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工程项目组织与管理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引言
随着经济体制的发展,市场改革的不断深化,建筑企业的作业层和管理层逐渐分离,出现了劳务分包队伍和专业承包,随着时间的推移,变成了未来建筑业的主要发展方向,建立起了施工总承包到专业承包再到劳务分包得承包模式。这类模式对于专业施工企业的特长以及具有技术优势、资金管理优势的施工总承包企业发展非常有利。但目前而言,总承包工程项目中的施工组织以及管理上存在一些问题,因此,文章主要对总承包工程项目的施工组织以及管理进行研究探讨,以供相关人士参考。
1工程概况
该项目位于上海市青浦区赵巷镇,沪渝高速以南,油墩港以西,南村港以东;项目总用地面积为38625m2,墓葬区用地面积27680.2m2,共设6315个墓穴位数;专用道路用地面积5724m2,道路长度477m及桥梁2座,与G50辅道相接;项目绿化总面积11587m2,机动车停放位共计93个。地上总建筑面积3375m2。
2建立项目管理机构,编制项目管理规划
2.1建立项目管理机构
众所周知,总承包工程的涉及面广,程序复杂,存在很多的不确定影响因素,因此必须实行全面的施工组织与管理,否则会造成企业的效益遭受损失,弱化企业的市场竞争力[1]。首先必须要完善总承包工程项目的管理方式以及承包方式,提高每一位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以及创造性。而且相关施工单位的负责人必须承担起项目的终身责任,项目的相关负责人负责项目的管理和组织,因此,对项目的管理和控制有着很大的影响,必须建立相应的项目管理机构。比如,通过培训提高负责人的综合素质,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准入门槛以及资格标准,做好工作人员的选拔工作,确保机构以内的成员都具备相应的技术水平和工作能力。
2.2编制项目管理规划
要实现总承包工程项目的管理,必须编制出相应的管理规划,而总承包单位是规划计划的主要负责人,因此,必须在施工之前做好项目管理规划。必须注意的是,施工组织设计和项目管理规划是完全不一样的两个概念,组织设计强调施工规划,不是管理,所以两者不能替代,各自有不同的作用。其中,项目管理规划强调项目管理的质量、成本、进度、安全等的规划,并且,制定出实现目标的措施,进行管理效果的分析和考核,并对相关风险进行防范和管理;另外,项目管理规划应注意风险防范的内容,比如施工进度计划、施工方案等。
3确保项目管理规划有效执行的措施
3.1做好质量控制
现阶段,要在激烈竞争的建筑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要确保工程的施工质量,因此,总承包单位必须树立提高工程施工质量的正确观念,以提高单位自身的市场竞争力,扩大市场占有份额。但是要提高施工质量,就必须注重细节的管理,提高相应的管理质量和管理水平,根据相关标准开展工作。比如做好事前控制,尽量将工程前期的图纸会审以及技术交底工作做到位,尽量不修改已经提交的设计方案,最大限度保证施工的连续性。另外,科学合理的制定施工技术方案,实现工作效率的提高[2]。除此之外,应不断的研发和引进先进的施工工艺和施工技术,提高施工水平;又比如做好施工过程的控制,对施工技术进行详细了解,并掌握相关施工设备和施工材料的具体情况,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此外,在施工过程中,对关键部位的施工进行重点检查,并做好相应的书面记录。同时,在对隐蔽工程的施工质量进行控制时,由于工程施工的隐蔽性,所以必须做好反复的检查工作,并由总承包单位进行验收;再比如,做好施工结束之后的工作,在工程竣工之后,应仔细的进行质量验收。此外,对工程项目的质量文件再次进行仔细审核。
3.2做好进度控制
通常情况下,国家的一些重点工程大都是总承包工程项目,对于施工质量以及施工进度的掌握和控制有着很高的要求。所以,在工程项目的管理中,必须处理好工程施工进度以及施工质量之间的关系,做到两者兼顾。比如,明确工程管理规划的进度目标,并制定相应的阶段性进度目标以及总进度目标,并采取科学的方法进行管理,在进行施工时应科学安排;又比如,对各分包单位的施工进度计划进行严格的审核,对其控制目标以及施工进度要求进行严格审核,并和相应的标准进行对照;再比如,可以将工程的施工工期科学的进行划分,并根据划分的结果制定出相应的进度计划,例如月计划、年计划等,若有可能尽量安排出周计划,制定出每周的工作任务,明确工作量。此外,必须做好工程进度的检查,主要是检查实际进度和计划进度的差别。
3.3增强工程款管理
①要针对总承包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要求每一个分包单位编制出每个阶段的资金使用计划,比如月资金使用计划、年资金使用计划等;②总承包单位应增强统计报表以及进度计划的编制,并提高统计报表以及进度计划编制的准确性,在编制出统计报表以及进度计划之后,必须指派专业人员进行严格的审核,反复确定其准确性;③对于工程款的具体情况以及资金流向,总承包单位的财务管理人员以及经营管理人员必须时刻的进行掌握和了解,确保工程款及时到位,并实现工程款专款专用;④相关管理人员必须对招标文件进行深入研究,并熟悉图纸的相关内容,在此基础上做好工程费用的管理工作,对工程款使用较多的重点项目做好工程款的管理控制。
3.4加强组织协调
分包单位和总承包单位应根据合同的具体内容进行合作,因此合同中各项条款明细必须明确,合作双方必须了解和掌握合同条款的相关内容,而且总承包单位的工程项目管理人员必须对合同的内容进行仔细的研究,对每一条条款都必须要深入的理解。所以总承包单位的工程项目管理人员必须明白合同条款重要性,做到准确的运用合同条款。比如总承包单位工程项目参与的分承包单位、设计师、业主以及其他相关工作人员在内,在进行相关工作时,都必须根据合同的具体内容来开展,不明确的地方应参考合同内容,双方应积极进行协商,共同开展工程项目的管理工作。必须严格的执行合同条款,增强合同条款的强制性和约束力,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展开相关工作[3]。
3.5做好工程资料管理工作
在实践中,通常情况下,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项目的建设规模都会比较大,所以相应的工程技术资料整理以及收集的任务会非常重。而现阶段大多数的总承包公司、分承包公司的相关工作人员都存在“重外业、轻内业”的思想,不太重视工程技术资料的整理和收集,因此,这方面的问题必须得到解决,树立相关工作人员正确处理工程资料的工作理念,注重工程资料的整理以及收集工作,并根据相关的要求将收集以及整理之后的工程资料进行归档,保证工程资料的完整性,满接竣工的需要。
4结语
由上文所述可知,随着科学技术的革新,社会经济的发展,建筑市场再也不是以前的局面,以总承包单位———专业承包单位———专业施工单位为主要模式的建筑市场应注重总承包工程项目的施工管理。本文以某工程为例,对总承包工程项目中的施工组织和管理进行探讨。①应建立相应的管理机构,编制出相应的项目管理规划;②要做好工程质量控制、加强组织协调、增强工程款管理、做好工程项目的进度计划编制。
参考文献
[1]吴冬.总承包工程项目的施工组织与管理[J].科技与企业,2015(04).
