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平面设计初级课程大全11篇

时间:2023-09-08 17:05:54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平面设计初级课程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平面设计初级课程

篇(1)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每门专业学科都会将其分为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两部分,设计专业当然也是这样。无论设计专业的学生在日后从事着怎样的设计活动,都要有设计基础这个准备,它指称专业范畴内的基础知识。这也是设计专业学生真正涉足设计领域的起点,是将入学前的绘画基础想设计基础教育转化,是建立基本的平面设计观念的重要过程。

创新性基础教育实施的必要性

创新教育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提高民族创新素质和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广义的创新教育指对人的创造力的影响、开发、培育活动,主要是创造技法和创造性思维的训练。狭义的创新教育是指在学校教育中,对学生的创造品质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平面设计基础课程创新教育思路

1. 建立适合平面设计人才培养的基础课程设置

基础课程是整个平面教育系统运行的软件。构建一个科学、开放、充分体现人文精神和时代特征,有利于培养创新人才的平面设计基础课程体系,已经成为全面推进创新教育的当务之急。

《设计教育大事典》对设计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了大致划分,认为其主要包括设计表达基础、设计技术基础及设计理论基础三大部分。具体而言,设计表达基础包含设计造型基础、形式构成研究、设计制图基础、效果图设计、模型设计、摄影基础、设计文案基础、电脑设计等课程与专题讲座。设计技术基础涵盖设计材料学、设计工艺学、设计工程基础,设计法规、标准与设计管理、应用人体工程学、产品形态学、工程预算与会计学基础课程与专题讲座。设计理论基础主要论及设计社会学与设计伦理学、设计美学、设计心理学、设计文化研究、设计史、设计原理与设计方法论、设计语义学、设计分类学、创造性思维原理、市场与营销学基础、消费行为与消费心理研究等课程与专题讲座。

2. 改革以往的平面设计基础课程的教学方法

重视学生的创造力与个性应该说在包豪斯时期就已经开始提倡,这已经是现代艺术与设计教育的共识,但是如何去做?如何落实到基础教育中?是一个需要认真研究和耐心探索的事情,必须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与调整,形成好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任何照搬与空谈都不解决具体的问题。

(1)建立开放型课程结构

实践教学强调连续性和渐进性在初步实践――设计理论教学和设计实践教学并行――系统实践的模式中, 学生从专业设计理论学习过程中, 初步了解专业;在设计实践课的教学中,通过现场教学,实例结合,强化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效交替渗透。

就当前的设计教学现状而言,普遍存在着轻视设计理论课程的现象。设计者认为,艺术设计是实践应用性学科,理论问题应由专门的艺术理论家解决,自己只要在实践中动手就行。但是,就一般概念而言,理论与实践不容分割,二者是互动的统一体。将艺术设计教学人为地分为理论型与实践型的行为本身就背离了艺术设计的本质。艺术设计是一种为人造物的行为,自诞生之日起便与人类真实且鲜活的物质生活紧密相连。设计美学与技术美学是美学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分支系统,即便如此,它们也是建立在人类的造物基础之上的。虽然就艺术设计这门学科的本质特性而言,其实践性大大强于理论性,但如若离开理论对实践的指导,艺术设计也不足以成立。从某种意义上说,艺术作品的设计过程可视作一个研究过程,学生的主体对象就是“研究”,而研究,就其发展本质而言,必须提升至理论层面。为了能保证平面设计专业学生专业知识及能力的完整性,教育者必须正确认识平面设计教育中基础课程的地位与作用,建立开放型的课程结构,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效渗透。

(2)拓宽创造性学习的课程渠道

在全球步入知识经济和创意经济的时代,艺术设计作为一种创意产业,在发达国家已形成一股强劲的创意经济浪潮和重要的经济增长点。发达国家培养创造性思维与研究、学习方法的独特教育理念与教学方式为艺术设计人才的辈出提供了持久、全面的人才基础,在现代创意设计教育体系方面形成了成熟、严密、完整、科学的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机制。

常规单一概念的理论与设计的平面设计基础课程教授既难于使学生理解设计的意义,也难于抓住学习的重点和提高学生应有的学习热情,此类教学方式是目前国内相关艺术设计院校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应该首先改革课程安排,对授课内容作合理的调整。一方面,可以保留原来教学安排中平面基础创作训练的科学合理部分,注重引导学生把手伸向传统,深入挖掘传统的平面设计的宝藏,学会利用色彩的构成、图形结构的基本规律,提高基本的创作技能。另一方面,可加大平面设计创意的比重,加重图形的份量,注重引导学生把手伸向创意,开启创造性思维,学会以独特的创新理念,新奇的表现形式,拓展图形表现的空间。

在后知识时代,学会学习比学会知识更为重要。教育者应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其学习热情,增强其主观能动性,帮助其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占有更多的学习信息,进而拓宽平面设计基础课程的创造性学习渠道。与此同时,教师应鼓励学生对所获取的信息资源进行多方位的分析、利用。这样,学生不仅可以学到许多教材无法尽含的知识,开拓自身视野,而且可以在对信息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的过程中,培养自身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强化课程的整合性

创新的平面设计基础课程设置,首先应该建立在课程的整合基础之上,建立大课题、小课程的课题教学体系。课题教学是指按照一定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结合起来的有主题要求的教学内容团块,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创造性特征。把原来的单一小课程概念原理性知识或知识模块整合起来,形成几大课题内容。每一个课题内容横跨多门相关性课程,比如说构成形式研究这一个课题,就可以包括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光的构成等多门小课程。这些课题都只对原有的相对独立的小课程进行整合、挖掘后,结合其与之相联系的学科内容,进行设计。通过整合设计后,课程与课程之间的关系更加密切,学生也更容易对所学知识内容进行全面的了解。实施课题教学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提高学习兴趣,有利于创新艺术设计人才培养。

3.完善平面设计基础课程的考核方法

考试是教学评价的一种手段,而非目的。采用不同的考试形式,从不同的角度考查学生的真实水平和实际能力,是考试的基本要求。在我国的高等教育改革过程中,由于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多年来学生一般都处于被动的地位,被动的圈在学校规定的管理制度范围内。近年来,各艺术院校为了进一步完善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体系、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对艺术设计课程考试的思考却很少,尤其是艺术设计专业技能课程考试。平面设计基础课程的考试不仅是为了检验学生平时学习效果和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检测学生对设计基本理论的掌握,而且应具有塑造学生在设计方面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教学改革的实践证明,设计基础课程的考试应当采取实事求是、方法科学、灵活多变的考核方式。不同的专业课程,可以采用不同的考核方式。

针对艺术设计专业的特点,建立较为科学的、合理的成绩评价体系,对学生成绩做出正确的评价设计是平面设计基础课程考试改革的重要部分。平面设计基础课程的考试成绩可以采用综合评定的方式。实践课以实践操作技能为主,专业理论课以理论考试为主,同时设计实践和理论知识考试成绩应分别占有不同的比例。比如,一些以实践活动为主的课程,如素描、色彩、构成等,实践操作技能的考试成绩可以占到总成绩的90%;一些理论性较强,但也应该考察实践能力的课程,如设计概论、设计史等课程,应当以理论考试为主,实践技能占该科成绩的20%-30%。

同时,我们还应看到,在平面设计课程的成绩评定过程中,每一位教师都会有自己的评价标准,每个教师对同一副习作的理解不一致,就会产生成绩上的差别,这种成绩上的差别不像标准试卷测试那样是由学生答错题造成的,其产生的根本原因都在于个人的理解不同。在这种情况下,应该建立定性或定量相结合的多维评价模式,并且有意识的关照课堂过程,收集有关学生学习的多种资料,在动态系统中把握学生的学习情况。

结 语

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关键在于创新。推崇创新、个人创造力、强调文化艺术对经济的支持与推动,通过人的创意产生高附加值的产业,是当今时代的发展方向。艺术设计是创意产业的重要部分,思维创新和能力创新是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最根本的要求,也是人才的基本能力。复合型、高素质、创新型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顺应了社会的要求,应该成为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的主流模式。而艺术人才的创新型培养是贯穿于教学过程中的,对艺术设计基础课程的创新性研究。

