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的认知大全11篇

时间:2023-09-08 17:05:47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统计学的认知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统计学的认知

篇(1)

本文在分析国内外仿人机器人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完成了10自由度的类人型教学机器人的结构设计和控制系统的方案设计。根据人体结构以及运动机理,确定了类人型教学机器人关节自由度的分配、运动范围的确定和驱动源的选择。

一、课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机器人学涉及多个学科领域,是高度融合电子技术、机械学、自动控制工程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仿生学、人工智能原理等多个领域的高度交叉的综合学科,是目前科学研究最活跃的领域之一。类人型机器人是机器人领域的最高研究成果的代表。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类人型机器人应用于康复医学、老人的护理以及普通的家政服务等方面。类人型机器人与一般工业机器人不同点是可以灵活的行走,不需要固定在某一指定位置上,是一种高度的自动化运动,可随时移动到需要它的地方,具有很强的适应环境的能力,可以在具有辐射、粉尘等恶劣的环境中工作,与轮式、蠕动式以及履带式等移动方式而言,具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二、动力源的选择和结构设计

1.动力源的选择

本设计选用的是性能价格比较高的伺服电动机——舵机。在航空模型中,通过调节发动机和各个控制舵面可以实现飞行机的飞行姿态调整。以满足舵机对动静态指标的要求。舵机控制器一般需要采用PID控制。伺服功率放大器的两部分组成一般是由脉冲宽度调制器和开关控制电路;直流伺服电机的执行元件是电动舵机;减速器部分一般采用蜗轮蜗杆机构。

因为舵机是一种位置伺服驱动器,所以比较适合应用在需要角度不断变化并需要保持住的控制系统中。其具体的工作原理是:信号调制芯片接收由接收机的通道进入的控制信号,同时获得直流偏置电压的数值。通过内部的基准电路,产生周期一个为20ms、宽度为1.5ms的基准信号。通过比较获得直流偏置电压数值与电位器的电压差,同时输出电压差。最后,电机驱动芯片接收信号判断电压差的正负输出并以此来决定电机的正反转。当电机转速固定时,电机基于级联减速齿轮带动电位器进行旋转,直到电压差为0为止,电机停止转动。

2.机械结构与自由度配置设计

步行方式中自动化程度最高、最为复杂的、控制难度最大的动态系统是双足步行。与其他足式机器人相比,双足机器人的特点是支撑面积小、支撑面的形状随时间变化较大、质心的相对位置高。但由于双足机器人有更高的灵活性,具有其他足式机器人所没有的优势,尤其适合与人类协同工作,因此为了满足机器人的性能要求,机器人的机械结构应具有稳定性、灵活性和高强度的特点。

设计双足步行机器人最重要的工作是双足步行机器人的机构设计,必须能够实现机器人前后左右移动的基本功能,因此自由度的配置必须合理。以机器人前行为例,分析一下机器人的前向运动过程和行走时序:重心右移、抬起左腿、左腿放下、移重心到双腿中间、左移重心、右腿抬起、右腿放下、移重心到双腿间,主要是8个阶段。从机器人步行过程可以看出,机器人向前迈步或向后迈步时,必须各自为髋关节与踝关节配置一个俯仰自由度以平衡实现支撑腿和上躯体的移动;髋关节和踝关节的偏转自由度与重心转移是密不可分的。为了调整摆动腿的着地高度,使抬腿成为可能,膝关节处必然要配置一个俯仰自由度。因此可知,髋关节需要配置2个自由度:俯仰运动和偏转运动自由度。配置一个俯仰自由度给膝关节,踝关节需要有俯仰和偏转两个自由度。这样,每条腿就配置了5个自由度。在纵向平面内的直线行走功能可以通过髋关节、膝关节和踝关节的俯仰自由度的共同协调动作完成。在横向平面内的重心转移功能可以通过髋关节和踝关节的偏转自由度协调动作实现。

为了使设计的机器人在步行等功能上更能贴近于人,根据人体比例,设计机器人小腿∶大腿=1∶1,其足部末端执行器,要求在灵活性能尽可能好的前提下,选择速度特性、工作空间、运动幅度和力的特性都比较好的尺寸。大腿部质量与小腿部的比率,与双足机器人的动力学行为直接相关,所以机器人的质量分配大致设计为脚部占总质量的10%,小腿40%,大腿和髋关节50%,腰部因为机械结构原因所占比例比人体相应值偏大。

三、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1.避障传感器和无线通讯模块选择

作为一种非接触式的检测方式,超声测距与其他检测方法相比,它不受外界光线强弱变化、被测对象颜色等对其检测效果的影响也较小,甚至是被测物处于较为黑暗、有灰尘、浓烟雾、强电磁干扰等极其恶劣的环境下都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因此广泛应用于车辆自主导航、不透明甚至是透明物体识别等方面,尤其适合应用于空气中的测距。由于空气中波速相对较慢,比较容易检测出来回波信号中包含的沿传播方向上的结构信息,因而其检测的准确度也较其他方法高;而且超声波传感器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信号处理可靠等特点,因此本设计采用超声波测距传感器作为避障传感器。

无线通讯模块选用NewMsg-RF905模块,由一个完全集成的频率调制器、一个带解调器的接收器、一个功率放大器、一个晶振震荡体和一个调节器组成。

2.图像传输模块选择与舵机控制方法

选用无线摄像机,其优点是微功耗,供电电压为8伏,电流只有30~50毫安,彩色图像传输,标准音频、视频接口,配置小镜头、外壳防磨设计、带音频监听,可全天候工作,图像稳定而不飘忽,这些特有的性能使无线摄像机安装更加方便,可随身携带。所以本设计选用其作为图像传输设备,安装于类人型机器人顶部,实时向控制台传输图像。

篇(2)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09(a)-0094-02

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在一些普通大学开设了人际沟通或公共关系课程。到了90年代,职业院校也开设了这门课程,以适应社会发展对实用型人才的需要。随着全球性、交互性、即时性为特点的网络飞速发展,高职《人际沟通》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评价等逐渐归于传统,出现了教学内容方法老旧滞后,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不高等问题。可见,在网络环境下,《人际沟通》教学改革已势在必行。

1 教学内容设计与学习

人际沟通是一门实践性强的学科,大多数内容均与生活有极密切的关系。在教学内容选择上,充分考虑学生及其未来岗位的需要。如分析会计专业岗位,据此教学内容设计为四大项目:沟通认知包括沟通与心理、倾听发问等基础;社交沟通包括招呼介绍、拜访接待、即兴发言;职场沟通包括与上级、同事、下属的沟通;团队沟通。

在网络环境下,教学内容的学习不再局限于课堂。课题组在持续建设有效利用我们开发的《人际沟通》网络课程。这个平台具有庞大的资源库和智能交互、测评等功能,包括资源平台、交互学习平台等。资源平台有分专业设计的教学模块。每个教学模块的教案、课件、视频、图片等资源分门别类集中于此。教师可以更新教学内容和教学信息,使之紧跟时代步伐。学生可进入网上学习平台,对教学内容进行个性自主化选择,可预习、练习、复习及测评;或与师生讨论问题,互动交流,实现知识传播的网络共享、交互化。网络课程体现了教学过程的开放性,学习过程的交互性。不但是对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拓展,而且网站采用声、画、音、文的多媒体方式,更易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 教学方法

