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2)09-0069-02
一 认知失调理论
费斯汀格在《认知失调理论》中指出:“失调理论的核心是颇为简单的。它认为:(1)在认知元素之间可能存在着失调或‘不合适’关系;(2)失调的存在产生了减少失调和避免增加失调的压力;(3)在这些压力下,操作上表现包括行为改变,认知改变,以及慎重地接触新信息和新认知。”鉴于本文的角度是研究认知失调理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以下选择几点和思想政治教育关系较为密切的观点加以论述。
1.“失调”的内涵及产生原因
费斯汀格认为,元素就是认知,而“失调”和“协调”这两个术语指的是存在于成对“元素”之间的关系,这些成对元素之间存在着三种关系:无关、失调、协调。当一个认知元素对某个其他元素全然没有含义,它们之间就存在着无关的关系。当一个元素紧跟着另一个元素的反面,那么,这两个元素处于失调关系中。相反,当一个元素紧跟另外一个元素的同方向,那么,这两个元素间存在着协调关系。为什么人们的认知会产生失调?费斯汀格认为是由以下几种原因引起的:(1)发生了新情况或者知道了新信息,它们同已经有的知识、观点或行为有关的认知产生了至少暂时的失调;(2)在日常生活中即使不出现新的、不可预见的事情或者信息,日常生活中也可以产生失调的现象;(3)逻辑上的不一致、文化习俗的差异等都可以产生失调现象。
2.减少失调的方法
失调的出现,产生了减少或消除失调的压力,促成了减少失调的行动,费斯汀格认为,有以下几种方式可以减少失调:(1)改变一个行为的认知元素。如果有关环境的某些知识的一个元素同一个行为元素之间存在着失调时,通过改变行为的认知元素,使它与环境元素相协调,能够消除失调。(2)改变一个环境的认知元素。通过改变与该元素相应的环境,有可能改变一个环境的认知元素。(3)增加新的认知元素。
3.来自强迫服从的失调
强迫服从是指由提供奖励或由威胁性惩罚所产生的表面上的服从,但内心观点并未改变的情况。这样,一方面存在着与所涉及的观点或信念相应的认知元素,另一方面存在着与外在或陈述相应的认知元素。这两组认知元素明显地彼此失调。很显然,奖励或惩罚的程度,即提供奖励的吸引力和希望程度,或威胁性惩罚的不愉快和不希望程度,是一旦服从表现出来后产生失调程度的重要决定因素。太大的奖励或惩罚只会产生很少的失调。
二 认知失调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三个契合”
“失调”的内涵、原因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矛盾相契合。“失调”即一个元素紧跟着另一个元素的反面,而造成失调的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发生了新情况或者知道了新信息,这些信息同已有的知识、观点或行为有关的认知产生了至少暂时的失调。而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矛盾是“一定社会的要求同人们实际的思想水准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原因。在实际生活中,人们的思想政治表现总是同一定社会的思想政治要求有距离,很难完全一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帮助人们逐步缩小这一距离,使两者趋于协调。在某种程度上讲,“失调”的内涵、原因正是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矛盾在个体心理上的表现,它们只是在不同学科上的表述不同,却有着相同的实质。
社会支持与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相契合。社会支持理论认为,社会群体是个体认知失调的重要来源,也是消除和减少可能存在的失调的主要来源。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是社会或社会群体。如此看来,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与认知失调理论中的社会支持理论相契合。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所传递的思想政治观点,正是引起人们认知失调的来源,但同时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也正是消除或者减少人们认知失调的主要来源。
减少失调的方法与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相契合。在实际应用中,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也是减少失调的方法。减少失调的方法主要有改变行为认知元素、环境的认知元素、增加新的认知元素等。而这三种方法也是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思想指导行为,行为反映思想,而当通过组织、引导受教育者参加各种实践活动,通过在活动中改变人们的行为,从而改变人们的主观世界,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三 认知失调理论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1.利用认知失调理论,引起思想政治教育对象认知结构的不协调
认知失调理论认为,认知或认知结构是个体对环境、他人及自身行为的看法、信念、知识和态度的总和。认知失调将会造成特定的心理压力,并使人们产生一种求得协调的动机。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不是使教育对象产生认知上的不协调,而是怕他们产生认知上的不协调,因此,就造成了老师说什么,他们听什么、记什么,从来不问为什么。这种“师道尊严”,忽视了学生的认知规律,使得一部分学生不能在言语与行动上产生不协调。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应该使教育对象产生认知上的不协调,只有这样,教育对象才能产生学习与认知的积极性。首先,应充分尊重教育对象的主体地位。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自主选择、自主内化的能力,才能使教育对象自身的认知图式产生由不协调到协调的过程。其次,发挥课外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尽量把课外活动组织成“三贴近”实际内容,来调动学生主体的积极性,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各种类型的课外活动。学生只有接触、了解社会,接受丰富的信息,产生信息与信息之间的矛盾,激发学生对社会、对道德认知的不协调,激起求知的欲望,达到认知协调。
2.利用认知失调理论,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原则
第一,激励原则。认知失调理论认为,处于强迫服从情境中的失调,往往是因为有奖励及惩罚措施在制约着人们,使他们为了获得奖励或避免遭受惩罚而“违心”地做出外表上服从的行为,这样就产生了认知失调。这种认知失调因奖励和惩罚而产生,也可以通过奖励和惩罚来消除或减少。认知失调理论研究指出,太大的奖励或惩罚只会产生很小的失调。因此,在奖励和惩罚过重的情况下,从改变个体内心观点的角度来讲效果并不理想。与惩罚或奖励过重相比,当惩罚或奖励相对较轻时,常常更容易发生紧跟着公开服从之后的内心观点的改变。这样,如果除了公开服从之外,我们还想使教育对象的内心观点得到改变,那么,最佳的方式就是:提供的奖励或惩罚刚刚足够引发外在的服从。实施严明的奖惩措施,鼓励先进、鞭策后进,也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和手段之一,但为了收到最佳的效果,在实施奖惩时,既不能太轻,也不能太重,要把握好一个度,使人们真正在思想上有所转变,做到表里如一,从而达到治标又治本的理想效果。
第二,渗透原则。根据认知失调理论的研究,处于被动接触信息的情境时,人们是否避免或规避会产生或增加失调的信息材料,要取决于他们对材料的预期或对材料的早期判断。那么,如果能够创造出这样的情境,对某些信息的预期和早期的判断能减少失调,材料本身实际上是增加失调的,促使人们在不知不觉中产生更大的失调。这样可能更容易使他们改变原有的观点,接受新的观点。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过程中,教育者要善于发现受教者认知不协调的地方,发现其思想状况的薄弱点,找准症结,精心创设特定的教育氛围,对教育对象进行特别教育,使受教育者在无意识和不自觉的情况下,受到影响、熏陶、感化而接受教育。
3.利用认知失调理论,完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内容
通过改变行为的认知元素,行为元素所代表的行动或情感也就改变了,失调就能够消除了。社会的快速发展、信息的大量涌现,只有在实践中才能使学生的理论与实际相联系,使自己的行为与社会的要求相一致。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要倡导学生积极参加劳动。劳动教育是把学生培养成为理论与实际结合、学用一致、全面发展的新人的根本途径,如参加义务劳动、实习劳动、家务劳动等。只有使学生主动地、积极地参加劳动,不断总结在劳动过程中的体验、感受与认知,巩固劳动锻炼所取得的成果,才能使学生认识劳动的价值,并在价值的实现中感受愉悦。
通过增加新的认知元素,而这些认知元素又能产生新的协调关系,就会减少失调。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应该引入新的认知元素,使教育对象的认知结构趋于和谐。面对日益变化的社会环境与社会关系,人们的认知结果不稳定,极易变化,也缺失一些必要的认知元素。尤其是青少年,他们的自我意识和主体性的发展还不完善,对自我和外界对象的认识缺乏客观性,评价水平较低,新的认知结构正在构建,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针对其某些认知元素的缺失,及时地引入新的认知元素,增加那些能减少整个失调的新信息,从而减少失调的程度或消除失调。
参考文献
[1]〔美〕利昂・费斯汀格.认知失调理论(郑全全译)[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9
[2]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君子人格的理想构建,即基于对“礼”的合理性与“仁”的主体性的价值认同,通过道德的修养去完善人格,是人在思想和行动上达到对“礼”的自觉维护的一种预期。立足于现实生活实践,完成对君子人格的模式设计和对人的现实人格的价值提升,即是孔子《论语》思想的基本点和着力点,也是其所能够引领儒家乃至中国思想文化和民族精神前进方向的深层原因。《论语》的理想人格我们应该从中批判地继承,使之有助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现。
一、对《论语》中的理想人格进行批判地继承
儒家思想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在中国的封建社会中一直都是占据主流地位的,一直以来儒家思想体系都是作为社会的主导意识形态出现的,封建社会的统治者都通过它来作为思想教育的工具。《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而且可以看作是儒家的文化形态逻辑上的起点,其中有着深刻的人文精神与丰厚的文化资源,特别是其中在塑造人的理想人格,对中华民族的民族心理,民族思想道德的形成与发展都起到了很大的影响。李泽厚先生曾在《(论语今读)前言》中讲到:“我至今读儒学(当然首先是孔子和《论语》),儒学在塑造、构建汉民族文化心理结构的历史过程中大概起了无可替代、首屈一指的严重作用。”
在《论语》中,孔子理论的中心就是仁,通过仁提出了不同层次的人格修养的思想,层次由低到高,分别为有恒者、善人、贤人、惠人、成人、士、君子、圣人。这些对当时的士阶层提供了立身行事的准则,同时也对儒家乃至中国文化人格理想思想的构建,对于中国古代政治文明延伸与发展,都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孔子在《论语》中所强调的“君子”的理想人格已经在数千年历史下根植到中国人的灵魂深处。而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也就是通过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人施加影响,使其达到社会所需要的思想品德。所以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下研究人格标准,进行批判性地继承变得非常有必要。
二、理想人格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现价值
(一)“君子”型理想人格内涵
孔子所塑造的“君子”型人格是一种能达到“修己以安人”人格,这种人格包含着两个层面:首先是圣人,圣人是孔子所追求的最终目标,圣人就是道德、智慧与功绩都至高无上的完美的人,其次是君子,君子是道德品质高尚,在精神上有着很高的境界,全面发展的人。在这两个层面之中,孔子最为极力倡导、推崇和不断追求的理想人格典范就是“君子”,因为“君子”是更符合现实的理想人格,而“圣人”则是人们对理想人格想象中的最高境界。所以孔子说:“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在《论语》中前后“君子”这个词汇出现过100次以上之多,通过《论语》中的一些对话,以及对君子与小人的对比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论语》对“君子”的一种理想人格勾勒,给我们呈现出君子的文质彬彬,君子的乐而忘忧,君子对仁义礼智信做到极致的一种修养,有仁爱的广阔胸怀,有中庸的处世准则,有严谨的礼仪规范。总之孔子倡导的“君子”的理想人格是一种由内部的思想意识到外部行为的表现。
(二)“君子”型理想人格的价值
思想政治教育与“君子”型“内圣外王”的理想人格所追求的都体现在两方面:首先是个体发展,其次是社会进步。所以从这两方面以批判性的态度研究思想政治教育范畴内,“君子”型理想人格的价值实现,继承有价值的根本精神。
第一,“君子” 型理想人格的个体价值体现。一是有助于激发人的精神动力。“君子” 型理想人格,希望人能自强不息,坚忍不拔。《论语》中就有所体现: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论语・宪问》)子曰: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这些话都是在弘扬人的主动意识与进取意识,将这样一种积极的精神植入于人的思想中,对于激发人的精神动力还有主观能动性有很大的作用,能够充分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帮助人们战胜挫折。还有助于塑造健全的个体人格。
