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石油的化学变化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联系:化学变化过程中一定有物理变化,物理变化过程可能伴随着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例如:灯泡发光,冰融化成水;水蒸发变成水蒸气;碘,干冰的升华,汽油挥发,蜡烛熔化等都是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物质发生变化时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例如:木条燃烧,铁生锈,食物腐烂。化学变化在生成新物质的同时,时常伴随着一些反应现象,表现为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化学变化不但生成其他物质,而且伴随着能量的变化,这种能量变化常表现为吸热,放热,发光等。化学变化(chemical change)在生产和生活中普遍存在。产生了新物质的变化是化学变化。如铁的生锈、节日的焰火、酸碱中和,镁条的燃烧等等。宏观上可以看到各种化学变化都产生了新物质,这是化学变化的特征。总结:有新物质产生的变化即为化学变化。
(来源:文章屋网 )
初中数学的许多证明题中都含着多个概念和多种解题方法,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引导学生从一个问题引申出多个问题,然后以不同的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这不但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也有利于技能的形成。
一、引导学生学会一题多变
就初中数学知识而言,更多的是在对概念、定理、公式的理解基础上,使学生形成一定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以此来解决数学问题,故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和方法显得尤为重要。学生数学思想和方法的培养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重整教材,在一定高度上来思考问题。
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对教材进行系统把握,以旧知识、新问题来引导学生进行思维的更新。以“全等三角形和轴对称”的复习课为例,教师在复习中应对教材进行整合,认识到解决轴对称问题需要用到全等三角形的知识,在解决全等问题中需要利用轴对称思想来构造全等图形。“轴对称”是在轴对称观点下研究全等三角形,全等三角形是解决问题的工具。笔者就“全等三角形和轴对称”的复习课进行了创新设计,目的是通过引导学生在对原题的分析基础上提出问题。
首先出示教材中的原题:如图1,在ABC中,AB=AC,D为底边BC的中点,问:DEAB,DFAC,DE=DF是否成立,理由是什么?这一问题学生在原有知识基础上就能解决,但为了让学生的思维得到拓展,教师对问题加入附加条件,然后引导学生来提出问题:
1.如果在原题中加上∠BAC=60°的条件(如图2),那么:
(1)线段BE、CF与BD之间有什么数量关系?为什么?
(2)线段BE、CF与AB之间又有什么数量关系?为什么?
2.如图3,若在第一题的条件下连接AD,若延长FD、ED,分别交AB、AC的延长线于点G、点H,则点G与点H是否关于AD对称?为什么?
3.如图4,在AEH中,∠AEH=90°,∠EAH=45°,AD平分∠EAH。则线段AE、ED与AH存在怎样的数量关系?为什么?
4.在“3”中,将AD平分∠EAH变为AD为EH边上的中线,作点D关于AH对称点M(请在图5中作出M点),则
(1)连接MH,则MH与AE之间位置关系如何?为什么?
(2)连接EM,则AD与EM之间的位置关系如何?为什么?
(3)连接AM,试判断AEM的形状?为什么?
在本题的解决过程中,涵盖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角平分线的性质等数学知识,每个问题的解决皆是建立在前一问题基础上,逐层推进。解决问题的方法可以不同,最终目的是利用原题的附加条件来引导学生对教材进行整合,在整合中去产生新的问题,通过问题的解决来达到复习的作用。
四、引导学生变式多解
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非唯一,这是数学课中需要培养学生的基本思想之一,也是基本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数学课的复习中,教师更需要通过典型例题的变式,让学生能在原有知识基础上进行拓展思维,达到举一反三的应用。
如上文中的“3”的解决办法,教师就可以引导不同的小组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思考,在学生讨论交流中,教师适时进行点拨,最后对不同的证明方法进行归纳总结。具体解决办法有:
1.在AH上截取AF=AE,连接DF,证明AFD≌AED,得出AF=AE,DF=DE;再证明DF=FH即可;
2.作AED关于直线AD对称的三角形AFD,说明点E的对称点F在AH上。再证明DF=FH即可;
为了夯实“双基”,突破课程中的重难点,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分析问题能力,每个化学教师都要上好习题课。如何使化学习题课有效甚至高效?习题的变式教学已成为一种很普遍的形式。在化学习题课教学中,恰当、合理的变式能营造一种生动活泼、宽松自由的氛围,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兴趣,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并能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怎样变式才能达到这样的效果,怎样的变式才是有效的变式呢?
一、习题变式要能夯实“双基”。
化学习题是促进学生理解基础知识和巩固基本技能的重要途径,化学基础知识是学生学好基础理论、定律、公式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发展智力和能力,特别是逻辑思维能力的必要条件。通过习题的变式训练可以使学生加强对知识的理解,促进知识内化。
例1:现有①CH■COOH;②HCl;③H■SO■三种溶液,选择填空:
(1)当它们pH相同时,其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是?摇 ?摇。
(2)当它们的物质的量浓度相同时,其pH的关系是?摇 ?摇。
此题意在考查学生对于电离平衡概念、不同溶液中pH与物质的量浓度的关系等知识的理解。在讲评例1后,再让学生完成下列4个变式训练,意图是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变式1:当它们pH相同、体积相同时,分别加入足量锌,相同状况下产生气体体积关系为?摇 ?摇。
变式2:当它们pH相同、体积相同时,同时加入锌,则开始时反应速率?摇 ?摇,若产生相同体积的气体(相同状况),所需时间?摇 ?摇。
变式3:中和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烧碱溶液,需同物质的量浓度的三种酸溶液的体积关系为?摇 ?摇。
变式4:将pH相同的三种酸均稀释10倍后,pH的大小关系为?摇 ?摇。
