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高标准农田政策解读大全11篇

时间:2023-09-10 14:48:11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高标准农田政策解读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高标准农田政策解读

篇(1)

一、前言

土地整治是以提高土地利用率、保障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为目的,对未合理利用土地的整理,因生产建设破坏和自然灾害损毁土地的修复,以及未利用土地的开发等活动。土地整治规划是开展土地整治活动的重要指南,土地整治分区是土地整治规划的重要内容之一。土地整治分区是在综合考虑区域自然资源、经济社会等条件差异性的基础上,将区域划分为若干子区域,这些子区域的土地整治方向和工程措施相对一致,在此基础上,结合每个子区域的土地利用特点明确区域土地整治方向。黄山市地形地貌类型多种多样,以中、低山地和丘陵为主,开展该区域土地整治分区研究,明确各分区土地整治方向,对增加全市粮食产量、稳定全市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等都意义重大。本文在明确黄山市土地整治目标基础上,综合考虑地形地貌、区域功能、产业结构、人口密度以及区域发展趋势等因素对黄山市进行土地整治分区,分析适宜各区域的土地整治方向,并提出完善区域土地整治的相关对策,旨在为黄山市今后开展土地整治活动提供参考。

二、黄山市土地整治目标

(一)确保耕地占补平衡

大规模实施农村土地整理与补充耕地相结合的土地整治项目,有效增加耕地面积,严格落实耕地补充任务,确保完成省下达的年度补充耕地任务,保证等质等量足额补充,实现耕地占补平衡,提高粮食安全保障能力,保障城镇发展用地占补平衡指标需求。

2011~2015年期间,安排农用地整理、土地复垦和宜耕后备土地资源开发等土地整治总规模35286.30公顷,通过土地整治补充耕地1200.00公顷。

(二)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以“中低产田改造项目”、“农业综合 开发项目”和其他土地整治项目为载体,大力开展基本农田建设,完善农田水利、田间道路和防护林网等配套设施,建设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高标准基本农田。

2011~2015年期间,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20000.00公顷,经整理后的基本农田质量平均提高1个等级,土地综合生产能力显著增强。

(三)城乡建设用地整理规范有序推进

以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为平台,重点加强散乱、废弃、闲置和低效农村建设用地整理,逐步推进自然村落的撤并与整合,发展中心村,促进农村人口从自然聚集、散落定居向集中规划、配套建设转变。加大旧城镇、“城中村”和旧厂矿改造力度,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显著提高;城乡建设用地布局得到优化,环境得到改善。

2011~2015年期间,整理农村建设用地214.52公顷,建设美好乡村409个(省级中心村90个、市级中心村16个、自然村303个)。

(四)宜耕后备土地资源适度开发

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原则,避开生态脆弱区和退耕还林区以及水土流失区,适度开发宜耕后备土地资源,有效补充耕地数量。

2011~2015年期间,开发宜耕后备土地资源502.82公顷,补充耕地322.69公顷。

(五)土地复垦稳步推进

加大废弃工矿用地的复垦利用力度,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加快实现生产建设活动新损毁土地全面复垦,确保历史遗留损毁土地复垦率达到40%以上,及时复垦自然灾害损毁土地。充分考虑区域资源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坚持保护优先,逐步恢复和增强矿山地质环境生态服务功能。

2011~2015年期间,全市土地复垦规模83.48公顷,补充耕地43.39公顷。

(六)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对废弃工矿用地和自然灾害损毁土地复耕复绿、有序开展“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改善局部生态环境,为打造“和谐、生态、宜居”黄山创造条件。

三、黄山市土地整治分区

(一)城市功能拓展区

该区面积33255.70公顷,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3.44%,主要分布在屯溪区和黄山区,共11个镇(街道)。本区位于盆地及河谷地带,城镇用地和大型工矿用地集中,是黄山市社会经济活动最为密集的中心区域,是未来城镇建设发展区。该区域耕地面积比例大、农业生产水平和工业化水平较高,长期的开发建设和工业生产,对区域内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影响。

土地整治方向以城乡建设用整理为主。加强旧城、“城中村”、工矿企业用地升级改造,逐步完善基础、公共服务等配套设施,在充分挖潜现有建设用地潜力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稳步推进城镇低效建设用地二次开发,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提升土地价值。

(二)中部平畈岗丘区

该区面积92739.97公顷,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9.58%,主要分布在歙县、休宁县和徽州区,共12个乡(镇)。该区位于盆地及丘陵地带,区内有部分中心城镇和文化旅游区,工业企业分布相对集中,工业化水平相对较高,耕地面积比例较大,农业生产基础好。

土地整治方向以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为主。进一步完善农业基础设施,提高土地综合生产能力,发挥耕地资源优势,大力发展高产、稳产、高效农业;积极推进农村建设用地整理,按照新农村建设要求,合理引导农民住宅相对集中建设。

(三)北部山地旅游生态区

该区面积426000.90 公顷,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44.02%,主要分布在黄山区、休宁县、黟县境内,共37个乡(镇)。该区处于山地丘陵地带,黄山风景区、西递、宏村和太平湖均座落于区内,区内自然条件优越,旅游资源丰富,森林生态系统完整,具有良好的、重要的生态功能价值,对发展黄山旅游经济和维持黄山市生态支持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土地整治方向以土地综合整治为主。坚持土地资源保护性开发,在不影响生态修复功能的前提下,进行荒草地和滩涂等土地后备资源开发;结合农业综合开发建设,加大中低产田改造力度,通过修建和完善灌排系统,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加大太平湖流域水土保持、水源涵养力度;以整村推进为平台,调整并优化区内农村建设用地结构和布局,完善区内基础设施体系,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四)歙县东南部山地环境恢复区

该区面积133715.90公顷,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13.82%,均分布在歙县境内,共18个乡(镇)。该区地貌以山地为主,以山地自然景观为主要特征,新安江贯穿东西,有清凉峰省级自然保护区,更是重要的经果林生产基地和黄山贡菊原产地,但是长期的开垦耕种,区域内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现象较为明显。

土地整治方向以修复生态环境为主。加强水土保持、环境恢复和小流域综合治理工作,对水土保持重点区域实施生态移民;适当开展农用地整理和农村建设用地整理, 整治中禁止开发25°以上坡耕地,积极开展以水土保持和涵养水源为目的的退耕还林、植被培育工作,力争将该区建设成为“新安江山水画廊”。

(五)阊江及新安江中上游水源涵养山地区

该区面积282126.25公顷,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29.15%,主要分布在休宁县和祁门县,共27个乡(镇)。地貌以山地为主,森林覆盖率达84.2%,是黄山市主要水源涵养区,也是水资源丰富和水能开发利用的重要区域,是全市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生态支撑。

土地整治方向以生态保护为主。以加强现有自然保护区、阊江及新安江源头水源涵养区的保护和建设为重点,结合月潭水库等骨干水利工程优化农田水利设施,适当开展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和一般农地整理;以整村推进为平台,加强散乱农村居民点整理力度,减少人为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开展退耕还林还草、植被恢复和水土流失治理等生态建设工程,优化林种结构,稳定深林覆盖率,减少水土流失。

四、土地整治对策

(一)强化规划管控引导

土地整治规划编制实施后,要按照“下级规划服从上级规划”的原则,严格落实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和任务,各类土地整治活动的开展必须符合土地整治规划。加强规划实施监测监管和考核评价,将土地整治目标任务完成情况作为考核评价地方政府土地管理工作绩效的重要内容。

(二)加强组织领导

在地方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地方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要加强与发展改革、农业、水利、财政等部门的沟通协调,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建立“政府主导、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为主体、国土搭台、部门参与、统筹规划、整合资金”的工作机制,合力推进土地整治工作。

(三)拓宽资金筹措渠道

按照“多筹多补、多干多补”原则,加大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力度,充分调动集体经济组织、农民参与土地整治投资的积极性;加大土地整治项目招商力度,积极鼓励和吸引有实力的企业参与土地整治;开展补充耕地指标和增减挂钩指标交易,盘活农村存量土地资源,建立完善的农村土地交易市场;减轻社会资本投资主体的税费负担,对投资土地整治的企业实施优惠的税收政策

(四)建立公众参与机制

采取“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土地整治决策模式,政府部门一方面参与土地整治的决策,一方面在政策和技术方面提供指导帮助。由技术部门负责制定规划设计方案的确定,认真征求众多利益相关者的意见,收集处理后,按照结果制定工作目标,并让公众广泛参与到土地整治实施过程中,参与实施后监督工作。

(五)加强传统文化保护

在进行土地整治规划时,要加强地方特色建筑保护,避免大规模拆旧建新对古村历史风貌造成不利影响;在安排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时,要体现当地文化特色,尽量使用当地的材料和工艺;要保留传统文化景观用地,并将其确定为禁止建设区,同时保留原有乡土、民俗、休闲等用地。

参考文献:

[1]贾文涛.土地整治有了新目标-《全国土地整治规划(2011~2015年)》解读[J].中国土地,2012(04).

[2]刘彦随.科学推进中国农村土地整治战略[J].中国土地科学,2011(04).

[3]严金明,夏方舟,李强.中国土地综合整治战略顶层设计[J].农业工程学报,2012(14).

[4]黄晓阳,金晓斌,郭贝贝.黄土台塬区农用地整治分区研究[J].资源科学,2014(03).

[5]郑治文.释放土地整治机制创新能量[N].中国国土资源情报,2012-08-27.

篇(2)

《规划》对现阶段农业现代化特征作了一个全新的基本判断,即我国农业现代化已具有坚实基础,进入全面推进、重点突破、梯次实现的新阶段。

这个基本判断来自雄厚的现代农业发展基础。五年来,我国农业现代化取得显著成就。目前,我国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占比超过52%,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6%,农作物良种覆盖率稳定在96%以上,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超过63%,主要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超过60%。应该说,我国农业现代化已具有坚实基础。

《规划》对农业现代化发展战略作出了发展定位、发展主线和战略重点三个层面的重大部署。韩长赋介绍,在发展定位上,提出了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现代化;在发展主线上,强调新形势下农业主要矛盾已经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农业政策改革和完善的主要方向;在战略重点上,强调实施坚持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突出抓好建设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三个重点,紧紧扭住现代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三大任务。

《规划》全面贯彻落实新的发展理念,按照新发展理念谋篇布局,这也是一大创新之处。“如果要有个通俗的说法,我总结,‘十三五’农业现代化就是要‘为全国人搞饭、为农村人搞钱、为城里人搞绿’。”韩长赋说。

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总体合格率要在97%以上

《规划》紧扣“农业现代化取得明显进展”的目标要求,从定性定量两方面对“十三五”目标进行了描绘,提出到2020年全国农业现代化要取得明显进展,国家粮食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农产品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显著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进一步增强,农民生活达到全面小康水平,美丽宜居乡村建设迈上新台阶。

产能方面,《规划》提出,到“十三五”末,粮食(谷物)综合生产能力达到5.5亿吨,小麦稻谷自给率稳定在100%。在产品安全方面,“十三五”期间,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总体合格率要稳定在97%以上,全国“菜篮子”产品生产大县规模种养基地基本实现生产过程标准化、规范化。此外,《规划》提出,到“十三五”末,力争主要农作物测土配方施肥覆盖率达到90%以上,绿色防控覆盖率达到30%以上。确保建成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8亿亩,力争完成10亿亩,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0%,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0%,以高标准农田为基础、以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为支撑的产能保障格局基本建立。多种形式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占比达到40%,畜禽饲养规模化率、水产健康养殖示范面积比重达到65%。要坚持市场、政府两手发力,更好地发挥政府在政策引导、宏观调控、支持保护、公共服务等方面的作用。

今年预计调减玉米种植面积3000万亩以上

《规划》提出,“十三五”农业现代化要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调整优化农业结构。总的思路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以绿色发展、提质增效为重点,创新体制机制,强化科技支撑,统筹保供给、保收入、保生态,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不断提高农业发展的质量效益和竞争力。

推进以玉米为重点的种植业结构调整,适当减少玉米种植面积,恢复和增加大豆种植面积,推进粮改饲,扩大粮豆轮作范围,在棉花、油料、糖料、蚕桑优势产区建设一批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基地。重点是减玉米,《规划》提出到2020年进一步调减玉米面积,重点调减东北冷凉区、北方农牧交错区等“镰刀弯”地区。今年预计调减3000万亩以上,调减面积主要用于种植大豆、马铃薯、杂粮杂豆和饲草。

推进以生猪和草食畜牧业为重点的畜牧业结构调整,促进南方水网地区生猪饲养布局调整,加快发展草食畜牧业,扩大优质肉牛肉羊生产,提高国产乳品质量和品牌影响力,在畜牧业主产省(区)率先实现现代化。重点是稳生猪和兴奶业,稳生猪就是要在优化生猪生产布局的同时,支持发展规模饲养场,稳定猪肉供给;兴奶业就是要种好草、养好牛、产好奶,加强奶源基地建设,培育国产优质品牌,加强消费引导,全面振兴中国奶业,力争到2020年整体进入世界先进行列。

篇(3)

二、毫不放松抓好农业生产,切实保障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稳定发展粮食生产是2011年“三农”工作的首要任务,要确保稳住粮食播种面积,努力提高单产。要加快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实施进度,抓紧制定实施全国粳稻生产发展规划,加快健全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下大力气抓好“菜篮子”产品生产,坚持大生产大流通,继续利用好优势产区的生产能力,同时加大销区就地生产和就地供应力度。

