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知识管理相关理论大全11篇

时间:2023-09-08 17:06:05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知识管理相关理论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知识管理相关理论

篇(1)

1知识管理与信息管理

1.1信息

信息管理的概念是20世纪70年代在国外首先提出来的。美国东北大学的E.M.Trauth认为:信息管理分为3个不同的技术领域,即数据库管理、记录管理、数据处理管理。通常将这3个领域称为信息管理。信息管理的概念又分为“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从狭义上讲,信息管理就是对信息的管理,即对信息进行组织、控制、加工、规划等,并将其引向预定的目标;从广义上讲,信息管理的对象不只是信息,还包括与信息有关的人、机构、设备、环境等。对这些要素进行合理的组织和控制,以实现信息及有关资源的合理配置,从而有效地满足社会的信息需求。

信息管理是利用信息资源的基础,是信息经济的起点。图书馆通过对信息的搜集、检索、组织和传播,将各种各样的信息从分散到集中,从无序到有序,从存储到传播和利用,从宏观上实现馆际之间的信息资源协调与共享管理,方便人们能够在特定时间获取所需要的特定信息。

1.2知识管理

知识管理强调以人为中心,以信息和信息技术为基础,以知识创新为目的,将知识看作是一种可开发资源的管理思想,从结构上看,它可分人力资源的管理和信息管理两个方面。

(1)人力资源管理是知识管理的核心内容。知识管理思想第一次将信息和具有创新能力的人,共同作为关注的对象,并且特别关注具有创新能力的人。这与仅仅关注于物、技术、事物的传统管理方式完全不同。知识管理的本质特征就是把人作为第一要素加以重视。著名的知识学教授IrujjroNonaka曾说:“只有人类才能在知识创新的过程中扮演核心角色,无论计算机的信息处理能力有多大,它们终究不过是人类的一种工具”。可见,人既是知识创新的主体,又是知识的载体,因此说对人的管理是知识管理的核心内容。

具体而言,人力资源管理是一种以“人”为中心,将人看作是最重要的资源的现代管理思想,其管理模式就是“以事就人”,以人为主,旨在使人适其所,人尽其才,使组织的成长配合个人能力的发展,使组织的目标与个人的目标有机地统一,它反映的是“人才决定企业前途”的经营理念。

(2)信息和信息技术是知识管理的基础。第一,信息是知识创新的前提,知识只有通过信息载体的流动才能产生价值。知识是人脑的产物,是在信息基础上通过人脑的

思维和重新整合才得以形成,正如国外学者Churchman所定义的;如果把知识看成是信息的集合,则无异于剥夺了其最核心的部分,知识存在于人而不是信息集合中,知识是人对一系列相关信息所产生的反应。第二,信息技术是知识管理的工具。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的传播速度、传播广度都有极大的提高。同时,现代技术的应用也为信息的广泛传播和有序化管理提供了最大的便利。这使知识管理中所必须具备的信息交流和共享成为可能。

(3)知识管理的最终目的是要以现有知识为基础,结合实际进行创新,寻求信息处理能力与人的知识创新能力的最佳结合,在整个管理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实现知识共享,以期将最恰当的知识在最恰当的时间传递最恰当的人,使他们能做出最恰当的决策。

2图书馆从信息管理转向知识管理的必要性

(1)在信息时代,图书馆的信息服务是以提供一次、二次文献为主,是基于用户简单提问和基于文献物理获取的服务,为用户克服因信息分散而造成的检索困难提供索引指南,提供文献的线索或单个的文献实物。信息管理主要围绕信息的组织、检索和传递展开,管理的内容仅局限于对信息的管理,而忽视对“人”的管理。信息技术成为整个管理的核心,它在信息的搜集、检索、组织与传播和管理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知识经济时代,不同用户群体的知识需求各不相同,图书馆的知识信息资源体系的内容也各具特色。用户特定的知识需求还决定了图书馆的类型和性质,即图书馆为谁服务和如何服务的问题。在图书馆的知识管理活动中,始终是以用户群体的知识需求为对象的,类型的划分也是以用户和其目标或功能等为重要基础的。不同类型的图书馆

体现不同用户群体的知识需求,图书馆本身具有激发用户知识需求的功能,图书馆的管理活动对用户知识需求具有促进或制约作用。

(2)图书馆的发展受制于社会政治经济的进步,它通过开展相应的管理活动服务于社会的用户群体,满足用户各方面的知识需求,而作为图书馆系统重要组成部分的用户及其知识需求对图书馆管理活动的开展也有着重要的影响。人们在生产、生活、学习中对与物质能源同等重要的知识需求越来越强烈,需求量愈来愈大。这种知识需求对此阶段的图书馆管理影响巨大,表现在:系统论、控制论、信息系统理论、信息资源管理等理论应用于图书馆管理中;以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综合运用于图书馆馆藏信息的收集、处理、检索和传递;突出馆藏信息资源的综合开发和应用。所有这一切对图书馆管理工作的开展产生极大影响,充分发挥了图书馆的教育和情报等职能,突出了图书馆在知识经济社会中的作用。正是因为图书馆在信息管理阶段的发展,为图书馆进入知识管理阶段创造了重要条件。显然,人们的需求变化对搜集、处理、传播和提供信息服务为己任的图书馆向知识管理过渡起着决定性的促进作用。图书馆必须实施先进的知识管理方式来满足用户群体的这种需求。

(3)在知识经济社会,用户对信息的需求呈现出广泛化、综合性、深度化、时效化和专门化的特点,部分用户的需求趋向专深,对信息的需求更具个性化。而知识管理更侧重于对新知识的生产、创造,通过对知识的管理,抛弃了信息管理中被动处理信息资源的工作模式,它与用户的知识交流、共享、创新和应用的全过程相融合,从而成为用户知识创新的核心推动力,给科研、生产工作带来新的活力。知识管理过程中的知识服务不只局限于利用片面的信息来满足用户的需求,而是从用户的目标和环境出发,以面向解决方案为重点,对用户的需求进行系统分析,根据个人、群体或机构千差万别的特殊需求提供从知识捕获、析取、重组、创新、集成到应用的全程一体化服务。将分散在本领域及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加以集成,从中提炼出对用户的研究、开发与创新有用的知识精品”供其使用,提高知识的获取和实施效率,使得知识管理与服务朝着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将知识管理从理论变成了实践。

3图书馆以用户为中心实施知识管理的内容及策略

目前政府的知识管理问题已提到议事日程。1997年在多伦多召开的主题为“知识与发展”的国际会议上,成立了包括60个国际组织在内的“世界知识合作联盟”,国际图书馆协会联合会(IFLA)也申请加入。这说明,图书馆的知识管理活动已融入整个社会知识管理系统,并得到了社会认可。在知识经济时代,图书馆又将承担起知识创新,知识传播和知识应用的重任,致力于提高整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素质,科技素质,以推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

3.1图书馆应该形成一种上下级一致,平等交流、知识共享的气氛,才能便于图书馆事业的蓬勃发展

3.1.1设立知识主管CKO和信息主管CIO

知识主管由馆长担任,负责图书馆知识管理目标,计划和措施的制定,监督知识管理的实施。信息主管可由精通业务的信息专家担任,负责信息技术的开发和应用。

3.1.2调整图书馆结构

从传统的纵向等级结构转向扁平型网状结构。根据工作性质设立各种类型的业务主管,取消行政级别。馆内各部门、各成员对知识资源的占有和交流是平等的。

3.1.3建立一个有利于激发馆员创造力和知识发挥的奖励竞争机制。

3.2信息资源管理,建立知识仓库,创建知识共享体系

在21世纪,图书馆将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整合馆内各种信息资源,有效发挥知识导航的功能,成为馆内服务与网上服务相结合的高度现代化的知识网络,图书馆将成为社会的知识中心。

3.2.1资源数字化

在资源建设方面,图书馆将更加重视知识管理在资源配置中的应用。图书馆发展的重心移向网络,开发网上信息的描述、管理和服务技术。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将更多的特色资源和常用资源数字化,通过数据的应用和普及,对网络信息资源进行组织研究,使之更加有序化,最终形成知识仓库,供用户决策使用。

“馆藏资源数字化”和“社会资源馆藏化”的有机揉合并优化,构成了知识经济环境下图书馆知识管理的两个重要内容。“馆藏资源数字化”就是将本馆已入藏的非电子化文献数字化,包括书目数据库建设,特色数据库建设,信息系统建设和各种载体文献全文数字化。因此,图书馆资源既有一次文献,又有二、三次文献。“社会资源馆藏化”是指对网络信息资源进行组织,使之有序化,最终形成知识库,根据用户的实际需求,为用户提供最直接,最高效率的知识信息服务。在网络环境中,可存取的信息资源是未来图书馆信息服务的资源基础。

3.2.2馆藏虚拟化

图书馆资源的概念突破了时空的限制——不拘泥于自身的馆藏,可将其他图书馆的资源作为自身可以取用的资源既虚拟馆藏。在全球范围内利用图书馆的信息搜索技术的优势,以海量信息中获取读者所需的有效信息,向读者提供时效性报务,极大地拓展了图书馆为读者服务的潜力。

篇(2)

