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人际与交流大全11篇

时间:2023-09-10 14:48:22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人际与交流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人际与交流

篇(1)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6)166-0007-02

1 反馈在人际传播过程中的表现

拉斯韦尔在1948年首次提出传播过程的5W基本要素之间的结构关系和运行过程。德弗勒模式突出传播的双向性。当我们在公众场合从身边迎面走来一个之前不认识的人,他(或她)在自言自语,我们要么各行其道,要么会把注意力集中到这个自言自语的陌生人身上。尽管没有和陌生人进行直接的交流,但是这种各行其道的肢体行为所表现出的不关心的态度就是对陌生人的一种反馈,如果你当时的反应是把注意力聚焦到这个自言自语的人身上,你也可能有很多种不同的心情,惊讶、恐惧、鄙视、讨厌、好奇、心动等,尽管不用和陌生人直接讲话,这些非语言符号的透露也是对你见到的人、事物或现象的一种反馈。

陌生人发现你在关注他时,他也有意无意的跟你面面相觑,也有可能直接主动跟你搭讪或者说话,这是他对你的反馈所作出的反馈。当你接收到他的这些反应时,你又会因为他的这次反馈根据你自己理解的意义判断出他所表达的态度和情感,再次作出反应、给出反馈,如此循环就形成了人际传播中反馈的循环。这种循环的反馈会影响人际交流关系发展方向。

2 “在场”反馈与人际交流可持续性

“在场”一定是有“场”的存在,这个“场”就是人际传播中的面对面。传播中那些属于内容的讯息和属于关系的讯息才能相互呼应而成为一个整体,进而这个面对面的关系传播才名副其实[1]。交流的介质主要是声波,声波的语音大小、语速快慢、语调高低各有不同,传播者的动作、姿态、眼神等非语言符号。

美国传播学家艾特・梅拉比安提出公式:信息的全部表达=7%的语调+38%的声音+55%的表情[5]。反馈的效果和质量也都是有声音、语气、语调、表情等元素共同组成的,而反馈效果就会直接影响到人际交流双方能否进行可持续的发展。

3 “虚拟”情境中反馈与关系可持续性

当下聊天途径QQ、微信、微博、人人、各种Email以及较早一点的网上聊天室都是互联网爆炸时代的产儿。这些途径的出现为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创造了一个更加开放,更加活跃的环境场所。

当双方接收到对方的符号,根据自己的个人认知来判定其传达的意义和与传播者较接近的心情或态度,进而用双方都能够接受或者更为相近似的表达方法反馈给传播者时,二者所建立起来的关系有待发展。当二者在虚拟环境中能够和谐的交流,了解到对方要表达的意义和情感倾与自己能够产生共鸣时,二人甚至可能会将虚拟环境中的网络关系发展成为现实中的人际关系并不断得到良好的沟通和发展。相反,比较糟糕的情况就是二者对同样的文字或表情符号在共通空间上有译码和解码的偏差。在网络聊天中,“拥抱”的表情符号可能表示对对方的爱慕之心,也可能表示对对方的友好,更可能单纯的表示传播者感觉天气很冷需要对方给予温暖,但不同的人就会对同一个“拥抱”表情有不同的个人解释,当传播者用习惯性的用“拥抱”表情表示对朋友一种友好的打招呼的方式,受传者又根据自己生活把“拥抱”理解为爱慕意义的习惯理解时,这就造成了二人在符号意义上理解的误差,而这种误差则会导致二人之间关系的误解和尴尬。

4 缓解性建议研究假设

“刻板印象”“沉默的螺旋”等效应无意识的影响受传者对传播者二者在交流中作出主观的反馈,甚至为了随大众而不敢发表自己的看法、不敢表达自己的情感,因而随之对其也就会做出随大流的反馈。

积极的反馈能发现越来越多的共同价值观、兴趣和情感偏好。消极的反馈会恶化二者交流,最终将导致人际交流中传播终端理解意义和情感上越来越大的偏差,使得关系崩溃瓦解。这将导致双方人际交流中理解意义和态度上的“剪刀差”,最终将会造成交流的停滞甚至最后互相反感。

由此,提出几点建议假设来增进人际交流中传播者与受传者之间的和谐程度:

1)换位思考。换位思考就是传播双方在准备或者开始进行交流时,需要根据对方的社会角色和个人人生经和情感性格来决定说什么内容。美国人的开会习惯都比较偏向于即兴发挥;而日本人开会更偏向于根据会前了解到的与会人员的个人情况来斟酌开会的内容和传达方式。如果把整个美利坚民族和大和民族比拟成两个不同习惯的个体,美国人和日本人在共同参加某个会议时都应该互相先了解对方的大致个人习惯背景,并在会中对对方的不同意见和看法,调整自己的态度,找到了为什么对方这种想法的原因,让对方也能够尽量的理解自己的想法并做出有意义的反馈,也就更能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维持双方的交流关系。

2)准确理解。中国古话“道不同不相为谋”也就强调的是共同空间异同在交往中的作用。同学A说对B说:“今天天气真好啊,我们什么时候出去玩吧。”而B的回答是:“好吧!”在A看来逛街是享受,B看来逛街就是单纯的购买需要的东西,而B说的“好吧”表示她同意和A一起逛街,可是并不能明确的知道她对逛街是积极的态度还是勉强态度。反馈意义的含糊性使二人可能造成不同的理解,这样也就不利于两人交流关系的持续发展。往往生活中又有太多的含义不明确的表述,比如“好吧”(歧义在于是好还是不好,是自愿还是勉强),沉默(歧义在于是同意、反对、无所谓、还是正在思考)。这需要我们去研究并克服的在人际交流中的模糊情景。

3)扩展眼界。扩展眼界也就是说要尽量每个人在人际交流的传播过程中扩大自己的兼容能力。积累的处事经验更能通过他人的传播方式、传播内容来快速准确的理解对方想要真正表达的意思(因为中国的文化中包含很多的引申义),并就此做出适当的反馈,更准确的传达反馈的意思和情感态度,让对方也能明确的了解到自己的态度和看法。

注释

①唐英.非语言传播缺失下的网络传播[J].当代传播,2009(2):73-74.

参考文献

[1]周建国.关系强度、关系信任还是关系认同――关于中国人人际交往的一种解释[J].科学社会研究,2010(1):97-102.