高职《人际沟通》教学多采用任务教学法,以小组活动为主,贯穿情境教学和角色扮演。在网络环境下,这些教学方法也需要不断推陈出新。

2.1 任务教学法

“以学生为中心,从做中学”的教学模式,始终围绕既定的教学任务展开,以培养学生的心智技能或操作技能为目的。其分为四阶段:提出任务、分析任务、任务实施、反馈总结。

(1)提出任务。教师需精心设计任务,力求任务重点、内容要求巧妙隐含知识点,又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同时,在网络环境下,任务的途径更为广泛,信息传递更为快捷。可利用网络课程的“作业”,也可用微信、QQ等,而不再仅限于课堂的单一途径。

(2)分析任务。学生分小组分析任务。为了尽快解决问题,学生要通过各种途径搜寻与问题相关的信息。可鼓励学生借助网络的搜索引擎功能,快速查阅、搜集、筛选信息;或利用网络课程中教师提供的学习资源和相关网站,更有目的性的自主探索。再寻求教师的必要指导,解决难题。学生可通过小组内面对面的沟通,充分探讨分析、解决问题;也可利用Web网页技术、电子邮件、在线交谈(QQ)等方法进行信息的反馈和交流;或登录网络课程,师生间、学生间提问回答讨论,实时互动,协作学习。教师注意学生的求助,抓住难点,提示问题中隐含的知识点,引导学生前进方向,以找出完成任务的钥匙。

(3)任务实施。主要以小组活动为主,现场展示。展示过程中,教师利用相机或手机拍照、录像,将整理好的图片、视频,上传至网络课程的“学生成果展示”平台。既能作为教学资源来增加学生兴趣,又能作为成长记录存入电子成长档案。

(4)反馈总结。学生完成任务后,要及时进行评价,指出其优势及需要改进的方面。可采用学生自评、互相评价、教师评价的方式。当然,教师也可在网络课程的“评价”中,对学生进行阶段性评价,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任务教学进程中,利用网络辅助进行“人―机”交互或“人―人”交互,促使学生主动地从课堂内的学习延伸到课堂之外,自主探索发现,拓展了师生交流合作的空间,创设了新型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使教师的主导作用得到发挥,学生的主体得以充分体现。

2.2 情境教学和角色扮演

情境教学,将学生的学习置于现实情境或与现实情境相似的环境中进行,以解决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将来职业岗位上遇到的问题。“情境”分为实际性情境、虚拟性情境。

虚拟性情境,一般在课堂教学中,会模拟职业工作情境,给学生安排职业角色,在相关的工作过程中完成任务,提升沟通能力。课堂教学过程的情境教学和角色扮演,容易受时空限制,能够参与其中的学生较少。而网络具有良好的交互界面,能提供丰富的数字多媒体与虚拟现实。所以,可以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构建虚拟化情景互动空间,比如网络实习基地,让学生进入某一虚拟化企业。教师可在虚拟化情景互动空间中扮演角色,调动学生变换角色,让他们完成一些职场任务,如参加面试、向领导汇报工作等,在任务体验中提升沟通能力。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尤其适合当代大学生,而且在网络媒体技术发达的今天才得以实现。

3 考核评价

考核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加学习兴趣。所以要改变以往重结果轻过程、重量性轻质性的做法,将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质性评价与量性评价结合起来。我们的做法是,平时活动积分与期末综合展示得分相加,取平均分(量性评价);电子成长档案记录学生及团队的成长过程(质性评价)。

建立电子学生成长记录档案, 包括学生个人、团队情况登记表、尝试组建高效学习团队活动记录、阶段评价表等。通过收集学生和团队的成长与发展过程的信息与资料,反映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或进步过程。通过成长档案,对学生和团队按成长阶段进行质性评价。

(1)成长记录之一:体现学生特点的“学生个人情况表”。让学生简单评价一下自身的交往沟通能力及学习该课程的愿望,以了解学生对人际沟通学习的认识。

(2)成长记录之二:个人和团队成长各阶段记录单。以团队成长为主线,记录个人和团队从成立、成长到成熟、发展的成长阶段。项目任务结束后引导学生对个人和团队的收获和成果、遇到的问题和解决办法、下一阶段个人(团队)发展的计划等做总结。

(3)成长记录之三:主要作品展示(学生作品、各项实践活动录像、相关活动图片等)。

电子成长记录档案是一种质性评价方法,而且相较于纸质档案,更为高效快捷。学生可随时上网查询成长记录档案,回顾自身,发现优势与不足,积极性得到持续性地激发。教师可据此全面了解学生,调整教学策略。

总之,在网络环境下,《人际沟通》课程的教学改革,有效利用网络技术,构建新型、动态开放、交互性的课程环境,探索师生互动开放型课内外学习、交流模式,促使学生更为积极、主动、全面地发展。

篇(3)

[中图分类号] R9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3)07(a)-0028-03

水飞蓟素(Silymarin)是在菊科植物水飞蓟中提取的一种黄酮类化合物,具有肝脏靶向性。在体内主要是以与血浆蛋白结合的形式存在[1]。水飞蓟素具有多种药理学活性,如保肝[2]、抗氧化[3]、降血脂、稳定肝细胞膜[4]、清除自由基[5]、抗辐射[6]、抗胃溃疡[7]等作用。水飞蓟素具有低毒,无诱变和无致畸的作用,但是由于水飞蓟素的水溶性差,生物利用度低,影响了其临床应用。固体分散体(SD),是一种新型的分散体系,是将难溶性的药物分散于固体载体中的分散体系,最终以固体的形式存在。目前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研究是制备水飞蓟素的固体分散体胶囊,并与现在上市的国产的益肝灵片和进口的利肝隆胶囊共同进行体外溶出度和人体药动学研究,目的在于提高水飞蓟素的生物利用度。

1 仪器与试药

原料药水飞蓟素(湖北大仝生物化工科技有限公司);市售益肝灵片(上海朝晖药业有限公司);市售进口利肝隆胶囊(德国马博士大药厂);泊洛沙姆188(F68,德国BASF公司);PVPK15、K30(德国BASF公司);PEG6000(德国BASF公司);FODT-601光纤药物溶出度实时测定仪(上海富科思分析仪器有限公司);752型紫外光分光光度计(南京麒麟分析仪器有限公司)。

2 方法与结果

2.1 固体分散体胶囊剂的制备

2.1.1 体外分析方法的建立 取干燥至恒重的水飞蓟素适量,配置成适当浓度的乙醇溶液,以乙醇作空白,在200~400 nm波长范围内进行紫外扫描,发现在286 nm处有最大吸收,故以286 nm为测定波长。

取水飞蓟素的乙醇溶液适量,分别配制成0.25、0.50、1.00、2.00、4.00、8.00 μg/mL的水飞蓟素水溶液,以9 mL蒸馏水加1 mL乙醇作为空白,在286 nm波长处测定吸收度,以浓度对吸收度进行线性回归,得到线性回归方程为C=29.416A+0.1587;线性相关系数r=0.9999;线性范围为0.25~8.00 μg/mL。

