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高中古代文化常识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教材的反应又是多元化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高中语文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方式都发生了深刻变化。语文课堂逐渐“活”了起来,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值得反思的问题,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一味追求热闹而忽略双基,许多教师在设计教学时,挖空心思、花样百出却忽视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这些活动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其次,过于强调个性而疏忽引导,一些教师过于强调学生独特的体验,对学生的回答一味大加表扬,全然不顾其见解与体验是否科学、合情合理。最后,忽视学生的需要和反馈,在语文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全不顾合作的效果和问题的探究质疑,剥夺了学生的想象空间。对新课程改革质疑、批评、赞同、表扬等各种声音纷至沓来,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开始在依循传统和接受创新之间摇摆。
目前,高中古诗教学同样存在上述两种极端现象:要么严谨有余,解析明白,导致灵性不足,诗意全无;要么过于松散,漫无目的,导致眼花缭乱,不知所谓。根据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构建开放、有序的语文课程”的要求,高中古诗教学即不能过分依赖于程序化的解析,也不应陷入多元解读、没有旨归的泥淖,高中古诗教学应该呈现出“自由有序”的流程美,应该是“开放”而“有序”的。要将控制论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恰当地应用于高中古诗教学,科学合理地设计教学目标,增强师生间的信息反馈和交流,在教学过程中调整、优化课堂教学设计,利用“最优化”、“类比”、“黑箱”等基本控制机制,对课堂教学中存在问题进行系统分析,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途径,实现高中古诗教学过程的最优化。
受传统高中语文教学评价机制的影响,古诗教学仍然是以“相关背景+思想内容+艺术特色”三段式的教学模式为主,学生以被动式学习为主。古诗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被简化为单纯的语言分析和识记默写的材料,许多教师习惯于替代式的咀嚼、肢解古诗,忽视学生的学习需求和信息反馈,导致高中诗歌教学诗意全无,学生学习兴趣全无。为应对高考,高中古诗课堂教学围绕着文学常识、名句识记来展开,忽视了在古诗审美层面的引导,使古诗教学完全丧失其“生成性”。以“教学目标”为出发点而预设的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只是对教学内容的生硬灌输,学生无法获得古诗阅读的审美体验,导致高中古诗教学效率低下,无法实现真正的教学目标。
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把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改变学习方式作为教学改革的重心.提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体验、自主建构。古诗多义性、含蓄性、暗示性等特点正好为学生自主学习、个性化的阅读提供了合适的材料,可以说,新课程标准为高中古诗教学带来了福音。然而,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高中古诗教学却呈现出以下几种状态:(1)表面上是要“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尊重学生独特体验或以学生为主体”,课堂上偶尔出现“学生讨论”等教学形式,但学生依然是被教师牵着鼻子走,学生的实际思维情况依然得不到充分的重视;(2)片面地强调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课堂教学是活泼的,教学形式是多样的,课件是精美的,学生是自由的,课堂教学设计片面强调高中古诗的意象、意境的个性理解,全然不顾基础知识和语言层面的掌握,课堂教学过于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而忽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控制论的产生和发展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理论知识体系,并逐步向其他科学领域渗透,相继出现了许多控制论的分支,教育控制论就是其中之一。
目前,国内外关于教育控制论研究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教育控制论本身的研究;二是控制论与教育实践活动的相关性研究。
教育控制论的研究。首先,教育控制论的产生。最早将控制论与教学相结合是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Skinner,B.E)根据对动物学习实验的研究和对课堂教学的分析研究,创造性地提出联结学说作为学习的心理学依据。他根据自己的操作条件反射和积极强化的理论设计教学机器和程序教学,建立了直线式的程序教学,奠定了教育控制论产生的基础。其后,美国心理学家克劳德(Crowder,N.A)提出了认知学说,认为学习就是认识的整合和澄清作用的渐进过程,他设计了分支式的教学程序,成为教育控制论发展的起源模式。上世纪60年代,前苏联也开始研究程序教学,并将控制论引进教育学和推广程序教学结合起来。此后,教学中研究运用控制论的越来越广泛,并开始研究反馈联系的问题,确立了直接联系和反馈联系的明确概念。欧美和日本等国的学校教学也汲取了教育控制论的思想,也先后采用教育最优化的理论,创立了教育工艺学来研究教育科学理论。其次,教育控制论的发展。“控制论在教育方面的应用向两个方向发展,一种是应用控制论的一般原理和方法研究教育对象,包括系统论和信息论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使教育学控制论化;另一种可能性是用控制论的思想和方法研究教育的控制系统和控制过程,形成一门新的学科,这就是教育控制论”。目前,无论是教学控制论化,还是教育控制论(重点教学控制论),都有突飞猛进的发展。
控制论与教育实践的相关性研究。教育作为传递人类文明的社会活动,是有明确的目的的,而实现教育目的则是以控制为条件的。对教育目标的确定,教育者和被教育者活动的确定与调整都要通过信息交流与反馈去实现。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无论教学准备、课堂教学和吸收消耗等具体活动行为都有一定目的的控制行为,特别是课堂教学过程中,传授的信息、教授的方法、讲课的进度、学生的反馈等都构成控制论的研究内容。因此,“教育作为一种控制现象,其本身就是一个控制系统,因而教育现象本身就是控制论的研究对象”。
控制论作为一门渗透性很强的学科,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已相当广泛。教育控制理论在学科教育中也发挥着越来越多的作用,到目前为止,教育控制论在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医学、思想政治、音乐、体育等学科中的应用已相当普遍,许多专家学者在相关领域研究方面产生了不少理论成果。在教育控制论在语文学科教学研究中有向各个小分支延伸的趋势,在控制论与语言学、控制论与语文阅读、控制论与语文教学提问等方面已有不少学者涉足。
学者们比较关注控制论方法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在这个方面的研究成果也较为丰硕。用控制论的原理指导语文教学,用黑箱、白箱方法来控制语文教学过程,用反馈理论及时调控教学设计,实现语文课堂教学的最优化,有其科学的理论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教育控制论不是单纯的“控制”,更不是“固定”或“限制”,其本质是利用信息反馈来指导教学实践活动,因此,教育控制论又称之为控制—信息教育论,即通过信息反馈来实现教学目标和教学过程最优化的控制过程。教育控制论以教学目标为控制对象,以信息交流与反馈为核心,以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最优化为最终要求,因此,笔者认为用教育控制论基本思想指导任何学科教学都有重要作用和意义。
将控制论运用于高中古诗教学是教育控制论在某一具体学科教学实践中的运用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贡献和开创性的意义。教育控制论是一种新的科学教育方法论,已逐渐发展成为控制论的一个重要分支。从教育控制论发展来看,控制论逐渐应用于各个学科的教学和研究领域,并逐渐对教学的任务、内容、方法、手段产生着重大的影响,语文、英语、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体育、音乐等领域用控制论来指导实践教学,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特别是在语文教学领域,控制论语文教学的某些具体领域,已多有所建树。古诗教学是语文教学的范畴,控制论在语文教学中已被广泛采用,而在古诗教学方面的应用研究却鲜有成就,把控制论用于高中古诗教学十分必要,对高中古诗教学研究具有先导性的意义和贡献。
控制论是研究不同系统共同控制规律的理论,其核心是信息反馈和过程控制,基本目的是实现目标、过程和结果的最优化,具有整体性、动态性、稳定性和最优化等特点。从高中古诗教学来看,运用控制论设计高中古诗教学过程,通过信息交流与反馈,可以让学生充分领略到古诗“意象美”的整体性、“艺术美”的动态性、“文字美”的稳定性和“结构美”的最优化。目前,高中古诗教学往往只注重古诗的某些方面,教学方法、手段都比较单一,只能让学生被动地接受、记住和掌握古诗部分知识,而不能完全领略到古诗的美,不能完全掌握古诗的内涵。因此,高中古诗教学应当运用控制论的原理和方法,设置高中古诗教学的一般目标和具体目标,利用信息反馈规律优化课堂教学设计,通过信息处理、最优化和黑箱机制控制教学过程,以实现最佳的高中古诗教学效果。
科学和艺术是一对孪生兄弟。控制论起源并发展于严谨的科学研究领域,古诗教学或鉴赏是一个享受艺术、陶冶情操的过程。科学和艺术融合发展是各门类科学的发展趋势,古诗教学是学科教学中艺术与美学教育最典型的学科,高中古诗教学正是要体现古诗的语言美、音乐美、结构美与艺术美,而控制论是科学严谨的方法论,把控制论用于高中古诗教学无疑是具有发展前途的领域。
教育研究是对教育问题的一种认真、系统、持续的探究活动。本研究主要采用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具体包括文献分析法、比较分析方法、案例分析方法、模型分析方法、图形分析方法等。其中控制论在高中古诗教学实践中应用效果评价是重点。