篇(2)

在本课的学习中,多让学生了解民间传统工艺的魅力,开阔学生的视野,体验雕刻制作的过程,学习不同雕刻方法,提高对雕刻艺术的认识与欣赏能力。本课内容学生会有浓厚的兴趣。在雕刻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直观感受、亲身体验,激发其创作灵感和动手实践的欲望。通过感悟、发现、尝试、创作、拓展学习几个环节,由浅入深,让学生逐步掌握雕刻的方法。本课采用探究式课堂教学,引导学生在观察、分析、比较中探究,在自主学习中探究,在质疑问难中探究,在问题解决中探究,在实践活动中探究。在作业展示中让学生互相欣赏、交流、评价,把他们自己的作品与大家分享,从中体验成功的乐趣。通过展示、交流,为学生营造了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增强学生间团结合作的学习精神,体现人际间的交流与关怀。

教学目标:

1、选择合适的材料,尝试雕刻一件作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2、引导学生欣赏了解各类雕刻作品,认识雕刻的种类。寻找并运用身边的媒材,引导学生将平面的内容用雕刻的形式表现出来。

3、初步了解什么是雕刻艺术,它与我们生活有什么关系,体验雕刻过程中的乐趣。

教学重点:了解雕刻的相关知识,对雕刻作品的设计。

教学难点:如何掌握雕刻的刻制方法。

教学准备:粉笔雕刻的酒杯、ppt

教学过程:

1、出示展示物,引出课题。

2、生活中的雕刻品(公园里的石像;故宫里的图腾;寺宇里的佛像;精美的玉坠)

共同特征:通过雕刻而成。

3、解释雕刻的含义

雕刻,是雕、刻、塑三种创制方法的总称。指用各种可塑材料(如石膏、树脂、粘土等)或可塑、可刻、的硬质材料(如木材、石头、金属、玉块、玛瑙等),创造出具有一定空间可视、可触的艺术形象,借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艺术家的审美感受、审美情感、审美理想的艺术。

雕、刻通过减少可雕性物质材料,塑则通过堆增可塑物质性材料来达到艺术创造的目的。

4、请学生举手发言:生活中你所知道的雕刻品。(引出雕刻的不同种类)

5、雕刻的种类(1、按空间占用分类。2、按材料加工分类。3、按功能分类)

6、雕刻的表现形式:圆雕、浮雕、透雕

图文解释各种雕刻品及形式,着重将圆雕与浮雕做对比,帮助学生分辨两种雕刻品(请学生在学习了圆雕和浮雕后,用自己的话进行表达理解。)

7生活中不一样的雕刻艺术(知识拓展:水果雕刻、冰雕、蛋雕、粉笔雕刻……)

8、介绍雕刻工具

9、学习雕刻步骤(1、设计草图。2、切基本型。3、构画样稿。4、确定刻法。

5、进行雕刻。6、尝试敲印)

10、布置作业:利用身边的材料,做一件小型雕刻作品(分小组讨论,设计初

步草图)

11、课外知识补充:知识窗

篇(3)

1.运用“任务型”教学,进行英语课堂教学

教师启动—“任务型教学”的前提。在“任务型”的教学中,学生的动是以教师的启动为基础的。教师在讲授新课前对学生作适当的引导,在讲授较难理解的课文前,先向学生介绍一下有关背景知识并提出教学要求,为学生的理解打下良好的基础。教师主要做好引导工作,扫清学习新知识的障碍,为学习新课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在如在进行新目标英语八年级上Unit9 When was he born教学之前,先提问如下几个问题:Do you know Liu Xiang?Do you know Michael Jordan?Do you know Deng Yaping?这样,使全体学生进入良好的准备状态,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产生一种探求知识的渴望。

布置任务—“任务型教学”的目标。在新授课伊始,教师要根据学生心理、生理上的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学生容易达到的“阶梯式”的教学目标,然后向学生提出本课的学习目标,这样,学生就可带着目标进行自学。例如,Go for it八年级下Unit1 Will people have robots ?一课的学习目标和自学要求:

A.Words&phrases: robot, paper, less, fewer, simple, unpleasant, factory,seem,etc .

B.will 构成的一般将来时态的陈述句、否定句、疑问句及回答.

C.There be句型的一般将来时.

D.more,less,fewer的用法.

E.学习一般将来时态的相关知识,学会对未来进行预测.

学生自学—“任务型教学”的基础。明确自学的方法和要求后,由学生个人自学,让其自己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探寻知识,为小组讨论做好准备。

小组讨论—“任务型教学”的主体。在学生自学、初步感知的基础上,开始小组讨论。小组一般由4人(优等生1人,中等生2人,差生1人)程度各异的学生组成,每隔一段时间,小组要重新组成,永远保持“同组异质,异组同质”的学习程度。在课堂上,小组汇报自学情况,一般控制在15分钟左右。各小组的成员用英语汇报自己的预习情况,主要回答本课的学习目标和自学目标,组内成员采用轮流提问题的形式;小组长把各组员在自学中遇到的问题总结起来让大家一起思考、讨论;最后各小组长把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归纳起来,以便在组际交流时能解决这些问题。

组际交流—“任务型教学”的关键。在小组讨论后,进行组际交流,也就是全班同学一起交流,教师先让讨论得比较成熟的小组代表发言,汇报该组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其他各组作出补充、质疑和评价,再由各组提出本组的疑难问题,组际之间进行讨论、解答。经过一阵激烈的讨论后,学生对课文的内容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做好调控,让学生的讨论始终围绕课文中心和话题,突出关键问题;最后,教师不失时机地进行引导,师生共同对所学内容进行归纳,形成一致意见。

练习评定—“任务型教学”的检测。在组际交流后,教师按一定的评价标准对各个学生进行全面、客观、准确的评价。而课内练习是学生巩固知识的必要环节,也是检测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教师及时运用预先设计好的练习题,从知识的不同层次、不同侧面让学生练习测试。“任务型”教学采用当堂检测教学效果的方法,反馈迅速,校正有效,有利于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如,在中考的专项练习中,我用一句话:She did all she could to help him.让学生进行拓展练习。他们积极思维,大胆思考,很快能把这句转换成如下几个句子:

1)She did her best to help him.

2)She tried her best to help him.

3)She did what she could to help him.

4)She did everything(that)she could to help him.

5)She tried everything(that)she could to help him.

6)She thought of all kinds of ways to help him.

2.“任务型”教学对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培养

着眼于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任务型”教学立足于素质教育的主阵地—课堂,突出学生自学、小组讨论、组际交流的教学形式,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探寻知识,在程序式的学习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英语新教材,从数量和内容等方面加强和丰富了各种类型的训练。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注意知识的迁移,提高解题能力。在学会使用某个知识点后,可以练习一些演变题。通过演变这些练习题,可以对所学的知识及时迁移,使认识的范围更广,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更深,从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复习定语从句时,可以将一组易混定语从句作整理进行比较,让学生选择填空:

1)Is this room you once lived in?

2)Is this the room you once lived?

3)Is this the room in you once lived?

4)Is this the only room you once lived in?

5)Is it the room you once lived in?

A.which B.where C.the one D.that

答案分别是:1)B,2)B,3)A,4)D,5)D。

篇(4)

3、语序。说话的顺序,对于要表达的意思也是很关键的。最为知名的莫过于屡战屡败Vs屡败屡战,可谓哪一个先说和哪一个后说那意思可是天差地别的。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也是先说前一个还是后一个,或是先说原因还是先说结果,最后的情况可能是不一样的。

4、语速。如果你和别人聊天交流的时候说话说的过快也是不好的,这样别人一个听起来十分的吃力,另一方面容易听错或是发生误解。因此和人交流沟通的时候说话最好不要说的太快。

篇(5)

我国著名的教育理论家杨贤江说:“教育是一个上层建筑,它与经济基础之间是相互依存的。生产方式的差异和政治制度的不同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教育,教育又反过来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提高政

治制度的完善。教育是在社会生产劳动的需求条件下开始萌发的,同时也是在生产劳动的整个过程里面不断发张壮大起来的。教育的实质是与生产劳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让全人类共同享有它。但是,进入阶级社会的时候,教育就成了剥削阶级奴役下层阶级的强