三、大力改善农产品流通和市场调控,努力保持农产品价格合理水平,畅通农产品流通渠道,加快形成流通成本低、运行效率高的农产品营销网络。规范和降低集贸市场摊位费和超市进场费。强化农产品市场监管,规范粮棉油糖等主要农产品收购秩序,严厉查处虚假信息、恶意炒作、哄抬物价等不法行为。运用多种调控手段,努力稳定农产品市场。

四、加强农业物质技术装备建设,强化农业发展基础支撑。抓紧制定实施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总体规划,力争到2020年新建8亿亩高标准农田。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能力建设,力争2011年完成在全国普遍建立健全乡镇或区域性农业技术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等公共机构的任务。

五、着力保障和改善农村民生,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综合施策、多措并举,提高农民职业技能和创收能力,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继续扎实推进农村饮水、公路、沼气、危房改造,促进农村教育、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和发展,抓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扩大试点工作。制定和实施未来10年农村扶贫开发纲要及相关规划。

六、深入推进农村改革,不断增强农村发展活力。完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全面深化、整体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完善草原承包经营制度。尽快明确农村土地承包关系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的政策含义和实施办法,研究出台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指导意见。划定永久基本农田,扩大征地制度改革试点。深入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大力改善农村金融服务,统筹研究解决好农民工问题。

这次会议采取哪些措施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新华社记者在第一时间连线国家有关部门负责人及专家,对这次会议的精神进行了解读。

首要任务是“稳粮”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确定,稳定发展粮食生产是2011年三农工作的首要任务。会议提出了确保稳住粮食播种面积,努力提高单产,加快实施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加快健全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等一系列工作重点。

“粮食产量‘七连增’,很大程度得益于这几年播种面积恢复性增加,今后播种面积增加的空间很小。气候条件和自然灾害也有不确定性,农业抗灾夺丰收任务繁重。”农业部部长韩长赋说。

韩长赋表示,2011年继续推动强化生产大县奖励政策,完善粮食最低收购价和临时收储等农产品市场调控政策。继续推动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机化发展的政策措施。

“农业部将增加粳稻生产,积极引导农民扩大玉米、杂粮等短缺品种种植面积。大力推广防灾减灾、稳产增产、节本增效等关键技术,着力提高单产和品质。”韩长赋说。

重要信号:加快水利发展

系统部署今后一个时期水利发展与改革,是这次会议传递的一个重要信号。这意味着中央开始着手解决水利等影响全局的薄弱环节和重大问题。

水利部部长陈雷表示,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高度对水利工作进行科学定位、统筹规划、全面部署,凝聚全社会力量,形成治水兴水合力,为推动水利跨越式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2010年,我国干旱、洪涝、山洪灾害覆盖范围之广、持续时间之长、灾害损失之重,为1998年以来之最。“洪涝灾害频繁仍是中华民族的心腹大患,农田水利建设滞后仍是影响农业稳定发展和国家粮食安全的最大硬伤。”陈雷说。

据陈雷介绍,“十二五”期间,水利部将突出抓好四件大事:加强水利重点薄弱环节建设;加快解决民生水利问题;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全面推进水利改革。

加大投入 夯实农业基础

此次会议提出,2011年三农投入要做到“三个重点、三个确保”。

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宋洪远说,“三个重点”进一步明确了中央支农资金的投入方向,而“三个确保”则表明了支农资金如何落实到位的具体手段。这些表述体现了国家支农政策的连续性、协调性和针对性。

宋洪远解释说,这些表述进一步明确了支农投入的重点和方向,在坚持方向不变、力度不减的同时,更加注重强化强农政策,大幅度增加生产性投入,并突出政策的针对性。

征地力保农民权益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要完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扩大征地制度改革试点。

国土资源部有关负责人解释说,此次会议有关耕地问题的表述,根本立足点是严格保护耕地,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保护农民合法权益。

这位负责人说,目前在四川、广东等地设立耕地保护专项资金的试点,对农民每年给予每亩200元到500元补贴的探索,为我国探索构建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机制创造了鲜活经验。

据介绍,国土资源部门将抓紧落实“按照节约用地、保障农民权益的要求推进征地制度改革”的措施,缩小征地范围,提高补偿标准,落实同地同价原则,保护被征地农民合法权益。

到2010年9月,我国已有28个省份公布实施了新的征地补偿标准,补偿水平普遍提高了20%至30%。今后,各地将建立征地补偿标准动态调整机制,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当地人均收入增长幅度等情况,每2至3年对征地补偿标准调整一次。

这位负责人分析,在深化征地制度改革方面,陆续选择天津、重庆、沈阳等11个城市作为新一轮征地制度改革试点城市,重点在缩小征地范围、完善征地补偿机制、拓展安置途径等方面进行深入的改革探索,逐步建立征地补偿安置长效机制。

“菜园子”“菜篮子”“菜摊子”都要抓

此次会议提出,下大气力抓好“菜篮子”产品生产,加大销区就地生产和就地供应力度。同时,大力改善农产品流通和市场调控,畅通农产品流通渠道,加快形成流通成本低、运行效率高的农产品营销网络。

农业部部长韩长赋解释说,农业部2011年将推动强化“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切实落实城市菜地最低保有量制度,建设好“菜园子”,提高大中城市蔬菜自给能力。

农业部还提出,“十二五”时期将重点建设标准化、规模化、专业化生产基地,扶持批发市场、冷链系统、质量安全检测站点建设,促进“菜篮子”产品有效供应和质量提升。

商务部市场建设司司长常晓村表示,今后将鼓励更多的流通企业参与“农超对接”,到农产品基地直接采购,扩大农超对接政策效果,提高订单农业比重。继续支持建设产地预冷等冷链设施,完善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

加大气象服务 提高防灾能力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加强农业物质技术装备建设,强化农业发展基础支撑。

中国气象局副局长矫梅燕表示,2010年我国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农村防灾减灾和农业生产面临风险不可低估。气象部门将加强农业气象服务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工作。

篇(4)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18-0049-02

早在1964年三届人大一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使中国经济走在世界的前列”的目标,近年来,随着一系列利好政策的实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但农业现代化的相对发展较为缓慢。在世界人口不断增加、农产品需求不断扩张、农业资源不断趋紧、农业环境不断恶化的背景下,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就必须依靠先进的科技、装备、理念、人才和发达的产业体系来提升农业发展水平和能力,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土地的适度规模经营[1]是转变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重要手段,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一、兵团土地经营方式的变革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兵团农场经营制度[2~3]共经历了五个阶段。第一阶段,1983 —1987 年,全面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兴办职工家庭农场为主体,发展职工家庭庭院经济和开发性家庭农场。此阶段改变农业“大锅饭”的生产模式,职工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同时,中国实行的是计划经济,农业生产方式相对滞后,求大于供,农产品实现统购统销,促进了农业大发展。第二阶段,1988 —1992 年,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和目标管理责任制,农场内部签订承包合同,农场内部也实行层层承包责任制。此阶段农场与职工签订了承包土地合同,每位职工不少于30亩地身份地,生产工具(农机具、牲畜等)国有,统一调配,农场为发展农业,大力改善农机装置,农业生产得到长足的发展。第三阶段,1993—2000 年,推行了职工生产经营“两费自理”将生产工具(农机具、牲畜等)作价归户的产权改革,改变了以往“农场出钱、职工种地,职工负盈不负亏”的局面。此阶段因土地经营实施了“两费自理”和生产工具作价归农户,职工为降低经营成本,对土地的投入下降,农机装置的更新与换代步伐减慢,农业处在一个发展的停滞或缓慢期,严重影响农业现代化的发展。第四阶段,2001—2005 年,兵团就农场生产经营制度出台了“1+3”文件,重点是进一步调动职工生产经营者的积极性,实行土地长期固定、职工自主经营、加强农场服务和改革分配制度,核心是扩大基层民主和职工经营自。此阶段因土地实施长期固定,土地开始流转,大量土地从农业技术经验不足,无生产资金的职工手中,转向有技术、资金和懂管理的职工流转,农机装置的更新换代加快,农业新技术与新装备不断用于农业生产中,农业得到快速发展。第五阶段,从 2006 年开始,在第五阶段的基础上,实行以职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的双层经营体制,即“土地承包经营、产权明晰到户、产品订单收购、农资集中采供”。此阶段各种农业新技术不断应用,农作物产物大幅度提高,农产品实现了订单收购,解决了职工后顾之忧,农资集中采供,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职工农业产品收入不断增加,职工用于农业生产的资金充足,有能力的职工通过土地流转,不断扩大种植规模,各种新型农机装置迅速应用到农业生产中,农场中不断涌现出种植大户,土地面积均在500亩以上,对实现大宗农作物全程机械化奠定了良好的条件,农业现代化逐步形成。

二、土地规模经营对兵团农业发展的现实意义

1.土地规模经营有利于解决劳力密集型产业用工匮乏问题。随着,大量土地流转,集中到少部分有技术、懂管理的职工手中经营。国家实施的西部大开发、小城镇建设、工业振兴计划等一系列政策,大量农场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为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输送了大批工人,同时提高了职工的收入,在当前兵团土地面积不断缩小的前提下,但大宗农作物,特别是棉花保持稳定发展,土地适度规模经营为棉花总产单产稳居全国第一发挥了重要作用。

2.土地规模经营有利于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土地规模经营后,土地经营者积极性不断提高,购买各类各型新型农业机械装备的能力也大为提升,且愿意筹集资金、加强农业机械的更新换代,大马力拖拉机、精量播种机、激光平地机、采棉机等遍布各农场。截至2012年10月兵团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90.1%,“兵团农业机械化水平在全国处于领先示范地位,已率先完成由中级阶段向高级阶段跨越目标”。

3.规模经营有利于农业新技术的应用。土地规模经营后,经营者更注农业技术技术的应用,提高生产效益,如测土施肥、膜下滴灌、选用良种等先进适用技术大面积推广应用,不仅节约了生产成本、增加土地产出率,还大大提高了农产品质量。

4.土地规模经营有利于提高土地产出率和资源配置效率。通过土地规模经营,将原来的小块变大片,清除了田埂,渠道、道路等,扩大了种植面积,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同时,应土地规模化经营减少了农机具作业空运行时间,减少了水量的蒸发,提高土地产出率和资源配置效率。

5.土地规模经营加速了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发展。土地规模经营后,经营者对农业社会化服务的要求更加具体,需求更加强烈。在规模经营主体的驱动下,棉花生产的耕种收等主要环节基本实现了全程机械化,农机作业服务企业,统防统治等社会化服务组织模式不断出现,经营规模不断扩张,农业社会化服务迅速得到发展与壮大。

三、土地规模化经营须解决的关键问题

1.稳定和促进土地经营权流转政策。在确保兵团土地国有的前提下,实现土地承包经营权稳定,并在稳定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工业、服务业,将剩余的劳动力向工业、服务业转移。引导和鼓励职工自愿流转土地、促进土地规模化经营。一是明晰职工的土地权益。通过合同明确职工规模化经营土地的责权,保障经营者的合法权益。二是加强土地流转服务与管理。建立土地流转管理与服务中心,健全各项管理与服务相关制度。明确土地流转政策,依据农场农业产业发展规划加强监管和土地用途监管,防止土地向非农业产化的流转。三是制定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在土地流转上要正确引导,让职工自愿流转,防止强迫、脱离实际人为加快流转。引导和鼓励土地规模化经营者与职工建立稳定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逐步推广实物计租结算、市场动态租金变动、土地入股分红等利益分配办法,稳定土地流转政策,保护流转双方合法权益。

2.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利用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支持,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投入,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上实施灌溉排水、土地平整、道路整治、电力配套、防护林等工程建设,使其具备规模生产条件。团场要为土地规模化经营创造良好的条件,为体现支持土地规模化经营的政策导向,要建立土地流转农业项目优先制度,农场土地平整、高标准农田建设、农业综合开发等涉农项目尽可能与土地规模化经营相结合,优先且重点安排项目资金支持,全力保障土地规模化经营的条件。

3.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进程。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也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手段。团场要引导和鼓励种植大户加大农机的更新换代,做好农机的监理与服务工作。针对农业生产中薄弱环节和新型农业机械,团场加大引进示范的力度,把成熟的机型推广应用到生产中,不断提高机械作业水平。利用好国家的农机购置补贴政策。适当提高大型农机具,如大马力拖拉机、采棉机、联合整地机、甜菜收获机、蕃茄收获机等大型机械的补贴标准。每年新增农机购置补贴重点向土地规模化经营大户和专业合作社倾斜,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进程。

4.不断提升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为保障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新机型能迅速应用到农业生产中,保障土地的产出率,要在加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基础上,重点发展统防统治、机械化等社会化服务组织的发展。团场要出台优惠政策支持规模经营主体开展社会化服务。对规模经营主体领办农机服务、统防统治等专业合作社,在开办运营、技术培训、场地设备、水电暖等方面予以扶持,在用油、用药、机械设备等方面给予补贴,不断提升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

