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目前面临的环境问题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22-0171-03
“十”报告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要求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天津市确立了“独具特色的国际性、现代化宜居城市”的目标,推进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和生态城市建设。同时,随着工业化和人口的增长,环境承载压力增大,雾霾、水资源短缺等问题还比较突出。因此,针对天津市发展现状,需要从多方面进行研究和提出对策。
一、“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问题
面对日益显著的资源、环境约束,“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摆在显著的位置。“生态文明”建设涉及面广,需要从生态、经济、人居等多方面分析存在的问题。
(一)永续发展问题
当前,经济发展仍然是天津市的首要任务,增加收入、拉动就业都是当前面临的关键问题。2014年,天津市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1万元。虽然位居全国第5位,当时与上海、北京,特别是发达国家还有显著差距。因此,在“发展中保护、保护中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选择。同时,实现这一战略思想也体现了两难的选择。天津市作为国家级石化产业基地,需要有效解决“废水、废气、废固物体”排放带来的环境问题,才能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二)民生环境问题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与改善民生息息相关,饮用水源、大气污染等都是日益突出的民生环境问题。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三个区域,虽然国土面积仅占中国国土面积的8%左右,单位平方公里的污染物排放量远远超过全国其他地区。这些地区每年出现雾霾的天数在100天以上,雾霾中的多种有害物质对呼吸道、皮肤会有不同程度损毁。按照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理念,民生环境问题是生态文明建设迫切需要改善的问题。
(三)约束不足问题
虽然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是国家的基本国策,生态文明建设是硬要求,但是生态环境恶化已经是不争的事实。由于违法成本过低等原因,对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没有形成硬约束。环保部近期公布了华北平原排污企业检查情况,包括天津5家企业水处理设施闲置。对88家企业处以罚款,总额达613万余元,但是对于造成环境破坏的后果,显然平均7万元的数额相对偏少。因此,需要更加科学的激励和约束机制,规范企业的行为符合生态文明的要求。
(四)区域合作问题
生态环境系统远远超越了行政区划的边界,污染物排放、水土流失、水资源短缺等问题往往涉及到区域合作。无论是当前普遍被关注的PM2.5问题,还是天津市饮用水源的滦河水质问题,以及渤海生态恶化问题,都是涉及到京津冀、环渤海多个省份。各省份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投入与收益存在外部性,如何能够协调各方利益、实现共赢发展是当前面临的重要问题。
(五)制度建设问题
生态文明建设已经远远超越了环境保护的范围,生态文明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因此,相关的制度需要拓展和协调,政策的目标需要调整,政策工具需要创新。目前,国内一些地区已经开展相关工作,从基础层面保证生态文明建设稳步发展。例如,江苏省《关于加强环境保护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若干意见》,贵阳市《建设生态文明城市条例》。天津市有必要从立法、规划、政策等多方面开展制度创新,提出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和保障措施,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
“生态文明”建设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的宗旨,需要建立全面的“生态文明”体系,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提升“生态文明”的水平。
(一)倡导低碳生活
为了探索生态文明建设路径,国家批复贵阳建设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城市,还将开展生态文明示范镇建设。天津市也应该积极争取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示范作用,建设生态城镇、生态社区。
提倡“绿色消费、低碳生活”,充分体现人与自然、社会紧密融合的理念,引导居民追求生态化的生活方式。在小区规划设计突出生态理念,更多采取用绿色环保的建筑、装修材料,优化供暖系统和增加可再生能源的使用比例。
进一步围绕“生态文明”建设的新理论、新举措开展宣传工作,形成增强环境意识、爱护环境的良好风气。进一步增加公益广告的投放数量,举办宣传“生态文明”建设的公益活动。鼓励居民形成良好生活习惯,使用环保家电、低碳出行,不猎杀、食用野生保护动物等。
(二)改善人居环境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7-0216-01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过程中,在注重经济效益,往往会忽视环境保护,带来了诸如大气污染,水体污染、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等一系列环境问题,环境问题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作为一名生物教师,在生物课堂教育教学中如何渗透环境教育,让学生了解环境的现状,懂得主动关心和保护环境,逐步形成环保意识,树立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识,打造和谐的课堂。
1.通过环境实例,让学生了解人类对环境的破坏情况和我国目前面临的环境问题,让学生树立保护环境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人类依靠大自然的赐予生存,而人的生存却对大自然产生了严重的危害,人的衣、食、住、行莫不产生污染。人类的过度放牧,过度砍伐森林,掠夺式的开采自然资源,随意捕杀野生动物,不适当的引入外来物种以及大量排放污水、废气、固体废弃物等等,都使生态环境或生物圈遭到破坏。如:中华民族的摇篮黄河流域,就是因为森林植被受到人为的破坏,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使土地沙漠化,最终导致河道淤塞,河水泛滥,甚至成为不毛之地。土地沙漠化向人们敲响了警钟:必须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重视保护环境。课堂上将这些现实与所学知识结合起来,渗透到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深切体会到自然界中的资源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从而培养学生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识,让学生树立保护环境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2.通过主题教学,引导学生逐步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识,树立环境保护的意识