0引言

自从1996年经济与合作发展组织(OECD)的报告《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问世以来,在国内外引起了研究和讨论知识经济的热潮。知识经济作为一种新型的经济模式,将引发人类生活的重大变革。知识经济倡导知识创新,强调将知识转化为经济效益,同时知识经济也要求花费更少的自然资源和人力劳动而创造更多财富。总之,知识经济必然促进创新,创新必然会带来更多财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面对的社会问题越来越复杂,面对这些复杂的问题,企业想要增强竞争力,必须整合自身的企业资源,以最快的速度做出反应,因此,越来越多的企业采用项目这种模式进行运作。人们逐渐认识到项目管理活动的重要性,所以社会生产活动逐步由以前的重复的活动形式逐步转化为项目管理的形式。重复的活动形式与项目管理形式有着显著的不同,项目管理的活动形式,具有明确的目标,项目开发过程具有过程性,组织项目具有协作性,不同的项目具有其独特性。项目开发是现代社会主要财富的生产手段,项目管理已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主要手段。建设项目的知识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他将知识进行分类、共享、创新,将不同知识进行融合,并且在这个过程中人们也可以不断获取知识以及创造知识,从而实现知识的循环。对知识的管理和沉淀,逐步形成了企业的发展历程。不难看出,知识管理可以有效的提升企业的行为能力、生产效率以及竞争能力。

1知识管理的发展现状

知识管理和其他理论是一样的,他并不是一个新概念,事实上,人类在认识自然界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知识发展的过程,知识管理在很多企业中早已经存在,只不过对于这个概念,人们的理解只是了解他,并没有提高到理论层面。从1991年至今,通过分析现有研究资料,可以看出国外关于知识管理的研究主要有三个发展阶段。1991年至1995年为第一阶段,关于知识管理的研究较少,知识管理处于早期发展阶段;1996年至1999年为第二阶段,相关研究快速增长,人们逐渐认识到知识管理的重要性;2000年以后为第三阶段,知识管理研究成了研究热点,研究越来越深入越来越细致,相关研究成果也是大幅增加却逐年递增。国内关于知识管理的研究也与国外有着类似的经历,根据中国知网的检索结果显示,1997年之前关于只是管理的文章数量在一千篇左右,1997年至2000年,相关研究数量得到增长,达到近3000篇左右,2000年以后,文章数量得到惊人的增长,已经达到上万篇,并且这个数量仍在增长。

2知识管理研究的东西方差异

关于知识管理的研究,东西方呈现出不同的差异。通常将之划分为东方观点和西方观点两类。东方观点侧重于隐性知识和知识的创造,西方观点重视显性知识和知识的传递。这主要是由东西方企业采用不同的分工习惯造成,东方企业中比较重视企业员工知识的全面性,各个员工技能具有很大的重叠性,西方企业较重视员工的专一性,强调员工对某一项技能的深度。东方理论的研究学者认为,创新需使人员信息冗余,多种学术背景或者技能背景的员工在一起,可促使知识的相互交叉,这种交叉可促使员工向其他领域触及,进而推动知识共享,加速创新。西方理论的学者则不考虑知识的交叉,侧重强调知识的集成。西方理论学者认为东方理论需要花费极大的成本,而效率较低。通常他们认为,一个人的认知能力有限,应该讲个人融入到一个集体中,从而更好的发挥作用。事实上,实现西方理论所说的,将个人集成到集体中,也并非容易的,也需要具备很多条件。比如如果某个集体中的个体知识交叉很少,则知识无法传递,又比如集体中个体知识重复率过高,则集成毫无意义。同时在研究集成过程中,如何调动每个人的能力也是至关重要的,尤其一些大型复杂项目更难操作,至于一般的情况下,采用企业的规定、规范以及例行程序则可实现。

3建设项目知识管理的实施方案

(1)面向对象的实施方案

面向对象的实施方案,是将员工的知识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所具备知识的组成和特点。通常情况下,又可将员工具备的知识分为三个等级,最底层的是本专业所最基本的知识,每个专业都有其特有的专业知识、规则;中间层为了解专业知识的推导过程,系统了解本专业理论知识;最上层为任务知识,可以根据不同的任务,灵活运用专业知识进行解决问题。知识的发挥与企业文化、个人价值观以及企业绩效考核方案等等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如何改善知识环境、企业文化、个体价值以及管理措施等方法是促使各个层面来发挥作用的关键因素。以知识为中心的企业首先要认识到知识的重要性,结合企业自身情况制定合适的知识管理策略以及管理目标,然后要完善知识管理的基础设施,对现有的知识管理办法进行试验和评价,总结实施过程中的问题,积极调整,最后,对已形成成熟的知识管理策略进行积极推广最终形成知识管理的持续性发展。

(2)面向过程的实施方案

面向过程的实施方案是以项目的设计流程为依据,通过对项目要求进行分析,合理组织人员,将具备相应知识的人员安排到工作中去。面向过程的实施方案,是以项目的流程为依据,分析各个流程中需要的专业知识,进而将知识融入流程中。在这个过程中,知识管理是一个反复的过程,首先需要需要对知识进行分类和建模,然后对现有知识进行评估,寻求与目标之间的距离,制定相应的知识管理办法,只是管理办法目的是发挥知识的积极性,改善工作效率,最后用项目目标要求对知识管理策略进行评价。不同的企业、不同的项目以及主客观条件等等因素,会形成不同的知识管理方法。

4结语

建设项目的知识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他将知识进行分类、共享、创新,将不同知识进行融合,并且在这个过程中人们也可以不断获取知识以及创造知识,从而实现知识的循环。对知识的管理和沉淀,逐步形成了企业的发展历程。知识管理可以有效的提升企业的行为能力、生产效率以及竞争能力。建设项目知识管理分为面向对象和面向过程的实施方案,不管哪一种方案,其核心是强调创新。

作者:王洁 单位:陕西能源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篇(3)

1、企业知识吸收能力研究现状

企业知识吸收能力(Absorptive capacity)从Cohen & Levithal(1990)提出开始,就吸引了学者们的眼球,这一理论充分融合了资源观理论和动态能力理论的精髓。譬如企业知识吸收能力中的知识类型、组织范围、组织结构和内部机制与吸收能力等研究也属于资源观流派研究的内容,而动态能力学派的诸多主题,譬如知识转移、组织学习、组织创新与吸收能力等研究与企业知识吸引能力也有着紧密联系。

诸多学者的研究反复的证明,企业知识吸收能力强的企业较易获取更多的有利资源和条件。在管理类国际权威杂志和诸多管理领域,如组织学习、产品创新、技术管理、战略管理等等,吸收能力的作用已得到学者和专家的广泛认同。有关企业知识吸收能力的前因和后果、机理性的研究已经有了一定的规模。当然,这些研究的假设前提是企业知识吸收能力的形成之前已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存,经过企业知识吸收能力的作用后可产生企业相关经济效益。

2、企业知识吸收能力的前因变量

有学者从四个方面对企业知识吸收能力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归纳,分别为先验知识的存量与内涵、组织学习机制、学习强度与学习方法以及研发投入的强度(刘常勇,谢洪明,2003)。加森等人(2005)同样地将企业知识吸收能力影响因素分为四个方面,分别是,关联知识的聚积、关联知识的多样化、关联知识的交叉性和关联知识的分辨度。吴晓波等(2005)学者延续了上述学者的观点,将影响企业技术知识吸收能力的因素分为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分别是产业面临的环境、企业自身的资源和条件,以及技术本身的特点。我们将影响企业知识吸收能力的因素,从企业内外这一角度,将其划为企业内部、企业层面和企业间层面。其中,内部层面有企业知识基础、企业的研发活动、组织管理因素,企业层面有先验知识与组织机制,企业外部层面有知识环境(外部知识源和外部知识属性)、企业社会资本等。

① 企业内层面

企业内影响吸收能力的因素又可以分为个人和组织两个方面。个人因素主要是个人认知,不同个体的员工对知识的理解上存在不同。组织层面主要聚焦于个人作为组织的“守门人”或组织与外界环境的“接口”。Cohen & Levinthal(1990)的研究认为,组织中存在一类特殊人——“守门人”,他们在组织中发挥两类作用:其一是监控外部环境,并辨别企业需要的知识;其二是向组织内部成员转移获取的知识。因此,个体吸收能力是组织吸收能力的基础,个体现有知识结构和存量影响组织对外部新知识的吸收。

企业内部的R&D活动对吸收能力的重要影响历来受到学者们的关注,并且其他众多因素间接地通过影响R&D而影响吸收能力。企业吸收能力受到组织过去各个组织单元的知识积累的影响,包括组织内横向或垂直方向知识流的配置、先验知识与新知识的相似属性等要素。此外,除了企业研发投入外,更多研究关注影响企业与外部知识源的沟通交流、企业内部部门间、成员间知识交流和共享的组织机制。科姆(1998)通过比较分析韩国现代和大宇汽车公司的发展史,发现现代汽车在与国外企业合作中坚持下来的自主经营和技术合作模式成就了现代汽车公司顶级技术能力。布森等人(1999)、蓝姆 & 鲁拜克(1998)等研究发现企业内部知识交流与共享机制、组织文化、学习强度、学习方法、员工参与决策等要素,均会对吸收能力产生重要的影响。

② 企业层面

Zahra & George(2002)将组织内部的结构、认知及行为等因素统称为“社会整合机制”,他们指出这些因素将会影响企业潜在吸收能力向实际吸收能力的转化率。樊利钧等(2009)研究发现企业整合能力对吸收能力的不同方面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组织运用系统能力有利于促进知识吸收的效率,但是会对吸收范围产生负面影响。此外,工作轮换制度可以提高员工个人的协调能力,从而对外部新知识的获取和消化。

加森等人(2005)在Zahra & George(2002)对吸收能力的划分方法基础上,从潜在和实际吸收能力两个维度,分别运用实证方法检验企业部门间协调、员工参与决策、工作轮换对吸收能力的影响,并用实证结果表明了变量之间的紧密联系。

