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初中体育素质训练内容大全11篇

时间:2023-09-12 09:24:24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初中体育素质训练内容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初中体育素质训练内容

篇(1)

目前,素质拓  展训练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属于短期培训,这显然不符合初中体育教学的长期性特点。并且由于受到现实条件的限制,初中学校在实现人员、设施等素质拓展训练的配备上有一定的困难。此外,素质拓展训练的实施必须以课程化为保障,然而目前许多学校无法实现素质拓展训练课程化,或者在这一过程中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

2.素质拓展训练引入初中体育教学的重要意义

2.1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素质拓展训练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能够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传统体育教学强调的是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忽略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而素质拓展训练能够从多方面对学生进行培养,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例如许多学生存在焦虑、恐惧、自卑、胆小等心理弱点,而针对这些问题,在开展素质拓展训练时,教师可以开设专项训练,使学生的综合心理素质得以提高,进而避免学生出现消极心理,促进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

2.2培养学生合作意识与团队意识

在开展素质拓展训练的过程中,学生必然会存在共同完成的任务,这就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团队意识。初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团队意识与合作意识在教学内容中占据了十分重要的地位。然而由于受到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影响,导致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团队意识弱化,减少了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协作,如何处理人际关系成为许多学生面临的难题。而素质拓展训练就能够很好解决这些问题。在开展素质拓展训练的过程中,可以针对以上问题,设置专门的训练项目,促使学生交流与协作,并通过正确教育与引导,使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团队意识在训练中得到相应的提升。

3.如何加强素质拓展训练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3.1素质拓展训练的内容设计与安排

目前,素质拓展训练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并没有得到广泛的实施,主要是由于其属于一门新兴课程,针对初中体育教学中存在的不同问题与解决方法,还需要通过实践来证明其可行性,包括教学内容、教学影响以教学方法等。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要想充分发挥素质拓展训练的预期教学效果,就必须结合实际情况,考虑不同学生的具体特点,设计与安排具有针对性的训练课程。如此才能够真正意义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

3.2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针对初中体育教学的特殊性,为了加强素质拓展训练在其中的应用,就必须加强体育教师队伍建设,培养具有高素质的教师团队,为充分发挥初中体育教学素质拓展训练的教学优势提供强有力的保障。目前,许多初中体育教学的教师队伍建设并不理想,许多学生的体育教师的在素质拓展训练这一方面的教学经验欠缺,无法充分实施素质拓展教学。许多教师的体育教学技能仅仅满足传统教学模式的要求,而素质拓展训练教学的教学方式所强调的内容却与传统的体育教学技能不匹配。并且一些教师的教学观念落后,缺乏对素质拓展训练教学的正确认识。因此,为了使教师能够更好地适应目前初中体育教学的发展形势,保证素质拓展训练能够真正意义上的引入初中体育教学,充分发挥其作用与价值,就必须加强体育教师队伍建设,在素质拓展训练教学方面加强对教师的培训。

3.3充分利用现有教学资源

由于素质拓展训练具有一定的针对性与特殊性,这就要求在开展素质拓展训练的过程中需要借助一些特殊的教学环境,包括教学场地、教学设备和其它教学资源。因此,就必须加强现有教学资源的利用,使其教学价值得  以充分的发挥。例如,学生的操场或者体育馆就是教师开展素质拓展训练的重要场地,或者开展素质拓展训练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学生限制的桌椅、板凳等,将其作为训练器材,又或者可以让学生自己制作一些相对简单的训练器材才完成素质拓展训练教学任务。

4.结束语

综上所述,素质拓展训练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属于一门新兴的课程,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与可行性,在开展素质拓展训练的过程中必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通过大量的实践来加以改进与完善。然而这并不影响素质拓展训练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发挥的作用与价值,素质拓展训练能够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初中体育教学的发展与进步,符合新课标要求,在未来初中体育教学中必然得到广泛的应用。

[ 参 考 文 献 ]

篇(2)

关键词:素质拓展训练;初中体育教学;应用

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初中体育教学不断受到学校和社会的高度重视。初中体育课程的着重点在于让学生在繁忙的学习任务当中拥有健康的体魄、坚韧的性格。将素质拓展训练引入初中体育教学之中,在教学内容上适当增加了一些素质拓展训练的内容,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同时,也为体育教学提供了新的教学方式。本文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分析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的素质拓展训练。

一、素质拓展训练应用于初中体育教学的优点

现代教育的理念是要求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全面发展必然离不开身体素质的发展。从小学到初中的晋升,不仅意味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年级的增加,更重要的是课程科目的增多,知识难度的增大。良好的身体素质是学生高效学习的根本保障。因此,初中体育是所有初中课程中最重要却最容易被忽视的一门学科。素质拓展训练作为一种新的体育教学方式,与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相比,有着无法比拟的优点。

1.素质拓展训练有益于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性格

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只针对极少数的训练项目展开教学,学生对单一枯燥的体育项目反复训练,久而久之,就失去了对体育课堂的兴趣,很多学生甚至将体育课当成了打发时间的一门课

程。在体育课程中增加素质拓展训练,开展多元化的训练项目,有助于增加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兴趣。长期的体育训练,不仅能使学生有一个健康的体魄,还能使学生养成坚韧不拔、敢于挑战、不畏困难的品格,对学生的身心都有着极大的良性促进作用。

2.素质拓展训练有助于学生培养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在素质拓展训练中,除了让学生用于挑战极限、提升自我之外,还会有很多团队合作目,要求学生组团共同完成。在参与训练的过程中,团队之间的协调、合作都需要各个学生参与、配合。团队之间的比赛,也可以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让学生在合作、竞争中全面提高自身素质,这是素质拓展训练的最佳作用。

二、素质拓展训练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适当增加一些素质拓展训练的内容,对学生健康发展的确有很多的益处。然而在实际教学实施过程中,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可行性却不是很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缺乏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

素质拓展训练是一项比较特殊的体育项目,在正式的实施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危险性,特别是一些极限挑战的项目,难度系数较大,危险性高。普通的体育教学场地并不能提供足够的安全防范措施,加上初中生年纪尚小,安全意识相对淡薄,增加了素质拓展训练实施的难度系数。

2.缺少社会各界的支持

初中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因为缺乏相应的安全保护措施,所以开展素质拓展训练得不到社会各界的支持,特别是学生家长的支持。现在许多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家长往往“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不允许学生在校期间出现任何安全问题,家长都希望孩子在学校成绩优异、名列前茅,而忽视了学生的身体素质及心理素质教育。由于种种原因,素质拓展训练在初中体育课程中的全面实施还存在着一定阻力。

