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企业信息化智能化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企业信息化建设主要是指由企业专设信息机构和信息主管,在满足企业自身需求的基础上由企业为自身增添自动化和智能化的硬件和软件设施,并且还要为企业配置相应的设备和设施。现在我国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主要包括企业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和电子商务网站的建设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不仅是直接关系企业利益的重要因素,而且对企业自身的信息化建设非常重要,是不可或缺的两个组成部分。下面,我们将具体从企业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对商务智能的全面应用以及企业电子商务网站建设对商务智能的应用两个方面展开分析。
1企业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对商务智能的全面应用
企业的信息管理系统作为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企业内部所有信息的组织管理者,企业通过对商务智能的应用成功地实现信息的集中管理。在每个企业中,信息管理工作都非常重要,因为企业所有的商务决策都是需要准确且及时的信息“保驾护航”的。企业为了获得对自身更为有价值的综合信息,通常需要运用商务智能对数据进行分析、报告,接着及时查询工具。另外,良好的信息管理系统,可以获得企业信息的高效率沟通,确保企业内部人员沟通顺畅,完成企业资源和知识的共享,企业员工的工作效率和合作意识都会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企业的管理和凝聚力都能得以实现和增强,企业的投资成本也能得到明显的降低,进而实现企业竞争力持续保持的目标。越来越多的企业尝试着将自身的优势和商务智能进行结合,这非常有利于企业市场竞争力的保持。如果企业能够将商务智能和自身的优势得以全面结合并成功地应用到市场竞争中去,这无疑是对企业信息化建设步伐的大力推动,企业的信息化建设管理水平也会得到不同程度的增强,企业一系列的成本节约、创造剩余价值、实现各种发展战略的目标实现起来就会更加顺利。商务智能对企业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同样是一种巨大的推动,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也会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企业的总体规划在之前总是存在抽象化的问题,智能商务在其中的应用使得企业的总体规划更加的具象化,极大地推动了操作性更加突出的战略规划的出现。通过对社会各行业的调查研究,企业信息化会因行业的差异和规模的大小存在不同的特点,所以,各个企业在建立企业信息化建设培训体系时,一定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从各个企业自身发展的真正需要为依据着手建设。并且要学会整合和利用各种河阳的有效信息资源,这是确保企业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可以建立良好信息化建设体系的重要步骤。总之,智能商务可以促进企业的信息化进程,为工业化进程做出良好的信息铺垫,推动企业的长远发展。同时,它还能满足企业信息化的需求,有效地推动了企业信息产业的前进,和企业软件业的发展相结合,共同促进企业整体的信息化建设。在企业未来的发展过程中,为了更好地保证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领头态势,我们一定要加强企业软件设施完善和更新的强度和力度。商务智能在企业信息管理系统建设中的应用,对企业信息化建设工作是一种非常大的推动。商务智能可以将最新的信息技术合理地运用到商务分析中,达到优化企业信息管理系统的目的。当今社会,各个企业之间的竞争说到底是信息的竞争,每个企业想要获得最新最快的信息,对信息处理和控制技术的要求会越来越高,商务智能就是在这样一个环境氛围中“诞生”。商务智能对企业信息进行处理的整个过程具体为首先对企业需要的各种各样的数据进行收集,接着在这些数据中提取出那些真正有用的数据,随后要通过计算机技术的运用来对这些数据进行严格意义上的筛选,经过筛选之后我们要将那些有质量的数据提取出来并且完成转换的过程,接着需要工作人员将这些数据存入数据仓库中,同时要对这些有价值的信息进行相关的处理,最终,将有效的决策全面呈现在用户面前。为了帮助企业达到大量节约成本的目的,上述的所有工作环节都是需要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来修理的。商务智能在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有效应用,促使企业信息化的可靠性得到全面的提升,除此之外,其兼容性、扩展性、灵活性等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企业的整个信息数据要比之前更为真实有效,为企业的最终决策奠定下良好的信息基础。
2企业电子商务网站建设对商务智能的应用
现阶段,各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基础是电子商务网站,它是企业通向互联网的一扇大门。当今社会,计算机已经变得相当普遍,受计算机技术发展迅猛的影响,作为新兴产业的电子商务在发展速度和发展规模方面都有着不错的成绩,许多企业都逐步开始在互联网上建立属于自己企业的网站,并且网站的发展现状良好。这些网站因为企业的产品不同有着不同的侧重点,有的网站侧重提供企业相关的技术支持,有的侧重开展自身的电子商务,有些只是简单的在网站上对公司的文化和产品进行相关的介绍,还有一些会选择运用互联网组织企业的进货和销售。现在,最具代表性的就是阿里巴巴公司所经营的淘宝网,以及百度旗下的一些相关业务服务。简而言之,电子商务成为各企业发展越来越好的“助推剂”,帮助企业在市场中保持着自身的竞争力,同时电子商务还逐步地改变了人们的传统生活方式,它的这种方便、快捷的服务和消费方式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并接受,未来的时代将是电子商务的时代。数据仓库、联机分析处理和数据挖掘技术问题在商务智能的帮助下研究成果显著,这是对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极大推动。每个企业对数据都不陌生,尤其是大型企业中,数据的量非常大,现在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每个企业面对的数据量会越来越大。如果我们在面对这么大数量的数据时依旧采用传统的数据分析工具和方法对数据展开分析,这促使企业人力、物力、财力的消耗量急剧增加。商务智能的成功应用,实现了企业对数据仓库、联机分析处理和数据挖掘技术的应用,工作人员通过这些技术可以对企业的信息进行快速有效的处理,这样一来,一方面为企业节约成本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另一方面极大地提高了企业工作人员的办事效率,为企业更高经济利益的取得奠定下良好的基础。这些功能的实现和智能商务本身具有的实时性、操作性以及完成业务流程的集成、跨越企业边界等的特性有着非常大的关系。以商务智能的实时特性为例,具体该特性的商务智能不仅可以在第一时间完成数据的处理而且能够有效地缩短顾客和公司之间的距离,帮助决策者在最短的时间内总结出合理全面的决策。有关部门的调查显示,我国独立存在的智能商务产品制造厂商数量非常多,而且它们企业本身业务运营的较好,这也从侧面展现出我国每个行业对智能商务的使用量呈现增长的态势。未来几年,我国商务智能市场的发展速度和规模会越来越快,越来越壮大,商务智能也会受这种趋势的影响迎来自己发展的鼎盛时期,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为企业和社会的全面发展奠定下良好的商务智能基础。
3结语
综上所述,商务智能作为一个充满希望的新兴领域给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带来了巨大的推动。随着各类企业的全面发展,企业信息化建设对商务智能的需求会不断增大,要求会逐步提升。为此,相关人员要不断地完善旧的商务智能技术同时还要及时去开发新的智能商务技术,研究出更多适用性更高的商务智能理论和应用技巧。与此同时,我们还要加大商务智能技术在企业中的应用力度,尝试着将其推向更宽广的企业发展中去,希望能够通过各种商务智能的应用帮助企业从各个方面提升自身的综合实力。通过各种各样的智能商务应用推动企业竞争力的提升,促使企业能够得到长足的发展。截止到现在,商务智能在企业信息化建设中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成绩,但是在历史的长河中,我们在这些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面临着许多的问题和挑战。所有的相关人员在未来社会都应该通过自身的努力和探索,为企业获得更大的运营效益做好铺垫。
参考文献:
[1]徐延干.商务智能在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J].中国商贸,2011(03).
