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美丽乡村建设的必要性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中图分类号:S7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6)08000502
1 引言
湿地公园是国家湿地保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湿地自然保护区、保护小区、湿地野生动植物保护栖息地以及湿地多用途管理区等共同构成了湿地保护管理体系。截至2015年,全国共批准国家湿地公园试点706处,其中古梯田类国家湿地公园仅有云南红河哈尼梯田国家湿地公园、浙江云和梯田国家湿地公园和贵州从江加榜梯田国家湿地公园3处。相对我国多山、多梯田的资源现状,古梯田类湿地公园建设的必要性尚未得到足够重视,建设对策研究仍处于初级探索阶段。因此,以浙江云和梯田国家湿地公园为例,浅析古梯田类湿地公园建设的必要性与对策,促进古梯田湿地的有效保护。
2 项目区概况及评价
浙江云和梯田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浙南的云和县崇头镇,最早开发于唐初,兴于元、明,距今有1000多年历史。公园范围包括云和梯田群及其周边山场林地,地理坐标为东经119°25′48″~119°29′56″,北纬27°59′16″~28°04′21″。规划面积2192.4 hm2,其中梯田、河流、沼泽、库塘等湿地面积875.3 hm2,湿地率39.9%。
2.1 生态区位重要
浙江云和梯田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浙南山地丘陵重点生态功能区,地处浙江省第二大水系――瓯江的源头区,生态区位重要,湿地公园在涵养水源、调节径流、保护中山地区稀有的沼泽化草甸与湿地生物多样性等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2 生态系统典型
湿地公园境内以梯田湿地生态系统为主,包括河流、沼泽(沼泽化草甸)、农用池塘等多类型湿地生态系统。同时,多样的湿地生态系统与周边的山地、森林、村庄等有机结合,构成自然和谐的“山、水、林、田、村”生命共同体,在我国南方丘陵山区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
2.3 生物多样性丰富
湿地公园内生物多样性丰富,其湿地维管束植物计有70科296种,湿地脊椎动物计有5纲19目35科106种,其中淡水鱼类4目6科13种、两栖类2目7科21种、湿地爬行类3目7科25种、湿地鸟类7目12科36种、湿地哺乳类3目3科11种。分布有野大豆、野荞麦、鸳鸯、虎纹蛙4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
2.4 景观与文化价值高
湿地公园以华东地区最大的梯田群为基底,构建了气势恢弘、美轮美奂的梯田特色湿地景观,并与公园内底蕴深厚的梯田文化、畲族文化、银矿文化、女神文化交相辉映,令人心驰神往、痴迷沉醉,被誉为“中国最美梯田”,美学与历史文化价值极高。
3 建设必要性分析
3.1 保障区域生态安全的需要
古梯田是山区坡耕地水土保持系统工程的范例,重要的生态区位使湿地公园境内的湿地在涵养水源、调节径流、保持水土、防止滑坡、调节气候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建设古梯田类湿地公园,加强山地湿地生态系统保护,对维护区域环境质量、国土生态安全及流域水生态安全意义重大。
3.2 响应湿地保护、维护区域生物多样性的需要
湿地公园珍稀的湿地物种和华东稀缺的中山沼泽化草甸等湿地资源均具有较高的保护价值。通过湿地公园建设,严格保护湿地资源及湿地生态系统,是积极响应湿地保护行动的需要,对维护区域生物多样性也具有重要作用。
3.3 建设生态文明、树立示范样板的需要
云和梯田开垦历史久远,在与自然共处的历程中,积淀了丰富的地域生态文化:“樟树亲娘”民俗、“山林―村舍―梯田―河流”和谐的生态格局,特别是利用废弃的银矿遗址改造为梯田,是受损山体生态修复及利用的样板。通过湿地公园建设,保护和谐的复合生态系统,传承地域生态文化,挖掘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等“绿色财富”,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典型示范与生动实践。
3.4 展示国际形象、建设“美丽中国”窗口的需要
云和梯田因其面积广、落差大、形态美等典型少见的湿地景观、极高的美学价值和深厚的湿地文化频频受到众多国内外知名媒体的关注,先后被CNN、香港大公报、央视中文国际频道等各大国际媒体评为“中国最美的40个景点之一”、“国际艺术家采风创作基地”、“中国特色旅游最佳湿地”等称号,被列为国家文化遗产抢救与保护实践基地。在生态文明及美丽中国建设的时下,加强云和梯田湿地的保护是“美丽中国”国际窗口建设和湿地保护宣传的需要。
3.5 打造山水童话乡村,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
湿地公园一方面通过严格保护,为云和“山水童话乡村”建设与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生态基础;另一方面,通过生态旅游开展和社区共建,可以为社区居民改善人居环境、增加经济收入、提高生活品质,提升知名度,增强影响力和优化投资环境,促进当地社会经济发展。
4 建设对策及重点建设内容探讨
一、收获感触很多,受益匪浅
6月1日,在嘉善县党校学习,了解了该县抓住机遇,科学规划发展示范点的建设方案,充分利用地域优势,把上海作为接轨的第一站,同城效应逐步增强,开放发展成效明显,经济结构优化,城乡一体化落实,社会发展全面进步,党的建设全面加强。
二、收获显著,感受和谐
6月2日至4日,我们外训学员参观了嘉善县养老服务中心,在那里真正体会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的嘉善人民文化精神。实地参观了长泗村和双联村,美丽乡村是真正使农村与城市的差距为零,嘉善县给人的感觉是乡风文明、村庄道路整洁,村民生活在城乡结合一体中、优美的生态环境中。
1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基本情况
1.1农村生活污水基本情况。农村居民排放的生活污水包括人粪尿,洗涤、洗浴和厨用废水等。乌兰察布市地域辽阔,与城镇生活污水相比,农村生活污水呈现分布散、污染物浓度相对较高、水量差异大等特点。农村居民生活用水量与居民的生活条件、生活习惯、经济条件以及用水习惯等相关,同时农村生活污水水量波动还与居民的作息规律和村庄类型密切相关。1.2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现状。乌兰察布市立足农村实际,按照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要求,以农村生态环境质量改善为核心,以农村环境整治提质增效为主线,协同推进生活污水治理、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等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坚持源头治理、城乡统筹、建管并重,截至2020年底,乌兰察布市共计完成了206个农村的环境综合整治任务,其中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60%。“十四五”期间本市计划再完成182个建制村的整治任务,生活污水治理率要达到60%。同时对照生态环境部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农村生态环境工作的指导意见》和《县域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专项规划编制指南(试行)》等政策文件要求,乌兰察布市结合农村环境实际,以县域为单位,所属的11个旗县市区均已编制完成了县域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专项规划,进一步明确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短期、中期和长期目标,推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梯次推进,为建设美丽乌兰察布奠定了坚实基础。1.3亮点举措及取得的成效。考虑到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建设成本较高,资金需求量较大,乌兰察布市积极申报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相关项目,分批次、多渠道积极争取中央和专项资金,优先整治生态环境敏感、适宜发展乡村旅游以及人口密集的村庄,通过在集宁区、卓资县、兴和县和凉城县等旗县选择符合要求项目并予以资金支持,以点带面,梯次推进,实现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整治一个、见效一个,形成经验并逐步推广。
2存在问题
总的来说,乌兰察布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行政村数量较少,且治理的区域分布不均匀。“十三五”期间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行政村主要集中在丰镇市和兴和县,其他旗县只是试点性的开展。因此“十四五”期间乃至更长时间,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将成为乌兰察布市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重中之重。2.1污水收集率低。乌兰察布市农村牧区地域辽阔、人口分散,经济发展程度相对较低,所属的11个旗县市区有8个属于国贫县,2个属于区贫县。目前仅城镇周边部分农村的生活污水纳入市政管网统一收集,其他未建污水处理设施的区域生活污水具有面积广、分散性高、难于统一收集的特点,污水收集率低。2.2认识不到位。农民对农村生活污水乱排的危害性以及生活污水治理的重要性认识不够,不是很理解和支持在农村建设污水处理设施,且受多年生活习惯影响,农户一般直接将其浇灌房前屋院菜地或泼洒到地面,导致管网纳管率较低。2.3资金投入不足。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大部分既要建设包括污水收集管网和污水处理设施的室外排水设施,还要涉及管网入户部分的室内卫生间改造,工程量较大、基础设施建设短缺、实施成本高。目前支持生活污水治理的资金来源于中央和自治区,市级和旗县两级专项用于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资金相对较少,资金缺口较大,工程建设和后续运维存在实际困难。
3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对策
3.1分类分区治理农村生活污水。统筹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与厕所改造、城镇和乡村工作,在规划布局、治理模式以及核查评估等方面做好衔接。特别是要优先在水源保护区、乡镇政府所在地、旅游风景区、中心村、城乡接合部等村庄因地制宜开展污水处理与资源化利用。要规范设施建设与运维,鼓励第三方参与治理。制订长效化管理措施,开展已建设施调查评估与分类改造提升,定期通报设施运行和监测情况,持续推进集中式设施出水监测,做好美丽乡村的长效运维管护,切实维护美丽乡村建设成果。3.2明确责任分工,加强协调配合。进一步强化组织领导,明确相关部门责任分工,各部门统筹调度、信息共享、督导评估,强化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在推进污水资源化利用上,生态环境部门要与农牧等部门强化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与改厕工作统筹衔接;联合住房城乡建设等部门推进城乡污水协同治理,加强设施建设和运行管理;联合水利等部门统筹推进黑臭水体整治与水系综合整治。3.3加大财政资金的保障力度。市县两级政府部门加大对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特别是生活污水治理资金的保障力度,以点带面,全面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3.4科学分类确定治理模式。要进一步深入旗县市区对乌兰察布市农村现状进行调研,根据村庄位置、农户分布、基础设施、农户意愿等情况分类施策、科学施策,能就地就近资源化利用的采取资源化利用模式,能纳入现有城镇管网的就近依托,能集中处理的要建立集中处理设施,不能集中处理的要进行单户或多户连片治理,避免生搬硬套。3.5加强宣传发动及报道。充分发动社会和群团组织、志愿者、企业积极主动参与到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中,通过开展专题讲座、发放宣传手册、制定村规民约、运用微信公众号等方式,加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宣传报道,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有效提升村民对农村生活污水的危害性、治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引导农民改进生活污水就地泼洒的生活习惯。
4结语
近年来,经过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乌兰察布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乌兰察布市地域广阔、村庄分布较分散、经济发展程度较低,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可以说是任重道远。各级各部门应当坚决扛起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责任,结合各旗县市区实际,因地制宜开展治理工作,提高农村生活污水的治理水平,助推乡村振兴取得实绩。
参考文献
[1]周琳琳.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现状及对策[J].现代农村科技,2021(7):97.