有力工具,进行的教育实际和生产劳动严重脱离轨

迹。”他批判了“神圣说”“教育清高说”“教育中正说”和“教育独立说”等观点,并驳斥了“教育万能说”“教育救国论”和“先教育后革命论”。

一、人生教育的意义

人生教育就是从根本上培养学生的人生观,有了正确的人生观他们就会以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投入到学习生活中去。所以我们一定要注重学生人生教育的工作。这样可以得到的好处就是,在学习方面根本不用为学生担心,在正确的教育体制下学习是有保障的。在应试教育所要求的学习内容里面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就显得很容易了,倘若出现少数的学习成绩不好的情况,教师就应该反思是不是对学生的教育出现了问

题,或者是该学生的思想行为能力本身就存在着一定

的问题,或者家庭和学校有没有为学生提供正确的人

生教育,甚至不能排除学生有智力障碍的嫌疑,这也是很有可能存在的一种情况。反过来说,如果教师只注重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不重视学生的人生教育,有可能导致学生的学习效率低下,很多学生在这种情况下是

没有办法学好的,也不排除有特体,有个别的学生能够学好,但是他们所要付出的会比会学习的人多几倍,甚至更多。

二、目前的教育现状

现如今,我国的教育体制还是以应试教育为主,或多或少不利于学生的人生教育开展,因为教师和学校对人生教育还没有足够的认识,学校和教师的教学理念就是让学生死记硬背地读书,为了考试升学而读书,忽略了教育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就好像全国不同地方的教师和家长在一起商量了似的,家长们的教育观念和教师的教育理念都是大同小异很相近,都是要求学生一门心思搞好学习,学习是最主要的,其他的都是次要的,根本都不必放在心上。学生一天天只能在死记硬背中苦熬,学生的人生观没有得到良好的教育,进而一步一步丧失人生目标、人生理想。无法看到学生的青春朝气和活力,也看不见学生的青春活力,学生也无法真正认清社会现实。正是因为这样的教育现状才会出现种种不和谐的现象。

三、如何在教学中融入人生教育

数学教育是通过课程来教授的,教师在授课的同时必须把人生教育融入学习中去。因此,每一个学生和教师,从走进学校大门的那一天起,就要把人生教育融入各个教学课程的过程中去,融合在我们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去。学生在学校的这段时间里,时时刻刻,就连吃饭和睡觉,都要有专业的教师陪伴在一起,并且要在学生有困难的时候,及时指导学生的人生观点。数学教师除了要具备很强的专业知识外,还应该懂得如何去对学生进行人生教育,让学生从小学就开始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教师不应该有“我教什么科目的就只负责什么专业教学”的想法,专业教学是基础,而人生教育才是重点和延伸,要与时展的理念相结合,发展就必不可少需要大量的人才,而学校是培养和输送人才的核心机构,教师是培养综合性人才的关键。所以,教师自身必须具备良好的人生教育的思想,这样才能够很好地传输给学生。

教育的本质是让学生长大成人,不但要让学生的身体健康成长,也要让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顺应这个时展的需要,六年级学生的人生教育就是教师最主要的教学任务,让学生在最关键的阶段能够得到必要的人生教育。

参考文献:

篇(6)

一、当好“心理医生”,因人施教

“教师应当是心理医生”是现代教育对教师的新要求。现代教育的发展要求教师“不仅仅是人类文化的传递者,也应当是学生心理的塑造者,是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者”。作为一名心理保健工作者,也许不是一个班主任的主要任务,然而作为一班之“主”的班主任,能否以科学而有效的方法把握学生的心理,因势利导地促进各种如何正确地进行心理上的辅导与疏导,培的人格呢?我的做法是:

1、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每个学生的素质、才能、知识、个性和兴趣等都是有差异的。由于受不同的自然环境的影响,对某一具体问题、具体事物也有着不同的看法,这就要求班主任老师深入学生中间,与学生交朋友,熟悉每一个学生的情况。及时了解学生中间存在的问题,区别不同的对象,选择不同的形式,因人因时因地而异做思想政治工作,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班主任抓德育工作一定要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理医生”工作做好、做活、做的目的和效果。

2、循循善诱。班主任帮助后进生不能急于求成,对暂时后进的学生要注意尊重和爱护他们,要苦口婆心、循循善诱,教育学生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既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又达到教育目的。对后进生,不仅要指出他们的不足,更重要的是寻找和发现他们的闪光点,鼓励其进步。如我班周应伦同学有一次因与别人打架而使班级失去了学校的流动红旗,拖了班级的后腿。我没有训斥,而是帮助他总结教训,提高认识,并指出了努力方向。最后,我真挚地对他说:“你因打架而影响了班级荣誉,拖了后腿,我知道你心里也很难过。不过,我从你的眼神中发现,你是憋足了劲,要为班级争回荣誉。”我接着问他:“你敢不敢向全班同学保证?”回答是肯定的,效果也是理想的,班主任教育学生,要把良好的愿望和正确的德育方法结合起来,特别要育、疏导、启示,使学生的思想问题决。

3、重视心理健康,做学生的心理“医生”。由于部分学生心理素质脆弱,导致了各种心理障碍的存在:表现在学习上的紧张、焦虑乃至恐惧;表现在人际关系上的怀疑、孤僻、嫉妒;表现在社会关系上的自卑、失落、冷漠乃至失去生活乐趣,学习、生活等遇到挫折时,就心灰意冷,苦闷不安甚至消极态度等等。针对这些现象,平时我就开展一些有于培养学生心理素质的活动,如“学雷锋、献爱心”社区服务,勤工俭学等社会实践活动,让他们在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中理论联系实际,培养现代意识、竞争意识,培养开拓精神和吃苦耐劳的精神,提高社交能力、创新能力融洽、正常的心境,促进学生个性心理的健康发展。

二、精心策划主题班会

主题班会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艺术性、参与性于一体,寓教于乐,陶冶学生的情操,转变和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我注意主题班会内容的系列化,内容丰富,又符合学生实际,各种类型的主题班会课对学生的思想道德、艺术审美能力、心理素质的提高有巨大的推动作用。这学期我策划了许多主题班队活动。如《爱护我们可爱的家——地球》,通过本次活动,了解我们可爱的家园——地球的生态环境正遭受破坏,危及人起,从自己做起,积极参与环境保护的行动。

三、与日俱进,探索德育新方法

班主任要根据新时期德育工作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与日俱进,探索新的方法:一是为人师表,以身作则,身教重于言教,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班主任的模范行动无时无刻不影响着学生,因为学生不仅听其言,而且观其行。要求学生做到。班主任只有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才能以自己的人格力量影响学生,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二是以情感人,对学生要充满爱心,做学生的德育工作要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要将心比心,以心换心。对经济困难的学生、生病的学生,班主任应该关心照顾,组织学生送温暖,给学生解决实际困难和具体问题,把做思想政治工作同解决学生实际困难结合起来,如我班的班长是个热爱集体、工作负责的好姑娘,但是她的父母离异,她从小就和奶奶一起生活,缺少父母的爱。当她看到、听到其他同学的父母对他们的关心爱护时,她很伤心,有一种失落感,一个人悄悄地流泪。我知道了她的情况后,亲切地和她进行了交谈,我询问了她的心思,了解了她的家境。我开导她:大人的事情我们无法改变,父母可能有他们的难处,但是艰苦的环境更能锻炼人,要有自强不息的精神,而且还有同学和老师的爱呢,你并不孤立。生活中,我尽量做到以情感人,以情动人,把德育工作落到实处。三是建立德育评价机制和规章制度。德育工作要逐步规范化、制度化,要量化管理,建立一套完整的德育评价机制和规章制度。我在班主任工作中逐步完善量化管理制度,其主要内容是:小学生守则、日常行为道德等,建立学生操行评分制,每日根据学习、生活各项觉行动,从而为做好德育工作提供机制和制度上的保证。

