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经济全球化的微观载体大全11篇

时间:2023-09-08 17:06:06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经济全球化的微观载体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经济全球化的微观载体

篇(1)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和国际竞争的日趋激烈,作为生产经营全球化的载体和国际技术转移的主体以及对外直接投资重要渠道的跨国公司,不仅在数量和规模上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而且其经营策略和具体运作方式上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据初步统计,目前跨国公司的数量已经达到6.3万家,而分布在世界各地的附属公司更是高达69万家,几乎覆盖了世界上的每个国家,控制着世界生产的40%,国际贸易的2/3,国际技术贸易的60%―70%和对外直接投资的90%,成为世界经济发展中举足轻重的力量。特别是一些大型跨国公司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国际竞争的新形势,纷纷调整自己的发展战略,逐步推行全球扩张政策,从而使跨国公司自身的发展和世界经济的整体趋势都出现了新的变化和特征。

一、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跨国公司的战略转变

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背景下,作为经济全球化的微观载体和主要动力的跨国公司纷纷扬弃过去的市场战略和资源战略,相继推行全球战略。

一般来讲,战略是企业为适应环境变化而确定的长期目标和行动纲领,它在国际性企业的全部工作中占有中心和支配地位。有学者认为,跨国公司的本质就是推行全球战略,全球战略是跨国公司的灵魂,是区别于国内企业的根本特征。但是全球战略的实施有一个历史发展和演变的过程,只有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和跨国公司自身条件达到一定程度时才有可能采取全球战略。例如,在19世纪60年代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欧美的一些后起资本主义国家率先提高关税壁垒等贸易障碍,国际市场被分割为一个个相对独立的多国国内市场,直接出口受到限制。在这种情况下,跨国公司为获取高额利润不得不采取市场战略在当地直接从事生产和销售活动,其业务特点是分布在海外各地的子公司拥有高度的独立性,不仅它们之间互不影响、互不进行业务往来和信息交流,而且与母公司的联系也比较少,子公司全权负责当地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活动,反映了跨国公司内部初期的、浅层次的国际分工,因而还谈不上什么一体化经营。这是在互不相关的多国市场经营环境中跨国公司早期投资战略的

几乎唯一形式,是对贸易壁垒,特别是对关税壁垒的最初反映。进入20世纪以后,特别是从20年代开始,一些跨国公司为了寻求本国所缺乏的或者是在东道国较为廉价的资源,转

而采取资源战略。其主要特点是,跨国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不再局限于一个国家,而是寻求外部资源,实行一体化经营,这样就可以降低生产经营成本,增加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因此,

在资源战略下,子公司丧失了自我存在的独立性,而依附于母公司,与母公司以及其他子公司之间构成生命共同体。海外子公司分担母公司整个生产体系的某一经营环节,这反映了跨国公司内部国际分工的深化,也体现了跨国公司国际生产经营的简单一体化。从世界历史发展看,资源战略是继市场战略之后被发达国家跨国公司所采用的,是跨国公司海外经营范围扩大后所实行的一种战略。到了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世界经济发展的环境出现了重大转折,关税的大幅度减让,交通运输业的巨大改善和通讯技术的突飞猛进,使经济全球化进程得到强劲发展,许多行业的跨国公司相继宣布推行全球战略。与市场战略和资源战略不同的是,推行全球战略的跨国公司从全球角度出发,对它拥有的有限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以期达到长期的总体效益最大化。由此可见,全球战略是跨国公司战略的最高阶段,是跨国分工和世界经济一体化深化发展的产物。它的特点是全球性地思考经营环境的变化,全球性地思考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因而能够实现公司的整体和长远利益。

二、跨国公司全球战略的具体扩张方式

纵观世界各国大型跨国公司全球化发展道路,无论是取得了成功还是在竞争中被淘汰,在具体扩张方式上主要表现为三种基本策略。

一是跨国公司间的兼并与收购。跨国并购(兼并与收购的合称)是跨国公司迅速进入东道国市场,全面推行全球扩张策略的主要方式。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每年约有16000多家企业被并购,其中的80%以上进入跨国公司的行列。从并购交易额和对外直接投资中的比例来看也表现出逐年增加的趋势。1995年全球跨国并购交易额达2372亿美元,1996年为2746亿美元,1999年为7200亿美元,2000年达到11000亿美元。兼并、收购交易规模在对外直接投资中的比重,从1996年的49%上升到1997年的58%,1999年则达到83.2%,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最高水平。1995年跨国并购交易额超过10亿美元的巨型跨国并购有35起,1996年增至45起,1997年为58起,1998年为89起,占当年跨国并购总额的3/5左右,到1999年又增加到109起。可见,跨国并购已基本取资兴办新企业而成为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形式。

二是建立跨国企业间的策略性技术联盟。目前,国际市场竞争对跨国公司产品的要求是具有技术含量高和资金密集等特点。这就使得高技术产品的研制更多地依赖跨国公司在技术、资金和人才等方面拥有垄断优势。但是,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加剧,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制费用、难度和风险也相应地增加了。另一方面,产品标准化趋势不断加强,新产品的生命周期明显缩短,即使是实力雄厚、规模庞大的跨国公司也难以单独承担技术创新所需要的巨额资金以及由此带来的巨大风险。因此,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主要跨国公司除了直接进行并购外,还建立起了不同形式的跨国企业间的策略性技术联盟,加强在高新技术领域中的合作与交流,其主要目的是共担风险,共享利益,使联盟各方最终能够获得1+1>2的投资效应的有力措施,从而推动跨国公司全球战略的顺利实现。

三是在海外建立技术研究与开发机构。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益加深,跨国公司的技术研究与开发逐步改变以往以母国为中心的传统布局,而是根据不同东道国的人才、技术、资金等方面的比较优势,在全球范围内有组织地安排研发活动,从而促进了跨国公司的研发活动朝着国际化和全球化方向发展。其主要表现是跨国公司投资于国外的科研经费比例不断上升;跨国公司投资的国外企业中从事研究与开发工作人数的比重大幅度上升。近年来,跨国公司技术研究与开发的国际化已经引起了世人的广泛关注。值得肯定的是,跨国公司技术研究与开发的国际化不仅增加了工业发达国家之间在高新技术领域内的交流与合作,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带动了发展中国家技术水平的提高与科研环境的改善,因而对跨国公司全球战略的有效实施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三、对我国的影响和启示

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巨大的市场潜力,对世界著名跨国公司来华投资不仅产生了强大的吸引力,而且提供了难得的机会,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已成为跨国公司全球战略安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统计数据表明,目前世界500强企业中有400多家在中国投资,美国最大20家工业公司中的19家、日本最大工业公司中的19家、德国最大10家工业公司中的9家均已在华投资。另据权威部门的统计,2002年全年我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超过了500亿美元,成为世界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即首次超过长期占居首位的美国。毫无疑问,跨国公司直接投资给我国带来了雄厚的资金,先进的技术,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和国际前沿信息,并促进了我国产业结构调整,新兴产业的发展和产品升级,这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高速发展和社会环境日益改善的主要因素。同时,随着利用外资额的逐年扩大,对我国的经济安全和防范金融风险也起到了一定程度的保障作用,还对我国的国有企业改革起到了示范作用,在残酷的竞争中教会了中国的国有企业如何面对世界的挑战,成为中国企业充分了解和学习国际市场运作规则,国际市场进一步认知中国企业的纽带。

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由于跨国公司的属性就是最求高额利润和对市场的垄断地位,所以在强大经济力量的支持和利润动机的驱使下,跨国公司的大举投资对我国经济发展所产生的消极影响也逐渐显露出来。如造成人才资源国内流失的被动局面;带来就业安置新矛盾;通过市场挤出效应对民族工业带来巨大冲击;与我国的产业分布和地区投资导向相背离等等。由此可见,跨国公司全球扩张战略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是两方面的。我们在深刻认识和充分发挥跨国公司积极作用的同时也不能忽略它所带来的负面影响。面对跨国公司直接投资逐年增加的现实,认真探索应对策略,主动调整经济发展战略,变消极防御、被动挨打为主动学习、积极合作、勇于竞争。只有这样才能在跨国公司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的带动下,实现我国国民经济的有效增长和国际地位的快速提高,才能迎来中华民族在21世纪的全面振兴。

作者单位:渤海大学科技与社会研究所

参考文献:

[1]金润圭等.全球战略:跨国公司与中国企业国际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9.1-26.

[2]袁建国.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跨国公司的战略调整浅析[J].科技创业月刊,2005,10:76-77.

[3]陈亚雯.经济全球化与跨国公司发展战略[J].经济问题探索2002,2:82-84.

[4]林进成,柴忠东.跨国公司技术研究与开发的国际化趋势[J].世界经济,1998,7:34-38.

[5]冼国明,刘翼.跨国公司与经济全球化[J].南开经济研究,2001,4:11-22.

篇(2)

经济全球化与城市发展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我们逐渐的将城市放到全球的角度来观察城市的发展,本文的目的是通过研究两者的关系,和考察现有的有关城市全球化的评价方法来看我们应该用怎样的标准来看待城市的发展。

一、经济全球化与城市发展的内涵

1.1 经济全球化

全世界已有不少学者提出经济全球化的概念,代表不同视角下对经济全球化的理解。以下几种是国际上各种权威组织的定义或分析,比较具有综合性。国际经合组织(OECD)的S・奥斯特雷的定义是: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广泛流动,实现资源最佳配置的过程。1996年联合国贸发会议对经济全球化定义如下:全球化是世界各国在经济上跨国界联系和相互依存日益加强的过程,运输、通讯和信息技术的进步有力地促进了这一过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则认为:跨国商品与服务贸易及国际资本流动规模和形式的增加,以及技术的广泛迅速传播是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增强。世贸组织(WTO)1995年度报告指出:对全球化的定义和描述,首先应着重‘质’而不是‘量’,它是不同国家的市场和生产日益变得更加相互依存的过程,这是由于货物和服务贸易的发展以及资本和技术的流动所造成的。

从根本上来看,经济全球化,是一场以发达国家为主导,跨国公司为主要动力的世界范围内的产业结构调整。根据联合国《97年投资报告》的统计,全世界的跨国公司控制了全世界1/3的生产,掌握了全世界70%的对外直接投资,2/3的世界贸易,70%以上的专利和其他技术转让。经济全球化带来的产业结构调整,大体上采取两种形式,一是发达国家之间,通过跨国公司之间的相互交叉投资,实现发达国家之间的技术和资金密集型产业的升级,二是发达国家把劳动和资源密集型的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我们也可以看到新兴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形成了全球化的趋势。

1.2 城市发展

城市发展具有以下特征:城市化与工业化密切相连,最主要是经济结构的转换;居住和工作岗位的空间集聚的增长;城市发展不仅是个状态,也是一个过程。

正确理解城市发展的概念,应当认清以下三个关系:①发展和增长的关系。在城市社会发展的早期,人们认为城市的发展就是经济增长,这是因为当时人类的生产活动对城市环境还构不成很大的危害;②发展和环境的关系。随着工业化生产带来大量财富的增长,也带来了大量的副产品,人们发现,增长并不完全等于发展,因为经济增长的同时,可能是对环境的破坏;③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关系。经济增长引发的分配和再分配问题,使得我们充分考虑人类自身的发展。

不过我们可以看到城市发展主要还是集中于经济的方面,因此经济全球化与城市发展自然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二、经济全球化与城市发展的关系研究

2.1 城市发展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表现

首先是城市化在全球范围内普遍推进。20世纪初,全球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仅10%多一点,一直到1960年,全球绝大多数人口仍然生活农村地区;1990年,全球平均的城市化水平已经达到47%。其次,大城市和特大城市的显著增长,而且这些大城市越来越注重在全球中的竞争力,纷纷发展自己的商业中心,加大交通枢纽的改善,加大对外交流,来扩大自己在全球的知名度。再次,大都市连绵区的不断形成和发展,已经成为全球城市发展的一个明显趋势,这种集合效应可以使大城市的规模效益和带动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

2.2 经济全球化引起的城市经济结构的转换

城市发展的最主要特征是经济结构的转换,而经济全球化最主要的特征是带来全球城市的经济结构的转化,这说明经济全球化是当今城市发展的外部的推动力。随着全球经济化带来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产业结构的调整,我们会发现,20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后,发达国家开始把劳动和资源密集型的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特别是把这些产业,包括高技术产业的劳动密集型生产环节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这样,就使得发达国家的城市产业结构由制造业为主导到以服务业为主导的“后工业化”,而发展中国家如中国等则成了世界工厂。

2.3 跨国公司与全球城市的联系

跨国公司是经济全球化的微观载体。作为工业化生产的核心要素――资本的流动,尤其是FDI(对外直接投资)对世界上的城市工业化塑造起到了不可获缺的作用,跨国公司就是承担了全球化条件下FDI流动的基本架构的角色。