5.加大金融贷款、保险、补贴、用地等政策扶持力度。土地规模化经营的前提是有足够的资金保障,用于购置农业生产资料,农机作业等费用。团场要主动跟金融业沟通,解决种植大户的资金短缺的问题。一是加大金融机构对种植大户资金信贷力度。创新贷款担保抵押方式,规模经营主体的应收账款和农副产品的订单等权利,以及大型机械设备使用权、房屋、厂房、汽车等财产均可探索抵(质)押的方式,使经营者有足够的资金用于农业生产。二是加大金融保险支持。规范规模经营主体的准入标准和条件,推广各类法人规模经营主体,提高金融支持规模经营的可行性。把规模经营的农副产品以及种子生产、大型农机具等纳入中央财政保险补贴覆盖范围,提高补贴比例,增加补贴总量,并探索建立职工按不同费率缴纳保费、保险公司分级承保的农业风险保障制度,不断提高风险保障水平。三是增加对规模经营主体的直接补贴。在现有补贴种类基础上,新增补贴向土地规模经营者倾斜,按照土地经营面积、产出量和商品量分等进行补贴,直接补贴种植大户。

参考文献:

[1] 钱忠好.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和创新研究(续)[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篇(5)

2、采用多站合一的方式积极推进气象服务站建设,目前共建成气象服务站22个,实现全县乡镇信息服务站覆盖率100%,实现乡镇村信息员覆盖率100%,气象信息员均由乡镇领导、村主任或地质灾害监测责任人担任。建立乡镇双向预警信息传递机制。

3、充分利用电视台、广播电台、手机、互联网、电子显示屏、大喇叭等多种公共媒体,进行气象灾害预警,发挥气象服务站和气象信息员在气象信息传播最后一公里中的作用,逐步实现气象信息进村入户。与当地广电局联合发文,建立了村村通气象信息机制,进一步理顺了气象信息渠道和机制。

(二)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建设情况

1.深入开展面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直通式”服务,与全县所有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22个乡镇、15个重点对象建立“直通式”联系,开展针对性和快捷性的农业气象服务,及时利用手机短信、气象灾害预警系统、电视天气预报、LED显示屏、气象为农服务平台各类气象为农服务产品近5462人次。加快推进蔬菜病虫害气象适应性防御技术的应用,切实提高农业气象服务质量。

2.根据全县农业生产布局,针对县域内种粮大户、油茶、大棚蔬菜种植等农民专业合作社、涉农部门、乡镇等,通过走访、发放调查问卷形式分类开展需求调研,通过对全县“直通式”服务对象的信息收集,建立完善重点服务对象信息库。梳理出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气象信息需求,开发出用户直接参与的实用产品:油茶和超级稻,提高了气象为农服务的针对性。

3.选取县农科所——袁隆平超级稻攻关示范点和县域南部九龙岭镇油茶示范基地,分别建设了高标准的农田小气候观测系统、大棚温湿自动监测系统、预警设施,搭建农业气象科普宣传阵地,建设直通式气象信息服务站,分别打造2个集业务培训、科普宣传、资料查阅、专家咨询、农情会商等于一体的现代农业气象服务示范点综合平台。

4.组织专家联盟团队深入田间进行调查共10次,实地指导农民抓住有利天气开展农业生产工作,保障重要农业生产活动的顺利进行,进一步密切气象服务与农业生产联系。

5.在上级指导下完成安装并应用气象为农服务平台,并与本局综合气象业务平台实现有效对接,面向农民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涉农部门的气象服务产品,使其可更方便、快捷地获取农业务气象服务信息。

6.结合XX本地农业生产特点,编制了《优质水稻种植气象服务周年方案》和《特色蔬菜瓜果气象服务周年方案》,有针对性的开展水稻播种、移栽、抽穗、扬花、灌浆和特色蔬菜瓜果种植等不同农时和农事活动的农用天气预报服务。

(三)气象为农服务“两个体系”体制机制建设

1.成立XX县气象为农服务“两个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分管副县长任组长,领导小组成员包括气象、民政、财政、水利、农业、林业、国土资源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建立联席会议协调机制,每年召开1次以上工作会议,推动气象为农服务“两个体系”建设的常态化、长效化发展。明确各乡镇气象为农服务相关工作实行分管领导负责制并成立乡镇一级气象防灾减灾领导小组。

2.强化部门间共建共享。在上级部门与其他部门合作框架的基础上,气象、民政、水利、国土、林业、交通、农业等部门签署合作协议或联合印发文件等方式开展合作,实现数据资源、人力资源、网络及技术资源、服务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共建共享,并通过县级为农服务机构确定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建立常态化的工作联系机制,与县民政局建立气象灾情信息共享机制。与农业、烟草、水利、畜牧等涉农部门建立长效的合作机制,及时联合开展农田调查、气象为农服务灾害性天气会商,定期联合制作针对性强、实用性好、指导性优的气象为农服务产品,每年12期以上。对农业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进行评估,指导农民采取科学补救措施。同时,成立气象、农业、林业、水利等多部门技术专家和农民专家组成的涉农专家联盟(农业气象专家咨询委员),负责适时开展全县农业气象的决策咨询和农业气象服务的技术指导。

四、存在问题

1、目前,各类媒介已经普及,无论是种养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获取各类资讯包括气象信息的途径很多,缺的是对各类资讯的总结和综合把握。气象部门应当大力开展与涉农部门农技站、水利站、文化站、农业保险、农村金融部门等合作,建立联动机制,为经营主体提供政策解读、农技指导、防灾减灾、金融保险、气象服务等“一站式”综合信息服务。

2、基层气象灾害防御能力有待提升,特别是农村气象灾害防御能力需要进一步增强。

3、各级地方政府尚未建立稳定的气象为农服务投入保障机制,气象为农服务体系建设需要进一步推进

4、气象服务产品不丰富,针对性实用性不强,气象部门人员少、任务重、经费紧,尤其是懂专业的人才匮乏,缺少调查研究和及时掌握农业实时动态,不符合实际。

五、后期打算

篇(6)

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凝聚民意,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深刻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党的五中全会将“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作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之一。省委、省政府历年来高度重视民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造福人民作为最重要的政绩,从2007年开始在全国率先每年系统实施民生实事工程,与全国同步实现小康。省委十四届十二次全会提出要“切实办好民生实事,让老区人民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2021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年,持续办好民生实事,切实兜住民生底线意义重大、责任重大。为此,省委、省政府决定,2021年继续实施51件民生实事工程,充分体现了鲜明的民生导向,浓浓民生情、满满幸福感,有利于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二、《方案》的制定过程

按照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加强民生支出保障的措施,增强惠民政策获得感和可持续性”的要求,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在省人大、省政协监督指导下,省财政厅会同省直有关部门,坚持开门问策、集思广益,科学谋划、精准施策,努力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不断增进民生福祉,努力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在具体政策制定中,方案送审稿经反复论证修改,总体经历了三个阶段。

一是开门问策。2020年9月,布置省直有关部门和市县财政部门提出2021年民生政策建议。10月,厅党组布置开展2021年民生实事征集调研,9个调研组深入市县乡村和省直有关部门,通过实地走访、召开座谈会等方式广泛征求意见建议。同时,首次在省财政厅官方网站和微信公众号开辟了意见征求专栏。11月,对征集的意见建议进行归纳整理,研究确定2021年民生政策框架体系,并形成方案征求意见稿。

二是评估论证。12月2日,省财政厅组织召开2021年民生实事工程评估论证会,邀请了部分人大、政协、专家、基层代表,对征求意见稿开展现场评估论证。评估论证及两次省直部门意见反馈共收集建议147条,采纳或部分采纳117条。

三是完善定稿。对标对表党的五中全会精神,按照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关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工作部署,调整优化方案内容,切实把社会期盼、群众智慧、专家意见、基层经验充分吸收到方案中,确保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民生的重大部署和重大举措落实到位。12月,提请省委常委会、省政府常务会审议通过。2021年1月,省十三届人大五次会议召开期间,以政府预算解读的方式,向省人大代表报告2021年民生实事工程安排方案,并结合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审议意见作进一步修改完善,形成了最终稿。

三、《方案》的主要考虑

与往年相比,2021年民生政策力度更大、举措更实,努力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一方面,在保住基本民生的前提下,在国家政策范围内,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办一些群众有需求、社会有期盼、政府有能力的好事实事。比如:为困难家庭孕妇提前免费基因检测健康筛查,加快城市公共停车设施建设,鼓励符合条件的城镇老旧小区加装电梯等。另一方面,结合新形势、新要求,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履行好公共财政调控职能,有序补齐民生领域基础设施短板,确保民生水平与经济发展相协调。比如:针对肺炎疫情、洪涝灾害灾后重建暴露出的公共卫生和水利基础设施短板,提出了完善重大疫情医疗救治费用保障机制,实施鄱湖安澜百姓安居工程,全面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等举措。

一是聚焦重大决策部署。对表对标党的五中全会、省委十四届十二次全会精神,围绕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财政补助标准,扩大社保覆盖范围,确保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坚持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完善重大疫情医疗救治费用保障机制。提升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水平,推动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支持南昌大学创建“世界一流大学”。

二是聚焦困难特殊群体。立足财力可能,加大对困难群体、特殊群体的保障力度,持续提高城乡低保、特困人员救助供养、特困失能人员护理、城乡孤儿保障水平,推进城镇贫困群众脱贫解困,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三是聚焦兜牢基本底线。充分发挥公共财政属性,注重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围绕民生大事急事难事,精准发力、补齐短板。既扎实做好就业、社保、教育、医疗、公共文化、住房、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等基本民生保障,也突出关键时点困难人群的基本生活保障,做好残疾人、孤儿、特困失能人员等群体抚恤和社会救助。

四、《方案》的主要内容

2021年民生实事工程围绕就业和创业、社会保险等八个方面,集中办好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51件实事,其中,新出台政策9件,充实完善内容24件,既保持了民生实事工程总体稳定,又不断满足群众新需求。51件实事主要是:

一是就业和创业方面,涉及政策5条,主要是进一步扩大就业,加大职业技能培训力度,实施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帮助残疾人就业,加大创业担保贷款支持力度。

二是社会保险方面,涉及政策6条,主要是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险覆盖范围,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政策,完善失业保险政策,提高工伤保险长期待遇水平,为老年人办理人身意外保险。

三是抚恤和社会救助方面,涉及政策15条,主要是提高城乡低保保障标准和财政补差水平,提高城乡特困人员供养标准,实施特困失能人员护理服务,提高各类困难群体财政补助标准,提高企业干部等人员生活补助标准,提高抚恤对象抚恤和生活补助标准,改善残疾人照顾服务,做好残疾儿童康复救助服务工作,继续实施城乡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实施临时救助(特别救助)制度,提高城乡孤儿基本生活保障水平,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发展,深化惠民绿色文明殡葬改革,落实计划生育奖励和特殊家庭特别扶助政策,持续推进城镇困难群众脱贫解困。

四是医疗保障方面,涉及政策6条,主要是完善重大疫情医疗救治费用保障机制,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补助标准,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深入开展重大疾病免费救治工作,开展免费婚前医学检查和孕前基因检测,开展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

五是教育、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方面,涉及政策6条,主要是促进职业教育综合改革提质创优,支持各级各类学校毕业生留赣就业创业,着力提升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水平,继续推进“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加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国家文化公园段建设。

篇(7)

河南作为农业大省和粮食生产、消费大省,做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意义重大且任务艰巨。本刊特刊登河南省现代农业研究会会长刘新民的署名文章,从河南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探索与实践、当前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发展的思路和途径、深入推进的建议与对策等方面,进行全面解读与分析,以期与读者共享。

2016年8月,在谈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时指出,“要把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发展和经济工作的主线,着力优化现有生产要素配置和组合,着力优化现有供给结构,着力优化现有产品和服务功能,切实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打造新引擎、构建新支撑”。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冲刺阶段,也是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面对人口、资源、环境、科技、产业、市场变化给农业发展带来的新机遇和新挑战,中央提出要牢固树立和深入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确保亿万农民与全国人民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在迈向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上,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结构更加合理、保障更加有力的农产品供给体系,已经成为目前我国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举措和当务之急。河南作为农业大省和粮食生产、消费大省,做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意义重大且任务艰巨,省委、省政府坚定贯彻中央部署,提出以“四优四化”为主线,强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提高农产品供给能力和供给效率,加快推动河南从传统农业大省向现代农业强省转变。河南省现代农业研究会为服务河南贯彻落实中央战略部署和省委改革决策,在2016年用了半年的时间,围绕河南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认真的调查研究。在总结河南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经验、做法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通过理论分析和前瞻性探讨,提出了河南进一步推进和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对策建议,为助推全省现代农业发展提供参考和支持。

一、河南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长期以来,河南坚持把“三农”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全省粮食生产和现代农业发展迈出了坚实步伐,取得了长足进步。尤其是“十二五”时期,河南在夯实农业基础地位、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优化农业生态环境、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同时,瞄准市场需求,立足生产供给,去库存、降成本、补短板、创品牌、作引领,大力发展优质、高效、绿色农业,全省农业供给能力有了明显提升,农业供给质量有了较大提高,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上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

(一)多管齐下“去库存”