2.1.2 溶剂法制备水飞蓟素固体分散体 将不同比例的原料药水飞蓟素和泊洛沙姆188等辅料分别用80%无水乙醇溶液溶解、混合、超声后,用旋转蒸发仪干燥,干燥后取出干燥物质放入烘箱内烘干24 h;取出后研磨,过80目筛后保存至干燥器内备用。

2.1.3 熔融法制备水飞蓟素固体分散体 将不同比例的原料药水飞蓟素和泊洛沙姆188等辅料混匀后加热至熔融,后立即转至冰浴内,并不断搅拌,使之迅速冷却成固体,之后放入冰箱内2 h,然后转移至干燥器内,放置24 h,取出后研磨,过80目筛后保存至干燥器内备用。

2.1.4 不同辅料制备的水飞蓟素固体分散体溶解度的测定 配制自制的不同辅料的水飞蓟素固体分散体及原料药水飞蓟素的饱和水溶液,以蒸馏水作空白,在286 nm波长下测定吸光度,得到水飞蓟素原料药、水飞蓟素PEG6000(1∶4)、水飞蓟素-泊洛沙姆188(1∶4)的平衡溶解度分别为0.385、 17.235、19.986 mg/mL。由结果可知,PEG6000和泊洛沙姆188制备的水飞蓟素固体分散体的溶解度均较原料药水飞蓟素有较大的提高,考虑到泊洛沙姆188的毒性较小,故选择泊洛沙姆188作为水飞蓟素固体分散体的辅料。

2.2 不同水飞蓟素制剂的溶出度的测定

溶出度实验中自制的水飞蓟素固体分散体是以胶囊剂的形式进行的,本文是以固体分散体的制备和人体药动学为主,所以胶囊剂的制备将在其他文中做详细的论述。将自制固体分散体胶囊、市售益肝灵片和市售进口利肝隆胶囊各3粒,按照《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X C第二法,分别以0.1 mol/L盐酸、蒸馏水、pH值6.8缓冲盐900 mL作为溶出介质,转速为100 r/min,依法操作,分别在5、10、15、30、45、60 min时,取出溶液,过0.45 μm微孔滤膜,取续滤液按“2.1.1”项下方法测定溶液浓度,计算出累积溶出量。溶出曲线见图1~3。

由图1~3可知,自制固体分散体胶囊中水飞蓟素的溶出不受溶出介质的影响,且在3种不同溶出介质中50 min内的溶出度均超过80%,而市售益肝灵片和市售进口利肝隆胶囊在0.1 mol/L盐酸、蒸馏水、pH 6.8缓冲盐中1 h时溶出度不超过50.0%。由溶出结果可知,自制的固体分散体胶囊的溶出度远远超出两种市售制剂。

2.3 不同水飞蓟素制剂的人体药动学研究

选择20~30岁之间健康志愿者18名,男女比例各半,随机分成3组,每组6名志愿者,空腹后,分别服用市售益肝灵片、市售进口利肝隆胶囊及自制固体分散体胶囊。于用药后0.25、0.50、1.00、1.50、2.00、4.00、8.00、12.00 h取静脉血5 mL。采用高效液相法测定健康志愿者口服不同制剂后不同时间点血浆中水飞蓟宾的浓度,计算出药动学参数。

2.3.1 血浆样品的处理方法 在10 mL具塞离心试管中加入精密量取的血浆样品1.0 mL,0.2 mL 0.1 mol/L磷酸二氢钠,6 mL乙醚,置于涡旋上振荡5 min,5000 r/min离心5 min,取上清液至10 mL离心试管中,常温下氮气吹干,加入0.1 mL流动相复溶,离心,取上清液20 μL,液相测定。

2.3.2 体内分析方法的建立 采用HPLC 法。色谱柱:Dikma Diamonsil C18 ODS柱(200 mm×4.6 mm,0.5 μm),流动相:甲醇-水(体积比55∶45,用冰醋酸pH值至4.2),检测波长:286 nm,流速:1.0 mL/min。精密称定干燥后的水飞蓟素对照品10.02 mg,置于一25 mL棕色容量瓶中,加流动相定容配制浓度为400 mg/L的溶液作为对照品储备液。精密量取不同体积的储备液于10 mL容量瓶中,加流动相稀释,定容,摇匀,配制一系列浓度的溶液,取空白血浆l mL至10 mL离心试管中,加入适量系列标准溶液,配制相当于血浆浓度为0.016、0.032、0.064、0.128、0.256、0.512 mg/mL的溶液,按照“2.3.1”项下方法处理血浆样品,取20 μL进样,测定峰面积。以峰面积(A)对浓度(C)进行线性回归,得水飞蓟素线性回归方程为A=2.25×104C-6.25×104(r=0.9996),线性范围为16.0~512.0 mg/L,平均回收率为99.2%,RSD为0.44%,符合方法学要求。

2.4 结果

分别服用三种制剂后药动学参数见表1。

由表1可知,以市售益肝灵片为参比制剂,市售利肝隆胶囊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31.8%,自制的固体分散体胶囊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分别为200.1%,显著高于两种市售制剂,因此所制备的固体分散体胶囊剂显著提高了水飞蓟素的生物利用度。

3 讨论

药物在固体分散体载体中存在的粒径在1~100 μm之间,主要应用于增加水溶性低的药物的溶解度,进而提高其溶出度,最终提高该药物的生物利用度。根据固体分散体释药性能的不同,可以将固体分散体分为靶向型、缓(控)型和速释型三类固体分散体,其中速释型固体分散体的应用更为广泛,本文研究的为速释型固体分散体。固体分散体的载体也包括三类,包括水溶性、肠溶性和水不溶性载体,常用载体主要有聚乙二醇(PEG)、聚乙烯吡咯烷酮(PVP)、泊洛沙姆、聚乙烯氧化物(PEO)、混合脂肪酸、甘露醇和修饰的卡拉雅胶(MGK)等。本文以溶解度为指标,兼顾到泊洛沙姆188的毒性较低,最后选择泊洛沙姆188为固体分散体制剂的载体。

水飞蓟素是一种类黄酮,主要存在于菊科植物水飞蓟的种子中,有3种同分异构体,分别为水飞蓟宾(Silybin)、水飞蓟宁(Silidianin)和水飞蓟丁(Silichristin),其中水飞蓟宾还有一种同分异构体为异水飞蓟宾(Isosilybin)。于乐成等[8]对水飞蓟素的药理学效应有过详细的阐述,认为水飞蓟素有清除活性氧,保持细胞膜的流动性,防止脂质过氧化的药理学活性;具有防止产生一氧化氮,并控制期与氧离子发生反应的药理活性;具有抑制氧脂结合酶活性的药理学活性;具有保护肝细胞膜并促进肝细胞的修复和再生的药理学活性。

目前水飞蓟素的剂型主要包括片剂、胶囊剂和注射剂三类。目前对水飞蓟素的研究主要有水飞蓟素磷脂复合物[9],水飞蓟素环糊精包合物[10],水飞蓟素注射剂等[11]。综合考虑患者的顺应性,毒性,经济性等因素,水飞蓟素固体分散体胶囊剂值得临床推广。

不同剂型的水飞蓟素的溶出度和人体药动学的研究在国内外尚未见报道,本文以泊洛沙姆188为载体,分别采用溶剂法和熔融法制备的水飞蓟素固体分散体,可以显著提高水飞蓟素的溶出度。水飞蓟素/泊洛沙姆188固体分散体胶囊剂、市售益肝灵片和进口的利肝隆胶囊志愿者口服给药后,水飞蓟素固体分散体的生物利用度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其在体内的吸收过程和吸收机制将在其他文章中做进一步研究。本研究结果为今后水飞蓟素剂型的进一步改进和临床实验创造了条件。水飞蓟素固体分散体胶囊剂制备过程简单,毒性小,成本低,且大幅度地提高了水飞蓟素的生物利用度,因此市场前景广泛。

[参考文献]

[1] Griffihts LA,Brown S,Hackett AM. The Hepatic Metbaolism of Flvaon oids [J]. Stud Org Chem,1982,11:451.

