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农村产业经济发展大全11篇

时间:2023-09-10 14:48:30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农村产业经济发展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农村产业经济发展

篇(1)

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有利于农村经济基础的建设。调整产业结构,一是能够拓宽农民收入渠道,积累资金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二是能转移农村剩余的劳动力;三是能促进农村就业结构、收入结构的优化,推进城乡一体化及农村现代化的进程。

2制约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及农业经济发展的因素

2.1

由于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再加上带来的土地使用权的流转问题,使得土地责任制的边际效应递减,并且出现了许多问题。如实现大规模机械化困难,不利于扩大农业生产规模及农业分工发展,无法促进农业技术的进步,导致农产品成本高,缺乏市场竞争力,经济效率低下,最终阻碍农业生产的规模化、区域化、专业化。其中,还有以家庭为单位生产,无法做大产业,市场组织化程度低,从而难以同市场形成良好对接,无法满足市场需求供给。

2.2农产品供需失衡

随着农业生产能力的提高,市场出现了供过于求的问题,对农产品的需求呈现出疲软的状态,而许多需求少、弹性小、收入也不多的农产品则出现了严重过剩的现象。同时,当前人们的消费结构正在向富裕型转化,对农产品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鲜、奇怪、有特点、安全已成为农产品的必备特点,而目前的农业生产结构并不符合这一需求特点。

2.3农业结构调整错位

农民本应是农业结构调整的主体,但由于他们缺乏市场主体意识及市场参与能力,导致其农业结构调整主体地位的缺失。绝大多数农民文化水平低,不善经营,资本积累不够,再加上经营格局分散,给农业信贷、科技推广等方面带来许多问题。

2.4技术储备不足

我国农业缺乏市场竞争力及核心优质的农业技术,并且对农业科技的投资低,使得农业产业结构的科技含量偏低,缺乏农业的技术储备。如果不改变目前的状况,将导致部分有潜力的农产品就很难发展为有竞争力的产品。

3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思路

3.1转变观念

结构调整是解决农业产业化问题的关键,要把农业产业化结构调整放在事关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建设成败的高度来认识,树立市场化经营理念,用系统论的思维方式来谋划农业,既要谋划生产,也要关注加工、销售,要把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摆上重要的议事日程。同时,各部门要共同管理、密切配合,制定一些前瞻性的规划和措施,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积极探索新路子,做大做强农业产业,努力为农民增收,为现代农业发展打好基础。

3.2狠抓基地建设

要巩固提升老基地,重点抓好传统产业的提质增效和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经营,通过调优品种、落实科技等措施,增加产量、提高效益;要做大做强小基地,利用好扶持政策,对已经培育成型的新兴产业基地进一步扩大规模;同时将畜牧业作为大农业结构调整的突破口,要发展规模化、专业化、基地化养殖业。

3.3健全流通体系

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的一个有效方法就是解决在实际建设中的重复问题,我们应当在国内外的分工体系中进行合理的定位,建立健全流通体系,与国内外形成互补关系,密切合作,以互通有无。要抓住国际上产业调整和深分工的机会,集中生产某种农产品,将就近的自发性农业市场改造成高效率、规模化的物流基地,以此吸引更多的企业为该区域投资,打造成极具有竞争力的经济模块,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从而提高区域经济的核心竞争力。

3.4发挥龙头企业的作用

新时期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的关键措施是立足本区域优势,大力培养龙头企业,努力发展创汇农业及特色农业,以抓龙头企业发展为突破口,建设有一定规模的生产基地,促进农业产业化及现代化的发展。通过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对农产品进行深加工,扩大市场的份额,提高产品的综合效益。将龙头企业和基地农民的关系处理好,以保护农民利益为前提,建立并完善经营与风险企业与农户共担机制。在农户分散经营的情况下,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把发展特色农业与创汇农业结合起来,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以有效发展高产优质农业。

3.5提高技术服务水平

技术创新对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起主导作用,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必须从提高技术服务水平抓起。首先,应该建立重大科研成果产业化奖励基金和科研风险补偿基金,实现产业升级,积极利用新设备、新技术来改造传统产业,以灵活务实的方法推动技术创新。其次,要抓住具有地域特色的资源,运用高新技术,或改造特色传统工艺,生产特色产品,创立富有特色的农产品品牌,打造特色产业。并根据市场需求,提高技术服务水平,发展有明显特色、质量高、经济效益好的农产品。

篇(2)

一、引言

当前,我国农业步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很多地方政府和学者提出了以农村产业集群来提高我国农业综合生产力和农产品竞争优势的发展战略。在我国这样的农业大国,农业是绝大部分农村地区的主要产业,在将产业集群作为发展农村经济的一种战略时,理应选择以本地农业产业为出发点的农业产业集群,但是,从国内外的成功案例我们可以发现目前的农村产业集群大多是生产要素可以“自由落脚”型的产业,而以土地为主要要素投入的农业产业难觅踪迹。因此,在各农村地区选择发展何种产业集群时,研究农村产业集群的形成机理显得尤为重要。作为本文实证分析所选取的两个乡镇——戴南和丁伙,分属在历史、经济、社会及文化等方面具有众多相似之处的泰州和扬州两地,但二者在产业集群成功发展的路径选择上却迥然不同,即在产业属性上分属于第二与第一产业,因而选择戴南镇的不锈钢产业与丁伙镇的花卉苗木产业进行实证分析具有一定的理论与现实指导意义。

二、两种农村产业集群典型形式的比较

(一)戴南与丁伙的产业集群概况

1.戴南的非农产业集群

泰州兴化市戴南镇位于江苏中部泰州市域,经济上号称“苏中第一镇”,为名副其实的“中国不锈钢之乡”。该镇乡村工业起步早、基础好,1990年以来工业产值平均以32%的速度增长。区内目前已聚集工业企业1200余家,其中不锈钢企业达800多家,年产不锈钢及制品达200多万吨,产品涉及日用、化工、建筑等领域,品种多达2000多个系列,且拥有全球第三、亚洲最大的汽车轮胎钢帘线生产企业兴达公司,年成交额达48亿元的不锈钢交易城,年产不锈钢制品占全国总产量的1/7,初步形成以不锈钢产业为特色的产业集群经济体系。

2.丁伙的特色农业产业集群

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中国花木之乡”的丁伙镇,花木产业在全国花卉产业发展大潮中逐渐焕发生机,成为该镇的支柱产业和面向国内外市场的特色产业,显示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该镇过去一直以粮食种植为主,改革开放后,涌现了不少乡镇工业企业,但是企业经济规模一直没有上去。至1995年,全镇共有人口2.41万,农民人均纯收入1888元,发展速度明显偏缓,而且缺乏自己的特色产品。经过思考,丁伙镇决定从本地的资源优势入手,抛开过去传统的唯有第二产业才能带动经济发展的陈旧观念,将花木栽培作为经济发展的一个主要增长点来抓。与此同时,由于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众多家庭开始养花种树,以及城市正在进行的大规模建设改造,急需大量的花草树木对市区进行绿化。因此,该镇花木产业的发展与城市的建设刚好吻合,全镇经济发展的速度明显加快,特别是2000年的乡镇合并,该镇经济实力得到了进一步的壮大,经济实现了质的腾飞。到2001年底,全镇共有总人口5.01万人,有近6000人从事花木的生产、经营或服务,占农村劳动力的30%。全镇耕地面积6.2万亩,现有花木面积4万亩,占65%。花木品种有常绿地景、花灌木、彩色苗木、行道树、盆花盆景等五大类400多个品种,并远销东北、华北、西北等20多个省、市、自治区,年销售达1.5亿万元。

(二)两种形式产业集群形成机理的共性

虽然戴南不锈钢产业、丁伙花木产业这两种典型的产业集群在产业属性上有着明显的差别,即分属于第二与第一产业,但通过比较我们不难发现其在形成机理上仍然存在着共性。

1.地理区位优势。人类经济活动并不是均匀分布在地球表面的,而通常是在局部地区进行。因为不同的场所有着不同的区位条件。区位条件好的地方,意味着经济主体在获取资源能力和产品市场上具有优势。因此,地理区位条件的好坏或地理区位优势是否明显,在很大程度上构成了经济主体竞争优势的来源。明显的地理区位优势,对农村产业集群成功顺利的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交通运输优势对产品市场的供给上。从产品价值实现的角度看,农业产业集群生产的高附加值农产品和农村非农产业生产的非农产品很难通过本地的农村市场来实现产品价值,这些产品价值实现主要体现在城市和国外市场上。便利的交通运输优势为农产品占据有利的消费市场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并有利于农村产业集群持续稳定的发展。

江都市地处苏中平原,南临长江,西傍京杭大运河,宁通一级公路,328国道、淮江高速公路交汇于此,是苏北重要的水陆交通咽喉,交通的快速发展使得整个江都的经济版块融入了长江三角洲的经济发展圈中。京沪高速、扬州西北绕城公路和宁启铁路穿越丁伙镇,丁伙镇也借助于交通的快速发展,为花卉的快速运销提供了先决条件。