③ 企业间层面

企业间层面影响企业吸收能力的因素包括新知识的类型、组织问题相似性、组织结构对等性、社会资本和知识环境等因素。隐性知识由于具有复杂性、难以移植、不清晰等特征,往往难以扩散和吸收,有时由于模糊性、不可靠来源、未证明知识及情境或缺等影响而产生知识转移与吸收过程中的粘性。很多学者认为知识转移的效果依赖于知识接收方对知识源的消化、吸收与整合程度,蓝姆 & 鲁拜克(1998)也指出吸收能力是联盟企业接近、搜索与获取合作伙伴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前提。他们的研究指出“学生企业”和“老师企业”的双边关系对吸收能力有着重要影响,特别是当两者具有相似的知识基础时,“学生企业”的吸收与消化效果将更好。此外,当两个企业之间有着共同问题,并且对知识共享、交流与沟通的政策达成一致时,将会有利于促进双方对知识认知得到共性,从而加速对外部新知识的吸收。戴尔 & 斯恩(1998)指出经常往来的企业由于对双方行为和业务的熟悉,双方吸收能力将会得到提升。

Cohen & Levinthal注意到企业外部联系的强度对吸收能力将会产生重要影响。汉森林(2002)提出知识网络的概念,用于解释企业利用外部知识方面的差异性,并且认为知识网络概念的关键在于企业知识的相似性和对外部知识的理解力,这种网络关系强度会影响企业对相关知识的获取。琼基等人将吸收能力引盟中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水平或垂直联盟关系给企业获取新知识带来机会,水平结构扩大知识广度,垂直结构有助于提高知识深度,进而提升企业的吸收能力。韦影(2007)对社会资本三维度的划分方法,研究了企业社会资本与吸收能力和创新绩效之间关系,研究证实了社会资本各个维度对吸收能力的影响。

3、企业知识吸收能力与知识管理

企业需要一些与外部知识源重叠的知识以帮助成功吸收新知识,但是两类知识高度重叠又会限制从新知识中获得新视角的可能。组织的吸收能力关系到组织对外部经营环境的驾驭水平,能力越高就越有机会吸收竞争对手外溢的知识。泰赛(2001)认为组织如果没有吸收投入的能力,将无法实现组织间的学习与知识转移。组织在基于时效、风险与组织资源限制等因素的考虑下,通过强化外部知识的吸收而获取学习所需知识,但是,并不是每个组织都能顺利完成该过程,其中原因就是缺乏相关的吸收能力。勒温森 & 阿萨赫(1995)指出吸收能力是影响组织内学习以及组织间学习的重要因素,而且是学习的根基,吸收能力越强组织学习的积极性越高,吸收消化外部新颖知识的效果越好。

吸收能力有关文献探讨了企业如何使用累积知识识别和吸收新知识。企业对新知识的搜寻主要通过对外部环境可能的片断知识进行收集,而这些片断知识尚不能满足企业真正需要,因此企业需要吸收和进一步开发解决问题的互补能力。吸收能力促进知识的吸收和转化,并提高搜寻活动所产生的产品创新绩效水平。

组织知识是实施创新的基础,组织学习的能力建立在自身的吸收能力基础上。自从Cohen & Levinthal(1991)提出吸收能力概念后,它成为组织管理研究领域的热点,许多研究从组织内部、组织层面及组织间等方面探究原因,同时也包括相关知识、组织结构、组织能力等方面的因素。他们对“以往忽略技术吸收”的现象给予了新解释:如果企业实现从环境中识别、吸收和利用新知识的能力进行投资,那么她将流畅自然地学习与吸收外部知识。吸收能力内生于内部的研发,也是内部研发的副产品。

吸收能力有助于提升企业创新的速度、频率和范围,而创新所产生的知识又成为吸收能力的一部分,进而提升组织的吸收水平。泰赛(2001)从网络时间对组织学习对创新与绩效的关系研究发现,组织单元的吸收能力不仅创新与绩效有直接影响,网络中心的组织单元的创新/绩效与吸收能力存在交互作用。

4、企业知识吸收能力对创新绩效的影响

学者们发现吸收能力能促进和加速组织绩效的提升,包括创新绩效、组织适应、知识流动、竞争优势和组织学习等。吸收能力有助于企业领先竞争对手开发新产品,并从获取和使用外部知识中获益。

Cohen & Levinthal(1990)认为创新绩效是具有特定路径依赖性,对特定领域缺乏先期投资将会限制企业该领域未来技术能力的发展,并通过实证发现企业吸收能力对技术创新有着较强的预测作用。刘和怀特(1997)的研究结果发现,企业创新能力源自对自身吸收能力与新知识来源进行投资的协同作用。另外,赫发特(1997)等相关研究发现,吸收能力将会提升企业的创新速度、频率和范围,并且创新活动所产生的知识将成为吸收能力的知识基础,从而提升吸收能力。剔锡(1997)认为知识的吸收对公司创新能力的培育有着重要影响,但是能否有效利用外界知识依赖于公司的知识基础和先验知识累积。企业的吸收能力对知识获取、组织学习和组织创新有着重要作用。

陈、阿随和莫尼卡(2002)用定性分析了吸收能力对产品和服务创新的影响,指出吸收能力提升不但能使企业获取有价值的外部新知识,增加企业的知识积累,并且通过知识共享而提升产品和服务创新绩效。加森等(2005)指出由于企业前因变量影响潜在和实际吸收能力,因此外部创新资源投入并不总是能带来创新产出,研究发现,与协调能力相关的组织机制主要提升组织单元的潜在吸收能力,与社会化能力相关的组织机制主要增加组织单元的潜在吸收能力。

5、企业知识吸收能力相关研究评述

从学者们对吸收能力作用机制模型中可以发现,现有对吸收能力的主要关注直接影响因素和对创新、组织学习或绩效的影响,而对组织如何获取技术、市场、管理等知识的,通过何种方式获取和开发,并经过哪些途径消化与吸收等问题尚缺乏系统性研究。因此,后期研究可以基于知识观和组织知识搜寻理论,研究企业市场知识、技术知识和管理知识的不同搜寻方式将对吸收能力的不同维度产生何种影响,并且需要考察吸收能力不同维度对组织知识搜寻与产品创新绩效之间的中介作用。

参考文献:

篇(4)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浪潮的推动下,中国乡村社会正处于急剧的社会变迁之中,经济发展、体制改革、民主法制等逐步深入基层社会。在农业大国向工业大国的转型期,建设一个和谐的乡村社会是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因素之一,然而,在乡村关系治理的现实实践中,乡村关系到却出现了一些失范现象。其中乡镇政府的越位侵权和村委会的过渡行政化是当前乡村关系改革和发展的难题,严重制约了乡镇行政效能的有效履行和村民自治的健康发展。

一、公共选择理论阐释乡村关系失范

公共选择理论包括广义和狭义两种解释,广义的公共选择理论是经济学理论的一个重要流派,是将经济学应用于政治科学;狭义的公共选择理论是作为行政管理学的一个流派而存在,它将公共选择的方法应用于公共行政管理领域,关注的重点是政府的管理活动及各个领域公共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公共选择即非市场的集体选择,公共选择理论的宗旨是把市场制度中人的行为与政治制度中政府的行为纳入同一分析轨道,即经济人模式。

公共选择理论的基本行为假定是:人是关心个人利益的,是理性的追求效用最大化者,即理性的经济人。公共选择理论家基于这个出发点,分析了公共管理组织的行为,他们认为,公共管理组织及其组织者并不像人们所认为的那样充满公益心,相反他们的和常人没有什么区别,都是个人效用最大化的理性经济人,追逐自己的私利,他们首先追求的是个人利益和组织机构的利益,然后才会照顾公众的利益。公共选择理论假定适用于不同的领域,既适用于政府部门组织也适用于非政府部门的自治组织。

乡村关系失范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乡镇政府的越位侵权,具体说主要集中在对村委会人事权、财政权以及农民生产经营自的非法干预上,体现在村民自治的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各个环节之中;二是村委会的过渡行政化和“过渡自治化”,前者指村委会成为乡镇政府的一个下属办事机构或一级“准政权组织”,后者指村委会单纯从本社区利益出发,不愿接受乡政府指导,对承担的协助乡镇政府开展工作的职责抱着消极、冷淡的态度。

从乡村关系失范的具体表现我们可以看出,作为两个紧密联系又相对独立的公共管理组织都力图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而将自身权益影响或扩展到对方。当然,在追求自身组织利益而努力去影响或限制它组织利益的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组织中的人,是受到他们自身利益的驱动、追求个人效用最大化,从而造成乡村关系失范。

二、乡村关系失范的影响因素

公共选择是相对于市场选择而言,一般来说,在市场选择中当市场机制不健全或市场还未成熟时,经济人就会在市场缺陷中寻求利益最大化,抑或投机,而不是靠公平竞争获利。同理,政治体制的不完善,也给公共组织或公共管理者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提供可乘之机。

(一)压力体制下乡镇政府强权

乡镇政府作为我国乡村地区基层政权组织,处于我国权力运作体制中的最末环节。长期以来我国权力运作体制在某种程度上可称为压力型体制,其主要特征在于各级政府为完成上级下达的经济赶超指标,采取数量化任务分解的管理方式和物质化的绩效评价体系。这决定了国家在农村的各项发展目标、计划、任务最终要靠乡镇政府加以贯彻落实,也迫使乡镇领导和乡镇干部想方设法去完成上级部署的各项任务,如计划生育、征兵、粮食种植,税款征收等。为此,乡镇利用对村干部的去留决定权和工资报酬权将指标再度分解分配给村民自治组织特别是村委会,并利用强有力的行政命令手段督促其执行,这就造成村民自治组织自治权限大大缩小,从而使乡政府与其的角色关系扭曲。