新课程标准提出了构建"人与生物圈"的课程新体系。新课程生物教材的十大主题中,"生物与环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生物圈中的人"和"生物的多样性"等几个主题都是体现"人与生物圈"主线的主题,自然也是进行环境保护教育最为容易入手的教材。比如,通过"生物与环境"主题的教学,我们可以引导学生从生物对环境的影响,特别是人作为一种最高等的生物对整个地球环境的影响方面考虑,让学生分小组展开讨论,关注环境与人类的关系,让学生学会重新审视和调整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人类的生存和幸福依赖于环境中的方方面面。在教学中,通过学生亲身经历的事例,对于加强环保教育是再好不过的教材了。例如,我国西南地区发生严重旱灾,多数地区灾情严重,可是有的地区损失却不大,其原因就是:居住在那里的人们特别注重栽种树木、保护树木,林木具有的涵水作用,在干旱的时候保证了土壤水分,淙淙的溪流让人惊叹。这样的实例,自然而然地就对学生进行了环保教育,也让学生明白了自己所生存的环境需要人类来加以保护,才能维持人与生物圈的和谐发展。
3.通过课堂教学,在生物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中学生物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应该认真钻研和分析新课标及教材内容,找出课程教学内容与环境教育内容的结合点,进而在生物课堂讲课过程中,进行适当的环境保护基础知识及基本技能的讲授,通过环境教育把和谐发展思想渗透到生物教学中。充分渗透环境教育,设计合理的教学设计。如在 "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一节,展示了几幅《人与自然》杂志刊登的贩卖野生动物情景的照片,许多学生的惊异、愤怒之情溢于言表。然后我说道:"野生动物是人类的朋友,在我们身边就有这么多残害动物、虐杀动物的行为;人们只是为了满足口腹之欲,为了眼前的一点经济利益,就不顾后果肆意捕杀野生动物,也许这些行为的后果不会很快显现出来.但对生态平衡造成的破坏却可能是无法弥补的!同学们,如果野生动物全都从地球上消失了,只剩下我们人类,我们岂不是太孤单了!"在我说这些话时,所有的学生都在认真地听,这些发生在身边的事情真地震动了他们.真正使他们开始思考一些问题。
4.通过第二课堂活动,渗透环境教育,引导学生将环保意识落实到具体行动中,争做环保小卫士
4.1 积极参与环境保护宣传活动。生物教师应充分利用环保日(如植树节、世界水日、世界环境日、保护臭氧层日等)的宣传或其他环保宣传教育活动的机会,组织学生参与社区环保义务宣传活动和义务劳动,或是组织学生进行有关环保的知识讲座、演讲比赛、征文比赛、问卷调查或排演环保节目等课外活动。通过以上途径,可以增长学生的环保知识,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提高学生对和谐发展思想认识。
4.2 加强实践教学的开展。生物学知识与社会实践活动密切相连,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利用实践知识,积极的引用和拓展,使教学过程顺应认知规律。同时,注重实践经验,创设实践条件,让学生真正在"做中学"。在"调查当地生态环境状况"一节,通过课前咨询、调查、收集资料,做到心中有数,然后引导学生拟定计划,进行实地调查,认识环境问题,通过讨论、分析,提高自身的环保意识,提出有效的环保建议,为环保工作贡献自身的力量。同时'建立社会实践活动小组,深入社区,到达野外,植树,建鸟巢,改善环境,从小做起,从自己做起,从而有效的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4.3 正确引导学生的课外阅读。现在的中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烈,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点,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阅读一些环境保护方面的科普读物,帮助他们认识传统发展观及其带来的环境问题,了解全球目前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及其成因和危害,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产生及内涵等等。引导学生把课外阅读中学到的环保知识与课堂学到的生物学知识联系起来,用于解释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环境问题。
参考文献
那么,在初中生物学科教学中怎样向学生进行环保意识的渗透呢?下面我就根据自身教学实践,粗浅地谈一下对这方面工作的做法。
1 上好《生物学》第一课,做好入门教育,建立生物圈是包括人类自己在内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园的基本观
人教版《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为初步创建环保意识搭好了平台。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首页彩图,以活泼、直观、形象的方式告诉大家什么是生物圈,即,地球表层生物和生物的生存环境构成了生物圈。本单元第一章“认识生物”学习之后,就是要让学生讨论出什么是生物,知道生物是一个大家庭,而人是这个大家庭中的一员,是最高等的生物。本单元第二章“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学习后,帮助学生建立一个简明的认识:生物圈是包括人类在内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园。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就是生态系统。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在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有毒物质能够沿食物链积累。生物的生存依赖于一定的环境,如果生物赖以生存的环境遭到破坏,生态系统也就遭到破坏,那么,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生物的家园也就遭到破坏。如此,我们人类将面临灭顶之灾。因此,保护环境,爱护生物,关爱生物圈就是保护我们人类自己,也是现代公民的基本素养和行为准则,是我们每一个地球人都应有的责任。
2 结合课程内容,重点了解我们身边面临的主要环保问题,利用所学生物学知识分析其原因,从而培养学生的环保责任感和使命感
《生物学》课程中有大量的内容讲述了目前世界及我国所面临的主要环保问题,且充分利用学生已学生物学知识简单地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及解决方案。但课本上所列举的一些事例离我们所教学生过于遥远,以致学生感受不深,没有形成强烈的环保责任感和使命感。因此,在课程教学中,尽量举一些我们身边发生的事。
空心莲子草原产于巴西,1930年传入中国,又名革命草、水花生、喜旱莲子草。在我们当地,老百姓都叫它“花生草”。该植物繁殖力强,实属“星星之火便可燎原”。生命力强,猪吃后拉出的粪便中没有完全消化的茎在田地里又重新发芽生长。花生草在我们当地已泛滥成灾,每个学生都在家里帮助过父母年复一年地清理田地里的花生草。花生草根系发达,地上部分繁茂,在农田中生长会与作物争夺阳光、水分、肥料以及生长空间,造成严重减产。因此,“花生草”是危害性极大的入侵物种,它的繁茂已打破了区域生态平衡,现已成为当前亟待研究和解决的草害问题。