[2]崔柔刚,温阳东.数据挖掘技术在医院信息管理中的应用[J].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01).
伴随着经济与科技的飞速发展,一方面由能源危机给人类发展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愈发明显,而另一方面企业业务发展过程中的资源浪费现象却十分严重。节能降耗已成为世界各国能否实现经济良性发展的关键。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能源浪费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单位能耗所创造的财富远远低于发达国家。我国创造每单位GDP的能耗比国际水平高出许多,是世界平均值的3至4倍,日本的11.5倍,美国的4.3倍,德国、法国的7.7倍。
日益迫切的节能环保形势,呼唤着新技术的诞生。随着建设节约型社会目标的逐步深入,以及在“两会”与“十一五”规划的推动下,有关节能降耗、扶持发展节能产业的议题,已成为我国下一步社会工作和企业发展的重点。因而,通过企业信息化建设有效降低能耗、推动业务良性发展也成为更多企业的关注点。
随着企业信息化需求不断增加,以及数据中心应用的日益普及,企业在拥有更强大的计算系统的数据中心的同时,数据中心所产生的热量不断增加,散热系统逐渐变得不堪重负。此外高密度配置机架的激增,增加了供电和散热的复杂性,使供电和散热问题日显突出。激增的运行用电与制冷用电消耗,使得数据中心成为企业中名副其实的能耗大户,也成为最急需实施科技节能的部门之一。显然,数据中心的耗电和散热问题及其带来的居高不下的管理维护成本,正在日益成为CIO们头痛的难题。因此,找到既能够满足企业高性能计算的需求,又能够有效降低数据中心能耗、推动业务良性发展的“绿色引擎”,已成为企业关注的重点。
让企业更具竞争力
对于企业而言,提高能效已经不仅仅是在尽企业公民义务而已,而是降低企业运作成本的最关键因素,尤其是在IT系统日常运作成本的降低方面。IT能耗的降低主要集中在数据中心能耗的控制方面。根据IDC的调查显示,对每1美元的计算机硬件成本来说,大约50美分是花在了电力使用上,这一数字预计在今后4年里还将增长54%。虽然中国的信息化建设已经初具规模,并且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但是我们必须看到,我国的企业节能形势严峻,能耗问题同样不可忽视。
面对新的市场要求和对企业提出的新的挑战,企业应当倡导“科技以人为本”并且身体力行,不能把这些看成是企业发展的负担、包袱;相反,把环境保护看成是对企业提出的更高要求和因此而带来的更多商机,可有效促进企业持续发展。
对于世界著名的跨国企业,环境保护不仅是责任,而且对企业发展有所帮助。首先,企业在环境保护方面的作为,也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保证。这一点从诺基亚产品提前满足欧盟制定的有害物质限用指令和电子电器产品回收指令的要求、早于中国《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管理办法》及相关标准的要求就可以清楚地看出,当企业面对新标准、新规定时,早已成竹在胸,从容面对,可以平稳实施,减少了企业发展中可能遇到的风险。其次,企业环境保护战略的实施增大了企业的差异化,提高了企业竞争力,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从而使企业发展更具有可持续性。
有关专家指出,企业环保意识的提高符合社会人文、伦理发展的潮流,无形中拉近了与消费者的距离,使企业品牌得到提升,消费者易于产生亲近感,无形中提高了企业和产品的认知度和美誉度,实现了企业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1 企业工会职能概述
1.1 企业工会职能的内涵
作为中华总工会的基层组织,企业工会的职能要符合中华总工会相关规定,同时也要适合企业自身的实际,有利于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总的来说,企业工会职能主要可以用“维护、建设、参与和教育”四个词来概括。具体而言,企业工会是企业内部依据相关规章制度,形成的员工维权的群众性组织,所以,就职能的内容而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企业工会首要的职能是维护职能,也就是工会在员工合法利益和民主权利的维护等方面所能发挥的作用。②企业工会虽然是独立于企业行政组织的群众性组织,但其毕竟是企业的一部分,其还应履行引导企业发展注重社会效应,推进社会主义建设的建设职能。在社会发展中,企业作为重要的市场主体,对社会主义建设发挥着重大影响,企业工会要服务于企业员工,更要为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③社会主义中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国家,企业员工同样作为人民群众的一份子,有参与国家管理的权利,而作为企业的一员,也有参与企业管理的权利,但这些管理不可能由每一个员工直接参与,这就需要作为员工代表的企业工会发挥参与职能,代表职工参与国家和企业管理。④劳动者素质的高低既是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员工自身发展的关键,除了企业的常规业务培训外,企业工会要承担其教育职工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发展壮大职工队伍的教育职能。
1.2 企业工会职能的重要性
工会作为企业员工合法利益的维护者和代表,它应该是独立于企业行政组织的群众性组织,是真正代表企业员工利益的组织。从这个层面上来看,企业工会是企业员工的组织依靠,其直接职能是维护员工的合法利益,而只有维护了企业员工的合法利益,才能调动员工的生产积极性。此外,企业工会改变了传统的企业行政组织管理企业,企业员工令参与的局面,直接提高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同时,企业工会所具备的职能大小,能发挥职能水平的高低,可以说是企业员工的心理保障。有了企业工会作为员工的后援,员工能放心在企业工作,在拥有自己的工会组织的企业里,员工能找到更多的归属感,进而也更能以主人翁的身份积极投身于企业生产,更好的促进企业的发展。
如上所述,企业工会职能的重要性在于维护员工的合法利益,增强员工的企业主人翁意识,从表面看,企业工会职能是在单方面保护员工,但从企业的长远发展来看,其重要性更在于能更好地和谐企业高层与员工的关系,调动员工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企业的发展。
2 企业工会职能的优化策略
2.1 积极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夯实维护职能
企业工会的维护职能是指工会在维护企业职工合法利益方面所发挥的作用,维护职工合法利益本是工会成立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组织起来、切实维权”是企业工会的工作方针,这一工作方针本身所体现的就是工会职能的积极主动性。但在利益关系复杂化的企业环境中,工会的维护职能的发挥却受到了很多外在因素的干扰,变得被动了。也就是说,工会的维护职能大多是在员工利益受到侵犯,以及相关员工到工会反映问题时才去解决存在的问题。
而在社会发展日益民主化的社会,随着员工政治社会化水平的逐渐提高,企业员工的维权意识、民主意识也不断增强,他们对企业发展中与自身利益相关的问题,关注度比以往更高,对自身利益被触犯与否的敏感度也很强。此时,企业工会要赢得民心,就要积极主动发现这些与员工利益相关的问题,如出现与员工利益相冲突的问题,要积极找寻有效的解决策略。