(二)乡村治理法制建设存在缺陷

实行村民自治之后,理论上说村民自治委员会与作为基层政权的乡镇政府并无行政隶属关系,二者只是工作上指导与合作关系,根据《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第四条规定“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对村民委员会的工作给予指导、支持和帮助,但是不得干预依法属于村民自治范围内的事情。村民委员会协助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开展工作。”从此我们可以看出法律对村委会和乡镇政府关系的规定是非常粗略和原则化的,既没有对“指导、支持和帮助”的范围给以合理确定,也没有对村民自治的领域给以明确表述,这在客观上导致规范乡村关系和村民自治的制度供给不足和空隙过大。乡镇政府拥有比村民较多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组织资源,再加乡镇权力缺乏有效的约束制衡。这种制度的空隙客观上成了基层干部利益群体谋求自身利益的活动空间,他们能较便利的利用制度空间去对村民实现制度侵权。

(三)村委会双重角色失衡

村委会作为法定的村民自治组织,是经过村民授权来控制与管理社区资源,体现和维护村民利益并通过为村民服务来赢得他们的支持和信任,但是在实际中村委会又承担了乡政府分配给某些行政职能。这样,村委会便扮演了双重角色,一方面要贯彻上级方针政策,代表乡镇政府工作,另一方面又要完成属于自治范围内的工作,分别体现乡镇意志与村民意志。虽然在人民的国家内根本利益是一致的,但矛盾和冲突不可避免,因为中国所要实现的后发外向型现代化本质上是一种强制的现代化,它要求村民在较短的时间内即适应并接受原生型现代化国家在很长的时间内所发生的种种变化。因此必然有大量不受村民欢迎的国家任务和要求要通过村委会去强制执行,同时,乡镇政府自身利益的也会搭上制度化转型的便车进行扩张。双重角色必然产生双重对策,一方面村委会顺从乡镇政权,成为乡镇政府的办事机构执行命令或进一步搭便车“自我扩张”,另一方面从自身利益出发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进行游说、消磨甚至抵制,村级反控制力量的成长使乡村关系处于紧张状态。

三、对乡村关系失范的治理

公共选择理论关注的中心是政府与社会的关系,通过在公共部门中恢复竞争,引入市场机制,打破政府垄断,从而将政府的一些职能释放给市场和社会。从总体上看,乡村关系失范主要在于乡镇政府对村委会合法权益的侵蚀造成的矛盾和冲突,治理的关键在于乡村双方的良性互动:

(一)完善法律法规,明确乡镇政府与村委会的职责权限

要实现乡镇政府与村委会良性互动,首先要确立二者是相对独立的利益主体,是无直接隶属关系的平等法人关系。中国农村社会正处于急剧转型期且地区发展不平衡,乡镇与村集体的利益边界和权限范围往往是模糊的、变动的,现行的法律只是设计较为宽限的法律框架,并没有程序性规定。要明确乡镇与村的角色定位,首先要理清二者的职责权限,一是根据宪法和《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确立的乡政村治原则精神,各级人大制定关于乡政村治特别是村民自治的实体性法规,明确划分乡镇和村的利益边界及管理权限,哪些事项需要乡镇政府“指导、支持和帮助”,哪能些事项需要村委会“协助工作”。明确的外延和内涵使国家的法律法规、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通过乡镇政府得以顺利贯彻,村民利益通过村民自治得以真正实现。这样乡镇政府的依法行政得到村民的认可拥护,违法施政被村民合理拒绝,同时村委会的双重角色大体平衡,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使乡镇行政管理与村民自治在制度规范上有机衔接起来。

(二)重塑政府形象,建立服务型乡镇政权组织

改变政府形象,规范政府作为,首先要在体制上解放乡镇政府,根本的是要改革压力型政治体系,使乡镇从繁重的数字化指标任务中解脱出来。再造政府基层组织体系方面不是继续精简,因为现有框架下精简已经走到末路,改革的目的在于提高绩效而不是裁减人员,乡镇改革的目标是让乡镇只有最基本的社会事务管理功能,如土地管理、治安管理、救灾、优抚等。乡镇政府不应该对经济增长目标负责,也不应该对自身财政负责,更不应有自我扩张和资源掠夺行为,乡镇政府应该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与民间组织在资源配置中的角色,把主要精力和资源更多地投在提高公共服务与发展社会福利事业领域,提高服务能力。

(三)培育自治组织,增强村委会自治能力

民间自治组织是沟通政府与公民重要桥梁。政府与公民良好合作常常需要一个中介组织的协调,一方面各种民间组织及时把其成员对政府的要求、愿望、建议、批评集中起来转达给政府,另一方面又把政府的政策意向和对相关问题的处理意见传达给其成员。同时民间组织对政府行为构成强有力的制约,适应了农民丰富多彩的社会需要,民间自治组织大量成长,政府就会受到来自外部的制约,可以抵制、克服政府组织不合理的甚至侵犯群从利益行为。因此国家应从体制上消除对民间组织不合理限制,使各种形式各种功能的农村民间自治组织有宽松的成长发育环境,如村委会、各种农民协会、养殖协会等。在民间组织发展过程中,不断探索实施规范管理的新体制,建立政府与非政府组织良性互动关系。村委会作为村民法定的自治组织,在村务管理方面更应担负起责任,只要不偏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对村庄重大事项具体负责实施并自觉接受村民监督,加强自我决策和自我管理能力,增强村庄“自主性”,这样才能理顺村庄和乡镇政府关系。

(四)提高乡村人员素质,实现由经济人向社会人转变

在处理乡村关系过程中,人是具有决定性的因素。乡村关系不协调很大程度上同乡村干部素质低下,农民觉悟不高有关。表现在乡村干部中主要是不相信群众、、人治观念、,表现在村民群众中则是文化水平低,觉悟不高,缺乏契约合作意识,并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放任主义倾向。因此要改变这一状况,必须在乡村社会树立现代民主观念、法制意识和契约精神,乡镇干部要按照“三个代表”要求,提高认识,改进方法,依法履行“乡政”职责,充分认识到乡镇政府与村委会之间是指导与被指导关系,对乡村管理应更多的采取法律的、经济的、教育的手段而不是简单的行政命令,应尊重村民自治权和村委会的相对独立性,增强服务意识、公仆情结;村干部要依法履行“村治”职责,加强自身建设、增强自治能力,自觉协助乡镇政府做好各项工作,引导农民用好民利,做好村民的“当家人”。从根本上说,要在市场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由理性的“经济人”向为民服务的“社会人”转变,实现乡镇民主管理与村民自治良性互动,共同建设和谐的乡村社会。

[参考文献]

[1]陈振明政策科学--公共政策分析导论(第二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2][美]布坎南自由市场和国家[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8

[3]徐学通村民自治中的困境:村委会的行政化倾向[J]行政与法2003(10)

篇(5)

仓储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供应链上下游的需求。仓储应该融入到供应链上下游中,根据供应链的整体需求确立仓储的角色定位与服务功能。物品储存、流通调控、流通加工、交易中介、配载、质量管理。仓储活动、或者说仓储的基本功能包括了物品的进出、库存、分拣、包装、配送及其信息处理等六个方面,其中,物品的出入库与在库管理可以说是仓储的最基本的活动,也是传统仓储的基本功能;物品的分拣与包装已经与物品的出入库及在库管理相结合、共同构成现代仓储的基本功能。

1.先进先出原则。即是先入库的货品先出库的原则,该原则一般适用于寿命周期短的货品。

2.面对通道原则。即指将货品的标志、名称面对通道摆放,以便让作业员容易简单地辨识,这样可以使货品的存、取能够容易且有效率地进行,这也是使仓库内能流畅作业的基本原则。

3.重量特性原则。即指按照货品重量的不同来决定货品在保管场所的高低位置。一般而言,重物应该保管于地面上或货架的下层位置,轻的货品则保管于货架的上层位置。如果是以人工进行搬运作业的时候,人的腰部以下的高度用于保管重物或大型货品,而腰部以上的高度则用来保管轻的货物或小型货品。这个原则,对于采用货架的安全性及人工搬运的作业有很大的意义。根据这个原则,该公司的仓库备货就采用了摘果式。这种方式,对于该公司对仓储要求的现状来说,是非常合理的,而且对于工作人员来说也是很方便的。

4.形状特性原则。依据物品形状来保管也是很重要的,如标准的商品应放在托盘或货架上来保管。 保管的重要一条是对于易变质、易破损、易腐败的物品;对于机能易退化、老化的物品,应尽可能按先入先出的原则,加快周转。

二、ABC管理法

ABC分类法(Activity Based Classification) 又称帕累托分析法或巴雷托分析法、柏拉图分析、主次因分析法 、ABC分析法、分类管理法、重点管理法、ABC管理法、ABC管理法、巴雷特分析法,平常我们也称之为“80对20”规则。 它是根据事物在技术或经济方面的主要特征,进行分类排队,分清重点和一般,从而有区别地确定管理方式的一种分析方法。由于它把被分析的对象分成A、B、C三类,所以又称为ABC分析法。一般地,是将曲线累计频率分为三级,与之相对应的因素分为三类:A类因素,发生频率为70%~80%,是主要影响因素。B类因素,发生频率为10%~20%,是次要影响因素。C类因素,发生频率为0~10%,是一般影响因素。这种方法有利于人们找出主次矛盾,有针对性地采取对策。