云南干旱区离我们比较近,学生们感触最深。持续3年的干旱让云南大地备受煎熬,人们在埋怨老天为何总是不降雨的同时,应该深深思考一下,人类不合理的活动也会对局部生态系统造成破坏。对于云南地区出现如此严重的干旱,究其原因,目前有多种说法。气象专家认为,云南干旱形成的直接原因应是“天灾”,即是大气环流异常导致的降水明显偏少。实际上 “人祸”也是值得关注的重要因素。云南一些地区为了经济利益,大量砍伐原生态林,发展桉树林。据生态学家研究,这种被称为“抽水机”的速生林会导致地下水位下降,令涵水能力降低。云南干旱区森林砍伐最严重,植被遭到严重破坏,而就在与其紧邻的植被较好的地区,一年四季溪水常流。
以上两个例子就发生在我们身边,学生感受最深,领会到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结合课程内容还有许多典型例子,强化环保意识,增强责任感。
我国草原沙化的现状和问题。以内蒙古为例,30年代到50年代仅发生一次大的干旱, 60年代到70年代是4年一次,80年代到90年代是3年一次干旱。干旱周期缩短,引起风蚀、水蚀、土地盐碱化等各种气候灾害。每年成灾面积4500万亩,损失牧草22万公斤,造成经济损失38亿元。沙化原因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因素,草原的开荒耕植,家畜超载放牧,滥砍、滥伐、滥挖,破坏了草原生态平衡,这应该说是一个根本原因。
癌症村问题。我国目前有近20个癌症村。近期报道,太行山腹地,河南省林州市临淇镇党街村,该村1100多口人,仅2009年至今癌症病故40余人。其病因皆是流经这里的淇河水污染所致。古老的淇河全长161公里。据国家地质部门记载,淇河已有五亿年历史。这条河曾经是华北境内唯一没有被污染的河流,素有“水影山光,胜过桃源”和“北国漓江”的美誉。据当地人介绍,“现在的淇河就是一条臭水沟,污染厉害,全是垃圾……别说用这里的水洗澡,擦擦身浑身都痒得难受。”
总之,在教学中教师要结合课程内容,尽量列举一些我国目前面临的环境问题,引导学生运用生物学知识进行分析、讨论,使他们真正具有环保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3 通过完成实验探究活动,强化环保意识
根据课程内容,结合本地实际,适当安排一些实验探究活动。通过探究活动,不仅使学生学会探究问题的方法,而且培养了学生敢于在环境问题上形成自己的观点,且作出正确判断的能力,从而进一步强化学生的环保意识。
我们当地田鼠危害较大,造成农作物大面积减产。于是布置了一道实验探究题:“为什么我们当地田鼠数量越来越多?”同学们设计探究方案,经过调查研究,最后找出了原因。即:在我们本地,田鼠的天敌是猫头鹰和蛇。猫头鹰数量本来就少,又被个别人捕捉到城里去卖,蛇被卖到餐馆,成了餐桌上的美味。现在,猫头鹰、蛇几乎绝迹。田鼠失去天敌,自然也就泛滥成灾。同学们通过对原因的分析,利用所学知识很自然地得出结论:食物链已出现断链,食物网已破损,区域生态系统遭到了破坏。要控制田鼠数量,让生态系统重新恢复平衡是最明智的选择。
4 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将保护环境落到实处
仅让学生具备环保意识是不够的,保护环境不是一句空话,每个人都可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为环境保护做出贡献。如,在日常生活中节约用水,不乱扔废旧电池,垃圾分类放置,爱护一草一木等。这样我们已经在进行环境保护,正在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生物圈。
中图分类号:X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5-145-01
一、引言
十的召开,在提了多年的经济建设,社会建设之后,又增加了生态文明建设,并且首次提出了美丽中国的说法。而我国在改革开放了三十多年一直追寻的致富之路上,仿佛要来一个华丽转身。但是“两会”前夕,全国许多地区出现雾霾天气,尤其是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鲁地区等区域,大气污染程度十分严重,与此同时,地下水污染以及土壤污染问题也层出不穷,环境问题受到举国上下的高度关注。
二、相关国策所提到的污染现象
(一)水污染
水乃生命之源,我们的日常生活处处都离不开水,而如此重要的生命资源现在正面临着严重的污染。今年“两会”召开前夕,全国政协委员俞敏洪就通过微博发出呼吁——“我家乡小时候可以摸鱼抓虾的清澈河道,早已变得臭气冲天,村庄上的老百姓很多生了病,我的很多堂兄表哥得怪病死去。3月份政协会议,我会发动政协委员提案向水污染宣战,请大家多支持。”而俞敏洪的这一番话同时也代表了2013年“两会”相当一部分代表、委员的共同心声。我国目前绝大多数中小城市以及农村的河流几乎都惨遭污染,成为死河、臭水沟。我们应该正确面对由粗犷式发展经济带来的后果,并且对其加以治理。
(二)土壤污染
继水污染之后,土壤污染是我国目前污染比较严重的又一环境污染。从目前的重金属污染调查情况来看,我国大多数城市近郊地区的土壤都遭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江苏省某丘陵地区14000平方片米的范围内,铜、汞、铅和镉等污染面积达35.9%。广东省地勘部门土壤调查结果显示,西江流域的10000平方千米的土地遭受重金属污染面积达5500平方千米,污染率超过了50%。其中,汞污染面积高达1257平方千米,污染深度达40cm。最近,湖南省因为重金属污染,导致1.5亿亩耕地受到影响,并且因为镉超标的毒大米而再受全国关注。
(三)农业污染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自古以来,粮食问题从来都是国家的大问题。而直接影响粮食产量与质量的就是农业发展。环保部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各类农作物秸秆年产生量达6.5亿吨,近20%未有效综合利用,每年地膜残留量高达45万吨。今年3月3日开幕的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一号提案,更是由九三学社向中央提交的“关于加强绿色农业发展”的提案,提案重点关注了我国农业发展存在的资源浪费和破坏、污染日趋显现、农业生产能源利用率低等问题,并针对性提出对策建议。而这一提案被提出的背后是农村环境日趋污染严重,且易被忽略的现实。如果没有绿色环境作为支撑,包括干净的水和空气、无毒的土壤、绿色农业便无从谈起。
三、针对相关环境问题提出的解决政策
要真正治理环境污染问题,地方各级政府必须转变观念。转变唯GDP的政绩观,加快产业升级,加快转变生产方式。对于严重污染环境的企业和个人不能一罚了之,要追究其法律责任,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法制化,有法必依,执法必严。环境风险控制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建设应成为具体的生态文明制度内容之一。改变以往污染事故发生后“企业污染,群众受损,政府买单”的状况,增加市场化手段管理环境污染风险。优化产业结构,发展循环经济,从源头上控制环境污染。要大力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形成一个有利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产业体系。严格执行产业政策和环保标准,依法淘汰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益的工艺技术和生产能力,严禁新上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项目。实施重大生态建设和环境整治工程,遏制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坚持生态保护与治理并重,实施天然林保护、天然草原植被恢复、退耕还林、退牧还草、退田还湖、水土保持和防治沙漠化等生态治理工程。
四、结语
日趋严峻的环境问题已被国家政策写入提案,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也应该积极响应。保护环境,需要我们从思想意识和日常学习中对国家提出的相关国策加以关注,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努力与实际行动,更需要我们跟随国家政策的脚步,踏踏实实地走好每一步。相关管理部门应加快环境科技创新,加强污染专项整治,强化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重点搞好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工作。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积极响应国策,建设美丽中国。