2.2 强化社会责任,促进建设职能
企业虽然是以盈利为目的的经济团体,但是作为社会主体的一部分,企业应该对社会发展、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发挥自己的作用。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要更多的关注社会效益,努力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应的统一,促进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进程。企业发展需要增强社会责(下转36页)(上接34页)任感,这是企业内部行政组织容易忽略的一点,这就需要企业工会优化自己建设职能的发挥,强化社会责任感的培育意识,使企业发展向着促进社会发展的方向前进,实现企业自身发展的同时,助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2.3 增强民主意识,提升参与职能
现代社会,公民的政治参与意识越来越高,希望参与到国家及企业管理的心理愈发强烈。在企业中,各种管理活动都是由相应管理部门的职员进行的,普通员工只负责命令的执行与生产经营活动的实际开展。企业工会要实现职能的优化,需要改变传统的这一现象,在使企业工会代表企业员工的意愿直接参与企业管理的同时,也要引导企业重视企业员工参与企业管理甚至国家管理的想法,并想办法落实员工的各民主权利。换言之,企业工会优化自己的参与职能,要增强工会自身的参与度及参与能力,也要使企业增强对员工的民主意识的重视,在实际中做到民主,提升员工企业管理的参与度。
2.4 创新培训手段,强化教育职能
中图分类号:TM7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1)O1-0097-02
1 现状与需求分析
1.1 现状与问题
目前广西电力企业营配相关主要系统包括,配网GlS、生产MIS、营销MIS、呼叫中心系统、四分线损管理系统、可靠性分析系统、调度自动化系统、需求侧系统等。信息系统按照业务口需求建设,每套系统各自维护一套数据,各业务系统间无法形成高效完整的数据交互。主要问题体现在:(1)存在数据孤岛;(2)缺乏数据质量控制;(3)各系统间功能重叠;(4)各系统业务流程不能融合。
1.2 需求说明与分析
新的管理模式对信息系统的要求,归根结底是如何通过信息系统的有效支撑,达到“提高供电可靠性和提高优质服务水平“的目的。这要求广西电力企业的信息系统能够满足六大方面的需求:统一的数据基础管理的需求、指标管理需求(包括四分配网线损管理、供电可靠性管理、低压客户停电时间管理、电压合格率管理和营销指标管理)、配网生产管理需求(包括综合停电管理、生产设备管理、客户设备管理)、客户优质服务管理需求(包括故障报修的一体化管理、业扩报装管理、客户设备远方停送电管理)、电网规划工程管理需求(包括配网规划设计辅助系统、配网工程管理系统)和辅助决策的需求。通过建设智能化营配信息平台,有效支撑营配合一的管理模式,推进创先工作深入发展。
1.2.1 建设思路智能化营配信息平台建设的总体思路是通过对广西供电企业营配相关业务的整体规划与整合,形成“变电站-10Kv馈线-变压器-低压线路-用电客户”的一体化数据模型,建立基于SIS的智能化营配信息平台:规范与统一营配各专业的协同运作,制定营配合一工作规范和技术标准,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营配合一协调工作机制;清查核对营销服务、配网管理相关的客户和电网数据资料,形成从电网设备到客户基础资料的拓扑关系;在保证安全生产的基础上,实现对广西供电企业管理水平不断提升的有效支撑,全面提高供电可靠性,提高客户服务满意度,降低运输成本。
1.2.2 平台结构设计根据上述思路,目前电网设备信息存在于生产MIS(配网模块)管理数据库中,电力用户基础资料存在于营销MlS中,地理位置信息和电网设备与电力用户基础资料的拓扑关系则存在于配网GIS中,因此必须将上述系统进行集成,构建一个满足营配信息平台的数据模型,最终建立一个具有充分融合、协同能力的数据中心。营配信息平台集成总体设计如图1所示:
基于GIS的智能化营配信息平台结构以GIS平台为基础平台,与营销MIS、生产MIS(配网模块)进行基础应用集成,与准实时数据平台作为底层的信息基础,通过信息集成平台(一体化建模、公共信息模型CIM与数据交换模型)进行数据交互,在此之上实现数据质量管理、工程资料电子化移交等基础功能和客户停电管理、面向客户的供电可靠性管理、线损四分、辅助业扩报装等高级功能,通过构建营配信息门户集中展现营配信息平台的信息。
2 平台建设的可行性
2.1 管理可行性
利用信息技术实现供电企业的设备台帐、网络拓扑数据、运行数据、用户数据的结合,整合营配领域信息资源,打破条块分割的系统局限,实现横向协同、纵向贯通的企业级信息化应用。实现以客户为导向的更高层面营配合一的管理模式,将会大大提高电网信息化管理工作水平,加强配网设备运行状态的实时化监控管理,及时进行调度操作和事故异常处理,在安全生产、优质服务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因此,智能化营配信息平台的建设对广西电力企业营销管理、配网运行、调度管理等方面都将起到促进作用。
2.2 技术可行性
2.2.1 应用技术可行性
(1)GlS平台技术。应用企业级商用GIS平台搭建配网GIS系统,可以搭建成熟稳定的应用,满足营配信息平台相关应用的需求。采用GE公司的Smallworld平台产品,该产品具有广泛的市场和良好的技术支持服务,遵循业界标准,与主流技术密切跟进,支持sOA架构集成,移动设备应用等,在先进性、功能性、性能、友好性、开放性、安全性等多方面满足配网GIs建设需求。
(2)应用架构技术。营配信息平台主题应用功能主要集中在设备信息管理、业务流程管理、数据指标分析等方面上,具有用户广泛、数据量大、业务复杂、多系统集成等特点,设计上将采用J2EE架构,迎合Browser/Server架构的潮流,为应用Java技术开发服务器端应用提供一个平立的、可移植的、多用户的、安全的和基于标准的企业级平台,从而简化企业应用的开发、管理和部署。
(3)数据库技术。营配信息平台数据中心,存放从多个业务系统集成的电网设备基础数据、运行数据,实时从各源系统同步增量数据,并提供多个消费系统获取增量数据。Oracle数据库是一个以关系型和面向对象为中心管理数据的数据库管理软件系统,其在管理信息系统、企业数据处理、因特网及电子商务等领域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因其在数据安全性与数据完整性控制方面的优越性能,以及跨操作系统、跨硬件平台的数据互操作能力,营配信息平台可采用Oracle数据库搭建数据中心。
(4)实时数据库技术。TrendDB实时历史数据库采用专门的数据结构,数据存储和访问接口简单直接,同时还能针对时序历史数据的特点进行数据压缩处理,能够显著减少存储空间的占用,可以满足营配信息平台实时数据中心应用数据存储要求、存储效率等的要求,因此广西电力企业可以采用TrendDB实时历史数据库搭建营配信息平台实时数据中心。
2.2.2 集成技术可行性
(1)基于SOA架构服务集成。通过基于SOA的应用集成平台以一致并易于接入的方式将各种类型的信息协调整合到一起,通过流程集成引擎和流程设计、监控工具,协调、设计、监控,实现系统内各应用程序间实时的相互通信,实现跨不同部门、不同业务系统工作流程,使业务流程可以在异构IT系统间无缝地运行。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3 . 21. 019
[中图分类号] F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3)21-0031-02