具体步骤为:收集数据、处理数据、制ABC分析表、根据ABC分析表确定关系、绘制ABC分析图、案例分析。要想对库存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首先就要对存货进行分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对货物进行更好的管理和控制。因此,在原仓储设施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采用对货品进行ABC分类而实施管理。这样可有效地利用原仓库的空间和货位。即通过对货品的分析,找出主次,分类排队。根据巴雷特曲线所揭示的“关键的少数和次要的多数”的规律在管理中加以应用。因此,可按照产品价值、销售量、缺货成本或订购提前期等指标来将产品进行分类。在运用的时候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使我们的仓储理论知识更适应与我们的实际操作。只有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才能将我们的知识发挥到极致。

三、物流信息系统的知识概要

物流信息系统是由人员、计算机硬件、软件、网络通信设备及其他办公设备组成的人机交互系统,其主要功能是进行物流信息的收集、存储、传输、加工整理、维护和输出,为物流管理者及其他组织管理人员提供战略、战术及运作决策的支持,以达到组织的战略竞优,提高物流运作的效率与效益。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从物流决策、业务流程、客户服务的全程信息化,对物流进行科学管理。物流系统包括运输系统、储存保管系统、装卸搬运、流通加工系统、物流信息系统等方面,其中物流信息系统是高层次的活动,是物流系统中最重要的方面之一,涉及运作体制、标准化、电子化及自动化等方面的问题。由于现代计算机及计算机网络的广泛应用,物流信息系统的发展有了一个坚实的基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及相关的关系型数据库、条码技术、EDI等技术的应用使得物流活动中的人工、重复劳动及错误发生率减少,效率增加,信息流转加速,使物流管理发生了巨大变化。

重视物流信息系统和物流管理的互动,既要根据自己的物流管理流程来选择适合的物流信息系统,也要通过物流信息系统来优化和再造自己的物流管理流程。选择合适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统能给企业带来的好处有:

①提高企业物流综合竞争力。

②内部运作效率提高,能够从容处理各种复杂物流业务。

③通过与客户的实时信息共享,提高了客户服务质量。

④在对大量的客户业务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使得向客户提供增值服务成为可能,并挖掘出巨大的销售潜力。

⑤加强总部对分支机构的管理以及与股东单位、合作伙伴、支持资源的信息沟通、业务合作,向管理层、决策层提供实时统计分析数据,提高了市场反应速度和决策效率。

篇(6)

2分析以知识管理为基础的信息系统项目管理过程模型

这一点能够利用大量的实践研究结果所展现出来:当前的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工作的具体过程可以说密切的联系着整个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和建设过程的阶段划分。在建设信息系统项目管理体系的过程中,有关的工作人员应该对这样的几个问题首先予以解决:在预定的研究方式之下,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应该怎样将相应的计划开展起来,并且对活动进行组织和掌控。通常来讲,应该有三个主要的阶段存在于高质量的信息系统项目管理中,即系统选型阶段、系统分析阶段、实施整个系统的阶段,详细到执行和实施项目的角度而言,在一般操作流程的基础上,有关的工作人员可以划分整个项目管理工作为:授权项目、分析需求、选择项目、开发制定和实施项目、评估项目及验收已经完成的项目等,在管理整个项目的过程中,在知识管理这一中心的连接下,这些具体的实施步骤就会通过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展现出来。此外,也能够充分的彰显出来知识管理和业务过程的融合性。

3分析以知识为前提的信息系统项目管理组织发展层次模型

对于这样一点,有关的工作人员必须要清晰的进行认识:智力密集和劳动密集,为现代意义上信息系统项目的最大特点,往往有复杂化的内容结构和大量的工作人员类别存在于一个规模化的信息系统项目中。分析项目管理有关工作人员的组成形式、整个团队的协作精神、团队精神及其工作人员本身能力的组成等,同整个信息系统项目管理的完成情况上都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在知识管理背景的影响之下,有这样几种类型存在于个人和组织之间的发展层次中:智慧型、能力型、创造型、学习型和知识型,在这样当中,知识型结构在其中的作用更加的明显。

4分析以知识为基础的信息系统项目管理体系总体结构情况

将信息系统项目管理体系在知识管理支持下建立起来,构建整个系统的整体结构框架,都要有高效统一的过程、组织关系和内容作为支撑,在构建起知识框架的基础之上,将知识管理当作其中的前提条件和重要的载体,对项目管理过程、项目管理组织和项目管理内容等方面内容的协调和沟通上予以实现,保证顺利的实现整个信息系统项目管理的主要目标。

5分析具体的实例

以某单位近些年来所开发出来的信息系统项目为例,来进行详细的分析阐述,对基于现代项目管理方法的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基于知识管理的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和基于系统开发方法的信息系统项目管理进行了比较。从一些案例中我们发现,同其他两项进行比较,有着一定的优越性存在于基于知识管理的信息系统项目管理中:例如,某单位在基于知识管理的信息系统项目管理中:平均增加投资、平均开发时间和平均费用节省率等都较基于现代项目管理和系统开发方法优越,甚至能超出10%。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发现在知识管理的基础上,将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工作建立起来,比其他两种形式要优越很多,得到了广大的用户的一致认可,并且各个工作人员在具体的工作中,又能够有效的围绕这样的工作体系来进行工作,将单位员工们团队协作的能力能够有效的培养起来。

篇(7)

1 建立规章制度,明确岗位责任

1.1 项目经理

负责总工程的质量管理,接受公司的行动指令,接受甲方及监理的业务指令,并贯彻落实到有关人员,对工程的工期进度、质量、安全,文明施工的总体决策,负责安排人力、物力、财力,对各部门进行协调以确保工程的进度和质量,并积极支持各条线负责人的工作。

1.2 施工负责人

组织施工班组落实施工技术骨干力量,按照施工工艺程序及施工方案组织进行施工,按工期要求组织劳力突击队,根据职工的劳动工作量,决定职工的劳动报酬奖勤罚懒的规章制度,并有权对具体人员实施奖罚方案。

1.3 技术负责人

负责工程技术工作,编制施工方案,比较复杂的项目需要编制施工工艺流程,工程项目操作程序,并编制进度计划,落实技术交底工作,解决技术质量问题,同业主方、设计、监理方联系设计变化,技术核定工作,组织各班施工人员学习技术资料,领会设计意图及施工顺序,负责编制施工进度整理内业资料等工作。

1.4 施工员

测量放样,按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进行施工管理,组织对施工项目进行自检,填制自检表格交班组长签证,办好下道工序施工的准备工作,对出现的施工问题进行汇报,经审批后落实整改的措施。对不合格的施工人员建议停用或调动工作,项目经理应积极支持。

1.5 质检负责人

根据国家有关验收规范进行施工项目的各工序质量管理。负责测量、放样的复核工作,做好现场质量测试工作,及时督促做好混凝土试压件,对各工序进行质检,属隐蔽工程的项目进行自检,合格后报监理签证,按规定编制质量标准及允许误差,在施工前做好标准交底工作。

1.6 文明安全负责人

严格按照现行安全操作规范及安全生产的要求向各施工班组做好安全交底工作及时检查各班组的执行情况,做好安全资料,根据工程特点抓住关键项目的施工安全。

1.7 材料负责人

根据工地进度及时联系安排各种材料进场,及时向项目经理报告市场信息,对各种原材料进场,做好收取质保单的工作,及时对原材料进行复试,将复试结果报给质检员。

1.8 各施工班组长服从工地职能部门的安排,严格按施工操作规程,安全规范进行施工,保证按时按质完成任务,带动班组全体人员进行劳动竞赛,并安排好当月及近期的生产计划。对质量不合格的地方要求无条件返工。

2 质量管理体系

工程施工中实行全面质量管理,实行公司质安科负责检查指导,项目经理为第一负责人,工地质检负责人具体实施的三级质量管理网络。

2.1 强化质量管理,认真做好各种质量基础工作,坚持把质量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中心环节,首先质量意识教育,明确效益,进度,及利益服从质量的观点,坚持“质量第一”的经营思想,以提高工作质量来提高工程质量。

2.2 严格贯彻质量管理制,以项目经理为首的各种技术系统对工程质量提供技术保证,按照谁施工,谁负责的原则,项目经理和施工质检员对工程质量负责。每个操作者对操作部分工程质量负责,物料部门对提供的材料,设备的质量负责,参与本工程的每一个人都有明确的责任,形成严密的质量管理体系,以保证工程质量。

2.3 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加强质量监督工作,认真落实“三检”制度,即自检、互检和专检。自检是为了自我把好施工质量关,互检是下一道工序的施工人员对上道工序的工程质量进行检查起到监督、即使纠正错误的作用。专检是专业质量检查员的检查,经专检人员可以作出是否进入下一施工工序的决定,对质量未达标的部位,作出及时整改的指令,起到质量保证的关键作用,认真做好每个工序的检查,分部分项工程的质量,自检合格率必须达到100%,质检员专检的合格率必须达到95%以上,对班组实施优良有奖,不合格者返工重罚。

2.4 加强材料管理、提高工程质量,各种材料进场要认真组织验收,对不合格材料坚决予以退回,决不含糊。

3 质量管理制度

3.1 建立健全以项目经理为首的质量保证体系,明确项目经理是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第一责任人的管理制度。项目经理部及下面施工队设专职的质检工程师和质检员,并通过召开“项目管理委员会”在全员中明确质量标准、质量目标、质量制度等一系列思想。