戴南镇隶属江苏省兴化市,地处江苏省中部,南临长江,北接淮水,水陆交通尤为便捷。境内河道纵横,水网交织,境内省级航道盐靖河直通国家级口岸泰州港。宁盐一级公路穿镇而过,宁靖盐高速公路在戴南设有互通口,经江阴大桥至上海,南京仅需两个多小时;距新(新沂)长(长兴)铁路兴化站20公里。便捷的交通为其原材料引进和产品输出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2.独特的商业文化环境和产业传统。历史在产业集群形成中的作用并不在于其发生,而在于其不断的累积过程,既包括本地化的知识基础——生产工艺、市场或技术等的累积,也包括本地化的不可流动的特质劳动力和产业氛围的累积。非农产业集聚发生的地方往往具有悠久的商品经济历史,有着“走出去”的传统,历史上往往能工巧匠居多。兴化市的戴南镇,解放前该镇五匠(指金匠、银匠、铁匠、铜匠、锡匠)的足迹就走遍大江南北,世代相传的专业技能,加上头脑灵活、善于经营的个性,构成了特殊的人力资本优势,久远的工商传统孕育了当地人们的商业头脑和务实品性。这种“文化基因”在改革开放的环境中,极大地推动了戴南中小企业的蓬勃发展,成为区域内产业发展的巨大推动力。

客观上,由于农业产业集群缺乏聚集优势、规模经济、强关联性等这些非农产业集群具备的核心因素,所以其竞争优势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竞争对手难以模仿的特定性知识、技术、劳动力和文化氛围等,主要体现在差异化比较明显的特色农业产业集群上。江都栽培花木有1300年以上的历史,境内的卉木寺、花家荡均因种花得名,该地区群众以花卉苗木为业,具有花卉盆景生产的传统习惯和丰富技艺。丁伙镇双华村340个农户家家培育花木,全村耕地及自留地全部种植花木,并跨村发展花木面积1700多亩,2005年全村花木销售收入达6000万元以上,成为远近闻名的专业村。

3.政府的适当支持与引导。农村产业集群的发展除了内部动力外,还需要政府适当的支持。集群过程是自下而上的市场诱导过程,由于市场机制固有的缺陷和区域经济的空间特性,单纯依靠市场力量很难保证区域经济始终沿着最优路径发展。特别是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的情况下,政府在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仍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第一,消除集群外部负效应。企业空间聚集的结果,在带来诸多聚集利益的同时,也可能带来比如废水、废气、废渣排放的增加影响周边生态环境,必须有政府干涉、控制负外部性,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为有效解决群众长期反映强烈的环境污染问题,近三四年来,戴南在治污上合计投资达到3亿元,并从基础抓起,避免重复“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恢复”的老路,于2004年,由镇政府与上海市环保集团公司合作,在南北各建一座污水处理厂,并限期整治78家烟尘超标排放企业,取得初步成效。截至目前,全镇510家污水排放企业旧池全部破除,破除率达100%。丁伙镇在不断加快经济发展速度的同时,也积极推进生态环境建设力度。几年来,该镇先后投入400多万元,努力构筑融洽的生态环境。到目前,该镇已有9家单位达到市绿化先进单位要求,全镇绿化覆盖率达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标准。

第二,提供公共产品。公共产品是形成聚集的物质承载者,是控制区域聚集规模的关键因素。公共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服务越完善,质量越高,该区域或局部地区的聚集效应就越大;戴南政府在大力治污的同时也在努力营造优美的宜居环境。2007年,该镇投入5800万元,新增绿化面积9000亩,城镇绿化覆盖率达到41%;对96条河道进行了全面清理;投资2.3亿元分三期改扩建水厂,确保全镇群众吃上放心水;投资1500万元的镇文化中心已破土动工;投资10亿元的15个便民项目已全部实施。政府在丁伙花木产业的发展壮大的过程中也一直发挥着扶持、培养、规范及服务的作用。例如:以花木科技示范园区为载体,建立花木新品种、新技术引进、试验、推广基地;与南农大、南林大等科研院校建立了合作关系,加强对花木从业人员的培训;成立市级花木研究所,建立江都花卉信息网;将全市较大的花木企业联合起来,成立一个省级花木集团,以加强全市花木产业内部的联合和协作;建立规范的花木合作社,以一定数量的花木生产户及一定面积的花木户为基础,由政府引导,适当扶持,依法登记造册,组建一批组织完善、运转高效的花木合作社,引导农民走向市场等。

三、农村产业集群的选择原则

虽然由于农村文化与农业生产的密不可分性,在以农业文化为主要文化的农村地区,农业生产、种植、加工等“特定性要素”文化理应构成农业产业集群形成机理的一个方面,但通过上文的对比分析我们不难发现,特定性要素的文化根植性在农村非农产业集群中同样起着重要作用。对中国大部分农村地区来讲,农业资源是农村的主导性资源,农村资源要素创新整合在农业产业集群中的作用,同样适合非农产业集群的发展。

成功的农村产业集群是区域资源要素状况、区位条件状况和区域制度背景等区域要素创新整合的结果,不可盲目复制和模仿,因为不同区域的要素禀赋引致地区间非均质特征是产业集群发展空间差异的根源。因此,在各农村地区选择何种产业发展产业集群时,应该遵循以下数条产业集群选择的一般原则。

(一)产业关联度原则

产业关联度是指社会生产中不同产业部门、不同行业之间相互扩散和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推动的程度。从产业集群的角度看,首先需要强调区域优势产业与其他相关产业的关联程度,因为产业集群的实质就是以区域优势产业为主导,按照产业链条多向延展而串联在一起的关联产业的地域集中。通过区域优势产业部门与其他产业部门具有广泛而密切的关联,带动或推动周围一系列部门进一步发展,产生广泛而深入的“乘数效应”,促成整个地域经济的全面成长,并最终形成以优势产业为核心,结合各相关产业共同发展的企业集群格局,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路径。

(二)经济效益比较原则

产业经济活动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获取一定的经济效益,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的经济优势。最佳经济效益是区域优势产业选择的最终目标。企业集群是区域非均衡发展的一个增长点,要求能够较好地解决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比如利用区域资源条件、增加国民收入、解决劳动就业等。经济效益比较原则就是通过对各产业部门经济效益的综合评价来选择经济效益好的产业部门作为优势产业,使它们在区域产业结构中的比重上升。

(三)市场导向原则

在波特的“钻石体系”中,市场需求是产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在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生产是起点,消费是终点,前者要考虑资源要素的供给,后者要考虑产品的需求。所以区域优势产业的选择不仅要分析供给结构状况,更重要的是预测区内、外市场需求状况,要准确地把握市场需求量和产品需求结构。巨大的市场需求是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也是优势产业迅速增长的出发点和前提条件。

(四)动态比较优势原则

篇(3)

主导产业要以“名、优、新、特”产品开发为目的,从利用当地资源、发展名优产品入手,对那些资源优势最突出、经济优势最明显、生产优势较稳定的项目,进行重点培育。通过良种扩繁等方式加快发展,树立品牌形象,形成支柱产业,围绕主导产业发展产加销一体化经营模式。推进农业产业化必须发展农业规模化,建立农业生产基地,通过基地的辐射带动作用,可以有效带动农民大规模生产,从而形成区域化发展、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形成群体优势。在推进农业产业化中必须坚持以市场为导向,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实现产业分布、产品销售和产业发展的多元化模式,通过优势资源的转移和优化品种结构,创品牌、上特色、出精品、增效益,大力发展名、特、优、稀等农产品项目,做到人无我有、人少我多、人多我优,使农产品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二、拓宽融资渠道

随着农业产业化的逐步升级,农业也将逐步转化成为技术密集与资本密集型产业,这意味着农业发展需要越来越多的资金支持,从而化解农业产业化的资金“瓶颈”制约,为推进农业产业化提供资金保障。健全农业多元化投资体系,加大财政资金对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支持力度,合理规定财政支农支出增长比例,确保支农资金的稳定增长,并通过专项资金、农业发展基金、贴息贷款等方式,重点支持龙头企业和基地的发展。要引导工商企业、吸引外资企业投资农业,工商企业和外资企业进入农业,不仅可以缓解农业资金的问题,而且可以充分利用其营销网络、企业管理经验和先进技术来提高产业化经营的水平和科技含量,充当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龙头企业。必须重视金融机构对农业产业化的支持,对技术含量高、经济效益好、企业信誉度高的龙头企业,适当简化贷款手续,积极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农业产业化经营领域,广泛吸纳社会资金,制定优惠政策,鼓励支持个体私营投资。培育农业资本市场,大力发展上市公司来解决资金短缺问题,扩大农业上市公司规模,通过资本营运的方式增加投入。各级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要积极发挥职能优势,主动与农业部门沟通,加强信贷管理,做好信贷调查、发放和收回工作,对示范性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优势产业,在授信额度和贷款利率上予以适当优惠,努力营造良好的金融服务环境。政府和农业组织应大力宣传信誉美德,确立讲信用、重诚信的理念,建立农户信用等级和生产经营情况档案,有针对性地进行小额信贷的发放。