中图分类号:TL372+.3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项目组织协调工作的概述
工程项目组织协调是指以一定的组织形式、手段和方法,对工程项目中产生的关系不畅进行疏通,对产生的干扰和障碍予以排除的活动。在各种协调中,组织协调具有独特的地位,它是使其他协调有效性的保证,只有通过积极的组织协调才能实现整个系统全面协调的目的。
项目组织协调是项目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一个项目的实施要取得成功,组织协调具有重要作用。组织协调可使矛盾着的各个方面居于统一体中,解决它们的界面问题,解决它们之间的不一致和矛盾,使系统结构均衡,使项目实施和运行过程顺利。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项目经理是协调的中心和沟通的桥梁。在整个项目的目标规划、项目定义、设计和计划以及实施控制等工作中有着各式各样的协调工作。例如:项目目标因素之间的协调,项目各个系统内部、子系统之间、子系统与环境之间的协调;各专业技术方面的协调;项目实施过程的协调;各种管理方法、管理过程的协调;各种管理职能如成本、合同、工期、质量等的协调;项目参加者之间的组织协调等。所以,协调作为一种管理方法已贯穿于整个项目和项目管理的全过程。
2 项目组织协调工作的特点
2.1 协调的范围更广。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主要包含两个主要的组织系统:业主、实施方项目管理,而业主方面项目的组织与协调工作包括系统的内部关系的协调、近外层关系的协调和远外层关系的协调。
2.2 组织协调的要素多,工作量大。它包括: ①人际关系的协调。②组织关系的协调。③供求关系协调。④协作配合之间的关系协调。⑤约束关系的协调。
2.3 具有阶段性。工程建设项目管理通常具有很强的阶段性,每个阶段又可以划分为若干时期,在各个不同的时期,项目协调工作的内容是不一样的,协调的重点也是不同的。
2.4 协调难度更大。由于项目协调的性质多种多样,所涉及到的关系千头万绪。因而协调工作的难度比其他任何一种协调难度都大。
3 做好项目组织协调工作的内容
在项目组织协调过程中必须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对于每一个需要协调的问题都必须先分清它的性质、类型、主次等要素,然后制定出最合适、最有效的解决途径。
3.1 建设指挥部内部的组织协调
3.1.1 指挥长要率先垂范,以身作则。
3.1.2 指挥部内部人际关系协调。①人员的安排要量才用人。②工作委任要职责分明。③工作的绩效评价要实事求是。④调解矛盾要恰到好处。
3.1.3 制度要严。除了贯彻上级公司的各项管理制度外,指挥部还应根据本工程项目的特点,本部机构的组织和人员情况,制订具体的、有针对性的、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树立实事求是、清正廉洁的工作作风和纪律,保证工作的规范化。
3.2 与政府有关部门的协调
根据我国法规、法律及行业管理的规定,政府的各行业主管部门,均会对项目的实施行使不同的审批权或管理权,与政府的各行业主管部门进行充分、有效的组织协调,将直接影响项目建设各项目标的实现。具体操作的过程中重点应注意以下几点。
3.2.1 应充分了解、掌握政府各行业主管部门的法律、法规、规定的要求和相应办事程序,尊重各主管部门的办事程序、要求,必要时先进行事先沟通,决不能“顶撞”和敷衍。
3.2.2 不同的政府主管部门由不同的专人负责协调,以保持稳定的沟通渠道和良好的协调效果;任用周边群众中有“威望”的村长或居委会领导,会使项目周围居民干扰问题很好解决。
3.3 与设计、监理、施工单位的组织与协调
3.3.1 与设计单位的协调。主要是地基处理、设计交底、图纸会审、修改设计、工程概算、隐蔽工程、竣工验收环节上要密切配合。该组织协调工作的重点在于制订涵盖双方工作的设计进度计划,及时组织专项方案的论证会,以确保各阶段设计思路、原则的一致性。
3.3.2 与监理单位的协调。监理单位的项目管理属于业主项目管理的一部分,其工作有其附属性,又有其独立性。对于监理单位,应注意树立监理对现场管理问题上的权威,尊重监理对于施工质量的否决权,充分发挥监理在现场施工质量、工期和工程量计量方面的监督管理作用。
3.3.3 与施工单位的组织协调。业主与施工单位的关系贯穿于工程建设的全过程,工作往来频繁,对一些具体问题产生意见分歧是常有的事。双方除了共同履行好合同责任外,还应加强协作,双方联系得越紧密,了解得越深,工作中的对抗和争执就越少。
总之,使各方在各自利益不同的条件下,能以实现项目建设的大目标为原则,及时地沟通、协商,处理相互之间的矛盾和问题,使项目各单位形成一个高效的“建设团队”。
4 组织协调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4.1 公平、公正是协调的原则,必须坚持。应站在公正、客观的立场上,依据有关的法律、法规、规范承发包合同,正确地调解参建各方的矛盾;不看后台,不讲情面,不论亲疏,公正无私地处理工程建设过程中的人和事,做到一碗水端平,使当事各方心服口服。
4.2 知情是做好协调的基础。要了解和熟悉有关各方主要管理人员的性格、爱好、工作方式、方法等;要及时了解和掌握有关各方当事人之间利益关系,做到心中有数,头脑清醒;要借助信息的、信息接收,及时掌握和跟踪各方信息,应用正确的信息,在有限的时间内,有的放矢地协调好内外关系。
4.3 正确的工作方法,是搞好协调的重要手段。组织协调的方法很多,如协调、对话、谈判、发文、督促、监督、召开会议、指示、修改计划、进行咨询、提出建议、交流信息等。协调要注意原则性、灵活性、针对性、群众性。
4.4 协调好争议,是搞好协调的关键。建设项目参建单位多,矛盾多,争议多;关系复杂,障碍多,需要协调的问题多,解决好建设管理过程中各种争议和矛盾,是搞好协调的关键。有争议是正常的,建设管理人员可以通过争议的调查、协调暴露矛盾,发现问题,获得信息,通过积极的沟通达到统一,化解矛盾。指挥部通过协调,使参建各方减少磨擦,消除对抗,树立整体思想和全局观念,最大限度地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大家能够协同作战,创造出“天时、地利、人和”的良好环境,确保总目标的顺利实现。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从工程技术、施工管理的角度,无论是项目内部,还是各专业之间的协调与配合,是至关重要和不容忽视的。特别是施工中各专业协调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工程进度和质量,从而影响成本控制。因此,注意搞好组织协调,尽量沟通、协调、合作,对于营造高效、精干、和谐的项目团队,提高项目的经济效益,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Abstract: this article from the municipal engineering project on the features of the site, summarized the main points of the organization and management, and puts forward the site management organization and management model, and puts forward the new mode of these needs. With qinhuangdao beidaihe district chang coptis chinensis franch line program, for example through the full text of municipal engineering field organization and management mode to explore.
Key word: municipal engineering; The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mode; explore
中图分类号:TU9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引言
市政工程,即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是城市建设中的道路、交通设施、给水、排水、燃气、景观及照明等基础设施建设,是城市生存和发展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同时也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对外开放的基本条件。而市政道路工程项目乃是市政工程中的一项多类工种,多个专业相互交叉的复杂系统工程。为了使项目实施合理化,过程经济化,以保证预定的投资控制、质量控制和进度控制,从而对项目现场的组织与管理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以“秦皇岛市北戴河新区昌黄连线项目”为例,探索市政项目现场组织与管理新模式,逐步完善市政工程项目的现场组织与管理。提高工程施工质量,努力保证市政工程的有序实施。
2、市政施工现场的特点
2.1施工时间紧,工期短,任务重
2.2施工内容多,各种工序相互交叉影响
2.3参与建设的单位比较多,相互协调的工作量繁重
2.4外部干扰多,对外协调工作量大
2.5现场场地狭窄,地上地下原有设施分布复杂
2.6安全隐患多,安全管理要求高
2.7环境保护和文明施工的要求高
3、市政工程项目现场组织与管理存在的问题
3.1人的因素所引起的难以实现全面管理的问题
3.2材料的因素较难实现全面控制管理
3.3安全意识微弱,责任不明确
3.4质量检查过程中难以实现全面检查,存在质量问题
3.5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意识薄弱
4、市政施工项目现场组织与管理的模式
4.1市政工程项目现场组织与管理的概念
市政工程项目现场组织与管理是指为使项目顺利推进,这就要设立的项目经理部进行筹划与设计,设立职能岗位、划分层次的部门,明确责任和权力,学习公司生产经营规章制度,有序开展各项工作,如期完成施工任务而进行的组织与管理工作。同时现场安全生产与文明施工为企业的形象窗口,应加强现场组织与管理,精心组织,合理安排,有序生产,维护企业良好形象,树立企业品牌。
4.2编制实施性性施工组织设计
4.2.1管理人员应充分研究图纸,并以现场实际情况为基础,完全掌握住现场的第一手材料。充分理解合同中指明的经营、安全、质量、进度等各项管理目标,做好目标管理工作。
以秦皇岛市北戴河新区昌黄连接线项目为例,该项目西起昌黄连接线与昌黎东外环路相交处,向东进入昌黎工业园区后与现况沿海公路相交,为城市主干道,路线长度11.2公里,涉及各种纵横管线、设施,交叉施工,而且现场不断交施工,现况交通流、人流与现场施工交织,增加了施工组织协调难度。所以在项目施工进行前,必须对施工现场充分的调查,详细设计现场组织方案、交通疏导与安全应急方案,这样才能够保证项目的成功开展与顺利进行。
4.2.2详细调查材料市场信息,做好材料招标供应与组织运输工作。
关于市政工程施工中的设备、材料均须对外采购,短时间内采购运输大量的土石方、钢材、地材等进场,从采购、组织、运输都是非常规施工,为了使采购更经济,运输合理有序,应及时调查材料价格,获取市场供应信息,提前组织材料招标,做好供应与运输工作。
4.2.3强化经营模式,优选劳务施工单位
根据公司管理效益型的经营管理模式,结合市政工程特点,做好劳务招标工作, 应选择资信好、实力强、专业化的劳务施工单位进行施工,特别注意对上过黑名单、有过合同纠纷、发生重大质量事故的施工单位坚决不用,合作关系、地方队伍、资金实力不强的单位慎重选择,同时一定要对选择的劳务施工单位进行实地考察,做好人员设备进场工作。
4.2.4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施工平面、段落施工工序。
整个施工过程中,包括前期的策划,中期的运行,后期的收尾,都需要详细的计划,及时跟踪落实,按期完成施工任务,不仅可以赢得良好的企业声誉,也大大节约施工成本,同时为后续工作创造条件,所以合理安排施工平面、段落施工工序显得尤为重要。
4.3加强企业文化学习与管理团队建设。
良好的企业文化引领与激励整个团队的发展,一个项目的成功多半取决于这个团体的整体素质水平,因此要建立学习型团队,更好的管理与服务项目,包括进行企业文化学习,管理制度培训,技术操作培训,安全生产培训等等,提高团队整体素质与管理水平,确保工作质量。
4.4强化施工技术交底和安全生产交底工作
生产、安全、质量三者贯穿工程的始终,应建立施工技术与安全生产交底制度,制度清晰,责任分明,逐级进行,各尽其责,统筹好安全与生产、安全与质量、安全与进度、安全与效益的关系,将会确保现场施工安全、可控,避免发生质量成本与安全事故。
4.5施工现场的动态组织与管理
4.5.1根据施工现场各要素的变化,结合施工组织设计的方案,合理调整管理重点。
4.5.2维护施工现场良好的作业环境、安全环境、工作次序。
4.6施工安全管理
坚持安全管理原则,坚持安全与生产同步。严格控制人员的不安全行为,设备的不安全状态,制定相应的安全管理措施,并且严格执行。根据市政工程的作业环境、作业方法、作业人员等生产特点,编制相应的安全专项方案,交通疏导方案,并有针对性的开展应急演练。
4.7文明施工管理
健全管理组织机构,完善文明施工管理制度。做到按岗位、专业、区域的包干负责制。市政工程点多面广,这就要求每一位现场负责人都应做到管安全生产就要管文明施工,形成相互协作,共同覆盖的管理机制。
5、结语
施工项目的管理是全方位的,要求管理者把施工项目质量、安全、进度、成本、文明施工纳入标准化、正规化管理体系当中。这样才能使施工项目有条不紊、安全顺利的进行。施工项目的成功管理既能促进项目和企业的发展,又能推动建筑市场的不断前进,对项目、对企业都将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而对于管理者,应当务实高效,开拓创新,争取在市政项目施工现场组织与管理上积累更多经验。
参考文献
1、毛芳莉.浅谈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现场管理[J];世界佳苑,2011年02期. 2、赵启龙.论工程施工全面管理[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年01期.
