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美丽乡村建设文献综述大全11篇

时间:2023-09-08 17:05:57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美丽乡村建设文献综述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美丽乡村建设文献综述

篇(1)

一、乡村文化内涵

一谈到文化,首先会想到文化的涵义,因为文化是一个很大的词汇,它包含的范很广,当提及美丽乡村文化时,美丽乡村的文化又有那些呢?接下来本文会解释乡村文化的涵义。

其实,乡村之所以称为乡村,不仅因为与城市相比,乡村具有独特的居住形态,更在于具有特色鲜明的乡村文化。五千年的华夏文明,乡村是产生先进文化的土壤,先生在《乡土中国》一书中谈到很多古老而传统的文化都是在乡村中,那里淳朴的村民一直遵从宗族的遗留下来的训,保持传统文化。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注重文化融合,挖掘文化特色、寻求文化融合点、彰显文化元素,充分发挥文化对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促进和谐的作用,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丰富和提升“美丽乡村”内涵,使群众建设美的环境、拥有美的心灵,共享美的生活,让“美丽乡村”更具魅力。

二、美丽乡村建设中文化传承的意义

美丽乡村建设中的乡村文化传承具有重要意义,其意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旅游文化、饮食文化、民俗文化以及市场文化。

1.文化传承对旅游文化的意义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外出旅游的人数不断增多,旅游业发展方兴未艾,从世界旅游业趋势来看,乡村旅游比例不断上升。就美国举例,至2030年美国乡村旅游业所创造的GDP将占全国的50%,因为城市去乡村旅游的人数将达到90%,除了乡村旅游业的效益以外,还推动了三产业的发展。发达国家发展乡村旅游业的做法,值得中国借鉴。乡村旅游业文化除了包括农、林、牧、渔业以外还包括农耕文化、森林文化、垂钓文化、休闲文化等。

2.文化传承对饮食文化的意义

注重饮食文化已成为人们的时尚。不少人从过去的温饱阶段、讲求色味香阶段,向保健阶段迈进。而乡村所提供的土鸡、土菜等有机产品对身体是有益的。现代人的饮食越来越多样化,但也难免良莠不齐,鱼龙混杂,既有健康食品也有对人们身体有害的食品,有害食品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环境的污染,又有饲料添加剂添加过量的问题。而在美丽乡村建设中,不仅改善了农村的环境,都是环境比较优美的地方,水果蔬菜都是不打农药的,生物都是放养的,所以做出来的饭菜非常可口,这些条件都为发展饮食文化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3.文化传承对于民俗文化的意义

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有一种比较特殊的文化那就是民俗文化,民俗文化的展现会让人们回忆起岁月的沧桑,让人们深入其中细细体会美丽乡村的美好,还可以让年轻人接受到传统的教育,内心有不忘本心的意识。民俗文化的保留不仅有入乡随俗的意识,还可以融入农村的文化,感受乡村的气息。

4.文化传承对于市场文化的意义

随着我国的市场经济的提高,美丽乡村和市场经济的关系日趋紧密,在美丽乡村的建设中,市场经济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因为只有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才可以更好的建设美丽乡村,所以在美丽乡村中人们可以利用旅游业来发展市场经济,可以收取一定的住宿费。也可以利用饮食来发展经济,在饮食中可以收取一定的餐费,建设一些文化馆科普教育基地以及水果采摘园等等这些都是美丽乡村建设中带来的市场经济,对村民的生活有很大的提升和改善。

三、美丽乡村建设中乡村文化发展现状

每件事物都会有其两面性,美丽乡村建设同样也是有利有弊,接下来谈一谈美丽乡村建设中乡村文化传承中存在的问题。美丽乡村建设中文化传承的问题有以下:

1.物质文化遭到破坏

在建设美丽乡村的过程中会出现与自然景观,空间肌理等相冲突的时候,虽然会努力寻找最好的解决办法但是或多或少会影响农村的原貌,有些地方由于保护重视程度低,片面一村貌整治或者经济发展为目标,大拆大建,严重影响对历史风貌的原样和文化价值,而且建起的楼房与原建筑或者旁边古老建筑出现不协调的场景。

2.农耕文化渐行渐远

在美丽乡村建设中传统的农业种植技术已经渐渐淡出农业生产生活,农业用具也渐渐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也只有一些年纪大的老人知道传统的农耕用具和耕作方法。许多原来随处可见的民风民俗也渐行渐远。美丽乡村建设中应该去保护这些古老文化防止流失而不是用现代化取代。

3.民俗风情经历变迁

乡村中的传统民俗风情文化异常丰富,风土习俗众多。但是近几年来一些民间习俗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乡村中的社会,经济,政策环境发生的变化,使得乡村中人与人的关系也发生了变化,原本邻里间和睦的关系,乡里间的节庆活动都渐渐消远,大部分非物质类民俗在民间实际生活中正在被逐步抛弃。

四、乡村文化传承中存在的问题

1.乡村文化传承内容比较狭隘,文化传承选择的渠道较少

对于物质文化遗产,单个的建筑保护占主要的方法,这样比较单一,政府支持较少,没有具体的科学的文化传承渠道

2.传承方式缺乏探索性

在文化传承方式中,主要把眼光集中在了古城古镇以及物质遗产上忽略了文化的挖掘和开发,在美丽乡村建设中主要集中在环境的改造,村貌的整治这些外观而忽略了内在,没有真正理解文化保护和文化传承。实际上这样只是注重外观忽略内在是对文化毁坏,对村貌进行整治很多会毁坏一些古建筑,这种历史文化资源是无法修复的。

3.传承路径没有得到规划的保障

在文化传承中使得一些路径没有得到确切落实,由于对于文化传承的认识不够方法失当等问题加上缺少统一的规范标准,导致乡村文化传承路径也不顺畅,虽然总体规划中会提到但是没有具体的做法和实施,缺少是实际性指导乡村文化保护和管理也不到位,需要通过规划来完成规划体制,使文化传承的管理与规划更好的融化。

4.资金投入不够

资金投入力度不够是制约美丽乡村建设普遍存在的问题,当前农村文化建设中,由于资金渠道单一、社会参与不足、资金整合难度较大等原因,致使美丽乡村文化建设发展缓慢,进展程度并不明显。

5.管理者和农村社区居民ο绱逦幕建设认识不足

农村社会自古是一个相对较封闭的社会,农民世世代代生活在小乡村里,使农民受现代文化的熏陶较少,精神文化生活比较贫乏。同时,受近年来片面追求GDP发展以及对官员政绩的考核重经济而轻文化等思想的影响,部分基层干部认为,发展经济是第一要务,轻视文化建设。而且,文化建设的考核标准,主要是依据建设农家书屋、文化活动室、送电影下乡等的数量,对于成效缺少回访。

五、美丽乡村文化传承的对策分析

1.推动乡村旅游发展,促进文化传承

文化是乡村的灵魂,也是生命力所在,只有将文化植入乡村旅游才有可能发挥出更大的竞争力才会更有魅力,美丽乡村的建设才是可持续的。传承历史地域文化,支撑着乡村旅游的发展也是乡村旅游生命力所在,让乡村旅游散发着古老的文化气息和时代文明风采,把文化传承与乡村旅游相结合把文化传承发在乡村旅游这个“活态”而自然的整体环境中。

2.文明创建,提升素质

发挥宣传、妇联、团委、老干部等群团体组织作用,加大试点村精神文明创建力度。开展多项文化娱乐活动、竞赛,请村民当评委,加大参与度。加强文化教育基础设施建设,为文化活动提供充足的场所。加大古村落开发保护力度,注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推动文化产业发展。

3.完善相关法律政策,建立地方遗产名录

目前对于文化的保护主要表现在实物的保护,或者对已经列入文化保护名录的非物质文化遗传的保护,对本土乡村文化所蕴含的风俗人情、礼仪习惯和信仰等方面的保护还是存在盲区,鼓励各类的文化进行申报,建立相应法律,进行法律保护。

4.加强新型农村住宅乡村文化设施建设,多渠道扩大资金来源

调查显示,资金不足是制约新乡村文化事业发展的瓶颈,多渠道扩大资金来源是美丽乡村文化发展的必要前提。本文认为,市、县(区)、乡镇二级政府应提高对美丽农村乡村文化建设的重视,在财政预算中应安排一定的专项经费用于文化事业;文化主管部门应当努力争取专项经费,用好经费;乡村管理人员可与企业合作,争取企业赞助乡村文化娱乐活动,拉动文化消费的双赢。

5.培养、引进多方面专业人才,调动居民的积极性,强化乡村文化服务

新型农村住宅乡村文化的发展,需要国家政策在人才引进上给予扶持。通过大学生村官热,录取思想素质好、专业水平高的人才,充实到美丽乡村文化干部队伍中,带来工作新气象;鼓励文化能人积极参与美丽乡村文化建设,积极培训文艺精英,并给予适当的精神或物质等的奖励;还可以开展社区居民文化体育娱乐活动、行为规范宣传活动、自愿者服务活动等。

参考文献

[1]边建全新农村建设中乡村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2011(10).

[2]刘秀英.农村建设视野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路径探索[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11(9).

篇(2)

中图分类号 F30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20-0286-01

2014年底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指出“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新常态”中的“资源环境约束”“生产能力和产业组织方式”以及“资源配置模式和宏观调控方式”特征预示着我国城乡发展也迎来转型变革的新契机[1-2]。乡村景观是指乡村地域范围内不同土地单元镶嵌而成的嵌块体。它受制于自然环境条件、人类经营活动和经营策略[3]。随着生态旅游、乡村休闲游的兴起,人们对乡村旅游体验需求迫切增强,从而催生了乡村旅游景观研究的新发展。

1 乡村旅游景观研究动态

1.1 国外研究综述

捷克、德国等是开展乡村景观研究较早的国家。在北美洲,以Forman为代表的一些生态学家近年来提出了一种基于生态空间理论的景观规划原则和景观空间设计模式,特别强调了乡村景观中生态价值和文化背景的融合。捷克景观学家 RuziCka和MikloS在研究区域规划、开发和对人工生态系统进行优化设计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比较成熟的景观规划理论和方法体系(LANDEP)。近年来,乡村旅游景观更多地和休闲农业、体验类农事项目结合,从而成为了系统化的项目综合体。

1.2 国内研究综述

国内自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有关于乡村景观规划的研究。郑辽吉认为乡村旅游景观是以农业资源为基础,以生态旅游为主题,利用田园景观、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和农村特有的人文景观,吸引游客前来观赏、休闲、购物、度假,并参与新型农业技术实践的一种旅游生态系统。陈威认为目前中国正处于由传统乡村景观向现代乡村景观的转变过程中,人地矛盾突出,需要通过合理的规划进行有效的资源配置。从以上研究可以看出,相较于传统的景观设计,乡村旅游景观更加侧重于从旅游资源、旅游生态环境、旅游项目和产品、旅游体验等多角度关注乡村景观可持续性发展。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理解为是以农村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为基础,以农家旅游设施为条件,以满足城镇旅游者的休闲度假需求为目的,以农村田园景观和民风民俗文化景观为内容的一种新型旅游系统[3]。因此,其发展也必然受到多重因素的共同影响。

2 南京市乡村旅游景观现状

2.1 发展优势

2.1.1 乡村基础设施完善。乡村旅游基础设施,主要是旅游交通的提质升级,近年来南京主要乡村所在地开展了干线公路与景区之间的连接线建设工程,并且大部分乡村旅游点已经将统一的外部旅游交通标识覆盖全区县主要公路道口。

2.1.2 乡村旅游景观品牌逐步建立。以农业体验、原乡美食为主要内容的乡村休闲游产品经过多年的打造,已成为南京乡村游的重要产品和亮丽名片,“傅家边草莓”“横溪西瓜”等乡村游产品在南京周边已有一定知名度。并且成功举办“梅花节”“草莓节”等旅游节庆活动,乡村景观旅游品牌逐步建立。