2015年,河南粮食产量达到1213.42亿斤,实现“十二连增”。在连年丰收增产的同时,也面临国内市场粮价下跌、国际粮食市场冲击、粮食主产区仓容不足等困境,对此河南积极采取多项措施,着力降低粮食特别是玉米库存量。一是粮食产销合作得到强化。2016年5月,河南省粮食局和重庆市商委(粮食局)签订产销合作协议,重庆成为又一个与河南建立长期稳定粮食产销合作关系的省份。此外,河南还通过全国粮食产销协作洽谈会等形式,鼓励省内企业在其他省份开展储加销一体化经营,进行粮食直销,同时支持其他省份粮食企业在河南发展粮食订单生产和收购。二是农产品对外出口有所加强。围绕“一带一路”和“农业走出去”发展战略,河南大力建设粮食、棉花、油料、畜牧等11大类优势特色农产品出口基地,提升河南农业对外开放水平,促进农产品出口。到2015年底,河南实现食品农产品年出口总额153.5亿元,逆势增长20.2%。2016年3月,借助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河南首批200吨玉米从太康搭乘郑欧班列出口中亚塔吉克斯坦,为玉米去库存,也为今后河南更多农产品出口提供了可借鉴经验。三是农产品加工转化有较大提升。2012年3月,河南出台了《关于大力推进主食产业化和粮油深加工的指导意见》,大力推进河南由“中国粮仓”到“国人厨房”和“世界餐桌”的转变,着力发展河南粮食主食加工,推动粮油精深加工和副产品循环利用。到2015年,全省粮油加工转化率达到81.5%,主食产业化率超过32%。2016年5月,河南省政府下发了《关于消化粮食库存促进面粉等粮食加工业健康发展的意见》,针对当前存在的“麦强面弱”问题,在永城市开展促进面粉产业健康发展试点,作为河南消化粮食库存、促进面粉等粮食加工业健康发展的重要突破口。

(二)转变方式“降成本”

为有效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促进农民增收和农业增效,河南积极转变方式,不断减少农业生产直接及间接成本。一是精细化生产进程不断加快。河南创新农企合作,深入推进“百县千乡万村”测土配方施肥工程,积极推广节水灌溉、“物联网+水肥一体化”、无人机植保等先进技术,推行农业投入品的科学化使用,带来了生产成本的直接下降。从2005年河南开始实施测土配方施肥到2014年底,全省累计推广测土配方施肥面积超过8.3亿亩。截至2015年7月,全省以低压管灌、喷灌、微灌为代表的高效节水灌溉面积超过1260.8万亩。二是农村土地流转加速推进。作为降低农业生产成本的根本途径,河南多年来高度重视农村土地流转工作,积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推进集约化生产。2015年,河南被确定为全国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整省推进试点省份,全省土地确权登记工作快速推进并将于2016年底完成,为推动全省农村土地加快流转,促进规模化集约化生产经营奠定了基础。2016年1月,省政府下发的《关于印发河南省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实施方案的通知》,强调要推进多种形式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发展,计划到2020年全省60%以上耕地实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截至2015年6月,全省农村土地流转面积达到3783万亩。三是政府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提升。近年来,河南坚持以简政放权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提升服务能力,全面清理并取消了一批收费项目、资质资格认定和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有效减少了涉农企业的非生产性支出。2016年7月,河南省委、省政府联合下发的《关于推进价格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要求积极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促进农业节水降本;鼓励中小型企业合理用电,降低生产能源成本;强化“绿色通道”政策,降低农副产品流通成本。同时,省政府下发的《河南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降成本专项行动方案》,在降低企业税负成本、社会保险成本、行政费用成本、企业通关成本、检验检测成本等方面做出具体要求,帮助企业降本增效。

(三)固本强根“补短板”

一是现代农业的战略固本。河南始终肩负着农业生产和粮食生产的责任与重担,从粮食生产核心区的规划建设到“两不三新”发展道路的全面实践,从“四大工程”的强力推进到“三化”协调“四化”同步的战略定位,历届省委、省政府从全省发展的战略高度和宏观层面,担负起“三农”“重中之重”的河南使命,践行着补齐农业这一“四化同步”短腿的河南责任。二是现代农业的基础强本。河南以农业综合开发为引领,整合涉农资金,全力推进高标准粮田“百千万”工程建设,目前已累计建成高标准粮田5026万亩。同时,全省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持续推进,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投入年增幅保持在10%以上。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得到快速推广,全省节水灌溉面积已达1943.8万亩以上。农田林网建设效果明显,截至2015年底,全省农田林网、农林间作面积8500万亩,控制率达90%以上,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农田防护林体系。农村公路实现所有乡镇、建制村全覆盖,农业生产运输条件得到显著改善。农业气象现代化建设不断增强,为农业防灾减灾发挥重要作用。大气、水环境、土壤污染防治与修复力度逐步加大,粮食生产核心区、“菜篮子”基地生态环境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三是现代农业的集群支撑。河南在全国首创的农业产业化集群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重大创新,是全省农业“补短板”的重要举措。目前,河南农业产业化集群已达540个,分布全省农业领域11个产业、50多个子产业,基本覆盖全省优势农产品产业和区域性特色产业,实现年销售收入9579亿元,带动全省新增农产品加工能力800多万吨,实现就业农民人数140.5万人,新增农民就业24万人,户均增收2180元。

(四)立足优势“创品牌”

一是畜牧业品牌建设成效显著。以雏鹰集团、牧原集团、双汇集团、众品集团等为代表的生猪饲养加工企业,以花花牛公司、蒙牛集团(焦作)、伊利集团(平顶山)、科迪集团、三色鸽公司等为代表的现代乳品企业,以永达集团、大用集团、华英集团等为代表的肉鸡肉鸭制品企业,以南阳科尔沁、开封皓月、焦作伊赛等为代表的肉牛饲养加工企业,立足河南畜产品原料基础优势、交通区位优势,不断创新生产模式、调整供给方向,不仅使拳头产品得到全国消费者的认可,也使企业品牌深入人心,推动河南畜牧业发展走在了全国的前列。二是农产品加工业品牌优势逐步形成。近年来,河南农产品加工快速发展,已成为河南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随之也成长起一批注重技术创新和产品改造升级的领军品牌企业。其中,在主食加工方面,思念、三全、白象、多福多、、兴泰等一批品牌企业成为其中的骨干;在农特产品加工方面,文新茶叶、天豫薯业、好想你、三利食品等知名企业不断用品牌产品推升品牌产业;在粮食加工方面,家家宜米业、天源面业、一加一天然面粉、远征面粉、雪健食品等一批粮食加工企业通过产品做品牌,通过品牌育市场,深得消费者认可。截至“十二五”末,全省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7315家,营业收入突破2万亿元,利润总额达1700多亿元。三是农产品种植业品牌正在兴起。为进一步提升河南农产品品牌优势,河南启动了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三品一标”)品牌提升行动,并因地制宜大力发展一村一品、一乡一特、一县一业,加快培育特色农业产业基地。二仙坡苹果、开封西瓜、原阳大米、中牟大蒜、永城辣椒、信阳毛尖、西峡猕猴桃、新郑红枣、河阴石榴等一大批名优农产品,已经成为河南的名片。

(五)创新驱动“作引领”

前瞻国际农业的发展趋势和我国农业的产业升级,现代农业在组织结构、生产动力、科技支撑、市场格局、融合发展等方面都发生着深刻变化,对我国现代农业发展产生着巨大影响,也为农业供给侧改革带来了巨大空间。河南紧随趋势、紧抓机遇,创新推动全省农业发展。一是农业科技创新日益强化。在国家和河南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引领下,河南农业发展创新能力有了较大提升。2016年,仅河南省科技厅农业领域科技创新攻关计划立项项目就达172项。2016年河南10项重大科技专项中,农业领域科技创新独占三成;34个重点项目中,现代农业项目占到14.7%,食品加工项目占到11.8%。主要农作物的突破性品种选育及产业化、肉制品加工关键技术及装备开发、面向中亚现代农业技术集成与示范等一批省重点农业技术创新项目为河南农业发展带来强劲动力,也为河南涉农企业“专、新、特、精”的创新发展提供强力支撑。二是“互联网+农业”发展迅速。河南“万村千乡”网络信息化建设、农超对接、“互联网+”行动等一批电子商务服务项目的实施,培育了一批网络化、智能化、精准化的现代种养、营销及零售企业,促进河南“农业4.0”的发展。雏鹰集团、永达集团、家家宜米业、手拉手集团、封丘树莓合作社等一批现代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充分利用互联网打造电商平台,助推企业发展,取得了明显实效。截至2015年底,阿里村淘项目在全省22个县落地,1100多个村级服务站投入运营,电商企业现已超过20万家,农村网店突破3万家。三是农业产业金融作用渐显。2016年4月,河南永达集团与海尔金控成功签约10亿元战略投资,为产业金融强力助推河南现代农业发展拉开序幕。同时,海尔还计划通过金融支持、融资租赁等方式,3年内向河南农业投资近百亿元,推动河南农业的产融一体与资源共享,为破解河南涉农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开拓了新模式,对工业企业、金融企业、农业企业的转型升级、结构调整、融合发展提供了示范借鉴。2016年4月成立的河南首家农业融资租赁公司,集多个产业的资本融合,致力于全省农业的投融资发展,代表着河南农业多元化投融资平台的支撑体系建设已初露端倪。农业产业金融现已成为推动河南农业加速发展的新生力量。四是都市生态农业和乡村休闲观光农业势头强劲。农业与旅游业的加速融合让河南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取得了迅猛发展,已成为河南农业和旅游业新的产业形态及消费业态。河南近年来大力发展都市生态农业和乡村休闲观光农业,以休闲度假、观光体验、农事参与、农耕文化、民俗风情为主的休闲农业景点和项目加速推进,一些主题鲜明、特色突出的市民农园、民居农庄、民俗观光村和农业公园等农业旅游景区加快建设,一批国家级、省级都市生态农业示范区和乡村旅游示范点陆续建成。截至2015年10月,全省共有休闲农业经营主体14766个,各类休闲农业园区、休闲农庄达773个。

二、当前河南农业供给侧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在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新形势下,农业发展的主要矛盾已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河南农业“大而不强、多而不优”的结构性问题日益凸显,主要表现为“四高、四不高”。即:粗放低端的种植业供给比重偏高,造成农业土地利用率不够高;传统分散的小规模经营比重偏高,导致农业劳动生产率不够高;附加值较少的初级加工比重偏高,导致农业资源转化率不够高;农业生产成本偏高,导致农业综合效益不够高。同时,还存在着新型经营主体增长快但适应市场能力偏低,产业聚集发展快但自主创新能力偏低等问题。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提高供给侧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必须认真面对上述问题,化解以下困难和挑战。

1.大宗农产品数量型供给与质量型需求不相适应

河南粮食虽然产量大,但优质率远远满足不了新兴需求下的农产品多样化、高标准、高品质要求。以河南的优势主导农产品小麦为例,产量占到全国的四分之一强,但加工适应性差、品质不协调、用途受限的品种占比过高,而且混收混储的收储方式也制约着优质粮品质作用的发挥。虽然河南也在豫北、豫中、豫南大力发展强筋、中筋、弱筋等小麦产业集群,但相对于市场对优质品种的需求还有一定的差距。

2.农产品加工初级型供给与中高端需求不相适应

一是农产品精深加工程度不高。全省种植、养殖加工业的初级加工产品仍占据着主导地位,生产的大路产品多、低档产品多、原料产品多,产业链短、附加值低、同质化严重。河南虽然是全国面粉加工第一大省,但产品中80%是产能过剩的普通粉,而市场需求旺盛、利润丰厚的专用粉的供给量不足10%。畜牧加工业中精深加工产品比重偏低,有的龙头企业的熟食产品比重仅为20%左右,而发达国家畜产品加工企业的精深加工比率超过80%,差距较大。二是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不足。许多加工企业缺乏有效的技术储备和技术支撑,科技人才不够、科研力量薄弱、研发投入不足等问题还比较普遍。三是经营主体的现代经营理念不强。部分企业的创新驱动意识、品牌战略意识、人力资源意识不强,产品研发水平和市场开拓能力不足,现代经营理念和现代工匠精神还比较淡薄。

3.传统的生产方式与提升农产品竞争力不相适应

一是农产品生产的集约化程度不高。目前河南农业生产家庭经营规模偏小。尽管近年来河南土地流转加速推进,但由于农民组织化程度不高、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较低、土地流转成本偏高等问题导致真正实现规模化经营的土地比重较低。从河南目前的农业生产整体状况来看,集约化生产整体上还处于相对低水平阶段。二是农产品生产的绿色化程度不高。受长期粗放型农业增长方式的影响,河南农业资源数量的不足和质量的下降已进入到硬约束时期,面临着局域性土壤退化、耕层变浅、面源污染严重等问题,影响着农业的生态环境和农产品质量。传统的“大水大肥”的农业生产方式和资源利用方式已难以为继,粗放型农业生产到绿色农业生产的转变亟须加快。三是农产品生产的标准化程度不高。尽管河南大部分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已有国家、行业或地方标准,但还有一些农产品或没有标准,或标准陈旧,或只有区域标准,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急待进一步健全、更新和完善。四是农业生产者的职业化程度不高。农业从业者“兼职化、副业化、老龄化”问题突出,多数农业生产经营者的专业素质与专业技能还不能够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职业化、专业化生产经营队伍建设还有待进一步强化。

4.农业经营效益不高与改革所需内生动力不相适应

改革的目的是让农业强起来、让农民富起来,然而在农业的发展改革过程中,相对不高的农业经营效益时至今日依然在较大范围存在。一是农民粮食生产成本高、收益低。农业生产资料费用、生产支出、劳动力成本的不断上涨,带动了农业生产成本的刚性抬升,加之粮食价格的“天花板”效应,导致农民粮食生产的收益不高。二是农业企业经营成本高、盈利少。涉农企业的生产原料、能源、人工和物流等价格上涨快、融资贷款费用高。据统计,河南劳动力成本近6年上涨一倍左右,而大部分农产品加工制品价格上涨仅为20%~60%。各项成本支出的居高不下,大大压缩了企业的盈利空间。