通过班主任如何抓好德育工作,当然远远不止上述三个方面,其方法肯定是多种多样的,但我想,如果在班工作中一个良好道德个性是一定可以培养出来的。

六年级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总结范文二

对于一个有事业心的人来说,只要有兴趣、有价值,工作再累、再苦也不觉得。做教师的都知道班主任工作千头万绪非常辛苦,但苦与乐常常是孪生兄弟共存。作为一名六年级学生的班主任,我更加体会到班主任工作的繁重与伟大。俗话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我在享受喜悦的同时,更多的是静心思考这一学期的工作,从中也发现了诸多盲点,现将本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常规教育、常抓不懈

本学期开学伊始,我便将常规教育放在首位来抓,措施得力,落实的比较扎实、有效。

1、根据学生手中的思品教材,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努力挖掘学生真、善、美的潜质,学生的心灵得以净化,去除学生思想中残留的不良因子。

2、抓住锲机、适时引导

(1)、每当学校举行节日演讲、征文、手抄报比赛(教师节、国庆节、歌咏比赛、蓓蕾读书节目演出)等活动时,我就顺势利导,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2)、利用好每周一次的班会课,我放手让学生针对自己的一些不良习惯,明确方

向,制定积极有效的措施并付诸于行动。每次班会课开的都比较成功,学生个个都激情高涨,逐渐形成一股以班级为核心的向心力。

(3)、《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是教育学生永恒的主题,我要求学生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必须背诵下来,进而运用到自己的日常生活当中,在学校组织的《守则》、《规范》测试中,我班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

二、从严治班、狠抓落实

六年级的学生独立意识强,而且大部分学生有展示自己的欲望。针对这种特点,本学期通过民主选举和毛遂自荐相结合的方法组建班委会,我试着放手让班干部大胆地参与班级管理,让他们独立开展活动。如:“教室板报”、“走廊专栏”、“广播操比赛”、“学生生日集体晚会”、“歌咏比赛”、“蓓蕾读书节目演出”等活动,让他们自主设计、活动,我做总监。

事实证明,他们是有潜力可挖的。依据班干部分工和岗位职责,实行班干部管理制度,有负责对学生的行为打分的(教学区、宿舍区、餐区)根据学生的表现来评定“安全星”、“自理星”、“礼仪星”的得失;有的负责每天早、晚饭后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还有的负责各学科作业的督查等等,让他们担当起为全体学生服务的责任,同时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各种创造能力和奉献精神。正是由于这严密的层层管理,才有了今天令人竖起拇指的班集体。

三、呵护学生的心灵

临近青春期的六年级学生,由于学习紧张、生活中的问题,自己又不能适时调控,导致其心理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主要表现为:1、临近考试的焦虑、不安2、打架破坏公物3、抑郁、冷漠4、自暴自弃5、早恋6、多疑、说谎、逃避等。

针对这种现状,我找准切入点,主动出击。尤其是在对待学生“早恋”这个问题上,我是慎而又慎,唯恐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女孩子的感情世界比男孩子丰富细腻,一旦有了这种朦胧情感,就不可避免的影响她的学习成绩,偏离自己的求知轨道,进而会影响今后的成才。

因此,我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与个别学生进行谈话、沟通,或者是用纸条来开启学生的心灵之门,轻轻梳理她的心灵,心与心的碰撞最终会撞击出美丽的火花。实践证明,正是因为我的及时出击,方法灵活多样,使学生的自我调适能力大大增强,做到了防患于未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四、公平、公正的批评

古人云:“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在学校里,学生就是一颗硕大的珍珠,都或多或少的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黑点”,会不时地犯点错误这很正常。而在批评教育学生的过程中,教师往往根据自己的喜恶,采取不同的对待方式。对于自己喜爱的学生犯了错误,也尽可能地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不舍得批评;相反,对于不喜欢的学生则是不屑一顾,从不给予自己的鼓励和赞美。这种走向极端的批评,往往使学生处于一种极不平衡的环境中。久而久之,对学生的身心造成了伤害。

因此,在这个问题上,我时刻提醒自己:一定要做到适度、客观、公平、公正的对待每一个学生,坚持实事求是、明确是非,把握好批评的分寸,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努力做到尊重每一个学生,保持在教育过程中一切学生的平等,避免部分学生滋生优越感,另一部分学生形成自卑感。让每一个学生都拥有健康的心态,健全的人格和自信的人生!

五、时时处处讲抓安全

安全工作,是学校的首要工作,更是班主任工作的重中之重。利用“班会课”、“板报”、“宣传栏”、“看碟片”、“手抄报”等多种形式教育学生要时时事事注意安全。我们班有7个走读生,其中由3个学生因为家离学校较远,所以每天都是骑着自行车上学。因此,安全工作更显得尤为重要,“安全第一”提示语每天都在学生的耳边回响。对学校组织的“防火”、“防震”演练,我极为重视,通力合作。得益于平时的严格管理,在每学期安全工作量化时,我班的成绩都是名列榜首。

六、家校联手管理

父母与子女的特殊关系,确定了在教育中的特殊作用。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有部分家长的认识是糊涂的。他们认为,把孩子送到学校后,就感到轻松了,认为只要自己能让孩子吃好、穿好、生活好就行,至于孩子的学习、行为等方面的教育完全是老师的责任,从不积极主动地与老师联系了解孩子的在校情况。为了改变这种错误观念,我充分利用学生加入的校讯通这块空间,及时向家长汇报学生的在校情况,同时要求家长积极主动地与老师联系。建议他们不仅仅要关心子女的生活,更要关心孩子的全部,一旦发现孩子有微妙的变化及时告知老师,使他们认识到:打造孩子的人生是学校和家长共同的责任。

德育工作远远不止上述几个方面,工作方法肯定也是多种多样的,要想做得更好就需要有乐于探究的精神和乐此不彼的干劲。“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雄关漫道真如铁,如今迈步从头越”。我相信在学校领导的指引下,在同事们的帮助下,我会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无悔的工作中去。

六年级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总结范文三

一年来我在班主任工作中认真勤恳,兢兢业业,努力抓好学生的常规教育,以德育带动学生其他方面的健康发展。以常规教育为中心,我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以强化常规训练带动教育教学工作。

良好的常规是进行正常的学习和生活的保障,一个学生调皮捣蛋、不合常规的举动往往会使一堂好课留下遗憾,使整个集体活动宣告失败,甚至使全班努力争取的荣誉付诸东流,直接影响到班集体的利益。因此,要扎实有效地加强一个学生的常规训练。 训练的内容包括《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要求的常规、课堂常规、集会和出操常规、卫生常规、劳动常规、参观常规以及路队常规、安全教育常规等等诸多方面。务必使每个学生具有"服从集体,服从命令"的思想,具有自我约束力,形成习惯,保证整个班集体随时表现出"活而不乱,严而不死"的良好班风班貌。