[2] 王宗伟.秋水仙碱和水飞蓟素保护四氯化碳慢性肝损害的对比研究[J].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1997,19(6):36-37.

[3] 孙铁民,李铣.水飞蓟素药理研究进展[J].中草药,2000,31(3):229-231.

[4] Leng P. Alcohol-related liver diseases-use of legalon for therapy[J]. Pharmedicum,1994,2(l):22.

[5] Flora K,Hahn M,Rosen H. Milk thistle(Silybum marianum) for the therapy of liver Disease[J]. Am J Gastroenterol,1998,93(2):139-144.

[6] Dmelow C,Murawski N,Groot HS. Cavenging of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and inhibition of araehidonic acid metabolism by silibum in human cells [J]. Lefe Sci,1996,58(18):1591.

[7] Alarcon MJ,Martin E. Marhuenda Gastric anti-ulcer activity of silyman,alipoxygenase inhibitor,in rats[J]. J Pharm Phmaracol,l992,44(11):929-93.

[8] 于乐成,顾长海.水飞蓟素药理学效应研究进展[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1,21(8):493-494.

[9] Daniele S,Paola CH,Gianluca P. Softgel Capsule technology as anenhancer for the absorption of natural principles in hunmans.Arzneim [J]. Drug Res,1998,48(Ⅱ):1104-1106.

篇(4)

“我们是人民警察,是人民公仆,清廉是我们领导干部的为官之道和立身之本”。在任长霞心目中,这是一个不可动摇的原则。她清正廉洁,惩恶扬善,在公安局长这个岗位上,始终保持清醒头脑,自觉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不以权谋私,不徇私枉法。她一上任就向全体干警公开提出“跟,向我学,对我监督”的倡议,将自己置于社会和群众的监督之下。面对各种威胁、腐蚀和利诱,她刚正不阿,是非分明,坚决拒绝犯罪分子巨额贿赂,并将其绳之以法。她致力践诺“平安必保、命案必破”的誓言,要求每个民警必须坚守原则,秉公办事,3年间她领导下的登封公安局破获各类刑事案件3400余起,打掉涉黑涉恶团伙20余个,沉重打击了黑恶势力和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任长霞一身正气,两袖清风,造就了登封市的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执法公正的公安队伍。

篇(5)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2)-06-0077-01

近年来,中小企业发展迅速,对会计人员需求量大幅提高,高职会计人才培养解决了会计人员供给不足的问题,但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中小企业对其需求的会计人员又提出了新的要求。笔者主要讨论高职高专会计人才培养中的统计学教学问题。

一、背景

中小企业是高职会计人才就业的主渠道,这类企业由于受人员结构不完整的影响,均希望引入的会计人员具有实用性高、一人多用的素质,这与原有的高职会计人才培养目标存在差异。具体来说,多数中小企业财务人员仅有一至两人,统计工作往往也由企业会计人员兼任,而国家对统计从业人员的管理进一步规范,对高职会计专业人才的统计知识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

二、高职会计专业统计学教学中的存在问题

高职会计专业开设的统计学课程为专业基础课,讲授内容是社会经济统计,内容主要包括统计基本知识和统计方法。但无论教材方面还是教学方面都存在教学内容不适应差别性需求的问题。作为专业基础课程,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往往忽视不同专业学生知识结构的差异性,没有结合用人方的需要将学生最需要的知识传授给他们。

1.缺少指导意义较强的与专业结合的统计学教材

高职专业统计学教材结构基本相同,就是按照统计工作的四个步骤统计来展开,但多数教材没有结合专业特征,学生难以将统计思想与自身专业结合应用,所以教材指导意义不强。现有的高职统计学教材包含太多数理统计中的公式以及推导过程,教材可读性较差,没有体现出社会经济统计的“应用”这一特性。

统计学教材按适用对象不同主要分为统计专业和非统计专业教材,生物、医学、体育等都有大量与专业紧密结合的专业统计学教材,但其他专业的统计教材比较匮乏,造成不能将专业和统计方法相结合,从而导致教材的实用性差,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适用于常规统计工作的知识被弱化或者删除。中小企业对统计工作并不重视,加上工资因素,往往选择会计人员兼任统计工作,其工作对外包括统计报表填制和报送,对内包括统计表格的设计、数据的收集整理。由此看来统计报表内容应是高职会计专业统计学教学的核心内容之一,但这些内容只在统计调查的分类、统计整理部分的统计表中用极小的篇幅进行描述。

3.缺少统计从业资格考试中部分内容。高职教育就是要培养和帮助学生获得上岗资格以及工作能力。我国对于统计从业人员的管理更加规范化,要求统计人员持证上岗。统计从业资格考试科目《统计法基础》的内容在教学中均不涉及,降低了学生获得统计从业资格的概率,也削弱了高职会计毕业生的市场竞争力。

4.统计素质不足降低了高职会计学生的综合素质。会计与统计有很多地方具有相似性,如财务管理中的财务分析指标其实就是用统计分析方法中的指标分析法进行企业财务分析,高职会计的统计学教学对此部分的教学重视程度及知识迁移度不够,学生难以形成统计思想,从而降低了高职会计专业学生在财务综合分析方面的能力。

5.统计应用软件过于专业化。SPSS软件是主流统计分析软件,功能强大,但对于高职会计专业学生来说适用性不强。首先,SPSS软件价格昂贵且普及度不高;其次,会计工作使用更多的软件是EXCEL;最后,SPSS软件功能对于财务分析效果不理想。很多高职会计专业的统计学教学越来越专业化,教学软件的介绍也多数使用SPSS,这不利于增强高职会计专业学生财务管理综合素质。

三、对策分析

高职教育应该体现职业技能的培养,为适应中小企业会计人员兼任统计工作这一现状,就需要在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从而增强他们未来的竞争力,那么统计学教学目标必须有所调整和侧重。

1.教材建设。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应以社会需求为依据,结合专业的培养目标编写具有高职特点、体现专业特色的大纲和教材,提高教材的可读性,发挥统计学课程的专业基础作用。

2.教学中强化统计报表业务知识。在统计学教学过程中,应强化统计报表知识,为进一步的统计分析打下基础。统计报表部分还涉及到统计指标问题,所以统计指标章节的教学也应重点讲解,并联系统计报表内容进行综合运用的实践教学。

