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农村发展需求大全11篇

时间:2023-09-10 14:48:33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农村发展需求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农村发展需求

篇(1)

一、农村水利发展状况

农村饮水工程作为农村水利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近些年来的发展中呈现出如下趋势,即从农村饮水解困工程到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再向农村自来水工程发展,其发展必要性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农村自来水工程发展能够确保饮水水质达标

造成农村饮水水质不达标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其一,自然因素。在形成的农村饮用水中存在严重超标的有害物质、化学元素,如硝酸盐、溶解性总固体、氮等含量超标,造成不安全饮水。其二,人为因素。农村地区人口众多、饮用水源分散、保护难度大,加之农民对水源的保护意识淡薄,使得生活污水、养殖废水、农药化肥对水源造成严重污染。而发展农村自来水工程,能够统一规划供水、控制污染物排放、强化水质检测,有效解决饮水水质不达标的问题,确保农村居民饮水安全。

2.农村自来水工程发展能够提高农村居民生活水平

目前,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的饮水设施以传统的分散式供水为主,存在诸多安全隐患,不仅影响着农民居民的正常生活和身心健康,还制约着农村社会的发展。近年来,国家对“三农”问题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想法设法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缩小城乡差距。农村自来水工程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重要指标,能够实现农村集中供水,为农村居民提供便捷、安全的供水服务,从而提高农民居民生活水平,有利于加快新农村建设。

3.农村自来水工程发展能够推进城镇化建设

农村自来水工程的建设,能够缩小农村与城市之间在公共服务上的差异,使农村居民享有与城市居民相同的供水服务,同时,农村自来水工程在一定程度上也加快了农村水利发展,完善了农村水利基本设施,推动了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城镇化的建设进程。

4.农村自来水工程发展能够规范农村饮水工程长效运行

大力发展农村自来水工程,有利于构建农村饮水工程的长效运行机制,促进农村饮水工程可持续发展。首先,农村自来水工程的规模化建设能够吸引社会资金,缓解地方政府的财政压力。其次,农村自来水向城市、工业园区供水,能够促进以城带乡发展,并且实现以工业用水反哺农村居民用水。再次,农村自来水工程以企业化的经营管理模式为主,有利于明确管理主体,落实管理主体责任,避免出现重建轻管的问题。

5.农村自来水工程能够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在我国,农村用水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农民的日常生活用水,另一方面则是农田灌溉用水。现阶段,我国大部分农村都普遍存在水资源短缺和水资源严重浪费的双重问题,究其根本原因是农村水资源利用效率相对较低,农民的节约用水意识较差,同时,相应技术和管理工作也不到位。而通过农村自来水工程的建设,不仅可以进一步提高农民合理用水和节水的意识,而且还能通过相关的技术与管理措施提高水资源的整体利用效率,这有助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的加快。此外,农村水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还会对我国的农业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二、农村水利发展存在的问题思考

1.需要解决水厂运行成本高的问题

目前,由于农村的大部分居民都进城务工,从而使得每户的人口越来越少。但水厂的实际供水规模却是按照农村的人口总数进行设计的,从而造成了供需之间的差距较大,由此导致了水厂的整体运行成本偏高。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应当采取合理规划、分期施工的方法对水厂进行建设。首先,水厂在设计供水规模时,应当根据当地居民的饮用水需求来确定水量标准;其次,要合理确定水压标准,进户的水压既不能过高,也不得过低,在具体设计时,应当达到95%以上的用户自由水头在4-15m之间,供水管道的安装也必须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再次,为了既降低水厂的运行成本,又能确保农民的日常生活用水,可以制定合理的供水时间,前提是每日供水时间不得低于6h。

2.需要解决自来水入户率低的问题

大部分农村居民受传统用水习惯的影响,对自来水工程产生了抵触情绪,易造成自来水入户率低,这也成为了阻碍农村自来水工程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为此,应加大自来水入户的宣传力度,稳步推进自来水工程建设。各乡镇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从提高农民居民健康水平、生活水平、生活质量的角度出发,向广大农村居民宣传自来水工程带来的好处,提高对自来水工程的正确认识,使农村居民自觉地投入到自来水工程建设中。

3.需要解决水体功能改变的问题

由于部分农村的自来水工程建设将水质相对较好的水库作为水源,从而导致了工程与水库原有的功能产生矛盾冲突,致使水体功能发生改变,这与自来水工程建设的初衷相违背。为此,地方政府应当采取行之有效的对策解决这一问题。建议地方政府出台与农村自来水工程建设相关的政策、法规,借此来对工程建设进行有效规范。同时,政府还应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缓解工程与水库功能之间的矛盾,这样不但能够确保自来水工程建设顺利进行,而且还可以保证水库原有功能不受影响。

三、结论

总而言之,从农村饮水工程的发展趋势上分析,农村自来水工程必然成为农村水利工作的重点。由于农村自来水工程在提高水质标准、提升农村居民生活水平、推进农村城镇化建设、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以及构建农村饮水工程长效运行机制等方面有着重要意义,所以我国必须将农村自来水工程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并解决农村自来水工程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推动农村自来水工程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马风明.促进农村饮水工程持续利用的建议[J].大观周刊.2012(49).

篇(2)

法律法规不健全,必要的组织机构不健全,领导、生产与管理者观念落后陈旧,部门条块分割、缺乏统一的管理协调制度,管理运行机制效率低下,技术政策严重脱离中国实际,投资政策长期不到位,产业政策短视,缺乏以人为本的长期稳定的科技创新环境早在1975年邱式邦院士就指出:综合防治就是要突出预防为主的原则。强调在做好预测预报的基础上合理施用农药,减少施药次数、浓度和范围,以保护农田中大量消灭害虫的天敌;通过农业技术措施控制害虫的发生数量,以减轻或防止它们的危害;创造不利于病虫孽生和繁殖的条件,使病虫找不到“温床”和“土壤”;培育和使用抵抗病虫害能力强的种子苗木。同时为防止病虫的传入和蔓延,直接杀灭病虫的措施也还是必要的,但它只是综合防治中的一个环节。即使在采用直接杀灭病虫的措施时,也充分考虑不要影响那些预防性的因素,以免削弱它们抑制病虫的作用。但是由于多种原因,主要是制度和立法不健全,大多数基层植保部门经费紧张,不得不把主要精力放在自己的生存问题上,测报工作少人问津;加之我们的许多领导者、管理者和生产者知识贫乏、观念陈旧、短期目标、急功近利,往往把防治病虫害当作临时性措施,忽视病虫监测预警预防,只靠采用应急的办法“救火”,导致生产实践中普遍存在重治轻防的倾向,预防为主的原则在一些地方的生产和管理中难以体现,结果事倍功半。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10年来,由于认识的片面性和工作中指导思想上对农业科学研究与技术推广体系摔包袱,使我国长期以来行之有效的植物保护技术推广制度和作法遭到严重破坏,网破线断人散的现象随处可见,必要的组织制度、机构不健全,难以形成为农业生产提供公共产品服务的国家植物保护技术服务与推广的支撑体系。在宏观管理体制和格局上,国家的植物保护职能分属农业部、林业局、环保局、质检局以及各级地方政府等,政出多头、条块分割、彼此封闭、推委扯皮、,缺乏统一的管理协调制度,总体的管理运行效率低下。

篇(3)

关键词:农村消费需求 零售业 创新发展

我国巨大的消费潜力来自庞大的人口基数,其中占我国人口总数近70%的农村人口的消费能否启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国内需求水平的提高。因此,进一步释放城乡居民的消费潜力,逐步使我国国内市场总体规模位居世界前列,重点是扩容农村消费市场,增强农民的消费能力。农村拥有巨大的消费群体和消费潜力,然而,农村市场巨大的消费潜力尚待开发。导致农村服装消费低的原因除了收入水平低以外,消费知识与商品知识的缺乏,农村零售业的发展与经营服务水平跟不上新的消费需求也制约着农村消费需求的扩大。因此,分析农村市场消费需求特点,实施农村零售业创新发展是扩大农村消费需求的重要途径。

当前农村消费需求特点分析

(一)农村居民具有快速提高消费水平的需求

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10年我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总收入21033元,比上年增长11.5%,其中人均可支配收入19109元,增长11.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8%;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919元,增长14.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9%。这是自1998年以来,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速度首次超过城市。这也是近年来我国“三农”政策进一步实施后给农民带来收效的体现。从社会消费看,2000―2007年间,我国的消费品市场基本上都是城市快于农村,而从2008年以来,这一格局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呈现出农村快于城市的新态势。国家统计局通过相关数据发现,从2009年一季度开始,全国农村消费增速逐渐超过城市。如部分省市的相关资料如下:辽宁锦州市2008年县及县以下农村市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61.8亿元,同比增长23.5%,增幅首次超过城市;河南省2008年10月份全省农村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幅首次超过城市。这些表明,农村市场已具有了快速提高消费水平的愿望及相应的购买力,而农村消费需求的实现需要有比较完善的零售商业体系作支撑。

(二)农村居民具有追赶城市生活消费结构的需求

长期以来,城乡市场发展不均衡,消费水平差距大是我国经济发展和零售业发展中的重要特征之一。依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标准,恩格尔系数在60%以上为贫困,50%-60%为温饱,40%-50%为小康,40%以下为富裕。2009年我国城乡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分别为37%和43%,从消费结构中的恩格尔系数看,目前我国的城市居民消费结构正处于由小康型向现代型过渡阶段,传统的衣食温饱问题基本解决后,以住宅、汽车、旅游、信息通讯等为代表的新型现代化消费热点已经开始形成;而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基本上还处于由温饱型向小康型过渡阶段。 按照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标准,可以说我国总体上已经进入小康消费阶段。这一阶段,大额的消费产品,如汽车、住房开始进入千家万户,教育、医疗、旅游、文化等新型的消费支出在快速增长。然而,从2000年至2009年这十年消费结构的变化来看,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的下降速度快于城市居民的下降速度(详见表1)。

从表1的数据看,我国城乡居民的恩格尔系数总体上都呈下降趋势,说明消费水平在提高。但从二者下降速度看,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下降速度远超过城镇居民,体现出农村居民具有追赶城市生活消费结构的需求。