第二,“君子” 型理想人格的社会价值体现。一是政治价值,提供了丰富的治国安邦的政治伦理精神。“君子”型理想人格的特点是“内圣外王”,把自身心性的修养体会所得,推广到齐家、治国、平天下,仁政礼治,行道于天下中。“以天下为己任”,体现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另外作为君子,要重视德的完善,这样对以德治国也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第三,“君子”型理想人格的局限性。由于孔子所处的时期,生产力落后,人们对社会和社会关系的认识水平有限,“君子”型的理想人格也受到影响,所以在今天不是完全能被适用。一是建立在道德理想状态的理想人格,只能是少数具有高度道德自觉的人的理想人格,过多关注道德价值的合理性,而忽视外在的方式方法,价值理性突出但是工具理性不足,所以只具超越性,不具现实性,二是这种人格是建立在血缘亲情之上,制约了人的个性发展,三是“君子” 的内在道德修养强调的是“私德”而缺少“公德”,在政治上更多强调“人治”,而不是“法治”,不利于社会政治的建设和发展。
(三)《论语》理想人格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论语》中关于“君子”型理想人格的塑造所包含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方法,有很多我们今天可以借鉴的地方,尽管在当时思想政治教育比较粗糙,但是也有很多合理的地方,我们应该对合理的地方肯定并且发扬,提高现代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对“君子”型理想人格的分析,对我们现如今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特别是如何积极探索新途径、新办法和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创新都有很大的帮助,以“君子” 型理想人格丰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用这种儒家的“君子”型理想人格实施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发挥传统经典在整个民族中潜移默化的影响。
三、总结:
我们要以“君子” 型理想人格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思想政治教育是用先进的意识形态对人们施加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效果是真诚接受与自我改造,在这一点上,传统的儒家思想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行动及效果上都证明了这一点。强调人的自觉修养,正是孔子在塑造理想人格中对于君子的要求,这种自我教育的方法,对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巩固思想政治的成果是十分有意义的。
参考文献
[1]赵行良 孔子的理想人格论及其当代价值[J]. 船山学刊, 1998,02
[2]杨谦 理想人格与成人之道――孔孟人格论再议[J]. 道德与文明, 2004,04
[3]吴威威 近年来国内关于公民道德的研究综述[J]. 道德与文明, 2005,03
论文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 个体生命 生命的提升
关注生命、尊重生命、促进生命的成长、使人的生命更美好,既源于时代对思想政治教育关爱人的生命的呼唤,也源于思想政治教育与人的生命间存在的内在关联。思想政治教育是提升人的生命价值的重要阵地和重要渠道。
一、人的生命的价值是在“实然”与“应然”的矛盾运动中提升的
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有“意义”追求的生命。有“意义”追求的生命既是“现实”的生命,也是有“超越性”的生命。人首先是一种“实然”的存在,即人是现实的、可感的对象;同时人还是一种“应然”的存在,即人渴望不断地超越其实然性和给定性而向着应然性腾飞。这也就是说,人既“是其所是”又“不是其所是”。承认人是一种实然的存在,亦即承认人是现实的、可感的对象,他不是虚幻的、超验的,一切对人的认识都必须从这里出发。尽管如此,我们对人性的把握却也不能到此止步,我们还必须承认,作为人,他总是要不断地从这种可感的现实中“腾飞”,必然会超越种种给定性,实现自己所追寻的自我发展和自我确证。人总是存在于这种“应然”与“实然”的否定性的动态过程之中的。“应然”一旦实现就又成为新的“实然”,在这种新的“实然”的基础上,人又追求着新的“应然”。实践在不停地推动着这种“实然”与“应然”的矛盾运动。人就是这样向前生成着与发展着的。思想政治教育在人从其“实然”向其“应然”的不断超越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思想政治教育对人的个体生命价值的“应然”提升的能动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有其很强的政治性与社会性,同时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人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它也具有建设人本身的属性。事实上,人的个体生命的健康成长、人的个体生命质量提升的本身就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和社会发展的标志之所在。人是构成社会的基本要素,社会就是处在社会关系中的人的本身。人是社会的主体。一切社会的变化均不是社会规律的自行运动,它只能是人的社会实践活动的结果。人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因和动力,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人的个人的发展是其所在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思想政治教育也是建构在人的生命基础之上的社会实践活动。人的生命的存在、人的素质的提高和人的全面发展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目的和归宿。离开了人的生命,思想政治教育也就成了脱离实际的抽象的东西,就失去了它的存在的价值。因此,无论从怎样的角度来说,让人的生命的价值在“实然”的基础上不断地提升而走向“应然”,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而思想政治教育也确确实实可以涵养人的生命、提升人的生命的境界,可以在促使人的生命从“实然”走向“应然”的过程中发挥其积极的作用。
1 思想政治教育给个体生命的“应然”成长提供精神给养
思想政治教育要面对的是完整的、具体的、发展着的个体。每个“实然”的个体的生命都具有未完成性与可发展性,需要被指引、被激发和被完善。教育中包括应该帮助学生树立起是非、好坏、优劣、美丑等观念,帮助学生明白人生究竟应该追求什么、抛弃什么,赞成什么、反对什么,企盼什么、拒斥什么,等等。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对个体的思想水平、道德面貌、劳动态度以及事业心、责任感和敬业精神等方面的积极的影响,进而会影响到个体的智力、能力和创造力发挥的水平和程度。这也就是说,思想政治教育可以通过提高个体的思想道德素质等,使个体生命获得“应然”成长所应有的精神动力。从这个意义上说,思想政治教育可为个体生命的“应然”成长提供丰富的不可或缺的精神给养。
2 思想政治教育引导个体生命把握“应然”提升的方向
人的生命的成长需要意义与价值的指引,思想政治教育重视理想和信念教育,它体现着人的生命在“应然”追求中对意义与价值的渴望。思想政治教育阐释着完美的理想人格,并激励人们为此而努力奋斗;思想政治教育褒扬着真善美、贬抑着假恶丑,激发着人们在道德上的认同感,促使人们“知善从善”“见贤思齐”,从而达到自我完善。它以善恶评价为主要手段,以应当与不应当为尺度,告诉人们什么样的人生最理想,什么样的品质最高尚,应该如何完善自己的人格和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从而使人的生命更充实、更圆满、更有意义、更有价值。
3 思想政治教育能促进个体生命实现其“应然”的社会化
“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本质决定了人的存在和发展是一个不断社会化的过程。思想政治教育在促进个体生命的社会化,在开发个体生命的社会化意识、能力及行为,在实现个体与社会的和谐发展等方面,发挥着导向、动力和调控的作用。每个个体生命都有其独特性,都有其特定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千差万别的需要。但每一个个体生命又不可能脱离其现实的社会关系而独立存在。思想政治教育能提高社会成员的政治觉悟、思想道德和法律素养,能帮助人们遵守各种调节人际关系的社会规范和行为准则,促进和谐人际关系的形成,为个体生命的存在、发展和完善营造现实的土壤和环境,促进个体生命实现其“应然”的社会化。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中,我们应该重视围绕个体生命成长与社会发展的契合点,克服高、大、空、远的教学设计,注重个体生命的微小叙事,以受教育者生命的成长为主线,引导受教育者关注个体的生存境遇,以使他们在追求与改变个体生存状态的过程中深刻地认识个体与国家、与民族命运的关系,实现微观与宏观的自然结合与统一。 "
三、为了人的生命价值的“应然”提升是思想政治教育应有的作为
思想政治教育在促进人的生命价值“应然”提升方面应该而且能够有所作为,所以思想政治教育不应忽视以下的几个方面:
1 唤醒学生个体的超越和创新意识
每一个生命都是有其内在的发展潜力的,所以创新与超越就是人所固有的特性。当然,这种创新虽然是人的特性,但它可能因被重视从而让其能自由展开,也可能因不被重视而受到压抑或戕害。超越生命教育的目的在于使人能充分领悟和体验到这种超越的意义和价值,从而使人能摆脱世俗和平庸,从而从“实然”走向“应然”。思想政治教育要启迪学生对生命的自觉,要使学生认识到,他们完全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提升自己生命的价值,从而使自己成为发展和提升自己生命价值的主人。这样,教育、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就既要立足于“实然”,又要引导学生对于自己的“实然”作出价值评价,以使自己能有批判和改造现实生活进而创造新生活的能力。
2 培养学生积极的生命情感,激发学生生命的潜能
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局限于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良好品德素养的栋梁之材上,还应该使之成为有丰富的内心世界、独立的人格、巨大的生命潜能及充满生命活力的活生生的人。思想政治教育理应培养学生具有积极的生命情感,应激发起学生生命的潜能。生命情感即个体对自己生命的体认、肯定、接纳和珍爱,及对自己生命意义的自觉。人的积极的生命情感能引人振奋、达观、昂扬向上。这样,思想政治教育就不应一味地对学生进行说教或教条式的理论灌输,而应以情动人,以理服人;不仅应避免对生命情感的简单或粗暴的干预,更应该主动而积极地将“生硬”理论的灌输与对人的生命情感的激励相结合,从而使之能收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正是因为在基于对生命的“应然”提升的过程中,人的生命情感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重视受教育者生命情感的培养。通过培养人的积极的生命情感,通过启迪人的精神世界,思想政治教育不仅可以使受教育者成为有丰富的内心世界、有独立人格因而充满生命活力的活生生的人,而且可以使蕴藏于受教育者生命之中的人的巨大精神和潜能得以进发。
3 引导学生对人的生命意义有不懈的追求,使之成为一个有道德和社会责任感的人
(一)人本心理学的人性观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人性观在柏拉图性善论的基础上丰富和完善起来,罗杰斯所说:“好的人生是一种过程,而不是一种状态,它是一个方向而不是终点。”个人的动机受当前意识的支配并随其不断变化而不断改变着。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人追求的自我完善和实际之间的不完善保有的张力是人发展的根本因素,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人有能力对自己的行为进行指导,能够对所存在的方式负责,同时人本主义心理学也关注自由、尊严。只要有适于人性成长和自我实现的环境与机会,它就会在自我实现的先天动机驱动下健康的发展。每个个体必须认识到自身最终的责任,并且在选择的过程中克服各种困难,从而去发展和完善自我,从而达到自我实现。
(二)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价值观
人本主义价值观主张建立“主观内在价值观”。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看来“主观内在价值观”,指价值观前存于人的本性当中,是人性整合的有机构成,也是理解人性的基础,它是自主的、有意向的健康成长的价值体系,它还是主动的、自我选择和自我决定的、积极的、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的价值观。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动机理论是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该理论基于人是被欲望驱使的动物的一种假设,另一种假设则是人类的追求具有普遍性。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需要则都属于低级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属于高级需要。必须通过内部的循环才能够得到满足。他以人的需要为基本出发点,来探索和研究人的行为,要想处理好人与社会、与他人的关系就必须处理好这五类需要的关系。
(三)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教育观
人本主义教育观既反对传统的教育思想也反对美国当时的教育制度,主张开展教育改革运动。首先反对教育无目的论,主张培养自我实现或充分发挥作用的人。反对简单机械的灌输,开展最佳成长的内在学习。重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模式,主张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对学校课程理论脱离价值、价值中立,主张实行有意义学习和经验学习。主张学习是一种人际的相互影响,应该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督促作用。反对传统教学中的外部评价,将外部评价转化为学生的自我评价。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现状分析