0 前 言
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高速发展的社会。企业想要在现代社会的市场环境当中进一步提升自己的综合竞争实力,那么仅仅依靠过去那种一味扩大资金投入、人员投入以及生产销售领域的粗放式经营管理模式已经无法适应企业的当前和未来发展需要。在微利时代的今天,在行业竞争白热化的现在,企业只有不断提升内部管理工作质量、实现管理工作精细化才能在市场当中立足,才能实现进一步发展。而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想要获得进一步提升,想要实现精细化和现代化就必须转变职能,充分发挥财务管理工作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因此,如何实现财务管理职能转变已成为当前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笔者认为,想要实现财务管理职能转变,必须不断提升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水平。
1 现代企业财务管理职能转变内容分析
现代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想要实现职能转变,想要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做出更大的贡献,就必须切实加强对财务管理职能转变具体内容的了解。下面就现代企业财务管理职能转变的具体内容进行简要分析。
1.1 由被动向主动的转变
财务管理工作在我国已经推行了许多年,取得了许多令人瞩目的成绩,但不能说明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作用已经得到了充分体现。因为就目前的情况而言,许多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还没有彻底脱离财务会计基本工作模式的限制,同时在财务管理工作的观念和意识上也未能从被动转向主动。大多数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仍局限于账目记录、收支整理、凭证管理和审核等工作,处于被动管理阶段,这与现代企业财务管理职能转变的要求还相去甚远。从被动到主动就是要让财务管理工作从会计相关工作中解放出来,真正参与企业的经营发展决策,通过自身的管理工作为企业经营者、决策者提供更加及时有效、科学合理的决策依据,真正以提升企业全面经营运作质量为目标,提高财务管理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1.2 由粗放向精细的转变
过去的财务管理工作往往只关注产生实际经济效益的部门,如销售部门、生产部门等,而对于其他不会直接产生经营效益的部门关注甚少,如后勤保障部门、办公室等。但是现代财务管理工作不仅仅需要加强对直接产生经营效益部门的关注力度,更加需要进一步细化财务管理内容,要让财务管理工作渗透到经营运作的各个方面,同时还要最大限度降低财务管理工作成本,实现财务管理工作效率的有效提升,从而帮助企业用最小的付出获得最大的回报。
1.3 由执行向决策的转变
过去的财务管理工作往往就是按照企业经营者与决策者的决策结果进行工作,领导说要抓什么工作就抓什么工作,领导说要关注什么问题就去关注什么问题。虽然在执行过程中也能够对企业的经营活动产生一定的影响,但是从本质上来说这只是对命令的一种执行而非主动的管理。当今社会,企业在迎来更大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财务管理工作应该为企业经营者、决策者提供更为及时有效的决策依据,要通过自己的日常管理工作和对市场的敏锐洞察力为企业的发展规划出谋献策,从而实现财务管理工作从被动执行到主动参与决策的职能转变。
2 信息化建设对财务管理职能转变的促进作用
前已述及,现代企业财务管理工作需要实现从被动性向主动性的转变、从粗放向精细化的转变、从决策执行向参与决策的转变。要实现这些职能转变仅仅依靠我们坚强的斗志和正确的信念还远远不足,我们还面临着许多实际问题需要解决,比如财务管理工作的职能发生了转变,必然涉及工作任务的增加和工作难度的增大,必然涉及更多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同时财务管理参与企业的重要决策的前提是真正提升财务管理总体质量。但是如何才能实现财务管理质量提升呢?笔者认为,离不开信息化建设这一重要推动力。
2.1 信息化建设能有效提升财务管理效率
财务管理工作的职能转变必须建立在具有更高工作效率的基础之上,因为从被动到主动的职能转变意味着财务管理工作所涉及的工作面变得更广,如果没有工作效率提升作为保障,就只会使财务管理工作负担加剧同时难以体现工作成效。信息化建设能够将手工会计工作内容通过财务管理软件进行处理,如凭证填制、账目记录、账目结算以及试算平衡等,计算机的运算速度不是人脑所能比拟的,且在正常情况下计算机的运算错误率也远远低于人脑,这就大大提升了财务管理的工作效率,而且财务管理软件的作用还远远不止于此,通过财务管理软件的应用,能够实现所有数据的统一口径、能够提升数据共享的效率与速度,使财务管理系统具有更强的连续性、严密性及整体性,通过提升财务管理工作效率及工作质量,使财务管理职能转变成为可能。
2.2 信息化建设能有效提升财务管理监控能力
现代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职能转变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通过自身的管理来实现对企业经营决策的有力支持,现代企业的财务管理应该渗透到企业经营运作的各个环节,为有效实现企业的当前发展目标与长远发展规划保驾护航。因此财务管理工作不仅要关注自身本职工作的质量提升,更要实现对其他部门、环节的监督控制能力提升。信息化建设能够很好地实现财务管理监督控制能力的提升。首先,信息化建设中的企业网络建设能够通过对不同等级操作人员的权责设置来实现有效避免越权操作行为发生。其次,能够通过软件的自动化运行实现对影响企业正常经营发展的各项异常数据的及时预警与抓取分析,从而实现关键环节的有效监控,不仅降低了人工监控的成本支出,也大大提升了监控工作的实际质量。再次,信息化建设对于提升企业预算管理工作监控水平也有积极贡献,通过预算编制的具体内容所制定出来的预算审批、资源消耗及成本支出等各项指标都被自动化系统严格执行,除系统最高管理人员之外,其他人都无权更改信息参数,对于超标数据,系统将在第一时间发出警告或者直接予以拒绝,从而避免超支情况发生。
2.3 信息化建设能提升财务管理决策支持质量
现代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不仅要实现对企业决策的有效执行,更要参与企业的经营决策和战略制定。如果财务管理工作质量不高,则不仅不能为企业决策贡献自己的力量,反而还会影响企业的全面发展。信息化建设能够有效提升财务管理决策支持质量,因为当今社会,企业的生存发展都必须依靠及时有效的数据信息,失去了信息,企业也就失去了生存的依据和发展的引导,信息化建设能够加强对各方面信息数据的收集,能够通过企业内部各部门、各组织的互联互通实现对各项数据信息的实时获取,如现金流向、人员动向、商品销售情况以及市场发展变化趋势等,这样财务管理部门在掌握了大量及时有效的数据信息之后,就能够通过仔细分析和研究为企业决策献言献策,使企业不断适应市场发展,从而充分发挥财务管理工作在企业经营决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主要参考文献
[3]刘永明,董仁忠.试论现代教师的创新素质结构及其构建[J].当代教育论坛,2003(4).