3.教学中补充统计法律法规相关知识。统计学教学中,在导论部分补充统计法基础知识,介绍统计法主客体、调整对象、基本规定和违法处理等知识,并为学生提出学习和应对资格考试的学习建议,丰富学生职业技能,满足中小企业需求。

4.教学中突出统计指标内容。教学中,统计指标部分不仅与统计报表密切相关,对学生做好财务分析也有着重要意义。企业财务报表分析均是使用统计指标分析法来进行的,是会计与统计结合运用的体现,良好统计思想的形成对学生进行财务分析有重要的作用。

5.教学中强化软件实践。EXCEL功能强大且普及率高,学生具备使用基础,作为高职非统计专业教学,EXCEL足够完成基本的统计分析。教学中,应强化EXCEL软件的实践教学,熟练的EXCEL运用对于学生今后从事会计和统计工作有重要意义。

高职会计教育应重视企业具体要求,调整统计学教学内容对满足当前用人企业需求,提高学生自身竞争力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篇(6)

小学阶段的统计以描述统计为主,主要包括数据的分类整理、统计表、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以及特征量中的简均数与加权平均数的教学。统计在每册教材中都有所涉及,但一般课时都较少,教学中有时似乎也成了点缀,没有引起师生的足够重视。其实,简单统计的认识和教学貌似简单实则并非简单,要在教学中真正体现统计的味道也非易事。为此,我校就统计这一领域的教学进行了同题异构式的专题研究,下面撷取两位教师执教苏教版第三册统计教学的片段,谈谈自己对如何发挥统计教学独特育人价值的一些思考。

思考一:统计的素材如何选择?

片断回放:

【A老师】

师:(出示静态图片)小红家养了许多家禽,有哪几种小动物?这么多动物一拥而上抢食物,显得有些“乱”,有什么好办法能清楚的知道每种小动物分别养了多少只?

生:分一分,排一排,数一数。(一生操作,排出一张象形统计图。)

师:你觉得他摆得怎样?怎样摆更好?有没有摆得不一样的?(一个一个对齐摆,横着或竖着摆)

师:摆好的图与刚才的画面比一比,哪个更能清楚地看出每种小动物各有多少只?

生:第一幅图混在一起,看不清楚;第二幅图归类分开很清楚。

师:看图,你能很快地说出每种小动物分别有多少只吗?生答填表。

师:刚才我们通过分一分,排一排,数一数知道了每种小动物分别有多少只,这个过程就是我们以前学习的统计,我们排出的这幅图就是统计图。

【B老师】

师:学校食堂的胡总务想了解大家午餐后更喜欢哪种水果,特地向学校的20位同学进行了调查,请你用自己喜欢的符号记录本次调查的结果。师随机报出调查情况生记录,大致有如下几种记录状态:

对比思考:

对于统计教学素材的选择,A教师尊重教材以书中的例题作为教学素材,请一位学生运用旧知对确定现象进行了分类统计;B教师提供了一则新素材,以“请你用自己喜欢的符号进行记录”这一开放的教学要求,让全体学生立即参与到对一件不确定事件的随机调查记录之中。两位教师相同的是选择了贴近学生且学生喜闻乐见的学习素材,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情绪,不同的是两个素材的呈现方式不同和参与的学生不同。那么静态的确定现象和动态的随机现象到底哪个更有统计的意义呢?“新课标”(实验稿)中指出“内容的呈现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多样化的需求。”不论什么样的情境创设,A课堂对动态画面中家禽的数量进行统计,这种统计似乎异化成了个别学生数数的活动,B课堂以现实生活中的不确定现象的统计调查为前提,一方面使学生感受到现实生活中有这样真实的问题存在,激发了学生产生解决问题的真实愿望和学习新知的需求,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教师借助这样的真实情境向学生交代和说明统计的目的和意义,可以将统计的基本思想方法渗透其中,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思考二:统计的方式如何优化?

片段回放:

【A教师】

师:如果老师要求小朋友把这幅统计图在很短时间内清楚地画在纸上,你们觉得有困难吗?(有,画不像,画不完。)那你们有什么好办法来解决呢?

生:可以用符号代替图像。(独立选择符号进行记录。师巡视,选择典型的记录方式)

师:比较这几张,你更喜欢哪一张呢?为什么?

师:我们不光可以用√等这些符号来表示统计的结果,还可以用其他的符号来表示,人们通常用口来表示。如果用一个口表示一只小动物,请你尝试画一画。

师:比较两张统计图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你有什么体会?

生:都是统计图,原来用图像比较麻烦,现在用口来表示又整齐又方便。

【B教师】

师:出示同一种符号和不同符号的统计,你更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生1:我喜欢用同样的符号统计,方便清楚。

生2:我喜欢用不同的符号统计,每种水果能区分,但统计时稍微有点麻烦,不能用错符号。

生3:我也喜欢用同种符号统计,记录时不要根据水果种类变换符号,只要在相应的水果下直接做出记号就可以了,不易出错,方便。

师:看来小朋友们都比较赞同用同一种符号进行记录,方便准确。

师:出示不同符号的记录,再来比较一下,在这么多的符号中,你更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生:喜欢“√、”的比较多,记录方便,但都反对画口,因为画起来比较麻烦。

师:老师倒认为用“口”可以排列得更整齐,便于我们观察比较。下面请小朋友们都用“口”来摆一摆每种水果的个数。

对比思考:

引导学生经历数据搜集、处理和分析的统计过程,帮助学生学会有条理地统计数据,提升学生思维的有序性和条理l生也是统计教学的育人价值之一。A教师在把象形统计图转化成方块统计图的教学过程中,注意到了层层转化:从实物逐步过度到符号,再从符号引出方块。学生对方块图的认识在教师环环相扣的设疑、解疑的过程中伴随着认知的一次次矛盾冲突逐步形成,经历了方块统计图的生成过程,体验到了用方块统计的优势。B教师的学生意识很强,能将学生典型的原始记录状态作为教学推进的资源,通过师生、生生的对话与交流,使学生不断摒弃、优化统计的方式,但对方块的优越性似乎缺乏体验,教师忽视了学生这一认知状态,将方块“硬塞”给了学生,学生只能被动接受成为学习的操作工。其实,这么丰富的学生资源中,如果教师能抓住方块记录的方式在课堂引导学生抛开记录时的书写麻烦,而从便于观察比较的角度来选择统计符号,我相信学生对方块记录的方式一定心悦诚服,也一定能从数不清理还乱的状况走向记录过程清晰简洁、记录速度快捷准确的状态。

思考三:统计的要素何时构建?

片段回放:

【A教师】

师:观察方块统计图,你能一眼看出哪种动物最多

和最少吗?你是看的统计图还是统计表。

生:看统计图一眼就能看出谁多谁少,方块堆得高就多,方块堆得矮就少,看统计表还要比一下数据的大小。

师:看来他们还有不同的功能呢。

师:出示全班同学参加校本课程选修的人数统计表,请你想象一下,如果要画方块统计图,可以怎么做呢?(一个口代表一个人)老师这儿还有全年级的统计表,数据更大,你还会再一个人画一个方块吗?