篇(8)

但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改革已呈现明显的转折性特征:一是由开局阶段重点主攻经济体制改革的单兵突进,转向涉及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全方位综合配套改革。二是由开局阶段以经济体制“破旧”为主要任务,进入到“立新”阶段,主要任务是制度创新和完善。这个阶段的每个单项改革都“牵一发而动全身”,既绕不过去,又充满风险。作为单一经济功能区的开发区不能承受之重。

而“新区”,承担起新一轮改革“探路者”的重任:探索新的历史条件下区域协调的制度创新和发展模式。所谓新区,除了一些以开发区为主体的新区之外,还包括国家层面的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以及城市划出的以商业开发为主要目地的行政区域。新区开发,已经成为一种新的现象。

让农民变市民是城市化的关键

对于新区,各地的热情毫不逊于当年的开发区。在规模上,新区似乎有过之而无不及。

今年7月18日挂牌成立的“郑州新区”,包括五个区一个县,即郑东新区、国家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白沙和官渡组团、航空港区、九龙国际产业(物流)园区,再加上中牟县,规划总面积约为1800平方公里。

滨海新区包括塘沽区、汉沽区、大港区三个行政区和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天津港保税区、天津港区以及东丽区、津南区的部分区域,规划面积2270平方公里。

2009年8月9日零点起,浦东再一次经历了区划调整,从原来的532.75平方公里拓展到了1210.41平方公里。整合南汇的意图,外界普遍解读的重大利好之一,就是上海要为浦东新区的下一步发展,扫清土地障碍。

经济发展的核心生产要素是土地,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会给农村带来一些好处,大量的农民进城,脱离土地。但如何让农民分享工业化、城市化带来的利益,如何平衡政府、企业和农民间的利益,是目前城市化进程中的难题。

南汇的划入使城乡一体化任务在新浦东时代十分严峻。南汇并入浦东以后,新浦东农民增加到了34万人,基本农田增加到了50万亩。新浦东出现了三重二元结构,比如镇保,原浦东和原南汇差异比较大,农保也有差异;不仅公共产品服务存在差异,而且包括教育、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的从业人员收入水平也存在差异。

“新区与开发区最大的不同在于,新区必须着眼于解决城乡二元结构”,吴江指出。值得庆幸的是,各级政府在新区推动进程中都在尝试解答。

据了解,浦东正在考虑一个新农村改造计划,用几年时间,对200多个行政村进行村庄改造,届时将惠及20万户农民。浦东新区区长姜棵表示,要提高城乡公共资源统筹配置水平,积极推动与农村城市化、农民市民化、农业集约化相适应的土地管理制度创新,要探索完善农村集体资产管理体制,充分保障农民权益。

城乡一体化,并不是简单地让农民由分散务农变集中,由分散居住变小区化,变成住在城镇的农民。需要转变的“不是身份而是实质,也就是农民意识”。

江苏省镇江市副市长李小平对《中国改革》介绍了镇江新区正在实施的“万顷良田”工程,将通过对5.6万亩农村各类土地的整理和调整,建成“田成方,路成网,渠相通,林成行”的适应现代化机械作业的大面积、连片的高标准农田,“不是让原有农民换地种田,而是要用集团规模、技术优势帮助他们应对冲击。”镇江新区管委会党工委副书记王祥义对《中国改革》强调,“要借此转变农民对单一农业的依赖心理、养成创造性和竞争意识。让他们从根本上融入现代社会,而不只是实现物质上的现代化。”

郑州新区则在全国率先提出了“复合型城市”理念:不是简单的城市+农村+开发区,而是城区内有一产、二产、三产,各组团之间利用生态、交通将之连接,破除“大城市”的弊端。

让吴江更关注的是农民的发展权问题,“失去了土地,农民的第二代怎么办?”他强调指出,“这要求包括教育、医疗在内的公共服务要均等化。”

据介绍,郑州新区的每个组团都将相互配套,功能齐全,必须有学校、医院等公共服务,必须配置一部分居住用地,方便人们生活和工作。

行政体制改革居于重要位置

浦东综改已经进行了4年,而着力转变政府职能,探索建立适应大区域特点、体现扁平化特征的新型行政管理体制,依然被放在了进一步推动综改工作的首位。

“小政府”一直是浦东的特色,早在浦东新区成立时就只有10个局、800名机关编制。和兄弟区县相比,机构减少了2/3,人员减少了I/3。

不过,当地一位专家说,现在存在着为了小政府而小政府的倾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尹后庆曾担任了四年的浦东新区社会发展局局长,他对《中国改革》介绍说,社会发展局分管教育、卫生、体育和人口,只有90个编制。“静安区一个教育局管理40个学校,而浦东新区的一个教育处要管理400所学校。”当地专家还指出,新区政府将一些职能让渡给社会中介组织后,“反而收费次数比以前更多了。”

据了解,浦东新一轮区级机构改革,是按照综合统筹、经济服务、社会建设、城建管理、法制监督5个不同职能模块设置的。浦东政府工作部门从13个增加到了19个(仍少于目前上海其他区县26―28个委办局的配置),此次机构的增加,是出于对新浦东功能建设的多种考虑。比如金融服务局的设置,把金融办从发改委里划出来,是为了更好地推进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把农委单列出来,是因为南汇划入后,新浦东的农田和农民都增加了,因此“三农”问题、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的问题,比以前都更要突出。

在滨海新区,行政体制改革同样居于重要位置。

滨海新区的管理体制,并没有打破原有的行政区划,只是一个综合协调机构,即滨海新区管委会。

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副所长肖金成曾经指出,滨海新区的发展瓶颈主要是体制的瓶颈,表现为滨海新区内部各自为政的现象较为严重。滨海新区内各行政区和功能区是平级的机构,而新区管委会也只具指导和协调的功能,不是领导机构。这种状况影响滨海新区整合

调度其内部资源。事实上,这也是目前新区普遍面临的矛盾。

滨海新区目前的思路是,天津市政府和各区把部分行政权力让渡给新区管委会,同时,成立了市委书记、市长负责的滨海新区发展领导小组,新区管委会主任同时担任小组办公室主任。“新区的问题可以直接走这个渠道向书记和市长汇报。”据介绍,滨海新区还在探索建立事权划分机制,即按照事件的类型而不是事件大小来划分管理权限。“如果是新区管委会管的事,各组成单位就不管。各组成单位自己管的事,新区管委会就不过问。”

作为“一国两制”的交会点和“内外辐射”的接合部,横琴新区的“制度创新”更有新意,其行政机构设置脱离了中国行政体制的窠臼。据介绍,横琴新区参照港澳行政机构,只设了10个部门。除了办公室和党群工作部,另设8个局(委员会):统筹发展委员会、产业发展局、财金事务局、公共建设局、社会事业局、交流合作局、行政服务促进局、警务和综合管理局。港澳味浓厚的财金事务局和产业发展局,令人耳目一新。《横琴总体发展规划》中规定,新区管委会组织机构的原则是“精简、统一、效能”,并特别指出,横琴外的行政机构一般不在横琴设立分支机构,杜绝外界行政干扰。

“先试先行”,向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转型

“我希望浦东在闯上胆子大一点,重点是研究怎么通过综合配套改革为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突破发展的一些制约和瓶颈上,找出一点新的路子,做一点新的探索。”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在2009年两会上说。

这实际上也是处于转型关键点的中国对新区的寄望。

在金融中心和航运中心建设之外,上海也在高调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发展,而在选定的重点发展9个领域中,浦东新区占了8席。浦东目前的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约为2600亿。而浦东也计划用三年的时间产值达到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的40%。这显然不是个轻松的任务,但却事关上海先进制造业的发展前景。

目前在天津滨海2270平方公里的辖区内,产业园区也已被重新规划,其中12项专项规划目前已经基本完成。除了开发区、保税区之外,一些新的功能区也脱颖而出。其中,最令人瞩目的是天津市将耗资2000亿打造的于家堡金融区。与开发区以经济功能为主不同,新区获得了在区内对部分关键改革“先试先行”的特权:OTC(柜台交易)市场、PE(私募股权基金)中心、离岸金融中心、“港股直通车”……滨海新区正以全面金融改革的形象出现,而其正在试点的内容无论在哪个方面都是我国当前金融改革的难点、重点。

金融创新是滨海新区的重心,但并不是全部。实现京津空港口岸直通;实行人才全球招聘制度;“建立异地报关、异地报检、口岸放行”的监管体制;在塘沽区试点取消农业户口,实行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就业、教育、医疗等政策;“中关村”将出现在滨海新区……这份来自《天津滨海新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三年实施计划(2008―2010年)》的改革发展“清单”,让滨海新区正在进行全方位创新。

而作为经济新区领域内“一国两制”的试验区,横琴需要为未来内地其他口岸与港澳的交流带来新的示范意义。其最大的亮点便是通关制度创新,俗称“二线关”。横琴与澳门间的口岸是“一线管理”,对出入境人员和货物查验较松弛,比如货物进出关只需备案。而横琴与珠海间的“二线管理”较为严格,货物进出需要报关、报检。分析人士认为,这一通关模式赋予横琴一定的“关外”色彩,但终究在“境内关内”,政策突破范围有限。

1+1>2的挑战

城市扩容,不可避免会带来新的融合,而将之转化为发展动力也需要一个过程。对于希望实现“l+1>2”的新区来说,只有把大量具体工作做细,才可能形成工作合力。

南汇划入之后的“新浦东”,被社会各界寄予厚望。但挑战也不小。

姜棵已坦率表示,自己到浦东新区任职时,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就关照自己:你到那里去,南汇的事情要放到议事日程。市长韩正也交代:临港新城的事情不能冷下去。

陆家嘴、外高桥、张江、金桥等4个国家级开发区,在管理、品牌、团队、政策等方面有很大优势,而康桥工业区、南汇工业园区、国际医学园区等市级开发区和临港新城,在土地资源、发展空间上有明显优势。如何“对接双方优势、联动发展”已成为大浦东的专题重点。据了解,对接的具体路径将从规划联、资本联、政策联、产业联、项目联、行政联等方法中选择。

篇(9)

会议在保证粮食安全、农村改革、改善民生、城镇化建设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新观点新思路新要求,呈现出一些新亮点,现予以解读。

落实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大力推进科技兴粮

我省是传统农业大省,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三农”工作。会议要求,要落实国家粮食安全战略要求,稳定粮食播种面积,推进科技兴粮,开展整县整乡粮食作物高产示范建设,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这为我省粮食安全工作指明了方向。

粮食是各个领域的基础,始终是解决所有问题的重中之重,如果吃饭出现问题,其他所有发展将无以为继,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粮食生产和对农业的支持。要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扎实抓好粮食安全工程。

一要夯实基础。围绕“再造一个都江堰灌区”工程,加快推进武引、亭子口等大中型水利工程建设,新建一批高标准农田,提升农业综合生产水平。

二要提升能力。注重永续发展,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强化科技支撑,整建制开展粮食作物高产创建,大力发展节水农业、循环农业,给粮食生产插上科技翅膀。

三要扩大新型营销模式创新试点。加快信息化和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建设。

四要更加注重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注重生产源头治理和产销全程监管,让人民群众吃得饱、吃得好、吃得放心。

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深入推进农业农村改革

城乡二元结构是制约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主要障碍。必须健全体制机制,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让广大农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会议要求,要围绕贯彻落实中央精神,深化农业农村改革,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不断增强发展新动力和新活力。

在深化农村改革方面,2014年,要全面启动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颁证,试点县(市、区)要全面完成任务,自主试点县(市、区)部分完成,其余县(市、区)全面启动。同时,稳步建立农村产权交易所,在有需求有条件的县(市、区)建立产权交易平台、调解仲裁机构和中介服务组织,有序开展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工作。坚持分类推进,试点探索盘活农村产权,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路径;深入研究完善农村宅基地制度、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制度、农村金融制度等方面的改革政策举措。

在推进经营体制创新方面,鼓励和引导工商资本到农村发展适合企业化经营的现代种养业,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组织+农户”的产业化新机制,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发展多种形式的规模经营。制定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工商资本到农村发展现代种养业、农户以承包经营权入股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农村合作经济的政策措施,鼓励农村发展合作经济,推进实施农民合作组织示范、龙头企业排头兵工程,发挥龙头企业助农增收作用。这既给资本提供了出路,又给农业产业化提供了机遇,这是会议精神的又一个突出亮点。

更加注重制度安排,构建覆盖城乡、惠民富民的民生保障体系

按照守住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舆论的思路,根据经济发展和财力状况逐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更加注重制度建设,花钱买制度而不是简单花钱买稳定,着力解决地区差异大、制度碎片化问题,构建覆盖城乡、惠民富民的民生保障体系。这是会议提出的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的新思路和新举措。

会议强调,2014年,继续实施十项民生工程,持续保持对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保障性住房等社会事业的重点投入,突出办好19件民生实事,有针对性地解决群众最关心、受益最直接的民生难题。稳步增加民生投入,公共财政预算用于民生支出的总量和比例只增不减。保民生不是包民生,会议指出,要坚持政府“保基本、兜底线”,不能保打天下,同时鼓励引导社会力量、民间资本参与社会事业。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不要作过多过高的承诺,鼓励和引导群众通过勤劳致富改善生活。

在经济社会转型的阶段,尤其要抓好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积极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和中小微企业就业,统筹做好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工作。完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推进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并轨、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并轨。