(三)农村居民具有模仿和追随城市现代生活方式的消费需求

从市场发展和消费流行规律看,消费总是从中心城市(一般为大城市或特大城市)向城市辐射延伸,城镇向农村辐射延伸。虽然目前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方式,决定了大量消费品在农村还缺乏足够的市场。大到汽车、大屏幕彩电、电脑、热水器等耐用消费品,小到日常消费品如牛奶、面包、日用百货等。然而,“80后”、“90后”的农村居民与老一辈农民相比,在学历、思想和生活方式上都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他们不再是农民,几乎没干过一天农活,或初高中毕业后进城打工,或进入当地私营企业工作,他们的消费需求、生活方式与城市人并无多大差别。而年轻人的消费需求与生活方式也会渗透到其家庭生活,甚至影响着老一辈农民的消费需求。因此,未来农村市场具有模仿和追随城市现代生活方式的消费需求。而要满足农村居民模仿城市生活的消费需求,必须建立起能适应农村居民消费需求和购物规律的零售商业体系,这一点至关重要。

农村零售业发展的现状及问题

(一)经营业态单一

长期以来,农村的零售业态主要是供销社系统创办的百货商店、综合商店,随着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及国有、集体商业的退出,取而代之的是大量的专业市场和集贸市场,以及遍布各个乡村的个体食品杂货店,而占农村商业主体的大量个体工商户,由于经营能力有限,不具备大件商品,尤其是耐用消费品经营的能力,如家电、家具、服装则由城市零售商业提供。连锁店、超级市场、廉价店、专卖店等新的商业形态还未在农村普及,农村零售市场缺乏健康、有序的竞争格局。

(二)经营主体组织化程度低

在农村市场上,个体、私营商户是消费品经营的主体,由于个私商业规模小、管理能力弱,经营品种雷同,商品档次低,又由于农村缺少流通规则和商业执行机构,流通秩序混乱,竞争行为不规范,假烟、假酒、劣质饮料、假冒洗涤用品等伪劣商品充斥市场,影响着商业信誉。

(三)服务网络不健全

从目前看,农村市场的销售服务基本上还是盲点,诚然这与农村居民的居住分散,交通、通讯不便有关,但更与城市工业企业、商业企业不重视农村市场、农村售后服务有关。由于缺乏必要的商品知识介绍,商品宣传等引导,使本来消费知识就欠缺的农民对现代消费无所适从,生产资料市场更是经营混乱,假化肥、假农药、失效种子案时有发生,送货上门、免费安装、定期回访等售后服务完全是奢谈,影响了农民的购买热情和零售商业的发展。

农村零售业创新发展的基本路径

农村消费需求的长期低迷,既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有关,也与农村商业发展与消费服务跟不上消费需求有关;农民又是特殊的消费群体,既是消费者,也是生产者。为此,要扩大农村消费需求,在政府建立起增加农民收入长效机制的同时,农村商业的发展首先构建起为农产品产销提供指导的“双向流通”渠道,再进一步完善农村零售商品结构体系和零售业服务体系。

(一)以大型连锁超市为平台构建农产品“双向流通”渠道

1.借助农民专业合作社组建农产品流通产业链。农村生产大量的农产品,城市居民需要消费各类农产品,由于流通受阻,目前大量的农产品不能做到产销见面,供需结合。因此,商业企业通过资本运作,与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组建一条贴近现有农产品流通条件而又比较完善的农产品流通产业链:即农户――经纪人(农民专业合作社+商业企业)――专业批发市场(超级市场)――消费者。现阶段分散的农村作业方式要与大型连锁流通企业接轨,需要一大批农业经纪人。通过培育农业经纪人,形成农产品规模销售,带动农业产业化;其次通过建立大型连锁企业与生产基地的长期合作关系,实现超市和基地的对接,其最大的作用是将市场需求与生产直接衔接起来,客观上形成订单农业的基础,为种植业农户增收创造条件。

2.以大型连锁超市为平台构建农产品“双向流通”渠道。现在几乎所有的农副产品都可以在超市销售。若以大型连锁超市为销售平台,以现代流通方式拓展国内农产品零售市场,经过3-5年的经营,提高农产品在连锁超市、便利店等新型零售业态中的经营比重,就能充分实现农产品商品化;再将连锁超市网点向县城、集镇、乡村延伸,通过农产品在地区和品种结构上的调配和销售,以满足农村居民对非本地农产品购买与消费的需求。江苏苏果超市的“双流”策略就是一个成功的范例。苏果超市一方面把农民要卖的产品引入超市,为农民增收提供途径;另一方面将农民要买的产品引入超市,在增收的基础上刺激农民消费,解决农民“卖难”和“买难”问题。

(二)以改造传统经营模式为基础开拓农村零售市场

开发蕴藏着巨大消费潜力的农村零售市场,首先在于如何发挥零售商业的经营模式对农民消费的引导与服务功能,彻底改变农村消费品市场的散、乱、差现状,引入现代化、标准化、规范化的零售业态,改造和替代落后的农村商业经营模式。各地政府通过税收优惠、产业导向等政策,鼓励大型连锁零售企业进入农村市场,在县城、集镇开设连锁超市分店,以样板店、示范店形式,通过“克隆”,逐渐将连锁企业的制度规范、业务流通、操作标准、管理手册以及品牌、商品、物流等资源优势融入到农村的零售网点,构建农村零售市场体系,使农民能够享受到城市商业的现代化环境,由此引导农民消费,进一步开发农村潜在市场。

(三)以经营日用消费品为主导完善农村零售商品结构体系

相对于城市来说,广大农村、乡镇消费者生活方式的变化总是落后于城市,目前正处于从传统生活方式逐渐过渡到现代生活方式阶段。随着我国小城镇建设步伐的加快和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农村消费者的购买力日益增强,现正是大力发展农村、乡镇商业的大好时机。而目前农村消费品如家电、家具、服装、珠宝首饰仍由城市零售商业提供这一现实,发展农村、乡镇零售商业在商品经营定位上先选择以家电、服装、化妆品等为主导商品的日用百货连锁店,等有了一定的基础和规模后再逐步演变成各类专业性连锁经营,在出售质优价廉商品的同时,做好现代消费理念的传播、商品知识与使用方法介绍、耐用商品售后服务等方面的工作。乡村零售业的发展要以满足农村消费者模仿城市生活、享受就地购物的消费需求。

(四)以“双重服务”为平台构建农村零售业服务体系

目前,农村商品市场存在不少安全问题,农村消费者的权益经常受到损害。究其原因:一是由于农村消费者文化水平普遍较低,法律意识淡薄,几乎是消费维权的盲区;二是由于企业品牌传播过多信赖央视与广大农村市场信息获取渠道偏差的矛盾,品牌只顾普及城市与农村末端渠道断货的矛盾,名牌产品农村市场普及成本高昂与价格竞争力丧失的矛盾等。农村市场上充斥着大量劣质的商品,而农村消费者又普遍存在着商品知识与品牌鉴别意识的不足,使得农村消费者的权益常常受到损害。农村市场除需要零售商业提供各类商品销售服务外,还需要提供真假商品的识别、品牌的认知、商品使用功能及使用方法等知识的传播与普及。所以,在农村零售商业建设中,除了提供价廉物美、受农村居民欢迎的商品外,宣传手册、视频广告等形式介绍浅显易懂的认知商品、选购商品、使用商品的各类知识龙为重要。从而避免农村市场违法违规销售事件的再度发生。

参考文献:

篇(4)

作者简介:侯新(1970―),女,沈阳化工大学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农业经济管理;

满海红(1972―),女,沈阳化工大学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农业经济。

中图分类号:F719 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1.09.41文章编号:1672-3309(2011)09-97-02

农村服务业是指服务于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通过多种经济形式、多种经营方式、多层次多环节发展起来的一大产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来说,是指为农业生产和生活提供各个环节服务的产业,包括现代农业信息服务业(含种植信息、农资信息、市场信息等)、良种服务业、新型农技服务业、农资连锁经营业、农机作业服务业、农产品现代物流业、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中介服务、农业旅游业与农业保险业等。农村服务业的服务内容决定了它的基础性作用,因此说加快农村服务业发展,构建完善的现代农村服务体系,从而推动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沈阳农村服务业发展需求分析

沈阳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要城市之一,长期以来经济增长主要靠工业拉动。但是城市的发展离不开农业经济的贡献。近年来,沈阳市在农业发展过程中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农业得到快速发展,农民收入不断提高,沈阳市有利于农村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各种条件也已经基本成熟,各种因素为现代农村服务业拓展了越来越广阔的需求空间。

1.沈阳市农村居民纯收入呈逐渐增长趋势。所谓农村居民纯收入是指农村住户当年从各个来源得到的总收入相应地扣除所发生的费用后的收入总和。收入的变化影响消费者行为,也是社会供给的主要影响因素,体现相应的需求空间。改革开发以来,随着沈阳市农民收入渠道日益增多,人均纯收入水平大幅度的提高。2000年-2009年沈阳市农村居民纯收入数据如表1。

据资料显示,2009年沈阳市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8753元,比2000年增加了5638元,平均每年增加626元,增长了1.8倍。 这种收入水平的提高,一方面,使得农村居民的平均生活水平达到了小康阶段,意味着服务消费增长潜力的增大,也伴随着服务消费规模的扩大。随着农村居民收入的提高,居民消费观念不断转变,服务消费需求将进一步增加。居外餐饮、特色餐饮、假日餐饮、休闲餐饮需求增加;人们依靠家政服务、养老服务等居民服务业提供专业化的社会保障成为一种必然选择,居民对家务劳动服务需求日益增加。另一方面,收入水平的提高,使得农业生产现代服务业的需求不断增加,进步的农业科学技术,快速的信息传递,畅通的农业物流都是目前沈阳市农村居民所迫切需要的服务项目。

2.沈阳市农村居民消费结构不断升级。消费结构又称微观消费结构,是指居民生活消费内容的组织形式,人们在消费过程的多种消费资料和劳务的构成或比例关系,可以用各项消费支出在生活消费支出中所占比重来表示。它是反映居民生活消费质量变化状况,居民的消费变化动向以及内在构成合理化程度的重要标志。表2给出了自2004年以来沈阳市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生活消费支出情况。

从统计资料中可以看出沈阳农村的居民消费呈现逐年增长趋势,在2004年-2009年间,生活消费人均合计增长幅度达到2430.53元,增长了1.02倍。医疗保健食品消费增长幅度达到388.97元,增长了4.35倍,是增长速度最快的消费。各项消费增长幅度平均达到1.52倍。从结构上看,食品消费比重有所下降,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交通通讯和医疗保健消费比重有不断上升的趋势,这不但说明农村居民消费已经从生存型的温饱消费逐步向享受型的小康消费发展,并显示了更大的发展农村服务业的需求空间。

二、沈阳市农村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点方向选择

根据沈阳市现有资源优势和内在需求潜力,应建立和完善符合市情、多层次、多功能、上下配套、左右贯通、高覆盖率、全方位的农村服务网络,同时应该选择重点服务方向,尽早形成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农村现代服务业框架和运行机制。