教学目标是控制论在学科教学应用研究中的重要方面。有学者认为,“控制论有一个基本点,那就是承认建立在现代科学基础上的、合理的目的论。控制是有目的的控制,目的的优势决定着控制的结果,这就要求优化中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换句话说,教学活动就是有目标的控制活动,教学目标能否实现、教学效果的好坏都取决于控制目标的有无与控制质量的好坏。因此,要根据高中诗歌的特点和教学对象能力的差异,设定不同教学目标和过程,使之尽可能地沿着既定的目标和轨道向前发展,并根据教学环境(输入和输出信息)的变化,不断地修正教学的手段和方式,使教学的方向与所确定目标间的差距越来越小,实现高中古诗教学目标的最优化控制。
传统的高中古诗教学把目标确定在单纯地传授知识上,这种教学把学生视为存储知识的“仓库”,片面地将古诗教学控制过程当作信息输入的过程,将古诗学习等同于记忆,从而导致高中古诗教学质量不高。新的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读古典诗词,应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学生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因此,要提高高中古诗教学的质量,首先必须根据新标准的要求来划分古诗教学的目标,对教学目标进行必要的分类控制。
一、宏观目标与微观目标
根据高中古诗教学控制的要求不同,可分为宏观目标和微观目标。所谓宏观目标,就是古诗教学的整体目标和普遍要求。从学生角度出发,确定古诗教学控制的宏观目标,可以让学生明确古诗鉴赏的目的,提升自身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从学校角度出发,确定古诗教学控制的宏观目标,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数量和质量,扩大古诗的普及范围,让学生更好地吸收并掌握中国文学中的珍贵遗产,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和能力。所谓微观目标,就是某一阶段、某一单元或某一首诗歌的教学目标和具体要求,包括诗歌的语言、词汇、感情、意象和韵律等。
二、知识目标、能力目标与情感目标
根据高中古诗教学控制的内容不同,可以分为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所谓知识目标,通过教学控制活动,掌握与古诗相关的语言、格律、韵律等基本知识。根据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要求,通过学习,要使学生能够“借助工具书和有关资料,读懂不太艰深的我国古代诗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古代诗文名篇。学习古代诗词格律基础知识,了解相关的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丰富传统文化积累”,同时还要能“学习鉴赏诗歌的基本方法,初步把握中外诗歌各自的艺术特性,注意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现作品意蕴,不断获得新的阅读体验”。所谓能力目标,就是通过不同的教学控制手段和方式,提高学生对古诗学习与创作能力。根据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要求,通过对古诗的学习和识记,了解古诗创作的一般规律,使学生能“尝试进行诗歌的创作,组织文学社团,展示成果,交流体会。”所谓情感目标,就是要借助在品味诗句时的审美体验,唤起学生对古代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三、一般目标与具体目标
根据高中古诗教学控制的对象不同,可以分为一般目标和具体目标。所谓一般目标,就是通过对课堂教学的有效控制,使所有学生都能掌握古诗的基础知识和鉴赏的基本方法。所谓具体目标,根据学生的能力、知识积累和思维方式的不同,实现差异化的控制目标,即根据控制论的“黑箱”原理,针对个体差异而设置不同的教学目标。例如,根据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古诗教学的一般目标为识记,即能背诵古诗,在语言层面上读通全诗,做到停顿正确。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同样还应注重学生的个性特征采取不同的诵读方式,或听读、或默读、或范读、或领读、或齐读等。在关于古诗的意境教学中,我们的一般目标是引导学生根据诗中所提供的信息进入诗歌的意境中去,但学生自身的感悟和想象能到达怎样的一个深度却只能因人而异。
如何增强高中古诗教学的效果,实现高中古诗教学的最优化,真正实现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成了摆在广大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难题。本研究试图将控制论引入高中古诗教学,通过控制目标、控制规律、控制机制、控制方法在高中古诗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探寻高中古诗教学新方法,改变高中古诗教学中存在的过分僵化和过分发散的状况,提高高中古诗教学的有效性。控制论是以整个系统为研究对象,以最小的信息,进行最优的调控,以达到最佳的效果。控制论把整个高中古诗教学过程看作一个教育信息的传递过程,依靠多种教学手段以及教学前后的信息反馈,积极地实现动态的最优调控。新课改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综合素质能力为目的的,这需要大量地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方法进行优化调控。控制论原理符合新课改的内在要求,可以使新课改进行良性地运作,优化资源配置,更好地达到其目的。
参考文献:
历年来,古文教学“高投入低产出”现状一直为大家所诟病。专家们普遍认为一线教师古文学养不足,不能满足高中古文教学需要。教师们认为学生古文基础薄弱,初高中衔接失当,难以取得成效;家长们认为古文学习很重要,在学校没学好,可以在课外辅导班补足。这种三方都不满的趋势愈演愈烈,矛盾焦点全部集中在一线教师的古文教学能力上。
一、高中语文老师古文素养的定义及内容
(一)什么是古文素养。
胡明德认为:“关于语文素养的定义,学界至今没有统一说法……教师素养是教师在固定期限内,在自己教育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知识水平、教学能力及道德修养等。”古文素养就是高中语文老师为了适应教学工作和教学研究必须具备的古代文学素质和修养。
(二)古文素养包括哪些内容。
具体内容大致可以确定为教授高中古文必备的古代文学的语法知识、古代文学常识、基本古代文论知识和相应文化知识储备,以及新课改过程中需要的古代文学教学新方法和新设备的使用技能。
二、高中语文老师在提高古文素养方面陷入的误区
陈大维指出:“中学语文教师古文修养的缺失恐怕主要不在古代语文知识方面,即使有所不足……(而)主要是文论修养和文化知识储备不足。”
(一)知识储备层面的误区:一头扎入浩瀚古文书海难以自拔。
黄山谷说:“士大夫三日不读书,便面目可憎,语言无味。”为弥补自身古文知识不足,笔者确定如下阅读书目(节选):《中国文学发展史》、《先秦文学史参考资料》、《两汉文学史参考资料》、《魏晋南北朝文学史参考资料》、《诗经选》、《楚辞选》、《汉魏六朝诗选》。这批书选本精良,涉及面广,博大精深。高中语文老师如能好好加以研读,假以时日,就一定能有效提高自身古文修养。
很快问题接踵而至。首先是这些优良选本大多是权威古本,一般收藏在各大名校图书馆内,市面上很难买到;其次,这些书古奥精深,若非一番艰辛仔细地研读,一时之间很难消化。看来,仅凭普通一线老师的满腔热情和一己之力是很难完成这个打牢古文素养基础的重任的。
对策:
1.以教学组为单位,设立阅读古文典籍兴趣小组,重新确立书目,动手搜集所需书籍;
2.以定期活动检查阅读进度和交流阅读经验,分享学习心得,撰写学习笔记或者论文;
3.在老中青各年龄层教师中,通过定期听课,积极促成相互学习、共同进步局面的形成。
(二)技术运用层面的误区:过度依赖多媒体教学设备,忽视教学规律。
毋庸赘言,古文教学得益于多媒体技术的地方很多,如讲白居易的以乐抒情的千古名作《琵琶行》,不少教师都会选用音乐辅助教学。课前可选用《高山流水》调动气氛,课中选用林海的《琵琶语》创设情境,进而辅用《十面埋伏》展现琵琶乐之精妙,最后用林海的《渡红尘》揭示“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人类共同情感主题。这样的多媒体使用可以说和课堂教学相映成趣、浑然一体,实在是妙不可言。
一旦遇到苏轼《赤壁赋》这样的情理佳作,多媒体技术就有点“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了。笔者见过有老师选用多媒体讲解这篇需要耗费三课时的重点课文,该课件共使用50张课件,数量不算多,课时安排紧凑,内容详略得当。细看多媒体使用,并没有出彩之处:除了音频朗读和图片展示(共计7张幻灯片,仅占总数的14%)利用到多媒体之外,其他部分(80%以上)多为课文知识点归纳,多媒体和课堂教学的结合使用状况极其不理想,不值得提倡。这正是很大一部分古文教学面临的困境:费时费力不讨好。笔者提出两点建议:
1.鼓励使用多媒体,绝不滥用。可以锦上添花,但绝不多多益善。
2.遵循古文教学客观规律,同时不断学习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
(三)理论实践层面的误区:轻视文言语法教学,偏重人文精神培养。
初中生学古文几乎不讲语法,以至于并没有形成一套完备的文言文语法体系,到了高中,尤其是高一,马上要求他们能读懂浅易文言文,实际情况是很多同学连“主谓宾定状补”是什么都分不清。
广大一线教师的普遍认识就是“得语法者得天下”,教学实践中分别做出不同调整:很多教师不惜放慢教学进度,用8~10个课时疏通这些语法知识,以期学生迅速获得高中古文教学必需的语法知识;更多教师则是顺应课时安排,将语法知识零零散散地穿插在课文讲解中,以期学生能缓慢学习这类必备的语法知识,然后形成自己的体系。这种与“《考纲》精神”多少有点相悖的“灵活处理”,实属无奈。
笔者认为,“文”“言”之争在初高中教学中实在是大可不必的,应该回归到“言”为“文”之基础,“文”为“言”之升华的轨道上,这才是高中生学好高中文言文的不二法门。
对策:
1.高一教师讲授古文之前,务必统一安排学生学习文言文相关专题语法知识;
2.授课内容、课时和相关练习由高一教研组研究统一部署,以期达到“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的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与笔者有共识的广大普通高中教师在提高自身古文修养时,一定要极力避免上述三种误区,从知识储备、技术运用和理论实践三个层面上参照建议执行,一定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随文解说,逐一模块整理,有利于学生在学习中了解、积累古代文化常识,掌握历史人文的精华。如《孔雀东南飞》涉及鸡鸣、黄昏、人定等纪时名词;《迢迢牵牛星》中涉及星象星宿等;《过秦论》中的“宇内、四海、八荒”和“六合”“八州”等,都与“天下”意思一样,涉及古人对时间空间地理方位等的认知。古人认为中国(中原)多面环海(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之后“四海”就被泛指全国各地。古代“宇”是空间,“宙”是时间,“宇内”就是天下,是整个世界,即中国疆域之内。“八荒”指四面八个方向的遥远荒僻之处,“六合”指天地和东南西北六处,泛指天下。“九州”是中国的别称之一,相传禹治水后,分中国为九州:冀、兖、青、徐、荆、阳、豫、梁、雍。秦居雍,加上秦以外的各地八州即九州。“序八州而朝同列”即其他八州均被秦统一。显然,对这些天文地理常识有正确的理解,可以有效地梳理和领悟文本的具体内容、事件发生的具体时间地点、历史背景等。