二、教育培养班干部。

对班干部,不能只是使用,还应该进行教育和培养。 其一,要大力表扬干部优点,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帮助小干部树立威信;其二,在鼓励干部大胆工作,指点他们工作方法的同时,要更严格要求干部个人在知识、能力上取得更大进步,在纪律上以身作则,力求从各方面给全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亦即"以点带面";其三,培养干部团结协作的精神,要能够通过干部这个小集体建立正确、健全的舆论,带动整个班集体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形成集体的组织性、纪律性和进取心,亦即"以面带面"。其四、鼓励他们既要大胆工作,又要严格要求,注教给工作方法。当然,选出的干部毕竟不是完人,因此对他们不能过分苛求、指责,特别是在工作出现失误的时候,需要老师耐心的教给他们具体的处理班级事物的方法。其五、我不定期召开班干部会议,组织他们学会制订计划及具体措施,检查落实情况,总结得失,并加以改进,教会他们如何分辨是非,及时阻止同学中的不良行为。而对于班干部在班级中的不良行为,决不姑息,鼓励他们以身作则团结友爱并带动其他同学,促进整个班级的管理工作。

三、营造融洽的师生关系。

"谁爱孩子,孩子就会爱他,只有用爱才能教育孩子。"班主任要善于接近孩子,体贴和关心学生,和他们进行亲密的思想交流,让他们真正感受到老师对他的亲近和"爱"。这是班主任顺利开展一切工作的基础。俗话说:"情不通则理不达。"教育需要爱的情感,需要对孩子的满腔热情。教师要从平等尊重的立场出发,尊重学生的人格,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努力和他们建立朋友式的友好信赖关系,用爱的情感去打开孩子的心扉,让他们吐露心中的积怨与秘密,解除其心理负担。我认为建立融洽的师生的师生关系的基础是以人为本 。首先承认学生是有生命、有思想、有感情、有追求、有自尊心的活生生人。学生需要学习也需要休息和欢乐,需要受教育也需要别人的理解与尊重。 其次承认学生发展的差异性,由于每个人先天禀赋、家庭教育、环境影响的不同,以及接受同样的教育但内化过程的千差万别,因此,在学生中会出现极其丰富而有差异纷呈的个性。 第三承认学生的主体作用,应创设宽松和谐的文化环境,激发学生主动学习 、主动探究的积极性,让每一个学生都享受获得成功的喜悦,使他们心情舒畅,思维活跃,个性得到充分发展。 四是重视学生的"潜在性",既要看到学生存在着多种发展的潜在可能性,不歧视后进生,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

四、引导学生自我管理。

班主任除了要锻炼自己的班级管理能力外,还应该善于引导小学生进行自我管理。一是发动大家参加班级管理的各项活动,让学生人人都有自己的发言权,都有展现自己才能的机会发动大家参加班级管理的各项活动,尽量不冷落每一个人,让学生人人都有自己的发言权,都有展现自己才能的机会,事事落实到个人,建立起"事事有人干,人人有事干"的制度。(如高闯、李爽等)明确每位学生在班级中的位置和责任,使学生体会到自身的价值和尊严。这样不仅调动了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也使每一位学生都可以在班级中找到一个合适的位置,担负一项具体的工作,人人都为集体作贡献,人人都意识到自己是班集体中不可缺少的一员。在这种广泛的参与过程中,使学生在集体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觉察到自己的利益所在,从而形成责任意识。二是要求全班同学参加日常管理形成轮值制度,每个人都有机会履行班级管理职责,增强责任感和参与意识,为管理好班级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第三,在各项中尽量不冷落每一个人。凡大型活动必须做到各司其职,人人有份,绝无局外之人。

五是要充分调动和运用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个方面力量参与班级管理,以提高班级管理工作的成效。

学校的职能是毋庸置疑的,家庭的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学生除了寒暑假,平时的生活基本是学校和家庭两部分的衔接。经常与家长联系,尤其是借助于电话这一快捷的通讯工具,可以及时交换学生的有关信息,让学生家长积极参与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支持班级工作,已成为不可忽视的重要的教育手段。

在班级管理中我还注意以赏识教育的思想为核心,树立自尊和自信的心理基础,班主任要把握"激励胜于颂扬,表扬胜于批评"的原则,让学生"在鼓励中发扬成绩,在微笑中认识不足",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受到爱的熏陶,情的感染,懂得理的澄清,保证学生健康地成长。尽量从学生的心理需要出发解决问题;当然,学生中存在的问题也还很多。如个人卫生还要下大力气,课堂纪律离"严而不死,活而不乱"有一定的距离,学生的能力发展方面,文明礼貌方面都有待今后继续努力。

看了“六年级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总结”的人还看了

1.小学六年级班主任德育工作总结

2.小学六年级班主任德育工作总结 

篇(7)

网络流行语总共有以下四个特点:第一,网络流行语是带有特殊目的的产物。例如,有的网络流行语是网民们为了方便而创造出来的,有些是为了达到幽默的效果,而有些网络流行语是为了吸引眼球,等等。第二,网络流行语在意义方面有新奇性。例如最近由央视一个采访流行起来的网络流行语“你幸福吗?”,现在使用该问句的网民们可能不仅仅是这句话原本的意思,询问一个人他过得是否开心是否有什么困难,而很可能使用的是衍伸出来的新意义,可能是一种开玩笑或是讽刺的意味比较多。而这个新意思,搭配着采访中那句“我姓曾”,才会表现得淋漓尽致。第三,网络流行语有易于传播性。第四,网络流行语更新换代的速度很快。每年都会有源源不断的新的网络流行语被创造总结出来,而去年流行的网络流行语今年却不一定流行了。

网络流行语可以分为以下几个类型。语句型,例如刚才给出的例子“你幸福吗?”和“我是来打酱油的。”;单词型,如“萌”、“表(不要)”和“闪婚”;字母型,如“OMG”,“SB”和“Q(可爱)”;符号性,如可以用“:)”来表示一个人的笑脸;以及数字型,如“530”和“3166”。

二、语言认知解读

认知语言学作为语言学的一个新兴发展分支,其理论对各种语言现象有着强大的解释说明能力。认知语言学中几个比较经典及重要的理论都可以用来解读这些网络流行语。

(一)象似性

“象似性,在《论语言符号象似性》一书中暂且被定义为:语言符号在语音、形式或结构上与其所指之间存在映照性相似的现象。”(王寅,2007)语言形式与所指的意义并不是任意的,没有任何联系的。语言形式不仅与客观现实有联系,更与人们的认知经验和认知方式有着映照对应的现象。网络流行语同样是人们对于网络生活的一种认知体验,因此一些网络流行语的产生也遵循着语言象似性原则。其中声音象似性和笔相象似性就揭示了一些网络流行语的产生机制。

声音象似性,顾名思义就是指语言在语音上能够准确反映出客观世界的某些特征。例如逛论坛的很多网民喜欢用“斑竹”去指管理一个版面的管理人员。这个词和“版主”谐音,很多网民不用正规的“版主”一词,而用在语音上与“版主”谐音的“斑竹”一词,它也可以表达同样的意思,并且还使自己的表达个性化,因此深得网民的欢心。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例如很多网民会用“杯具”来替代“悲剧”,用“稀饭”来替换“喜欢”。为什么不用“粥”而用“稀饭”来代替“喜欢”呢?语言不是任意的,语言的产生和发展都反映了客观现实。声音象似性原则就告诉我们为什么在网络流行语里面要用“稀饭”来代替“喜欢”了。再如“鸡冻”(激动)、“帅锅”(帅哥)、“围脖”(微博)等网络流行语也同样可以从声音象似性这个角度来进行解读。这些谐音造出来的流行语新奇活泼,令人印象深刻,使用这些流行语也使得表达具有幽默感。