Abstract: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roject management and construction decoration project management task, and the engineering project management to finish tasks and responsibilities of the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are discussed.
Keywords: building decoration, project management, engineering quality
中图分类号: U655.5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O 引言
项目管理的特殊性带来了项目管理的复杂性和艰巨性,要求按照科学的理论、方法和手段进行管理,特别是要用系统工程的概念、理论和方法进行管理。管理的目的就是保证项目目标的顺利完成。建筑装饰施工项目管理的任务是最优先地实现项目的总目标,即用有限的资金和资源,以最佳的工期、最少的费用来满足工程质量的要求,完成装饰施工任务,使其实现预定的目标。
1 项目管理的特征
1)每个项目的管理都有自己特定的管理程序和管理步骤。
2)项目管理是以项目经理为中心的管理。
3)项目管理使用现代管理方法和技术手段。
4)项目管理应实施动态管理。其中,建筑装饰施工的工程项目管理也是项目管理的一类,是对建筑装饰施工活动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从而保证建筑装饰施工的顺利进行,实现项目的特定目标。其重要职能有:计划职能、组织职能、协调职能、控制职能、监督职能。建筑装饰项目管理不仅有它所要发挥的职能,同时也有其必须完成的任务。
2 建筑装饰施工项目管理的任务
在建筑装饰施工管理的过程中,是为了取得各阶段目标和最终目的的实现,必须围绕组织、规划、控制、生产要素的配置、合同、信息等方面进行有效的管理,其主要内容如下:
1)建立施工项目管理组织;
2)做好施工项目管理规范;
3)进行项目施:目标控制;
4)施工项目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动态管理;
5)施工合同管理;
6)施工信息管理;
7)组织协调。
施工组织管理有着如此多的职能、任务和内容,体现出了施工管理与组织在建筑装饰施工项目各项工作中的重要性与重要地位。伴随着国家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装饰行业已经成为建筑业中的三大支柱行业之一,其在整个建筑业中所占的比重已越来越大。面对装饰行业市场竞争的加剧和市场准入及行业的规范化进程,装饰工程施工中施工管理工作显得更加重要。要使公司能有更好的效益,使其工程施工的质量得到良好的管理与恰当的控制,使其工期、进度得到保证, 键是要注重施工管理,而要想使企业团队的管理系统有所强化,应纵观公司的施工管理工作。
3装饰工程的现场管理
3.1 技术问题
装饰工程项目的施工工艺复杂,材料品种繁多,施工工种及班组多。这就要求装饰工程的现场管理人员务必要做好技术准备。首先,必须熟悉施工图纸,针对施工合同的具体要求,最大限度地优化每一道工序和每一分项(部)工程,同时考虑自身的资源(施工队伍、材料供应、资金、设备等)及气候等自然条件,认真、合理地做好施工组织计划,并以网络图表示出来,从大入小,由面及点,确保将每一分项工程纳入受控范围之中。其次针对工程特点,在具体的施工工艺上做好技术准备。技术储备包括技术管理人员及工人、新技术新工艺培训、施工规范、技术交底等。只有拥有高素质的技术管理人员,洞悉具体的施工工艺,才能确保施工过程的每一工序步骤尽在掌握之中。通过有计划、有目的的培训和技术交底,可以使施工技术工人、工长熟悉新的施工工艺和新材料特性,共同提高施工技术操作水平,从而保证施工质量。再者从技术角度出发,除了按有关规范标准和设计要求施工外,还必须有相应的质量检查制度作保障,而建立完善的质检制度和质检手段必须经过科学论证。
3.2 材料问题
(1)材料供应。配合设计单位确定所需材料的品牌、材质、规格,精心测算所需材料的数量,组织材料商供货。
(2)材料采购。面对种类繁多的材料采购单,必须将数量(含实际损耗)、品牌、规格、产地等标识清楚,尺寸、材质、模板等必须一次到位,以避免因材料订购不符而影响工程进度。
(3)材料分类堆放。根据现场情况及工程进度,合理安排材料进场,对进场材料进行验收,抽检抽样并报检于业主和设计单位。对进场材料应根据施工组织平面布置图指定的位置归类堆放。
(4)材料发放。对到场材料进行登记造册,严格按照施工进度凭材料出库单发放,并对材料使用情况进行追踪,避免材料丢失或者浪费。对于材料的库存量,库管员务必及时整理盘点,同时注意材料的分类堆放,对易燃品、防潮品需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3.3 施工问题
施工的关键是进度和质量。对于进度,原则上按施工组织计划执行。但由于现场情况千变万化,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施工质量能否得到保证,其关键是一定要严格按照相关的规范和标准来完成每一道工序,杜绝偷工减料。同时必须严格执行“三检”制(自检、专检、联检),验收合格后方可进入下一道工序,通过层层检查,确保整个工程的质量。
3.4 人员管理
首先,必须营造出一种荣辱与共的氛围,既要做到职责分明,但同时又不失亲和力,使所有的员工都感到自己是这个大家庭中的一员。这就需要现场管理人员充分发挥自己的才智,对工人要多鼓励、奖罚分明,精神上和物质上双管齐下,并通过举办各类生产、生活竞赛活动等途径,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其次,必须明确施工队伍的管理体制,各岗位职责、权利明确。只有以严格的制度作保障,才能按期圆满地完成施工任务。
3.5 工程签证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由于设计变更等原因会发生工程签证事项,签证工作的科学性和公平性是控制重点,多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是签证控制的必要条件。因此管理人员必须具备施工、技术、预算、合同、法规等方面的知识,熟悉相关专业的内容,做到签证内容公正、有效。
3.6 成品保护
装饰工程的成品保护至关重要,作为工程的最后一道工序,成品的任何瑕疵都会破坏整体美感,甚至影响工程验收。装饰工程的成品保护,必须采取主动防护与被动防护相结合的做法。主动防护是指制定并实施相应的强制性的防范制度,被动防护是指采取相应的防碰撞等措施。
3.7 资料管理
任何工程项目的验收,都必须有完整的竣工资料。竣工资料包括材料合格证、检验报告、竣工图、验收报告、设计变更、测量记录、隐蔽工程验收单、有关技术参数测定验收单、工作联系函、工程签证等都要求在整个项目施工过程中进行收集、归类、存档。如果有遗漏,会给竣工验收和项目结算造成困难和不必要的损失。
3.8 施工安全
主要包括防止火灾、禁止随意搭接电线、搭设脚手架安全以及佩戴安全帽、安全带等相关的施工安全问题,需设立专门的安全小组检查落实,防患于未然.