三、如何有效开展初中体育课程中的素质拓展训练

1.加强安全防护,培养学生安全意识

学校要着重对训练场地进行优化,增加必要的安全措施投

入。例如,在一些极限项目上必要的安全防护绳索不可缺少。需要时可以给学生配备护具,降低素质拓展训练的危险系数。定期对训练器械进行检查、维护、更新,避免因器材的损坏与老化造成的安全事故。每周组织师生进行安全防护学习,针对素质拓展训练中易发生的问题寻找合理有效的解决方案,让学生学会自我保护,增强安全意识。

2.争取得到社会各界特别是学生家长的理解与支持

针对家长所担心的安全问题,可以在进行素质拓展训练之

前,让家长明确每次的具体训练项目,以及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是否到位。对于不允许学生参与学习之外活动的家长,要耐心沟通,讲清楚其中的利害关系,让家长从心理上接受这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定期给家长开展一些素质拓展训练的讲座,让家长充分了解孩子所进行的训练项目以及该项目所带来的益处。还可以邀请家长到校与学生一起参与训练,培养亲子感情,让家长对学校放心,对教师放心。

总而言之,初中体育课程对于整个初中教学必不可少。素质拓展训练弥补了传统体育教学过程中的不足,增加了新的趣味性与挑战性,对于学生形成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强大的心理素质有很大益处。学校和教师在开展素质拓展训练中要做好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争取将素质拓展训练全面、高效地开展起来。

篇(3)

以往的体育教学对学习竞技运动的方法和技能比较注重,更加关注学科间的系统性和完善性,但是却忽略了课程内容的时代性,拓展训练具有双重作用,既能使学生身体得到有效的锻炼,又能让学生在活动中心灵受到启发。因此,把拓展训练融入体育教学当中意义重大,特别是对学生集体意识与团队精神的培养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体会不一样的人生经历,为他们以后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拓展训练给初中体育教学带来的好处

《义务教育体育和健康课程标准》中对初中体育教学的目标给予了明确的说明,即促进学生身心得到健康发展,注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性,尽可能使学生的身体素质和综合素质得到提升,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人生态度、行为、情感。拓展训练可以有效地挖掘学生潜力,使其树立起一定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进而使得教学目标得以实现。所以,初中体育教育中实施拓展训练是一个新的发展方向,这与改革教育体制的需求相符,可有效地促进学生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的提升。

二、拓展训练融入初中体育课程中的现状与不足

1.体育拓展训练中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安全

在体育拓展训练中存在一定的安全问题,这也是目前拓展训练融入初中体育课程中进度比较缓慢的主要原因,在拓展训练中不乏难度较大的体育项目,这样就引发了一系列的安全问题。还有就是学生的心智不成熟,由于体育老师专业水平的局限性,在拓展训练中实施指导方面缺少科学性,所以,体育拓展训练的安全问题是阻碍其发展的主要原因。

2.对体育拓展训练不够重视

如今,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要求为社会输送的人才的素质要与时代的发展相符。然而,从中国学校目前的教学形势看,素质教育在实际中执行得并不是很好。不管是社会方面还是家长方面都给予其很大的压力,这样学校在教育过程中只关注学生的成绩,不注重学生的体能素质和心理素质的培养,导致他们对学生素质不够重视,如此在体育教学中开展拓展训练就比较困难。

三、促进拓展训练在中学体育教学中更好开展的方案

1.强化拓展训练中所需的体育设备与资源

学校方面要关注体育设备项目的投资,在校园中多建造一些体育设备,合理使用体育资源。在完善体育设备的时候一定要结合活动的具体需要,适合在平时的体育教学中长期训练,这样可有效地提升体育的实战训练性。经过对有关体育设施的介绍与练习,可使学生的主体意识增强,促进其主体思维能力的提升。

2.要做好安全问题的专业培训工作

学校对学生安全防护知识方面的培训一般都比较缺乏,所以学校要进行一系列安全培训,组织学生开展一些体育拓展运动方面的培训。同时,体育老师自身的素质也要提高,责任感要强。要想学生的安全得到保障,老师一定要使用正确的方法,把拓展内容的相关技能掌握好,学校可开展一些实际训练,这样可使老师的整体安全意识得到提升。

3.对拓展训练科目进行科学的设置与优化

在体育课程的安排上,学校一定要把握好,要使体育课程与文化课的比例达到协调一致,这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及能力的提升。很多体育科目的内容和形式目前存在单一的问题,老师可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实施综合性探究,丰富体育科目内容和开展形式。我们要把握好在体育拓展项目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学校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科学的研讨,促进学生参与活动的主动性,

激发学生参与到拓展训练的积极性。学校在制订拓展训练实施方案的时候,一定要以学生的个性及特点为基础,制订的方案要多元化,把这些方案进行合理的优化,进而选出最优决策方案,最后选出一个适合自身发展的方案,如此才会使教学质量得到真正的提升。

综上所述,初中体育教学中实施拓展训练是素质教育的必经之路。这就要求学校加大对体育拓展设施的投资力度,加强体育老师培训工作,提升体育教师的专业素质,使用科学有效的方法,促进初中体育教学中拓展训练更好地实施,以实现素质教育的

要求。

篇(4)

在初中教育阶段,学生处于青春发展期,而田径作为一项历史十分悠久的运动,可有效促进他们思维能力和身体素质的发展。在初中体育田径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充分了解每一位学生的体质状况,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组织他们训练,并掌握好田径训练的强度与训练量,只有采用恰当的训练方案,才能真正提升学生的田径训练效果。

一、初中体育教学影响田径训练强度及训练量的主要因素

(1)社会因素。现阶段,我国的田径运动水平整体不高,在社会上的关注度相对较低,田径训练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地位不高,教师对田径运动了解不够完善,制定的方案训练强度和训练量很难实现科学化与合理化,影响训练效果。(2)家庭因素。大部分家长比较关注学生的文化课学习情况和考试成绩,对体育教学中的田径训练不够重视,认为可有可无,在无形中为初中生带来较大的心理压力,而且平常参加的田径训练较少,在训练中很难合理把握训练强度及训练量。(3)教师因素。在初中体育教学田径训练活动中,教师的作用非常重要,学生自身对田径训练知识了解不多,需要通过教师来获取。但是不少教师的田径专业素质较差,采用的训练方法传统落后,与训练强度和训练量不协调,影响训练质量的提升。