深入实施“四大片区扶贫攻坚行动”,推进基础扶贫、产业扶贫、新村扶贫、能力扶贫、生态扶贫“五大扶贫工程”,全面提升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

坚持以人为核心,走具有四川特点的新型城镇化路子

城镇化是推动城乡、区域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扩大内需、转型升级的战略重点。会议要求,要紧紧围绕提升城镇化质量,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推进城镇化转型发展、加快发展,走出一条形态适宜、产城融合、城乡一体、集约高效的新型城镇化路子。

会议从人到哪里去、钱从哪里来、地怎么管等方面传递出了一系列重要信息,对社会普遍关切的问题给予了充分回应。

一是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解决好人的问题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关键。从城镇化的要求看,目前主要任务是解决好“半市民化”问题。会议提出,要深化户籍制度改革,除成都外全面放开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户籍限制,按照自愿、分类、有序的原则,引导已经转移到城镇就业的农村转移人口落户,但不能逼农民进城,让农民工“被落户”。推进住房保障体系建设,实施“百万安居工程建设行动”,继续开展“农民工住房保障行动”,降低进城落户门槛。逐步推行居住证制度,稳步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

二是建立多元化可持续的资金保障机制。会议提出,要建立合理的城市基础设施服务价格,鼓励社会资本通过特许经营等方式参与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和营运,充分发挥省级投融资平台作用,多渠道筹措城市建设资金。目前,大量民间资金找不到投资渠道,只要政府能够提供公平竞争条件,创造良好市场环境,一定能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带动社会力量共同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

三是提高城镇建设用地利用效率。坚持集约节约用地,以盘活存量为主,统筹地上地下空间,提高开发强度,建立城镇用地规模结构调控机制,合理确定城市开发边界,防止搞片面的“土地城镇化”。人多地少是我省的基本省情。从一定程度上看,经过多年快速发展,我省城镇化进程是对土地相对粗放的利用。但面对粮食安全这个大问题,我们的城镇化不可能永远无节制占用耕地。耕地红线不能触碰,腾挪的空间要通过土地集约化来实现,在总量控制的前提下,着力提高城镇建设用地利用效率。未来城镇化的过程,必将是土地集约化的过程。

会议还要求统筹推进幸福美丽新村建设,打造新农村建设升级版,这体现了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尊重群众意愿、顺应群众对幸福美好生活的新期盼。

(作者单位:省委政策研究室)

2014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

促进工业经济稳定增长

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

大力推进重点区域发展

篇(10)

中图分类号S78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11-0106-02

2009年3月11日国家林业局局长贾治邦在答记者问时说,林业部门不仅仅是挖坑种树,还是生态建设的总体部门。林业今后发展的路子就是:发展现代林业、建设生态文明、促进科学发展。这是林业发展的总体思路,也是今后我国林业发展的方向。同时,也从理论的高度指明了包公镇林业发展的方向,这与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的“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生态文明”的科学论断是一脉相承的。如何把这些理论落实到包公镇现代林业建设的实践中来,促进该镇现代林业的发展,是包公镇做好林业工作的关键。现将包公镇现代林业发展的现状及对策总结如下,以供林业工作者参考。

1发展现状

包公镇位于安徽省肥东县东部,与巢湖市、滁州市毗邻,属合肥地区最大的林业乡镇,境内地势东高西低,地形东北至西南走向,低山、丘陵、平原相间,山水相依,交通便捷,风景秀丽。截至2008年底,全镇已实施国家公益林1 267hm2,退耕还林1 400hm2,商品林267hm2,道路绿化67hm2,村庄绿化200hm2,农田林网333hm2。截至目前,全镇有林地面积3 533hm2,全镇绿化覆盖率达到了25.6%。全镇林业工作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林业在包公镇生态环境建设中已经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镇域经济中也占有十分重要地位。

2存在的问题

2.1林业产业化基础较弱

目前与“产业化”结合较为紧密的主要为用于木材加工,林、浆、纸一体化的速生丰产林,其他经济(果)林建设、苗木花卉的种植和森林旅游业等,尚未形成成熟的产业链。林产品加工企业规模小、技术水平不高、产品档次低、附加值低,没有形成特色产业或龙头企业,缺乏知名品牌。

2.2对林业招商引资工作的认识不足

例如,在招商引资中,主要的招商项目基本集中在消耗资源的工矿业,而对既能充分利用资源又能保护资源的生态旅游业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开发建设速度较慢。

2.3政府对林业项目资金投入不足

森林生态旅游前期的建设投资大,回报周期长,缺乏吸引外资的“短、平、快”优势,建设资金筹集困难重重,导致森林生态资源是属于“政府花钱买生态”的项目。综观国际上林业发达国家,无一不是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发展起来的,其发展经验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2.4森林生态资源未与包公文化旅游、三国古战场、宋街古色旅游有机结合

森林与旅游有着天然的联系。在森林生态资源和包公文化开发上没有形成成熟的旅游线路。加之宣传力度不够,除少数慕名而来的包姓后裔和大客商外,普通老百姓知之甚少,只知开封、肇庆之包公,不知庐州是包公的出生地,仍处于“养在深闺人未知”的尴尬境地。

2.5森林资源的挖掘程度不高

随着国家林业宏观政策的逐步调整,林业发展已进入由木材生产为主转向以生态建设为主的重大历史时期,林业经济也由原来单一的依赖木材生产转向依靠林地开发、多种经营和综合利用的发展态势。目前,包公镇森林生态资源的利用还是停留在简单的木材采伐上,而不是综合利用,缺乏参与性的娱乐旅游项目,如农家饭庄、度假村、生态园等项目,没有体现资源的多功能价值。

3发展对策

针对包公镇林业目前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首先应理清思路,编制生态林业总体规划,积极推广林业产业化进程,以生态建设为核心,大力发展森林旅游业,最终实现现代林业的可持续发展,达到现代林业所具有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三者综合效益的最大化。

3.1建设包公镇生态林业的目标与指导思想

为了把握好包公镇生态林业建设“该如何走”的问题,首先应从宏观上理清思路,明确发展方向。根据林业发展的规律以及生态建设的要求,将发展生态林业的目标定为“建设生态林业强镇,促进森林旅游兴镇”,即“生态立镇、旅游兴镇”。指导思想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生态文明建设为核心,以林业经济建设为重要内容,以林业结构调整和科技兴林为动力,严格保护,合理利用,高效开发,最终实现现代林业的可持续发展,达到现代林业所具有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三者综合效益的最大化,真正把包公镇建设成山更青、树更大、水更绿、民更富的生态林业强镇。

3.2立足生态建设,科学编制和实施生态林业发展的总体规划

做好林业规划,不仅是森林资源开发取得成功的保障,也是预防资源和环境遭到破坏的重要措施。在编制生态林业总体规划时需要把握3个原则和3个层次。

3.2.13个层次。①编制中、长期战略发展规划。根据“生态立镇”发展思路,立足本地资源优势,以市场为导向,不断探索、总结和完善符合包公镇实际的林业产业发展思路。确定以东部山区、沿巢湖边界线为骨架的森林绿色生态线,以丘陵、岗地和坡耕地的防护林、商品用材林为主,辅以苗木花卉、绿色长廊林带、村庄绿化和农田林网,间以培育珍贵用材林,大力支持依托于林业的种植(养殖)业,科学编制全镇林业产业发展规划,正确引导全镇林业产业健康快速发展,最终全面完善和提升生态包公镇建设的品位和质量。②编制近期发展规划。即每年度的造林规划和年度作业设计,以确保在扎实有效地推进造林绿化工作的同时,还能切实加强森林资源的管理。③把握镇内部各部门之间和林业系统从上到下的子规划,以实现生态林业发展的可持续性和政策的一贯性。

3.2.23个原则。①在编制本地区林业发展总体规划前,要全面开展森林资源普查、评价工作,摸清家底,拓宽资源观,搞清楚林区的地质资源、生物资源和各种物质资源指标,为规划提供科学的依据。②规划要体现高起点、高标准、科学性、法定性及持续性。项目规划要按“合理布局、重点开发、适度有序”的原则进行,提倡以自然景观为主,就地取材,依景就势,体现自然之美。③要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科学地融合本地历史、人文、山水资源,由点到面地将本地区散布的各类资源串连起来,并力求各类资源的协调、合理布局,形成有机整体。总之,林业资源开发要依规划执行,规划的实施要最大限度地实现林业潜在的三大效益,把可能发生的环境破坏降低到最小限度。

3.3以山为本,积极推进林业产业化进程

如前所述,林业具有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林业生态建设是林业产业化的物质基础,林业产业化则可促使现代林业的可持续发展。从林业在整个社会产业中所处的地位和具有的功能解读,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就是发展林业生态系统。

3.3.1借助林业生态系统,大力发展森林旅游业。绿色不能只是养眼的风景,更应变成巨大的财富。包公镇森林资源丰富,历史文化厚重,旅游人文资源丰富多彩。包公镇的实际情况和林业发展的规律表明:发展森林旅游业是包公镇现代林业发展的主导方向。森林旅游业广义上是指一切与林业有关的旅游。一言以概之,森林生态旅游就是指在被保护的森林生态系统内,以自然景观为主体,融合区域内人文、社会景观为对象的郊野性旅游,是旅游者通过与自然的接近,达到了解自然、享受自然生态功能的好处,产生回归自然的意境,从而自觉保护自然、保护环境的一种科学、高雅、文明的旅游方式。森林生态旅游的核心是环境保护,是对自然景观的保护,只能有选择地满足游客需要,其发展应与自然和谐,并且必须使当代人享受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机会与后代人相平等,并且在森林生态旅游的全过程中,必须使旅游者受到生动具体的生态教育。森林生态旅游的受益者除游客和经营者外,还有本地的居民、当前的经济、未来居民、未来经济,其效果必须强调以生态效益为前提,以经济效益为依据,以社会效益为目的,力求达到三者综合效益的最大化,实现森林资源和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包公镇发展森林旅游业的有利条件:①地理位置优越,森林资源丰富。包公镇地处合巢滁3市交界,拥有丰富的林业资源,并已形成了景观各异的林业生态空间,自东北至西南走向依次有依托高亮林场的高亮良种猪繁殖场、山徐特种林场、孟陶私有林场、塔山生态园、岘山休闲旅游观光园等,像一条缀满珍珠的绿色走廊,使得包公镇发展森林旅游业具备了天然的优势。②人文基础条件好,有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包公镇是北宋名臣包拯的出生地,也是三国时期古战场;保存完好的景点有包公宗祠、张劲夫故居、曹操练兵时的旱水马槽、太子山、棋盘石等;民间文化遗产有大邵洋蛇、石狮狮子舞、阚集折子戏等。历史文化资源极为丰富,为森林旅游业增强了吸引力。③森林旅游业投入少、收益高。森林旅游业项目可以就地取材,建设费用相对较小,而且由于项目的分期投资和开发,使得启动资金较小。另一方面,森林旅游业项目建设周期较短,能迅速产生经济效益,包括林业收入和旅游收入,而两者的结合使得其效益优于传统林业。目前包公镇可从事森林旅游业开发的主要场所有山徐特种林场、孟陶私有林场、塔山生态园、岘山休闲旅游观光园及包公文化生态观光园等。可参与开发的项目有登山野(营)餐、游览、避暑、观光、散步、骑马、狩猎、绘画、摄影、采集标本、钓鱼、游泳、休息疗养、考察和教育等,这些陶冶情操、增进身心健康的旅游活动都是其他大众旅游所不能替代的。森林生态旅游市场的定位:以满足城市居民休闲生活为主的生态旅游度假。客源主要为合肥、南京周边城市居民;中期瞄准京、沪等大中城市客源,适当加大客源市场的开发力度,使潜在的客源变成现实的游客;远期还应将目标市场扩大至深圳、香港和澳门等国内大中城市和台湾地区,并延伸到东亚、东南亚等地。森林旅游开发时要把握的几个原则:①低收费原则。森林生态旅游近郊出游率高,重游率大,出游人数多(多以家庭、单位职工群体为单位),故各种收费不宜过高,有些高档项目还可实行优惠的会员制。②保持自然性原则。景区建设要尽量保持原有的自然风貌,人造建筑原则要少,并与环境相融洽、协调,相得益彰。③多层次性原则。现代城市居民收入相差很大,为满足不同层次旅游度假要求,设施档次可拉开,但结构要合理。此外,各级政府要在森林旅游中发挥作用。一是国家要加强对森林旅游业的导向性投入,用于森林旅游的对外促销、总体形象树立、基本建设;二是地方政府要加大投入,发展森林旅游业,地方是最大的受益者,也是最重要的推动者;三是森林旅游单位要积极拓展融资渠道,在进行资产评估的前提下,通过有限度的经营权转让、合资、合作等方式吸引外部资金的投入。

3.3.2推进林权改革。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重大创新和完善,是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的必然选择,也是林业产业化进程的必由之路。应按照“明晰产权、规范流转、放活经营”的要求,以“山定权、树定根、人定心”为根本,不栽无主树,所有林地、林木应及时确权发证,群众栽植的树木成材后,允许更新采伐,并实行县、镇财政以奖代补和民办公助的办法,对通道绿化进行奖励。让林权改革充分调动广大干部群众和社会各界投资林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快绿化进程。还应把发展非公有制林业、实行个体承包作为加快生态林业建设的一项重要措施来抓,鼓励多成分、多形式、多元化开发,让“谁造谁有,合造共有”、“谁投资、谁受益”的林业政策家喻户晓,深入民心,鼓励广大群众和社会各界以承包、租赁、拍卖、转让等形式兴办林场、建生态园。