4 工程质量的监督控制
装修工程施工质量的好坏,对居住及使用有很大的影响。一旦装修工程需要整改或修复,会给业主及使用单位造成很大的麻烦。因此必须加强装修工程的施工质量监督,进行主动控制。
4.1 实施全方位、全过程的有效控制
(1)装修工程开工前,进行图纸会审,并实行图纸质量连带责任制,以尽可能减少图纸上的错、漏、碰、缺。若图纸未经会审,坚决不允许施工。
(2)对装修工程关键工序的施工,制定专项的监督实施细则,并要求承包商编制专门的施工方案。
(3)推行各装修工序的样板制度,严格按《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手册》要求的内容,对容易出现的各种质量通病进行专项技术交底。从制度上规范样板引路的作用,做好每个样板后再进行铺开作业。
(4)做好装修工程材料的控制。装修工程所涉及的材料品种较多,所确定的材料规格、品种、制作应符合设计图纸和施工验收规范的要求,特别是要满足GB 50325-2001《民用建筑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的要求。
(5)明确装修工程的质量控制目标。严格按合同要求的质量目标,从每个工序的质量控制入手,组织质量控制小组,开展工程质量的各项管理工作。同时还要积极应用新技术新工艺,并加强质量控制与监督,确保质量目标的全面实现。
4.2 实行装修工程质量监理
(1)开工申请未经监理批准的单位不能开工,未经监理签认的工序不得隐蔽,上一道工序未经监理签认的不得进行下一道工序作业,未经监理签认的付款签证不予付款,从而保证监理工程师的质量监督与有效控制。
(2)对分部、分项或专项工程验收,承包商必须先组织内部验收,自检合格后向监理提出书面验收申请和完整的验收资料,由总监组织验收资料核查、结构安全及使用功能质量检测、观感质量检查,提出质量评估报告后,组织相关单位符合验收资格的人员验收。
4.3 施工工序的质量控制
督促施工单位对影响装修工程质量的前一工序进行交接、交叉工序的检查。如面层不平、水平与垂直方面有偏差,超过允许偏差时应分别进行处理。上一道工序经验收合格后,在对交接、交叉工序进行检查的基础上,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对于已完成的工程,应进行复核性检查、成品保护的质量检查。
装饰工程施工的现场管理与质量监督是一项较为复杂的工作。只有从各个方面对影响工程质量的各种因素进行有效控制,才能保证按期高质量地完成施工任务。
5 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的任务与职责
1)加强项目管理,落实管理目标责任制,强化职能部门的指导监督作用。
公司的项目管理不同于一般企业的项目承包,以包代管,而是实行项目目标管理,在工程任务下达之初,公司营业部已将工程计划成本及利润详细算出,项目在公司计划成本的指导下完成质量日标、工期目标。这样经营风险全部由公司承担,各施工项目处于同一起跑线上,有利于调动项目经理的积极性,从体制上保证了工程质量。工程部作为项目的直接管理部门,在公司计划成本的控制下,负责施工管理人员的培训、考核,针对项目部每一岗位,工程部都有量化考核标准,每一工程完工后,对项目管理人员按岗位工作标准评定,从而对项目管理人员起到了检查督促的作用。在项目施工前期,工程部对各工种进行必须的培训,培训既包括技能也包括文明施工细则的培训,从而保证施工技术人员对公划制度贯彻的连续性及准确性。品管部作为公司质量管理部门,主要负责工程施工质量的检杏验收工作,对工程项目进行不定期检查 从体制上保证 施工质餐的稳定性。总工办作为技术管理部门,针对不同工程特点制定相应的施工方案,并组织人员进行技术革新,从而保证施工技术的可行性及先进性。
2)认真做好工程前期准备工作,编制切实町行的施工组织设计,装饰工程施工前期准备_[作大致町分为如下几个方面:
a.施工管理人员的准备;
b.施工操作人员准备;
c. 施工技术的准备;
d.施工材料的准备;
e.施工机具的准备。
3)加强施工项目的过程控制,创造精品工程。
a,施工人员的控制:施工项目管理人员由项目经理统一指挥,各自按照岗位标准进行工作,工程部随时对项目管理人员的工作状态进行考察,并如实记录考察结果存人工程档案之中。
b.施工机具的控制:库管员要对施工机具妥善保管,分类存放,实行施工机具领用登记制度,以谁领用谁保管准负责为原则,操作人员在领用工具时要向库管员说明机具的使用目的,库管员按照机具使用要求发放机具,保证机具正常的使用寿命。为了保证正常施工生产,公司对每一台设备都建立维修档案,从而保证了进场设备都已经过检测合格。对于工人手使工具,由工程部按工种不同列出必备工具明细,入场前检查各工种自备工具是否齐全,保养是否良好,如用于打玻璃胶的专用工具,贴防火板的专用工具,安装修边角及不锈钢扣条的专用工具等。
C.施工工艺的控制:施工工艺是决定工程质量好坏的关键,好的工艺能使操作人员在施工过程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工艺交底包括工具及材料准备、施工技术要点、质量要求及检查方法、常见问题及预防措施。在进行商场2层内装地面砖铺贴过程中,技术人员针对其面积大、柱子多等特点制定了相应的工艺做法,从技术上保证了铺贴质量,在施工时先交底后施工,严格执行工艺要求,从而使该工程被评为单项样板工程。
d.施工环境的控制:施工环境对装饰工程的影响很大,尤其是油漆工程,在进行油漆施工时,现场不得有灰尘,天气必须晴朗,为了保证工程质量,必须控制好施工环境这就要求施工管埋人员住进行工序安排时要合理,避免施工污染。
4)加强专项检查、及时解决问题。a.开展自检、互榆活动,培养操作人员的质量意识。b.下道工序是用户,认真开展交接检活动。c.专职检 、分清责任。d.定期抽查,总结提高。
6结语
由于建筑装饰工程项日的特殊性,作为建筑装饰项目的施工管理者,在注重施工管理方面的同时也应该在项目施工设计方面有相当的能力,以适应建筑装饰其技术管理的特殊性。技术管理的控制点和有效性是衡量企业技术发展和技术进步的重要标准,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技术保障.了解和掌握国内外的技术发展动向,推动企业科技进步,提高设计和施工水平。推广与应用新技术及其成果,率先开发应用网络管理系统和CAD辅助设计,使我们受益匪浅;而进一步加强网络化管理的深度,提高微机的自动化水平,又成为我们新的亟待解决的课题。推广技术的更新改造使现代装饰技术较之传统装饰技术,已不可同日而语,不同的材料、工艺、设备,必然导致技术的变革和更新改造。
中图分类号: TU24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建筑工程是一个环环相扣的系统工程,从立项、规划、设计、施工到竣工验收这一整套流程是互相影响与制约的。要保证工业与民用建筑保质保量的完工,就必须从施工的每一个环节入手,否则就会因某一环节的失误而影响施工的进度或者质量,造成经济财产损失。特别是在施工阶段,蓝图设计的再好,没有完善的施工管理也是枉然。为此,在建筑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实施工程项目的全过程管理,尤其是现场施工管理,不仅是保证施工质量的核心,同时对企业生存、发展至关重要。
1.民用建筑的构造组成
民用建筑:即人们居住和进行各种公共活动的建筑的总称。民用建筑的构造组成也称为建筑物的主要组成部分,主要由以下几部分构成:
1.1基础:建筑最下部的承重构件,承担建筑的全部荷载,并下传给地基。
1.2墙体和柱:墙体是建筑物的承重和围护构件。在框架承重结构中,柱是主要的竖向承重构件。
1.3屋顶:是建筑顶部的承重和围护构件,一般由屋面、保温(隔热)层和承重结构三部分组成。
1.4楼地层:是楼房建筑中的水平承重构件,包括底层地面和中间的楼板层。
1.5楼梯:楼房建筑的垂直交通设施,供人们平时上下和紧急疏散时使用。
1.6门窗:门主要用做内外交通联系及分隔房间,窗的主要作用是采光和通风,门窗属于非承重构件。
2.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
2.1人:施工人员素质的高低将会对工程质量造成很大影响。高资质和信誉度、技术力量强的施工单位当然是建设单位在选择施工单位时的首选。而当施工单位进场时,项目人员和施工队却很可能改头换面这些施工队大多雇佣的是农民工 ,没有经过任何培训和考核就开始上岗操作 ,甚至像焊工、电工等特殊工种的工人都有很多没有职业资格证和上岗证 。施工单位的管理人员和技术工程师必须具备较高的思想素养和业务素养,施工单位管理人员必须具有先进的施工方法和质量管理体系,每个施工人员都要有高度的责任感,要始终把工程质量放在首位,严格按照施工项目相关规范施工.