因此,跨国公司与城市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①两者的等级层次在空间上具有对应性。具体地说,最高层次的跨国公司总部主要集中在世界城市体系中最高等级的城市中心――全球性城市,日常管理单元大都集中在各个国家内部的大中城市;②两者内部都存在着物资、产品、资金和信息联系,各单元之间均存在着密切关联。公司的各种横向经济联系,绝大多数要通过城市。城市作为公司的聚集区具有许多优势,能够运用自己的雄厚力量向外辐射,输出技术、设备、资金、人才,组织城市与周围地区的专业化协作;③跨国公司组织活动是城市空间组织演化的重要动力。跨国公司对城市体系的技术条件、人力资源条件、社会文化条件、开放条件、政策条件等均有较为深刻的影响。跨国公司对城市体系的职能结构、规模结构和空间结构均有影响。

2.4 信息技术给城市发展带来的变化

信息技术革命是一次涉及面广泛、影响力巨大的基础技术变革,它推动了信息处理传输方式的变革、成本形成阶段的转移和主导资源类型的转换,使人类经济的交往大大突破了时间、空间和成本的障碍,从而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信息化使城市产业结构和功能发生转变。在信息化时代,产业布局将出现分散与集聚共存的新趋势:生产链条中生产技术已经标准化、程序化的生产制造环节将逐步从城市中心区向外扩散,而需要大量信息和彼此频繁接触、交流和联系的、以知识创新为基础的管理、控制和协调等职能和价值链环节将仍然向城市中心区集聚。

2.5 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城市环境和社会的问题

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城市环境问题主要出现在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借经济全球化和世界产业革命之机,发展高附加值的非污染型的新兴产业,利用国际资本流动和对外直接投资的手段,把传统产业即主要是高污染、高破坏生态环境的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同时由于发展中国家的盲目性导致了其城市环境急剧恶化。比如中国,如果按照悬浮微粒来排名,空气污染最严重的前20个城市,中国实际占了13个。

三、城市全球化评价方法研究

正是因为经济全球化与城市发展之间的密不可分的关系,导致城市全球化这一概念的产生。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城市之间的功能联系日益密切,由一批骨干城市为节点,一个覆盖全球的多层次城市网络体系正在形成。到了20世纪70年代末期,世界城市主导全球经济的现象日趋明显,经济全球化与城市发展之间的关系主要呈现在有关世界城市或称全球城市的研究,出现一系列有关城市全球化评价方法研究。

3.1 弗里德曼的《世界城市假设――发展与演变》

美国学者弗里德曼于1986年提出的衡量世界城市的七项指标,及其勾画的未来世界城市等级体系在世界各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弗里德曼提出的七项指标是:①主要的金融中心;②跨国公司总部所在地;③国际性机构的集中程度;④商业部门的高度发展;⑤具有国际意义的加工工业等主要制造业的中心;⑥国际性的港口、国际航空港等世界交通的重要枢纽;⑦城市人口达到一定的规模。根据上述标准,弗里德曼具体勾画了世界城市等级体系的框架,按照城市在国际经济事务中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大小,将世界城市化分为核心国家主城、核心国家辅城、边缘国家主城、边缘国家辅城四个等级。

可以看到,此理论是综合的考虑城市在全球化中所能起的角色来判定的,因此指标非常的多,这加大了评判的难度,不过这一理论假设的结果还是比较准确的反映了客观的状况的。

3.2 萨森的《全球城市:纽约、伦敦、东京》

萨森于1991年提出了评判全球城市的标准,即经济生产的运作指挥中心。她认为世界的城市体系已经形成,并且呈现网络状,而那些处于网络的重要节点处的城市极为全球城市。因此萨森得出了纽约、伦敦和东京为全球城市。

在这种理论的启示下,出现了以跨国公司总部区位的方法来判定全球城市的等级。因此,跨国公司总部的空间聚集地便构成了全球网络的控制节点,并相应地成为全球城市体系中的顶级城市。例如,利用《财富》(Fortune)杂志每年的全球500强的资料,根据其公司总部的分布,可以得出世界前20位城市的排序。可以看到,这种评价方法将众多的指标浓缩为一项即:跨国公司总部区位。这主要是看到跨国公司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动力这一重要特征而得出的评价理论。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由于指标的单一化,应用时会出现不少的缺陷。不过,大体的结果还是比较符合客观状况的。

四、 对城市全球化评价方法的思考

可以看到经济全球化与城市发展之间存在着非常密切的联系,有关的学者从这些关系中提炼出重要的特征来作为城市全球化评价的标准,例如城市的总体状态,跨国公司,信息技术或者城市产业结构等。

城市发展中,经济可以说始终处于首要的位置,不过近年来随着可持续发展的兴起,越来越多地开始考虑生态和社会的因素,城市的发展也越来越多元化。而且在有些情况下,比如以跨国公司总部来衡量全球城市中,像巴黎这样的文化发展程度极高(对全球具有重要影响)的城市也只能处于非常低级别的位置;也有的城市虽然经济比较发达,但是城市生态状况却不容乐观;或者社会处于分配不公平的状态。这种情况下,我们有必要进行如城市生态或者社会公平和城市文化方面的评价,这样的话,在以城市经济为主的情况下,同时考虑城市的环境、社会和文化等方面的情况,会更好的指导城市的发展。不过这样也可能会增加评价指标,造成评价体系的繁杂,这就取决于我们对城市发展的选择方向了,也就是说,当某些问题突出或者人们开始注重某些事物时,我们对于城市全球化的评价方法也会随之改变。

参考文献:

[1] 刘力,章彰.经济全球化:福兮?祸兮?[J].中国社会出版社,1999

[2] 孙久文,张佰瑞,等.城市可持续发展[J].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3] 朱传耿.跨国公司与城市体系的空间组织辨析[J].《经济师》,2004[11]

[4] 成德宁,周立.以信息化推动城市发展的战略思考[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2[10]

篇(3)

随着以信息革命为特点的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到来,经济全球化以势不可挡的气魄渗透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并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和品质,其主要内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全球经济市场化。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进程是在资本主义主导之下进行的,对发展中国家而言,它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世界范围内的进一步延伸;对发达国家而言,经济全球化实质就是世界范围内的市场经济化。目前,在180多个国家中,绝大多数采用市场经济体制,实现了经济市场化。因此全球化是全球经济的市场化和市场经济的全球化。

(2)国际经济活动活跃。目前的国际经济活动实质上是资本、技术、通讯、管理以及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劳动力之间的自由结合,由于经济全球化,世界上各国、各社会之间多方位互相联系而形成了现代世界系统。首先,国际资本市场有了空前的发展,在金融领域表现尤为突出。在贸易领域,人们预测,到2005年,世界商品和劳务出口总额将占世界生产的28%.此外,国际经济活动不仅在数量上不断扩展,而且在质量上也在日益提升。

(3)国际经济组织作用显著。国际经济组织主要是通过实施组织管理和制定规章制度作用于经济全球化活动。1995年WTO的正式成立,标志着以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经合组织等构成的全球经济的宏观制度和调控体系已经基本构筑完成。同时,世界经济规则在全球化迅猛发展的背景下,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了世界市场的运行秩序。

(4)国际信息网络成为经济全球化的推动力。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和多媒体技术的普及使规模空前的资金流动成为可能,使经济信息能在全球范围内实现共享,使资源和财富的配置方式发生革命性变化,促使世界市场联系日益紧密。

(5)跨国公司成为经济全球化的核心,领导世界经济的发展方向。跨国公司是世界经济全球化的集中体现形式,它直接组织公司内部的全球生产配置和贸易交换。跨国公司本身也在迅速地全球化,即它们在海外的利益正在超过其母国的利益,甚至将其重心和总部移到母国以外的地区。

经济全球化整合了世界的资源和财富,实现了资本、技术、管理、信息和劳动力的优化配置,为世界创造了巨大的财富。但是,我们也应充分认识到,由于世界市场的高度关联性而引发的全球性危机的危险也越来越大。1997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至今影响尤存,“9.11”事件的冲击遍布了世界每一个角落。但是,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的客观结果,已经发展成为不可逆转的历史发展潮流,任何国家都不可能回避或抗拒。因此,任何一个不想被世界抛弃的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必须使本国的经济融入到世界经济中,勇敢面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增强危机感和紧迫感,顺应世界经济发展方向,制定正确的应对策略和发展战略,最终达到壮大自己的目的。

二、政府职能概述

正如世界银行发展报告所说的那样:“在世界各地,政府正成为人们注目的中心。全球经济具有深远意义的发展使我们再次思考关于政府的一些基本问题:它的作用应该是什么,它能做什么和不能做什么,以及如何做好这些事情。”政府的作用应该是什么,是政府职能的问题;政府如何做好这些事情,是政府管理方式的问题。政府职能是根据社会需求,政府在国家和社会管理中承担的职责和功能。政府管理方式主要是政府实现其管理职能的手段和方法,通过管理方式政府职能由理想变为现实。

从经济学的角度研究政府职能,它主要强调市场优先,政府职能主要是弥补市场不足。如美国学者安德森提出,政府应该有七项基本职能:提供经济基础;提供各种公共商品和服务;协调与解决团体冲突;维护竞争;保护自然资源;为个人提供获得商品和服务的最低条件;保持经济稳定。萨缪尔森指出:在一个现代的混合经济中,政府执行的经济职能主要有四种:确立法律体制、决定宏观经济稳定政策、影响资源配置以提高经济效率,建立影响分配收入的方案。

凯恩斯在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的大规模经济危机后深刻反思了政府和市场机制的关系,得出了私人经济具有内在的不稳定性的著名论断,即:当经济面临某种外部冲击时,市场力量并不足以使经济恢复到充分就业的均衡水平,经济将面临一个痛苦而缓慢的调整过程,主张通过政府干预防止国家经济的崩溃。但针对经济全球化,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主流看法是,经济全球化时代,由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经济管理的全球化和主导政治与社会管理的民族国家之间将发生分裂,其代价是削弱民族国家的功能,导致民族国家逐渐失去权力。他们认为目前的经济全球化实质就是世界范围内的市场经济化,主张在世界范围内最大限度地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最终导致国家政府管理的弱化,以至终结。这种观点在很大程度上是对凯恩斯主义的抛弃。

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不断加快,国际资本流动性的日益增强、跨国公司的经济活动日趋频繁、市场全球化、地区和国际经济一体化、国际经济组织的功能加强及国际竞争的日益加剧等并未真正损害政府的权力,政府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并未减少,这些因素反过来强化了政府管理,促进了政府作用加强。实践证明,经济与社会生活越复杂,越需要加大政府的调节力度。

三、我国政府管理的思考与对策

经济全球化要求确立政府职能市场化的地位。1997年世界发展报告《变革世界中的政府》中有这样一段话“有效地政府———而不是小政府———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这越来越成为人们的共识。政府的作用是补充市场,而不是代替市场。”根据WTO的要求,对政府职能重新定位,就是如何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主要体现是“放松管制,收缩政府的经济职能”。

中国政府职能的重构具体表现为:政府职能的重新定位———由单元取向向多元取向的转变;政府职能的转变———由功能性向结构性的转变;政府职能的创新———建构与再造。政府职能结构性的转变意味着政府职能要从传统的、单一的、整体的政府职能向分散的、多元的政府职能转化,打破政治与经济、国家与社会的一元结构模式。

第一,要建立责任型政府。各级政府必须在思想上充分认识和理解在参与国际竞争中所肩负的责任和使命。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全球大环境下的经济变化都会对一国经济产生影响,这就对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和维护经济安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例如加强对于金融风险和冲击的防范和抵御。贸易和投资市场准入的扩大要求政府相关的管理权限和管理方式要相应变化;经济全球化的制度传递效

应也要求政府在更广的范围内进行改革。因此,政府要致力于经济发展,准确运用其对公共权力的垄断地位,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影响进行扬弃,制定明确的发展目标和实施政策,确定经济增长的切入点,促进本国发展战略的完成。

第二,要建立服务型政府。在美国,政府为企业提供优良的公共服务,包括基础设施建设和市政建设,给企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降低企业社会成本,使企业低成本扩张,刺激经济发展。在我国,最紧迫的任务是政府充分认识自己在市场经济和经济全球化中承担职能的时机、领域、方式,对自己行为的后果认识清晰,由直接管理向间接管理、由微观管理向宏观管理、由命令式管理向协调、监督与服务方面转变,有效解决政府“越位”“错位”“缺位”的问题,快速形成适应国际通行规则的市场环境。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搞好宏观调控,培育良好的市场环境和有效率的市场,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为内资和外资企业、为不同所有制的经济成分发展创造良好、平等的政策环境;正确处理好政府与企业的关系,保证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上的基础性作用;化解经济与社会矛盾,维护经济与社会稳定,为企业发展提供社会保障,扶植民族企业发展壮大;为社会提供应有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提高政府的行政运转效率。

第三,建立法制型政府。政府应在经济全球化中建立约束自己行为的机制,在治理国内市场失灵和世界市场失灵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克服自身的“政府失灵”,最大限度地兴利除弊。这就要求首先建立健全市场经济主体、市场经济客体和市场经济载体的法律法规,兑现开放市场对现行涉外法律、规章与政策提出改革的承诺与时间表,努力构建并实施符合国际规则,透明、统

一、公正的法律体系。建立与开放型经济相适应的管理体制和法律体系,依据市场竞争的法制体系,培育和发展有序竞争的市场。理顺中央与地方政府的执法权限,建立相互协调的有权威的执法机构,严格执法,做到有法可依、执法必严。