二、初中体育教学优化田径训练强度及训练量的有效策略

1.完善初中体育教学田径训练体系

在初中体育田径教学过程中,完善的训练体系是提升训练质量的关键保障,所以,学校和体育教师应共同商讨、研究,构建一个完善的田径训练体系,保证训练强度和训练量的协调。(1)学校应真正关注学生身体发育和健康,调整好文化课学习与田径训练的时间,避免彼此之间出现冲突,促进他们综合素质的提升。(2)初中体育教师应制订一个科学合理的田径训练计划,在课堂上严格执行,保证计划得以贯彻落实。(3)教师应努力提升自身的田径专业知识水平与综合素质,保证可以胜任田径教学。在训练活动中,教师应掌握与田径相关的体育知识,认真研究训练强度与训练量,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出一套适合他们的田径训练方案,并科学设计训练方式、安排训练内容,不断分析田径训练强度与训练量之间的内在关系,提高训练效果。

2.协调训练强度及训练量的适度性

在初中体育教学田径训练活动中,教师应把握好学生的训练强度及训练量,保证二者之间相互协调、比例科学。田径运动对最终训练结果要求较高,只有训练过程具有较强的有效性与针对性,才能促使学生获得较好的训练效果。因此,在平常的体育课堂上,教师在组织学生参加田径训练时,应掌握好训练强度和训练量之间的平衡,不仅需要关注高负荷、高强度的训练模式,还应注重训练量,保证训练强度和训练量的合理化。同时,初中体育教师应注重对学生进行田径专项训练,专项训练能够有效训练他们的力量、速度、爆发力和意志力,可有效提升其田径成绩。另外,教师应将田径训练强度与专项训练有机结合,遵循适度性原则,根据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将专项训练的强度和力度适当降低,符合初中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将专项训练与普通训练相融合。

3.提升训练强度及训练量的科学性

每位学生的身体素质与情况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在初中体育田径训练过程中,教师应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身体情况,科学安排训练强度与训练量,提高训练体系的科学性,只有这样才能以学生的身体健康为前提,提高他们的田径水平。假如初中生的训练强度和训练量过大,容易出现肌肉拉伤或酸痛等现象;如果训练强度和训练量过小,则又无法达到良好的训练效果,即使他们长期训练,也难以提升学生的田径运动水平。同时,初中体育教师应把握好田径训练强度和训练量的范围,并按照这一科学体系组织学生进行训练,先引领他们进行力量训练,然后逐步提升训练强度,增加训练量,提高速度,最终提高训练效果。另外,教师还应注重田径训练强度和训练量的稳定性,保证学生每天都能够参与一定的训练,让他们的身体处于运动状态,时刻准备进行田径训练。

在初中体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与特点,制订科学的田径训练计划,精心设计训练方式与内容,保证训练强度和训练量的合理性,组织他们参加田径训练,提高其身体素质和训练效果,提升体育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篇(5)

1当今初中体育课堂存在的问题

当今的初中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使初中学生的体育能力得不到提高,身体素质得不到发展,不仅影响了学生健康情况的发展,也影响了初中体育老师的教学进度。为此,及时地发现这些问题,对这些问题加以分析和探讨,对实施初中体育课堂的有效教学有着尤为重要的作用。1.1体育教学内容较为空洞:当今的初中体育课堂教学,在教学内容方面较为空洞,只是一味地追求让学生动起来,没有开展一些体育训练活动,做一些毫无意义的体育游戏或者让学生们自由活动,并没有进行适当的体育技能教学,使初中学生的体育课堂枯燥乏味,体育技能没有得到提高,身体素质也没有得到很好地发展,严重影响了学生以后的自身发展。1.2教学方法一成不变:在当今的初中体育课堂中,大多数体育老师采用的教学方法仍然是硬性灌输,强调以老师为中心,不能切实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体育训练时,将学生进行盲目地分组,不能结合学生自身身体素质进行合理分配,使学生的体育训练失去了意义,影响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长此以往,大多数学生对于体育课产生了抵触情绪,严重影响了学生体育的发展。1.3初中学生的体育课被占用:当今大多数的初中院校,为了最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文化课成绩,学生的体育课被占用,甚至取消了学生的体育课,从而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去学习文化课。这种做法给学生的健康发展造成极大的影响,使学生不能劳逸结合,逐渐成为了学习的机器,身体素质也逐渐下降,给学生的身心健康的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

2有效教学的理论基础

为了更好地实施有效教学策略,切实地让有效教学理论在初中体育课堂发挥重要作用,我们有必要对有效教学的理论基础进行了解和探讨。2.1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教学过程中,老师的教授过程和学生的学习过程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更加注重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性作用。学生学习成绩能否得到提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老师的教授过程,通过老师合理地安排教学任务,科学规划教学进程,应用适合学生的教学发展,使学生的学习变得更加高效,切实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依据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老师需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对学生进行耐心地辅导和帮助,加强学生专业技能的训练。同时,老师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安排和规划,把握好教学进度,适当地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模块化测验,确保学生的学习情况跟上老师的教学步伐,避免发生学生与老师相互脱节的现象。2.2认知学习理论:随着人们认知观念的变化,在教学过程中逐渐重视了学生自身主体性的重要作用。虽然老师的教授行为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有着很大的影响,但是并不是决定学生学习情况的唯一因素。学生自身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以及心理素质都是影响学生学习的关键因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切实地发挥好自身的主体性作用尤为重要。依据认知学习理论,学校和老师要为学生创造开放的学习环境,以便于打破学生一成不变的学习模式和被动接受习惯,从而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同时,老师要积极采用适合学生的教学模式,打破以往一成不变的硬性灌输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和心理素质,全面培养学生,使学生的发展适应社会的需求。2.3学习情景理论: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教学过程要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教学内容要符合当今社会的需求,努力提高教学的社会仿真性,培养学生掌握符合社会需求的专业技能,从而使学生进入社会后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其次,加强开展实践活动的力度,增加学生的实践机会,让学生在学习中实践,实践中学习,使学生对于所学知识有更进一步地理解,加强巩固、掌握所学知识。

3初中体育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体育教学的关键是加强学生的体育锻炼,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打造学生的健康体魄,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体育课程不同于其它课程,它有着固有的属性和特点,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不容忽视。所以,我们有必要对如何实现初中体育课堂的有效教学提出切实可行的策略,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体育发展,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体育能力。