创新型素质的培养与提高是一个全方位的工程,教学环境、管理制度、师资配备等等都有影响作用。平面设计基础课程的创新性实施离不开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学生是创新教育的主体,教师是主导。在创新教育中,营造教师与学生双向互动的教学氛围,促使学生发挥主动性,创造性地学;教师发挥主导性,创造性地教。教师把学生视作平等的教育主体,从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挥的角度出发选择、设计教育,使学生能够主动地,进而创造性地获得知识,提高能力。同时,教师也要注意学习和掌握最新的现代设计发展信息和科研成果并及时充实到教育内容中去,通过先进的教学手段和巧妙的教学艺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勇气和探索精神,启发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行为。

篇(2)

中图分类号:J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6-221-01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城乡一体化的步伐不断加快,我国的经济异常繁荣,企业如雨后春笋般遍地开发,对平面设计人才需求异常旺盛。因此高职院校的平面设计专业教学也异常火爆。平面设计属于艺术教育范畴,是一种计算机软件应用的实践性课程。怎样教给学生一定的理论知识,形成一定的实践能力,是我们平面设计专业教师一直探讨和研究的课题。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平面设计的教学方法。

一、注重实践性

平面设计是特别强调实践性的一门课程,学生的学习效率就是用实践作品来衡量和评价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首先要培养学生的上机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设计实践能力。平面设计涵盖的内容广泛,涉及的范围很广。比如商品包装设计、平面广告设计、室内装潢设计等都属于平面设计范畴,涉及众多领域。教师在教学中,要灵活使用和选择教材,挑选设计实例较多、中等难度的教材用之。尤其要善于应用案例教学,以实例作为学生学习的范本。比如在photoshop软件的使用方法教学时,教师不妨给学生观看一些经典的优秀案例。

平面设计的教学内容,决定了该门课程教学要以实践为主,交给学生计算机软件的应用方法。平面设计中涉及到几种软件应用,其功能十分强大,要让学生熟练掌握和应用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上机操作能力。如果只是把知识点记在笔记上,那是空谈。而如果让学生亲自上机,在具体的操作中理解和掌握知识点,那就是真正的实效性。在学生的实践操作中,教师可以亲自进行现场指导,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二、注重教学连续性和渐进性

在平面设计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应该注意知识的系统性和连续性。知识是触类旁通的,是相互联系的。特别是平面设计的知识更是具有连贯性和系统性。教师在教学安排方面,要合理安排平面设计实训教材的学时,保证学习内容的连续性和渐进性,可以采取模块教学法,即:

理论讲授―理论实践综合教学―实训教学三步骤。理论在平面设计中也是非常重要的,平面设计需要创新的思维,而学生的创新思维来自于理论知识的基础。教师在理论教学中可以组织学生观摩优秀的、经典的设计案例,提高学生的美学修养,发散学生的思维,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审美品位都得到了提高。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中可以采用案例加理论的方法,比如学习photoshop的使用方法时可以提供一些单品让学生模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尤其是在实训教学的后期,老师应该激励学生的创造性,创作具有创造性的作品,提高他们的实践动手能力。

三、灵活掌握教学模式

平面设计中有几大板块的内容,各个内容的教学要根据具体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而长期以来,平面设计教学多数是模式单一,容易导致学生失去学习兴趣。当然这种模式适合于最基本阶段的教学,而对于后期稍难一些的实训内容,则可以采用另外的教学模式。所以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采取这样的措施,即示范操作――演示互动――学生自主实训三个模式。

示范操作模式:这是针对学习之初,学生基础教薄弱的时候所采用的模式。这种模式也是传统教学的一种,比如软件基本操作的内容,简单的,容易操作的实训内容,将其作为实训点的重点内容。教师讲的一些操作供学生模仿,使学生可以由浅入深地掌握软件的使用方法。

演示互动模式:学生经过了前一段时间的学习,具备了一定的平面设计基础,自己可以创作作品,这时的教学内容相对要难一些。所以在这个阶段,学生可以和老师工作互动,切磋设计经验。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给学生展示效果图、制作流程、动漫创作、照片处理、广告设计等,使学生从内心深处喜欢平面设计。在这个过程中,师生可就一些优秀作品的创意进行大胆探究和交流,对一些富有创新特色的设计进行鉴赏。对设计流程及知识点进行交流和互相演示。

学生自主实训模式:学生在进行一段时间的学习后,已经初步掌握了一些设计经验和技能,离开老师的指导也可以进行单独的设计实践,这个时期,老师可以放手让学生进入实训的自主阶段,教师为学生的实训提供一些练习题目,学生自主发挥想象,大胆创新,提出独具个性的创意,为学生日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平面设计是一种创新的产业,没有创新的意识无法做出优秀的作品。而学生的创新能力,即是实践操作能力,也是理论知识丰厚的积淀。因此培养学生树立创新意识和形成创新能力,是平面设计教学的大事,需要老师认真对待。学生具有创新能力,才可以成为一个优秀的设计师,教师就是培养人才的工作,能够培养出创新能力超强的人才,将是学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保证。

总之高职平面设计要按照市场的需求、学生的就业需要进行教学内容及教学模式的改革,其核心目的就是保证学生学到扎实有用的平面设计知识和形成较强的实践能力,为学生日后的就业打下基础。努力培养出受社会欢迎、有特色、高质量的平面设计人才,提高学校的声誉,走出学校自己的特色。

参考文献:

[1]姜自立.高职院校《平面设计》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J].科技教育.2008(10):173.

篇(3)

当今社会是信息化社会,人类社会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学习方式、工作方式以及思维方式都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广告学专业平面设计基础课程教学作为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要根据时展需求不断改革和创新,才能满足新时代的任务和要求。广告学专业的平面设计基础课程教学一方面要教授学生平面设计的基础理论知识,并结合代表作品的讲解和欣赏,挖掘学生的平面角设计灵感,培养学生的平面设计兴趣,除此之外,还要让学生体会平面设计与广告制作的关系以及作用,另一方面要结合广告学专业的特点,通过教学内容、教学规格、教学模式等方面的改革、完善和创新,重点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综合素质。

1 平面设计基础教学现状分析

1.1 广告平面设计基础教学课程的发展不够理性

毫无疑问,广告行业的发展和繁荣推动了广告平面设计基础课程教学的发展,但是这股热潮也让人们丧失了对广告行业的理性预期和评价。高校在缺乏必要师资力量和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广告学专业平面基础设计课程教学快速膨胀,虽然一定程度上迎合了社会的发展,但是培养出来的人才质量难以保障。与此同时,社会观点也对高校培养广告学专业平面设计人才产生一定的误导,广告学平面设计基础课程的教学远远要比人们认为的要复杂的多,不是懂一点电脑知识、有一点创意就可以的。

1.2 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缺乏创新

任何事物都是不断发展和变化的,广告学专业平面设计基础课程同样也要不断发展和创新,摒弃旧的传统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然而,当前广告学专业平面设计基础课程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缺乏必要的创新,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没有摆脱传统“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调动不起学生上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授课内容主要围绕着课本中色彩、版式以及字体进行,与社会需要脱节。第二,广告学专业平面设计基础课程在教学期间缺乏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任何事物与其他事物之间都是互相联系的,广告学专业的平面基础课程的教学工作也不例外。目前,高校广告学专业平面设计人才的培养过于强调专业素质,忽视营销学、心理学、传播学等相关专业的学习。

1.3 缺乏专业的广告学专业平面上设计教师

广告设计专业在我国的兴起比较晚,很多广告设计的教师都是纯艺术或者工艺美术出身的,尽管他们拥有高超的审美品位和扎实的艺术功底,但是,他们中绝大部分都缺少广告学平面设计的实践经验,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对广告运作的解释显得苍白无力,没有说服力,而且也缺乏广告面向市场的商业解读水平,因此,培养出来的学生,由于对受众心理以及什么需求的分析不够,很可能会过分强调唯美的意境的塑造而忽视了受众心理、投放方式以及广告调查的研究,无法适应社会需要。