二、变式要能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2:pH相同的醋酸和盐酸分别用蒸馏水稀释原体积的m倍和n倍,稀释后两溶液pH仍相同,则m与n的关系是( )
A.m=n B.m>n C.m
很多同学面对此题没有思路或思路混乱,不能快速求解。解析关键步骤是:第一,二者先稀释相同倍数,由于醋酸继续电离出H■,因此前者C(H■)大于后者C(H■)。第二,将醋酸稀释至两者pH相同,即m>n,为B答案。
为了进一步巩固此类题目的解题方法和解题思路,增加以下变式练习:
变式1:pH相同的醋酸和盐酸溶液,稀释相同倍数后,前者pH?摇 ?摇后者pH(大于,小于,等于)。
变式2:pH相同的氨水与Ba(OH)■溶液,稀释相同倍数后,前者pH?摇 ?摇后者pH(大于,小于,等于)。
由此总结出此类题型的快速解题方法是:抓住一个本质,即弱酸或弱碱稀释时电离度增大,继续电离出H■(或OH■),而强酸强碱则不在继续电离,稀释相同倍数后弱酸的C(H■)大于强酸C(H■)或弱碱的C(OH■)大于强碱的C(OH■)。
因此对于同一知识点应多层次、多方位加以解剖分析;同时对所学过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提炼升华,以崭新的面貌展示给学生,在掌握常规思路和解法的基础上,启发新思路,探索巧解、速解,让学生感到内容新颖,学有所思,思有所得。通过变式练习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变式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
练习是学生复习旧知、巩固新知、强化记忆、检测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但过于平淡或机械反复的练习,又会使学生产生厌烦心理,使学生的思维处于被动和抑制状态,练习也就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变式练习可以不断地变换题目内容、题目形式、提问角度,使学生思维亢奋,集中学生的有意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3:请完成下列各空:
(1)0.001mol/LCH■COOH溶液的pH?摇 ?摇3(填“>”或“
(2)pH=a的CH■COOH溶液稀释10倍后所得溶液的pH ?摇 ?摇(a +1)(填“>”或“
(3)0.1mol/LCH■COONa溶液的pH?摇 ?摇7(填“>”或“
变式:设计实验,证明HA酸是弱电解质。
变式后先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设计实验方案,激发学生的兴趣、发散学生的思维,开拓解题思路,既增长了知识,又培养了创新意识。再引导学生从实验方案的科学性、可行性、简约性等方面进行评价。最后选择实验进行探究,拟定实验步骤,观察实验现象,获得实验结论。通过这一变式调动学生主动参与,使学生获得充分的学习体验,培养了学生探究问题的意识,增强了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化学素养。
1、积极宣传呼吁,改变家长观念
(1)、幼儿园通过加强“小学化倾向”危害性的宣传,通过“致家长的一封信”、家长会、通过微信公众号、家园联系栏、典型事例等向家长宣传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带给孩子一生发展的危害。经过多种方式、多种途径的宣传,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让广大家长懂得:什么年龄干什么事,在什么阶段就学什么知识,切不可拔苗助长。
(2)、积极向家长宣传《幼儿园指导纲要》和《三到六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帮助家长了解《纲要》和《指南》的指导思想和基本要求,懂得幼儿教育的基本规律和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幼儿园每个学期初都通过现代化教育信息平台等将《指南》的要点和各领域的教学建议逐渐介绍给家长。幼儿园还可以请家长根据自己孩子年龄阶段的年龄特点,打印出这个年龄段的学习与发展目标和相应的教育建议,使家长能够根据自己孩子的自身发展特点更好的理解《指南》中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建议。幼儿园的每个班都设有家园共育专栏,介绍一周保教活动内容,供家长在接送孩子的过程中都能浏览其中的内容,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学习生活情况。
2、专题培训引领,明确幼小衔接内涵,解决家长的困惑和问题。
为了让家长认真阅读和全面深刻领会《指南》的精神,“正确认识幼儿教育,了解幼儿的学习与发展规律”“建立合理的教育期望,理性看待孩子的成长”“反思自己的教育观念和行为”,从而观念上实现彻底的转变,幼儿园对家长进行专题讲座。每年在学期初,幼儿园都要召开家长会,分班级向家长详细介绍本年龄段孩子的发展目标和家长应该配合的方面。让家长对自己孩子在这个年龄段的发展方向先有了解。对自己如何配合幼儿园工作做到心中有数。
幼儿园在幼儿升入大班后,对大班家长作幼小衔接专题讲座,分享有关幼小衔接的经验,解决家长的困惑和切身关心的问题。在讲座中,以“幼儿园是为孩子的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的视角为切入点来谈幼小衔接和入学准备问题,从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来论述“幼儿衔接的重要性”以及“终身学习”的理念。使家长明确幼小衔接的具体任务,明确要重视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倾听和阅读的习惯、自我管理意识和独立生活的能力。最后,还指导家长多重视幼儿的感受和需要,多陪伴和鼓励孩子,帮助孩子克服入学焦虑情绪,树立自信心。会后,还对部分家长的具体困惑问题给予有针对性的帮助和指导。
3、通过多种方式,让家长亲身体验并充分了解幼儿教育的特点及规律。
(1)开展家长半日开放活动
幼儿园定期向家长开放班级的教育活动,使家长了解幼儿园教学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是针对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学习特点进行的。亲身感受幼儿园是如何把入学准备方面的要求蕴含在幼儿一日学习与生活中,给予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的。家长在活动前,先听老师简要介绍半日开放活动设计的理念、目标以及家长如何有针对性的观察半日活动。再看老师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发展需要而设计的生动有趣的课程,教师是如何通过集体教学活动和小组活动培养幼儿的好奇心、积极主动、认真专注、不怕困难、勇于尝试的学习品质的,并请家长把关注点放在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的表现。家长开放日还让家长看到孩子的生活环节,还有在区域活动时段的表现,从而更为全面的了解孩子的在园情况。在活动后,教师和家长互动交流,家长就自身疑问或观察到的孩子表现与教师做分享。教师又引导家长将观察到和讨论到的教育方法运用到家庭的日常生活中。家长对孩子在幼儿园的状态有了比较综合、全面的了解,家长的关注点也会从孩子“会算多少道题,能认识多少个字”逐渐转向孩子的全面发展。最终使家长对幼儿教育有清晰而深刻的理解,从而转变家长对“小学化”的理念。