2.1.3 旅游景观体验类型多样。南京乡村旅游逐渐摆脱单一的农业发展形式,目前乡村区域正全力打造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集聚区,这个集聚区集现代农业产业园、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精品园和现代服务业为一体。同时,结合旅游景区的发展,融入民俗文化、节庆活动、高科技元素等元素,丰富乡村旅游内容和旅游业态。

2.2 存在的问题

2.2.1 旅游景观体验形式单一,文化内涵挖掘不够。南京的乡村旅游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原有的景区或者农产品种植点,景区周边效益良好,离景区稍远则差些,且主要以餐饮或住宿接待型为主,对本地传统的农业资源和民俗文化资源开发利用不充分[1-5],使得景观体验主要停留在传统项目(观光、采摘、垂钓等)上,缺乏特色和精品,产品结构不丰富。

2.2.2 乡村旅游点分散,整合度较低。总体来说,南京乡村旅游地景观斑块分布较分散,区域特色和主题不突出,集聚效应较差[1]。目前主要形成了方山乡村旅游聚居区、白马乡村旅游聚居区等,其他旅游集聚效应有待进一步提升。

2.2.3 缺乏开发资金投入,整体发展乏力。缺乏乡村旅游资金投入,大大制约了南京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景观的开发利用。加之当地农民作为乡村旅游景观开发的主体并没有太多资金投入,导致乡村旅游景观整体发展呈现出乏力状态。

2.2.4 景观品牌形象模糊。南京乡村旅游景观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品牌形象较模糊,目前尚未形成特有的品牌效应[1],导致客源市场缺乏稳定性。

2.2.5 部分村落基础设施建设欠缺,旅游配套设施不足。南京市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虽有了一定的发展,但仍处在较低的发展阶段,由于政策不完善、缺乏资金投入等,使得部分乡村旅游配套的公共设施较简陋,住宿餐饮接待设施条件差,水电供应不稳定,旅游接待设施稍落后[1-4]。

3 南京市乡村旅游景观发展策略

发展乡村旅游能够充分发挥乡村景观资源的优势,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不断培育和拓宽农村产业链,发展农村生态循环经济,为建设新农村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5]。

3.1 景观建设与解决“三农”问题相结合

以休闲农业景观建设为抓手,实现社会、经济、环境共赢。把南京村落旅游景观建设与解决“三农”问题结合起来,以农促旅、以旅富农、农旅互动,乡村景观设计及建设要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升农业产业层次和水平,促进南京现代农业生产、经济、生态、社会、文化等多重功能的实现,创造农业经济新的增长点。大力发展村落周边农业旅游景区景点,吸引城市的人流、信息流、资金流向乡村的转移,促进农村整体景观面貌改变。鼓励和扶持农民积极参与乡村旅游景观建设,增加就业,促进农民自身素质和创业能力不断提升。

把南京村落景观打造与城乡一体化结合起来。一方面要依托城市的资金和市场;另一方面通过旅游景观建设,可以为城市居民提供一个亲近山水、寄情田园、放松心态的场所,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改善农村环境,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

3.2 精心运作南京乡村旅游景观特色品牌

着力塑造品牌,一是通过各种方式展示和传递乡村景观品牌的相关信息,深化印象;二是策划构思新颖、深含韵味、富于美感、各具特色的乡村旅游品牌形象,提升旅游地的形象和知名度;三是注意对品牌的保护和延伸,形成互相促进、相互支撑的品牌体系,大力推广品牌;四是创新营销手段,大力发展形象营销、口号营销、网络营销、联合营销、名人营销、情感营销等,提高景观价值营销的效果。

3.3 “政府+企业+社区”联动,引导乡村社区参与景观建设

开发乡村旅游景观应形成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区参与的发展机制,政府、企业和乡村社区分工清晰,各司其职,定位准确,合作共赢。首先应强化决策层的社区参与意识。加强对乡村重点旅游目的地政府管理部门和相关企业的培训宣传,提高他们对社区参与乡村旅游景观建设的重视,并使其意识到社区居民的参与性对于当地景观综合品质提升以及旅游地生态环境维持的重大价值;其次发挥当地政府的主导作用,建立健全完备的参与机制。在社区参与旅游景观建设的运行机制中,社区是核心,一切机制的构建都围绕社区的利益展开。因此,在乡村旅游景观建设发展过程中,应强化旅游目的地所在区县政府的主导作用,建立完善的社区参与机制;最后应提高社区居民的景观建设参与能力。政府可委托规划行政部门、企事业单位或地方旅游规划院校等对社区成员进行乡村旅游景观建设运营方面的专业培训,使具有社区参与愿望的居民能掌握乡村景观可持续发展的实用技术[1],加强其参与乡村景观管理的有效性。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提升社区居民参与本地区旅游景观开发的积极性,从而促进乡村休闲农业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6]。

4 结语

农业是乡村区别于城市最基本的要素。发展乡村旅游不能脱离农业生产,但又不能仅限于生产,还要为休闲观光提供优质的景观[6]。对于乡村来说,通过农业旅游有助于发展经济,改善生活居住环境,建设美丽乡村,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7]。

5 参考文献

[1] 黄山区乡村旅游规划[EB/OL].[2016-07-30].http:///link?url=x4nF2vFTSbKmYmoeJdGoSNIxMA0P8K6gV1zQqZo4RiRqPR-CHydXEh6lEsgN9mmsFTjPolqQrhA_k2xgQKbAEYQwPxeN2bU51W3-dgiAFRzLq.

[2] 陈玉珠,王雪,杨家宝.“新常态”下看宜居乡村的发展与建设[C]//贵阳:中国城市规划学会,2015.

[3] 叶洁楠,谷海涛.南京石塘竹海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的思考[J].林业科技开发,2011,25(1):126-130.

[4] 张岩.基于城乡统筹的农业休闲式旅游模式探析[J].农业经济,2014(12):22-23.

篇(3)

前言

休闲农业同乡村旅游的发展需要建立在农村生活的基础之上,同时充分运用好地区内的文化资源与自然资源。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既可以独立发展,同时也能够建立起密切的合作关系。在最近几年来,伴随着城镇一体化速度的不断加快,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均得到了更大的发展空间与更多的发展机遇,同时对于农民就业率的提升也带来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为我国农村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与建设工作打下了夯实的基础。

1.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重要性

经过了较长时间的发展实践后可知,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一方面可以让农村地区的生活环境变得更加美丽和谐,另一方面还能够从根本上提高农民群体的生活质量,开拓他们的眼界,拉近城市与乡村之间的距离。毋容置疑的是,休闲农业的快速发展可以让农民获得更多的收入,在满足现代农业发展需求的基础之上拉动内需。首先,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可以将生产和休闲巧妙的融合在一起,让农村地区中的生态环境与自然条件可以发展的更加优越。此外,伴随着这两个行业的高速发展,还能够为农村居民提供更多的就业选择,建立起可供大家交流互动的平台。其次,我国是处于发展中阶段的农业大国,无论是和谐社会的顺利构建还是经济水平的稳速提升,农业问题均是当下亟待解决的一项重要任务。大力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能够让农村地区中的居民更加快速的富裕起来,让他们可以将更多的时间里与精力都投放到美化农村环境中。再次,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还十分有利于城乡地区的统筹发展。由旅游业所带来的人员流量能够带动起农村地区的物流与信息流发展。让当地农民可以享受到更多实际的发展权利,从而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摸索到富农、强农的有效路径。

2.加快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措施建议

2.1制定完善的科学发展规划

首先,各个地方上的相关管理部门需要结合自身的发展状况来做好整体规划工作,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发展建设打下良好基础。农业与旅游管理机构应严格按照国家所制定出来的城乡统筹要求来合理分配职能权力,认真的撰写符合地方资源特色的旅游发展规划。其次,管理者可以在全国范围内广招专家学者,运用它们的专业知识与先进管理技术来针对休闲农业的产业定位、乡村旅游的建设风格展开全方位设计论证。确保将两者的发展路径同地方上的经济建设紧密的关联到一起;最后,应当着重体现出农业资源与乡土文化的地方特色,积极开展农业科普活动、文化交流、景点观光休闲以及工产品开发等活动,吸引地方上的农民朋友参与到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队伍中来。

2.2彰显生态,展现风情

笔者在这里借用孔子的一句话:“知者乐水,仁者乐山。”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一定要打好绿色生态这副牌,要同人工化的旅游类型明显的区分开来,突出属于水乡园林的独有特色。乡村旅游需要讲究的是“青山清我目,流水静我耳”,为生活在繁忙都市环境中的人们提供一方身体与心灵上的乐土,将诗中的小桥流水与画中的幽径瑶池呈现在人们眼前,以此来达到一种天人合与返璞归真的独特享受。除此之外,休闲农业还要将地方上的民族风情表达出来,通过巧妙的设计来将当地的民生、饮食、农耕文化融入到农事活动中。从事休闲农业的商户可以让游客切实的体会到参与农事活动的满足感,让他们居住农家小院、动手做农活、吃农家的加长便饭。值得一提的是,农家乐还应保留自己古朴典雅的特色,在建筑风格的设计上仍然要大量突出民族特点,在保证美观性的同时做到经济实用。

2.3突出地方特点,创立地方品牌

如今,可供乡村旅游所选择的发展主题有很多,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包括生态、娱乐休闲、体验、观光、养生等等,各个地方上的管理部门要结合自身的资源优势来合理化的选择发展定位,争取在较短的时间内打造出知名度较高的旅游品牌。首先,旅游管理部门要充分发挥出自身的资源特色,积极打造特色景区,开发出极具代表性与文化内涵的特色产品。在当前的行业发展中,特色才是提高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核心竞争力,地方上商户需要深入挖掘文化内涵,着重表现出旅游项目与旅游产品的生态特色,向游客展示出独一无二的资源差异与文化差异,给人带来一种榴莲忘返之感;其次,地方管理部门需要全面把握当地行业市场的需求导向,将休闲农业、景点观光、生态环保等元素巧妙的关联到一起,全方位的了解地方农民的生活需求,打造出符合自身民俗文化特色的旅游体系;最后,要提高游客的自主参与度。地方上的农业与旅游部门应借力于媒体、互联网以及博览活动等方式来宣传自身的旅游特色,要为游客尽可能多的提品选择,在整个行业中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值得一提的是,管理部门还可以抓紧打造出一批典型商户,让农民群众可以切实看到由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将他们的想法从最初的“要”逐渐转变为“我要干”。

参考文献:

[1]金倩平,金一平,黄玉成.国外乡村旅游市场与经营研究综述[J].企业经济,2013(6):100-102.