三、注重人才培养

篇(4)

各个历史时期,党和政府都在严肃而认真地对待农村经济发展这一事关农民切身利益的大事,各级党委和政府也做了大量工作,但收效甚微,未能实现富民一方的目标。致使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抓发展促增收遇到了新的挑战,各级干部既不想抓,又不会抓,更不敢抓;农民群众既不能干,又不会干,更不能有效地干。2005年,广纳镇党委、政府科学决策、大胆尝试,与巴中富康菌业公司按照“公司+农户”的发展模式,种植稻田蘑菇200余亩(实际种植110亩)。目前,公司已收购14万斤,还有一个月的盛产期,可望再收购10万斤,亩均产量可达3500斤,每亩产值达4000余元,亩均纯收入2500元以上、个别可达5000元以上。种菇农户得到了切实的经济利益,真诚感谢党委、政府为他们办了一件好事和实事。实践证明,种植稻田蘑菇是低山区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好路子,使我们看到了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切入点,看到了农村经济发展的巨大潜力,看到了农民增收的希望。同时,一年的生产实践,也使我们更加深入思考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相关问题:

一、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是“抓发展、促发展”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

思路决定出路。没有思想的解放和观念的更新,干部群众就会在历史的阴影中徘徊、犹豫、举棋不定,就会产生畏难、怕烦和无处着手的情绪,就会产生发展不发展与我无关的消极情绪,群众就会产生无可奈何、听之任之的情绪,从而失去发展机遇,导致农民增收无望的后果。原创:为此,广纳镇党委、政府切实转变政府职能,从过去催粮催款、催种催收转移到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上来,把狠抓发展、促进农民增收作为压倒一切的核心工作,从机制上、体制上、利益上引导农民发展生产、促进增收。首先,要求各级干部思想上大解放、观念上大更新,树立“抓发展,促增收”的领导干部才是合格的领导干部,不能抓、不会抓发展的干部就是不称职的领导干部的观念,为顺利实施稻田蘑菇项目,党委政府组织了四次集中宣传动员会,邀请富康菌业公司、县科技局负责人和技术人员对镇村干部进行深入的宣传发动,首先让各级干部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坚定种植稻田蘑菇的决心和信心,联系村镇干部对各村的稻田蘑菇项目实行包干负责,并制定严格的考核奖励办法,逗硬检查验收,将检查结果纳入镇村干部的政绩考核,将考核结果作为检验干部称职、合格与否的依据,从而解决不愿抓的问题。其次是重抓群众的宣传发动和教育引导,广大农民群众既是发展的主体,又是发展成果的直接受益人,但目前农民的思想意识、农村的劳动力状况都不能很好地适应农村经济的发展的要求,因此对农民的教育引导显得尤为重要,要通过举办培训班、发放科技资料、以会代课的形式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培训,特别是对实用技术的培训,要突出培训的针对性、适用性、通俗性。引导农民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引导他们克服山区意识、小农意识,树立抓发展,促增收的意识,树立市场经济意识,树立风险意识,树立技术是生产力的意识,形成主动求发展,主动找市场,主动学技术的良好氛围,只有这样才能发挥他们在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中的主体、主人、主动作用,才能最终实现由输血向造血的根本转变。为此,镇村干部不遗余力地狠抓群众的教育引导工作,一是深入村、社、院户召开动员会,与他们谈发展、谈增收、谈市场、谈种植稻田蘑菇的可观效益和良好前景,激发群众抓发展、促增收的热情;二是注重示范引导,村社干部带头实施,让一部份思想先解放、观念先转变、积极要求发展致富的农户率先实施,让生产实践中很好的经济效益来激发其它农户的种植积极性;三是通过以会代课、送学上门、田间指导、技术咨询的方式加强对种菇农户的培训,教育他们树立抓发展、促增收的意识,树立市场经济意识,正确掌握种植稻田蘑菇的各项技术。2005年,稻田蘑菇在全镇11个村成功实施,并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种菇农户从生产中得到了可观的经济回报,从而消除了各级干部想抓不敢抓,试抓不敢大胆抓的疑虑,也提高了农民种植稻田蘑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很多农户积极申请2006年种植稻田蘑菇。实践证明,如果没有党委政府的科学决策、正确引导,没有各级干部和广大群众的思想解放、观念转变和大胆偿试,稻田蘑菇这一产业将很难在我镇顺利实施,并取得很好的经济效益。

二、选准项目,突出效益是“抓发展,促增收”必须解决的关

键问题

要促进一方发展、带动群众致富,必须选准发展项目,在项目的选择上必须牢牢把握“因地制宜”的方针,既照顾传统习惯,又充分考虑农村的新形势、新情况、新要求。一是要结合镇情,科学分析气候、资源、土地等自然因素,找准最适合本地乡情民意和自然条件的发展项目。二是要注意项目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宜大则大,宜小则小,宜啥则啥。三是选择效益好、生产周期短的发展项目,让老百姓在很短时间内得到较高的收益,用实实在在的效益激活他们发展生产的主自觉性、主动性。四是能够防范市场风险,降低投入成本,解决市场流通领域过多占有生产利润的问题,为实现增收项目的生产、管理、销售、收入提供保障。为此,党委政府经过多层次、多方面的科学比选和深入论证,确定稻田蘑菇为全镇抓发展、促增收的潜力产业,因为广纳湿润温暖的气候,丰富的土地资源和稿杆资源非常适宜稻田蘑菇的种植,而且种植稻田蘑菇属劳动密集型产业,技术含量相对较低,管理较粗放,很容易掌握和操作,符合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缺乏的实际;蘑菇市场行情好,供不应求,市场前景乐观,风险相对较低,增收有保障;生产周期短,很快可见效益回报;走“定单农业”路子,公司解决了投入、技术、销售难题,老百姓不愁市场,不愁销路、不愁技术,没有后顾之忧,能够激发他们种植稻田蘑菇、增收致富的积极性。实践证明,种植稻田蘑菇是我镇抓发展、促增收闯出的一条好路子,完全符合广纳镇情,有很大发展后劲,是广纳镇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农村经济潜在的优势产业。

三、政府主导,政策支持是“抓发展、促增收”必须解决的动力问题

篇(5)

我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是首屈一指的农业大国,绝大部分人口都在农村,因而农村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体系中占据了非常大的比重。假如没有农村经济的大发展,也就不可能有我国经济的整体发展。这就一定要全力抓住农村经济产业结构调整之主线,从而推动我国经济不断取得新的成绩。

1 农村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间存在的关系

农村产业结构之转变唯有在经济持续发展的状况下才能全面完成,而其效果也唯有通过经济的持续发展才能实现最终的验证。对农村产业结构进行全面而深入的调整,这是加快我国农村经济得到全面而深入发展的关键环节。这就需要运用混合农业结构的改造,让其过渡至农村各产业门类的全面和协调发展,最后才能实现农业经济的现代化。一旦工业方式以及现代科技在农业领域得到成功的运用并且发展成为主导性方式之时,我国农村就能够实现从混合农业往现代农业的彻底转变。

2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对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1)能够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通过实施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第一产业的比例将有所下降,而第二、三产业的比例则将上升,从而让各产业形成有序移动,能够缩小欠发达地区和发达地区之间的差距,推动我国农村经济实现跨越式的发展。

(2)能够稳定农业所具有的基础性地位,持续改进我国的农业产业结构。立足于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能够在保障农业持续增长的基础上,让别的产业实力也得到同步提高,而支柱产业的贡献也会相应增加。

(3)能够改进我国的就业结构,从而实现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更趋合理地流动。在农村产业结构实施调整之后,不仅让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有了工作,而且还能减少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的盲目性聚集流动。以往,因为农村产业十分单一,不但无法得到全面利用,反而还会出现困扰农村经济发展的农村过剩劳动力问题。在改革开放之后,农村地区的产业结构出现了新的挑战,让此问题有了极大地缓解。

(4)能够进一步繁荣农村地区经济,加快农民群众的增收步伐。我国农村社会总产值之中非农产业比重构成近年来正在逐年提升,对于农村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明显的推动作用。

(5)能够改进区域布局,让自然资源得到更加全面的利用。在实施农村地区产业结构调整之前,农业生产往往被限制于有限的耕地之中,而耕地资源中的绝大多数被用在粮食生产上。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持续调整与变动,让自然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强度不断提升,产业结构也从原来的单一化变得更加多元化。特色产业之形成让区域布局变得更为合理,这样一来就能够加快从分散生产至集约经营之转变。