1.注重良种服务业的发展。良种是农业服务业最基础的产业,种子市场化和种子种苗产业的发展应加以重视。应进一步培育一批种子种苗龙头企业。实现育繁推一体化,市场、科技、资本、现代营销、品牌一体化的现代种业体系。同时,应注重培育种子种苗专业化服务组织,实现品种与育秧、管理和插秧的统一。

2.构建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农产品现代物流是农业现代服务业的重点,要进一步加快发展。积极引导市区现代流通业态向农村延伸,一是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出台有关政策措施,引导市区大型商业企业进入农村市场。加快传统农产品批发市场升级改造,培育超大交易额的综合性市场。二是加快“农改超”步伐。结合各地实际,探索多种形式的“农改超”和“农加超”,走农贸市场超市化之路。三是发展农产品现代流通业态。推广衔接基地、连锁配送、全程控制、保险承诺模式,加快发展连锁经营、直销配送、电子商务、拍卖交易等现代流通业态,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到城市开办农产品超市或专卖店,引导和鼓励连锁经营企业直接从产地采购,与农产品生产基地建立长期的产销联盟,提高农产品在超市、便利店、专卖店等新型零售业态中的经营比重。

3.强化新型农技服务的作用。发展以公益性农技推广服务体系为主导,在整合市(县)农业、畜牧、林业、水产等单位资源基础上,发挥农业科研院所、大专院校、民营企业从事农业技术、经营性农业技术产品的推广服务。按照“强化公益性职能,放活经营”的要求,改革现有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构建一支高效、精干、稳定的公益性农技推广服务队伍,提高服务水平。大力发展多种形式的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中介组织和行业协会,建立以专业合作组织为主体的农民自我服务型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开展技物结合型的技术推广活动以及产后的加工、运销、信息等经营,拓宽服务领域。

4.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和中介新型服务。充分利用农业教育培训资源,积极组织实施阳光工程和农民创业培植工程,大力开展劳务中介服务,以农村劳务中介服务为重点的农经5项服务,进一步加强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技能培训,开展农民创业培训与辅导,改善创业环境,探索创业孵化机制,加快“民工潮”向“创业潮”转变。鼓励法人与自然人开展劳务中介服务,推进农村劳务产业的发展。

5.完善农业信息服务体系。以实施农业信息服务工程为着眼点,构建现代农业信息服务平台。全力建设地方特色农业网站平台,积极引导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种养大户等各类市场竞争主体有效利用网络资源,发展农业电子商务,强化为农服务,促进农产品流通与销售。形成以中心城区农业信息服务网络建设为主,其他地区的农业信息网络设施建设为辅的局面,逐步形成现代化的信息收集、加工、传输系统。

6.重视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针对农民“看病难、就学难、养老难”的实际,大力实施农民健康工程,各级财政应加大投入,用于加强农村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并扩大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覆盖面,让农民享受免费体检。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启动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实现农民老有所养,创造条件建立城乡养老保险制度有效衔接办法。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参考文献:

[1] 吕晓燕.浅谈现阶段发展农村信息服务业的对策[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4).

篇(5)

二、从金融需求来看农村金融困局的成因

农村金融需求主体是农户和农村企业,农户和农村企业缺乏因来自不同方面的影响从而导致农村金融需求不旺。一是贫困农户的金融需求长期得不到满足而被强制性揭止。贫困农户是一种特殊的金融需求主体,其简单再生产和基本生活资金均较短缺,往往从客观上产生金融需求,但作为金融机构的贷款对象,其贷款风险较大,因此常常被排斥在正规金融组织的贷款供给范围之外,这部分金融需求往往被强制性的揭止。二是已基本解决生活温饱问题的农户,他们具有一定的信用能力,一般较为讲求信誉,但因其力量单薄,所产生的金融需求十分有限,金融机构对他们的贷款仅仅限于小额贷款。尽管如此,因农村信用社资金实力不足,难以最大限度地满足这部分农户的资金需求,从而抑制了部分金融需求,限制了他们金融需求发展的欲望,以及由此而产生的金融需求冲动。三是乡村企业是立足于当地资源而由乡村投资发展起来的,这类企业生产技术简单,抵抗风险的能力较低,其发展能力十分有限。因市场不确定性较大,乡村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所面临的风险也较大,因此,其产生的合理的金融需求也常常受到多方面的限制。

农村消费性金融需求的特征决定了农村消费性金融需求的先天不足。中国农村消费性金融需求多产生于维持基本生存的必要,这种需求并非建立在还本付息的基础之上。农民收入的不确定性与非固定化导致农村消费性金融的脆弱性,现代金融所产生的消费信贷常常以居民的预期收入为信用保证,而中国农村农民的预期收入则具有不确定性,削弱了农村消费性金融需求的基础,造成农业贷款采取的是消极的逃避策略。

从这个角度分析,国家对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给予的经营自越大,其放弃中国农村金融贫困地区的倾向越明显。

农村信用社力量单薄,难以负重。商业银行收缩农村金融机构,采取“多存少贷”的撤出农村金融的政策后,使得农村信用社成为农村金融的主力军,农村信用社对农村经济的金融支持作用就显得越来越重要了。信用社与中国农业银行脱钩后,其职能定位为“为三农服务”,是农村金融的主要机构。事实上,由于商业银行对农村金融的放弃,农村信用社几乎是独立承担国家的支农任务,对于力量单薄的农村信用社而言,无论是其对金融资源的占有与运用,还是其经营决策与管理水平,或者其员工素质等方面,都不能为农村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持。

由此可以看出,无论从金融需求和金融供给来看,都导致农村金融贫困化。而路磊(1998)对中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得出结论:金融市场的发展与经济发展有着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农村金融的贫困对农村经济发展同样表现为负效应。

三、农村金融贫困对农村经济的影响

我国农村金融困局在于农村金融资源处于极度匮乏或遭剥夺的状态。农村金融需求抑制和农村金融供给缺失导致农村金融不能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支持,无法推动农村经济可持续和均衡的发展。

1农村金融贫困影响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金融贫困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现代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多年来农村经济与农村金融发展历程表明:农村金融进入高速发展时期,与此相伴随中国农村经济也得到快速的发展。农村金融相对萎缩,信贷资金大幅削减时期,农村经济增长幅度也回落,农村经济发展速度降低甚至出现负增长。农村金融贫困对农村经济的发展阻碍作用体现为:

(一)金融是经济的延伸与必要补充,金融的产生与发展有利于促进经济的发展。一方面金融提供了有效的资金融通渠道,为产业资本的集中与资源配置的优化提供了有利条件。另一方面金融的市场化融资为强化企业管理,提高生产单位的经济效益创造了压力与动力。而金融深度发展所产生的金融衍生工具的出现则既可以防范价格风险,又能够确保产业资本运行的稳定性。金融贫困使农村经济长期以来未能借用金融的力量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二)金融贫困导致中国农村经济成本的居高不下。从一定的角度分析,金融的产生起源于人们对金融交易成本的节约,因此高效能的金融可以极大地降低农村经济的成本,包括融资成本、金融交易成本、或寻租成本。而金融贫困导致的金融供应短缺则使得农村经济不能分享现代金融创造的低成本效应。

篇(6)

二、从金融需求来看农村金融困局的成因

农村金融需求主体是农户和农村企业,农户和农村企业缺乏因来自不同方面的影响从而导致农村金融需求不旺。一是贫困农户的金融需求长期得不到满足而被强制性揭止。贫困农户是一种特殊的金融需求主体,其简单再生产和基本生活资金均较短缺,往往从客观上产生金融需求,但作为金融机构的贷款对象,其贷款风险较大,因此常常被排斥在正规金融组织的贷款供给范围之外,这部分金融需求往往被强制性的揭止。二是已基本解决生活温饱问题的农户,他们具有一定的信用能力,一般较为讲求信誉,但因其力量单薄,所产生的金融需求十分有限,金融机构对他们的贷款仅仅限于小额贷款。尽管如此,因农村信用社资金实力不足,难以最大限度地满足这部分农户的资金需求,从而抑制了部分金融需求,限制了他们金融需求发展的欲望,以及由此而产生的金融需求冲动。三是乡村企业是立足于当地资源而由乡村投资发展起来的,这类企业生产技术简单,抵抗风险的能力较低,其发展能力十分有限。因市场不确定性较大,乡村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所面临的风险也较大,因此,其产生的合理的金融需求也常常受到多方面的限制。

农村消费性金融需求的特征决定了农村消费性金融需求的先天不足。中国农村消费性金融需求多产生于维持基本生存的必要,这种需求并非建立在还本付息的基础之上。农民收入的不确定性与非固定化导致农村消费性金融的脆弱性,现代金融所产生的消费信贷常常以居民的预期收入为信用保证,而中国农村农民的预期收入则具有不确定性,削弱了农村消费性金融需求的基础,造成农业贷款采取的是消极的逃避策略。

从这个角度分析,国家对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给予的经营自越大,其放弃中国农村金融贫困地区的倾向越明显。

农村信用社力量单薄,难以负重。商业银行收缩农村金融机构,采取“多存少贷”的撤出农村金融的政策后,使得农村信用社成为农村金融的主力军,农村信用社对农村经济的金融支持作用就显得越来越重要了。信用社与中国农业银行脱钩后,其职能定位为“为三农服务”,是农村金融的主要机构。事实上,由于商业银行对农村金融的放弃,农村信用社几乎是独立承担国家的支农任务,对于力量单薄的农村信用社而言,无论是其对金融资源的占有与运用,还是其经营决策与管理水平,或者其员工素质等方面,都不能为农村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持。

由此可以看出,无论从金融需求和金融供给来看,都导致农村金融贫困化。而路磊(1998)对中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得出结论:金融市场的发展与经济发展有着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农村金融的贫困对农村经济发展同样表现为负效应。

四、农村金融贫困对农村经济的影响

我国农村金融困局在于农村金融资源处于极度匮乏或遭剥夺的状态。农村金融需求抑制和农村金融供给缺失导致农村金融不能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支持,无法推动农村经济可持续和均衡的发展。

1农村金融贫困影响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金融贫困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现代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多年来农村经济与农村金融发展历程表明:农村金融进入高速发展时期,与此相伴随中国农村经济也得到快速的发展。农村金融相对萎缩,信贷资金大幅削减时期,农村经济增长幅度也回落,农村经济发展速度降低甚至出现负增长。农村金融贫困对农村经济的发展阻碍作用体现为:

(一)金融是经济的延伸与必要补充,金融的产生与发展有利于促进经济的发展。一方面金融提供了有效的资金融通渠道,为产业资本的集中与资源配置的优化提供了有利条件。另一方面金融的市场化融资为强化企业管理,提高生产单位的经济效益创造了压力与动力。而金融深度发展所产生的金融衍生工具的出现则既可以防范价格风险,又能够确保产业资本运行的稳定性。金融贫困使农村经济长期以来未能借用金融的力量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二)金融贫困导致中国农村经济成本的居高不下。从一定的角度分析,金融的产生起源于人们对金融交易成本的节约,因此高效能的金融可以极大地降低农村经济的成本,包括融资成本、金融交易成本、或寻租成本。而金融贫困导致的金融供应短缺则使得农村经济不能分享现代金融创造的低成本效应。

篇(7)

Abstract:Based on the internal relation between rural finance and rural economy,this paper researches Chinese rural finance reform during the past 30 years according to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financial productivity and evolution of rural economic reform. We divide it into three phases:development phase of traditional agriculture,starting phase of rural industrialization,and development phase of new rural construction.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supply and demand of rural finance in different conditions of rural productivities,we sum up some enlightenment about Chinese rural finance reform.