(2)、通过参观小学活动,转变家长的观念,解除家长的后顾之忧。
“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这个观点,不仅强调了复习的经常性,而且指出了复习的重要意义在于“知新”。通过对旧知识的重新学习,使知识更加系统化、条理化。化学复习应该是对化学知识与实验基本技能进行整合、梳理和归纳,形成知识体系;让学生学会应用知识,全面提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提高化学复习课的质量,有效地充分利用课堂45分钟的教学呢?我想首先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做到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有机结合,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现结合自己从教以来的教学经验谈谈几点体会:
一.从兴趣着手,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总复习的学习过程中,尤其要注意这一点,因为考前总复习之目的,是通过复习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要做到有针对性和目标性,有的放矢。因此在课堂教学设计中,要做到有的放矢地选择教材的重点,难点与学生的疑难焦点,让他们去思考去联想,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以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例如:在化学基本概念的复习过程中,我设计了两道例题:1、氢元素、氢分子、氢原子、氢离子各以什么方式存在?举例说明并区别它们概念间的联系和不同。2、单质、化合物、纯净物、混合物之间有何异同点,各表现出什么特性?(以氧为例)通过设疑质疑,让学生们在学中去练,在练中去学,教师只起一个设疑、导问、点拨的作用。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也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能力。以创设问题情境的途径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抓住他们对问题的兴趣,好奇心,去解决和巩固知识点,并串联这些知识点。
二、从信心着眼,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要从所有学生都得益的角度全方位出发,使不同层次的学生的积极性、自信心都得到充分发挥,同时指导学生解题思路和技巧,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例如:在复习氧气的性质和实验室制法时,我设计了三个层次的训练题:1.请同学们憋着气不呼吸30秒,会有什么感觉? 2、设计实验室制法的三种方法?3、写出这三种方法的化学方程式。第一个问题较简单,学生易得出答案,并从实际出发,提出氧气的重要用途-----供呼吸。然后再引入到氧气制取的方法学习上,这样学生对于学习就会有一个实际情境,和自己的生活也很贴近。第三个问题有难度,关联到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过程和配平等知识点,因为化学方程式是学生不好掌握的难点,我们可以采用启发学生分步分析法去弄清题意,理顺思路。通过学生的思考、讨论、引导,很好地突出了本节的重点、难点。在一讲一练的过程中增加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的能力。
三、从素养着力,挖掘学生的多种潜在能力
1、阅读------挖掘题的信息能力,化学考试中经常出现一些“举一反三”的题。必须依据题给的信息或新知识,运用已学过的知识技能融汇贯通才能解出。特别是在有机化学中常出现此类题,所以要在复习课的课堂教学中有针对地训练学生阅读,挖掘提示信息的能力。 如选择题中的“正确”“不正确”“不属于”等;实验题中的量词“少量”“适量”“足量” 或“过量” “一定量” 等都对实验结果有着不同的影响。实验题后的括号中写着“假设每步都完全反应”等在阅读时都应该圈出。
2、综合应用基础知识与技能的能力。在复习课中可以选编“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法”的典型题目。让学生讨论、练习,教师指导解题技能、技巧,并训练发散思维。
3、总结归纳的能力。在总复习课上教师还要引导学生总结知识规律,归纳知识要点,总括出易理解、好记忆的经验规律。
四.教师应创新复习教学模式,提高化学复习的有效性
如何选择教学策略使学生复习得更好,仍要坚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以学生为主体原则,灵活选择教学策略。
其实,关羽在民间的最初形象,是以凶悍可畏为特征的。唐代孙光宪《北梦琐言》记载的关羽形象是:“唐咸通(860―873)乱离后,坊巷讹言关三郎鬼兵入城,家家恐抹。摇其患者,令人热寒战栗,亦无大苦。弘农杨砒挚家自骆谷入洋源,行及秦岭,回望京师,乃曰:‘此处应免关三郎相随也。’语未终,一时股栗。”这些说明,在唐代,关羽崇拜已经在一些地方广为流传,但民间对关羽的印象,多视之为与鬼很有联系的凶神,这一形象应当是受到历史上关羽自身勇武的形象和被东吴擒杀的经历影响的。
在官方崇拜中,关羽最初是作为武庙的配享者出现的。不过,终唐之世,关羽在官方仪典中无足轻重。至北宋初期,宋王朝因“关羽为仇国所擒”,一度曾将关羽撤出武庙陪享的位置。只是到北宋中叶以后,在佛教、道教将关羽纳入自身神系的影响下,朝廷才开始注意到关羽,并予以敕封。至宣和五年(1123),在礼部的奏请下,徽宗“令从把武成王庙”。虽然南宋和元代关羽崇拜在官方仪典中地位有所提高,但总的说来,明代以前关羽的官方地位较低,也不稳固,其形象受佛教化和道教化的较大影响。
宋元时期民间对关羽形象的重塑可用“儒家化”来概括。陈寿《三国志》中的关羽可说是名将,但说到忠义,他却曾为敌国所俘;说到神勇,他却失之鲁莽傲慢,最后不得寿终。然而,随着明末罗贯中《三国演义》小说的出版和传播,关羽的形象得到了一个彻底的大转型。
历史上的关羽最大的问题就是曾投降曹操,《三国演义》却给关羽编造了著名的“降汉不降曹”的“土山约三事”。这一故事不仅抹去关羽降曹的污点,反而将关羽塑造成忍辱负重的又忠又义的人物。
随着《三国演义》及其塑造的关羽形象在社会上产生的广泛影响,关羽崇拜在官方中的地位在明中叶以后发生了较大变化。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明太祖即敕建关庙于金陵鸡笼山之阳。永乐帝迁都北京后,又“庙祭于京师”。但此时关羽尚无封号,真正的变化是在万历十八年(1590),该年关羽晋封为帝,此后万历四十二年(1614)再次敕封。
《三国演义》中关羽的形象对清初统治者的影响尤深。清太祖努尔哈赤和太宗皇太极,都是通过它了解到关羽的形象。清太宗崇德八年,清王朝建关帝庙于盛京(今沈阳)。同治九年(1652),追封关羽为忠义神武关圣大帝。至清同治九年(1870),关羽已经得到多达26个字的封号:“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护国保民精诚绥靖翊赞宣德关圣帝君。”
其实,在陈寿所著的《三国志》中,记述关羽生平的文字总共不到1000字,其中既有对关羽“随先主(刘备)周旋,不避艰险”、“威震华夏”的肯定,也有对其“刚而自矜”、“以短取败”的批评。因此,有人认为,平心而论,关羽在历史上只能算是一名普通的武将。《二十四史》中事迹相当甚或超过关羽的武将,不知凡几。在某地的关帝庙,有这样一副对联:“匹马斩颜良,偏师擒于禁,威武震三军,爵号亭侯公不忝;徐州降孟德,南郡丧孙权,头颅行万里,封称大帝耻难消。”这是对关羽生平的最中肯评价和最佳写照。以致有人说,无数喜爱关羽的读者,被罗贯中“骗”了整整400年。