2 广告学专业平面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对策

2.1 转变教学思路和教学观念

广告学专业平面设计基础课程教学要满足社会需求,培养实用型人才,首先要转变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感受多元化视角下的符号、元素的能力以及应用所学理论知识结合信息理念和受众需求将不同符号应用到广告设计的能力,要做到这些需要打破原有的教学观念,加强创新能力的培养。

2.2 互动式教学,提高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

传统广告学平面设计过于强调理论的灌输,长此以往,学生不免感到乏味、枯燥,调动和不起学习积极性,因此,课程教学的中心任务应该由理论转化为图形以及符号的欣赏和创意方面。通过多媒体播放幻灯片的形式,引导学生欣赏中外平面广告设计中的优秀作品,感观刺激让学生感受色彩、图形、结构的组合以及变形,通过平面、二维、三维图形的一次展示,让学生体会混维空间在广告设计中的创新应用,引导学生大胆创意,灵活运用多种材料、形式以及肌理来加强视觉冲击效果。给学生提供相互交流沟通的平台,营造宽松活泼有趣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自由自在的空间内。肆意展开灵感的双翅。

2.3 调整教学安排

传统平面设计基础课程过分强调学生对于平面设计韵律以及色彩组合规律的培养,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培养学生创作的生动准确性、完整性以及严谨性,但是,从另一个层面说忽视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新时期平面广告设计专业的教学在设计基本技能的基础上要侧重学生对于图形的感受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以及创造性思维。

3 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对广告学专业平面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以广告学专业的特色为基础,并立足于与社会现实发展需求,不断转变传统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以及教学体系,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的素养和综合素质,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要。

参考文献:

[1]刘一颖.平面设计基础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美术大观,2011(12).

篇(4)

随着职业教育逐渐被重视,中职教育以培养“操作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为教学目标的理念也日渐强化,专业课程改革同时也在“默默”地进行。在当今社会由于广告业、印刷业、软件业、影视业、游戏业等众多行业对于平面设计人员的需求量日益增大,使得电脑美术设计、平面广告设计、影视后期设计与制作已经成为现代设计师必备的职业技能。因此如何在平面图像处理与设计这门课程中将数字化艺术手段和感性的认识理念以严密的教学方法组织起来,是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师应探索与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

在平面图像处理与设计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不但要从软件使用的角度来考虑教学,也要从学生易于接受并能快速掌握、灵活使用的角度来考虑如何教好这门课程。而学生在学习中普遍存在以下三方面的问题:

一是学生个体差异比较明显,每个学生的审美能力、知识接受能力都有较大差异,使得教师在安排教学内容、把握教学深度等方面都有所顾虑,以求能满足较多学生的要求,教学内容上受到局限;

二是在学习过程中,如果教师采用理论加简单实例的方法进行教学,很容易造成学生只是被动接受知识,往往死学死记,无法活学活用,无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三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素材的收集单一,难以完成复杂的图片处理。并且由于学生视野的局限于很小的一个圈子里,虽然处于网络时代,但不去主动了解和接触国内外优秀的图像处理方法和技巧。

为此要使学生学好这门课,关键在于如何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如何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及美感的培养。在此,我根据上述问题对平面图像处理与设计的课堂教学进行了初步的探索与研究。

一、营造学习环境,提高学习兴趣

俄国大文豪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育不是压制,而是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我国伟大的文学家郭沫若也说过:“兴趣出勤奋,勤奋出天才”。学习兴趣是学生努力学习的前提,更是我们职业学校学生主动学习的主要动力。现在中职学校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并不是因为他们笨,而是因为缺乏学习的兴趣和动力,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授课能否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会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的好坏。

二、加强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图像处理呼唤艺术和美学,这已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事实,同时也成为了一个方向和潮流,以至于人们在制作、处理图像的质量评估体系中,也把艺术性放在重要的位置加以评估。因此在平面图像处理与设计课程教学中,不仅要讲解软件的使用技术,还要适当的为学生灌输美术的设计理念,毕竟制作只是手段。根据实例,从配色方案到线条和形状的搭配使用,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这样的颜色搭配看起来比较美观,这样的位置摆放看起来更加合理。当然,由于中职学校的学生普遍没有美术基础,在这一部分的讲解中要更加耐心细致,不仅让他们看到美观的设计,还应该让大家看一些相对不成功的案例,而历届学生作品就是最好的案例,特别是存在错误的地方,不符合美术设计原则的作品都是很好的反面教材,学生往往会犯相似的错误,经教师点评后,犯同样错误的情况就会大大减少;而那些优秀作品则能很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创作激情。

三、开阔眼界、拓展思维、强化技能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几乎每天都在接触一些平面图像设计的作品,如商店的招牌、大街上的广告牌、书店的图书封面、精美的网页、吸引人的电视画面等等,可以说平面设计作品无处不在,只是大家对这些作品习以为常没有认真的去关注。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处处留心身边的事物,用平面设计的眼光去观察这个世界。

四、交流评价、归纳总结

效果评价是一个容易被教师忽略但对学生来说又十分重要的环节。通过评价,学生可以得到更多的自信,才有更大的信心去学习,去创作。一般基础实例或简单的提高任务我们可以放在课堂进行评价,在评价中我们要做到不能忽略任何一名学生。而对每名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时应首先肯定其作品中好的、优秀的一面,然后再提出作品中需要改进的地方,这样的评价方式不仅学生容易接受,而且在评价完毕后,大部分的学生会再重新去完善他们的作品。

总之,对于实践操作非常强的课程,我认为采取传统的教学方法是不能完成课程的教学任务,教师只有以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为目的,以就业为导向,不断的探讨和研究适应各个层次学生现状的教学模式才能培养出更多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篇(5)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和我国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市场机制已将重心转移到精神产业领域,文化产业迅猛崛起,文化产品大量充斥在市场中,文化产业在社会生活和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迅速提升。鉴于这样的发展态势,为获取更大的利益,许多企业将企业宣传放在首位,以应对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各种商品的文化含量以及由此带来的文化附加值越来越成为企业间的强大竞争力。文化观念的变化带来了新产品开发、产品结构调整以及经济结构的变化。作为文化产业先驱的平面设计也面临着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的社会现实,不得不考虑这个行业的生存环境和如何抓住机遇在经济大潮中增强自身的发展实力,使平面设计艺术健康、有序、全面的发展。针对以上需求,社会中涌现出了大量的平面设计师,他们可以从事广告设计、销售企划、图文设计、企业宣传策划及其他平面领域的相关设计工作。但从社会形势来看,现在从事平面设计的艺术类人才众多,但是,往往都处在边缘化的境地,没有明确的行业定位,因此专业掌握还停留在初级书本知识阶段,对于实际的项目还尚不能掌控驾驭,对于行业分工、行业标准,行业组织的了解和分析更无从谈起。面对高科技飞速发展和平面设计相对滞后的局面,许多平面设计艺术的研究人员和从业人员心急如焚,纷纷要求改变现状,以求自身的发展空间。由此,如何应对社会潮流的需求以及企业发展的需求成为设计师初入行亟待解决的问题。

1 分析平面设计的现状

基于以上几点分析,如果让一个刚毕业的平面设计人员未经培训学习直接参与到工作中来,后果可想而知。但就现在的企业来讲,还没有哪个企业真正把平面设计人员的课程纳入到其综合职业能力培训中。因此,具体分析企业需求,设置课程显得尤为重要。