师:以后,当我们遇到数据比较大时,还可以用一个方块来代表几个物体这样就方便了,我们以后再继续学习。

【B教师】

生摆方块图大致如右图:起点不对齐,间隔不统一。

师:是不是喜欢草莓的人数最多啊?

生:不是,因为草莓这一条虽然高但是每个方块空隙很大,

桃和苹果看起来一样高但他们摆的时候没对齐,所以不能直接比较。

师:看来摆方块既要起点相同又要间隔均匀,请大家进行调整。

师:间隔要均匀排起来好麻烦哦,怎么排才能更方便准确地看出谁多谁少呢?

生:把每一个方块都靠在一起不留间隔。(如右图)

师:沿着方块描出边线连成直条,如果还有喜欢的其他水果怎么办呢?如果还有更多的人喜欢这些水果又该怎么办?师逐步介绍,引出统计图的相关要素“横轴――种类、纵轴――数量、单位、标题、时间”。

篇(7)

一名普通的村医,在医疗卫生的最基层,用自己的责任,用自己的爱心,用自己的付出做起了人民生命的“守护神”。蓝云的先进事迹,感动了社会各界,在河池掀起了学习先进典型,立足岗位创先争优的热潮。蓝云同志心系群众,以大局为重,身患绝症后仍以顽强的毅力穿行在大化之间,含辛茹苦救治病人,表现了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

当我坐在电视机前,我内心是何等的感动:当我们与家人团聚,享受着现代物质文明的种种便利时,在大山的那一边,有多少人忍受着不堪忍受的贫穷与苦难,蓝云医师在那样贫困的环境中扎下了根,奉献自己,服务他人,多少次在山间独行,多少次在暗夜中行走,有了他,村里少了死在送往乡卫生院路上的小孩与老人,有了他,村里的人们不再为疾病担忧害怕,他就是他们的守护神,是最无私的白衣天使。

党的队伍里有着这样一个为国家为人们坚贞不移无私贡献的优秀农民医生,他的故事传遍山城,触动着每一个人的神经,感动着每一个人的心灵。究竟是什么让他长期“冲在一线”面对艰难困苦不畏惧?是什么让他为救死扶伤坚守执着?是什么让他扶危济困慷慨相助?又是什么让他身患重病却对本职岗位不离不弃?蓝云同志之所以能获得群众的拥护,在于他心系民情,为民解忧,倾心付出,服务群众不摆架子、从不放弃。

蓝云同志为了帮助山里贫困百姓看病,四处奔走、日月兼行,积劳成疾,但出色的完成了本职工作。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也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和问题,如果仅仅是牢骚抱怨、推脱逃避,往往无济于事,难有收效。蓝云同志的诸多事迹都告诉我们,要履行好职责,就必须有一颗为人民服务的耐心。而这正是我们年轻工作者必需的品德要求。

当我看到蓝云身患重病还冲在一线的先进事迹时,其“心系工作,惟独没有他自己”的精神再一次感动了我。扪心自问,作为健健康康的我们,平时的工作再苦再累,这点付出其实又算得了什么呢?我们要多想想得到了什么,不抱怨我们付出什么;多思考还有什么差距,不自满于小小的成绩,不固步自封停滞不前。曾说过:“做一件好事不难,难的是做一辈子好事”。为人民服务不难,难的是蓝云十几年来始终如一地做到了这一点,这种矢志不渝的“恒心”告诉我们,任何成绩的获得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持久地追求和坚持。确实,我们的工作,我们的事业,无不需要我们坚持不懈的付出和努力。必须坚持不断学习、提升素质、追求创新。只有拥有“恒心”的支撑并贯穿工作始终,个人的潜能才可能被发掘,工作的素养才能被培育,良好的业绩才能被获得。

篇(8)

学习刘义权同志个人事迹心得体会

当前,全国档案系统“学时代楷模刘义权、在本职岗位作贡献”活动正如火如荼地开展。刘义权同志38年忠于职守、持之以恒,高度负责、兢兢业业,无私奉献、忘我工作的先进事迹深深打动和震撼了我,他用自己的生命谱写了爱岗敬业的新篇章,铸就了爱岗敬业的新精神,成为在平凡岗位上创造非凡业绩的先进战士,成为全国档案战线的优秀楷模,成为模范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时代先锋。身为同行,他的先进事迹,对于我们有着更特别的感召力和说服力,是我们学习的最好榜样。

档案工作是一项平凡的工作,一项默默无闻的工作;但又是一项守望辉煌、传承历史、继往开来的工作。因此,我们要以刘义权同志为榜样,以刘义权同志为代表的先进档案工作者所铸就的敬业精神为指导,坚定理想信念,树立献身档案事业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立足本职岗位,脚踏实地、恪尽职守、兢兢业业、无私奉献,从平凡的工作做起,从简单的事情做起,力求干一行爱一行、干一行专一行,在“建立覆盖人民群众的档案资源体系、建立方便人民群众的档案利用体系”的伟大进程中积极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在平凡的工作中做出不平凡的成绩,在实现自身价值的同时推进全区档案事业的创新和发展。

档案部门是区委、政府的窗口部门,平时经常要与老百姓直接打交道,通过与刘义权同志的先进事迹相对照,自己充分认识到,必须彻底转变以前一些模糊的观念,增强服务意识、大局意识、进取意识和责任意识,工作中做到踏踏实实、认真负责、精益求精,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做最好的工作,用最好的服务为领导排忧解难。要站在全局的高度思考问题,站在全区发展大局的高度思考工作,积极创新,使档案工作更好地为经济发展服务,努力为和谐沙坪坝建设多做贡献。对待社会大众,要时刻把自己放在人民公仆的位置上,时时、事事、处处做好换位思考,照好镜子,找准差距,扎扎实实地从日常工作的一点一滴做起。

作为一名领导干部,我将把学习刘义权同志的先进精神贯穿到自己的实际工作中,学有所得,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去,以爱岗敬业、认真奉献、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牢记档案工作者“对历史负责、为现实服务、替未来着想”的岗位使命,进一步加强责任心、加强爱岗意识,努力在平凡的工作中做出不平凡的成绩,以实际行动为档案事业做出自己最大的贡献。

篇(9)

近年来,我国的医疗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医学生培养新模式的提出、医学生就业及培养新形势的出现,形成了一个全新的医疗环境。而在我国现行社会制度以及社会环境的双重压力下,尤其是近些年在一些断章取义、哗众取宠的不良媒体报道的负面引导下,医患关系每况愈下。众多学者认为,我国的医疗环境在恶化倒退,并有相当研究表明新医疗环境已严重影响到了医学生坚守职业理想,而目前社会高校对此的关注却不多,面对媒体曝光的社会上屡屡出现的负面医患趋势在医学生中不能及时的、全面的、正向的引导及教育,导致一定范围内的医学生对自己所从事的专业开始产生了质疑与倦怠情绪,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了迷茫与不确定性。而全国启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与专科医生规范化培训大趋势的到来,更让大批量的医学生感到“学医苦”“学医累”,想要达到所谓的“出人头地”茫茫无期。职业理想是个人追求职业的目标方向及动力源泉,而职业情感更是职业操守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相结合的更深层次的情感体现,对自己所从事专业有强烈的认同感,才会不遗余力的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去。