[2]王海棠.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问题及对策[J].资源节约与环保,2021(02):85~86.
中图分类号: F320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4.23.004
1 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及奖补资金的概念
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是指农村村内户外关系到村民公众利益而国家支农资金没有覆盖的设施(如村屯道路、边沟、围墙、河道、水渠、塘坝、广场、村内绿化美化等)建设,每一个建设事项都必须召开一次村民大会或代表会议进行民主商议和民主决策的方式。
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就是国家和各级财政对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的建设项目给予一定数额的奖励资金或补贴资金。
2 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的由来
在农村税费改革之前,村级公益事业建设资金主要来源于村提留、乡统筹和向农民提取的劳动积累工和义务工。农村税费以后,取消了村提留、乡统筹和劳动积累工、义务工,并规定村级公益事业建设所需的资金和劳务,实行村民“一事一议”,由村民自己出钱、出工。但是,税费改革后,国家不再向农民收取农业税、特产税等税收,乡(镇)政府和村集体不再向农民收取统筹提留款,也取消了农民义务工和劳动积累工。同时,各种惠农政策也随之而来,农民种地不但不交钱,反而得钱,这样兴办村级公益事业再让农民自己出钱、出工,具有一定难度,因此制约了农村基础设施的改善和公益事业的发展,其根本原因就是没有资金来源。针对这种情况,按照2008年1号文件要求,2008年,国务院农村综合改革工作小组、财政部、农业部在黑龙江省、河北省、云南省开展了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工作,然后在全国推广。
吉林省普遍开展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项目工作是从2010年开始,当时,“一事一议”项目资金来源有以下6项:“一事一议”筹资。规定本村全年村民筹资每人不超过20元;“一事一议”筹劳。规定本村村民每个劳动力出义务工不超过15个,每个工规定为20元,即每个劳力筹劳折资不超过300元;村集体出资(没有硬性规定);社会团体或个人赞助(没有硬性规定);本乡镇配套资金。并规定乡(镇)配套资金与国家财政奖补资金的比例为1.5∶1;国家财政奖补资金。
3 村级“一事一议”项目建设财政奖补工作的发展方向
一事一议奖补工作从试点到全面推开已经6年,促进了农村公益事业的发展,是党和国家又一项惠农政策。通过6年的实践,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
一是农民筹资、筹劳难。村集体要想搞建设,只要对村民有益的事村民全都同意,但是让村民掏钱、出工,不管是否合理,大多数村民不认可,有人是一分钱不掏,一个工不出;二是有资金的村集体,在一事一议建设上能拿出一些资金,但有些村资金紧张就不可能拿出资金搞一事一议建设,同时也规定不准举债搞建设;三是有些社会团体或个人对村级公益事业能进行一些捐助,但有很多的村是得不到捐助的;四是目前很多县、乡(镇)财政都很困难,很难拿出资金进行配套,大部分县、乡(镇)不配套或假配套。
针对上述问题,吉林省从2014年起对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建设财政奖补资金进行了改革:一是资金的主要投向是美丽乡村建设。美丽乡村建设和村级公益事业建设并不矛盾,美丽乡村包含村级公益事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一步升级;二是从年初开始奖补资金就分配到县,实行村级申报,乡(镇)初审,县级审批。由县级部门日常监督,由省级部门抽查验收,合格后资金一次到位;三是在资金来源上,筹资、筹劳、村集体出资、单位或个人赞助、乡(镇)配套这5项资金不作为硬性规定。
4 村级和乡(镇)人员在“一事一议”中应做的工作
第一项工作,村委会主持召开村民大会或代表会议,讨论所要做的公益事业“一事一议”项目,是否同意开展这个项目及所需资金,参加会议同意、不同意和弃权人都要签字,并做好会议记录。
第二项工作。如果表决同意要做这个项目,就开始制作《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项目书》。项目书的主要内容及顺序:
第一部分 ××村××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一、项目概述。项目名称;项目主管部门,一般为当地乡(镇)政府;项目申报(建设)单位 ××村民委员会;项目负责人,一般为村书记或村主任;项目投资总额(等于预算额);项目建设时间。二、项目提出背景(必要性)。主要介绍村屯坐落的位置,人口,劳动力,和建设这个项目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村民对这个项目的表决及大概所需资金。三、项目预算(预算表)。四、资金来源。前5项有来源就写,没有不写,最后写明审请国家财政奖补资金××万元。来源金额等于预算金额。五、工程建设工期,即工程开工时间和竣工验收时间。
第二部分。工程预算表(技术性较强的应聘请专业人员制作)。
第三部分。工程图纸(技术性较强的应聘请专业人员绘制)。
第四部分。施工前后效果图片。
第五部分。村民会议或代表会议记录。
第六部分。项目审批表。村委会、农经站、镇政府和县主管部门签署意见并盖章。
第七部分。“一事一议”项目相关公示材料及照片。
第八部分。《筹资、筹劳明细表》,没有筹资、筹劳则省略。
第九部分。如果工程对外承包,按程序后,附承包合同及相关材料。
第三项工作。《项目书》做完,报乡(镇)农经站进行初审,初审合格后报县主管部门审批,批准后就可进行项目施工。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为主线,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乡村”这一主题,总体达到“二清一净”这一工作目标,即河面清洁、空气清新、面上干净,切实改变我镇环境现状,不断提高千年古镇的人居条件和生活质量,扎实推进我镇和谐社会的建设进程。
二、活动内容
1、发放一份倡议书。向全镇妇女发放一份倡议书,倡议全镇妇女同胞们都来积极参与镇党委、政府组织开展的环境卫生综合整治专项行动,自觉清理房前屋后陈年垃圾,实行“门前三包”,物品堆放整齐,定点投放垃圾,家畜实行圈养,污水沟渠畅通,向“脏、乱、差”告别,向不良陋习告别,用我们自己勤劳的双手改善自己的生活环境,用我们的爱心和责任心改变自己的生活环境,为共建和谐文明的新家园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2、成立一支巾帼志愿者队伍。在各村、居成立一支由女党员、女村(居)民代表、先进女性组成的巾帼志愿者队伍,尽自己所能,积极参与本村(居)的环境卫生整治行动,如清除村庄内的“牛皮癣”、乱贴乱画等,带头倡导文明、卫生、健康的生活方式,并敢于监督、勇于制止和劝导有损环境卫生的不良行为,争做先进文化思想的传播者、社会新风的倡导者、提升城市文化品味的实践者。
3、开展一次集中整治行动。各基层妇代会要积极行动起来,开展一次集中整治行动。各村、居妇代会要组织本村的巾帼志愿者队伍,对村庄内的“牛皮癣”、乱贴乱画进行集中清除,同时各企业妇代会也要组织本企业的女职工对企业周围的“牛皮癣”、乱贴乱画进行集中清除,按村域、按地段实行包干到村、到企业。
4、形成一个长效工作机制。对包干到村、到企业的村域、地段实行承包责任制,即谁的地段谁负责,形成一个长效的工作机制,对责任区内出现的“牛皮癣”、乱贴乱画现象由各基层妇代会负责清除,并加强日常的管理和监督。
三、工作要求
国家统计局经济数据显示,2014年末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为54.77%,在农村居住的人口仍占近一半。繁荣农村,必须坚持不懈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农村建设与乡村生态旅游发展密不可分。2015全国旅游工作会议工作报告显示,2014年全国乡村生态旅游使3000多万农民成为受益人群。2015年还将推进美丽乡村富民工程,选取重点扶持村与扶贫办共同开展乡村旅游扶贫试点工作。既要促进乡村生态旅游发展,又要推进新农村建设步伐。而面对我国乡村生态旅游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境和难题,如何用法律保障乡村生态旅游发展则是今天我们要探讨的重点内容。
一、我国乡村生态旅游发展意义及现状