(6)推动农村产业内部门之间的相互协调,这就十分有利于解决二元化的经济结构。乡镇企业可以将收入运用多种途径投入到农业产业之中,而农业产业之发展反过来则可为非农产业之发展提供充足的资源,从而推动非农产业实现新的发展。七是能够推动科技推广以及应用。科技创新可以说是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加快生产力发展的关键环节,能够推动经济的发展。在新科技得到推广应用之后,会推动新产业的产生与旧产业的消亡,从而让产业结构得到更好地改进,进而让农村经济产业结构从原有的经验型往科技型加以转变。

3 立足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当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一)改进经营理念以改进我国农业领域产业结构

(1)要全面而深入地调整传统意义上的粮食以及饲料粮之间存在的关系,以求把以粮食、经济作物为其主体的二元化种植业的结构切实转变成新的以粮食、经济和饲料作物为重要主体的全新的三元化种植业结构。这就需要更加深入地发展畜牧业等行业,重点是要抓好商品化基地的建设、大力开发畜产品相关加工业。要更加全面地对待特种畜禽业以及蜂产业等农业产业,积极提高畜产品出口的份额。要不断推进林业的新发展,创建出更为齐全的林业生态工作新机制。

(2)要积极改进以前所固有的农业区域结构,落实好农业区域之间的彼此分工以及协作关系,从而更好地体现各个区域具备的比较性优势。

(3)在改进农业领域产业结构中必须紧密联系本地产业化经营之实际,从而实现当地农业的二次飞跃。应当说,农业领域的产业化经营已发展成为农村产业一体化的一项关键性举措,这就要坚持为农村和农民生活服务的基础上,分别应用各不相同的经营手段,把基层农民的实际生产状况与国际、国内两个市场进行联系,从而运用全社会力量以帮助广大农民尽可能地摆脱在市场竞争以及谈判过程中所处之弱势地位,真正做到用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来加快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四是要更好地发挥政府部门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应当发挥的主动性。要尝试建立以政府部门的投入为补充、以广大农民群众的投入为辅助,以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村金融机构的投入为主体的新型农业产业经济投入机制。

(二)努力改进现有的农村企业的产业组织结构

(1)要努力破除社区以及村庄之间的种种限制,应用市场化之导向,更加积极、更加全面地推动农村企业的专业化创建之进程。要以促进城乡各类企业的彼此联系为基础,要多种类型、多种规模的企业间形成更趋规范化、科学化的彼此协作关系。

(2)要积极克服以往的计划经济体制之下出现的城乡之中不同类型的企业机制之对立与冲突。要结合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现实状况,落实更加全面、更为开发的相互协作。在此基础上,还应当对我国农村企业所生产的产品不断进行更新升级,其主要形式是要运用技术改造的方式来提升传统意义上的农业产品所具有的质量以及性能。要持续加大科学技术等领域的经费投入,全面引进与培养一大批农村企业迫切需要的实用型人才。企业改制作为切实调整我国农村企业产权结构的有效举施之一,应当在详细评估农村企业现有资产总量的前提下计算出村民、经营者以及企业职工的各自贡献等,并由此而折合成为相应的股份形式,进而将企业改造为现代企业。

(3)要积极建设小城镇,这项措施是切实改进我国农村工业布局的必要之举。鉴于当前我国乡镇企业的力量过于分散等因素,应当通过全面开发小型城镇,加快乡镇企业从原来的分散逐渐予以集中,这样一来就能真正地实现连片化发展的新局面,为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

(三)积极发展农村服务业以改进社会化服务功能

为了全面发展我国农村的服务业体系,必要要求对传统意义上的农村服务业加以全面改造。改造以往农村服务业的重中之重就是要加强服务农村群众的网络建设。这就要求抓好三方面的内容:首先是要成立当地农村的经济信息服务体系。要以该体系为主体,在各大城市及销售站成立经济信息服务站,立足于科学抉择,切实沟通我国服务业的产、销两大体系。其次是要完善经济信息市场所具有的相关服务机制。最后则是要积极创设条件,从而让农副产品的信息传达实现准、新及快等效果。

(四)强化农村基础建设以改进农业产业结构

(1)要努力加强农田水利基建以保护耕地。要认真做好农村基础建设项目的申报工作,加强防洪和蓄洪建设工程建设,消除其中的隐患,力争尽快实现达标。要大力加快水库除险以及加固等工作,切实推动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要将扶贫开发以及农业综合开发视为提升农民群体收入的重要措施之一来抓。要积极强化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与生态环境的建设进程,特别是要切实改变贫困地区在生产、生活上的条件,提升财政收入以及农民收入。要大力强化对农村耕地的保护,全力实施基本农田保护制,将农田保护具体落实至农户以及责任人,设置明确的标志。

(2)要积极推进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要将发展林业与保护森林资源视为防御旱灾、涝灾等各类自然灾害的重要举措之一来加以实施。要形成更加齐全完备的林业生态系统以及较为发达的林业产业化系统之中,从而实现森林资源的稳定、可持续发展。要致力于强化农村地区的环保建设。积极推广以沼气为主要纽带的现代生态农业管理模式。

(3)要提升农业投入以及招商引资等力度。商业银行贷款、农业开发以及扶贫等资金均应围绕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对农业加以倾斜,从而保障农业项目资金得到配套与落实。要积极开展良种工程建设,强化先进性、实用性技术的推广力度,推动农村科技网络的建设,提升农民群众的素质,并且强化高新科技农业示范基地的创建工作。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一直以来困扰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根本原因就是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相当大。因此,通过对农村产业结构进行调整,能够让每地都能发展符合本地实际的特色化产业,从而实现人无我有和人有我优之状态。唯有如此,通过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才能让农民群众更好地展现自身价值,进而得到更高的收入,推动当地经济取得新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金晶.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与农村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以湖南省为例[J]. 贵州农业科学,2012(7).

篇(6)

中图分类号:F3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8)14-0065-03

一、引言

当前,我国农业步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很多地方政府和学者提出了以农村产业集群来提高我国农业综合生产力和农产品竞争优势的发展战略。在我国这样的农业大国,农业是绝大部分农村地区的主要产业,在将产业集群作为发展农村经济的一种战略时,理应选择以本地农业产业为出发点的农业产业集群,但是,从国内外的成功案例我们可以发现目前的农村产业集群大多是生产要素可以“自由落脚”型的产业,而以土地为主要要素投入的农业产业难觅踪迹。因此,在各农村地区选择发展何种产业集群时,研究农村产业集群的形成机理显得尤为重要。作为本文实证分析所选取的两个乡镇――戴南和丁伙,分属在历史、经济、社会及文化等方面具有众多相似之处的泰州和扬州两地,但二者在产业集群成功发展的路径选择上却迥然不同,即在产业属性上分属于第二与第一产业,因而选择戴南镇的不锈钢产业与丁伙镇的花卉苗木产业进行实证分析具有一定的理论与现实指导意义。

二、两种农村产业集群典型形式的比较

(一)戴南与丁伙的产业集群概况

1.戴南的非农产业集群

泰州兴化市戴南镇位于江苏中部泰州市域,经济上号称“苏中第一镇”,为名副其实的“中国不锈钢之乡”。该镇乡村工业起步早、基础好,1990年以来工业产值平均以32%的速度增长。区内目前已聚集工业企业1 200余家,其中不锈钢企业达800多家,年产不锈钢及制品达200多万吨,产品涉及日用、化工、建筑等领域,品种多达2 000多个系列,且拥有全球第三、亚洲最大的汽车轮胎钢帘线生产企业兴达公司,年成交额达48亿元的不锈钢交易城,年产不锈钢制品占全国总产量的1/7,初步形成以不锈钢产业为特色的产业集群经济体系。

2.丁伙的特色农业产业集群

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中国花木之乡”的丁伙镇,花木产业在全国花卉产业发展大潮中逐渐焕发生机,成为该镇的支柱产业和面向国内外市场的特色产业,显示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该镇过去一直以粮食种植为主,改革开放后,涌现了不少乡镇工业企业,但是企业经济规模一直没有上去。至1995年,全镇共有人口2.41万,农民人均纯收入1 888元,发展速度明显偏缓,而且缺乏自己的特色产品。经过思考,丁伙镇决定从本地的资源优势入手,抛开过去传统的唯有第二产业才能带动经济发展的陈旧观念,将花木栽培作为经济发展的一个主要增长点来抓。与此同时,由于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众多家庭开始养花种树,以及城市正在进行的大规模建设改造,急需大量的花草树木对市区进行绿化。因此,该镇花木产业的发展与城市的建设刚好吻合,全镇经济发展的速度明显加快,特别是2000年的乡镇合并,该镇经济实力得到了进一步的壮大,经济实现了质的腾飞。到2001年底,全镇共有总人口5.01万人,有近6 000人从事花木的生产、经营或服务,占农村劳动力的30% 。全镇耕地面积6.2万亩,现有花木面积4万亩,占65%。花木品种有常绿地景、花灌木、彩色苗木、行道树、盆花盆景等五大类400多个品种,并远销东北、华北、西北等20多个省、市、自治区,年销售达1.5亿万元。