参考文献:
(二)社会公信度降低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相关公益法规及条例逐步出台,与此同时,社会对公益事业关注度也有所提高,政府对公益组织的支持保护力度减小,公益组织所面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从公益组织自身来看,由于历史原因,缺乏自身理念,习惯于政府的行政命令,不是从组织的使命出发,而是根据社会需求的发展战略、定位组织的业务范围着手。公益基金会服务社会的作用还略显不足,出现了组织自身性质定位不明确、用款效率及透明度低、公共责任严重缺失等问题。
(三)品牌形象不鲜明品牌形象。品牌个性都是相对的,社会公益组织的品牌形象虽不用于商业推广,重视的是其社会价值,在国内众多公益组织中,令人印象深刻的公益组织品牌形象并不多见,国内公益机构组织在创立之初大多只重视机构的理念性建设,忽视了品牌形象整体设计。导致一些新成立的社会公益组织在发展之初就被人们遗忘,所以应当把社会公益组织的品牌形象与商业性质的品牌形象放在同一水平线上,社会公益组织的品牌形象的树立关系着社会公益组织机构发展的稳定性和长久性。
二、社会公益组织应有的品牌突围之路
(一)根据公益组织机构性质进行品牌形象的确立良好的品牌形象是社会公益组织在社会活动中发起宣传的有力武器,能深深地吸引社会公众。品牌形象的无形内容主要指品牌的独特魅力,在这里品牌形象的无形内容主要反映了人们的情感,显示了人们的想法、心理等个性化要求。与此同时,品牌形象的选用,得符合公益机构组织的性质,让受众人群一看到品牌形象元素,便能估测出该机构的社会职能属性,以便于公众选择。鲜明的社会公益组织机构的品牌形象能让机构吸引更多人的关注,从而助推社会公益组织发挥其社会效应。
改革开放后,中国大力发展科学技术,推动经济增长,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但是,资源短缺、生态破坏也呈现加剧趋势,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中央政府深刻地意识到这一点,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明确将“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作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党的“十七大”则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这一主题,并将“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作为我国的长远发展目标。党的“十”将生态文明建设正式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明确提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美丽中国”的发展目标,要求我们在建设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同时,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对于生态文明,有两种理解方式:一是将此作为一种新的文明形态,与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相对应;二是将此作为一种新的文明类别,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相对应。考察这两种理解方式,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为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当然,如果人类目前面临的资源和环境问题能够通过工业文明的改良而解决,那就不需要提出生态文明了。可以说,生态文明提出的前提条件是,不对工业文明的工业生产方式进行变革,就不可能解决人类目前所面临的资源和环境问题。从工业文明到生态文明,应该而且必须是人类发展史上的一次文明的转型。
文明的转型需要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等的转变。对于科学技术,就是要由工业文明时代的“获得科学认识,促进技术创新,推动经济增长”,转变为生态文明时代的“获得科学认识,促进技术创新。推动自然、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只有在反思传统科学观的基础上,形成出正确的认识,才能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这一目标。
二、环境问题是人们滥用科学的结果,与科学无关吗?
有人认为,科学是一个知识体系,而且是正确的知识体系,科学应用之所以造成环境问题,是技术的不完善或人们滥用科学的结果。粗一看,上述观点似乎很有道理。实际上,经过深入分析会发现,上述观点是错误的。
1.技术造成环境问题与科学密切相关
诚然,科学是求知的,技术是求利的;科学是对自然的认识,技术是对自然的改造,环境问题是在技术应用过程中产生的。但是,必须清楚,现代技术是以科学为基础的,技术不仅是人类借以改造与控制自然的包括物质装置、技艺与知识在内的操作系统,是一种人类借以达到目的的手段和工具体系,而且还是人类把科学认识能动地整合到自己的目的性预期中,进而将科学认识原理现实化的系统体系;没有科学,很多技术创新就失去了可能性空间,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人们在很多时候就不知道产品生产的途径(方式)、类型和用途。
这样一来,现代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是离不开科学的,它所产生的环境问题也就与科学紧密相关。试想,如果没有核物理学的发展,怎么会有原子弹的诞生,又怎么会有所谓“核冬天”的威胁?如果没有化学的发展,怎么会有化学工业的诞生。又怎么会有化学污染的出现?如果没有纳米科学的发展,怎么会有纳米材料的应用,又怎么会有纳米科学技术应用中的潜在风险?如果没有生物科学的发展,怎么会有转基因生物的出现,又怎么会有转基因生物潜在可能的环境风险和健康风险?一句话,如果没有科学的发展,就没有与科学应用密切相关的技术,就相应地不会有科学应用所产生的环境问题。正是科学使得种种对环境的影响成为可能,而技术则使这种可能变为现实,两者缺一不可。那种认为“科学没有过错,环境问题只是由技术产生”的观点是错误的。“好的归科学,坏的归技术”,这种看法从现代科学与技术的关系来看,既是对技术的不公平,也是对科学的不负责任。
2.环境问题并非人们单纯滥用科学的结果
不可否认,环境问题的产生在很大程度上是人们滥用科学的结果。一些人为了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在明知某些科学应用会带来环境破坏的情况下,仍然利用该项科学成果。不过,如果我们全面、历史地考察环境问题的产生,将会发现:在很多的科学应用之前或之后的一段时间,环境问题并没有明显地表现出来,人们并不知道这些科学应用会造成环境问题,此时就不能说这些人滥用了科学从而造成了环境问题。环境问题不能被完全看做是滥用科学的结果。
进一步地考察会发现,环境问题很多是在科学应用过程中产生的。如臭氧空洞的产生,主要原因是人类对氟氯烃类化学物质的使用和排放。当这些物质进入大气平流层后,就会受紫外线辐射而分解产生氯原子,引发破坏臭氧的循环反应。造成臭氧层的破坏。这一例子表明,利用科学原理合成出来的氟氯烃类化学物质,虽然能够满足人类的一定需要,但也造成了一定的环境破坏。科学本身是不完善的,还不能达到这样一种理想状况:即它的应用既能够满足人类的需要,又能够不破坏环境。如此,科学本身的欠缺是造成环境问题的重要原因,那种在环境问题的产生上,将“好的归科学,坏的归人类”的观点,也是错误的。
三、解决环境问题不需要进行新的科学革命吗?