[4]雷德权,唐永葆.创新教育呼唤高素质的教师[J].当代教育论坛,2003(5).
当前, 理论界和实务界更加聚焦于信息技术对会计职能变革的推动与影响。美国专家马丁·法伊预言过信息技术的发展将会致使会计部门原有的职能拓展或者消失(2004)。信息技术为会计系统获得精确数据,消除了许多逻辑上和财务上的障碍,降低了会计信息生成与供给的成本。因此,信息技术与会计职能拓展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密不可分。本文一方面梳理企业在选用信息系统时所面临的会计职能变迁的挑战因素与论证;另一方面,基于信息化平台探讨会计职能的延展与开拓,剖析公司信息化及其与会计职能拓展的关键因素、研究信息化背景下会计职能的变迁。
会计信息化是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整合传统会计职能与模型,构建现代会计信息系统。实现会计信息生成与供给的高度集成与共享,提供财务信息是会计最基本的职能,这一基本职能在信息化推进的过程也逐渐发展和演变。会计信息化不仅仅是会计工作的现代化,也是会计工作实现制度化、标准化、规模化的进程。 会计信息化的发展,大大降低了会计人员的工作强度,提升会计人员的工作效能,助推了企业会计工作的标准化与规范化,提高了会计信息质量。在网络环境下,会计职能重心必然发生转移,其遵循的“路径”也将不断延展与开拓,正如郭道扬认为的那样:“网络化经济及知识化经济发展的潮流,必须对传统会计进行革新,通过这场持久进行的改革,建立新的会计思想体系、组织体系、法律制度体系,以及方法体系”。
信息化运行与会计职能的延展路径分析
(一)基础路径:信息技术与会计数据处理自动化
此阶段,会计业务处理过程中信息技术应用的主要目的提高处理数据的效率,实现会计数据处理的自动化。自成体系的财务软件陆续出现,并不断完善。此时的会计软件是完全拷贝传统会计手工处理的原理与流程。会计的职能在完全沿袭传统的确认、计量、报告等职能的同时,极大提升了会计处理效率,确保会计信息生产与传递的过程中的质量,推动了会计自身的变革,为会计职能的延展与开拓奠定基础。该阶段,财务软件是对已经发生的业务数据进行收集、处理,没有在业务发生的同时汇总、处理数据,从某种程度上说此时的会计信息化只是提高了会计工作的效率,在业务数据处理上降低了会计人员的工作强度,但根本没有做到会计数据的即时采集和处理,更谈不上会计信息的即时报告与信息共享。至此,会计信息供给与传递迟滞依然存在。会计信息质量及时性的要求并没有得到提升,企业的管理者与决策者只能依据事后会计信息资料,会计作为参与企业管理职能的价值大打折扣。因此,会计的核算职能提高了但会计监督的职能并没有发生根本转变。
(二) 中级路径 :企业业务与财务一体化
该阶段由ERP系统作为中流砥柱,ERP系统作为一个集成系统涵盖了企业的全部业务, 整合了企业业务、财务、管理系统,实现了企业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三流并汇、协调共享,打破了传统会计信息系统孤立,企业业务与企业财务全方位契合。此时会计数据的收集、记录职能已经大部分植入各业务功能模块, 不仅实现传统会计核算的确认、计量、报告功能凭借ERP系统自动完成,也完成会计数据的采集与业务发生并行实现。所有相关业务都在一个ERP平台在线实时协同,这样一来,就实现了会计数据的即时采集、即时处理,通过简单汇总实现即时报告。
由于企业的业务数据与财务数据的集成与同步,融通与共享,原来的财务会计职能大大简化,而会计控制职能将迅速增强。ERP系统实施后防范和消除了许多风险的同时也形成了新的风险。此时,会计不仅要完成原来固有的核算职能,还要侧重于会计控制职能,因为ERP系统是以业务流程管理为核心的管理信息系统,该系统使财务、业务充分融合,致使传统会计控制职能面临着重新优化的迫切需要。企业业务与财务一体化系统的实施,使会计人员的工作重心由核算与监督向到预测、决策和经营分析等方面转移,会计机构与会计人员更多地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会计职能也向更高层次延展,在企业管理中地位也更加重要。在此阶段, 会计实现了实时的动态内部控制与信息报告职能,但还不能向企业相关者提供全方位会计信息服务,它没有打破“面向事务处理”的传统管理模式。企业管理人员不能超前于市场的变化,快速做出正确的决策、也无法有效解决“协同制造”及“资源约束”等问题。因此,ERP系统必须与现代先进管理思想和信息技术的有效集成与融合,会计规划、预测、决策和分析等职能才能成为实现企业价值链管理并高效运作的前提,它也必将成为ERP系统未来发展的方向。
(三)高级路径:事件驱动与智能资源计划
此阶段,信息技术与会计实现兼容的愿景是为企业运营、管理与决策提供财务与非财务信息服务。在事件驱动与智能资源计划阶段的会计将摒弃传统借贷记账方式,实时采集与业务事件相关的全部数据,整合事件库、方法库和模型库来提供会计信息。事件驱动会计系统可以将其他财务信息数据进行分门别类处理后存入数据仓保存,以备未来之需。事件驱动会计系统有效防范了传统记账方式只能采集业务财务数据,而对决策有用的非财务数据进行屏蔽或丢弃,也不像传统会计信息系统那样将会计软件的规则格式化,只能给信息的使用者提供一模一样的会计信息。事件驱动与智能资源计划会计信息系统可以随时添加尚未在目录中存储的方法或模型,还可以设置一些记忆包,自动记录经常被用户浏览的事件、方法和模型。它打破了以前所有那些“面向事物处理”的管理模式,可紧跟甚至超前于市场的变化,快速做出正确的决策,并以最快的速度执行这些变化。因此,事件驱动与智能资源计划必将成为未来企业会计信息化的方向。未来会计职能不仅体现对企业生产经营的控制功能,对内部协作生产的支持,而且应当成为企业战略管理的核心,不断优化重组企业业务流程,依靠其强大的优化重组能力,实现企业智能、共享与协同管控。
图1综合展现了信息化运行的三个级别路径与会计职能的延展。
企业会计职能拓展的关键因素识别
(一)外部环境—企业会计职能拓展的驱动因素
所有企业在由众多影响因素形成的环境中运营,这些因素来自宏观环境、行业环境和竞争环境。从某种角度上讲,企业的外部环境包括了企业边界之外的所有相关因素与影响因素;其中相关因素指的是对企业职能转变产生重大影响的因素。无论是渐进式地还是迅速地发展的企业都会受到外部环境驱动,驱动力是那些对行业的组织架构与竞争环境变化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因素。有的驱动力是在公司宏观环境内部产生的,有的是在与公司有更密切联系的行业与竞争环境内产生的。
许多对行业有巨大影响力的事件都可以归为驱动力,不可否认,有一部分比较特殊或者只适应于某些特定行业的驱动力,但大多数驱动力归属于以下种类:互联网的广泛应用与正在出现的新互联网技术、行业全球化的发展、产业技术变化、成本与效率的改变、顾客的不同诉求、政府管制政策的变化等。有如此多的潜在驱动力仅仅基于信息化视角来诠释会计职能的延展与开拓显得那么苍白无力。然而,在一个特定环境下,当许多驱动力同时作用时,其中最多只有三、四种驱动力具有足够的影响力而可以被称为是企业会计职能拓展的原因和决定因素。因此,我们对企业外部环境分析的重要任务就是认真地评估行业的驱动力与竞争的变化,而且将主要因素与次要因素区分开来。