Key Words:rural finance,rural economy,supply and demand analysi

中图分类号:F830.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2265(2010)10-0003-06

党的以来,我国农村经济与金融改革不断深入,并且在各发展阶段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本文以农村经济与农村金融的内在联系为出发点,以农村的生产力发展状况与经济改革进展为依据,将三十年中国农村金融改革划分为三个阶段:传统农业发展阶段、农村工业化起步阶段、新农村建设发展阶段。下文将通过分析不同发展阶段的农村经济特征与金融供求状况,总结出中国农村金融改革的几点启示。

一、传统农业发展阶段的经济特征与金融供求

1978-1985年,中国农村开始实施并完成了以为中心的一系列改革,以农业为重点,建立和普遍实行,实现了集体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的分离,推动了传统农业的发展,基本解决了农村居民的温饱问题。这一阶段,中国农村金融得到了恢复和发展,形成了以政策性金融和合作性金融为主体的农村金融体制,促进了传统农业经济的发展。

(一)传统农业发展阶段的经济特征

这一时期,传统农业生产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内容,其经济特征如下:

1. 传统农业是农村经济的主体。农村经济以传统农业为主要内容,以家庭联产承包为组织形式,农业经济是农村经济的主体,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居于基础性地位。1978-1985年,中国农业发展水平整体上明显提高,第一产业创造了平均31.08%的国内生产总值,并实现了平均每年18.70%的增长,超出国内生产总值年增长率0.20%;到1985年,中国第一产业生产总值为2564.04亿元,是1978年的2.50倍,传统农业规模和速度增长显著。

2. 乡镇企业等其他经济形式初步发展。农村经济的构成中,除了居于主体地位的农业经济外,乡镇企业等其他经济形式开始出现并在农村经济中占有一席之地。1978-1985年,乡镇企业年均工业总产值为933.80亿元,约为第一产业生产总值平均值的53.88%;但从行业类别来看,农业企业只占总产值的4.07%。

(二)传统农业发展阶段的金融需求特征

1. 生产性资金需求上升且金融风险较高。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与农业基本生产性资金的金融需求上升;而且,由于传统农业的生产和经营主体是农户,其金融需求规模、对金融资源的承载能力较小,因此,其金融风险较高。

2. 其他经济形式的金融需求不突出。尽管乡镇企业作为农村经济的组成部分开始出现,但是鉴于其规模与传统农业相比差距较大且发展需要不迫切,在这一阶段以乡镇企业为代表的其他经济形式的金融需求并不突出。

3. 金融需求在全国范围内具有相似性。在推动下,全国的农村经济发展基本一致,因此,全国的农村金融需求在总体上具有相似性,并未形成显著的区域特点。

(三)传统农业发展阶段的金融供给状况

1. 政策性金融和合作性金融是农村金融的供给主体。从农村金融市场体系来看,该阶段农村金融是以政策性金融和合作性金融为主体的金融体制,主要体现在:一是以国家财政投入为代表的政策性金融支持主要集中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科技推广等社会效益较大但经济效益并不突出的项目。具体包括支农支出、农业基本建设支出、农业科技三项费用、农村救济费和补助村民委员会支出等五部分内容。二是以农村信用社为代表的合作性金融成为向集体农业、乡镇企业和农户提供存贷款服务的主要力量。1985年,农村信用社集体农业贷款、乡镇企业贷款和农户贷款分别为41.4亿元、164.4亿元和194.2亿元,基本满足了农村经济的基本生产性资金需求。三是中国农业银行的支农服务和保险公司的农业保险也一定程度上支持了农业生产的发展,成为这一时期农村金融体制的重要补充。

2. 财政支农资金和金融机构贷款是农村金融的主要服务形式。从农村金融的服务手段来看,此时农村金融以财政支农资金和农业贷款、乡镇企业贷款等金融机构贷款为主要服务形式,农业保险成为农村金融服务的必要补充。1978-1985年间,国家财政用于农业的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保持在7.5%-13.5%之间,累计财政支出达到1133.42亿元,平均年支出141.68亿元。1985年,国家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农业贷款与乡镇企业贷款合计782.85亿元,占全部贷款的12.48%,其中,农村信用合作社为400亿元、农业银行为221.76亿元,农业保险赔款支出为5264万元。相对稳定的财政支农投入和日渐充足的农村信用社存贷款服务,满足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与农业基本生产的金融需求。

(四)传统农业发展阶段金融供求状况评析

以政策性金融和合作性金融为主体的农村金融制度基本满足了以农户为主要单位的传统农业发展的金融需求,适应了当时农村经济的发展,但是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一是以农村信用社为代表的合作性金融的存贷款比例始终在1.8以上,农村信用社实际上为农村金融资源流向城市提供了渠道。二是农村信用社在满足农户的金融需求方面,因农户金融风险较高,尽管贷款审核程序较严,仍存在贷款不良率高的问题。三是政策性金融方面主要是国家财政投资,并没有单独的政策性金融机构,财政投资支农压力较大。四是农村商业性金融发展缓慢,金融机构覆盖面不足、业务效率不高、农业保险亏损严重,如1985年农业保险赔付支出超出当年保费收入934万元,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商业性金融支农作用的发挥。

总体上看,尽管传统农业发展阶段农村金融体制存在市场体系不完备、金融服务手段单一、农村金融资源流向城市、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比率高等诸多问题,但总体上农村金融体制与农村经济的发展规模与水平是相匹配的,基本满足了当时农村经济的发展需要,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二、农村工业化起步阶段的经济特征与金融供求

二十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传统农业经济的发展初见成效,逐渐步入农村工业化起步阶段,中国农村经济改革的目标也转向了解决农村经济发展问题。1986-2000年,初步建立了政策性金融、合作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并存的多元化农村金融体制,基本满足了农村工业化起步阶段的发展需要,但日益突出的商业性金融供需矛盾也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农村工业经济的良性发展。

(一)农村工业化起步阶段的经济特征

1. 农村工业经济位居农村经济首位。这一时期,农村工业经济的地位和影响逐渐超出了传统农业经济,在农村经济构成中居首要地位。其中,乡镇企业作为农村工业化起步的代表,其总量、结构均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在农村经济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乡镇企业规模显著增长。乡镇企业产值中的工业企业产值超过第一产业生产总值,且优势明显,1986-2000年,乡镇企业总产值实现了年均209.43%的增长,比第一产业生产总值年增长速度高出180.37%,2000年乡镇企业总产值达到116150.27亿元,是第一产业生产总值的7.77倍。

乡镇企业的行业构成逐渐优化。1986-2000年,乡镇企业的行业构成中农业企业、工业企业和服务业产值的比重分别从2.03%、82.89%、15.08%调整为1.09%、78.74%、18.92%,服务业产值在乡镇企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明显提高。

乡镇企业的区域特征日趋明显。在农业生产方式方面,东西部差距较大。东部地区的农业生产除了传统粮食生产外,开始出现大规模的家禽养殖、经济作物生产和蔬菜花卉生产,形成一批专业户和种养大户;而中西部地区基本还是以普通农户从事传统的农产品生产为主。在乡镇企业发展效率方面,东西部差异更为突出,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发展效率依次降低,东部地区就业人数、工资收入、乡镇企业增加值与利润总额明显高于中部、西部地区。2000年,东部、中部、西部地区每个乡镇企业创造的增加值依次为20.75万元、9.26万元和5.71万元,地区差异显著,这与各地区乡镇企业的资金投入、产权改革与管理方式等因素密切相关。

2. 传统农业和其他经济形式是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农业仍处于基础性地位,和其他经济形式一起共同构成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1986-2000年,中国农业稳步发展,第一产业创造了平均21.64%的国内生产总值,并实现了平均每年29.06%的增长,到2000年中国第一产业生产总值为14944.72亿元,是1978年的5.36倍,农业生产进入稳步发展阶段。在传统农业和乡镇企业发展的同时,农村商贸流通改革逐步展开,农产品和粮棉流通的市场体系初步建立,市场开始在农业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成为该阶段的一项重要内容。

(二)农村工业化起步阶段的金融需求特征

1. 金融需求的种类与规模明显提升。随着传统农业和乡镇企业的发展,农村金融需求类别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与农业基本生产的初级金融需求,发展至农业扩大再生产的资金借贷、降低风险、稳定产品价格的高级金融需求。主要体现在:一是乡镇企业的金融需求日益超越了传统农业的金融需求,成为这一阶段农村金融需求的主体。乡镇企业金融需求能否得到满足,直接影响着农村经济的发展。此时乡镇企业大多处于初创期与成长期之间,覆盖面广、涉及部门多,信贷需求量大,仅依靠合作金融难以满足需要。二是传统农业阶段的农业简单再生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初级金融需求仍然存在,同时现代农业阶段的农业扩大再生产及降低风险、稳定产品价格的高级金融需求基本稳定。因此,除政策性金融与合作性金融的支持外,商业性金融也应给予必要的支持。三是农村商贸流通金融需求增加。随着农村商贸流通改革的深入开展,满足这方面的金融需求成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

2. 金融需求呈现行业和区域特征。以乡镇企业为代表,这一时期农村金融需求开始呈现行业和区域特征,主要体现在:一是乡镇企业的金融需求具有行业特征,农业企业的金融需求逐年下降,农村工业企业的金融需求基本稳定,农村服务业企业的金融需求则逐年上升。二是乡镇企业的金融需求具有区域特征,东部地区乡镇企业开始发展外向型经济,其金融需求规模较大、所需金融服务品种也较多,而中西部地区乡镇企业的金融需求规模相对较小,且主要集中在银行信贷上。