另外,粤版教材中的《楚辞》《短歌行》《扬州慢》《项脊轩志》《过秦论》《师说》《赤壁赋》《与妻书》《谏太宗十思疏》《滕王阁序》《陈情表》《段太尉逸事状》……这些篇目的最后一个字都各自代表着一种古代文体格式,这也可以随文简介。
还有称谓上的表述、避讳、专指等等,均可随文介绍。如古今义词,“山东”指崤山以东,而今指山东省。“江、河”在古代许多文章中专指长江、黄河。如《鸿门宴》:“将军战河南,臣战河北。”
至于礼仪习俗上的年龄特指,谦称、特称等,均可随文介绍。到每一模块教学结束后,让学生对课堂笔记进行整理,这对学生学会积累知识有帮助。
二、专题选修,延伸拓展
专题讲座,是就某一传统文化专题进行深入探讨,能较系统完整地给学生介绍某一特定知识。可以在单元学习结束后进行专题小结,如“古代诗歌意象选择与人性关怀”“古典哲理诗词名句赏析”“古代诗词意向选择的文化意蕴”“古典诗词言愁现象的探析”“古代诗词抒情技巧谈”“古诗文阅读思维与方法”“中国古代名著传统文化思想与审美表现”等等,帮助学生提升古典作品的鉴赏能力。而教师开设专题讲座,本身也是一种专业发展的学习研究,也是教学相长的践行。
节日文化是一个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维系民族凝聚力的根本。开设《中国传统节日习俗与相关诗词鉴赏》校本选修课,承袭“节日灯谜”活动,开展制谜猜谜活动;在“乞巧节”展现“女红”精巧技艺,让学生既获得传统节日习俗文化知识,拓宽视界,又提升古诗词鉴赏能力。同时,这也能扩充必修教材古诗词教学,为语文课本学习与课外传统文化教育找到一个契合点,这样的课程深受学生欢迎。
针对单个或是一组有关联的古代文人作进一步深入的探讨,了解他们的生平,领会他们的风格,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如讲授东晋陶渊明时,课前我让学生到图书馆或上网搜集相关资料,上课时学生的思维很活跃,对陶渊明其人和其诗提出了许多独到的见解。如对陶渊明的归隐是消极还是积极的行为进行讨论时,学生的讨论异常热烈。此外关于陶渊明诗歌的总体面貌,通过对陶渊明的田园诗、咏史诗和咏怀诗的综观,学生得出了陶渊明诗歌不仅呈现静穆的一面,同时也有“金刚怒目”的一面的观点。这种由学生自主地发现问题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不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是积极的参与者,思维的视野被大大地拓宽了。这种开放式的、探究性的学习方式有利于学生迅速融入古典诗文的氛围中,锻炼学生深入思考的能力,并激发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
2.比较鉴赏
古诗文中的一些作品的思想性或艺术性往往有共通之处,教师在讲解时可有意识地进行作品对比,或看该作家的作品与他同时代的作家或其他时代的作家有何异同,以深化学生对作品的理解,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如在讲解李密的《陈情表》时,我向学生提出问题:同样是表示不愿出仕,《陈情表》与嵇康的《与山巨源绝交书》二者在语言风格上有何不同?通过比较,学生对这二者的语言风格有了明确的认识,前者动之以情,婉曲深致,情辞恳切;后者嬉笑怒骂,批判力极强,极尽嘲讽之能事。然后再引导学生通过对语言风格解读形成这两篇作品的不同认识,通过查找相关资料研究两人不同的语言风格形成的原因,进而顺藤摸瓜地找出作品的旨意,最后要求学生在研究的基础上形成对这种文体的总认识,写出一些相关的文章。经过这种延伸比较,学生的体会更深刻了,并且觉得这样的课上得有深度,有广度,比死抠文本好多了。
3.纵横贯通
语文学习中要善于将各种零散的知识点,把各种看似独立的课文及观点纵横贯通起来,从整体上加以把握而又不流于空谈。由于多种原因,现在的中学生对古典诗词兴趣不浓,对古典诗词的创作艺术知之甚少,主动探究的学习意识有待继续培养。教师可以把学生已经学过的、熟悉的必修的词作为认知的点,沿着朝代向前、向后贯穿选修中不同时期的词作进行教学,按历史朝代的先后顺序打乱选修中的作品排序,重新整合、排序选修中的作品进行教学,使学生对词的发展、演变有整体认识,加上对词人的了解,可以更好地感知、赏析词。当然探究所依据的词作是必修、选修和少许补充的词作,这样才不会增加学生的负担。为了便于明确探究的问题,老师可以提供几个探究方向:(1)词的体制变化;(2)词的题材变化;(3)词的艺术手法的变化。通过学生探究、交流,师生明确几个步骤后,词的发展、演变从形式到内容到艺术手法,线条清晰,不仅对选修和必修中涉及的词进行了梳理,而且可以拎出一条词史的发展、演变的线索,做到语文教与学的集约化。通过这样的学习,学生对词的发展、演变,词的知识图式有清晰的认识,鉴赏词的能力自然提高。
4.积累知识
文学作品是对社会文化生活的反映,古诗文反映的是古代的文化习俗和社会制度。学生在阅读古诗文时会接触到大量的古代文化常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积累一定的文化常识,用卡片分门别类地记录,以便进行系统的整理,按照历法、天文、礼仪、宗教、农业、建筑、科举、官宦制度等各方面进行知识的收集。如国君是一国之主,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是最大的官。战国以前,夏、商、周的君主称“侯”、称“王”,战国时期,各大国的国君先后称王,后来有的甚至称“皇”称“帝”了,但都为时不久,未成定制,直到秦始皇初步完成了国家的统一,从公元前二二一年开始,确定“皇帝”为新的国君称号,这个称号一直使用了两千多年,到清朝统治为止。秦汉以后,有些少数民族建立的国家,国君的称号与汉族不同。如匈奴称“单于”;乌孙称“昆莫”;高车称“候娄匐勒”;鲜卑、柔然、突厥、回纥、契丹、蒙古等称“可汗”,简称“汗”;吐蕃称“赞普”,等等。学有余力的同学还可以在课文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展他们的搜索面。这样一来,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就不仅有面的巩固,还能获得点的深化。
5.社会分析
新课标高考试卷是与普通高中新课程相配合的,试卷体现新课程理念,立足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设计考试内容,有效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素养的形成和发展。比如考纲中明确提出了对探究能力的考查。
新考纲最大的变化是,增加了选考内容,突出了考试自主性和开放性。语言学科必考内容包括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和写作;选考内容为现代文阅读中的文学类文本和实用类文本阅读,考生任选一类文本阅读答题。但湖北省新《考试说明》规定,现代文阅读暂不设选考题,将文学类文本和实用类文本阅读都纳入到考试的范围。每年根据命题实际确定当年考查的是文学类文本还是实用类文本。各类文本的考点阐述与能力要求依据新课标版《考试大纲》的规定设定。必考:语文必修一到必修五、《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外国小说欣赏》。选考:语言文字运用、古诗文阅读中的名句名篇默写。
二、能力要求增加探究
旧《考试说明》要求考查考生识记、理解、分析综合、表达应用和鉴赏评价这五种能力,而新《考试说明》则要求考查考生识记、理解、分析综合、表达应用、鉴赏评价和探究这六种能力。
根据新课标版《考试大纲》的规定,探究能力的考查集中在文学类文本和实用类文本的阅读上。各省课标卷均增设探究能力的考查,呼应《考试大纲》新增的能力要求。但各套课标卷考查的模式不尽相同,大部分课标卷按照《考试大纲》规定,在文学类文本阅读或实用类文本阅读中设置1道题考查探究能力,还有部分课标卷则不局限于《考试大纲》的规定,将考查范围拓展到其他领域。
大部分探究题有着较为鲜明的标志,如题干中出现“探究”二字或要求谈谈“你的看法”“你的观点”“你的理解”“你的认识”“对你的启示”“写作意图到底是什么”等。而这些正与《考试大纲》所规定的“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探讨作者写作意图”等探究能力的考查内容相对应。从各类探究题设计的考查目标来看,有对文本内容的分析挖掘,有对写作技巧、人物的分析鉴赏,还有由文本向现实的延伸拓展。
文学类文本阅读本身具有很多“不定点”和“意义空白”,不同的主体、不同的视角的解读必然具有多义性和开放性,而这无疑给探究能力的考查提供了广阔空间。因此2012年高考语文湖北卷很可能在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古诗词鉴赏这两个板块中设置探究题。
三、考查范围有所增加
考试内容范围确定为语文基础知识(含语言文字运用和文学常识),古代诗文阅读(含文言文阅读、古代诗歌鉴赏和名句名篇默写),现代文阅读(含论述类文本阅读和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以及写作这四大板块。考点新增内容和变化简述如下:
1.语言文字运用
将“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改为“语言文字运用”。对识记字音的要求增加了“常用字”的限制。对汉字字形的要求增加了“正确书写”,并且提法上用“规范汉字”。在“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考点中,增加了“反复”这一修辞手法。将语言表达的要求“准确、鲜明、生动”与“简明、连贯、得体”的位置作了互换,以强调语言表达首先要做到“简明、连贯、得体”。
2.文学常识
增加“识记必修课程‘必修一’至‘必修五’的五个模块和选修课程《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和《外国小说欣赏》两个模块中,中外重要作家、作品的基本常识。识记‘附录三’中文学名著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等”等要求。新课标版《考试大纲》已取消对文学常识的考查,而湖北省继续保留这方面的考查,主要是想引导考生重视教材所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的基本常识,重视经典文学名著的阅读。考查的范围可能是先少后多,逐年扩大;选用的题型今年是四选一单选题,逐步过渡到五选二的多选题、填空题以及简答题等。
3.古代诗文阅读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指定篇目见附录)40篇,旧《考试说明》只有35篇。在语言文字运用和名句名篇默写部分设置选做题。会在名句名篇默写部分采用多量给题、考生少量选做的方式(如八选六或二组选一组的方式),主要是为了扩大名句名篇默写的覆盖面,给考生提供更多的选择,适当降低考生答题的难度。在考点中增加了“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要求。