2 具体要求

2.1 企业要求设计要有个性化,能突出企业的文化和标识

设计师本身就是个具有独特思维能力而又敢于大胆改革创新的一个职业。设计工作必须要在这个需求较高的新环境中能标新立异。在这个科技发达的时代,利用计算机软件设计和制作在平面设计中已经占据主导地位。因此在科技带来的种种压力下,商业界提出的新挑战不仅加强了设计的重要性,还提高了设计的潜在能力。当平面设计走向程式化之后,其设计创意就必须具有设计师对平面设计个性差异的独到见解,设计就成为无限超越自我,获取随心所欲表达的个性化。故计算机软件的掌握程度至关重要。但是企业中的设计师在大胆创新前要先深刻领会企业文化,并将其巧妙地融入到设计作品中,使人感觉既新鲜又没有突破企业要求的底线,这才能达到宣传企业的目的要求。

2.2 企业要求设计应符合国际化与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即应与时俱进

全球化的社会形势要求设计师在设计时应具备更全面的认知观。因此,在构思和表现上,平面设计的语言要放眼国内外的消费需求。时常关注国内外现代设计的走势是最便捷的使作品与现代世界设计接轨的重要步骤。

2.3 企业要求设计作品要有地域本土化元素,能够明显体现企业所在地域的风土人情

通过对具有地域特色的造型元素其形态上的引用,使元素不仅传递了现代设计观念,而且使旧有元素能够真正传递载体的现代信息,符合现代设计的功用,从而摆脱元素在使用上的局限与语意上的偏差。对本土设计师来说,守一方水土研究自成体系的平面设计就显得非常的重要。这样既可以使消费者从侧面了解企业文化,又可以加深消费者的印象,可谓一举两得。

2.4 企业要求现代平面设计要符合人性化需求与绿色环保的呼吁,这才会达到与消费者共鸣的效果

人性化设计与绿色设计思想是21世纪设计的主题,在设计中承载了对人类精神和心灵慰籍的重任。它强调在保护自然,生态,充分利用资源,以人为本,与环境为善。在中国,人们也已逐渐意识到以人为本的绿色设计的重要性,以人为本的绿色设计将会是中国平面设计发展历程的长期需求。在经历了分解与重构后的现代平面设计艺术,未来的设计将着眼于与平面设计相关环境的设计上,其关系是相连的,内在的,互动的,广义的。因此企业在设计中要求与消费者达成共识,从换位思考的角度找到宣传的突破口。

3 在职平面设计人员的职业能力培训课程设置

根据以上几点企业要求,要加强平面设计人员的综合职业能力,就要从以下几方面来系统设置课程:

(1)首先应该学习好企业文化,准确的掌握企业的设计定位。企业文化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所创造的具有该企业特色的精神财富和物质形态。它包括文化观念、价值观念、企业精神、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历史传统、企业制度、文化环境、企业产品等。其中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具体地说,就是指企业的经营理念、文化素质、经营方针、产品开发、商品流通等有关企业经营的所有因素。设计师可以从信息这一观点出发,从文化、形象、传播的角度来进行筛选,找出企业具有的潜在力,存在价值及美的价值,加以整合,使其在信息社会环境中转换为有效的标识。因此,开设企业文化的相关课程是深入了解企业,给设计定位的第一步。

(2)只有最符合社会要求的作品,才会得到消费者的认可。因此,设计师应该结合当前的社会文化、地域文化,利用其特点来突出企业的形象,这样才能设计出标识性更强,更符合企业宣传要求的作品。因此,开设相关的人文素养课程是设计师与时俱进,与社会融合最便捷的途径之一。

(3)应该储备资源,多元化掌握相关的设计软件。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计算机软件的学习与应用越来越广泛,因此要想在日新月异的社会中独树一帜,熟练的掌握好计算机软件显得尤为重要。因此设计师在职后多开设一些设计软件培训的课程是非常有必要的。这也是提升设计师自身专业素养的一个重要的途径。同时多开设设计软件的课程也是帮助设计师创新、创意最有力的方式。

(4)在众多的设计作品中,创新、创意是作品的灵魂。企业的宣传重心也同样放在与众不同的作品构想上,因此对于设计师创新思维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在众多的培训课程中,最不容忽视的就是创新思维的培养,只有开设相关课程对设计师的创意思维进行开发,才有可能满足社会、企业、消费者的要求。

综上所述,平面设计师只有通过结合企业实际,充分的掌握计算机软件的应用知识,开发思维创新意识,才能确保设适应企业的工作的要求,良好的设计和规划方案可以提供一系列高质量的专业,从而使产品在经过设计之后创造出超越其实用功能的综合美学价值,最终为企业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百度文库.《平面设计毕业论文》.

篇(6)

一、正视当下状况以及既有荆棘

毋庸置疑,一直以来平面与插图设计在相关教育中一直备受青睐,其重要性也不言而喻,在西方更是有着悠久的专业教学历史。不少国内高校也看到了其突出意义,借助于引进外资教学,希冀将顶尖而又时尚的潮流符号引入教学之中。当然,反躬自省,国内的平面插图设计教学水平一直处于较低的发展水平,一方面起步晚,另一方面实力薄弱。尽管教授平面设计、插图设计都已步入正轨,但是既有的传统化平面与插图设计早已深深的制约了学生乃至是教学模式的思路,在现代社会,这种不符合时代创新的理念给教学带来诸多瓶颈,如此看来,新时代下,必须正视时下的困境,寻求平面设计、插画设计的多维化革新与多维化发展,才能让平面设计、插图设计不断与时俱进、有所突破。

1、相关重视层面上的缺失。对于平面设计插图设计的授课上来看,往往在教学过程中,涉及到平面设计与插图设计的内容都难以深入,即使是以一门独立的课程进行教学,也时常难以实现教授的强化。譬如,在课程课时上的安排并不能做到统一布置,一些院校在设计教学课时方面层次不齐,在先后顺序的设置上难以统一,导致了对于后期平面设计、插图设计的关注度削弱。更直接的导致了运用者在相关多媒体设计软件的运用上备受局限,所成型的作品难以呈现出理想效果。

2、长期以来固有教学方式的束缚。不得不说,平面设计插图设计都得依赖于一些技法以及制作路径,但是相关老师在教授绘画设计的思维方式时,一如既往的墨守成规,单纯着重于设计功底在表现设计理念的意义,反复要求学习运用者相关造型与规划的能力,继而淡化了培养学习者在设计思维上的创新能力。尤其是在如今快速化发展的社会,纷繁复杂的表现要求都在平面设计、插图设计中呈现出来,这也是当下艺术设计教育与市场社会发展接轨的瓶颈所在。

3、教学内容方面的单调刻板。脱离了社会发展实际的重要性,内容上偏向于理论性知识,相关教授也是浅显教学,固守的思维样式与传统的教学体系,让真正意义上的平面设计专业、插图设计流于形式,欠缺了一定的内涵,尤其是在应对新颖的素材题材时往往显得过于生硬,难以展现出艺术意义上的审美情趣以及现实生活方面的协调、融洽。不仅仅是教学主客体的要求,这也是在相当大程度上对传统艺术教学改革上敲响的警钟,只有本着时展的要求,锐意创新与改革,才能够在一定的时期内有所转变,继而让平面设计、插图设计更加切合其生存发展规律,让多维化教学成为现实。

二、探究多维化平面设计、插图设计教学

面对长久以来平面设计专业插图设计的诸多窘境,不难发现平面设计、插图设计对于新时代下发展革新的诉求愈发强烈,想要实现多维化设计教学要从诸多方面进行突破,而这一路径任重道远。

1、平面设计插图设计课程革新设置的思路。将平面设计插图设计重要性提升,相应纳入到艺术专业教学的核心位置,同时,课程设置的时间也要合理,要考虑在学习者已经具备了基础设计知识与概念的适当时期增设平面设计插图设计,这毫无疑问也是此个阶段承上启下的不二选择,特别是在培养提升学习者多维化思维与能力方面显示出卓越作用。