1、乡村生态旅游发展促进新农村建设。
中国美,农村必须美。2015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意见》,其中提到要提升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创建水平,加大美丽乡村推介力度,扶持建设一批具有历史、地域、民族特点的特色景观旅游村镇。乡村生态旅游连接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能够直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促进农村各类产业融合发展,使单一农业向多元农业转变,使粗放经济向效益经济转变,能直接富民、快速富民。很多贫困村通过发展乡村生态旅游摆脱了贫困,很多农村通过发展乡村生态旅游实现了富裕。2、我国乡村生态旅游发展现状。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居民收入增长,消费结构转型升级加快,我国乡村生态旅游发展态势迅猛,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年均增幅都超过20%。据统计,2014年,全国共有乡村生态旅游经营户超过200万家,乡村生态旅游特色村10万个,接待游客12亿人次,约占全国旅游接待总人数的1/3。乡村生态旅游营业收入达3200亿元,同比增长15%。乡村生态旅游正成为我国旅游消费中发展最快、潜力最大、带动性最强、受益面最广的领域。
二、我国乡村生态旅游法律保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是我国乡村生态旅游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乡村生态旅游要具备长远发展眼光,在满足当前旅游者的需求基础上,更要保护乡村生态资源和环境。目前,我国乡村生态旅游分布广泛,缺乏整体规划和布局,更缺少有效的管理和监管,策划和管理人才缺乏,致使纷争和纠纷时常发生,难以吸引乡村生态旅游者对外宣传和多次光顾,这就对我们提出了乡村生态旅游的法律保障问题。我们应在现有的相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建立健全乡村生态旅游的各项规律法规制度,促进我国乡村生态旅游真正通过法制化和规范化的途径,走上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在促进农民增收的同时也为新农村建设打下良好基础。
2、是我国乡村生态旅游稳定有序发展的保障。
我国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势头迅猛,但由于缺乏有效管理和监管,导致乡村生态旅游市场存在盲目无序开发、服务水平较低、市场秩序混乱等现象。其一,一些地方乡村生态旅游市场没有专门部门进行管理和规划,盲目、重复、过度开发现象屡禁不止,出现了农家游、农家乐等低层次重复建设,仅仅是通过采摘等内容来吸引旅游者,没有深入挖掘人文内涵,往往很难促成旅游者再次光顾。其二,一些地方乡村生态旅游配套服务不到位,卫生环境差,还存在所售农产品价格欺诈、特色农产品以次充好等现象。这些乡村生态旅游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都需要通过法律保障来进行整改,规范旅游开发者和经营者行为,为乡村生态旅游发展创造稳定有序的环境。
三、我国乡村生态旅游法律保障存在的问题
1、乡村生态旅游法律体系不健全。
乡村生态旅游起步晚且发展快,目前我国现有的旅游法中并没有专门针对乡村生态旅游的相应法律规范或相关措施规定。现有的旅游法对旅游企业、旅游经营管理者、旅游者等相关行为者权利义务进行规范,并未有具体涉及到乡村生态旅游等具体措施规定,尤其是涉及到乡村旅游规划、乡村环境保护条例、乡村旅游业服务标准等法规尚没出台。一些地方政府出台了相关意见,但此类意见多是促进乡村旅游业发展的金融支持政策或扶持政策,极少涉及具体管理措施和办法的。由于乡村生态旅游缺乏政策法律保障,很多乡村生态旅游经营者行为得不到规范,出现了无证经营、环境卫生不达标、脏乱差的现象。因此,为了满足乡村生态旅游对法律的需求,应当尽快制定与我国乡村生态旅游发展相适应的旅游法律规范。
2、乡村生态旅游缺乏有效监管和执法。
乡村生态旅游的管理和监管涉及多个领域和部门,若没有统一协调的管理机构进行布局规划和管理往往会引起无效管理或混乱管理。乡村生态旅游管理体制不到位,相应地出现了执法不严、执法不力的现象和问题。目前就乡村生态旅游而言还没有专门的执法机构,从地方政府到相关管理部门并没有划分清晰各自责任归属,自然出现了执法空白区或执法不力现象。一是部分乡村生态旅游地区私搭乱建,影响整体景观,破坏自然风光;二是过度开发,浪费资源现象严重。换言之,目前各乡村生态旅游地区的管理部门和执法部门缺乏有效统一管理,没有形成统一集中执法管理。
3、乡村生态旅游法律意识淡薄。
乡村生态旅游的经营者、管理者依法经营和法律意识直接关系着乡村生态旅游健康稳定发展。由于乡村生态旅游的经营者和管理者过度追求经济利益和规模,盲目无序开发,破坏乡村生态环境,基础设施不到位,垃圾处理不及时,乡村生态旅游者找不到垃圾处理箱并为了便利随处破坏环境丢弃废弃物,使得乡村生态旅游发展过程中环境污染问题、生态环境被破坏问题、自然资源流失问题不降反增。乡村生态旅游健康可持续发展必须要通过法律途径对乡村生态环境加以保护和治理。
四、我国乡村生态旅游法律保障路径探析
1、建立健全乡村生态旅游法律保障体系。
建立我国乡村生态旅游相关法律、法规,是乡村生态旅游法律保障体系建设的基石。只有具备健全的法律保障体系才能引导和促进乡村生态旅游资源和产业的合理有序开发和发展。面对乡村生态旅游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例如盲目无序开发、恶性竞争、资源环境破坏等问题,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都应从加强整体规划设计、加大环境卫生监督,并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及时制定有关的行政法规及实施条例,如乡村生态旅游规划纲要及实施细则、乡村生态环境保护条例、乡村生态旅游市场管理条例等,为乡村生态旅游的生态资源环境、乡村生态旅游人文环境保驾护航。
2、加强乡村生态旅游监管。
促进乡村生态旅游持续健康发展,推动新农村建设步伐,必须比以往加强乡村生态旅游监督和管理,这是乡村生态旅游法律保障的关键环节。尤其是加大对乡村生态旅游的检查密度和处罚力度,美化乡村生态旅游经营环境。同时,还可以引入乡村生态旅游行业协会组织,多渠道多手段加强加大对乡村生态旅游中涉及到的游玩、购物、娱乐、饮食、住宿、交通等全方位监管,通过行政、法律、经济等手段,维护乡村生态旅游市场秩序,规范开发者和经营者的行为,提升乡村生态旅游服务质量,达到促进其健康稳定发展的目标。
3、加大乡村生态旅游执法力度。
除了加强乡村生态旅游监管以外,强有力的执法同等重要。乡村生态旅游只有拥有强有力的执法,才能保障其健康可持续发展。其一,乡村生态旅游涉及多个部门、多个行业,相应的执法也应是跨部门、跨行业的,这就提出了联合执法、综合执法的要求,涉及到公安、交通、质监、林业、工商、环保等职能部门的联合执法。其二,乡村生态旅游执法人员应具备基本的法律、政策、管理素质,同时要有高度责任意识,积极的生态环保意识,因为执法人员的素质直接影响到乡村生态旅游地区的发展。其三,乡村生态旅游执法过程也要受到监督,既要提升执法力度,又要保证权益得到合理维护。
4、增强乡村生态旅游法律意识。
增强乡村生态旅游开发者、经营者和旅游者的法律意识是乡村生态旅游法律保障建设的重要基础。增强乡村生态旅游法律意识要在具备法律保障体系基础上,分领域、分层次、分对象通过集中学习、考察、实践等方式进行乡村生态旅游法制教育,结合当地乡村生态旅游发展的实际情况真真正正去懂法、学法和用法,使乡村生态旅游从开发者、经营者到旅游者都做到尊法守法,合理有效维护自身合法权益。首先是乡村生态旅游开发者要依法开发,保护乡村自然资源和环境的基础上有序合理开发;其次是乡村生态旅游经营者依法经营,热情诚信敬业;最后是乡村生态旅游者旅游过程中遵纪守法,爱护环境和资源,遇到问题依法进行协调和解或申诉。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朝气蓬勃,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但我们也必须认识到只有拥有健全的乡村生态旅游法律保障体系,才能拥有稳定有序的乡村生态旅游市场和环境,才能保障乡村生态旅游健康、稳定、有序、可持续发展,才能为新农村建设增砖添瓦。因此,我们要加快新农村建设中乡村生态旅游的法律保障体系建设,真正实现乡村生态旅游的规范化和法制化发展。
参考文献
[1]郭二艳.我国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法律制度的完善[J].人民论坛,2015(3)中:142-145.