(二)两种形式产业集群形成机理的共性

虽然戴南不锈钢产业、丁伙花木产业这两种典型的产业集群在产业属性上有着明显的差别,即分属于第二与第一产业,但通过比较我们不难发现其在形成机理上仍然存在着共性。

1.地理区位优势。人类经济活动并不是均匀分布在地球表面的,而通常是在局部地区进行。因为不同的场所有着不同的区位条件。区位条件好的地方,意味着经济主体在获取资源能力和产品市场上具有优势。因此,地理区位条件的好坏或地理区位优势是否明显,在很大程度上构成了经济主体竞争优势的来源。明显的地理区位优势,对农村产业集群成功顺利的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交通运输优势对产品市场的供给上。从产品价值实现的角度看,农业产业集群生产的高附加值农产品和农村非农产业生产的非农产品很难通过本地的农村市场来实现产品价值,这些产品价值实现主要体现在城市和国外市场上。便利的交通运输优势为农产品占据有利的消费市场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并有利于农村产业集群持续稳定的发展。

江都市地处苏中平原,南临长江,西傍京杭大运河,宁通一级公路,328国道、淮江高速公路交汇于此,是苏北重要的水陆交通咽喉,交通的快速发展使得整个江都的经济版块融入了长江三角洲的经济发展圈中。京沪高速、扬州西北绕城公路和宁启铁路穿越丁伙镇,丁伙镇也借助于交通的快速发展,为花卉的快速运销提供了先决条件。

戴南镇隶属江苏省兴化市,地处江苏省中部,南临长江,北接淮水,水陆交通尤为便捷。境内河道纵横,水网交织,境内省级航道盐靖河直通国家级口岸泰州港。宁盐一级公路穿镇而过,宁靖盐高速公路在戴南设有互通口,经江阴大桥至上海,南京仅需两个多小时;距新(新沂)长(长兴)铁路兴化站20公里。便捷的交通为其原材料引进和产品输出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2.独特的商业文化环境和产业传统。历史在产业集群形成中的作用并不在于其发生,而在于其不断的累积过程,既包括本地化的知识基础――生产工艺、市场或技术等的累积,也包括本地化的不可流动的特质劳动力和产业氛围的累积。非农产业集聚发生的地方往往具有悠久的商品经济历史,有着“走出去”的传统,历史上往往能工巧匠居多。兴化市的戴南镇,解放前该镇五匠(指金匠、银匠、铁匠、铜匠、锡匠)的足迹就走遍大江南北,世代相传的专业技能,加上头脑灵活、善于经营的个性,构成了特殊的人力资本优势,久远的工商传统孕育了当地人们的商业头脑和务实品性。这种“文化基因”在改革开放的环境中,极大地推动了戴南中小企业的蓬勃发展,成为区域内产业发展的巨大推动力。

客观上,由于农业产业集群缺乏聚集优势、规模经济、强关联性等这些非农产业集群具备的核心因素,所以其竞争优势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竞争对手难以模仿的特定性知识、技术、劳动力和文化氛围等,主要体现在差异化比较明显的特色农业产业集群上。江都栽培花木有1 300年以上的历史,境内的卉木寺、花家荡均因种花得名,该地区群众以花卉苗木为业,具有花卉盆景生产的传统习惯和丰富技艺。丁伙镇双华村340个农户家家培育花木,全村耕地及自留地全部种植花木,并跨村发展花木面积1 700多亩,2005年全村花木销售收入达6 000万元以上,成为远近闻名的专业村。

3.政府的适当支持与引导。农村产业集群的发展除了内部动力外,还需要政府适当的支持。集群过程是自下而上的市场诱导过程,由于市场机制固有的缺陷和区域经济的空间特性,单纯依靠市场力量很难保证区域经济始终沿着最优路径发展。特别是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的情况下,政府在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仍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第一,消除集群外部负效应。企业空间聚集的结果,在带来诸多聚集利益的同时,也可能带来比如废水、废气、废渣排放的增加影响周边生态环境,必须有政府干涉、控制负外部性,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为有效解决群众长期反映强烈的环境污染问题,近三四年来,戴南在治污上合计投资达到3亿元,并从基础抓起,避免重复“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恢复”的老路,于2004年,由镇政府与上海市环保集团公司合作,在南北各建一座污水处理厂,并限期整治78家烟尘超标排放企业,取得初步成效。截至目前,全镇510家污水排放企业旧池全部破除,破除率达100%。丁伙镇在不断加快经济发展速度的同时,也积极推进生态环境建设力度。几年来,该镇先后投入400多万元,努力构筑融洽的生态环境。到目前,该镇已有9家单位达到市绿化先进单位要求,全镇绿化覆盖率达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标准。

第二,提供公共产品。公共产品是形成聚集的物质承载者,是控制区域聚集规模的关键因素。公共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服务越完善,质量越高,该区域或局部地区的聚集效应就越大;戴南政府在大力治污的同时也在努力营造优美的宜居环境。2007年,该镇投入5 800万元,新增绿化面积9 000亩,城镇绿化覆盖率达到41%;对96条河道进行了全面清理;投资2.3亿元分三期改扩建水厂,确保全镇群众吃上放心水;投资1 500万元的镇文化中心已破土动工;投资10亿元的15个便民项目已全部实施。政府在丁伙花木产业的发展壮大的过程中也一直发挥着扶持、培养、规范及服务的作用。例如:以花木科技示范园区为载体,建立花木新品种、新技术引进、试验、推广基地;与南农大、南林大等科研院校建立了合作关系,加强对花木从业人员的培训;成立市级花木研究所,建立江都花卉信息网;将全市较大的花木企业联合起来,成立一个省级花木集团,以加强全市花木产业内部的联合和协作;建立规范的花木合作社,以一定数量的花木生产户及一定面积的花木户为基础,由政府引导,适当扶持,依法登记造册,组建一批组织完善、运转高效的花木合作社,引导农民走向市场等。

三、农村产业集群的选择原则

虽然由于农村文化与农业生产的密不可分性,在以农业文化为主要文化的农村地区,农业生产、种植、加工等“特定性要素”文化理应构成农业产业集群形成机理的一个方面,但通过上文的对比分析我们不难发现,特定性要素的文化根植性在农村非农产业集群中同样起着重要作用。对中国大部分农村地区来讲,农业资源是农村的主导性资源,农村资源要素创新整合在农业产业集群中的作用,同样适合非农产业集群的发展。

成功的农村产业集群是区域资源要素状况、区位条件状况和区域制度背景等区域要素创新整合的结果,不可盲目复制和模仿,因为不同区域的要素禀赋引致地区间非均质特征是产业集群发展空间差异的根源。因此,在各农村地区选择何种产业发展产业集群时,应该遵循以下数条产业集群选择的一般原则。

(一)产业关联度原则

产业关联度是指社会生产中不同产业部门、不同行业之间相互扩散和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推动的程度。从产业集群的角度看,首先需要强调区域优势产业与其他相关产业的关联程度,因为产业集群的实质就是以区域优势产业为主导,按照产业链条多向延展而串联在一起的关联产业的地域集中。通过区域优势产业部门与其他产业部门具有广泛而密切的关联,带动或推动周围一系列部门进一步发展,产生广泛而深入的“乘数效应”,促成整个地域经济的全面成长,并最终形成以优势产业为核心,结合各相关产业共同发展的企业集群格局,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路径。

(二)经济效益比较原则

产业经济活动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获取一定的经济效益,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的经济优势。最佳经济效益是区域优势产业选择的最终目标。企业集群是区域非均衡发展的一个增长点,要求能够较好地解决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比如利用区域资源条件、增加国民收入、解决劳动就业等。经济效益比较原则就是通过对各产业部门经济效益的综合评价来选择经济效益好的产业部门作为优势产业,使它们在区域产业结构中的比重上升。

(三)市场导向原则

在波特的“钻石体系”中,市场需求是产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在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生产是起点,消费是终点,前者要考虑资源要素的供给,后者要考虑产品的需求。所以区域优势产业的选择不仅要分析供给结构状况,更重要的是预测区内、外市场需求状况,要准确地把握市场需求量和产品需求结构。巨大的市场需求是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也是优势产业迅速增长的出发点和前提条件。

(四)动态比较优势原则

篇(7)

1农业产业化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意义

1.1有利于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和充分利用,形成新的生产力

农业产业化是立足当地资源,围绕支柱产业,遵循市场经济规律来聚集生产要素,大规模组织生产,因而能使生产要素在新的基础上进行优化组合,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实现效益的最大化。通过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和充分利用,可以加快当地资源的深度开发,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劳动力的转移,促进支柱产业的发展和区域经济的形成,实现原始积累和资本集中,把农村经济推向持续快速发展的轨道。