通过对关羽由人到神的变化进行分析,我们能从传播学的角度得出不少有益的启示。
第一,宣传效果的好坏、宣传的目的能否达到,体现在受众是否愿意接受,以及接受的程度如何。没有受众的宣传就很难达到宣传者想要的效果。因此,能让受众愿意接受、乐于接受的宣传方式至关重要。关羽形象由人到神的变化充分说明,通俗化的艺术传播形式是关羽形象得以升华的重要途径。从接受心理与接受美学上来说,通俗易懂的小说《三国演义》与各种各样的三国戏剧等艺术表现形式比枯燥难懂的《三国志》更易于让大众接受。
《三国志》是部优秀的史书,其中记载的诸多真实事件之所以不能在大众中产生《三国演义》那样的吸引力,原因就在于其表现形式不够活泼,与《三国演义》相比,《三国志》明显具有句式难懂、记述过简、叙述生硬的特点,对于古文功底明显不足的社会大众来说,看《三国志》是件很痛苦的事情。同时,作为一个纪传体史书,《三国志》不可避免地产生另外一个缺陷,即一个人物一生的诸多事件并不会在该人物的个人本传里面得到全面体现,读者往往需要参阅很多其他相关人物的传记,才能全面了解一个人的生平事迹与思想言谈。而《三国演义》却通过近乎“线型”叙事的方法,把人物及其故事渐次展开,读来毫不费力。
第二,忠贞正义的精神内涵是关羽形象被无限拔高的主要原因。中华民族是一个崇尚正义、讲究仁爱、追求团结的群体,几千年的文化符号学,使忠贞正义成为中华民族这一群体共同的价值观与人生信仰,忠诚英勇的行为符合统治阶级与社会大众的共同心理需求。因此,关羽形象经罗贯中重新拔高塑造以后,成为统治阶级与社会大众一致尊崇的正义、英勇、忠贞的化身,在社会各个领域得到广泛传播。再加上后来明清王朝出于封建统治需要而不断对关羽进行加封和褒扬,使关羽形象更日趋完美化,其形象的巨大正面价值不断放大以至臻于神化。
教学过程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教与学是互动过程,同时又是不可分割的过程。互动是主动学习的表现,课堂互动又分为两种,师生互动与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即引导与激励,生生互动即竞争与合作。那么,如何实现课堂互动呢?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积极的转变学习方式,力争将学生的被动思维转变为主动思维,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那么即可实现课堂互动,并在互动中实现教师与学生的双赢。怎么进行呢,笔者的做法是: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众所周知,组织教学必须以学生的兴趣为起点。增强课堂教学本身的吸引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是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的前提。没有学生的参与,课堂教学就缺少了主角,成了“剃头挑子一头热”,就缺少了动力源。“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如果学习有了兴趣,学生就有了积极性,课堂也因此有了活力,教学效果就会有很大的提高。当然,激发学生的兴趣对教师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有充盈的知识、丰富的经验、高超的技巧和对学生真挚的爱,还要认真钻研教材,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确定教学目的,组织教学内容,选择恰当的教学形式和方法,教学过程中,善于运用教学的各种多媒体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例如,物质燃烧时有不同的特征。气体燃烧时产生火焰,固体燃烧时产生火星或火花。而硫在通常状况下是固体,可是,它在空气中燃烧时为什么产生火焰而不产生火星呢?我们只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硫燃烧的特征就能把握其中的奥妙。再如,讲授酒精性质时,用一块棉手帕,在盛有70%酒精的烧杯中浸泡,待均匀湿透后取出。展开手帕,用镊子夹住两角,在火焰上点燃,当火焰熄灭后,手帕完好无损。奇妙的实验表演,一片哗然欣喜,学生注意力集中,大大地激发了学生探索科学、揭示奥秘的兴趣。此时,学生进入了学习心理的最佳状态,真正实现了课堂互动。
二、因“材”施教、因“生”施教
如何形成互动的教学模式?核心就是教育者要能够因“材”施教、因“生”施教。这说的“材”是教材,“生”是学生。即教师善于把握教材的特点,并结合自己教学的个性风格,从教材中寻找课堂互动的突破点;能够摸清学生学习知识和能力的起点和训练点,是对学生实行分层次教学,让每一层的学生都能进步。因材施教体现了教师教学的个性,给教师灵活处理教材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实施个性化的课程和教学的条件正在逐渐形成,信息技术的发展也给课程个性化和教学过程的因材施教带来了新的机遇。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利用新技术带来的可能和机遇,为各种不同特色的学校和不同程度的学生,开发和提供相适应的课程和教材。
例如,学生学完酸、碱、盐知识后,选做鉴别氯化铵、硫酸铵、碳酸铵、硝酸铵等四种盐的实验。教师要求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让他们动脑思考,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实验过程中许多学生都能主动、认真地联想以前学得的知识,专心研究和组织实验程序,找出“鉴别”、“区别”或“分别”认识的几种不同的物质解题答案。然后他们根据四种铵盐各自的特性,通过一定的实验操作、将其一一区分开来,并说明实验的根据,解释所出现的特殊现象。在物质的鉴别过程中,学生开动脑筋,想办法,通过实验、分析、鉴别,推断出所鉴别的某种物质。这种实验过程,就是学生积极思维的过程,也是因材施教的结果。
调查表明,学生最喜欢的学习方式,排在前三位的是实验(25.9%)、用电脑(21.2%)、课外读书(12.3%)。在班级授课的情况下,教师面对众多的学生,既有共同的身心特点,又有不同的遗传素质、家庭环境、智力水平、人格特性;教学既要面向全体学生进行,又要承认学生的个别差异,采用多种不同的教育措施,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新课程理念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多样化,允许学生发展的不同,允许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和评估标准,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创造条件。现在有不少学校在进行分层教学的实验,其核心就是因“生”施教,更好的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开展互动式学习。
三、和学生平视
基金项目:云南省教育厅研究基金项目"边疆地区大学英语教师文化资本的优化模式探讨"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09Y0377)