1 医学生职业认同教育缺失的弊端

医学职业的特殊性,强调了医学生职业认同的重要。杨泉在《物理论论医》中讲到“夫医者,非仁爱之士,不可托也;非聪明利达,不可任也;非廉洁纯良,不可信也”。由此可见,医学行业对从医者的品行、素质的要求还是很高的。医学生不能高度认可自己的职业,则会令其从业时萎靡不振,失去工作热情;医学生不能完整理解自己的职业,则会导致其从医动机不良,无视医者悲天悯人的情怀及救死扶伤的本性而被商业利益所驱。医学生自身素养与职业需求的完美契合、对自身职业的正确认识、对自我价值的高度肯定,可增强其从事医疗救助时的积极性以及责任感,提升其在未来的工作中成就感,反之则会令医学生很容易产生职业倦怠心理。

2 影响医学生职业认同的几点因素

2.1 学医动机不纯粹

在中国大的教育环境影响下,大多数学生选择自己的专业所受影响最大的还是家长。他们学医不是出于自愿,而是受父母之命:在父母的影响下,了解到当医生能够受人尊敬、能够保证稳定的就业、能够拥有可观的收入,却独独不强调医学生救死扶伤的社会价值。学医如果有违医者的初衷,忽略了行医救人本性以及悲天悯人情怀,那么必将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带动下,造成思想的波动,进而对所从事的医疗卫生工作带来负面影响。

2.2 社会导向问题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伴随而来的对服务行业的要求也更加严苛。医生这一曾经被人们无比尊敬和仰慕的救死扶伤的角色,陷入了只要医不好患者就会被称作“庸医”、只要不及时为患者诊治,就是“差红包”进而理应受到暴力袭击的怪圈。而一些不良媒体针对某一医疗纠纷案件,未加全面客观的了解,便以夸张及断章取义的报道搏出位的行为,则更加深化了患者于医生之间的矛盾。面对如此种种,尚处校园中的医学生们,能做的除了在微博中鸣几声不平外,其他正向引导力度微乎其微,这更令整个医学生群体对患者群产生了恐惧,对整个医疗行业失去了信心,更对自己未来的前途发展感到迷茫与无措。

2.3 学校教育引导力度不够

高校对于学生的教育,更多的是体现在理论课教学与专业技能的培养,而对学生思想教育的关注度是较低的。虽在医学院校中也设立了《医学伦理学》、《医患沟通》等课程,但更多的还是将此类课程划分为知识教育,而非思想引导教育。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让医学生们感到医学职业情感的不被重视,从而只看重所谓的“知识点”,而忽略了本该被重视的职业操守、职业情感与职业认同教育。

3 加强医学生职业认同教育的几点举措

3.1 加强医学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大多数医学生选择从医并不是自己的选择,而是遵从了家长的意愿。这样的结果,必将导致学生对医学认知度不够,从而不会主动学习、主动从医,更不用指望这些学生完成更高精尖的医学科研任务。因此,在医学生入学时,学校应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让学生们尽快了解自己即将从事的职业,端正自己的学习心态,完善自己的知识储备,进而在心理上尽快适应从“平凡人”到医疗从业者的转变。

3.2 职业情感教育应贯穿医学生涯的始终

对本职工作的热爱,会提升从业者的工作热情,激发从业动力,提高工作效率。因此应加强《医学伦理学》、《医患沟通》等课程中医学情感及人文素质教育的渗透,让学生体会到医学教育不仅仅是专业教育,更注重人文情怀及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另外,从事教学的各科一线教师及辅导员,也应该将医学生职业情感教育作为日常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将职业认同教育渗透到学生日常管理中,将此教育常态化,由此潜移默化的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医学职业情感,不受外界干扰的认可自己的职业。

3.3 及时对负面医患关系报道及暴力袭医的正确解读

医学院校作为未来医生的孵化基地,应对当下出现的有一定影响的负面医疗事件的报道作出第一时间的正确解读。通过在学生中召开座谈会、辩论赛等形式用客观、科学的方法及时对当下社会热点暴力袭医或不实报道进行拨乱反正的解读,以引导学生学会用医学的思维思考问题、用专业的视角解读社会事件、用科学的方法解决问题。学会利用好自己医学生的身份,为身边人带来专业解答及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逐步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

4 结语

医患矛盾是社会问题,医学生职业认同感的匮乏,会引起医疗环境在某种程度上的动荡。医学生对职业的高度认同,对职业的无比热爱能在很大程度上为社会部分对医疗行业产生误解的人群带来更专业的解释与澄清,对维护社会的稳定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当然无可否认的是,医药卫生行业中的确或多或少存在一些不良医者,但是小概率事件不能全盘否定更多的良医们创造的无可取代的社会价值。作为学生工作者,我们应该群策群力,积极引导医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为社会营造一个和谐的医疗卫生环境。

参考文献:

篇(10)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5)11-0228-01

一、大学生对核心价值观认同的一般过程

价值观的认同是一个主体对价值客体不断深入了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发展变化过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过程本质上就是一个内化过程,即由外在约束到内在约束的转变过程,即由他律到自律的过程,最终表现为大学生的自觉行为。从心理学角度而言,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一般要经历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认知认同阶段。

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认同,是指他们能够掌握核心价值观的理论知识并领会核心价值观所蕴含的文化精华。

大学生通过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十四个字”要求的全面把握,以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的思想基础、文化根源和社会现实的深刻理解,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从价值判断到价值取向的前提,只有实现认知认同才能在内心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当然,实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认同需要有效的载体和途径,思想政治教育及思想政治理论课为这一过程的转变提供了有效的平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发挥主阵地、主渠道作用,充分利用自己学识渊博、理论扎实、道德高尚的优势,利用学校丰富的教学资源和陶冶情操的校园文化氛围,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进行理论指导和文化熏陶,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第二、情感认同阶段。

情感认同是价值观认同承上启下的中间环节,它是对认知认同的深化,同时又为行为认同奠定感情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认同阶段是大学生把价值观内化于心并添加自己的情感因素的过程,具有较强的稳定性,一旦实现认同,就不会轻易改变。当然在情感认同阶段,思政课教师需要通过创造情境、道德叙事及社会实践等有效方法使大学生产生思想共鸣,从而在心理上、行为上更向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的方向发展。但需要引起注意的是,情感认同的过程是复杂的、反复的,很容易受到外界纷繁多变、鱼龙混杂等不良环境的干扰,从而削弱他们的情感认同。这就要求社会、家庭和学校形成合力,及时排除消极因素,减少情感认同危机的出现。

第三、行为认同阶段。

行为认同是价值观认同的最后环节。通过认知认同和情感认同两个阶段,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理智上产生了认可,在感情上产生了依赖。但最重要的认同是行为上的认同,即把核心价值观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和行动指南,并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外化于行。这个过程需要大学生牢记“二十四个字”要求,尤其是在行动中践行“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时刻对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审视自己的行为。

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是知、情、行的辩证统一过程,这个过程是频繁多变但也是反复向前的,只有充分了解这一过程及其特点,才能在此基础上寻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的有效路径。

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路径探析

在分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过程的基础上,思政课教师要积极进行创新实践,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的路径,以实现认同教育“质的飞跃”。