2、教学贯穿平面设计插图设计的新理念,以新媒体为媒介多维化教学。不可否认,在优秀的设计作品中,设计者深邃的思想灵魂是作品持久的生命力,而这些平面设计插图设计中的内容表达无不传递着主旨思想。因而在设计教学方面亟待有所突破,这对教学者提出了较高要求,对教育模式提出了挑战。在模式方面亟待革新机械化教授理论,摆脱旧有忽视教学有效性的意识,作为教学导航旗帜的模式需要与时代相接轨,建立起现代化教学理念与配套设施,在此基础上让教学者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习者多角度、多维度考量生活中的事物,创新性教学,朝着多维度教学层面迈进。

3、教学主体的自主学习化方略。站在新时代下多维化教学的前沿,不可忽视自主化教学的突出地位。学习群体必不可少的需要完善自身知识素养与平面设计插图设计专业上的审美情操,秉持着日新月异的思维模式去自主化学习、提高,从而达到创新创意设计的高峰。诸如,合作性学习、探究性教学能够充实设计学习者的灵感与创意源泉,任何一项普通事物都能在设计学习者眼中、手下熠熠生辉,具备了创造性的思维将会助力于学习者的研习,是平面设计插图设计方向上的实质与灵魂,这也是多维化教学的真谛所在。

4、平面设计专业强化插图设计的课程内容时代性特征。适应瞬息万变的现代化要求,将相关设计与插图构思添加诸多实用性的商业化因素,引进校企合作路径,让平面设计专业的插图设计跟上时代商业发展的需求,校企合作的形式也能够更深一步引入专家教学,为校内专业辅导注入新鲜活力。在倡导多样化、多形式的需求型社会,真真正正同时代相联系的教学才能推动平面设计专业教育的持续进步。

结语:平面设计与插图设计作为多元化方向上的艺术呈现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极深的视觉魅力应用空间。与此同时,插图设计也成为未来前沿艺术设计相关教育领域下的潜力学科,尽管时下这二者的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但是持久的探索多维化方向教学却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只有不断的革新与加强设计课程教学,才能创对应的设计领域体系,实现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宏民.插图设计课程的教与学.美术教育研究[J],201 2(6-13).

篇(7)

一、中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

在2000年3月国家教育部制定下发的《关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意见》中,进一步明确了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中等职业教育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转变教育思想,树立以全面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的新观念,培养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因此,中职生跟普通高中生是不同的,他们是特殊的学生群体,职业教育的特点决定了他们所面对的特殊人才培养目标。他们毕业后要作为“社会人”“职业人”走入社会,必须掌握一门或多门专业技能以便能够顺利上岗,“能力为本”“以人为本”是中职学生的两个鲜明特点。

二、计算机平面设计教学

平面设计又称图形设计,泛指具有艺术性和专业性,以“视觉”作为沟通和表现方式,结合符号、图片和文字,借此用来传达想法或信息的视觉表现。平面设计师可能会利用字体排印、视觉艺术、版面等方面的专业技巧,来完成创作计划。平面设计通常可指制作(设计)时的过程,以及最后完成的作品。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更多的商业广告依赖于计算机的制作和加工,计算机和平面设计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因此,中等职业学校在计算机专业中开设平面设计课程,是针对目前广告行业市场人才需求所设立的应用性专业。其课程通常包括PHOTOSHOP、3D MAX、FLASH、DREAMWEAVER等软件的应用。

三、中等职业学校中的计算机平面设计教学

(1)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学情分析。有的中职学生是初中分流出来、综合素质有待提高的学生。为了把这些学生培养成社会有用人才,中职学校肩负起了此重任。有的中职生存在着文化水平偏差、素质偏低的现象,一些学生厌学思想严重。有的学习无目标,缺乏动机,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不佳,一看专业书就疲惫,难以坚持;逃课现象严重,借故不听课或随意逃课;考试作弊不以为耻,违规违纪现象增多等等。这些“问题学生”集中在一起,对优秀学生的学习也带来不良影响。为了遏制住这股不良学风,针对中职学生这些问题,教师要从思想的源头抓起,要治标更治本,端正其学风,明确其学习的目标,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生活”。从入学初的第一堂课起,就要明确告诉他们,是为了什么而学习,学好平面设计对于今后的毕业工作有什么样的重要作用。这有助于中职生端正学习态度,有助于今后的成才、成功。

(2)如何提高平面设计的教学水平。职业教育必须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能力为目标、以学生为主体、以素质为基础、以项目为载体,开设知识、理论和实践一体化的课程。①良好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是提高教学水平的关键。比如,可以采用激发学生兴趣的教学方法。例如:让学生在课前收集国内外优秀的广告作品,课上再逐一讲解其设计的结构特点、色彩喻意,让学生在愉悦轻松的环境中学习,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②案例教学与动手操练教学法。让学生用广告摄影课上拍摄到的照片作为素材,结合PHOTOSHOP、FLASH、DREAMWEAVER等软件进行再加工,使学生在加深对广告图形图像的理解同时形成自己的创作理念,让制作出来的作品更具生命力。③多媒体投影教学法。④荣誉鼓励教学法。每上完一个单元课程,要求学生进行设计作品汇报,评分作为平时成绩。此外,还可以通过参加校内外技能竞赛,让学生通过竞赛激发学习热情。⑤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根据学生掌握的知识,安排到学校实训工厂实践学习,让他们将学到的知识服务于社会,为毕业就业打下良好基础。⑥在教材的选取上,根据社会的发展和学生的基础,选用合适的更通俗易懂的新式教材,更多的案例和实践课程,让学生在实践中学到更多知识。

(3)克服教学工具短缺问题,保证中职教学质量。教学条件的制约,也影响着平面设计的教学。例如,为二年级学生开设的广告摄影课,需要用到价值三千元以上的数码单反相机,学校提供的教具只有一台,全班30个学生,很难满足教学需求。为了保证学生都能学到摄影技术,我把学生分成几个学习小组,上课以小组的形式使用数码单反相机,课后动员学生利用带拍摄功能的手机进行摄影创作,上课时把自己的作品导入计算机,老师再逐一辅导,这样就解决了教学工具短缺影响教学的现象。一学期下来,大部分同学掌握了数码单反相机的基本结构。部分同学能够独立完成摄影创作,还选送了作品参加全区中职学校摄影比赛,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中等职业教育短短三年,除最后半年的离校实习,实际在校只有两年半时间,时间紧,课程多,是教学上的一大难点。对此,我们提取课程的精华,讲精讲实,很好地利用有限的45分钟课堂时间,课后布置实际操作性较强的作业让学生巩固自己所学的知识,基本上都能让学生掌握必要的职业技能知识,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总结:当今的社会是一个信息多样化和全球化的时代,市场竞争愈演愈烈,平面设计作为与商业广告及生活紧密联系的学科也在迅速发展。因此,教师的教学方法也应跟着社会的发展而进行更新和提高。作为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师,应当紧跟时代步伐,时刻关注国内国际设计理念,不断学习,给自己充电。要转变思想,转变观念,转变教学方法,不断提高教学水平,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参加实践学习,提高欣赏能力和创新能力,用高质量的教学水平为社会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劳泰伟,任志楠.这样疏导学生心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

版社,2012.