篇(4)

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全球化观念亟待加强,以全球视角审视、规划和拓展自身工作,使之具有国际水准;文化国际化的核心目的是提升国家文化水平,而非其他。此外,思想文化国际化对国家建设和发展的作用亟待发挥;较快实现国家发展战略的工作体制机制亟待完善;文化建设的国际能力亟待加强;教育水平及其国际影响力亟待提升;国民大众的全球视野亟待拓展,国内学生学习的知识结构亟待优化,国家优先发展的国际文化建设体系亟待建立;支撑国家发展的管理和服务保障体系亟待完善等。可以讲,国家实施国际化战略,促改革,促发展,以国际视角和文化现代化要求进一步推动国家的相关工作势在必行。

二、宣传文化思想工作国际化战略

(一)树立城市品牌,走向现代化国际化

城市品牌是一个城市在推广自身城市形象的过程中,根据城市的发展战略定位所传递给社会大众的核心概念,并得到社会的认可。树立城市品牌有利于一个城市的建设发展;城市品牌的凝聚力、吸引力、和辐射力集结起来就会大大增强城市的竞争力,因此,树立城市品牌对一个城市来说,无疑是一笔巨大的无形资产,拥有巨大的价值。

现代化是当今世界各国面临的任务,作为模糊宽泛的过程性概念,“现代化”标志着人类社会发生全方位的变迁。作为一个动态的概念,“现代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目标,而城市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核心。城市现代化中,经济是城市现代化的基础与推动力,优良生态环境是城市现代化的关键,现代化的设施基础是城市现代化的保障,社会发展是城市现代化的要求,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是城市现代化的标志。城市现代化是一个螺旋上升的历史过程,其诸要素是一个整体,但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呈现出不同的主导特征,往往会首先表现为经济现代化,然后逐渐实现城市功能、社会等的现代化。

城市国际化是随着跨国商品流动、服务交易和资金流动的规模加大,在各国各地经济相互依赖程度不断加深的历史进程背景下而出现的。城市国际化的内容是综合的、全方位的,包括了经济、社会、文化各个方面,涉及到城市的硬件和软件环境。随着城市国际化程度与水平的不断提升,出现了国际化城市,也可称之为世界城市抑或全球城市,在世界的各类资源流动中占据重要位置,是全球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活动的中心和枢纽,是一个国家或区域参与国际经济、政治、文化以及社会分工和竞争的重要载体,对具有全球意义的战略资源具有集聚和配置作用,在城市体系中具有超越国界的影响力。

综观发达城市现代化国际化进程,实现现代化国际化的关键是在其发展螺旋上升通道中的结点,实现城市成功转型。特别是上个世纪一些城市发展的得失成败,城市的转型是城市发展的永恒主题。伦敦、芝加哥、新加坡、首尔、香港、悉尼等城市通过积极转型,城市获得了新生,而底特律、匹兹堡等城市由于错过了转型时机或转型方向、政策不合实际,城市转型失败,城市地位和活力受到严重打击。而通过对成功转型城市的经验总结得出,城市发展向现代化国际化方面转型是国际发达城市的必由之路。

发达城市用以实现城市现代化、国际化的城市转型之路的具体选择路径虽然不尽相同,但正如建造一间理想居所涉及到的基本理念与方法,大都能归纳至六个范畴之内,即“产业发展高端化、空间形态生态化、工作环境优质化、功能设施国际化、文化品质特色化、居民生活舒适化”。

(二)加强人才建设,走志愿者服务国际化道路

知识经济时代,人才资源是第一战略资源。人才国际化是经济全球化的前提,也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结果。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将使我国人才资源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人才的数量和质量成为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国际化人才”、“人才国际化”的概念越来越深入人心。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坚持把人才作为第一资源,把自主创新作为第一动力,坚持“不求所有、不求所在、但求所用”的柔性用人机制,以人才的优先发展推动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创新机制,搭建载体,强化激励,全方位、多层次聚集吸纳人才,努力把高区建设成全市的高层次人才聚集高地。

志愿者团队日益跨越国界,构建起全球性的网络体系,推动志愿服务走向国际化、专业化和多元化的道路。更为重要的是,这种跨境的志愿服务合作,带来更多超越制度篱笆和文化阈限的精神交流。志愿者精神,就是以具体的志愿服务来彰显人性之爱、弘扬道德之善。而伴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观念的更新,志愿者更多地担负起社会责任,构成了对于政府公共服务的重要补充;志愿者团队也日益跨越国界,构建起全球性的网络体系,推动志愿服务走向国际化、专业化和多元化的道路。更为重要的是,这种跨境的志愿服务合作,带来更多超越制度篱笆和文化阈限的精神交流。时至今日,在世界范围内各项重大节会赛事、援救赈灾以及慈善事业当中,国际志愿者的身影都不断显现;发展志愿服务,也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通过加强国际交流、积极吸收和借鉴海外先进的志愿服务理念、经验和模式,启动参与志愿者服务国际项目,已经成为国家志愿服务事业迈向国际化发展的重要路径。

(三)加快社会管理国际化

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随着社会生活的国际化,社会管理内容和方式也必然会遇到国际化的问题。如跨国公司的出现,国际组织和跨国机构的增多,人员流动性增强,这就需要政府拓展新的功能领域——如移民管理机构、涉外税收管理、国际联络与合作机构等等,转变管理和服务方式,以应对经济全球化的需要。政府永远是社会公共秩序的管理者和社会公共服务的提供者,面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社会国际化等课题,政府在社会管理方面的作用也要进行新的适应和转变。

加快社会管理国际化,就要顺应国际化发展大势,按国际惯例办事、按国际规则执行、按国际标准服务,创新社会管理方式,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提升国际事务参与力。要在全社会更加注重和加强人文素质国际化的培养和提升,倡导与国家国际化相适应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塑造国民开放包容、诚信友善、文明好客的良好形象。

篇(5)

中图分类号.G40-0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2)05-142-03

一、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方法的研究

鲁洁从深层次对道德教育进行了全面探索。探讨了道德教育的人学基础,道德教育与当代人之生成、个人品德形成的基础,道德教育在改革开放与现代化过程中的境遇等问题,以求探寻与发现德育的新路向。檀传宝以德育对象道德人格与生命质量的提升为终极目标,以道德学习主体性充分发挥为基本追求,逐一对德育范畴、德育的本质与功能、德育对象、德育目的、德育过程、德育内容、德育课程、德育方法、德育主体、学校德育的社会环境等德育原理的基本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更多学者以论文的形式对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方法、原则、创新等方面进行了探讨。谢登斌指出灌输教育的核心是强制和服从,而不是创造和自主,是一种无视学生主体,目中无人的教育。当前西方各派德育理论,其主旋律是反对道德灌输,尊重道德的主体性和道德主体的自由意志,主张学生通过自己的理智活动和实践获得道德上的成熟;对道德需要作溯源性研究,认为实践过程本身就是创造需要的过程,道德需要源于道德实践,并建构出新的参与式道德实践的德育模式。也有学者注意到了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问题,申淑征指出,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面对青年学生这样一个抗风险力偏低、处于塑造期的群体,如何才能充分发挥优质教育资源,着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和有效性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需要思考的一个问题。而调动一切有生力量,探索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各种有效途径,构建全员育人的思想教育体系,是当前正确应对形势、解决存在问题的出路和捷径所在,阐述了全员育人这一观念,但作者没有对这一体系如何构建进行相关阐述。何婉平在《论传统教化方法对当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现实启示》一文中强调要注重“传统教化方法”,它是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发展的有益观照,其榜样示范、践履笃行、寓道德的自觉性于道德实践中,突出生活化、社会化的特征值得借鉴,我国当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应正确认识“灌输”方法,充分发挥实践的育人作用,注重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多样化和生活化。还有学者把目光投向了家庭教育,强调学校应与家庭教育相结合,才能把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得更好,如张莉、黎静文、骆风、王巨章等都提出必须更加注重家庭教育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二、全球化与思想政治教育

全球化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的研究著述也颇多,主要有刘洋的《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文中指出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客观趋势和历史潮流,如何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解析了经济全球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梳理了经济全球化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互动关系。在此基础上论文直面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经济全球化诸多挑战,特别是西方意识形态的扩张分化并逐渐解构思想政治教育导向,全球性的问题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难度,这些情况使得加强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任务日益迫切和艰巨。

冯静在《经济全球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一文中从三个方面进行了研究:第一部分介绍了经济全球化的基本情况,加深人们对经济全球化的认识;第二部分阐述了经济全球化给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使人们认识到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第三部分论述了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着重从观念创新、内容创新、方法创新、载体创新、机制创新等五个方面进行分析。毕红梅《全球化视野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以全球化概念为切人点,通过阐述学术界对全球化的多义理解,凸现了西方和我国关于全球化的论争。对全球化含义、本质、特征进行梳理和再认识,拓宽拓深了全球化的研究。提出只有把交往问题和人的发展问题相结合,找出二者的内在关系,并探究交往对人的发展的重要作用,才能将二者内在地结合起来实现更高层面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整合,从而把握当代交往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趋势。

三、网络信息化与思想政治教育

梁丕恒分析了网络技术的发展在给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带来难得机遇的同时,也面临严峻的挑战。针对机遇和挑战并存的情况,对网络时代如何加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进行了初步探讨。

曾长秋在《论网络环境下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一文中分析了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遇到的机遇与挑战,着重探讨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在网络环境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以达到充分利用现代传媒、扩大思想政治教育覆盖面、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功效的目的。

周飞在《试论网络思想政治工作方法体系的构建》一文中认为网络思想政治工作是传统思想政治工作的延伸和创新,必须不断改进和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方法,构建网络思想政治工作方法体系,建立和完善保障机制,从而不断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影响力和实效性。

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顾海良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导论》一书中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宏观管理的理论阐述和微观管理的经验总结、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政策制定的背景反思和高校实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体验密切地结合起来,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系统探讨了近十年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和改革过程中的诸多问题,阐述了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独到见解,论述深刻,思路创新,有很高的理论价值和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梁金霞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热点问题研究》一书中着重指出全球化和文化多样性、互联网发展、市场经济环境等新情况,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教育,产生了不可低估的影响。汲取人类先进文化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包括接纳来自西方的先进文化,如自由、民主、平等的理念等。必须改变过去那种狭隘的、固执的甚至是偏执的思想观念和做法,要在开放的体系下保持自身的民族性,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

马小佼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一文中通过分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提出了拓展教学手段、丰富实践教育、进行行为示范性教育、丰富精神教育、积极探索网络教育法等对策。

此外,不少作者从各个层面研究高校和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在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现的新形势下,如何针对大学生思想成长特点,通过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与手段加强当代高校大学生

的思想政治教育。

五、各国思想政治教育经验与实践

许多学者也把目光投向了国外,希望从国外的理论与实践经验中获得更多的借鉴。

如陈立思在《当代世界的思想政治教育》一书中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东西方有代表性的国家和地区的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了较为全面的介绍。导言阐明了当代世界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对象与意义,论述了当代世界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发展、特征和趋势、理论研究状况和组织管理状况。并对美、英、法、德、苏联/俄罗斯、日本、新加坡、韩国等八个国家和中国香港、澳门、台湾三地区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现状、特色、经验、问题和走向进行了论述。指出:“思想政治教育对社会生活的适应,使它能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的需要,也使自己获得了蓬勃发展的活力。”

王杰在《西方近现代思想道德教育方法的探究及其启示》一文中对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理念、特点进行了归纳与总结,通过对西方近现代思想道德教育方法发展的历史考察,从动态的角度分析了西方思想道德教育方法发展的特点及其趋势。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一是对西方近现代思想道德教育方法发展的历史时期进行划分,阐述了西方近代和现代两个阶段主要的思想道德教育理论和方法;二是总结了西方思想道德教育方法沿革的特点及其趋势,结合我国思想道德教育的现实,分析西方思想道德教育方法的发展对我国思想道德教育的启示;三是对我国社会转型期的思想道德教育方法改革的取向提出建议。对改进我国社会转型期的思想道德教育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

杨稣在《当代国外思想道德教育方式及启示》一文中在分析和借鉴国外思想道德教育特点的基础上,结合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际,提出了其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在认识、本质、内容和方式等方面的工作启示。吴琼在《当代国外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及其启示》一文中也作出了类似的研究。

葛立娟的《俄罗斯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张玲的《美国的家庭学校教育运动初探》、林海玲的《中美思想政治教育途径比较》等文也分别对俄、美等国思想政治教育及其相关特色做了研究探讨,并展开相关对比研究。

郑永廷的《论当代西方国家思想道德教育方法》、王妍的《中西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比较研究》等文章也分别对国外特别是西方国家的思想道德教育进行分析研究与对比,为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提供了借鉴。

六、有待加强的研究方向

研究主要集中在通过学校层面如何采用新形式、新内容开展相关教育,大多数并没有跳出学校教育这一局限谈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没有对整体体系构建有过多的涉及,而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恰恰又是一个涉及社会方方面面的系统工程。除学校这一因素外,还有家庭、社会、各种社会机构与民间团体等,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在实际中更需要综合,同时思想政治教育更是一种实践性的教育,脱离物质实践谈思政教育是不全面的。

在研究对象上,专注于大学生群体思想政治教育,忽视其他青少年群体。大学生是青少年群体重要组成部分,但不是唯一部分,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如何加强都不为过,但我国的国情同时决定,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大学生以外的学生及非学生青少年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把青少年这一整体作为对象进行研究。

研究大部分针对某一具体方面的对策,比较零散。不管是对网络环境下,还是全球化背景下,或是学校层面,或是家庭层面,可以看出对体系构建的研究颇少,特别是对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构建的研究有待加强。

我们首先应充分重视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在国家民族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重视人的素质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其次应深层次地了解中国目前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状况。再次在充分调动国家、社会、家庭在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积极性、主动性、能动性,发挥其作用的同时,如何整合各方面的力量,如何制定出完善并行之有效的运行机制、协调机制、保障机制来保障和促进青少年思想健康成长,使之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参考文献:

[1]鲁洁.道德教育的当代论域[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2]檀传宝.学校道德教育原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3]陈立思.当代世界的思想政治教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4]谢登斌.德育新观念:将单向灌输转变为参与式道德实践[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4).