3.1讲练结合的教学方法:在初中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体育老师要讲解体育的概念和作用,体育在实际生活中的影响,对体育训练项目和动作技巧给学生详细阐述,并且结合示范动作,让学生深入理解。对于有难度的体育训练项目,体育老师要为学生详细地讲解训练项目的分解动作和动作的先后顺序,告知学生其中的动作技巧,使学生对所学的体育知识更好地理解,更加规范安全的进行体育训练。另外,在学生进行体育训练时,体育老师要加强指导,鼓励学生多练习,在训练中寻找规律,对于动作错误的学生,体育老师要及时纠正,以免学生因为动作错误而受伤。初中体育老师王老师,在讲解教材第二章“体育与身体形态”时,给学生们详细讲解了身体形态的定义、克托莱指数的定义和计算公式、描述身体形态的指标、如何对身体形态发育进行评价,同时,让学生们了解体育锻炼对身体形态发育的影响和重要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外,在讲解结束之后,王老师带领同学们一起体会正确的身体形态,训练学生们的坐姿、站姿、行姿、蹲姿,使学生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形态。王老师应用讲练结合的教学方法,使学生们深入学习了“体育与身体形态”相关知识,掌握了正确的身体形态训练要领,提高了学生的体育发展水平。

3.2积极开展师生之间的交流讨论活动:在初中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增加师生之间的交流讨论是提高教学水平的重要措施。增加师生之间的交流讨论机会,不仅能激发学生的体育热情,调动学生积极性,而且培养了学生之间互助学习,共同进步的意识。在课堂讨论过程中,体育老师提出合理性、科学性的问题,让同学们展开讨论,各抒己见,踊跃发言,同时老师要控制好课堂的纪律,切勿讨论声音过大。另外,老师对于讨论出来的结果进行总结归纳,使学生对于体育问题理解的更加深刻。初中体育老师李老师,在讲解教材第一章“人体与运动”时,在课堂上开展讨论活动,让学生们交流讨论骨骼、关节、肌肉和运动的关系,李老师也参与到讨论之中,教学生们认识哪里是关节,肌肉都长在什么地方,运动会给我们身体带来怎样的好处等等。在讨论结束之后,李老师归纳总结出学生们的讨论结果,并问同学们为什么会这么想,带着这些问题来开展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的兴趣大大提高,也切实让学生们了解了运动给我们身体带来的好处。

3.3增加体育教学中的运动游戏环节:在今后的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增加运动游戏环节,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兴趣,而且也让学生在高兴放松的环境下完成体育训练。通过运动游戏环节,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团结互助意识,让学生之间产生良性竞争,既让学生完成了体育训练,也改善了以往体育课堂枯燥乏味的氛围。初中体育老师付老师,在讲解教材第六章“积极自觉参加体育锻炼”时,为了鼓励学生多运动,多锻炼,开展了运动游戏活动,在游戏中增加学生的运动机会。首先,付老师叮嘱学生们在游戏中一定要注意安全,加强自我保护意识,然后付老师要求学生们遵守游戏规则和课堂纪律,端正态度,不可嬉戏打闹。付老师对于游戏时间也进行了很好地控制,避免学生运动过度而影响正常的学习生活。通过付老师开展游戏运动环节,使学生们对体育运动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在课间活动时,学生们也会自发组织游戏运动,不仅缓解了学生的学习压力,而且提高了学生的身体素质,加强了学生的体育锻炼。

4总结

初中阶段是学生提高身体素质的黄金阶段,因此,初中体育课堂的教学过程是十分重要的。为了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加强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在今后的初中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切实地应用好有效教学策略是重中之重,不仅对于学生的身体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而且对于体育老师的教学目标也得以高效地实现。有效教学策略在初中体育课堂中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体育发展,还需对有效教学策略进行探索和创新,归纳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完善有效教学策略,使其在初中体育课堂中更好地发挥作用,服务于学生,服务于老师,服务于当今的教育事业。

作者:程娜 单位:首都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

参考文献

篇(6)

一、素质拓展训练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积极意义

(一)丰富初中体育课程资源

随着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初中体育教育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态势,但要想进一步激发初中生的体育运动热情,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需要对传统的体育教学资源进行补充和完善,以增强初中体育教学的时代感和先进性。素质拓展训练在初中体育课堂上的引入,打破了传统体育课堂上固有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模式,形成了对传统体育教学的有效补充和创新,实现了初中体育教育资源的不断丰富,拓宽了初中体育教学的广度和深度,同时在激发学生体育学习兴趣,促进初中体育教学的改革进程方面形成了有力的促进。

(二)健全初中生的性格品质

初中生正处于人生成长的关键阶段,性格以及心理素质上难免会存在一定的缺陷,但在传统的初中体育课堂上,体育教学过分依赖教材,将学生的运动范围禁锢在操场之上,所以有时会限制学生性格品质和心理素质的完善。而素质拓展训练是基于心理学的素质训练,强调的是参训者通过自然化的体能活动和心理挑战活动,让学生的身体协调能力、身体灵活性以及个人身心素质得到不断改善。

(三)丰富了中学体育教学手段

在很多中学,初中体育的教学方法是比较单一的,学生的体育文化生活也不够丰富,如在田径、足球、篮球、乒乓球的等传统体育教学项目中,教师主要是采取示范性的教学方法,而且教学目标以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素质为主。而目前的初中在校生,“00后”已经成为绝对主力,他们对初中体育文化生活和课堂教学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对成为体育课堂的“主人”表达了强烈的愿望。因此,素质拓展训练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引入,不仅更容易凸显初中生在体育课堂上的主体地位,还可以促进校园文化建设的时尚化和多元化,丰富体育教学的手段和形式。

二、素质拓展训练引入初中体育课堂的可行性分析

(一)素质拓展训练与初中体育教学的特点存在很多相似之处

素质拓展训练作为一项时尚型的教育活动,是以身体活动作为教育手段,根据教育的对象的特点,来有计划、有组织、有意识地开展相应的教育活动和教育课程,发展参与者的身心素质。因此,素质拓展训练对各类人群都是适应的,不同的素质拓展项目可以帮助不同层次、不同特征的个体提升生理素质、心理素质,这与初中体育教学的目标并无太大差异,为素质拓展训练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引入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素质拓展训练的开展比较灵活

很多素质拓展项目的开展,对场地条件和运动器材的要求都比较简单和灵活,所以在引入初中体育课堂上具有较强的适应性。目前,素质拓展项目主要分为场地项目、水上项目和野外项目等几种,学校自有的操场、游泳池以及周边的广场、公园等都可以作为开展素质拓展训练的场地,只需添加少量简易性的运动器材即可。

(三)体育教师很容易胜任教育者和组织者的角色

在素质拓展训练中,虽然教师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但对教师综合素质的要求中,并没有太多专业性的素质要求,初中体育教师只要经过简单培训,掌握一定的心理学、教育学知识,具有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加上个人原有的工作经验的积累,是完全可以胜任素质拓展训练教师角色的。