2.2材料:建筑材料是确保工程建设质量的关键,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建立以建筑材料和产品为中心的质量责任制。建筑材料的质量是工程质量的前提和基础 ,使用劣质材料不仅会危及建筑物的使用安全 ,给工程质量留下安全隐患 ,甚至直接引发重大工程事故。采购人员要具有良好的道德素质和较强的业务素质,熟悉材料基本性能,具备材料质量鉴别能力,掌握材料造价信息,招标优选供货厂家。工程建设中 ,经济利益的驱使使得有些施工承包者大量选用廉价材料 ,而这些材料中 ,不可避免的包含不合格的劣质、假冒品牌的材料 ,工程材料的使用非常不规范。
2.3环境因素:环境因素,也是施工单位需要充分考虑的一个因素。环境的好坏对建筑工程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施工单位要利用好环境,预防对施工的不利环境,做到对施工过程中的环境因素充分考虑,有备无患。对不利环境有效防范也是确保工程质量的一个重要手段。环境因素对建筑工程质量的影响具有复杂性和多变性等特点,有利的环境要利用好,不利的条件要考虑到,重在预防和防治,防治措施要得力有效
3.建筑工程管理的创新性思路与方法
3.1培养创新型人才。人才作为一种独特的资源,是企业发展过程中最宝贵的一种财富。施工企业在企业管理上应奉行以人为中心的管理理念,人力资源的管理工作要做到实处。不仅要充分吸收那些优秀的人才,加强企业人才储备,而且要通过不断的培训职员的各职业技能,激励人才,建立一套适合的奖励机制和评价机制,同时,企业也要丰满自己的文化和理念,加强企业凝聚力,增强员工对企业的信任度。
3.2进行观念创新。项目施工管理不断创新的关键是企业高层管理者的重视,提高经费的投入,加大人才的培养、引进和凝聚,切实加强创新意识,以创新的思维方式对企业进行管理,即以市场的需求为出发点,要深刻认识项目施工管理创新的紧迫性、重要性、艰巨性和长期性,建筑施工企业应将项目施工管理的创新放在企业发展战略的高度来定位并将创新工作切实落到实处。
3.3建立创新性的组织机构。建筑施工企业通过数年的实践和探索,为国家和人民创造了巨大的财富,更是为国民经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由于历史的原因,项目施工管理的工作中,项目这个名词的定义是以项目签订合同后,作为自己明确的范围。项目经理部随着项目合同的签订产生,又随终止合同而消失。项目部门代表了建筑施工企业,其本身是独立的,有其明确的职责,企业难以承担。但是有一点是值得注意的,项目部门的运作和企业快速发展的步调必须相结合。笔者认为有必要将建设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的内容在空间上有所增长,从市场跟踪、签订合同,合同履行到取得社会效益,经济效果等全过程出发,全过程的有效的管理,建立健全项目部门的组织机构,制定项目部门设立分公司的企业定位。
3.4体制创新首先要确立有限责任制度。企业是项目分公司的投资主体,制定资产经营责任制,做到产权清晰,依法建立新型的产权关系,作为所有者的企业退居到控股公司的位置,用股东的方式来行使自己的职责,同时承担有限责任,用这个办法来界定企业与项目部各自的边界责任。第二就是要建立企业法人财产制度。使项目部拥有一块边界清楚的财产,用边界清楚的法人财产来承担法人责任。这样项目部才能真正走向市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的承担法人责任。
3.5机制创新。项目施工管理创新方案确立了组织机构,明确了公司的体制,并相应建立起了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创新的方案基本具备了,但这一方案的有效运行还要有创新的机制,方能使这一创新方案具有极强的生命力。创新的机制就是要使项目部分公司不断增强市场的竞争能力,牢牢占有已有的市场,不断开拓和占有潜在的市场。要增强企业实力,实际上就是加强项目部的建设,提高其盈利水平、社会形象和市场敏感性,必须对其建立激励机制,鼓励各类、各层次的人才脱颖而出,为人才创造环境,要给人才适应的土地、阳光和雨露;建立风险机制和决策机制,来规范项目部决策层的行为,实行民主、科学的决策程序,回避市场风险。
3.6技术创新的实质是,应用创新的知识和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占据市场并实现市场价值。项目施工管理只有在强有力的创新技术的支持下才能得以顺利实施,才能保证施工的质量和进度,才能获取最大经济效益;而且只有掌握了相关的核心技术才能占领相应市场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同时技术创新还为体制创新、结构创新和机制创新提供支持和保障,是项目施工管理创新的基础。
4.管理体系分析
工业和民用建筑的施工管理不仅包括材料、技术、施工、人员,还包括对于资料的管理。施工中要及时的收集施工项目有关验收、竣工的各种资料,包括验收报告、检验报告、材料合格证、设计变更、工作联系函、测量记录、技术参数测定验收单、竣工图、隐蔽工程验收单、工程签证等。任何一项资料的缺失都会为项目的结算以及竣工的验收带来不必要的损失,甚至影响施工的进度。为此要建立严格规范的存档制度,将收录的资料分类存放。
5.结束语
综上所述,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在实施施工管理中要制定系统的管理措施、用系统的观点制定、规划,克服施工管理中出现的随意性。管理人员只有从以上几点出发,在发展与生存的高度认识工程的质量和安全,同时坚持以质取胜和全局眼光的策略,才能真正的做到科学的管理、严肃施工,建设出精品工程。进而可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谋求生存与发展,不断的拓宽企业的市场。项目部作为派出机构是企业的分公司,代表形象、体现实力,是市场的触点,是获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源泉,因此项目施工管理的有效运作是建筑施工企业的生命,惟有创新才能使生命之树常青。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U41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项目监理机构是监理单位派驻工程项目开展项目监理工作的组织机构,它是为完成具体工程项目监理任务而建立起来的基层组织。项目监理机构由总监理工程师、专业监理工程师和监理员组成,其组织结构形式、工作程序和工作方法通常要遵循一定的规律。
一、项目监理机构的特点
项目监理机构具有其自身的组织特性,这些特性决定了项目监理机构设置和运行的要求,决定了项目组织协调、沟通和信息管理的要求。
(一)项目监理机构是为了完成项目监理的目标和任务而设立的,所以具有目的性
由于项目各参加者来自不同企业或部门,各自有独立的经济利益和权力。它们各自承担一定范围的项目责任,按项目计划进行工作。所以在项目中存在共同目标与不同利益群体目标之间的矛盾。要取得项目的成功,在项目目标设计、实施和运行过程中必须切合项目的特点。项目监理机构的建立应考虑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各参加者之间的合作,任务和职责,工作流、决策流和信息流,以及项目其它的特殊要求,这样才能最有效地完成项目任务。
(二)项目监理机构是一次性组织,其工作经验具有长期积累性
由于每个工程项目都是一次性的,所以项目监理机构也具有一次性特点。项目监理机构的寿命周期与它在项目中所承担任务(由合同约定)的时间长短有关。项目结束或相应项目任务完成后,项目监理机构随即解散或重新构成其它项目监理机构。即使一些经常从事相近项目监理任务的机构,尽管人员队伍未变,但由于不同的机构有不同的目的性、不同的对象、不同的合作者,也应认为原有机构不复存在。
尽管项目监理机构的组织是一次性的,但由于其工作内容相对稳定,所以机构成员的工作经验仍能得到积累,并带入下一个项目监理机构中得到有效应用,从而能够不断提高项目部的综合水平。
(三)项目监理机构与所隶属的监理企业之间有复杂的关系,机构成员既是本项目监理机构成员,又是所属监理企业的一名员工。企业和机构之间一般存在着如下的复杂关系。
1、企业组织是长期的稳定组织,项目监理机构依附于企业,机构的人员常常由企业提供,有些任务甚至直接由企业部门完成。一般项目监理机构只有去适应而不能调整企业组织。因此,企业的运行方式、企业文化、责任体系、运行机制、分配形式、管理机制直接影响到项目监理机构的组织行为。
2、企业和机构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责、权、利关系。企业既要保证企业对机构的控制,使项目实施和运行符合企业经营战略总计划,又要赋予机构一定的自,以保证项目监理顺利成功。所以企业经营和发展战略对机构的影响很大,机构运行常常受到企业的干预。
3、由于企业资源有限,因此在企业承担项目监理条件下企业与机构之间存在复杂的资源配置问题。
4、机构成员有时同时承担多项任务,则机构内部存在资源配置的次序问题,而且往往要改变工作方式。
5、机构管理者对内实行行政管理,对外实行合同管理并承担合同义务。
二、项目监理机构的组织
(一)项目监理机构组织的主要任务是
1、确定项目监理目标。由于项目监理的对象是项目,项目监理目标由项目建设的目标确定,主要体现在工期、质量、费用三大目标上。
2、确定项目监理机构的任务、责任、权力。按照委托监理合同,业主必须对监理工程师授权,这些权力是监理工程师为履行合同义务所必需的。
3、确定项目监理的工作流程、操作程序、工作逻辑关系。通过流程分析,可以构成一个动态的管理过程,确定各种管理职能的关系。监理工作流程的设计是一个重要环节,它对监理工作的有序进行以及监理信息系统的运行有很大影响。
4、确定监理人员工作任务,落实人员职责。总监项目监理组织成员之间,以及与外界及上层系统的职责关系,权力界限,工作联系。
5、建立监理行为规范,作为项目监理组织内部的规章制度。
6、在上述基础上建立监理信息系统。即按照监理厂作流程和工作职责,确定工作过程中的信息流程,包括信息流程设计,信息文件设计,信息处理过程设计等。
(二)组织项目监理机构的主要步骤
1、根据监理项目的规模和性质,对监理工作内容进行适当的归纳和组合。
2、绘制组织结构图。监理组织结构没有固定的模式,应根据监理任务和内容要求,本着适应、精干、高效的原则,合理设计组织层次、职能及人员配置的组织机构框图。
3、配备监理人员。根据责权利统一的原则,体现职能落实、人才配置与使用合理,并应考虑充分发挥人员潜能和积极性的原则。
4、制定岗位职责、工作标准、工作流程。根据签订的委托监理合同内容,确定监理内容并编制相应的监理工作流程图。
三、项目监理机构的人员配备
项目监理机构要有合理的人员配置。实践证明,工程项目监理工作质量和水平,关键在于现场监理机构组成人员的素质和综合能力。一位可信赖的项目总监和一个高效精干、配置合理的监理班子是项目法人接受监理单位的先决条件。项目监理机构的监理人员数量及专业配置应满足工程项目监理工作的需要。
监理行业是一种管理型服务行业,机构的人员组成应具有合理的职称结构,即与项目监理业务相适应的高、中、初级职称的人员比例。一般来说,施工阶段监理机构组成人员的职称结构,宜以中级职称为主,约占人员总数的60%,但项目总监和主要专业监理工程师应具有高级职称,专业监理工程师也应具有中级及其以上技术职称。