3.3.3科技兴林。在推进林业产业化进程中,必须要发挥科技的作用,真正走科技兴林之路。在基地建设中,要尊重科学,按技术要求办事,大力推广良种良法;在龙头企业建设方面,要鼓励技术改造,提高技术含量,增加林业产品附加值,提高林业资源综合利用率。为此,应做到以下几点:①积极开展与各林学院等高等科研院所的全面合作,让包公镇成为这些拥有强大科技力量的试验、技术应用基地,缩小与发达地区在林业科技上的距离。②让科技培训“进现场”。将培训地点从原来的乡镇讲授移到村里、山上培训,现场指导,使理论知识变为实用技术,按植物的生长特性进行培训,注重时效性。针对其不同的生长时期采取不同的培育措施,按时节进行技术培训。③实行科技示范、科技推广,形成科技推广体系。以专家讲解为主,乡镇林业技术骨干推广为辅,村一级要形成若干个技术示范户,通过示范带动林业科技全面普及。

3.3.4森林资源管理。森林资源管理也是林业产业化进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包括3个方面的内容:林政管理、病虫害防治和森林防火。①制订目标管理方案,强化目标管理制度。应把林政管理、病虫害防治和森林防火等森林资源管理日常工作纳入政府目标管理制度中来,真正发挥林业部门在生态林业建设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建立以奖为主,赏罚分明的目标管理来调动方方面面的工作积极性。真正形成既合理分工,又相互配合、良好互动的工作局面。②加强森林资源管理力度,林政、森林公安充分发挥管理职能,严厉打击盗砍滥伐林木和非法占用林地行为,保护造林成果,加大征占用林地管理工作力度,强化木材运输管理。③高度重视森林防火工作,研究加强林区野外火源管理的新措施新办法,切实加强火源管理、火情处置和督促检查工作,成立森林防火专业队,提高防扑火能力,防“火”于未然。

篇(11)

中图分类号:TS201.6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1001-4942(2012)12-0112-07

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极大改善了人们的物质生活,对食品质量安全的提升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解决食品数量问题要依靠科技,保障食品质量安全同样要依靠科技。如何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提高食品安全管理水平是食品安全研究的重点课题。1 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对食品安全管理的支撑作用 食品安全检测技术是监管部门对食品安全进行监管的必要手段,因此加快科技创新,提高食品安全检测技术水平,对于提高食品安全监管能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1.1 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对食品安全管理的支撑作用分析

食品安全检测技术是指食品安全指标的检测技术,既包含了食品中的农药、兽药残留和致病菌等食品安全指标的检测技术,还包括其它一些影响食品安全的扩展及衍生指标,如食品的原料及包装材料各种指标,食品生产环境的检测技术,食品的生产、运输及保存的各个环节的检测技术等,包括了食品从农田到餐桌的全过程[1]。因此,仅对食品的最终产品进行安全指标的检测,不足以对食品的安全性进行全面的评价,还应该对食品生产的每一个过程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检测,才能真正保证食品的安全。同理,食品安全的监管也应包括食品生产、运输、储藏的全过程,每个过程的监管都需要相应的检测技术的支持。所以食品安全检测技术是一切食品安全监管手段的前提,是食品安全监管的先决条件。

1.2 国外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的研究及应用

现代的食品安全检测技术源自于美国、欧盟以及日本等国家,如美国的EPA、FDA食品检测方法,欧盟标准委员会的食品检测技术等[2],代表了目前国际上先进的食品安全检测技术,陆续被其他国家所采用,其最新检测技术研发,特别是对食品中未知危害因子的检测技术开发,更是保持着一定的优势。食品安全的有效监管与检测技术的发展息息相关,正是因为具备完备的检测技术体系和相关的制度,具备完善的食品安全检测技术手段和仪器设备,发达国家的食品安全质量处于较高的水平。

1.3 国内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研究现状

随着我国科技发展水平不断提高,食品安全检测技术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20世纪80年代以前,我国关于食品安全的可检测指标较少,仅限于一些比较简单的理化指标。此后,一些现代化的食品安全检测技术逐步引入我国,首先引入的是以色谱技术为依托的农药、兽药残留和生物毒素等食品中痕量有毒物质的检测技术,初步形成了以色谱、光谱等仪器为基础,以酶免等快速检测技术为补充的食品安全检测技术体系。

我国食品检测技术与国外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一是检测技术多为国外引进,自主研发检测技术较少,不利于食品的对外贸易。二是检测技术手段相比落后,主要体现在高、精、尖检测仪器的配备上。三是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实验室发展不平衡,东部地区及大中城市发展较好,西部地区及基层检测技术相对较弱。四是从事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的科技人员较少,技术能力参差不齐,经费投入不足,制约了食品检测技术的发展。

1.4 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发展趋势

科技的发展使食品变的更加丰富,但是同时也给食品安全带来了新的风险,因此需要食品安全检测技术不断创新,才能满足食品安全监管的需要,当前对于快速检测技术的需求尤为迫切。

传统的食品检测主要在实验室完成,一般需要采用大型仪器设备,检测周期较长,成本较高,对检测人员的技术要求也较高,无法进行现场检测,使得食品安全的监管存在盲区。免疫检测等快速检测技术的发展,使得食品现场检测成为可能。虽然现在的快速检测技术还存在着一定的缺陷,譬如灵敏度、准确性等与仪器检测方法还有一定的差距,但对食品安全的全过程监管起到了积极作用。随着纳米检测技术、生物传感器检测技术、无损检测技术等新型快速检测技术的发展,食品安全的监管水平将会得到有效提高。2 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技术对食品安全监管的支撑作用 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是制定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重要依据,对科学指导食品质量安全管理、促进食品产业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1 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技术对食品安全监管的支撑作用分析

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指对食品及添加剂中生物性、化学性和物理性危害对人体健康可能造成的不良影响所进行的科学评估,包括危害识别、危害特征描述、暴露评估、风险特征描述等。

食品安全风险由三个方面因素决定:食物中含有对健康有不良影响的可能性,这种影响的严重性以及由此而导致的危害。即食品的风险可以看成是概率、影响和危害的函数[3]。风险评估是食品安全风险分析三部分内容之一,是一种系统地组织相关技术信息及其不确定度,用以回答有关健康风险特定问题的方法。风险评估的基本模式主要按照危害物的性质分为化学危害物、生物危害物和物理危害物风险评估[4]。

食品安全监管要解决的根本问题就是保证食品的安全,保护消费者的身体健康。一种食品里面有什么物质是对人体有害的,人体摄入多少才有害,这需要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来确定;与此相对应,食品中各种有害物质的限量标准,均来源于风险评估的结果。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是食品安全监管的前提,监管部门可以根据风险评估结果由被动应对危机走向风险监管预警,改变目前的食品安全监管模式。

2.2 国外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技术研究进展

欧盟自20世纪60年代就开始了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工作,先后了《食品安全绿皮书》和《食品安全白皮书》,提出食品安全立法应以科学证据和风险评估为基础,明确食品风险评估的功能定位,是欧盟食品安全政策的蓝本。美国的风险评估制度比较成熟,1996年《食品质量保护法》规定在形成有关食品安全方面的法规时,要基于现有公开的科学信息进行风险评估,并且征求公众建议。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FDA)负责大约80%的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与监测工作,而农业部(USD)下属的食品安全检查局(FSIS)负责剩余的20%。食品安全风险评估领域主要集中在化学物质和微生物方面[5]。

目前国际进行风险评估的机构主要是食品添加剂FAO/WHO联席委员会(JECFA)和农药残留联席会议(JMPR),二者对风险评估进行指导并提出一般性要求[6]。由于在化学分析、毒理评估和风险评估步骤的明显进展,2001年11月由FAO和WHO举行JECFA与JMPR风险评估的国际会议,启动食品中化学物质的风险评估方法和原则升级规划,食品中化学物质风险评估方法有了很大改进。

2.3 我国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技术研究应用现状

我国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技术研究及相关工作起步较晚,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卫生部自2000年以来在全国范围内开始进行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工作。根据2009年颁布的《食品安全法》,卫生部组建了由医学、农业、食品、营养等方面专家所组成的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制定与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相关的监测和评估计划,拟定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技术规则,解释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结果,开展风险评估交流,承担卫生部委托的其他风险评估相关任务。与此同时,卫生部、农业部等部门于2010年开始相继建立了国家及地方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研究中心、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室等专业研究机构,开展食品安全相关的风险评估研究及监测工作,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研究及监测体系初具规模。我国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在基于科学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初步采用国际通用的风险评估原则和方法,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对国内外部分食品安全热点问题进行了风险评估。2012年的《国家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十二五”规划》对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做出了规划,这对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具有重要意义。3 危害控制技术在食品安全监管中的支撑作用 食品的危害控制技术是指在食品生产、储藏、流通及消费过程中可能发生危害的环节,应用相应的控制方法来防止食品安全问题发生的一种技术体系,对于食品的安全监管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

3.1 危害控制技术在食品安全监管中的作用分析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食品供应链的环节不断增加,从农场、牧场的原料生产到食品生产企业的加工、包装、储藏、运输和销售,食品的不安全因素贯穿于食品供应的全过程,因此食品安全监管与控制应该涵盖从农田到餐桌的食品供应链的所有方面,建立对食品安全进行全程控制的技术体系。国内外各种先进的食品安全危害控制技术体系不断出现,其中主要有GAP和HACCP控制体系[7]。

良好农业操作规范(GAP)是初级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的全程质量控制体系,其目的是提供解决农产品产量与质量矛盾的切实有效途径,并建立流通与国际贸易的质量诚信机制。GAP主要针对未加工或最简单加工状态下出售给消费者或加工企业的大多数果蔬的种植、采收、清洗、摆放、包装或运输过程中常见的危害控制。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体系(HACCP)是作为一种世界公认确保食品安全的有效措施,正广泛应用于食品行业各个领域,并将成为未来食品安全控制的基础体系。危害分析是HACCP 系统方法的基本内容和关键步骤,对食品生产全过程中可能引起食品污染发生的各种因素进行系统分析,发现和确定有害污染物及影响其发生发展的各种因素,并针对可能发生问题的生产环节采取防控措施,以保证最终产品的安全。

食品安全危害控制技术也属于食品安全监管的范畴,其作用主要在于预防。不同控制技术相互关联,相互促进,并有各自不同的着重点,通过危害控制技术体系运用,可以有效提高食品安全监管的效率。

3.2 国外危害控制技术在食品生产及食品安全监管中的应用

食品生产中的危害控制技术也是国外最先提出并推行。由于农业生产经营不当导致的生态灾难,以及大量化学物质和能源投入对环境的严重伤害,导致土壤板结、土壤肥力下降、农产品农药残留超标等现象的出现。1991年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发表了“博斯登宣言”,提出了“可持续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概念。在保证农产品产量的同时,寻求农业生产和环境保护之间平衡,达到农产品安全生产的目的,从而产生了良好农业规范(GAP),并成为可持续农业发展的关键[8]。

HACCP最初是由美国太空总署于20世纪60年代为了生产百分之百安全的航天食品而产生的食品安全控制系统[9]。1971年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开始研究HACCP体系在食品企业的应用,成为第一个将HACCP应用到强制性法规的国家。除美国之外,欧盟、加拿大、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也相继出笼了实施HACCP体系的法规和命令。目前,HACCP正在普遍受到世界各国食品卫生主管当局和食品生产行业的认同和采纳,HACCP证书是一些国家和地区贸易食品的通行证。以GAP和HACCP为代表的食品安全危害控制技术在国外已成为食品安全监管内容之一[10]。

3.3 我国食品安全危害控制技术应用现状

目前我国所采用各种食品危害控制技术均借鉴国外先进的控制技术,结合国内食品生产现状和特点发展而来。在诸多的危害控制技术体系中,GAP和HACCP已在我国农产品和食品的生产中得到了运用。

为提高农产品安全质量水平,国家认监委于2003年起开展了良好农业规范国家系列标准的研究工作。中国《GAP良好农业规范》于2005年12月31日,2006年5月1日起正式实施[11]。GAP标准的制定有助于中国企业突破技术壁垒、促进农产品出口、提高食品安全、保护环境以及人民的身体健康。

我国的HACCP开始自20世纪80年代,起初对于HACCP的实施只是探讨和应对进口国的要求,主要在出口食品企业实施。2000年以后,HACCP体系开始在我国全面推广应用。2002年国家认监委了《食品生产企业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管理体系认证管理规定》,拉开了我国食品企业HACCP认证的序幕。2004年国家了《基于HACCP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规范》,使全国范围内的食品生产企业和各认证机构对食品安全体系的建立和认证的实施有了统一的依据。

目前,由于我国食品业基础条件的限制,食品安全危害控制技术管理体系仅在一些大型生产基地、企业以及意识超前的中小企业中实施,所占比例较低。随着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以及我国政府对食品安全的重视,食品安全危害控制技术管理体系的实施势必会全面展开。4 食品安全标准化技术对食品安全监管的支撑作用 食品安全标准是食品安全管理和监督执法的基本依据,也是生产经营者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所必须遵守的准则。

4.1 食品安全标准化对食品安全监管的支撑作用分析

食品安全标准是我国标准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食品安全法》没有对食品安全标准作出明确的定义,仅对食品和食品安全的涵义作了界定。食品安全标准是指,以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食品安全秩序、促进最佳社会效益为目的,以科学、技术和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经各有关方协商一致并经一个公认机构批准的,对食品的安全性能规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导则或特性的文件。