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一体化的发展,企业要建立和保持自己的战略地位,获取竞争优势,应积极构筑竞争对手不具备或者不容易抗衡的信息系统。这就对财务部门信息处理能力及效率提出了探索性的挑战,财务系统的整合和会计职能的延展与开拓,使之能够为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及时提供详尽且优质的相应信息,则是财务系统和会计职能对外部环境因素进行系统分析和战略思考的产物。同时,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全球化的发展使得信息的传播更加顺畅和速度,透明和对称,外部环境对于会计信息也提出了战略性的要求,并为会计职能的拓展提供了空间。
(二)会计组织—企业会计职能拓展的原动因素
组织是在动态的力场中弹性运作的实体,力场会在不同的方向、空间和维度上,塑造组织的形态和类型。在市场竞争和技术驱动的环境中,提升企业战斗力和战略优势的核心要素已从资本的运作提升到蕴藏在企业中的调动组织潜能的组织能力。换言之,企业会计组织是企业会计职能拓展的原动因素。尽管企业会计组织的类型不断发展衍生,但可以看出企业的组织变革呈现出从理想类型到权变类型的演变,即会计组织模式朝着有机式扁平化网络组织结构发展。随着企业组织结构的扁平化、网络化发展,传统会计的核算对象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为适应企业组织结构发展的这些新变化,会计职能也被人们重新定义与认知,会计处理的技术与方法也愈益成为企业治理的核心要素。组织结构转变后的事业部制要求从会计合并事项进行处理,与治理会计的处理是相通的;会计问题处理新的变化,充分体现了会计组织结构调整对会计职能的客观影响。与此同时,有机式的扁平化网状组织结构更适用于迅速变化、高度复杂的企业状况,能满足企业战略相关者和利益相关者的多元化的发展的需求,顺应了会计职能拓展的需求。
(三)会计人员—企业会计职能拓展的能动因素
当前,会计职能的演变、强化和发展,更接近于人们近期的预期和设想。尽管目前有些职能还停留在企业的战略愿景中,没有完全实现,可我们深信,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深入发展及应用,会计人员始终是支撑会计信息系统前行,财务模块运作的第一能动要素。
会计人员作为企业的数据中枢环节,核心财务数据的统驭者,应抓住信息化这把利刃,会计人员将运用利用资源的能力嵌入到企业战略决策活动中,充分发挥会计信息系统工具的快捷、智能,实现财务职能的智能。信息化的数据披露和模式使得会计人员从会计信息的生产者摇身变为会计信息的消费者,企业会计智能的拓展则要求会计人员从会计信息的消费者华丽转身为会计信息的精加工者,运用会计人员的自包能力,根据事件驱动会计信息系统,前瞻性地分析数据、预测前景、采用交互可视的途径辅助决策,拓展企业会计智能的同时变身为企业的业务合作伙伴。
信息化不仅应重视会计工作自动化,更应重视发挥范围更广的会计职能。在信息化支持下,会计活动可以在组织的战略层面发挥管理作用,这也决定了在信息化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施过程中,更应侧重会计职能拓展的目标设计, 当然,会计信息化可以部分满足企业会计职能提升的目标,但完全凭借信息化却难以完成会计职能在整个组织层面的拓展。在信息化的高速列车上,我们仍然需要探索性地前行,基于信息化视域的企业会计职能的延展与开拓研究,则是一个塑造与再塑造的螺旋上升过程。
参考文献:
1.王振武.信息化环境下会计职能的演变与发展[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8
2.钟胥易.基于BSC的战略中心型财务组织再造研究(上)—以A日化公司为例[J].财会通讯,2011,3
1、企业信息化的概况
信息化是指培育、发展以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新的生产力并使之造福于社会的历史过程。(智能化工具又称信息化的生产工具。它一般必须具备信息获取、信息传递、信息处理、信息再生、信息利用的功能。)与智能化工具相适应的生产力,称为信息化生产力。智能化生产工具与过去生产力中的生产工具不一样的是,它不是一件孤立分散的东西,而是一个具有庞大规模的、自上而下的、有组织的信息网络体系。这种网络性生产工具将改变人们的生产方式、工作方式、学习方式、交往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等,将使人类社会发生极其深刻的变化。企业信息化实质上是将企业的生产过程、物料移动、事务处理、现金流动、客户交互等业务过程数字化,通过各种信息系统网络加工生成新的信息资源,提供给各层次的人们洞悉、观察各类动态业务中的一切信息,以做出有利于生产要素组合优化的决策,使企业资源合理配置,以使企业能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经济竞争环境,求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2、加强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信息化是参与全球竞争的重要手段, 是应对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迫切需要。 当今世界的竞争, 说穿了就是跨国公司的竞争,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快, 企业将直接面对跨国公司,管理落后的问题将越来越突出。 企业即使能够生产出和跨国公司同样质量的产品, 在信息化方面的差距也会使我们在竞争中处于被动。 因此, 信息化建设是带动各项工作创新和升级的突破口, 是增强国际竞争力的客观需要, 是实现企业变革和创新的重要途径。
信息化是企业管理概念、 管理过程、 管理模式的变革,是企业从粗放式经营向集约化经营的必由之路,也是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必然选择。在竞争条件情况下,企业能否用最快的速度、最低的成本、最大限度地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已成为企业能否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企业管理落后是影响市场竞争力的重要因素,而管理落后的主要标志是业务流程不规范和信息管理不系统。
在全球化市场上, 竞争的不仅是产品, 更重要的是品牌、 营销渠道、 服务质量、 市场准入等, 面对用信息技术武装到“牙齿”的跨国公司,能否在短时间缩小差距, 信息化是一条有效途径。 信息技术与企业管理的融合, 是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竞争的 “入场卷”, 因此,企业必须从战略高度认识加强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信息化要通过科学决策,规范业务流程,优化员工行为,实现结构、知识和决策优化的有机结合, 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提高劳动生产率, 把人、 财、 物等资源结合起来, 产生新的效率, 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市场竞争力和经济效益。 同时,会出现某种 “数字化办公 ”状态, 体现新型企业文化。 毫无疑问, 信息化是不可抗拒的, 信息现已成为重要资源, 其开发与利用已成为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推动力。