篇(8)

中图分类号:J5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06-00-01

作为一门创意类的课程,平面设计在公益宣传和推广、商业宣传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平面设计与服装设计、环艺设计、装潢设计和工业设计同属于设计范畴,具有更强的时效性。本文简要介绍了平面设计的重要意义,并分析了平面设计的创作过程和主要创作手法。

一、平面设计的重要意义

在宣传过程中,要使受众对产品留下深刻的印象,就必须做好平面设计。通过平面设计也能够将产品的美感与灵性表现出来,体现设计者的修养和境界,优秀的平面设计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在商业宣传和推广中,如果没有成功的平面设计,就难以使受众产生购买的欲望,甚至还会让受众产生抵触情绪和反感。即使使用轰炸式的广告宣传,也难以扭转受众对产品的第一印象。

在广告宣传中,平面设计是重要的宣传手段,好的平面设计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任何公司和产品的宣传都必须依靠平面设计和策划。通过优秀的平面设计,能够向消费者展示产品完美的一面,在视觉上使人产生良好的影响。与此同时通过平面设计能够有效的提高生活的品质,在平面设计中往往加入了流行的时尚元素,能够把握消费者的心理,使消费者的审美水平得到提高,为消费者提供良好的视觉享受[1]。

二、平面设计的创作过程

与服装设计、环艺设计、装潢设计和工业设计相比,平面设计强调实效性。在平面设计的初级阶段,要做好相应的调查工作。也就是调查所处行业的现状以及客户的背景,了解受众对各种元素的接受情况以及客户希望平面设计作品能够呈现的效果和传达的信息。只有做好了出击的调查工作,才能全面了解基本信息,以此为基础进行平面设计的创作。要对客户的意图进行深入的理解,对受众的消费阶层和设计的用途进行明确,要了解平面设计作品要面向的消费者具有怎样的文化层次、社会地位、审美品位和消费习惯。要使平面设计的作品既能满足消费者的审美需要,又能达到客户的目的,要通过平面设计作品清楚地传达客户想要传达给消费者的思想和信息[2]。

在平面设计的创作过程中,要重视平时的积累,积累平时生活中的琐碎片段,从生活中提炼设计理念。之后要选择合适的表现手法和元素,表现手法和元素对于平面设计作品非常重要,各种元素承担着辅助信息传递和直接传递信息的任务。优秀的平面设计者要能够选择最为恰当的元素。平面设计创作中的表现手法就是通过后期处理、图案和色彩来提升视觉效果,集中表达每个元素的信息。平面设计作品要将每一个元素串联起来,避免裂缝和瑕疵,向受众呈现良好的视觉效果。

最后,要确定平面设计创作的风格,就是将自己的世界观、修养、爱好和个性融入到平面设计作品中,形成自我的风格。注意不要使固定的风格变成一种约束[3]。

三、平面设计创作的常见手法

平面设计创作的过程就是将基本元素进行组合和排版,创作出富有个性的图案。这里的基本元素包括色彩、符号文字和图片,每一个元素都有所要表达的信息。因此在进行平面设计创作时,要使平面设计艺术作品呈现出最为理想的视觉效果,就要对各种元素进行有效的组合。平面设计表现手法的最终目的是通过平面设计作品来传递信息,吸引受众的目光。常见的平面设计表现手法有重复、变异、协调、对称、夸张和对比等等。

①对称。对称指的是平面设计的作品在视觉性层面上要具有和谐性和一致性,无论使用怎样的构成要素都要对其进行合理的搭配,不要使平面设计出现生硬感和突兀感。

②夸张。夸张是一种常见的表现手法,主要是通过强烈对比的色彩以及夸大或夸张的图形来吸引受众的注意,使受众对作品产生深刻的印象。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不同的人群在习惯、文化、年龄层次、生活环境等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差异,不同的颜色对不同的受众而言可能会具有不同的象征性。

③对比。对比可以选取迥异的素材来进行对照处理,也可以将相似的素材进行相近处理,目的在于给受众留下鲜明独特的心理感觉和强烈的视觉冲击。

除此之外,象征性手法和叙述性手法也是平面设计创作中的两种主要表现手法。

所谓的象征性手法,也就是通过联想与想象,在真正的对象和作为表象的事物之间建立某种联系,使受众展开联想。这就要求平面设计作品能够激发受众的想象力,使受众对平面设计艺术作品产生深刻的感知印象,由于当前信息量的爆棚,在平面设计作品中直接传递信息已经难以引起受众的注意,使用象征手法则可以在表象之下隐藏真实的信息,使受众产生求知欲和探索欲,从而达到吸引受众注意力的目的。

所谓的叙述性手法也就是根据大众的认知过程来进行平面设计的创作。通过处理符号、文字和图形的元素,对信息进行转换和处理,使其更加容易被受众所接受。在叙述性手法中沟通和表现的基本方式就是视觉,平面设计者要对各种元素进行有效的处理,将所需要传达的信息准确有效地传达给受众,达到平面设计的目的。

无论使用怎样的创作手法,其基本目的都是吸引受众的注意力,传递基本信息。因此在平面设计创作时应该不拘一格、大胆创新。值得注意的是,在排列组合符号、文字图片的基本要素是要做到和谐、统一,使构图编排具备顺序感、层次感和空间感。在选择色彩时要选择能够吸引受众目光的、富有美感的色彩。

四、结语

平面设计经历了长足的发展,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了重要的产品推广和宣传的手段。优秀的平面设计不仅能够满足吸引受众目光、传递基本信息的需要,而且能够带给受众积极的审美体验。这就要求平面设计者掌握多种多样的创作手法,不断提高自身的设计能力,设计出优秀的平面设计作品。

参考文献:

篇(9)

平面广告是现代信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工业生产、现代文明以及当今的商业生活密不可分。平面广告不仅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晴雨表”,也是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风向标”。随着经济迅速发展,平面广告在项目细化和应用领域上不断发展,使得社会对设计人才需求增多。如今,在各类招聘信息中,平面设计人才的招聘所占比例越来越大,具备较强实践能力的高素质设计师更是抢手的人才之一。因此,学院应该大胆抓住机遇,针对平面设计的岗位特色,发挥现有优势,使专业发展具有较强生命力,力求取得较快的社会效益,并扩大影响,培养社会短缺和急需的高质量平面设计应用型人才,这也在客观上为技工院校平面设计专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也提出了挑战。

二、要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一体化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技工学校担负着为社会培养大量的技能人才的重要任务。由于学生素质参差不齐,技工院校教学的发展一直是步履维艰,而近两年随着大学和高中的扩招,技校的生源日益减少,教学可以说是难上加难。笔者所在学院重点专业课程――平面设计更是面临严峻的形势与考验。笔者所在学院平面设计专业现有的教材陈旧、专业知识结构老化;生源基础较差,基本操作技能较低,学生常处于课堂被动学习的状态,对市场缺乏感性的认知,平面配色与布局的知识欠缺,缺少相关设计经验,导致学生的设计表现方法单一,缺乏相关色彩构成知识及广告策划的方向指引,设计出来的作品只是满足个人喜好而没有顾及客户需求及大众审美的喜好。另外,学生的设计作品缺乏品牌个性,创意点很少;学生学习缺乏目标和主动性,对未来职业生涯也感到茫然。

综上所述,开发注重实践、面向市场,且基于“项目”的平面设计课程一体化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同时,在课程设计上还应更多地向初级设计岗位倾斜、扩展知识宽度,积极开展教学方法创新,确保平面设计一体化教学的顺利开展。为更好实现平面设计课程的一体化教学改革,笔者所在学校院系专门成立了一体化教学改革课题组,教师通过对企业调研,了解目前相关企业在平面设计方面对学生的用工需求,通过信息汇总,讨论利弊,结合当前我系学生的特征,以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以典型商业“项目”为载体,按照项目设计过程的顺序和学生自主学习的需求循序渐进、逐步深化地进行教学设计并安排教学活动,制订满足企业需要及切合学生实际的教学计划。平面设计专业实施一体化教学,不仅充分体现了理论与实践融通合一,而且实现了能力与岗位对接合一、实习与顶岗工作学做合一。下面,就以中职技工多媒体专业平面设计课程制作《企业VI》项目为例,阐述一体化教学简要过程。

笔者在所教班级建立了设计小组,统一命名为“项目小组”。课程前期教师可以提前预设设计内容,引导他们主动学习设计基本知识。在课程中期,教师可以提供体现品牌个性的经典案例作品,引导学生讲解和分析自己对经典案例作品的理解,或者要求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素材、文字资料和网站资源,收集自己喜欢的品牌,实现从不同行业及领域了解品牌形象设计的经典案例,从而学会各种艺术表现形式的目的。同时,教师要指导学生熟练运用所学设计软件进行企业VI设计,在整个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锻炼实际操作技能、团队合作能力、与人沟通技巧,重点强化学生“懂知识、会操作、能执行、会创意”的职业技能。在课程设计后期,教师可以针对企业VI设计中的创新点和构图技巧,组织学生进行分组汇报、讨论、答辩。