3.2 项目经理部在实施工程施工前制定《质量管理网络图》,将质量管理落实到每个负责人并上墙公布。项目部和各施工队必须严格按照《质量管理网络图》分工进行工程质量管理。

3.3 项目经理主要依据技术规范要求进行施工质量管理,各施工队必须严格按照项目部下发的规范、施工技术方案和作业指导书组织生产,进行施工质量控制。

3.4 技术员必须每天进行施工记录,使用项目部统一发给的记录本,每本均有编号,工程结束收回存档,每页均应编号顺序记载,不许跳记或缺页,便于查找。应使用蓝黑墨水或黑墨水书写,不得使用圆珠笔、铅笔或纯蓝墨水。书写字迹工整、清晰。

3.5 施工队长和施工技术员必须按时参加项目部每周召开的工地例会,并应在会议召开前做好充分准备,详细真实地反映本施工队的进度和质量情况,认真听取项目部对施工队的进度和质量点评。

3.6 加强工程和材料试验,建立工地实验室,对工程材料试验严格按照技术规范中的有关要求进行。并加强原材料装卸、运输过程中的管理,不合格材料严禁使用。正确设计各种砼的配合比,加强成品、半成品及各项工程用料出厂合格证和质保书的管理与抽检工作。

4 工程质量管理办法

4.1 认真细致做好开工前的各项外业工作,如逐桩横断面的复核、全线水准点、导线点的加密复核工作等,发现问题及时向监理组汇报。

4.2 根据工程特点,每分项工程开工前应精心策划施工方案、科学合理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和制定详细务实的作业指导书,上报监理组后下发各施工队。各施工队应根据施工方案、组织设计、作业指导书精心组织施工。

4.3 对关键工序、重点部位及新材料、新工艺必须召开技术交底会,组织全员学习工艺流程、熟悉操作规程,确保工程质量。

4.4 强化精品意识,提高工程质量意识。项目部将通过召开各种形式的会议,如工地例会、专题会、现场会等,以及以“项目经理部通知”的形式下发各种文件、上级精神、施工工艺等。在全员中贯彻“优质、高效”的质量意识,并在实践中加以引导。

4.5 加强施工过程中的自检、互检和交接检查,把质量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合理安排隐蔽工程的验收时间,服从工程整体进度要求。

4.6 坚持执行“首件工程认可制”,特别对结构物将提出高标准、高要求、高质量。力求结构物达到“内实外光、内密外平、内强外净”,对不合格产品,坚决推倒重来。

4.7 严格实行技术岗位责任制,认真做好图纸复核、技术交底、设计变更的签证、隐蔽工程的检查、分项分部及单位工程的质量评定、计量支付的签证、竣工文件的编制和竣工预验等工作。

篇(8)

二、初中政治教学关注研究的发展与应用

(一)教学关注研究的发展

从任教于师资培育机构的教授们已经开始尝试去发现要教他们学生什么,教授们开始以教师的问题、教师所抱怨、教师所感焦虑以及教师感到满意的几个面向加以调查,揭开了初中政治教师教学关注研究的序幕;之后Fuller将教师教学关注概念化,划分为两种型态:自我利益的关注,学生利益的关注。最后,再根据教师关注检核表资料进行因素分析,认为教师教学关注应再包含教学情境关注,但由于教学情境关注必须透过情境本身的改变,或先改变自己,再推动情境的改变才能解决,因此,在谈教师教学关注理论时,都只包含三面向,即以self、task、impact来代表教师教学关注的三阶段[3]。

(二)教学关注研究的应用

在发现教师参与教育改革对革新措施的关注表现与Fuller所指教学关注有相似之处时,于是他们以关注概念为基础展开为期三年的实证调查研究,建立关注本位的采用模式,其基本观点如下:1.改革是一个过程、不是一个事件;2.改革过程中,了解执行者的观点是非常重要的;3.改变现状先从改变人着手;4.改变过程中,革新与执行是一体两面的;5.改革过程是可以经由规划实现的;6.本模式所称革新泛指各种型态及不同大小的变革[4]。因此,有关教育改革的研究关注本位的采用模式被视为最佳的实证理论模式,其应用领域除了教育研究外,还推广到护理、农业推广、商业教育等方面的研究。

三、初中政治教师教学关注的相关研究

就本研究主题而言,可以归类以下四点研究方向:师范教育的应用;以理论为基础运用以解决其他关注问题;对于理论的验证;影响之相关因素探讨。研究者将四个研究方向的相关文献整理,做出以下的结论:

(一)师范教育的应用上

从文献中研究者发现应用于师范教育上的研究多数早期,包括Fuller在1967年以332个师范生为研究对象;Hall在1960~1970年间以参加个别化师范教育实验课程的师范生为对象以及Patterson在1969年将教学关注理论纳入师范课程安排都得到一个结论:课程教学内容和师范生的学校实习经验是完成发展任务和解决关注的重要贡献者;接受将教学关注理论纳入课程安排的师范生对教学内容及教授较感到满意。因此如果我们在师资职前培育课程中改变课程内涵或上课顺序,让职前教师的教学关注受重视,应可获得正面的意义与帮助。

(二)以理论为基础运用以解决其他关注问题

包括国外学者Roper在1993年探讨师范生所知觉的教学关注与指导老师知觉的教师关注之关系和Lorhr在1994年探讨职前教师和任课教授的教学关注以及近期国内研究者探讨教师效能感与教育变革关注阶段、教育变革接受度的相关情形,理清教师对教育改革接受度的影响因素;李复惠在其任教健康教学范畴内探究教师认知与关注程度现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姜礼能探讨资讯融入教学与教师关注相关议题;王慧珠探讨教师教学关注与教学专业成长需求的现况和相关性,并比较不同个人因素与环境因素变项之教师,其教学关注与教学专业成长需求的差异情形[5]。从国外的两篇相关研究和近年来国内研究者的文献中可得知,已开始尝试从理论中去发展如何解决实务上的问题,以期探讨了解学校中的职前教师或是不同教学情况、教学职务上的关注,更据此因应教学时代的变迁,作为教育改革的参考。如现在的科技融入教学及教师专业、应用CBAM模式以探讨变革关注等,这都是值得令人思考亟欲探究的课题。

(三)对于理论的验证

从相关应用研究中得知,Fuller的教师关注已经有许多研究将其应用在其他教育对象上,以了解其他不同教育领域关注的发展,借以验证Fuller的理论是否亦可适用于其他教育领域,当然,并不是每一个研究结果都和其有相同的结论。而此领域在国内的文献上尚称发展阶段,关注的情形是否真如Fuller理论,值得探讨。

(四)影响之相关因素探讨

从整理的研究文献中我们可以得知,从事此方面研究文献可称丰富,而研究影响初中政治教师教学关注的因素亦很多,可归类为个人因素(性别、年龄教育背景……)和情境因素(学校规模、担任职务……)。先进研究者以性别、年龄和教育背景因素探讨为最多,所得到的结果也不尽相同,不可忽略的是因为我们是抽样调查的准实验,所得出的结果当然不可广泛适用各个地区。纵然如此,这也是日后可提供后进做研究的珍贵资料参考点。

篇(9)

公司治理由于在现代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日益受到关注,特别是随着以利益相关者理论为核心的公司治理实践的发展,公司治理伴随着“公司的触角”渗透到了中国社会经济领域的各个角落,公司治理以及公司治理所衍生出来的企业社会责任、公司公民、商业贿赂和企业伦理等问题已经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弄清公司治理与构建和谐社会二者之间的逻辑关系对发展与完善和谐社会理论体系以及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发展

利益相关者的理论萌芽最早起源于多德(dodd)与伯利(berle)关于公司社会责任的论战。但利益相关者作为一个明确的理论概念则是由斯坦福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于1963年提出的。他们认为,对一个公司来说,存在利益团体,若没有他们,公司就无法生存,这些利益团体就是所谓的利益相关者(stakerholders)。利益相关者的思想一经提出,就引起了许多学者的关注和讨论,迄今为止,关于利益相关者的定义就已近30种之多。米切尔(mitchell,1997)归纳了其中的27种,并将之分为三类:一是最宽泛的定义,即凡是能影响企业活动或被企业活动所影响的人或团体都是利益相关者,包括股东、债权人、雇员、供应商、消费者、政府部门、相关的社会组织和社会团体、周边的社会成员等;二是稍窄的定义,即凡是与企业有直接关系的人或团体才是企业的利益相关者,排除了政府部分、社会组织以及社会团体、社会成员等;三是最窄的定义,该定义认为只有在企业中下了“赌注”的人或团体才是利益相关者。

利益相关者逻辑下对公司治理的分析

传统的“股东至上主义”认为,企业是资本家的企业,因为企业的财产是由出资者投入的资本形成的,这些资本以物的形式沉淀下来,构成企业信用担保的基础,从而出资者承担了企业的剩余风险,那么理所当然的应享有企业的所有权,在经济学上就表现为股东权益最大化构成企业的终极目标。

杨瑞龙、周业安(1997)认为这种以股东权益为唯一标准的看法是基于物的财产权的认识。所谓财产权就是对所拥有的实物资产具有占有、使用、处置及收益等一系列权能,如果有产者把他们的实物财产投入到公司,那么公司财产的一切权益均属于股东。而利益相关者理论认为,公司是由不同要素提供者组成的一个系统,股东仅仅是资本的提供者,除此之外,供应商、贷款人、顾客,特别是公司职工对企业都做出了专门化的特殊投资,他们是公司的利益相关者,企业经营对他们的影响和对股东的影响一样,因此,公司经营是为公司利益相关者创造财富服务,而不仅仅是为股东利益最大化服务。为此,就应当让利益相关者享有公司所有权并参与公司治理。