[5]王杰.西方近现代思想道德教育方法的探究及其启示[D].广州:广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6]刘

洋.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D].大庆:大庆石油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09.

[7]申淑征.构建全员育人体系增强思想教育有效性[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2007,(1).

[8]冯静.经济全球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D].昆明:云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

[9]梁丕恒.网络时代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探析[J].广西社会科学,2001,(6).

[10]梁金霞.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热点问题研究[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6.

篇(6)

一、 引言

在当今知识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跨国公司传统的知识管理方式正向全球知识管理的领域转向,深入研究这种转向背后的深层要因,是顺利实现这种转向的前提。

二、 跨国公司全球知识管理转向的要因

1. 21世纪是经济全球化的世纪,也是知识经济的世纪。经济全球化使得生产者和投资者的行为日益国际化。公司的生产、贸易、投资、金融等经济行为逐渐超越一国边界,从孤立封闭走向国际社会,生产要素进行全球配置与重组,世界各国经济高度相互依赖和融合,而相互之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经济全球化的表现之一是使得作为各国之间经济竞争载体之一的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生产的一体化。知识经济的兴起表明经济发展日益建立在知识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上。知识经济的重要标志是经济从基于物质到基于知识的变革。这里所说的知识,包括人类迄今为止所创造、积累的全部知识,其中重要的部分是科学技术和管理知识。知识经济与经济全球化具有内在的统一性。科技革命是推动经济全球化和经济知识化的主要动力。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商品、资本、劳动力和技术流动日益自由化。由于信息高速公路以及全球互联网的日益普及,世界经济、贸易、金融也日益网络化、全球化,全球范围内的知识传输、扩散和分享也更加便利化。

2. 知识经济的全球化对跨国公司传统的全球经营管理模式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在经济全球化的知识经济的时代,公司的价值深嵌入全球性的知识资源之中,传统的跨国公司全球知识管理模式面临挑战。

(1)基于交易成本理论的跨国公司理论中相关知识管理思想的局限性。众所周知,传统的主流跨国公司理论主要是从经济学的交易成本理论的角度,从微观层面以不完全竞争导致不完全市场,不完全市场导致对外直接投资为基本假设,重点分析了投资动机、投资流向和投资决策三个问题。“动机”是指驱使企业对外进行投资的原因;“流向”是指选择何地进行投资;“决策”是指在出口、技术转让和对外直接投资之间应采取何种方式为好。事实上,这三个问题也是跨国公司参与全球竞争所关心的问题。基于交易成本理论的传统跨国公司参与对外经营管理理论经历了一个不断深化和发展的过程。1960年,被西方学者称作“跨国公司理论之父”的美国学者海默(S.Hymer)在MIT完成了他的博士学位论文《民族企业的国际经营:关于对外直接投资的研究》(The international operation of National firms:A study of Direct Foreign Investment),西方学术界认为这标志着跨国公司经营管理理论从传统的贸易、金融理论中分离出来,开始真正成为独立的科学。海默的思想在经过其导师金德尔伯格(C.P.Kindleberger)及相关学者的进一步完善后,成为经典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或称为垄断优势理论,该理论指出了一个企业为什么会冒着经济、政治、文化的风险进行跨国投资;此后,以巴克尼和卡森(P.Buckely & M.Casson)为代表的学者对内部化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试图解决一个关键问题:即为什么一个企业会选择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将其优势留在企业内部加以利用,而非通过对国外市场的许可证贸易、、提供特许或签订出口协议;在扬弃垄断优势理论、内部化理论和区位理论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英国著名跨国公司专家约翰.邓林(J.Dunning)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提出了“国际生产折中理论”,即著名的OLI模型,从而将跨国公司经营管理理论的研究更加引向全面和深入。

虽然传统跨国公司的经营管理理论在历史上曾经对企业首次走出本土、参与海外经营竞争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但由于这些理论主要偏重于:从经济学的成本、价格、投资等市场因素分析和解释企业的跨国经营行为,公司的竞争优势依赖于全球生产、分销和销售网络的建立,空间上主要关注的是企业在海外的物理性全球存在而非知识性全球存在;跨国管理经营的中介主要以有形资产为主,而对知识、能力等无形资产的重视不够,从而导致企业的竞争优势不能持久和深入。上述不足的主要原因在于这些理论诞生于西方跨国公司从国内竞争开始向海外扩张的时代,是当时历史时代的产物。以百事可乐公司为例,20世纪90年代初,该公司制定了一个将其全球软饮料收入增加两倍多的公司战略计划——从1990年的15亿美元增加到1995年的50亿美元。为了实现该目标,百事可乐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开始实施该计划。到1990年代中期,虽然该公司的经营遍及全球广大地区,但这种全球扩张并没有转变为增长和赢利。事实上,到了1997年,百事可乐公司不得不从诸如南非这样的一些主要市场上撤出,最终得到的是公司全球饮料经营约10亿美元的亏损。当今时代,跨国公司的海外经营管理不仅满足于企业的全球存在,更多关注的是企业如何将全球存在转化为全球竞争优势。20世纪80年代以来,社会信息化、竞争全球化和经济知识化浪潮一起向我们袭来。信息科技的进步,运输科技的发展,世界各国开放度的提高使得跨国公司的竞争经营的特点和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革,遍布全球的子公司经营网络的广泛建立和发展、以知识为主要经营资产的跨国经营竞争手段,使得企业对机会和威胁的反应上表现出了极大的灵活性和迅速性,这使得跨国公司在关注企业全球存在的同时,更要关注公司在全球化的子公司网络体系中如何谋求持续性的竞争优势问题,知识和能力开始走入他们的视野。科格特(Kogut)就曾指出,对外直接投资的研究重心应从企业进入海外的关注转向如何协调全球化的精英网络以获取持续性的竞争优势。

(2)传统的基于知识资源观的跨国公司理论已渐渐走入尽头。在知识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传统跨国公司所持的知识资源观已经不能解释当今的企业行为了。经典理论认为,由于知识具有公共物品的属性,拥有某种可以产生垄断优势知识的企业很难利用外部市场进行议价交易,并使本企业的收益得到保障。因此,对于企业而言市场是失效的,这使得企业将知识内部化,在企业内部进行知识交易,以节省交易成本,从而导致企业以内部市场机制代替外部市场机制,将知识转移到自己可以掌控的子系统中,当该过程跨越国界时,企业的跨国经营管理行为就产生了。但是,企业知识基础理论认为:知识在具有公共物品属性的同时,也具有私人物品的属性,隐性知识更是如此。因此,即使知识在企业内部转移也非易事,也是要付出交易成本的。跨国公司之所以进行跨国管理经营,是因为相对于外部市场机制而言,在企业内部进行知识的创新、转移和运用更具有效率。

(3)母国知识输出的单向度模式已经引起理论和实践者的质疑。值得注意的是,虽然经典跨国公司理论强调在企业将所属的垄断性知识等优势资源向海外转移的过程中,也强调利用东道国市场的知识和资源,但一般来讲,企业总是将生产制造及其它低价值的活动转移到发展中国家,获得成本优势,而将高附加值的活动,如研究与开发、生产设计、营销、战略、融资等活动留在国内。从知识管理的角度,这仍然只是一种从国内到国外,从总公司到子公司的单向性资源为主的输出模式。但是,随着跨国公司全球竞争的加剧和全球网络的建立,跨国公司必须不断改进这种模式。正如多兹等(Doz,etc,2001)指出,跨国公司通过从世界范围内发现、获取、移动知识达到以知识为支撑构建企业的竞争优势。全球竞争意味着在利用母国的优势去征服世界的同时,不断地从全球范围内获取知识等资源并将其转化成全球知识能力,以全球知识能力为中介获取持续性的全球竞争优势。如果跨国公司不能有效利用其全球知识管理的力量,比竞争对手更好地识别、获取、移动和应用这些分散化和多元化的市场需求性知识,就可能会在竞争中失利。

(4)全球知识的愈益分散化与多样化。在知识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之下,跨国公司的经营与管理过程将面临知识日趋分散化与多样化的境遇。跨国公司中的知识可以简单地分为技术知识和市场知识。公司中的技术知识是指其经营管理活动执行过程中对客观事物的处理方式(即:解决“如何做”的问题),公司中的市场知识是指公司特有的某些区位的语言、文化、政治、社会和经济等方面的知识。跨国公司经营业务的多元化导致其所经营的业务之间的交叉趋势。业务之间的交叉导致技术之间的交叉,公司必须掌握不同学科的知识,而这些不同学科、业务和技术分布于世界各地不同区位。因此,公司不得不从更多区位获得新的知识。当跨国公司将知识通过子公司转移到新区位后, 子公司的知识存量和相对应的创新能力不断得到发展,因此子公司成为新的创新技术来源。与技术转移类似,由于全球外包而带来的知识的流动也推动了知识的全球分散化,公司的产品设计、研发、制造、营销、分销等知识越来越分散,而新的技术突破有很大的随机性,这种偶然的技术突破并不总发生在钻石区位和投入最多的地区。

跨国公司在其跨国经营过程中不仅遭遇技术知识的分散化与多元化,而且遭遇市场知识的分散化与多样化,这是因为:在将产品和服务引入新的市场后,企业也就能够从该细分市场学习新的产品用途和顾客偏好的知识;随着客户、分销商、零售商自身越来越全球化,它们拥有的知识也随之越来越分散在全球各个角落;支持负责解决方案的所需要的知识不可能在一个区位获得。多兹等人(Doz,etc.,2001)对美国和欧洲跨国公司的调查证明了这种趋势,受访者预计未来5年有50%的本行业的突破性技术和42%的重大创新产品会出自母国之外的区位。

全球知识分散化和多样化的必然趋势必然要求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对知识进行管理。A.D.Mayer等学者发现,当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能象1950和1960年代的美国那样,在全球创新方面拥有当仁不让的垄断优势。麻省和加州不再是技术性知识创造的唯一地点。欧洲、日本、韩国等地的大学和公司已经成为技术知识发展的驱动力量,跨国公司必须懂得如何管理全球技术知识。

3. 跨国公司新的全球知识管理的实践迫切需要得到理论上的指导,又迫切需要从理论上给予阐释和凝练。面对经济全球化、知识经济的双重背景,一些跨国公司公司已经自发地开始了全球知识管理的探索之旅,并在实践层面上获得了成功。以诺基亚公司为例,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公司以全球知识管理为手段,在很短的时间内成为全球著名的移动电话商,一举超过了美国的摩托罗拉公司。诺基亚的成功得益于其向美国学习先进的技术和全球营销技巧,向日本学习掌握顾客对电子产品的需求心理(比如小型化和数据应用),向东南亚国家学习低成本制造的管理技巧。正是通过对全球知识的有效管理,诺基亚公司实现了从GSM的发展到最早提出“把互联网装进每一个人的口袋里”,再到“移动电子商务”的步步跃升,诺基亚的概念和行为总是领先于竞争对手一步。摩托罗拉公司因为缺乏从全球的层面上筹划其知识管理活动,丧失了向数字移动电话和GSM标准转向的先机,从而被诺基亚抛在了后面。敏于全球知识管理的先驱们的自发的实践探索,即迫切需要得到理论上的指导,又迫切需要从理论上对其探索性实践活动给予阐释和凝练。虽然中外理论界对上述理论模式做过零星式的思索和总结,但总体来讲这些研究还不全面和深入,传统的跨国公司知识管理观还主宰着人们的行为,基于知识经济的、系统化的全球知识管理模式的理论研究尚未出现。

三、 结语

知识经济及其全球化使得传统的跨国公司知识管理所处的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革,这种变革使得跨国公司传统的知识管理方式开始向全球知识管理的方向前行,深入的跨国公司全球知识管理转向的要因分析必将有力地促进跨国公司全球知识管理理论研究的深入。

参考文献:

1. Yves Doz, José Santos & Peter Williamson.From Global to Metanational. Boston: Harvard Bu- siness School Press,2001.

2. Buckley and M. Casson, The Future of the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 2nd edition. London: Macmillan,1976.