工程监理实行总监理工程师负责制,总监的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千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了现场项目监理工作的成效。因而,监理单位在投标时,应认真确定合适的人选,这既是对建设单位负责,更是监理单位对自身的形象和信誉负责。
专业人员结构的合理配套,监理单位应根据项目法人对监理的委托范围及内容要求,本着精干高效的原则,针对被监理工程的性质特点,合理选配好各种专业人员,特别是各主要专业的监理工程师人选,做到专业人才合理配套。
监理机构要制定相应的监理工作流程、工作程序和监理管理制度。管理制度和程序一般应包括监理单位内部制定的职业准则和行为规范、岗位职责和部门职责、监理工作制度和程序、内部管理制度等,它们是衡量监理单位实行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管理的综合水平和能力。
四、组织协调与沟通
(一)协调的作用
协调是工程监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协调可使矛盾着的方面向统一体转化,从而使项目的实施和运行过程顺利。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总监是协调的中心和沟通的桥梁。有整个项目的目标设计、项目定义、设计和计划、实施控制中有着各式各样的协调工作。例如项目目标的协调;各专业技术方面的协调;项目实施过程的协调;各种管理方法、管理过程的协调;项目参建各方之间的组织协调等。所以协调作为一种管理方法始终贯穿于整个项目的实施过程中。
在各种协调工作中,组织协调具有独特的地位,它是其它协调有效性的保证。只有通过适当的组织协调才能达到整个系统综合协调的目的。
(二)沟通
沟通是组织协调中最基本的方法和手段。通过沟通,不仅能够解决各种协调的问题,而且还可以解决各参与者心理的和行为的障碍和争执。通过沟通可以达到:
1、使目标明确。项目参与者对项目的总目标达成共识,以总目标作为群体目标,作为大家的行动指南。沟通的目的是化解组织之间的争执和矛盾,以便在工作中协调一致,共同完成项目总目标。
总监一方面要研究业主的总目标、战略、期望,另一方面在作系统分析、计划及控制前,把总目标通报给项目监理成员及有关各方,使每个成员、各个方面互相理解和了解,建立和保持较好的协作精神,积极地为项目工作。
2、使人们的行为达到一致,减少摩擦、对抗,化解矛盾。
3、保持项目的目标、结构、计划、设计、实施状况的明确性。当项目出现困难时,使大家有信心、有准备,齐心协力。
五、项目监理机构组织工作的基本原则
要实现项目监理目标,项目监理机构必须是高效率的。项目监理机构的设置和运行应符合组织学的基本原则,这些基本原则主要有如下:
(一)目标统一原则
一个组织要有效运行,各成员必须有明确统一的目标。这就要求组织机构成员应就总目标达成一致,在项目的设计、合同、计划、组织管理向各职能人员授权,作出监理工作任务分配表。确定规则等文件中贯彻总目标,在项目的全过程中顾及各方面的利益,使项目参与者各方的权益和义务关系达到统一。为了实现统一目标,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必须统一指挥、有统一的方针和策略。
(二)权责平衡、授权合理原则
在机构的组织设置过程中应明确各成员间的职责和权限,并通过授权、组织规则等文件予以定义,要体现责权利的一致性。组织机构内各成员的权力和责任应保持平等。成员拥有哪些权力,即要承担相应责任。同样,成员要承担哪些责任,则必然拥有相应的权力。例如项目监理机构建立后,监理企业法人代表应依据委托监理合同向总监颁发授权委托书,总监根据委托书向法人代表提交责任保证书。这种授权委托与责任保证关系实际构成了一种契约关系,能够有效保证责任和权力的落实。
机构设置必须形成合理的职权结构和职权关系。没有授权或授权不当会导致缺乏活力或失控,使项目上的许多日常琐碎问题提交高层处理,导致高层无力为重大问题进行决策和控制。
(三)适用性和灵活性原则
应确保机构的组织结构适应于项目的规模和特点。通常一个监理企业内部,不同的项目监理机构应有不同的组织形式,甚至一个机构在不同建设阶段也有不同的组织形式。项目监理结构应便于领导,组织机构简单,人员精悍,保持最小规模,并在运行过程中应经常性地检查和评价机构的有效性和适应性。
(四)管理跨度与管理层次的相互适应原则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能源的需求也在不断加大。电力作为最重要的基础能源之一,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这种市场背景下,开工建设或已经建成投产的大型电力工程项目越来越多,国内电力行业的垄断格局逐步被市场化经济所打破,各大电力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电力企业为了自身的生存以及更好的实现企业目标,就必须对其所建设的电力工程项目的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全面预算作为一种最有效的管理手段,也逐渐获得了这些企业的青睐。
中国电力工程项目自从推行全面预算管理以来,历经多年的实践与发展,其管理水平有了明显的提升。对控制项目成本费用,保证目标利润起到了积极作用,为项目带来了管理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全面提升。但随着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电力工程项目内外部环境也在不断地变化,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使项目全面预算管理始终没有形成系统的体系,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执行的过程中暴露出许多问题,其中一个主要问题就是没有明确的全面预算管理组织体系和部门划分。
一、存在问题:没有建立明确的全面预算管理组织体系
建立一个健全完善的预算管理组织体系,是全面预算管理规范有序进行的有力组织保障,更是全面预算管理功能得以充分发挥作用的关键因素。要解决全面预算管理组织体系所存在的问题,首先就是建立预算执行责任体系,明确项目各部门的职责和权限,以确保预算机制的有效运作。从目前的预算执行的情况可以看出,全面预算的工作有些流于形式,并没有完全发挥其指导、管控项目的作用。没有建立明确的全面预算管理组织体系,同时没有明确的职责划分是其中两个最重要的原因。
(一)预算管理的组织结构不合理,缺少专职管理机构
由于项目在启动之初,设置组织结构并没有考虑设置独立的预算管理部门,仅仅是在现有组织机构的基础上,将预算管理的各项工作划分到各个部门中去。导致了员工在对预算进行管理时往往都是以自我为中心,不考虑其他配合部门的因素,缺少相互衔接和有效地沟通。这将导致部门和预算管理委员会上报的预算计划不准确。这种状况对于希望达到较高管理水平的项目来说是十分不利的。
没有成立专门的全面预算管理部门,就无法设置专门的岗位针对项目预算管理独立实施差异分析、绩效考核等工作,也就无法确保整个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的科学性、客观性。
(二)全面预算管理职责不明确
预算制定部门与预算执行部门的职责相脱离,各预算参与部门未能真正参与到全面预算管理的编制、执行及控制体系中来,导致职责和责任划分不明确。没有明确的责任划分,必将导致预算在执行过程中与初始目标相脱节。
由于职责划分不清,并且缺乏专职预算管理机构及专业人员对预算管理的有效实施充当辅助及监督作用,在确定预算目标时,对于指标的合理性很难做出专业判断,而没有经过专业评估就直接下达的目标,很难被各预算执行部门所接受。这也是产生对于全面预算管理的抵触情绪的根本原因。
二、优化措施:建立完善的全面预算管理组织体系并明确各自职责
项目实施全面预算管理,首要设计一个预算管理的组织体系,这一组织体系必须体现出项目各层次之间的权力和职责的划分,使预算决策机构、执行机构、组织机构和编制机构能够发挥各自在组织体系中的作用。由四个部分组成,分别是预算决策机构,预算组织机构、预算编制机构和预算执行机构。主要包括:项目经理办公会,全面预算管理委员会、全面预算管理办公室及全面预算责任网络。
(一)预算决策机构
项目经理办公会是全面预算管理的最高领导机构。负责审批项目的预算方案。通过项目经理办公会授权,全面预算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下达正式的全面预算管理方案。
(二)预算组织机构
项目全面预算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公司全面预算方案及预算管理制度,并负责将项目经理办公会的有关预算的决议和项目预算方案落实在项目日常的全面预算管理中。
(三)预算编制机构
全面预算管理办公室是全面预算的编制机构。与以往的项目不同,在组织结构将增加一个独立的预算管理部门--全面预算管理办公室。全面预算管理办公室的出现改变了之前由财务部兼管项目预算管理工作的局面,使得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在项目上有了专门的归口管理部门。
(四)预算执行主体
1.领导小组
组 长:
副组长:
职责分工:全面指导推进协议库存中标未签工作。
2.工作小组
组 长:
副组长:
专责:
成 员:
职责分工:
(1)组长负责推进协议库存中标未签全过程管理。
(2)专责负责每周汇总通报推进情况,推动各区域按进度完成。
(3)区域经理负责按计划达成指标要求。
二、工作方案
1.各区域梳理省网协议库存中标未签实际情况,按匹配截至时间、匹配难易程度等做好分类。
2.专责根据分类情况,综合分析存在的问题,落实匹配批次的困难点,与组长及时汇报,及时解决,保证正常匹配。
3.定期组织会议,通报推进情况,形成《中标未签项目清理报告》,上报公司领导,制定下一步工作重点。
4.会同技术部、发策部对协议库存未签项目进行成本核算,对亏损订单停止匹配,对毛利率高的订单争取超额匹配。
中图分类号:TM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12(c)-0150-02
自20世纪90年代以后,特别是随着电子科技的迅速发展,传统的组装式仪表掌控方式逐渐的被数字化掌控技术所取代。数字化仪控系统(DCS操作系统)在很多电站中都获得了广泛使用,随着DCS系统的不断应用,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及功能缺陷的促使下,其性能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善,尤其在安全性、可行性以及经济性方面都获得了很好提升,从而给DCS技术在核电站更加广泛的应用打下了相当坚实的发展基础。