根据笔相象似性创造出来的一些网络流行语与中国文化里面的象形文字有异曲同工之妙。例如最近在网络上很流行的一个字“”。这个字长得很像一个人的脸,眉毛下垂,张大嘴巴,很像一个人很尴尬的样子。这个网络流行语就将一个人这种尴尬的状态表现得淋漓尽致。现在网民们通常都不说“好尴尬”了,而喜欢用“好”。“”这个字的产生就完全可以用笔相象似性原则来解释。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再如“”字,表示形神俱呆的意思。这个字就像两个呆呆的人靠在一起,不仅看起来很呆,而且很传神地表达出了一种呆的神韵。

(二) 隐喻

莱考夫和约翰逊(Lakoff & Johnson)于1980年出版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Metaphor We Live By)是公认的认知语言学隐喻系统研究的开始,在国外隐喻研究中具有很大影响。他们指出隐喻不仅是语言修辞的问题,还是人类思维的重要手段,它直接参与人类的认知过程,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方式。隐喻可以使认知主体,也就是人,在不同事物之间建立联系,加深对事体的理解。

“恐龙”和“青蛙”这样的网络表达可能现在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已经完全不陌生了。这两个词是用来指代那些外表长得不怎么好看的女生和男生的。那这两个网络流行语是怎么产生的呢?这就可以用隐喻理论来解释。“恐龙”和“青蛙”与外表不漂亮的人们都享有一些类似的特征,例如外表不漂亮、笨重、不讨人喜欢等等,这些特征通过认知主体,也就是人的认知加工,从这两个词本身的生物学意义上的概念域映射到隐喻意义上的概念域,就给这两个词赋予了新的意义,它们就被人们用来形容那些外表长得不怎么好看的女生和男生了。

还有一些关于网络的表达也可以用隐喻理论来进行解读。例如人们把网络看作是建筑群。其中一栋建筑就是论坛。建筑里的主人就像是楼主,建筑的第一层就像是顶楼,建筑里面还可能放有沙发,所以论坛里面也有“沙发”一说。这些关于网络的流行表达也反映了人们对于网络和建筑两个不同事物之间所建立起来的一种联系与映射,从而帮助人们更好地对网络这一概念进行理解。当然,对于同一个事物,人们可能有着不同的理解,也可能用上不同的隐喻。关于网络这一概念,也有人将其与大海联系在一起,在两者之间建立起了映射关系。例如,网络中的信息就如同海水,“冲浪”、“潜水”、“冒泡”等网络流行表达也都是从这个隐喻关系中来的。

(三)类推

“类推性是语言发展变化中的一条重要属性。类推性也存在于流行语体系之中,当代汉语中的大量流行语就是通过语言的类推性产生的。而所谓的类推性,就是以语言中某些词和形式为标准,使另一些词和形式向它们看齐,从而构成新的词或新的形式。”(聂汉琳,2012)

师德是人们比较熟悉的一个概念,指教师的道德品质。从这个人们熟悉的概念,现在有了“网德”这一概念。类推得知,“网德”即指网民的道德品质。这个网络流行语就是通过类推而被网民们发明的。相似的概念还有,人格网格,闪婚闪离,牌友聊友、坛友、驴友等等。

三、结语

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网络充斥于人们的生活中,各式各样的网络流行语也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语言和生活。认知语言学的一些理论为我们解读这些新奇的网络流行语提供了另一种角度。本文仅从认知语言学的一些代表理论对网络流行语进行了浅显的分析,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和完善。这些新词和新义都是在社会发展这个大背景下产生的,对它们的研究必然不能脱离人这个认知主体,那就必然需要从认知这个视角来进行解读。

参考文献

篇(8)

    一、热爱学生是建立平等民主、和谐师生关系的基础。

    任何教育的结果,都是伴随着一定的师生关系产生的,其结果的好坏有时受师生关系好坏的影响,不同的师生关系往往导致不同的教育结果。今天的学生需要有一个安静、和谐、健康的学习环境。这也是江总书记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不断强调的。而要做到此点,师生关系的建立必须是“民主型”的。因为在民主型的关系中,由于师生之间注意协商、沟通,关系比较和谐,学生的情绪就会轻松愉快,有个良好的学习心境。在他们所认同的目标或要求的指引下,主动积极地参与各种学习活动,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都高。反之,若师生关系是“专制型”、“放任型”的。则会带来学生情绪上的紧张或放任,造成内心烦躁、恐惧等,在这种情况下就不会有高效的学习,学习成绩也不会好。这种情况,正如英国教育家洛克所揭示的:“儿童从导师方面受了无情的言语和鞭鞑,他的心里,就充满了恐怖,恐怖立刻占据了他的整个心理,使他再也没有容纳别种印象的空隙了。”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要进行多方面的互动,会产生种种矛盾。倘若教师没有尊重,关心和热爱学生,即没有与学生沟通关系的法宝“博爱之心”。不把其视为亲人,视为可倾吐心声解决困惑的朋友,让他们感受到亲人般的关爱和保护。要真正化解这些矛盾是不可能的。有时由于学生偏见或教师有“宁给好心,不给好脸”的观念和行为,可能会产生学生对教师的“好心”的误解。但是教师只要走出这种爱的误区,注意以正确的方式去体现对学生的尊重、爱护和关心,就能为建立民主、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奠定良好的基础,进而很好地化解矛盾。因此说,热爱学生是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基础。

    二、热爱学生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前提条件

    学生的成长不只是阳光、雨露、面包和开水就能完成的。他们需要一样与植物和其他动物所不同的东西——这就是火热而真诚的心。中国有句古话:“爱人者,兼其屋上之鸟。”老师对学生的爱,会被学生内化为对教师的爱,进而把这种爱迁移到教师所教的学科上,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而“乐其道”,因此爱的教育是我们教学上的巨大推动力。教师关心学生,热爱学生,就能载起我们教育界称之为严格要求的那条很难驾驭的小舟。没有这种关心,爱护,小舟就会搁浅,用任何努力也无法使它移动。教师热爱学生有助于学生良好品格的培养;有利于创造活泼、生动的学习氛围,使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有利于……而这一切,都是做好教育工作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

    从教十六载,我认为应该这样热爱学生的。

    1.理智公正。在教育中,对学生的爱应该是理智的,而不是盲目、冲动的。盲目的爱缺乏是非感,无明确的目的性,不能有力地引导学生向好的方向发展,不能有利地抑制和消除学生自身的不良因素。

    在教育中,对学生的爱应是正直、公正、坦荡、无私的,不是偏狭、庸俗的。因权势而爱,因门第而爱,因金钱而爱,这种爱会败坏社会风气,污染学生纯洁的心灵。如果我们希望学生成为有热爱美好事物而仇恨丑恶等行为的真正公民,我们就应当真诚地对待他。