有人认为,目前的科学应用之所以造成环境问题,根本之点在于科学还不够发达,科学所获得的认识还不多,随着科学的进步,科学必将能够获得对自然的更加完整、准确的认识。依据这样的认识去改造自然,必将造成更少的环境破坏,产生更少的环境问题。
考察上述观点,不难发现,他们持有的看法是,对于科学,不需要改变其发展方向而进行新的科学革命,只要推进科学进步,就能够解决环境问题。不能说这种看法没有一点道理,进步了的科学及其应用确实能够更好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也确实能够发现更多的环境问题并更多地解决这样的环境问题。但是,这并不能保证人类能够完全、充分地解决这个问题。因为,如果科学在本质上存在欠缺从而使其应用造成环境问题,那么,任何沿着原有的轨道发展和应用科学都不能彻底、全面地解决环境问题,甚至有可能造成新的、更多和更大的环境问题。
问题是:科学是否存在本质性的欠缺从而使其应用造成环境问题呢?关于此点,西方有关科学非自然的相关论述给我们以启发。西方学者的研究表明,实验对象有很多是人工的而非自然界原有的。实验现象是科学家利用一定的仪器,在一定的理论指导下,对实验对象施加特定的操作“制造”出来的,如此,使得实验知识具有非自然性;理论和模型是直接面向物质世界的,描述着它的状态和性质,但是,它们最多只是对自己意图表象的实在世界的理想化或抽象。这样一来,科学在很多时候就不是对自然对象或自然规律的认识,而是对实验室或科学理论中所构建出来的人工对象的人工自然规律的认识。也正因为如此,当将这样的科学应用于改造自然时,就很可能与自然规律不符合,从而造成环境破坏。
这也启发我们,原来我们认为的“科学是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在很大程度上是错误的,与科学研究实践的现实不相符合。“自然科学非自然”,“自然科学不自然”。正是这种“非自然”、“不自然”的科学,才是造成其应用破坏环境的根本原因。试想,如果科学确实是对自然规律的把握,那么应用这样的科学就是贯彻自然规律,应该是与自然规律相符合而不会造成环境问题,而现在,科学应用有多少没有造成环境问题呢?可以说,环境问题的产生,就是“非自然”的科学应用产生了许许多多人工物的结果。这些人工物虽然能够满足人类各种各样的需要,但是其中绝大多数是自然界中所没有的,在其生产过程中以及消耗后的环境释放过程中,会成为自然界的“异质性”的存在,从而破坏自然。科学应用的环境破坏是科学“非自然性”的本质特征使然。
这样一来,要根本改变工业文明时代科学应用破坏环境的局面,就不能只推进科学的进步,对科学进行局部的改良,而应该对其进行革命性的变革。这种变革概括起来就是:以新自然观为基础,进行新的科学革命;复兴博物科学的传统,获得直接的自然知识;让科学应用适应环境,而不是相反;重视地方性知识的生态价值,获得地方性的生态知识;通过科学应用的环境影响评价来检验科学的正确性,让自然做科学的最终裁判者。
四、发展了的科学最终会解决环境问题吗?
有人对科学持乐观态度,认为进步了的科学最终会解决环境问题。这种环境问题解决上的科学乐观论是错误的。
第一,科学应用会产生新的环境问题,新兴科学如基因科学、纳米科学等的应用可能产生新的环境问题,就表明了这一点。
第二,科学认识环境问题是有局限性的,这包括:科学认识环境问题是有限的,科学认识环境问题是艰难的,科学认识环境问题往往是不确定的。
第三,科学解决环境问题是有限的,这包括:科学解决环境问题存在滞后性;科学解决环境问题存在艰巨性;科学解决环境问题存在不确定性;科学解决环境问题成本巨大;科学解决环境问题的过程中会产生新的环境问题。
第四,单纯依靠科学并不能解决环境问题,科学对环境问题的解决还需要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方面的协同努力。
五、解决环境问题,不需要公众参与科学吗?