(三)农村工业化起步阶段的金融供给状况

1. 初步形成了多元化的农村金融供给体系。从农村金融的市场体系来看,初步形成了政策性金融、合作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并存的多元化农村金融体系。

财政投资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是政策性金融的主体。公共财政支出主要集中于农村的农田水利基本设施建设和农业科技推广等项目,如1998年国家用于财政支农的项目为1154.76亿元,占国家财政支出总量的10.69%。同时,从1998年起将增发国债安排的支出一并列入农业基本建设支出项目。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则主要为农业综合开发、扶贫专项贷款、粮棉流通体制改革提供金融支持。2000年,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贷款总额为7400.88亿元,支农力度较大,其中对东、中部地区的支持更为显著。

以农村信用社为代表的合作性金融自2000年7月开始在江苏省进行试点改革,同时在农村信用社推广农户贷款、联保贷款,对农户扩大再生产和乡镇企业的发展给予了强有力的金融支持,成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主体力量。当年,农村信用社贷款总额为10489.29亿元,农业贷款与乡镇企业贷款占农村信用社全部贷款余额的77.76%。其中,农村信用社农业贷款为3587.98亿元,占金融机构农业贷款总额的73.34%;乡镇企业贷款为4568.87亿元,占金融机构乡镇企业贷款总额的75.68%。

以中国农业银行为代表的商业性金融对农业、乡镇企业的资金支持明显提升,其中对乡镇企业的支持力度逐渐超出农业,但总的银行信贷规模与农村信用社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2000年,中国农业银行对农村经济发放贷款合计为7943.15亿元,与农村信用社贷款规模相比存在2546.14亿元的差距。

2. 金融供给的服务形式与规模有所增加。从农村金融的服务手段来看,这一阶段农村金融供给的服务形式与规模有所增加。主要体现在:一是财政投融资、政策性金融贷款与金融机构贷款是农村金融的主要服务形式。2000年,国家财政支农支出达到766.89亿元,是1986年的6.17倍;金融机构提供的农业贷款与乡镇企业贷款合计达到10949.77亿元,是1986年规模的9.99倍,实现了平均每年59.93%的增长。二是除财政投资和银行信贷外,农村信托业务、农业保险、农村金融债券等其他金融服务方式也有了一定的发展。如2000年农业保险保费收入4亿元,赔款及给付支出3亿元,实现盈余1亿元。

(四)农村工业化起步阶段金融供求状况评析

多元化的农村金融制度基本满足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业扩大再生产及农村商贸流通的金融需求,对促进农村工业化起步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仍存在以下三个主要问题:

1. 政策性金融、合作性金融的供给与能力不匹配。一是政策性金融的供给能力并未得到充分的发挥。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政策性金融服务范围相对较窄,将乡镇企业排除在外,这与乡镇企业在农村经济中的地位是不相称的,农发行业务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二是合作性金融承担的责任超出其能力。农村信用社在支持农村经济中发挥了骨干作用,但是随着其辐射范围的扩大,借贷双方信息不对称的情况开始在农户和乡镇企业贷款中出现,不良贷款率较高,贷款监管不严、用途监管不到位的情况较为突出,如2000年发放贷款的回收率仅为86.31%,明显低于中国农业银行等商业性金融机构。

2.商业性金融的供给方式、规模与需求不匹配。国有商业银行改革使金融资源的配置与当时农村经济的发展水平脱节,具体表现为国有商业银行分支机构撤出县域与乡镇企业进入成长期同步,从而加剧了农村经济尤其是乡镇企业的金融供求矛盾。尽管1990-2000年间乡镇企业贷款从977.1亿元提升至6060.8亿元,但乡镇企业总产值与乡镇企业贷款的比重为19.2?1,乡镇企业增加值与乡镇企业贷款的比重为4.5?1,远高于工业生产总值与工业贷款2.4?1的比重,乡镇企业的金融需求未能得到有效满足。

3. 农村金融支农力度与农村经济的地位不匹配。金融机构的总体支农力度尽管有了明显的提高,但与农村经济的总体地位不匹配。一是农业贷款占全部贷款的比重远远低于第一产业生产总值占GDP的比重,这与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不匹配。二是农业贷款与乡镇企业的贷款总额明显低于农业存款与农户储蓄存款总额,农村金融资源流失严重。三是乡镇企业金融需求的行业特点未能在金融供给中得到体现。商业性金融过多地将贷款投入到乡镇企业,导致商业性金融机构不良贷款大量增加,国有商业银行开始收缩在县域的经营网点,或者只经营存款业务,不开展贷款业务,乡镇企业的资金来源受到很大影响。

三、新农村建设发展阶段的经济特征与金融供求

二十一世纪以来,国家开始提倡实施城镇化、工业化发展战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农村经济转入农业、农村工业化和农村城镇化全面发展的新农村建设发展阶段。此时,尽快建立以农村经济发展需要为中心,政策性金融、合作性金融、商业性金融有机结合,金融服务手段日趋完善的农村金融体制,成为推动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一)新农村建设发展阶段的经济特征

1. 农村经济的构成内容更加全面。2001年以来,农村经济的构成扩展至传统农业、农村工业化和农村城镇化三方面内容,如何推动以上三者综合发展成为这一时期的核心。首先,传统农业经济仍处于基础性地位,2001-2008年,第一产业创造了平均12.55%的国内生产总值,并实现了平均每年14.43%的增长;其次,农村工业经济居于突出地位,乡镇企业在结构调整的同时实现了新一轮的产值增长,产业集群和产业化龙头企业作为乡镇企业新的发展形式开始出现,并因其辐射效应与市场竞争优势而承担了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第三,农村城镇化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稳步发展也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2001-2007年,小城镇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城镇化水平从37.66%提升至44.94%。

2. 农村经济区域不平衡更加明显。在经济发展方式上,各地农村在发展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点,呈现出区域差异。东部发达地区的农村经济开始出现专业化合作组织,标志着农村经济的组织形式由家庭联产承包开始向专业化合作组织转化,但中西部地区则发展相对缓慢;乡镇企业的东西部差距依然存在,乡镇企业集群和龙头企业的发展具有显著的区域特征,东部较发达地区龙头企业的建设明显优于中西部地区;同时农村城镇化建设与农村经济的发展水平息息相关,东南沿海与内陆地区差异显著,农村经济的区域不平衡日益明显。

(二)新农村建设发展阶段的金融需求特征

1. 需求主体多元化导致需求结构差异大。传统农业经济、农村工业经济和农村城镇化的共同发展,决定了农村金融需求主体的多元化特征。当前农村金融需求主体,大体可分为农户、乡镇企业和政府等不同需求类型,不同的需求主体表现出不同的需求特征(见表1)。这些不同的需求在规模、风险、管理成本、保障程度上的表现又各不相同。

2. 金融需求呈现区域性差异。由于地区间农村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和多层次性,农村金融需求也呈现出多层次的结构。第一层次,以东部发达地区为代表,主要表现为农村城市化和工业化的需要,主要特点是以基层政府为主体,资金需求规模大,组织性强。第二层次,以东中部等农业主产区和农业产业化发展较快的地区为代表,主要表现为扩大生产规模和提升生产质量的需要,以农业企业或农业种养殖户为主,具有相对较为固定的需求,也有一定的资产作保障。第三层次,以中西部等欠发达地区为代表,农村金融需求主要表现为应对大项支出和临时性支出等生活需求,属于非生产性质的,规模较小且不固定,风险相对较高。

3. 由农业生产需求向综合发展需求转变。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业生产模式的改进,传统的农业生产已经逐步走向综合经营、综合发展,因而使农业生产性需求已经从单纯的种子、化肥、果苗等传统农业生产需求,向商业、服务业、流通业与小手工业等综合方面发展。比如,由于财政投入相对少,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需求逐步转向商业性金融机构。农村出现了大量的小庄园、小工商业主、小运输业主、小建筑业主等,经营范围与生产规模都有所扩大,所涉足的领域也愈益宽广,直接导致其生产性需求增加。农村大量富余劳动力在客观上有向城市转移的需要,其谋生与就业,也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

(三)新农村建设发展阶段的金融供给状况

政策性金融、合作性金融、商业性金融相结合的农村金融制度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但与新农村建设的需要相比,供给仍然不足。

1. 供给总量不足。一是农村金融信贷投入不足。由于农村金融需求主体具有风险较高、回报率低等特性,影响了银行信贷投放的积极性。二是农村资金流失严重。国有商业银行逐步从县域战略性撤退,限制了对农业等弱势产业的信贷投放,富余资金也被从欠发达地区抽向发达地区,大量的农村储蓄资金被集中运用于城市,造成了农村资金“失血”严重;农村信用社经营趋于以利润为导向,信贷投放也出现了明显的非农化特征,又分流了一部分农村资金。信贷投放不足加上资金流失严重,使得农村地区资金供给与需求缺口逐年增加。

2. 供给结构不平衡。由于信息不对称、委托及交易成本问题,规模相对较大、以盈利为目的的正规金融机构,一般不愿向经营规模小、缺乏信息透明度、抵押品不足的农村中小企业和农户提供信贷服务,而往往倾向于向还款有保障的借款者发放以储蓄或产品为抵押、质押的贷款。然而,随着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以及农业和农村经济向规模化、多元化和产业化发展,农村金融需求呈现多元化态势,除部分农户为维持农业简单再生产而产生的生产性借贷需求外,农户、种养大户和民营企业开始有了新的金融需求,如消费性借贷,包括维持生活开支、小规模生产经营、规模化种养、专业化生产及教育、住房、医疗贷款等。然而,当前农村金融供给的结构与农户的多元化需求相比显得非常单一,如业务品种仍以传统的存、贷、汇为主,贷款期限设置不合理,贷款数额受到限制,贷款方式以质押、担保为主,电子化建设比较滞后,新兴的中间业务和外汇业务等种类很少。

3. 区域供给不平衡。无论是农村金融网点的分布,还是各金融机构农业类贷款的地区分布,都呈现出在东部地区分布最多,其次是中部地区,而西部地区最少,农村金融供给在区域上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

(四)新农村建设发展阶段金融供求状况评析

当前农村金融体制在满足新农村建设的金融需求方面存在较大差距,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全面、稳定、可持续发展。究其原因,主要是现阶段农村金融体系存在以下问题:

1. 农村金融体系不健全。首先是正规金融支持不足。农业发展银行职能不断调整,支农效应逐渐弱化;国有商业银行战线收缩,作为“支农”主力军的农村信用社,由于受设备、人员素质等因素制约,业务基本停留在支持传统农业生产和日常资金需要层次上。其次是缺乏对非正规金融的正确引导。由于非正规金融经营手段灵活,手续简便,再加上对象都是互相了解程度较高的熟人,道德风险降低,其业务发展很快,一定程度上支持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但与此同时也存在利率高、抵御风险能力差等不稳定因素,在满足农村地区金融需求方面仍有较大的局限性。由于缺乏对民间金融必要的监督和引导,农村地区直接融资发展严重滞后,农村金融供给受到相当大程度的限制。

2. 农村金融风险防范体系有待完善。一是农业保险体系尚未建立,农业贷款风险得不到合理的补偿。二是农村金融监管力量薄弱,风险隐患加大。从我国中等发达县(市)商业性金融机构分布情况看,银行类金融机构网点在县域的数量平均达到80个左右,而目前承担县域金融监管职责的银行监管分局办事处编制一般为3-4人,监管力量薄弱问题突出。

3. 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有待优化。一是农村信用环境建设滞后,社会信用意识缺失。二是农村金融法制建设滞后,相关法律法规不够完善和健全。同时,“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仍较严重。

四、中国农村金融三十年改革的启示

(一)农村金融体系必须与工业化发展阶段及生产力发展水平适应,既不能落后也不宜超前

中国农村金融改革三十年的历史经验证明,农村多元化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了农村金融需求的多层次性,而农村金融供给应与这种多层次的农村金融需求相适应,要尊重农村经济发展规律和生产力发展水平,建立内生于农村经济的金融体系,既不能落后也不宜超前。当农村金融体制适应农村经济发展需要时,能有效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反之则对其产生制约。

应根据不同阶段农村经济的特点,构建与之相适应的农村金融体制,充分发挥农村金融对农村经济的支持作用,满足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同层次的金融需求,最终实现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的相互促进和良性发展。

(二)农村经济的脆弱性决定了农村金融的高风险

从农村金融的需求主体来看,农户和中小规模民营企业占比较大,而这部分需求主体具有生产规模小、信息透明度缺乏、抵押品不足等特点,具有较高的金融风险,这使得商业性金融机构不愿向其提供信贷服务,1998年开始的国有商业银行大规模撤并县域经营网点也就不难理解了。商业性金融的退出进一步加剧了农村金融供给的不足,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因此,应从根本上寻求防范和化解农村金融风险的途径,为切实增加农村金融有效供给创造条件。基于这种思想,本文建议今后农村金融改革应着重注意以下三点:一是要加强农村金融监管,以防范控制风险;二是要着力推进农业保险,以转移、分散金融机构的信贷风险;三是要不断完善农村金融生态,推进农村信用环境和法制环境建设,以消除和化解风险,为农村金融改革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三)农村经济的发展为商业性金融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农村经济由单一的传统农业生产逐步走向农村工业化、农村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全面发展的新时期。乡镇企业作为农村工业的代表,在激烈的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并因其辐射效应与市场竞争优势而承担了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中国的小城镇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城镇化水平明显提高,农村劳动力逐渐向城市转移;农业生产区域性分工日益明显,多元化的农业生产格局逐渐形成,开始进入现代农业阶段。与此相应地,农村金融需求也由种子、化肥、果苗等传统单一的农业生产性需求向商业、服务业、流通业与小手工业等综合需求方向发展,呈现出农村金融需求主体多元化、产品需求多样化、区域性差异增大的特征,这些都为商业性金融进入农村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参考文献:

[1]何广文.中国农村金融供求特征与均衡供求的路径选择[J].中国农村经济,2001,(10).

[2]蒋定之.农村金融改革发展三十年[J].江南论坛,2009,(3).

[3]李秉龙.中国农村经济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基本经验与政策集合[J].调研世界,2008,(5).

篇(8)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90(2012)10-0035-04

一、引言

农村城镇化是农村在现有的约束条件下发展的必然结果。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城镇化战略的金融支持是在政府主导、市场辅助的金融服务体系下开展,农村金融市场发展缓慢、金融产品和制度创新缺乏严重阻碍了农村城镇化的发展。范立夫(2010)提出我国农村城镇化及其金融支持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金融供给总量不足和金融支持城镇化认识不足,金融发展缺乏战略眼光以及市场机制难以发挥作用等问题。农村城镇化进程引致了异质性金融需求,与之相适应的金融制度,既不同于长期以来形成的以大城市、大工业为导向的信贷资源配置战略所决定的商业金融制度安排,也有别于以传统农户的生产或消费为扶持对象的政策农贷制度安排,因此不可能在现有金融系统内单独依靠对某种金融机构的改造来确立(刘芬华,2010)。吕新发等(2006)认为有必要确立适合于城镇化进程的专设性金融制度安排,其核心机制在于小额信贷的风险甄别功能,其路径可以是民间金融的合法化,突破口应该落在金融约束制度的创新层次,放松地方新型法人金融机构的准入管制,由市场决定金融机构密度。刘祚祥(2010)从农村城镇化的金融需求出发,认为农村城镇化的关键是农户宅基地的资本化问题,通过相应的产权改革,农户的宅基地只要具备了可交易的功能,既可以为现代农业的集约化与规模化生产腾出空间,而且可以为农村城镇化带来工业与城建用地。宋爱军(2008)在对农村城镇化建设中面临金融困难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民间金融的发展态势及其在农村城镇化的作用,提出了有效公平竞争的外部环境是民间金融提高资金配置效率,促进社会主义农村城镇化可持续发展的必要保证。现有研究主要集中在农村金融供给的改革与创新方面研究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而没有系统地研究和分析城镇化过程中农村金融市场的需求和供给变化,以及由于需求的改变导致的供给创新方向的改变。了解城镇化进程中农村金融需求的变化,研究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趋势,为农村金融产品和制度创新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政策,有助于农村金融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提高城镇化建设的效率,保障和谐社会建设的稳步前进。

二、城镇化与农村金融市场的关系

(一)农村城镇化促进农村金融市场发展

城镇化对农村经济的发展有极大的促进作用。供给方面,城镇化使得劳动力从劳动生产率较低的农业部门向劳动生产率较高的非农业部门转移,从而提高全社会的劳动生产率,促进经济的增长;需求方面,城镇人口增加、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乡镇企业的兴起会拉动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推动经济增长。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城镇人均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在农村人均固定资产投资7倍左右的水平(如图1),城镇化对投资的拉动是非常显著的。城镇化极大地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从而促进农村金融市场发展。

(二)金融市场为农村城镇化提供资金

资金投入是城镇化建设中要解决的首要问题,金融市场为城镇化发展提供资金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金融市场为农业产业化提供资金支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农业生产的规模化、集约化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农业生产必须得到一定的金融支持才能保证农业产业化的顺利进行,现有对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金融支持主要有农业产业基金、农机租赁和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等。其次,为城镇化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资金支持。金融支持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主要包括政策性金融资金、商业性金融资金和合作性金融资金。再者,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贷款。中小企业是推动城镇经济增长的支柱力量,现阶段我国农村中小企业通过金融市场融资的主要途径是民间借贷。

(三)金融市场的发展促进农村社会经济转型

现代金融服务改变了农村社会经济的交易方式,促进了农村社会经济由熟人社会借贷转型为向金融机构借贷的方式转变,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降低了交易成本,人们通过金融机构的支付结算可以节省大量交易时间和费用,企业通过电子货币进行工资、销售交易等经营活动的转账可以减少现金往来,避免人工操作的失误和不必要的损失;二是理财方式多元化,居民拥有资金后不仅可以通过存款来保值,在现代金融服务体系下,还可以进行证券、期货和购买理财产品等投资活动,对资产进行增值;三是融资途径多样化,农户贷款难一直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民间借贷在农村非常活跃,但是民间借贷的利率通常比较高,农民融资成本高,现代金融服务为农户提供了多种融资途径,改善了农村的融资环境。

三、城镇化进程中农村金融市场的供求关系变化

(一)农村金融市场需求变化

异质性金融需求是指城镇化发展所引致的农村有效金融需求,既不同于当前以大城市、大企业为导向的信贷资源配置战略所决定的商业金融体系,也不同于以传统农户生产或消费为扶助对象的政策性农村贷款制度。金融服务的需求主体能够承担的金融制度成本以及所能够给金融制度带来风险的可控程度,既不符合城市商业金融系统的存在逻辑,也不符合传统政策性农贷的存在逻辑,具有明显的异质性特征。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1. 自有资本向资本要素转变的金融需求。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农业经营的规模化、产业化,中小企业的扩大生产,自有资本已不能满足农户和中小企业主的经营需求。农业经营者需要将自己拥有的土地、林地和宅基地等经营权进行资产化,中小企业主需要将拥有的厂房、设备等固定资产进行资本化,以获得流动资金,支持生产的连续进行。

2. 中小企业小额信贷的融资担保金融需求。中小企业经营风险大、抵抗风险能力弱,通过金融机构进行抵押贷款时,需要抵押担保公司提供担保服务,农村金融市场的信息严重不对称,金融机构为了降低经营风险也需要信贷担保公司为其提供服务,从而小额信贷担保机构在农村金融市场的需求明显。

3. 农业巨灾风险保险的金融需求。随着农户经营规模的增大,巨灾风险也相应的增大,农户经营资本大都是通过借贷取得的,抵抗风险能力弱,农业经营遇到灾害性现象就可能导致家破人亡的悲剧,商业保险是分担风险的有效途径,农户产业化经营中急需拥有抵抗巨大灾害风险的保险产品。

4. 居民对金融服务便利性的金融需求。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城镇人口不断增加,人民收入水平提高,多余的资金增加,支付、转账、汇兑以及证券等业务需求量也不断增多,城镇居民的金融需求不再是在银行进行简单的存贷业务,而需要得到更多的金融产品,更方便的金融服务。

(二)农村金融市场供给总量不足

金融市场对农村城镇化的支持主要是提供金融资金,其主要表现在为农业产业化经营提供资金、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资金以及为乡镇中小企业发展提供资金。从表1可以看出,我国乡镇企业贷款和农村贷款的总额占农村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在不断下降,说明我国农村贷款供给落后于我国农村城镇化进程。

(三)农村金融市场供求关系变化微观图解

城镇化引致的农村金融市场异质性需求使得农村金融需求曲线发生改变,同时市场供给曲线的位置也发生了变化,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将农村金融市场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的移动总结为以下三种情况。

1. 供给减少,需求不变。大银行机构的资金投放主要集中在风险可控程度高的政府项目和大笔收益高的大项目,由于中小企业需求资金相对较小,风险可控程度低、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开展业务成本高,城市大型项目融资需求大等问题,使得大银行机构很少上甚至不会开展农村中小企业的贷款业务,即便是中小企业的资本收益率高于其他政府或者大型项目。在市场需求不变的情况下,大银行等金融机构在农村金融市场的供给也会减少,如图2(a),供给曲线由S0上移至S1,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增加,导致大金融机构的金融服务供给曲线与城镇化进程中的小企业金融服务需求曲线之间没有交叉点。