    2.坚持“三不”。不挖苦学生。当学生做错事时,要耐心开导,不挖苦、不训斥,不拿大话威胁恐吓。不体罚与变相体罚。如有的学生因作业没写好,或没有按要求去做,不能让学生写上十遍、二十遍,而是单独找他谈话,帮他找出原因。

篇(9)

目标激励,源于行为科学的激励理论,就是激发、强化学生动机,运用动机的机能影响学生为既定的目标而奋斗,从而在实现社会价值的同时实现自身价值。

由于各种原因,使技工院校学生的综合素质参差不齐,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思想与心理问题。这时,目标激励的运用显得尤为重要。如在入学教育、日常学习活动中,要加强对学生学习动机的教育,帮助学生制定职业生涯规划,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树立人生远大目标。

其次,应认真组织学生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班级和学生个人短期(一学期或一学年)和长期(2~4年)的奋斗目标,并组织学生在班级进行深入讨论,使学生能够入脑入心,建立起强烈的目标意识。针对技工院校学生的个性特长,利用多种形式与活动的开展,给学生创造实现目标的氛围和条件。如笔者学校每年开展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演讲活动,以培养学生职业意识,提高学生职业规划能力。

目标激励如运用得当,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远大的理想,对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等,均能起到较好作用。

二、 渗透教育

渗透教育具有间接性、广泛性、渐进性和灵活性的特点,可以较好地弥补其他教育形式的不足。

作为任课教师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既不像班主任那样,对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等实施全面管理和教育,也不像专职教育工作者那样,对学生进行专业、系统的教育。因此,针对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渗透教育,是任课教师最主要的教育途径和形式之一。

实施渗透教育,教师要在深入研究大纲和教材的基础上,充分挖掘教材的思想性,在教学内容上加以渗透。如语文课中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革命传统等教育内容;技术基础课、专业课中的专业发展史,专业上的突出成就,专业中的“能工巧匠”典型事迹等教育内容,均是任课教师进行渗透教育的好教材。其次,教师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及时发现问题,如有的学生实训课上怕苦、怕累,不能独立完成作业、专业课学习困难、有厌学心理等,教师应分析原因,及时和学生进行谈心交流,帮助他们解决思想上存在的问题。

最后,任课教师要从本专业具体特点出发,进行教学管理的“渗透”,从各个教学环节上对学生提出明确、具体的要求。如实习课劳保用品的穿戴,工卡量具的使用、保管,设备的维护等等,应按企业6S管理标准进行渗透教学。在此基础上要严格要求,加强检查,久而久之,就会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

三、兴趣引导

兴趣是学生学习积极性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仅有促进教学质量提高的重大意义,而且也是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的重要方面,对学生意志锻炼和情感培养也能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运用兴趣引导,针对学生不同的兴趣和爱好,引导学生在完成本专业课学习的基础上,力争在某一项或某个领域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比如,笔者学校每年都举办“五四”青年节表彰暨文艺汇演、元旦迎新晚会等,活动主要由团总支学生会组办,融入了朗诵、小品、相声、独唱、合唱、舞蹈、街舞、舞狮、乐器表演等多种深受学生欢迎和乐于参与的文艺节目,观众们热烈的掌声,是给表演者最大的褒奖;再如,笔者学校建立了多个专业兴趣小组,在实习指导教师的带领下,以学生们感兴趣的科技、军事为主题进行专业制作。专业微缩作品主要有:铆焊专业――“鸟巢”、青岛标志性景观“五月的风”、“铁路货运列车”等;数控加工专业――“神舟七号火箭”、“巴雷特M82机关枪”、“坦克车”、“雷锋塔”等作品;机械专业――“高铁转向架”、“长城”等,每个专业兴趣小组的作品都融合了多个专业的知识与技能,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了学生的学习潜力,增强了学生专业学习的自信心,同时锻炼了学生的意志,培养了他们健康的情感。

四、竞赛促进

竞赛,是激发人们斗志,调动人们积极向上的有效手段之一,同时,也是发现人才、选拔人才的有效途径之一。例如,为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笔者学校每两年组织开展一次校级专业技能竞赛,青岛市每两年组织一次职业技能大赛,这两个级别竞赛交叉进行,使学校形成了年年有竞赛的良好氛围。通过技能竞赛,既考察了学生专业知识、强化了学生专业技能,又使参赛学生亲身体验了“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和竞赛获奖带来的荣誉感、成就感,从而进一步调动了广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营造了勤学苦练的良好学风,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自第九届青岛市职业技能大赛开展起,笔者学校在校生连续六次包揽焊工、冷作工、车辆电工、钳工、车工、车辆钳工等工种前六名,2016年青岛市第十四届技能大赛,笔者学校取得学生组钳工前六名、冷作工前十名、电工第一、第三、第六名的好成绩,每届竞赛学院均以摘取状元最多、获奖学生最多、取得名次最好享誉青岛。

技能竞赛,为学生搭建起“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舞台,对培养学生“崇尚一技之长,不唯学历凭能力”的自信心具有强化作用。

五、榜样示范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榜样示范历来是激励学生的重要方法之一。将从学院走出去的优秀毕业生或优秀在校生作为学生学习的榜样,这样的榜样既亲切,又摸得着,看得见,学得来。如,笔者学校利用校园宣传栏,广泛宣传优秀毕业生事迹;每年新生入校时,请已成为省、市、企业首席技师、中车技能专家的李文龙、张合礼、郭锐等优秀毕业生回到校园,为学生作“争做蓝领冠军”等主题报告;聘请荣获“大国工匠”称号的中车四方股份公司宁允展、国际焊接技能大赛冠军――笔者学校优秀毕业生张高飞等走进校园,为学生作“弘扬工匠精神、打造技能强国”等主题演讲,使学生亲身感受到大国工匠和国际冠军的榜样力量与职业精神,以启发和鼓励学生向榜样学习。运用榜样示范,对培养技工院校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树立远大职业理想,追求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六、 以身作则

篇(10)

这一学期,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始终坚持面向全体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我在思想上严于律己,热爱教育事业。时时以一个好教师的身份来约束自己,鞭策自己,力争在思想上、工作上取得进步,得到提高,使自己能顺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一学期来,我还积极参加各类学习。同时,服从学校的工作安排,配合领导和老师们做好校内外的各项工作。“学海无涯,教无止境”,作为一名教师,只有不断充电,才能维持教学的青春和活力。随着社会的发展,知识的更新,也催促着我不断学习。所以,本学期我还积极进行业务学习,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和业务素养,使自己能够更好的胜任自己的教师工作。利用书籍、网络,学习他人在教育教学中好的经验、方法等。通过学习,让自己树立了先进的教学理念,也明确了今后教育教学要努力的方向。

二、求实创新,认真开展教学、教研工作,教育教学是我们教师工作的首要任务。

我明白,工作再苦、再累,也不能落后,应该尽力去作好本职工作,特别是教学工作。课前,我认真钻研教材、教参,认真分析教材,根据教材的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教案。并虚心向有经验的老师学习、请教。力求吃透教材,找准重点、难点。课堂上,我努力将所学的课程理念应用到课堂教学与教育实践中,积极利用远程教育资源,运用课件,运用多种教学方法,精讲精练,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加课堂教学的吸引力,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学习主动性。力求让我的数学教学更具特色,形成自己独具风格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