在大学教学中,注重专业知识的培养,而缺乏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的训练模式。忽视了教育的本质是培养符合社会发展的全面的人。从而忽视思想政治教育在教学中的作用,大量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人员转到进行专业教学。另一方面,大学生自我教育和积极主体参与意识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另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现在,然而,许多学生忽视了自身发展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要求,更不用说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自己的学习。无论是思想政治教育这还是大学生自身其自觉的主体意识都不强。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现状分析
若想政治教育时效性得到发挥,就要充分的了解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特点,才能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具有针对性。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价值趋向出现多元化。在我国,高校管理实行“导员负责制”,大学生大部分时间以个体行为为主,造成大学生行为方式个性化的原因。社会的发展,在大学生问题增多的同时解决方式也增多了,就为大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了更大的空间。
三、人本主义心理学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的必要性
(一)人本主义心理学弥补大学生思想教育忽视大学生主体地位的不足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出现的问题,其根源在于现今的思想政治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人本主义心理学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重视人的价值与尊严,相信人自我选择和自我实现的潜能,它的观念正好弥补思想政治教育的不足,因此,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人本主义心理学相结合存在一定的可能。
(二)人本主义心理学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增强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本质上是做人的工作,充分了解和掌握大学生的思想的接受规律是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我们要寻找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大学生期望值之间的契合点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最终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趋向在这种环境下不断呈现多元化。依旧采用灌输方式对学生进行教育,不仅不会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反而会影响受教育者的接受程度。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失去实效性,主要问题在于忽视了“关心人”“帮助人”的作用。若想思想政治教育得到实际效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只有深入了解大学生的现实需要,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帮助大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
四、人本主义心理学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一)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主导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者应该把大学生看做有潜力的成长中的人,这就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正确判断每位学生,制定一个富有弹性的标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者首先应尊重大学生的个性发展,然后针对性的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进而促使大学生的个性发展与社会的发展有机的结合。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学生不是作为教育对象孤立存在的,他们所接受教育的状况和自身素质水平也会影响思想政治教育者。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双向互动关系,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把大学生作为能动的主体,而不是被动的接受者。思想政治教育者应该充分认识到每位学生的独特意识、主观能动性、接受和反应方式从而充分调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积极性和参与性。
(二)发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主体性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应该积极引导大学生主动配合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工作,正确对待思想政治教育进而实现自我的发展,促进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体性发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者应将大学生看做独立的个体,但是思想政治教育者应该认识到大学生并不是单纯的个体,对社会可能产生片面认知。所以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给予大学生整体性帮助,满足大学生在思想及其他方面的发展需求,帮助他们进行自我价值的实现。在管理大学生时要本着“民主”观念,力求满足大学生的强烈民主意识的需求,力求在潜移默化中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主体性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帮助大学生对自我思想和道德品质的塑造,使他们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自觉践行所学到的思想、道德知识。
中图分类号:D52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高等院校是培养热爱社会主义祖国、适应我国产业结构和科技发展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有开拓性、创造性、竞争能力的具备较高商业知识、较强实践能力的高级人才,人作为教育的主体,是推动社会历史前进的动力。
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问题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对社会进步和人的发展的效用和意义问题,是人和社会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认识活动中建立起来的,以主体的思想政治品德形成和发展规律为尺度的一种客观的主客体关系,是以思想政治教育的存在及其性质是否与人的本性、目的和发展需要等相一致、相合适、相接近的关系。[ 张耀灿、郑永廷、吴潜涛、骆郁廷等著:《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人民出版社 2006年版,第162页。]
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及人才素质的高低及是否全面发展,直接影响到经济建设和社会环境建设。
一、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对人才培养的前提:社会价值
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同时,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也体现了社会对人们的思想、品德的要求,换言之,思想政治教育是基于社会有序发展和人性完善的需要而建构的一种价值体系。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价值是核心,居于思想政治教育社会价值的首要地位。任何统治阶级要想使自己的思想成为占统治地位的思想,都必须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把自己的政治主张和政治价值转化为政治共识。反过来,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巩固统治阶级所提倡的意识形态,提高主体政治行为的理性程度。一个正确的、理性的政治意识的形成,都是用先进的、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们头脑的结果,克服了主体政治行为的盲目性、自发性。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要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价值,使现代青年人成为社会主义“四有”新人,更好的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任务是艰巨的,形势是严峻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当代大学生接触到的信息量大、更新速度快,加之思维活跃,对政治有着年轻人特有的热情和敏锐,然而同时他们政治理论素养较薄弱,思想道德问题还比较突出,面对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很容易无所适从。对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也普遍认识不足,容易产生理想信念模糊、价值观扭曲、社会责任感缺乏、心理素质欠佳等各种问题。而西方敌对势力又把中国的青年学生作为渗透和争夺的重点群体,企图用经济、文化入侵等潜移默化的方式使青年一代全盘接受西方的价值观和政治制度。
教育的本质是育人,育人是思政理论课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只有坚持人本主义原则,时时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才能提高思政理论课教育的实效性,才能使教育内容深入人心,才能有力地争夺青年一代的思想阵地,才能占领思想政治教育的制高点。
我们党提出科学发展观,核心就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也是思政理论课应坚持的原则。所谓以人为本,就是社会的发展既依赖人的发展又为了人的发展,人既是发展的目的,又是发展的手段,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的根本目标。人本主义在高校思政理论课中体现为“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人本主义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应有之义,其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应成为现时高校思政理论课的根本宗旨。
二、人本主义,思政理论课的现实缺失
传统的思政理论课教育中人本主义缺失,教师只重“书本”,不重“人本”,只重“备课”,忽视“备人”。
在师生关系上,教师处于支配地位,学生处于被动接受地位,教师完全主宰课堂,不尊重学生的个性和思想,不和学生沟通交流,不允许学生提问质疑;在教学方法上,采用单向灌输型教学,几乎完全是教师课堂讲授,很少有学生参与环节,缺乏引导性和启发性教育;在教学内容上,抽象理论多,生动案例少,不能很好地与时代、与现实接轨;在考核方式上,以试卷书面考试、考查理论内容为主,单一呆板。这样的教学方式最终导致思政理论课不能被学生悦纳,甚至引起反感。
从宏观环境来讲,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重现实的物质利益,轻精神和思想,“人本”经常被忽视。高校更强调专业课的教学,强调技能的培养,对学生精神世界和德育心智的培养重视不够,停留于做“表面文章”,思政理论课教师在高校实际地位也不高。加上此类课程的效果绝非立竿见影,也不能直接使学生掌握某项技能,所以学生感觉学不学无所谓,教师上课是否认真,教学效果好与不好,最终无显着差别。
我们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要实现“三进”: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进学生头脑是思政理论课教育的最终目的,也是最难的环节。传统教育方式使学生对教育内容“入耳不入心”,或者“既不入耳也不入心”,“不入心”就是进不了学生的头脑,这样思政理论课就失去了应有的意义。
三、人本主义,思政理论课的教学宗旨
1.更新思想观念,提升教师素质
思政理论课教师首先要充分认识到自身肩负的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认清国际国内思想政治教育的严峻形势,要有过硬的政治素质、明确的是非观念和清醒的头脑。教师应以渊博的知识征服学生,以完美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以高尚的情操引领学生。这就需要不断提高个人综合素质,不断学习,不断更新知识,备好“课”,以满足教学需要。当然,不仅要备好“课”,更要备好“人”,教师同样应注意教学态度和技巧,只有多与学生沟通交流,充分了解学生的真实情况,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2.建构新型师生关系,明确培养目标