4.现代文阅读
必考部分要求阅读一般论述类文章,其能力要求比旧《考试说明》有所降低;选考部分分为文学类文本和实用类文本,要求更细致、更明确、更高,同时还增加了“探究”层级的能力要求。
5.写作
写作方面只是表述上的变化,实质上没有变化。要求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作文考试的要求分为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
四、试卷结构适当调整
一、高中语文教材(人教版)古典诗词选文研究的必要性
(一)古典诗词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价值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更有着灿烂的文化,古典诗词便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绚烂的瑰宝。泱泱古国,历史悠久,拥有灿若星辰的诗人、词人。如椽巨笔,历史的盛衰变迁在古典诗词中可以得到印证;斗转星移,诗人、词人对人生的深刻洞悟穿越时空依然引发回响。古典诗词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更是中华古典文化中璀璨的明珠。学习古典诗词从个人方面而言,可以陶冶情操,滋润心灵,提高人的文化素养,丰富人的精神世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从社会角度而言,可以增强社会的文化底蕴,构建良好的文化气氛,促进和谐社会的实现。
(二)选文研究在语文教学中的必要性
1、选文在语文教材编纂中的重要价值
南朝昭明太子萧统所编的《昭明文选》,选录了先秦至南朝梁代八九百年间一百多位作者、700余篇各种体裁的文学作品,它以“事出于沉思,义归乎翰藻”为选文标准,主要收录诗文辞赋,(除了少数赞、论、序、述被认为是文学作品外),有意识地把文学作品同学术著作、疏奏应用之文区别开来,这便是以选文为主体的中国现存编选最早的诗文总集。人教版高中语文教科书是按学期分册,以不同的文体为依据,划分出相应的单元,选文是语文教科书组合环节“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要部分,语文教材的编纂经过实践检验,逐渐加入了导学、作业等环节,但选文在语文教材中的主体地位从未被撼动过,足以证明选文在语文教科书编纂中的重要价值,选文质量也成为决定语文教材质量的关键因素。
2、选文质量是决定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
宋文翰在《一个改良中学国文教科书的意见》一文中说:“教材是用以达到目的的工具,其选择标准,应以儿童是否有兴趣与需要为定;因为兴趣与需要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而增加教学的效能。”一本好的教科书应该是以学生为根本出发点,从学生的角度来确定选文。当然,这并不是说要一味地迎合学生的趣味,而是强调要从成人立场走向学生立场,从学生的心理、趣味以及发展角度思考教材的选文意义和价值。毋庸置疑,语文教学在学校教学环境中一般而言是以教科书为主要依据,教科书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语文教学的任务则主要通过对教科书中选文的教学来实现。高质量的教科书是以学生为立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三)古典诗词选文研究的必要性
通过对人教版高中语文教科书中古典诗词选文数量、时代、单元排列等方面进行研究,可以更加透彻的了解高中语文教科书中的古典诗词部分,用以指导学生提高古典诗词欣赏水平,传承中国古典文化,继而推动语文教育事业的有序发展。
二、高中语文教材(人教版)古典诗词选文分布情况
(一)古典诗词在各册中的分布状况
必修一共有12篇课文,没有安排古典诗词;必修二共有13篇课文,古典诗词安排在第二单元,共4篇,包含7首古典诗词;必修三共有14篇课文,古典诗词安排在第二单元,共4篇,包含7首古典诗词;必修四共有13篇课文,古典诗词安排在第二单元,共4篇,包含8首古典诗词;必修五共有13篇课文,没有安排古典诗词单元。我们可以看出袁行霈主编的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古典诗词主要集中于必修二、必修三、必修四这3本教材,以下将着重从这三本教材入手进行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的古典诗词分析。
(二)高中语文教材(人教版)必修二、三、四中古典诗词选文的时代分布
近代大学者王国维说过:“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袁行霈主编的高中语文教材按时代先后来安排古典诗词在各册中的分布。
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二第二单元选入的是从先秦到南北朝时期的诗歌;必修三第二单元进行的是唐代诗歌的学习;必修四第二单元选入的皆是宋词。
三、高中语文教材(人教版)古典诗词选文基本向度
(一)文质兼美的选文标准
叶圣陶作为我国著名的教育家,有着七十余年的语文教学经验,他对语文教学有着深刻的见解和独到的建树。1962年叶圣陶先生在写给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编辑室的书面指示中提到:“所选为语文教材,务求其文质兼美,堪为模式,于学生阅读能力写作能力之增长确有助益。”至此“文质兼美”便成为了当代语文教材选文中一以贯之的标准。
叶圣陶认为,在语文教学中第一是要实现教材的“文质兼美,贴近对象”,好的教材能够为教师的教学提供有力的保障,实现“和谐互动,万物皆书”的教学理想,进而教师在掌握教材的基础上,可以超越教材,变死教材为活教材,实现教师对学生的引导作用,“以身作则,教学相长”。
(二)古典诗词选文的基本特点
1、文学性
高中语文教材中古典诗词选文中“文学性”要求是指,语文教材选入的古典诗词应能体现语文学科的性质,既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和运用能力,又要有利于学生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康的审美情趣、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具体而言就是要具备文学美、人文美。
(1)文学美。古典诗词选文时注意选择“文质兼美”的经典诗词,让学生体会中国古典文化的魅力,使学生对中国古典文化产生认同感,进而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只有具备了文学美的古典诗词选文教材才能够滋养学生的肌肉与骨骼,充盈学生的灵魂与血液,成为联系学生与教学环节的纽带。
(2)人文美。语文教学不仅承担着知识语言教学的重任,更是学生获得人生观、价值观启示的载体。高中语文教材编纂者旨在通过所选的古典诗词让学生领略关怀民生、忧国思家的情怀,体会至真至情、至爱至美的人性,收获解读人生、品味生活的哲理顿悟,感受坚忍顽强、浩然坦荡的人格魅力,让学生充分感受那一道道超越时空、沟通心灵的人文景观,为学生勾画出一道生命的底线。
2、典范性
研究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的古典诗词选文,可以看出所选诗词皆具有典范性。选入高中语文教材(人教版)的古典诗词,或是在所处时代中具有恒久的示范性,亦或是知名诗人、词人作品中毋庸置疑的经典作品,无论是美学价值、审美意蕴,还是思想内核、文化内涵、情感精神都能历经时间检验依然熠熠生辉,具有共时性、恒常性和耐读性,时至今日依然具有存在的价值。
3、渐进性
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古典诗词选文的编排具有循序渐进的特点,古典诗词选文的难度由低年级到高年级慢慢从易过渡到难。顾黄初先生说:“教材教材,是用来教学生的材料,而‘教’的规律是离不开教学双方的心理规律的,就以课文的选择为例,课文不仅是‘范例’,而且还应该是‘适例’,也就是说适宜于某个年龄段的学生的心理特点。”从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的古典诗词选文的分布情况来看,基本上是顺应了学生的年龄特征,难易适度,循序渐进,关照了学生不同年级的理解程度,如此分布与编排可以调动学生求知的热望和情感以及审美的期待,让学生减轻对教材的畏惧,产生出亲切感。
四、古典诗词部分教与考的联系
(一)古典诗词填空题
古典诗词填空题在高考试卷中表现为古典诗词中名篇名句默写,分析近年来的此类题型,高考对于该考点的考查具有以下特点:
1、考查形式稳定,以填空题为主。考试大纲将其考核目标定位为“A.识记”。试题选句有以下的四种情况:第一:揭示人类社会或其他事物发展规律的句子。第二:抒发爱国情怀、壮志理想的句子。第三:意境优美、艺术性强的句子。第四:宣扬传统美德的句子。
2、试题内容涉及广泛,重点选句。考查兼顾初中、高中篇目,其中《诗经》、唐诗、宋词,为名篇名句考查的重中之重。
本题型难度较低,学生在备考时需注意:
1、记忆问题。(1)学生在记忆此类知识点时应回归课本,课本作为最权威的版本,可以避免错漏。(2)注意篇、段、层、句的关系,在前后联系中背诵,在具体语境中分析品味和识记诗词,避免死记硬背。(3)理解句意、文意,先理解后背诵。(4)化整为零,分散记忆。教师应引导学生形成古典诗词背诵习惯,在日常生活中积累诗词经验。
2、书写问题。(1)注意生僻难写字。在备考时学生应加强对生僻难写字的练习,达到熟能生巧、强化记忆的目的。(2)注意同音异义和同义异形词。读音相同、意义相近或相反的词语即同音异义,如白居易《琵琶行》中的“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中的“幽”常常会被望文生义的写成“忧”;意义相同而字形迥异的词即同义异性,《论语》中“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中的“长”容易误写成“常”。这两类词是高考命题人设置陷阱的热点,对学生具有很大的迷惑性和误导性,备考时教师应提高学生对该类型的重视性。(3)注意通假字。(4)留意虚词等细微处。
(二)古典诗词鉴赏题
分析近年古典诗歌鉴赏题的命题,表现出如下的特点:1.诗歌鉴赏题的选材,多源于很少有争议且传诵至今的古代诗歌,多为名家诗歌。2.选材形式多为唐诗,间或少量宋词。3.设置的考点为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9B-0095-02
古诗词是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诗词教学更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课改以来,无论是在教材编排上还是高考试题分值倾向方面,诗词阅读的比重都有所加大。但是学生的古诗词阅读能力并没有因此而提高,相反,古诗词成为学生学习语文的难点,而诗词阅读题往往成为学生高考失分最严重的题型。基于此,本文探讨高中古诗词有效教学的策略。诗词学习无非“读”和“赏”两个方面,“读”是登堂之阶,“赏”是入室之法。因此,在诗词教学中,应紧紧扣住这两个字。
一、读