大学英语其性质就是一门公共课,而非专业课。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大学英语无论是课程建设还是教师发展都脱离了学科建设,这在高等院校里是很难体面地生存。(1)大学英语教学改革通过开放自主学习的网络课程使大学英语教师已悄然从前台的圣人转变为靠边站的向导。接踵而来的大学英语教师的被边缘化,发展瓶颈和身份认同危机使得大学英语教师必须与时俱进对自身的文化资本进行优化与重构以适应教学改革。
布迪厄以"资本""场域""惯习"建构了自己的文化资本理论叙事框架。布迪厄的资本主要分为三种类型:经济资本,社会资本和文化资本。布迪厄认为,文化资本是"一种属于文化正统的趣味,消费方式,社会属性,技能和判断的价值形式。譬如在教育场域里,是一种构成文化资本的学术资历。"(2) "文化资本"是布迪厄文化再生产理论中资本概念的一个主要构成部分,同他的"惯习""场域""实践"等概念是相辅相成的。
文化资本,在布迪厄看来包括身体化形态,社会形态和体制形态。文化资本的身体化形态体现在个体上为个人的文化涵养和文化积淀,既是一种内在文化气质,也可以后天习得。文化资本的社会形态体现为有形的文化物品,它既可以被收藏,也可以直接参与流通和交换。文化资本的体制形态体现了主流意识形态对文化的规范,通过公众认可的方式,比如教育,证书认定和经典的钦定,以确立和巩固自己文化资本的地位。布迪厄一再指出,文化资本的再生产方式是继承,但是他也指出文化资本的再生产过程也体现为"教育是塑造心智判断,分类活动的过程"。(2)这也是布迪厄思维的叙事二元性所在,继承得来的文化资本是自然的,家庭持有的,内部的,教育得来的文化资本则是后天习得的,非自然的和公众的,也即"生活世界"和"系统世界"之间的二元。(3)
一、 大学英语教师文化资本的界定及在教学中的体现
知识分子就是文化资本的代言人与叙述者,是文化资本的再生产者。作为知识分子一部分的大学英语教师,同样既是文化传承的纽带也是传统文化再生产的决定因素。大学英语教师文化资本的构成主要有三个方面。1. 大学英语教师文化资本的身体化形态即在教师身上所体现的文化涵养,文化积淀以及气质和能力等。2. 大学英语教师文化资本的体制形态即大学英语教师所获得的公众认可的资历证书和经验,比如英语等级证书,学位证书,职称级别和留学经验等。3.大学英语教师文化资本的社会化形态即大学英语教师所拥有的文化物品,比如书籍,电子产品,音像制品和收藏等。
面临网络教学的强大优势和有限的课堂教学课时,大学英语教师文化资本的优化和重构显得越发重要,大学英语教师文化资本从宏观上来理解就是自身的实力,含金量,教学质量以及教学效果在课堂上体现为教师的气质,教学风格,专业水平,教育能力,教学态度,科研能力,交际能力,组织能力,评价能力,课程设计,语言表达和社会经历等。教师只有具备优势文化资本才能实现文化资本的优化转换而文化资本的转换就是要培养出具备优势文化资本的学生。文化资本要优化转换教师首先要提升文化资本也就是在原有文化资本的积累上对自身的文化资本进行优化与重构。教师通过教育塑造心智判断实现文化资本转换也就是文化资本的再生产。
二、 制约边疆地区大学英语教师文化资本优化与重构的主要因素
布迪厄认为,整个社会就是一个"大场域",而高度分化的社会世界里具有相对自主性的"社会小世界"就是"子场域"构成的。他认为场域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社会空间,是一串串的关系,这些关系先于个人意识而存在。其次,不同的场域有着不同的逻辑规则。行动者一旦进入某个场域,就获得了这个场域所特有的规则,符号和代码,人们形象的说这是他进入场域所必须交纳的入场费。(4)场域是布迪厄用于阐释社会学现象的理论基点。各个机构的形成,发展都与其自身场域作用效应密切相关,高等教育场域也不例外。高等教育能得以科学有序地发展,是高校场域各种资本与外界相互作用,相互竞争,此消彼长的动态过程,同时也正是由于高校间在各种资本掌握和调配上具有显著差异,故而引起高校"位置"结构的高低等级之分。高校发展一般情况下需要经济资本,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的协同作用。(5)边疆地区高校在高校场域中属于弱势群体。制约边疆地区高校发展的因素主要有两点。
1. 经济资本,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的制约
高校在高校场域中的位置越高,其获得的经济资本量就越大。比如名牌大学,获得的国家拨款和政府投入就越大。其次,名牌大学可以通过名牌效应通过校企结合,科技开发,服务社会来产生经济效应。再次,名牌大学可以通过名牌效应获得更多的社会捐赠。
文化资本对高校而言,就是其所具有的物质资本,制度资本和精神资本。物质资本包括资源设施如教学设施,办公设施,物质环境,学校经费,图书资源和文化产品等。制度资本指的是高校的制度导向包括学校规章,决策制度,考核体系,形象规范和组织结构等。精神资本就是高校的学术成就,学衔,精神,内涵,组织文化和价值观等。高校场域中,高校所处的位置越高其拥有的物质资本越多,制度资本越完善,精神资本越丰富。
社会资本是指在所占有的社会网络关系中形成的实际或潜在的资源集合体。社会资本以社会声望为符号,以各种社会资源为内容,以社会规约为制度化形式。高校在提高社会影响力的同时也增加了该高校的社会资源。(5)
边疆地区的高校由于在高校场域中位置低下其所占有的经济资本,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在数量,质量和结构上都无法和高校场域中位置高的高校相比,这势必导致了边疆地区高校教师的被边缘化,发展瓶颈和身份认同危机。
2. 场域的差异化
场域差异化首先体现在社会空间区域差异上,20世纪80年代中期,"七五"计划将全国划分为3大经济带,3大经济地带根据"梯度推移理论"对生产力进行布局,其中心思想是:经济建设的顺序应该是先东部,再中部,再西部,实行梯度开发。而边疆地区在我国区域经济结构的空间划分中处于边缘化和孤立状态中。由于政策倾斜度不同加上经济发展不均衡,势必造成各区域间发展的失衡状态,其结果不仅体现在经济领域,在教育领域更为突出。
场域差异化还体现在学业机制和运作法则上,高校的社会声誉与其学术成就,社会效应和经济利益成正比。高校学业机制差异导致了高校位置分层,社会声誉越高的高校其学业机制越完善。高位置的高校,其社会文化再生产能力就越强。当把名 大学作为一种结构运作时,它对权力场域结构的再生产起着促进作用。(6)
边疆地区高校的资本占有量决定了边疆地区的高校场域和教师的文化资本和惯习。处于场域低位置的边疆地区的高校从资本的获取,所具备的竞争力,学术水平,办学层次,发展目标和任务均远远落后于处于场域高位置的高校。这在大学英语教学中体现更为突出,边疆地区大学英语教师受到资本,场域,惯习的限制在文化资本的优化和重构上都具有局限性。
三、 边疆地区大学英语教师文化资本实现合理化重构的主要途径
1. 政治权力
政治权力是文化场域发展方向的规制力量,大学英语教师文化资本的优化与重构所需的"大场域"即国家政策对整个高等教育中大学英语的重视程度及投入。"小场域"指的是各个高校内部对大学英语的政策,重视程度,投入和学风建设。场域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其自主性。社会空间中各种各样的场域都是社会分化的结果,布迪厄将这种过程视为场域的自主化过程。一个高度自主化的场域,不仅能把自己的逻辑和规则强加于场域中的成员身上,而且还可以渗透到其他场域,影响其内部结构。当然这种自主性是相对的,完全自主化的场域是不存在的。(7)无论国家教育政策导向还是高校内部机制都是高度自主化的场域,它们不仅能把自己的逻辑和规则强加于场域中的教师身上,而且还可以渗透到其他场域,影响其内部结构。因此,大学英语教师文化资本的优化与重构必须要在"大小场域"的共同作用下才有可能实现。
具体做法就是要推进到教育均衡化发展,首先,国家应颁布相应的教育政策法规来维护教育资源分配的公平性,把优质资源向弱势群体倾倒,对于落后的边疆地区和社会资源处境不利者通过制定优先政策给予不同程度的补偿。而高校内部的管理层对大学英语教学也要充分的重视和支持。学校要加强对大学英语教师的培训力度。鼓励教师通过出国或者脱产进修;经常性地组织教师赴校外观摩取经,座谈教学体会,交流教研论文,请外籍教师授课等,鼓励教师大胆创新,努力改革。提高英语教师待遇。改善教师的工作生活环境,提升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 "资本" "惯习" "场域"共同作用