注意: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项目汇报时,学生必须使用PPT讲解制作企业VI的具体过程,包括品牌介绍、市场调研和品牌策划、LOGO设计及释义,以及办公用品系统、环境展示系统、广告宣传系统、公关礼品系统等VI设计的整个设计流程。学生汇报完毕,引导学生各抒己见,取长补短,鼓励他们大胆创新,提出自己的独到见解,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

三、紧跟市场需求,培养“四有”人才

商品促销离不开广告,企业形象需要广告宣传,市场经济的发展更与广告行业密不可分。平面设计专业的毕业生可到网络公司、广告传媒公司、印刷行业、工作室、报社、图书出版社、影楼、喷绘广告公司工作,也可从事网页美工、界面设计等工作。通过大量走访企业和岗位调研,当今平面设计人才必须紧跟市场需求,满足“四有”人才要求。

1.有学习、继承与创新的能力

互联网信息资源丰富、图文互动、高速高效,它将是视觉设计新的媒介。见多则识广,只有具有广博的知识面,才能为设计提供更多的设计素材,才能更好地激发设计灵感。设计是一个综合性工作,它不只是图形的创作,还要涉及到美术、人文等许多不同领域。所以,平面设计师要不断地学习各方面的知识来充实自身的实力,不仅要掌握电脑技术,还必须具备能不断接受新知识的学习能力,这样才能灵活地制作出创意十足的作品。

2.有较强的岗位操作能力

如今在人才市场或招聘网站,平面设计专业在招聘时都要强调具有相关行业的实际操作经验。因此,技工院校平面专业必须在课程设计上更多地向岗位倾斜,培养出具备较强实际操作能力的实用型人才,这不仅是教学改革的需要,更是企业对职业院校提出的最基本要求。在专业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如下岗位能力:平面设计软件(Photoshop,IIIustrator,Coreldraw等)的操作能力,掌握和运用Windows各项操作系统的能力,一定的手绘能力,良好的空间感和立体感,良好的作品鉴赏能力,有较强的美学素养、独到的创意观点,色彩审美观及较强的创意设计表达能力,基本的英文阅读及书写能力。

3.有“一专多能”的复合型学习能力

技工教育源于生产,服务于生产。近年来,笔者所在学院以为企业服务为中心,对“一专多能”复合型学习人才的培养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和实践。社会上各个行业(包括设计行业在内)都要时刻面临扩展、提升与转型,这势必要求平面设计人员认知领域宽、知识面广、适应性强,尤其需要既懂专业又能熟练操作的复合型、实用型人才。笔者认为平面设计行业需要的人才,是以一个专业的设计为基础,同时还要加强其他领域设计的专业能力,学院只有加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能力培养,才能强化、健全学生的设计知识结构,使学生在设计作品时,有一个全方位的、完整的、系统的设计理念,进而可以在设计道路上越走越远。

篇(10)

中高职院校的学生处于青少年阶段,学生身心表现出的程序性和阶段性的规律,要求中高职课程内容设置时,必须适应学生身心发展在中职和高职两个不同阶段的特点,以及中高职两个阶段对学生职业技能培养的不同任务,科学合理地确定每个阶段职业技术教育人才培养和教学目标,制定出系统连贯,有能体现中高职教育不同阶段学生身心特点,既能考虑到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进一步学习深造的需要,又能满足相当一部分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直接就业需要的完整职业技能的需求。

1.2当今社会对职业技术人才需求多元化的特点

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细,社会对计算机职业技术人才的需求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因此,中高职职业技术教育中只有单纯笼统的专业已经越来越在当前激烈的社会竞争中缺乏竞争力,学校的部分课程和教学设置不合理,会使毕业生的职业技能不能满足当前社会发展的需求,就业形势变得非常严峻。在当前大的社会生活环境下,只有综合全面的发展,锻炼全方位的素质和能力,才能适应社会发展需求。

1.3中高职学校课程设置系统性和灵活性差,难以适应不同生源的实际需要

我国中等职业学校是由普通高中转制而来,高职院校则大多是普通中专、成人高校、高等专科学校转制而来,或者是普通高等院校设置的二级学院,其发展载体的职业性不突出。课程设置突出学科特点,主要围绕学科特点设置相应的课程,对系统地培养学生职业技能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以及学校之间的壁垒问题,造成中高职院校课程设置出现重复、脱节和系统性差的问题,难以适应社会对多元化人才的需求和不同生源对职业技能实际的需要。

2中高职计算机平面设计课程体系衔接基本原则

2.1满足学生不同需要

职业技术教育是与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联系最为密切的教育类型,职场视角下计算机平面设计职业技术教育,知识、技能、素质必须协调发展,不可偏废。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正处于职业形成的重要阶段,是个体职业心理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大部分的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一般毕业后直接进入职业领域,面临当今社会激烈的职业竞争,而这时的职业选择将直接影响他们以后的职业发展。因此,中高职课程体系的衔接,既要考虑到中职生毕业后立即就业的需要,同时还要考虑到一部分中职生继续学习,进一步拓展和提高自身职业技能的需要。

2.2符合中高职学校自身实际情况

在中高职课程体系衔接的实施过程中,要建立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三位一体的中职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课程体系。首先是国家、教育行政部门专门组织编制和审定统一的课程体系,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和强制性,主要体现在不同阶段的教育性质和培养目标,制定职业教育课程标准等;其次是地方课程,由省一级的教育行政部门或其授权的教育部门依据当地的发展需要而开发的课程,反映职业技术教育的地域特点;校本课程是在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根据学校的办学思想而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国家、地方、学校三级主体在课程开发方面的权限和侧重点不同,相辅相成、互为补充,共同满足现代社会对多元化职业技术人才的要求。

2.3中高职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面向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以及具有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的中初等应用型人才和劳动者,中等职业教育要以职业素质、能力为根本;高职教育则从高等教育的要求出发,在普通高专的思维惯势下,对中职知识结构的扩展、职业能力的提高和专业技能的提升。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应体现出层次内涵上的差异,在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职业技能评价,以及招生制度上体现出中高职教育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3基于中高职一体化视角下中职平面设计专业课程设置的设想

3.1正确认识中职院校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认知发展规律

对于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来说,学生一般为15~18岁,学生尚未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他们的心理状态还不成熟,在人生观和价值观方面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因此中职学校在指定培养目标时,既要与整体目的保持相对一致,又要使中职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教学体系保持一定的相对独立性,既要考虑到中职学生进入高职学习的需要,又要照顾到大部分中职毕业生工作所要求的基本文化与一般技能需求。根据其身心特点把握好职业观、知识结构、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激发,为其职业生涯奠定良好的基础。

3.2建立系统的中高职一体化视角下的中职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教学目标体系

解决与高职课程衔接体系,首先应解决好中高职培养目标定位的接轨,中等职业教育和高职教育都属于职业教育,因而培养目标既具有一致性也具有差别性。其次要体现出层次性特点,中职教育强调的是有一技之长,主要面向设计公司、广告设计公司、印刷设计公司、品牌设计公司等企业或事业单位,培养掌握平面设计人员所必需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而高职的目标定位应该表现培养一线应用型、管理型和高技能型人才,要比中职教育有更深更广的专业理论,更新更高的技术水平,以及广泛的适应性,特别是要有更强的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