虽然DCS在核电站中获得了很好的发展与使用,但是在之前的发展经历上来看,在使用过程中还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矛盾,其中比较突出的就是存在着较大的延误性,这些问题都会对具体的使用造成一定影响,有时甚至对其工作效率造成一定的影响。在整体形势如此严峻的局面下,其中不乏在技术方面取得显著突破的实例,岭澳核电站二期工程DCS项目就是一个比较好的例证,该电站在这方面有了很大改善,开创了国内首个无延误项目。之后红沿河等项目在岭澳核电站二期工程DCS项目无延误的基础之上,采取了适当的微调和改善措施,让DCS系统获得了进一步的有效推进,言至此处,就连带出一个存在具相当研究性的话题:如何在核电项目管理工作中进行有效的项目管理?该文针对这个话题展开详细的论述。
1 核电DCS项目实施过程和项目管理
DCS项目在实施过程中一般能够划分成3个阶段:需求提出阶段、DCS工厂实现阶段和DCS现场实施阶段。依据各个阶段的实际特点,对项目管理所涵盖的内容进行详细研究。
1.1 需求提出阶段的项目管理工作
和一般的DCS有所不同,核电DCS对电站的需求等都是在签署以后才能够提供给供应厂家,在具体实行中,要依据设计机构上交的核电站设计信息,才可以对其进行一些具体的操作,这些信息涵盖了系统需求规范书、系统逻辑图/模拟图等。电站设计工作者必须要能够清楚地表达设计需求,@样才可以保障项目顺利开展。以下就需求阶段中所需要开展的项目管理内容进行全面分析。
(1)创建联合小组。专门就不同的电站项目与DCS供应商特点,每个项目在进行实施以前,都需要创建一个联合小组(DCS项目管理团队等),让整个项目的工作人员可以对核电站需求进行全面了解与掌握,并依据设备供应商提供的有关资料进行适当修改。在这个时期项目各个主体都必须要进行进一步探讨,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开展后续工作。
(2)创建筹资计划给控制、管理带来重要的资金保障,要依据整个项目的开展进程,DCS项目管理小组必须要调节各个主体创建DCS设计输入,上交对应的项目进度计划与接口控制手册,并在这个基础上进行整个项目的提资工作。
(3)预审查设计文件。依据接口控制手册中的有关要求,为掌控、管理上游设计水平,DCS项目管理团队必须要在设计成稿出来以前,对这些设计文件进行一些适当的审查,并对文件上交监督进行实时追踪,预防拖稿的事件发生。在预审以前,还需要对参加审核的工作者进行训练,提升他们的自身工作能力,以便为后续工作带来重要保障。
(4)组织技术澄清会。在前期工作里,虽然会出现一些工作小组的澄清沟通、文件审核等,但是由于仪控设计参与主体比较多,对技术的要求也比较高,所以在上交的文件中依旧是会出现一些质量不合格的情况。专门就这些问题,DCS项目管理团队对各个方面进行适当的技术澄清是十分必要的,对细节问题进行进一步探究,获取解决办法,一直到设计图稿能够获得有效实施为止,否则由于设计机构等主体因为自身利益,出现问题隐瞒或互相推诿的事情,导致问题无法获得解决,使文件质量较低,最后对整个项目的进度造成影响。
(5)跟踪提资情况。DCS项目管理小组必须加强文件上交的进度和质量监督工作,并进行长期有效的追踪工作,注重其中的一些细节工作,通过对过程中一些微小问题的调整和改善,能够使设计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得以及时暴露,进而可以及时地给出一些解决办法。
以上所述的微调等措施,不仅可以对上游提资水平与进度做一个全面掌控,还可以对DCS项目实施情况达到很好的全局掌控效果,这样就能够有效削减后期工厂测试、出厂验收等工作的修改量,间接减少了变更成本。
1.2 DCS工厂实现阶段的项目管理工作
虽然各个供应商在DCS实现方式上存在着很大差异,但是就整体而言,硬件制造要相对简单一点,特别是对于那些具有整套仪控平台的供应厂家而言,其在生产与制造上都是具有一定的规范性和正规性的。就机柜装配而言,其在装配上较为复杂,对技术的要求也比较大,还需要消耗很多时间与精力,但对于技术熟练的操作工作者而言这方面的问题就没有那么突出,就那些较为熟练的操作人员来说,其装配上的困难并非是装配工作本身,而是在机柜设计、组装以及接线文件是不是可以获得及时出版上,这些都和之前的设计工作能否及时实现有着很大关系。
1.3 DCS现场实施阶段的项目管理工作
当整个DCS系统中各个分项设备自不同的生产厂家汇集至电站厂后,至整个系统设备能够正常使用,需要经历一个相当长的时间段,因为设备的调试是一个比较繁杂的事情。进行调试时,由于设计的改变、工厂自身条件的缺乏或者是调试中出现的新问题等,都需要DCS对其进行不断的修正。而在修正过程中,是需要受到严格管制的,所以在进行修正时,都必须要做好一些记录以后,才能够开展修正工作,保证实现可追溯性。
为了能够对安装调试中的一些问题进行及时有效的发现,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有效的改善,改善措施获得较好的落实度,必须要在现场创建一个DCS办公室(DSO),该工作室要涵盖供应厂家、设计机构、安装调试等机构的工作人员,让DSO能够对项目进行统一管理,实现决策的统一设定,并能够让整个项目可以获得高效运转,从而解决安装与调试过程中出现的所有DCS问题。
2 核电DCS项目管理组织建议与实践
在进行核电DCS项目管理工作指挥部的建立之前,依据DCS项目在开展中的一些工作内容上的差异,DCS项目管理需从专业的项目管理团队去掌控上游设计到下游实施工作,确保整个项目在技术、商务等方面都能够获得全面、有效的掌控,只有将项目管理当作是整个项目的核心,才可以让项目做到满足项目关联者对项目的整体需求与期望的程度。
3 结语
岭澳核电站二期DCS项目的成功开展,整个项目管理中具有专业的DCS管理团队这一点是至关重要的,该团队参加了整个项目的设计、规划、制造等过程,在这个项目里,它有着最高权威,让项目始终处于一个可控状态。但是由于核电站创建的形式、DCS签署形式以及企业职责划分上等出现了一定的差异,造成每个项目开展的DCS管理均有所不同,管理组织也是会有所不同,但是透过形式观其内在的联系和效果,不同形式的DCS项目管理团队又具有许多相似之处,其相似之处就是其开展管理工作并取得预期效果的关键。该文专门就项目管理的一些重要工作和项目管理组织进行了研究和分析,以期可以给那些从事DCS项目管理的人员或组织提供一些参考。
参考文献
一、工程建设中实施项目管理的意义
项目管理作为现代工程建设的核心,对工程的施工管理及组织管理有着重要的影响,决定着工程的具体组织模式和管理模式。项目管理可看做是建筑工程的全局规划和资源统筹计划,它不仅要落实相应的组织制度和管理制度,还要根据工程的类型协调相应的组织利益关系,统筹协调分配组织建设资源来满足工程施工的需要。一般而言,项目管理可看做是集中控制性的系统管理理念,它既是系统论和控制论的工程化应用,也是全局性的管理规划理念,以具体的建设目标为导向,强调人员的组织协调和资源的协调性分配,依据工程的工期要求和施工管理需求建立统筹全局的组织管理模式,将不同种类的资源和建设单位协调分配到不同的组织架构忙中,以服务工程建设为目标进行组织管理和资源分配,充分提升工程建设的组织效率和施工效率,保障具体性施工规划的有效落实。
二、项目管理要以组织效率的提升为前提
现代化的工程项目管理主要以具体的管理组织模式作为基础,根据工程项目的建设要求来构建完善的项目管理制度以提升工程项目的组织效率和施工效率。就现代工程项目的实践方式而言,项目管理的核心意义在于组织效率和施工效率的提升,这就要求项目组织者要以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为基础,结合不同的施工要求建立不同的管理模式。人员是工程施工的基础,也是项目管理的核心,工程管理体系的构建只有在突出员工核心地位的前提下才能促进自身组织结构的优化。这也就要求现代性的项目管理体系构建要重视人员的组织建设作用,组织架构和组织模式要以员工的积极性激发为引导,通过构建完善的组织模式和管理制度来激发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充分提升工程项目各部门、各部分的组织效率,协调推进施工,在共同落实施工规划的基础上形成核心竞争力,促进工程建设效率的提升。
三、工程项目管理要创新管理组织模式
现代工程管理不仅需要项目决策层和项目企业领导高度重视起来,更需要从管理模式和管理机制上进行有效创新,转变发展思路,以创新为引导,结合工程建设模式,建立有效的创新机制。只有这样才能推进工程组织结构的优化,促进管理模式的转型,在协调推进工程施工进度的同时促进工程项目管理水平的进步,能够将各项工程措施按计划有效落实。通过不断开展项目工程,提升管理层和全体员工的创造性和创新精神,要以调动广大管理人员和员工的创造性为前提,建立有效的管理创新机制,根据施工环境和工作实践,不断提升管理效益,以节约成本为前提,不断研究市场规律,根据市场的发展变化规律总结,创新出相应的管理办法,增强项目管理的经济效益和成本效益。
四、项目管理组织构型
面对现在复杂多变的系统工程,就要结合工程的施工类型,建立有效的管理结构组织。普通的建筑施工都采用职能式组织结构,这是一种常用的管理结构类型,其建立依据是依据工程项目管理中各种工程任务的划分,将不同项目的施工部分分配到具体的职能部门,实行直接化的管理,以便于提高管理效率,保证施工进度。一般而言,职能式组织结构主要应用外界环境比较稳定的工程项目当中,因为这种类型的工程管理技术相当成熟,只要有着稳定的外部条件,就可依据工程的具体建设规划建立科学性的管理体系,从而促进管理效能的提升。对于复杂性的工程而言,常常采用项目式组织结构,因为伴随着工程项目的发展,建筑企业会同时进行多个工程项目施工,这样一来只职能式组织模型就不能满足于多方面施工的需求,由此而产生项目式组织结构。这类组织结构主要依据工程建设规划直接调派人员和相应资源进行组织施工,实现垂直化管理,有便于项目施工的集中决策,直接组织。这类模型主要用于建筑企业多方面施工的需求。面对复杂施工情况的工程采用矩阵式组织结构,这类组织结构主要面对复杂情况的工程项目。因为矩阵式工厂组织结构可针对工程项目实际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控制,充分发挥各组织部门的职能,将其形成统一的整体,以便于有效地克服困难,发挥组织资源优势,提升管理效率。
五、工程项目的管理创新与实践
工程项目管理要想有效落实,就要结合施工项目的实际情况,从实践中总结经验,注重自身管理体制的创新。企业在面对工程项目时,要想充分提升管理效率,增强员工和管理人员的创新意识,就要建立全面的创新机制。加强企业管理组织机构的创新设置,注重企业结构的优化,结合现代创新理念,把项目各个部分进行科学性的划分,严格执行资格准入制度,选择具有准入资格施工能力较强的部门进行相应的施工责任承担。要确保责任制度。施工企业需要根据项目管理的具体实施方案,制定严格的管理责任制,确保各种责任和义务的明确。要让相应的施工单位承担相应的施工责任和义务,在保证施工进度的前提下,努力提升施工质量,如期交付工程。同时要形成科学性的制度管理办法,要将创新性的方法和创新性的思路融入到工程项目管理当中,把安全放在首位,以提升工程进度为首要前提,注重生产成本控制,积极规避风险。
六、结语
在工程建设中实施有效的项目管理就要以组织效率提升为前提,创新组织管理模式,依据工程建设的不同要求,合理的构建组织管理模型,充分发挥组织模型的引导职能,将创新性方法融入到工程的组织建设中,从而促进施工效率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现代工程项目管理科学规范运营探索[D].刘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8.