威廉姆森则认为,公司治理框架中应该给那些向公司提供了“专用性资产”的人的位置,其中也包括雇员。美国普金斯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布莱尔(margrit m。blair)强烈主张利益相关者应进入公司治理,其观点是:公司并非简单的实物资产的集合,而是一种法律框架结构,其作用在于治理所有企业财富创造性活动中做出特殊投资的主体间的相互关系。投资并不仅限于股东,供应商、贷款人、顾客,尤其是企业雇员往往都做出了特殊的投资,这些投资的价值在极大程度上依赖与那家公司的持久的关系。认识到公司是一种治理和管理者专业化的制度安排,会促使人们关注这样一个事实,即雇员、贷款人、供应商或者其他人都可以做出专业投资,这些投资与股东们的投资一样面临完全的风险。所有在企业从事的业务活动中做出特殊投资的各方,都事先假定并期望他们能从企业内部这些资产的联合运用所创造的利润中获得相应份额的收益。波特也提出了与此类似的主张,认为应鼓励长期职工所有权,鼓励公司董事会具有更广泛的代表性,应该给予主要顾客、供应商、融资顾问、职工和社区代表等在董事会的发言权。利益相关者理论的研究在现实中推动了公司治理理念的变化和公司治理结构的变化。

1990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州1310法案》通过,从而使利益相关者理论成为当今企业和社会至少某一方面的主旋律。该法案指出,利益相关者享有公司治理的权利。各利益相关者在公司治理中所拥有的权利不同,所起的作用也不同:股东是公司的发起人,是公司治理的原始动力;企业管理者拥有公司的经营控制权,是公司治理的关键;雇员是公司的劳动力资源;债权人是公司发展的资金提供者;供应商是公司产业链中的供应链;顾客是公司生存和发展的外部依赖者;政府是公司税收政策的制订者;他们共同参与公司治理。

在中国,由于缺乏利益相关者的意识,很多公司把本应公司内部化的成本予以外化,转嫁给社会并造成一系列社会问题。同时,公司内部权利制衡手段的欠缺也导致企业经营的效率低,从这个角度而言,公司不仅要追求股东的利益,而且还要维护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因此,对中国企业来说,构筑一个由利益相关者参与的共同治理机制是至关重要的。

公司利益相关者是和谐社会利益相关者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是处理好社会活动主体之间以及社会活动主体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并实现他们之间关系的和谐。构建和谐社会所覆盖的主体范围包括在一个国家生活的全体国民和其他人的社会活动主体与生态环境的总和。如果把利益相关者的概念引入建设和谐社会的范畴,那么构建和谐社会的本质就是处理好所有的社会活动主体及其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因此,从利益相关者的角度而言,公司治理所涉及的利益相关者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利益相关者之间具有较高程度的重合度,公司利益相关者是社会利益相关者的子集。

公司治理中的和谐社会建设问题

(一)公司内部利益相关者间的和谐

股东、董事、高管人员和员工作为公司的内部利益相关者,协调他们之间及其与公司之间的关系是公司治理的重要问题之一,这也是传统的公司治理理念所关注的核心问题。委托理论认为,随着公司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必须建立“股东-董事会-高管”为核心的公司治理结构,才能有效防范经营者的道德风险和保障投资者的利益,实现公司的有效和谐运作。进一步完善公司内部治理机制不仅是公司治理改善的要求,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公司内部利益相关者和谐的另外一个方面就是公司与员工的关系问题,公司与员工间的劳动关系问题一直是公司内部治理的一个主要问题,员工在公司中的地位、管理层与员工的关系、员工是否享有企业剩余索取权以及员工的工作环境、报酬等问题在中国越来越突出,甚至在某些情况先出现了公司与员工之间的对立。 特别是随着员工自我意识的增强,员工要求参与公司管理以及获得公司尊重的要求将日益强烈,妥善解决二者之间的关系是实现公司治理内部和谐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社会和谐的一个方面。

(二)公司与外部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和谐

公司的正常运营和持续发展一方面需要解决好内部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需要解决好公司与外部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即解决好公司的外部治理问题。公司的外部利益相关者包括顾客、供应商、政府、社区以及生态环境等,公司与这些外部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已经被归结为企业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角度而言,企业的社会责任是指公司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产生的,为满足维护其他利益相关者权益的内在要求,对职工、供应商、消费者和社区居民等所承担的一种义务或责任。哈罗德•孔茨认为,公司应当承担社会责任,就是要认真考虑公司的一举一动对社会其他主体的影响。最近几年兴起的企业社会责任标准化的研究和实践,在使企业社会责任朝着可操作的方向前进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在这方面影响较大的是sa8000,即社会责任标准。sa8000作为一个社会责任方面的认证体系,明确了社会责任规范,即明确提出了如何规范公司与顾客、供应商、环境、政府等外部利益相关者之间关系的要求,从这个意义上来讲,sa8000对于建设公司及其外部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因此,引导和鼓励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公司治理作为一种制度安排和机制设计,无论是协调公司与内部利益相关者的关系,还是协调其与外部利益相关者的关系,都属于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部分。因此,当前公司治理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重视,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强公司治理,本身就是对建设和谐社会的一个促进,公司治理自然地成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手段和内容。同时,在建设和谐社会过程中,处理公司利益相关者之外的社会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时,公司治理中的一些理念非常具有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徐崇温.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m].重庆出版社,2004.

篇(10)

中图分类号:B819文献标识码: A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与发展,建立一个民主、高效、重质量、重服务的服务型政府成为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方向和目标。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总理提出,要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全面增强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受国际上蓬勃发展的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影响,兴起于西方发达国家的政府全面质量管理为我国建设服务型政府提供了一个工具参考。

ISO9000族质量管理体系系列标准的应用效果,已经获得社会的普遍认可。地方政府导入ISO9000族管理要求,可以帮助其更好地满足地方社会的需求和期望,增强公众对其的信任;同时增强政府的执政能力和提升业绩。通过以和谐、一致的方式,执行并落实国家和区域性政策,有助于促进持续的经济繁荣和社会稳定。ISO9001-20008质量管理体系GB/T1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政府应用指南标准指出;“八项质量管理原则”是标准的理论基础之一,成为贯穿ISO9000族标准的八条主线。八项质量管理原则的每一个原则都有关当代管理学的前沿,有关当代管理学的最新成果。

城市绿化的管理是政府为公众建造一个优美环境、适合人居的重要工作之一,是满足公众需求的必要条件之一,也是为公众提供的一种服务,而如何将“八项质量管理原则”应用到城市绿化管理中去,必须建立符合标准及自身工作范围的质量管理体系,并坚持以下八项质量管理原则:

一、坚持以公众为关注焦点的原则

城市绿化管理部门依存于其公众。因此,应理解公众当前的和未来的需求,满足公众要求并争取超越公众期望。其目的:

(1)证实其有能力稳定地提供满足公众和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的服务;

(2)通过体系的有效应用,包括体系持续改进的过程以及保证符合公众与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旨在增进公众满意。

(3)满足公众的要求同时必须要满足法律法规的要求,而且从根本上说法律法规是最大多数公众的根本利益所在。

例如:市民到公园内游玩,他当前需求有一个座的设施,未来他可能还需求座椅要多一点或舒适度好一点,那么绿化管理部门应当合理的配置一些座椅,以满足市民的需求,为达到满足市民要求并争取超越市民的期望,可收集一些信息、科学合理配置、座椅的质量和美观、周围合适的环境配置等。

针对设施的配置所产生的副产品处理应满足法律和法规的要求。比如多余的泥土、碎石、水泥、绿化配置修剪下来的树枝等。

二、强化最高管理者的作用原则

“领导作用”的质量管理原则的内容是:“领导者确立组织统一的宗旨及方向。

城市绿化管理部门最高管理者应当创造并保持使工作人员能充分参与实现组织目标的内部环境,把“管理职责”作为质量管理体系的首要过程。

从城市绿化管理部门而言,最高管理者要以增强公众满意为目的,确保公众的要求得到确定并予以满足,确保质量管理体系所需的过程得到建立、实施和保持;确保对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进行沟通,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业绩和任何改进的需求,确保在整个组织内提高满足公众要求的意识。

在实际工作中,最高管理者要善于将本组织的宗旨、方向和内部环境统一起来,并营造使工作人员能充分参与实现组织目标的环境,要经常直接和工作人员接触,到各个下属单位了解具体情况,争取和较多的工作人员直接沟通,要求各部门领导到员工中去,认识、了解每一位员工,倾听他们的意见,调整部门的工作,使工作人员生活在一个轻松、透明的工作环境中。

三、全员参与的原则

城市绿化管理部门所有各级工作人员是组织之本。只有他们的充分参与,才能使他们的才干为组织带来最大的收益。

ISO9000族的“全员参与”质量管理原则强调“各级人员都是组织之本”,这是一种“以人为本”的管理原则,是当代管理学发展前沿的“人本管理”思想的体现。

质量管理体系涉及领导作用、文件的控制、质量记录的控制、人力资源管理、设施设备管理、财务监视、过程控制和服务的监测等等各个部门的工作。所以,质量管理体系必须要求全员参与。

四、过程方法管理的原则

将城市绿化管理各项工作,作为过程进行管理,可以更高效地得到期望的结果。 过程方法的原则不仅适用于某些较简单的过程,也适用于由许多过程构成的过程网络。

在城市绿化管理工作中,把管理职责、资源管理、服务实现、测量、分析与改进作为质量管理体系的四大主要过程,以公众要求为输入,提供给公众的服务为输出,通过信息反馈来测定公众满意度,评价质量管理体系的业绩。