篇(4)

引 文:近年来,由于农用地膜使得农业环境的污染问题日益突出,不但使耕地质量受到损害,而且也阻碍了美丽乡村建设。在全国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上,有委员提出,我国农用地膜使用量很大,而且我国每年地膜残留量高达45万t,连续覆膜15年的土壤,残留量在20kg/667平方米以上。因为耕地中残存的废旧地膜给农村环境保护带来了众多危害,因此,我们必须予以重视。

1农用地膜污染的危害

城口县2014年使用农膜99.3t,其中地膜约47.5t。据调查测算,城口县农膜回收约85%,年残留量高达14.9t,残膜率达15%。部分残膜进入农田土壤后,分解产生有毒物质污染土壤,改变土壤理化性质,造成耕地理化性状恶化,通透性变差,阻碍农作物根系吸收水分及根系生长,导致农作物减产。残留在土壤中的地膜对环境造成了很大危害,"白色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1.1破坏农村气居环境

在田间地头,有大量残存地膜被丢弃,从而在耕作、风刮等作用下,造成地膜乱挂在树木、枝头、民房上,或散落于河流、水库中,使乡村景色得上了"牛皮癣",使 "农村美丽的风景遭到严重破坏。残膜造成的"白色污染",不但阻碍了农村山美水美环境美、吃美住美生活美、穿美话美心灵美"的美丽乡村建设,而且对农村环境卫生水平的提高和农业可持续发展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1.2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

农膜是一种化工产品,并含有一些添加剂。残留地膜中的化学成分及分解物会向土壤、水流和空气中释放,污染农村环境。地膜中的有害物质还会通过土壤和水分富集于作物之中,对农作物产生毒性,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1.3影响农业生产

大量残膜难以在土壤中自然分解,破坏土壤的通透性和团粒结构,造成农作物根系生长发育困难,导致作物减产。残膜会抑制土壤中微生物的活动,影响有机肥养分的分解和释放。废旧残膜碎片还与桔秆、饲料混在一起被牛羊等家畜误食,造成牲畜发病死亡。残膜还会引起土壤次生盐碱化等严重后果。鉴于残留地膜的危害性,各级各部门要把废旧农膜回收利用、防治农田"白色污染"工作作为保护农村生态环境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

2农用地膜污染的成因

农用地膜污染形成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农膜质量标准低。当前,因过于追求经济效益,我国主流农膜厚度一般为0.005一0.008mm,易破碎,造成农膜的清理和再利用较为困难;二是废旧地膜回收加工的人工成本高,再利用率低;三是农膜回收多采用人工捡拾的方式,劳动强度大,费工费时,导致农民回收地膜的积极性很低;四是没有建立废旧农膜回收利用管理体系,没有全面促进残膜回收利用的政策支持,企业不愿意参与回收;等等。

3农用地膜污染治理的对策

农用地膜污染问题已经成为破坏生态环境,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大问题之一。虽然近年来国家和各地政府部门已经采取了一些措施来解决农膜污染问题,但效果还不够明显。为了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保护生态环境,必须积极探索农用地膜污染的有效措施。

3.1加强环保宣传,提高环保意识

各级政府和农业、环保部门应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农民治理地膜污染、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增强农民回收地膜的自觉性和积极性。采取多种宣传形式,提高农民对残存地膜污染耕地、降低农业生产率、影响身体健康的认识,把回收地膜与春秋整地结合起来,减少农膜对环境的污染。

3.2规范生产标准,提高生产工艺

从地膜生产的源头抓起,科学制定农膜的生产、使用和销售标准,规范超薄农膜的生产和使用,推广使用厚度大于0.008mm的地膜。加强科技研发和推广,开展可降解和无污染农膜的科技攻关和技术研发。近年来,吉林省通过示范带动,在全省推广使用可降解地膜,力争在短期内消除非降解地膜。重庆农科院研制的玉米可控降解地膜,可以在铺设两个月以后,通过光合作用自然分解,并能够提高土壤中的微生物数量,促进营养物质的转化,从而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提高作物产量。

3.3强化部门协作,推进农膜回收与再利用

按照"政府倡导、企业带动、农户参与、市场运作"的原则,各有关部门协作配合,共同推动农膜回收和加工再利用。在各乡(镇)设立一批布局合理的旧农膜回收站点,鼓励农民开展地膜回收和以旧换新工作。要及时做好田间地头捡拾废旧农膜的指导和组织协调工作,指导农户将捡拾的废旧农膜统一堆放在地头,严禁焚烧、填埋,甚至直接丢弃。

3.4加强监督管理

工商部门和农业综合执法大队在春秋两季用膜关键时期联合执法,加强农膜市场检查执法,严查劣质膜、超薄膜的销售,严格地膜使用标准,强制生产、销售、使用抗拉强度满足要求的地膜,从源头上治理地膜生产环节不规范问题。各乡(镇)废旧农膜捡拾量通过加工企业回收量和抽查地膜残留进行核实,做到有据可查,帐物相符。对加工企业的监管主要通过称量初加工产品、检查各乡镇和回收网点的台帐等方式进行核实。同时,按照项目资金优化整合的原则,将地方配套资金、农民自筹资金以及项目资金捆绑整合,认真审查资金投向,保证整合资金合理使用。项目资金实行封闭运行管理,专款专用。项目资金管理工作要定期接受财税、审计部门的监督。

3.5严格督查考核

县财政、审计、监察、农业等部门联合严格审核检查,确保补贴资金安全到位,健康运行。农业主管部门做好废旧农膜回收指标分配和考核工作,将废旧农膜回收工作纳入乡镇年度工作考核,制定考核细则,定目标、定任务,层层签订责任书,认真督查检查。政府在安排春秋两季覆膜任务的同时,提出废旧农膜清理回收指标,以机械化覆膜面积与用膜量、机械化回收残膜面积与残膜收集量、残膜交售量与加工量三个双约束作为检查验收标准,严格残膜回收利用工作督查考核,确保土壤中的残膜捡拾率达到85%以上。同时,加强加工企业的考核,采取先建后补的原则,经验收后,对按规定完成回收加工数量、建立回收网点、土地残留达标的企业落实优惠政策。

4结语

旧地膜回收与再利用作为一项利国利民的公益事业,对保护农村人居环境、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促进农业生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各有关部门应加大工作力度,与社会各界一同推进此项工作。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

经济新常态;乡村旅游;文化创意;产业融合

新常态下,旅游业正在成为新的增长点。国发〔2014〕31号文件《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依托当地区位条件、资源特色和市场需求,挖掘文化内涵,发挥生态优势,突出乡村特点,开发一批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乡村旅游产品”。2017年1月12日,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在《积极实施“三步走”战略奋力迈向我国旅游发展新目标——2017年全国旅游工作报告》上明确说明,“515战略”实施以来,要“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积极推广‘旅游+’等模式,推进旅游业与农业、林业等深度融合”。乡村旅游仅依靠产业规模的扩建、配套设施的完善等方式进行发展,已经不能适应当前旅游业发展的新形势,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势在必行。

一、国内外研究综述

与欧美国家相比,我国的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明显呈现出原创力不足,其衍生产品的价值不高、产业链不完整等问题。近年来,我国学者对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发展机理、路径、模式等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些相应的理论与对策。以“乡村旅游”和“文化创意产业”为词频在CNKI中文知网文献数据库中进行检索,共找到20条相关结果,关于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的有6篇,关于乡村旅游与新农村建设的有4篇,关于乡村旅游资源和旅游开发的有7篇,关于乡村旅游产业和产业链发展的有3篇。其中,李霞对郑州市文化创意产业与乡村旅游产业融合进行了策略研究;张曼婕研究分析了贵州省民族文化创意产业与乡村旅游产业之间的互动与融合发展状况;张硕等提出了北京乡村旅游与创意产业互动发展的途径;李霞提出了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在产业链各节点上的融合建议;赵华等从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视角出发,分析了中国当前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途径。不难看出,目前我国对于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尚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第一,没有统一界定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后所产生的新业态的名称和概念,难以准确把握这两大产业融合发展的水平、规模和效果。第二,集中于初步描述和探索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的现象,倾向于对这两大产业融合的宏观策略进行探讨,侧重于理论研究,实证研究和应用型研究较少。第三,没有深入研究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机理、路径与模式,还需进一步做理论和实证的重点探索。因此,研究经济新常态下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二、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一)转型升级、经济增长的必然选择

“互联网+”“旅游+”时代下,我国乡村旅游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逐渐由原本依靠要素或投资驱动向依靠科技创新驱动转变,乡村旅游需要全域化、特色化、精品化发展,为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衍生出新的旅游业态创造了天然的基础。为适应当前大众旅游消费升级的特征,乡村旅游的转型升级,应依托乡村生态,融入文化灵魂,突出农耕生产,体验乡村生活,打造乡村旅游的升级版。要立足地区实际,挖掘特有资源,注重人文关怀,实现乡村旅游的特色化、差异化、个性化、人文化发展,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便是一条有力的发展路径,文化创意产业可将原有的乡村文化进行再挖掘,开发出独具特色的主题产品,最大程度地发掘出农业的多元化功能。另外,文化创意与乡村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可以将乡村文化资源、场景创意等进行商品化、市场化开发,利用乡村旅游产业手段实现文化资源的商业增值,开辟一种乡村文化资源产业型发展的新模式,使文化创意产业在与乡村旅游产业的融合中实现效益最大化,改变文化创意产业传统的生产与消费模式,扩展其附加价值,完善和延长其产业链。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最终将带来乡村旅游的巨大发展,也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

(二)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的最佳手段

2014年8月,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31号)中指出“加强乡村旅游精准扶贫,扎实推进乡村旅游富民工程,带动贫困地区脱贫致富”。2014年11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旅游局等七部门共同启动乡村旅游富民工程。2016年8月,国家旅游局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多部门下发《关于印发乡村旅游扶贫工程行动方案的通知》(旅发〔2016〕121号)明确提出,“十三五”期间,“力争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带动全国25个省(区、市)2.26万个建档立卡贫困村、230万贫困户、747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通过实施乡村旅游扶贫工程,使全国1万个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年旅游经营收入达到100万元,贫困人口年人均旅游收入达到1万元以上。”新常态下,乡村旅游目前普遍的一家一户的零散经营模式,在食品卫生、服务水平、安全甚至环境污染等方面的弊端日益凸显。以发展乡村旅游来实现精准扶贫,就是要把各种旅游资源整合起来,重塑乡村经济产业结构,延长乡村经济产业链。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可以解决乡村旅游景区建设城市化、产品单一雷同、环境污染、缺乏科学规划等问题,将新农村建设、农业生产、小城镇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等紧密结合,打造出能够实现旅游精准扶贫目标的特色乡村文化创意旅游精品,加快文化创意型乡村旅游的良性发展。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可以优化乡村旅游产品的结构,加快休闲农场、房车营地、乡村民宿、艺术村落、乡村庄园、乡村博物馆和市民农园等乡村旅游新业态类型的发展,扩展乡村旅游产业链和产业面。再通过吃、住、行、游、购和娱等旅游基本要素的本地供给,为当地村民提供更多参与开发建设、旅游服务、经营管理、发展决策和利益分配等各个环节的机会,实现当地村民收益的最大化,扩大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的“造血”功能。

三、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主要瓶颈

乡村旅游可以为文化创意产业提供更加丰富的创意素材,提供更具特色的创意环境,提供更为广阔的创意空间,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可以实现乡村文化多渠道、多层面的表达,倍增产业效益,实现产业集聚和区域优势。但是,当前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发展还面临着不少的瓶颈。

(一)缺乏整体规划,联动发展不足

文化创意是一种再造与创新的文化现象。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需要将乡村沉淀已久的民俗文化加以创新,以不同的文化创意物质表现体现乡村文化内涵,使乡村旅游开发,联系创意生活,让原有的村落以现代形式彰显。只有依托乡村文化底蕴而发展,才是文化创意的重要展现,才能带动相关区域和产业经济的发展。然而,由于我国大多数村落的发展模式都较为单一,造成村庄的生活模式只适合于当地村民,真正融入乡村的艺术家和扎根乡村的文化创意产品较少,真正受益的村民不多,区域联动发展不足。要想让艺术家与原住民共生共融,文化创意产品独具特色,还需要村落的整体规划,甚至区域的整体规划,在尊重原生态、原风貌的基础上,促进艺术家与原住民的共生共融,让村民更多受益,让艺术家更接地气。

(二)产业链不完整,发展后劲不足

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需要进行农业生产创意、乡村生活创意、乡村景观创意、乡村功能创意、农产品科技创意和乡村旅游品牌创意,助推乡村旅游方式从“旅游”到“生活”的转变。然而,当前我国引入文化创意开发的乡村旅游目的地大多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复合其他相关产业共同发展力度不够,产业链过短,没有形成多种新的旅游业态和旅游产品。只有提升文化创意产业的附加值、延伸产业链条、拓展产业空间,全面打造集文化艺术展览中心、农事生产销售、主题酒店、特色餐饮等多种业态为一体的乡村文化创意产业园,重点发展一批农业旅游示范点和国家农业公园,构建统一的乡村创意文化旅游产品体系,才能真正实现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之间的互融与共荣,用文化创意发掘乡村文化、表现乡村文化、营销乡村文化。