布迪厄将惯习定义为是个人持久的,可转移的禀性系统,是以某种方式进行感知,感觉,行动和思考的倾向。这种倾向是每个人由于其生存的客观条件和社会经历而通常以无意识的方式内化并纳入自身的心智结构,主要体现为意识和语言。(8)
大学英语教师的惯习也是其文化资本的身体化形态,它指的是长期在大学英语教师身上表现出来的稳定的禀性、气质及能力等。文化资本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形成自己的惯习,而良好的惯习又促进文化资本的积累和再生产。
在同一场域内部,惯习与产生它的场域之间基本上是吻合的,在它所居留的那个场域里,它感到轻松自在,直接能体会到场域里充满意义和利益。属于同一层次人的惯习具有结构上的亲和,无需借助集体性的意图或是自觉意识,便能产生出客观步调一致,方向一致的实践活动来。(9)大学英语教师的文化资本和原有惯习与国家教育政策导向和高校内部机制相吻合时,大学英语教师的主动性,积极性,潜能就能得到充分发挥,而大学英语教师的文化资本就能达到优化和再生产。根据布迪厄的文化资本理论,文化资本的优化与重构是"资本""惯习"和"场域"三者循环往复,有机结合共同作用的结果。"资本""惯习"和"场域"三者紧密联系,相辅相成,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缺一不可。
3. 文化资本的自我优化与重构
大学英语教师要实现文化资本的重构和增值首先要在固有的专业领域向纵深方向发展,要在过去积累的基础上与时俱进继续进行专业化的深入研究。其次,大学英语教师需要具有较出众的理解力,分析力,记忆力,表现力以及口语表达能力。同时,大学英语教师必须熟知文化背景知识,文化教育,自我培育和修养。教师的自我教育过程就是文化资本的积累和再生产过程。再次,大学英语教师文化资本的优化与重构需要经济和时间的双重投入。
4. 教学实践中实现文化资本的合理化重构
教师的惯习对学生的行为具有倾向性的指导意义。具备优势文化资本的教师能影响学生,指导学生使其潜移默化的改变原有惯习从而形成与自己的步调一致,方向一致的惯习。从而达到文化资本的优化转换。场域的力量在课堂上更为突出。当学生原有的惯性和文化背景与课堂场域即学校课程,教师教学风格和教学目的相吻合时,这部分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如鱼得水,得心应手,能积极与教师互动产生共鸣。而原有惯习和文化背景与学校课程,教师教学风格和教学目的相去甚远的学生,他们无法融入到课堂场域中,这部分学生明显感觉到阻力与重负。他们只能付出百倍的艰辛与原有的惯习"决裂"来适应课堂场域,否则就被课堂场域边缘化甚至直接被排除在场域之外。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一视同仁""一刀切"往往导致强者愈强,弱者愈弱。从文化资本理论来看,大学英语教学应打破专业班级限制实行有的放矢,因材施教,梯度教学和分级教学。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材,不同的教学方法,并对公外学生开放专业选修课,从听力,口语,阅读,写作,翻译五个方面开选修课,使教师和学生都能在一个与自身的"资本"和"惯习"相适应的场域中优化与重构文化资本。
结语:
布迪厄的文化资本理论为解决边疆地区大学英语教学现状提供了理论参考和启示。根据布迪厄的文化资本理论,大学英语教师只有优化和重构自身的文化资本才能在教学改革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 夏纪梅,新时期大学英语教师发展的难点与出路[J]. 外语教学与实践(FLLTP,2012
一、仫佬族特色村寨开发现状
(一)东门镇石围屯
石围屯位于罗城县东门镇西北部,是罗城县重点打造的仫佬族特色村寨,2012年,石围屯被广西区民委列为“特色村寨保护和发展”项目的村屯,同时还启动了石围屯仫佬族古村落、古民居保护工程,工程项目涉及进进村公路、仫佬族民俗博物馆、文化娱乐中心、休闲广场、古巷道修复等。其中古民居保护包括对传统民居的保护、复原一些传统民居、对民居的外墙进行统一粉刷等。2014年,在国家民委《关于命名首批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通知》中,石围屯被列为“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如今基础设施的建设已较为完备,村容村貌得到极大的改善,还建立了罗城县首个屯级博物馆,石围屯也是三个仫佬族特色村寨中开发程度最深、最完善的,因此这里也成了游客体验活态仫佬族文化的首选之地。
(二)四把镇铜匠屯
铜匠屯是最早设立的仫佬族特色村寨,2009年立项成功到2010年正式开始动工,如今已大致建成。屯里传承有刺绣、草编、竹编、蜡染等仫佬族传统工艺,地炉火锅食俗、传统生产习俗、婚丧嫁娶等仫佬族特色文化浓厚,十分适合作为仫佬族特色村寨而进行保护和开发。笔者采访了负责铜匠屯开发项目的民族局副局长游志华,向他了解了铜匠屯开发的详细情况。政府最初的想法是搞好古民居保护,但因屯里一直在陆续拆除旧房修建新房,不能整片保护下来,再加上现在土地紧张,无法找到合适的地皮修建楼房,所以再实施保护已经没有意义了,于是另择一处,修建了六座代表仫佬族六大姓氏(银、吴、罗、梁、谢、潘)的不同特色的古民居,主要区别是香火台的设置,因为每个姓的来源不同,供奉的堂号不同。然而,吸引游客前来的并非这六座古民居,而是新修建的两座游泳池。每到夏日,周边几个县市都会涌入前来玩耍的游客。“你光搞这些(古民居),没有人会来看的,要搞点吃的、耍的,人家来过这里耍了就懂得这里有古民居了。”(游志华)而可惜的是,因为管理问题,古民居长期处于紧闭状态,唯有重要宾客前来时才会开门迎接。
(三)小长安镇大勒洞屯
罗城大勒洞古寨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小长安镇龙腾村境内,距离县城10公里。大勒洞屯是仫佬族聚居村屯,现保留有古民居80多座,这些建筑大都是清末所建,均为砖瓦木结构,极具仫佬族特色,是目前罗城保存最为完好、古旧民房最多的仫佬族古民居群。大勒洞特色村寨是2014年开始投入打造的,其古村落是按照“保护古迹 +旧村改造+生态旅游” 的模式进行保护和开发的,重点建设仿古寨门、修缮古民居群和铺设古石板路等。政府还计划改造古民居,将其装修成客栈,但因投资巨大,目前还未有具体计划。与石围屯相比,大勒洞的开发显得较为迟缓与困难。又由于政府不允许村民拆毁旧屋,因此村民们只得另外找地新建楼房,这样也就提升了建房的成本,对于一些贫困的村民来说,拥有自己的楼房就更加困难了。笔者走访旧民居群时,发现仍有少数几户居民还住在这里,经询问发现,他们因收入不高而又寻不到好位置建房,所以仍住在这破旧的瓦房里。
从上述资料可看出,罗城县的旅游开发仍处于粗放型的初级阶段,主要还是依靠政府主持建设。而又由于资金和规划方面的问题,整个地区的旅游业并未形成规模,各景点的功能和衔接还未明朗。且由于仫佬族的文化内涵挖掘不够,许多深层次的东西无法展现出来,所以游客来此主要还是看山玩水而非体验民族风情,这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二、依饭节的挖掘与开发