三、素质拓展训练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有效开展策略

(一)选择适合初中生发展需要的素质拓展项目

初中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现有的以及周边体育教学资源,充分挖掘能够适合本校体育教学要求的素质拓展项目,形成对初中传统教学资源的有效补充和完善,这样可以让学生在体育课堂上就素质拓展训练赢得更多的选择权。如在集体运动项目的教学中,可以引入逢三抓手、高台演讲、寻宝游戏等破冰项目;在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时,可以引入信任背摔、电网、风火轮、解手链、信任百步行等素质拓展项目,这对促进初中体育教学的健康、可持续发展都能形成有效的促进。

(二)丰富素质拓展训练的组织形式和开展方法

素质拓展训练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引入与推广,一定要本着适应性的原则,丰富素质拓展训练教学的方式与方法,在积极借鉴素质拓展训练先进培训理念的基础上,调整体育教学的传统方式,选取素质拓展训练教学与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衔接点。因此,初中体育教师不能对素质拓展教学模式进行盲目的照搬照抄,而是应当结合教学场地条件和教学目标,合理设置和巧妙设计素质拓展训练教育情景,让体育课更加生动、有魅力,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活跃课堂气氛,让初中体育课堂焕然一新。

(三)做好安全管理工作

素质拓展训练教学与传统的体育课堂教学毕竟存在很大的差异,如果体育教师组织不好,很容易导致学生出现运动损伤的情况。这是因为很多素质拓展训练项目为了达到对人心智锻炼目标,会对参训者的生理、心理承受能力有着一定的要求。因此,初中体育教师在引入素质拓展训练项目时,需要进一步提高自身的教育素质和专业水平,一定要确保素质拓展训练组织与管理的专业性和严谨性,形成对参训学生的有效引导和监控,避免不安全事件的发生。

四、结语

总之,素质拓展训练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引入,具有很高的教育价值和可行性,符合当前初中体育教学改革的现实需求,能够促进当代初中生身心素质的协调化发展。因此,初中体育教师要重视素质拓展训练项目与初中体育传统课堂的融合,结合初中体育教学的实际情况,加大对素质拓展训练在体育课堂上引入与开展的研究力度,引导学校不断加大经济投入,从而在弥补传统体育教学缺陷的同时,促进初中体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杨道恺.初中体育中拓展式训练的实践性[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3,(24).

篇(7)

一、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初中体育课程教学的重要意义

要想提高初中体育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首先要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初中体育课程教学中。若学生在课程教学中死气沉沉、无精打采,运动起来不但没有力量,达不到运动的效果和目的,还会威胁到学生自身的安全。

初中体育课堂教育中的主动参与是指学生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体育训练和运动中,跟随老师的节奏和思维方向走,避免神情呆滞、乱想一气的现象出现。主动参与也不是课堂上老师跟学生之间的问答,而是真正的实现教师跟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在交流中发现学生的身体素质的不足,通过教师来选择适合自身的体育运动项目,通过锻炼来弥补自身的不足,提升自身的身体素质。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可以实现科学时间观跟主观能动性的有机结合,扩展学生的思维,在运动过程中来明确自身的身体素质的重要性。所以,在现代初中体育教学中,需要提高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学生参与初中体育教学的现状

由于现代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社会环境逐渐变得更为复杂,所以影响初中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教学的因素越来越多,但主要的因素可以总结为:

1.缺少主动参与意识

很多初中学生养成了懒散的习惯,对体育课程没有太大兴趣,况且在初中体育课程教学中,体育教师采用传统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模式进行教学,使得教学模式单一,被动式的灌输,让学生难以接受。当前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体育教学虽然发生了变化,在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但由于教师的传统思想的影响,使得新课程标准体系下的教学模式并没有发挥太大的作用,导致学生参与初中体育教学的积极性很难提高。

2.教学内容的单一化

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初中体育课程教学中,体育教师仍然是采用考核的方式进行教学,仅仅是为了考核而运动和锻炼,没有将初中体育教育的意义体现出来,所以也就很难发挥其作用。应试教育导致在体育教学中教学内容单一,目的性太强,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能自由的发挥和锻炼。

3.未能注重以学生为本

学生是体育课程教学的主体,在进行体育课程教育中,必须要时刻以学生为主体。在初中体育课程教学中,体育教师往往会采用“理论教学、动作示范、自己演练、评价指正”的教学方式来进行讲授,这样传统老套的教学模式,学生很难提起兴趣。这种灌输式的讲解,久而久之就会让人乏味,学生没有了主动发挥的意识,也就谈不上创新和思维了,单一、呆板的接受教师的讲授和指导,在叱喝声中完成体育课程的学习。缺少真正的沟通和交流,教师就很难把握学生的内心和身体所需。

4.单一的课程评价方式,学生难以适应

现有的体育课程评价方式,主要是针对单一的项目进行,所以学生在体育课程中就必须要训练这种体育运动,达到规定的标准才算过关,所以在运动中很多学生就会因达不到标准而产生压力,对体育课程产生了胆怯,训练过程中就难以发挥好。

三、如何提高学生参与初中体育运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一)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丰富体育课程

要想让学生主动的参与到初中体育课程中,首先要跟学生多进行交流和沟通,在沟通中明确学生的需求,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自身喜好的运动形式等。例如初中体育课程教学中,若学习篮球项目,首先要从运球开始。但这样乏味的运球学生难以提高兴趣,希望直接“开战”,但运球是篮球学习的基础。教师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或者开展比赛的形式来进行运球的学习,通过比赛来讲解运球的要领和特点,怎样提高运球技术。

同时在体育教学中还可以开展问题情境,教师安排学生进行自练、互练等,在联系中发现自身的不足,教师进行评价和指正,让所有的学生都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

(二)丰富教育内容

之所以学生难以提高兴趣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体育课程内容的单一化,所以必须要增加体育课的趣味性和游戏性,让学生感受到体育课程的丰富多彩。例如在进行跑步运动中,单一的通过“跑来跑去”的方式进行练习,势必会感到乏味,体育教师这时可以让学生通过接力赛融入到训练中,或者采用听信号进行速度的反应训练,既达到了锻炼的目的,还提高了自身的综合素质。

(三)注重以学生为本

初中体育教学是一个相互的过程,传统的教学过程中采用的是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只是按照教师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模式进行,没有给予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所以在现代体育教学中,必须要注重以学生为教育主体,实现学生跟教师之间的沟通和交流,通过分层次的练习来达到训练的效果。