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的师生关系受到挑战,学生的平等民主观念以及权利意识显着增强,且更加崇尚个性和自由,要使教学有实效,就需要建构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教师不是居高临下者,学生不是被动接受者,学生和教师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教师要尊重、理解、关心、帮助学生。站在平等的地位才能最大程度缩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距离,减少 “代沟”。
在培养目标上,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让学生学会创新、学会思考,让思政理论课能从新的高度帮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终实现自我教育,成长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
3.改进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模式
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学生沉浸在丰富多彩的世界中,传统的“教科书+板书+教师讲授”的方法已无法吸引学生,教师应充分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制作精美的多媒体课件,使用图片、图表、音频、视频等直观、形象、生动的元素来丰富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01-0189-02
随着我国经济逐步向现代化的迈进,在全球化进程中,在意识形态领域中,西方国家加强了渗透和争夺,而且,该领域的渗透和争夺更加激烈。在意识形态领域面临的西化、分化的危险日益增大,在经济、科技安全面临的挑战加大了。为了实现中国梦,加强凝聚力、向心力、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必须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这是意识形态领域必胜的有力保障。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的外在的即时的政治、经济、文化功能非但不能弱化,而且还要进一步加强。为应对这种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对转变模式,探求创新路径的新方式。
一、基于罗杰斯人本主义教育观构建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美国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是人本主义的先行者,他提出了诸多自由开放的教育理念:强调尊重学生的情感、人格与经验,鼓励自由探索,推崇学生自我评价等等。罗杰斯人本主义观主要强调人的尊严和价值,它更关注的是人的情感和认知同时发展,特别主张注重发挥学生的潜能;更提倡培养完整发展的人,而并不是把人的各个方面割裂开来进行分析。“如果说马斯洛的贡献主要是表现在对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理论取向与基本理论的开创,特别是对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组织和领导上,那么罗杰斯的贡献则集中表现在他把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以人为中心的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理论广泛地应用于医疗、教育、管理、商业、司法等诸多社会生活领域以及国际关系当中,成为人本主义心理学最为有影响的代表人物之一。”[1]
罗杰斯提出的人本主义观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意义在于克服了传统教育模式中以辅导员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的不足。
首先是自由开放的教育理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中应包含自由开放的教育理念,因此教育的手段与途径不应是墨守成规的,施教者与受教者要正确“角色”定位,同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不断学习并变换工作方式,大学生本身也应该能够掌握学习方法,适应学校管理模式的变化。罗杰斯曾说过:“只有学会如何学习和如何适应变化的人,只有意识到没有任何可靠的知识、唯有寻求知识的过程才是可靠的人,才是有教养的人。现代世界中,变化是唯一可以作为确立教育目标的依据。这种变化取决于过程而不取决于静止的知识。”[2]
其次是以学生中心的教育理念。过去高等学校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多数是以辅导员为中心,就目前状况看是行不通的。罗杰斯在学生中心的内涵下倡导人本主义,强调以人的认知与情感的整合发展,罗杰斯认为教育成功的关键在于良好的师生关系。因此辅导员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主要应是创造一种真诚、宽松的教育环境,辅导员在情感上主要是对学生的学习进行鼓励和引导。
二、罗杰斯人本主义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可行性分析
罗杰斯人本主义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具有可行性,主要基于三个原因:
1.罗杰斯人本主义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是建立在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基础上的变革
罗杰斯人本主义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是建立在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基础上的,是对旧有模式的一种发展,而不是盲目的替代。它继承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优点,同时也是对传统模式的一种大胆的创新,它克服了以往模式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在辅导员与学生之间的角色定位上注入了新的理念,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和方法也是一种提高,是更能适应当今现实的一种更科学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2.罗杰斯人本主义思想政治教育模式适应社会环境和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特点的变化的要求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的社会环境也在进一步变化,社会大环境下的消极因素不可避免地使大学生的意识形态领域经受着更为严峻的考验,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而作为高校学生,受时代影响,信息的大量冲击,其思想方式,价值观念也在不断变化,逐步形成一群特色鲜明的新时代群体。罗杰斯人本主义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上的先进之处,就在于能满足和适应教育对象和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适应社会环境和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特点的发展要求。
3.罗杰斯人本主义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克服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存在的某些弊端
一是克服了传统的经验型、封闭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的弊端。过去,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多的是在一种较封闭的环境下进行,工作的范围较小,出现了一些“真空”地带。当前学生思想观念多元化,思想政治状况较复杂,因而传统的方式很难与之相适应。罗杰斯人本主义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包含了自由开放的教育理念,提倡变化和学习,更适应当今教育背景下的思想政治教育。
二是克服了传统的单向性管理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的弊端。罗杰斯人本主义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是一个双赢的过程,正如著名的语言哲学家巴赫金所说,对每个个体而言,“只有向别人展现我自己,通过别人并在别人帮助下展现我自己,我才能意识到我自己,才能成为我自己”[3]。
三、罗杰斯人本主义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下学生工作的启示
1.辅导员应正确定位角色,做好学生发展的“协作者”
辅导员与学生的交流过程中,应改变以往管理与被管理者的身份,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上,学生是与自己同样有独立思想、有平等交流权利和机会的个体。在此基础上的交流和管理才有操作的实际意义。与学生真心的交流和相互理解,才能使学生的身心得到真正的放松和无所顾忌,更好地发挥自己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高校辅导员管理者首先要从对自己的管理下手,从思想上要通过各种途径和手段纠正传统错误的认识,以尊重学生为首要前提,然后再针对学生来开展各项工作,形成辅导员与学生的团队协作。
2.辅导员工作应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基本原则
“以学生为本”首先就要做到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关心学生,深入到学生中去,与学生的深刻交流,克服学生的戒备心理,时刻与自己的学生保持联系,知道他们在想什么,在做什么。其次,辅导员还要有情感的投入,做学生工作要以理服人、以情感人。理解学生不同时期的要求,用自己无悔的付出满足学生被认可的需求,帮助其正确认识自己,挖掘自身优势,找出还有哪些不足和缺点。辅导员就是要帮助学生认清自己,并主动地引导其发扬光大,从而也不断克服自己的缺点来不断成长;要满足学生被尊重的需求,帮助其树立自尊、自重、自立、自信、自强的完善人格。往往学生的自尊心很强,他们期望尊重是相互的,老师对学生的尊重,学生必将加倍回报老师。
3.辅导员工作应“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
英国著名哲学家阿尔弗雷德・诺思・怀特海曾经说过这样的话:“教育只有一种教材,那就是生活的一切方面。”[4]因此,作为辅导员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要贯彻对学生的教育理念,尽可能地从学生实际需要出发,贴近学生,贴近学生学习、生活实际。学生的思想是在平时慢慢形成的,不是一夜之间就成型。学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对象,他们的思想要从他们的学习生活中去提炼。辅导员要从他们的实际中慢慢体会和发现,思考相应的教育方案,适时地做学生的思想工作,第一时间在学生灌输正确的思想道德。让学生自己通过不断的思想活动来领悟道德观。辅导员情感的投入是一项不可或缺的教育方法。辅导员工作应要从感情入手,用信心、爱心和责任心与自己的学生相处,去贴近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去贴近他们的心。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学生是一个知识化群体,他们易于接受新鲜事物,容易受到影响。辅导员也应抓住这一点,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与学生心与心的交流,保持“零距离”的接触,了解学生,尊重学生,激发学生潜能,为自己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开辟“心”的道路。
4.辅导员要发挥好导向作用,引导和鼓励学生健康成长
在罗杰斯人本主义教育观指导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中,更多体现的是辅导员和学生是平等的教育主体,拥有相同的权利和机会。但不是完全相同,他们的地位不同,辅导员作为教育主体之一,学校选拔时要求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水平及较强的沟通、协调、学习能力,有一定的社会经验;而学生则不同,他们来自不同的地域和成长环境,也还没有形成完全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因而在大学阶段急需有老师的教育和指导。这就要求辅导员要发挥好导向作用,引导和鼓励学生健康成长。辅导员发挥好导向作用过程中要注重校园文化建设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认真挖掘校园文化凝重的人文内涵,要利用好宣传主阵地,用科学的理论武装人、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用高尚的精神塑造人、用优秀的作品鼓舞人[5],使学生的思想品德水平达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期望的要求。
四、结束语
基于罗杰斯人本主义教育观指导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具有人性化、科学性、合理性的特点,能够满足高校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及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强国梦的要求,充分体现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时俱进的特征。在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排头兵,是加强和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坚力量。深入学习和领会好罗杰斯人本主义教育观的精髓,在新形势下,对辅导员如何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有较大启示。
参考文献:
[1]车文博.人本主义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166.