2. 供给不变,需求增加。由于受到法律和政策的限制,对土地经营权、林权、宅基地经营权以及中小企业固定资产等资本要素的抵押贷款融资还只是在部分地区进行试点,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发展,资产要素资产化的金融需求快速增长,但市场供给却没有改变,如图2(b),需求曲线由D0上移至D1,需求增加,但是供给量不能满足需求,导致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之间没有交叉点。

3. 供给减少,需求增加。随着城镇化的不断发展,城镇居民对支付结算、证券期货等现代金融服务的需求增加,农村信用合作社、邮政储蓄银行等现有农村金融主体不能满足城镇居民对现代金融产品和服务的需求,需要由商业银行提供,但商业银行主要在城市开展业务,对农村市场的投入少、需求增加的同时供给减少,如图2(c),需求曲线由D0上移至D1,供给曲线由S0上移至S1,需求成本增加,现有市场供给不能满足需求,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之间没有交叉点。

综上所述,城镇化引致的异质性金融需求使得农村金融市场供求关系发生变化,需求增加的同时,供给不能同步增加,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没有交点,即现有金融市场的供求不能达到均衡。

四、结论与政策建议

农村城镇改变了农村金融市场的需求,金融市场供给要顺应这种变化并进行创新和改革,保证农村金融市场的稳定发展,为城镇化进程的城乡发展提供资金保障。针对这种需求的变化,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1. 政府主导向市场驱动发展。以政府为主导的政策性农贷已不能满足城镇化发展对金融资金的需求,市场竞争的优势逐步显现出来。建立相关法律法规,使民间金融合法化,创造良好的金融市场环境。在严格市场准入的条件下,引导和鼓励民营小额信贷银行的健康发展,推动商业大金融机构在农村开展优势业务,完善市场竞争机制。

2. 金融主体单一向金融主体多样化发展。传统的以农村信用合作社和邮政储蓄银行为主体的垄断体系开始瓦解,乡镇银行、商业银行以及民间金融在农村金融市场的业务份额逐渐增加,业务范围也逐步扩大。政府应该鼓励建立民营银行,使民间金融合法化,发挥民间金融在信息不对称方面的优势。

3. 金融服务单一向金融服务多样化发展。金融机构已不仅仅提供存贷服务,抵押贷款、涉农保险、支付结算、证券期货等现代金融服务也开始进入农村金融市场。创新农村金融产品,改善金融服务政府设立专门的风险管理机构,加强对农村金融机构信贷监管,控制经营风险。开发适合农村的金融产品,改进金融服务流程,促进农村金融服务方式多样化、多元化。

4. 资产要素无抵押权向有抵押权发展。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林权、中小企业固定资产等要素的抵押赋权已经在部分地区试点,而且效果明显。政府应该总结试点地区资产要素抵押贷款的经验和教训,扩大抵押贷款范围,创新担保形式,设专项基金,为农业产业和中小企业经营提供多渠道的融资途径。

参考文献:

[1]范立夫.金融支持农村城镇化问题的思考[J].城市发展研究,2010,(7):63-66.

[2]刘芬华.农村城镇化、异质性金融需求与金融产业结构调整[J].小城镇建设,2010,(7):31-35.

[3]刘祚祥.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的金融支持与金融创新[N].金融时报,2011-02-28.

[4]吕新发,周晓娟.解析新农村建设与农村城镇化的关系[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6,(9):193-195.

[5]宋爱军.发展民间金融支持农村城镇化建设[J].发展,2008,(7):119-120.

[6]李茜,谷洪波. 中国农村非正规金融组织的绩效分析与政策规范[J].经济与管理,2010,(1).

[7]白鹤祥.城市化与三农问题研究——基于金融支持农村城镇化视角[J].广东金融研究,2007,(8):3-9.

[8]成思危.改革与发展:改进中国的农村金融[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7-14.

[9]徐元明,刘远.农村城镇化中农民权益保障缺失研究[J].现代经济探讨,2010,(11):44-48.

[10]张玮,曾国平,何勋鲲.农村金融服务促进统筹城乡收入区域差异研究[J].商业研究,2010,(1):141-145.

篇(9)

关键词:农村  金融  经济发展

        中国农村金融贫困的主要原因为农村金融投资软化、农村金融资源流失以及农村资本流动梗阻。经济基础薄弱抑制了农村金融的产生与发展,农村金融的萎缩与弱化又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1 从金融需求来看

        农村金融需求主体是农户和农村企业,农户和农村企业缺乏因来自不同方面的影响从而导致农村金融需求不旺。一是贫困农户的金融需求长期得不到满足而被强制性揭止。贫困农户是一种特殊的金融需求主体,其简单再生产和基本生活资金均较短缺,往往从客观上产生金融需求,但作为金融机构的贷款对象,其贷款风险较大,因此常常被排斥在正规金融组织的贷款供给范围之外,这部分金融需求往往被强制性的揭止。二是已基本解决生活温饱问题的农户,他们具有一定的信用能力,一般较为讲求信誉,但因其力量单薄,所产生的金融需求十分有限,金融机构对他们的贷款仅仅限于小额贷款。尽管如此,因农村信用社资金实力不足,难以最大限度地满足这部分农户的资金需求,从而抑制了部分金融需求,限制了他们金融需求发展的欲望,以及由此而产生的金融需求冲动。三是乡村企业是立足于当地资源而由乡村投资发展起来的,这类企业生产技术简单,抵抗风险的能力较低,其发展能力十分有限。因市场不确定性较大,乡村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所面临的风险也较大,因此,其产生的合理的金融需求也常常受到多方面的限制。

        农村消费性金融需求的特征决定了农村消费性金融需求的先天不足。中国农村消费性金融需求多产生于维持基本生存的必要,这种需求并非建立在还本付息的基础之上。农民收入的不确定性与非固定化导致农村消费性金融的脆弱性,现代金融所产生的消费信贷常常以居民的预期收入为信用保证,而中国农村农民的预期收入则具有不确定性,削弱了农村消费性金融需求的基础,造成农村消费性金融需求的非正常化。农村农民的固定资产(如房产)非流动性,难以作为贷款抵押物,即使用作贷款抵押也只能是形式而已。  

        2 从金融供给的来看

        对经济效益的追求使得金融机构纷纷奉行城市化发展战略,实施金融投资的城市化、金融决策权力的城市化、金融业务的城市化,收缩农村金融贫困地区金融机构与农村金融业务,使得农村金融供应相对萎缩,农村经济缺乏必要的金融支持,农村资金供求矛盾日益突出。

        2.1 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对中国农村金融贫困地区的撤退与放弃。一方面,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三大国有商业银行分支机构纷纷向中心城市收缩,金融贫困地区支行被大幅度削减与撤并,就连与农村经济有着密切的天然联系的中国农业银行也在不断的削减其在中国农村金融贫困地区所设置的分支机构与营业网点。另一方面,四大国有商业银行都将农村金融机构的主要业务集中于吸收存款,对中国农村金融贫困地区的信贷投入却越来越少,农村贷款业务日趋下降,中国农村金融贫困地区沦为金融资源的输出地。

        2.2 新型股份制商业银行对中国农村金融贫困地区的零投资现象。我国新型的股份制商业银行步入了空前大发展阶段,机构的数量在增多,经营业务的深度与广度在深化,对经济的渗透力在加大,对中国金融的贡献在增加。然而,自创建以来就与农村金融保持距离,它们既不在中国农村金融贫困地区设置分支机构,也不为中国农村金融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任何形式的金融支持。从这个意义上讲,新型股份制商业银行的产生与发展加剧了中国农村金融贫困地区的金融贫困化。

        2.3 农业政策性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对农村经济服务对象、服务范围、服务深度的淡化。农业发展银行由最初的为农业经济发展服务,转变为主要办理粮、棉、油等主要农副产品的国家专项储备贷款、收购贷款和调销贷款;办理粮食企业的建仓贷款等。而且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在具体的经营活动中除了国家硬性规定的必须办理的农业贷款项目外,其他农业贷款采取的是消极的逃避策略。 

从这个角度分析,国家对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给予的经营自主权越大,其放弃中国农村金融贫困地区的倾向越明显。

 2.4 农村信用社力量单薄,难以负重。商业银行收缩农村金融机构,采取“多存少贷”的撤出农村金融的政策后,使得农村信用社成为农村金融的主力军,农村信用社对农村经济的金融支持作用就显得越来越重要了。信用社与中国农业银行脱钩后,其职能定位为“为三农服务”,是农村金融的主要机构。事实上,由于商业银行对农村金融的放弃,农村信用社几乎是独立承担国家的支农任务,对于力量单薄的农村信用社而言,无论是其对金融资源的占有与运用,还是其经营决策与管理水平,或者其员工素质等方面,都不能为农村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持。

        由此可以看出,无论从金融需求和金融供给来看,都导致农村金融贫困化。而路磊(1998)对中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得出结论:金融市场的发展与经济发展有着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农村金融的贫困对农村经济发展同样表现为负效应。

篇(10)

文章编号:1003-4625(2007)05-0065-02中图分类号:F830.58文献标识码:A

一、农村资金需求分析

本文将农村资金需求定义为在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以增值为目的的,并且在一定时期内在货币偿还能力内对货币的需要。尽管对货币的需求和对资金的需求是有区别的,但是当需求货币是为了获得更多的货币时,这种需求实际上也就是对货币资金的需求,说明了货币需求与资金需求的统一性,因为,资金通常是以货币来表现的。所以,本文谈到的农村资金需求实质上是对农村货币资金的需求。

目前,国内关于农村资金需求分析的文献并不多,而且主要侧重于对农村资金需求的定性描述(谢平,2005;王叙果,2005),缺乏关于农村资金需求的定量分析。已有的定量分析也多侧重于采用C-D生产函数模型或投资行为方程,用历史数据对农业资金需求进行分析和预测(刘江,2000),或在此基础上再加上对农村社会发展的资金需求的粗略的估计(谢平,2005)。

但历史数据表示的是过去年份的实际资金供给或投资额,并非资金需求,这种计算会人为的缩小农村的资金需求量。田力等(2004)运用戈德史密斯的金融―经济相关比率来描述和测算农村经济发展所需要的货币金融量。 本文认为,这种方法有其合理性,可以借鉴,但需要对其中的主要指标――农村国内生产总值做一修改。原因是在田力的研究中,农村国内生产总值使用的数据是第一产业,即农业的GDP,这一数据大大缩小了农村国内生产总值,也因此严重缩小农村资金的需求。因为除了第一产业,农村第二三产业的发展也是相当迅速的,并且在农村GDP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目前,农村二、三产业在农村GDP中的比重已超过2/3。