依饭节是仫佬族最具特色和最隆重的节日,也叫“喜乐愿”,有祈神驱邪、保安集福、贺五谷丰登之意,是仫佬族特有的传统节日,带有强烈的感恩和祝愿色彩。依饭节通常每三到五年举行一次,时间定在立冬之后,为各个村屯自行组织举办,村民们会筹钱请三位师公来举行仪式,师公通过一系列的唱神、跳神、颂神的法事,与神灵相连,到达祭祀神灵的目的。2006年,广西仫佬族的依饭节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于是依饭节引起了人民政府乃至自治区文化部门的重视。2009年,在政府及仫佬族精英的大力推动下,罗城县举办了首届仫佬族依饭文化节,此后,依饭节名声大噪,也成了外界了解仫佬族的窗口。自2009年创办“依饭文化节”到2013年举办第二届“依饭文化节”,旅游人次逐年攀升,由最开始的一季度接待国内游客不到8万人次,到2013年一季度就可以接待10.7万人次,全年更是46万人次。将作为宗教仪式的依饭节上升到民族节日,不仅是较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方式,同时也是打造文化品牌的需要,并且也收获了名声和收益,但同时也出现了反对的声音。同时也出现了反对的声音。因为依饭节本是各村自行组织的,而如今政府插手后,将中石村的大银屯定位依饭节的传承基地,同时将大银屯的四冬银氏宗祠列为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就让大银屯的居民误以为这里才是正宗的依饭节,这势必就导致了其他村落的不满,诸如“我们也是仫佬族啊,为什么都在他们那里办而不在我们这边?”等抱怨不绝于耳,也有村民表示若是依饭节在其他村子举行那么绝不会去看。近年来,文化遗产之争、历史名人之争甚至已作为一种社会现象而普遍存在,因为这些问题而引起的争端数不胜数,但若挑起了民众间的矛盾,加深了隔阂,甚至演变成极端仇恨就实属当权者的过错。
三、旅游开发与文化变迁
社会是在不断发展的,文化的变迁也一直在持续着,旅游开发只是引起社会和文化变迁的因素之一。旅游开发给当地居民带来的冲击和影响是巨大的,即使他们自己还未意识到。
(一)构建族群认同
罗城作为全国唯一的仫佬族自治县,“仫佬族”就是对外宣传的特色招牌,如何突出仫佬族与其他民族的不同就是首要问题。然而,仫佬族早在明清之际就已开始逐渐与汉、壮等民族杂居,其文化相互交融,并且仫佬人并不像一些苗族和瑶族那样幽居山林,常年不与外界接触,正好相反,仫佬人长期居住在市镇中心,或者靠近交通要道的地段,也有居住在偏远山脚下的,但相对来说与外界交流还是比较频繁的,各民族在这两百多年的频繁交流中,经济生活和文化习俗上也就发生了涵化现象,再加上建国之后的一系列文化政策,更加剧了这些变化。故而在仫佬族身上很难直接找到明显的、突出的民族特征,所以重塑仫佬族文化形象,强化本民族的自我认同成了罗城开发民俗旅游的重中之重。政府通过制作出版了《神奇仫佬・大美罗城》、《仫佬千年》等仫佬族民俗风情的宣传片和画册图书,录制《仫佬族的歌》等光碟来宣传强调仫佬族的独特性,以吸引游客前来观光。而仫佬族人民自然也被卷入了这次重塑仫佬历史的大潮,被重新表述的民族文化已经成为一个民族重新认识自己的途径。较为突出的是石围屯,作为三个特色村寨中开发程度最深的村屯,石围屯的居民普遍能说出仫佬族的特色,自身也意识到像香火台、地炉这些家家都有的东西就是仫佬族特色的代表,这也是由于政府的宣传和学者的到访以及游客的增加而推动了他们对自身传统的重新认识,从而区别开了仫佬族与其他民族,这也刺激了他们保护传统文化的渴望,开始重视仫佬族文化的传承。
(二)“舞台真实”的影响
“舞台真实”这一说法源自于戈夫曼(Erving Goffman)的理论,后来美国著名社会学家由麦坎内尔(Dean Mal Canell)引用到旅游业的研究中,“舞台真实”理论即在旅游开发中,文化旅游产品被当做“真实”而被搬上了舞台展示给游客,变成了“舞台化”的产品。为了吸引游客,各种各样的文化习俗被塑造成旅游产品,并都被打上了“特有”的标签,“一切与特征有关的东西被凸显出来,而一切与特征无关的则被掩饰甚至遗忘。”对于游客来说,其目的是想体验与现代社会完全不同的“异质”文化,想要看到“特色”的东西。对于旅游地来说,游客和市场的需求是就成了民族文化取舍的标准。文化商品化对于传统文化而言究竟是好是坏,各界学者仍莫衷一是,但从现今已开发成熟的民族旅游地的情况来看,若开发管理得当,则是利大于弊的。
如今,一说起仫佬族,最先联想到的便是仫佬族最具代表性的“依饭节”,对于亟待打造仫佬族特色品牌的政府而言,对仫佬人具有特殊意义的依饭节便成了不二之选。如今的依饭节已由个人的、村落的仪式上升到了民族的、政府的仪式,政府打造的依饭节不仅提高了仫佬族的知名度,打开了外界了解仫佬族的窗口,同时也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收益,拉动了经济发展。但这名为“依饭文化节”的节日,虽冠名“依饭”,但已逐渐淡化了其神圣的宗教内涵而变成了一场文化演出。在文化节过程中,传统的法事被搬上了舞台,师公们成为了舞台上的“演员”,他们的情感已不再是和神灵联系。经过政府和媒体的宣传,依饭节逐渐变成了代表仫佬族的符号和标示,它原本的意义也发生了转变,由于政府的插手,仫佬人已经转移了关注点,他们不再关心对依饭节的意义和价值,而是在争夺依饭节的举办权,这反而会阻碍依饭节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三)与游客互动的影响
中图分类号:J2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4(c)-0186-01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了“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而现在,许多中学生对数学课不感兴趣,抱怨数学枯燥、难学,他们怕数学,甚至讨厌数学,一部分学生甚至放弃数学,这和新课标相违背。为此我们尝试把“学数学”当“玩数学”,这样就将枯燥无味的数学生动化、趣味化。
首先我们尝试把学生审美与数学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例如:学习教学空间与图形板块中的“对称、平移和旋转”单元时,在方格纸上如何画出轴对称图形,如何平移旋转图形,通过操作性训练,最终是让学生解此类题型时,易如反掌。
其次,在数学教学过程中,为了把更多美术元素融入数学教学中,我们在网上下载很多这方面的图片给学生欣赏,然后让学生运用学习过的美术知识――折纸、剪纸等方法体验。学生不仅能够感受这种深层次的动态美,激发学生的丰富想象力,而且更加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动力。
再次,让学生把在数学课中学到的知识在美术课堂中升华,在欣赏与设计的过程中,将数学的美延伸到生活中,这样能更好地让学生感觉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的美也无处不在,来有效拓展学生空间思维能力。
拼数学
“拼图法”,就是将零散的材料根据图形的需要组合在一起,构成一幅图画.可以揭示合并同类项的方法、整式乘法公式(或因式分解),也可用在四边形中,例如把边长为2 cm的正方形剪成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用这四个直角三角形拼成不是矩形和菱形的平行四边形.(全部用上,互不重合且不留空隙)此题考点:作图―应用与设计作图,具体见图1。
学生通过动手,不知不觉中就复习了矩形、菱形和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判定的知识,又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效果很好。
剪数学
在讲轴对称时,课前发给每个同学一张印好红双喜的纸,让学生把这双喜剪下来,有同学直接剪,也有同学先把纸对折,然后再剪的,还有同学先把纸对折两次,然后再剪的。这样可以发现,对折一次,画上一个喜再剪下;如果对折两次只要画上喜的一半,再剪就可以了。具体见图2。剪纸是我国的一种传统民间艺术,其实学生在操作中已初步感受了剪纸的一般步骤。这也就是利用图形本身的轴对称性,通过折叠、画线、剪裁将一张张普通的纸变成一幅幅漂亮的轴对称图案!