(四)建立多元化的教育评价体系

单一的评价方式难以起到真正评价的效果,只会让那些难以达到标准的学生感到自卑,不敢接近于体育考核项目。所以在训练中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有利于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例如在1000米赛跑中,需要将学生的成绩记录下来,并不要求直接判断谁是谁非,给学生保留了面子,然后为学生设定下次的目标,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再来进行复查,这样就可以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学生也会对体育课产生更浓厚的兴趣。

结束语

近几年,随着现代时代的发展,人们对初中体育教学的质量越来越重视,在加上初中生正处于身体发育的时期,尤其要注重身体健康和自身身体素质的提升,所以加强体育锻炼,让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到体育运动中是初中体育课的重要任务。

参考文献:

[1]李伟.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学中促进学生主动参与的策略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

篇(8)

体育教师要在初中体育教学中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参与到体育教学活动中,这就需要教师摒弃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不断扩展教学内容,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增加初中体育教学的趣味性,使学生在体育教学中感受到快乐,以此提高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教学的积极性,增强初中学生的体能素质,为我国培养出更多的体育人才。

一、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主动参与性较低的原因

首先,初中体育教学内容比较单一,主要包括简单的肢体体能训练、田径、球类等教学内容,教师按照教材步骤按部就班地进行教学,以完成教材中的教学内容为目的,使学生缺乏主动参与的兴趣,教学内容单一还表现在,教师没有利用丰富的教学形式扩展教学内容,在课堂教学中机械的进行体能训练,严重影响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学生在体育课堂中出现被动学习的现象,使初中体育课堂教学效率难以提高[1]。

其次,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学方法较为传统,教师在体育课前先使学生进行简单的关节热身运动,之后再展开体育教学内容,教师单纯的讲解与示范教学动作内容,教师示范一个动作,学生学一个动作,之后教师再使学生自己练习,练习过程中不允许学生交流,这种教学方法过于机械化,体育课堂除了机械的训练体育教学内容,没有其他新鲜元素,使学生难以产生主动参与意识。

第三,目前初中体育教学课堂多以教师为主体,这也是影响学生主动参与的关键原因之一,教师在课堂中讲解体育训练技巧、示范体育教学动作,这些过程都缺乏与学生之间的互动,甚至教师在教学中存在较强的权威观念,不允许学生对教师讲解的知识以及示范的动作有质疑,学生在体育教学课堂中保持沉默,使体育课堂教学氛围十分沉闷,同时学生被动学习体育知识,难以达到体育教学最佳效果,也不利于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教学。

二、如何调动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的主动参与性

(一)丰富体育教学内容 激发学生参与兴趣。丰富的体育教学内容能够有效激发初中学生体育学习兴趣,是促使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关键,因此初中体育教师应尝试将单一、枯燥的体育教学内容进行有效扩展,在扩展体育教学内容时要注意,以教材教学内容为依托,在教学内容基础上进行扩展,避免在扩展教学内容时出现本末倒置的现象[2]。如初中体育《快速跑》教学时,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通过网络资源找到更多关于《快速跑》的教学案例,并通过多媒体播放的形式展示给学生,使学生观看关于快速跑的视频,之后教师再进行慢动作播放,使学生认真观察,并指出快速跑的形式以及动作要领,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分析了快速跑中蹲踞式起跑、接力跑、加速跑等方式,并从标准的运动员起跑动作中学到了正确的起跑要领,通过多媒体播放充分充实了教学内容,将教学内容生动、形象的显现出来,有利于学生加深对体育教学内容的理解。

(二)利用多元化教学方法 提高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性。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利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能够有效提高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性,首先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差异性特点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法,使教学方法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如在初中体育《篮球》教学时,教师可以按照学生的体能素质与体育学习情况,将学生分成两组,保证每组学生体育学习差距最小,对体能素质较差的一组学生进行篮球基本技术训练教学,对体能素质较好的学生进行体前变向换手运球教学,通过不同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整体体育学习水平得到提高。其次,教师还可以在体育教学中为学生搜集一些体育赛事资料,使学生观看,观看体育赛事资料不仅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还能使学生产生自主学习体育的意识,有助于促使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教学活动。

(三)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教学 增强学生自主参与意识。以学生为主体开展体育教学,是促进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教学的关键,因此,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应充分认识到使学生作为教学主体的重要性,教师要发挥好主导作用,在教学中指导学生学习体育知识[3]。如在初中体育《足球》教学中,教师可以在课堂前使学生探讨中国足球现状,并发表自己的见解,大部分初中学生尤其是男生,也包括部分女生对足球运动有一定的了解,这时学生们在课堂热烈讨论起来,教师再使学生站到讲台上发表自己的看法与对中国足球未来的展望,充分活跃了课堂教学氛围,使学生认识到自己在体育教学中的主人翁地位,最后教师展开《足球》教学,使学生掌握足球基本技巧、组合技术以及足球比赛规则等,学生们在刚刚的讨论中分别表示要为中国足球的发展做出贡献,这时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点,激发学生自主参与意识,教师可以说,“大家要学好每一个技术要领,只有打好基础才有机会为中国足球的发展贡献力量”,这充分鼓舞了学生,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其中。

综上所述,初中体育教学是提高学生体能素质,培养学生体育锻炼意识的关键,但由于初中体育教学存在学生参与性不高的问题,影响了初中体育教学效率,使初中学生逐渐对体育教学缺失了兴趣,不利于我国综合素质人才的培养,由此可见,对如何调动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的主动参与性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篇(9)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9-248-01

田径运动是初中体育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教学过程中,我们教师应清楚的认识到其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积极转变教学观念,合理的运用教学策略和方法,引导学生快乐地学习和锻炼,从而提高教学效率。本文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分析了当前初中体育课田径训练教学中的问题,并总结了几点教学见解,在此和大家交流分享。

一、现阶段初中体育课田径训练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教学改革的落实,虽然素质教育的推行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学校教育只重智育而忽视体育的状况,但体育运动仍然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在当前的初中体育课田径训练教学中,依然还存在着多方面的问题,严重的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其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首先,缺乏对田径训练的重视。由于受到综合素质的影响,对田径教学缺乏一定的重视,一方面教师在体育教学中重视对运动技能的训练,使体育教学带有浓厚的竞技色彩,忽视了田径训练,另一方面,学生认为田径运动无需学习运动技巧,放松了对田径的学习。其次,教学目标未明确。初中体育课田径训练教学的主要目标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具有良好体质,并且使学生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养成终身体育思想。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由于教师学生的不重视,也就使得在教学目标方面显得很随意,教师都把大量的体育课教学时间用在几个单一的田径项目教学中,难以形成几种田径运动的综合教学。再次,训练方式单一、枯燥,无法激起学生的锻炼兴趣。在现阶段的初中体育课田径训练中,很多教师都是沿用传统的田径教学方式,即填鸭式教学,遵循教师讲解-示范-学生重复练习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单一保守,忽视了学生主体地位和个性差异,这就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阻碍了学生自身运动潜能的发挥。最后,在教学设施和师资力量方面,很多学校都有不足,要么是田径运动设施不完善,要么就是体育教师随意分配,体育训练基本上成了课外自由活动,无法达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要求。