3、推动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方法
1)加强企业信息化的宣传,提高企业对信息化的认识
要让企业领导层和员工充分认识到: 企业信息化建设是对管理模式、组织结构、思维方式进行创新和变革;通过企业信息化建设,可使企业迅速提高管理水平,促进管理现代化,转换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有效降低成本,加快技术进步,增强市场竞争力,提高经济效益。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网络经济、信息社会的到来,企业要想在世界范围的竞争中取胜,必须实现信息化。
2)统筹规划制定正确的企业信息化战略
企业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复杂、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到信息基础结构、数据标准化以及网络的连接、使用、维护等多方面的建设。因此,必须坚持“谨慎规划,重点突破,逐步推进,然后集成”的原则,统筹兼顾,科学规划,分清轻重主次,有计划、有步骤,分秩序地规范建设,以避免盲目性。
3)强调企业领导者的参与
由于领导者拥有实现企业目标的人、财、物等方面的控制权,能够决定投资、组织结构调整、人员配备、确定企业信息化的建设水平等。因此,只有领导者成为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积极倡导者、支持者和参与者,才有可能实施和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可以说,企业领导对企业信息化的支持与参与是企业信息化起步与成功的关键和决定性因素。
4)加强培训,提高人员素质
加强培训工作,提高统计人员素质,是做好统计信息化工作的智力基础。人才是妨碍企业信息化建设进程的一大障碍。由于统计队伍素质良莠不齐,对统计工作的认识不到位等因素,影响到统计信息职能的发挥,因此应当改变观念,不断加大培训力度,坚持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原则,提高培训质量,减少统计人员频繁变动,促进统计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
5)建立企业信息化决策管理机构
最佳产品奖
深圳爱迪印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帮助企业解决内部工作智能管理、外部业务自动开拓及商业互动与展示等问题的产品——爱迪印企业信息化平台(简称印),涵盖了企业内部管理软件系统、职场级桌面端与在线通信、能自动开拓业务的企业全信息化商务平台以及各行业资讯与商务交流门户等。
什么是“印”(英文:IDKin)?
“印”是“爱迪印企业信息化平台”的简称。该产品涵盖了企业内部管理软件系统——“印·智能办公系统”、职场级桌面端与在线通信——“印·个人端”、能自动开拓业务的企业全信息化商务平台——“印·智能化互动官网”以及各行业资讯与商务交流门户等。
爱迪印企业信息化平台五大特点:
一、功能齐全而强大,且能够免费使用;
二、各功能模块插件化设计,既高度整合又可根据需求自由添加或删除;
三、操作简单、界面友好,彻底改变了人们对这类软件枯燥复杂和难学难用的认识;
四、将内部管理与外部业务开拓完美结合,安装一套系统即可解决企业各种难题;
五、将企业和个人的应用融为一体,让员工更愿意接受企业推行管理信息化与正规化。
爱迪印企业信息化平台三大板块简介:
一、印·智能化互动官网(能自动开拓业务的企业官方网站)
“印·智能官网”是爱迪印公司在全球率先推出的新一代企业建站系统,被誉为“智能化互动型官方网站”。除了具备传统企业官网能完成的企业展示外,该系统还创新地增加了企业间即时互动与商务对话和业务信息自动匹配等功能,帮助企业一站式智能化地解决产品和品牌的自动推广、业务订单的自动开拓、企业新闻的自动传播、招聘人才的自动匹配、采购或招标的供应商的自动筛选等问题。
同时,“印·智能官网”推出了“印·个人官方网站”。“印·个人官方网站”开创了个人用户实名展示真实职场生活的先河,用户通过个人官网以正式的职场形象对外充分展现自己的才华与工作成果,快速提升职场价值。此外,用户还可通过“个人官网”进行言论的发表、求职的自动匹配以及开展各种职场社交活动和商务活动,让自己全面进入网络职场时代。
二、印·智能办公系统(可自由组合的免费的企业智能管理软件系统)
(1)房地产政务信息化成效显着。
许多城市利用信息技术开发了房地产政务管理软件,有效地改进了行政管理,提高了工作效率,完善了政府对房地产市场的监控和预测能力。
(2)房地产企业信息化取得长足进展。
房地产经营方式开始打上信息时代的烙印。一些房地产企业建立了企业内部网站,提高了信息传输速度,加快了企业决策速度,提高了办事效率。此外,各种针对房地产企业的计算机软件,如房屋销售软件、物业管理软件、租赁软件、房地产可行性分析软件、房地产开发管理软件等,也得到了广泛的开发和应用。
(3)初步建立了房地产宏观监测系统。
为适应我国房地产业发展的内在要求,针对市场信息零散、盲目投资行为大量存在等状况,我国已建立包括中房预警系统、中房指数、国房景气指数等在内的房地产宏观监测系统。
(4)智能化小区和网络小区建设步伐加快。
近年来,住宅的智能化功能被列为评价楼盘综合性能的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指标,智能化住宅已逐步进入普通人的生活。社区提供与外界进行数据交换的软硬件设施和服务是家居功能向外拓展的必要条件。智能化的物业管理深入到各单位住宅,真正实现建筑智能化到社区管理的智能化。
(5)房地产网站发展迅速。
由于房地产业自身的行业特点,使其在网上具有更大的优势,房地产业各界都以最快的速度建立或准备建立自己的网站,将网络作为房地产信息的主要渠道。房地产网站建设提供了全天候、全方位市场服务的新模式,建立房地产在线咨询服务系统,引入城市电子地图,实现网上售楼,改变了传统的购房方式。同国外相比,我国房地产信息化整体水平较低,地区差异较大,东西部发展不平衡,仍存在诸多制约因素,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是,房地产业唯有实现信息化,唯有与网络结合,才能焕发出新的活力。建立和完善房地产企业的网络系统,实现总公司与下属子公司之间的双向沟通和信息共享。通过信息平台的整合,为企业管理决策提供全方位、完整的信息数据,使企业的管理逐步走向信息化,建立企业网站,使其向房地产行业和管理信息服务方向转化,加强与员工的沟通,将信息化手段应用于具体管理工作的流程中。以国家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方针“统一规划、联合建设、推广应用、发展产业、资源共享”为房地产企业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思想,将房地产企业的管理全部数字化,充分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使本企业集团形成一个管理对象数字化、管理专业网络化、数据动态实时化、管理决策科学化的现代企业,走一条结合自身特点,依托信息技术发展房地产信息化产业的振兴之路。