然后让学生自行设计,剪出更多的轴对称图形,让学生分析这些图形有何共同特征,得出什么是轴对称图形及对称轴概念。在本节课上通过教师的启迪与引导,学生的动手动脑以及相互间的合作交流,使本节课变的生动有趣,在玩剪纸的过程中,这样既锻炼了学生们的思维,又培养了学生探索知识的能力与思考问题的习惯。
折数学
折纸是一项学习探索与娱乐两者兼备的活动。新课程标准在“空间与图形”教学中,特别体现学生“折数学”的过程,在“折”中感受和体验数学问题,在“折”中学习数学知识,在“折”中培养创新精神.通过折纸可以让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和图形语言相结合,用统一的纸,使用统一的折纸操作语言,按照“折一折、想一想、做一做”的教学模式,它不仅能折出很多几何形体,同时也能揭示很多数学原理.折叠纸张很自然地会出现许多几何概念、性质、公式推导、图形构建等。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经常带着一叠纸、一把剪刀进课堂,指导学生按某种要求进行折叠、剪纸,用以发现和验证图形的某种性质.让学生人人动手,在活动中增长知识,掌握理论,把“空间与图形”的学习过程变成有趣的充满想象和富有推理的动手折纸活动。“折数学”实现了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的素质教育理念,为提高学生的推理能力,动手能力发挥积极的作用。
最终,“数学图形变换与美术绘画的课程整合,不仅很好完成了数学教学任务,而且激发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强烈的求知欲和学习的上进心,既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力,增强了学生的创造力。这打破了过去旧的数学的束缚,使得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真真解放出来。让数学练习和美术绘画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成为一个和谐互动的课程整合。
油画专业的基础是什么?很多人会联想到素描基础。这当然没有错,多年来素描作为一门学科一直在各专业的基础训练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以素描为基础的训练中,形体结构、比例、透视、空间是我们表现的重点,如何掌握准确的造型能力几乎是基础训练的全部内容。这些问题当然很重要,但对这些可视形象准确的把握能力是通过严格的训练可以达到的基本要求,而对于学生独立观察、判断能力及自我意识的培养、创造能力的全面发展,在我们的基础训练中却一直没有受到合理的重视。素描作为一个体系,本身是丰富而非单纯的,它不是简单的描写技能,重技轻能的结果会使学生的创造能力退化,久而久之学生会形成一种惰性而并不自知。
笔者在学校从事了多年的教学工作,见过很多匠气十足的画,有的学生可能到毕业也无法理解基础的真正含义,这样的学生即使如何努力也画不出一张好的作品,更不用说创作出好的油画作品了,因为他们对基础和基本功的认识仅限于此。什么是基础?我们只有明确基础的真正含义,才能让基础教学走上正轨。许多人基于我们传统的基础教学课程的模式认为:素描是一切造型的基础,一切艺术形式都要从规范的素描训练开始。这种观点一方面片面夸大了素描的基础作用,素描并不是能解决所有艺术问题的万能钥匙。另一方面,这种观点也降低了素描本身在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作用,把素描只作为基础训练的一种手段,素描本身是丰富的,它和其他画种一样可以是独立的艺术形式。这种对基础的泛谈,造成基础教学实践中存在着对“基础”概念理解上的混乱,从而导致我们的基础教学实际上是游离在真正的基础周围,如隔靴搔痒,不得要领。当然出现这种状况教与学双方都有责任,教与学是一种互动关系,从本质上说是一种双向的创造性思维的实践过程,所谓教学相长正是此理。艺术教育的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所有的教学都应服从这个大原则。
我们不得不承认传统的以写实为主的基础教学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个性的发展,无论从形式还是内容上都容易使学生产生厌烦情绪,学生的创造能力被无形地压抑。以研究与表现人物为主线的传统教学本是服务于功用性和实用性的主题性创作的,但从当下艺术更注重个人风格表现的发展趋向来看,传统的基础教学模式已显得单一和过时了。在当代艺术教育中,基础的真正含义应更具包容性、扩展性和延伸性,它包含了技能,同时,也包括诸如理论研究、材料研究、创新能力、艺术修养与眼界的提升等各种综合能力的培养。我们必须将这一基础加以前瞻性发展,使之更符合当代教学理念,更具鲜明的时代特点,而在当代多元文化对传统文化的冲击下,一种更为轻松、更加自由并带有创造性的思维理念应融入到当代的艺术基础教学实践中。
现阶段看来,我们不可能也没必要全盘推翻原有的教学秩序,况且传统写实的训练手段经过多年的实践已经形成较为完善的体系,自然有它的优势所在,只是应探索在基础教学中加入新的因素,在原有教学基础上,及时增加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和延伸的基础训练内容,采取解构的方式分析找出普遍规律,从方法入手但不以方法结束。
一、作业布置力求新颖
如在静物写生课程中,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布置和设计,甚至可以让学生做一些形式感强的装置作品,然后自己摆放设计,再进行写生。这样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制作和设计摆放过程,使学生能够获得新的审美体验和乐趣,提高创造意识。
二、短期作业为主
把以往的以长期作业为主变为短期作业为主的训练手段。笔者在教学中发现,两周甚至一个月的长期作业写生中,其实有大部分时间被学生无情地浪费,他们画到最后已经没有任何感觉,只剩下手和笔在纸上、画布上做着机械的运动,而短期作业可以使学生经常保持新鲜的感觉,再辅以中长期作业的训练,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三、有针对性训练
改变以往整个基础教学解决一个大问题(造型),为每张作业具体解决一个问题,通过系列作业使学生逐步摆脱“物象”的束缚,加强学生主体意识。这种阶段性的有针对性的训练内容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和主观意识的增强,同时课时浪费也较少,学生的积极性能够得到充分的调动。
四、优秀作品赏析
优秀作品赏析是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通过对古今中外优秀作品赏析可以扩展学生眼界,了解体会优秀作品的创作原则、创作理念。但在作品的选择上应努力使作品的内容和形式丰富多样,而不应以教师个人的喜好选择作品,那样做无疑会束缚学生的思想,与多元教学原则相背离。
五、材料的多元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