[2]Rogers.Freedom to learn:A review of what education might become[M].Preantice Hall,1969:103-104.
[文章编号]1671- 5918( 2015) 08- 0059- 02
doi:10. 3969/j.issn.1671- 5918. 2015. 08- 028
[本刊网址]http://hbxb.net
随着社会的发展,必须给予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高度重视。思想政治素质与文化知识作为大学生知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思想政治素质对大学生的发展显示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高校的教学中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塑造大学生心灵的工作,如果要想使思想政治教育能够被大学生所接受认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就必须充分的了解大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
人本主义心理学兴起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它克服了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弊端,同时也反对行为主义机械的理论,针对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缺乏实效性的状况,将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相关内容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相结合,将有助于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
一、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内容
(一)人本心理学的人性观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人性观在柏拉图性善论的基础上丰富和完善起来,罗杰斯所说:“好的人生是一种过程,而不是一种状态,它是一个方向而不是终点。”个人的动机受当前意识的支配并随其不断变化而不断改变着。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人追求的自我完善和实际之间的不完善保有的张力是人发展的根本因素,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人有能力对自己的行为进行指导,能够对所存在的方式负责,同时人本主义心理学也关注自由、尊严。只要有适于人性成长和自我实现的环境与机会,它就会在自我实现的先天动机驱动下健康的发展。每个个体必须认识到自身最终的责任,并且在选择的过程中克服各种困难,从而去发展和完善自我,从而达到自我实现。
(二)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价值观
人本主义价值观主张建立“主观内在价值观”。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看来“主观内在价值观”,指价值观前存于人的本性当中,是人性整合的有机构成,也是理解人性的基础,它是自主的、有意向的健康成长的价值体系,它还是主动的、自我选择和自我决定的、积极的、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的价值观。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动机理论是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该理论基于人是被欲望驱使的动物的一种假设,另一种假设则是人类的追求具有普遍性。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需要则都属于低级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属于高级需要。必须通过内部的循环才能够得到满足。他以人的需要为基本出发点,来探索和研究人的行为,要想处理好人与社会、与他人的关系就必须处理好这五类需要的关系。
(三)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教育观
人本主义教育观既反对传统的教育思想也反对美国当时的教育制度,主张开展教育改革运动。首先反对教育无目的论,主张培养自我实现或充分发挥作用的人。反对简单机械的灌输,开展最佳成长的内在学习。重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模式,主张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对学校课程理论脱离价值、价值中立,主张实行有意义学习和经验学习。主张学习是一种人际的相互影响,应该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督促作用。反对传统教学中的外部评价,将外部评价转化为学生的自我评价。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现状分析
在大学教学中,注重专业知识的培养,而缺乏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的训练模式。忽视了教育的本质是培养符合社会发展的全面的人。从而忽视思想政治教育在教学中的作用,大量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人员转到进行专业教学。另一方面,大学生自我教育和积极主体参与意识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另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现在,然而,许多学生忽视了自身发展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要求,更不用说思想政治教育融人到自己的学习。无论是思想政治教育这还是大学生自身其自觉的主体意识都不强。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现状分析
若想政治教育时效性得到发挥,就要充分的了解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特点,才能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具有针对性。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价值趋向出现多元化。在我国,高校管理实行“导员负责制”,大学生大部分时间以个体行为为主,造成大学生行为方式个性化的原因。社会的发展,在大学生问题增多的同时解决方式也增多了,就为大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了更大的空间。
三、人本主义心理学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的必要性
(一)人本主义心理学弥补大学生思想教育忽视大学生主体地位的不足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出现的问题,其根源在于现今的思想政治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人本主义心理学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重视人的价值与尊严,相信人自我选择和自我实现的潜能,它的观念正好弥补思想政治教育的不足,因此,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人本主义心理学相结合存在一定的可能。
(二)人本主义心理学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增强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本质上是做人的工作,充分了解和掌握大学生的思想的接受规律是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我们要寻找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大学生期望值之间的契合点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最终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趋向在这种环境下不断呈现多元化。依旧采用灌输方式对学生进行教育,不仅不会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反而会影响受教育者的接受程度。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失去实效性,主要问题在于忽视了“关心人…帮助人”的作用。若想思想政治教育得到实际效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只有深入了解大学生的现实需要,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帮助大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
四、人本主义心理学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一)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主导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者应该把大学生看做有潜力的成长中的人,这就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正确判断每位学生,制定一个富有弹性的标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者首先应尊重大学生的个性发展,然后针对性的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进而促使大学生的个性发展与社会的发展有机的结合。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学生不是作为教育对象孤立存在的,他们所接受教育的状况和自身素质水平也会影响思想政治教育者。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双向互动关系,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把大学生作为能动的主体,而不是被动的接受者。思想政治教育者应该充分认识到每位学生的独特意识、主观能动性、接受和反应方式从而充分调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积极性和参与性。
(二)发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主体性
阿克塞尔・霍耐特是德国著名的社会理论家,现任法兰克福大学社会研究所所长,是法兰克福学派第三代核心主导人物,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承认为主题,提出了主体间交往过程中相互承认这样一种独树一帜的承认理论,并提出了这种承认关系在主体间体现的三种不同的承认形式,即爱、法律和团结,阐明了一种具有“好生活”基础的规范内容的社会理论,表达了人类主体追求人的完整和实现理想社会的理想。在这里主要是从霍耐特的承认形式这个相关理念进行阐述。
一、霍耐特的承认理论简要概述
霍耐特是在沿着哈贝马斯的思路,继续为批判理论重构规范,认为要走“规范性与经验性相融合的路子”[1],于是从早期的黑格尔那里寻找重构规范的思想资源。黑格尔首先将承认一词引入了哲学,他有观点认为,自我意识是一种主体存在,当自我意识相互承认的时候,自我意识能理性化,由此,不同主体之间为了维持自己的存在必须相互承认,主体之间有一种互惠的关系。哈贝马斯的交往理论进一步指出了人的个性化与社会化是不可分割的过程,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是相互承认的才能使规范存在。