有人认为,科学是深奥的、专业性的,只能由科学家来进行,公众是外行,不能参与,这点在环境问题的解决上,也是如此。这种观点是错误的,解决环境问题的科学需要而且必须公众参与。其主要原因在于:
第一,随着科学技术的应用以及人类对自然改造的深入,自然的“人化”所造成的“非自然性”——环境破坏性大大增加,环境破坏对人类各方面的影响包括健康影响也相应大大加强,鉴此,回归自然的科学就应该将人类纳入科学的视野之中,更多地研究人类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人类在自然中的位置以及人类的存在和健康与生态环境的关系,以便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如此,科学就不单纯是关于“自然”的了。而且还是“人化自然”或“人工自然”的了;科学就不单纯是“自然科学”。也是“人类科学”或者“社会科学”——一种融入了人类社会实践视野的“自然科学”。
第二,公众是科学应用的实践者、环境问题的产生者以及承受者,往往对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其感知比科学家更为直接和具体,甚至也更正确。此时的公众生产生活实践对环境的影响以及环境对公众的影响,应该成为科学家的研究对象,而公众在这方向所获得的知识,应该更多地被我们的科学家所重视。虽然这样的知识往往是直观的、朴素的和经验的,甚至是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
第三,鉴于目前科学应用已经产生了各种各样的环境风险,而且科学对许多风险如转基因风险等的认识又具有不确定性,公众应该作为科学的“陪审团”,采取恰当的形式如公众听证会、地方协商会等参与决策,展现公众的环境诉求,形成压力集团,以更多地“形塑”科学,影响科学的发展方向,推动环保科学的形成,阻止破坏环境的科学的盲目应用。
六、主要结论
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转变,需要传统科学观的变革,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科学的革命性转向,为生态文明建设做贡献。
1.技术是科学的应用,技术应用所产生的环境问题与科学不可分离;科学应用产生环境问题,并非只是人们滥用科学的结果,与科学本身紧密相关。
2.科学应用之所以造成环境问题,根本原因还在于科学的“非自然性”,要改变科学应用造成广泛的、越来越大的环境问题的局面,必须进行新的科学革命。使科学真正地面向自然、回归自然。
3.如果不进行科学革命,而依靠现有范式的科学的进步,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的,科学在环境问题的解决上是有限度的,在这方面,“科学乐观论”是错误的。
如果缺乏适当的“替代能源”,我国每年石油需求将有五分之三的能源没有着落,要么就得付出更昂贵的成本从国外进口。这对我国这样一个面临多变国际环境的政治和经济大国来说,就意味着国家的能源战略安全将直接受到威胁。为此,我国政府提出将通过有序发展煤炭,积极发展电力,加快发展石油天然气,鼓励开发煤层气,大力发展水电等可再生能源,积极推进核电建设,科学发展替代能源,优化能源结构,实现多能互补,保证能源的稳定供应。
水土流失现象主要表现为土地水分与泥沙的明显流失,从而失去土壤养分,造成土地贫瘠、沙化,并引发诸如植被消失、环境恶化、农业减产、沙尘暴等自然灾害频发等严峻后果。水土流失不仅严重影响了国家社会经济的正常发展,同时还会严重影响人类的基本生存环境,因此了解掌握水土流失的科学规律、并对其进行有效治理,是我国刻不容缓的重要责任与科研课题。
1 水土流失概述
水土流失主要是指由于人工破坏或自然条件的变化,导致某个地区的原有地形地貌或自然环境被破坏,土地的养分、附属植被、水分与土壤逐渐减少或流失,从而导致土地贫瘠、沙化,农作物产量降低,甚至诱发诸如沙尘暴等自然灾害,从而对人类的基本生存环境形成重大影响。
在当今社会,水土流失问题越来越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出于对未来人类生存环境的责任与考虑,世界各国纷纷投入力量对水土流失问题进行了大量分析与研究,在研究过程中创造出计算水土流失数值的多种理论与方式方法。本文谨主要就坡面降雨对水土流失所造成的影响进行了数学建模与计算分析,以期对治理水土流失提供有用的依据与参考。
2 坡面降雨侵蚀水土流失数学模型的建立
2.1 坡面降雨水土流失数学模型的分析理论
坡面降雨侵蚀是造成水土流失的最主要情形之一。其侵蚀土壤的过程主要如下:当降雨产生后,抛开雨水落地前被蒸发或被植被拦截、吸收的部分,在落到地面后会形成坡面水流及地下渗透水流,对土壤形成侵蚀。当水流与土壤之间产生相互作用后,土壤会脱离原先位置,随着水流产生流动,从而形成水土流失。
在研究、分析坡面降雨侵蚀土壤的过程中应当充分注意,其变化系统中会涉及质量、动量计算及能量守恒定律。本文在建立其水土流失数学模型时,采用了水、土分开计算的分析方法,分别建立了水流与土壤流失方程。在其分析过程中,先暂时忽略了土壤对水流的反作用,而是根据质量守恒定律,通过建立水流方程式,来计算水流在坡面流动的体积、时间,从而分析出坡面降雨的水流量,再根据所计算出的水流量来推算坡面土壤的产沙量。[1]
2.2 建立坡面降雨水土流失数学模型的方程式
首先在坡面建立坐标,取微元体,在此基础上,可以建立坡面降雨情形下产生水土流失的数学模型。
(1)降雨量方程式。设水流方向坐标为x,水深高度为h,水流量为q,降雨强度与渗入率之间差额的剩余降雨量为r,根据水流体积无法压缩的特性,则可以建立方程式:
3 模型数值计算
考虑到在坡面降雨的实际过程中,水流的流速普遍较大,因此在此模型的数值推算中,采用了迎风显式差分格式来离散方程。
设坡面糙率为N,坡面坡度为θ,降雨水深为h,水流单位宽度流量为q,含沙量(kg/m3)为c,时段为ΔT,步长为ΔX,剩余降雨强度为R,此外假设水深、流量、含沙量等边界条件与初始条件均为零,则可以得出如下模型数值计算结果:
4 结语
水土流失是我国当前自然环境所面临的最大威胁之一,也是一项世界性的重要课题。因此对水土流失问题的研究、分析,对于解决环境问题、改善人类基本生存环境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前人积累的实验数据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统计、编程与分析计算,在此过程中所建立的数学模型能够适用于多种地形地貌、植被覆盖状态等等。对于水土流失问题的研究成果,能够比较深入地反映、推算出坡面降雨过程中所带来土壤侵蚀与水土养分流失的状况。此研究成果可以拓展到多个相关领域,能够为水土流失的治理工作提供比较实际的参考与依据。
参考文献:
[1]张若男,郑永平.长汀县水土流失治理与区域综合开发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2013(4).