1.2有利于解决千家万户与大市场的接口问题,促进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

农业产业化能够把小生产与大市场连接起来,促进自给半自给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化。“龙头”公司一头连着国内外市场,一头连着千家万户,按照市场需求组织生产,形成生产、加工、销售紧密相连的产业。它是在较大范围内组织商品流通,在较高层次上组织生产加工,减少了农业生产难以避免的波动,使生产与加工挂钩,经营与市场接轨,从而较好地解决了由生产与市场脱节出现的买难卖难问题,对农村经济发展具有稳定和促进作用。

1.3有利于加快科技长入经济的步伐,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

农业产业化有利于形成适度规模经济,而规模经济则为现代技术、现代设备的应用提供了用武之地,解决了小规模经营与推广科学技术的矛盾。“龙头”公司为了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一方面愿意引用和推广先进技术,主动向农户提供技术、信息、物资等服务,使农户在系列化服务中进行生产;另一方面,农户从事某项专业生产,不仅强化了对科学技术的需求,而且也便于吸收“龙头”企业的新技术,提高自身的经济效益。

1.4有利于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加快农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步伐

农业产业化不仅较好地调整了生产、加工、经营环节的分配关系,通过利益驱动,增强了各个环节的市场意识和开发潜力,而且由于提高了经济运行质量,大幅度地增加收入,在带领贫困户共同致富上,发挥着重要作用。“龙头”公司可以通过赊销生产资料、预付定金、进行技术培训以及包销产品等方式,扶持贫困户扩大生产能力,发展商品生产,加快脱贫致富的步伐。

2发展农村产业化的途径

2.1进一步做大做强龙头企业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支持多样化的龙头企业和产业化组织发展。鼓励各类农业产业化组织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贮藏、保鲜和运销业,特别要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和现代营销业,创造名牌产品。结合实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优化龙头企业布局。引导促进龙头企业推进技术进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支持龙头企业实施现代农业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实行标准化生产。推进龙头企业改革,通过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兼并、收购、租赁、转让等形式,整合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转换经营机制,增强企业发展活力和后劲。引导龙头企业明确经营方向,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总之,要通过引导、扶持和支持,尽快形成一大批产业关联度大、技术装备水平高、经济实力雄厚、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和企业集团,并创出一大批农产品名牌,使其在国内外市场中占有相当份额,并在全国形成不同层次、各具特色的农业产业化体系。

2.2大力提高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

在稳定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探索组织创新,提高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是增强产业化经营组织竞争力的重要环节之一。首先要继续发展多样化的利益联结机制,适时引导向紧密型发展。企业需要稳定的原料供给,农户需要稳定的产品销路,这是双方建立利益联结机制的客观基础。提高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不能采取“归大堆”“大呼隆”的办法,而要以建立利益联动机制为纽带。龙头企业和农户之间的利益联结方式因发展阶段和产业的特点而不同,应允许企业和农户利益联结方式的多样化,无论哪种利益联结方式,都要坚持农民和企业自愿互利的原则,切不可强加干预。对于目前广泛采用的合同契约、订单农业、合同加服务、股份合作、资产入股等利益联结形式,都要注意总结经验,引导其向规范化的方向发展。

其次要切实加强农产品基地建设。通过各类龙头企业的带动,形成农业的规模化生产和区域化布局,不仅是促进农产品优质化、专业化的有力支撑,而且是提高我国农业组织化程度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基地建设要充分调动农户、龙头企业、社区合作组织和各方的积极性,高起点规划,多渠道筹资,建立和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在农户家庭经营的基础上,走“小规模,大群体”的路子。

最后还要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提高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的一个有效形式,要坚待“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不断增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凝聚力和经济实力。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要加强对农户的产前、产中、产后的各项服务,在生产和经营中发挥桥梁和纽带以及龙头带动作用。有关部门要抓紧制订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示范章程和规章条例,明确合作组织的法人地位,制定相应的扶持政策。

2.3提升科技对农业的支撑能力,使科技全面长入经济

首先,以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为切入点,大力推动农业高新科技产业化。加大对农业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前沿高新技术领域的研发力度,提高原始创新能力,攻克一批共性关键技术难关,加快农业产业技术升级,大幅度提升农业的国际竞争力。企业要加强与科研院所、大专院校以及推广机构的合作,走农科教相结合和产学研相结合的路子。部分龙头企业要组建自己的研发机构,建立新型多元化的农业科技转化、推广应用和服务体系,使其由单一技术服务转变为信息、技术、培训、购销一体化的综合服务,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商品率和贡献率,使科技进入产业化链条中的各个环节。这样使企业逐步发展成为有自主知识产权、创新能力强的现代农业企业。

其次,增加投入,加快农产品质量标准与检验检测中心、农业生物种质资源保存库、农业信息网络资源库等农业科学技术基础设施建设,形成完善的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农业科技创新支撑基地,增强农业科技自身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国际竞争实力。龙头企业要建立健全农产品加工质量标准体系,大力开发农产品加工贮运技术与设备的创新;加速农产品加工业科技进步,大幅度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和农产品附加值。重点龙头企业要争取通过国际相关组织的质量认证、安全卫生认证,以取得进入国际市场的资格和国外消费者的信任。企业应不断进行农业产业化经营各环节的技术创新,主动把质量及相应的技术规范和农艺要求引入农户,带动农户和基地的标准化生产,创造一大批优质农产品和名牌产品。

再次,实施农业区域发展科技行动,开发区域优势产业和发展特色农业。如东部地区要围绕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以高新技术为先导,大力发展工厂化农业、创新农业,大幅度提高农业企业的创新能力;中部地区要围绕农业生产专业化、经营规模化、产品标准化,以市场为导向,大力发展粮棉油、肉蛋奶等主要农产品高产、优质、高效及加工配套技术;西部农业科技工作要围绕改善生态环境和发展特色农业,开展水资源高效利用、退耕还林还草、防治水土流失、荒漠化治理等综合技术的研究。

3参考文献

篇(8)

大部分产业化龙头企业都很注重企业科技研发,如文新茶业有限公司在羊山茶产业聚集区文新茶叶科技园建设有现代化的机械化精制加工生产及现代化物流配送设施;信阳毛尖集团有限公司年投资60多万研发经费,依托8位硕士研究生,成立了企业可研发机构,并与信阳农林学院联合,将企业建成学院实验基地,以五云茶业科技公司为主体,加大对低档茶叶的深加工,以提取茶精华素制成胶囊、含片、茶饮料为目标,增加多元化产品(茶食品、茶油、茶具等)的生产及销售,不断延伸产业链条。

二、企业品牌建设力加强,商标知名度提高

目前,浉河区产业化龙头企业注重品牌建设,对品牌宣传推广力度逐年加大。文新茶叶有限公司先后在南航、高铁、多个机场做广告。近3年来文新茶叶有限公司在品牌建设方面投入近4000万元,这种品牌建设看起来是文新茶叶有限公司为自己做广告、创品牌,实际上也是为浉河区乃至信阳茶产业做广告。信阳毛尖集团有限公司现拥有“龙潭”“五云山”“陆羽”三大知名品牌,其中“龙潭”牌商标为中国驰名商标,为河南省茶叶唯一河南老字号,“五云山”牌商标为河南省著名商标。

三、企业经营形式多样,线上线下同发展

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适应新形势下的经济模式,在坚持不断夯实原有实体店、直营店的同时,及时调整经营模式,发展网络经营。如文新茶叶有限公司一直稳扎稳打,在注重品牌建设的同时,也积极建设销售网点,在北京、上海、广州、武汉、郑州等大中城市有直营店182家;以企业网站为平台建立商品销售网店,并在阿里巴巴、淘宝网开店。信阳毛尖集团有限公司也是及时调整产品种类,推出适合网络销售的包装与重量,年网上销售额在3000万元以上。信阳市兴达生态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不仅建立了公司商品展销大厅,还建立了自己的电子商务中心,以“翔鸽岭”品牌为主导,以产销相结合,带动辐射周边合作社与农户的区域生态农业生产体系及产品综合营销网络。

四、企业重产品安全管理,产品质量有保证

各产业化龙头企业秉承“视质量为生命,靠诚信求发展”的经营理念,严谨、扎实、稳健走好质量管理的每一步。信阳毛尖集团有限公司2002年通过ISO9001国际质量管理标准体系认证,2005年通过QS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认证,2006年通过HACCP食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其他企业也都如此。省级以上的龙头企业均建有自己的质量检测机构,建立产品质量可追溯系统。如文新茶业有限公司建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中心,配备了300万元的监测仪器。信阳市湖东汇丰蜂产品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从事蜂产品收购、生产、销售及自营出口业务的现代化出口创汇企业。公司建立了质检部,统一管理进厂原料的检验。对进厂原料实行批批检验。对于不合格的原料蜜,采取内销或退货。制定了严格的质量管理制度,确保生产的每个环节严格按照相关操作规程、规章制度执行;建立了相关的倒追溯管理制度,以及各种记录表格等,确保每批产品能够追溯到备案基地的备案蜂农,产品出现质量问题时,公司负责召回,由质检部进行质量追踪,查找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五、产业化带动作用强,推动农民增收