[2]梁虞,吴小平.浅谈我国生态旅游法律制度[J].法制与经济,2012(2):53-54.
[3]马存利.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及法律保障[J].法制之声,2012(5):43-45.
绿色满xx·助力世中运
二、活动时间
2017年11月1日—30日
三、活动安排
(一)召开2017年“全民动员,绿化xx”推进月活动动员会
1.会议时间:2017年11月6日
2.会议对象:
(1)街道机关全体人员;
(2)各社区一名主干,分管两委;
3.会议内容:
(1)街道办事处汇报2017年度造林绿化工作安排;
(2)街道办事处领导讲话。
(二)积极参加“五彩色带”乡村景观林营造活动
1.活动时间:2017年11月-2018年4月
2.活动内容:组织一个社区参加市绿化委开展的“五彩色带”乡村景观林营造活动,由绿化办提供苗木,社区打造乡村景观通道示范段,建设成具有xx特色的乡村景观通道。
3.主办单位:绿化委
4.承办单位:农业服务中心、相关社区
(三)山体林分修复行动
1.活动时间:2017年11月-2018年6月
2.活动内容:对xx街道内山体林分、矿山、石窟等地带采取生态复绿、花化彩化措施,形成整体协调、自然的景观观赏面,进而逐步恢复山体区域良好的生态系统。
3.主办单位:绿化委
4.承办单位:农业服务中心、相关社区
(四)“绿意xx”全民动手系列活动
1.活动时间:2017年11月
2.活动内容:为提高民众参与率,组织发动社会各界群体参与“全民动员,绿化xx”活动,营造浓厚的绿化氛围。组织开展“校园‘双微创’”、“手绘绿色xx”、“书香换花香手有余香”、“校园绿色环保袋DIY”、“压花制作”等一系列活动(详见附件1)。
3.主办单位:xx街道办事处
4.承办单位:农业服务中心、相关社区
(五)各社区组织全民义务植树活动
1.活动时间:2017年11月
2.活动内容:各社区依照2017年“全民动员,绿化xx”推进月系列活动要求,紧抓小阳春造林有利时节,适地适树,真抓实干,一鼓作气,进一步推进开展义务植树活动,推动全民参与义务植树活动热情,推进月活动期间,各社区要组织2场以上群众性义务植树活动,并将活动方案和现场植树照片报送绿化办备案,实现 2017年“全民动员,绿化xx”活动推进月工作目标及意义,保证此次推进月活动圆满完成。
3.主办单位:xx街道办事处
4.承办单位:农业服务中心、相关社区
四、工作要求
(一)广泛宣传,提高认识。各社区要通过多种途径、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增强全民关注生态的忧患意识、改善生态的责任意识、保护生态的法律意识,要深入宣传全民义务植树的公益性、义务性和法定性,助力我市加快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和国际化创新型品质城市建设。要充分发挥传统媒体、新媒体、自媒体、信息门户网等宣传渠道的作用,广泛采用市民喜闻乐见的形式,不断丰富宣传内容,提高宣传效果,进一步提升全市植树造林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程度,积极动员和引导全社会力量投身植树造林活动,不断提高广大干部群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补齐生态文明建设短板。
中图分类号 S75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13-0189-02
生态林业即为在传统林业经验的基础上,运用现代科技成果及管理方式,采用生态学、经济学等原理建立起来的集约化程度较好,经济、生态及社会效益均较高的一种高效林业方式,可以有效地协调一直以来存在的资源保护与利用、经济的发展与环境之间的矛盾,实现林业的良性发展。生态林业的发展方针为因地制宜,采取以林业发展为主的综合发展模式,立足当地的资源优势,建立起层次丰富、结构合理、循环发展的林业体系。生态林业的发展,成为各国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兴宁市属于广东省的东部地区,海拔100~1 017 m,年均温21 ℃左右,降水量1 500 mm,其中40%以上集中在夏季,年均日照时数在2 000 h以上,光热资源丰富,适宜发展农、林、牧、渔、果等。近年来,兴宁市林业局对当地林业生态发展进行认真规划,开展了新一轮的绿化活动,全面贯彻梅州市下达的精神,结合兴宁市当地的林业发展实际,加大了生态林业建设步伐,依靠科技的力量,用现代、生态的理念发展林业,转变传统的林业发展方式,以规模化、立体化、多层化的经营方式逐渐取代传统的分散、粗放型的经营方式,以注重品质的提升为目标逐渐替代原来以注重产量为目标的理念,以提高林业发展水平,实现林业持续增效、林农收入持续增加等目标。
1 生态林业发展的必要性
1.1 类型多样,可充分发挥地方优势
我国的地域辽阔,各个地区的林业生产条件、自然资源、林业发展水平等均存在一定程度的区别,生态林业的发展类型多样,可以对我国传统林业的经验进行充分吸收,再结合现代林业发展技术以及先进的林业技术装备,结合各个地区的森林资源的实际,扬长避短,充分针对实际进行协调,发挥出各个地区的优势。
1.2 综合发展,提高林业生产能力
生态林业的发展,较为重视林业系统整体功能的发挥,以生态、保护环境为原则,结合整体、协调、循环等先进理念,对林业的发展进行全面规划,以优化林业结构,促使农、林、牧、副、渔等各个行业的综合发展,较大幅度地提高林业的综合生产能力。
1.3 效率高,提高林农生产的积极性
生态林业,注重林业的循环发展,通过对林区的空间、光热资源等进行充分利用,在一定程度上达到降低成本、增加收入的目标,还可以实现林产品的深加工,不仅增加林产品的附加值,还可解决林区剩余劳力的就业问题,对激发农民积极性、维护林区稳定等方面均有较好的效果。
1.4 维护生态平衡,促进林业持续发展
生态林业的发展,可以对生态环境起到较好的保护效果,可在一定程度上防止环境污染,从而使林产品的安全性得到提高;将当地经济的发展与环境保护结合起来,转变以前的以破坏环境为代价而获得经济发展的落后方式,在维护生态平衡、保证人们食品安全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促使林业的稳定、持续发展,大大提高生态林业发展的后劲。
2 兴宁市生态林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兴宁市政府对当地生态林业的发展极为重视,重点做好规划,确保政策的落实,培育典型示范,打造生态品牌,提高经济效益,有效地推动了当地生态林业的发展水平,在营造山青、水净良好环境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2013年,兴宁市被广东省授予“广东省林业生态县”的称号,当年完成造林面积6 400 hm2,封山育林的面积在4 700 hm2,生态景观林带的建设长度超过56 km,在森林碳汇造林方面取得了不少成功的经验,在广东省范围内逐渐得到推广。2015年,兴宁市统一部署,积极对当地林业生态红线进行划定,加大了对生态公益林的建设;完成碳汇造林、封山育林面积分别为6 400、4 700 hm2,在47 km济广高速兴平段进行生态景观林建设,完成面积超过106.7 hm2;做好省级生态公益林的建设,规划新建面积200 hm2;对已有的生态公益林(6.87万hm2)加强管理,对相应的效益补偿机制进行完善;加大对森林旅游资源的开发,推进兴宁市美丽乡村建设;规划建立了5个森林公园,包括合水、龙田等,在全市的80余个乡村开展美丽乡村建设,重点打造示范,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农村的林业绿化水平。2016年,兴宁市林业局以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理念作为指导,加大林业生态建设,将生态文明放在重要的位置,计划完成重点生态建设面积为2 900 hm2左右,投资总额在3 698万元,部署碳汇造林、韩江流域水源涵养林、珠江防护林的面积分别在1 500、300、2 300 hm2,推进建设了50 km生物防火林带,完善提升了121 km的生态景观林的建设;重点做好新幼林的抚育管理,计划投入2 500万元以上,于11月前完成省级碳汇林、国家森林抚育等任务;对近年来取得的林业生态建设的成效进行巩固,保障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此外,兴宁市林业局还在当地国有林场改革、森林公园建设等方面加大了力度,保证林业的各项具体工作得以真正落实,实现兴宁市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将兴宁市打造成生态文明、生态安全的宜居、宜业之乡。
3 存在的问题
目前,虽然兴宁市生态林业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成果,但还是存在一系列的问题。一是建设水平普遍不高。在当地生态林业建设中,很多地区造林的树种单一,人工造林的积极性很高,但忽略了封山育林的重要性,在树种的搭配上,存在很多不合理的地方,人造林的林分大多为纯林,混交林比例很低,且存在重视造林却轻视后期管理维护等问题,整体上影响了兴宁市整体造林的效果,降低了生态效益。二是法制观念淡薄。一直以来,人们的习惯看法是林业就是一个普通的产业,对其在环境保护等方面发挥的作用没有充分地认识到,一般过分注重当前的效益,忽视了林业的长期发展。三是保障体系不完善。目前,林业生态建设方面的投入还相对不足,特别是造林后长期的管护方面,因此造成很多地区在政府的大方针下取得一定的造林效果,但由于缺乏资金等多方面原因,后期管理不能及时跟上,无法巩固建设成果;此外,未充分建立多方共同参与到生态林业建设中来的机制,且新的成果在实际中无法广泛推广,造成很多人力、财力等资源的浪费。
4 可持续发展对策
4.1 完善苗木培育与流通体系