3. Dunning, J. H.. The Eclectic Paradigm of International Production; A Personal Perspective,in C.N.Pitelis and R. Sugden, eds, The Nature of the Transnational Firm.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2000:119-156.

4. 王言峰,杨忠,李宝宝.全球知识经济时代跨国公司竞争优势的新来源.现代管理科学,2009,(7):28-30.

5. 葛京. 跨国公司演进的知识观. 南开管理评论,2002,(3).

6. 李双文.跨国公司内部市场业务知识的转移.商业研究,2005,(5).

7. 任志安,王立平.企业网络知识共享机制形成机理研究.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5).

篇(7)

1、资本向社会资本演进

在工业资本主义社会里,资本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核心资源,资本与劳动的对立十分鲜明和尖锐,资本统治劳动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特征,追求资本增殖和资本积累是资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动力和目标。资本对劳动的统治,劳动对资本的从属,导致财富在少数资本所有者一方的积聚和积累,贫困在大多数劳动者一方蔓延和扩大。这正是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无限增长与社会有效需求矛盾日益加剧的社会基础,是周期性生产过剩经济危机不断爆发和日趋深刻的社会根源,是劳动者反抗资本统治斗争日益升级与激化的社会原因,是生产社会性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矛盾的突出表现。

随着科学技术和重化工业等的发展,由于机器设备的增加和复杂化,以及企业经营规模的扩大,投资额的增加,作为各个独立存在和运作的私人资本,已日益不能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客观上要求个别私人资本联合起来组织股份公司。个别资本联合组成股份公司,不仅仅是财产组织形式和企业经营形式的变化,它标志着私人资本向社会资本的转变。关于这一点,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已有精辟的论述。马克思指出:“那种本身建立在社会生产方式的基础上并以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社会集中为前提的资本,在这里直接取得了社会资本(即那些直接联合起来的个人的资本)的形式,而与私人资本相对立,并且它的企业也表现为社会企业与私人企业相对立。这是作为私人财产的资本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身范围内的扬弃”。

根据马克思的这一观点可以得出如下结论:首先,资本主义股份公司的出现和发展,标志着资本主义私人资本、私人企业、私人财产和私人产业的扬弃,标志着社会资本、社会企业、社会财产和社会产业的诞生;其次,这种扬弃是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范围内进行的,因此这种社会资本、社会企业、社会财产和社会产业仍然是资本主义性质的;第三,这种变化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它是资本再转化为生产者的财产所必需的过渡点。

伴随经济全球化的大发展,西方发达国家的股份公司又有了新的重大发展,突出表现在资本的社会性更加扩大化和深化。这些变化是经济全球化和生产社会化的客观要求,是资本主义私人资本“自行扬弃”的表现,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部分质变的表现,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进步。它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生产社会性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的矛盾,缓解了物支配人的矛盾,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维护了社会稳定。

2、实体资本向虚拟资本演进

随着金融经济、股份经济和信息经济的发展,工业社会正在向信息社会过渡,发达国家的资本形态也日益从实体资本向虚拟资本演进。虚拟资本是与生产资料等实体资本相对应的,是以有价证券、有价信息形式存在,并能给其持有者带来一定收入的资本。形成现代虚拟资本的因素首先是货币,但货币作为虚拟资本的历史并不长。发行和使用纸币是货币史上的一个质变,越来越多的货币及其衍生物脱离实物商品的生产和流通过程,形成了货币与货币的交换,货币与货币衍生物的交换,从中获利,从而形成了虚拟经济和虚拟资本。

形成虚拟资本的另一因素是信息。信息作为人类精神的、思想的、文化的、政治的、心理的活动,一开始就直接、间接地影响着人类经济生活和经济运行,但这并不意味着有了信息就有了信息经济和信息资本。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是信息经济和信息资本出现的一个重要条件,科学技术已经能将自然界存在的波性物质(声波、生物波、电磁波、引力波、光波等)转化为技术,如电子,徽电子,光电子、光纤、卫星、遥感技术等,使信息的采集、识别、传输、存贮、处理等独立运作和独立存在,并形成通讯、咨询、广告、电子商务等服务性产业,为物质生产和实体经济服务,从中获取收入。

还应特别指出,货币及其衍生物和信息是密切不可分的,二者的结合与融合是虚拟资本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所在。从信息方面来说,不能获利的信息不能成为资本。信息要获利就必须进入市场,成为买卖对象,借助货币及其衍生物来运作,将其价值转化为社会财富的代表——货币。没有货币及其衍生物作为依托和载体,信息是不可能成为资本的。从货币方面来说,货币及其衍生物所以能成为买卖对象,在于它们的价格不断涨落,存在买入与卖出的利差,有利可图。而价格的涨落主要来自于信息的变动,发达的信息不仅能迅速反映各种资源的供求关系和资源配置状态,而且对社会的深层次问题予以表达,对人们的心理预期予以反映。

在当今世界,虚拟资本数额和增长速度已大大超过了实体资本。信息与货币相互结合形成的虚拟资本的大发展,使资本范畴泛化,使资本占有更加社会化,推动了国民经济的增长;虚拟资本使社会核心资源和经济运行机制发生了变化,加大了经济运行的投机性、风险性和泡沫性,也改变了人们的工作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

第一,虚拟资本使社会核心资源和经济运行机制发生变化。农业社会的核心资源是土地,工业社会的核心资源是工业资本或生产资料,而在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过渡的今天,在信息经济和虚拟资本大发展的情况下,社会的核心资源正在转向了金融。金融现已成为特殊的战略性和全球性资源,用电子商务武装起来的金融业务具有极大的流动性,互联性和扩散性,大大加速了生产要素的转换和流动,降低了生产和流通成本,因而金融资本也日益成为政府调控微观经济和宏观经济的重要手段和经济杠杆。

篇(8)

特别要指出的是,涉外经贸法是我国实践入世承诺、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法律保障,是以WTO为代表的国际公约转化适用的载体。

涉外经贸法是指调整在对外经济贸易活动中所产生的涉外经济管理关系和涉外经贸经营者之间合作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需要强调的是,其主要调整涉外经济贸易关系中纵向与横向两个方面的法律制度。所谓纵向法律制度,是指政府对涉外经贸活动实施行政管理的法律制度,比如海关法、商检条例、税法等;所谓横向法律制度,是指调整从事涉外经贸活动的平等主体之间商贸关系的法律制度,比如合同法、公司法、外商投资企业法。因此,涉外经贸法包括公法和私法两个方面。

涉外经贸法一般涵盖:与涉外经济有关的单独立法,包括单独的行政法规,例如我国《外商投资企业法》、《对外经济贸易法》及相关行政法规等;在国内经济法律法规中另辟一章专门规定与涉外因素相关的规定,例如我国《仲裁法》第七章就是专门规定涉外仲裁的;散落在各类法律法规中的具体条款,例如我国《合同法》第一百二十六条、第一百二十九条的规定等;大量部门规章及最高人民法院的相关司法解释,例如由商务部、证监会等六部委颁发的《关于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的规定》;调整国家间经贸法律关系的国际条约和国际惯例,包括能直接适用的60年《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公约》(CISG)和58年纽约公约(《承认和执行国外仲裁裁决的公约》)以及“转化适用”的条约(即必须转化成国内法才能适用的条约,如WTO以及联合国经社理事会的一系列法律文本)。

中国入世,为我国涉外经贸法律的发展和成熟注入了巨大的外部动力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信息网络化三者相互影响、相互依赖,正在深刻地影响着人类历史的进程,其中,经济全球化起着核心作用。

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各国生产要素的全球化优化配置,具体来说是指各国贸易、投资等经济活动及其相关的生产要素跨国间自由流动的过程,它要求各国市场逐步统一以及国际经济和国内经济的日益融合,这种统一和融合只能通过市场背后规则的统一来实现。

现在,阻碍各国市场统一和贸易自由的主要手段就是各国普遍实施的许可证制度、配额制度、关税壁垒及其他一些人为的制度性贸易保护措施,而经济全球化要求新规则来消除这些人为阻碍,从而使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连成一片。

法律规则的统一主要通过以下四种方式进行:国际公约;国际惯例;各国法律、主要是各国经济法、商法方面的趋同化;通过各种跨国交流平台,如举办国际学术交流会议来逐步促进各国法学界观念的接近。其中,世贸组织(WTO)的34个协议则是现阶段促进世界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市场管理规范最有效和最全面的工具,尤其是它体现出来的如非歧视原则、非关税壁垒原则、市场准入原则以及透明度等原则成为统一国际市场最具有影响力的国际公约。此外,比如在国际货物买卖领域内,1980年联合国通过的《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公约》,1958年纽约公约,都有上百个国家和地区加入,因此,可以说WTO及上述两个公约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推动了世界各国市场的统一化过程。

经历长达15年的谈判后,中国于十年前加入WTO,我国有关管理外经外贸的法律从立法、执法和司法几个方面采取措施,促使其逐渐与世贸组织的法律原则相一致,并在全国“统一实施”。这加速了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融合,为全面、深入地介入经济全球化开辟了路径。

人世十年来,我国的对外经贸法律制度得到了长足的进步和改善,且更趋于成熟。这主要表现在我国外贸和外资法律制度的长足进步中。

按照入世承诺,我国于2004年全面修改对外经贸法,使我国的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技术服务在与世贸规则保持一致的条件下,做到有法可依。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更加科学的对外贸易秩序和更加完备的进出口贸易新体制,包括建立和健全了对外贸易的预警机制、维权机制以及争端解决机制,从而使对外经贸的法制建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在入世十年中,我国利用外国直接投资的法律制度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我国利用外资的形式进一步实现多元化,启动了并购形式,增加了合伙方式。尤其要提到的是,在外商以并购方式在华进行直接投资的过程中,我国引入的并购审查制度在维护国家安垒和核心利益方面起到十分显著的作用。这是在国际经济进一步复杂化的条件下,把利用外资纳入我国经济发展轨道的重大措施,也是我国外商投资企业法律进一步成熟的标志性成果。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外经贸法制建设应遵循的原则及面临的重大历史任务

一是在法制建设上应具有国际视野,充分认识国际法与国内法的关联性,善于进行战略思考。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我国经济日益与国际经济相融合,国内、国际两个市场逐步联结,国际法与国内法的界限发生淡化而联系逐渐加强,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经济产生的巨大影响必须引起我们的充分重视。目前,国内市场国际化、国际市场国内化现象日益突出,两个市场的竞争也呈现出加剧趋势。这就要求中国法律尤其是对外经贸法的发展也必须适应经济全球化、国际化的发展趋势,法制建设上,也要有全球意识和国际化观念。据统计,入世十年来,我国的法律、行政法规以及部门规章已经有3000多部依照WTO的规定进行了修改或者废止。

二是我国的法制建设应为我国对外贸易的高效.可持续发展提供法律支撑。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对外贸易已连续32年以每年平均超过20%的速度向前发展,成为了整个 世界贸易发展史上的一个奇迹。1978年,中国的外贸总额为203亿美元,截至2010年底,中国的进出口额已达2.96万亿美元。据预计,今年我国的外贸额将超过3万亿美元,与1978年的数额相比上涨了150倍。如此的增长速度在国际贸易发展史上确实令人震惊。

中国在加入WTO的前五年,贸易增长就取得了“3个2000亿,2个3000亿”的巨大成就。即入世后的前三年,外贸总额每年平均增加2000多亿美元;入世后的两年,每年平均增加3000多亿美元,吸引外国直接投资(外商的实际投资)已超过万亿美元,三资企业数量已超过80万家,世界500强中的482家在华进行直接投资。此外,截至2011年10月,中国的外汇储备已高达3.3万亿美元,稳居世界第一。这些都毫无疑问地显示了中国现在已成为世界贸易大国。

但在这些成就的背后,我们也要客观地看到缺陷所在:中国的经济发展对外贸的依存度过高,产品销售和国民经济发展总体过度依赖于国际市场,重要能源需要大量进口,资源与市场已经成为我国经济整体发展的瓶颈。尤其要指出的是,中国虽然是贸易大国,但还不是贸易强国,我国已为高速发展的经济付出了巨大代价,尤其是环境污染严重、地区发展不平衡、贫富差距加大等。因此,我国的对外贸易、投资必须通过加强法制建设的方法从法律上为资本安全、贸易救济、知识产权保护、财税支持、人力培养与信息交流等方面提供保障;同时,在健全对外开放战略中不仅要“引进来”,还应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我国拥有大量的外汇储备,完全有能力与实力到国外投资,以便更加深入地融入经济全球化之中。

现阶段,我国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是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关键所在,笔者认为法学界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为我国对外贸易的高效、可持续发展提供法律支撑。

三是充分认识多边贸易体制与双边贸易体制的关系,积极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促进中国经济向前发展。要促进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除要充分利用WTO多边贸易体制带来的优惠外,还应积极实施区域经济一体化及自由贸易区战略。区域贸易协定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不断创新,突破了地域限制,涵盖范围不断扩大,在世界经济贸易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国若想可持续地发展经济,就应进一步重视自由贸易区的作用,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及中亚、东盟、非洲、海湾合作组织等的合作,为中国的对外贸易、自由贸易发展创造更多、更好的条件。