浉河区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大部分属茶产业,有较强的自主发展意识,已基本形成“公司+农户+基地”的经营模式,他们基本成为区域支柱产业,辐射带动全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促进周边地区经济持续发展。如信阳毛尖集团有限公司与文新茶叶有限公司两家茶业企业带动全区乃至市近万户茶农发展茶产业。信阳市兴达生态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以生态循环农业为理念,用科技做支撑,从生态养殖起步,通过循环积累,逐步发展扩大到生态茶叶、板栗、蔬菜、淡水鱼等的产业化种植和养殖。通过养殖中的发酵池技术和沼气池设施变害为宝,把原本是污染源的排泄物转化成有机肥料用于发展有机绿色农产品的种植和养殖,形成有机循环,并且大幅度增强了我们对周边农户的帮扶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扩大生态循环农业的社会影响,有益于全社会推动生态循环农业的发展,带动辐射周边合作社与农户的区域生态农业生产体系及产品综合营销网络。信阳浉河八方农业有限公司以冻库、板栗果仁加工为一体,年冷藏板栗6500万t,引进加工栗仁生产线年加工板栗仁5000万t,仅此一项就为板栗附加值提升20%,年吸纳农民工500多名,带动东双河镇及周边栗农走上致富路,为378名职工提供就业岗位,促进周边营销人员就业。

篇(9)

农产品加工业作为农业与工业连接的纽带,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是党的十七大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经济建设方面提出的要求,是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指针。其快速高效发展将为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是实现农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

(一)转变农业发展方式需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农产品加工业将农业从单纯的生产环节扩展到加工和销售,大幅度提高了农产品附加值,提升了农业效益。据统计,目前我国粮油、水果、肉类、蛋类、水产品等产量均居世界第一,但主要农产品加工转化率仅为30%左右,与发达国家80%以上的加工率相比有很大差距。发达国家农产品加工业的产值一般为农业产值的2-3倍,而我国只有85%。发达国家从事农产品加工业的劳动力远多于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而我国正好相反。据专家测算,价值1元的初级农产品,经加工处理后,在美国可增值3.72元,日本为2.20元,而中国只有0.38元。发达国家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产值之比多在3.7:1以上,而我国只有0.43:1。发达国家的加工食品约占饮食消费总值的90%,而我国仅占25%左右。发达国家食品工业产值约是农业产值的1.5-2倍,而我国还不及农业产值的1/3。可见,农产品加工业可大幅度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使农产品生产实现多层次增值,使农业发展方式由粗放转为高效。

(二)发展现代农业需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现代农业建设主要由现代种养业、现代加工业和现代物流业构成。农产品加工业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可促进农业的标准化和市场化,打通一二三产业,延长农业产业链、效益链和就业链,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实现农业资源的优化配置,是用工业化搭载传统农业、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重要载体。将传统农业打造成以保障农产品供给、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为途径,以现代科技和装备为支撑,在市场机制和政府调控的综合作用下,建成农工贸紧密衔接、产销一体、多元化的产业形态和多功能的产业体系。

(三)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发展现代产业体系需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由于我国农村经营单元较分散,结构调整的步伐难与市场经济的发展保持同步。目前,我国有规模农产品加工企业7.1万个,这些企业向前延伸,就可能把2.4亿的农户组织起来,形成规模化、标准化的生产基地;向后延伸,建立市场营销网络,可打通一二三产业,把构成农业产业的各要素和各环节整合在一起,推进产销一体化经营,逐步把小规模集合成大产业,把小生产连接到大市场。围绕市场需求组织加工生产,围绕加工需要再安排专用农产品的种养,形成需求什么——加工什么——种养什么的“反弹琵琶”新格局。这一新格局的形成与完善将有效引领农产品的生产品种、区域、规模和布局的战略性调整,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可见,农产品加工业是农业结构调整的“转化器”。

(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农产品加工业连接城乡、沟通工农,有利于形成城乡经济利益传导机制,构建和谐的城乡关系。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发展生产离不开产业支撑,农产品加工业是拉动农业与农村发展的主导产业。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可将农业、农村的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转化为新农村建设的经济优势,促进和谐农村的构建。

二、我国农产品加工业面临的机遇

(一)农业的阶段性变化为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带来机遇。近年来,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快速提高,农业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呈现出农产品供求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良好局面。从总量上看,我国主要农产品如粮食、水果、肉类、奶类等已位居世界首位,成为名副其实的农业大国。目前,已具备年生产5亿吨粮食、5亿吨蔬菜、7000万吨水果、7000万吨肉类、3500万吨水产品、2500万吨禽蛋、2000万吨油料、1800万吨奶的能力,加工原料的日益丰富为农产品加工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机遇。

(二)有利的政策环境为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带来机遇。我国农业已进人以调整结构、提高农业效益和增强农产品国际竞争力为主的新阶段。中央及时提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两个基本判断,并制定了一系列推动农业发展宏观政策。要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必须坚持农业内部挖潜与扩大外延并重,要跳出传统农业抓农业的思想,用发展现代工业的理念谋划农业发展,将实现农业现代化与工业化有机结合。农产品加工业是农业产业化的重要内涵,是用工业化搭载传统农业的不可替代的载体,中央提出的“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其中“放活”的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大力发展农产品的精深加工,努力延长农业产业链、效益链和就业链。有利的政策环境为农产品加工业带来难得的发展机遇。

(三)国内市场需求变化为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带来机遇。目前,我国农产品供给已由长期短缺转变为供求总量大体平衡,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正从温饱向小康迈进,这正是食品消费结构变化的重要阶段,农产品加工业快速发展的市场环境已形成。2004年,我国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收入都有大幅度的增加,全国农民人均收入达2960元。经济收入的增加使得人们的消费水平不断提高,膳食结构得到明显改善。改善的突出特征是在粮食消费直接减少的同时,对加工制品提出了数量和质量上的强大需求。 转贴于

(四)国际农产品加工业大型化、跨国化的迅速发展为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带来机遇。据有关部门数据显示,2005年全球农产品加工业产值高达27000亿美元,其中,美国5000亿美元,欧洲3000亿-4000亿美元,日本2500亿美元,并且这一数字还在增加。目前,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已位居世界工业各行业的前列。国际农产品加工业的加速发展,为我国发展起点高、科技含量高的精深加工业及为这些国际知名企业进行配套生产,提供了宝贵的机遇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五)国际贸易环境改善为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带来机遇。首先,降低农产品关税水平有利于我国利用国外资源,提高加工品的质量和档次,降低农产品加工企业的生产成本,有助于增强国内农产品加工业的竞争力。其次,2006年已结束“人世”过渡期并全面进人履行承诺阶段,我国农产品能够正式享受WTO成员国提供的多边、稳定、无条件的最惠国待遇,享受WTO成员的一切权利,享受无歧视的贸易待遇,使中国农产品出口可免受其他国家或地区在关税或非关税壁垒方面的种种限制,从而降低贸易成本,为我国扩大农产品出口提供广阔的空间。最后,有利于农产品加工业的对外开放,加快国外先进技术及管理经验的引进和吸收。

三、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方向

(一)提高农产品精深加工的比重。农产品加工应以精深加工为主导,加强对循环经济技术与综合利用技术的研发。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农产品综合加工能力,注重下游产品的开发和综合利用,延长产业链条,提高资源利用层次。逐步实现由以初级加工为主向以高附加值的精深加工为主转变,由资源消耗型向资源节约型转变。重点发展清洁生产,开发清洁技术与工艺,尽量做到生产过程实现“零”排放。

(二)建设稳定的加工专用品种和优质原料示范基地。一方面根据市场需要及加工品质的要求,引进、筛选、选育适宜的加工品种;另一方面要对我国目前的农业种植结构进行调整,改变传统的“二元种植结构”(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建立适应不同层次市场和加工要求的“多元种植结构”(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加工作物、饲用作物等),建立专门的加工专用优质原料种植基地,并实现基地的标准化与规模化。

(三)应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产品加工产业。粗略统计,目前我国农产品加工业总体科技水平较发达国家落后10-20年,设备总体水平落后20-30年。因此,要使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快速、健康、稳定的发展,并尽快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一方面应高度重视基础研究与应用基础研究,提高农产品加工业的科技水平;另一方面应积极引进、推广、应用高新技术(如生物技术、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超细微粉碎技术、质构重组技术、新型杀菌技术、真空冷冻干燥技术等),并加强国外先进设备的消化、吸收和国产设备的自主开发。同时,要把能否产业化,以及产生效益的大小作为衡量高新技术应用的重要依据。

(四)建立标准化体系和全程质量控制体系。目前,我国大部分行业标准都是上世纪80年代前制定的,与国际通用标准有较大差距。同时,我国大部分农产品加工企业技术、管理水平低,没有采用发达国家现已普遍实行的GMP、HACCP及IS09000管理规范,致使我国的农产品加工产品难以进入国际市场。应尽快建立并施行与国际接轨的标准化体系和全程质量控制体系,对提高我国农产品及其加工产品的竞争力,全面迎接人世后面临的挑战具有重要意义。