结合兴宁市林业发展的实际,建立起完善的苗木培育体系,以有效地缓解当地林业发展的需求与苗木品种单一化的矛盾,为生态林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物质基础[1]。育苗要与实际相结合,以培育出真正适合在兴宁市种植的种苗,保证当地林业发展。育苗方式上,可采取地膜覆盖、营养钵育苗等方式,为了促进苗木尽快长出根系,可适当地蘸取生根剂等,效果明显[2]。结合兴宁市的土壤及气候条件,因地制宜地引入合适的新品种进行示范、改良,以培育出适宜在当地种植的林苗优良品系。种苗生产中务必在质量上把好关,严格禁止不合格的苗木用于造林中,从根本上提高林业建设的质量[3]。种苗的供应方面,采取招标的方式,保证应用到林业工程中的苗木质量均为优质苗。种苗价格方面,可实行听证制,绝对不允许种苗市场出现垄断,造成价格非正常上涨,避免增加种苗需求单位的成本,保证其合法利益,达到稳定种苗市场的目的。此外,对于原有的国有苗圃,要进行整改,进行资源的整合,统一规划[4]。
4.2 改革林业生产方式
在林区通过各种方式进行宣传,提高林区内农户的生态意识。通过举办森林论坛等活动,估计全民积极地参与,提高其对林业生态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并主动参与到植树造林活动中[5]。推进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等林业生态工程的建设,以增加森林的覆盖率。对当前的林权制度进行深入改革,积极地发展多元化的生态林业发展模式,拓宽资金融资渠道。充分地结合兴宁市林业资源,发展林下养殖等[6]。
5 参考文献
[1] 姜士平.我国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J].科技致富向导,2011(9):256.
[2] 方怀龙,玉宝,张东方,等.林业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利益相关者的利益矛盾起因及对策[J].西北林学院学报,2012,27(4):252-257.
[3] 石怀绶.安庆市生态林业建设对策研究[J].林业经济问题,2004(3):186-189.
关键词:
经济新常态;乡村旅游;文化创意;产业融合
新常态下,旅游业正在成为新的增长点。国发〔2014〕31号文件《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依托当地区位条件、资源特色和市场需求,挖掘文化内涵,发挥生态优势,突出乡村特点,开发一批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乡村旅游产品”。2017年1月12日,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在《积极实施“三步走”战略奋力迈向我国旅游发展新目标——2017年全国旅游工作报告》上明确说明,“515战略”实施以来,要“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积极推广‘旅游+’等模式,推进旅游业与农业、林业等深度融合”。乡村旅游仅依靠产业规模的扩建、配套设施的完善等方式进行发展,已经不能适应当前旅游业发展的新形势,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势在必行。
一、国内外研究综述
与欧美国家相比,我国的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明显呈现出原创力不足,其衍生产品的价值不高、产业链不完整等问题。近年来,我国学者对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发展机理、路径、模式等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些相应的理论与对策。以“乡村旅游”和“文化创意产业”为词频在CNKI中文知网文献数据库中进行检索,共找到20条相关结果,关于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的有6篇,关于乡村旅游与新农村建设的有4篇,关于乡村旅游资源和旅游开发的有7篇,关于乡村旅游产业和产业链发展的有3篇。其中,李霞对郑州市文化创意产业与乡村旅游产业融合进行了策略研究;张曼婕研究分析了贵州省民族文化创意产业与乡村旅游产业之间的互动与融合发展状况;张硕等提出了北京乡村旅游与创意产业互动发展的途径;李霞提出了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在产业链各节点上的融合建议;赵华等从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视角出发,分析了中国当前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途径。不难看出,目前我国对于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尚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第一,没有统一界定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后所产生的新业态的名称和概念,难以准确把握这两大产业融合发展的水平、规模和效果。第二,集中于初步描述和探索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的现象,倾向于对这两大产业融合的宏观策略进行探讨,侧重于理论研究,实证研究和应用型研究较少。第三,没有深入研究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机理、路径与模式,还需进一步做理论和实证的重点探索。因此,研究经济新常态下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二、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一)转型升级、经济增长的必然选择
“互联网+”“旅游+”时代下,我国乡村旅游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逐渐由原本依靠要素或投资驱动向依靠科技创新驱动转变,乡村旅游需要全域化、特色化、精品化发展,为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衍生出新的旅游业态创造了天然的基础。为适应当前大众旅游消费升级的特征,乡村旅游的转型升级,应依托乡村生态,融入文化灵魂,突出农耕生产,体验乡村生活,打造乡村旅游的升级版。要立足地区实际,挖掘特有资源,注重人文关怀,实现乡村旅游的特色化、差异化、个性化、人文化发展,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便是一条有力的发展路径,文化创意产业可将原有的乡村文化进行再挖掘,开发出独具特色的主题产品,最大程度地发掘出农业的多元化功能。另外,文化创意与乡村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可以将乡村文化资源、场景创意等进行商品化、市场化开发,利用乡村旅游产业手段实现文化资源的商业增值,开辟一种乡村文化资源产业型发展的新模式,使文化创意产业在与乡村旅游产业的融合中实现效益最大化,改变文化创意产业传统的生产与消费模式,扩展其附加价值,完善和延长其产业链。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最终将带来乡村旅游的巨大发展,也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
(二)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的最佳手段
2014年8月,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31号)中指出“加强乡村旅游精准扶贫,扎实推进乡村旅游富民工程,带动贫困地区脱贫致富”。2014年11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旅游局等七部门共同启动乡村旅游富民工程。2016年8月,国家旅游局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多部门下发《关于印发乡村旅游扶贫工程行动方案的通知》(旅发〔2016〕121号)明确提出,“十三五”期间,“力争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带动全国25个省(区、市)2.26万个建档立卡贫困村、230万贫困户、747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通过实施乡村旅游扶贫工程,使全国1万个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年旅游经营收入达到100万元,贫困人口年人均旅游收入达到1万元以上。”新常态下,乡村旅游目前普遍的一家一户的零散经营模式,在食品卫生、服务水平、安全甚至环境污染等方面的弊端日益凸显。以发展乡村旅游来实现精准扶贫,就是要把各种旅游资源整合起来,重塑乡村经济产业结构,延长乡村经济产业链。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可以解决乡村旅游景区建设城市化、产品单一雷同、环境污染、缺乏科学规划等问题,将新农村建设、农业生产、小城镇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等紧密结合,打造出能够实现旅游精准扶贫目标的特色乡村文化创意旅游精品,加快文化创意型乡村旅游的良性发展。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可以优化乡村旅游产品的结构,加快休闲农场、房车营地、乡村民宿、艺术村落、乡村庄园、乡村博物馆和市民农园等乡村旅游新业态类型的发展,扩展乡村旅游产业链和产业面。再通过吃、住、行、游、购和娱等旅游基本要素的本地供给,为当地村民提供更多参与开发建设、旅游服务、经营管理、发展决策和利益分配等各个环节的机会,实现当地村民收益的最大化,扩大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的“造血”功能。