四、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策略建议

(一)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的路径

用文化创意推进乡村旅游产品研发和产业融合,可形成乡村旅游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如何将原有农业文化景观、农业生态环境、农事生产活动及传统民族习俗等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融观赏、考察、度假、学习、参与、娱乐和购物于一体,提升乡村文化创意旅游的市场化运作能力,是乡村旅游和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应走一条基于资源特色的差异化融合发展路径,不同资源类型的乡村旅游目的地,其产业融合发展具体路径与发展重点均应有所不同。不同地区都应找准自己最独特的资源优势,培育乡村文化创意旅游新业态,形成特色鲜明的乡村文化创意旅游产业格局。如农业资源优势突出的地区,应重点发展创意农业旅游,一方面提高创意农业的科技含量,集约生产高附加值的农作物产品,完善创意农业生产体系;另一方面通过开发体验型创意农业旅游产品,让游客回归自然,感受田园生活的乐趣,并充分发挥出创意农业旅游的科普和环保教育功能;历史建筑资源优势突出的地区,应重点关注历史文化的深入挖掘,彰显自身特色,在规划中坚持对自然肌理和历史文脉保护的基础之上,进行历史文化教育旅游、生态旅游的开发;节庆资源优势突出的地区,应重点发展特色文博和主题文化旅游节,大力开发农业的绿色、环保、休闲、体验和示范功能,开展各类乡村体验特色活动。

(二)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

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要通过文化元素推动产业结构多元化,从文化创意、基础设施建设、服务体系建设、渠道建设和个性化等多方面提升乡村文化软实力,建设美丽乡村,发展优美产业,推动生态建设、创意农业、观光体验同步发展。

1.分圈层差异化发展

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应按照城市、近郊、远郊3个圈层来差异化发展。城市圈层以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美化城市氛围为主,在适宜区域发展景观创意农业。近郊圈层以休闲农场、乡村庄园、市民农园等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为重点,发展社会生活功能型创意农业;远郊圈层以设施农业、精细农业为重点,发展高新技术农产品,兼顾创意生活功能。近郊和远郊在发展乡村文化创意旅游时,当前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也有所不同,如近郊首先要解决交通和停车问题,而远郊则更关注资源的核心竞争力差异。但不管哪个圈层,都要做好基础设施建设和配套,突出体验性、娱乐性,做到精致化、生态化。

2.分区域功能化发展

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时必须进行区域功能划分,哪些是当地原住民的保留区域,如核心生活区域,游客不得前往,也没有前往的兴趣;哪些是游客的专有区域,主要进行乡村文化体验、娱乐;哪些是原住民和游客的共有区域(分享区域),既能为游客提供各项旅游服务体验,又能为原住民所用,甚至参与文化创意旅游的开发。只有增强原住民的认同感,原住民的参与也才会有持久的动力,乡村文化创意旅游产业的发展才可能有持续的力量。

3.规划先行,过程管理

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发展必须要先进行整体规划,将一切可能出现的原住民与游客之间的文化和利益冲突问题事先解决,尤其是大量游客到来之后不能给原住民带来生产和生活上的不便,在乡村文化创意旅游实施过程中还要做到管理上的平衡,使游客和原住民的幸福感都得到保障。然后,将原有农业文化景观、农业生态环境、农事生产活动及传统民族习俗等资源进行再挖掘,开发出独具特色的主题产品,将创意设计、广告营销、零售流通、管理培训等前瞻性地融入乡村旅游价值链产生的每一个环节。

4.注重新媒体营销

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发展必须注重渠道建设,包括官方渠道、民间交流渠道和网络渠道等。乡村文化创意旅游是一种以知识经济为基础的乡村生活创意产业。乡村的生产创意、生活创意、景观创意、功能创意、科技创意、产业创意和品牌创意都要通过官方渠道、民间交流渠道和网络渠道向外传播。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当下,越来越多的游客通过微信、微博、论坛等社交媒体获取旅游信息,社交媒体等新媒体将成为乡村文化创意旅游营销宣传的新阵地,通过社交媒体将乡村优美的意境和养心养美的场景传递给游客,是一种情感营销。总之,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发展,就是走一条生态、悠闲、慢拍的生活方式发展之路,发动民众的创新力量,形成叠加的经济和社会效应。

参考文献:

[1]李霞.文化创意产业与乡村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13.

[2]张曼婕.民族文化创意产业与乡村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研究——以贵州省为例[J].湖北农业科学,2014(14):3430-3433.

[3]张硕,吴上上,陈跃雪.北京乡村旅游与创意产业互动发展研究[J].北京农学院学报,2014(3):83-86.

[4]李霞.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研究述评[J].科技咨询,2014(2):220,240.

[5]赵华,于静.新常态下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研究[J].经济问题,2015(4):50-55.

[6]王璇璇.苏州文化创意产业与乡村旅游产业融合模式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5(24):28-29.

[7]于莉.乡村旅游文化创意产业价值链运作模式研究[J].中国商贸,2010(26):156-157.

[8]金虹.文化创意产业参与乡村旅游的建设模式及运作机制研究[J].农业经济,2016(8):32-34.

[9]康杰,杨欣.文化创意视角下乡村旅游开发的策略[J].农学学报,2015(5):136-140.

篇(6)

Rural tourist camp Exploitation of self-driving——self-driving tour in the forest camp as an example Pocun

Miao Kun

(School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Architecture, Southwest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ianyang Sichuan 621000)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rise of self-driving tour, a new bright spot around tourism, rural self-driving tour camps gradually into the spotlight. In the case of the current rural development self-driving tour camp construction is not yet mature, learn, learn from foreign model of development is imperative, combined with the specific circumstances of the country, rural self-driving tour to explor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amp road.

【Key words】Self-driving tourist camp;Development

自驾车旅游是近年来我国新兴的旅游方式,以自由、灵活、个性化等突出特点被旅游者接受和喜爱。随着自驾车旅游的兴起,自驾车旅游营地也应运而生。

笔者在读研期间参与了“松潘县川主寺镇林坡村藏式风情自驾游体验区概念规划”。在此期间对自驾车旅游营地国内外的相关开发模式和案例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以期从中找到一种较成功且较合适的开发模式。

1. 自驾车旅游营地开发模式

就目前国内外的研究、实践而言,主要有四种开发模式:

1.1 独立开发。

(1)营地产品在选址建设中,不依托与任何既有景区,而选择尚未开发但环境优美、交通便利、区位优良又有足够项目用地的地点进行营地建设。

案例:台湾嘉义县松田岗四星级休闲露营农场。

(2)松田岗露营农场把东南亚风情作为自己的特色,整体园区的生态打造也是强调东南亚风情,所以种植了大量的棕榈科植物。平常除了供游客欣赏之外,这里还和很多中小学校、大学院校建立植物科普课堂合作。 露营地内拥有专门的房车露营区域,停放着从国外进口的房车,供游客体验居住,里面电视、冰箱、浴厕一应俱全,非常适合想在郊外露营过夜,却又不习惯睡帐篷的人,当然也可以特地来体验一下睡房车的感觉。松田岗休闲露营农庄可说一个很有特色的文化露营农庄,不管是园区的植物生态展示,东南亚风格的景观,适合台湾人口味的美食,特色娱乐节目,多样的住宿方式,都给游客带来独特的感觉。

1.2 依托既有景区开发。

(1)营地多依托于既有景区进行营地产品开发,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在景区内部设立营地,即在景区内部划分特定区域进行设施配套,提供营地服务产品;二是在景区周边设立营地,单独配套营地设施。

(2)案例:美国黄石国家公园露营区

美国黄石国家公园内的露营区已经颇具规模,借助黄石公园的天然景观,和公园内完善的公路系统、公共设施,使得这里成为露营者的露营必选地。黄石公园有完善的公路系统,其中八个环形状公路经过公园主要景点。步行道路有1600公里之多。园内有完善的旅游设施,包括旅社、露营地、食品店、商店、餐馆、诊所、加油站等。公园可以进行钓鱼、划船、漂流、滑雪,野生动物观赏、地址考场,徒步健身等活动。

1.3 依托旅游城镇开发。

(1)旅游城镇指以旅游产业为主导的城镇,是旅游开发的重要依托与保障,是旅游者集散地和旅游设施的集中地。营地在城镇内或是城镇周围形成布局,还可兼而发展旅游地产。

(2)案例:台中县新社乡村型小路露营地。

新社花海:素有“中部阳明山”美誉的新社乡,拥有独特的河阶台地自然景观,风光明媚、气候宜人,成为国人休闲踏青的好去处。农委会为推动中部地区观光休闲产业发展,乃利用农地空闲期间,于新社大南河阶台地种苗改良繁殖场第二农场规划50公顷的田园花海。壮阔的花海景观衬托美丽的山川景致,营造出足以媲美日本富良野的美丽大地风景,让喜欢亲近大自然的民众,再也不必远赴日本就可以尽情赏花。小路露营地位于台中新社,日文意为秘密基地。营地地处双翠湖峡湾,环境清爽舒适且地点处于山中隐密之处,因此以隐喻秘密基地,命名为“小路”。天空湛蓝纯净,风轻。阳光穿越悠然的山颠垂落的灿烂金线映照着这片营地,暖意十足。小路邻近居民稀少,形成了最自然的景观与丰富的生态环境,是喜爱大自然的游客最佳停留之地,游客可以在这里充分放松身心。 营地虽然不大,但是草地柔软,随处可驻扎帐篷,没有过多条条框框的限制,让游客更能感受到自由的气氛。

表1 四种开发模式的优劣对比

1.4 依托节庆式旅游项目开发。

(1)营地的建设较为随机性,依托节庆活动,开阔一块已有场地,或活动内部场地,进行营地建设,如节日、庆典等。

(2)案例:张北草原音乐节。

张北草原音乐节一直是热爱音乐、喜欢自驾游驴友们的最佳选择。音乐节主办方规划出可容纳1000台车的汽车露营区,让自驾的朋友们可以将帐篷扎在爱车的旁边,享受草原最自然最美妙的音乐。

1.5 四种开发模式的优劣对比(见表1)。

2. 在林坡村自驾车旅游营地中的运用

2.1 项目现状(见图1、图2、图3、图4)。

2.2 区位条件。

(1)松潘县位于阿坝州东北部,东接平武县,南依茂县,东南与北川县相邻,西及西南紧靠红原县、黑水县,北与九寨沟县、若尔盖县接壤。成都至松潘西环线336公里,东环线600公里,沿途风光旖旎。成兰高速机铁路开通后,交通将更为便利。

(2)林坡村位于松潘县川主寺镇东南,县道120一侧,与世界自然遗产黄龙相邻,是西环线至黄龙的必经之路。距县城23公里,距九黄机场18公里。

(3)旅游资源:

松潘县位于九环线的西环线上,县域自然景观复杂多样、门类齐全、品味极高。有以黄龙风景名胜区、牟尼沟为首的自然风光;以“毛尔盖会议”革命遗址和“沙窝会议”为代表的红色旅游资源;以松州古城为核心的大唐传统文化和藏羌回多民族风情人文旅游资源。

(4)宗教文化:

松潘境内藏族属安多藏族,信仰苯教。

安多藏族饮食习惯与卫藏、康藏藏族没有较大差异,均以青稞酒、酥油茶、糌粑、牛羊肉为传统饮食。安多藏族的服饰更为富丽,冬季藏袍以丝绢为面料,毡帽以裘皮为主,颜色多为绿、金、黄及红色。安多藏族节日可分为民俗节日和宗教节日。主要民俗节日有藏历新年、赛马会、祭山神节、德朵节、扎崇节。节日时间主要集中在农历五、六月,恰逢旅游旺季。

当地藏民住宅建筑外墙多采用赭红色、泥黄色、青灰色与白色,住宅一层布局通常厨房、卧室在前,牛棚在后,具有人畜共院、采光通风差、旅游景观少的缺点。

安多藏族信仰苯教,苯教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宗教之一,对及其周边民族产生了重要影响。林坡寺是松潘境内五大苯教寺庙之一,历史悠久,是游客体验苯教宗教文化的理想场所。

(5)通过上述分析得出以下结论:A.客源量大。B.林坡村既可以依托于九寨沟、黄龙景区进行开发建设自驾车旅游营地,也可以依托川主寺镇。C.宗教文化是当地最大旅游资源亮点,宜大力打造,吸引游客前往。