霍耐特的承认理论采用了黑格尔的“主体间以斗争为核心的发展方式”的思想,也继承了哈贝马斯的交往理论。他的承认理论的基本观点是:在一个社会中,社会成员之间的彼此承认构成了一种社会机制,所有的社会形式都是承认的秩序。“社会承认是社会成员在一定社会规范中,就各自的地位、身份给予承认,也意味着我以及其他社会成员拥有一定的自由”[2]。他还借助了米德的社会心理学对“为承认而斗争”思想进行了唯物主义的改造,提出了分辨现代社会的三种重要的承认形式,即爱、法律和团结。爱是个体在家庭主体间的情感关系,是一种相互承认关系;法律是存在于社会之中,自我和他者作为法律主体相互尊重,为社会个体寻求社会平等的承认形式;团结是个体在一个社会组织团体里得到相互承认关系。
二、霍耐特的承认形式的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共通
爱、法律和团结这三种形式,形成了主体间互动关系,相对应的有情感交流、平等尊重和社会重视,这三种形式构成了人类主体发展积极的自我观念的条件,这三种形式的发展,有了情感的共通感、普遍规范的相互义务约束以及参与群体目标的能力、品质和特性的个人同一性,使得个人成为共同体和社会中存在的独立个体,认同群体的规范性形式、尊重普遍性的权利、相信自己的目标和理想,进而发展出了重要的、积极的道德情感和能力品质,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使得个人和社会得到全面发展。所以,当我们把这些承认理论运用到思想政治教育中,霍耐特承认形式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有着内在契合,再根据金生先生的教育承认思想,那么,思想政治教育承认,是爱、法律和团结,也即爱、权利尊重和社会重视三者连成的一个社会互动、社会交往形式,最根本的就是要与学生建立平等的承认关系。
(一)主体间的相互承认形式之“爱”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
霍耐特认为“只有在情感上信赖共同关怀的连续性,才能使向独立性的过渡成为现实”[3],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教师对其的教导关爱,不断获得自信,不断自我发展,发展为一个独立的自我。这一过程就犹如家庭之爱,父母对子女悉心教导,子女在父母的关爱之中不断成长。教育教学中需要这种情感归属。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内容的传授更多的是要通过学生的情感感知来达到效果的,有了爱的承认关系,教育者以理服人,以情动人,在以情感交流的形式之中,潜移默化中就使得学生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内化到了内心。同时,“在爱的关系中,这种经验是相互的,所以承认就具有双重过程的特征”[4],可见,在教育过程中,师生之间情感联系是需要师生之间的情感互动来达成的。
(二)主体间的相互承认形式之“法律”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
在法律中,“只有当我们反过来认识到必须对他者承担规范义务时,才能把自己理解为权利的承担者”[5],在教学关系中,“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它是很注重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平等尊重。在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中,一方面意味着教师把学生视为一个个的精神独立平等的个体,尊重学生,使之充分发展;另一方面,教师将自己真实人格展现给学生,从专业知识、言行举止等方面使得学生自愿服从自己欣赏自己,而不是强迫学生服从自己。这样,学生在得到平等的尊重承认之中,自觉正视自己,发展完善自己。
(三)主体间的相互承认形式之“团结”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
思想政治教育相比其他学科教学,特别之处在于它是指导和塑造学生的思想和信念。纯粹灌输式地道德说教、知识传授,对于对学生的思想和信念的指导教育已经是落后的效果差的方式。思想信念是学生主体在真切的现实生活中超越性生成的,因此,学生的思想信念需要一个真实的社会生活世界作为其基础,需要周围社会对其自身的承认。正如霍耐特说“为了能获得一种未歪曲的自我关系,人类主体除了情感关怀和法律承认的经验之外,还永远需要一种允许他们积极地与其具体特征和能力相关联的社会重视形式”[6]。可见,学生需要外部生活世界对他们的个体自我特性价值的认可与重视,从而自己对自己产生正确的承认关系,进而认可自我价值,产生自我自豪感,使形成积极向上的思想,促进个人发展的良性循环,最终完善人格。
三、霍耐特的承认形式理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霍耐特的承认三种形式都是与思想政治教育有着密切关联,对于思想政治教育也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三种承认形式在思想政治教育中都共同存在。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要给予受教育者爱的承认,重视情感交流,使受教育者得到情感关怀;尊重受教育者的个性权利,教育重要条件和方式等方面要给予平等对待,使他们得到权力承认;营造教育的和谐氛围,加强实践教学,带领受教育者们去积极获取社会的承认关系,使其得到社会重视,也就是要对受教育者能力和品质的认同,通过社会承认社会重视来使每个个体发展出自己独特的人格和能力品质,也使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在社会这个大环境中有更好地巩固。
(一)给予学生爱的承认,重视情感交流,使得到情感关怀
给予学生爱的承认,给学生爱的关怀来教育学生,指导学生改正错误的歪曲的思想观念,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教学过程也是一种交往过程,在教师对学生进行教学时,无时不是在与学生进行一种交往,而鉴于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特别之处,教学效果的体现更多的是学生内心的一种感知,先要心理感知这种思想意识,内化于心,进而外化于行。教师与学生的交往过程中,情感交流是越来越重要,不要只是冷冰冰地进行强压,对于学生的不良的思想观念,要在这样一种情感交往过程中得到改善进化。因此,教师在给学生关爱的同时,要注重自身的学识素养、品德修养、言谈举止和仪表风范等各方面魅力水平的提高,以身立教,不断进行积极引导,潜移默化地使学生发自内心自觉地追寻这种良性发展。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起爱的承认关系,师生之间呈现出一种和谐融洽的氛围,这样的氛围下,思想政治教育也将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
(二)尊重学生的个性权利,建立平等关系,使得到权力承认
为高质量地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效果,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在尊重学生的个性权利,与学生之间建立平等交流的基础上,因材施教,采用合适的教学方式,这就包括对待不同学生个性特征的教学方法上,也体现在对待不同教学内容的教学方式上。为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权利,得到权利承认,将课堂生活贴近学生实际,丰富创新教学方式,比如针对不同的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有案例分析教学法、情境教学法、互动教学法等等,丰富语言表达,不只是只有用一些套话来进行表达,可以站在学生角度,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使用一些他们所常见之语,也不乏可以用一些通俗易懂的幽默的歇后语、流行语等进行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之间的积极探讨,教师与学生之间减少心理年龄的差距,采用平等对话的方式,使学生的认识从感性层次提升到理性的高度,让学生自己学会思考、学会分析、学会表达,使得教学达到理想的效果。
(三)营造教育的和谐氛围,加强实践教学,使得到社会重视
“学生的完整发展是教育的不懈追求和终极目标,也是学生自我实现的需要”[7]。在教学过程,学生通过教师的承认,获得了自我认同肯定自我意识,进而自尊、自信、自重。“承认使单个的主体与其他主体间具有了某种认同关系,而这样的认同恰是人社会性本质的内涵所在”[8]。人具有社会性本质,人需要在社会中得到承认重视。实践教学就是带领学生去积极获取社会承认关系,让学生在实践中感知获取社会对其的承认。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多给学生进行实践教学,带领学生开展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有针对性地进行能力训练,让学生所学知识理论落到实际生活,真正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活动中,获取自身肯定,赢取社会团体组织对其的承认、重视,从而进一步肯定自我,促进其更加奋发积极向上。
四、结语
爱、法律和团结,是霍耐特的承认的三种形式,在思想政治教育承认中来说,可以是关爱、权利平等尊重和社会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并不是简单地给受教育者灌输一些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则等内容,同样地,也是要以平等的承认来促进人的精神全面发展。根据霍耐特的承认理论,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最根本的是与受教育者建立平等的承认关系,以承认的方式来促进受教育者的品质发展。为此,我们应当充分借鉴和应用霍耐特承认理论中相关理念,认真反思思想政治教育在主导论、环境论、过程论和方法论等环节上所出现的漏洞与不足,相应地,以注重情感交流、教学关系完善和教学方法创新等方式来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不断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胡继华译.阿克塞尔・霍耐特.为承认而斗争 [M].上海世纪出版社,2005:2.
[2]阿克塞尔・霍耐特.“正义理论:从‘个体自由’转变为‘相互尊重’”[J].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科学报,2013(9).
[3]胡继华译.阿克塞尔・霍耐特.为承认而斗争[M].上海世纪出版社,2005:114.
[4]胡继华译. 阿克塞尔・霍耐特.为承认而斗争[M].上海世纪出版社,2005:114.
[5]胡继华译,阿克塞尔・霍耐特.为承认而斗争[M].上海世纪出版社,2005:115.
Abstract:The education democracy not only includes equality in the education rights and education opportunities, the equality and friendship of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 during teaching process, the democracy of education participation and management ,but also the penetration of democracy consciousness and the cultivation of democratic ability. The Ideology and politics teaching should establish the democratic atmosphere for instruction,construct democratic and equal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 create the student-centered teaching situation and adopt the teaching approach of the lamination teaching with the asynchronous development.