三、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主要瓶颈
乡村旅游可以为文化创意产业提供更加丰富的创意素材,提供更具特色的创意环境,提供更为广阔的创意空间,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可以实现乡村文化多渠道、多层面的表达,倍增产业效益,实现产业集聚和区域优势。但是,当前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发展还面临着不少的瓶颈。
(一)缺乏整体规划,联动发展不足
文化创意是一种再造与创新的文化现象。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需要将乡村沉淀已久的民俗文化加以创新,以不同的文化创意物质表现体现乡村文化内涵,使乡村旅游开发,联系创意生活,让原有的村落以现代形式彰显。只有依托乡村文化底蕴而发展,才是文化创意的重要展现,才能带动相关区域和产业经济的发展。然而,由于我国大多数村落的发展模式都较为单一,造成村庄的生活模式只适合于当地村民,真正融入乡村的艺术家和扎根乡村的文化创意产品较少,真正受益的村民不多,区域联动发展不足。要想让艺术家与原住民共生共融,文化创意产品独具特色,还需要村落的整体规划,甚至区域的整体规划,在尊重原生态、原风貌的基础上,促进艺术家与原住民的共生共融,让村民更多受益,让艺术家更接地气。
(二)产业链不完整,发展后劲不足
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需要进行农业生产创意、乡村生活创意、乡村景观创意、乡村功能创意、农产品科技创意和乡村旅游品牌创意,助推乡村旅游方式从“旅游”到“生活”的转变。然而,当前我国引入文化创意开发的乡村旅游目的地大多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复合其他相关产业共同发展力度不够,产业链过短,没有形成多种新的旅游业态和旅游产品。只有提升文化创意产业的附加值、延伸产业链条、拓展产业空间,全面打造集文化艺术展览中心、农事生产销售、主题酒店、特色餐饮等多种业态为一体的乡村文化创意产业园,重点发展一批农业旅游示范点和国家农业公园,构建统一的乡村创意文化旅游产品体系,才能真正实现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之间的互融与共荣,用文化创意发掘乡村文化、表现乡村文化、营销乡村文化。
四、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策略建议
(一)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的路径
用文化创意推进乡村旅游产品研发和产业融合,可形成乡村旅游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如何将原有农业文化景观、农业生态环境、农事生产活动及传统民族习俗等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融观赏、考察、度假、学习、参与、娱乐和购物于一体,提升乡村文化创意旅游的市场化运作能力,是乡村旅游和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应走一条基于资源特色的差异化融合发展路径,不同资源类型的乡村旅游目的地,其产业融合发展具体路径与发展重点均应有所不同。不同地区都应找准自己最独特的资源优势,培育乡村文化创意旅游新业态,形成特色鲜明的乡村文化创意旅游产业格局。如农业资源优势突出的地区,应重点发展创意农业旅游,一方面提高创意农业的科技含量,集约生产高附加值的农作物产品,完善创意农业生产体系;另一方面通过开发体验型创意农业旅游产品,让游客回归自然,感受田园生活的乐趣,并充分发挥出创意农业旅游的科普和环保教育功能;历史建筑资源优势突出的地区,应重点关注历史文化的深入挖掘,彰显自身特色,在规划中坚持对自然肌理和历史文脉保护的基础之上,进行历史文化教育旅游、生态旅游的开发;节庆资源优势突出的地区,应重点发展特色文博和主题文化旅游节,大力开发农业的绿色、环保、休闲、体验和示范功能,开展各类乡村体验特色活动。
(二)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
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要通过文化元素推动产业结构多元化,从文化创意、基础设施建设、服务体系建设、渠道建设和个性化等多方面提升乡村文化软实力,建设美丽乡村,发展优美产业,推动生态建设、创意农业、观光体验同步发展。
1.分圈层差异化发展
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应按照城市、近郊、远郊3个圈层来差异化发展。城市圈层以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美化城市氛围为主,在适宜区域发展景观创意农业。近郊圈层以休闲农场、乡村庄园、市民农园等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为重点,发展社会生活功能型创意农业;远郊圈层以设施农业、精细农业为重点,发展高新技术农产品,兼顾创意生活功能。近郊和远郊在发展乡村文化创意旅游时,当前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也有所不同,如近郊首先要解决交通和停车问题,而远郊则更关注资源的核心竞争力差异。但不管哪个圈层,都要做好基础设施建设和配套,突出体验性、娱乐性,做到精致化、生态化。
2.分区域功能化发展
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时必须进行区域功能划分,哪些是当地原住民的保留区域,如核心生活区域,游客不得前往,也没有前往的兴趣;哪些是游客的专有区域,主要进行乡村文化体验、娱乐;哪些是原住民和游客的共有区域(分享区域),既能为游客提供各项旅游服务体验,又能为原住民所用,甚至参与文化创意旅游的开发。只有增强原住民的认同感,原住民的参与也才会有持久的动力,乡村文化创意旅游产业的发展才可能有持续的力量。
3.规划先行,过程管理
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发展必须要先进行整体规划,将一切可能出现的原住民与游客之间的文化和利益冲突问题事先解决,尤其是大量游客到来之后不能给原住民带来生产和生活上的不便,在乡村文化创意旅游实施过程中还要做到管理上的平衡,使游客和原住民的幸福感都得到保障。然后,将原有农业文化景观、农业生态环境、农事生产活动及传统民族习俗等资源进行再挖掘,开发出独具特色的主题产品,将创意设计、广告营销、零售流通、管理培训等前瞻性地融入乡村旅游价值链产生的每一个环节。
4.注重新媒体营销
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发展必须注重渠道建设,包括官方渠道、民间交流渠道和网络渠道等。乡村文化创意旅游是一种以知识经济为基础的乡村生活创意产业。乡村的生产创意、生活创意、景观创意、功能创意、科技创意、产业创意和品牌创意都要通过官方渠道、民间交流渠道和网络渠道向外传播。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当下,越来越多的游客通过微信、微博、论坛等社交媒体获取旅游信息,社交媒体等新媒体将成为乡村文化创意旅游营销宣传的新阵地,通过社交媒体将乡村优美的意境和养心养美的场景传递给游客,是一种情感营销。总之,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发展,就是走一条生态、悠闲、慢拍的生活方式发展之路,发动民众的创新力量,形成叠加的经济和社会效应。
参考文献:
[1]李霞.文化创意产业与乡村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13.
[2]张曼婕.民族文化创意产业与乡村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研究——以贵州省为例[J].湖北农业科学,2014(14):3430-3433.
[3]张硕,吴上上,陈跃雪.北京乡村旅游与创意产业互动发展研究[J].北京农学院学报,2014(3):83-86.
[4]李霞.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研究述评[J].科技咨询,2014(2):220,240.
[5]赵华,于静.新常态下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研究[J].经济问题,2015(4):50-55.
[6]王璇璇.苏州文化创意产业与乡村旅游产业融合模式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5(24):28-29.
[7]于莉.乡村旅游文化创意产业价值链运作模式研究[J].中国商贸,2010(26):156-157.
[8]金虹.文化创意产业参与乡村旅游的建设模式及运作机制研究[J].农业经济,2016(8):32-34.
[9]康杰,杨欣.文化创意视角下乡村旅游开发的策略[J].农学学报,2015(5):136-140.