(6)SWOT分析(见表2)。

根据营地建设条件分析和SWOT分析,林坡村自驾车旅游营地的开发模式宜选择依托既有景区开发与依托旅游城镇开发相结合的模式。

2.3 项目定位。

依托九寨沟、黄龙景区和川主寺镇以及该村独具特色的自然风光和历史人文特点,以全面实现生态立村、产业富民为目标,通过依托既有景区开发与依托旅游城镇相结合的自驾车旅游营地模式,在现状民居及道路的基础上,建造一个设施齐全、功能完备的自驾车旅游营地,同时塑造生态景观怡人、具有浓郁民族文化特色的藏家风情民俗生态体验区。

表2 SWOT分析

2.4 项目开发。

(1)根据林坡村居民聚居点分为两片,山林面积广大的现状条件,在保护生态环境本底的前提下,将露营登山等活动布置在广阔的山林区域。结合藏民聚居点,形成以景观核心区为中心,自驾游览接待区为龙头,露营区及登山区为两翼的分散放射状布局结构。

(2)根据所依托景区、城镇的产品特色及所面对的目标客源市场消费特征,开设8个不同功能区。营地各功能区之间通过营地内部交通系统予以联通。

(3)自驾游览接待区:

用于接待游客,包括餐饮住宿、购物休闲、登记、汽车维修保养服务等。根据《汽车自驾游基地标准》,经营管理机构的工作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并经过全国汽车自驾游管理办公室的考核,达到全国汽车自驾游管理办公室规定的要求。自驾游览接待区有专职负责咨询和接待的人员,游客问询和来电能得到及时、热情、满意的解答(林坡村自驾车旅游营地总平面图见图5、林坡村自驾车旅游营地功能分区图见图6)。

(4)露营服务区:

为露营登山活动提供汽车及帐篷租赁、购物、救援医疗、沐浴等服务。为露营区提供电及天然气,营区用水应通过建高位水池解决。

(5)景观核心区:

结合谷地及流水规划中心景观带,为游客与藏民提供集会、购物、休闲娱乐的场所。平措德吉广场是景观核心区的核心点。

(6)藏家风情体验区:

可让游客体验藏式饮食、建筑、服饰、风俗习惯。部分游客可选择在藏民家中住宿就餐,可接待游客的藏家户数大概为15户。

(7)牧草养殖区:

主要种植高寒草甸草地及高寒灌丛草地。牧草养殖区为藏民放牧或种植牧草的场所,须严格保护。

(8)宗教文化参观区:

以林坡寺为核心,为游客提供体验苯教文化的场所。

(9)露营区:分为汽车露营区、帐篷露营区和混合露营区。

汽车露营区分为房车露营区及普通自驾车露营区,区域内以生态渗水地砖铺地,可防止烧烤野餐等活动造成火灾。房车露营区可保障游客的私密性,适宜于游客长期停留,易于辨识。普通自驾车露营区建设费用低廉,遇旅游旺季可灵活调整车间间距,游客也可自由选择空间搭帐篷。帐篷露营区规划在地势较为平整,排水良好的区域,一般2-3顶帐篷集中布置。

帐篷露营区区域内设置以生态渗水地砖铺地的停车场地,每隔1000m规划简易服务性建构筑物,内有公厕、垃圾桶、水电等设施。营地与外界规划有生态植物围墙,与外界有明显界限。

混合露营区布置于林坡寺西北处较平坦区,内为生态草场,交通便利,离林坡牧民居住点较近,可进行少量帐篷露营或汽车露营。

(10)登山区:

分为丛林野趣区、山林体验区和登高望远区。其中丛林野趣区可开展户外拓展活动,如真人CS、攀岩等;山林体验区可开展森林探险活动,登高望远区可开展徒步登山、骑马等活动。

3. 结语

(1)自驾车旅游营地开发模式多样,且组合形式多样,如何选择适合自身条件的开发模式是一个关键。乡村自驾车旅游营地建设不可能在所有条件都较为成熟,没有市场风险的情况下进行建设。有条件的乡村,可在政府主导下启动建设,在建设过程中充分调动各市场主体、利益相关者的积极性,招商引资,让政府逐步从主导变为监督与指导。乡村自驾车旅游营地一般不宜采取独立开发模式,因为前期基础设施投入太大,风险较大,不利于乡村的可持续发展。宜采用依托于既有景区开发模式和依托于城镇开发模式。

(2)受限于研究条件,无法进行大规模实地调研,仅能通过对网络等渠道收集到的相关信息进行比对分析,对各地自驾车旅游营地情况缺乏总体把握,这导致林坡村自驾车旅游营地建设实证研究中对营地开发的产品、开发的时间序列缺乏更详尽、深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张致云,杨效忠,卢松,叶舒娟,《自驾车旅游研究综述》,旅游论坛,2009年2月.

[2] 林福煜,《广西自驾车旅游营地建设研究》,硕士学位论文.

[3] 张波,《国内自驾车旅游的发展现状与问题分析》,渝西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1月.

[4] 赵鹏,李享,刘磊,《旅行社与汽车俱乐部经营自驾车旅游的比较研究》,旅游学刊,2008年第1期.

[5] 吴娲,《论我国自驾车旅游市场开发管理的问题与对策》,技术与市场,2007年3月.

[6] 张晓燕,《我国自驾车旅游及其发展研究》,硕士学位论文.

[7] 吴巧新,《长江三角洲自驾车旅游市场开发研究》,硕士学位论文.

[8] 崔祝南,董志文,《国内主要城市旅游集散中心运营状况研究》,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1月.

[9] 许靖涛,《“魅力网”概念下的景区边缘旅游服务型城镇规划方法探讨》,硕士学位论文.

篇(7)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6)05-148-02

一、引言

村镇宜居性建设是村镇建设以人为本的体现,是村镇建设体系改造、发展和完善的过程。近年来,我国村镇建设针对宜居性提出要求,住房城乡建设部开展了2015年美丽宜居小镇、美丽宜居村庄的评选工作,旨在鼓励村镇提高宜居性建设水平。适时、恰当地对村镇宜居性建设体系进行调整,能确保村镇宜居性建设标准体系的规范性、科学性和合理性。通过实证分析,对村镇宜居性评价模型进行全面、系统的评价,有利于验证模型的合理性,有利于模型的完善、改进。

二、文献及研究现状综述

鉴于评价模型的重要作用,国内外学者开展了一系列相关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在城市宜居性评价体系研究方面,胡伏湘、胡希军通过对宜居城市评价方法的对比分析,提出了城市宜居性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设计了覆盖面更全、操作性更强的城市宜居性评价指标模型;Asami提出了安全性、便利性、健康性、可持续性、舒适性五大指标,在此基础上建立评价体系;张文忠等从安全、健康、生活方便、出行便利和居住舒适性等五个方面,构建了宜居城市的评价指标体系。

目前,国内外研究主要集中于城市宜居性建设的实施标准以及村镇宜居性建设的定性评价上,对村镇宜居性建设指标体系的构建尚处于空白阶段。因此,本文针对村镇宜居性建设的表达方式,合理地对村镇宜居性建设水平进行评价,并对其宜居性建设作出指导。

三、构建村镇宜居性建设评价模型

(一)构建原则

本着结合国情和村镇居民的心理需要的原则,在评价模型的构建过程中,要遵循以下原则:

1.科学性原则。所选取的指标能从实际出发,客观、科学地反映上集镇优劣的状况。

2.可行性原则。指标选取要做到简单明了,尽可能选取可以量化、可信、能全面反映宜居状况的综合指标。

3.层次性原则。村镇的宜居性是一个由众多相互联系的指标所构成的复合系统,有层次性的指标体系能使复杂问题条理、简单化。

4.以人为本的原则。以村镇居民为核心,围绕与居住和生活相关的因素,反映村镇居民对村镇的主客观需求及感受。

(二)构建方法

村镇宜居性建设指标先由研究小组进行初选,参考住房城乡建设部提出的衡量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居住指标体系,借鉴宜居性研究已有的评价指标。结合北方村镇的特点,设计出北方地区村镇宜居性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居住条件、服务设施、人文环境和生态安全四个方面,进行数量、质量的客观评价,建立了一套北方地区村镇宜居性建设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在经过专家的调研后,得到了相对完整、科学的村镇宜居性建设水平指标评价体系。

1.北方地区村镇宜居性建设水平评价。采用模糊数学十分制计分法,确定评价指标的得分,进行等级划分和横向比较。将建设水平评价的每个指标分成若干等级,分别从1-10赋值,10分为满分;然后,通过向党支部书记了解,确定该村每一个单项指标的等级范围,选取五个典型村镇并给出其建设水平单项指标的具体得分。

采用德尔菲法(Delphi法)确定权重。向各个村镇的150位村民发放调查问卷,问卷中要求村镇居民评价各指标的重要程度,采用分制降序方式的方式进行计算,即5为最重要,4次之,1为最不重要,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Wj是第j个单项指标的权重,Xj是第j个单项指标,Yji是第i个样本对第j个指标的打分,最后加和可以得到I、II、III、IV的权重分别为27.01%、30.55%、22.2%、20.24%。

将每一社区各个单项指标得分加权求和,即为该社区的宜居性建设水平得分,其公式为:

式中,Q为评价综合得分,Nj为第j指标的指标值,Wj为第j指标的权重(0≤Wj≤1且∑Wj=1),m为指标评价的个数。得到结果见下表2:

2.北方地区村镇宜居性满意度评价。为得到村镇居民对村镇的满意度,针对居住条件、服务设施、生态安全、人文环境四大类,以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调查。利用五级标度法,将评语划分成五个等级,即,很不满意,不满意,一般,满意,很满意。最后为量化满意度评价,制定可以计算的定量标准。

满意度按计算式:

式中:Q为村民满意度,Xij为各个指标持不同满意程度人占总人数的比例,Zi代表得分。得到结果见表4:

四、模型有效性的实证分析

上集镇宜居性建设水平和满意度的综合分析将典型村镇的宜居性建设评价和满意度进行对比,能更清晰地了解两者之间的差异,可以通过分析数据,看出满意度的得分和建设水平的得分大体相吻合。为客观分析建设水平与满意度之间统计关系的强弱程度,运用SPSS.19软件对二者进行相关分析。运用Pearson可得二者得分的简单相关系数为0.99,显著水平a为0.01是可以拒绝相关系数检验的零假设,认为两者呈线性相关关系,即建设水平与满意度有明显的正相关。可以得出宜居性评价模型构建有效的结论。

五、小结

本文从建设水平和村民满意度两个角度出发,通过相关性分析证实了宜居评价模型构建的合理性。

通过调查数据可以看到,服务设施的建造对村镇宜居性有重大的影响,村镇居民对生态安全有较重的担忧;在具体的调研过程中,还发现以下问题:上集镇村镇居民对住房质量及舒适度比较满意,而针对生活垃圾处理、生态环境破坏等问题,认为不能达到宜居性标准,希望有关部门能致力于上述问题。

规划的滞后、配套政策的不协调及落实手段的不到位已经造成了我国北方地区村镇建设中的杂乱无序、低品位和巨大浪费,严重影响了村镇宜居性建设的健康持久发展。

针对调研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建议:完善机构,保障经费;加强村镇建设规划设计管理,提高村镇规划设计水平;配套政策,协调管理;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加大各部门扶持力度;以点带面,分阶段分步骤提高村民居住环境质量。

参考文献:

[1] 胡伏湘,胡希军.城市宜居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生态经济,2014(8)

[2] 张文忠.宜居城市的内涵及评价指标体系探讨[J].城市规划学刊,2007(3)

[3] 李娜.兰州城市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评价及预警研究[D].兰州大学,2006

[4] 李伯华,曾菊新,胡娟.乡村宜居性研究进展与展望[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8(5)

[5] 刘学,张敏.乡村宜居性与满意度评价―以镇江典型村镇为例[J].河南科学,2008(3)

[6] 戴鹏.石首市合烷乡宜居性优化中的主观评价方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

[7] 张磊.新农村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经济纵横,2009(7)