过程管理的方法可采用“PDCA”的方法,PDCA模式可简述如下:

P―策划:D―做:C―检查:A―处置。

“PDCA”的方法可适用于质量管理体系的所有过程,既适用于服务实现这样的过程,也适用于采购控制这样的过程。

五、管理的系统方法原则

针对设定的目标,识别、理解并管理一个由相互关连的过程所组成的体系,有助于提高组织的有效性和效率。

系统的定义是: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一组要素。在质量管理体系中,所有过程都是相互关联的,不应把单个过程从体系中割裂出来进行管理,而应对系统中单个过程之间的联系以及过程的组合和相互作用进行连续的控制。例如,从某个单项工作来说,园林科的职责是管理绿化养护,就需要一定的工作条件,他要对绿化养护进行的这项服务提供制定标准,并要达到实现这个目标,采取养护人员的技术培训、对应作业准则、日常考核、监视和测量,发现问题的纠正和改进等,这些分别都是一个系统。体现在上述每一个子过程中,每一个子过程都是一个子系统。例如,标准的评审、改进、等。

六、持续改进的原则

“以公众为关注焦点”的原则告诉我们,城市绿化管理部门依存于其公众,因此,城市绿化管理部门应理解公众当前的和未来的需求,满足公众要求,并争取超越公众期望。但是,公众的需求和期望是不断变化的,这就驱使城市绿化管理部门必须持续地改进其服务和过程。而质量管理体系提供了持续改进的框架:策划、实施、检查、改进(即新的策划),继续实施、检查、改进(再新的策划),如此循环往复,周而复始,旨在保证城市绿化管理部门提供始终满足公众要求的服务。例如:游园的管理,在满足当前市民的需求同时,进行检查和评审,发现存在的问题、不合理的因素,超越市民的期望,将绿色较多的地方配置一些花木、增加一些能给市民带来方便的设施、绿化保洁达到星级服务等,针对以上问题予以确认和改进。

七、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原则

城市绿化管理部门应确定、收集和分析适当的数据,以证实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和有效性,并评价在何处可以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如:公众满意、与服务要求的符合性、过程和服务的特性及趋势,包括采取预防措施的机会、供方。

对数据和信息的逻辑分析或直觉判断是有效决策的基础。 以事实为依据做决策,可防止决策失误。例如将绿化养护单位内部日常养护考核问题点数据与上级考核办日常考核问题点数据统计后相比对,可发现绿化养护单位日常考核是否符合考核规定,通过分析评价指出问题,进行改进。公众满意度调查,分析评价目前什么工作要加以改进等。

八、与供方互利的关系原则

通过互利的关系,增强城市绿化管理部门及其供方创造价值的能力。供方提供的产品将对城市绿化管理部门向公众提供满意的服务可能产生重要的影响,处理好与供方的关系,影响到城市绿化管理部门能否持续稳定地提供公众满意的服务。 对供方不能只讲控制,不讲合作互利。特别对关键供方,更要建立互利关系。这对组织和供方双方都是有利的。

城市绿化管理部门通过处理好与供方的互利关系,可获得各种增值机会,如:

1)优化提供绿化服务和苗木合格供方和合作者的数量。比如有多家提供绿化服务和绿化苗木合格供方;

2)在双方组织的合适层次上双向沟通,从而促进问题的迅速解决,避免因延误或争议造成费用的损失。比如和最佳提供绿化苗木的合格供方预先的沟通和确定;

3)在确定绿化苗木提供合格供方的过程能力方面与其合作;

4)对绿化苗木提供合格供方交付合格产品的能力进行监视,以便取消重复验证。比如该绿化苗木提供合格供方的产品己标识过,供方有能力确保按时、按规定要求的质量和打包方法运输到位等;

5)鼓励绿化苗木提供合格供方实施业绩的持续改进方案并参与其联合改进的活动;

6)让绿化苗木提供合格供方参与组织的设计和开发活动,共享知识,并有效和高效地改进合格产品的实现和交付过程;

7)让合作者参与采购需求的识别及合作战略的开发;

8)对提供绿化服务和产品合格供方和合作者作出的努力和成就进行评价并给予承认和奖励。

篇(11)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9-0203-02

一、知识管理的内涵

乌家培经济学家对知识管理是这样定义的,知识管理是信息资源管理的发展,是信息资源管理发展的高级层次,用所学到的知识来提升组织应对社会多变的能力和创造的能力。有的学者对知识管理也有进一步的定义,认为知识管理能使人类和科学技术、机器很好地结合起来,这样就使信息知识能够转化为一个知识大集合,能够为需要知识的公司部门带来领先优势和各个方面的价值。还有专家认为:知识管理使得企业的各种人力资源,科学技术手段,和特定市场等一系列的企业元素有机结合起来,这样就能为公司的服务、生产、销售,以及售后的情况结合起来,对企业创造更大利润。

二、图书馆的管理模式变化

1.图书馆人员的管理也受到知识管理的影响。图书管里进行知识管理后,人力资源不断发展成为一种无形资本,而不再是图书馆里的负担,也不是一个投入成本。人力资本是可以不断创造效益,给图书馆带来可观的发展资本积累的机会。这样馆员也成了馆里的一个资本,一种资源。人力资源的管理中,运用了知识管理的手段,这样管理可以概括为三部分内容,其一是对图书馆人员的价值创造管理,一方面表现为员工招聘,对有高技术的人员不断接收加入图书馆员的队伍,另一方面表现为优秀人才再教育,使其掌握更多更新更前沿的知识。其二是图书馆人员的技能组织和管理上,针对每一个人的不同特点,进行有针对的培训,图书馆不断的发展,图书馆员也不断的进步,掌握先进的知识来使得图书馆也大步向前。其三是对于图书馆人员爱岗敬业的管理,忠诚自己的职业,可以通过提高人员的工资收入,对所做工作的成功感觉,提高改善图书馆的内部环境,馆员之间的关系,这样可以减少馆员的不忠诚,可以留住人。

2.图书馆的业务流程结构受到知识管理的影响。伴着图书馆不断的进步,内部设施不断的完善,管理不断的提高,图书馆大踏步向前,这样原来的一些业务流程自然而然就会发生一些变化,图书馆目前是以读者满意为准绳,读者是上帝的管理方式,这样一来业务流程必然需要重组。因此,图书馆面对未来的挑战,在知识经济时代,一定要抓住知识管理这根良药,形成知识转变为财富的观念,以服务为中心,注重经济效益,追求良好的服务理念。

3.图书馆的内部结构由多层次金字塔形状逐渐变成简单的几个层次,各个连接点相互沟通,网状结构。在知识管理的作用下,一般的组织结构大部分是又高又瘦形状,大概分为上、中、下三个层次,每个层次都有不同的功能,每个层次,每个部门都有自己的工作范围,信息传递方式,权利和义务,行动方向,最后形成一个动态的不断发展的类似于生物机体的组织结构。图书馆在知识管理的作用下发生了改变,逐渐形成了高层、中层、基层三个简约的层次,但是相互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高层主要是设计规划管理的发展目标和方向,用来做决策;中层划分为不同的管理职能部门,担当着日常工作的管理者,把上级的要求传递给下级部门。基础层次是把上一层次的要求,按时保质的完成,这样自上而下,就不断交流共通,形成了一个大的网络结构。

三、对图书馆服务的影响

1.图书馆的服务也有新的内涵。虽然现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可以给人们快速,便捷的提供大量丰富的信息内容,利用搜索引擎可以找到丰富的自己需要的信息,但是这些信息却不能主动推送到需要它的人身边,这就无形中提醒图书馆要重视利用网络时代的便捷,不断的站在网络的巨人肩膀上来给读者提供一个快捷,便利,但是有序的信息集合,把用户需要的信息不断推送到他们手中,深化服务的内涵和手段。可以为公司、政府机关、大学科研机构建立数据库。作为单个的需求个体可能很难有足够的财力来满足自己的信息需求,但是图书馆作为一个组织,可以联合起来不断的开发各种数据库,信息资源数据池,把各个行业的不同数据集中起来,建设成为各种特色数据库,在话联网时代的今天,给他们提供所需求的知识。这样一来,用户用很小的代价就会获得很多信息资源,图书馆在这样的工作中,不断的有效益,也得到了发展。

2.服务方式多样化。国外知名学者也提到过,目前图书馆事业要从单纯的图书借阅和信息服务中解说出来,要搭载上知识管理这条大船,不断让服务方式多样化。两外美国知名学者马苏德在自己的著作中也提出来了,美国已经有一些图书馆成为了知识的中心,拥有了这个只能。现在图书馆不仅仅提供书本、数据,而有了更高层次的服务方式,进而可以进行知识再加工,知识再生产。随着知识管理在图书馆中的运用,图书馆的信息服务方式多样化,手段多样化,这样就不断的满足客户的需要,不断的增强了自身实力,促进了图书馆事业的不断发展。

3.服务观念的更新。在知识经济条件下要树立以下几方面的管理和服务理念:第一,目前都是追求效益最大化的阶段,我们要树立追求效益的观念,知识管理在图书馆中的作用是非常巨大的,图书馆充分利用知识管理,不断的转变组织结构,自身服务观念,发展自身的同时,也增加了社会物质财富。第二,人力资源是一种资本,我们要树立这样的观念。第三,信息知识也是可以创造效益的,是一个资本,同样要树立这样的观念。

四、从事图书馆职业的岗位意义也受到了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