诗歌是最接近音乐的文体,因此,“读”在诗歌教学中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从古至今,朗读作为一种学习诗词的方法,一直受到特别的重视。“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等耳熟能详的语句说的就是朗读的重要性。因此,让学生学会朗读,是教会他们与诗歌进行一种高品质的对话,也是一种高尚的精神享受。
一般而言,在教学中对一首诗歌的“读”,分为初读―听读―品读―背诵这几个环节。
面对一首陌生的诗歌,首先要求学生能流利地朗读,能一字不错地朗读。南宋朱熹说过,读之,须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这便是初读。
听读,可有多种形式,可采取听优秀学生朗读、听教师范读、听名家示范朗读等形式。这一过程让学生通过比较,发现自己初读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感悟、学习、把握诗歌的韵律和节奏。教师可引导学生注意诗词诵读中音部的顿宕、字音的轻重、语调的曲直缓急等一般规律。在不断的模拟中,学生会获得初步的感知。
品读,是对诗歌的个性化诵读。每一首诗所表达的情感不同,所采用的表达方式亦有别。周振甫先生强调道:读时分轻重缓急,恰好和文中情事的起伏相应,足以帮助对文章的了解,领会到作者写作时的情绪;懂得音节和情绪的关系,到写作时,自会采取适宜的音响节奏来表达胸中的情意。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带着情感读诗词。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可采用多种方式,或优秀示范,或分组比赛,或集体诵读。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注意点拨引导。
背诵,是诵读的最终结果。很多教师在教授古诗词时强行要求学生背诵,使学生痛苦不堪。其实这一过程应是自然而然的,不可强求。叶圣陶说过,吟诵的时候,对于研究所得的不仅理智地了解,而且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理法化而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学习语文学科,必须达到这种境界,才会终身受用不尽。所以他要求:令学生吟诵,要使他们看作一种享受而不看作一种负担,一遍一遍地读来入调,一遍一遍体会亲切,并不希望早一点能够背诵,而自然达到熟练的境界。 熟读,自然成诵。
总之,学生诵读诗歌,抑扬顿挫,韵味无穷,有意识地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不仅可感受到汉语言音律的美,诗歌意境的美,形象的美,还可积累语言,受到熏陶和感染。
二、赏
对古典诗词的赏析,是难能之事。教师可从两个方面努力,教会学生对诗词进行赏析:一是通过巧妙的引导,使学生初步理解诗歌的内容;二是提供角度,让学生深入赏析诗歌的妙处。
对诗歌大意的理解是学生鉴赏诗歌的基础,但是由于学生在文言字词方面的障碍,对古代文化常识的隔膜,再加上对诗词语言跳跃性、含蓄性的陌生,其对诗歌大意的把握困难比较大。这也是学生读不懂、不愿读古诗词的重要原因。因而,如何引导学生走进诗词是古诗词教学的首要任务。鉴于学生对诗词的畏惧心理,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可考虑增强趣味性、可操作性,切忌只是简单地让学生翻译诗词。例如,在《雨霖铃》教学中,有教师设计了如下几个问题,可给我们以启发。
请以“我要走了”为开头,扩写“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请以“我有很多话要对你说”为开头,扩写“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请以“我们分别以后”为开头,扩写“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以这样巧妙的设计来引导学生理解诗意,既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还可训练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对诗意的理解只是鉴赏的基础,而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深入诗词本身,探究其魅力所在。学生对鉴赏方法是比较含糊的,因此,教师应针(下转第101页)(上接第95页)对不同的诗词类型,设计不同的鉴赏角度,让学生逐步掌握鉴赏诗词的角度和方法。
鉴赏诗歌的角度很多,在高中阶段,应让学生学会从形象、技巧、情感三个方面去鉴赏诗歌,但在具体教学中因篇目不同而或有所侧重,或面面俱到。但是无论怎样,教师在设置问题或教学环节时,应确保新颖,有吸引力,能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例如,教授《杜甫诗三首》,笔者设计了这样的问题:“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是杜甫一生追求的政治理想,请结合本课所学三首诗谈谈你的感想。以这样开放式的命题来激发学生对诗歌情感的赏析。又如,在执教《望海潮》时,笔者设计了如下环节:
鉴赏宋词,是探寻“美”的历程。你可鉴赏它的“形象美”,也可鉴赏它的“语言美”,还可赏析它的“技巧美”……那么这首词美在何处?
请各小组展开讨论并将讨论结果以关键词的形式板书到黑板上,形成“美点寻踪图”。
通过这样的训练,学生不仅全身心地投入到诗词鉴赏活动中,感受到了诗词的魅力,而且懂得了鉴赏诗词的角度:鉴赏形象、鉴赏语言、鉴赏技巧,并积累了鉴赏诗词的方法。这对学生诗词鉴赏能力的提高和审美能力的提升,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必然途径。
诚然,古诗词教学中的“读”和“赏”是每一位语文教师教授诗词的法宝,但只有符合诗词教学需求、适宜学生学习需要的“读”,设计合理、能够激发学生兴趣和热情的“赏”才能使古诗词教学回归本真,让古诗词教学的课堂不再枯燥,让优美的古诗词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使古诗词教学真正达到高效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叶圣陶,朱自清.精读指导举隅[M].北京:中华书局,2003
[2]周啸天.古典诗词鉴赏方法[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
《鸿门宴》出自《史记-项羽本纪》,不仅反映了楚汉时期的历史面貌,而且其中丰富的内容和生动的形象都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形象,这是对我国古代丰富的历史文化的一种写照,本文对其中姓氏、称谓和职官三个部分进行研究,对其中蕴含的深厚历史文化进行赏析。
一、姓氏字号文化内涵
在先秦时期,人物的姓氏和名字具有不同的概念,其所蕴含的功能和意义都截然不同,姓代表着一种族号,氏代表着姓的分支,鸿门宴中的人物很多,其中的姓氏字号也非常丰富,作者司马迁对这一文化现象进行了详细的记录。例如楚霸王项羽的“项”其实是氏,因为项羽的祖先项燕等在楚国立下了汗马功劳,楚王将项这个地方封给了他们,所以项氏祖先就把项当做自己的姓氏,战国之后,人们对传统的宗法制度进行了改正,姓氏开始融为一体,在汉朝时期人们便难以对其进行区分了。根据《广韵》记载,楚国贵族燕被封在项地,被齐国灭亡之后,他们就以国为姓,燕本是楚国的贵族,芈姓,所以项氏出于芈。不仅如此,古人的姓还可以随意更改,例如项伯在鸿门宴中为刘邦立了功劳,所以刘邦称帝后改其姓为刘,除了姓氏之外,古人还对自己的字号非常重视,名字具有社会成员之间彼此区分的重要作用,秦汉时期,古人为自己命名都带有一种质朴的风格,而且名字也带有一定的寓意,体现了一种审美取向,如《鸿门宴》中涉及到的人物:范增、良、陈平、曹无伤、靳强,名字的含义主要是对于民众幸福的企盼,例如夏侯婴、秦君子婴等,对“婴”的使用表达了父母对子女的珍惜爱护之情。如项庄、纪信就表达了对道德人格的追求,因为受到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风俗的影响,这时候的取字大多属于单字,有些取双字的例如子婴其实也是单名,“子”在当时是一种附加的成分,并没有实际意义。其实在秦汉时期,我国家出现了避讳,对神明和君王的字号都要避讳,认为二名非礼,除了名之外还有字,古代男子在到了加冠的时候会被取字,例如项羽,羽不是名而是字,籍才是项羽的名,字是古代男子成年之后在社会交际中所用的正式名字,只有长辈才有权利称名,而同辈之间只能称字,如果随意称对方的名是一种没有礼貌的行为,如果到了五十岁并且地位尊贵的话,可以称呼为“伯、仲”,因为这种习俗,项伯作为项羽最小的叔叔,却被缠字“伯”。
二、称谓语的文化内涵
称谓语在当时是一种因为身份、职业、社会关系而形成的一种名称,其主要是滋生在复杂的文化观念中,在《鸿门宴》中,人在社会交往过程中会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对对方的称呼,来表现两人的社会地位和关系亲疏等,体现了先秦的礼仪文化,在《鸿门宴》中称谓语可以分为三类,分别是普通社会称谓、职务性称谓和亲属称谓。而普通称谓又可以更具情感程度分为褒义、贬义和中性三种。褒义主要是出于对对方的尊重,张良在当面时称刘邦为大王,在背后就称其为沛公,王和公是古人对尊者的敬称。例如刘邦与张良交谈时,称张良为君,君在战国时期是一种爵名,表达了对身份尊贵的人的称呼。另外有一些社会约定俗称的称谓,如项羽称樊哙为壮士,属于一种社会称谓。而贬义称谓是对对方一种贬称的称谓,一种是真性贬义另一种是开玩笑,真性贬义是处于轻视和厌恶,例如刘邦与张良对话中的“鲰生”,鲰是小鱼的意思,“鲰生”其实是表达对随意出歪主意的书呆子的憎恶。范增在劝说项羽谋杀刘邦不成的时候说的“竖子”其实是对项羽失望的一种表现。而假性贬义称谓虽然表面上是贬义,实际上是谦称。如刘邦在项羽面前谦称自己为“臣”臣本是男隶,后来用作自称,表达下属的自谦。除此之外,因为深受封建地位贵贱有别的影响,还存在着职务性称谓,如“怀王、大王、将军”等,用官职来称呼对方表达一种尊敬,其中秦王是国名加王名,而怀王是谥号加王名。
三、职官爵位中的文化内涵
我国的古代职官制度具有悠久的历史,在商周时期就已经完备,在楚汉时期官爵制度更为复杂,当主要还是秦朝基础上的三公九卿制度,在《鸿门宴》中,职官制度分为军事和行政两大系统,在战争时代,职官制度以军事职官制度为主,其中曹无伤的官职就是左司马,司马原是古代朝廷管理国家和军队的事务的高级官员,在楚汉时期,司马主要是将军之下的军事长官,因为古人户外崇左,所以左司马属于正职。在汉代,大将军、将军、校尉等军职都把司马作为属官,主要是对平常的军中事务进行管理,在战争情况下作为军略会议的参议者。除了官职,古代的爵位也非常重要,爵位是对有功者或者宗室子弟的一种嘉奖,封号不能世袭但是爵位可以世袭,在我国西周时期,爵位可以分为公、侯、伯、子、男五等,到了战国时期变成了君、侯、卿、大夫四等,例如在《鸿门宴》中有个当阳君,当阳君就是项羽战将英布,因为楚怀王将将英布封在湖北当阳,所以称为“当阳君”。刘邦称帝后,封张良为留侯,侯也是属于爵位。
四、总结
从《鸿门宴》可以看出其表现的历史文化和社会习俗等,在姓名称谓还是官爵等都有一定的人文内涵,在我国古代的礼制下,这样才能促进我国古代的和谐和稳定,所以《鸿门宴》中流露出的理性社会精神这是我们现代人所需要学习的。
参考文献:
[1]曹爽.《鸿门宴》之姓氏称谓与职官文化考辨[J].兰台世界,2011,19:50-51.