中国目前面临严重的雾霾问题,世界气象组织天气与减灾服务司司长汤绪认为,雾霾是特定气候条件与人类活动相互作用的结果。高密度人口的经济及社会活动必然排放大量细颗粒物,一旦排放超过大气循环能力和承载度,细颗粒物浓度将持续积聚,此时如果受静稳天气等影响,极易出现大范围雾霾。东亚尤其是中国东中部地区去冬今春以来降雪很少,冷空气活跃程度较常年明显偏弱,直接导致区域性静稳天气增多。在静稳天气控制下,大气环流活动趋于稳定,空气沉积物极不容易扩散。同时静稳天气意味着大风天减少,风力减弱,难以吹散积聚的细颗粒物,促成中国北部大范围雾霾长时间难以扩散。汤绪表示,西方国家历史上并非免受雾霾天气困扰,但由于中国人口密度远高于其他国家,工业化进程中各类问题同时出现,反映在雾霾污染上显示出一些集中的特征。中国既面临传统大颗粒污染物控制的问题,又面临PM2.5和PM10等细颗粒物挑战,问题集中于一体。当下,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已有了相应预案,将完善的预报预警系统与交通管制等措施对接。
城市是人类聚居的主要载体之一,是人类经济、政治和精神活动的中心。据专家预测,2050年全世界将有80%的人口生活在城市,这对城市将是一个巨大的压力,城市将成为人与自然矛盾最突出的地方。城市人口急剧膨胀,突破了环境容量的承载力,造成城市资源短缺,影响城市功能的发挥,限制了城市的发展。城市环境污染不断加剧,居民生活受到威胁。据调查全国600多座城市中大气质量符合国家一级标准的不足10%,人类正面临着环境的严峻挑战。事实上,环境是一种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它是有限的。因此,在面临环境挑战的时候,人类必须对发展和进步中的环境问题进行反思,寻求新的理论、观点、方法和技术,研究问题产生的原因和机制,解决问题的技术和途径,以协调发展与环境的关系,从而创造一个安全、高效优美的城市。城市不仅是一个物质环境的实体,还是一个社会文化环境的实体。社会环境相对自然环境而言是一种更深层次,更复杂的环境体系,它涉及到社会秩序、社会政治、社会保障体系、社会公共场所、社会生活等诸多方面。良好的社会环境是一种更高层次的追求,在历史上,许多发展中地区由于一味追求物质环境的改善,忽视社会综合环境质量的提高,从而导致社会丑恶现象泛滥,犯罪率居高不下,甚至政局动荡,制约社会进步的例子举不胜举,教训惨重。因此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促进社会环境的生态化是建设绿色生态城市不可缺少的一方面。由此可以看出,绿色生态城市是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它的建设不是一时的事,需要我们不断努力,因此它的建设没有终极。人要尊重自然,回归自然,建设一个人口、经济、环境、社会服务相协调的生态城市,是人类共同的理想追求。
在联合国MAB 计划(1972) 的倡导下,世界上许多城市如法兰克福、罗马、华盛顿、东京、莫斯科,以及我国的北京、天津、长沙、宜春、深圳、珠海等都开展了相应的研究, 生态城市已成为国际第4代城市的发展目标。一流的城市应有一流的生态环境,进入新世纪的城市建设和经济开发,不应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必须要搞好城市合理布局,完善城市基础设施,促进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打造“天更蓝、气更净、水更清、地更绿、居更佳”的国际型生态城市标准。生态城市应是结构合理、功能高效和关系协调的城市生态系统。结构合理主要是指适度的人口密度、合理的土地利用、良好的环境质量、充足的绿地系统、完善的基础设施、有效的自然保护;功能高效是指资源的优化配置、物力的经济投入、人力的充分发挥、物流的畅通有序、信息流的快速便捷;关系协调是指人和自然协调、社会关系协调、城乡协调、资源利用和资源更新协调、环境胁迫和环境承载力协调。在结构建设方面,应优化城市的用地结构,搞好城市的用地平衡。目前我国不少城市的土地利用结构与国际上一些大都市相比,工业用地仍然偏高,而城市绿化用地、交通用地及第三产业用地严重不足,城市副中心或次级城市郊区发展不够充分,城市生态空间布局不尽合理。城市用地结构调整应分区域、有重点、有目标地进行。在用地结构的调整中,应控制高层建筑的增加,疏解建筑密度。近年来,城市的高层建筑大量增加,为城市面貌增色不少,吸引了外资,也改善了市民居住条件。但由于发展快,不透水性面积增大,有很多潜在的生态环境问题。尤其是由于建筑密度偏高,增加了能耗、水耗、交通流量和地面不透水性面积,也增大了热岛效应,由于城市热岛区域进一步扩大,已由单中心发展为多中心。同时,城市原有地表排水沟道水系被大量污染或堵塞,降低了防洪排涝能力。
建设生态城市,还要提高人口素质、控制人口总量和密度。高质量的人口素质和适宜的人口密度是建设生态城市的关键。推广清洁能源与绿色消费、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及技术创新、加强绿化建设、保护生物多样性也是必不可少的条件。还应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强化城市物质循环、建设快捷的信息流通系统。实行城乡社会、经济、生态一体化规划,加强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和生态环境意识,加强组织机构建设等城乡生态关系的协调措施。生态城市的建设目标并不是高不可及,只要通过多学科的协作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将生态学、环境科学、社会学、经济学、行为学、心理学等学科知识融合进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领域,变单纯的建筑规划建设为社会、经济、自然综合规划建设,并加强管理,就一定能将理想变为现实,创造出富有时代风貌特色、高效、和谐的生态城市。
自高尔夫列入到奥运的项目以后,高尔夫球产业将在中国呈现出爆发式成长态势,一些国外高尔夫球场设计公司已开始加速进入中国市场,希望切分这块大蛋糕,著名的Jack Nicklaus高尔夫球场设计公司副总裁Paul Stringer透露,2010年公司签订的新合同多数涉及中国项目。国际高尔夫设计公司大举进军中国市场,是因为目前中国高尔夫产业具有巨大的发展前景,截止到2009年,中国高尔夫球俱乐部仅为500多家,余钢预计,中国需要建设2000座高尔夫球场。据中国高尔夫球协会统计,即使中国建成2000座高尔夫球场,也不及美国的一个零头。中国目前有300万人打高尔夫,打球人数仅占总人口的0.0023%,无疑有着巨大的提升空间。
一项研究显示,一个地区的GDP和当地高尔夫球场的数量与质量呈正比关系。“目前我国体育产业在实践中还存在产权关系不明、资产管理不顺、主体投入不足、市场发育不全、经纪人才不多等问题。我国体育产业创造的增加值仅占我国GDP的0.57%,与体育产业发达国家的5%水平相比较,我国的整体水平还十分落后。而谈到高尔夫产业的贡献率,美国等发达国家可以高达20%~30%,而我国却不足0.5%。”余钢同时指出:“这是差距,也是中国高尔夫产业增长的巨大潜力所在。
球场设计专业度欠缺