Key words:democracy in the teaching of ideology and politics;respect difference; participation of the subject; asynchronous development
一、民主──从政治学到教育学的诠释
民主首先是一个政治学概念。认为,民主是指一定社会的统治阶级按照平等的原则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实行阶级统治和社会管理的一种方式。民主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在有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存在的社会里,只有统治阶级的民主没有被统治阶级的民主。在社会主义社会里,建立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基础之上的民主是以工人阶级为领导、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全体人民共同享有管理国家和其他一切事务的权利。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一切权利属于人民,这是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含义。当前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包括公民民主素养的形成、全社会民主精神的树立、公民参与政治与社会生活的民主能力的提高,而这些又离不开对公民的民主教育,所以民主不仅仅指一种国家制度,也是一种现代意义上的社会生活方式和理念。民主的内在要求是人与人之间在政治地位、经济、社会、文化生活上的平等及人格的平等。这种由政治上的民主延伸而形成的教育教学上的民主既是政治民主的体现,更是时代精神和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
杜威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一书中指出:民主主义首先是一种联合生活的方式,一种共同交流经验的方式,它有助于个人能力的自由发展。为了使民主主义与教育联系起来,培养民主社会的公民,必须用民主主义的教育思想来改造和支配教育制度。民主社会是教育发展的沃土,民主社会的教育是无比先进和优越的。因此,杜威民主教育思想的核心是通过教育来塑造民主社会的合格公民。
20世纪50—60年代,伴随着教育改革的呼声,教育界争取民主、平等的气氛日渐浓厚。对此,诞生于70年代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它的全球教育发展报告《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中,对教育的民主和平等表现出了特别的关注。它指出“‘民主’一词的概念本身必须作进一步的发展。因为民主再也不能局限于在现存的社会中保护公民不受势力危害的极少一点的法律保障了;与此相关的是,民主还必须满足人们的教育要求”。 [1]
现代教育的本质和目的要求每一个人成功,使每个人成就他自己。没有民主的教育既不可能满足人们在教育起点、教育过程中的平等,也不可能真正实现尊重个性与差异、重视主体性与创造性的教学要求。所以,教育民主既包括教育权力的平等和教育机会的公正、教学过程中师生关系的平等与友善、教育参与和管理的民主,也包括教育内容中民主意识的渗透和民主能力的培养,这种思想的核心就是在教学中尊重学生的特殊性、主体性,解放每个学生的潜在能力,挖掘他们的创造力,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民主的内涵理解
思想政治课教学民主首先是创设民主的课堂教学气氛,要充分体现思想政治课的时代性特征,利用社会热点、焦点问题创设教学情境,将思想政治课理论内容与鲜活的社会生活相结合,将书本知识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充分开发利用社会生活大环境和学生生活小环境中的课程资源,将问题情境和直观情境结合起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应用多种教学手段,使教学生动、形象,以此调动学生学习与思考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创设教学情境中教师要特别注意问题的提出与解决都应以学生为主体,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建构。同时还要注意教学活动情境的创建,通过情境关注学生的内心体验、促进学生的合作交流,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参与过程,培养学生的成功感和自信心,启迪学生的批判和质疑精神,使教学呈现平等、交互和开放的特征。
其次,使教学过程具有民主意蕴。思想政治课教学民主的核心要求是彰显学生作为独立个体的特殊性,要求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进行理论上的思考和实践上的探索。思想政治课承担着宣传基本理论、对学生进行科学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和增强学生政治素质和道德素质的重任。它的性质和任务更加要求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坚持民主性原则。只有民主的教学,才能使学生成为学习和思考的主人,才能从学生的角度去因材施教,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和思想上的进步。思想政治教学民主这一符合时代精神的理念必须转化、体现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教学理论走向交往与对话的时代,要重构师生关系这个传统教育大厦的基石,就要改变过去那种师生之间以师为主体、以生为客体的主体与客体模式即“我—他”式关系,建立师生之间主体与主体模式,即“我—你”式的新型民主关系。教师要抛弃传统教学中理论“代言人”“者”的形象,应该成为学生知识学习与情感、价值提升的帮助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教师要尊重信任学生,以平等的视角看待学生,以发展的观点欣赏学生。就思想政治课教学而言,教学实践中要根据分层教学的原则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习惯,发挥每一个学生独立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同时,教师要加强学生的学法指导和教学引导,使课堂教学中的设疑、质疑过程具有针对性、层次性。同时,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还要求尊重学生对传统理论、社会焦点、热点问题的不同见解,尊重学生原有道德经验,运用生动活泼、贴近现实的材料展开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讨论与交流,使真理在思想的碰撞中产生,认识在道德体验中升华。
三、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民主的特征
(一)尊重差异
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培养人就要关注人,这里的“人”是完整的、独特的、活生生的、具体的而非抽象的人。教育教学要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就应以学生的个性发展为本,还学生个性的张扬。如果“大家一味强调原则、通则,理论和客观学习法,学生个人、个别的问题、独特性却没有人理会,这实在是祸害无穷的教育”。 [2]因此,尊重差异不只是一种教育手段,更是一种目的。就手段而言,教学活动中的不同个性有其参与课堂生活的不同方式、不同的感受和体验,每个人的体验都是平等的,不存在凌驾于别人之上的权威。各具特色的个性体验在交往和沟通中碰撞、互动,从而实现视界融合。所以,个性差异是成功教育的重要资源之一。就目的而言,教育不是生产车间,学生也不是工业流水线上的成品和半成品。知识经济时代,科技的发展越来越要求教育对学生个性和创新精神、创造能力的培养。而创新就要突破一般,创新思想要具有特殊性和独创性,必须是个性化的。所以尊重差异,培养创新型人才又是教育的目的。
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对象是处于成长发育期的青少年学生。他们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关键阶段,对他人和周围事物的认识和评判往往不是一味遵循社会和成人给定的现成标准,而是依据那些自己能亲身感受到的事实或者经过自己过滤了的标准和原则,因而这些源于他们特殊的家庭背景、生活阅历和体验、不同个性、兴趣、生理、心理等方面的标准和原则具有了多样性,也就意味着思想政治课教学面对的是一个个有思想、有个性、有主观愿望和心理需求的发展变化中的特殊个体。他们有自己的分析、思考的能力。对于来自政治教师等施予主体的教育影响,他们并不是被动地、不加选择地接受,而是根据他们自身原有的思想认识、道德体验去重新建构,这种建构的结果因学生思想状况的复杂性而具有了多元性,甚至冲突性。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承认和尊重学生原有思想认识的独特性、复杂性和动态性,而且要接受和认可知识重新编码后的政治思想、道德觉悟形成的层次性。
只进行课本理论和主流思想的强行灌输和生吞活剥的机械搬用,这样的“一刀切”只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思想政治课智力方面的“知不知”“会不会”的问题,不能解决德育方面的“信不信”“行不行”的问题,更谈不上课堂生活中的师生交往互动和思想交流。只有尊重差异,才能使教师在教学中更重视对学生现有认知水平、思想状况的了解和分析,才能在把握“学情”的基础上针对学生的思想状况,解决学生思想认识上存在的疑点、难点和盲点,从而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尊重差异是矛盾特殊性的必然要求,也是思想政治课教学取得实效的前提。
(二)主体参与
思想政治课教学民主之所以具有主体参与的特征,是因为主体性教学是教师的激励、指导和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的交往互动过程。它主要包括两层内容:一是教师和学生都是教学过程的主体,都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人。现代教育的发展对传统教师角色、师生关系提出了挑战。教师教学的主动性和综合素质成为隐性课程的重要内容,直接影响着教学效率和学生主体性的充分发挥。“由于学生积极参与自学过程,由于每个学生的创造性受到重视,指令性和专断的师生关系将难以维持。教师的权威将不再建立于学生的被动与无知的基础上,而是建立在教师借助学生的积极参与以促进其充分发展的能力上。”“一个有创造性的老师应能帮助学生在自学的道路上迅速前进,教会学生怎样对付大量的信息,他更多的是一名向导和顾问,而不是机械传递知识的工具。” [3]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决定了师生关系的民主、平等、互尊互爱,而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教学民主的关键因素。二是要使教师和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尽量表现出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从教师的层面上看,教学自主性、能动性意味着教师要尊重学生人格,主动关心、热爱每个学生,要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勤于学习,及时反思、总结,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思想道德素质,更新思想观念,转变教学策略和方法。教学创新要求教师要有创新精神和积极从事实践探索,逐渐形成个性化的教学。没有创新的教师,很难培养出创新的学生。教学过程既是促进学生发展的过程,也是促进教师成长的过程。教师的成长不仅有利于而且也是为了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展。所以主体性教学的落脚点应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调动每个学生的学习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教学要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学论教,通过激励性、自主性和探索性的教学策略体系的创建,使学生爱学、会学、善学。
思想政治课作为一门特殊学科具有较强的兼容性,涉及大量自然科学知识和社会科学知识,是智育和德育的有机统一。不论是学生知识能力的形成还是思想觉悟的提高,都离不开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政治课的理论性和政策性如果离开了鲜活生动的社会生活现实,容易导致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精神倦怠和逆反心理。要改变这种封闭性、灌输性和单一性教学模式,就要重视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学中多为学生创设教学实践情境,使他们广泛参与、乐于参与、有效参与,在参与中思考、互动,在参与中感悟知识、判断真伪美丑,这种参与不限于课堂生活中的理论详解和命题讨论。思想政治课的内容是对活生生的社会生活世界及人类本质的生命经验的抽象和总结,它渗透在一切社会关系之中,因而学生的主体参与是开放和实践的。引导学生走出教室小课堂,走进社会大课堂,去实践、去调查、去了解国情与民情,去走近先进人物、去感知和了解经济改革,从而在参与中获得切身体验,深刻理解党的方针政策产生的现实基础和品德观念生成的实际环境,树立青年一代的社会责任感和义务感,在生动活泼的现实氛围中巩固知识、活跃思想、发展能力,促进良好的思想道德的内化和形成。
(三)异步发展
学生的异步发展不是指学生之间的横向差距,而是指不同层次的学生经过师生的共同努力,在原有的水平上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要实现这种纵向方面的发展,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分类指导、分层考核、异步达标。要调动每位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能充分运用自身的独特智能、生活经验等自由地进行思想观点、行为态度、认知结构与认知方式的重组建构,使每一个人都体验到参与和成功带来的满足。
思想政治课的异步发展既包括学生知识和能力发展上的不同步,也指学生思想观念、觉悟提高的不平衡性。从尊重差异的原则出发,异步发展要求教师不仅在教学过程中,也在教学评价中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从学生的角度去理解德育内容的合适与否、教育方法是否符合学生思想认识的现有水平和发展规律、是否考虑到学生的兴趣、意愿和心理需求等。从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特点看,不同的学生在知、情、意、行等方面有着各自的发展重心、方向和水平,是经常处于不平衡状态中的。因此,允许并引导学生在各自不同的发展区和教育开端上探索,提高自己的思想认识水平,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用变化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的成长,才能使学生在学习上表现出更多的自由度,学生的个性得以充分展露。从政治课教学评价的角度看,学生在心理和思想发展上的不平衡性要求教学评价的内容、方式和方法的民主与多元。思想政治课教学评价不同于其他学科,它要求用基本观点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去教育、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思想政治基础,这就要求“教学评价要全面、客观地记录和描述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发展状况,注重考察学生的行为,特别关注其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表现”。 [4]人的思想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其发展变化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因此,面对学生思想认识中的矛盾和困惑,教师要本着理解、宽容之心,允许学生有一个反思、斗争和提高的过程,允许学生在学习能力、思想觉悟发展上的不同步性存在。强行的、一刀切的做法对于思想领域的矛盾的解决只能带来有悖教育民主性原则的负面效应。
思想政治课的异步发展实质是学生的个性发展,在充分认识学生发展的差异性前提下实施个性化教育。个性化教育是旨在提升学生的(优良)个性的教育,其具体表现为在发现和尊重学生现有个性以及在有利的物质条件基础上,最大限度地促进受教育者的体能、智能、活动能力、道德品质、情感意志等素质自主、和谐、有益地发展,最终形成优良个性。个性化教育是以适应并促进个性发展的方式,实现具有完善个性人的培养,比育更具有民主性,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思维。民主的教学氛围,可以让学生不仅听教师讲,还要让他们看到外面的世界多精彩,并重在学生自己的亲手操作。在观察和参与的过程中,学生启动直觉思维活动,亲自实践,反复动脑、动手,在一种宽松、和谐的环境下,学生们敢想、敢问、敢做,他们可以对别人的思想进行分析,对自己的设想大胆地怀疑,再想象、再创造,能较好地培养其敏锐的直觉思维和创造性的发散思维品质。个性化教育把握了人的全面发展的潜能,强调诸要素和谐发展。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学生在学习目标上不再局限于追求知识的获取,而是追求综合能力的提高和自身价值的全面实现,在内容上已越出了学校传统的课程界限,追求面广量大的知识更新以及能力的培养;在手段上不甘于被动的接受,而是主动的求知,能动的探索、创新;在时空上已超出了课内、校内的框架,特别是现代媒体的发展,开拓了他们的视野、思路。实施个性化教育,有利于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群体。社会发展与个人发展在本质上是历史的、具体的、现实的统一。学校教育是实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目标,振兴中华民族教育的中心环节,必须为“培养具有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一代新人”这一根本任务创造条件,使每一个学生在综合素质上得到发展。只有确定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提升学生的主体意识、主体能力及主体价值。通过指导学生自主的活动,创造的活动、自我教育的活动等手段,有针对性地为学生提供适合个体特点的“因材施教”的教育才能使学生不断克服与社会发展不相容的个性,从而培养优良的个性,成为全面素质得以良好发展的社会的人。
参考文献: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华东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所,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8.