[2]龙星宏.高中古文中常见文化常识教学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3.
[3]周婷婷.史汉比较研究专著专论叙录[D].河北大学,2012.
“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
以上两段表述文字分别从“文”与“言”两个方面提出了对高中在文言文阅读与鉴赏能力的要求。
审视当前高中文言文阅读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三:
一是传统教法僵化,程式固定。先介绍作者、时代背景,接着逐词逐句的串讲,逐一作“内容分析”。
二是“言““文”割裂,顾此失彼。一种是重“言”轻“文”,把教学目标只定位在字、词、句的解释和翻译上,讲究“字字落实,句句过关”,把文言文仅仅教成了古汉语;另一种重“文”轻“言”,脱离双基,抛开文本,大搞文学层面的探讨或者文化层面的演绎。
三是文言文阅读教学功能极端功利化,仅仅将文言文课文当做考试训练材料进行训练,丧失了古文阅读教学魅力,学习内容干瘪,学生得不到人文滋养。
以上三个问题一言以蔽之:“言”“文”剥离,“实”而不“活”。
追求“文”与“言”“和谐、相生、交融”,是文言文教学的理想境界,但如何让文言、文学和文化的和谐统一?
笔者探求以“文”带“言”,以“活”促“实”的教学策略。
以“文”带“言”
文,指文言文阅读材料中所包含的思想文化内容、文学艺术、文章章法等成分;言,指文言文阅读材料的语言形式。
(一)以古文化常识带动语言知识与课文内容
古代文化常识,也是学习文言文应当掌握的知识内容,例如名人的字号、常见的官职、礼仪、习俗、制度、帝王的纪年、重要的文化典籍,等等。让学生整理并牢记体现古代文化常识的一批比较稳定的常用词汇,可以提高文言文阅读效率。另外在具体的文言文阅读中,相机介绍古代文化常识,可以带动学生文言文内容理解。如在学习《鸿门宴》一课时,我相机介绍了古代官职尊卑与座次礼仪常识。
官职:古代以右为尊。如位在廉颇之右。
车骑:以左为尊。如公子从车骑,虚左,自迎夷门侯生。
室内:西为宾、长、贵;东为主、幼、贱。
堂上座位:北为帝(尊),南为臣(卑);左为贵,右为轻。
四面环坐:西—北—南—东(由尊到卑,依次排列)。
我请学生排出《鸿门宴》中宾主座次表。在这个设计中,我巧妙地落实了古今异义词理解:“东向”即“朝东面向”,指的方位为坐落在西边;“西向”,即为向西,坐落在东;“南向”,即为向南,坐落在北边;“北向”,即为向北,坐落在南。那么鸿门宴中宾主座次由尊位到卑位顺序排序为:项羽、项伯(东向)—亚父(南向)—沛公(北向)—张良(西向)。
紧接着,由这个座次表,让学生去发现问题。学生一眼发现了:刘邦为客人,刘邦比项羽年长,项羽为主人,且比刘邦年轻很多,而这个座次既不符合宾主礼仪,也不符合长幼礼仪,说明了项羽根本没有将刘邦放在眼里,只是将他当作一个真心来检讨的罪人,自尊自大的性格弱点暴露无遗。
这个案例,用古代文化常识带出了文言文古今词汇的理解,同时又帮助学生窥探了文言文中人物的性格特点,收到了一箭双雕的效果。
(二)以古代文体知识带动文言文学习
说,是古代的一种散文体裁。从内容上看,文体可以叙述事情,可以说明事物,也可以发表议论;大多是一事一议,要求说出作者对某个问题的深刻见解。这种“说”,它的叙事及议论,都是为了表明作者对社会生活中的某个问题或某种现象的看法,从本质上说,它是属于议论性的文体,与现代的杂文或杂感小品相似。如《马说》《爱莲说》《黄生借书说》等。指导学生阅读这一类文体时,要抓住由表及里的关系,找到事与理的契合点。
表,是我国古代的一种特殊文体。在古代,臣子写给君主的呈文有各种不同的名称。战国时期统称为“书”,“书”是书信、意见书的总称。到了汉代,这类文字被分成四个小类,即章、奏、表、议。刘勰在《文心雕龙·章表》里说:“章以谢恩,奏以按劾,表以陈情,议以执异。”可见,表的主要作用就是表达臣子对君主的忠诚和希望,“动之以情”是这种文体的一个基本特征。了解了这一些文体知识,指导学生学习《陈情表》一文就可以依据“动之以情”这个线索来学习了。这是西晋李密写给晋武帝的奏章。文章以哪些“情”来动人的?学生抓住一个情字,梳理了作者的几层感情:祖母抚育自己的大恩,以及自己应该报养祖母的大义;感谢朝廷的知遇之恩以及自己不能从命的苦衷,深深体会到此文为作者真情流露,表达得委婉畅达。
序,又名“序言”“前言”“引言”,是放在著作或正文之前的文章。古代另有一种序是惜别赠言的文字,叫做“赠序”,内容多是对所赠亲友的赞许、推重或勉励之辞,如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即是作者写给同乡晚辈的赠序。还有一种是写在诗歌或者诗集前面的序,叫“诗序”,多交代吟咏的有关内容或作诗的缘起,著名的《兰亭集序》。
记,是古代的一种散文体裁。文言文标题中的“……记”,相当于现代文“记……”的形式。如“游褒禅山记”,就是“记游褒禅山”,即记述游褒禅山的行踪以及感想。这类文章当中,大多数是游记,相当于今天用来记叙旅途见闻和某地政治生活、社会面貌、风土人情、山川景物及名胜古迹等的散文体裁。除了典型游记外,有一些古代的记,是相当于现在的写景散文或者叙事性散文,《岳阳楼记》《醉翁亭记》等,这一类作品文学性较强,往往写景状物抒情,别有情致。阅读这一类文体文章,要指导学生抓住写景与抒情之间的内在联系,同时要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探究作者的情感态度。
传,记述个人生平事迹的文章。一般来说多为记述那些在历史上较有影响而事迹突出的人物的生平事迹。多采用叙述、描写等手法,展示人物的生平和精神风貌。多数为他人所写,如《张衡传》等,也有写自己的传记,如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这类文体文言文的学习,指导学生在把握文章脉络,分清楚哪一些是顺叙,哪一些是插叙或者补叙,理清人物关系,了解人物生平,概括人物主要品质特征。这一类文章很多词汇是频繁出现的,例如古代人物官职任免升迁调动的常见词汇,可以集中整理记忆。
书,即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或曰“信札”,是一种应用性文体,多记事陈情。其功能多种多样:可以抒情,如司马迁的《报任安书》、林觉民的《与妻书》;也可以写景,如吴均的《与朱元思书》;可以写私人化的事件和感情,如嵇康的《与山巨源绝交书》;也可以进谒显贵,勉励后学,形成别具特色的书牍文传统。尺牍讲究谋篇布局,文质俱佳。
指导学生掌握常见古代文体知识,可以让学生在文言文阅读中带着文体意识,类化阅读规律,举一反三,取得事半功倍的成效。
(三)以文意(语境)带动对语言的品味理解
在文言文阅读教学中,老师不急于让学生直接看注解,直接查工具书,而是通过语境,让学生揣摩推断文言文词义句意。这样做有助于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提高自主学习文言的兴趣。
例如《季氏将伐颛臾》的开头叙述文字为“季氏将伐颛臾”,而冉有、季路向老师孔子汇报时却说“季氏将有事于颛臾”,用“有事”代替“伐”,为什么要换一种说法?让学生结合文章背景、人物关系以及下文的叙述,揣摩其心理、神态和语气,学生一边读,一边悟,一边交流,体会到:冉有、季路这样说,一是表明了有征求老师意见的意愿,也表现了他们顾及到了师徒名分,所以是小心翼翼地说。二是冉有、季路知道季氏“伐”颛臾名不正言不顺,自己作为家臣参与其中,感到做贼心虚,将“伐”换成中性词“有事”,有点掖掖藏藏、蒙混过关的意思,想模糊问题的性质。
孔子第一次批评的话“何以伐为?”是什么意思?首先让学生梳理孔子第一段话的三层意思。一是颛臾是天子封主,不能伐;颛臾已是邦域之国,不当伐;二是颛臾是社稷之臣(属国),季氏也是社稷之臣,季氏无权伐;三是季氏有此糊涂想法,是错的;而自己学生作为其家臣,错在未尽辅助之责。因此,第一段中,孔子应是侃侃而谈中略带愤怒,“何以伐为?”一问,有愤怒,有指责,有义正词严,可以翻译为“还要讨伐个什么呢?”。随机让学生总结“何以……为”这个固定句式翻译模式为反问句:“还要……干什么呢?”。