二、落实初中体育课田径训练教学的有效策略分析

1、转变教学观念,正视体育课田径训练教学

田径是由走、跑、跳 组成的,田径运动是各项体育运动产生、演进和发展的基础,是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节奏感、提高速以及确保人体机能、形态得以最佳发展的重要途径。人的任何活动都是以良好健康的体魄为前提,身体素质对人们日常劳动生产及社会活动具有重要影响。初中体育课田径训练教学担任着提高学生体能素质的重要作用,教学中,我们教师应认识到田径教学对学生的重要作用,加强对体育课田径教学的重视,积极的学习新课程改革指导的教学思想,转变教学观念,正视体育课田径训练教学,将其作为重要教学内容来抓,积极开展田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积极的参与到田径训练中来,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素养,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促使学生不断发展,从而更好地提高教学效率。

2、激发学生的田径训练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我们都知道“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是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潜在动力。”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不难发现,学生一般都很喜欢参与室外体育活动,然而,遇到较费体力的项目时,学生也会产生厌学甚至逃避的心理。因此,在初中体育课田径训练教学中,我们教师在转变教学观念的同时,我们要做的就是把学生的兴趣集中在田径训练上来,使之对走、跑、跳、投等基础的运动项目产生兴趣,从而更好地参与学习。为此,教学中,首先,我们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科学地对理论知识教学进行创新应用。例如,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对运动会的比赛过程进行回放,通过观看分解动作纠正学生自身的动作缺陷,通过观看 比赛,提高学生的运动热情,激发田径运动积极性,从而实现学生田径兴趣和理论知识的双重收获。其次,教师还可以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开展游戏化训练,这样不仅能给学生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玩中学”,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和田径运动兴趣。最后,我们教师还可以引进一些较为现代时尚的田径休闲项目,促进学生的田径兴趣培养。如酷跑、越野跑等,拓展教学内容,以此调动学生的学习、训练积极性。这样,在有效的激发学生田径训练兴趣的同时,也帮助学生有效的锻炼了身体,增强了体育素养,教学效率得到提高。

3、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

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当今社会已成为一个多元化、多样化的社会,学生的成长环境有了很大的变化,所以,传统的教学方法和途径必将历经适者生存的优化选择。课堂是学生学习田径知识,进行田径训练的主阵地,因此,作为教师的我们,应不断的优化课堂训练内容,改革课堂训练方式和途径,结合课程改革的要求,探索新型的教学方法,给予学生正确的训练指导,帮助学生掌握更全面的田径训练知识,让学生充分了解田径训练的技巧,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运动成绩,使之契合当今学生发展的需要。

总结:初中体育课田径训练的有效教学对于学生的身体素质及心理素质的锻炼有着积极的意义,教学中,我们教师应不断的总结研究,不断的探究教学途径,给学生正确的引导,促使田径课训练教学目的的真正实现,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篇(10)

一、引言

作为一项全新的运动形式,拓展训练不是简单地把体育与娱乐糅合在一起,而是通过训练与体育的各种联系,对传统体育教育进行有效的综合补充及全面提炼。体育运动项目繁多,其要求和锻炼重点不尽相同,最终目的是促使学生的各方面体能均衡发展,并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初中阶段的学生由于受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尚不具备完善的心理素质,身体素质也存在各种各样的不足,这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因此非常有必要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引进拓展训练。

二、初中体育教学中拓展训练的作用

教学僵化,模式单一,是传统体育教学的突出缺陷。拓展训练立足于素质教育,全面改革教育模式,重体验,重实训,以新颖的教学方式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到体育教学中。对教师而言,首先要转变陈旧的教学理念,其次要在上课前对学生详尽讲解课程的实际内容和目的,提出训练的具体要求及必要的安全意识要求。学生作为拓展训练的主体,其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对整体教学效果有着影响。教师需要在课堂设计上下功夫,以调动学生主动性,积极引导学生对拓展训练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关注学生的体验效果并加以认真总结。从初中体育教学实际效用来说,拓展训练的作用主要体现如下。

第一,拓展训练可以有效地促进体育教学功能的全面发挥,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有巨大的促进作用;同时它还可以进一步增强学生的体育意识,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

第二,拓展训练最大限度地丰富了体育教学内容,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对教学活动的参与度,增强了学生体育运动的信心,使学生亲身感受到体育运动对身心的正面影响。

第三,教师在进行拓展训练时,对各项活动要充实安排,使活动充满趣味性和挑战性。教师引进多维模式,在信心建立、正确理解竞争合作、形成团队观等方面积极引导学生,使学生通过体能训练强化自身素质,并能与同伴一起完成各种任务。在组织得当、措施有效的前提下,拓展训练既可以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又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拓展训练活动使得学生勇敢面对各种挑战,以饱满的信心解决活动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在拓展训练中,学生通过亲身体验与感悟,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团队意识得到了全面发展,实现了终极教学目标。

三、初中体育教学融入拓展训练的依据

第一,体育教育通过有效的训练,提高了中学生的身体素质,同时也使学生的心理素质和适应能力得到了全面提高。社会上的拓展训练大多是以俱乐部形式存在,以提高培训者综合素质为训练目的。这里所说的综合素质包括认同、创新、心理控制、合作精神、社会适应能力等内容。由此可见,在目标设置上,体育教育的主体内容与拓展训练相同,拓展训练融入教学的可行性得以验证。

第二,拓展训练的内容、原理转化途径与体育教育相类似。拓展训练所采用的内容原理原则符合体育教学的宗旨,无论其形式怎样多变,其根本目的还是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使学生的身心健康得到综合发展。实践中,许多拓展训练项目都来自各种体育内容,有些经过改进后增加了体育游戏内涵,所不同的是教学侧重有所区别。体育教学是使学生通过体育锻炼达到一定的健身效果,拓展训练不违背这一原则,只是在某些内容上融入了强化综合素质与团队精神的内容。体育教育与拓展训练相吻合,其中心理念与课题计划相一致。