在当前社会的发展背景之下,乡村振兴的政策得以进一步的优化,我国对于乡村振兴的政策予以了充分的重视,并且将乡村振兴的政策作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示范乡村的诸多产业进行协效的协同性发展,并且使产业发展带动整体农村人口经济收入得到有效的增长,以此实现乡村振兴的目的,在乡村振兴发展模式在优化背景之下,需要进一步地将整体乡村旅游信息化建设。
充分地应用信息化的管理模式,能够使当前时代我国乡村旅游业所具有的创新性特征得以进一步凸显,并且使乡村旅游市场的规模得以有效的扩张,使整体乡村旅游参与主体所具有的体验感得以有效地增强,使传统乡村旅游服务模式得到有效的转变,使相应的旅游信息化建设路径得以进一步的优化,相应的旅游者可以充分地通过信息化平台对乡村旅游的诸多信息进行综合性的了解,并且以信息化的方式对自身的旅游目的地进行主观性的选择,使相应的旅游企业能够获得更加充实与高效的构建,而具体的旅游信息化构建对于乡村旅游的经营者与管理者而言,能够使从业人员充分地对旅游管理信息的数据进行有效的获取,并以此对相应的旅游管理进行有效的改善,使整体管理的效率得到有效的提升,使管理者能够充分地对旅游产品服务进行有效的创新,并且使相应的旅游管理者能够对自身的服务进行有效的改进,使整体旅游管理在发展过程中,其自身的管理模式以及衍生出的乡村旅游产品能够满足旅游者自身所存在的个性化需求。目前,我国网络旅游平台已经能够充分地对各类线上乡村旅游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使游客出行所具有的便利性得以有效的提升,同时,优质的信息化管理能够对我国的乡村旅游行业进行进一步优化整合,使整体乡村旅游的质量得到有效的升级,对于不同旅游管理的模式能够进行更加创新型的解决方案设计,并且充分将云计算等诸多技术予以有效的应用,能够使相应的管理模式对于旅游者进行针对性的筛选,同时进行优质的旅游者全方位画像,使相应的旅游管理及旅游发展能够获得更加针对性的发展建议。使供给侧所存在的平衡关系得以进一步优化,使供给侧的对接效率得以有效的提升。在满足经营者自身利益要求的前提之下,使整体旅游者自身的体验满意度得以大幅提高。
2目前乡村旅游信息化建设所存在的现实性问题
2.1乡村旅游对于信息化的认识有待提升,并且基础知识建设相对落后
在进行乡村信息化旅游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充分地对传统的经营理念进行有效的改进,将具体的信息化管理模式应用到乡村旅游的建设过程当中,而充分地将智慧旅游进行有效的融合,需要使乡村旅游自身的基础设施建设得到有效的改进。然而,由于我国乡村旅游资源在其发展过程中的发展规模化特征较为薄弱,并且各个地区的旅游资源具有较为分散的状态,同时,乡村旅游的开发时间相对较短,就其自身发展而言,仍然处于不断探索以及不断完善的优化时期,其自身所具有的信息数据资源的健全性无法得到有效的体现,进而无法对诸多旅游信息化建设的需求予以有效地满足。此外,乡村旅游在具体的构建过程中,对诸多部门予以设计,并且各个部门之间所存在的独立性相对明显,使乡村旅游行业在发展中所存在的信息孤岛现象相对突出,使整体企业行业在发展中无法得到有效的互联互通,使整体旅游信息化建设工作存在诸多现实性困难。同时,部分乡村地区自身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继而使其在发展过程中无法对信息化建设予以充分的认识,而体乡村旅游的信息化意识无法得到有效地增强,使当地的旅游经营者无法对信息化技术作用于乡村旅游所带来的冲击予以正确化的认知。因此使整体乡村旅游信息化构建过程当中,其自身的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性相对明显,并且部分政府无法充分地将政策予以有效地引导并进行有效的财政投资,从而加剧了信息基础设施不完善的现实问题。
2.2信息资源处理成本相对较高,并且运用维护的持久性相对较低
智慧旅游在构建过程中需要充分地对数据进行有效的整合,而信息化建设只有将其自身的完整性以及布局性予以有效地增强,才能使整体乡村旅游出行所具有的互联互通特性得到有效的提升。而从技术角度而言,智慧旅游在发展中所需要的大数据具有较为突出的非系统化特征,自身的数据来源的统一性缺失,使得整体数据处理所存在的困难性特征相对明显,从而使整体数据处理所存在的可靠性相对较低。由此需要对相应的技术与设备进行有效的更新,并且对具有创新意义的设备进行充分的研发,而针对我国各个地区的智慧旅游与信息化建设发展现实情况而言,大部分地区在具体的运营过程中,往往无法对相应的运营手段予以有效的重视,并且无法对具体的信息化构建予以有效的运营支撑,其自身的信息化建设以及相应的智慧旅游融合概念往往具有较为突出的炒作性质,并且具有“一次性项目”的现实特征。由此使得整体智慧旅游以及信息化技术的运营维护人员存在的现实性缺失问题,并且使整体信息化构建存在形式化主义严重的现实问题。
3将乡村旅游信息化建设及智慧旅游进行有效融合的现实方式
3.1对乡村旅游的信息化设施进行构建,对信息数据平台进行搭建
乡村旅游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充分对整体信息化技术所具有的创新性予以有效体现,并且使相应的基础设施进行有效的完善,并对各类基础平台进行有效的构建。第一,在信息化设施的构建过程中,需要进一步对移动网络等诸多设施进行有效的构建,相应的政府及运营商需要进行有效的合作,使乡村内部尽早实现5G信号覆盖。并且将诸多智慧终端在旅游区内部进行有效的构建,进而使智慧售票机、智慧监控等诸多设施能够应用于乡村旅游的构建过程当中。使整体智慧旅游在发展过程中能够获得较为优质的发展基础。
第二,我国在进行乡村旅游的开发过程中,需要充分地对信息数据平台进行有效的搭建,需要对乡村旅游自身的开发与经营特点进行有效的考量,政府需要起到优质的牵头作用,对网上旅游平台进行有效的构建,并且对旅游企业进行有效的引进,使相应的企业与政府能够充分地对当地的农村旅游信息化数据平台进行有效的建设,使整体乡村旅游的发展过程中能够拥有较为优质的基础数据支持,对于传统的由政府单独提供信息化建设的局面进行有效的打破。使社会资源能够充分地进入到乡村旅游的智慧化建设过程当中。
同时,在对乡村旅游信息数据平台的建设过程当中,需要充分地对政府的公信力度予以有效的应用,并且需要对相应的信息安全性进行综合性的考量,而使整体乡村旅游信息化过程中所存在的技术障碍能够得到有效的化解。
3.2进一步对智慧旅游产业体系进行有效的构建乡村旅游信息化与智能化发展能够对整体传统旅游模式进行有效的改变,并且需要充分地对智慧旅游产业体系进行有效的构建,在构建过程中需要通过旅游管理、旅游销售以及信息化服务等诸多角度,对乡村旅游的智慧产业体系进行构建。
其一,从管理角度而言,在具体的工作过程中,需要充分地使相应的体系能够为具体的旅游管理提供更加高效的管理模式。在管理模式的创建过程中,需要充分地将相应的智慧旅游管理方式与乡村的实际特征进行有效的联系,从而使相应的管理模式,能够充分地符合乡村的自身特点。
在湖州农业发展水平依然处于全国领先地位的情况下,湖州提出发展品质农业的战略有其主客观原因。首先,湖州发展品质农业受国内、国外农业发展大环境的影响。随着工业化的持续推进,中国农业总产值已经低于全国GDP的10%,并且这个比例会越来越低。占全国人口近50%的中国农民与国外粮食大鳄争抢这不到10%的蛋糕,竞争会越来越激烈。出口市场则由于越来越严格的质量标准、环保标准而使竞争更加激烈。随着国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者消费理念也发生变化,更注重消费的质量。刘易斯拐点到来导致的农业劳动力短缺,加上能源价格的不断上涨,使农业生产成本不断上升,粗放式的农业生产模式已经难以持续。而中国近年来农产品质量问题的频繁爆发,各种动物疾病的传播,农村水、土壤、空气污染的加重,都要求改革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大力发展品质农业。其次,湖州发展品质农业是基于湖州的区位比较优势和资源禀赋采取的战略决策。相对于中国内地其他农业大市,湖州处于长三角中心,人多地少,土地资源紧缺,地价比较高,只能发展技术、资本密集的高附加值精细农业。而比邻上海、杭州的区位优势也决定了湖州应该主要发展鲜活、绿色、高附加值的农产品,这样才能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再次,发展品质农业是继续提高农民收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客观要求。当前湖州市农民人均收入已经跃居全国前列,但由于资源约束,人多地少的客观现实决定了继续走外延式扩张的农业发展道路已不可行,只有转变农业生产模式,走精品农业、设施农业、生态农业之路,依靠技术进步、管理创新,充分发掘湖州的生态优势,才能不断增加农业的附加值,提高农业的正外部性,在实现农民增收的同时提高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最后,发展品质农业是品牌农业、美丽乡村建设深入发展的需要。品牌农业运动的开展对湖州农业的专业化、精品化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但这种单线推进的农业发展模式由于只关注品牌、品质的创立,忽视发掘其他竞争优势,并忽视品牌与生态的协调,导致动力不足。一些地区的生态破坏,推进速度趋缓。美丽乡村建设很好地整合了生态保护与品牌创立,通过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乡村服务业取得了很好效果,但这种模式具有地域局限性,在生态容量比较大的安吉没有问题,但移植到工业发达、人口密集的吴兴区、南浔区可能就不太合适。只有充分认识品牌农业与美丽乡村建设模式的局限性,因地制宜,充分发掘各地发展潜力,我们才能把美丽乡村建设不断推向深入。
(二)湖州发展品质农业的可行性