(四)以文学艺术形象、手法分析带动语言领悟
古代优秀作品许多叙事写人的散文,作者运用文学的手段刻画形象,描述场景,阅读教学这一类作品,不妨多从文学艺术的角度引导学生去领悟赏析文言文。
例如《庖丁解牛》开头庖丁解牛的场面描写,作者抓住庖丁解牛的动作、声音,刻画了一个精彩纷呈、和谐优美的舞蹈场面:杀牛的场景应是很血腥的,牛的哀号之声,挣扎之状,血流成河之景在所难免,可本篇的作者,为何避开那些惨景,而以“《桑林》之舞”“《经首》之会”取而代之呢?原来作者开篇是为了体现庖丁技艺高超,出神入化。这里运用了文学艺术渲染的艺术手法,采用了场景描写的角度,为下文张本。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一文运用文学的手法刻画了曾皙这个人物形象。
在回答孔子问话之前,曾皙在鼓瑟,当孔子向他提问时,他则“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从“舍作”表现曾皙回答师长问话的恭敬态度,见其温文有礼之态。这一点远在其他三人之上,其他三人都只是将以礼治国挂在嘴上,自己本身却没有表现出来,而曾皙却身体力行。同时,这一句也体现曾皙做事很从容,不像子路那样鲁莽。“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欲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这句话是曾皙对孔子问题的回答。这描绘出一幅与世无争,悠然自得,无忧无虑的生活情景,体现了曾皙一种高洁的品质。
从表面上来看,曾皙的回答无疑带有消极的思想,不像前面三位,希望从政来帮助国家兴旺,让人民得以富足。但换个角度来看,他的回答却是孔子主张的治国思想——礼乐治国。从他的回答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讲礼之人,他想通过他的形象来教化其他人知晓礼乐。这也正好符合孔子的以礼乐治国的思想。全文通过描写曾皙的动作与言语,充分表现了他的温文尔雅,潇洒超俗的性格,尤其是他所描绘的充满诗意的理想蓝图,更是展示了他逍遥自得,恬然空灵的内心世界。
(五)以古文字学的知识理解积累重点文言文实词
《庖丁解牛》一文开头描写庖丁解牛的场面,写得有色有色,可是学生怎么也难以理解一个宰牛的血腥场面怎么被描写成了一个艺术的盛会场面。我抓住了文中的一个“奏刀霍然”的“奏”字做文章,我在黑板上将这个字的甲骨文字形书写出来:原先这个”奏”字从造字的结构形式看,是一个人头上戴着头饰,背后插着尾饰,两手在舞蹈。我一边比划,一边讲解:“奏”原先就是指祭祀活动时人们合着节奏,与众人一起手拉手,载歌载舞。正因为这样,今天很多词语中都保留了这个意义。例如小提琴演奏,钢琴独奏,笛子吹奏等等。在激活学生对这个“奏”的理解的基础上,我进一步让学生想象当时的情景,并且设疑:课文底下注解简单的将这个“奏刀”解释为“进刀”,如果让你换个更贴切的词语,那用什么为好呢?学生七嘴八舌,最后统一认为用”挥刀”比较符合当时的情景。
文言文中大量的实词,都可以寻根究源,从甲骨文中找到这个实词的渊源,运用古文字学知识,帮助学生理解文言文中重点实词,可以加深印象,激活文言文课堂,增加学生学习趣味。
以“活”促“实”
“实”,从字面意义看,是与”虚”“空”相对的,一方面是指实在的而非虚幻不现实的内容,对应于文言文教学内容的”言”,另一方面指务实的教学作风与踏实的教学策略行为以及落到实处的教学效果。就内容而言,文言文的“实”具有知识的稳定性、科学性、体系性,就方法而言,文言文的“实”,相对注重求同性、规范性、实用性,具体在文言文教学中的体现为:在文言文“言”上,字词句落实,不玩花拳绣腿,不走形式主义,不是课堂热热闹闹,课后空空荡荡;在文言文“文”上,忠实文本,落实文本思想内容;在方法指导上,切合学生实际;在效果上,切实收到实效。
“活”,字面上与”死”相对,就文言文教学而言,一方面指的是鲜活的具有生命力的内容,文言文以静态的文字记录的却是鲜活的人物事件,虽然时代已经远久,但是古人的思想感情是可以激活的,这个对应于文言文教学中的”文”的教学内容;另一方面是指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生动活泼的课堂学习气氛以及学生活学活用的教学效果,与实相对应,文言文教学的活具有求异性、个别性、创造性、趣味性等特点。
文言文教学应该注重“实”,强制性落实重点,落实规律,落实方法,可以收到实效,但是难免让学生感到厌倦。但是只“实”不“活”,学生不乐意,学得枯燥乏味;采取以“活”促“实”的策略,既能适应考情,取得实效,又能唤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切实养成古文阅读的素养。
(一)活读,运用朗读法,揣摩人物心理,把握人物身份,再现历史人物音容笑貌
教学《触龙说赵太后》一文时,为加强对赵太后形象的认识,我让学生变换读法朗读“老妇必唾其面”一句,经过比较朗读辨别,学生一致体味到,在“老妇”后安排一点声音的拖延,暗示赵太后仓促之间想不出满意的方法表明态度,于是拉长声音思考,但又一时气急,思维陷于停顿,情急之下,口不择言,说出了“必唾其面”这种与自己身份、性别和场合极不相称的话,此时此刻的赵太后,与市井泼妇有何两样?在她身上,统治者的角色淡化,母亲的角色突现,母爱战胜了对国家的责任、对权力的欲望,一个真实可信、有血有肉甚至是有缺点的女性形象步下神坛,活生生地站在我们面前。
(二)活导,让学生将文言文阅读材料转换为剧本,或者将描述性文字导演设计成画面,还原想象古代历史场景、人物
例如,学习《荆轲刺秦王》一文中“易水诀别”这个片段,要求学生运用摄像技术拍摄画面,合理选择长镜头、近镜头特写、群众演员安排、服装、道具、音响设计,将文字立体化。
(三)活演,让学生表演课本剧,还原人物风貌,再现历史场景
例如,让学生表演樊哙闯帐的场面、再现了一个有勇有谋的忠义护主的将士形象,表演荆轲夜访樊於期将军樊於期义献首级的场景,揣摩荆轲的有备而来激将语气,樊将军的忠厚拙于言辞而侠肝义胆。在学习《烛之武退秦师》一文中,引导学生揣摩烛之武劝说秦伯时晓之以理、诱之以利、动之以情的劝说艺术,要求学生事先设计人物表情与动作,然后派出学生代表现场表演。当读到“晋,何厌之有”这一句,学生以手狠拍桌子,将一个义愤填膺的烛之武形象演绎得淋漓尽致,全班学生也被感染。
(四)活串,以现代流行用语、通俗用语翻译古汉语语,穿越古今
例如,将李白《蜀道难》开篇的叹词“噫吁戏”现代化翻译为“哇塞!”。
在学习《触龙说赵太后》一文时,我让学生用最通俗的现代汉语翻译“老妇必唾其面”一句中的“老妇”一词,有人说“我这个老太婆”,有人翻译为“老娘我”,经过比较,大家认为,“老娘我”这一自称更能够表现出:赵太后因为溺爱小儿子,极端反感让小儿子做人质的建议,于是不顾太后尊贵身份在群臣面前耍威风,斗狠撒泼以势压人的形象。
(五)活问,教师巧妙设问,激发学生探究兴趣,以落实课文内容理解
例如:荆轲于秦廷刺秦王不中,临终之前箕踞笑骂的话“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是真是假?要求学生结合文本内容回答。学生根据文本中荆轲赴秦前有所待,以及荆轲与秦舞阳入秦庭二人的分工安排,分析出荆轲实际剑术不高,最后的话只是个托词。也有学生依据开篇交代的战争形势,联系燕国当时的困境,以及历史上挟持而盟约的事实,认为荆轲旨在活捉秦王以挟持他停止进攻燕国,不在结果其性命,因而有所顾虑导致刺秦王不中。争论中,学生瞻顾课文,理解了课文内容,也发展了探究思维。
(六)活评,以审视的眼光,辩证看待历史,借鉴历史,品评历史人物
学完《烛之武退秦师》一课,我要求学生做一道论述题:如何用今天的眼光来看待课文内容?
有学生道:“无礼于晋,且贰于楚”居然也成了两个大国勾结起来攻打一个小国的理由,这不是太霸权主义了吗?