由于食品安全本身是一个横贯从农田到餐桌整个食品链条的概念,具有全过程预防和控制的特征,涵盖了从产地环境、农业投入品、动物疫病防治、食用农产品种养殖到食品加工、运输、储藏、销售等的各个环节。因此,食品安全标准也是一个涵盖食品链条各个环节相关标准的集合性概念,所指的是与食品安全相关的标准。从标准的性质上讲食品安全标准全是强制性标准;从标准的级别上讲食品安全标准包括国家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从标准的内容上讲食品安全标准包括基础标准、产品标准、方法标准、安全卫生及环境保护标准[12]。

食品安全标准具有科学性、可靠性、渐进性、强制性的特点。作为重要的食品安全监管工具,食品安全标准不仅是食品安全监管部门日常监管的重要依据,也是生产经营者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所必须遵守的准则,也为消费者识别食品质量提供了具体的导引。食品安全标准作为法律法规体系组成部分,是实施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的重要保障,是食品安全监管的法律依据。因此建立完善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是食品监管部门对食品安全进行有效监管的先决条件。食品安全标准是贯穿行政执法工作的一条基线,一切监管活动都必须以食品安全标准为基本依据。

4.2 国外食品安全标准研究进展

以欧盟、美国、日本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历来重视食品安全,制订了严格、复杂的系列食品安全标准。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和世界卫生组织(WHO)于1962年成立的食品法典委员会(CAC)是以保障消费者健康和确保食品贸易公平为宗旨的一个制定国际食品标准的政府间组织,自1961年第11届粮农组织大会和1963年第16届世界卫生大会分别通过了创建CAC的决议以来,已有173个成员国和1个成员国组织(欧盟)加入该组织,覆盖全球99%的人口。CAC下设秘书处、执行委员会、6个地区协调委员会、21个专业委员会和1个政府间特别工作组。所有国际食品法典标准都主要在其各下属委员会中讨论和制定,然后经CAC大会审议后通过。自从1961年开始制定国际食品法典以来,负责这一工作的CAC在食品质量和安全方面的工作已得到世界的重视,在相关食品标准制定方面,CAC标准也因此成为唯一的、最重要的国际参考标准[13]。

4.3 我国食品安全标准化技术研究现状

我国关于食品质量安全规章制度早在建国初期就已开展,20世纪80年代后,逐步加快了制定食品标准的步伐。1988年12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将标准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四级。在2009年《食品安全法》颁布之前,我国食品行业有1 070项国家标准、1 164项行业标准和578项进出口食品检验方法行业标准指标[14]。

《食品安全法》颁布之后,国内加快了食品安全标准制定的步伐。《食品安全法》规定食品安全标准的性质是强制标准,2010年12月颁布实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管理办法》,对食品安全标准做出了严格规定。我国现行食品安全标准主要有食品卫生标准、产品标准、包装标准、添加剂标准、加工机械标准、食品安全检测方法标准等。

我国的食品安全标准与国外比仍有较大差距。以农药残留限量标准为例,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评价了200多种农药,了3 000多项限量标准;欧盟评价了400多种农药,了145 000多项限量标准;美国评价了380多种农药,了11 000多项限量标准;日本通过实施“肯定列表制度”,了579种农药51 600多项限量标准[15]。截止2011年底我国农药残留限量标准仅对230多种进行了评价,了1 150项国家标准。因此,我国食品安全标准需要不断完善,以满足食品安全监管需要。5 可追溯技术对食品安全监管的支撑作用 食品可追溯技术是监管者对食品生产、流通、消费等全过程监管的有力武器,在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上,建立健全食品追溯制度将成为政府对食品安全进行有效监管的一种必然的选择。

5.1 可追溯技术在食品安全监管中的应用分析

食品可追溯技术就是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对“从农田到餐桌”食品供应链的每一件食品的生产、加工、包装、运输、销售环节进行全面跟踪记录,并且利用这些跟踪记录信息回溯到每一件食品在整个食品供应链中所处的具置及其具体信息。

食品可追溯系统是一种制度设计和技术设计的统一体,其本质是对食品生产-流通-储藏-销售等过程的全程监管,以及在此基础上实现对商品信息和经营责任的追溯。食品可追溯系统由食品经营者内部的食品可追溯系统、食品可追溯信息数据中心、公众服务信息系统、第三方审核系统和政府监管服务系统五大部分组成。食品可追溯系统行为主体涉及到食品生产者、销售者、消费者和政府监管者。政府作为食品可追溯系统的主体之一,在其中起到决定性作用。

5.2 国外可追溯技术应用及研究进展

欧盟的可追溯系统是国际上应用最早的体系,尤其是活牛和牛肉制品的可追溯系统。欧盟把食品可追溯系统纳入到法律框架下。2000年1月欧盟发表了《食品安全白皮书》,提出一项根本性改革,就是以控制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为基础,明确所有相关生产经营者的责任。2002年1月欧盟颁布了178/2002号法令,规定每一个农产品企业必须对其生产、加工和销售过程中所使用的原料、辅料及相关材料提供保证措施和数据,确保其安全性和可追溯性。

美国的食品可追溯系统,政府主要起推动和促进作用,行业协会和企业建立了自愿性可追溯系统。由70多个协会、组织和100余名畜牧兽医专业人员组成了家畜开发标识小组,共同参与制定并建立家畜标识与可追溯工作计划,其目的是在发现外来疫病的情况下,能够在48 小时内确定所有涉及或与其有直接接触的企业[16]。

5.3 国内可追溯技术应用现状

我国关于食品溯源体系的研究始于2002年,在研究和实施过程中,逐步制定了一些相关的标准和指南。如为了应对欧盟2005年开始实施水产品贸易可追溯制度,国家质检总局出台了《出境水产品溯源规程(试行)》,中国物品编码中心会同有关专家在借鉴欧盟国家经验的基础上,编制了《牛肉制品溯源指南》。

目前,我国食品可追溯体系制度建设还处于推行阶段。北京市制定了食品追溯编码规则,启用了食品追溯系统,在超市设立终端查询系统,对食品的产地、培育过程、加工、运输过程等进行全程追溯;南京市2003年启动农产品质量IC卡管理体系,2009年经过升级改造,建成全市饲料生产企业地理信息系统、农资连锁经营店监管地理信息系统和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安全监管地理信息系统;2005年中国物品编码中心通过实施“中国条码推进工程”,推动条码技术在我国食品可追溯系统中的应用,先后在陕西、北京、上海、山东等地开展食品追溯技术研究和试点;上海市开发“上海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条码查询系统”,利用ERP软件、条码识别和网络查询等对农产品的种源情况、生产基地环境质量、栽种养殖过程、用料用药情况等各个环节进行记录,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从源头上保证食品的安全;2010年海南首次采用EAN-UCC系统,对该省水产品质量安全进行追溯,实现了从养殖到销售的全程跟踪[17]。

5.4 完善食品安全可追溯体系与生产经营者诚信体系

我国实行分段管理为主、品种管理为辅的食品监管模式,各个部门监管的内容不同,造成监管的不连续。在这种管理模式下,实现食品从农田到餐桌的信息可追溯,需要各个部门协调与配合,这也增加了可追溯体系在供应链全程推广的难度。因此,应将可追溯体系与生产者诚信体系相互配合,有效实行食品安全的监管。

食品生产经营者既是可追溯系统行为主体,又是食品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因此围绕遵纪守法为核心,失信惩治为手段,加强食品行业诚信体系建设,探索建立食品生产经营者诚信信息数据库和信用管理制度。在信用管理中,以企业数据库为基础,为每个企业建立质量档案数据库。根据企业的信用情况,实行例行监督和重点抽查。对于质量记录不佳的企业则严加检查,增强企业的自律性。政府监管部门充分利用可追溯系统,加强对食品生产经营者监管,完善生产经营者诚信体系,有效保证食品质量安全。6 提升食品安全监管科技水平

《国家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十二五”规划》将食品安全科技支撑能力建设作为重要内容纳入规划,要着力提升食品安全管理科技支撑水平。

6.1 依靠科技提升食品产业发展水平

首先依靠现代科技改造、提升传统农业,加快农业现代化,逐步实现农业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研究制定技术先进、系统完整、切实可行的农产品安全生产技术规程。通过实施国家食品安全战略,建立统一、持续、高效的国家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加快技术进步,淘汰落后产能,促进食品工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依靠科技手段,通过制度创新,提升生产加工过程管理水平,从源头上提升食品安全保障水平。

6.2 依靠科技加强食品检验检测能力建设

开展可靠、快速、便携、精确的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的研究,重点加快现代快速检测技术研发,研发出一批成本低、检测时间短、精确度高的速测技术和设备。

建立健全食品质量安全检测检验体系,在有机整合现有检验检测资源的基础上,加强各级食品检验检测技术机构和重点实验室建设,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检验检测技术和设备,鼓励检验检测方法创新,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科学高效的适合我国国情的检验检测体系。强化检验检测队伍建设,通过请进来走出去,学习国外先进检测技术,积极培养食品安全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建立一支具备创新能力的检验检测队伍;完善基层食品安全检测队伍,依托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建立多层次教育培训体系,不断提高队伍素质和工作能力,满足基层监管部门对检测人才的需求。

6.3 依靠科技强化食品安全风险治理意识

积极运用先进适用技术,加快建设集食品安全风险排查、监测、评估、预警等于一体的食品安全风险控制体系,全面提高食品安全风险防控能力。

一是加强风险评估预警研究。要强化食品中非法添加物、农兽药残留、生物毒素、病原微生物、重金属等五大危害因子及其他未知污染物及其危害的研究和评估,建立风险评估预警系统。

二是树立食品安全风险治理理念。加强风险排查监测工作,对我国迫切需要控制的食品污染物残留危险性评估技术进行系统攻关,全面做好食品安全风险源普查工作。

三是加强与公众风险沟通并合理引导舆论监督。通过现有信息传播技术促使人们更为理性地认知食品安全风险和看待食品安全事件。

四是做好食品污染物监测网和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把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结果作为制定食品安全标准、确定食源性疾病控制对策的重要依据,动态掌握食源性疾病、食品污染以及食品中存在的有害因素,及时发现问题苗头并果断采取措施。

6.4 依靠科技完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

制定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应当依据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结果,参照相关的国际标准,并广泛听取食品生产经营者和消费者的意见。作为食品生产和消费的大国,必须主动将国内标准与国际标准接轨,建立起适应国际经济发展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

一方面要建立健全国家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操作规范3个层次的食品质量标准体系。另一方面建立健全食品质量安全检测检验体系。根据中国现实和发展情况以及与国际标准接轨的能力,对以往制定的指标低的标准进行修订,对目前已经检出的尚无标准的食品不安全因素尽快制定标准和检测方法;优先做好各类急需标准的制修订工作,以农兽药类残留为重点,以科学实验和风险评估数据为依据,以我国居民日常膳食结构为基础,不断提高标准的完整性、科学性和适用性。

6.5 依靠科技建立健全食品可追溯系统

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是有效保障农产品安全的重要手段。在我国现有管理模式下,实现食品从农田到餐桌的信息可追溯,需要各个部门密切配合,在管理方法和技术标准上有效对接,建立健全适合我国国情的可追溯系统,有效实现食品安全的监管。要加强追溯技术研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研究建立数据交换、通识通查的质量追溯系统,实现从农业投入品以及农产品生产、收购、加工、包装、运输到销售全过程的信息记录与溯源,降低追溯标签标志成本。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成果,提高可追溯系统有效性,建立完善生产经营者诚信体系,普及消费者食品安全科技知识,使得全社会都成为促进食品安全质量水平提高的参与者。参 考 文 献:

[1] 杨天和,褚保金.“从农田到餐桌”食品安全全程控制技术体系研究[J].食品科学,2005,3,:264-268.

[2] 鑫 垚. 国外食品安全监管的经验和启示[J].中国食品,2010,2:80-83.

[3] 宋 怿. 食品风险分析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5.

[4] 吴 培,许喜林,蔡 纯.食品安全风险分析的原理与应用[J].现代食品科技,2006,4:200-203.

[5] 周建民,刘娟娟,徐晟航,等. 发达国家食品质量风险评估现状及对我国的启示[J]. 中国农机化, 2011,1:95-98.

[6] 袁玉伟,王 强,朱加虹,等.食品中农药残留的风险评估研究进展[J].浙江农业学报,2011,2:394-399.

[7] 曾庆祝,曾庆孝.食品质量与安全性控制技术[J].食品科学,2003,8: 264-268.

[8] 孟凡乔,周 鑫,尹北直. 欧洲良好农业操作规范(EUREP GAP)介绍[J].蔬菜,2005,5:13-14.

[9] 崔春红,陈延刚,王白鸥.HACCP的起源、特点及发展[J].中国果菜,2006,4:53-54.

[10] 袁 妮,邵 蓉.国外HACCP系统简介[J].食品与药品,2006,7:64-67.

[11]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良好农业规范》(GB/T20014.1~20014.11-2005)[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6.

[12] 信春鹰.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解读[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9.

[13] 徐学万,崔野韩,魏启文. 国际食品法典标准与中国实践[J].农业科技管理,2005,6:59-62.

[14] 宋华琳. 中国食品安全标准法律制度研究[IB/OL].http:///lawhtml/llyj/lw/443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