二、企业信息安全防范
房地产企业信息化是指房地产企业以市场信息为基础,通过深入挖掘先进的管理理念,应用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来整合企业现有的生产、经营、设计、管理,及时为企业的决策系统提供准确而有效的数据信息,以便对市场需求做出迅速反应,其本质是加强房地产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众所周知,房地产市场信息具有重复性、交叉性强和信息量大的特点。房地产企业实力的强弱取决于企业对经营环境中信息流的整合能力。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在为房地产企业整合信息、提供先进技术手段的同时,也给企业搭建了一个网络发展平台。因此,基于这个网络发展平台之上的企业信息整合,需要房地产企业各个职能部门、全员参与组成的人机合一系统,包括人、计算机网络硬件、系统平台、数据库平台、通用软件、应用软件和终端系统。同时,这个人机合一系统对房地产企业的内在要求是投资到位、配套到位(如设施、制度、人才、安全等)、管理到位。
房地产企业的信息化除具有一般企业信息化的特性以外,还有其显著的特点,突出表现在行业性、高技术性和整合性上。
房地产企业信息化具有自身的行业特点。从信息化建设的内容来看,主要包含房地产项目设计信息化、项目生产过程信息化、产品与服务销售信息化、企业管理信息化、企业决策信息化和动态联盟信息化等内外部六个方面的内容。
高技术性是指信息化系统的构建必须采用先进的平台技术和设计架构,使企业的业务和结构变化与系统无关,保证系统的前瞻性,以适应该行业的特殊需求。
房地产企业的运作是以项目为中心的,一个项目从开始到结束常常需要几年的时间,涉及公司几乎所有的部门,部门间的协同与沟通,以及在此基础上的整合提升能力,是房地产企业实施信息化的另一个特殊要求。也就是说,房地产企业的信息化必须是面向企业的协同能力与管理提升。
二、房地产企业实现信息化的必然性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房地产企业实现信息化是必然趋势。激烈竞争的现代市场经济,要求企业必须具有敏感的市场反应能力、快速决策能力和强有力的实施能力。而企业要满足这些需求,就必须建立自己的快速反应体系、科学决策体系、严密规范的实施体系。信息化建设是房地产企业在竞争中生存的必要条件。
房地产项目的建设涵盖面广、涉及部门众多,有大量信息管理和沟通协调工作,延用传统的方法来管理项目已经越来越不适应要求。同时,房地产项目投资额大、建设周期长,外部环境错综复杂,随时面临着经营风险。如何运用信息技术改善落后的局面,帮助房地产企业提升竞争能力,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管理信息化、办公自动化、决策科学化已经成为影响房地产企业发展的战略问题。信息同其他要素的良好集成将成为房地产企业新的核心竞争力。
1.房地产企业信息化建设是市场化的要求
市场要求企业在第一时间内,将优质的产品投入到准确的市场,并通过高效的信息反馈,进行新一轮的设计投入———即实现“以产品为中心”向“以客户为中心”的转变。而这就需要在信息技术方面有所突破。信息技术和房地产业的融合为21世纪现代房地产业的主要特征。信息技术改变了传统产业结构、企业结构、社会经济结构及其运行模式。
2.房地产企业信息化建设是实现房地产项目过程管理的必要手段
一个房地产项目可以看作是由众多相互联系的过程构成的复杂的过程网络,要想通过人工手段对每一个过程采用已经建立的标准过程管理程序进行控制几乎是不可能的。只有实现了企业信息化和项目管理的信息化,才能够实现有效、实时的项目过程管理,对项目运行的全过程进行动态、有效的计划、协调和控制。
3.信息化建设是房地产项目管理智能化的客观要求
房地产项目智能化是以企业信息化和项目管理信息化为基础的,没有信息化,智能化就无从谈起。只有不断推进项目管理信息化过程,才能逐步实现房地产项目管理智能化,从而使房地产项目管理更加科学化。
4.信息化建设是房地产企业实施现代管理方法的必要保证
很多现代管理方法都是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提出的,现代信息技术为现代管理方法的实现提供了必要的手段。现代管理方法大量的信息处理量对房地产项目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实现了企业信息化,才能充分发挥现代管理方法的作用。
三、房地产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发展趋势
未来房地产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于信息化的认识趋于理性
房地产企业信息化建设需要从企业的经营战略目标出发,综合考虑企业中人、技术和管理的作用,综合运用现代管理技术、信息技术;需要实现企业经营全过程中的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有机集成和优化运行,并在质量、成本、进度等方面达到总体最优,提高企业的应变能力和综合竞争能力。因此,未来房地产业对于信息化建设的认识将趋于理性化。
2.对服务投资将持续增长而对硬件投资呈下降趋势
相关调查表明,未来几年房地产企业对IT投入的增加主要集中在服务方面,其对服务的投入在IT总投入中的比例将以年均5%~6%的速度增长。对硬件的投入则呈持续下降趋势,其在IT总投入中所占的比例基本以年3%左右的速度递减。
3.组织结构优化推动业务流程重组
房地产企业原有的高耸型结构将逐渐被扁平化“动态网络”结构所取代。信息化建设将使企业内部外部的整合加速,整合周期缩短,从而促进企业组织结构的优化,并最终推动企业流程的重组。房地产企业信息化建设将实现企业全部生产经营活动的运营自动化、管理网络化、决策智能化。其中,运营自动化是基础,决策智能化是顶峰。
4.房地产企业文化与信息化建设关联日趋紧密
企业文化本质属于“软文化”管理的范畴。房地产企业独特的企业文化将通过其自我内聚、自我改造、自我调控、自我完善和自我延续等功能持续地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进程。一方面,信息化建设需要企业文化强有力的支撑。未来房地产企业信息化的全面实施,依赖于先进企业文化营造的良好的企业环境和氛围;另一方面,由信息化带来的企业内外部整合,将为企业文化的塑造提供便利。因此,房地产企业信息化与房地产企业文化建设将互为关联,相互作用和影响。
5.企业信息化建设加速标准化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