中图分类号:C93文献标识码: A
建设工程项目,技术上是极其复杂的、系统性的、专业性的,工作量及其繁重,不确定因素及不可预见性变化很多,针对建设工程项目的特点,尤其注意项目的组织结构。
一、建设工程项目管理
1.1项目的概念
项目是一个专门的组织为实现某一个特定目标,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下,所开展的一次性活动或所要完成的一个任务,以形成独特的产品或服务。
1.2建设工程项目的概念
建设工程项目,属于最典型的项目类型,主要由以建筑物为代表的房屋建筑工程和以公路、铁路、桥梁为代表的土木工程共同构成。
建设工程项目除具有一般项目所共有的目的性、一次性、独特性、整体性和制约性特征外,还具有它自己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表现在建设工程项目实体的特殊性和建设过程的特殊性两个方面。
1.3项目管理的概念
以项目为对象的系统管理方法,通过一个临时性的专门的柔性组织,对项目进行高效率的计划、组织、指导和控制,以实现项目全过程的动态管理和项目目标的综合协调与优化。
从其定义中可以看出,项目管理含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一是具有特定的项目和目标,二是需要有专门的组织,三是建设项目的全过程的动态管理,四是管理过程中的协调与效率等。
实现项目全过程的动态管理,是指在项目的生命周期内,不断进行资源的配置和协调、不断作出科学决策,从而使项目执行的全过程处于最佳的运行状态,产生最佳的效果。
项目目标的综合协调与优化,是指项目管理应综合协调好时间、费用及功能等约束性目标,在相对较短的时期内成功地达到一个特定的成果性目标。
项目管理贯穿于项目整个寿命周期,它是一种运用既有经济规律又经济的方法对项目进行高效率的计划、组织、指导和控制的手段,并在时间、费用和技术效果上达到预定目标。
1.4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概念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是项目管理的一个分类,其管理的对象主要是建设工程,《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中的定义是:运用系统的理论和方法,对建设工程项目进行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专业化活动。其内涵是:自项目开始至项目完成,通过项目策划和项目控制,以使项目的费用目标、进度目标和质量目标得以实现。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时间范畴是自项目开始至项目完成,即工程项目的实施阶段;工程项目管理是一种目标管理,最终是使费用目标、进度目标和质量目标得以实现。
二、组织
2.1组织的概念
组织具有两个不同的含义,即组织结构和组织行为。
2.1.1组织结构
为了达到某些特定目标由分工与合作及不同层次的权利和责任制度,而构成的人的集合,是按一定领导体制、部门设置、层次划分、职能分工、规章制度和信息系统等构成的有机整体,是社会人的集合体。
2.1.2组织行为
通过一定权利和影响力,为达到某些特定的目标,对所需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对行为进行策划、安排、协调、控制和检查。
三、工程项目组织
3.1工程项目组织的概念
项目组织指从事项目具体工作的组织。工程项目组织是指为完成特定的工程项目任务而建立起来的,从事工程项目具体工作的组织,它是由主要负责完成工程项目分解结构中的各项工作任务的个人、单位、部门组合起来的群体,包括建设单位、项目管理单位、咨询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供应单位等,有时还包括政府部门。
3.2工程项目组织的特点
3.2.1目的性
项目组织是为了完成项目特定的目标和任务而组合起来的群体,项目的目标和任务是决定项目组织结构和组织运行的最重要的因素。工程项目各参与者来自不同的企业或部门,他们各有独立的经济利益和权利,各自有不同的目标,同时,他们都是为了完成自己的目标而承担一定范围的项目任务,从而保证项目总目标的实现。
3.2.2一次性、暂时性
一般来说,项目完成之后,项目组织就会解散或重新组成其他项目组织,项目组织的寿命与它所承担的项目任务的时间长短有关,即使有一些经常从事相近项目任务或项目管理任务的机构或公司,由于他们参与不同的项目,具有不同的目标、范围、对象和合作者,也认为他们参加项目的项目组织是一次性的。
3.2.3类型多、结构复杂
由于工程项目的参与者较多,他们在项目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同,而且有着各自不同的经营目标,这些单位对项目进行管理,形成了不同类型的项目管理。不同类型的项目管理,由于组织目标不同,他们的组织形式也不同,但是为了完成项目的共同目标,所有参与方的组织形式应该项目适应。
为了有效实施项目系统,项目的组织系统须要与项目系统相一致,由于项目系统比较复杂,导致项目组织结构的复杂性;在同一项目管理中可能用不同的组织结构形式组成一个复杂的组织结构体系;项目组织还要和项目参与者的单位组织形式相适应,这也会增加项目组织的复杂性。
3.2.4项目组织与企业组织之间的复杂管理
在很多情况下,项目组织是企业组建的,它是企业组织的组成部分。企业组织对项目组织的影响很大,从企业的经营目标、企业文化到企业资源、利益的分配等都影响到项目组织效率。从管理角度看,企业是项目组织的外部环境,项目管理人员来自企业,项目组织解散后,其人员将返回企业。对于多企业合作进行的项目,虽然项目组织不是由一个企业组建,但是它是依附于企业,受企业影响。
3.2.5项目组织是一种柔性组织
柔性,是指项目要有机动灵活的组织形式和用人机制,具有高度的适应性。项目组织也是柔性组织,具有高度的弹性、可变性和适应性。项目组织中的成员随着项目任务的承接和完成以及项目的实施过程进入或退出项目组织;项目组织随着项目的不同实施阶段而变化。此外,项目组织采用不同的组织策略、管理模式、惩罚模式和不同的项目实施计划,也会有不同的项目组织形式。
3.3组织结构设计的原则
组织结构,是指组织内部各构成部分和各部分之间所建立的较为稳妥的相互关系和联系方式。工程项目的组织结构建立是项目管理的重要内容,项目的组织结构是项目管理取得成效的前提和保障。
3.3.1目的性原则
项目组织机构设置的根部目的,是为了产生组织功能,实现建设项目管理的总目标。从这一个根部目标出发,就要求因目标设事,因事设岗,按编制设定岗位人员,以职责确定制度和授予权利。
3.3.2集权与分权统一的原则
在一个健全的组织中不存在绝对的集权,绝对的集权意味着没有下属主管;也不存在绝对的分权,绝对的分权意味着上级领导职位的消失,也就不存在组织了。为了保证项目组织的集权和分权的统一,授权过程应包括明确预期的成果,委派任务,授予实现这些任务所需的职权,以及行使职责使下属实现这些任务。
3.3.3高效精干的原则
项目组织机构的人员设置,以能实现项目目标所要求的工作任务为原则,尽量简化机构,做到高效精干,配备人员要严格控制二、三线人员,力求一专多能,一人多职。
3.3.4管理跨度和分层统一的原则
跨度大,管理人员的接触关系增多,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数量随之增大,因此在组织结构设计时,必须强调跨度适当,这要根据领导者的能力、项目规模、复杂程度等因素综合考虑。
3.3.5业务系统化管理的原则
建设项目是一个开放系统,由众多子系统组成,各子系统间存在着大量的结合部,这就要求项目组织也必须是一个完成的组织机构系统,恰当分层和设置部门,以便形成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防止结合部位上只能分工、权限划分和信息沟通等方面的相互矛盾或重叠。
3.3.6弹性和流动的原则
建设项目的单件性、流动性、阶段性是其生产活动的特点,这必然会导致生产对象数量、质量和地点上的变化,从而带来资源配置上品种和数量的变化。这就要求管理工作和管理组织结构随之进行相应的调整,以使组织结构适应生产的变化,即要求按弹性和流动的原则来建立组织结构。
3.3.7项目组织和企业组织一体化的原则
项目组织是企业组织的有机组成部分。从管理角度看,企业是项目的外部环境,项目管理人员来自企业,项目解体以后,其人员返回企业,即企业是项目组织的母体,建立项目组织结构要考虑到企业的组织形式。
四、结语。
以上所述只是项目管理的一小部分,随着社会创新的增多,相应实践活动的增多,我们需要以发展的眼光和辩证的方法看待并发展项目管理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