环境工程专业是一门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工程技术科学于一体的新兴的综合叉学科,它以研究环境质量及其控制和改善为目的,较系统地运用环境科学、工程学和其它相关学科理论和方法,通过评价人类生产和社会活动对环境的影响,用具体的工程、规划和管理方法,控制环境污染,保护环境与资源,使社会、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其研究的重点是针对环境问题展开。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政治的转型时期,社会生产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其中涉及到节约能源、提高效益,就不得不与环境问题挂钩,在另一方面亦对环境工程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如何培养满足现代社会需求的环境工程的专业人才,成为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1 培养、激发学生的创新性
心理学认为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概括和间接的反映。它反映事物的本质与内部规律性。创新思维是指具有新颖性、独创性和价值性的思维活动。在人才培养上,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创新性,能使学生全面地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由表及里地掌握所学专业的知识和技能。
传统的环境工程专业学生的培养方式多注重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学生往往被动的接受知识的传授,而不知如何将知识应用于实践。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呈现出多样性、复杂性和多领域交叉的特点,这对环境工程专业学生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解决复杂、多样的环境问题,学生一定要具有创新性,而学生的创新性,则在于教学环节中的引导和培养。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
(1)让学生了解学科发展中的热点性问题。在理论知识学习之余,鼓励学生多方面、多途径的了解本学科研究的热点和难点,同时鼓励他们对这些热点和难点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激发他们解决问题的积极性。
(2)多给学生接触实际项目的机会。工程学科强调的是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将理论的知识与工程实际的结合,是工程学科开设的目的。在国外发达国家,比如美国,工程学科专业学生的培养主要针对的就是解决工程问题。学生在校学习时,除了理论知识的学习,大部分时间都参与到实践中,参与到教授的课题中。让学生参与的实际项目中,一方面可以使学生更加了解本学科知识的具体应用,在工作后能够很快的适应工作要求:另一方面亦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和求知欲望,不再是被动的学习理论知识,而是积极的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
2 多学科知识的普及
环境工程学科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边缘性学科,它的应用涉及到物理、化学、生物等多个学科。伴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以及全球经济一体化,环境问题涉及的领域在拓宽,范围在变大,其影响不再像以往是集中在小范围,而是拓展至区域大范围。这就对环境学科本科生的培养提出了新的标准和要求。在课程的设置以及学生的选课指导中,就要考虑结合学科的研究特点,开设相关的课程,如地理信息系统是对地理空间信息进行描述、采集、处理、存储、管理、分析和应用的一门新兴学科。环境工程学科的学生应该学习该学科知识,从全局的角度对数据进行相关的处理。因此,在环境工程学科学生的培养中,应指导和鼓励学生多进行此类课程的选修,并结合实际课题和项目,培养学生将所学的知识溶入到本专业中。多学科知识的普及,也能拓展学生的视野,使他们能更全面、有效的处理实际问题。在走入今后的工作岗位后,他们也能胜任工作的各方面要求。
3结合学科热点相结合展开人才的培养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经历了快速发展的历程,大学人才的教育和培养已从以往的满足学科发展的纯学术型人才的培养转变为现在的适应社会发展、满足社会需求的实用型人才的培养。这也对大学的教育理念和学生的培养方式提出了新的标准和要求,环境工程学科也不例外。正如前面所言,工程学科学生的培养,目的是适应工程发展的需要,为工程领域培养知识化程度高,有良好理论基础、能够将所学知识与工程实际相融和的实用型人才。因此,在环境工程学科学生的培养上,除了理论基础的学习,更多的要将理论基础与学科的热点、国家发展的重点结合起来对学生进行培养,使培育的学生真正成为国家经济发展中的可用之才。
4 加强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
环境工程学科课程中涉及了水、大气等多种环境问题。具体而言,对于环境问题程度的反映,则是一系列的污染物指标。作为本学科的本科人才不仅要知道这些指标的含义,还应该通晓如何通过实验的操作得出相应的污染物数据。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只开设了有限的几个污染物指标测得的实验内容,相对于当前的环境问题的复杂性而言,实验项目相对缺乏。因此,应根据学科及实践的需要,增加实验项目,为环境工程专业学生将来参加到实际工作中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这一举措也将突出学院的办学特色与实力。这在另一方面也对学院的实验室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学院而言,需要根据学科的实际情况,尽可能多的开设与本科教学相关的污染物指标测定。为了更好的培养学科的本科人才,学院亦需要增加实验设备的投入。
结论
如何完善本科教学,培养满足社会需要的人才,使学生学有所用、服务社会,一直是高校教学建设中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是本科教学改革的一个重点。对于环境工程类学生,要从激发学生创新性入手,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到实际项目中,不仅仅是学习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将理论应用到实践中。此外,学生的实践应从他们已经具有一定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开始,具体时间还是考虑从大三开始。
参考文献:
1. 施良方. 学习论[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