除了上好课、批改好学生练习、作业等常规工作以外,本学年,我还狠抓课堂常规的落实和班风学风的建设。

在每节课上课前,我都比较注重学生课堂常规的培养和检查,如果没有按我的要求做好课前准备工作,我一般都不急着开始上课,我宁愿不上课也要先把课堂常规落实好。通过狠抓班风学风的建设,以良好的班风学风,推动课堂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三、加强反思,及时总结教学得失。

反思本学期的工作,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在思量着自己在工作中的不足。不足有以下几点:

1、对英语教学的理论学习还不够深入,需要进行反思,教学水平提高速度缓慢。

2、教育科研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还不到位,研究做得不够细和实,没达到自己心中的目标。

3、英语教学中有特色、有创意的东西还不够多,今后还要努力找出一些自己在教学的特色点。

篇(11)

一、中欧人文交流将使双方高等教育

更具兼容性与可比性

《世界教育信息》:博雷里先生您好,多年来,您在欧盟委员会负责与中国合作交流事宜,对于中欧教育文化交流有深入的了解。请为我们简单介绍一下中欧教育交流情况,以及对未来的展望。

维多・博雷里:欧中在教育方面的政策对话早在十多年前就已经开始了,自2012年以来,所有活动都被整合在欧中高级别人文交流对话机制(EU-China High Level People-to-People Dialogue,HPPD)之下。HPPD与欧中高级别战略对话和欧中经贸高层对话机制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共同构成欧中关系的三大支柱。HPPD涵盖了许多方面,包括教育、文化、青年、体育事务等。就在不久前,性别平等议题也被纳入讨论。未来,旅游业也有可能成为对话机制的主题之一。每两年举办一次高层领导会谈,探讨未来合作的发展方向。2015年的会谈在欧洲的布鲁塞尔举办,2017年将在中国举办。除此之外,我们还会开展技术层面的交流论坛,如欧中每年举办的“高等教育交流合作平台”,专门探讨学分认证、教学质量、学生流动性等问题。

在教育领域,欧盟方面主要开展了伊拉斯谟计划(Erasmus Programme)、玛丽・居里奖学金(Marie Sk?Codowska-Curie Actions)等项目,中国方面则有国家留学基金委的奖学金项目。正是由于这些项目的存在,我们得以通过硕博联合培养的方式支持学术合作的开展,同时能够保证学生和教师在欧中之间的流动性。在促进高等教育发展方面,我们还做出了许多其他努力,包括欧中调整和优化高等教育联合研究项目(The Tuning Study,下文简称“调优项目”),其目标是使高等教育系统更具兼容性和可比性,消除高校人员流动障碍,促进学位和学分认证体系的改善,并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

2016年10月11日,欧盟-中国国家教育部长会议在京举行。过去,中国和中东欧国家之间曾经有过类似的会议,但是2016年首次有4个欧盟国家加入讨论,我们认为这对于促进未来教育合作,尤其是高等教育领域的合作具有重要意义。在会上,许多议题得以讨论,包括中国在参与欧盟领导的多维全球大学排名(U-Multirank)和调优项目中所取得的进展。

二、中欧高等教育交流将在联合培养人才、学分互认、平衡双向交流人数方面得到深化

《世界教育信息》:请问给您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教育合作交流项目有哪些?

维多・博雷里:事实上,我们开展过许多成功的项目。我可以用一些数据来说明这一点。比如,支持联合培养硕士学位的伊拉斯谟项目至今已涵盖超过50所中国大学。同时该项目囊括了众多学科,包括自然科学、工程学以及人文艺术学科等。清华大学、同济大学、西安交大等中方大学的院系均加入了这些专业的联合培养项目。

我们还有很多其他非常重要的项目,在此我也想简要地谈一谈。在伊拉斯谟计划下,我们有一项让・莫内行动(Jean Monnet Actitivies),主要是为了支持欧洲一体化课题的教学研究,即研究欧洲国家聚集起来建立欧盟的过程。在中国,我们设有三个让・莫内卓越研究中心(Jean Monnet Centers of Excellence),专注于欧盟课题的教学和研究,分别设立于中国人民大学、四川大学和复旦大学。这三个中心对于传播欧洲一体化知识具有重要的意义。

《世界教育信息》:在您看来,中欧教育合作与交流目前面临的主要困难有哪些?

维多・博雷里:我想目前为止我们遇到的最大困难就是学分认证问题。我想列举几个数据。我跟进“伊拉斯谟+”计划(Erasmus+ Programme)已有两年了。自该项目启动以来的两年多期间,已有3000余名学生在欧中之间往来。其中约有一半的学生在国外修习学分得到了本校的认证,但还有很多学生遇到了困难。有些困难最终能够得到解决,但另一些人的学分无论如何也无法得到认证。通过欧中双方联合努力,如在学分转换和互认方面的工作,这一情况已经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另一项阻碍学生流动的重大挑战则是语言问题。目前,在欧中之间流动的学生数量呈现出极大的不平衡态势,中国赴欧学习的学生要比欧洲赴华的W生数量多得多。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情况,原因之一就是欧洲学生很难理解用中文教授的课程,为此他们必须做长时间的准备。因此,如果中国的大学能开设更多英文授课的课程,欧洲学生赴华的人数也会随之增多。

除此之外,欧中调整和优化高等教育联合研究项目也将对此大有助益。该项目于2013年启动并开展试点研究,目标是配合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加强欧中高教体系兼容性,消除中欧高校人员流动障碍,实施结果导向的教育。目前,项目一期已顺利结束,项目二期已正式启动。中欧双方选择了物流、信息工程和护理三个方向,由重庆大学、北方工业大学和上海思博职业技术学院牵头执行,预计两年完成。

《世界教育信息》:请您谈谈未来中欧教育合作的重点将有哪些?

维多・博雷里:在欧盟-中国国家教育部长会议上我们刚刚探讨过这个问题。欧中双方一致同意平衡双向交流人数,并开展学科更加集中的联合培养项目。比如说,气候变化是当今全球共同面临的挑战,因此我们需要加强在该领域的研究。除此之外,高等教育还有助于解决其他重大的挑战,如全球安全问题等。如今,全球安全也是世界发展首要关注的问题,因此,我们需要再度加强在该领域的教学和研究。当然,还有许多其他的学科,如工程学、医药等领域的欧中合作也将带来丰硕的成果。

我认为,培训教师及创新教学方法、理念和工具非常重要,因为欧盟现代化发展议程中很重大的一项挑战就是信息通信技术(ICT)l展,以及其在远程教育、慕课等领域的应用。因此,教师培训确实是伊拉斯谟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与中国合作的项目中是否有教师培训的内容我还没有耳闻。也许是我们已经开展过这种项目,但我本人并不了解,但是这绝对是非常好的能力建设项目,因为它能促进交流。欧洲大学在教师培训领域有自己的经验,中国的大学也是如此。

三、加大宣传力度,让世界了解中国高校

《世界教育信息》:请您给想要与欧盟开展合作交流的中国高校提一些建议。

维多・博雷里:目前,欧中双方的合作主要基于联合培养项目,既包括两校之间的双学位项目,也包括多个学校参与的项目。后者就涉及到所谓的“学分流动性”(Credit Mobility),即学生短期学习所获学分的流动性。这是我们近期才纳入伊拉斯谟计划中的一项内容。比如说,由欧盟提供奖学金支持的清华大学和巴黎索邦大学之间的双边项目就包含全年、半年或三个月等几种时长不等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