篇(10)

 

我省农村二、三产业发展较好,整体经济实力实现了提升。县域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县域生产总值的比重不断提高。区域特色产业加快发展,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不断增强,安平丝网、辛集皮革、河间电缆、清河羊绒、白沟箱包等一大批特色产业集群市场竞争力不断提升。农村第三产业快速发展,市场活力持续增强。“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双百市场工程”深入推进,建设标准化农家店39354个、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大型农产品流通企业13个。新型服务业态不断涌现,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不断发展壮大。

 

二、我省二三产业发展目标

 

全省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到2015年,县域生产总值达到2163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9%,二、三产业增加值达到1890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10%以上。产业集群加快发展,营业收入超100亿元的县域产业集群达到50个,产业集群经济总量占全省县域经济总量的50%以上。县域龙头企业规模进一步扩大,营业收入超50亿元的企业达到20家、超100亿元的企业达到10家,培育省级以上知名品牌100个,驰名商标20个。农村服务业加快发展,城乡一体化流通网络格局基本形成,农家连锁店覆盖80%以上的行政村,商品统一配送率提高到60%以上。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资金互助社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不断增加,每县建立1个农业小额贷款公司。

 

三、努力发展农村第二产业

 

(一)培育壮大县域骨干企业

 

结合重点产业调整振兴规划的实施,支持县域食品加工、装备制造、生物医药、信息产业、纺织服装等重点行业的龙头企业通过收购、兼并、重组等多种形式,实现规模扩张,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大公司和企业集团,提高企业产品层次和市场竞争力,带动县域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引导县域中小企业开展与大企业对接配套活动,推进专业化分工协作,延伸产业链条,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尽快形成一批支撑带动作用强的县域骨干企业。

 

(二)推动产业集群发展

 

围绕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组织结构的优化升级,集中培育发展一批规划科学、主业突出、特色明显、规模大、链条长、竞争力强的产业集群。到2015年,全省培育县域年营业收入超100亿元的产业集群50个,年营业收入超50亿元的产业集群120个,年营业收入超10亿元的产业集群300个,50%规模以上企业进入各类产业集群,产业集群经济总量占全省县域经济总量的比重达到50%以上。

 

(三)加快县城经济建设

 

提高县城的综合承载能力和吸纳带动能力,把县城打造成县域特色产业聚集中心、商贸物流中心、人口转移居住中心。充分发挥县城中工业聚集区和特色产业园区的重要载体和平台作用,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推动县域企业向园区集中,重点项目向园区投放,创新要素向园区汇集。“十二五”期间,每个县在县城周边规划建设1个以上行业之间关联配套、上下游之间有机链接、吸纳就业充分、聚集效应明显、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的工业聚集区,促进产业集聚、人口集中、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加快构筑产业发展与城市发展互促双赢的新格局。

 

(四)强化招商引资

 

依托现有产业、骨干企业基础,抓好重大项目建设,引进具有引领性、带动性、竞争性强的国内外战略投资者,以纺织服装、食品加工、新型建材等传统优势产业和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为重点,开展“园区招商”、“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等,制定和完善产业扶持政策,优化发展环境,吸引外来企业投资兴业,鼓励现有企业自主引进项目、资金和技术。

 

四、努力发展农村第三产业

 

(一)积极发展农村商贸流通业

 

大力发展现代流通方式,支持城市商贸流通企业将服务范围向农村拓展,构建以城市大型流通企业为龙头,县级重点流通企业为骨干,农家店为基础的农村商品流通网络。继续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双百市场工程”,抓好“新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工程”和农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建设。改造提升农产品市场,加快推广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构建新型、高效的农产品营销网络,重点改造升级200个大型农产品市场,推动200家超市或流通企业与农产品生产基地实现产销对接。

 

(二)加快发展县域现代物流业

 

大力发展果蔬、肉类、水产品等冷链物流,完善粮食现代物流,引导支持供销社、邮政和大型城市商业企业完善农村物流连锁配送网络,扩大物流规模和品种,加快形成城乡一体化商贸流通网络。打造环首都物流产业带,在涿州、三河、香河、丰宁等环首都一线地区建设一批城市配送型、农产品供给型、空港服务型现代物流园区,使之成为承接北京物流外置的载体,满足北京市场供应的基地。

 

(三)大力发展农村金融业

 

鼓励城市商业银行增设分支机构,争取在全省各县(市)的覆盖率达到50%。鼓励县级和市级农村信用社联社加快股份制改造,争取40%的县级联社改建成农村商业银行或农村合作银行。加快建设村镇银行、贷款公司、资金互助社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争取50%以上的县(市)各建成1家以上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小额贷款公司发展到300家。积极推动“三农”保险,加快养老、医疗和责任保险发展,扩大覆盖范围,降低农村居民生产和生活风险。

 

(四)积极发展农村文化旅游产业

 

加快农村特色文化资源挖掘整理,做大做强一批农村文化品牌和县级文化产业园区,发展壮大农村乡土艺术表演团体。依托特色农业园区和旅游资源,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森林生态旅游、滨海观光旅游、休闲旅游,支持农家乐、采摘园、庄园经济发展。

 

五、结语

 

篇(11)

二、提高农村经济的组织化、社会化程度

提升农村经济的组织化、社会化程度,是减少市场风险、增加农民收入,大大提升农业竞争力的有效措施。农村经济产业化的中心是创建完善的利益机制,但是当前的农村经济较为突出的矛盾与问题是龙头与基地,以及农户与农户之间的利益在连接机制建设方面还不健全,不能实现有序对接。我国有些城市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之后,研究出股份制合作农业的重要发展之路,这是对农村经济组织方面的再次革新,其核心是解决了利益机制方面的大问题。因此,需要坚持因地制宜的基本原则,运用先进的经验,充分利用好“协会+农户”、“公司+农户”等形式,将农民和市场有效结合起来,研究能人领办、农民自办等多种样式的农村经济合作组织。要能全面适应农村分工、分专业的现实需要,积极鼓励当地城镇的干部、赋予群体、企事业单位等能参与到农村经济产业化发展之中。尤其是当地的乡镇干部更应该发挥带头作用,主动做好对接工作,积极鼓励有实力的农业大户转包农民土地,积极发展规模化经营。并且,还应该善于发现农村经济组织代表,总结并推广这些典型代表的经验,通过政策支持,让各类经济组织能迅速发展,有效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

三、坚持农村经济服务体系

社会化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需要完备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作为基本的保障。这主要是因为如果广大农民的科技素养不高、信息不灵、科技素养不高,并没有提供很好的服务的话,农村经济产业化发展之路就不会很顺畅。在农村经济服务的社会化问题方面,要充分依托农村当地的专业技术部门与龙头企业,将农民的自我服务作为有效的补充,建立多形式、多渠道、多层次的服务系统,积极鼓励服务逐渐向专业化方向发展。具体来说,农村经济服务体系社会化建设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一是,创建完善的销售体系。从当地实际出发,创建完善的农贸市场,通过建设市场来充分带动当地产业的发展,特别是有了该市场之后,农民的销售就不会再发愁。如果只抓住农业生产,不抓住市场的话,农民的产业化发展就不会坚持太久。二是,进一步完善科技服务体系。有效满足农民在产业发展方面对科技的要求。充分跟依托科技组织以及科技人员,将农业科技传授给当地的农民。提升农村经济产业化发展中的科技比重非常重要。因此,必须从当地实际出发,创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与农民科技培训中心等技术部门,培养农业技术方面的人才。三是,做好信息服务体系的建设工作。为了让农民能获得信息服务,有效通过职能部门方面的作用,将农民专业协会作为主体,将农民专业大户作为骨干,创建民间自我服务组织,做好农机设备、柴油、资金、化肥等供应,通过完善服务体系,为广大农民提供全方位的服务,解除广大农民群众的后顾之忧。

四、科学处理好各方的利益关系

不管是从农户,还是从当地的加工企业来讲,利益成为其关注的重点话题。特别是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渐完善,农民开展农业生产,并不能认定为是自给自足,而应该是积极发展农业生产,大量销售农产品,提升收入水平。但是加工业也想和农民进行联合,规避直接进入到原料生产范畴内的风险,而又能得到很好的原料保障,以便能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因此,农村经济产业化经营主体对经济利益追求,让农户与龙头企业有机结合在一起。农村经济产业化是让每一个生产环节在农户与企业之间进行自由分配,有效降低成本水平,更加具备市场竞争力,为实现双方在社会主义市场中的竞争提供可能。为此,必须科学处理好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的利益关系。作为当地龙头企业来说,就要让利益分配办法做到科学合理,而当地的政府也应该对农户与企业利益分配进行必要的监督,有效控制双方可能出现的矛盾,影响到农村经济产业化的进一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