有学生称赞烛之武是一位有情感有血性的爱国老人:他也发牢骚——“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但他更深明大义,愿意临危受命。这样的英雄人物十分可信,也很值得学习。
有学生认为烛之武的说辞技巧而折服: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他故意表现出处处为秦国着想的好意,以便让对方接受自己的意见。在现代社会中,随处可见的商业促销活动往往也重现着烛之武的这些言辞技巧。
我是这样安排的,以《窦娥冤》为契机,共用四课时,一课时讲解中国古典戏剧常识。如我国古代戏剧发展历程:一先秦――戏曲的萌芽期;二唐代(中后期)――戏曲的形成期;三宋金――戏曲的发展期;四元代――戏曲的成熟期;五明清――戏曲的繁荣期;六近代――戏曲的持续发展期。每个时期的戏曲种类及其代表作。中国戏曲的特点:综合性、虚拟性、程式性。介绍几个主要戏曲剧种;昆曲、京剧、黄梅戏、评剧、豫剧、龙江剧、皮影戏等等。利用多媒体欣赏一下评剧《刘巧儿》。学生的兴趣产生了,很期待下节课。第二课时,学习元杂剧的体制;戏剧语言,戏剧服饰;角色行当的类型,戏曲脸谱的色彩;介绍几个京剧名伶,欣赏一下梅兰芳的《贵妃醉酒》。这些知识点琐碎零散,老师整合之后直接教给学生,省时省事,不至于让学生觉得胡子眉毛一把抓浪费时间。课下预习《窦娥冤》。第三课时,学习《窦娥冤》的语言,包括字词释义,口语化的语言特色,文白相杂的语言特色,典故的运用等等。课下学生分组排练一段喜欢的段落。第四课时,分组表演展示。寓教于乐,学生积极参与,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达到了“高效课堂”的目的。
在应试教育的今天,我们每天都在喊着减负,怎么减,把很大一部分知识的学习都留在了课外,查阅大量的资料。语文一科尚可,六科加起来,怎么办?其实,有些知识师生一起利用多媒体利用课堂整合资源,也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目的。不一定90%的东西都需要学生自行解决或者合作解决。例如一首很生的清朝诗人吴兆骞的《帐夜》,老师领着学生根据以往积累的知识就能解决。根据注释我们知道诗人因科场案而流放宁古塔二十余年,此诗约作于抵宁古塔三年之时。由诗中的意象“穹帐”“雪”“笳”“北庭”就知道是遥远的北方边地。再由“雁飞”“白草”“黄榆”“北庭沙”能分析出此时此刻北方边地还是一片荒凉,春寒料峭。“梦回孤客尚天涯”“人老黄榆夜夜笳”“春衣空相寄,五月边城未著花”让我们感受到了诗人身处苦寒边地的忧愁与无奈及对家人的思念之情。最后,总结一下作者是从哪些角度描写边地景物的:动静结合,视听角度,色彩角度。师生共同研讨,课堂气氛活跃,知识点明确,学生收获很大,一样达到了“高效”的目的。
对于高职院校的旅游管理专业而言,学生在毕业时能拿到导游证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之一。而一所学校一个班级通过导游证考试的比率,又是衡量专业教学水准的重要指标。目前,湖南省导游证考证通过率一般控制在30%左右。不论学校系部,还是学生自己,都非常重视考证类课程的教学。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如果学校的师资力量不强,或者教师的教法不能有效地引导学生学习,那么,这对考证通过率无疑有着重大影响。
当前,湖南导游人员资格考试由电脑上机考试和现场导游考试两部分组成。电脑上机考试设四个考试模块:政策法规与职业道德、导游基础、导游实务、汉语言文学。现场导游考试包括景点讲解、电脑题库抽题解答和考官提问。在笔试的四个模块部分,高职院校一般开设了四门相对应的课程,并统一采用湖南省旅游局组织编写的教材。
就导游语文而言,笔者结合自身数年的教学经历,试分析如何优化这门课程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考证课程通过率。
一、导游语文课程特点
导游语文是旅游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作为一名导游员所应具备的文学知识,并能将这些知识运用于导游带团的具体实践之中。为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人文素养,为日后从事导游服务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自2010年开始,湖南省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都采用省旅游局编写的《汉语言文学》(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年版)作为导游语文这门课程的考证教材。就教材而言,其内容主要包括:汉语言基础;写作;中国文学史简述;诗词对联常识;风景名胜区诗词散文选。
导游语文作为具有职业特性要求的语文课程,一方面它会侧重于导游员所需的言语技能、风景名胜区的诗词散文解析,另一方面,它仍是以普通语文的听说读写、文学史常识为基础。这就要求任课教师要认真分析教材特点、教法,尊重语文教学的客观规律,将基础知识、技能训练、情感态度、价值观念融为一体,从职业或专业需求角度来构建以能力为本位的课程体系。
从笔者历年教学及学生反映的情况来看,大部分同学都感到这门课程学习生动有趣,但考试要想拿高分,却实非易事。其主要原因在于内容繁杂,它牵涉到整个中国文学史的名人名篇及汉语言基础常识,考点很多又很分散,对许多同学而言,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如果授课教师责任心不强,自身知识面不宽,上课只是照本宣科似地灌输,或者把责任寄附于学生的自觉和死记硬背,其结果只会导致学生的厌倦,教学效果很难得到保障。
二、课程教法存在的主要弊端
通观导游语文的教材,就会发现其中并没有高深的理论知识。它涉及的面既宽又广,但都不深入。绝大部分内容,学生在高中阶段都学习过,都有似曾相识的感觉。但是,要把这些内容都牢牢记住,并能有效的鉴别区分,举一反三的创作,就不容易了。当前,导游语文教学效果不理想,课程考分较低的原因,除了学生自己的不认真刻苦学习之外,教师的教法也存在一些问题:
教师自身的功底不深,讲课时不能融会贯通。若教师没有足够的知识储备,不注重文史哲的结合,课堂就容易沦为就事论事、就文论文。学生就某一知识点强记,一旦考题变通,就混淆不清了。
教学方法单一,以讲授为主。有的老师为了图省事,只是单方面的讲析,让学生圈划重点。语文课堂,完全可以更生动有趣、丰富多彩。
没有突出职业特色,缺乏技能训练。在语言文字、词汇语法、写作、文学作品鉴赏方面,都可以渗透学生的听说读写练习。若课程缺乏技能培养过程,即使学生通过了理论知识的考试,但她坐下来不能写文,站起来不能解说,走出去不能鉴赏,作为一名导游员,其语文功底薄弱,是非常遗憾的。
三、课程教法的改进
(一)旁征博引,扩大知识点的信息量
由于导游语文涉及面广,这就要求教师是一百科全书似的人物。在很多文学作品中,其实都蕴藏着历史学、民俗学、哲学、地理学等方面的知识。要想使课堂生动有趣,富有感染性,讲解中穿史实变迁、民俗风情,这就更易于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加强其记忆。
如汉语发展的四个历史分期,教师就要结合历史学解释这背后的原因。上古汉语分期在五胡乱华以前,是因为这时期的语言较纯正;中古汉语时期是汉民族与其他民族相互融合影响的时期;近代汉语的分界期是,只因这之前国门尚未真正打开,闭关锁国的中华民族长期使用的是自己的文言文。到了1919年掀起的,掀起了“白话文运动”,才意味着现代汉语的开端。再如现代汉语方言的分界,教师就要结合地理学来解释,每一个方言区的涵盖范围,这样有助于学生的记忆。又如讲到近代戏曲的“徽班进京”,教师需要介绍戏曲的基础知识,再以隐藏于书本背后的有趣故事介绍这一典故。
(二)归纳总结,理清史实的来龙去脉
文学史是一条奔腾不息的河流。同一个题材,在不同的朝代被不同的文人,进行着再创作;同一片山水,在不同的时期被不同的观光者,写进了诗篇。这方面,需要教师点醒学生,前后贯穿彼此对照,区分鉴赏,做好笔记。
如王实甫的《西厢记》改编自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白朴的《墙头马上》改编自白居易的《井底引银瓶》,《梧桐雨》取材于白居易的《长恨歌》,汤显祖的《紫钗记》取材于唐传奇《霍小玉传》等等,在讲到这些相关联的文学作品作家时,教师常常需要举一反三,让学生例举出这些文学名人写作这些名篇的故事概要,同一题材他们不同的表现手法处理方式,他还有哪些代表作品,有哪些称号等。
再如讲到清代的诗词散文时,学生很容易将“神韵说”“格调说”“肌理说”“性灵说”“浙西词派”“阳羡词派”“常州词派”等文学流派的特征和代表人物弄混淆。在这方面,教师不宜“就说论说”,着重分析这几个学说之间的区别,并留出特定的时间,让学生强化记忆。课堂上进行小测验,以便学生留下牢固的印象。
在比较归纳之余,教师还需要让学生不仅“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建立在理解基础上的记忆才更为牢固。
(三)课堂练习,加强听说读写的能力
课程学习,职业资格证的考证,这都不是仅凭良好的记忆力就可以通过考核的,它还需要大量的练习。多做习题集,可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写作应用文,可以锻炼提高笔下功夫;朗读诗词佳作,可以培养审美情怀。
考证课程,一般都会有相应的习题册。每学习完一章一节,教师应督促学生做完相应章节的习题。或者,教师给学生做单元测验。这对理论知识的学习,非常有帮助。
在汉语言基础部分,如异体字的辨析、字音的矫正、病句的修改等,需要学生的实际练习,列出有代表性的音、字、词、句,纠错改正;在写作部分,如欢迎词、欢送词、讲解词等,可以让学生充当模拟导游员进行现场写作及演练;在文学史部分,可以练习诵读的文学作品很多。特别是风景名胜区的诗词散文部分,更可用来反复诵读。
作为一名准导游,在实训练习中,听要做到会听、能听、善听;说要说得清楚、准确、简洁、流畅、生动有情趣;读要广泛阅读,有一定的判断和鉴赏书画、楹联、诗词等文艺作品的能力;写要能写出清楚、流畅、生动、优美的导游词。
(四)品评鉴赏,提升真善美的情怀
导游语文虽然是一门考证课程,但如果是为了考证而考证,把学习当成是记忆、练习反复操练,那么,这势必离语文的本质特征越来越远。忽略了审美情怀的提升,学生感受不到它内在发散的魅力,在学习效果上就难得有质的飞跃和提高。
这个部分,特别体现在风景名胜区的诗词曲选、散文选、对联选中。从最早的代表作《蒹葭》,到后来曹操的《观沧海》、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张岱的《湖心亭看雪》等等,太多的佳作。若教师在讲析这些作品时,自己都沉醉其间,点化重现其美景真情,学生的学习也会变得兴味盎然。
文学鉴赏,是一次受到美感教育的过程。旅游就其本质而言,也是一次审美活动。这两者交汇于游记类的文学作品中,体现在今人对它的欣赏、鉴别、领悟中。
(五)多管齐下,巧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使用多媒体上导游语文课程,与传统的讲授上课相比,其优越性不言而喻。教师广罗素材,适时地利用图片、视频等音像资料,通过直观形象的展示,极易给学生带来感染力与冲击力。
使用PPT时,教师能图文并茂地讲习文化名人名篇,直观生动的图像更具视觉冲击力。而能加强这种印象感知的,则是视频音频资料。如讲到文字的起源发展,教师可播放纪录片《世界历史》中的第三集“古代文字的起源”;讲到汤显祖的《牡丹亭》,可播放纪录片《世界遗产在中国》中的“昆曲”部分拓展学生的认知;讲到《春江花月夜》,可播放音频资料,让学生听听古筝与琵琶合奏下的诵读;李商隐的《无题》,李清照的《月满西楼》,的《兰花草》等,教师在课堂上播放这些被当代人改编成的歌曲,增添了课堂趣味。
导游语文的教学,一方面是帮助学生掌握考试知识要点,为通过考试取得好成绩、顺利取得导游资格证书服务;一方面是指导学生培养和锻炼导游技能,为将来导游从业服务;再一方面提升审美情怀专业素养。这对教师都提出了较高的教学要求。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如何让学生的学习更有效,还需要我们不断的探索。
参考文献:
[1]湖南省旅游局.汉语言文学[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6
[2]高午阳.浅谈如何提高导游考证课教学效果――以《全国导游基础知识》为例 [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0(11)
[3]李华平.《导游语文》教材教法初探 [J].才智,2009(17):115
[4]喻峰.从实用角度构建高职导游语文的教学体系 [J].职教论坛,2005(14):19―20
[5]张丽君.构建《导游语文》工学结合教学模式 [J].文学教育,2010(3):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