作为历史悠久的丝绸之府、鱼米之乡,美丽乡村建设的发源地,湖州具有悠久的品质农业传统,也具有发展品质农业的现实基础。首先,湖州具有悠久的品质农业传承。自唐代以来,太湖流域就成为中国的经济、文化中心,湖州由于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物产富饶,手工业发达,是全国有名的丝绸之府、鱼米之乡。南浔辑里丝曾经享誉世界,是丝中极品;善琏镇湖笔因其做工精湛,天下闻名;双林镇的凌娟因其轻如蝉翼,薄若晨雾,质地柔软,色泽光亮而行销天下。其他地方特产如菱湖湖羊、安吉白茶、长兴紫笋、太湖三白,都小有名气。正是由于品质农业的发展才造就了南浔、善琏、新市等古镇的繁荣,为湖州近代工业积累了资本。其次,湖州发展品质农业已具有一定的现实基础。湖州地处长三角这个中国最大的城市带,巨大的农业需求市场、高品质的消费群体,使湖州农业商品率比较高,农业的产业化、规模化、专业化发展比较早,特别是品牌农业与美丽乡村建设活动进一步推动了湖州品质农业的发展。当前,湖州各区县已经涌现出大批的品质农业典范,如安吉的竹产业、白茶产业以及乡村旅游产业;德清的块状农业如青虾养殖,稻鳖共生,裸心谷高端休闲旅游业;吴兴的现代农业产业园,淡水鱼养殖;南浔大虹桥湖羊、鲈鱼产业;长兴的茶叶、杨梅和葡萄产业,都是品质农业发展的代表。再次,湖州发展品质农业具有区位、资源优势。湖州地处长三角中心,周边是上海、杭州,苏州等富裕的大中城市,市场容量比较大,居民消费品位比较高,为湖州发展品质农业提供了巨大的潜在市场。湖州离宁波港、上海港、萧山机场和浦东机场都比较近,有利于发展高品质的出口农业。湖州自古人文荟萃,重视教育,劳动力素质普遍较高;地处太湖之滨,河网密布,土地肥沃,水、热资源丰富;农业基础设施完善,交通发达;民间资本充裕,生态优良,自我修复能力比较强;长三角地区高校密集,知名高校众多,可以为湖州发展品质农业提供充分的技术支持,这些都为湖州发展品质农业提供了先天条件。最后,后发优势为湖州发展品质农业提供了机遇。杭嘉湖地区自古以来是浙江省比较富裕地区,但改革开放后,由于沿海地区占据地利之便,大力发展出口加工工业,工业化速度比较快,湖州逐步处于相对落后地位。但这种落后具有相对性,湖州乡镇企业相对浙江沿海的滞后发展,使湖州避免了乡镇企业对环境的过度污染,保存了湖州的青山绿水,为湖州发展品质农业提供了机遇。在后工业时代,湖州工业的相对落后由劣势变成了优势,可以不必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直接发展品质农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二、湖州品质农业发展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一)湖州品质农业发展现状
其一,湖州品质农业的发展已经具有一定思想基础。早在多年以前,湖州已经认识到湖州农业发展必须立足长三角大市场、本地农业资源的比较优势走湖州特色农业之路,在这种思想指引下,湖州市先后提出了特色农业、品质农业,美丽乡村建设发展口号。无论是特色农业、品牌农业还是美丽乡村建设思路,都是品质农业思想在湖州不同阶段的体现。其二,湖州品质农业的发展已经具备一定组织基础。湖州建立了完善的农业发展支撑体系,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产品的质量检测,农村土地流转,农业技术引进,农业招商引资,农业风险分担,农村合作提供各种服务。以农业专业合作社为主体的各种农民合作组织如雨后春笋般遍布湖州各地,有效降低农业经营成本,加速了新技术推广,提高了农产品品质,增强了湖州农业的竞争力。以公司、大户为主体的各种农业生产主体茁壮成长,加速了农业的现代化进程,实现了多赢目标。以“1+1+N”模式为主体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建立使产学研有机结合起来,为湖州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其三,湖州品质农业的发展已经具备一定物质基础。经过长期的农业开发,政府的合理规划,湖州的水利设施已经比较完善,道路畅通,农业机械化水平很高。大棚设施、自动化控制设备、滴灌设备、无土栽培设备、土壤肥力检测设备和质量检测设备等都被大量使用。吴兴区还率先引进浙江第一架无人喷洒农药飞机,为品质农业的发展提供了硬件保障。湖州优良的生态环境也为发展高端品质农业、农业休闲旅游、养老地产提供了最根本的生态保障。其四,湖州品质农业发展已经具备一定的技术基础。经过长期有意识的技术引进和与省内外相关农业研究机构的技术合作,湖州的农业技术已经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吴兴区八里店镇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广泛采用各种现代技术,如信息收集与控制技术,滴灌技术,管道输肥、输药技术,都达到国内先进水平。长兴的高品质水果种植技术、南浔的淡水鱼养殖技术、德清欧舒曼珍珠加工技术、安吉的竹制品加工技术都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在引进国内外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的同时,湖州也在积极探索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业技术,清溪的稻鳖共生技术,明峰的玉米、湖羊循环经济模式,大虹桥的粮食、酿酒、湖羊循环经济模式,都为湖州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其五,湖州发展品质农业具有一定的群众基础。经过多年的农业产业化、品牌化发展之后,农民已经尝到品质农业的甜头,认识到只有依靠技术进步,管理创新,走规模化、品质化之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生态农业,不断提高农业品质,才能获得市场竞争力,持续提高自己的收入和生活质量。因此,对于湖州农民来说,发展品质农业不仅仅是政府的期望,更是农民自发的迫切要求。其六,湖州发展品质农业具有一定的品牌基础。经过30多年的经营,湖州在原有品牌基础上,创立了很多农产品新品牌,如安吉白茶、安吉冬笋,德清的“水精灵”青虾、“清溪”花鳖、“莫干山”黄芽、“欧诗漫”珍珠系列产品,长兴的紫笋茶、漾荡牌“河蟹”,吴兴区的湖羊、太湖蟹、太湖银鱼,南浔的陈邑加州鲈鱼等,为湖州发展品质农业打下良好品牌基础。
(二)湖州品质农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其一,缺乏区域协调,同质竞争激烈。湖州地形多样,各地资源禀赋与区位优势不同,决定了两区三县具有不同的农业发展比较优势,应该采取不同的农业发展战略。在山区比较多的长兴,不可能与平原辽阔、河网纵横的吴兴、南浔一样发展规模化的普通设施农业和水产业,而应大力发展绿色农业,充分利用自身的比较优势。同样,美丽乡村建设的安吉模式也难以移植到工业化比较发达的吴兴、南浔。只有立足于各地比较优势错位发展,才能充分发掘各地的农业潜力,形成自身的比较优势。其二,政府职能不到位或错位,造成资源配置不合理。在全能政府的理念下,政府一方面严重越位,利用自己手中掌握的权力过度干预、扭曲市场,使资源配置效率下降,比如人为过快地推动合作社发展,造成大量僵尸合作社的存在,对税费、农业补贴政策的滥用,造成不公平竞争,甚至劣胜优汰。另一方面,政府的服务意识不足,功能缺位,如农业保险率低,覆盖面不足,对生态保护不力,市场监管漏洞较大,信息提供不及时,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对创新产业扶植、品牌的保护力度不够等,导致资源配置的浪费、低效。其三,农业技术推广人才匮乏,待遇有待提高。湖州市农业发展虽然处于全国前列,但在产业结构中农业仍处于次要地位。农业地位的尴尬也造成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地位尴尬,他们不仅编制难以解决,待遇低下,而且饱受歧视,经费短缺,导致无法有效开展技术开发与推广工作。技术是品质农业的核心,没有技术进步,品质农业就是一句空话。大力发展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这个中间环节,以有效转化和推广高等院校、研究机构最新的农业技术成果。因此,基层农业技术人员的匮乏不利于农业技术的创新、衔接与推广,影响品质农业的发展。其四,农业主体有待于进一步优化、培育。湖州工业比较发达,农民的非农化就业非常普遍,老人农业已经持续很长时间。这种现状使家庭农场在湖州的发展受限:一是受劳动力匮乏限制,二是受规模经济影响,三是设施农业投资大,非一般农户可以承受。这样,公司主导的龙头企业经营模式可能比较合适,它能够通过发展资金、技术密集型的设施农业减少劳动力需求,公司雄厚的资金使他们可以实现规模经济,发展循环农业,突破规模与资金瓶颈。但在大力发展公司主导的龙头企业时,我们应该进一步平衡分配,在土地流转中使农民分享到更多增值收益。只有进一步壮大公司主导的现代农业主体,品质农业的发展才有可能。其五,农业支持资金不足,农业服务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农民合作有待进一步加强。品质农业要求规范化的生产程、标准化的技术支持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因此成本比较高,价格比较贵,在品牌被认同之前,可能会遭遇劣币驱逐良币的困境,这就要求政府对品质农业试验进行充分的扶植。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无论是技术引进的外部性,还是现代机械化的规模效应,都要求政府提供协调,使外部性内部化,机械得到充分利用。此外,品牌的保护,市场公平竞争的维护,产业化与环境保护矛盾的解决,都需要政府的作为。当前农民合作的规模还太小,难以产生协同效应和规模效应,无法降低运营成本,导致很多合作社难以维持下去,这就需要政府进行协调以提高合作层次,扩大合作规模。
三、进一步推进湖州品质农业发展的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