在合作的过程中,我国从法律层面上应该结合各个国家和地区的不同情况进行战略上和策略上的规划,以期有效地运用这一方式拓展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提高我国的开放型经济水平。

四是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正确把握法律的趋同化及国别化的关系,将遵守国际惯例和国际法原则与中国的发展相结合。经济全球化要求各国法律趋同化,但由于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国家都处于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其政治、经济和文化存在差异,各国所面临的历史任务和维护的核心利益也有所不同。法律虽属上层建筑范畴,但归根到底是由各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及其需要决定的。因此,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承认各国法律的国别化也是实施经济全球化的关键所在。

如何处理好法律趋同化与法制建设中国别化之间的关系,是经济全球化给各国法律工作者带来的重大挑战,也是一个发挥其聪明才智、使其有所作为的重要机遇。笔者认为,国际法学界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应该把履行国际义务与中国的经济发展结合起来。

但事实上,由于各国的谈判实力不同,历史发展阶段不同,经常会出现大国、强国利益优先的现象。这就需要我们做到:一方面,增强在各类国际经济组织的参与权和话语权,使国际法能最大限度地反映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共同利益;另一方面,发展中国家应充分研究现行的国际法原则,以便使其更有效地为发展本国的经济和社会服务,更好地为各国的自身发展服务。

立足世贸组织,为建立和谐国际经济新秩序做出贡献是我国对外经贸法律制度的战略性任务

WTO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个规范贸易伙伴、贸易关系的多边国际组织,其生命力在于最终平衡各国,尤其是平衡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贫富差距,实行各国与经济权益的平等,建立公平互利的贸易制度从而引领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步伐。

随着经济垒球化的加速发展和广大发展中国家要求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呼声的提高,多边贸易体制也采纳了一些必须的做法,但起到的作用非常有限。此外,WTO是西方发达国家法律意志的反映,符合西方发达国家进行市场扩张和追逐利润的需要,贸易大国操纵WTO决策过程的现象仍然存在,WTO在实施乌拉圭回合所达成的贸易协议方面不平衡,贸易保护主义依旧盛行。使发展中国家贸易自由化进程脱离其现阶段的经济发展水平,损害了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

“多哈”之无限期中止使WTO的发展站在了十字路口。面临新的选择,中国应当以此为契机,积极倡导建立和谐的国际经济新秩序。

和谐,从理论上讲是指一种“配合得适当而匀称”的关系。和谐反映了中国的一种文化、思维传统。这种传统作为中国的一种战略文化,对中国处理国际经济关系一直有着深刻的影响。因此,和谐的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提出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发扬。

所谓和谐的国际经济新秩序,是指在国际经济关系中,国家之间形成适当而匀称的互动,各国与经济权益的平等,大小国家在国际经济规则制定中的平等参与、决策和受益,国际经济充分合作,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得到充分照顾,世界经济均衡、稳定、持续地发展。中国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要建立和谐的国际经济新秩序,需要从以下几方面作出努力:

首先,继续推进以规则为导向的多边法制体系,反对强权政治和单边主义,为国际商业活动提供一个安全和可预见的环境,促进全球经济贸易的发展。

篇(9)

Abstract:Since the 1980s, the global economic pattern has undergone enormous changes. On the one hand, the export share of the labor-intensiv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increases rapidly and on the other hand, the global production system does not loosen due to the vertical separation of the value link all around the globe; instead, it enabled the cooperation of the various value links in the system tighter. Consequently, the global industrial distribution demonstrates an atmosphere that in terms of geographical spaces, some areas witness concentration and some, dispersion. Research on the global value chain embedded in the industrial cluster is the hotspot of the empirical research on the global value chain in the latest decade. Analyzing the dynamic mechanism of the financial service concentration by basing on the influence of the global value chain is conducive to understand the global factor guiding the formation of the financial service industrial concentration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financial service industry and real economy from a brand-new and broader perspective.

Key words:global value chain;financial service industry;concentration;dynamic mechanism

中图分类号:C912.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144(2012)-12-45(5)

1 相关概念介绍

1.1 全球价值链

2001年,格里芬在《价值链的价值》(The Value of Value Chains)中提出应该把企业看成是在不断参与价值链形成过程中获得技术和服务,这也为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和政府制定政策提供参考建议。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UNIDO)于2002年在《通过创新和学习来参与竞争》报告中指出:全球价值链是在全球范围内为实现商品或服务价值而连成生产、销售、回收处理等过程的全球性跨企业网络组织,涉及从原料采集和运输、半成品和成品的生产和分销、直至最终消费和回收处理的过程。

1.2 金融服务业

金融服务业最早被提出要追溯到1979年,弗里曼于1979年在中提出的。本研究中金融服务业的分类范围为第3版国际标准产业分类中的金融中介服务分类。金融产业是指以经营金融商品和服务为手段、追求利润为目标、市场运作为基础的金融组织体系及运行的总称,因其对其它产业的服务功能而称为金融服务业,包括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的金融业和保险业以及会计审计、法律服务业等金融辅助产业。金融机构是金融产业活动的基本单位,是金融产业活动的主体。

2 全球价值链影响下产业集聚的动力机制概念模型

2.1 全球价值链影响产业集聚的路径

全球生产体系在世界范围内的分工整合使全球价值链布局不再在单一生产国,而是通过跨国公司FDI(海外直接投资)的方式在全球范围内布局。这种布局方式利用较低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跨国公司为了达到全球范围内的海外扩张,将不同生产部门布局在具有不同资源禀赋优势的地区,这种看似分散的空间生产活动在东道国共享产业信息、基础设施,在业务上的联系也变得越来越紧密,最终形成在小范围地区内的产业集聚。全球化生产加速了跨国公司海外直接投资的步伐。尤其是发展中国家,近三十年见FDI流入量提高了近十倍。跨国公司从全球生产和销售的战略角度出发,为了获得东道国相应的区位优势将产品价值链的各个环节( 研发、生产、组装)进行分割,以 FDI 为载体使得这些被分割的环节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做地理上的重新分布。跨国公司生产某一产品产业链上各个环节的生产活动的空间范围不再局限于母国内,为了节省生产成本,转移非核心环节并海外直接投资到成本优势更为明显的地区,特别是拥有大量廉价劳动力和生产原料的欠发达国家。

2.2 全球价值链影响产业空间集聚模式

全球价值链在全球范围内的片断化地理集聚的实质是探讨全球价值链空间分离所产生的空间集聚性。虽然全球价值链促成了各个价值环节在空间上呈现离散分布格局,这些分离出去的各个价值片段在空间布局上呈现高度的地理集聚性,价值环节的地理集聚性使地方产业集聚从属于全球价值链一部分。全球价值链上各环节的价值生产活动在形式上可以看成是一个连续的生产活动过程,但是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随着跨国公司海外分包和海外直接投资等海外扩张行为,这一看似完整、连续的价值链条实际上是被一段段地分开的了,在空间上通常是离散地分布于全球各地。全球价值链上的生产环节片段被拆分到某一地区,那么在这个地区诸多与该地区内从属于全球价值链某一生产环节的产业直接相关、间接相关或不相关的产业集聚往往会以一个群落的形式出现。这便是全球价值链空间分离后中所形成的地域性特征。全球价值链垂直片段化后拆分出来的价值环节加速了地方产业集聚的形成,并且伴随着产业集聚形成而产生一系列具有辅的组织体系,例如相关辅助业集聚及政府设立的辅机构等。

产业集聚作为全球价值链在区域经济中的重要载体,正以不同方式融入到全球产业价值链当中。全球价值链的价值环节片断化后在全球范围内的空间重组,尽可能地利用不同空间范围各自的比较优势完成生产活动,从而降低成本。部分价值环节在特定空间区域内形成产业集聚,产业集聚形成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在伴随着全球价值链的空间重组形成的,并且通过全球价值链空间重组这个契机,参与到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从而获得发展。

3 全球价值链影响下金融服务业集聚的路径

全球金融服务业是资金流通的中介,资金交易频密的地区,金融服务业也相对集中。随着全球价值链片断化布局进程日益深化,金融服务业在各个经济部门的运作中处于中心地位。它对所有经济活动的生产和贸易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金融服务业集聚首先表现金融机构在空间上的集聚。然而这些在空间上集聚的金融机构并不是随意布局的,而是受到全球价值生产体系的分工影响的。金融服务业服务的客户追随特征说明了这一点。

价值链条的跨国发展已然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金融全球化指的是各国金融市场的联系日益密切并向一个整体的市场发展的趋势。20世纪60年代后,欧洲货币市场和欧洲债券市场这两种真正的国际金融市场的形成,标志着金融全球化的开始。20世纪70年代以后,金融工具的创新、金融市场的发展、对资本管制的放宽、金融交易技术的进步,加速了金融全球化的进程。金融全球化的动力是来自于由金融资本的本质所决定的对利润的追逐。对于金融资本对利润的追逐,必然要求跨越国境而向全世界发展。金融全球化正是依托于金融机构(银行、保险、证券及金融信息管理)这些金融组织形成了时空资源的有效配置,并且通过这种配置方式使其成为转移跨国投资或回避风险的媒介。这些金融活动是整合于国际贸易流动中的,并且根源是伴随着商业服务业、全球贸易转移进入国际贸易活动的。

4 全球价值链影响下金融服务业集聚的模式

金融服务业集聚体现了实体经济金融需求相适应,恰当的金融体系能够满足社会经济活动中实体经济金融需求,从而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促进经济发展。金融体系是为实体经济服务的,必须与实体经济相适应。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的关系本质上是一种供给与需求的关系。全球价值链影响金融服务业最直接表现为金融全球化。金融全球化下金融服务业活动与实体经济活动、城市空间等级体系产生锁定关系,非金融产业集聚往往伴随着金融产业集聚。并且金融服务业集聚在全球范围内不是杂乱散布的,而是依托于当地城市空间与经济发展需要布局的。因此,金融全球化下的金融服务业集聚具有空间等级体系的特征,具体表现为世界金融中心的等级体系。伦敦金融城公司2010年9月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数(GFCI8)显示,按照链接度、专业化和多样化3方面的属性,全球75个金融中心被分为全球性中心、跨国性中心和地方性中心3个层次,按照金融中心业务广度和深度属性,金融中心又被划分为4种类型。也就是说,世界金融中心等级体系是全球价值链影响金融服务业集聚的结果。全球价值链上环节空间分离后,在金融市场、金融机构、金融产品、金融人才等金融资源上达到一定的规模和集中度,金融产业集群(如伦敦金融城、上海浦东金融集聚区)就是金融机构空间集聚发展一个典型的结果。地域空间在配置金融资源的能力方面具有不同的禀赋,在适宜的地域空间内,金融资源通过与地域空间所特有的禀赋凝结成为金融产业,进而形成了金融机构集聚。

金融服务业集聚的微观机制即是金融机构集聚。在金融市场发展过程中,金融产业的参与者,依据市场经济准则,在特定地理空间范围内形成的相互联系,从而产生该地区无论是金融机构密集程度还是金融机构的种类都普遍高于平均水平的现象。金融机构集聚是金融资源与特定地理条件协调、配置、组合的时空动态变化,是金融产业成长与发展,并在一定地理空间生成金融地域密集系统的变化过程及结果。随着金融市场的国际化发展,生产活动对金融服务的要求不再局限于国内范围,金融服务的范围越来越国际化,主要是由国际贸易额的大幅增长和以海外直接投资为表征的跨国公司的全球扩张。

金融服务业在各经济部门的运作中处于中心地位,它嵌入全球价值链中,对全球价值链上所有经济活动的生产和贸易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金融业嵌入全球价值链的过程中,全程参与到整个生产活动。全球价值链上不同环节的经济活动,不管是制造产品还是服务,都必须在生产的各个阶段筹集资金。这就离不开金融服务业作为资本流通直接的功能。比如说,商业银行、证券公司向社会吸收大量资金然后为产品生产、销售等中游环节提供贷款。保险公司则通过保险费收取,对一系列生产投资风险提供了保障。

5 结论与讨论

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产业活动的分离和整合日益在更大的空间尺度上进行,产业集聚的演进也被赋予了全球化的特征。世界各地的产业集聚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一种载体,正快速以不同方式嵌入全球产业价值链。全球价值链加速了产业活动基于全球产业价值链的垂直分离的进程,并以跨国公司海外直接投资(FDI)行为作为空间载体加速了世界价值体系分工的专业化。然而,这些专业化、片断化分散全球价值链上各个环节并不是杂乱无章地分布于各个角落的,而是按照其所处的价值环节所拥有的附加值高低的等级排列的。因此,全球价值链下的产业集聚模式是价值环节的片断化、空间重组和垂直一体化之间利益和损失动态权衡结果的最终体现。金融全球化伴随经济全球化发展,金融全球化通过在全球范围内优化金融资源配置与实体经济生产活动的关系促进金融服务业集聚的形成。全球价值链下的金融服务业集聚模式形成是以全球价值链上、下游环节生产活动按照附加值高低的空间分离为前提的,基于不同附加值生产环节在空间布局上的离散分布,为价值链各个环节服务的金融服务业集聚在空间分布上呈现一定的等级特征。

参考文献:

[1] PORTER M. Clusters and the new economics of competition[J].Har-vard Business Review ,1998,76(6) .