[8] 陆翠岩.在科学发展观视野下构建社会评价指标体系[J].统计与信息论坛,2010(9)

[9] 朱孔来,姜明.对社会主义新农村有关理论及测度指标体系的思考[J].山东社会科学,2007(6)

篇(8)

中图分类号:F61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08-073-02

进入21世纪,休闲已经成为人类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休闲产业正是基于人们的休闲需求产生的。休闲产业起源于20世纪的欧美,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城市化的进程及以物质商品生产所确立的主要的发展模式,人们在工作之余越来越需要休闲。目前,休闲农业在日本、美国等许多发达国家和地区形成了产业规模,形成了传统休闲农业、都市型休闲农业、科技型休闲农业、奇异型休闲农业等多种休闲农业经营模式。休闲农业是以农业活动为基础,通过利用田园景观、自然生态及环境资源,以推动观光旅游、农业休闲为目的一种新型的高效农业。具有维护生态环境、发展旅游产业、保护农村资源从而促进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特点。

一、休闲农业对经济发展的研究综述

关于农业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很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在理论方面进行了研究,如哈罗德・英尼斯和格雷格等人,他们提出了农业资源开发增长理论,其主要观点为:在历史的发展进程中,扩大耕地和牧场的面积是增加农业生产的主要途径,因此得出,自然资源的不断开发是农业增长的主要驱动力。但是,资源开发模型也存在重大缺陷,众所周知,因为自然资源是不可再生,所以基于资源开发模型的农业的增长模式在长期内是不可持续的。再如钱纳里的结构转换增长理论,虽然他没有专门研究和系统的论述农业增长问题,但是在二元经济结构条件下,作为传统经济部门的主体,农业符合结构转换所包含的传统部门向现代部门的转化条件,因而可以将他的结构转换理论视为农业发展的理论。该理论见诸于1988年出版的《工业化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一书,在书中,钱纳里认为,在经济结构转变的过程中,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工业和服务业的产值比重和就业比重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而农业的产值比重和就业比重则会显著下降。与此同时,农业发展与经济结构转换是相得益彰的,一方面,农业资源流出农业部门促使农业份额减少,另一方面,农业资源的替换改善了农业质态并提高了农业现代化程度。钱纳里认为,经济结构的升级转换对农业带来的影响表现在,在经济结构升级转换的过程中,高效率的资源替代了低效率资源,进而使得农业劳动生产率显著提高,农业产出随之增长。

二、休闲农业对经济发展影响分析

1.休闲农业优化农村产业结构。休闲农业推动了农村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延伸了农业产业链,优化了农村产业结构,转变了农业增长方式,促进了农民增收,稳定了农产品市场,实现了农业跨越第二产业进入第三产业,形成了多元化的产业形态和多功能的现代产业体系,加快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在世界农业发展进程中,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包括两类方式:第一类是农业产业结构效益优化,即农业产业结构在演进的过程中经济效益得到不断提高。休闲农业发展过程中,农业第一、二产业转变为农业第三产业,在转变过程中资金、技术、资源等实现了效益流动,产业结构优化带来了农业经济效益的大幅度提升。第二类是转换能力优化,其中包括农业产业对于先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对于农业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农产品市场供求的掌控能力以及传统农业转变为现代农业的能力。发展休闲农业,可以充分整合自然及社会资源,实现农业转换能力优化,可以提高农业经济增长数量及质量,实现农业产业结构优化。休闲农业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的转变,将农业生产资源转变为农业资本,将生态环境资源转变为生态资本,将农村民俗资源转变为农耕文化资本。产业化经营农业已成为现代农业的重要特征,我国现有2.5亿左右的农户,普遍存在经营规模小,产品单一,利润低的问题,休闲农业提升了农村产业结构,对于农村、农民和农业的快速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2.休闲农业拓宽就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休闲农业属劳动密集型产业,投入较少,就业成本偏低。开发乡村旅游资源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提供了方向。休闲农业可以有效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带动农民在当地创业、就业和增收;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发展,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如交通运输业、餐饮业、旅馆业以及旅游商品、纪念品加工业,因此能促进农村地区第三产业的发展,现代农业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农民从事休闲农业的主要目的是为市场提供休闲商品,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作为一种无形商品迎合了都市居民的休闲需求。旅游业是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乡村旅游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劳动力。乡村旅游业就业的特点是就业面宽,受众范围广,特别是大量工作并不需要特殊的技术,所以可为广大农村青年提供大量就业机会。据世界各国统计,旅游业直接就业所带来的关联就业机会的就业人数之比为1:5,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问题。据农业部的不完全统计,截至2009年8月,浙江、江苏、湖南、安徽等14个省市区,共有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园区43035家,其中年产值500万元以上的规模企业2823家,年实现收入806.7亿元,带动就业近200万人,其中农民就业达159.5万人;实现农民增收257.2亿元,带动农产品销售收入352.5亿元。

3.休闲农业改善农村经济发展环境。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造有促进作用,可以改善乡村的人居环境和生态环境,使农村走上生态环保、文化传承等内涵式发展道路,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方面,休闲农业推动了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技改造农业,用优美的大自然和农村环境给游客以美的享受。另一方面,休闲农业的出现,可以充分发挥农业和旅游业的产业叠加优势,农民在从事休闲农业的过程中,提高了人文素质,增进城乡交流和互动,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缩减城乡差别,客观上改善了农村和农业生态环境,塑造良好的乡村风貌,从而顺应统筹城乡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城乡旅游经济和谐发展的“绿色通道”。

三、休闲农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1.培育主导产业。休闲农业作为促进农村三次产业联动发展和经济、社会、生态协调的有效载体,在推动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就业增收、统筹城乡发展等方面,正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休闲农业产业区应注重培育具有地方特色的主导产业,努力形成“一乡一品”、“一县一业”的规模化生产格局。引导休闲农业企业积极参与、主动融入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强化产业支撑,力争每个休闲农业企业都培育1~2个特色明显的主导产业。

2.推进产业集群发展。现代组织理论认为,产业集群是创新因素的集群和竞争能力的放大。波特教授认为,产业在地理上的集聚,能够对产业的竞争优势产生广泛而积极的影响。一般说来,当产业集群形成后,将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如降低成本、刺激创新、提高效率、加剧竞争等,提升整个区域的竞争能力,并形成一种集群竞争力。我们可以一个村或一个有特色的农业产业带、产业群为基础,有序推进休闲农业园区建设,打造良好发展平台。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兴办建设规模大、产业基础强、服务功能全、经营效益好、游客满意度高的休闲农业企业,同时发动周边农民和集体经济组织兴办特色各异、优势互补的休闲农业企业和农家乐,建设成为产业规模化、生产集约化、功能多样化的现代休闲农业园区。

3.优化休闲农业发展环境。环境对于产业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需要制定和落实扶持休闲农业发展的优惠政策,特别是要对已出台的政策进行认真梳理和修订完善,增强政策的实用性和操作性。加强与金融部门的沟通联系,争取金融部门把休闲农业列入信贷支持重点。进行融资体制改革,推出一些试点项目,以期在竞争性领域形成企业自主决策、银行独立审贷、政府宏观调控的新机制。大力发展社会中介组织和行业自律机构,为休闲农业企业融资打开方便之门。减轻企业负担,推进休闲农业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于光远.论普遍有闲的社会[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

2.马惠娣.休闲:人类美丽的精神家园[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

3.郑健雄,郭焕成,陈田.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5

篇(9)

中图分类号 S7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09-0194-02

泌阳县位于河南省南部,属驻马店市,因位于泌水之阳(山南水北为阳)而得名,全县总面积2 335 km2,人口90万人,属于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4.6 ℃,年降水量960 mm,无霜期221 d,适宜于多种生物生长,森林资源丰富,物种繁多,尤其是林果业发展呈蓬勃之势。笔者根据县域内林果业发展现状,提出发展布局,为泌阳县由林果大县向林果强县迈进提供参考。

1 泌阳县林果业发展成效

1.1 林果业发展初具规模

泌阳县林果业栽培面积大,是河南省重点林果生产大县。截至2013年,全县累计发展果树类经济林5 713.33 hm2,其中梨树1 073.33 hm2,桃树1 240 hm2,板栗1 153.33 hm2,柿486.67 hm2,枣920.00 hm2,其他小杂果840.00 hm2,林果业发展初具规模。

1.2 已推出林果品牌,形成区域发展

泌阳县林果业发展历史悠久,群众历来有种植林果的习惯,主要以梨、桃、柿、枣、板栗为主,随着市场供求形势的变化、效益的区分、管理水平的差异及认识程度的不同,形成了一定的栽培区域和发展优势。目前已形成并注册了以“贡梨”、“白云仙桃”为代表的林果产品品牌与基地,逐步向周围辐射,初步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和区域优势的果业带。

1.3 经济效益初步体现

泌阳县是豫南山区林果生产大县,部分果品梨、桃等的经济效益得到初步体现,平均产值超过12万元/hm2的生产园较为普遍,林果收入已成为部分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也成为泌阳县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近年来,部分果农以优质果品开拓市场,部分果品已经打入武汉、郑州、沈阳等国内大中城市市场,品牌效应初步形成。

2 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品种结构不尽合理,缺乏统一规划

在规划布局上,缺乏统一规划和发展连续性,主业不突出,优势不明显,未形成产品和产量优势。在品种结构方面存在问题较严重,一是品种繁杂,主栽品种较少,品种结构搭配不合理[1-2];二是早、中、晚熟品种结构搭配不尽合理,存在晚熟梨比例过大,早、中熟梨比例较小的结构不合理现象;三是鲜食与加工品种比例不协调,主栽品种基本上都是鲜食品种,鲜食与适合加工品种的比例不协调;四是目前泌阳县林果业中多种树种混栽现象严重,造成果园提前郁蔽,病虫害比较严重,总体效益差。

2.2 良种苗木繁育体系不健全

一是林果苗木未按良种标准生产;二是苗木品种混杂;三是苗木生产分散,缺乏有效的管理,从事苗木生产的龙头企业较少;四是苗木调运比较混乱,缺乏有效的监管。此外,良种选育、引进和区域适应性试验工作相对滞后,致使林果品种更新速度相对缓慢,难以适应当前林果业快速发展的需要[3]。

2.3 整体效益不明显

目前林果业在泌阳县总产值及人均果业纯收入还很低,没有真正发挥出贡献大、带动力强的支柱作用[4]。主要原因:一是部分果园生产管理水平不高,产量低、品质差、效益低下;二是科技含量低,优质高产无公害果品生产技术没有得到广泛应用,且产品没有统一分级,包装简陋,贮藏技术落后,影响经济效益;三是产业化、组织化程度低,“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突出,很难实现产、运、贮、销一体化,削弱了终端产品的竞争力;四是龙头企业规模小,数量少,市场竞争力不足,对产业的带动能力不强,没有与果农形成合作共同体,影响了林果业的健康发展。

2.4 林果业产业化建设滞后,采后环节薄弱

“贡梨”、“白云仙桃”是泌阳林果的特色品牌,在生产上管理粗放,果品产量和品质良莠不齐,在技术推广上一些基层技术推广体系不健全,科技成果转化滞后,面临着技术含量低、竞争力不强的局面,形成了制度产业升级的发展难题。现在的林果业发展模式为农户制,栽培面积小,难以形成大市场。果实采收后缺乏正规化的包装和精选分级设备,未经商品化处理就直接上市,果品竞争力较弱。

3 泌阳县林果业发展的优势

3.1 县委政府高度重视林果业发展

为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全面提高泌阳林果业的建设质量和水平,打响和推广林果优质品牌,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加快美丽乡村建设的步伐,泌阳县政府下发了《泌阳县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林果业的实施意见》,将林果业列为泌阳县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并形成了责任监督、考核、奖惩相结合的目标责任制,为林果业在泌阳县的快速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3.2 宜林浅山丘陵面积大,林果资源丰富

