与喜好,他们是儿童文学创作的重要生力军,鼓励他们创作,是对我国未来儿童文学事业繁荣发展的有力支持。儿童文学研究亦是如此,学会初步的研究方法,例如童话教学研究、中外对比研究、文学主题研究、文学语言研究等,有研究才有理论水平的提升,才能更好地指导实践,为教师之路的长足发展提供持久的动力和支持。

三、儿童文学课程目标变革的难题与挑战

(一)教材的修订

现行多个版本的《儿童文学》教材显示着国内儿童文学领域的渐趋繁荣和多家争鸣,是业内专家学者多年潜心研究的结果,但是理论、实践、阅读、创编几大环节严重失衡。王泉根教授主编的《儿童文学教程》是学科体系完整、极富创见的教材,点出了多个儿童文学本质性的问题,但是没有儿童文学选文和阅读指导、创编的内容,对本科生而言较难;朱自强教授的《儿童文学概论》是创造性的理论专著,也没有涉及选文、阅读指导、创编;方卫平教授主编的《儿童文学教程》较为传统,适合本科生的接受水平,有儿童文学选文和简评,代表作家简介,在第二版中又加入了“儿童文学阅读指导与创编”一章,但实践方面还是用力不足;陈晖教授的《儿童的文学世界》是难得的重视实践环节的教材,专门针对小学各年级设置阅读教学设计和阅读教学方案,但缺乏创编环节。如果要培养四种能力,各版本教材须进行一定程度的修订。

(二)师资的优化

这里所指的师资是高等师范院校从事儿童文学教学的专职教师。如果要通过儿童文学课程培养学生学、读、讲、写四种能力,教师自身应首先具备这些能力。然而事实上儿童文学的任课教师极少是专业出身,或者儿童文学理论基础不够,不能引导学生把握整体框架或本质特征以及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或者儿童文学阅读与关注不够,不能在讲课举例时信手拈来,无法推荐阅读书目和介绍当下动态;或者不熟悉小学语文教材或课堂,对实践环节的儿童文学课程设计经验不足;或者自身没有尝试过儿童文学创作或评论,更加无法指导学生的创作和评论。对儿童文学课程提出更高更全面的目标改革,也意味着本行高校教师面临着更大的困难与挑战,他们需要静下心来进入并钻研这门课程,同时也需要进修与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