1.利用好思政课主阵地,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认同

思政课教师要利用好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和主渠道的作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贯穿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有机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各门课程,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实现“润物无声”。首先在思政课教学方面,要积极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学体系,使大学生广泛认同、全面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分层次对“二十四个字”要求进行理论阐述和案例说明,以此激发大学生群体的理论理解和研究的热忱,思政课教师要把理论教育和实践创新相结合,要把自己亲和力和个人权威性相结合。其次,要积极创新教育载体,发挥隐性载体的育人功能,以此推动大学生对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认同。在课堂上要广泛采用案例、辩论、演讲、多媒体视频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向大学生阐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要利用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三下乡”、走进社区等实践形式,让大学生加深对核心价值观的理论理解和现实解读。

2.利用身边典型和榜样的力量,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认同

任何价值认同都需要借助一定的环境,环境因素的好坏会影响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认同。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认同,需要社会、家庭和学校环境的有机统一,还要注意传媒环境的建设和网络建设。思政课教师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用身边典型来进行朋辈教育,以此增强情感认同。尤其要挖掘身边榜样的模范作用,以此鼓舞和激励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积极发挥实践育人作用,推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为认同

社会实践教育是大学生社会主义价值认同关键的一步,只有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才能让大学生认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校应该为大学生社会实践搭建广阔的舞台,包括科技创新赛、全国挑战杯赛、各项素质拓展、志愿者服务等,使他们能够把自己的命运和祖国发展、时代要求紧密切合,并不断加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体体验。

参考文献

[1]刘峥,汤小兰.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路径探索[J].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4)

[2]刘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大学生内在认同的现状调查和分析[J]. 当代教育论坛(管理研究). 2010(07)

[3]曹震宇,刘峥.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在认同的现状分析与思考[J].中国电力教育. 2010(12)

篇(11)

中图分类号:G455 文献标识码:A

Effect Research of Senior System Enhance Academician Interpersonal Skills

GUAN Yuanyuan, SUN Houchun

(School of Basic Medical Sciences,Nanjing Medical University, Nanjing, Jiangsu 210029)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many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put senior system in practice, by way of self-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mode, a flat roof of communion and mutually for freshman and old boy ,prefect system brings into full play enhancing academician interpersonal skills.

Key wordssenior system; academician; interpersonal skills

“学长制”是一种大学生自我管理模式,其要点在于通过高年级学生以平等、博爱的精神与新生实现良性互动,帮助他们解决在全新的环境中所必然面临的各种学习、生活以及情感上的困难,以早日适应正规的大学生活。作为一种新老生交流互助的平台,学长制的实施对提高新老生的人际沟通能力有着显著的作用。

1 大学生人际沟通能力的重要性及现状分析

人际沟通也称人际交往,指个体通过一定的语言、文字或肢体动作、表情等表达手段将某种信息传递给其他个体的过程。有的人对成功人士进行分析,得出的结论为85%的成功人士与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关。人的成长、发展、成功、幸福都与人际关系密切相关。正常的人际交往和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其个性发展、心理健康、成长成才和生活具有幸福感的必要前提。

大学时代是人生重要驿站,是准社会化时期,大学生要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单靠书本学习的方式是不够的,必须进行人际交往。①人际沟通能力在大学期间显得尤为重要,具有良好人际沟通能力的学生,大都能保持开朗的性格,热情乐观的品质,从而正确认识、对待各种现实问题,化解学习、生活中的各种矛盾,形成积极向上的优秀品质,迅速适应大学生活。相反,如果人际沟通能力欠缺,不能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则容易形成精神上、心理上的巨大压力,难以化解心理矛盾,严重的还可能导致病态心理,如果得不到及时的疏导,可能形成恶性循环而严重影响身心健康。

一份2004年在北京、上海、南京完成的大规模心理症状自评测查结果显示,一半以上的学生有人际交往方面的心理困惑;在南京医科大学每年对新生的心理普查中,对在大学期间的人际交往有信心的学生基本都低于参加测评人数的一半。影响大学生人际沟通能力的因素有很多,主要是因为现在大学生基本都是独生子女,从儿童时期开始,由于家长对孩子的过分关爱使得与同辈人交往的时间偏少,而与父母的交往中子女占绝对优势,由于父母无原则的退让,让很多儿童养成了自我中心的“心理优势”,导致交往技能的缺失;中国现行的教育制度对成绩的过分重视,使学生把时间都用于课本学习,不重视人际沟通能力的培养,在进入大学以后,由人际关系的变迁与重构而导致的疏离与孤独,使大学新生产生环境适应障碍;②现代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便捷的同时,由于网络的虚拟性也给大学生带来了负面影响,造成其社会化的不足,导致其人际关系的非人性化倾向的出现。③

2 学长制的实施对大学生人际沟通能力提高的作用

人是社会性动物,正如马克思所言:“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进入大学之后,大学生们面临着新的环境、新的群体,重新整合各种关系,处理好与交往对象的关系便成为他们新的生活内容。良好的人际关系不仅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社会适应能力的重要指标,也是其今后事业发展与人生幸福的基石。

学长制的实施是现行的辅导员管理模式和导师管理模式的有效补充,是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实现,有利于新老生的互相交流,有利于人际沟通能力的提高。

2.1 学长制实施对学长的人际沟通能力提高的作用

人际沟通是一种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实践中不断培养和训练出来的。新生在学长的帮助和指导下,能使自己的学习、生活、工作尽快适应大学环境,而学长自己本身也是学生,也会遇到和低年级同学相同的问题,通过指导和帮助低年级同学,老生能够提高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际能力、创新能力、协调能力、合作能力、适应能力等,从而全面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学长制的顺利实施关键在于学长的选聘、培训、工作指导与考核,在这个过程中,参与学长竞聘的学生通过书面申请、面试等程序,比其他同学拥有更多展现自我的机会,在工作开始前的培训使学长拥有了更多的人际沟通方面的理论学习机会,而学长在开展工作时能否顺利进行主要依赖于自身的人际沟通能力。

人际沟通的心理因素包括认知、动机、情感、态度等。认知是个体对人际关系的知觉状态,是人际关系的前提;动机在人际关系中有着引发、指向和强化功能;情感是人际关系的重要调节因素,直接关系着交往双方在情感需要方面的满足程度,它往往被当作判断人际关系状态的决定性指标;态度是人际交往的重要变量,每时每刻都在表现某种态度,态度直接影响着人际关系的建立、形成与发展。担任学长的学生对人际沟通的重要性认同感强,在交往过程中主动性强。学长一般拥有很强的责任心,为了给新生做好生活、学习等方面的指导工作,为了在帮助低年级学生的过程中展现更好的自己,他们会更加积极、认真的学习各方面的知识,会更多的接触老师、同学,请教更多的人,也就拥有了更多的人际沟通的机会,而如何将自己的所学、所感很好的传达给低年级的学生,他们也会更花心思去研究人际沟通的技巧,从而在实践中提高了自身的人际沟通能力。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或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学习和参考。本站不是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出版社。

公文、讲稿、总结怎么写?

专家解答,全程指导

免费咨询
发表咨询 投稿咨询 范文咨询 杂志订阅 返回首页