[2]孙志文.现代人的焦虑和希望[M].北京:三联书店,1995.117.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11)05-0105-03
体育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途径,是对体育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主渠道。然而,目前体育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低下,教育教学效果不理想制约了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实现。从根本上说,体育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建立在“人”的基础之上的社会实践活动。在这一活动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是具体的活生生的人,而人的思想和行为形成与发展变化的规律受人性这一深层因素的影响,所以以解决人的思想道德和理想信念问题为目标的思想政治教育必然受人性的制约和规定。因此,科学地把握人的本性,对于探索思想政治教育规律,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尤其是体育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至关重要。马克思丰富而深刻的人性思想对体育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根本的理论指导意义。
一、马克思人性观基本内容解读
人性观是思想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马克思的经典著作中,对人的本性有三段最具代表性的论述。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他指出:人直接的是自然存在物。人作为自然存在物,而且作为有生命的自然存在物,具有自然力、生命力,是能动的自然存在物,这些力量作为天赋和才能。作为欲望存在于人身上。在这里他论述了人是自然界的产物,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但是把人理解为自然存在物,还不能与动物区别开来。为此马克思写道:一个种的全部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自觉地活动。在此他论述了人与动物相区别的一般本质,即有意识的主体活动。1845年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一界说指明了如何在人这一同类中区分不同质的人,即社会关系决定论。
人性是人所具有的全部规定性。它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表达了基于人的本质之上的人的全部完整性。马克思认为,人是自然性、主体性、社会性三重属性的有机统一体。人性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属性:一是人的自然属性。自然性是人性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这一属性告诉我们,人作为生命存在物,人同动物一样都有生理机能,都具有满足自身需要的自然性需求。也就是说,人是一个生命的自然存在,是一个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实体,具有自然属性。因此,追求需要的满足便是人性的必然,尊重他人的需要更是人性化的表现。二是人的主体属性。主体性是人性力量的外在表现,是人类有目的有意识地把握生命活动的能力,即“自由”、“自觉”的活动能力,它把人同动物的生命活动直接区别开来。动物生产只能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建造,而人却能够依赖“自由”、“自觉”的活动即有目的、有意识的阶级斗争、生产劳动和科学实验去改造世界。这种自由、自觉的特性,换言之就是人的主体活动的特性。三是人的社会属性。社会性是人性的现实表现,是人之为人的根本属性。动物的活动与其生命活动具有直接统一性,与之有着根本区别的是,人通过有意识的生产实践活动不仅改造了自然界,而且还创造了社会关系和社会本身。人的生成与发展无论是肉体或精神都表明为一种关系的生成与发展,个体所具有的一切都是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与他人和社会发生联系、产生相互作用而获得的,而个体也都是以其特有的方式作用于他人和社会。
二、马克思人性观视界中体育院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困境
体育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离不开人这个主体,体育大学生相对来说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具有不同于其他普通大学生的个性特征。马克思关于人性三重属性相统一的科学论断为我们分析体育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困境提供了新的视角,从人的自然性、主体性、社会性三个角度去分析,我们不难发现体育院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问题及根源所在。
(一)体育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脱离了体育大学生的个性需要。违背了人的自然性。马克思关于人的自然性的论述表明,人是一个生物实体,满足生命存在和发展的生理心理或精神需要是人与生俱来的本性。人的自然性决定了人对自身利益的追求成为一种客观存在。人总是要从自己出发谋取利益,这是必须给以尊重的客观事实。体育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项重要的育人实践活动,人的自然属性客观上要求其必须以关注大学生自身的需要为实践起点,但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一直以来,体育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个体需要的关注、尊重和满足都不够,忽略了体育大学生的个性需求。教育者只是按照教材照本宣科或者是从自己的角度而不是从体育大学生的现实需要去选择教学内容,其教育教学过程难免会脱离体育大学生的实际,针对性不强。
这种违反人的自然属性的教育方式使学生产生了厌恶和抵触心理,思想政治教育由人的自觉需要异化为外在的强制力量。看不到思想政治教育与个人需要满足、个人自我发展完善的关系。体育大学生特有的个性心理反叛会使他们疏远甚至拒绝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内容定位上高远空泛,脱离学生生活实际,因教育内容与学生的具体需求关联度不高,致使教育教学不能引起学生内心深处的共鸣,学生没有学习的热情。
(二)体育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忽视了体育大学生的能动作用,违背了人的主体性。马克思认为,人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构成了人的主体性。人的思想政治观点的形成是在外在的价值理念引导下借助个体主体性的发挥,不断努力探索、构建,从而达到自主自觉的过程,教育者所传导的思想伦理规范要求能否被接受,在多大程度上被接受,取决于教育对象能动作用的发挥。
一直以来,体育院校不恰当地把思想政治教育等同于政治宣传,突出了教师的主体地位,把教师视为主体,把学生视为客体,忽略了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种忽视大学生主体能动作用的教育方式,强调老师的权威和学生的服从,学生被置于绝对客体化的地位,观念的说教、规范的灌输、行为的约束成为体育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表征,作为教育对象的大学生异化为消极被动接受社会规范的工具。在基础教育的中小学阶段,由于教师拥有知识信息的优先权和传播权,强制性灌输尚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但在开放性多元化信息时代的大学校园,在主体意识强、思想活跃、社会交往实践活动频繁的体育大学生面前,强制性灌输的合理性和时效性必然面临冲击和挑战。
(三)体育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离散了教育合力,违背了人的社会性。马克思关于人的社会性的
科学论断揭示了人在本质上是一种关系性存在。个体与他人建立起普遍的关系,普遍关系的建立大大扩展了个体活动的空间,使个体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心理、情感、信息等方面得到交流。人的思想观念是个体与他人在交往过程中通过相互交流、相互影响而不断形成和发展变化的。从体育大学生成长发展的环境来看,其思想伦理观念的形成是各方面教育力量综合作用的结果。因此,体育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实施离不开学校各专业、各部门和社会教育合力的发挥。
但长期以来,体育院校把思想政治教育等同于专业教育,使思想政治教育与其他专业教学相互游离,造成思想政治教育试图用一元的价值观念和规范标准去教育大学生,离散了应有的思想政治教育合力。思想政治理论认知教育由专任教师担任,而作为思想政治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实践活动往往由学工部、团委来进行。由于归属不明,两方面的教育者难以进行有效的信息交流和教育合作。缺乏两方面合力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极易导致大学生的智能分离、言行脱节。另外,在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价值多元化的今天,作为社会个体的学生无法拒绝来自社会四面八方各种浪潮的冲击,特别是西方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生活理念和意识形态对个人的影响无处不在,社会生活不断以事实并且多半以消极的事实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学生尚未完全成熟定型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学校的应然教育遭致社会实然教育的强力消解,大学生在相互矛盾的校内外教育中会产生迷茫与困惑,甚至形成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逆反心理,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不高也就难以避免。
三、马克思人性观在体育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指导意义
马克思关于人性的自然性、主体性和社会性相统一的科学论断,对体育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价值,为体育院校摆脱思想政治教育困境,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提供了有益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