3.3建立以职业技能培养为中心的中职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课程体系

首先,构建能力本位的课程体系。要打破学科本位的传统课程开发模式,构建能力本位的模块式和项目式课程结构体系。针对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和技术领域的实际需要,依据学生个体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的不同,根据毕业后可能从事工作的特点,将课程组成:“宽基础”课程、“厚专业”课程和“活模块”课程等三大类课程体系,以工作任务为参照点,构建模块化的课程体系。其次,构建全国统一的职业资格证书体系,如中等职业技术院校的学生要求通过高新技术考试,计算机一级、二级考试,计算机中级操作员考试等。职业能力的对接是中高职一体化的一个重要方面,课程教学要以培养学生职业技术能力为中心,科学设置学生职业技能考评方法与手段,构建全国统一的职业资格证书体系。根据职业分类、标准与鉴定考核要求,确定从初级到高级的能力标准和人才层次结构,实现职业技能的全面对接。再次,按照不同职业对人才职业技能要求层次的不同,制定出职业教育的标准教学单元,并按照程度分为由低到高的不同层次。中等职业技术教育采用较低层次,而高等职业技术教育采用较高层次。课程衔接体现为教材的衔接和教学目标的衔接,根据不同课程的知识和能力结构设计教学单元,使中高职课程的层次分明,考虑中、高职学生的特点,进行统筹管理和宏观调控。

3.4加强中高职院校之间联系

首先,课程开发,课程建设必须紧跟企业生产实际,根据中高职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各自的培养目标,对于中高职相同的课程,如计算机基础、广告设计、速写与色构、Photoshop制图、网页设计、CorelDRAW/Illustrator、Autocad课程等,以中职学校教师为主体,高职学校教师参与进行课程开发;对于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所需要的其他课程,以及不同课程在实践中的联合应用,如Java程序设计、Photoshop、3dMAX课程、adobaftereffectsCS4实训项目、数码摄影及后期特效,由高职学校教师为主题进行开发。在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的课程上,中职学校中在从业证和初级证书的课程,高职学校重在中级证书和高级证书的课程。其次,实践教学,在实行校企合作的基础上,中高职教育校内实训基础可统筹建设和使用,在充分了解企业对人才需求的前提下,实现资源共享,为行业、企业及其他成员学校教职员工培训和人才培养提供专业服务。建立互联互通的网络课程体系,实现学生可在中高职之间进行课程互选,所取得的实践技能水平评价和学分能互通互认。实训基地也可以扩大与行业、企业和区域经济的联系,实现优势互补,形成中高职院校、企业合作共赢的利益融合体。

篇(11)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603(2015)13-0118-02

近年来,国家对高职院校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高职院校教育已步入快速发展道路。作为艺术类的基础学科,平面设计专业教学与一般专业有很大区别,除了要求学生能熟练操作电脑及相关软件外,还对学生的设计思路有很高要求。但是当前高职院校在平面设计教学中还存在着一定问题,对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的平面设计人才非常不利。本文结合高职院校学生实际和教学特点,提出了创新平面设计教学的策略。

一、平面设计概述

平面设计是视觉语言,是集专业性和艺术性为一体的综合视觉表现。平面设计是在二维空间进行的设计活动,以视觉作为交流和沟通的途径,把符号、色彩、图形和文字等信息整合在一起,通过一定的设计方法和创意达到传递信息或思想的目的。平面设计在西方发达国家已有几百年的发展历史,并历经美术—工艺美术—商业美术—美术设计—工业及艺术设计等多个发展阶段。我国的平面设计是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的,到现在也才有30年的发展历史,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进步,平面设计的产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欢和关注,其价值和作用也逐渐凸显出来,并引起了企业、商业和文化界等行业的重视。尤其是近年来,网络信息技术促进了平面设计专业的迅猛发展,平面设计逐渐发展成为网络平面设计,并呈现出用视觉、听觉、互动视觉传递全球化信息的特点,通过整合多种文字及图片信息给人以强烈的视觉震撼力和吸引力。就当前高职院校的平面设计教学而言,在认识与方法上还存在着误区,对实验性及探索性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教学过程缺少原创性空间和探究式学习,学生在作品创作时缺乏创意,不利于综合能力的提高和创新思维的培养,阻碍了学生创造力的发展。因此高职院校平面设计教学亟须创新。

二、高职院校平面设计教学现状

(一)高职院校平面设计专业课时较短

当前我国高职院校的学制设置一般为三年,扣除正常的暑假、寒假、星期天及法定节假日,学生每年在学校的时间也仅仅半年而已,再加上学校还安排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如实习和顶岗实习等,而且很多学校在大三时都安排学生进行校外实习,很多学生实际上就是参加了工作,因此学生正常的课程学习时间也就一年多点。在这有效的一年学习中想要合理安排学生学习专业知识、掌握专业技能,显然时间是不够用的。

(二)学生文化课水平相对较差

平面设计专业对学生的要求较高,除了先天的艺术素养和超前的设计思想外,还要能够熟练地操作电脑及相关软件。因此,对平面设计专业的学生而言,掌握的知识越多越有利于产生设计创意和灵感。但是高职院校的学生相对本科院校的学生来说文化课和专业课水平较低,有的学生甚至不能熟练地操作电脑,更别说运用设计软件了,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教学工作的开展,并最终影响教学效果。

(三)教学方式落后

平面设计专业需要学生有先进的设计创意,这样才能使学生产生创作灵感。但是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仍采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教学过程仍以教师的理论讲解为主,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这种落后的教学模式对平面设计专业来说是非常不利的,因为学习平面设计需要学生的创新思维,而学生静坐在教室里会丧失思维主动性,完全失去了创新意识。而且,平面设计专业注重实践活动和实际操作,只有在实际创作中才能激发学生的思维,从而产生创作灵感。

(四)高职院校平面设计专业缺乏民族特色和文化内涵

由于我国开展平面设计教学的时间相对较晚,在教学过程中会不可避免地模仿和借鉴西方国家的教学内容,这对平面设计教学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有些院校在平面设计教学中缺乏民族特色和文化内涵,这不利于平面设计专业的发展。近年来,很多高职院校已经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在平面设计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并呼吁在平面设计教学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中国元素,以更好地体现我国的文化性和民族性。

三、高职院校平面设计教学的创新策略

(一)转变教学理念,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要想使学生在平面设计上创作出好的作品就必须有良好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也就是学生要拥有创意能力,善于用新方法、新思想设计出独具特色和创意的个性作品。因此,在平面设计专业学习中,教师要积极转变教学理念,把学习理论知识和参加实践活动有机结合起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使学生不但掌握丰富的理论知识,而且也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培养学生的美学素养,使学生具备良好的色彩、造型及点线面组合等基本技能,为学生更好地进行平面设计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创新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教师要摒弃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走出“教师讲—学生听—布置课后作业”的教学困境,善于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和视野观察事物,通过任务驱动、项目引领、创设逼真的教学环境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使学生能够用不同形式来表现事物。在教学中要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通过设置教学目标让学生分组讨论,鼓励学生大胆讲述自己的设计理念,以彰显学生个性,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从而拓宽学生的视野、优化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丰富教学内容,使学生积累和储备更多的知识

平面设计是一个综合性创作过程,需要学生拥有多领域、多学科知识。因此教师要不断丰富教学内容,提倡学生广泛学习和涉猎多方面知识,以便有更多的知识储备。在教学及实践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善于观察事物,从不同角度对事物进行构思,多方面搜集和积累知识,以培养学生的创作思维,用超前的创作意识和丰富的知识创作出优秀作品。

(四)注重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

所谓感悟能力就是指创新意识和思维,具有创造性活动,要有积极主动的创作态度和创作意识,这也是进行平面设计的前提和基础。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贯穿于平面设计的全过程,因此教师要注重对学生感悟能力的培养,通过观摩和临摹优秀作品、观察客观事物、多媒体教学手段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五)结合学生特点研发适合学生实际的教材

当前,平面设计专业所使用的课本一般都是高校的通用教材,然而高职院校和普通高校的学生在认知能力、接受知识及个人素质方面都存在着一定差异。因此高职院校的教师在遵循教学和专业规律的前提下,要结合学生特点研发适合本校实际的教材,同时要融入民族文化元素和传统文化,体现中华民族特色和文化内涵,培养学生走平面设计的“中国之路”,使平面设计专业得以健康发展。总之,高职院校担负着为国家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任,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高职院校在平面设计教学过程中,要结合学生特点和专业实际大胆创新,把理论教学和实践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不但掌握丰富的理论知识,而且拥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而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平面设计专业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齐平.高职院校平面设计教学现状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