[2] Bruce Kogut,A Note on Global Strategie[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89,(4)383-389.

[3] Gefeffi, G.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Industrial Upgrading in the Apparel Commodity Chains [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1999, (48) .

[4] Sturgeon, T., What Really Goes on in Silicon Valley? Spatial Clustering and Dispersal in Modular Production Networks,[J]Economic Geography.2002.

[5] 陈铭仁.金融机构集聚论——金融中心形成的新视角[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10,4.

[6] 黄解宇,杨再斌,黄解宇.金融集聚研究综述[J].工业技术经济,2008,(1):143-146.

[7] 梁颖,罗霄.金融产业集聚的形成模式研究-全球视角与中国的选择[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06,(5):16-20.

[8] 张辉.全球价值链下地方产业集群转型和升级[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7.

[9] 瑞斯托·劳拉詹南金融地理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10] 武巍,刘卫东,刘毅.西方金融地理学研究进展及其启示[J].地理科学发展,2005,(4):19-27.

[11] 文嫮,曾刚.从地方到全球:全球价值链框架下集群的升级研究[J].人文地理,2005,84(4):21-25.

[12] 朱建安,周虹.发展中国家产业集群升级研究综述:一个全球价值链的视角[J].科研管理,2008,29(1):115-121.

[13] 谭力文,赵鸿洲,刘林青.基于全球价值链理论的地方产业集群升级研究综述[J].武汉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6(1):56-63.

篇(10)

目前,中国成为吸引外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自1978年以来,批准设立的外资企业己达30多万家,实际利用外资2500多亿美元,引进外资对弥补我国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利用后发优势迅速实现产业结构优化,技术进步,制度创新和经济发展都十分有利。一方面,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发达国家正把传统工业和技术成熟的部分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即使是某些高技术产业,也力求扩大和加强国际合作,我国应该充分利用这一有利时机,大量吸引和利用先进技术,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另一方面,遍布全球、发展迅猛的跨国公司日益成为我国与西方大国进行经济合作的载体,我们可以利用它扩大出口,把中国的产品推向国际市场,中国加入世界市场的过程,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育过程。然而,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它也会给发展中国家带来负面影响,在当代世界经济体系中,发达国家已经在经济、科技、金融、贸易等领域占巨大优势,并力图维护不合理、不正当的世界经济竞争秩序,这必然会使发展中国家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因此,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同时伴随着发达国家的经济利益不断壮大,发展中国家成本不断增加,也伴随着发展中国家付出沉重代价,这些代价包括发展中国家因对外贸易的不平等条约而蒙受的损失,向发达国家支付的外债本息,为取得科技成果和其它知识产权而付出的代价,以及发展中国家因世界资本市场的动荡而遭受的损失等等。要想消除全球化的消极影响,市场的微观主体企业就应该保持活力,而市场营销无疑是保持企业活力的重要手段,市场营销是企业为将其产品或服务以营利的方式出售给它的顾客所采取的所有方法,因此中国企业要回应经济全球化的机遇与挑战,在全球性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实施全球化营销。

二、全球营销的相关概念解释

1.经济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是指商品、服务、生产要素与信息跨国界流动的规模与形式不断扩大与增加,通过国际分工,在世界市场范围内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使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程度日益加深的趋势。经济全球化反映了生产力发展的内在要求。

2.国际营销

国际营销是指对商品和劳务流入一个以上国家的消费者或用户手中的过程进行计划、定价、促销和引导,以便获取利润的活动。国内营销和国际营销定义的唯一区别在于国际营销活动是在一个以上国家中进行的。

3.营销全球化

所谓营销全球化,是指将全球作为一个整体的营销战略,强调需求的相似性,忽略需求的差异性,认为生活在不同国家的居民具有大致相同的消费者倾向与偏好,更乐于接受相同的产品,从而在国际市场上实施标准化的营销管理。其特征可以简要归纳为:市场需求无差异、目标市场与资源配置全球化、营销决策集中化、产品生产标准化、营销策略组合统一化、营销绩效考核全球化。

4.营销本土化

所谓营销本土化是指企业在跨越本国国境在多个国家乃至全球开展营销活动时,按照地理位置、国籍、传统文化、生活方式等标准来细分国际市场,重视市场需求的差异性,努力适应各国的市场环境。它奉行“多国设计、多国生产、多国销售”的新营销思路,其特点是:采取目标市场多国化差异性战略、营销决策的分散化、产品生产的差异化、资源配置的当地化、营销策略组合的差异化、营销绩效考核的当地化。

三、中国企业实行营销全球化的必要性

1.经济主体合作和竞争共存

加入WTO以后,中国的市场进一步对外开放,更多的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此时的竞争日益纵深发展,竞争主体将日益国际化、集团化,中国企业不仅要面临本国企业的竞争,还要面对外国跨国企业的竞争,特别是大型的跨国公司。但同时,加入WTO有利于推动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使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将在更深层次上于潜移默化中给中国企业灌输市场运作的观念,学习和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中国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加快中国企业向现代企业制度的转变。此外,加入WTO还有利于强化中国企业的竞争意识,促进中国企业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由于中国企业面临的外在竞争压力大大增加,这将强化竞争机制,激发企业的竞争意识,促进国内企业注重研究开发和加大品牌的投入,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还会加速企业改制、重组、兼并、联合进程。总之,加入WTO后,中国的经济将持续、健康、稳定发展。此外,中国为了参与经济全球化,必须和跨国公司建立长期的稳定的合作关系,与跨国公司的合作是中国进入跨国公司的全球生产体系、全球的销售网络的一个捷径,不同跨国公司合作,中国企业就很难在全球的经济主流、主要的销售渠道、主要的生产环境当中占据自己的地位,这是一个大战略,也是一个大环境。因此中国企业应开拓合作竞争或协作竞争新路子,而竞争和合作应多层次,既有国内企业与国外企业的合作与竞争,也有国内企业之间的合作与竞争;既有横向的跨行业跨地区的合作与竞争,也有纵向的同一行业内上下环节之间的合作与竞争。

信息化使世界成为地球村,WTO使各国相继撤除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经济进一步自由化。同时,企业借助兼并、合并等方式,使资本进一步集中,大企业间的竞争将更为激烈,更为广泛。集中后的企业更注重自身综合利益,不以击败对手为目的,更何况,击败对手并非易事,往往可能两败俱伤。因而,经济全球化时代的竞争,将体现互惠互利,共存共荣,共同发展的合作关系,当然,是在竞争基础上合作。

2.营销模式和管理模式的创新

企业创新主要包括企业的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技术创新适应并引导着市场需求,决定着企业的业务流程体系和产品的发展方向,是企业赢得市场份额的根本所在。而企业技术优势的发挥离不开企业管理上的创新,管理创新是企业根据企业经营的内外部环境的变化,根据企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及时调整和优化企业的管理观念和管理方式的过程。下面侧重从营销模式和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创新两方面探讨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

据美国国际电信联盟和国际数据公司统计,全球互联网上的交易额1996年为30亿元,1997年为134亿元,1998年为313亿元,预计1999年将达到710亿美元,2000年将突破2230亿美元。到2010年网络贸易额占全球贸易总额的比值将达到42%。网络营销极具发展前景,必将成为21世纪企业营销的主流。在我国,网络营销起步较晚,直到1996年,才开始被我国企业尝试,但它已逐渐改变企业传统的营销模式。传统的营销管理的经济学理论基础是厂商理论,即企业利润最大化,实际的决策过程是市场调研——营销战略——营销策略——反向营销控制,这样一个单向的链,没有把顾客整合到整个营销决策过程中,它实质是将厂商利润凌驾于满足消费者需求之上。而网络营销却与之相反,网络的即时互动性使顾客能够参与到营销管理的全过程,在确保消费者个性化需求的前提下追求企业利润最大化,使得卖者与买者的界线逐渐模糊,把消费者真正整合到企业的营销活动中去,并使得营销策略中的4P组合将会有很大的改变:时间和空间的概念淡化、宣传和销售渠道统一到网络、减少了中间环节进而降低产品的销售价格。因此为了适应Internet这一迅猛的发展形式以及带来相应的变革,网络营销开始建立在4Cs之上:消费者的需求与欲望(consumer''''swantsandneeds),满足消费者购买欲望和所需的成本(costtosatisfywantsandneeds),顾客购买方便性(conveniencetobuy),顾客与企业的沟通(communication)。因此网络营销的兴起,使得传统的营销组合发生改变,它越来越受到营销者和顾客的青睐,标志着市场营销的重大突破。

此外,加入WTO以后,随着外国企业大量抢滩和登陆中国市场,外国企业对本土人才的需求将会大大增加,它们必将会引进许多高素质的人才,这样中国企业与外国企业之间的人才竞争将会十分激烈。外国企业为员工和管理人员提供优厚的工作报酬,良好的工作环境,唯才是举的提拔制度,随着中国企业制度改革的深化,中国企业原来有吸引和留住人才的许多优势如住房分配职工福利及医疗保险等不复存在,这种双重压力将会使我国企业在这场人才竞争中处于十分尴尬的地位。

3.经济安全和法律法规的制约

加入WTO以后,随着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对接,一方面国际惯例将成为约束与规范行为的重要依据,对于企业来说,遵守国际惯例不仅是进入国际市场的前提与国外企业进行公平竞争的基础,而且也是规范企业自身行为,充分获得国际市场利益的保证;另一方面遵守有关协定和条约,例如,面对知识产权保护协定,中国企业必须确定保护和尊重知识产权的观念,以任何形式出现的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都将受到课以罚款,责令退出国际市场等严重惩罚;再有一方面,中国企业必须牢固树立依法经营观念,企业在涉外经济活动中,不仅要遵守本国法律,而且要遵守相关国家法律。此外,经济全球化使世界所有国家(地区)共同处在机遇、竞争、风险的环境中,由于全球的经济、政治、民族、宗教、,人口、军事等等复杂因素的变动性,全球经济的不稳定将成为一种常态。同时,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空前加强,不少国家的对外贸易依存度已超过30%,个别国家则达到了50-60%。在这种环境下,经济波动和危机的国际传染便成为经常性而且是不可避免的事情。1997年泰国的汇率危机,很快传染到包括我国在内的整个东南亚地区以及韩国和日本,从而形成严重的地区性金融危机。随后又波及俄罗斯和拉美地区(一度包括美国),形成了事实上的全球性金融动荡。直到现在,金融危机在中国人心目中仍然有不可磨灭的负面影响。因而从现在到以后比较长的时间内,中国市场的金融安全、技术安全、产品安全、劳务安全等等方面必将受到经济全球化的强烈冲击。

四、现行中国企业全球营销存在的问题

2000年3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时,就明确地提出坚持扩大内需的方针。“十五”规划提出,扩大内需仍然是今年五年内的重要任务,并且把它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项长期战略。这就为企业的市场营销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力发展市场营销,必将有力地促进市场发育,更好地提高经济效益。然而,当我们以跨世纪的眼光去注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时,尤其是在经济全球化这一背景下,我国企业市场营销仍是薄弱环节。虽然经过了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企业市场营销从观念、管理体制到运行机制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但有些问题依然比较突出地存在着,不能适应跨世纪市场营销的内在要求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不能适应在经济全球化下的日益激烈的竞争。

1.市场营销观念落后

不少企业仍存在着以自我为中心,以生产为中心的营销观念。这些企业主要致力于扩大生产,寻找资本和资源,提高效率,扩大规模,降低成本,即生产物美价廉的商品,他们把企业管理的重点集中在提高生产效率和扩大销售范围上,却忽视这样一个道理:以生产为导向,在一个时期可能会成功,但从竞争角度来讲,脑子里装着市场观念的企业,才能长期占领市场。此外,一些企业的合法经营者由于未实施企业改革,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不合理,自没有落实到位,其行为常常受到各种非市场因素的干扰和制约,致使部分企业思路不宽、活力不足,没有强烈的市场营销意识,生产经营存在困难,企业改革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薄弱环节,还有一些企业经营者甚至仍习惯于计划经济体制,不适应市场经济体制,没有在转换经营机制、加强内部管理、提高素质上下功夫,等、靠、要的思想严重,缺乏先进、科学的市场营销观念,不能充分、灵活地使用经营白,在全球市场竞争中显得极为被动.