因为从《中国统计年鉴》只能得到按当年价格计算的全国GDP的总数,为了得到农村的GDP, 需要按照一定的方法将其进行分解。本文引用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经济发展研究所在《农村经济绿皮书》使用的方法和得到的城乡GDP分解比例来计算农村的GDP。然后再根据戈德史密斯的金融―经济相关关系计算经济金融相关系数,用此系数乘以农村GDP,得出农村资金需求量,见表1。

也许有人认为用全国的金融经济相关系数来计算农村的资金需求量会夸大农村的资金需求,因为农村的经济发展程度相对较低,对资金的需求也相对较低。根据戈德史密斯计算的1963-1993年不同发展水平国家的经济金融相关系数来看,欠发达国家的平均值为0.8,同期发达国家的比率为2.2,比较发达国家的比率为1.6。即使我们按照这一时期欠发达国家的平均值来计算,农村资金的需求量也是相当可观的,2000-2004年分别达到35787、38303、40975、45360、53436亿元。

二、农村资金供给分析

农村资金供应主要来源于财政资金、信贷资金、农村集体资金、农民个人资金四条渠道(由于外资进入农村数量较少,故本文将其忽略不计)。由表2可见,农村资金供应总量是在不断增加的。从农村资金供给的构成来看,不论是财政资金、信贷资金,还是农村集体资金和农民个人资金,都呈明显的上升趋势。

在各种农村资金的供给渠道中,财政资金始终是农村资金一条较为稳定的渠道。但是,财政资金占农村总资金的比重,自1991年以来一直维持在5%~7%左右。

信贷资金一直是农村资金最主要的来源。从总量上看,信贷资金的增长幅度最大,除在1994、1995年有所下降外,其总额一直呈明显的增长趋势。同时,信贷资金占农村资金的比重除1994、1995年有较大幅度的下降,其余年份都呈稳步上升的趋势。这也说明随着金融在经济中作用的不断加强,在未来的农村经济发展中,信贷资金仍将是重要的资金来源。

农村集体资金也稳步增长。从统计资料看,在农村资金供应中,农村集体资金所占比重在1988年以前相对较为稳定,一直在11%~14%之间浮动(1982年除外,为16.99%),在经历了1989、1990年的短暂下降之后,从1991年进入快速增长阶段,并在1995年达到最高,为29.71%,此后,基本稳定在20%左右。

农民个人资金虽然从总量来看也在稳步增加,但增加幅度并不大。同时,它在农村资金供应中所占比重也在不断下降。

综上所述,在农村资金供应中,财政资金虽然绝对数不断增加,但相对于总的资金增长来讲是缓慢的,在总资金来源中的比例不断下降。农民个人资金也缓慢增长,但在农村资金中的比重也在不断下降。信贷资金一直是农村资金最重要的来源,其增长幅度也较为明显。同时农村集体资金也是农村资金的重要来源,它在农村资金总量中的比例呈现稳定的增长。

三、农村资金供求缺口分析

资金需求减去资金供应的差即为资金供求缺口。结合上述对资金需求和资金供应分析,我们可以对农村资金供求状况做出判断:我国农村资金存在着严重的供不应求,而且,资金供求缺口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大,从1991年的4524.5亿元增加至2004年的92746亿元。如果将农村资金外流考虑进来,农村资金供求缺口还将加大,见表3。

农村资金外流的渠道有多种,鉴于数据可得性的考虑,本文在此仅将财政渠道和金融渠道两种主要的资金外流纳入分析范畴。从表3可以看出,1991-2004年间,农村通过财政渠道和金融渠道流出的资金量逐年增多,由1991年的98.46亿元增加至2004年的10574.51亿元。其中,金融渠道是农村资金外流的主渠道。虽然同一时期的农村资金供给也在增加,由4860.2亿元增至30819.4亿元,但由于资金外流,农村资金的净供给有所下降,导致农村资金供求缺口增大,从1991年的4622.96亿元增加至2004年的103320.51亿元,有限的资金供应远远不能满足农村日益增长的资金需求,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四、简要的结论与政策建议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1.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资金需求和资金供给数量都在增加,但需求的增加幅度大于供给的增加幅度。2.在农村资金供给主体中,信贷资金是最主要的来源。3.我国农村资金存在严重的供不应求,资金供求缺口越来越大。4.农村资金外流,特别是金融性资金外流,加大了农村资金供求缺口。

基于以上分析和结论,我们可以得出如下政策建议:1.增加农村资金供给,以满足不断增长的农村资金需求。考虑到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作用仅限于弥补市场失灵的部分以及财力的有限性,因此财政投资应限于农村公共基础设施;鉴于信贷资金在农村资金供应中及金融在市场经济中资源配置的作用,增加农村资金供给应着力于增加信贷资金的供给;同时,应采取措施,鼓励市场参与主体――农民个人的投资。2.建立农村资金回流机制,防止农村资金外流,并进一步吸引外部资金注入农村,以减少农村资金供给的漏损。

参考文献:

篇(11)

中图分类号:F259.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30-000-01

互联网+背景下农村快递业的发展主要是依靠互联网及信息技术,使农村快递业在互联网的基础上,创造出新的发展生态。目前农村快递业的发展已经初具规模,而且随着互联网普及率的提升和物流基础设施的完善,农村快递业的发展将会越来越迅猛。

一、互联网+背景下冀东地区农村快递业发展现状

冀东地区目前主要指河北省内的唐山和秦皇岛地区,该地区临近北京和天津,属于沿海城市,农村经济基础好,发展比较快。在2016年全国百强县排名中,唐山市的县级市迁安排在14位,遵化排名96位。目前冀东地区农村快递业的发展现状如下。

1.农村快递需求不断增长。随着农村互联网的进一步普及及物流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农村快递需求不断增加,互联网的普及为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了便利l件,尤其是网购的盛行更向快递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外很多人通过自媒体不断发展网络销售,微商的壮大也使得农村快递需求逐渐增加。比如秦皇岛市卢龙地区属于北部山区,盛产各种水果,很多农民通过子女或朋友的网络宣传销售大量产品,通过快递发往其他地区。

2.大量服务盲区的存在。由于快递企业资产和网络的局限性,以及农村人口分散的特点,使得存在大量农村快递市场盲区。以顺丰快递为例,在唐山市丰润区的26个乡镇中,只有13个乡镇能送达,覆盖率只有50%。而且很多农村快递并不能真正实现“门到门”的服务,通常服务范围只覆盖到乡镇,下面的农村并不能派送,而是要收件人自提,甚至有些快递企业会针对偏远地区加收费用。

3.交通不便,制约快递业的发展。交通条件是影响快递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农村道路交通一般不及城市,尤其在山区,交通问题成了制约快递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对于农产品的自销,由于交通不便,快递出去的农产品不能及时到达客户手中,使得农产品超过了保鲜期,不能销售。由于交通的限制,很多时候农民的网购商品不能及时到达手中,使得本应该快捷、高效的快递服务质量大打折扣。

4.农村人口分散,数量少,降低快递业的收益。

虽然冀东地区农村发展水平不低,但是部分农村处在山区,居住分散,个别区域虽然居住比较集中,但是每一片区人口也不多,这样对于快递企业来说,增加了送快递的路程和时间,收益大大降低。

平原地区虽然居住比较集中,但是由于目前农村青壮年多外出工作,留在村里的多是老人和孩子,间接降低了快递需求。

二、互联网+背景下冀东地区农村快递业发展的特征

1.网购推动了农村快递业的发展。

就像所有的农村地区一样,网络购物依然是冀东地区农村快递业务的主要源泉。随着村村通网工程的实施和智能手机的普及,网络基础设施基本完善,农村闲散的妇女甚至老人越来越倾向于网络购物,从而间接推动了农村快递业的发展。

2015年全国网购快递已经占快递业务的75%以上,由于农村地区商务快递业务更少,网购快递占快递业务的比重更高。根据对冀东地区的30户农户进行调查,有网购经历的共8户,占26.67%,可见农村网购市场的潜力还很大,进而农村快递业的需求也会进一步增加。

2.农村快递业务成本高,利润低,导致快递企业服务态度不积极。农村地区人口居住分散不集中,而且快递数量相对较少,使得农村快递投递点多、面广、线路长、成本高的特点凸显出来,因此快递企业负担加重,同等投入所获得的收益要低很多,导致企业拓展业务、提高服务质量的积极性不高。许多农村地区的快件只送到乡镇一级,对偏远农村地区的快件,不仅要求收件人到快递服务网点自行领取,甚至要求寄件人支付额外的超区服务费,给农村地区的居民带来极大不便。即使送到农民手中的快递,快递企业也会以交通不便为理由无故拖延送件时间,使得农民并不能第一时间拿到商品。

3.冀东地区农户对快递的主动需求增加。

在中央到地方推动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政策指引下,农村电子商务正在逐步推进。农产品的外销市场逐步扩大,部分快递的需求由原来的“以收货人为主”的被动需求变成了“以发货人为主”的主动需求,农村快递业务从原来的“派件”变成了“取件”。

通过对唐山市的遵化及迁西两地的农村调查发现,随着电子商务的进一步发展,很多农户通过子女及朋友的网络宣传,比如微信等渠道,开展农产品的网上销售,销售市场小到本县或本市,大到外市及外省。农产品外销的运输渠道大多是通过快递实现的,因此极大地拓展了快递业务,推动快递企业在乡镇甚至村里设置营业点,有助于解决农村快递数量少,业务分散的问题。

4.冀东地区农村对快递需求的层次比较低。人们对快递的需求包括基本需求和增值需求。基本需求主要包括运输、仓储及配送等服务需求,增值需求包括保价、代收货款、包装等服务需求。冀东地区农村对快递的需求主要是简单的取件、运输及配送需求,对于快递服务的要求并不高,农户更在乎快递的价格及效率,对于快递业务的增值服务关心较少。

在“互联网+”背景下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越来越迅速,没有高效、快捷、规范的农村快递体系,城乡之间的货物便难以流动起来,农村电子商务也将受到极大限制。农村快递业的与农村电商是供应链的两端,只有二者协调起来共同发展,才能形成良性循环,从而成为带动冀东地区农村发展、农民增收的重要力量。

参考文献:

[1]李电生,贾金玲.我国民营快递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中国民营科技与经济,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