初中体育教学大体上由三个组成部分:准备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准备部分要求教师备足具体的教学内容,这些内容要有一定的趣味性,要保证施教过程避免空洞的说教和僵化的指导,只有准备充分才能带领学生进入到体验佳境中去感悟。基本部分则以引导为主,教师要以观察者身份去观察每个学生的行为举止并加以正确引导,对学生表现出的每一个细节都做好记录,这样有利于在最后总结时能够提出一些有价值的线索,帮助学生回忆当时情境中自己的具体表现。当学生处于某一误区时,要把握时机给予提示,使每一位学生都不失去体验时机。结束部分重点是总结回顾,这时候要让学生大胆提出各种问题,让学生充分表达他们的思想与感受,让学生针对不同的难点自由交流,大家共享各自不同的心得体会,最终达到深刻理解本节课任务的目的。拓展训练体验式学习过程有五个阶段:引导、体验、感悟、总结、分享。

四、中学体育教学中拓展训练的方法

(一)拓展训练的课程设计和课程设置

作为初中体育课新兴的一种教学方法,拓展训练在教学模式及经验上还不够完善,这一新课题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探讨与创新,使其更成熟,更科学,更合理,真正体现出它的教学意义与价值。比如冬季要适当增加学生户外体育活动,选择一些运动量较大的拓展训练内容,增强学生的耐寒能力;夏季高温状态下人的体能消耗较快,学生容易产生懈怠情绪,因而可选择一些趣味性较强的体育游戏开展拓展训练,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但尽量避免选择运动强度大的游戏,否则会使学生身体能量消耗更大,并有可能对身体健康造成损害。

(二)充分利用学校现有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

由于各种自然环境的制约,许多初中校园的面积相对较小,可用于体育教学的场地更显得捉襟见肘。拓展训练教学恰好弥补了学校这方面的不足,使用学校闲置的书桌板凳就能满足拓展训练的基本需求;师生还可以一起动手,制作一些简单的训练器材,以满足体育教学需要。拓展训练要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身心健康为出发点,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去完成教学目的。

(三)培养优秀的拓展训练专业师资队伍

要使体育教学中拓展训练教学得以正常开展,一支高水平的教学团队是必不可少的。教师要从学校长远发展角度出发,积极转变教育理念,清除各种阻碍拓展训练的不利因素,努力丰富教学经验。学校要对初中体育教师进行定期培训,大力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培养和打造一支专业化很强的拓展训练师资队伍,以保证拓展训练教学得到广泛深入开展。

五、结语

拓展训练是体育教学中的一种新体验,它是一种动态式的教学方式,参与者能够通过自身体验对拓展训练理论进一步加深理解。在初中体育课堂上,拓展训练作为突破传统体育教育的重要手段,可以有效促进学生体育水平的提高,使学生的身心健康得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篇(11)

【中图分类号】G40-01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6)02-0109-01

随着社会对国民体能素质要求的不断提高,我国加大了对体育教学的重视力度。从小锻炼学生的体能,提高他们的体能素质,不仅是完成体育教学任务的基本要求,也是国民身体素质培养的一大任务。体育是学生时代中不可缺少的一门课程,是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学生,不应当仅仅是注重学业有所成,更应当注重内外兼修、身心两健,在此,体育就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初中的体育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初中生的身体素质、增强学生体质,而且适当的体育活动能够消除学生因升学而产生的紧张与压力,同时能够充分改善学生生理以及心理的状态,恢复体力和精神力。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合理引入体育游戏,不仅能激发学生参与锻炼的兴趣,而且可以开发学生的智力、发展学生的个性。通过体育游戏的开展,进一步巩固已学过的各种运动技术,培养了学生的道德品质与竞争合作意识等。所以,体育游戏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体育游戏要以教学内容为依据

选择体育游戏要围绕教学内容进行,体育游戏是服务于教学目的的,要根据教学内容的要点、难点选择体育游戏,不符合教学内容的游戏再好也不要,引导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掌握知识要点。同时,体育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动作要领,规范进行动作练习,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的w育意识。如跑步训练较为枯燥无味,教师可以设计成游戏形式,在地上画一个大大的“8”字,让学生沿着画线相互追逐,如果被追到就会受到惩罚。这样,学生就会拼命地跑,从而在游戏中进行跑步训练。

二、体育游戏要符合学生实际

初中生的身心还没有发育完全,体育教师在选择游戏时必须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注重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采用合适的游戏动作,使其具有安全性、可靠性。这是因为初中生年龄小,肌肉、骨骼还没有完全发育好,体质、运动负荷能力等不强,因此,教师选择的游戏要既能锻炼学生身体,又不违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如教师可以选择“摸球接力”游戏,训练学生的速度:在操场上选择一块空余地方,画一个边长都为10米的三角形,各顶点分别放一个接力棒,在三角形的中心点放一个实心球。再把学生分为三组,每条边上分别站一组学生,面向中心点准备跑。教师发出口号后,各组的第一个学生按照指定的路线开始跑,摸球后跑一圈返回原点,拍下一个学生的手,最后最先返回原点的小组获胜。

三、比赛驱动,开发源动力

体育运动项目通常会形成一定的赛事规模,激烈精彩的赛事往往更能吸引观众的注意力,调动参赛者的热情,人人都为比赛去奋战、为胜利而潜心竞争。教师可以利用学生普遍好战的心理,在体育教学中引入比赛游戏,驱使学生积极参与其中,让学生带着一颗必胜的心去参与体育训练,积极主动地学习。例如,篮球运动是体育教学中必不可少的运动项目,特别是一些关键性动作,如单手头上投篮具有一定的难度,需要学生进行反复训练,但机械的反复训练难免会打消学生配合的积极性,随着训练时间的延长,学生的热情有减无增。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引入比赛游戏,以比赛的方式开发学生持续训练的源动力。例如,采用投篮晋级、20分投篮比赛等游戏模式,要求学生依照正规模式展开训练。学生在比赛中产生了强烈的竞争欲,热情在瞬间得到激发,积极性也急剧上升,他们为了赢得投篮比赛,不仅自觉调整投篮动作,而且主动加大训练强度。在这样的篮球训练课中,每名学生都热情高涨,带着无比激动的心情投入到比赛训练中,充分地发挥自身特长,创下了良好的训练效果。

四、扩充体育游戏的素材,注重培养初中生的创新意识

生命在于运动。在体育游戏中培养初中生的体育意识,对于初中生以后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但是有一些初中体育教师在教学中重复使用几个固定的体育游戏,不仅学生感到厌烦,也使课堂教学效果受到影响。所以,针对这样的现象,我在设计体育游戏时会秉承创新和发展的原则,通过各种渠道不断扩充体育游戏素材,使初中生全身心地投入进来,并且提高了创新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