2.缺乏市场营销战略意识

国内不少企业没有制定相关的发展战略,此类企业容易过度多元化、在行业内大打价格战,这是一个埋葬自己的短视行为。企业的经营者忙于事务性工作,疏于考虑企业的发展方向及发展战略。这样的企业往往缺乏生命力,没有发展前途。发展市场营销,必须从战略上关注营销环境、观念、行为的变化发展,就是要有大市场营销谋略。但是不少企业及经营者不注重了解市场信息,看不到市场的专业化、国际化发展方向,小生产意识浓厚,只满足干本地狭小市场,缺乏主动开拓的精神,还有一些企业和经营者无视国家宏观调控,无视法律法规,无视市场发展变化,一味贪求“做大做强”,短期内迅速膨胀,但因缺乏科学的整体营销战略与决策,最终萎顿而亡,招致损失,还有很多企业不是利用市场营销战略去统领企业的产品开发、财务管理、质量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以及企业整体形象塑造,而是仅仅停留在简单的广告宣传、推销产品的压面上。[]

3.盲目实行营销战略

有些企业虽然也考虑发展战略,但其战略不是建立在对企业内外全面、科学分析与论证基础之上,而是喜欢效仿别人。尤其是在企业进入新产业的问题上,缺乏独立判断,市场调研没有被充分重视,市场预测缺乏量化分析和动态分析,营销计划和决策缺乏科学性,总在亦步亦趋,致使许多同行业的企业发展战略极度雷同。一些企业对货源供应、销售渠道、国家行业政策和消费需求的过去、现在和趋势都不甚了解,只凭经验、感觉或领导的好恶来投资、投产、购销,增大了企业经营的风险。一些企业在经营指导思想上,对市场形势没有科学评估,容易固步自封,不注重科技进步和产品的更新换代,经受不住市场波动,部分消费者的消费也带有很大的盲目性、随意性和片面性,其消费结构和消费方式不够合理和科学,不适合国情。最典型的是许多企业不顾自身的资源状况和特点,脱离实际,追求目前条件尚不具备、不适用的高技术,其实高科技同时蕴含着高风险。企业战略是基于特定企业的战略,要因时因地、因企业而变化,不能盲从。

4.营销道德观念淡薄

法制意识不强,法制不健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市场竞争缺乏规则和秩序,是目前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突出问题。一些企业无视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无视法律法规,在政策空隙中展开种种“寻租”活动,侵占国家利益;一些企业和个人唯利是图,毫无营销道德唯利是图,坑蒙拐骗;一些企业侵犯知识产权,制售假冒伪劣产品,经营非法产业和项目;利用各种非法手段如虚假广告等从事经营活动,损害竞争对手的商业声誉;一些行业的企业利用特权进行垄断经营或强制性销售,以欺行霸市手段操纵市场,哄抬物价,牟取暴利。所有这些,严重损害了正当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利益。

五、中国企业实行全球营销的对策

1.树立企业全球营销观念

全球化的观念就是保持全球视角,企业营销管理者应突破人性上的“闭”,在企业战略导向上从“母国中心导向”转变为“世界中心导向”,企业应该将全球市场看作一个市场来对待,以相同的市场营销原则来分析和对待这一市场。经济全球化使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界限日益淡化,它将国际市场“搬”到了国内,企业虽没出国,却同样面临国际产品的压力,国际对手的竞争。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企业要获得全球竞争优势,就必须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在充分考虑成本、自然资源、法律、竞争、销售等多种影响的基础上,作出科学的营销决策,占领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具有全球视野。我国企业若树立全球市场营销观念,将视野由全国扩大到全球范围内,将发现更多的市场机会,使企业赢得更多的利润。因此,我国具备实力的企业应是国内市场与国外市场并重,当今世界的生产能力,从总体上来说是相对过剩的,我国这些企业必须着力占领国内市场,同时主动“走出去”,了解国际技术的变化,国际产品的变化,国际消费者的变化,国际竞争手段的变化,以拓展国际市场。为此,我国企业要树立全球市场营销观念,从市场延伸观念转变到全球营销观念,正确对待本国优势和外国优势,跨国公司的核心市场不再是本国市场,也不是某一个国家市场,不应将外国市场看作本国市场的延伸,进入外国市场不再只是为了解决剩余的生产能力,公司选择进入任何一个市场都是为了战略上配合公司经营目标的实现。就必须设计一个高度开放、面向全球的营销组织,并且能够完成三项任务:一是完成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的任务,能够利用各地资源为扩大市场规模,提高营销效益服务;二是完成占领多个目标市场的任务,能够适应不同国家的文化和消费习惯,在多个目标市场上稳步快速发展;二是完成多种方式进入目标市场的任务,适应出口贸易许可合同,国外直接投资的要求,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

2.全球目标市场定位和选择

在全球范围内的市场细分和目标市场定位,同样是公司开展市场营销的开端和核心,公司国际营销计划的标准化或者本土化程度最终决定于选择怎样的目标市场。营销管理者一定要认识到全球市场细分和目标市场定位的重要性,采用适合公司经营的产品或者服务的市场细分方法,根据公司的内部资源、竞争策略、战略目标和各细分市场的特点、该细分市场中的竞争状况等条件选择适合公司的全球目标市场。公司的全球市场细分和目标市场确定依赖于公司得到的市场调查数据的真实性和全面性,全面正确的了解市场和理解市场才能有效地利用市场和开发市场,所以有力的全球市场调查研究是国际市场营销的基础。正确和全面的市场调查和研究不止有助全球市场细分和目标市场定位,而且在之后的营销活动中有助于营销计划的当地适应性调整,从而避免了营销计划的错误。选择全球目标市场则是企业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所应采取的一个重要步骤。全球目标市场是在全球市场细分的基础上进行选择的,全球市场细分战略大致可分为三种:一是全球性市场细分战略。这是通过人口统计指标,消费者购买习惯与变动,寻觅各国消费者的共同需求,以此基础划分为需求相同的细分市场,这种需求的相同是建立在各国文化的趋同化基础上;二是国别性的市场细分战略,主要依据各国地理位置、国籍、各国文化的差异性将国际市场细分成不同需求的国别市场;三是全球混合型的市场细分战略,既根据各国需求的共性,又依据各国需求的差异性市场细分,针对全球性市场细分战略。可选择的全球目标市场战略亦存在三种:一是全球目标市场战略。诸如麦当劳、可口可乐公司便是依据各国消费者需求的共性,以全球为目标推出相同的产品及实施相同的营销战略与策略;二是国别目标市场战略。

3.创新企业营销模式

企业应打破传统的营销方式,结合自身的经营情况有选择地创新营销模式。现在已经在国际市场上运用成熟的营销模式主要有:网络营销、绿色营销、品牌营销、文化营销等。网络营销是借助联机网络、电脑通信、数字交互式媒体来实现营销目标的。网络整合营销不仅强调“多种工具,一种声音”,而且强调顾客的整合,以“顾客为中心”实行目标管理;另外它还强调企业与顾客的互动(即顾客主动参与营销过程,企业积极与顾客沟通)。随着网络技术突飞猛进,网络将逐步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与商务交易,在经济活动中将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企业应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建立起自己的网站,提供在线服务。企业还可将网络营销和品牌营销结合起来,如企业可以通过网页的设计,突出品牌宣传,树立整体的企业品牌形象,建立顾客忠诚度,实现市场渗透,最终达到提高市场占有率的目的。网络营销和品牌营销结合的同时,也要渗透进文化营销的理念,把企业的活动上升到一个更高的阶段,从产品的文化营销到品牌的文化营销,最后到企业的文化营销,企业不是卖产品而是卖企业的文化。此外,如今环保已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我国的主要贸易伙伴如欧盟、美、日、新加坡等国环保法规日益完善和严厉,绿色壁垒应运而生。我国对外贸易依存度不断提高,企业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也不断提高。我国企业应当引进绿色营销的理念,将绿色营销贯穿从开发、定价到促销的每个环节。绿色营销就是企业根据绿色市场需求和其它相关的环境和社会因素,制定并优化营销组合方案,它不仅要企业对人、才、物、信誉形象等资源的优化配置,产生经济效益,同时,还要将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放到重要位置,使三者有效结合产生绿色效益。

4.加大我国企业品牌建设

篇(11)

正确认识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国家经济实力的评估原理,不仅有利于中国坚持韬光养晦的战略,而且有利于以客观事实回应“中国”,从而既在正确认识自己中继续切实地发展,又能在一些国际事务中争取主动。

一、 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国力评估的新问题

中国的综合国力持续增强,尤其表现在经济方面。2004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3.65万亿元,比上年增长9.5%;按美元计算以1.6493万亿美元排名世界第七位;进出口贸易总额1.15万亿美元,增长35.7%,由上年居世界第四位又上升为第三位;全年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606亿美元,连续多年位于世界吸收外资数量之首。

但是,在不同国际比较排名方法中,中国的位置是不同的。根据WEF的报告,2003年中国的商业竞争力指数在世界102个国家和地区中排名第46位;根据IMD的报告,中国2002年的国际竞争力在世界最具竞争力的49个国家和地区中排名第31位。1 尽管中国已成为世界制造业大国,但根据对国家制造业的微观竞争力排名,中国在多项指标上落后于美国、日本,接近于俄罗斯和印度。如2003年中国的集群发展状态在27位,品牌拥有状态在第24位,企业创新能力在第22位等2。此外,根据联合国发展计划署的人类发展指数(HDI),2002年中国排名第96位。根据世界银行的人均GNP排名2002年中国在127个国家和地区和中排名第73位。这些不同排名方法中地位相差巨大的原因显然在于这些方法本身的不同。总体来说,单项指标分析方法对于准确判断一个国家在国际上的相对地位是有局限性的,且容易引起误解。

“经济强国指数”研究试图通过经济强国指数国际比较的方法较清晰和较综合地反映中国的相对国际经济地位,同时分析中国综合经济实力提升中仍然存在的问题。这一研究的结果表明,90年代以来,中国的经济强盛指数(EP-III)从1990年的第26位上升到2002年的第9位,2008年将达到第6位。从1990年到2008年,经济强盛指数美、日、德、英、法的增长幅度分别为13.4%、11.6%、16.4%、14.1%和13.0%,平均为13.75,而中国则高达57.1%,为前面五个国家平均增长幅度的4.2倍。3

以上分析表明,中国经济实力和国际地位的迅速提升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客观事实。这是我们更进一步的研究的前提和基础。

尽管综合的经济强国指数评估比单项指标的排名更好反映了中国的经济实力,但由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家实力评估又产生一系列新的复杂问题。

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乃至整个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一个新时代。这一历史性的巨大变化深刻地影响了现代各国国民经济的运行方式,也深刻影响了国民经济各项指标的统计意义。正是这一原因,我们需要重新审视各项经济指标的新的含义,特别是在中国国家经济实力和财富积累上这些指标的真实含义。

1、客观认识国家的贸易竞争力。在分析国家的贸易竞争力时,有必要把加工贸易与一般贸易相区别,把三资企业与内资企业相区别。由于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贸易方式与出口主体的多样化,一个国家的出口规模及其增长率并非这个国家国际竞争力的直接标志。在中国,外资企业是出口的主体,这种出口是外国资本、技术、标准、品牌、销售网络等与中国劳动力相结合的产物,除了中国的廉价劳动力,出口更多体现的是广义外国生产要素的竞争力,而不是中国的竞争力。从贸易方式看,加工贸易基本上是外国生产要素与中国廉价劳动力的结合而采用“中国出口”的形式,产品优势与销售渠道作为国家国际竞争力的两大核心因素都属于外资。在这里,“中国出口”已经只有国家的地理意义,而模糊了国家的国民意义和生产要素的主体意义。1985-2003年,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平均增长速度为36.2%,高于全国外贸平均增速20.3个百分点。2003年外商投资企业出口占全国的54.83%。如果按全部外资企业62.5%外资计算4,中国出口竞争力的34.27%来自外资。2004年外商投资企业出口占全国总额的比重为57.1%,按同样比重计算,中国出口竞争力的35.7%来自外资。2003年,我国加工贸易出口已占出口总额的55.2%,而外商投资企业占全国加工贸易出口总值的78.7%。即中国总出口的43.44%是外资利用中国加工出口实现的。5 严格地说,只有完全意义上的中国资本(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生产出口产品而形成的一般贸易,才直接体现了中国的国际竞争力,而其他形式只是部分地体现了中国的国际竞争力。

2、准确评估出口结构与国际分工地位。中国产业结构进步和国际分工地位是不能直接用出口产品结构或国内产业结构来衡量的。这是因为,出口结构是外资企业生产与国内企业生产的综合表现,包括加工贸易在内,都不能直接体现国内产业的结构进步。“两头在外”的发展战略发展了外贸,扩大了就业与外汇收入,但对国民经济的结构进步影响较小。加工贸易所带动的国内产业发展与技术进步是有限的,不能在中国形成结构进步的“出口导向”作用。当然,如果各类企业的出口,包括合资企业的出口也可能形成对国内一部分产业的拉动作用,但这只有当我国有竞争力的出口产业在国内有较强前向联系时才能实现。简言之,我们需要注意中国存在着的“有出口而无产业”的现象。2003年,外商投资企业机电产品出口占全国机电产品出口的比重高达68.9%,用同样的估计法62.5%的竞争力来自外资,则外资企业中机电产品总出口的25.8%是中资贡献的;加上中资企业本身贡献的31.9%,那么全部机电产品出口的56.9%能力来自于中国资本。2004年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我国出口总额的比重为27.9%,若以上一年我国全部高新技术出口中77%来自外商投资企业计算,那么中资企业的高新技术出口只有总出口的6.42%。如果仍按外资在全部外资企业中占62.5%计算,那么在外资企业中外资对高新技术出口的贡献为总出口的13.42%,中资对高新技术出口的贡献占总出口的8.06%,加上中资企业高新技术出口,则属于中国资本在高新技术上的出口能力的只有总出口的14.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