泌阳县是河南省25个重点山区大县之一,山区面积大,全县宜林面积10.47万hm2,土壤肥沃,雨量充沛,气候适宜,果树种类繁多,群众历来就有种植果树的传统习惯,这些都为进一步发展无公害林果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泌阳县森林资源丰富,适生树种繁多,仅以乔木、灌木为主的果树就达200余种,林果种质资源丰富,可规模发展的良种多,如作为乡土树种的“贡梨”、“白云仙桃”等久负盛名,在周边市均已形成品牌效应,在周边大城市的市场上已占有一席之地。

3.3 林果业历史悠远,发展增产潜力巨大

泌阳县林果业栽培历史悠久,农民在果树栽培管理中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加之现代科技发展的注入,良种引进苗木繁育推广栽培促进了泌阳县林果业的大发展,到目前为止已发展林果5 333.33 hm2以上,初具规模,发展势头强劲。泌阳县林果业包装落后,采后增值技术没有得到应用,采后增值空间巨大。

3.4 林果产区交通便利,建有绿色通道

泌阳县交通便利,沪陕(上海―西安)、焦桐(焦作―桐柏)、新阳(新蔡―泌阳)3条高速穿越境内,形成高速运输交通网,县域内有6条省道经过,乡村间已实现“村村通”,这些便利的交通条件,建立了泌阳的绿色通道,为林果产品的快速、便利的流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4 发展布局

4.1 示范园建设布局

为促进泌阳林果业的快速发展,全面提高农民发展林果业的积极性,首先在统一规划设计的基础上必须搞好示范园建设,把果树生产者看得见、摸得着、学得会的实用技术组装配套,大力推广。通过示范带头作用,以点带面把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到广大果农中去。然后辐射带动周边地区广大农民积极参与共同发展。到目前为止,全县范围内共建设高标准示范园8个,规划设计21个,示范园严格按照无公害绿色果品生产操作规程,实行全程标准化管理,生产优质高档绿色果品。

4.2 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布局

林果业作为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于一体的产业,在水土保持,改善生态环境创建美丽乡村建设等方面具有无法替代的产业优势。林果业作为多年生经济作物,一经种植,多年收益,良种壮苗是保证林果业发展的基础,是建设高标准林果业基地的前提。到目前为止,泌阳县已建立2个规范化良种苗木繁育基地,规划设计8个基地,负责优良品种的引进及良种苗木的繁育推广,满足各基地所需良种栽培的需要,建立完善的良种苗木繁育体系。

4.3 集约经营管理,建设出口创汇龙头企业

随着果品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要提高经济效益,实现与“大市场、大流通”的衔接,就必须走“公司+农户+基地”的发展模式,依托龙头企业开拓国际、国内果品市场,从而实现保值增效的发展目的[5]。到目前为止,全县已建成林果专业合作社18家,在原有基地的基础上加强管理,集约经营,为培养出口创汇龙头企业奠定了基础。

4.4 服务体系建设布局

4.4.1 技术服务体系及信息网络建设。泌阳县林业局与河南农业大学、河南省林科院、黄淮学院等科研院所建立有良好的科技合作平台,为泌阳林果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服务。近期又与中国农科院郑州果树研究所建立合作关系,为林果业良种引、繁、育并在泌阳大地扎根结果奠定了基础,建立了完善的林果业技术服务体系。为更好地服务林果业发展,泌阳县林果网站正在筹备中,网站建成以后,将与电视台、电台、报刊、互联网等网络服务信息共享,发挥各自专长,推动泌阳县果品产业信息化建设,为泌阳果品网络销售建立平台。

4.4.2 果品市场及质量监测体系建设。按照地域布局和林果业发展区划,在泌阳县马谷田镇、贾楼乡正在兴建2处规模为10万m2的林果交易市场,2处市场建成后,将极大地提高泌阳县林果中转贮藏与外销调动的能力。为彻底确保果品的质量,提高果品及其加工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泌阳县质量技术监督管理局正在立项建设泌阳林果产品质量监督与保障体系,引进国际先进的水果产品追溯系统,从源头上抓好果品的标准化建设,把水果的质量控制扩大到栽培、贮运、加工的全过程[6-8]。同时健全和完善果品及加工产品的标准体系,制定适合泌阳县情的果品相关行业标准及技术规程。

5 参考文献

[1] 何乃波.山东果业发展与结构优化研究[D].泰安:山东农业大学,2005.

[2] 王春玲.中国国林产品国际竞争力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05.

[3] 胡茂丰.中国果业现状与果品产业化发展对策[D].长沙:湖南农业大学,2005.

[4] 吴云鹏,蔡海燕,霍燕,等.河北省林果产业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河北农业科学,2013(6):87-88.

[5] 张风玲.浅谈肃州区林果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1(2):23-24.

篇(10)

中图分类号 X3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03-0193-03

党的十明确指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村庄绿化是广大基层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改善农业生产、农村生活、农民人居环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省级森林生态示范村更是目前江苏最高等级、最高标准的村庄绿化建设项目。2013年,南京市江宁区横溪街道盛坳自然村成功创建省级森林生态示范村,现通过研究探索该村在村庄整体绿化规划设计和单体绿化设计标准方面好的经验和做法,助于为全国各地开展高等级、高标准村庄绿化建设工作提供帮助和借鉴。

1 盛坳村基本状况

1.1 区域概况

盛坳村属于南京市江宁区横溪街道的一个自然村,毗邻安徽省当涂县,总面积15.67 hm2,其中山地(含宜林地)8 hm2,耕地3.67 hm2,水面1 hm2,村民居住区3 hm2。常住人口126人,以传统农业种植和林副业种养殖为主业。

1.2 自然条件

盛坳村属典型丘林地区,亚热带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15.7 ℃,年平均日照时数2 146 h,年平均降水量1 034 mm,季风性气候显著,四季分明,雨水充沛,光照充足。

1.3 绿化现状

规划建设前,村域内绿化覆盖率为26.5%,村庄绿化未进行专门规划设计,处于硬质景观状态,缺少村庄绿化建设用地;村庄部分空地仅进行了乔木种植,缺乏绿化景观的层次感;未配备专职人员进行日常绿化管养,植被、树木病虫害较多;长期养成的畜禽放养习惯,对新建绿地构成危害。

2 指导思想及规划原则

2.1 指导思想

以尊重农民意愿、维护农民利益、增进农民福祉为出发点,贯彻区、街绿色发展整体规划,坚持生态优先、生态与经济双赢和保护与建设并举的绿化方针,大力开展村庄道路、水体、庭院绿地、农民公园等公共绿地建设,完善村庄绿地系统,推进绿化、美化进程,改善村民生产、生活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全面建设美丽乡村,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提供生态保障。

2.2 规划原则

一是坚持科学适用的原则。按照满足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要求,科学确定村庄绿化建设布局和环境整治内容、方式,并与当地相关规划相衔接。二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调动村民参与村庄绿化规划设计的积极性,充分听取村民代表意见,尊重农民意愿,维护农民合法权益,确保规划设计符合农村实际需要,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水平。三是坚持因地制宜原则。充分利用已有条件,整合各方资源,对村庄垃圾处理、绿化、道路建设、房屋整修出新做出安排,实现村庄绿化、美化、亮化、净化。四是坚持近期建设与远期发展相结合的原则。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和资源分布等实际情况,统筹考虑近期建设和长远发展的关系。村庄绿化规划设计既要满足建设需要,又要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

2.3 建设目标

改善盛坳村道路两侧、水体以及庭院、公共绿地景观品质低下,功能不全,外观单调呆板,居住环境“脏、乱、差”的现状。围绕“以人为本、以环境为中心”的理念,体现村域特色,精心规划,合理布局,使建成区的绿化覆盖率达35%以上,村庄内有休闲健身绿地,主要道路和水体两侧实现景观绿化,住宅之间有绿化带,农户庭院景观化,创建出空间层次丰富、色彩搭配和谐、四季有花常绿的高质量、高等级、高标准的现代农村新环境。

3 规划设计建设内容

根据村庄绿化现状,基于村民要求,重点对村庄西南部1 500 m2空地、200 m进村道路两侧、60 m2停车场、1 hm2河道、小水库、28户庭院及村庄四周进行景观绿化。

3.1 村庄小游园绿化设计

3.1.1 区域划分及功能。小游园位于村庄西北部,面积1 500 m2,原本为空地。可以将其设计为有地方文化为特色,集生态性、休闲性、趣味性于一体的乡村小游园。整个小游园分为3个相互连接的下沉式、上升式、廊架式的小空间,为增强绿化效果,对其进行植物配置设计,营造“四季常绿、三季有花”的景观氛围。

3.1.2 植物绿化配置设计原则与策略。因地制宜,适地适树。选择适应当地立地条件的植物种类,大量应用当地生长较好的植物种类作为骨干树种。突出地域特色,建立具有当地特色的植物景观。结合当地文化肌理,配以乡土植物,打造“树基花缀”的景观。从观形、赏色、闻香、品果等方面全面考虑植物的综合效果。观形植物有银杏、栾树、桑树、榆树、榉树、杨树等;赏色植物有夹竹桃、栀子花、秋海棠等;闻香植物有桂花、梅花、山茶等;品果植物有柑橘、无花果、枇杷、柿等。充分利用乡土树种,考虑主调树种,选择色彩优美、枝干形美的树种,注意时相、季相、景相的和谐统一,在较小的绿地空间获得较大的活动面积,又不减少绿景。植物种植以乔木为主,灌木为辅;乔木以点植或三五丛植为主,在边缘适当辅以灌木树丛,适当增加宿根花卉种类,使绿化景观富有层次感。

3.1.3 绿化植物品种选择。盛坳村属亚热带湿润气候,绿化植物品种主要运用壳斗类、樟类、山茶科和金缕梅等常绿阔叶树种,如乡土类的香樟、广玉兰、桂花、冬青、山茶、石楠、鹅掌楸、乌冈栎、雀舌黄杨等常绿树种。同时,合理搭配落叶树种,如银杏、榉树、朴树、乌桕、乔木桑、皂荚、柿树、合欢、紫薇、栾树、鸡爪槭等,营造亚热带湿润气候典型植物景观。所用的花灌木株高不小于50 cm,地径不小于30 cm,球径不小于50 cm,有主干或主枝3~6个,分布均匀,支冠丰满,灌木栽植穴规格为30 cm×30 cm×30 cm。乔木高不小于4 m,胸径不小于5 cm,树体通直,枝叶繁茂,保留3个以上分枝,尽可能保留树叶,栽植穴规格为60 cm×60 cm×60 cm。除了乔木和灌木栽植外,还应注意对土壤表面进行绿化覆盖,采用黑麦草与地草早熟禾各按50%的比例进行播散,以防止土壤,增加绿化层次和景观效果。

3.2 进村道路绿化设计

3.2.1 进村道路绿化现状。盛坳自然村进村道路绿化长度为200 m,两侧绿化宽度各为2 m。绿化改造前,道路两侧绿化较少,植株长势较差,绿化效果欠佳。

3.2.2 进村道路绿化平面设计。采用乔木种植为主的方式进行绿化改造,路两侧每侧植树2排,注重树木层次感,注重常绿和落叶,速生与慢生,乔、灌、草相结合。具体选择的树种主要为银杏和樱花。银杏单株高不小于5 m,胸径不小于5 cm,树体通直,枝叶繁密,保留3个以上的分枝,尽可能保留树叶。樱花单株高不小于60 cm,地径不小于3 cm,球径不小于50 cm,有主干或主枝4~6个,分布均匀,根系有分支,枝冠丰满。银杏与樱花采用“品”字形栽植方式,株距为5 m。银杏栽植穴规格为60 cm×60 cm×60 cm,樱花栽植穴规格为30 cm×30 cm×30 cm。同时对土壤表面进行绿化覆盖,采用黑麦草与地草早熟禾各按50%的比例进行播撒,以防止土壤,增加绿化层次和景观效果。

3.2.3 苗木栽植要求。苗木栽植时要保持苗木立直,栽植深度适宜,坑穴大小和深度应略大于苗木根系。苗木根系伸展充分,填土1/2时提苗踩实,最后覆虚土,浇足定根水(乔木以10~15 L水为宜,灌木以2~5 L水为宜),蓄水保墒。浇水时应缓浇慢渗,出现漏水、土壤下陷和树木倾斜,应及时扶正、培土。

3.3 停车场绿化设计

3.3.1 停车场基本情况。停车场设置在盛坳村北面2个交叉路口一侧,由于车流量较大,设计面积为60 m2的嵌草铺装停车场,在靠近道路一侧进行宽度为1 m的宽带绿化。

3.3.2 栽植植物选择与配置。选择抗污染的地草早熟禾进行地被绿化,在满足视线和行车净空前提下,适当种植冠大浓荫、落叶、枝叶繁茂、杆形通直、分枝点高2.5 m以上、无生物污染、无树脂分泌的树种。具体选择高度不小于4 m、胸径不小于5 cm的栾树,保留3个以上的分枝,栽植穴规格为60 cm×60 cm×60 cm。栽植要求同3.2.3苗木栽植要求。

3.4 小水库周围绿化设计

3.4.1 小水库基本情况。小水库位于村西南侧,临近稻田,距离进村入口约70 m,面积为3 000 m2。

3.4.2 绿化设计。小水库周边按照3 m×5 m的株行距种植1行耐水湿的水杉。水杉高度不小于4 m,胸径不小于5 cm,树体通直,枝叶繁茂,保留3个以上分枝,尽可能保留树叶,栽植穴规格为60 cm×60 cm×60 cm。水杉外侧按照2 m×3 m的株行距种植花灌木,可选择杜鹃、八仙花、鸡爪槭、桃、樱花等。花灌木高不小于50 cm,地径不小于3 cm,球径不小于50 cm,有主干或主枝3~6个,分布均匀,根系有分支,枝冠丰满,栽植穴规格为30 cm×30 cm×30 cm。栽植要求同3.2.3苗木栽植要求。

3.5 庭院绿化设计

庭院绿地的范围主要是农户房前屋后和宅旁的空地。由于庭院面积不同、家庭条件不同,绿化的模式也不相同。基于实地调查,因地制宜地设计出6种庭院绿化模式,在工程实施中根据庭院的具体情况,选择最合适的绿化模式。栽植要求同3.2.3苗木栽植要求。

3.5.1 自然绿化型。以盛坳村常见的用材树种、果树、花灌木等植物素材进行自然搭配,形成观赏性强、布局紧凑、自然和谐的绿化景观[1-2]。该种庭院一般地面硬质化程度较高、空间较大,通常采取房前屋后就势取景、建筑点缀、灵活构建的布局形式,在庭院中种植乔木3~5株,花灌木10~15株。

3.5.2 林果型。一般农户可选择此类型,以种植常见果树为主,也可间种几株香椿、国槐和花卉等;或者房前庭院中种植果树,屋后场院栽植林木或者翠竹。果树型既可是多种果树混种的混杂型,又可采用单种果树的单一型。果树品种不宜太多太杂,林木和果树不要混交栽种,各农家所种植果树品种应各不相同,才能形成庭院绿化的多样性,产生良好的观赏价值[3]。

3.5.3 实用晒场型。以硬质铺装为主,仅在庭院的一侧栽植少量花灌木进行绿化点缀,具有通透性强、视野开阔等特点。如在庭院的外侧花坛中配置一些多年生草花或红叶石楠、桂花、紫叶小檗等灌木,以保持景观的稳定性,并节省维护成本。花草类植物可选取:春季开花的金盏菊、美人蕉、石竹类、芍药类等;夏季开花的大丽花、天人菊、萱草类等;秋季开花的荷兰菊、鸡冠花等[4]。

3.5.4 花卉庭院型。适用于家庭殷实、爱好并懂得花卉盆景制作、栽培技术,庭院狭小的农户庭院,以栽种花卉为主,间种几株乔木。花卉可选择高、中、矮种类搭配,主要有桂花、紫薇、罗汉松、栀子花、月季等,引种栽植以灌木、草本为主的花木,或地栽,或者造型盆景栽,既可满足绿化、美化、香化的观赏需求,又可出售获得收益[5]。有条件的还可建设花棚或小温室,发展树桩、山石盆景等,以增添情趣。

3.5.5 花圃菜圃型。以园林上常用的花池、花坛、花境、花台、盆景为主要造景形式,以种植常见的时令瓜果蔬菜及观赏花灌木为造园素材,布局形状多为圆形、长方形、菱形或椭圆型,不拘一格、灵巧可爱。

3.5.6 蔬菜型。在庭院中划出固定区域,种植黄瓜、茄子、豆角、番茄等瓜果类蔬菜,利用闲时管理,既可以收获新鲜绿色蔬菜,又可以美化庭院[6]。同时,房屋墙体的垂直绿化可选用藤本类植物,如爬山虎、常春藤等。

4 绿化建设成果

截至2013年6月,江宁区和街道、社区三级共投入绿化资金近100万元,在盛坳村新建成村庄小游园、生态停车场各1个,小水库周围绿化1个,庭院绿化28个,道路两侧绿化200 m,河道绿化160 m。共栽植各类绿化苗木、果树、花卉9 800株(其中乔木、果树超过3 000株),村庄新增绿化面积(含围村林密植、改造)4 250 m2,村域内绿化覆盖率由26.5%提升至40.7%,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于2013年8月顺利通过省、市林业局专项验收,成功创建成为全省首批省级森林生态示范村。

5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GB/T15776-2006造林技术规程[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6.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GB6000-1999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9.

[3] 周仁爱,刘龙友.龙泉市城区绿化示范村建设综述[J].安徽农学通报,2012,18(18):14-16.

篇(11)

中图分类号: S891 文献标识码: A

城市水系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是城市发展和赖以生存的不可缺乏的要素,随着工业文明的发展和城市快速的膨胀,人类的活动阻碍了城市水系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转,造成水环境污染,生态退化,生物多样性急剧下降,生态问题日益突出,威胁到了经济社会的正常发展以及人民群众的健康安全。对城市水系进行生态修复已经刻不容缓。

1 城市水系现状问题及成因分析

1)城市自然水系的整体性遭到破坏,自然形态遭到人为活动的侵蚀,水系水网遭到人为的切割,水系的连续性遭到破坏,导致其生态系统变得脆弱易被破坏。

2)自然水系被人为的裁弯取直,人工开凿的水系直线化,减少了水系的流域面积和蓄水量,减少了生物的生存空间,同时也加快了水流的速度,易形成水患。

3)人为的对河道断面的规则式、单一式的改造,减少了生物生存空间的多样性。

4)河床和驳岸的硬质化改造,切断了生物交流的通道,破坏了生物生存的空间,导致水系的自净能力下降、物种多样性下降。

5)生活污水与工业污水没有经过处理直接排放严重污染了水资源,造成水生生物的死亡和逃离,威胁人类的健康安全。

6)城市快速发展中缺乏对水系生态系统重要性的认识,导致大量河道荒废萎缩,历史河道被填埋,河道蓝线被侵占,导致城市水系应具有的生态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人文价值、景观价值无法体现。

2 城市水系生态修复的目标、原则和方法

2.1 城市水系生态修复的目标

城市水系生态修复的目标是使水系生态系统恢复到未被破坏前的平衡状态,形成各种生物群落配比合理、结构优化、功能强大、系统稳定的水系生态系统,在满足水系生态性要求的同时,要充分挖掘水系的历史人文价值,发挥水系具有的经济社会价值,创造丰富的滨水景观,满足周边居民的功能需求。

2.2 城市水系生态修复的原则

水系生态修复的原则包括:水系修复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原则;社会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相结合的原则;增强空间异质性的景观格局原则;流域尺度规划原则;分河段细化原则;生态系统自设计、自我恢复原则;提高水系连通性原则;主功能优先原则;多功能协调原则;分时段考虑原则;负反馈调节设计原则;生态工程与资源环境管理相结合原则;景观美化原则等[1,2 ]

2.3 城市水系生态修复的方法

2.3.1制定城市规划与法律规范保护和恢复城市水系

城市规划划分蓝线保护范围,制定法律规范保护蓝线,对于已经被填埋的对城市水系具有重要价值的历史河道,有条件进行恢复改造。规划中要注重城市水系的整体性保护,连通性的恢复,增加水系的自净能力,蓄水能力。

2.3.2对污染源的控制治理

对城市进行雨污分流处理,确保工业污水与生活污水经过污水处理合格排放,严惩违法排污行为。为城市河流建设污染缓冲带[ 3] 。由于城市水系与乡村的水系存在着天然的联系,所以对污染源的控制要延伸到乡村,严惩乡村违法污染企业,对村民生活垃圾集中回收处理。

2.3.3城市水系自然地貌学特征的恢复

对自然水系形态与地貌进行保护与恢复,除特殊情况,禁止对水系裁弯取直,改变其自然形态。同时要保护水系蓝线范围内的自然地形地貌,保护恢复水系河岸多样性空间,增加水系河道断面的多样性,使水系内形成一系列自然的边滩、浅滩与深潭,增强空间的异质性,为不同物种的生存提供多样性的栖息场所。

2.3.4城市水系驳岸河床生态化改造

对水系现有硬质化不透水的驳岸与河床进行生态化改造,采用最新的生态设计理念与方法,禁止再建硬质化不透水驳岸。遵循水系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规律,

使水体、土壤与生物环境相互交流, 恢复河流自净功能。

2.3.5对城市水系水文循环的恢复

城市化的发展改变了水系原来的水文循环过程,导致水系不能按照自然规律运动,破坏了城市水系的生态循环,因此要把握城市水系水文循环的规律,调节恢复其自然运行的过程。

2.3.6城市水系水质污染的治理

综合利用物理方法、化学方法、生物方法对水体污染进行治理,恢复天然健康的水质。

2.3.7城市水系生物多样性的恢复

生物物种多样性的恢复主要包括保护濒危、珍稀、特有生物物种,恢复河湖水库水陆交错带植被以及水生生物资源,恢复具有本土特色的生物资源,以恢复水生生态系统的功能,形成稳定的生态系统结构。

2.3.8城市水系生态修复的综合价值的体现。

城市水系是城市生态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一个复合功能的综合体。其不仅要体现自然属性所具有的生态价值,还要挖掘所具有的历史人文价值,结合开发保护发挥其具有的直接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合理的规划设计体现其自然的景观价值,创造更多满足人与自然亲密接触的空间,体现人与自然的统一。

4 研究展望

(1) 城市水系生态修复并不意味着使城市水系恢复到完全自然的状态,而是要结合城市水系的功能和特点,考虑多方面的需求,达到一个适宜的状态。同时需要对这种适宜状态下的各项指标进行研究,并且针对不同的水系类型,形成一个相应的评价体系,以此指导水系的生态修复工作。

(2)城市水系生态修复与信息化数字化技术的结合,运用新技术对水系水位、水质量、生物生存状态等进行信息收集,并且根据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及时反馈处理,维护水系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转。

(3)城市水系生态修复要以人为本,创造更多人与自然接触的空间,不仅要考虑到自然的因素,也要考虑到人的需求,但是要尽量减少人的活动对水系生态系统的干扰。

(4)城市水系生态修复要体现其复合价值,不能仅仅着眼于生态价值,可以结合城市水系的个性特征进行保护开发。

(5)城市水系生态修复与城市规划政策法规的协同,保护恢复水系的整体性、连接性,保护恢复水系的自然形态与地形地貌特征。

(6)不断研究运用新的技术手段进行生态保护与修复。

(7)城市水系生态修复与城市雨洪管理相结合,研究当洪水来临时,通过城市水系对洪水形成缓冲,如何控制水系缓冲区的宽度和其容量;研究雨水下渗,雨水的组织与收集和城市水系如何联系等。

5小结

目前我国城市水系存在着大量的生态问题,这也是城市化工业化带来的负面影响,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现今生态文明建设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人们的生态意识不断增强,人们在发展中开始反思这些出现的问题,并且认识到城市水系生态保护和修复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相信通过不断的努力和探索,城市水系将会重现昔日的美丽。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